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人和書 ( Men and Books)
Viewing all 6854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I.M. Pei (貝聿銘)與東海大學 Conversations with I.M. Pei: Light is the Key 與貝聿銘對話

$
0
0










「我與美術系陳思聰老師設計的錦盒」
「王亢沛校長有致路思義教堂兩種琉璃面磚之感謝狀錦盒給貝聿銘先生!照片中貝先生studio左邊是放置香港中國銀行大樓(其父親貝祖貽先生曾是香港中國銀行之負責人)之模型,studio右邊書架中放至Bauhaus學校書籍,可見貝先生是不折不扣現代主義的信仰者! 」
「貝聿銘建築師事務所入口前的屏風,放置三張路思義教堂照片,美國前總統甘迺迪遺孀賈桂琳女士,欲建築甘迺迪紀念圖書館,拜訪貝聿銘先生時,看到事務所前屏風這三張照片,堅定將圖書館讓貝聿銘先生來設計。」
「貝聿銘建築師與潘兆民主任於事務所入口的屏風前合影! 」
張志遠貝聿銘建築師與東海大學相簿中新增了 4 張相片。
貝聿銘建築師生於1917年4月27日,今天是他的生日,很多人和我一樣都沒有去過美國紐約貝聿銘事務所,讓我用幾張照片說一下東海大學為了紀念路思義教堂建堂40週年的一些佚事。2003年8月26日東海大學第六任王亢沛校長偕同就友室潘兆民主任及校友們至貝聿銘建築師事務所拜訪,並致贈我設計的有路思義教堂兩種琉璃面磚之感謝狀錦盒,當貝先生接到錦盒後,問王校長我可以打開看嗎?王校長回答當然可以,貝先生將眼鏡拿下仔細端詳教堂面磚及錦盒中感謝狀,不發一語近三分鐘,戴上眼鏡時,淚水已盈滿眼框,後才出聲說:這麼多年了,我以為東海已經忘記我了,謝謝大家,東海沒有忘記我!


Spotlight: I.M. Pei
http://www.archdaily.com/359079/




von Boehm, Gero. Conversations with I.M. Pei: Light is the Key. Munich: Prestel, 2000. ISBN 3-7913-2176-5.

這本書兩案都有同譯本發行

書  名:與貝聿銘對話 副標題 :
書  號:63024出版社 :聯經出版公司
作  者:蓋羅.馮.波姆 (Gero von Boehm) 頁  數:300頁
譯  者:
印刷方式:平版印刷
版  式:正25開 ISBN:9570826576
裝訂方式:平裝 商品條碼:9789570826579
系列名稱:文化叢刊 初版時間:2003/11/25
定  價:280元
 


 
作者/譯者/編者.簡介
蓋羅.馮.波姆 (Gero von Boehm)
德國新聞記者暨電視和電影製作人,曾製作過無數當代名人的紀錄片,貝聿銘就是其中之一。
譯者:林兵
貝氏建築事務所建築師。
 
內容簡介
貝聿銘是二十世紀最知名的建築師之一。他對形式和光線的敏感度使其建築作品在創新與審美兩方面尤其引人矚目。這本對話錄,詳述了貝聿銘對建築設計著迷之所在,以及他無可比擬的建築成就。

本書呈現了貝聿銘建築生涯的各方面,包括中國都市和園林建築對他的影響、他在美國知名學府跟隨現代主義大師學習建築的經過,以及他一步步登上美國和世界建築成就高峰的歷程。
書中收錄了許多貝聿銘建築作品的照片、他手繪的草圖以及他歷年來的作品與獲獎紀錄。

中文版還附錄了貝氏建築事務所建築師林兵(本書譯者)對貝聿銘的訪談,深入探索貝聿銘的中國情懷。

****
Wikipedia 的網頁 相當好

I. M. Pei -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 [ 翻譯這個網頁 ]
en.wikipedia.org/wiki/I._M._Pei - 頁庫存檔
Ieoh Ming Pei (born April 26, 1917), commonly known as I. M. Pei, is a Chinese American architect, often called a master of modern architecture. ...

《 田德望譯文集》《神曲》、《綠衣亨利》《凱勒中篇小說集》

$
0
0
2014年,人民文學出版社發行《 田德望譯文集》,包括
《神曲》3冊;(瑞士)戈特弗里特·凱勒《綠衣亨利》(上下)、《凱勒中篇小說集》



但丁(1265-1321):意大利最著名的詩人,現代意大利語的奠基者,歐洲文藝復興時代的開拓人物,被恩格斯譽為“中世紀的最後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其代表作《神曲》是古希臘、古羅馬文學和文藝復興時朝文學這兩個歐洲文學高峰之間承上啟下的偉大作品。在但丁身上,既體現了中世紀的文化思想,又昭示了文藝復興時期最初的光芒。

戈特弗里德·凱勒(1819—1890)是瑞士著名的小說家。他的作品深人描述了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小說集《塞爾德維拉人》匯集了他最為知名的中篇小說,它們都堪稱19世紀最為優秀的文學作品,其中每5篇集結為一冊,共兩冊,分別在1856年和1874年出版。

田德望(1909—2000),河北定l縣人。意大利語和德語文學研究家。早年留學意大利和德國。1940年開始從事教學工作,先後任浙江大學、武漢大學、北京大學教授。1985年起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兼職研究員。曾參與編寫《德國文學簡史》《歐洲文學史》《德漢詞典》等,主編《中國大百科全書》外國文學分冊之意大利文學條目。主要譯作有《凱勒中篇小說集》《綠衣亨利》(凱勒著)和《神曲》等。

目錄《凱勒中篇小說集》

村的羅密歐與朱麗葉
雷格爾·安慕蘭夫人和她的小兒子
三個正直的制梳匠
人恃衣裳馬恃鞍
七君子的小旗子

戈特弗里德·凱勒被稱為瑞士的歌德,在德語文壇享有很高的聲譽,《綠衣亨利》為其長篇代表作。

該書主人公亨利是瑞士古老鄉村中一個石匠的兒子, 父親早亡,母親撫養其成人。由於他常穿一件用父親 的舊衣服改成的綠外衣,因此被叫做「綠衣亨利」。

作品着眼於個人與社會的關系,采用第一人稱的敘述 方式,講述亨利在怎樣的社會環境中成長,將主人公 成長中的點點滴滴如詩如畫般地呈現在讀者面前,是 歐洲文學史上一部著名的教育成長小說。



目錄

卷一
第一回 歌頌家世
第二回 父親和母親
第三回 童年時代·最初的神學·課室內的長凳
第四回 贊美上帝和母親·關於祈禱
第五回 小梅蕾
第六回 再談親愛的上帝·瑪格萊特夫人和她家的人
第七回 續述瑪格萊特夫人的故事
第八回 童年的罪行
第九回 求學的黎明期
第十回 游戲的兒童
第十一回 劇場的故事·甘淚卿和長尾猴
第十二回 讀書人家·撒謊時期
第十三回 尚武的春天·少年時代的過錯
第十四回 牛皮大王·債務·兒童中的市儈
第十五回 沉默中的和平·最初的仇敵和他的滅亡
第十六回 笨教師·壞學生
第十七回 逃避到大自然母親的懷抱
第十八回 親族
第十九回 新生
第二十回 職業的預感
第二十一回 星期日的牧歌·小學教師和他的女兒
卷二
第一回 選擇職業·母親和給她出主意的人們
第二回 尤蒂特和安娜
第三回 豆莢羅曼史
第四回 死神的舞蹈
第五回 工作的開始·哈伯薩特和他的畫室
第六回 毒麥
第七回 毒麥(續)
第八回 又是一年春天
第九回 哲學家們的論戰和姑娘們的論戰
第十回 涼亭中的審訊
第十一回 對於信仰的努力
第十二回 堅信禮的儀式
第十三回 狂歡節演劇
第十四回 退爾
第十五回 席間的談話
第十六回 傍晚的景色白爾達·封·布倫涅克
第十七回 仁愛會修士們
第十八回 尤蒂特
卷三
第一回 勞動和冥想
第二回 一個奇跡和一位真正的藝術大師
第三回 安娜
第四回 尤蒂特
第五回 師傅的愚行和徒弟的愚行
第六回 煩惱和生活
第七回 安娜之死和葬禮
第八回 尤蒂特也走了
第九回 小羊皮紙文書
第十回 骷髏
第十一回 畫家們
第十二回 別人的戀愛事件
第十三回 又是一度狂歡節
第十四回 痴人的決斗
第十五回 郁悶
卷四
第一回 波爾葛塞戰士
第二回 關於自由意志
第三回 各種不同的生活方式
第四回 笛子的奇跡
第五回 勞動的秘密
第六回 故鄉之夢
第七回 續夢
第八回 漫游的骷髏
第九回 伯爵府
第十回 時來運轉
第十一回 竇琴·舍恩封德
第十二回 上凍的基督教徒
第十三回 鐵的形象
第十四回 還鄉,一片皇帝萬歲聲
第十五回 人情世態
第十六回 上帝的聖壇
-----
《神曲》中文本至少五種以上。
幾種直接從義大利文翻譯,  譬如說,田德望『我與《》』和 美黃國彬譯的《  》等等
***舉些例
Parables of Sun Light 一書(1973年12月4日)談到一則最有「義大利世風的故事」
(a most Italian anecdote)。
某一美國家庭到翡冷翠度假一年,女傭為當地人,看到主人在羅馬買的『』。
女傭問:「他們羅馬人也知道有但丁嗎?」
主人肯定地說,不只在羅馬,全世界的人大多知道但丁名著。
女傭廳了相當感動:「Che comforto per I suoi genitori!(他雙親多欣慰! )」
---
一切,請你吟詠吧!-----賀震澤兄新作


震澤:「……近年,海峽兩岸也分別有從義大利原文翻譯的《
全譯本問世,各花去兩位譯者十八年的時光;看來,但丁雖已過逝六百八十幾年,其熱度仍持續燃燒當中。」(麥迪納 著《基因煉獄:色慾、饕餮、貪婪、怠惰、憤怒、妒忌、驕傲的生物學根源》 (THE GENETIC INFERNO)潘震澤 譯,台北:天下文化,2004,導讀)
hc:「我只知道黃國彬翻譯的,請問另外一位的大名?」
震澤:「漢清:謝謝厚愛。另一位譯者是田德望。我在網上找到的資料
如附
http://www.booker.com.cn/gb/paper17/33/class001700003/hwz182750.htm
hc:震澤兄引導的是呂同六《田德望和《神曲》》:
「但丁《》的詩句給予他巨大的精力量:

這裏必須丟掉一切疑懼,

這裏必然清除一切畏怯。」

這是最有名的一句(《地嶽篇 第三章》),舉其他譯者說法:
「來者呀,快把一切希望棄揚。」(黃國彬譯注)

「入此門者,莫存倖念。」(余光中譯:Abandon hope, all ye enter here.)

據Will Durant說,義大利文此句Lasciate ogni speranza, voi ch'entrate! 聽起來就像對於肢體的烤打,對肉體的撕扯,以及牙齒的痛苦嚙咬。(Will Durant《歷史上最偉大的思想》(The Greatest Minds and Ideas of All Time)(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p.54)

浜本 隆志《“窗”的思想史──日本和歐洲的建築表象》

$
0
0
《“窗”的思想史──日本和歐洲的建築表象》
作者本隆志[日]
譯者彭懿,顧長江,李心悅
出版社南京大學出版社

《"窗"的思想史:日本和歐洲的建築表像論》內容包括:
歐洲——傳播型文化與垂直志向;
接受型文化與水準志向;
永久性與一次性——窗玻璃與紙拉窗;
歐洲的封閉性與日本的開放性等。

《"窗"的思想史:日本和歐洲的建築表像論》作者兵本隆志仔細比較了歐洲的窗戶與日本窗戶的歷史,並從建築思想史的思考出發,分析“紙拉窗是日式建築的重要構成部分,與日本的風土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以歐洲的垂直志向與日本的水準志向為坐標軸,從第一章至第九章對兩者的文化特性進行了深入比較。



浜本 隆志(はまもと たかし、1944年 - )は、日本のドイツ文学者香川県生まれ。専門はドイツ文化論、比較文化論。関西大学文学部(二部入学、一部3年編入)卒業。1972年大学院文学研究科修士課程修了。関西医科大学専任講師を経て、関西大学助教授、ワイマル古典文学研究所およびジーゲン大学に留学。博士(文学)。関西大学文学部長、現在、関西大学文学部教授。ドイツ文化に関する著書多数。

主要著作[編集]

単著[編集]

  • 『ドイツ・ジャコバン派―消された革命史』(平凡社、1991年)
  • 『鍵穴から見たヨーロッパ―個人主義を支えた技術』(中公新書、1996年)
  • 『ねむり姫の謎―糸つむぎ部屋の性愛史』(講談社現代新書、1999年)
  • 『紋章が語るヨーロッパ史』(白水社、1998年/白水uブックス版、2003年)
  • 『指輪の文化史』(白水社、1999年/白水uブックス版、2004年)
  • 『アクセサリーが消えた日本史』(光文社新書、2004年)
  • 『魔女とカルトのドイツ史』(講談社現代新書、2004年)
  • 『モノが語るドイツ精神』(新潮選書 2005年)
  • 『拷問と処刑の西洋史』(新潮選書、2007年)
  • 『「窓」の思想史:日本とヨーロッパの建築表象論』(筑摩選書、2011年)
  • 『海賊党の思想―フリーダウンロードと液体民主主義』(白水社、2013年)
  • 『バレンタインデーの秘密:愛の宗教文化史』(平凡社新書、2014年)

共著[編集]

  • 高橋憲)『現代ドイツを知るための55章―変わるドイツ・変わらぬドイツ』(明石書店、2002年)
  • 森貴史)『文化共生ハンドブック』(関西大学出版部、2008年)
  • 柳原初樹)『最新ドイツ事情を知るための50章(エリアスタディーズ77)』(明石書店、2009年)
  • 『異界が口を開けるとき―来訪新のコスモロジー(関西大学東西学術研究所研究叢刊)』(関西大学出版部、2010年)

共編著[編集]

翻訳[編集]

  • ディーター・ブロイアー『ドイツの文芸検閲史』共訳(関西大学出版部、1997年)
  • ハインリヒ・フォン・ヴリスロキ『「ジプシー」の伝説とメルヘン―放浪の旅と見果てぬ夢』(明石書店、2001年)

HUP: faces a period of profound transition ; Health and Human Rights Journal (免費網路學刊) / OUP/Suhrkamp Verlag/ 談點文化-大學出版社/

$
0
0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In its Centennial year,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roudly announces a new partnership with the FXB Center for Health and Human Rights at the Harvard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HUP is now the publisher of Health and Human Rights: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This open access, online-only publication, edited by Paul Farmer, is dedicated to scholarship and practice that advance health as an issue of fundamental human rights and social justice. The journal is freely accessible at www.hhrjournal.org.

