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大作
可惜兩岸版本都沒作索引
台灣版早已出版 台灣大學出版社 2004
不過 我是後知的窮書生--事實上 本書台灣版定價才350元
還有科慶明先生的"導論"交代高友工先生許多文章"出處"
現在變成兩岸版本各有特色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副标题:诗歌的结构主义批评
原作名:唐诗的魅力(1989-上海古籍版)
译者: 李世跃
出版年: 2013-
唐诗的句法、用字与意象
一、导言
二、名词和简单意象
三、动词和动态意象
四、推论和统一性句法
五、唐诗的语言
唐诗的语意、隐喻和典故
一、意义和对等原则
二、隐喻和隐喻关系
三、典故和历史原型
四、隐喻语言和分析语言
跋/梅祖麟
译后记
新版译后记
序
自序
文學研究的理論基礎——試論“知”與“言”
文學研究的美學問題(上)︰美感經驗的定義與結構
文學研究的美學問題(下)︰經驗材料的意義與解釋
中國文化史中的抒情傳統
試論中國藝術精神
海外中國藝術家的抒情精神——訪巴黎朱德群先生追記
中國語言文字對詩歌的影響
律詩的美學
小令在詩傳統中的地位*
詞體之美典(演講節要)**
中國敘述傳統中的抒情境界——《紅樓夢》與《儒林外史》讀法
中國之戲曲美典
中國戲曲美典初論——兼談“昆劇”
從《絮閣》、《驚變》、《彈詞》說起——藝術評價問題之探討
中外戲劇的傳統與革新
附錄︰
王士禎七絕結句︰清詩之通變
* Wikipedia article "Topic-comment".
**參考 孫康宜著作附錄三 北美二十年來詞學研究 盛會
*****
2013-11-27 16:01:31
《唐诗三论》收 录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高友工教授和康奈尔大学梅祖麟教授合作的三篇论文:Tu Fu’s “Autumn Meditations”: An Exercise in Linguistic Criticism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 28, 1968);Syntax, Diction, and Imagery in T’ang Poetry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 31, 1971);Meaning, Metaphor, and Allusion in T’ang Poetry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 38, 1978) 。最初的中文译本名为《唐诗的魅力》,是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转眼之间,二十五年已经过去了。
本书的翻译出 版,缘自笔者当初负笈南开大学时,师从叶嘉莹先生的那段难忘际会。是叶先生的耳提面命,使当初那个蒙沌初开的后生小子有幸接触到当代西方文学批评的理论; 又是叶先生的穿针引线,和高友工、梅祖麟二先生的慨然应允,使得译者少年轻狂的冒昧唐突成就了一段回味久长的学术梦想。这次出版社打算重新出版高友工、梅 祖麟先生著作时,据说又是承蒙高、梅先生错爱,充分肯定了译者当年青涩的译文,并再次提供版权使用。出版方又经叶先生的介绍,颇费周折地联系到译者,促成 了本书时隔四分之一世纪之后的重新面世。一本学术著作,居然牵扯出太平洋两岸三位学术前辈和一个晚辈后学的如此因缘,说来不禁让人感慨系之。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正处在一个激情洋溢的时期,学术思想也十分活跃。随着国门的开启和禁锢的破除,各种各样的西方学术思潮涌入国内,令人应接不 暇,结构主义和符号学批评理论就是其中的重要一支。这一理论学派与雅各布森(R.Jakobson)、索绪尔(F.Saussure)、列维-施特劳斯 (Lévi-Strauss)这些著名西方学者的名字紧密联系,他们主张把文学批评的焦点锁定在文本的语言形式上,认为作品的形式因素(语言结构、修辞、 音律等)不仅是表达内容的工具,其本身也在参与内容的构成。于是,对作品各项形式因素的分析就成为至关重要的研究任务。
