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f Human Bondage", THE MOON AND SIXPENCE, THE NARROW CORNER... by W. Somerset Maugham
↧
D.H. Lawrence Selected Essays, "Women in Love", "The Rainbow", "The Laughter of Genius":D. H. Lawrence’s Essays
CONTENTS
Novels
Novellas
Short Stories
Plays
Poetry
Non Fiction
Travel
Novels
The White Peacock (1911)--Read now
The Trespasser (1912) Read now at Freeread
Sons and Lovers (1913) Read now at Freeread
The Rainbow (1915) Read now
The Lost Girl (1920)--Read now
Women in Love (1920) Read now at Freeread
Aaron's Rod (1922) Read now at Freeread
Kangaroo (1923) Read now
The Boy in the Bush [with M. L. Skinner (died 1955)] (1924)
The Plumed Serpent (1926) Read now
Lady Chatterley's Lover (1928) Read now
Novellas
Love Among the Haystacks (1930) (see Collected Short Stories--below)
The Ladybird (1923) Read now
The Fox (1923) Read now
The Captain's Doll (1923) Read now
St Mawr (1925) Read now
The Virgin and the Gypsy (1930) Read now
The Man who Died (also published as The Escaped Cock) (1929) Read now
Short Stories
The Prussian Officer and Other Stories (1914) Read now
The Prussian Officer (also known as honour and Arms)
The Thorn In The Flesh (also known as Vin Ordinaire)
Daughters Of The Vicar
A Fragment Of Stained Glass
The Shades Of Spring (also published as The Soiled Rose)
Second Best
The Shadow In The Rose Garden
Goose Fair
The White Stocking
A Sick Collier
The Christening
Odour Of Chrysanthemums
England, My England and Other Stories (1922) Read now at Freeread
England, My England
Tickets, Please
The Blind Man
Monkey Nuts
Wintry Peacock
You Touched Me
Samson And Delilah
The Primrose Path
The Horse Dealer'S Daughter
Fanny And Annie
The Woman Who Rode Away and Other Stories (1928) Read now
The Woman Who Rode Away
Two Blue Birds
Sun
Smile
The Border-Line
Jimmy and the Desperate Woman
The Last Laugh
In Love
The Man Who Loved Islands
Glad Ghosts
None of That!
The Rocking-Horse Winner
The Lovely Lady
Collected Short Stories (A Project Gutenberg of Australia compliation) Read now
A Modern Lover (1933)
Her Turn (1913) (also known as Strike Pay and Turnabout is Fair)
Love Among The Haystacks (1930)
Mother And Daughter (1929)
New Eve And Old Adam (1934)
Rawdon'S Roof (1928)
Strike-pay (1913) (also known as Ephraim's Half Sovereign)
The Blue Moccasins (1928)
The Mortal Coil (1917)
The Old Adam (1934)
The Overtone (1933)
The Princess (1925)
The Witch A La Mode (1934)
Things (1928)
Other Short Stories
The Miner at Home
Delilah and Mr Bircumshaw
A Lesson on a Tortoise
Lessford's Rabbits
A Prelude (1907)
A Fly in the Ointment (1913)
Once--! (1930)
A Hay Hut Among the Mountains (1930)
A Chapel among the Mountains (1930)
Christs in the Tyrol (1930)
Mr Noon (1934)
Plays
The Daughter-in-law (1912) Read now
The Widowing of Mrs Holroyd (1914) Read now
Touch and Go (1920) Read now
David (1926) Read now
The Fight for Barbara (1933) Read now
A Collier's Friday Night (1934) Read now
The Married Man (1940) Read now
The Merry-go-round (1941) Read now
Altitude--a fragment (1924)
Noah's Flood - a fragment
Poetry
Love Poems and others (1913)
Amores (1916) - Read now at Freeread
Look! We have come through! (1917) - Read now at Freeread
New Poems (1918) - Read now at Freeread
Bay: a book of poems (1919) - Read now at Freeread
Tortoises (1921)- Read now at Freeread
Birds, Beasts and Flowers (1923) Read now
The Collected Poems of D H Lawrence (1928)
Pansies (1929)
Nettles (1930)
Last Poems (1932)
Fire and other poems (1940)
Non Fiction
Study of Thomas Hardy and other essays (1914)
Movements in European History (1921)
Psychoanalysis and the Unconscious (1921)
Fantasia of the Unconscious (1921) - Read now at Freeread
Studies in Classic American Literature (1923)
Reflections on the Death of a Porcupine and other essays (1925)
A Propos of Lady Chatterley's Lover (1929)
Apocalypse and the writings on Revelation (1931)
Phoenix: the posthumous papers of D H Lawrence (1936)
Phoenix II: uncollected, unpublished and other prose works by D H Lawrence (1968)
Travel
Twilight in Italy and Other Essays (1916) - Read now at Freeread
Sea and Sardinia (1921) - Read now
Mornings in Mexico (1927) - Read now
Etruscan Places (1932) - Read now
Updated 16 April 2011
Glass Sydney - Valiant Glass - Glass & Mirrors Specialists in Sydney
Rental Agreements DIY Australia
Fresh Flowers and Gifts Australia
Fresh Flowers and Gifts New Zealand
Everyman's Library
-----
"Humanity is a huge aggregate lie, and a huge lie is less than a small truth. Humanity is less, far less than the individual, because the individual may sometimes be capable of truth, and humanity is a tree of lies. And they say that love is the greatest thing; they persist in SAYING this, the foul liars, and just look at what they do! Look at all the millions of people who repeat every minute that love is the greatest, and charity is the greatest— and see what they are doing all the time. By their works ye shall know them, for dirty liars and cowards, who daren't stand by their own actions, much less by their own words."
--from "Women in Love" (1920) by D.H. Lawrence
Women in Love begins one blossoming spring day in England and ends with a terrible catastrophe in the snow of the Alps. Ursula and Gudrun are very different sisters who become entangled with two friends, Rupert and Gerald, who live in their hometown. The bonds between the couples quickly become intense and passionate but whether this passion is creative or destructive is unclear. In this astonishing novel, widely considered to be D.H. Lawrence's best work, he explores what it means to be human in an age of conflict and confusion. It was written during World War I, and while that conflict is never mentioned in the novel, a sense of background danger, of lurking catastrophe, continually informs its drama of two couples dynamically engaged in a struggle with themselves, with each other, and with life's intractable limitations. Lawrence was a powerful, prophetic writer, but in addition he brought such delicacy to his treatment of the human and natural worlds that E. M. Forster's claim that he was the greatest imaginative novelist of our generation does him too little justice rather than too much. READ an excerpt here:http://knopfdoubleday.com/book/98552/women-in-love/
Women in Love begins one blossoming spring day in England and ends with a terrible catastrophe in the snow of the Alps. Ursula and Gudrun are very different sisters who become entangled with two friends, Rupert and Gerald, who live in their hometown. The bonds between the couples quickly become intense and passionate but whether this passion is creative or destructive is unclear. In this astonishing novel, widely considered to be D.H. Lawrence's best work, he explores what it means to be human in an age of conflict and confusion. It was written during World War I, and while that conflict is never mentioned in the novel, a sense of background danger, of lurking catastrophe, continually informs its drama of two couples dynamically engaged in a struggle with themselves, with each other, and with life's intractable limitations. Lawrence was a powerful, prophetic writer, but in addition he brought such delicacy to his treatment of the human and natural worlds that E. M. Forster's claim that he was the greatest imaginative novelist of our generation does him too little justice rather than too much. READ an excerpt here:http://knopfdoubleday.com/book/98552/women-in-love/
"The Rainbow" by D.H. Lawrence台灣書林有麥克米倫學生版的影印本1993
我趁機翻一翻,讀末章,感受作者獨特的文風和生命思想。
用Google查一下,約有50個版本和不同的封面。
Everyman's Library
“Was his life nothing? Had he nothing to show, no work? He did not count his work, anyone could have done it. What had he known, but the long, marital embrace with his wife. Curious, that this was what his life amounted to! At any rate, it was something, it was eternal. He would say so to anybody, and be proud of it. He lay with his wife in his arms, and she was still his fulfillment, just the same as ever. And that was the be-all and the end-all. Yes, and he was proud of it.”第4章
“Why, oh why must one grow up, why must one inherit this heavy, numbing responsibility of living an undiscovered life? Out of the nothingness and the undifferentiated mass, to make something of herself! But what? In the obscurity and pathlessness to take a direction! But whither? How take even one step? And yet, how stand still? This was torment indeed, to inherit the responsibility of one’s own life.”
―from "The Rainbow" by D.H. Lawrence
D.H. Lawrence’s The Rainbow was published on this day in 1915. A month later, all unsold copies were seized and destroyed by the authorities on pornographic grounds.
“If I were the moon, I know where I would fall down.”
― from "The Rainbow"
Spanning the second half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and the beginning of the twentieth, D. H. Lawrence’s provocative novel traces the lives of three generations of one family on their Nottinghamshire farm. Rooted in an agrarian past, Tom and Lydia Brangwen and their descendants find themselves navigating a rapidly changing world—a world of unprecedented individualism, alienation, and liberation. Banned after an obscenity trial in 1915 for its frankness about sexuality, THE RAINBOW was most remarkable for the pathbreaking journeys of its female characters, particularly that of Ursula Brangwen, whose destiny Lawrence explored further in his next novel, Women in Love. In its surface drama, in its capacious and expansive rhythms that so resemble the rhythms of nature itself, THE RAINBOW is one of the world’s great examples of the multi-generational family saga. But the large claim that Lawrence’s masterpiece has made on the attention of readers and critics stems less from this fact than from the deeper parallel history he provides for the Brangwens—a history of the growth of their souls, moving in a great arc from sensuality to self-awareness and freedom.
"The Laughter of Genius":D. H. Lawrence’s EssaysGarrett Moritz
"When Lawrence got going, he almost always went too far, but hitting a nerve of truth on the way."--Brenda Maddox, p.215From the time we write our first five-paragraph essay, we learn that an essay must conform to specific rules--how stringently it follows those rules determines the essay’s quality. D. H. Lawrence’s essays, however, don’t conform to those same standards. Though we might imagine him following some higher, essay-writer’s code, in actuality he takes a pragmatic approach, namely, if it looks good, do it. Lawrence’s essays succeed not because they conform to a set of rules especially well, but because they do what works, creating a specific character, imitating spontaneous conversation, and stepping on the occasional exposed "nerve of truth" on the way through the conceptual wilderness.
Consider Lawrence’s conversational style--using metaphor, anaphora, and sentence fragments--in the opening gambit of "Indians and Entertainment":
We go to the theatre to be entertained. It may be The Potters, it may be Max Reinhardt, King Lear, or Electra. All entertainment.This is a very typical beginning for Lawrence. He does little in the way of introduction--he h as no need of such commonplace, even boring niceties--and begins his discussion of entertainment 'straight away. He describes us, saying "We want to be taken out of ourselves." He gives no evidence for this, or the statements that follow. He cites no experts. He stands on the shoulders of none. He doesn’t care a whit about passive voice. But there is a difference between not following convention and being wrong. Though Lawrence’s points do not appear as a standard, rhetorical fortress, few would disagree with, or be able to effectively argue against them. Maybe they are too general, too universal, or too vague for the average critic to talk at length about. Maybe they are just true. Needless to say, he is often convincing without being explicitly logical—ethos and pathos can be just as effective as logos (Aristotle 1:25). And when we "lean down from the plush seats like little gods," we see another characteristic of Lawrence’s essay: the surprise metaphor. Lawrence, likely drawing from his experience in fiction as a hyper-descriptive writer, is able to consistently reach into his magic sack of metaphors and pull out a shiny new one--or at least a particularly apt one--almost every time. Though this "little gods" metaphor is perhaps not his best or most vivid, it does well enough to illustrate Lawrence’s quickness in this difficult type of descriptive visualization. Furthermore, one rarely speaks of "little gods," for both words seem to contradict the other. It is unusual, eye-catching, thought-provoking, and possibly even a little condescending. And then, in the last paragraph, Lawrence describes what these "little gods" do, using an anaphora in a chain of colons which is certainly very rare and probably not even grammatically standard. It is unusual, and is of questionable "correctness." But the use of periods might weaken the sentence flow Lawrence sought, in effect counteracting a "breathless" sort of pseudo stream-of-consciousness effect. Lawrence seems to be trying to create a sense that all of these things are part of the process of theater--a single, indivisible experience--over the course of an evening. To divide the process, using periods and capital letters, would be a less truthful description. Lawrence then rounds off this passage with a trademark sentence fragment: "Which is very entertaining." He could have written, more correctly, "This is very entertaining," but chose not to. For Lawrence, it was far more important to write what an effective speaker would say rather than base his decisions on grammatical rules.
We want to be taken out of ourselves. Or not entirely that. We want to become spectators at our own show. We lean down from the plush seats like little gods in a democratic heaven, and see ourselves away below there, on the world of the stage, in a brilliant artificial sunlight, behaving comically absurdly, like Pa Potter, yet getting away with it, or behaving tragically absurdly, like King Lear, and not getting away with it: rather proud of not getting away with it.
We see ourselves: we survey ourselves: we laugh at ourselves: we weep over ourselves: we are the gods above of our own destinies. Which is very entertaining. (Lawrence 52)
This effective speaker that makes such decisions is the character in Lawrence’s essays, the kind of character who we sometimes agree with and sometimes laugh at, but who is always absorbing. The character is talking to us, even sneaking in his opinion of a few plays--he’s the kind of character who always has an opinion on such things--and focuses, more than anything else, in speaking in the most engaging way he can. For this reason, Lawrence doesn’t always write essays in the standard style with an introduction, thesis, evidence, and conclusion. Instead Lawrence approaches argument as a series of cycles. We can see one such "cycle" in the passage above. The first paragraph ends with "All entertainment" and the final paragraph ends with "Which is very entertaining," bringing us through the cycle. Though it admittedly isn’t always as apparent as in this example, as a general rule, Lawrence continues to return to major ideas again and again in his essays, developing new questions in each cycle. While a traditional essay does something similar in relying on "key terms" to tie various parts together, this cyclical nature is more than just a repetition of key ideas--it provides the structure of the essay. Essays generally can be viewed, say, as a series of stacked blocks, all hierarchically ordered. Lawrence’s essays, though, are much more like a spiral which, though drawn around a fixed point, when traced drift continuously farther from the center, covering more ground. Such essays are almost bound to hit "a nerve of truth" eventually. Interestingly, this cyclical, spiral essay structure is very much like a prolonged conversation--as people talk about a complicated issue, they find themselves returning to the same basic concepts again and again, making corollary points which they missed the first time. Lawrence’s use of this conversational structure, though disorganized by essay standards, is rather convincing and pleasant relative to the average essay, since we are used to such a conversational structure, while ordinary essay structure, though efficient, is something which is unnatural enough that schools must teach it. But as long he makes his point effectively, why worry about rules or propriety? For instance, his repetition of "we" throughout the passage creates a smaller cyclical effect of the type discussed above, binding the paragraph together. Also, it is more conversational and maybe even more pleasant than a stodgier pronoun. Lawrence’s essays are highly conversational in tone--it seems that parts of them could easily be stuck into a story as dialogue. Lawrence even works essay material into character’s dialogue or thoughts in his fiction, though this matter is beyond the scope of this paper.
While it similarly employs a conversational tone and the Lawrencian character, "Pornography and Obscenity" is additionally useful for it perhaps contains a "nerve of truth" of the kind Maddox spoke of. While it declares little that a logician would affirm as true, it says many things that a person might agree with. That is, quite possibly, the essence of what Maddox was getting at. The essay begins with that trademark quick start, not even repeating the topic from the title but beginning, "What they are depends, as usual, entirely on the individual," and then continuing with a sort of surprise description:"What is pornography to one man is the laughter of genius to another" (Portable 648). The metonymy, "the laughter of genius," is a good example of Lawrence’s formative descriptive skill: the average essayist would likely not have put it quite so aptly or poetically. Instead of speaking in abstraction, Lawrence uses a physical description as a symbol for abstraction, and is much more memorable and effective for that. But just as notable as the Lawrencian beginning is the "stuff" in the middle of "Pornography and Obscenity"--where Lawrence condemns both those who shiver at the thought of publishing sexual materials and Bohemians who freely accept sex: they’re either a bunch of furtive masturbating perverts or intellectual, nonphysical ghosts. It seems Lawrence wants to single-handedly be right, for he refuses to accept that anyone could be on his side. And he at times uses little evidence, asking the reader to make leaps of faith with him. Besides, whether we are persuaded by his unorthodox conversational methods or not, it’s a pretty wild ride:
Without secrecy there would be no pornography. But if pornography is the result of sneaking secrecy, what is the result of pornography? What is the effect on the individual?So this is how Lawrence fills the middle of his essays. He starts "Without secrecy their would be no pornography"--a valid claim, though he takes no pains to prove it. And from this axiom he derives a whole set of equally unsupported corollaries: pornography’s effect on people is "always pernicious." Lawrence has no need of muddling, qualifying phrases here, despite that earlier what was pornography to one could easily be the "laughter of genius" to another. And this pornography, before so indeterminate, now has a definite effect: pornography equals masturbation. And it gets better: the "grey ones"--another metonymy, symbolizing puritanical social leaders--far from condemning masturbation, advocate it. This ignores that the "grey ones" would condemn masturbation--stolid logician Bertrand Russell’s speaks of masturbation as amoral (Russell 70). But Lawrence, it seems, does not want anyone on his side. He is right, others wrong, and proof is unnecessary. It seems unfortunate that Lawrence would write less objectively in hopes of being more entertaining. But then again, maybe it is the abrupt epiphany in the midst of philosophical sleepwalking which makes him so fulfilling. He might not always be right, but he’s always an interesting read.
The effect on the individual is manifold, and always pernicious. But one effect is perhaps inevitable. The pornography of today, whether it be the pornography of the rubber-goods shop or the pornography of the popular novel, film and play, is an invariable stimulant to the vice of self-abuse, onanism, masturbation, call it what you will. In young or old, man or woman, boy or girl, modern pornography is a direct provocative of masturbation. It cannot be otherwise. When the grey ones wail that the young man and the young women went and had sexual intercourse, they are bewailing the fact that the young man and the young women didn’t go separately and masturbate. (Portable 657-658)
"Nottingham and the Mining Countryside" is another good example of a Lawrencian essay. It makes appeals based on a subtle, almost subterranean aesthetic vision which surfaces mostly in the imperious though conversational style at the end of the essay. In many instances though, it employs the same techniques as the earlier excerpts--such as informality, repetition and metaphor:
Do away with it all, then. At no matter what cost, start to alter it. Never mind about wages and industrial squabbling. Turn the attention elsewhere. Pull down my native village to the last brick. Plan a nucleus. Fix the focus. And then put up big buildings, handsome, that sweep to a civic centre. And furnish them with beauty. And make an absolute clean start. Do it place by place. Make a new England. Away with little homes! Away with scrabbling pettiness and paltriness. Look at the contours of the land, and build up from these, with a sufficient nobility. The English may be mentally or spiritually developed. But as citizens of splendid cities they are more ignominious than rabbits. And they nag, nag, nag all the time about politics and wages and all that, like mean, narrow housewives. (Portable 623)Again, there is not a huge amount of evidence, but this is a conclusion, and conjecture is rather more conventionally permissible here than otherwise. And Lawrence’s utopian scheme shows a blatant disregard for matters of political economy--but the essay character is hardly a penny-pinching accountant. Ignoring all of that, the passage is largely a success. Using short, almost oratorical-sounding sentences, exclamations, and grandiose commands, Lawrence creates an inspirational tone as he calls for aesthetic reform. So we see that the character is, unsurprisingly, a true idealist--he’s excited enough to "shout" using the exclamation point. Furthermore, we see repetition, though it is concentrated rather than distributed as in the cyclical use of "we" and "entertainment" in "Indians and Entertainment." Describing the citizens as those who "nag, nag, nag" does much to emphasize the continual nature of the nagging, as well as reinforce the idea through repetition. Though occasionally such repetition seems a bit forced, here it seems to fit nicely into the cadence of the sentence. And Lawrence couldn’t end an essay without surprise metaphors: he describes the citizens as both "rabbits" and "mean, narrow housewives." Lawrence has called for action in his own terms, and there might even be a "nerve of truth" buried in his language romp. Some might find him splendid and some might find ridiculous, but few indeed would claim him meek.
Throughout his essays, Lawrence is consistently unorthodox. Rather than kowtowing to convention, Lawrence is more concerned with conversational effectiveness and his own brand of truth. It is a cliché that truth sometimes lies along a "path less traveled." If that’s so, Lawrence is something of a trailblazer. And though his trails might not always go anywhere in particular, the view along the way can be spectacular. Which is very entertaining.
Works Cited
Lawrence, David Herbert. "Indians and Entertaiment."Mornings in Mexico and Etruscan Plays. Harmondsworth: Penguin, 1960.
Lawrence, David Herbert. The Portable D.H Lawrence. Diana Trilling et al. New York: Penguin Books, 1977.
Aristotle. The Rhetoric and Poetics of Aristotle, trans. W.R. Roberts, ed. Frederick Solmsen.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54.
Russell, Bertrand. "The Taboo on Sex Knowledge."Marriage and Morals. London: Unwin, 1929.
Maddox, Brenda. DHL: The Story of a Marriage. New York: Simon and Shuster, 1994.
© 1997 Garrett Moritz. All rights reserved.
gtexts blog
Selected Essays (Penguin Twentieth Century Classics) [Paperback]
D.H. Lawrence(Author), John Lyon(Editor)Part 1 Love and life: sex versus loveliness; give her a pattern; love; cocksure women and hensure men; nobody loves me; books; climbing down Pisgah; reflections on the death of a porcupine; democracy; the state of Funk; insouciance.
Part 2 The spirit of place: England - whistling of birds, Nottingham and the mining country, dull London; Italy - the spinner and the monks, flowery Tuscany, man is a hunter; Germany - the crucifix across the mountains, Mercury, a letter from Germany; Mexico and New Mexico - New Mexico, Indians and an Englishman, just back from the snake dance - tired out, Corasmin and the parrots, a little moonshine with lemon.
Part 3 Writing and painting: John Galsworthy; Benjamin Franklin; Moby Dick; Whitman; Giovanni Verga; preface to the American edition of new poems; accumulated mail; making pictures; introduction to these paintings. Part 4 Lawrence and Magnus: the later Mr Maurice Magnus - a letter.
****
| ||
| ||
D H Lawrence - Selected Essays (Penguin) [Paperback]
D H Lawrence(Author), Richard Aldington(Introduction)↧
↧
《林行止自選集 》《林行止作品集》(遠景版達一百零六 巨冊)
這本2001年的林行止自選集 (香港:天地,395頁,隔年3刷),最讓我驚訝的作者介紹說,台北的遠景出版他的政經評論集七十餘本 (我知道四五十本,讀過近20本);如此筆政。
這本2001年的林行止自選集 (香港:天地,395頁,隔年3刷),最讓我驚訝的作者介紹說,台北的遠景出版他的政經評論集七十餘本 (我知道四五十本,讀過近20本);如此筆政。
提到遠景怎能不提至今仍被出版界認為不可能任務的《諾貝爾文學獎全集》,共五十四種六十四冊,歷時三年耗資近新台幣柒仟萬元,於一九八二年推出,在資訊取 得非常不易的當年,確實是個浩大的工程,出版後在海內外華文報紙刊登全版廣告,其雄心壯志可見一斑,這也是將遠景的文化地位和形象推向另一高峰的代表作。
目前本公司累積的出版品已有上千種,有胡蘭成最負盛名的《今生今世》、《山河歲月》,鹿橋的《人子》《懺情書》其中《人子》問世三十年始終是教師和家長心 中的最佳優良讀物,另外還有備受兩岸三地推崇的歷史名家大作《高陽作品集》,有香江第一健筆之稱《信報》發行人的《林行止作品集》印行十餘年已達一百零六 巨冊蔚然成林、還有延請知名譯筆翻譯外國名著,出版《世界文學全集》達一百餘冊,這些書曾陪伴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學子成長,撫慰無數的年少心靈,更有一系列 的台灣文學作品,包括開創大河小說第一人的鍾肇政作品《台灣人三部曲》、《濁流三部曲》、《魯冰花》,李喬名作《寒夜三部曲》,更早期的還有《鍾理和全 集》、《吳新榮全集》其人其書皆是奠定現今台灣文學方向的重量級開創先鋒,另有不朽的文學大師《林語堂作品集》其經典文學地位至今仍歷久彌新。
同時遠景亦是早期出版界與香港文化圈互動最為頻繁的出版社之一,董橋、董千里、戴天、胡菊人等人早早已是遠景的作家,先後更引進《金庸武俠小說》、《倪匡科幻小說》至今仍擁有廣大讀者熱情不減。
↧
富士山的文化史;富士山與日本人;Endless inspiration to be found in Mount Fuji and spring flowers
位於東京都江東區的若洲海濱公園,18日可看到太陽西沉於富士山山頂時看似重疊的景象「鑽石富士」。
ASAHICHINESE.PSE.IS
可遇不可求的短暫光芒 「鑽石富士」東京灣上現身:朝日新聞中文網
可遇不可求的短暫光芒 「鑽石富士」東京灣上現身:朝日新聞中文網
Tamako Kataoka's 'Auspicious Mt. Fuji' (1991) | TOKYO ART CLUB TOBI MUSEUM
ART
Endless inspiration to be found in Mount Fuji and spring flowers
BY ALICE GORDENKER
SPECIAL TO THE JAPAN TIMES
APR 23, 2014
It’s often said by Japanese painters that the most difficult subject of all is Mount Fuji. How is it possible to come up with an original take on a theme that has been painted so often and by so many talented artists? Yet for all their angst, artists clearly manage, as demonstrated by the sheer variety of beautiful images of Mount Fuji currently on display at the Yamatane Museum of Art.
Organized to commemorate the mountain’s designation in 2013 as a UNESCO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Site, “Mt. Fuji, Cherry Blossoms, and Flowers in Spring” opens with some three dozen images of the sacred mountain representing several centuries of Japanese art. The second half of the space is given over to works depicting cherry blossoms, peonies and other spring flowers, reviving an earlier Yamatane tradition of staging a flower-themed exhibition every spring.
Mount Fuji, an active volcano and the tallest peak in Japan, has been regarded through history as sacred and is ringed by temples and shrines devoted to its worship. Its power and beauty have inspired centuries of literature and art. Early paintings show the mountain with three even peaks, a stylized depiction that may have been influenced by esoteric beliefs about the power of the number three. By the Edo Period (1603-1867), when travel became less restricted and more people had the opportunity to actually see the mountain, depictions in art became more realistic.
Now in its final weeks, the exhibition showcases both paintings and ukiyo-e prints, including examples from Utagawa Hiroshige’s famous series, “Thirty-six Views of Mt. Fuji.” There are works by big-name artists such as Taikan Yokoyama (1868-1958), who created over 1,000 paintings of Mount Fuji during his lifetime, as well as painters who names might be less familiar. One is Tamako Kataoka (1905-2008), who painted Mount Fuji again and again, particularly in the later part of her career. Her 1991 painting, “Auspicious Mt. Fuji,” is one of the highlights of the exhibition and a good example of her unconventional style and bold use of color.
With so many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on the same theme grouped together, it’s interesting to observe how artists can take the same elements — say, Mount Fuji and pine branches, a classic pairing — yet produce startlingly different results by varying color and composition. Such comparison is also possible in the flower section of the exhibition, which is a veritable bouquet of variations on the cherry-blossom theme.
Clearly, the singular mountain and spring flowers are a source of endless inspiration for artists. Writing about Mount Fuji in particular, Kataoka explained this eloquently in a 1971 essay: “Fuji soaring above mountains, or glimpsed between mountain peaks; Fuji from a village; Fuji from the ocean, Fuji from a town,” she wrote. “Fuji from the garden of one’s own home; Fuji seen through willows; peonies and Fuji, mountain grasses and Fuji, old trees and Fuji; the sun and moon and stars all suit Fuji well. There is no limit to the possible themes to paint.”
“Mt. Fuji, Cherry Blossoms, and Flowers in Spring” at the Yamatane Museum of Art runs till May 11; 3-12-36 Hiroo, Shibuya-ku, Tokyo; Ebisu Stn. Open 10 a.m.-5 p.m. ¥1,200. Closed Mon. 03-5777-8600 www.yamatane-museum.jp
PHOTO: Mount Fuji shows off its charms
THE ASAHI SHIMBUN
2012/08/02
This glorious "Diamond Fuji," as seen from the Hojo coast in Tateyama, Chiba Prefecture, on July 30 (Tei Shimizu)
For those fortunate enough to be in the right spot at the right time on July 30, Mount Fuji rewarded them with a rare view: "Diamond Fuji," with the sun setting on its peak.
『 富士山的迷人倒影。- 來自坂茂的專屬詩意!』
富士山可以算是日本最出名的地方之一,在2013年富士山也正式成為世界的文化遺產。於是當地政府決定於日本靜岡縣建一座博物館來向世人展示富士山的歷史和文化,當時共有238個方案參與競標,最後由2014年的普利茲克獎得主–日本建築師阪茂贏得了這場競賽。
阪茂說道:「其他方案大多採用模仿富士山輪廓的屋頂,而我認為,富士山是獨一無二的,我們無法複製一個富士山。所以,我想通過水的倒影,讓人們在波光粼粼的水面,看到心中的那座富士山🗻。 」
"富士山與日本人"有趣。 不過,翻譯/製作太匆忙,錯字不少。 譬如說 將印尼和印度打錯;
先用"茶屋",隔幾行用"茶館"。
http://dictionary.goo.ne.jp/leaf/jn2/142822/m1u/%E8%8C%B6%E5%B1%8B/
富士山と鎌倉の世界遺産推薦を内定 文化審議会
「富士山」と「鎌倉」の世界遺産登録に向け、文化審議会は1日、日本政府として両候補地をユネスコ世界遺産委員会に推薦することを妥当と結論づけた。事 実上の推薦内定で、文化庁は2013年の登録を目指し、関係省庁と調整して9月末までに暫定版推薦書、来年1月末までに正式推薦書を委員会に提出する。
文化審議会は、富士山については古くから民間信仰の対象となり浮世絵など芸術作品のモチーフとなってきたこと、鎌倉は武家文化が花開いた場所であることを重視し、推薦は妥当と判断。登録に向けて、地元自治体などが保全を強化する必要があるとした。
富士山、鎌倉を除き、世界遺産候補として日本の「暫定一覧表」に載り、政府の推薦を待っているのは、「彦根城」「富岡製糸場と絹産業遺産群」「長崎の教会群とキリスト教関連遺産」など10件ある。
Rice-ball Mt. Fuji sets Guinness record
2011/03/01
A Mount Fuji mosaic created with more than 20,000 "omusubi" rice balls in Gotenba, Shizuoka Prefecture (Tamotsu Sugao)
Gotenba, Shizuoka Prefecture--Hundreds of people got their hands sticky here in their quest to create the largest piece of "omusubi" rice-ball art--a huge mosaic of Mount Fuji.
The mosaic was made on Mount Fuji Day, Feb. 23, and recognized by Guinness World Records.
The glutinous mountain measured 74.09 square meters and was made up of 22,350 rice balls. The rice balls were crafted in five colors, including salt-sprinkled "white," seaweed-wrapped "black" and curried-rice "yellow."
The project was the idea of Shizuoka-based "bento" box-lunch maker Tenjinya Co.
After the rice ball Mount Fuji was commemorated for posterity by Guinness officials, about 2,000 participants and staff ate it.
