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人和書 ( Men and Books)
Viewing all 6914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人間雜誌》、《人間風景.陳映真》,《陳映真文選》,《第一件差事》1975,《山路》1984/陳明成《陳映真現象:關於陳映真的家族書寫及其國族認同》

$
0
0

陳映真文選


陳映真,本名陳永善,筆名許南村,台北縣鶯歌鎮人。一九三七年生于台灣竹南,淡江文理學院英文系畢業。曾擔任中學英文教師和跨國公司職員。 一九五九年發表第一篇小說《面攤》,其後發表了《我的弟弟康雄》、《故鄉》等小說,在文壇脫穎而出並獨樹一幟。一九六八年因”組織聚讀馬列共黨主義、魯迅等左翼書冊及為共產黨宣傳”等罪名被捕並移送綠島,一九七五年獲特赦。入獄期間“對自己走過的道路進行了認真的反省,對社會現實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開始由一個市鎮小知識分子走向一個憂國憂民的、愛國的知識分子”。 一九七七年參與鄉土文學論戰。一九八三年赴美參加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劃”。曾獲”吳濁流文學獎”及中國時報“小說推薦獎”。一九八五年創辦《人間》雜志,以其社會責任感和倡導社會公平正義的左翼立場影響了一代年輕人。一九八八年參與成立中國統一聯盟,擔任創盟主席,為促進兩岸和平統一而不懈地工作。 一九八八年人間出版社出版《陳映真作品集》十五卷。二○○一年洪範書店出版《陳映真小說集》六卷。陳映真的重要文集還有《陳映真散文集》,評論集《知識人的偏見》、《孤兒的歷史、歷史的孤兒》等。
 

陳映真-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筆名「陳映真」原是其早逝的孿生兄長的名字。陳於1957年成功高中畢業後考取淡江文理學院(即今 .... 蘇珊娜; 最後的夏日; 唐倩的喜劇; 第一件差事. 第三冊《上班族的一 ...

陳映真

2007年8月28日 ... 1981年亞菁:(試評陳映真的「第一件差事」〉,《臺灣文藝》第74期, ... 1979年亮軒:(淚話問天天不語:陳映真著(第一件差事〉〉,《愛書人》第112 ...

目錄

第一輯 關于陳映真
試論陳映真
——《第一件差事》、《將軍族》自序
關于陳映真
後街
——陳映真的創作歷程
魯迅與我
——在日本《文明淺說》班的講話
我的文學創作與思想
祖祠
父親
生死
第二輯 鄉土文學論戰
現代主義底再開發
——演出《等待果陀》底隨想
期待一個豐收的季節
最牢固的磐石
知識人的偏執
文學來自社會,反映社會
建立民族文學的風格
在民族文學的旗幟下團結起來
回顧鄉土文學論戰
向內戰‧冷戰意識形態挑戰
——七十年代文學論爭在台灣文藝思潮史上劃時代的意義
七十年代黃春明小說中的新殖民主義批判意識
——以《莎喲娜啦‧再見》、《小寡婦》和《我愛瑪莉》為中心
第三輯 分離主義的盲點
“鄉土文學”的盲點
原鄉的失落
——試評《夾竹桃》
台灣長老教會的歧路
追究“台灣一千八百萬人”論
西川滿與台灣文學
美國統治下的台灣
——天下沒有白喝的美國奶
從台灣都市青少年崇日風尚說起
從一部日片談起
——論《聯合艦隊》
台灣內部的日本
——再論日本戰爭電影《聯合艦隊》
“台灣”分離主義“知識分子的盲點”
精神的荒廢
——張良澤皇民文學論的批評
被出賣的“皇軍”
以意識形態代替科學知識的災難
——批評陳芳明先生的《台灣新文學史的建構與分期》
論“文學台獨”
警戒第二輪台灣“皇民文學”運動的圖謀
——讀藤井省三《百年來的台灣文學》︰批評的筆記
第四輯 消費社會和文學問題
色情企業的政治經濟學基盤
大眾消費社會和當前台灣文學的諸問題
大眾消費時代的文學家和文學
《人間》雜志發刊辭
新種族
大眾傳播和民眾傳播
第五輯 尋找一個失去的視野
中國文學和第三世界文學之比較
反諷的反諷
——評《第三世界文學的聯想》
“鬼影子知識分子”和“轉向癥候群”
——評漁父的發展理論
尋找一個失去的視野
同一個民族,共同的命運,共同的斗爭
——台灣新文學運動和“五四”新文學運動的聯系
天高地厚
——讀高行健先生受獎辭的隨想
中華文化和台灣文學
對我而言的“第三世界”
從台灣看《那兒》
編後記(薛毅)









 



























































*****

陳映真《第一件差事》台北: 遠景 1975 初版 / 1978年5版/1987年10版

1977 陳映真 四版自序


1975年 
尉天驄序
許南村:(試論陳映真〉,頁17-30。


兀自照耀著的太陽
最後的夏日
唐倩的喜劇
六月裏的玫瑰花
第一件差事




陳映真《第一件差事》遠景 1975 初版

讀陳映真山路  一綠色之候鳥(遠景1984 219-44)不錯但談不上杰作
引詩前2行有錯 (漏"CALL" )  文中趙公說"十幾二十年來我才真切的知道這個call 那硬是一種招喚哩......"
(小說中主角"素來不喜歡泰尼遜的那種菲力士丁底俗不可耐的自足和樂觀的我.....聽見那麼悲觀化的理解還是第一次.....)
Alfred Lord Tennyson

Sunset and evening star


1. Sunset and evening star,
And one clear call for me!
And may there be
no moaning of the bar
When I put out to sea.

But such a tide
as moving seems asleep,
Too full for sound and foam.
When that which drew
from the boundless deep
Turns again home.


《人間雜誌》
1985年11月,陳映真創辦以關懷被遺忘的弱勢者為主題的報導文學刊物《人間雜誌》(至1989年停刊),1989年7月成立人間出版社並擔任出版發行人。
1986/1月 第3期
1986/4月 第6期 有李永熾先生文章"日本桶口健二的反公害世界"內有福島核電廠等外包工人受放射傷害
收入李永熾 從江戶到東京台北: 當代 1988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人間雜誌》(1985-1989)是由台灣知名左翼作家陳映真創辦的一本報導文學雜誌,以精彩的報導攝影、深入追求真相的文學描述、以及豐富的社會關懷,形成獨特的雜誌風格,深刻影響學生運動、社會運動風起雲湧的台灣八十年代。
從1985年創刊到1989年因財務壓力停刊,《人間雜誌》一共發行了47期。報導的內容遍及文化、歷史、民俗工藝製作、農村與農民、勞工、環保運動、弱勢族群…等等,一概以風格強烈的攝影作品,報導這些在當時尚文國民黨政府視為黑暗面、禁忌或本土色彩濃厚的題材。
《人間雜誌》在短短的四年出刊期間,培育了大量優秀的報導文學作家及攝影人才,諸如藍博洲、關曉榮、蔡明德、李文吉…等。

[編輯]外部連結




01

一系列的活動

陳映真2009年10月28日星期三

人間風景.陳映真


人間風景.陳映真

1959年9月,陳映真在《筆匯》發表第一篇小說〈麵攤〉,迄今50年,獨樹一幟的書寫風格,與對社會嬗變的深刻體察,使他的小說風靡60、70年代,影響一代的文學青年及知識分子,許多作品至今已成台灣文學經典。
  1985年,陳映真創辦《人間》雜誌,關懷邊緣族群、為弱小者發聲。在四年當中,許多攝影家、記者、小說家、詩人、出版人,紛紛投入其間,陳映真在其中扮演靈魂的角色,帶領這一群創作者,在風起雲湧的80年代,形成一股「社會改革」的新力量。
  2006年,陳映真病重入院療養至今,期待透過本書,集合各方故舊好友為他獻上祝福,並且讓新世代的青年,重新認識這一位入世的、充滿人道關懷的小說家。
   本書內容分為三個部分,分別為「生命風景」、「文學風景」、「人間風景」。「生命風景」是陳映真出生至今的生命歷程:白色與荒茫的童年與青少年、文學與 思想啟蒙的大學時代、生命中的遠行——入獄與歸來、出生入死與病魔奮鬥的經歷等。第二部分「文學風景」則為評論家、學者、作家,對陳映真的文學創作的看 法,包括如何受到他的影響,有嚴肅的評論,但多為友人對他的敬愛之情。第三部分「人間風景」則是有關陳映真創辦《人間》雜誌的種種,包括發刊詞、專家論 《人間》、媒體專訪《人間》,以及當年伙伴們追述《人間》種種,詳述《人間》理念及己身所受的影響。
  同時也將陳映真的著作做一個總整 理,國內的初版、再版、新版,中國大陸、香港的版本,法文、日文的譯本,每本封面一一呈現,各附200字的內容提要。總共出版47期的《人間》雜誌,也是 呈現每本封面,並各附150字的內容提要。正文之後並附錄陳映真大事年表,以及著作目錄。
作者簡介
陳映真
   1937年生於苗栗竹南,淡江文理學院外文系畢業。曾任中學英文教師、製藥廠經理,參與《文學季刊》及《文季》、《夏潮論壇》等雜誌編務。1983年曾 與七等生赴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訪問,1985年創辦《人間》雜誌,開創台灣報導文學雜誌的先河。後成立人間出版社擔任發行人,1996年曾 獲中國社科院授予榮譽高級研究員。曾獲吳濁流文學獎、時報文學獎、花蹤世界華文文學獎。陳映真創作文類有論述、散文、小說,為台灣重要的小說家之一。
編者簡介
文訊雜誌社
  創立於1983年7月的《文訊》雜誌,為台灣少數重視文學史料及文學評論的雜誌。每期以專題企畫方式探討台灣文學不同面向的表現與發展,更擴及對華文文學、文化層面的關心,不僅肯定前輩作家的文學表現,也重視文壇新秀的努力創新。
  《文訊》以「快速報導文藝資訊、準確評析文學表現、深層探索文化問題、生動描繪文人風貌」為編輯方針,二十多年來已成為台灣文學研究的重要指標性刊物。

詳細資料


  • 叢書系列:文訊叢刊
  • 規格:平裝 / 320頁 / 18k / 普級 / 全彩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目錄

top
前言:向陳映真致敬 ◎陳怡蓁
【輯一】生命風景
那白色、荒茫的歲月——陳映真的童年與青少年時期(一九三七~一九五七)
後街.一 ◎許南村
鞭子和提燈 ◎陳映真
我的老友陳映真 ◎邱勝男
我所認識的陳映真 ◎單培
困悶的市鎮小知識分子——陳映真的文學與思想啟蒙(一九五八~一九六七)
後街.二 ◎許南村
我的老師陳映真 ◎蔣勳
木柵書簡 ◎尉天驄
遠行——陳映真的入獄與歸來(一九六八~一九八七)
後街.三 ◎許南村
被湮滅的歷史的寂寞 ◎陳映真
關於十.三事件 ◎陳映真
永遠的馬克思——一九八八年以後的陳映真(一九八八~)
生死 ◎陳映真
蒙昧的那幾年——懷念與映真一道度過的日子 ◎劉大任
堅定不移的民族主義信心 ◎陳若曦
香港緣——陳映真的魅力 ◎鍾玲
以認真、嚴肅的態度思想與創作——專訪陳映真先生 ◎林麗如
頒授榮譽文學博士學位陳永善(陳映真)先生贊辭 ◎鄭樹森
【輯二】文學風景
入世的、為人生而藝術的小說家陳映真 ◎姚一葦
陳映真和蕭斯塔可維奇 ◎李歐梵
文學心靈的敬重 ◎白先勇
最敬愛的文學兄長 ◎吳晟
理想繼續燃燒 ◎林瑞明
最後的烏托邦主義者——簡論陳映真知識世界諸要素 ◎南方朔
從山村小鎮到華盛頓大樓——陳映真的歷程及其矛盾 ◎呂正惠
映真永善 ◎李黎
讓所有受侮辱的人重新得到尊嚴——訪陳映真先生談小說創作 ◎廖玉蕙
陳映真劇作《春祭》的一些外緣脈絡 ◎楊慧儀
陳映真出版作品提要 ◎游文宓
【輯三】《人間》風景
創刊的話——因為我們相信,我們希望,我們愛…… ◎陳映真
「看見」是關心的開始——《人間》雜誌的誕生 ◎詹宏志
人間燈火未熄 ◎蔡珠兒等
想念大陳、再現《人間》 ◎關曉榮
永遠的鞭子和提燈 ◎郭力昕
陳映真先生,以及他給我的「第一件差事」 ◎曾淑美
《人間》永存人間! ◎廖嘉展
年輕人的冷漠讓他很傷感 ◎鐘俊陞
《人間》雜誌各期提要 ◎文訊雜誌社整理
附錄
陳映真大事年表 ◎李文媛
陳映真出版作品目錄 ◎文訊雜誌社整理
編後記 ◎封德屏


前言
向陳映真致敬
◎陳怡蓁 (趨勢科技共同創辦人暨文化長、趨勢教育基金會創辦人暨執行長)
對於如今五十歲以上的知識分子來說,陳映真絕對是一個深刻的印記。
  我們高中時陳映真在獄中服刑,他的名字是一個帶有禁忌的神祕標記,他的小說在市面上買不到。我們大學時蔣介石去世,全國大學生穿著卡其制服排隊去謁靈,隨之而來的特赦才把陳映真帶還給我們,《將軍族》與《第一件差事》兩本小說集終於復出文壇。
   當時我迫不及待地搶購回家閉門苦讀,深深被他那種綿長委婉的幽幽語法所迷惑,那時只懂得以文學的角度去讀他的小說,不能領略背後的精神與哲思,也不明白 為何他的主角總以自殺結局,但是每當讀他的小說,就被一種憂鬱圍繞,心頭沉甸甸卻不知其所以然,這跟讀了李清照的詞之後那種「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愁煩又 自不同,竟好像是重量級的憂鬱當胸襲來,鏘然有聲。
  一定有太多人跟我一樣受到《將軍族》的重擊,在那個書與歌曲都很容易觸犯禁忌的年代,書出不到一年又被查禁了。
   然後我在限重的行李中堅持帶著他的禁書以及白先勇、黃春明等等作家的占去許多重量的小說,負笈美利堅留學。又在中美斷交的風聲鶴唳中,在賓州結婚,在紐 約州生下第一個兒子。必須養家活口的年輕的一家之主張明正每天開車近一個小時,經過彎彎曲曲的索米爾公路,去到紐約市近郊的白原上班,早出晚歸,風雨無 阻,任由二十四歲就當上母親的我在森林中的小木屋寂寞擔憂,思鄉成疾,唯一的慰藉就是來自家鄉的書信與書籍。
  一九八○年初遠景出版的 《夜行貨車》經過千山萬水寄到了紐約州的小木屋。出獄之後的陳映真彷彿沒有受到禁錮的影響,立刻投入美商輝瑞藥廠任職,以親身所見所感,寫出這樣戲謔當中 蘊藏深層悲哀的小說,這一次除了文字之美,我也讀出了字裡行間的悲憫之情。他描寫的恰是在美商公司任職的台灣人的無奈,張明正讀後擲書三嘆,書中人物詹奕 宏與他同樣來自屏東,夜行貨車轟隆轟隆地開向南方故鄉的影像從此在他心靈烙印。之後一波又一波的襲擊接連來自《華盛頓大樓》:在莫理遜公司載沉載浮爬企業 階梯的黃靜雄的〈上班族的一日〉,企圖組織新工會領導工運失敗的〈雲〉張維傑。最後當控訴跨國企業毀滅人性的〈萬商帝君〉出現時,我們毅然決然拋下美國 夢,收拾行囊,背起兩歲的兒子,回到台灣。繼而擺脫上班族的生涯,屢仆屢起地創業了。
  今天我們創立的趨勢科技也成了跨國企業,還更上層樓地被讚譽為「超國界」企業,五十多國籍的歐美科技菁英奉台灣人為老闆,遵循著我們所擘劃的企業文化。有時我不禁會帶點好奇地省思,有沒有外籍的夜行貨車正駛向他們的心靈故鄉呢?
   也許就是求學時代的人文啟發,讓我們在創業經商之外多了這一層省思,引領我們走向社會關懷的路,戰戰兢兢唯恐淪為陳映真筆下的無情的跨國企業的老闆。二 ○○○年當趨勢科技已經在日本上市之後,我們用自己的課稅之後的收入在台灣成立了趨勢教育基金會,致力於網路軟體教育與文化藝術教育的推廣。這是我們認為 可以用自己的專長回饋斯土斯民最好的方式。
  回想起來,年輕時讀過的文學小說深深影響了我們的作為,多麼希望這樣的感動能夠傳承。於是籌 劃每年一度的「向大師致敬」系列活動,在國家圖書館舉辦學術研討會、在中山堂舉辦記者與文友茶會以及開放式的展覽座談,並出版或推介大師的作品全集。繼二 ○○八年向白先勇致敬之後,今年九月向陳映真致敬,我們更進一步運用自身的專長,在網站上完整呈現陳映真的創作年表、手稿、插畫、照片、電子版的小說,甚 至他朗讀〈鈴璫花〉的語音檔以及接受訪問的影音檔,還有白先勇、林懷民、蔣勳等人講述為何必須閱讀陳映真的影片,都以適合網路的編輯方式呈現出來。我們還 在網路上發起尋找陳映真物件以及讀書心得徵文活動,期待與網友的互動更生動。
  在網路之外,趨勢教育基金會更出資委託拍攝紀錄片、發起有獎徵文比賽,並出版這本文集,收錄許多文人名士對陳映真的感動與感想,期待陳映真效應全面發酵。
  比起向白先勇致敬的活動,因為資料收集的不易,以及某些我所不了解的人間恩怨,這次的系列活動投入更多人力、物力,遭受的挑戰更大。所幸呈現的面貌也是更完整的。我想白老師如果看過陳映真的網站,說不定會有些吃味呢!
   在籌備的過程中,許多人主動奉獻、默默付出、熱心協助,我們領會到陳映真的影響力是深刻而久遠的。更欣慰的是年輕的網路工程師、攝影師、企畫人員等等, 過去從未讀過甚至聽過陳映真,卻因投入此次活動也被他的作品所感動,印證了陳映真作品不但未過時,而且是可以代代相傳、永垂不朽的。
  我的年代的人深受陳映真影響,但我們不為懷舊,期望的是陳映真在台灣走過的歲月中所留下的烙印能夠傳承,能夠在虛擬的網路時代繼續重擊年輕一輩的心靈。
  可惜的是陳映真先生因為健康情況無法親自回台參加這一系列的活動。但是透過他身邊親人的聯繫,他知道活動的內容和我們的心意,也很感欣慰。我們為他祈福,但願他早日恢復健康,繼續揮灑他無盡的魅力,影響新世代的人間!

 *****




您回來使睡夢的人驚醒,讓盲者開眼,

     叫迷失的時代找到方向,

     臨終留言:深以中國為憂

   您大去朋友震悼,讓伙伴悲泣,叫奔馳的歷史駐足,

     我們誓言:再不讓您為祖國擔憂

                          ───陳映真

*****
摘要: 早 在1994年時,業師林瑞明教授在與作家鍾肇政的私人通信中即已明白指出「『陳映真現象』是台灣文學不能不正視的問題」,就目前所知這應是國內最早發出的 呼聲!而作為一個跨領域的現象,所有關於陳映真的心懷意念、智性活動所形構的精神史或生命史,特別是陳映真在一次又一次的歷史困境中的價值抉擇和其林林總 總生成的一切效應,都必然是「陳映真現象」所考察的對象與指涉的內涵。但非常遺憾的是,筆者卻深覺在眾多有關陳映真的論述中,長久下來已普遍存在著一種 「標準故事」(standard story)的危機。因此針對歷年來的「陳映真研究」及陳映真本身的論述世界,筆者擬以為數不少卻又從來不會也未曾被討論的檔案文獻來進行一場又一場的爆 破──有如本雅明(Walter Benjamin)所宣稱的,電影的出現「以十分之一秒的炸藥摧毀了這個牢?世界」──俾使筆者及所有後來者可以抓住那最富暗示性的時刻在「四處飛散的廢 墟間從容地進行歷險旅行」,將易逝性的「陳映真」碎片放入諸如家族書寫、國族認同等永恆的議題,徹底地重新敲敲打打、拼拼貼貼,期待最後能夠庖丁解牛似地 將「標準故事」從既有情境的裂縫中割離,讓歷來修辭敘事中受到壓抑與變異的部分解放出來,並進一步利用經由一片片碎片重構的「陳映真現象」得以透過陌生化 的方式重獲寓言般的力量,體現當代台灣社會的盲點與方向。

本論文在形式上,預計由七個帶有環狀敘事圈性質的章次以向心的姿態結構乙篇命名為"陳映真現象研究"的「橘瓣式」論文,其中 的每一個章次在論述空間上就像一片橘瓣可獨自開裂剝落又能對稱合抱;而在書寫的策略上則採「剝洋蔥」的方式,每剝掉一層遮蔽,就會多露出一些歷史曙光。

第 一章:挖掘了一首陳映真的生父即陳炎興先生在日治時期親自譜曲的愛國軍歌和一連串曾經確實發生過的歷史現場,明確地打破了陳映真長期以來營造的一則政治神話。第二章:持續出土了陳映真的養父也就是他的三伯父陳根旺先生於日治時期是殖民政權刻意培植的台灣人高階警官、於戰後擔任過縣議員的舊史料,使得陳映真得再次面對自己一直理直氣壯卻荒謬異常的立場與立論。第三章:由於陳映真幾十年來總是試圖「以家喻國」地一再「記憶」一個百年來絕對聖潔的台灣家族,本章 將透過「舊家」、「皇國少年」、「戰爭犯罪性」、「魯迅」、「左翼」、「社會主義」等幾項實證的資料與分析,總結我們在陳炎興與陳根旺的身上看到了歷史、 陳映真卻製造歷史的獨特現象。第四章及第五章:以有限卻異常珍貴的五十七封「陳映真致鍾肇政書簡」作為論述核心,「再現」一段從六0年代親密的「文學諍 友」進而決裂為九0年代的「認同論敵」的歷程,最後並標示出鍾、陳二人書信因緣的聚散本質。第六章及第七章:當實現所謂社會主義理想與中國統一成為陳映真 解讀世界的唯一視角和最高道德時,筆者試著接連透過「紅色中國」、「少年中國」、「『人間』中國」、「『文選』中國」、「白色中國」、「文革中國」、「六 四中國」以及「回歸中國」等八個橫切面來評價將文學視作政治婢女的陳映真。

 從「芥川」的體質一路刻意裝扮成「魯迅」的陳映真,是值得我們特別珍惜的,但這一切並不代表就此認同或不需進行批判。陳映真的問題當然不在擁抱崇高的理 想,卻是出自他把理想當成不可議價、不可挑戰的「目的」,再根據理想來尋求證據、選擇證據,甚至如有必要也可以抹除證據、變造證據去證明被當成「目的」的 理想,「目的與手段」之間不得不在急盼彌賽亞的心理下失去了一種起碼的道德均衡感,最後終究避免不了「異化」為自身言說的囚徒。正因如此,本論文所論證的 整套被「政治化」了的家族史書寫記憶?技藝,它的書寫策略──即為了某種先驗的政治理想或目的而不惜「工具化」書寫對象──恰恰也就是陳映真長期下來習以 為常的論述策略,其政治性的操作與宗教性的救贖共構了一生的「中國情懷」。

「陳映真現象」的本質在其現實性上是一切兩岸關係的總和,不但說明了陳映真的生命史或精神史就是整個台灣特定社會裡身分認同、左翼視野、統獨立場……等眾多分歧的產物之一,也直接證實了在台灣的眾多國族論述中尚存有??多多的「手段 vs 目的」?「表象vs 真理」被有計畫地進行倒錯而充滿遮蔽與無奈的結論。

筆者相信本論文不止是一個「陳映真研究」再生的界面,也將有效地見證一段現存於台灣文學史的荒謬書寫, 如果學界不正視「陳映真現象」所持續發揮的效應及產生現象的社會現狀,總有一天「陳映真現象」所帶來的這則「國王的新衣」寓言將會演變成一道又一道的「陳 映真問題」,屆時本文的研究成果反倒成了名副其實的「台灣的預言」!

陳映真現象:關於陳映真的家族書寫及其國族認同

陳映真現象:關於陳映真的家族書寫及其國族認同


  由於出自一種住在家裡的、更本質的漂泊與不安的感覺,本書作者一直致力於考察台灣戰後知識份子--特別是經典作家--的認同議題及其蜉蝣心影,除了先前早已完成的「陳芳明現象」等相關研究外,「陳映真現象」更是作者長年關注的課題。
   事實上,從「芥川」的體質一路刻意扮成「魯迅」的陳映真,絕對是值得我們特別珍惜的台灣作家,但這一切並不代表就此認同或無需批判。陳映真的問題當然不 在他擁抱崇高的理想,卻是源於急盼彌賽亞的心理下,在「目的與手段」之間失去了一種起碼的道德均衡感,以至於他不惜「工具化」書寫對象與「政治化」書寫記 憶,最後終究免不了「異化」為自身言說的囚徒。
  如今透過「中國情懷」、「家族三部曲」及「陳映真致鍾肇政書簡」等一系列的挖掘與探索, 本書作者要為我們一舉破解陳映真長期以來存乎眾人心中的「標準故事」與「政治神話」,並進一步揭露一大塊現存於台灣文學史的荒謬書寫、俾使我們更加理解和 接納台灣百年來的精神面貌與歷史進程……
作者簡介
陳明成
  生於台東,長於台南,祖居位於竹山後埔。先後畢業於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系、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班及台灣文學研究所博士班。長期關注台灣作家與知識分子的國族認同議題。
  曾榮獲賴和文教基金會文學研究組「賴和獎」、「府城文學獎」文學論述組正獎、台北建成扶輪社博士班組「台灣文化研究獎」。
   著有博士論文<陳映真現象研究>、碩士論文<陳芳明現象及其國族認同研究>,以及<戰後日軍日僑在台行蹤的考察>、<反攻與反共:關鍵年代的關鍵年 分>、<誰的一九八三?再現「<山路>獲獎現象」所隱喻的時代課題>、<白色檔案.黑色故事:陳映真在「陳中統案」的角色爭議及該案所反映的政治文化>等 十數篇學術論文。
  寫信給作者:cmc531117@yahoo.com.tw

詳細資料

  • 叢書系列:台灣文學研究系列
  • 規格:平裝 / 536頁 / 15*21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目錄

緒論 台灣的寓言
前言 鏡子與槌子
第一節 憂鬱的台灣
第二節 橘瓣與洋蔥
結語 當「王者進行曲」響起時
第一章 在「台灣行進曲」的年代
前言 台灣青年陳炎興是「誰」?
第一節 在「台灣行進曲」的年代
第二節 重讀陳映真<父親>乙文
第三節 歷史很多漏洞
結語 以父之名
第二章 在「大刀進行曲」的晚會
前言 時代「背叛」歷史
第一節 南無警察大菩薩
第二節 島人及第「巡查部長」
第三節 吾等の觀た母國
結語 看.不見.最關鍵
第三章 在「義勇軍進行曲」的回聲
前言 怎樣「國仇」?哪來「家恨」?
第一節 「父親」作為一個隱喻
第二節 猶大與蔡千惠的合體
1、一股面對中國人的台灣人原罪感
2、一場走樣的「弒父」戲碼
第三節 被湮滅的歷史的寂寞
1、鶯歌與舊家
2、皇國少年與漢和字典
3、台灣行進曲與戰爭犯罪性
4、小結
第四節 渴望中國.製造台灣
1、魯迅信徒與左翼光環
2、中國意識與中國認同
3、小結
第五節 「日本多桑」何以成為「中國父親」?
結語 從國族神話回歸國民歷史
第四章 「失落」的台灣文學史
第一節 從「失落的1962年」論起
第二節 渴切地盼望您的更大的鑽石
第三節 沒想到您便是鍾正先生
第四節 如果我只是蛙,我寧不參與蛙鳴
第五節 一個開眼底人是何其不幸呵
第六節 事實上,今天的文壇上不會有省籍的壁壘的
第七節 我總共才寫不到20篇,選都沒法選,怎麼能出?
第五章 台灣文學史的「寄語」
第一節 聯副有新人「七等生」者,老師是否認識
第二節 也許到外面跑一年,或者不無幫助罷
第三節 在這個再認識的過程中,我也是一個學生
第四節 把作品讓宣傳民族分離論的出版社出版,對自己實難交待
第五節 寄語「以一生反芻島的記憶」
第六章 認同的身影……---追記「情懷中國」的陳映真(上)
第一節 陳映真的「紅色中國」
第二節 陳映真的「少年中國」
1、劉自然事件
2、陸家小姊事件及其效應
第三節 陳映真的「『人間』中國」
1、《人間》雜誌的創辦及其「中國」意象
(a)「對土地人民的熱愛,不被時代所需」?
(b)著眼中國.著手台灣
(c)陳映真的《人間》與台灣的人間
2、「人間出版社」的開辦及其任務
第四節 陳映真的「『文選』中國」
1、多方婉拒與自我缺席
2、彼長我消與積極納編
3、反思.弔詭與建議
第七章 親愛的同志
第一節 陳映真的「白色中國」
1、一九六八年「陳映真讀書會」事件
2、「夜行.山路」的跋涉者
第二節 陳映真的「文革中國」
1、「抵『死』不信」的信仰
2、知識分子的鴉片
3、變調的「國際歌」
第三節 陳映真的「六四中國」
1、陳映真與劉賓雁的因緣際會
2、陳映真的「六四」側像
3、擺盪於「第一種忠誠」與「第二種忠誠」的陳映真
4、歷史的轉角
第四節 陳映真的「回歸中國」
結論 台灣的預言…
參考書目
附錄附錄一:<讀「濁流」>全文
附錄二:台灣警備總司令部「1968年民主台灣聯盟」乙案之「判決書」全文.
附錄三:《人間》雜誌(1至47期)事涉「中國意象」的篇章之初步整理
附錄四:「人間出版社」出版品(1986~2011)之初步分類
附錄五:陳映真作品在台灣各式「文選」或藝文盛事中「缺席」之初步整理
附錄六:台灣收有陳映真作品的各式「文選」之初步整理



台灣鄉土文學論戰

$
0
0


台灣鄉土文學論戰[編輯]

台灣鄉土文學論戰(1977年-1978年),是一場從1970年代初期開始,關於台灣文學之寫作方向和路線的探討,特別是在1977年4月至1978年1月之間,關於這個議題的討論,更是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一般稱之為「鄉土文學論戰」。表面上,這是一場關於文學之本質應否反映台灣現實社會的文壇論爭,但是在實質上,這場論戰卻是「台灣戰後歷史中一次政治、經濟、社會、文學的總檢驗」(陳明成 2002,40)。1
事實上,類似的論戰在1930年代日治時期台灣也發生過,所以有人將1930年代的論戰稱之為「第一次鄉土文學論戰」,而將1970年代的論戰稱之為「第二次鄉土文學論戰」。不過,在這裡我們將用「台灣話文論戰」來指涉1930年代的那次論戰,而以「台灣鄉土文學論戰」來指涉1970年代的這次論戰。

目錄


1977年8月17日 彭歌點燃鄉土文學論戰引信

"林懷民改編陳映真作品<將軍族>成為一齣現代舞蹈劇
林懷民改編陳映真作品<將軍族>成為一齣現代舞蹈劇,音樂由鬼才製作人羅大佑創作
台灣在世界版圖上雖係蕞爾小島,但在先民胼手胝足打拼下,不僅工商業在全球舉足輕重,連文化方面的亮麗成績也是有目共睹,其中,除了「雲門舞集」或「琉璃工坊」等表現有口皆碑外,文學領域的自成一格也甚受注目。特別是從上世紀以來,早於1912年便發生過「新舊文學論戰」、1930年之「鄉土文學與台灣語文論戰」以及終戰之後的「純文藝與寫實主義之爭」、「現代詩論戰」及至於七零年代的「鄉土文學論戰」,在在呈現台灣這一新興民族在轉型中的瓶頸與困境。
00:00
00:00

1977年8月17日的聯合報副刊,突然一連三天登出由國民黨黨報「中央日報」總主筆彭歌所撰述之「不談人性,何有文學」,自此點燃最新一波的「鄉土文學」論戰風波!因為原名姚朋的彭歌,在這篇萬餘言的大作中,率直提及「年初以來讀到幾篇討論文學的文章,有些分析與討論,我認為是不正確的! 甚至有害的, 有予澄清的必要,在愛國家,愛文學的大前提之下,捐小異而求大同,破邪說而明真理」,於是直接點名王拓、陳映真、尉天驄等人「不以『人』為標準,而以『物』陷入『階級對立』,在文學創作中便會呈現曖昧、苛刻、暴戾和仇恨的面目,進而對中國文學、歷史文化誣蔑損害」,甚且還提及「三十年代文藝與毛澤東的延安文藝座談會」,暗示台灣鄉土文學已與工農兵文學無異。這種公然點名大加撻伐的行止,恰好選在「第二次全國文藝會談」在8月29日召開之前十天發表,隨後又有余光中也接踵於「聯合副刊」發表「狼來了」來聲援彭歌,如果再加上彭歌之前的台大教授朱炎發表「啊!社會文學」「我對鄉土文學的看法」於「中央副刊」上,很明顯便呈現出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氛圍;並非像陳映真樂觀所表示的:「所謂『鄉土文學』至今還沒有一定的意涵。一件沒有一定意涵的事務竟引起廣泛的討論,是一件很有趣的事!」不過,同樣被點名的王拓則不做如是觀,他在8月23日馬上發表「擁抱健康的大地—讀彭歌先生『不談人性,何有文學』的感想」,孰料竟掀起五十餘篇文章回應與圍剿,筆戰持續進行一年多,連撰寫《台灣文學史綱》的葉石濤也加入論戰,出版界也加入戰局付梓《這樣的詩人余光中》。
事實上,「鄉土文學」之所以沸沸騰騰,主要是跟隨當權的既得利益者受不了鄉土派作家慣用之「買辦」、「洋奴」、「殖民地文學」等措詞,正如同台大教授顏元叔有感而發的「我個人覺得困惑痛苦的問題,就是本省人和外省人關係的問題」,因為提到「鄉土文學」便會聯想到「敵人迂迴的利用工具」來扣帽子!不但當年之王拓等作家捲入筆戰,即連揭載洪通與朱銘等本土藝術家作品於「中國時報」「人間副刊」的主編高信疆也被波及,因為其鼓吹「台灣派」出人頭地,可見當時「戰」況之一斑。 
本文作者蔡漢勳,新聞工作者,曾任職於:日本 NIKKEI、PANA、台灣日報特派員、中國時報主筆、亞洲週刊特派員、NEWS 98「呷茶看報紙」新聞節目;攝影散見於AP、TIME。現主持 FM 97.3 綠色和平台灣文化電台「看破新聞」節目、兼任香港信報評論員。著有:《文化頑童‧李敖》、《保釣風雲實錄》、《今天的名人》、《尹案備忘錄》、《誰背叛了國家?》、《誰出賣了台灣?》、《誰動搖了國本?》、《誰破得了尹案?》、《誰遮掩了真相?》… 等書。

從向日葵文叢到晨鐘文叢、《仙人掌雜誌

$
0
0


創刊於1977年3月的《仙人掌雜誌》封面。該雜誌於1977年4月號上刊登的三篇文章,引爆了台灣的「鄉土文學論戰」。

2013.2
散步時買仙人掌雜誌第一卷第一號1977當年出三版因為是傅斯年專輯」,甚至有傅夫人俞大綵憶孟真13-24整本書只喜歡此篇他們1934年在北平結婚16年多的清苦婚姻生活的許多瑣事在傅斯年過世近27年之後第一次寫難得下次到傅園散步當朗頌一遍
對我們這些愛書人最可記的有很多。,譬如說他要董作賓先生刻一章孟真遺子之書」。
......我死後竟無半文錢留給你們母子......
(南京淪陷)以後幾年中我們曾飼養過一隻嬌小玲瓏的險暹羅貓和一隻雄偉壯大的黃貓貓他卻常把它們抱在懷中甚至歡迎它們與他共榻而眠(p.15)






歸類為"經營術 "

 晨鐘新刊◎米田晴彥著/耿承光譯《發展商品的奧秘》1973 出版 民63年再版.

 台灣談商品的人,似乎一直都很少。




向日葵文叢是晨鐘出版社的招牌。

(從向日葵文叢改名到晨鐘文叢,或許如台中的太陽堂之楊英風壁畫向日葵被禁般。 換句話說, 台灣非廣西,不是白家的勢力範圍。)---這是猜測。

「文叢」A、「譯叢」B、「學術叢 書」H、「新刊」N 四系列





「晨鐘」因為接手「仙人掌」的遺緒,出書量很快又多,最早幾個書系,名稱很有意思,彷彿飲水思源,以「向日葵」為名,下分「文叢」、「譯叢」、「學術叢 書」、「新刊」四種(經營好一陣子後,方才拿下「向日葵」換上「晨鐘」,這是判斷該社出書前後的最快方式),多數封面也都由「仙人掌」舊人郭震唐設計,至 於厚紙硬殼加塑膠套,白底三分之二圖案,三分之一書名的封面格式,更是素雅大方,直到今天仍是那個時代的出版記憶之一。幾個最著名的封面包括奚淞特別設 計,白先勇《台北人》那隻翩翩展翅飛向無處的藍鳳凰(《台北人》也成了「晨鐘」鎮社之寶,一印再印,總銷量當在數十萬冊);王禎和《三春記》那幀拉開自己 褲頭直望內瞧的彩色漫畫人物;孟祥森跟陳次雲一書雙譯,前後紅藍雙封面卻無封底的奧瑪‧開儼《狂酒歌》;封面素描飄逸動人的瓊‧百葉茲(Joan Baez)的散文集《冥思》……。
http://www.ylib.com/class/topic/show1.asp?Object=gossip&No=3833

On Autobiography; On Diary ;《自傳契約》菲力浦.勒熱納(Philippe Lejeune) :A Plea for a Guide to Autobiographical Europe.

$
0
0
據《自傳契約》(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版,包括 Philippe Lejeune 的《法國的自傳》( L'Autobiographie en France (1971)  本書前3章)和部分《自傳契約》Le Pacte autobiographique (1975/1990))。這是個新譯本,幾乎與2001的三聯版不同。

On Autobiography (Theory and History of Literature) Paperback – October 1, 1989

  • Paperback: 320 pages
  • Publisher: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October 1989)
  • Language: English


[PDF]

Philippe Lejeune A Plea for a Guide to ... - Autopacte

www.autopacte.org/81amsterdamangl.pdf

1. Life Writing in Europe. Founding Conference IABA Europe. Amsterdam, 29 octobre 2009.Philippe Lejeune. A Plea for a Guide to Autobiographical Europe.

[PDF]

On Autobiography pp3-30 by Philippe Lejeune.pdf - eDocs


https://edocs.uis.edu/.../On%20Autobiography%20pp3-30%20%20by%2...
Chapter I. The Autobiographical Pact. Is it possible to define autobiography? , I had tried to do just that in Autobiographie en France (Autobiography in. ' France) ...

  1. On Diary - Philippe Lejeune - Google Books

    books.google.com › Literary Criticism › European › French
    Summary: "On Diary is the second collection in English of the groundbreaking and profoundly influential work of one of the best-known and provocative theorists ...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9 - Language Arts & Disciplines - 351 pages

Summary: "On Diary is the second collection in English of the groundbreaking and profoundly influential work of one of the best-known and provocative theorists of autobiography and diary. Ranging from the diaryʼs historical origins to its pervasive presence on the Internet, from the spiritual journey of the sixteenth century to the diary of Anne Frank, and from the materials and methods of diary writing to the question of how diaries end, these essays display Philippe Lejeuneʼs expertise, eloquence, passion, and humor as a commentator on the functions, practices, and significance of keeping or reading a diary. Two substantial introductory essays by Jeremy Popkin and Julie Rak place Lejeuneʼs work within its critical and theoretical traditions and comment on his central importance within the fields of life writing, literary genetic studies, and cultural studies."--Publisher description.


Contents






自傳契約(簡體書)


系列名:法蘭西文化譯叢
ISBN13:9787301188835
作者:(法)菲力浦.勒熱納(Philippe Lejeune)
裝訂/頁數:平裝/348頁
版次:1
規格(高/寬):20.8*14.6cm
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菲力浦.勒熱納:法國著名的自傳研究專家,享有自傳詩學家和自傳“教皇”的稱號

楊國政:北京大學外語學院法語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自傳文學。


代譯序    走在文學邊上
《法國的自傳》序 
第1章 定義 
第2章  歷史
第3章  問題
第4章自傳契約.
第5章自傳和文學史

附一文選
附二法國歷代自傳類文本目錄
付三研究書目

後記
*****


自傳契約


作者: [法]菲力浦‧勒熱訥
原文作者:Philippe Leieune
譯者:楊國政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出版日期:2001/10/01
語言: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
自傳就是一個人以真實為承諾所寫的關于自己的傳記。自傳與小說、日記,傳記、自畫像、回憶錄等相關體裁有何異同?為什麼有的作品包含諸多經得起核實的因素而讀者仍將其當作小說來讀?為什麼有的作品含諸多虛構因素而讀者仍將其當作自傳來讀?