“It’s an honor and a pleasure to unite HUP’s mission ‘to advance knowledge’ with the FXB Center’s mission to advance the right to health throughout the world via this crucial open access journal.”
—HUP director William P. Sisler

We are also pleased to announce a selection of recent award winners:

The Mortal Sea | W. Jeffrey Bolster
Bancroft Prize, Columbia University | John Lyman Book Award, North American Society for Oceanic History

The Great Persuasion | Angus Burgin
Joseph J. Spengler Best Book Prize, History of Economics Society | Merle Curti Award in Intellectual History, Organization of American Historians

Trusting What You’re Told | Paul L. Harris
Cognitive Development Society Book Award

Working KnowledgeJoel Isaac
Book of Exceptional Merit, S-USIH Book Award, Society for Intellectual History

The Mauthausen Trial | Tomaz Jardim
Wallace K. Ferguson Prize, Canadian Historical Association

The Land Was Ours | Andrew W. Kahrl
Liberty Legacy Foundation Award, Organization of American Historians

Eurolegalism | R. Daniel Kelemen
European Union Studies Association Best Book Prize

Capitalizing on Crisis | Greta R. Krippner
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 Distinguished Book Award

Freaks of Fortune | Jonathan Levy
Avery O. Craven Award, Organization of American Historians | Ellis W. Hawley Prize, Organization of American Historians | Frederick Jackson Turner Award, Organization of American Historians

Lincoln’s Hundred Days | Louis P. Masur
Abraham Lincoln Institute Book Prize | New Jersey Civil War Round Table Book Award

Shattered Spaces | Michael Meng
Laura Shannon Prize, Nanovic Institute for European Studies at the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Our Aesthetic Categories | Sianne Ngai
Ray and Pat Browne Award for Best Reference/Primary Source Work, Popular Culture Association and American Culture Association

When Wall Street Met Main Street | Julia C. Ott
Vincent P. DeSantis Prize, Society for Historians of the Gilded Age and Progressive Era

The Accidental City | Lawrence N. Powell
Kemper and Leila Williams Prize, Historic New Orleans Collection and the Louisiana Historical Association

Curious Behavior | Robert R. Provin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Publishers PROSE Award for Excellence, Biomedicine & Neuroscience Category

Freedom Papers |
Rebecca J. Scott and Jean M. Hébrard

Albert J. Beveridge Award, American Historical Association | James A. Rawley Prize in Atlantic History, American Historical Association | Gilbert Chinard Prize, Society for French Historical Studies and the Institut Français d’Amerique

Brigham Young | John G. Turner
Mormon History Association Best Biography Award

Stranger Magic | Marina Warner
National Book Critics Circle Award, Criticism Category | Truman Capote Award, Truman Capote Estate and University of Iowa Writers’ Workshop | Sheikh Zayed Book Award, Arab Culture in Non-Arabic Languages Category, Abu Dhabi Tourism and Culture Authority

Dictionary of American Regional English |
Frederic G. Cassidy and Joan Houston Hall,
Chief Editors

Dartmouth Medal,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Health and Human Rights Journal
A Secular Age
Autumn/Winter 2013 catalog
Follow us to learn about these and other HUP books and conversations:
Digital catalogs | Twitter | Facebook HUP blog | Forward to a friend
Copyright © 2013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igned up to receive the latest news on scholarship b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Our mailing address i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79 Garden Street
Cambridge, MA 02138




Suhrkamp sign

Literature

Legal battle threatens cultural institution

Although a Frankfurt court has deferred a much-anticipated legal decision on the Suhrkamp publishing company, the question remains: How can such a cultural institution continue to survive in a changing market?
Suhrkamp Verlag, considered one of Europe's leading literary and academic publishers, is beset by conflict. Despite having published the likes of philosopher Jürgen Habermas and novelist Isabel Allende, it has been embroiled in a legal battle that is threatening to tear it apart.
At the heart of the problem is a conflict between Ulla Unseld-Berkowicz, majority shareholder and widow of formative Suhrkamp leader Siegfried Unseld, and Hans Barlach, head of a profitable Hamburg media company and minority shareholder of Suhrkamp since 2006.
The conflict, on some level, boils down to whether book publishing as a cultural institution can survive in today's market-driven economy. And this is a question that legal measures are unlikely to answer.
Cultural institution
Suhrkamp, founded in 1950, is widely respected in Germany and Europe as an intellectual and literary publisher. German philosophers including Theodor W. Adorno, Ernst Bloch und Jürgen Habermas stand among its authors, as do many international literary giants such as Marcel Proust, T.S. Eliot und Samuel Beckett.
Austrian literary critic Sigrid Löffler told DW that especially in its heyday during the 1960s and 1970s, the publishing house was "an opinion leader in all forms of intellectual discourse." Löffler pointed out in particular the publisher's emphasis on international literature, including works by authors from Lebanon, Pakistan and African countries.
Such authors are important in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but hard to sell, Löffler said. "They bring honor to the publisher, but don't make much money," she added.
Jo Groebel, honorary chairman of the Communication, Media and Journalism Department at the Business School Berlin Potsdam, described Suhrkamp as "the number one publisher with a critical approach to society in post-World War II Germany."
"It's become a institution in society - which is why it's gained so much focus," Groebel told DW. Suhrkamp's durability as a cultural institution as well as its continued survival as a small publisher in an increasingly concentrated world of publishing oligopolies continue to make it significant.
Cash vs. culture?
After Suhrkamp's formative leader Siegfried Unseld died in 2002, widow Ulla Unseld-Berkowicz took the helm. Unseld-Berkowicz owns 61 percent of the company through a family foundation.
Ulla Unseld-Berkewicz smiles next to large photo of Siegfried UnseldUnseld-Berkewicz kept up the publisher's leftist, intellectual tradition after taking the reins from husband Siegfried Unseld
Hans Barlach, grandson of German expressionist artist Ernst Barlach, owns 39 percent of Suhrkamp through Hamburg-based Medienholding Winterthur. He has stated a desire to increase Suhrkamp's profit margin, arguing for new investments and not just reliance on back catalog.
Last December, a Berlin court ordered Unseld-Berkowicz to pay 300,000 euros ($401,000) for charging the Suhrkamp company rent at parts of her villa without consulting Barlach first.
While Unseld-Berkowicz has sought to portray Barlach as a money-hungry businessman, Barlach accuses Unseld-Berkowicz of mismanagement. Both filed legal petitions to expel the other from the company, while Barlach is also asking the court for dissolution of the partnership.
Hans BarlachBarlach has been villianized as a money-hungry businessman
A district court in Frankfurt on Wednesday deferred this decision to September, with the judge lamenting the possibility that such a notable publisher could disappear - and instead suggesting a financial solution.
Authors plead for survival
Suhrkamp is a company known for fostering close, personal relationships with its authors. American writer Louis Begley, whose books have been translated by Suhrkamp, said that he highly values working with the publisher.
"Suhrkamp has been exceptionally good," Begley told DW. He said that during his successful career in the United States, he never had "the sense that a whole publishing house was behind me the way Suhrkamp has been."
Last month, more than 150 authors and translators with Suhrkamp Verlag, including Jürgen Habermas, published an open letter describing their astonishment at the legal situation threatening the company.
Citing the importance of the publishing company for "intellectual life in Germany," the letter expressed concern at leaving resolution of such a conflict to the courts.
Media expert Groebel told DW that he, too, thinks it's important for Suhrkamp to survive - particularly in this era of changing cultural contexts, including the end of the "star author" age.
Groebel sees the Suhrkamp conflict as one essentially between two big egos, and calls for a neutral arbiter to help strike a balance between Suhrkamp's position as a cultural institution and its need for financial survival.
"Language is what drives society, therefore you need a literary publisher. It's part of the whole context of a text-based society," Groebel said. But Suhrkamp could also take up an active role in exploring new literary forms, including those emerging online, he concluded.



幾年前跟朋友說過美國大學出版社中最大者為芝加哥大學出版社
世界最大的大學出版社呢?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我曾在"系統與變異"一書中介紹OUP等的"使命說明書".....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Celebrating 100 Years

In the past centur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has published over 10,000 new books across various fields and disciplines, including such iconic works as John Rawls's A Theory of Justice and Sarah Blaffer Hrdy's The Woman That Never Evolved. Throughout 2013, we invite you to visit our centennial website to read regularly posted excerpts from 100 significant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ooks, representing the rich publishing heritage of the Press.
www.hupcentennial.com



Matisse : radical invention, 1913-1917
通路由Yale大學出版社負責

 



今天看到 美國Fordham Univ Press, Oct 13, 201翻譯*出版的 Athens, Still Remain由美國牛津大學出版社代理發行
*The late JACQUES DERRIDA was the single most influential voice in European philosophy of the last quarter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His The Animal That Therefore I Am, Sovereignties in Question, and Deconstruction in a Nutshell have been published by Fordham University Press.



Aug 16, 2010
Title Athens, Still Remains: The Photographs of Jean-François Bonhomme
Authors Jacques Derrida, Jean-François Bonhomme, Pascale-Anne Brault, Michael Naas
Translated by Pascale-Anne Brault, Michael Naas
Edition illustrated
Publisher Fordham Univ Press, 2010
ISBN 0823232050, 9780823232055
Length 73 pages

F
Athens, Still Remains is an extended commentary on a series of photographs of contemporary Athens by the French photographer Jean-Franois Bonhomme. But in Derrida's hands commentary always has a way of unfolding or, better, developing in several unexpected and mutually illuminating directions. First published in French and Greek in 1996, Athens, Still Remains is Derrida's most sustained analysis of the photographic medium in relationship to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and his most personal reflection on that medium. At once photographic analysis, philosophical essay, and autobiographical narrative, Athens, Still Remains presents an original theory of photography and throws a fascinating light on Derrida's life and work.The book begins with a sort of verbal snapshot or aphorism that haunts the entire book: we owe ourselves to death.Reading this phrase through Bonhomme's photographs of both the ruins of ancient Athens and contemporary scenes of a still-living Athens that is also on its way to ruin and death, Derrida interrogates a philosophical tradition that runs from Socrates to Heidegger in which the human-and especially the philosopher-is thought to owe himself to death, to a certain thought of death or comportment with regard to death. Combining philosophical speculations on mourning and death, event and repetition, and time and difference with incisive commentary on Bonhomme's photographs and a narrative of Derrida's 1995 trip to Greece, Athens, Still Remains is one of Derrida's most accessible, personal, and moving works without being, for all that, any less philosophical. As Derrida reminds us, the word photography-an eminently Greek word-means the writing of light,and it brings together today into a single frame contemporary questions about the work of art in the age of mechanical reproduction and much older questions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ght, revelation, and truth-in other words, an entire philosophical tradition that first came to light in the shadow of the Acropolis.





從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說起



(200910月某天,許達然老師,時瑋和金台夫婦,阿松與我,談起東海大學出版社。它或積弱不振,或若有若無,不知應如何起死回生之。) 那天我或許說過,Herb Simon說過,他的CMU大學是美國名校,不過他們在60-70年代作過成立大學出版社的可行性分析 (CMU大學而言,錢可能不是問題) 。結論是來不及成為一流的大學出版社,美國好的大學出版社很多。所以Simon的書多在MIT 出版社和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出,他的好友的,選在哈佛大學出版社出。

我研究一下臺大、輔大….的出版社。台大有資源當台灣的大學出版社的龍頭,當然是例外。輔大的一年也出版二、三十本。約6-7年前,我特地到清華大學的出版社一看,只二位職員…… 
 http://my.nthu.edu.tw/~thup/pub00.htm
 
我昨天在一起二手書店買了清華今年度的新書: 張立綱傳:五院院士的故事(本文不談文章,作者是理工人,大體很好,幾處有缺點)。它共277頁,全彩色,定價()350元。此書的「企劃‧編輯」是「科學月刊社」,換句話說,科學界幫助清華大學出版社。而清大校長有企畫等的能力。
 

Ken Su 送給我過一本交大出版品,我認為不夠好。


***** 試一下哈佛大學出版社的BLOG: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The Image of the Black in Western Art
Edited by David Bindman and Henry Louis Gates, Jr.
www.imageoftheblack.com

A New York Times Holiday Gift Guide Selection, 2012
The Image of the Black in Western Art [is] a truly epic project ... The series, scheduled for completion in 2014, is, so far, as eye-opening to view as it is to read and, one volume at a time, could be the answer to gift gifting for several years to come.”
—Holland Cotter, New York Times
Volume IV: Part 2
Volume IV: From the American Revolution to World War I, Part 2: Black Models and White Myths, New Edition
Volume III: Part 2
Volume III: From the “Age of Discovery” to the Age of Abolition, Part 2: Europe and the World Beyond
Volume II: Part 1
Volume II: From the Early Christian Era to the "Age of Discovery", Part 1: From the Demonic Threat to the Incarnation of Sainthood, New Edition
Volume IV: Part 1
Volume IV: From the American Revolution to World War I, Part 1: Slaves and Liberators, New Edition
Volume III: Part 1
Volume III: From the “Age of Discovery” to the Age of Abolition, Part 1: Artists of the Renaissance and Baroque
Volume I
Volume I: From the Pharaohs to the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 New Edition
Volume III: Part 3
Volume III: From the “Age of Discovery” to the Age of Abolition, Part 3: The Eighteenth Century
Volume II: Part 2
Volume II: From the Early Christian Era to the "Age of Discovery", Part 2: Africans in the Christian Ordinance of the World, New Edition
Lik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The Image of the Black in Western Art on Facebook
Follow us to learn about these and other HUP books and conversations:
 Digital catalogs | Twitter | Facebook | HUP blog | Forward to a friend 
Copyright © 2012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igned up to receive the latest news on scholarship b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Our contact information i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79 Garden Street
Cambridge, MA 02138

*****
FEATURE: Despite its long histor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today faces a period of profound transition common across the American publishing industry. To continue to fulfill its mission as it begins its second centur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is rethinking and modernizing the methods of academic publishing while maintaining its traditional standards for the works that carry the Harvard name on their spines.

Harvard College became home to the first printing press in the American...
THECRIMSON.COM



Le Modulor, 現代建築年鑒/邁向建築? Le Corbusier, 1925 Almanach d'architecture moderne

$
0
0
本blog 有Le Corbusier1887-1965 書訊約十則 請用它來搜尋

現在記他最著名的 邁向建築
1923: Vers une architecture (Towards an Architecture) (frequently mistranslated as "Towards a New Architecture" 1930年由 JohnRodker 翻譯 倫敦出版 現在1986美國Dover版 根據第13版 有導言)

邁向建築 吉阪隆正譯東京: SD 1967 根據1926第3版 有著者序
邁向建築施植明譯 台北:茂榮 1990 可能根據初版
走向新建築 陳志華西安:陜西師範大學 2004 根據1926第2版 有著者序






多少Ueno故事 

東京・上野の国立西洋美術館本館を含むフランス人建築家ル・
コルビュジエ(1887~1965)の作品群のユネスコの世界遺産への今年の登録は見送られ る見通しとなった。ユネスコ世界遺産委員会の諮問機関・国際記念物遺跡会議が、4段階で最も厳しい「不登録」を勧告した。
在書海中約有七篇相關
不過我最喜歡他生前將年輕的東方之旅讓我們享用
Journey to the East by LeCorbusier, Edited by Iv...



現代建築年鑒

作  者:(法)柯布西耶 著
出 版 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3-1

Almanach d'architecture moderne
documents, théorie, pronostics, histoire, petites histoires, dates, propos standarts, organisation, industrialisation du bâtiment : Paris 1925
Charles-Edouard Jeanneret Gris (Le Corbusier) ; presentazione di Roberto Gabetti. Published 1975 by Bottega D'Erasmo in Torino .
Written in French.

本書顯然非"年鑑"參考 almanac, Alma Mater
:文件,理論,技巧,歷史,故事,日期,標尺,組織,產業化建設:1925年巴黎

日譯: 『今日の装飾芸術』 1925年(前川國男訳、鹿島出版会:SD選書)??? +1925: L'Art décoratif d'aujourd'hui (The Decorative Arts of Today)

Edition Notes


On cover: L.C. 2.
Reprint of the 1926 ed. published by G. Crès, Paris, in series Collection de L'Esprit nouveau.


勒·柯布西耶,原名查爾斯·愛德華·讓納雷。
按自己外祖父的姓取筆名為勒·柯布西耶,他是20世紀最重要的建築師之一,現代建築運動的激進分子和主力將領,“現代建築的旗手”,他和沃爾特。格羅皮烏斯、密斯·凡·德·羅同是現代建築派和國際形式建築派的主要代表,柯布西耶出生於瑞士,1907年先後到布達佩斯和巴黎學習建築,在巴黎到以運用鋼筋混凝土著名的建築師奧古斯特,佩雷處學習,後來又到德國貝倫斯事務所工作,在那裡他遇到了同時在那里工作的格羅皮烏斯和密斯。凡·德·羅?他們互相之間都有影響,一起開創了現代建築的思潮,他1917年定居巴黎。同時從事繪畫和雕刻,與新派立體主義的畫家和詩人合編《新精神》雜誌,後來他把其中發表的一些關於建築的文章整理匯集出版單行本書《走向新建築》,他提出“住房是居住的機器”,倡導以工業的方法大規模地建造房屋,對建築設計強調“原始的形體是美的形體”,讚美簡單的幾何形體,1926年柯布西耶就自己的住宅設計提出著名的“新建築五點”。柯布西耶在建築設計的許多方面都是一位先行者,對現代建築設計產生了非常廣泛的影響,其建築設計的結構和設計形式在?後被其他建築師推廣應用。他還對城市規劃提出許多設想,一反當時反對大城市的思潮,主張全新的城市規劃。認為在現代技術條件下,完全可以既保持人口的高密度,又形成安靜衛生的城市環境,首先提出高層建築和立體交叉的設想,極有遠見卓識。他在20世紀30年代始終站在建築發展潮流的前列,對建築設計和城市規劃的現代化起了推動作用,他的設計理念直到去世,都對世界各國的建築師有很大的啟發作用。


目錄致讀者題詞建築年表建築的新精神歐特伊的兩座公館1910年,旅行見聞君士坦丁堡(續)/清真寺衛城之上在西方!1925年裝飾藝術展 轉折 批量建造一個標準死過去,另一個標準生出來皮埃爾·讓納雷先生的住宅 對一扇現代窗戶的一點研究心得

----
日本的翻譯: 有意思的是近年還在做....