2/21
富士山與日本人
作者:日本青弓社編輯部 編
譯者:周以量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年08月01日
對 于中國人來說,富士山並不陌生,它作為觀光勝地聞名遐邇。但是富土山對于日本人來說僅僅就是一個供人觀賞和攀登的對象嗎?絕非如此。在不同的歷史年代,富 士山有不同的象征意義。在繪畫中,日本畫家賦予它不同的形象;在文學作品中,日本作家借此抒發復雜的感情;在教科書中,日本政府將它作為統合日本精神的象 征本書詳細描述了富士山在繪畫、宗教、文學、文化、教育、社會等各個領域中的形象,具體闡釋了富士山與日本人的關系,深入剖析了日本民族的特性。這是一本 圍繞富土山,全方位、多角度地介紹日本文化的讀物。
叢書系列:閱讀日本書系
規格:平裝 / 216頁 / 15cmX23cm / 普級 / 單色 / 初版
出版地:大陸
目錄
第一章 俗界富士
第二章 “富士山”的圖像學與日本人的心性 (竹谷負)
前 言
1 “富士山”的圖像學
2 近現代的富士山觀
第三章 富士山的繪畫,其發展與形態 (山下善也)
前 言
1 古代、中世
2 近世
3 主題的變奏
結 語
第四章 近代日本的教科書與富士山 (阿部一)
前 言
1 作為教育原理的國體
2《日本風景論》的影響
3 收錄富士山內容的教材的變遷
4 教科書中富士山的象征性
結 語
第五章 登山史上的富士山 (小泉武榮)
1 噴發的富士山
2 富士山登山活動的起源
3 末代上人攀登富士山
4 室町時代攀登富士山
5 江戶時代攀登富士山
6 明治時代之後的攀登富士山
第六章 富士信仰與日本的靈性 (鐮田東二)
1 作為精神地標中心的富士山
2 富士信仰︰粟與蟲的反朝廷文化
3《萬葉集》中的富士山
4 富士的各種形態與宇宙論
5 富士山的神秘
第七章 向富士山祈禱︰江戶富士講中救濟觀的發展 (宮崎文子)
前 言
1 富士信仰的發展
2 身祿教義中救濟觀的發展
3 救濟眾生與社會變革
結 語
第八章 禁止女性登山制度考︰從富士參拜者與當地居民關系的視角考察 (青柳周一)
前 言
1 參拜者、信仰登山部落、山麓地區的村莊
2 當地居民的“參拜者”形象︰“盡是糞便的山”
3 圍繞女性參拜者的對立圖式
結 語
第九章 時尚吟詠富士山︰近世詩歌中的富士山 (大谷俊太)
前 言
1 細川幽齋的挫折
2 大雪積晴空︰寫實的風景
3 欲忘更向富士山︰實際感受的真誠吐露
4 情意豈通達︰“時尚”吟詠的方法
結 語
第十章 平安時代的富士山︰在憧憬與恐懼之間 (和田律子)
前 言
1 平安時代文學作品中的富士山
2 平安時代的富士山畫
3 《富士山記》和《竹取物語》
4 《更級日記》中的富士山
結 語
第十一章 富岳五景 (堀切直人)
1 第一景
2 第二景
3 第三景
4 第四景
5 第五景
第十二章 月見草最適合富士山︰近現代文學與富士山 (川村�镧^
1 透視法的眼鏡
2 “游女”與富士
3 火山的變化
4 富士的遠景
第十三章 外國人眼中的富士山 (竹村功)
前 言
1 日本的外國人
2 江戶參府旅行
3 開國談判時來訪的人們
4 明治時代的外國人
5 昭和初期的外國人
結 語
作者簡介
譯後記
----富士山的文化史
高階秀爾 [作者簡介]
日本美術的狂熱愛好者龔古爾(Edmond de Goncourt)在1892年2月17日的《日記》中記錄了他和朋友們一起鑑賞北齋所繪以「富士山」為題材的版畫作品(數幅)一事,並寫下了如下感想:「我們幾乎無法估量我國的現代風景畫畫家們,特別是莫內(Claude Monet),從這些印象中獲得了多大程度的幫助。」(“on ne sait pas assez ce que nos paysagistes contemporains ont emprunté a ces images, surtout monet,”)。事實上,在那些讓印象派畫家們瘋狂的日本浮世繪版畫之中,北齋的《富嶽三十六景》系列最為著名,同時也影響最大。後來,德布西(Claude Debussy)在創作交響詩《大海》時,用在樂譜封面畫上的波浪圖案也是取自同一系列中的《神奈川衝浪裏》(衝:海上,洋面——譯者註)。
葛飾北齋《富嶽三十六景 神奈川衝浪裏》
在《富嶽三十六景》系列作品中,北齋有時會將富士山的雄偉容姿畫滿整個畫面,有時則會描繪從江戶街市的另一側遠眺的富士山。通過他各種匠心獨具的奇巧構圖,這一系列作品從誕生之初就獲得了巨大的好評。不過北齋並不滿足於此,又追加了10幅圖,最後共計完成了46件作品。然後,他又將100幅富士圖重新集結成冊,留下了冊子本形式的全三卷《富嶽百景》。除此之外,有富士山出現的北齋作品也不在少數。手繪畫方面,則有被指定為重要文化遺產的《潮干狩圖》(潮干狩,日語讀作shiohigari,意為退潮拾貝——譯者註),這幅畫作描寫了在海邊興高采烈拾貝的人們,背景正是白雪覆頂的富士山的秀麗身影。還有在他90年漫長生涯的最後一年創作的一件作品《富士越龍》。這位有著旺盛創作欲的天才畫家終其一生都為富士而痴迷。
葛飾北齋《潮干狩圖》(大阪市立美術館藏)
葛飾北齋《富士越龍》(北齋館藏)
畫作中的富士山
不過,對富士山的痴迷並不僅限於北齋一人。恐怕這樣說毫不誇張,江戶時代著名的畫家都在某種意義上留下過有關富士山的作品。從屏風畫、隔扇畫、掛軸、畫卷,到作為信仰對象的曼陀羅圖以及登山用的導遊圖,再到衣服的圖案、日用器具、家具等工藝品的裝飾等,富士山的圖畫幾乎無處不在。
這種傾向在廣受普通百姓喜愛的浮世繪世界中尤為顯著。隨著富士信仰和登富士山逐漸大眾化,為了滿足日益增大的需求,許多浮世繪畫師開始埋頭於製作直接以富士山為主題的刊本和版畫。與北齋齊名的風景畫巨匠廣重也是其中一人。他憋著一股勁要與北齋分庭抗禮,計劃出版冊子本形式的《富士百圖》。但這一計劃最終只有收錄了20幅圖的初編1卷付梓出版,不過同樣是模仿北齋的《富嶽三十六景》卻留下了2種系列版本。此外,在廣重所作《東海道五十三次》(描寫江戶時代主要幹道之一——東海道上五十三處驛站風光的系列畫作——譯者註)系列以及他的晚年傑作《名所江戶百景》系列這兩部著名代表作中,富士山也是頻頻登場。這些浮世繪被大量出版,不僅僅是用作鑑賞,還被人們當做遊覽江戶時的必備品、旅途的回憶或者紀念品。這一事實也雄辯地證明了富士山是百姓們十分親近的存在。
安藤廣重《東海道五拾三次之內 由井 薩 埵嶺》
富士山位於日本列島的中央,比其它任何山峰都高大雄偉,甚至展示了一種莊嚴的美麗。這樣一座山峰自然從遠古時代就得到了日本人的讚嘆與崇敬。《萬葉集》中收錄了許多首讚美富士山的歌謠,例如山部赤人吟詠富士山的長歌「自從天地初分的時候,就是這樣崇高莊嚴,在駿河國的富士高山……」。萬葉之後,和歌與物語中也頻頻提及富士山。而在繪畫領域,現存最古老的作品是11世紀中期創作的《聖德太子繪傳》,傳說太子騎著甲斐國(現在的山梨縣)上供的一匹黑馬登上富士山山頂,這幅作品便是根據這個傳說繪製的。這則逸聞伴隨著聖德太子信仰的普及而廣泛流傳,在後來反覆創作的有關太子的許多繪傳中必定會登場,富士山的形象也因此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鎌倉時代,描繪為了普及念佛宗(念佛宗,以良忍為開山祖師的鎌倉佛教宗派——譯者註)而遍巡諸國的一遍上人的事蹟的《遊行上人緣起繪》也向人們傳達了富士山的形象。此外,單獨描繪富士山的作品也不在少數。
《聖德太子繪傳》
然而,到了江戶時代,富士山和日本人的關係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就像在北齋和廣重的畫作中看到的那樣,富士山對普通百姓來說已經變成了近在身邊的極其熟悉的存在。這一轉變自然與江戶這座城市成為德川幕府所在地之後的急速發展不無關係。
江戶城與富士山
在奈良和京都還是日本首都的時代,富士山雖然也很有名,不過對大多數人來說,它仍然是一個看不見的、遙遠國度的存在,即一個與現實相距遙遠的存在。可是對江戶城裏的人們來說卻不是這樣,富士山就在人們的眼前。
即便是在現在的東京,若是晴空萬里的日子,在高樓的間隙仍然可以遠眺富士山。這雖然是現代人難得一見的美景,可是對過去的江戶百姓來說,卻是近在身邊的巨大存在。浮世繪畫師們常常將富士山和江戶城畫在一起,而畫中的富士山總是比實際所見大出許多,正是反映了江戶人的此種心情。
江戶在15世紀中葉還是一個偏僻貧窮的小山村,太田道灌第一次在這片土地上建起了江戶城。道灌喜歡從自己的房間眺望富士靈峰,並留下了一首和歌:「我的房間毗鄰松林大海在屋簷下即可看見富士高嶺。」對這位風流倜儻的戰國武將來說,富士山成了自家屋簷下日常風景的一部分。
這一點對江戶城的百姓們來說也是一樣的。廣重的《名所江戶百景》共收錄了120件作品,其中包括廣重描繪的118處名勝,還有在他死後別人創作的一幅作品以及一幅封面畫。市面上銷售的是匯集了120幅作品的「全本」,其中的19幅作品都清晰地描繪了富士山的樣子。例如,這一系列作品分為春夏秋冬4部,在最開始的一幅作品《日本橋雪晴》中,清冷的白雪覆蓋在日本橋上,另一側,白雪皚皚的富士山與日本橋遙相呼應。日本橋是江戶時代最重要的工商業者聚居地,一向是仰望富士山的絕佳地點,尤其是到了一年之初的一月三日,從橋上遙拜「初富士(初富士,元旦時遠遠眺望的富士山——譯者註)」是江戶百姓一年之中重要的慣例活動。
安藤廣重《名所江戶百景 日本橋雪晴》
另外,同樣是在《百景》中,「駿河町」這幅畫則運用了西方的透視畫法,畫面上的街景由近及遠排列開去,在街市的正上方,雄偉的富士山巍然聳立,彷彿一頂巨大的頭笠保護著駿河町。這並非偶然,因為駿河町便是朝著富士山的方向筆直建造的。「駿河町」這個地名自然是取自富士山所在的駿河國(現在的靜岡縣)。此外,在江戶的街道中,還有很多像是「駿河台」、「富士見町」這些至今仍在使用的與富士山相關的街道名,這也說明在當時富士山是人們身邊的存在。
安藤廣重《名所江戶百景 駿河町》
事實上,富士山不僅僅是江戶城鎮上常見的景色,還在江戶這個伴隨德川家康開創幕府而發展起來的新興城市的城市規劃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日本的城市原本就和西歐、中國的都城不同,自從奈良平城京和京都平安京以來,沒有城牆便成了日本都城的一大特色。不僅街道之間沒有牆壁,而且也沒有像西歐的凱旋門和芳登廣場青銅柱之類的標誌性的巨大紀念物。日本城市中承擔了地標作用的並非人造的建築物,而是城外的山峰,就像京都的東山那樣。江戶城的地標則是富士山和北部的筑波山。江戶城市規劃的基本理念是風水思想,根據這一思想,在西邊開設街道為佳,以日本橋為起點的東海道正好位於這個位置,從江戶方向望去,富士山正好起到一個標誌作用。在歌舞伎狂言《爭風吃醋》中,就有「西有富士嶺,北有筑波山,兩者不相上下,宛若伊達小袖」這樣的台詞。由此可見,江戶的百姓們朝朝暮暮都懷著自豪和敬畏的心情仰視富士山的雄姿。
江戶百姓對富士山究竟有多麼痴迷?有一件事即可看出人們的痴迷之深:江戶的城區裏建造了好幾座被稱作「富士塚」的小型富士山。隨著富士信仰的逐漸興盛,江戶時代開始盛行各種形式的登富士山活動。為了那些無法親自登山的人們,城區中便建起了所謂的迷你富士山,這就是「富士塚」。雖說是袖珍模型,不過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例如廣重所作《名所江戶百景》之「目黑新富士」圖中所畫的富士塚竟然高達15公尺,山腳下配有鳥居,山頂則建有仙元宮(淺間神社)以供祭拜,甚至還修了一條參拜道路,人們可以實地攀登。目黑還有一座富士塚,這與廣重《百景》中題為「目黑元不二」的圖中所描繪的富士塚類似,這兩座富士塚都香客眾多,十分熱鬧。江戶的城區中共有7座富士塚,其中有幾座一直留存至今,由此可見,富士山的的確確融入到了江戶人的生活之中。
安藤廣重《名所江戶百景 目黑新富士》
安藤廣重《名所江戶百景 目黑元不二》
信仰之山
第一個建造富士塚的是「富士講」(講,佛教用語,法會、講經會、遊山拜廟團體——譯者註)的成員們。所謂「富士講」,是誕生於江戶時代的以攀登、參拜富士山為主要目的的團體組織。為了登富士山,這個團體要積攢一定數額的會費,每年有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的成員聚在一起登一次富士山,在三年到五年之內全體成員都登山完畢。雖說是登山,但主要是為了信仰,參加者須首先在山腳下的淺間神社參拜,沐浴清潔身體後換上白衣,以一身修行者裝束登上山頂,參拜山頂的神社。朝山結束後,他們通常會從另一條路線下山,在山腳的小鎮上高高興興地舉行一場宴會。每次登山的成員有20人至30人,有專業嚮導跟隨,路線和住宿地點都是固定的,可以說類似於今天的跟團旅遊。
葛飾北齋《富嶽三十六景 諸人登山》
富士講除了組織登山活動以外,還進行祈禱,保佑人們疾病痊癒,頒發消災避難的護身符,因此深受百姓歡迎。幕府害怕這種信仰的影響擴大,屢屢頒發禁令,但富士講仍舊逐年壯大起來,據說曾有一個時期江戶市內「講」的數目多達808個。富士山作為人們信仰的對象,便是如此深受百姓的喜愛。
日本自古便盛行山岳信仰,山岳本身被當做神體(禮拜對象——譯者註)來禮拜,山岳還是修驗道(日本自古以來就有的山岳信仰與佛教密宗、道教相互結合,在平安末期誕生的一種宗教——譯者註)的修行者進行修行的地方,這時候人們會認為山岳有著某種特殊的神奇力量。這些關於山岳的信仰在日本各地都能見到,而富士山也不例外,自古以來便被奉為靈山,是人們崇拜的對象。
富士宮市可以清晰地看見富士山,這裏留存有繩文時代的遺跡,據推測應是當時遙拜富士山的神殿。在《萬葉集》中收錄的讚美富士山的長歌中,高橋蟲麿曾如此歌頌:「日出之處大和之國的鎮護者與守護神」。也就是說,富士山在當時是守護著整個日本的神山。
此外,《日本靈異記》中還記載道:日本修驗道的開山祖師——著名的役行者被流放伊豆時,每天晚上都會登上富士山山頂刻苦修行。這類傳說以及前文提到的聖德太子騎馬登頂富士山的傳說或許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了百姓們的想法:他們認為富士山是一種特別的神秘的存在。
9世紀都良香所著《富士山記》中記載,富士乃神仙們聚集遊玩的神山,貞觀17(875)年11月的祭祀之日,有人看到山頂有兩名白衣美女翩翩起舞。當時,流行著富士山是火山之神淺間居住的神山這樣的信仰,人們修建了淺間神社來遙拜富士山。如今富士山雖然是一座休眠火山,不過在歷史上曾經有過多次噴火的記錄,黑色的濃煙噴上天空,有時會有被稱作「御神火」的熊熊火焰噴出,這些情景讓人們愈發強烈地感覺到富士山所擁有的無窮威力。
在日本最古老的物語《竹取物語》的結尾處也寫道,當時的帝王下令將已經返回月宮的輝夜姬留下的「不死仙藥」在離天最近的神山頂上燒掉。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這座山被稱為「不死山」,並且時常有黑煙升起。這個關於「富士山」名稱來歷的解釋是否正確先另當別論,這裏的確真切地反映了人們心懷敬畏之念遠眺噴火神山的實際感受。11世紀中葉成書的《更級日記》則對富士山的奇特身姿做了十分簡潔的描寫。「那座山的樣子,著實不像這世間所見之物……。平整的山頂上,有煙升起。黃昏時分亦可見火焰燃起」。
《竹取物語繪卷(局部)》(立教大學圖書館藏)
有一個巧妙利用「御神火」造型的例子。這就是傳說中豐臣秀吉愛穿的羅紗陣羽織(羅紗陣羽織:毛呢無袖外罩——譯者註)。這件陣羽織的背面畫滿了雄偉的富士山,上部是旋渦狀的「御神火」,下部配有水珠狀圖案,完美地表現了火神和水神,構圖堪稱奇巧,從服裝設計方面來看也算十分新穎。此外,頭盔、鎧甲、馬鞍、刀具護手、配刀鞘上的小刀等兵器上也常常使用富士山圖案裝飾。富士山的主神——火山神原本被認為是女性神靈,因此通常的想法是:那優美的身姿並不適合畫在戰場的道具上。不過武將們如此喜愛富士圖案,恐怕是因為他們相信「富士(huji)」與「不死(husi)」是相通的。
富士御神火文黒黄羅紗陣羽織(大阪城天守閣蔵)
事實上,富士山容納了日本人五花八門的各種信仰。在中世神佛習合(神佛習合,日本佛教用語。指調和固有之神祇信仰與外來之佛教思想的宗教現象,又稱神佛混淆、神佛調和——譯者註)的時代,山頂上建造了佛教寺院,甚至還誕生了主張在富士山頂有極樂淨土的宗派。留存至今的富士曼陀羅中,有的在山頂上畫有阿彌陀三尊(阿彌陀佛及其二大脅侍。中尊為阿彌陀佛,左為觀世音菩薩,右為大勢至菩薩——譯者註),有的還寫著「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不過,進入江戶時代以後,人們開始相信富士山的主神是《古事記》中的木花開耶姬,這種信仰逐漸固定下來並流傳至今。
在民間信仰中,富士山是吉祥的象徵。每年一月二日做的夢被稱為「初夢」,人們認為初夢可以占卜一年的吉凶,這一習俗至今仍在廣泛流傳。民間認為在初夢裏夢見富士山是最大的吉兆,是吉祥的象徵。
富士信仰融合了神道、佛教、道教(修驗道)和民間信仰等各種要素,所有這些都反映出富士山和日本人心靈的深厚淵源。
旅行與富士山
就像在前文中提到的,「富士講」成員的參拜登山是一種信仰行為,不過同時也是江戶百姓從日常生活中擺脫出來,沿途欣賞美麗風景,到陌生城鎮接觸各種新奇事物的觀光之旅。這倒如同江戶時代盛行的伊勢(伊勢神宮——譯者註)參拜和金毘羅(航海之神——譯者註)參拜。根據18世紀初伊勢山田奉行(山田奉行,江戶幕府官職——譯者註)提交給幕府的報告,可以推算出每年有50萬至60萬人前往伊勢神宮參拜。而且這還是平常年分的數字,如果趕上遷移神殿的特殊紀念年分,會有比平時多出好幾倍的百姓從全國各地趕往伊勢。為了迎接這些參拜者,不僅伊勢集中了許多旅館、問訊處和特產商店,就是途經城鎮上的驛站也是鱗次櫛比。參拜者的主要目的自然是參拜伊勢神宮,不過能夠體驗各地的不同風情也是參拜的一大魅力。事實上,參拜伊勢神宮是任何人都比較容易成行的安全旅行。根據當時的記錄,參拜伊勢神宮的人裏面有許多婦女和兒童。
不僅是伊勢參拜,在江戶時代,出門旅行十分盛行。當然,在這之前並不是沒有人去旅行,紀貫之的《土佐日記》(10世紀)和阿佛尼的《十六夜日記》便是十分優秀的旅行文學。不過,進入江戶時代以後,參勤交代(參勤交代,亦稱為參覲交代。是日本江戶時代一種制度,各藩的大名需要前往江戶替幕府將軍執行政務一段時間,然後返回自己領土執行政務——譯者註)制度的確立和商品經濟的發展使得人與物的流動開始大規模化,再加上戰亂時代終於結束,長久的和平時期到來,江戶遊覽和京都遊覽這樣的觀景遊山之旅開始在全國盛行,街道和驛站日漸完善,飛腳(江戶時代以遞信、快遞為業者——譯者註)制度日益發達,全國范圍的通信聯絡網得以確立和完備。這些原因都使得旅行的人數飛速增長。人員往來最為頻繁的地方便是連接新興都市江戶與京都、大阪的主要幹道——東海道。十返捨一九的《東海道中膝栗毛》(栗毛,栗色的馬。膝栗毛,意為用自己的膝蓋代替騎馬,即徒步的意思——譯者註)(初編1802年)獲得了爆炸性的銷售量,廣重的《東海道五十三次》系列更是深受歡迎,以致出版了3個版本。這些事實都有力證明了東海道上的旅行對人們來說具有多麼強烈的吸引力。
安藤廣重《東海道五拾三次之內 原 朝之富士》
在東海道上旅行,只要天氣晴朗,就可以近距離觀賞富士山的雄偉身姿。這對於旅人們來說是莫大的樂趣。在這一時期出版的許多東海道沿途繪畫和旅行指南上,必定會突出富士山的形象,而且都會提及富士山的美。大量留存至今的旅行筆記和記錄中,常常會看到讚美富士山的表述,描繪在旅途中所見富士山的圖畫以及吟詠富士山的和歌和俳句也廣為流傳。
例如,喜愛旅行的芭蕉在《野曬紀行》(野曬,指在野外遭遇風雨,或飽經風霜的骷髏——譯者註)中記錄了自己在翻越箱根關卡時忽遇降雨,山峰被雲霧籠罩的情景。
「陣雨忽降忽停雲霧繚繞不見富士山的日子亦別有一番趣味」
應該說詩人雖然並沒有親眼看到富士山,可是富士山的身影已經清晰地映照在詩人的心中了。京都的徘人蕪村回想著自己的江戶之旅,留下了下述如畫般生動鮮活的千古名句:
新綠葉叢淹沒中,只餘富士一孤峰。
就這樣,以富士山為主題的文學作品和繪畫作品被大量創作出來並廣受好評,再加上旅人們帶回來的旅途見聞——所有這些都對富士山的形象在百姓之間得到普及起到了很大作用。只要看一看江戶時代誕生於各地的「鄉土富士」(日本各地被命名為「富士」的山峰),就能明白日本人對富士山的憧憬是多麼的強烈與巨大。「鄉土富士」又被稱為「擬富士」,指的是把與富士山相似的山當成富士山,並用「當地地名+富士山」的名稱來稱呼它的習慣。例如青森縣岩木山被稱為「津輕富士」,鹿兒島縣的開聞岳被稱作「薩摩富士」。到了近代,「鄉土富士」逐漸增多,如今在全國共有350座。當地的人們懷著自豪與熱愛之情創造出了屬於自己的富士山,這一事實也進一步證明,唯有富士山才是所有日本人心靈的故鄉。
[本文為《JAPAN ECHO》Vol. 30, No. 1(2003年2月)刊載的英語論文“Mount Fuji in Edo Arts and Minds”的日語版。日語版首刊於高階秀爾和田中優子編《新視點看江戶》(新書館/2006年)]
下一頁 江戶城與富士山
↧
歸去來 (魏惟儀);魏三爺與我(陳薇 )
↧
↧
《吳炫三隨筆》等
1994年稻田出版社。沒交代每一節的漫畫的出處(自己的?) 文字素描,還是文字、素描.......
Wiki:"........目前定居法國巴黎,工作室的位置就設在立體派大師-畢卡索的附近,有向畢卡索致敬的意味。[11]。"
(吳炫三[編輯]
↧
Article 0
↧
許逖 1934-2017:《文星!問題!人物》《百戰軍魂-- 孫立人將軍傳》《會意集》......等
幾年前,想介紹許逖,不知何故,沒寫成。當時手頭上只有 《會意集》
2019.1.20 晚,我接到台灣負責《許逖紀念文集》(暫定--妹妹 許敏等人編後、印出,回美國)的的朋友來電,說美國的楊誠先生說要寄幾本給我。楊學長在國家圖書館看到書,影印資料帶回美國.......
《會意集》│青年出版社│ 許逖著│1969D01502 會意集許逖著
青年出版社民國85
臺灣大學歷史系
我常自稱是杜維運老師「黃埔一期」的學生,但應該算是黃埔二期,許逖、張元、阮芝生等人才是真正的一期。
永遠的湖南騾子 許逖 ◎舒坦
2017-01-24
許逖走了,走得突然,親友們十分不舍。 崛起五十年代的許逖,他的驟逝,充分說明,老年人健檢的重要,病應及時就醫的重要。
許逖,字著先,民國二十三年生,胡南長沙人,自幼聰慧,悟性高,也有鄭觀應「越不可為越為」的騾子性格。早年隨海軍來台,先後參加鯁門海戰、南日島戰役,突擊東山島時受傷,退後考進台大,受業於方東美先生,唸完研究所後以筆耕為生,先後以海若、雁痕、弄潮兒等筆各撰寫不同時期篇章,五十年代,文壇舉筆輕重,以「士大夫之無恥,是為國恥」,「文藝界十大時症」等辟論,識見別裁,文風奇崛,卓立士林,望重兩岸,香港「新聞天地」發行人,卜少夫先生親自約稿,不為所動,時中央日報社長陳建中先生請餐敘,邀出任大溪檔案室研究員,亦以不任公職,不委身政黨工作婉拒;並書「龍性」二字自勉。為此,許逖特為「龍」註釋。
「『龍』有鱷魚的頭,鹿的角,鷹的眼睛、爪子,生就一身穿山甲般鱗殼,蛇般結實靈活的身體。一種動物(人),同時具有如鱷魚那樣在水中,能游、能潛,在地面跑得跟鹿一樣快,一年換一次角,年年年輕,在空中跟鷹一樣飛高望遠,眼神威猛,腳爪強而有力,能抓能爬,加上一身鱗甲,雖獸中之王雄獅猛虎都咬不動,還能像蛇一樣精壯,交配一次,動輒十二至二十四小時,人,誰能同時兼具這多能耐,那不祇是超人,是超超超人。因此,龍,只是無知人類神話虛擬幻象合成,非現實存在。
「龍性」,旨在闡明個人心志,特立獨行,不為流俗。
許逖為人剛正,敦品力學,誠己厚人,一生從不公務,以「橫眉冷對千夫指」立身;尊儒為本,而自奉儉簡,學養深厚,先後執教於淡江、東海、中國醫藥、勤益科技等知名私立院所,課餘仍筆耕不倦,除早年已出版「文星!問題!人物」、「奔流」、「激湍」、「烽火錄」等鉅著外,現存已發表中央、聯合、中時等報散章,仍多達數百萬字,輯為「文集」。 一生不為公職、不事官場、不涉政事、不屑權貴。例外益善,民國七十六年,各界為俞大維先生慶賀九十大壽,許逖在中國時報寫一篇六千字的「一個老兵的故事」,祝賀老部長,大維先生看後甚為感動,特約餐敘。 俞大維先生是誰,他是至今仍屬亞洲唯一一個,美國哈佛大學拿到博士學位後,再拿哈佛獎學金,轉赴德國聽愛因斯坦講「相對論」的洲際級學人,來台後一任國防部長十年,深受官兵愛戴。 民國七十八年九訪孫立人將軍,成「『百戰軍魂』-- 孫立人將軍傳」(上、下冊),凡五十萬字,八十二年主編「孫立人將軍永思錄」後,從此退隱。 許逖作息不常,長年案「讀」勞「神」,又從不做老人健檢,明知有心臟、腎臟方面疾病,亦拒不就醫,今(一○五)年八月中,因病情加劇,經鄰居亦是榮民李國勝先生,暨輔導會新北榮服處新店區潘名德組長,就近送院救治,他小妹許敏(著名電腦工程師,僅十個月不到,就為美國聯邦調查局,完成史政網路儲檔安裝,二十六天,為台中榮總設計安裝妥網路檔庫),專程回台照護,終因敗血症搶救無效,九月八日凌晨三時,病逝台北萬芳醫院,享年八十三歲。 八年學院研習,許逖力學成器,卻一生以出身海軍為榮,有「生為海軍,死為忠魂」之句留言。骨灰依其遺願,一分樹葬南港國軍公墓;一分海葬,由胞妹許敏帶回美國,家祭後,灑入太平洋。以副海若、弄潮兒、雁痕。 許逖的老戰友們,大都只知他隻身在台,其實,許逖姊弟妹有七人之多,除二弟(勝武)、三弟(國)早逝外,最小弟弟許凱、大姊(夫婿為早年U2飛行員)、二妹許莊、小妹許敏全居美,且都學、業有成。雖都年事亦高,而手足情深。病中,許敏返台擬送大哥赴美就醫(許敏兩個兒子、許莊長子,均為在美執業醫師),為許逖堅拒,認為台灣醫療水準,不比美國差,不得已,乃將病歷傳送美國,再從美國遞藥回台,無奈為時已晚。 長年海上艦艇生活,養成許逖堅毅的責任心意志力,和簡樸的生活習慣,一生信守承諾,律己嚴,待人寬,對「人」和「仕」,亦本此要求,堅持「人」,可以窮,不可無品,「仕」,可不達,不可失格(德),準此,許逖這一生,俯仰無愧,他是「永遠的鬥士」,他的傳統文人風骨,將永誌人心。※
許逖走了,走得突然,親友們十分不舍。
崛起五十年代的許逖,他的驟逝,充分說明,老年人健檢的重要,病應及時就醫的重要。 許逖,字著先,民國二十三年生,胡南長沙人,自幼聰慧,悟性高,也有鄭觀應「越不可為越為」的騾子性格。早年隨海軍來台,先後參加鯁門海戰、南日島戰役,突擊東山島時受傷,退後考進台大,受業於方東美先生,唸完研究所後以筆耕為生,先後以海若、雁痕、弄潮兒等筆各撰寫不同時期篇章,五十年代,文壇舉筆輕重,以「士大夫之無恥,是為國恥」,「文藝界十大時症」等辟論,識見別裁,文風奇崛,卓立士林,望重兩岸,香港「新聞天地」發行人,卜少夫先生親自約稿,不為所動,時中央日報社長陳建中先生請餐敘,邀出任大溪檔案室研究員,亦以不任公職,不委身政黨工作婉拒;並書「龍性」二字自勉。為此,許逖特為「龍」註釋。
「『龍』有鱷魚的頭,鹿的角,鷹的眼睛、爪子,生就一身穿山甲般鱗殼,蛇般結實靈活的身體。一種動物(人),同時具有如鱷魚那樣在水中,能游、能潛,在地面跑得跟鹿一樣快,一年換一次角,年年年輕,在空中跟鷹一樣飛高望遠,眼神威猛,腳爪強而有力,能抓能爬,加上一身鱗甲,雖獸中之王雄獅猛虎都咬不動,還能像蛇一樣精壯,交配一次,動輒十二至二十四小時,人,誰能同時兼具這多能耐,那不祇是超人,是超超超人。因此,龍,只是無知人類神話虛擬幻象合成,非現實存在。
「龍性」,旨在闡明個人心志,特立獨行,不為流俗。
許逖為人剛正,敦品力學,誠己厚人,一生從不公務,以「橫眉冷對千夫指」立身;尊儒為本,而自奉儉簡,學養深厚,先後執教於淡江、東海、中國醫藥、勤益科技等知名私立院所,課餘仍筆耕不倦,除早年已出版「文星!問題!人物」、「奔流」、「激湍」、「烽火錄」等鉅著外,現存已發表中央、聯合、中時等報散章,仍多達數百萬字,輯為「文集」。
一生不為公職、不事官場、不涉政事、不屑權貴。例外益善,民國七十六年,各界為俞大維先生慶賀九十大壽,許逖在中國時報寫一篇六千字的「一個老兵的故事」,祝賀老部長,大維先生看後甚為感動,特約餐敘。
俞大維先生是誰,他是至今仍屬亞洲唯一一個,美國哈佛大學拿到博士學位後,再拿哈佛獎學金,轉赴德國聽愛因斯坦講「相對論」的洲際級學人,來台後一任國防部長十年,深受官兵愛戴。
民國七十八年九訪孫立人將軍,成「『百戰軍魂』-- 孫立人將軍傳」(上、下冊),凡五十萬字,八十二年主編「孫立人將軍永思錄」後,從此退隱。
許逖作息不常,長年案「讀」勞「神」,又從不做老人健檢,明知有心臟、腎臟方面疾病,亦拒不就醫,今(一○五)年八月中,因病情加劇,經鄰居亦是榮民李國勝先生,暨輔導會新北榮服處新店區潘名德組長,就近送院救治,他小妹許敏(著名電腦工程師,僅十個月不到,就為美國聯邦調查局,完成史政網路儲檔安裝,二十六天,為台中榮總設計安裝妥網路檔庫),專程回台照護,終因敗血症搶救無效,九月八日凌晨三時,病逝台北萬芳醫院,享年八十三歲。
八年學院研習,許逖力學成器,卻一生以出身海軍為榮,有「生為海軍,死為忠魂」之句留言。骨灰依其遺願,一分樹葬南港國軍公墓;一分海葬,由胞妹許敏帶回美國,家祭後,灑入太平洋。以副海若、弄潮兒、雁痕。
許逖的老戰友們,大都只知他隻身在台,其實,許逖姊弟妹有七人之多,除二弟(勝武)、三弟(國)早逝外,最小弟弟許凱、大姊(夫婿為早年U2飛行員)、二妹許莊、小妹許敏全居美,且都學、業有成。雖都年事亦高,而手足情深。病中,許敏返台擬送大哥赴美就醫(許敏兩個兒子、許莊長子,均為在美執業醫師),為許逖堅拒,認為台灣醫療水準,不比美國差,不得已,乃將病歷傳送美國,再從美國遞藥回台,無奈為時已晚。
長年海上艦艇生活,養成許逖堅毅的責任心意志力,和簡樸的生活習慣,一生信守承諾,律己嚴,待人寬,對「人」和「仕」,亦本此要求,堅持「人」,可以窮,不可無品,「仕」,可不達,不可失格(德),準此,許逖這一生,俯仰無愧,他是「永遠的鬥士」,他的傳統文人風骨,將永誌人心。※
****
許逖
【介紹】: 宋歙州祁門人,寓居宣州宣城,字景山。許規子。仕南唐為監察御史。入宋,授汲縣尉。數上書論北邊事,為時相趙普所知。歷知海陵、鼎州、興元府,所至有政績。除主客員外郎、京西轉運使,徙荊湖南路。秩滿來朝,真宗稱其能,以度支員外郎選知荊南府事。逾年擢司封員外郎、知揚州。卒年五十七。
【介紹】:
宋歙州祁門人,寓居宣州宣城,字景山。許規子。仕南唐為監察御史。入宋,授汲縣尉。數上書論北邊事,為時相趙普所知。歷知海陵、鼎州、興元府,所至有政績。除主客員外郎、京西轉運使,徙荊湖南路。秩滿來朝,真宗稱其能,以度支員外郎選知荊南府事。逾年擢司封員外郎、知揚州。卒年五十七。
逖
解釋: |
↧
聶華苓《 三生三世》中、日版/《 三生影像》與安格爾:《鹿園情事》《現在,他是一顆星》Paul Engle Day
三生三世 天津: 百花文藝,2004;台北:皇冠文化出版公司,2005年
日譯本:
三生影像 北京:三聯,2008
《三生影像》(影文回忆录),香港:明报出版社,2007年;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2012年增订本)
《三辈子》(影文回忆录),台北:联经出版公司,2011年
2012 年由陳安琪執導的《三生三世聶華苓》紀錄片在台上映人和書( Men and Books) : 聶華苓的回憶錄《三生三世》《三生影像》《三輩子》
https://hcbooks.blogspot.com/2008/09/blog-post_17.html
Translate this pageJan 5, 2013 - 《三生三世》=《三輩子》 (台北:聯經2011 ) 加新序和附錄(香港某大學榮譽博士學位演講) ... Paul和我各自經歷了人世滄桑,浮沉得失,在這鹿園的紅樓中,對失去 .... 而聶女士反覆取「三」為其生平符碼,她自己總結的底蘊深厚的兩句:「我是一棵樹。 ..... 茹志娟、王安憶、阿城、馮驥才、張賢亮、蘇童、李銳、蔣韻、余華、莫言、 ...