這本書試圖對這些基本問題作出澄清和回答。自傳研究可以從多角度進行︰歷史的角度——18世紀以來,在西方發展起來的自我寫作已成為一種文明現象;心理的角度︰自傳行為涉及記憶問題、個性問題、自我剖析問題︰然而,自傳首先是一種以文學文本的形式出現,這本書的目的就是從文本的角度探討作品的運行機制和自身特點。作者給自傳下了定義,回顧了個人文學得以誕生的哲學(反省)、宗教(懺悔)和社會(回憶錄)傳統,整理了一份包括一百七十五位作者的自傳作品清單,是西方自傳研究的奠基之作。

目錄

譯者諏 
《法國的自傳》序 
第一章 定義 
一 定義的意義和局限 
二 定義 
三 與回憶錄的區別 
四 與小說的區別 
1 自傳契約是必要的 
2 自傳契約是不夠的 
五 與詩的區別 
六 與其他形式的個人文學的區別 
七 出版的閱讀 
1 出版 
2 閱讀 
第二章 歷史 
一 方法問題 
1 自傳的歷史從何時開始? 
2 怎樣寫自傳史 
二 里程碑 
1 史前史:歐洲的傳統 
2 史前史:法國的敘事譜系 
3 歷史:自傳的誕生 
4 歷史:敘事的各種譜系 
第三章 問題 
一 自傳契約 
二 自傳話語 
1 敘述者和人物的關系(特別是成人和兒童的關系) 
2 敘述者和自己的關系 
三 為自傳辯護 
四 處于爭議中的自傳 
五 自傳面前的精神分析 
六 精神分析面前的自傳 
1 作為經驗的精神分析 
2 從精神分析到“存在主義精神分析” 
3 作為威脅的精神分析 
4 作為背景的精神分析 
七 自傳的未來 
……


談及自傳(autobiographie),歷來眾說紛紜。表面看來,再也沒有比“自傳”一詞的含義更加明確的了。該詞由于三個拉丁詞根構成:auto(自身)-bio(生活)-gra-phie(書寫),合起來就是“一個人寫他自己的一生”。但在實際中,該詞的使用十分混亂。長期以來,批評界對于自傳並沒有一個明確概念,而是各執一詞。我們至少可以歸納出下列一些主要說法(從最廣義到最狹義):

1.一切作品都是自傳。法國作家法朗士就說過︰“所有的小說,細想起來都是自傳。”福樓拜曾說:‘包法利夫就是我“。人們也從《紅與黑》中的于連或《巴馬修道院》中的法布里斯身上看到了作者司湯達的影子。盧梭的說法更進一步:“我的所有作品都是我的自畫像。”盧梭這里所說的“所有作品”不僅包括《懺悔錄》這樣的公認的自傳,而且包括《新愛洛伊絲》這樣的小說和《愛彌爾》這樣的理論著述。保爾‧瓦萊里也看到了理論中所包含的自傳色彩:“沒有任何一種理論不是某種精心準備的自傳的某個片斷。”按照這種說法,自傳包括一位作者的所有作品,如小說等虛構作品、理論著述和真正以個人生活經歷為素材的作品,任何作品都不排除在外。

2.作者構成作品的主體的一位作者的全部作品,即以個人的真實生活經歷為內容的作品,尤其指19世紀末人們所說的個人文學(litterature personnelle)。它的判斷標準作品中是否存在作者、敘述者和主人公的同一,這樣的作品包括日記、書信、隨筆、回憶錄和往事追憶等。這種說法強調的是自傳之“自”的反照功能和自傳之“傳”的真實性,是與虛構相對而言的。盡管它包括的體裁種類很多,很雜,但其含義是明確的、統一的,即直接刻畫和描寫自己的作品。

3.以作者的親身經歷為素材、經過藝術處理而成的小說,即我們通常所說的自傳體小說。小說的主人公就是作者的化身和投影,作者自身的經歷構成了小說創作的源泉。某些作品的確達到了以真作假、以假亂真的程度。我們不是經常听說《一個世紀兒的懺悔》講述的就是繆塞和喬治‧桑的戀愛經歷、《追憶逝水年華》中的馬塞爾就是普魯斯特、《情人》中的“我”就是瑪格麗特‧杜拉斯嗎?批評家也不惜花費巨大精力到歷史資料中尋找佐證,試圖對作品中的人與物進行對號入座。作者本人也希望讀者采取這種閱讀態度,而讀者一旦進行對號入座時,作者往往又第三者口否認。

4.一個人所寫的關于自己的傳記。它首先是一種按時間順序展開的敘事作品,從而將日記、隨筆、自畫像等排除在外;它不是拐彎抹角、而是一目了然地講述自己的親身經歷,從而與自傳體小說劃清了界限;它以個人的內心經歷、思想變化而不是外部歷史事件為敘述內容,從而與回憶錄也拉開了距離。這樣稱得上自傳的作品就不多了。


從“自傳契約”到“新自傳契約”
2013年12月20日17:16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作者:王成軍字號
打印 糾錯 分享 推薦 瀏覽量241
  法國學者菲利普·勒熱訥被稱為“自傳的立法者”。他曾率先對自傳作了定義,並提出了引起熱議的“自傳契約”概念。他在對法國自傳進行拓荒性研究的同時,發現了一個重大問題:“如何區分自傳和自傳體小說呢?必須承認,如果只對文本進行內在分析,那就沒有任何區別。自傳為使我們相信其敘事的真實性所使用的一切方法,小說都可以模仿並且經常模仿。”面對自傳與自傳體小說之間這種難解難分的“深刻的親緣關係”,菲利普·勒熱訥沒有像莫洛亞等前輩那樣採取模糊二者文類區分的策略,而是提出了他所獨創的“自傳契約”概念。
  自傳不是小說
  莫洛亞曾肯定盧梭《懺悔錄》極高的文類美學價值,但同時特別強調了自傳文體不真實這一理念,認為一種懺悔只能是一本小說,盧梭的《懺悔錄》是騙子無賴冒險小說裡最好的一部。這種看法雖有其學理的正當性,但畢竟混淆了自傳與小說的文類特徵。與莫洛亞不同,勒熱訥雖注意到自傳與小說之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糾葛關係,但他並未倒向小說,而是要為自傳文類正名,為自傳文體立法。在他看來,自傳與小說的區別來自文本之外:“要確定這種區別,須知曉文本之外的因素。”自傳中存在作者、敘述者和主人公的同一。“我”代表作者。而文本中沒有任何東西可以證明這一點。自傳是一種建立在信任基礎上的體裁,可以說是一種“信用”體裁。因此,自傳作者努力用辯白、解釋、先決條件、意圖聲明來建立一種“自傳契約”。這一套慣例的使用,其目的就是為了建立一種直接的交流。
  勒熱訥明確表達了他對自傳文類的本體性把握,即自傳是一種作者與讀者、出版者以及自己在信用基礎上訂立契約關係的文體,是在文本外通過“辯白、解釋、先決條件、意圖聲明來建立”的“自傳契約”。捨此,自傳與自傳體小說便無法區分。
  在自傳不是小說的理念上,保羅·德曼與勒熱訥有著某種統一。保羅·德曼雖批評自傳文類,但並不認為盧梭的《懺悔錄》等同於小說。無論自傳如何“聲名狼藉和自我放縱”,在保羅·德曼看來,它終究是依賴於潛在的可以證實的確切事件,因為自傳屬於指涉性、再現性的方式。儘管自傳可能包含許多幻想和夢想,但它們與現實的偏離仍根植於一個單一主體,而這一主體身份是由其可以毫無異議地讀出來的專名所界定的。例如,盧梭《懺悔錄》的敘述者,就是由盧梭的姓氏和簽名所界定的。
  “自傳契約”是一種以盧梭所代表的傳統自傳文本為分析前提的理論建構。勒熱訥對傳統自傳的不真誠或隱瞞的特點心知肚明,他從不被盧梭等標榜的自傳文類的真實性所迷惑,他甚至公然承認“自傳其實是小說的一個特例,而不是和它不沾邊”,但他仍堅守其自傳文類的紅色底線:自傳契約是必要的。他認為:“講真話的許諾,對真實與謊言的辨別構成一切社會關係的基礎。當然,抵達真理,尤其是人生的真諦不太可能,但這樣的希冀確定出一方話語領域、一些認知行為以及某種人際關係,而它們是毫不虛幻的。自傳屬於歷史認知範疇(了解與理解的渴望)、行動範疇(將真相講述給他人),也劃歸藝術創作。這是份契約,有著實在的後果:在一系列實例研究中,我已試過展開這種論點。有人撒謊,該被譴責;有人卑劣或是魯莽,讓人擔心,該受懲罰;某些真話會引發惡果。但是當一個自我——寫作與生活中都是如此——通過敘事呈現出來,卻不能斷言它是虛構。”
  將虛構融入自傳
  自提出“自傳契約”概念,勒熱訥便遭到來自理論批評與寫作實際兩方面的夾擊,尤其是來自法國自傳創作界。眾多後現代自傳的出現幾乎都在解構“自傳契約”理論的種種規約。
  羅伯-格里耶的所謂“新自傳”三部曲:《重現的鏡子》、《昂熱麗克或迷醉》、《科蘭特的最後日子》,挑戰了勒熱訥的“自傳契約”概念。他虛構了亨利·德·科蘭特這一人物,“讓這個想像出來的非現實的科蘭特登台,參加這場本應是充分現實的'自傳式的表演',從而引入解構自傳的深刻意義”。以羅伯-格里耶為代表的法國“新自​​傳”儘管公開挑戰勒熱訥的“自傳契約”,但並未將“新自傳”完全等同於小說,而是在實踐一種對傳統自傳的“新的互補形式”。“因此,把虛構融入自傳,既蘊涵著羅伯-格里耶對自傳話語的反省、質疑、挑戰,又體現了他對自傳話語所作的深切治療。懷著神聖的文學使命感,懷著高度的藝術自覺性,羅伯-格里耶艱難地探尋著自傳言說方式的出路。”
  隨著論爭的深入,以及時間所帶來的驗證,勒熱訥也願意坦然反對“自傳契約僵化的形式主義”:“自傳契約,如其他契約一樣,處於現在時。如果我們更近距離地、現象學地觀察這個現在時,就會或多或少地明白,自傳作者要講自己生活的真實這一承諾幾乎是無法實現的,以致人們經常小心翼翼地聲明:這是在我看來的真實,我的真實。新小說派或許正是可以從這個角度來幫助開闢新的敘事道路,並由此構建新的文本結構。”
  需要指出的是,我們不能因為新的自傳種類的出現而否定自傳文類的美學傳統,甚至將小說的秩序原理混同於自傳的秩序原理。事實上,我們應發展勒熱訥“自傳契約”的內涵,用“新自傳契約”來概括後現代自傳的秩序原理。由此,自傳這一文學類型才有可能趨向豐富與成熟。

Freeman Dyson: The Scientist as Rebel《反叛的科學家》The Sun, the Genome, and the Internet資 21世紀三事

$
0
0
Freeman Dyson的著作,漢譯約7~8成。日本約9成。
我去年讀此書,主要目的是研究作者高中化學老師(後來創York 大學)。今天讀3篇,很精彩。晚上還比較一下日譯本。

The Scientist as Rebel By Freeman J. Dyson,New York Review Books (September 9, 2008)

Freeman  Dyson (弗里曼·戴森)著《反叛的科學家》(The Scientist as Rebel)蕭明波、楊光松譯,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3

  • 『叛逆としての科学 本を語り、文化を読む22章』 柴田裕之訳、みすず書房、2008年6月。ISBN 978-4-622-07389-5科學作為一種"反叛"-----日譯本較早,有索引,不過比漢譯本少七篇。
英文版在《我的偶像崇拜》一文漏印一段;而「中國大陸近年翻譯出版的圖書質量已低劣到觸目驚心的程式。」 (蕭明波《譯後記》,頁395)

From Publishers Weekly

Starred Review. In an eclectic but deeply satisfying collection, Dyson, a prize-winning physicist and prolific author (Weapons and Hope), presents 33 previously published book reviews, essays and speeches (15 from 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Dyson expresses his precise thinking in prose of crystal clarity, and readers will be absolutely enthralled by his breadth, his almost uncanny ability to tie diverse topics together and his many provocative statements. In the title essay, Dyson writes, "Science is an alliance of free spirits in all cultures rebelling against" the tyranny of their local cultures. In a 2006 review of Daniel Dennett's book, Breaking the Spell: Religion as a Natural Phenomenon, Dyson, himself a man of faith, takes issue with Dennett's quoting of physicist Stephen Weinberg that "for good people to do bad things—that takes religion." The converse is also true, says Dyson: "for bad people to do good things—that takes religion." Three of the best chapters (reprinted from Weapons and Hope) deal with the politics of the cold war. And his writings on Einstein, Teller, Newton, Oppenheimer, Norbert Wiener and Feynman will amuse while presenting deep insights into the nature of science and humanity. Virtually every chapter deserves to be savored. (Dec.)
Copyright © Reed Business Information, a division of Reed Elsevier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text refers to the Hardcover edition.


The Scientist as Rebel book cover

From Booklist

Distinguished physicist Dyson is a clear and compelling writer, gifts highlighted in this collection of 33 previously published and frequently updated essays and reviews. Organized into sections on contemporary issues in science, war and peace, history of science and scientists, and personal and philosophical ruminations, these works demonstrate Dyson's far-ranging interests and skill in writing for educated and curious generalists, qualities that ensure this volume's wide appeal. Some readers may feel a thrill reading Dyson's comments on military strategy; others may prefer Dyson's thoughts on such physics-related people and issues as Isaac Newton, Edward Teller, J. Robert Oppenheimer, Richard Feynman, Norbert Wiener, and string theory. But whatever a reader's passion, Dyson's emphasis on rebels within science rather than upholders of the status quo makes the book especially satisfying. Steve Weinberg
Copyright ©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This text refers to the Hardcover edition.


Freeman Dyson -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反叛的科學家 [平裝]~ 弗里曼•戴森(Freeman Dyson) (作者), 肖明波(譯者), 楊光松(譯者)出版社: 浙江大學出版社; 第1版(2013年6月1日)叢書名: 啟真•科學平裝: 396頁語種: 簡體中文開本: 16

《反叛的科學家》

內容簡介:從伽利略到今天的業餘天文觀測者,科學家們都有反叛精神,戴森如是說。在追求大自然真理時,他們受理性更受想像力的指引,他們最偉大的理論就具有偉大藝術作品的獨特性與美感。戴森以生動優美的語言講述了科學家在工作中的故事,從牛頓專心致志於物理學、煉金術、神學和政治,到盧瑟福發現原子結構,再到愛因斯坦固執地反對黑洞觀念。他還以切身經歷回憶了他的老師和朋友特勒與費曼等聰明絕頂的科學家。書裡充滿了有趣的逸事和對人心的深刻體察,反映了作者的懷疑精神。這組文章出自卓越的科學家同時也是文筆生動的作家之手,展現出對科學史的深刻洞察,以及當代人探討科學、倫理與信仰的新視角。

  內容簡介:

《反 叛的科學家》內容簡介:從伽利略到今天的業余天文觀測者,科學家們都有反叛精神,戴森如是說。在追求大自然真理時,他們受理性更受想象力的指引,他們最偉 大的理論就具有偉大藝術作品的獨特性與美感。戴森以生動優美的語言講述了科學家在工作中的故事,從牛頓專心致志于物理學、煉金術、神學和政治,到盧瑟福發 現原子結構,再到愛因斯坦固執地反對黑洞觀念。他還以切身經歷回憶了他的老師和朋友特勒與費曼等聰明絕頂的科學家。書里充滿了有趣的逸事和對人心的深刻體 察,反映了作者的懷疑精神。這組文章出自卓越的科學家同時也是文筆生動的作家之手,展現出對科學史的深刻洞察,以及當代人探討科學、倫理與信仰的新視角。

作者簡介:弗 里曼?戴森(Freeman Dyson,1923-),出生于英國。他早年追隨著名的數學家g. h. 哈代研究數學,二戰后去了美國,師從漢斯?貝特和理查德?費曼等人,開展物理學方面的研究工作。他證明了施溫格與朝永振一郎的變分法方法和費曼的路徑積分 法相互等價,為量子電動力學的建立作出了決定性的貢獻,是量子電動力學的第一代巨擘。后來,費曼、施溫格和朝永振一郎因為在量子電動力學方面的成就獲得了 1965年的諾貝爾物理獎,而戴森卻因獲獎人數的限制而與諾貝爾獎失之交臂。

圖書目錄:目  錄
譯本序(尹傳紅) 1
作者序 1
第一部分 當代科學中的問題
1 反叛的科學家 13
2 科學可以合乎道德嗎? 31
3 現代異教徒 46
4 未來需要我們 53
5 好一個大千世界! 68
6 一場悲劇的見證 83
第二部分 戰爭與和平
7 炸彈與土豆 89
8 將軍 94
9  俄羅斯人 112
10 和平主義者 125
11 軍備競賽結束了 144
12 理性的力量 150
13 血戰到底 157
第三部分 科學史與科學家
14 兩種歷史 177
15 愛德華 特勒的《回憶錄》 186
16 業餘科學家禮贊 192
17 老牛頓,新印象 205
18 時鐘的科學 219
19 弦上的世界 231
20 奧本海默:科學家、管理者與詩人 247
21 看到不可見的東西 263
22 一位天才人物的悲慘故事 276
23 智者 291
第四部分 個人與哲學隨筆
24 世界、肉體與魔鬼 309
25 實驗室里有上帝嗎? 327
26 我的偶像崇拜 338
27 百萬分之一的可能性 344
28 眾多世界 35
29    從局外看宗教
第五部分
書目注解
附錄: 一個保守的革命者
譯後記

目次



第1部 科学における現代の諸問題
第1章 叛逆者としての科学者
第2章 現代の異端者
第3章 未来は私たちを必要としている
第4章 なんと精妙な世界だろう!
第5章 悲劇の目撃者

第2部 戦争と平和
第6章 将軍たち
第7章 ロシア人たち
第8章 平和主義者たち
第9章 理性の力
第10章 最後の最後まで

第3部 科学史と科学者
第11章 二種類の歴史
第12章 アマチュアを称えて
第13章 時計仕掛けの科学
第14章 今ひもとかれる世界
第15章 科学者、管理者、詩人としてのオッペンハイマー
第16章 見えざるものを見る
第17章 ある天才の悲劇

第4部 私的小論と哲学的小論
第18章 世界と肉体と悪魔
第19章 神は研究室にいるのか
第20章 100万回に1回
第21章 多世界
第22章 外側から見た宗教

訳者あとがき
初出一覧
原注
索引


《反叛的科學家》,弗里曼·戴森著,肖明波、楊光松譯,浙江大學出版社2013年6月出版
■尹傳紅
跟斯蒂芬·霍金和幾年前過世的約翰·惠勒類似,今年已九十歲高齡的弗里曼·戴森身上雖沒有諾貝爾獎的光環罩著,但在物理學界卻也是大師級的人物,其地位和影響與諾獎得主相比絲毫不差。
早些時候有一種說法,認為戴森在量子電動力學理論方面所做的重要工作,理應獲得諾貝爾獎,至少應該獲得比現在更高的榮譽。
當然,不乏另外一種解讀。一部介紹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及其科學大師們的著作《誰得到了愛因斯坦的辦公室》,對戴森有這樣一番議論:“他不能投注全部心力只做一件事。他既是粒子物理學家,又是天體物理學家,還是理論數學家。”
而戴森本人則這樣為自己開脫:“我腦子沒有年輕人快,跟他們一起湊這個熱鬧(指超弦研究)不太明智,所以,我選擇做一點不太時髦的工作,比方說研究生命的起源。”有一次他還向人發問:“你去過劍橋嗎?那兒到處都是瘋子——一幫怪物和獨行客,成天琢磨著幹一件很難卻又能名垂青史的大事。他們瘋狂有什麼不對嗎?大自然就是瘋子。我倒希望高等研究院能多一些瘋子。”

戴森的幾部作品——《宇宙波瀾:科技與人類前途的自省》、《全方位的無限:生命為什麼如此復雜》、《太陽、基因組與互聯網:科學革命的工具》、《想像中的世界》和《反叛的科學家》,都有了中譯本,而且頗受歡迎。其文字優雅飄逸,思想深邃奔放,個人風格印記彰顯。

戴森很注重也很善於講“故事”。他論述的主題往往由自己的一段親身經歷或體驗展開,有時甚至還鋪以相當翔實的細節描述。他說過,“要明白科學以及它和社會互動的本質,你必須檢視個別的科學家,以及他面對周遭世界所抱持的態度。研究由科學所衍生之倫理問題的最佳途徑,是實地了解科學家所面臨的一些進退兩難的現實窘境。再則,鑑於第一手資料往往是最可信賴的,我就由自己的親身經歷寫起”。

戴森喜歡拿科幻小說來說事講理,做案例分析,並以此比照和評價科學事實,這也是其作品內涵豐富、可讀性強且頗具啟發意義的一個十分顯著的特色。他把自己從事的科學稱為“自己的領域”,而將科幻小說當做“我的夢想家園”。他認為科幻小說比科學本身更能讓人明白易懂,且可以“顯示有人情味的輸出”。這通常要“比任何統計分析都高明,因為真知灼見需要想像”。

我想,戴森其人及作品之所以富有情趣、魅力十足,主要是因為:第一,他對科學的本質洞察入微,對科學的思維方式也有精深的理解;第二,他涉獵廣泛、視野開闊、思想曠達;第三,他具備深厚的哲學素養和濃郁的人文情懷;第四,他個性鮮明、見解獨特,而且善於表達。

作為一位深具遠見卓識與人文情懷的智者,戴森常常還拋開職業褊狹與門戶之見,在作品中探討戰爭與和平、自由與責任、希望與絕望等事關人類前途和命運的倫理問題,時有發人深思之論、促人警醒之語。他相信,在科學進步的同時如果沒有倫理的進步,那麼科學注定要把巨大的困惑和災難帶給人類。儘管他往往是從自己熟悉的科學角度記述和描繪未來,但他並不主張科學是唯一有權威的聲音。他告誡說,科學與宗教一樣,其權力也常常被濫用。 “只有宗教的呼聲與科學的呼聲加到一起時,倫理所關心的事情才會超越人類眼前的利益。”

戴森還在其多部作品中“檢討”科學的過失,感慨科學與技術的發展結果難以預料,我們都缺乏高瞻遠矚的智慧來判定哪條路會通向滅亡與沈淪。他甚至坦言,科學應該為一些嚴重的社會問題乃至罪惡的產生承擔責任——這是他的大多數科學家同行不願意接受的觀點,但戴森為人著文思想境界之脫俗、高遠,由此可見一斑。
《中國科學報》 (2013-06-21 第14版讀書)




The Scientist as Rebel

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a unique scientific vision, any more than there is a unique poetic vision. Science is a mosaic of partial and conflicting visions. But there is one common element in these visions. The common element is rebellion against the restrictions imposed by the locally prevailing culture, Western or Eastern as the case may be. The vision of science is not specifically Western. It is no more Western than it is Arab or Indian or Japanese or Chinese. Arabs and Indians and Japanese and Chinese had a big share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And two thousand years earlier, the beginnings of ancient science were as much Babylonian and Egyptian as Greek. One of the central facts about science is that it pays no attention to East and West and North and South and black and yellow and white. It belongs to everybody who is willing to make the effort to learn it. And what is true of science is also true of poetry. Poetry was not invented by Westerners. India has poetry older than Homer. Poetry runs as deep in Arab and Japanese culture as it does in Russian and English. Just because I quote poems in English, it does not follow that the vision of poetry has to be Western. Poetry and science are gifts given to all of humanity.
For the great Arab mathematician and astronomer Omar Khayyam, science was a rebellion against the intellectual constraints of Islam, a rebellion which he expressed more directly in his incomparable verses:
And that inverted Bowl they call the Sky,
Whereunder crawling cooped we live and die,
Lift not your hands to It for help,
   —for it
As impotently rolls as you or I.
For the first generations of Japanese scientists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science was a rebellion against their traditional culture of feudalism. For the great Indian physicists of this century, Raman, Bose, and Saha, science was a double rebellion, first against English domination and second against the fatalistic ethic of Hinduism. And in the West, too, great scientists from Galileo to Einstein have been rebels. Here is how Einstein himself described the situation:

When I was in the seventh grade at the Luitpold Gymnasium in Munich, I was summoned by my home-room teacher who expressed the wish that I leave the school. To my remark that I had done nothing amiss, he replied only, “Your mere presence spoils the respect of the class for me.”
Einstein was glad to be helpful to the teacher. He followed the teacher’s advice and dropped out of school at the age of fifteen.
From these and many other examples we see that science is not governed by the rules of Western philosophy or Western methodology. Science is an alliance of free spirits in all cultures rebelling against the local tyranny that each culture imposes on its children. Insofar as I am a scientist, my vision of the universe is not reductionist or anti-reductionist. I have …

Dancing With the Stars



Published: January 7, 2007

In June 1948, as Jack Kerouac was recovering from another of the amphetamine-fueled joy rides immortalized in “On the Road,” Freeman Dyson, a young British physicist studying at Cornell, set off on a road trip of a different kind. Bound for Albuquerque with the loquacious Richard Feynman, the Neal Cassady of physics, at the wheel, the two scientists talked nonstop about the morality of nuclear weapons and, when they had exhausted that subject, how photons dance with electrons to produce the physical world. The hills and prairies that Dyson, still new to America, was admiring from the car window, the thunderstorm that stranded him and Feynman overnight in Oklahoma — all of nature’s manifestations would be understood on a deeper level once the bugs were worked out of an unproven idea called quantum electrodynamics, or QED.
William E. Sauro/The New York Times
“One brick at a time”: Freeman Dyson at Princeton, 1972.

THE SCIENTIST AS REBEL

By Freeman Dyson.
360 pp. New York Review Books. $27.95.

Readers’ Opinions

Forum: Book News and Reviews

Dyson recounted the journey years later in “Disturbing the Universe,” contrasting Feynman’s Beat-like soliloquies on particles and waves with the mannered presentations (“more technique than music”) he heard later that summer from the Harvard physicist Julian Schwinger. On a Greyhound bus crossing Nebraska — Dyson had fallen in love with the American highway — he had an epiphany: his two colleagues were talking, in different languages, about the same thing.
It was a pivotal moment in the history of physics. With their contrasting visions joined into a single theory, Feynman, Schwinger and the Japanese scientist Sin-Itiro Tomonaga were honored in 1965 with a Nobel Prize, one that some think Dyson deserved a piece of.
In “The Scientist as Rebel,” a new collection of essays (many of them reviews first published in 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he sounds content with his role as a bridge builder. “Tomonaga and Schwinger had built solid foundations on one side of a river of ignorance,” he writes. “Feynman had built solid foundations on the other side, and my job was to design and build the cantilevers reaching out over the water until they met in the middle.”
Drawing on this instinct for unlikely connections, Dyson has become one of science’s most eloquent interpreters. From his perch at the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 in Princeton, he followed “Disturbing the Universe,” a remembrance of physics in the making, with “Infinite in All Directions,” his exuberant celebration of the universe, and other books like “Weapons and Hope,” “Imagined Worlds” and “The Sun, the Genome and the Internet” — speculations on how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ight one day ennoble humanity, eliminating war and poverty, if only we can avoid blowing ourselves up.
Science, Dyson says, is an inherently subversive act. Whether overturning a longstanding idea (Heisenberg upending causality with quantum mechanics, Gödel smashing the pure platonic notion of mathematical decidability) or marshaling the same disdain for received political wisdom (Galileo, Andrei Sakharov), the scientific ethic — stubbornly following your nose where it leads you — is a threat to establishments of all kinds. He quotes the biologist J. B. S. Haldane: “Let him beware of him in whom reason has become the greatest and most terrible of the passions.”
It’s debatable whether anyone’s book reviews — even those as thoughtfully discursive as Dyson’s — belong embalmed between covers, but “The Scientist as Rebel” can be perused for a sampling of his iconoclastic takes on a science that sometimes seems to be turning into an establishment of its own. So much has been written about the grand quest to unite quantum mechanics and general relativity into a theory of everything — “to reduce physics,” as Dyson puts it, “to a finite set of marks on paper” — that it’s bracing to consider his minority view: that the existence of a compact set of almighty equations may be a dogma in itself.
“As a conservative, I do not agree that a division of physics into separate theories for large and small is unacceptable,” he wrote in a review republished here of Brian Greene’s book “The Fabric of the Cosmos.” “I am happy with the situation in which we have lived for the last 80 years, with separate theories for the classical world of stars and planets and the quantum world of atoms and electrons.”
It’s jarring at first to hear the Scientist as Rebel describing himself as a conservative. But that’s Dyson: as resistant to categorization as the universe his colleagues are trying to mathematicize. “I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he writes, “there is always a tension between revolutionaries and conservatives, between those who build grand castles in the air and those who prefer to lay one brick at a time on solid ground.”
Dyson, the brick layer, comes down on the side of Baconian science, built piecemeal from scraps rather than deduced through pure Cartesian thought, a science driven more by new tools — microscopes, particle accelerators, gene sequencers — than new ideas. In contrast to the science of Athens, as he drew the distinction in “Infinite in All Directions,” he prefers the science of Manchester, where Ernest Rutherford, cobbling together a picture of the nucleus, complained of theorists who “play games with their symbols” while “we turn out the real facts of Nature.”
In a science of unifiers, Dyson prides himself as a diversifier. “I gazed at the stars as a young boy,” he once wrote. “That’s what science means to me. It’s not theories about stars; it’s the actual stars that count.”
George Johnson’s books include “Strange Beauty: Murray Gell-Mann and the Revolution in 20th-Century Physics.”
21世紀三事 台北:商務 贈送品

這本21世紀三事的翻譯或原文
在提到Richard Tawney 是有問題的
因為標準的名字是
Tawney, R. H. (1880-1962). Tawney made a significant impact in four interrelated roles, as Christian socialist, social philosopher, educationalist, and economic historian. In 1908 he became the first tutorial class teacher in an agreement between the Workers' Educational Association and Oxford University. The classes he took became renowned for their excellence. As a socialist, he wrote Secondary Education for All (1922), which informed Labour policy for a generation. His two most influential books, The Acquisitive Society (1921) and Equality (1931), exercised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socialists in Britain and abroad and anticipated the welfare state. Tawney was also a professor of economic history from 1931, having made his reputation with Religion and the Rise of Capitalism (1926).




The Sun, the Genome,
and the Internet


by
Freeman Dyson

To purchase The Sun, the Genome, and the Internet


Title:The Sun, the Genome, and the Internet
Author:Freeman Dyson
Genre:Science
Written:1999
Length:134 pages
Availability:The Sun, the Genome, and the Internet- US
.The Sun, the Genome, and the Internet- UK
.The Sun, the Genome, and the Internet- Canada
.Le soleil, le génome et Internet- France
.Die Sonne, das Genom und das Internet- Deutschland

  • Tools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 Based on Lectures given at the New York Public Library in 1997, and published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NYPL.

- Return to top of the page -


Our Assessment:
B : interesting ideas, well conveyed -- but far too little.
See our review for fuller assessment.



Review Summaries
SourceRatingDateReviewer
NatureA-29/4/1999Walter Gratzer
New ScientistA-26/6/1999Marcus Chown
Technology ReviewA-9-10/1999Wade Roush

From the Reviews:
  • "You may not always agree with Dyson's view of the future, but this fascinating book by one of the great scientific visionaries of our time will certainly make you think" - Marcus Chown, New Scientist
  • "Dyson's arguments are illuminating even if his strictures are sometimes less than just," - Walter Gratzer, Nature
  • "It's been a long time since a respectable scientist voiced such grand aspirations in print, making Dyson's book refreshing and thought-provoking, if a bit farfetched." - Wade Roush, Technology Review

Please note that these ratings solely represent the complete review's biased interpretation and subjective opinion of the actual reviews and do not claim to accurately reflect or represent the views of the reviewers. Similarly the illustrative quotes chosen here are merely those the complete review subjectively believes represent the tenor and judgment of the review as a whole. We acknowledge (and remind and warn you) that they may, in fact, be entirely unrepresentative of the actual reviews by any other measure.
- Return to top of the page -


The complete review's Review:
We have always admired Freeman Dyson highly. A talented scientist with many interests he has also managed to convey his interests and thoughts in his thoughtful and accessible writing. From the brilliant (and brilliantly titled) Disturbing the Universe to the present he has never failed to be provocative and insightful -- and to express himself well.
This small book, based on lectures given at the New York Public Library in 1997 again allow him to share his interesting thoughts with a wider audience. Meandering about through three chapters Dyson discusses the tools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so the subtitle of the book). Suggesting how science advances and could advance in the future, as well as the unexpected consequences of advancement, Dyson offers his broad and unusual perspective on significant questions facing the world.
Dyson's greatest asset as a scientist and thinker is his openness to all possibilities. He understands that the unexpected is often the most likely of outcomes, and he is prepared to entertain that and most other possibilities. Dyson does not insist on being right, as so many scientists do, or get bogged down in a single idea. He truly is interested in the big picture, and is more than willing to acknowledge when he strays down the wrong path (as he does here in cheerfully recounting his 1985 guesses as to the three most important technologies of the coming century).
Dyson is also a humanist in the broadest sense of the word. His writing always shows his humanist background (nowhere more clearly than in Disturbing the Universe, though it is also evident hear). In addition (though perhaps one should suggest that it is something that one should expect from a scientist, as well as a humanist) his great concern for the true betterment of the human condition comes to the fore here. For Dyson one of the marvels of science is that it can make life so much better for so many, and one of his goals is to help in that regard. In this small book he also gives some examples of what has been -- and what can and should be -- done to better the conditions of the world's population.
Dyson's thoughts are always intriguing, his examples well-chosen and fascinating. He is an admirable fellow, and this is an admirable book. Our one regret is that there is so little of it, that he breezes through these topics, touching on them but not going into great detail. Nevertheless, we can recommend it for anyone interested in the future, and the possibilities before us.
- Return to top of the page -


The Sun, the Genome, and the Internet:
Reviews:
Freeman Dyson:
Other books by Dyson under review:
Other books of interest under review:
- Return to top of the page -


Freeman Dyson is Professor Emeritus of Physics at the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 at Princeton University. Winner of the National Book Critics Circle Award, he has written numerous works. He is also the father of Esther, who gets a lot of press of her own. In 2000 he was awarded the Templeton Prize for Progress in Religion -- a payday worth almost a million dollars.
- Return to top of the page -

倫敦三(兒童)書店

$
0
0


書店
哈查茲書店,皮卡迪利大街187號;www.hatchards.co.uk.
勇氣書店,馬里波恩高街83號,另有其他分店;dauntbooks.co.uk/shops.asp.
杏仁糖書店,查令十字路塞西爾巷16號;marchpane.com.




Hampstead
Daunt Books is an original Edwardian bookshop with long oak galleries and graceful skylights situated in Marylebone High Street, London. We also have shops in Chelsea, Holland Park, Cheapside, Hampstead and Belsize Park.
  • Daunt Books Marylebone

    Daunt Books Marylebone

    Daunt Books, 
    83 Marylebone High Street, 
    London W1U 4QW. 
    United Kingdom.

    Telephone: 020 7224 2295 
    Email: orders@dauntbooks.co.uk
    Opening hours: 
    Monday - Saturday 9.00 - 19.30 
    Sunday 11.00 - 18.00

Marchpane

Marchpane
Children's and illustrated books.
16 Cecil Court, London WC2N 4HE
Tel: 020 7836 8661
Fax: 020 7497 0567

Email: kenneth@marchpane.comchiara@marchpane.com

Website: www.marchpane.com

Opening hours:
Mon-Sat 11.00am-6.00pm

Member: ABA, PBFA
Marchpane WindowEstablished 1989. London's premier specialist in collectable children's and illustrated books. We stock books from the eighteenth to the twentieth century, from Goody Two Shoes (1747) to a first edition of Harry Potter and the Philosopher's Stone (1997).
One of our main areas of interest are the works of Lewis Carroll, particularly illustrated editions of 'Alice', of which we generally have over 200 copies in stock. We also have a large selection of beautifully illustrated 'gift books' of the Edwardian Era, pictured by the famous artists of the day: Arthur Rackham, Edmund Dulac, Kay Neilsen, Charles and William Heath Robinson. We try to keep a comprehensive collection children's and illustrated books, not just the 'high spots'. However, if you do need a first edition of Winnie-the-Pooh (1926) or The Lion, The Witch and the Wardrobe (1950) we can certainly supply you with one.We are currently compiling a catalogue of political children's books and children's books from the Second World War.
Marchpane Interior
Marchpane Interior

《抱朴子·內篇》村上嘉賓:《中國的仙人:抱朴子·內篇》

$
0
0
《抱朴子·內篇》校釋,王明,北京:中華,1995


-----
《抱朴子》東晉時期葛洪所著,分為內外兩篇,後來被作為道教經典。其中外篇主要是對葛洪生平的自述和談論社會上的各種事情,而內篇是葛洪對道家思想和丹道修鍊方法的闡述。

內容[編輯]

《抱朴子·內篇》主要講述神仙方藥、鬼怪變化、養生延年,禳災卻病,屬於道家。其內容可以具體概括為: 論述宇宙本體、論證神仙的確實存在、 論述金丹仙藥的製作方法及應用、討論各種方術的學習應用、論述經的各種書目,說明世人修鍊的廣泛性。
內篇 
  1. 暢玄 
  2. 論仙 
  3. 對俗 
  4. 金丹 
  5. 至理 
  6. 微旨 
  7. 塞難 
  8. 釋滯 
  9. 道意 
  10. 明本 
  11. 仙藥 
  12. 辨問 
  13. 極言 
  14. 勤求 
  15. 雜應 
  16. 黃白 
  17. 登涉 
  18. 地真 
  19. 遐覽 
  20. 袪惑 


《抱朴子·外篇》則主要談論社會上的各種事情,屬於儒家的範疇,也顯示了作者先儒後道的思想發展軌跡。其內容可具體概括為:論人間得失,譏刺世俗,講治民之法; 評世事臧否,主張藏器待時,克己思君; 論諫君主任賢能,愛民節慾,獨掌權柄;論超俗出世,修身著書等。 總之,《抱朴子》將玄學與道教神學,方術與金丹、丹鼎儒學學統統納為一體之中,從而確立了道教神仙理論體系。
 外篇 
  1. 嘉遁 
  2. 逸民 
  3. 勖學 
  4. 崇教 
  5. 君道 
  6. 臣節 
  7. 良規 
  8. 時難 
  9. 官理 
  10. 務正 
  11. 貴賢 
  12. 任能 
  13. 欽士 
  14. 用刑 
  15. 審舉 
  16. 交際 
  17. 備闕 
  18. 擢才 
  19. 任命 
  20. 名實 
  21. 清鑒 
  22. 行品 
  23. 弭訟 
  24. 酒誡 
  25. 疾謬 
  26. 譏惑 
  27. 刺驕 
  28. 百里 
  29. 接疏 
  30. 鈞世 
  31. 省煩 
  32. 尚博 
  33. 漢過 
  34. 吳失 
  35. 守塉 
  36. 安貧 
  37. 仁明 
  38. 博喻 
  39. 廣譬 
  40. 辭義 
  41. 循本 
  42. 應嘲 
  43. 喻蔽 
  44. 百家 
  45. 文行 
  46. 正郭 
  47. 彈禰 
  48. 詰鮑 
  49. 知止 
  50. 窮達 
  51. 重言 
  52. 自敘 

葛洪提出了修仙必須積累善行,建立功德,慈善為懷。《抱朴子》中強調人不能單純地從修鍊方術入手,人生的抱負也不能僅僅是遁隱山林,要想真正修鍊成還要建功立業、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主張在現實社會生活中獲得精神解脫和煉得肉體飛升,既做到立時濟世,又得超凡入聖。如他說:「上士得道於三軍,中士得道於都市,下士得道于山林。」他認為修鍊既可以保德致長生,也可以治世致太平。通過修鍊還可以獲得長生,身體不傷,是最大的道。

英譯本[編輯]

Sailey, Jay. The Master Who Embraces Simplicity: A study of the philosopher Ko Hung, A.D. 283-343. San Francisco: Chinese Materials Center. 1978. ISBN 0-89644-522-4

研究書目[編輯]

  • 李豐楙:《不死的探求:抱朴子》(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
  • 村上嘉賓:《中國的仙人:抱朴子·內篇》柳于智譯(臺北:敬恆,1979)

相關[編輯]

David Mitchell: By the Book

$
0
0
愛看幕府的時代故事
正在重讀﹐旅日的英國名小說家﹐ David Mitchell的【雅各的千秋之年】(The thousand Autumns fo Jacob de Zoet)
571頁﹐磚頭小說﹐翻譯者是高手﹐廖月娟。
如果你哈日﹐這本磚頭可以推薦。以幕府晚期為背景的偵探、謀殺小說﹐佈局嚴謹、細節豐富﹐讀完﹐上了德川幕府的一課﹐深深了解日本「明治維新」前﹐時代的騷動。
真是大小說家才有這樣的功力。
突然﹐聯想到﹐我成功高中高八屆學長、哈佛大學講座教授、王德威(接棒李歐梵)﹐專注於晚清小說研究﹐而且認定是民國以來「modernity」現代性的基礎。
【雅各】本書﹐也讓我有這樣的結論。明治﹐是奠基於德川後期的【荷蘭學】的前現代化的貿易、傳教等跨國交流﹐所奠定的基礎。

David Mitchell: By the Book

枕边书

“《云图》的改编带给我缓慢燃烧般的快感”

The author of “Cloud Atlas” would like to drink dodgy Crimean wine with Chekhov and play a few rounds of Anglo-Russian Scrabble.
《云图》作者想和契科夫喝一杯劣质的克里米亚葡萄酒,玩几轮盎格鲁-俄罗斯拼字游戏。
What book is on your night stand now?
你现在床头柜上放的是什么书?  
“Postwar,” by the historian Tony Judt; David Finkel’s account of U.S. forces in Iraq, “The Good Soldiers”; and a proof of Nadeem Aslam’s new book, “The Blind Man’s Garden,” which I haven’t started yet. Plus my notebook, in case a decent idea ambushes me after turning out the light.
历史学家托尼·扎茨(Tony Judt)的《战后》(Postwar);大卫·芬克尔(David Finkel)关于驻伊美军的纪实作品《好兵》(The Good Soldiers);还有纳迪·阿斯兰(Nadeem Aslam)新书《盲者的花园》(The Blind Man’s Garden)的校样,我还没开始读。另外还有我的笔记本,假如熄灯后我冒出什么好点子就写在上面。
What was the last truly great book you read?
你读的上一本精彩的书是什么?
The Icelander Halldor Laxness’s “Independent People,” which I read last year on a trip to the country. Even in chapters where nothing happens, it happens brilliantly. I thought Kevin Powers’s “The Yellow Birds” was shot through with greatness, too. If “a truly great book” implies thickness and scope, then maybe it doesn’t qualify, but either way Powers has written a superlative novel.
冰岛作家哈尔多·拉克斯内斯(Halldor Laxness)的《独立的人民》(Independent People)是我去年去冰岛旅行时读的。就连那些其实没有什么情节的章节也很精彩。我觉得凯文·鲍威尔(Kevin Powers)的《黄鸟》(The Yellow Birds)也非常棒。如果“精彩的书”的评价标准也包括书的厚度和内容广度的话,《黄鸟》可能并不够格,但是不管怎样,鲍威尔写了一本最棒的小说。
And the worst or most disappointing thing you’ve read recently?
最近读到的最糟糕或者最让人失望的东西又是什么呢?
I’d rather not put the boot in publicly — it spoils my day when I’m on the receiving end.
我宁愿不公开抨击它——它已经让我够烦的了,就到我为止吧。
Where do you get your books, and where do you read them?
你从哪儿买书,又在哪儿读书呢?
If the book is still in print and from a mainstream publisher, I’ll use my local bookshop here in Clonakilty in West Cork; I’ll Amazon it if I’m after something more oddball from, say, the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or use AbeBooks if it’s out of print or print-on-demand. I like to browse the bookshelves of charity shops in university towns, in case serendipity hands me something wonderful I had no idea I wanted. Up to 10 proofs a week wriggle through my letterbox from editors and publishers (even though I’ve stopped blurbing), and occasionally there’s a well-chosen diamond.
如果是大出版社出版的实体书,我会到我们这儿西考克的克洛纳基尔迪 (Clonakilty)书店去买;要是夏威夷大学出版社之类比较奇怪的出版社出的绝版书,或者按需印刷的书,我就到亚马逊或者AbeBooks之类网站 去买。我喜欢去大学城的旧货店淘书,有时候好运气会带给我一些意料之外的好书。我一周最多能收到10本编辑和各出版社往我邮箱里发来的样稿(虽然我已经不 在封面给人写赞语了),其中偶尔也能发现精美的钻石。

What’s it like to see “Cloud Atlas” turned into a movie? Any major changes in the transition that threw you off?
《云图》被翻拍成电影你有什么感想,有没有什么让你不快的重要改动?
First, there’s a primal wow to be had from seeing your characters walking and talking, larger than life, played by faces I’ve known for much of my life. Second, there’s a slower-burning pleasure in merely thinking of your story being out in the world, trickling into minds, wherever there are cinemas. Then, inevitably, the film gets lost in the hurly-burly of life, and I don’t think about it at all, at least until the next interview.
首先,看到你笔下的人物能走,会说话,被赋予生命,被你熟悉的大明星扮 演,你本能地就会发出惊叹;其次,只要想一想你的故事会放给全世界看,只要有电影院的地方就能看到它,它会慢慢渗入人们的心灵,这带给你一种缓慢燃烧般的 快感。之后,不可避免地,在生活的喧嚣之中,电影也会迷失,但我根本就不去想它,至少在下一次接受采访之前不会去想。
None of the major changes the film made to my novel “threw me off” in the sense of sticking in my craw. I think that the changes are licensed by the spirit of the novel, and avoid traffic congestion in the film’s flow. Any adaptation is a translation, and there is such a thing as an unreadably faithful translation; and I believe a degree of reinterpretation for the new language may be not only inevitable but desirable. In the German edition of my last novel, my translator Volker Oldenburg rendered a rhyming panoramic tableau by rescripting the items in order to make it rhyme in German too. He judged that rhythm mattered more than the exact items in the tableau, and it was the right call. Similarly, when the Wachowskis and Tykwer judged that in a translation (into film) of “Cloud Atlas” Zachry’s and Meronym’s future needs more certitude, then I trusted them to make the right call. They want to avoid melodrama and pap and cliché as much as I do, but a film’s payoff works differently to a novel’s payoff, and the unwritten contract between author and reader differs somewhat to the unwritten contract between filmmaker and viewer. Adaptations gloss over these differences at their peril.
电影对小说做出的所有重大改变都没有让我生气,我并没有觉得难以接受。 我觉得这些改动都是符合原著精神的,避免了信息过多影响电影的流畅。任何改编都是一种翻译,完全忠实的直译有时可能会完全丧失可读性;我相信,新语言的重 新阐释不仅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最后结果还有可能很令人满意。比如在我最新小说的德文版里有一段押韵的全景描写,翻译沃尔克·奥登伯格(Volker Oldenburg)为了让这段文字翻译成德语也押韵,就重新改写了这段文字。他觉得在这里节奏比场景中描述的东西更重要,他的理由是正确的。同样,沃卓 斯基姐弟和提克威觉得把《云图》翻译成电影时,扎克里和麦克尼姆的未来世界这个故事应该占据更多篇幅,我也信任他们有正确的理由。和我一样,他们希望避免 哗众取宠的情节剧、无价值的胡说八道和陈词滥调,但电影产生的最终效果和小说的最终效果是不一样的,作者与读者之间有着不成文的约定,导演和观众之间也有 着不成文的约定,这两种约定也完全不同。改编就是要冒着风险,把这两种约定之间的不同之处给掩饰掉。
There is one brief scene where the directors continue a character’s story arc further than I imagined, in the case of Cavendish. This extension feels so right that I’ve incorporated it into the book I’m working on, making it “canonical” so to speak. Here’s hoping the Wachowskis won’t object. . . .
电影里有一个简短的场景,导演把卡文迪什这个人物的故事做了延伸,超出了我的想象。这个延伸感觉太好了,于是我把它加进了手头正在写的书里面,让它“合法化”了。希望沃卓斯基姐弟不会反对。
You spent many years living in Japan. Were there Japanese writers you particularly admire you discovered while there? Any books in particular that gave you insight into the country and its people?
你在日本住了很多年,住在那里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什么特别喜欢的日本作家?有没有什么书帮助你更深刻地了解那个国家和那里的人民?
Haruki Murakami, probably the most famous living Japanese person, is hardly a “discovery,” but it was a pleasure to read him in his natural habitat. Shusaku Endo was perhaps the closest thing to a “national conscience” writer (in the Amos Oz mold, say) to emerge in Japan. His historical novel “Silence” is wonderful. I have a soft spot for Junichiro Tanizaki, too. His earlier, Poe-drenched work is good fun, but his masterpiece, “The Makioka Sisters,” serves — Austen-like — as a sort of Lonely Planet guide to the matrix of social obligations which people in Japan still navigate. For a crash course in ultranationalism and the pathology of obsession, Yukio Mishima is the man, even if his humorlessness can wear you down. (The end of his Sea of Fertility tetralogy, however, is surely one of the best final scenes in the history of the novel.) To mention the war, Akira Yoshimura’s “One Man’s Justice” and Saiichi Maruya’s “Grass for My Pillow” both examine Japan’s bruised relationship with its recent history. Sawako Ariyoshi’s “The Doctor’s Wife” is an excellent historical novel on the status of women in Japan.
村上春树可能是活着的日本人当中最有名的一位了,看他的书算不上是一种“发现”,但在他的祖国读他的书的确很愉快。远藤周作(Shusaku Endo) 可能是日本最接近“国民良心”的作家,有点像阿莫斯·奥兹(Amos Oz)。他的历史小说《沉默》(Silence)非常精彩。我还特别偏爱谷崎润一郎(Junichiro Tanizaki),他的早期作品充满爱伦·坡风格,非常有趣,但他的杰作《细雪》(The Makioka Sisters)却是奥斯汀风格的,有点像一本关于日本社会义务的《孤独星球》指南,这些义务至今仍然贯穿于日本人的生活之中。要想快速了解日本人的狭隘 民族主义和对病态的迷恋,就去读三岛由纪夫的作品吧,就算他的一本正经令人感到疲惫也值得一读。他的《丰饶之海》(Sea of Fertility)四部曲的结尾部分绝对是小说史上最好的终局之一。描写战争的优秀小说有吉村昭(Akira Yoshimura)的《一个人的争议》(One Man’s Justice)和丸谷才一(Saiichi Maruya)的《我枕头里的草》(Grass for My Pillow),从中可以检视日本与其近代史之间伤痕累累的联系。有吉佐和子(Sawako Ariyoshi)的《大夫之妻》(The Doctor’s Wife)是关于日本女性地位的优秀历史小说。