著作[編集]

  • 建築をめざして』 1923年(吉阪隆正訳、鹿島出版会SD選書
  • 『今日の装飾芸術』 1925年(前川國男訳、鹿島出版会:SD選書) 
  • 『住宅と宮殿』 1928年(井田安弘訳:同上)
  • 輝く都市』 1935年(坂倉準三訳:同上)
  • 伽藍が白かったとき』 1937年(生田勉・樋口清訳、岩波書店岩波文庫
  • 『モデュロール1』 1948年(吉阪隆正訳、鹿島出版会:SD選書)
  • 『モデュロール2』 1955年(同上)
    • 『エスプリ・ヌーヴォー 近代建築名鑑』 以下も全て「SD選書」
    • 『プレシジョン 新世界を拓く 建築と都市計画 (上.下)』  
    • 『四つの交通路』/『ユルバニスム』/『建築と都市』/『アテネ憲章
    • 『三つの人間機構』/『東方への旅』/『人間の家』(F・ド・ピエールフウ共著)
  • 『建築十字軍 アカデミーの黄昏』 井田安弘訳、東海大学出版会 1978年→SD選書、2011年 
  • 『ムンダネウム』 ポール・オトレ共著 山名善之・桑田光平訳 筑摩書房 2009年
  • 『建築家の講義 ル・コルビュジエ』 岸田省吾監訳、桜木直美訳 丸善 2006年-小著
  • 『マルセイユのユニテ・ダビタシオン』 山名善之・戸田穣訳、ちくま学芸文庫、2010年

Major written works

  • 1918: Après le cubisme (After Cubism), with Amédée Ozenfant
  • 1923: Vers une architecture (Towards an Architecture) (frequently mistranslated as "Towards a New Architecture")
  • 1925: Urbanisme (Urbanism)
  • 1925: La Peinture moderne (Modern Painting), with Amédée Ozenfant
  • 1925: L'Art décoratif d'aujourd'hui (The Decorative Arts of Today)
  • 1931: Premier clavier de couleurs (First Color Keyboard)
  • 1935: Aircraft
  • 1935: La Ville radieuse (The Radiant City)
  • 1942: Charte d'Athènes (Athens Charter)
  • 1943: Entretien avec les étudiants des écoles d'architecture (A Conversation with Architecture Students)
  • 1945: Les Trios éstablishments Humains (The Three Human Establishments)
  • 1948: Le Modulor (The Modulor)
Pour le moment, il n'y a personne… peut-être serez-vous là demain, pour l'ouverture de l'exposition Le Corbusier, Mesures de l'homme !‪#‎JourDeFermeture‬
「 Entrée de l'exposition "Le Corbusier, Mesures de l'homme", Galerie 2 du Centre Pompidou. 」
「 Entrée de l'exposition "Le Corbusier, Mesures de l'homme", Galerie 2 du Centre Pompidou. 」
  • 1953: Le Poeme de l'Angle Droit (The Poem of the Right Angle)
  • 1955: Le Modulor 2 (The Modulor 2)
  • 1959: Deuxième clavier de couleurs (Second Colour Keyboard)
  • 1966: Le Voyage d'Orient (The Voyage to the East)

20150428_ ‪#‎CDT_NB‬
Illustrations from 'La Maison des Hommes (The Home of Man)’ by Le Corbusier and Francois de Pierrefeu. First published in Paris 1942, and the English edition, 1948.
http://www.houseplanology.com/…/le-corbusier-illustrations…/
曾成德的相片。

《人間雜誌》、《人間風景.陳映真》,《陳映真文選》,《第一件差事》1975,《山路》1984/陳明成《陳映真現象:關於陳映真的家族書寫及其國族認同》

$
0
0
找到我2006.10.17寫的一則筆記:
人間 天上大風 --聞 陳映真重度昏迷


在internet 找不到的信息


反叛年代:“隨著年歲的增長﹐這本破舊的小說集【《吶喊》】﹐終于成了我最親切﹑最深刻的教師。我于是知道了中國的貧窮﹑的愚昧﹑的落後﹐而這中國就是我的﹔我于是也知道全心全意去愛這樣的中國──苦難的母親﹐而當每一個中國的兒女都能起而為中國的自由和新生獻上自己﹐中國就充滿了無限的希望和光明的前途。”

主編{諾貝爾文學獎全集} 遠景 民國71年[1982],

「人間」雜誌(1985-1989)的理想主義、人道關懷
說什麼「海峽兩岸第一人」美譽……
「……..我只一個上班族一個業務員常在敦化北路感覺自己就像是陳映真筆下在{華盛頓大樓}前沒有明天的人悲微……..」


***
我翻翻《陳映真文選》(2009),決定確認他中風的年份,原來是2006年,與《陳映真文選》沒矛盾。Wikipedia有一訪談(2001年7月)。http://unitas.udngroup.com.tw/web_old/b/200107/storyb1-1.htm

我認為陳映真是西方所謂"馬克斯或基督"的一例子。他可能曲解(或合理化)他父親的"你是上帝的孩子"的意思:
永遠的薛西弗斯──訪問陳映真
◎郝譽翔

 出身於宗教家庭的陳映真,曾在〈鞭子與提燈〉中記述父親對他說的一段話:「孩子,此後你要好好記得:首先,你是上帝的孩子;其次,你是中國的孩子;然後,啊,你是我的孩子。」他飽含熱淚聽受了這些話,並且以此為一生的勉勵。而話中的「上帝」,陳映真詮釋為「真理」與「愛」,再加上其次的「中國」,這四者便成為解讀陳映真小說的重要關鍵。
 然而,尋找真理的方式有很多種,似乎已對文學失去信心,轉投入政治經濟研究的他,在停筆多年後又開始創作了,對於「真理」、「愛」和「中國」的虔誠信仰,一如當年。於是見到陳映真,我們很自然(也很好奇)的引發了第一個問題:為什麼重新提筆寫作小說?對文學又有何期望呢?


陳映真文選


陳映真,本名陳永善,筆名許南村,台北縣鶯歌鎮人。一九三七年生于台灣竹南,淡江文理學院英文系畢業。曾擔任中學英文教師和跨國公司職員。 一九五九年發表第一篇小說《面攤》,其後發表了《我的弟弟康雄》、《故鄉》等小說,在文壇脫穎而出並獨樹一幟。一九六八年因”組織聚讀馬列共黨主義、魯迅等左翼書冊及為共產黨宣傳”等罪名被捕並移送綠島,一九七五年獲特赦。入獄期間“對自己走過的道路進行了認真的反省,對社會現實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開始由一個市鎮小知識分子走向一個憂國憂民的、愛國的知識分子”。 一九七七年參與鄉土文學論戰。一九八三年赴美參加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劃”。曾獲”吳濁流文學獎”及中國時報“小說推薦獎”。一九八五年創辦《人間》雜志,以其社會責任感和倡導社會公平正義的左翼立場影響了一代年輕人。一九八八年參與成立中國統一聯盟,擔任創盟主席,為促進兩岸和平統一而不懈地工作。 一九八八年人間出版社出版《陳映真作品集》十五卷。二○○一年洪範書店出版《陳映真小說集》六卷。陳映真的重要文集還有《陳映真散文集》,評論集《知識人的偏見》、《孤兒的歷史、歷史的孤兒》等。

陳映真-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筆名「陳映真」原是其早逝的孿生兄長的名字。陳於1957年成功高中畢業後考取淡江文理學院(即今 .... 蘇珊娜; 最後的夏日; 唐倩的喜劇; 第一件差事. 第三冊《上班族的一 ...

陳映真

2007年8月28日 ... 1981年亞菁:(試評陳映真的「第一件差事」〉,《臺灣文藝》第74期, ... 1979年亮軒:(淚話問天天不語:陳映真著(第一件差事〉〉,《愛書人》第112 ...

目錄

第一輯 關于陳映真
試論陳映真
——《第一件差事》、《將軍族》自序
關于陳映真
後街
——陳映真的創作歷程
魯迅與我
——在日本《文明淺說》班的講話
我的文學創作與思想
祖祠
父親
生死
第二輯 鄉土文學論戰
現代主義底再開發
——演出《等待果陀》底隨想
期待一個豐收的季節
最牢固的磐石
知識人的偏執
文學來自社會,反映社會
建立民族文學的風格
在民族文學的旗幟下團結起來
回顧鄉土文學論戰
向內戰‧冷戰意識形態挑戰
——七十年代文學論爭在台灣文藝思潮史上劃時代的意義
七十年代黃春明小說中的新殖民主義批判意識
——以《莎喲娜啦‧再見》、《小寡婦》和《我愛瑪莉》為中心
第三輯 分離主義的盲點
“鄉土文學”的盲點
原鄉的失落
——試評《夾竹桃》
台灣長老教會的歧路
追究“台灣一千八百萬人”論
西川滿與台灣文學
美國統治下的台灣
——天下沒有白喝的美國奶
從台灣都市青少年崇日風尚說起
從一部日片談起
——論《聯合艦隊》
台灣內部的日本
——再論日本戰爭電影《聯合艦隊》
“台灣”分離主義“知識分子的盲點”
精神的荒廢
——張良澤皇民文學論的批評
被出賣的“皇軍”
以意識形態代替科學知識的災難
——批評陳芳明先生的《台灣新文學史的建構與分期》
論“文學台獨”
警戒第二輪台灣“皇民文學”運動的圖謀
——讀藤井省三《百年來的台灣文學》︰批評的筆記
第四輯 消費社會和文學問題
色情企業的政治經濟學基盤
大眾消費社會和當前台灣文學的諸問題
大眾消費時代的文學家和文學
《人間》雜志發刊辭
新種族
大眾傳播和民眾傳播
第五輯 尋找一個失去的視野
中國文學和第三世界文學之比較
反諷的反諷
——評《第三世界文學的聯想》
“鬼影子知識分子”和“轉向癥候群”
——評漁父的發展理論
尋找一個失去的視野
同一個民族,共同的命運,共同的斗爭
——台灣新文學運動和“五四”新文學運動的聯系
天高地厚
——讀高行健先生受獎辭的隨想
中華文化和台灣文學
對我而言的“第三世界”
從台灣看《那兒》
編後記(薛毅)









 

























































*****

陳映真《第一件差事》台北: 遠景 1975 初版 / 1978年5版/1987年10版

1977 陳映真 四版自序


1975年 
尉天驄序
許南村:(試論陳映真〉,頁17-30。


兀自照耀著的太陽
最後的夏日
唐倩的喜劇
六月裏的玫瑰花
第一件差事




陳映真《第一件差事》遠景 1975 初版

讀陳映真山路  一綠色之候鳥(遠景1984 219-44)不錯但談不上杰作
引詩前2行有錯 (漏"CALL" )  文中趙公說"十幾二十年來我才真切的知道這個call 那硬是一種招喚哩......"
(小說中主角"素來不喜歡泰尼遜的那種菲力士丁底俗不可耐的自足和樂觀的我.....聽見那麼悲觀化的理解還是第一次.....)
Alfred Lord Tennyson

Sunset and evening star


1. Sunset and evening star,
And one clear call for me!
And may there be
no moaning of the bar
When I put out to sea.

But such a tide
as moving seems asleep,
Too full for sound and foam.
When that which drew
from the boundless deep
Turns again home.


《人間雜誌》
1985年11月,陳映真創辦以關懷被遺忘的弱勢者為主題的報導文學刊物《人間雜誌》(至1989年停刊),1989年7月成立人間出版社並擔任出版發行人。
1986/1月 第3期
1986/4月 第6期 有李永熾先生文章"日本桶口健二的反公害世界"內有福島核電廠等外包工人受放射傷害
收入李永熾 從江戶到東京台北: 當代 1988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人間雜誌》(1985-1989)是由台灣知名左翼作家陳映真創辦的一本報導文學雜誌,以精彩的報導攝影、深入追求真相的文學描述、以及豐富的社會關懷,形成獨特的雜誌風格,深刻影響學生運動、社會運動風起雲湧的台灣八十年代。
從1985年創刊到1989年因財務壓力停刊,《人間雜誌》一共發行了47期。報導的內容遍及文化、歷史、民俗工藝製作、農村與農民、勞工、環保運動、弱勢族群…等等,一概以風格強烈的攝影作品,報導這些在當時尚文國民黨政府視為黑暗面、禁忌或本土色彩濃厚的題材。
《人間雜誌》在短短的四年出刊期間,培育了大量優秀的報導文學作家及攝影人才,諸如藍博洲、關曉榮、蔡明德、李文吉…等。

[編輯]外部連結




01

一系列的活動

陳映真2009年10月28日星期三

人間風景.陳映真


人間風景.陳映真

1959年9月,陳映真在《筆匯》發表第一篇小說〈麵攤〉,迄今50年,獨樹一幟的書寫風格,與對社會嬗變的深刻體察,使他的小說風靡60、70年代,影響一代的文學青年及知識分子,許多作品至今已成台灣文學經典。
  1985年,陳映真創辦《人間》雜誌,關懷邊緣族群、為弱小者發聲。在四年當中,許多攝影家、記者、小說家、詩人、出版人,紛紛投入其間,陳映真在其中扮演靈魂的角色,帶領這一群創作者,在風起雲湧的80年代,形成一股「社會改革」的新力量。
  2006年,陳映真病重入院療養至今,期待透過本書,集合各方故舊好友為他獻上祝福,並且讓新世代的青年,重新認識這一位入世的、充滿人道關懷的小說家。
   本書內容分為三個部分,分別為「生命風景」、「文學風景」、「人間風景」。「生命風景」是陳映真出生至今的生命歷程:白色與荒茫的童年與青少年、文學與 思想啟蒙的大學時代、生命中的遠行——入獄與歸來、出生入死與病魔奮鬥的經歷等。第二部分「文學風景」則為評論家、學者、作家,對陳映真的文學創作的看 法,包括如何受到他的影響,有嚴肅的評論,但多為友人對他的敬愛之情。第三部分「人間風景」則是有關陳映真創辦《人間》雜誌的種種,包括發刊詞、專家論 《人間》、媒體專訪《人間》,以及當年伙伴們追述《人間》種種,詳述《人間》理念及己身所受的影響。
  同時也將陳映真的著作做一個總整 理,國內的初版、再版、新版,中國大陸、香港的版本,法文、日文的譯本,每本封面一一呈現,各附200字的內容提要。總共出版47期的《人間》雜誌,也是 呈現每本封面,並各附150字的內容提要。正文之後並附錄陳映真大事年表,以及著作目錄。
作者簡介
陳映真
   1937年生於苗栗竹南,淡江文理學院外文系畢業。曾任中學英文教師、製藥廠經理,參與《文學季刊》及《文季》、《夏潮論壇》等雜誌編務。1983年曾 與七等生赴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訪問,1985年創辦《人間》雜誌,開創台灣報導文學雜誌的先河。後成立人間出版社擔任發行人,1996年曾 獲中國社科院授予榮譽高級研究員。曾獲吳濁流文學獎、時報文學獎、花蹤世界華文文學獎。陳映真創作文類有論述、散文、小說,為台灣重要的小說家之一。
編者簡介
文訊雜誌社
  創立於1983年7月的《文訊》雜誌,為台灣少數重視文學史料及文學評論的雜誌。每期以專題企畫方式探討台灣文學不同面向的表現與發展,更擴及對華文文學、文化層面的關心,不僅肯定前輩作家的文學表現,也重視文壇新秀的努力創新。
  《文訊》以「快速報導文藝資訊、準確評析文學表現、深層探索文化問題、生動描繪文人風貌」為編輯方針,二十多年來已成為台灣文學研究的重要指標性刊物。

詳細資料


  • 叢書系列:文訊叢刊
  • 規格:平裝 / 320頁 / 18k / 普級 / 全彩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目錄

top
前言:向陳映真致敬 ◎陳怡蓁
【輯一】生命風景
那白色、荒茫的歲月——陳映真的童年與青少年時期(一九三七~一九五七)
後街.一 ◎許南村
鞭子和提燈 ◎陳映真
我的老友陳映真 ◎邱勝男
我所認識的陳映真 ◎單培
困悶的市鎮小知識分子——陳映真的文學與思想啟蒙(一九五八~一九六七)
後街.二 ◎許南村
我的老師陳映真 ◎蔣勳
木柵書簡 ◎尉天驄
遠行——陳映真的入獄與歸來(一九六八~一九八七)
後街.三 ◎許南村
被湮滅的歷史的寂寞 ◎陳映真
關於十.三事件 ◎陳映真
永遠的馬克思——一九八八年以後的陳映真(一九八八~)
生死 ◎陳映真
蒙昧的那幾年——懷念與映真一道度過的日子 ◎劉大任
堅定不移的民族主義信心 ◎陳若曦
香港緣——陳映真的魅力 ◎鍾玲
以認真、嚴肅的態度思想與創作——專訪陳映真先生 ◎林麗如
頒授榮譽文學博士學位陳永善(陳映真)先生贊辭 ◎鄭樹森
【輯二】文學風景
入世的、為人生而藝術的小說家陳映真 ◎姚一葦
陳映真和蕭斯塔可維奇 ◎李歐梵
文學心靈的敬重 ◎白先勇
最敬愛的文學兄長 ◎吳晟
理想繼續燃燒 ◎林瑞明
最後的烏托邦主義者——簡論陳映真知識世界諸要素 ◎南方朔
從山村小鎮到華盛頓大樓——陳映真的歷程及其矛盾 ◎呂正惠
映真永善 ◎李黎
讓所有受侮辱的人重新得到尊嚴——訪陳映真先生談小說創作 ◎廖玉蕙
陳映真劇作《春祭》的一些外緣脈絡 ◎楊慧儀
陳映真出版作品提要 ◎游文宓
【輯三】《人間》風景
創刊的話——因為我們相信,我們希望,我們愛…… ◎陳映真
「看見」是關心的開始——《人間》雜誌的誕生 ◎詹宏志
人間燈火未熄 ◎蔡珠兒等
想念大陳、再現《人間》 ◎關曉榮
永遠的鞭子和提燈 ◎郭力昕
陳映真先生,以及他給我的「第一件差事」 ◎曾淑美
《人間》永存人間! ◎廖嘉展
年輕人的冷漠讓他很傷感 ◎鐘俊陞
《人間》雜誌各期提要 ◎文訊雜誌社整理
附錄
陳映真大事年表 ◎李文媛
陳映真出版作品目錄 ◎文訊雜誌社整理
編後記 ◎封德屏


