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人和書 ( Men and Books)
Viewing all 6843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唐君毅:由花果飄零轉化為靈根自植

$
0
0

唐君毅《病裡乾坤》《愛情之福音》 (我與宗教徒)。



【整理:劉浩賢/圖︰香港電台、唐端正】
「真正的智慧是生於憂患。因為只有憂患,可以把我們之精神從一種定型的生活中解放出來,以產生一超越而涵蓋的胸襟,去看問題的表面與裏面,來路與去路。」1958年,牟宗三、徐復觀、張君勱及唐君毅,這四位在近代華人學術界、文化界舉足輕重的人物,共同發表《為中國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而主要起草人是新儒家代表人物──唐君毅(1909-1978)。
唐君毅閒時消遣不多,有時會與家人去海邊散步。(照片由唐端正提供)
唐君毅閒時消遣不多,有時會與家人去海邊散步。(照片由唐端正提供)
唐君毅銅像,放置於新亞研究所唐君毅紀念室內。
唐君毅銅像,放置於新亞研究所唐君毅紀念室內。

唐君毅於1949年來到香港,與錢穆、張丕介等,一起創立亞洲文商專科夜校,翌年改名為新亞書院。新亞書院哲學系首屆學生唐端正形容,那時的新亞算是難民其中一個棲身之所,不少同學都住在調景嶺,下課後趕不及乘車回家,就在炮台街的宿舍一起擠,身為老師的錢穆、唐君毅,有時亦會留宿。睡在碌架床的唐君毅,不時會在夢中呼「天呀!天呀!」是艱苦中的感歎。艱苦,既是經濟上的緊絀──唐君毅等不斷在其他院校兼課,向報紙雜誌投稿,以收取微薄稿費,支持新亞的開銷;也是中國文化的凋零──大陸政權易手,傳統文化備受打壓,儒家學說難以再在大陸傳授。興辦新亞,就是希望能保留中國文化種子。
唐端正攝於新亞中學圖書館,亦是當年新亞書院的圖書館,身後是錢穆頭像。
唐端正攝於新亞中學圖書館,亦是當年新亞書院的圖書館,身後是錢穆頭像。
唐君毅在1952年《我所了解之新亞精神》中,說到新亞之教育文化理想︰「希望以日新又日新之精神,去化腐臭為神奇,予一切有價值者皆發現其千古常新之性質」、「再求與世界其他一切新知新學相配合,以望有所貢獻于真正的新中國、新亞洲、新世界。」長於文學與文化口述歷史研究的香港公開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副教授熊志琴博士指,這篇文章正表達唐君毅眼中的新亞精神是不斷形成及創造的經驗,而且是流動和開放的,各人儘可有不同的了解。
唐端正(右一)攜家人往唐君毅(左二)家拜年。(照片由唐端正提供)
唐端正(右一)攜家人往唐君毅(左二)家拜年。(照片由唐端正提供)
唐君毅晚年患癌,卻甘願承擔復興中國文化的責任至最後一刻。唐端正憶述,老師後期即使身體虛弱,亦分秒必爭地寫文章、教書、校對自己的著作,全心全意,鞠躬盡瘁,去世前一日都是在上課。「他一息尚存,都要盡自己的努力。」
唐君毅(左三)患癌後到台灣接受治療,唐端正(右一)與同學赴台探望。(照片由唐端正提供)
唐君毅(左三)患癌後到台灣接受治療,唐端正(右一)與同學赴台探望。(照片由唐端正提供)
「花果飄零」,不少人談及唐君毅時都會想起這一句,但下句「靈根自植」,卻被人忽略了。1961年,唐君毅發表《說中華民族之花果飄零》一文,指東南亞各國政府用政治、經濟、教育文化種種方法壓抑海外華僑社會,不少人被迫改變國籍,他憂慮四、五十年後,華僑社會將全部解體︰「如一園中大樹之崩倒,而花果飄零,遂隨風吹散;只有在他人園林之下,托蔭避日,以求苟全」,文章引發不少迴響。
唐君毅離世後移葬台灣,唐端正(左二)與同學到墓前拜祭。(照片由唐端正提供)
唐君毅離世後移葬台灣,唐端正(左二)與同學到墓前拜祭。(照片由唐端正提供)
兩年多後,他再發表《花果飄零及靈根自植》:「一切民族之自救……必須由自拔於奴隸意識而作為自作主宰人之始」、「故無論其飄零何處,亦皆能自植靈根……其有朝一日風雲際會時,共負再造中華,使中國人之人文世界花繁葉茂,于當今之世界之大任者也」。這正與新亞校歌「艱險我奮進,困乏我多情」相對照。
(原文刊於7月27日《晴報》)

// 「真正的智慧是生於憂患。因為只有憂患,可以把我們之精神從一種定型的生活中解放出來,以產生一超越而涵蓋的胸襟,去看問題的表面與裏面,來路與去路。」1958年,牟宗三、徐復觀、張君勱及唐君毅,這四位在近代華人學術界、文化界舉足輕重的人物,共同發表《為中國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而主要起草人是新儒家代表人物 ── 唐君毅(1909-1978)... //

法式音樂布袋戲 《 VOYAGES D’ULYSSE 》 奥德賽重現艋舺公園

$
0
0

法國小宛然劇團已在87國表演過.....

圖像裡可能有1 人








【Sortir à Taipei – 臺北好文藝!】布袋戲大師李天祿逝世二十週年紀念活動 / Rétrospective : le grand Maître taiwanais des marionnettes Li Tian-lu 🌸
在台灣,大家對布袋戲大師李天祿的記憶猶新,不過台灣人可能不太知道他對一整個法國世代的影響至鉅,無論是70和80年代到台灣和李老師習藝的法國人,或是曾在巴黎參加他親自主持的多場布袋戲工作坊的法國偶戲藝師都深受其影響。這一切都將在紀念李天祿大師逝世二十週年的系列活動中完整呈現。🍀
Depuis 1978, le Théâtre du Petit Miroir s’inspire avec créativité de l’art des marionnettes taiwanaises. Son fondateur, Jean-Luc Penso, a étudié pendant 5 ans à Taiwan auprès du grand Maître Li Tian-lu, personnage clé du monde des marionnettes à Taiwan. Créé en 1985 dans le cadre d’une commande du Théâtre national de Chaillot, le spectacle de marionnettes "Voyages d’Ulysse" sera présenté à Taipei les 29 juillet et 1er août dans le cadre d’un hommage à Li Tian-lu, marquant le 20ème anniversaire de sa disparition. 🌺
👉 演出 / Spectacle :
法式音樂布袋戲 《 VOYAGES D’ULYSSE 奥德賽 》 經典重現
演出團隊 / Compagnie : 法國小宛然劇團 Théâtre du Petit Miroir
2018/07/29(日) 19:00 艋舺公園北側廟埕廣場 (龍山寺正對面) / Le 29 juillet 2018 à 14h sur la place de Mengxia Park (entrée gratuite)
2018/08/01(三) 19:00 台北偶戲館4F黑箱劇場 (採預約報名,限額80名) / Le 1er août 2018 à 19h au Puppetry Art Center of Taipei (sous réservation, tél 02-2528-9553)
~演出免費入場 預約專線:02-2528-9553~
👉 展覽 / Exposition "From Paris to Taipei" :
展出日期:2018/06/26(二) - 2018/09/30(日)
展出時間:週二 ~ 週日 10:00 - 17:00
展覽地點:台北偶戲館2樓特展區
Du 26 juin au 30 septembre au 2ème étage du Puppetry Art Center of Taipei (fermeture tous les lundis)
-----
2010年12月6日 星期一
班任旅東遊記:台灣偶戲走向世界舞臺 Jean-luc Penso
---- 這本書是很難得的可以了解法國的偶戲之創新
深情之旅:譬如說李天祿先生的部分骨灰葬法國 1998
1999法國陸佩玉逝 改葬李先生墓旁
我最欣賞改編之奧德賽偶戲
(李天祿先生的團隊到荷蘭 接待翻譯的是 羅 斌 Robin Erik Ruizendaal /Robin (2-3) 羅斌的戲偶情緣....)
作者 蔡紫珊
簡秀珍
書名 台灣偶戲走向世界舞臺 : 班任旅東遊記 = Les marionnettes de Taiwan entrent sur la scene du monde et le voyage en Orient de Jean-luc Penso / 蔡紫珊, 簡秀珍作.
出版項 宜蘭縣五結鄉 :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2007.09.

Tonio Kröger By Thomas Mann 彭淮棟譯作的頭尾──從《魔山》到《浮士德博士》

$
0
0
彭淮棟譯作的頭尾──從《魔山》到《浮士德博士》

阿擘從高雄上來,與我去殯儀館參加阿彭的告別式。我兩認識懷棟都四十幾年了。
"《魔山》到《浮士德博士》"是從Thomas Mann的作品來講,彭淮棟兄最有"感覺"的德語作家之一,為此,自修德語二十來年,有成。
《魔山》出版時,阿擘買來書,在上頭有密密麻麻的"修正"。可惜,那本書已不知所踪了。
《浮士德博士》出版時,我們大力慶祝一番:朋友的座談會,可在YouTube上找到;我跟澎兄還通信十來封,談《浮士德博士》中的某本莎士比亞。
那時,鼓勵彭兄重譯《魔山》,不過,知道他為《浮士德博士》的翻譯和譯注,忙了三年多,應該讓他休息一陣再說。其間,阿彭寫信問我台大圖書館有沒收師大某教授關於杜甫的書。可惜沒有。
然後,他生病,過世。也沒"驚動"我們。
我們還是很思念他的。

格林多前書:Chapter 13
1我若能說人間的語言,和能說天使的語言;但我若沒有愛,我就成了個發聲的鑼,或發響的鈸。


Ich bewundere die Stolzen und Kalten, die auf den Pfaden der großen,
der dämonischen Schönheit abenteuern und den >Menschen< verachten, --
aber ich beneide sie nicht. Denn wenn irgend etwas imstande ist, aus
einem Literaten einen Dichter zu machen, so ist es diese meine
Bürgerliebe zum Menschlichen, Lebendigen und Gewöhnlichen. Alle Wärme,
alle Güte, aller Humor kommt aus ihr, und fast will mir scheinen, als
sei sie jene Liebe selbst, von der geschrieben steht, daß einer mit
Menschen- und Engelszungen reden könne und ohne sie doch nur ein
tönendes Erz und eine klingende Schelle sei.



Title: Tonio Kröger

Author: Thomas Mann


Google 英譯: I admire the proud and the cold, on the paths of the great,
to devour the demonic beauty and despise the "human being",
but I do not envy them. Because if anything is able, out
To make a poet a poet, it is this mine
Civil love for the human, the living and the ordinary. All warmth,
all goodness, all humor comes from her, and almost seems to me, as
let it be that love itself, of which it is written, that one with
People and angels tongues could talk and without them only one
sounding ore and a ringing bell.http://hanchingchung.blogspot.com/2018/03/7.html

李喬《我的心靈簡史 : 文化台獨筆記》

$
0
0
作者: 李喬
書名: 《我的心靈簡史 : 文化台獨筆記》
台北:望春風,2010






台湾の宝 施翠峰さん(多才多藝)、施翠峰回憶錄

$
0
0



施翠峰教授今年(2015)應是90歲了。他40歲結集的《施翠峰藝術論叢》(台北:東方出版社,1964/65 )  ,內容豐富,從中可以了解施翠峰當時追求歐美日的文學和藝術大家的心得。

施翠峰本名施振樞, 1925年12月9日出生於古都彰化鹿港,「施翠峰」三字為其青年時代發表創作時即採用的筆名 ,取其像徵翠綠峰巒的文藝氣息.其祖父經營「施錦玉香鋪」而聞名,其父為鹿港 ​​信用合作社的創辦人之一。施翠峰與王詩瑯 , 黃得時 , 陳千武 , 張彥勳等人同屬「跨越語言的一代」。



個人簡介編輯
施翠峰為張彥勳就讀台中一中時期的同班同學(註六),與鍾肇政,文心等人曾創刊同仁性質雜誌《文友通訊》,被林海音喻為是戰後第一位掌握中文創作的作者.在日治時期即能運用日文創作,在戰後進入省立師範學院(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前身)美工科就讀,並開始在《新生報》,《力行報》上發表文藝創作.其專業主要在美術教育的推廣與藝術理論的研究,文藝創作生涯集中在1970年代以前,之後即漸漸將精力置放在民俗學,人類學的研究上,具體的成果有《風土與生活》(1966), 《思古幽情集--神話與傳說篇》(1976),《台灣民譚探源》(1985),《台灣原始宗教與神話》(2000)等書,對於台灣民俗文化的研究與推介持之以恆,歷久不變.

個人風格編輯
從施翠峰文藝 , 美術 ,民俗創作與論述中,處處可以看出其理性強於感性的特質,像在《文友通訊》中對於環境情勢的警覺,像在民俗學作品中的分析條理井然,見解精闢,像在短篇小說裡符合邏輯的情節安排,在在都顯示他理性思維的一面.透過電話訪談,施翠峰表示其理性的養成主要有二:其一是環境的逼迫與痛恨壞人,其二是受到美術繪畫訓練的影響.除了理性,施翠峰還有其感性的一面,在電視上看到感人的畫面仍會黯然流淚,可見其感情豐富的另一面.施翠峰的冷靜理性,再加上身材高大,批評坦率直言,往往給人不易親近的感覺.然而這份「莫測高深」其來有自,因為處在特殊的情境中保持理性,可以讓路途走的更遠,更久,得以持續為後人照亮前人的來時路.
施翠峰文藝創作的歷程並不算太長,而且所有的火力並未能集中在此,所以相較於其它的作家來說,作品產量或許並不是最豐富的,但是對於台灣現代兒童文學發展的歷程而言,其創作卻是極具歷史探索的意義.在五六十年代的兒童文學園地作品仍以蒐集,翻譯,改寫為創作手法,以兒童詩歌,短篇故事等類型為大宗的局面而言,施翠峰於1956年,1958年陸續發表​​於《良友》,《學伴》等兒童期刊上的〈愛恨交響曲〉,〈歸燕〉兄妹作,是承繼台灣文學寫實風格的傳統,代表台灣兒童文學創作渴望本土化的理念實踐,所以說,〈愛恨交響曲〉,〈歸燕〉二作標誌「台灣現代兒童文學發展」的重要里程.像日人宮川健郎認為的:「散文性,少年性與求變意志的獲得」是日本現代兒童文學的三項表徵,以此檢驗,將發現到作者將兒童少年的特殊需求納入寫作考量,並且能夠取材台灣的鄉土與立基於台灣的現實,體現其對於斯土斯民的深厚情感,因而顯示,施翠峰的少年小說創作跟世界兒童文學發展的脈動是與時俱進的.



學歷:師範大學勞作美術科
美國Pacific  Western  University  Ph.D


著作:包括藝術理論、民俗學、文化人類學等方面共35本,畫冊6
一、文藝小說類
1、龍虎風雨(歷史小說),台北:東方出版社,1963(二版)
2、趙五娘(歷史小說),台北:東方出版社,1964(二版)
3、相信我(短篇小說),台北:東方出版社,1964
4、愛恨交響曲(長篇小說),台北:青文出版社,1965(三版)
5歸燕(長篇小說),台北:青文出版社,1966(二版)
二、報導文學類
1、日韓之遊(遊記),台北:大華晚報社,1967
2、南海遊(遊記),台北:三民書局,1973
3思幽古情集(名勝古蹟篇),台北:時報出版社,1975(九版)
4南海履痕(尋幽探勝篇),台北:時報出版社,1977(二版)
5、扶桑拾穗,台北:漢光出版公司,1990
三、藝術理論類
1、現代美術思潮導論,台北:文星書店,1966(初版)
2、施翠峰藝術論叢,台北:東方出版社,1964?      這本書內容豐富,可以了解施翠峰當時追求歐美日的文學和藝術大家的心得。
3、施翠峰水彩畫集,台北:自費出版,1985
4、施翠峰教授作品選集,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3
5、施翠峰畫集,台北:印象藝術中心,1991
6、施翠峰回顧展,台北:市立美術館,1994
7、中國歷代銅鏡鑑賞,台北:省立博物館,1990
8、施翠峰七十回顧展,台中:省立美術館,1994
9、施翠峰的世界(日本),台北:据越學園,1998
10、台灣民探源,台北:漢光出版社,1983
四、民俗學類
1、風土與生活,台中:中央書局,1966(四版)
2思幽古情集(神話傳說篇),台北:時報出版社,19756(九版)
3、台灣民間藝術,台中:台灣省政府新聞處,1977
4、台灣的昔話(日本),東京:三彌井書店1977
5、台灣民間文學研究,台北:台灣史蹟研究會,1982
6、台北市寺廟神祇流源,台北:台北市政府民政局,1985
7、台灣原始神話與宗教,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0
五、文化人類學類
1南海履痕(原始民族篇),台北:時報出版社,1977
2、縱橫美國尋幽情(紅番、里尼西亞土著篇),台北:文化出版部,
      1985



書名 

思古幽情集, 第1 1975 / 2 卷

思古幽情集施翠峰


作者 

施翠峰


出版者 

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

年譜從大學畢業後起 無索引
此書連目錄都找不到 太可惜
譬如說第11章的拜訪日本名作家井上靖和武者小路實篤等人 都是一般人難得的機緣

施翠峰回憶錄

施翠峰回憶錄


第一章 奠基與傳承(節錄)

一、 鹿港、臺南兩地廟宇都有捐獻
  鹿港施錦玉香鋪創業於乾隆年中期(約1760~1765年 間),開基祖為施光醮公,他年輕時,在家鄉福建省泉州府晉江縣西岑鄉開設香鋪,店名稱為「施錦玉」,經營十多年已具規模時,考量西岑仍屬邊鄰鄉村之地,發 展的空間有限,當時適逢臺灣島上的城市與村落雛型已形成,位在泉州府對岸的鹿港,繼臺南之後已為島上第二個大港口,鄉人組團移民之風興起,於是光醮公攜帶 製香器材與原料隻身渡臺,在登陸之地鹿港街購買最熱鬧地點(當時俗稱為「大有口」),繼續經營施錦玉香鋪。不久有兩位製香匠師接踵移民而至,幾乎都是故鄉 時期的原班人馬,所以經營很快地上軌道。臺灣諺語說:「臺灣錢淹腳目」,就是指這個時候(乾隆年間後半期)的臺灣社會榮景。

  關於施錦玉香鋪的創業年代,因為歷史悠久, 大多文件已蝕滅不存,僅知是在乾隆中期年間,無法明確說出準確的年代,是正常事兒。可是,鹿港有些日治時期始新創香鋪,卻向前來採訪的文史工作者吹噓其創 業亦為乾隆年間,使其信以為真而記錄在「鹿港鎮誌」上,過了數年後卻反過來宣稱是依據「鹿港鎮誌」記載,來證明其創業為乾隆年間。歷史若是可以如此「創 造」,何須歷史學家?何須考證?
在康熙年間起,清政府發佈渡臺禁令,來臺者必須 先領取「照單」(許可狀),由兩岸官署稽查驗可,始許放行,但不准攜帶家眷。據家父轉述,當年第一、二代均嚴守政府規定,單身赴任前來臺灣。每隔一兩年必 返鄉一次,相當辛苦。古時唐山過臺灣有兩條路線,最早大多由福建(或廣東)沿岸港口到臺南(多以澎湖為中繼站,才敢渡臺),可是,繼後又開發由泉州直航鹿 港的新航線,航程較短,因為夏季海流與季風的關係,特別快速;順利時,前後僅三、四日即可抵達,所以大多在鹿港登陸後即就地購屋定居,光醮公抵達鹿港後也 是如此。

  施錦玉香鋪第二代應成公來臺,繼承香鋪祖業情況,大致亦復如此。不過,他除香業外又另開創「藏錦」布莊。至第三代受業公時,清廷的禁令在同治年間解除,始攜眷屬移民前來同住。兩百四十多年來,一直以鹿港為新基地發展至今,已延續至第七代了。

  20084月間,外貿協會蒐集全臺67家「臺灣百年老店」,並公佈「全臺第一老店,是創立二百多年前的鹿港施○○香鋪」,這種不求證據,不符史實的表彰,毀了公家的信譽。沒有文字上的記載或佐證,卻採用憑口認證,公家辦事的態度竟是如此馬虎,令人慨嘆。

  著者為了尋找錦玉香鋪的創業史,早年曾經尋找過鹿港鎮內古蹟,所尋獲得的史蹟有二:第一、「龍山寺道光22年重修石碑」(圖1-1,第二、「城隍廟咸豐年重修」石碑上(圖1-2, 均刻有「施錦玉捐獻」之史實,而且是唯一的香鋪捐獻者。龍山寺石碑上尚刻有「藏錦」的捐獻,「藏錦」是藍染行,在嘉慶初年由第二代應成公創設的兄弟企業 (位在施錦玉香鋪對面),可知當時香鋪的經營已達高峰期了。可是,隨著時代的推移而進入日治時代,便宜又漂亮的日本機械織布湧入,中國式的落伍染布無法抵 抗,「藏錦」在日治初期即結束營業。我在小學生時期,親眼見到家裡仍收藏著染布專用的器具:石輪、巨大的染布缸等物,至今我臺北的士林舊宅,仍藏有一只當 時使用過的大染缸(圖1-3做為紀念。

  我記得小時候曾經聽家父說:清代中期捐獻到臺南府寺廟,究竟哪幾家,已經毫無記憶。近幾年來,著者亦曾經尋訪過臺南市古蹟多次,果然發現施錦玉香鋪在嘉慶年間,曾經捐獻過臺南兩家寺廟的事實。其一為興濟宮(圖1-4,廟址在臺南市北區成功路86號,創建年代:清康熙23年(1684)。 明鄭時期,漢人隨之遷徙來臺,最初都以臺南為據點,形成聚落,而後在街衢市各境內,先後興建廟宇,塑造故鄉之神像崇奉,作為境民之守護神,「興濟宮」即為 其中之一。當年於臺南市北區,處處洋溢著一股富庶繁華之景象,至今仍保有多處可堪後人憑弔之名勝古蹟。據「臺灣縣誌」所載:「鎮北坊大道廟(興濟宮之舊 稱)在觀音亭邊」,由此可知該宮肇建於明永曆末年(清初),禋祀綿延已達三百餘年矣!