What was it like teaching English while you were there? Did you enjoy it?
在日本教英语的感觉怎么样?你喜欢教英语吗?
Yes, I liked teaching very much, and I have many good memories. My students taught me more about Japan than its authors, really. By the end of my eight years there, however, I’d published two novels, had begun work on “Cloud Atlas” and had come to see my future in fiction. I remember writing very short stories as comprehension exercises for my college students. I never kept any copies, and now I sometimes wonder if they were any good.
是的,我非常喜欢教英语,那里给我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其实关于日 本,我从学生们那里学到的东西要比从日本作家那里学到的更多。我在那儿呆了8年,期间出版了两本小说,也是在那时开始创作《云图》,开始意识到自己将来可 以以写小说为业。我记得当时还给我在大学里的学生们写过非常短的小故事,充当他们的阅读理解材料,不过从来没留过副本。现在我有时候还会想,那些故事到底 写得好不好呢?
In 2003, you were selected by Granta as one of the best young British novelists, alongside Zadie Smith and Hari Kunzru, among others. If you had to name the best young British novelists of today, who would be on your list?
2003年,你被《格兰塔》(Granta)杂志评选为英国最佳年轻小说家,与扎迪·史密斯(Zadie Smith)和哈里·昆兹鲁(Hari Kunzru)等人并列。你觉得英国最优秀的年轻小说家都有谁呢?
How middle-aged does this question make me feel?! It’s tricky to answer, because I’m not very plugged in to the current scene here in the west of Ireland, and I tend to read the dead more than I do the living. But since you insist, three possible candidates for the Granta U.K. class of 2013 are Ned Beauman, Joe Dunthorne and Simon Lelic. Lelic’s three novels are breakneck, intelligent “social thrillers” that even invade my dream-life.
这问题怎么让我觉得自己像个中年人似的?这个问题很微妙,因为我现在住在爱尔兰西部,不怎么了解现状,而且相比还在世的作家,我更喜欢读已故作家的作品。但是既然你坚持要问,我觉得《格兰塔》2013年度英国年轻小说家的候选人有可能是内德·鲍曼(Ned Beauman)、乔·邓索恩(Joe Dunthorne)和西蒙·莱利克(Simon Lelic)。莱利克的三部小说是聪慧而充满危险的“社会惊悚小说”,甚至曾经进入我的梦中。
You’ve mentioned reading Ursula Le Guin and Susan Cooper as a child. What drew you to fantasy, and do you still read it?
你曾经说起自己童年时喜欢读厄休拉·勒奎恩(Ursula Le Guin)与苏珊·库珀(Susan Cooper)的作品,你为什么会对奇幻小说感兴趣,你现在还看奇幻小说吗?
Many children are natural fantasists, I think, perhaps because their imaginations have yet to be clobbered into submission by experience. When you’re 10, there is still an outside chance that you might find Narnia behind the wardrobe, that the fur coats could turn into fir trees. The state of childhood resonates with life inside a fantasy novel. If you have no control over how you spend large chunks of your day, or are at the mercy of flawed giant beings, then the desire to bend the laws of the world by magic is strong and deep. I don’t mean that kids can’t distinguish fantasy from reality — the playground bully will clarify the matter gratis — but fantasy offers a logic to which kids are receptive, and escapism for which kids are hungry. As an adult, I read less fantasy (aside from bedtime-story duties), but perhaps nomenclature plays a role here, too: both fantasy and S.F. have made inroads into literary fiction and influences even those novels whose imprint logo is reassuringly conservative. Murakami’s “Wind-Up Bird Chronicle” isn’t regarded as a fantasy novel, but the plot is propelled by occult magic. Kazuo Ishiguro’s masterly “Never Let Me Go” is old-money dystopian S.F., as is Margaret Atwood’s “The Handmaid’s Tale” and Cormac McCarthy’s “The Road.” Philip K. Dick would recognize both Michael Chabon’s “Yiddish Policemen’s Union” and Philip Roth’s “Plot Against America” as alternate-history S.F. in the grandest, proudest tradition. We imbibe more S.F. and fantasy than we notice. On my last visit to New York, by the by, I had a dinner with a group of literary writers, and the whole main course was spent in earnest and learned discussion of “A Game of Thrones.”
我觉得很多孩子都是天生的幻想家,也许是因为他们的想象力还没有因为受 到经验的持续打击而屈服。当你10岁的时候,还是会觉得衣橱里可能有通往纳尼亚的大门,毛皮大衣有可能变成杉树。童年时的状态会与奇幻小说中的生活产生呼 应。如果你小时候大部分时间无人管束,或者管束你的大人有很大缺陷,那么想用魔法的力量改变世界法则的渴望就会非常强烈而深切。我不是说这样的孩子分不清 现实和幻想——伙伴中那些专门欺负人的孩子会免费帮他们认清现实的——但是奇幻小说提供一种孩子们能够接受的逻辑,一种孩子们很渴望的,对现实的逃避。成 年以后我读的奇幻小说就没那么多了(除了给孩子读睡前故事),但是这跟文学分类的方法也有关系:奇幻小说和科幻小说都已经入侵到纯文学小说的领域,甚至影 响到那些创作特色尤其保守的人。村上春树的《奇鸟行状录》(Wind-Up Bird Chronicle)不会被当作奇幻小说,但它的情节是由奇异的魔法推动的。石黑一雄的杰作《千万别丢下我》(Never Let Me Go)是老一套的反乌托邦科幻小说,玛格丽特·阿特伍德(Margaret Atwood)的《女仆的故事》(The Handmaid’s Tale)、科马克·麦卡锡(Cormac McCarthy)的《犹太警察联盟》(Yiddish Policemen’s Union)以及菲利普·罗斯(Philip Roth)的《反美阴谋》(Plot Against America)都继承了架空历史科幻小说那种宏大、高贵的传统。我们不知不觉中就从科幻小说和奇幻小说中汲取养分。上次去纽约的时候,我和一群文学作家 一起吃饭,整个饭局渐渐就变成大家热情地讨论起《权力的游戏》(A Game of Thrones)来。

Do you have a favorite character or hero from children’s literature?
儿童文学里有你最喜欢的人物或者英雄吗?
Edmund from the Narnia books is an interesting one. In “The Lion, the Witch and the Wardrobe” he commits an act of exquisite treachery by refusing to corroborate Lucy’s experiences in Narnia, before selling his siblings for a box of crack-laced Turkish delight. Way to go, Ed. Yet by “The Voyage of the Dawn Treader,” Edmund has evolved the strength of character to tell Eustace calmly, “You were only an ass, but I was a traitor.” Stumbling heroes linger longer.
“纳尼亚传奇”里面的埃德蒙是个挺有趣的角色,在《狮子、女巫和魔衣 柜》(The Lion, the Witch and the Wardrobe)里,他先是拒绝证实露西在纳尼亚的经历,出卖自己的兄弟姊妹换一盒土耳其软糖,犯下了小小的背叛行为。他还需要进步。但后来到了《黎明 踏浪号》(The Voyage of the Dawn Treader)里,埃德蒙已经成了一个强大的角色,他告诉尤斯塔斯:“你只是一个混蛋,而我也曾经做过叛徒。” 犯过错误的英雄才更能让人们长久地记住。

Have you discovered any good new books for young people through your own two children?
你的两个孩子有没有推荐给你看什么适合年轻人看的新鲜好书?
Lots, yes. In the 1970s and 1980s there was so little decent fiction for young people, but we’re now in a golden age that shows no sign of fading. Philip Pullman, J. K. Rowling, Lemony Snicket are only three of the best known among a good number of equals. Michael Morpurgo is a great evoker of place and emotion, and a cool stylist. Neil Gaiman’s “Coraline” and “The Graveyard Book” are both gorgeous pieces of work which will outlive most of us, I expect.
当然,有很多呢。20世纪70到80年代几乎没有什么专门给年轻人看的 像样的小说,但现在我们正处在一个黄金时代,而且没有衰退的迹象。菲利普·普尔曼(Philip Pullman)、J·K.罗琳(J. K. Rowling,)、雷蒙·斯尼奇(Lemony Snicket)只是三个最有名的,类似的好作家还有很多。迈克尔·莫珀格(Michael Morpurgo)擅长写地点和情感,风格独特,非常酷。尼尔·盖曼(Neil Gaiman)的《鬼妈妈》(Coraline)和《坟场之书》(The Graveyard Book)都是了不起的著作,我期望它们的生命会比我们大多数人的生命长久。

You have written that you see your stammering as “an informant about language.” In what ways has it informed your approach to reading, and to writing?
你曾经写过,你觉得自己的口吃是一种“语言的线人”,它是否影响了你的阅读和写作?
Reading, maybe not a lot, other than to nudge me towards books and away from people, which maybe is a lot, after all. As a future writer, however, my stammer was an effective if merciless boot-camp instructor. It (or “He” as I imagined it) trained me to amass a vocabulary flexible and muscular enough to avoid words beginning with stammer-consonants, and do so on the hoof, before the other person caught on. My stammer also taught me about register — it was no good substituting “autodidact” for “I taught myself” because in a bog-standard state school in 1980s Britain using a word like “autodidact” got you convicted of talking posh, an offense punishable by being hung from iron railings by your underpants. What I didn’t know at the time was how linguistic register helps a novelist flesh out character and lends authenticity to dialogue or narrated thought. So while I wouldn’t say that stammering drove me to become a writer — this impulse comes from elsewhere — it did influence the type of writer I have become. What feels like a curse when you’re younger can prove to be a long-term ally.
大概没怎么影响我的阅读,只是让我远离人群,走向书本的世界,不过这已 经算是很大的影响了。作为未来的作家,我的口吃却像是一个有效但却无情的训练教官。它(其实在我想象里应该是“他”)训练我积累出灵活强健的词汇量,可以 避免使用那些一开头就会引起口吃的辅音,不等其他人抓到我口吃就能及时防患于未然。口吃还教会了我各种表达方式,比如用“自学成才者” (autodidact)这个词取代“这是我自己学会的”(I taught myself)效果并不好,因为在20世纪80年代的普通英国学校里,使用“自学成才者”这样的词就好像在炫耀自己说话高雅,对他人来说是一种冒犯,作为 惩罚,他们会把你的内裤挂在铁栅栏上。当时我还不知道对于一个小说家来说,语言表达方式能让人物有血有肉,让对话和对思考的描述变得真实可信。虽然不能说 是口吃令我成为作家,我写作的冲动有其他来源,但口吃确实影响我成为了现在这种类型的作家。它就像一个咒语,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向我证明,它是我的长期同 盟。

If you could match three writers, dead or alive, with three topics of your choice, who would you have write about what?
如果你可以自选三种题材让三位作家(不论是活着的还是已经逝世的)去写,你会让谁去写什么题材呢。
I’ve puzzled for days over this, but drawn a blank. In order to concoct a pleasing combo — Mark Twain on the Tea Party, for example — you must already imagine what the author would write — an all-you-can-eat of gourmet ridicule — so there’s no element of surprise. There’s also a “changing the eye of the beholder” problem: sending an age-of-sail novelist into space, for example, would involve so much technical bringing-up-to-speed that I’m not sure whether Conrad, say, would still be writing like Conrad by the time he was climbing into his spacesuit. My only other idea is more vengeful than illuminating: to gather up a party of the most vociferous climate change deniers and send them 100 years into the future so they have to share the fates of their own great-grandchildren. But even then, I suspect, they would find reasons why it was someone else’s fault.
这个问题我想了好几天,但还是觉得没有头绪。要制造出一种令人愉快的组 合的话,你其实就能想象出那个作家会写些什么,比如让马克·吐温来写茶会,他肯定会写一大堆挖苦老饕们的俏皮话,这样就没什么惊喜的感觉了。另外还有“视 角转换”的问题,比如说,把一个航海时代的小说家送到太空时代,那他就要面临很多新时代飞速发展的技术问题,我可不知道康拉德换了一身太空服还会不会像过 去那样写作。我唯一的想法更像一种报复,而不是什么有启发性的创见——去找一群吵闹得最凶的那种否认全球气候变化的人,把他们送到100年以后去,让他们 和自己的曾孙们同呼吸共命运。但我觉得就算这样,他们也会找到理由,说这都是别人的错。

If you could meet any writer, dead or alive, who would it be? What would you want to know?
你最想和哪位作家(不论是活着的还是已经逝世的)会面?你会问他些什么?
Chekhov. I don’t want to know anything in particular — I’d just like to carve up a pheasant with him, served with new potatoes and green beans from the garden. Then we could polish off some dodgy Crimean wine and play a few rounds of Anglo-Russian Scrabble and lose track of time and the score. If Isaac Bashevis Singer could be there, too, I think they’d get on well. And if Dorothy Parker could drop by at some point, and maybe Katherine Mansfield, and Sylvia Townsend-Warner. . . . And suddenly it’s a party.
契诃夫。我不想问他什么特别的事,只想享受和他在一起的乐趣,一起吃点 从花园里摘下来的新鲜土豆和青豆。然后我们可以喝点劣质的克里米亚葡萄酒,玩几轮盎格鲁-俄罗斯拼字游戏,完全忘记时间流逝,也不管什么输赢。如果艾萨 克·巴什维斯·辛格(Isaac Bashevis Singer)也能来,我觉得他们会相处得很好。如果多萝西·帕克(Dorothy Parker)或者凯瑟琳·曼斯菲尔德(Katherine Mansfield)和西尔维娅·汤森德·华纳(Sylvia Townsend-Warner)中途也来拜访……,一下子就成了派对了。

And if you were forced to name your one favorite author?
如果硬逼着你说一个最喜欢的作家,你会说是谁呢?
I’d have to say, “I’m sorry, but books just don’t work like that, and neither does music, Amen” and take the consequences.
我会说“对不起,但是读书并不是这么简单的事,音乐也是一样”,然后心甘情愿接受任何可能的后果。
翻译:董楠

語堂文集 《無所不談》 大全《信仰之旅: 論東西方的哲學與宗教》

$
0
0
語堂文集 (三冊) 台灣開明書局 1978 (找不到版權頁 真不可思議)
竟然找到 還可以加些資料

《無所不談》
內容簡介

沒有幽默滋潤的國民,其文化必日趨虛偽,生活必日趨欺詐,思想必日趨迂腐,文學必日趨乾枯,而人的心靈必日趨頑固。作家的筆正如鞋匠的錐,越用越銳利,到後來竟可以尖如縫衣之針。但他的觀念的範圍則必日漸廣博,猶如一個人的登山觀景,爬得越高,所望見者越遠。
一位現代中國大學教授說過一句詼諧語:“老婆別人的好,文章自己的好。”在這種意義上說來,世間沒有一個人會感到絕對的滿足的。大家都想做另一個人,只要這另一個人不是他現在的現在。
凡是談到真理的人,都反而損害了它;凡是企圖證明它的人,都反而傷殘歪曲了它;凡是替它加上一個標以和定出一個思想派別的人,都反而殺害了它;而凡是自稱為信仰它的人,都埋葬了它。所以一個真理,等到被豎立成為個系統時,它死了二次,並被埋葬了三次了。

作者簡介  林語堂(1895-1976)福建龍溪人。原名和樂,後改玉堂,又改語堂。 1912年入上海聖約翰大學,畢業後在清華大學任教。 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學文學系。 1922年獲文學碩士學位。同年轉赴德國入萊比錫大學,專攻語言學。 1923年獲博士學位後回國,任北京大學教授、北京女子師範大學教務長和英文系主任。 1924年後為《語絲》主要撰稿人之一。 1926年到廈門大學任文學院長。 1927年任外交部秘書。 1932年主編《論語》半月刊。 1934年創辦《人間世》,1935年創辦《宇宙風》,提倡“以自我為中心,以閒適為格凋”的小品文。 1935年後,在美國用英文寫《吾國與吾民》、《京華煙雲》、《風聲鶴唳》等文化著作和長篇小說。  1944年曾一度回國到重慶講學。 1945年赴新加坡籌建南洋大學,任校長。 1952年在美國與人創辦​​《天風》雜誌。 1966年定居台灣。 1967年受聘為香港中文大學研究教授。 1975年被推舉為國際筆會副會長。 1976年在香港逝世。


作者主要作品林語堂精集(套裝全5冊)林語堂經典作品選林語堂文集19:愛與諷刺》、林語堂文集:朱門林語堂文集12:有所不為林語堂散文精選林語堂文集:平心論高鶚《京華煙雲》(紀念珍藏版)
目錄代序 、風行水上的瀟灑第一篇 碎語閒言有驢無人騎母豬渡河古書有毒辯論踢屁股十大宏願清算月亮我不敢遊杭無花薔薇自由並沒死不怕筆記誰揠此苗來台後二十四快事孟子說才志氣欲戴東原與我們變賣以後須搬場孤崖一枝花彌羅妙文姚穎女士說大暑養生不要見怪李笠翁新春試筆恭賀阿麗西亞基金委員會鬥法寶記談新聞事業與現代社會一國三公第二篇 文思雅韻論罵人之難論躺在床上說誠與偽論佛乘飛機說恥惡衣惡食說孽相論曲線論譯詩論學問與知趣再論孔子近情讀書與風趣補梁任公論讀書的興趣聯考哲學失學解論大專聯考亟應廢止茵治論考試改造教育原則談文體之變論言文一致論有閒階級與文學論孟子的文體看見碧姬芭杜的頭髮談小品文再談姚穎與小品文《關雎》正義說新舊文學之不同論西洋理學西方人文思想的危機談中西畫法之交流論文藝如何復興法子關於文化復興的一些意見第三篇 馳隙流年想念蔡元培先生胡適之述辜鴻銘記大千話敦煌談錢穆先生之經學給鬱達夫的信記蔡孑民先生說高本漢寄懷漢卿李石岑善言性與天道記隱者介紹奚孟農蕭伯納與美國蕭伯納與上海扶輪會說福祿特爾與中國謎說湯因比教授毛姆與莫泊桑沙蒂斯姆與尊孔斯斐恩斯之謎思甘地從碧姬芭杜說起談薩爾忒從辜鴻銘說起談薩爾忒贈別黃肇珩浣溪沙二首第四篇 字斟句酌釋雅健說雅健達勸文豪歌白話的音樂國語的將來國語文法的建設《當代漢英詞典》緣起、論識字整理漢字草案、整理漢字的宗旨與範圍、再論整理漢字的重要、漢字有整理統一及限制之必要、論漢字中之變音變義、論部首改良、上下形檢字法緣起、中國語辭的研究、中國報業協會推行常用字運動、中文電子字碼機、論今日台灣的國語讀音之誤、台灣話中的代名詞、論台灣的英語教學、從丘吉爾的英文說起、怎樣把英文學好、論英文輕讀、論“他、她、它”及“他(她、它)們”的怪物
前言人生永有兩方面:工作與消遣,事業與遊戲,應酬與燕居,守禮與陶情,拘泥與放逸,謹慎與瀟灑。其原因在於人之心靈總是一張一弛,若海之有潮汐,音之有節奏,天之有晴雨,時之有寒暑,月之有晦明。宇宙之生律無不基於此循環起伏之理,所以生活是富有曲線的。袁中郎說的好:“山無嵐則枯,水無波則腐,學道無韻則老學究而已。”

精彩書摘  有驢無人騎
行政院一席甚難坐穩,如一匹笨驢,在驢背的人兇多吉少,一不慎,堪虞隕越。孫哲生騎了幾天如坐​​針氈,趕緊下驢背。汪先生為時局所迫,迫上驢背,初以為有何樂趣,後來鞭策不動,覺得騎驢之樂,也不過爾爾,便也下來,請他人坐。於是由南京跑到上海,由上海跑到廬山,四處揖讓,請人上驢座。可是在旁的人,都互相謙讓。於、戴二位都表示無騎驢雄興,於說:“監已監不了,行豈行得來?”蔡先生被擾不堪,索性跑到鄉下去看月。由是驢座空懸旬餘,不得已,宋子文出任艱鉅,這驢才算有人騎,還說是暫代汪先生騎驢而已。有人問蔣先生何以不來代勞?原是蔣先生現騎的是一匹自馬,他又是精於騎術,駕馭自如,輕驢易馬,為計尚在以羊易牛之下。蔣先生智在粱惠王之上,自然不肯以馬易之,上徐文長之當。所以我們還是引王梵志的詩勸汪先生多吃點苦,不必灰心,不必掃興。詩曰:  
他人騎大馬,  我獨騎驢子!  回顧擔柴漢,  心下較些子!
世上比騎驢更苦的差事還多著呢,還是請汪先生勉為其難。  

母豬渡河  相傳有母豬,帶九隻豬子外行。將渡河,點一遍,連自己共為十隻。乃渡再點,只有九隻。環觀小豬,固未有失者,然再三點數,仍只得九隻,恚甚急甚。哭而死。蓋未將自己算進去也。是之謂母豬之智慧。人類似比母豬聰明許多,然亦常有因恚甚急甚,而忘記將自己算進去者也。如穿西裝革履赴國貨大會演講反對洋貨者,坐汽車赴運動會作主席自許為鼓勵賽跑者,即屢見不鮮。是亦與母豬之智慧相去無幾。似乎是亞里士多德說過,人類者能理論而行為未必合理之動物也(Man is a reasoning,but not a reasonable being),此語得之。譬如有人於此:所編為小品副刊,所發表為隨感、遊記、讀書隨筆,而偏好攻擊他人所編登隨感、遊記、讀書隨筆之小品文刊物。甚至隨筆所談亦同為明人書。然攻擊之勢甚急。是亦忘記將自己算進去耳。
“公無渡河,公既渡河,可將奈何。”


什麼時候才可能有林語堂全集?


Lin Yutang - Information from Answers.com
Others include Between Tears and Laughter (啼笑皆非) (1943), ... (1947) The Gay
Genius: The Life and Times of Su Tungpo,

《信仰之旅: 論東西方的哲學與宗教》From Pagan to Christian by Lin Yutang,台北:道聲, 1976
本書翻譯大體沒問題
只是將
Bismarck was also elevated to the rank of prince and given a Friedrichsruh estate. 的prince 翻譯成王子應該是錯的
可能是諸侯或親王
日文翻為"公"
3 (英国以外の国の)公爵, …公(⇒DUKE 2);(公国・小国の)君主, (大)公
Prince Bismark
(ドイツの)ビスマルク公

生涯

祖父の代から続くキリスト教牧師の家に生まれた。10歳の時に廈門に出て小学校と中学校を卒業。1911年に上海に出て当時英文系大学として有名だったセント・ジョンズ(聖約翰)大学に入学し1916年に卒業する。北京の清華大学で約3年間英語教師として働くかたわら、『中国政治経済雑誌 Chinese Social and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の記者となる。1919年にアメリカに渡りハーバード大学に留学し言語学を専攻した。ついでドイツのライプツィヒ大学イエナ大学で研究を続けPh.Dの学位を得る。1923年に帰国し、北京大学の英語学教授に就任し、魯迅など多くの文学者・学者と接触を持ち、魯迅や周作人の雑誌『語絲社』に加わり、政治論文やエッセイを書くことにより、急進的な教授の一人に数えられた。
1926年に軍閥政府により弾圧されて、北京を逃れて廈門大学の文科主任となり魯迅や顧頡剛などを招聘したが、大学の腐敗にたえかねて1年後に辞任。1927年には武漢の国民政府に入り、外交部長・陳友仁の秘書となり、英文雑誌『 The China Critic (中国評論週報)』などにその論陣を張った。武漢政府が崩壊した後は上海に出て1930年に中央研究院国際出版物交換所の所長となった他は、政治的活動から遠のいている。
1932年から1936年にかけ『論語』『人閒世』『宇宙風』などの雑誌をつぎつぎに発行し、文学・政治・教育・言語・婦人問題・芸術とさまざまな分野に私見を述べ、諷刺とユーモアがこめられた小品文を流行させ、「幽默(ユーモア)大師」と称された。1935年に中国と中国人の性格・文化を解説した『わが国土・わが国民』をアメリカで出版し、世界的な名声を得て、翌年からアメリカに移住する。
1937年に『生活の発見』、1938年には代表作『北京好日』、1941年には『A Lief in the Storm』を出版し、おもに日本の中国侵略に抗議する作品を発表していた。1947年からユネスコ芸術部長として3年間パリに住み、1954年には一時的にシンガポールの南洋大学総長に就任。1966年には友人の懇請により、台湾に移住し台北の陽明山に居を構え、娘の住む香港との間を往来し旺盛な活動を続け、香港に没する。遺体が台北の旧居の庭に葬られた。
1940年1950年の2回、ノーベル文学賞候補にノミネートされたが[1]、いずれも受賞を逃した。

著書邦訳

  • 『生活の発見 正続』 阪本勝訳 創元社 1938 のち角川文庫、
「人生をいかに生きるか」と改題 講談社学術文庫全2巻 1979
  • 『我国土・我国民』 新居格訳 豊文書院 1938
  • 『有閑随筆 正続』 永井直二訳 偕成社 1938-39
  • 孔子論 東洋的ヒューマニズム』 川口浩訳 育生社 1939
  • 『支那に於ける言論の発達』 安藤次郎,河合徹訳 生活社 1939
  • 『支那のユーモア』 吉村正一郎訳 岩波新書 1940、復刻1982
  • 『北京の日』 鶴田知也訳 今日の問題社 1940
  • 『北京好日 第1-3部』 小田岳夫,庄野満雄、中村雅男、松本正雄訳 四季書房 1940
  • 『支那の知性』 喜入虎太郎訳 創元社 1940 「中国の知的ライフ・スタイル」と改題
  • 『北京歴日』 藤原邦夫訳編 明窓社 1940
  • 『支那の横顔』 甲坂徳子訳 大東出版社 1941
  • 『機械と精神』 魚返善雄訳 朝日新聞社 1946
  • 『東西の国民性』 魚返善雄訳 増進堂 1946
  • 『愛と諷刺』 土屋光司訳 飛鳥書店 1946
  • 『北京好日』 佐藤亮一訳 河出書房全6巻、1950-52、芙蓉書房出版全2巻 1996
  • 『嵐の中の木の葉』 竹内好訳 三笠書房 1951
  • 『朱ぬりの門』 佐藤亮一訳 新潮社 1954
  • 『杜十娘』 佐藤亮一訳 朋文社 1956
  • 則天武后小沼丹みすず書房 1959 / 『小沼丹全集 補巻』 未知谷 2005
  • 『ソビエト革命と人間性』 佐藤亮一訳 東京創元社 1959
  • 『開明英文文法 表現の科学』 山田和男訳 文建書房 1960
  • 『西域の反乱』 佐藤亮一訳 芙蓉書房 1973
  • 蘇東坡合山究訳 明徳出版社 1978 / 講談社学術文庫全2巻 1987
  • 『自由思想家・林語堂 エッセイと自伝』 合山究訳 明徳出版社 1982
  • 『マダムD 中国伝奇小説二十編』 佐藤亮一訳 現代出版 1985
  • 『我が中国論抄』 鋤柄治郎訳 星雲社 1992
  • 『悠久の北京』 四竈恭子訳 白帝社 1993
  • 『嵐の中の木の葉』 四竈恭子訳 白帝社 1995
  • 『中国=文化と思想』 鋤柄治郎訳 講談社学術文庫 1999
  • 『朱門』 四竈恭子訳 白帝社 1999
  • 『自由のまちへ』 四竈恭子訳 白帝社 2001

Lin Yutang (October 10, 1895 – March 26, 1976) was a Chinese writer and inventor. His informal but polished style in both Chinese and English made him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writers of his generation, and his compilations and translations of classic Chinese texts into English were bestsellers in the West.

Contents

[hide]

[edit]Youth

Lin was born in the town of Banzai, Pinghe, Zhangzhou, Fujian. This mountainous region made a deep impression on his consciousness, and thereafter he would constantly consider himself a child of the mountains (in one of his books he commented that his idea of hell was a city apartment). His father was a Christian minister. His journey of faith from Christianity to Taoism and Buddhism, and back to Christianity in his later life was recorded in his book From Pagan to Christian (1959).

[edit]Academics

Lin studied for his bachelor's degree at Saint John's University in Shanghai, then received a half-scholarship to continue study for a doctoral degree at Harvard University. He later wrote that in the Widener Library he first found himself and first came alive, but he never saw a Harvard-Yale game.[1] He left Harvard early however, moving to France and eventually to Germany, where he completed his requirements for a doctoral degree (in Chinese) at the University of Leipzig. From 1923 to 1926 he taught English literature at Peking University. On his return to the United States in 1931, he was briefly detained for inspection at Ellis Island.

[edit]Passions


Ming Kwai Typewriter
Dr. Lin was very active in the popularization of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 in the West, as well as the general Chinese attitude towards life. He worked to formulate Gwoyeu Romatzyh a new method of romanizing the Chinese language, and created an indexing system for Chinese characters.
He was interested in mechanics. Since Chinese is a character-based rather than an alphabet-based language, with many thousands of separate characters, it has always been difficult to employ modern printing technologies. For many years it was doubted that a Chinese typewriter could be invented. Lin, however, worked on this problem for decades and eventually came up with a workable typewriter—brought to market in the middle of the war with Japan.
He also invented and patented several lesser inventions such as a toothbrush with toothpaste dispensing.

[edit]Legacy

After 1928 he lived mainly in the United States, where his translations of Chinese texts remained popular for many years. At the behest of Pearl Buck, he wrote My Country and My People (吾國與吾民,吾国与吾民) (1935) and The Importance of Living (生活的藝術,生活的艺术) (1937), written in English in a charming and witty style, which became bestsellers. Others include Between Tears and Laughter (啼笑皆非) (1943), The Importance of Understanding (1960, a book of translated Chinese literary passages and short pieces), The Chinese Theory of Art (1967), and the novels Moment in Peking (京華煙雲,京华烟云) (1939) and The Vermillion Gate (朱門,朱门) (1953).
His many works represent an attempt to bridge the cultural gap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He was nominated for 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several times in the 1970s.[1]
He was nominated and served briefly as president (or chancellor) of the Nanyang University created in Singapore specifically for Chinese studies complementary to the English-oriented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He did not, however, choose to continue in that role when Nanyang (South Seas) University became a focus of the struggle for control of Singapore between the Communist-directed left and the liberal, social democratic right. He felt he was too old for the conflict.
With his unique facility for both Chinese and English idiom, Lin presided over the compilation of an outstanding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Lin Yutang's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of Modern Usage (林語堂當代漢英詞典,林语堂当代汉英词典) (1972), which contains a massive English index to definitions of Chinese terms. The work was undertaken in Hong Kong, where Lin served for a time at the newly founded Chinese University.
Dr. Lin was buried at his home in Yangmingshan, Taipei, Taiwan. His home has been turned into a museum, which is operated by Taipei-based Soochow University. The town of Lin's birth, Banzai, has also preserved the original Lin home and turned it into a museum.

[edit]Family

His wife, Lin TsuiFeng (林翠鳳), was an author whose recipes popularized Chinese cuisine in America. Dr. Lin wrote the introduction to one collection of recipes compiled by his wife and their third daughter, Lin HsiangJu (林相如).
His first daughter Adet Lin (林鳳如) (1923–1971) was an author who also used the pseudonym Tan Yun.
His second daughter Lin TaiYi (林太乙) (1926–2003) was also known as Anor Lin in her earliest writing, and had the Chinese name 玉如. She was an author and the general editor of Chinese Reader's Digest from 1965 until her retirement in 1988.[2] She also wrote a biography of her father in Chinese (林語堂傳), which shows some signs of her father's literary flair.
His third daughter Lin HsiangJu (林相如) (1931-), was referred to as MeiMei in childhood. She was co-author of cookbooks with her mother, and was a biochemist at Queen Mary hospital in Hong Kong.[2]
The daughters all had names containing the character 如 (Ju): Adet 鳳如, Anor 玉如, and HsiangJu 相如.

[edit]Works in English by Lin Yutang

  • (1935) My Country and My People, Reynal & Hitchcock, Inc., (A John Day Book)
  • (1936) A History of the Press and Public Opinion in China, Kelly and Walsh
  • (1937) The Importance of Living, Reynal & Hitchcock, Inc., (A John Day Book)
  • (1938) The Wisdom of Confucius, Random House, The Modern Library
  • (1939) Moment in Peking, The John Day Book Company
  • (1940) With Love & Irony, A John Day Book Company
  • (1940) Leaf in the Storm, A John Day Book Company
  • (1942) The Wisdom of China and India, Random House
  • (1943) Between Tears & Laughter, A John Day Book Company
  • (1944) The Vigil of a Nation, A John Day Book Company
  • (1947) The Gay Genius: The Life and Times of Su Tungpo, A John Day Book Company
  • (1948) Chinatown Family, A John Day Book Company
  • (1948) The Wisdom of Laotse, Random House
  • (1950) On the Wisdom of America, A John Day Book Company
  • (1951) Widow, Nun and Courtesan: Three Novelettes From the Chinese Translated and Adapted by Lin Yutang, A John Day Book Company
  • (1952) Famous Chinese Short Stories, retold by Lin Yutang, The John Day Book Company, reprinted 1952, Washington Square Press
  • (1953) The Vermilion Gate, A John Day Book Company
  • (1955) Looking Beyond, Prentice Hall (Published in England as The Unexpected island, Heinemann)
  • (1957) Lady Wu, World Publishing Company
  • (1958) The Secret Name, Farrar, Straus and Cudahy
  • (1959) The Chinese Way of Life, World Publishing Company
  • (1959) From Pagan to Christian, World Publishing Company
  • (1960) Imperial Peking: Seven Centuries of China, Crown Publishers
  • (1960) The Importance of Understanding, World Publishing Company
  • (1961) The Red Peony, World Publishing Company
  • (1962) The Pleasure of a Nonconformist, World Publishing Company
  • (1963) Juniper Loa, World Publishing Company
  • (1964) The Flight of Innocents, G. P. Putnam's Sons
  • (1973)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of Modern Usage, Hong Kong Chinese University


*****

89 年 11 月號
林語堂先生紀念圖書館藏林語堂著作目錄
作者: 林秀嫻/臺北市立圖書館林語堂先生紀念圖書館主任

林語堂小傳(1895-1976)
 林語堂,清光緒21年(1895)生於福建龍溪縣(漳州),從小就讀於廈門教會學校,1911年入上海聖約翰大學,在校期間屢獲演說及英文小說寫作比賽 優勝,畢業後,任教於北京清華學校,民國8年赴美國哈佛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深造,民國10年轉往德國來比錫大學,2年後(民國12年)獲語言學博士學位, 旋即歸國執教北京大學與北師大。
 民國13年起在報刊雜誌上發表文章,並出任教育部「國語羅馬拼音研究委員會」委員,民國16年移居上海致力於寫作,民國17年為英文「中國評論週報」撰稿,建立傑出英文作家的美名,同年《開明英文讀本》出版,立即風行成為全國最暢銷的中學英文教科書。
 民國21年起,連續創辦《論語》、《人間世》、《宇宙風》等雜誌,提倡幽默與性靈文學而博得「幽默大師」美稱,1935年英文著作《吾國與吾民》在紐約出版,贏得好評而升格為國際聞名的大作家。
 1936年全家遷居美國紐約繼續寫作,1937年《生活的藝術》出版,高居全美暢銷書排行第1名達52週之久。此後編譯《孔子的智慧》,創作《京華煙 雲》、《風聲鶴唳》、《啼笑皆非》、《枕戈待旦》等書,並潛心研究發明中文打字機,不料因而破產。1948年離美赴法任職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僅約半年又 恢復寫作生涯,1950年返美定居,迄1954年擔任新加坡南洋大學校長前,繼續出版《蘇東坡傳》、《唐人街》、《老子的智慧》、《論美國的智慧》、《寡 婦尼姑與歌妓》、《英譯重編傳奇小說》、《朱門》等書,賦予古老的中國文化新生命,再以深入淺出的筆法廣泛地介紹給西方世界的讀者,對於中西文化交流貢獻 卓著。
 1955年辭去南洋大學校長一職後回美再專志於英文寫作,1965年新春應中央社之邀,重返中文寫作,撰寫「無所不談」專欄,1966年來臺定居於臺北 陽明山。在臺期間受聘為香港中文大學研究教授,著手編纂《當代漢英詞典》,以自己發明的中國文字「上下形檢字法」和改良式「國語羅馬字拼音法」制定體例, 費時5年,於1972年出版,這部書融合他畢生潛心語言學的造詣,與對英文語法文字的深刻認識,誠屬個人登峰造極之作。
 先生以其卓越的英文寫作能力,宣揚中國文化與藝術,批判西方現代的物質機械文明,發揚幽默與性靈的情懷,以令人愉悅而富於人情味的筆觸,營造中西文化交 流的橋樑,同時更成就自我灑脫超然的藝術生活,廣博的閱歷,練達的人情,恆長熱烈的寫作習慣與興趣,構築成多采多姿的人生,令人心嚮往之。 -

編例
1.本目錄收錄有關林語堂著作等資料約660種,資料類型包括專書、教科書、論文集等。
2.本目錄區分為3大類:第1大類為林語堂中文著作目錄,包括林語堂著作、譯作、他人譯作、他人編作等,依字體分為繁體字、簡體字2部分。第2大類為林語 堂外文著作目錄,包括:林語堂著作、譯作、他人譯作、他人編作等,依語文分為:日、韓、越南、馬來西亞、印尼、南印度、希伯來、土耳其、阿拉伯、匈牙利、 英、法、德、西班牙、葡萄牙、義大利、荷蘭、芬蘭、丹麥、挪威和瑞典文等21部分。同一著作多版次者,依出版年代先後排列,使各版本條列明晰。第3大類為 合集收錄林語堂單篇著作目錄,包括中英文著作。
3.作者、譯者為林語堂者,不另著錄作者名,但作者、譯者、編者為他人且可明確查考者,則著錄之。
4.中文專書著錄方式為書名/作者、出版地:出版社、頁數及出版年;外文專書著錄方式為書名/作者、中文書名、出版地:出版社、頁數及出版年;合集收錄林語堂單篇著作之著錄方式為篇名、合集書名、編撰者、起迄頁碼、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5.本目錄係依館藏著錄,極小部分專書恐係偽託林語堂之作,為留供查考,仍著錄之。
6.有[ ]符號者係資料不確定,尚待查證;缺項者係無資料可供著錄。
7.本目錄感謝同仁俞怡珍、陳文蘭、陳依蓮、張婷婷協助編輯,謹此致謝。因語文專業之限制,若有錯誤漏失之處,敬祈各界方家賜予指教。