前言
向陳映真致敬
◎陳怡蓁 (趨勢科技共同創辦人暨文化長、趨勢教育基金會創辦人暨執行長)
對於如今五十歲以上的知識分子來說,陳映真絕對是一個深刻的印記。
  我們高中時陳映真在獄中服刑,他的名字是一個帶有禁忌的神祕標記,他的小說在市面上買不到。我們大學時蔣介石去世,全國大學生穿著卡其制服排隊去謁靈,隨之而來的特赦才把陳映真帶還給我們,《將軍族》與《第一件差事》兩本小說集終於復出文壇。
   當時我迫不及待地搶購回家閉門苦讀,深深被他那種綿長委婉的幽幽語法所迷惑,那時只懂得以文學的角度去讀他的小說,不能領略背後的精神與哲思,也不明白 為何他的主角總以自殺結局,但是每當讀他的小說,就被一種憂鬱圍繞,心頭沉甸甸卻不知其所以然,這跟讀了李清照的詞之後那種「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愁煩又 自不同,竟好像是重量級的憂鬱當胸襲來,鏘然有聲。
  一定有太多人跟我一樣受到《將軍族》的重擊,在那個書與歌曲都很容易觸犯禁忌的年代,書出不到一年又被查禁了。
   然後我在限重的行李中堅持帶著他的禁書以及白先勇、黃春明等等作家的占去許多重量的小說,負笈美利堅留學。又在中美斷交的風聲鶴唳中,在賓州結婚,在紐 約州生下第一個兒子。必須養家活口的年輕的一家之主張明正每天開車近一個小時,經過彎彎曲曲的索米爾公路,去到紐約市近郊的白原上班,早出晚歸,風雨無 阻,任由二十四歲就當上母親的我在森林中的小木屋寂寞擔憂,思鄉成疾,唯一的慰藉就是來自家鄉的書信與書籍。
  一九八○年初遠景出版的 《夜行貨車》經過千山萬水寄到了紐約州的小木屋。出獄之後的陳映真彷彿沒有受到禁錮的影響,立刻投入美商輝瑞藥廠任職,以親身所見所感,寫出這樣戲謔當中 蘊藏深層悲哀的小說,這一次除了文字之美,我也讀出了字裡行間的悲憫之情。他描寫的恰是在美商公司任職的台灣人的無奈,張明正讀後擲書三嘆,書中人物詹奕 宏與他同樣來自屏東,夜行貨車轟隆轟隆地開向南方故鄉的影像從此在他心靈烙印。之後一波又一波的襲擊接連來自《華盛頓大樓》:在莫理遜公司載沉載浮爬企業 階梯的黃靜雄的〈上班族的一日〉,企圖組織新工會領導工運失敗的〈雲〉張維傑。最後當控訴跨國企業毀滅人性的〈萬商帝君〉出現時,我們毅然決然拋下美國 夢,收拾行囊,背起兩歲的兒子,回到台灣。繼而擺脫上班族的生涯,屢仆屢起地創業了。
  今天我們創立的趨勢科技也成了跨國企業,還更上層樓地被讚譽為「超國界」企業,五十多國籍的歐美科技菁英奉台灣人為老闆,遵循著我們所擘劃的企業文化。有時我不禁會帶點好奇地省思,有沒有外籍的夜行貨車正駛向他們的心靈故鄉呢?
   也許就是求學時代的人文啟發,讓我們在創業經商之外多了這一層省思,引領我們走向社會關懷的路,戰戰兢兢唯恐淪為陳映真筆下的無情的跨國企業的老闆。二 ○○○年當趨勢科技已經在日本上市之後,我們用自己的課稅之後的收入在台灣成立了趨勢教育基金會,致力於網路軟體教育與文化藝術教育的推廣。這是我們認為 可以用自己的專長回饋斯土斯民最好的方式。
  回想起來,年輕時讀過的文學小說深深影響了我們的作為,多麼希望這樣的感動能夠傳承。於是籌 劃每年一度的「向大師致敬」系列活動,在國家圖書館舉辦學術研討會、在中山堂舉辦記者與文友茶會以及開放式的展覽座談,並出版或推介大師的作品全集。繼二 ○○八年向白先勇致敬之後,今年九月向陳映真致敬,我們更進一步運用自身的專長,在網站上完整呈現陳映真的創作年表、手稿、插畫、照片、電子版的小說,甚 至他朗讀〈鈴璫花〉的語音檔以及接受訪問的影音檔,還有白先勇、林懷民、蔣勳等人講述為何必須閱讀陳映真的影片,都以適合網路的編輯方式呈現出來。我們還 在網路上發起尋找陳映真物件以及讀書心得徵文活動,期待與網友的互動更生動。
  在網路之外,趨勢教育基金會更出資委託拍攝紀錄片、發起有獎徵文比賽,並出版這本文集,收錄許多文人名士對陳映真的感動與感想,期待陳映真效應全面發酵。
  比起向白先勇致敬的活動,因為資料收集的不易,以及某些我所不了解的人間恩怨,這次的系列活動投入更多人力、物力,遭受的挑戰更大。所幸呈現的面貌也是更完整的。我想白老師如果看過陳映真的網站,說不定會有些吃味呢!
   在籌備的過程中,許多人主動奉獻、默默付出、熱心協助,我們領會到陳映真的影響力是深刻而久遠的。更欣慰的是年輕的網路工程師、攝影師、企畫人員等等, 過去從未讀過甚至聽過陳映真,卻因投入此次活動也被他的作品所感動,印證了陳映真作品不但未過時,而且是可以代代相傳、永垂不朽的。
  我的年代的人深受陳映真影響,但我們不為懷舊,期望的是陳映真在台灣走過的歲月中所留下的烙印能夠傳承,能夠在虛擬的網路時代繼續重擊年輕一輩的心靈。
  可惜的是陳映真先生因為健康情況無法親自回台參加這一系列的活動。但是透過他身邊親人的聯繫,他知道活動的內容和我們的心意,也很感欣慰。我們為他祈福,但願他早日恢復健康,繼續揮灑他無盡的魅力,影響新世代的人間!

 *****




您回來使睡夢的人驚醒,讓盲者開眼,

     叫迷失的時代找到方向,

     臨終留言:深以中國為憂

   您大去朋友震悼,讓伙伴悲泣,叫奔馳的歷史駐足,

     我們誓言:再不讓您為祖國擔憂

                          ───陳映真

*****
摘要: 早 在1994年時,業師林瑞明教授在與作家鍾肇政的私人通信中即已明白指出「『陳映真現象』是台灣文學不能不正視的問題」,就目前所知這應是國內最早發出的 呼聲!而作為一個跨領域的現象,所有關於陳映真的心懷意念、智性活動所形構的精神史或生命史,特別是陳映真在一次又一次的歷史困境中的價值抉擇和其林林總 總生成的一切效應,都必然是「陳映真現象」所考察的對象與指涉的內涵。但非常遺憾的是,筆者卻深覺在眾多有關陳映真的論述中,長久下來已普遍存在著一種 「標準故事」(standard story)的危機。因此針對歷年來的「陳映真研究」及陳映真本身的論述世界,筆者擬以為數不少卻又從來不會也未曾被討論的檔案文獻來進行一場又一場的爆 破──有如本雅明(Walter Benjamin)所宣稱的,電影的出現「以十分之一秒的炸藥摧毀了這個牢?世界」──俾使筆者及所有後來者可以抓住那最富暗示性的時刻在「四處飛散的廢 墟間從容地進行歷險旅行」,將易逝性的「陳映真」碎片放入諸如家族書寫、國族認同等永恆的議題,徹底地重新敲敲打打、拼拼貼貼,期待最後能夠庖丁解牛似地 將「標準故事」從既有情境的裂縫中割離,讓歷來修辭敘事中受到壓抑與變異的部分解放出來,並進一步利用經由一片片碎片重構的「陳映真現象」得以透過陌生化 的方式重獲寓言般的力量,體現當代台灣社會的盲點與方向。

本論文在形式上,預計由七個帶有環狀敘事圈性質的章次以向心的姿態結構乙篇命名為"陳映真現象研究"的「橘瓣式」論文,其中 的每一個章次在論述空間上就像一片橘瓣可獨自開裂剝落又能對稱合抱;而在書寫的策略上則採「剝洋蔥」的方式,每剝掉一層遮蔽,就會多露出一些歷史曙光。

第 一章:挖掘了一首陳映真的生父即陳炎興先生在日治時期親自譜曲的愛國軍歌和一連串曾經確實發生過的歷史現場,明確地打破了陳映真長期以來營造的一則政治神話。第二章:持續出土了陳映真的養父也就是他的三伯父陳根旺先生於日治時期是殖民政權刻意培植的台灣人高階警官、於戰後擔任過縣議員的舊史料,使得陳映真得再次面對自己一直理直氣壯卻荒謬異常的立場與立論。第三章:由於陳映真幾十年來總是試圖「以家喻國」地一再「記憶」一個百年來絕對聖潔的台灣家族,本章 將透過「舊家」、「皇國少年」、「戰爭犯罪性」、「魯迅」、「左翼」、「社會主義」等幾項實證的資料與分析,總結我們在陳炎興與陳根旺的身上看到了歷史、 陳映真卻製造歷史的獨特現象。第四章及第五章:以有限卻異常珍貴的五十七封「陳映真致鍾肇政書簡」作為論述核心,「再現」一段從六0年代親密的「文學諍 友」進而決裂為九0年代的「認同論敵」的歷程,最後並標示出鍾、陳二人書信因緣的聚散本質。第六章及第七章:當實現所謂社會主義理想與中國統一成為陳映真 解讀世界的唯一視角和最高道德時,筆者試著接連透過「紅色中國」、「少年中國」、「『人間』中國」、「『文選』中國」、「白色中國」、「文革中國」、「六 四中國」以及「回歸中國」等八個橫切面來評價將文學視作政治婢女的陳映真。

 從「芥川」的體質一路刻意裝扮成「魯迅」的陳映真,是值得我們特別珍惜的,但這一切並不代表就此認同或不需進行批判。陳映真的問題當然不在擁抱崇高的理 想,卻是出自他把理想當成不可議價、不可挑戰的「目的」,再根據理想來尋求證據、選擇證據,甚至如有必要也可以抹除證據、變造證據去證明被當成「目的」的 理想,「目的與手段」之間不得不在急盼彌賽亞的心理下失去了一種起碼的道德均衡感,最後終究避免不了「異化」為自身言說的囚徒。正因如此,本論文所論證的 整套被「政治化」了的家族史書寫記憶?技藝,它的書寫策略──即為了某種先驗的政治理想或目的而不惜「工具化」書寫對象──恰恰也就是陳映真長期下來習以 為常的論述策略,其政治性的操作與宗教性的救贖共構了一生的「中國情懷」。

「陳映真現象」的本質在其現實性上是一切兩岸關係的總和,不但說明了陳映真的生命史或精神史就是整個台灣特定社會裡身分認同、左翼視野、統獨立場……等眾多分歧的產物之一,也直接證實了在台灣的眾多國族論述中尚存有??多多的「手段 vs 目的」?「表象vs 真理」被有計畫地進行倒錯而充滿遮蔽與無奈的結論。

筆者相信本論文不止是一個「陳映真研究」再生的界面,也將有效地見證一段現存於台灣文學史的荒謬書寫, 如果學界不正視「陳映真現象」所持續發揮的效應及產生現象的社會現狀,總有一天「陳映真現象」所帶來的這則「國王的新衣」寓言將會演變成一道又一道的「陳 映真問題」,屆時本文的研究成果反倒成了名副其實的「台灣的預言」!

陳映真現象:關於陳映真的家族書寫及其國族認同

陳映真現象:關於陳映真的家族書寫及其國族認同


  由於出自一種住在家裡的、更本質的漂泊與不安的感覺,本書作者一直致力於考察台灣戰後知識份子--特別是經典作家--的認同議題及其蜉蝣心影,除了先前早已完成的「陳芳明現象」等相關研究外,「陳映真現象」更是作者長年關注的課題。
   事實上,從「芥川」的體質一路刻意扮成「魯迅」的陳映真,絕對是值得我們特別珍惜的台灣作家,但這一切並不代表就此認同或無需批判。陳映真的問題當然不 在他擁抱崇高的理想,卻是源於急盼彌賽亞的心理下,在「目的與手段」之間失去了一種起碼的道德均衡感,以至於他不惜「工具化」書寫對象與「政治化」書寫記 憶,最後終究免不了「異化」為自身言說的囚徒。
  如今透過「中國情懷」、「家族三部曲」及「陳映真致鍾肇政書簡」等一系列的挖掘與探索, 本書作者要為我們一舉破解陳映真長期以來存乎眾人心中的「標準故事」與「政治神話」,並進一步揭露一大塊現存於台灣文學史的荒謬書寫、俾使我們更加理解和 接納台灣百年來的精神面貌與歷史進程……
作者簡介
陳明成
  生於台東,長於台南,祖居位於竹山後埔。先後畢業於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系、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班及台灣文學研究所博士班。長期關注台灣作家與知識分子的國族認同議題。
  曾榮獲賴和文教基金會文學研究組「賴和獎」、「府城文學獎」文學論述組正獎、台北建成扶輪社博士班組「台灣文化研究獎」。
   著有博士論文<陳映真現象研究>、碩士論文<陳芳明現象及其國族認同研究>,以及<戰後日軍日僑在台行蹤的考察>、<反攻與反共:關鍵年代的關鍵年 分>、<誰的一九八三?再現「<山路>獲獎現象」所隱喻的時代課題>、<白色檔案.黑色故事:陳映真在「陳中統案」的角色爭議及該案所反映的政治文化>等 十數篇學術論文。
  寫信給作者:cmc531117@yahoo.com.tw

詳細資料

  • 叢書系列:台灣文學研究系列
  • 規格:平裝 / 536頁 / 15*21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目錄

緒論 台灣的寓言
前言 鏡子與槌子
第一節 憂鬱的台灣
第二節 橘瓣與洋蔥
結語 當「王者進行曲」響起時
第一章 在「台灣行進曲」的年代
前言 台灣青年陳炎興是「誰」?
第一節 在「台灣行進曲」的年代
第二節 重讀陳映真<父親>乙文
第三節 歷史很多漏洞
結語 以父之名
第二章 在「大刀進行曲」的晚會
前言 時代「背叛」歷史
第一節 南無警察大菩薩
第二節 島人及第「巡查部長」
第三節 吾等の觀た母國
結語 看.不見.最關鍵
第三章 在「義勇軍進行曲」的回聲
前言 怎樣「國仇」?哪來「家恨」?
第一節 「父親」作為一個隱喻
第二節 猶大與蔡千惠的合體
1、一股面對中國人的台灣人原罪感
2、一場走樣的「弒父」戲碼
第三節 被湮滅的歷史的寂寞
1、鶯歌與舊家
2、皇國少年與漢和字典
3、台灣行進曲與戰爭犯罪性
4、小結
第四節 渴望中國.製造台灣
1、魯迅信徒與左翼光環
2、中國意識與中國認同
3、小結
第五節 「日本多桑」何以成為「中國父親」?
結語 從國族神話回歸國民歷史
第四章 「失落」的台灣文學史
第一節 從「失落的1962年」論起
第二節 渴切地盼望您的更大的鑽石
第三節 沒想到您便是鍾正先生
第四節 如果我只是蛙,我寧不參與蛙鳴
第五節 一個開眼底人是何其不幸呵
第六節 事實上,今天的文壇上不會有省籍的壁壘的
第七節 我總共才寫不到20篇,選都沒法選,怎麼能出?
第五章 台灣文學史的「寄語」
第一節 聯副有新人「七等生」者,老師是否認識
第二節 也許到外面跑一年,或者不無幫助罷
第三節 在這個再認識的過程中,我也是一個學生
第四節 把作品讓宣傳民族分離論的出版社出版,對自己實難交待
第五節 寄語「以一生反芻島的記憶」
第六章 認同的身影……---追記「情懷中國」的陳映真(上)
第一節 陳映真的「紅色中國」
第二節 陳映真的「少年中國」
1、劉自然事件
2、陸家小姊事件及其效應
第三節 陳映真的「『人間』中國」
1、《人間》雜誌的創辦及其「中國」意象
(a)「對土地人民的熱愛,不被時代所需」?
(b)著眼中國.著手台灣
(c)陳映真的《人間》與台灣的人間
2、「人間出版社」的開辦及其任務
第四節 陳映真的「『文選』中國」
1、多方婉拒與自我缺席
2、彼長我消與積極納編
3、反思.弔詭與建議
第七章 親愛的同志
第一節 陳映真的「白色中國」
1、一九六八年「陳映真讀書會」事件
2、「夜行.山路」的跋涉者
第二節 陳映真的「文革中國」
1、「抵『死』不信」的信仰
2、知識分子的鴉片
3、變調的「國際歌」
第三節 陳映真的「六四中國」
1、陳映真與劉賓雁的因緣際會
2、陳映真的「六四」側像
3、擺盪於「第一種忠誠」與「第二種忠誠」的陳映真
4、歷史的轉角
第四節 陳映真的「回歸中國」
結論 台灣的預言…
參考書目
附錄附錄一:<讀「濁流」>全文
附錄二:台灣警備總司令部「1968年民主台灣聯盟」乙案之「判決書」全文.
附錄三:《人間》雜誌(1至47期)事涉「中國意象」的篇章之初步整理
附錄四:「人間出版社」出版品(1986~2011)之初步分類
附錄五:陳映真作品在台灣各式「文選」或藝文盛事中「缺席」之初步整理
附錄六:台灣收有陳映真作品的各式「文選」之初步整理