----
《鹿園情事》
作者:聶華苓,安格爾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1996/5/30
鹿園情事
前不久我還對安格爾說:「我們的婚姻是我這輩子見過的最美滿的婚姻。」「華苓,有一天,你要記住我的話:你高興的時候,我覺得你很有趣。就是你對我生氣的時候,我也覺得你很有趣。還有,你也要記住。」安格爾調皮地望著我笑:「你的腦子很性感,你的身子很聰敏。」
那時,正是清晨,我們坐在客廳的沙發上,喝著他用法國烘咖啡豆磨出的咖啡。長窗外,春雪飄飄,飄在柳條依的愛荷華河上。另一邊窗外,安格爾剛在園子裡撒了鹿食。鹿一隻一隻從清清爽爽無葉的林間走出來。
「多好的生活。」安格爾說。
作者簡介
聶華苓
湖北人。1925年出生,1948年在南京畢業於國立中央大學外文系。1949年至台灣,至1960年一直擔任《自由中國》編輯委員及文藝主編。1962年起任教於台灣大學與東海大學。1964年,受聘為愛荷華大學「作家工作坊」顧問。1967年,和安格爾「Paul Engle」創辦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劃」。1977年,與安格爾一同被推薦為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在美並曾獲頒三個榮譽博士學位。1981年,與安格爾一起獲得美國五十州州長所頒文學藝術貢獻獎「Award for Distinguished Service to the Arts」,1981至82年,擔任美國紐斯塔國際文學獎Neustadt Internatio
目錄
鹿園情事-目錄導覽說明
.我的家在安格爾的家園
.鹿園
.情事
.風雪話相逢
.馬伕的兒子和壞女孩
.愛,是個美麗的苦惱
.安哥兒
.紐約在黑暗中,1965
.我的中國島
.共飲長江水,1978
.魂歸古城,1979
.夕陽無限好
.浮遊
.事事歡歡行行
.霧夜牛津
.浮遊水城
.箜—箜—,黑海邊,1987
.軼事
.我是賣報童
.該死的猶太人
.失去的聖誕
.決鬥,1959
.相逢——回想起
現在,他是一顆星
類別: 文學‧小說‧散文&散文雜論
作者:高信疆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1992年04月15日
開本:25開/平裝/398頁
《三生三世 聶華苓》首映。陳明中攝
林懷民領軍文壇群雄 挺《三生三世》台北首映 2012年12月07日
楊景婷╱台北報導】陳安琪執導的文學紀錄片《三生三世 聶華苓》昨首映,林懷民、蔣勳和駱以軍等文壇巨擘都出席力挺。聶華苓1967年創辦「國際寫作計畫」,林懷民笑說:「我本來寫小說,從那個計劃走出來後,就變成了一個跳舞的人,所以今天會跳舞其實都是聶老師害的!」
聶華苓(前排中)和文學界友人聚餐,林懷民(後排左)也在場。
聶華苓文壇地位高
高 齡87歲的聶華苓被稱作「華人文壇永遠的母親」,是20世紀華人文學界最重要推手,包括白先勇、蔣勳、林懷民以及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都曾是她家客廳的 座上賓。駱以軍昨首映會上打趣:「聶老師一直很照顧我,之前去愛荷華參加寫作計畫,看到很多老照片,包括17歲的林懷民美少年身影。」林懷民當場笑回: 「我覺得我看起來比你年輕!」
蔣勳趕在開演前到場,回憶聶華苓:「她的笑讓我覺得了不起,因為一生所經歷的遭遇,她可以用笑聲讓它淡掉。」
(來自美國的)
毫無疑問,安格爾是位偉人。他為其他文學藝術家所作的工作比我可想到的任何人還多。——Kurt Vonnegut,美國小說家
安格爾在作家工作坊對於美國文學的貢獻可和美國歷史上任何人相比。——Philip Roth,美國小說家
安 格爾超過了他的時代。他的遠見是我們所沒有的。感謝他強烈而吸人的品格,他的理想得以實現。——James Michener,美國小說家,曾在安格爾生前(1990)捐獻五十萬美金給作家工作坊,指定用該款設立Paul Engle Writing Fellowship,資助有才華的年輕作家。
安格爾絕對是作家工作坊的先驅。他為工作坊定型並定位。……愛荷華作家工作坊是其他工作坊的規範。安格爾是其起源和根基。——Donald Justice,美國詩人,普立茲獎得主
我們許多作家都因為安格爾而開始創作生涯。沒有任何人和他一樣。他是那種人的最後一位了。——Mark Strand,美國桂冠詩人
安格爾夫婦是我所認識的人之中,僅有的兩位在創作和實際行動兩個層次上都作出貢獻的人。——哈里曼(W. Averell Harriman),曾任美國駐蘇大使和巡迴大使
安格爾不僅對文學與教育作出許多重要貢獻,並且發揮了國際大使的作用,促進國際了解與友善。——美國國會記錄,1977年5月24日
(來自世界各地的)
我在愛荷華沒有機關槍,只有一支筆。聯合國不能將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拉在一起,但是,國際寫作計畫可以。——Sahar Khelifei,巴勒斯坦小說家,婦女運動領袖
國際寫作計畫和海明威所說的巴黎一樣:假若你有幸在這兒生活過,不論你這輩子到哪兒,它都伴隨著你,因為你隨時隨地可享受它的喜樂。——Anantha Murthy,印度小說家
在國際寫作計畫中,你重新發現了你自己。——Primoz Kozak,南斯拉夫劇作家
在愛荷華,世界失去了界限。——Peter Clark,南非黑人作家
作家需要相聚。互相安撫。互相傾聽。互相感受。互通訊息。一塊兒悲哀。一塊兒胡說八道。一塊兒沉默。一塊兒掙扎。一塊兒活著。華苓,保羅,你們不僅是小說家和詩人,你們是烏托邦的創造者。——Nicolai Breban,羅馬尼亞小說家
「看看愛荷華,再來生活。」我們所有的人都開始夢想這個小城,飛向愛荷華河。在那兒,年復一年,人類的統一不是口號,而是美妙的現實。——Patricio Esteve,阿根廷劇作家
內 容 簡 介
保羅.安格爾為美國著名詩人,一生獻身文學,熱愛中國,其夫人為中國著名小說家攝華苓。安格爾於美國愛荷華大學創辦「國際寫作計畫」,廣邀世界各國作家前往研習,對世界文壇貢獻至為深遠,對當代台灣文學的開展、對兩岸文學的溝通,影響亦遠。
保羅.安格爾於1991年3月22日辭世,本書為「愛荷華國際作家寫作坊台聯誼會」的會員們合力撰文為安格爾出的一本紀念文集。
目 錄
傷逝
.美國詩人保羅.安格爾辭世(中國時報)
.美國著名詩人保羅.安格爾逝世
.國內文壇研議出紀念文集(聯合報)
.保羅.安格爾介紹 彥火
家園
.又回台灣 保羅.安格爾作、聶華苓譯
.我的家在安格爾家園 聶華苓
.安格爾的家園 李歐梵
燈火
.現在,他是一顆星 尉天驄
.給保羅.安格爾最後的一封信 葉維廉
.一首叫愛的詩已經刻好 管管
.憶往 王文興
.敬悼安格爾教授 戴天
.詩國的損失 陳浩泉
.悼保羅 柏楊
.懷念和敬佩安格爾先生 七等生
.保羅二三事 張錯
.無限的追思 蕭素梅
.重讀保羅.安格爾詩集《中國印象》 蕭乾
.Paul: My dear Paul 白樺
.紀念保羅.安格爾 袁則難
.「我的藥呢﹖」 曉風
.馳行 葉維廉
.暖人的燈火 陳映真
.懷保羅.安格爾先生 向陽
.蒼鷺 商禽
.作家的保母 姚一葦
.安格爾的「中國家園」 古華
.甜玉米的滋味 陳若曦
.永遠記在心上的安哥兒 吳祖光
.幾首詩的感受 李歐梵
.「蓮花說,我在水上漂蕩」 黃永玉
.山那邊的小鹿 劉再復
.懷念篇 舒巷城
.愛荷華葬禮 鄭愁予
.衝擊 吳晟
.言笑彥彥如昨彥火
.庭鐘 楊牧
.安格爾的跛腳鹿 李怡
.艾城候鹿至藍菱
.大地上的安格爾 蔣勳
永遠
1、追思 林耕吉整理
.平生風義兼師友——1991年4月12日在台灣保羅.安格爾追思會側記
2、告別 鍾雪萍譯
.典範長存天地間--1991年4月14日在愛荷華保羅.安格爾追思會上的講話
.他就是愛荷華 K.馮內果
.感謝你,保羅 劉賓雁
.懷念 陳映真
.我的老爹 王曉藍
.我的爺爺 安霞
3、懷念 王志誠整理
.在永遠的時光中--1991年12月31日在台北懷念安格爾並陪聶華苓守歲 履痕
.訪安格爾談創作 瘂弦
詩選
.《美國的孩子》選譯 保羅.安格爾作、瘂弦試譯
.台北郊外 保羅.安格爾作、梁實秋譯
.《中國印象》選譯 保羅.安格爾作、荒蕪譯
.台中、台灣 保羅.安格爾作、鄭愁予譯
附錄:歷屆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畫」華文作家名錄
後記 高信疆
我是一棵樹,根在大陸,幹在台灣,枝葉在愛荷華。 ── 聶華苓
什麼樣的國際交流計劃,能讓原本一見面就拳腳相向的以色列人與埃及人,變成莫逆之交?什麼樣的大學教授,會親自為每位來訪作家採買食物、當成摯友款待?
創立於一九六七年、至今仍持續不輟的愛荷華國際作家工作坊,可能是學術味道最淡的寫作計劃。四十多年來,位於美國中部的愛荷華大學,接待了來自超過一四○個國家的一千四百多位作家。
台灣讀者熟悉的作家,如楊逵、七等生、白先勇、蔣勳、王文興、鄭愁予、余光中、張大春、駱以軍等人,都曾受邀參加過工作坊。新科諾貝爾獎得主莫言,也曾是座上賓。
許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愛荷華寫作計劃的共同創辦人、被譽為「世界文學組織之母」的聶華苓,和台灣有著密不可分的淵源。
湖北出生的聶華苓,四九年帶著全家人到台灣,隨後擔任《自由中國》半月刊的編輯,在發行人雷震等人被捕後,六四年應在愛荷華大學任教的詩人安格爾(Paul Engle)之約,前往美國,兩人並在數年後結為連理。
「我和他們家的緣分從小就開始,」香港導演陳安琪,不僅是紀錄片《三生三世聶華苓》的導演,更是聶家老友。
陳安琪是聶華苓女兒的初中同學,安格爾與聶華苓結婚時,就讀愛荷華大學一年級的她,還在婚禮上彈吉他。
在餐宴飲酒間暢談文學
「我發覺很多人不知道聶老師對世界文學的貢獻,」陳安琪說,華語世界讀者比較熟知的,可能是於梨華、張愛玲等多產作家,但聶華苓促進世界作家交流的成就,似乎很少人知道。
儘管小說《桑青與桃紅》被譽為現代華文小說代表作之一,聶華苓最大的成就並非個人的文學光環,而是透過主持國際寫作計劃,擴展了世界各國作家的視野。
「這部片不是關於她本人的文學成就,而是她把不同文化的作家聚在一起,我認為是很不朽的,是一種無畏、追求思想自由的精神,」陳安琪歸納。
聶華苓的命運,是二十世紀中國人命運的縮影。
戰亂、顛沛流離、從大陸到台灣再到美國,這樣的生命歷程,是那一代人刻骨銘心的生命記憶。
陳安琪在製作電影的三年間,走訪香港、美國、台灣等地,訪問許多曾參加工作坊的作家,談當時的體驗。每個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聶家永遠高朋滿座的客廳、夫婦倆熱情的款待,以及聶華苓幾乎能把屋頂掀開的爽朗笑聲。
「每個來訪的作家,聶老師都親自接機,」八一年參加工作坊四個月的蔣勳回憶。「一抵達宿舍,發現冰箱塞了滿滿的食物,都是她每週自己開車去超市採買的,」他回想當年,難掩感動。
蔣勳分析,這寫作計劃跟其他學術計劃最大的不同,在於完全沒限制參加的人要做什麼,每個人自由發揮。每個週末在聶華苓家的客廳都有聚會,所有作家有空就會到她家喝酒。
世仇也能變朋友
文學的交流,不是發生在大學講堂上,而是在餐宴和飲酒之間,有談笑風生、作品交流,當然也有機鋒的言詞辯論。
但讓蔣勳印象更深刻的是,在聶家客廳,世仇也可以變成朋友。
「當時有兩位來自以色列和埃及的作家,他們一見面就互看不順眼,往對方臉上扔杯子。但四個月後到了要離別時,卻在機場抱頭痛哭,」那一幕讓他無法忘懷。他們發現,不管仇敵再怎麼可恨,終究跟自己一樣是個人。
甚至有作家相識相戀,一年的交流計劃結束後,兩人各自回國,卻生下了孩子,還要聶華苓幫忙找人撫養。
「作家原本可能帶著自己狹窄的視野,到了這裡才發現世界上有這麼多不同的人,一年後回到自己原本的國家,世界觀都不一樣了,」陳安琪說。
因為熟知世界觀的重要,聶華苓與安格爾積極邀請在極權或鐵幕國家的作家,如捷克、波蘭、伊朗、匈牙利,給他們在美國一年的時間,自由旅行、創作。
邀請渴望自由書寫的靈魂
為了讓當時被列入黑名單的台灣作家陳映真造訪愛荷華,聶華苓足足努力了十五年,到一九八三年才成行。
也許是因為早年的顛沛流離,以及《自由中國》事件,讓聶華苓體認到自由民主的可貴,她對於不見容於當時政治氣氛的言論,特別願意擁抱、聆聽。
「在 政治打壓下,還渴望自由書寫的靈魂,是聶華苓最希望邀請的對象,」蔣勳認為,這些國家的資訊流通經常也受限,國際交流計劃讓作家有機會走出自己的框框, 「再有侷限的人,只要願意走出去和別人對話,都會發現自己的狹窄。」談到聶華苓對寫作計劃的付出,蔣勳有無限的欽佩,「我在愛荷華四個月,看到的世界比我 在巴黎四年還要開闊,」他下了如此的註腳。
現年八十七歲的聶華苓,在安格爾九一年過世之後,就獨自深居簡出在愛荷華的家中。如今國際寫作計劃早已換人主持,但她仍擔任工作坊的顧問。
近半世紀後,因為經費減少,愛荷華寫作計劃規模,從一年期逐漸縮短為目前的三個月。但許多國家體認到交流對文學的重要性,政府或企業紛紛挺身而出,例如,香港政府與台灣的文建會,就每年贊助作家至愛荷華進行短期交流。
聶華苓的自傳性文集《三生三世》一開頭就寫著:「我是一棵樹,根在大陸,幹在台灣,枝葉在愛荷華。」一個意象體現了她的漂泊命運,也彰顯愛荷華工作坊的時代意義。
時代變遷,旅行與國際交流也許已不再困難重重,但仍有許多誤解與無知等待突破。透過愛荷華作家的交流,離世界大同的理想,似乎又更靠近了一點。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44540&page=5
中情局資助愛荷華寫作計劃曝光
陳之嶽
2014年11月23日 第28卷 46期
美國學者班尼特發表長文,揭露中情局當年資助愛荷華國際寫作計劃。作家聶華苓和安格爾經由寫作計劃,廣邀兩岸三地和全球作家交流寫作心得、民族感情與文化共識,意外地超越中情局的冷戰構想。
聶華玲(左)與安格爾夫婦
在冷戰時代,美國中央情報局在世界各地秘密進行「硬實力」與「軟實力」行動。「硬實力」行動包括在伊朗(一九五三年)、危地馬拉(一九五四)和越南(一九六三)製造兵變,以及發動古巴難民登陸豬灣(一九六一)。「軟實力」則是成立外圍組織,撥發經費,發行刊物或資助大學,宣揚美國文化,拉攏外國知識分子。新近披露的檔案顯示,聞名全球的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劃」(International Writ- ing Program)即是接受中情局所提供的經費而成立。
羅德島州普羅維登斯(Providence,又譯天命)學院英文系助理教授艾力克.班尼特(Eric Bennett)曾於一九九八至二零零零年到愛荷華大學參加「愛荷華作家寫作坊」(Iowa Writer's Workshop);零七年七月,班尼特回到愛荷華大學校園,以一個月時間研讀愛荷華國際寫作計劃創辦人之一保羅.安格爾(Paul Engle)的生平。
一九九一年以八十二歲高齡在芝加哥機場猝逝的安格爾,於一九六七年和來自台灣的湖北籍作家聶華苓(一九二五年生,六四年赴美)創辦愛荷華國際寫作計劃。愛荷華作家寫作坊和愛荷華國際寫作計劃並不一樣,愛荷華作家寫作坊創於上世紀三十年代,首任主任是韋伯.施拉姆(Wilbur Schramm),安格爾是第二任主任,從一九四一年做到六五年。聶華苓曾在台灣素負盛名的反對派雜誌《自由中國》做過文藝編輯,並在台灣大學外文系教過書,她於一九六四年到愛荷華大學,七一年和安格爾結婚,雙方都是第二次婚姻。六七年,安格爾與聶華苓另行創設愛荷華國際寫作計劃,專門招收海外作家到愛大進修,愛荷華作家寫作坊則專門吸收美國本地作家。
班尼特於二零零七年盛夏,每天朝九晚五翻閱安格爾捐贈給愛大的四十箱檔案與資料,他找到一份資料,指出安格爾於一九六零年曾向洛克菲勒基金會(Rockfeller Foundation,sic又譯羅氏基金會HC: Rockefeller Foundation)提議,他所主持的愛荷華作家寫作坊向海外招收作家,特別是左翼作家,讓他們到新大陸來看看美國、認識美國,讓他們知道美國文化並不只是可口可樂、米老鼠。洛克菲勒基金會給他一萬美元旅費,到亞洲及歐洲吸收作家(以左派知青為主)到愛荷華作家寫作坊深造。安格爾於一九六七年不再主持愛荷華作家寫作坊,但他是個工作狂,又好客、愛交朋友,更很喜歡和外國作家來往。於是,他和聶華苓一起創辦愛荷華國際寫作計劃。
班尼特赫然發現,安格爾和聶華苓創辦愛荷華國際寫作計劃的經費,竟然是來自中情局的外圍組織法菲德基金會(Farfield Foundation)。除了法菲德基金會,中情局的另一外圍組織亞洲基金會(Asia Foundation)、洛克菲勒基金會和國務院亦都曾資助愛荷華國際寫作計劃,台灣的一些民間機構亦曾向國際寫作計劃捐款。台灣的一些反共政客與右翼文化打手曾對愛荷華國際寫作計劃邀請自由派作家赴美,表示不滿。台灣著名異議作家柏楊在安格爾於一九九一年去世時,撰寫《懷念中國人的朋友﹕悼保羅.安格爾》,文章裏提到﹕「國大代表鍾鼎文先生在報上把愛荷華的經費來源的國務院,誣指為花花公子雜誌,指控保羅夫婦對中國文化包藏禍心。」
安格爾於一九零八年生於愛荷華州西達拉皮茲市(Cedar Rapids,又譯雪松急湍),曾就讀柯(Coc)學院、愛荷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因品學兼優獲羅氏學者(Rhodes Scholar,前美國總統克林頓亦為得主),負笈牛津大學。安氏以寫詩出名,班尼特說他像當時的許多理想型的知識分子,曾嚮往和相信共產主義,日後又拋棄共產主義。安氏做過奧亨利獎(O. Henry Prize)叢書主編。他主持愛荷華作家寫作坊的四分之一世紀裏,使寫作坊揚名天下,全球各地作家都想到被玉米田包圍的愛大進修,與世界各地作家促膝把晤、通宵暢飲,交換寫作心得。國際寫作計劃亦成為化敵為友的文化園地,最流行的傳奇是,一位以色列作家和一位巴勒斯坦作家初見面後,曾互擲酒杯對罵,幾個月後分手時,兩個人抱頭痛哭。
中情局希望國際寫作計劃通過海外作家向全球推廣反共宣傳,並介紹美國文化。但安格爾和聶華苓則經由國際寫作計劃,廣邀兩岸三地作家進行寫作心得、民族感情、文化共識的交流與提升,其正面作用遠超過中情局的冷戰構想與原始創意。海峽兩岸當局都曾因懷疑或不滿愛荷華國際寫作計劃,而動用政治力量抵制或阻撓作家赴會,甚至不讓安格爾夫婦來訪。
班尼特今年二月曾在《高等教育紀事》(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發表長篇文章,敍述中情局與愛荷華國際寫作計劃的關係,他亦準備出版《帝國的寫作坊》,以申論中情局如何介入包括寫作坊在內的各種文化機構。班尼特對中情局的做法持負面看法,深不以為然。但安格爾和聶華苓卻利用愛荷華國際計劃,為文學和文化打開一條新路與生路,使兩岸三地和其他各地的作家共聚一地暢述衷情,這也許是中情局特務沒有想到的。
愛大惠及眾多兩岸作家
從六十年代開始(包括愛荷華作家寫作坊),數不清的海外作家曾到愛荷華呼吸含有玉米味道的新鮮空氣與自由氣氛。從台灣的柏楊、陳映真、王禎和、林懷民、鄭愁予、殷允芃、瘂弦、高信疆到大陸的莫言、丁玲、徐遲、諶容等,多少文化人都在愛荷華找到了梁啟超所說的「煙士披里純」(inspiration,即靈感、鼓舞人心的事)和伙伴情誼(camaraderie)。
中情局在冷戰時曾設立不少基金會和文化組織以對抗國際共產主義,並向海外宣傳美國文化,其中最大的一個外圍組織是以歐洲為戰場的「促進文化自由聯合會」(Congress for Cultural Freedom)。促進文化自由聯合會從一九五零年到六七年,在三十五個國家成立分會,出版二十種有水準的雜誌,並經常舉辦畫展、音樂會、文化交流和學術研討會,許多知名學者和作家都在不知聯合會底細的情況下,參與它的會議,如英國哲學家羅素。不少歐美主流媒體的著名記者亦曾自願被中情局外圍組織利用,如《紐約時報》外交專欄作家索茲伯格(A. L. Sulzberger)。
中情局在海外所推動的秘密戰爭包羅萬象,應有盡有,現在最拿手的是利用無人飛機炸射恐怖分子。愛荷華國際寫作計劃也許是惡名昭彰的中情局所作的最有價值的文化投資,安格爾長留去思。一個不會聽亦不會說中國話(只會﹕「吃飯吧!」)的外國人,向兩岸三地作家展示了無國界的愛心與熱忱。舞蹈家兼作家林懷民說﹕「在柏林圍牆倒塌前,那道牆已在聶華苓家被拆除了。」
安格爾夫婦獲提名諾獎
班尼特稱安格爾是「冷戰鬥士」,但他和聶華苓對愛荷華國際寫作計劃的不朽貢獻卻超越冷戰,而受到國際文化界所認同。一九七六年,他們夫婦二人曾被共同提名諾貝爾和平獎。■
-----
2017
林懷民領軍文壇群雄 挺《三生三世》台北首映 2012年12月07日
楊景婷╱台北報導】陳安琪執導的文學紀錄片《三生三世 聶華苓》昨首映,林懷民、蔣勳和駱以軍等文壇巨擘都出席力挺。聶華苓1967年創辦「國際寫作計畫」,林懷民笑說:「我本來寫小說,從那個計劃走出來後,就變成了一個跳舞的人,所以今天會跳舞其實都是聶老師害的!」
聶華苓(前排中)和文學界友人聚餐,林懷民(後排左)也在場。
聶華苓文壇地位高
高 齡87歲的聶華苓被稱作「華人文壇永遠的母親」,是20世紀華人文學界最重要推手,包括白先勇、蔣勳、林懷民以及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都曾是她家客廳的 座上賓。駱以軍昨首映會上打趣:「聶老師一直很照顧我,之前去愛荷華參加寫作計畫,看到很多老照片,包括17歲的林懷民美少年身影。」林懷民當場笑回: 「我覺得我看起來比你年輕!」
蔣勳趕在開演前到場,回憶聶華苓:「她的笑讓我覺得了不起,因為一生所經歷的遭遇,她可以用笑聲讓它淡掉。」
(來自美國的)
毫無疑問,安格爾是位偉人。他為其他文學藝術家所作的工作比我可想到的任何人還多。——Kurt Vonnegut,美國小說家
安格爾在作家工作坊對於美國文學的貢獻可和美國歷史上任何人相比。——Philip Roth,美國小說家
安 格爾超過了他的時代。他的遠見是我們所沒有的。感謝他強烈而吸人的品格,他的理想得以實現。——James Michener,美國小說家,曾在安格爾生前(1990)捐獻五十萬美金給作家工作坊,指定用該款設立Paul Engle Writing Fellowship,資助有才華的年輕作家。
安格爾絕對是作家工作坊的先驅。他為工作坊定型並定位。……愛荷華作家工作坊是其他工作坊的規範。安格爾是其起源和根基。——Donald Justice,美國詩人,普立茲獎得主
我們許多作家都因為安格爾而開始創作生涯。沒有任何人和他一樣。他是那種人的最後一位了。——Mark Strand,美國桂冠詩人
安格爾夫婦是我所認識的人之中,僅有的兩位在創作和實際行動兩個層次上都作出貢獻的人。——哈里曼(W. Averell Harriman),曾任美國駐蘇大使和巡迴大使
安格爾不僅對文學與教育作出許多重要貢獻,並且發揮了國際大使的作用,促進國際了解與友善。——美國國會記錄,1977年5月24日
(來自世界各地的)
我在愛荷華沒有機關槍,只有一支筆。聯合國不能將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拉在一起,但是,國際寫作計畫可以。——Sahar Khelifei,巴勒斯坦小說家,婦女運動領袖
國際寫作計畫和海明威所說的巴黎一樣:假若你有幸在這兒生活過,不論你這輩子到哪兒,它都伴隨著你,因為你隨時隨地可享受它的喜樂。——Anantha Murthy,印度小說家
在國際寫作計畫中,你重新發現了你自己。——Primoz Kozak,南斯拉夫劇作家
在愛荷華,世界失去了界限。——Peter Clark,南非黑人作家
作家需要相聚。互相安撫。互相傾聽。互相感受。互通訊息。一塊兒悲哀。一塊兒胡說八道。一塊兒沉默。一塊兒掙扎。一塊兒活著。華苓,保羅,你們不僅是小說家和詩人,你們是烏托邦的創造者。——Nicolai Breban,羅馬尼亞小說家
「看看愛荷華,再來生活。」我們所有的人都開始夢想這個小城,飛向愛荷華河。在那兒,年復一年,人類的統一不是口號,而是美妙的現實。——Patricio Esteve,阿根廷劇作家
內 容 簡 介
保羅.安格爾為美國著名詩人,一生獻身文學,熱愛中國,其夫人為中國著名小說家攝華苓。安格爾於美國愛荷華大學創辦「國際寫作計畫」,廣邀世界各國作家前往研習,對世界文壇貢獻至為深遠,對當代台灣文學的開展、對兩岸文學的溝通,影響亦遠。
保羅.安格爾於1991年3月22日辭世,本書為「愛荷華國際作家寫作坊台聯誼會」的會員們合力撰文為安格爾出的一本紀念文集。
目 錄
傷逝
.美國詩人保羅.安格爾辭世(中國時報)
.美國著名詩人保羅.安格爾逝世
.國內文壇研議出紀念文集(聯合報)
.保羅.安格爾介紹 彥火
家園
.又回台灣 保羅.安格爾作、聶華苓譯
.我的家在安格爾家園 聶華苓
.安格爾的家園 李歐梵
燈火
.現在,他是一顆星 尉天驄
.給保羅.安格爾最後的一封信 葉維廉
.一首叫愛的詩已經刻好 管管
.憶往 王文興
.敬悼安格爾教授 戴天
.詩國的損失 陳浩泉
.悼保羅 柏楊
.懷念和敬佩安格爾先生 七等生
.保羅二三事 張錯
.無限的追思 蕭素梅
.重讀保羅.安格爾詩集《中國印象》 蕭乾
.Paul: My dear Paul 白樺
.紀念保羅.安格爾 袁則難
.「我的藥呢﹖」 曉風
.馳行 葉維廉
.暖人的燈火 陳映真
.懷保羅.安格爾先生 向陽
.蒼鷺 商禽
.作家的保母 姚一葦
.安格爾的「中國家園」 古華
.甜玉米的滋味 陳若曦
.永遠記在心上的安哥兒 吳祖光
.幾首詩的感受 李歐梵
.「蓮花說,我在水上漂蕩」 黃永玉
.山那邊的小鹿 劉再復
.懷念篇 舒巷城
.愛荷華葬禮 鄭愁予
.衝擊 吳晟
.言笑彥彥如昨彥火
.庭鐘 楊牧
.安格爾的跛腳鹿 李怡
.艾城候鹿至藍菱
.大地上的安格爾 蔣勳
永遠
1、追思 林耕吉整理
.平生風義兼師友——1991年4月12日在台灣保羅.安格爾追思會側記
2、告別 鍾雪萍譯
.典範長存天地間--1991年4月14日在愛荷華保羅.安格爾追思會上的講話
.他就是愛荷華 K.馮內果
.感謝你,保羅 劉賓雁
.懷念 陳映真
.我的老爹 王曉藍
.我的爺爺 安霞
3、懷念 王志誠整理
.在永遠的時光中--1991年12月31日在台北懷念安格爾並陪聶華苓守歲 履痕
.訪安格爾談創作 瘂弦
詩選
.《美國的孩子》選譯 保羅.安格爾作、瘂弦試譯
.台北郊外 保羅.安格爾作、梁實秋譯
.《中國印象》選譯 保羅.安格爾作、荒蕪譯
.台中、台灣 保羅.安格爾作、鄭愁予譯
附錄:歷屆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畫」華文作家名錄
後記 高信疆
我是一棵樹,根在大陸,幹在台灣,枝葉在愛荷華。 ── 聶華苓
什麼樣的國際交流計劃,能讓原本一見面就拳腳相向的以色列人與埃及人,變成莫逆之交?什麼樣的大學教授,會親自為每位來訪作家採買食物、當成摯友款待?