壹、林語堂中文著作
一、繁體字

1.漢字末筆索引法(影印本) 上海:商務 93頁 民14。
2.開明第一英文讀本 臺北:開明 172頁 民50。
3.開明第二英文讀本 臺北:開明 191頁 民48。
4.開明第三英文讀本 臺北:開明 204頁 民50。
5.開明英文文法(Kaiming English Grammar) 上海:開明 463頁 民38。
6.開明英文文法 臺北:開明 444頁 民46。
7.開明英文文法 臺北:開明 444頁 民65。
8.開明英文講義第一冊/林語堂,林幽合編 上海:開明 346頁 民37。
9.開明英文講義第一冊 臺北:開明 346頁 民66。
10.開明英文講義第二冊 臺北:開明 320頁 民66。
11.開明英文講義第三冊 臺北:開明 347頁 民65。
12.新開明語堂英語讀本第一冊 臺北:開明 87頁 民56。
13.新開明語堂英語讀本第二冊 臺北:開明 85頁 民57。
14.新開明語堂英語讀本第三冊 臺北:開明 59頁 民57。
15.新開明語堂英語讀本第四冊 臺北:開明 72頁 民58。
16.新開明語堂英語讀本第五冊 臺北:開明 80頁 民58。
17.新開明語堂英語讀本第六冊 臺北:開明 93頁 民62。
18.新開明語堂英語讀本:第一冊教學手冊 臺北:開明 33頁 民56。
19.英文教科書-教師手冊 33頁。
20.國民中學選修科英語上冊 臺北:國立編譯館 59頁 民59。
21.國民中學英語第五冊 臺北:國立編譯館 93頁 民59。
22.語言學論叢 臺北:文星 376頁 民56。
23.大荒集(上、下冊) 上海:生活書店 418頁 民23。
24.大荒集(上、下冊合訂) 上海:生活書店 418頁 民23。
25.大荒集(上、下冊合訂) 香港:世界文摘 307頁 民43。
26.大荒集(上、下冊合訂) 臺北:志文 233頁 民55。
27.我的話(上冊):行素集 上海:時代 242頁 民23。
28.我的話(下冊):披荊集 上海:時代 208頁 民25。
29.我的話 上海:時代 184頁 民23。
30.披荊集 香港:光華 111頁 民30。
31.行素集,披荊集 香港:光華 民30。
32.行素集 香港:光華 111頁 民30。
33.我的話(上冊):行素集 上海:時代 170頁 民37。
34.我的話 臺北:志文 333頁 民60。
35.披荊集 臺北:南京 129頁 民67。
36.雜感集 160頁。
37.偶語集(Little Critic選譯)/今文編譯社譯述 上海:朔風 179頁 民30。
38.我們的國家與人民/司馬蒼譯 上海:世界名著 188頁 民27。
39.吾國與吾民(上冊) 上海:世界 188頁 民28。
40.吾國與吾民(下冊) 上海:世界 293頁 民28。
41.吾國與吾民 臺北:中行 347頁 民55。
42.吾國與吾民 臺北:遠景 315頁 民66。
43.吾國與吾民 臺北:喜美 331頁 民69。
44.吾國與吾民 臺南:德華 329頁 民69。
45.吾國與吾民 臺北:德華 329頁 民71。
46.吾國與吾民 臺北:遠景 315頁 民77。
47.吾國與吾民 臺北:風雲時代 320頁 民78。
48.生活的藝術/越裔譯 上海:世界文化 480頁 民29。
49.生活的藝術(中) 上海:世界文化 211-399頁 民29。
50.生活的藝術/越裔譯 臺北:大中國 451頁 民47。
51.生活的藝術 臺北:廣城 339頁 民63。
52.生活的藝術/越裔譯 永和:旋風 265頁 民63。
53.生活的藝術 臺中:青山 345頁 民64。
54.生活的藝術 臺北:大申 339頁 民64。
55.生活的藝術 永和:大方 339頁 民64。
56.生活的藝術 臺南:綜合 351頁 民64。
57.生活的藝術 臺南:大行 357頁 民64。
58.生活的藝術 永和:智強 351頁 民65。
59.生活的藝術 新莊:輔新 399頁 民78。
60.生活的藝術 臺北:風雲時代 427 民78。
61.孔子之學= The Wisdom of Confucius/林語堂編著,羅潛士譯述 上海:一流 139頁 民30。
62.語堂隨筆/林俊千譯 上海:人間 243頁 民30。
63.語堂隨筆/林俊千譯 香港:勵志社 172頁 民43。
64.中國文化精神/ The Spirit of Chinese Culture/朱澄之譯 上海:國風 186頁 民30。
65.中國文化精神 香港:世界文摘 163頁 民43。
66.林語堂代表作 上海:三通 339頁 民30。
67.錦秀集= Zin Siu Zi/林語堂編譯,梁迺治編註 上海:朔風 189頁 民30。
68.語堂文存第一冊 上海:林氏出版社 196頁 民30。
69.語堂佳作選/朱澄之譯述 桂林:國風 125頁 民33。
70.語堂雜文/朱澄之譯述 上海:國風 186頁 民33。
71.林語堂傑作選/巴雷編選,李浩校正 上海:新象 128頁 民36。
72.林語堂選集/何須忍編選,葉忘憂,徐沉泗編輯 上海:中央 156頁 民36。
73.京華煙雲中冊、下冊合訂/鄭陀,應元傑合譯 上海:春秋社 615頁 1940。
74.京華煙雲之二:庭園的悲劇/鄭陀,應元傑合譯 上海:春秋社 270頁 1940。
75.京華煙雲之三:秋之歌/鄭陀,應元傑合譯 上海:春秋社 334頁 民35。
76.瞬息京華 (中)/朱澄之註譯 港社 226頁 民30。
77.瞬息京華 上海:苦幹 159頁 民37。
78.京華煙雲(上冊) 臺北:文光 497頁 民52。
79.京華煙雲(下冊) 臺北:文光 398頁 民52。
80.瞬息京華 臺北:華貿 209頁 民65。
81.京華煙雲 臺北:遠景 1115頁 民67。
82.京華煙雲 臺北:德華 1133頁 民69。
83.京華煙雲(上冊) 臺北:風雲時代 584頁 民78。
84.京華煙雲(下冊) 臺北:風雲時代 534頁 民78。
85.愛與刺/寇脫、維斯插圖 明日 222頁 民31。
86.愛與諷刺 上海:自強 179頁。
87.諷頌集 臺北:志文 242頁 民55。
88.愛與刺 臺北:信江 207頁 民65。
89.愛與諷刺 臺北:德華 208頁 民68。
90.風聲鶴唳/徐誠斌譯 香港:海星 194頁 1954。
91.風聲鶴唳 臺北:遠景 441頁 民65。
92.風聲鶴唳 臺北:德華 424頁 民70。
93.風聲鶴唳/宋碧雲譯 臺北:遠景 441頁 民74。
94.風聲鶴唳 臺北:風雲時代 441頁 民78。
95.啼笑皆非/林語堂原著並自譯 重慶:商務 223頁 民34。
96.啼笑皆非 上海:商務 223頁 民35。
97.啼笑皆非 臺北:遠景 208頁 民66。
98.啼笑皆非 臺北:風雲時代 207頁 民78。
99.蘇東坡傳 臺北:遠景 434頁 民67。
100.蘇東坡傳/宋碧雲譯 臺北:遠景 434頁 民69。
101.蘇東坡傳 臺北:遠景 434頁 民77。
102.蘇東坡傳 臺北:風雲時代 432頁 民76。
103.蘇東坡傳 臺北:風雲時代 432頁 民78。
104.賣花女/蕭伯納著,林語堂譯註 上海:開明 271頁 民36。台南開山翻印 約1968
105.唐人街/宋碧雲譯 臺北:遠景 307頁 民66。
106.唐人街 臺北:德華 316頁 民69。
107.唐人街 臺北:風雲時代 307頁 民78。
108.中國傳奇小說 臺北:天祥 319頁 民55。
109.中國傳奇小說/張振玉譯 臺北:德華 334頁 民65。
110.老子的智慧 臺北:德華 385頁 民70。
111.老子的智慧(上冊)= Wisdom of Laotse/黎明編 臺北:正中 581頁 民83。
112.老子的智慧(下冊)= Wisdom of Laotse/黎明編 臺北:正中 291頁 民83。
113.朱門/宋碧雲譯 臺北:遠景 418頁 民68。
114.朱門/謝綺霞譯 臺北:德華 454頁 民70。
115.朱門 臺北:風雲時代 394頁 民78。
116.有不為齋文集 香港:世界文摘 278頁 民43。
117.林語堂散文集 香港:世界文摘 民43。
118.遠景/宋碧雲譯 臺北:遠景 394頁 民64。
119.遠景/王玲玲譯 臺北:德華 394頁 民69。
120.遠景/宋碧雲譯 臺北:風雲時代 394頁 民78。
121.武則天正傳/張振玉譯 臺北:德華 211頁 民65。
122.武則天傳/宋碧雲譯 臺北:遠景 213頁 民68。
123.武則天正傳/張振玉譯 臺北:德華 212頁 民68。
124.武則天傳 臺北:風雲時代 213頁 民78。
125.匿名 臺北:中央日報 269頁 民70。
126.平心論高鶚 南港:史語所 60頁 民47。
127.平心論高鶚 臺北:文星 135頁 民55。
128.平心論高鶚 臺北:傳記文學 138頁 民58。
129.信仰之旅/胡簪雲譯 臺北:道聲 252頁 民76。
130.信仰之旅/胡簪雲譯 臺北:道聲 259頁 民88。
131.古文小品=Gems from Chinese Literature/陶潛等著,林語堂譯 上海:西風社 111頁 民30。
132.古文小品=Gems from Chinese Literature/陶潛等著,林語堂譯 臺北:文源 111頁 民70。
133.紅牡丹/宋碧雲譯 臺北:遠景 443頁 民67。
134.紅牡丹/張振玉譯 臺北:德華 529頁 民69。
135.紅牡丹/張振玉譯 臺北:風雲時代 443頁 民78。
136.賴柏英 臺北:風雲時代 254頁 民78。
137.逃向自由城/張復禮譯 臺北:中央社 337頁 民54。
138.逃向自由城/張復禮譯 臺北:風雲時代 337頁 民78。
139.語堂文集(上) 臺北:開明 597頁 民67。
140.語堂文集(下) 臺北:開明 694頁 民67。
141.語堂文集(一) 臺北:開明 277頁 民67。
142.語堂文集(二) 臺北:開明 305頁 民67。
143.語堂文集(三) 臺北:開明 325頁 民67。
144.語堂文集(四) 臺北:開明 359頁 民67。
145.林語堂當代漢英詞典 香港:中文大學 1972。
146.林語堂當代漢英詞典=Lin Yutang''s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of Modern Usage 香港:中文大學 1720頁 1982。
147.無所不談 臺北:文星 195頁 民55。
148.無所不談合集一集 臺北:文星 295頁 民56。
149.無所不談合集二集 臺北:文星 259頁 民56。
150.無所不談合集 臺北:開明 819頁 民63。
151.無所不談合集(上) 臺北:開明 402頁 民63。
152.無所不談合集(下) 臺北:開明 506頁 民63。
153.無所不談合集 臺南:西北 284頁 民69。
154.紅樓夢人名索引 臺北:華崗 32頁 民65。
155.林語堂精摘/安德森編 臺北:遠景 208頁 民66。
156.林語堂精摘/安德森編 臺北:風雲時代 208頁 民78。
157.一夕話 臺北:德華 206頁 民68。
158.一夕話 臺北:風雲時代 175頁 民80。
159.八十自敘/張振玉譯 臺北:德華 145頁 民68。
160.八十自敘/宋碧雲譯 臺北:遠景 137頁 民69。
161.八十自敘/張振玉譯 臺北:風雲時代 137頁 民78。
162.人間世選集一:抒情小品 臺北:德華 226頁 民69。
163.人間世選集二:雜感小品 臺北:德華 232頁 民69。
164.人間世選集三:論述小品 臺北:德華 235頁 民69。
165.人間世選集四:山水小品 臺北:德華 183頁 民69。
166.人間世選集五:人物小品 臺北:德華 207頁 民69。
167.金聖嘆之生理學 臺北:德華 319頁 民69。
168.論孔子的幽默 臺北:德華 175頁 民69。
169.有不為齋隨筆 臺北:德華 195頁 民69。
170.林語堂序跋書信選 臺北:南京 178頁 民70。
171.林語堂全集之一:京華煙雲 臺北:金蘭 960頁 民73。
172.林語堂全集之二:吾國吾民 臺北:金蘭 331頁 民73。
173.林語堂全集之三:生活的藝術 臺北:金蘭 421頁 民73。
174.林語堂全集之四:蘇東坡傳 臺北:金蘭 428頁 民73。
175.林語堂全集之五:中國傳奇小說 臺北:金蘭 339頁 民73。
176.林語堂全集之六:武則天正傳 臺北:金蘭 235頁 民73。
177.林語堂全集之七:紅牡丹 臺北:金蘭 529頁 民73。
178.林語堂全集之八:唐人街 臺北:金蘭 315頁 民73。
179.林語堂全集之九:愛與諷刺 臺北:金蘭 215頁 民73。
180.林語堂全集之十:八十自敘 臺北:金蘭 147頁 民73。
181.林語堂全集之十一:一夕話 臺北:金蘭 200頁 民73。
182.林語堂全集之十二:有不為齋隨筆 臺北:金蘭 203頁 民73。
183.林語堂全集之十三:吾家 臺北:金蘭 236頁 民73。
184.林語堂全集之十四:徬徨飄泊者 臺北:金蘭 253頁 民73。
185.林語堂全集之十五:論孔子的幽默 臺北:金蘭 175頁 民73。
186.林語堂全集之十六:金聖嘆之生理學 臺北:金蘭 317頁 民73。
187.林語堂全集之十七:魯迅之死 臺北:金蘭 263頁 民73。
188.林語堂全集之十八:老子的智慧 臺北:金蘭 363頁 民73。
189.林語堂全集之十九:朱門 臺北:金蘭 454頁 民73。
190.林語堂全集之二十:風聲鶴唳 臺北:金蘭424頁 民73。
191.林語堂全集之二十一:奇島 臺北:金蘭 417頁 民73。
192.林語堂全集之二十二:啼笑皆非 臺北:金蘭 239頁 民73。
193.林語堂全集之二十三:抒情小品 臺北:金蘭 226頁 民73。
194.林語堂全集之二十四:雜感小品 臺北:金蘭 232頁 民73。
195.林語堂全集之二十五:論述小品 臺北:金蘭 232頁 民73。
196.林語堂全集之二十六:山水小品 臺北:金蘭 183頁 民73。
197.林語堂全集之二十七:人物小品 臺北:金蘭 207頁 民73。
198.林語堂全集之二十八:勵志文集 臺北:金蘭 351頁 民73。
199.林語堂全集之二十九:匿名 臺北:金蘭 265頁 民73。
200.林語堂全集之三十:賴柏英 臺北:金蘭 250頁 民73。
201.林語堂全集之三十一:逃向自由城 臺北:金蘭 343頁 民73。
202.林語堂全集之三十二:從異教徒到基督教徒 臺北:金蘭 228頁 民73。
203.林語堂全集之三十三:林語堂的思想與生活 臺北:金蘭 344頁 民73。
204.林語堂全集之三十四:林語堂的幽默金句 臺北:金蘭 181頁 民73。
205.林語堂全集之三十五:孔子的智慧 臺北:金蘭 247頁 民73。
206.談人性 臺北:風雲時代 191頁 民80。
207.談情說性:語堂文選(上)/林太乙編 臺北:聯經 221頁 民83。
208.讀書的藝術:語堂文選(下)/林太乙編 臺北:聯經 299頁 民83。
209.論幽默:語堂幽默文選(上)/林太乙編 臺北:聯經 278頁 民83。
210.清算月亮:語堂幽默文選(下)/林太乙編 臺北:聯經 273頁 民83。
211.板橋家書=The Wisdom of China and India/列子,鄭板橋等著,黎明編 臺北:正中 111頁 民83。
212.東坡詩文選=Selected Poems and Prose of Su Tungpo/黎明編校 臺北:正中 127頁 民83。
213.西湖七月半=Harvest Moon on West Lake/孟子、蘇東坡、鄭板橋等著,黎明編 臺北:正中 132頁 民79。
214.不亦快哉=Is this not Happiness!/孔子、陶淵明、金聖嘆等著,黎明編校 臺北:正中 121頁 民82。
215.揚州瘦馬=The Concubine Market of Yangchow/莊子、蘇東坡、張岱等著,黎明編校 臺北:正中 134頁 民79。
216.冥寥子游=The Travels of Mingliaotse/屠隆著,林語堂譯 上海:西風社 67頁 民36。
217.冥寥子游=The Travels of Mingliaotse/黎明編譯 臺北:正中 103頁 民82。
218.幽夢影/(明)張潮著,林語堂譯,黎明編校 臺北:正中 109頁 民77。
219.記舊曆除夕=How I Celebrated New Year''s Eve/林語堂、蔣坦、李笠翁等著,林語堂英譯,黎明編校 臺北:正中 145頁 民82。
220.鳥語=Bird Talk/徐訏著,林語堂譯 香港:南天 129頁。
221.林語堂/華欣二十世紀學人叢書編委會 臺北:華欣 民68。
222.林語堂文選/楊繼曾選 臺北:新陸 186頁 民51。
223.語堂隨筆 臺北:志文 242頁 民55。
224.林語堂隨筆 臺南:大夏 246頁 民71。
225.林語堂文選 臺中:義士 374頁 民55。
226.林語堂文選 臺北:金川 367頁 民65。
227.林語堂選集 臺北:源成 223頁 民66。
228.林語堂論文集 臺北:文友 112頁 民48。
229.林語堂選集:短論 臺北:讀書 164頁 民58。
230.林語堂選集:雜文(上) 臺北:讀書 152頁 民58。
231.林語堂選集:雜文(下) 臺北:讀書 141頁 民58。
232.林語堂選集:文教 臺北:讀書 178頁 民58。
233.林語堂選集:國事 臺北:讀書 197頁 民58。
234.林語堂選集:讀書語文(上) 臺北:讀書 180頁 民58。
235.林語堂選集:讀書語文(下) 臺北:讀書 175頁 民58。
236.林語堂選集:生活 臺北:讀書 165頁 民58。
237.林語堂選集:男女 臺北:讀書 190頁 民58。
238.林語堂選集:序跋書信 臺北:讀書 172頁 民58。
239.誰最會享受人生 臺北:新潮社 191頁 民81。
240.我見我聞 臺南:綜合 266頁 民61。
241.我見我聞 臺北:新力 287頁 民68。
242.生活漫談 臺南:綜合 297頁 民58。
243.珠璣篇篇 臺南:弘揚 216頁 民71。
244.珠璣篇篇 臺南:王家 216頁 民76。
245.徬徨飄泊者/戴維斯原著 臺北:德華 253頁 民68。
246.標竿:林語堂談修養 臺北:新力 265頁 民65。
247.成功之路/Orison Swett Marden著 香港:中國雜誌 262頁 民43。
248.如何出人頭地 臺北:新力 324頁 民66。
249.如何出人頭地/馬爾騰著 臺北:武陵 324頁 民76。
二、簡體字

1.京華煙雲v.1/林語堂著,張振玉譯 長春:時代文藝 370頁 1987。
2.京華煙雲v.2/林語堂著,張振玉譯 長春:時代文藝 515頁 1987。
3.人生的盛宴 長沙:湖南文藝 348頁 1988。
4.吾國與吾民 北京:寶文堂書店 334頁 1988。
5.生活的藝術 延吉:延邊大學 200頁 1989。
6.林語堂文選v.1/張明高,范橋編 北京:中國廣播電視 507頁 1990。
7.林語堂文選v.2/張明高,范橋編 北京:中國廣播電視 483頁 1990。
8.林語堂代表作/施健偉編 鄭州:黃河文藝 546頁 1990。
9.幽默人生/何乃安編 廣州:花城 292頁 1991。
10.瞬息京華/郁飛譯 長沙:湖南文藝 798頁 1991。
11.林語堂名作欣賞/金宏達主編 北京:中國和平 542頁 1993。
12.林語堂名著全集 1:京華煙雲(上)/梅中泉主編 長春:東北師範大學 470頁 1994。
13.林語堂名著全集 2:京華煙雲(下)/梅中泉主編 長春:東北師範大學 510頁 1994。
14.林語堂名著全集 3:風聲鶴唳/梅中泉主編 長春:東北師範大學 393頁 1994。
15.林語堂名著全集 4:唐人街/梅中泉主編 長春:東北師範大學 308頁 1994。
16.林語堂名著全集 5:朱門/梅中泉主編 長春:東北師範大學 425頁 1994。
17.林語堂名著全集 6:中國傳奇/梅中泉主編 長春:東北師範大學 274頁 1994。
18.林語堂名著全集 7:奇島/梅中泉主編 長春:東北師範大學 400頁 1994。
19.林語堂名著全集 8:紅牡丹/梅中泉主編 長春:東北師範大學 454頁 1994。
20.林語堂名著全集 9:賴柏英/梅中泉主編 長春:東北師範大學 204頁 1994。
21.林語堂名著全集10:林語堂自傳;從異教徒到基督徒;八十自述/梅中泉主編 長春:東北師範大學 318頁 1994。
22.林語堂名著全集 11:蘇東坡傳/梅中泉主編 長春:東北師範大學 404頁 1994。
23.林語堂名著全集 12:武則天傳/梅中泉主編 長春:東北師範大學 231頁 1994。
24.林語堂名著全集 13:翦拂集;大荒集/梅中泉主編 長春:東北師範大學 368頁 1994。
25.林語堂名著全集 14:行素集;披荊集/梅中泉主編 長春:東北師範大學 297頁 1994。
26.林語堂名著全集 15:諷頌集/梅中泉主編 長春:東北師範大學 194頁 1994。
27.林語堂名著全集 16:無所不談合集/梅中泉主編 長春:東北師範大學 516頁 1994。
28.林語堂名著全集 17:拾遺集(上)/ 梅中泉主編 長春:東北師範大學 306頁 1994。
29.林語堂名著全集 18:拾遺集(下)/ 梅中泉主編 長春:東北師範大學 410頁 1994。
30.林語堂名著全集 19:語言學論叢/梅中泉主編 長春:東北師範大學 352頁 1994。
31.林語堂名著全集 20:吾國與吾民/梅中泉主編 長春:東北師範大學 339頁 1994。
32.林語堂名著全集 21:生活的藝術/梅中泉主編 長春:東北師範大學 409頁 1994。
33.林語堂名著全集 22:孔子的智慧/梅中泉主編 長春:東北師範大學 190頁 1994。
34.林語堂名著全集 23:啼笑皆非/梅中泉主編 長春:東北師範大學 202頁 1994。
35.林語堂名著全集 24:老子的智慧/梅中泉主編 長春:東北師範大學 296頁 1994。
36.林語堂名著全集 25:輝煌的北京/梅中泉主編 長春:東北師範大學 333頁 1994。
37.林語堂名著全集 26:平心論高鶚/梅中泉主編 長春:東北師範大學 395頁 1994。
38.林語堂名著全集 27:女子與知識;易卜生評傳;賣花女;新的文評/梅中泉主編 長春:東北師範大學 308頁 1994。
39.林語堂名著全集 28:成功之路/梅中泉主編 長春:東北師範大學 211頁 1994。
40.林語堂散文經典全編第一卷/楚琳等編 北京:九洲 631頁 1997。
41.林語堂散文經典全編第二卷/楚琳等編 北京:九洲 511頁 1997。
42.林語堂散文經典全編第三卷/楚琳等編 北京:九洲 582頁 1997。
43.林語堂散文經典全編第四卷/楚琳等編 北京:九洲 592頁 1997。
44.林語堂文集 v.1:京華煙雲(上)/寇曉偉編 北京:作家 348頁 1995。
45.林語堂文集 v.2:京華煙雲(下)/寇曉偉編 北京:作家 483頁 1995。
46.林語堂文集 v.3:紅牡丹/寇曉偉編 北京:作家 412頁 1995。
47.林語堂文集 v.4:風聲鶴唳/寇曉偉編 北京:作家 345頁 1995。
48.林語堂文集 v.5:朱門/寇曉偉編 北京:作家 368頁 1995。
49.林語堂文集 v.6:蘇東坡傳;武則天正傳/寇曉偉編 北京:作家 528頁 1995。
50.林語堂文集 v.7:生活的藝術/寇曉偉編 北京:作家 397頁 1995。
51.林語堂文集 v.8:吾國吾民;八十自敘/寇曉偉編 北京:作家 395頁 1995。
52.林語堂文集 v.9:散文/寇曉偉編 北京:作家 606頁 1995。
53.林語堂文集 v10:散文/寇曉偉編 北京:作家 507頁 1995。


貳、林語堂外文著作
一、日文

1.開明英文文法/山田和男譯 開明英文文法 東京:文建書房 505頁 1960。
2.開明英文文法 開明英文文法 東京:文建書房 505頁 1968。
3.開明英文文法 開明英文文法 東京:文建書房 505頁 1981。
4.支那の橫顏/甲扳德子譯 披荊集;行素集 東京:大東 253頁 1941。
5.支那のユーモア/吉村正一郎譯 選集 東京:岩波 200頁 1940。
6.支那に於けろ言論の發達/安藤次郎,河合徹 中國新聞輿論史 東京:生活社 258頁 1939。
7.有閑隨筆/永井直二譯 生活的藝術 東京:偕成社 309頁 1939。
8.有閑隨筆/永井直二譯 生活的藝術 東京:偕成社 309頁 1940。
9.續有閑隨筆/永井直二譯 生活的藝術 東京:偕成社 315頁 1939。
10.生活の發見/阪本勝譯 生活的藝術 東京:創元社 404頁 1940。
11.生活の發見/阪本勝譯 生活的藝術 東京:創元社 390頁 1968。
12.續生活の發見/阪本勝譯 生活的藝術 東京:創元社 380頁 1940。
13.新版生活の發見 生活的藝術 東京:創元社 380頁 1957。
14.人生をいかに生きるか(上)/阪本勝譯 生活的藝術 東京:講談社 275頁 1979。
15.人生をいかに生きるか(下)/阪本勝譯 生活的藝術 東京:講談社 275頁 1979。
16.孔子論/川口浩譯 孔子的智慧 東京:育生社 442頁 1939。
17.北京好日(上卷)/佐藤亮一譯 京華煙雲 東京:芙蓉書坊 366頁 1972。
18.北京好日(上卷)/佐藤亮一譯 京華煙雲 東京:芙蓉書坊 590頁 1996。
19.北京好日(下卷)/佐藤亮一譯 京華煙雲 東京:芙蓉書坊 342頁 1972。
20.北京好日(下卷)/佐藤亮一譯 京華煙雲 東京:芙蓉書坊 584頁 1996。
21.北京好日v.1 京華煙雲 東京:河出書房 237頁 1951。
22.北京好日v.2 京華煙雲 東京:河出書房 239頁 1951。
23.北京好日v.3 京華煙雲 東京:河出書房 258頁 1951。
24.北京好日v.4 京華煙雲 東京:河出書房 258頁 1951。
25.北京好日v.5 京華煙雲 東京:河出書房 238頁 1951。
26.北京好日v.6 京華煙雲 東京:河出書房 192頁 1951。
27.愛と諷刺/土屋光司譯 愛與刺 東京:飛鳥書店 276頁 1946。
28.嵐の中の木の葉/竹內好譯 風聲鶴唳 東京:三笠書房 330頁 1951。
29.嵐の中の木の葉/四 恭子譯 風聲鶴唳 東京:白帝社 396頁 1995。
30.淚と笑の間 啼笑皆非 東京:彰考書院 210頁 1945。
31.蘇東坡/合山究譯 蘇東坡傳 東京:明德出版社 524頁 1979。
32.蘇東坡/合山究譯 蘇東坡傳 東京:明德出版社 524頁 1980。
33.蘇東坡(上)/合山究譯 蘇東坡傳 東京:講談社 356頁 1986。
34.蘇東坡(下)/合山究譯 蘇東坡傳 東京:講談社 352頁 1987。
35.中國傳奇小說二十編 英譯重編傳奇小說 333頁 東京:現代出版 1985。
36.西域の反 /佐藤亮一譯 朱門 327頁 東京:芙蓉書坊 1973。
37.朱ぬりの門(上卷)/佐藤亮一譯 朱門 233頁 東京:新潮社 1954。
38.朱ぬりの門(下卷)/佐藤亮一譯 朱門 216頁 東京:新潮社 1954。
39.朱門/四 恭子譯 朱門 395頁 東京:白帝社 1999。
40.則天武后/小沼舟譯 武則天傳 247頁 東京:みすず書房 1959。
41.則天武后/小沼舟譯 武則天傳 247頁 東京:みすず書房 1981。
42.リビエト革命の人間性/佐藤亮一譯 匿名 242頁 東京:東京創元社 1959。
43.自由思想家.林語堂/合山究譯 含八十自述 254頁 東京:明德出版社 1982。
44.紅樓夢/林語堂編,佐藤亮一譯 265頁 東京:六興出版社 1983。
45.紅樓夢/林語堂編,佐藤亮一譯 257頁 東京:六興出版社 1983。
46.紅樓夢/林語堂編,佐藤亮一譯 272頁 東京:六興出版社 1983。
47.紅樓夢/林語堂編,佐藤亮一譯 249頁 東京:六興出版社 1983。
48.中國の知的ライフ.スタイル/喜入虎太郎譯 選集 254頁 東京:青銅社 1979。
49.中國の知的ライフ.スタイル/喜入虎太郎譯 選集 254頁 臺北:鴻儒堂 1979。
50.悠久の北京/林語堂編,四 恭子譯 京華煙雲 896頁 東京:白帝社 1993。

二、韓文

1.生活 發見 生活的藝術 漢城:文藝 281 1968
2.林語堂全集v.1 生活 發見 生活的藝術 漢城:星韓 281 1985
3.林語堂全集v.2 女傑:則天武后/趙永冀譯 武則天傳 漢城:星韓 420 1985
4.林語堂全集v.3 暴風 /趙永冀譯 風聲鶴唳 漢城:星韓 421 1985
5.林語堂全集v.4 獅子/趙永冀譯 吾國與吾民 漢城:星韓 417 1985
6.林語堂全集v.5 生活 智慧/趙永冀譯 漢城:星韓 420 1985
7.林語堂全集v.6 北京好日/趙永冀譯 京華煙雲 漢城:星韓 413 1985
8.林語堂全集v.7 大地 黎明/趙永冀譯 枕戈待旦 漢城:星韓 411 1985
9.林語堂全集v.8 朱紅門/趙永冀譯 朱門 漢城:星韓 429 1985
10.林語堂全集v.1 生活 藝術/尹永春譯 孔子 衛侯夫人/車柱環譯 生活的藝術
子見南子 漢城:徽文 463 1969
11.林語堂全集v.2 祖國 /朱耀燮譯 機械 精神/尹永春譯
林語堂 家庭/車柱環著 吾國與吾民 論文講演 漢城:徽文 418 1968
12.林語堂全集v.3 北京好日/尹永春譯 中國人 /尹永春譯 京華煙雲 漢城:徽文 457 1969
13.林語堂全集v.4 暴風 /張深鉉譯 風聲鶴唳 漢城:徽文 462
1969
14.林語堂全集v.5 則天武后/梁炳鐸譯 /朱耀燮譯
林語堂年譜/尹永春著 武則天傳 枕戈待旦 漢城:徽文 425 1968

三、越南文

1.  匿名 255頁 1958。
2.  匿名 344頁 1958。

四、馬來西亞文

1.Chienniang(倩娘) 英譯重編傳奇小說 Kuala Lumpur:Dewan Bahasa dan Pustaka 404頁 1990。

五、印尼文

1.Nama Rahasia 匿名 Djakarta:Badan Penerbit "Masa" 230頁 1961。

六、南印度文

1.Kotumkaattil Petta Orila 風聲鶴唳 Kerala State:Kottayam 446頁 1989。

七、希伯來文

1.            英譯重編傳奇小說 306頁。
2.      紅牡丹 Tel-Aviv:Amihai 318頁 1965。

八、土耳其文

1.Gizli Isim 匿名 Istanbul:Isik Kitaplari 249頁 1962。

九、阿拉伯文

1.       匿名 AL Ahlieh 220頁 1959。

十、匈牙利文

1.Mi, Kinaiak 吾國與吾民 Budapest:Eur opaKonyvkiado 357頁 1991。
2.Egy Mulo Pillanat v.1 京華煙雲 Budapest:Arkadia 485頁 1990。
3.Egy Mulo Pillanat v.2 京華煙雲 Budapest:Arkadia 662頁 1990。

十一、英文

1.My country and my people 吾國與吾民 N.Y:John Day 382頁 1935。
2.My country and my people 吾國與吾民 N.Y:Halcyon 382頁 1938。
3.My country and my people 吾國與吾民 1939
4.My country and my people 吾國與吾民 桃園觀音:狀元 368頁 民53。
5.My country and my people 吾國與吾民 Taipei:Mei Ya 440頁 1966。
6.My country and my people 吾國與吾民 Taipei:Mei Ya 440頁 1968。 
7.My country and my people 吾國與吾民 Kowloon:Heinemann 419頁 1977。
8.Six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 浮生六記 上海:西風社 341頁 民38。
9.Six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 浮生六記 臺北:開明 341頁 民63。
10.Six Chapters of the Floating Life 浮生六記 臺北:新陸 262頁。
11.Six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 浮生六記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 327頁 民88。
12.The Little Critic:Essays, Satires and Sketches on China(First Series:1930-1932) 英文小品甲集 上海:商務 299頁 民24。
13.The Little Critic:Essays, Satires and Sketches on China(First Series:1933-1935) 英文小品乙集 上海:商務 258頁 民24。
14.Confucius saw Nancy and Essays about nothing 子見南子及英文小品文集 上海:商務 301頁 民25。
15.A Nun of Taishan and other Translations 英譯老殘遊記第二集及其它選譯 上海:商務 272頁 民25。
16.Readings in Modern Journalistic Prose 現代新聞散文選 上海:商務 450 民25。
17.A History of the Press and Public Opinion in China 中國新聞輿論史 Chicago:Univ of Chicago 179頁 1936。
18.The Importance of Living 生活的藝術 N.Y:John Day 459頁 1937。
19.The Importance of Living 生活的藝術 N.Y:John Day 459頁 1938。
20.The Importance of Living 生活的藝術 London:Heinemann 471頁 1940。
21.The Importance of Living/林慕雙譯 生活的藝術 [香港]:有不為齋出版 432頁 民44。
22.The Importance of Living 生活的藝術 Bombay:Jaico 484頁 1961。
23.The Importance of Living 生活的藝術 N.Y:William Morrow 462頁 1965。
24.The Importance of Living 生活的藝術 N.Y:Capricorn 459頁 1974。
25.The Importance of Living 生活的藝術 Taipei:Mei Ya 459頁 1979。
26.The Importance of Living 生活的藝術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 431頁 1998。
27.The Wisdom of Confucius 孔子的智慧 N.Y:The Modern Library 290頁 1938。
28.The Wisdom of Confucius 孔子的智慧 N.Y:Ramdom House 265頁 1943。
29.The Wisdom of Confucius 孔子的智慧 London:Michael Joseph 237頁 1958。
30.The Wisdom of Confucius 孔子的智慧 N.Y:The Modern Library 290頁 1966。
31.Moment in Peking 京華煙雲 N.Y:John Day 875頁 1939。
32.Moment in Peking 京華煙雲 London:Heinemann 702頁 1940。
33.Moment in Peking 京華煙雲 Berne:Alfred Scherz 二冊 1943。
34.Moment in Peking 京華煙雲 Berne:Phoenix 二冊 1947。
35.Moment in Peking 京華煙雲 N.Y:Popular Library 640頁 1967。
36.Moment in Peking 京華煙雲 Taipei:Mei Ya 815頁 1975。
37.Moment in Peking 京華煙雲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 932頁 1999。
38.With Love and Irony 愛與刺 N.Y:John Day 291頁 1940。
39.With Love and Irony 愛與刺 London:Heinemann 251頁 1941。
40.With Love and Irony 愛與刺 Garden City:Blue Ribbon Books 291頁 1945。
41.A Leaf in the Storm 風聲鶴唳 N.Y:John Day 368頁 1941
42.A Leaf in the Storm 風聲鶴唳 London: Heinemann 360頁 1942。
43.A Leaf in the Storm 風聲鶴唳 Berne:Phoenix 二冊 1947。
44.A Leaf in the Storm 風聲鶴唳 Bath:Lythway 360頁 1974。
45.A Leaf in the Storm 風聲鶴唳 Taipei:Mei Ya 368頁 1975。
46.The Wisdom of China and India 中國與印度的智慧 N.Y:Random House 1104頁 1942。
47.The Wisdom of China and India 中國與印度的智慧 N.Y.:The Modern Library 1104頁 1955。
48.The Wisdom of China and India 中國與印度的智慧 Taipei:Literature House 1104頁 1978。
49.The Wisdom of China 中國的智慧 London:Michael Joseph 516頁 1944。
50.The Wisdom of China 中國的智慧 London:Michael Joseph 516頁 1949。
51.The Wisdom of China 中國的智慧 London:Four Square 590頁 1963。
52.The Wisdom of India 印度的智慧 London:Michael Joseph 527頁 1944。
53.The Wisdom of India 印度的智慧 London:Four Square 557頁 1964。
54.Between Tears and Laughter 啼笑皆非 N.Y:John Day 216頁 1943。
55.Between Tears and Laughter 啼笑皆非 London:Dorothy Crisp 234頁 1945。
56.The Vigil of a Nation 枕戈待旦 N.Y:John Day 262頁 1945。
57.The Vigil of a Nation 枕戈待旦 London:W. Heinemann 324頁 1946。
58.The Gay Genius:The Life and Times of Su Tungpo 蘇東坡傳 N.Y:John Day 427頁 1947。
59.The Gay Genius:The Life and Times of Su Tungpo 蘇東坡傳 London:Heinemann 370頁 1948。
60.The Gay Genius:The Life and Times of Su Tungpo 蘇東坡傳 臺北:鍾山 427頁 民58。
61.The Gay Genius:The Life and Times of Su Tungpo 蘇東坡傳 Westport:Greenwood 427頁 1971。
62.The Gay Genius:The Life and Times of Su Tungpo 蘇東坡傳 Taipei:Mei Ya 427頁 1979。
63.Chinatown Family 唐人街 N.Y:John Day 307頁 1948。
64.Chinatown Family 唐人街 London:Heinemann 277頁 1949。
65.Chinatown Family 唐人街 Taipei:Mei Ya 307頁 1975。
66.Famous Chinese short stories 英譯重編傳奇小說 N.Y:John Day 299頁 1952。
67.The Wisdom of Laotse 老子的智慧 N.Y:The Modern Library 326頁 1948。
68.The Wisdom of Laotse 老子的智慧 N.Y:The Modern Library 303頁 1958。
69.The Wisdom of Laotse 老子的智慧 N.Y:The Modern Library 321頁 1976。
70.On The Wisdom of America 美國的智慧 N.Y:John Day 462頁 1950。
71.Widow, Nun and Courtesan 寡婦、妾與歌妓 N.Y:John Day 266頁 1951。
72.Widow, Nun and Courtesan 寡婦、妾與歌妓 Westport:Greenwood 266頁 1971。
73.Widow, Nun and Courtesan 寡婦、妾與歌妓 Taipei:Mei Ya 266頁 1979。
74.Widow Chuan 全寡婦 London:Heinemann 158頁 1952。
75.Miss Tu 杜十娘 London:Heinemann 124頁 1950。
76.Miss Tu 杜十娘 Bombay:Jaico 91頁 1969。
77.The Vermilion Gate 朱門 N.Y:John Day 439頁 1953。
78.The Vermilion Gate 朱門 London:Heinemann 379頁 1954。
79.The Vermilion Gate 朱門 Taipei:Mei Ya 440頁 1975。
80.Looking Beyond 奇島 N.Y:Prentice-Hall 387頁 1955。
81.Looking Beyond 奇島 Taipei:Mei Ya 387頁 1975。
82.The Unexpected Island 奇島 London:Heinemann 351頁 1955。
83.Lady Wu 武則天傳 Bomby:Jaico 233頁 1966。
84.Lady Wu 武則天傳 Taipei:Mei Ya 233頁 1979。
85.Chuangtse(英譯漢學名著叢刊=English Translations of the Chinese Classics) 莊子 臺北:世界 81頁 1957。
86.The Secret Name 匿名 N.Y:Farrar 268頁 1958。
87.The Secret Name 匿名 London:Heinemann 234頁 1958。
88.The Secret Name 匿名 臺北:開明 268頁 民47。
89.The Secret Name 匿名 London:Heinemann 234頁 1959。
90.The Secret Name 匿名 Taipei:Mei Ya 268頁 1979。
91.The Chinese Way of Life 中國人的生活方式 N.Y:The World 127頁 1972。
92.From Pagan to Christian 信仰之旅 Cleveland:The World 251頁 1959。
93.From Pagan to Christian 信仰之旅 N.Y:Avon 224頁 1959。
94.From Pagan to Christian 信仰之旅 Cleveland:The World 251頁 1959。
95.From Pagan to Christian 信仰之旅 London:Heinemann 251頁 1960。
96.From Pagan to Christian 信仰之旅 Taipei:Mei Ya 224頁 1979。
97.The Importance of Understanding 古文小品譯英 Cleveland:The World 506頁 1960。
98.The Importance of Understanding 古文小品譯英 London:Heinemann 506頁 1961。
99.Translations from the Chinese(The Importance of Understanding) 古文小品譯英 Cleveland:The World 506頁 1963。
100.The Importance of Understanding 古文小品譯英 臺北:新月 506頁 1964。
101.Imperial Peking:Seven Centuries of China 輝煌北京 London:Elek Books 227頁 1967。
102.The Red Peony 紅牡丹 Cleveland:The World 407頁 1961。
103.The Red Peony 紅牡丹 London:Heinemann 400頁 1962。
104.The Red Peony 紅牡丹 Bath:Lythway 400頁 1974。
105.The Red Peony 紅牡丹 Taipei:Mei Ya 400頁 1975。
106.The Pleasures of a Nonconformist 不羈 Cleveland:The World 313頁 1962。
107.The Pleasures of a Nonconformist 不羈 London:Heinemann 315頁 1962。
108.The Chinese Theory of Art 中國畫論 N.Y:Putnams 244頁 1967。
109.The Chinese Theory of Art 中國畫論 臺北:東南亞 244頁 民56。
110.The Chinese Theory of Art 中國畫論 London:Panther 265頁 1969。
111.Friar Bitter-Melon on Painting/by Shih-Tao,tr, by Lin Yutang 苦瓜和尚畫語錄 臺北:中華民國畫學會 28頁 1967。
112.Torward a Common Heritage of all Mankind(韓國慶熙大學國際校長會議講稿) Seoul:Kyung Hee Univ. 9頁 1968。
113.Lin Yutang:The Best of an old friend/ed. by A. J. Anderson 林語堂精摘 N.Y:Mason 229頁 1975。
114.Memoirs of an Octogenarian 八十自敘 Taipei:Mei Ya 93頁 1975。
115.Memoirs of an Octogenarian 八十自敘 Taipei:Mei Ya 93頁 1981。
116.Juniper Loa 賴柏英 Cleveland:The World 252頁 1963。
117.Juniper Loa 賴柏英 London:Heinemann 251頁 1964。
118.Juniper Loa 賴柏英 N.Y:Dell 190頁 1964。
119.Juniper Loa 賴柏英 London:Mayflower 190頁 1966。
120.Juniper Loa 賴柏英 Taipei:Mei Ya 251頁 1975。
121.The Flight of the Innocents 逃向自由城 N.Y:Putnam''s 320頁 1964。
122.The Flight of the Innocents 逃向自由城 London:Heinemann 248頁 1965。
123.The Flight of the Innocents 逃向自由城 H.K:Dragonfly 296頁 1965。
124.The Flight of the Innocents 逃向自由城 N.Y:Dell 222頁 1965。
125.The Flight of the Innocents 逃向自由城 London:Mayflower 220頁 1968。
126.How I Celebrated The New Year 記舊曆除夕 N.Y:John Day 12頁。
127.Lin Yutang:A Memorial The Reader''s Digest 28頁 1976。

十二、法文

1.L''importance de Vivre 生活的藝術 Paris:Correa 341頁 1948。
2.Enfances chinoises v.1-1 京華煙雲 Paris:Bibliophile 211頁 1960。
3.Enfances chinoises v.1-2 京華煙雲 Paris:Bibliophile 247頁 1960。
4.Enfances chinoises v.2 京華煙雲 Paris:Bibliophile 285頁 1960。
5.Enfances chinoises v.3 京華煙雲 Paris:Bibliophile 328頁 1960。
6.Beroemde Chinese Verhalen 英譯重編傳奇小說 Den Haag:Uitgave Succes 256頁 1960。
7.Du Paganisme Au Christianisme/tr. by Anne Leroy 信仰之旅 Paris:Denoel 303頁 1961。

十三、德文

1.Mein Land und Mein Volk 吾國與吾民 Stuttgart:D.Verlags-Anstalt 439頁。
2.Weisheit des Lachelnden Lebens 生活的藝術 Hamburg:Rowohlt 510頁 1982。
3.Weisheit des Lachelnden Lebens 生活的藝術 Hamburg:Rowohltp 510頁 1991。
4.Weisheit des Lachelnden Lebens 生活的藝術 Stuttgart:D.Verlags-Anstalt 510頁 1982。
5.Weisheit des Lachelnden Lebens 生活的藝術 Stuttgart:D. Verlags-Anstalt 476頁。
6.Weisheit des Lachelnden Lebens 生活的藝術 Stuttgart:D. Verlags-Anstalt 510頁 1979。
7.Weisheit des Lachelnden Lebens 生活的藝術 Stuttgart:D.Verlags-Anstalt 510頁。
8.Weisheit des Lachelnden Lebens 生活的藝術 Hamburg:Rowohlt 510頁 1994。
9.Konfuzius 孔子的智慧 Frankfurt:Fischer 204頁 1957。
10.Peking v.1 京華煙雲 Frankfurt: Fischer 384頁 1950。
11.Peking v.2 京華煙雲 Frankfurt:Fischer 496頁 1950。
12.Chinesen Stadt 唐人街 Munchen:Herrnberger 366頁 [1948]。
13.Chinesen Stadt 唐人街 Frankfurt:BuchergildeGutenberg 391頁 [1955]。
14.Chinesenstadt 唐人街 Munchen:Deutscher TaschenbuchVerlag 258頁 1967。
15.Chinesenstadt 唐人街 Frankfurt:Fischer 264頁 1983。
16.Laotse 老子的智慧 Frankfurt:Fischer 215頁 1955。
17.Laotse 老子的智慧 Frankfurt:Fischer 215頁 1957。
18.Die Kurtsane 杜十娘 Munchen:W. Goldmann 133頁 1966。
19.Die Kurtsane 杜十娘 Stuttgart:D. Verlags-Anstalt 103頁 1964。
20.Die Kurtsane 杜十娘 Frankfurt:Ullstein 120頁 1983。
21.Die Botschaft Des Fremden 英譯重編傳奇小說 Stuttgart:D. Verlags-Anstalt 341頁 1954。
22.Leb Wohl Sun Ganor 朱門 Frankfurt:Fischer 498頁 1954。
23.Lady Wu 武則天傳 Deutscher Bucherbund 318頁 1959。
24.Lady Wu 武則天傳 Munchen:Kindler 318頁 1959。
25.Lady Wu 武則天傳 Munchen:Kindler 399頁 1959。
26.Kontinente Des glaubens 信仰之旅 Stuttgart:D. Verlags-Anstalt 278頁 1961。
27.Giuck des Verstehens 古文小品譯英 Stuttgart:Klett 488頁 1963。
28.Die Rote Peony 紅牡丹 Zurich:Diana Verlag 352頁 1964。
29.Chinesische Malerei-Eine Schule der Lebenskunst 中國畫論 Stuttgart:Klett 254頁 1967。

十三、西班牙文

1.Mi Patria Y Mi Pueblo/tr. by Roman A. Jimenez 吾國與吾民 Buenos Aires:Sudamericana 333頁 1961。
2.La Imporiancia De Vivir 生活的藝術 Buenos Aires:Sudamericana 459頁 1961。
3.La Imporiancia De Vivir 生活的藝術 Buenos Aires:Sudamericana 457頁 1984。
4.La Sabiduria De Confucio/ill. by Jeanyee Wong 孔子的智慧 Buenos Aires:Ediciones Siglo Veinte 282頁。
5.Sabiduria China/tr. by Alfredo A. Whitelow 中國的智慧 Buenos Aires:Biblioteca Nueva 519頁 1959。
6.Sabiduria Hindu/tr. by Georgette T. de. Herberg 印度的智慧 Buenos Aires:Coleccion Academus 558頁 1959。
7.La Viuda, La Monja, La Cortesana 寡婦、尼姑與歌妓 Buenos Aires:E. Hermes 321頁 1958。
8.La Oportunidad De Euridice 奇島 Buenos Aires:E. Hermes 451頁 1955。
9.La Emperatriz Wu/tr. Leon Mirlas 武則天傳 Buenos Aires:Sudamericana 244頁 1957。
10.El Nombre Secreto/tr. by Roman A. Jimenez 匿名 BuenosAires:Sudamericana 241頁 1959。
11.La Vida En China 中國人的生活方式 Mexico:Joaquin Mortiz 118頁 1964。
12.De Pagano A Cristiano 信仰之旅 Buenos Aires:Sudamericana 249頁 1960。
13.La Importancia De Comprender/tr. by Miguel de Hernani 古文小品譯英 Buenos Aires:Sudamericana 457頁 1961。
14. Roja/Josefina Martinez Alinari 紅牡丹 Buenos Aires:Sudamericana 443頁 1962。
15.Los Pla Ceres De Un Disconforme 不羈 Buenos Aires:Sudamericana 296頁 1963。
16.Enebro Loa/tr. by Roman A. Jimenez 賴柏英 Buenos Aires:Sudamericana 245 1964。
17.La Fugade Los Inocentes 逃向自由城 Buenos Aires:Sudamericana 314頁 1965。
18.Teoria China del Arte/tr. by Roberto Bixio 中國畫論 Buenos Aires:Sudamericana 314 頁 1968。
19.Obras Escogidas/de Lin Yutang v.1 Un Momento en Pekin   Una Hoja En La Tormenta La Familia Del Barrio Chino 京華煙雲 風聲鶴唳 唐人街  Buenos Aires:Sudamericana 1683頁 1955。
20.Obras Escogidas/de Lin Yutang v.2 La Importancia De Vivir  Mi Patria Y Mi Pueblo Entre Lagrimas Y Risas  Con Lanzas Por Almohada, A La Espera Del Alba Un Genio Alegre 生活的藝術 吾國與吾 民 啼笑皆非 枕戈待旦 蘇東坡傳 Buenos Aires:Sudamericana 1875頁 1957。
21.Obras Escogidas/de Lin Yutang v.3 La Viuda, La Monja, La Cortesana  Barba Rizada y Otros Famosos Relatos Chinos  La Emperatriz Wu La SabiduRia de Laotse  El Porton Rojo La Oportunidad de Euridice 寡婦,尼姑與歌妓 英譯重編傳奇小說 武則天傳 老子 的智慧 朱門 奇島 Buenos Aires:Sudamericana 1759頁 1961。
22.Pekin Imperial 輝煌北京 Barcelona:Liberia Editorial Argos 229頁 1961。