來自深淵的吶喊 DE PROFUNDIS:王爾德獄中書 /自深深處

$
0
0


"Do not be afraid of the past. If people tell you it is irrevocable, do not believe them. The past, the present and future are but one moment in the sight of God. Time and space are merely accidental conditions of thought. The imagination can transcend them."
--from DE PROFUNDIS

Oscar Wilde 的相片。






來自深淵的吶喊:王爾德獄中書(160週年誕辰紀念版)

De Profundis


----中國的一版本
自深深處 朱純深譯,收入 王爾德作品集,北京:人民文,2001學

向明【詩中天地寬】輯

$
0
0

 讀向明【「公」字輩詩人老成凋零】(FB發表),想起他的文集【詩中天地寬】台北:台灣商務,2006 (這是"博雅文庫/叢書"之一)。輯一:詩的探索;輯二:好詩共賞;輯三:詩題趣談。
"明公"知道許多詩壇故事,像周夢蝶的,現在隨著周公已渺,更珍貴了。所以我說【明公天地寬】。




向明


【「公」字輩詩人老成凋零】
一一冷公驟逝有感
那年,在商禽的追思会上,他的好友詩人辛鬱上台報告商禽,楚戈、辛鬱被稱為「三公」的由來。他說商禽的嘴巴長得歪歪的,叫成「歪公」。楚戈總是一派什麼都不在乎的温吞像,被稱為「溫公」。他自己被取名為「冷公」,則是因他一向就是很冷,不慣笑臉迎人,稱作「冷公」也很適合。
那天晚上,老妻從電視上看到這則消息,詩壇老友一個個都已老到可以叫成「公」字輩,不免也有些感慨。她好奇的問,你們這老一輩的詩友那麼多,怎麼會只有「三公」?我說除了早年前輩詩人羊令野先生一向被我們尊稱為「令公」外,其實尚有張拓蕪和秦松也曾入「公」列,有時也會叫成「五公」,但一直沒有「三公」响亮。老妻又問這兩位叫什麼「公」,張拓蕪現在留了絡顋鬍子,有點像張大千,該不會叫他「大千公」吧?我說拓蕪曾經親口告訴我他叫「毒公」,我問他為什麼有這樣凶的名字,好像名不符實,他笑而不答。至於秦松叫做「木公」,則是把他那「松」字一拆兩半便成了。說到這兒老妻聯想到隱居竹山的四川詩人張效愚,筆名「蜀弓」,其實我們早就習慣叫他「蜀公」。至於我們所熟悉的「周公」,從早年叫他夢蝶兄不久,便因他行為舉止打扮都够資格尊稱為「公」,便毫無異議的大家習慣稱他為「周公」了。

最後,老妻又問起我來,「該不会有人叫你”向公”吧?」我說確實有人這樣叫過,後來發現「向」與「相」的發音近似,似不够恭敬,便馬上改口了。她又問改叫你什麽?我說叫我「明公」,中生代兩位名校教授詩人陳義芝和趙衛民見到我都是這樣稱呼我,我聽得很受用。妻一聽「明公」二字便想起京劇「捉放曹」裡面的戲詞,縣太爺陳宮便是這樣以「明公」稱呼曹操,可曹操剛曾誤殺他父執輩老友呂伯奢一家數十口人,她說這個「明公」聽起來也毛毛的。

其實台灣詩壇對前輩詩人的稱呼,早年從來不曾以「公」稱呼,多半都稱作「老」或稱「老師」。譬如我一直稱紀弦前輩為「紀老」,鍾鼎文前輩稱為「鍾老」或「鍾老師」。覃子豪先生是我們早年中華文藝函授学校詩歌班的授業老師,我們包括名詩人瘂弦、小民都一直以「覃老師」稱呼他,可惜他未到老,僅活到五十二歲便過世了,我們沒機會喊他一聲「覃老」。但是在他活着的時候居然有那自認了不起的年輕詩人,背地裡輕篾地稱他為「覃老頭」,甚至叫他「老猴子」,現在這些狂妄自大的詩人也己七十老人了,不知有否想到從前的罪過?

覃子豪,紀弦,鍾鼎文習稱詩壇第一代大老,年齡均已近百才過世,九十九歲的紀老還曾寫信比他小一歲的鍾老要特別注重保健。羊令野,彭邦楨和于還素三人習稱第二代大老,因他們三人都比前三老小十歲左右,但他們也都已先後歸天,在生前他們除羊令野被他所領導的「詩隊伍」弟兄尊稱為「令公」外,沒有人稱他們老過。只有彭邦楨我們都習慣稱他為「彭老大」,因為他很愛護我們這些比他年輕的朋友,處處以老大哥身份坦護協助我們,同時他也是覃子豪的密友,覃子豪當年生病住院、甚至過世後一切後事都是彭老大出面料理,總之這些前輩詩人都是謙謙君子,做人的典範,值得後輩們學習。

昨天(2014/4/29)上午十時許突然在「臉書」上看到一則消息,說辛鬱於今晨過世了,三公僅剩的「冷公」己走得一「公」都不剩,至於傳說中的「五公」,「秦木公」秦松走得更早,唯有其中年齡最大的自稱「毒公」的張拓蕪至今仍然紅光滿面,声如洪鐘,即算己左殘多年,行動非常不便,但仍然充滿活力、有什麼文学活動,只要邀請到他,必定準時出席。今天中午,當年這些「公」字輩玩在一起的死黨,散文詩名家秀陶自洛杉磯回台探親,他要我邀集這些老友一聚,結果當我把冷公的噩耗告訴他,而當年的赫赫「五公」己經只剩「毒公」張拓蕪還頑強的活着,我這圈子外的也被稱作一公的向明尚可勉強出席作陪外,再也找不到任何老友了、秀陶聽了哽咽得半天說不上話來,我也痛苦得不知如何安慰他。這要怎麼辦呢?上天是這樣安排的呵!

存在主義即人文主義:Existentialism and Humanism

$
0
0


沙特的存在主義即人文主義:Existentialism and Humanism (or "Existentialism is a Humanism", French: L'existentialisme est un humanisme) is a 1946 philosophical work by Jean-Paul Sartre. Widely considered one of the defining texts of the Existentialist movement, the book is based on a lecture called "Existentialism is a Humanism" that Sartre gave at Club Maintenant in Paris, on October 29, 1945.此篇有漢譯,版本幾個。英譯也找得到。

http://en.wikipedia.org/wiki/Existentialism_and_Humanism

Criticism[edit]

The essay has been criticized by philosopher Thomas C. Anderson for asserting without explanation that if a person seeks freedom from false, external authorities, then he or she must invariably allow this freedom for others.[1] Iris Murdoch found one of Sartre's discussions with a Marxist interesting, but found Existentialism and Humanism to be otherwise "a rather bad little book."[2]































5,201 次觀看
BBC Radio 4讓-保羅·薩特
There's no escaping from making difficult decisions - deciding not to choose is still a choice.


Bring on the existential crisis.
More small animations about big ideas: http://www.bbc.co.uk/…/3vVjcY47k2p5Wsnj3…/a-history-of-ideas

A Tale of Winter 冬天的故事

$
0
0


A Tale of Winter (FrenchConte d'hiver) is a 1992 French drama film directed by Éric Rohmer, and starring Charlotte VéryFrédéric van den Driessche and Michael Voletti. It is the second of Rohmer's "Tales of the Four Seasons" (Contes des quatre saisons), which also include A Tale of Springtime (1990), A Summer's Tale (1996) and Autumn Tale (1998). The film was entered into the 42nd 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1][2]

Plot[edit]

During her holidays Félicie falls in love with a cook named Charles. Giving him her address for further meetings she makes a mistake and consequently he fails to find her. Five years later she's a single mother raising his daughter. She seems to be torn between the hair dresser Maxence and the librarian Loic but eventually it shows she can't be happy with either of them. Fortunately she runs again into Charles and they cling immediately as they did before. After their marriage they open a restaurant.

此電影的戲中戲、靈感是莎士比亞的冬天的故事。表現1990年代初法國的婚姻、家庭觀。

總書記要熄燈了

$
0
0

何容文集/何容這個人台北:國語日報,1975
葉明勳  感懷集/感懷續集/ 憶事懷人/真意集  台北:躍昇文化,1995

Amor and Psyche:The Psychic Development of the Feminine by Eric Neumann, Princeton, 1956
The Elegance of the Hedgehog By Muriel Barbery, Europa, 2006 法譯英






總書記要熄燈了
(引文)
書店,出版社,作家,總有起落︰在我們的開始裡有我們的結束。詩人早說過了。問我今天的心情?一片冰心在玉壺。
允晨文化的相片。
在我們的開始裡有我們的結束


先是文發告訴我︰總書記要結束營業了,我不相信;後來又有朋友在臉書上留言︰總書記要打烊了,我還是將信將疑;我還在等第三位朋友告訴我,我才能確認。不能相信的理由是,上週才去總書記買書,而那天,我突然心血來潮地拿出相機,拍了一張從書店望向新生南路和台大校門的照片,向晚的天色,路燈和車燈交互著明亮,美麗的書店風景,難道就此成了絕響?


我曾在這家二手書店為《江戶‧東京》的作者簡白舉辦一場讀者分享會,出席那場分享會的神祕佳賓是詩人楊澤。請楊澤和簡白對談是有道理的︰楊澤答應為《江戶‧東京》寫的推薦序始終沒有交稿,只好請他本人以口述完成。我從座位上望過去的角度,就是現在這張拍照的角度,我那時為什麼想拍呢?我不知道,大概只是覺得光陰易逝人易老。也是在這個角落,第一次見到編輯前輩周慧珠周姐,那次是詩人林德俊策劃的活動……。一個書店隨手捻來都是值得記憶的片段,現在要熄燈打烊,一時還不太能相信。大學時如果聽到書店或出版社結束營業,都異常興奮,像嗜甜的蒼蠅︰又可買到便宜的好書了,即使對自己曾工讀過的書店也是如此心態,現在卻只是單純的感傷,還在線上的人,只能更努力維繫著這產業鏈上下游的運轉。對照起年輕時的心態,真能說:天道好還。當初期待便宜的心態,今日加倍地付出,並且更努力地為過去的無知贖罪。而對書店的支持,除了是生活中偶然的落腳處外,更是出於相濡以沫的心情。

書店,出版社,作家,總有起落︰在我們的開始裡有我們的結束。詩人早說過了。問我今天的心情?一片冰心在玉壺。

林義正

$
0
0
2015.5.2



林義正


林義正〈和風談茶〉

無心論啥茶,有心品究茶;

茶物千千種,唯心一味茶。

HC:
想起曾在老師臺大辦公室喝濃茶.....

〈答漢清思喝濃茶〉

味依舊,思何久;學放下,莫深究。

hc:"自把紅窗開一扇,放他明月枕邊看。" --胡適日記1946.5.28 錄納蘭容若小詩之部分


給漢卿〈 如此績貂意如何〉
自把紅窗開一扇,放他明月枕邊看;
一片春園寂無聲,望月思情久迴盪。

****
 2012.6.18 立讀林義老師《春秋公羊傳倫理思維與特質》(2003)的結語
 (此書的日文參考資料真令人開眼界)空言。不如見之於行事之深切著明。託之空言


 2012.4.21 晚上碰到林義正老師。在餐廳與他台灣的主體性的淪喪、 台電的五鬼搬運法......
才知道他服務台大三十七年之後,已於今年二月退休, 因為必須在三個月之內將宿舍交還大學。
最近將一半的書捐給台大圖書館和文化大學哲學系。
我建議他的退休演講拷貝給大家留念 (台大某老師的最後一課 ,有賣,每片二百元the taiwan university press)

我慫恿他到我家隔壁的舊香居 Rare Books開開眼界 (這回注意李建復翻譯的Flaubert 情感教育

 1948年版(三聯前身) 定價4000元
他也到我處參觀  我希望他除了寫最後的數本書 還應該寫回憶錄和年譜 (他的一些老師活到九八歲 或一百零六歲  所以退休之後 真的來日方長  等於是還有殷海光老師的一輩子......)

他多談為國科會審論文以及教育部學位和升等論文的費用的制度變遷。

我因為讀毛子水先生論語今注今譯 (臺北商務印書館國學經典文叢) ,買了本戴維的論語研究史(長沙岳麓) 跟他請教一些問題。

用顧炎武日知錄卷十九著書之難》作為今天與林老師的一段談話之緣。
  子書自《孟》《荀》之外,如《老》 《莊》《管》《商》《申》《韓》皆自成一書,至《呂氏春秋》《淮南子》,則不能自成,故取諸子之言,彙而為書。此子書之一變也。今人書集,一一盡出其手, 必不能多,大抵如《呂覽》《淮南》之類耳。其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後世之所不可無,而後為之,庶乎其傳也與?  
  宋人書如司馬溫公《資治通鑑》,馬貴與《文獻通考》,皆以一生精力成之,遂為後世不可無之書,而其中小有舛漏,尚亦不免。若後人之書,愈多而愈舛漏,愈多而愈不傳。所以然者,其視成書太易,而急於求名故也。  
伊川先生程頤晚年作《易傳》成,門人請授。先生曰:更俟學有所進。子不云乎?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數之不足也。俛焉日有孳孳,斃而後已。

---

 接到林義正老師的書訊,我與他有數面之緣。
他請我到辦公室喝過幾次茶,2010/11與他談他退休和新書的索引;2010/3 :張深切


這次才知道 他與巴壶天_百度百科-2010年7月12日 ...巴壶天(1904~1987)安徽滁县人。名东瀛,字壶天,号玄庐。


*****

《周易》《春秋》的詮釋原理與應用 作者 : 林義正 中國思想史叢書v.04 出版時間 : 2010年12月初版 出版單位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裝訂 : 平裝 語言 : 中文 ISBN : 978-986-02-6775-4 定價 : 400元
《《周易》《春秋》的詮釋原理與應用》一書是林義正近十二年來致力於中國經典詮釋的薈萃之作,全書以《周易》、《春秋》為焦點,透過九篇論文來呈現中國經典詮釋的原理與應用。前三章指出自孔子以來的詮釋傳統本身自有其基型、目的與方法,乃至詮釋背後思維範疇之原理,後六章則可視為原理之應用。作者長年研究先秦哲學,對先秦典籍極為熟稔,在西方詮釋學的強力激化下,反省傳統經學的詮釋活動,企圖找出其規律與原理,為中國詮釋學的成立,奠定堅實的基礎。本書立論謹嚴,勝義紛出,誠為精思之作。  



林義正,臺灣彰化人,1946年生。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曾任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副教授、教授兼系主任、研究所所長(2000-2003),現任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曾任教邏輯、哲學概論、倫理學、先秦儒家哲學、法家哲學、公羊春秋學、宋明理學、中國近現代哲學。目前講授中國哲學史、東方哲學問題討論、周易哲學等課程。著有《校補增集人天眼目》(與巴壺天先生合勘1982)、《孔子學說探微》(1987)、《巴壺天先生追思錄》(1988編)、《虛懷若谷》(1991)、《春秋公羊傳倫理思維與特質》(2003)、《孔學鈎沈》(2007)等書及論文四十餘篇。其中《孔子學說探微》獲教育部頒「教學資料作品七十六年度講義類甲等獎」,《春秋公羊傳倫理思維與特質》榮獲「2007年國科會人文學研究中心出版補助」,論文曾獲國科會研究獎勵乙種4次、甲種14次。

林信廷、 阮安祖、洪新富

$
0
0
    林信廷、 阮安祖、洪新富
  1. 旅行方式

     有人用文字寫下旅行的心情,有人用相機記憶旅行的回憶,有人用音樂歌頌旅行的律動,那麽你呢?你用什麼方式來記錄你的旅行? 在新一季的「勝利旅程」裡,我們除了延續上一季用「聲音」來收集旅行的故事,也將挑戰用「盲人攝影」和各種身體感官,來記憶旅行的色彩!


