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人和書 ( Men and Books)
Viewing all 6854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大英圖書館釋出百萬影像圖檔

$
0
0

 

大英圖書館釋出百萬影像圖檔

大英圖書館在上週把100多萬個無版權的圖檔上傳到 Flickr Commons上,任何人都可以拿來做使用及其他方式和目的的使用(remix and repurpose)。這些圖檔都是微軟掃描自17~19世紀的書籍,並捐贈給大英圖書館的[1]

The Coming of Father Christmas
圖片來源:Flickr
這些影像圖檔涵蓋的主題相當廣,有地圖、地質圖表、精美的插圖、幽默的諷刺作品、壁畫和裝飾字母、色彩鮮豔的插圖、風景照等。不過在 Flickr Commons 上的圖檔只有出自那本書,第幾頁,但對每張圖檔的訊息則相當匱乏。
Historia de las Indias de Nueva-España y islas de Tierra Firme
圖片來源:Flickr
大英圖書館打算於明年啟用一個 crowdsourcing 應用,讓使用者可以協助描述每個圖檔。目的是要使用這些資料來訓練自動分類機制,這個機制將應用於整個內容。
延伸閱讀:
1. British Library - The British Library 19th Century Book Digitisation Project
2. Digital scholarship blog - A million first steps






語堂文集 《無所不談》 大全

$
0
0
語堂文集 (三冊) 台灣開明書局 1978 (找不到版權頁 真不可思議)
竟然找到 還可以加些資料

《無所不談》
內容簡介沒有幽默滋潤的國民,其文化必日趨虛偽,生活必日趨欺詐,思想必日趨迂腐,文學必日趨乾枯,而人的心靈必日趨頑固。作家的筆正如鞋匠的錐,越用越銳利,到後來竟可以尖如縫衣之針。但他的觀念的範圍則必日漸廣博,猶如一個人的登山觀景,爬得越高,所望見者越遠。一位現代中國大學教授說過一句詼諧語:“老婆別人的好,文章自己的好。”在這種意義上說來,世間沒有一個人會感到絕對的滿足的。大家都想做另一個人,只要這另一個人不是他現在的現在。凡是談到真理的人,都反而損害了它;凡是企圖證明它的人,都反而傷殘歪曲了它;凡是替它加上一個標以和定出一個思想派別的人,都反而殺害了它;而凡是自稱為信仰它的人,都埋葬了它。所以一個真理,等到被豎立成為個系統時,它死了二次,並被埋葬了三次了。作者簡介  林語堂(1895-1976)福建龍溪人。原名和樂,後改玉堂,又改語堂。 1912年入上海聖約翰大學,畢業後在清華大學任教。 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學文學系。 1922年獲文學碩士學位。同年轉赴德國入萊比錫大學,專攻語言學。 1923年獲博士學位後回國,任北京大學教授、北京女子師範大學教務長和英文系主任。 1924年後為《語絲》主要撰稿人之一。 1926年到廈門大學任文學院長。 1927年任外交部秘書。 1932年主編《論語》半月刊。 1934年創辦《人間世》,1935年創辦《宇宙風》,提倡“以自我為中心,以閒適為格凋”的小品文。 1935年後,在美國用英文寫《吾國與吾民》、《京華煙雲》、《風聲鶴唳》等文化著作和長篇小說。  1944年曾一度回國到重慶講學。 1945年赴新加坡籌建南洋大學,任校長。 1952年在美國與人創辦​​《天風》雜誌。 1966年定居台灣。 1967年受聘為香港中文大學研究教授。 1975年被推舉為國際筆會副會長。 1976年在香港逝世。作者主要作品林語堂精集(套裝全5冊)林語堂經典作品選林語堂文集19:愛與諷刺林語堂文集:朱門林語堂文集12:有所不為林語堂散文精選林語堂文集:平心論高鶚京華煙雲(紀念珍藏版)目錄代序 風行水上的瀟灑第一篇 碎語閒言有驢無人騎母豬渡河古書有毒辯論踢屁股十大宏願清算月亮我不敢遊杭無花薔薇自由並沒死不怕筆記誰揠此苗來台後二十四快事孟子說才志氣欲戴東原與我們變賣以後須搬場孤崖一枝花彌羅妙文姚穎女士說大暑養生不要見怪李笠翁新春試筆恭賀阿麗西亞基金委員會鬥法寶記談新聞事業與現代社會一國三公第二篇 文思雅韻論罵人之難論躺在床上說誠與偽論佛乘飛機說恥惡衣惡食說孽相論曲線論譯詩論學問與知趣再論孔子近情讀書與風趣補梁任公論讀書的興趣聯考哲學失學解論大專聯考亟應廢止茵治論考試改造教育原則談文體之變論言文一致論有閒階級與文學論孟子的文體看見碧姬芭杜的頭髮談小品文再談姚穎與小品文《關雎》正義說新舊文學之不同論西洋理學西方人文思想的危機談中西畫法之交流論文藝如何復興法子關於文化復興的一些意見第三篇 馳隙流年想念蔡元培先生胡適之述辜鴻銘記大千話敦煌談錢穆先生之經學給鬱達夫的信記蔡孑民先生說高本漢寄懷漢卿李石岑善言性與天道記隱者介紹奚孟農蕭伯納與美國蕭伯納與上海扶輪會說福祿特爾與中國謎說湯因比教授毛姆與莫泊桑沙蒂斯姆與尊孔斯斐恩斯之謎思甘地從碧姬芭杜說起談薩爾忒從辜鴻銘說起談薩爾忒贈別黃肇珩浣溪沙二首第四篇 字斟句酌釋雅健說雅健達勸文豪歌白話的音樂國語的將來國語文法的建設《當代漢英詞典》緣起論識字整理漢字草案整理漢字的宗旨與範圍再論整理漢字的重要漢字有整理統一及限制之必要論漢字中之變音變義論部首改良上下形檢字法緣起中國語辭的研究中國報業協會推行常用字運動中文電子字碼機論今日台灣的國語讀音之誤台灣話中的代名詞論台灣的英語教學從丘吉爾的英文說起怎樣把英文學好論英文輕讀論“他、她、它”及“他(她、它)們”的怪物前言人生永有兩方面:工作與消遣,事業與遊戲,應酬與燕居,守禮與陶情,拘泥與放逸,謹慎與瀟灑。其原因在於人之心靈總是一張一弛,若海之有潮汐,音之有節奏,天之有晴雨,時之有寒署,月之有晦明。宇宙之生律無不基於此循環起伏之理,所以生活是富有曲線的。袁中郎說的好:“山無嵐則枯,水無波則腐,學道無韻則老學究而已。”精彩書摘  有驢無人騎行政院一席甚難坐穩,如一匹笨驢,在驢背的人兇多吉少,一不慎,堪虞隕越。孫哲生騎了幾天如坐​​針氈,趕緊下驢背。汪先生為時局所迫,迫上驢背,初以為有何樂趣,後來鞭策不動,覺得騎驢之樂,也不過爾爾,便也下來,請他人坐。於是由南京跑到上海,由上海跑到廬山,四處揖讓,請人上驢座。可是在旁的人,都互相謙讓。於、戴二位都表示無騎驢雄興,於說:“監已監不了,行豈行得來?”蔡先生被擾不堪,索性跑到鄉下去看月。由是驢座空懸旬餘,不得已,宋子文出任艱鉅,這驢才算有人騎,還說是暫代汪先生騎驢而已。有人問蔣先生何以不來代勞?原是蔣先生現騎的是一匹自馬,他又是精於騎術,駕馭自如,輕驢易馬,為計尚在以羊易牛之下。蔣先生智在粱惠王之上,自然不肯以馬易之,上徐文長之當。所以我們還是引王梵志的詩勸汪先生多吃點苦,不必灰心,不必掃興。詩曰:  他人騎大馬,  我獨騎驢子!  回顧擔柴漢,  心下較些子!世上比騎驢更苦的差事還多著呢,還是請汪先生勉為其難。  母豬渡河  相傳有母豬,帶九隻豬子外行。將渡河,點一遍,連自己共為十隻。乃渡再點,只有九隻。環觀小豬,固未有失者,然再三點數,仍只得九隻,恚甚急甚。哭而死。蓋未將自己算進去也。是之謂母豬之智慧。人類似比母豬聰明許多,然亦常有因恚甚急甚,而忘記將自己算進去者也。如穿西裝革履赴國貨大會演講反對洋貨者,坐汽車赴運動會作主席自許為鼓勵賽跑者,即屢見不鮮。是亦與母豬之智慧相去無幾。似乎是亞里士多德說過,人類者能理論而行為未必合理之動物也(Man is a reasoning,but not a rea​​sonable being),此語得之。譬如有人於此:所編為小品副刊,所發表為隨感、遊記、讀書隨筆,而偏好攻擊他人所編登隨感、遊記、讀書隨筆之小品文刊物。甚至隨筆所談亦同為明人書。然攻擊之勢甚急。是亦忘記將自己算進去耳。 “公無渡河,公既渡河,可將奈何。”

什麼時候才可能有林語堂全集?


Lin Yutang - Information from Answers.com
Others include Between Tears and Laughter (啼笑皆非) (1943), ... (1947) The Gay
Genius: The Life and Times of Su Tungpo,


生涯

祖父の代から続くキリスト教牧師の家に生まれた。10歳の時に廈門に出て小学校と中学校を卒業。1911年に上海に出て当時英文系大学として有名だったセント・ジョンズ(聖約翰)大学に入学し1916年に卒業する。北京の清華大学で約3年間英語教師として働くかたわら、『中国政治経済雑誌 Chinese Social and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の記者となる。1919年にアメリカに渡りハーバード大学に留学し言語学を専攻した。ついでドイツのライプツィヒ大学イエナ大学で研究を続けPh.Dの学位を得る。1923年に帰国し、北京大学の英語学教授に就任し、魯迅など多くの文学者・学者と接触を持ち、魯迅や周作人の雑誌『語絲社』に加わり、政治論文やエッセイを書くことにより、急進的な教授の一人に数えられた。
1926年に軍閥政府により弾圧されて、北京を逃れて廈門大学の文科主任となり魯迅や顧頡剛などを招聘したが、大学の腐敗にたえかねて1年後に辞任。1927年には武漢の国民政府に入り、外交部長・陳友仁の秘書となり、英文雑誌『 The China Critic (中国評論週報)』などにその論陣を張った。武漢政府が崩壊した後は上海に出て1930年に中央研究院国際出版物交換所の所長となった他は、政治的活動から遠のいている。
1932年から1936年にかけ『論語』『人閒世』『宇宙風』などの雑誌をつぎつぎに発行し、文学・政治・教育・言語・婦人問題・芸術とさまざまな分野に私見を述べ、諷刺とユーモアがこめられた小品文を流行させ、「幽默(ユーモア)大師」と称された。1935年に中国と中国人の性格・文化を解説した『わが国土・わが国民』をアメリカで出版し、世界的な名声を得て、翌年からアメリカに移住する。
1937年に『生活の発見』、1938年には代表作『北京好日』、1941年には『A Lief in the Storm』を出版し、おもに日本の中国侵略に抗議する作品を発表していた。1947年からユネスコ芸術部長として3年間パリに住み、1954年には一時的にシンガポールの南洋大学総長に就任。1966年には友人の懇請により、台湾に移住し台北の陽明山に居を構え、娘の住む香港との間を往来し旺盛な活動を続け、香港に没する。遺体が台北の旧居の庭に葬られた。
1940年1950年の2回、ノーベル文学賞候補にノミネートされたが[1]、いずれも受賞を逃した。

著書邦訳

  • 『生活の発見 正続』 阪本勝訳 創元社 1938 のち角川文庫、
「人生をいかに生きるか」と改題 講談社学術文庫全2巻 1979
  • 『我国土・我国民』 新居格訳 豊文書院 1938
  • 『有閑随筆 正続』 永井直二訳 偕成社 1938-39
  • 孔子論 東洋的ヒューマニズム』 川口浩訳 育生社 1939
  • 『支那に於ける言論の発達』 安藤次郎,河合徹訳 生活社 1939
  • 『支那のユーモア』 吉村正一郎訳 岩波新書 1940、復刻1982
  • 『北京の日』 鶴田知也訳 今日の問題社 1940
  • 『北京好日 第1-3部』 小田岳夫,庄野満雄、中村雅男、松本正雄訳 四季書房 1940
  • 『支那の知性』 喜入虎太郎訳 創元社 1940 「中国の知的ライフ・スタイル」と改題
  • 『北京歴日』 藤原邦夫訳編 明窓社 1940
  • 『支那の横顔』 甲坂徳子訳 大東出版社 1941
  • 『機械と精神』 魚返善雄訳 朝日新聞社 1946
  • 『東西の国民性』 魚返善雄訳 増進堂 1946
  • 『愛と諷刺』 土屋光司訳 飛鳥書店 1946
  • 『北京好日』 佐藤亮一訳 河出書房全6巻、1950-52、芙蓉書房出版全2巻 1996
  • 『嵐の中の木の葉』 竹内好訳 三笠書房 1951
  • 『朱ぬりの門』 佐藤亮一訳 新潮社 1954
  • 『杜十娘』 佐藤亮一訳 朋文社 1956
  • 則天武后小沼丹みすず書房 1959 / 『小沼丹全集 補巻』 未知谷 2005
  • 『ソビエト革命と人間性』 佐藤亮一訳 東京創元社 1959
  • 『開明英文文法 表現の科学』 山田和男訳 文建書房 1960
  • 『西域の反乱』 佐藤亮一訳 芙蓉書房 1973
  • 蘇東坡合山究訳 明徳出版社 1978 / 講談社学術文庫全2巻 1987
  • 『自由思想家・林語堂 エッセイと自伝』 合山究訳 明徳出版社 1982
  • 『マダムD 中国伝奇小説二十編』 佐藤亮一訳 現代出版 1985
  • 『我が中国論抄』 鋤柄治郎訳 星雲社 1992
  • 『悠久の北京』 四竈恭子訳 白帝社 1993
  • 『嵐の中の木の葉』 四竈恭子訳 白帝社 1995
  • 『中国=文化と思想』 鋤柄治郎訳 講談社学術文庫 1999
  • 『朱門』 四竈恭子訳 白帝社 1999
  • 『自由のまちへ』 四竈恭子訳 白帝社 2001

Lin Yutang (October 10, 1895 – March 26, 1976) was a Chinese writer and inventor. His informal but polished style in both Chinese and English made him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writers of his generation, and his compilations and translations of classic Chinese texts into English were bestsellers in the West.

Contents

[hide]

[edit]Youth

Lin was born in the town of Banzai, Pinghe, Zhangzhou, Fujian. This mountainous region made a deep impression on his consciousness, and thereafter he would constantly consider himself a child of the mountains (in one of his books he commented that his idea of hell was a city apartment). His father was a Christian minister. His journey of faith from Christianity to Taoism and Buddhism, and back to Christianity in his later life was recorded in his book From Pagan to Christian (1959).

[edit]Academics

Lin studied for his bachelor's degree at Saint John's University in Shanghai, then received a half-scholarship to continue study for a doctoral degree at Harvard University. He later wrote that in the Widener Library he first found himself and first came alive, but he never saw a Harvard-Yale game.[1] He left Harvard early however, moving to France and eventually to Germany, where he completed his requirements for a doctoral degree (in Chinese) at the University of Leipzig. From 1923 to 1926 he taught English literature at Peking University. On his return to the United States in 1931, he was briefly detained for inspection at Ellis Island.

[edit]Passions


Ming Kwai Typewriter
Dr. Lin was very active in the popularization of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 in the West, as well as the general Chinese attitude towards life. He worked to formulate Gwoyeu Romatzyh a new method of romanizing the Chinese language, and created an indexing system for Chinese characters.
He was interested in mechanics. Since Chinese is a character-based rather than an alphabet-based language, with many thousands of separate characters, it has always been difficult to employ modern printing technologies. For many years it was doubted that a Chinese typewriter could be invented. Lin, however, worked on this problem for decades and eventually came up with a workable typewriter—brought to market in the middle of the war with Japan.
He also invented and patented several lesser inventions such as a toothbrush with toothpaste dispensing.

[edit]Legacy

After 1928 he lived mainly in the United States, where his translations of Chinese texts remained popular for many years. At the behest of Pearl Buck, he wrote My Country and My People (吾國與吾民,吾国与吾民) (1935) and The Importance of Living (生活的藝術,生活的艺术) (1937), written in English in a charming and witty style, which became bestsellers. Others include Between Tears and Laughter (啼笑皆非) (1943), The Importance of Understanding (1960, a book of translated Chinese literary passages and short pieces), The Chinese Theory of Art (1967), and the novels Moment in Peking (京華煙雲,京华烟云) (1939) and The Vermillion Gate (朱門,朱门) (1953).
His many works represent an attempt to bridge the cultural gap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He was nominated for 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several times in the 1970s.[1]
He was nominated and served briefly as president (or chancellor) of the Nanyang University created in Singapore specifically for Chinese studies complementary to the English-oriented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He did not, however, choose to continue in that role when Nanyang (South Seas) University became a focus of the struggle for control of Singapore between the Communist-directed left and the liberal, social democratic right. He felt he was too old for the conflict.
With his unique facility for both Chinese and English idiom, Lin presided over the compilation of an outstanding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Lin Yutang's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of Modern Usage (林語堂當代漢英詞典,林语堂当代汉英词典) (1972), which contains a massive English index to definitions of Chinese terms. The work was undertaken in Hong Kong, where Lin served for a time at the newly founded Chinese University.
Dr. Lin was buried at his home in Yangmingshan, Taipei, Taiwan. His home has been turned into a museum, which is operated by Taipei-based Soochow University. The town of Lin's birth, Banzai, has also preserved the original Lin home and turned it into a museum.

[edit]Family

His wife, Lin TsuiFeng (林翠鳳), was an author whose recipes popularized Chinese cuisine in America. Dr. Lin wrote the introduction to one collection of recipes compiled by his wife and their third daughter, Lin HsiangJu (林相如).
His first daughter Adet Lin (林鳳如) (1923–1971) was an author who also used the pseudonym Tan Yun.
His second daughter Lin TaiYi (林太乙) (1926–2003) was also known as Anor Lin in her earliest writing, and had the Chinese name 玉如. She was an author and the general editor of Chinese Reader's Digest from 1965 until her retirement in 1988.[2] She also wrote a biography of her father in Chinese (林語堂傳), which shows some signs of her father's literary flair.
His third daughter Lin HsiangJu (林相如) (1931-), was referred to as MeiMei in childhood. She was co-author of cookbooks with her mother, and was a biochemist at Queen Mary hospital in Hong Kong.[2]
The daughters all had names containing the character 如 (Ju): Adet 鳳如, Anor 玉如, and HsiangJu 相如.

[edit]Works in English by Lin Yutang

  • (1935) My Country and My People, Reynal & Hitchcock, Inc., (A John Day Book)
  • (1936) A History of the Press and Public Opinion in China, Kelly and Walsh
  • (1937) The Importance of Living, Reynal & Hitchcock, Inc., (A John Day Book)
  • (1938) The Wisdom of Confucius, Random House, The Modern Library
  • (1939) Moment in Peking, The John Day Book Company
  • (1940) With Love & Irony, A John Day Book Company
  • (1940) Leaf in the Storm, A John Day Book Company
  • (1942) The Wisdom of China and India, Random House
  • (1943) Between Tears & Laughter, A John Day Book Company
  • (1944) The Vigil of a Nation, A John Day Book Company
  • (1947) The Gay Genius: The Life and Times of Su Tungpo, A John Day Book Company
  • (1948) Chinatown Family, A John Day Book Company
  • (1948) The Wisdom of Laotse, Random House
  • (1950) On the Wisdom of America, A John Day Book Company
  • (1951) Widow, Nun and Courtesan: Three Novelettes From the Chinese Translated and Adapted by Lin Yutang, A John Day Book Company
  • (1952) Famous Chinese Short Stories, retold by Lin Yutang, The John Day Book Company, reprinted 1952, Washington Square Press
  • (1953) The Vermilion Gate, A John Day Book Company
  • (1955) Looking Beyond, Prentice Hall (Published in England as The Unexpected island, Heinemann)
  • (1957) Lady Wu, World Publishing Company
  • (1958) The Secret Name, Farrar, Straus and Cudahy
  • (1959) The Chinese Way of Life, World Publishing Company
  • (1959) From Pagan to Christian, World Publishing Company
  • (1960) Imperial Peking: Seven Centuries of China, Crown Publishers
  • (1960) The Importance of Understanding, World Publishing Company
  • (1961) The Red Peony, World Publishing Company
  • (1962) The Pleasure of a Nonconformist, World Publishing Company
  • (1963) Juniper Loa, World Publishing Company
  • (1964) The Flight of Innocents, G. P. Putnam's Sons
  • (1973)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of Modern Usage, Hong Kong Chinese University


*****

89 年 11 月號
林語堂先生紀念圖書館藏林語堂著作目錄
作者: 林秀嫻/臺北市立圖書館林語堂先生紀念圖書館主任

林語堂小傳(1895-1976)
 林語堂,清光緒21年(1895)生於福建龍溪縣(漳州),從小就讀於廈門教會學校,1911年入上海聖約翰大學,在校期間屢獲演說及英文小說寫作比賽 優勝,畢業後,任教於北京清華學校,民國8年赴美國哈佛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深造,民國10年轉往德國來比錫大學,2年後(民國12年)獲語言學博士學位, 旋即歸國執教北京大學與北師大。
 民國13年起在報刊雜誌上發表文章,並出任教育部「國語羅馬拼音研究委員會」委員,民國16年移居上海致力於寫作,民國17年為英文「中國評論週報」撰稿,建立傑出英文作家的美名,同年《開明英文讀本》出版,立即風行成為全國最暢銷的中學英文教科書。
 民國21年起,連續創辦《論語》、《人間世》、《宇宙風》等雜誌,提倡幽默與性靈文學而博得「幽默大師」美稱,1935年英文著作《吾國與吾民》在紐約出版,贏得好評而升格為國際聞名的大作家。
 1936年全家遷居美國紐約繼續寫作,1937年《生活的藝術》出版,高居全美暢銷書排行第1名達52週之久。此後編譯《孔子的智慧》,創作《京華煙 雲》、《風聲鶴唳》、《啼笑皆非》、《枕戈待旦》等書,並潛心研究發明中文打字機,不料因而破產。1948年離美赴法任職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僅約半年又 恢復寫作生涯,1950年返美定居,迄1954年擔任新加坡南洋大學校長前,繼續出版《蘇東坡傳》、《唐人街》、《老子的智慧》、《論美國的智慧》、《寡 婦尼姑與歌妓》、《英譯重編傳奇小說》、《朱門》等書,賦予古老的中國文化新生命,再以深入淺出的筆法廣泛地介紹給西方世界的讀者,對於中西文化交流貢獻 卓著。
 1955年辭去南洋大學校長一職後回美再專志於英文寫作,1965年新春應中央社之邀,重返中文寫作,撰寫「無所不談」專欄,1966年來臺定居於臺北 陽明山。在臺期間受聘為香港中文大學研究教授,著手編纂《當代漢英詞典》,以自己發明的中國文字「上下形檢字法」和改良式「國語羅馬字拼音法」制定體例, 費時5年,於1972年出版,這部書融合他畢生潛心語言學的造詣,與對英文語法文字的深刻認識,誠屬個人登峰造極之作。
 先生以其卓越的英文寫作能力,宣揚中國文化與藝術,批判西方現代的物質機械文明,發揚幽默與性靈的情懷,以令人愉悅而富於人情味的筆觸,營造中西文化交 流的橋樑,同時更成就自我灑脫超然的藝術生活,廣博的閱歷,練達的人情,恆長熱烈的寫作習慣與興趣,構築成多采多姿的人生,令人心嚮往之。 -

編例
1.本目錄收錄有關林語堂著作等資料約660種,資料類型包括專書、教科書、論文集等。
2.本目錄區分為3大類:第1大類為林語堂中文著作目錄,包括林語堂著作、譯作、他人譯作、他人編作等,依字體分為繁體字、簡體字2部分。第2大類為林語 堂外文著作目錄,包括:林語堂著作、譯作、他人譯作、他人編作等,依語文分為:日、韓、越南、馬來西亞、印尼、南印度、希伯來、土耳其、阿拉伯、匈牙利、 英、法、德、西班牙、葡萄牙、義大利、荷蘭、芬蘭、丹麥、挪威和瑞典文等21部分。同一著作多版次者,依出版年代先後排列,使各版本條列明晰。第3大類為 合集收錄林語堂單篇著作目錄,包括中英文著作。
3.作者、譯者為林語堂者,不另著錄作者名,但作者、譯者、編者為他人且可明確查考者,則著錄之。
4.中文專書著錄方式為書名/作者、出版地:出版社、頁數及出版年;外文專書著錄方式為書名/作者、中文書名、出版地:出版社、頁數及出版年;合集收錄林語堂單篇著作之著錄方式為篇名、合集書名、編撰者、起迄頁碼、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5.本目錄係依館藏著錄,極小部分專書恐係偽託林語堂之作,為留供查考,仍著錄之。
6.有[ ]符號者係資料不確定,尚待查證;缺項者係無資料可供著錄。
7.本目錄感謝同仁俞怡珍、陳文蘭、陳依蓮、張婷婷協助編輯,謹此致謝。因語文專業之限制,若有錯誤漏失之處,敬祈各界方家賜予指教。

壹、林語堂中文著作
一、繁體字

1.漢字末筆索引法(影印本) 上海:商務 93頁 民14。
2.開明第一英文讀本 臺北:開明 172頁 民50。
3.開明第二英文讀本 臺北:開明 191頁 民48。
4.開明第三英文讀本 臺北:開明 204頁 民50。
5.開明英文文法(Kaiming English Grammar) 上海:開明 463頁 民38。
6.開明英文文法 臺北:開明 444頁 民46。
7.開明英文文法 臺北:開明 444頁 民65。
8.開明英文講義第一冊/林語堂,林幽合編 上海:開明 346頁 民37。
9.開明英文講義第一冊 臺北:開明 346頁 民66。
10.開明英文講義第二冊 臺北:開明 320頁 民66。
11.開明英文講義第三冊 臺北:開明 347頁 民65。
12.新開明語堂英語讀本第一冊 臺北:開明 87頁 民56。
13.新開明語堂英語讀本第二冊 臺北:開明 85頁 民57。
14.新開明語堂英語讀本第三冊 臺北:開明 59頁 民57。
15.新開明語堂英語讀本第四冊 臺北:開明 72頁 民58。
16.新開明語堂英語讀本第五冊 臺北:開明 80頁 民58。
17.新開明語堂英語讀本第六冊 臺北:開明 93頁 民62。
18.新開明語堂英語讀本:第一冊教學手冊 臺北:開明 33頁 民56。
19.英文教科書-教師手冊 33頁。
20.國民中學選修科英語上冊 臺北:國立編譯館 59頁 民59。
21.國民中學英語第五冊 臺北:國立編譯館 93頁 民59。
22.語言學論叢 臺北:文星 376頁 民56。
23.大荒集(上、下冊) 上海:生活書店 418頁 民23。
24.大荒集(上、下冊合訂) 上海:生活書店 418頁 民23。
25.大荒集(上、下冊合訂) 香港:世界文摘 307頁 民43。
26.大荒集(上、下冊合訂) 臺北:志文 233頁 民55。
27.我的話(上冊):行素集 上海:時代 242頁 民23。
28.我的話(下冊):披荊集 上海:時代 208頁 民25。
29.我的話 上海:時代 184頁 民23。
30.披荊集 香港:光華 111頁 民30。
31.行素集,披荊集 香港:光華 民30。
32.行素集 香港:光華 111頁 民30。
33.我的話(上冊):行素集 上海:時代 170頁 民37。
34.我的話 臺北:志文 333頁 民60。
35.披荊集 臺北:南京 129頁 民67。
36.雜感集 160頁。
37.偶語集(Little Critic選譯)/今文編譯社譯述 上海:朔風 179頁 民30。
38.我們的國家與人民/司馬蒼譯 上海:世界名著 188頁 民27。
39.吾國與吾民(上冊) 上海:世界 188頁 民28。
40.吾國與吾民(下冊) 上海:世界 293頁 民28。
41.吾國與吾民 臺北:中行 347頁 民55。
42.吾國與吾民 臺北:遠景 315頁 民66。
43.吾國與吾民 臺北:喜美 331頁 民69。
44.吾國與吾民 臺南:德華 329頁 民69。
45.吾國與吾民 臺北:德華 329頁 民71。
46.吾國與吾民 臺北:遠景 315頁 民77。
47.吾國與吾民 臺北:風雲時代 320頁 民78。
48.生活的藝術/越裔譯 上海:世界文化 480頁 民29。
49.生活的藝術(中) 上海:世界文化 211-399頁 民29。
50.生活的藝術/越裔譯 臺北:大中國 451頁 民47。
51.生活的藝術 臺北:廣城 339頁 民63。
52.生活的藝術/越裔譯 永和:旋風 265頁 民63。
53.生活的藝術 臺中:青山 345頁 民64。
54.生活的藝術 臺北:大申 339頁 民64。
55.生活的藝術 永和:大方 339頁 民64。
56.生活的藝術 臺南:綜合 351頁 民64。
57.生活的藝術 臺南:大行 357頁 民64。
58.生活的藝術 永和:智強 351頁 民65。
59.生活的藝術 新莊:輔新 399頁 民78。
60.生活的藝術 臺北:風雲時代 427 民78。
61.孔子之學= The Wisdom of Confucius/林語堂編著,羅潛士譯述 上海:一流 139頁 民30。
62.語堂隨筆/林俊千譯 上海:人間 243頁 民30。
63.語堂隨筆/林俊千譯 香港:勵志社 172頁 民43。
64.中國文化精神/ The Spirit of Chinese Culture/朱澄之譯 上海:國風 186頁 民30。
65.中國文化精神 香港:世界文摘 163頁 民43。
66.林語堂代表作 上海:三通 339頁 民30。
67.錦秀集= Zin Siu Zi/林語堂編譯,梁迺治編註 上海:朔風 189頁 民30。
68.語堂文存第一冊 上海:林氏出版社 196頁 民30。
69.語堂佳作選/朱澄之譯述 桂林:國風 125頁 民33。
70.語堂雜文/朱澄之譯述 上海:國風 186頁 民33。
71.林語堂傑作選/巴雷編選,李浩校正 上海:新象 128頁 民36。
72.林語堂選集/何須忍編選,葉忘憂,徐沉泗編輯 上海:中央 156頁 民36。
73.京華煙雲中冊、下冊合訂/鄭陀,應元傑合譯 上海:春秋社 615頁 1940。
74.京華煙雲之二:庭園的悲劇/鄭陀,應元傑合譯 上海:春秋社 270頁 1940。
75.京華煙雲之三:秋之歌/鄭陀,應元傑合譯 上海:春秋社 334頁 民35。
76.瞬息京華 (中)/朱澄之註譯 港社 226頁 民30。
77.瞬息京華 上海:苦幹 159頁 民37。
78.京華煙雲(上冊) 臺北:文光 497頁 民52。
79.京華煙雲(下冊) 臺北:文光 398頁 民52。
80.瞬息京華 臺北:華貿 209頁 民65。
81.京華煙雲 臺北:遠景 1115頁 民67。
82.京華煙雲 臺北:德華 1133頁 民69。
83.京華煙雲(上冊) 臺北:風雲時代 584頁 民78。
84.京華煙雲(下冊) 臺北:風雲時代 534頁 民78。
85.愛與刺/寇脫、維斯插圖 明日 222頁 民31。
86.愛與諷刺 上海:自強 179頁。
87.諷頌集 臺北:志文 242頁 民55。
88.愛與刺 臺北:信江 207頁 民65。
89.愛與諷刺 臺北:德華 208頁 民68。
90.風聲鶴唳/徐誠斌譯 香港:海星 194頁 1954。
91.風聲鶴唳 臺北:遠景 441頁 民65。
92.風聲鶴唳 臺北:德華 424頁 民70。
93.風聲鶴唳/宋碧雲譯 臺北:遠景 441頁 民74。
94.風聲鶴唳 臺北:風雲時代 441頁 民78。
95.啼笑皆非/林語堂原著並自譯 重慶:商務 223頁 民34。
96.啼笑皆非 上海:商務 223頁 民35。
97.啼笑皆非 臺北:遠景 208頁 民66。
98.啼笑皆非 臺北:風雲時代 207頁 民78。
99.蘇東坡傳 臺北:遠景 434頁 民67。
100.蘇東坡傳/宋碧雲譯 臺北:遠景 434頁 民69。
101.蘇東坡傳 臺北:遠景 434頁 民77。
102.蘇東坡傳 臺北:風雲時代 432頁 民76。
103.蘇東坡傳 臺北:風雲時代 432頁 民78。
104.賣花女/蕭伯納著,林語堂譯註 上海:開明 271頁 民36。台南開山翻印 約1968
105.唐人街/宋碧雲譯 臺北:遠景 307頁 民66。
106.唐人街 臺北:德華 316頁 民69。
107.唐人街 臺北:風雲時代 307頁 民78。
108.中國傳奇小說 臺北:天祥 319頁 民55。
109.中國傳奇小說/張振玉譯 臺北:德華 334頁 民65。
110.老子的智慧 臺北:德華 385頁 民70。
111.老子的智慧(上冊)= Wisdom of Laotse/黎明編 臺北:正中 581頁 民83。
112.老子的智慧(下冊)= Wisdom of Laotse/黎明編 臺北:正中 291頁 民83。
113.朱門/宋碧雲譯 臺北:遠景 418頁 民68。
114.朱門/謝綺霞譯 臺北:德華 454頁 民70。
115.朱門 臺北:風雲時代 394頁 民78。
116.有不為齋文集 香港:世界文摘 278頁 民43。
117.林語堂散文集 香港:世界文摘 民43。
118.遠景/宋碧雲譯 臺北:遠景 394頁 民64。
119.遠景/王玲玲譯 臺北:德華 394頁 民69。
120.遠景/宋碧雲譯 臺北:風雲時代 394頁 民78。
121.武則天正傳/張振玉譯 臺北:德華 211頁 民65。
122.武則天傳/宋碧雲譯 臺北:遠景 213頁 民68。
123.武則天正傳/張振玉譯 臺北:德華 212頁 民68。
124.武則天傳 臺北:風雲時代 213頁 民78。
125.匿名 臺北:中央日報 269頁 民70。
126.平心論高鶚 南港:史語所 60頁 民47。
127.平心論高鶚 臺北:文星 135頁 民55。
128.平心論高鶚 臺北:傳記文學 138頁 民58。
129.信仰之旅/胡簪雲譯 臺北:道聲 252頁 民76。
130.信仰之旅/胡簪雲譯 臺北:道聲 259頁 民88。
131.古文小品=Gems from Chinese Literature/陶潛等著,林語堂譯 上海:西風社 111頁 民30。
132.古文小品=Gems from Chinese Literature/陶潛等著,林語堂譯 臺北:文源 111頁 民70。
133.紅牡丹/宋碧雲譯 臺北:遠景 443頁 民67。
134.紅牡丹/張振玉譯 臺北:德華 529頁 民69。
135.紅牡丹/張振玉譯 臺北:風雲時代 443頁 民78。
136.賴柏英 臺北:風雲時代 254頁 民78。
137.逃向自由城/張復禮譯 臺北:中央社 337頁 民54。
138.逃向自由城/張復禮譯 臺北:風雲時代 337頁 民78。
139.語堂文集(上) 臺北:開明 597頁 民67。
140.語堂文集(下) 臺北:開明 694頁 民67。
141.語堂文集(一) 臺北:開明 277頁 民67。
142.語堂文集(二) 臺北:開明 305頁 民67。
143.語堂文集(三) 臺北:開明 325頁 民67。
144.語堂文集(四) 臺北:開明 359頁 民67。
145.林語堂當代漢英詞典 香港:中文大學 1972。
146.林語堂當代漢英詞典=Lin Yutang''s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of Modern Usage 香港:中文大學 1720頁 1982。
147.無所不談 臺北:文星 195頁 民55。
148.無所不談合集一集 臺北:文星 295頁 民56。
149.無所不談合集二集 臺北:文星 259頁 民56。
150.無所不談合集 臺北:開明 819頁 民63。
151.無所不談合集(上) 臺北:開明 402頁 民63。
152.無所不談合集(下) 臺北:開明 506頁 民63。
153.無所不談合集 臺南:西北 284頁 民69。
154.紅樓夢人名索引 臺北:華崗 32頁 民65。
155.林語堂精摘/安德森編 臺北:遠景 208頁 民66。
156.林語堂精摘/安德森編 臺北:風雲時代 208頁 民78。
157.一夕話 臺北:德華 206頁 民68。
158.一夕話 臺北:風雲時代 175頁 民80。
159.八十自敘/張振玉譯 臺北:德華 145頁 民68。
160.八十自敘/宋碧雲譯 臺北:遠景 137頁 民69。
161.八十自敘/張振玉譯 臺北:風雲時代 137頁 民78。
162.人間世選集一:抒情小品 臺北:德華 226頁 民69。
163.人間世選集二:雜感小品 臺北:德華 232頁 民69。
164.人間世選集三:論述小品 臺北:德華 235頁 民69。
165.人間世選集四:山水小品 臺北:德華 183頁 民69。
166.人間世選集五:人物小品 臺北:德華 207頁 民69。
167.金聖嘆之生理學 臺北:德華 319頁 民69。
168.論孔子的幽默 臺北:德華 175頁 民69。
169.有不為齋隨筆 臺北:德華 195頁 民69。
170.林語堂序跋書信選 臺北:南京 178頁 民70。
171.林語堂全集之一:京華煙雲 臺北:金蘭 960頁 民73。
172.林語堂全集之二:吾國吾民 臺北:金蘭 331頁 民73。
173.林語堂全集之三:生活的藝術 臺北:金蘭 421頁 民73。
174.林語堂全集之四:蘇東坡傳 臺北:金蘭 428頁 民73。
175.林語堂全集之五:中國傳奇小說 臺北:金蘭 339頁 民73。
176.林語堂全集之六:武則天正傳 臺北:金蘭 235頁 民73。
177.林語堂全集之七:紅牡丹 臺北:金蘭 529頁 民73。
178.林語堂全集之八:唐人街 臺北:金蘭 315頁 民73。
179.林語堂全集之九:愛與諷刺 臺北:金蘭 215頁 民73。
180.林語堂全集之十:八十自敘 臺北:金蘭 147頁 民73。
181.林語堂全集之十一:一夕話 臺北:金蘭 200頁 民73。
182.林語堂全集之十二:有不為齋隨筆 臺北:金蘭 203頁 民73。
183.林語堂全集之十三:吾家 臺北:金蘭 236頁 民73。
184.林語堂全集之十四:徬徨飄泊者 臺北:金蘭 253頁 民73。
185.林語堂全集之十五:論孔子的幽默 臺北:金蘭 175頁 民73。
186.林語堂全集之十六:金聖嘆之生理學 臺北:金蘭 317頁 民73。
187.林語堂全集之十七:魯迅之死 臺北:金蘭 263頁 民73。
188.林語堂全集之十八:老子的智慧 臺北:金蘭 363頁 民73。
189.林語堂全集之十九:朱門 臺北:金蘭 454頁 民73。
190.林語堂全集之二十:風聲鶴唳 臺北:金蘭424頁 民73。
191.林語堂全集之二十一:奇島 臺北:金蘭 417頁 民73。
192.林語堂全集之二十二:啼笑皆非 臺北:金蘭 239頁 民73。
193.林語堂全集之二十三:抒情小品 臺北:金蘭 226頁 民73。
194.林語堂全集之二十四:雜感小品 臺北:金蘭 232頁 民73。
195.林語堂全集之二十五:論述小品 臺北:金蘭 232頁 民73。
196.林語堂全集之二十六:山水小品 臺北:金蘭 183頁 民73。
197.林語堂全集之二十七:人物小品 臺北:金蘭 207頁 民73。
198.林語堂全集之二十八:勵志文集 臺北:金蘭 351頁 民73。
199.林語堂全集之二十九:匿名 臺北:金蘭 265頁 民73。
200.林語堂全集之三十:賴柏英 臺北:金蘭 250頁 民73。
201.林語堂全集之三十一:逃向自由城 臺北:金蘭 343頁 民73。
202.林語堂全集之三十二:從異教徒到基督教徒 臺北:金蘭 228頁 民73。
203.林語堂全集之三十三:林語堂的思想與生活 臺北:金蘭 344頁 民73。
204.林語堂全集之三十四:林語堂的幽默金句 臺北:金蘭 181頁 民73。
205.林語堂全集之三十五:孔子的智慧 臺北:金蘭 247頁 民73。
206.談人性 臺北:風雲時代 191頁 民80。
207.談情說性:語堂文選(上)/林太乙編 臺北:聯經 221頁 民83。
208.讀書的藝術:語堂文選(下)/林太乙編 臺北:聯經 299頁 民83。
209.論幽默:語堂幽默文選(上)/林太乙編 臺北:聯經 278頁 民83。
210.清算月亮:語堂幽默文選(下)/林太乙編 臺北:聯經 273頁 民83。
211.板橋家書=The Wisdom of China and India/列子,鄭板橋等著,黎明編 臺北:正中 111頁 民83。
212.東坡詩文選=Selected Poems and Prose of Su Tungpo/黎明編校 臺北:正中 127頁 民83。
213.西湖七月半=Harvest Moon on West Lake/孟子、蘇東坡、鄭板橋等著,黎明編 臺北:正中 132頁 民79。
214.不亦快哉=Is this not Happiness!/孔子、陶淵明、金聖嘆等著,黎明編校 臺北:正中 121頁 民82。
215.揚州瘦馬=The Concubine Market of Yangchow/莊子、蘇東坡、張岱等著,黎明編校 臺北:正中 134頁 民79。
216.冥寥子游=The Travels of Mingliaotse/屠隆著,林語堂譯 上海:西風社 67頁 民36。
217.冥寥子游=The Travels of Mingliaotse/黎明編譯 臺北:正中 103頁 民82。
218.幽夢影/(明)張潮著,林語堂譯,黎明編校 臺北:正中 109頁 民77。
219.記舊曆除夕=How I Celebrated New Year''s Eve/林語堂、蔣坦、李笠翁等著,林語堂英譯,黎明編校 臺北:正中 145頁 民82。
220.鳥語=Bird Talk/徐訏著,林語堂譯 香港:南天 129頁。
221.林語堂/華欣二十世紀學人叢書編委會 臺北:華欣 民68。
222.林語堂文選/楊繼曾選 臺北:新陸 186頁 民51。
223.語堂隨筆 臺北:志文 242頁 民55。
224.林語堂隨筆 臺南:大夏 246頁 民71。
225.林語堂文選 臺中:義士 374頁 民55。
226.林語堂文選 臺北:金川 367頁 民65。
227.林語堂選集 臺北:源成 223頁 民66。
228.林語堂論文集 臺北:文友 112頁 民48。
229.林語堂選集:短論 臺北:讀書 164頁 民58。
230.林語堂選集:雜文(上) 臺北:讀書 152頁 民58。
231.林語堂選集:雜文(下) 臺北:讀書 141頁 民58。
232.林語堂選集:文教 臺北:讀書 178頁 民58。
233.林語堂選集:國事 臺北:讀書 197頁 民58。
234.林語堂選集:讀書語文(上) 臺北:讀書 180頁 民58。
235.林語堂選集:讀書語文(下) 臺北:讀書 175頁 民58。
236.林語堂選集:生活 臺北:讀書 165頁 民58。
237.林語堂選集:男女 臺北:讀書 190頁 民58。
238.林語堂選集:序跋書信 臺北:讀書 172頁 民58。
239.誰最會享受人生 臺北:新潮社 191頁 民81。
240.我見我聞 臺南:綜合 266頁 民61。
241.我見我聞 臺北:新力 287頁 民68。
242.生活漫談 臺南:綜合 297頁 民58。
243.珠璣篇篇 臺南:弘揚 216頁 民71。
244.珠璣篇篇 臺南:王家 216頁 民76。
245.徬徨飄泊者/戴維斯原著 臺北:德華 253頁 民68。
246.標竿:林語堂談修養 臺北:新力 265頁 民65。
247.成功之路/Orison Swett Marden著 香港:中國雜誌 262頁 民43。
248.如何出人頭地 臺北:新力 324頁 民66。
249.如何出人頭地/馬爾騰著 臺北:武陵 324頁 民76。
二、簡體字

