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人和書 ( Men and Books)
Viewing all 6840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林莊生著作;林莊生與陳逸雄:《兩個海外台灣人的閒情心思》;《陳虛谷作品集》:『卿去』/『默園』《懷樹又懷人:我的父親莊垂勝、他的朋友及那個時代》(1992/2011/2017)Romeo and Juliet

$
0
0

林莊生著作;林莊生與陳逸雄:《兩個海外台灣人的閒情心思》;《陳虛谷作品集》:『卿去』/『默園』《懷樹又懷人:我的父親莊垂勝、他的朋友及那個時代》(1992/2011/2017)Romeo and Juliet



幾年前就想辦紀念林莊生先生的討論會 (預計2018年10月),一直多與林莊生先生的專家廖振富教授保持聯絡。

『漢清講堂』一向的立場和做法就是,自己要發表某些研究的心得,因為學問多元更好。這是我的筆記。




主要根據的文本:














2018漢清講堂作過"友情系列"。三篇都是外國的。現在擬作臺灣的兩代交情:
林莊生陳雄: 《兩個海外臺灣人的閒情心思》(台北:前衛出版社,2000)為陳逸雄(1929~1997;台中一中第29屆)與林莊生(1930~2015;台中一中第30屆)的通信集。

林莊生編的《兩個海外台灣人的閒情心思》

第3章為
《陳逸雄的兩篇文章 》(林莊生翻譯),都會對讀者有所幫助,包括:
1.《臺灣抗日小說選》的「前言」及其他(219~240:陳虛谷,頁233─235)
2.
『中国の幻想と現実』(陳逸雄編訳、学生社、1990)中的《解說》,頁241─258


圖像裡可能有1 人



台灣大學外文系1955的畢業論文 (夏濟安教授指導):The preface to getting married by  G. B. Shaw ; 陳逸雄譯。
陳逸雄先生猶疑究竟去美國或日本留學,1956年選擇東京大學。據林莊生先生說,陳逸雄先生在60年代初的東大校友刊的文章很有看頭,可惜都未翻譯。
陳逸雄在


《兩個海外台灣人的閒情心思》中介紹他日譯的報酬以及翻譯方式,陳逸雄約譯出10本書,不過,由於諸多因素,只出版4本 (陳逸雄抱怨台灣人不懂禮節,他將這套寄給他7~8位兄弟姐妹,竟然無人回信說收到......)。過世前主要工作為編注《陳虛谷作品集》,完成。他也想編譯《台灣抗日詩選》,志未酬。
林莊生力勸陳逸雄將其獨特的日本和中國之經驗寫出回憶錄 (由於對陳逸雄的履歷所知有限,只能猜陳逸雄是日本的"中國通",殆無疑問.......),可是陳逸雄認為。寫自傳或回憶錄的人,應該是熱愛生活、對生命心得的人,而他不是。陳逸雄當時大力推荐《劉賓雁自傳》
https://hcbooks.blogspot.com/2018/09/liu-binyan-fearless-and-incorruptible.html,說它也可當中國社會史讀。



B




HCTRANSLATIONS.BLOGSPOT.COM



陳逸雄(1929~1997)日譯的四本書;The preface to getting married / G. B. Shaw原著 ; 陳逸雄譯


林莊生編 《兩個海外臺灣人的閒情心思》台北:前衛出版社,2000 為陳逸雄與林莊生的通信集。附陳逸雄的2篇文章(林莊生譯): 《台灣抗日小說選》中的「前言」及其他;《中国の幻想と現実》 中的「解說」。 大陸 動盪的根...















****
林莊生
  1930年出生於台中縣霧峯鄉,2015年過世(加拿大)。台中附小、台中一中,1953年畢業於省立台中農學院(現在的國立中興大學)。1963年獲得蒙大拿州立大學(Montana State College)的農藝碩士,1967年獲得威斯康辛大學(University of Wisconsin)的農藝博士,隨即移民加拿大,在聯邦政府農業部擔任生物統計方面的研究工作,發表過33篇科學論文,1995年退休後從事寫作。

出版著作有《懷樹又懷人:我的父親莊垂勝、他的朋友及那個時代》(自立報系,1992)、《一個海外台灣人的心思》(望春風,1999)、《兩個海外台灣人的閒情心思》(前衛,2000)、《站在台灣文學的邊緣》(台灣文學資料館,2009)、《新版懷樹又懷人:我的父親莊垂勝、他的朋友及那個時代》(台灣文學資料館,2011)、《回憶台灣的長遠路程》(玉山社,2014)、《懷樹又懷人:我的父親莊垂勝、他的朋友及那個時代》(玉山社,2017)。

目錄

落葉歸根,魂兮歸來:林莊生《懷樹又懷人》二○一七年新版序          廖振富  
二○一一年版序  
前言
   
第一部  父親與我
第一章  日據時代  
        身世   
        太平洋戰爭與「鄰組」  
        漣漪    
第二章  光復前後    
        日據時代的中學  
        警備召集    
        新時代的開幕   
        新舊未接時   
        全盤中化與祖國的老師  
第三章  圖書館時代與二二八 
       圖書館的經營   
       父親的「二二八」   
       二二八之我觀   
第四章  退隱萬斗六  
       退隱與大同農園  
       客人與交友   
       我的五○年代  
第五章  父親的晚年   
       我們的出國    
       鬥病與逝世   
第六章  父親的墓園
   
第二部  父親的朋友
第七章    岸田秋彥和朱石峰先生  
第八章    洪炎秋先生   
第九章    許文葵先生  
第十章    黃春成先生   
第十一章  陳滿盈先生(並論賴和)   
第十二章  徐復觀先生  
         徐復觀先生與父親    
         徐先生的民主思想 
         徐先生給我的信   
         拜師問道    
         尾聲  
第十三章  葉榮鐘先生   
         日據時代的回憶   
         葉先生給我的信  
         由葉先生之短評申論羅萬俥與陳炘先生  
         遊加三日談 
第十四章  蔡培火先生 
         少年時代的回憶   
         青年時代的回憶  
         蔡先生與父親  
         出國後的回憶 
         白話字與最後的對話
第十五章  林獻堂先生 
         獻堂先生的信   
         林獻堂與台灣  
         林氏政治思想的現代觀  
二○一一年版後語
人名索引 


推薦序一
落葉歸根,魂兮歸來
林莊生《懷樹又懷人》二○一七年新版序                     廖振富
  林莊生《懷樹又懷人:我的父親莊垂勝、他的朋友及那個時代》是一本被遺忘已久的好書,原書出版於一九九二年,距今二十五年。本書作者林莊生(一九三○~二○一五)和他的父親莊垂勝(一八九七~一九六二),對當代多數台灣人而言都是陌生的名字。但本書生動的文筆,內容的特殊性,以及展現的見識與視野,不論是從「認識台灣」的角度來說,或是單純當作精采的人物故事來讀,都值得閱讀欣賞,不容忽視。
  我個人早在一九九○年代初期攻讀博士學位期間,閱讀到剛出版的《懷樹又懷人》一書,內心深受震動,透過本書我具體貼近上一個世代台灣文化人的精神世界,也深刻體會到他們在黑暗年代中的理想、堅持、挫折與苦悶,而這些文化人之間的往來互動,更處處流露出珍貴的情誼與人性光輝。他們的視野、胸襟與抱負,使我眼界大開,而林先生文章展現的識見與雋永風味,成功傳達那個時代的特殊氛圍,更讓人回味無窮。此後,我便十分注意林莊生先生在台灣發表的文章,以及陸續出版的專書。後來有幸在二○一○年開始與林先生密集通信,進而促成他將珍藏數十年的一批珍貴文物捐贈給台灣文學館的機緣。
  二○一四年十月,我專程前往渥太華,在他家住了十天,受到他們伉儷熱情的款待,對他進行深度訪談。期間並由他安排,與旅居渥太華的台灣前輩多所交流。這十天的相處,從清晨的餐桌到深夜的書房,我們無所不談,我也更深刻感受到他深厚的人文涵養,以及對故鄉台灣熱切的關注之情。他的住家佈置非常優雅,窗前茶几上擺放著葉榮鐘先生送給他的知名雕塑家陳夏雨的作品「裸女」,牆上掛滿他自己的畫作,其中最大的一幅,色彩斑斕,充滿抽象的幾何趣味,還有多張栩栩如生的風景寫生油畫。樓梯及二樓壁面,則懸掛著對他有特別意義的書法,包括祖父莊士哲(一八五二~一九一九,曾任鹿港區長)、父親莊垂勝、伯父莊太岳(櫟社成員,一八八○~一九三八)、堂兄莊幼岳(一九一六~二○○七),以及他的老師張錫卿(一九○九~二○○一,前輩藝術家,曾任台中師範附小校長)等人的作品,充分見證他的書香世家傳統。從他的書房望出去,庭院中的銀杏樹在加拿大秋陽中閃爍著黃澄澄的光芒,已成為我記憶中永恆的畫面。
  當年《懷樹又懷人》一書出版後,雖然並未引起廣泛的注意,但有幾位學者都曾給予高度的評價,包括吳密察、曹永洋、林衡哲、黎湘萍等人。林衡哲讚譽本書:「是一本充滿溫情與親情的反映時代的鉅著,有文學之美,又有歷史之真,可說是一部永恆的台灣人傳記。」吳密察教授在為林莊生《兩個海外台灣人的閒情心思》寫序時,特別提到他當年初次讀《懷樹又懷人》,看不到十頁便「驚為天人」,對這位長期定居北美的台灣人科學家,竟然有如此深厚的人文素養與中文表達能力大為驚嘆,進而推崇這本書:「是一部足以表現台灣第一代近代文化人精神面貌的經典。」曹永洋指出:「作者因為巧妙運用大量的書信、照片,使讀者在閱讀時有如看到現場的舞台演出,有身歷其境猶聞謦欬的立體感。」長期研究台灣文學的中國著名學者黎湘萍則說:「研究台灣問題的人們,將不可不讀這本書。因為它所披露的心路歷程,是如此充滿了感人的激情,這種激情恰是用相當冷靜的筆調表現出來的,它不是年輕人詞藻華麗的浪漫的呼喊,而是經歷了人生許多磨難之後的智者用『心靈』寫就的。」他也認為本書既有獨特的文學價值,也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回想起我個人當年閱讀本書的感動與震撼,迴盪久久不絕,曾在書後寫下幾句話:「一九九三年九月二十八日,閱完全書一遍,對日據時期台灣文化界先賢之事蹟、風範,興起無窮探索之志。」後來我常在課堂或演講場合大力推薦本書,遺憾的是,本書絕版多年,讀者無從購買。
  依個人淺見,本書內容具有幾個明顯價值,其一是生動呈現日治時期與戰後台灣社會變遷的歷史切片,諸如一九四○年代時代轉折下,台灣的中學從日本教育一夕間變成中國教育的狀況;又如戰爭時期到二戰結束,住家相鄰的台灣人與日本人之間的微妙互動,從矛盾緊張到真心相待,散發人性的光輝及複雜面貌。而由於莊垂勝曾被二二八事件牽連入獄,本書描述戰後二二八所造成的社會動盪、台灣人的集體創傷與心靈暗影,至今仍具有參考價值。其二,本書描述日治到戰後台籍知識分子的出處選擇,及其內在精神樣態的差異、分歧,從林獻堂、莊垂勝、葉榮鐘、洪炎秋到蔡培火,各有其艱難、痛苦,乃至無奈與堅持,堪稱是理解近現代台灣知識分子精神史的重要文本。再者,本書兼及戰後來台的中國學者徐復觀,原台北帝國大學教授岸田秋彥與台灣知識分子的交往,又洋溢著以文化關懷為本,超越種族與地域藩籬的深厚人文精神,顯見本書絕非狹隘的地域主義之作。
  作者生動而坦率的文筆,韻味深長的描寫,每每讓人掩卷長思,咀嚼再三。如「前言」的小故事,提及作者任職加拿大農業部,以種樹悼念同事卻不留下任何紀念碑文,連想到人類文化素質的提升,正是來自無數默默的關心與累積,非常引人入勝,這篇前言本身就是非常精練雋永的散文。又如描述一九六二年他在美國攻讀學位期間,父親莊垂勝去世,書中先透過幾封好友來信,簡要交代父親發病與治療經過,以旁人之眼,呈現莊垂勝人格胸襟的卓犖不群。接著以弟弟敬生、立生的來信,詳述為父親治喪前後的心境,在接到家裡電報告知父親死訊時,他如此寫道:「我沒有告訴別人,一切按照平常那樣上課、工作,只是感覺非常空虛寂寞,好像一個人被遺棄在曠野之中。」他不明言與同樣留美的弟妹都無法返台奔喪的痛苦,寥寥數語,唯「大音希聲,大悲無言」足可形容。
  又如他寫蔡培火與父親戰後的互動,因兩人的出處選擇及對時局看法差異甚大,每每在爭吵中相互尋求理解,然而即使不歡而散,卻又長期維持如此「和而不同」的互動模式,兩人個性與音容笑貌如在眼前。本書像這樣精采的片段比比皆是,難以一一細數,但我們容易忽略一個事實是,作者處在時代夾縫中,他的母語是台語,中學上課學的是日文,接觸正規中文教育的時間極短,其後旅居美國、加拿大數十年,猶不忘台語鄉音,至於他能書寫流暢的中文,其實是來自不斷的自修與練習。
  幾年前,林莊生曾將本書交給張良澤教授主持的「真理大學台灣文學資料館」,於二○一一年二月重新排印出版,可惜新版並未透過市面銷售管道流通,只能郵購,知者極少。我因而曾建議林先生重新尋求再版的機會,他也欣然同意。幾經交涉,當年在《自立晚報》出版部擔任總編輯並負責出版本書的魏淑貞女士,同意由她一手創立的玉山社重新出版。雖然林先生已在二○一五年一月下旬因病去世,來不及看到新版問世,但我深信他在天之靈對本書得以重新出版,必深以為慰。
  就現實面來說,林莊生從一九六一年出國之後,僅有幾次返台探親訪友,與故鄉台灣的距離遙遠,互動極少,也少有人知,是典型的海外學人。但本書在一九九二年出版後,觸動他強烈的思鄉之情,使他晚年勤於寫作,主題都環繞著台灣的歷史文化與文學,又陸續出版《一個海外台灣人的心思》、《兩個海外台灣人的閒情心思》(與陳虛谷長子陳逸雄合著)、《站在台灣文學的邊緣》、《回憶台灣的長遠路程》等書,這可說是他漫長跋涉的精神歸鄉之旅。
  而今,他的軀體已化為灰燼,不留形跡,但他遺留的著述,在在流露出對故鄉台灣的無比深情,其意義遠遠超越形體的落葉歸根。行文至此,我不禁想起那棵種在加拿大農業部植物園裡,早已從小樹苗長成高聳參天的「紀念樹」,而這何嘗不是林先生對自己一生奮鬥所下的最佳註腳呢!





虛谷詩歌之夜__節目單資料庫 - 兩廳院數位博物館

1993.10.30
曲目
http://digimuseum.ntch.edu.tw/cgi-bin/gs32/czwhgsweb.cgi?o=dprogram&s=id=%22PR000009110%22.&searchmode=basic


-----
陳虛谷生前就有朋友集其詩文出版。
兒子陳逸雄先生以陳虛谷先生的作品編注為志。
1985年編的 
《陳虛谷選集》,約共 526頁,前言有三人介紹文,陳映真等2人採取"美帝"等方式分析。林莊生先生說,此法太古板,陳虛谷的某些詩就很明白其立場。
1997年編的 
《陳虛谷作品集》,共875頁,應該還有作品沒收入,但大體已備。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圖像裡可能有1 人、室內



陳虛谷是性情中人。觀看過電影Romeo and Juliet (1936?)多次,深深喜歡。

Norma Shearer as Juliet in the balcony scene of George Cukor's 1936 Romeo and Juliet.

Leslie Howard as Romeo and Norma Shearer as Juliet, in the 1936 MGM film directed by George Cukor.
https://en.wikipedia.org/wiki/Romeo_and_Juliet_on_screen




〈卿去〉/陳虛谷詞 游昌發曲 266


去翩翩不相隨
卿來我又匆匆歸人生離合乃如此咫尺之間若千里
歸來不勝其悵惘
況復瀟瀟春雨至
看花轉覺無歡情
一夜痴思不成寐
柔長九轉祗為卿
誰寄卿卿知此意




女高音/康美鳳 鋼琴/葉青青 2007年6月30日於台北市巴赫廳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uhmltD7mTk

*****

林莊生、陳虛谷、甘迺迪/Robert Frost “On Poetry and National Power,”




....虛谷先生有〈哭懶雲兄〉七首,其最後一首是:

談心已覺少同群。知己何堪生死分。
他日定君山上路,月明時節最思君。 
.....詩美,情美,人更美。

甘迺迪引Frost 的話說:「當權力使人傲慢自大的時候,詩使人反省其界限;當權力使人忽視對人之關懷的時候,詩啟示生命的豐饒與多樣性;權力使人墮落,詩使其淨化。」.....他的遺作「春來人歡樂,春去人寂寞,來去無人知,但見花開落」,正像一陣從山谷吹來的清風,使人清醒,使人爽朗。



蘇錦坤 他日定君山上路,應作「他日定軍山上路」。
「定軍山」是「八卦山」本名。
虛谷是「陳虛谷」,曾設立「彰化中學和美分校(初中部)」,可謂熱心鄉里教育,出錢出力,令人敬佩。
曾問過幾位和我年紀不相上下的和美出身的大學生,沒人知道虛谷或「陳虛谷」是誰。歷史衰頹如此。







On October 26, 1963, Kennedy gave a compelling address at Amherst College called “On Poetry and National Power,” in which he laid out a vision of American life ...

Robert Frost coupled poetry and power, for he saw poetry as the means of saving power from itself. When power leads men towards arrogance, poetry reminds him of his limitations. When power narrows the areas of man’s concern, poetry reminds him of the richness and diversity of his existence. When power corrupts, poetry cleanses. For art establishes the basic human truth which must serve as the touchstone of our judgment.


“When power leads man towards arrogance, poetry reminds him of his limitations. When power corrupts, poetry cleanses, for art establishes the basic human truths which must serve as a touchstone for our judgment. . . . I look forward to a great future for America – a future in which our country will match its military strength with our moral strength, its wealth with our wisdom, its power with our purpose. I look forward to an America which will not be afraid of grace and beauty. . . . And I look forward to an America which commands respect throughout the world not only for its strength but for its civilization as well.”




*****






默園 陳虛谷 434










默不一言世事人情空多感慨園有佳趣鳥歌蝶舞一任自然


-----











陳虛谷故居


默園,全稱彰化縣和美鎮陳家默園,是陳錫奎舊宅、台灣日治時期文學運動先驅陳虛谷的故居,坐落於彰化縣和美鎮塗厝里和厝路二段585號,興建年代為1928~1929年,屬於改良式巴洛克洋樓式建築。現由其家族約30人共同持有其土地及地上建物。
簡介[編輯]


默園宅屋的樓崁上有陶淵明詩句『悠然見南山』的浮雕,是清末鹿港名書法家蔡壽石的題字,過年時大門口總是貼著這副陳虛谷依古詩改作的對聯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1855366




NEWS.LTN.COM.TW
搶救默園! 將成立「陳虛谷基金會」再募款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18.11 我不喜歡這樣讀短篇小說

【本期專題】禮物邏輯看日治時期的社會建構:以 #陳虛谷 的小說為例/◆利文祺
  閱讀陳虛谷的作品,我看到一個有趣的現象,我認為,或許透過禮物邏輯能夠解析文本道理,理解日治時期的社會運行,並為日治時期的文學和研究注入新想法。
_____
【內文摘錄】
★陳虛谷生平
★禮物邏輯和社會建構
★〈他發財了〉:宴請中的權力展現
★〈放炮〉:修正社會建構中的錯誤
★〈榮歸〉:台人自我強化社會建構
★〈無處伸冤〉:默許社會建構中的錯誤
★結論:沒有人是例外
  陳虛谷本名陳滿盈,1896年生,後過繼給地主陳錫奎撫養。他18歲奉父母之言與鹿港大家丁琴英結婚,婚後有感妻子生於書香世家,為了能夠匹配,發憤向學,並於1920年時入明治大學。此時東京以林獻堂為主的「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正在展開。
  1923年1月的第三次東京請願,陳虛谷的演講並備受矚目,他自言:「因為這一場的演說,我的存在才被認識了」。同年六月,參與台灣文化協會辦理的文化演講。他的足跡走遍各地,題目五花八門,多和生活有關。我們可說,從此他和文化運動有了半生的牽連。
  1923年12月發生「治警事件」(編按:全稱「治安警察法違反檢舉事件」,台灣總督府依此法,大規模檢舉議會設置請願團體成員。),陳虛谷走避中國,寫下〈將之大陸有感〉,並言:「即今時局艱難甚,珍重青年要自尊」,表達政局動盪及感慰朋友之情。1930年8月,與賴和等人同聘為《台灣新民報》學藝部客員。但後來幾年,他不再續任,自言染了「鼻的蓄膿症」,而又慢性胃病,妻子又病著,無法勝任。
  1941年日軍偷襲珍珠港,同日賴和入獄,幾日後陳虛谷女兒丁韻仙也因反日思想入獄,她因頑強的個性,在獄中吃了不少苦。有趣的是,賴和對丁韻仙相當關心,卻沒意識到其為陳虛谷之女。韻仙之事也殃及了丁家與陳家,陳虛谷受好友和女兒入獄的打擊,和女兒帶來的家庭風波,這些讓陳虛谷由積極抗日轉向田園歸隱(吳叔馨 2008:34)。
  1944年,日本在戰中已逐漸衰敗,他就任於美恆生信用販賣購買利用組合的組合長,這是他唯一有固定工作並朝九晚五的時期,但兩年後辭去職務。1945年日本投降,陳虛谷之後寫下〈光復喜賦〉,表達他回歸中國的渴望:「投降勸告竟成真,草木雖秋亦似春;不信倭奴猶倔強,那堪吾族久沉淪。也知好戰非天意,早識爭雄讓美人;還我本來真面目,轟轟烈烈漢精神。」。。。
///
節錄自《文訊》十一月號 p.92-99
穿越時光見到你4──以書寫,穿行一片蒼涼
利文祺 (Wenchi Li)│禮物邏輯看日治時期的社會建構──以陳虛谷的小說為例

林莊生著《懷樹又懷人》《回憶台灣的長遠路程:林莊生文集》

$
0
0


Jordan Wen新增了 3 張相片


台中中央書局和早期的重要人物我的姨丈莊垂勝先生,右下表哥林莊生後來在加拿大渥太華工作退休,寫了幾本有關外公家族在霧峰吳厝桩的人與事。

一個海外臺灣知識分子的現實關照—林莊生致葉榮鐘信函初探 (1961~1976〉,收入廖振富《以文學發聲》台北:玉山社,2017

2015.1.27
昨天清晨打開電郵信箱,很震驚收到林莊生先生的夫人郭女士來信,告知林先生已於24日在渥太華去世的噩耗,內容如下:

廖振富教授:
林莊生於 Jan. 14,2015 中風,急送醫院。不幸於 Jan 23,2015 安息了。
在醫院時他要我告知您他中風的消息,因這對他來說是非常重要。可是我還沒來得及回家電郵給您,他就安息了。
我們雖然極悲哀,但也很感謝他能在兩個兒女及太太隨守在旁下、安然地離開人間。以下是他要我記下的話,一字不漏地轉達給您:
“Jan. 16, 2015我中風,講話困難,右手右腳沒有能動,不能自由跟您聯絡。我的著作能受您認可,對我來說是莫大的高興與貢獻。我能把重要的文件(轉交給您)實在非常高興,希望能讓後代人利用。有您這麼好的傳達人我能將一生的工作傳達下代,使我能高興與安心離世。因此非常感謝,希望您能再發展下去。”

匆忙間,我回信如下:

