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人和書 ( Men and Books)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916

《 魯 拜 集 》 ( the Rubaiyat)因緣 /《狂酒歌》晨鐘文叢

$
0
0

 我大一開學時晨鐘出版《狂酒歌》

  《狂酒歌》台北: 晨鐘文叢 1971


 陳次雲的譯本為第四衍譯本101首
 孟祥森的根據第一衍譯本75首

1978年在英國Essex大學的宿舍 某位伊朗朋友知道我喜歡他們的  the Rubaiyat
就送我一本該國出版的袖珍集----可惜回國後被某書友借走了

-----

 1989年台灣有:

  在 波 斯 ( 伊 朗 ) 大 詩 人 奧 瑪 珈 音 ( Omar Khayyam) , 著 有 一 冊 《 魯 拜 集 》 ( the Rubaiyat) , 頗 類 中 國 絕 詩 , 身 兼 理 論 物 理 學 家 及 詩 人 的 黃 克 孫 先 生 , 即 以 七 絕 譯 出 , 至 今 風 行 。 詩 屬 無 題 — — 幹 嘛 要 有 題 ? 且 抄 一 首 為 本 文 作 結 。

眼 看 乾 坤 一 局 棋
  滿 枰 黑 白 子 離 離
  鏗 然 一 子 成 何 劫
  唯 有 蒼 蒼 妙 手 知

 

黃克孫(英文名:Kerson Huang,1928年),生於中國廣西南寧,在馬尼拉菲律賓長大。現任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榮譽教授,曾出版統計力學的著作。他是美國物理學會會員和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
對華文讀者來說,黃克孫最有名的是把波斯詩人歐瑪爾·海亞姆的《魯拜集》翻譯成中文。黃克孫在成為物理系研究生時,根據愛德華·菲茲傑拉德(Edward Fitzgerald)的英文譯本將《魯拜集》譯成七言詩。《魯拜集》於多年前絕版,後於1989年台灣再版 (台北:書林)。
他亦與妻子一起將《易經》翻譯成英文,該書於1984年出版。

 ------
 前幾年 也許2009年 人間副刊還選登我朋友的"新譯----而中國也出版數版本的翻譯......


------

狂酒歌(魯拜集) Rubaiyat of Omar Khayyam (Ken Su)


胡適 魯拜一首 (含版本異同)
魯拜集是英文翻譯界的第二盛世事
昨天蘇錦坤先生提省我它的版本異同即台北晨鐘版選的是第一/二版的 而胡適用的是更後來的版本
Dear HC,

2011.12.4 <譯藝>提到胡適翻譯「魯拜集」

O love! Could you and I with Him conspire
To grasp this Sorry Scheme of Things entire,
Would we not shatter it to bits, and Then
Remould it nearer to the heart’s desire!


要是天公換了卿和我,該把這糊塗(後改糟糕) (最後改寒傖)世界一齊打破,

再團再煉再調和,

好依著你我的安排,

把這世界重新造過。

我手上的版本《狂酒歌》 1971年,晨鐘出版社

譯文為:

啊,我愛,難道我們不能與命運溝通,
將這不幸的世界緊握掌中;
難道我們不能把它粉碎擊破,
重新塑造接近心中渴望的一個?

http://yifertw.blogspot.com/2010/01/rubaiyat-of-omar-khayyam.html
 
發現英文原文不同(狂酒歌為波斯詩人 Omar Khayyam 奧馬 開儼 所作的阿拉伯文詩歌),英譯也有幾個版本,這也是校勘學(Textual Criticism)的議題.

我手上的英文是

Ah, love! Could thou and I with Fate conspire
To grasp this Sorry Scheme of Things entire,
Would not we shatter it to bits, and Then
Remould it nearer to the heart’s desire!

Ken
***



讓我查一下

The Collaborative Rubaiyat

Comparing editions


從向日葵文叢到晨鐘文叢

向日葵文叢是晨鐘出版社的招牌

(從向日葵文叢改名到晨鐘文叢 或許如台中的太陽堂之楊英風之向日葵被禁般 換句話說 台灣非廣西 是白家的勢力範圍)---這是猜測

「文叢」A、「譯叢」B、「學術叢 書」H、「新刊」N 四系列





「晨 鐘」因為接手「仙人掌」的遺緒,出書量很快又多,最早幾個書系,名稱很有意思,彷彿飲水思源,以「向日葵」為名,下分「文叢」、「譯叢」、「學術叢 書」、「新刊」四種(經營好一陣子後,方才拿下「向日葵」換上「晨鐘」,這是判斷該社出書前後的最快方式),多數封面也都由「仙人掌」舊人郭震唐設計,至 於厚紙硬殼加塑膠套,白底三分之二圖案,三分之一書名的封面格式,更是素雅大方,直到今天仍是那個時代的出版記憶之一。幾個最著名的封面包括奚淞特別設 計,白先勇《台北人》那隻翩翩展翅飛向無處的藍鳳凰(《台北人》也成了「晨鐘」鎮社之寶,一印再印,總銷量當在數十萬冊);王禎和《三春記》那幀拉開自己 褲頭直望內瞧的彩色漫畫人物;孟祥森跟陳次雲一書雙譯,前後紅藍雙封面卻無封底的奧瑪‧開儼《狂酒歌》;封面素描飄逸動人的瓊‧百葉茲(Joan Baez)的散文集《冥思》……。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