創立於一九六七年、至今仍持續不輟的愛荷華國際作家工作坊,可能是學術味道最淡的寫作計劃。四十多年來,位於美國中部的愛荷華大學,接待了來自超過一四○個國家的一千四百多位作家。
台灣讀者熟悉的作家,如楊逵、七等生、白先勇、蔣勳、王文興、鄭愁予、余光中、張大春、駱以軍等人,都曾受邀參加過工作坊。新科諾貝爾獎得主莫言,也曾是座上賓。
許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愛荷華寫作計劃的共同創辦人、被譽為「世界文學組織之母」的聶華苓,和台灣有著密不可分的淵源。
湖北出生的聶華苓,四九年帶著全家人到台灣,隨後擔任《自由中國》半月刊的編輯,在發行人雷震等人被捕後,六四年應在愛荷華大學任教的詩人安格爾(Paul Engle)之約,前往美國,兩人並在數年後結為連理。
「我和他們家的緣分從小就開始,」香港導演陳安琪,不僅是紀錄片《三生三世聶華苓》的導演,更是聶家老友。
陳安琪是聶華苓女兒的初中同學,安格爾與聶華苓結婚時,就讀愛荷華大學一年級的她,還在婚禮上彈吉他。
在餐宴飲酒間暢談文學
「我發覺很多人不知道聶老師對世界文學的貢獻,」陳安琪說,華語世界讀者比較熟知的,可能是於梨華、張愛玲等多產作家,但聶華苓促進世界作家交流的成就,似乎很少人知道。
儘管小說《桑青與桃紅》被譽為現代華文小說代表作之一,聶華苓最大的成就並非個人的文學光環,而是透過主持國際寫作計劃,擴展了世界各國作家的視野。
「這部片不是關於她本人的文學成就,而是她把不同文化的作家聚在一起,我認為是很不朽的,是一種無畏、追求思想自由的精神,」陳安琪歸納。
聶華苓的命運,是二十世紀中國人命運的縮影。
戰亂、顛沛流離、從大陸到台灣再到美國,這樣的生命歷程,是那一代人刻骨銘心的生命記憶。
陳安琪在製作電影的三年間,走訪香港、美國、台灣等地,訪問許多曾參加工作坊的作家,談當時的體驗。每個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聶家永遠高朋滿座的客廳、夫婦倆熱情的款待,以及聶華苓幾乎能把屋頂掀開的爽朗笑聲。
「每個來訪的作家,聶老師都親自接機,」八一年參加工作坊四個月的蔣勳回憶。「一抵達宿舍,發現冰箱塞了滿滿的食物,都是她每週自己開車去超市採買的,」他回想當年,難掩感動。
蔣勳分析,這寫作計劃跟其他學術計劃最大的不同,在於完全沒限制參加的人要做什麼,每個人自由發揮。每個週末在聶華苓家的客廳都有聚會,所有作家有空就會到她家喝酒。
世仇也能變朋友
文學的交流,不是發生在大學講堂上,而是在餐宴和飲酒之間,有談笑風生、作品交流,當然也有機鋒的言詞辯論。
但讓蔣勳印象更深刻的是,在聶家客廳,世仇也可以變成朋友。
「當時有兩位來自以色列和埃及的作家,他們一見面就互看不順眼,往對方臉上扔杯子。但四個月後到了要離別時,卻在機場抱頭痛哭,」那一幕讓他無法忘懷。他們發現,不管仇敵再怎麼可恨,終究跟自己一樣是個人。
甚至有作家相識相戀,一年的交流計劃結束後,兩人各自回國,卻生下了孩子,還要聶華苓幫忙找人撫養。
「作家原本可能帶著自己狹窄的視野,到了這裡才發現世界上有這麼多不同的人,一年後回到自己原本的國家,世界觀都不一樣了,」陳安琪說。
因為熟知世界觀的重要,聶華苓與安格爾積極邀請在極權或鐵幕國家的作家,如捷克、波蘭、伊朗、匈牙利,給他們在美國一年的時間,自由旅行、創作。
邀請渴望自由書寫的靈魂
為了讓當時被列入黑名單的台灣作家陳映真造訪愛荷華,聶華苓足足努力了十五年,到一九八三年才成行。
也許是因為早年的顛沛流離,以及《自由中國》事件,讓聶華苓體認到自由民主的可貴,她對於不見容於當時政治氣氛的言論,特別願意擁抱、聆聽。
「在 政治打壓下,還渴望自由書寫的靈魂,是聶華苓最希望邀請的對象,」蔣勳認為,這些國家的資訊流通經常也受限,國際交流計劃讓作家有機會走出自己的框框, 「再有侷限的人,只要願意走出去和別人對話,都會發現自己的狹窄。」談到聶華苓對寫作計劃的付出,蔣勳有無限的欽佩,「我在愛荷華四個月,看到的世界比我 在巴黎四年還要開闊,」他下了如此的註腳。
現年八十七歲的聶華苓,在安格爾九一年過世之後,就獨自深居簡出在愛荷華的家中。如今國際寫作計劃早已換人主持,但她仍擔任工作坊的顧問。
近半世紀後,因為經費減少,愛荷華寫作計劃規模,從一年期逐漸縮短為目前的三個月。但許多國家體認到交流對文學的重要性,政府或企業紛紛挺身而出,例如,香港政府與台灣的文建會,就每年贊助作家至愛荷華進行短期交流。
聶華苓的自傳性文集《三生三世》一開頭就寫著:「我是一棵樹,根在大陸,幹在台灣,枝葉在愛荷華。」一個意象體現了她的漂泊命運,也彰顯愛荷華工作坊的時代意義。
時代變遷,旅行與國際交流也許已不再困難重重,但仍有許多誤解與無知等待突破。透過愛荷華作家的交流,離世界大同的理想,似乎又更靠近了一點。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44540&page=5
中情局資助愛荷華寫作計劃曝光
陳之嶽
2014年11月23日 第28卷 46期
美國學者班尼特發表長文,揭露中情局當年資助愛荷華國際寫作計劃。作家聶華苓和安格爾經由寫作計劃,廣邀兩岸三地和全球作家交流寫作心得、民族感情與文化共識,意外地超越中情局的冷戰構想。
聶華玲(左)與安格爾夫婦
在冷戰時代,美國中央情報局在世界各地秘密進行「硬實力」與「軟實力」行動。「硬實力」行動包括在伊朗(一九五三年)、危地馬拉(一九五四)和越南(一九六三)製造兵變,以及發動古巴難民登陸豬灣(一九六一)。「軟實力」則是成立外圍組織,撥發經費,發行刊物或資助大學,宣揚美國文化,拉攏外國知識分子。新近披露的檔案顯示,聞名全球的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劃」(International Writ- ing Program)即是接受中情局所提供的經費而成立。
羅德島州普羅維登斯(Providence,又譯天命)學院英文系助理教授艾力克.班尼特(Eric Bennett)曾於一九九八至二零零零年到愛荷華大學參加「愛荷華作家寫作坊」(Iowa Writer's Workshop);零七年七月,班尼特回到愛荷華大學校園,以一個月時間研讀愛荷華國際寫作計劃創辦人之一保羅.安格爾(Paul Engle)的生平。
一九九一年以八十二歲高齡在芝加哥機場猝逝的安格爾,於一九六七年和來自台灣的湖北籍作家聶華苓(一九二五年生,六四年赴美)創辦愛荷華國際寫作計劃。愛荷華作家寫作坊和愛荷華國際寫作計劃並不一樣,愛荷華作家寫作坊創於上世紀三十年代,首任主任是韋伯.施拉姆(Wilbur Schramm),安格爾是第二任主任,從一九四一年做到六五年。聶華苓曾在台灣素負盛名的反對派雜誌《自由中國》做過文藝編輯,並在台灣大學外文系教過書,她於一九六四年到愛荷華大學,七一年和安格爾結婚,雙方都是第二次婚姻。六七年,安格爾與聶華苓另行創設愛荷華國際寫作計劃,專門招收海外作家到愛大進修,愛荷華作家寫作坊則專門吸收美國本地作家。
班尼特於二零零七年盛夏,每天朝九晚五翻閱安格爾捐贈給愛大的四十箱檔案與資料,他找到一份資料,指出安格爾於一九六零年曾向洛克菲勒基金會(Rockfeller Foundation,sic又譯羅氏基金會HC: Rockefeller Foundation)提議,他所主持的愛荷華作家寫作坊向海外招收作家,特別是左翼作家,讓他們到新大陸來看看美國、認識美國,讓他們知道美國文化並不只是可口可樂、米老鼠。洛克菲勒基金會給他一萬美元旅費,到亞洲及歐洲吸收作家(以左派知青為主)到愛荷華作家寫作坊深造。安格爾於一九六七年不再主持愛荷華作家寫作坊,但他是個工作狂,又好客、愛交朋友,更很喜歡和外國作家來往。於是,他和聶華苓一起創辦愛荷華國際寫作計劃。
班尼特赫然發現,安格爾和聶華苓創辦愛荷華國際寫作計劃的經費,竟然是來自中情局的外圍組織法菲德基金會(Farfield Foundation)。除了法菲德基金會,中情局的另一外圍組織亞洲基金會(Asia Foundation)、洛克菲勒基金會和國務院亦都曾資助愛荷華國際寫作計劃,台灣的一些民間機構亦曾向國際寫作計劃捐款。台灣的一些反共政客與右翼文化打手曾對愛荷華國際寫作計劃邀請自由派作家赴美,表示不滿。台灣著名異議作家柏楊在安格爾於一九九一年去世時,撰寫《懷念中國人的朋友﹕悼保羅.安格爾》,文章裏提到﹕「國大代表鍾鼎文先生在報上把愛荷華的經費來源的國務院,誣指為花花公子雜誌,指控保羅夫婦對中國文化包藏禍心。」
安格爾於一九零八年生於愛荷華州西達拉皮茲市(Cedar Rapids,又譯雪松急湍),曾就讀柯(Coc)學院、愛荷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因品學兼優獲羅氏學者(Rhodes Scholar,前美國總統克林頓亦為得主),負笈牛津大學。安氏以寫詩出名,班尼特說他像當時的許多理想型的知識分子,曾嚮往和相信共產主義,日後又拋棄共產主義。安氏做過奧亨利獎(O. Henry Prize)叢書主編。他主持愛荷華作家寫作坊的四分之一世紀裏,使寫作坊揚名天下,全球各地作家都想到被玉米田包圍的愛大進修,與世界各地作家促膝把晤、通宵暢飲,交換寫作心得。國際寫作計劃亦成為化敵為友的文化園地,最流行的傳奇是,一位以色列作家和一位巴勒斯坦作家初見面後,曾互擲酒杯對罵,幾個月後分手時,兩個人抱頭痛哭。
中情局希望國際寫作計劃通過海外作家向全球推廣反共宣傳,並介紹美國文化。但安格爾和聶華苓則經由國際寫作計劃,廣邀兩岸三地作家進行寫作心得、民族感情、文化共識的交流與提升,其正面作用遠超過中情局的冷戰構想與原始創意。海峽兩岸當局都曾因懷疑或不滿愛荷華國際寫作計劃,而動用政治力量抵制或阻撓作家赴會,甚至不讓安格爾夫婦來訪。
班尼特今年二月曾在《高等教育紀事》(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發表長篇文章,敍述中情局與愛荷華國際寫作計劃的關係,他亦準備出版《帝國的寫作坊》,以申論中情局如何介入包括寫作坊在內的各種文化機構。班尼特對中情局的做法持負面看法,深不以為然。但安格爾和聶華苓卻利用愛荷華國際計劃,為文學和文化打開一條新路與生路,使兩岸三地和其他各地的作家共聚一地暢述衷情,這也許是中情局特務沒有想到的。
愛大惠及眾多兩岸作家
從六十年代開始(包括愛荷華作家寫作坊),數不清的海外作家曾到愛荷華呼吸含有玉米味道的新鮮空氣與自由氣氛。從台灣的柏楊、陳映真、王禎和、林懷民、鄭愁予、殷允芃、瘂弦、高信疆到大陸的莫言、丁玲、徐遲、諶容等,多少文化人都在愛荷華找到了梁啟超所說的「煙士披里純」(inspiration,即靈感、鼓舞人心的事)和伙伴情誼(camaraderie)。
中情局在冷戰時曾設立不少基金會和文化組織以對抗國際共產主義,並向海外宣傳美國文化,其中最大的一個外圍組織是以歐洲為戰場的「促進文化自由聯合會」(Congress for Cultural Freedom)。促進文化自由聯合會從一九五零年到六七年,在三十五個國家成立分會,出版二十種有水準的雜誌,並經常舉辦畫展、音樂會、文化交流和學術研討會,許多知名學者和作家都在不知聯合會底細的情況下,參與它的會議,如英國哲學家羅素。不少歐美主流媒體的著名記者亦曾自願被中情局外圍組織利用,如《紐約時報》外交專欄作家索茲伯格(A. L. Sulzberger)。
中情局在海外所推動的秘密戰爭包羅萬象,應有盡有,現在最拿手的是利用無人飛機炸射恐怖分子。愛荷華國際寫作計劃也許是惡名昭彰的中情局所作的最有價值的文化投資,安格爾長留去思。一個不會聽亦不會說中國話(只會﹕「吃飯吧!」)的外國人,向兩岸三地作家展示了無國界的愛心與熱忱。舞蹈家兼作家林懷民說﹕「在柏林圍牆倒塌前,那道牆已在聶華苓家被拆除了。」
安格爾夫婦獲提名諾獎
班尼特稱安格爾是「冷戰鬥士」,但他和聶華苓對愛荷華國際寫作計劃的不朽貢獻卻超越冷戰,而受到國際文化界所認同。一九七六年,他們夫婦二人曾被共同提名諾貝爾和平獎。■
-----
2017
《字花》編輯黃怡受明報世紀版委約,遠赴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劃參加多項活動,訪問各國作家,作直擊且深入的報導,敬請期待﹗
黃怡在書寫
【在愛荷華】上星期是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劃(International Writing Program)五十週年,我特地前往愛荷華參加多項特別活動、訪問各國作家,期間有幸和創辦IWP的聶華苓老師見面,實在是非常難得的經驗。和聶老師及一眾華文作家(畢飛宇、董啟章、潘耀明、瘂弦、李笛安、劉偉成、顏忠賢)聚會的報導今天在《明報》世紀版刊出,同時收錄今年代表香港參加IWP的作家劉偉成的最新詩作;接下來其他作家的訪問稿也會陸續面世,大家不要錯過喔~
//我們把花插好在墓碑兩側的花瓶裡,從中挑了一些紅色的花朵,把它們和從聶家的園子裡帶來的、帶有紅色果實的枝葉一起排在墓碑前面。「很好。」聶老師著我們用相機把佈置好的畫面拍下來,再三叫我們要把照片傳給她。瘂弦對聶老師說,這裡除了你以外,就我最大,我來喊三鞠躬。我們就在他的口令下,給IWP的創辦人和聶老師的亡夫鞠了躬。聶老師的女兒藍姨給她遞上裝了威士忌的玻璃罐、牽著她的手繞到墓碑後面,讓她把他最愛的威士忌灑在草地上:「我以前都不讓他喝酒,後來證明我是對的。他是心臟病發走的。」她說。墓碑的後面刻著Paul Engle的一句話:「I can’t move mountains, but I can make light.」這是我在愛荷華訪問眾多作家、問及文學在這亂世裡的作用時,大家異口同聲回覆的主題。後來問到聶老師,她也說,文學的意義是要保護寫作的自由、保守自己的觀點:「我們以前的自由是受到限制的,以前有些作家都不能出來(出國參加IWP)、我們一請再請,這個時代誰都可以出來,這是很大的變化。」創作和行動的自由的確不應被視作理所當然。//
//Paul Engle的生日是10月12日,定為Paul Engle Day,我們聚會的當天晚上正好是Iowa City UNESCO city of Literature 的Paul Engle Award頒獎典禮。Paul Engle Award嘉許一位像Paul Engle般以寫作、編輯、出版或教育改善世界的文學先鋒,今年的得獎者是Writer’s Workshop舊生、小說家Alexander Chee。在頒獎典禮舉行時,Mrs. Engle正和我們一起在安寓裡分享潘耀明帶來的月餅和余市威士忌,劉偉成、李笛安和我在藍姨的指導下製作雞肉和吞拿魚沙律捲餅當大家的晚餐,畢飛宇打趣說,「這個點心可以得保羅.安格爾獎了」。客廳和飯廳裡共擺著五張沙發、八張餐椅、兩張搖椅和一張「大班椅」,儲備室裡還有十幾張隨時可用的摺椅,椅子的數量暗示了來這所房子裡的人數之多。我們的話題由當天早上美國打算退出UNESCO的突發新聞談到香港立法會的DQ風波,又從Paul Engle最喜歡坐的椅子一路談到各位作家以前的IWP經驗,回過神來已經到了深夜,一直都沒冷場。//
↧
↧
《亦俠亦狂一書生:夏志清先生紀念集》
孫康宜的這篇快人夏志清 2013.12.30
她還貢獻兩張照片,其一:
《亦俠亦狂一書生:夏志清先生紀念集》
本書收錄三十三篇文章,作者群包括有漢學界菁英、文壇名家、紐約文友。他們筆下的親身見聞,為夏志清先生晚年的生活留下鮮活見證。加上生平事略、照片身影,中英文著作一覽,除了紀念意義之外,也具有史料價值。
他從西方人文主義傳統出發,重新評估中國小說,對漢學界貢獻卓著。他治學一絲不苟,論述鞭辟入裡,勇於說真話。他識才愛才,提攜後進,為人人所樂道。
目錄
夏志清先生身影
夏志清先生傳略
序言 「我已經永垂不朽!」 王德威
一介布衣 劉紹銘
文學因緣 白先勇
痛悼夏公 王鼎鈞
中國現代小說的史與學 王德威
追懷夏志清 鄭培凱
抖抖擻擻過日子 李渝
《金縷曲》藉申悼念之情 葉嘉瑩
快人夏志清 孫康宜
夏志清的遺產 王斑
行雲流水數十年 叢甦
悼念夏志清教授 歐陽子
Colorful and Contentious 的夏志清教授 施叔青
我所認識的夏志清 趙淑俠
那一夕我們哈哈笑 趙淑敏
追憶故友夏志清 董鼎山
只此一家夏志清 宣樹錚
言猶在耳,哲人其萎 趙俊邁
縱論文學的史筆 姚嘉為
夏志清教授的悲憫情結 張鳳
夏教授的歡顏再也看不到了 周勻之
性情中人–夏志清 王渝
清澈的眼光 章緣
瑣憶夏公 宋偉杰,王曉珏
緬懷夏志清先生 鄭達
初次見面就是最後見面 朴宰雨
錦繡般的一生 符立中
與夏志清老師之緣 王克難
金沙隨風而逝 顧月華
至誠可愛的夏志清先生 湯振海
夏志清大師的題字 呂紅
文學史家一伯樂 潘郁琦
憶夏公志清 梅振才
附錄(一) 追思會現場側記 李秀臻
附錄(二) 夏志清著作目錄 王洞
編後記 亦俠亦狂一書生 姚嘉為
文學因緣—感念夏志清先生
白先勇
我因文學而結識的朋友不少,但我與夏志清先生的一段文學因緣,卻特殊而又悠久,前後算算竟有半個多世紀了。我在臺大唸書的時期,便從業師夏濟安先生主編的「文學雜誌」上讀到夏志清先生的文章。尤其是他那篇論張愛玲小說《秧歌》的力作,對當時臺灣文學界有振聾啟聵的作用,兩位夏先生可以說都是我們那個世代的文學啟蒙老師。
一九六三年我到美國唸書,暑假到紐約,遂有機會去拜訪夏志清先生,同行的有同班同學歐陽子、陳若曦等人。因為我們都是夏先生兄長濟安先生的學生,同時又是一群對文學特別愛好、開始從事創作的青年,我們在臺大創辦的《現代文學》雜誌,夏先生亦是知曉的,所以他對我們特別親切,份外熱心,那天他領了我們一夥去赫遜河(Hudson River)坐遊船,那是個初夏的晴天,赫遜河上涼風習習,紐約風光,歷歷在目,夏先生那天的興致特別高,笑話一直沒有停過,熱鬧非凡,五十年前那幅情景,迄今栩栩如生。有夏先生在,人生沒有冷場的時候,生命不會寂寞,他身上散發出來的一股強烈的光與熱,照亮自己,溫暖別人。
六三年夏天,我在哥倫比亞大學上暑期班,選了一門瑪莎.弗莉(Martha Foley)開的「小說創作」,弗莉是《美國短篇小說年度選》的資深編輯,這本年度選集,頗具權威,課上弗莉還請了一些名作家如尤朵拉.韋娣(Eudora Welty)來現身說法。課餘,我便到哥大Kent Hall夏先生的辦公室去找他聊天。那時年輕不懂事,在夏先生面前高談闊論,夸夸其言自己的文學抱負,《現代文學》如何如何,說的興起,竟完全不顧自身的淺薄無知,夏先生總是耐心的聽著,還不時說幾句鼓勵的話。夏先生那時心中不知怎麼想,大概會覺得我天真幼稚,不以為忤。夏先生本人從不講究虛套,快人快語,是個百分之百的「真人」,因此我在他面前,也沒有甚麼顧忌,說的都是心裏話。打從頭起,我與夏先生之間,便建立了一份亦師亦友,忘年之交的關係,這份情誼,一直維持了半個世紀,彌足珍惜,令人懷念。
後來我回到愛荷華大學唸書,畢業後到加州大學教書,這段期間,我開始撰寫《臺北人》與《紐約客》系列的短篇小說,同時也開始與夏先生通信往來,幾乎我每寫完一篇小說登在《現代文學》上後,總會在信上與他討論一番。夏先生私下與人相處,非常隨和,愛開玩笑,有時候興奮起來,竟會「口不擇言」,但他治學嚴謹卻是出了名的,他寫信的態度口氣,與他平時談吐亦大不相同,真誠嚴肅,一本正經,從他的書信看得出來,其實夏先生是個心思縝密,洞燭世情的人,而他又極能寬厚待人,對人對生命,他都持有一份哀憐之心。試看他與張愛玲的書信往來,夏先生愛其才,而又憫其坎坷一生,對她份外體貼入微。他們之間的信件,真情畢露,頗為動人。
我有幸也與夏先生保持一段相當長的書信往返,他對我在創作上的鼓勵是大的。夏先生對已成名的作家,評判標準相當嚴苛,他在《中國現代小說史》中對魯迅、巴金等人絲毫不假辭色,可是他對剛起步的青年作家卻小心翼翼,很少說重話,以免打擊他們的信心。那段期間我與夏先生在文學創作上,互相交流,是我們兩人交往最愉快的時光,每次收到他那一封封字體小而密的信,總是一陣喜悅,閱讀再三。我的小說,他看得非常仔細,而且常常有我意料不到的看法。《紐約客》系列他比較喜歡〈謫仙記〉,他認為結尾那一段李彤自殺,消息傳來,她那些朋友們的反應,壓抑的悲哀,寫得節制而達到應有的效果。後來他把〈謫仙記〉收入他編的那本《二十世紀中國短篇小說選》,英文是我自己譯的,經過夏先生精心潤飾,其中也選了張愛玲的〈金鎖記〉,這本選集由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當時有不少美國大學當作教科書。
我們在討論《臺北人》小說系列時,我受益最多,關於〈遊園驚夢〉他說我熟悉官宦生活,所以寫得地道。他又說我在〈滿天裏亮晶晶的星星〉裏,我對老人賦予罕有的同情。一般論者都認為這只是一篇寫同性戀者的故事,夏先生卻看出這篇小說的主旨其實是在寫年華老去的亙古哀愁。至於對《臺北人》整體的評價,他說《臺北人》可以說是部民國史,民國的重大事件:武昌起義、五四運動、抗日戰爭、國共內戰,都寫到小說中去了。
一九六九年夏先生寫了一篇一萬多字的長文〈白先勇論(上)〉評論我的小說,這篇文章發表在《現代文學》十二月第三十九期上。那時我只寫了二十五篇短篇小說,《臺北人》系列才完成七篇。夏先生這篇論文,對我的小說評價在當時起了很大的肯定作用。文中有些溢美之辭:「白先勇是當代短篇小說家中少見的奇才。」「在藝術成就上可和白先勇後期小說相比或超越他的,從魯迅到張愛玲也不過五、六人。」「尤其從〈永遠的尹雪艷〉到〈那片血一般紅的杜鵑花〉那七篇總名《臺北人》的小說,篇篇結構精緻,文字洗練,人物生動,觀察深入,奠定了白先勇今日眾口交譽的地位。」這篇「上論」其實只論到早期幾篇小說。他認為早期寫得最好的一篇是〈玉卿嫂〉,他詳細深入的分析了這一篇小說,他引用愛神維納斯Venus與美少年阿宕尼斯Adonis的悲劇神話,來比喻玉卿嫂與慶生之間一段冤孽式的愛情故事,觀點頗具創意。
〈白先勇論(上)〉最後夏先生如此預告:「我對〈芝加哥之死〉要說的話很多,留在本文第三節同別的後期小說一併討論。」。但夏先生始終沒有寫出下篇,可能他想等我的《臺北人》系列寫完後,再論。可是《臺北人》一直到一九七一年才寫完,接著歐陽子分析《臺北人》一系列的文章陸續登出,並結集為《王謝堂前的燕子》,夏先生有一次跟我通信提到《臺北人》已有人精心論析,他認為他自己不必再寫了。後來《寂寞的十七歲》出版時,夏先生把〈白先勇論(上)〉改為〈白先勇的早期小說〉當作序言。
夏先生在我教書生涯上,亦幫了大忙。一九六五年我從愛荷華大學作家工作室拿到藝術碩士學位。這種學位以創作為主,止於碩士。當時我的選擇有兩個:我可以繼續攻讀博士,循著一般當教授的途徑,在美國唸文學博士起碼要花四、五年的功夫,我那時急著要寫自己的小說,不願意花那麼大的工夫去苦讀研究別人的作品,而且好像寫小說的人,很少有唸博士學位的。另一個選擇就是找份工作,一面寫作。正好加州大學聖芭芭拉校區東方語文系有一個講師空缺,教授中國語文,我去申請得以錄取,夏先生的推薦函有很大的影響,以夏先生在美國漢學界的地位,他的推薦當然有一定的份量。後來,在我長期的教書生涯中,每逢升等的關鍵時刻,夏先生都會大力推薦,呵護備至。因為我沒有博士學位,在美國大學升等,十分不容易,我很幸運憑著創作及教學,一直升到正教授退休,夏先生一封封強而有力的推薦信,的確幫我渡過不少難關。其實夏先生提攜後輩,不惜餘力。他的弟子門生,對他都常懷感念。夏先生雖然飽受西洋文化的洗禮,事實上他為人處世,還是地地道道中國人的那一套:重人情、講義氣、熱心腸、好助人。夏先生自哥大退休,接班人選中了青年學者王德威,他賞識王德威的才學,也喜歡他的性格,大力栽培,愛護有加,兩人情同父子,夏先生晚年,王德威對夏先生的照顧亦是無微不至的。
雖然我長年在美國西岸加州大學教書,但我也有機會常到東岸,尤其是紐約,探望親友、開會演講。每次到紐約,我一定會去拜訪夏先生。夏先生好客,我去了,他總會約好住在紐約我的老同學、老朋友:叢甦、莊信正等人一同到他喜歡的幾家中國飯館去共進晚餐。我記得有一次還到紐約中國城的四五六,吃江浙菜,那家紅燒大烏參特別有名。叢甦與莊信正是我的學長,也是夏濟安先生的弟子,與夏志清先生及夏太太王洞女士數十年相交,是他們伉儷最親近的朋友。我們幾個人一同聚餐,談笑無拘,是最快樂的時光。
一九七四年,亞洲研究協會(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在東岸波士頓開年會,中國文學方面夏先生主持了一節研討會,他邀我參加,我宣讀的論文是:流浪的中國人—臺灣小說中的流放主題(The Wandering Chinese—the Theme of Exile in Taiwan Fiction)。平時我很少參加AAS的年會,年會的目的雖然說是為了學術界互相切磋,但很多時候是為了覓職,互攀關係。但那次因為是夏先生當主持人,而且許多朋友都參加了,我記得有李歐梵、劉紹銘、楊牧、於梨華、鍾玲、陳幼石等人。熱鬧非凡。那次夏先生特別高興。
一九八二年,我的小說《遊園驚夢》改編成舞臺劇,在臺北國父紀念館公演十場,轟動一時。紐約大學中國同學會邀請我與女主角盧燕到紐約大學去放映《遊》劇錄影帶,並舉行座談會,夏先生與叢甦都被邀請參加座談。夏先生對盧燕的演技十分激賞,他說我寫《遊園驚夢》是Stubbornly Chinese。那時李安正在紐約大學唸電影,他也來參加座談會。會後還邀請我們觀賞他的學生畢業短片。沒想到後來他變成了國際大導演,是臺灣之光。
一九九三年,夏先生七十歲退休,王德威精心策劃,在哥倫比亞大學開了一個研討會,將夏先生的弟子都召喚回來,替夏先生祝壽。有的宣讀論文,有的自述跟夏先生的交往關係,其間還有夏先生的同事、老友,我也應邀參加。那是一個溫馨而有趣的場合,夏先生的同事門生一一上臺,講述了夏先生許多趣事、糗事,臺下笑聲不斷。但大家的結論都推崇夏先生在西方漢學界,尤其是中國小說史述方面的鉅大貢獻,大家一致稱讚。他的兩本英文著作《中國現代小說史》、《中國古典小說》是研究中國小說的兩座里程碑,在西方學術界,有不可取代的地位。夏先生在哥大教書數十年,作育一大群洋弟子,散佈在美國各大學教授中國文學,夏氏門生影響頗大。
夏先生八十歲生日時,我寫了一篇長文〈經典之作—推介夏志清教授的《中國古典小說》〉,為夏先生祝壽,評介他那本經典論著,後來登在聯合報上。說來《中國古典小說》這本書與我也很有一段因緣。夏先生對我們創辦的《現代文學》一向大力支持,常常賜稿,他在這本雜誌上發表過不少文章,而且都是極有份量的論文,遠在一九六五年第二十六期上,首次刊出夏先生的〈《水滸傳》再評價〉,這篇論文是他《中國古典小說》中〈水滸傳〉那一章的前身,由何欣先生翻譯,接著《現文》第二十七期又刊出夏先生的〈《紅樓夢》裏的愛與憐憫〉,這篇論文後來擴大成為他書中論《紅樓夢》的那一章。那時我已知道夏先生在計劃寫《中國古典小說》這本書,付印前,我請他將樣稿先寄給我閱讀,因此,我可能是最早看到這本書的讀者之一,我希望將此書各章盡快請人譯成中文在《現代文學》登出。我記得那大概是一九六八年的初春,接到夏先生寄來厚厚一叠樣稿,我花了幾天工夫,不分晝夜,一口氣把這本鉅著看完了。看文學評論著作,很少讓我感到那樣興奮過,《中國古典小說》這本書的確引導我對書中論到的六部經典小說,有了新的看法。
除了〈三國演義〉那一章是請莊信正譯出刊在《現文》第三十八期(一九六九)外,其餘各章仍由何欣翻譯,刊登《現文》的有:〈導論〉、〈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本來何先生把〈金瓶梅〉、〈儒林外史〉也譯出來了,但是當時《現文》財源枯竭,暫時停刊,所以〈金瓶〉、〈儒林〉這兩章中譯始終未能登出。那時我自己創辦「晨鐘出版社」,有心將夏先生這本書的中譯本在臺灣出版,並徵得了夏先生的同意,但因為夏先生出書謹慎,出版中譯本須自己校對,仔細修改。這一拖下來,便是數年,直到「晨鐘」停業,這本書仍未能付梓。這是一直耿耿於懷的一件事。一九八八年《中國古典小說》中譯本終於問世,不過是在中國大陸出版的。這本著作本身就是一本經典,曾引導西方學界對中國古典小說研究走向新的途徑,新的看法。在《現文》上登載的幾章中譯,對臺灣學界,亦產生深刻的影響。
夏先生退休不久,患了心律不整的病症,但他非常注重保養身體,所以這些年健康精神都還很不錯,直到三年多前,夏先生因病住院,那次病情來勢洶洶,夏先生在醫院住了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全靠夏太太全心全力照顧呵護,才得轉危為安。其間我常與夏太太通電話,用電郵聯絡,知道夏先生病情凶險,也暗暗替他著急,為他祈禱誦經。後來知道他康復出院了,大家才鬆了一口氣。那段日子夏太太真是辛苦,每天探病,一個人長途跋涉,了不得的堅強。
前年秋天十一月間我因出版父親的傳記《父親與民國》,紐約世界日報及華文作家協會,邀我到紐約演講,同時蘇州崑劇院也應邀到紐約演出青春版《牡丹亭》的精華折子。我在法拉盛演講,聽眾有六七百人,夏先生與夏太太也去參加,我一講就講了三個鐘頭,因為父親一生與民國歷史都是講不完的故事。夏先生坐在前排,竟撐住了,還聽得很入神。青春版《牡丹亭》折子戲在Hunter College 的戲院上演,我請了一批朋友去看:叢甦、莊信正夫婦、李渝,當然還有夏先生、夏太太。那天的戲男女主角俞玖林、沈豐英演得特別賣力,尤其是俞玖林的〈拾畫〉分外出彩,半個鐘頭的獨角戲揮灑自如,夏先生坐在我身旁興奮得指著臺上叫了起來:那個男的怎麼演得那麼好!