    世界可以有多大?夢想可以有多近?

      看不見的世界,不一定就是黑暗的!

     在經歷過上一季「勝利旅程」的淬鍊後,第2季的「勝利旅程」,不只有可聽性,也將更有挑戰性了,當世界沒有看到我們時,我們為什麼不自己去看看這個世界到底有多大、有多精彩!當我們的夢想因為心裡的恐懼、因為時間被生活和工作所佔據而遙不可及時,或許我們只要能試著克服恐懼、或挪出一點點時間,就能讓自己離夢想近一點?

     這一季的勝利,節目由三位靈魂人物所組成-「愛用感官冒險的視障旅者」林信廷、「比台灣人還台灣人的外國旅者」阮安祖、以及「有點老卻又不服老的老爺車」勝利803,企圖穿梭不同年代的時光隧道,打開前所未有的感官視野,征服沒有到不了的地方,展開一趟趟充滿不可思議的感官旅程!  我們並不是想告訴身心障礙朋友,哪裡「適合」他們去旅行,哪裡有無障礙設施,因為我們相信,當我們在定義「適合」的同時,便也同時為身心障礙朋友設下了框框和限制,所以我們企圖用更開放的觀念去做這個節目,就像學校推行融合教育的目的是希望孩子學習如何將身障朋友視為社會的成員,而不是將他們[特殊化],同樣的在節目中,我們也希望透過身心障礙主持人與我們分享他們所體驗的世界,讓我們可以重新看待身邊熟悉,卻又不同的風景。
  2. http://www.pts.org.tw/Victory/about.htm

  3. 扶風文化- 洪新富與紙雕藝術團隊

    www.3dpaper.com.tw/
    Translate this page
    [ 2015-01-08 ] ♢ 「展覽活動」- 洪新富"紙藝世界展" 2015.1/8 - 3/8(免費參觀). [ 2014-12-18 ] ♢ 紙雕聖誕小樹. [ 2014-08-26 ] ♢ 「紙.故事」第一張立體卡片(下).
  4. 洪新富簡歷

    一、出生年月日:
    民國56/1967 年2 月14 日
    二、學歷:
    台北縣興穀國小/ 民國63~69 年
    台北市忠孝國中/ 民國69~72 年
    世界新聞專科學校/印刷攝影科/ 民國72~77 年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所/ EMBA/民國102 年~
    三、經歷:
    現任:扶風文化事業有限公司負責人、新台文化協會執行長、雲林故事館顧問、雲長網路行銷顧問, 目前積極推廣
  5. 書籍著作:
    • 1991 紙雕卡片(基礎篇)迅通文化
    • 1993 紙藝傳情 培根文化
    • 1994 紙藝話情 培根文化
    • 1995 紙藝寄情 培根文化
    • 紙雕動物園 培根文化
    • 紙玩七情 扶風文化(獲中小學優良兒童讀物推介)
    • 動感摺紙STORY 扶風文化
    • 1996 紙的可能 三采文化
    • 2003 台灣民俗紙藝 晨星出版
    • 洪新富的紙藝世界 生活美學館
    • 2004 紙的詠歎調 野人出版
    • 淡水古蹟帶著走台北縣政府文化局
    • 史前樂園 格林出版
    • 2005 馬祖立影 連江縣政府
    • 2010 好玩的紙 上海錦繡文章出版社
    • 2011 紙藝生態傳說 新北市客家事務局
    • 2012 動感摺紙STORY 扶風文化
    • 神奇魔豆 扶風文化
    • 2013 迪化街 扶風文化
    • 看故事學摺紙 智園出版

    光碟著作:
    • 十二生肖3D立體SHOW(嘉利博資訊)
    • 立體海洋世界(嘉利博資訊)
    • 世界動物村(嘉利博資訊)
    • 昆蟲博物館(嘉利博資訊)
    • 立體恐龍王國(嘉利博資訊)
    • 鳥類新樂園(嘉利博資訊)
    • 歡樂動物谷(嘉利博資訊)
    • 摺紙變變變(鉅盛資訊)
    • 動手做花燈(嘉利博資訊)
    • THE ZOO(鉅盛資訊)
  6. 四、自傳: (個人傑出事蹟及貢獻)
    紙藝之於我
    是四歲起的玩伴
    是小學四年級對外婆的承諾
    是求學時期的理想
    是追求完美世界的堅持
    我從事紙藝創作三十餘年,期間不斷致力於推動傳統文化教育,而在 推廣的同時我也不斷地在思索,我走的這一條路究竟想要帶給這個世界甚 麼影響。透過努力,我成功的整合自己的專業,結合我所屬的社團,擴及 到整個產業鏈。藉著不斷的與同業交流,也順利連結起其他相關的產業, 進而帶動其他相關產業的整個結構。我一直在往前走,因為我知道這一條 路,不能安於現狀,必須不斷地做出創新,在現狀力求改變。
    我的作品也從靜態觀賞,到動態,最後可以 跟觀眾產生互動,這是我不斷追求突破的地 方,從台灣本地的個人展以及各式的特展,到 海外積極的參展,不但在本土推動文化下鄉, 率領新台文化協會的成員、扶風文化的員工積 極的推動關於紙藝乃至於其他傳統文創手工藝
    2009 年 法國巴黎生態紙藝個展

臺大出版中心的定位和轉變

$
0
0
【演講訊息】
〔臺大也開出版社?〕
應 臺灣大學文學院學生會 的邀請,今天晚上七點至九點,出版中心將在臺大新生教學館404教室開講囉!
本場講座將和同學們分享出版中心對於學術出版的理念和實務經驗,以及校園文創品的經營與想法。對於相關議題有興趣的同學,不如帶著一顆好奇的心和我們面對面對話吧!期待在今天晚上看到各位!
臺灣大學文學院學生會的相片。
版中心高質感的出版品外型設計,更是超級吸睛!還值得一提的是,以臺大校園為主軸所設計的文創商品,包括紙膠帶、明信片、手帳、校園微型積木,更是熱賣不斷。
    
究竟,他們在這個校園中究竟扮演怎樣的角色?肩負怎樣的任務呢?他們如何透過出版,抓住你我的心?這次文學院人文講座邀請到臺大出版中心銷售發行組同仁,與我們分享出版中心一路走來的轉變與堅持!     
-------------------------------------------------------     
演講題目:臺大也開出版社!?──臺大出版中心的定位和轉變
    
講者:陳韋涵( 臺大出版中心銷售發行組 組長)
     
時間:05/04(一) 19:00~21:00(18:50入場)
     
地點:新生教學館404教室
     
主辦單位:臺灣大學文學院學生會(不限文院學生參加)

Max Weber (Painter)《馬克斯·韋伯藝術隨筆》

$
0
0
Max Weber (April 18, 1881 - October 4, 1961) was a Jewish-Americanpainter who worked in the style of cubism before migrating to Jewish themes towards the end of his life.
Contents

Biography

Born in a Polish city of Białystok, then part of Russian Empire, he immigrated to America with his parents at the age of 10. He studied art at the Pratt Institute in Brooklyn under Arthur Wesley Dow.
In 1905 he had saved enough money to travel to Paris and study, acquainting himself with the work of such modernist artists as Henri Rousseau, Matisse, Pablo Picasso and other members of the so-called School of Paris.
In 1909 he returned to New York and helped to introduce cubism to America. He is considered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American cubists.
In 1930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held a retrospective of his work, the first solo exhibition at that museum of an American artist.

Gallery

Further reading

  • Harnsberger, R.S. (2002). Four artists of the Stieglitz Circle: a sourcebook on Arthur Dove, Marsden Hartley, John Marin, and Max Weber [Art Reference Collection, no. 26]. Westport, CT: Greenwood Press.
  • North, P. (1991). Max Weber: the cubist decade, 1910-1920. Atlanta: High Museum of Art.
  • North, P. (1996). Max Weber: Max Weber's women. New York: Forum Gallery.
  • Rubenstein, D.R. (1980). Max Weber: a catalogue raisonné of his graphic work.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Werner, A. (1975). Max Weber. New York: Abrams.

External links





馬克斯·韋伯藝術隨筆
這本書可能是根據Max Weber 在1916年出版的文集翻譯的。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集20世纪初韦伯与立体主义画派交往时所创作的散文、诗歌、绘画等作品于一体,以飨读者。

作者简介 · · · · · ·

马克斯·韦伯,俄裔美国画家,首批用抽象风格作画的美国人之一。作品深受埃尔· 格列柯、马蒂斯、塞尚、亨利·卢梭和毕加索等画家及其作品的影响。早期的作品如《中餐馆》和《匆忙的时间,纽约》,结合了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元素;后期的 作品《现在向何处去》,是表现主义风格的绘画作品。

马克斯·韦伯艺术随笔
作者: 马克斯·韦伯
译者: 秦健
出版社: 金城出版社
出版年: 2011


The title of Max Weber's "Interior of the Fourth Dimension" (1913) refers to the concept of a fourth dimension envisioned by Albert Einstein's Special Theory of Relativity, which had been published in 1905. Weber wrote on its potential role in visual art for Alfred Stieglitz's periodical "Camera Work," expounding upon the fourth dimension as infinity and exploring its spiritual resonances.
Max Weber, "Interior of the Fourth Dimension," 1913, oil on canvas  http://1.usa.gov/1GALilf

National Gallery of Art 的相片。

高行健《遊神與玄思:詩集》《靈山》《一個人的聖經》《另一種美學》

$
0
0


遊神與玄思:高行健詩集


序 詩意的透徹:高行健詩集 劉再復
我說刺蝟
逍遙如鳥
夜間行歌
遊神與玄思
美的葬禮
短詩輯錄     
打開什麼     
誰怕張三     
悼梅新     
吐棄     
鳥語     
京都有感     
人世的悖論     
夢的啟示     
夢中     
舞蹈     
政治     
思想
佳句偶拾
後記