  拜殿壁上雕塑祥龍猛虎,飛騰奔馳;外側山牆 上留有西洋式S形鐵件。由此,可以看出其曾經受到明末清初年間西洋建築形式的影響。寬敞的正殿,主神保生大帝鎮坐龕中,本宮珍藏古碑舊匾極多,如康熙甲戌 年桂月「保安民生」匾,而嵌於前殿左右壁各有一面「重修興濟宮碑」尤為重要,係嘉慶2年間及道光17年所刻,碑文關乎本宮修建史,彌足珍貴。

圖1-1.jpg 
1-1 道光22年重修鹿港龍山寺捐獻者石碑,第2排第5個為「錦玉號
圖1-2.jpg
1-2 咸豐年間城隍廟重修石碑上第3排第2行右邊第3個--錦玉號,第3行第3個--藏錦號
圖1-3.jpg 
1-3 我家至今仍保存這只大染缸為紀念
圖1-4.jpg
1-4 臺南市興濟宮



台湾の宝 施翠峰さん(多才多藝)2018-06-17 曹永洋 鍾漢清
YOUTUBE.COM
施翠峰(1925-2018), 本名施振樞,.彰化鹿港人, 畢業於台中一中(日治時期), 師範大學藝術科,…

Guy de Maupassant, Afloat (French: Sur l'eau) i

$
0
0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Jump to navigationJump to search
Afloat (French: Sur l'eau) is an 1888 story by Guy De Maupassant. Ostensibly it is a logbook of a nine-day cruise along the côte d’Azur. The French original was given illustrations by Édouard Riou who the previous year had illustrated Alexandre Dumas' Le Comte de Monte-Cristo (1887), and would also illustrate Maupassant's Un soir(1889). These illustrations, as engraved by the Guillaume brothers, were also included i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by Laura Ensor published by Routledge in 1889.[1] A new translation by Douglas Parmée appeared in 2009.[2]

References[edit]

  1. Jump up^ Afloat - Page 7 Guy de Maupassant - 1995 - So when he was preparing Afloat, he was very successful, a writer in full command of his literary powers. Though he wrote two other travel books, Au soldi and La Vie errante, Afloat is not quite like them or any of his other books. The first English translation was published in February 1889 (Afloat, Routledge, translated by Laura Ensor). At the time, very little Maupassant was available in English, and not a single one of his short stories, though many had been translated into other ...
  2. Jump up^ Julian Barnes in London Review of Books 2009 On we sail Afloat by Guy de Maupassant, translated by Douglas Parmée NYRB, 105 pp, £7.99, ISBN1-59017-259-0


Julian Barnes reviews 'Afloat' by Guy de Maupassant, translated by ...

https://www.lrb.co.uk/v31/n21/julian-barnes/on-we-sail
このページを訳す
2009/11/05 - One of the great examples of literary advice-giving took place in the summer of 1878. Guy de Maupassant was on the verge of becoming famous. As Flaubert's literary nephew, and a member of the new group calling ...


"The mind of man is capable of anything."
–Guy de Maupassant, born #OTD 1850. He was a French short story writer and novelist, a member of the so-called ‘groupe de Médan’, the group of young writers supposedly influenced by Émile Zola and naturalism.
圖像裡可能有1 人、特寫

Soseki:夏目漱石全集廣告 ,《漱石辞典》 (翰林書房 2017/5/24)《礦工》1908

$
0
0











漱石辞典 単行本 – 2017/5/24


Khosrow and Shirin

$
0
0


Khosrow and Shirin - Wikiped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Khosrow_and_Shirin
Khosrow and Shirin (Persian: خسرو و شیرین ), is the title of a famous Persian tragic romance by the poet Nizami Ganjavi (1141–1209) who also wrote Layla and Majnun. It tells a highly elaborated fictional version of the story of the love of the Sasanian king Khosrow II for the Armenian princess Shirin, who becomes queen of Persia.

Before Romeo and Juliet there was Khosrow and Shirin - PeopleOfAr

https://www.peopleofar.com/.../before-romeo-and-juliet-there-was-k...
2015/11/08 - The story was based on the real life of the Persian prince Khosrow and the Armenian princess Shirin, who lived in the 6th century AD. Shirin was an Armenian princess who became the wife of the Sassanid Persian king ...



Poetry is a big part of Iranian culture, and this tile is inspired by a 12th century poem where monarch Khosrow sees Armenian princess Shirin bathing. Her beauty is compared with the moon, roses and almonds.
圖像裡可能有4 個人





Khosrow Parviz's first sight of Shirin, bathing in a pool, in a manuscript of Nezami's poem. This is a famous moment in Persian literature.

儒家三部曲:《中國歷史人物論集》 Confucian Personalities, Confucian Personalities/《儒家思想的實踐》Confucianism in Action

$
0
0
《中國歷史人物論集》由中研院中美學人社科合作委員會 / 台北:正中書局發行, 1973
翻譯自Arthur F. Wright and. Denis Twitchett, eds., Confucian Personalities (StanfordUniversity Press) ,1962


《中國歷史人物論集 耶律楚材(1189-1243):佛家的理想主義和儒家的政治》台北:正中1973,頁257-97 (翻譯自Arthur F. Wright and. Denis Twitchett, eds., Confucian Personalities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 1962)

Confucian Personalities. Ed. Arthur F. Wright and Denis Twitchett [Stanford Studies in the Civilization of Eastern As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2]. Pp.x, 411. US$8.75.


《中國歷史人物論集》
目次
前言
譯者小序
價值角色人物 Arthur F. Wright, "Values, Roles, Personalities" 1-27
中國傳記的幾個問題 28-45
顏之推 (531-591): 一個崇佛的儒者 46-78
唐代文人集傳 79-103
陸贄(754-805):皇帝的顧問和朝廷的官吏 104-61
王庚武“馮道—論儒家的忠君思想”頁162-98
岳飛傳:一個傳奇人物的傳奇故事 199-218
朱熹的政治生涯一項內心衝突 219-56
耶律楚材(1189-1243):佛家的理想主義和儒家的政 257-97
賈似道(1213-75) 一個邪惡的亡國承相298-324

《中國歷史人物論集˙一個十四世紀的詩人——高啟》 (Confucian Personalities)頁325-354。
淡於政治而熱衷藝術的董其昌(1555-1636) pp. 355-408:  “Tung Chí-cháng: Apathy in Government and Fervor on Art” By Nelson Wu, 
康有為(1859-1927)—他的知識背景和早期思想 409-40
廖平及其與儒家歷史的脫節441-52



The Poet Kao Ch'i, 1335–1374 (1962).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高啟。牟復禮先生讓他成為西方最知名的明代詩人。此書的摘要台灣有翻譯本。這段我記憶有誤(!),以為出在《中國歷史人物論集》 (Confucian Personalities)。現在可以找到吉川幸次郎的"關於高啟",以及孫康宜在《劍橋中國文學史》 中的簡介。不,我的原先記憶沒錯。《中國歷史人物論集˙一個十四世紀的詩人——高啟》 (Confucian Personalities),台北:中山學術+正中,1973,頁325-354。


-----

耶魯中國史教授芮瑪麗(Mary C. Wright 1917-1970)指點迷津,她勸他研究中國史。

以《中國保守主義的最後據點:同治中興,一八六二─一八七四》一書揚名學界的芮瑪麗和她的丈夫芮沃壽(Arthur F. Wright 1913-1976),同為耶魯中國研究的兩張王牌,與哈佛的費正清鼎足而立。

Confucianism in Action - Google 圖書結果

David S. Nivison, Arthur F. Wright - 1959 - History - 390 頁
AN ANALYSIS OF CHINESE CLAN RULES: CONFUCIAN THEORIES IN ACTION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xamine the clan rules in Chinese genealogies from the ... 

The Confucian persuasion - Google 圖書結果

Arthur F. Wright - 1960 - History - 390 頁
Arthur 7. Wright SUI YANG-TI: PERSONALITY AND STEREOTYPE Yang Kuang (569-618), who ruled as Yang-ti of the Sui, is of interest to the student of Chinese ...


中國哲學資料中心外文系列
一、作者姓名與著作名稱:案:《儒家思想的實踐》孫隆基譯,中山學術文化基金董事會編譯/台灣商務印書館發行,1980
NIVISON, David and Arthur Wright, eds. Confucianism in Action.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9. (尼米森與賴特 ()《儒家思想的實踐》《儒家思想之實踐》)
二、篇幅:共390 (序言2頁,目錄1頁,正文331頁,註釋39頁,索引16)
三、主題:儒家思想之考察,儒家思想於社會、制度層面影響之分析,儒家思想於日本德川、明治時代發展之考察
四、關鍵辭:儒家思想、日本德川時期、日本明治時期、范氏義莊、中國監察制度、和珅、元田永孚
五、年代:先秦至民國,日本德川、明治時期
六、主要論點:請見尼米森之〈導論〉。
七、目次:
第一篇尼米森,〈導論〉(David S. Nivison, “Introduction.”)
第二篇狄培理(William Theodore de Bary, 1919-)理學家中的一些共同趨勢 (儒家思想之一些共同傾向)〉(Wm. Theodore De Bary, “Some Common Tendencies in Neo-Confucianism.”)

狄培理(William Theodore de Bary, 1919-2017)(舊譯:狄百瑞),

第三篇施華慈,〈儒學思想中的一些兩極性(儒家思想之諸極)(Benjamin Schwartz, “Some Polarities in Confucian Thought.”)
第四篇劉王惠箴,〈中國族規的分析:儒家理論的實行(中國族規分析:儒家理論之實踐)〉(Hui-Chen Wang Liu, “An Analysis of Chinese Clan Rules: Confucian Theories in Action.”)
第五篇推傑,〈范氏義莊:1050-1760 (范氏義莊:公元1050年至1760年)〉(Denis Twitchett, “The Fan Clan’s Charitable Estate, 1050-1760.”)
第六篇楊慶堃,〈中國官僚行為的一些特色(中國官僚行為之特徵)〉(C. K. Yang, “Som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Bureaucratic Behavior.”)
第七篇劉子健,〈中國史學中的一些官僚的分類(中國史料編纂中之官僚分類)〉(James T. C. Liu, “Some Classifications of Bureaucrats in Chinese Historiography.”)
第八篇賀凱,〈儒家思想與中國的監察制度(儒家思想與中國監察制度)〉(Charles O. Hucker, “Confucianism and the Chinese Censorial System.”)
第九篇尼米森,〈和珅與他的控訴者:十八世紀的意理以及政治行為(和珅及其控訴者:十八世紀之意識型態與政治行為)〉(David S. Nivison, “Ho-shen and His Accusers: Ideology and Political Behavior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第十篇列文森,〈遺跡的建議性:儒家思想以及君主制度的末路(遺跡之暗示性:儒家思想與末代君主政體)〉(Joseph R. Levenson, “The Suggestiveness of Vestiges: Confucianism and Monarchy at the Last.”)
第十一篇 霍爾,〈德川時代日本的儒家導師(日本德川時代之儒師)〉(John Whitney Hall, “The Confucian
Teacher in Tokugawa Japan.”)
第十二篇 史佛利,〈元田永孚:明治天皇的儒家講師(元田永孚:明治天皇之儒家國師)〉(Donald H. Shively,
“Motoda Eifu: Confucian Lecturer to the Meiji Emperor.”)
八、內容摘要:
第一篇為尼米森所撰之〈導論〉(David S. Nivison, “Introduction.”)
「儒家」究竟為何?這是作者首先提出的問題。作者表示,若要能針對此問題回應,就必須先指出何者為「非儒家」。首先,尼米森做出「儒家的」與「中國的」這 兩者的分別,他認為,道家、法家、某些佛教派別等都可以稱為「中國的」,可是絕非儒家。再者,尼米森強調「新儒家」和「儒家」的思想,都包含了多種互相衝 突之詞,而此多樣性多是由社會、政治現實所引起,並且是為了適應人類不同問題和活動而生。尼米森表示,這些多樣性的探究,正是此論文集所包括的文章所探討 的主題。

第二篇為狄百瑞所撰之〈新儒家思想之一些共同傾向〉(Wm. Theodore De Bary, “Some Common Tendencies in Neo-Confucianism.”)
本文旨在試圖對「新儒家」作一定義與描述。作者提出,在中國和日本,儒家思想與政治力量間,是有緊密之關係。然而儒家思想之角色卻絕不僅作為「政府之官方 工具」而已。作者在舉出一些例子後表示,事實上中國統治者多半在意儒家思想是否「危及統治的態度」,而較不在意的是與政治態度無關、純粹思想上的不同立 場,並且於日本,情況亦類於此。由此可見,於傳播、維繫、構作儒家思想上,中國或日本皇室所扮演之角色,可以說並不重要。舉例來說,新儒家思想於士大夫階 層興起之時,恰為朝廷不悅其發展之時:於南宋,朝廷並未支持程朱哲學,然而程朱哲學卻發展快速。由此可見:新儒家思想之內部實自有改造、自我維繫之力量與 內在生命,以致於可與國家控制力量相抗衡。
然而新儒家思想生生不息力量之底層又為何?作者認為「基礎論」乃為新儒家思想之根本,此外,新儒家思想亦有復興面臨衰亡命運之信念體系之傾向,亦即有復古 傾向。除此之外,「具歷史傾向」、理性主義以及人本主義亦為新儒家思想之特徵。不過,在中國和日本,雖然儒家具有理性主義以及經驗主義之特徵,然而此二特 徵卻未獲進一步發展。究其原因,概是因為儒家思想中的理性特質,事實上比較傾向於道德秩序,並且與其說「格物」乃是指與自然科學相關之實驗或探究,不如說 「格物」實為對道德問題之探究。