1.京華煙雲v.1/林語堂著,張振玉譯 長春:時代文藝 370頁 1987。
2.京華煙雲v.2/林語堂著,張振玉譯 長春:時代文藝 515頁 1987。
3.人生的盛宴 長沙:湖南文藝 348頁 1988。
4.吾國與吾民 北京:寶文堂書店 334頁 1988。
5.生活的藝術 延吉:延邊大學 200頁 1989。
6.林語堂文選v.1/張明高,范橋編 北京:中國廣播電視 507頁 1990。
7.林語堂文選v.2/張明高,范橋編 北京:中國廣播電視 483頁 1990。
8.林語堂代表作/施健偉編 鄭州:黃河文藝 546頁 1990。
9.幽默人生/何乃安編 廣州:花城 292頁 1991。
10.瞬息京華/郁飛譯 長沙:湖南文藝 798頁 1991。
11.林語堂名作欣賞/金宏達主編 北京:中國和平 542頁 1993。
12.林語堂名著全集 1:京華煙雲(上)/梅中泉主編 長春:東北師範大學 470頁 1994。
13.林語堂名著全集 2:京華煙雲(下)/梅中泉主編 長春:東北師範大學 510頁 1994。
14.林語堂名著全集 3:風聲鶴唳/梅中泉主編 長春:東北師範大學 393頁 1994。
15.林語堂名著全集 4:唐人街/梅中泉主編 長春:東北師範大學 308頁 1994。
16.林語堂名著全集 5:朱門/梅中泉主編 長春:東北師範大學 425頁 1994。
17.林語堂名著全集 6:中國傳奇/梅中泉主編 長春:東北師範大學 274頁 1994。
18.林語堂名著全集 7:奇島/梅中泉主編 長春:東北師範大學 400頁 1994。
19.林語堂名著全集 8:紅牡丹/梅中泉主編 長春:東北師範大學 454頁 1994。
20.林語堂名著全集 9:賴柏英/梅中泉主編 長春:東北師範大學 204頁 1994。
21.林語堂名著全集10:林語堂自傳;從異教徒到基督徒;八十自述/梅中泉主編 長春:東北師範大學 318頁 1994。
22.林語堂名著全集 11:蘇東坡傳/梅中泉主編 長春:東北師範大學 404頁 1994。
23.林語堂名著全集 12:武則天傳/梅中泉主編 長春:東北師範大學 231頁 1994。
24.林語堂名著全集 13:翦拂集;大荒集/梅中泉主編 長春:東北師範大學 368頁 1994。
25.林語堂名著全集 14:行素集;披荊集/梅中泉主編 長春:東北師範大學 297頁 1994。
26.林語堂名著全集 15:諷頌集/梅中泉主編 長春:東北師範大學 194頁 1994。
27.林語堂名著全集 16:無所不談合集/梅中泉主編 長春:東北師範大學 516頁 1994。
28.林語堂名著全集 17:拾遺集(上)/ 梅中泉主編 長春:東北師範大學 306頁 1994。
29.林語堂名著全集 18:拾遺集(下)/ 梅中泉主編 長春:東北師範大學 410頁 1994。
30.林語堂名著全集 19:語言學論叢/梅中泉主編 長春:東北師範大學 352頁 1994。
31.林語堂名著全集 20:吾國與吾民/梅中泉主編 長春:東北師範大學 339頁 1994。
32.林語堂名著全集 21:生活的藝術/梅中泉主編 長春:東北師範大學 409頁 1994。
33.林語堂名著全集 22:孔子的智慧/梅中泉主編 長春:東北師範大學 190頁 1994。
34.林語堂名著全集 23:啼笑皆非/梅中泉主編 長春:東北師範大學 202頁 1994。
35.林語堂名著全集 24:老子的智慧/梅中泉主編 長春:東北師範大學 296頁 1994。
36.林語堂名著全集 25:輝煌的北京/梅中泉主編 長春:東北師範大學 333頁 1994。
37.林語堂名著全集 26:平心論高鶚/梅中泉主編 長春:東北師範大學 395頁 1994。
38.林語堂名著全集 27:女子與知識;易卜生評傳;賣花女;新的文評/梅中泉主編 長春:東北師範大學 308頁 1994。
39.林語堂名著全集 28:成功之路/梅中泉主編 長春:東北師範大學 211頁 1994。
40.林語堂散文經典全編第一卷/楚琳等編 北京:九洲 631頁 1997。
41.林語堂散文經典全編第二卷/楚琳等編 北京:九洲 511頁 1997。
42.林語堂散文經典全編第三卷/楚琳等編 北京:九洲 582頁 1997。
43.林語堂散文經典全編第四卷/楚琳等編 北京:九洲 592頁 1997。
44.林語堂文集 v.1:京華煙雲(上)/寇曉偉編 北京:作家 348頁 1995。
45.林語堂文集 v.2:京華煙雲(下)/寇曉偉編 北京:作家 483頁 1995。
46.林語堂文集 v.3:紅牡丹/寇曉偉編 北京:作家 412頁 1995。
47.林語堂文集 v.4:風聲鶴唳/寇曉偉編 北京:作家 345頁 1995。
48.林語堂文集 v.5:朱門/寇曉偉編 北京:作家 368頁 1995。
49.林語堂文集 v.6:蘇東坡傳;武則天正傳/寇曉偉編 北京:作家 528頁 1995。
50.林語堂文集 v.7:生活的藝術/寇曉偉編 北京:作家 397頁 1995。
51.林語堂文集 v.8:吾國吾民;八十自敘/寇曉偉編 北京:作家 395頁 1995。
52.林語堂文集 v.9:散文/寇曉偉編 北京:作家 606頁 1995。
53.林語堂文集 v10:散文/寇曉偉編 北京:作家 507頁 1995。


貳、林語堂外文著作
一、日文

1.開明英文文法/山田和男譯 開明英文文法 東京:文建書房 505頁 1960。
2.開明英文文法 開明英文文法 東京:文建書房 505頁 1968。
3.開明英文文法 開明英文文法 東京:文建書房 505頁 1981。
4.支那の橫顏/甲扳德子譯 披荊集;行素集 東京:大東 253頁 1941。
5.支那のユーモア/吉村正一郎譯 選集 東京:岩波 200頁 1940。
6.支那に於けろ言論の發達/安藤次郎,河合徹 中國新聞輿論史 東京:生活社 258頁 1939。
7.有閑隨筆/永井直二譯 生活的藝術 東京:偕成社 309頁 1939。
8.有閑隨筆/永井直二譯 生活的藝術 東京:偕成社 309頁 1940。
9.續有閑隨筆/永井直二譯 生活的藝術 東京:偕成社 315頁 1939。
10.生活の發見/阪本勝譯 生活的藝術 東京:創元社 404頁 1940。
11.生活の發見/阪本勝譯 生活的藝術 東京:創元社 390頁 1968。
12.續生活の發見/阪本勝譯 生活的藝術 東京:創元社 380頁 1940。
13.新版生活の發見 生活的藝術 東京:創元社 380頁 1957。
14.人生をいかに生きるか(上)/阪本勝譯 生活的藝術 東京:講談社 275頁 1979。
15.人生をいかに生きるか(下)/阪本勝譯 生活的藝術 東京:講談社 275頁 1979。
16.孔子論/川口浩譯 孔子的智慧 東京:育生社 442頁 1939。
17.北京好日(上卷)/佐藤亮一譯 京華煙雲 東京:芙蓉書坊 366頁 1972。
18.北京好日(上卷)/佐藤亮一譯 京華煙雲 東京:芙蓉書坊 590頁 1996。
19.北京好日(下卷)/佐藤亮一譯 京華煙雲 東京:芙蓉書坊 342頁 1972。
20.北京好日(下卷)/佐藤亮一譯 京華煙雲 東京:芙蓉書坊 584頁 1996。
21.北京好日v.1 京華煙雲 東京:河出書房 237頁 1951。
22.北京好日v.2 京華煙雲 東京:河出書房 239頁 1951。
23.北京好日v.3 京華煙雲 東京:河出書房 258頁 1951。
24.北京好日v.4 京華煙雲 東京:河出書房 258頁 1951。
25.北京好日v.5 京華煙雲 東京:河出書房 238頁 1951。
26.北京好日v.6 京華煙雲 東京:河出書房 192頁 1951。
27.愛と諷刺/土屋光司譯 愛與刺 東京:飛鳥書店 276頁 1946。
28.嵐の中の木の葉/竹內好譯 風聲鶴唳 東京:三笠書房 330頁 1951。
29.嵐の中の木の葉/四 恭子譯 風聲鶴唳 東京:白帝社 396頁 1995。
30.淚と笑の間 啼笑皆非 東京:彰考書院 210頁 1945。
31.蘇東坡/合山究譯 蘇東坡傳 東京:明德出版社 524頁 1979。
32.蘇東坡/合山究譯 蘇東坡傳 東京:明德出版社 524頁 1980。
33.蘇東坡(上)/合山究譯 蘇東坡傳 東京:講談社 356頁 1986。
34.蘇東坡(下)/合山究譯 蘇東坡傳 東京:講談社 352頁 1987。
35.中國傳奇小說二十編 英譯重編傳奇小說 333頁 東京:現代出版 1985。
36.西域の反 /佐藤亮一譯 朱門 327頁 東京:芙蓉書坊 1973。
37.朱ぬりの門(上卷)/佐藤亮一譯 朱門 233頁 東京:新潮社 1954。
38.朱ぬりの門(下卷)/佐藤亮一譯 朱門 216頁 東京:新潮社 1954。
39.朱門/四 恭子譯 朱門 395頁 東京:白帝社 1999。
40.則天武后/小沼舟譯 武則天傳 247頁 東京:みすず書房 1959。
41.則天武后/小沼舟譯 武則天傳 247頁 東京:みすず書房 1981。
42.リビエト革命の人間性/佐藤亮一譯 匿名 242頁 東京:東京創元社 1959。
43.自由思想家.林語堂/合山究譯 含八十自述 254頁 東京:明德出版社 1982。
44.紅樓夢/林語堂編,佐藤亮一譯 265頁 東京:六興出版社 1983。
45.紅樓夢/林語堂編,佐藤亮一譯 257頁 東京:六興出版社 1983。
46.紅樓夢/林語堂編,佐藤亮一譯 272頁 東京:六興出版社 1983。
47.紅樓夢/林語堂編,佐藤亮一譯 249頁 東京:六興出版社 1983。
48.中國の知的ライフ.スタイル/喜入虎太郎譯 選集 254頁 東京:青銅社 1979。
49.中國の知的ライフ.スタイル/喜入虎太郎譯 選集 254頁 臺北:鴻儒堂 1979。
50.悠久の北京/林語堂編,四 恭子譯 京華煙雲 896頁 東京:白帝社 1993。

二、韓文

1.生活 發見 生活的藝術 漢城:文藝 281 1968
2.林語堂全集v.1 生活 發見 生活的藝術 漢城:星韓 281 1985
3.林語堂全集v.2 女傑:則天武后/趙永冀譯 武則天傳 漢城:星韓 420 1985
4.林語堂全集v.3 暴風 /趙永冀譯 風聲鶴唳 漢城:星韓 421 1985
5.林語堂全集v.4 獅子/趙永冀譯 吾國與吾民 漢城:星韓 417 1985
6.林語堂全集v.5 生活 智慧/趙永冀譯 漢城:星韓 420 1985
7.林語堂全集v.6 北京好日/趙永冀譯 京華煙雲 漢城:星韓 413 1985
8.林語堂全集v.7 大地 黎明/趙永冀譯 枕戈待旦 漢城:星韓 411 1985
9.林語堂全集v.8 朱紅門/趙永冀譯 朱門 漢城:星韓 429 1985
10.林語堂全集v.1 生活 藝術/尹永春譯 孔子 衛侯夫人/車柱環譯 生活的藝術
子見南子 漢城:徽文 463 1969
11.林語堂全集v.2 祖國 /朱耀燮譯 機械 精神/尹永春譯
林語堂 家庭/車柱環著 吾國與吾民 論文講演 漢城:徽文 418 1968
12.林語堂全集v.3 北京好日/尹永春譯 中國人 /尹永春譯 京華煙雲 漢城:徽文 457 1969
13.林語堂全集v.4 暴風 /張深鉉譯 風聲鶴唳 漢城:徽文 462
1969
14.林語堂全集v.5 則天武后/梁炳鐸譯 /朱耀燮譯
林語堂年譜/尹永春著 武則天傳 枕戈待旦 漢城:徽文 425 1968

三、越南文

1.  匿名 255頁 1958。
2.  匿名 344頁 1958。

四、馬來西亞文

1.Chienniang(倩娘) 英譯重編傳奇小說 Kuala Lumpur:Dewan Bahasa dan Pustaka 404頁 1990。

五、印尼文

1.Nama Rahasia 匿名 Djakarta:Badan Penerbit "Masa" 230頁 1961。

六、南印度文

1.Kotumkaattil Petta Orila 風聲鶴唳 Kerala State:Kottayam 446頁 1989。

七、希伯來文

1.            英譯重編傳奇小說 306頁。
2.      紅牡丹 Tel-Aviv:Amihai 318頁 1965。

八、土耳其文

1.Gizli Isim 匿名 Istanbul:Isik Kitaplari 249頁 1962。

九、阿拉伯文

1.       匿名 AL Ahlieh 220頁 1959。

十、匈牙利文

1.Mi, Kinaiak 吾國與吾民 Budapest:Eur opaKonyvkiado 357頁 1991。
2.Egy Mulo Pillanat v.1 京華煙雲 Budapest:Arkadia 485頁 1990。
3.Egy Mulo Pillanat v.2 京華煙雲 Budapest:Arkadia 662頁 1990。

十一、英文

1.My country and my people 吾國與吾民 N.Y:John Day 382頁 1935。
2.My country and my people 吾國與吾民 N.Y:Halcyon 382頁 1938。
3.My country and my people 吾國與吾民 1939
4.My country and my people 吾國與吾民 桃園觀音:狀元 368頁 民53。
5.My country and my people 吾國與吾民 Taipei:Mei Ya 440頁 1966。
6.My country and my people 吾國與吾民 Taipei:Mei Ya 440頁 1968。 
7.My country and my people 吾國與吾民 Kowloon:Heinemann 419頁 1977。
8.Six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 浮生六記 上海:西風社 341頁 民38。
9.Six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 浮生六記 臺北:開明 341頁 民63。
10.Six Chapters of the Floating Life 浮生六記 臺北:新陸 262頁。
11.Six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 浮生六記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 327頁 民88。
12.The Little Critic:Essays, Satires and Sketches on China(First Series:1930-1932) 英文小品甲集 上海:商務 299頁 民24。
13.The Little Critic:Essays, Satires and Sketches on China(First Series:1933-1935) 英文小品乙集 上海:商務 258頁 民24。
14.Confucius saw Nancy and Essays about nothing 子見南子及英文小品文集 上海:商務 301頁 民25。
15.A Nun of Taishan and other Translations 英譯老殘遊記第二集及其它選譯 上海:商務 272頁 民25。
16.Readings in Modern Journalistic Prose 現代新聞散文選 上海:商務 450 民25。
17.A History of the Press and Public Opinion in China 中國新聞輿論史 Chicago:Univ of Chicago 179頁 1936。
18.The Importance of Living 生活的藝術 N.Y:John Day 459頁 1937。
19.The Importance of Living 生活的藝術 N.Y:John Day 459頁 1938。
20.The Importance of Living 生活的藝術 London:Heinemann 471頁 1940。
21.The Importance of Living/林慕雙譯 生活的藝術 [香港]:有不為齋出版 432頁 民44。
22.The Importance of Living 生活的藝術 Bombay:Jaico 484頁 1961。
23.The Importance of Living 生活的藝術 N.Y:William Morrow 462頁 1965。
24.The Importance of Living 生活的藝術 N.Y:Capricorn 459頁 1974。
25.The Importance of Living 生活的藝術 Taipei:Mei Ya 459頁 1979。
26.The Importance of Living 生活的藝術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 431頁 1998。
27.The Wisdom of Confucius 孔子的智慧 N.Y:The Modern Library 290頁 1938。
28.The Wisdom of Confucius 孔子的智慧 N.Y:Ramdom House 265頁 1943。
29.The Wisdom of Confucius 孔子的智慧 London:Michael Joseph 237頁 1958。
30.The Wisdom of Confucius 孔子的智慧 N.Y:The Modern Library 290頁 1966。
31.Moment in Peking 京華煙雲 N.Y:John Day 875頁 1939。
32.Moment in Peking 京華煙雲 London:Heinemann 702頁 1940。
33.Moment in Peking 京華煙雲 Berne:Alfred Scherz 二冊 1943。
34.Moment in Peking 京華煙雲 Berne:Phoenix 二冊 1947。
35.Moment in Peking 京華煙雲 N.Y:Popular Library 640頁 1967。
36.Moment in Peking 京華煙雲 Taipei:Mei Ya 815頁 1975。
37.Moment in Peking 京華煙雲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 932頁 1999。
38.With Love and Irony 愛與刺 N.Y:John Day 291頁 1940。
39.With Love and Irony 愛與刺 London:Heinemann 251頁 1941。
40.With Love and Irony 愛與刺 Garden City:Blue Ribbon Books 291頁 1945。
41.A Leaf in the Storm 風聲鶴唳 N.Y:John Day 368頁 1941
42.A Leaf in the Storm 風聲鶴唳 London: Heinemann 360頁 1942。
43.A Leaf in the Storm 風聲鶴唳 Berne:Phoenix 二冊 1947。
44.A Leaf in the Storm 風聲鶴唳 Bath:Lythway 360頁 1974。
45.A Leaf in the Storm 風聲鶴唳 Taipei:Mei Ya 368頁 1975。
46.The Wisdom of China and India 中國與印度的智慧 N.Y:Random House 1104頁 1942。
47.The Wisdom of China and India 中國與印度的智慧 N.Y.:The Modern Library 1104頁 1955。
48.The Wisdom of China and India 中國與印度的智慧 Taipei:Literature House 1104頁 1978。
49.The Wisdom of China 中國的智慧 London:Michael Joseph 516頁 1944。
50.The Wisdom of China 中國的智慧 London:Michael Joseph 516頁 1949。
51.The Wisdom of China 中國的智慧 London:Four Square 590頁 1963。
52.The Wisdom of India 印度的智慧 London:Michael Joseph 527頁 1944。
53.The Wisdom of India 印度的智慧 London:Four Square 557頁 1964。
54.Between Tears and Laughter 啼笑皆非 N.Y:John Day 216頁 1943。
55.Between Tears and Laughter 啼笑皆非 London:Dorothy Crisp 234頁 1945。
56.The Vigil of a Nation 枕戈待旦 N.Y:John Day 262頁 1945。
57.The Vigil of a Nation 枕戈待旦 London:W. Heinemann 324頁 1946。
58.The Gay Genius:The Life and Times of Su Tungpo 蘇東坡傳 N.Y:John Day 427頁 1947。
59.The Gay Genius:The Life and Times of Su Tungpo 蘇東坡傳 London:Heinemann 370頁 1948。
60.The Gay Genius:The Life and Times of Su Tungpo 蘇東坡傳 臺北:鍾山 427頁 民58。
61.The Gay Genius:The Life and Times of Su Tungpo 蘇東坡傳 Westport:Greenwood 427頁 1971。
62.The Gay Genius:The Life and Times of Su Tungpo 蘇東坡傳 Taipei:Mei Ya 427頁 1979。
63.Chinatown Family 唐人街 N.Y:John Day 307頁 1948。
64.Chinatown Family 唐人街 London:Heinemann 277頁 1949。
65.Chinatown Family 唐人街 Taipei:Mei Ya 307頁 1975。
66.Famous Chinese short stories 英譯重編傳奇小說 N.Y:John Day 299頁 1952。
67.The Wisdom of Laotse 老子的智慧 N.Y:The Modern Library 326頁 1948。
68.The Wisdom of Laotse 老子的智慧 N.Y:The Modern Library 303頁 1958。
69.The Wisdom of Laotse 老子的智慧 N.Y:The Modern Library 321頁 1976。
70.On The Wisdom of America 美國的智慧 N.Y:John Day 462頁 1950。
71.Widow, Nun and Courtesan 寡婦、妾與歌妓 N.Y:John Day 266頁 1951。
72.Widow, Nun and Courtesan 寡婦、妾與歌妓 Westport:Greenwood 266頁 1971。
73.Widow, Nun and Courtesan 寡婦、妾與歌妓 Taipei:Mei Ya 266頁 1979。
74.Widow Chuan 全寡婦 London:Heinemann 158頁 1952。
75.Miss Tu 杜十娘 London:Heinemann 124頁 1950。
76.Miss Tu 杜十娘 Bombay:Jaico 91頁 1969。
77.The Vermilion Gate 朱門 N.Y:John Day 439頁 1953。
78.The Vermilion Gate 朱門 London:Heinemann 379頁 1954。
79.The Vermilion Gate 朱門 Taipei:Mei Ya 440頁 1975。
80.Looking Beyond 奇島 N.Y:Prentice-Hall 387頁 1955。
81.Looking Beyond 奇島 Taipei:Mei Ya 387頁 1975。
82.The Unexpected Island 奇島 London:Heinemann 351頁 1955。
83.Lady Wu 武則天傳 Bomby:Jaico 233頁 1966。
84.Lady Wu 武則天傳 Taipei:Mei Ya 233頁 1979。
85.Chuangtse(英譯漢學名著叢刊=English Translations of the Chinese Classics) 莊子 臺北:世界 81頁 1957。
86.The Secret Name 匿名 N.Y:Farrar 268頁 1958。
87.The Secret Name 匿名 London:Heinemann 234頁 1958。
88.The Secret Name 匿名 臺北:開明 268頁 民47。
89.The Secret Name 匿名 London:Heinemann 234頁 1959。
90.The Secret Name 匿名 Taipei:Mei Ya 268頁 1979。
91.The Chinese Way of Life 中國人的生活方式 N.Y:The World 127頁 1972。
92.From Pagan to Christian 信仰之旅 Cleveland:The World 251頁 1959。
93.From Pagan to Christian 信仰之旅 N.Y:Avon 224頁 1959。
94.From Pagan to Christian 信仰之旅 Cleveland:The World 251頁 1959。
95.From Pagan to Christian 信仰之旅 London:Heinemann 251頁 1960。
96.From Pagan to Christian 信仰之旅 Taipei:Mei Ya 224頁 1979。
97.The Importance of Understanding 古文小品譯英 Cleveland:The World 506頁 1960。
98.The Importance of Understanding 古文小品譯英 London:Heinemann 506頁 1961。
99.Translations from the Chinese(The Importance of Understanding) 古文小品譯英 Cleveland:The World 506頁 1963。
100.The Importance of Understanding 古文小品譯英 臺北:新月 506頁 1964。
101.Imperial Peking:Seven Centuries of China 輝煌北京 London:Elek Books 227頁 1967。
102.The Red Peony 紅牡丹 Cleveland:The World 407頁 1961。
103.The Red Peony 紅牡丹 London:Heinemann 400頁 1962。
104.The Red Peony 紅牡丹 Bath:Lythway 400頁 1974。
105.The Red Peony 紅牡丹 Taipei:Mei Ya 400頁 1975。
106.The Pleasures of a Nonconformist 不羈 Cleveland:The World 313頁 1962。
107.The Pleasures of a Nonconformist 不羈 London:Heinemann 315頁 1962。
108.The Chinese Theory of Art 中國畫論 N.Y:Putnams 244頁 1967。
109.The Chinese Theory of Art 中國畫論 臺北:東南亞 244頁 民56。
110.The Chinese Theory of Art 中國畫論 London:Panther 265頁 1969。
111.Friar Bitter-Melon on Painting/by Shih-Tao,tr, by Lin Yutang 苦瓜和尚畫語錄 臺北:中華民國畫學會 28頁 1967。
112.Torward a Common Heritage of all Mankind(韓國慶熙大學國際校長會議講稿) Seoul:Kyung Hee Univ. 9頁 1968。
113.Lin Yutang:The Best of an old friend/ed. by A. J. Anderson 林語堂精摘 N.Y:Mason 229頁 1975。
114.Memoirs of an Octogenarian 八十自敘 Taipei:Mei Ya 93頁 1975。
115.Memoirs of an Octogenarian 八十自敘 Taipei:Mei Ya 93頁 1981。
116.Juniper Loa 賴柏英 Cleveland:The World 252頁 1963。
117.Juniper Loa 賴柏英 London:Heinemann 251頁 1964。
118.Juniper Loa 賴柏英 N.Y:Dell 190頁 1964。
119.Juniper Loa 賴柏英 London:Mayflower 190頁 1966。
120.Juniper Loa 賴柏英 Taipei:Mei Ya 251頁 1975。
121.The Flight of the Innocents 逃向自由城 N.Y:Putnam''s 320頁 1964。
122.The Flight of the Innocents 逃向自由城 London:Heinemann 248頁 1965。
123.The Flight of the Innocents 逃向自由城 H.K:Dragonfly 296頁 1965。
124.The Flight of the Innocents 逃向自由城 N.Y:Dell 222頁 1965。
125.The Flight of the Innocents 逃向自由城 London:Mayflower 220頁 1968。
126.How I Celebrated The New Year 記舊曆除夕 N.Y:John Day 12頁。
127.Lin Yutang:A Memorial The Reader''s Digest 28頁 1976。

十二、法文

1.L''importance de Vivre 生活的藝術 Paris:Correa 341頁 1948。
2.Enfances chinoises v.1-1 京華煙雲 Paris:Bibliophile 211頁 1960。
3.Enfances chinoises v.1-2 京華煙雲 Paris:Bibliophile 247頁 1960。
4.Enfances chinoises v.2 京華煙雲 Paris:Bibliophile 285頁 1960。
5.Enfances chinoises v.3 京華煙雲 Paris:Bibliophile 328頁 1960。
6.Beroemde Chinese Verhalen 英譯重編傳奇小說 Den Haag:Uitgave Succes 256頁 1960。
7.Du Paganisme Au Christianisme/tr. by Anne Leroy 信仰之旅 Paris:Denoel 303頁 1961。

十三、德文

1.Mein Land und Mein Volk 吾國與吾民 Stuttgart:D.Verlags-Anstalt 439頁。
2.Weisheit des Lachelnden Lebens 生活的藝術 Hamburg:Rowohlt 510頁 1982。
3.Weisheit des Lachelnden Lebens 生活的藝術 Hamburg:Rowohltp 510頁 1991。
4.Weisheit des Lachelnden Lebens 生活的藝術 Stuttgart:D.Verlags-Anstalt 510頁 1982。
5.Weisheit des Lachelnden Lebens 生活的藝術 Stuttgart:D. Verlags-Anstalt 476頁。
6.Weisheit des Lachelnden Lebens 生活的藝術 Stuttgart:D. Verlags-Anstalt 510頁 1979。
7.Weisheit des Lachelnden Lebens 生活的藝術 Stuttgart:D.Verlags-Anstalt 510頁。
8.Weisheit des Lachelnden Lebens 生活的藝術 Hamburg:Rowohlt 510頁 1994。
9.Konfuzius 孔子的智慧 Frankfurt:Fischer 204頁 1957。
10.Peking v.1 京華煙雲 Frankfurt: Fischer 384頁 1950。
11.Peking v.2 京華煙雲 Frankfurt:Fischer 496頁 1950。
12.Chinesen Stadt 唐人街 Munchen:Herrnberger 366頁 [1948]。
13.Chinesen Stadt 唐人街 Frankfurt:BuchergildeGutenberg 391頁 [1955]。
14.Chinesenstadt 唐人街 Munchen:Deutscher TaschenbuchVerlag 258頁 1967。
15.Chinesenstadt 唐人街 Frankfurt:Fischer 264頁 1983。
16.Laotse 老子的智慧 Frankfurt:Fischer 215頁 1955。
17.Laotse 老子的智慧 Frankfurt:Fischer 215頁 1957。
18.Die Kurtsane 杜十娘 Munchen:W. Goldmann 133頁 1966。
19.Die Kurtsane 杜十娘 Stuttgart:D. Verlags-Anstalt 103頁 1964。
20.Die Kurtsane 杜十娘 Frankfurt:Ullstein 120頁 1983。
21.Die Botschaft Des Fremden 英譯重編傳奇小說 Stuttgart:D. Verlags-Anstalt 341頁 1954。
22.Leb Wohl Sun Ganor 朱門 Frankfurt:Fischer 498頁 1954。
23.Lady Wu 武則天傳 Deutscher Bucherbund 318頁 1959。
24.Lady Wu 武則天傳 Munchen:Kindler 318頁 1959。
25.Lady Wu 武則天傳 Munchen:Kindler 399頁 1959。
26.Kontinente Des glaubens 信仰之旅 Stuttgart:D. Verlags-Anstalt 278頁 1961。
27.Giuck des Verstehens 古文小品譯英 Stuttgart:Klett 488頁 1963。
28.Die Rote Peony 紅牡丹 Zurich:Diana Verlag 352頁 1964。
29.Chinesische Malerei-Eine Schule der Lebenskunst 中國畫論 Stuttgart:Klett 254頁 1967。

十三、西班牙文

1.Mi Patria Y Mi Pueblo/tr. by Roman A. Jimenez 吾國與吾民 Buenos Aires:Sudamericana 333頁 1961。
2.La Imporiancia De Vivir 生活的藝術 Buenos Aires:Sudamericana 459頁 1961。
3.La Imporiancia De Vivir 生活的藝術 Buenos Aires:Sudamericana 457頁 1984。
4.La Sabiduria De Confucio/ill. by Jeanyee Wong 孔子的智慧 Buenos Aires:Ediciones Siglo Veinte 282頁。
5.Sabiduria China/tr. by Alfredo A. Whitelow 中國的智慧 Buenos Aires:Biblioteca Nueva 519頁 1959。
6.Sabiduria Hindu/tr. by Georgette T. de. Herberg 印度的智慧 Buenos Aires:Coleccion Academus 558頁 1959。
7.La Viuda, La Monja, La Cortesana 寡婦、尼姑與歌妓 Buenos Aires:E. Hermes 321頁 1958。
8.La Oportunidad De Euridice 奇島 Buenos Aires:E. Hermes 451頁 1955。
9.La Emperatriz Wu/tr. Leon Mirlas 武則天傳 Buenos Aires:Sudamericana 244頁 1957。
10.El Nombre Secreto/tr. by Roman A. Jimenez 匿名 BuenosAires:Sudamericana 241頁 1959。
11.La Vida En China 中國人的生活方式 Mexico:Joaquin Mortiz 118頁 1964。
12.De Pagano A Cristiano 信仰之旅 Buenos Aires:Sudamericana 249頁 1960。
13.La Importancia De Comprender/tr. by Miguel de Hernani 古文小品譯英 Buenos Aires:Sudamericana 457頁 1961。
14. Roja/Josefina Martinez Alinari 紅牡丹 Buenos Aires:Sudamericana 443頁 1962。
15.Los Pla Ceres De Un Disconforme 不羈 Buenos Aires:Sudamericana 296頁 1963。
16.Enebro Loa/tr. by Roman A. Jimenez 賴柏英 Buenos Aires:Sudamericana 245 1964。
17.La Fugade Los Inocentes 逃向自由城 Buenos Aires:Sudamericana 314頁 1965。
18.Teoria China del Arte/tr. by Roberto Bixio 中國畫論 Buenos Aires:Sudamericana 314 頁 1968。
19.Obras Escogidas/de Lin Yutang v.1 Un Momento en Pekin   Una Hoja En La Tormenta La Familia Del Barrio Chino 京華煙雲 風聲鶴唳 唐人街  Buenos Aires:Sudamericana 1683頁 1955。
20.Obras Escogidas/de Lin Yutang v.2 La Importancia De Vivir  Mi Patria Y Mi Pueblo Entre Lagrimas Y Risas  Con Lanzas Por Almohada, A La Espera Del Alba Un Genio Alegre 生活的藝術 吾國與吾 民 啼笑皆非 枕戈待旦 蘇東坡傳 Buenos Aires:Sudamericana 1875頁 1957。
21.Obras Escogidas/de Lin Yutang v.3 La Viuda, La Monja, La Cortesana  Barba Rizada y Otros Famosos Relatos Chinos  La Emperatriz Wu La SabiduRia de Laotse  El Porton Rojo La Oportunidad de Euridice 寡婦,尼姑與歌妓 英譯重編傳奇小說 武則天傳 老子 的智慧 朱門 奇島 Buenos Aires:Sudamericana 1759頁 1961。
22.Pekin Imperial 輝煌北京 Barcelona:Liberia Editorial Argos 229頁 1961。

十五、葡萄牙文

1.A Importancia de Viver 生活的藝術 Rio de Janeiro:Globo 331頁 1959。
2.A Importancia de Viver 生活的藝術 Sao Paule:Circulo do Livro 399頁 1974。
3.A Importancia de Viver 生活的藝術 Porto Alegre:Globo 360頁 1986。
4.A Sabedoria de Confucio 孔子的智慧 Rio de Janeiro:Jose Olympio 271頁 1958。
5.Momento em Pekim v.1 京華煙雲 Sao Paulo:Companhia 417頁 1957。
6.Momento em Pekim v.2 京華煙雲 Sao Paulo:Companhia 424頁 1957。
7.Com Amor e Ironia/ tr. by Carlos Domingues 愛與刺 Rio de Janeiro:Pongetti 304頁 1957。
8.Uma Folha na Tempestande/ tr. by Ruth Lobate 風聲鶴唳 Sao Paulo:Companhia 373頁 1958。
9.O Sabio Jovial/ tr. by Mary Cardoso 蘇東坡傳 Rio de Janeiro:Pongetti 428頁 1958。
10.Uma Familia do Bairro Chines/ tr. by Joao Tavora 唐人街 Belo Horizonte:Itatiaia 266頁 1958。
11.A Viuva, a Religiosa, a Cortesa/tr. by Marina Guaspari 寡婦、尼姑與歌妓 Rio de Janeiro:Pongetti 269頁 1956。
12.A Deusa de Jade: E Outros Contos Chineses Famosos /tr. by Marina Guaspari 英譯重編小說 Rio de Janeiro:Pongetti 304頁 1959。
13.A Deusa de Jade: E Outros Contos Chineses Famosos /tr. by Marina Guaspari 英譯重編小說 Rio de Janeiro:Pongetti 294頁 1954。
14.Lady Wu/ tr. by Milton Amado 武則天傳 Belo Horizonte: Itatiaia 310頁 1958。
15.De Pagao a Cristao 信仰之旅 Rio de Janeiro: Pongetti 253頁 1958。
16.A Importancia de Compreender 古文小品譯英 Janeiro:Globo 414頁 1962。
17.A Peonia Rubra/tr. by Marina Guaspari 紅牡丹 Rio de Janeiro:Pongetti 384頁 1962。

十六、義大利文

1.Importanza di Vivere 生活的藝術 Milano:Bompiani 506頁 1965。
2.Importanza di Vivere 生活的藝術 Milano:Longanesi 506頁 1986。
3.Importanza di Vivere/tr.by Piero Jahier 生活的藝術 Teadue 505頁 1993。
4.Tra Lacrime e Riso 啼笑皆非 Arnoldo Mondadori 259頁 1949。
5.Una Vedova, una Monaca, una Cortigiana e altre Famose Novelle Cinesi 寡婦、尼姑與歌妓 Milano:Bompiani 259頁 1951。
6.L''isola Inaspettata 奇島 Milano:Bompiani 390頁 1957。
7.Madama Wu 武則天傳 Milano:Garzanti 251頁 1966。
8.Madama Wu 武則天傳 Milano:Bompiani 163頁 1963。
9.La Vita Nella Vecchia Cina 中國人的生活方式 Milano:Bompiani 139頁 1964。
10.Importanza Di Capire/tr.by elena Spagno 古文小品譯英 Milano:Bompiani 482頁 1961。
11.Importanza Di Capire/tr.by Elena Spagnol 古文小品譯英 Milano:Longanesi 480頁 1984。
12.Importanza Di Capire 古文小品譯英 Teadue 480頁 1991。
13.Peonia Rossa 紅牡丹 Milano:Bompiani 442頁 1964。
14.Juniper Loa 賴柏英 Milano:Bompiani 258頁 1965。
15.Teoria Cinese Dell''arte 中國畫論 Milano:Bompiani 290頁 1967。

十七、荷蘭文

1.Lady Wu 武則天傳 Den Haag:Zuid-Hollandsche 226頁 1990。
2.De Geheime Naam 匿名 Den Haag:Forum Boekerij 229頁 1990。
3.Clucht Naar Hong Kong 逃向自由城 Amsterdam:Strengholt 253頁 1967。

十八、芬蘭文

1.Maallinen Onni 生活的藝術 Helsink:Werner 380頁 1984。
2.Lehti Tuulessa 風聲鶴唳 Jyvaskylassa:Gummerus 427頁 1964。
3.Leski, Nunnaja Kurtisaani 寡婦、尼姑與歌妓 Helsinki:Werner 272頁 1964。
4.Kuuluisia Kiinalaisia Tarinoita 英譯重編傳奇小說 Helsinki:Werner 307頁 1955。
5.Punainen Portti 朱門 Helsinki:Werner 439頁 1954。
6.Keisarinna Wu 武則天傳 Jyvaskylassa:Gummerus 223頁 1967。
7.Pakanasta Kristityksi 信仰之旅 Helsinki:Kirjayhtyma 224頁 1961。
8.Punainen Pioni 紅牡丹 Jyvaskylassa:Gummerus 456頁 1962。
9.Punainen Pioni 紅牡丹 Jyvaskylassa:Gummerus 456頁 1972。
10.Punainen Pioni 紅牡丹 Helsinki:Gummerus 456頁 1986。
11.Vasta Virran Ilot 不羈 Jyvaskylassa:Gummerus 319頁 1963。
12.Junper Loa 賴柏英 Jyvaskylassa:Gummerus 251頁 1965。
13.Viattomien Pakomatka 逃向自由城 Jyvaskylassa:Gummerus 250頁 1966。
14.Ymmartamisen Taito Helsinki:Werner 452頁 1962。

十九、丹麥文

1.Mit Land Og Mit Folk 吾國與吾民 K畜enhavn:Gyldendalske 332頁 1938。
2.Jordisk Lykke v.1 生活的藝術 K畜enhavn:Gyldendalske 1-218頁 1949。
3.Jordisk Lykke v.2 生活的藝術 K畜enhavn:Gyldendalske 219-473頁 1949。
4.Jordisk Lykke 生活的藝術 K畜enhavn:Gyldendalske 406頁 1961。
5.Jordisk Lykke 生活的藝術 K畜enhavn:Gyldendalske 408頁 1964。
6.Jordisk Lykke 生活的藝術 K畜enhavn:Minerva-Bogerne 256頁 1964。
7.Enken, Nonnen Og Kurtisanen 寡婦、尼姑與歌妓 K畜enhavn:Hirschsprungs 251頁 1951。
8.Enken, Nonnen Og Kurtisanen 寡婦、尼姑與歌妓 K畜enhavn:Aschehoug Dansk Forlag 256頁 1964。
9.Lady Wu 武則天傳 K畜enhavn:Hirschsprungs 215頁 1957。
10.Punainen Pioni 紅牡丹 Helsinki:Gummerus 457頁 1986。
11.Kejsernes Peking 輝煌北京 K畜enhavn:G.E.C. Forlag 162頁 1962。
12.Juniper Loa 賴柏英 K畜enhavn:Det Andet Forlag 192頁 1965。

二十、挪威文

1.Smilende Livskunst 生活的藝術 Oslo:Aschehoug 428頁 1963。
2.Fort 峽linger Fradet Gamle Kina 英譯重編傳奇小說 K畜enhavn:Hirschsprungs 239頁 1953。
3.Den Lakr留e Port 朱門 K畜enhavn:Hirschsprungs 452頁 1954。
4.Visdommens 砥@奇島 K畜enhavn:Hirschsprungs 382頁 1955。
5.Lady Wu 武則天傳 K畜enhavn:Hirschsprungs 215頁 1957。
6.Fra Hedning Til Kristen 信仰之旅 K畜enhavn:Hirschsprungs 206頁 1950。
7.Den R留e Peon 紅牡丹 Stavanger:Stabenfeldt 246頁 1963。
8.De Uskyldiges Flugt 逃向自由城 K畜enhavn:Danske Bogsamleres Klub 282頁 1965。
9.Smilende livskunst. Enken, nonnen og Kurtisanen 生活的藝術,寡婦,尼姑與歌妓 Oslo:Aschehoug 723頁 1987。

二十一、瑞典文

1.Konsten att njuta av livet/tr.by Ingalisa Munck 生活的藝術 Stockholm:Bonniers 385頁 1940。
2.Konsten att njuta av livet 生活的藝術 Stockholm:Bonniers 385頁 1962。
3.Konsten att njuta av livet 生活的藝術 Stockholm:Bonniers 385頁 1980。
4.Konsten att njuta av livet 生活的藝術 Stockholm:Bonniers 367頁 1972。
5.Episod I Peking 京華煙雲 Stockholm: Bonniers 682頁 1944。
6.Ett Blad I Stormen 風聲鶴唳 Stockholm: Bonniers 386頁 1943。
7.Den Blodroda Porten 朱門 Stockholm: Bonniers 354頁 1954。
8.Lady Wu 武則天傳 Stockholm:Bonniers 236頁 1958。
9.Kinesisk Visdom 古文小品譯英 Stockholm:Natur Och Kultur 323頁 1961。
10.Den Roda Pionen 紅牡丹 Stockholm:Natur Och Kultur 378頁 1962。
11.Konsten att vara sig sjalu 不羈 Stockholm:Natur Och Kultur 1964。
12.Juniper Loa 賴柏英 Stockholm:Natur Och Kultur 222頁 1964。
13.De Oskyldigas Flykt 逃向自由城 Stockholm:Natur Och Kultur 275頁 1965。

參、合集收錄林語堂單篇著作目錄

1.論語文選序 論語文選第一集 頁1 上海:時代 民23。
2.薩天師語錄 論語文選第一集 頁95-100 上海:時代 民23。
3.說避暑之益 論語文選第一集 頁119-123 上海:時代 民23。
4.論翻譯 翻譯論集 黃嘉德編 頁6-32 上海:西風社 民29。
5.生活的藝術(中) 世界傑作精華第十一期 吳樂欣編 頁211-399 上海:世界文化 民29。
6.林語堂 我的信仰 愛因斯坦、胡適等著,應遠濤編 頁108-128 上海:長風 民30。
7.蘇東坡傳 好文章甲集 何文基譯 頁121-140 上海:好文章社 民37。
8.Chinese Letters Since the Literary Revolution(1917)  Perspectives:Recent Literature of Russia, China, Italy, and Spain 頁15-25  Washington:The Library of Congress 1961。
9.Religion and the Modern Educated Man Christian Perspectives in Contemporary Cultureed ed. by Frank S. Baker  頁79-90 N.Y.:Twayne 1962。
10.五四以來的文學 大陸的文壇與文人 胡祖文編譯 頁13-24 香港:正文 1964。
11.論中外的國民性 中華文化之特質 教育部文化局編 頁97-102 臺北:幼獅 民58。
12.答莊鍊關於蘇小妹 從林語堂頭髮說起 李霜青編 頁152-155 臺北:哲志 民58。
13.再論紅樓夢百二十回本答葛趙諸先生 從林語堂頭髮說起 李霜青編 頁167-176 臺北:哲志 民58。
14.論"己乙"及"堇蓮"筆勢 從林語堂頭髮說起 李霜青編 頁177-179 臺北:哲志 民58。

《連臺好戲》林今開 1924-92,。

$
0
0


林今開



1簡介
曾任《臺灣新聞報》記者,畫廊經理,中華民國防癌協會總幹事,復刊後的《文星》雜誌社副社長。1978年與比自己小24歲的周碧瑟再婚。而且週一當新娘,就是人家的「阿嬤」(林今開已有孫兒)。
林今開的創作文類以散文為主。大半生從事新聞工作,能從現實生活中發現意義而表現在創作中。林今開的散文別具風格,詩意甚濃,而且具有社會性,他從現實生活中吸取戲劇的質素,巧妙地把故事、情節安排到散文中,看起來又似為十分精采的小說。尤其可貴的是,內容莫不發人深省,令人掩卷之餘,細細咀嚼回味,並且為著者的智慧而嘆服。


作家:林今開
本名:林金楷
筆名:林枕客
性別:
籍貫:福建福清
出生日期: 1924
來台時間: 1949前後年
生或卒:已故
辭世時間: 1992914
2作品
作品資訊
《狂人百相》
《新狂人百相》
《畫布背面的群像》


教授與旁聽生合影| Flickr - Photo Sharing!

www.flickr.com/photos/.../3970658501/Translate this page
左:大記者林今開先生;右:植物系李學勇教授。 place: [一號館?]