十五、葡萄牙文

1.A Importancia de Viver 生活的藝術 Rio de Janeiro:Globo 331頁 1959。
2.A Importancia de Viver 生活的藝術 Sao Paule:Circulo do Livro 399頁 1974。
3.A Importancia de Viver 生活的藝術 Porto Alegre:Globo 360頁 1986。
4.A Sabedoria de Confucio 孔子的智慧 Rio de Janeiro:Jose Olympio 271頁 1958。
5.Momento em Pekim v.1 京華煙雲 Sao Paulo:Companhia 417頁 1957。
6.Momento em Pekim v.2 京華煙雲 Sao Paulo:Companhia 424頁 1957。
7.Com Amor e Ironia/ tr. by Carlos Domingues 愛與刺 Rio de Janeiro:Pongetti 304頁 1957。
8.Uma Folha na Tempestande/ tr. by Ruth Lobate 風聲鶴唳 Sao Paulo:Companhia 373頁 1958。
9.O Sabio Jovial/ tr. by Mary Cardoso 蘇東坡傳 Rio de Janeiro:Pongetti 428頁 1958。
10.Uma Familia do Bairro Chines/ tr. by Joao Tavora 唐人街 Belo Horizonte:Itatiaia 266頁 1958。
11.A Viuva, a Religiosa, a Cortesa/tr. by Marina Guaspari 寡婦、尼姑與歌妓 Rio de Janeiro:Pongetti 269頁 1956。
12.A Deusa de Jade: E Outros Contos Chineses Famosos /tr. by Marina Guaspari 英譯重編小說 Rio de Janeiro:Pongetti 304頁 1959。
13.A Deusa de Jade: E Outros Contos Chineses Famosos /tr. by Marina Guaspari 英譯重編小說 Rio de Janeiro:Pongetti 294頁 1954。
14.Lady Wu/ tr. by Milton Amado 武則天傳 Belo Horizonte: Itatiaia 310頁 1958。
15.De Pagao a Cristao 信仰之旅 Rio de Janeiro: Pongetti 253頁 1958。
16.A Importancia de Compreender 古文小品譯英 Janeiro:Globo 414頁 1962。
17.A Peonia Rubra/tr. by Marina Guaspari 紅牡丹 Rio de Janeiro:Pongetti 384頁 1962。

十六、義大利文

1.Importanza di Vivere 生活的藝術 Milano:Bompiani 506頁 1965。
2.Importanza di Vivere 生活的藝術 Milano:Longanesi 506頁 1986。
3.Importanza di Vivere/tr.by Piero Jahier 生活的藝術 Teadue 505頁 1993。
4.Tra Lacrime e Riso 啼笑皆非 Arnoldo Mondadori 259頁 1949。
5.Una Vedova, una Monaca, una Cortigiana e altre Famose Novelle Cinesi 寡婦、尼姑與歌妓 Milano:Bompiani 259頁 1951。
6.L''isola Inaspettata 奇島 Milano:Bompiani 390頁 1957。
7.Madama Wu 武則天傳 Milano:Garzanti 251頁 1966。
8.Madama Wu 武則天傳 Milano:Bompiani 163頁 1963。
9.La Vita Nella Vecchia Cina 中國人的生活方式 Milano:Bompiani 139頁 1964。
10.Importanza Di Capire/tr.by elena Spagno 古文小品譯英 Milano:Bompiani 482頁 1961。
11.Importanza Di Capire/tr.by Elena Spagnol 古文小品譯英 Milano:Longanesi 480頁 1984。
12.Importanza Di Capire 古文小品譯英 Teadue 480頁 1991。
13.Peonia Rossa 紅牡丹 Milano:Bompiani 442頁 1964。
14.Juniper Loa 賴柏英 Milano:Bompiani 258頁 1965。
15.Teoria Cinese Dell''arte 中國畫論 Milano:Bompiani 290頁 1967。

十七、荷蘭文

1.Lady Wu 武則天傳 Den Haag:Zuid-Hollandsche 226頁 1990。
2.De Geheime Naam 匿名 Den Haag:Forum Boekerij 229頁 1990。
3.Clucht Naar Hong Kong 逃向自由城 Amsterdam:Strengholt 253頁 1967。

十八、芬蘭文

1.Maallinen Onni 生活的藝術 Helsink:Werner 380頁 1984。
2.Lehti Tuulessa 風聲鶴唳 Jyvaskylassa:Gummerus 427頁 1964。
3.Leski, Nunnaja Kurtisaani 寡婦、尼姑與歌妓 Helsinki:Werner 272頁 1964。
4.Kuuluisia Kiinalaisia Tarinoita 英譯重編傳奇小說 Helsinki:Werner 307頁 1955。
5.Punainen Portti 朱門 Helsinki:Werner 439頁 1954。
6.Keisarinna Wu 武則天傳 Jyvaskylassa:Gummerus 223頁 1967。
7.Pakanasta Kristityksi 信仰之旅 Helsinki:Kirjayhtyma 224頁 1961。
8.Punainen Pioni 紅牡丹 Jyvaskylassa:Gummerus 456頁 1962。
9.Punainen Pioni 紅牡丹 Jyvaskylassa:Gummerus 456頁 1972。
10.Punainen Pioni 紅牡丹 Helsinki:Gummerus 456頁 1986。
11.Vasta Virran Ilot 不羈 Jyvaskylassa:Gummerus 319頁 1963。
12.Junper Loa 賴柏英 Jyvaskylassa:Gummerus 251頁 1965。
13.Viattomien Pakomatka 逃向自由城 Jyvaskylassa:Gummerus 250頁 1966。
14.Ymmartamisen Taito Helsinki:Werner 452頁 1962。

十九、丹麥文

1.Mit Land Og Mit Folk 吾國與吾民 K畜enhavn:Gyldendalske 332頁 1938。
2.Jordisk Lykke v.1 生活的藝術 K畜enhavn:Gyldendalske 1-218頁 1949。
3.Jordisk Lykke v.2 生活的藝術 K畜enhavn:Gyldendalske 219-473頁 1949。
4.Jordisk Lykke 生活的藝術 K畜enhavn:Gyldendalske 406頁 1961。
5.Jordisk Lykke 生活的藝術 K畜enhavn:Gyldendalske 408頁 1964。
6.Jordisk Lykke 生活的藝術 K畜enhavn:Minerva-Bogerne 256頁 1964。
7.Enken, Nonnen Og Kurtisanen 寡婦、尼姑與歌妓 K畜enhavn:Hirschsprungs 251頁 1951。
8.Enken, Nonnen Og Kurtisanen 寡婦、尼姑與歌妓 K畜enhavn:Aschehoug Dansk Forlag 256頁 1964。
9.Lady Wu 武則天傳 K畜enhavn:Hirschsprungs 215頁 1957。
10.Punainen Pioni 紅牡丹 Helsinki:Gummerus 457頁 1986。
11.Kejsernes Peking 輝煌北京 K畜enhavn:G.E.C. Forlag 162頁 1962。
12.Juniper Loa 賴柏英 K畜enhavn:Det Andet Forlag 192頁 1965。

二十、挪威文

1.Smilende Livskunst 生活的藝術 Oslo:Aschehoug 428頁 1963。
2.Fort 峽linger Fradet Gamle Kina 英譯重編傳奇小說 K畜enhavn:Hirschsprungs 239頁 1953。
3.Den Lakr留e Port 朱門 K畜enhavn:Hirschsprungs 452頁 1954。
4.Visdommens 砥@奇島 K畜enhavn:Hirschsprungs 382頁 1955。
5.Lady Wu 武則天傳 K畜enhavn:Hirschsprungs 215頁 1957。
6.Fra Hedning Til Kristen 信仰之旅 K畜enhavn:Hirschsprungs 206頁 1950。
7.Den R留e Peon 紅牡丹 Stavanger:Stabenfeldt 246頁 1963。
8.De Uskyldiges Flugt 逃向自由城 K畜enhavn:Danske Bogsamleres Klub 282頁 1965。
9.Smilende livskunst. Enken, nonnen og Kurtisanen 生活的藝術,寡婦,尼姑與歌妓 Oslo:Aschehoug 723頁 1987。

二十一、瑞典文

1.Konsten att njuta av livet/tr.by Ingalisa Munck 生活的藝術 Stockholm:Bonniers 385頁 1940。
2.Konsten att njuta av livet 生活的藝術 Stockholm:Bonniers 385頁 1962。
3.Konsten att njuta av livet 生活的藝術 Stockholm:Bonniers 385頁 1980。
4.Konsten att njuta av livet 生活的藝術 Stockholm:Bonniers 367頁 1972。
5.Episod I Peking 京華煙雲 Stockholm: Bonniers 682頁 1944。
6.Ett Blad I Stormen 風聲鶴唳 Stockholm: Bonniers 386頁 1943。
7.Den Blodroda Porten 朱門 Stockholm: Bonniers 354頁 1954。
8.Lady Wu 武則天傳 Stockholm:Bonniers 236頁 1958。
9.Kinesisk Visdom 古文小品譯英 Stockholm:Natur Och Kultur 323頁 1961。
10.Den Roda Pionen 紅牡丹 Stockholm:Natur Och Kultur 378頁 1962。
11.Konsten att vara sig sjalu 不羈 Stockholm:Natur Och Kultur 1964。
12.Juniper Loa 賴柏英 Stockholm:Natur Och Kultur 222頁 1964。
13.De Oskyldigas Flykt 逃向自由城 Stockholm:Natur Och Kultur 275頁 1965。

參、合集收錄林語堂單篇著作目錄

1.論語文選序 論語文選第一集 頁1 上海:時代 民23。
2.薩天師語錄 論語文選第一集 頁95-100 上海:時代 民23。
3.說避暑之益 論語文選第一集 頁119-123 上海:時代 民23。
4.論翻譯 翻譯論集 黃嘉德編 頁6-32 上海:西風社 民29。
5.生活的藝術(中) 世界傑作精華第十一期 吳樂欣編 頁211-399 上海:世界文化 民29。
6.林語堂 我的信仰 愛因斯坦、胡適等著,應遠濤編 頁108-128 上海:長風 民30。
7.蘇東坡傳 好文章甲集 何文基譯 頁121-140 上海:好文章社 民37。
8.Chinese Letters Since the Literary Revolution(1917)  Perspectives:Recent Literature of Russia, China, Italy, and Spain 頁15-25  Washington:The Library of Congress 1961。
9.Religion and the Modern Educated Man Christian Perspectives in Contemporary Cultureed ed. by Frank S. Baker  頁79-90 N.Y.:Twayne 1962。
10.五四以來的文學 大陸的文壇與文人 胡祖文編譯 頁13-24 香港:正文 1964。
11.論中外的國民性 中華文化之特質 教育部文化局編 頁97-102 臺北:幼獅 民58。
12.答莊鍊關於蘇小妹 從林語堂頭髮說起 李霜青編 頁152-155 臺北:哲志 民58。
13.再論紅樓夢百二十回本答葛趙諸先生 從林語堂頭髮說起 李霜青編 頁167-176 臺北:哲志 民58。
14.論"己乙"及"堇蓮"筆勢 從林語堂頭髮說起 李霜青編 頁177-179 臺北:哲志 民58。

The Columbia Sourcebook of Literary Taiwan

$
0
0



The Columbia Sourcebook of Literary Taiwan

Edited by Sung-sheng Yvonne Chang, Michelle Yeh, and Ming-ju Fan
September, 2014 
Cloth592 pages, 
ISBN: 978-0-231-16576-1
$75.00 £52.00 

This sourcebook contains more than 160 documents and writings that reflect the development of Taiwanese literature from the early modern period to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Selections include seminal essays in literary debates, polemics, and other landmark events; interviews, diaries, and letters by major authors; critical and retrospective essays by influential writers, editors, and scholars; transcripts of historical speeches and conferences; literary-society manifestos and inaugural journal prefaces; and governmental policy pronouncements that have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Taiwanese literature.

These texts illuminate Asia’s experience with modernization, colonialism, and postcolonialism; the character of Taiwan’s Cold War and post–Cold War cultural production; gender and environmental issues; indigenous movements; and the changes and challenges of the digital revolution. Taiwan’s complex history with Dutch, Spanish, and Japanese colonization; strategic geopolitical position vis-à-vis China, 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and status as a hub for the East-bound circulation of technological and popular-culture trends make the nation an excellent case study for a richer understanding of East Asian and modern global relations.

The Columbia Sourcebook of Literary Taiwan

Edited by Sung-sheng Yvonne Chang, Michelle Yeh, and Ming-ju Fan



September, 2014
Cloth, 592 pages,
ISBN: 978-0-231-16576-1
$75.00 / £52.00





Acknowledgments

Introduction: Literary Taiwan—an East Asian Contextual Perspective

Part I. The Beginnings and the Entry Into Modernity Through Colonial Mediation (1728–1948)

1. Preface to Volume 1 of Jade Ruler Between Sky and Sea (1728), by Xia Zhifang

2. Preface to Collection of Coral Branches (Eighteenth Century), by Zhang Mei

3. Preface No. 5 (by the Author) (1816), by Zhang Fu

4. Ars Poetica (Mid-nineteenth Century), by Lin Zhanmei

5. Elucidating the Meaning of Literature, by Xie Xueyu

6. Congratulations on the Founding of the Taiwan Literary Society, by Wei Qingde

7. On the New Mission to Promote Vernacular Writing, by Huang Chengcong

8. On Reforming Classical Chinese, by Huang Chaoqin

9. A Letter to the Youth of Taiwan, by Zhang Wojun

10. The Awful Literary Scene of Taiwan, by Zhang Wojun

11. On Reading “A Comparison of Old and New Literature” in the Taiwan Daily News, by Lan Yun (Lai He)

12. Diary, by Liu Na’ou

13. Advance, by Lan Yun (Lai He)

14. The Solitary Spirits League and the Anarchist Theater Movement, by Zhang Qishi

15. Why Not Promote Nativist Literature?, by Huang Shihui

16. Annotation on Three-Six-Nine Little Gazette, by Xin An

17. A Proposal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aiwanese Vernacular Writing, by Guo Qiusheng

18. On Reforming the Taiwanese Vernacular, by Huang Chunqing

19. The Prospect of Popular Literature, by Qi (Ye Rongzhong)

20. A Giant Bomb on the Old Poetry Scene, by Chen Fengyuan

21. Elegant Words, by Lian Yatang

22. Absolute Objection to Nativist Literature Written in the Taiwanese Vernacular, by Lai Minghong

23. On Taiwan’s Nativist Literature, by Wu Kunhuang

24. Burning Hair—the Rites of Poetry, by Shui Yinping

25. Writing on the Wall, by Guo Shuitan

26. Manifesto, by Jie Zhou

27. Foreword: Understanding Folk Literature, by Huang Deshi

28. Art Belongs to the People, by Yang Kui

29. The Historical Mission of Taiwan Literary Arts, by Zhang Shenqie

30. Miscellaneous Thoughts on Literature—Two Types of Atmosphere, by Lü Heruo

31. Poetry Snippets: On Highbrow, by Weng Nao

32. Preface to Mountain Spirit, by Hu Feng

33. Youth and Taiwan (II): Ideal and Reality of the New Drama Movement, by Shima Rikuhei (Uchiyama Atsumu)

34. A Chat with the Governor-General About Discontinuing Chinese Columns in Daily Newspapers, by Anonymous

35. Why Can’t Taiwan’s Art Scene Not Advance?, by Old Xu

36. Criticism and Guidance Welcomed, by [Wu] Mansha

37. On the Future of Taiwanese Literature, by Zhang Wenhuan

38. The Prospect of Taiwanese Literature, by Long Yingzong

39. 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of Taiwanese Literature, by Shimada Kinji

40. On Building a Literary Scene in Taiwan, by Huang Deshi

41. Diary (1942–1944), by Lü Heruo

42. Responsibility of the Literati on the Island, by Yu Wen

43. Taiwanese Theater in the Current Stage of Development, by Takita Teiji

44. A Conversation on Taiwanese Culture, by Nakamura Akira and Long Yingzong

45. A Commentary on Current Literature, by Nishikawa Mitsuru

46. Kuso Realism and Pseudo-Romanticism, by Shi Waimin

47. An Open Letter to Mr. Shi, by Ye Shitao

48. Good Writing, Bad Writing, by Wu Xinrong

49. In Defense of Kuso Realism, by Yidong Liang

50. The Thorny Road Continues, by Zhang Wenhuan

51. Our Propositions, by Nagasaki Hiroshi, Takayama Bonseki (Chen Huoquan), et al.

52. The Path of Bridge—Report on the Second Writers’ Gathering, by Ge Lei

53. Questions and Answers Concerning Taiwanese Literature, by Yang Kui

Part II. Wading Through the Cold War Under Martial Law (1949–1987)

1. Inaugural Preface to Literary Creation, by Zhang Daofan

2. Declaration, by Ji Xian

3. Inaugural Preface to Military Literature: Establishing a Modernized, Popularized, Revolutionary, and Combative National Literature, by Editors

4. Poetry Is Poetry; Song Is Song; We Do Not Say “Poem-Song”, by Ji Xian

5. Explicating the Tenets of the Modernist School, by Ji Xian

6. To the Reader, by Xia Ji’an (T. A. Hsia)

7. A Critique of Peng Ge’s Setting Moon and a Discussion of the Modern Novel, by Xia Ji’an (T. A. Hsia)

8. Newsletter of Literary Friends: Correspondence Between Zhong Zhaozheng and Zhong Lihe

9. Notes from the Editors of Epoch Poetry Quarterly, by Zhang Mo

10. On Symbolist Poetry and Chinese New Poetry: A Rejoinder to Professor Su Xuelin, by Qin Zihao

11. Five Years Later, by Editors

12. To the Poet Ya Xian, by Shang Qin

13. Random Talk on New Poetry No. 4—Whither It Goes?, by Yan Xi

14. Taiwanese Writers Whose Works Burst with Local Color, by Wang Dingjun

15. Notes of a Poet, by Ya Xian

16. Introduction to Modern Literature, by Editors

17. One Year of Modern Literature, by Editors

18. Preface to Selected Poems of the 1960s, by Zhang Mo, Luo Fu, and Ya Xian

19. On Yu Guangzhong’s Sirius the Dog Star, by Luo Fu

20. Goodbye, Nihilism!, by Yu Guangzhong

21. Preface to the Japanese Edition of The Orphan of Asia, by Wu Zhuoliu

22. An Open Letter to Guo Lianghui, by Xie Bingying

23. An Announcement from the Chinese Writers Association

24. I Do Not Value The Locked Heart and Membership in the Writers Association, by Guo Lianghui

25. Cutting off the Prose Braids, by Yu Guangzhong

26. Lower the Flag to Half-Mast for May Fourth!, by Yu Guangzhong

27. Message from the Editors, by Lin Hengtai

28. Afterword to Leisurely Journey, by Yu Guangzhong

29. Toward a New Departure in Modernism: Thoughts on the Recent Production of Waiting for Godot, by Chen Yingzhen

30. The Girl with Long Black Hair: The Author’s Preface, by Ouyang Zi

31. The Evolution of Modern Poetry in Taiwan, by Huan Fu

32. Epigraph to the Inaugural Issue, by Chen Fangming

33. On the Predicament of Modern Chinese Poets, by Guan Jieming (John Kwan-Terry)

34. On the Special Issue of Retrospect, by Ye Shan

35. Not Our Paradise, by Tang Wenbiao

36. Benchmarks in Fiction Criticism: Reading Tang Jisong’s “Autumn Leaves by Ouyang Zi”, by Bai Xianyong

37. Qideng Sheng’s “Polio” Style, by Liu Shaoming (Joseph S. M. Lau)

38. Take Pains to Read, Take Care to Evaluate Family Catastrophe, by Yan Yuanshu

39. Looking Forward to a New Kind of Literature, by Yan Yuanshu

40. Two Kinds of Spirit in Taiwanese Literature: A Comparison of Yang Kui and Zhong Lihe, by Lin Zaijue

41. Author’s Preface, by Huang Chunming

42. She Is a True Student of China: On Reading Zhang Ailing on Reading, by Zhu Xining

43. Should the Ban on May Fourth and 1930s Writings Be Lifted?, by Zhu Xining

44. Grassroots Manifesto, by Luo Qing and Li Nan

45. The Past Decade of Taiwan Literature (1965–1975)— with Remarks on Wang Wenxing’sFamily Catastrophe, by Liu Shaoming (Joseph S. M. Lau)

46. The Pursuit and Disappearance of Utopia, by Bai Xianyong

47. Random Thoughts: Author’s Preface, by Chen Ruoxi

48. Starting from the Flaws of Taipei People: On the Method and Practice of Literary Criticism, by Ouyang Zi

49. Looking Back, by Bai Xianyong

50. Preface to Three-Three Journal, by Zhu Tianwen

51. It’s Realist Literature, Not Nativist Literature: A Historical Analysis of Nativist Literature, by Wang Tuo

52. Introduction to History of Nativist Literature in Taiwan, by Ye Shitao

53. The Blind Spot of Nativist Literature, by Xu Nancun (Chen Yingzhen)

54. Where Is Literature Without Human Nature?, by Peng Ge

55. Xiangtu Wenxue: Its Merits and Demerits, by Wang Wenxing

56. Impressions Gleaned from the Conference on Literary Arts Organized by the Armed Forces: The Bugle of Unity, by Zeng Xiangduo

57. Notes on the Publication of Essays on Nativist Literature, by Yu Tiancong

58. Two Types of Literary Mind: On Two Short Stories That Won the United Daily News Fiction Contest, by Zhan Hongzhi

59. Ten Years of Flowing River, by Lin Haiyin

60. Foreword to Anthology of Modern Chinese Prose, by Yang Mu

61. Preface to Thirty Stormy Years: The Present Predicament Facing the Newspaper Literary Supplement in Taiwan and a Way Out, by Ya Xian

62. Looking Back at the Chinese Writers and Artists Association, by Yin Xueman

63. Taiwan Consciousness of the Taiwanese People, by Zhan Hongzhi

64. Influence and Response! From Concern, Engagement, and Action to “We Have Only One Earth”, by Han Han and Ma Yigong

65. Footprints, Sort Of: Superfluous Words on the Launch of the Newsletter of Literary Friends, by Zhong Zhaozheng

66. Eternal Quest (in Lieu of a Preface), by Wang Zhenhe

67. The Question of Nativization in Taiwan Literature at the Present Stage, by Song Dongyang (Chen Fangming)

68. House of Salt—by Way of Introduction, by Shi Shu

69. Flaws and Mercy—Preface to The Mulberry Sea, by Yuan Qiongqiong

70. The Translingual Generation of Poets: Beginning with the Silver Bell Society, by Lin Hengtai

71. Heralding a Taiwanese Dawn: Introducing Lin Shuangbu, Novelist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Taiwan Fiction and Appraising Taiwan’s Enfeebled Fiction, by Song Zelai

72. Sacrificing a Life to Literature Is Nothing to Boast About, by Zhong Zhaozheng

73. A Painful Confession, by Ye Shitao

74. Something Out of Nothing: On Improvisation and Theater, by Lai Shengchuan (Stan Lai)

Part III. The Era of Democracy and Globalization (1987–2005)

1. Preface to Series in Contemporary Mainland Chinese Writers: Replies to Inquiries, by Guo Feng

2. Coming Together for a Long Journey Ahead: Celebrating the Birth of the Taipei Theater Fellowship, by Zhong Mingde

3. Preface to Heteroglossia, by Wang Dewei (David Der-wei Wang)

4. Writing a Literature with a Nationality, by Peng Ruijin

5. Recovering Our Names, by Monaneng

6. Preface to Taiwanese Writers: Complete Works (Short Stories), by Zhong Zhaozheng

7. If the Poets Don’t Die, the Thieves Won’t Quit: The Predicament of Taiwan’s Poetry Scene and How to Resolve It, by Lin Yaode

8. She Waves the Flag: Preface to Ping Lu’s New Collection Who Killed XXX?, by Zhang Xiguo (Hsi-kuo Chang)

9. Diary, by Qiu Miaojin

10. Literature of the Military Family Village: The Inheritance and Abandonment of Homesickness, by Qi Bangyuan

11. Discovering a New Taiwan: On Wang Qimei’s Collage, by Jiao Tong

12. Inaugural Editorial of the Taiwan Poetry Quarterly

13. The World of Mountains and Seas: Preface to the Inaugural Issue of the Culture of Mountains and Seas Bimonthly, by Sun Dachuan

14. Who Is Going to Wear My Beautiful Knit Dress?, by Ligelale Awu

15. Summer Mist, by Zhu Tianxin

16. Postscript to On the Island’s Edge, by Chen Li

17. On Ku’er: Reflections on Ku’er and Ku’er Literature in Contemporary Taiwan, by Ji Dawei (Ta-wei Chi)

18. Preface: Just Who Is the Devil with a Chastity Belt?, by Li Ang

19. Wandering in Gods’ Garden (in Lieu of a Preface), by Wang Dingjun

20. Saving a Boatload of Starlight: The Story of How Mr. Wang Tiwu Gave Financial Assistance to Young Writers, by Jiang Zhongming

21. The Activist Character of the Literary Supplement to the United Daily, by Li Ruiteng

22. Newspaper Literary Supplements and 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A Personal Reflection, by Zheng Shusen (William Tay)

23. On Bai, by Zhang Dachun

24. Retrospect on Thirty Years of Taiwan Literary Arts, by Zhong Zhaozheng

25. Foreword II: On Taiwan’s Literary Canon, by Chen Yizhi

26. To the Reader: Preface to the Unitas Edition of Complete Works of Luo Zhicheng, by Luo Zhicheng

27. Broken Chinese and Good Work, by Huang Jinshu

28. Like a Road Sign That Looks Ahead and Behind: Introduction to Compendium of Taiwanese-Language Literature, by Lin Yangmin

29. The Brave New World of the Mother Tongue: Taiwanese Language Literature Under Construction, by Xiang Yang

30. A Flower Recalls Its Previous Incarnation: Remembering Zhang Ailing and Hu Lancheng, by Zhu Tianwen

31. The Mysterious Revelations of Nature Writing, by Wu Mingyi

32. Building a Bridge for Taiwan Literature: Foreword to Newsletter of the Taiwan Literature Museum, by Lin Ruiming

33. A Perspective on Prose, by Liu Kexiang

34. My Story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by Li Yongping

35. A First Step out of “Migration Literature”, by Nanfang Shuo

36. Hakka Literature, Literary Hakka, by Li Qiao

37. The End of the Military Family Village, by Su Weizhen

38. Interview with Wu He , by Zhu Tianxin

39. On Prose, by Zhang Xiaofeng

40. Preface to the New Edition of Born Under the Twelfth Star Sign, by Luo Yijun

41. Ocean Tide Loves Me Best: A Dialogue Between Sun Dachuan and Xiaman Lanpoan

Glossary

Selected Bibliography

Notes on the Translators

Notes on the Authors

Index
Related Subjects
Asian History
Asian Literature
Literary Criticism and Theory



About the Author

Sung-sheng Yvonne Chang is professor of Chinese and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t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She is author of Literary Culture in Taiwan: Martial Law to Market Law;Transformations of a Literary Field: On Contemporary Taiwanese Fiction; and Modernism and the Nativist Resistance: Contemporary Chinese Fiction from Taiwan. She is the editor of Bamboo Shoots After the Rain: Contemporary Stories by Women Writers of Taiwan. Michelle Yeh is professor of Chinese literature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Davis. She is the author, translator, and editor of Modern Chinese Poetry: Theory and Practice Since 1917; Anthology of Modern Chinese Poetry; No Trace of the Gardener: Poems of Yang Mu; Frontier Taiwan: An Anthology of Modern Chinese Poetry; and A Lifetime Is a Promise to Keep: Poems of Huang Xiang. Ming-ju Fan is professor and director of the Graduate Institute of Taiwanese Literature at the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 Taiwan. Her books in Chinese include Literary Geography: Spatial Reading of Taiwanese Fiction; Chronological Searches of Taiwanese Women’s Fiction; and Like a Box of Chocolate: Criticism on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and Culture.




文學台灣資料大全

宋生張憶芬,葉璇,明舉範編輯
|

九,2014年

布,592頁,

ISBN:978-0-231-16576-1

$ 75.00 /52.00英鎊

提交

致謝


簡介:文學台灣 - 東亞語境說

一開始和進入現代通過殖民調解的一部分(1728年至1948年)


1,前言玉統治者之間的天空和海(1728),第1卷夏之芳


2前言收集珊瑚分行(十八世紀),由章美

3,前言第5號(由作者)(1816),由章府




4,人工魚礁詩藝(十九世紀中葉),由林占梅




5,闡明文學的意義,謝雪榆




6,恭喜台灣文學社的成立,魏梁慶德




7,在新的使命,以促進白話寫作,由黃稱從




8,關於改革中國古典,黃Chaoqin




9,致台灣青年,由章喔俊




10,這樁文壇台灣,由章喔龜




11,在讀的台灣日日新報“新舊文學的比較”,由藍雲(賴)




12,日記,劉Na'ou




13,高級,由藍雲(賴)




14。孤獨的精神聯盟和無政府主義者劇運動,由章七十




15,為什麼不提倡鄉土文學?,由黃師虺




16詮釋三六九個小憲報,由新安




17,對台灣白話寫作的建設的提案,郭秋生




18,關於改革的台灣鄉土,黃純清




通俗文學的19展望,由齊(葉融舯)




20,巨炸彈在老詩場景,陳豐原




21文雅之詞,通過連壓帑




22,絕對反對以鄉土文學寫在台灣白話,賴銘洪




23,對台灣鄉土文學,吳Kunhuang




24,燒頭髮,詩歌的禮記,由水銀屏




25,寫在牆上,由郭誰壇




26宣言,由周杰




27前言:了解民間文學,由黃得獅




28,藝術屬於人民,由楊愧




29歷史使命台灣文學藝術,張Shenqie




文學,兩種氛圍30繁雜的思緒,由呂Heruo




31詩片段:在曲高和寡,由翁嗯翱




32前言山神,胡風




33,青年和台灣(二):理想的新戲劇運動與現實,由石馬Rikuhei(內山Atsumu)




與總督34。聊天關於中國的終止日期列在每天的報紙,由匿名




35,為什麼有的時候台灣的藝術場景不能提前?,由老許




36,批評和指導的歡迎,由[吳]蔓莎




37台灣文學的未來,由章溫歡




台灣文學38。展望,由龍英宗




39,過去,現在,和台灣文學的未來,島田欣兒




40在台灣建立一個文壇,由黃得失




41日記(1942-1944),由呂Heruo




文人在島上,俞文42責任




43台灣劇場發展的現階段,由瀧田禎治




44對台灣文化的對話中,中村晃龍英宗




45對當前文學評論,由西川滿




46。惡搞現實主義和偽浪漫主義,由施歪泯




47。一封公開信給石先生,由葉師燾




48。好文章,壞文章,吳鑫榮




49在惡搞現實主義的防禦,由一東亮




50荊棘路還在繼續,由章溫圜




51我們的命題,長崎浩,高山Bonseki(陳豁詮)等。




52橋,報告對二作家聚會的路徑,由葛磊




53問題和解答有關台灣文學,由楊奎




第二部分。涉水而過冷戰戒嚴法下(1949-1987)




1前言首屆文學創作,由章刀藩




2,聲明,由嵇西安




3,首屆前言軍旅文學:建立一個現代化的,大眾化的,革命的,好鬥的民族文學,由編輯




4,詩是詩;歌是歌;我們不說“詩松”,由姬西安




5,說明(explicate)現代派的信條,由姬西安




6,給讀者,夏吉安(T. A.夏)




7,批判彭鴿的設置月球和討論現代小說,由夏吉安(電訊局長夏)




文友的8通訊:對應關係鍾著蒸和鍾離呵




從時代詩刊的編輯,由章無9注




10,在象徵主義詩歌與中國新詩:一個反駁蘇雪林教授,由秦諮號




11,五年之後,由編輯




12,詩人瘂弦,由琴商




13漫談新詩第4號 - 往哪裡去?,由燕希




14,台灣作家,他的作品充斥著本土色彩,王定軍




15注詩人,由瘂弦




16,近現代文學,由編輯




17,一年現代文學的,由編輯




18前言20世紀60年代的詩選,由章末,羅富和瘂弦




19,在余光中的天狼星的狗明星,通過漯阜




20,再見,虛無主義!,由余光中




21前言日本的亞細亞的孤兒版,由吳濁流




22。一封公開信給郭梁輝,由謝冰瑩




23,從中國作協公佈




24,我不看重堵​​心和加入作協,郭梁輝




25,切斷散文辮子,由余光中




26,下旗下半旗五四!,由余光中




27。賀詞編輯,林恆泰




28後記悠閒之旅,由余光中




29邁向新起點的現代主義:在等待戈多的近期生產的思考,陳映真




30。女孩,長長的黑髮:作者的前言,由歐陽子




現代詩在台灣31的演變,通過還夫




32。題詞創刊號,陳方明




33中國現代詩人的困境,由關潔明(約翰鈞特里)




34。特刊回顧的,由葉煞嗯




35,不是我們的天堂,由湯溫標




36。基準的小說批評:讀湯其嵩的“秋葉由歐陽子”,由白先勇




37汽燈盛的“小兒麻痺症”的風格,由劉稍瞑(約瑟夫SM劉)




38含辛茹苦地讀,注意評估家庭災難,顏元書




39展望新一類文學,顏元書




40兩種精神在台灣文學的比較羊隗和鍾離喝,經遴栽镢




41作者序,由黃春明




42,她是中國的真正的學生:在讀張愛玲的讀,由諸西寧




43,如果潘基文對五四和30年代創作了諸西寧被取消?




44基層宣言,羅清黎嗯諳




45台灣文學的過去十年(1965-1975) - 與注記王文興的家庭災難,由劉稍明(約瑟夫SM劉)




46的追尋與烏托邦的消失,由白先勇




47隨想:作者的前言,由陳若汐




台北人的缺陷48起:在方法和文學批評實踐中,歐陽子




49回頭看,由白先勇




50前言三三雜誌,由朱天文




51。它的現實主義文學,不是鄉土文學:鄉土文學的歷史分析,由汪拖




52介紹鄉土文學史在台灣,由葉失掏




53。盲點鄉土文學,許南村(陳映真)




54凡彭蓋文學是沒有人性?




55。鄉土文學:它的功過,由王文興




56。收集的印象從文學藝術組織武裝部隊會議:團結的號角,由曾Xiangduo




在散文對鄉土文學的出版,俞天聰57注




58兩種文學心靈:開2個短故事,曾獲聯合報小說大賽,由詹轟酯




59。十年流淌的河流,由林海音的




60前言文集中國現代散文,由楊目




61前言三十年風雨如磐:目前面臨的困境的報紙文學副刊在台灣和出路,由瘂弦




62回顧中國作家和藝術家協會,由尹Xueman




63台灣意識的台灣人,由詹轟趾




64。影響和應對!從關注,參與和行動,以“我們只有一個地球”,由韓寒和馬易貢




65腳印,那種:對文友的通訊的啟動,由鍾著睜多餘的話




66永恆的任務(以代替序言),由汪真訶




67本土化的台灣文學的問題,在目前階段,宋東陽(陳方明)




68樓的鹽以介紹方式,由施數




69缺陷和施恩序言桑海,袁煢煢




70。跨語言一代詩人:開頭的銀鈴會,由林恆泰




71預示著台灣的黎明:介紹林雙埠,新一代的台灣小說的小說家和評優台灣的衰弱小說,由宋責睞




72。犧牲生命,以文學是其貌不揚,由鍾著正




73痛苦的懺悔,由葉師韜




74出來的東西沒有的:在即興劇場,由賴聲川(賴聲川)




第三部分。民主和全球化的時代(1987-2005年)




一,前言為系列中的當代中國大陸作家:回复傳媒查詢時由郭鋒




2,聚到一起很長的路要走:慶祝台北劇場聯誼會的誕生,鐘銘德




3序言喧嘩,由汪得微(大衛明鏡煒)




4,寫文學與國籍,彭瑞金




5,恢復我們的名字,由Monaneng




6前言台灣作家:全集(短篇小說集),由鍾著崢




7,如果詩人不會死,盜賊不會退出:台灣詩歌現場的困境,如何解決這個問題,通過遴夭底




8。她波浪旗:序平魯的新作誰殺了XXX?,由章西幗(HSI闊昌)




9,日記,邱妙津




軍事家村的10文學的傳承與鄉愁的遺棄,由齊邦媛




11,發現新台灣:在汪七黴的拼貼,通過姣佟




台灣詩刊的12就職編輯




13世界山海經:前言創刊號的山海經雙月刊的文化,由孫大川




14,想要被Ligelale啊嗚穿我美麗的針織連衣裙?




15夏霧,朱天心




16跋在島的邊緣,由陳李




17。Ku'er:在Ku'er和Ku'er文學在當代台灣,由姬答威思考(大威智)




18前言:究竟是誰李昂是魔鬼與貞操帶?




19,徘徊在眾神的花園(在前言中寮),由王定軍




20,保存星光的一大堆:如何汪體鵡先生給其財政援助,以青年作家的故事,由姜中瞑




21文學副刊,以聯合報的維權人物,由黎蕊疼




22,報紙文藝副刊與諾貝爾文學獎:個人反思,由鄭叔森(威廉泰)




23。白,由章答鶉




24,在回顧三十年台灣文學藝術,由鍾著蒸




25前言二:在台灣的文學經典,由陳一枝




26,給讀者:前言烏尼塔斯版羅之承的全集,由羅之盛




27殘破的中國人和優秀的作品,由黃錦樹




28,像一道道標誌,展望和背後:介紹台語文獻彙編,以林養民




29。美麗新世界母語:正在建設中的台灣語言文學,由項啞嗯




30,花回顧其以往的化身:記住張愛玲和胡蘭成,由朱天文




自然寫作31。神秘啟示,吳銘怡




32。建一座橋的台灣文學:前言台灣文學館通訊,通過遴蕤盟




33,一種視角散文,劉科翔




34,我對中國語言的故事,由黎擁瓶




35,第一步去“移民文學”,由南方朔




36,客家文學,客家文學,中的李嶠




軍事家村的37月底,蔌委針




38專訪鄔賀,朱天心




39,在散文中,張曉峰




40前言新版出生在十二星座中,羅一筠




41海潮最愛我:孫大川和轄Lanpoan之間的對話




名詞解釋




選擇的參考書目




對譯者注




在作者的筆記




指數




相關主題




亞洲歷史

亞洲文學

文學批評與理論




作者簡介




宋生張憶芬是中國和比較文學在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教授。她是文學文化在台灣的作者:過江龍市場規律;下的文學場的轉換:論當代台灣小說;與現代主義與鄉土性:當代中國小說來自台灣。她是竹筍的編輯雨後:當代故事由台灣女作家。葉璇是中國文學在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教授。她是作家,翻譯家,中國現代詩歌編輯:理論與實踐自1917年以來;文集中國現代詩歌的;園丁無跡:楊慕詩;前台灣:中國現代詩文集;和那些一輩子是一種承諾,以保持人:黃湘詩。明如範教授,台灣文學研究所所長於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她的書在中國包括文學地理:台灣小說的閱讀空間;台灣女性小說的時間順序檢索;而就像一盒巧克力:批評當代文學和文化上。

"De Kleine Johannes" ("Little Johannes")《小約翰》Frederik Willem van Eeden

$
0
0

 《小約翰》 荷蘭作家望·藹覃的長篇童話,象征寫實的童話詩。原作發表于一八八七年,魯迅于一九二六年七月開始与齊宗頤(壽山)合譯,至八月中譯畢。一九二八年一月由北京未名社出版,列為《未名叢刊》之一。本書正文及其它各篇,除《引言》外,均未在報刊發表過。
  望·藹覃(F.W.Van Eeden,1860—1932)是醫師,又是作家。他是《新前導》雜志的主持人之一,《小約翰》最初即在這刊物上發表。主要作品有長詩《愛倫》、詩劇《弟兄們》、長篇小說《死之深淵》等。
Frederik Willem van Eeden (3 April 1860, Haarlem – 16 June 1932, Bussum) was a late 19th-century and early 20th-century Dutch writer and psychiatrist. He was a leading member of the Tachtigers, and had top billing among the editors of De Nieuwe Gids (The New Guide) during its celebrated first few years of publication, starting in 1885.
His best known written work, "De Kleine Johannes" ("Little Johannes"), which first appeared in the premiere issue of De Nieuwe Gids, was a fantastical adventure of an everyman who grows up to face the harsh realities of the world around him and the emptiness of hopes for a better afterlife, but ultimately finding meaning in serving the good of those around him. This ethic is memorialized in the line "Waar de mensheid is, en haar weedom, daar is mijn weg." ("Where mankind is, and her woe, there is my path.")
英譯本
http://www.gutenberg.org/cache/epub/40656/pg40656.txt





《小約翰》

這是魯迅上個世紀翻譯過的經典童話。作者凡·伊登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荷蘭最受讀者喜愛、影響最大的作家之一。他的本職是一名醫生、精神分析學家,後期逐漸放棄了文學寫作,將個人興趣完全轉移到對夢境的醫學分析和研究上。《小約翰》完成於1887年,這本書以隱喻象徵的筆法,揭示關乎人生理想、意義、價值與責任的沉重主題;主人公小約翰苦苦尋求那本“解讀人生所有疑問的大書”的經歷,某種程度上正是人類心志成長歷程的縮影。小說看似寫孩子的,但即便是在大人的世界裡,那些追問和思考,仍可謂是深刻的哲學;有時候,這種追問甚至是非常黑暗和絕望的。《小約翰》中的對白寫得十分精彩,是歐洲文人才有的思辨天賦。動物、植物、精靈、人世,這個混沌的世間充滿了荒誕和奇異。魯迅孤拗蹇澀的譯文很難適應今日一般讀者的閱讀習慣。這本新譯本文筆清新曉暢,一氣呵成,語言相當漂亮。




被魯迅先生稱為“無韻的詩,成人的童話”的《小約翰》完成於1887年,是凡·伊登文學創作生涯的代表作品。這本小書以“近於兒童的簡單語言”,隱寓象徵的筆法,揭示的卻是關乎人生理想、意義、價值與責任的沉重主題,主人公小約翰苦苦尋求那本“解讀人生所有疑問的大書'的經歷,某種程度上正是人類心志成長歷程的縮影,直到今天,仍不失為一部發人深省、值得一讀再讀的好書。魯迅先生在為《小約翰》中文版所寫的“引言”中,對此有深刻、精彩的 ​​論述,原文收錄在本書附錄中,可以參看。
《小約翰》〔1〕