第三篇為施華慈所撰之〈儒家思想之諸極〉(Benjamin Schwartz, “Some Polarities in Confucian Thought.”)
本文主旨在於以「極點」此一隱喻處理儒家思想之許多重要主題。作者認為理解儒家思想時,不能以二分法對儒家思想進行處理,因為對大部分的儒家思想家而言,思想中的概念並非相對,而是互補且不可分離的概念。然而,隨著時代演進,思想家亦開始體認此等概念間所存在之緊張關係。
舉例來說,於《大學》與《論語》中,我們雖可見「修身」、「治國平天下」乃一個不可分割之整體的兩個構成部份,但是後期學者卻開始質疑「修身」是否即可以 達到「治國平天下」?而此即是北宋時期王安石與政敵爭論之焦點。然而無論是王安石或是其政敵,皆未拒棄「修身」、「治國平天下」的任何一極,而僅是指控另 一方的偏於一極。
除此之外,作者還舉出「內」與「外」、「知」與「行」兩組在儒家思想中的兩極概念。但是作者認為,這些概念雖然兩極,之間卻仍然不是互相對立的關係。
第四篇為劉王惠箴所撰之〈中國族規分析:儒家理論之實踐〉(Hui-Chen Wang Liu, “An Analysis of Chinese Clan Rules: Confucian Theories in Action.”)
本文主旨在於由儒家思想之實踐層面探討中國族譜中之族規。首先,作者認為族規的目的在於,讚揚有德行為與譴責偏差行為,且強調的重點為:一、強調親族有序、和諧之理想,二、強調親族間恰當身分關係之遵守。
作者繼而探討族規所含之價值架構。作者首先指出:族規中之價值架構乃教義與實際經驗調和後之產物,至於其調和過程則可分下列四面相:一、族規之意識型態構 成成分。作者認為在此等意識型態之構成成分中,儒家教義並非唯一構成成分。二、國家之影響。三、士大夫之影響。四、族規對社會習俗之反應。
然而族規中之儒家教義又為何?作者指出,於族規所引用之古籍中,最重要者,非《禮記》莫屬,至於其他諸如《儀禮》、《周禮》、《爾雅》等論「禮」之古籍,以及《孝經》、《論語》等,亦屬重要。
作者繼而提出,清廷對宗族所採取的態度為:希望宗族於既有架構下促進道德教育,卻不樂見宗族具有太大影響力。因此對宗族大體來說是為接受。
至於士大夫於族規中對儒家價值之詮釋,則乃結合理論與實際層面之結果。對此,吾人可考量下列五個領域中士大夫對儒家價值之詮釋:父母與子女之關係、兄弟間 之關係、婚姻關係、宗族關係、社群關係與朋友關係。值得一提,作者提出對「孝」此一價值,族規另有現實主義之考量:父母之權威雖至高無上,然卻非絕對之權 威。
作者的結論為:以族規為起點,吾人可見一端為族規對儒家理論之修正,至於另一端則為族規對一般人民之影響。此處,作者舉出Redfield所主張之「大傳統」與「小傳統」來說明。
第五篇為推傑所撰之〈范氏義莊:公元1050年至1760年〉(Denis Twitchett, “The Fan Clan’s Charitable Estate, 1050-1760.”)
本文係以中國「宗族共有財產」為探討焦點。於近代,宗族共有財產乃維繫宗族統一以及宗族成員社會地位之重要手段。然而值得注意者,則為「緊密宗族」實為宋代之產物,而儒家家族主義之極端展現,亦始自新儒家學者之主張。
在文章中段,作者指出「義田」或「義莊」是宗族共有財產中最重意的制度,並且也針對此一部分的歷史進行詳盡的說明。於結語的部分,作者指出由范氏宗族之歷 史,吾人即可見諸如「宗族穩定性」與「宗族延續性」等傳統中國社會之特色。但是因為中國繼承制度,以及宗族要透過官職維繫社會地位日趨困難,因此宗族開始 分裂,並且其統一性也慢慢被破壞。但是即使如此,作者認為義莊實有將宗族意識制度化之作用。
第六篇為楊慶堃所撰之〈中國官僚行為之特徵〉(C. K. Yang, “Som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Bureaucratic Behavior.”)
本文主旨在於探究中國官僚制度之主要特徵。
作者首先指出:中國官僚制度係於一社會體系下發展,該社會體系係以分佈之社會模式、地方自給自足、地方同質而國家異質、對基本團體與密切人際關係之強調, 以及對非正式之道德秩序之強調等為主要特色,且儒家意識型態之形成,亦與此等主要特色息息相關。就此意義下,作者認為傳統中國係由兩種主要成分所構成,一 為強調中央化、標準化、形式化之國家官僚上層結構,另一則為以道德指向之社會秩序以及非正式基本團體為基礎之下層、異質性地方社群。為對官僚行為產生影 響,此等下層、異質性地方社群常試圖修改官僚結構之運作。作者認為,官僚制度係以「形式主義之無私」為強調重點,然而中國官僚行為卻受到一般社會體系之壓 力,其結果,則為非形式、私人之行為模式於形式主義之架構中發展。
第七篇為劉子健所撰之〈中國史料編纂中之官僚分類〉(James T. C. Liu, “Some Classifications of Bureaucrats in Chinese Historiography.”)
作者首先指出:近代學者多習以社會源流、地域、經濟地位、階級利益或思想學派以為中國官吏作分類,然而中國歷史學家卻習以官吏之政治行為為分類標準。本文 主旨即在於由儒家經典中之理想人物、歷史作品以及「政書」、「類書」中之官吏行為為探究焦點,並將焦點集中於宋朝之官吏,以分析中國史學中之官僚分類。
作者透過對上述類型的作品探究,發現不同的作品對官吏的分類標準也有所不同。以《隨/隋?書》和「類書」來論,「類書」的分類標準較傾向現實主義,而《隨書》則傾向儒家的思想。
此外,作者繼而探討文官則例中之官員考績於各朝代之變遷情形。總而言之,就「功能品質」與「道德品質」二者而論,中國歷代對官員之評價,乃較強調官員之功能品質,至於道德品質則僅為行為最低限度之標準。
第八篇為賀凱所撰之〈儒家思想與中國監察制度〉(Charles O. Hucker, “Confucianism and the Chinese Censorial System.”)
本文主旨在於探究中國之監察制度,並特以明代之監察制度為探究焦點。作者指出:中國監察制度之目的不在於控制私人出版、娛樂,而乃政府對自身之有組織、有 系統之自律行為,並以規勸、責問為其職責。對此,作者認為監察制度之存在,實展現了法家思想中對國家組織之看法,而監察制度之功能實為法家思想之展現。然 而另一方面,監察制度亦使君王意志之不可侵犯性產生動搖,就此而論,此實顯現出儒家思想之影響。另一方面,就概念層面上,相較於與法家思想間之關係,進諫 之監察功能實與儒家思想有較為密切之關係。總之,中國的監察制度融合了儒家以及法家的色彩,也可以說是以互不協調之意識型態前提為基礎之產物。
第九篇為尼米森所撰之〈和珅及其控訴者:十八世紀之意識型態與政治行為〉(David S. Nivison, “Ho-shen and His Accusers: Ideology and Political Behavior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本文主旨在以清代和珅為探究起點,以進一步探究清代時統御君臣關係之意識型態。自古以來,人們皆認為臣子必須直言君王所犯之過錯;若君王不採納,則臣子即 須面對、接受死亡。就統治者方面觀之,良好的統治者則須吸引良臣為之服務,並允許良臣直言。但是作者認為,儒家思想的吊詭之處,在於對「忠」的概念認知, 很少以行為有效性的考量相伴而生,所以從儒家的思想來看,他們的對敵,往往都會與名、利的卑鄙鬥爭脫不了關係。同樣的,清廷對黨派之看法也是如此。此外, 十八世紀清朝皇帝發現:高舉帝王威嚴、限制臣子角色,乃有利於統治之舉措;因此儒家之君、臣理想,實無立足之地。就此觀之,作者認為:官員實不可能起而舉 發和珅之結黨貪污,蓋此等指控實無異於暗示皇帝之無能,且亦暗示皇帝之統治已為「黨派」所侵蝕。
第十篇為列文森所撰之〈遺跡之暗示性:儒家思想與末代君主政體〉(Joseph R. Levenson, “The Suggestiveness of Vestiges: Confucianism and Monarchy at the Last.”)
本文旨在探究民國以來儒家思想與帝制之演變。於清末,儒家思想已儼然成為現代思想之敵。現代化即意味對傳統中國行事方式之廢棄,其結果,則為終止其統治中 國之合法性。兩相權衡之下,清廷只得試圖以足夠之現代化以保護其傳統地位,而另一方面又強化儒家思想,以達燈盡油枯之境。最後儒家思想即成為反革命之符 號。民國既起,儒家思想即一變而以稀薄化之形式出現,亦毫不偏差的倒向任何有成功希望之帝制運動,袁世凱之稱帝即是一例。
第十一篇為霍爾所撰之〈日本德川時代之儒師〉(John Whitney Hall, “The Confucian Teacher in Tokugawa Japan.”)
本文主旨在於由日本德川時代儒師之生平、思想、行動與政治、社會現象間之關聯為緯,以便進而探究儒師與武士間之關係。作者認為儒家思想之所以能於德川時代 成為官方顯學,乃是由於十六世紀日本社會政治與思想轉變之結果:十六世紀日本之社會秩序,實類似於中國周代之情況,而周代即為儒家出現之時代。為此,藤原 惺窩實為日本此一時代由佛轉儒之過渡人物,而此一轉變最後則由林羅山所完成。至十七世紀中葉,儒者已大獲肯定,並於新的政治、社會秩序中提供必要的服務。 大體而言,儒者所提供的服務計有下列四項:一、作為儀禮家、哲學家與道德家,二、作為儒家文獻之權威,並於政府事務上提供意見,三、作為基本教育文獻之掌 門人,並承擔教育發展之重任,四、作為學者與作者,並成為文化活動中受人尊敬的領導者。
此外,作者繼而探究儒者與武士之關係。對此,作者指出兩點:一、儒者並不希望日本之完全中國化,而僅希望利用中國之智慧而使德川社會變得更好。二、由於儒 家並無如佛教般具有制度上之獨立性,因此儒者實有賴於其所服務社會之贊助與支持。因此在武士心中,較之於職業儒者,儒家思想更受尊崇;儒家思想必須受尊 崇,至於儒者則為可以利用之人。至於就武士之政府與儒者之關係而論,作者指出:甚少儒者能於政府中佔有穩定、安全之職位,蓋儒者於政府中職位之保有,多賴 封建政府之私人恩惠)
最後,作者則探究德川末期儒者之特徵。拜儒者之賜,經德川時代漫長之歲月洗禮,日本領導人已成為受良好教育、理性之人,亦成為深受儒家思想影響之人。但是,於德川末期,中國學問之優越性亦遭質疑,其結果,則為武士對儒家思想之開始懷疑。公元1853年後於日本所發生之國家危機,則使儒者力量之大部份轉為其弱點:儒者之世界觀為民族主義之「國家體」所取代,其「科學」為西方科學所取代,至於儒者之教育體系,則亦遭侵蝕。儒者所剩者,則僅為社會倫理此一領域,而社會倫理此一領域即為儒者為明治新時代所帶來之古老殘餘。
第十二篇為史佛利所撰之〈元田永孚:明治天皇之儒家國師〉(Donald H. Shively, “Motoda Eifu: Confucian Lecturer to the Meiji Emperor.”)
公元1868年 日本皇室政治權力之恢復,使日本投入了現代化、西方化之進程。此後二十年內,日本即由封建國家轉變為一具歐洲模式之現代國家。這樣的結果,造成對儒家世界 觀、經典之全盤拒斥;儒學一變而成為封建時代野蠻習慣、鎖國無知之標誌。然而於日本現代化發展中,儒家思想與神道教等傳統觀念仍扮演重要角色,對此,作為 明治天皇國師與私人顧問之元田永孚,實為其中之靈魂人物。
作者繼而以元田永孚之思想為探究焦點。元田永孚認為天地之初之唯一和諧原理即為「誠」,此後則衍生出陰陽五行,因此所有人類性質皆由自然法則而來。人性本 善,然而後世私欲覺醒,因此吾人即須受道德教訓,以便發展本性中之內在良善;而為了闡明倫理,吾人即須對「道」有所闡明。為此,吾人僅能於孔子之著述中探 求,因此孔子之著述即須為天皇、大臣與所有人民之教育基礎。於學習上,學習之方法必須具「實學」色彩,至於學習之目的則為「致良知、去私欲、明人倫、存天 理」。然而日本之「道」究竟與孔子之「道」由何不同?對此,元田永孚認為於堯舜之世,父子關係乃五倫之首,然而由於日本之天皇乃由女始祖所出,因此日本之 「道」遂由君臣關係開始。由此可見元田永孚調和日本本土傳統與儒家思想之痕跡。
以此等信念出發,元田永孚遂以「培養天皇之德」為其主要關注焦點,並且主張宮廷必須與政府合而為一。除此之外,作者也進一步的論述了元田永孚在國事上對君主的建議,並且也都是以儒家的思想作為建議的出發點。
最後作者表示,元田永孚逝世之時,深信其於強化天皇制度與重建儒家倫理此兩方面,皆已獲得成功。然而元田永孚心目中之儒家思想早已名存實亡;繼之而起者,則為日本之漸成為一現代帝國主義國家,而天皇制度亦逐漸成為此一現代帝國主義國家之意識型態基礎。
九、附註:本書另有中譯本,詳見《儒家思想的實踐》,尼微遜等著,孫隆基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十九年初版。

西脇順三郎(1894-1982) 《西脇順三郎的詩與詩學》

$
0
0

 《西脇順三郎的詩與詩學》杜國清譯著,高雄:春暉,1980

Junzaburō Nishiwaki

西脇 順三郎
(にしわき じゅんざぶろう)
Nishiwaki Junzaburo.jpg
肖像写真
誕生1894年1月20日
日本の旗 日本新潟県北魚沼郡
死没1982年6月5日(88歳没)
日本の旗 日本新潟県小千谷市
墓地照専寺(新潟県小千谷市)
増上寺
職業詩人英文学者
言語日本語
国籍日本の旗 日本
教育博士文学
最終学歴慶應義塾大学理財科
オックスフォード大学中退
活動期間1927年 - 1982年
ジャンル評論翻訳
文学活動シュルレアリスム
代表作『Ambarvalia』(1933年)
『旅人かへらず』(1947年)
『古代文学序説』(1948年)
第三の神話』(1956年)
主な受賞歴読売文学賞(1957年)
勲二等瑞宝章(1974年)
デビュー作『Spectrum』
Portal.svg ウィキポータル 文学
テンプレートを表示
西脇 順三郎(にしわき じゅんざぶろう、1894年明治27年)1月20日 - 1982年昭和57年)6月5日)は日本の詩人英文学者文学博士)。戦前モダニズムダダイスムシュルレアリスム運動の中心人物。水墨画をよくし、東山した。小千谷市名誉市民。生前、ノーベル文学賞の候補に挙がっていたものの、受賞を逸している[1][2]

主要著作[編輯]

詩集[編輯]

  • 『Ambarvalia』椎の木社 1933

評論・文庫・隨筆[編輯]

  • 『超現實主義詩論』厚生閣書店 1929
  • 『超現實主義文學論』天人社 1930
  • 『西洋詩歌論』金星堂 1932

參考文獻[編輯]

  • 『西脇順三郎詩集』 白凰社 鍵谷幸信編 1975年 ISBN 4826219156


西脇順三郎(讀詩隨想)
在日本詩歌的發展史當中,西脇順三郎(1894-1982)的文學成就有其重要地位。他是日本超現實主義詩派的詩人,有系統地向日本國內引介西方現代主義文藝思想,亦是其理論領域的奠基者,作為詩人和學者享有很高的聲望。
西脇順三郎的出生背景和學習過程充滿著奇特和轉折。他於1891年生於日本新潟縣北沼郡做金融的家庭。父親西脇寬藏經營小千谷銀行,幼年時期順三郎靠乳母扶養長大的。他在中學時期,即展現出英文的卓越稟賦,班上同學都稱他為「英語專家」。1911年中學畢業後,有志於繪畫而赴東京入畫家藤島武二的門下,加入了白馬會。然而沒多久,他因為看不慣畫壇的惡劣風氣,加上父親去世,到法國留學習畫的夢想破滅,而打消了繼續學畫的念頭。翌年,他考入慶應大學預科。在大學時代,他開始用英、法文寫詩。在這時期,他結識了作家鷲尾雨工,經由鷲尾的文學緣份,他進而認識了直木三十五和橫光利一。1917年大學畢業,他到《日本時報》任職,後來因肺部浸潤辭職返鄉養病。一年以後,他重返東京,在外務省條約局當雇員。後來,有感於著名詩人萩原朔太郎(1886-1942)的詩集《吠月》,決定用日文創作。1929年到慶應大學預科執教,這時,他開始撰寫隨筆,向《英語文學》投稿,撰文〈文學教養主義〉發表於《三田文學》。兩年後,他代表慶應大學前往英國牛津大學留學。他於倫敦時期,結識了許多詩人和作家,接觸了現代主義詩歌、小說、先鋒派繪畫及其藝術。此外,他曾自費出版過用英文創作的詩集《Spectrum》,獲得了同好的回響。1924年7月,他與英國女畫家瑪吉莉結婚,同年從牛津大學休學,10月攜著妻子返回日本。
1926年4月,他就任慶應大學文學系教授。回國以後,廣泛地開展文學活動,為後來以他為主將的新興文藝思潮----達達主義、超現實主義等文學的濫觴奠定了基礎。1927年12月,以他為首的六名現代主義文學先驅者共同出版了第一部超現實主義的詩集。1929年以,出版了《超現實主義詩論》、《論超現實主義文學》等著作。1930年自費出版《Poems Barbarous 》。1932年4月,他與瑪吉莉離婚,同與桑山冴子結為夫妻。1933,他的第一部用日文創作的詩集《五穀集》問世後,轟動一時,被視為反傳統抒情的劃時代的作品。繼這部詩集之後,他又陸續出版了《歐洲文學》、《喬伊斯詩集》、《現代英國文學》,以及詩集《純粹的鶯》。1935年,因為參加新興俳句運動,在1937年太平洋戰爭期間,超現實主義與當時的政治氛圍嚴重牴觸,遭人密報檢舉他,「神戶詩人俱樂部」等14名詩人,均受其影響,這即後來著名的「神戶詩人事件」,當局藉此施以打壓,他便從詩壇隱退,一直保持沉默,埋頭研究英國文學,1941年,他出版了《英美思想史》一書。1945年8月,戰爭一結束,他重返詩壇,寫了下膾炙人口的長篇組詩〈遊子不歸〉。1948年,他寫就《諷刺和喜劇》論文,取得了博士學位,
1951年,出任慶應大學文學系主任,並與村野四郎、北園克衛、安藤一郎等詩人創辦同仁雜誌《GALA》同年翻譯出版了《坎特伯雷故事集》。翌年,他翻譯出版了T.S.艾略特的名作《荒原》獲頒慶應大學獎。1953年又先後出版了《現代寓言》、《仙女座流星群》,1954年當為日本學術會會員,1956年,出版詩集《第三個神話》榮獲讀賣文學獎,以及1960年出版《失落了的歲月》等詩集。1961年辭去慶應大學的職務,就任明治學院大學教授之職,就任日本女子大學圖書館館長,次年任該大學教授。在他當選為日本藝術會員後,又接連出版了《豐饒的女神》(1962)、《禮記》(1967)、《壤歌》(1969)、《鹿門》(1970)。其中,《壤歌》是一篇兩千行的長詩。除此之外,他還著有《梨之女》、《論小酒店的文學》、《記憶與視覺》、《T.S.艾略特》、《斜塔的迷信》、《詩學》等理論和評論著作以及幾部隨筆。他在1974年榮膺日本政府領授的三等瑞寶勳章,於1971年獲選為日本文化功臣,生前曾多次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不過,最後都未能戴上文學的桂冠。順便一提,中文維基百科指出,台灣詩人熾昌和林修二,都受到西脇順三郎的啟迪影響。說到翻譯詩歌,我依稀記得於1990代後期,翻譯過林修二的詩歌,刊載於《自由時報》副刊,在那時期,我從譯詩中獲得了某種自信。或許,這又是一種別樣的文學奇緣,贈送給熱愛詩歌的心靈。
總括地說,西脇順三郎可謂日本詩壇上的奇葩,他身上散發著明治和大正時期的輝煌,因此有日本詩歌史學家指稱,西脇順三郎是個不朽的詩人。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Paris 万国博覧会 (1937年)

福樓拜Gustave Flaubert的《庸見詞典》

$
0
0


福樓拜Gustave Flaubert的《庸見詞典》 Dictionnaire des idées reçues :
Lion 獅子 是大度的。總在玩一個球。吼得好,獅子!獅子和老虎竟然是貓科動物!
Mike, the real cat who helped keep the British Museum’s gate from 1909–1929
Cat Poems and Rhymes

Dear 鍾先生 :



從網路上找到的這位Christophe Civeton (1796~1831) 應該比較趨近當時 Flaubert 從他處 引經據典的....
link 是法國國家藏書室的一張素描手搞出自 Christophe Civeton. 較Flaubert年長幾歲....
而不是24歲的小子...
http://gallica.bnf.fr/ark:/12148/btv1b7744855n



您果然具有銳利觀察力...



Wish you a good day today, 珍妮
*******

http://hcbooks.blogspot.com/search?q=%E5%BA%B8%E8%A6%8B

2010年10月24日星期日
Dictionnaire des idees recues 庸見詞典Gustave Flaubert 
Dictionnaire des idees recues (French) (as Author)

http://www.gutenberg.org/browse/authors/f#a574
不懂法文的我 只對一處翻譯有點疑問
一處談到素描等引一Christopher的話
注解說的作者 Georges Colomb (sic1856-1945)在Gustave Flaubert死時才24歲


G

DESSIN (lart du): Se compose de trois choses: le ligne, le grain, et le graine fin; de plus, le trait de force. Mais le trait de force, il ny a que le maitre seul qui le donne. (Christophe.)
******




Dictionnaire des idées reçues (French) (as Author)

http://www.gutenberg.org/browse/authors/f#a574
不懂法文的我 只對一處翻譯有點疑問
一處談到素描等引一Christopher的話
注解說的作者 在Gustave Flaubert死時才24歲

庸見詞典

福樓拜最後的長篇小說《布瓦爾和佩居榭》的同名主人公是兩個相交莫逆的公文抄寫員。佩居榭得了一大筆遺產,兩人便辭去工作,到諾曼底鄉下買了一 座農莊,自學各種學問,說了許多蠢話,遭遇不少挫折。最後他們心灰意冷,為了打發日子,重新幹起抄寫的行當。不過他們不再抄寫公文,而是記錄他們聽到的, 或者讀到的,乃至在名家筆下遇到的各種廢話、蠢話。 
   這部小說沒有完成。人們在作家遺留的檔案中發現了沒寫出的最後兩章的大綱,其中 包括一部《庸見詞典》。所謂庸見,是現成的見解,多數人的看法,老生常談。它們在多數情況下是廢話,是大實話,因為你不說別人也知道,而且有人聽了會煩; 有時候它們是偏見和習非成是的謬誤。根據福樓拜留下的片斷,研究者編成這部《庸見詞典》,一般附在《布瓦爾和佩居榭》後面。詞典的範例,是以單詞或詞組為 條目,然後提示聽到這個詞或詞組時應該說的話、應發表的見解、應有的反應(不是作者自撰,而是經常聽到、見到的)。
作者簡介
福樓拜(Gustave Flaubert)
  一八二一年生於法國諾曼第地區的盧昂,一八八○年因腦溢血去世。他被認為是法國十九世紀最嚴格的文體家,寫實主義文學泰斗。生平作品有《包法利夫人》、《薩朗波》、《情感教育》、《三個故事》及未完成的《布瓦爾和佩居榭》等作品。
譯者簡介
施康強
   一九四二年生於上海,一九六三年北京大學西語系法國語言文學專業畢業,一九八一年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系畢業,文學碩士。退休前為北京中央編譯局譯 審。除職務翻譯外,譯有(清)黎庶昌《西洋雜誌》(中譯法)、沙特《波特萊爾》、《薩特文論選》、巴爾札克《都蘭趣話》、阿蘭《幸福散論》、莒哈絲《中國 北方的情人》、雨果《巴黎聖母院》(合譯)、布勞岱爾《十五至十八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合譯)等。兼為隨筆作家,著有《都市的茶客》、《第 二壺茶》、《自說自話》等。


----
福樓拜的《庸見詞典》施康強譯,上海譯文,2010

http://www.gutenberg.org/cache/epub/14156/pg14156.txt
Gustave Flaubert
DICTIONNAIRE DES IDÉES REÇUES

忠實的:總是與"朋友"和"狗"連用。毋忘引用兩句詩:"是的,既然我找回如此忠實的朋友/我的財富......"
FIDÈLE: Inséparable d'ami et de chien. Ne pas manquer de citer lesdeux vers: Oui puisque je retrouve un ami si fidèle, Ma fortune,etc.

老友生日,請來法國大文豪Gastav Flaubert來助陣。不懂法文,更增加其法力!


生日一娛:福樓拜Gustave Flaubert的《庸見詞典》 Dictionnaire des idées reçues 
Lion 獅子  是大度的。總在玩一個球。吼得好,獅子!獅子和老虎竟然是貓科動物!