在服膺了多年 的社会学批评之后,这种过去常被指斥为“形式主义”的研究方法,不仅让人耳目一新,而且别有一番滋味。由于汉语是单音节的语言结构,词汇的丰富和词义的复 杂,语序对意义的构成具有重要影响。这对于结构主义和符号学批评来说,是难得的解剖对象。对声律的协调、字句的锤炼、结构的布局、修辞的安排使得汉语古典 文学的文本成为适合燕卜荪(W.Empson)和瑞恰兹(I.A. Richards)理论实践的最好范本。对于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微之处谙熟于心的高友工、梅祖麟两位先生运用语言学、符号学理论对唐诗的精彩分析,不仅堪称 语言学批评的杰出典范,也为历史悠远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开了一个新生面。时至今日,它的典范和开拓的价值依然不应忽视。
美国著名诗人 庞德(Ezra Pound)对中国古典诗歌十分倾倒,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意向和隐喻曾给他的创作带来明显的影响。他那首最著名的属意象派名作《地铁车站》就用寥寥十四个 字,勾画了一副经典的场景:“这些面庞在人群中幻景般闪现;湿漉漉的黑树枝上花瓣数点。(The apparition of these faces in the crowd;Petals on a wet, black bough.)”在这里,“湿漉漉的黑树枝上花瓣数点”让那些“浮现的脸庞”变得鲜活生动;而相关意象的选取,则暗含了作者微妙的态度。而类似的意象组 合,在汉语中,尤其是古典诗歌中则是俯拾皆是,例如,“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 渔火对愁眠”、“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所有这些我们司空见惯诗句,在高友工、梅祖麟两位先生的分丝剖缕的解析下, 展示了许多在人们习惯性阅读中被有意无意忽略的信息,也为古往今来的许多传统审美体验找到了可查证的语言学依据,会心之处,常常让人有一种“原来如此”的 了悟,恍然之间,确实加深我们了对唐诗魅力的领会。
此次再版,译者没有对当年的译文做改动,首先是因为原来的译本已得到高、梅二先生的认可,二来也是为了保留当年的那点青涩的记忆。好在大体上还算文通字顺,也就请读者见谅了。
再次对叶嘉莹先生、高友工先生、梅祖麟先生致以深深的感谢。人的一生,能够遇到这样的师长是一种很难得的幸运,过去如此,现在更是如此。
李世跃 2013年5月16日于京城
可惜兩岸版本都沒作索引
台灣版早已出版 台灣大學出版社 2004
不過 我是後知的窮書生--事實上 本書台灣版定價才350元
還有科慶明先生的"導論"交代高友工先生許多文章"出處"
現在變成兩岸版本各有特色
美典︰中國文學研究論集
- 作者:高友工
-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 出版日期:2008年05月01日
- 語言: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
top這是高友工關于文學與美典諸多重要論述的結集。本書一方面對文學,以至人文研究的本質作了深入的考察,尤其對于其中所蘊含的美感經驗與詮釋過程作了周至、 細密的分析;另一方面提出“美典”的觀念,針對中國傳統的文學、藝術現象,作了體大思精的勾勒,是從文藝的角度認識中國文化的經典著述。
高友工,1929年生。1952年台灣大學中文系畢業後赴美,1962年獲哈佛大學博士學位,同年9月起執教于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研究學系,至1999年6月榮休。著作還有《唐詩的魅力》*(合著)、《分析杜甫的秋興;》(合著)。