引言〔2〕


  在我那《馬上支日記》〔3〕里,有這樣的一段:——
  “到中央公園,徑向約定的一個僻靜處所,壽山已先到,略一休息,便開手對譯《小約翰》。這是一本好書,然而得來卻是偶然的事。大約二十年前罷,我在日本東京的舊書店頭買到几十本舊的德文文學雜志,內中有著這書的紹介和作者的評傳,因為那時剛譯成德文。覺得有趣,便托丸善書店〔4〕去買來了;想譯,沒有這力。后來也常常想到,但是總被別的事情岔開。直到去年,才決計在暑假中將它譯好,并且登出廣告去,而不料那一暑假〔5〕過得比別的時候還艱難。今年又記得起來,翻檢一過,疑難之處很不少,還是沒有這力。問壽山可肯同譯,他答應了,于是就開手,并且約定,必須在這暑假期中譯完。”
這是去年,即一九二六年七月六日的事。那么,二十年前自然是一九○六年。所謂文學雜志,紹介著《小約翰》的,是一八九九年八月一日出版的《文學的反響》(Das litter^arische Echo)〔6〕,現在是大概早成了舊派文學的机關了,但那一本卻還是第一卷的第二十一期。原作的發表在一八八七年,作者只二十八歲;后十三年,德文譯本才印出,譯成還在其前,而翻作中文是在發表的四十整年之后,他已經六十八歲了。
  日記上的話寫得很簡單,但包含的瑣事卻多。留學時候,除了听講教科書,及抄寫和教科書同种的講義之外,也自有些樂趣,在我,其一是看看神田區〔7〕一帶的舊書坊。日本大地震后,想必很是兩樣了罷,那時是這一帶書店頗不少,每當夏晚,常常蝟集著一群破衣舊帽的學生。店的左右兩壁和中央的大床上都是書,里面深處大抵跪坐著一個精明的掌柜,雙目炯炯,從我看去很像一個靜踞网上的大蜘蛛,在等候自投羅网者的有限的學費。但我總不免也如別人一樣,不覺逡巡而入,去看一通,到底是買几本,弄得很覺得怀里有些空虛。
  但那破舊的半月刊《文學的反響》,卻也從這樣的處所得到的。
  我還記得那時買它的目標是很可笑的,不過想看看他們每半月所出版的書名和各國文壇的消息,總算過屠門而大嚼〔8〕,比不過屠門而空咽者好一些,至于進而購讀群書的野心,卻連夢中也未嘗有。但偶然看見其中所載《小約翰》譯本的標本,即本書的第五章,卻使我非常神往了。几天以后,便跑到南江堂〔9〕去買,沒有這書,又跑到丸善書店,也沒有,只好就托他向德國去定購。大約三個月之后,這書居然在我手里了,是茀壘斯(Anna Fles)女士的譯筆,卷頭有賚赫博士(Dr.Paul Rache)的序文,《內外國文學叢書》(Biblio^thek die Ge-samt-Litteratur des In-und-Auslan^des,verlag von Otto Hendel,Halle a.d.S.)〔10〕之一,价只七十五芬涅〔11〕,即我們的四角,而且還是布面的!
  這誠如序文所說,是一篇“象征寫實底童話詩”。無韻的詩,成人的童話。因為作者的博識和敏感,或者竟已超過了一般成人的童話了。其中如金虫的生平,菌類的言行,火螢的理想,螞蟻的平和論,都是實際和幻想的混合。我有些怕,倘不甚留心于生物界現象的,會因此減少若干興趣。但我預覺也有人愛,只要不失赤子之心,而感到什么地方有著“人性和他們的悲痛之所在的大都市”的人們。
  這也誠然是人性的矛盾,而禍福糾纏的悲歡。人在稚齒,追隨“旋儿”,与造化為友。福乎禍乎,稍長而竟求知:怎么樣,是什么,為什么?于是招來了智識欲之具象化:小鬼頭“將知”;逐漸還遇到科學研究的冷酷的精靈:“穿鑿”。童年的夢幻撕成粉碎了;科學的研究呢,“所學的一切的開端,是很好的,——只是他鑽研得越深,那一切也就越凄涼,越黯淡。”——惟有“號碼博士”是幸福者,只要一切的結果,在紙張上變成數目字,他便滿足,算是見了光明了。誰想更進,便得苦痛。為什么呢?原因就在他知道若干,卻未曾知道一切,遂終于是“人類”之一,不能和自然合体,以天地之心為心。約翰正是尋求著這樣一本一看便知一切的書,然而因此反得“將知”,反遇“穿鑿”,終不過以“號碼博士”為師,增加更多的苦痛。直到他在自身中看見神,將徑向“人性和他們的悲痛之所在的大都市”時,才明白這書不在人間,惟從兩處可以覓得:一是“旋儿”,已失的原与自然合体的混沌,一是“永終”——死,未到的复与自然合体的混沌。而且分明看見,他們倆本是同舟……。
  假如我們在异鄉講演,因為言語不同,有人口譯,那是沒有法子的,至多,不過怕他遺漏,錯誤,失了精神。但若譯者另外加些解釋,申明,摘要,甚而至于闡發,我想,大概是講者和听者都要討厭的罷。因此,我也不想再說關于內容的話。
  我也不愿意別人勸我去吃他所愛吃的東西,然而我所愛吃的,卻往往不自覺地勸人吃。看的東西也一樣,《小約翰》即是其一,是自己愛看,又愿意別人也看的書,于是不知不覺,遂有了翻成中文的意思。這意思的發生,大約是很早的,因為我久已覺得仿佛對于作者和讀者,負著一宗很大的債了。
  然而為什么早不開手的呢?“忙”者,飾辭;大原因仍在很有不懂的處所。看去似乎已經懂,一到拔出筆來要譯的時候,卻又疑惑起來了,總而言之,就是外國語的實力不充足。
  前年我确曾決心,要利用暑假中的光陰,仗著一本辭典來走通這條路,而不料并無光陰,我的至少兩三個月的生命,都死在“正人君子”和“學者”們的圍攻里了〔12〕。到去年夏,將离北京,先又記得了這書,便和我多年共事的朋友,曾經幫我譯過《工人綏惠略夫》的齊宗頤君,躲在中央公園的一間紅牆的小屋里,先譯成一部草稿。
  我們的翻譯是每日下午,一定不缺的是身邊一壺好茶葉的茶和身上一大片汗。有時進行得很快,有時爭執得很凶,有時商量,有時誰也想不出适當的譯法。譯得頭昏眼花時,便看看小窗外的日光和綠蔭,心緒漸靜,慢慢地听到高樹上的蟬鳴,這樣地約有一個月。不久我便帶著草稿到廈門大學,想在那里抽空整理,然而沒有工夫;也就住不下去了,那里也有“學者”。于是又帶到廣州的中山大學,想在那里抽空整理,然而又沒有工夫;而且也就住不下去了,那里又來了“學者”。結果是帶著逃進自己的寓所——剛剛租定不到一月的;
  很闊,然而很熱的房子——白云樓。
  荷蘭海邊的沙岡風景,單就本書所描寫,已足令人神往了。我這樓外卻不同:滿天炎熱的陽光,時而如繩的暴雨;前面的小港中是十几只蜑戶〔13〕的船,一船一家,一家一世界,談笑哭罵,具有大都市中的悲歡。也仿佛覺得不知那里有青春的生命淪亡,或者正被殺戮,或者正在呻吟,或者正在“經營腐爛事業”〔14〕和作這事業的材料。然而我卻漸漸知道這雖然沈默的都市中,還有我的生命存在,縱已節節敗退,我實未嘗淪亡。只是不見“火云”〔15〕,時窘陰雨,若明若昧,又像整理這譯稿的時候了。于是以五月二日開手,稍加修正,并且謄清,月底才完,費時又一個月。
  可惜我的老同事齊君現不知漫游何方,自去年分別以來,迄今未通消息,雖有疑難,也無從商酌或爭論了。倘有誤譯,負責自然由我。加以雖然沈默的都市,而時有偵察的眼光,或扮演的函件,或京式的流言〔16〕,來扰耳目,因此執筆又時時流于草率。務欲直譯,文句也反成蹇澀;歐文清晰,我的力量實不足以達之。《小約翰》雖如波勒兌蒙德〔17〕說,所用的是“近于儿童的簡單的語言”,但翻譯起來,卻已夠感困難,而仍得不如意的結果。例如末尾的緊要而有力的一句:“Und mit seinem Begleiter ging er den frostigen Nachtwinde entgegen,den schweren Weg nach der grossen,finstern Stadt,wo die Menschheit war und ihr Weh.”那下半,被我譯成這樣拙劣的“上了走向那大而黑暗的都市即人性和他們的悲痛之所在的艱難的路”了,冗長而且費解,但我別無更好的譯法,因為倘一解散,精神和力量就很不同。然而原譯是极清楚的:上了艱難的路,這路是走向大而黑暗的都市去的,而這都市是人性和他們的悲痛之所在。
  動植物的名字也使我感到不少的困難。我的身邊只有一本《新獨和辭書》〔18〕,從中查出日本名,再從一本《辭林》〔19〕里去查中國字。然而查不出的還有二十餘,這些的譯成,我要感謝周建人〔20〕君在上海給我查考較詳的辭典。但是,我們和自然一向太疏遠了,即使查出了見于書上的名,也不知道實物是怎樣。菊呀松呀,我們是明白的,紫花地丁便有些模胡,蓮馨花(primel)則連譯者也不知道究竟是怎樣的形色,雖然已經依著字典寫下來。有許多是生息在荷蘭沙地上的東西,難怪我們不熟悉,但是,例如虫類中的鼠婦(Kellerassel)和馬陸(Lauferkalfer),我記得在我的故鄉是只要翻開一塊濕地上的斷磚或碎石來就會遇見的。我們稱后一种為“臭婆娘”,因為它渾身發著惡臭;前一种我未曾听到有人叫過它,似乎在我鄉的民間還沒有給它定出名字;廣州卻有:“地豬”。
  和文字的務欲近于直譯相反,人物名卻意譯,因為它是象征。小鬼頭Wistik去年商定的是“蓋然”,現因“蓋”者疑詞,稍有不妥,索性擅改作“將知”了。科學研究的冷酷的精靈Pleuzer即德譯的Klauber,本來最好是譯作“挑剔者”,挑謂挑選,剔謂吹求。但自從陳源〔21〕教授造出“挑剔風潮”這一句妙語以來,我即敬避不用,因為恐怕《閒話》的教導力十分偉大,這譯名也將驀地被解為“挑撥”。以此為學者的別名,則行同刀筆〔22〕,于是又有重罪了,不如簡直譯作“穿鑿”。況且中國之所謂“日鑿一竅而‘混沌’死”〔23〕,也很像他的將約翰從自然中拉開。小姑娘Robinetta我久久不解其義,想譯音;本月中旬托江紹原〔24〕先生設法作最末的查考,几天后就有回信:——
  ROBINETTA一名,韋氏大字典人名錄〔25〕未收入。我因為疑心她与ROBIN是一陰一陽,所以又查ROBIN,看見下面的解釋:——
  ROBIN:是ROBERT的親熱的稱呼,而ROBERT的本訓是“令名赫赫”(!)那么,好了,就譯作“榮儿”。
  英國的民間傳說里,有叫作Robin good fellow〔26〕的,是一种喜歡惡作劇的妖怪。如果荷蘭也有此說,則小姑娘之所以稱為Robinetta者,大概就和這相關。因為她實在和小約翰開了一個可怕的大玩笑。
  《約翰跋妥爾》一名《愛之書》,是《小約翰》的續編,也是結束。我不知道別國可有譯本;但据他同國的波勒兌蒙德說,則“這是一篇象征底散文詩,其中并非敘述或描寫,而是號哭和歡呼”;而且便是他,也“不大懂得”。
  原譯本上賚赫博士的序文,雖然所說的關于本書并不多,但可以略見十九世紀八十年代的荷蘭文學的大概,所以就譯出了。此外我還將兩篇文字作為附錄。一即本書作者拂來特力克望藹覃的評傳,載在《文學的反響》一卷二十一期上的。
  評傳的作者波勒兌蒙德,是那時荷蘭著名的詩人,賚赫的序文上就說及他,但于他的詩頗致不滿。他的文字也奇特,使我譯得很有些害怕,想中止了,但因為究竟可以知道一點望藹覃的那時為止的經歷和作品,便索性將它譯完,算是一种徒勞的工作。末一篇是我的關于翻譯動植物名的小記,沒有多大關系的。
  評傳所講以外及以后的作者的事情,我一點不知道。僅隱約還記得歐洲大戰的時候,精神底勞動者們有一篇反對戰爭的宣言〔27〕,中國也曾譯載在《新青年》上,其中确有一個他的署名。
  一九二七年五月三十日,魯迅于廣州東堤寓樓之西窗下記。

         ※        ※         ※

  〔1〕 《小約翰》 荷蘭作家望·藹覃的長篇童話,象征寫實的童話詩。原作發表于一八八七年,魯迅于一九二六年七月開始与齊宗頤(壽山)合譯,至八月中譯畢。一九二八年一月由北京未名社出版,列為《未名叢刊》之一。本書正文及其它各篇,除《引言》外,均未在報刊發表過。
  望·藹覃(F.W.Van Eeden,1860—1932)是醫師,又是作家。他是《新前導》雜志的主持人之一,《小約翰》最初即在這刊物上發表。主要作品有長詩《愛倫》、詩劇《弟兄們》、長篇小說《死之深淵》等。
Frederik Willem van Eeden (3 April 1860, Haarlem – 16 June 1932, Bussum) was a late 19th-century and early 20th-century Dutch writer and psychiatrist. He was a leading member of the Tachtigers, and had top billing among the editors of De Nieuwe Gids (The New Guide) during its celebrated first few years of publication, starting in 1885.
His best known written work, "De Kleine Johannes" ("Little Johannes"), which first appeared in the premiere issue of De Nieuwe Gids, was a fantastical adventure of an everyman who grows up to face the harsh realities of the world around him and the emptiness of hopes for a better afterlife, but ultimately finding meaning in serving the good of those around him. This ethic is memorialized in the line "Waar de mensheid is, en haar weedom, daar is mijn weg." ("Where mankind is, and her woe, there is my path.")
英譯本
http://www.gutenberg.org/cache/epub/40656/pg40656.txt


  〔2〕 本篇曾以《〈小約翰〉序》為題,最初發表于一九二七年六月二十六日《語絲》周刊第一三七期,后印入《小約翰》單行本。
  〔3〕 《馬上支日記》 收入《華蓋集續編》。
  〔4〕 丸善書店 日本東京神田區的一家外文書店。
  〔5〕 那一暑假 指一九二五年暑假。當時段祺瑞、章士釗正加緊鎮壓北京女子師范大學的學生運動,并迫害魯迅,幫閒文人現代評論派也參加了對魯迅的圍攻。所以這里說“過得比別的時候還艱難”。
  〔6〕 《文學的反響》 關于文藝評論的德語雜志,在本世紀三十年代仍繼續出版。
  〔7〕 神田區 日本東京的中心區,書店的集中地。
  〔8〕 過屠門而大嚼 語見《文選》曹植的《与吳季重書》:“過屠門而大嚼,雖不得肉,亦且快意。”
  〔9〕 南江堂 當時日本東京的一家書店。
  〔10〕 德語:《內外國文學叢書》,奧托·亨德爾出版社,在扎勒河邊之哈勒。
  〔11〕 芬涅 Pfennig的音譯,又譯芬尼,德國貨幣名,一百芬尼合一馬克。
  〔12〕 魯迅于一九二六年八月間离京去廈門大學任教。這里的“正人君子”、“學者”,指陳源(西瀅)、顧頡剛等人。魯迅因對廈大不滿辭職,于一九二七年一月去廣州中山大學任教。不久顧頡剛也從廈大到了中山大學。
  〔13〕 蜑戶 即蛋戶,又作蛋民。舊時用來稱在廣東、福建、廣西沿海港灣和內河從事漁業和水上運輸業的水上居民,多以船為家。
  〔14〕 “經營腐爛事業” 原語見《小約翰》譯本“附錄”兌·蒙德所作的作者評傳《拂來特力克·望·藹覃》:“將可怜的幼小的約翰,領到墳墓之間,死尸之間,蛆虫之間,那在經營腐爛事業的……”
  〔15〕 “火云” 在《小約翰》全書將結束時,約翰望見了“火云”:“他一瞥道路的遠的那一端。在大火云所圍繞的明亮的空間之中,也看見一個小小的黑色的形相。”
  〔16〕 偵察的眼光 一九二七年魯迅在中山大學任職期間,正值國民党反動派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的前后,政治環境复雜。這年九月三日魯迅致李小峰的信中曾說起他到廣州后的情形:“訪問的,研究的,談文學的,偵探思想的,要做序,題簽的,請演說的,鬧得個不亦樂乎。”(見《而已集·通信》)扮演的函件,指中山大學校方發出的對魯迅辭職的所謂慰留信。京式的流言,指類似魯迅在北京時段祺瑞反動政府的幫閒文人現代評論派對魯迅的造謠、誣蔑。
  〔17〕 波勒兌蒙德(P.de Mont,1857—1931) 通譯波爾·德·蒙特,比利時詩人、評論家。著有《洛勒萊》、《飛蝶》、《夏天的火焰》等詩集。他曾在《拂來特力克·望·藹覃》一文中說:《小約翰》“全体的表現”“近乎儿童的簡單的語言”。
  〔18〕 《新獨和辭書》 即《新德日辭書》。日文稱德語為獨語;
  和,日本之异稱。
  〔19〕 《辭林》 日語辭典,金澤庄三郎編,一九二七年日本東京三省堂書店發行。
  〔20〕 周建人 字喬峰,魯迅的三弟,生物學家。當時是上海商務印書館的編輯。
  〔21〕 陳源(1896—1970) 字通伯,筆名西瀅,江蘇無錫人,現代評論派的主要成員。當時任北京大學教授。“挑剔風潮”是陳源在《現代評論》第一卷第二十五期(一九二五年五月三十日)《閒話》中攻擊支持女師大學生運動的魯迅等人的話。魯迅在《華蓋集·我的“籍”和“系”》中指出陳源誤用“挑剔”一詞:“我常常要‘挑剔’文字是确的,至于‘挑剔風潮’這一种連字面都不通的陰謀,我至今還不知道是怎樣的做法。”
  〔22〕 刀筆 這里意指“刀筆吏”。古代稱辦理文書的官吏為刀筆吏,后也用以稱一般舞文弄墨的訟師。陳源在《致志摩》的公開信(載一九二六年一月三十日《晨報副刊》)中罵魯迅“是做了十几年官的刑名師爺”和“刀筆吏”。
  〔23〕 “日鑿一竅而混沌死” 語出《庄子·應帝王》:“南海之帝為儵,北海之帝為忽,中央之帝為混沌。儵与忽時相与遇于混沌之地,混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謀報混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竅,以視、听、食、息;此獨無有,嘗試鑿之。’日鑿一竅,七日而混沌死。”
  〔24〕 江紹原 安徽旌德人,曾任北京大學講師,一九二七年与魯迅同在中山大學任教,著有《發須爪》等書。
  〔25〕 韋氏大字典人名錄 美國詞書編纂家韋白斯特(N.Web-ster,1758—1843)所編《英語大字典》卷末附錄的人名詞典。《韋氏大字典》最初于一八二八年完成,后來迭有增編。
  〔26〕 Robin good fellow 英語:好家伙羅賓。相傳是專愛与人搗蛋的小妖。
  〔27〕 反對戰爭的宣言 指法國作家羅曼·羅蘭于一九一九年三月起草的《精神獨立宣言》,在同年六月二十九日巴黎的《人道報》上發表,各國作家參加簽名者甚多。這宣言曾由張崧年譯出,發表于《新青年》月刊第七卷第一號(一九一九年十二月)。


動植物譯名小記〔1〕


  關于動植物的譯名,我已經隨文解釋過几個了,意有未盡,再寫一點。
  我現在頗記得我那剩在北京的几本陳舊的關于動植物的書籍。當此“討赤”〔2〕之秋,不知道它們無恙否?該還不至于犯禁罷?然而雖在“革命策源地”〔3〕的廣州,我也還不敢妄想從容;為從速完結一件心愿起見,就取些巧,寫信去問在上海的周建人君去。我們的函件往返是七回,還好,信封上背著各种什么什么檢查訖的印記,平安地遞到了,不過慢一點。
  但這函商的結果也并不好。因為他可查的德文書也只有Her^twig〔4〕的動物學和Strassburger〔5〕的植物學,自此查得學名,然后再查中國名。他又引用了几回中國唯一的《植物學大辭典》〔6〕。
  但那大辭典上的名目,雖然都是中國字,有許多其實乃是日本名。日本的書上确也常用中國的舊名,而大多數還是他們的話,無非寫成了漢字。倘若照樣搬來,結果即等于沒有。我以為是不大妥當的。
  只是中國的舊名也太難。有許多字我就不認識,連字音也讀不清;要知道它的形狀,去查書,又往往不得要領。經學家對于《毛詩》〔7〕上的鳥獸草木虫魚,小學家對于《爾雅》〔8〕上的釋草釋木之類,醫學家對于《本草》〔9〕上的許多動植,一向就終于注釋不明白,雖然大家也七手八腳寫下了許多書。我想,將來如果有專心的生物學家,單是對于名目,除采取可用的舊名之外,還須博訪各處的俗名,擇其較通行而合用者,定為正名,不足,又益以新制,則別的且不說,單是譯書就便當得遠了。
  以下,我將要說的照著本書的章次,來零碎說几樣。
  第一章開頭不久的一种植物Kerbel就無法可想。這是屬于傘形科的,學名Anthriscus。但查不出中國的譯名,我又不解其義,只好譯音:凱白勒〔10〕。幸而它只出來了一回,就不見了。日本叫做□□□。
  第二章也有几种:——
  Buche是歐洲极普通的樹木,葉卵圓形而薄,下面有毛,樹皮褐色,木材可作种种之用,果實可食。日本叫作模(Buna),他們又考定中國稱為山毛櫸。《本草別錄》〔11〕云:“櫸樹,山中處處有之,皮似檀槐,葉如櫟槲。”很近似。而《植物學大辭典》又稱。鞍者,柏也,今不据用。
  約翰看見一個藍色的水蜻蜓(Libelle)時,想道:“這是一個蛾儿罷。”蛾儿原文是Feuerschmetterling,意云火胡蝶。
  中國名無可查考,但恐非胡蝶;我初疑是紅蜻蜓,而上文明明云藍色,則又不然。現在姑且譯作蛾儿,以待識者指教。
  旋花(Winde)一名鼓子花,中國也到處都有的。自生原野上,葉作戟形或箭鏃形,花如牽牛花,色淡紅或白,午前開,午后萎,所以日本謂之晝顏。
  旋儿手里總愛拿一朵花。他先前拿過燕子花(Iris);在第三章上,卻換了Maiglolckchen(五月鐘儿)了,也就是Maiblume(五月花)。中國近來有兩個譯名:君影草,鈴蘭。
  都是日本名。現用后一名,因為比較地可解。
  第四章里有三种禽鳥,都是屬于燕雀類的:——
  一,pirol。日本人說中國叫“剖葦”,他們叫“葦切”。形似鶯,腹白,尾長,夏天居葦叢中,善鳴噪。我現在譯作鷦鷯,不知對否。
  二,Meise。身子很小,嘴小而尖,善鳴。頭和翅子是黑的,兩頰卻白,所以中國稱為白頰鳥。我幼小居故鄉時,听得農人叫它“張飛鳥”。
  三,Amsel。背蒼灰色,胸腹灰青,有黑斑;性机敏,善于飛翔。日本的《辭林》以為即中國的白頭鳥。
  第五章上還有兩個燕雀類的鳥名:Rohrdrossel und Drossel。無從考查,只得姑且直譯為葦雀和嗌雀。但小說用字,沒有科學上那么縝密,也許兩者還是同一的東西。
  熱心于交談的兩种毒菌,黑而胖的鬼菌(Teufelsschwa-mm)和細長而紅,且有斑點的捕蠅菌(Fliegenschwamm),都是直譯,只是“捕”字是添上去的。捕蠅菌引以自比的鳥莓(Vogelbeere),也是直譯,但我們因為莓字,還可以推見這果實是紅質白點,好像桑葚一般的東西。《植物學大辭典》稱為七度灶,是日本名Nanakamado的直譯,而添了一個“度”字。
  將种子從孔中噴出,自以為大幸福的小菌,我記得中國叫作酸漿菌,因為它的形狀,頗像酸漿草的果實。但忘了來源,不敢用了;索性直譯德語的Erdstern,謂之地星。《植物學大辭典》稱為土星菌,我想,大約是譯英語的Earthstar的,但這Earth我以為也不如譯作“地”,免得和天空中的土星相混。
  第六章的霍布草(Hopfen)是譯音的,根据了《化學衛生論》〔12〕。
  紅膆鳥(Rotkehlchen)是譯意的。這鳥也屬于燕雀類,嘴闊而尖,腹白,頭和背赤褐色,鳴聲可愛。中國叫作知更雀。
  第七章的翠菊是Aster;莘尼亞是Zinnia的音譯,日本稱為百日草。
  第八章開首的春天的先驅是松雪草(Schneeglolckchen),德國叫它雪鐘儿。接著開花的是紫花地丁(Veilchen),其實并不一定是紫色的,也有人譯作堇草。最后才開蓮馨花(Pri-mel od.Schlusselblume),日本叫櫻草,《辭林》云:“屬櫻草科,自生山野間。葉作卵狀心形。花莖長,頂生傘狀的花序。花紅紫色,或白色;狀似櫻花,故有此名。”
  這回在窗外常春藤上吵鬧的白頭翁鳥,是Star的翻譯,不是第四章所說的白頭鳥了。但也屬于燕雀類,形似鳩而小,全体灰黑色,頂白;栖息野外,造巢樹上,成群飛鳴,一名白頭發。
  約翰講的池中的動物,也是我們所要詳細知道的。但水甲虫是Wasserkalfer的直譯,不知其詳。水蜘蛛(Wasserlalufer)其實也并非蜘蛛,不過形狀相像,長只五六分,全身淡黑色而有光澤,往往群集水面。《辭林》云:中國名水黽〔13〕。因為過于古雅,所以不用。鯢魚(Salamander)是兩栖類的動物,狀似蜥蜴,灰黑色,居池水或溪水中,中國有些地方簡直以供食用。刺魚原譯作Stichling,我想這是不對的,因為它是生在深海的底里的魚。Stachelfisch才是淡水中的小魚,背部及腹部有硬刺,長約一尺,在水底的水草的莖葉或須根間作窠,產卵于內。日本稱前一种為硬鰭魚,俗名絲魚;后一种為棘鰭魚。
  Massliebchen〔14〕不知中國何名,姑且用日本名,曰雛菊。
  小約翰自從失掉了旋儿,其次榮儿之后,和花卉虫鳥們也疏遠了。但在第九章上還記著他遇見兩种高傲的黃色的夏花:Nachtkerze und Kolnigskerze,直譯起來,是夜燭和王燭,學名Oenother biennis et Verbascum thapsus.兩种都是歐洲的植物,中國沒有名目的。前一种近來輸入得頗多;許多譯籍上都沿用日本名:月見草,月見者,玩月也,因為它是傍晚開的。但北京的花儿匠卻曾另立了一個名字,就是月下香;我曾經采用在《桃色的云》里,現在還仍舊。后一种不知道底細,只得直譯德國名。
  第十一章是凄慘的游覽墳墓的場面,當然不會再看見有趣的生物了。穿鑿念動黑暗的咒文,招來的虫們,約翰所認識的有五种。蚯蚓和蜈蚣,我想,我們也誰都認識它,和約翰有同等程度的。鼠婦和馬陸較為生疏,但我已在引言里說過了。獨有給他們打燈籠的Ohrwurm,我的《新獨和辭書》上注道:蠼□。雖然明明譯成了方塊字,而且确是中國名,其實還是和Ohrwurm一樣地不能懂,因為我終于不知道這究竟是怎樣的東西。放出“學者”的本領來查古書,有的,《玉篇》〔15〕云:“蛷□,虫名;亦名蠼□。”還有《博雅》〔16〕云:“蛷□,蟹蛷也。”也不得要領。我也只好私淑號碼博士,看見中國式的號碼便算滿足了。還有一個最末的手段,是譯一段日本的《辭林》來說明它的形狀:“屬于直翅類中蠼□科的昆虫。
  体長一寸許;全身黑褐色而有黃色的腳。無翅;有触角二十節。尾端有歧,以挾小虫之類。”
  第十四章以Sandaluglein為沙眸子,是直譯的,本文就說明著是一种小蝴蝶。
  還有一個munze,我的《新獨和辭書》上除了貨幣之外,沒有別的解釋。喬峰來信云:“查德文分類學上均無此名。后在一种德文字典上查得munze可作minze解一語,而minze則薄荷也。我想,大概不錯的。”這樣,就譯為薄荷。
  一九二七年六月十四日寫訖。魯迅。

         ※        ※         ※

  〔1〕 本篇最初印入一九二八年一月北京未名社出版的《小約翰》。
  〔2〕 “討赤” 原是北洋軍閥常用的一個政治口號,他們往往把一切共產主義的、革命的、稍帶進步色彩的、以至為他們所敵視的各种事物統稱之為“赤化”,而把他們對此采取的戰爭行動和鎮壓措施稱為“討赤”。魯迅作本篇時正是奉系軍閥盤踞北京,以“討赤”為名大搞白色恐怖的時候。
  〔3〕 “革命策源地” 廣東是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最早的革命根据地,所以當時曾被稱為“革命的策源地”。魯迅作本篇已在一九一七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之后,所以說“不敢妄想從容”。
  〔4〕 Hertwig 赫爾特維希(R.von Hertwig,1850—1937),德國動物學家。
  〔5〕 Strassburger 施特拉斯布格(E.Strassburger,1844—1912),德國植物學家。
  〔6〕 《植物學大辭典》 杜亞泉等編輯,一九一八年二月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
  〔7〕 經學家 研究儒家經籍的學者。《毛詩》,即《詩經》。《詩經》的古文學派,相傳為西漢初年毛亨、毛萇所傳,故稱《毛詩》。三國吳陸璣著有《毛詩草木鳥獸虫魚疏》,是一部注解《毛詩》中的動植物的專書。
  〔8〕 小學家 研究語言文字的學者;漢代稱文字學為小學。《爾雅》,中國最早解釋詞義的專書,作者不詳,全書共十九篇,前三篇為一般詞語,其下各篇則為各种名物的解釋。
  〔9〕 《本草》 記載中醫藥物的專書,統稱《本草》,如《神農本草經》、《本草綱目》;藥物包括金石及動植物等。
  〔10〕 凱白勒 荷蘭語作Nachtegalskruid,意云“夜鶯草”。An^thriscus,峨參屬。
  〔11〕 《本草別錄》 又名《名醫別錄》,南朝梁陶弘景著,原書已佚,其內容曾錄入《重修政和經史證類備用本草》(簡稱《證類本草》)一書。魯迅的引文見該書卷十四。
  〔12〕 《化學衛生論》 一部關于營養學的書,英國真司騰著,羅以斯增訂,傅蘭雅譯,計四卷三十三章,一八七九年上海廣學會出版。霍布,通譯忽布,見該書第十六章《論忽布花等醉性之質》。
  〔13〕 水黽 亦名水馬,栖息于池沼的小虫。
  〔14〕 Massliebchen 學名Bellis perennis,《植物學大辭典》的譯名是延命菊,《英拉漢植物名稱》則譯為雛菊。
  〔15〕 《玉篇》 南朝梁顧野王編撰,唐孫強增加,宋陳彭年等重修,体例仿《說文解字》的古代字書之一,計三十卷。
  〔16〕 《博雅》 三國魏張揖編撰,研究古代詞匯和注釋的詞書,篇目次序据《爾雅》,共十卷,原題《廣雅》,因避隋煬帝諱改名《博雅》。



*****


曾為《小約翰》設計書封魯迅的合作作品(圖)

2009年10月09日11:04    來源:中華讀書報   


魯迅與柔石銅像


魯迅設計的《小約翰》書封

    “合作作品”是個籠統說法,嚴格講應分為兩類:一是兩位或兩位以上作者共同完成作品,其成果以及相應的權利不可分割;一是兩位或兩位以上作者各自完成作品的一部分,或將各自完成的作品匯集成書,其成果以及相應的權利可以分割。     
前一類,如雅各布·格林和威廉·格林合作蒐集整理《兒童與家庭童話集》、《德國傳說》;埃德蒙德龔古爾和茹爾德龔古爾合作創作《夏爾德馬依》、《修女菲洛梅娜》、《熱曼妮·拉塞特》、《勒內·普莫蘭》、《瑪耐特薩洛蒙》等;博爾赫斯與比奧伊·卡薩雷斯用本名和幾種筆名合作創作《堂伊西德羅·帕羅迪的六個問題》、《兩個值得記憶的幻想》、《一種死亡模式》、《天使與地獄》、 《布斯托斯·多梅克的記事》、《布斯托斯·多梅克的新記事》等,博爾赫斯與比奧伊·卡薩雷斯、西爾維娜·奧坎波合作編輯《幻想作品選》和《阿根廷詩選》;曼弗雷德·班寧頓·李和弗里德里克·丹奈以“埃勒里·奎因”的筆名合作創作大量偵探小說,— —據說,在大部分情況下,丹奈先擬定提綱,再由李完成作品。在中國,則有師陀、朱梵(柯靈)合作改編高爾基的《夜店》,——師陀在《〈夜店〉贅言》中介紹:“我們經過幾次討論,便開始動手,柯靈改前兩幕,我改後兩幕。”又有孔厥、袁靜合著《新兒女英雄傳》。《新兒女英雄傳》1949年10月由海燕書店出版,1956年11月人民文學出版社重出,“出版說明”有云:“小說的作者之一——孔厥,後來由於道德墮落,為人民唾棄;但這並不影響這本書存在的價值。孔厥在小說的創作過程中,實際參加過一定的勞動,因此仍然保存了原來的署名。”正可說明此種合作作品不可分割的性質。     

後一類,如1879年法國六位標榜自然主義的文人在左拉的梅塘別墅聚會,商定各寫一篇以普法戰爭為背景的短篇小說,左拉作《磨坊之役》,莫泊桑作《羊脂球》,於斯曼作《背包在肩》,塞亞爾作《國破人亡》,埃尼克作《大七事件》,亞歷克西作《戰鬥之後》,匯集成《梅塘之夜》一書於次年出版。又如1909年俄國出版《路標》文集,收錄了別爾嘉耶夫、布爾加科夫、司徒盧威、伊茲戈耶夫、基斯嘉科夫斯基、弗蘭克和格爾申宗等七位文化保守主義代表人物的作品。在中國則有《人權論集》,包括胡適的序言和六篇文章,羅隆基的三篇文章和梁實秋的一篇文章,1930年1月由新月出版社出版。     

魯迅也有一些合作作品。屬於第一類的,有1906年5月上海普及書局出版的《中國礦產志》,署“江寧顧瑯會稽周樹人合纂”,馬良所作序云:“顧週兩君學礦多年,頗有心得,慨祖國地大物博之無稽,爰著《中國礦產志》一冊,……”後由唐弢編入《魯迅全集補遺續編》。     

還有1928年1月未名社出版的《小約翰》,魯迅在《馬上支日記》中提到係與齊壽山“同譯”,而在《〈小約翰〉引言》中則說,“和我多年共事的朋友,曾經幫我譯過《工人綏惠略夫》的齊宗頤君,躲在中央公園的一間紅牆的小屋裡,先譯成一部草稿”;後自行整理譯稿,“稍加修正,並且謄清”。“可惜我的老同事齊君現不知漫遊何方,自去年分別以來,迄今未通消息,雖有疑難,也無從商酌或爭論了。倘有誤譯,負責自然由我。”出版時署“魯迅譯”。該書收入1938年版《魯迅全集》和1958年版《魯迅譯文集》。     

1929年11月上海春潮書局出版的海爾密尼亞·至爾·妙倫著《小彼得》,魯迅在《〈小彼得〉譯本序》中說:“這連貫的童話六篇,原是日本林房雄的譯本(1927年東京曉星閣出版),我選給譯者,作為學習日文之用的。逐次學過,就順手譯出,結果是成了這一部中文的書。但是,凡學習外國文字的,開手不久便選讀童話,我以為不能算不對,然而開手就翻譯童話,卻很有些不相宜的地方,因為每容易拘泥原文,不敢意譯,令讀者看得費力。這譯本原先就很有這弊病,所以我當校改之際,就大加改譯了一通,比較地近於流暢了。——這也就是說,倘因此而生出不妥之處來,也已經是校改者的責任。”似乎性質與《小約翰》相近。然此書譯者署名“許霞”,這是許廣平的原名;魯迅自己嘗用筆名“許遐”,卻未用過“許霞”。在魯迅自訂《魯迅譯著書目》中,《小彼得》未與《小約翰》等並列,而屬於“譯著之外,又有”之“所校訂者”,註明“許霞譯” ,與柔石作《二月》、葉永蓁作《小小十年》、韋叢蕪譯《窮人》、李霽野譯《黑假面人》、梅川譯《紅笑》、周建人譯《進化與退化》、柔石譯《浮士德與城》、賀非譯《靜靜的頓河》和侍桁譯《鐵甲列車第一四-六九》同歸一類。      1933年12月榮寶齋影印的《北平箋譜》,署“魯迅西諦編”,據書末所附鄭振鐸《訪箋雜記》,係由鄭氏“搜訪箋樣”,而魯迅“負最後選擇的責任”,兩位編者的成果與權利亦無法分割。     

屬於第二類的,有1909年2月和6月在東京出版的“會稽周氏兄弟纂譯”《域外小說集》,第一冊之《謾》和《默》,第二冊之《四日》署“樹人譯”,餘均署“作人譯”。1921年上海群益書社出版《域外小說集》增訂本,署“周作人譯”,序中仍聲明:“其中的迦爾洵的《四日》,安特來夫的《謾》和《默》這三篇,是我的大哥翻譯的。”類似情況有1922年5月和1923年6月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的《現代小說譯叢(第一集)》和《現代日本小說集》,前者署“周作人譯”,後者署“周作人編譯”,但二書序言分別說明:“其中三篇(《微笑》、《白母親》與《猶太人》)是我的兄弟建人譯的,而安特來夫,契裡珂夫,阿爾志跋綏夫各二篇,跋佐夫,亢德與亞勒吉阿各一篇,卻是魯迅君的翻譯,現在得了他的讚同,也收在這集子裡了。”“這裡邊夏目,森,有島,江口,菊池,芥川等六人的作品,是魯迅君翻譯,其餘是我所譯的。”魯迅所譯以後均分割出,收入1938年版《魯迅全集》和1958年版《魯迅譯文集》。    

 魯迅1930年所譯刈米達夫著《藥用植物》,收入1936年6月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的《藥用植物及其他》一書,署“樂文等譯著”。《藥用植物》列為上編,下編《其他藥用植物》包括許炳熙、陳陽均等所作五篇論文。《藥用植物》以後被分割出,作為附編收 ​​入1938年版《魯迅全集》。     

1929年4月和9月朝花社出版《近代世界短篇小說集(1):奇劍及其他》和《近代世界短篇小說集(2):在沙漠上及其他》,卷首均有魯迅以“朝花社同人”名義所撰《小引》,前一種收短篇小說十三篇,其中迦爾洵作《一篇很短的傳奇》,淑雪兼珂作《貴家婦女》、《波蘭姑娘》,腓立普作《食人人種的話》、《捕獅》系魯迅所譯,另有柔石譯一篇,真吾譯五篇,梅川譯兩篇;後二種收短篇小說十二篇,其中巴羅哈作《放浪者伊利沙闢台》、《跋司珂族的人們》,倫支作《在沙漠上》,雅各武萊夫作《農夫》系魯迅所譯,另有真吾、柔石各譯四篇。魯迅譯作後被分割出,收入1938年版《魯迅全集》和1958年版《魯迅譯文集》,但卻沒有保留《近代世界短篇小說集》這名目。     

1922年7月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的《愛羅先珂童話集》署“魯迅譯”,1933年1月和3月上海良友圖書印刷公司出版的《豎琴》和《一天的工作》署“魯迅編譯” ,其實也是合作作品。魯迅在《〈愛羅先珂童話集〉序》中說:“本集的十二篇文章中,《自敘傳》和《為跌下而造的塔》是胡愈之先生譯的,《虹之國》是馥泉先生譯的,其餘是我譯的。”《豎琴》所收十篇,魯迅譯七篇,柔石譯兩篇,靖華譯一篇;《一天的工作》所收十篇,魯迅譯八篇,文尹譯包括用作書名的《一天的工作》在內的兩篇。二書本系魯迅擬編《新俄小說家二十人集》之上下冊;後良友圖書印刷公司建議將兩冊合編為《蘇聯作家二十人集》,魯迅表示:“《豎琴》和《一天的工作》可以如來信所示,合為一本。新的書名很好。序文也可以合為一篇。”(1936年7月7日致趙家璧)該合集於1936年7月出版。1938年版《魯迅全集》已將《愛羅先珂童話集》裡非魯迅所譯者分割出,1958年版《魯迅譯文集》中,《豎琴》和《一天的工作》裡非魯迅所譯者也被分割出去。    

 1933年4月上海青光書局出版的“魯迅與景宋的通信”《兩地書》,也應歸在這一類裡。魯迅1932年8月17日致許壽裳:“上海近已稍涼,但弟仍一無所作,為啖飯計,擬整理弟與景宋通信,付書坊出版以圖版稅,昨今一看,雖不肉麻,而亦無大意義,故是否編定,亦未決也。”1932年10月20日致李小峰:“通信正在鈔錄,尚不到三分之一,全部約當有十四五萬字,則抄成恐當在年底。成後我當看一遍並作序,也略需時,總之今年恐不能付印了。”1932年10月31日日記:“夜排比《兩地書》迄,凡分三集。”1933年1月13日日記:“复閱《兩地書》迄。”《兩地書》收錄的是魯迅與許廣平1925年3至7月,1926年9月至1927年1月和1929年5至6月的通信。這是一部“往來書信集”。類似編法,國內此前有1920年5月上海亞東圖書館出版的田漢、宗白華、郭沫若著《三葉集》,——田漢稱之為“中國的《少年維特之煩惱》”;後來又有《張元濟傅增湘論書尺牘》、《張元濟蔡元培來往書信集》、《陳垣往來書信集》、《胡適來往書信選》、《論學談詩二十年:胡適與楊聯陞往來書信集》、 《胡適王重民先生往來書信集》、《周作人與鮑耀明通信集》、《李劼人晚年書信集》、《暮年上娛:葉聖陶俞平伯書信集》、《涸轍舊簡:葉聖陶賈祖璋京閩通信集》等。國外則有《列·尼·托爾斯泰與俄國作家通信集》、《E。B。懷特書信選集》、《川端康成·三島由紀夫往來書簡集》等。這其中有些為他人編輯,或與《兩地書》性質稍有差異;然《E。B。懷特書信選集》編者是E。B。懷特一位老友之女多蘿西·洛布拉諾·戈思,得到了作者的認可;《三葉集》則由田漢、宗白華、郭沫若自己編就。    

 “往來書信集”的好處,誠如《列·尼·托爾斯泰與俄國作家通信集》編者蘇·阿·羅扎諾娃所說:“你來我往的通信可以使人聽到對話雙方的聲音,信中包含的內容揭示著他們的相互關係和對周圍世界態度的性質,以及雙方個性本身各自具有的特點。”但是書信還有另外一種編選方式,即只收一方所作。這樣的書信集或包括書信的全集,如《田漢全集》、《宗白華全集》和《郭沫若全集》等,相當常見。況且,存留世間的書信很多已是“有來無往”。就連《兩地書》也不完整,如“第一集北京”中,許廣平1925年5月9日信前,“其間缺魯迅5月8日信一封”;魯迅同年5月30日信前,“其間缺廣平留字一紙”;魯迅6月28日信“前缺”,此前“其間當有缺失,約二三封”;魯迅6月29日信前,“此間缺廣平28日信一封”;魯迅7月9日信前,“其間當缺往來信札數封,不知確數”,——即如魯迅所說:“其中雖然有些缺少,但恐怕是自己當時沒有留心,早經遺失,並不是由於什麼官災兵燹的。”由此可知一方信件作為作品的獨立性,未必非得依賴另一方信件的存在、依賴與另一方信件的對應關係得以成立。即使是“情書”,如卡夫卡的《致菲莉斯》、《緻密倫娜》也只是一方之作。1946年10月魯迅全集出版社出版的許廣平編《魯迅書簡》,以及1958年版、1981年版和2005年版《魯迅全集》,均只收錄魯迅的信件。2005年版《魯迅全集》收錄了《兩地書》中魯迅的原信,而未收錄許廣平的原信,實際上已經對這批往來書信作了分割。如果以書名《兩地書》為由認為其中內容不可分割,那麼前述《一天的工作》、《蘇聯作家二十人集》的書名和《域外小說集》“會稽周氏兄弟纂譯”的署名也應視為同樣的限定。附帶說一句,對比原信,魯迅編輯出版《兩地書》時多有改動,大概已不宜當做他與許廣平的私人通信看了。(止庵)

林語堂《平心論高鶚》《八十自敘》《信仰之旅: 論東西方的哲學與宗教》(林語堂)/老舍和朋友们

$
0
0


夏濟安先生"白話文與新詩" (此篇反硬譯又談學子受翻譯的影響*)中曾嘆此consent 有時的意思是"依"
可是學生都只記字典說的'同意"
--夏濟安選集台北志文出版社初版,1971年 頁7 / 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今日重翻月遠景版(1980)的林語堂先生的《
八十自敘》它的翻譯
正是中學生的
水準


《信仰之旅: 論東西方的哲學與宗教》From Pagan to Christian by Lin Yutang台北:道聲 1976
本書翻譯大體沒問題
只是將
Bismarck was also elevated to the rank of prince and given a Friedrichsruh estate. 的prince 翻譯成王子應該是錯的
可能是諸侯或親王
日文翻為"公"
3(英国以外の国の)公爵, …公(⇒DUKE 2);(公国・小国の)君主, (大)公
Prince Bismark
(ドイツの)ビスマルク公

林語堂《平心論高鶚》

林語堂的紅學論述《平心論高鶚》,四種版本 :

一、《平心論高鶚》,文星叢刊148,文星書店,1966年7月25日初版,繁體右翻書,132頁。

二、《平心論高鶚》,文史新刊67,傳記文學社,1969年12月1日初版,繁體右翻書,136頁。

三、《眼前春色夢中人-林語堂平心論紅樓》,陜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11月初版,簡體左翻書,247頁。


以上書影和簡述:鏡中書寫: 紅學筆記:林語堂《平心論高鶚》及《眼前春色夢中人》
---

四 《平心論高鶚》北京: 群言 2011 有胡適 1921年論文和俞平伯的主要紅學作品當(長)附錄

***

老舍和朋友们

老舍和朋友们
作者: 舒济 编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 1991-10
页数:668
定价: 9.55
装帧:平装
ISBN: 9787108001405


老舍寫和朋友23篇 和 85篇朋友寫老舍

林語堂 《蘇東坡傳》

$
0
0


林語堂《蘇東坡傳》第二十章國畫


譯者序
原序
第01章 文忠公第02章 眉山第03章 童年与青年
第04章 應試第05章 父与子第06章 神、鬼、人
第07章 王安石變法第08章 拗相公第09章 人的惡行
第10章 兩兄弟第11章 詩人、名妓、高僧第12章 抗暴詩
第13章 黃樓第14章 逮捕与審判第15章 東坡居士
第16章 赤壁賦第17章 瑜珈与煉丹第18章 浪跡天涯
第19章 太后恩寵第20章 國畫第21章 謙退之道
第22章 工程与賑災第23章 百姓之友第24章 二度迫害
第25章 岭南流放第26章 仙居第27章 域外
第28章 終了