PEUR: Donne des ailes.
恐懼:使人跑得飛快。
要想的是︰我們究竟從歷史中,學到什麼生聚教訓?
一條非常有意思的時間線。德國作家雷馬克於1928年開始在《福斯報》連載他舉世聞名的戰爭小說《西線無戰事》,並於1929年1月出版,幾乎在相同的時間,法國暢銷作家賈伯瑞‧謝瓦里耶(Gabriel Chevallier)也於1925年開始撰寫他的一戰回憶錄,《恐懼》(LA PEUR),以小說形式呈現。

福樓拜的《庸見詞典》
2010-9-22 15:05:49 來源:易文網作者:施康強


  十九世紀是工業革命的時代。隨著資本主義在西歐各國大行其道,資產階級意識形態躍居統治地位,功利和實用成為社會崇尚的價值。薩特在《什麼是文學》中曾闡述十九世紀作家與資產階級的關係。資產階級把作家看成一種專家,不希望他如同在過去時代那樣去思考社會秩序,只要求他闡述一些心理規律,讓讀者——主要是資產者——分享他對人的內心世界的實際經驗。而由於寫作的本性是自由,作家需要維護形式自由。這就產生矛盾。最優秀的作家拒絕與資產階級合作,他們吹噓自己斬斷了與資產階級讀者的一切聯繫。但是他們的決裂只能是像徵性的,因為只有資產者讀他們的書,能夠給予他們榮耀。當福樓拜宣布他“把所有思想卑下的人都叫做資產者”時,他其實為資產階級效了大勞:他讓人們相信只要簡簡單單接受一種內心紀律就能剝離自己身上那個資產者;只要他們在私底下練習高尚地思想,便能繼續問心無愧地享受他們的財產和特權。 (參看《薩特文集·文論卷》第179-186頁。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
  
薩特的看法是一家之言,過於概括,或許還有點苛刻。總之是,福樓拜晚年對世態愈加厭惡,討厭公共事務、小市民習氣和文場虛名。這種厭惡在他身上發展成憤世嫉俗。他一直想要用一部爆炸性作品來報復周圍世界的愚昧與醜惡。
  
他準備了兩年,閱讀了大量資料,1874年8月正式開始寫作《布瓦爾和佩居榭》,希望這部小說就是這樣一顆炸彈。
  
小說的同名主人公是兩個相交莫逆的公文抄寫員。佩居榭得了一大筆遺產,兩人便辭去工作,到諾曼底鄉下買了一座農莊,自學各種學問,開辦罐頭廠,說了許多蠢話,遭遇不少挫折。最後他們心灰意懶,為了打發日子,重新幹起抄寫的行當。不過他們不再抄寫公文,而是記錄他們聽到的,或者讀到的,乃至在名家筆下遇到的種種不自覺的廢話、蠢​​話。他們自己未必意識到這些話有多麼乏味或愚蠢。
  
寫作過程中,福樓拜感到困難越來越大,覺得自己整個身心都被兩個主人公佔據。 “我變成他們。他們的愚蠢就是我的。”同時代著名的文學批評家蒂博岱先是指出,布瓦爾和佩居榭與包法利夫人,與《情感教育》的主人公莫羅一樣,因其生性愚蠢,注定要在生活中失敗。然後補充說:“他(福樓拜) 從他們的愚蠢本性引出一種與他自己的本性一樣的批判本性。在把他自己變成他們之後,他把他們變成他自己。於是在他們的思想裡發育了一種不妙的能力,使他們能看到愚蠢而且對之再也無法容忍。”也就是說,作者對主人公產生好感,把自己的想法賦予他們,從而背離了他們原初的形象。再者,在現實生活中,自足自滿、 沒有獨立見解的人並非到處碰壁。市儈的典型,《包法利夫人》中的藥房老闆奧梅先生就是一個成功人士。他事業發達,參與公共事務,最後得了榮譽十字勳章。
  
   這部小說沒有完成。 1880年作家去世後,人們在他遺留的檔案中​​發現了沒寫出的最後兩章的大綱,其中包括一部《庸見詞典》。
  
編寫《庸見詞典》的想法,其實早於對《布瓦爾和佩居榭》的構思。 1852年12月17日,他在給女友路易絲·高萊的信中寫道:
  
我又回到一個老想法:編一部《庸見詞典》(你知道這是怎樣一部書嗎?)序言尤其令我興奮,根據我的構思,它本身就像是一本書,我在裡頭攻擊一切,但是沒有一項法律能因此找我的麻煩。這部詞典將是對人們贊同的一切的歷史性頌揚。我將證明多數永遠有理,少數永遠有錯。我將把偉人送給所有笨蛋去糟踐,把殉道者送到劊子手的刀下,而且用一種極端誇張的、火箭噴發一般的文體。比如說,在文學領域,我將證明——這很容易做到——平庸因為是所有人都能夠得著的,才是唯一合法的。因此需要排斥任何種類的創新,認定它是危險的、愚蠢的,等等。 (……)對於所有可能遇到的話題,人們將能在詞典裡按字母順序,找到為在社會上做一個體面的、可親的人而必須說的話。
  
在整本書裡,將沒有一個詞是出自我自己的。一旦讀了它,人們將再也不敢講話,深怕會脫口漏出一句收入這本書裡的話
  
這部同樣未完成的詞典沒有作者曾預的序言。也許《布瓦爾和佩居榭》在某種意義就是它的序言。根據作者留下的片斷,研究者編成這部《庸見詞典》,一般附在《布瓦爾和佩居榭》後面。
  
福樓拜不能容忍的所謂庸見,是現成的見解、固定觀念、多數人的看法,不假思索就作的結論、老生常談。它們在多數情況下是廢話,是大實話,因你不說別人也知道,而且有人聽了會煩;有時候它們是偏見和習非成是的謬誤。姑舉幾個最簡單的例子:
  
兩人交談,每當一人提到“金發女子”,另一人必說:“比棕髮女子風騷。”若對方提到“棕髮女子”,則要說“比金發女子風騷。”談到“夏天”,必要接茬說“是奇熱”;說起“冬天”,則要答腔說“總是奇冷”。然後補上一句:“比別的季節更有利於健康。”又如,提到“燕子”,必要稱之為“春天的使者”。由於不知道它們從何處歸來,就說來自“遠方的海岸”。
此類話中有一句單獨出現的時候,我們不會感到其平庸、可笑或愚蠢。一旦讓它們集體亮相,我們才發現其實質。也就是說,這個時候,布瓦爾和佩居榭變成了福樓拜本人。
  
有些庸見可能是各個時代,不同民族有的;另一些則是某個​​民族在某個時代特有的。不過我們大多數人,者說我輩凡夫俗子,對庸見容易習焉不察或容忍,肯定不如福樓拜那樣敏感乃至不共戴天。福樓拜本人出身資產者,但他以超越時代的文化精英自居,精神上脫離自己所屬的階級,畢生與平庸、志得意滿的資產者為敵。此外,福樓拜是藝術家,最看重的是創新,尤其追求對文字的形式美,被認為是法國十九世紀最嚴格的文體家。據說他不能容忍在相鄰的兩頁文字裡兩次現同一個名詞或形容詞。寫完一段話之後,他會在鋼琴上檢查這段話的節奏是否合適。這樣一個人,對於人云也雲的話頭,想來除了對其內容,對其表達形式的平庸也會十分反感的。
  
我不知道在法國,讀過這本書的人是否再不敢講話。我猜想,更多情況下人們會莞爾一笑:原來我也這樣說過啊。然後呢,在社交場合,該說的該附和的,我們還得照說不誤,依舊附和。最多在心裡竊笑:怎麼又說了。我又想到,每個時代,每個國,或許都應該有人動手編一本類似的書。比如我們可以編一本當代中國的《庸見詞典》。這本待編的詞典,將對一般人和精英分子都有用。精英子自當提醒自己避免發表類似的庸見,而一般人正不妨反過來,把它當作應付社交談話的指南。有社交恐懼症的人,更宜常讀此書,以便常有話說,儘管是廢話、老話,乃至傻話。


福楼拜的《庸见词典》
2010-9-22 15:05:49 来源:易文网 作者:施康强 
  十九世纪是工业革命的时代。随着资本主义在西欧各国大行其道,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跃居统治地位,功利和实用成为社会崇尚的价值。萨特在《什么是文学》中 曾阐述十九世纪作家与资产阶级的关系。资产阶级把作家看成一种专家,不希望他如同在过去时代那样去思考社会秩序,只要求他阐述一些心理规律,让读者——主 要是资产者——分享他对人的内心世界的实际经验。而由于写作的本性是自由,作家需要维护形式自由。这就产生矛盾。最优秀的作家拒绝与资产阶级合作,他们吹 嘘自己斩断了与资产阶级读者的一切联系。但是他们的决裂只能是象征性的,因为只有资产者读他们的书,能够给予他们荣耀。当福楼拜宣 布他“把所有思想卑下的人都叫做资产者”时,他其实为资产阶级效了大劳:他让人们相信只要简简单单接受一种内心纪律就能剥离自己身上那个资产者;只要他们 在私底下练习高尚地思想,便能继续问心无愧地享受他们的财产和特权。(参看《萨特文集·文论卷》第179-186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萨特的看法是一家之言,过于概括,或许还有点苛刻。总之是,福楼拜晚年对世态愈加厌恶,讨厌公共事务、小市民习气和文场虚名。这种厌恶在他身上发展成愤世嫉俗。他一直想要用一部爆炸性作品来报复周围世界的愚昧与丑恶。
  
   他准备了两年,阅读了大量资料,1874年8月正式开始写作《布瓦尔和佩居榭》,希望这部小说就是这样一颗炸弹。
  
    小说的同名主人公是两个相交莫逆的公文抄写员。佩居榭得了一大笔遗产,两人便辞去工作,到诺曼底乡下买了一座农庄,自学各种学问,开办罐头厂,说了许 多蠢话,遭遇不少挫折。最后他们心灰意懒,为了打发日子,重新干起抄写的行当。不过他们不再抄写公文,而是记录他们听到的,或者读到的,乃至在名家笔下遇 到的种种不自觉的废话、蠢话。他们自己未必意识到这些话有多么乏味或愚蠢。
  
   写作过程中,福楼拜感到困难越来越大,觉得自己整个身心都被两个主人公占据。“我变成他们。他们的愚蠢就是我的。”同时代著名的文学批评家蒂博岱先是指出,布瓦尔和佩居榭与包法利夫人,与《情感教育》的主人公莫罗一样,因其生性愚蠢,注定要在生活中失败。然后补充说:“他(福楼拜) 从他们的愚蠢本性引出一种与他自己的本性一样的批判本性。在把他自己变成他们之后,他把他们变成他自己。于是在他们的思想里发育了一种不妙的能力,使他们 能看到愚蠢而且对之再也无法容忍。”也就是说,作者对主人公产生好感,把自己的想法赋予他们,从而背离了他们原初的形象。再者,在现实生活中,自足自满、 没有独立见解的人并非到处碰壁。市侩的典型,《包法利夫人》中的药房老板奥梅先生就是一个成功人士。他事业发达,参与公共事务,最后得了荣誉十字勋章。
  
   这部小说没有完成。1880年作家去世后,人们在他遗留的档案中发现了没写出的最后两章的大纲,其中包括一部《庸见词典》。
  
   编写《庸见词典》的想法,其实早于对《布瓦尔和佩居榭》的构思。1852年12月17日,他在给女友路易丝·高莱的信中写道:
  
   我又回到一个老想法:编一部《庸见词典》(你 知道这是怎样一部书吗?)序言尤其令我兴奋,根据我的构思,它本身就像是一本书,我在里头攻击一切,但是没有一项法律能因此找我的麻烦。这部词典将是对人 们赞同的一切的历史性颂扬。我将证明多数永远有理,少数永远有错。我将把伟人送给所有笨蛋去糟践,把殉道者送到刽子手的刀下,而且用一种极端夸张的、火箭 喷发一般的文体。比如说,在文学领域,我将证明——这很容易做到——平庸因为是所有人都能够得着的,才是唯一合法的。因此需要排斥任何种类的创新,认定它 是危险的、愚蠢的,等等。(……)对于所有可能遇到的话题,人们将能在词典里按字母顺序,找到为在社会上做一个体面的、可亲的人而必须说的话。
  
   在整本书里,将没有一个词是出自我自己的。一旦读了它,人们将再也不敢讲话,深怕会脱口漏出一句收入这本书里的话
  
   这部同样未完成的词典没有作者曾预的序言。也许《布瓦尔和佩居榭》在某种意义就是它的序言。根据作者留下的片断,研究者编成这部《庸见词典》,一般附在《布瓦尔和佩居榭》后面。
  
   福楼拜不能容忍的所谓庸见,是现成的见解、固定观念、多数人的看法,不假思索就作的结论、老生常谈。它们在多数情况下是废话,是大实话,因你不说别人也知道,而且有人听了会烦;有时候它们是偏见和习非成是的谬误。姑举几个最简单的例子:
  
    两人交谈,每当一人提到“金发女子”,另一人必说:“比棕发女子风骚。”若对方提到“棕发女子”,则要说“比金发女子风骚。”谈到“夏天”,必要接茬 说“是奇热”;说起“冬天”,则要答腔说“总是奇冷”。然后补上一句:“比别的季节更有利于健康。”又如,提到“燕子”,必要称之为“春天的使者”。由于 不知道它们从何处归来,就说来自“远方的海岸”。
此类话中有一句单独出现的时候,我们不会感到其平庸、可笑或愚蠢。一旦让它们集体亮相,我们才发现其实质。也就是说,这个时候,布瓦尔和佩居榭变成了福楼拜本人。
  
   有些庸见可能是各个时代,不同民族有的;另一些则是某个民族在某个时代特有的。不过我们大多数人,者说我辈凡夫俗子,对庸见容易习焉不察或容忍,肯定不如福楼拜那样敏感乃至不共戴天。福楼拜本人出身资产者,但他以超越时代的文化精英自居,精神上脱离自己所属的阶级,毕生与平庸、志得意满的资产者为敌。此外,福楼拜是 艺术家,最看重的是创新,尤其追求对文字的形式美,被认为是法国十九世纪最严格的文体家。据说他不能容忍在相邻的两页文字里两次现同一个名词或形容词。写 完一段话之后,他会在钢琴上检查这段话的节奏是否合适。这样一个人,对于人云也云的话头,想来除了对其内容,对其表达形式的平庸也会十分反感的。
  
    我不知道在法国,读过这本书的人是否再不敢讲话。我猜想,更多情况下人们会莞尔一笑:原来我也这样说过啊。然后呢,在社交场合,该说的该附和的,我们 还得照说不误,依旧附和。最多在心里窃笑:怎么又说了。我又想到,每个时代,每个国,或许都应该有人动手编一本类似的书。比如我们可以编一本当代中国的《庸见词典》。这本待编的词典,将对一般人和精英分子都有用。精英子自当提醒自己避免发表类似的庸见,而一般人正不妨反过来,把它当作应付社交谈话的指南。有社交恐惧症的人,更宜常读此书,以便常有话说,尽管是废话、老话,乃至傻话。

姚克(1905-1991)

$
0
0
劇作家姚克對中共的文明還擊
早前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有一個名為「坐忘.香港:姚克的戲劇因緣」的展覽,介紹著名戲劇家姚克(1905-1991)在香港的成就和貢獻。但展覽的前言指:文革大潮越演越烈,他編劇的電影《清宮秘史》遭毛澤東點名批判,居港二十餘年的姚克「黯然遠離,赴夏威夷大學任教」,卻沒有點出當年姚克面對中共猛烈批判時,有理有節地作出文明還擊,而一些大陸文人還無視他反抗專制暴政的作為,刪去了這位戲劇大師在香港和台灣的重要經歷,妄圖竄改他的生平事蹟。
姚克原名姚志伊,又名姚莘農,祖籍安徽,父親是清末翰林,家學淵源。1931年畢業於蘇州東吳大學文學系,之後在戲劇、翻譯、編輯、寫作等多方面發展,聲譽日隆。他中英文俱佳,熱愛戲曲、話劇。三十年代在上海與左翼美國記者斯諾(Edgar Snow)和魯迅有密切交往,曾把魯迅的作品繙譯成英文,介紹給西方讀者。魯迅在1936年10月去世,姚克是當時追悼大會的司儀兼扶靈人之一,但他一直沒有加入受中共把持的左翼作家聯盟。
1937年,時任英文月刊《天下》編輯的姚克,被月刊委派到蘇聯參加戲劇節,因歐戰影響歸程,滯留倫敦,為爭取歐洲各國支持中國抗日,他多次到電台及電視發表演說。翌年,得美國洛克菲勒基金資助,轉到美國耶魯大學進修戲劇。1940年回到「孤島」上海,任教復旦大學和聖約翰大學,並先後參與多個劇團,策劃話劇演出。1941年7月,他創作的舞台劇《清宮怨》首度公演,講述清末戊戌變法期間,光緒皇帝、珍妃與西太后慈禧之間的宮廷鬥爭,由費穆執導,連演三個多月,好評如潮。
1948年,浙江商人李祖永在香港創辦永華電影公司,改編《清宮怨》為電影《清宮秘史》,由朱石麟執導,邀請姚克南下合作。那時國共內戰越趨激烈,姚克於是與家人移居香港,自此在這個相對自由的小島,開展人生另一個黃金二十年。
姚克來港最初幾年,主要在電影公司擔任編劇,其後專注戲劇活動和在中文大學任教。廿年間,先後創作了《李後主》、《西施》、《秦始皇》、《陋巷》等劇目。1952年,他開辦南風出版社,出版了《中共有自由嗎?》、《史大林評傳》、《胡風事件的前因後果》、東方望的《中共的土地改革》、以及龔楚的《我與紅軍》等批判共產革命的書籍。
姚克的劇作內容都別出心裁,寓意甚深。例如1956年創作的《西施》,重點不是西施和范蠡的愛情故事,不是越王忍辱負重的復國故事,而是對愚忠的批判、對國家與政權的反思。1961年創作的《陋巷》,更是戰後首個以香港本土實況作題材的劇作。
1954年,他與戲劇界友好出版《戲劇藝術》期刊,在第二期發表了題為「揚棄形式主義和教條主義」的文章,指出「在中國新戲劇運動的過程中,教條主義的流弊似乎比形式主義更嚴重。有些戲劇工作者受著政治的教條主義影響,不知不覺地呈露了意識形態硬化現象。假使教條頒定『太陽是我們的咒詛』,他們就齊聲附和著咒詛太陽;假使教條歌頌該撤大帝而貶斥漢武帝,他們就把該撒演成英雄而把漢武帝演成反派(其這兩個統治者是同一類型的征服者)。這樣的盲從,其偏激可笑與贊和『月亮是外國的好』有什麼兩樣?」從姚克的作品及行動都可看到,姚克是一個反對專制統治、追求自由、有高遠視野的文化工作者,他與左右派文化人都有交往,卻從不熱衷政治。
文革爆發後,毛澤東借題發揮,以批判電影《清宮秘史》為名,打擊政敵劉少奇。1967年1月,《紅旗》雜誌發表姚文元的文章〈評反革命兩面派周揚〉,披露毛澤東早於1954年就批評《清宮秘史》是賣國主義影片,並暗指鼓吹這電影的大人物,是時任國家主席的劉少奇。《清宮秘史》的導演朱石一直在香港的親共電影公司工作,以愛國者自居,1月5日在家中看罷香港《文匯報》轉載姚文元這篇文章,便不堪刺激,突然腦溢血去世。
兩個月後,針對《清宮秘史》的批判到了舖天蓋地的階段,《紅旗》雜誌在3月底發表戚本禹的文章〈愛國主義還是賣國主義?——評歷史影片《清宮秘史》〉。接著,《北京周刊》把此文繙譯成多國文字轉載發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及香港的左派報章,都緊跟風向,發文起哄,大字標題點名姚克是「反動文人」,「為蔣家皇朝哭喪」。左派三聯書店還集合所有批判文章出書。此時,姚克冷靜面對,接受記者訪問表示:不覺驚奇和委屈,歷史自有公論。中共對文藝作品,沒有一定的標準,今日力捧的文章,明日可能成為毒草。田漢、吳晗、廖沫沙如此。茅盾甚至劉少奇亦一樣。所以如對中共的狂吠認真,自己也要發瘋。
他指出:《清宮秘史》的中心意旨,是反映新舊時代的權力交替出諸你死我活的慘烈鬥爭,是個不曾休止的悲劇,不僅大清帝國,中共的權力鬥爭,也在重演此悲劇。
接著,姚克在當年的《明報月刊》5月號發表近二萬字的長文,詳述其劇作《清宮怨》被改編成電影《清宮秘史》的經過,及反駁中共對他的指控,同期也刊載《清宮秘史》的劇本節錄及戚本禹那篇文章的全文,以擺事實,說道理的姿態,由讀者閱讀雙方觀點,自行判斷是非曲直。
這時香港的左派引發暴亂,形勢險峻,姚克沒有即時離開香港,六七暴動期間,他為友人王敬羲開辦的《純文學》雜誌撰文,再以《清宮怨》的主題來凸顯中共的荒謬,並出版《清宮秘史 : 電影攝製本》和《坐忘集》,後者收錄了十多年來談論戲劇和文化的文章。以文化力量對抗中共的橫蠻暴政。同年十月,他無懼不安局面,出席公開活動,為中文大學學生劇社的演出擔任顧問,及現身講座教授朗誦技巧。
到了1968年,主要由香港大專學生組成的世界戲劇社籌備話劇演出,邀請已從中文大學退休的姚克執導。姚克十分欣賞的劇作家吳祖光,當時正身陷大陸被中共折磨,他特意選用吳祖光的作品《捉鬼傳》作劇本,略加改編,借「鍾馗捉鬼」的故事,諷刺大陸現狀,並藉此向受到中共迫害的文化人作另類聲援。
此外,他還聯絡電影界的老朋友,計劃修正中共出版的中國電影史。他發現中共在1963年代出版、由程季華主編的《中國電影發展史》失實之處太多,趁那時還有不少老一輩電影人在香港,應及早搶救史料,寫出更完備、客觀、公正的中國電影史。可惜因他其後找到夏威夷大學的教席,需於1969年1月到任,該計劃沒有人主持便告吹。
姚克往夏威夷之前,首次到訪台灣,逗留近兩個月,他此行只是與文化界朋友接觸,及為一家電影公司的新片《精忠報國》編寫劇本,沒有公開發表政治言論。在台灣期間,他留在大陸的前妻、四十年代上海著名影星上官雲珠,因不堪中共迫害,於1968年11月23日在上海跳樓身亡,終年48歲。
姚克這幾年間的行動,可說文明理性、不卑不亢。但不知何故,香港《新晚報》前總編輯羅孚,在2005年發表的一篇文章〈姚克未收到的一封信〉(收錄在其著作《文苑繽紛》),竟指姚克「對來自北京的罵聲一言不發,也不發表什麼文章,不聲不響的離開了香港,去了美國,甚至避免和外界來往。」羅孚六七暴動期間正在香港積極參與「反英抗暴」,不可能不知道姚克的連串「反共」行為。他說姚克沒有與外界聯絡也非事實。
姚克留美六年後的1975年,中華民國已退出聯合國,台灣風雨飄搖之際,姚克領著他一批美國學生於一月初到台灣進行文化交流。月底又應香港無線電視台邀請,重臨香港數天,參觀電視劇《清宮殘夢》(改編自《清宮怨》)的攝製情況,及到邵氏片廠,探訪正在拍攝兩部清宮片《傾國傾城》及《瀛台泣血》的李翰祥導演。往後兩年,他每年都到台灣及香港參加文化活動,並為香港麗的電視擔任編劇訓練班導師。台灣的出版社在1978年和1985年,也先後出版了姚克的《清宮怨》等多部劇作和中文譯作《推銷員之死》。
中共改革開放後的1979年12月,北京《光明日報》率先發表署名文章,批評戚本禹文革時對《清宮秘史》的指控是含血噴人。翌年5月,上海《文匯報》發表署名文章,再批評戚本禹強加罪名給姚克,又讚揚姚克愛祖國,努力促進中外文化交流,要給他公正評價。香港《大公報》轉載此文時,還大字標題:「姚克在大陸恢復名譽」。1981年9月,魯迅誕辰一百周年,香港《大公報》轉載了姚克留在家鄉的六弟姚志曾的長文,回憶姚克與魯迅的交往。北京的人民文學出版社亦同時出版了姚克的《清宮怨》。
姚克八十年代退休後一直定居三藩市,專注研究李賀詩作。那裡資訊發達,而且他交遊廣濶,這種有關他的重要消息。姚克是不可能不知道的。可是,姚克1991年12月在美國去世後,他在蘇州的侄女蘇眉(姚克六弟姚志曾的女兒)九十年代在大陸刊物發表的文章,卻說他們於1980年初得知中央組織部為姚克平反後,便致力尋找失去聯絡多年的姚克,直到1991年初才聯絡上,以致姚克遲了11年才知道他已平反的消息。姚眉又稱,姚克給予蘇州親屬的最後一封信,表示計劃在1992年春天回蘇州小住數月,及預備在大陸出版有關李賀詩作的研究成果。可惜91年底便不幸因病去世,未能一圓回祖國的願望云云。
姚眉這個說法令人難以置信,她也沒有公開過姚克致家鄉親人的信件。包括姚克在香港的一些朋友,都認為很大可能是他的親屬,為了保護姚克而製造出來的「愛祖國」型像,有利於姚克的生平和作品,能早日重現大陸的公眾視野。事實上,中共八十年代依舊政治打壓不斷,先是鎮壓西單民主牆運動,接著又有清除精神文明污染、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最終在1989年爆發大規模學生民主運動,血腥鎮壓收場。這些慘痛事件,難道在美國的姚克不知道?
姚克去世半年後的1992年7月,姚克妻子及幼女姚湘應北京邀請,出席紀念斯諾逝世二十周年討論會。翌年,她們又再跟團到京滬探訪姚克的親友。但有關姚克晚年在美國的情況,都是由大陸方面發放,實情如何?耐人尋味!
此外,北京魯迅博物館研究員姚錫佩在2007年出版的著作《一代漂泊文人》中,有專章論述姚克,卻避談姚克在香港和台灣的重要經歷,只偏重介紹他與魯迅和斯諾的關係。企圖將姚克定格為十分渴望回到「祖國」,又未能如願的「漂泊文人」。
研究姚克的香港學者盧偉力並不同意把姚克形容為「漂泊文人」。他指出:「在香港,姚克可以較自由地創作,反省中國文化與政治。」「二十年間,他在香港立德、立功、立言,文化建樹很巨大,姚克及家人常常出現在中英報紙報導,擔任很多公共文化工作,我們不能說他『漂泊』。中心與邊緣,其實是相對,甚至是辯證的。身處中國地理邊陲,心志連結中華文脈,這是姚克的文化意識。」
  盧偉力在2017年出版的《香港當代作家作品選集:姚克卷》中 在導讀篇特別提出姚克的自主文化意識。他認為:有學者以「漂泊文人」來形容姚克,大概是從自然地理「國內/海外」對位,文化感受「鄉土/異域」對位,又或者身份認同「族群接受/族群拒絕」對位來看。離港定居美國後,他確實曾經有一抺離群的孤獨感,跟當時在日本留學的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李進昌通信中有提及。不過,細心想,那時正值文革十年浩劫,政治鬥爭衍化群眾聲討,中國知識份子大規模「被邊緣化」,「被族群拒絕」,人身安危也不保,姚克身在海外,若他心感「漂泊」,也應當表現在一分「倖存」意識上。觀乎他在美國時談及他的寫作計劃,再引證他1967年遭到中共批判後不慌不亂的自白,娓娓叙述,情理兼備,有力迅速,可以說,就心靈歸屬「有信念/無信念」對位看,姚克並非處於不安無著的狀態。無論在香港、抑或美國,他持續不斷地在身處的空間展開力所能及的文化實踐與藝術探索,並不能說他「漂泊」。
圖像裡可能有1 人、特寫