看完戲第二天,夏先生、夏太太請我吃飯,莊信正兩夫婦也參加了,還有夏先生的妹妹。我們在附近一家有名的法國餐館吃龍蝦大餐,那次夏先生的精神氣色都特別好,一點不像生過重病的樣子,那天晚上,又跟我們從前聚餐一樣,大家說得高興,吃得開心。夏先生對人生那份樂觀的熱情,是有感染性的,跟他在一起,冬天也不會覺得寒冷。
夏先生病後已不便於行,需坐輪椅,那晚吃完飯,夏太太用輪椅推著夏先生回家,我看見夏太太努力地推著輪椅過馬路,在秋風瑟瑟中兩老互相扶持,相依為命,我心中不禁一陣憫然,深深被他們感動。
去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夏先生過世,噩耗傳來臺北,雖然我已聽說夏先生又因病住院,但是還是抵擋不住突來的傷痛,掉下淚來。我打電話到紐約給夏太太,她說夏先生走得很平靜,前一天二十八號還吃了我叫Harry & David送過去的皇家梨Royal Pears。近年來我不在美國過聖誕,不過總會預先訂好皇家梨聖誕節送給夏先生,那是他最愛吃的水果。
(原《香港明報月刊》二○一四年三月號)
作者簡介
白先勇
台大外文系畢業,愛荷華大學「作家工作坊」碩士。曾任教於加州大學聖芭芭拉校區。大學時代與陳若曦、歐陽子、王文興等創辦《現代文學》。著有《寂寞的十七歲》、《台北人》、《孽子》、《驀然回首》、《明星咖啡館》、《第六隻手指》、《樹猶如此》、《紐約客》、《父親與民國》、《止痛療傷》等。《台北人》獲選為台灣文學經典,香港亞洲周刊「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2003年台灣國家文藝獎文學類得主。
本書特色
★王德威先生專文推薦。
★集合33位北美華文作家撰文紀念夏志清先生逝世週年。
★附上生平事略、照片身影,中英文著作一覽,具有史料價值。
名人推薦
他是個心思縝密,洞燭世情的人,而他又極能寬厚待人,對人對生命,他都持有一份哀憐之心。--- 白先勇
一般作家跟他見面、跟他通信都不難,一般集會他有請必到。到了學術圈外,不能談學問。於是夏公說笑話,在談笑間掌握全局,成為中心而又和悅可親。---王鼎鈞
治學上的「傲慢與偏見」讓他成就一家之言,而日常生活上的出言無狀卻又機鋒處處,讓他活脫像是《世說新語》裏跳出來的人物。--- 王德威
一個名副其實的「快人」。反應快、思路快、心直口快。在任何場合中,他像個導演,嘴裏說真話,心裏無所隱藏。--- 孫康宜
跟他聊天充滿了自由聯想的挑戰,要學會讓思緒在雲端翱翔,還得博聞強記,廣涉中外文學的知識與典故,才能舉一反三。--- 鄭培凱
他愛書、愛才、愛寫作、愛學問、愛朋友、愛女人、愛談笑、愛美食、愛生命。--- 叢甦
她還貢獻兩張照片,其一:
《亦俠亦狂一書生:夏志清先生紀念集》
本書收錄三十三篇文章,作者群包括有漢學界菁英、文壇名家、紐約文友。他們筆下的親身見聞,為夏志清先生晚年的生活留下鮮活見證。加上生平事略、照片身影,中英文著作一覽,除了紀念意義之外,也具有史料價值。
他從西方人文主義傳統出發,重新評估中國小說,對漢學界貢獻卓著。他治學一絲不苟,論述鞭辟入裡,勇於說真話。他識才愛才,提攜後進,為人人所樂道。
目錄
夏志清先生身影
夏志清先生傳略
序言 「我已經永垂不朽!」 王德威
一介布衣 劉紹銘
文學因緣 白先勇
痛悼夏公 王鼎鈞
中國現代小說的史與學 王德威
追懷夏志清 鄭培凱
抖抖擻擻過日子 李渝
《金縷曲》藉申悼念之情 葉嘉瑩
快人夏志清 孫康宜
夏志清的遺產 王斑
行雲流水數十年 叢甦
悼念夏志清教授 歐陽子
Colorful and Contentious 的夏志清教授 施叔青
我所認識的夏志清 趙淑俠
那一夕我們哈哈笑 趙淑敏
追憶故友夏志清 董鼎山
只此一家夏志清 宣樹錚
言猶在耳,哲人其萎 趙俊邁
縱論文學的史筆 姚嘉為
夏志清教授的悲憫情結 張鳳
夏教授的歡顏再也看不到了 周勻之
性情中人–夏志清 王渝
清澈的眼光 章緣
瑣憶夏公 宋偉杰,王曉珏
緬懷夏志清先生 鄭達
初次見面就是最後見面 朴宰雨
錦繡般的一生 符立中
與夏志清老師之緣 王克難
金沙隨風而逝 顧月華
至誠可愛的夏志清先生 湯振海
夏志清大師的題字 呂紅
文學史家一伯樂 潘郁琦
憶夏公志清 梅振才
附錄(一) 追思會現場側記 李秀臻
附錄(二) 夏志清著作目錄 王洞
編後記 亦俠亦狂一書生 姚嘉為
文學因緣—感念夏志清先生
白先勇
我因文學而結識的朋友不少,但我與夏志清先生的一段文學因緣,卻特殊而又悠久,前後算算竟有半個多世紀了。我在臺大唸書的時期,便從業師夏濟安先生主編的「文學雜誌」上讀到夏志清先生的文章。尤其是他那篇論張愛玲小說《秧歌》的力作,對當時臺灣文學界有振聾啟聵的作用,兩位夏先生可以說都是我們那個世代的文學啟蒙老師。
一九六三年我到美國唸書,暑假到紐約,遂有機會去拜訪夏志清先生,同行的有同班同學歐陽子、陳若曦等人。因為我們都是夏先生兄長濟安先生的學生,同時又是一群對文學特別愛好、開始從事創作的青年,我們在臺大創辦的《現代文學》雜誌,夏先生亦是知曉的,所以他對我們特別親切,份外熱心,那天他領了我們一夥去赫遜河(Hudson River)坐遊船,那是個初夏的晴天,赫遜河上涼風習習,紐約風光,歷歷在目,夏先生那天的興致特別高,笑話一直沒有停過,熱鬧非凡,五十年前那幅情景,迄今栩栩如生。有夏先生在,人生沒有冷場的時候,生命不會寂寞,他身上散發出來的一股強烈的光與熱,照亮自己,溫暖別人。
六三年夏天,我在哥倫比亞大學上暑期班,選了一門瑪莎.弗莉(Martha Foley)開的「小說創作」,弗莉是《美國短篇小說年度選》的資深編輯,這本年度選集,頗具權威,課上弗莉還請了一些名作家如尤朵拉.韋娣(Eudora Welty)來現身說法。課餘,我便到哥大Kent Hall夏先生的辦公室去找他聊天。那時年輕不懂事,在夏先生面前高談闊論,夸夸其言自己的文學抱負,《現代文學》如何如何,說的興起,竟完全不顧自身的淺薄無知,夏先生總是耐心的聽著,還不時說幾句鼓勵的話。夏先生那時心中不知怎麼想,大概會覺得我天真幼稚,不以為忤。夏先生本人從不講究虛套,快人快語,是個百分之百的「真人」,因此我在他面前,也沒有甚麼顧忌,說的都是心裏話。打從頭起,我與夏先生之間,便建立了一份亦師亦友,忘年之交的關係,這份情誼,一直維持了半個世紀,彌足珍惜,令人懷念。
後來我回到愛荷華大學唸書,畢業後到加州大學教書,這段期間,我開始撰寫《臺北人》與《紐約客》系列的短篇小說,同時也開始與夏先生通信往來,幾乎我每寫完一篇小說登在《現代文學》上後,總會在信上與他討論一番。夏先生私下與人相處,非常隨和,愛開玩笑,有時候興奮起來,竟會「口不擇言」,但他治學嚴謹卻是出了名的,他寫信的態度口氣,與他平時談吐亦大不相同,真誠嚴肅,一本正經,從他的書信看得出來,其實夏先生是個心思縝密,洞燭世情的人,而他又極能寬厚待人,對人對生命,他都持有一份哀憐之心。試看他與張愛玲的書信往來,夏先生愛其才,而又憫其坎坷一生,對她份外體貼入微。他們之間的信件,真情畢露,頗為動人。
我有幸也與夏先生保持一段相當長的書信往返,他對我在創作上的鼓勵是大的。夏先生對已成名的作家,評判標準相當嚴苛,他在《中國現代小說史》中對魯迅、巴金等人絲毫不假辭色,可是他對剛起步的青年作家卻小心翼翼,很少說重話,以免打擊他們的信心。那段期間我與夏先生在文學創作上,互相交流,是我們兩人交往最愉快的時光,每次收到他那一封封字體小而密的信,總是一陣喜悅,閱讀再三。我的小說,他看得非常仔細,而且常常有我意料不到的看法。《紐約客》系列他比較喜歡〈謫仙記〉,他認為結尾那一段李彤自殺,消息傳來,她那些朋友們的反應,壓抑的悲哀,寫得節制而達到應有的效果。後來他把〈謫仙記〉收入他編的那本《二十世紀中國短篇小說選》,英文是我自己譯的,經過夏先生精心潤飾,其中也選了張愛玲的〈金鎖記〉,這本選集由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當時有不少美國大學當作教科書。
我們在討論《臺北人》小說系列時,我受益最多,關於〈遊園驚夢〉他說我熟悉官宦生活,所以寫得地道。他又說我在〈滿天裏亮晶晶的星星〉裏,我對老人賦予罕有的同情。一般論者都認為這只是一篇寫同性戀者的故事,夏先生卻看出這篇小說的主旨其實是在寫年華老去的亙古哀愁。至於對《臺北人》整體的評價,他說《臺北人》可以說是部民國史,民國的重大事件:武昌起義、五四運動、抗日戰爭、國共內戰,都寫到小說中去了。
一九六九年夏先生寫了一篇一萬多字的長文〈白先勇論(上)〉評論我的小說,這篇文章發表在《現代文學》十二月第三十九期上。那時我只寫了二十五篇短篇小說,《臺北人》系列才完成七篇。夏先生這篇論文,對我的小說評價在當時起了很大的肯定作用。文中有些溢美之辭:「白先勇是當代短篇小說家中少見的奇才。」「在藝術成就上可和白先勇後期小說相比或超越他的,從魯迅到張愛玲也不過五、六人。」「尤其從〈永遠的尹雪艷〉到〈那片血一般紅的杜鵑花〉那七篇總名《臺北人》的小說,篇篇結構精緻,文字洗練,人物生動,觀察深入,奠定了白先勇今日眾口交譽的地位。」這篇「上論」其實只論到早期幾篇小說。他認為早期寫得最好的一篇是〈玉卿嫂〉,他詳細深入的分析了這一篇小說,他引用愛神維納斯Venus與美少年阿宕尼斯Adonis的悲劇神話,來比喻玉卿嫂與慶生之間一段冤孽式的愛情故事,觀點頗具創意。
〈白先勇論(上)〉最後夏先生如此預告:「我對〈芝加哥之死〉要說的話很多,留在本文第三節同別的後期小說一併討論。」。但夏先生始終沒有寫出下篇,可能他想等我的《臺北人》系列寫完後,再論。可是《臺北人》一直到一九七一年才寫完,接著歐陽子分析《臺北人》一系列的文章陸續登出,並結集為《王謝堂前的燕子》,夏先生有一次跟我通信提到《臺北人》已有人精心論析,他認為他自己不必再寫了。後來《寂寞的十七歲》出版時,夏先生把〈白先勇論(上)〉改為〈白先勇的早期小說〉當作序言。
夏先生在我教書生涯上,亦幫了大忙。一九六五年我從愛荷華大學作家工作室拿到藝術碩士學位。這種學位以創作為主,止於碩士。當時我的選擇有兩個:我可以繼續攻讀博士,循著一般當教授的途徑,在美國唸文學博士起碼要花四、五年的功夫,我那時急著要寫自己的小說,不願意花那麼大的工夫去苦讀研究別人的作品,而且好像寫小說的人,很少有唸博士學位的。另一個選擇就是找份工作,一面寫作。正好加州大學聖芭芭拉校區東方語文系有一個講師空缺,教授中國語文,我去申請得以錄取,夏先生的推薦函有很大的影響,以夏先生在美國漢學界的地位,他的推薦當然有一定的份量。後來,在我長期的教書生涯中,每逢升等的關鍵時刻,夏先生都會大力推薦,呵護備至。因為我沒有博士學位,在美國大學升等,十分不容易,我很幸運憑著創作及教學,一直升到正教授退休,夏先生一封封強而有力的推薦信,的確幫我渡過不少難關。其實夏先生提攜後輩,不惜餘力。他的弟子門生,對他都常懷感念。夏先生雖然飽受西洋文化的洗禮,事實上他為人處世,還是地地道道中國人的那一套:重人情、講義氣、熱心腸、好助人。夏先生自哥大退休,接班人選中了青年學者王德威,他賞識王德威的才學,也喜歡他的性格,大力栽培,愛護有加,兩人情同父子,夏先生晚年,王德威對夏先生的照顧亦是無微不至的。
雖然我長年在美國西岸加州大學教書,但我也有機會常到東岸,尤其是紐約,探望親友、開會演講。每次到紐約,我一定會去拜訪夏先生。夏先生好客,我去了,他總會約好住在紐約我的老同學、老朋友:叢甦、莊信正等人一同到他喜歡的幾家中國飯館去共進晚餐。我記得有一次還到紐約中國城的四五六,吃江浙菜,那家紅燒大烏參特別有名。叢甦與莊信正是我的學長,也是夏濟安先生的弟子,與夏志清先生及夏太太王洞女士數十年相交,是他們伉儷最親近的朋友。我們幾個人一同聚餐,談笑無拘,是最快樂的時光。
一九七四年,亞洲研究協會(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在東岸波士頓開年會,中國文學方面夏先生主持了一節研討會,他邀我參加,我宣讀的論文是:流浪的中國人—臺灣小說中的流放主題(The Wandering Chinese—the Theme of Exile in Taiwan Fiction)。平時我很少參加AAS的年會,年會的目的雖然說是為了學術界互相切磋,但很多時候是為了覓職,互攀關係。但那次因為是夏先生當主持人,而且許多朋友都參加了,我記得有李歐梵、劉紹銘、楊牧、於梨華、鍾玲、陳幼石等人。熱鬧非凡。那次夏先生特別高興。
一九八二年,我的小說《遊園驚夢》改編成舞臺劇,在臺北國父紀念館公演十場,轟動一時。紐約大學中國同學會邀請我與女主角盧燕到紐約大學去放映《遊》劇錄影帶,並舉行座談會,夏先生與叢甦都被邀請參加座談。夏先生對盧燕的演技十分激賞,他說我寫《遊園驚夢》是Stubbornly Chinese。那時李安正在紐約大學唸電影,他也來參加座談會。會後還邀請我們觀賞他的學生畢業短片。沒想到後來他變成了國際大導演,是臺灣之光。
一九九三年,夏先生七十歲退休,王德威精心策劃,在哥倫比亞大學開了一個研討會,將夏先生的弟子都召喚回來,替夏先生祝壽。有的宣讀論文,有的自述跟夏先生的交往關係,其間還有夏先生的同事、老友,我也應邀參加。那是一個溫馨而有趣的場合,夏先生的同事門生一一上臺,講述了夏先生許多趣事、糗事,臺下笑聲不斷。但大家的結論都推崇夏先生在西方漢學界,尤其是中國小說史述方面的鉅大貢獻,大家一致稱讚。他的兩本英文著作《中國現代小說史》、《中國古典小說》是研究中國小說的兩座里程碑,在西方學術界,有不可取代的地位。夏先生在哥大教書數十年,作育一大群洋弟子,散佈在美國各大學教授中國文學,夏氏門生影響頗大。
夏先生八十歲生日時,我寫了一篇長文〈經典之作—推介夏志清教授的《中國古典小說》〉,為夏先生祝壽,評介他那本經典論著,後來登在聯合報上。說來《中國古典小說》這本書與我也很有一段因緣。夏先生對我們創辦的《現代文學》一向大力支持,常常賜稿,他在這本雜誌上發表過不少文章,而且都是極有份量的論文,遠在一九六五年第二十六期上,首次刊出夏先生的〈《水滸傳》再評價〉,這篇論文是他《中國古典小說》中〈水滸傳〉那一章的前身,由何欣先生翻譯,接著《現文》第二十七期又刊出夏先生的〈《紅樓夢》裏的愛與憐憫〉,這篇論文後來擴大成為他書中論《紅樓夢》的那一章。那時我已知道夏先生在計劃寫《中國古典小說》這本書,付印前,我請他將樣稿先寄給我閱讀,因此,我可能是最早看到這本書的讀者之一,我希望將此書各章盡快請人譯成中文在《現代文學》登出。我記得那大概是一九六八年的初春,接到夏先生寄來厚厚一叠樣稿,我花了幾天工夫,不分晝夜,一口氣把這本鉅著看完了。看文學評論著作,很少讓我感到那樣興奮過,《中國古典小說》這本書的確引導我對書中論到的六部經典小說,有了新的看法。
除了〈三國演義〉那一章是請莊信正譯出刊在《現文》第三十八期(一九六九)外,其餘各章仍由何欣翻譯,刊登《現文》的有:〈導論〉、〈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本來何先生把〈金瓶梅〉、〈儒林外史〉也譯出來了,但是當時《現文》財源枯竭,暫時停刊,所以〈金瓶〉、〈儒林〉這兩章中譯始終未能登出。那時我自己創辦「晨鐘出版社」,有心將夏先生這本書的中譯本在臺灣出版,並徵得了夏先生的同意,但因為夏先生出書謹慎,出版中譯本須自己校對,仔細修改。這一拖下來,便是數年,直到「晨鐘」停業,這本書仍未能付梓。這是一直耿耿於懷的一件事。一九八八年《中國古典小說》中譯本終於問世,不過是在中國大陸出版的。這本著作本身就是一本經典,曾引導西方學界對中國古典小說研究走向新的途徑,新的看法。在《現文》上登載的幾章中譯,對臺灣學界,亦產生深刻的影響。
夏先生退休不久,患了心律不整的病症,但他非常注重保養身體,所以這些年健康精神都還很不錯,直到三年多前,夏先生因病住院,那次病情來勢洶洶,夏先生在醫院住了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全靠夏太太全心全力照顧呵護,才得轉危為安。其間我常與夏太太通電話,用電郵聯絡,知道夏先生病情凶險,也暗暗替他著急,為他祈禱誦經。後來知道他康復出院了,大家才鬆了一口氣。那段日子夏太太真是辛苦,每天探病,一個人長途跋涉,了不得的堅強。
前年秋天十一月間我因出版父親的傳記《父親與民國》,紐約世界日報及華文作家協會,邀我到紐約演講,同時蘇州崑劇院也應邀到紐約演出青春版《牡丹亭》的精華折子。我在法拉盛演講,聽眾有六七百人,夏先生與夏太太也去參加,我一講就講了三個鐘頭,因為父親一生與民國歷史都是講不完的故事。夏先生坐在前排,竟撐住了,還聽得很入神。青春版《牡丹亭》折子戲在Hunter College 的戲院上演,我請了一批朋友去看:叢甦、莊信正夫婦、李渝,當然還有夏先生、夏太太。那天的戲男女主角俞玖林、沈豐英演得特別賣力,尤其是俞玖林的〈拾畫〉分外出彩,半個鐘頭的獨角戲揮灑自如,夏先生坐在我身旁興奮得指著臺上叫了起來:那個男的怎麼演得那麼好!
看完戲第二天,夏先生、夏太太請我吃飯,莊信正兩夫婦也參加了,還有夏先生的妹妹。我們在附近一家有名的法國餐館吃龍蝦大餐,那次夏先生的精神氣色都特別好,一點不像生過重病的樣子,那天晚上,又跟我們從前聚餐一樣,大家說得高興,吃得開心。夏先生對人生那份樂觀的熱情,是有感染性的,跟他在一起,冬天也不會覺得寒冷。
夏先生病後已不便於行,需坐輪椅,那晚吃完飯,夏太太用輪椅推著夏先生回家,我看見夏太太努力地推著輪椅過馬路,在秋風瑟瑟中兩老互相扶持,相依為命,我心中不禁一陣憫然,深深被他們感動。
去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夏先生過世,噩耗傳來臺北,雖然我已聽說夏先生又因病住院,但是還是抵擋不住突來的傷痛,掉下淚來。我打電話到紐約給夏太太,她說夏先生走得很平靜,前一天二十八號還吃了我叫Harry & David送過去的皇家梨Royal Pears。近年來我不在美國過聖誕,不過總會預先訂好皇家梨聖誕節送給夏先生,那是他最愛吃的水果。
(原《香港明報月刊》二○一四年三月號)
作者簡介
白先勇
台大外文系畢業,愛荷華大學「作家工作坊」碩士。曾任教於加州大學聖芭芭拉校區。大學時代與陳若曦、歐陽子、王文興等創辦《現代文學》。著有《寂寞的十七歲》、《台北人》、《孽子》、《驀然回首》、《明星咖啡館》、《第六隻手指》、《樹猶如此》、《紐約客》、《父親與民國》、《止痛療傷》等。《台北人》獲選為台灣文學經典,香港亞洲周刊「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2003年台灣國家文藝獎文學類得主。
★王德威先生專文推薦。
★集合33位北美華文作家撰文紀念夏志清先生逝世週年。
★附上生平事略、照片身影,中英文著作一覽,具有史料價值。
名人推薦
他是個心思縝密,洞燭世情的人,而他又極能寬厚待人,對人對生命,他都持有一份哀憐之心。--- 白先勇
一般作家跟他見面、跟他通信都不難,一般集會他有請必到。到了學術圈外,不能談學問。於是夏公說笑話,在談笑間掌握全局,成為中心而又和悅可親。---王鼎鈞
治學上的「傲慢與偏見」讓他成就一家之言,而日常生活上的出言無狀卻又機鋒處處,讓他活脫像是《世說新語》裏跳出來的人物。--- 王德威
一個名副其實的「快人」。反應快、思路快、心直口快。在任何場合中,他像個導演,嘴裏說真話,心裏無所隱藏。--- 孫康宜
跟他聊天充滿了自由聯想的挑戰,要學會讓思緒在雲端翱翔,還得博聞強記,廣涉中外文學的知識與典故,才能舉一反三。--- 鄭培凱
他愛書、愛才、愛寫作、愛學問、愛朋友、愛女人、愛談笑、愛美食、愛生命。--- 叢甦
↧
黃天橫:固園黃家-黃天橫先生訪談錄、司馬遼太郎と台湾、與張我軍《亂都之戀》出土
司馬遼太郎と台湾
黃天橫
台北市 : 福祿壽興業公司 1999
可在 總圖 (689 1773 1999 )獲得
固園黃家-黃天橫先生訪談錄
編/著/譯者 / 黃天橫,陳美蓉,何鳳嬌
出版機關 / 國史館
出版日期 / 2008-05
固園,是日治時代的名園。黃家,是台南望族,其姻親系譜足以串成台灣社會金字塔頂端。
位於台南市東門路一帶的固園,佔地四千多坪,原本有兩座台灣厝和一座舊式糖廍。固園主人黃欣(1885~1947)留日返台後,拆除糖廍,由他處購買一座日式建築,遷移至此重建。日式房屋以木造走廊相連,後方面積達百坪的水池,設有噴水、石橋、石燈籠,池中有錦鯉戲水,假山旁植梅樹四株,因此取名「四梅堂」,是當時詩人墨客、海內外政商名流聚集之處。
黃欣之弟黃溪泉(1891~1960)後來拆除台灣厝,蓋了三層樓的洋房。洋房藍圖採用當時日本〈朝日新聞社〉募集洋房新設計第一名的作品。採同一設計的建築,在台灣有高雄西子灣彭清靠(彭明敏之父)醫師的別墅;在日本則有皇太子妃美智子娘家,日清製粉會社社長正田英三郎的宅邸。
日治時代,黃欣曾任「總督府評議員」,和辜顯榮等人並列當時的「御用紳仕」,可謂趁勢而起的梟雄。他性格大開大闔,是商事和公益並進、有褒有貶的人物;黃溪泉則內向溫和,謹慎守成。兄弟倆個性互補,雖受新式教育,但漢學造詣頗深,固園黃家,文風鼎盛,引領風騷。
固園故事精彩,因姻親而連結的上層菁英網絡,也精彩。媳婦有來自台南高長家族的高雅美,女婿有汐止陳家的陳紹馨、桃園林家的林益謙、鹿港辜家的辜振甫、北門吳家的吳新英…開枝散葉,繁花似錦。
開到荼蘼花事了。二次戰後,國民政府來台施行三七五減租和耕者有其田,黃家在台南縣三百多甲農地全部被徵收;固園四千坪,無生產無收入,又要繳交稅金,撐了幾十年,終於無以繼之。
1978年固園拆除,改建成新社區。黃溪泉的兒子黃天橫說:「在自己的年代廢除自己的家園,心中的掙扎抗拒不知凡幾,甚至還要遭受他人非難,但這是時勢所迫,非個人力量可以抗拒。」
出身豪門,黃天橫沒有遺傳到商賈的基因,卻繼承了藝文的天份。他恬淡自持,博聞強記,在亂世中,安靜謹守讀書人的本份。從1951年擔任台南市文獻會委員至今,田野調查,民俗研究,蒐藏文物圖書,寫作編纂,舉辦文化交流活動,堪稱某些項目的百科全書,他活出自己獨特的樣式。
許多人讀陳柔縉的《宮前町90番地》之後,成了「張超英迷」。 張超英帥氣倜儻,魅力過人。這本《固園黃家─黃天橫先生訪談錄》,受訪者淡淡談來,上下百餘年的黃家風雲,有時代的潮起潮落,也有藝文界的奇人異事。讀者不妨和《宮前町90番地》參照比對。
----
---
追憶黃天橫先生與張我軍《亂都之戀》出土的舊事
↧
Homer's Iliad...Omeros《奧麥羅斯》;SCEPTRE/Joseph de Maistre
Homer. The Iliad with an English Translation by A.T. Murray, Ph.D. in two volume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London, William Heinemann, Ltd. 1924.
Homer's Iliad
http://www.perseus.tufts.edu/hopper/text?doc=Perseus%3Atext%3A1999.01.0134%3Abook%3D22%3Acard%3D1
Joseph de Maistre - Wikiped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Joseph_de_Maistre
Joseph-Marie, Comte de Maistre was a French-speaking Savoyard philosopher, writer, lawyer, and diplomat, who advocated social hierarchy and monarchy in the period immediately following the French Revolution. Wikipedia
Born: April 1, 1753, Chambéry, France
Died: February 26, 1821, Turin, Italy
Parents: François-Xavier Maistre
Children: Rodolphe de Maistre
Every country has the government it deserves.
Wherever an altar is found, there civilization exists.
All pain is a punishment, and every punishment is inflicted for love as much as for justice.
- Essai sur le Principe Générateur des Constitutions Politiques, 1814, [1st. Pub. 1809]
https://word-watcher.blogspot.com/2019/02/sceptrescepter-rod-throne-constable.html
譬如說,例外的理論
全書及〈引言〉p.2 :https://en.wikipedia.org/wiki/Orion_(mythology)
Him the old man Priam was first to behold with his eyes, as he sped all-gleaming over the plain, like to the star that cometh forth at harvest-time, and brightly do his rays shine amid the host of stars in the darkness of night, the star that men call by name the Dog of Orion. [30] Homer, Iliad, Book 22http://www.perseus.tufts.edu/hopper/text?doc=Perseus%3Atext%3A1999.01.0134%3Abook%3D22%3Acard%3D1
Nobel laureate poet Derek Walcott has died aged 87 at his home in the Caribbean island of St Lucia after a long illness, local media reports say.
He was regarded by critics as one of the greatest Caribbean poets.
The writer's collections include In A Green Night: Poems 1948 - 1960 and his epic work, Omeros, which draws on Homer's Iliad and Odyssey.
***
Alphonse de Lamartine 1790 – 1869
Then follow the incriminating epithets:
"The rhymester of the 'Last Canto of Childe Harold'
could alone be capable -of such an ineptitude; he who
strives to atone for his lack of inspiration and ideas
worthy of his subject, by insipidities against Italy,
insipidities we would qualify as insults were it not, as
Diomedes says (in the Iliad), that the taunts of fools
and cowards are of no account."
*****
from Omeros
BY DEREK WALCOTT
BOOK SIX
Chapter XLIV
I
In hill-towns, from San Fernando to Mayagüez,
the same sunrise stirred the feathered lances of cane
down the archipelago’s highways. The first breeze
rattled the spears and their noise was like distant rain
marching down from the hills, like a shell at your ears.
In the cool asphalt Sundays of the Antilles
the light brought the bitter history of sugar
across the squared fields, heightening towards harvest,
to the bleached flags of the Indian diaspora.
The drizzling light blew across the savannah
darkening the racehorses’ hides; mist slowly erased
the royal palms on the crests of the hills and the
hills themselves. The brown patches the horses had grazed
shone as wet as their hides. A skittish stallion
jerked at his bridle, marble-eyed at the thunder
muffling the hills, but the groom was drawing him in
like a fisherman, wrapping the slack line under
one fist, then with the other tightening the rein
and narrowing the circle. The sky cracked asunder
and a forked tree flashed, and suddenly that black rain
which can lose an entire archipelago
in broad daylight was pouring tin nails on the roof,
hammering the balcony. I closed the French window,
and thought of the horses in their stalls with one hoof
tilted, watching the ropes of rain. I lay in bed
with current gone from the bed-lamp and heard the roar
of wind shaking the windows, and I remembered
Achille on his own mattress and desperate Hector
trying to save his canoe, I thought of Helen
as my island lost in the haze, and I was sure
I’d never see her again. All of a sudden
the rain stopped and I heard the sluicing of water
down the guttering. I opened the window when
the sun came out. It replaced the tiny brooms
of palms on the ridges. On the red galvanized
roof of the paddock, the wet sparkled, then the grooms
led the horses over the new grass and exercised
them again, and there was a different brightness
in everything, in the leaves, in the horses’ eyes.
II
I smelt the leaves threshing at the top of the year
in green January over the orange villas
and military barracks where the Plunketts were,
the harbour flecked by the wind that comes with Christmas,
edged with the Arctic, that was christened Vent Noël;
it stayed until March and, with luck, until Easter.
It freshened the cedars, waxed the laurier-cannelle,
and hid the African swift. I smelt the drizzle
on the asphalt leaving the Morne, it was the smell
of an iron on damp cloth; I heard the sizzle
of fried jackfish in oil with their coppery skin;
I smelt ham studded with cloves, the crusted accra,
the wax in the varnished parlour: Come in. Come in,
the arm of the Morris chair sticky with lacquer;
I saw a sail going out and a sail coming in,
and a breeze so fresh it lifted the lace curtains
like a petticoat, like a sail towards Ithaca;
I smelt a dead rivulet in the clogged drains.
III
Ah, twin-headed January, seeing either tense:
a past, they assured us, born in degradation,
and a present that lifted us up with the wind’s
noise in the breadfruit leaves with such an elation
that it contradicts what is past! The cannonballs
of rotting breadfruit from the Battle of the Saints,
the asterisks of bulletholes in the brick walls
of the redoubt. I lived there with every sense.
I smelt with my eyes, I could see with my nostrils.
Chapter XLV
I
One side of the coast plunges its precipices
into the Atlantic. Turns require wide locks,
since the shoulder is sharp and the curve just misses
a long drop over the wind-bent trees and the rocks
between the trees. There is a wide view of Dennery,
with its stone church and raw ochre cliffs at whose base
the African breakers end. Across the flecked sea
whose combers veil and unveil the rocks with their lace
the next port is Dakar. The uninterrupted wind
thuds under the wings of frigates, you see them bent
from a force that has crossed the world, tilting to find
purchase in the sudden downdrafts of its current.
The breeze threshed the palms on the cool December road
where the Comet hurtled with empty leopard seats,
so fast a man on a donkey trying to read
its oncoming fiery sign heard only two thudding beats
from the up-tempo zouk that its stereo played
when it screeched round a bridge and began to ascend
away from the palm-fronds and their wickerwork shade
that left the windscreen clear as it locked round the bend,
where Hector suddenly saw the trotting piglet
and thought of Plunkett’s warning as he heard it screel
with the same sound that the tires of the Comet
made rounding the curve from the sweat-greased steering wheel.
The rear wheels spin to a dead stop, like a helm.
The piglet trots down the safer side of the road.
Lodged in their broken branches the curled letters flame.
Hector had both hands on the wheel. His head was bowed
under the swaying statue of the Madonna
of the Rocks, her smile swayed under the blue hood,
and when her fluted robe stilled, the smile stayed on her
dimpled porcelain. She saw, in the bowed man, the calm
common oval of prayer, the head’s usual angle
over the pew of the dashboard. Her lifted palm,
small as a doll’s from its cerulean mantle,
indicated that he had prayed enough to the lace
of foam round the cliff’s altar, that now, if he wished,
he could lift his head, but he stayed in the same place,
the way a man will remain when Mass is finished,
not unclenching his hands or freeing one to cross
forehead, heart, and shoulders swiftly and then kneel
facing the altar. He bowed in endless remorse,
for her mercy at what he had done to Achille,
his brother. But his arc was over, for the course
of every comet is such. The fated crescent
was printed on the road by the scorching tires.
A salt tear ran down the porcelain cheek and it went
in one slow drop to the clenched knuckle that still gripped
the wheel. On the flecked sea, the uninterrupted
wind herded the long African combers, and whipped
the small flag of the island on its silver spearhead.
II
Drivers leant over the rail. One seized my luggage
off the porter’s cart. The rest burst into patois,
with gestures of despair at the lost privilege
of driving me, then turned to other customers.
In the evening pastures horses grazed, their hides wet
with light that shot its lances over the combers.
I had the transport all to myself.
“You all set?
Good. A good pal of mine died in that chariot
of his called the Comet.”
He turned in the front seat,
spinning the air with his free hand. I sat, sprawled out
in the back, discouraging talk, with my crossed feet.
“You never know when, eh? I was at the airport
that day. I see him take off like a rocket.
I always said that thing have too much horsepower.
And so said, so done. The same hotel, chief, correct?”
I saw the coastal villages receding as
the highway’s tongue translated bush into forest,
the wild savannah into moderate pastures,
that other life going in its “change for the best,”
its peace paralyzed in a postcard, a concrete
future ahead of it all, in the cinder-blocks
of hotel development with the obsolete
craft of the carpenter, as I sensed, in the neat
marinas, the fisherman’s phantom. Old oarlocks
and rusting fretsaw. My craft required the same
crouching care, the same crabbed, natural devotion
of the hand that stencilled a flowered window-frame
or planed an elegant canoe; its time was gone
with the spirit in the wood, as wood grew obsolete
and plasterers smoothed the blank page of white concrete.
I watched the afternoon sea. Didn’t I want the poor
to stay in the same light so that I could transfix
them in amber, the afterglow of an empire,
preferring a shed of palm-thatch with tilted sticks
to that blue bus-stop? Didn’t I prefer a road
from which tracks climbed into the thickening syntax
of colonial travellers, the measured prose I read
as a schoolboy? That cove, with its brown shallows
there, Praslin? That heron? Had they waited for me
to develop my craft? Why hallow that pretence
of preserving what they left, the hypocrisy
of loving them from hotels, a biscuit-tin fence
smothered in love-vines, scenes to which I was attached
as blindly as Plunkett with his remorseful research?
Art is History’s nostalgia, it prefers a thatched
roof to a concrete factory, and the huge church
above a bleached village. The gap between the driver
and me increased when he said:
“The place changing, eh?”
where an old rumshop had gone, but not that river
with its clogged shadows. That would make me a stranger.
“All to the good,” he said. I said, “All to the good,”
then, “whoever they are,” to myself. I caught his eyes
in the mirror. We were climbing out of Micoud.
Hadn’t I made their poverty my paradise?
His back could have been Hector’s, ferrying tourists
in the other direction home, the leopard seat
scratching their damp backs like the fur-covered armrests.
He had driven his burnt-out cargo, tired of sweat,
who longed for snow on the moon and didn’t have to face
the heat of that sinking sun, who knew a climate
as monotonous as this one could only produce
from its unvarying vegetation flashes
of a primal insight like those red-pronged lilies
that shot from the verge, that their dried calabashes
of fake African masks for a fake Achilles
rattled with the seeds that came from other men’s minds.
So let them think that. Who needed art in this place
where even the old women strode with stiff-backed spines,
and the fishermen had such adept thumbs, such grace
these people had, but what they envied most in them
was the calypso part, the Caribbean lilt
still in the shells of their ears, like the surf’s rhythm,
until too much happiness was shadowed with guilt
like any Eden, and they sighed at the sign:
HEWANNORRA (Iounalao), the gold sea
flat as a credit-card, extending its line
to a beach that now looked just like everywhere else,
Greece or Hawaii. Now the goddamn souvenir
felt absurd, excessive. The painted gourds, the shells.
Their own faces as brown as gourds. Mine felt as strange
as those at the counter feeling their bodies change.
III
Change lay in our silence. We had come to that bend
where the trees are warped by wind, and the cliffs, raw,
shelve surely to foam.
“Is right here everything end,”
the driver said, and rammed open the transport door
on his side, then mine.
“Anyway, chief, the view nice.”
I joined him at the gusting edge.
“His name was Hector.”
The name was bent like the trees on the precipice
to point inland. In its echo a man-o’-war
screamed on the wind. The driver moved off for a piss,
then shouted over his shoulder:
“A road-warrior.
He would drive like a madman when the power took.
He had a nice woman. Maybe he died for her.”
For her and tourism, I thought. The driver shook
himself, zipping then hoisting his crotch.
“Crazy, but
a gentle fellow anyway, with a very good brain.”
Cut to a leopard galloping on a dry plain
across Serengeti. Cut to the spraying fans
drummed by a riderless stallion, its wild mane
scaring the Scamander. Cut to a woman’s hands
clenched towards her mouth with no sound. Cut to the wheel
of a chariot’s spiked hubcap. Cut to the face
of his muscling jaw, then flashback to Achille
hurling a red tin and a cutlass. Next, a vase
with a girl’s hoarse whisper echoing “Omeros,”
as in a conch-shell. Cut to a shield of silver
rolling like a hubcap. Rewind, in slow motion,
myrmidons gathering by a village river
with lances for oars. Cut to the surpliced ocean
droning its missal. Cut. A crane hoisting a wreck.
A horse nosing the surf, then shuddering its neck.
He’d paid the penalty of giving up the sea
as graceless and as treacherous as it had seemed,
for the taxi-business; he was making money,
but all of that money was making him ashamed
of the long afternoons of shouting by the wharf
hustling passengers. He missed the uncertain sand
under his feet, he sighed for the trough of a wave,
and the jerk of the oar when it turned in his hand,
and the rose conch sunset with its low pelicans.
Castries was corrupting him with its roaring life,
its littered market, with too many transport vans
competing. Castries had been his common-law wife
who, like Helen, he had longed for from a distance,
and now he had both, but a frightening discontent
hollowed his face; to find that the sea was a love
he could never lose made every gesture violent:
ramming the side-door shut, raking the clutch. He drove
as if driven by furies, but furies paid the rent.
A man who cursed the sea had cursed his own mother.
Mer was both mother and sea. In his lost canoe
he had said his prayers. But now he was in another
kind of life that was changing him with his brand-new
stereo, its endless garages, where he could not
whip off his shirt, hearing the conch’s summoning note.
Chapter XLVI
I
Hector was buried near the sea he had loved once.
Not too far from the shallows where he fought Achille
for a tin and Helen. He did not hear the sea-almond’s
moan over the bay when Philoctete blew the shell,
nor the one drumbeat of a wave-thud, nor a sail
rattling to rest as its day’s work was over,
and its mate, gauging depth, bent over the gunwale,
then wearily sounding the fathoms with an oar,
the same rite his shipmates would repeat soon enough
when it was their turn to lie quiet as Hector,
lowering a pitch-pine canoe in the earth’s trough,
to sleep under the piled conchs, through every weather
on the violet-wreathed mound. Crouching for his friend to hear,
Achille whispered about their ancestral river,
and those things he would recognize when he got there,
his true home, forever and ever and ever,
forever, compère. Then Philoctete limped over
and rested his hand firmly on a shaking shoulder
to anchor his sorrow. Seven Seas and Helen
did not come nearer. Achille had carried an oar
to the church and propped it outside with the red tin.
Now his voice strengthened. He said: “Mate, this is your spear,”
and laid the oar slowly, the same way he had placed
the parallel oars in the hull of the gommier
the day the African swift and its shadow raced.
And this was the prayer that Achille could not utter:
“The spear that I give you, my friend, is only wood.
Vexation is past. I know how well you treat her.
You never know my admiration, when you stood
crossing the sun at the bow of the long canoe
with the plates of your chest like a shield; I would say
any enemy so was a compliment. ’Cause no
African ever hurled his wide seine at the bay
by which he was born with such beauty. You hear me? Men
did not know you like me. All right. Sleep good. Good night.”
Achille moved Philoctete’s hand, then he saw Helen
standing alone and veiled in the widowing light.
Then he reached down to the grave and lifted the tin
to her. Helen nodded. A wind blew out the sun.
II
Pride set in Helen’s face after this, like a stone
bracketed with Hector’s name; her lips were incised
by its dates in parenthesis. She seemed more stern,
more ennobled by distance as she slowly crossed
the hot street of the village like a distant sail
on the horizon. Grief heightened her. When she smiled
it was with such distance that it was hard to tell
if she had heard your condolence. It was the child,
Ma Kilman told them, that made her more beautiful.
III
The rites of the island were simplified by its elements,
which changed places. The grooved sea was Achille’s garden,
the ridged plot of rattling plantains carried their sense
of the sea, and Philoctete, on his height, often heard, in
a wind that suddenly churned the rage of deep gorges,
the leafy sound of far breakers plunging with smoke,
and for smoke there were the bonfires which the sun catches
on the blue heights at sunrise, doing the same work
as Philoctete clearing his plot, just as, at sunset,
smoke came from the glowing rim of the horizon as if
from his enamel pot. The woodsmoke smelt of a regret
that men cannot name. On the charred field, the massive
sawn trunks burnt slowly like towers, and the great
indigo dusk slowly plumed down, devouring the still leaves,
igniting the firefly huts, lifting the panicky egret
to beat its lagoon and shelve in the cage of the mangroves,
take in the spars of its sails, then with quick-pricking head
anchor itself shiftingly, and lift its question again.
At night, the island reversed its elements, the heron
of a quarter-moon floated from Hector’s grave, rain
rose upwards from the sea, and the corrugated iron
of the sea glittered with nailheads. Ragged
plantains bent and stepped with their rustling powers
over the furrows of Philoctete’s garden, a chorus of aged
ancestors and straw, and, rustling, surrounded every house
in the village with its back garden, with its rank midden
of rusted chamber pots, rotting nets, and the moon’s cold basin.
They sounded, when they shook, after the moonlit meridian
of their crossing, like the night-surf; they gazed in
silence at the shadows of their lamplit children.