《連臺好戲》爾雅1986
 做為產業人,《月夜換馬奔豐田》頁147-62的刪節版在報紙刊登時印象深刻......

 最早的一課1984.8: 這是很難得的抗日時期的學生演戲親驗故事
法國的《最後的一課》*,再怎麼感人,也比不上你的最早的一課《放下你的鞭子》。.....歷史的鞭子長又多,折下了一條,又另起一條,該把《放下你的鞭子》劇再演下,不管你扮演什麼角色。。



 *《最後的一課》作者杜德Daudet1840-1897,胡適翻譯,散見於抗戰時期小學課本。

  ***



《死亡的迴響 》 頁331-36



林今開的老師陳雲官 (1911- )教清末禁煙名臣林則徐的女兒林普晴,為沈葆禎之妻的自輓聯:

莫對生妻談死婦。

須將繼母即親娘。

林寫過《中國古典女性的內在美》,被美國某.《扶輪季刊》轉載,影想美國某女士甚深,除要求臨終前謁慕(未果) ,最後以此為墓志

Don’t talk about me before your second wife;

Love your stepmother as you did me.

**** 這故事/自輓歌的另一版本如下

清末禁煙名臣林則徐的女兒,素有才女之稱,她生於中秋,死於中秋,極富傳奇。她死時還很年輕,臨終前心繫丈夫和兒女,曾自撰輓聯,算是遺囑。前聯是針對丈夫的,後聯是寫給女兒的:

我別良人去矣!大丈夫何患無妻﹖

若他年重結絲羅,莫對生妻談死婦。

汝從嚴父戒哉!小妮子終當有母,

倘異日得蒙撫養,須知繼母即親娘。

臨終依依,卻無半點淒切,她所關心的是丈夫,所叮嚀的是兒女。字裏行間,那種寬廣的胸襟,真誠的愛與關懷,令人動容,她真是一位可敬、可愛、可親的太太與母親。

 *****


包龍眼的紙

文/林今開
我從巷邊水果攤上買了一斤龍眼回家,吃過了,卻不知道什麼味道,我竟被那張包水果的破紙吸引住了。那是一張被扯開的英文刊物雙頁相聯的單張,印刷很 精美,雖然有點殘破;上面刊載著一位署名歐尼爾撰寫「飛行搜奇錄」,我卻讀得津津有味。這位老飛行員記述他在北極飛行所見的奇景,非洲上空與巨鳥相撞的驚 險,西班牙的豔遇,羅馬的受騙……種種奇聞怪事,最引我注意是一段描寫在台灣的見聞,文端有個很醒目的小標題:「最文雅的苦力」,我將這段殘缺不全的文章 摘譯如下:
一九五一年的一個夏天的午夜,我從泰國駕著一架運載農藥的專機飛抵台北機場……(殘缺)……由三輛卡車運來一批溫文爾雅的工人,他們大都穿著漂亮的外衣和皮鞋,有的戴著很合適的領帶,也有……(殘缺)…… 他們擁進了機艙,起初我很疑惑,以為海關派來這麼多的驗關員,後來才知道他們都是卸貨工人,這是我從未見過的好禮而高雅的機場苦力,由一位頭髮灰白而精力 充沛的領班帶頭做工,顯然他們水準相當高,每一位都能辨識裝箱上面的英文字;動作敏捷而謹慎,不像一般機場搬貨工人,把東西亂丟亂摔;最難得是他們互相禮 讓,彼此呼應,好像一個大家族在假日野餐聚會中所表現愉快和合作,這是世界最文明國家機場所見不到的景象。貨都卸好了,那位年老的領班和我握手鞠躬,雖然 他不會說英語;但由他的誠摯和虔敬的表情,我知道他是代表這國家國民向一個在深夜裡由異域飛來的飛行員致由衷的敬意。
我站在駕駛室門口,望著這一群可愛的苦力乘著卡車在鋪滿了月色的機場上疾馳而去,我 彷彿感覺在這個夜晚誤降在一個地球以外的國家,或者是地球上的一個新的奇妙境界吧?不!這確實是一個地球上的國家,我清楚地看到機場入口處寫著「中華民 國」四個字,這時候,我才感到非常慚愧和失敬,在這古老、文明,而講究禮儀的國家,我看到孔夫子的後裔有禮貌,而尊重地工作著,那是最自然不過的事,如果 我……(以下殘缺)
我對歐尼爾所寫在台北這一段見聞錄很懷疑,我不相信松山機場有如此高雅的起卸工人,因此,我將這張沾滿了龍眼汁的包裝紙,放在太陽下曬了一曬,再將 裂處用透明膠帶黏補起來,寄給在台北一家航空公司服務的朋友,問他這是哪一家雜誌的出版物?可否找一分給我看看這篇文章的全貌?歐尼爾是哪一家航空公司的 飛行員?又請他就便打聽松山機場對起卸方面有沒有什麼特別服務隊,像那位老飛行員筆下所描寫那麼高雅的工人?
四天以後,我收到這麼一封回信:
開兄:
現在我明白了你始終胖不起來的道理,你花幾塊錢買了一大包龍眼,心猶不足,還要在包裝紙上大動腦筋,這樣做,包你活不長命,但是,我又不能不滿足你,承詢各點,謹答如下:
一、經查本公司幾位外籍工程人員,據他們說:那可能是英國航空協會出版的季刊,但是,他們手邊都沒有這種刊物,又不知卷號,無從查考。
二、查本公司歷年人事卡中,無歐尼爾其人,至於其他公司無從查起。
三、關於松山機場卸貨工人,我和他們經常接觸,他們還不錯,但從未見過像歐尼爾筆下那樣高雅的工人,如果他有意替我們國家捧場,你何必挖瘡疤呢?如果他寫神話,你又何必認真呢?
朋友!我贊成你多吃龍眼,因為它含有豐富的營養,但是,如果你吃了幾顆龍眼,又在那張包水果的破紙上大動腦筋,消耗去更多的維他命,豈不是「得不償失」嗎?隨函寄上那張髒兮兮的破紙,把它扔掉吧!
你的朋友╳╳╳上
我並不聽話,還再到那個水果攤去買龍眼,希望水果販能給我幾張類似的包裝紙;可是任憑我在紙堆中怎麼翻來覆去,找不到。老闆說:他記得有一綑像那樣子的印刷品,都包了龍眼給顧客帶走了。
我並不灰心,要繼續找路子查證那篇文章。我寫信向台北飛機場、台北海關等機關查詢,他們都說:這事至今已隔十二年,既不知航空公司稱號,又不知道收 貨單位,實在無從查考;接著,我又上函經濟部、農林廳、農復會、糧食局、糖業公司等單位,查詢在一九五一年夏天曾否由國外空運進口一批農藥,這架貨機在深 夜裡降落卸貨,他們回答全是「沒有」。
我終於得到一個「有」的回答,這回答是來自美援會。但是,當時起卸工作並非由該會負責,何況至今人事全非,資料不詳。我又根據美援會提供線索,繼續追蹤訪問了好幾位機場貨運起卸作業人員,由他們片斷的記憶,剪接成下面真實故事:
一九五一年夏天的一個午夜一時十分(正確日期,至今未查出),美援會秘書長王蓬正在他的公館熟睡中,忽然被一陣電話鈴聲吵醒,那是松山機場給他緊急 通知:美援會空運進口一批農藥的飛機已經降落,因這架飛機負有急迫的任務,臨時決定續飛往東京,限當夜三時以前起卸完畢;否則,將先飛往東京,以後再想辦 法將農藥轉運來台灣。
當時美援會空運這批農藥,為了搶救當時台灣某些地區所發生蟲害,既然已運抵松山,自然非設法起卸不可,但是,在三更半夜裡,臨時到哪裡僱工人呢?王蓬秘書長思索一下,想起這時候,整個台北有一位官員必定還在辦公室裡,他是糧食局長李連春,通常他和重要隨員在午夜二時以前,很少離開辦公室。他於是決定掛個電話給他試試看;如果李局長也沒有辦法,只好讓飛機飛走算了。
午夜一時十分,李連春局長接了王蓬的電話,他毫無猶豫地回答:「當然,當然要卸下來,……我負責,三點鐘以前……來得及,來得及!你先派人到機場等我的卡車好了!」
李局長把這件事告訴隨他同甘苦的高級僚屬,他們都大驚失色,這件事怎麼好輕易答應下來呢?現在是什麼時候了!
「沒有問題,我做給你們看!」李局長說:「馬上打電話到車庫,通知值班司機,在五分鐘以內,開兩部卡車到辦公室門口,耽誤一分鐘就要受處分!」
四分鐘以後,辦公室門口傳來響亮的卡車喇叭聲,除留下一位秘書和女工友外,三位高級僚屬都被李局長帶走。
「開往松山機場!」一位僚屬說。
「不!」李局長說:「開南陽街。」
當兩輛卡車在寂靜的街道上奔馳時,三位僚屬相對無語,但心裡都在疑惑著:那條街全是機關行號,沒半個工人寮,開往那裡去幹嗎?
車開到南陽街街口,李局長說:「開到單身宿舍。」
他們走進糧食局單身宿舍,把一個個睡得像死豬的職員都叫醒,限他們在五分鐘內,穿好衣服,鎖門登車。
當卡車向松山方面疾駛的時候,有一位職員輕聲地問:「科長,什麼事呀?」
「到時候,你就知道。」
「我們押到松山去槍斃。」車廂後座冒出一句話。
這句話卻使大家笑得精神起來了,在那裡原有一個古老的刑場,此時在夜風呼嘯中,真的令人毛骨悚然。
午夜二時四十分,這兩部卡車裝滿了農藥,藥箱上坐滿了公務員,駛回糧食局大門口。有一個人從局裡疾奔出來,他緊緊地握著李局長的手:「李局長,你……。」
這個人是王蓬秘書長。
李局長卻變成歐尼爾筆下的領班。
——刊於一九六三年九月號「文星」雜誌;一九八一年編入國立中興大學國文教材。

 商品圖片







新狂人百相妻之序言
/周碧瑟 撰於 1985 3 28

作為「狂人百相」作者的妻子,有其樂,也有其苦。樂的是,他常常陪伴我去看現實世界的狂人,那真是另一個天地,另一個境界,另一個人生,又可與書中的狂人一一比照,情趣無窮;苦的是,每當他寫狂人的故事,他就顯得比書中的狂人更狂,在這日子裏,做他的妻子就很不好受。

我頭一次見林今開,是十年前的今天----一九七五年元月十四日,我在中華民國防癌協會辦公室,那天,他突然而來,遞給我一張正方形的小名片,只左下角印著「林今開」三個小字兒,用毛筆簽名字體,那給我第一個直覺------這個人很標新立異。那時我是個剛離開台大醫學院不久的大女孩,哪里知道林今開是何許人?於是,漠然相對,倒是他告訴我,他是防癌協會理事長吳基福博士派來的,就這樣,他成了我的上司。

起初相處,我對他頗為惡感,覺得這個人性情怪異,處理大小事務,他很少顧及傳統習規,完全用他另外的一套,雖年已半百,卻把許多年輕活潑的男女都視為迂腐得「老頭子」、「老太婆」,出語驚人,又愛勾肩搭背,真是討厭!我於是暗自打定主意,趕快把會務弄個段落,準備辭職不幹了。

沒幾天,他送我一本早期舊版的「狂人百相」,一看作者名字,我心中暗笑道:「原來你還會舞文弄墨,那也算得上是個作家啦!」可是,我打從心裏無法接受他是個作家,果真是的,也必定是個不入流的。

最令我所有親友驚駭的事發生了,三年之後,我不但成了他的老婆,而且兼當他兩個孩子的繼母。這之後,這本書中的狂人先後在我眼前逐一出現了,那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不時交往,相與歡笑,也相擁低泣。經深入瞭解之後,方知此中有好幾狂,其真人比書中所描繪的更狂,真沒想到,林今開這個人居然也會筆下留情。每當有人說林今開狂,他已故的老師顯獻梁教授常常譏誚著說:「林今開至多也不過百分之四十九的狂人,他是一名不及格而且連補考資格都沒有的狂人。」可是,單就百分之四十九的狂人來說,做為他的妻子也夠累了!。

林今開有個弟弟林金楢,自幼別離,遠居印尼,前幾年喜相逢,見面之後,這個弟弟對他四哥頗感失望,而且逐漸覺得難耐。他弟弟從商,為人正直,做事有條不紊,踏踏實實,很看不慣他四哥終日渾渾噩噩,丟三忘四,面臨千軍若無人,身坐刀山而不覺(我常從他的座椅上、屁股下小心取出刀子、鋸剪、釘書機等利器)。有一天,林今楢趁其兄不在,很鄭重地告訴我一些關於他四哥怪異的言行,問我注意到了沒有?

「四嫂,你是醫學院畢業的,照你看,要不要把四哥送到醫院去治療?」
我笑答道:「在我們的世界裏,今開的確算得上狂,可是,在他的世界裏,他倒是最清醒的一個。」金楢聽了,愣了好一會,如果不是出於我口中,他斷難接受這事實。

我平生所受的家庭教育和醫學訓練,使我養成平實的作風,凡事一為一,二為二,從不誇張,故能取信於人。因此,我證言「狂人百相」內容大致都很寫實,大家不會不相信,但又不得不起疑:林今開的周遭怎麼會有那麼多的狂人呢?我對此早先作過常規的四字解:「物以類聚」。自從嫁他之後,我再也不能抱持此種看法,經過七年夫妻生活的體驗,我發現林今開對人性---尤其是狂性的感受力、觀察力特別敏銳,他意卻在新社會中發掘新的狂人,以增補、擴充,重編出版「新狂人百相」,我看著他從人海中怎樣去尋找、追逐、補捉狂人,我也興趣盎然地幫著他作紀錄,交由他編織成文,然後再幫他謄正;他又修改,我再騰正,往往如此反復修改達七八次之多,才肯罷手。在這過程中,我竟也著了迷,尤其在重抄他的改稿,每一情節、語句,甚至一個標點的變化,都引起了我深濃的興趣。當然,很多親友都笑他或我太糟蹋人,怎麼叫個女碩士當他的抄寫員呢?我卻不以為然,而引為獨享之樂,也調劑一下我枯燥刻板的醫學生涯。

此時,我正在美國杜蘭大學晉修,聞道「新狂人百相」即將問世,心裏好樂,不料,林今開又狂到叫我作序文,我身為其妻不可不從其狂,於是,依實情寫下這幾段話以為序。

林文月 (II)《遙遠》,"日本研究功勞賞",《我所期望於大學生的》、郭豫倫

$
0
0


王孝廉、郭豫倫
記得9月是林文月先生的80歲大慶,我有機會參加臺大為她辦的國際研討會,結論那場,後來才知道隔座是她女兒。去參觀她的文物展,從影片等略知林先生和家人……..
會後,找出林先生的大部分散文作品拜讀,當然知道林先生洪範版的幾本書,封面是她先生設計的郭豫倫
近兩天,買到王孝廉的小說《彼岸》: 19851月出版同年93.......我以前都只讀王先生的學術作品,讀他的小說當然可以了解他的另外面向。他在"自序"說葛浩文教授曾將書中兩篇《塵海三色》和《平戶千里》翻譯成英文.......郭豫倫先生為我設計此書和另一本散文集《船過水無痕》的封面,對我來說,都是一個十分好的紀念。』
我想有系統的找郭先生的資料,而網路上有不少郭豫倫和林文月的照片。不過齊邦媛先生的回憶錄這樣記林先生:○○一年丈夫郭豫倫過世後,她獨居在舊金山,和一雙兒女感情親密………



2013年林先生80大壽.....當選日本重要研究機構

大学共同利用機関法人 人間文化研究機構 (National Institutes for the Humanities)

的"日本研究功勞賞`".....

第3回人間文化研究機構日本研究功労賞授賞式及び記念講演のご案内

当機構では、海外における日本研究のプレゼンスが相対的に低下している現状に鑑み、YKK株式会社様の協力のもとに、海外の優れた日本研究者の顕彰をとおして日本への理解を深めるとともに、海外での日本研究の興隆と促進に資することを目的に、人間文化研究機構日本研究功労賞の授与を行っています。
この賞は、海外に在住し、日本に関する文学や言語、歴史や民俗・民族、文化や環境などの研究において学術上特に優れた成果をあげた研究者に対して授与するものです。
このたび、第3回目の受賞者を国立台湾大学名誉教授 林 文月(LIN Wen Yueh)氏に決定し、下記のとおり授賞式及び記念講演を開催いたします。
平成25年10月吉日

大学共同利用機関法人 人間文化研究機構長    金 田 章 裕  


■ 日 時: 平成25年12月10日(火) 15:00―16:30
・授賞式     15:00―15:20
・記念講演 『平安朝文学の中国語訳』 15:30―16:30
■ 会 場: 日本学士院
〒110-0007  東京都台東区上野公園7-32
(TEL)03-3822-2101
■ 講 師: 林 文月(LIN Wen Yueh)氏
■ 定 員: 100名(先着順)
■ 聴 講: 無料 
■ 申込方法: 聴講をご希望の方は、往復はがきまたはE-mailにて「記念講演参加希望」と明記のうえ、住所・氏名(ふりがな)・電話番号を記入し、以下申込先までお申し込みください。
※ 締め切り平成25年11月29日(金)(締め切り前でも定員に達し次第、締め切ります)
■ 申込先 
〒105-0001 東京都港区虎ノ門4-3-13 ヒューリック神谷町ビル2階
人間文化研究機構 総務課 総務係
(Mail) soumu☆nihu.jp(☆を@に変えてお送りください)
24-4_02.gif チラシを見る 5-pdficon_small.gif(PDF形式:3MB)

 〔問い合わせ先
 大学共同利用機関法人 人間文化研究機構 総務課総務係
 (TEL) 03-6402-9200(代)
 (HP) http://www.nihu.jp


林文月(I)
林文月《遙遠》台北:洪範,1981
很少人會像我,《遙遠》選其中的《我所期望於大學生的》印象最深刻 ,因為它肯定我1972-73年在東海大學對中文系教育失敗的觀察......




 目次
 序《心靈的契合》琦君
 《遙遠》
《春殘》
《庭園的巡禮》
 《過北斗》
《記憶中的一爿書店》 (爿 (讀"辦")是江蘇話)
《給母親梳頭髮》
《姨父送的蝴蝶蘭》
《那間社長室》
《在喀刺蚩機場》
《翡冷翠在下雨》
《義奧邊界一瞥》見
『國文研究資料館』印象記
《以文會友》
《同在異鄉為異客》
《十年憶昔》附記:  祭吉川幸次郎先生
《雨遊石山寺》
《福岡速寫》
《愛國保種為己任的連雅堂》
《我所期望於大學生的》
《講臺上和廚房裏》
附錄
《林文月的希望》(郭豫倫)
後記

《偶像的黃昏》《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詳注本)/ 《悲劇的誕生》等 Thus Spoke Zarathustra: A Book for All and None

$
0
0

 前幾天找不到王國維引尼采說喜歡看"用血淚寫的書"之出處......



編注或譯注都可能是空炮彈
關於尼采的讀者的故事很多,聽說德國有位大學教授老實說過,您怎麼能讀懂《查拉圖斯特拉如事說》呢? 我都讀不懂。
中國商務印書館正在出版德語的15卷《尼采全集》,所以漢譯本既有原編註,又有漢譯者註。可惜,詩人尼采過於博學和簡略,譬如說他一整段將19世紀的歐洲學者各編出代表性論斷句,這時可能德文版和商務版,都無法讓讀者讀懂尼采的立論點。《偶像的黃昏一個不合時宜者的漫遊第一章(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頁53
又,『文化成熟和甜美』之甜美是否是英國的light and sweet等的說法?



Wikipedia 只英文版將此書的副標題也翻譯出
Thus Spoke Zarathustra: A Book for All and None (German: Also sprach Zarathustra: Ein Buch für Alle und Keinen) (also translated as Thus Spake Zarathustra) is a philosophical novel by German philosopher Friedrich Nietzsche, composed in four parts between 1883 and 1885. Much of the work deals with ideas such as the "eternal recurrence of the same", the parable on the "death of God", and the "prophecy" of the Übermensch, which were first introduced in The Gay Science.[1]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德語Also sprach Zarathustra),徐梵澄譯本譯為《蘇魯支語錄》、魯迅最初翻譯為《察羅堵斯德羅緒言》,是德國哲學家尼采假託古波斯祆教創始人查拉圖斯特拉(又譯瑣羅亞斯德)之口於1885年寫作完成的書,是哲學史上最著名的哲學書籍之一,被譽為超人的聖經。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詳注本)

[[Thus Spoke Zarathustra: A Book for Everyone and No One (1961, trans. Hollingdale). Please note that Kaufmann is the translator of the slightly different titled Thus Spoke Zarathustra: A Book for All and None]]
Reginald John Hollingdale (October 201930 – September 282001) was best known as a biographer and a translator of German philosophy and literature, especially the works of Friedrich NietzscheGoetheE.T.A. HoffmannG. C. Lichtenberg, and Schopenhauer.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詳注本)"
缺點
學者之導論
原文的斜體字等
有些地點翻譯可商榷
譬如說p. 25 "使脾臟發炎"不如 "讓人生氣 壞脾氣" EXCITE SPLEEN


容簡介



本書是尼采假借查拉圖斯特拉之名說出他自己的哲學思想,也可以說是一本查拉圖斯特拉的說教集或者說是查拉圖斯特拉的行藏錄,又有點像聖者傳一類的書,但這位聖者並不是宗教的聖者,而且本書並不像一般宗教書那樣枯燥乏味,卻具有極高文學價值的散文詩。

本書的主人公查拉圖斯特拉(約前七至前六世紀)為波斯瑣羅亞斯德教的創建人。在希臘語中稱Zoroaster,在《(矢曾)得亞吠陀》(《阿維斯陀注 釋》)中稱Zarathustra,意為“像老駱駝那樣的男子”或“駱駝的駕馭者”。我國宋姚寬《西溪叢語》卷上和宋僧志子磐《佛祖統記》中譯作蘇魯支。 他創立的教派主張善惡二元論,認為宇宙間有善與惡、光明與黑暗兩種力量在斗爭,即善神阿胡拉‧瑪茲達(Ahura Mazda,希臘語作奧爾穆茲德Ormuzd)和惡神安格拉‧曼紐(Angra Mainyu,希臘語作阿利曼Ahriman)。而火是善和光明的代表,故以禮拜“聖火”為主要儀式。公元前六世紀末大流士一世統治期間,該教被定為波斯 帝國國教。七世紀阿拉伯人征服波斯後,隨著伊斯蘭教的傳播,該教在波斯本土始逐漸衰落。六世紀南北朝時,該教傳入我國,北魏、北齊、北周的皇帝都曾帶頭奉 祀。隋唐時東西兩京都建立襖祠。北宋末南宋初在(ハ卞)梁、鎮江、揚州等地還有襖祠。宋以後,我國史籍不再提及。該教在我國稱為襖教、火襖教、火教、拜火 教或波斯教,其宗教經典為《亞吠陀》(Avesta,阿維斯陀)。

尼采偽托查拉圖斯特拉的大名寫成本書,未免有侵犯他人姓名權之嫌,其實本書應稱《尼采如是說》,因為他在本書中所說的大道理,跟查氏毫不搭界,乃是尼采一 家之言。他在《看這個人》中寫道︰《查拉圖斯特拉》“這部作品的基本構想是永遠回歸思想,是1881年8月誕生的,那一天作者在希爾瓦曾拉納湖畔的森林中 散步︰在距離蘇萊村不遠的一座像金字塔般聳立的巨大岩石旁邊,作者停了下來,那時作者萌起這個思想。如果作者從那一天往下推算,算到,突破進入分娩期的 1883年2月,那麼,《查拉圖斯特拉》的妊娠期算出是十八個月。”

目錄 top 譯者前言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第一部
查拉圖斯特拉的前言
查拉圖斯特拉的說教
三段變化
道德的講座
背後世界論者
輕視肉體者
快樂的熱情和痛苦的熱情
蒼白的犯罪者
讀和寫
山上的樹
死亡的說教者
戰斗與戰士
新的偶像
市場的蒼蠅
貞潔
朋友
一千個目標和一個目標
愛鄰
創造者的道路
年老的和年輕的女人
毒蛇的咬傷
孩子和結婚
自願的死
贈予的道德
第二部
拿著鏡子的小孩
在幸福的島嶼上
同情者
教士們
有道德的人
賤民
塔蘭圖拉毒蛛
著名的哲人
夜歌
舞蹈之歌
墳墓之歌
超越自己
崇高的人們
文化之國
無玷的認識
學者
詩人
重大的事件
預言者
拯救
處世之道
最寂靜的時刻
第三部
第四部
譯後記

 专访翻译家钱春绮:冷兵器时代的博学
  
  
  云也退  
  
  
  “查拉图斯特拉在长期孤独之后,精神充沛,想下山前往人世间,做个像太阳一样的施予者。”
  
  “《路加福音》3,23:‘耶稣开头传道,年纪约有三十岁。’”
  
  “鹰象征高傲,蛇象征智慧。”
  
  “智者抛弃他的智者意识,自觉自己的无知,而成为受教者,故能乐其愚。贫者的心感到有受教的必要而豁然开朗,这就是他的富有。换言之,即智者和贫者都乐于接受查拉图斯特拉的教言。”
  
  
  翔实的注解布满了三联书店去年12月版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内文。几乎每页都有注,几乎每注皆透出老到的点校笔法和扎实的考据功夫。《查 拉》在德国本土拥有不同的注释本积十累百,相关的解读著作更是不计其数,但进入中国以后,不管是徐梵澄译本还是尹溟译本俱失之无注,最新版的中国人民大学 杨恒达教授的译本下了大力气,惜乎也只有寥寥几个注释。
  
  钱春绮老先生用了多久加的这些注释,他自己也说不清。重要的是,这部在他83岁时接下的翻译任务终于顺利修成正果了,不到30万字的书,他加 了五六万字的注解,天晓得尼采的这部旷世天书是怎么被一位偏居上海市北一隅的老人给译到如此程度的。爱读文学译作尤其是外国诗歌的人没有几个不知道钱春绮 的大名,但是,有谁能够想象,这位不懂上网、不会电脑打字、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完全保留着“冷兵器时代”的工作方式的翻译大家,至今还保持着如此旺盛的思 想活力,还没有享尽竟日伏案笔耕之乐?
  
  钱老的房间乱作一团,百科全书、词典、各种原版诗集和译著五方杂处。老伴去世以后,他的生活节奏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乱的依然乱着,规整有序的依然规整有序——他的头脑,他一辈子不曾改变的心境。
  ▲钱老,您翻译的海涅当年能拿到8000元稿酬,这在五六十年代可是一个天文数字了吧?
  
  △呵,是啊,你要知道,我当时从医院辞职(钱老本行是学医的,毕业之后先后在医院的皮肤病科和耳鼻喉科工作过),在别人看来简直不可思议:国家医院,那是铁饭碗哪。但是我不担心,我喜欢翻译,相信我完全能靠稿费养活自己。
  
  
  ▲您选择做您热爱的工作……或者说,选择了自由,但是现在翻译稿费可少多了。
  
  △这是个普遍现象,不过,《查拉》的稿费还是不少的,一千字有一百元吧。所以也不要总责怪现在的译者不认真,不肯加注——加注多累啊,辛辛苦苦加了一堆注,字也没多算多少;再说出版社也要控制成本,你的字多了,他们的开支也大。   
  
  ▲所以我们才越发觉得您不容易啊。《查拉》好歹还是近几年翻译的,我读您的《恶之花 巴黎的忧郁》,那书的翻译年头在二三十年前,可是您几乎在《巴黎的忧郁》的每一条散文诗下面都加了注,有关于比较阅读的提示,有关于爱伦·坡等人对波德莱 尔的影响的提示,有关于波氏作品某个母题的提示,非常专业。您是查了很多资料呢,还是真的如此博学?
  
  △当然是要靠多读别人的书啊。其实我引的都是别人的观点,我读了许多国外的研究资料,法文的,英文的,日文的,德文的,很多很多。像《浮士德》这样的书,德文原版下面的注释比正文要多一倍以上,必须这样,我总是努力往那个方向靠拢。
  
  ▲您哪儿来的这么多参考资料呢?您可是从50年代就开始翻译的吧?有家学渊源吗?
  
  △倒也说不上。是这样,1949年以后,外国人在中国待不住,一批一批都回去了,留下大量的书没法带走,那时候我买了许多,都堆在家里。后来 文化大革命,工宣队想来抓我的把柄,到我家找了一通,什么都没找到,我本身又没工作,没有罪名可以罗织,怎么办呢,就把我满屋子的外国书抄走许多,那时候 损失了有一万多本吧。   
  
  ▲这么多,可是您搜集资料、利用资料的本事着实让人叹为观止,绝对可以给现在的译者树立楷模了。
  
  △翻译水平的高低,受制于许多因素。我喜欢诗歌,14岁起就写诗,我后来翻译的绝大多数也是诗歌。译诗,当然一定要准确理解原文的意思,要有 辞书,但是我们的辞典编纂水平比国外差得很远。我翻译《查拉》时大量利用了日语辞书,日本人的辞书水准是一流的,比如德日辞典,那里面的解释就是比很多德 汉辞典精确。
  
  我举个例子,一般“palme”这个德文词,大家都译成“棕榈”。我在翻译的时候觉得有问题,因为尼采把它形容为“会跳舞的女孩”,在你的印 象中,那种下粗上细、笔直笔直的棕榈树会有“跳舞”的感觉吗?我查日语的译本,这个单词译作“椰树”,我觉得这是正解:斜着伸向海边,随着海风摇曳,那才 是跳舞女孩的模样。但是,在中文辞典里是没有“椰树”这个意思的,“椰树”的德文叫“kokospalme”。我又参考了其他日语辞书,才知道这个词在使 用中经常是略掉前半部分,只取后半部分“palme”的,在这里,就体现出我们在研究上下的功夫大不如人家了。
  
  ▲是这样……但是求得这种精确的前提是您得懂许多语言,我们都很佩服您的语言天才。
  
  △我在中学里上过德文课——那是一个非常好的中学,风气极其自由开放,在三四十年代国民党统治时期,我能在图书馆里借到批判蒋介石的书。法语 我是听广播学的,当时维希政权在上海开有一个“法国呼声”电台,用一个法语音质极为纯正的中国播音员播音。日语也是跟着电台自学的——自学,日语叫“独习 ”。  
  
  ▲我只能说,太不可思议了。
  
  △翻译就需要掌握尽可能多的语言,因为西方丰富的文化都在它丰富的语言里蕴含着。我也主张诗人译诗,我自己译诗就受益于从小的写诗训练。但问 题就在于中国诗人往往外语能力不好。照我说,要译那些经典的外国诗,应该连拉丁文都得学会,那是进入西方文化真正的核心的钥匙。还有圣经,英文、法文、日 文、德文圣经我都收藏着,一遍一遍地读,还横向比较;即使同样是中文圣经,天主教圣经和新教圣经的译名都不一样。这些东西一定要钻研,钻得越深越好。   
  
  ▲您的博学完全是古典式的:古典式的培养造就,古典式的运用,古典式的巩固和提升。除了懂这么多外语,您的中文功底又是如何打下的呢?我读您 的译诗觉得一般都相当自由,似乎不拘于格律,不像有些翻译家那样讲究音节数量的严格对应,但在您的文字的背后又看得出有深厚的古文基础在支撑。
  
  △你对私塾有了解吗?我小时候上的是私塾——不读《三字经》《百家姓》什么的,我那时读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左传》,虽然也 是死记硬背,但是,背诵确实是很有益处的。我最喜欢《左传》,我觉得左丘明的笔法是最经典的,他不用虚词,但是文句的意思非常畅达。当我把《左传》里的篇 目背下来之后,在翻译中那些凝练的词句会自然而然地浮现到头脑里。   
  
  ▲中西兼修,感觉您这一辈子就在书堆里充实而快乐。我注意到,您挑战的诗都是经典中的经典,特别需要下大功夫去注释。
  
  △我在中学时候就仰慕波德莱尔的大名,后来才去翻译《恶之花 巴黎的忧郁》;《浮士德》也是在中学里就读过的。我翻译这些书,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大量阅读外国资料。西方人重视翻译,既讲效率又讲精确细致。比如我手头的 一个《巴黎圣母院》的英译本,每个地名、每个典故、每个历史事件都有注释。我翻译《查拉》也大量借鉴日语译本里的资料——日本人真的很有一套。   
  
  钱老的博学完全是古典式的。虽不大出门,却并非闭目塞听之人,他还知道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尼采笺注集系列里也即将要出版一个《查拉》的笺注 本——和那个一本正经的大工程相比,钱老简直就像一个手工作坊里的劬劳野叟,在满屋子发黄的书本和散乱的纸页中摸爬,寻找他想要的答案。他译著早已等身, 但从没想过要挑战什么权威或申请一个“钱氏出品”的译著专利,事实上,正是一生近乎固执的无争无求,才成就了“钱春绮”这面略显寂寂的金字招牌。
  
  钱老的下一个主攻方向依然是德国的文学大师——我们希望他能在今年、也是他的米寿之年完成荷尔德林诗选的翻译,或可作为一种纪念,尽管他说,他这辈子还从来没有过生日的习惯。



------
悲劇的誕生孫周興 北京:商務 2012
根據的版本最完整 也參考OUP的英譯本
不過 竟然缺索引
哥德的Faust 2-3處引文對話錄一處的翻譯 都自己翻譯 忘掉其前後文
有些字詞用得很古怪




孫周興:人何以承受悲苦人生?——尼采《悲劇的誕生》譯後記 [原創 2011-5-31 7:45:09]   

  原載《文景》雜誌2011年5月號 

  弗裏德裏希·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1844-1900年)二十六歲時當上了巴塞爾大學的古典語文學教授。德語區的教授位置不容易。尼采既當上了教授,就不免要顯示學問 本事。看得出來,少年得誌的尼采一開始還是蠻想做點正經學問的,花了不少硬功夫,寫下了他的第一本著作:《悲劇的誕生》(Die Geburt der Tragdie),初版於1872年。這卻是一本令專業同仁集體討厭和頭痛的書,甚至尼采自己後來也說過,這是一本“不可能的書”,寫得不夠好,但當時的 大人物理查德·瓦格納卻對它贊賞有加,在出版後一個多世紀裏,它也一直不乏閱讀者和研究者。到如今,我們若要數出尼采留給人類的少數幾本“名著”,是必定 要把這本《悲劇的誕生》算在裏面的。
  通常人們把尼采的《悲劇的誕生》視為一部美學或藝術哲學名著,這不成問題,它當然是、而且首先是一部美 學的著作,因為它主要就是討論“希臘悲劇”這個藝術樣式及其“生”與“死”的。但我想說,它更是一部一般思想史上的重要著作,而不只是美學的或文藝的。在 本書中,尼采借助於希臘悲劇來討論藝術文化的本質,推崇把“阿波羅元素”與“狄奧尼索斯元素”這兩種原始力量交集、融合起來的希臘悲劇藝術,從而建立了他 那以古典希臘為模範的宏大文化理想。也因為有了這個理想,尼采的《悲劇的誕生》表面上看來是一部“懷舊之作”,實際上卻是有直面現實和指向未來的力量。
   在十六年後寫成的“一種自我批評的嘗試”一文中,尼采說《悲劇的誕生》首次接近於他自己的一個“使命”,就是:“用藝術家的透鏡看科學,而用生命的透鏡 看藝術。”這話已經透露了尼采的思想姿態定位:審美的但不只是審美的,同時也是生命哲學的、甚至形而上學的。於是我們便可以理解,尼采在書中提出、並且多 次強調的一個最基本的命題是:“唯有作為審美現象,世界與此在(或世界之此在)才是有理由的”。(第47頁)
  同樣也在“嘗試”一文中,尼采 指明了《悲劇的誕生》的根本反對目標:古典學者對於希臘藝術和希臘人性的規定,即所謂“明朗”(Heiterkeit)(第11頁)。德語的 Heiterkeit一詞的基本含義為“明亮”和“喜悅”,英文譯本作serenity(寧靜、明朗);前有“樂天”、“達觀”之類的漢語譯名,我以為並 不妥當。尼采這裏所指,或與溫克爾曼在描述希臘古典時期雕塑作品時的著名說法“高貴的單純,靜穆的偉大”(edle Einfalt und stille Gr?e)相關,盡管後者並沒有使用Heiterkeit一詞。我們在譯本中試著把這個Heiterkeit譯為“明朗”,似未盡其“喜悅”之義,不過, 好歹中文的“朗”字也是附帶著一點歡快色彩的。另一個備選的中文譯名是“明快”,姑且放在這兒吧。
  尼采為何要反對“明朗”之說呢?“明朗” 有什麽不好嗎?尼采會認為,那是古典學者們對於希臘藝術和希臘文化的理性主義規定,是一個“科學樂觀主義”的規定,完全脫離了——歪曲了——希臘藝術文化 的真相,以及人生此在的本相。藝術理想決不是簡簡單單的“明朗”,而是二元緊張和衝突;人生此在也未必單純明快、其樂融融,而是悲喜交加的——充其量也就 是“苦中作樂”罷。怎麽能把希臘的藝術和人生看成一片喜洋洋呢?
  尼采要提出自己的藝術原理,來解決文化和人生的根本問題。眾所周知,尼采是 借助於日神阿波羅(Apollo)和酒神狄奧尼索斯(Dionysus)這兩個希臘神話形象來傳達自己的藝術觀和藝術理想的。阿波羅是造型之神、預言之 神、光明之神,表征著個體化的衝動、設立界限的衝動;狄奧尼索斯則是酒神,表征著融合和合一的衝動。展開來說,如果阿波羅標征著一種區分、揭示、開顯的力 量,那麽,狄奧尼索斯就是一種和解、消隱、歸閉的力量了,兩下構成一種對偶的關系。尼采也在生理意義上把阿波羅稱為“夢”之本能,把狄奧尼索斯稱為“醉” 之本能。
  尼采的阿波羅和狄奧尼索斯這兩個神固然來自古希臘神譜,但其思想淵源卻是被尼采稱為“哲學半神”的叔本華。有論者主張,在《悲劇的 誕生》中,叔本華是權威、隱含主題、榜樣和大師的混合。書中諸如“個體化原理”、“根據律”、“迷狂”、“摩耶之紗”之類的表述均出自叔本華。更有論者幹 脆說,“尼采的阿波羅和狄奧尼索斯……乃是直接穿著希臘外衣的表象和意誌”。這大概是比較極端的說法了,但確鑿無疑的是,《悲劇的誕生》的核心思想是由叔 本華的意誌形而上學來支撐的。
  這種學理上的姻緣和傳承關聯,我們在此可以不予深究。從情調上看,叔本華給予尼采的是一種陰冷色調,讓尼采看 到了藝術和人生的悲苦根基。在《悲劇的誕生》第三節中,尼采向我們介紹了古希臘神話中酒神狄奧尼索斯的老師和同伴西勒尼的一個格言。相傳佛吉裏亞的國王彌 達斯曾長久地四處追捕西勒尼,卻一直捉不到。終於把他捉住之後,國王便問西勒尼:對於人來說,什麽是最妙的東西呢?西勒尼默不吱聲,但最後在國王的強迫 下,只好道出了下面這番驚人之語:“可憐的短命鬼,無常憂苦之子呵,你為何要強迫我說些你最好不要聽到的話呢?那絕佳的東西是你壓根兒得不到的,那就是: 不要生下來,不要存在,要成為虛無。而對你來說次等美妙的事體便是——快快死掉。”(第35頁)對於短命的人——我們紹興鄉下人喜歡罵的“短命鬼”——來 說,“最好的”是不要出生,不要存在,“次好的”是快快死掉,那麽,“最不好的”——“最壞的”——是什麽呢?上述西勒尼的格言裏沒有明言,但言下之意當 然是:活著。
  人生哪有好事可言?人生來就是一副“苦相”——生老病死都是苦。對人來說,最糟、最壞的事就是活著。借著西勒尼的格言,尼采提 出了一個沈重無比的生命哲學的問題:活著是如此痛苦,人生是如此慘淡,我們何以承受此在?在《悲劇的誕生》中,尼采追問的是認識到了人生此在之恐怖和可怕 的希臘人,這個“如此獨一無二地能承受痛苦的民族,又怎麽能忍受人生此在呢?”(第36頁)尼采一直堅持著這個問題,只是後來進一步把它形而上學化了。在 大約十年後的《快樂的科學》第341節中,尼采首次公布了他後期的“相同者的永恒輪回”思想,其中的一個核心說法就是:“存在的永恒沙漏將不斷地反復轉 動,而你與它相比,只不過是一粒微不足道的灰塵罷了!”並且設問:“對你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有這樣一個問題:‘你還想要它,還要無數次嗎?’這個問題作為 最大的重負壓在你的行動上面!”尼采此時此刻的問題——所謂“最大的重負”——變成了如何面對倉促有限的人生的問題,彰顯的是生命有限性張力,然而從根本 上講,仍舊是與《悲劇的誕生》書中提出的生命哲學問題相貫通的,只不過,尼采這時候首次公開啟用了另一個形象,即“查拉圖斯特拉”,以之作為他後期哲思的 核心形象。
  問題已經提出,其實我們可以把它簡化為一句話:人何以承受悲苦人生?
  尼采大抵做了一個假定:不同的文化種類(形 式)都是為了解決這個人生難題,或者說是要為解決這個難題提供通道和辦法。在《悲劇的誕生》中,尼采為我們總結和分析了三種文化類型,即:“蘇格拉底文 化”、“藝術文化”和“悲劇文化”,又稱之為“理論的”、“藝術的”和“形而上學的”文化。對於這三個類型,尼采是這樣來解釋的:“有人受縛於蘇格拉底的 求知欲,以及那種以為通過知識可以救治永恒的此在創傷的妄想;也有人迷戀於在自己眼前飄動的誘人的藝術之美的面紗;又有人迷戀於那種形而上學的慰藉,認為 在現象旋渦下面永恒的生命堅不可摧,長流不息……”(第115頁)
  在上面的區分中,“蘇格拉底-理論文化”比較容易了解,尼采也把它稱為 “科學樂觀主義”,實即“知識文化”,或者我們今天了解的以歐洲-西方為主導的、已經通過技術-工業-商業席卷了全球各民族的哲學-科學文化;在現代哲學 批判意義上講,就是蘇格拉底-柏拉圖主義了。尼采說它是一種“科學精神”,是一種首先在蘇格拉底身上顯露出來的信仰,即“對自然之可探究性的信仰和對知識 之萬能功效的信仰”。(第111頁)簡言之,就是兩種相關的信仰:其一,自然是可知的;其二,知識是萬能的。不待說,這也是近代啟蒙理性精神的根本點。這 種“蘇格拉底-理論文化”類型的功效,用我們今天熟悉的語言來表達,就是要“通過知識獲得解放”了。而蘇格拉底的“知識即德性”原理,已經暴露了這種文化 類型的盲目、片面和虛妄本色。
  尼采所謂的“藝術文化”是什麽呢?難道尼采本人在《悲劇的誕生》中不是要弘揚藝術、提倡一種“藝術形而上學” 嗎?它如何區別於與“悲劇-形而上學文化”呢?我們認為,尼采這裏所說的“藝術文化”是泛指的,指他所推崇的“悲劇”之外的其他全部藝術樣式,也就是人們 通常所了解的藝術,而在尼采這裏,首先當然是“阿波羅藝術”了。這種“藝術文化”類型的功能,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就是“通過審美獲得解放”,或者以尼采 的講法,是“在假象中獲得解救”。拿希臘來說,尼采認為,以神話為內容的希臘藝術就是希臘人為了對付和抵抗悲苦人生而創造出來的一個“假象世界”。“假 象”(Schein)為何?“假象”意味著“閃耀、閃亮”,因而是光輝燦爛的;“假象”之所以“假”,是因為“美”,是美化的結果。希臘創造的“假象世 界”就是他們的諸神世界。尼采說:“希臘人認識和感受到了人生此在的恐怖和可怕:為了終究能夠生活下去,他們不得不在這種恐怖和可怕面前設立了光輝燦爛的 奧林匹斯諸神的夢之誕生”。(第35頁)我們知道,希臘神話具有“神人同形”的特征,諸神與人類無異,好事壞事都沾邊。於是,以尼采的想法,希臘人正是通 過夢一般的藝術文化,讓諸神自己過上了人類的生活,從而就為人類此在和人類生活做出了辯護——這在尼采看來才是唯一充分的“神正論”。(第36頁)顯而易 見,旨在“通過假象獲得解放”的藝術文化也不免虛假,可以說具有自欺的性質。
  在三種文化類型中,最難以了解的是尼采本人所主張和推崇的“悲 劇-形而上學文化”。首先我們要問:“悲劇文化”何以又被叫做“形而上學文化”呢?這自然要聯系到尼采對悲劇的理解。尼采對希臘悲劇下過一個定義,即: “總是一再地在一個阿波羅形象世界裏爆發出來的狄奧尼索斯合唱歌隊。”(第62頁)希臘悲劇是兩個分離和對立的元素——阿波羅元素與狄奧尼索斯元素——的 結合或交合。在此意義上,希臘悲劇已經超越了單純的阿波羅藝術(造型藝術)與狄奧尼索斯藝術(音樂藝術),已經是一種區別於上述“藝術文化”的特殊藝術類 型了。而希臘悲劇中發生的這種二元性交合,乃緣於希臘“意誌”的一種形而上學的神奇行為,就是說,是一種“生命意誌”在發揮作用。尼采明言:“所有真正的 悲劇都以一種形而上學的慰藉來釋放我們,即是說:盡管現象千變萬化,但在事物的根本處,生命卻是牢不可破、強大而快樂的。這種慰藉具體而清晰地顯現為薩蒂 爾合唱歌隊,顯現為自然生靈的合唱歌隊;這些自然生靈仿佛無可根除地生活在所有文明的隱秘深處,盡管世代變遷、民族更替,他們卻永遠如一。”(第56頁) 在這裏,尼采賦予悲劇以一種生命/意誌形而上學的意義。“悲劇文化”這條途徑,我們不妨稱之為“通過形而上學獲得解放”。
  在尼采眼裏,前面 兩種文化類型,無論是通過“知識/理論”還是通過“審美/假象”,其實都是對“人何以承受悲苦人生?”這道藝術難題的逃避,而只有“悲劇-形而上學文化” 能夠正視人世的痛苦,通過一種形而上學的慰藉來解放悲苦人生。那麽,為何悲劇具有形而上學的意義呢?根據上述尼采的規定,悲劇具有夢(阿波羅)與醉(狄奧 尼索斯)的二元交合的特性。悲劇一方面是夢的顯現,但另一方面又是狄奧尼索斯狀態的體現,所以並非“通過假象的解救”,而倒是個體的破碎,是“個體與原始 存在的融合為一”。(第62頁)這裏所謂的“原始存在”(Ursein),尼采在準備稿中也把它書作“原始痛苦”,在正文中則更多地使用了“太一” (das Ur-Eine)一詞,實質上就是指變幻不居的現象背後堅不可摧的、永恒的生命意誌。悲劇讓人回歸原始母體,回歸原始的存在(生命/意誌)統一性,“讓人 們在現象世界的背後、並且通過現象世界的毀滅,預感到太一懷抱中一種至高的、藝術的原始快樂”。(第141頁)在這種形而上學意義上,“原始痛苦”與“原 始快樂”根本是合一的。
  尼采的《悲劇的誕生》一書實際上只是要解決一個問題:悲劇之“生”和“死”,以及悲劇死後的文化出路。或者分述之, 尼采在本書中依次要解決如下三個問題:悲劇是如何誕生的?悲劇是如何衰亡的?悲劇有可能再生嗎?而與這三個問題相關的依次是三個核心形象:狄奧尼索斯、蘇 格拉底和瓦格納。關於狄奧尼索斯與悲劇的誕生,我們已經說了個大概。至於悲劇的死因,尼采從戲劇內部抓住了歐裏庇德斯,而更主要地是從外部深揭猛批哲學家 蘇格拉底,把後者看作希臘悲劇的殺手。於是我們可以想見,在上述尼采否定的二個文化類型——“蘇格拉底-理論文化”和“藝術文化”——中,尼采更願意把 “蘇格拉底-理論文化”樹為敵人,把它與他所推崇的“悲劇-形而上學文化”對立起來。
  最後還得來說說第三個問題和第三個形象。悲劇死後怎麽 辦?悲劇有可能再生嗎?怎麽再生?在哪兒再生?這是尼采在《悲劇的誕生》一書後半部分所討論的主要課題。尼采寄望於德國哲學和德國音樂。在德國哲學方面, 尼采痛快地表揚了哲學家康德、叔本華,說兩者認識到了知識的限度,戰勝了隱藏在邏輯之本質中的、構成我們文化之根基的“樂觀主義”,甚至於說他們開創了一 種用概念來表達的“狄奧尼索斯智慧”。(第128頁)而在德國音樂方面,尼采指出了從巴赫到貝多芬、從貝多芬到瓦格納的“強大而輝煌的歷程”。(第127 頁)尼采把悲劇的再生與德國神話的再生聯系起來,更讓我們看出瓦格納對他的決定性影響。我們知道,尼采把《悲劇的誕生》一書題獻給理查德·瓦格納,盡管在 該書正文中,瓦格納這個名字只出現了少數幾次,但瓦格納是作為一個隱而不顯的形象潛伏於尼采的論述中的。現在,尼采認為,瓦格納正在喚醒“德國精神”—— “有朝一日,德國精神會一覺醒來,酣睡之後朝氣勃發:然後它將斬蛟龍,滅小人,喚醒布倫希爾德——便是沃坦的長矛,也阻止不了它的前進之路!”(第154 頁)這話當然讓瓦格納喜歡,因為它差不多已經把瓦格納當作“德國精神”的領袖了。
  不過,這般大話卻讓後來的尼采深感羞愧。在“一種自我批判 的嘗試”中,尼采把他在《悲劇的誕生》一書中對“德國精神”的推崇和贊美引為一大憾事。好好的討論著希臘悲劇,竟講到“德國精神”那兒去了,看起來也算是 有了一種當下關懷和愛國情緒,但結果卻不妙,是敗壞了“偉大的希臘問題”。尼采此時坦承:“在無可指望的地方,在一切皆太過清晰地指向終結的地方,我卻生 出了希望!我根據近來的德國音樂開始編造‘德國精神’,仿佛它正好在發現自己、重新尋獲自己似的……”(第20頁)看得出來,尼采這番告白不光有自責,更 是話裏有話,有含沙射影地攻擊瓦格納的意味了。
  ——當然,這已經是十六年之後,是與瓦格納決裂後的尼采了。
  