林太太:
一大早收到您通知的噩耗,非常震驚難過!想必您跟孩子都極度哀傷,您仍須為處理後事忙碌,務必請千萬保重身體。
很抱歉!最近因為忙於學生畢業論文指導與口試,又必須完成《台中文學史》專書的修訂,疏於聯絡。原想近日應寫信問候您們,並校訂去年10月在府上進行林先生訪談的文字稿,還有我請人翻譯的林先生的日文信,一起寄給林先生過目。沒想到時間耽擱,林先生突然就離開人間了。而學期末雜事太多,一時無法分身飛往加拿大,到林先生靈前弔唁致哀,非常遺憾,也請見諒。
回想我個人與林先生及您的結緣,深感人間因緣的奇妙,我非常慶幸去年前往府上叨擾,能有機會親炙您們夫婦,並與您們夫妻暢談,說「受益良多」還不足以形容我的感激之情。很感激林先生對我如此信賴,我會牢記林先生的遺志,繼續更深入研究他的著作與相關資料,這些都是臺灣文化的寶藏,我一定不會辜負他的期待。
匆匆先致上慰問之意,您與兒女正在哀傷之中,若有任何需要,煩請不要客氣,盡量吩咐。不知林先生何時舉行告別式?我希望能在同一時間,在故鄉臺灣遙寄對林先生的感激與哀悼之忱。謹此。
廖振富敬上   2015年1月26日

林太太隨後回信如下:

廖振富教授:
莊生如能看到您的電郵該會多麼高興啊!他極珍愛與您交談,只可惜他已用完他的時間了。我萬分感謝他能遇見廖教授,這確實是他一生中一筆寶貴的財富。 他吩咐得特別清楚,不要替他舉行告別式,我們會尊行他的遺言。但我知道他會萬分感動您想在那麼遙遠的故鄉台灣寄表哀悼之忱。

林先生特別跟家人交代不要辦告別式,他低調踏實的個性與特殊風骨,真是始終如一,令人感佩不已。學期末雜事纏身,但林先生的去世,讓我感嘆老成凋謝之餘,更感謝他的知遇之恩。既慶幸去年10月專程到加拿大對他進行深入訪談,又感慨時不我予,沒有機會繼續跟他暢談,以挖掘更多寶貴的記憶。然而,他希望我的期許,我將牢記在心,不敢或忘。


廖振富

珍惜最後五分鐘──敬悼林莊生先生

(刊於《文訊》第353期,2015年3月號)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R030045268 本期文訊目錄


去年10月由同事汪俊彥老師陪同,我們兩人專程前往渥太華拜訪林莊生先生,並應林先生懇切的邀請,借住他家數日,接受他們夫妻熱情接待,也因此更方便進行多次深入訪談。除了錄音、錄影的正式訪談,我們還在餐廳、客廳、書房,不分清晨、午後、深夜,輕鬆自在隨興閒談,彼此都非常愉快。

林莊生的父親莊垂勝是近代台灣著名文化人,活躍於日治時期政治與文化運動場域,譬如1920年代台灣文化協會的宣傳活動,他以擅長演講著稱,被美稱為「莊鐵嘴」,1927年由他發起倡設中央書局,作為推廣文化的據點。1931年與賴和、葉榮鐘等人共同創辦《南音》雜誌,戰後1946年曾短暫被委派為臺中圖書館館長,大力推展他的文化理想。不料1947年二二八事件爆發,他受牽連而入獄一星期,雖經人營救而倖免於難,但從此對政治灰心失望,退隱於霧峰萬斗六的山居,1962年去世。

林莊生出生於1930年2月,是莊垂勝的長子(林莊生從母姓)。1943年就讀台中一中,1945年8月二次大戰結束,學校教的「國語」,從日文轉變為北京話,重頭學習全新的語言。1952年他從省立農學院(中興大學)農藝系畢業,曾在彰化銀行任職8年,但因戒嚴時代的精神苦悶,1961年赴美留學,1967年獲得威斯康辛大學農學博士學位,隨後任職於加拿大農業部,直到1995年退休為止長達27年。他在台灣的成長與教育的背景,跨越日治末期到戰後初期,以迄50年代的白色恐怖階段。他熟悉台語、日語、英語,國語反而不太熟練。因此這次林先生跟我談話,不論閒聊或訪談都以台語進行,偶而穿插少數英文、日文詞彙,這是相當特殊的經驗,也讓我倍感親切。而年輕同事汪俊彥老師則努力用他不太「輪轉」的台語加入閒談,雖常有「笑點」,卻誠意十足。另外,看他們夫妻互動的情景十分有趣,林夫人照顧有病在身的林先生,在很多細節上都無微不至,當我們喝著咖啡,吃著豐盛又多樣化的早餐時,林先生的早餐卻永遠是一大盤生菜沙拉,而他似乎也甘之如飴。

在林先生府上作客期間,他還特別作東,安排與我定居渥太華的台灣前輩餐敘,他們都是早年出國留學的知識菁英,多半在加拿大政府部門工作或大學任教數十年,目前都已退休,卻仍相當關心家鄉台灣的現況。其中蕭欣仰、游惠貞夫婦抽空帶我們去魁北克加蒂諾公園(theGatineau park)賞楓踏青,劉德雄、卓純惠夫婦開了兩小時車程,帶我們逛美加邊境著名的景點Thousand islands與別具風情的小鎮,台灣前輩殷切的熱情,與加拿大壯美的風景,同樣讓人難以忘懷。

某日上午,在他溫馨雅致的書房裡進行訪談時,我看著他安穩坐在書桌前,被滿滿的三面書牆包圍(其中以台灣文史著作數量最多),窗外庭院裡,一棵銀杏樹沐浴在陽光中,樹葉閃爍著澄黃色的光芒,草地上鋪滿落葉。這時他的新書《回憶臺灣的長遠路程》剛出版不久,我在台灣已承他贈書並事先拜讀。他雖已高齡84歲,卻依舊思路清晰,談吐不俗,每天坐擁書城,持續不斷閱讀、思考、寫作,使我不由得對他發出真心的敬佩與讚嘆:「您的精神真是不簡單!」。

「我是在珍惜最後五分鐘!」當時林先生面露微笑,以古雅的台語輕鬆回應我。這聽來輕鬆的一句話,當下使我心中一震。不料回到台灣才三個月,1月26日一大早,突然收到林夫人來信告知林先生辭世的噩耗,林太太信上告訴我:「他極珍愛與您交談,只可惜他已用完他的時間了。」回想起來,「珍惜最後五分鐘」的譬喻,確實是他晚年生活與心境的最佳寫照。雖然在猝然不及間他已經用完了「最後五分鐘」,但他當時說話的神情,卻深深烙印在我腦海裡。真希望日後當自己生命接近終點時刻,也能像他一樣優遊書海、寫作不輟而怡然自得,從而無憾告別此生。

關於林莊生先生的著作,我最早的閱讀經驗,可上溯到1992年博士論文撰寫期間,當時他的力作《懷樹又懷人:我的父親莊垂勝,他的朋友以及那個時代》剛出版,這本書在知識背景與精神層面,都帶給我個人極大的啟發與鼓舞。當年讀過這本書,曾在書後空白處寫下簡短感言:「1993年8月28日,閱畢全書一遍,對日據時期台灣文化界先賢之事跡、風範,興起無窮探索之志。」先前,我在施懿琳、鍾美芳兩人合編的《台中縣文學發展史田野調查報告書》中,看到鍾美芳利用林莊生返台機會,對他進行專訪的內容與照片,對其照片散發的儒雅又自信的神采,留下深刻印象。1999~2009年,他又連續出版《一個海外台灣人的心思》、《兩個海外台灣人的閒情心思》、《站在台灣文學的邊緣》三書,我都抱持高度興趣陸續閱讀,從而對台灣上一世代文化人的精神世界,以及他們與對時代的感懷反思,有更深刻的體會。

我與林莊生先生的正式結緣,則始於2010年4月,他在加拿大看到我參與撰寫的《新編霧峰鄉誌》(2009年10月出版),曾對上述三本著作加以介紹而引為知音,因此託人寄贈他新出版的《站在台灣文學的邊緣》一書,進而透過電子信與筆者聯繫。這段因緣,正印證了唐君毅先生所言:「在遙遠的地方,一切的虔誠終將相遇。」(語出唐君毅《人生之體驗》)後來他又寄贈絕版多年、重新再版的《懷樹又懷人:我的父親莊垂勝,他的朋友以及那個時代》一書,筆者也回贈論文與專書,維持密切交流。

2013年8月間,林先生將收藏多年的珍貴書信、文物分批寄交我全權處理。莊垂勝、林莊生父子兩代保存的書信數量約兩百餘件,通信對象包括:林獻堂、蔡培火、陳虛谷、葉榮鐘、洪炎秋、朱點人、黃春成、日籍學者岸田秋彥、徐復觀、陳逸雄(陳虛谷之子)等人,其中林獻堂、蔡培火、陳虛谷、葉榮鐘等人是莊垂勝在日治時代政治文化運動的同志與知交,洪炎秋、朱點人、黃春成等人是文學家,其中洪炎秋與莊垂勝年輕時代的鹿港舊友,黃春成是《南音》雜誌發起人,而出身臺北的小說家朱點人在1951年白色恐怖時代遇害,其書信手跡尤其珍貴。日籍學者岸田秋彥是臺北帝國大學熱帶醫學研究所教授,與朱點人交情極深,戰爭時期到霧峰躲避空襲,並透過朱點人介紹與莊垂勝建立珍貴的友誼。戰後岸田返回日本,1950年代起持續與林莊生通信將近40年。當代著名學者徐復觀則是戰後來臺,曾定居臺中多年,經由蔡培火居間介紹,與莊垂勝結為莫逆之交。林莊生在1961年出國留學後,與葉榮鐘、徐復觀、洪炎秋、岸田秋彥等父執輩保持數十年的通信,延續兩代的情誼,十分少見。

上述人物都是20世紀臺灣重要文化人,書信涵蓋時間跨越日治末期到1980年代,內容廣泛涉及政治、文化、歷史與社會,而林莊生與父執輩的對話,更可看出兩代間的思想傳承與演變軌跡。對瞭解臺灣近現代知識份子的思想與心靈世界而言,這些書信可說是一種兼具私密性、可親性而無可取代的特殊文本。除書信之外,其他文物還包括莊垂勝詩稿《徒然吟草》手稿本三種、葉榮鐘在《自立晚報》連載之「台灣民族運動史」完整剪報,以及相關人物照片等。我因為獲得前輩如此信賴而倍感振奮,更深感責任重大。

林先生將這批珍貴資料寄交給我時,曾表明除了提供給我個人研究參考,並希望捐贈給中興大學圖書館收藏。但幾經考量,基於史料典藏的專業設備需求,與研究者參考的方便性,我認為國立臺灣文學館的收藏條件應該勝於中興大學圖書館。2014年8月,終於說服林先生同意,將這批資料全數捐贈給國立臺灣文學館,目前已納入該館永久典藏。

2013年1月起,我與楊翠教授受台中市文化局委託,共同執行「台中文學史」編纂計畫,工作內容包括作家及其家屬之專訪、文學資料之蒐集整理(配合未來「台中文學館」展示需要)等,林莊生自然成為我規劃中的訪談人選之一,而他寄給我的書信文物,不但成為這次工作的最大收穫,其個人專訪更具備多方面價值,意義深遠。然而迫於工作時限,我當時採取書面訪談方式,在7~8月間以電子信往來進行,全文經雙方整理確認,以〈林莊生先生訪談錄〉為題,發表於《台灣風物》63卷3期(2013年9月)。文中,我者曾提出以下分析:

綜合觀察林莊生的著作,貫串其中的主要精神,厥有二端:一是其筆下洋溢著對台灣歷史文化的深情,與如何保存、傳承,進而發揚台灣文化的熱切期待,二是對當代台灣文化與政治發展的關心與見識,顯然來自眷戀故鄉家園,屢屢不忘回眸母土的反哺之心。而其筆鋒展現的自信直率,卻又不失寬宏謙遜的特殊風格,可說極具個人文字魅力。作為日治時期出生,卻在戰後台灣動盪年代成長,並奠定知識養成基礎而長期旅居異國的一代,他站在新舊世代傳承的樞紐位置,逐一打開封存已久的記憶寶庫,鑒往知來,其心靈世界的深邃與廣闊,值得加以挖掘理解。

這段簡短的閱讀心得,似乎讓林先生相當感動,於是將它收入2014年8月出版的《回憶臺灣的長遠路程》書中,認為「句句擊中他的心肝」。這是我個人閱讀其著作的真實感受,並非刻意讚美之詞。

去年2月,他寄給我一篇長文〈追憶1947年的環島之行〉,內容描述二二八事件當年,暑假期間他陪父親莊垂勝北上開會,又轉赴花蓮處理事情,接著到高雄會見彭明敏之父彭清靠的經過,反映當時的台灣社會狀況與二二八的集體傷痛,是非常珍貴的第一手見證,正是我所言「他站在新舊世代傳承的樞紐位置,逐一打開封存已久的記憶寶庫」的具體成果。我讀後深覺該文兼具文學與歷史價值,立即轉介給封德屏社長,隨後刊登在2014年5月號的《文訊》雜誌,而這篇文章也成為他最後的遺作。

大約2012年起,他曾多次表達希望我能到加拿大渥太華與他當面晤談。由於教學研究工作忙碌,一直等到去年10月機緣成熟,才終於成行。我原本計畫今年再度前往拜訪,進行第二次訪談。誰知他竟在我措手不及的此刻,用完了「最後五分鐘」,這次當面暢談竟已成為絕響。林夫人1月26日給我的信如此寫到:

廖振富教授:

林莊生於 Jan. 14, 2015 中風,急送醫院。不幸於Jan 23, 2015 安息了。
在醫院時他要我告知您他中風的消息,因這對他來說是非常重要。可是我還沒來得及回家電郵給您,他就安息了。
我們雖然極悲哀,但也很感謝他能在兩個兒女及太太隨守在旁下、安然地離開人間。以下是他要我記下的話,一字不漏地轉達給您:
“Jan. 16, 2015 我中風,講話困難,右手右腳沒有能動,不能自由跟您聯絡。我的著作能受您認可,對我來說是莫大的高興。我能把重要的文件(轉交給您)實在非常高興,希望能讓後代人利用。有您這麼好的傳達人我能將一生的工作傳達下代,使我能高興與安心離世。因此非常感謝,希望您能再發展下去。”
這段臨終遺言,背後傳達的是期待台灣在地文化生生不息的傳承意識,何其莊重而剴切。我不由得回想起,2013年8月他將珍貴的書信資料寄給我時,曾這樣寫著:「文化這種東西有點像四百公尺的『接棒比賽』,需要一代接一代,而能發揚光大才能有生命力。現在我把這個『棒』交給您了,加油吧!」受到這位值得尊敬的台灣前輩如此鄭重託付,細思他對我個人的知遇之恩,此生應該可以無惑的在這條路上,持續堅定的走下去,直到盡頭。
林先生,謝謝您!您交給我的棒子,我會勇敢傳下去。(2015/2/5修訂稿)


Hanching Chung很有緣份,我寫林先生的再版書剛好滿一年,而錦坤兄去年年底給我的信之留言,竟然有林先生的"您好,我是林荘生,我最近出版新書,您或許有興趣一讀,再請您留意。
2014年10月8日"http://yifertw.blogspot.tw/2013/12/blog-post_23.html


台語與佛典: 林莊生:《懷樹又懷人》
 廖振富樓上前輩您好、我是中興大學廖振富 您的部落格文章是我10月上旬到加拿大拜訪林莊生先生時 點閱給他看的 我同時告知他如何留言 謹在此向您致意
Hanching Chung謝謝廖振富先生,文章是我朋友蘇錦坤先生的--你們和林先生的文字緣,真是我去年送出4本書的最大報酬。再次拜謝。
:原來如此 感謝分享 蘇先生是彰化人 可能是家學背景 所以對中部文化人感受特深
HC:廖先生。沒錯。我買書主要是紀念臺中中央書局的許多美好回憶。譬如說1971忍痛花約160元買本未央歌--當時理科原文盜版每本50元;高中時代許多數理書,可惜當年沒追問50年代的書......
: 中央書局代表臺中的一段輝煌的歷史 莊垂勝先生是書局的主要推動者 我這次去加拿大特別也請教林先生關於中央書局的點滴 原來您也曾在書局裡獲得很多養分
HC:我的西洋美術啟蒙一定是中央二樓的日文書部。許多大型的藝術家專集。我第一次在那兒看到羅丹的Kiss都會臉紅.....廖先生,請代向林莊生先生問好。我喜歡他說的加拿大的故事:你可以用一株樹紀念某親友,但不能立碑等等。晚安。
 我也非常喜歡這個故事 還有書名隱含的深意 這次去 特別請林先生帶我去看那棵樹 並拍照紀念 這張照片是林先生在大樹下的留影
晚安

廖振富的相片。



 

回憶台灣的長遠路程:林莊生文集

內容簡介

  我一九六一年離開台灣。經二十六年的北美生活,一九八七年解嚴後再度回到故鄉。故鄉的山河仍然青翠,但舊日的熟人已走了大半,頓時心中湧出一股強烈的願望,想記錄過去的回憶。

  回到加拿大後,陸續完成《懷樹又懷人》、《一個海外台灣人的心思》、《兩個海外台灣人的閒情心思》、《站在台灣文學的邊緣》幾部作品。這次再度選出十篇近年的文章集結成書,寫台灣的近代歷史發展、回憶影響我一生的母親與長輩、談海外的生活與好友,也述說我對台灣未來的一點想法。總的來說,這本書想表達一個海外台灣人對故鄉的無限思念。

特別推薦

  ◎本書作者為日治末期曾參與文化協會、戰後經歷二二八事件的鹿港名士莊垂勝先生之子,從小生長在這種環境下的作者,即使是家常的回憶文字,都是理解台灣近代發展史的寶貴資料。

  ◎從本書論述日治後期台灣政治運動的發展、介紹《民俗台灣》的重要性,即可看出作者雖以農學為專門,卻也具有歷史家的敏銳觀察、分析能力。

  ◎書中也回憶對作者旅居海外影響極大的親友,讀來溫情,也反應台灣人在戰後努力爭出一片天的豪情。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林莊生


  1930年出生於台中縣霧峯鄉,經台中附小、台中一中,1953年畢業於省立台中農學院(現在的國立中興大學)。1963年獲得Montana State College的農藝碩士,1967年獲得威斯康辛大學(University of Wisconsin)的農藝博士。隨即移民加拿大,在聯邦政府農業部擔任生物統計方面的研究工作,發表過43篇科學論文,1995年退休。現從事於寫作。著有:

  《懷樹又懷人》自立報系,1992年(本書獲得該年新聞局優良圖書推薦金鼎獎)。
  《一個海外台灣人的心思》望春風,1999年。
  《兩個海外台灣人的閒情心思》前衛,2000年。
  《站在台灣文學的邊緣》台灣文學資料館,2009年。
  《新版懷樹又懷人》台灣文學資料館,2012年。

目錄

前言/思台灣,也憶往事

第一部 思台灣
日治時代台灣的政治運動
洪元煌的政治生涯
張漢裕教授的信和《蔡培火全集》
在國外看台灣——林莊生先生訪談錄 訪談者:廖振富

第二部 憶往事
從兩張漫畫談起世風與時代
知遇之恩——記李毓濱姑丈
美國的吳厝庄
整理債務與母親的訪美
讀者的反應和我的回思
追憶一九四七年的環島之行

附錄
附錄一/談日本高中作文比賽的特選作
附錄二/《民俗台灣》與金關丈夫——五十年後的讀感

前言

思台灣,也憶往事
            

  我一九六一年離開台灣。經二十六年的北美生活,一九八七年解嚴後再度回到故鄉,遭遇到唐代詩人賀知章同樣的窘境: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故鄉的山河仍然青翠,但舊日的熟人已走了大半,像日本童話中之浦島太郎,頓時感到隔世之感。心中湧出一股強烈的願望,想記錄過去的回憶。回到渥太華後即時開始動手,於一九九二年完成《懷樹又懷人》。此書得到該年度新聞局的金鼎獎。這個社會認可,大大地加強了我繼續寫作之心。一九九五年從聯邦政府農業部退休後,便以此為生活之中心,打算今後用這種方式來跟國內的同胞對話。可是這個意圖從開始就碰到難題,主要的原因是我想傳送的信息和國內報社的需要不太一致,屢遭退稿,成為名符其實的「退稿專家」,舉兩件較特殊的經驗為例:

  第一是我在一九九六年四月號的日本《文藝春秋》,看到一九九五年度「文の甲子園」得獎作的發表,這是日本全國高中學生的作文比賽,得獎者是沖繩首里高等學校(等於我國高中)二年級金城幸小姐的〈不能忘的盛餐〉。此次選定有兩個極不尋常的地方:第一此文是六個選考委員一致推蔫,表示此文較其他作品有極突出的成就。 第二其中有兩位認為此文是「文の甲子園」創辦以來最傑出的作品,並促將來的應募者應把它作為文範。我讀了金城之文也大為感動,覺得應讓台灣的學生知道日本中學生的作文傾向,因此把此文翻成中文,並以「日本高中作文比賽的特選作」的標題(參見本書附錄一)投給《自由時報》。該報副刊編輯來信說對該文之內容他們是有興趣,但因原作是外國人,要我附上原出版社之同意書。因此我就向《文藝春秋》社申請翻譯此文。對方回信說:「不行」,他們的翻譯權只賣給出版社,不賣給私人。這一來我即沒法交代,因此再向《文藝春秋》陳情說這是此地新聞社之規定,並告訴他們我的目的是要介紹此文給台灣的學生。他們聽了頗同情,經內部之協商後允我翻譯,但要我覆約幾項義務,我回答說都沒有問題。我將此意轉達《自由時報》後,他們大概認為太複雜了,告訴我說他們是以政治、經濟為主的報紙,而此文是較屬文學與教育性質,只好割愛。於是我又轉向南部的某新聞投稿,該報副刊編輯來信說該刊的篇幅有限,而該文太長無法採用,又遭拒絕。於是我改變策略,投稿黨國的《中央日報》副刊,意外地這次卻被接受了。副刊編輯來信說:要等某系列的連載刊完後馬上登我的,過了幾天果然收到該報一九九七年六月十九日的副刊一頁。一看我的文章被剪成兩篇:一是金城的〈難忘的盛餐〉的中譯,二是金文以外的我的文章的總合,並給於新題目〈擺脫「劃一化」,突出「感受力」——從日本高中作文比賽的特選作談起〉。對《中央日報》把此文剪為兩篇並無異議。但對第二篇的篇名感到與文意不十分鍥合。因此特將投稿原文載於「附錄一」以資比較。

  第二個例子是我用了很多時間寫的一篇相當長的論文〈《民俗台灣》與金關丈夫——五十年後的讀感〉(參見本書附錄二)。一九九〇年代回台時在《自立晚報》書店中看到一部《民俗台灣》的全套翻印(三大本),這是戰前在台灣發行,以收集和研究台灣民俗為宗旨的月刊雜誌,是日治末期台灣社會極重要的文獻,共有四十三期。我把它買下來帶回加拿大。不但從頭到尾仔細地看過好幾次,並統計投稿二篇以上的作者名單。其中投稿數最高的前十名如下表1。

  這十位投稿者大部分是台灣人而是代表當時的知識份子。其中戴炎輝(法律)、楊雲萍(歷史)、陳紹馨 (社會學)戰後均成為台大教授。要注意的是畢業農業學校,擔任地方政府書記的黃連發。他受到金關的指導,發表了不少民俗的論文,是受金關極器重的人。有一年金關回去日本見到民俗學的大師柳田國雄,他便問柳田,能不能介紹一位斯學之專家,柳田推薦金關的同事池田,金關回答說池田還不夠:這種人非培養台灣人學者不可。然後說:他們最近發現了一個人材,頗能照他們的指導寫論文,當然是指黃連發。可惜黃氏罹上肺病,不久就逝世了。金關大為傷心,寫了一文表達痛失弟子的哀傷,值得珍惜。此集中尤其可貴的是:金關召集的林茂生和台北帝大三位同事的座談會記錄,討論該雜誌是否應修正編輯方針或停刊(從這份報告可以測定當時日本政府對言論自由之尺度)。從座談會後之表現看來,雜誌並沒有修改方針,堅持到停刊為止。在戰爭末期日本政府對台灣人的控制已達最高峰的時代,金關所抱持的包容而寬大的人道精神,深深地打動了我。