推薦序
詩意的透徹──高行健詩集序
十三年前,我讀了《一個人的聖經》列印稿時受到震撼,立即寫了一篇《中國文學曙光何處》,發表於香港《南華早報》,今天讀行健的詩集,尤其是讀了〈美的葬禮〉和〈遊神和玄思〉二首,又一次受到震撼。
行健的詩寫得不多。我出國後才讀到幾篇,每篇都有新鮮感。二十年前,讀了〈我說刺蝟〉現代歌謠之後,曾對行健說:「你應多寫一點詩,甚至可以寫一部長 詩」。因為我覺得他已經創造了新詩的一種新文體,語言精闢,極為凝練,詩中蘊含獨到的思想,輕輕鬆鬆戲笑之間,顯露出對世界和人性深刻的認知,但又毫不費 解,非常清晰,一讀就懂。
等待了二十年,這才在讀到他去年的〈遊神與玄思〉和今年的新作〈美的葬禮〉。這一次我所以再度受到震撼,是因為面對危機重重找不到出路的現今這時代,我霎時心明眼亮,得到一種啟迪,一番徹悟。興奮之餘,我對行健說:「你的詩,有一種詩意的透徹」。
所謂透徹,乃是對世界和對人類生存環境認知的透徹。「透徹」與「朦朧」正相反,毫無遮蔽,暢快直言真切的感受。在當下一片渾濁的生存困境下,一個詩人或 思想者究竟能做什麼?人倘若摒棄種種妄念的屏障而活在真實之中,又是否可能?讀了行健的詩集,我竟像讀到一部擁有真知灼見的思想論著,從困頓中翻然覺悟:
生命之於你
重又變得這般新鮮
還在這人世
縱情盡興
再一番馳騁
莫大的幸運!
確實如此,這正是《遊神與玄思》的開篇,全詩三十六節,詩人直抒胸臆,十分清醒,又多麼自在。人終有一死,剩下的時間不多,這有限的生命該怎樣活?怎樣 面對這「紛紛擾擾」的世界?怎麼擺脫「隱形大手」「暗中撥弄」,從而贏得詩意的棲居?世界如此混沌,詩意棲居又是否可能?眾生如此紛擾,到處是陷阱,自由 何在?詩人透徹瞭解當今的現實,並不絕望,就上帝「放他一馬」的機會,在人世中竟然縱情盡興,大大馳騁一番。行健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後,盛名之下各方的 壓力,勞累不堪,大病之後居然康復。如今又是作畫,又拍電影,又寫詩,還又建構另一種美學,不拘一格試驗,尋找各種藝術形式再創造的可能,也包括新詩體的 創造。這一切都是他透徹領悟世界之後的新成就。他的詩得大自由,正是這番馳騁極為有力的見證。
說起詩,應當承認一個基本事實:現代詩的 讀者越來越少,影響越來越微弱。箇中原因很多,也許是這世界已被俗氣的潮流所覆蓋,缺少詩意;也許是因為金錢和市場霸佔了全球,而政治的喧鬧又無孔不入, 沒有詩的位置了;也許因為小說的文體更加貼近生活,更能滿足讀者日常的需求而擠壓了詩歌。但是從詩本身而言,有一原因恐怕是當代詩歌的一種致命傷,這就是 沒有思想。換句話說,是詩人沒有足夠的智慧和思想回應當下人類生存的真實困境。我們眼前的世界現狀是:地球向物質傾斜,工具理性粉粹了傳統的價值觀,人正 在蛻變成金錢動物。面對令人不知所措的現今世界,恰恰需要哲學的回應,也需要詩的回應。
二十世紀之中,艾略特的詩所以能獨樹一幟,乃是 因為他及時地回應了人類的難堪處境,正如卡夫卡捕捉到世界的「荒誕」一樣,他捕捉到世界的「頹敗」。他發現繁華掩蓋下的「荒原」,給人間敲響了詩的警鐘。 艾略特的發現,不在於語言的技巧和詩的朦朧,而在於他的思想的透徹。他沒有落入詞句的遊戲,而是緊緊抓住時代的病症,並對世界敲響了警鐘。然而,這近幾十 年來的當代詩,不幸喪失了艾略特的真諦,落入了玩語言、玩技巧、玩辭章造句的迷魂陣之中,沒有思想,沒有感受,沒有切膚之痛,更沒有深刻的認知。語言技巧 的遊戲無法掩蓋思想的蒼白。我們看到的一些中國詩人,陷入這種詞句的遊戲,甚至言不知其所以,讓人不知道他們是否真有話要說,還是詞不達意,還是就沒有感 受。只見他們生吞活剝效仿翻譯的西方現代詩,自己的詩也近乎歐化的翻譯體,而最要命的是缺少對世界清醒的認識,自然也看不到他們對現時代人類生存困境必要 的回應。
行健的詩和中國時行的詩歌基調毫不沾邊,與當今流行的詩歌範式也全然不同。我所以喜歡讀行健的詩而且受其震撼,就因為他的詩確實有思想,又有真切的感受。可以說,他的每一行詩,都在回應這時代的困局。他詩中說的很清楚:
啊,詩
並非語言的遊戲
思想
才是語言的要義
正因為他的詩回應了東西方人類普遍的生存困境,而且沒有一句空喊,沒一句矯情,毫無造作,句句出於真情實感,所以令人止不住產生共鳴。如果說,艾略特捕 捉到的是人類世界的「頹敗」,那麼,高行健捕捉到的是人類現時代價值淪喪的「虛空」。這可是前所未有的大空虛,「一派虛無乃事物本相,只能拾點生活的碎 片」(《佳句偶得》第24節)。人的精神被錢與權所替代,而人性變得日益貪婪,政治無窮盡的喧鬧,而市場無孔不入,連文化也變成謀利的工具。這一切乃是 「真、善、美」價值大廈的倒塌。正是在這如此虛空的語境下,高行健推出〈美的葬禮〉。這首長詩開篇便叩問:
你是否知道美已經消逝?
你是否知道美已經死亡?
你是否知道美已經葬送掉?
跟隨這發人深省的叩問,「現如今 滿世界∕目光所及 鋪天蓋地∕處處是廣告∕恰如病毒 無孔不入∕每一分 每一秒∕只要一打開電腦∕堵都堵不住!∕再不 就是政治的喧鬧∕黨爭和選票∕而八卦氾濫∕媚俗加無聊∕唯獨美卻成了禁忌∕無聲無息∕了無蹤跡∕你還無法知道誰幹的勾當∕光天化日之下好生猖狂∕美就這樣 扼殺了∕湮滅了 了結了∕真令人憂傷!」可以說,句句切中這時代的病痛。
精神的貧困滿世界彌漫
這人世越來越嘈雜
人心卻一片荒涼
當今世界缺少詩意,而高行健的詩卻佈滿詩意。這種詩意既來自他對世界的清明意識,也來自他對這世界日趨虛空深深的憂傷。認知是深刻的,憂傷也是深刻的。 現今的政治都變成追逐權力的遊戲,「正義」成了應時的空話,一切都被納入市場,人性的貪婪變得如此猖狂,人間愈來愈像個大賭場——戰爭時期是屠場,和平時 代是賭場。可是誰也救不了世界,文明的歐洲連「救市」都救不了,還有什麼能耐「救世」?世界難以拯救,人性難以改造。對於這人世的虛空,高行健看得極為清 楚,因此也深深悲傷。這憂傷,便是關懷。有人說,高行健的「冷文學」缺少社會關懷,殊不知這憂傷悲天憫人,正是大關懷。這是禪宗慧能式的關懷,行健不唱救 世的高調,卻也從不避世,他冷靜審視世界,又用文學見證這個世界,在冷觀中呼喚良知,在見證中寄託希望,其詩意就在冷觀與見證之中。
高 行健因為法文好,很早就是介紹西方文化的先鋒,這是人們知道的,但少有人知道,行健的中國文化底蘊也非常深厚,不僅對儒、道、禪都有自己的一套見解,而且 對中國古詩詞很有研究。他寫的詩並不仿效西方的現代詩,而是繼承中國古詩詞的明晰和可吟可誦的樂感。樂是一切文學的發端,更是中國文學的發端。中國的 「詞」本就是可配樂的詩,漢語的四聲語調與節奏,天生具有音樂感。行健的詩一方面富有思想,一方面又富有內在情韻和外在音韻,朗誦起來琅琅上口。他不把工 夫用在辭彩的炫耀上,不故弄玄虛,而是言內心的真實之言,可以吟唱。讀了他的《靈山》,覺得他是精神流浪漢,讀他的詩集,則覺得他是個行吟的思想家。詩中 有思想,思想中有詩。正如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在政治和市場的雙重壓力下,有的詩人功夫做在詩外,一味追逐權力與功名。「詩 人都說詩歌好,唯有功名忘不了」,曹雪芹的《好了歌》,可改兩個字贈予這樣的詩人。而高行健雖寫詩不多,卻是真詩人。他的人生狀態、寫作狀態是詩的狀態, 即超功利、超妄念、超越一切外部的「功夫」。十年前,我用「文學狀態」四字形容他,今天則要用「詩狀態」三字來形容他。有詩人主體的詩狀態,才有詩文體的 詩意。詩的思想,詩的真情實感,詩的自然詠歎,均與詩人的狀態相關。「詩狀態」,是高行健對現實世界的挑戰。我相信,高行健的詩,將與他的小說、他的戲 劇、他的繪畫一樣,一定會走進人的心靈,引發長久的共鳴。
劉再復
後記
這是我第一本詩集,雖然從童年起就不斷寫詩,卻極少發表。記得是一九九一年,我已在巴黎定居,應臺灣的一些詩人朋友約稿,先後在《中國時報》和《現代詩》發表過幾篇。迄今已整整二十年,這次也是在老友林載爵先生的關心和催促下才整理出這本詩集。
我不自認為詩人,儘管詩歌可以說幾乎貫串我的創作,從專為舞蹈寫的劇目《聲聲慢變奏》到劇作《周末四重奏》和歌劇《八月雪》,乃至最近的電影詩《美的葬 禮》,其文本都是詩篇。這本詩集中收錄的五篇主要作品,其一〈我說刺蝟〉,不如說是一首戲作,我稱之為現代歌謠,也因為民間歌謠現時代已經被流行歌曲取代 了。其二〈逍遙如鳥〉,原本是為電影寫的,我把我做的這種擺脫敘事結構的電影稱為電影詩。其三〈夜間行歌〉,則是我所謂的舞蹈詩劇,將詩與舞蹈和戲劇表演 結合在一起,自創的一種舞臺表演樣式。二十多年前,我還在中國的時候,曾為旅美的舞蹈家江青女士寫過一個這類的舞蹈節目,取材於宋代詞人李清照的〈聲聲 慢〉。這些作品不同戲劇舞蹈便同電影聯繫在一起,只有〈遊神與玄思〉算個例外。
我的詩都回歸口語,一聽就懂,應該說沒有一句要費心琢磨 的,哪怕我寫的時候一再修改,有的甚至改上若干年。這並非誇張,也因為我對詩歌的語言有種頗為極端的要求,得琅琅上口,甚至可以唱誦,因而首先注重的是語 感和語言的樂感。對我來說,語言得出自活人的聲音,書寫與修辭是隨後的事。換句話說,不以文害意,造成語障,這種苛求又來自我對現代漢語的反思。現代漢語 的歐化,把西方語言的語法和句法形態不加消化,生硬引入現代中文的行文,往往讀來費勁,難以聽懂。近三十年來,西方現當代文學和語言學的譯介更促使中文進 一步歐化。我反其道行之,追求的是現代漢語的通達和流暢。
我以聽覺來梳理筆下的語言,通過朗讀,是凡費解的詞句一概清除。語言的語感與 樂感超乎語法與修辭的範疇,同說這種語言的人活生生的感受密切相關。漢語的四聲,平上去入形成的抑揚頓挫,是中文語音語調的基本構成。古漢語主要以四字句 行文,《詩經》與《楚辭》正源出於此。之後的五言與七言律詩和詞曲的格律同樣建立在四聲的基礎上,進而賦予節奏的變換,更加音韻化。
白 話文為漢語引入大量的雙音和多音節詞,還有許多外來語譯成的新詞,再加上西方語言的語法和詞法的形態涌入現代漢語,中文語音語調固有的四聲似乎忽略了。我 的詩則確認四聲形成的語調與由此而來的節奏,並訴諸宣敘和詠嘆,因而便于出聲朗讀。我寫作的時候時常借鑒音樂,希望詩句富于音韻和節奏感,這也是我的詩在 語言上追求的方向。
二十世紀西方現代詩的大趨勢是結束抒情,文藝復興以來歐洲詩歌的這一深厚的傳統已經消失。從法語阿坡里奈爾宣告的超 現實主義,到英語愛略特的《荒原》的反抒情,在詩歌創作領域裡確認了現代性這一美學宗旨。詩同歌於是分家,詞與詩意也分道揚鑣,恰如造型藝術中美的消逝, 代之以形式或觀念。現如今,這現代性原本作為革新的時代性標誌,也已蛻變為空洞的美學教條,而詩意何在?對詩歌創作而言倒是個真問題。
誠然,中文詩歌自有悠久的傳統,又以詩言志和意境說為兩大分野。西方的現代詩進入漢語較之白話詩還要再晚幾十年。是中學為體還是洋為中用,這類空泛的討論 對現今的中文詩創作應該說絲毫無補。詩人們在自己的創作中自然各有追求。我的詩如果說也有個趨向的話,那就是在這商品拜物教和政治無孔不入的時代,去找尋 已經喪失了的詩意,恰如我正準備拍攝的電影詩〈美的葬禮〉,企圖通過對美的哀悼而發出呼喚:回歸人性,回到審美,於無意義中尋求含意,通過觀審喚醒良知, 希冀多少捕捉到詩意的一點蹤跡。
高行健

***
 "靈山"是馮雪峰(1903年6月2日-1976年1月31日,浙江義烏人,中國詩人,文藝評論家。1946年選《真實之歌》中新詩17首,改題為《靈山歌》出版--作家書屋, 1947)詩中的重要意象,參考屠岸《我與人民文學出版社回顧在"人文"的歲月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頁270-75
"一座不屈的山!我們這代人的姿影。一個悲哀和一個聖跡,然而一個號召,和一個標記!"
不知道這些是否跟高行健的《靈山》書名相關?


高行健《靈山》, 440-41
系統與變異: 淵博知識與理想設計法 (2010) 的索引 (1) f-m
-----

高行健《靈山》新版收錄攝影作品

今年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獲獎10周年,其自傳小說《靈山》在台灣發行紀念新版,並於內容中新增高行健的50幅黑白攝影作品。
1983 年高行健在中國發表戲劇作品《車站》,該劇表現出晦澀與黑暗的象徵主義特色,致使他受到嚴厲的批判,健康檢查時又被判定為肺癌,認為人生已無意義的高行 健,開始獨自往南行走,經過8個省份、7個自然保護區,沿途拍照記錄這段心靈放逐的時光,決定逃亡時,高行健挑選其中50幅攝影作品膠卷赴法。
《靈山》新版,配合了小說中的場景編排攝影作品,其中〈霧雨〉深具水墨風格(如圖),高行健也將於後年來台舉辦攝影展,呈現這50幅攝影作品。(文/記者陳思嫻)

系統與變異: 淵博知識與理想設計法
內有《靈山》引言
有空再加入

由海明威到高行健 (沈秀貞)

   近年來旅遊成為文學與研究的重要課題。數年 前,中文大學與明報月刊聯合舉辦「世界華文旅遊文學」研討會,聚集了各地學者,從諸如中國歷史、文學傳統、體裁和創作經驗等不同角度討論旅遊作為華文文學 類別的特色。在一民族語言即華語框架下探討旅遊文學,固然可以突出華文文學的特殊性,然而弔詭之處,是旅遊作為當代文化研究的課題,當中一大特色是其跨越 語言、文化時空的越界本色。論者固然可以將旅遊視為文學類別,但作為跨界行為,它同時是一種論述書寫和翻譯過程。
   薩依德(Edward Said)曾指出文化理論經旅遊到了異地之後會產生轉變。例如西方針對工業文明、提倡自由意志的現代主義,旅遊到中國社會後,便往往成為反對傳統制約的抗 爭武器。至於上世紀末興起的後殖民理論,本源於被殖民者向第一世界的殖民文化作出語言反擊,然而此理論經過旅遊和伸延,可廣泛用以批評任何強者對弱者的欺 壓,如種族、階級、性別或發言權方面的不公。有論者指出,在後殖民時代,創作者在跨界及跨文化的邊際尋求創新,探索話語的第三度空間、擴大藝術的可能性之 際,其語言大都曖昧不清,文本的理解和演繹亦成為一種翻譯過程。
海明威﹕發掘跨文化政治議題
   海明威的作品屬美國現代文學的經典之作。他 自言最喜愛的短篇小說之一《乞力馬扎羅山峰上的雪》(The Snows of Kilimanjaro),講述男主人公哈利偕同女友到東非坦桑尼亞的獵場度假,原希望藉非洲之旅「去掉靈魂的脂肪」,卻意外被植物毒刺刺傷,面對死神威 脅。此故事描述動彈不得的哈利內心交戰。身為作家的哈利壯志未酬,自謂有很多故事有待完成。此外,他不滿自已過覑小資產階級的布爾喬亞生活,既慵懶又貪圖 享樂,不思進取。資產階級生活形態如酒精一樣麻醉精神生活,哈利以為非洲的貧瘠可以去掉靈魂的肥油,卻逃不出黑色的詛咒。腐爛的傷口正把他拖垮。連那虎視 眈眈的非洲鬣狗亦感到他身體腐敗的味道。哈利最終不治。西方論者多認為,哈利作為海明威的化身,其犧牲造就了作者的藝術創作。哈利死前靈魂出竅,坐直升機 飛往雪白的乞力馬扎羅頂峰,象徵作者英雄式的自我完成及獲得救贖的過程。
Snows of kilamajaro.gif
"The Snows of Kilimanjaro" is a short story by Ernest Hemingway. It was first published in Esquire magazine in 1936. It was republished in The Fifth Column and the First Forty-nine Stories in 1938, The Snows of Kilimanjaro and Other Stories in 1961, and is included in The Complete Short Stories of Ernest Hemingway: The Finca Vigia Edition (1987).

  然而,此篇寫於三十年代兩次世界大戰期間,被視為海明威重要代表作品之一的 非洲故事,卻被美籍非裔作家莫里森(Toni Morrison)批評為「以黑為戲」的白人文字想像,是海明威塗上黑臉的白人演出。莫里森指責,在白人的主體描述下,非洲只是被凝視的客體。雖然被稱為 非洲故事,但非洲是不在場的。非洲的靈山乞力馬扎羅只在故事的首尾出現,可有可無。黑人在故事裏亦無話語權,他們是沉默的侍從、挑夫、司機。然而,海明威 寫於五十年代的自傳《乞力馬扎羅山下》(Under Kilimanjaro)於二〇〇五年完整出版後,有論者開始為他平反,指海明威在肯雅生活期間,極其投入肯雅部族生活,不但故意將自己曬得黝黑,還剃頭 穿耳。他與部族女子結緣,藉以獲得部族接納為一分子。評論者指,海明威討厭殖民者欺壓非洲人,並重新解讀他的另一篇非洲故事《法蘭斯.麥岡伯短暫的快樂生 活》(The Short Happy Life of Francis Macomber)。此故事大致講述法蘭斯如何克服對捕獵的恐懼,然而最後卻被妻子誤槍射殺。傳統上法蘭斯一向被視為戰勝自己的美國英雄主義式人物,然而 在後殖民論影響下,他由英雄變成殖民者的同謀。他在英籍的獵場管理人威爾遜的引導下,亦成為蹂躪非洲土地的一員。法蘭斯的妻子便指責威爾遜違法捕獵是無恥 和虛偽的行為。法蘭斯的快樂「蛻變」遂成反諷。
   法蘭斯和前述的哈利之死,在故事層面而言都 甚為曖昧和荒誕。他們的死倘有任何意義,便是替作者贖罪。海明威不齒白人有閒階級好逸惡勞的生活形態,亦厭惡殖民者對殖民地施以侵略。然而,他本人愛好狩 獵,他寫作的對象亦正是此等有閒階級。五十年代他曾受聘於英國公司替肯雅旅遊官方主持獵場,並受贊助撰文介紹獵場以吸引遊客。海明威曾在其《短篇小說技 巧》一文中指出,他故意刪掉結局,故事在似完未完之際結束,讓讀者可以填寫空白。但其曖昧處並非純屬技巧,而是反映作者囿於三四十年代的殖民文化潛藏的矛 盾。海明威的跨地域書寫,實包含有待發掘的跨文化政治議題。

高行健﹕心靈層次的探索之旅
   因《靈山》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高行健,其創 作條件和時空與海明威截然不同,然而《靈山》作為自我放逐於中國西南部的旅遊書寫,卻在不同層次上與西方前輩越界呼應。此書是心靈層次的探索,但也涉及文 化政治議題。《靈山》故事的主人公「我」備受政權話語的壓迫,希望藉旅遊排除內心的恐懼。「我」的靈山之旅爬了多個高山,卻終未能為心靈開脫。那揮之不去 的黑暗無法排除,化成夢魘。它是虎視眈眈的巨眼,形狀恐怖的枝椏,吸血的蛆蟲。《靈山》以青蛙的禪語作結,但正如作者所言,心靈探索之旅並未完結。在一九 九三年創作的《夜遊神》和上世紀末完成的《一個人的聖經》,作者分別以戲劇和小說形式,闡述那心靈深處的黑暗之所以揮不去,原因是它也植根於每個人心底。 《夜遊神》 中的漫遊者無緣無故被捲入不知名的罪惡中,雖然無辜,卻也反映人性的脆弱。換句話說,在政權和話語壓迫下,人固然是受害者,但也是同謀。只有承認此點,才 可以得到救贖。透過曖昧的藝術語言,作者呈現複雜的人性,並非單純是殖民者或被殖民者,迫害者和被害者的對立關係。
   不少論者指高行健的作品標榜西方個人主義, 又有學者指《靈山》中的「我」以漢族男性的視角看西南部的少數民族,是沙文主義,但也有人持相反論調,認同作者藉此書抗衡中原文化歷來對長江流域文化的壓 抑。在八十年代中國高舉實行現代化之初,高行健作為旅遊觀察者,在《靈山》中替被壓迫的少數民族發聲,批評官方的現代化生產模式破壞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 可見其獨具慧眼及前衛的觀察。高行健的作品,一如海明威之小說可晉身為世界文學,並非純因其獲封文學桂冠,而是大抵此等作品均具爭議性,兼具普及性及特殊 性,並經得起反覆解讀。由旅遊文學到文學旅遊,高行健的作品作為世界文學的部分,倘能多作越界的跨文化對話,相信更有助深入挖掘其文本內涵及多元意義,予 以創新解讀。(作者是香港自由撰稿人。)


一個人的聖經 (高行健)