  2010年11月18日記於香港道風山
  2011年3月22日再記於滬上新鳳城

*****

沒讀過:

悲劇的誕生 Die Geburt der Tragodie


 如果要舉出一本書,一方面可以靜態地代表尼釆思想的基本關懷,一方面又可以動態地貫穿尼釆各階段的思想發展,我們相信,這本書只能是《悲劇的誕 生》。 《悲劇的誕生》是尼釆第一本正式出版的哲學著作。他在此書中旗幟鮮明地自述立場,並對傳統哲學正式表達攻擊與不滿。此後,他便以《悲劇的誕生》一書中所呈 現的兩條思想脈絡--悲劇的藝術與悲劇的哲學--為基礎,進一步開拓出各種與生命態度息息相關的哲學議題。 誠如尼釆自己所說,他在面臨不同階段時,都會再一次回到《悲劇的誕生》中,重新反省審視自己所提的觀點與問題。在此意義下,悲劇的誕生》不僅是一本獨立的 著作,也是一本伴隨尼釆思想一同發展、變化、調整的,永遠尚待完成的書。因此,我們希望以《悲劇的誕生》為主脈絡,把之前的蘊釀階段,與之後尼釆的各階段 思想,聯繫成一體,呈現出以《悲劇的誕生》為主軸的尼釆思想之開展。這雖然不能代表尼釆思想的全貌,但卻是一種有意義且值得嘗試的尼釆理解方式。 本書的選目,把尼釆一生中與《悲劇的誕生》一書思路相關的大部份文獻都集合在一起,以《悲劇的誕生》為中心,向上溯及《酒神世界觀》、《希臘悲劇時代的哲 學》,向下則展開巴塞爾大學的就職演講、《作為教育家的叔本華》、《瓦格納在拜洛伊特》,乃至節錄其後各時期的相關著作文獻,如《善惡的彼岸》、《權力意 志》等,最終止於《看!那個人》中,論《悲劇的誕生》的部份。
得獎與推薦記錄
  尼采比其他任何生活過或似乎生活過的人更能深刻地認識自己。──佛洛伊德
  尼采是一個貨真價實的哲學家,因為他思考著從亞里斯多德以來一脈相承的形上學問題。更有甚者,他可以稱得上是西方形上學的完結者:既代表形上學的完成,也是形上學的終結。──海德格
   尼采一生的主要特色是他脫出常規的生存。他沒有現實生計,沒有職業,沒有生活圈子。他不結婚,不招門徒和弟子,在人世間不營建自己的事物領域。他離鄉背 井,到處流浪,似乎在尋找他一直未曾找到的什麼。然而,這種脫出常規的生存本身就是本質的東西,是尼采全部哲學活動的方式。──雅斯培
作者簡介
弗德里希.威廉.尼采 (Friedrich Whilhelm Nietzsche, 1844-1900)
   為19世紀末德國偉大哲學家。其提出「上帝已死」的理論,曾帶給20世紀的大思想家、文學家甚至藝術家極大的衝擊。尼采的隱喻式寫作風格,更影響了無數 法國思想家,20世紀的文學家,甚至將他比擬為天神,為後現代主義的思想源頭,如傅柯等人,在創作上,皆明白宣稱深受尼采的影響。1888年4月,因病纏 身,在他即將邁入瘋狂的一年,他創造了《偶像的黃昏》、《尼采對華格納》、《戴奧尼索思之歌》、《華格納事件》等數部作品。1889年,由於神智不清,創 作生涯從此劃上句點。1900年逝世,享年56歲。
譯者簡介
周國平
  現為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1999年被聘為德國海德堡大學客座教授。著有學術專著《尼采:在世紀的轉折點上》、《尼采與形而上學》等書。

幾本《亚当·斯密傳 》 /《亞當·斯密哲學文集 》/ 通信集Adam Smith: A Moral Philosopher and His Political Economy

$
0
0

《亞當·斯密傳 》張亞萍譯  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3
Cover for  The Life of Adam Smith

The Life of Adam Smith

Second Edition

Ian Simpson Ross

  • This remains the only full-scale biography of Adam Smith's life that also places his work in the context of his life and times
  • Draws on correspondence, archival documents, the reports of contemporaries, and the record of Smith's publications
  • Lively and informed account will appeal to those interested in the social and intellectual milieu of the eighteenth century, and in scottish history
  • Includes 20 halftone illustrations representing Smith and the world in which he lived.
  • Provides an accurate and sympathetic account of Smith's life and personality
  • Charts more carefully the development of Smith's ideas and their expressions in his writings
  • Includes updated and revised material from new Smith sources
  • Responds to recent Smith biographical & interpetative scholarship
  • Includes views on the continuing use of Smith's name & ideas in relation to contemporary problems such as regulation of the market & the banking sector in the wake of the credit crunch, and the provision of international aid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especially Africa.


Table of Contents

1. Kirkcaldy
2. Boyhood
3. Glasgow
4. The Never to be Forgotten Hutcheson
5. Oxford
6. A Respectable Auditory
7. Lectures on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and Law
8. Called to Glasgow University
9. Teacher
10. Publishing Scholar and Administrator
11. The Making of 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
12. Criticism of 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
13. Travelling Tutor
14. Transition
15. Inquirer into the Wealth of Nations
16. The American Crisis and the Wealth of Nations
17. Euge! Belle! Dear Mr Smith
18. Dialogue with a Dying Man
19. Settlement in Edinburgh
20. Economic Theorist as Commissioner of Customs
21. Literary Pursuits
22. Times of Hardship and Distress
23. Legacy for Legislators
24. The Precariousness of this Life
25. The Great Change
Bibliography


****

Adam Smith  1723-90
Smith's conception of ‘economic man’ was primarily a product of his moral philosophy. While defending the motive of self-interest against Hutcheson's ...
By Andrew Skinner. From The New Palgrave Dictionary of Economics, Second Edition, 2008--- 1987第一版就是 Andrew Skinner寫的http://www.dictionaryofeconomics.com/search_results?q=adam+smith&edition=current&button_search=GO


亞當·斯密 通信集 
北京商務2012
第268號信是空的

由近幾年出版的2本書可知北京的出版單位的編輯和翻譯之質量大退步
不若1983年的.



亚当·斯密傳


亚当·斯密传

译者: 胡企林 / 陈应年
作者: [英]约翰·雷
ISBN: 9787100014168
页数: 553
定价: 23.7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丛书: 世界名人传记丛书
装帧: 平装
出版年: 1983/1998-10-1


简介 · · · · · ·

  本译文所依据的是出版于1965年的原书重印本——也是原书的每一次重印本。在 这重印本中,雅各布·瓦伊纳为原书写了专篇“指南”。“指南”详细地指出原书中所举的一些事实的错误、遗漏、模糊及不确实的地方,以短文注 释的形式对之作了矫正,并进而补充了一结过去研究斯密生平的学者所未解决的问题和所忽视的领域的新材料。

作者简介 · · · · · ·

  约翰·雷(John Rae,1845-1915)是十九世纪末叶英国的一个新闻工作者。他写过两本有关经济学的著作——《现代社会主义》(1884年);《八小时工作 制》(1894年》——但说不上是一个经济学家。他也不是一个专业传记家,但他却写了这部成为名人传记古典作品的《亚当·斯密传》(1895年)。这本书 在其出版后的大半个世纪中,一直被公认为亚当·斯密这个英国古典经常学最伟大代表之一的最详尽、最优秀的传记。

目录 · · · · · ·

序言
第一章 在柯卡尔迪的少年时代
第二章 格拉斯哥大学的学生
第三章 在牛津大学
第四章 在爱丁堡大学担任讲师
第五章 在格拉斯哥大学担任教授
第六章 承提大学行政事务
第七章 同格拉斯哥的市民在一起
第八章 在爱丁堡的活动
第九章 《道德情操论》
第十章 初访伦敦
第十一章 在格拉斯哥的最后一年
第十二章 图卢兹
第十三章 日内瓦
第十四章 巴黎
第十五章 伦敦
第十六章 柯卡尔迪
第十七章 伦敦
第十八章 《国富论》
第十九章 休谟之死
第二十章 再赴伦敦——受任海关专员
第二十一章 在爱丁堡
第二十二章 1778年的书信
第二十三章 爱尔兰自由贸易问题
第二十四章 《国富论》在国内外
第二十五章 斯密接受采访
第二十六章 美国问题及其他政治问题
第二十七章 伯克在苏格兰
第二十八章 人口问题
第二十九章 访问伦敦
第三十章 塞缪尔·罗杰斯的来访
第三十一章 《道德情操论》的修订
第三十二章 最后的日子
约翰·雷著《亚当·斯宇航局传 》指南
译后记
汉英索引

*****

Adam Smith: A Moral Philosopher and His Political Economy: (Great Thinkers in Economics) by Gavin Kennedy
This book presents the authentic Adam Smith and explores his underlying approach and radical thinking, aiming to re-establish his original intentions. It questions modern interpretations, assumptions and attributions relating to Adam Smith's works. Also, it contains Adam Smith's unique understanding of what was really happening in the mid-18th century and what had happened in Western Europe since the 16th century and restores an authentic account of Adam Smith's work in the 18th century both as a moral philosopher and a political economist. This book presents the authentic Adam Smith and explores his underlying approach and radical thinking, aiming to re-establish his original intentions. The book provides a crucial reminder of how relevant Adam Smith was in his own time, and how relevant he remains as we experience the worldwide spread of opulence today.

Most people know of Adam Smith’s Wealth of Nations only by reputation. Readers are a distinct minority. No wonder that false ideas ascribed to Adam Smith continue to circulate in public policy and debate.
Smith’s intellectual legacy was transformed in the 19th and 20th centuries, often into the opposite of what he actually recommended. What Smith wrote about that was relevant to his world of mid-18th century Britain might merit consideration two centuries on, but not by a slavish use of misunderstood quotations isolated from their context.
Smith wrote for the 18th century. He did not foresee an ‘industrial revolution’ nor did he anticipate ‘capitalism’, neither knowing the words nor the phenomena. He did not consider it appropriate for society to be run by or for ‘merchants and manufacturers’, and nor did he accept that the rich and powerful, including kings, had the right to oppress with punitive laws. He did not encourage laissez faire (two words he never used) because he was aware of the limitations of markets and of the usefulness and limitations of the State, and nor did he support leaving the poor without realistic opportunities of sharing in their country’s wealth.
In short, Smith’s ideas did not qualify him for the phoney cliché title of the ‘High Priest of Capitalism’ or its ‘Apostle’, and neither was he a sort of leftwing, or even moderate, ‘socialist’. He was a firm believer in the positive influence of commerce through trade and exchange in harmonising social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a society subject to the rule of law, justice and with representative government.

About the author

Gavin Kennedy has taught in universities for 32 years. An economist by education, he has published widely in negotiation behaviour and in defence economics.
After graduating from the University of Strathclyde where he studied economics (BA, MSc) he graduated PhD from Brunel University and commenced an academic career, starting as a Lecturer (Brunel), then Senior Lecturer (Strathclyde), retiring as a Professor (Heriot-Watt).
In between academic duties he pursued his two interests of defence economics (The Military in the Third World, Duckworth, 1974; The Economics of Defence, Faber 1975; and Burden Sharing in NATO, Duckworth, 1979) and negotiation (Everything is Negotiable, Random House, 1983; Pocket Negotiator, The Economist/ Profile Books, 1993; and Kennedy on Negotiation, 1998, Gower).
Following the fall of Warsaw Pact he took the ‘peace dividend’ and switched from addressing military, diplomatic and defence industry audiences to addressing business leaders and managers on negotiation.
He divides his time between Edinburgh and Bordeaux and spends much of it researching and writing. He is married to Patricia. They have three children and two children from his first marriage, plus five grand children.

亚当·斯密 = Adam Smith (英) 加文·肯尼迪著 苏军译
肯尼迪, G. (Kennedy, Gavin) 著 
《亚当斯密》
(英)加文肯尼迪着,苏军译,华夏出版社,2009年7月第一版这本书的英文版2008年面世,它的英语广告这样写着:本书描述了真实可信的斯密, 探究了斯密基础的思路和激进的思考,意在重构斯密的原本意向。斯密的激进思考,至少包括他在《道德情操论》1789年最后版本提供给读者的解释:“我曾在 本书第一版的最后一段说过,我要在另一本书中努力说明法律和政府的基本原则……”
为什么斯密不继续完成“法学手稿”?在这本书的第五章,读者可以找到答案。
*****
Edition used:
Essays on Philosophical Subjects, ed. W. P. D. Wightman and J. C. Bryce, vol. III of the Glasgow Edition of the Works and Correspondence of Adam Smith (Indianapolis: Liberty Fund, 1982).

Part of: The Glasgow Edition of the Works and Correspondence of Adam Smith, 7 vols.


 《亞當·斯密哲學文集 》北京商務 2012
 圖書目錄:
天文學的歷史——以天文學史為觀照,論引領並指導 
哲學探索的諸原則 
第一部分論意外或驚訝所產生的影響 
第二部分論好奇或新奇感所產生的影響 
第三部分論哲學的起源 
第四部分天文學的歷史 
古代物理學的歷史——以古代物理學的歷史為觀照,論引領並指導哲學探索的諸原則 
古代邏輯學和形而上學的歷史——以古代邏輯學和形而上學的歷史為觀照,論引領並指導哲學探索的諸原則 
論外在感官 
論所謂模仿藝術中模仿的本質 (台灣協助工業有翻印本)
附錄:論音樂、舞蹈和詩歌之間的類同 
論英語詩歌與意大利語詩歌之間的類同 
評約翰遜的《英語詞典》 
致《愛丁堡評論》創刊人的一封信  
威廉·漢密爾頓《感遇詩集》序言(1748)
威廉·漢密爾頓《感遇詩集》書前獻詞(1758)

雅債:文徵明的社交性藝術/ 明代的圖像與視覺性/文徵明畫展 (鄭培凱)

$
0
0

雅債:文徵明的社交性藝術 (平裝)

雅債:文徵明的社交性藝術 (平裝) Elegant Debts: The Social Art of Wen Zhengming

文徵明(1470–1559)是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藝術家,以「明四大家」之一員留名畫史,向來備受尊崇。本書以一個嶄新的研究取向,拓展了我們對文 徵明這位偉大人物的瞭解。不同於以往的研究成果聚焦於文徵明作品的外在形式,作者於本書中特別關注作品的製作情境,例如時機與場合,盡可能地利用文徵明當 時的文獻材料(特別是其詩文)與作品,並參照人類學、社會學、歷史學和藝術史學的研究成果與方法,自人情義務與禮物交換的角度,重新審視文徵明的生平與作 品,探索文徵明如何在各種活動場域中建構主體與自我。 
  本書共有八章,每一章皆以某種場域、某一組特定的關係類型作為參考架構,這兩者 不僅定義了文徵明的自我認同,同時也是他據以待人接物的出發點。第一部分的三章處理了與文徵明前半生有關的場域,包括家族、師長、同儕;第二部分是透過官 場與地緣檢視其社交關係,援引的資料橫跨其一生;第三部分則著重處理他後半生的場域,包括顧客與弟子。最後一章檢視在文徵明死後如何凝聚出一個一貫且鮮明 的「偉大藝術家」形象。
作者簡介
柯律格(Craig Clunas)
   教授是當代研究中國物質文明史的重要學者,現任英國牛津大學藝術史系講座教授。1954年出生於英國蘇格蘭亞伯丁(Aberdeen)。1974年曾前 往北京學習中文,後分別於劍橋大學東方研究院及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取得學士(1977)與博士學位(1983)。曾擔任倫敦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 (Victoria & Albert Museum)中國部資深研究員兼策展人長達十五年,並自1994年起先後任教於薩塞克斯大學(University of Sussex)藝術史系及倫敦大學亞非學院(SOAS)。他不僅博學多聞,對於中國傳統典籍亦有深厚的造詣,同時經常關照西方文化史、人類學、社會學方面 的研究成果,將兩者結合而提出新穎有洞察力的學術論述,學術成就廣受國際學界的讚譽。著作豐富,自1991年起陸續出版《長物志:早期現代中國的物質文化 與社會地位》(Superfluous Things: Material Culture and Social Status in Early Modern China [1991])、《明代中國的園林文化》(Fruitful Sites: Garden Culture in Ming Dynasty China [1996])、《早期現代中國的圖畫視覺性》(Pictures and Visuality in Early Modern China [1997])、《中國藝術》(Art in China [1997])、及《雅債:文徵明的社交性藝術》(Elegant Debts; the Social Art of Wen Zhengming, 1470–1559 [2004])、《大「明」帝國:明代中國的視覺和物質文化,1368–1644》(Empire of Great Brightness: Visual and Material Cultures of Ming China, 1368–1644 [2007])等書。其中《長物志》更是有關明代晚期文化消費的經典著作,影響深遠。
譯者簡介
劉宇珍
  英國牛津大學博士候選人,目前正在柯律格教授的指導下撰寫博士論文。翻譯本書第4、5、7章、及後記,並審閱修訂全書譯稿。
邱士華
  國立故宮博物院書畫處助理研究員,目前於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修讀博士課程。翻譯本書前言、第1至3章。
胡□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藝術與考古研究所博士生,曾於柯律格教授任教倫敦大學亞非學院時,取得碩士學位。翻譯本書第6、8章。

詳細資料

  • 叢書系列:書畫家專論
  • 規格:平裝 / 312頁 / 8k / 普級 / 全彩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目錄

第Ⅰ部分
1 家族
2 「友」、師生、庇主
3 「友」、同儕、同輩
第Ⅱ部分
4 官場
5 「吾吳」與在地人的義務
第Ⅲ部分
6 「友」、請託人、顧客
7 弟子、幫手、僕役
8 藝術家、聲望、商品
後記.
謝辭
注釋
參考書目
圖版目錄
人名索引

  1. Amazon.com: Elegant Debts: The Social Art of Wen Zhengming...

    www.amazon.com › ... › History & Criticism - Cached
    Craig Clunas is Percival David Chair of Chinese Art at SOAS, London. Product Details. Hardcover: 232 pages; Publisher: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St Edition ...
  2. Elegant Debts The Social Art of Wen Zhengming - reaktionbooks

    www.reaktionbooks.co.uk/book.html?id=73 - Cached
    Elegant Debts The Social Art of Wen Zhengming Craig Clunas. 'This book . . . tries to look at the entirety of Wen's extant output, refusing to dismiss Wen's writings ...
  3. Elegant Debts: The Social Art of Wen Zhengming... - Google Books

    books.google.com › ArtAsian
    This book takes an innovative approach to one of the great figures of Chinese culture, the writer and painter Wen Zhengming (1470-1559). Renowned as one of ...

  *****

 

 

明代的圖像與視覺性 Pictures and Visuality in Early Modern China

明代中國發展迅速,在經濟領域出現前所未有的繁榮。得益于這種傳統的早期消費社會的模式,奢侈品消費者的數量激增,隨之而來的是藝術領域的迅速發展。

圖像是該時期主要的奢侈消費品之一,圖像不僅以獨立的圖像環路的形式存在,還出現在牆壁、書籍、印刷品、地圖、陶瓷制品、漆盒、紡織品,甚至是華麗的衣裙 上,這些藝術品最初只包含一些規則的圖形或動植物,後來擴展到描繪自然景觀、歷史上的重要人物或者重要事件,以及與文學作品插圖所構建出的世界密切相關的 場景。

目錄

中譯本前言
第一章 導論
第二章 圖繪的地位
第三章 三才天地人
第四章 視覺實踐
第五章 木刻版畫復制時代的藝術作品
第六章 對圖像的恐懼
第七章 結論


Pictures and Visuality in Early Modern China

Craig Clunas
'he argues his interpretations of Chinese art with a great sense of adventure, and it reads tremendously well. Clunas is a master of argument. He presents his texts around carefully considered selections of material culture, which are not simply mustered to illustrate one art-historical point after another, but skilfully used for their value in making several claims throughout a larger discourse.'
Times Higher Educational Supplement

'reveals the tantalizing array of images to be considered in pursuit of a full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pictorial culture. It is hoped that this study will stimulate similar studies for other periods, creating a wider and fuller understanding of the ways in which images were deployed and understood in China. We still have a long way to go to escape the limitations of the traditional accounts that are the focus of Professor Clunas's criticism.'–Apollo
The sixteenth century in China was a period of rapid and unprecedented economic expansion. The period also saw a parallel growth in the sphere of cultural production,as a growing class of consumers benefited from the formation of one of the classic early modern consumer societies.

Pictures were a major source of consumable luxury at this time; pictures not only in the form of images classifiable as 'art', but also in the form of wall decoration, in books, maps, images on ceramics, and even on the dress of the prosperous. Artefacts that had previously been decorated with formal patterns now bore landscape scenes, representations of historical characters and incidents, and scenes from literature, often closely related to the world of the illustrated book.

This is the first attempt to survey this vast array of images in all its aspects, providing a stimulating and innovative point of entry to Chinese history. Pictures and Visuality in Early Modern China will be of interest to students of China's history and culture and to anyone exploring theories of visuality.
Craig Clunas is Professor of History of Art at the University of Oxford. He has published extensively on the culture of the Ming period and is the author of Fruitful Sites: Garden Culture in Ming Dynasty China (Reaktion, 1996), Elegant Debts: The Social Art of Wen Zhengming (Reaktion, 2004) and Empire of Great Brightness: Visual and Material Cultures of Ming China, 1368-1644 (Reaktion, 2007).



鄭培凱:
文徵明畫展


《草書七律》中的「入三邊」
研究明清書畫的老白來香港,在城市大學給了一系列精采講座之後,到上海圖書館去演講,講他擅長的書牘文化與文人交往。臨行跟我說,最近蘇州博物館正舉辦文 徵明書畫大展,你要是來上海,別忘了跟我聯絡,我和你一起到蘇州去參觀。過了一個月,我到復旦大學講學,打電話給老白,想抽出有空的一天去蘇州。電話那頭 就嚷嚷起來,啊呀,你怎麼現在才來,我已經去看過了,洋洋大觀,真是好。可惜明天就得回美國,沒法陪你再去一趟了,還好展覽繼續,您自個兒去參觀吧。我 說,沒事,沒事,已經跟蘇州博物館說了,館長會親自接待。
乘動車去蘇州,本來以為行程是半個小時,可以打個盹,沒想到二十四分鐘就到了。眼睛才剛 閉上,還沒進入夢鄉,就聽到廣播說蘇州到了,只好匆匆下車。安頓好行李,在十全街上的同德興吃了碗紅湯燜肉麵,倒是十分滿意。回到飯店休息了半個多鐘頭, 舒舒坦坦,打的去博物館。蘇州本地的出租車司機居然搞不清楚蘇州博物館在哪裏,頗令我氣悶。不過轉回頭來想想,香港的士司機也不一定非得知道文化博物館的 方位,也就釋然,告訴他,緊鄰着拙政園,靠西邊。司機大概是新手,把我載到拙政園停車場,害我走了好大一段路,穿行過拙政園前兜攬觀光客的導遊,一一擺脫 他們的糾纏,像關老爺過五關斬六將那樣,相當費神費事,結果當然是遲到。
坐在館長室內,啜着細嫩的碧螺春,聽館長講籌辦文徵明大展的經過,倒是很 愜意。不過,籌備的過程卻相當辛苦,從二十多家國內外博物館商借近七十件書畫精品,聽起來就不簡單。其中的折衝樽俎,也不亞於外交使節在聯合國大會上的工 作。讓我納悶的是,除了蘇州館藏的一幅直軸與一批尺牘之外,其餘的展品都是借來的,大量來自北京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院、遼寧博物館、南京博物院,還有幾 幅來自夏威夷的檀香山博物館與耶魯大學美術館。文徵明是蘇州人,是吳門畫派的領軍人物,生於斯,長於斯,畫於斯,在蘇州的文學藝術界幾乎活躍了一個甲子, 不但畫名滿天下,而且子孫後代綿延瓜瓞,富甲一方,怎麼他的書畫作品都流散四方,蘇州本地反而留存不多呢?反過來想想,也可以解釋說,因為文徵明名揚四 海,書畫作品都是藝術瑰寶,為人珍愛,各地藏家不惜鉅資收藏,甚至流入內府,所以不脛而走,流傳海內外。館長還說,本來安排了向紐約大都會美術館借展幾件 作品,結果因為時間倉促,沒能安排,可惜了。這就讓我想起國外是有不少文徵明的收藏,而且偶爾還會出現在拍賣場上,拍出一個天價,讓我們這些窮教書匠徒嘆 奈何。記得二十多或三十年前,紐約蘇富比拍出一幅文徵明的大直軸,落槌四十萬美金,引得《紐約時報》做了報道,說是打破了中國畫拍賣的最高價錢。算起來, 也不過三百萬人民幣,放在今天,山西煤老闆連眉頭都不皺一下,就可以買上十幅。館長說,那個時候中國窮啊,不要說三百萬了,當時出了個萬元戶,就大張旗 鼓,滿世界報道,誰買得起文徵明?也難怪中國書畫精品會流向海外,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藝術精品歸有錢人所有。現在中國總算是富起來,可以收購一些藝 術精品了,蘇州博物館也會多收一些吳門畫派作品的。
蘇州博物館開了三個展廳,讓文徵明藝術追求的優雅與曼妙,能夠盡量飛越過時空的限制,鋪展在現 代人的眼前。有些作品是我非常熟悉的,如故宮博物院藏的《惠山茶會圖卷》(1518),是文徵明中年時期的傑作,畫他在清明時節,與蔡羽、湯珍、王寵等七 人,在無錫惠山泉品泉試茗的情景。然而,過去我只看到文徵明的畫,沒看過畫卷引首蔡羽寫的長序,也不知道拖尾有蔡羽、湯珍、王寵的跋詩,洋洋灑灑,長度居 然超過了畫作本身的三倍。蔡羽的字十分工整娟秀,乍看有點像文徵明的小楷,如爽朗晴日悠遊山林,很有高士風範。蔡羽序中說到,七個好朋友到了惠山:「天忽 霽,日午造泉所。乃舉王氏鼎,立二泉亭下。七人者,環亭坐。注泉於鼎,三沸而三啜之,識水品之高,仰古人之趣,各陶陶然,不能去矣。」他的跋詩有《酌泉惠 山》一首:「惠麓煙中見,名泉拄杖尋。蔽虧多翠木,宛轉向雲林。世有煎茶法,人無飲水心。清風激修竹,山古得餘音。」還有一首寫給文徵明的《虎丘別徵 明》:「與可難分手,流連到日西。且隨青雀舫,同醉白公隄。晚霽春郊秀,時花驛路迷。蘭陵星夜會,早聽出關雞。」蔡羽寫了一長串五律,書贈同遊的朋友,共 十四首,工工整整錄在畫卷的拖尾上,真是賞心悅目。後面還有湯珍八首及王寵九首吟作,也都聚精會神,各顯書藝,題寫在卷尾。我心想,真得感謝蘇州博物館用 心的安排,展出了全卷,這才是欣賞畫卷的真諦,不但看到文徵明的畫,也看到好友們相聚唱和的情景,其樂也融融。
我一向喜歡文徵明的小楷,時常稱讚 香港藝術館虛白齋收藏的文徵明小楷書法,百看不厭。這次展覽也沒讓我失望,看到了一卷藏於江西省博物館的《小楷鐵崖諸公花遊倡和詩》,寫得真是漂亮,文采 風流,不可一世。然而,這次真的讓我大開眼界的,是上海博物館藏的一卷《草書七律》,寫的是正德十四年(1519)寧藩王朱宸濠造反失敗被擒之事。這個朱 宸濠謀反之初,曾處心積慮安排,延聘四方人才,吳中地區的唐寅、謝時臣都曾被他誘致門下,文徵明卻拒絕禮聘,不肯前往。這卷草書,恣肆不羈,跳擲狂叫,大 有懷素狂草之風,不類文徵明平素謹言慎行的風格,想來是看到寧藩王叛逆遭擒,不勝慶幸,從心底歡呼雀躍,自然流露了興奮之情,也就衝決規範之網羅,狂他一 把。此卷近收尾處,有四行字龍飛鳳舞,精采萬分:「昨已到/梧桐。雲迷八/駿應回轡,寒/入三邊」。那最後的「入三邊」三個字,像《逍遙遊》裏講的鯤化為 鵬,「水擊三千里,搏扶搖而上者九萬里」,真是令人目迷神搖,不敢仰視。
如此精采的展覽,有機會還得再訪。

CHRISTOPHER ALEXANDER: The Search for a New Paradigm in Architecture (Stephen Grabow)

$
0
0
  http://hclectures.blogspot.tw/2013/03/christopher-alexander.html

Grabow, Stephen: Christopher Alexander: The Search for a New Paradigm in Architecture, Oriel Press (Routledge & Kegan Paul), London and Boston, 1983.



CHRISTOPHER ALEXANDER: The Search for a New Paradigm in Architecture  (1983)是一本絕版書   不過美國有三處"新書"賣60美元 (1983年版訂價37.5元)

作者STEPHEN GRABOW 當初申請到補助,跑到CHRISTOPHER ALEXANDER任教的伯克萊大學,與傳主密切訪談6個月以上 (訪談多有錄音 本書多根據這些謄本寫作)。當時CHRISTOPHER ALEXANDER 教書約有15年經驗 基本的思想系統已備 雖然他還有近20年的大學教學生涯
英文書將Stephen Grabow與CHRISTOPHER ALEXANDER合作的此書
比擬為Boswell與S. Johnson間合作的The Life of Dr. Johnson




我之所以要特別記一下本書是因為有些書緣

Grabow, Stephen, 1943-
BOOK
BOOK
Average of 0 ratings: 0 stars.

My Tags Add a Tag
AVAILABLE - Coe Library - Stacks - NA 997 .A57 G7 1983 -

More Details
Subject(s) Alexander, Christopher, 1936-
Architecture -- Environmental aspects.
Architects -- Psychology.
Description xviii, 306 p., l p. of plates : ill. ; 24 cm.
Bibliography Bibliography: p. 229-237.
ISBN 0853621993 :
OCLC No. 11726672



James O'Toole 的幾本著作: Vanguard Management,Leading Change, The Executive's Compass: Business and the Good Society

$
0
0
歲末我從牛津大學出版社的幾本特價書及其作者.
想到最近二十幾年的一些與書及其作者的緣份
James O'Toole 的幾本著作: Vanguard Management,Leading C...
Vanguard Management 是1985的名著主角是Motorola公司 當時處於鼎盛 我也在1985-86 加入台灣的Motorola公司.....該公司已瓦解---內壢廠區現在是惡名昭彰的日月光公司所有......Leading Change 一書也影響我很大


CHRISTOPHER ALEXANDER: The Search for a New Paradi...
http://hcbooks.blogspot.tw/2011/12/christopher-alexander-search-for-new.html
我之所以要特別記一下本書是因為有些書緣

1986年我翻譯 Christopher Alexander的《形之合成》Notes on the Synthesis of Form (1964)
1987-88年我在東海建築研究所教的以CHRISTOPHER ALEXANDE的學說為主.
那時候台灣可以買到他在牛津大學出版社OUP的新書 A New Theory of Urban Design, with Neis, Anninou, and King (1987)
 2013年聖誕節特價. 我的這本書已為蟲蛀.....
.....
1987年我在東海建築研究所的一位學生現在是東海總務長.
而我的老朋友捐贈母校的"陳之藩書房---"等案子與他有接觸.....



2009.
許老師

昨晚讀完您的"相反論述"的想法如下
我想這是一種很古老的說法 或許可以說是某種"孤臣孽子"的說法
我門企業管理界以前也有人處理過類似的問題
譬如說
Leading Change (Paperback)
by JamesO'Toole
他處理著名的管理思想學者如 Peter Drucker and W. Edwards Deming 等人的說法類似

Deming 博士所受的委屈可能更大得多
換句話說 相反論述的例子 活生生的 不少
如果您有興趣 我們可以多談或進一步來談
甚至可以在今年十月中我們的紀念演講會來談


Cover for  The Executives Compass

The Executive's Compass

Business and the Good Society

James O'Toole

The most difficult issues facing business leaders today are not technical in nature, but are often rooted in differences in soci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values--questions about which there is no objective truth. In The Executive's Compass, James O'Toole explores the historical and philosophical roots of current values-based conflicts revolving around such issues as the environment, workforce diversity, foreign production, and executive pay. He ranges far and wide in covering a variety of topics: the ideological positions of the friends and foes of business; what is wrong (and right) with our democratic system; and what the role of business is in creating The Good Society. And he presents a practical framework for thinking about these questions: his innovative Executive's Compass--honed at The Aspen Institute's famed Executive Seminar and applied successfully at many FORTUNE 500 firms.
For top executives, general managers, and anyone trying to practice values-based leadership, The Executive's Compass offers a practical tool to deal more effectively with the thorny new issues that technical training leaves professionsl ill-prepared to handle.



Description

American society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olarized by single- and special-interest groups: the Greens, who demand environmental purity; admirers of Japan who want a national industrial policy; supply-side economists who want government to all but disappear. This collision of values has turned America into a battleground of either/or tradeoffs: the community vs. the individual, the environment vs. jobs, the rights of each ethnic group vs. the needs of the nation for unity. Whose values should prevail? Those of Libertarians? Communitarians? Egalitarians? Corporatists? The nation's leadership role in the post-communist world will be largely determined by how such conflicts in the political economy are resolved.

Increasingly, business executives find themselves drawn into these values wars, forced to make decisions in a hothouse climate in which there are countless and conflicting opinions about what is right and wrong. Business leaders find themselves caught in the values thicket when they attempt to formulate corporate policy on such issues as plant closings, executive compensation,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affirmative action. In The Executive's Compass, James O'Toole guides business leaders through this minefield of modern dilemmas. In the words of ARCO's CEO, Lod Cook, "O'Toole provides business leaders with a practical compass to help them navigate the turbulent waters of social change and political conflict."

O'Toole explores the philosophical and historical underpinnings of contemporary business problems, tracing their origins to the ideas of such great thinkers as Aristotle, Adam Smith, J.S. Mill, and Jefferson. By going to the roots of modern issues, he is able to clarify the sources of political disagreement, and to suggest a practical course of action for corporate leaders who find themselves caught in the gridlock of democracy. He provides an innovative values compass--a tool he has honed for over forty years as a moderator of the Aspen Institute Executive Seminar--which has been successfully applied at FORTUNE 500 firms a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values-based management for which the Aspen Institute is renowned. The compass helps executives to understand what is wrong (and right) with our democratic system, and what the role of business is in creating The Good Society.

For top executives, general managers, or anyone trying to make sense out of our rapidly changing world, The Executive's Compass helps managers deal more effectively with today's thorny issues.


Author Information

James O'Toole is Executive Director of the Leadership Institute. He holds the University Associates' Chair of Management at the USC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He has recently been Editor of New Management magazine and is author of ten books, including Vanguard Management, named by Business Week as one of the best business and economics books of 1985.

陳丹青:《退步集》/查建英:《弄潮兒》

$
0
0






******退步集(陳丹青)

我終於有 本台版書 陳丹青  (20080705)
作者為中國著名畫家、雜文家,八○年代初以「西藏組畫」震動藝壇,隨後赴美旅居紐約十八年。二○○○年返國執教清華大學,二○○五年抗議體制憤然請辭,發表多篇針砭文章,轟傳知識界。 ──人間編者  


台灣駐紐約辦事處,是在曼哈頓第42街東端。1989年初,我走去申請探望祖父的簽證。官員一看我的大陸證件,說:「哎呀,陳先生,這裡不接受你們中共護照的,你必須先來申請中華民國的護照。」


此 前我已電話諮詢赴台的資格,回說符合當時國府制定的條件:其一,我與被探望者關係乃是「血親」,其二,又須在「自由世界」待滿五年,那年,我已居停紐約七 載有餘了──轉身下樓,我直奔十餘條街外的42街西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紐約領事館簽證處視窗說明事由,回答是:「行啊,你放棄吧,但你永遠不能再申請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我於是交出大陸護照,看那官員剪去護照一角,表示作廢,扔在桌邊。待我走回42街東頭台灣辦事處,已近下班時分,填妥表格遞進去, 兩周後,領到一本簇新的中華民國護照,繁體字,深藍封套,上端是青天白日旗圓形徽章,灌著淺淡的銀色。不久,我在桃園機場出關,一眼看見了真的青天白日 旗。  三年後,我擬回去大陸探親,揣著這本護照又在大陸駐紐約領事館簽證處排隊。謝天謝地,我被賞到一冊准予進入神州的「台胞證」,單薄、簡陋,沒有硬裝封 皮,像是偽證書,我拿在手裡,不禁一笑。多年來,我會記得給每位初識的台灣朋友說起這故事,而凡在海外待過的兩岸華人,大約都已說慣聽慣「你們大陸」、 「你們台灣」──現在,我的拙劣的書居然將在海峽對岸出版了:我該說「你們」還是「我們」?  