  根據上述發現,我寫成〈《民俗台灣》與金關丈夫——五十年後的讀感〉一文(附錄二),自認為一篇有學術價值的論文,投稿給當時相當有名的文學雜誌。但等了一年半,毫無消息。為瞭解該刊的編輯方針,我買來幾本該刊來看,始知投錯了刊物。因為這位新編輯把着重點放在雜誌的編排和寫真,而內容即放在二二八遭難人士之故事,難怪我的文章一直被擱置在箱底了。於是我把稿子要回來,經朋友之推薦,改投《台灣風物》。主編張炎憲先生即時來信表示接受,隨即發表在該刊第四十五卷第一期。

  我因出國太早,對國內的出版狀況毫無認識,投稿常用try and error(試行錯誤)的方式進行,結果浪費了很多時日。這種狀況後來漸漸改善了。最初是一九九三年接到鄭炯明先生主持的《文學台灣》的贈閱,得知有本土文學的雜誌。其本土性很適合我的口味,但該雜誌是偏重小說和詩文,不是我關心所在。繼之,二〇〇一年張良澤先生創辦《台灣文學評論》,此雜誌是側重non fiction,恰好是我的專行。不但如此,他還送來一張堂而皇之的聘書,請我當該刊撰稿委員。我跟張先生素無認識,不過被他官函的引誘,欣然應命。雖然我沒有執行審查之任,卻全力寫自己的文章交卷。剛好他有一位能幹的助理編輯戴嘉玲小姐,她頗偏愛我的文章,每次投稿都給我「帝展無監查」的優待(案:戰前日本的帝國美術展覽會之規定,入選二次以上之作家,不必再受審)。因此,我的文章不再被退稿了。如果寫的是論文,我就寄給《台灣風物》;如果是雜文,我就交給《文學台灣》或《台灣文學評論》,不必再為投稿奔走傷神了。

  那麼從前被退了的文章我怎麼處理呢?簡單地說,我用「廢物利用」(戰前的慣用語,同於當今的recycle〔回收〕)之方式。我們渥太華的台灣同鄉會出版一種無定期的《加都台訊》,是手寫、自印的一種community letter(參見圖1),被退回的稿我都送到這裡去「發表」,而且用「一鴨兩吃」之方式,一九九九年出版的《一個海外台灣人的心思》(望春風文庫),就是把這些退稿加上幾篇新作完成的。在本書之第九篇說過,我出版之書都不賣座,獨有此書二千本都賣完了,真是「天公疼人」之謂也。

  這次再度捲土重來,希望繼續發揮「人」的精神,為台灣留下更多的史料。本書除了附錄兩篇曾經發表過的舊文外,正文共收錄十篇文章,都是二○一一年以來我在台灣所發表的近作。前四篇匯集成第一部「思台灣」,內容是側重政治面,談台灣近代史和人物:首先以〈日治時代台灣的政治運動〉一篇,回顧台灣政治運動的發展史,瞭解台灣在外來政權的殖民統治下,領導階層是如何與統治者進行互動。〈洪元煌的政治生涯〉介紹橫跨清領、日治及國民黨三個時代的中部士紳洪元煌,他的一生相當多彩。可以說他像個「御用紳士」,但從另一種角度看,卻又像民族鬪士。〈張漢裕教授的信和《蔡培火全集》〉是回顧我與蔡培火先生的女婿張漢裕教授間的書信來往,得於認識他學者之風格。第四篇〈在國外看台灣〉是去(二○一三)年接受廖振富教授的訪談正文,內容主要是介紹我在加拿大的經歷與生活,加上我對現在台灣的看法。

  第二部「憶往事」收錄六篇文章,雜談個人的往事:〈從兩張漫畫談起世風與時代〉由報紙上看到的兩則漫畫,報告台僑融化於當地社會之狀況,並申論加拿大政治領首旳風範,與二十一世紀的新時代領導人應當具有的特質。〈知遇之恩——記李毓濱姑丈〉、〈美國的吳厝庄〉、〈整理債務與母親的訪美〉三篇,是回憶在我海外生活的過程中,對我影響極大的親人與摯友。〈讀者的反應和我的回思〉是自一九九二年出版第一本專著《懷樹又懷人》後,二十多年來所收到的讀者迴響中,最值得與讀者分享的六篇,對「如何看書」這個問題來說,可以提供不少的啟發和參考。最後一篇〈追憶一九四七年的環島之行〉是一九四七年二二八事件爆發後不久,隨家父莊垂勝先生進行環島旅行的回憶,除了是一篇個人遊記外,或也可算是讓後人理解二二八事件後,台灣社會的一般情況。總的來說,這本書想表達海外台灣人之心思。供國內讀者參考。

胡慧玲-林莊生: 1992年舊信

http://blog.roodo.com/michaelcarolina/archives/25846040.html

  莊垂勝-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將書名Google一下有更多資訊. 包括:懷樹又懷人- 台灣大百科全書Encyclopedia of Taiwan

 以及
 【台灣文學評論】十一卷一期
一本穿越歷史時空的經典──《新版 懷樹又懷人》校對雜感 /曹永洋

  時間真快,1992年由自立報系出版的林莊生著《懷樹又懷人》,今由真理大學台灣文學資料館刊行新版。這本出版後同年獲新聞局金鼎獎的好書,竟已弱冠成年,20年間只售出1400本。我和作者在千禧年春有一面之雅,可是和他見面之前我們通過信,讀過這本書,而且知道其尊翁和我的恩師徐復觀教授交往很深,所以初晤時仍覺好像是熟諳已久的兄長。

  校對這本書時,再度喚醒並清楚看出作者的經營與用心,正如作者副標題點明這是寫「父親莊垂勝他的朋友及那個時代」。第一部〈父親與我〉,由父親的身世、作者的成長、求學、出國到父親病逝。第二部〈父親的朋友〉,包括9位登上舞台的朱石峰、洪炎秋、許文葵、黃春成、陳滿盈、徐復觀、葉榮鐘、蔡培火、林獻堂,加上日本人岸田秋彥共計10人。因為作者的本行是「農藝」學,二次大戰結束,他是受過8年日本教育的15歲少年,31歲出國,6年後取得威斯康辛大學農學博士,作者能自如運用的語言有日語、中文與英文。第一次閱讀林莊生這本著作時,對這位當時定居加拿大渥太華已近30年的作者,能寫這樣優遊從容,極有風格的文體,真的感到嘖嘖稱奇。不過等讀者看到作者的尊翁和出現在萬斗六「大同農園」代表中部那個時代的知識分子,其學養、器識、操守、人格和堅持的信念與原則,就如同撥開雲霧,了然於心。


****我11月6日去郵局劃撥買5本  16日晨收到包裝仔細的新版《懷樹又懷人》. 此版有"人名索引"和"後記"等都很不錯.
 附索引的優點很多. 譬如說我查神田喜一郎 他的《陳維英先生太谷巢聯集》序言是很寶貴的----
"任教台北帝國大學時期的神田喜一郎之研究"…………………張寶三 323
神田喜一郎先生傳【張寶三撰述 】是否談及此師生情誼? 待查

〈人間自若皆有情〉2018;董橋 [著]《白描》2004 / 《小風景 》2003 : 雷驤著作:木刻版畫黑美人《人間自若》傅月庵編 (2015)

$
0
0
我們老輩習慣香港的書之設計:當然董橋的文章和食是比較集中 
董橋 [著]《白描》2004 /  《小風景 》2003  2003.6.2~2001.11.1 
272 頁 胡適錄貫酸齋《清江引 》 (寫給充和、漢思; 1987.4 充和送黃衣裳)

小風景:知識分子幫甚麼閑! | 蘋果日報| 要聞港聞| 20030122


narcoleptic desperation    董橋 《小風景 》 末篇2001.11.1 

narcolepsy
The term narcolepsy derives from the French word narcolepsie created by the French physician Jean-Baptiste-Édouard Gélineau by combining the Greek νάρκη (narkē, "numbness" or "stupor"),[4][5] and λῆψις (lepsis), "attack" or "seizure".發作性嗜睡病(Narcolepsy),又名猝睡症渴睡症,是一種睡眠障礙,與睡眠機制相關的異常。最早是由美國史丹佛大學的附屬醫院發現。


~~~~

雲樹,寧石,蒼草,一對斑馬閑佇河邊飲水,瑩閃著身上天繪般美麗線條,粼悠的時間之河,無所甚悉的殘鏤晴白,遼吟著自由與記憶。

雷驤 木刻版畫黑美人 All Beauty

https://vimeo.com/135434813







昨天看【愛悅讀】庫存片 才知道有雷驤著作傅月庵編的【人間自若】

一個卓越作家的背後,必有一位創意橫溢的編者,正如雷驤說的:「傅月庵選的沒有一 ... 而【愛悅讀】的觀眾還能跟著雷驤走訪老北投,體驗文人眼中與筆下的「北投趖」!
         【愛悅讀】20160119 - 人間自若 - 雷驤、傅月庵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snyEuU4DZA

這套書限量印 2888 套 每套編號 附雷驤版畫【人與馬】卡片 寫著

我的繪畫與寫作
始於察知一己生命的侷限
作品只有當與讀者相遇
才是實質意義上之「完成

我對北投有些感情  所以在某書店看到編號586的 就笑納之
 (書中夾有前一位主人二張摃龜之威力彩)


~~~~~~~




● 趖    走走停停
suō  ㄙㄨㄛˉ  
 ◎ 走;移动:“豆蔻花间~晚日。”   
 雷驤 著作【人間自若】傅月庵 編 臺北:掃葉 2015


北投



一個卓越作家的背後,必有一位創意橫溢的編者,正如雷驤說的:「傅月庵選的沒有一 ... 而【愛悅讀】的觀眾還能跟著雷驤走訪老北投,體驗文人眼中與筆下的「北投趖」!


【愛悅讀】20160119 - 人間自若 - 雷驤、傅月庵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snyEuU4DZA


● 趖    走走停停
suō  ㄙㄨㄛˉ  
 ◎ 走;移动:“豆蔻花间~晚日。”   
****



傅月庵──和駱以軍
6 小時



第22屆臺北文化獎【推廣講座】:〈人間自若皆有情〉
時間:11月17日(六)15:00-16:00
地點:紀州庵文學森林-新館2F(臺北市同安街 107 號)

與談人:駱以軍、傅月庵
嘉賓:雷驤老師、Amy師母
 
活動免費,報名參加可獲精美小禮一份!
 
報名網址:
https://www.accupass.com/event/1810190431213076153590
圖像裡可能有室內
圖像裡可能有1 人、戶外

永恆的 11月13日:《永恆的日記──每一天的音樂》

$
0
0
A Musical Book of Days《永恆的日記──每一天的音樂》
好書 有趣、引人深思....

永恆的 11月13日

1843年

Dom Sébastien
Opera by Gaetano Donizetti
Image result for dom sebastian opera
Dom Sébastien, Roi de Portugal is a French grand opera in five acts by Gaetano Donizetti. The libretto was written by Eugène Scribe, based on Paul Foucher's play Don Sébastien de Portugal which premiered ... Wikipedia
First performanceNovember 13, 1843
人問Donizetti,您的哪部歌劇最出色? 答:「這怎樣說呢?父親總會偏愛跛腳的孩子,而我有那麼多......。」
-----
1868年



Gioachino Rossini  在巴黎過世
Italian composer
Gioachino Antonio Rossini was an Italian composer who wrote 39 operas as well as some sacred music, songs, chamber music, and piano pieces. He was a precocious composer of operas, and he made his debut at age 18 with La cambiale di matrimonio. Wikipedia
BornFebruary 29, 1792, Pesaro, Italy
DiedNovember 13, 1868, Passy, Paris, France
SpouseOlympe Pélissier (m. 1846–1868), Isabella Colbran (m. 1822–1845)

"什麼令我不朽?你知道什麼能流芳百世?
William Tell 第三幕
Otello 第二幕   及





------
1916年



有不少小毛病,以11月13日為例,

Frederick Septimus Kelly DSC (29 May 1881 – 13 November 1916) was an Australian and British musician and composer and a rower who competed in the 1908 Summer Olympics. He was killed in action during the First World War.[1]
https://en.wikipedia.org/wiki/Frederick_Septimus_Kelly
該書人名寫成Septimus Kelly,好像沒根據。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KeCkfRf9HM



Frederick Septimus Kelly - Elegy for strings in Memoriam Rupert Brooke - St. George 



-----
1940年   整整一代(美國)兒童受到古典音樂的洗禮。

2016年6月15日 星期三


電影《幻想曲》 "Fantasia" 1940



 電影《幻想曲》 "Fantasia" 1940
Disney's Fantasia (1940) English HQ with subtitles FULL FIL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kBotKGCoxU  有英文字幕,聲音太小

Disney's Fantasia (1940) HD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7gLlIv4ito  
無英文字幕,聲音/影像都"很好"


趙元任1975年元旦寫給朋友的第四封《綠信》(FOURTH GREEN LETTER ) ,第182條:
182.  The movie "Fantasia" is such a good concert of well-known pieces that after seeing it first in Naking and then several times in America, I will still see it comes to town.
電影史中的評語:http://hcbooks.blogspot.tw/2016/06/blog-post_0.html




1936 年 12 月 31 日,華特的 "第二個女兒莎倫·梅·迪士尼(Sharon Mae Disney)出生(實際為迪士尼 ... 1940年 11 月 13 日推出世界上第一部使用立體音響的電影幻想曲》。
November 11
  • Disney completes work on Fantas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Fantasia_(1940_film)
幻想曲》(英語:Fantasia)是華特迪士尼公司1940年拍攝的一部音樂動畫片,這部影片主要由七部古典音樂組成,演奏者是費城交響樂團,指揮是列奧波爾德·斯托科夫斯基。配合音樂的動畫的內容有些是抽象性的圖像,有些則是故事性的。影片中某些部分還用了斯托科夫斯基和交響樂團的現場演奏實際畫面。迪姆斯·泰勒在影片中擔任主講人。

評論[編輯]

這部影片獲得兩項奧斯卡金像獎
  • 華特·迪士尼等為他們創立《幻想曲》而為電影錄音所作出的傑出貢獻。
  • 列奧波爾德·斯托科夫斯基和他的助手們為他們對《幻想曲》中的音樂所作出的獨特的貢獻,由此他們擴展了電影作為一種娛樂和藝術的範圍。
至今為止對評論界這部影片的評價不同。許多評論家讚賞這部影片,尤其其中的動畫。這部影片被美國國家影片登記選為值得保存的影片之一。
其它的評論比較反面,尤其批評它「媚俗」,尤其貝多芬的那一段被批評得特別厲害。
古典音樂愛好者尤其批評對原作的裁截,尤其貝多芬的音樂被裁截得最厲害。依果·斯特拉文斯基是電影中所使用的音樂的唯一一位在生的作曲家,他對對《春之祭》的裁截非常憤慨。
在北美洲這部電影常常被用來做兒童對古典音樂的啟蒙。尤其恐龍的一段特別受小觀眾的青睞。有些擁有該電影的影音產品的父母會吃驚地發現他們的孩子會哼斯特拉文斯基的音樂。

新版[編輯]

迪士尼本來希望《幻想曲》可以不斷推陳出新,最好每年出一集新的,但這後來被證明太昂貴了。他想在新的版本中將一些場面以新的音樂和動畫代替,使新的版本既讓人感到熟悉,又有些新的東西。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和巨大的投資使得迪士尼未能在他生前完成這個計劃。
1999年12月31日開始上映的《幻想曲2000》終於實現了他的計劃。《幻想曲2000》使用了原版中魔術師的學徒一段,其它段落都是全新的。

---
1948年
Arnold 攻擊Thomas,詳細解說參考固友彭懷棟翻譯註解的《浮士德博士》........



The Doctor Faustus Dossier: Arnold Schoenberg, Thomas Mann, and ...




Excelsior!再見,斯坦·李

AMY CHANG CHIEN
“Excelsior!”是“漫威之父”斯坦·李為人熟知的口頭禪,意為“精益求精”。 1960年代,李開始使用這個詞作為其連載漫畫的結語。這個詞也是充滿啟發意義的人生格言。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Excelsior, a Latin word often translated as "ever upward" or "still higher", may refer to:






by ER Schoenberg - ‎Related articles
The Doctor Faustus Dossier Arnold Schoenberg, Thomas Mann, and Their Contemporaries, 1930-1951. ... Arnold Schoenberg and Thomas Mann, two towering figures of twentieth-century music and literature, both found refuge in the German-exile community in Los Angeles during the Nazi era.
Arnold Schoenberg and Thomas Mann, two towering figures of twentieth-century music and literature, both found refuge in the German-exile community in Los ...

*****
Robert Louis Balfour Stevenson was a British novelist, poet, essayist, and travel writer. His most famous works are Treasure Island, Kidnapped, Strange Case of Dr Jekyll and Mr Hyde, and A Child's Garden of Verses. Wikipedia
DiedDecember 3, 1894, Vailima, Samoa
SpouseFanny Stevenson (m. 1880–1894)


Don't judge each day by the harvest you reap but by the seeds that you plant.
I travel not to go anywhere, but to go. I travel for travel's sake. The great affair is to move.
There are no foreign lands. It is the traveler only who is foreign.

"Them that die will be the lucky ones!"
–from TREASURE ISLAND (1883) by Robert Louis Stevenson
Perhaps the greatest of all adventure stories for boys and girls, Treasure Island began, a brave boy who finds himself among pirates, and of the sinister pirate-cook Long John Silver holds children as entranced today as it did a century ago. It has appeared with illustrations by many leading artists, but none so apt as Peake’s–first published in 1949 and out of print until now. READ an excerpt here: vhttps://www.penguinrandomhouse.com/books/173202/treasure-island-by-robert-louis-stevenson/

楊周翰 《十七世紀英國文學》

$
0
0


楊周翰 《十七世紀英國文學》胡 適 《白話文學史》慧皎 《高僧傳》



楊周翰  《十七世紀英國文學》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
此書索引中的中文作者都很有意思:曹操、班固、陳寅恪、陳沆、賀鑄、胡適、淮南子、黃庭堅、金克木、金聖嘆、老子、李必恆、劉大白、劉歆、林紓、陸游、陸贄、墨子、潘岳、錢鍾書、屈原、詩經、世說新語、史記、沈德潛、蘇東坡、孫楚、陶潛、王世禎、溫源寧、文心雕龍、文選、徐霞客、荀勖、揚雄、揚載、元稹、張岱、昭明文選、莊子。 (HC:第5頁上有一人未納入)


p.132:
Donne's Sermons By L. P. Smith, OUP 146, xvi~xvii. "第二版補":中國也有類似情況。

胡 適 - 1986 - ‎Fiction
胡 適 第十章佛放的翻譯文學(下)一八九至如八關初夕,旋繞周行,煙蓋停氛,燈帷靖燿,四眾專心,又指緘默,


爾時導師則擎爐慷慨。含吐抑揚辯出不窮言應無盡。談無常則令心形戰慄。語地獄則使怖淚交零。徵昔因則如見往業。覈當果則已示來報。談怡樂則情抱暢悅。敘哀慼則灑淚含酸。於是闔眾傾心舉堂惻愴。五體輸席碎首陳哀。各各彈指人人唱佛。
高僧傳卷第十三(興福經師導師)



爾時導師則擎爐慷慨含吐抑揚辯出不窮言應無盡。談無常則令心形戰慄。語地獄則使怖淚交零。徵昔因則如見往業。覈當果則已示來報。談怡樂則情抱暢悅。敘哀慼則 ...

沈清松 1949~2018: 從利瑪竇到海德格:跨文化脈絡下的中西哲學互動

$
0
0

 沈清松 1949~2018
沈清松

  臺灣雲林人,輔仁大學學士、碩士,比利時魯汶大學哲學博士、哲學碩士、國家發展研究碩士。曾任政治大學哲學系教授兼系主任。當選十大傑出青年。2002年起擔任加拿大多倫多大學中華思想與文化講座教授至今。曾任巴黎大學客座研究員、維也納大學客座教授(三次)、魯汶大學與萊頓大學講座教授。曾任國際中國哲學會(ISCP)一任會長與兩任執行長,中國哲學會兩任理事長,目前是國際哲學與價值研究協會(Council for Reseach in Values and Philosophy, Washington DC)副董事長。近作有

《台灣精神與文化發展》(臺灣商務,2001)、《對比、外推與交談》(五南,2002)、《大學理念與外推精神》(五南,2004)、《對他老的慷慨》(香港中文大學,2004)、跨文化哲學與宗教(五南,2012)。晚近主編著作:Wisdom in China and the West (RVP, 2004), Confucian Ethics in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RVP, 2008), Inter-Culturality and Philosophic Discourse (Cambridge Scholars, 2013), Philosophy of Classical Confucianism (Springer, 2013)
沈清松,台灣雲林人,1949年生。主要著作有《現代哲學論衡》《解除世界的魔咒——科技對文化的衝擊與展望》《為現代文化把脈》等。
輔仁大學哲學學士(1971)、哲學碩士(1975),比利時魯汶大學哲學碩士(1977)、國家發展研究碩士(1979)、哲學博士(1980)。曾任政治大學哲學系教授、主任、研究所所長,巴黎大學高等社會科學院客座研究員,魯汶大學Verbiest講座教授,維也納大學科學哲學研究所客座教授、心理學研究所客座教授,中國哲學會理事,國際哲學與價值研究委員會委員,漢學研究中心指導委員,國際中國哲學會會長。主要著作有《現代哲學論衡》《解除世界的魔咒——科技對文化的衝擊與展望》《為現代文化把脈》《物理之後——形上學的發展》《科技、人文價值與後現代》 《人我交融——自我成熟與入際關係》《傳統的再生》《追尋人生的意義——自我、社會與價值觀》《呂格爾》《台灣精神與文化發展》等書,以及中、英、法、德文學術論文百餘篇。





追尋人生的意義:自我.社會與價值觀 / 清松著。臺北市:臺灣書店出版,民85[1996]。






沈清松 教授的這本書可當閒書看,有不少珠璣話語之引用,如【易經】等。
也引畫作:或許:


Forest of Fontainebleau
1834
http://www.nga.gov/content/ngaweb/Collection/art-object-page.46584.html


有些一廂情願處。

譬如說,轉引馬克思談中國的話(華東師範,2016 ,頁200) ,與英譯本有些出入:
“Chinese Socialism,” continues Marx, “bears much the same relation to European Socialism as Chinese philosophy does to Hegelian philosophy. It is, in any case, an intriguing fact that the oldest and the most unshakable empire in the world has in eight years by the cannon-balls of the English bourgeoisie been brought to the eve of a social revolution which will certainly have the most important .results for civilisation. When our European reactionaries in their immediately coming flight across Asia finally come up against the Great Wall of China, who knows whether they will not find on the gates which lead to the home of ancient reaction and ancient conservatism the inscription, ‘Chinese Republic – liberty, equality, fraternity’.” (Literary Remains, vol.3, pages 444-5.)---https://www.marxists.org/archive/riazanov/1926/xx/china.htm

David Riazanov

Karl Marx on China

(1926)






從利瑪竇到海德格:跨文化脈絡下的中西哲學互動
作者: 沈清松
出版社:台灣商務 2014/ 華東師範,2016



 司馬遷《史記》載老子晚年見周之衰,西去而後出關,說明老子道家開宗祖師爺老子向異域開放,強調道和聖人的慷慨,走向多元他者。

  跨文化哲學──哲學出自文化、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哲學、不同的文化傳統應透過相互外推,豐富彼此。

  從跨文化的向度,歷覽西方文藝復興以降,西方哲學與中國哲學的跨文化互動;瞭解基督徒哲學家和中國哲學家彼此之間的交流。

  在哲學外推的歷史中,本書侃侃而談中、西方哲學家如何彼此對話,超越主體哲學與狹隘理性的困境:

  明朝時,第一位被系統引進中國的西方思想家是亞里斯多德。

  利瑪竇:中國其實就是一個世界,中國不僅是一個王國。

  .耶穌會士認為像亞里斯多德這樣一位大哲,也有像中國蘇秦「髮懸樑,錐刺股」的精神,他睡覺時手持一顆銅球,下面放一個銅鑼;當他睡覺時,手一鬆,銅球掉落到銅鑼上,敲出鑼響,於是他就醒來了,繼續用功。