2012年3月11日 星期日

姚克翻譯A. Miller之"推銷員之死"/ Life of a 'Salesman' /蝴蝶回憶錄

Join the Conversation

Life of a 'Salesman'

Arthur Miller's "Death of a Salesman" has unusual currency in today's economic climate. Does this classic play hold a mirror up to American culture? What do you think?
林以亮為早年燕京大學西語系出身,內戰末期到香港,主要就是從事西書的翻譯和電影編劇,到我們通信的階段,他已經是朋輩中有名的「翻譯先生」(Mr. Translation)了。所謂朋輩,就是他有一次忽然在信中對我提到的,「同我差不多年齡的友好,如姚克,張愛玲,喬志高,蔡思果」等四人,都為衣食忙,他說,致未能專心文學,接下去就感慨地講了些自覺「蒼涼」的話。

電懋前身為國際,由猶太人歐德爾負責。由於當時香港最大影業———拍出《清宮祕史》、《翠翠》的永華賒欠過鉅,歐德爾便以債權人身分接管片場。國際隸屬南洋的「國泰」財團,老闆陸運濤富於文化理想,遂成立劇本審查委員會,邀集戲劇大師姚克、哈佛文學博士孫晉三及宋淇、張愛玲等文化俊彥共同組成。其中耶魯畢業的姚克在上海復旦、聖約翰都教過戲劇,並寫出赫赫知名的《清宮祕史》;孫晉三係中央大學戲劇系教授,宋淇自己也是燕京大學講師,當時兩袖清風的張愛玲能晉身其間,當然得自宋淇力薦。
-----
前幾年大陸出版四五本思果簡評幾本著名翻譯
譬如說 推銷員之死 楊必的浮華世界 趙元任的愛麗絲.....


翻譯A. Miller之"推銷員之死" (香港:今日世界 1970 後轉為台灣英文雜誌社)
70年代初 今日世界出版姚克翻譯的推銷員之死
序寫得及認真 妙的是 姚先生的野心是要用北京話翻譯 不過碰到許多困難 如現在很平常的 plug/socket等等

Charley ...Couldn't sleep well. I had a heartburn.
(睡不穩 鬧胃氣)
...接下來還有一次用到heartburn......
注意
heartburn noun [U] 不可數-- 不過我的版本的確為 a heartburn

a painful burning feeling in the lower chest caused by the stomach not digesting food correctly
----


姚克的簡短介紹 也可參考 蝴蝶回憶錄 台北:聯經 1986 pp.274-76

著名翻譯家和劇作家
姚克(1905~1991) 原名姚志伊、姚莘農、筆名姚克。祖籍安徽歙縣,生於福建廈門。東吳大學畢業。 30年代初致力於優秀外國文學作品的介紹和翻譯。民國21年(1932年)為向世界介紹中國的作家,翻譯完成了魯迅《短篇小說選集》的英譯本,並與魯迅成為交往密切的朋友。魯迅對姚克“以西文介紹中國現狀”的工作,給予了很高的評價。民國26年盧溝橋事變後,姚克是全國文藝界最早的抗日統一戰線組織中國劇作家協會的發起人之一,並參與集體合作的三幕劇《保衛盧溝橋》,有近百人演出。是年8月,赴蘇聯參加全蘇第五屆戲劇節,在歐期間為爭取歐洲國家支持中國的抗戰,數度舉行廣場演說。而後赴美國耶魯大學戲劇學院進修。民國29年回國,此時上海已處於抗戰的“孤島時期”。姚克在聖約翰大學、復旦大學任教,同時參與戲劇活動,為複旦劇社排演戲劇。在進步話劇運動的影響下,姚克參與了中共地下組織領導的上海劇藝社的戲劇活動。民國30年和費穆創建天風劇團,主持演出了《浮塵若夢》、《十字街頭》、《梅花夢》等,編寫了歷史劇《清宮怨》。太平洋戰爭後,上海已淪陷,這一時期姚克在特定的政治環境中創作了許多歷史劇,如《楚霸王》、《美人計》、《蝴蝶夢》、《西施》、《秦始皇》、《銀海滄桑》等,撰述了專著《怎樣演齣戲劇》等。在戲劇活動上,姚克與佐臨等組建了苦幹劇團,任總幹事。抗戰勝利後擔任蘭心劇場經理,首演劇目是由他編劇的《熱血五十年》,內容描寫台灣回歸祖國。

民國37年姚克赴香港,將《清宮怨》改為電影《清宮秘史》,由永華影業公司拍攝。其後,他主要在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聯合書院任教。 1968年赴美國,在夏威夷大學執教現代中國文學和中國哲學史。 1980年3月中共中央組織部就《清宮秘史》之案為姚克平反,是年北京人民出版社重印了《清宮怨》劇作。

Gabriel Garcia Marquez wrote the greatest opening line

《孫康宜文集》2018

$
0
0





《孫康宜文集》卷五,末頁




《孫康宜文集》也有不少地方的增添,值得我們思考。
譬如說,《走出白色恐怖》卷三,書前2頁的英文版書評摘要,或表示中文版的讀者含蓄,批評不發達。




孫康宜文集【全套5冊不分售】

著者: 孫康宜
獨立作家-秀威出版  2018

孫康宜文集【全套5冊不分售   電子書8400】 - 5 ページ - Google ブック検索結果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sbn=9863265152 -
孫康宜 - 2018 - ‎Literary Collections
卷五









王璦玲教授- 國立中山大學劇場藝術學系Department of Theater Arts ...

ta.nsysu.edu.tw/files/11-1081-9722.php?Lang=zh-tw

このページを訳す
美國耶魯大學東亞語文系博士(Ph.D.) 美國耶魯大學東亞語文系哲學碩士(M.Phil.) 美國耶魯大學東亞語文系文碩士(M.A.).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文學士(B.A.). ( 2 ) 經歷. 國立中山大學劇場藝術系教授(2013年9月~)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


2017/7/12. 1993年5月24日 已經任職於中研院數月的我返回母校耶魯大學參加博士畢業典禮,與恩師孫康宜老師合影,留下最珍貴的鏡頭!
感謝老師多年來始終對我如此愛護與提攜,這份難得的師生情誼,真是上天的恩賜! Kang-i Sun Chang

圖像裡可能有2 個人、微笑的人、大家站著、套裝、帽子和戶外

圖像裡可能有2 個人、微笑的人、大家站著和戶外








孫老師,
台北匆匆一別,竟然3禮拜過去了。
我今天才去簽名冊等貼文看看。有些感想和想法,寫出來供您和您的朋友參考、一笑。
完美的《全集新書發表會簽到簿》/旅途記趣紀念冊。
 (比較 William Morris 的 Ideal Book...)
不管是"代父參加"的,或聽說有盛會而來的,.....反正所有的有緣者,都要寫些與您們的交往
史,起碼要像廖志峰先生寫出德,康宜先生說的散文詩:略
有的大作家像張曉風女士,或許可幫忙提示:在1987年到哈佛燕京圖書館簽名當「善本書」,順道到「孫康宜和鄭愁予執教的耶魯.....」



未來書城、《知識通訊評論》

$
0
0


1:阿邦說,未來書城出版過約二百本書,其一。注意,折页。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
可見2013年時,阿邦還沒回國/連絡上。
我問過他,江先生的刊物。
他說,創刊後,猛燒錢 (掛名的,樂捐數百萬),最後只好多自己寫稿。
2013年8月9日 8:14 · 
《知識通訊評論》、《綠主張》、各式各樣的小刊物
......
我想起前天在與朋友聊天,問起楊澤博士(人間副刊主編)為什麼很久沒將其受贈的 《知識通訊評論》丟出來,讓我們看看。這刊物創刊來8年,我都是受惠於此,還曾經讀出些小錯,回饋給發行人江先生。
朋友說,它恐怕已停刊了。
我回家一查,果然去年11月的121期是終刊號。
「《知識通訊評論》是二○○四年十一月正式出刊,迄今八年時間。八年前我們會籌辦這這份刊物,主要不是為了推廣科學知識, 而是希望引起我人社會對於近代科學知識與文化層面交互影響的重視。我們會有此一想法,與近代歷史中我人接受近代科學過程的心理因素,息息相關,過去八年 中,我們也在多篇社論說明了此一看法。…….」 這份刊物的主要資助人之一,可能是我的朋友。我真謝謝他們過去8年的貢獻。
不過,這刊物的歷史,有許多值得討論的議題,其實應該仔細討論的。尤其是現在台灣的各式各樣的小刊物的茁壯……

《成瀬巳喜男的電影》The Cinema of Naruse Mikio《山之音(日語:山の音)》

$
0
0

成瀬巳喜男的電影:女性與日本現代性(簡體書)-(加)羅素- 三民網路書店

www.sanmin.com.tw › 美術藝術 › 影視藝術

このページを訳す
《成瀨巳喜男的電影:女性與日本現代性》講述了作為最多產、最受尊敬的日本導演之一,成瀨巳喜男(1905-1969)在1930年至1967年間,拍出了89部電影。成瀨是一位片廠導演,以不超支和按時完成電影拍攝而聞名。在他漫長的電影生涯裡,他執導了 ...

成瀬巳喜男 - Wikipedia

https://ja.wikipedia.org/wiki/成瀬巳喜男

成瀬 巳喜男(なるせ みきお、1905年8月20日 - 1969年7月2日)は、東京府(現東京都)四谷出身の映画監督。 目次. 1 経歴; 2 作風; 3 評価; 4 監督作品 .... 特に『秋立ちぬは、主人公に成瀬本人の幼少時代が重ねられているという意味でも、貴重な作品である。 .... 1935年, 乙女ごころ三人姉妹, PCL, 成瀬巳喜男, 細川ちか子、堤真佐子、梅園竜子、林千歳、松本千里、三條正子、松本 ... 1940年, 旅役者, 東宝, 成瀬巳喜男(原作・宇井無愁), 藤原鶏太、柳谷寛、高勢実乗、清川荘司、御橋公、深見泰三、中村是好、山根 ...




中譯者說看過成瀬 巳喜男(なるせ みきお、1905年8月20日 - 1969年7月2日)的67部電影......。我發現它的索引從缺,所以也借原文書。打算探討成瀬 巳喜男、Walter Benjamin 和2~3不改自川端康成的小說。

圖像裡可能有1 人、站立



  • 1951年:《飯》導演:成瀨巳喜男 1951年:《白痴》(導演:黑澤明) 1951年:《麥秋》(導演:小津安二郎) 1953年:《東京物語》(導演:小津安二郎) 1954年:《之音(日語:山の音)》(導演:成瀨巳喜男) 1957年:《東京暮色》(導演:小津安二郎) 1960年:《娘、妻、母》(導演:成瀨巳喜男) 1960年:《秋日和》(導演:小津安二郎)
    8 KB (877 個字) - 2018年4月18日 (三) 19:47
  • 柏谷/編,《川端康成極短篇》,聯經出版公司,1995年。 高慧勤/譯,《雪國》,桂冠圖書公司,1998年。 高慧勤/譯,《古都》,桂冠圖書公司,1998年。 李永熾/譯,《之音》,桂冠圖書公司,2000年。 諾貝爾文學編譯委員會/譯,《川端康成的雪鄉‧千羽鶴》,環華館,2001年。 高慧勤/譯,《雪國》,桂冠圖書公司,2001年。


瀨巳喜男 [錄影資料] : 日本導演經典收藏 = なるせみきお = Mikio Naruse

水木洋子. 成瀨巳喜男. ; 藤本真澄. ; 原節子. ; 山村聰. ; 上原謙.

臺北市 : 龍騰影音多媒體 [2016]


可在 多媒體服務中心  ((VV) 987.83 5337-2 [disc1] )獲得



山之音 山の音 (1954)

山の音
导演成濑巳喜男
编剧水木洋子 / 川端康成
主演原节子 / 上原谦 / 山村聪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日本
语言: 日语
上映日期: 1954-01-15(日本)
片长: 96分钟
又名: Sound of the Mountain
IMDb链接: tt0047682

空靈書系序 (楊現益)、故我依然 (黃宗英)

$
0
0
空靈書系序 (楊現益)、故我依然 (黃宗英)







吳哥窟、Bayon巴陽寺、元朝周達觀的"真臘風土記"

$
0
0


台北市出去玩戶外生活分享協會
吳哥窟Bayon巴陽寺的頭像 有人說是闍耶跋摩七世的頭像 也被形容為"高棉的微笑"是許多遊客喜歡取景拍攝的地方
巴陽寺只有"高棉的微笑"值得看嘛?
不是的
中國元朝的周達觀在"真臘風土記"對於庶民百姓的生活紀錄 全部在巴陽寺的迴廊雕刻上呈現 只可惜許多旅客大多匆匆一譬 沒能仔細觀賞
出去玩協會與野樵國際旅行社將帶大家從元朝周達觀的"真臘風土記"去探索現代的吳哥窟http://www.climberfly.com/tourism01.asp?id=436
圖像裡可能有戶外
圖像裡可能有天空、戶外和大自然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圖像裡可能有文字



Cambodia’s Curse: The Modern History of A Troubled Land



Cambodia's CurseThe Modern History of a Troubled Land (Google eBook)

Front Cover
PublicAffairs, 2011 - Biography & Autobiography - 417 pages
A generation after the Khmer Rouge, Cambodia shows every sign of having overcome its history--the streets of Phnom Penh are paved; skyscrapers dot the skyline. But under this façade lies a country still haunted by its years of terror.
Joel Brinkley won a Pulitzer Prize for his reporting in Cambodia on the fall of the Khmer Rouge regime that killed one quarter of the nation's population during its years in power. In 1992, the world came together to help pull the small nation out of the mire. Cambodia became a United Nations protectorate--the first and only time the UN tried something so ambitious. What did the new, democratically-elected government do with this unprecedented gift?
In 2008 and 2009, Brinkley returned to Cambodia to find out. He discovered a population in the grip of a venal government. He learned that one-third to one-half of Cambodians who lived through the Khmer Rouge era have P.T.S.D.--and its afflictions are being passed to the next generation. His extensive close-up reporting in Cambodia's Curse illuminates the country, its people, and the deep historical roots of its modern-day behavior.



  1.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 Wikipedia, the free ...

    en.wikipedia.org/wiki/Posttraumatic_stress_disorder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 may develop after a person is exposed to one or more traumatic events, such as sexual assault, warfare, serious injury,  ...