說 起書,那次來台正是蔣經國辭世翌年,島內解嚴,台北重慶南路一帶累累書肆大抵在顯眼處堆著毛澤東,魯迅,還有李敖的書。我與台灣版書籍的緣分其實頗久 長:文革亂世,流散到社會上的各種文學著作,十九是民國版,豎排,繁體字,從右念到左。去紐約後所能讀到的中文書,自然更是台灣版:胡適、錢穆、林語堂、 梁實秋,還有張愛玲胡蘭成與高陽……,由書及人,我有幸認識了不少台灣文藝家:先是海外的夏陽、秦松、姚慶章、周龍章、楊熾宏、張北海,以及那時尚在紐約 遊學的 楊澤兄;之後,是島內的焦雄屏、侯孝賢、朱天文、蔣勳、林懷民、阮義忠……,他們或長我一輩,或同齡,各自擔當一份事業,卻不屬於官辦的美協作協舞協或影 協;他們的知識與眼界大約比今日大陸文藝家提前至少二十年,所以當我與之結識,同在壯年,而他們都有了堅實的見解與成就。我不敢自認是他們的熟朋友,但我 願意說,這些台灣背景的文藝家都是我的良師。此後面見大陸的文藝人,不禁暗想:幸虧我們有對岸另一類同文同種的同行在。  

我 與台灣 的緣分,尤其長。祖父,黃埔七期畢業,1950年赴台。我幼年的記憶是家中說及「台灣的爺爺」,總會關起門窗,而祖父的一枚小照片歷年藏在抽屜內層的厚紙 下。及至祖父終於見到了自己的孫,喃喃憶舊,說是在那年基隆登岸列隊聽命,蔣中正猛力拍著祖父的肩,念出他的姓名,吼道:光復大陸,全在諸位!而當我臨別 苦勸祖父回大陸,祖父也竟厲聲吼道:「一過海關,我就給槍斃啊!」1982年我在紐約唐人街第一次瞧見華僑舞獅擊鼓,繞街遊行,舉著青天白日旗,忽然熱淚 難抑,始得領悟什麼叫做流亡。  


海外版「中國時報」、「世界日 報」15美分一份。自八十年代起,美麗島案、陳文成案、江南案、陳啟禮案,忽然是雷震、孫立人、張學良,相繼復出,晚年照片見諸報端……。1989年4月 赴台,遊阿里山,山頂晨霧中借一戶農家要碗水喝,電視機開著,豁然看見天安門祭悼胡耀邦,人山人海,稍後回紐約,便在美國電視目擊了大規模的絕食、對峙與 鎮壓。下一次來台,1995年,我在台北街頭望見陳水扁推著輪椅上的妻,和獨臂彭明敏登台露天助選會,場面壯烈,民氣旺,在震耳欲聾的高音喇叭下,我無端 想起文化大革命最初幾年……。如今我在北京電視中便能與台灣照面:「全民大悶鍋」,「康熙來了」,只見標緻的小S縱身坐上馬英九的腿,蔡康永則肩上停一隻 烏鴉,立在旁邊。  

我記得初抵紐約那年,台灣報紙頭版刊發當時的流亡者索忍尼辛訪問寶島的大消息。他說:中國人 是幸運的,大陸之外,還有香港和台灣,而俄羅斯全境赤化了。「赤化」原是民國的詞語,久違了,今之台灣,這詞語早已過了時。而我這些年文稿中因人因事的感 想與針對,自不免出入於當今大陸的語境,給台灣的讀者讀見,怕也多是過時而隔膜的意見了:我真懷疑進入民主時代的對岸同胞,誰願讀這些此岸的絮叨呢。  


謝謝台北立緒出版社印行此書的美意,倘若銷不出去,我樂意多買,存起來。我既是有了一本台灣護照,現在,也總算手邊有一冊台灣出版的書,而且是繁(正)體字版。  (本文為作者散文集「退步集」台灣正體字版序文)

****

查建英:
中國現在的大學



北京一個知識分子朋友曾經概括描述中國大學現狀的話:「問題如山,病入膏肓。」他是一個悲觀派,屬於那些「末日預言家」群體中的一員,多年來他們一直預言 中國即將崩潰而又每年都在奇怪這事兒到底為甚麼還沒有發生。話雖然說的有些極端,但持此觀點的人不在少數,認為包括北大在內的中國大學痼疾纏身而急需改革 的看法普遍存在:太多的政治控制;太少的學術自由;人浮於事;資金短缺;商業之風日盛;學術標準滑坡;缺乏流動;懶惰成性;近親繁殖;拉幫結派;腐敗成 風。
但是,誰應對這些疾病負責?又該如何對症下藥?分歧即由此而生。有人為此責備黨和政府,另一些人則將現狀歸咎於市場經濟和資本主義。有的為教授們缺乏骨氣而痛惜,有的則將矛頭指向短視的管理者和貪婪的官僚們。抨擊者眾但莫衷一是。
與 此同時,教授們的生活狀況則一直在改善之中。九十年代早期,我北京學術圈的朋友們除了書籍幾乎別無長物,每個人都住在狹小的、堆滿書的出租房裏。而現在他 們全都買了房子──空間更大,全新裝修的公寓,而且享受優惠的貸款利率。其中許多人購買了更寬敞的第二套房,把較小的第一套出租,有些人還買了私家車。過 去他們只能滿足自己最基本的生活需求,現在他們不時光顧餐館,度假旅遊,免費參加在風景秀麗之地舉辦的各種會議。明星教授們──雖然還是剛剛出現的鳳毛麟 角一族──也加入了國外同行之列,享受着穿梭於世界各地、學術精英般的生活方式,在達沃斯、倫敦、哈佛和伯克利之間飛來飛去。九十年代前後,一個北大年輕 教授的薪水僅是北京出租車司機收入的十分之一。當時學者社會地位之低可以從兩個頗為流行的說法中得到佐證:「造原子彈的比賣茶葉蛋的掙得少」,或者:「跟 教授一樣窮」。很難想像,僅僅幾年前還被看作是公眾引路人和社會良心的知識分子的地位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昨天他還是牧師,今天他就被踢下聖壇,窮得像教堂 角落裏的老鼠。多大的心理衝擊!但緊接着,這一切又變了。現在,中國教授的收入達到了一九八○年以來的最高點。在就業市場上,學者生涯以其收入寬裕、職位 穩定和受人尊敬而再次成為頗具吸引力的職業選擇。所有這些滄海桑田般的變化竟然在彈指一揮間的二十年中發生了!
然而,激變並未獲得社會的普遍認 可。其中有種看法認為,從一九八九年天安門廣場事件之後,中國的知識分子被「馴化」了。國家先是以坦克和槍使他們閉上了嘴巴,而後以物質利益(購房補貼, 優惠房,肥得流油的官方課題費,「校辦企業」執照的頒發,國內外學術市場上追名逐利的機會)「收買了」他們。他們成了一群裝聾作啞的、腐敗的合作者,在激 動人心、令人不安、難言公平的致富大道上比肩疾奔。
現在讓我們來看幾幅天安門屠殺十五年後二○○四年的畫面:政治改革渺無蹤迹,國內媒體小心翼翼 地避免觸碰禁忌,新聞審查與自我審查如同水銀瀉地,異見者們──一小撮冥頑不化、孤立無援的唐.吉訶德們──或被關進牢房,或被逐出國門,或被邊緣化。有 着長久積極參政議政傳統的北大也因過深捲入天安門抗議活動而受到懲罰和監視的特殊關照。屠殺發生後的最初幾年裏,政府強迫所有北大入學新生在整整第一學年 裏接受軍事訓練和理念灌輸。這一臭名昭彰的措施持續了很長時間才被叫停。但是,每逢屠殺發生的六月四日當天,北大的各個校門周圍依然有安全人員在巡邏,只 不過這種巡邏變得越來越不惹人注意了,而且到目前為止,從沒有任何「騷亂」發生。
那麼知識分子們呢?應該說,知識分子的生活正變得越來越舒適,有些甚至變得富足。前一段時間,我問了兩個北京的學者朋友同一個問題:「如今的中國知識分子階層究竟發生了甚麼變化?」我得到了兩個回答。一個說:「人人都在付購房按揭!」另一個只說了句成語:「土崩瓦解」。
中國有句古諺:識時務者為俊傑。以此而論,大多數中國知識分子們是變聰明而不是變頑固了。
然而不是每個人都對這種現狀逆來順受。隔上一段時間,某種不和諧音就會劃破沉默中的寂靜,提醒人們想起他們為生存下去而不得不做出的那些妥協。
二 ○○三年十月,在一次北大舉行的名為「北京:都市想像與文化記憶」的研討會上,一位演講人打破禁忌,講述了一個關於一九八九年六月四日天安門廣場屠殺的故 事。開始時,這個由北京大學中文系與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研究院共同主辦的研討會一直進行得平穩而融洽,來自中國、歐洲和美國的學者們從多重角度探討了與北京 城相關的議題,與會者提供了數十份論文,內容涵蓋北京的古建築、傳統文學以及民國時期的戲劇。一切都很專業、彬彬有禮和溫文爾雅,就像學術研討會應該的那 樣。但是第二天快要結束的時候,陳丹青──受邀參加圓桌討論會的一個藝術家──站起來發言了。
他說,北京的「都市想像」古往今來都為權力者所主 宰,歷代帝王、毛澤東、今天的市政府、房地產開發商和國際大牌建築設計師,概莫能外。正是他們的意志,決定了北京的都市風貌,而普通北京人所能做的,就是 順從他們的意志,不斷地從城區搬到郊外。至於北京的「文化記憶」,則要麼百孔千瘡,要麼一片冰封。他說他仔細看過提交給會議的每篇論文的標題,所有論文談 的都是一九四九年以前的「時代」──那是前共產黨時代,官方允許有「文化記憶」的時代。這很像是老人的記憶,越是切近的事情,越記不得,越是早先的事情, 記得越清楚。
發言結束前,他說他想講個小故事,也許能稍稍把斷裂的記憶連綴起來。故事很簡單:說的是個男人,一個北京人,一個在一九八九年六月四 日黎明前從天安門廣場逃走的人。這個人跑啊跑啊,巨大的恐懼驅趕着他,他發瘋似地往家奔跑,一路上邊跑邊高聲詛咒着,直到背後的槍聲漸漸離他遠去。當跑到 美麗的後海一帶,他忽然聽到了一個完全不同的聲音:伴着樹叢中嘰嘰喳喳的鳥啼聲,傳來一陣洪亮悠揚、拖着長音的唱腔。他停下腳步,傾聽着,慢慢定下神兒 來:這是老北京人練唱京劇時吊嗓子的聲音,一代又一代的北京人都熟悉的那個北京的都市之聲。
丹青講這個故事的時候,整個會場死一般寂靜,講完後片刻,一切彷彿停止了呼吸。忽然間掌聲四起,經久不息。會議主辦者數度試圖插話,但聽眾們,主要是學生們以及為數不多的教員們,一直不停地鼓掌。
那 天會後,聽眾中的一個學生在北大網站上貼了篇長長的報道,形容丹青的演講,「使整個會場為之震動!」在一個人們說話越來越斯文、越來越拐彎抹角的年代,丹 青的勇氣深深打動了他。「但是我發現」,這個學生接着寫到,「那些(在丹青發言之後)對他表達感激和敬意的人中,沒有中國大陸的學者。一個也沒有。」
我 幾乎是立刻獲悉丹青北大講話內容的。當天正好在現場的朋友會後給我打了電話,生動而興奮地描述了整個過程。這事顯然不同尋常,值得向人轉述。但朋友也提到 丹青持有美國護照,這給他提供了保護,而且從某種意義上成了他「勇氣」的注腳。朋友在猜測着,此事會不會對陳平原產生甚麼影響。作為中文系的教授,他是這 次研討會北大一方的組織者。陳平原沒有陳丹青的那種保護,如果有人向「上面」打個「小報告」,他可能會為這次「事件」承擔責任。畢竟,這種事在過去屢見不 鮮:實際的麻煩製造者被饒恕,而那些本該是阻止麻煩發生的人卻受到了懲罰。換個說法就是:放過罪犯,逮住警察。這種做法看似專橫但卻十分有效:它使更多的 人變成了警察。
那天,陳平原處理得非常冷靜。丹青發言後,他只簡單地說了句「今天的發言都很好」,旋即宣佈會議結束。事後,陳平原告訴丹青,他打 算將其演講收入計劃中的會議文集。丹青說自己不想給他造成任何「麻煩」。陳平原回應說他會做「一些出版上的調整」。當然,這意味着他將以該文集編輯的身份 刪除所有不適合出版的內容。丹青說沒問題,只要需要,隨便你刪。
時間一天天過去。幾個星期過去了,幾個月過去了,甚麼都沒發生,沒有懲罰降臨。瞬間的激動煙消雲散,事件本身也色彩褪盡,一如泥牛入海。
一位雜誌編輯朋友這樣評論此次事件:「陳丹青這些年來一直呆在國外,所以才保持了某種新鮮感和敏銳度。但他不一定理解中國知識分子在天安門事件之後的歲月裏經受的一切。所以他做了他的秀,人們看了他的表演,笑一笑,然後就結束了。如此而已。」
我後來和丹青通了話。他說他「完全理解」中國知識分子在九十年代經受了甚麼。「他們並不是不喜歡我說的話,我想他們是不喜歡他們自己,不喜歡使他們『不能』說出我所說的話的那個環境。」他嘆了口氣,「其實我們都很可憐,大家都得吃這碗飯。」
他 接着說:「今天的大學生活,不過是一份職業而已,都是個人利益。除非真正置身其中,成為這個體制中的一員,就像我得到這份工作時那樣──我拿學校的工資, 靠學校分房等等──否則你不會明白真相。」他描繪的真相,可實在不大美妙:教授們似乎大都是些自私的名利之徒,要麼是虛偽的市儈,要麼是窩囊的膽小鬼。他 們對更崇高的理想無動於衷,也缺少真正的學術熱情,只對維護和提升自己的經濟和政治利益有興趣。真正的思想與學術爭論已是昨日黃花,教授們真正為之奮鬥 的,不過是權力與物質利益而已。
「我現在明白了,為甚麼我的學生對他們的老師抱着某種輕蔑,因為他們親眼看到老師們表現得像一群膽小鬼和偽君 子,」陳丹青說。他也意識到,自己在大學裏絕不會被完全信任,也不會被允許接近任何有權力的位置,因為他離開得太久了。「剛從美國回來的時候,有個朋友問 我有甚麼計劃:是真想做些事情呢,還是混口飯吃。我說當然是要真正做些事情。但現在我明白了,我絕不會在這個體制內產生任何影響。」
(節選自作者即將出版新書《弄潮兒》)

The Harvard Guide to Influential Books:/ "The Library of Babel" and "A Personal Library."Jorge Luis Borges

$
0
0
 這篇是我2005年記的
 


The Harvard Guide to Influential Books: 113 Distinguished Harvard Professors Discuss the Books That Have Helped to Shape Their Thinking    這本書中國有譯本
 
 

 

The Argentinian fiction writer, essayist, and librarian Jorge Luis Borges selected the following titles for two series, "The Library of Babel" and "A Personal Library."

The Library of Babel

  1. Jack London, The Concentric Deaths
  2. Jorge Luis Borges, August 25 1983
  3. Gustav Meyrink, Cardinal Napellus
  4. Léon Bloy, Discourteous Tales
  5. Giovanni Papini, The Escaping Mirror
  6. Oscar Wilde, The Crime of Lord Arthur Savile
  7. Villiers de l'Isle-Adam, The Guest at the Last Banquet
  8. Pedro de Alarcón, The Friend of Death
  9. Herman Melville, Bartleby the Scrivener
  10. William Beckford, Vathek
  11. H. G. Wells, The Door in the Wall
  12. P'u Sung-Ling, The Tiger Guest
  13. Arthur Machen, The Shining Pyramid
  14. Robert Louis Stevenson, The Island of the Voices
  15. G. K. Chesterton, The Eye of Apollo
  16. Jacques Cazotte, The Devil in Love
  17. Franz Kafka, The Vulture
  18. Edgar Allan Poe, The Purloined Letter
  19. Leopoldo Lugones, The Statue of Salt
  20. Rudyard Kipling, The House of Desires
  21. The Thousand and One Nights, according to Galland
  22. The Thousand and One Nights, according to Burton
  23. Henry James, The Friends of Friends
  24. Voltaire, Micromegas
  25. Charles H.Hinton, Scientific Romances
  26. Nathaniel Hawthorne, The Great Stone Face
  27. Lord Dunsany, The Country of Yann
  28. Saki, The Reticence of Lady Anne
  29. Russian Tales
  30. Argentine Tales
  31. J. L. Borges & A. Bioy Casares, New Stories of Bustos Domecq
  32. Jorge Luis Borges, The Book of Dreams
  33. Jorge Luis Borges, Borges A/Z

A Personal Library

  1. Julio Cortázar, Stories
  2. & 3. The Apocryphal Gospels
  3. Franz Kafka, Amerika; Short Stories
  4. G. K. Chesterton, The Blue Cross and Other Stories
  5. & 7. Wilkie Collins, Moonstone
  6. Maurice Maeterlink, The Intelligence of Flowers
  7. Dino Buzzati, The Desert of the Tartars
  8. Henrik Ibsen, Peer Gynt; Hedda Gabler
  9. J. M. Eça de Queiroz, The Mandarin
  10. Leopoldo Lugones, The Jesuit Empire
  11. André Gide, The Counterfeiters
  12. H. G. Wells, The Time Machine; The Invisible Man
  13. Robert Graves, The Greek Myths
  14. & 17. Fyodor Dostoyevsky, Demons
  15. E. Kasner & J. Newman, Mathematics and the Imagination
  16. Eugene O'Neill, The Great God Brown; Strange Interlude; Mourning Becomes Electra
  17. Ariwara no Narihara, Tales of Ise
  18. Herman Melville, Benito Cereno; Billy Budd; Bartleby the Scrivener
  19. Giovanni Papini, The Tragic Everyday; The Blind Pilot; Words and Blood
  20. Arthur Machen, The Three Imposters
  21. Fray Luis de León, tr., The Song of Songs
  22. Fray Luis de León, An Explanation of the Book of Job
  23. Joseph Conrad, The End of the Tether; Heart of Darkness
  24. Edward Gibbon,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
  25. Oscar Wilde, Essays and Dialogues
  26. Henri Michaux, A Barbarian in Asia
  27. Hermann Hesse, The Bead Game
  28. Arnold Bennett, Buried Alive
  29. Claudius Elianus, On the Nature of Animals
  30. Thorstein Veblen, The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
  31. Gustave Flaubert, The Temptation of St. Anthony
  32. Marco Polo, Travels
  33. Marcel Schwob, Imaginary Lives
  34. George Bernard Shaw, Caesar and Cleopatra; Major Barbara; Candide
  35. Francisco de Quevedo, Marcus Brutus; The Hour of All
  36. Eden Phillpots, The Red Redmaynes
  37. Søren Kierkegaard, Fear and Trembling
  38. Gustav Meyrink, The Golem
  39. Henry James, The Lesson of the Master; The Figure in the Carpet; The Private Life
  40. & 44. Herodotus, The Nine Books of History
  41. Juan Rulfo, Pedro Páramo
  42. Rudyard Kipling, Tales
  43. William Beckford, Vathek
  44. Daniel Defoe, Moll Flanders
  45. Jean Cocteau, The Professional Secret and Other Texts
  46. Thomas De Quincey, The Last Days of Emmanuel Kant and Other Stories
  47. Ramón Gómez de la Serna, Prologue to the Work of Silverio Lanza
  48. The Thousand and One Nights
  49. Robert Louis Stevenson, New Arabian Nights; Markheim
  50. Léon Bloy, Salvation for the Jews; The Blood of the Poor; In the Darkness
  51. The Bhagavad-Gita; The Epic of Gilgamesh
  52. Juan José Arreola, Fantastic Stories
  53. David Garnett, Lady Into Fox; A Man in the Zoo; The Sailor's Return
  54. Jonathan Swift, Gulliver's Travels
  55. Paul Groussac, Literary Criticism
  56. Manuel Mujica Láinez, The Idols
  57. Juan Ruíz, The Book of Good Love
  58. William Blake, Complete Poetry
  59. Hugh Walpole, Above the Dark Circus
  60. Ezequiel Martinez Estrada, Poetical Works
  61. Edgar Allan Poe, Tales
  62. Virgil, The Aeneid
  63. Voltaire, Stories
  64. J. W. Dunne, An Experiment with Time
  65. Atilio Momigliano, An Essay on Orlando Furioso
  66. & 71. William James, The Varieties of Religious Experience; The Study of Human Nature
  67. Snorri Sturluson, Egil's Saga
  68. The Book of the Dead
  69. & 75. J. Alexander Gunn, The Problem of Time

Source: Borges, Jorge Luis. Selected Non-Fictions. Ed. by Eliot Weinberger. New York: Penguin Books, 1999, pp. 500-501, 511-512, 547. © Maria Kodama, 1999

Michel de Montaigne《蒙田隨筆全集》/《随筆集》中的權威與治理,教育學/Journal de voyage《蒙田意大利游記》

$
0
0


 




梁宗岱黃建華《蒙田隨筆1987 =我不想樹立雕像》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96
本書作者以懷疑論抨擊教會與封建制度、批判經院哲學,崇尚自然、崇尚自我這一口號主要力行者之一.

目錄 · · · · · ·

第一部分
論不同的方法可以收同樣的效果
論悲哀
論靈魂缺乏真正物件時把情感寄託在假定物件上
論閒逸
論說誑
論辯才的急慢
論預兆
論善惡之辨大抵系於我們的意識
論恐怖
論死後才能斷定我們的幸福
論哲學即是學死
論想像的力量
我們的感情延續到死後
論隱逸
論教育
論憑我們的見識來評定真假之狂妄
我們怎樣為同一事物哭笑
論友誼
論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
論兒童教育
――
致馬丹迪安納特・華特格爾遜夫人的信
第二部分
自畫像
自畫像之二
我不想樹立雕像
易變無常
熱愛生命
要生活得寫意
多少回我成非我
病重
死之經驗
友誼的奧秘
我的書房
我當市長
介人抑或棄權
描繪人
人體之重要
人之常規
醜惡的靈魂
守舊表現其外,自由思想其中
自命不凡的虛妄
眾師之師――人類的無知
盡情享受生活之樂趣
我譴責教育上的一切體罰
――可憐的怪物
法律
新舊世界
有血有肉的語言
詩之自由隨意
致讀者

 *****
《蒙田隨筆全集》(全三冊)
作者: [法國] 蒙田
譯者: 潘麗珍
出版社: 譯林出版社1996  台灣商務2006
《蒙田隨筆全集》共107章,百萬字左右。其中最著名的一篇為《為雷蒙·塞蓬德辯護》,充分表達了他的懷疑論的哲學思想。
  蒙田以博學著稱,在全集中,日常生活、傳統習俗、人生哲理等等無所不談,特別是旁證博引了許多古希臘羅馬作家的論述。書中,作者還對自己作了大量的描寫與剖析,使人讀來有娓娓而談的親切之感,增加了作品的文學趣味。它是十六世紀各種思潮和各種知識經過分析的總匯,有生活的哲學之美稱。書中語言平易通暢,不假雕飾,在法國散文史上佔有重要地位,開創了隨筆式作品之先河。
  這部作品卷帙浩繁,用古法文寫成,又引用了希臘、義大利等國的語言,以及大量拉丁語,因此翻譯難度相當大。本社積累了組譯出版《追憶似水年華》的成功經驗,採用了蒙田死後於1595年經過增訂的定本,於1993年開始組譯,歷經四年之久,分成三卷一次推出。這是蒙田隨筆的第一個全譯本,參與該書的譯者都是研究和翻譯法國文學富有經驗的學者,為譯出蒙田隨筆特有的思想火花和語言魅力,各位譯者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翻譯態度是極為嚴謹的,讀者可以從中真實地窺見到蒙田的思想、風格及他所生活的時代的風俗民情蒙田在文中論述的有些觀點也許未必正確,但讀者可以從隨筆的總體上吸收他的思想和藝術精華,並收到啟智怡情的功效。  


蒙田的作品都是長期困頓、思索的結晶,因此也反應寫作當時所關心的問題。
蒙田是一個活在古代的現代人。他不朽的隨筆,充滿著冷峻的觀察、辛辣而幽默的批判、豐富的知識、出入今古的精採摘錄。
他無所不談,自有見地,留下的精神財富使後人至今不感匱乏。
然而他說:我知道什麼?
在他《隨筆集》中卷裡,他仍以自由的筆調、旁徵博引和懷疑論的風格,暢敘矛盾、野心、勇氣、良心、痛苦和死亡。
他從懷疑論導向對自我的挖掘、探索,並從自身擴而及於所有的人,以之作為人性的學校,以為人可以因此獲致精神上的獨立,確認本來面目,得到真正的智慧與幸福。
中卷也包含了他《隨筆集》裡篇幅最長的一章〈雷蒙.塞邦贊〉,為無名的西班牙作家雷蒙.塞邦辯護,抨擊了禁慾主義和教條主義。
關於蒙田,人們以為可說的都已說盡:他是懷疑論者,他向自己發問而又不作回答,甚至拒絕承認自己一無所知,而只是堅持那句「我知道什麼」的名言。於是,對一個真理的否定,揭示出一個新的真理。
 *****
:《蒙田隨筆全集》
: [] 蜜雪兒·德·蒙田
: 馬振騁
: 上海書店出版社,2009

“我知道什麼?”——蒙田和《蒙田隨筆》

馬振騁

    蜜雪兒·德·蒙田(1533-1592),生於法國南部佩里戈爾地區的蒙田城堡。父親是繼承了豐厚家產的商人,有貴族頭銜,他從義大利帶回一名不會說法語的德國教師,讓蜜雪兒三歲尚未學法語以前先向他學拉丁語作為啟蒙教育。不久,父親被任命為波爾多市副市長,全家遷往該市。1548年,蒙田到圖盧茲進大學學習法律,年二十一歲,在佩里格一家法院任推事。1557年後在波爾多各級法院工作。1562年在巴黎最高法院宣誓效忠天主教,其後還曾兩度擔任波爾多市市長。

    1568年,父親過世,經過遺產分割,蒙田成了蒙田莊園的領主。三年後,才三十八歲的蒙田就開始過起了退隱讀書生活,回到蒙田城堡,“投入智慧女神的懷抱,在平安寧靜中度過有生之年”。

    那時候,宗教改革運動正在歐洲許多國家如火如荼地進行,法國胡格諾派與天主教派內戰更是從1562年打到了1598年,亨利四世改宗天主教,頒佈南特敕令,寬容胡格諾派,戰事才告平息。蒙田只是回避了繁雜的家常事務,實際上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都聽在耳裏。他博覽群書,反省、自思、內觀,那時舊教徒以上帝的名義、以不同宗派為由任意殺戮對方,誰都高唱自己的信仰是唯一的真理,蒙田對這一切冷眼旁觀,卻提出令人深思的雋言:“我知道什麼?”

    他認為一切主義與主張都是建立在個人偏見與信仰上的,這些知識都只是片面的,只有返回到自然中才能恢復事物的真理,有時不是人的理智能夠達到的。“我們不能肯定知道了什麼,我們只能知道我們什麼都不知道,其中包括我們什麼都不知道。”
  



    1572年起,蒙田在閱讀與生活中隨時寫下許多心得體會,他把自己的文章稱為Essai。這詞在蒙田使用以前只是“試驗”、“試圖”等意思,例如試驗性能、試嘗食品。他使用Essai只是一種謙稱,不妄圖以自己的看法與觀點作為定論,只是試論。他可以夾敘夾議,信馬由韁,後來倒成了一種文體,對培根、蘭姆、盧梭(雖然表面不承認)都產生了很大影響。在我國則把Essai一詞譯為“隨筆”。

    這是一部從15721592年逝世為止,真正歷時二十年寫成的大部頭著作,也是蒙田除了他逝世一百八十二年後出版的《義大利遊記》以外的唯一作品。

    從《隨筆》各篇文章的寫作時序來看,蒙田最初立志要寫,但是要寫什麼和如何寫,並不成竹在胸。最初的篇章約寫於15721574年,篇幅簡短,編錄一些古代軼事,摻入幾句個人感想與評論。對某些縈繞心頭的主題,如死亡、痛苦、孤獨與人性無常等題材,摻入較多的個人意見。

    隨著寫作深入,章節內容也更多,結構也更鬆散,在表述上也更具有個人色彩和執著,以致在第二卷中間寫出了最長也最著名的《雷蒙·塞邦贊》,把他的懷疑主義闡述得淋漓盡致。這篇文章約寫於1576年,此後蒙田《隨筆》的中心議題明顯偏重自我描述。

    1580年,《隨筆》第一、二卷在波爾多出版。蒙田在6月外出旅遊和療養,經過巴黎,把這部書呈獻給亨利三世國王。他對國王的讚揚致謝說:“陛下,既然我的書王上讀了高興,這也是臣子的本分,這裏面說的無非是我的生平與行為而已。”

    蒙田在義大利暢遊一年半後,回到蒙田城堡塔樓改建成的書房裏,還是一邊繼續往下寫他的《隨筆》,一邊不斷修改;一邊出版,一邊重訂,從容不迫,生前好像沒有意思真正要把它做成一部完成的作品。

    他說到理智的局限性、宗教中的神性與人性、藝術對精神的療治作用、兒童教育、迷信占卜活動、書籍閱讀、戰馬與盔甲的利用、異邦風俗的差異……總之,生活遇到引起他思維活動的大事與小事,從簡單的個人起居到事關黎民的治國大略,蒙田無不把他們形之於筆墨。友誼、社交、孤獨、自由,尤其是死亡等主題,還在幾個章節內反復提及,有時談得還不完全一樣,有點矛盾也不在乎,因為正如他說的,人的行為時常變化無常。他強調的“真”還是劃一不變。既然人在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的想法與反應,表現在同一個人身上,這些不同人依然是正常的“真”性情。

    蒙田以個人為起點,寫到時代,寫到人的本性與共性。他深信談論自己,包含外界的認識、文化的吸收和自我的享受,可以建立普遍的精神法則,因為他認為每個人自身含有人類處境的全部形態。他用一種內省法來描述自己、評價自己,也以自己的經驗來對證古代哲人的思想與言論;可是他也承認這樣做的難度極高,因為判定者與被判定者處於不斷變動與搖擺中。

    這種分析使他看出想像力的弊端與理性的虛妄,都會妨礙人去找到真理與公正。蒙田的倫理思想不是來自宗教信仰,而是來自古希臘這種溫和的懷疑主義。他把自己作為例子,而不是作為導師。他認為認識自己、控制自己、保持內心自由,通過獨立判斷與情欲節制,明智地實現自己的本質,那時才會使自己成為“偉大光榮的傑作”。

    文藝復興以前,在經院哲學一統天下的歐洲,人在神的面前一味自責、自貶、自抑。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思想抬頭,人發現了自己的價值、尊嚴與個性,把人看作是天地之精華,萬物之靈秀。蒙田身處長年戰亂的時代,同樣從人文主義出發,更多指出人與生俱來的弱點與缺陷,要人看清自己是什麼,然後才能正確對待自己、他人與自然,才能活得自在與愜意。


    法國古典散文有三大家:拉伯雷、加爾文與蒙田。拉伯雷是法國文藝復興時期智慧的代表人物,博學傲世,對不合理的社會冷嘲熱諷,以《巨人傳》而成不朽。加爾文是法國宗教改革先驅。當時教會指導世俗,教會不健全則一切不健全,他認為要改革必先改革宗教。他的《基督教制度》先以拉丁語出版,後譯成法語,既是宗教也是文學方面名著。蒙田的《隨筆》則是法國第一部用法語書寫的哲理散文。行文旁徵博引,非常自在,損害詞義時決不追求詞藻華麗,認為平鋪直敍勝過轉彎抹角。對日常生活、傳統習俗、人生哲學、歷史教訓等無所不談,偶爾還會文不對題。他不說自己多麼懂,而強調自己多麼不懂,在這“不懂”裏面包含了許多真知灼見。不少觀點令人嘆服其前瞻性,其中關於“教育”、“榮譽”、“對待自然與生活的態度”、“姓名”、“預言”的觀點更可令人聽了汗顏。

    城堡領主,兩任波爾多市市長,說拉丁語的古典哲理散文家,聽到這麼一個人,千萬別以為他是個道貌岸然的老夫子。蒙田在生活與文章中幽默俏皮。他說人生來有一個腦袋、一顆心和一個生殖器官,各司其職。人歷來對腦袋與心談得很多,對器官總是欲說還休。蒙田所處的時代,相當於中國明朝萬曆年間,對婦女的限制也並不比明朝稍松,他在《隨筆》裏不忌諱談兩性問題,而且談得很透徹,完全是個性情中人。當然這位老先生不會以開放的名義教人紅杏出牆或者偷香竊玉。他只是說性趣實在是上帝惡作劇的禮物,人人都有份,也都愛好。在這方面,沒有精神美毫不減少聲色,沒有肉體美則味同嚼蠟。只是人生來又有一種潛在的病,那就是嫉妒。情欲有時像野獸不受控制,遇到這類事又產生尷尬的後果,不必過於死心眼兒,他說歷史上的大人物,如“盧庫盧斯、愷撒、龐培、安東尼、加圖,和其他一些英雄好漢都戴過綠帽子,聽到這件事並不非得拼個你死我活”。這帖蒙氏古方心靈雞湯,喝下去雖不能保證除根有效,也至少讓人發笑,有益健康,化解心結。

    蒙田說:“我不是哲學家。”他的這句話與他的另一句話:“我知道什麼?”當然都不能讓人從字面價值來理解。

    記得法國詩人瓦萊裏說過這句俏皮話:“一切哲學都可以歸納為辛辛苦苦在尋找大家自然會知道的東西。”用另一句話來說,確實有些哲學家總是把很自然可以理解的事說得複雜難懂。

    蒙田的後大半生是在胡格諾戰爭時期度過的。他在混沌亂世中指出人是這樣的人,人生是這樣的人生。人有七情六欲,必然有生老病死。人世中有險峻絕壁,也有綠野仙境。更明白昨天是今日的過去,明天是此時的延續。“光明正大地享受自己的存在,這是神聖一般的絕對完美。”“最美麗的人生是以平凡的人性作為楷模,有條有理,不求奇跡,不思荒誕。”

    蒙田文章語調平易近人,講理深入淺出,使用的語言在當時也通俗易懂。有人很恰當地稱為“大眾哲學”。他不教訓人,他只說人是怎麼樣的,找出快樂的方法過日子,這讓更多的普通人直接獲得更為實用的教益。

    早在十九世紀初,已經有人說蒙田是當代哲學家。直至最近進入了二十一世紀,法國知識份子談起蒙田,還親切地稱他是我們這個時代的賢人,仿佛在校園裏隨時可以遇見他似的。



英文書信與散文全集
http://www.gutenberg.org/files/3600/3600-h/3600-h.htm
Translated by Charles Cotton 1877


PREFACE

THE LETTERS OF MONTAIGNE

I.To Monsieur de MONTAIGNE

II.To Monseigneur, Monseigneur de MONTAIGNE.

III.To Monsieur, Monsieur de LANSAC,

IV.To Monsieur, Monsieur de MESMES, Lord of Roissy and Malassize, Privy

V.To Monsieur, Monsieur de L'HOSPITAL, Chancellor of France

VI.To Monsieur, Monsieur de Folx, Privy Councillor, to the Signory of Venice.

VII.To Mademoiselle de MONTAIGNE, my Wife.

VIII.   To Monsieur DUPUY,

IX.To the Jurats of Bordeaux.

X.To the same.

XI.To the same.

XII. 

XIII.To Mademoiselle PAULMIER.

XIV.To the KING, HENRY IV.

XV.To the same.

XVI.To the Governor of Guienne.

BOOK THE FIRSTCHAPTER ITHAT MEN BY VARIOUS WAYS ARRIVE AT THE SAME END.

CHAPTER IIOF SORROW

CHAPTER IIITHAT OUR AFFECTIONS CARRY THEMSELVES BEYOND US

CHAPTER IVTHAT THE SOUL EXPENDS ITS PASSIONS UPON FALSE OBJECTS

CHAPTER VWHETHER THE GOVERNOR HIMSELF GO OUT TO PARLEY

CHAPTER VITHAT THE HOUR OF PARLEY DANGEROUS

CHAPTER VIITHAT THE INTENTION IS JUDGE OF OUR ACTIONS

CHAPTER VIIIOF IDLENESS

CHAPTER IXOF LIARS

CHAPTER XOF QUICK OR SLOW SPEECH

CHAPTER XIOF PROGNOSTICATIONS

CHAPTER XIIOF CONSTANCY

CHAPTER XIIITHE CEREMONY OF THE INTERVIEW OF PRINCES

CHAPTER XIVTHAT MEN ARE JUSTLY PUNISHED FOR BEING OBSTINATE

CHAPTER XVOF THE PUNISHMENT OF COWARDICE

CHAPTER XVIA PROCEEDING OF SOME AMBASSADORS

CHAPTER XVIIOF FEAR

CHAPTER XVIIINOT TO JUDGE OF OUR HAPPINESS TILL AFTER DEATH.

CHAPTER XIXTHAT TO STUDY PHILOSOPY IS TO LEARN TO DIE

CHAPTER XXOF THE FORCE OF IMAGINATION

CHAPTER XXITHAT THE PROFIT OF ONE MAN IS THE DAMAGE OF ANOTHER

CHAPTER XXIIOF CUSTOM; WE SHOULD NOT EASILY CHANGE A LAW RECEIVED

CHAPTER XXIIIVARIOUS EVENTS FROM THE SAME COUNSEL

CHAPTER XXIVOF PEDANTRY

CHAPTER XXVOF THE EDUCATION OF CHILDREN

CHAPTER XXVIFOLLY TO MEASURE TRUTH AND ERROR BY OUR OWN CAPACITY

CHAPTER XXVIIOF FRIENDSHIP

CHAPTER XXVIIININE AND TWENTY SONNETS OF ESTIENNE DE LA BOITIE

CHAPTER XXIXOF MODERATION

CHAPTER XXXOF CANNIBALS

CHAPTER XXXITHAT A MAN IS SOBERLY TO JUDGE OF THE DIVINE ORDINANCES

CHAPTER XXXIIWE ARE TO AVOID PLEASURES, EVEN AT THE EXPENSE OF LIFE

CHAPTER XXXIIIFORTUNE IS OFTEN OBSERVED TO ACT BY THE RULE OF REASON

CHAPTER XXXIVOF ONE DEFECT IN OUR GOVERNMENT

CHAPTER XXXVOF THE CUSTOM OF WEARING CLOTHES

CHAPTER XXXVIOF CATO THE YOUNGER

CHAPTER XXXVIITHAT WE LAUGH AND CRY FOR THE SAME THING

CHAPTER XXXVIII   OF SOLITUDE

CHAPTER XXXIXA CONSIDERATION UPON CICERO

CHAPTER XLRELISH FOR GOOD AND EVIL DEPENDS UPON OUR OPINION

CHAPTER XLINOT TO COMMUNICATE A MAN'S HONOUR

CHAPTER XLIIOF THE INEQUALITY AMOUNGST US.

CHAPTER XLIIIOF SUMPTUARY LAWS

CHAPTER XLIVOF SLEEP

CHAPTER XLVOF THE BATTLE OF DREUX

CHAPTER XLVIOF NAMES

CHAPTER XLVIIOF THE UNCERTAINTY OF OUR JUDGMENT

CHAPTER XLVIIIOF WAR HORSES, OR DESTRIERS

CHAPTER XLIXOF ANCIENT CUSTOMS

CHAPTER LOF DEMOCRITUS AND HERACLITUS

CHAPTER LIOF THE VANITY OF WORDS

CHAPTER LIIOF THE PARSIMONY OF THE ANCIENTS

CHAPTER LIIIOF A SAYING OF CAESAR

CHAPTER LIVOF VAIN SUBTLETIES

CHAPTER LVOF SMELLS

CHAPTER LVIOF PRAYERS

CHAPTER LVIIOF AGE

BOOK THE SECOND

CHAPTER IOF THE INCONSTANCY OF OUR ACTIONS

CHAPTER IIOF DRUNKENNESS

CHAPTER IIIA CUSTOM OF THE ISLE OF CEA

CHAPTER IVTO-MORROW'S A NEW DAY

CHAPTER VOF CONSCIENCE

CHAPTER VIUSE MAKES PERFECT

CHAPTER VIIOF RECOMPENSES OF HONOUR

CHAPTER VIIIOF THE AFFECTION OF FATHERS TO THEIR CHILDREN

CHAPTER IXOF THE ARMS OF THE PARTHIANS

CHAPTER XOF BOOKS

CHAPTER XIOF CRUELTY

CHAPTER XIIIOF JUDGING OF THE DEATH OF ANOTHER

CHAPTER XIVTHAT OUR MIND HINDERS ITSELF

CHAPTER XVTHAT OUR DESIRES ARE AUGMENTED BY DIFFICULTY

CHAPTER XVIOF GLORY

CHAPTER XVIIOF PRESUMPTION

CHAPTER XVIIIOF GIVING THE LIE

CHAPTER XIXOF LIBERTY OF CONSCIENCE

CHAPTER XXTHAT WE TASTE NOTHING PURE

CHAPTER XXIAGAINST IDLENESS

CHAPTER XXIIOF POSTING

CHAPTER XXIIIOF ILL MEANS EMPLOYED TO A GOOD END

CHAPTER XXIVOF THE ROMAN GRANDEUR

CHAPTER XXVNOT TO COUNTERFEIT BEING SICK

CHAPTER XXVIOF THUMBS

CHAPTER XXVIICOWARDICE THE MOTHER OF CRUELTY

CHAPTER XXVIIIALL THINGS HAVE THEIR SEASON

CHAPTER XXIXOF VIRTUE

CHAPTER XXXOF A MONSTROUS CHILD

CHAPTER XXXIOF ANGER

CHAPTER XXXIIDEFENCE OF SENECA AND PLUTARCH

CHAPTER XXXIII   THE STORY OF SPURINA

CHAPTER XXXIVOBSERVATION ON A WAR ACCORDING TO JULIUS CAESAR

CHAPTER XXXVOF THREE GOOD WOMEN

CHAPTER XXXVIOF THE MOST EXCELLENT MEN

CHAPTER XXXVIIOF THE RESEMBLANCE OF CHILDREN TO THEIR FATHERS

BOOK THE THIRD

CHAPTER IOF PROFIT AND HONESTY

CHAPTER IIOF REPENTANCE

CHAPTER IIIOF THREE COMMERCES

CHAPTER IVOF DIVERSION

CHAPTER VUPON SOME VERSES OF VIRGIL

CHAPTER VIOF COACHES

CHAPTER VIIOF THE INCONVENIENCE OF GREATNESS          

CHAPTER VIII   OF THE ART OF CONFERENCE

CHAPTER IXOF VANITY

CHAPTER XOF MANAGING THE WILL

CHAPTER XIOF CRIPPLES

CHAPTER XIIOF PHYSIOGNOMY

CHAPTER XIIIOF EXPERIENCE APOLOGY

PROJECT GUTENBERG EDITOR'S BOOKMARKS




Homo svm: hvmani nil a me alienvm puto. (I am a man: nothing that affects man do I think foreign to me). – Terence. Divider ...