At Philoctete, groaning and soaking the flower on his shin
with hot sulphur, cleaning its edges with yellow Vaseline,
and, gripping his knee, squeezing rags from the basin.
At night, when yards are asleep, and the broken line
of the surf hisses like Philo, “Bon Dieu, aie, waie, my sin
is this sore?” the old plantains suffer and shine.
Chapter XLVII
I
Islands of bay leaves in the medicinal bath
of a cauldron, a sibylline cure. The citron
sprig of a lime-tree dividing the sky in half
dipped its divining rod. The white spray of the thorn,
which the swift bends lightly, waited for a black hand
to break it in bits and boil its leaves for the wound
from the pronged anchor rusting in clean bottom-sand.
Ma Kilman, in a black hat with its berried fringe,
eased herself sideways down the broken concrete step
of the rumshop’s back door, closed it, and rammed the hinge
tight. The bolt caught a finger and with that her instep
arch twisted and she let out a soft Catholic
curse, then crossed herself. She closed the gate. The asphalt
sweated with the heat, the limp breadfruit leaves were thick
over the fence. Her spectacles swam in their sweat.
She plucked an armpit. The damn wig was badly made.
She was going to five o’clock Mass, to la Messe,
and sometimes she had to straighten it as she prayed
until the wafer dissolved her with tenderness,
the way a raindrop melts on the tongue of a breeze.
In the church’s cool cave the sweat dried from her eyes.
She rolled down the elastic bands below the knees
of her swollen stockings. It was then that their vise
round her calves reminded her of Philoctete. Then,
numbering her beads, she began her own litany
of berries, Hail Mary marigolds that stiffen
their aureoles in the heights, mild anemone
and clear watercress, the sacred heart of Jesus
pierced like the anthurium, the thorns of logwood,
called the tree of life, the aloe good for seizures,
the hole in the daisy’s palm, with its drying blood
that was the hole in the fisherman’s shin since he was
pierced by a hook; there was the pale, roadside tisane
of her malarial childhood. There was this one
for easing a birth-breach, that one for a love-bath,
before the buds of green sugar-apples in the sun
ripened like her nipples in girlhood. But what path
led through nettles to the cure, the furious sibyl
couldn’t remember. Mimosa winced from her fingers,
shutting like jalousies at some passing evil
when she reached for them. The smell of incense lingers
in her clothes. Inside, the candle-flames are erect
round the bier of the altar while she and her friends
old-talk on the steps, but the plant keeps its secret
when her memory reaches, shuttering in its fronds.
II
The dew had not yet dried on the white-ribbed awnings
and the nodding palanquins of umbrella yams
where the dark grove had not heat but early mornings
of perpetual freshness, in which the bearded arms
of a cedar held council. Between its gnarled toes
grew the reek of an unknown weed; its pronged flower
sprang like a buried anchor; its windborne odours
diverted the bee from its pollen, but its power,
rooted in bitterness, drew her bowed head by the nose
as a spike does a circling bull. To approach it
Ma Kilman lowered her head to one side and screened
the stench with a cologned handkerchief. The mulch it
was rooted in carried the smell, when it gangrened,
of Philoctete’s cut. In her black dress, her berried
black hat, she climbed a goat-path up from the village,
past the stones with dried palms and conchs, where the buried
suffer the sun all day Sunday, while goats forage
the new wreaths. Once more she pulled at the itch in her
armpits, nearly dropping her purse. Then she climbed hard
up the rain-cracked path, the bay closing behind her
like a wound, and rested. Everything that echoed
repeated its outline: a goat’s doddering bleat,
a hammer multiplying a roof, and, through the back yards,
a mother cursing a boy too nimble to beat.
Ma Kilman picked up her purse and sighed on upwards
to the thread of the smell, one arm behind her back,
passing the cactus, the thorn trees, and then the wood
appeared over her, thick green, the green almost black
as her dress in its shade, its border of flowers
flecking the pasture with spray. Then she staggered back
from the line of ants at her feet. She saw the course
they had kept behind her, following her from church,
signalling a language she could not recognize.
III
A swift had carried the strong seed in its stomach
centuries ago from its antipodal shore,
skimming the sea-troughs, outdarting ospreys, her luck
held to its shadow. She aimed to carry the cure
that precedes every wound; the reversible Bight
of Benin was her bow, her target the ringed haze
of a circling horizon. The star-grains at night
made her hungrier; the leafless sea with no house
for her weariness. Sometimes she dozed in her flight
for a swift’s second, closing the seeds of her stare,
then ruddering straight. The dry sea-flakes whitened her
breast, her feathers thinned. Then, one dawn the day-star
rose slowly from the wrong place and it frightened her
because all the breakers were blowing from the wrong
east. She saw the horned island and uncurled her claws
with one frail cry, since swifts are not given to song,
and fluttered down to a beach, ejecting the seed
in grass near the sand. She nestled in dry seaweed.
In a year she was bleached bone. All of that motion
a pile of fragile ash from the fire of her will,
but the vine grew its own wings, out of the ocean
it climbed like the ants, the ancestors of Achille,
the women carrying coals after the dark door
slid over the hold. As the weed grew in odour
so did its strength at the damp root of the cedar,
where the flower was anchored at the mottled root
as a lizard crawled upwards, foot by sallow foot.
Derek Walcott, Chapters XLIV-XLVII from Omeros. Copyright © 1990 by Derek Walcott. Used by permission of Farrar, Straus & Giroux, LLC, http://us.macmillan.com/fsg. All rights reserved.
Source: Omeros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1990)
奧麥羅斯
作 者: [聖露西亞]沃爾科特(Derek Walcott) 譯者:楊鐵軍
出版社:廣西人民
出版時間:2018年10月
人民幣 ¥78.80
ISBN:9787219106440
出版社:廣西人民
出版時間:2018年10月
人民幣 ¥78.80
ISBN:9787219106440
內容簡介
《奧麥羅斯》是一部現代人的史詩巨構,對沃爾科特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被稱為“我們這個時代*偉大的詩歌之一”。全詩共七卷八千餘行,以聖露西亞黑人漁民赫克托和阿喀琉爭奪美麗的女僕海倫為主要線索,通過一群生活在聖露西亞的當代人物以及眾多來自現實、夢中、歷史、經典的人物,講述了一個現代版的奧德修斯漫遊記。詩人以加勒比海為軸,縱貫美洲、非洲和歐洲,以當代為座標,上下五百年,在空間和歷史中自由穿梭,把殖民歷史、個人記憶、希臘神話、現實政治、加勒比海地區的生活經驗交織為一體,用多元聲音和多重線索的後現代手法,在魔幻色彩、厚重歷史和後殖民語境之間形成了廣闊的詩意空間,是一個蒙太奇一般眩目的文本。《奧麥羅斯》涉及真實的歷史,也是內在流亡者的痛苦所塑造的心靈史詩,它更讓我們認識到,所有這一切都關乎我們自身。
《奧麥羅斯》是一部現代人的史詩巨構,對沃爾科特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被稱為“我們這個時代*偉大的詩歌之一”。全詩共七卷八千餘行,以聖露西亞黑人漁民赫克托和阿喀琉爭奪美麗的女僕海倫為主要線索,通過一群生活在聖露西亞的當代人物以及眾多來自現實、夢中、歷史、經典的人物,講述了一個現代版的奧德修斯漫遊記。詩人以加勒比海為軸,縱貫美洲、非洲和歐洲,以當代為座標,上下五百年,在空間和歷史中自由穿梭,把殖民歷史、個人記憶、希臘神話、現實政治、加勒比海地區的生活經驗交織為一體,用多元聲音和多重線索的後現代手法,在魔幻色彩、厚重歷史和後殖民語境之間形成了廣闊的詩意空間,是一個蒙太奇一般眩目的文本。《奧麥羅斯》涉及真實的歷史,也是內在流亡者的痛苦所塑造的心靈史詩,它更讓我們認識到,所有這一切都關乎我們自身。
作者簡介
德里克·沃爾科特
(Derek Walcott,1930—2017)
詩人、劇作家、畫家。生於聖露西亞的卡斯翠。先後就讀於聖瑪利大學和西印度的牙買加大學,後來在波士頓大學教授文學。代表作有史詩《奧麥羅斯》、短詩集《白鷺》、散文集《黃昏的訴說》等,是國際作家獎、史密斯文學獎、麥克亞瑟獎、艾略特詩歌獎等的獲得者。其作品多探索和沉思加勒比海地區的歷史、政治、民俗和風景。1992年,他因作品“具有偉大的光彩,歷史的視野,獻身多元文化”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曾被布羅茨基等譽為“加勒比地區最偉大的詩人”“英語文學中最好的詩人”。
德里克·沃爾科特
(Derek Walcott,1930—2017)
詩人、劇作家、畫家。生於聖露西亞的卡斯翠。先後就讀於聖瑪利大學和西印度的牙買加大學,後來在波士頓大學教授文學。代表作有史詩《奧麥羅斯》、短詩集《白鷺》、散文集《黃昏的訴說》等,是國際作家獎、史密斯文學獎、麥克亞瑟獎、艾略特詩歌獎等的獲得者。其作品多探索和沉思加勒比海地區的歷史、政治、民俗和風景。1992年,他因作品“具有偉大的光彩,歷史的視野,獻身多元文化”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曾被布羅茨基等譽為“加勒比地區最偉大的詩人”“英語文學中最好的詩人”。
楊鐵軍
詩人,翻譯家。山西芮城人。1988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1992年北京大學西語系世界文學碩士畢業,1995年赴美國愛荷華大學攻讀比較文學博士,後肄業轉學電腦。出版有詩集《且向前》《薔薇集》《和一個聲音的對話》《我知道魚的歡樂》,詩歌翻譯作品有弗羅斯特《林間空地》、希尼《電燈光》等,即將出版佩索阿《岡波斯詩選》和泰德·休斯的文論《詩的鍛造》等。
詩人,翻譯家。山西芮城人。1988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1992年北京大學西語系世界文學碩士畢業,1995年赴美國愛荷華大學攻讀比較文學博士,後肄業轉學電腦。出版有詩集《且向前》《薔薇集》《和一個聲音的對話》《我知道魚的歡樂》,詩歌翻譯作品有弗羅斯特《林間空地》、希尼《電燈光》等,即將出版佩索阿《岡波斯詩選》和泰德·休斯的文論《詩的鍛造》等。
目 錄
◎目錄
◎目錄
第一書
第二書
第三書
第四書
第五書
第六書
第七書
第二書
第三書
第四書
第五書
第六書
第七書
梗 概
譯後記
譯後記
免費線上讀
一
一
“就是這樣,我們砍倒它們,鑿獨木舟,
時辰呢,是黎明。”菲洛可提提1笑對那些
想用照相機攝走他靈魂的遊客說。“風
時辰呢,是黎明。”菲洛可提提1笑對那些
想用照相機攝走他靈魂的遊客說。“風
一把消息傳遞給肉月桂2,葉子便開始
顫抖,正當陽光之斧砍入杉木的一瞬,
因為它們能看到映在我們眼中的斧刃。
顫抖,正當陽光之斧砍入杉木的一瞬,
因為它們能看到映在我們眼中的斧刃。
風掀起了蕨類植物。陣陣的呼嘯,如同
漁民賴以為生的大海,蕨類點頭,‘是的,
那些樹,必須得死’。鑒於高地上寒冷,
漁民賴以為生的大海,蕨類點頭,‘是的,
那些樹,必須得死’。鑒於高地上寒冷,
我們把拳頭塞入外套,呼出的氣息如
迷霧的羽毛,朗姆酒在我們之間傳遞。
酒勁一來,便豪氣頓生,變成劊子手。
迷霧的羽毛,朗姆酒在我們之間傳遞。
酒勁一來,便豪氣頓生,變成劊子手。
我舉起斧子祈禱,讓雙手鼓滿了幹勁,
去害第一棵杉木。露水注入雙眼,但
我又灌了一口白朗姆酒。我們這才繼續。”
去害第一棵杉木。露水注入雙眼,但
我又灌了一口白朗姆酒。我們這才繼續。”
如果再多給點硬幣,他便會在欖仁樹下,
伴隨海螺嫋嫋升起的嗚咽,把一條褲腿
挽起,給他們曬他被生銹的鐵錨紮破的
伴隨海螺嫋嫋升起的嗚咽,把一條褲腿
挽起,給他們曬他被生銹的鐵錨紮破的
傷疤。傷疤皺巴巴的,跟海刺蝟的頭冠
差不多少。他沒解釋傷口是怎麼痊癒的。
“要聽的話”——他笑說——“一塊錢哪夠”。
差不多少。他沒解釋傷口是怎麼痊癒的。
“要聽的話”——他笑說——“一塊錢哪夠”。
自從高大的月桂倒下,他便把自個兒的
秘密,交給一道喋喋不休的瀑布,隨之
飛流直下女巫山3;讓地鳩求偶的鳴叫
秘密,交給一道喋喋不休的瀑布,隨之
飛流直下女巫山3;讓地鳩求偶的鳴叫
傳送給沉默的藍山,七嘴八舌的山間
溪流,迸濺著,攜帶這音符匯入大海,
卻注入平靜的池塘,透明的鰷魚倏然
溪流,迸濺著,攜帶這音符匯入大海,
卻注入平靜的池塘,透明的鰷魚倏然
而遊,一隻白鷺在蘆蕩中高視闊步,發出
生銹的嘎嘎聲,一條腿抬起,在泥漿裡
一啄一啄。寂靜被一隻蜻蜓鋸成兩半,
生銹的嘎嘎聲,一條腿抬起,在泥漿裡
一啄一啄。寂靜被一隻蜻蜓鋸成兩半,
清澈的沙床上,鰻魚蜿蜒簽寫它們
各自的名字,這時日出照亮河流的記憶,
巨蕨一浪一浪,朝著大海的呼嘯點頭。
各自的名字,這時日出照亮河流的記憶,
巨蕨一浪一浪,朝著大海的呼嘯點頭。
儘管煙霧忘掉了它從中升騰的大地,
蕁麻掩蓋了月桂砍倒後殘留的樹坑,
一隻鬣蜥卻聽到斧頭的聲音,每一輪
蕁麻掩蓋了月桂砍倒後殘留的樹坑,
一隻鬣蜥卻聽到斧頭的聲音,每一輪
晶狀體,都因它被遺忘的名字而模糊,
那時,這座拱背島,還叫“伊奧那勞”,
即“發現鬣蜥的地方”。鬣蜥卻不慌不忙,
那時,這座拱背島,還叫“伊奧那勞”,
即“發現鬣蜥的地方”。鬣蜥卻不慌不忙,
只一年便撐起背藤,頸下垂肉扇形展開,
肘部彎曲好像叉著腰,隨著島嶼,移動
它慎重的尾巴。它的眼睛似裂開的莢殼,
肘部彎曲好像叉著腰,隨著島嶼,移動
它慎重的尾巴。它的眼睛似裂開的莢殼,
歷經百年一瞬的停頓,最後成熟,直到
一個蜥類不理解,堪與樹匹敵的新族類
直立,在阿魯瓦克人4的騰騰煙霧中站起。
一個蜥類不理解,堪與樹匹敵的新族類
直立,在阿魯瓦克人4的騰騰煙霧中站起。
倒下的是它們的支柱,露出藍天一角:
原來的多神殿,現在卻住了個唯一神。
最早的神是一棵高米爾樹5。沉悶的
原來的多神殿,現在卻住了個唯一神。
最早的神是一棵高米爾樹5。沉悶的
發電機開始悶吼,鯊魚張開兩側牙床,
木屑紛飛,如鯖魚躍出水面,落到
顫抖的雜草中。他們抬起還在震盪的
木屑紛飛,如鯖魚躍出水面,落到
顫抖的雜草中。他們抬起還在震盪的
灼熱鋸片,檢查它剛才鋸出的口子。
然後,刮去壞死的苔蘚,把纏繞住
傷口、勾連大地不放的藤蔓,清除
然後,刮去壞死的苔蘚,把纏繞住
傷口、勾連大地不放的藤蔓,清除
乾淨,然後點了點頭。發動機顫抖著
恢復工作,木屑飛濺的速度,因鯊齒
咬合更均勻,大大加快。他們捂著眼,
恢復工作,木屑飛濺的速度,因鯊齒
咬合更均勻,大大加快。他們捂著眼,
生怕被粉碎的巢打到。香蕉園上空,
島嶼聳起了它的雙角6。日出的光線
順著它的峽谷流淌,鮮血濺在杉木身上,
島嶼聳起了它的雙角6。日出的光線
順著它的峽谷流淌,鮮血濺在杉木身上,
林子裡,溢滿了一片獻祭的陽光。
一棵高米爾樹嘎嘎裂開。支柱沒了,
只剩一樹葉子如大塊油氈。漁民們
一棵高米爾樹嘎嘎裂開。支柱沒了,
只剩一樹葉子如大塊油氈。漁民們
聽到嘎嘎聲往後跳開。桅杆緩緩
傾斜,倒入蕨類的溝裡;腳下襲來
大地的震動,陣陣波動隨之退散。
傾斜,倒入蕨類的溝裡;腳下襲來
大地的震動,陣陣波動隨之退散。
(摘自《奧麥羅斯》第一書第一章)
↧
"The Immoralist" (1902) by André Gide 紀德《窄門》 《偽幣製造者》《剛果旅行 》《如果麥子不死》 If It Die《田園交響曲》《偽幣製造者》一書中的紋心結構
French novelist and poet André Gide was born in Paris on this day in 1869. He was awarded the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in 1947.
"To know how to free oneself is nothing; the arduous thing is to know what to do with one's freedom.
--from "The Immoralist" (1902) by André Gide
--from "The Immoralist" (1902) by André Gide
In The Immoralist , André Gide presents the confessional account of a man seeking the truth of his own nature. The story's protagonist, Michel, knows nothing about love when he marries the gentle Marceline out of duty to his father. On the couple's honeymoon to Tunisia, Michel becomes very ill, and during his recovery he meets a young Arab boy whose radiant health and beauty captivate him. An awakening for him both sexually and morally, Michel discovers a new freedom in seeking to live according to his own desires. But, as he also discovers, freedom can be a burden. A frank defense of homosexuality and a challenge to prevailing ethical concepts, The Immoralist is a literary landmark, marked by Gide's masterful, pure, simple style.
André Gide
André Paul Guillaume Gide est né à Paris en ce jour en 1869.
"Savoir se libérer n'est rien; l'ardu, c'est savoir être libre."
-- André Gide, L'immoraliste (1902)
-- André Gide, L'immoraliste (1902)
《剛果旅行 》鄭超麟譯,上海:長風,1940; 上海人民,2015
2010年4月13日星期二
1981年遠景的諾貝爾文學獎全書《紀德卷1947》為《窄門》 (揚澤)和 《偽幣製造者》(孟祥森)
此書有修正版
馬克貝格貝德《紀德及其作品》頁393-408 《紀德得獎經過》頁409-14 都可參考 該文引用《如果麥子不死》多次
Les nourritures terrestres
《如果麥子不死》Si le grain ne meurt - 1926 (translated as If It Die)
作者:紀德著出版社:志文出版日期:1990年10月15日 / 1979 孟祥森譯自英文本
André Paul Guillaume Gide died in Paris, France on this day in 1951 (aged 81).
"There are many things that seem impossible only so long as one does not attempt them."
--from "If It Die..: An Autobiography" (1924) by André Gide
--from "If It Die..: An Autobiography" (1924) by André Gide
This is the major autobiographical statement from Nobel laureate André Gide. In the events and musings recorded here we find the seeds of those themes that obsessed him throughout his career and imbued his classic novels The Immoralist and The Counterfeiters. Gide led a life of uncompromising self-scrutiny, and his literary works resembled moments of that life. With If It Die, Gide determined to relay without sentiment or embellishment the circumstances of his childhood and the birth of his philosophic wanderings, and in doing so to bring it all to light. Gide’s unapologetic account of his awakening homosexual desire and his portrait of Oscar Wilde and Lord Alfred Douglas as they indulged in debauchery in North Africa are thrilling in their frankness and alone make If It Die an essential companion to the work of a twentieth-century literary master.
這本書關於 《人間糧食》的銷路有一參考兩日文本 '被忽略10/20年之爭議'Les nourritures terrestres - 1897 (translated as The Fruits of the Earth)Gide 再1926年新版中說 前十年只賣500本所以問題是10年/20年或者30年
《偽幣製造者》有三人名Athalie/ Tar·tuffe/Cinna 孟祥森只查得一人
現在網路發達 可以補充之:
French Literature Companion:Athalie |
French Literature Companion
Racine's last tragedy (1691), composed like Esther for performance at Saint-Cyr. It is a five-act play, magnificently written, with choruses between the acts. Based on accounts in the books of Kings and Chronicles, it tells of the overthrow of the usurper Athaliah by forces loyal to the house of David and the boy king Joas (a rare stage appearance by a child in 17th-c. theatre). The rising is managed by the inflexible high priest Joad, but the influence of Jehovah is felt throughout the play. It can be read either as the tragedy of the queen, the latest stage in the unending feud of two warring camps, or as a triumphal hymn to the true God, whose purposes are fulfilled by the crowning of Joas, the precursor of Christ. The play has also been interpreted as referring to contemporary events, in particular the English Revolution of 1688. It was greatly admired in the 18th and 19th c., even by those who, like Voltaire, did not approve of its religious message.
****
tar·tuffetar·tufe(tär-tʊf', -tūf')
also
n.
A hypocrite, especially one who affects religious piety.
[After the protagonist of Tartuffe, a play by Molière.]
tartufferytar·tuf'fe·ryn.(tahr-TOOF)
noun
A hypocrite who feigns virtue, especially in religious matters.
Etymology
After the main character in Tartuffe, a play by Molière, pen name of Jean-Baptiste Poquelin (1622-1673). As if to prove themselves, the religious authorities in Paris had the play banned soon after it was introduced
Usage
"Tony Blair is like Harold Wilson, an empty vessel whose strength derives from his emptiness. (Religion is so often a substitute for depth.) Because he is a Tartuffe who does not really believe in anything, he is brilliant at seizing advantage; when he can't manipulate events, he surfs over them."— A.N. Wilson; Further Trials of Teflon Tony; The Evening Standard (London, UK); May 19, 2003.
****
French Literature Companion:Cinna |
Tragedy by Pierre Corneille, first performed 1641. Inspired by his love for Émilie, whose father has been killed by the Roman emperor Augustus (Auguste), Cinna leads a plot against Auguste's life, and persists in it even when he and his fellow conspirator Maxime have been consulted by the blood-weary emperor, who wants to abdicate. The conspiracy is betrayed by Maxime, who is vainly in love with Émilie. Helped by the advice of his wife, Livie, Auguste conquers the impulse to have the conspirators executed. His clemency wins the hearts of Cinna, Maxime, and even the irreducible Émilie, and the play ends on a note of moral and political apotheosis.
2007.10.22
安德烈‧紀德《偽幣製造者》一書中的紋心結構
這"紋心"mise en abyme是新辭 參考紋/文
因為網路上的"內容簡介"沒附原文 讀者一定搞不清楚
我作過詞條 "我們需要索引來詳細審查一些術語 譬如說 本書翻譯成"重重深淵"的 :在第一章類似「紋中紋手法(mise en abyme)」(ミザナビーム(mise-en-abyme)とは、フランス語で「深淵に入る」と言う意味で、英語では"put in the abyss"と訳されます。 また、ミザナビームの別名として、入れ子構造の物語(Chinese box narrative)、...)….."
1947年安德烈‧紀德榮獲諾貝文學獎。紀德一生創作20多部作品,1925年完成的《偽幣制造者》是一部著名的小說,在西方產生很大的影響。本書作者萬德化對這部小說的思想、寫作技巧和“紋心結構”進行了深入和詳細的分析。
萬 德化,現任澳門利氏學社出版的雙語季刊《神州交流》——Chinese Cross Currents的副主編和書評編輯。他在波蘭克拉科賈吉龍大學獲得法國文學碩士學位,並在耶穌會的巴黎塞佛爾中心獲得天主教神學碩士學位。目前,他是巴 黎第七大學漢學專業博士生,專攻二十世紀中法文學。他已經在《神州交流》上發表了數篇文章,並且將著名客家作鐘理和(1915-1960)的小說《笠山農 場》翻譯成法文。萬德化最近任命為澳門利氏學社的社長。
萬 德化,現任澳門利氏學社出版的雙語季刊《神州交流》——Chinese Cross Currents的副主編和書評編輯。他在波蘭克拉科賈吉龍大學獲得法國文學碩士學位,並在耶穌會的巴黎塞佛爾中心獲得天主教神學碩士學位。目前,他是巴 黎第七大學漢學專業博士生,專攻二十世紀中法文學。他已經在《神州交流》上發表了數篇文章,並且將著名客家作鐘理和(1915-1960)的小說《笠山農 場》翻譯成法文。萬德化最近任命為澳門利氏學社的社長。
法國作家安德烈‧紀德(1869—1951)對于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中國青年讀者來說並不陌生。許多老一輩學人當年都很喜愛這位率真的法國 作家。當紀 德的作品剛被介紹到中國來時,我們的老前輩們正處在思想活躍又彷徨的青少年時期,紀德熱情洋溢的作品給了他們沖破傳統的束縛,尤其封建家庭及其意識的束 縛,到外邊世界去闖一闖,看一看的勇氣,也提高了他們認識自我、認識他人、認識社會的能力。就本人有限的接觸而言,我周圍的師長們,幾乎個個都在青年時代 讀過紀德的作品,並且眾口一詞稱之為值得一讀的好作品。當年,盛成的《紀德研究》和張若茗的《紀德的態度》都已達到了相當的學術水平,紀德本人為之很表感 激。
可是,在20世紀50至70年代,紀德從中國青年讀者的視野中消失了,很少再有人提起這位曾經在世界文壇上掀起過波瀾的法國著名作家……。直至 80年代, 紀德作品的中譯本及對紀德的研究,又開始出現在中國青年讀者的讀書目錄上了。90年代後期,紀德的《訪蘇聯歸來》的幾個中譯本相繼與讀者見面;同一時期, 羅曼‧羅蘭的《莫斯科日記》按作者意願于成書後50年公開出版,它也很快被譯成了中文出版。人們驚訝地發現,紀德和羅曼.羅蘭兩人的蘇聯觀感幾乎同出一 轍,不同的是,羅曼.羅蘭當時決定50年後再發表他的《莫斯科日記》,安然無事,在中國讀書界始終被尊為偉大作家;而紀德卻因在訪蘇聯歸來之初就發表了他 的觀感,遭到了來自以前蘇聯為首的左翼陣營的批評、指責和圍攻。
目錄
安德烈‧紀傅(1869—1951)——生平前介
小說梗概
前言
簡介
第一章 紀德思想的多向性
第二章 《偽幣制造者》敘事形式的分析
1.獨白與自由的非直接風格
2.書信
3.對話
4.日記
5.敘事者
第三章 紋心結構︰全新的表達方式
1.紋心結構︰從巴洛克到新小說
結論
參考書目
附錄
附
[文學]鏡子與鏡子的游戲 2007-07-09 15:46:30 來源:南方都市報
曾 園
□自由撰稿人,湖北宜昌
博爾赫斯在一篇小說中寫道:“我依靠一面鏡子和 一本百科全書的結合,發現了烏克巴爾。”如果我們把最近出版的兩本書放在一起,我們也將發現另一空間的存在,這個空間儘管沒有博爾赫斯虛構的國度“烏克巴 爾”那麼神奇,但卻與他一直迷戀的鏡子有關。這兩本書是《偽幣製造者》和今年3月份出版的《安德烈‧紀德的〈偽幣製造者〉一書中的“紋心結構”》。
《偽幣製造者》裏的一個人物在寫一篇小說,書名也叫做《偽幣製造者》,所以被稱為“元小說”或“關於小說的小說”;小說中有的情節由兩個人物各自敘述一 次,這兩次講述是有差別的,倣佛是一個人的形象和鏡像之間的差異……這種手法被稱之為“紋心結構”,在西方藝術中有悠久的傳統,紀德在小說中創造性地運用 並發展了這一技巧。
萬德化在書中列舉了“紋心結構”的發展歷史和它在不同藝術中的表現形式。紋心結構(mise en abyme)來源於法語,是個不太好翻譯但頻繁被文論家使用的紋章學術語。在起初,指的是盾形徽章中又出現一個小的盾形,倣佛深淵一般。
中國讀者其實已經與該詞的不同譯名打過多年的交道了。這些年來已經有了“敘事內鏡”、“投入深淵”、“深淵結構”等多種譯法。在一本飽受批評的德裏達作 品漢譯本裏,德裏達在每一章都會提到這個詞,但該書的每一章都由一個不同的譯者來翻譯,於是讀者就會在這個詞不同的翻譯的坑洼或鼓包裏上下左右地顛簸。比 如說,這一章該詞叫做“盾上之盾”,在那一章裏它會神秘地變成“自身深淵”。即使有一個根據上下文就能迅速理解該詞的天才讀者,我想他也不能明白這些盾 啦、深淵啦說的原來是一個詞。
像博爾赫斯為兩面鏡子迷惑一樣,紀德初次接觸紋心結構就受到震動,他給保羅‧瓦 雷裏寫信說:“太吸引人 了!”“盾牌正面的圖案中央再鐫刻一個較小的同樣圖案。”他仔細研究了這種藝術並將之首次運用於小說《帕呂德》,在《偽幣製造者》中這種技巧已臻至完美。 小說中出現了三次自殺,兩次決鬥和兩場海難。這些互相映照的對稱事件不僅能加強讀者印象,還能收到多種藝術效果。
司湯達說,“小說是 沿著大路往來的一面鏡子”。紀德顯然不滿足於這種奴隸現實主義,他的小說人物愛德華一直寫日記,愛德華稱他的日記本“是我一直隨身攜帶的鏡子”。到了博爾 赫斯,我們不會忘記他一直醉心於一個不可能實現的設想,“當兩面鏡子對照的時候,更會出現無限延伸的倒影。”對鏡子的不同態度,決定了作家反映世界的獨特 方式。
作為學者的萬德化學養深厚,思維縝密,他將紋心結構置於歐洲文學藝術的悠久傳統中加以辨析。這一藝術技巧的微觀史向我們展現的景色卻異常豐富、美不勝收。值得一提的是此書包含了法語、英語和中文三個版本,避免了因翻譯問題造成理解的偏差,還便於不同層次的讀者閱讀。
(法)紀德 Gide 著《田園交響曲》漢文 版本可能近十 包括台灣的
- 響曲
紀德——令諾貝爾文學獎評委們迷惑的作家(代序)
背德者
田園交響曲
人間食糧
新食糧
浪子歸來
附錄1︰1947年諾貝爾文學獎授獎辭
附錄2︰受獎演說
附錄3︰紀德生平及創作年表
背德者
田園交響曲
人間食糧
新食糧
浪子歸來
附錄1︰1947年諾貝爾文學獎授獎辭
附錄2︰受獎演說
附錄3︰紀德生平及創作年表
序
不過,諾獎評委的那些老先生也難得糊涂一回,在大多情況下,他們其是相當謹慎而保守的,往往掛一漏萬。遙遠的國度且不說,根本就不在他們的視野之內,就是 在眼皮底下,他們還漏掉了(僅就法國而言)馬爾羅、尤瑟納爾等一批大作家,甚至險些錯過了紀德這樣的大師級人物。
這 里比對一下兩位文學大師,羅曼‧羅蘭(1866—1944)和安德烈‧紀德(1869—1951),就多少能看出諾獎評委們的尷尬。兩個人生卒年代相 近,都以等身的著作經歷了二十世紀上半葉,算是等量齊名的作家。然而,羅曼‧羅蘭于一九一五年就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紀德還要等三十二年之後,到一九四七 年,在他七十八歲的高齡,才獲此殊榮,是因其“內容廣博和藝術意味深長的作品——這些作品從對真理的大無畏的熱愛,以銳敏的心理洞察力表現了人類的問題和 處境。”
其實,獲獎評語的這些作品,在二十世紀一二十年代,絕大部分都已經發表了,主要有幻想小說《烏連之旅》 (1893)、先鋒派諷刺小說《帕呂德》(1895)、散文詩《人間食糧》(1897)、沖擊傳統道德的記述體小說《背德者》(1902)、日記體小說《窄門》(1909)、傻劇之《梵蒂岡 的地窖》(1914)、日記體小說《田園交響曲》(1919)、前所未見的結構革命的創新小說《偽幣制造者》、自傳《如果種子不死》(1926)。此後, 在戲劇、游記、日記和書信方面,雖然還發表了大量著述,但是他的主要文學創作活動,到一九二六年就告一段落了,人稱“文壇王子”的地位已經確立。可是,諾 貝爾文學獎的評委們還要花上二十多年的時間,才寫出這樣一段評語,總算摸清了紀德的路數。
Works
Français
- Les Cahiers d’André Walter, 1891
- Le Traité du narcisse, 1891
- Les Poésies d’André Walter, 1892
- La Tentative amoureuse ou le Traité du vain désir, 1893
- Le Voyage d’Urien, 1893
- Paludes, 1895
- Amyntas, 1896-1906
- Les Nourritures terrestres, 1897
- El Hadj ou le Traité du faux prophète, 1899
- Philoctète ou le Traité des trois morales, 1899
- Le Prométhée mal enchaîné, 1899
- Le Roi Candaule, 1901
- L’Immoraliste, 1902
- Bethsabé, 1903
- Prétextes, 1903
- De l’influence en littérature (conférence, 1900)
- À propos des Déracinés (L'Ermitage, 1897)
- Saül, 1903
- Les Nouveaux Prétextes, 1903
- Le Retour de l’enfant prodigue, 1907-1909
- La Porte étroite, 1909
- Isabelle, 1911
- Les Caves du Vatican, 1914
- Souvenirs de la cour d’assises, 1914
- Numquid et tu ?, 1916-1917
- Si le grain ne meurt, 1919
- La Symphonie pastorale, 1919
- Corydon, 1920 (tirage privé à 21 exemplaires).
- Morceaux choisis, 1921.
- Pages choisies, 1921.
- Dostoïevsky, Plon, 1923.
- Incidences, 1924.
- Corydon, 1924.
- Caractères, La Porte étroite, 1925.
- Les Faux-monnayeurs, 1925.
- Si le grain ne meurt, 1926.
- Le Journal des faux-monnayeurs, Éos, 1926.
- Dindiki, 1927.
- Voyage au Congo, 1927.
- Le Retour du Tchad, 1928.
- L’École des femmes, 1929.
- Essai sur Montaigne, 1929.
- Un esprit non prévenu, 1929.
- Robert, 1930.
- La Séquestrée de Poitiers, 1930.
- L’Affaire Redureau, 1930.
- Œdipe, 1931.
- Perséphone, 1934.
- Pages de Journal 1929-1932, 1934.
- Les Nouvelles Nourritures, 1935.
- Nouvelles Pages de Journal 1932-1935, 1936.
- Geneviève, Gallimard, 1936.
- Retour de l’U.R.S.S., 1936.
- Retouches à mon retour de l’U.R.S.S., 1937.
- Notes sur Chopin, 1938.
- Journal 1889-1939, 1939.
- Découvrons Henri Michaux, 1941.