柬埔寨:被詛咒的國度
Cambodia’s Curse: The Modern History of A Troubled Land


出版日期:2014/03/27
印刷:黑白印刷
裝訂:平裝
頁數:432
開數:25開(高21×寬14.8cm)
EAN:9789570843699
出版社:聯經
作者:喬‧布林克里
譯者:楊芩雯

普立茲新聞獎得主布林克里震撼人心力作
繼北韓之後,另一個你應該認識、卻從未深入了解的國家

吳哥窟,充滿神祕的文化韻味,迷人而富有情調
事實上,柬埔寨像是被施了魔咒的苦難國度
上千萬人民困在永無止盡的惡夢裡,早已失去掙扎的氣力……
1970年代,赤柬統治柬埔寨,屠殺200萬人民,等同四分之一人口
1990年代,聯合國接管柬埔寨,各國捐贈巨款,卻進了政府官員口袋
喬‧布林克里的《柬埔寨:被詛咒的國度》點明了柬埔寨的真實面貌,以及導致今日困境的深厚歷史根源。

閱讀這本書,我們得以了解一個國家何以走上歧途,成為現在的樣貌;
歷史又是如何埋下遠因與近果,使其人民沉默迎向苦難,喊不出求救的聲音。

柬埔寨在盜賊統治之下,官富民窮、貪汙腐敗,黑暗勢力籠罩全國,
半數人民患有創傷後症候群,出現極端暴力行為,並直接影響下一代,
潑酸、強暴、毆妻、虐殺等駭人案件,每天在社會各個角落例行上演。
在這裡,金錢比人命重要,只要有利可圖,殺人放火也在所不惜;
上學、考試、看病、打官司、運送貨物等,全都要支付賄金,
沒有錢,一律免談;付了錢,一切合法。
政府砍伐林木、販賣人口、侵占醫療資源、強奪土地,人民生計飽受威脅;
40%的兒童嚴重營養不良、80%的人民過著與千年前無異的原始生活,
這個看不到希望的國家,百姓卻也無力發出怒吼……

微笑的吳哥窟眾神

受苦的柬埔寨人民
你給我天堂,也給我地獄
天堂與地獄,原來在這個地方,沒有差別!
血淚交織 真實存在的悲慘世界 
不可思議 令人震撼、憤怒又心碎……

吳哥窟是世界文化遺產,每年湧入數十萬各國觀光客;然而吳哥窟所在的國度柬埔寨,卻有全球數一數二的貪汙政府與貧窮人民。離開觀光景點,全國大多數土地低度開發,鄉間居民生活水準低落,無法享有道路、自來水、電力、學校、醫院等現代國家最底線的基礎設施。

在一片貧瘠景象的同時,柬埔寨卻年年接受數億美金外援,大大小小非政府組織都在首都金邊設有辦公室。有了這些錢、這些援助人員的努力,為什麼柬埔寨人的日常生活還是不見重大改善?答案是政治與金錢掛勾,掌權者以常人想像不到的方式,拿走原應屬於全國人民的大部分資源──是大部分,而不是一小部分。

作者布林克里曾赴柬埔寨撰寫赤柬下台後的報導,30年後,他回到柬埔寨,發現柬埔寨人民依舊是世界上最飽受摧殘、虐待的一群人。政府貪贓腐敗,人們身陷其中深深受苦,不賄賂政府,甚至連最基本的醫療、教育等公共服務都無法享有。多數柬埔寨人生活落後,與千年前無異;而政府官員轉手塞入自己口袋的公款,金額高到難以置信。同時,經歷赤柬時代得以倖存者中,半數患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至今仍受折磨──且這份苦痛已傳到下一代,使整個國家偏向黑暗的負面人格。

布林克里以《紐約時報》資深記者經驗,訪談多方決策要角,包括柬埔寨政治人物和企業家、美國大使和參議員、非政府組織派駐當地工作者,以及身處苦難現場的柬埔寨人民,並爬梳大量新聞報導和調查報告資料,寫就20萬字著作,分別以17章詳述柬埔寨經濟掛勾、政治操弄、土地掠奪與開發、非法砍伐森林、醫療與教育貧乏收賄等各個面向。本書筆法引人入勝,描寫出柬埔寨領導人存心造成的國家管理不善;作者運用豐富且深入的報導,勾勒出柬埔寨的真實面貌。包括生存在這片貧瘠土地上的人民,以及導致今日困境的深厚歷史根源。

※ 得獎紀錄
布林克里(Joel Brinkley),普立茲新聞獎(Pulitzer Prize)國際報導獎得主
入圍亞洲協會伯納德‧施瓦茨圖書獎(Bernard Schwartz Award)決選名單

推薦序  覺醒才能終止詛咒/陳柔縉

自 序  世上最不被善待的一群人
前 言  陷於「紀元零年」的國度
第一章  從吳哥王朝到今日柬埔寨
第二章  恐怖政權,三年虐殺兩百萬人民
第三章  史上首見由聯合國接管的國家
第四章  三十億美元換來一場民主夢
第五章  國際捐款淹腳目,引發權力惡鬥
第六章  民主已死,恐怖攻擊鞏固獨裁政權
第七章  野地仍有白骨哭聲
第八章  政府是全國最狠的惡霸
第九章  官商勾結的貪汙網絡
第十章  我們的傳統是貧窮
第十一章  賄賂教育從小扎根
第十二章  不存在的人權與社會正義
第十三章  醫療困境,不送紅包只能等死
第十四章  暴力都更,驅逐住民強占土地
第十五章  反貪汙終究只是口號
第十六章  柬埔寨式的赤柬大審
第十七章  受苦人民害怕改變帶來傷害

結  語 黑暗中的一點微光

謝  辭
附  錄 柬埔寨大事年表



推薦序 覺醒才能終止詛咒/陳柔縉
這個國家的人不喜歡孔雀,千萬不要去那裡開工廠、做生意,設計個有孔雀的商標。
這個國家的人民多信仰佛教,所以,他們不喜歡大聲講話,爽朗的哈哈大笑到那裡會變得有點不太禮貌。
入了這個國境,看見無邪的可愛兒童,也別想摸他們的頭,否則就犯禁忌了。
這個國家有世界遺產,十二世紀留下的吳哥窟,巨大的岩石完美堆積,沒有一根釘子,任何人站在那裡,都要為七、八百年前王朝的能力和鼎盛,發出讚嘆。
以上是讀一般介紹柬埔寨…
自序(節錄)
世上最不被善待的一群人
一九七九年,初訪
第一次外派去柬埔寨的時候,我二十七歲。那時才從大學畢業四年,在美國肯塔基州的《路易威爾信使報》(Louisville Courier-Journal)工作,主跑傑佛遜郡的教育線,寫些學測成績和高中畢業紀念冊銷售量的報導,最近的成果是編了一本小手冊,整理秋季班的校車行程表。我曾做過最接近國際新聞報導的事,只不過是飛到加拿大艾伯塔省的埃德蒙頓待一晚,採訪一家購物商場。
我的編輯主管考克斯…
前言(節錄)/陷於「紀元零年」的國度
若是美國觀光客打算踏足柬埔寨,曾任駐柬大使的慕索梅利(Joseph Mussomeli)會用一種像在演戲的口吻建議:「千萬小心!柬埔寨絕對是你所能踏足的最危險之地。你會愛上柬埔寨,然而到頭來這地方也將令你心碎。」
他說得沒錯,屠殺和戰亂已是數十年前的事了,現在的柬埔寨是很迷人,充滿異國風情且平和。許多西方人想起赤柬恐怖時期喪命的兩百萬人,還是會滿懷同情,甚至覺得自己也該負點責任。來到柬埔寨的訪客臉上常掛著微笑,因…

選文
第十二章 不存在的人權與社會正義
林沙潤之死
二十七歲的林沙潤(Leang Saroeun)不太喜歡他的工作。他替柬埔寨軍隊的陸軍中校歐本山(Ou Bunthan)工作,駐紮在菩薩省。中校僱用林沙潤和他二十二歲的妻子蕾婷(Let Ting)砍伐木材,也幫忙家務。然而他們接下工作、搬進中校土地上的小屋後不久,歐本山就告訴他們,這份工作涵蓋另一個危險層面。
警告林沙潤不能向任何人透露後,歐本山命令他私運瀕危物種,賣到中國和其他地方。二〇〇九年七月盜獵者在國家森林保護地捕到穿山甲,中校派林沙潤去取。穿山甲又稱為有鱗片的食蟻獸,面臨絕種危機,在柬埔寨和世界上大部分的地區獵捕均屬違法。穿山甲原生於東南亞,有些人將這種大型動物暱稱為「走動的松果」。牠的鱗片和爪子有如剃刀般銳利,會爬樹,包括尾巴的身軀可長至六呎。
林沙潤把這隻幼禽塞進包包裡,綁在機車後頭,朝著中校家騎去。然而穿山甲在路上抓破了袋子,跳下車,奔逃回樹林。林沙潤緊急停下,輪胎摩擦路面發出尖銳煞車聲;他跟在穿山甲後頭跑,不過那時是晚上。他在黑暗中絕望地追著穿山甲,找了好幾個小時,終於放棄回家。他打給老闆描述這個壞消息時,歐本山暴怒不已。「他指控我先生把穿山甲賣給別人了。」蕾婷說。一隻活的穿山甲價值數百美元。「他告訴中校他沒有賣掉穿山甲,牠跑進樹林了。」中校並未息怒。隔天早上歐本山打來,他用冷冰冰的聲音傳喚林沙潤到離家二十碼遠處。蕾婷留在家裡,但是幾分鐘過後她聽到丈夫尖叫,於是跑出去看發生什麼事了。「他著火了,全身到處都是。他一路跑,跳進蓄水池。他爬出來,走到路上,然後腳下一滑就往下跌。他爬不起來。他再也不能走路了。」蕾婷哭著跑向他,一名當地警察路過停下來,因為「可憐我們,他載我們去醫院」。在那裡,林沙潤告訴他太太事情的經過。「我先生告訴我,有人把五公升的汽油澆在他身上,然後用點菸的打火機點燃汽油。我先生不能逃走,那個男人用手槍指著他,要是跑了會被槍殺。」
接下來幾天,林沙潤從一家醫院轉到另一家,但最後還是死了。其中一間醫院的護士宋莎雅(Ek Sonsatthya)說,他全身有八○%遭到燒傷。「他像是一塊烤魚一樣被火燒」,林沙潤的哥哥馬納林(Map Narin)形容。
當地人權工作者傑塞里(Ngeth Theary)拍過林沙潤的照片。從照片裡看到,有些許衣服燒融在他焦黑的皮膚上。他臉上大部分地方是黑色的,膠著在一種痛苦加上驚恐的可怕表情中。

極端暴力行為的成因
柬埔寨人是矛盾的民族,通常被動、安靜、不具威脅,但是也能做出極端的暴力和野蠻行為。他們的歷史和宗教教導他們「別去展現極端行為」,負責柬埔寨文獻中心(Documentation Center of Cambodia)的裕昌(Youk Chhang)觀察。中心專門蒐集赤柬時代的紀錄。「因為他們把情緒藏起來這麼久,當他們真的訴諸暴力時,就會變得非常情緒化,導致做出極端的暴力行為。」
婦女事務部長坎莎霞薇也是一名醫師,她提供一個臨床案例:「我認為許多人在潛意識藏了太多東西。你看到一個人,外表十分正常,接著一個小時後,眼看著他轉變成另一個會殺了你的人。」坎莎霞薇和其他人指出,這部分來自於社會上很常見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極端的憤怒和突發暴力行為是普遍的症狀。但是原因還有更多。
專家發現,柬埔寨文化裡不可能接受有損名譽的事。一九九〇年代中期,一隊瑞典人類學家前來研究柬埔寨社會,得到這個結論。他們指出柬埔寨人與多數亞洲人一樣,鮮少有事物比維護面子、保有個人尊嚴更重要。然而,「卻不存在協調相反意見的文化傳統──或甚至是接受反對意見的存在。」瑞典人寫在他們的著作《每個家都是一座島》(Every Home an Island)裡。這代表了一旦發生爭論,有一方必定會喪失面子。「所以當高棉男子訴諸暴力行為──年輕人組成的幫派,或是丈夫痛打妻子,幾乎都會致人於死地。」他們是「無能為力的人們,出於受挫而行動,因為他們的『文化傳承』對於受辱的情況沒有提供其他出路。在多數案例中,暴力行為比喪失顏面更可取。」
比利時人詹納(Raoul-Marc Jennar)替聯合國在柬埔寨工作多年,他論斷「殺戮天天發生,是否認不同意見的必然結果,幾近直接反應。」實際上,以詹納的邏輯來說,殺人是消去不同意見的必然手法。前大使昆恩也發現這樣的人格特質十分顯著,他表示,「我們美國人提倡和解的藝術,但這裡不是。那從來就不是柬埔寨人性格的一部分。」
臨床醫師發現,柬埔寨人的行為和心理狀態具有驚人的一致性。「柬埔寨令人嘆為觀止」,心理學家瑞切特說,他在加州聖荷西與柬埔寨治療柬埔寨人。「不像其他許多國家,這裡的病患人口中不存在多樣性。只有一個故事;問任何一個人,你會得到很相似的故事。雖然我不會這麼做,但是我甚至可以在見到病患之前就寫好紀錄。他們都有嚴重的憂鬱症,他們酗酒。我問女性是否曾被強暴,每個人都說沒有。我向一位社會工作者說:『太驚人了,她們沒有一個人曾被強暴。』她告訴我,她們全都被強暴過,但是不想跟一位男性坦承這件事。」

為虎作倀的法庭
社會上大部分的爭議可以在法庭得到解決,但在柬埔寨可不然。林沙潤的死證明了這一點,他的事被寫進幾則新聞報導裡,不是長篇大論或主要版面,只是一長串持續增加的不公不義、悲慘遭遇和死亡事件的其中一段插曲。然而當記者問菩薩省檢察長詹沙瑞福(Top Chan Sereyvudth)打算怎麼做,檢察長回答他在等警察的報告,看過之後才能斟酌這件案子;他還補充:「但是說歐本山燒死林沙潤實屬誹謗。」他甚至還沒看過警察報告,怎麼會事先知情呢?答案是:詹沙瑞福是柬埔寨不公義的代表人物。

2014年2月11日 星期二

梅貽寶 (Y.P. Mei)《大學教育五十年--八十自傳》;梅祖麟贈書北京清華

2011年重讀梅貽寶先生的留學美、德的簡述, 才知道梅祖麟是梅貽寶的公子。他贈書北京清華;
梅祖麟先生与部分赠书
2010年春,梅祖麟先生捐赠给我校图书馆的一批私人藏书漂洋过海,从美国纽约州Ithaca运抵清华。梅先生的这批赠书共计65箱、2626册,是梅先生从私人藏书中挑选出来的,其中外文图书约占七成,中文书以台版书刊居多,出版年代覆盖整个20世纪,还有一些年代久远的较珍贵图书,如1867年出版的《Notes on Chinese Literature》等。梅祖麟先生本人退休前是美国康奈尔大学中国文学和哲学教授、国际著名语言学家,在汉语语法史和汉藏语言比较研究等领域造诣颇深。2005年, 梅先生曾受聘担任“清华大学伟伦特聘访问教授”,在我校开设《近代汉语语法与方言研究》课程,除清华学子外,北大、社科院的学生也慕名前来听课。梅先生的 赠书以文、史、哲等人文社科领域为主,尤以语言学研究方面的文献为特色,其中也包含梅先生本人撰写或参编的著作,如《中国语言学的传统和创新》、《吴语和 闽语的比较研究》等。这批来自海外的私人赠书丰富了图书馆馆藏,对我校语言学和哲学等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文献参考价值。
2010712日,梅先生夫妇访问我校图书馆,邓景康馆长向梅先生赠送捐赠证书
梅 祖麟先生与清华有着很深的渊源,清华老校长梅贻琦先生是他的伯父,其父梅贻宝先生亦是清华壬戌级校友。梅先生的这批赠书中,就有一本梅贻宝先生的自传《大 学教育五十年——八十自传》,梅先生应我们的请求在该书扉页欣然题写道:“送给清华大学,清华学堂是我父亲梅贻宝读书的地方,一九二二壬戌级”。梅先生夫 妇为促进清华和康奈尔两所大学之间的友好交流,推动两校图书馆之间的相互合作付出了许多心血、做出了巨大贡献。(图书馆 邵敏)





(1900—1997)說:「她是『全人』(丈夫子女俱全)」,戚族中婚喪嫁娶,都要她到場,以保無虞。--- 梅貽寶《大學教育五十年--八十自傳》(台北:聯經,1986增訂版,頁77)。我讀此書,知道梅先生有吳哥窟的詳細筆,此行讓先生覺得不虛此生 …..

梅貽寶在1942年-1945年為燕京大學代理校長。據唐振常先生說他1992年到康乃爾大學訪問梅貽寶先生:「......先生92歲了,耳聰目明,神清氣朗,為述當年在極艱苦條件下請來四先生 (hc案:陳寅恪、吳雨僧、李方桂、蕭公權)任教經過,並談及陳寅恪先生有感於眼睛手術在醫院時師生晝夜輪流守護之情,對貽寶先生說:「想不到師道尊嚴,今日尚存於教會學校之中。」貽寶先生對我說:「辦了幾十年教育,陳先生這句話,對我是最高賞。」不知今之大學校長聽了此話有何感想?我欲問。」 (唐振常《川上集‧漫記蕭公權先生》北京:三聯,1996,頁336。)


1973年, 名教育家梅貽寶先生曾把類似的通才教育,在東海試過,大概是他開的“外文”書單份量重,太令人生畏,學習效果大打折扣。其實,經典可能對有歷練過的成年人更有啟發性。

其實,我們要學美國學校的核心價值等「博雅」(或稱為「通識」)課程,很容易走樣。一來,許多西洋古典尚未有譯本,另外,如果沒有討論的課程,很難有所啟發。以前教授到東海客座(1974-75),即使是小班的通才課,由大三、大四學生選修,由於上述因素的限制,成效仍然大打折扣。

也許,「通識」這玩藝,要像林毓生教授講的芝加哥大學經驗:「比慢」,即,精讀經典,由一流學者導讀才成。【我們讀 Karl Popper的學術回憶錄,可知他在倫敦政經學院時,即有類似創舉。】


中研院集刊 附載: 墨家 梅貽寶

THE ETHICAL AND POLITICAL WORKS OF MOTSE. Hardcover – 1929






陳長仁: 越南近悅遠來
非常感謝老師:唯一一次出國是:和陳長仁老師到越南 和寮國pilgrim ( ━━ n. 巡礼[放浪・旅行]者 ) 。來遠橋代表今年最熱門的越南 「美麗的國土……殿的門楣上方有一御賜匾額,紅底中文燙金大字寫著 "來遠橋 ",門的兩側用中文題了一副對聯: "屹然砥柱中流立,由此雲衢萬里通" ,想必是取" 遠道而來,安身興業"之意。 ..  .後來,我知道吳哥窟之行, 讓先生覺得不虛此生 …..