蒙田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蒙田的肖像与家族纹章
蒙田[1]Michel de Montaigne1533年2月28日1592年9月13日),文艺复兴时期法国作家,以《尝试集》[2](Essais)三卷留名后世。《尝试集》在西方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作者另辟新径,不避谦疑大谈自己,开卷即说:“吾书之素材无他,即吾人也。”(je suis moy-mesmes la matiere de mon livre.)[3]

目录


生平


蒙田堡附近的多尔多涅河
生于波尔多附近的佩里戈尔(现在的多尔多涅省),为家中长子。家族为殷实商人,从事的国际贸易。家中信奉天主教,蒙田一生坚持旧教信仰,但有几个弟妹后改奉新教。其父在意大利当过兵,吸收了一些新颖的教育思想。六岁以前寄宿在农村家庭,以农民夫妇为教父母,并由只说拉丁文的老师教导,因此以拉丁文为母语。少年时代,在吉耶讷学院(Collège de Guyenne)习希腊文法文、修辞术,因拉丁语流利,多在拉丁剧中担任主角;后来到图卢兹(一说巴黎)习法律
1557年起在波尔多最高法院(Parlement de Bordeaux)任职,并认识博埃蒂(Étienne de la Boétie),成为莫逆。1561年至1563年在查理九世的宫廷出入。1563年博埃蒂离世,大受打击。1565年成婚,儿女多夭折,唯一女长成。1568年父亲离世,袭其封号与领地,成一家之主。1571年起退居蒙田堡(Château de Montaigne),潜心写作。
宗教内战期间,为旧教的亨利三世和新教的纳瓦拉的亨利居间调停。1578年起为肾石所困扰,1580年至1581年游法国、德国奥地利瑞士、意大利等地,散心之余,寻找疗法。回国后出任波尔多市长直至1585年,并继续增修《尝试集》。59岁病逝于蒙田堡。

[编辑]作品


蒙田亲自校改的《尝试集》,图为卷一第28章《论友谊》("De l'Amitié")的部分,注意右上方用红笔加上去的是蒙田论友谊的名句:“因为他是他;因为我是我。”(Par ce que c'estoit luy; par ce que c'estoit moy.)
为完成父亲的遗愿,将西班牙神父兼医生塞朋德(Raymond Seybond)的著作《自然神学》(Theologia naturalis)由拉丁文译成法文。1564年该书的序文被教会列为禁书,但蒙田将序文部分大幅修改,译本也在1569年顺利出版,后来被多次翻印。
首两卷《尝试集》在1580年出版,三卷版付梓于1588年,死前蒙田还在病榻上增订该书。学者习惯将蒙田的思想分为三个阶段(尽管未必准确):斯多噶时期(1572─74年)、怀疑主义危机(1576年)、伊壁鸠鲁时期(1578-92年)。三个阶段的思想也粗略反映在三卷《尝试集》中,卷二的〈为塞朋德辩护〉(Apologie de Raymond Sebond)一文,被认为代表了蒙田的怀疑主义思想,该篇也是《尝试集》里最长的一篇(后世很多出版商将这一篇独立成书)。
后人也将蒙田的《旅游日志》(Journal de voyage)和书信(现存39封)整理、出版。


In 1578, Montaigne, whose health had always been excellent, started suffering from painful kidney stones, a sickness he had inherited from his father's family. Throughout this illness, he would have nothing to do with doctors or drugs.[18] From 1580 to 1581, Montaigne traveled in France, Germany, Austria, Switzerland, and Italy, partly in search of a cure, establishing himself at Bagni di Lucca where he took the waters. His journey was also a pilgrimage to the Holy House of Loreto, to which he presented a silver relief depicting himself and his wife and daughter kneeling before the Madonna, considering himself fortunate that it should be hung on a wall within the shrine.[19] He kept a fascinating journal recording regional differences and customs and a variety of personal episodes, including the dimensions of the stones he succeeding in ejecting from his bladder. This was published much later, in 1774, after its discovery in a trunk which is displayed in his tower.[20]
While travelling through Rome in 1581 Montaigne was detained in order to have the text of his Essais examined by Sisto Fabri who served as Master of the Sacred Palace under Pope Gregory XIII. After Fabri examined Montaigne's Essais the text was returned to its author on 20 March, 1581. Montaigne had apologized for references to the pagan notion of "fortuna" as well as for writing favorably of Julian the Apostate and of heretical poets, and was released to follow his own conscience in making emendations to the text.[21]
可惜這本書沒附地圖 以致讀起來如墜入時空的迷霧中

蒙田意大利之旅


  • 作者:[法]米歇爾‧蒙田
    譯者:馬振騁
    出版社:上海書店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1年08月01日
  • 語言:簡體中文
《蒙田意大利游記》簡介︰蒙田于1580年9月5日從法國博蒙出發,途經瑞士和德國,進行了為期共十七月又八天的意大利之旅。離開蒙田城堡書房,他有機會 深入到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形象而生動地記錄下了所經之地的風土人情,以及當地人的宗教信仰,集結成《蒙田意大利游記》。與其他旅客關注點在名勝古跡上面不 同,蒙田將目光停留在表現“人”的標志上,不論是鄉野播種的土地,還是城市的行政結構、馬路鋪設、建築特點,還有對于新出現的工藝技術與農耕器械,都表示 同樣強烈的興趣,不厭其煩地一一作一番認真的描述。蒙田旅行,就像蒙田寫作,信馬由韁,不僅讓自己欣賞到了自然界各種形態的生生不息演變,更了解到了五花 八門的人生、觀念和風俗。

譯序
意大利之旅
穿越法國去瑞士(一五八○年九月五日—十八日)
瑞士(一五八○年九月二十九日—十月七日)
德意志、奧地利和阿爾卑斯地區(一五八○年十月八日—二十七日)
意大利,去羅馬的路上(一五八○年十月二十八日—十一月二十九日)
意大利︰羅馬(一五八○年十一月三十日—一五八一年四月十九日)
意大利︰從羅馬到洛雷托和拉維拉(一五八一年四月十九日—五月七日)
意大利︰初訪拉維拉(一五八一年五月七日—六月二十一日)
意大利︰佛羅倫薩—比薩—盧卡(一五八一年六月二十一日—八月十三日)
意大利︰第二次逗留拉維拉(一五八一年八月十四日—九月十二日)
書信
序文
○一 致安東尼‧迪普拉先生,巴黎市長
○二 致父親的信
○三 致蒙田大人閣下
○四 致亨利‧德‧梅姆閣下
○五 致洛比塔爾大人
○六 致朗薩克先生
○七 告讀者
○八 致保爾‧德‧弗瓦先生
○九 致吾妻蒙田夫人
一○ 致波爾多市市政官先生們
一一 致馬蒂尼翁大人
一二 致南都依埃大人
一三 呈亨利三世國王
一四 呈那瓦爾國王
一五 致馬蒂尼翁大人
一六 致馬蒂尼翁元帥
一七 致杜布依先生
一八 致馬蒂尼翁大人
一九 致馬蒂尼翁元帥
二 致波爾多市市政官先生們
二一 致馬蒂尼翁元帥
二二 致馬蒂尼翁元帥
二三 致馬蒂尼翁元帥
二四 致波爾多市市政官先生們
二五 致馬蒂尼翁元帥
二六 致馬蒂尼翁元帥
二七 致馬蒂尼翁元帥
二八 致馬蒂尼翁元帥
二九 致馬蒂尼翁元帥
三 致馬蒂尼翁元帥
三一 致波爾多市市政官先生們
三二 致波爾多市市政官先生們
三三 致馬蒂尼翁元帥
三四 致馬蒂尼翁元帥
三五 致波爾米埃夫人
三六 致安東尼‧盧瓦澤爾先生
三七 呈亨利四世國王
三八 致M
三九 呈亨利四世國王
家庭紀事
序文
紀事
書房格言
序文
格言

[编辑]评价

  • 爱默生在日记中提到《尝试集》:“剖开这些字,会有血流出来;那是有血管的活体。” (Cut these words, and they would bleed; they are vascular and alive.)[4]
  • 尼采谈到蒙田:“世人对生活的热情,由于这样一个人的写作而大大提高了。” (Dass ein solcher Mensch geschrieben hat, dadurch ist wahrlich die Lust auf dieser Erde zu leben vermehrt worden.)[5]

[编辑]注释

  1. ^全名为蒙田领主米歇尔‧埃康(Michel Eyquem, Seigneur de Montaigne),“米歇尔”为名,“埃康”为姓,“蒙田领主”则是世袭封号。
  2. ^或译为《试笔》,但中文世界一般译为《随笔》。
  3. ^见《尝试集》开卷的“致读者”("au lecteur")。
  4. ^Bliss Perry, ed., The Heart of Emerson's Journals, p.54.
  5. ^Friedrich Nietzsche, "Schopenhauer als Erzieher", in Unzeitgemässe Betrachtungen.


[编辑]外部链接

从维基姊妹计划了解更多有关“蒙田”的内容:
Wiktionary-logo-en.png维基词典上的字词解释
Wikibooks-logo.svg维基教科书上的教科书和手册
Wikiquote-logo.svg维基语录上的名言
Wikisource-logo.svg维基文库上的源文
Commons-logo.svg维基共享资源上的多媒体资源
Wikinews-logo.svg维基新闻上的新闻

 《随筆集》內也有許多教育學等方面的宏文.....

 蒙田的政治学:《随筆集》中的權威與治理




作  者: (瑞士)冯塔纳著,陈咏熙陈莉
出 版 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1-1
  • 字  数: 219000
  • 版  次: 1
  • 页  数: 246
  • 印刷时间: 2010-1-1

编辑推荐

《蒙田的政治学》为蒙田的政治理论(以及实践)提供了一份清晰易懂的概述,更提出了新的见解。作者对蒙田的《随笔集》、与其有关的二级文献及历史背景均了如指掌。
  ——安托万·孔帕尼翁(Antoine Compagnon),哥伦比亚大学和索邦大学
这部构思精巧的作品填补了学术上一项重大的空白。书中运用的历史和文本材料以及参考文献皆十分充实,富于启发性。作品涵盖的领域广泛,论述极具深度。
  ——麦克尔·莫里亚蒂(MichaelMoriarty),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
通过详尽地展现《随笔集》的政治与历史背景,冯塔纳使我们能够更容易地理解蒙田,理解他那超越了他所处时代和立场的政治哲学与他对于那个时代和立场不得不表达的话语之间的关系。
  ——安·哈特尔(Ann Hartle),《政治学评论》

内容简介

本 书运用翔实的史料和文献,清晰地勾勒出蒙田在16世纪法国宗教战争中的政治活动及其对《随笔集》创作的影响,将蒙田对社会现实和政治、法律实践的洞见置于 欧洲政治思想发展的脉络之中,令人信服地呈现出蒙田的政治思想和立场,论证了《随笔集》可能是欧洲进入基督教时期后第一部全面批判权威,坚定捍卫个人自 主、信仰自由与宗教宽容等现代自由主义价值观的重要作品,并且无论在体裁、方法还是见解上都是特立独行的。作者反驳了传统评论对蒙田的误解,为解读《随笔 集》这部不朽的经典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启迪。

作者简介

边 凯玛里亚·冯塔纳(Biancamaria Fontana),瑞士洛桑大学政治思想史教授。 主要著作: 《商业社会政治学的再思考》 (Rethinking the Politics ofCommercial Society) 《本杰明·贡斯当和大革命之后的思想》 (Benjamin Constant and the Post—Revolutionary Mind)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法的精神
第二章 一个沉重的世纪:美德的衰落
第三章 信仰自由:关于宽容的政治策略
第四章 信仰自由:对舆论的治理
第五章 改变舆论倾向:信任与正当性
第六章 从经验中学习:作为实践的政治
结论 蒙田的遗产
参考文献
索引
凡例
译后记

    司馬遼太郎"花神" /項羽と劉邦

    $
    0
    0
    這一本,可能是東海大一國文課的讀書報告(我也寫過)。不過我以為讀司馬遷的原著更感人,可以讓人的情感與歷史的想像力融合,譬如說,我們看過日本的司馬遼太郎的大河小說『項羽與劉邦』,它的力量強度與讀(本紀)或許類似。
    項羽と劉邦(連載時は「漢の風 楚の雨」、19806 - 8月、新潮社)在日本賣出669万部。80年代初台灣就有些版本的翻譯。90年代須付版權,由台北的遠流出版公司發行。作者認為這是同一文化圈的英雄史詩,所以日本人也能感同身受。當然作者的另外5本維新群英小說中,有的賣出兩千多部。多少人讀過《史記》與.《漢書》的相關文章,不過無法如作者描寫漢王在逃難時,家人抓馬車的那些部位(車輪上的橫木,上方為『較』,下方橫木為『式』,頁638)----現在英文儀表板dashboard 19世紀汽車的擋泥板,而漢字中的車部首今人多很生疏了,蘇軾或蘇轍的意思…..
    另外,要找張小說中的地圖也不怎麼容易。




    司馬遼太郎 小說"花神"
    台北:漢麟 1979
    ***

    http://www.ptt.cc/bbs/Bakumatsu/M.1294493638.A.436.html
    作者: yusyuan1129 (yusyuan) 看板: Bakumatsu
    標題: [心得]司馬遼太郎"花神"序文及推薦
    時間: Sat Jan 8 21:33:56 2011



    想推廣一下司馬遼太郎的"花神"

    分為上下二冊,主角是有軍神之稱的大村益次郎,除了大村以外
    對長州與長州眾人的故事亦多所著墨

    故事概要:

    大村本出身長州漢醫家,剛開始是為了學習西洋醫術到大阪緒方洪庵的適塾學習
    適塾培養出不少菁英人士,他的後輩與同窗,有福澤諭吉與大鳥圭介

    後來在江戶小塚原刑場,以一具女屍示範解剖教學的時候與正領回松陰遺體的桂小五郎相
    遇,日後經由桂的提攜,大村得以回長州發展,並在二次征長戰中立下戰功

    其實故事支線還有大村和荷日混血女醫師井禰之間的愛恨情仇(?)

    雖然似乎滿多人對司馬史觀頗有微詞|||
    不過戲劇張力是很夠的,幕末入門者也可以看的很開心~

    另外再推一本世に棲む日々(浮生記),分四冊

    主角分為吉田松陰(1~2冊)及高杉晉作(3~4冊)

    如序者所說,和花神是姊妹作搭配服用很適合XD

    浮生記我還沒看完||| 但看到現在感覺都還不錯,所以順便推一下~

    此序文作者為赤松大麓

    ****以下正文****

    花神 序/赤松大麓

    所謂花神,就中文的意義而言,就是主宰花開之神。
    當幕府末年,日本全國革命情緒逐漸高漲之際,這位主掌革命花朵開放的花神便自然而然
    的應運而生了。維新時代有一個叫大村益次郎的人物,像彗星般倏然出現在幕府末期,它
    可說就是這個時期應運而生的花神。

    有關他輝煌的一生,我們可由木戶孝允晚年對他的論述略見一班:"日本自癸丑年以來,
    為革命犧牲的志士不計其數,大家都勇敢的為維新拋頭顱、灑熱血,在幕府的槍管下前仆
    後繼。然而,如果沒有大村先生,這個運動恐怕永遠不會有結果。"

    由這段話,我們便可以看出大村在維新史上是何等重要了。

    這部長篇小說,是以大村個人一生的功業為經,那段革命時期的歷史為緯,交織而成的。
    司馬遼太郎喜歡追求變動期的人類形象,最長於描述明治維新史,他曾說過,在日本史上
    ,最偉大、最富於戲劇性的時代,就是明治維新時期。我們發現,在他早期的作品中,便
    經常以幕府末年的動亂時期為背景,例如"新選組風雲錄"、"燃燒的劍"等,另外,位
    他奠定了不朽名聲的長篇巨著,"龍馬"(竜馬がゆく)也是以此為主題。由此可知,他
    對這段時期的敏感與偏愛是如何深刻了。

    "龍馬"是一部以明治時代為背景,描述一位名叫坂本龍馬的劍客,其一生事績的巨著。
    書中佈局緊湊,逸趣橫生,是一部相當成功的作品。繼這部龍馬之後,司馬遼太郎又以幕
    府末年的長州藩為舞台,從昭和四十四年開始同時進行二部長篇鉅著,其一是以吉田松陰
    及高杉晉作為主角的"浮生記"(世に棲む日々),另一部就是"花神",並稱當代雙絕
    。二書的主角與故事背景頗有相似之處,誠如司馬氏自己所說:這部小說"花神"在大變
    動的後期豋場,它所具備的意義相當深遠,一般均將這次大革命分為三個時期:

    一為思想家出現時的時期。在這個時期中,思想家不斷出現,可是大都在理想尚未受世人
    重視前便溘然長逝,在明治維新期間,這個犧牲者就是吉田松陰。

    二為戰略家時代。在這個時期,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高杉晉作,西鄉隆盛,他們最後也都
    無法終老天年。

    三為技術者時代。此處所謂的技術,泛指一切由科學或政治的觀點著眼之技術。另外,像
    藏六晚年所擔任的軍事技術亦可包括在內。"

    司馬遼太郎認為一場革命只要分為這三階段,便可一目了然。他分別以三種人物作為這三
    階段的代表,這也就是司馬遼太郎的歷史觀,他以長篇小說的形式,將上述三種人物連綴
    起來,使讀者對明治維新時代的史實有更正確的概念。

    "花神"一書曾於昭和四十四年至四十六年間,連載於日本的朝日新聞,當時我便深深的
    被它的內容所吸引,也許是無形中,思古的情愫在我體內作祟吧,記得那時,每天一到傍
    晚,我便焦急地盼望著晚報的來臨,那種迫不急待的心情,直到現在仍令我無法忘懷。這
    次重覽全書,又不禁為司馬氏雄渾的筆力,深厚的史學基礎嘆服不已。

    司馬氏很早便對大村先生發生興趣,在他寫"花神"之前,曾發表一篇叫"謀士"的短篇
    小說,他試以大村先生為題材,描述他的生平事蹟,文中大村的軍事才能與悲天憫人的胸
    懷相互交融,感人至深。實際上,大村益次郎這人的軍事才能之高,也的確是日本史上絕
    無僅有的,除了天才二字以外,恐怕沒有別的字可以形容他了。

    大村於文正七年(一八二四年)出生在山口縣三田尻附近,鑄錢司中的一個醫生家中,至
    明治二年(一八六九年)被守舊派刺客暗殺時,年僅四十五歲。他於應慶二年首次出現在
    維新史的舞台上,當時幕府正派遣大軍第二次征討長州藩,而出面迎討的長州藩這邊,即
    以大村為指揮官,大村這時四十二歲,距他去世不過三年。

    然而他在這三年多的時間裡,卻完成了許多令人驚嘆的工作,戰爭期間,他曾在征長大軍
    前誇下豪語道:"只要準備施條槍一萬挺,我就能打勝仗"他組織洋式裝備的民兵,以寡
    擊眾打敗幕府軍一事,可以說是維新史上最具戲劇性的部份,自此以後,幕府聲勢一落千
    丈,而大村也在這一役,以一個討幕司令官的身分,獲得壓倒性的成功。他在極短時間內
    ,鞏固了日本現代兵制的基礎,並憑藉著卓越的智慧,預知明治十年即要發生的西南戰爭
    ,因此後來能夠一路打到布石,所向披靡。

    "只知道戰術而不懂戰略的人,最後終究無法掌握國家"這是由大村蘭學塾鳩居堂講義的
    最後一章節節錄出來的,他靠著這句話,把幕府末年所積存的革命原動力引發出來,並以
    戰略普及全國,對新國家的成立實有無法埋沒的功勞。

    然而這種卓越的軍事才能絕不是偶然得來的,他晚期在軍事上的卓越表現,實肇於早期對
    蘭學作品的研究,我們了解這段原由之後,才能確實把握這個嚴格貫徹合理主義的神祕人
    物。司馬氏在本書中,花費了許多篇幅描寫藏六所處的時代背景,在全文結構上可以說是
    十分合理的配置。

    這部小說由藏六年輕時代,在大阪適塾遊學的時候開始寫起。緒方洪庵所創辦的適塾,在
    幕府末年、明治時期人才輩出。橋本佐內,福澤諭吉、大鳥圭介、長與專齋等人都出身於
    適塾,而藏六對蘭學的研究,似乎又特別的傑出。適塾中,學生勤學用功的情形,以及文
    化水準之高,在"福翁自傳"一書中有詳細的記載,藏六當時在塾裡擔任教師,是日本少
    數有名的蘭學者之一,他雖有如此卓越的才藝,但後來卻在父親的殷殷盼望下,回到故鄉
    ,做一名懸壺濟世的鄉下醫生。

    最初啟用藏六的是宇和島藩的賢君依達宗城。藏六在這裡致力於翻譯蘭語的兵學書,並由
    其中領會到所謂武力就是機能主義,就是技術主義。他那出類拔萃的理解力很快就被幕府
    注意到了,於是任命他為蕃書調所教授及講武所勤務等職務,這時他又建立鳩居堂,傾全
    力培養全國各藩慕名前來求教的弟子。

    不久,幕末風雲告急,長州藩為擴充軍備,使軍事現代化,大肆延攬人才,藏六的聲名突
    然大噪。為使這位聲名卓著的蘭學者成為長州的助力,木戶孝允,也就是當時的桂小五郎
    ,曾為此事大力奔走。

    藏六是一個奇特的人物,他從不希求自身的地位和榮達,但是景仰他、崇拜他的人,卻一
    次又一次把他推向顯赫的地位,這或許是由於時代需要的緣故吧。在當時,協助他獲致這
    項成就的人,有他的恩師緒方洪庵和把他推薦給宇和島藩的二宮敬作。此外,與藏六未曾
    謀面的勝海舟對他也非常賞識,勝海舟曾斷言"長州有個村田藏六,幕府軍絕無勝算"。
    不過對藏六來說,他最知己的朋友則應算是桂小五郎。在藩內還沒有人認識藏六的時候,
    桂小五郎曾極力拔擢他,他們二人又合力打破幕府第二次征伐長州的僵局,掌握了回天的
    契機。由此看來,桂小五郎與藏六的相遇可以說是維新史的轉機。

    由世俗的眼光看來,藏六的一生不能算是幸福,但他終生受惠於與人交友卻也不可謂之不
    幸。

    他與桂小五郎,緒方洪庵等人的交遊情形自不必說,改變藏六愛情生活的井禰,也為他那
    毫無起伏的感情生活增添了不少色彩。我覺得能把人世間的際遇描繪的淋漓盡致,使讀者
    回味無窮,這也是本書的一大功德。

    司馬氏年輕時,十分傾心於史蒂芬˙玆瓦克,他一直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個像史蒂芬那樣的
    命運觀察者,而對一個命運觀察者來說,明治維新時代的花神--像彗星般的村田藏六,
    實在是一個很好的寫作題材。在"謀士"一文中,僅具雛形的村田藏六,五年後在"花神
    "中出現,已是一個有血有肉的曠世奇才。對於這種轉變,我們只能把它看作是司馬氏作
    品成熟的過程,是他獨特歷史觀的確立。

    誠如前面所說,"花神"與"浮生記(世に棲む日々*)"這二書是姐妹作,因此二者之間
    是不可分離的,當然二本書獨立來看也未嘗不可,但筆者仍希望讀者能進一步參閱以吉田
    松陰和高杉晉作為主角的這部姐妹作。

    "我為了盡忠義,而我的朋友們卻為了名利。"這是吉田松陰的一句名言,當時長州藩就
    是靠著他那為革命殉身的高貴節操,而掀起革命熱潮的,而最後他們也終於獲得如"花神
    "中所述的革命成就。

    我們徹底了解日本維新史,及其前後的關係之後,閱讀起這二部作品來,一定會更有興趣
    。如果讀者能把這二部息息相關的小說合併看完,則必然能感受到日本維新使那股波濤洶
    湧的震撼力。
    *世に棲む日日』(よにすむひび)は、司馬遼太郎の長編歴史小説。
    1969年2月から1970年12月まで「週刊朝日」に連載された。
    初版は1971年に文藝春秋から全3巻で刊

    花神 (小説)

    花神』(かしん) は、司馬遼太郎の長編歴史小説。日本近代兵制の創始者・大村益次郎(村田蔵六)の生涯を描く。1969年昭和44年)10月1日から1971年(昭和46年)11月6日まで『朝日新聞』夕刊に、633回にわたって連載された。
    初版単行本は1972年(昭和47年)に、新潮社全4巻で出版(新装改訂版全1巻が1993年(平成5年)に刊)。
    現行版は新潮文庫全3巻(初版1976年、改版2002年)で、『司馬遼太郎全集 30.31』(文藝春秋)にもある。

    あらすじ


    注意:以降の記述には物語・作品・登場人物に関するネタバレが含まれます。免責事項もお読みください。

    周防国吉敷郡(現在は、山口県山口市に編入)の百姓に生まれた村田蔵六(後年大村益次郎と改名)は、郷里を発ち、大坂適塾緒方洪庵らを師として研鑽を積み、抜群の成績を上げ塾頭にもなった。医師として故郷防長に戻った蔵六だが、人と交わるのが不向きなため田舎では変人扱いされていた。
    黒船来航・開国開港など時代が大きく変化し始め、諸大名が最先端の科学研究とその実用化に向け本格的に動き始め、ずば抜けて洋書を解読し著述ができる蔵六は、シーボルトの弟子二宮敬作の進言で、四国宇和島藩の軍艦建造に招かれ、それを機に洋学普及のため、江戸で私塾「鳩居堂」を開き、幕府の研究教育機関(蕃書調所のち開成所)でも出講するようになる。
    出世をしても自らを売り込むことに興味のない蔵六だが、維新倒幕へ向け藩内改革を目論む長州藩志士桂小五郎は、江戸で出会った蔵六をさまざまな経緯を経て藩士として招き、軍政改革の重要ポストに就けた。その出自に対し藩内でも差別や抵抗を受けつつ、また尊皇攘夷など狂奔な活動を起こし続ける長州藩に侮蔑の念を隠さない多くの蘭学者洋学者福沢諭吉)たちの白い目を承知しつつ、蔵六は時代に花を咲かせる花神(花咲か爺さん)としての役割を担っていく。
    長州征伐における勝利を収め間もない高杉晋作の没後に、奇兵隊倒幕に向け再編成し、大政奉還後に発足した官軍における事実上の総参謀を務め、戊辰戦争の勝利に貢献し明治維新確立の功労者となった。さらに維新政府兵部大輔として軍制近代化の確立を進めてゆく。
    一方で(本人は意に介さなかったが)、旧来の思考でしか判断のできない者(海江田信義大楽源太郎など)からの偏見・嫉妬・批判はさらに深まり、遂に京の宿泊先で遭難した。死の床にあってもやがて来たる最後の大乱「西南戦争」を予感し、新製の大砲を用意しろという遺言を残し、最後まで技術者・実務家を通し生涯を終える。
    なお冒頭で作者に向かい、緒方家の血を引く謹厳な老学者が、花やぐ世界を寂しく生きた男とシーボルトの娘楠本イネとの心の通いは恋だったのかという独言を引用し作品が始まっている。

    童元方《一樣花開》《水流花靜》《為彼此的鄉愁》《選擇與創造》《閱讀陳之籓》《譯心與譯藝》:秋夜清光憶之藩

    $
    0
    0

    閱讀陳之藩

    出版社:牛津大學出版社 | 作者:童元方  | 定價:300 元

    這是陳之藩先生的紅顏知己知音童元方寫的;十年夫妻,三千多個日子,終究是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想起你引的狄拉克說歐本海默:「科學的目標是把困難的事 情用簡單的方法來分析,而詩的目標呢?是把簡單的事情用不可思議的方法來說明。」你提的羅斯的話:「科學是心靈的微分,詩是心靈的積分,微分與積分分開時 各有各的美...

    選擇與創造

    出版社:牛津大學出版社 | 作者:童元方  | 定價:390 元

    ...

    為彼此的鄉愁

    出版社:牛津大學出版社 | 作者:童元方  | 定價:280 元 | 會員價:252 元 | VIP 價:221 元 | 加入購物車

    ...




    水流花靜:科學與詩的對話
    《水流花靜》這本集子可以說是詩與科學的對話:有父女的對話,有夫婦的對話;有師生的對話,有朋友的對話。因為作者自己始終是學中國文學的,永遠站在詩 的一邊;而父親是北京大學學物理的,丈夫是劍橋大學學電機的,朋友有學科學的,有學文學的。涉及的地方,有香港、台北、英國的劍橋、美國的波士頓、法國的 南特等。談到的古人,是從李白、杜甫,而麥克士韋、愛因斯坦,而胡適之、錢鍾書,以及今人費孝通、楊振寧、韓南、宇文所安等。說到的話題是麥克士韋的詩, 不是方程式;是胡適之的愛戀,不是新文學;是愛因斯坦的少年狂飆,不是慈祥的藹然長者;是楊振寧、李政道,重修舊好的假想,不是沒完沒了的吵鬧。
    作者簡介
       童元方:台灣大學中國文學士、美國奧立岡大學藝術史碩士、東亞研究碩士、哈佛大學哲學博士。曾任教哈佛大學,現為香港中文大學翻譯系副教授。中文著作有 《一樣花開——哈佛十年散記》,譯作有《愛因斯坦的夢》、《情書:愛因斯坦與米列娃》與《風雨絃歌:黃麗松回憶錄》。英文著作有:Two Journeys to the North: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Poetic Journals of Wen T’ien-hsiang and Wu Mei-ts’un,(《文天祥與吳梅村——兩組北行詩的比較研究》)譯作有明代女子曹靜照,馬如玉以及清代女子吳規臣、梁德繩的詩,收在Women Writers of Traditional China(《中國古代女作家選集》)一書中。

    詳細資料

    • 叢書系列:風華館
    • 規格:特殊 / 296頁 / 21*15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目錄

    自序  卻顧所來徑
    • 初戀
    • 為什麼沒有莫札特
    • 旅途私語——過英法海峽
    • 劍水流觴
    • 艾曼紐.哈佛.清教徒
    • 舉頭望明月——愛因斯坦與米列娃的情書之中譯
    • 追探天才之源——有關愛因斯坦的情書之中譯本印行一年後
    • 小舟子之歌
    • 鐵達尼號上的真故事——韋德納圖書館與哈佛大學
    • 科學與詩的對話
    • 波光中的雲影
    • 麥克士韋的詩
    • 胡適與曹誠英間的傳書與信使——闊別重洋天樣遠 更隔蓬山一萬重
    • 在五月十日想起了六月十六
    • 隱藏的對稱——祝楊振寧教授八十壽
    • 辰梅雪爭春
    後記 與讀者談談

    ---

    胡適的韻事之「文化研究」
    張充和口述的《曲人鴻爪》,是一本很有意思的書,是中國20世紀文人的一重要紀錄。譬如說,徐櫻的《方桂與我五十五年》(增訂本)北京:商務,2010,其中也有許多台灣相關的資料,也多次提到他們夫婦的昆曲表演,不過還是沒有李先生提留的「筆尖『荷』露珠花瓣題詩詞」的故事般美妙。
    《曲人鴻爪》中最有意思的是,關於21世紀初各方對於胡適的一偽作書法之考証。參考:「胡適」張充和口述孫康宜撰寫《曲人鴻爪》編號21,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頁143-49
    故事可以簡單地說,因為胡適原是在張充和家(傅漢思與張充和)大力書寫三十多張《清江引》的詞,他倆被許多人誤認是胡適與曹誠英女士之間的紅娘。傅漢思與張充撰文「胡適手跡辨誤」,說明「胡適情詩手跡新發現」的手跡是偽作,可是這無法說服童元方等人放棄他們的推想:「即使該曲原為元人所作,但胡適在美國抄寫《清江引》給漢思充和夫婦,並不能證明他心中不以曹誠英為愛情對象。」童元方女士後來還將她的力作「胡適與曹誠英間的傳書與信使」收入她散文集《水流花靜》(台北:天下文化2003……
    ---

    為彼此的鄉愁

    為彼此的鄉愁

    • 作者:童元方
    • 出版社:牛津大學  2005年/黄山书社  2009 (批評張藝謀的所謂英雄的文章是否收入?)
      這 是 童 元 方 最 近 兩 三 年 寫 的 散 文 所 結 的 集 子 。 大 部 分 是 在 香 港 寫 的 , 也 偶 有 在 台 、 或 在 美 寫 的 。 要 起 一 個 與 內 容 多 少 相 關 的 書 名 , 總 是 朦 朧 地 想 起 一 個 英 文 字 「 Nostalgia」 。 相 應 的 中 文 呢 ? 是 鄉 愁 , 還 是 憶 昔 ? 或 是 鄉 愁 與 憶 昔 兼 而 有 之 ? 卻 因 此 想 起 兩 三 個 小 故 事 來 。

    本書分山與海時與事思與花開三部分, 內容包括:   
    山與海
    盆菜的滋味、有所思、歷史劇與藝術、遠而不見與略而不見、故鄉、相思樹下、松仔園的下午、荔枝窩與老虎笏

     時與事
    路與橋、喧嘩與快樂、朗費羅的路邊客棧、陽光陰影與花香、樸素與微薄--談美國總統的薪酬、萊特曼論現代病、鼓聲、精確與生動、父與子的對話
     思與花開
     崢嶸心事、哭笑無端、逆流而上、海市蜃樓、所見《英雄》、知魚樂、如酒如茶、人生何似、天人"合一亭"、看戲記、完美的風暴、網與魚、語言就如大都市的房子等.


    For Mutual Nostalgia 是愛因斯坦在一本《布拉格攝影集》的題簽,是去世前兩年(1953)送給約翰娜的生日禮物。......

    她在哈佛大學日文課朗讀《馬戲團》的日文詩 ,詩中Nostalgia 與 Circus 採外來語拼寫,......想到馬戲團巡迴賣藝, 流徙四方,又哪有固定的家可言?.......

    李白《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的英譯,她最欣賞翁顯良的,詩名譯成Nostalgia ,可謂神來之筆。

    這三個互不相干卻都含Nostalgia 這個字的小故事,如同水面上的浮葉,不時在我心湖上飄去飄來,我就用For Mutual Nostalgia. - 「 為 彼 此 的 鄉 愁 」 , 作 為 這 本 書 的 書 名 , 獻 給 那 些 正 在 懷 鄉 、 或 在 憶 舊 , 彼 此 的 、 或 共 同 的 , 滿 天 顫 抖 的 、 或 已 化 為 泥 土 的 萬 千 秋 葉 , 與 一 望 無 際 、 萬 古 銷 沉 的 蕭 瑟 秋 天 。


    一樣花開(哈佛十年散記) 童元方著(1996)《一樣花開》

    一樣花開(哈佛十年散記)

    洪業教授及其《史記三講》」等,才知道此書很耐讀,應多溫書。
    洪先生;視崔適如毒藥
    童元方著《一樣花開》台北爾雅叢書,1996
    童元方. 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0 -
        The Windhover by Gerard Manley Hopkins (1844–89)
    童元方著《一樣花開燧石之火》台北爾雅叢書,1996,頁219-227

    秋夜清光憶之藩

    • 2012-11-12 01:32
    •  
    • 中國時報
    •  
    • 【童元方】
     圖/王幼嘉
     圖/王幼嘉

         陳之藩先生最喜歡聽我說話,於是出之於口,繼而筆之於書。是熱情的聆聽者催生出一篇又一篇的文章。如今幽明相隔,只是暫別而已。就像從前或車站、或機場無數的別離與無窮的思念,不知盡頭的等待都等了過去,天殘地缺時終將相見!
         四年半前陳之藩先生中風後,在香港威爾斯親王醫院急救,從在生死線上掙扎的深切治療部,也就是台灣叫加護病房的,轉到仍需密切觀察的,再轉到普通病房,由此再到沙田醫院療養。從眼不能睜、口不能言,到終於睜開眼睛,可以開口說話了。陰霾的天色透出了曙光,我彷彿也聞到花香。這時香港的《明報月刊》希望我開一個談翻譯的專欄,開心之餘,就答應了。
         一月裡,新當選美國總統的歐巴馬正準備就職,有感於同學,尤其是中國大陸來的,還不怎麼認識他,我就選了一篇有關歐氏的傳記文字,作為學期的第一篇功課。原作的英文,看起來並不難,沒有想到最大的問題反而出在親屬關係的翻譯上。比如grandmother這個字,雖然簡單,但同學一見就條件反射似的譯成祖母,完全不顧文中所述歐巴馬與美國,或者說與他母親那一邊的關係,所以我的第一篇專欄就以此為題了。
         接著就是情人節。我告訴陳先生我想寫愛情,就從布什奈爾的《慾望城市》講起。有一天陳先生忽然問:「寫完了沒有?」我說:「要不要念給你聽啊!」念完了,探病的時間也到了。每晚臨離醫院的時候,我總是遲遲其行。好不容易提起腳來,他又叫住我:「可不可以改兩個字?」「什麼字?」「加上『古典』二字。」這樣,我的題目「二月說愛情」就成了「二月說古典愛情」了。為什麼要加上「古典」二字,難道陳先生也認為我所討論的愛情觀,在現代已近乎絕種,所以要標明?
         病中歲月相守
         陰曆年後,陳先生出院了,回到家裡。我也一月月地寫下去。談詩、談小說不啻賞心樂事,何況還加上文學翻譯這一層。比如《紅樓夢》中的一段經典敘事──櫳翠庵品茶,小說裡各人行止反映出各人的心事與性情,茶具竟是關鍵。既為中國所特有,大戶人家所用又分外講究,描寫的繁複正是乾隆品味的富贍華麗。翻譯要清楚明白,唯恐失之簡;要形神俱備,又恐失之亂。這難題,正是藝術上的挑戰。
         又如趙元任譯《阿麗思夢遊奇境記》中有一段阿麗思跟老鼠的對話。阿麗思問老鼠為什麼怕「C」and「D」。這「C」and「D」本是英文貓與狗的縮寫,趙元任用注音譯成「ㄇ」and「ㄍ」,真是神來之筆。可惜除了台灣,這一套語音符號幾乎無人認識了。
         這些專欄文字當中有兩篇是特別向譯者致敬的,一位是二○○九年在牛津逝世的霍克思,一位是二○一○年於香港仙逝的劉殿爵。霍氏終身致力於《紅樓夢》的翻譯,而劉氏在《論語》、《孟子》、《道德經》的西傳上厥功甚偉。
         此外,有兩篇與宗教有關。一篇涉及基督教「和合本」中文聖經翻譯的一些議題,是為我在香港中文大學的學生出書時所寫的序。還記得當時讀到嚴復以文言所譯的馬可福音部分章節時的興奮,簡直可以說是激動。原來譯《天演論》的嚴復也譯過聖經。在中國譯者身上,創造與演化的爭辯似乎從來就不是問題。也因為寫這篇文章,才知道賽珍珠的父親賽兆祥也曾譯經,更因獨力支付出版經費的困難,致使家人的生活陷於捉襟見肘的窘境。另一篇則是由利瑪竇來華四百年後梵蒂岡為他舉辦文物展所引起,而專寫利氏與徐光啟在翻譯《幾何原本》一書上的貢獻。這已經出了文學翻譯的範圍了,我是以文化的交流與文明的演進為視角的。
         沉痛轉為希望
         陳先生病前在看曾國藩與陳寅恪,病後我自然把書接過來,念給他聽,同時也繼續念我寫的文章,告訴他我想什麼,為什麼這樣想。他現在說話費勁,比從前更喜歡聽而不喜歡說,這新的遊戲使我們彼此更加親近,一些令人心動的片刻不時點綴著病中歲月。
         期間蘇正隆來港,看了幾篇我探討文學翻譯的文章,當即慨然邀稿出書。但陳先生的病情時時有變,我寫寫、停停,再寫、再停,也有兩年了。始終不曾成事,有負所託。
         今年二月底,正是春暖花開的季節,倏地一陣天旋地轉,陳先生過世了。正隆來電郵吊唁,並再次提起出書的事。此時此刻,才忽然悟出這是他要我保重的方式。往昔愛戀的甜蜜化成今日的心傷,但卻在沉痛中孕育了未來的希望。於是在天昏地暗中,我居然開始將寫過的有關文學翻譯的稿子,逐篇電郵至書林。
         四月初,我飛往台北參加陳先生的「不滅記憶」追思會,在桃園機場等國光號汽車進城。可能剛走了一班,等的時間長了些,傷痛的情緒竟在我毫無防備之下從四面八方來襲。我的眼淚驀地狂瀉而下,迎風灑在溫柔嫵媚的春光裡,幻化成一片霧氣。在國光號上,在旅館中辦入住手續時,我都止不住淚水,只是強逼自己不要哭出聲來。好像在香港憋住的,到了由此出身的母親之地,就再也憋不住了。我的失落豈止伯牙之悲,花好月圓之後,瞬間已在不同的時空。能轉世七次,世世再相遇嗎?
         在書林見到編排好的稿子,已是新書的清樣。日子真是往下過的,不計悲歡。半年來,返台多次,還曾赴美一趟,處理紛至沓來的物事,同時為新書,補些小注。這樣,竟然就到了中秋。
         一個人的中秋
         想起十年前陳先生第一次中風,其時新婚未久,我飛美去照顧他。那年的中秋節,就在雲海中的飛機上錯過了。至於這四年來的中秋,一次他尚未出院,一次烏雲蓋月;其餘兩次他在床上可以望月,我陪著他望,那不遠處高樓頂上的月亮,緩緩轉過樹梢,橫過天宇而逝。
         今年本來說會有颱風的,結果神清氣爽,中天一個大月亮。清光依依,仍是舊時月色,但終究是一人的中秋了。回到燈下,續完此文。
         陳先生最喜歡聽我說話,於是出之於口,繼而筆之於書。是熱情的聆聽者催生出一篇又一篇的文章。沒有陳先生,就沒有現在的我,自然也沒有這本小書。如今幽明相隔,只是暫別而已。就像從前或車站、或機場無數的別離與無窮的思念,不知盡頭的等待都等了過去,天殘地缺時終將相見!
         (本文摘刊自書林新書《譯心與譯藝》的序文)

    *****

    歸來(上)