  .利瑪竇嚮往先秦儒家對天的敬仰,他穿著儒服,從壓抑的德行觀來推解「克己復禮」之意。因為在文藝復興時期,由於才從中世紀的禁錮中獲得解放,因此「人欲橫流」。人要親近天主,就必須克制肉體慾望,陶成美德。

  .被時人稱為「西來孔子」的艾儒略說:在傳統中國哲學裡有各種名詞來說靈魂,他一方面習取了中國的人性論,並透過天主教及其對亞里斯多德《靈魂論》的詮釋,把人的靈魂與人的精神本性等同,而以此來和中國哲學溝通。之所以翻譯亞理斯多德,是為了讓東海聖人(孔子)與西海聖人(亞里斯多德)的思想相逢。

  文藝復興時,第一位被譯介到歐洲的中國哲人是孔子和其倫理智慧。到清朝,法國皇帝路易十四派名數學家白晉到中國來為康熙服務,教學並研究數學和《易經》。

  .耶穌會士介紹、翻譯的經典,主要都是環繞著《四書》、《五經》,認為其中對人整體理性的重視甚至超過西方;所介紹的聖者,主要是孔子。對於先秦儒家所訂下的人文典範最為推崇。

  .萊布尼茲:我認為這是個天定獨特的計畫,今天人類的文明與改良必須集中在我們這塊大陸的兩端,也就是歐洲和中國。中國是東方的明珠,就如同我們歐洲是另一端的明珠一般。

本書特色

  ★十六世紀明末時,中國的思想與學術在一場驚天動地的典範轉變後,中西方哲人逐漸進行「跨文化哲學」的對話。

  ★中、西方彼此的思想家不斷進行交談,面對西潮,「明季四公子」方以智結交湯若望、畢方濟,又讓自己兒子與波蘭人穆尼閣學習數學。這是一種尊重外邦人差異性的智慧。

  ★傳教士羅明堅抱持著傳教的熱忱與文明的慷慨抵華,利瑪竇因而說「朋友宛自我的另外一半」(《交友論》),平等友善地「相互豐富」彼此的文化內涵。

  ★從利瑪竇到海德格,這兩位西方哲人的心靈映照出不同的東方世界,藉由西方哲學家的眼光,重新認識印象中的中國思想。

  利瑪竇:「中國的領導者是一個具有哲人王素質的皇帝,他公正、智慧、仁慈;中國的君主是在一些哲學家的輔佐下,維持他的統治的。孔子開創的儒家道德傳統哲學,是中國社會政治文化生活的準則,個人以其修身,統治者以其治國。」

  海德格將《老子》第十五章之「孰能濁而靜之徐清」、「孰能安而動之徐生」當作對聯掛在他的書房,藉以思考他心中「光與暗」論證、屬於古希臘哲學的傳統。

名人推薦

  劉千美教授(多倫多大學東亞系教授) 專文導讀



第一講 引言--1
一 從比較哲學轉向跨文化哲學--1
二 「中」與「西」--7
三 「西」概念的歷史形成與前現代的中、西互動--16
四 西方近代性的興起及其定性--25
五 利瑪竇來華開啟西學東漸的背景與釐清--34
六 從文化殖民到平等交流--37

第二講 中西互譯運動的開端:亞里斯多德著作的譯介與改寫--47
一 亞里斯多德:首位系統引進中國的西方大哲--48
二 耶穌會士選擇亞里斯多德的原因--51
三 明末中譯的亞里斯多德作品--57
四 近代中國哲學史不容忽視的大事--59
五 利瑪竇等人引進西學的貢獻與檢討--62

第三講 西學中譯選樣解析:從耶穌會士譯述亞里斯多德《靈魂論》到中國士人夏大常的《性說》--89
一 艾儒略的《性學觕述》--91
二 畢方濟的《靈言蠡勺》--104
三中國士人夏大常的《性說》--112

第四講 中國經典西譯與西方近代哲學家的回應:理性主義者與啟蒙運動的初興--120
一 初期在華耶穌會士譯述中國典籍入歐--120
二 西方近代哲學對中國訊息的回應--129
三 理性主義者笛卡兒:入境隨俗與慷慨待人--132
四 馬勒布朗雪:孔子也在神內看見--136
五 基督徒哲學家和中國哲學家的對話--141
六 對於中國哲學的六點評述及其與朱熹哲學的比較和檢討--147
七 關於《和中國哲學家的對話》的小結--156
八 德國理性主義者萊布尼茲對中國的了解與嚮往--159
九 吳爾夫與西歐啟蒙運動的初興--172

第五講 清初中國士人的回應與初融中西的嘗試--178
一 清代漢、滿皆有融接中西的學者--178
二 形而上學的視野--181
三 人性論--185
四 實踐論--187
五 夏大常的中國宗教詮釋--195
六 靈肉二元與顏元、戴震的身體哲學之修正--211

第六講 批判中國哲學:黑格爾與馬克思--217
一 從讚頌到批判--217
二 近代哲學集大成者黑格爾眼中的中國哲學--219
三 馬克思:堅持道德原則的半野蠻人將興起中華共和國--238
四 結語--243

第七講 欲近還遠:馬丁‧ 布柏與馬丁‧海德格--247
一 馬丁‧ 布伯:莊子故事與道之教--248
二 海德格與老子--261
三 濁與清--265
四 光與暗--270
五 本真與他異(外地風光)--276
六 有與無--281
七 科技與藝術的鬥爭--290
八 道與路--293

第八講 結語--303

中西人名引得--317


  「用說話來寫書?」當汪琪教授和我提起這個主意時,我難免有點狐疑。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我習於在稿紙和電腦上寫作,現在若只是動口不動手,不知如何是好。尤其想到,文本與說話性質不同,應如何結合成書?然而,稍一動念,我就想到莊子〈大宗師〉曾說,「副墨之子聞之於洛誦之孫」,意思是說書寫的產物根源於口說。於是乎,我就接受了汪教授的提議,開始了這樣一個只動口、不動手的寫作試驗。

  在我二○一一年七月和二○一一年十二月兩次返台期間,由汪教授安排政大博士生劉育兆到我住處,由我口述,由育兆錄音,然後鍵入,再由我修潤而成。於是,完成了這本口述的哲學書。應該謙虛地說,這只是一本探討自西方文藝復興以降,西方哲學與中國哲學的跨文化互動而已。而這一點,當然也有先行者如在東方的利瑪竇及其他耶穌會士,還有在西方的馬勒布郎雪、萊布尼茲和吳爾夫,尤其是萊布尼茲,他更是一位跨文化哲學大家。當然,此外也有限於當時的世界觀,如亞理斯多德、黑格爾等人所未曾想到的跨文化向度。甚至也有時代已至,然仍故步自封的海德格及其後的德希達、呂格爾等人,他們仍以希臘為唯一的哲學傳統。

  所以,我的構想大體上是從跨文化哲學的觀點,紹介並評價耶穌會士如何引入亞理斯多德學說入中國,又如何介紹孔子與四書五經子進入西歐,以及雙方此後在思想上、哲學上的互動與演進。內容大概是這樣子:

  第一講是引言,分別處理「中」與「西」概念的歷史形成,與西方近代性興起之前的中、西互動,以及西方近代性的定性,和利瑪竇來華的歷史背景,並凸顯出利瑪竇設法擺脫西方文化殖民觀點,轉向友善平等交流的方向。

  第二講,討論中西互譯運動,是以亞里斯多德發其端緒。本文將在耶穌會的教育章程中找到依據,並指出亞理斯多德在當時西學與中學脈絡中的地位,來評價亞里斯多德著作的譯介與改寫。本章並且要從科學、道德、乃至宗教層面,分別評述利瑪竇等人所引西學入中與中學入歐的貢獻。

  第三講,將分別以亞里斯多德的靈魂論為例,分析西學中譯過程中的改寫與翻譯。本文所選的,包含艾儒略的《性學觕述》,以及一般認為是亞里斯多德《靈魂論》中譯的畢方濟《靈言蠡勺》,最後並選接受西學,又綜合中國哲學人性論的中國士人夏大常的《性說》,來論其影響與發展軌跡。

  第四講,將討論中國經典西譯與西方近代哲學家的回應。由於經驗主義缺乏對其他文化的平等興趣,本章注要集中於理性主義者,從笛卡兒開始,到馬勒布朗雪的《一個基督徒哲學家與一位中國哲學家的對話》,到萊布尼茲和吳爾夫與西歐啟蒙運動的初興。

  第五講,將集中討論清初中國士人對西學的回應與初融中西的嘗試。一方面選一位漢人士人夏大常,另一方面選一最早進入天主教的滿族親王德沛,看他們表現在形而上、人性論以及實踐論的中西初融的狀況。此外,並且舉夏大常為例,分析其中國宗教學的論述。

  第六講開始從歐洲人對中國的讚頌,返回以歐洲為主體對中國進行批判性的閱讀。主要討論黑格爾與馬克思。黑格爾對中國哲學的看法,表現在「道」、《易經》的思想和語法,乃至其對歷史哲學和中國宗教的論斷。關於馬克思,其哲學思想較少涉及中國,但他對於鴉片戰爭的中國遭遇甚表同情,甚至以之為堅持道德原則的半野蠻人,並以之終將興起自由、平等、博愛的中華共和國。

  第七講已進入二十世紀,我將舉馬丁‧布柏與馬丁‧海德格為例,來說明中西哲學互動在二十世紀的新境。這兩位馬丁,一位主張「 我與你」,願意學習中國的「 道之教」,比較強調我標題所言「欲近」的部分。另一位,雖曾試圖了解並意譯部分《老子》文本,引起中國學界興奮喝采,然而,探到底他還是主張只有希臘一脈的哲學,而且他用自己的思想強解並利用老子。

  第八講是結語。在此,我想針對跨文化哲學再做些探討,除了檢討德希達和呂格爾兩人仍以古希臘以降的西方哲學為唯一的哲學傳統,間或也對中國哲學做一些自省。跨文化哲學有一個假定,就是哲學是出自於文化;也因此不同的文化會有不同的哲學,或至少各個文化皆有能力發展出自己特色的哲學,也因此沒有哪一個傳統的哲學可以霸占哲學論壇;相反的,不同的文化傳統皆應明說自己的哲學,並透過相互外推,以便達到相互豐富。

  以上是本書的梗概。本書的撰寫,我一方面感受到口語的好處,例如說,比較自由,論述起來較不受限制;也比較能順應聽眾,語法較為淺顯易懂。不過,另方面,實際的執行的情形仍然遠不如理想。口語總不如書寫那般周到,或因限於記憶,或因限於資料的運用,總難免有掛一漏萬的情形。加上我講的題材,並非記錄者所學或所長,所以難免在記錄時會有所差錯,以致必須費力修正。總之,最後的結果,希望口語的優長都能保留,而那些困難之處,終究都能克服了。

  讀者可以看到,我在這本用口寫出來的書中,或許受到「 從利瑪竇到海德格」書名的影響,利瑪竇和海德格兩部分較多,中間略微縮小,看似像個啞鈴一般。不過,中間的部分其他人討論的也比較多。至於我的重點則是放在跨文化視野,並且從此一角度來評價他們。我的目的是要在他們身上看出某種跨文化精神,以便劣者加以拋棄,優者加以保存和發揚,可以日後妥善進入全球化跨文化的時代。

Waiting for the Dawn : a Plan for the Prince (1993)《明夷待訪錄》; Five women who loved love 《好色五人女》 by Ihara Saikaku 井原 西鶴,Translated by Wm. Theodore de Bary, with a background essay by Richard Lane and the 17th-century illustrations by Yoshida Hambei

$
0
0

  • Waiting for the Dawn : a Plan for the Prince (1993)
Waiting for the Dawn: A Plan for the Prince : Huang Tsung-Hsi's Ming-I-Tai-Fang Lu,

語言:英文,ISBN:9780231080972,作者:De Bary, William Theodore, ...

《明夷待訪錄》,為體現明末清初黃宗羲(1610年-1695年)民主、民本思想的重要著作。著於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成書於康熙元年(1662年)。
「明夷」出自《周易》卦名:「箕子之明夷」,據《周易正義》云:「日入地中,明夷之象施之於人事,闇主在上,明臣在下,不敢顯其明志,亦明夷之義也」。所謂「明夷」指在黎明前的昏暗,「待訪」,指等待明君來訪,全名的意思是黎明前等待明君來訪的備忘錄
註:此處的「黎明前」有聖明之世之前的意思,故明夷待訪有「在亂世中等待明君來訪」之意。


黃宗羲(1610年-1695年),字太沖,號梨洲,世稱南雷先生梨洲先生浙江餘姚縣(今浙江省寧波餘姚市)人。經學家史學家思想家地理學家、天文曆算學家、教育家。黃宗羲與顧炎武王夫之並稱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或明末清初三大儒);與弟黃宗炎黃宗會號稱浙東三黃;與顧炎武方以智王夫之朱舜水並稱為「明末清初五大師」。黃宗羲亦有「中國思想啟蒙之父」之譽。

狄培理(William Theodore de Bary, 1919-2017)
1686年(貞享3年)2月刊。作者の記載はなく、江戸時代には西鶴作と明記したものは一つもないが、明治以降西鶴作品として扱われている。

此書有漢譯本

Five women who loved love / by Ihara Saikaku. Translated by Wm. Theodore de Bary, with a background essay by Richard Lane and the 17th-century illustrations by Yoshida Hambei
Ihara, Saikaku, 1642-1693Ihara Saikaku (井原 西鶴, 1642 – September 9, 1693) 


川端康成的《山之音》《成瀬巳喜男的電影》The Cinema of Naruse Mikio《山之音(日語:山の音)》《日本電影大師》流れる, Nagareru

$
0
0




243 閱讀川端康成『山之音』小說與電影之心得 2018 Sept. 漢清講堂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beMJHQbWyQ



小說通常無索引,然而註解的頁數等,多少可幫忙。

圖像裡可能有2 個人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留言

Hanching Chung 林文月書名《千載難逢竟逢》可能是佛書之語的改寫,參考川端康成的《山之音》的引用:《卒都婆小町》(そとばこまち):
管理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讀吳鳴教授的這則,可以簡談《山之音》中的喝茶。
書中的茶,有粗茶和玉露 (而這是同學過世的奠儀之回禮)。喝玉露茶的水,取自自家庭院的井 (其描述,多少有點象徵作用)。





京都綠茶,彷若俳句
  
  
  友人阿姊來訪,贈我京都祥玉園玉露綠茶。
  和風式茶葉包裝,外袋為布紋紙,單頁摺如方勝。內袋膠膜紙黏合,想係為密封茶葉故。用剪刀小心剪開內袋,以茶則取些許茶葉,外觀青綠,淺焙或未焙,有類龍井、雀舌,茶葉刀裁,而非龍井如戟之一槍兩旗。因不曾喝過,以烘焙度判斷,茶近全生,用景德影青蓋碗沖泡,殆取法梅家塢龍井。
  
  取日前到烏來提回之山泉水,注入京都鐵瓶燒滾,注水溫蓋碗,後倒入銀壺茶海溫壺。投茶入碗,以目視之,未秤重量。搖碗醒茶,聞得淡雅茶香。注水即出,茶湯注銀壺,以天茶星泥紫砂杯飲之。
  
  茶味香甘滑潤,清雅至極,京都風士,小雪細細,彷若俳句。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 《山之音》有主角同學猛拔白髮的強迫症,至死方休。這是一種"恐老" (當時約60歲,初老時)強迫症,描寫得有點恐怖......




**

《山之音》小說、電影中的"能面"之表現,當然以小說/文字為勝,因為它可以將主角信吾的春夢等結合;小說中文字的力量多,信吾也可將其藏起來......。有趣的對比是辦公室的ㄇ助理戴,貨者尤家中的媳婦菊子戴,"意思"差很大......




















****
電影《山之音》中改寫小說的情境和男女說法。最大/明顯的是電影末公公與媳婦在新宿御苑中的故鄉啟示力強的對話,在原著中則一筆帶過。

Image result for 山の音


另外,關於某字敬語 ("日本人很重視用詞的階級性,分梳“敬辭”非常嚴格")的討論,小說是父子在通勤火車上之間,而電影改成公公與媳婦在晚餐上。


Image result for 山の音


****
成瀬巳喜男的電影:女性與日本現代性(簡體書)-(加)羅素- 三民網路書店
www.sanmin.com.tw › 美術藝術 › 影視藝術
《成瀨巳喜男的電影:女性與日本現代性》講述了作為最多產、最受尊敬的日本導演之一,成瀨巳喜男(1905-1969)在1930年至1967年間,拍出了89部電影。成瀨是一位片廠導演,以不超支和按時完成電影拍攝而聞名。在他漫長的電影生涯裡,他執導了 ...

成瀬巳喜男 - Wikipedia
https://ja.wikipedia.org/wiki/成瀬巳喜男








成瀬 巳喜男(なるせ みきお、1905年8月20日 - 1969年7月2日)は、東京府(現東京都)四谷出身の映画監督。 目次. 1 経歴; 2 作風; 3 評価; 4 監督作品 .... 特に『秋立ちぬ』は、主人公に成瀬本人の幼少時代が重ねられているという意味でも、貴重な作品である。 .... 1935年, 乙女ごころ三人姉妹, PCL, 成瀬巳喜男, 細川ちか子、堤真佐子、梅園竜子、林千歳、松本千里、三條正子、松本 ... 1940年, 旅役者, 東宝, 成瀬巳喜男(原作・宇井無愁), 藤原鶏太、柳谷寛、高勢実乗、清川荘司、御橋公、深見泰三、中村是好、山根 ...



十大電影片單:
黑澤明《七武士》、小津安二郎《晚春》、溝口健二《元祿忠臣藏》、木下惠介《卡門還鄉》、市川崑《細雪》、
成瀨巳喜男《女人踏上樓梯時》、今村昌平《日本昆蟲記》、小林正樹《切腹》、山田洋次《兒子》、新藤兼人《午後的遺書》(十大導演代表作)


Jump to navigationJump to search
When a Woman Ascends the Stairs
When a Woman Ascends the Stairs.jpg
Japanese film poster
Directed byMikio Naruse
Produced byRyūzō Kikushima
Written byRyūzō Kikushima
StarringHideko Takamine
Masayuki Mori
Daisuke Katō
Music byToshiro Mayuzumi
CinematographyMasao Tamai
Edited byEiji Ooi
Distributed byToho
Release date
  • 5 January 1960 (Japan)
  • 25 June 1963 (U.S.)
Running time
111 min
CountryJapan
LanguageJapanese
When a Woman Ascends the Stairs (女が階段を上る時 Onna ga kaidan o agaru toki) is a 1960 Japanese drama film directed by Mikio Naruse.[1][2]

女人步上樓梯時





中譯者說看過成瀬 巳喜男(なるせ みきお、1905年8月20日 - 1969年7月2日)的67部電影......。我發現它的索引從缺,所以也借原文書。打算探討成瀬 巳喜男、Walter Benjamin 和2~3不改自川端康成的小說。

圖像裡可能有1 人、站立



2013年10月31日 星期四

A Tribute to Mikio Naruse. "Au gré du courant" (流れる, Nagareru)





  1. Au gré du courant : le cinéma de Naruse 成瀬 巳喜男 - YouTube

    www.youtube.com/watch?v=uudNdgYhQzA
    Apr 12, 2011 - Uploaded by Nodytsu
    "Au gré du courant" (流れる, Nagareru) est par... ... traversée en musique dans l'univers cinématographique de ...



Courte traversée en musique dans l'univers cinématographique de Mikio Naruse (成瀬 巳喜男). A Tribute to Mikio Naruse. "Au gré du courant" (流れる, Nagareru) est par ailleurs le titre d'un de ses films (1956). Chez Naruse, les scènes de marche occupent une place essentielle et, quelque part, symbolique ("il faut tenter de vivre", comme dit Paul Valéry




Short passage of music in the film world Mikio Naruse (成 瀬 巳 喜 男). A Tribute to MikioNaruse. "Over the course of the current(流れるnagareruis also the title of one of his films (1956). In Narusescenes work and play an essential role somewhere symbolic ("we must try to live", as Paul Valéry said


短文音樂在電影世界成瀨巳喜男(成瀬巳喜男)。成瀨巳喜男​​致敬。 當前”流れるnagareru也是他的電影之一(1956年)的標題。成瀨,幕後工作某處象徵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必須設法生活”,正如保羅·瓦萊裡所說
 
 Mikio Naruse (成瀬 巳喜男 Naruse Mikio?, August 20, 1905 – July 2, 1969) was a Japanese filmmakerscreenwriter, and producer who directed some 89 films spanning the period 1930 (towards the end of the silent period in Japan) to 1967.
Naruse is known for imbuing his films with a bleak and pessimistic outlook. He made primarily shomin-geki (working-class drama) films with female protagonists, portrayed by actresses such as Hideko TakamineKinuyo Tanaka, and Setsuko Hara. Because of his focus on family drama and the intersection of traditional and modern Japanese culture, his films are frequently compared with the works of Yasujirō Ozu. His reputation is just behind Akira KurosawaKenji Mizoguchi, and Ozu in Japan and internationally;[1] his work remains less well known outside Japan than theirs.
Akira Kurosawa called Naruse's style of melodrama, "like a great river with a calm surface and a raging current in its depths".[2]



  • 1951年:《飯》導演:成瀨巳喜男 1951年:《白痴》(導演:黑澤明) 1951年:《麥秋》(導演:小津安二郎) 1953年:《東京物語》(導演:小津安二郎) 1954年:《之音(日語:山の音)》(導演:成瀨巳喜男) 1957年:《東京暮色》(導演:小津安二郎) 1960年:《娘、妻、母》(導演:成瀨巳喜男) 1960年:《秋日和》(導演:小津安二郎)
    8 KB (877 個字) - 2018年4月18日 (三) 19:47
  • 柏谷/編,《川端康成極短篇》,聯經出版公司,1995年。 高慧勤/譯,《雪國》,桂冠圖書公司,1998年。 高慧勤/譯,《古都》,桂冠圖書公司,1998年。 李永熾/譯,《之音》,桂冠圖書公司,2000年。 諾貝爾文學編譯委員會/譯,《川端康成的雪鄉‧千羽鶴》,環華館,2001年。 高慧勤/譯,《雪國》,桂冠圖書公司,2001年。


瀨巳喜男 [錄影資料] : 日本導演經典收藏 = なるせみきお = Mikio Naruse

水木洋子. 成瀨巳喜男. ; 藤本真澄. ; 原節子. ; 山村聰. ; 上原謙.