梅贻宝(1900—1997)天津人。1928 年在美国获博士学位,回国后受聘于基督教燕京大学,历任注册课主任、教务处主任、讲师、教授、文学院院长、成都燕京大学代校长、美国爱荷华大学东方学教 授、香 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校长、台中东海大学教授等职。与其兄长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教授齐名。 编辑本段生平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燕京大学遭日寇封闭,燕京校友群情激愤,一致要求在后方复校。次年初,燕京大学临时校董会决议:成立复校筹备处,并推举梅贻宝为筹备处主任。贻宝叔立即着手组成精练班子,开始千头万绪 梅贻宝先生的 复校工作。时值抗战中期,通货膨胀,物资匮乏,在此情况下,筹集经费,寻觅校舍,延聘名师,迎接自沦陷区千里迢迢历经艰险奔赴成都的燕大师生,招生复校工 作十分艰巨繁重。贻宝先生遵循张伯苓老校长(梅贻宝系南开中学毕业)“我为自己向人求告是无耻,我为南开不肯向人求告是无勇”的训示,鼓起勇气发动“求 告”,师生员工团结一致,群策群力。短短半年时间,文、理、法三个学院十四个系的成都燕京大学于1942年10月1日正式开学上课。三千学子投考燕大,限 于种种条件仅录取一百余人,以后逐年都有增加。在这么短的时间,能使一所中外驰名的综合大学复校开学上课,并坚持办学到1946年师生复员回北京,保持了 教学高质量,工作高效率,善始善终,可谓中国教育史上的一项重要成绩。   1942年10月美国落选总统威尔基来华,向重庆成都两市大学师生发表演讲,均由贻宝校长现场 翻译。威氏在成都演讲这天正是燕京成都复校开学第一天,全校师生参加大会,听取威氏演讲及梅代校长翻译,代替开学典礼,代校长声音浑厚宏亮,思维敏捷,翻 译准确传神,与会师生印象深刻,深感骄傲。   自1928年受聘燕京大学,前后五十年服务于大学教育。前二十年在燕京大学,后三十年在国外大学执教。曾著有《大学教育五十年》一书。   自1949年侨居美国近五十年,深知加入美国国籍之种种便利,但他直至1997年去世时,始终没入美国籍,可见他对祖国眷恋之深。







2011年10月1日 星期六

漢寶德亞洲建築散步

漢寶德亞洲建築散步


內容簡介

  你曾到過哪幾個亞洲國家?你是否曾在一站一站的旅程中,仔細欣賞過那些國家的美麗建築?
  建築美學大師漢寶德,醉心於古文物、古建築,他在旅遊亞洲建築之時,一方面尋幽探勝,一方面尋找失落的文化源頭。漢寶德以精要且真切的文字,娓娓道出亞洲建築背後曲折動人的故事及各地文化,帶領有心窺探建築堂奧的讀者一起尋幽訪古,走一趟亞洲建築的深度之旅。
  本書結集漢寶德因景生情的感懷之作,以優美的散文,搭配精緻的攝影圖片,走訪中國圓明園、大足石窟、柬普寨吳哥窟、韓國濟州、印度塔姬瑪哈陵等十二處亞洲古建築。
本書特色
★繼暢銷作《漢寶德歐洲建築散步》後,漢寶德全新建築之旅力作。
★全彩精印,給人視覺上的經典建築新震撼。
★建築大師漢寶德,踏遍亞洲的歷史景點,拍攝極為珍貴的照片,一切亞洲美景,盡收眼簾。
作者簡介
漢寶德
   知名建築師和建築學者。1934年生,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士,美國哈佛大學建築碩士,普林斯頓大學藝術碩士。曾任東海大學建築系系主任、國立自然科學博 物館館長、台南藝術大學校長,現為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漢光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重要建築作品包括「墾丁青年活動中心」、「台南藝術大學」、「聯合報系南 園渡假休閒中心」等。著有《為建築看相》、《漢寶德談美》、《漢寶德談藝術》、《真與美的遊戲》等書。
主編簡介
黃健敏
  中原理工學院建築系畢業。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建築碩士。現為黃健敏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曾任建築師雜誌社副社長兼主編 (2002-2004)。著有《貝聿銘的藝術世界》、《生活中的公共藝術》、《百分比藝術》、《節慶公共藝術嘉年華》、《台灣建築的先行者》等。

詳細資料

  • 叢書系列:九歌文庫
  • 規格:平裝 / 216頁 / 菊12K / 普級 / 全彩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我早年寫旅遊文章乃以歐遊為主,大多是對都市空間與建築的省思與感懷。在西方文化發源、成長的歐洲,我的心情是嚴肅的,抱著學習與廣大見聞的態度,印證自書上所學的知識。至於在亞洲的旅行,心情就完全不同了。
   在亞洲旅行,可分為三部分,第一是東北亞,也就是韓國與日本。在早年,大陸的鐵幕低垂,要想旅遊以驗證所學的古建築是不可能的。想看中國體系的古代建築 只有到當年受中國影響的韓國、日本去,尤其是日本奈良的古蹟,有很多是研究中國建築史不能少的材料。除此之外,則屬於邊緣性的知識。在大中國觀念的偏見 下,韓國與日本的建築雖然也很精彩,卻不在建築學的課程之內。所以二十幾年前,我去日、韓,大多是為公務,不是開會就是考察,觀光則是公務之暇隨便逛逛, 雖然他們古建築的保存令人感動,但我對古文物的興趣,有時還超過建築呢!
  第二是東南亞。坦白的說,在二十年前,台灣處境雖甚困難,但對菲律賓、中南半島,甚至印度等地實在是看不起的。這是文化歧視。我去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回國來就沒有寫過一篇文章,因為總覺得乏善可陳,找不出一個文章題目來。今天想想是非常懊悔的。
   印度有所不同,由於它是四大古文明之一,我很想往訪,但因沒有邦交,拿不到簽證,直到一九八六年才如願以償。東南亞另一個令人嚮望的地方就是吳哥窟,由 於一直在動亂中,望眼欲穿卻無法成行,直到幾年前安定了才與一群朋友一起去瞻仰勝蹟。我是懷著敬畏、感動的心情去參觀這些石造紀念物的。在人類文化的類型 中,這裡是我們的近鄰,在精神上卻是最遙遠、最神秘的。
  第三部分是兩岸關係逐漸開放後,到大陸旅行所寫的遊記。這一部分寫得比較晚,數量比較多,因為九○年代之後,大陸成為我們主要的旅遊目標了。
   到大陸,一方面是尋幽探勝,一方面是尋找失落的文化源頭。寫旅遊文章,不會想介紹名勝古蹟,因為這些旅遊景點、建築史蹟,大家都已耳熟能詳了。所能寫的 是因景生情的感懷。所以去了北京,不寫宮殿苑囿,卻寫圓明園的幾塊殘石;去了江南,不寫蘇州園林之盛,卻寫少人知道的無錫寄暢園。
  本書 的出版,仍由健敏主編,文章與照片也是他選的,有些日、韓之旅的文章曾由九歌收在《風情與文物》中,所以這本書就由九歌出版。與《歐洲建築散步》比較起 來,本書的圖版所佔分量不算多,比較接近九歌的風格,多謝蔡文甫兄能接受這樣一本以圖片為主的為年輕朋友改編的書。
二00六
於世界宗教博物館


東京對我好像是一個很熟悉的城市了,因為我曾經在那裏停留過多次。然而我所知道的東京,仍然是觀光客 所知道的東京。一個龐大的國際性都市,有一千多萬人在裏面過著各式各樣的生活,數百年的發展,留下無數的時代的痕跡,對一個外來的過客,即使要了解一鱗半 爪也是不容易的。所以偶然聽到東京有一座孔廟,我居然不曾去拜訪過,並沒有感到非常驚訝,只覺得有點慚愧而已。

一位日本朋友帶領我自新宿 的旅社搭火車往秋葉原方向,到他們的公司辦事。在前一站停站的時候,我看到河川的對面山坡上一片翡鬱的樹木,樹叢中有灰灰的廟宇屋頂。他告訴我,這是孔 廟。真慚愧,來東京這麼多次,為甚麼沒有想到他們也應該有座孔廟?我大感興趣,一連問了他幾個問題,他一無所知。這只是一座孔廟而已,有甚麼好興奮的?他 一生沒有進去過。
然而為我的興趣所感染,同意安排利用午飯的時間,到孔廟一遊,我欣然道謝。 原來東京的孔廟,當地人稱為湯島之聖堂,難怪中國朋友在東京留學的人也很少知道。湯島是地名,聖堂就是聖廟。他們當年不曾把孔廟建造在東京城裏,就可說明 日本人雖然尊崇儒學,並沒有把孔子神化。陪我的朋友說,在戰前這座廟非當突出,戰後東京急速發展,大廈林立,就逐漸不為人所注意了。

我們 先到明治大學附近的一個小館子裏吃了午飯,沿著河岸步行到孔廟。河,就是湯島川吧!雖經過都市化的嚴重破壞,還可以看到一些綠油油的楊柳。門前是一個碎石 舖地的小廣場,立著一座石碑,是大正十一年史蹟湯島聖堂碑。根據記載,湯島聖堂是十七世紀時建造的,相當於中國的明末清初。為德川幕府提倡儒學的具體措 施。與一切古老建築相同,湯原聖堂經歷了多次災禍,修建了多次,早已面目全非。在三百年間的變遷,比較重要的改變,是把正殿改名為「大成殿」,同時把柱梁 架構原有的紅色改為黑色。對一個中國人而言,最令人感觸萬千的,莫過於看到這些漆黑的大柱子。這樣的深沈,這樣的不可測度,為甚麼中國人從來沒有想到用黑 色來建孔廟呢?

大門乃由四根粗壯的大柱子支撐著一個厚重的屋頂,黑灰的調子相當肅穆敦重,略顯得頭重腳輕。匾額是金色的「仰高」二字,襯在結構的黑底上,特別醒目。這座 大門其實是三間,只是兩側的便門甚為矮小,易為人所忽略。這裏原應該是我國孔廟的櫺星門,通常是面闊三間並列,以氣派勝。比較起來,這裏顯得局面不夠壯 闊。走近了,知道粗大的結構是鋼骨水泥改建的。 進了大門,要走幾十公尺略為曲折的石版路,登幾十步石階。右轉才是孔廟中軸線上的正門「入德門」。大殿背山面河而建,前低後高,正門已經接近河岸了。然因 地勢高,自「仰高門」進來,還要上登幾十階。沿途的環境感覺綠蔭相夾,靜寂之至,倒像一座佛寺。

「入德門」是孔廟中僅有的一座木造建築, 是十八世紀最後一次大修時的遺物,被列為「重要文化財」,附近不准吸煙。也許因為是古物,這座門的規模與氣派不如「仰高門」遠甚。同樣的黑色木構架,灰色 瓦屋頂,單開間,但顯得細緻輕巧些。尤其是木構造的若干接頭使用銅件,梁架上、柱頭上,及搏風板都有精美的雕刻,與我國的建築相近而不相同,而尤有古風。 可惜為了保護該建築而加的銅質天溝與水落,影響了建築的外觀,這在中國,恐怕是不能為大眾所容忍的。進了「入德門」之後,要爬一個臺階,才能到達正殿的廣 場。臺階兩側林木茂盛,但因為自門口即可看到遠處最後一進「大成殿」的匾額,空間的連續感還是很
緊湊的。中國孔廟中所沒有的高差,予人一種「仰 高」的感受。爬上臺階,就到了中國孔廟中大成門的前面。在這裏,臺階上是一個花崗石鋪的廣場,正面的建築,為五開間三門歇山頂,匾額上金書「杏壇」二字。 我孤陋寡聞,從來沒聽過孔廟中用這兩個字為額的,覺得很新鮮。「杏壇」的三間門,只有中央一間是開著的,因此可以看到大殿及其兩廂的外貌,但卻用繩子攔 著,不准參觀。如果沒有日本人陪我,說不定偷溜進去瞻仰一番大成殿中的景象。

「大成殿」是五開間單擔歇山頂,屋頂比例相當舒展,正脊 兩端有非常特殊的鴟尾。灰綠色的屋瓦,黑色的柱梁,灰色花崗石的正庭鋪面,整個感覺是溫和而又嚴肅的。大殿前沒有月臺,又沒有前廊,所以顯得臺基不夠寬 大。在造形的意味上與中國明清以來的孔廟確實有相當大的距離,與台灣孔廟的繁瑣裝飾來比較,距離更遙遠了。杏壇與大成殿的這個四合院是大正年間由日本的中 國建築權威伊東忠太教授所修復的,伊東博士在中國也很知名,也是中國古建築研究的開拓者之一。他修孔廟,據記載是依原樣修復的。但民國初年的修復觀念與今 天大不相同,伊東忠太教授修孔廟乃用鋼骨水泥取代木材,顯然只保存了當時的形貌。可見古建築的修復在觀念上見仁見智,有相當歧異。混凝土的柱梁上很久沒有 塗油漆了,多處斑駁,不太順眼,我就與同行的日本友人談到這個問題。他們不能了解我的觀點,也看不出為甚麼木結構的古建築不能用耐久的混凝土修理。但他們 笑著說,他們是外行,所以表示的是外行意見。

自杏壇前的廣場返身回顧,只感到下面一片綠色,靜寂之感與寺院相近。我不禁在想何以日本的孔 廟會有如此大的差別。就以色彩來說,日本江戶時代的建築並不是崇尚黑色的。有名的觀光區日光地方的佛寺,其色彩之絢麗與裝飾的堆砌,即使是中東地區的宮殿 也比不上。把孔廟改漆為黑色,顯然是經過深思熟慮,有意要與一般寺廟所流行的紅色劃清界線。推測起來,也許孔子的祭典在日本並不是國家正式祭典的一部分, 孔廟又不是官學,所以孔廟的建築就沒有一定的限制。他們稱之為「聖堂」,就表示發自內心的尊崇,超過了制度與形式。他們使用的「仰高」、「入德」、「杏 壇」等名稱,反映了知識分子的見解,與他們對孔廟建築的看法。在中國孔子被追封為王位,連皇帝都要做形式上的祭拜,孔廟的制度相當官樣化,在主軸上使用櫺 橘星門、戰門、大成門、大成殿、啟聖祠等名稱。櫺星門外尚有泮池。日本人沒有這樣的包袱,反而可以就他們自己內心的感受,及對儒學的體會,來解釋孔廟的建 築。坦白的說,異邦人發自精神的表現,比起我們純形式的孔廟來,要動人得多了。

在「仰高門」與「入德門」之間,有一講堂,是純日式的 建築,相當於明倫堂吧!在這裏有定期的中文或儒學課程。講堂旁邊。有一座高大的孔子立像,遠看去,覺得面貌與造形都很熟悉,原來是臺北市贈送的,使我有點 遇到故舊的感覺。該像座落的背景很恰當,以綠色的枝葉為襯,是很受看重的。

松岡美術館的古陶瓷

東京的門牌系統,在臺灣的中國人是很熟悉的。是先有區,再有丁目,再有號碼。若干年前,我第一次到東京,住進旅館就拿 出一份友人的地址,請櫃臺的服務人員告訴我怎麼可以聯絡。他們說除非有電話號碼,在東京找一個陌生的住址是很困難的。東京的門牌好像只有郵政局當地的郵務 員熟悉。他建議我最快的聯絡辦法是打電報。這辦法果然有效,我的朋友當晚就接到電報,第二天就打電話到旅館來了。當時我的朋友尚在念書,家裏並沒有電話。 以後雖去東京多次,訪問參觀多半在事前安排好,或有朋友帶領,沒有遇到過找地址的問題。
有次去東京,機票的安排困難,不得不多逗留一天,因此行程 稍鬆散些。為充分利用機會,決定自行訪問幾處與中國文化有關的民間文教機構,雅興有了,就不得不面對「尋訪」的問題了。原來日本有些文教機構是私人設立 的,規模不大,所典藏的圖書與文物卻很珍貴。研究中國文物的專家大概對他們都耳熟能詳,而一般的日本人知道的卻不多。在我們寄榻的旅館附近看到松岡美術館 的一張廣告,正展出中國古陶瓷,覺得應該是很適合的去處。向日本朋友打聽,他們都率直的表示一無所知。看他們毫無興趣的神情,不打算再麻煩他們陪行了。試 試自己在東京訪古的本事。

東京的門牌系統傳承中國古代坊里的觀念,是用行政區劃的名稱來做綱領,是「面」的系統,與後世用街巷的名稱做綱 領之「線」系統大不相同。「面」系統只能有約略的位置,很難按圖索驥,是很「古雅」,也相當「落後」的。我很佩服日本人保存傳統的精神,直到今天,大街竟 都沒有起名字。 松岡美術館在一條大街上的高廈裏,離華航辦公室不遠,照說不難找。但是我們能夠順利找到,乃因向沿途的一家文物店打聽的結果。說來也是運氣,我們幾乎要轉 向了,竟看到這家文物店。

松岡的中國古陶瓷收藏很了不起,尤其最近幾年,投入了很多資金,大量收購高品質古文物。展出的量雖然不大,但品 質非常好,堪稱世界第一流。不但大陸展出的僅具有考古價值的東西無法與它相比,即使歐美大博物館中的展品,恐怕也略遜一籌。我國的故宮博物院,元代以上的 收藏很有限,像這樣高品質的唐、宋、元代作品,實在應該大量的編列預算去收購,尤其是最近若干年,由於中共的大量發掘,世人對中國陶瓷的興趣,早已自明清 上推到漢唐。中國古文化的盛期展現的壯闊的創造力與灑脫的風韻,實在令人神往,比較起來,明清的官窯之纖細軟弱,實在不足以引為驕傲的。

松 岡博物館在中國文物收藏上是比較新的機構。松岡先生是一位成功的商人,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就發了戰爭財,成功的企業家收藏美術品是世界的通例,松岡也不 例外。年輕時喜歡現代繪畫,可惜其收藏在東京大地震時被焚。年事較長,才喜歡古代美術,對中國古陶瓷發生興趣還是最近的事了。至於他公開收藏品,設立博物 館,也不過六、七年的歷史。在歐美,私人開設的博物館很少。有錢人的收藏品早晚都捐到大規模的博物館去了。有些很有錢的人,甚至捐給博物館加蓋展示廳的費 用,以展示自己的收藏。日本與中國的情形近似,有錢的企業家,購藏的美術品或古代文物,喜歡自己保存,因此每人都想建造一座博物館。這樣做原也未可厚非, 但是博物館是慈善性服務大眾的組織,雖收門票,卻是賠錢的。企業在賺大錢的時候,維持一座小博物館是輕而易舉的,一旦經濟情況發生變化,很可能面臨關門的 命運。這種類型的博物館要保持永久,實在是很困難的。日本人有博物館法,執行似乎也不太嚴格,但他們成立財團法人式組織,使博物館具有脫離企業的地位,使 它不至於受到經濟情況變動的影響。即使如此,長久的投入人力物力,除非有相當穩固的基金,是很難辦得到的。這在中國,幾乎無此可能。大企業家都希望在回饋 社會的事業上,能收能放,所以
大多仍只能把這些事業抓在自己的手上。因此私人博物館到目前為止,談得多,做得少。
大倉集古館的石刻

自松岡美術館出來,想順便到附近的大倉集古館看一下。大倉集古館是很有名的私人古文物收藏機構,很久就想去瞻仰一番而找不到機會,難得此行有點空閒,就不打算錯過了。
剛巧天公不作美,竟下起雨來了。我們趕緊搭上一輛計程車,請他帶路,一時忘記日本計程車的本領是有限的。這位司機先生不知大倉集古館在何處,但知道有一家 大倉旅社,就向那個方向前進。由於語言不通,就把該館的地址拿給他看,上面寫著區、丁、目等,他老兄顯然茫然不知如何走法。甚至連大倉旅社的大門也找不 到。轉了半天,依我推想他找不到,就請他停車在一座教師會館前面,冒雨進去詢問。警衛室的人員很客氣,但看了地址仍然無法指出方向。難得他熱心幫忙,打了 電話給大倉集古館,又搬出那一帶的地圖,才弄清楚地點。我們按照地圖,找到自己的位置,發現計程車帶我們繞了一圈,距離並沒有縮短。索性買了把雨傘,踏著 雨去尋雅了。

大倉集古館果然在大倉旅館的前面,是自一個小巷子進去。該旅館很有名,也算是車水馬龍,但很少幾個人注意到大門旁邊那座小博 物館的。這也難怪,集古館的圍牆上寫了斗大的英文字,是大倉旅館,甚麼人會去注意小牌子上的字呢。創館的大倉先生是明治時代的人物,為當時的大企業家,也 是受封的貴族,對明治維新似乎有相當的貢獻。生前收集了不少的文物,去世後,由其第二代設館公諸於世,為日本第一座私人博物館。館的四周為院落所圍繞,陳 列著來自中國與韓國的石刻,相當可觀。其中也有大倉先生的雕像,及紀念其豐功偉業的碑文。依大倉當年的氣魄,局面顯得侷促些。恐怕因為後代有經濟的問題, 不得不以大部分的土地建造旅館之故吧,但卻不免使我感到,即使在如此尊重文化資產的日本,在現實的壓力下,文化的設施也是很寂寞的。

該館 是二層樓的建築,也是在大地震之後,由伊東忠太博士所設計中國式的建築。屋頂是廡殿式,瓦為銅綠色,脊上的吻飾很簡單。伊東對中國建築非常熟稔,如果有些 不合規矩之處,也是他有意修改的。地面層為石砌面,並有拱圈,是所謂東西合璧的作品。大倉把集古館蓋成中國的式樣,可知對中國文化的尊崇。我注意到入口處 的匾額是民初中國的政要徐世昌寫的。與外觀比起來,內部的陳列品多少有點使我失望。既然館的式樣是中國的,裏
面應該陳列著中國文物吧,事實不然, 中國古物只有少數幾樣而已。記得在過去讀過的介紹文字中,敘述大倉集古館曾受東京大地震的災害,損失了不少寶貴的古物。中國古物的收藏是否因此而遭到破壞 呢。所幸我最關心的一件石刻仍然陳列在那裏,我知道大倉集古館的名稱,乃因伊東忠太所著的中國建築史上首次提到這座佛像。這座像特別之處,在於其背後刻著 甚多建築物之形象,簷角起翹誇張,如同牛角一樣。據伊東當時的推斷,認係東晉之物。由於該像來自河北琢縣永樂村東禪寺,應該是前燕所轄之地,時當紀元四世 紀。由於建築史家一直認定中國建築的飛簷開始於南北朝末或唐初,這塊牛角形出簷的石碑,就使他們大傷腦筋。伊東認為誇張的簷角只表示簷端之彎曲裝飾物,相 當於鴉尾,並不能推翻南北朝末期產生飛簷的學說。 後來我在伊東另外一篇文章中,看到對此碑年代的推斷,向後延伸了兩個世紀,認係六世紀時北齊之造物,有多種遺物顯示中國建築已有翼角起翹之現象,這樣歸 類,當然可以便利於支持已有的界說。我曾在拙著《斗供的起源與發展》一書根據此碑上屋頂的造形,討論其宗教意義的可能性。這次親眼看到這座雕像,以「重要 文化財」的資格被維護著,心中充滿了不虛此行之感。但是看說明簽上指示的時代則改為五世紀的北魏,必然是有根據的。最近幾十年來,由於遺物發掘的數量很 大,南北朝時代的文物斷代多了不少證據。這座石碑刻有大量的圖案與人物,推斷正確的時代應該是不成問題的。然而這可以說明對古代人物的研究是很困難的。

我在雕像的前前後後走了幾遍,覺得應該攝影以供參考;而大倉集古館是禁止攝影的。與守衛人員商量,他們要我與管理員商洽。幸虧遇到一位物理學教授也在參觀,他能說英語,可以經他的翻譯說明來意。管理員表示同意後,我使用了最後兩張底片,留下了值得寶貴的紀錄。