第二十章 國畫


  蘇東坡天才橫溢,神完气足,在中國藝術上,尤其是表現中國筆墨歡愉的情趣上,他能獨創一派,這是不足為奇的。蘇東坡最重要的消遣,是他的“戲墨”之 作,因為他的創造注的藝術沖動非此不足以得到自由發揮而給中國藝術留下不朽的影響。蘇東坡不僅創了他有名的墨竹,他也創造了中國的文人畫。他和年輕藝術家 米芾共同創造了以后在中國最富有特性与代表風格的中國畫。中國繪畫的南派重視一气呵成快速運筆的節奏感,這一派誠然是在唐朝吳道子和王維的筆下所建立,与 北派李思訓之金碧朱紅工筆細描是顯然有別。可是,在宋朝,印象派的文人畫終于奠定了基礎。這一派,重點在于气韻的生動与藝術家堅強的主觀性,其中含有的藝 術原理与技巧對現代藝術自有其重要性。

  由蘇東坡、米芾、黃庭堅所保存下來的藝術批評之中,我們能看出文人畫在蘇東坡生活里的起源,真是一件幸事。這几位文人都是詩人、書法家、畫 家。我們首先必須弄清楚的是,在中國是書畫同源的。在技巧,在工具材料,在批評的精神与原理,都是如此。若不懂中國書法中的美學原理,就不能了解中國畫南 派的起源。因為中國南派畫之始祖,蘇東坡是其一,都是在中國詩的精神中涵養有素的,并且在運用筆墨的技巧都已通其奧妙,而且對中國書法的結构与气勢的原理 都已窺其真詮。書法為中國繪畫提供其技巧与美的原理,詩則提供畫的精神与气韻情調的重要,以及對大自然的聲色气味泛神性的喜悅。

  在蘇東坡降生之前,中國已經有丰厚的藝術傳統,在書法繪畫兩方面皆然。蘇東坡自幼年即仰慕吳道子。他在黃州那些年,一直傾其全部時光致力于繪 畫。現在所有他的詩畫朋友都已集會在京師,而气氛也极利于他在詩畫上的創造,正如一個奕棋高手發現了城中另一個奕棋高手之后,他的生活便會有所改變,同樣 蘇東坡的生活現在也改變了。他畢竟是個文人,不是個政客。既然是文人,他的要務仍然离不開紙墨筆硯。他的門人,也都是出色的文人,不斷在他的書齋中流連盤 桓。米芾后來成為宋朝杰出的畫家,曾經有一次,他喜愛自己在懸崖峭壁所畫的默然無色的巨石那雄偉的气魄,他乃以“丈人”之名稱之。他自稱“米顛”,別人也 以此名相稱。米,蘇,李(李公微),這宋朝三大家,現在時常在一處。

  這一群文人時常在彼此的家中相會,飲酒,進餐,笑謔,作詩,而大部分時間都在陶然佳境中過活。此等時光,蘇米李三人往往走近書案,紙筆墨都在 眼前。如果一個人開始作畫,作詩,或寫字,別人便作壁上觀,或也技養而參加,為補上詩句,或增加題跋,當時的情況与气氛理想极美矣。詩、畫、字,這三者主 要的材料,只是兩种液体物——墨与酒;除去最講究的毛筆和用最貴、最為稀有的原料做的紙之外,他們有上等酒、上等墨。大書家和大畫家一發現有上等紙張當 前,就猶如小提琴名家發現面前有一個史特拉迪瓦牌的名琴一樣——硬是不胜其魔力之誘惑。蘇東坡最喜愛的是澄心堂的紙,宣城的諸葛筆,或是鼠毫筆,和李廷邦 的墨。一個人畫完一幅畫,一般習慣是由其他文人在上面寫几首詩文作評語,或僅僅寫剛才說的几句戲言。有時蘇東坡和李公激(西方收藏家多知道他叫李龍眠)合 作一幅畫。蘇畫石頭,李畫柏樹,子由和黃庭堅題詞。

  有一次,在中國藝術史上很出名的事,是十六個此等名家聚會于駙馬王詵的庭園之中。這就是有名的“西園雅集”,李公徽畫,米芾題詞。畫里有宋朝 三大家,蘇東坡、米芾、李龍眠,還有東坡弟弟蘇子由、蘇門四學士。石桌陳列于花園中高大的蒼松翠竹之下。最上面,一只蟬向一條小河飛去,河岸花竹茂密。主 人的兩個侍妾,梳高發誓,帶甚多首飾,侍立于桌后。蘇東坡頭戴高帽,身著黃袍,倚桌作書,駙馬王詵在附近觀看。在另一桌上,李龍眠正在寫一首陶詩,子由、 黃庭堅、張表、晁補之都圍在桌旁。米芾立著,頭仰望,正在附近一塊岩石題字。秦觀坐在多有節瘤的樹根上,正在听人彈琴,別的人則分散各處,以各种姿勢,或 跪或站,下余的則是和尚和其它文人雅士了。

  普通都認為蘇東坡作品之最精者,都是他醉后或興致昂揚之時的作品,一想中國繪畫、寫字時一揮而就的瀟洒明快,此話不能不信。在哲宗元佑三年 (一0 八八)蘇東坡任主考官之時,他和藝術家朋友李龍眠、黃庭堅、張來等陪考官入閨將近兩個月,在閱卷完畢之前不得出閨,亦不得与閨外聯絡。他們空閒無事,李龍 眠畫馬自娛,黃庭堅則寫陰森凄慘的鬼詩,彼此說奇异的神仙故事。至于蘇東坡如何,黃庭堅記載的是:“東坡居士极不惜書,然不可乞。有乞書者,正色譜責之, 或終不与一字。元植中鎖試禮部,每來見過案上紙,不擇精粗,書遍乃已。性喜酒,然不過四五角已爛醉,不辭謝而就臥。鼻鼾如雷,少焉蘇醒,落筆如風雨。雖濾 弄皆有意味,真神仙中人。”

  蘇東坡論自己書畫時說:“吾書雖不甚佳,然出自新意,不踐古人,是一快也。”

  蘇東坡在世時,曾使人畫像數幅,其中最有名者為程怀立和名畫家李龍眠所畫。在李龍眠所畫的一幅上,蘇東坡身坐岩石,一條藤杖斜橫于膝上。黃庭 堅說這張畫像正好把握住他微醉之時的神情。從姿勢上看,他很輕松的坐著,似正在思索宇宙中万物盛衰之理,也正享受眼前大自然的森羅万象。隨時他都可能立起 來,提筆沾墨,抒寫胸怀中之所感,或是用美妙的詩歌,或是用气韻生動的一幅畫,或是用神味醇厚的書法。

  有一次,杜几先帶來一張上好的紙張,請蘇東坡在上面寫字,但是他提出了字的大小排列等問題。蘇東坡笑著問他:“我現在是不是賣菜?”哲宗元佑 二年(1087)三月,康師孟已經出版了蘇氏兄弟九本字帖的精摹本。蘇東坡自己的若干朋友都是熱心搜集蘇字的。一天晚上,他的几個朋友在他家,正在翻查几個舊箱子。 有人找到一張紙,上面的字是蘇東坡寫的,還依稀可讀。仔細一看,原來是他在黃州貶謫期間醉中寫的“黃泥板詞”。有的地方已然污損,連東坡自己都不能辨認。 張來抄寫了一遍,交給蘇東坡,自己則保留那份真跡。几天之后,蘇東坡收到駙馬王詵寄來的一封信。信里說:“吾日夕購子書不厭,近又以三縑博得兩紙字。有近 畫當稍以遺我,勿多費我絹也。”

  有蘇東坡几封給朋友最親密的信,刻在石頭上,他去世之后當做拓片賣,就是所謂“西樓帖”,這本帖至今還在,看來就仿佛鄰居的目光一樣熟悉。蘇東坡在一封信的再啟里,他代妻子向一個朋友道謝,因為那個朋友送了他妻子一把梳子。在另一個再啟里,他說要送人一鍋咸豬肉。

  說中國書法是一种抽象畫,這种解釋真是再容易不過。中國書法的問題和抽象畫的問題,确是相似。在評論中國書法時,評論者完全不顧中國字的含 義,而根本上就看做一种抽象的組合。說中國字是抽象畫,只因為不像普通畫那樣描寫具象的物体。中國字由線條和線條构成的偏旁所組成,具有無限的變化,而藝 術原理則要求這些字之排列成行,必須排列的美妙,必須与同一行或其他行的字配合洽當。因為中國字由最复雜的成分所組成,所以呈現出构圖的各种問題,包括軸 線、輪廓、組織、對比、平衡、比例等項,尤其重視整体的統一。

  藝術上所有的問題,都是節奏的問題,不管是繪畫、雕刻、音樂,只要美是運動,每种藝術形式就有隱含的節奏。甚至在建筑,一個哥德的教堂向高處 仰望、一座橋梁橫跨、一個監獄沉思。從美學上看,甚至可以論人品而說“猛沖”、“疾掃”、“狂暴”,這都是節奏概念。在中國藝術里,節奏的基本概念是由書 法确立的。中國的批評家愛慕書法時,他不欣賞靜態的比例与對稱,而是在頭腦里追隨著書家走,從一個字的開始到結尾,再一直到一張紙的末端,仿佛他在觀賞紙 上的舞蹈一般。因此探索這种抽象畫的路子,自然不同于西洋抽象畫。其基本的理論是“美是運動”(“美感便是律動感”),發展成為中國繪畫上至高無上的原理 的,就是這种節奏的基本概念。

  這個運動上的節奏美的概念,改變了所有藝術家對線條、質量、表面、材料的看法。因為,倘若美是動態而非靜態的,所有平直的線條和表面,像工程 藍圖的東西自然都不屬于藝術的范圍,而人必須尋求,舉例說,樹枝的折線与不平直的線條,因為只有彎曲与轉折線才能暗示生命与運動;只要筆的壓下,微頓,疾 行,偶爾的飛白潑濺,能細心并有意保存于紙上,則不難看出此种不平直的線條的生命力和運動感。在中國書法和繪畫里,當力戒平直線條,除非另有必要,比如描 畫桌子的邊緣,不得不直,這是基本的原則。結构的概念也隨之改變了。倘若那些線面是僵直死板的話,中國藝術家是不能滿足于此种靜態的安排与線和面的對比 的。從此以后要重視力量充沛的線條筆划,這便說明中國繪畫技巧和其它形式的繪畫之間的差异。

  為了尋求富有活力的線條,中國書法家轉向大自然。自然中的線條永遠是暗示運動,且其變化丰富無限。在靈提這种狗的平滑身上,天生是為了快速奔 馳的,自有一种美;而在愛爾蘭小型獵犬的多毛而粗短的線條上,則另有一种美。我們可以欣賞幼鹿的輕巧靈活,同時也愛慕獅子爪蹄巨大強勁的力量。鹿的身体 美,不僅在其調和的輪廓,也因為暗示了跳躍的運動;而獅子蹄爪之美是因為它暗示突然的攫取与猛扑,并且此种猛扑攫取跳躍的功能,才賦予了線條有机的諧調。 談到這類節奏之美,我們可以愛慕大象龐大笨重而不易控制的形狀,蛇的蜿蜒蠕動的緊張狀態,甚至長頸鹿瘦高細長的拙笨動作。所以可以說,大自然的節奏永遠是 含有功能作用的,因為其線條輪廓都是生長發展的結果,而且各有其用途。由于大自然這些丰富節奏,才磨練出我們欣賞的眼光。中國書法家想在筆下運動上所模仿 的,就正是這些自然的節奏律動,而也非中國感受力极為靈敏的毛筆不為功。有的筆划堅定而圓滿,暗示獅子蹄爪的巨大力量,有的筆划暗示馬腿的強壯有力、骨節 磷峋。有的點划要暗示清爽整洁,字也有方正的肩膊腰肢和支架,像端正的女人,正如中國藝術批評家所說如“美人頭上戴鮮花”。有的模仿枯藤的美姿,藤的末端 穩定而微微向上彎曲,复點綴以一些嫩芽小葉以求平衡對襯。千万不可忘的是,那條枯干的垂藤的平衡,是自然而完美的,因為其末端彎曲的形狀与角度,全与此長 藤的重量、莖的支持力、在這邊或那邊殘余的葉子的重量為依歸的。

  蘇東坡說,他的友人文与可習書甚久而不見成功,后來一人獨行山徑,見二蛇相斗。他從相爭斗的兩條蛇身上的律動,獲取了靈感,把蛇身上那种矯健 動作吸取于筆划之中。另一個書法家是在看見樵夫与一村姑相遇于山間小徑上時,悟出了節奏的秘訣。因為當時樵夫与村姑都要讓路給對方,二人當時都猶疑不定, 不知誰該站穩讓對方過去。那二人一時的前后的閃躲,產生了一种緊張動作和相反的動作,据說這种緊張動作使他生平第一次悟出了書法藝術的原理。

  運用在繪畫上,線條的雜亂而又和諧的律動,就產生了可概括稱之為中國藝術的印象派,這一派藝術家所關注的只是記下他頭腦里的印象,用一种明确 的律動美表現,而不是以將眼前的景物描繪下來為滿足。結构越單純,表現律動美越容易。因此蘇東坡才集中表現律動美在几枝竹子上或是几塊粗曠的岩石上,而這 樣表現出來的景物也就成為內容很充分很丰富的圖畫了。畫上表現出的律動美,本身即要求削除所有与此統一概念毫不相干的景物。要看极端印象主義藝術极端的例 子,在八大山人的一只雞和一條魚上,或是石濤的果園上,都很容易看出來。不管畫的是魚、是雞、是鳥,八大山人的藝術可以看做是用最少的線條、最少的墨,表 現最多的內容的藝術。八大山人完成他的一條魚、一匹馬,或是一張畫像,為時不過數分鐘,用墨不過迅速的寥寥几筆。他不是畫好,就是畫坏;若是畫坏,便將紙 揉爛成團,扔到廢紙簍中去,重新再畫。

  惜墨如金,就說明了中國畫純出自然。但是惜墨如金与高度集中在主体景物上,也產生了別的結果。蘇東坡的几枝竹枝竹葉,后面一月當天,依稀可 見,創造出兩种效果。第一,因為沒有其它不相干的景物,故能刺激觀賞者的想象;第二,那幅畫暗示那几片竹葉,在月夜安然靜止也好,在風雨中猛力搖擺也好, 在其表現出來的單純律動美上,是令人百觀不厭的。畫几竿竹、一條曲線、几塊粗曠的岩石的動机,就和寫几行字的動机一樣。一旦心清表現出來,印象留在紙上 了,藝術家便感到滿足,感到快樂。他于是能把同樣的滿足与快樂給与觀賞的人。

  所以這—派文人畫也叫做寫意,也就是印象主義。“意”字甚難譯成英文,大致就是藝術家所要表達的,若在英文里找個字代替,恐怕要用 Intention(意圖),Conception(概念) ,impression(印象)或 Mood(心境)。若指這一派繪畫用Conceptivism(概念主義)*,則無不可,因為這個字的重點是統一的概念,正是藝術家所要描繪的唯一形象。
*Conceptivism (from latin “conceptare”, meaning “to form in the mind”, “to imagine”, “to conceive”)—a philosophy of “conceptual initiation”, 


  藝術的中心問題,不論古今中外,完全相同。印象主義,簡言之,就是對照相般的精确的反叛,而主張將藝術家主觀印象表達出來,做為藝術上的新目 標。蘇東坡用兩行詩充分表達這种反叛精神。他說:“論畫以形似,見与儿童鄰。”在評論一個年輕寫意派畫家宋子房時,蘇東坡說:“觀士人畫如閱天下馬,取其 意气所到。乃若畫工往往只取鞭策皮毛、槽楊芻襪,無一點俊發,看數尺便倦。漢杰(宋子房號)真士人畫也。”

  宋代畫家又向前邁了一步,在一張畫里,不但要表現作者的印象或概念,也要表現內在的肌理。簡直來說,宋代畫家要畫的是精神,而不是外在。宋代 哲學的派別叫做理學。在佛教的形而上學的影響之下,儒家把注意力從政治的規矩形式和社會撤离,轉而沉潛到心和宇宙方面去。藉助于印度的神秘主義和形而上 學,他們開始談論這個“理”字,粗略說,就是自然与人性里的“理由”,或“自然的法則”,或“万物的內在精神”。宋儒困于中國人對抽象的形而上學無能力或 無愛好,他們在把“理”當做“自然律”的研究上,所入不深。但是他們卻完全相信在万物的外形后面,有一种無處無之的力量,或是精神,或是“理”;自然本 身,是精神,是活潑潑的,而畫家應當在畫里把握万物此种無以名之的內在精神。所以畫家在畫秋天的樹林時,不應當以描繪樹葉丰富的顏色為目的,而是要捕捉那 不可見的“秋意”或“秋思”,換句話說,要使人覺得要披上一件夾大衣出去吸那干爽清涼的空气,似乎在大自然季節的蛻變中,看得出漸漸陰盛陽衰了。蘇東坡在 教儿子作詩時,要他把花的個別性表現出來,使人對一行寫牡丹的詩,不致誤認是寫紫丁香或梅花。牡丹的特質是丰盈華麗,梅花則秀逸脫俗。那种特質的把握,則 有賴于畫家的眼睛与詩人的想象。要畫魚,則藝術家必須了解魚的本性,但是為達到此目的,畫家必須運用其直覺的想象,在心神上,与魚同在水中游,体會魚對水 流与風暴,光亮与食物的反應。只有懂得鮭魚在急流激湍中跳躍時的快樂,并知道那對魚是多么富有刺激性,一個畫家才應當畫鮭魚。否則,他最好不要動手,不然 他畫的魚鱗、魚鰭、魚眼多么精确,那張畫仍是死的。

  畫家必須注意觀察細節。蘇東坡一次記載一件好笑的事:四川省有一個繪畫收藏家,在他收藏的一百多幅名畫中、他最珍惜戴嵩畫的斗牛圖。一天,這 個收藏家在院子里晒畫,一個牧童赶巧在此經過;他向那幅畫看了一下儿,搖頭大笑。人問他何故發笑,牧童回答說:“牛相斗時,牛尾巴一定緊夾在后腿中間,這 張畫上牛尾巴卻直立在后面!”

  蘇東坡也看不起名花鳥畫家黃簽,因為他對鳥的習慣觀察錯誤。但是只憑觀察与精确,并不能產生真藝術。畫家必須運用直覺的洞察力,等于是對大自 然中的鳥獸有一种物我胞与的喜悅。也許要真懂蘇東坡描繪万物的內在肌理之時,他所努力以求的是什么,最好看他畫的一幅仙鶴圖上的題詩。他說,仙鶴立在沮洳 之地看見有人走近,甚至仙鶴連一根羽毛還未曾動,已先有飛走之意,但是四周無人之時,仙鶴完全是一副幽閒輕松的神气。這就是蘇東坡想表現的仙鶴內在精神。

  在進一步論到畫的內在精神而非外在形体時,蘇東坡說:

  余嘗論畫,以為人合宮室器用皆有常形;至于山石竹木水波煙雲,雖無常形,而有常理。常形之失,人皆知之;常理之不當,雖曉畫者有不知。故凡可以欺世取名者,必記于無常形者也。雖然常形之失,止于所失,而不能病其全;若常理之不當,則舉廢之矣。以其形之無常,是以其理不可不謹也。世之工人,或能曲盡其形,而至于其理,非高人逸士不能辨。与可之于竹石枯木,真可謂得其理者矣。如是而生,如是而死,如是而攣拳瘠鷹,如是兩條達遂茂。根莖節葉、牙角脈縷,千 變万化,未始相襲,而各當其處,合于天造,展于人意。蓋達士之所寓也……必有明于理而深觀之者,然后知余言之不妄。

  所有繪畫都是一种哲學不自覺的反映。中國畫不知不覺中表示出天人合一与生命運行的和諧,而人只不啻滄海之一粟,浮光泡影而已。由此觀之,所謂 中國的印象派繪畫,不論是一竿修竹,一堆盤根,或深山煙雨,或江上雪景,都是愛好自然的表現。畫家与畫中景物之完全融而為一的道理,解釋得最為清楚的莫如 蘇東坡在朋友家牆壁上自題竹石的那首詩:

  空腸得酒芒角出,肝肺搓牙生竹石。
  森然欲作不可留,寫向君家雪色壁。

林語堂中英對照∕ 《浮生六記》、《賣花女》、《幽夢影》 ∕ Dream Shadows

$
0
0
我讀中學時,台灣還可以找到林語堂編的《開明英文》。
讀過林語堂中英對照本是 《浮生六記》,印象非常深刻。還有林先生翻譯蕭伯納的《賣花女》,這幾十年之後發現一處錯誤。
十幾年前林先生的女婿新編了《論語》、《老子》...... 中英對照本。


我的輕經典-幽夢影 2011-05-02中國時報【趙坤茂】  

《幽夢影》是一本創格奇書,為清初張潮所著。兩百餘則浪漫幽默的格言韻語,句句啟人幽思遐想,而文友們參錯書中的評語,又常令人拍案叫絕。張潮將文友們回應的短訊,一一記錄在《幽夢影》裡,宛若古代版的「微網誌」,實乃噗文之先驅也。  張潮曰:「讀經宜冬,其神專也;讀史宜夏,其時久也;……」文友龐筆奴對曰:「讀《幽夢影》,則春夏秋冬,無時不宜。」讀到「胸藏邱壑,城市不異山林;……」時,我不禁在該則後面回應「人不在山林裡,山林就在心裡。」  《幽夢影》的筆談「既是那樣的舊,又是那樣的新」,它開展了新格局、新領悟及新美感。「能讀無字之書,方可得驚人妙語;能會難通之解,方 可參最上禪機。」真是放諸四海皆準的境界;而「胸中小不平,可以酒消之;世間大不平,非劍不能消也。」又道出了豪氣萬千的義氣;至如「玩月之法,皎潔則宜 仰觀,朦朧則宜俯視。」那何嘗不是欣賞超級月亮的妙法呀!  此本身輕如燕的簡冊,是隨身好伙伴。此刻該讀那頁呢?就由風來決定吧!



許久以前 此書為開明書局出版

林語堂中英對照∕ 幽夢影 Lin YuTang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Edition ∕ Dream Shadows 作者:(清)張潮譯者:林語堂出版社:正中書局出版日期:2008年




尚未查核的Wiki版: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幽夢影
作者:張潮

  • 讀經宜冬,其神專也;讀史宜夏,其時久也;讀諸子宜秋,其致別也;讀諸集宜春,其機暢也。
  • 經傳宜獨坐讀;史鑑宜與友共讀。
  • 無善無惡是聖人(如:帝力何有於我,殺之而不怨,利之而不庸;以直報怨,以德報德;一介不與,一介不取之類。),善多惡少是賢者(如:顏子不貳 過,有不善未嘗不知;子路,人告有過則喜之類。),善少惡多是庸人,有惡無善是小人(其偶為善處,亦必有所為。),有善無惡是仙佛(其所謂善,亦非吾儒之 所謂善也。)。
  • 天下有一人知己,可以不恨。不獨人也,物亦有之。如菊以淵明為知己,梅以和靖為知己,竹以子猷為知己,蓮以濂溪為知己,桃以避秦人為知己,杏以董 奉為知己,石以米顛為知己,荔枝以太真為知己,茶以盧仝、陸羽為知己,香草以靈均為知己,鱸以季鷹為知己,蕉以懷素為知己,瓜以邵平為知己,雞以處宗為 知己,鵝以右軍為知己,鼓以禰衡為知己,琵琶以明妃為知己。一與之訂,千秋不移。若松之於秦始、鶴之於衛懿,正所謂不可與作緣者也。
  • 為月憂雲,為書憂蠹,為花憂風雨,為才子佳人憂命薄。真是菩薩心腸。
  • 花不可以無蝶,山不可以無泉,石不可以無苔,水不可以無藻,喬木不可以無藤蘿,人不可以無癖。
  • 春聽鳥聲,夏聽蟬聲,秋聽蟲聲,冬聽雪聲。白晝聽棋聲,月下聽簫聲。山中聽松風聲,水際聽款乃聲。方不虛生此耳。若惡少斥辱、悍妻詬誶,真不若耳聾也。
  • 上元須酌豪友,端午須酌麗友,七夕須酌韻友,中秋須酌淡友,重九須酌逸友。
  • 鱗蟲中金魚,羽蟲中紫燕,可雲物類神仙。正如東方曼倩避世,金馬門人不得而害之。
  • 入世須學東方曼倩,出世須學佛印了元。
  • 賞花宜對佳人,醉月宜對韻人,映雪宜對高人。
  • 對淵博友,如讀異書;對風雅友,如讀名人詩文;對謹飭友,如讀聖賢經傳;對滑稽友,如閱傳奇小說。
  • 楷書須如文人,草書須如名將。行書介乎二者之間,如羊叔子緩帶輕裘,正是佳處。
  • 人須求可入詩,物須求可入畫。
  • 少年人須有老成之識見,老成人須有少年之襟懷。
  • 春者天之本懷,秋者天之別調。
  • 昔人云:若無花、月、美人,不願生此世界。予益一語云:若無翰、墨、棋、酒,不必定作人身。
  • 願在木而為樗(不才終其天年。),願在草而為蓍(前知。),願在鳥而為鷗(忘機。),願在獸而為廌(觸邪。),願在蟲而為蝶(花間栩栩。),願在魚而為鯤(逍遙遊。)。
  • 黃九煙先生云:古今人必有其偶雙,千古而無偶者,其惟盤古乎?予謂盤古亦未嘗無偶,但我輩不及見耳。其人為誰,即此劫盡時最後一人是也。
  • 古人以冬為三餘。予謂當以夏為三餘:晨起者,夜之餘;夜坐者,晝之餘;午睡者,應酬人事之餘。古人詩云:「我愛夏日長。」洵不誣也。
  • 莊周夢為蝴蝶,莊周之幸也;蝴蝶夢為莊周,蝴蝶之不幸也。
  • 藝花可以邀蝶,纍石可以邀雲,栽松可以邀風,貯水可以邀萍,築臺可以邀月,種蕉可以邀雨,植柳可以邀蟬。
  • 景有言之極幽,而實蕭索者,煙雨也;境有言之極雅,而實難堪者,貧病也;聲有言之極韻,而實粗鄙者,賣花聲也。
  • 才子而富貴,定從福慧雙修得來。
  • 新月恨其易沉,缺月恨其遲上。
  • 躬耕吾所不能,學灌園而已矣;樵薪吾所不能,學薙草而已矣。
  • 一恨書囊易蛀,二恨夏夜有蚊,三恨月臺易漏,四恨菊葉多焦,五恨松多大蟻,六恨竹多落葉,七恨桂荷易謝,八恨薜蘿藏虺,九恨架花生刺,十恨河豚多毒。
  • 樓上看山,城頭看雪,燈前看月,舟中看霞,月下看美人,另是一番情境。
  • 山之光,水之聲,月之色,花之香,文人之韻致,美人之姿態,皆無可名狀,無可執著。真足以攝召魂夢,顛倒情思!
  • 假使夢能自主,雖千里無難命駕,可不羨長房之縮地;死者可以晤對,可不需少君之招魂;五嶽可以臥遊,可不俟婚嫁之盡畢。
  • 昭君以和親而顯,劉蕡以下第而傳,可謂之不幸,不可謂之缺陷。
  • 以愛花之心愛美人,則領略自饒別趣;以愛美人之心愛花,則護惜倍有深情。
  • 美人之勝於花者,解語也;花之勝於美人者,生香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香而取解語者也。
  • 窗內人於紙窗上作字,吾於窗外觀之,極佳。
  • 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老年讀書,如臺上玩月。皆以閱歷之淺深,為所得之淺深耳。
  • 吾欲致書雨師:春雨,宜始於上元節後(觀燈已畢。),至清明十日前之內(雨止桃開。),及穀雨節中;夏雨,宜於每月上弦之前,及下弦之後(免礙於月。);秋雨,宜於孟秋、季秋之上下二旬(八月為玩月勝境。);至若三冬,正可不必雨也。
  • 為濁富不若為清貧,以憂生不若以樂死。
  • 天下唯鬼最富,生前囊無一文,死後每饒楮鏹;天下唯鬼最尊,生前或受欺淩,死後必多跪拜。
  • 蝶為才子之化身,花乃美人之別號。
  • 因雪想高士;因花想美人;因酒想俠客;因月想好友;因山水想得意詩文。
  • 聞鵝聲如在白門;聞櫓聲如在三吳;聞灘聲如在浙江;聞羸馬項下鈴鐸聲,如在長安道上。
  • 一歲諸節,以上元為第一,中秋次之,五日、九日又次之。
  • 雨之為物,能令晝短;能令夜長。
  • 古之不傳於今者,嘯也,劍術也,彈棋也,打球也。
  • 詩僧時復有之,若道士之能詩者,不啻空谷足音,何也?
  • 當為花中之萱草;毋為鳥中之杜鵑。
  • 物之「禾犀」者,皆不可厭,惟驢獨否。
  • 女子自十四五歲至二十四五歲,此十年中,無論燕、秦、吳、越,其音大都嬌媚動人。一睹其貌,則美惡判然矣。耳聞不如目見,於此益信。
  • 尋樂境乃學仙,避苦趣乃學佛。佛家所謂極樂世界者,蓋謂眾苦之所不到也。
  • 富貴而勞悴,不若安閒之貧賤;貧賤而驕傲,不若謙恭之富貴。
  • 目不能自見,鼻不能自嗅,舌不能自舐,手不能自握,惟耳能自聞其聲。
  • 凡聲皆宜遠聽,惟聽琴則遠近皆宜。
  • 目不能識字,其悶尤過於盲;手不能執管,其苦更甚於啞。
  • 並頭聯句,交頸論文,宮中應制,歷使屬國,皆極人間樂事。
  • 《水滸傳》武松詰蔣門神云:「為何不姓李。」此語殊妙。蓋姓實有佳有劣:如華、如柳、如雲、如蘇、如喬,皆極風韻;若夫毛也、賴也、焦也、牛也,則皆塵於目而棘於耳也。
  • 花之宜於目而復宜於鼻香,梅也、菊也、蘭也、水仙也、珠蘭也、蓮也。止宜於鼻者,櫞也、桂也、瑞香也、梔子也、茉莉也、木香也、玫瑰也、臘梅也。 餘則皆宜於目者也。花與葉俱可觀者,秋海棠為最,荷次之。海棠、酴醾、虞美人、水仙,又次之。葉勝於花者,止雁來紅、美人蕉而已。花與葉俱不足觀者,紫薇 也、辛夷也。
  • 高語山林者,輒不喜談市朝事。審若此,則當並廢《史》、《漢》諸書而不讀矣。蓋諸書所載者,皆古之市朝也。
  • 雲之為物,或崔巍如山,或瀲灩如水;或如人,或如獸;或如鳥毳,或如魚鱗。故天下萬物皆可畫,惟雲不能畫;世所畫雲,亦強名耳。
  • 值太平世,生湖山郡,官長廉靜,家道優裕,娶婦賢淑,生子聰慧。人生如此,可雲全福。
  • 天下器玩之類,其製日工,其價日賤,毋惑乎民之貧也。
  • 養花膽瓶,其式之高低大小,須與花相稱。而色之淺深濃淡,又須與花相反。
  • 春雨如恩詔,夏雨如赦書,秋雨如輓歌。
  • 十歲為神童,二十、三十為才子,四十、五十為名臣,六十為神仙,可謂全人矣。
  • 武人不苟戰,是為武中之文;文人不迂腐,是為文中之武。
  • 文人講武事,大都紙上談兵;武將論文章,半屬道聽途說。
  • 斗方止三種可取:佳詩文一也,新題目二也,精款式三也。
  • 情必近於癡而始真,才必兼乎趣而始化。
  • 凡花色之嬌媚者,多不甚香;瓣之千層者,多不結實。甚矣全才之難也。兼之者,其惟蓮乎?
  • 著得一部新書,便是千秋大業;注得一部古書,允為萬世宏功。
  • 延名師,訓子弟;入名山,習舉業;丐名士,代捉刀。三者都無是處。
  • 積畫以成字,積字以成句,積句以成篇,謂之文。文體日增,至八股而遂止。如古文、如詩、如賦、如詞、如曲、如說部、如傳奇小說,皆自無而有。方其 未有之時,固不料後來之有此一體也。逮既有此一體之後,又若天造地設,為世必應有之物。然自明以來,未見有創一體裁新人耳目者。遙計百年之後,必有其人, 惜乎不及見耳。
  • 雲映日而成霞,泉掛岩而成瀑。所託者異,而名亦因之。此友道之所以可貴也。
  • 大家之文,吾愛之、慕之,吾願學之;名家之文,吾愛之、慕之,吾不敢學之。學大家而不得,所謂刻鵠不成,尚類鶩也;學名家而不得,則是畫虎不成,反類狗矣。
  • 由戒得定,由定得慧,勉強漸近,自然鍊精化氣,鍊氣化神,清虛有何渣滓。
  • 南北東西,一定之位也;前後左右,無定之位也。
  • 予嘗謂二氏不可廢,非襲夫大養濟院之陳言也。蓋名山勝景,我輩每思蹇裳就之。使非琳宮梵剎,則倦時無可駐足,飢時誰與授餐。忽有疾風暴雨,五大夫 果真足恃乎?又或邱壑深邃,非一日可了,豈能露宿以待明日乎?虎豹蛇虺,能保其不人患乎?又或為士大夫所有,果能不問主人,任我之登陟憑弔而莫之禁乎?不 特此也。甲之所有,乙思起而奪之,是啟爭端也。祖父之所創建,子孫貧力不能修葺,其傾頹之狀,反足令山川減色矣!然此特就名山勝境言之耳。即城市之內,與 夫四達之衢,亦不可少此一種。客遊可作居停,一也;長途可以稍憩,二也;夏之茗、冬之薑湯,復可以濟役夫負戴之困,三也。凡此皆就事理言之,非二氏福報之 說也。
  • 雖不善書,而筆硯不可不精;雖不業醫,而驗方不可不存;雖不工弈,而楸枰不可不備。
  • 方外不必戒酒,但須戒俗;紅裙不必通文,但須得趣。
  • 梅邊之石宜古;松下之石宜拙;竹傍之石宜瘦;盆內之石宜巧。
  • 律己宜帶秋氣;處世宜帶春氣。
  • 厭催租之敗意,亟宜早早完糧;喜老衲之談禪,難免常常布施。
  • 松下聽琴;月下聽簫;澗邊聽瀑布;山中聽梵唄,覺耳中別有不同。
  • 月下談禪,旨趣益遠;月下說劍,肝膽益真;月下論詩,風致益幽;月下對美人,情意益篤。
  • 有地上之山水,有畫上之山水,有夢中之山水,有胸中之山水。地上者妙在邱壑深邃;畫上者妙在筆墨淋漓;夢中者妙在景象變幻;胸中者妙在位置自如。
  • 一日之計種蕉;一歲之計種竹;十年之計種柳;百年之計種松。
  • 春雨宜讀書;夏雨宜弈棋;秋雨宜檢藏;冬雨宜飲酒。
  • 詩文之體,得秋氣為佳;詞曲之體,得春氣為佳。
  • 抄寫之筆墨,不必過求其佳,若施之縑素,則不可不求其佳;誦讀之書籍,不必過求其備,若以供稽考,則不可不求其備;遊歷之山水,不必過求其妙,若因之卜居,則不可不求其妙。
  • 人非聖賢,安能無所不知。祇知其一,惟恐不止其一,復求知其二者,上也;止知其一,因人言,始知有其二者,次也;止知其一,人言有其二而莫之信者,又其次也;止知其一,惡人言有其二者,斯下之下矣。
  • 史官所紀者,直世界也;職方所載者,橫世界也。
  • 先天八卦,豎看者也;後天八卦,橫看者也。
  • 藏書不難,能看為難;看書不難,能讀為難;讀書不難,能用為難;能用不難,能記為難。
  • 求知己於朋友易,求知己於妻妾難,求知己於君臣則尤難之難。
  • 何謂善人,無損於世者則謂之善人;何謂惡人,有害於世者則謂之惡人。
  • 有工夫讀書,謂之福;有力量濟人,謂之福;有學問著述,謂之福;無是非到耳,謂之福;有多聞直諒之友,謂之福。
  • 人莫樂於閒,非無所事事之謂也。閒則能讀書,閒則能遊名勝,閒則能交益友,閒則能飲酒,閒則能著書。天下之樂,孰大於是。
  • 文章是案頭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
  • 平上去入,乃一定之至理。然入聲之為字也少,不得謂凡字皆有四聲也。世之調平仄者,於入聲之無其字者,往往以不相合之音隸於其下。為所隸者,苟無 平上去之三聲,則是以寡婦配鰥夫,猶之可也;若所隸之字自有其平上去之三聲,而欲強以從我,則是干有夫之婦矣,其可乎?姑就詩韻言之,如東、冬韻,無入聲 者也,今人盡調之以東、董、凍、督。夫督之為音,當附於都、睹、妒之下;若屬之於東、董、凍,又何以處夫都、睹、妒乎?若東、都二字俱以督字為入聲,則是 一婦而兩夫矣。三江無入聲者也,今人盡調之以江、講、絳、覺,殊不知覺之為音,當附於交、教之下者也。諸如此類,不勝其舉。然則如之何而後可?曰:鰥者聽 其鰥,寡者聽其寡,夫婦全者安其全,各不相干而已矣。(東、冬、歡、桓、寒、山、真、文、元、淵、先、天、庚、青、侵、鹽、咸諸部,皆無入聲者也。屋、沃 內如禿、獨、鵠、束等字,乃魚、虞韻內都、圖等字之入聲;卜、木、六、僕等字,乃五歌部之入聲;玉、菊、獄、育等字,乃尤部之入聲;三覺、十藥,當屬於 蕭、餚、豪;質、錫、職、緝,當屬於支、微、齊。質內之橘、卒,物內之鬱、屈,當屬於虞、魚;物內之勿、物等音,無平上去者也;訖、乞等,四支之入聲也。 陌部乃佳、灰之半,開、來等字之入聲也。月部之月、厥、謁等及屑、葉二部,古無平上去,而今則為中州韻內車、遮諸字之入聲也。伐、髮等字及曷部之括、適及 八黠全部,又十五合內諸字,又十七洽全部,皆六麻之入聲也。曷內之撮、闊等字,合部之合、盒數字,皆無平上去者也。若以緝、合、葉、洽為閉口韻,則止當謂 之無平上去之寡婦,而不當調之以侵、寢。緝、咸、喊、陷、洽也。)
  • 《水滸傳》是一部怒書;《西遊記》是一部悟書;《金瓶梅》是一部哀書。
  • 讀書最樂,若讀史書,則喜少怒多,究之怒處亦樂處也。
  • 發前人未發之論,方是奇書;言妻子難言之情,乃為密友。
  • 一介之士,必有密友。密友不必定是刎頸之交,大率雖千百里之遙,皆可相信,而不為浮言所動;聞有謗之者,即多方為之辯析而後已;事之宜行宜止者,代為籌畫決斷;或事當利害關頭,有所需而後濟者,即不必與聞,亦不慮其負我與否,竟為力承其事。此皆所謂密友也。
  • 風流自賞,祇容花鳥趨陪;真率誰知,合受煙霞供養。
  • 萬事可忘,難忘者名心一段;千般易淡,未淡者美酒三杯。
  • 芰荷可食而亦可衣,金石可器而亦可服。
  • 宜於耳復宜於目者,彈琴也,吹簫也。宜於耳不宜於目者,吹笙也,擫管也。
  • 看曉妝宜於傅粉之後。
  • 我不知我之生前,當春秋之季,曾一識西施否;當典午之時,曾一看衛玠否;當義熙之世,曾一醉淵明否;當天寶之代,曾一睹太真否;當元豐之朝,曾一晤東坡否。千古之上,相思者不止此數人,而此數人則其尤甚者,故姑舉之以概其餘也。
  • 我又不知在隆萬時,曾於舊院中交幾名妓,眉公伯虎若士赤水諸君,曾共我談笑幾回。茫茫宇宙,我今當向誰問之耶!
  • 文章是有字句之錦繡,錦繡是無字句之文章。兩者同出於一原,姑即粗跡論之,如金陵、如武林、如姑蘇,書林之所在,即杼機之所在也。
  • 予嘗集諸法帖字,為詩字之不複而多者,莫善於千字文。然詩家目前常用之字,猶苦其未備。如天文之煙霞風雪,地理之江山塘岸,時令之春霄曉暮,人物 之翁僧漁樵,花木之花柳苔萍,鳥獸之蜂蝶鶯燕,宮室之臺檻軒窗,器用之舟船壺杖,人事之夢憶愁恨,衣服之裙袖錦綺,飲食之茶漿飲酌,身體之鬚眉韻態,聲色 之紅綠香艷,文史之騷賦題吟,數目之一三雙半,皆無其字。千字文且然,況其他乎!
  • 花不可見其落,月不可見其沉,美人不可見其夭。
  • 種花須見其開,待月須見其滿,著書須見其成,美人須見其暢適,方有實際。否則皆為虛設。
  • 惠施多方,其書五車。虞卿以窮愁著書,今皆不傳。不知書中果作何語?我不見古人,安得不恨!
  • 以松花為糧,以松實為香,以松枝為麈尾,以松陰為步障,以松濤為鼓吹。山居得喬松百餘章,真乃受用不盡。
  • 玩月之法:皎潔則宜仰觀,朦朧則宜俯視。
  • 孩提之童,一無所知;目不能辨美惡,耳不能判清濁,鼻不能別香臭,至若味之甘苦,則不第知之,且能之棄之。告子以甘食,悅色為性,殆指此類耳!
  • 凡事不宜刻,若讀書則不可不刻;凡事不宜貪,若買書則不可不貪;凡事不宜癡,若行善則不可不癡。
  • 酒可好不可罵座,色可好不可傷生,財可好不可昧心,氣可好不可越理。
  • 文名可以當科第,儉德可以當貨財,清閒可以當壽考。
  • 不獨誦其詩、讀其書,是尚友古人;即觀其字畫,亦是尚友古人處。
  • 無益之施捨,莫過於齋僧;無益之詩文,莫過於祝壽。
  • 妾美不如妻賢,錢多不如境順。
  • 創新庵不若修古廟,讀生書不若溫舊業。
  • 字與畫同出一原。觀六書始於象形,則可知已。
  • 忙人園亭,宜與住宅相連;閒人園亭,不妨與住宅相遠。
  • 酒可以當茶,茶不可以當酒;詩可以當文,文不可以當詩;曲可以當詞,詞不可以當曲;月可以當燈,燈不可以當月;筆可以當口,口不可以當筆;婢可以當奴,奴不可以當婢。
  • 胸中小不平,可以酒消之;世間大不平,非劍不能消也。
  • 不得已而諛之者,寧以口,毋以筆;不可耐而罵之者,亦寧以口,毋以筆。
  • 多情者必好色,而好色者未必盡屬多情;紅顏者必薄命,而薄命者未必盡屬紅顏;能詩者必好酒,而好酒者未必盡屬能詩。
  • 梅令人高,蘭令人幽,菊令人野,蓮令人淡,春海棠令人艷,牡丹令人豪,蕉與竹令人韻,秋海棠令人媚,松令人逸,桐令人清,柳令人感。
  • 物之能感人者,在天莫如月,在樂莫如琴,在動物莫如鵑,在植物莫如柳。
  • 涉獵雖曰無用,猶勝於不通古今;清高固然可嘉,莫流於不識時務。
  • 所謂美人者:以花為貌,以鳥為聲,以月為神,以柳為態,以玉為骨,以冰雪為膚,以秋水為姿,以詩詞為心。吾無間然矣。
  • 蠅集人面,蚊嘬人膚,不知以人為何物!
  • 有山林隱逸之樂而不知享者,漁樵也、農圃也、緇黃也;有園亭姬妾之樂,而不能享、不善享者,富商也、大僚也。
  • 黎舉云:「欲令梅聘海棠,棖子(想是橙。)臣櫻桃,以芥嫁筍,但時不同耳。」予謂物各有偶,儗必於倫。今之嫁娶,殊覺未當。如梅之為物,品最清 高;棠之為物,姿極妖艷。即使同時,亦不可為夫婦。不若梅聘梨花,海棠嫁杏,櫞臣佛手,荔枝臣櫻桃,秋海棠嫁雁來紅,庶幾相稱耳。至若以芥嫁筍,筍如有 知,必受河東獅子之累矣。
  • 五色有太過、有不及,惟黑與白無太過。
  • 許氏《說文》,分部有止有其部,而無所屬之字者,下必註云:「凡某之屬,皆從某。」贅句殊覺可笑,何不省此一句乎!
  • 閱《水滸傳》,至魯達打鎮關西、武松打虎,因思人生必有一樁極快意事,方不枉在生一場。即不能有其事,亦須著得一種得意之書,庶幾無憾耳。(如李 太白有貴妃捧硯事,司馬相如有文君當爐事,嚴子陵有足加帝腹事,王渙、王昌齡有旗亭畫壁事,王子安有順風過江作滕王閣序事之類。)
  • 春風如酒,夏風如茗,秋風如煙,冬風如薑芥。
  • 冰裂紋極雅,然宜細、不宜肥,若以之作窗欄,殊不耐觀也。(冰裂紋須分大小,先作大冰裂,再於每大塊之中,作小冰裂方佳。)
  • 鳥聲之最佳者,畫眉第一,黃鸝、百舌次之。然黃鸝、百舌,世未有籠而畜之者,其殆高士之儔,可聞而不可屈者耶。
  • 不治生產,其後必致累人;專務交遊,其後必致累己。
  • 昔人云:婦人識字,多致誨淫。予謂此非識字之過也。蓋識字則非無聞之人,其淫也,人易得而知耳。
  • 善讀書者,無之而非書:山水亦書也,棋酒亦書也,花月亦書也;善遊山水者,無之而非山水:書史亦山水也,詩酒亦山水也,花月亦山水也。
  • 園亭之妙,在邱壑布置,不在雕繪瑣屑。往往見人家園亭,屋脊墻頭,雕磚鏤瓦,非不窮極工巧,然未久即壞,壞後極難修葺,是何如樸素之為佳乎。
  • 清宵獨坐,邀月言愁;良夜孤眠,呼蛩語恨。
  • 官聲採於輿論,豪右之口與寒乞之口,俱不得其真;花案定於成心,艷媚之評與寢陋之評,概恐失其實。
  • 胸藏邱壑,城市不異山林;興寄煙霞,閻浮有如蓬島。
  • 梧桐為植物中清品,而形家獨忌之,甚且謂「梧桐大如斗,主人往外走。」若竟視為不祥之物也者。夫翦桐封弟,其為宮中之桐可知。而卜世最久者,莫過於周,俗言之不足據,類如此夫!
  • 多情者不以生死易心,好飲者不以寒暑改量,喜讀書者不以忙閒作輟。
  • 蛛為蝶之敵國,驢為馬之附庸。
  • 立品須發乎宋人之道學,涉世須參以晉代之風流。
  • 古謂禽獸亦知人倫。予謂匪獨禽獸也,即草木亦復有之。牡丹為王,芍藥為相,其君臣也;南山之喬,北山之梓,其父子也;荊之聞分而枯,聞不分而活,其兄弟也;蓮之並蒂,其夫婦也;蘭之同心,其朋友也。
  • 豪傑易於聖賢,文人多於才子。
  • 牛與馬,一仕而一隱也;鹿與豕,一仙而一凡也。
  • 古今至文,皆血淚所成。
  • 情之一字,所以維持世界;才之一字,所以粉飾乾坤。
  • 孔子生於東魯;東者生方,故禮樂文章,其道皆自無而有。釋迦生於西方;西者死地,故受想行識,其教皆自有而無。
  • 有青山方有綠水,水惟借色於山;有美酒便有佳詩,詩亦乞靈於酒。
  • 嚴君平以卜講學者也,孫思邈以醫講學者也,諸葛武侯以出師講學者也。
  • 人謂女美於男,禽則雄華於雌,獸則牝牡無分者也。
  • 鏡不幸而遇嫫母,硯不幸而遇俗子,劍不幸而遇庸將;皆無可奈何之事。
  • 天下無書則已;有則必當讀;無酒則已,有則必當飲;無名山則已,有則必當遊;無花月則已,有則必當賞玩;無才子佳人則已,有則必當愛慕憐惜。
  • 秋蟲春鳥,尚能調聲弄舌,時吐好音。我輩搦管拈毫,豈可甘作鴉鳴牛喘!
  • 媸顏陋質,不與鏡為仇者,亦以鏡為無知之死物耳。使鏡而有知,必遭撲破矣。
  • 吾家公藝,恃百忍以同居。千古傳為美談。殊不知忍而至於百,則其家庭乖戾暌隔之處,正未易更僕數也。
  • 九世同居誠為盛事,然止當與割股廬墓者作一例看。可以為難矣,不可以為法也。
  • 作文之法:意之曲折者,宜寫之以顯淺之詞;理之顯淺者,宜運之以曲折之筆;題之熟者,參之以新奇之想;題之庸者,深之以關繫之論。至於窘者舒之使長,縟者刪之使簡,俚者文之使雅,鬧者攝之使靜,皆所謂裁製也。
  • 筍為蔬中尤物;荔枝為果中尤物;蟹為水族中尤物;酒為飲食中尤物;月為天文中尤物;西湖為山水中尤物;詞曲為文字中尤物。
  • 買得一本好花,猶且愛護而憐惜之,矧其為解語花乎?
  • 觀手中便面,足以知其人之雅俗,足以識其人之交遊。
  • 水為至污之所會歸,火為至污之所不到。若變不潔為至潔,則水火皆然。
  • 貌有醜而可觀者,有雖不醜而不足觀者;文有不通而可愛者,有雖通而極可厭者。此未易與淺人道也。
  • 遊玩山水,亦復有緣。苟機緣未至,則雖近在數十里之內,亦無暇到也。
  • 貧而無諂,富而無驕,古人之所賢也;貧而無驕,富而無諂,今人之所少也。足以知世風之降矣。
  • 昔人慾以十年讀書,十年遊山,十年檢藏。予謂檢藏儘可不必十年,只二三載足矣。若讀書與遊山,雖或相倍蓰,恐亦不足以償所願也。必也,如黃九煙前輩之所云:人生必三百歲而後可乎!
  • 寧為小人之所罵,毋為君子之所鄙;寧為盲主司之所擯棄,毋為諸名宿之所不知。
  • 傲骨不可無,傲心不可有。無傲骨則近於鄙夫,有傲心不得為君子。
  • 蟬為蟲中之夷、齊,蜂為蟲中之管、晏。
  • 曰癡、曰愚、曰拙、曰狂,皆非好字面,而人每樂居之;曰奸、曰黠、曰強、曰佞,反是,而人每不樂居之,何也?
  • 唐虞之際,音樂可感鳥獸。此蓋唐虞之鳥獸,故可感耳。若後世之鳥獸,恐未必然。
  • 痛可忍,而癢不可忍;苦可耐,而酸不可耐。
  • 鏡中之影,著色人物也;月下之影,寫意人物也。鏡中之影,鉤邊畫也;月下之影,沒骨畫也。月中山河之影,天文中地理也;水中星月之象,地理中天文也。
  • 能讀無字之書,方可得驚人妙句;能會難通之解,方可參最上禪機。
  • 若無詩酒,則山水為具文;若無佳麗,則花月皆虛設。
  • 才子而美姿容,佳人而工著作,斷不能永年者,匪獨為造物之所忌。蓋此種原不獨為一時之寶,乃古今萬世之寶,故不欲久留人世以取褻耳!
  • 陳平封曲逆侯,《史》、《漢》注皆云:「音去遇。」予謂此是北人土音耳。若南人四音俱全,似仍當讀作本音為是。(北水於唱曲之曲,亦讀如去字。)
  • 古人四聲俱備,如「六、國」二字,皆入聲也。今梨園演蘇秦劇,必讀六為溜,讀國為鬼,從無讀入聲者。然考之《詩經》,如「良馬六之、無衣六兮」之類,皆不與去聲,而祝告燠;國子皆不與上聲,而入陌質韻,則是古人似亦有入聲,未必盡讀六為溜、讀國為鬼也。
  • 閒人之硯,固欲其佳;而忙人之硯,尤不可不佳。娛情之妾,固欲其美;而廣嗣之妾,亦不可不美。
  • 如何是獨樂樂,曰鼓琴。如何是與人樂樂,曰奕棋。如何是與眾樂樂,曰馬弔。
  • 不待教而為善為惡者,胎生也。必待教而後為善為惡者,卵生也。偶因一事之感觸,而突然為善為惡者,濕生也。(如周處、戴淵之改過,李懷光反叛之類。)前後判若兩截,究非一日之故也,化生也。(如唐玄宗、衛武公之類。)
  • 凡物皆以形用。其以神用者,則鏡也、符印也、日晷也、指南針也。
  • 才子遇才子,每有憐才之心;美人遇美人,必無惜美之意。我願來世托生為絕代佳人,一反其局而後快。
  • 予嘗欲建一無遮大會,一祭歷代才子,一祭歷代佳人。俟遇有真正高僧,即當為之。
  • 聖賢者,天地之替身。
  • 天極不難做,只須生仁人君子有才德者二三十人足矣。君一、相一、冢宰一,及諸路總制撫軍是也。
  • 擲陞官圖,所重在德,所忌在贓。何一登仕版,輒與之相反耶?
  • 動物中有三教焉:蛟龍麟鳳之屬,近於儒者也;猿狐鶴鹿之屬,近於仙者也;獅子牯牛之屬,近於釋者也。植物中有三教焉;竹梧蘭蕙之屬,近於儒者也;蟠桃老桂之屬,近於仙者也;蓮花薝蔔之屬,近於釋者也。
  • 佛氏云:「日月在須彌山腰。」果爾則日月必是遶山橫行而後可。苟有升有降,必為山巔所礙矣。又云:「地上有阿耨達池,其水四齣,流入諸印度。」又 云:「地輪之下為水輪,水輪之下為風輪,風輪之下為空輪。」余謂此皆喻言人身也:須彌山喻人首,日月喻兩目,池水四齣喻血脈流通,地輪喻此身,水為便溺, 風為洩氣。此下則無物矣。
  • 蘇東坡和陶詩,尚遺數十首。予嘗欲集坡句以補之,苦於韻之弗備而止。如責子詩中不識六與七,但覓梨與栗七字。栗字皆無其韻也。
  • 予嘗偶得句,亦殊可喜,惜無佳對,遂未成詩。其一為「枯葉帶蟲飛」,其一為「鄉月大於城」。姑存之,以俟異日。
  • 「空山無人,水流花開」二句,極琴心之妙境。「勝固欣然,敗亦可喜」二句,極手談之妙境。「帆隨湘轉,望衡九面」二句,極泛舟之妙境。「胡然而天,胡然而帝」二句,極美人之妙境。
  • 鏡與水之影,所受者也;日與燈之影,所施者也。月之有影,則在天者為受,而在地者為施也。
  • 水之為聲有四:有瀑布聲,有流泉聲,有灘聲,有溝澮聲。風之為聲有三:有松濤聲,有秋葉聲,有波浪聲;雨之為聲有二。有梧蕉荷葉上聲,有承簷溜竹筒中聲。
  • 文人每好鄙薄富人,然於詩文之佳者,又往往以金玉珠璣錦繡譽之,則又何也?
  • 能閒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閒。
  • 先讀經,後讀史,則論事不謬於聖賢。既讀史,復讀經,則觀書不徒為章句。
  • 居城市中,當以畫幅當山水,以盆景當苑囿,以書籍當友朋。
  • 鄉居須得良朋始佳。若田夫樵子,僅能辨五穀而測晴雨,久且數,未免生厭矣。而友之中,又當以能詩為第一,能談次之,能畫次之,能歌又次之,解觴政者又次之。
  • 玉蘭,花中之伯夷也。(高而且潔。)葵,花中之伊尹也。(傾心向日。)蓮,花中之柳下惠也。(污泥不染。)鶴,鳥中之伯夷也。(仙品也。)雞,鳥中之伊尹也。(司晨。)鶯,鳥中之柳下惠也。(求友。)
  • 無其罪而虛受惡名者,蠹魚也;(蛀書之蟲,另是一種,其形如蠶蛹而差小。)有其罪而恆逃清議者,蜘蛛也。
  • 臭腐化為神奇,醬也、腐乳也、金汁也。至神奇化為臭腐,則是物皆然。
  • 黑與白交,黑能污白,白不能掩黑;香與臭混,臭能勝香,香不能敵臭。此君子、小人相攻之大勢也。
  • 恥之一字,所以治君子;痛之一字,所以治小人。
  • 鏡不能自照,衡不能自權,劍不能自擊。
  • 古人云:「詩必窮而後工」。蓋窮則語多感慨,易於見長耳。若富貴中人,既不可憂貧歎賤,所談者不過風雲月露而已,詩安得佳?苟思所變,計惟有出遊 一法,即以所見之山川風土物產人情,或當瘡痍兵燹之餘,或值旱潦災祲之後,無一不可寓之詩中,借他人之窮愁,以供我之詠歎,則詩亦不必待窮而後工也。