高友工,1929年生。1952年台灣大學中文系畢業後赴美,1962年獲哈佛大學博士學位,同年9月起執教于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研究學系,至1999年6月榮休。著作還有《唐詩的魅力》*(合著)、《分析杜甫的秋興;》(合著)。
*
唐诗三论
作者: 高友工 / 梅祖麟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副标题:诗歌的结构主义批评
原作名:唐诗的魅力(1989-上海古籍版)
译者: 李世跃
出版年: 2013-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辑录了海外著名学者高友工、梅祖麟于1968至1978年间共同撰写的三篇研究唐诗的经典论文:《杜甫的<秋兴>:语言学 批评的实践.》《唐诗的句法、用字与意象》《唐诗的语义、隐喻和典故》。两位作者从语言学角度,运用结构主义批评方法研究唐诗,对诗歌的语义变化、节奏转 换、繁复意象及错综语汇进行了细致详实的分析,并在论述过程中对中西诗歌作了精湛的比较研究,为我们揭示了一条进入中国古典诗歌世界的可能路径。
作者简介 · · · · · ·
高友工
1929年生。1952年台湾大学中文系毕业后赴美,1962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同年9月起执教于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研究学系,至1999年6月荣休。对“中国抒情传统学派”理论有奠基之功,著有《美典:中国文学研究论集》。
梅祖麟
1933年生。美国康奈尔大学中国文学和哲学教授。在汉语语法史和汉藏语言比较研究领域卓有建树,著有《梅祖麟语言学论文集》。
1929年生。1952年台湾大学中文系毕业后赴美,1962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同年9月起执教于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研究学系,至1999年6月荣休。对“中国抒情传统学派”理论有奠基之功,著有《美典:中国文学研究论集》。
梅祖麟
1933年生。美国康奈尔大学中国文学和哲学教授。在汉语语法史和汉藏语言比较研究领域卓有建树,著有《梅祖麟语言学论文集》。
目录 · · · · · ·
杜甫的《秋兴》:语言学批评的尝试唐诗的句法、用字与意象
一、导言
二、名词和简单意象
三、动词和动态意象
四、推论和统一性句法
五、唐诗的语言
唐诗的语意、隐喻和典故
一、意义和对等原则
二、隐喻和隐喻关系
三、典故和历史原型
四、隐喻语言和分析语言
跋/梅祖麟
译后记
新版译后记
序
高友工打電話來要我給他的論集作序,我欣然應命。我為什麼答應得如此的快?第一,友工和我一九五四年入哈佛研究院,六七十年代合寫唐詩批評,以後各自東 西。這段時期的回憶我在《我的學思歷程》(二000)寫過。第二,友工的文稿以及我們的來往信件以前在我處存了一大疊,如果找得到可以讓友工現身說法。易 言之,我根本沒打算作文,著書不如抄書。
關鍵在于找不找得到文稿和信件。我花了一兩天的工夫,從一樓找到三樓,從三樓找到地下室,居然找到了,可惜只有我記憶中的三分之一。
不久收到《中國美典與文學研究論集》的台灣版。打開一看,原來友工一九七八年在台大講的就是這本書的前三篇文章。那年我也路過台北,友工還帶我到一家山西 館子去吃刀削面。問他在講什麼,他說在講文學理論,以前就想如此講,只是沒有適當的場合。至于內容,我沒問,他也沒說。次年再路過台灣就听說友工那一年在 台大的講座掀起一陣“高友工旋風”。
這本書還收錄《中國戲曲美典初論——兼談“昆劇”》、《從(絮閣)、(驚變)、(彈詞)說起——藝術評價問題之探討》、《中國之戲曲美典》這三篇論中國戲 曲的文章。友工醉心于戲曲,來之久矣。劍橋時代他經常到紐約去看百老匯的戲,跟我討論過奧尼爾(Eugene O’Neill)、威廉‧米勒(william Miller)、布瑞特(B.Brecht)的舞台劇,美國電影明星詹姆斯‧狄恩(James Dean)、馬利恩‧布蘭多(Marion Brando)的演技。昆曲和京戲跟趙如蘭、張充和討論,我只有旁听的份兒。《紐約時報》周日版的影評、話劇評、舞評、音樂評更是每期必讀。有一回友工搬 家,小弟效勞。沉重的大紙盒子從三樓搬下來不下二三十箱。里面裝了什麼寶貝?除了書和衣服以外是古典音樂的唱片,還有歷年積累下來的影評、劇評。
