我很久以前就不想買"談書"的書。潘小松的 《書夢依舊》(北京三聯,2006),可能在某書店清倉時買的。還算有意思。
本書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的譯審,大學讀的是外文系,職業是從事美國社會文化研究。然而他更投入和更熱衷的是“淘”各種各樣的書,尤其是外文書,並且寫作書話、隨筆。二十年下來,他積聚了許多老書,也積聚了許多淘書的故事、讀書的感想,寫下許多關于書人書事的文字。作者很懂得書籍的形式之美,對書的品味極高,也很在意所寫的文字。他的書話寫得流暢、活潑、輕松、細膩,一本書,一個人,若干瑣事,以及由這些瑣事引發的感想,都十分有趣、動人,也可使人得到許多知識。本書收入作者的書話、隨筆百余篇,初步分為“流年記書”、“讀譯隨筆”、“作家書事”、“人、地、書”四類。----
《晚清民國雙語詞典文獻錄》
- 作者: 潘小松(輯錄)
- 出版社:山東畫報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2/10/01
- 語言:簡體中文
- 也涉及早期留學生的外語成績。近代外語教育史離不開它們,近代出版史開篇就有它們的影子,近代教會史、近代與教會相關的教育史仍然繞不開這些雙語詞典文獻。這是近代出版印刷業的一個領域的特殊文獻,也是印刷博物館、文字博物館下游的實物。
《晚清民國雙語詞典文獻錄》收錄了很多舊詞典里的序文和例言,他們的編纂者有許多是近代出版領域或近代思潮的弄潮兒,如蔡元培、黃炎培、嚴復、吳汝綸等。序言的文字極其典雅古香,因為它們的作者既有古文學的底蘊也兼有西方文字的精深知識,這樣的文采屬于一個逝去的時代,優美的序文本身就構成了一個時代的文本範式,恰恰是我們這個時代所缺少的。
------
目錄
序
第一輯
書國漫游
長夏舊書
荷花市場
舊書緣
關于藏書
圓明園訪書記
但丁漢譯百年
群書經眼
隨想
病房讀書
兩本《簡‧愛》
獻縣訪位丁文
波士頓記憶
水孩子
追尋逝去的時光
果戈理
關于遷徙
董樂山先生
我與書
約翰‧飲水的《文學史綱》
最早在中文里使用標點符號的人
第二輯
小婦人
巴爾芬奇神話
《荷馬全集》小記
“人人叢書”新序
在書房里讀艾柯
未刊稿
關于喬伊斯
海明威短篇小說
遺稿
《克蘭福》的問世
凱瑟
凱魯亞克的書信
費茲杰拉德
正是時候
納博科夫
博爾赫斯
《貴夫人畫像》
“另一個”易卜生
風言風語契訶夫
兄弟作家
休斯詩說普拉斯
詩人布羅茨基
幫人做作業的作家
莎士比亞身世之謎
在陰影中寫作
“貓王”畫家
“流浪漢”作家恰特溫
第三輯
第四輯
後記
序
序大抵交代寫作過程,自傳的成分是免不了的。
1998—2004年,我住在北京潘家園附近。喜歡舊書的人知道,那是淘書的好時候、好地方。當時,大家的文物觀念樸實到一百年的舊書不太當東西。我買的第一套《俾斯麥傳》是1898年版的,兩巨冊。硬殼精裝封面沒有了。賣書的人說,收書的時候嫌硬殼佔紙張的分量,論斤要吃虧,撕掉了。1899年香港版的巨冊藏文拉丁文字典、1877年獻縣天主堂印刷的漢—拉一法字典巨冊,我以20元的代價獲得,天方夜譚吧?當時于我是沒有更好的書可買,于賣者是晚上省得再運回去︰算我幫他個忙。
集子里的一部分文字就是由這樣的掌故構成的。讀書藏書類的報刊有時約稿要這些勞什子,我就拿去發表了。
2006年春夏,深圳一家報紙的副刊听說我在讀《紅樓夢》,于是說何不寫寫讀後感。“紅樓也談”以及紅樓外圍書的文字是這樣產生的。2009年夏天我又續“夢”,還實地考察了曹雪芹在北京的蹤跡。
“談紅從收藏人手”是考察的結果,題目是因為刊物的收藏性質決定的,並且我也確實買了許多舊版紅樓夢的影印品。
2007年夏天,我突然對印章和硯石產生興趣。也買了些書看;也買了些石頭刻。有幾篇文字是閱讀此類書籍的結果。
忘了是否2008年,也在夏天,我在書櫃里無意中翻到一堆編好的文稿。那是十五年前上海《書城》雜志結集用的稿子。陰錯陽差,我沒有趕上那次出書。“流浪作家恰特溫”之類就屬于那次的“箱篋舊稿”,今天讀來恍如隔世!
另有一些文字因為掌故少,議論多,從前未考慮結集。近來發現這是低估讀者能力的想法。一個弄文字的人一段時期內對事物的意見屬于一個時代的部分思想風貌,對後代來講也是文獻。人微言輕——顧不得了。
一個人無論寫什麼領域的東西,總要有點兒散文的意蘊。我想這是給舊文結集最體面的理由。于舊書信息之外,我希望對讀者有這方面的奉獻。
書名是同高為兄商量起的,難得遇上他這麼個“書蟲子”。
以上就是序了。
潘小松
2010年端午節
京宣南小同文館
-----
潘小松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譯審,潘小松,男,1962年生於上海。1984年山東大學外文系畢業,文學士。1984-1994年,中國社會科學院外事局美大處翻譯。1990年秋—1991年秋,美國波士頓大學訪問學者。1994年至今,社科院美國研究所社會文化室。現任譯審。譯有:本雅明《莫斯科日記》、亨利·米勒《宇宙哲學的眼光》、斯特林堡《神秘日記抄》、庫佛《公眾的怒火》等十來本書,寫有《書夢依舊》、《書國漫遊》隨筆集兩種;有《晚清民國雙語詞典文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