臺北市 : 龍騰影音多媒體 [2016]


可在 多媒體服務中心  ((VV) 987.83 5337-2 [disc1] )獲得

山之音


山之音 

作者  /  成瀨已喜男

出版社 / 龍騰影音多媒體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 2006/01/25

商品語言 / 日文

級別 / 保護級

定價 / NT$199

售價 / NT$ 199 ※ 特價商品,不再折扣




映画化[編集]

山の音
Yama no oto poster.jpg
監督成瀬巳喜男
脚本水木洋子
製作藤本真澄
出演者原節子山村聡上原謙
音楽斎藤一郎
撮影玉井正夫
編集大井英史
配給東宝
公開日本の旗 1954年1月15日
上映時間95分
製作国日本の旗 日本
言語日本語
テンプレートを表示

信吾役の山村聰と菊子役の原節子
『山の音』(東宝) 95分。モノクロスタンダード
1954年(昭和29年)1月15日封切(一般公開は2月10日[2])。
原作の小説とは異なる結末となっている[3]。なお山村聡と角梨枝子は、後述のドラマ版にも出演する。
昭和29年度のキネマ旬報ベストテンの第6位[49][50]。第1回アジア太平洋映画祭音楽賞、録音賞、男優賞、女優賞。公開時の惹句は、「溢れくる愁いに ひとりきく山の音 愛情のなだれか 女の嗚咽か……」である[51][52]

スタッフ[編集]

キャスト[編集]









山之音 山の音 (1954)




“山的聲音”,主角進而導致Rokyo 的眼睛心靈,通過和日本的戰敗和隨後戰後,是“日本的家在文壇上作為工作很高的評價,表示你帶來了什麼。”旁邊的[1] 也是在川端康成的小說Chohen,而是變成了文學最經常被加冕為工作中的重要代表作[23] [6] 那麼,個別句子的理論和Sakuchu 評論來自各種觀點,如[3]主題
它應該經過“山的聲音”指出,川端康成,“千鶴”是一個很高的評價,<代替這種油這樣的拉伸,小說是劉備和骨架,並從一開始就標的物的特徵,我有舒適,並很快寫IRU>然後[12],<在工作中要寫入Hontau不能是一個,Kakichirashi只有在兩者之間是不行的,都表示擔心,或不將欲哭由凡城世界> [12] 被告知後<通過從失敗的七年,最終穿針引線出全集16卷,要改變現在離槍穿針引線IRU>和[24] 如支持它“ Mizuumi ” “ 睡美人 ”等作品將被發布[5]
三島由紀夫是,提到“聲之山”,以最佳的三個川端自然,然後工作,第一把交椅“麥需要更長的時間Zeigen,它的美麗與琪琪和藝術的完美已經取代眾所周知的事實。”他說,[25] 也以最三國“拱橋”重茬(拱橋,時雨,住吉)是我們的,就是成為“山的聲音”的子宮內工作的2位上市,“先生(川端)是”山通過從拱形橋“的”聲的連作“,對於第一次,經典觸摸到血統,日本文學傳統,其中解釋了差”踩腳[25] 
三島句子有關的功能,“在一個場景中,吾非常害怕聽到<聲音的山>的描述經常新的生產線技術”,“ 古箏聲和突然失效,精神梓弓它被形容為聲音“這樣的破壞”的效果“突然之間,聲音的彈撥琴弦”它悠這樣的東西音樂沒有“句,”產生一種危機,“為[26] “突然句子的調製改為行”以及“混亂的結構和故意重疊的,你要來回抒述故意”的,對死亡的恐懼突然到來襲擊“魔女宅急便”和分析,這是的產生的效果,早期作品(事業的新穎的手掌該技術中,這是從感知),在該“的山聲”的上下文中,“在一個如此複雜的,略帶一個這樣鴉味道它被描述為“ [26]
中村光夫,從英雄“的過渡點伊豆的舞者 ”,“雪國”是作者是“ 青春的象徵”,“ 中年是要代表”,“山的聲音”是,“川端康成的養老圖”已經繪[4] ,“ 家庭生活,戰敗後,日本的一次人生的痛苦,的緒方放掉惡劣的社會條件。”據說有[4]中村,什麼是吾被吸引到喜久子的外觀不僅“ 性生活意外被補齊,如孤獨她的隱忍性格 ”,與吾的心臟寂寞空虛是菊子的同情達到,自己和喜久子是“同一種族與解說,而是因為他們發現,這是一個人的” [4] 吾是,嚴重打壓<閃閃發光的東西出來>是對喜久子,筆者川端在激情的醜陋“ 道德嘗試在世界上保存”,“ 色情昇華一直是有畫”[4]
川昭一佐伯是,“聲音的山”和“敗文學”,“老年即將舉行族長,擊敗了即將到來的故事族長”Datoshi [8] ,“ 作為戰爭小說把它稱為最出色的成就之一”它是[8]在另一方面,最佳川島,即使承認它是不是“一千只紙鶴”之前和之後的工作是一個現實的工作世界,“鑑於(戰爭)淺衝擊,從主旋律約遠,”為[27]工作“,由做出來吾聲山的象徵死亡的預感和Rozan 被假定為部署鬱積性有些主軸仍然嚮往” [28] 
春夫越智,以及川昭一佐伯,抓住了“山的聲音”作為投影戰後的局面,戰後的情況,在“創作過程中逐漸明朗留下戰爭的傷疤筆者眼中的工作如果Kaere不可否認,字呢,“山的聲音”,因為它是尚未被寫入到絕對必須滑過戰爭作品“ [9] 它指出,從上半年到下半年的變化,朝鮮戰爭的影響在收到“晨水”一章後,戰鬥中的批評清晰地表現出了精確的閱讀理解[9]妙語,吾是“綻放兩千多年前的的蓮花 ”(男鹿蓮注重的是事實感興趣的報紙文章),這是連續想起吾該賭注已經在喜久子的生活的想法被提出它被認為是[9]
Kan'niji進一步福恩指出了這個越智的,而這種蓮花的話題也已在Sakuchu兩次提到,其實婭男鹿蓮Sakuchu時間軸,成為報紙文章偏差的時間,川端發現了蓮花的位置,“ 滿洲聚焦於而不是故意寫成了點”,川端和和滿洲里市政府的介入,鑑於附件滿洲,是“滿洲蓮花”,這是創建川端康成,亞中國經典佛教與文化“泥花的”重疊(也同時從污泥,泥不染的良性和清潔花生成),有“火蓮”的形象開發(昇華人間慾望美容)它被認為是[29]而“泥”是,沉浸在戰爭結束後,是“在苦難西瓜病理性的,墜毀的具體戰後日本社會”,它是由修一,兩個蓮花象徵是,與菊子和象徵胎兒在Kinuko Kan'niji的兩女停留討論[29] <蓮花的感興趣吾,播放從失敗的崩潰的現實到的意願>,復甦他解釋說,川端康成的感覺思想落後[29]
剛村松是從一個女人的角度描繪圖圖像的,喜久子是< 童話 <永恆的,如> 男孩接觸>現場哭放的慈童你的臉,如果吾當時慈童面剝離,甚至擁抱了她身上的喜久子,面對“<永恆的童話>是那種憐憫的話,仍然在那裡,渴望應該留在他的心臟。和喜久子還,我不會改變其奇妙的面部表情“ [30],其解釋如下[30]
我兒子的兒媳掌握在Shogo手中。她將永遠接受我父親的願望。但已足夠,只要被接受,他在我的腦海裡,就被迫覺得蔓延的空虛。這不是他要的是喜久子,不僅是“富夏天也,如腰Mahari”女人“Hotsusori和皮膚白皙一點。”但最近明顯是喜久子,是因為菊子戴慈童面。(劇情簡介)這種二元性總能幫助Eggwar先生的女性雕像,並有助於營造獨特的氛圍。該川端康成相反,通過創建略帶女性形象這樣的雙影,來到畫Yokubo是神秘的痴迷潛伏在他們自己的。-  村上剛 “女性的川端文學形象” [30]
該村松和三枝Yasushidaka是,吾盯著菊子你給了慈童面,那天回來後,買飛機,要記住,現在很可能要吻慈童的<小巧玲瓏的嘴唇>表面,納雷<連天DOMO,如果還有的花...>稱為歌謠曲“心靈的佛塔小町 ”通過觸摸偷偷嘀咕說的[30] [31] 在吾有自己的Rokyo 小野小町疊加在年老的時候,通道之後,朝向小町是深草少尉,稱為,< 地上的期望也toiu一方菩提川端朝向Kuruoshiku詞語重疊繼續納莉>就是,慈童表面菊子有暗示指出,它是[30] [31] 
泉長谷川是,在現場的引言部分是喜久子放在慈童面,喜久子是貝母感動的是涉及到客廳有吾有,貝母的氣味來看,<不愉快的女人,那是魚腥味>以吾說,菊子會低著頭臉紅眼瞼也是“調用的慈童表面的思想純潔,平淡的作品在技巧”,所有的混凝土抽象,“女人的身體也抽象一個具體的“與在<永恆男孩>(慈童表面)上,並且是只出現”的新奇的想法的世界“ [11] 從<表面,喜久的光瞳的眼睛後部而且認為,吾和Chigahi無>到IRU盯著吾所想從容的,已經被描述為如下:[11] 
這種夢幻般的想法的純潔與它被逆轉的生活現實之間的微妙接觸移動了Chiko附在Kikuko臉上的臉。移動表面下巴的菊子,兩個肌肉喉嚨後面,由一個三肌肉流下的眼淚,其實也喜久子得救,它也保存吾。“山的聲音”,通過該喜久子的眼淚,顯著尺寸明顯增強。我們必須閱讀Kawabata設計的精細扭曲裝置的氣息,以構成兩條線,三條線從Chidi的臉側流下眼淚。- 長谷川和泉“川端康成的主要作品 - 山的聲音” [11]
信板垣,對島村“雪國” 隧道 “已被封鎖的世界副本和美容鏡片是唯一的”,在公告和栗死亡“的山的聲音”是顧吾“它有“尚未填補,渴望愛情的”可疑燃燒升起“回憶Yoei [6] 在”山的聲音“,而E變成一個英雄作為一個”活生生的人“, Shingo自我克制,“它正在昇華美麗的愛情世界” [6]和板垣,暗<煩人家>唯一的開放<在窗口是>時,喜久子是<和束町光>吾孤獨,吾的繼續盯著<窗口>的“腦子裡一片空白和川端<日本悲傷的古代>,這解釋了它是<意識到日本美容>無限程度,“敏感的”纖巧菊子孤獨“,這是將它敏感說,[6] 
克彥武田是,“山的聲音”的主題,“ 道德生活劃的新途徑和生活的老辦法,其中參考也可見於日本的戰後游移之間的衝突,在人類的誠信良知問題的存在,自由的並試圖表明它是一個工作的含義和“ [32] 吾在最後一章是,聲音起飛的< 天堂現場從聽到聲音>,聖經在用的話所討論[32 ]
富岡幸一郎,吾與菊子現場查找鴿子起飛的<天堂>是,“在瞬間共享聲音啟示貌似”,“從救濟的光”不咬,“<自由>頂點應該穿透天空“是不是在出現”的山聲音“ [33] 山本謙吉” 源氏物語強迫寫“,” Kumokomo正如有一個繞組“,”山“的聲音還寫了選擇,但否認自己曾認為有“看見葉秋”的一章[33] 因此在“川端的現實主義”,這是在“工作的空白結算盯圓環將關閉”不,谷崎潤一郎 “的小雪,在過去的姐妹”是盛開的櫻花看,最後川端康成的情景,如閃爍著耀眼的紅葉在當天的下跌是永遠也抽,連名字妹妹在法律的美麗願景它“只是在盆景秋葉> 微型世界中保持陰影” 我已經解釋過[33]
和富岡是,已經在“山的聲音”前面的三部曲公佈的“拱橋”,“從頹廢和孤獨的底部,與嚮往的世界祈禱”是飯<所以你在哪一個來如果沒有出現那個>的母親在問題Zoka的“ 血統親戚幻象<母親>的超越”,“”,是“佛的身影春分假設”,這一主題的世界同時也由“山聲音”,川端的被感知到處接管< 魔界討論一個> [33] 另外,在寫川端康成,“的山音” 廣島的的原子彈受災地區的震驚的回報,Gyokudo浦上視圖拿到“Kokumofurui雪觀”,他們是在畫盯著, “崩潰的焦慮”是影子畫一個日常的家庭拖動戰爭“山的聲音”,但未按指示悲劇和曠野帶來的衝擊波和轟鳴的原子彈,陰森恐怖的聽吾<山從聲音的地平線相呼應>,出現了“時空扭曲隱藏在日常的背”是有一個“一天到一天的生活模糊墮落和不道德” [33] 在“”山的聲音“的該方面提供了從工作世界<桑坦德>的底部上升,戰後文獻任何其他作家也是那些可能不具有描破,說:“富岡好比[33] 
順子今村是,川端是Tandoku的“源氏物語”在戰爭期間,戰爭結束後,<在狹小的只有我欲哭一些古代日本的悲傷>告訴和<日本風格的舒適和救嗨>和感受,吾是“山的聲音”一章中,<輝煌是已故的妹妹在法律的象徵杉的Dji當你去看看>,同時指出出現的共性返回到“嚮往過去的世界” ,那裡戰後被灌基序湘子的方式,第1章<音山>,吾在最後一章是,菊子還從自己從修一聽到時宣布,這是<自由>作為<天堂>聲音在照應,部署到兩個對比的聲音,和評論,它示出了“的意識吾的變化”的地方所載[16] 然後俳句被認為犯吾的感受就是,“在有痛苦和人類的時間,獲得現實的啟示接近(東方)泰國是一個視圖”,降欲哭留給流香魚的外觀“這是人類繼續漂移的象徵” [16]
而今村,這個“的<聲音的山>聲音和<天堂> 聽力通過開發主題”的,為喜久子揮灑抒情心態慎吾的“堅定的支柱給予”的“審美另一個拓展世界“,如<冷杉的Dji的庫雷尼>的眩光(愛吾的錯覺)的願景,並也鏈接與表達[16] 吾有時,看看他的妹妹後期的鬼魂,” 現實痛苦臨時從的救濟措施“一,” 過去以防萬一,並Utsusemi的妹妹在法律自由飛行“,並回憶,”切斷困難嚮往的菊子的波動的心臟“是的形式,”過去與現實“。而它比作是精美的交響樂[16] 哪裡是真悟,切斷在喜久子的危險現實的關係,自覺地從“真正的人”,以試圖改變放置菊子“美的存在。”到,“在川端試圖昇華唯美愛情的態度賤民”你喜歡什麼就有什麼 進行了討論,並且[16] 
此外今村,以及“原始”與吾,“生死”由戰爭的人的問題的“死亡”的意識,並作為工作的主題深入開展[16] 田邦子是孫子的低空飛行美國軍用飛機吾看到這個數字感到驚訝到的聲音,在接下來的場景, 空襲來的夢想,從那裡轟炸死亡進一步菊子寶寶的外觀的人工流產的<遠Mahashi的殺人奪我想我是中津在>“通過自由聯想的感覺讓”崇高的那種“的意識流”(三島由紀夫被命名為川端康成獨特的方式“突然羅馬“ [34]如已經描繪在),其描述如下[16] 
“ 紅色的碗是用飛機射擊而死於死亡”是戰爭的悲慘表現,它像蛆一樣對待罪惡和骯髒的生活叫吾一個地方,剛想說這是在喜久子的思想是停止,這意味著流產,並在有意識的戰爭在“原始一些死亡的”接觸綁。(正常)此外,Kikiko的行動可以閱讀Kawabe自己的“戰爭與生活”圖式,即使他認為Shuichi兒子的行為是“受傷的士兵”。- Junko Imamura“山的理論”“ 16”
此外,<現在也到了新的戰爭可能IRU過來一個加給我們,以前我們有些人的戰爭,鬼魂在我們的油威力IRU添加一個過了一段>修一的詞並且,離家出走,並在一對夫婦自殺的日本賽艇協會副會長誰已給孫子,成為接近獨立的<日本的日子,提前是作為暗嘆東西。青年學生誰嚇了戰爭的恐怖,如果需要和平,Ganjii如果不抵抗原則,如不徹底沒用。正確的方式是我的相信,以指導,只需要花費過多的一年繼續執行,這種力量是遠遠不夠> 的證明,如插入的,川端康成是結合當時的社會條件的話,它廣泛地涉及到現實的戰爭在美,同時也追求,有“雪國”的地方被視為“工作的深度和重量”,擊敗經驗和川端自我意識的熟人去世成為核<播放>“的山它已成為聲音的“今村工作基序已經描述[16] 
服部哲是,金雅鶴田就是,“鳥屋”一章中嚇唬喜久子的蛇沒有經驗的普通一)的吾男性生殖器,而這就是象徵,在章“蛇蛋”一條小蛇,吾但是這孩子在喜久子在意識首創“反俄狄浦斯什麼討論的”理論[35] 鶴田是弗洛伊德特定的統一聯想抓住了,並且,它並沒有得到很好的閱讀場景指出雖然反駁[36] 小的蛇,並書面上下文,這顯然是孩子的修,一直有趣的,如果不是變得如此也期待在整個工作環境和專題[ 36]
服部,在巴黎故事的情侶修一說的(尋找外遇合作夥伴的相互的愛的時間橫光利一,並能夠說服中間是吾已經闡明了在在“歐洲之旅”),秀一一個作弊的合作夥伴吾同情戰爭遺孀的Kinuko,美軍對方的妓女提到,也有不能也譴責木格連,取慎吾點,也接近修一的事情的機會是喜久子,秀一也而委託喜久子於吾,安心的感受到是慎吾,你是有外遇和[36] 在吾的親情作品中喜久子的中心主題是,修一的婚外情的“有機”解釋他們為什麼交織在一起[36]此外,“悲傷和可愛的女人怨恨”蛇的孩子,沒有經驗的一般是已被表示為具有“菊子威脅同源的詛咒(Kinuko)”,其他川端作品(“蛇”的元素,“蛋“)和太宰治的” 下降提及將被包括在圖像的蛇的數量在相同種甚至“,”日本文化傳統“發現[36] 
森本蚊子是,伊藤主要訂婚的“青睞”的形象從誕生過渡折斷事故去了的川端在存在的川端養女雅子黑田東彥同時考慮繼承跑到經過的流程[ 37] [38] [39] [40] 有沙子的存在下的“山聲音”女兒在法律,菊子的成型,“不可抗拒感情”為川端的沙子,是它生下菊子[39 ]和妹妹在法晚的造型從菊子川端的回憶表弟黑田多摩和存在,川端抬頭一看,在早期的年齡<白拉了手將球Otogahi存儲的美麗> [41],<雖然TEWI記住的淚在白色下巴流>的“拱形橋”部分的和母的[42],<下巴菊子的頸部中的字,Hiyau“的山聲”的線點和它代表一個相當複雜的美容>,場景喜久子哭了慈童面,<到下巴喉嚨,眼淚流>的去描繪共性,雅子仿照“的天賦[43] Koi Tsukiko女士哭泣的哭泣場面指出了這些相似之處[39]
Sachiyo谷口是,是1887年的出生年齡組吾上半年,出生在一個前所未有的日本<上升時代>,雅有個性,是川端它是在經歷失敗的一代言論<繁榮時代> [44] 吾之鄉是< 真宗設置>是在引進的(1940),“農村青年報” [45] 但那些基於,川端康成曾表示,“在當地的愛的力量的利益”它被認為是[46]此外,在Sakuchu 橫光利一在觸摸要出現的“歐遊記”,以及食品吾的雜音,有人類似的表面,川端是在“關於美”(1950年)我想到的橫光已被告知[47]從“山的聲音”衍生的是,橫光利一中(1937年至1946年)“在旅途中的孤獨”中的“東方與西方的文化命題”嘗試,是新的川端似乎認為這是一項試圖開展工作的觀點[46]
馬克·彼得森是“山的聲音”的第二章,他的著作“蟬的翅膀”,這個詞“友好”非常短(約1頁的平裝本)有散發出來七次地方之間在觸摸和,很高興“輕輕”的同時,很好,溫柔,善良,也推出了英語塞登斯蒂克的翻譯表示由好意。彼得森這些“即使”了,似乎病態“的部分看起來像一個健康的小小說的,我真的很高興仍然是傳輸的重量是在這樣優秀的英語翻譯整部小說“這是[48]

電影轉換




导演成濑巳喜男
编剧水木洋子 / 川端康成
主演原节子 / 上原谦 / 山村聪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日本
语言: 日语
上映日期: 1954-01-15(日本)
片长: 96分钟
又名: Sound of the Mountain
IMDb链接: tt0047682

Marcel Proust, Swann's Way,彭淮棟兄推薦我讀此卷

$
0
0
Marcel Proust 分享了 1 張相片
5小時
Marcel Proust died in Paris, France on this day in 1922 (aged 51).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Vintage Books & Anchor Books
10小時
Valentin Louis Georges Eugène Marcel Proust died in Paris, France on this day in 1922 (aged 51).
"The time which we have at our disposal every day is elastic; the passions that we feel expand it, those that we inspire contract it; and habit fills up what remains."
--from WITHIN A BUDDING GROVE (1919) by Marcel Proust
Here are the first two volumes of Proust’s monumental achievement, Swann’s Way and Within a Budding Grove. The famous overture to Swann’s Way sets down the grand themes that govern In Search of Lost Time: as the narrator recalls his childhood in Paris and Combray, exquisite memories, long since passed—his mother’s good-night kiss, the water lilies on the Vivonne, his love for Swann’s daughter Gilberte—spring vividly into being. In Within a Budding Grove—which won the Prix Goncourt in 1919, bringing the author instant fame—the narrator turns from his childhood recollections and begins to explore the memories of his adolescence. As his affections for Gilberte grow dim, the narrator discovers a new object of attention in the bright-eyed Albertine. Their encounters unfold by the shores of Balbec. One of the great works of Western literature, now in the new definitive French Pleiade edition translated by C.K. Scott Moncrieff and Terence Kilmartin. READ more here: https://www.penguinrandomhouse.com/…/remembrance-of-things…/





"What richness, what variety, is hidden unbeknownst to us within that great unpenetrated and disheartening darkness of our soul which we take for emptiness and nothingness."—Marcel Proust, Swann's Way
Marcel Proust was born on this day in 1871.



PENGUINRANDOMHOUSE.COM
The first volume of one of the greatest novel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in Lydia Davis's award-winning translation…

吉伯特與蘇利文Gilbert & Sullivan By Alan James, Andrew Codd.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Gilbert and Sullivan

$
0
0


Sir William Gilbert was born in London, England on this day in 1836.
"Major-General's Song" (1879) by William Schwenck Gilbert
I am the very model of a modern Major-General,
I've information vegetable, animal, and mineral,
I know the kings of England, and I quote the fights historical
From Marathon to Waterloo, in order categorical;[a]
I'm very well acquainted, too, with matters mathematical,
I understand equations, both the simple and quadratical,
About binomial theorem I'm teeming with a lot o' news, (bothered for a rhyme)
With many cheerful facts about the square of the hypotenuse.
I'm very good at integral and differential calculus;
I know the scientific names of beings animalculous:
In short, in matters vegetable, animal, and mineral,
I am the very model of a modern Major-General.
I know our mythic history, King Arthur's and Sir Caradoc's;
I answer hard acrostics, I've a pretty taste for paradox,
I quote in elegiacs all the crimes of Heliogabalus,
In conics I can floor peculiarities parabolous;
I can tell undoubted Raphaels from Gerard Dows and Zoffanies,
I know the croaking chorus from The Frogs of Aristophanes!
Then I can hum a fugue of which I've heard the music's din afore, (bothered for a rhyme)[b]
And whistle all the airs from that infernal nonsense Pinafore.
Then I can write a washing bill in Babylonic cuneiform,
And tell you ev'ry detail of Caractacus's uniform:[c]
In short, in matters vegetable, animal, and mineral,
I am the very model of a modern Major-General.
In fact, when I know what is meant by "mamelon" and "ravelin",
When I can tell at sight a Mauser rifle from a javelin,[d]
When such affairs as sorties and surprises I'm more wary at,
And when I know precisely what is meant by "commissariat",
When I have learnt what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modern gunnery,
When I know more of tactics than a novice in a nunnery –
In short, when I've a smattering of elemental strategy – (bothered for a rhyme)
You'll say a better Major-General has never sat a gee.[e]
For my military knowledge, though I'm plucky and adventury,
Has only been brought down to the beginning of the century;
But still, in matters vegetable, animal, and mineral,
I am the very model of a modern Major-General.
*
Music may be the universal language that needs no words—the “language where all language ends,” as Rilke put it—but that has not stopped poets from ancient times to the present from trying to represent it in verse. Here are Rumi and Shakespeare, Elizabeth Bishop and Billy Collins; the wild pipes of William Blake, the weeping guitars of Federico García Lorca, and the jazz rhythms of Langston Hughes; Wallace Stevens on Mozart and Thom Gunn on Elvis—the range of poets and of their approaches to the subject is as wide and varied as music itself. The poems are divided into sections on pop and rock, jazz and blues, specific composers and works, various musical instruments, the human voice, the connection between music and love, and music at the close of life. The result is a symphony of poetic voices of all tenors and tones, the perfect gift for all musicians and music lovers. READ an excerpt from the foreword here:https://www.penguinrandomhouse.com/…/musics-spell-by-edite…/
圖像裡可能有一或多人和文字




Gilbert & Sullivan

Front Cover
Omnibus Press, 1989 - Biography & Autobiography - 240 pages

Gilbert and Sullivan go together as naturally as roast beef and Yorkshire pudding--they are as enduring a British institution as Westminster Abbey or Harrods. Audiences laughed at their light-hearted but sharply satirical creations over a hundred years ago and they are still laughing today the world over. But, if you thought that Gilbert and Sullivan went together as well as their words and music do, this revealing and copiously illustrated new biography will have some surprises in store.