    文 / 童元方.台中

    瀏覽數 / 250+

    背著陳先生的骨灰,我回來了。落腳在東海大學綠樹參天的校園。
    是精心挑選的大理石罈,人稱漢白玉的。上刻:先夫陳之藩,河北霸縣。搬家公司的人,用泡泡膠一層層裹好了,端放在背囊中,在從前中文大學的學生與港龍航空的職員護送之下,從香港直飛台中。就這樣,我背著他通關,一起回來了。
    回來才一天,就跟著東海的治校團隊去金門,商討新學年的教學大計,在成排的燕尾與馬背優美的弧線下,在成堆的高粱酒與牛肉乾慷慨的情懷裏,我尋覓半世紀前父親的腳蹤。
    走上長長的坑道,是開放給遊客憑弔的,雖然我不是來觀光或來旅遊。坑道中仍然濕氣瀰漫,不敢想像隆隆炮聲中,炮兵指揮官的爸爸在伸手不見五指的光景中是如何度過每一天的。平生收到爸爸寫給我的第一封信,便是從金門寄出的。給媽媽的一封,給我的一封。信皮子上工整的毛筆字:「童元方先生」。那年我九歲。不明白為什麼是「先生」呢。
    抽出信來,八行書上寫著:「『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隔著海峽的水,給你寫這封信。你要體貼媽媽,照顧妹妹,學著給爸爸寫信。」我的第一首杜甫詩,是爸爸在炮火中教給我的。
    到台中後的第一個周末,跟小妹去屏東,參加排灣族佳平部落的豐年祭。我們在內埔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先到萬金,再從萬金到佳平。是多少年沒回過屏東了?又是多少年沒到過萬金了?炮戰結束後,爸爸從金門回來,論功之際,體檢發現了肺結核,是坑道中作戰時染上的嗎?如此病榻纏緜,八年的光陰輾轉而去,爸爸終埋骨在萬金的天主教墳場。我高中剛畢業,小妹還是小學生。
    想看爸爸,要先到潮州,再換公路局的車到萬金,跑一趟就是一天,回程時總要在萬巒吃一碗豬腳,才有力氣趕車。四十年後的今天,則是坐著小妹學生開的車子在平坦寬闊的公路上直奔萬金。
    屏東大得我不認識了。驀地,我們駛過了屏東醫院。當年在屏東女中讀初中,知道圍牆那邊是醫院,卻從來沒看過醫院的大門。開慢點,那是我的出生之地啊!因為圍牆已拆,一眼可以望見醫院的招牌。
    漸漸開出城去。熟悉的香蕉、木瓜、椰子、檳榔,一片連著一片。遠處大武山的幾座山峰在藍天下巍然而立,如一排五指的屏障,畫出了美麗的線條。我童年的歲月,又回來了嗎?
    小學時遠足去過三地門,好山好水,風景絕佳,但最難忘的,是吊橋。過橋時橋身搖晃,如鐘擺搖盪,可以從橋板的縫隙中看見谿澗,水聲潺潺,而橋板並不堅固,隨時可以掉下山谷去。我們扶著橋身的繩索發抖,回程時橋乾脆斷了。現在只記得那一片水綠與青蔥,是怎麼過的橋,又是怎麼回的家,全想不起來了。父親下葬那天,從八歲到十八歲的四個姊妹,披蔴戴孝,坐著靈車,從屏東天主堂到萬金墳場,送爸爸最後一程。我很怕想起那一幕,萱堂猶在,卻被人視為孤女,而媽媽是未亡之人,爸爸是無子以終。我要在看了孟克的「吶喊」之後才釋然,因為他畫出了天地泣血,宇宙蒼涼,畫出了叫不出來的夢魘。少年喪父那種痛,是一種隱痛,總在你不提防時,冷冷抽打你。那種痛,一生都未能平復。日後萬水千山的泥濘與坎坷當中,更未能以成年女兒的身分,再承庭訓,跟爸爸說話,聽爸爸教導。
    記憶中的萬金一切都小,但眼前的天主堂,堅實的構造,素樸的風格,原來是西班牙堡壘式建築。這次我才看清楚了,當年沈葆楨奏請同治帝而頒賜的「奉旨」,及「天主堂」的勒石就嵌在山形牆和正門的門楣上。這是天主教在台灣所建的第一座聖堂。從戰時安徽成為天主教徒的爸爸,曾經歇息在此南方邊陲由西班牙神父拓展的教區,是西洋中世紀進香歷程的變奏。來到中庭,看見另外兩座大樓,與天主堂鼎足而三,一定是後來加蓋的,不僅未減原來的壯麗,反而增添了磅礡的氣勢。
    不記得什麼理由了,爸爸須遷葬。當時我與小妹俱在國外,已定居台北的二妹與特別趕回國的三妹,僱了屏東的計程車,載了新揀的骨,將爸爸再葬三峽。但我們與萬金早已有了千絲萬縷的牽掛。尤其是小妹,她的田野工作就是環繞著萬金的地與人的。
    天主堂旁邊有一家小咖啡館,自然坐進去吃早餐,是蘿蔔糕加咖啡,這組合怪怪的。但小館子很舒適,陽光斜照進來,並不太熱。牆上的飾品又多又雜,一眼望去,件件小巧精緻,所以我就一樣一樣看過去,先是聖像,最多的是玫瑰聖母,耶穌聖心,還有許多小天使,那造型多是我小時候在屏東天主堂慣見的,應是道明會的西班牙神父、修女帶過來而成了傳統。有各種圖案的咖啡杯碟,有各種姿態的陶瓷小貓。有古董唱機,也有裝著巴西咖啡豆的大口袋。上面的葡文,紅綠對比,鮮明耀目。這小咖啡館奇在沒有統一的品味,卻仍然是好看的。那煥發著歐洲沉鬱的色澤與光采的,可以追溯早期萬金的傳教史;那飄蕩著狂野的南美風情與熱力的,也可以深思新近蓬勃的咖啡文化。而在通往佳平的路上,已經看到結子的咖啡樹了。
    上到佳平,又見一天主堂,而旁邊是部落頭目的家,二樓並列。歐洲小鎮一般以教堂為中心而發展,佳平村則是雙焦點,好像在說宗教的歸宗教,民情的歸民情,各有所司。豐年祭就在頭目家前的廣場舉行,獻上了碩大無朋的老玉米、白蘿蔔、竹筍,然後是成年禮,男女老少歡樂起舞,我也加入其中隨著音樂左擺右搖。未成年的少女,在排排凳子間殷勤送酒,空氣中瀰漫著小米酒的甜香。爸媽的家鄉遠在居庸關外,兩重長城間。兒時大米與麵粉都是主食,星期一、三、五吃飯,二、四蒸饅頭,星期六全家動手包包子。如果有小米粥,可就是故園的滋味了。而小米都是排灣族的婦女頂在頭上帶下山來的。小米銷融了父母的鄉愁,小米使我想起年輕美麗的爸媽。燕趙兒女是怎麼從太行山下、黃河岸邊來到這海角一隅,又養大了我們四個台灣人的?
        恍惚間,年輕人笑著、鬧著,請頭目以及其他部落中舉足輕重的人物,輪流坐在椅中,將其拋向空中,如此數回。大家興奮得又叫又嚷。突然他們簇擁著小妹,把這貴客也給拋上去。耳際聽見人說:「對童教授要慢慢地、輕輕地。」啊,她是小童教授哩!在時間飛奔而去的明暗與光影中,我看見她開懷而腼腆的笑顏,彷彿映照著八歲那年的迷茫與失落。
    中午用餐的空檔,小街上沒什麼人,心中一閒,在村子裏隨處亂逛。舉凡抬頭,總有百步蛇的圖騰以各種造型撲入眼簾。有大到在青年活動中心的牆上、亭子的柱間,蓄勢待發的身姿,飽滿而昂揚,涵養著生命的巨能;有小到排灣族婦女身上的刺繡,錯綵鏤金,精細而繁複。我追逐著那樣的美感,幾乎看花了眼。這麼華麗多變的三角形與菱形,是百步蛇神秘的靈氣,還是大武山絕美的峰巒?午餐後,有送情柴的禮節,看著一個個少年郎扛著一綑綑柴火,走下坡道,送去心儀的女孩家。日照朗朗,天地有情。
    在內埔的客家會館住了兩晚,小妹的學生帶我們去附近的昌黎祠看看。一千兩百多年前的韓愈貶到了潮陽,然而這全台惟一的昌黎祠位於客家而非潮汕人的聚落,而祠前的廣場已為一條大馬路所切割開來,不復再見。
    (原載2013年10月24日中時電子報)

    Anton Philips1874-1951 安東‧菲利浦斯/Frits Philips 1905-205

    $
    0
    0
    Statue of Frits Philips in Eindhoven

    Obituary

    Frits Philips

    Dutch industrialist who nurtured his company and its staff
    Frits Philips, who has died at the age of 100 from complications after a fall on his estate at Eindhoven, in the southeast Netherlands, spent his whole working life with the great Dutch electrical conglomerate that his uncle had founded as a light-bulb factory. He headed the organisation during the 1960s and became a virtual national institution in Holland, as demonstrated by the celebration of his centenary earlier this year.Eindhoven, still the home of the firm, is a quintessential company town. Its world-class football team, PSV, started as the Philips factory side - the initials stand for Philips Sport Vereniging (association) - and Frits was probably its most passionate supporter. The town boasts a Frits Philips concert centre, and he was one of the founders of its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For his 100th birthday, Eindhoven was renamed after him for the day and the team was temporarily restyled simply Frits. A lavish illustrated biography was published and 100,000 Fritske coins, bearing his likeness, were issued in his honour. Dutch media gave the celebrations blanket coverage.
    Frederik Jacques Philips, always known as Frits, was born in Eindhoven, where his uncle Gerard had founded a factory to make incandescent lighting, then at the forefront of electrical technology, in 1891. Frits's grandfather put up the capital from his profits as a tobacco and coffee trader, landowner and banker, who financed gas lighting for his local town.
    Frits's father, Anton, whose only son he was, joined his technically-minded brother a year later as business manager. It was Anton who began the expansion of the Philips company, becoming its chief executive in 1922. Eindhoven mushroomed from a small village to a considerable urban centre as the company grew, reaching a peak of 400,000 employees worldwide 50 years later, before Far East competition forced it to draw in its horns.
    At the age of 18, Frits began his studies at the internationally respected technical high school in Delft. He gained his doctorate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in 1929, married Sylvia van Lennep from the minor nobility of The Hague in the same year, and joined the family firm in 1930. He started as a factory engineer and soon became joint manager of the bulb plant. The company survived the economic depression of the early 1930s, and Philips developed a humane concern for the poor and the unemployed, coming under the influence of Frank Buchman, the American evangelist and eventual founder of Moral Rearmament.
    As scion of a wealthy family, Philips could probably have got out of the Netherlands and avoided the appalling consequences of the German invasion of May 1940. The Dutch surrendered after just five days of fighting, brought to an end by a Nazi threat to use the Luftwaffe against defenceless cities, as demonstrated by the bombing of Rotterdam.
    But he decided to stay on, hoping to be able to protect his workforce from the Nazis, and even to obstruct their inevitable determination to use the Philips plants for war production. Then, in April 1943, the occupation regime announced that all 300,000 members of the Dutch army of 1940, who had been released after the surrender, would be rounded up and sent to Germany as conscript labour. This led to a spontaneous wave of strikes.
    Some 18,000 Philips workers at Eindhoven - almost the entire workforce - walked out, along with miners, transport workers, teachers and even farmers, who refused to supply the dairies. For this, Philips was taken hostage for the future compliance of his employees, and spent five months in a concentration camp. The Germans also made him set up and run a camp workshop to be staffed by Jewish prisoners, and Philips made it his business to protect them as far as he could. Of the 469 Jews forced to work there, 382 were alive at the end of the war, a far higher proportion of survivors than of the general Dutch-Jewish population, which was almost wiped out. Israel decorated him with the Yad Vashem medal in 1995.
    From 1945 onwards, Philips devoted himself to the reconstruction and expansion of the company in South America and Asia, and in many technical innovations. He became president (chief executive) in 1961; on his retirement from the top job in 1971, he became a member of the supervisory board until 1977. He thus had a share in the hard decisions, including making substantial redundancies, that helped the firm to survive fierce competition from east Asia.
    Despite this disruption, Philips, a much warmer character than the founders of the firm, remained personally popular among employees and in Eindhoven, where he was universally known as "Mr Frits". Today, a somewhat leaner and meaner Royal Philips Electronics has 160,000 employees worldwide and a turnover of more than €30bn, making it Europe's largest electronic and electrical company and a member of the small but formidable club of Dutch multinationals, alongside Royal Dutch-Shell and Unilever.
    Philips' wife died in 1992. He is survived by three sons and three daughters; another daughter predeceased him.
    &#'183; Frederik 'Frits' Jacques Philips, industrialist, born April 16 1905; died December 5 2005

     ******

    菲立浦斯(Anton Philips) 荷蘭-- 傳記csh : 安東菲利浦斯 玻曼 (P. J. Bouman)原著鄭慶昭譯;台北:協志 1970?

    1979年竹北飛利浦送的2本書之一 當年我可能只有讀了前半
    30年之後重翻 早已知道 "一家偉大公司死亡"一書
    (1990年代初 有幾次機會一訪 Eindhoven, 都搖頭放棄.....)

    他兒子說此書強調傳主認為全球的團隊 之經營方式 要重視成員的工作與事業
    中文翻譯有些錯誤 譬如說 傳主過世時奏的是 馬太受難曲

    *****
    Anton Frederik Philips (March 14, 1874, Zaltbommel– October 7, 1951, Eindhoven) co-founded Roya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in 1891 with his brother Gerard Philips in Eindhoven, the Netherlands. He served as CEO of the company from 1922 to 1939.
    During World War I, he managed to increase his sales by taking advantage of a boycott of German goods in several countries, providing them with substitute products.
    He died in Eindhoven in 1951.
    His father, Benjamin Frederik David Philips (December 1, 1830 – June 12, 1900) was a banker at Zaltbommel in the Netherlands. His mother was Maria Heyligers (1836 – 1921).
    He was a first cousin of Karl Marx.
    He married Anne Henriëtte Elisabeth Maria de Jongh (Amersfoort, May 30, 1878 – Eindhoven, March 7, 1970), and had:
    • Anna Elisabeth Cornelia Philips (June 19, 1899 – ?), married in 1925 with Pieter Franciscus Sylvester Otten (1895 – 1969), and had:
      • Diek Otten
      • Frans Otten (d. 1967), manager in the Dutch electronics company Philips
    • Frederik Jacques Philips (1905-2005)
    • Henriëtte Anna Philips (Eindhoven, October 26, 1906 – ?), married firstly with A. Knappert (d. 1932), without issue, married secondly with G., Jonkheer Sandberg (d. September 5, 1935), without issue, and married thirdly in New York City, New York, on September 29, 1938 with ..., Jonkheer Gerrit van Riemsdijk (Aerdenhout, January 10, 1911 – Eindhoven, November 8, 2005), and had:
      • ..., Jonkheerin Gerrit van Riemsdijk (b. Waalre, October 2, 1939), married at Waalre on February 17, 1968 with Johannes Jasper Tuijt (b. Atjeh, Koeta Radja, March 10, 1930), son of Jacobus Tuijt and wife Hedwig Jager, without issue
      • ..., Jonkheerin Gerrit van Riemsdijk (b. Waalre, April 3, 1946), married firstly at Calvados, Falaise, on June 6, 1974 with Martinus Jan Petrus Vermooten (Utrecht, September 16, 1939 – Falaise, August 29, 1978), son of Martinus Vermooten and wife Anna Pieternella Hendrika Kwantes, without issue, married secondly in Paris on December 12, 1981 with Jean Yves Louis Bedos (Calvados, Rémy, January 9, 1947 – Calvados, Lisieux, October 5, 1982), son of Georges Charles Bedos and wife Henriette Louise Piel, without issue, and married thirdly at Manche, Sartilly, on September 21, 1985 with Arnaud Evain (b. Ardennes, Sedan, July 7, 1952), son of Jean Claude Evain and wife Flore Halleux, without issue
      • ..., Jonkheerin Gerrit van Riemsdijk (b. Waalre, September 4, 1948), married at Waalre, October 28, 1972 with Elie Johan François van Dissel (b. Eindhoven, October 9, 1948), son of Willem Pieter Jacob van Dissel and wife Francisca Frederike Marie Wirtz, without issue
      •  

    J. M. Coetzee/Paul Auster《此刻》Here and Now: Letters。《失.意.錄》( Hand to Mouth )/《INK 36 2006年8月號》

    $
    0
    0


    2009/12/18 :感謝梁兄造訪並饋贈《失意錄( Hand to Mouth )等書
    這本2月前即在誠品大廣告我過其門而不入
    稍後我翻書讀幾部分覺得它很沉悶
    2011/1/11 再次讀他在藏書票公司當7個月工的部分老闆和目錄卡等都很有意思
    因為INK 36 20068月號》的封面是英俊的Paul Auster他的3篇相關倒是少/後讀先讀的是季季寫他那場恐怖婚姻的對手何索”…..真是不可思議



    失意錄(雙封面隨機出貨) Hand to Mouth


    這是一個作家站穩腳跟前的踉蹌歲月
    也是一位青年成長為男人的人生試煉
      本書是奧斯特近五十歲時的作品,回首高中時代至三十餘歲的人生。
      這是他一生中最徬徨潦倒的歲月,卻也是影響他創作之路的關鍵時期。

      學生時代就背棄世俗期望與規範、一心以寫作為志業的奧斯特,為了生計,做過各式各樣的零工、遇見形形色色的人物;也曾遠走他鄉,在不同的城鎮飽嚐寂寞的滋味。
      他從男孩成為男人,又從男人成為父親;換過一個又一個工作,也遭遇一次又一次失敗。
      在龐大的經濟壓力下,他不曾放棄寫作的夢想,卻也因為這樣的固執,他幾度跌倒,又必須爬起,才能逐漸在現實與理想的擺盪間,找到自己的人生位置......

    作者簡介
    保羅.奧斯特 Paul Auster
      1947年生於美國紐澤西州,是小說家、詩人、翻譯家,也是電影編劇及導演,曾和王穎合導電影〈煙〉(Smoke),及自編自導〈The Inner Life of Martin Frost〉。被譽為最重要、最受歡迎的當代作家之一,作品已被譯為三十餘種語言。
      以小說《紐約三部曲》聲名大噪後,著有《月宮》、《幻影書》、《布魯克林的納善先生》等十餘本小說,及半自傳式的《孤獨及其所創造的》(天下文化)。作品尚包括電影劇本、詩集、評論文集、翻譯等。《失.意.錄》是他難得一見的紀實告白。
      奧斯特的作品常探討人生的無常與無限,筆下的主角也常思考自我存在的意義、尋找自己的人生位置。他擅長實驗性的寫作風格,並在流暢的文字間,暗蘊值得再三玩味的人生哲理。文壇曾比喻他是「穿膠鞋的卡夫卡」。
      奧斯特現居紐約的布魯克林。
    譯者簡介
    梁永安
      台灣大學哲學系碩士,譯有《孤獨》、《四種愛》、《Rumi: 在春天走進果園》、《隱士》、《陌生語言的樂音》、《大仔》等書。

    名人推薦


      奧斯特證明了,文學和人生一樣,都需要堅持到底。──Houston Chronicle
      萬一奧斯特當年真的選擇了一般的領薪工作,那麼,他獨樹一格的小說之筆,就會讓穩定安逸的生活給廢了。那才是我們最不樂見的失敗。──Book Review
      本書引人之處,除了奧斯特跌跌撞撞的作家之路外,還有他一路上遇見的各色人物,在他的筆下格外生動鮮活。──Chicago Tribune 

     *****
     

    作者簡介

    柯慈(J. M. Coetzee)


      生於南非開普敦;一九五六年取得開普敦大學文學及數學學位;一九六五年至美國奧斯汀德州大學攻讀語言學博士;一九七二年返回南非,擔任開普敦大學文學以及語言學教授,二○○三年更榮獲諾貝爾文學獎,堪稱為南非國寶級作家。

      身為南非開普敦大學的大眾文學教授,柯慈獲得了許多文學獎,包括CNA獎(南非第一文學獎)、英國布克獎,還有愛爾蘭時報國際小說獎。著作包括《昏暗 之地》、《在國家心中》、《等待野蠻人》、《麥可.K的生命與時代》、《仇敵》、《聖彼得堡的文豪》、《雙面少年》、《屈辱》等。其中《等待野蠻人》於一 九八○年出版時,被《紐約時報書評》讚譽為「真正的文學鉅作」。柯慈的四本連續小說,包括贏得布克獎的《麥可.K的生命與時代》,都為他贏得了高度評價與 讚賞。

    保羅.奧斯特(Paul Auster)

      生於美國紐澤西州,是小說家、詩人、翻譯家,也是電影編劇,曾和王穎合導電影「煙」。劇本獲獨立精神獎,並自編自導The Inner Life of Martin Frost。《紐約三部曲》為其享譽國際的經典作品,另著有《月宮》、《幻影書》、《機緣樂章》等十餘本小說。作品尚有回憶錄《孤獨及其所創造的》、《失 意錄》、《布魯克林的納善先生》、電影劇本《煙》、詩集與評論文集等。奧斯特曾獲頒「法蘭西文化獎」、美國文學與藝術學院頒發的「莫頓.道文.薩伯獎」、 法國文壇四大文學獎之一的「麥迪西獎」等,更在二○○六年榮獲有「西班牙的諾貝爾獎」之稱的「阿斯圖里亞斯王子獎」,被譽為最重要、最受歡迎的當代作家之 一,作品已被譯為三十餘種語言。

      奧斯特的作品最常探討的主旨,就是人生的無常與無限。他擅長實驗性的寫作風格,並在流暢的文字間,暗蘊值得再三玩味的人生哲理。文壇曾比喻他是「穿膠鞋的卡夫卡」。
      奧斯特與妻女現居紐約的布魯克林。



     2008年7月14-5日
    親愛的保羅:


    我最近常常思考友誼的問題:友誼是如何發生,有些何以能持續很久,何以會比熱戀持續得久(友誼有時會被誤以為只是熱戀的蒼白模仿)。我一直打算寫信給你談 談這個,並從以下的印象談起:有鑑於友誼在社會生活中如此重要,對我們的人生(特別是童年)又如此意義重大,相對之下,談這主題的著作少得讓人吃驚。

    但我又回心一想,這印象是正確的嗎?於是,坐下來寫信給你之前,我先跑了一趟圖書館。一看之下,我發現自己錯得不能再錯。目錄裡登錄在友誼這個主題下面的 書有一整批,共幾十本之多,很多都是滿近期出版。不過,進一步把這些書翻來看之後,我的自信恢復了不少。我是對的(或者說對了一半):那些書大部分都沒什 麼有趣見解。所以,友誼看來仍然有點謎樣:我們知道友誼很重要,但對於兩個人為什麼會成為朋友,以及這份友誼何以能保持,仍然只能用猜的。

    (當我說那些書不怎麼有趣時,我是什麼意思呢?就拿友誼和愛情來比較好了。對於愛情,人們提出過的有趣意見成千上百。例如:男人會愛上那些與他們媽媽相像 的女人,或者更精確地說,男人會愛上那些與他們媽媽既相像又不像的女人。這見解正確嗎?也許正確又也許不正確。但它有趣嗎?毫無疑問有趣。現在再來看友 誼。男人會選擇什麼樣的人為友?那些書給的回答是:年紀大概相同和興趣相似的人。正確嗎?也許。有趣嗎?斷然不有趣。)

    不過我在圖書館裡倒也找到了少許有趣的說法,茲列舉如下:

    一、亞里士多德(Aristotle)在《倫理學》(Ethics)第八章指出,我們不可能與死物為友。當然不可能!從來有誰說過可能!但這種說法仍然有 趣,因為它一下子便讓人看出,現代分析哲學的靈感源頭何在。亞里士多德在兩千四百年前便顯示出,有些貌似哲學性的見解不過是由文法規則偽裝而成。當他說 「我們不可能與死物為友」時,等於是指出,在「我與X為友」這個句子裡,X必須是動物名詞(animate noun)。
     二、蘭姆(註:Charles Lamb,十八至十九世紀英國作家。) 指出,一個人可以擁有朋友又不想見他們。這說法既正確,也有趣。它等於是換一種方式指出:朋友之情不同於歡愛之情。

    三、朋友(至少是西方世界中的男性朋友)不喜歡談他們對彼此的感受,不像情人之間那樣,有說不完的話。這見解迄今不算太有趣,真正有趣的是後面的部分:當 朋友過世,我們有時又會捶胸頓足,追悔不已:「噫,我還有很多話想對你說,但來不及矣!」(例子包括蒙田[Montaigne]之於拉博埃蒂[La Boétie](註:法國十六世紀法官暨作家。)和密爾頓[Milton]之於愛德華國王。)問題:會不會,愛情之所以多話,是因為慾望本質上(如莎士比 亞的《十四行詩》所示)是曖昧的,而友誼之所以寡言,是因為它直截了當,毫無曖昧可言?

    最後是福特(Ford Madox Ford)導演的影集《隊列之末》(Parade' s End)裡男主角鐵琴斯(Christoper Tietjens)說過的話:一個男人會跟一個女人上床是為了可以跟她交談。言下之意:把一個女人變成情婦只是第一步;第二步是要把她變為朋友,這才是真 正要緊的。要跟一個你沒上過床的女人認真交談是不可能的。

    如果想就友誼提些有趣見解真是那麼的難,那我們就可以從這種「難」中抽繹出另一個洞察:與愛情或政治不同(愛情和政治從不是它們表面看起來那樣子),友誼總是它表面看起來那樣子。友誼是透明的。

    對友誼最有趣的反省出自古代世界。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古時候,人們並不認為哲學本質上是懷疑主義的,因此不會假定友誼必然不是其表面看起來那樣子,或是反過來斷定,就因為友誼是它表面看起來的樣子,所以不夠資格成為哲學課題。

    祝好
    約翰

     2008年7月29日寄自布魯克林
    親愛的約翰:


    友誼也是我多年來常思考的問題。我不敢說自己對友誼的看法已發展出一個融貫的立場,但為回應你的來函(它在我裡面攪動起一漩渦的思緒和回憶),我不妨在這裡一試。

    首先,我會把討論侷限在男性間的友誼,也就是男人和男人之間的友誼,以及男孩與男孩之間的友誼。

    (一)對,有些友誼(借你的話來說)是透明和毫不曖昧的,但在我的經驗裡,這樣的友誼並不多。這也許和你提到的另一件事情有關:寡言。你說得沒錯,至少在 西方世界,男性朋友間通常不會「談他們對彼此的感受」。我還可以補充說:男性通常不會談自己的感覺。但如果你不知道你朋友有什麼感受或他何以會有那些感 受,你可以說自己了解他嗎?儘管如此,儘管有這種互不理解的曖昧籠罩,你們的友誼還是可以持續,往往還會持續幾十年。

    我至少有三部小說直接談過男性友誼的問題,某個意義就是有關男性友誼的故事,分別是《禁鎖的房間》(The Locked Room)、《巨獸》(Leviathan)和《神諭之夜》(Oracle Night)。這三部小說全都是以朋友間的互不了解作為舞台,讓故事上演。

    再舉一個來自生活的例子。我有一個認識了二十五年的好朋友(大概是我成年後最要好的朋友),而他是最不愛說話的人。他比我年長十一歲,但我們有很多共通 處:都是作家,都無法自拔地熱愛體育運動,都有一個不凡太太和一段長久婚姻。更重要和更難言喻的,我們對於人應該怎樣生活都有一種共同觀感,有一套相同的 男子氣概倫理學。然而,不管我有多在乎這個朋友,會不惜在他有難時兩肋插刀,但我們的談話總是一成不變的平淡乏味,陳腐得無以復加。我們的溝通常常是透過 簡短的喉音,又或是陌生人不會聽得懂和近乎速記語言的隻言片語。我們也極少談論彼此的創作生活(創作同時是我和他生命的主要驅動力)。

    要說明這個人有多麼深藏不露,茲舉一個小例子。若干年前,他有一本新小說即將印成試讀樣書,我表示想一睹為快(我們有時會寄給對方定稿,有時會寄試讀樣 書),而他告訴我,我很快會收到一本。樣書在第二個星期寄達。我打開包裹,把書拿出來翻看,發現書是題獻給我的。我當然感動,而且是深受感動,但重點是, 我朋友事先完全沒有提過這事。沒有最小的暗示,什麼都沒有。

     我想要說的是,我既了解他又不了解他。雖然存在這種「不了解」,他仍然是我的朋友,甚至是最好的朋友。如果他明天跑去搶劫銀行,我將會感到震驚。另一方 面,如果我得知他背著太太偷腥或是金屋藏嬌,我將會感到失望,卻不會震驚。一切都是可能的,而人也總會有祕密,即便對最要好的朋友也不會透露。若我朋友對 婚姻不忠,我將會感到失望(因為他讓太太失望,而我非常喜歡他太太),除此以外,我還會感到受傷(因為他沒有對我推心置腹,而這表示我們的友誼不像我以為 的密切)。

    (突然靈光一現:最牢固和最持久的友誼是以仰慕為基礎。這種磐石感覺可讓兩個人長期連結在一起。你仰慕某個人所做的事,仰慕他的為人,仰慕他立身處世的方 式。你的仰慕會把他在你眼中放大,把他珍化,提高到一個你認為高於你的地位。又如果對方也仰慕你(把你放大,把你珍化,把你提高到一個他認為高於他的地 位),那你倆就是處於一個絕對平等的位置。你倆都會施多於受,你倆都會受多於施,而在這種相互回饋中,友誼將會繁榮茁壯。儒貝爾(註:Joseph Joubert, 1754-1824,法國作家。)在《隨思錄》(Notebooks)裡說過:「我們不只必須愛惜朋友,還必須在我們自己裡面愛惜這份友誼。友誼必須受到 照顧、呵護和灌溉。」又說過:「我們總是會失去那些失去我們敬重的朋友。」)

    (二)男孩間的友誼。童年是我們人生感受最熾烈的階段,因為我們那時候做的許多事都是人生第一次做。我可以提供一個回憶,它說明了我們小時候似乎會賦予友 誼無限價值。五歲那年,我認識了生平第一個朋友,名叫比利(他以何種方式進入我的生命已經不復記得)。我記得他是個古怪和生性快活的傢伙,主觀強烈又具有 設計惡作劇的高度天賦(我這方面的天分則是少得嚇人)。他有嚴重語言障礙,說話時滿嘴巴口水,說出的話夾纏不清,除小保羅以外沒人聽得懂,所以需要我充當 翻譯。
     我們在一起時,大多數都是在紐澤西的市郊區閒逛,尋找死掉小動物的屍體(找到的大多是小鳥,但偶爾也會找到青蛙或花栗鼠),再把屍體埋在我家旁邊的花圃 裡。我們會舉行莊嚴肅穆的儀式,在土裡插上自製的木頭十字架,過程中誰都不准笑。比利討厭女孩,不肯給填色本裡的女性角色上色,又因為他最喜愛的顏色是綠 色,所以認定他的泰迪熊身體裡流著綠色血液。後來,在我們六歲半或七歲的時候,比利一家搬到了另一個城鎮。我心如刀割,接下來幾星期(甚至可能是幾個月) 天天思念這個失去的好朋友。最後,我媽媽動了憐憫之心,准我打昂貴的電話到比利的新家去。我們談了什麼現已一片模糊,但當時的心情我卻記憶猶新,就像是才 發生於今天早上。這心情就跟我少年時代和我愛上的女孩通電話沒兩樣。

    你的信中把友誼和愛情區分開來。不過,在我們非常小的時候,當男女情愫還沒有萌動之前,它們是沒有分別的。友誼和愛情是同一回事。

    (三)友誼與愛情不是同一回事。男人與女人的差異。婚姻與友誼的差異。最後一次引用儒貝爾的話(一八○一):「不要娶任何她若是男兒身的話,你不會想與之為友的女人。」

    這格言外表上顯得頗為荒謬(一個女人又怎麼會是男兒身?),但大旨卻不難了解,因為它要表達的無非是福特的《隊列之末》那句古怪妙語:一個男人會跟一個女人上床是為了可以跟她交談。

    婚姻最重要的部分就是交談,而如果一對夫妻想不出方法變成朋友,那這段婚姻能存活的機率就小之又小。友誼是婚姻的一個有機部分,但婚姻是一場不斷演化的爭 吵,一項持續「施工中」的工程,需要雙方不斷挖入到自己深處,更新與配偶的關係。反觀純粹的友誼(即婚姻之外的友誼)卻要靜態得多、有禮貌得多和浮面得 多。我們會渴求友誼,是因為我們乃是社會動物,由另一個人所生,注定直到死那一天都要生活在其他人中間。但只要想想,即便最恩愛的夫妻有時也會吵得面紅耳 赤、甩門和摔東西,我們就會馬上明白,同樣的事不可能出現在彬彬有禮的友誼廳堂裡。友誼是講禮貌、客氣和態度前後一貫的。互相咆哮的朋友極少能繼續當朋 友,反觀互相咆哮的夫妻卻總是可以維繫婚姻關係,而且通常是快樂夫妻。
     男人和女人有可能成為朋友嗎?我認為可能,前提是雙方至少有一方不覺得對方有肉體吸引力。一旦有性的因素介入,一切便另當別論。

    (四)待續。但友誼的其他方面一樣值得討論,包括:(a)枯萎和死掉的友誼;(b)不必然有共同興趣的兩人間的友誼(同事之誼、同學之誼、同袍之誼); (c)各種層次的友誼:極親密的友誼、較不那麼親密但仍然頗為喜歡對方的友誼、遠隔兩地的朋友之間的友誼、相見歡的熟人,等等;(d)所有你在信上提及但 我沒有觸及的方面。

    在酷熱的紐約熱情想念你的
    保羅

    2008年9月11日
    親愛的保羅:


    你在信上說:「最牢固和最持久的友誼是以仰慕為基礎。」

    我會以有保留的方式接受這條通則:在我看來,它較適用於男性之間而非女性之間。儘管如此,我仍然讚許它背後的思想感情。柏拉圖說過,渴望得到同儕的推崇乃 是我們追求卓越的動力。在一個仍然由達爾文、尼采和佛洛伊德主宰的時代,「渴望受到同儕推崇」這心理很容易會被化約為不那麼崇高的東西,比方說「權力意 志」或傳播自己基因的衝動。不過,在我看來,把「渴望受推崇」說成是靈魂的原動力之一仍是有價值的洞見。例如,它可以解釋體育運動何以如此受人類(特別是 男性)看重。男人會努力跑得更快或把球踢得更遠,不是想獲得基因優秀的漂亮姑娘青睞,而是為了得到同儕的仰慕。相同情形(略作修改後)也適用於人類的其他 追求領域。

    我也同意,一旦某個人在我們眼中失去榮譽,我們就很難繼續把他當成朋友。這也許可以解釋,為什麼犯罪幫派一樣有需要遵守的榮譽守則:只有幫派成員不在彼此眼中失去榮譽時,一個幫派方能維繫。

    你談到了童年的友誼。這讓我赫然想到,我們當父母的有多容易會當著子女面前(特別是他們還小的時候)臧否他們的新朋友。如果我有機會從頭當一次父親,在這 種事上一定會婉轉得多。要子女去猜測我們為什麼覺得他們的新朋友不值得交往是不公道的。而且,大多數時候,這些原因也完全超出小孩的理解範圍(例如階級勢 利心態或因為對方的父母被講什麼閒言閒語)。有時候,讓一個新朋友在小孩眼中顯得有吸引力的,正是那些會讓他父母皺眉的特徵(例如在性的事情上較知多識 廣)。
     有關男性與女性之間的友誼,有一個現象讓我感到好奇:在今日,男與女通常都是先成為情人,然後才成為朋友,很少說會先成為朋友再成為情人。如果這條通則真 的成立,那是不是表示,現代人是把男女友誼看成是一個高於男女愛慾的境界,所以認為男女只有從愛慾階段畢業後方可望晉升到友誼境界?顯然有些人是這樣想 的:情慾之愛是不可預測的,是不能持久的,隨時有可能會由愛轉恨,反觀友誼則是恆定和持久的,可以把朋友雙方(就如你描述的)提升為更優質的人。

    我想我們不應該太快接受這種主張和它會導出的推論。例如,常識認為,男女在當了很長時間朋友之後再發展出超友誼關係是不智的。這種常識認為,與朋友上床乃 是一種沉悶經驗,因為情慾的一個重要元素正是神祕感,而好朋友並毫無神祕感可言。但這種意見是正確的嗎?難道,兄妹(姊弟)亂倫的吸引力不正是它可以把當 時人從太熟悉的領域帶向神祕領域嗎?

    亂倫曾經是文學的一大關注(穆齊爾[Musil]和納博科夫[Nabokov]的作品都是箇中例子),但此景看來已經不再。我好奇理由何在。大概是因為人 們已不再把性愛視為一種準宗教經驗(quasi-religious experience),也因此不再把亂倫視為一種對諸神的挑釁。

    致上最美好祝福
    約翰

    2009年4月24日
    親愛的保羅:


    謝謝你把大作《無形之物》(Invisible)寄贈。一如以往,我分兩次(每次都是一口氣)讀完。

    你去年十一月的來函說過,你下一本小說會有亂倫的情節,但我當時卻猜想不到亂倫會在書中居於那麼核心的位置。(這種核心性可以透過你書中提到的一個問題獲得印證:亂倫行為是發生在哪裡的?是床上、腦子裡還是書寫裡?)   

    亂倫是個有趣的題材,但在這之前,我對它從未有過意識層次的思考。(出了佛洛伊德之後,誰又敢否認自己對這問題有過無意識思考?)一開始思考這問題,我便 饒感好奇地注意到,我們社會竟是用同一個用語去稱呼兄妹姊弟間的性行為和父女母子間的性行為25(暫且擱下各種不同的同性戀亂倫組合不論)。我自己沒有姊 妹,但我不難想像,性遊戲對年紀差不多的兄妹或姊弟會有多麼大的誘惑力(當然,就像你小說中所示,性遊戲有時又會推進至不只是遊戲)。但與自己的子女上床 卻是完全不同的事,會讓人覺得是一種很大的踰越。所以,我覺得宜於用不同用語去稱呼這兩類不同的性行為。


    去年,澳洲南部的鄉村地區發生了一樁案子:有一對父女像夫妻一樣生活了幾十年而受到起訴。我已不記得全部細節,只記得法庭下令兩人分開,那個父親(丈夫) 再也不得靠近女兒(妻子),否則就要坐牢。在我看來這是個殘忍的懲罰,因為投訴的人不是那對男女的任何一方,而是鄰居。

    不允許父母與子女發生性關係,大概是我們社會殘存的最後一種性禁忌。(我有信心預言,《無形之物》將不會引起讀者的咆哮,因為正如我說過,兄妹亂倫在我們 的社會是容許的,至少是容許談論或書寫。)我們的社會早已走出那種階級分明和性關係有嚴格範圍規定的階段。我猜想,性禁忌會衰落,是因為避孕變得輕鬆容易 的緣故:人們再也不用擔心女人會生出什麼怪物來。

    我認為,牲口養飼知識在性禁忌和種族禁忌所扮演的角色一直受到忽略。這些從幾百代牲口養飼過程發展出來的知識規定了哪些物種方可與哪些物種交配,或同一血統的牲口要隔幾代之後才可交配。

    不管怎樣,在今天,大部分性禁忌看來都消失了。過去可用於一大批禁忌性性行為(包括通姦!)的義憤已把焦點集中到單一類行為,即成年男人與小孩的性關係。而我相信,這是社會把父親──幼女性禁忌涵蓋範圍延伸開去的方法。

    有意思的是,看到這世界的黑暗角落(又特別是伊斯蘭世界的黑暗角落)懲罰通姦男女的時候,我們會批評這種法律罔顧人權。究竟我們居住的世界(它讓我們有權 打破禁忌)是什麼樣的一種世界?如果一種禁忌是容許違反的,那它存在的意義又何在?(這個問題也許是你筆下那個拜倫調調的亞當.沃克(註:Adam Walker,《無形之物》的男主角。)會問的。)

    祝好
    約翰

    江燦騰、陳正茂《新臺灣史讀本》/一些明末佛教研究:從《人間淨土的追尋一一中國近世佛教思想研究》《晚明思想與社會變遷》

    $
    0
    0
     
    新臺灣史讀本

    新臺灣史讀本



      1987年臺灣解嚴後,隨著本土意識的抬頭,臺灣史漸成顯學,相關著作如雨後春筍般地出現。《新臺灣史讀本》之所以「新」,在於其與時俱進,內 容涵蓋史前史乃至2006年臺灣政治的動向,論述簡潔扼要。作者為求主題豐富多樣,脫去詳述政治更迭與經濟變遷之窠臼,納入文學、美術、戲劇、音樂、電 影、舞蹈等藝文課題,由藝文活動反過來刻劃各時期的政治氛圍及經濟糾葛。為何現代文學與鄉土文學針鋒相對?臺灣電影的載浮載沉從何說起?雲門舞集如何躍上 國際舞臺,成為臺灣人的驕傲?兩岸關係將何去何從?……過去臺灣通史不足之處,本書一一補齊。
      本書共分三卷,十一章,章章獨立,可自行重組,不僅適合大學通識課程之用,淺白易懂的文字更利於一般大眾閱讀。掌握臺灣的過去,未來始能寫下臺灣燦爛的一頁。
    作者簡介
    江燦騰
      臺灣大學歷史所博士,曾任教於臺大和清大多年,現任北臺灣科學技術學院通識教育中心史地組專任副教授。曾榮獲第一屆宗教學術金典獎、第二屆臺灣 省傑出文獻工作獎。著有《臺灣近代佛教的變革與反思──去殖民化與臺灣佛教主體性確立的新探索》、《臺灣佛教文化的新動向》、《臺灣佛教與現代社會》…… 等相關書籍多種。
    陳正茂
      政治大學歷史所碩士,現任北臺灣科學技術學院通識教育中心史地組專任教授,編著有《臺灣史綱》、《臺灣經濟發展史》、《歷史與文化》等書十餘本、論文二十餘篇,亦於雜誌、月刊發表上百篇文章。


     ******
     這兒多談一點江先生的第一本學術著作 因為最近才與江先生在網路筆談  才"認識"他--而我是他的讀者  雖然其著作中只有它:江燦騰《人間淨土的追尋一一中國近世佛教思想研究》台北:稻鄉  1989
    很難得的是在這兒可以找到此書. 很有緣份.  所以翻翻它. 根據它大略做出此"一些明末佛教研究"---我是外行者.

    寫序者第二人是作者舊識"水月"  此"君"文中罵胡適 不過讓我讀一下胡適的原作: 胡適《廬山遊記》1928) 摘記憨山德清

    一本書多少可以看出社會和文化  譬如說  我有興趣研究1987年的台灣 將來希望跟我的日記一起出版.  這本書的第二章"李卓吾的生平與佛教思想"的"前言"提到12月6日淡江大學中文系的"晚明思想與社會變遷"研討會會議前就將論文 集(草稿)出書(《晚明思想與社會變遷》(弘化叢刊第一種)---本書收入的《李卓吾的生平與佛教思想》是"重寫過的"......
    ---

    致讀者

    凡 例

    第一卷 早期臺灣的歷史(從古代臺灣到清季開港前)
    第一章 近代人類學認知下的臺灣史前文化

    1.1 臺灣先史時期的文化遺址

    1.2 「臺灣人」族群的源流與分類

    1.3 臺灣原住民的社會與文化
    第二章 荷西與明鄭時期的臺灣

    2.1 荷西入主臺灣及其拓殖

    2.2 明鄭時期的開發與經營

    2.3 最後的攤牌──鄭清的和與戰

    第三章 清領前期的臺灣開發與社會變遷

    3.1 土地拓墾與區域開發

    3.2 衝破網羅橫渡重洋的移民潮

    3.3 民變迭起與分類械鬥

    3.4 商品經濟的發展與特殊的郊行制度
    第二卷 臺灣近代史(從清季開港後到日本撤出)
    第四章 清季後期的外力入侵與臺灣的相應變革

    4.1 紛至沓來的列強侵擾

    4.2 迎向世界的起步

    4.3 臺灣的建省與劉銘傳的富強新政

    第五章 日治時期的殖民統治與臺灣社會變革情況

    5.1 甲午戰爭與馬關議和

    5.2 武士刀支配下的番薯及其武裝反抗

    5.3 異族殖民統治下的政經文教措施

    第六章 政治抗爭運動與皇民化運動下的臺灣

    6.1 近代臺灣本土社團的崛起

    6.2 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6.3 臺灣文化協會的活躍與沒落

    6.4 戰雲密佈下之臺灣──皇民化運動

    第三卷 臺灣現代史的戰後發展(自二戰後──2006年)
    第七章 戰後臺灣政治的變革與發展

    7.1 從「二二八事件」到「白色恐怖」

    7.2 戒嚴下的政治改造與威權體制的建立

    7.3 從風雨飄搖到政局穩定

    7.4 蔣經國接班後的銳意革新

    第八章 戰後臺灣之藝文活動和自由主義發展的趨勢

    8.1 從反共文學、現代文學到鄉土文學的批判

    8.2 近代臺灣美術的百年回顧

    8.3 戲夢人生的百年風華──近代臺灣戲劇的發展

    8.4 唱我們的歌──臺灣近代音樂發展滄桑錄

    8.5 臺灣近代電影的百年浮沉

    8.6 飆舞──林懷民與羅曼菲的舞蹈世界

    8.7 自由主義在臺灣的緣起緣滅

    第九章 解嚴後臺灣政治社會面相之觀察

    9.1 過渡階段──從蔣經國到李登輝的政權轉移

    9.2 政黨輪替──陳水扁本土政權的確立

    9.3 弊政下風起雲湧的各種社會運動

    9.4 當代臺獨思想的崛起及其實際政治行動

    第十章 破冰後兩岸的政經交流趨勢及其待解問題

    10.1 破冰後的兩岸政治關係

    10.2 破冰後兩岸相互依存的經貿網絡

    10.3 當代兩岸文化交流與國家認同問題

    第十一章 全球化與本土化交互衝擊下的當代臺灣處境

    11.1 面對新局──從現代化到全球化

    11.2 全球化潮流下的臺灣
    ----
    致讀者

           現在擺在讀者面前的這本新書,是由東大圖書公司所悉心規劃和出版的,一本有關臺灣史的嶄新著作。

           其目的是,準備提供給國內大專及技職院校,屬於大學階段成年者,「臺灣史」課程教學所使用的最新讀本。

           本書內容突破一般教科書之窠臼,以新穎多元之內容,來彰顯臺灣歷史與文化之豐富內涵。這是本書有別於一般臺灣史之教科書的一大特色。

           本書在詮釋體系上,兩位作者議定:撰寫自解嚴以來,當代臺灣社會大量湧現的各種新穎的學術課題。有關本書的這一部分,可說是當代臺灣現行歷史教科書,較少觸及的條目。本書的內容,即由此建構起來。

           兩位作者都體認到,自解嚴以來的臺灣政局變化,和社會各方面的發展,及兩岸的複雜關係,這些當代的現成歷史素材,書中均有深刻的論述。讀者當能體會,本書內容不會只是空洞的表述,或僅存概念性的歷史書寫。

           因此,本書的特點之一,就是能呈現具有血肉鮮活和深情動人的歷史書寫。因為兩位作者有深刻感受和鮮明個性,也才能據以撰出此一新類型的臺灣史教科書。

           雖然如此,在本書中所論述者,仍得力於學界既有成果的多,完全由兩位作者嶄新開創者少,但我們都願打開心胸,避免出現任何特定政治立場的詮釋觀點,也不妄 斷未定論的司法案件,以及不偏愛任何統獨的觀點或立場;甚至於包括兩岸敏感的統獨論述在內,本書也都在不避諱的加以論述之同時,不作任何偏袒,而是以史家 專業的態度,來進行分析,或據以進行高度思維性的相關論述。

           所以,本書在問題意識的思考層次上,是深刻而細緻的;在持論態度上,雖仍相當嚴謹,卻能保有極大的開闊心胸,為史事當事人設身處地的設想,或為之留餘地的寬容及諒解,來撰述相關史實。

           根據以上所述,讀者不難了解,兩位作者的撰書心態,整體來說,是充滿撰史熱情的;在題材的挑選上,也是百無禁忌的;但在專業上,則仍嚴格遵守客觀史家應有 的不偏頗立場,亦即,是以極冷靜的深刻思維,和處處懷著關愛自己鄉土同胞的心,來進行如此的新臺灣史書寫。

           因此,此一新書的出版,既是在深刻描寫當代,也是在紀念當代和歌頌當代!同時,也藉此和當代讀者交流及對話。兩位作者雖能撰此新書,卻也非事事精通,和所 論皆對。因而,對於本書中,仍存在的知識空隙和見識不足,也已了然於胸;對於相關書寫內容,也隨時可能犯錯。

           也因此,凡能讀本書,而指正其中論述疏失、記載資料有不確、或疏忽者,皆兩位作者史學之師,或難得請益之學友。而且,不論其身分是學生、初學者,或一般喜愛本書的普通讀者,兩位作者也會對其任何的指正,衷心感謝。

    2008年元月

    江燦騰 陳正茂

    明末佛教研究

     By 聖嚴

    明末佛教研究

    books.google.com.tw
     明末之蓮池、藕益、弘贊、元賢諸大師,均有意 169 見聖嚴法師〈明末的中國戒律復興〉,收入《從傳統到現代一一佛教倫理與現代社會》,頁 152 〜 153 。 170 參南京大學陳永革的博士論文《晚明佛學的復興與困境》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于君方博士,撰成的學位論文 
    The Renewal of Buddhism in China:Chu-Hung and the Late Ming Synthesis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Jan 1, 1981 - Religion - 353 pages









    胡適等遊廬山1928.4.7-4.10 1928.4.20補記

    《廬山遊記》, 《新月》1卷3號(1928年5月10日);1928年上海新月書店出版單行本, 1930年收入上海亞東圖書館的《胡適文存》三集卷2;1986年收入台北遠流出版社的《胡適作品集 》冊11...