七十年代听說友工在哥倫比亞、普林斯頓教中國小說、戲曲,教得很成功,教出了幾個學生。這本書里友工自己說︰“我對中國藝術美典興趣已久,發表《中國抒情 美典》就初稿構思算來已逾十年。但它的姊妹篇,即《中國戲曲美典》始終不能完工。”這可真是十年磨一劍,十年再磨一劍。文學要按照體類(genre)之別 來研究。抒情詩和戲曲是中國文學的兩大體類[此外想來還有小說、變文等以敘事(narrative)為宗旨的體類]。這兩個體類各有各的“美典”。書中 兩套文章,一套講中國抒情美典,其中包括《律詩的美學》、《律體詩︰抒情詩之一典型》、《律詩美典︰意的形構》、《草書美典︰氣的質現(materialization of life force》、《文人畫的抒情美典》。另一套就是十年以後寫成的《中國戲曲美典初論》、《中國之戲曲美典》等。加上《詞體之美典(演講節要)》,友工的文 學理論可以說是輪廓分明。
……
關鍵在于找不找得到文稿和信件。我花了一兩天的工夫,從一樓找到三樓,從三樓找到地下室,居然找到了,可惜只有我記憶中的三分之一。
不久收到《中國美典與文學研究論集》的台灣版。打開一看,原來友工一九七八年在台大講的就是這本書的前三篇文章。那年我也路過台北,友工還帶我到一家山西 館子去吃刀削面。問他在講什麼,他說在講文學理論,以前就想如此講,只是沒有適當的場合。至于內容,我沒問,他也沒說。次年再路過台灣就听說友工那一年在 台大的講座掀起一陣“高友工旋風”。
這本書還收錄《中國戲曲美典初論——兼談“昆劇”》、《從(絮閣)、(驚變)、(彈詞)說起——藝術評價問題之探討》、《中國之戲曲美典》這三篇論中國戲 曲的文章。友工醉心于戲曲,來之久矣。劍橋時代他經常到紐約去看百老匯的戲,跟我討論過奧尼爾(Eugene O’Neill)、威廉‧米勒(william Miller)、布瑞特(B.Brecht)的舞台劇,美國電影明星詹姆斯‧狄恩(James Dean)、馬利恩‧布蘭多(Marion Brando)的演技。昆曲和京戲跟趙如蘭、張充和討論,我只有旁听的份兒。《紐約時報》周日版的影評、話劇評、舞評、音樂評更是每期必讀。有一回友工搬 家,小弟效勞。沉重的大紙盒子從三樓搬下來不下二三十箱。里面裝了什麼寶貝?除了書和衣服以外是古典音樂的唱片,還有歷年積累下來的影評、劇評。
七十年代听說友工在哥倫比亞、普林斯頓教中國小說、戲曲,教得很成功,教出了幾個學生。這本書里友工自己說︰“我對中國藝術美典興趣已久,發表《中國抒情 美典》就初稿構思算來已逾十年。但它的姊妹篇,即《中國戲曲美典》始終不能完工。”這可真是十年磨一劍,十年再磨一劍。文學要按照體類(genre)之別 來研究。抒情詩和戲曲是中國文學的兩大體類[此外想來還有小說、變文等以敘事(narrative)為宗旨的體類]。這兩個體類各有各的“美典”。書中 兩套文章,一套講中國抒情美典,其中包括《律詩的美學》、《律體詩︰抒情詩之一典型》、《律詩美典︰意的形構》、《草書美典︰氣的質現(materialization of life force》、《文人畫的抒情美典》。另一套就是十年以後寫成的《中國戲曲美典初論》、《中國之戲曲美典》等。加上《詞體之美典(演講節要)》,友工的文 學理論可以說是輪廓分明。
……
序
自序
文學研究的理論基礎——試論“知”與“言”
文學研究的美學問題(上)︰美感經驗的定義與結構
文學研究的美學問題(下)︰經驗材料的意義與解釋
中國文化史中的抒情傳統
試論中國藝術精神
海外中國藝術家的抒情精神——訪巴黎朱德群先生追記
中國語言文字對詩歌的影響
律詩的美學
小令在詩傳統中的地位*
詞體之美典(演講節要)**
中國敘述傳統中的抒情境界——《紅樓夢》與《儒林外史》讀法
中國之戲曲美典
中國戲曲美典初論——兼談“昆劇”
從《絮閣》、《驚變》、《彈詞》說起——藝術評價問題之探討
中外戲劇的傳統與革新
附錄︰
王士禎七絕結句︰清詩之通變
* Wikipedia article "Topic-comment".