Bibliographic information


『吉伯特與蘇利文』( GILBERT & SULLIVAN)

輕歌劇

Alan James 著的『吉伯特與蘇利文』(台北:智庫文化,1996,第 208頁)


****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Gilbert and Sullivan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Gilbert and Sullivan
  • Publisher: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Online publication date:September 2011
  • Print publication year:2009
  • Online ISBN:9781139002639


All of the 800 manuscripts digitised in the project are included in full on the website France-Angleterre: manuscrits médiévaux entre 700 et 1200

$
0
0
‘The Polonsky Foundation England and France Project: Manuscripts from the British Library and the Bibliothèque nationale de France, 700-1200’ kindly supported by The Polonsky Foundation launches today!
We’re delighted to have been able to collaborate with our friends at BnF - Bibliothèque nationale de France on this fantastic project.
We’ve worked together to make available 800 (yes, 800!) beautiful manuscripts to download from both of our collections. Here are just a few.
Which manuscript are you looking forward to exploring in more detail? Visit our new website to peruse some of the highlights http://bit.ly/2Tbfa6p


This curated selection explores medieval manuscripts that were digitised as part of The Polonsky Foundation England and France Project: Manuscripts from the British Library and the Bibliothèque nationale de France, 700-1200. Discover stunning highlights of illuminated manuscripts set in their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context and explored in a range of articles.
All of the 800 manuscripts digitised in the project are included in full on the website France-Angleterre: manuscrits médiévaux entre 700 et 1200 where you can view manuscripts side by side, and find manuscripts by date, language, place of origin, author or subject.
圖像裡可能有7 個人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圖像裡可能有畫畫

美國航空母艦列根號訪港,陳雲《香港城邦論》:美國是視香港為城邦。; 川賴先生 (東洋思想研究所):的編著

$
0
0

美國航空母艦列根號訪港,日前邀請傳媒登艦採訪。有眼利的網民發現,列根號將美國國旗和香港區旗並排展示,而非如以往一貫做法懸掛中國五星紅旗。有關做法引來不少解讀,撰寫《香港城邦論》的陳雲形容,美國是視香港為城邦。有網民則表示,「美國佬變相承認香港係一個獨立國家」...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跳至搜尋
香港城邦論
香港城邦論.jpg
《香港城邦論》封面
作者陳雲
出版地 香港
語言中文
類型政治評論社會科學
出版商天窗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1年12月
頁數超過269
ISBN978-988-15504-1-5
下一部作品香港城邦論II 光復本土
香港城邦論》,是一本於2011年出版的暢銷書[1],由香港學者陳雲整理Facebook之貼文、留言分為八章及由學生黎志恆整理第一、三、七、八章之文稿,再由陳雲增刪修訂及自負文責[2]
本書主要針對自2010年以來的中港矛盾問題,探討香港將來本土政治應該採取的發展方向。書中指香港目前應採取中港區隔的措施,捍衛本土利益,維護自英治時代留下的典章制度,最終達致與中國政府互惠互利,甚至改革中國政治體制,使之逐漸民主化的效果[3] :55

出版經過[編輯]

作者於前言中表示本不想做拯救香港之事,以一人敵一國,幾乎令其家破人亡。奈何2010年底,香港政府參與宜居灣區規劃,向廣東割讓香港自治權,經Facebook朋友勸告再三,才撰文反對。2011年2月9日,陳雲率先於Facebook發文,後寫成文章,題為「香港城邦 中國門戶」,2011年3月22日於《am730》專欄刊出,以歐洲城邦觀念,重認香港的城邦身份。[2]
刊登之後,陳雲[Facebook朋友成立群組,探討香港城邦自治之事,天窗出版社約陳雲寫書。Facebook討論6個月之後,於2011年6月中旬草擬《香港城邦自治總綱》,於在7月1日的遊行影印若干份派發。於同年8月整理Facebook之貼文及留言,分為八章,9月動筆撰寫,並聘請學生黎志恆君協助根據Facebook之貼文及留言,整理第一、三、七、八章的文稿,事後陳雲再增刪修訂,文責由陳雲自負[2]

內容[編輯]

作者陳雲在書中闡述道,香港自從香港主權移交(香港回歸)後,社會在政治上出現兩大迷思,港人往往認為香港必需以一個憲政民主的中國為依歸[3]:20,而且需在中國民主化後香港才能有民主。他斥責這種思想不實際,並指出這種思想是香港民主派政黨於英殖時代遺留下來的。當時,民主派政黨以中國大一統意識與英殖政府角力,本來沒有問題。然而在香港主權移交後抱持這種思維,政黨往往就會為保全中國大陸的利益而犧牲香港的本土利益[3]:24-25;而自六四事件後,香港民主派提出「民主統一論」,期待中國能逐漸民主化,卻無視中共本身無意民主化、甚至干擾香港民主進程的事實[3]:41-42,而且民主派爭取中國民主的方法,只是每年六四燭光晚會不斷重覆平反六四的口號,缺乏實質效力[3]:53,就算真正投入改進中國民主,最終只會耗費香港大量人力物力,徒勞無功[3]:21
陳雲在書中列舉了部分中國大陸人的劣行[3]:43-46,又推斷中國倘若急速民主化,由於「國際屈辱、受害者情意結、生存空間緊迫、喪失領土的憤恨、對國際道義的不信任、工業紀律社會、中產階級的心靈狹窄、大企業家的愛國衝動、企業產力迅速增長但大量青年就業困難」九大因素,容易成為如納粹主義的極權主義的溫床。[3]:51-52他以此勸告香港人不要插手大陸事務,並探討香港族群意識,指出不少從中國大陸來香港的新移民不服膺香港核心價值,又佔用香港公共資源,認為香港應有權審批大陸來港移民。[3]:49-50
作者亦認為香港地位特殊,根據基本法,香港除了國防及外交由中國負責外,內政一律自行管理,享有充份自治權,仿如歐洲古代的城邦。所謂城邦,陳雲將之定義為「以城市為核心範圍的自治體,有時是主權獨立,但更多時候是託庇於一個主權體制下…至少在名義上受到王族或帝國的外交保護及外交領導[3]:67。」,並形容城邦為「人才、資金、財貨、文化風俗和學術知識的聚散地[3]:62」「在國族建立的過程中,城邦充當政治動員、資金援助、文化薰陶、人才輸送和制度奠定之功能。[3]:66」他認為香港正正繼承了城邦開放共融的精神,加上經濟多元,又擁有強大之文化保存及傳播力量[3]:78,容許市民參與政治與創造文化[3]:93,足以成為中西交流的橋頭堡。陳雲亦在此提到中國大陸、台灣、香港及澳門締結為「華夏邦聯」的構想。[3]:79

有關事件[編輯]

警蒐證檢《城邦論》[編輯]

2016年2月18日下午,警方展示搜出的書籍。
2016年2月18日,警方將2016年2月17日自行到灣仔警署自首、涉嫌參與農曆新年旺角騷亂的22歲男子押返旺角寓所蒐證,檢走手提電話、衣物及3本市面有售的書籍,包括《香港城邦論》、《本土·民主·反共》及《引爆趨勢:小改變如何引發大流行》。[4]此事被斥如落實《基本法》23條般以言入罪。
2016年2月20日,保安局局長黎棟國向傳媒表示,警方的刑事搜證的一貫做法,是檢走認為有關的東西,並用膠袋載起給傳媒拍照,與基本法23條沒有關係,外界不應作揣測政府是從政治角度看待刑事偵查。[5]

選舉論壇送《城邦論》[編輯]

2016年8月13日,熱血公民2016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候選人鄭錦滿香港電台港島區選舉論壇中,將《香港城邦論》送給同為立法會選舉候選人的王維基,原因為《香港城邦論》曾經在王維基的香港電視平台電視劇《來生不做香港人》出現過。鄭錦滿指這本書讓他們看到香港的前路和希望,希望他看完之後,可以再拍一套《來生要做香港人》。鄭錦滿又指香港眾志立法會候選人羅冠聰曲解了《香港城邦論》的內容,希望王維基閱讀後可以借給羅冠聰。[6][7]

影響[編輯]










川賴先生 (東洋思想研究所):的編著

茨威格 Stefa Zweign 《昨日的世界》The World of Yesterday ;Zweig manuscripts;《蒙田》《一个古老的梦:伊拉斯谟传 》畫傳《巴爾扎克傳》

$
0
0



21:44
221 昨日的世界(mit Stefan Zweig,佛洛伊德 und Dali) 2018-02 漢清講堂

大英圖書館受贈的茨威格 Stefa Zweign 收藏手稿,大部分可數位展

Zweig manuscripts

https://www.bl.uk/collection-guides/zweig-manuscripts


This collection of mainly autograph manuscripts comprises over two hundred items assembled by the Austrian writer Stefan Zweig (1881–1942). It includes over one hundred musical scores and fragments alongside literary and historical items spanning four hundred years from the sixteenth to the twentieth centuries.

About the collection

Literary and historical manuscripts

This eclectic collection of predominantly European autograph manuscripts contains rare and unique examples of the drafts, proofs and fair copies of significant literary and historical figures. The earliest item is the 1542 collection of scriptural commentaries by Protestant reformers including Martin Luther. The most modern content belongs to contemporaries of Stefan Zweig such as Hermann Hesse and Sigmund Freud. Brought together simply under the theme of the work-in-progress, the collection does also have particular strengths. There are numerous items from figures of the French ancien régime, Revolution and Napoleonic periods, including Marie AntoinetteLouis XVI and Robespierre; European Romantic poetry, including fragments from Byron, Shelley, Keats, Hölderlinand Novalis; and significant examples of the work of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including three drawings.

Music manuscripts

The literary and historical portion of the collection is complemented by an equally impressive range of music manuscripts, representing works by many of the major canonical composers of European art music. From Schütz and Schubert to Stravinsky, manuscripts in the collection reflect Zweig’s ambition to bring together examples of a musician’s most characteristic works. They also show something of their personalities, as in Mozart’s letters to his cousin, and the catalogue of his workskept from 1784 until his death in 1791. Some later additions to the collection reflect the diversity of contemporary music making in Zweig’s own time, including examples by Béla BartókAlban BergClaude Debussy and Maurice Ravel. Composers best known for their operatic works are also well represented, with autograph scores of GluckBelliniDonizettiLeoncavalloWeberWagner and Richard Strauss – who collaborated with Zweig on the opera Die schweigsame Frau (Zweig MSS 89-92).

History of the collection

The items donated to the British Library in 1986 by the heirs of Stefan Zweig make up only a fraction of the writer’s original collection, which had once comprised over one thousand items. In exile in England from 1934, Zweig donated some and sold most of his manuscripts before the Second World War. However he did continue to acquire items for the now much-refined collection.
Zweig kept detailed information about his acquisitions, and his catalogue cards and correspondencerelating to the collection are also held by the Library.

What is available online?

All of the manuscripts in the collection have been digitised in full, apart from a handful which remain in copyright. The manuscripts can be viewed on Digitised Manuscripts.
The manuscripts are all described in the Library’s online catalogue Explore Archives and Manuscripts. You can browse a complete list of the Zweig manuscripts.







The New Yorker
Stefan Zweig recognized that propaganda had played a crucial role in eroding the conscience of the world.




I wonder how far along the scale of moral degeneration Zweig would judge…
NEWYORKER.COM|由 GEORGE PROCHNIK 上傳


陳思宏
看了描述奧地利作家褚威格Stefan Zweig的傳記電影《拂曉之前》Vor der Morgenröte,非常感動。
納粹在歐洲擴張,猶太裔奧地利作家褚威格不得不流亡南美,四處旅行、演說,沿途書寫。1942年,他和第二任妻子在巴西Petrópolis自殺。關於他的生平,我就不多說,網路上有很多資料。
導演Maria Schrader以一個Long Take開啟電影,帶領觀眾進入褚威格的南美流亡日子,電影紓緩展開,不激情不造作,慢慢進入作家的飄浪孤寂,最蔥綠的熱帶,對比最冰冷的心靈,最後電影再以一個Long Take處理作家的自殺,緩慢關上記憶。結尾的長鏡頭真的很節制,以一面櫥櫃鏡子映照,間接拍下作家的死。
這是我今年看到最好的德國電影。


Stefan and Lotte Zweig's South American Letters: New York, ... - Google 圖書結果



《茨威格畫傳》上海: 復旦大學 2011
台灣話: 無魚蝦亦好 多少可參考

本書是我國著名翻譯家高中甫先生最近的力作,以優美的文筆和翔實的資料勾勒出了茨威格傳奇的一生,尤其是全書收入了200多幅有關茨威格的珍貴照片,是國 內第一本最權威的茨威格畫傳。斯蒂芬‧茨威格是偉大的猶太小說大師,是著名的心理分析大師。他以《一個女人一生的24小時》、《陌生女人的來信》、《象棋 的故事》、《三大師》等一系列杰作征服的世界,通過對人類靈魂的挖掘與刻畫,其作品以濃郁的抒情性和人物傳記強烈的時人感與現實性使用中國讀者為之傾倒。 而茨威格生性內斂抑郁,帝人很難洞翻他的內心世界。他的婚戀,他的政治態度以及他和妻子雙雙自殺,都構成了世界文壇之謎。


序言
家世,童年
求學年代(1900-1914)
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
第一共和國時期(1918-1938)
最後的歲月(1939-1942)
茨威格年表
後記


在德語作家中,特別是在奧地利作家群中,斯‧茨威格在中國是最為熟悉的作家之一了。他在1939年用英文寫的一份簡歷中這樣寫道︰“我的著作的影響也超出 了民族,這是一種特別幸運的機緣,甚至是生活所給予我的最偉大的祝福。正如我感到整個世界是我的家鄉一樣,我的書在地球上所有語言中找到了友誼和接受。” 在他生前,特別是在死後,歷史為他的這段話做了印證。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統計,斯,茨威格是作品被翻譯成最多語言的作家之一,是世界上擁有讀者最多的作 家之一。我沒有看到近期的資料,但我這里有1981年為紀念茨威格逝世一百周年發表的一篇署名盧道夫‧J‧克拉維特的文章︰《一份最新的茨威格研究現 狀》。此文對1965年之前和之後直到1980年茨威格作品的出版和翻譯情況做了詳細的統計。以他的《人類命運攸關的時刻》為例,到1980年為止,共印 制了62版,被翻譯成23種語言,被翻譯了41次。這位研究者肯定在他的統計中沒有把中文包括在內。在1981年之前,茨威格的名字在中國還不廣為人知, 雖然茨威格本人在他撰寫《昨日的世界》時,就已經知道,他的作品被譯成中文。在三四十年代,茨威格的個別著作,如傳記《羅曼‧羅蘭》、《巴爾扎克傳》和小 說《馬來亞狂人》(即《熱帶癲狂癥患者>)被譯成中文出版,但此後就歸于消寂之中。直到80年代初,以茨威格百年祭為起點,茨威格在中國文學藝術新 的春天的到來之際為中國讀者所熟悉、所喜愛,並且形成了可說是“茨威格熱”的年代。茨威格是一位勤奮的作家,雖說一生只活了六十個年頭,但創作了十二部傳 記、九部散文集、七部戲劇、六本小說集、兩部長篇(一部未完成)小說、兩本詩集、一部中篇小說的殘稿以及一部題為《昨日的世界》的自傳。這些作品,除戲劇 和部分詩歌,都已被譯成了中文,並且有多個譯本和各種版本。這是茨威格在中國擁有大量的、不同階層的讀者群的一個明證。

歌德在他的自傳《詩與真》的附錄中寫道︰“無論是對一個藝術家還是對一個藝術流派,都不能孤立地去進行觀察,他是同他生活于其中的國家,同他的民族中的人 民大眾,同時代連在一起的……”這確是至理名言。我們要了解茨威格的成長過程,要了解他走的文學之路,我們就要認識19世紀末期的奧匈帝國,認識它的首都 維也納那種世紀末的氛圍。奧匈帝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建于1867年,是一個二元帝國,奧地利皇帝兼匈牙利國王。到19世紀末,它的興盛期已過,國運式 微;帝國內部的民族矛盾日益激烈,歐洲列強間的爭奪日益頻仍;工人運動蓬勃發展,民族解放的革命,階級之間的斗爭都正蓄勢待發。到20世紀頭一個十年,第 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終于導致這個曾顯赫一時的帝國的滅亡,奧地利第一共和國成立了。然而這個奧匈帝國瀕臨覆滅的世紀交替之際卻正是奧地利歷史上科學和文學 藝術一個生機勃發的時期。如茨威格所言︰“維也納是西方一切文化的綜合。”當時的維也納文化藝術界形成了一個百家競榮的局面。如馬赫 (1838-1911)在哲學上的成就,弗洛伊德(1886-1939)的精神分析學的創立,古‧馬勒(1860-1911)、里‧施特勞斯 (1864-1949)、勛伯格(1874-1951)在音樂上創新和贏得的世界聲譽,建築和繪畫藝術上的分離派和印象派的飲譽歐洲,而文學上則是“青年 維也納”的崛起。“青年維也納”代表著1890年至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這段時間的文學主流,涌現了海爾曼‧巴爾、卡爾‧克勞斯、阿’施尼茨 勒、霍夫曼斯塔爾、彼‧阿爾敦伯格、里‧貝爾一霍夫曼以及斯’茨威格等一批杰出的作家、戲劇家、批評家、政論家。正是由于“青年維也納”的出現使這個時代 的奧地利文學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峰,不僅它被提升到與其他的德語文學作品的同等地位,而且在整個歐洲乃至整個世界都得到了高度的承認。維也納在文學藝 術上的影響勝于柏林、慕尼黑,可以與巴黎媲美。

我們仔細觀察這一時期奧地利文學的發展,會發現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青年維也納”的一些代表性的作家、藝術家都出身猶太人血統,如卡爾,克勞斯、阿‧施尼茨勒、霍夫曼斯塔爾、彼‧阿爾敦伯格、里‧貝爾-霍夫曼等人,這其中也包括斯‧茨威格。


****

Fear by Stefan Zweig

Nicholas Lezard on there still being a place for Stefan 
  • A few weeks ago, the London Review of Books published a review of Stefan Zweig's The World of Yesterday by Michael Hofmann. It wasn't just a review of the book; it was a splenetic, infuriated attack on Zweig's writings in general, on Zweig the man and, I couldn't help noticing, on those who praise him. ". . . Now again book of the week here, rediscovery of the century there, and indulgently reviewed more or less everywhere . . ." writes Hofmann, and as I rashly made The World of Yesterday my pick of the week when I reviewed it – as well as a few others by him over the last few years – I can't help feeling as though he has me, among others, in his sights.
    1. Fear
    2. by Stefan Zweig
    3. Buy it from the Guardian bookshop
    The case against Zweig, as set out by Hofmann, is that he is simply no good: "Every page he writes is formulaic, thin, swollen, platitudinous." Now the funny thing is that this review was discussed like no other review I can remember since Tibor Fischer tore into Martin Amis's Yellow Dog. Honestly, tout Londres was talking about it, darling. Had Hofmann gone barmy? Was he trying to reignite some ancient family grudge? One thing I couldn't help noticing was that no one was asking, "is he right?"
    That such a flap about a long-dead Viennese writer should be bothering some people now is itself a testament to the success Pushkin and others have had in engineering a Zweig revival. (Which, of course, drives Hofmann bananas.) But Hofmann is no idiot and, as an accomplished translator of Zweig's sort-of-friend Joseph Roth, has probably forgotten more about Viennese literary circles than I have ever known. And, as Dan Brown has reminded us, just because a writer sells by the million it doesn't mean he or she is any good. (Zweig was, for quite a while, pretty much the most popular author in the world.) So, immersing myself in self-doubt, I picked up this novella. This had better be good, I thought, especially as it comes in at about 10p a page.
    It begins as Irene, a young married woman, is leaving her lover's apartment, already suffering the pangs of guilt and anxious to get back to "her placid, bourgeois world". She is accosted by a woman who, speaking in a voice which Anthea Bell renders in deliberately archaic cockney, accuses her of stealing her man. Petrified and ashamed, Irene begins a descent into insane fear. The woman demands ever larger sums in blackmail, while Irene tries to hide everything from her husband, her children and the staff.
    This is the stuff of melodrama: the typical Zweigian scenario in which, beneath the trappings of respectability, storms of carnal passion, guilt and shame rage. It is no accident, you feel, that Zweig was writing at the same time and in the same city as Sigmund Freud.
    But is this "formulaic, thin, swollen and platitudinous"? I suppose there is a formula to this, which can be attested to by the fact that there are at least three film versions of this story, the most famous being by Rossellini. Leaving aside the question of how something can be swollen and thin at the same time, I don't think you can call it platitudinous, unless you count the very notion of the woman haunted by her adultery as a platitude in itself. Zweig picked again and again at this weeping scab, of how to indulge desire in a society which asserted the importance of denying it.
    That Irene, though, realises her affair is nothing more than self-indulgence born from boredom and complacency may make the book more of an endorsement of bourgeois values than we might like today, but I can't gainsay the fact that I was groaning in anguish throughout the work as her sufferings became more acute. Handing an engagement ring to a blackmailer may be corny, but by the time it happens here, there is an affecting inevitability about the act.
    Clive James, in Cultural Amnesia, sticks up for Zweig, and says he is "still paying the penalty" for his success. Of course, Hofmann may well have a point. Zweig may not, to use a simplistic comparison, be as "good" as, say, Arthur Schnitzler – but there's still a place for him. Make up your own minds.


台北去年又出版斯蒂芬.茨威格( Stefan Zweig)的回憶錄『昨日世界』( Die Welt Von Gestern)(譯者:史行果,台北:邊城出版,2005
這本書沒索引,所以無買,因為大陸版有兩本:
Stefan Zweig《昨日的世界:一個歐洲人回憶》(舒昌善等譯,北京:三聯出版社,1991
這一歐洲文豪 Stefan Zweig,著作達數十本,似乎一半以上是暢銷書。最近,還一直與他的話語和著作不期而遇:(約 40年前,他的「一位陌生女子的來信」似乎震盪全台灣的喜愛文學的朋友…….

此書對於莎士比亞的引詞至少有二處 書前語從德文再回譯有點失真:
Epigraph "Let's withdraw
And meet the time as it seeks us."
Shakespeare: Cymbeline


The World of Yesterday (German title Die Welt von Gestern) is the autobiography of AustrianwriterStefan Zweig.[1] He started writing it in 1934 when, anticipating Anschluss and Nazi persecution, he uprooted himself from Austria to England and later to Brazil. He posted the manuscript, typed by his second wife Lotte Altmann, to the publisher a day before his wife's and his suicide in February 1942. The book was first published in Stockholm in 1942, as Die Welt von Gestern.[2] It was first published in English in April 1943 by Viking Press.[1]
The book describes the life in Vienna at the start of the 20th century with detailed anecdotes.[1] It depicts the dying days of Austria-Hungary under Emperor Franz Joseph I of Austria, including the system of education and the sexual ethics prevalent at the time, the same that provided the backdrop to the emergence of psychoanalysis.
According to Zweig, earlier European societies, where religion (i.e. Christianity) had a central role, condemned sexual impulses as work of the devil. The late 19th century had abandoned the devil as an explanation of sexuality; hence it lacked a language able to describe and condemn sexual impulses. Sexuality was left unmentioned and unmentionable, though it continued to exist in a parallel world that could not be described, mostly prostitution. The fashion at the time contributed to this peculiar oppression by denying the female body and constraining it within corsets.
The World of Yesterday details Zweig's career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World War I. Of particular interest are Zweig's description of various intellectual personalities, including Theodor Herzl, the founder of Zionism, the composer Ferruccio Busoni, the philosopher and antifascist Benedetto Croce, Maxim Gorky, Hugo von Hofmannsthal, the German industrialist and politician Walther Rathenau and the pacifist and friend Romain Rolland. Zweig also met Karl Haushofer during a trip to India. The two became friends. Haushofer was the founder of geopolitics and became later an influence on Adolf Hitler. Always aloof from politics, Zweig did not notice the dark potential of Haushofer's thought; he was surprised when later told of links between Hitler and Haushofer.
Notable episodes include the departure from Austria by train of the last Emperor Charles I of Austria in 1918, the beginning of the Salzburg festival and the Austrian hyperinflation of 1921-22. Zweig admitted that his younger self had not recognized the danger coming from the Nazis, who started organizing and agitating in Austria in the 1920s. Zweig was a committed pacifist but hated politics and shunned political engagement. His autobiograaphy shows some reluctance to analyse Nazism as a political ideology and a tendency to regard it as simply the rule of one particularly evil man, Hitler. Zweig was struck that the Berghof, Hitler's mountain residence in Berchtesgaden, was just across the valley from his own house outside Salzburg. Berchtesgaden was an area of early Nazi activity. Zweig believed strongly in Europeanism against nationalism.
Zweig also describes his passion for collecting manuscripts, mostly literary and musical.
Zweig collaborated in the early 1930s with composer Richard Strauss on the opera Die schweigsame Frau, which is based on a libretto by Zweig. Strauss was then admired by the Nazis, who were not happy that the new opera of their favourite composer had a libretto by a Jewish author. Zweig recounts that Strauss refused to withdraw the opera and even insisted that Zweig's authorship of the libretto be credited; the first performance in Dresden was said to have been authorized by Hitler himself. Zweig thought it prudent not to be present. The run was interrupted after the second performance, as the Gestapo had intercepted a private letter from Strauss to Zweig in which the elderly composer was asking Zweig to write the libretto for another opera. This led, according to Zweig, to Strauss' resignation as president of the Reichsmusikkammer, the Nazi state institute for music.
Nothing is said of Zweig's first wife; his second marriage is briefly touched upon. The tragic effects of contemporary antisemitism are discussed but Zweig does not analyse in detail his Jewish identity.
Zweig's friendship with Sigmund Freud is described towards the end, particularly while both of them lived in London during the last year of Freud's life. The book finishes with the news of the start of World War II.
"When I attempt to find a simple formula for the period in which I grew up, prior to the First World War, I hope that I convey its fullness by calling it the Golden Age of Security."[1]

Notes

  1. ^ abcdThe World of Yesterday, Viking Press.
  2. ^Darién J. Davis, Oliver Marshall (ed.), Stefan and Lotte Zweig's South American Letters: New York, Argentina and Brazil, 1940-42, 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 2010, p. 41.