Old age /The Coming of Age By Simone de Beauvoir

$
0
0

  • The Coming of Age (1970)


Old age

Front Cover
Penguin BooksJan 27, 1977 - Social Science - 654 pages










The Coming of Age

Simone de Beauvoir
Norton, 1996 - Family & Relationships - 585 pages
6 Reviews


What do the words elderly, old, and aged really mean? How are they used by society, and how in turn do they define the generation that we are taught to respect and love but instead castigate and avoid? Most importantly, how is our treatment of this generation a reflection of our society's values and priorities?

In The Coming of Age, Simone de Beauvoir seeks greater understanding of our perception of elders. With bravery, tenacity, and forceful honesty, she guides us on a study spanning a thousand years and a variety of different nations and cultures to provide a clear and alarming picture of "Society's secret shame"--the separation and distance from our communities that the old must suffer and endure.


About the author (1996)

Simone de Beauvoir, 1908 - 1986 Simone de Beauvoir was born January 9, 1908 in Paris, France to a respected bourgeois family. Her father was a lawyer, her mother a housewife, and together they raised two daughters to be intelligent, inquisitive individuals. de Beauvoir attended the elementary school Cours Desir in 1913, then L'Institute Sainte Nary under the tutelage of Robert Garric, followed by the Institute Catholique in Paris, before finally attending the Sorbonne, where she graduated from in 1929. It was there that she met the man who would become her life long friend and companion, John Paul Sartre, who contributed to her philosophy of life. She is perhaps best know for her novel entitled "The Second Sex", which describes the ideal that women are an indescribable "other", something "made, not born", and a declaration of feminine independence. After graduating from the Sorbonne, de Beauvoir went on to teach Latin at Lycee Victor Duruy, philosophy at a school in Marseilles, and a few other teaching positions before coming to teach at the Sorbonne. During the course of her twelve years of teaching, from 1931 to 1943, de Beauvoir developed the basis for her philosophical thought. She used her formal philosophy background to also comment on feminism and existentialism. Her personal philosophy was that freedom of choice is man's utmost gift of value. Acts of goodness make one more free, acts of evil decrease that selfsame freedom. In 1945, de Beauvoir and Sartre founded and edited Le Temps Modernes, a monthly review of philosophical thought and trends. In 1943, with the money she had earned from teaching, de Beauvoir turned her full attention to writing, producing first "L'Envitee", then "Pyrrhus et Cineas" in 1944. In 1948, she wrote perhaps her most famous philosophical work, "The Ethics of Ambiguity". "The Second Sex", regarded by many as the seminal work in the field of feminism, is her most famous work. Other works include "The Coming of Age", which addresses society's condemnation of old age, the award winning novel "The Mandarins", "A Very Easy Death", about the death of her mother and a four part biography. In "The Woman Destroyed", a collection of two long stories and one short novel, de Beauvoir discusses middle age. One of her last novels was in the form of a diary recording; it told of the slow death of her life-long compatriot, Jean Paul Sartre. On April 14, 1986, Simone de Beauvoir, one of the mothers of feminism, passed away in her home in Paris.
Patrick O'Brian is the author of twenty volumes in the highly respected Aubrey/Maturin series of novels.

Bibliographic information




書名是雙關語。平常指"成年" (The age or occasion when one formally becomes an adult)






沈政男


很久不買書了,大二以前買的書都還沒讀完,

網路上免費的書也很多,

尤其是經典,都已是人類共同遺產,


我的讀書方法是只讀經典與教科書,別的科系的教科書,

至於新書,大都只是翻一翻,

生也有涯,眼力也有限,

讀書一定要慎選,就如同聽歌、吃東西、旅遊,還有看女生一樣,

但最近為了老年書寫,我特地上網到Barnes & Noble買書,

西蒙波娃的<年老到來>(The Coming of Age),

老年學經典,五百多頁的英文翻譯版本,

哲學女強人的鉅著,不是<第二性>,

是<年老到來>,不要以為西蒙波娃只是女性主義者,

她先是哲學家,才是女性主義者,當然也是老年學家,

看了一些章節,真是驚為天人,

那麼論理清晰,又敘述生動流暢的文筆,即使透過翻譯都還觸摸得到,

從各層面談老年與老化,從遠古社會講到現代,遍及神話、歷史、哲學與政經社分析,

非常獨到的選材能力,可以在三十多年前就把老年當成一個獨立完整的思辨主題,

而且整合、演繹與分析都非常優異,字裡行間處處閃耀哲思與洞見,

看穿一般人習以為常的表面現象,視野非常廣闊深邃,

這書那麼好,國內卻找不到,連Amazon都沒有庫存,

還好Barnes & Noble有,訂購與交貨流程都讓人滿意,21天後收到,

讀了那麼多老年書,只有這一本真正讓人折服,

我將吸收書中菁華,化為我的老年書寫養分,

從文史哲政經社,當然還有自然科學的總體角度出發,

寫一本老年專書。

The BBC Report; Sir Hugh Carleton Greene /統理BBC A Seamless Robe/ Picking an NHK president

$
0
0



-----

Sir Hugh Carleton GreeneKCMG, OBE (15 November 1910 – 19 February 1987) was a Britishjournalist and television executive. He was the Director-General of the BBC from 1960―1969, and is generally credited with modernising an organisation that had fallen behind in the wake of the launch of ITV in 1955.

http://en.wikipedia.org/wiki/Hugh_Greene
1960年任命 Hugh Carleton Greene  D.G.是第一次BBC內升作出最大的改革....
----






統理BBC A Seamless Robe



一九九O年代,除了衛星與有線電視相繼扣關台灣以外,公共電視也將成為整個影視生態的要角。B B C是全世界第一個公共廣播系統,但究竟她是如何運作,國人並未得到可信而詳實的中文資料,尚難全面認識。作者服務BBC三十餘年,從基層至最高行政管理職 務,歷練豐富 ,因此能夠娓娓道來,交代公共廣播之哲學理念與實務運作,迄今再無超出其右的著作。


--- 朝日新聞社論也抓不住媒體的政經社等方面的角逐

EDITORIAL: Picking an NHK president

2011/01/14

The Board of Governors of Japan Broadcasting Corp. (NHK) is the supreme decision-making body of the public broadcaster.
Selecting the president of NHK is the board's most important job. The panel is now in serious disarray over the selection of the new president just as the term of the incumbent is about to expire.
Late last year, Shigehiro Komaru, chairman of the board, asked former Keio University President Yuichiro Anzai to become NHK president.
After obtaining Anzai's informal consent, however, Komaru urged him to decline the offer, citing slanderous rumors about Anzai as the reason for the about-face. Unsurprisingly, Anzai became infuriated and refused to assume the top post at the broadcaster.
An NHK president serves a three-year term. The incumbent chief, Shigeo Fukuchi, has long made it clear that he intends to retire from the post.
There has been enough time for the board to select Fukuchi's successor.
But Chairman Komaru dragged his feet on the selection in hopes that Fukuchi might change his mind and agree to serve another term. The current snafu is Komaru's fault. He should take responsibility for failing to build a consensus among the governors on the selection of the new NHK head.
The board of governors should not take the path of least resistance by picking an insider for the job simply to make the appointment in time for the end of Fukuchi's term on Jan. 24.
The board took the correct position when it said Wednesday that it had not yet decided whether to choose the next president from inside or outside the organization.
The broadcast law contains a provision that requires the NHK president to stay in office until a successor is selected. The only reasonable option for the board is to ask Fukuchi to remain in his job for the time being and carefully choose his successor.
The business environment for broadcasters is changing radically due to the scheduled shift to digital terrestrial television and a growing trend toward convergence between broadcasting and telecommunications.
While commercial broadcasters are facing a rough going because of dwindling ad revenue, NHK is on a stable financial footing supported by the mandatory subscription fees. What kind of role should the public broadcaster play under these circumstances?
The selection of its new leader has huge implications for this question.
What are the key qualities the NHK president is required to have?
First of all, NHK's chief needs to demonstrate a strong commitment to protecting the broadcaster's independence and freedom in news reporting and program production while keeping a safe distance from politics.
A second important quality for the NHK head is the ability to govern and manage the huge organization.
When Fukuchi, a former adviser for Asahi Breweries Ltd., was named NHK president, some people secretly expressed concerns that he had had no journalistic experience.
But Fukuchi has proved to be worth his salt. He has allowed programs to be made in a free atmosphere, and his policy has paid off in some brilliant documentaries and creative dramas.
When a scandal over alleged insider trading by NHK employees came to light, Fukuchi set up an independent committee to investigate the allegations.
His presidency has helped restore public confidence in NHK and reduce the number of viewers who refuse to pay the fees.
When the Liberal Democratic Party was in power, it is said, the party's heavyweights pulled the strings from behind the scenes to influence the selections of the NHK president. It is hard to believe that all the choices were based totally on the decisions by the Board of Governors.
Now that the old system is gone, the governors, appointed with the approval of the Diet, need to deal with the task through their own efforts and responsibility.
But this is how things should be. By regarding the current confusion as part of its growth pains, the board should choose the new president through a transparent process based on serious discussions from various perspectives.
We hope the board will understand its mission and fulfill its responsibility.
--The Asahi Shimbun, Jan. 13

*****http://www.theguardian.com/media/series/the-bbc-report

  • Sir Richard MacCormac's new Broadcasting House in Portland Place, London20 Aug 2014: In the final part of her in-depth series on 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of the BBC, Charlotte Higginsassesses the health of the corporation and the challenges it faces on the road to charter renewal in 201622 comments
  • 19 Aug 2014: In part eight of our nine-part series, Charlotte Higgins looks at how 20 years ago the BBC was a fortress in a broadcasting world it largely invented itself; now it is no longer alone in the ‘vast ocean of possibility’15 comments
  • Police at Orgreave, 1984: BBC News gave a distorted picture of events.18 Aug 2014: Charlotte Higgins: The corporation has always striven to be independent and impartial, and it is more trusted than almost any other news provider. But has it drifted to the right?157 comments
  • 2 Jul 2014: In the sixth of our in-depth nine-part series on 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of the corporation, Charlotte Higgins looks at how it became a news outlet that was trusted internationally but now faces fundamental questions about its purpose45 comments
  • 1 Jul 2014: Charlotte Higgins: From the broadcaster’s earliest days, the balance between the popular and the niche has been fiercely contested164 comments
  • john reith portrait15 May 2014: 
    Charlotte Higgins: The BBC has had 16 directors general, and each has imprinted his personality, but politics still cast a long shadow
    118 comments
  • 14 May 2014: 
    The Smith review into the handling of the Savile allegations, leading to the demise of its director general, is just the latest scandal to hit the corporation. ByCharlotte Higgins
    261 comments
  • 16 Apr 2014: In the second of a series of essays on the corporation's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Charlotte Higgins examines why it is constantly criticised by rivals, supporters and even its own staff595 comments
  • Lord Reith15 Apr 2014: Charlotte Higgins: In 1924 John Reith said the BBC should be the citizen’s ‘guide, philosopher and friend’. 
Ninety years on, can – and should – that still be its aim?561 comments


  • 歐陽泰(Tonio Andrade):《1661,決戰熱蘭遮》 Lost Colony: The Untold Story of China’s First Great Victory over the West Tonio Andrade

    $
    0
    0
    http://press.princeton.edu/titles/9525.htm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jNmIf0XwI4 書籍預告片

    "Lost Colony" (Tonio Andrade) Book Trailer

    bookjacket

    Lost Colony:
    The Untold Story of China’s First Great Victory over the West
    Tonio Andrade

    Paperback | 2013 | $24.95 / £16.95 | ISBN: 9780691159577
    448 pp. | 6 x 9 | 9 halftones. 6 line illus. 10 maps.
    Google full text of this book:
    During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Holland created the world's most dynamic colonial empire, outcompeting the British and capturing Spanish and Portuguese colonies. Yet, in the Sino-Dutch War--Europe's first war with China--the Dutch met their match in a colorful Chinese warlord named Koxinga. Part samurai, part pirate, he led his generals to victory over the Dutch and captured one of their largest and richest colonies--Taiwan. How did he do it? Examining th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European and Chinese military techniques during the period, Lost Colony provides a balanced new perspective on long-held assumptions about Western power, Chinese might, and the nature of war.
    It has traditionally been asserted that Europeans of the era possessed more advanced science, technology, and political structures than their Eastern counterparts, but historians have recently contested this view, arguing that many parts of Asia developed on pace with Europe until 1800. While Lost Colony shows that the Dutch did indeed possess a technological edge thanks to the Renaissance fort and the broadside sailing ship, that edge was neutralized by the formidable Chinese military leadership. Thanks to a rich heritage of ancient war wisdom, Koxinga and his generals outfoxed the Dutch at every turn.
    Exploring a period when the military balance between Europe and China was closer than at any other point in modern history, Lost Colony reassesses an important chapter in world history and offers valuable and surprising lessons for contemporary times.

    Tonio Andrade is professor of history at Emory University. He is the author of How Taiwan Became Chinese: Dutch, Spanish, and Han Colonization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Review:
    "In this page-turning historical narrative, Andrade chronicles the 1661-62 battle for Taiwan in what is often seen as the first modern conflict between an Eastern and Western power. While historians have traditionally viewed Europeans then as more advanced i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political infrastructures than their Eastern counterparts, Andrade reveals that Chinese warfare tactics based on ancient texts and military philosophy, built up over a millennia of a rich cultural heritage, actually allowed for the enigmatic leader Koxinga and his Chinese generals to neutralize any European superiority in weaponry and defeat the Dutch and thus the Dutch East India Company's hold on Taiwan. . . . For the global and military history enthusiast, this book is exceptionally insightful about the early-modern history of European contact in Asia."--Library Journal

    "Tonio Andrade succeeds brilliantly not only in writing good history but in telling a gripping story. If you read only one book on Chinese history this year . . . make it this one."--Timothy Brook, Literary Review
    "A most interesting, very well-written and highly important account of the Dutch loss of Taiwan that is deliberately located in terms of the debate over Western military proficiency vis-á-vis that of China. The book offers much."--Jeremy Black,European Review of History

    "[The Lost Colony] could easily pass for an exciting historical novel. Andrade spins a gripping tale, full of excellent anecdotes and insights . . . well written with a wealth of details that are well documented."--Gerrit van der Wees, Taipei Times
    "Lost Colony proves to be a good read as Andrade turns that would seem like a minor footnote in history into a stirring and insightful account of military campaigns, pirates, sieges, treachery, and naval battles."--Hilton Yip, Asian Review of Books

    Table of Contents:
    Illustrations ix
    Dramatis Personae xi
    Preamble
    An Execution 3
    ONE
    Destinies Entwined 21
    Pirate War 34
    War Is the Art of Deception 45
    The Wrath of Heaven 54
    The Samurai 60
    The General 68
    The Sea King 82
    Heaven Has Not Tired of Chaos on Earth 99
    TWO
    An Extreme and Terrifying Storm 111
    A Foggy Morning 117
    Koxinga’s Victories 124
    Parleys and Capitulations 137
    The Castle 152
    An Assault 165
    A Summer of Misery 181
    Relief from the Sea 194
    THREE
    The Fleet 207
    A Foolish Attack 218
    The Defectors 227
    Koxinga Closes In 239
    The Accidental Embassy 250
    Acrimony 269
    The Last Battle 278
    Surrender 290
    A Mad Death 298
    CLOSING
    Epilogues and Conclusions 307
    Acknowledgments 331
    Notes 335
    References 399
    Index 423


    http://bit.ly/1moHI4k

    風中物語:鄭成功打下台灣的啟示

    亓樂義 2014年08月21日 13:36
    風中物語:鄭成功打下台灣的啟示
    學者歐陽泰史料考察當年鄭成功火力不遜荷蘭。
    鄭成功是如何從統治台灣38年的荷蘭人手中奪下台灣,最初的說法是以武力擊退荷蘭人,歷史也是這麼認定的。之後有研究顯示,鄭成功對台灣實施經濟封鎖是導致荷蘭人潰敗的主因。直到最近又有新的見解。

    知名漢學史家史景遷(Jonathan Spence)的弟子耶魯大學歷史學博士歐陽泰(Tonio Andrade),最近在他的力作《1661,決戰熱蘭遮》(熱遮攔城,今安平古堡)中詳盡敍述這段歷史。他旁徵博引,指出鄭成功當時所代表的明末時期,在軍事技術上確實不凡,如火砲和槍械的性能並不遜於當時的歐洲強權荷蘭。

    歐陽泰還發現,一直被認為16世紀末出現於歐洲的排槍射擊法,在1387的明朝文獻中早有記載。鄭成功充分掌握這種火槍齊射的技術,他在南澳島基地訓練的私家軍隊號稱鐵人,戰力遠在明末正規軍之上。在軍紀和訓練上,鄭成功的軍隊也絲毫不輸於荷蘭。

    從大量歷史文獻中,歐陽泰歸納出一個結論,即「軍事革命」並非當時歐洲殖民列強所獨有,在中國也有同樣的變化。1661年的中荷之戰,被一些史家形容為中國與西方的第一次武力交鋒,雙方僵持近9個月,最後鄭成功佔領制高點烏特勒支堡(Utrecht),火砲居高臨下,熱蘭遮城的荷蘭守軍士氣潰散被迫出城投降而結束這場歷史交鋒。

    鄭成功打贏這千古一仗。歐陽泰則進一步發現,荷蘭人在船隻性能和堡壘防禦等方面明顯優於中國,東西方的軍事科技差距開始拉開。荷蘭戰船不僅在火力上勝於鄭氏戰船,逆風航速也很驚人,鄭成功完全沒想到,荷蘭的求援船隻在風向不利的情況下,竟能快速駛往荷屬東印度公司總部巴達威亞(Batavia,今雅加達)調兵馳援。當時漢儒郁永河在《裨海遊紀》中評價荷蘭艦船,「為帆如蛛網盤旋,八面受風,無往不順。」

    既然荷蘭船艦有如此優勢,何以敗於鄭成功?或說荷蘭只派700名援兵,為何這麼不看重台海局勢?

    這就和鄭成功所採取的經濟封鎖有關。當時鄭成功擁有近60艘船艦,掌握東南亞到日本長崎一帶的海上貿易,並在廈門駐軍,也控制台灣海峽兩岸的通商貿易,
    稅收豐厚,得以養兵抗清。

    鄭成功起初不是要對付佔據台灣的荷蘭人,而是針對襲擊鄭氏船隊在馬尼拉殖民的西班牙人。鄭成功希望荷蘭人聯手對付西班牙,並終止台灣和馬尼拉之間的航線與貿易,荷蘭人拒絕,雙方開始有局部衝突。1656年鄭成功最後以「百日期限」的釜底抽薪之策,要求百日之內在台灣的漢人與大陸做生意,禁止運載荷蘭商品(如丁香、胡椒、鉛、錫等),期限一到,往返船隻一律返回大陸,不能停靠台灣,否則殺頭,船貨充公。

    這一招使漢人貿易商不得不從台灣撤回大陸,兩岸貿易蕭條。戰事緊急,僅僅派出700名援兵,說明在雅加達的荷蘭總部認為台灣不具經濟價值,無須費力。當然,台灣荷蘭長官揆一(Frederick Coyett)未能利用船艦優勢進行反封鎖,反而採取正面迎敵的錯誤戰略,也是荷蘭敗走的主因之一。

    鄭成功趕跑荷蘭人,說明一個國家的經濟僅靠單一市場的脆弱性,對於今天的台灣來說,也是深具啟發。

    《富裕社會》(The Affluent Society ) ;《富裕國家與貧窮國家: 世界繁榮之路 》 Why Poverty?

    $
    0
    0
    根據許大川譯序,胡適之先生是 Ruth Nanda Anshen主編的世界前途叢書 World Perspectives的編輯委員會編委:Rich Lands and Poor by Gunnar Myrdal 富裕國家與貧窮國家,許大川譯,台北:台銀,1968

    BBC Four - Why Poverty?

    A series of films which ask what it means to live in poverty in the 21st Century

    Park Avenue

    How much inequality is too much?

    Documentary



    將列出數本名經濟學家討論貧窮的問題
    這可對比於企業管理對不良公司的探討
    前者強點 為什麼呢?


    The Nature of Mass Poverty is an economics book by John Kenneth Galbraith published in 1979.
    集體貧窮本質之探討 今日世界 1985

    The nature of mass poverty - John Kenneth Galbraith - Google Books



    ---



    《黃騰輝詩集》、蓉子《維納麗沙組曲》《蓉子詩抄》

    $
    0
    0



    【蓉子、現代主義詩社和畫派——8月26日(二)晚上8點璀璨相見】
    蓉子(1928年-)曾以「維納麗沙」為名,創作了組詩,並出版詩集《維納麗沙組曲》。「維納麗沙」是一個虛構人物,彷彿結合維納斯和蒙娜麗沙這兩個神話與畫作中的女性,開篇序曲〈維納麗沙〉詩只有兩段:「維納麗沙/你不是一株喧嘩的樹/不需用彩帶裝飾自己」,「你靜靜地走著/讓浮動的眼神將你遺落/因你不需在炫耀和烘托裏完成/——你完成自己於無邊的寂靜之中」,精簡俐落地塑造了冷靜、獨立自主的女性形象。
    蓉子的《維納麗沙組曲》(1969年),封面由席德進(1923-1981年)設計(上有親筆簽名) ,另一本《蓉子詩抄》(1965年) 的封面設計者是「五月畫會」的韓湘寧(1939-) ,皆由「藍星詩社」出版,蓉子與臺灣現代主義詩社和畫派的淵源深厚可見一斑。
    8月26日(二)晚上8點,蓉子將與朵思,以及數位中生代詩人在誠品書店臺大店3樓開講,現場將吟詠多首經典詩篇。上述兩本國寶詩集目前也在誠品臺大店B1「八位臺灣女詩人經典作品展」展示至8月31日。歡迎大家前來共享這詩人與詩集的璀璨盛宴。
    【蓉子、現代主義詩社和畫派——8月26日(二)晚上8點璀璨相見】  蓉子(1928年-)曾以「維納麗沙」為名,創作了組詩,並出版詩集《維納麗沙組曲》。「維納麗沙」是一個虛構人物,彷彿結合維納斯和蒙娜麗沙這兩個神話與畫作中的女性,開篇序曲〈維納麗沙〉詩只有兩段:「維納麗沙/你不是一株喧嘩的樹/不需用彩帶裝飾自己」,「你靜靜地走著/讓浮動的眼神將你遺落/因你不需在炫耀和烘托裏完成/——你完成自己於無邊的寂靜之中」,精簡俐落地塑造了冷靜、獨立自主的女性形象。   蓉子的《維納麗沙組曲》(1969年),封面由席德進(1923-1981年)設計(上有親筆簽名) ,另一本《蓉子詩抄》(1965年) 的封面設計者是「五月畫會」的韓湘寧(1939-) ,皆由「藍星詩社」出版,蓉子與臺灣現代主義詩社和畫派的淵源深厚可見一斑。   8月26日(二)晚上8點,蓉子將與朵思,以及數位中生代詩人在誠品書店臺大店3樓開講,現場將吟詠多首經典詩篇。上述兩本國寶詩集目前也在誠品臺大店B1「八位臺灣女詩人經典作品展」展示至8月31日。歡迎大家前來共享這詩人與詩集的璀璨盛宴。







    被統治者黃騰輝

    刮鱗 破肚 斜切 撒鹽
    以何種姿勢魚肉
    我都不能喊一聲痛

    蒸 煎 炸 烤 隨意
    肉軟 讓你吃
    骨硬 不讓你啃

    至少我還留下一雙白眼可以瞪你
    說不定有一天
    被你鹽漬過的鹹魚也會翻身


    黃騰輝(1931-),新竹縣人。東吳大學法律系畢業,曾任記者、教師,投入企業界後,在台灣三菱電梯任職,先後擔任總經理,及台灣電梯協會理事長,現已退休。他早於1951年,即在《新詩周刊》、《藍星週刊》發表詩作。《笠》創刊後,擔任發行人。已出版《冬日歲月》、《黃騰輝詩集》。他的詩作質樸單純,不玩弄詞藻,流露生活的感動與現實的意味。(李敏勇選)


    台灣詩人群像 黃騰輝詩集  黃騰輝詩精神的主體是:「愛」與「孤獨」的組合物…「孤獨」是詩人精神上保持靜觀的要領,可以在與事物相對時,保持冷靜的態度。「孤獨」並不是指生活上的孤離,做為一個現代詩人,毋寧更應涉入現代變動不居的社會生活中,去挖掘新的詩的形象。黃騰輝從事競爭激烈的現代工商業,他賣最尖端的科技產品,在這樣煩雜的業務生活上,免不了有時也會出賣「靈魂」,違背自己意願的勾當,因此,他以詩來救贖,不論是閱讀他人的作品,或是自己動筆,都是拯救靈魂的神聖工作。因此,黃騰輝是為了生活的見證而寫詩,不必為了做詩人而搜索枯腸,而矯揉作態。在近期作品中,「非情」成為黃騰輝詩作中的特徵之一。黃騰輝以經濟及科技對生活的侵略觀點寫詩,是很具現代感,但他不以玄想來偽裝,而以赤裸裸的現實來表達,保持著詩想清晰,脈絡分明的特點!(李魁賢
    文學臺灣叢刊61 書名:台灣詩人群像 黃騰輝詩集 作者:黃騰輝 
    定價:150 ISBN:978-986-6950-13-1 平裝

    ******

    台灣詩人:黃騰輝- 菊花院的水鏡- PChome 個人新聞台




    題贈女詩人李政乃的詩:

    等待!在雨中
    ――給摯友李政乃

    假作一個希望,讓
    我急急的靈魂靜謐些。
    看錶的每一秒跳動,
    我與希望的距離又遠了。

    故意慢慢地吸著香菸……
    好像希望漸漸地清晰了。
    因為,從模糊裡去尋找的
    卻是我的思念。

    跑雨的街道去散步,
    沁涼的晚風裡愈覺寂寞。
    驀然,我領悟了我還有一段
    趕也趕不走的時間。

    站住,凝視那滴在街角的雨珠。
    當我忘記自己的時候
    我仍然記得,在雨中
    幾乎虐待似的寂寞!
    (五月十六日於上坪)

    這首詩刊登《自立晚報•新詩週刊》第78期,1953年5月25日。李政乃,1934年2月出生於竹東鎮,被覃子豪(1912~1963)譽為「台灣光復後第一位省籍女詩人」。




    〈悲哀〉,則直抒個體生存的本質:

    悲 哀

    雙手插在褲底,
    吹著口哨,
    這樣,沒有人知道我曾經流淚。

    踢著路石,
    一蹦一跳------
    但,無論如何我還是笑不出來。

    (刊登《笠》詩刊17期,1963年.2月15日)

    公 寓

    建築師玩著火柴盒子的積木遊戲
    十層二十層把一個都市推向蒼芎。
    那都市人的悲哀──密度的壓力
    是要交給空間去擔負的。

    地震、颱風……那些天災都是偶發的,
    反正歷史不會把這筆帳記在你的頭上。
    於是在「經濟價值」的鼓勵下
    你又大量地生產了火柴盒。

    我們子孫三代就是這樣被擠在火柴盒子裏,
    坐著花轎嫁過來的母親;
    討論著每立方公尺空氣售價的孩子們……
    我們有同一種語言卻無法溝通。

    每一個火柴盒都隱藏著許多神秘
    每一張面孔都是嚴肅無比,
    這裡的人情薄如紙,
    也許因為人口的壓力在膨漲
    生活的壓力也在膨漲。

    (刊登《笠》詩刊43期,1971年6月15日)

    石 油

    地球心臟,
    千萬年精釀的血液。
    人類只是饑餓的寄生虫;
    貪婪的吸飲。
    上游的……
    下游的……
    連接著複雜的蜂巢分子式,
    提煉著生活的夢

    石化工業渡過巔峰的黃金時代
    之後,卻是一片污染,
    有一天,地球只是宇宙間最骯髒的垃圾場

    地球心臟,開始疲憊,
    貧血、衰老,……
    為了飼養那一批冷血的「經濟動物」

    (刊登《笠》詩刊73期,1976年6月15日。)


    電  腦

    以一個數字邏輯支撐的迷信,
    曾經使我們醉心於生活的密度。

    但,為那科技設下的數量剖析,
    卻巧妙地計數複什的靈性與情愫。

    讀著以數字羅列的詩,
    吃著只計算卡路里值的營養餐,

    哎!一個過份迷信於計數邏輯的
    變態人生。



    故 鄉

    被現代文明吞噬的翠綠,
    我竟在自己成長的地方迷路。

    一再肥胖過來的廠房。
    把寬暢老路擠成陰暗小徑。

    流浪回來,
    好不容易在祖墳的旁邊,
    找到被遺忘的DNA。

    (刊登《自立晚報•23版•本土副刊》1999年8月10日(二))





    拐 杖
    散落的老朽殘骨,
    重新組立起來,
    宣佈獨立。

    傾斜的生命,
    因支點的平衡,
    得以挺腰扶正。

    顛簸冷暖的歲月,
    說它是惟一支撐的伴侶,
    不如說是血脈相通的手腳。

    踩穩自尊,
    踏出一片
    失落已久的天地。

    (刊登《笠》詩刊229期,2002年6月15日)




    邂 逅


    差一點擦身而過,
    茫然的失憶。

    被一種感應叫停時,
    我還是無法讀懂
    風霜漂染的滿頭白髮。

    把記憶傾倒出來,
    才發現,忘記加上的是
    青春以後的歲月。

    (刊登《文學台灣》35期,2000年7月)


     暗 戀

    深怕被反彈回來的,
    一個「愛」字。

    打從心底衝到喉嚨,
    即將變成聲音的剎那,
    又急速地被吞回去。

    只許珍藏,
    不許碰觸,
    一個比玻璃更脆的
    「愛」字。

    (刊登《文學台灣》37期,2001年1月)


    John Kenneth Galbraith 著作

    $
    0
    0








    John Kenneth "Ken" GalbraithOC (properly /ɡælˈbrθ/ gal-brayth, but commonly/ˈɡælbrθ/ gal-brayth; 15 October 1908 – 29 April 2006) was a Canadian and, later, American economist, public official, and diplomat, and a leading proponent of 20th-centuryAmerican liberalism. His books on economic topics were bestsellers from the 1950s through the 2000s, during which time Galbraith fulfilled the role of public intellectual. Inmacro-economical terms he was a Keynesian and an institutionalist.[2]
    Galbraith was a long-time Harvard faculty member and stayed with Harvard University for half a century as a professor of economics.[3] He was a prolific author and wrote four dozen books, including several novels, and published more than a thousand articles and essays on various subjects. Among his most famous works was a popular trilogy on economics, American Capitalism (1952), The Affluent Society (1958), and The New Industrial State (1967).
    Galbraith was active in Democratic Party politics, serving in the administrations of Franklin D. RooseveltHarry S. TrumanJohn F. Kennedy, and Lyndon B. Johnson. He served asUnited States Ambassador to India under the Kennedy administration. His prodigious literary output and outspokenness made him, arguably, "the best-known economist in the world"[4] during his lifetime.[5] Galbraith was one of few recipients both of the Medal of Freedom (1946) and the Presidential Medal of Freedom (2000) for his public service and contribution to science. The government of France made him a Commandeur de la Légion d'honneur.





    自由經濟的核心是市場經濟理論:[9]

    市場是人類自發性行為和自我調節的自然領域,依據人們對他人福利的貢獻而受獎勵,由此產生最大限度的自由、平等和福利。

    人是自足的,擁有契約關係或責任,大多不受他人影響。人人以平等進入市場討價還價,尋找自己優勢。追求個人需要的滿足和自我利益,導致自發的秩序與自然和諧,造就社會優勢、共同利益及利他的結果。

    免於政府干預的自由市場,無人能決定產量與價格,參與者皆受制於市場。無人能控制生產、價格或供給,也沒有確定的個人擁有超越其他個人的權力。每個人自願參與,每個人提供的價格與數量不同,因而保障了自由。

    競爭規範行為,防止自我利益對他人的傷害。競爭是道德強制的關鍵,政府正缺乏這一點,是組織社會的手段。

    自由化使市場能接管並去政治化許多分配予政府的職能與監管,就會出現非干預性的公共政策,即有限政府,人們能遵照自己的想法。


    ---
    In 2004, the publication of an authorized biography, John Kenneth Galbraith: His Life, His Politics, His Economics[62] by a friend and fellow progressive economist Richard Parker renewed interest in Galbraith life journey and legacy.


    Parker, Richard(郭路譯),2005,《加爾布雷斯傳》(John Kenneth Galbraith:His Life, His Politics, His Economics)。2009譯本,頁475。中國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作者部分改寫引述文字。
    ----
    *表示有漢憶本

    *Galbraith memoir, A Life in Our *Times was published in 1981.[61] It contains discussion of his thoughts, his life, and his times.


    約翰·加爾布雷思主要著作

    • 《美國資本主義:抗衡力量的概念》*(1952年)
    • 《1929年大崩盤》*(1955年)
    • 《豐裕社會》*(1958年)(《好社會:人道的記事本》加爾布雷思晚年力作,是對其名著《豐裕社會》觀念的補充修正。)
    • 《新工業國》*(1967年)
    • 《經濟學與公共目標》*(1973年)
    • 《不確定的年代》*(1976年)
    • 《一個永久開明人士的記述》(1971年)

    《富裕社會》(The Affluent Society ) by John Kenneth Galbraith
    葛爾布拉特著《富裕社會》(The Affluent Society by John Kenneth Galbraith, 1957) 香港:今日世界出版社,1970

    由於譯文沒一個字母 所以必須參考些原書


    The affluent society - Google Books

    - [ 翻譯這個網頁 ]

    books.google.com › Business & Economics › Economics › General
    The affluent society. Front Cover · John Kenneth Galbraith · 3 Reviews. Houghton Mifflin
    Viewing all 6914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