**參考 孫康宜著作附錄三 北美二十年來詞學研究 盛會
*****
《唐诗三论》再版译后记
《唐诗三论》收 录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高友工教授和康奈尔大学梅祖麟教授合作的三篇论文:Tu Fu’s “Autumn Meditations”: An Exercise in Linguistic Criticism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 28, 1968);Syntax, Diction, and Imagery in T’ang Poetry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 31, 1971);Meaning, Metaphor, and Allusion in T’ang Poetry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 38, 1978) 。最初的中文译本名为《唐诗的魅力》,是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转眼之间,二十五年已经过去了。
本书的翻译出 版,缘自笔者当初负笈南开大学时,师从叶嘉莹先生的那段难忘际会。是叶先生的耳提面命,使当初那个蒙沌初开的后生小子有幸接触到当代西方文学批评的理论; 又是叶先生的穿针引线,和高友工、梅祖麟二先生的慨然应允,使得译者少年轻狂的冒昧唐突成就了一段回味久长的学术梦想。这次出版社打算重新出版高友工、梅 祖麟先生著作时,据说又是承蒙高、梅先生错爱,充分肯定了译者当年青涩的译文,并再次提供版权使用。出版方又经叶先生的介绍,颇费周折地联系到译者,促成 了本书时隔四分之一世纪之后的重新面世。一本学术著作,居然牵扯出太平洋两岸三位学术前辈和一个晚辈后学的如此因缘,说来不禁让人感慨系之。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正处在一个激情洋溢的时期,学术思想也十分活跃。随着国门的开启和禁锢的破除,各种各样的西方学术思潮涌入国内,令人应接不 暇,结构主义和符号学批评理论就是其中的重要一支。这一理论学派与雅各布森(R.Jakobson)、索绪尔(F.Saussure)、列维-施特劳斯 (Lévi-Strauss)这些著名西方学者的名字紧密联系,他们主张把文学批评的焦点锁定在文本的语言形式上,认为作品的形式因素(语言结构、修辞、 音律等)不仅是表达内容的工具,其本身也在参与内容的构成。于是,对作品各项形式因素的分析就成为至关重要的研究任务。
在服膺了多年 的社会学批评之后,这种过去常被指斥为“形式主义”的研究方法,不仅让人耳目一新,而且别有一番滋味。由于汉语是单音节的语言结构,词汇的丰富和词义的复 杂,语序对意义的构成具有重要影响。这对于结构主义和符号学批评来说,是难得的解剖对象。对声律的协调、字句的锤炼、结构的布局、修辞的安排使得汉语古典 文学的文本成为适合燕卜荪(W.Empson)和瑞恰兹(I.A. Richards)理论实践的最好范本。对于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微之处谙熟于心的高友工、梅祖麟两位先生运用语言学、符号学理论对唐诗的精彩分析,不仅堪称 语言学批评的杰出典范,也为历史悠远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开了一个新生面。时至今日,它的典范和开拓的价值依然不应忽视。
美国著名诗人 庞德(Ezra Pound)对中国古典诗歌十分倾倒,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意向和隐喻曾给他的创作带来明显的影响。他那首最著名的属意象派名作《地铁车站》就用寥寥十四个 字,勾画了一副经典的场景:“这些面庞在人群中幻景般闪现;湿漉漉的黑树枝上花瓣数点。(The apparition of these faces in the crowd;Petals on a wet, black bough.)”在这里,“湿漉漉的黑树枝上花瓣数点”让那些“浮现的脸庞”变得鲜活生动;而相关意象的选取,则暗含了作者微妙的态度。而类似的意象组 合,在汉语中,尤其是古典诗歌中则是俯拾皆是,例如,“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 渔火对愁眠”、“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所有这些我们司空见惯诗句,在高友工、梅祖麟两位先生的分丝剖缕的解析下, 展示了许多在人们习惯性阅读中被有意无意忽略的信息,也为古往今来的许多传统审美体验找到了可查证的语言学依据,会心之处,常常让人有一种“原来如此”的 了悟,恍然之间,确实加深我们了对唐诗魅力的领会。
此次再版,译者没有对当年的译文做改动,首先是因为原来的译本已得到高、梅二先生的认可,二来也是为了保留当年的那点青涩的记忆。好在大体上还算文通字顺,也就请读者见谅了。
再次对叶嘉莹先生、高友工先生、梅祖麟先生致以深深的感谢。人的一生,能够遇到这样的师长是一种很难得的幸运,过去如此,现在更是如此。
李世跃 2013年5月16日于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