- Œdipe
- Perséphone
- Le Treizième Arbre, 1942.
- Interviews imaginaires, 1943.
- Pages de Journal 1939-1942, 1944.
- Thésée, 1946.
- Souvenirs littéraires et problèmes actuels, 1946.
- Le Retour, 1946.
- Paul Valéry, 1947.
- Poétique, 1947.
- Le Procès, 1947.
- L’Arbitraire, 1947.
- Préfaces, 1948.
- Rencontres, 1948.
- Les Caves du Vatican, farce, 1948.
- Éloges, 1948.
- Robert ou l’Intérêt général, 1949.
- Feuillets d’automne, 1949.
- Anthologie de la poésie française, 1949.
- Journal 1942-1949, 1950.
- Littérature engagée, 1950.
- Posthume
- Égypte 1939, 1951.
- Et nunc manet in te, 1951
- Ainsi soit-il ou les Jeux sont faits, 1952.
- Le Récit de Michel, 1972.
- À Naples, 1993.
- Le Grincheux, 1993.
- L’Oroscope ou Nul n’évite sa destinée (scénario), 1995.
- Isabelle (scénario) avec Pierre Herbart), 1996.
- Le Ramier, 2002.
- Maurice Denis et André Gide, Correspondance (1892-1945), 2006.
Traductions
- Les Cahiers de Malte Laurids Brigge, de Rainer Maria Rilke, 1911
- L’Offrande lyrique (Gitanjali), de Rabindranath Tagore, 1913
- Typhon, de Joseph Conrad, 1918
- Œuvres choisies, de Walt Whitman, 1918
- Antoine et Cléopâtre, de William Shakespeare, 1920
- Amal et la Lettre du Roi, de Rabindranath Tagore, 1922
- Le Mariage du Ciel et de l’Enfer, de William Blake, 1922
- Récits de feu Ivan Pétrovitch Bielkine, de Alexandre Pouchkine, avec Jacques Schiffrin, 1928
- Hamlet, de William Shakespeare, 1944
↧
↧
吳興文 《書緣瑣紀》;姜德明《書衣百影》:李霽野與《四季隨筆》
↧
西川滿, 陳藻香 《媽祖祭》《華麗島顯風錄》/導讀《華麗島顯風錄》與《華麗島民話集》的講稿( 松尾直太)
活水來冊房
敬獻「加冠」、「進祿」,恭祝諸君新年快樂!
西川滿:《媽祖祭》,台北:媽祖書房,1935年。以傳統門神版畫作為封面,西川滿的第一本詩集。
川瀨健一先生跟我說過,西川滿先生終生在日本提倡媽祖。
*****
華麗島顯風錄
西川滿, 陳藻香出版社:致良, 出版日期:1999-
http://books.google.com.tw/books?id=MNAmE3WHBQgC&q=%E5%BA%A6%E6%AD%B2#v=onepage&q=%E5%BA%A6%E6%AD%B2&f=false
立石鐵臣筆下的媽祖。
出自西川滿作品《華麗島頌歌》(1940年)。
出自西川滿作品《華麗島頌歌》(1940年)。
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媽祖聖誕,媽祖生日快樂!
導讀《華麗島顯風錄》與《華麗島民話集》的講稿
2006.12.2於台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
松尾直太(吳鳳技術學院)
0. 寒喧,開場白
戴所長、各位老師、各位學員,大家好!我是,剛剛由戴所長介紹過的,松尾直太。請各位多多指教。首先,我必須得說,我漢語溝通能力很有問題,所以預先請各位諒解,並希望能夠得到各位的寬恕。待會兒,我一定會發生不會說,或聽不懂等語言上的困難問題,屆時,我想向戴所長求救,希望所長能得救我,請多關照,並多包涵。
話說回幾個禮拜前,戴所長打電話給我說,「Matsuo桑,松尾,你可不可以在我這邊教只有一天的日文?教材是有關於民俗方面的。沒關係,不用擔心,內容是簡單的。你只要跟學生稍微唸一些日文就可以了,所以說,我希望,請你務必來教一下。」所長只這麼說,而那時候,他並沒有清楚地交代告訴過我說,目前他籌備日本統治時期的資料館的事情,以及與此關聯,我是必須在像今天這樣對外公開的很正式的資料研習會上授課這些消息。我剛開始是根本都不知道這些的,因此我就輕鬆地答應下來。
然而,過了幾天後,我收到一件郵件,好像是一張海報似的,我打開一看,裡邊大大地寫著,台南大學「台灣民俗文化日文資料導讀課程研習」等等,那麼,誰知道,下面竟然有我的名字呢!這可讓人實在驚訝!原來這麼正式啊,情況可不得了哪!我是這麼遲遲才恍然大悟的。
其實,我不得不偷偷地告訴各位,我並不是學習研究民俗這方面的人,所以說,到今天為止,我把被指定給我的那兩本教材,抱著和大家一起學習的心態拼命地讀過來。
今天我們要讀的書是《華麗島顯風錄》與《華麗島民話集》兩本書。《華麗島顯風錄》收錄把臺灣的民俗當作素材來撰寫的散文詩。而《華麗島民話集》則收錄臺灣民間口傳下來的故事。這兩本原書以日文書寫,當然我對原書的語言本身基本上沒有問題,可是,承載這本書的風俗習慣,或者是說文中常出現的閩南話詞彙的發音和語意卻弄不清楚。對這些問題來說,當然,大家很熟悉,可以說各位才是我的老師,於是在這次課堂當中,針對這些方面的問題,我反倒想向大家常常問一問,請不吝指教。
無論如何,今天我們研習的目標,首先第一是,希望透過這個機會,各位學員能夠認識世上有了這樣兩本書的存在,然後,這個目標,現在這個一瞬間,就已經達到了,恭喜大家!第二個目標是,我希望各位盡量能了解這兩本書的概要,並且以此為契機,對這些書感到興趣,假如各位回家後,想要買來再度翻翻看的話,那麼,對我來說是十分榮幸。
1. 作者西川滿簡介
那麼,開場白到此為止,接下來我們看看今天兩本書的作者。這兩本書的寫作背景是日本殖民統治臺灣的時代,那麼以下,我想把這個時代叫做「日本統治時期」,這兩本是在日本統治時期住在臺灣的日本人,以日語書寫的文章結集而成的書。另外,以後我也想把在日本統治時期住在臺灣的日本人叫做「在臺日本人」。
《華麗島顯風錄》是西川滿的著作,而《華麗島民話集》則是西川滿和池田敏雄的合著。那麼,首先讓我們簡單地看一看兩邊的作者西川滿在臺灣時的經歷吧(請大家參考西川滿照片以及「西川滿略年譜」)。
西川滿,日語把它發音成為Nishikawa Mitsuru。他在1908年,也就是明治41年,生於日本福島縣會津若松市,2歲的時候,因為父親的工作的關係,他跟著一家人渡海來臺,從此以後,一直到日本戰敗,臺灣光復第二年的1946年,在臺日本人都返回日本為止,除了唸大學時期的5年以外,總共31年之久的時間,西川滿都在臺灣生活著。
西川滿小學入學後,就對文學雜誌開始有了興趣,到了中學生的時候,他的文學熱不斷地升高。中學二年級,15歲的時候,也就是1923年,他把一篇小說投稿到《臺灣新聞》這個報紙,結果他得了新年文藝懸賞頭獎。之後,他在中學求學期間,就創刊了文藝雜誌。就這樣,西川滿從中學起,就正式地開始創作文學作品,並創辦文藝雜誌,可見他對於文學方面非常早熟。
1928年,也就是昭和3年,20歲的時候,他有一度離開臺灣,隻身負笈東京,在早稻田高等學院、早稻田大學專攻法國文學,在1933年、昭和8年,他提出了研究愛爾屈藍波的畢業論文,在早稻田大學畢業了。在畢業之際,西川滿面對著留在東京或是回到臺灣的問題,猶豫不決,不過一個叫做吉江喬松,這位他的恩師給西川滿建議說:「為地方主義文學奉獻一生吧!」,因此西川滿下定決心回臺灣。西川滿快離開東京的時候,吉江喬松特別為西川滿留念揮毫寫了詩句贈與他:「南方是∕光之源∕給我們∕秩序與∕歡喜與∕華麗」。就這樣,他回來臺灣,這是1933年5月,西川滿25歲時的事情。
我想,大家或許已經注意到了,今天我們的兩本書的書名裡頭都有看到「華麗島」三個字吧。這是一種對「臺灣」的美稱,據說是西川滿創造的詞語。聽說,這個「華麗」一詞就是,來自剛剛提過的吉江喬松的那詩句。
那麼,回到臺灣的西川滿在第二年,也就是1934年,進入臺灣日日新報社這個當時臺灣最大的報社上班,他致力於讓停刊許久的「文藝欄」恢復在《臺灣日日新報》版面上。順便一提,所謂「文藝欄」相當於今日臺灣報紙的副刊。然後,他擔任「文藝欄」的編輯工作。不僅如此,他也開始了臺灣愛書會的機關雜誌《愛書》的編輯工作,甚至還自己創設一個名叫「媽祖書房」的出版社,順便一提,這個出版社後來名字改成「日孝山房」,這也就是《華麗島民話集》的出版社。他設立媽祖書房,並且創辦雜誌《媽祖》。這樣,西川滿將在臺灣精力豐沛展開的文學活動就啟動了。附帶一提,收錄在我們今天的第一本《華麗島顯風錄》的文章就是大概在這個時候發表。西川滿在進行上述的各種活動的同時,還在日本內地以及臺灣島上陸陸續續不斷地發表詩和小說等作品。此外,他特別講究書本裝禎製作,喜歡嚴選使用高級紙,搭配美麗的木版畫等等,他還有從事書的限量出版活動。另外,他還創刊了民俗研究雜誌。如此,他活躍於文學和出版為中心的文化活動,在臺灣的文化界立刻嶄露頭角。
西川滿在臺灣進行的文化活動最值得矚目的是什麼呢?那應該就是主導並編輯雜誌《文藝臺灣》以及在《文藝臺灣》上所展開的文學創作吧。1940年1月,西川滿網羅臺灣島內主要的文學家,成立臺灣文藝家協會這樣的文藝組織,並創刊了《文藝臺灣》。後來,1940年代的臺灣文化界有以臺灣人作家為主創刊《臺灣文學》,民俗研究愛好者創刊《民俗臺灣》這些雜誌,呈現出繁榮興盛的景象,那麼,我想《文藝臺灣》可以說是造成這樣活躍景象的開端,在這層意義上來說,它是很重要的。《文藝臺灣》是在日本統治時期臺灣的文藝雜誌當中,發行時間最久,而且它培養出不少日本人和臺灣人作家,一直到1944年1月為止,一共刊行了38期。譬如說《華麗島民話集》,我想,這本書可以說是在《文藝臺灣》的文化活動當中所產生出來的成果之一。如果說,西川滿是在當時臺灣的文學界最重要的在臺日本人作家,也不為過。
西川滿在文學上所追求的是,希望能夠在臺灣建立一個與日本內地不同,南方燦爛而浪漫的獨特的地方文學。他把島田謹二這位學者看成指導者,實踐島田所說的外地文學。西川滿是一個藝術至上主義的作家,他的作品以非常巧妙的文章能力為基礎,充分加進浪漫主義和異國情調,常把臺灣的風物以及歷史當作文學素材,創造出獨特的美感。在臺灣創作的主要文學作品有:小說集《赤嵌記》、長篇小說〈臺灣縱貫鐵道〉、詩集《媽祖祭》《亞片》等。
當然,陳藻香在《華麗島顯風錄》和《華麗島民話集》收錄的〈西川滿小傳〉欄說:「西川滿的文學被斥為未能反映民間疾苦的統治有閒階級的文學,備受批判」,我想說,西川滿文學確實有了「未能反映民間疾苦的統治有閒階級的文學」這樣的一個剖面,這也是不能否認的一個事實。
2. 介紹《華麗島顯風錄》
接下來,我們看一看第一本《華麗島顯風錄》。首先,我要說,這次我能介紹的是僅止於一些比較概況性的陳述而已,這一點敬請諒解。
那麼,《華麗島顯風錄》是什麼樣的一本書呢?若是用很簡單的一句話來說的話,那就可以說,它是大量地把臺灣的風物、習俗加進而創成的,充滿詩意的短篇故事集。研究者把這分類成「散文詩」,也就是說用散文的形式寫出來的一種具有詩的美感的作品意思。
首先,我想介紹有關於《華麗島顯風錄》單行本的出版、版本這些情況。先要注意的是,叫作《華麗島顯風錄》這樣名稱的書在戰前,不管是臺灣,還是日本都從來沒有出版過。那麼,這本書在什麼時候,在哪裡發行呢?事實上,這是到了戰後,在兩個地方出版的。最初,在1981年的東京,西川滿本人所主持的「人間之星社」以限量本的形式,只發行了75份。因為數量太少,一般的人要看這本書是極為困難。真不好意思,我也沒看過這個版本。另外一次是,在1999年的臺灣,由致良出版社,以陳藻香監製來出版。(出示書本)這就是它。是裝訂設計很漂亮的書。定價150元。如果你翻開看就知道,這本書有著日文原文搭配上中文對譯的設計。請看目次,目次在大家的影印資料裡頭就有。一共收錄17篇的故事。在此我想再次說明的是,這兩種版本其實收錄作品內容有若干地出入。西川的版本在事實上比起陳藻香的版本少了一篇,也就是16篇。陳的版本多加了〈林本源庭園賦〉這一篇作品而成。
接下來,我想簡單地提出《華麗島顯風錄》收錄文章原先的發表情況。這些文章原先幾乎在同一個時期重疊地發表在日本內地和臺灣島上。那麼,對日本內地方面來看,西川滿以〈臺灣風土記〉為標題,從1935年6月到1937年3月,連載在《文藝汎論》雜誌上總共12次,而在臺灣島方面,他則用〈臺灣顯風錄〉的名稱,從1935年11月到1936年12月,在《臺灣時報》雜誌上,同樣的連載12次。由此也可知,西川滿在當時預先把日本、臺灣兩地的人們設想成為讀者來寫出這一系列文章。
那麼,西川滿把哪些東西書寫成為故事的呢?請大家過目一下我發給各位的參考資料中的目次。單單從目次裡頭的故事標題也可以看得出這方面的訊息。有哪些呢?有什麼樣的東西呢?比方說,「城隍廟」「凌雲禪寺」「媽祖廟」這些是屬於什麼範疇呢?是,就是屬於臺灣的寺廟。那麼,接下來,「七娘媽生」「普渡」「中秋節」「送神、辭年」「燈爺」這些是屬於什麼呢?對,就是臺灣每年定例的儀式、活動以及例行的祭典。那,接著「洞房花燭」「滿月」「度歲」這些呢?沒錯,是屬於臺灣漢人的人生大事或是成長禮。那麼,「天上聖母」呢?是的,屬於臺灣的神明。至於「栽花換斗」呢?對的,是臺灣民間的一種迷信。此外,還有「林本源庭園―」「江山樓―」,這些當然是臺灣有名的地方的名稱。從這些就可以知道,故事的題目都選用台灣獨特的事物,而且其中多半都關涉到民間信仰,還甚至說這些都可以概括成為臺灣的民俗。的確,西川滿把臺灣特有、傳統的風物都拿來作為文學作品的題材。
緊接著,現在讓我們看一下這本書的文本吧。請各位翻開看「栽花換斗」這篇文章。我想先給大家5分鐘的時間,不管是日文也好,還是中文也好,反正請默讀一下。(默讀)讀完了嗎?讀起來感覺如何呢?現在我要唸日文一遍,給大家聽聽,日本讀者如何讀這個作品。要是會唸日文的話,也請跟著我一起唸。開頭的部份,因為我完全不懂臺灣話,所以純粹按照日文的標音,完全用日文式的發音,沒有聲調而且呆呆板板地、機械性地唸唸看,一定非常好笑的。(日文朗讀)
這個文章,把一個名叫真珠的花娘作為這小故事的主角,具體地描寫出改變胎兒性別這樣的一種臺灣民間的需求心態和念咒作法的全程進行過程。因為這個故事的標題,以及開頭的所謂「生產之歌」都是閩南語標記,日本一般讀者當然都看不懂,但是沒有關係,不必擔心。由於文章後面附上仔細的注釋,而且同時,你把文章讀下去的話,從文章的上下文,你就會自然而然地十分了解,西川滿這樣巧妙地設計為文。這樣的閩南語詞語在文中安排可能會讓讀者醞釀出強烈的異國情調吧。這一文當然也可以純粹視為散文詩來閱讀玩味,也可以視為一種為了幫助讀者了解台灣風俗的資料來利用。西川滿以這樣的筆調創作。
接下來,我們繼續讀讀看另外一篇文章吧。這次是「城隍廟」。我又想給大家5分鐘的時間,請大家默讀一遍。(默讀)大家讀完了嗎?感覺如何?現在我唸日文一遍給大家聽。(日文朗讀)聽起來的感覺怎麼樣呢?
這篇把江山樓的花娘小妹設定成為故事主角,從她內心勾勒出小妹來參拜城隍廟,向城隍爺祈求神諭的過程情形。上一篇的故事舞台是龍山寺附近的萬華,而這篇則是大稻埕。至於舊臺北市兩個地方大概的位置關係,請參照參考資料「舊台北市內略圖」。若是從民俗理解方面來看的話,只要你閱讀一次這篇故事,就會具體地、充分地暸解到占卜始終的過程和其意義。文章中,「小妹」做了哪些習俗性的動作呢?請各位講講看。沒錯。(譬如說:在鐵香爐插了三柱香、恭恭敬敬地跪拜、擲筶、為了飲用把香灰兜進竹紙上(準備把香灰帶回家)、買了大把的大太極金、把大太極金投入金爐中把它燒掉,可以看到這些拜神動作。)
接著,請看一下「度歲」這個作品。首先,請各位默讀一下。(默讀)大家讀完了沒有?我再一次試著唸唸日文。(日語朗讀)
讀起來,或聽起來感受如何呢?我想這篇故事滿有趣的。請看一看附上故事後面的一張插畫,這是西川滿的終生的朋友宮田彌太郎畫伯所畫出來的。假如你邊看插畫,邊閱讀故事的話,就能會生動地認識到臺灣人出生後第一次的生日習俗如何地進行著,於是令人感到十分有趣。大家的家庭目前是不是還留下這樣的風俗呢?讀了這個故事,我強烈地感受到,重視孩子的誕生、大家庭的人們、以及祖先這三方面之間的羈絆,這樣的漢民族的倫理觀念。
以上,我們實際觀察文本,不知道大家感受如何。這本書在使用語言上最有特色的是,閩南語的詞句直接放進文章中,並標注閩南語的讀音。無論是臺灣的題材,還是臺灣的詞句,對住在日本內地的人來說,通通都是從來沒有看過的陌生的東西。日本人看表示這些事物的漢字,或許感覺到中國風格吧,總之,這樣的文字安排想必激發讀者的異國情調吧。這本書的文本舞台都是以臺北為中心的北部臺灣。我想,今天大家大部分的時空背景跟本書應該都相異,也就是說時代的不同,地方的不同等等,因為如此,所以我估計,現今的臺南為主的南部人閱讀這本作品所承載的風物習俗的時候,一定會有所未知的、新的發現。
3. 另外一位作者――池田敏雄
當我談到《華麗島民話集》之前,我先來介紹《華麗島民話集》的另外一位作者池田敏雄他在日本統治時期的臺灣時的簡單履歷。池田敏雄用日語唸為Ikeda Toshio。一提到池田敏雄在臺灣,馬上就聯想到是一個「臺灣民俗的研究家」,或是一個雜誌《民俗臺灣》實際上的總編輯。
池田在1916年,也就是大正5年,出生於日本島根縣簸川郡莊原村。8歲,小學2年級的時候,他跟著一家人渡海來臺,此後,直到1947年為止的23年期間,他生活在臺灣。1935年,19歲的時候,畢業於臺北第一師範學校,從當年4月起,開始當了臺北萬華的龍山公學校的教員。所謂公學校是當時以臺灣人子弟為對象而實施初等教育的機關,相當於現今的國小。池田在這個時候對於臺灣的民間口傳故事、童謠等,已經有了興趣。因此,他就在這個教員生活中,開始搜集未來將成為《華麗島民話集》的素材。
在這樣的教員生活當中,有了一個影響到決定池田未來行走方向的因緣際會,那就是和一個名叫黄氏鳳姿的女學生之間的際會。起初,池田發覺到這個少女的文學才能,並把它一手栽培起來,池田要讓黄氏鳳姿陸陸續續寫出有關於臺灣人生活中每年例行的活動以及習慣方面的作文,把黃鳳姿介紹給池田從學生時代就認識的西川滿,也得到西川的鼎力協助,後來那些作文能夠以《七娘媽生》(1940)《七爺八爺》(1940)《臺灣的少女》(1943)等書的形式呈現問世,在這個過程中,池田都扮演了其幕後功臣的角色。
不單是如此,與此同時,池田也透過黃鳳姿認識到她的家人,也就是萬華黄家,而能得到他們的協助,也因此就開始進行萬華的民俗採集。如此一來,池田越來越入了臺灣風俗習慣的迷了。
然而,在這個時代,臺灣人傳統的文化是因為臺灣總督府推行皇民化政策的關係,被否定並破壞。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池田深痛地感受到有把即將會消失命運的風俗習慣搜集並紀錄的必要性,也因此他強烈地希望民俗雜誌的刊行。於是,他請求臺北帝國大學醫學部解剖學教室的金關丈夫教授的協助和指導,在1941年7月,以金關丈夫作為主持者創刊雜誌《民俗臺灣》。這是以介紹和研究臺灣為主的風俗習慣為目的的月刊雜誌,截至1945年1月份為止,一共發行了43期。其實實際上編輯這雜誌的人就是池田敏雄。就這本雜誌的內容以及意義,由於戴文峰老師下次將應該會在課堂上詳述,因此我不再贅言了。附帶一提的話,黃鳳姿後來嫁給了池田敏雄。所以他們在公學校的相遇還可以說是命中注定的也沒有錯。
池田從1940年起開始進行總督府期刊的編輯工作,到了戰後初期被中華民國臺灣省政府留用,在臺灣編譯館服務過,但在二二八事件發生後就返回日本了。
對池田敏雄重要著作而言,我想舉以下兩個作品,就是:「文學書目在臺灣」(《愛書》第14輯,1941,與黃得時合寫),單行本《臺灣的家庭生活》(1944,東都書籍臺北分社)。尤其是針對《臺灣的家庭生活》,我想告訴各位目前在臺南大學籌備的資料中心收藏著這件事。
4. 介紹《華麗島民話集》
再繼續,我們來觀察一下,由池田敏雄和西川滿兩個人所寫下來的《華麗島民話集》吧。這是一本登載著臺灣民間口傳故事的書。雖然是兩個人的合著,不過根據文獻資料的記載,實際上的執筆過程當中兩個人的任務有明顯的分派。簡單來說,一個扮演搜集素材的角色,另外一個則扮演料理素材的角色。那麼,前者也就是搜集素材的人是池田,後者也就是素材的廚師是西川。要是用現在的說法的話,可以說是「民俗達人」和「文學達人」的「collaboration」絕佳搭配。具體地說執筆過程的話,就是這樣子:起初池田敏雄主要從自己服務的公學校學生那裡,大量地搜集到民間口傳故事,然後,西川滿從中精挑細選的結果,就選出了24篇故事,再然後,他把那24篇視為藝術素材來重新加以改寫。西川滿對選出來的材料提出看法說:「這24篇,無論說哪一篇,到目前為止,在臺灣民間故事當中,都是很出色」;同時,西川滿還對改寫故事的態度,這麼說:「我始終都以書寫散文詩的心情來寫,並且寫有些作品時,就像把音符寫在五線譜紙上一樣的心情,著重於節奏來進行,與此同時,我努力不要讓作品失去作為民間故事本身的自然、樸素」。總之,西川滿希望《華麗島民話集》「二十四篇並不單純地被看待是民間故事,而是作為藝術作品來受到評論」(「紙人豆馬」《文藝臺灣》4-4,頁27)。如何呢?我們從這些西川滿的話語就可感覺到,他對這本書的素材、製作以及完成度都有很大的信心。
接著,我想就《華麗島民話集》的版本稍微談一談。本書到目前為止出版過兩次。第一次是原書的出版,是在日本統治時期1942年5月,由臺北的日孝山房這所出版社限量發行了500本。說起來也實在不好意思,這次我預先沒能得到機會實際看這個版本的書。根據文獻資料的記載,原書嚴格來說,有兩種,所謂「福虎版」發行150份,所謂「海老版(也就是蝦子版)」發行350份。據說兩種書封面上,由畫家立石鐵臣所刻劃的版畫設計好像不相同。這是用日文書寫的書。第二次的出版的是陳藻香監製的日中文對譯本。作為剛才我介紹過的《華麗島顯風錄》的姊妹書來在1999年從臺北的致良出版社發行了。就是這本(出示書),這就是現在我們在臺灣最容易看得見的《華麗島民話集》的版本。很漂亮的一本書,對不對?定價150元,也很便宜。本書的編輯方式也跟《華麗島顯風錄》大致相同。翻譯非常忠實於原文。總之,《華麗島民話集》存在者3種版本。
本書收錄24篇民間故事。故事細目,請參考發給大家的目次影印。陳藻香在序文中說:「內容都是家喻戶曉,流傳於臺灣民間的故事」,單單看目次裡的故事標題而言,大家就認得出有多少篇故事呢?(問學員)我曾經問過朋友們,他們說,比如「公冶長救鵝」「貓和老鼠」「賠了夫人又折兵」「雷公與閃那婆」等故事從小就認識。而各位的情況怎麼樣呢?
再來,我想談一下有關於本書收錄文章原先的發表情況。《華麗島民話集》收錄的故事,除了「雷公與閃那婆」以外的23篇故事,分成4次刊載在西川滿主導的《文藝臺灣》雜誌上。詳情請看參考資料中的原載表格。
《華麗島民話集》收錄故事原載表
標題 | 刊載作品 | 《文藝臺灣》刊載期數 |
「七娘媽と海老の皮―華麗島民話集(一)」 | 「七娘媽與蝦子皮」「愚蠢的丈夫」「蝸牛」「猴女」「貓和老鼠」「換頭」「灶神」「虎姑婆」 | 第1卷第2號(1940年3月) |
「天公と山羊と豚―華麗島民話集(二)」 | 「天公與山羊和豬」「乞丐的口水」「狗仙」「蛇酒」「賠了夫人又折兵」 | 第1卷第3號(1940年5月) |
「家鴨を救った公冶長―華麗島民話集(三)」 | 「公冶長救鵝」「鯰魚」 | 第1卷第4號(1940年7月) |
「三羽の小鳥と九代貧―続華麗島民話集―」 | 「福虎」「河蜆」「不會走路的小孩」「董碩」「仰賴運氣的女子」「給繼子炒過的豆子」「螞蟻」「三隻小鳥與九代貧」 | 第2卷第2號(1941年5月) |
如表格,《華麗島民話集》收錄的故事原先分成「華麗島民話集」(一)到(三)以及續篇的4次來刊載。
順便一提,我這次發覺了,西川滿把上述的華麗島民話集系列文章刊載《文藝臺灣》第三次的時候,他原先已經有構想,把這些文章結集成書,在東都書籍臺北分社,作為「南方叢書」系列的一本來近期立刻出版,不知道為什麼,後來這個計畫就消聲匿跡了。然後,再過了1年又10個月的時間,本書的出版總算在西川滿自己經營的出版社「日孝山房」付諸實現了。從此也可以看出,即使就像西川滿那樣,擁有自己的出版媒體,對臺灣的出版界較有權力的人也對於書的出版總有多少曲折,而並不容易,這一點讓我覺得很有意思。
接下來,我們簡單地看一看這本書的文本內容。我通讀本書之後,製作故事的分類表,於是我想邊看這張表邊介紹故事。請大家參照參考資料中的「故事分類表」。
《華麗島民話集》故事分類表
故事的類型 | 作 品 |
因果報應 | 「七娘媽與蝦子皮」「乞丐的口水」「蛇酒」「福虎」 |
愚人 | 「愚蠢的丈夫」 |
起源由來 | 「猴女」「貓和老鼠」「換頭」「灶神」「虎姑婆」「天公與山羊和豬」「公冶長救鵝」「董碩」「雷公與閃那婆」「賠了夫人又折兵」「三隻小鳥與九代貧」 |
異類婚姻 | 「河蜆」 |
超自然 | 「不會走路的小孩」「蝸牛」 |
因緣 | 「仰賴運氣的女子」「螞蟻」 |
悔改 | 「鯰魚」「給繼子炒過的豆子」 |
我這次試著把民間故事,從故事的主題來看,分成7個類型。就分類法來說,我並沒有根據這領域的學術專門性的方法,而僅以個人主觀概念來分類,這一點請諒解一下。雖然實際上能誇越幾個類型的故事也有,可是暫且我如表格分成以下7種,那就是:「因果報應譚」「愚人譚」「起源由來譚」「異類婚姻譚」「超自然譚」「因緣譚」「悔改譚」。以下,讓我們觀察其中一部分類別作品吧。
首先,我來介紹「因果報應譚」。我認為「七娘媽與蝦子皮」「乞丐的口水」「蛇酒」「福虎」這4篇可以歸類在這裡。我們觀察一下其中,「七娘媽與蝦子皮」「乞丐的口水」「蛇酒」的3篇。這些故事裡面的主角都是心地善良、懇切待人、有誠意的人,他們雖然都遭到過令人不愉快的事情或不幸的經驗,不過最後卻都能得到好結果。在「七娘媽」的故事裡,因為很窮的男人有好心腸,到最後他得到了很多錢,終於如願以償得以準備豐富的菜餚來祭拜七娘媽。「乞丐的口水」裡懇切對待骯髒乞丐的一家人最後能得到黃金。「蛇酒」裡,曾經很溫柔親切地對待過乞丐的姑娘,後來被已發財了的過去的「乞丐」所救,最後兩個人幸福地結婚了。由這些故事都看得出心腸好的人總有一天能得到幸福,這樣的帶有教化性的主題。
那麼,現在請各位默讀「福虎」這篇故事吧。(默讀)是不是覺得是很好的故事?我來用日文朗讀看看。(朗讀)
這篇與上述的3篇故事情節跟感覺有點不相同。希望改邪歸正成為正當人的流氓(老鰻)阿福,因為為了他人,甚至於也為了老虎,誠心誠意地發揮自我犧牲的精神,結果被暗示著最後他昇天成為神明了。阿福想悔改的願望,由於他的好心腸,最後得到了超越凡人的神格這樣的善報,所以我把這故事歸類為「因果報應」也並不是牽強附會吧。自我犧牲的精神和誠心是值得敬重的,是不是能讀取這樣教化性的主題呢?