    用現在的話說,這篇新式「遊記」中包含太多的記述、(文化、佛教、孫中山遺囑.......)批判、考証、「明志」...等等,所以後人可以「各取所需」來附會或議論。


    記人方面 ,高夢旦先生帶「高度器」去測各山,讓胡適有比較《指南》書中的數據。......令我印象深刻。

    ----

    文中: 「自明以來,上流社會則受朱熹的理學的支配,中下社會則受朱元璋的「真命天子」的妖言的支配。二朱狼狽為奸,遂造成一個最不近人情的專制社會。」(後文用「朱子」。)


    -----

    到海會寺.....「並說還有普超血書《華嚴經》全部。.......」

    「刺血寫經是一種下流的求福心理。深山勝地的名刹......中古時代教徒捨身焚身的瘋狂心理,便知刺血寫經已是中古宗教的末路 。.......憨山蓮池的中興事業也只是空費了一番手足,終不能挽救已成的敗局。佛教在中國只剩得一只飯碗,若干飯桶,中古宗教是過去的了。」

    hc注 : 弘一法師請教印光法師關於切刺血寫經的書信往返,現在可以找到。
    憨山德清(1546年-1623年),俗姓蔡,字澄印,號憨山,謚號弘覺禪師,明朝安徽全椒人,臨濟宗門下,復興禪宗

    憨山生平以「憨山生平」爲範圍探討的專著有:徐頌鵬《中國明代佛教領袖一憨山德清的生平與思想》
    徐頌鵬
    The Life and Thought of Han-shan Te-ching: 1546-1623
    Sung-peng Hsu
    University Microfilms, 1978
    654 pages
    陳運星翻譯徐頌鵬對於憨山生涯所分之九個時期,其中的第六個時期,翻譯乃有錯誤。
    *******




    倫敦日誌‧1762—1763 / Boswell's London Journal, 1762-1763

    $
    0
    0

    London Journal -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en.wikipedia.org/wiki/London_Journal
    ---
    The Louisa Episodes
     http://andromeda.rutgers.edu/~jlynch/Texts/louisa.html

    ----

    The most authoritative edition of the London Journal, as of the end of 2012, is that edited by Gordon Turnbull for Penguin Classics. (2010). The Journal itself (presented for the first time almost completely un-modernized in its spellings and punctuation), is a newly-prepared and carefully checked text, which corrects some flaws in the 1950 transcription which had been reprinted 1950-1954, almost always with no modification and usually just from camera-copies of the 1950 text. In addition, Turnbull includes the Memoranda, the "Minc'd Pye' journal-letter, the 'History' of the publication of Boswell's letters with Erskine, and the 'Scheme of Living' Boswell wrote as his budget for London. The edition is one of the most lavishly-annotated Penguin Classics, and it is the best edition for assignment in university courses studying the *Journal*, or for scholars wishing to cite the text in books or articles.
     ---
     

    Boswell's London Journal, 1762-1763

    Front Cover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4 - Biography & Autobiography - 370 pages
    James Boswell; Edited by Frederick A. Pottle; Foreword by Peter Ackroyd
     
    In 1762 James Boswell, then twenty-two years old, left Edinburgh for London. The famous Journal he kept during the next nine months is an intimate account of his encounters with the high-life and the low-life in London. In it Boswell tells of his struggle for independence from his family; he talks of his developing friendship with Samuel Johnson; he describes taverns, playhouses, and coffee houses he frequented; and he relates conversations he had with figures such as the poet James MacPherson and the actor David Garrick. The Journal, frank and confessional as a personal portrait of the young Boswell, is also revealing as a vivid portrayal of life in eighteenth-century London. Boswell's London Journal, with its useful introduction, scholarly notes, and extensive index, was first published in 1950 to high acclaim and has since become a classic in the field.
     
     *****
    這本書的翻譯每一頁 "錯誤連篇"
    譬如說 noble church 翻譯成貴族去的教堂
    同頁的 "大地島"等都看成是書名


    倫敦日誌‧1762—1763(漢英對照)
     作  者:[英]鮑斯韋爾
     出版單位:中國人民大學
     出版日期:2009.04
    《倫敦日誌(1762-1763)(英漢對照)》是英國著名傳記作家鮑斯韋爾1762—1763年在倫敦短暫居住時記錄的日記,堪稱一部英國斷代史錄。鮑 斯韋爾是英國大貴族,因不願順從父親的安排過墨守成規的枯燥生活而獨自出走倫敦。在倫敦,他見到了自己嚮往的生活:酒吧、妓女、賭場、整夜的舞會、無盡的 應酬……但貴族社會的虛榮、偽善讓他失望,而那些一擲千金、整日放縱的荒唐日子也讓他付出了代價。最終,他留在倫敦的幻想破滅,屈從於父親的壓力,離開了 倫敦。作者觀察細膩、思想敏銳,用青年貴族的親身經歷翔實記載了18世紀倫敦的社會、文化和普通人的生活,生動描畫了當時英國貴族的世情百態和冷暖色調。

    作者簡介
    詹姆斯·鮑斯韋爾(James Boswell,1740——1795),英國家喻戶曉的文學大師,現代傳記文學的開創者。鮑斯韋爾年輕時在父親的堅持下違心地學習法律,但他真正的興趣 在文學上,其所著《約翰遜傳》以資料翔實名揚天下,至今暢銷。在20世紀,鮑斯韋爾的書信、日記等大量手跡被發現,司各特與波特爾將其編纂為《詹姆斯·鮑 斯韋爾遺稿》18卷,成為研究當時英國人文歷史的珍貴資料。今天,“鮑斯韋爾”已成為忠實的傳記作家的代名詞。

    編輯推薦
    《倫敦日誌(1762-1763)(英漢對照)》是英國著名傳記作家鮑斯韋爾1762—1763年在倫敦短暫居住時記錄的日記,堪稱一部英國斷代史錄。

    目錄
    題記
    倫敦日誌(1762)
    倫敦日誌(1763)
    附錄
    附錄1我的生活計劃表
    附錄2鮑斯韋爾父親的一封信
    譯後記

    ******
    This is the book that started the whole present-day Boswell-mania.
    It covers the time from November 15, 1762 to August 4, 1763, beginning with his departure from Edinburgh, and ends with his last day in London before he left for Holland and his Grand Tour, not to set foot in England again until 1766.
    We follow Boswell's fight for a commission in the guards, his affair with Covent Garden actress Louisa Lewis, his (declining) relationship with Thomas and Frances Sheridan, his reunion with his old chum William Johnson Temple and the beginning of his friendship with Samuel Johnson. We also hear of the gay life in London with Andrew Erskine, George Dempster and the 10th Earl of Eglinton, as well as his occasional depressions and a visit from Signor Gonorrhea.
    The book is amusing and educating, and a great glimpse of life in society circles in 18th century London.
    Versions
    Boswell's London Journal was published by William Heinemann Ltd. in 1950. In addition to the standard hardback edition, a deluxe edition was printed in a stronger cover, better print and coming with a bookcase.
    Another deluxe version was also published in just 1,050 numered copies, to which was prefixed Boswell's Journal of my Jaunt, Harvest 1762. This journal begins on September 14, 1762 and ends with November 14, 1762, covering his tour of southern Scotland to visit friends and family. This first journal is not available anywhere else.
    It is a pity that the Journal of my Jaunt has only been published in a very limited number, as it is a great read, as well as a good introduction to Boswell's scottish background. Having read this journal gives greater depth to the London Journal.



    ***
    0.701 seconds to build listing
    You must log in to edit Common Knowledge data.
    For more help see the Common Knowledge help page.
    Series (with order)

    Canonical Title

    Original publication date

    People/Characters






    Important places

    Important events



    Awards and honors

    Epigraph

    Dedication

    First words
    The ancient philosopher certainly gave a wise counsel when he said "Know thyself."

    Quotations
    "Conversation is the traffic [commerce] of the mind; for by exchanging ideas, we enrich one another." - West Digges (actor) as reported by Boswell.

    "The mind of man [is] like a room, which is either made agreeable or the reverse by the pictures with which it is adorned." - George Dempster, 26 Feb 1763, as related by Boswell

    "You have a light head, but a damned heavy a___ [arse?]; and, to be sure, such a man will run easily downhill, but it would be severe work to get him up." - Lord Eglington to Boswell, regarding his ability to start a thing, but inability to stick with it to the end.

    Last words
    (Click to show. Warning: May contain spoilers.)

    Disambiguation notice

    Publisher's editors

    Blurbers


    兩本《劉半農文選 》

    $
    0
    0



    劉半農文選
    作者:瘂弦編
    出版社:洪範
    出版日期:1977年
    279頁
    這本2011年有出版電子書: 《劉半農文選 》出版社: 百年千書出版日期: 2011/
    https://readmoo.com/book/210001254000101
     
     劉半農在1926年有篇「打雅」,說明「打」是漢文中的「混蛋字」---意義含混,語義模糊的字。他在該文中舉出101條個用「打」字為詞頭的常用語。該文的1932年附語說,他業已收集「打」字詞八千多條,很可惜現在不知那些落在何方.......
    本BLOG也有六百多條.....http://chinese-watch.blogspot.tw/2010/12/blog-post_6180.html
    打電話/電報/打千里鏡/ 打 樣 (三義)/兩人打得火熱/打水線/打不到底/打算盤(二義)/打算(二義)/打結/打酒(二義)/打秋風(打抽豐,敲人家小竹槓)/打板子(打班子:發瘧 疾 HC:打擺子)/打聽/打擾/打坐/打齋/打早/打趣/打諢/打鬧/打招呼........
     ---
    劉復1931.4.1
    根據以上理由,余主張廢棄帶有奴性的「密斯」稱呼,而以「姑娘」「小姐」「女士」等國語中固有之稱呼代之……
    ---

    《「女性」代「女人」根本不通》 193 1。《結束「女性」問題》-1932
     ---
     劉復《梅蘭芳歌曲譜序》1929.12.30 (: 李石曾先生1881-1973 特組中華戲劇社以為改良戲劇之....準備.....)




     ****這本沒過目

    刘半农文选

    刘半农文选
    作者: 刘半农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年: 1986年
    页数: 351页




    長歌行過美麗島:寫給年輕的你 (唐香燕) :我聽見了,我看見了。我寫下來了。

    $
    0
    0

    字級設定bigsmall列印 | 轉寄 | FacebookTwitterplurk
    瀏覽次數(147)
    HOME本月選書

    【博客來選書|12月】《長歌行過美麗島》|楊索:回到意外見證肅殺時代的記憶

    作者:楊索 / 2013-12-25




    長歌行過美麗島:寫給年輕的你
    長歌行過美麗島:寫給年輕的你
    2013年12月選書///
    《長歌行過美麗島:寫給年輕的你》
    作者|唐香燕
    出版社|無限出版


    〔博客來推薦理由〕
    從外省女兒到美麗島新娘,世界媽媽

    〔專業推薦人觀點〕
    旁觀者——展讀《長歌行過美麗島──寫給年輕的你》,我回到意外見證肅殺時代的記憶
    http://okapi.books.com.tw/index.php/p3/p3_detail/sn/2617



    ****
    唐香燕的父親也是個聖約翰大學的畢業生,能夠開學時帶女兒上東海,讀完文學院公告欄的文而想了解學校的,能在火車上跟狂熱傳教的青年反向規勸的…..。唐說,遺憾的是沒將父親的照片放在書上。她的母親更是裁剪和料理的十項全才,唐結婚後才必須用朋友的電話長途請益……。 

    「我可能是受我父親的薰陶,所以感覺我先生這樣的人有意思。我不過是嫁了一個人,就被捲進去了。」唐香燕受訪時說.....http://okapi.books.com.tw/index.php/p3/p3_detail/sn/2550
    陳忠信的父母,在兒子結婚之前,大力整頓鄉間祖屋的衛浴環境,好讓媳婦家不致太意外。


    ****
    這位董事長(非校友) 將書一讀,就知道作者的文筆才華,童元方級的。更難得的是,書中多寬恕之情。於是,他安排她們認識:以後修好的陳之藩紀念客廳,她也可以返回母校運用。



    我們聊起中文系的老師,多以教大一國文為苦事,恨不得全交給通識中心。我們談起英國某校的大一微積分,要由Professor(一系一二位)的擔當。忠信兄說Richard P. Feynman當年的大一物理學演講,錄音帶和書都還在賣。



    童院長說當初的入學志願,東海的中文系,是直接在臺大中文系之後。她說她們班上有人以東海為第一志願。….. 會後感想,她熱情又敏銳,而且能幹!


    ****
    眼前的是一個以前一直存在,但我不曾真正面對過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人被迫害,尊嚴被踐踏,與你最親近的人也可能在你面前背過臉去,而感受到另外一種放棄你、背叛你的椎心的痛苦。──唐香燕
    34 年前在高雄發生的美麗島事件,是 228 事件後台灣最大一場的官民衝突,而後的大規模軍事審判,不但讓全台灣的民眾關注事件的發展,國際知名媒體也都派員來台採訪報導,備受國際矚目。在美麗島事 件後,當時的辯護律師與黨外勢力重新整合,從幕後走到幕前,從街頭走到國會、甚至走進總統府。然而,34 年過去了,曾經一度贏得政權的「黨外」,看起來為什麼無法再贏得人心?從台灣的歷史來看,美麗島事件扮演了怎樣的分水嶺?從台灣的社會來看,美麗島事件產 生怎樣的化學變化?



    唐香燕《長歌行過美麗島:寫給年輕的你‧墓園裏的土牛:初遇陳忠信》台北:無限,2013, 頁170-81


    收唐給陳的家書四封,分別1980年,1981,1982,1983,每年一封作代表。

    「今天的菜好吃嗎?炒豬肝和魚頭應是你愛吃的,只是菜送過去就沒有剛出鍋那麼熱騰騰的好吃。中午回到家,把早上留給自己的一些豬肝和青椒炒肉絲熱了一下, 就吃飯。邊吃邊想到你,你大概也在吃這些菜吧?天涼了不能好好吃熱菜實在不舒服,請你慢慢吃,好消化一點,別把腸胃弄壞。我們有多久沒在一起吃飯了?好久 好久了啊。」

    「…….回家也收到你的第一百二十封信。你說日子會過得很快的。是的,我會好好過的,你放心。

    克魯泡特金在法國入獄好多年,他的妻子拋棄在巴黎的學業,跑到他監獄外的鄉村旅店住下來等他,每天送旅館的飲食給他。…….」 1980.10.26



    「昨天中秋,我到大哥家過。…….今天去看你……看了你出來,大家都很高興,三個小孩尤其開心。…….都有一個『坐牢還不錯』的印象。淑君不懂你為什麼要剃光頭。…….難道剃了光頭,人的反應就會像聖經上失去頭髮的參孫。後來唸書才知道很多人在心理上會像參孫…….」 1981.9.12



    「…….這幾年,我像是把自己剖成了兩半,一半給你,一半給工作。…….我已經有點兒透支體力了。


    最最希望的就是等你回來後,我能重新調整腳步,把自己分配得合理、妥當一點,讓你、工作、爸爸、還有我自己,還有我一些朋友…….都能滿意。」1982.12.29



    「新年快樂!


    …….是的,明年我們要一起過年。……


    ……


    …….回家後掃了地,把花養在大理石瓶中,屋裡立即有了番新氣象,使我真想在屋裡靜靜住些天,不要動。我想回去後也寫副春聯貼在門上 (我是貼在門裡的) ,不知寫什麼句子好。你說呢? 」 1983.2.13




    Mobius/無限出版相片

      個人生命經歷的書寫往往反映出時代的光與影。圖為《長歌行過美麗島》作者唐香燕幼時與父母合影。(無限提供) 個人生命經歷的書寫往往反映出時代的光與影。圖為《長歌行過美麗島》作者唐香燕幼時與父母合影。(無限提供)
    薪火相傳,更豐沛與恢宏,可喜可賀。---

    編按:《長歌行過美麗島──寫給年輕的你》作者以自身的三個身份細數過往,而第一位「年輕的你」回應者是她甫獲國際設計大獎的兒子。這裡分享他的感動:  時代交疊的記憶 / 陳函谿   2008年秋,我出國念書,離開住了二十四年的寶島台灣,到英國一住五年至今。新環境、新生活、新朋友為我開啟了一個新的世界。我們在新世界中高談闊論,睥睨過往,揮灑才情,歌詠年輕的生命與尚未定型的未來。但每當歡樂的餘燼熄滅後,獨自一人面向那寒冬長夜,對家人、家鄉的思念總會湧上心頭。也許是因為母子之間的心靈羈絆,在一個這樣的夜晚,媽媽傳來一篇文章說 「我新改寫了一篇老文章,和你有些關係,有空看看吧」。篇名叫 〈逝者如斯〉(收入本書時,標題改為〈一九七九,動盪美麗島:側記唐文標〉),我一字一字慢慢讀下,不覺中早已淚流滿面。我第一次知道,我是在如此波瀾壯闊的時代背景下,來到這世上;我在寒冷寂寞的異國,奇妙的和自己的過去、父母與先祖產生接點,如何能叫我不難以自已?  於是我總找機會把這篇文章翻出來,或細細的讀,或跳著讀,挑我想看的段落來讀;讀著讀著,光陰好似重疊起來,外公外婆、阿公阿嬤的世代,爸媽的世代,我的世代,交疊了起來。很奇妙的,眼前文字編織出的畫面,我總覺得我似乎曾經經歷過,我能切身感受那些心境轉折,而每回讀去,感受都有所不同,彷彿我的生命隨著那些時光一同成長似的。  我在爸媽三十多歲時加入他們的生命,從我出生那刻開始,媽媽就辭了工作,親手把我帶大。她為我,和其他小朋友的媽媽合辦一所媽媽幼兒園,那是我進入的第一個團體。我回家後總愛坐在餐桌旁,一邊閒話家常,一邊等著她施展魔術般變出一道道佳餚。但我一直沒想到,這樣呵護我、照顧我的媽媽,每天燒飯煮菜洗衣服,講故事給我聽,陪伴我長大的媽媽,在她更年輕的時候,有過一段我所不知道的詩歌故事。  近些年來,媽媽在自己的部落格上寫文章,也陸續開始發表一系列題為 “見聞追想錄” 的散文,寫的是她所見證的時代切片,那也是我們這個世代和過去的連結。媽媽寫她周遭的人,也深情寫我。2013年春,我跟夥伴的設計作品在米蘭獲得肯定,奪得首獎,媽媽從她半旁觀半參與的角度寫了篇文字記錄 -- 〈 波光瀲灩〉,記錄我們一路走來,得獎背後不為人知的旅程。終於這些見聞追想文字集結成你我手上這本書----《長歌行過美麗島 -- 寫給年輕的你》。  透過這本書,我更完整的看到我出生前後的故事,那些故事,有些是我知道的,也有好些是我原先不知道的,當然我也再讀了一次那篇讓我深深感動的〈逝者如斯〉。我愛看他們那些好友江湖相逢,長夜相聚,天南地北,指涉東西,肝膽相照,無所不談。三十年前的台北山城,三十年後的倫敦公寓一角,不同的話題與環境,同樣一份能與春光爭燦的生命力。   隨著文字脈絡,我跟著媽媽一起體驗大學新生入學的興奮,看著她與好友們縱橫校園,然後遇上了爸爸,進入人生另個階段。我跟著她,慢慢看見成長與老去,模模糊糊感受到一些關於來,關於去的事。我們一起經歷了人生最嚴峻的挑戰與上天的不公,度過最黑暗的夜晚,一同迎向朝陽晨曦。  我看到父母在跟我現在一般年紀時所經歷的事,看到他們生命的韌性,這帶給我無比的勇氣去面對世界,接受新世代的挑戰。  長歌行過美麗島,我出生以前的故事,一個世代,兩個世代,早已無形融入我的血脈,成為我的故事。  我將會帶著這些故事,繼續寫下新世代的篇章。

    編按:《長歌行過美麗島──寫給年輕的你》作者以自身的三個身份細數過往,而第一位「年輕的你」回應者是她甫獲國際設計大獎的兒子。這裡分享他的感動: 時代交疊的記憶 / 陳函谿 2008年秋,我出國念書,離開住了二十四年的寶島台灣,到英國一住五年至今。新環境、新生活、新朋友為我開啟了一個新的世界。我們在新世界中高談闊論, 睥睨過往,揮灑才情,歌詠年輕的生命與尚未定型的未來。但每當歡樂的餘燼熄滅後,獨自一人面向那寒冬長夜,對家人、家鄉的思念總會湧上心頭。也許是因為母 子之間的心靈羈絆,在一個這樣的夜晚,媽媽傳來一篇文章說 「我新改寫了一篇老文章,和你有些關係,有空看看吧」。篇名叫 〈逝者如斯〉(收入本書時,標題改為〈一九七九,動盪美麗島:側記唐文標〉),我一字一字慢慢讀下,不覺中早已淚流滿面。我第一次知道,我是在如此波瀾壯 闊的時代背景下,來到這世上;我在寒冷寂寞的異國,奇妙的和自己的過去、父母與先祖產生接點,如何能叫我不難以自已? 於是我總找機會把這篇文章翻出來,或細細的讀,或跳著讀,挑我想看的段落來讀;讀著讀著,光陰好似重疊起來,外公外婆、阿公阿嬤的世代,爸媽的世代,我的 世代,交疊了起來。很奇妙的,眼前文字編織出的畫面,我總覺得我似乎曾經經歷過,我能切身感受那些心境轉折,而每回讀去,感受都有所不同,彷彿我的生命隨 著那些時光一同成長似的。 我在爸媽三十多歲時加入他們的生命,從我出生那刻開始,媽媽就辭了工作,親手把我帶大。她為我,和其他小朋友的媽媽合辦一所媽媽幼兒園,那是我進入的第一 個團體。我回家後總愛坐在餐桌旁,一邊閒話家常,一邊等著她施展魔術般變出一道道佳餚。但我一直沒想到,這樣呵護我、照顧我的媽媽,每天燒飯煮菜洗衣服, 講故事給我聽,陪伴我長大的媽媽,在她更年輕的時候,有過一段我所不知道的詩歌故事。 近些年來,媽媽在自己的部落格上寫文章,也陸續開始發表一系列題為 “見聞追想錄” 的散文,寫的是她所見證的時代切片,那也是我們這個世代和過去的連結。媽媽寫她周遭的人,也深情寫我。2013年春,我跟夥伴的設計作品在米蘭獲得肯定, 奪得首獎,媽媽從她半旁觀半參與的角度寫了篇文字記錄 -- 〈 波光瀲灩〉,記錄我們一路走來,得獎背後不為人知的旅程。終於這些見聞追想文字集結成你我手上這本書----《長歌行過美麗島 -- 寫給年輕的你》。 透過這本書,我更完整的看到我出生前後的故事,那些故事,有些是我知道的,也有好些是我原先不知道的,當然我也再讀了一次那篇讓我深深感動的〈逝者如 斯〉。我愛看他們那些好友江湖相逢,長夜相聚,天南地北,指涉東西,肝膽相照,無所不談。三十年前的台北山城,三十年後的倫敦公寓一角,不同的話題與環 境,同樣一份能與春光爭燦的生命力。 隨著文字脈絡,我跟著媽媽一起體驗大學新生入學的興奮,看著她與好友們縱橫校園,然後遇上了爸爸,進入人生另個階段。我跟著她,慢慢看見成長與老去,模模 糊糊感受到一些關於來,關於去的事。我們一起經歷了人生最嚴峻的挑戰與上天的不公,度過最黑暗的夜晚,一同迎向朝陽晨曦。 我看到父母在跟我現在一般年紀時所經歷的事,看到他們生命的韌性,這帶給我無比的勇氣去面對世界,接受新世代的挑戰。 長歌行過美麗島,我出生以前的故事,一個世代,兩個世代,早已無形融入我的血脈,成為我的故事。 我將會帶著這些故事,繼續寫下新世代的篇章。


    長歌行過美麗島:寫給年輕的你

    長歌行過美麗島:寫給年輕的你

    我的書「長歌行過美麗島----寫給年輕的你」,出版社說明天上市。請你們幫我推一推吧。感謝!
    又,封面是函谿設計的,書名則由忠信題字。

     一位外省女兒嫁作本省媳婦成為新世代母親的經歷……
      抗戰勝利,外省女兒的父親嚮往和平世界,帶著一家大小坐船到了台灣,不料,原本的旅行變成長住,並落地生根——生下了女兒。父親親身經歷了動盪的「二 二八事件」,為本省鄉親搭救,慶幸逃過一劫,也為台灣人的善良感動;多年後,外省女兒初嫁本省媳婦,同一年,丈夫因「美麗島事件」入獄,肅殺的社會氛圍 下,新嫁娘面對風雨飄搖的際遇,咀嚼了炎涼冷暖的世態人情……;多年多年後,隨著兒子的誕生和成長,本省媳婦看到了生命的出口和希望。

      許多事,我一直無法說,對至好的朋友是如此,直到此刻之前,是如此。我和許多遭迫害打擊的人一樣,怔忡失語,還沒有真正走出雷峰塔。人生走到此時此 刻,彷彿月到中天,我終於寫下一些文字,是為我兒子,為我兒子那年輕一輩寫的,算是走出雷峰塔的一種嘗試,也是期許年輕生命掙脫束縛,勇敢飛翔的祝福。


      一位外省女兒嫁作本省媳婦成為新世代母親的經歷……
    抗戰勝利,外省女兒的父親嚮往和平世界,帶著一家大小坐船到了台灣,不料,原本的旅行變成長住,並落地生根——生下了女兒。父親親身經歷了動盪的「二 二八事件」,為本省鄉親搭救,慶幸逃過一劫,也為台灣人的善良感動;多年後,外省女兒初嫁本省媳婦,同一年,丈夫因「美麗島事件」入獄,肅殺的社會氛圍 下,新嫁娘面對風雨飄搖的際遇,咀嚼了炎涼冷暖的世態人情……;多年多年後,隨著兒子的誕生和成長,本省媳婦看到了生命的出口和希望。

      許多事,我一直無法說,對至好的朋友是如此,直到此刻之前,是如此。我和許多遭迫害打擊的人一樣,怔忡失語,還沒有真正走出雷峰塔。人生走到此時此 刻,彷彿月到中天,我終於寫下一些文字,是為我兒子,為我兒子那年輕一輩寫的,算是走出雷峰塔的一種嘗試,也是期許年輕生命掙脫束縛,勇敢飛翔的祝福。

    本書特色

      1、外省第二代的本土認同
      2、美麗島事件的主婦角度
      3、女性成長
      4、溫馨的人情、親情

    名人推薦

      南方朔(政治評論家)、田秋堇(立法委員)、周渝(紫藤廬茶館主人)、胡慧玲(作家)、姚人多(清大社會學研究所所長)、瞿筱葳(作家)  推薦 (以姓氏筆畫為序)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唐香燕


      東海大學中文系畢業,歷任中學國文教師、漢聲雜誌社編輯、格林出版社編輯,擔任過中國時報開卷評審、新聞局小太陽獎評審。
      創作出版:《阿牛與我》(張老師出版),以及《貓先生的女友和貓小姐的男友》、《彩虹紋面》、《草地郎入神仙府》(遠流出版)等。
      愛貓,愛植物,珍視過去與現在的生活點滴,相關文章和照片發表於部落格:mylightning.blogspot.com
     

    目錄

    自序——月到中天

    1.外省女兒
    •一九四六,啟航:上海、台北、高雄
    •出生在南方
    •受寵的么女
    •菜市場裡的祕方
    •大學時代:在東海的星空下
    •墓園裡的土牛:初遇陳忠信
    •新婚:與母親的綿綿情話
    •那年的冬雨

    2.美麗島新娘
    •一九七九,動盪美麗島:側記唐文標
    •大逮捕之後
    •等待
      致新聞局宋楚瑜局長陳情書
      國際人權日事件備忘錄
      家書之一
      家書之二
      家書之三
      家書之四
    •幽暗的野草之路
    •無言的呵護
    •紫藤廬的老時光
    •天光明亮

    3.世界媽媽
    •一九八四,風吹鳥唱:我的男孩
    •畫與空間
    •十八般武藝授兒
    •綿延再現
    •以前不會做的事
    •在倫敦
    •波光瀲灩,前路悠遠
     

    推薦文一

    哀傷過的人有福了!/南方朔(政治評論家)


      歷史從來就不是由權力者所寫,他們只會替歷史戴上腳鐐手銬,替歷史蒙上厚重的烏雲;由那些受到傷害、受到侮辱的人將枷鎖打斷,讓歷史透出光亮,他們才是歷史真正的作者。

      今天台灣的歷史仍在演化中,我生而有幸,曾參與並見證了一九七零至八零年代那個氣象昂揚的年代,受到傷害的人民,對未來仍保有渴望的人群,特別是對政 治的不公平仍有義憤的一整代知識份子,都冒著極大的風險站了出來。辦雜誌的辦雜誌、寫作的寫作、投身政治的投入政治,他們促成了台灣的覺醒,他們累積的能 量後來對台灣的政治、社會及文化變革也種下了種籽。我在知識領域最好的一群朋友,如陳鼓應、郭松棻、許達然、唐文標、陳忠信、蘇慶黎等,都是時代的健者。 他們都有人品、有學問、有義憤。其中有幾位已經過世,其他人也垂垂見老,但每人雖然人生際遇有不同,但他們都無愧於其所生。今天的台灣又到了一個大學生及 知識青年自覺醒的新時代,我對新起的一代樂觀與祝福,我相信他們站在上一代的肩膀上,一定會看得更遠、走得更長,替台灣創造出新的一頁。在這樣的時刻,緬 懷過去的時代、追念過去的舊友,我的心頭格外有所感,但不是哀傷,毋寧是欣慰多於一切。這些人未必曾經顯赫,但都純正質樸,有著天生的正義胸懷,他們才是 台灣精神之所寄!

      唐香燕所著的這本《長歌行過美麗島──寫給年輕的你》,乃是一本隨筆式的家庭傳記,又和一九七零及八零年代台灣的大歷史聯繫了起來。唐香燕乃是當年 「美麗島事件」受刑人陳忠信的妻子,而陳忠信則是當年《美麗島》雜誌的執行主編,他是美麗島覺醒時代主要的知識份子。唐香燕自己也是個極具潛力的小說作 者。

      她在這本著作裡,寫她自己的家庭傳記,她是個外省女孩,寫她和陳忠信的相遇,寫他們那幾乎不可能的婚姻,一個家庭不錯的外省女孩居然嫁給了一個台灣很 本土型的彰化田尾青年,而這個青年的批判價值又和絕大多數外省家庭是完全的不同,因此他(她)們的婚姻其實已預告了一種新人際關係,新認同的開始。

      接著本書又以相當多的篇幅,談到一九七零年代台灣批判知識份子的一些師友往來,雖然只是吉光片羽,但也反映了那個時代的一些動向。接著就是美麗島高雄事件、大逮捕、大審判,以及受難家屬的大從政。台灣社會雖然進入了黑夜期,但那只是黎明的前夕。

      而後本書筆鋒一轉,又回頭去寫他的家傳,他們夫婦盡心的養育兒子,赴國外讀書創業,在台灣依然汙濁的這個時代,他們的後代已找到了另一片發展的天地。 一個美麗島的女孩,最後可能成為一個世界媽媽。我不知道這應該是喜,或是在喜中也多少有些黯然。如果台灣能被經營成一個成功的國家,台灣本身的天空就有無 限的機會,我們何需如此勞累?

      一九七零和八零年代的青年,到了今天,最年輕的已垂垂見老,比較不幸的,都已經到了另一個世界。但無論幸或不幸,他們都曾年輕過,雪泥誌爪,他們至少 都留下了美麗的痕跡。他們或許受過苦、曾經憂傷過,但他(她)們走過,留下人品和不泯的理想,可供後人記得。這時我就想起十九世紀美國自然神學大詩人布萊 安特(William Cullen Bryant, 1794~1878)的那首名詩〈哀傷過的人有福了〉,該詩的前十二行如下:

      啊,我不認為只有那種人有福,
      他們的人生有如平順的高音,
      悲憐人類的至高權柄已顯露,
      祂更賜福曾哀傷流淚的眼睛。

      微笑的亮光將會充滿未來的新頁,
      那曾被淚水覆蓋的眼眶,
      痛苦悲傷的煎熬歲日,
      會許諾未來更快樂的時光!

      在每一個黑暗困難的夜晚,
      都有燦爛的日子在等待,
      憂傷會帶來夜晚的賜福客人,
      快樂將會和初起的黎明一起到來。

      因此,我祝福唐香燕陳忠信他們家人,更願祝福我們的時代!

    推薦文二

    我們的長歌行/胡慧玲(作家)


      我和唐香燕,以前只是點頭之交。三年前吧,紐約友人傳來一篇香燕追憶唐文標的文章——網路時代真奇妙,我們住同一個城市,卻透過太平洋和北美洲來回輾 轉引介——三十年多前的往事、人物,那些側聞的,只有輪廓的,在她的筆下, 鮮活靈動來到眼前。情真意切,文字乾淨、準確、節制、優美。從那一刻起,我成了唐香燕的讀迷。

      彼時初讀,數度掩卷,闔眼回首,心裡流過一道道寒流,又流過一道道暖流。寒凜的時代,溫暖的時代,殘酷的人心,溫潤的人心。我不願意拿蘋果和橘子相比;但,讀香燕追憶唐文標,我確實想到章詒和《往事並不如煙》。我默默用念力:啊,請妳一定要再寫下去!

      及至我寫《百年追求》卷三,另一友人傳來香燕的<美麗島連作.狂風往事>。真是及時雨。徵得香燕同意,引用做第八章大審判的開章文和內文。 我寫骨架,亟需肌理。她的文章是細膩肌理,美麗島連作白描狂風往事,無人能出其右。

      一九七九年二月,唐香燕和陳忠信〔杭之〕結婚,兩人遷居陌生的台北。香燕辭去台中的教職,杭之先後在黨外雜誌《八十年代》、《美麗島雜誌》當編輯。十 個月後,美麗島事件大逮捕,杭之下獄。風雨中,周渝和史非非交給她一封杭之出事前預先寫好的信,一個字一個字向新娘子堅定保證:「我一定會回來!」那時還 不得探監,生死未卜,前途茫茫,香燕暗暗立誓:「你一定要回來。你要保護自己,使你健康的回來。我要拚盡力量,使你早日回來。」

      美麗島事件時,我是台大歷史系四年級學生,依原訂計畫,趁寒假,和男朋友林世煜回台南和台東,稟報雙方家長:「我們家要結婚了。」林世煜是政大政治研 究所學生,《八十年代》編輯,曾專程赴高雄,舉火把遊行,事後被約談。但他對黨外民主運動貢獻不夠多,不像杭之那樣要被捕。我們寒冬拜見父母之旅,風聲鶴 唳,大街小巷和車站,貼滿懸賞緝捕施明德的海報。上了火車,林世煜遞給我一封信,雲淡風輕地說:「錦囊妙計,有事再打開。」我微笑稱是,隨即尋隙到洗手 間,拆信,信裡寫著:「親愛的,別慌,別耽心,我沒事的。以下是緊急聯絡人的電話……」

      香燕的《長歌行過美麗島——寫給年輕的你》,時間和空間的跨度,從一九四六年的上海,到台北、高雄、台中、台北,再到二O一三年的倫敦,寫父親、母 親、同學、丈夫、友人、兒子。時代的風景和氣味,人物的風貌和氣韻,歷歷如繪。序言引《白蛇傳》白娘子雷峰塔母子相會自譬,「許多事,我一直無法說,對至 好的朋友是如此,直到此刻之前,是如此。我和許多遭受迫害打擊的人一樣,怔忡無語。還沒有真正走出雷峰塔。」

      多麼勇敢,香燕終於走出雷峰塔。於是,我們很幸運讀到這本書,「這些故事攙著淚,帶著笑,一樁樁都真實發生於我們的美麗島上,且日居月諸。我的,你的,新的故事還繼續在發生。且歌且行,且行且歌。」

    推薦文三

    發光的歷史碎片/瞿筱葳(作家)


      我們常想像歷史是綿密的長河,承載著該被記得的種種。但歷史從來不是長河,它其實總是在遺漏遺忘。在真實庶民生活的現場,歷史一直都是碎片,閃爍且難以捉摸,不說出來就彷彿不曾存在。還好,唐香燕女士決定說出來寫下來她的故事,刻下一段動人的女性生命史。

      讀她娓娓道來台灣半世紀以來的故事,首先就被種種生動的紀事吸引了。不僅是因為父祖輩家族來自埔東、上海彰化聯姻等與我的家族相同的符碼,也是因為外 省家庭渡海來台、二二八、美麗島等等大事,本就是三代台灣人的心理座標,聆聽他人故事的同時回到了過去的時空,給了我們機會摸索自身來歷的質地。我在讀美 麗島事件篇章後,家族聚會時不禁詢問了爸媽當時在作些什麼?記得什麼事?又計算了他們當時的年齡,在心裡拉出一條時間軸,照映出前輩年輕的臉龐,也讓所有 故事瞬間有了一層時空距離,在這個瞬間我們得以有更多面向的理解。

      書名副標是:寫給年輕的你。這是說給兒子聽的故事,是寫給下一代的手記,正是成長階段經濟成長、民主開放我這一代的青年。初始作者在說與不說之間似有 猶豫,太沈重的難以述說、太過往的又太難開啟對話的那種失語,但最後決定酣暢地說了寫了。書的一開始就單刀直入指出了對死亡的憂懼,我想,這也正是說故事 的動力。對兒子說,自己不會死,不會老,但其實明白「我們甚至在出生以前,就開始為自己的母親哀悼了」。會留下來的只有記憶和各種形式的紀錄,比如書寫。

      她寫父母輩如何走過戰火,寫自己如何走過國家集權生死交關,如同白娘子經歷了凡間女子的一生,是如此長長的一首歌。作者從驕矜的外省文學少女、到美麗 島受難者妻子,這一段人生轉折是我輩難以想像的艱難,也是珍貴的第一手民主文獻,作者舒慢雅緻的文筆也給了這段台灣民主陣痛期一抹女性視角的真實描述。

      《長歌行過美麗島》中的人物、地景、建築,好些也是我朦朧知悉的。介紹年菜的雜誌社、豪邁的傳奇友人、人文薈萃的茶館紫藤廬,有些是聽親友常說的故事,有些是同樣的空間有著不同的故事。不只是巧合,該說台灣夠小,島上每個故事其實都比想像中更牽引著彼此。

      最後一章來到書的隱版主角,作者的兒子。母親絮絮說著祖父母、父親的過往要有兒子的聆聽才算完滿。作者的筆觸也明顯放鬆下來,有著媽媽的語調,我們也 一同進入台灣的不同階段,我們的確也需要一位媽媽提醒來時路。歷史會轉折,政治會變化,女子數十載成長成妻成母,凡與不凡都在書寫中完成且繼續。

    推薦文四

    時代交疊的記憶/陳函谿 (設計師、作者之子)


      2008年秋,我出國念書,離開住了二十五年的寶島台灣,到英國一住五年至今。新環境、新生活、新朋友為我開啟了一個新的世界。我們在新世界中高談闊 論,睥睨過往,揮灑才情,歌詠年輕的生命與尚未定型的未來。但每當歡樂的餘燼熄滅後,獨自一人面向那寒冬長夜,對家人、家鄉的思念總會湧上心頭。也許是因 為母子之間的心靈羈絆,在一個這樣的夜晚,媽媽傳來一篇文章說 「我新改寫了一篇老文章,和你有些關係,有空看看吧」。篇名叫 〈逝者如斯〉(收入本書時,標題改為〈一九七九,動盪美麗島:側記唐文標〉),我一字一字慢慢讀下,不覺中早已淚流滿面。我第一次知道,我是在如此波瀾壯 闊的時代背景下,來到這世上;我在寒冷寂寞的異國,奇妙的和自己的過去、父母與先祖產生接點,如何能叫我不難以自己?

      於是我總找機會把這篇文章翻出來,或細細的讀,或跳著讀,挑我想看的段落來讀;讀著讀著,光陰好似重疊起來,外公外婆、阿公阿嬤的世代,爸媽的世代, 我的世代,交疊了起來。很奇妙的,眼前文字編織出的畫面,我總覺得我似乎曾經經歷過,我能切身感受那些心境轉折,而每回讀去,感受都有所不同,彷彿我的生 命隨著那些時光一同成長似的。

      我在爸媽三十多歲時加入他們的生命,從我從出生那刻開始,媽媽就辭了工作,親手把我帶大。她為我,和其他小朋友的媽媽合辦一所媽媽幼兒園,那是我進入 的第一個團體。我回家後總愛坐在餐桌旁,一邊閒話家常,一邊等著她施展魔術般變出一道道佳餚。但我一直沒想到,這樣呵護我、照顧我的媽媽,每天燒飯煮菜洗 衣服,講故事給我聽,陪伴我長大的媽媽,在她更年輕的時候,有過一段我所不知道的詩歌故事。

      近些年來,媽媽在自己的部落格上寫文章,也陸續開始發表一系列題為 “見聞追想錄” 的散文,寫的是她所見證的時代切片,那也是我們這個世代和過去的連結。媽媽寫她周遭的人,也深情寫我。2013年春,我跟夥伴的設計作品在米蘭獲得肯定, 奪得首獎,媽媽從她半旁觀半參與的角度寫了篇文字記錄 -- 〈 波光瀲灩〉,記錄我們一路走來,得獎背後不為人知的旅程。終於這些見聞追想文字集結成你我手上這本書----《長歌行過美麗島 -- 寫給年輕的你》。

      透過這本書,我更完整的看到我出生前後的故事,那些故事,有些是我知道的,也有好些是我原先不知道的,當然我也再讀了一次那篇讓我深深感動的〈逝者如 斯〉。我愛看他們那些好友江湖相逢,長夜相聚,天南地北,指涉東西,肝膽相照,無所不談。三十年前的台北山城,三十年後的倫敦公寓一角,不同的話題與環 境,同樣一份能與春光爭燦的生命力。

      隨著文字脈絡,我跟著媽媽一起體驗大學新生入學的興奮,看著她與好友們縱橫校園,然後遇上了爸爸,進入人生另個階段。我跟著她,慢慢看見成長與老去, 模模糊糊感受到一些關於來,關於去的事。我們一起經歷了人生最嚴峻的挑戰與上天的不公,度過最黑暗的夜晚,一同迎向朝陽晨曦。

      我看到父母在跟我現在一般年紀時所經歷的事,看到他們生命的韌性,這帶給我無比的勇氣去面對世界,接受新世代的挑戰。

      長歌行過美麗島,我出生以前的故事,一個世代,兩個世代,早已無形融入我的血脈,成為我的故事。

      我將會帶著這些故事,繼續寫下新世代的篇章。
    Viewing all 6854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