靜嘉堂的木刻版書

去靜嘉堂文庫則是很偶然的。知道它的存在乃因翻閱讀書目錄時,發現它有相當數量的中國古版書。我並不是讀古書的人,但近 年對古典風水有興趣,不時注意這方面的古書,曾在它的目錄中發現有兩部明代中葉前的木刻版風水書,因此「靜嘉堂」這個名字就一直記在我的腦子裏,後來在翻 閱中國古代美術的著作時,有兩個精美的唐三彩器,下面註明屬於靜嘉堂文庫,這當然加深了我的印象。

前些時候我曾打聽取得那兩本古風水書複 印本的可能性。由於與日本的學術界毫無淵源,隨便打聽一下,並沒有甚麼結果。因此使我感歎做點研究是很困難的。去日本是另有公務,雖然抱著渺茫的一點希 望,並沒有訪問靜嘉堂的計畫。只是在聊天時,一位日本朋友問我公餘有無其他的打算,我不經意的說,如果可能,很想去靜嘉堂找兩本書,他大為驚訝,我為甚麼 知道這樣一個偏僻的所在? 實在巧合,他的家就在靜嘉堂文庫附近。大部分的東京市民都不曾聽說過這個名字。因為這個機構坐落在住宅區中的一個公園裏,只有住在當地的人偶爾去散散步, 才會注意的。當然,我的朋友大概不知道這「文庫」有厚厚的一本中國古書目錄,在漢學界可能是世界聞名的。他聽了我的解釋之後,表示可以利用午飯前後的時 間,順便訪問一下。他認為我的訪問路線相當配合。

靜嘉堂坐落的住宅區,道路狹窄曲折,七彎八轉,才到達那座近似原始林一樣的公園。如果不 是朋友帶路,無論如何是找不到的。走上濃蔭夾道的一條小路,再轉一個彎,才看到兩座飽經歲月的老房子。車子就在砂子鋪地的停車坪上停下來,使我感到繁華 的、處處標榜二十一世紀的東京市,忽然在眼前消失了。其實這文庫的房子並不真老,看樣子也不過二次大戰前的建築,只是在叢林之中極靜,予人以時代的錯亂感 而已。靜嘉堂與大倉集古館相似,都是日本現代化初期貴族知識分子的積藏,後經公開者,所以建築環境都代表當時的趣味。

靜嘉堂分兩部,一座 日西合璧住宅形式的建築,規模較小,是中國陶瓷的陳列室。此非我此行的目的,但既來了,就順便看一下。當時正展覽唐三彩。數量不多,但品質甚高。靜嘉堂展 出的三彩馬、駱駝、神將與鎮墓獸等,原是相當常見的器物,但其尺寸特大,雕塑精美,為國內所無。故宮博物院並無唐三彩藏品,歷史博物院所藏品質中等,如 馬,不過一尺左右的高度。靜嘉堂所藏屬於二尺半以上的大件,實在驚人。這裏的一件不太起眼的白底貼花滴藍彩罐子,被指定為「重要文化財」。又有一只真物大 小的三彩鴛鴦,一對守護獅子,被指定為「重要美術品」,都精美異常,令人感動。看了這樣水準的東西,不免覺得當年我們自己不懂文物的可貴,為外人廉價取 得,實在是很丟臉的事。政府應該編夠預算,設法搜購國外民間的重要文物才好,不可再任其流入外國的博物館裏了。

靜嘉堂的文庫是壹座外觀平 實的三、四層建築,大約是書庫的面貌吧。進口處亦很不顯眼,門是緊閉著的。按門鈴數次,才有一位女士出來詢問來由。我遞上名片,由同行的日本朋友解釋,終 於得到管理人員的許可,容我們入內。室內陰暗,是深色木板鑲裝的西式建築,一邊有壁爐,上懸創辦人的畫像。面積不大,應是明治時代的遺物。因係西式地板, 我們要脫了鞋才能進去,靜嘉堂文庫為「重要文化財」,室內不准抽煙。我搞不懂是指這座房子為文化財,還是指庫內的藏書?請教那位朋友,他搖頭笑笑,根本不 知道文化財為何物。

我們被引進一間明亮的大房間,有兩個大窗戶面對院落,很像當年的書房。裏面有二、三人踞案研讀。我們進門後,先要登 記,然後填寫單子,要求取書查閱。這個手續似乎與中央圖書館的珍本書取閱方式相類,只是日本人在形式上顯得更加謹慎小心而已。因為時間匆忙,我就不客氣的 說明來意,自目錄中查出那兩本風水古版書號碼,請她拿出來看看。我以為她會像中央圖書館一樣,讓我看微粒影捲,那知過了一會,她把原書捧出來了。並告訴我 說,其中的一本是很珍貴的。

她指的那一本是很普通的《葬書集註》。在目錄上寫著「明新刊本」。我想看這一本書,乃因《葬書》流傳甚廣,各 版本均來自明末,也有文字的不同。同時我很懷疑這本書的來源,一直想知道是否明朝人所杜撰的。明新刊本應該可以解答我部分的問題。經看到原本,發現這書不 是明新刊本,恐怕至少屬於元代的遺物了,因為明新儒者宋濂先生在書前有夾頁的批文。照常理推斷,他在書前寫批,在當時應該已是古書,所以靜嘉堂把它歸在宋 版書一類裏。這樣說來,南宋已經有《葬書》是可以肯定的了。

她同意我可以申請影本,但因他們沒有影捲,沒有現成的複印本服務,影本的製作 非常昂貴。尤其是宋版書,每複印一本再加約臺幣一千之費用。折算起來,印一本沒有多少頁的書,竟要數千元新臺幣了。考慮了一會,覺得也沒有選擇,只有拜託 她代印了。我們辦了手續,辭謝出來,她把我們送到門口,行禮如儀的,才告別而去。我感到了卻一樁心事的愉快,公園裏的鳥聲居然也很入耳了。

(後記)本文發表後,承申央圖書館蘇積先生指正,靜嘉堂文庫之《葬書》仍應為明新版,後再向該堂查詢,同意不照宋版書收費,蘇先生的意見是正確的。
印度建築文化之觸思

到印度去看看是我多年未實現的願望。在年輕的時候,到歐美旅行,幾次打算去印度,都因申請簽證被拒絕而不能達到目的, 為此我一直耿耿於懷。前幾年印度政府的態度開始為我們的經濟發展成果所融化,有不少朋友陸續組團往訪,可惜我一直抽不出時間;1986年勉強成行,雖然沒 有完成全程中途返國,大部分旅程又都在瀉肚,對我來的目的來說,已經相當滿意了。對我來說,到印度,是看看世界四大古文明之一的古老文化的遺存,當然,我 要看看它的建築。過去幾年來,深感自己對印度了解太少。印度是佛教的發源地,對中國南北朝以後的建築與藝術有相當根本的影響,但是我們對印度的古老文化卻 甚隔膜。印度雖是我們的近鄰,今天的中國人對印度則鄙視而輕忽,沒有興趣了解,這是很可惜的。

印度的傳統建築,可以因其歷史分為三 大部分,即相當於中國秦漢以前的古代,所剩下的是少數佛教的石塔及石窟寺。等到佛教消失於印度教中,自中國的唐宋到明初,是他們的中古時代。此時群雄割 據,各地都發展了典型的廟宇,與歐洲中世紀的天主堂發展的情形可以比類,有些作品宏偉之處,有過之而無不及。這些廟宇大多尚存在,為英國人保留下來。到了 十六世紀,蒙兀爾王朝自中亞高原侵入,建立了帝國,把波斯一帶的建築帶進印度。在帝都德里一帶,留下不少宮苑、陵墓。到了十八世紀,英國以少數水兵打敗蒙 兀爾朝廷,並沒有把他們廢除,只把他們當作傀儡看待,所以回教傳統的貴族建築一直使用到本世紀中葉。古
代的佛教建築以簡單古樸取勝,中世紀的印度教建築以雄壯的軀體、細膩的雕刻取勝,而近代的宮殿則以豪華、富麗取勝。

印 度中世紀的廟宇,是四座高低不同的石砌的方錐形建築連成一線而組成。最後一座特別高大,是神食之所在。在東部的奧里撒斯省與申北部的普來德省,這些錐形廟 的地面都是正方形,先是自地面垂直上昇,到大約三分之一處,外輪廊呈弧線內收,集於頂點,形成一個美麗的彈頭狀的造形。各地的特色有異,大多在外表的裝飾 上,這使我直覺的想到中國的密簷塔了。中國的佛塔有兩種主要的形式,一種是樓閣式,大家都說是來自漢代的望樓,由於外表上完全相同,應該是沒有爭論的,這 是今天中國人所熟知的塔。另一種是密簷塔,其來源沒有人提及。照一般的看法,密簷塔就是把很多屋簷壓縮在一起的樣子,應該先有樓閣,後有密簷才對。然而我 國現存最早的密簷塔為嵩嶽寺塔,建於紀元六世紀初的北魏時代。這表示我國的兩種塔是同時存在的。我看了那麼多印度中世紀廟宇之後,認為我國密簷塔的來源是 它們的前身。現在的廟宇,大多建於八世紀之後,當然不可能是模仿的對象。但依據歷史發展的原則,在既有形式之前,一定有類似的建築。在南北朝時代,中國與 印度的交往很多。撰寫於六世紀的《洛陽伽藍記》,記載了若干僧人往西土考察的故事,也記載過印度饅頭形的佛塔(窣屠婆)。我想中國塔既然可以自漢代的望樓 取樣,這些往印度留學的僧人,看多了印度的方錐形廟,難免混淆,把它當作塔而抄襲過來。這種式樣的「張冠李戴」,在形式轉換期是很平常的。最漂亮的一座密 簷塔,是唐代長安薦福寺的小雁塔。建造的年代在八世紀,已經是玄莊取經之後的事,幾乎可以斷定受印度教方錐形廟的影響。唐朝的中國人胸襟寬闊,在文化方面 吸收很多外來的因素,均加以融化,並不因自卑感而予以排斥。在密簷塔的下部,垂直的三分之一處,與印度廟宇一樣,是佛像的雕刻的位置,只是不似印度廟上那 樣密密麻麻而已。以我推想,在八世紀以前的印度廟上,其雕刻一定也是比較簡單的。

說到雕刻,凡是去過印度,看過卡紀拉哈的神廟的人,大都印象深刻,因為廟上的雕飾,不僅是神像,而且有很多當時生活的寫照,其中有一部分刻了性交的各種姿 勢,連現代西方人看了都臉紅。中國人喜歡稱它們為「性廟」,是很不公道的。因為那些廟都是奉祀印度教的神,是很認真的。我要談的,不是這些,而是印度人體 雕刻的典型姿態。

我年輕時,孤陋寡聞,在國外大博物館裏,看到古代菩薩雕像,有點難於接受。其中最使我不了解的就是菩薩的姿態。因為我當 時所知道的菩薩像,多是仙女一般,白衣飄飄,手執淨瓶的樣子。那有半裸著身體,做出一副傭懶的、不正派的樣子的女人,能稱之為菩薩的?其實這種不正派的姿 態,就是印度的姿態。我翻翻,發現印度人在佛教末發生的時代,就把女神雕成肉感的形象,站立的姿勢,成S形,胸脯取正,臀部扭向一邊,一腿直立,一腿微彎 的迷人架式。這種典型,後來為佛教所借用,然後又傳到我國來,是十分順理成章的。直到明代以後,我國民間實在看不慣,才把它改為白袍的樣子。自唐末到宋 代,出現一種菩薩坐姿,除了上身半裸外,左腿高檯,右腿下垂,身子半倚在座位扶臂上,一副貴妃浴罷的神態,非常動人,但十分不雅,為文明國家的女性所不 取,根據我的了解,這種姿態原也來自印度,只是到了中國就貴妃化了。在印度中古的廟宇上,處處可見擺出S形姿態的女像。由於廟的下部環周一圈都是女像,而 每一女像均呈S形或反S形,第一眼的印象,予人以摹女一起左右扭動的感覺。但是我找了很久,只發現了一個類似菩薩坐姿的例子。大概這種姿勢不適於刻在廟壁 上做裝飾吧。

印度之旅,我對蒙兀爾王廷建築的有一點感受。蒙兀爾帝王是自中亞一帶來到印度,本身是回教徒,又受了波斯文化的影響, 所以是很講究享受的統治者。在建築上,融合了回教與印度的特色,創造出別樹一幟的式樣。這一階段的建築在世界建築史上也是有地位的,因為蒙古帝王沙加汗建 造了美麗的墓室︰塔姬瑪哈,是世上最可愛的一座大理石建築。塔姬瑪哈太有名了,不必細表。且說當時的帝王為自己的起居建造宮殿是免不了的。他們喜歡大理 石,更喜歡在大理石面上鑲嵌寶石類。但只限於用在最切近帝王生活的地方。城堡及其他建築,乃使用比較低廉的紅色沙石所建,所以德里的皇宮才被稱為「紅 堡」。照目前所見的印度皇宮,似乎帝王們生活在沒有門窗的大理石建築裏。這些建築不論大小,都方方正正,由成排拱廊組成,大家席地而坐,面對著院子。建築 的樣子雖與我們中國不同,但與漢代建築使用的辦法是一樣的。不但如此。印度皇宮中的主要建築為廟堂(Audience Hall),與中國古代的制度相當接近。自城門進入有一很廣大的院落,院落中是幾何形花紋的圖案。正中有一座規模龐大的大理石廳堂,沒有門窗,裝飾得富麗 堂皇,那就是皇帝接受民眾朝拜的場所,稱為「公眾廟堂」。自此而後,進入較私秘的院落,有規模較小,但是建築更加精緻的廳堂,為皇帝與朝臣議事的地方,稱 為「私祕廟堂」。這種做法與我國周代以來,內朝、外朝的制度是相同的。可見有些道理是放諸四海而皆準的。

至於進入皇宮內院,當年帝王妃殯 所居的環境,帝王與外界完全隔離,也有類似的廳堂以接受三宮六院的侍奉。今天雖不見當年的盛狀,但錯綜的建築,曲折的廊道連通,似乎還可使人想像出鶯鶯燕 燕的宮女,穿梭往來的景象。與印度皇宮比較起來,明清以後的申國皇宮,在氣派上自然要勝過很多,在生活享受上,卻顯然要落後。北平的故宮沒有敞廳,不但大 朝是封閉的,宮內一切建築也都是同樣的模式,所以其可居性不高,難怪清朝的皇帝喜歡建造離宮、別館,住到宮外去。

印度宮殿中最有趣的是水 的利用。當地暑期較長,他們引水入室,想盡辦法用水來減低室溫,使帝王充分享受到侍奉。水要流動,水性自高而下,因此到了夏天,要發動民工,把水搬運到高 處的水庫,內宮的廳堂的屋頂上可以有不斷的水流,他們常用的辦法是使水自屋頂上流下,沿後壁急速注入室內的水槽,產生激流,後壁面對著夏季風向,水流過壁 面時,有風口使之冷卻。這樣就等於一個原始的冷氣機了。這座機器不但有清涼的功能,而且有水聲助興。水流潺潺,又可增加室內空間的動感,在宮廳中,這水流 又可與院內的景觀連結在一起,饒有趣味。這使我想起中國後代帝王,受儒家思想影響,不敢在享受上大事鋪張,利用奇技。但早期亦有記載,說明中國帝王在這方 面的頭腦並不輸於印度。《三輔黃圖》記載漢代宮殿,其中不乏暗示生活享受的描寫。對於暑日生活,有「清涼殿」之說,原文是這樣的.

清涼殿,夏居之則清涼也。亦曰延清室。董偃常臥延清之室,以畫石為林,
文如錦,紫琉璃帳,以紫玉為盤,如屈龍皆用雜寶飾之,侍者於外扇堰。偃曰︰
玉石豈須扇而後涼邪?又以玉晶為盤,貯冰於膝前。玉晶與冰同潔,侍者謂冰無盤,必融濕席,乃拂玉盤墜,冰玉俱碎。玉晶,千塗國所貢也,武帝以此賜偃。

這段文字顯然是雜湊的,禁宮之中何容得臣子享受?但可自文中看出殿內均為玉石、琉璃、水晶等做成,比起印度嵌加各色寶石的大理石,好像要高級些。更高級的 是中國帝王有冰可用,所以不用水流。從周朝開始,我們就懂得在冬天把冰藏在地室中,等到夏天使用。並設有專職。《三輔黃圖》中記載未央宮中有凌室,乃藏冰 之所。自此而後,歷代帝王都有類似的設備。但這並不表示中國古代宮殿中沒有水流,《三輔黃圖》的另一版本中說到「未央宮中有石渠閣,蕭何所造,其下醬石為 渠以導,若今御溝,因為閣名。」文字不太清楚,不知閣在室內,還是在地板下,至少說明古人雖不用水流在夏日降低室溫,但即知道享受水流的趣味。

印 度宮殿中最動人的水流是德里紅堡的宮廷。紅堡是當年印度蒙古王朝的統治中心,其建築之宏偉與細緻均為各宮之冠,可惜部分內宮為軍方所用,不曾開放。主要的 廳堂造在一個持續的高臺上,一條寬同拱券的石砌水渠貫穿了全體,並隔著花格牆流注到內宮中去。這條寬水帶像一條河流樣的成為連結宮中活動的象徵。水在蒙兀 爾王朝的建築上確實有象徵的意味。有名的塔姬瑪哈陵墓的前面有一個長形的水池,能把這座美麗的建築的倒影反映出來,益增其風姿之綽約,但是當年在建造的時 候,這座水池非為美觀的目的,而是有象徵意義的。在長形水池的中央,也就是院子的正中,有一個高起的臺,上面是蓄水庫,這水的流動,應該是具有生命的追思 的意義。可惜今天這座水池為了觀光客的需要,幾乎成為靜水,以反映圓頂的倒影。不僅在塔姬瑪哈,在一切皇宮中,院子正中央的位置常是一個高起的水庫,或一 個低下去的排水孔。如果純粹為了蓄水或排水,應該放置在較隱蔽的地方才對。

關於水流的靈性,使我想到我國古代宮廷中的「曲水流觴」。「曲水流觴」的觀念自六朝以前的鄉野活動,轉變到惰唐以後的戶內活動。看了印度王廷室內的流水之後,不禁覺得古代的帝王,不分中外,對於水流都是相當著迷的。(本文圖片全由朱祖明建築師攝影提供)

讀孫康宜的《走出白色恐怖》Journey Through the White Terror: A Daughter’s Memoir,《從捕鯨船上一路走來》

$
0
0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英文書比較合理:我不太相信簡體字版的《走出白色恐怖》(Kang-i Sun Chang 孫康宜)的讀者,都知道台灣地名如鹿窟、草衙.......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孫康宜  《從捕鯨船上一路走來》  徐文編,2018


Hanching Chung 康老師:".......在她的回憶錄《走出白色恐怖》中,康宜有專章敘及她與Gram相處的往事,並譯介了Gram的詩作。......",章名是"紅豆的啟示","紅豆"是Paul Sun(孫裕光,孫康宜之父,在綠島監獄撿到的,並手織袋子珍藏之 (正面用藍字寫著:1952,V23,孫裕光;反面則有"綠島紀念"四字。"1952,V23" (1952年5月23,是Paul 結婚9周年紀念。)
"據媽媽說,爸爸是那天在綠島的一個水池邊撿到那顆紅豆的。爸爸當初很難適應牢獄的生活,有一天想不開,曾跳到水池裡自殺,幸而沒淹死......."
這顆紅豆,从王維的《相思》,到陳寅恪的《柳如是別傳 緣起》,到 Paul 在1978年在普林斯頓交給小紅 (康宜),到Gram將紅豆"翻譯為Ivy(常春藤有常青豆),從綠島到種是通才教育的普林斯頓的"高等研究院"之群英。.....
這次讓我有機會再次翻《走出白色恐怖》 (因書無索引,卻有許多意外之喜)。讀完相關部分之後,才想起初讀時對"對岸湖中倒影"印象深。.....
⋯⋯更多



功能介绍 敖学院主要用于诗歌写作教学和公共教育。王敖,旅美诗人学者,2016年与张尔(飞地传媒)共同发起诗公社计划。
MP.WEIXIN.QQ.COM



重(略)讀孫康宜的《走出白色恐怖》,有許多相關的教育議題,如她最感激有機會到高雄讀書;她讀的女中,在高三,班上就演Romeo and Juliet,她演她最喜歡的腳色:Friar Laurence (你不會料到,全劇,他的話最長.....);東海大學畢業論文Moby Dick中的宗教 (姑且這樣說),當時有人到校開【宗教與文學】(書中說美國八零年代才開這種課).....







張華兄,
余英時的,要請您解解,取自孫康宜Journey Through the White Terror: A Daughter’s Memoir, p.86

圖像裡可能有文字


典故

Viewing all 6843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