External links





「然後我就要跟我一切的熱望與野心的計畫告別,不必再打鑼打鼓。」(Stefan Zweig《巴爾扎克傳( Balzac )》陳文雄譯,台北處志文出版社,1977334頁。)

「巴爾扎克當時寄宿的閣樓『冬天的時候像冰塊一樣冰冷,夏天則有如地獄一般地炎熱。』」(鹿島茂『巴黎時間旅行』吳怡文譯,台北:果實, 2005

「我相信再沒有比褚威格( Zweig)這位奧國小說家說得更適切了,他在一九二八年前往雅莊參加托翁百年冥誕回國完成的《蘇俄之旅》書裡寫道:這是世上最美麗、最動人、最雋永的墓……巴黎傷兵大院圓穹下拿破崙的石棺、威瑪公侯墓園中歌德的陵寢、倫敦西敏寺裡莎士比亞的雕像,看去都遠不如這森林———只有微風低吟、枯葉飄落、莊嚴肅穆、刻骨銘心的無名孤墓來得震顫每位訪客的心。」(東方白「一個托爾斯泰迷的好奇與求知」)





一个古老的梦:伊拉斯谟传

一个古老的梦
作者: (奥)斯・茨威格
译者: 姜瑞璋
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 1998

目录

茨威格和伊拉斯谟
目标与意义
时代一瞥
模糊不清的青年时代
肖像
工艺大师
伟大与局限
强大的对手
为独立而挣
 ******
2009.12 蒙田  Montaigne (Stefan Zweig)
感謝蒙田 Montaigne

* 作者:斯蒂芬.褚威格
* 原文作者:Stefan Zweig
* 譯者:舒昌善
* 出版社:網路與書出版
* 出版日期:2009年04月30日

看這本書莞爾的是 Montaigne到羅馬 似乎靈肉兩全 逛妓院給金幣
這本書"後記"說中國的"嘗試集"流傳

這套1995年的號稱"蒙田隨筆全集"其實並沒有翻譯"友誼"之後的數十首sonnets....
RL 可以當 第一人

(蒙田是一個活在古代的現代人。他不朽的隨筆,
充滿著冷峻的觀察、辛辣而幽默的批判、
豐富的知識、出入今古的精采摘錄。他無所不談,自有見地,留下的精神財富使後人至今 ...)

较量
结局
伊拉斯谟留下的遗产




魯芹的「餘年集」訪史坦貝克故居:現在,無法維持此清一色菜湯啦.......

$
0
0

魯芹的「餘年集」台北:洪範,1982
上一代的文人寫文章,引文都太長......



訪史坦貝克故居
大讚蔬菜湯 (只提供此)......
現在,無法維持此清一色菜湯啦.......
http://steinbeckhouse.com/



John Steinbeck’s birthplace and boyhood home is a restored Queen Anne style Victorian built in 1897.  The Steinbeck family purchased the home in 1900 and raised their family there.  It was purchased by The Valley Guild in 1973.  It is now a charming restaurant serving lunch Tuesday through Saturday located two blocks west of the National Steinbeck Center at 132 Central Avenue in Salinas and also features a gift shop, The Best Cellar.
The Valley Guild was formed by eight enthusiastic women who shared a common interest in gourmet cooking and wanted to showcase the Salinas Valley produce.  The Valley Guild renovated and restored the house after purchasing it.  It was opened to the public as a restaurant on February 27, 1974 – the 72nd anniversary of John Steinbeck’s birth.

Featured Menu Items

  • Lemon Bundt CakeWith locally grown fresh strawberries and whipped cream.
  • Chicken Apple BrieLarge salad with grilled chicken breast, apples and Brie cheese. Served with basil vinaigrette.
  • Chicken BundlesChicken breast, tarragon cream sauce wrapped in philo dough and baked to a golden brown. Served with rice and vegetables.


剛讀點吳魯芹的「餘年集」,有點不習慣,因為他談的是花甲之年退休的成就。現在,須推出「九十幾」的,談悔,談憾,才有點說服力,才容易心服。
不過,「愛」人這回事,與年歲無關。永遠都不要怕說出我愛你。
"When I asked one person, 'Do you wish you accomplished more?' He responded, 'No, I wished I loved more.'"


MEDIUM.COM
A popular theory about happiness claims we experience it most in youth and old age, with a dip in the middle for "middle-age-misery." My interviews with 90-somethings paint a very different picture.


Andrew Plaks《浦安迪自選集》、《明代小說四大奇書》《紅樓夢的原型與寓意》

$
0
0
《紅樓夢的原型與寓意》的譯本,有索引,保留原書的頁碼,卻又自作一索引頁。
翻譯當然很用心,然而,對於將vision 翻譯成"視覺",figure(s) 翻譯成"形象"等,有點不以為然,詳本文


《<紅樓夢>的原型與寓意》為海外漢學家浦安迪用比較文學方法,就中國經典文本《紅樓夢》進行了文化層面的解析。不同於重視評點的舊式讀法,書中引入「原型」與「寓意」的西方文學理論,意欲揭示這部作品的內在思維模型,以及表層敘事背後隱藏的含義。之所以選擇《紅樓夢》,是因為它最集中地反映了中國文化中二元對立互補( 陰/陽、寒/暑……) 和周期循環往復(五行、四季……)的文化思維模式。此次為中譯本首次出版。

《紅樓夢》的原型與寓意
[美] 浦安迪 (Andrew H. Plaks) 著 夏薇 譯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18-10
ISBN: 9787108060488 定價:39.00元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zh-tw/culture/vym9z24.html


此園俯仰鑒天地:
大觀園的寓言
曹雪芹在為他的偉大小說中的那個自給自足的世界選擇名字時,背後有一個宏大視覺的理念(或像我曾經所說的「全視覺」)的支持,這個理念是由有限空間內觀察到的模式所引發的。「大觀」所指的是封閉空間中的廣闊視覺,而不是字面意義的全景照片。這一點可以通過小說中清晰地描寫了大觀園是建於城市中兩個院落間的一個封閉的地點上的事實得以證實。雖然小說給了大觀園一個人造假山(大主山)和一個多層結構(大觀樓),但是,文本中,大觀園的居民們在文字層面上對全景視覺的享受無處不在。儘管賈政在第十七回(卷一,195)游大觀園時似乎對這一點發生了興趣:「到底從那一邊出去,可略觀大概」,但「大觀」的首次出現卻是從寶玉口中聽到,在他關於庭園美學的著名論述中,這個術語完全是一個抽象的概念,我們下面將會談到。
大觀園的布局大體如下所述。穿過南牆的大門向北,立刻有一座假山橫亘在觀察者面前:「只見一帶翠嶂」,將後面的風景盡皆遮蔽。想繞過這個屏障,就要經過隧道般的一條蜿蜒小徑(曲徑通幽),之後才來到一片廣闊而變化的水域,一座主橋跨越其上(沁芳橋),將人們引入風景如畫的中心地帶,小說中三位核心人物的住宅即安置於此。再向里走,地面開始上升到一個中央山丘(大主山),越過山丘便是側翼結構的「正殿」(大觀樓)。在遙遠的角落(雖然在附錄三藝術家所繪的建築圖中它位於東部),依偎在山懷中,一個村莊式的房舍「稻香村」坐落於此。
在這個總體布局中,我們可以想見大觀園的具體特徵,因為之前有過對中國庭園傳統的整體的討論,所以我們對其中的很多特徵都已經比較熟悉了。在這些細節里,我們注意到粉牆、裝飾門、內牆上的月洞門、蜿蜒的小徑和曲折的橋樑。雖然空間上的考慮會限制對樓閣、亭子和半隱於樹葉中的小屋的全面描述,但是我們可以駐足去留意有著茂密的竹林、彎曲的小路和體現了古遠高雅(幽)的黛玉的瀟湘館,具有寶釵性格特徵的神秘的芳香和純粹的樸素(清雅)的蘅蕪苑,有著耀眼的紅綠色彩和奢侈家具的寶玉的怡紅院。第四個重要地點也應該提一下(根據第十八回中元春的評價),青山腳下質樸的「村莊」,有著隱居傳統所需的條件:籬笆、桑樹、水井、耕地。餘下用來居住的建築有探春的秋爽齋、迎春的綴錦樓和惜春的蓼風軒, 只有妙玉的清修之所櫳翠庵受到過特殊關注。


大觀園一個值得注意的特徵就是對流動著的水元素的精心處理。水源經由一個水閘(沁芳閘)自外而來,流水環繞著庭園的大部分地區,偶爾也流入人造的山間溪流中,有時匯聚於池塘,因為池水足夠深,可以讓人們享受划船的樂趣。在庭園裡處於中心位置的山崗和微型山峰中,還有在精心設計的洞穴中、岩洞裡,甚至在岩石結構的隧道中,山水風景里的山的元素是很明顯的。因為要考慮到園子是建在一個庭院的舊址上這一事實,裡面的許多岩石都被披上一層華麗的苔蘚外衣。我們已經看到,花在小說寓言結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我們注意到除了鮮花在整個地區的大量生長外,庭園中有傳統的養花的花圃、花壇和格架:「過了荼蘼架,再入木香棚,越牡丹亭,度芍藥圃,入薔薇院。」(第十七回,卷一,192)
讀者或許會注意到,我們在大觀園中得到的是一個概括性的東西,是全部中國庭園藝術的綜合式圖景。紅學家們對於賈府庭園真正位置的不斷研究喪失了其重要意義。雖然對於大觀園歷史位置的驗證與我們關於庭園的原型分析完全是風馬牛不相及,它只存在於小說的書頁中,但是我們也要先停下來去回顧一下在這項研究中發現的關係到我們正在討論的問題的某些細節。如果我們假設曹雪芹的祖父(曹寅)為了迎接康熙帝南巡在南京建了一個華麗的私家庭園的事確係事實,而且曹雪芹也的確是在這個庭園中長大的,但是問題依然存在,即後來曹雪芹在《紅樓夢》中所描繪的庭園的原型是否就是南京那個庭園。至少我們知道大觀園是明確地建於城市中相對平坦的地面上的,而袁枚的庭園卻是建於山上,即清涼山(位於南京城中)附近的小倉山,那裡很明顯是多山地帶,似乎沒有一點與大觀園這種類型相符之處。另一方面,小說中描寫的豐富的植物所暗示的似乎更像是南方地區,如童雋所描述的粉牆,就更像是南方庭園的特徵,雖然占有重要地位的精心設計的水的供給或許更多地卻像是針對氣候乾燥的北方環境來說的。其中,吳柳提出了一個有趣的替代理論,認為大觀園是以19 世紀的恭親王府為原型的,它原是聲名狼藉的官宦和珅的園子。吳氏堅決主張,位於北京西北部的恭王府完全符合小說中賈府院落外面的街道和後面胡同的描述(例如,賈璉為他和尤二姐的風流韻事尋找的房屋),還有一些庭園中水供給的細節也能說明這一觀點。.......





New Left Review 47, September-October 2007


Cao Xueqin’s monumental 18th-century novel Honglou Meng—Dream of the Red Chamber—is an undisputed masterwork of world literature. Andrew Plaks on the resonant imagery and dense interweaving of literary and philosophical motifs in a paradoxical Bildungsroman of decline.

ANDREW PLAKS

LEAVING THE GARDEN

Reflections on China's Literary Masterwork

Ask any member of the community of Chinese readers to name the premier literary monument of their tradition, and the most likely answer will be the eighteenth-century fictional masterpiece Honglou meng, best known in Western-language translation by variants of its two different Chinese titles: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and Story of the Stone. [1] To be sure, there is no lack of alternative choices for this honour; one can easily find partisans of the beloved heroic narratives Sanguozhi yanyi (A Popular Elaboration of the History of theThree Kingdoms, or simply Three Kingdoms) and Shuihuzhuan (Tales of the Marshland, or Water Margin), or those who would cite the exquisite lyric verse of the great Tang poets Li Bo and Du Fu, or the virtuoso dramatic works Xixiangji (Romance of the Western Wing) and Mudanting (The Peony Pavilion) as the crowning achievement of Chinese literary art. But this is the single text that is almost universally held to embody the deepest spirit of the grand civilization of old China—in the way that Dante’s Commedia, Goethe’s FaustThe Tale of Genji, Don Quixote and the works of Shakespeare are often felt to incarnate the cultural genius of Italy, Germany, Japan and the rest.



(美)Andrew Plaks《浦安迪自選集》劉倩 等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1

 List of books by Andrew H. Plaks


浦安迪  Andrew Plaks著《浦安迪自選集》
ISBN 978-7-108-03580-6 2011.02出版 定價43.00
作者是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系和比較文學系榮休教授、以色列希伯萊大學東亞系教授。本書收錄其有關中國早期思想與經典、明清小說、中國古典文學與文 化等的研究文章24篇,展現了其一以貫之的中西比較的理論維度,和闊達的視野,比較全面地反映他多面的研究領域和對中國傳統思想文化通全的理解。




  •  本書為作者的自選文集,收錄了其有關中國早期思想與經典、明清小說、中國古典文學與文化等的研究文章24 篇。其中《“文人小說”與“奇書文體”》、《(金瓶梅)非“集體創作”》、《(紅樓夢)與“奇書”文體》、《(紅樓夢)原稿為百回本的設說》、《(紅樓 夢)評點學的分類解釋》、《晚清儒學對(紅樓夢)的闡釋與張新之批評本》等6篇為作者用中文撰寫;《中國早期文獻中的天地有始、無始說》、《中國猶太人的 儒化:開封石碑?文釋解》兩文由鐘志清翻譯;《中道與中庸:亞里士多德(倫理學)和(中庸)的比較閱讀》由嚴蓓雯翻譯;《(神曲一臠)賞析》由吳慧敏翻 譯;其余l4篇由劉倩翻譯。所有譯文都曾經作者校閱,特此說明。



  • 【作者簡介】
       浦安迪(AndrewH.Plaks),1945年出生于美國紐約,1973年獲普林斯頓大學博士學位。現為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系和比較文學系榮休教授, 以色列希伯來大學東亞系教授。浦氏通曉十幾種語言,尤對漢語、日語、俄語、法語、希伯來語最為精通;研究領域廣泛,如中國古典文學、敘事學、中國傳統思想 文化、中西文學文化比較等。


  •  【本書目錄】
  • 作者小序
    中國早期思想與經典
    中國早期文獻中的天地有始、無始說
    古代世界的經典化:遠自東亞的視野
    中道、人性與成己成人:《中庸》的歐洲翻譯
    中道與中庸:亞里士多德《倫理學》和《中庸》的比較閱讀
    中國古典小說:理論與評釋
    前現代中國的小說
    “文人小說”與“奇書文體”
    《金瓶梅》非“集體創作”
    《金瓶梅》崇禎本評注:瑕中之瑜
    《金瓶梅》與《紅樓夢》中的亂倫問題
    《西游記》與《紅樓夢》中的寓意
    《紅樓夢》與“奇書”文體
    《紅樓夢》原稿為百回本的設說
    《紅樓夢》評點學的分類解釋
    晚清儒學對《紅樓夢》的闡釋與張新之批評本
    中國古典小說中的“自我封閉”與“自我沉溺”
    墜落之后:《醒世姻緣傳》與17世紀中國小說
    中國古典文學與文化雜題
    平行線交匯何方:中西文學中的對仗
    《文心雕龍》中?對仗修辭之“骨”
    不過夢一場
    中華文明之謎與謎語
    當代的文章:時文
    晚明文學與繪畫的反諷美學
    中國猶太人的儒化:開封石碑碑文釋解
    《神曲一臠》賞析
    出版說明

  • 無索引



     Andrew H. Plaks (浦安迪) 文學術語 "figural recurrence"二種譯法
    紀念: “The Plum in the Golden Vase,” Translated by David Tod Roy (1933-2016). 


    HC: "figural recurrence"的直譯是"修辭格--或比喻的--重提/重述"。
    漢學家Andrew H. Plaks *的文學術語 "figural recurrence" 《劍橋中國文學《金瓶梅》一節》;....乃已精心設計的重複模式結撰而成。   "figural recurrence"譯成:"形象迭見"  ,未附原文, p.131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From 1375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sbn=0521855594Kang-i Sun Chang, ‎Stephen Owen - 2010 - ‎Chinese literature
    ... critics alike have noticed that the novel is constructed out of carefully constructed patterns of repetition or, to borrow a term used by Plaks, "figural recurrence.---
    浦安迪自選《金瓶梅》非集體創作前後呼應法 .....   "figural recurrence"譯成:"形象再現法", 附原文 , p.139
    *****

    *    Andrew H. Plaks 浦安迪其他2本中文書:
    《中國敘述學》北京大學

    Andrew Plaks《明代小說四大奇書》(The Four Masterworks of the Ming Novel 1987)
    ,沈亨壽譯,北京:中國和平出版社,1993; 北京:三聯,2015 再刷

    The Four Masterworks of the Ming Novel: Ssu ta ch'i-shu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sbn=1400843936
    Andrew H. Plaks - 2015 - ‎Literary Criticism
    In applying the principle of figural recurrence, Mao Tsung-kang adds a number of further refinements. One of these, which I touched upon earlier, is the ...



    為美國漢學家浦安迪的代表作之一。明代的四大長篇偉構——《金瓶梅》、《西游記》、《水滸傳》、《三國演義》,俗稱「四大奇書」。作者在中國的小說評點傳統和西方現代小說理論的雙重參照下,逐一詳考其版本、作者與時代,分析結構與修辭,論證「反諷修正」這一藝術手法的核心作用,並將之與明代的社會文化背景與思想史脈絡勾連,進而認為:這四部小說的素材盡管都淵源有自,但卻是地道的文人小說,代表了中國散文小說體裁的成型,體現了晚明士大夫們的文化價值和思想抱負。

    浦安迪(Andrew H.Plaks),著名漢學家,現任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系和比較文學系教授,兼任以色列希伯來大學東亞系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中西文化比較,中國古典小說、敘事學,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代表作品有:《〈紅樓夢〉中原型和寓意》(Archetype and Allegory in 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中國敘事文:批評與理論文匯》(Chinese Narrative: Critical and Theoretical Essays)、《明代小說四大奇書》(The Four Master works of the Ming Novel)等。


    目錄

    作者弁言

    第一章 文人小說的歷史背景
    第二章 《金瓶梅》:修身養性的反面文章
    第三章 《西游記》:「空」的超越
    第四章 《水滸傳》:英雄豪氣的破滅
    第五章 《三國志演義》:義士氣概的局限
    第六章 對「四大奇書」的理學闡釋
    參考文獻
    譯后記
    出版后記



    林順夫《透過夢之窗口》2009 ;第二章道之轉化:評葛蘭的《莊子.內篇》英譯.

    $
    0
    0

    2018.5.9
    林順夫的《透過夢之窗口》2009,仙界曹永洋學長看。
    他今天來參加聚會

    漢清講堂2018年5月9日: 《喬治‧ 桑與福樓拜 》The George Sand–Gustave Flaubert Letters. George Sand 與 « grand théâtre de Nohant » 群英

    漢清講堂2018年5月9日: 《喬治‧ 桑與福樓拜 》The George Sand–Gustave...
    說,林順夫教授在書前謝謝高友工教授在普林斯頓大學的教導:





    2018.4.29   今天聽魏淑珠談《彭淮棟翻譯作品中的文言文》,才知道林順夫的《透過夢之窗口》 (新竹: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中有多篇是作者請彭先生翻譯的。


    透過夢之窗口

     , 清華大學 , 出版日期: 2009-12-15


    內容簡介

      本書收集十五篇選自作者最近三十餘年發表的學術論文。輯錄的論文中,有五篇分析《莊子》的文學價值,有七篇探討中國六朝至宋代的藝術、文學理論、和詩詞本質,剩下三篇則分別討論《儒林外史》、《紅樓夢》和《老殘遊記》等三部中國古典小說。這些論文都以解讀原典和文本為主,偶爾兼及文化史上一些大議題,並借用作者所知的晚近西方文學與文化理論來作詮釋的工具或作比較,但力求不牽強附會、以免流於空論化。所選十五篇有五篇集中論述《莊子》,尤其是其中最精彩的〈內篇〉。其原因之一,是《莊子》在作者漫長的學思過程中佔有極重要的地位。更重要的原因,則是莊子喜歡「透過夢的窗口」來觀察世界與人生的奇特「觀物」法,對於後來中國文學、哲學與文化有深遠的影響。論文集後十篇裡有多篇所處理的材料跟「透過夢之窗口」這個主題是有關連的。因此,《莊子》可說是貫穿本論文集的一條重要線索。
    作者簡介
    林順夫
      臺灣臺中人,生於1943年,1965年畢業於東海大學外文系。1967年赴美國留學,於1972年獲普林斯敦大學 (Princeton University) 文學博士學位。現為美國密西根大學 (University of Michigan) 中國文學教授,曾任該校中國文化研究所主任及亞洲語言文化系主任。著作包括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Chinese Lyrical Tradition: Chiang K’uei and Southern Sung Tz’u Poetry (張宏生譯:《中國抒情傳統的轉變:姜夔與南宋詞》),《理想國的追尋》,與友人合編 The Vitality of the Lyric Voice: Shih Poetry from the Late Han to the T’ang; Constructing China: The Interaction of Culture and Economics; 合作英譯董說的《西遊補》(The Tower of Myriad Mirrors: A Supplement to Journey to the West) 等書。

    目錄

    前言..... i
    「文學系列」序言.... iii
    自序....v
    第一編 《莊子》的文學解讀
    第一章《莊子.內篇》裡的孔子.......1
    第二章道之轉化:評葛蘭的《莊子.內篇》英譯........ 17