接著,我想提出「起源由來譚」。我認為可以分成這個類型的有以下11篇故事,也就是:「猴女」「貓和老鼠」「換頭」「灶神」「虎姑婆」「天公與山羊和豬」「公冶長救鵝」「董碩」「雷公與閃那婆」「賠了夫人又折兵」「三隻小鳥與九代貧」。這些故事共同之處是什麼呢?顧名思義,故事內容都關涉到說明各種各樣事情的起源、由來、來歷等等,這一點就是相同的。比方說,「貓和老鼠」「天公與山羊和豬」表示哪方面的起源由來呢?它們表示關於習慣習俗的由來來歷。「猴女」「換頭」「公冶長救鵝」表示事物形狀的由來。「灶神」「虎姑婆」是有關於神明的由來譚。「董碩」說的是世上的真理。「雷公與閃那婆」是自然現象的起源譚。那麼,「猴女」「賠了夫人又折兵」「三隻小鳥與九代貧」是什麼呢?這些表示臺灣的詞語和諺語的起源來歷。這些故事,對像我一樣的外國人來說,如果沒有注釋的話,連故事的存在本身有什麼意圖都無法理解。我也剛開始特別無法了解「賠了夫人又折兵」和「三隻小鳥與九代貧」。
現在我們讀一下「公冶長救鵝」。請各位默讀。(默讀)我用日文唸一遍。(朗讀)大家知不知道鵝的頭上為什麼長出肉冠呢?令人感到人與動物之間樸素又溫馨的故事。
再來,讓我們看異類婚姻的故事。「河蜆」是屬於這類的故事。那麼,請各位默讀這篇故事。(默讀)(朗讀日文)如何呢?河蜆化身為漂亮的女人,不得已作了年輕農夫的老婆,但是因為農夫說溜了嘴告訴小孩老婆的秘密,結果農夫失去了老婆。看來這故事好像顯示說,哪怕有多親密的關係,把不得過問的事卻過問,或者是說把講不得的事卻講出來了的話,其親密關係也有可能會破裂。讀這個故事,對我個人另外的感慨來說,人與人之間的相逢,不管是多麼愛的人,總有一天終究會離散,不禁令人感到難過。
最後,我來提出本書一些特色。如果從登場人物來看的話,本書故事中,人與神明或者動物之間的關係是很豐富,另外從類型來看的話,以因果報應和起源由來為主題的故事特別多,這就是本書的特色。
5. 結語
最後,簡單地說一句話,當作我的結語。《華麗島顯風錄》《華麗島民話集》的原先都是在日本統治時期的臺灣,日本人寫下留傳後世的。換句話說,這就是一種把臺灣人的風俗、習慣,以及民族性、人生觀,從異民族的眼光觀察下來的帶有民俗性、文學性的紀錄。這些紀錄經過5、60年後的臺灣重新再生呈現新的面貌,並且讓像大家這樣,臺灣的人們重新閱讀這個事實,對我來說,是一個令人感到不可思議而且很有意思的一件現象。這樣的現象當中到底能夠發現到什麼樣的意義,這也許是我們今後必須考慮的一個課題也不一定。感謝大家今天來一起討論,我的談話到此為止,謝謝。
(參考書目)
•《文藝臺灣》第一、二、四卷(1940年-1942年,臺灣文藝家協會,文藝臺灣社)
•《臺灣近現代史研究》第四號(1982年10月,臺灣近現代史研究會)
•陳藻香《日本領台時代の日本人作家―西川満を中心として―》(1995年8月,東吳大學日本文化研究所博士論文)
•中島利郎編《日本統治期台湾文学 日本人作家作品集》第一、二卷(1998年7月,綠蔭書房)
•平川祐弘〈小泉八雲的作品『雪女』與西川滿的『河蜆姑娘』重返故里〉(2002年8月,臺灣大學日本語學系《後殖民主義―臺灣與日本》)
↧
White Egrets: Poems by Derek Walcott《白鷺》
White Egrets
Title | White Egrets: Poems |
Author | Derek Walcott |
Publisher |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2011 |
ISBN | 0374532702, 9780374532703 |
Length | 96 pages |
《白鷺》
作者:[聖露西亞] 沃爾科特(Derek Walcott)
出版社:廣西人民
出版時間:2018年10月
人民幣 ¥45.80
ISBN:9787219091982
出版社:廣西人民
出版時間:2018年10月
人民幣 ¥45.80
ISBN:9787219091982
內容簡介
《白鷺》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沃爾科特的代表作,被艾略特詩歌獎評委們認為是一部“動人的、技術上無懈可擊的作品”。《白鷺》是一部完美的短詩集,共54首短詩,包括組詩11首。在這些詩中,詩人以一種罕見的熱望和強烈的生命力,回憶他生涯中獨特的主題——加勒比海複雜的殖民遺存、他對西方文學傳統的熱愛、隨著時間的流逝而產生的智慧、新的愛情中總是奇異的快樂,以及自然界有時令人恐懼的美麗。詩人置身于時間和空間的無窮中,置身於老之將至後愛的消失和死亡的臨近,在過去與現在、神話與現實、永恆的古典之美與當下的衰敗之間穿行,隨物賦形,極力捕捉廣闊世界的斑斕之美;同時,他令人著迷地重複主題和意象,創造了一種近乎衝浪的節奏,拓寬了韻律、詩歌形式和語言的可能性——沃爾科特寫出了一種對時間消逝、人生虛無的勝利,“一個成熟而又不滿足的無窮無盡的老年”。
《白鷺》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沃爾科特的代表作,被艾略特詩歌獎評委們認為是一部“動人的、技術上無懈可擊的作品”。《白鷺》是一部完美的短詩集,共54首短詩,包括組詩11首。在這些詩中,詩人以一種罕見的熱望和強烈的生命力,回憶他生涯中獨特的主題——加勒比海複雜的殖民遺存、他對西方文學傳統的熱愛、隨著時間的流逝而產生的智慧、新的愛情中總是奇異的快樂,以及自然界有時令人恐懼的美麗。詩人置身于時間和空間的無窮中,置身於老之將至後愛的消失和死亡的臨近,在過去與現在、神話與現實、永恆的古典之美與當下的衰敗之間穿行,隨物賦形,極力捕捉廣闊世界的斑斕之美;同時,他令人著迷地重複主題和意象,創造了一種近乎衝浪的節奏,拓寬了韻律、詩歌形式和語言的可能性——沃爾科特寫出了一種對時間消逝、人生虛無的勝利,“一個成熟而又不滿足的無窮無盡的老年”。
作者簡介
德里克·沃爾科特
(Derek Walcott,1930—2017)
詩人、劇作家、畫家。生於聖露西亞的卡斯翠。先後就讀於聖瑪利大學和西印度的牙買加大學,後來在波士頓大學教授文學。代表作有史詩《奧麥羅斯》、短詩集《白鷺》、散文集《黃昏的訴說》等,是國際作家獎、史密斯文學獎、麥克亞瑟獎、艾略特詩歌獎等的獲得者。其作品多探索和沉思加勒比海地區的歷史、政治、民俗和風景。1992年,他因作品“具有偉大的光彩,歷史的視野,獻身多元文化”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曾被布羅茨基等譽為“加勒比地區最偉大的詩人”“英語文學中最好的詩人”。
德里克·沃爾科特
(Derek Walcott,1930—2017)
詩人、劇作家、畫家。生於聖露西亞的卡斯翠。先後就讀於聖瑪利大學和西印度的牙買加大學,後來在波士頓大學教授文學。代表作有史詩《奧麥羅斯》、短詩集《白鷺》、散文集《黃昏的訴說》等,是國際作家獎、史密斯文學獎、麥克亞瑟獎、艾略特詩歌獎等的獲得者。其作品多探索和沉思加勒比海地區的歷史、政治、民俗和風景。1992年,他因作品“具有偉大的光彩,歷史的視野,獻身多元文化”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曾被布羅茨基等譽為“加勒比地區最偉大的詩人”“英語文學中最好的詩人”。
程一身
詩歌評論家、詩人、翻譯家。本名肖學周,河南人,文學博士。著有詩集《北大十四行》,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三部曲《中國人的身體觀念》《權力的旋流》《理解父親》,專著《朱光潛詩歌美學引論》《為新詩賦形》;編著有《外國精美詩歌讀本》、“新詩經典”叢書;譯著有佩索阿詩文集《坐在你身邊看雲》、米沃什回憶錄《歐洲故土》。曾獲北京大學第一屆“我們”文學獎。
詩歌評論家、詩人、翻譯家。本名肖學周,河南人,文學博士。著有詩集《北大十四行》,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三部曲《中國人的身體觀念》《權力的旋流》《理解父親》,專著《朱光潛詩歌美學引論》《為新詩賦形》;編著有《外國精美詩歌讀本》、“新詩經典”叢書;譯著有佩索阿詩文集《坐在你身邊看雲》、米沃什回憶錄《歐洲故土》。曾獲北京大學第一屆“我們”文學獎。
目 錄
序言 詩歌超人的詞語鑽石
序言 詩歌超人的詞語鑽石
一 棋子
二 兩隻貓
三 搬運工
四 白鷺
五 金合歡樹
六 月亮的號角
七 朋友之死
八 西西里組曲
九 西班牙組詩
十 在義大利
十一 鄉村葬禮
十二 消失的帝國
十三 帝國的幽靈
十四 牧歌
十五 倫敦的一個下午
十六 在鄉村
十七 光的命名
十八 在畫室
十九 我走出畫室
二十 我的手藝
二十一 大海的變化
二十二 致對手
二十三 七十七歲
二十四 在海濱
二十五 在卡普里
二十六 他們的號碼
二十七 六十年以後
二十八 憶雙城
二十九 她柔軟的話語
三 十 在卡森巴斯
三十一 沼澤
三十二 在峰頂
三十三 在阿姆斯特丹
三十四 在荷蘭
三十五 才華捨棄我
三十六 年近八十
三十七 在他們都死去之前
三十八 心靈的海岸
三十九 “奧古斯特”這個詞
四 十 拋錨的油輪
四十一 紀念,約翰·赫恩
四十二 這篇散文
四十三 四十英畝
四十四 奧巴馬與理髮師
四十五 在修道院
四十六 空虛
四十七 喜歌:雨季
四十八 友誼詩篇
四十九 他們
五 十 巴賽隆納
五十一 沒有還有
五十二 哀歌
五十三 碼頭之夜
五十四 終結之詩
二 兩隻貓
三 搬運工
四 白鷺
五 金合歡樹
六 月亮的號角
七 朋友之死
八 西西里組曲
九 西班牙組詩
十 在義大利
十一 鄉村葬禮
十二 消失的帝國
十三 帝國的幽靈
十四 牧歌
十五 倫敦的一個下午
十六 在鄉村
十七 光的命名
十八 在畫室
十九 我走出畫室
二十 我的手藝
二十一 大海的變化
二十二 致對手
二十三 七十七歲
二十四 在海濱
二十五 在卡普里
二十六 他們的號碼
二十七 六十年以後
二十八 憶雙城
二十九 她柔軟的話語
三 十 在卡森巴斯
三十一 沼澤
三十二 在峰頂
三十三 在阿姆斯特丹
三十四 在荷蘭
三十五 才華捨棄我
三十六 年近八十
三十七 在他們都死去之前
三十八 心靈的海岸
三十九 “奧古斯特”這個詞
四 十 拋錨的油輪
四十一 紀念,約翰·赫恩
四十二 這篇散文
四十三 四十英畝
四十四 奧巴馬與理髮師
四十五 在修道院
四十六 空虛
四十七 喜歌:雨季
四十八 友誼詩篇
四十九 他們
五 十 巴賽隆納
五十一 沒有還有
五十二 哀歌
五十三 碼頭之夜
五十四 終結之詩
附錄 德里克·沃爾科特年表
譯後記 完美及其反面
免費線上讀
白 鷺
白 鷺
1
細察時間的光,看它經過多久
讓清晨的影子拉長在草地上
讓潛行的白鷺扭動嘴巴吞咽食物
這時你,不是它們,或你和它們,已消失;
鸚鵡在日出時哢噠哢噠地發動它們的艦隊
四月點燃非洲的紫羅蘭
置身於這個鼓聲隆隆的世界,你疲憊的眼睛突然潮濕
在兩個模糊的水晶體後面,日升,日落,
糖尿病在靜靜地肆虐。
接受這一切,用相稱的句子,
用雕塑的結構鑲嵌每個詩節;
學習明亮的草地如何不設防禦
以免白鷺尖利的提問和夜的回答。
讓清晨的影子拉長在草地上
讓潛行的白鷺扭動嘴巴吞咽食物
這時你,不是它們,或你和它們,已消失;
鸚鵡在日出時哢噠哢噠地發動它們的艦隊
四月點燃非洲的紫羅蘭
置身於這個鼓聲隆隆的世界,你疲憊的眼睛突然潮濕
在兩個模糊的水晶體後面,日升,日落,
糖尿病在靜靜地肆虐。
接受這一切,用相稱的句子,
用雕塑的結構鑲嵌每個詩節;
學習明亮的草地如何不設防禦
以免白鷺尖利的提問和夜的回答。
2
那些渾身潔白,橙色鳥嘴的白鷺多麼優雅,
每只都像一個潛行的水罐,茂密的橄欖林,
雪松撫慰著一條小溪,在雨季裡咆哮的
急流;進入那種平靜
超越欲望擺脫悔恨,
或許最終我會達到這種境界,
陽光下,棕櫚葉像轎子一樣低垂
影子在它們下面狂舞。它們將
在我的影子經過後到達那裡,隨著它所有的罪孽
進入遺忘的綠色灌木叢,
隨著一百個太陽在聖克魯斯山谷
上升與下沉,那時我的愛如此徒勞。
每只都像一個潛行的水罐,茂密的橄欖林,
雪松撫慰著一條小溪,在雨季裡咆哮的
急流;進入那種平靜
超越欲望擺脫悔恨,
或許最終我會達到這種境界,
陽光下,棕櫚葉像轎子一樣低垂
影子在它們下面狂舞。它們將
在我的影子經過後到達那裡,隨著它所有的罪孽
進入遺忘的綠色灌木叢,
隨著一百個太陽在聖克魯斯山谷
上升與下沉,那時我的愛如此徒勞。
3
我看著那些巨樹在草地邊緣搖擺
像起伏的大海卻沒有浪峰,竹林陷入
它們的脖子像用繩子套著的馬,當黃葉
從振盪的樹枝被撕下來,變成一場雪崩;
這一切都發生在駭人的暴雨驟降之前,
天空被浸透的帆布像一次絕望的航行
狂風大作,完全籠罩了山巒
似乎整個山谷成了一艘安然度過大風的船身
樹林不再是樹木,而是奔騰的海浪。
當閃電炸裂,雷聲吱嘎作響如同咒駡
而你是安全的,躲在聖克魯斯深處的
一間黑屋裡,隨著閃電熄滅,當前突然消失,
你暗想:“誰會為顫抖的鷹,完美的白鷺
和雲色的蒼鷺,還有連看到黎明虛假的火焰
都感到恐慌的鸚鵡提供住房呢?”
像起伏的大海卻沒有浪峰,竹林陷入
它們的脖子像用繩子套著的馬,當黃葉
從振盪的樹枝被撕下來,變成一場雪崩;
這一切都發生在駭人的暴雨驟降之前,
天空被浸透的帆布像一次絕望的航行
狂風大作,完全籠罩了山巒
似乎整個山谷成了一艘安然度過大風的船身
樹林不再是樹木,而是奔騰的海浪。
當閃電炸裂,雷聲吱嘎作響如同咒駡
而你是安全的,躲在聖克魯斯深處的
一間黑屋裡,隨著閃電熄滅,當前突然消失,
你暗想:“誰會為顫抖的鷹,完美的白鷺
和雲色的蒼鷺,還有連看到黎明虛假的火焰
都感到恐慌的鸚鵡提供住房呢?”
4
這些鳥持續為奧特朋充當模特,
我年輕時,雪白的白鷺或白色的蒼鷺
會在一本書中打開,就像聖克魯斯的
翠綠色草地一樣,深知它們看上去多麼美好,
昂首闊步的完美。它們點綴著島嶼
在河畔,在紅樹林沼澤或牧牛場,
在池塘上滑翔,然後在小母羊光潔的
脊背上保持平衡,或在颶風天氣裡
逃離災難,並用它們驚人的戳刺
啄出記號,似乎在神話的國度裡
研究它們是完全的榮耀
它們撲扇著翅膀從埃及飛越大海
伴隨著法老的朱鷺,它橙色的嘴巴和雙足
呈現的輪廓安靜地裝飾著墓穴
隨後它們展翅起飛,翅膀撲扇得更快,
它們撲扇翅膀時當然像六翼天使。
我年輕時,雪白的白鷺或白色的蒼鷺
會在一本書中打開,就像聖克魯斯的
翠綠色草地一樣,深知它們看上去多麼美好,
昂首闊步的完美。它們點綴著島嶼
在河畔,在紅樹林沼澤或牧牛場,
在池塘上滑翔,然後在小母羊光潔的
脊背上保持平衡,或在颶風天氣裡
逃離災難,並用它們驚人的戳刺
啄出記號,似乎在神話的國度裡
研究它們是完全的榮耀
它們撲扇著翅膀從埃及飛越大海
伴隨著法老的朱鷺,它橙色的嘴巴和雙足
呈現的輪廓安靜地裝飾著墓穴
隨後它們展翅起飛,翅膀撲扇得更快,
它們撲扇翅膀時當然像六翼天使。
5
那永恆的理想是驚奇。
陰冷的綠草地,安靜的樹,那邊山丘上的
叢林,接著,一隻白鷺白色的喘息使
飛行進入畫面,然後用笨拙的腳步
搖搖晃晃地站立,那麼筆直,白鷺的象徵!
另一個想法令人驚奇:一隻鷹站在
樹枝的彎處,悄無聲息,像一隻獵鷹,
突然沖上天空,在讚揚或責備之上盤旋,
伴隨那種和你相同的極度冷漠,
此刻它落下來,用爪子撕扯一隻田鼠。
草地的一頁和這公開的一頁是相同的,
一隻白鷺驚奇於這一頁,那只鷹在高處尖叫
沖著一具死屍,一種純粹是虐待的愛。
陰冷的綠草地,安靜的樹,那邊山丘上的
叢林,接著,一隻白鷺白色的喘息使
飛行進入畫面,然後用笨拙的腳步
搖搖晃晃地站立,那麼筆直,白鷺的象徵!
另一個想法令人驚奇:一隻鷹站在
樹枝的彎處,悄無聲息,像一隻獵鷹,
突然沖上天空,在讚揚或責備之上盤旋,
伴隨那種和你相同的極度冷漠,
此刻它落下來,用爪子撕扯一隻田鼠。
草地的一頁和這公開的一頁是相同的,
一隻白鷺驚奇於這一頁,那只鷹在高處尖叫
沖著一具死屍,一種純粹是虐待的愛。
6
耶誕節這周過了一半,我還不曾看見它們,
那些白鷺,沒有人告訴我它們為什麼消失了,
但此刻它們隨這場雨返回,橙色的嘴巴,
粉紅的長腿,尖尖的腦袋,回到草地上
過去它們常常在這裡沐浴聖克魯斯山谷
清澈無盡的雨絲,下雨時,雨珠不斷落在
雪松上,直到它使曠野一片模糊。
這些白鷺擁有瀑布的顏色,雲的
顏色。我的朋友,已所剩不多,
有些即將辭世,而這些白鷺在雨中漫步
似乎死亡對它們毫無影響,或者它們像
突然降臨的天使升起,飛行,然後又落下。
有時那些山巒就像朋友一樣
自動緩緩消失了,而我更高興的是
此刻他們又回來了,像記憶,像祈禱。
那些白鷺,沒有人告訴我它們為什麼消失了,
但此刻它們隨這場雨返回,橙色的嘴巴,
粉紅的長腿,尖尖的腦袋,回到草地上
過去它們常常在這裡沐浴聖克魯斯山谷
清澈無盡的雨絲,下雨時,雨珠不斷落在
雪松上,直到它使曠野一片模糊。
這些白鷺擁有瀑布的顏色,雲的
顏色。我的朋友,已所剩不多,
有些即將辭世,而這些白鷺在雨中漫步
似乎死亡對它們毫無影響,或者它們像
突然降臨的天使升起,飛行,然後又落下。
有時那些山巒就像朋友一樣
自動緩緩消失了,而我更高興的是
此刻他們又回來了,像記憶,像祈禱。
7
一片悠閒的葉子落入林中
淺黃對著碧綠旋轉——我的結局。
不久將是旱季,群山會生銹,
白鷺上下扭動它們的脖子,彎曲起伏,
在雨後用嘴巴捕食蟲子和蠐螬;
有時直立如保齡球瓶,它們站著
像從高山剝下的棉絮似的果皮;
隨後它們笨拙地移動,用雙腳張開的趾,
用前傾的脖子移動這只手。
我們共有一種本能:貪婪餵養
我鋼筆的鳥嘴,叼起扭動的昆蟲
像名詞把它們咽下去,鋼筆尖在閱讀,
當它書寫時,憤怒地甩掉它的鳥嘴拒絕的食物。
選擇是這些白鷺的教導
在開闊的草地上,當它們專心安靜閱讀時
不中斷點著頭,一種難以言傳的語言。
淺黃對著碧綠旋轉——我的結局。
不久將是旱季,群山會生銹,
白鷺上下扭動它們的脖子,彎曲起伏,
在雨後用嘴巴捕食蟲子和蠐螬;
有時直立如保齡球瓶,它們站著
像從高山剝下的棉絮似的果皮;
隨後它們笨拙地移動,用雙腳張開的趾,
用前傾的脖子移動這只手。
我們共有一種本能:貪婪餵養
我鋼筆的鳥嘴,叼起扭動的昆蟲
像名詞把它們咽下去,鋼筆尖在閱讀,
當它書寫時,憤怒地甩掉它的鳥嘴拒絕的食物。
選擇是這些白鷺的教導
在開闊的草地上,當它們專心安靜閱讀時
不中斷點著頭,一種難以言傳的語言。
8
我們在聖克羅伊一個朋友家的游泳池邊
約瑟夫和我正在交談;這次會面
我本希望他會快樂,他忽然停止談話,
喘了口氣——並非靜立或闊步
而是靠著這棵大果樹——指出一種景象使他震動
“就像博斯的某件畫作,”他說。那只大鳥
突然飛到這裡,或許是同一只鳥把他帶走,
一隻憂鬱的白鷺或蒼鷺;說不出的話總是
伴隨著我們,像歐邁俄斯,第三個同伴
而捕獲他——他愛雪——也給他榮耀的
是那只鳥,泛著幽靈似的白光。
如今每當正午或傍晚,在草地上
白鷺們結伴靜靜地向高處飛翔,
或者像划船比賽那樣航向海綠色的草地,
它們是天使般美麗的靈魂,像約瑟夫的一樣。
約瑟夫和我正在交談;這次會面
我本希望他會快樂,他忽然停止談話,
喘了口氣——並非靜立或闊步
而是靠著這棵大果樹——指出一種景象使他震動
“就像博斯的某件畫作,”他說。那只大鳥
突然飛到這裡,或許是同一只鳥把他帶走,
一隻憂鬱的白鷺或蒼鷺;說不出的話總是
伴隨著我們,像歐邁俄斯,第三個同伴
而捕獲他——他愛雪——也給他榮耀的
是那只鳥,泛著幽靈似的白光。
如今每當正午或傍晚,在草地上
白鷺們結伴靜靜地向高處飛翔,
或者像划船比賽那樣航向海綠色的草地,
它們是天使般美麗的靈魂,像約瑟夫的一樣。
↧
Virago,英國倫敦之女書出版社
BBC在國際婦女節之前,做節目慶祝。
介紹英國倫敦之女書出版社:
介紹英國倫敦之女書出版社:
This programme is not currently available on BBC iPlayer. Documentary telling the story of publishing house Virago Press, which dared to set itself apart to champion women's literature in an industry dominated in the 1970s by men. ... Factual > Arts, Culture & the Media > Arts.
Virago is London based British publishing company committed to publishing women's writing and books on feminist topics.[1] Started and run by women in the 1970s and bolstered by the success of the Women's Liberation Movement (WLM), Virago has been credited as one of several British feminist presses that helped address inequitable gender dynamics in publishing.[2] Unlike alternative, anti-capitalist publishing projects and zines coming out of feminist collectives and socialist circles, Virago branded itself as a commercial alternative to the male dominated publishing industry and sought to compete with mainstream international presses.[3][4]
History[edit]
Virago was founded in 1973 by Carmen Callil, primarily to publish books by women writers
Date: Friday, March 8, 2019)
↧
↧
Lady Gagai n love? Inspires the world with incredible Oscar's speech. Poker Face: The Rise and Rise of Lady Gaga女神卡卡的降臨;All About Lady Gaga’s Super Bowl Halftime Show Drones
'It's not about winning, but it's about not giving up'
More than friends? 👀
Intel powered the 300 drones during Super Bowl halftime | Daily Mail ...
www.dailymail.co.uk/…/Intel-powered-300-drones-Super-Bowl-h…...
2 hours ago - 300 drones helped Lady Gaga create American flag in the night sky in pre-recorded segment during incredible Super Bowl halftime show. ... Lady Gaga's incredible Super Bowl halftime show was due in part to Intel's fleet of 300 drones that helped create her dazzling performance.
www.dailymail.co.uk/…/Intel-powered-300-drones-Super-Bowl-h…...
2 hours ago - 300 drones helped Lady Gaga create American flag in the night sky in pre-recorded segment during incredible Super Bowl halftime show. ... Lady Gaga's incredible Super Bowl halftime show was due in part to Intel's fleet of 300 drones that helped create her dazzling performance.
USA TODAY⋯⋯
更多Poker Face: The Rise and Rise of Lady Gaga Hardcover – September 14, 2010
by Maureen Callahan
女神卡卡的降臨,台北:時周文化,2010
Lady Gaga - Poker Face -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ESGLojNYSo
Lyrics
Lady Gaga - Poker Face -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ESGLojNYSo
Lyrics
I wanna hold 'em like they do in Texas plays
Fold 'em, let 'em, hit me, raise it baby stay with me (I love it)
Love Game intuition play the cards with spades to start
And after he's been hooked I'll play the one that's on his heart
Fold 'em, let 'em, hit me, raise it baby stay with me (I love it)
Love Game intuition play the cards with spades to start
And after he's been hooked I'll play the one that's on his heart
Oh, oh, oh, oh, oh, oh-oh-e-oh-oh-oh
I'll get him hot, show him what I've got
Oh, oh, oh, oh, oh, oh-oh-e-oh-oh-oh,
I'll get him hot, show him what I've got
I'll get him hot, show him what I've got
Oh, oh, oh, oh, oh, oh-oh-e-oh-oh-oh,
I'll get him hot, show him what I've got
Can't read my
Can't read my
No he can't read my poker face
(She's got me like nobody)
Can't read my
Can't read my
No he can't read my poker face
(She is gonna let nobody)
Can't read my
No he can't read my poker face
(She's got me like nobody)
Can't read my
Can't read my
No he can't read my poker face
(She is gonna let nobody)
P p p poker face, p p p poker face
(Muh muh muh muh)
P p p poker face, p p poker face
(Muh muh muh muh)
(Muh muh muh muh)
P p p poker face, p p poker face
(Muh muh muh muh)
I wanna roll with him a hard pair we will be
A little gambling is fun when you're with me (I love it)
Russian Roulette is not the same without a gun
And baby when it's love, if its not rough it isn't fun, fun
A little gambling is fun when you're with me (I love it)
Russian Roulette is not the same without a gun
And baby when it's love, if its not rough it isn't fun, fun
Oh, oh, oh, oh, oh, oh-oh-e-oh-oh-oh
I'll get him hot, show him what I've got
Oh, oh, oh, oh, oh, oh-oh-e-oh-oh-oh,
I'll get him hot, show him what I've got
I'll get him hot, show him what I've got
Oh, oh, oh, oh, oh, oh-oh-e-oh-oh-oh,
I'll get him hot, show him what I've got
Can't read my
Can't read my
No he can't read my poker face
(She's got me like nobody)
Can't read my
Can't read my
No he can't read my poker face
(She is gonna let nobody)
Can't read my
No he can't read my poker face
(She's got me like nobody)
Can't read my
Can't read my
No he can't read my poker face
(She is gonna let nobody)
P p p poker face, p p p poker face
(Muh muh muh muh)
P p p poker face, p p p poker face
(Muh muh muh muh)
(Muh muh muh muh)
P p p poker face, p p p poker face
(Muh muh muh muh)
I won't tell you that I love you
Kiss or hug you
'Cause I'm bluffing with my muffin
I'm not lying I'm just stunning with my love glue gunnin'
Just like a chick in the casino
Take your bank before I pay you out
I promise this, promise this
Check this hand cause I'm marvelous
Kiss or hug you
'Cause I'm bluffing with my muffin
I'm not lying I'm just stunning with my love glue gunnin'
Just like a chick in the casino
Take your bank before I pay you out
I promise this, promise this
Check this hand cause I'm marvelous
Can't read my
Can't read my
No he can't read my poker face
(She's got me like nobody)
Can't read my
Can't read my
No he can't read my poker face
(She is gonna let nobody)
Can't read my
No he can't read my poker face
(She's got me like nobody)
Can't read my
Can't read my
No he can't read my poker face
(She is gonna let nobody)
Can't read my
Can't read my
No he can't read my poker face
(She's got me like nobody)
Can't read my
Can't read my
No he can't read my poker face
(She is gonna let nobody)
Can't read my
No he can't read my poker face
(She's got me like nobody)
Can't read my
Can't read my
No he can't read my poker face
(She is gonna let nobody)
Can't read my,
Can't read my,
No he can't read my poker face
(She's got me like nobody)
Can't read my
Can't read my
No he can't read my poker face
(She is gonna let nobody)
Can't read my,
No he can't read my poker face
(She's got me like nobody)
Can't read my
Can't read my
No he can't read my poker face
(She is gonna let nobody)
P p p poker face, p p p poker face
(Muh muh muh muh)
P p p poker face, p p p poker face
(Muh muh muh muh)
(Muh muh muh muh)
P p p poker face, p p p poker face
(Muh muh muh muh)
P p p poker face, p p p poker face
(Muh muh muh muh)
P p p poker face, p p p poker face
(Muh muh muh muh)
(Muh muh muh muh)
P p p poker face, p p p poker face
(Muh muh muh muh)
P p p poker face, p p p poker face
(Muh muh muh muh)
P p p poker face, p p p poker face
(Muh muh muh muh)
(Muh muh muh muh)
P p p poker face, p p p poker face
(Muh muh muh muh)
Songwriters: Nadir Khayat / Stefani Germanotta
Poker Face lyrics © Sony/ATV Music Publishing LLC
Released: 2008
Genres: Dance/Electronic, Dance Pop, Pop
↧
The Ocean Is Running Out of Breath, Scientists Warn. Margaret Atwood, 首先,海洋死亡 the Prophet of Dystopia; 袁霞《生態批評視野中的瑪格麗特‧阿特伍德》2010: BBC World News - HARDtalk, Margaret Atwood (2016.12.20)
In the past decade ocean oxygen levels have taken a dive—an alarming trend that is linked to climate change.
Back to the (dystopian) future.
Very exciting to hear that Margaret E. Atwood is writing a sequel to #TheHandmaidsTale. Just making sure there's space on the shelves for when the new sibling arrives in September 2019!
Margaret Atwood has long been Canada’s most famous writer, and current events have polished the oracular sheen of her reputation.
"Not for 55m years has there been oceanic disruption of comparable severity to the calamity that lies
首先,海洋死亡
BBC World News - HARDtalk, Margaret Atwood
www.bbc.co.uk/programmes/n3ct0c5f
HARDtalk's Stephen Sackur speaks to author, Margaret Atwood.Margaret Atwood
生態批評視野中的瑪格麗特‧阿特伍德
作者: 袁霞
出版社:學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1/01
語言:簡體中文
本書從後殖民理論的角度研究了阿特伍德作品中弱勢群體的生存狀況︰女性如何反抗男權社會的壓迫,解構男性話語霸權;在全球化語境中處于弱勢的加拿大如何實現抗拒霸權控制、脫離困境的可能性;底層民眾如何通過各種有形的或無形的方式來抵抗強權統治;在人類中心主義壓迫下的自然如何反抗人性中的“惡”。
目錄
總序:我們不是出路的一部分,就是問題的一部分
前言
第一章 瑪格麗特‧阿特伍德的人生與創作
第一節 瑪格麗特‧阿特伍德的綠色成長道路
1.童年與家庭:叢林生活
2.大學時代:野營指導員
3.阿里斯頓農莊的田園生活
4.環境保護運動的先鋒
第二節 瑪格麗特‧阿特伍德的文學創作四大主題
1.民族主題:書寫“加拿大特征”
2.女性主題:女性的聲音
3.人權主題:為底層民眾寫作
4.自然主題:保護生態環境
第三節 四大主題之間的關聯:挑戰“中心”,關注弱勢群體
第二章 自然與民族身份
第一節 荒野:加拿大的精神家園
1.“荒野”的概念
2.對荒野的恐懼與迷戀
3.城市與荒野
第二節 荒野、身份及民族文化
1.文化身份與位置
2.民族身份的“浮現”
3.挖掘民族文化傳統
第三章 自然與女性
第一節 作為女性空間的自然環境
1.男性注視下的女性身體與自然
2.女性空間vs男性空間
3.女性與“變形”
第二節 重述經典,呼喚生態女性文化
1.經典的顛覆與重寫
2.對《奧德賽》的“反寫”
3.生態女性文化的建構
第四章 自然與底層民眾
第一節 極權制度下的民眾與自然
1.等級制度的犧牲者
2.資本主義邏輯的受害者
第二節 殖民壓迫下的下層群體與自然
1.殖民陰影下的加勒比島國
2.印第安人與自然:環境帝國主義下的“他者”
第五章 環境啟示錄話語
第一節 末世圖景的描繪
1.物理環境的破壞
2.動物的滅絕
3.人類的異化
第二節 生態危機的警示
1.濫用科技與生態災難
2.人類中心主義與統治自然
3.欲望與文明/自然雙重危機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一 瑪格麗特‧阿特伍德主要作品出版年表
附錄二 《洪疫之年》:倡導生態和諧思想
附錄三 阿特伍德與吉爾‧歐文斯談《洪疫之年》
附錄四 行動起來,保護鳥類
中外文人名索引
後記
收回
序
“歐美生態文學研究叢書”是由廈門大學生態文學研究團隊撰寫、學林出版社出版的系列學術專著。這套叢書計劃出版歐美生態文學研究概論、西方主要國家的生態文學發展概述以及重要生態文學家專論等一批著作。
廈門大學生態文學研究團隊是目前我國高校唯一的專門研究外國生態文學的學術團隊,組建于2004年,依托于廈門大學人文學院“生態文明研究平台”、廈門大學中文系和廈門大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研究所,由三十余名教師和研究生組成。廈門大學人文學院對這個研究團隊的發展給予了大力支持,廈門大學創新團隊發展計劃項目和廈門大學“211工程”三期項目資助了這套叢書的出皈,項目的負責人是廈門大學閩江學者特聘教授、廈門大學人文學院院長周寧博士。
從1998年開始,廈門大學生態文學研究團隊的成員就致力于與蚤國生態文學相關的研究,在《外國文學——人學蘊涵的發掘與尋思》(科學出版社1999年版)一書里,以一章、六萬多字的篇幅研究了“外國文學中的人與自然”問題。2002年,本團隊成員在國內學界首次發表論文全面評介西方的生態批評(《文藝研究》2002年第3期)。2003年,本團隊的第一本外國生態文學研究專著《也是我國學界的第一部)《歐美生態文學》出版(北京大學出版社》。
研究團隊正式成立之後,將主要的研究方向確定在兩個方面︰一是對歐美主要語種、主要國家的生態文學的系統介紹;一是對影響深遠的生態文學作家和作品的個案研究。前者已經完成了《英國生態文學》、《美國生態文學》和《俄羅斯生態文學》,同時正在編寫“十一五規劃”國家級教材《歐美生態文學》(修訂版)和《德語生態文學》、《法國生態文學》;後者已經完成和正在進行的有《生態批評視野中的瑪格麗特‧阿特伍德》、《斯奈德生態詩研究》、《生態文學先驅梭羅研究》、《杰弗斯生態詩研究》、《生態視角的艾麗絲‧沃克研究》、《生態批評視野中的琳達‧霍根》、《生態視角的堂‧德里羅研究》和《聖經》文學的生態角度研究、利奧波德研究、卡森研究、艾比研究、迪拉德研究、貝里研究等。
廈大生態文學研究團隊還高度重視對生態哲學理論和生態批評理論的研究。本團隊成員在《文學評論》、《文藝研究》、《讀書》、《學術月刊》、《外國文學評論》、《文史哲》、《南京大學學報》、《跨文化對話》等刊物發表了七十多篇論文,承擔了“生態批評的困惑與解惑”等四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研究課題,正在撰寫歐美生態批評史,並對主要的西方生態批評家進行研究。研究團隊對生態批評的基本思想、主要術語和批評規範進行了系統的探討。2004年,在國內首次倡導並論證生態整體主義(《生態整體主義辯》)。2005年,在國內首次對“唯發展主義”提出批判(《唯發展主義批判》)。2006年,在國內首次全面論述生態危機的思想文化根源,並首次批判“科技至上論”(《生態危機的思想文化根源》)。2008年,在國內首次界定“生態批評”這一術語(《歐美生態批評》和《生態批評︰界定與任務》),並首次區分“生態”和“環境”這兩個術語的不同內涵和不同思想基礎(《歐美生態批評》),首次提出並論證生態審美的主要原則(《歐美生態批評》)。
廈門大學生態文學研究團隊已經被這一領域的學者公認為生態文學研究的重鎮之一。研究團隊的代表性和標志性成果被國內研究者廣泛引用,《歐美生態文學》是目前國內生態文學研究領域里引用率最高的學術專著,是國內許多重點大學博士生、碩士生進行此領域研究的首選參考文獻之一。《讀書》、《光明日報》、《文藝報》、《中國比較文學》、《中國青年報》等刊物發表書評或書訊,稱《歐美生態文學》一書的“意義既在于為生態文學創作和生態文學批評確立準繩,也在于為整個文學研究提供新的視角、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光明日報》2004年6月23日)。北京大學資深教授樂黛雲指出,廈大生態文學研究團隊“提出了‘生態整體主義’與‘環境主義’的區分,指出生態整體主義的核心是把生態系統的整體利益作為最高價值,而環境主義的基本精神只是以人類為中心保護環境。這無疑是生態文明研究的一個重大進展”(《跨文化對話》第26輯“卷首語”)。中國著名生態儒學家、中國社科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蒙培元指出“廈大生態文學團隊已做出了極重要的成果和貢獻”,所“提出的許多重要觀點極有價值,必將推動生態文化研究的進一步發展”。他特別對本團隊負責人說︰“你們的工作值得尊敬!”本團隊主要成果《生態整體主義辯》一文被選為全國重點高中大聯考和國家公務員考試的分析範文。淡江大學英文系(台灣生態批評重鎮)主任黃逸民教授稱本團隊乃大陸生態批評的南方之強。美國學者斯洛維克教授在其論文中引用並評論本團隊學者對“生態文學”的界定。生態批評的國際權威學術刊物《文學與環境跨學科研究》聘請本團隊學術帶頭人為該刊編委(中國唯一編委)。
↧
小說地圖(鄭樹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