    第三章解構生死:試論《莊子.內篇》對於主題之變奏的表達
    方式.................................. 41
    第四章推門落臼:試論憨山大師的《莊子內篇注》..... 63
    第五章以無翼飛者:《莊子.內篇》對於最高理想人物的描述.... 93
     一、前言............ 93
     二、主題變奏:莊子言說策略再思.......... 95
     三、《莊子.內篇》最高理想人格的表述之一:〈逍遙遊〉、〈齊物論〉、〈養
    生主〉、〈人間世〉....................... 105
     四、《莊子.內篇》最高理想人格的表述之二:〈德充符〉、〈大宗師〉、〈應
    帝王〉.............117
     五、結語.............130
    第二編 詩詞、文論、藝術散論
    第六章佳境豈應無何有:論六朝園林與樂園思想....... 133
     一、樂園之始........................136
     二、秦漢御苑....................141
     三、道家審美精神的滲入.................144
     四、落實無何有之鄉.......................156
    第七章劉勰論想像........... 161
     一、「想像」與Imagination ............162
     二、神思.......168
     三、文之思..........171
     四、神與物遊..............173
     五、刻鏤無形.............178
     六、想像的生理基礎.............180
     七、文思之培養................183
    第八章論絕句的本質........ 189
    第九章詞別是一家:一個文類身份的形成............. 213
     一、文類的斟酌...............214
     二、詩與音樂............215
     三、詩的音樂化............217
     四、燕樂.............219
     五、文人之詞.............221
     六、詞的新美典.......... 223
     七、柳永與慢詞............ 224
     八、蘇軾的貢獻............. 226
     九、文類的界限................ 228
     十、李清照的總結............. 229
    第十章姜夔論詩與書法........ 233
     一、姜夔論詩................... 234
     二、姜夔的《續書譜》.................... 243
     三、結論.................. 250
    第十一章南宋長調詞中的空間邏輯:試讀吳文英的〈鶯啼序〉.. 251
    第十二章我思故我夢:試論晏幾道、蘇軾及吳文英詞裡的夢...... 269
    第三編 小說解讀三例
    第十三章《儒林外史》中的禮及其敘事結構......... 305
    此章基本論點我在高先生的文章中讀過。



    第十四章賈寶玉初遊太虛幻境:從跨科際解讀一個文學的夢.... 327
    第十五章中國最後一部古典小說:論《老殘遊記》的結構與境界..... 357
    【參考文獻】........ 381
    【名詞索引】.............. 399

    胡適藏書 小部分

    Hitler: Ascent, 1889-1939 By Volker Ullrich 《希特勒傳記:躍升年代》

    $
    0
    0

    READ AN EXCERPT
    Look Inside
    Hitler

    Hitler: Ascent, 1889-1939 Hardcover – Deckle Edge, September 6, 2016

    臺靜農《中國文學史》《我與老舍與酒》; 「人生實難」:談臺靜農先生

    $
    0
    0


    33:02
    215 「人生實難」:談臺靜農先生 2018-02-21 漢清講堂
    176 views6 months ago



    在中國文學史這領域,我只不過是個讀者。不過, 臺靜農先生的《中國文學史》,雖不全,卻很讓人欣賞。
    也許近10年,中國天津出版一些民國的教授的講義書,印象深刻的有朱自清、浦先生等的斷代《中國文學史》;或較齊全的《劍橋中國文學史》等。
    臺靜農的,很合胃口,因為它將佛教翻譯文學納入,這與胡適之先生的《白話文學史》類似 (許多人的看法和出版的文學史都缺這塊,雖然可能說得通,畢竟見外了)。何況柯教授的說法很有意思,臺先生的,由許多人物、作品、社會史等短篇所構成,每篇都像《聊齋》般精緻,上冊合起來看就多少可知中國的文化史源頭。
    臺靜農先生的書的優點,當然應該參考專家和研究者的看法。然而,選書要合自己的趣味呀!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柯教授是"臺靜農學"的專家,又是臺灣大學出版中心的第一任主任。由他來講臺靜農的《中國文學史》的精神、要點及出版過程、待續等議題,當然最恰當不過了。柯教授的演講方式屬老式,如果事先將一些要點,整理出來,就可節省臨時找出處的時間,然而,這只是小小缺點。他建議《中國文學史》可與《靜農論文集》合觀、參考。事實上,《臺靜農中國文學史》的編者,在書也做了某些註解,譬如說,頁323的註一:中國小說中龍的故事所受佛典的影響,可參考,〈佛教故實與中國小說〉,收入《靜農論文集》。

    梅教授的一般介紹,正可與柯教授相互補充。



    其實,中文系似可召開文學史 (以臺靜農《中國文學史》為中心)的會議,邀請臺靜農先生的"明、清"文學史的相關 (非台大)師生,大家討論是否可整理出較完整的《臺靜農中國文學史》......





    *****

    半年前作此片時,沒找到 臺靜農先生的《我與老舍與酒:臺靜農文集》。













    我與老舍與酒
    臺靜農



    報紙上登載,重慶的朋友預備為老舍兄舉行寫作二十年紀念,這確是一樁可喜的消息。因為二十年不算短的時間,一個人能不斷的寫作下去,並不是容易的事,我也想寫作過,─—在十幾年以前,也許有二十年了,可是開始之年,也就是終止之年,回想起來,惟有惘然,一個人生命的空虛,終歸是悲哀的。

    我在青島山東大學教書時,一天,他到我宿舍來,送我一本新出版的《老牛破車》,我同他說,「我喜歡你的《駱駝祥子》」,那時似乎還沒有印出單行本,剛在《宇宙風》上登完。他說,「只能寫到那裡了,底下咱不便寫下去了。」笑著,「嘻嘻」的─—他老是這樣神氣的。
    我初到青島,是二十五年秋季,我們第一次見面,便在這樣的秋末冬初,先是久居青島的朋友請我們吃飯,晚上,在一家老飯莊,室內的陳設,像北平的東興樓。他給我的印象,面目有些嚴肅,也有些苦悶,又有些世故;偶然冷然的衝出一句兩句笑話時,不僅僅大家轟然,他自己也「嘻嘻」的笑,這又是小孩樣的天真呵。

    從此,我們便廝熟了,常常同幾個朋友吃館子,喝著老酒,黃色,像紹興的竹葉青,又有一種泛紫黑色的,味苦而微甜。據說同老酒一樣的原料,故叫作苦老酒,味道是很好的,不在紹興酒之下。直到現在,我想到老舍兄時,便會想到苦老酒。有天傍晚,天氣陰霾,北風雖不大,卻馬上就要下雪似的,老舍忽然跑來,說有一家新開張的小館子,賣北平的燉羊肉,於是同石蓀仲純兩兄一起走在馬路上,我私下欣賞著老舍的皮馬褂,確實長得可以,幾乎長到皮袍子一大半,我在北平中山公園看過新元史的作者八十歲翁穿過這麼長的一件外衣,他這一身要算是第二件了。

    那時他專門在從事寫作,他有一個溫暖的家,太太溫柔的照料著小孩,更照料著他,讓他安靜的每天寫兩千字,放著筆時,總是帶著小女兒,在馬路上大葉子的梧桐樹下散步,春夏之交的時候,最容易遇到他們。仿佛往山東大學入市,拐一彎,再走三四分鐘路,就是他住家鄰近的馬路,頭髮修整,穿著淺灰色西服,一手牽著一個小孩子,遠些看有幾分清癯,卻不文弱,─—原來他每天清晨,總要練一套武術的,他家的走廊上就放著一堆走江湖人的傢伙,我認識其中一支戴紅纓的標槍。

    廿六年七月一日,我離青島去北平,接著七七事變,八月中我又從天津搭海船繞道到濟南,在車站上遇見山東大學同學,知道青島的朋友已經星散了。以後回到故鄉,偶從報上知老舍兄來到漢口,並且同了許多舊友在籌備文藝協會。我第二年秋入川,寄居白沙,老舍兄是什麼時候到重慶的,我不知道,但不久接他來信,要我出席魯迅先生二周年祭報告,當我到了重慶的晚上,適逢一位病理學者拿了一瓶道地的茅台酒;我們三個人在×市酒家喝了。幾天後,又同幾個朋友喝了一次紹興酒,席上有何容兄,似乎喝到他死命的要喝時,可是不讓他再喝了。這次見面,才知道他的妻兒還留在北平。武漢大學請他教書去,沒有去,他不願意圖個人的安適,他要和幾個朋友支持著「文協」,但是,他己不是青島時的老舍了,真箇清癯了,蒼老了,面上更深刻著苦悶的條紋了。三十年春天,我同建功兄去重慶,出他意料之外,他高興得「破產請客」。雖然他更顯得老相,面上更加深刻著苦悶的條紋,衣著也大大的落拓了,還患著貧血症,有位醫生義務的在給他打針藥。可是,他的精神是愉快的,他依舊要同幾個朋友支持著「文協」,單看他送我的小字條,就知道了,抄在後面罷:


    看小兒女寫字,最為有趣,倒畫逆推,信意創作,興之所至,加減筆畫,前無古人,自成一家,至指黑眉重,墨點滿身,亦具淋漓之致。

    為詩用文言,或者用白話,語妙即成詩,何必亂吵絮。
    下面題著:「靜農兄來渝,酒後論文說字,寫此為證。」

    這以後,我們又有三個年頭沒有見面了。這三年的期間,活下去大不容易,我個人的變化並不少,老舍兄的變化也不少罷,聽說太太從北平帶著小孩來了,應該有些慰安了,卻又害了一場盲腸炎。能不能再喝幾盅白酒呢?這個是值得注意的事,因為戰爭以來,朋友們往往為了衰病都喝不上酒了;至於窮喝不起,那又當別論。話又說回來了,在老舍兄寫作二十年紀念日,我竟說了一通酒話,頗像有意剔出人家的毛病來,不關祝賀,情類告密,以嗜酒者犯名士氣故耳。這有什麼辦法呢?我不是寫作者,只有說些不相干的了。現在發下宏願要是不遲的話,還是學寫作罷,可是老舍兄還春紀念時能不能寫出像《駱駝祥子》那樣的書呢?
                                                   三十三年,四月,於白沙白蒼山莊







    2018 Music Pad 音樂記事本+貝多芬馬克杯 ; 《永恆的日記──每一天的音樂》《一日一言 人類の知恵 》(桑原 武夫 ) ; CS Note/

    $
    0
    0

    2017 Music Pad 吳家恆, 台北:川雷文化。謝謝家恆贈書。
    2018年的 Music Pad

    Chiaheng Wu 分享了 Music Pad古典音樂史上的今天相簿



    2018 Music Pad 音樂記事本+貝多芬馬克杯 早鳥優惠中
    (尺寸:長16.5*寬9*厚0.9cm)
    貝多芬所處的維也納,正是這座千年古城面貌變動最大的時期。粗略地說,在背後推動這變動的力道,來自革命,而其具體的方式,又來自不同層面。
    革命力量施加於維也納的城市面貌,最直接的就是來自拿破崙的進攻。我們不要忘記,這位來自科西嘉島
    矮小軍人,是以砲兵的身分開始建功的。當法軍在1809年第二次叩門的時候,所用的火砲已經與17世紀進攻的土耳其大軍的火器很不相同了。土耳其的火砲射程不遠,在面對維也納極厚重的城牆防禦工事,作用不大,這是土耳其軍隊採用挖地道攻城的原因。
    而拿破崙所用的火砲,射程遠,經過精確
    的計算之後,可以越過城牆,對城內建築物造成損害。所以在拿破崙戰爭之後,維也納開始進行重建,這是貝多芬在他生命最後的十年所眼見親歷的。
    火砲的發展,使得傳統城牆的功能逐漸萎縮--這最後促成了維也納城牆的拆除,以及環城大道的出現。當然,這裡頭還有一些歐洲國家在19世紀得利於亞非洲海外殖民,競相建設帝國都城。此外,也透過都市更新,展現科技與帝國威儀,同時加強對都市的管控。在這個階段,推動都市更新的已經不是革命的力量,而是聞革命而色變的反動。
    這幅地圖繪於1780年,也就是貝多芬十歲的時候,他再過十年左右來到維也納,此時這座城市的面貌應該與這幅地圖相去不遠。可以明顯看到維也納的內城牆,以及城牆外的空地(esplanade),再來是農田與零星的房舍,才是外城牆。
    多瑙河流至此地,支流紛沓,澤沼密布,外城牆以此為天險,建成不規則的反C形。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終於,2017 Music Pad終於快好了。這一陣實在是諸事紛至,接應不暇,但總算是一關一關過。看到顏色繽紛的封面,心情也稍稍輕快起來了。本來還想做一款莫札特手稿的手帕,就再說吧。
    2017 Music Pad的顏色多了,但內容大同小異,增加了數十位音樂家的生卒年月日,去掉作品的首演日期(這部分的資訊數量龐大,會再蒐集彙整),把音樂廳訊息等資料拿掉,整理了一部約800條的音樂小辭典。這些名詞在大部頭的音樂辭典與網路上都看得到,但正是因為,以為都可以在網路上查到,所以心上放得少,肚裡裝得也少,這對於知識與功力的累積,我覺得是不好的。一些基本的名詞還是需要嫻熟在心的,所以整理了一個隨身攜帶,隨手翻閱的音樂小辭典。
    去年做的時候,我就陸續送了一些給我所知道的學校或學生,今年,還會做這件事。剛好前一陣在臉書上看到南投仁愛國小親愛弦樂團在募款,我跟樂團的陳珮文老師連絡上,表示想把這本記事本送給親愛弦樂團的90位孩子。陳老師很高興,孩子可以收到這樣的禮物。今天下午,把這個做法丟出去,馬上就有人響應,好幾位還留了話要送給孩子,我引述其中一則:「加油,音樂路上一直堅持,一定會看到音樂所帶來的美好。」
    封面用的樂譜是莫札特K.465的弦樂四重奏《不和諧》,這首作品的確有個不那麼尋常的開頭,這個標題放在這個時節似乎也別有意涵。除了去固守一些美好的事物,並讓美感的溫度能傳遞出去,似乎沒有別的方法來對抗醜陋與惡意了。
    Music Pad 古典音樂史上的今天在 2017 Music Pad 相簿中新增了 6 張相片。
    2017 Music Pad 記事本(9*16.5*0.9cm) 開放訂購  定價250元, 售價200元
    (藏青燙銀 醬紫燙金 果綠燙銀 緋紅燙銀 銘黃燙銀 灰棕燙銀)
    封面: 莫札特的《不和諧》弦樂四重奏手稿

    *****
    將一些
    Sophie's World: A Novel about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中的大哲學之言弄成每月的主題

    ----

    A Musical Book of Days《永恆的日記──每一天的音樂》
    好書 有趣....
    有不少小毛病,以11月13日為例,

    Frederick Septimus Kelly DSC (29 May 1881 – 13 November 1916) was an Australian and British musician and composer and a rower who competed in the 1908 Summer Olympics. He was killed in action during the First World War.[1]
    https://en.wikipedia.org/wiki/Frederick_Septimus_Kelly
    該書人名寫成Septimus Kelly,好像沒根據。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KeCkfRf9HM



    Frederick Septimus Kelly - Elegy for strings in Memoriam Rupert Brooke - St. George Quintet




    ***
    蘇錦坤送的CSNote (1, 交通大學出版社, 2009)筆記書
    這書的一特色是 "一日一言(一行) 1人 共2頁 一頁是網路的照片 一頁是林教授的素描 其餘空白作為筆記本"
    編輯不懂得簡稱 所以很繁雜 每人都出自"閃文集"....)

    2010年10月19日:
    找到一處顯然的錯誤

    CSNote ii
    已更正
    石川馨 (いしかわ かおる; Ishikawa Kaoru; 19151989)
    到林教授blog去 給他CSNote (2 待出版) 3處意見
    出版物的品質多困難 主要是要讓"系統外"的高手看過
    蘇先生無意中幫助其母校出版社的品管
    林老師
    我剛剛在CSNote i 留言
    發現石川 馨的日文在第二本已更正
    台灣在人名的翻譯沒標準化
    而林老師的 也有許多不一致處 (譬如說 Adams 是否應是亞當斯”)不過這些是小問題
    我想提一兩重要的地方給你參考

    Hans Albrecht Bethe (
    German pronunciation: [ˈhans ˈalbʁɛçt ˈbeːtə]; July 2, 1906 – March 6, 2005) 換句話說他是著名的科學界希臘第2字母

    Herbert A. Simon
    有中文名叫 司馬賀 (我曾與他通信約30封 存 CMU 翻譯過他的主要著作) 中國統一以"西蒙"翻譯Simon……



    ----


    《一日一言 人類の知恵 》(桑原 武夫 )  (1956)
    2017.4.16 陳健幫先生的贈書 (1994年,58刷)。

    我說這本以前找人翻譯過,當時準備出書;陳兄說,這類書,應該自己寫。

    為了報答陳兄的好意,我考慮弄個blog,每天一篇 (很多次都有這想法,常常自己打退堂鼓。因為本書的副標題"人類の知恵 ",很值得思考其取材.....)





    一日一言 人類の知恵
       岩波新書 1956


    人類の歴史は、偉大な行為をなしとげた人びとの英知にかがやく言葉によって飾られている。そうした「人類の知恵」ともいうべき名言を、偉人の生没日にあわせ、1年366日に配列し、略伝、肖像を付した。新しい形の人生読本であり、人類の歴史を見わたす多彩なパノラマでもある。あなたの生活を深く豊かにする座右の書。


    桑原 武夫(くわばら たけお、1904年5月10日 - 1988年4月10日)は、日本フランス文学・文化の研究者。文化勲章受章。研究者を組織しての共同研究の先駆的指導者でもあった。

    目次

    [非表示]

    来歴・人物[編集]

    福井県敦賀郡敦賀町蓬莱(のち敦賀市)の出身。父は、京都帝国大学教授東洋史専攻の、桑原隲蔵(じつぞう)。敦賀は里帰り出産の地なので実質的には京都生まれだが、本人が敦賀に愛着を持ちこの経歴を称し続けた。
    京都一中三高を経て、1928年、京都帝国大学文学部卒業旧制大阪高校教授兼京都大学文学部講師を経て1943年東北帝国大学法文学部助教授1948年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教授、1959年同所長、68年定年退官、名誉教授
    スタンダールアランの研究により、フランスの文学や評論を広く日本に紹介した。父桑原隲蔵の関係もあり、早くから西田幾多郎内藤湖南ら戦前の京都学派の碩学の謦咳に直接接することが多く、戦後、同年代の吉川幸次郎貝塚茂樹などの戦後の京都学派の中心的存在として、戦後のさまざまな文化的ムーブメントに主導的な役割を担った。
    フランス文学にとどまらず、多方面に亘る深い学識と行動力は各方面に及び、俳句を論じた「第二芸術」(『世界』1946年)は論議を呼んだ。 また、学際的な、さまざまの分野の研究者を組織することにより、先駆的な共同研究システムを推進したことでも知られる。『フランス百科全書の研究』『ルソー研究』(1951年、毎日出版文化賞)、『宮本武蔵と日本人』など、日本の人文科学分野の研究において、数々の業績を残した。これらの共同研究を通じて、梅棹忠夫梅原猛上山春平鶴見俊輔多田道太郎ら多くの文化人の育ての親となった。しかし、『百科全書』派研究などはフランスの学者からは評価されず、国内でも、広く浅くの桑原をディレッタント(英、伊:dilettante、好事家。学者や専門家よりも気楽に素人として興味を持つ者)視する学者もあった。有名な「第二芸術論」も、アイヴァー・リチャーズ『実践批評』で用いられた手法をそのまま転用していると外山滋比古に指摘されている。 このことを指していったのではないだろうが、小松左京との対談で「ある人が、あなたのやったことはみな思いつきに過ぎない」と批判したところ桑原は「思いつきかも知れないが、おまえ思いつきいうてみい」と切り返したと回想している。
    一方、岩波書店中央公論社等の出版社との連携も強く、戦後の出版ブームでは、『文学入門』、『日本の名著』など、今に残る新書のベストセラーを数多く出版した。生前に朝日新聞社と岩波書店からそれぞれ全集が発刊されている。
    また、同期である今西錦司らとともに登山家としても知られ、1958年には、京都大学山岳会の隊長として、パキスタンチョゴリザへの登頂を成功に導いた。登山に関する著書も多い。
    1984年から世界平和アピール七人委員会の委員も務めた。1966年、フランス共和国国家勲功騎士章受章。1974年、叙勲二等瑞宝章。1975年、朝日文化賞受賞。1977年、日本芸術院会員。1979年、文化功労者顕彰。1987年、文化勲章受章。1988年、叙従三位、叙勲一等瑞宝章
    1998年より桑原武夫学芸賞が設けられている。

    著作[編集]

    単著[編集]

    • 事実と創作 創元社 1943 のち講談社学術文庫
    • 囘想の山山 七丈書院 1944
    • ざくろの花 生活社 1946
    • フランス印象記 弘文堂書房 1947 のち講談社学術文庫
    • 現代日本文化の反省 白日書院 1947
    • 現代フランス文学の諸相 筑摩書房 1949
    • 人間粗描 中央公論社 1950 のち筑摩叢書
    • 文学入門 岩波新書 1950
    • 宛名のない手紙 弘文堂 1951
    • 歴史と文学 新潮社 1951
    • 近代文学入門 三笠書房 1952
    • 第二芸術論 河出書房 1952 のち講談社学術文庫
    • 文化への発言 創文社 1953
    • 登山の文化史 創元社 1953 のち平凡社ライブラリー
    • 世界文学入門 新評論社 1954
    • 雲の中を歩んではならない 文藝春秋新社 1955
    • ソ連・中国の印象 人文書院 1955
    • フランス的ということ 桑原武夫文芸評論集 岩波書店 1957
    • この人々 文藝春秋新社 1958
    • チヨゴリザ登頂 文藝春秋新社 1959
    • 研究者と実践者 中央公論社 1960
    • 時のながれ 河出書房新社 1961
    • 日本文化の考え方 評論とおしゃべり 白水社 1963
    • 発展しつつある国々 インド・ネパール・アフリカ紀行 河出書房新社 1963
    • 『宮本武蔵』と日本人 講談社現代新書 1964
    • 詩人の手紙 三好達治の友情 筑摩書房 1965、増補新版 1982
    • フランス文学論 筑摩書房 1967
    • 桑原武夫紀行文集第1-3 河出書房 1968
    • 桑原武夫全集』全7巻 朝日新聞社 1968-69
    • 思い出すこと忘れえぬ人 文藝春秋 1971 のち講談社文芸文庫
    • 伝統と近代 文藝春秋〈人と思想〉 1972-代表作選集
    • 論語中国詩文選 筑摩書房 1974、新版1982、ちくま文庫 1985
    • ヨーロッパ文明と日本 朝日選書 1974
    • 文明感想集 筑摩書房 1975
    • フランス学序説 講談社学術文庫 1976
    • 文学序説 岩波全書 1977 のち新版
    • わたしの読書遍歴 潮出版社 1978 のち新版
    • 文章作法 潮出版社 1980 のち新版
    • 桑原武夫集』全10巻 岩波書店 1980-1981
    • 『桑原武夫集』富士正晴編 現代の随想21 弥生書房 1982
    • 昔の人今の状況 岩波書店 1983 エセー集
    • 日本文化の活性化 エセー・一九八三年-八八年 岩波書店 1988、遺著

    共著・伝記[編集]

    編著・共編著[編集]

    • 科学読本 野田又夫共編 白水社 1943
    • ルソー研究 岩波書店 1951
    • 18世紀フランス 河出書房 1952
    • フランス百科全書の研究 岩波書店 1954
    • フランス革命の指導者 創元社 1956
    • 一日一言 人類の知恵 岩波新書 1956
    • 岩波小辞典西洋文学 岩波書店 1956
    • フランス革命の研究 岩波書店 1959
    • 世界の歴史 フランス革命とナポレオン 中央公論社 1961、中公文庫1975
    • 日本の名著 近代の思想 中公新書 1962
    • ルソー 岩波新書 1962  
    • ブルジョワ革命の比較研究 筑摩書房 1964
    • 現代の対話 末川博湯川秀樹梅原猛雄渾社 1966
    • 中江兆民の研究 岩波書店 1966
    • 文学理論の研究 岩波書店 1967
    • 世界の歴史24 戦後の世界 河出書房新社 1974、のち河出文庫
    • フランス革命の指導者 朝日選書 1978
    • 中国とつきあう法 加藤周一ほか 潮出版社 1978
    • 吉川幸次郎 筑摩書房 1982 追悼文集
    • 明治維新と近代化 現代日本を産みだしたもの 小学館〈創造選書〉 1984
    • 湯川秀樹日本放送出版協会 1984
    • スタンダール研究 鈴木昭一郎共編 白水社 1986

    翻訳[編集]

    関連項目



    18日所引的詩,出自 Le Phénix by Paul Éluard, 1951
    阿邦送的這本書,編者是法國文學學者。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Viewing all 6840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