高行健短篇小說集





這是本傑作

一個人的聖經


你不是龍,不是蟲,非此非彼,那不是便是你,那不是也不是否定,不如說是一種實現,一條痕跡,一番消耗, 一個結果,在耗盡也即死亡之前,你不過是生命的一個消息,對於不是的一番表現與言說。
你為自己寫了這本書,這本逃亡書,你一個人的聖經,你是你自己的上帝與使徒,你不捨已為人也就別求人捨身為你,這再公平不過,幸福是人人都要,又怎麼可能都歸你所有?要知道這世界幸福本來就不多。
本書是作者繼(靈山)的法譯本轟動法國文壇之後剛完成的又一部力作。書中的主人公「他」與「你」為同一個人物,前者在中國大陸惡夢般的回憶與後者在西方的游思隨想互為對照,也是這世紀末一個沒有祖國沒有主義的世界游民的內心自白與宣言。行文冷峻,令人震動 。
作者簡介
高行健2000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1940年生於江西贛縣,祖籍江蘇泰州。小說家、戲劇家、畫家,現居巴黎。著有長篇小說《靈山》、中篇小說集《有隻 鴿子叫紅唇兒》、短篇小說集《給我老爺買魚竿》;劇作十八種,分別收集在《高行健戲劇集》、《山海經傳》、《高行健戲劇六種》、《周末四重奏》等書中;論 著有《現代小說技巧初探》、《對一種戲劇的追求》、《沒有主義》、《論寫作》。他的作品已被譯為十多種文字出版,他的劇作也在相當多的國家演出,乃至於非 洲的象牙海岸、多哥、貝寧、以及台灣和香港一再上演,還在歐洲、亞洲、美洲各地舉辦了他的水墨畫數十次個人畫展,出版畫冊有《高行健水墨作品》、《墨 趣》、《墨與光》等。

深度推薦


「高行健的另一部長篇《一個人的聖經》和《靈山》在主題上一脈相承,但更能讓人一目了然。小說的核心 是對中國通常稱為文化革命的令人恐怖的瘋狂的清算。作者以毫不留情的真誠筆觸詳細介紹了自己在文革中先後成為造反派、受迫害者和旁觀者的經驗。他的敘述本 來可能成為異議人士的道德代表,但他拒絕這個角色,無意當一個救世主。他的文學創作沒有任何一種媚俗,甚至對善意也如此。他的劇作《逃亡》不但讓當權者惱 怒,也曾在中國民主運動中引起同樣程度的非議。」--2000年諾貝爾文學獎瑞典學院頌辭




另一種美學

另一種美學


藝術對人的生活,是重要的嗎?
藝術的價值是由誰來認定?
藝術家在創作中的自由底線何在?
前衛藝術在二十世紀 以來,已經由另類哲學思維,革命了藝術創作及形式表達的架構。一百多年來,新潮的藝術觀念覆蓋了創作本身的審美價值,藝術成為詭譎的思辯與學說,觀眾在藝 術展覽處看不到創作品,可能只見到一面白牆、馬桶、鞋子、垃圾……卻名之為裝置藝術或其他新觀念的藝術品。
專業的各種藝術創作,被不斷翻新的觀念哲學消融了!藝術變成無所不在,抑或貶成時髦流行的裝飾品(商品)?
身兼小說家、劇作家、水墨畫家水墨畫家的高行健,以他浸淫在東方繪畫的心得,與接觸西方藝術流派的認識,對這百年來的藝術形式變革,提出一己的省思。從 主觀的論點論及新藝術觀的消費趨勢、從他觀的角度反照傳統與前衛的美學價值,文提出中的種種質疑與自況抒懷,令人從中照見作為一名畫家,高行健是用了非常 嚴謹的美學標準,面對著自己的繪畫創作,因此,他的水墨畫作才能臻至「境高意遠」的境地。
本書除收錄<另一種美學>藝術觀點的評述文字,另收錄一百張高行健近年來的水墨力作。

高行健短篇小說集

高行健短篇小說集


內容簡介

本 書為《給我老爺買魚竿》之增訂本,除原書中的十七篇小說外,特增補〈瞬間〉一篇,並經作者精心修 訂,是為高行健短篇小說藝術最完整之呈現,特更名為《高行健短篇小說集》。高行健是少數以技巧取勝的大陸作家,他的劇本《車站》、《野人》、《彼岸》等, 均曾引起廣泛的討論。而在《現代小說技巧初探》(一九八一年)出版之後,更使他被視為現代派的代表。其小說內涵具多樣性,技巧繁複,場景的切片、割裂,造 成豐富的戲劇性與電影效果,能穿越時代的侷限,並具體落實其「沒有主義」的美學觀。
西元二○○○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中文作家高行健,以表彰其作品放諸四海皆準的價值、刻骨的洞察力和精妙的語言,為中文小說藝術和戲劇開闢了新的道路。
——瑞典學院(The Swedish Academy)頌辭
文學並不旨在顛覆,而貴在發現和揭示鮮為人知或知之不多,或以為知道而其實不甚了了的這人世的真相。真實恐怕是文學顛撲不破的最基本的品格。
——高行健二○○○年諾貝爾文學獎受獎答謝辭
作者簡介
高行健
二○○○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小說家、劇作家、文藝理論家、詩人和畫家,還導演歌劇和電影,是一位全方位的藝術家。
一 九四○年出生於中國江西贛州,一九六二年北京外語學院法語系畢業,在北京從事翻譯。文化革命中下放農村種田,七○年代末回到北京,一九八○年開始發表 作品,成為中國實驗戲劇和現代小說的先驅,他的作品在中國一再引起轟動,同時也受到批判,乃至禁演。一九八七年,他應邀訪問德國和法國。一九八九年天安門 事件之後,他的《逃亡》一劇的發表招致他的作品在中國全面查禁,他以政治難民的身分定居法國。一九九二年獲法國藝術與文學騎士勛章;一九九七年取得法國國 籍;二○○○年獲諾貝爾文學獎、義大利費羅尼亞文學獎及法國榮譽騎士勛章;二○○二年獲美國終生成就學院金盤獎;二○○三年法國馬賽市為他舉辦大型的藝術 創作「高行健年」;二○○六年獲美國紐約公共圖書館雄獅獎;香港中文大學、法國普羅旺斯大學、台灣大學和台灣的中央大學、中山大學都分別授予他榮譽博士。
他 的主要著作有長篇小說《靈山》和《一個人的聖經》,以及中短篇小說《高行健短篇小說集》和文學藝術理論,劇本十八種。他的小說和戲劇作品關注人類的生 存困境。他的小說譯成了三十六種文字,在全世界廣為發行,他的劇作也在五大洲許多國家頻頻上演,他無疑已經成為當今世界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作為畫家,他在歐美和亞洲許多重要的國際博覽會、博物館和畫廊已有七十次參展和個展,他的繪畫獨創一格,既非具象又非抽象,把沉思、想像和詩意融匯在中國水墨之中,呈現出一派幽深的內心世界。
目錄
領獎答謝辭
文學的理由
朋友
你一定要活著
雨、雪及其他
路上
二十五年後
花環
海上
鞋匠和他的女兒
花豆
圓恩寺
母親
侮辱
河那邊
公園裡
車禍
抽筋
給我老爺買魚竿

【領獎答謝辭】 高行健
尊敬的國王陛下:
站在您面前的這人,還記得,他八歲的時候,他母親叫他寫日記,他就這樣寫下去了,一直寫到成年。
他 也還記得,上中學的時候,教作文的一位老教師在黑板上掛了一張招貼畫,說不出題目了,大家就寫這張畫吧。可他不喜歡這畫,寫了一大篇對這畫的批評。老 先生不但沒生氣,給了他個好分數,還有個評語:「筆力很健」。他就這樣一直寫下去,從童話寫到小說,從詩寫到劇本,直到革文化的命來了,他嚇得全都燒掉 了。
之後,他弄去耕田好多年。可他偷偷還寫,把寫的稿子藏在陶土罈子裡,埋到地下。
他後來寫的,又禁止發表。
再後來,到了西方,他也還寫,便再也不在乎出版不出版。即使出版了,也不在乎有沒有反響。突然,卻來到這輝煌的大廳,從國王陛下手中接受這樣高貴的獎賞。
於是,他止不住問:國王陛下,這是真的嗎?還是個童話?
二○○○年十二月十一日
【跋】
用 小說編寫故事作為小說發展史上的一個時代早已結束了。用小說來刻畫人物或塑造性格現今也已陳舊。就連對環境的描寫如果不代之以新鮮的敘述方式同樣令人 乏味。如今這個時代,小說這門古老的文學樣式在觀念和技巧上都不得不革新。變革與時髦並非是一回事。要將兩者區分開來得有耐心。我求之於自己的則是這分耐 心。
我 不想譁眾取寵宣告一種新小說的誕生,只是在不斷搜索走自己的路。這裡結集的十多個短篇,多少表明了我的一番努力。這番努力大致可以歸納如下:
一,我這些小說都無意去講故事,也無所謂情節,沒有通常的小說那種引人入勝的趣味。倘也講點趣味的話,倒不如說來自語言本身。我以為小說這門語言的藝術歸根結柢是語言的實現,而非對現實的摹寫。小說之所以有趣,因為用語言居然也能喚起讀者真切的感受。
二,我在這些小說中不訴諸人物形象的描述,多用的是一些不同的人稱,提供讀者一個感受的角度,這角度有時又可以轉換,讓讀者從不同的角度和距離來觀察與體驗。這較之那種所謂鮮明的性格我認為提供的內涵要豐富得多。
三,我在這些小說中排除了對環境純然客觀的描寫。即使也還有描述之處,也都出自於某一主觀的敘述角度。因此,這類景物倒不如說是一種現象或內心情緒對外界的投射,因為照相式的描寫並不符合語言的本性。
於是,這三者便統一在一種語言的流程之中。我以為小說的藝術正是在語言的這種流程中得以實現。
還 應該說明的是,我並不反對在小說中觸及社會現實。但我認為現實中的政治、倫理、社會、哲學乃至於歷史與文化的種種問題的解決非小說家所能勝任。這些問 題不如留給政論家、道學家、法學家、社會學家、哲學家和文化史家們去專文論述倒更為透徹,而指望於小說家的則是對人自身的認知。
從蒙昧狀態中才出來不久的現代人要取得對自身更為清醒的認識恐怕還要做許多努力。而我希望能找到用以認知人自身的一種更為樸素、更為確切、更為充分的語言。我不知道我們現今使用的漢語是否足以表達這種認知。我同時又知道我自己離這種表達尚遠。
一九八七年十一月二日於北京

鍾玲詩選/ 霧在登山;古玉

$
0
0
2015.5.4

阿里山山脈深處的石門陣:寒溪呢◎ 鍾玲


兩月前造訪香港的校友會,他們說鍾玲等學姐偶爾還會去交流。


.......老闆決定不賣衪了,畢竟父母已雙亡,也就不怕衪「妨」了!
聽完老闆的敍述,只覺全身湧起疙瘩,或許是冷氣太強了。不過,居然這樣還敢掛在身上,也真有你的。
這讓我想起:女作家鍾玲愛好古玉,專買古玉珍品,她曾寫一篇文章描述買過一隻漢朝的筒形手鐲,色彩斑斕,很是喜愛,但她一戴上就生病,看醫生打針吃藥也不見好,手鐲一拿下病就好,不信邪,再戴又生病,拔下又自動好了。此事引起她的靈感,寫了一篇出土的玉環讓買它的人生病,不斷換主人,是為了尋找前世女主人的仇人,為女主人復仇的小說。.......
霧在登山

霧在登山

鍾玲的詩呈現三種風貌:第一種描繪感情的動盪和內心的深層;第二種進入古代女子的內心和情境;第三種對了不起的人與崇高的大自然,表達敬意。鍾玲的詩由字裡行間透露情感,文字遊走鮮明的意象與思維層次之間,一首詩在結尾處常有意想不到的轉折,帶來驚喜。
作者簡介
鍾玲
  台灣東海大學學士,美國威士康辛大學比較文學系博士,曾任教紐約州立大學、香港大學、高雄國立中山大學,現任香港浸會大學文學院院長;著有詩集 《芬芳的海》;小說集《生死冤家》、《大輪迴》;評論《現代中國繆司:台灣女詩人作品析論》、《美國詩與中國夢﹕美國現代詩裡的中國文化模式》、《中國禪 與美國文學》等。
*****

方瑜提起鍾玲老師出題:『試擬一篇最短的情書』。她交卷:
『霧:你使我迷惑了。相思林』
---- 鍾玲《赤足在草地上》(台北:志文,1970  p.11) 


翻譯課這班是大三,每年有二十多個人,最早的學生有鍾玲、孫康宜、郭志超等。 鍾玲曾寫一首詩《聽雨》送我。----
齊邦媛《巨流河》 台北:天下文化出版社 ,2009, 頁370



東海大學外文系在當年是比今日風光、受重視多了,因為他們做了許多開風氣之先的事情,加上學校的建築、規劃具有前瞻性,校長也是當時具有社會地位的人士,所以頗受矚目。----齊邦媛《巨流河》 台北:天下文化出版社, 2009, 頁369
 -----

http://www.shigeku.org/xlib/xd/sgdq/zhongling.htm
鍾玲詩選

鍾玲,廣州市人。台灣東海大學外文系學士。國立台灣大學外文研究所肄業。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地生校區比較文學系碩士及博士。曾任教紐約州立大學比較文學系及任中文部主任,並任教香港大學中文系翻譯組。自1989年起在高雄國立中山大學外文系任教授,曾任系主任及研究所所長。現任中山大學文學院院長。以《現代中國繆司∶台灣女詩人作品析論》(聯經)一書獲國家文藝獎(文學理論類)。學術專書《美國詩與中國夢∶美國現代詩中的中國文化模式》,與美國名詩人KennethRexroth合作出詩歌翻譯Orchid Boat∶Woman Poets of China,LiCh'ing-chao,Complete Poems。另有研究論文∶《寒山在東方和西方文學界地位》、《簡樸而誠摯∶美國現代詩歌中展現的漢詩風格》、《試探女性文體與文化傳統之關係∶兼論台灣與美國詩人作品之特徵》、《詩的荒野地帶》及《女巫和先知∶美國女詩人的自我定位》等。文學創作有《赤足在草地上》、《山客集》、《群山呼喚我》、《輪迴》、《美麗的錯誤》、《鍾玲極短篇》、《愛玉的人》、《生死冤家》 。

嫦娥之墮

  我們到棲霞山摘束雲
  我們到靈河畔採蒹葭罷! 不要說了,玉兔 別用你的須 彈我袖上灰燼。 地界漫漫的煙塵 查封了我的清居 塵封我孤寂的心鏡 嫦娥已無家。 天眼是神隻的悲劇 預下未來即是無奈。 明天,他們來接收我的領域 全身閃爍驕傲的金屬。 明天,四千年的大審 將判下我無期徒刑。 你不見千萬紳怨女幽魂 乘鬱金色的雲車 趕赴銀河畔的別筵? 當年的奔月也是盛事啊! 天庭的群星嘩然以耀目照我飛升。 明天,我將向黑暗降落 如翅膀碎了的白瓷鳥 永恆地 墮向子夜。 附記∶一九六九年美國發射的亞波羅十一號登陸月球,在電視上看到登陸情景,    因而生神話之幻滅感。




























念秋

由一個雪國飛渡
到另一個雪國來
那邊白得冰封千里
這邊白得直逼青天
總懷念孕雪的季節
我們穿過疏林踏過深秋
落葉柔軟的床墊
手擎燃燒的紅葉枝子
燃燒一如我們雙眼 後記∶一九六九年冬,由威士康辛飛赴科羅拉多州丹佛城開現代語言學會;兩處    皆冰天雪地。


長城謠

你這條巨蟒
曾以雄性的擁抱
緊纏中國二十多個世紀! 起伏的漠野上 唯獨你 守住代代人的安全 守住代代人的心悸—— 烽火熏黑天幕 殺聲衝破塞門 婦女號啕胡馬上 她男人的頭顱 懸在胡兒鞍旁滴血。 春閨夢裡的柔情 解不開戍人的鬱結 化不開役夫的憔悴。 北風糾纏她的長發 穿越漫天的黃沙 她火熱的眸子搜查 每一個枯枝般的役夫 每一個枯枝般的役夫 直到絕望磚一般 砌在她黧裡的臉上。 長城啊,她朝你跪下 哭訴三天三夜 鮮血自她雙眼 野花般湧現。 大慈大悲的長城啊 你終於顯靈了 崩倒在她眼前 揭發暴君的罪行 還她一個良人 碎磚下一具不爛的屍身。 而今是太空世紀了 去了勢的長城啊, 你仍要憂心忡忡 戍守北方騰騰的殺氣。 這次你為什麼顯靈? 一隻北美飛來的鷹 那勾鼻的白人頭目 立在城堞上 在報章的頭條裡探頭探腦 向我咧嘴微笑。 後記∶一九七二年歲暮美國總統尼克森訪大陸,他立在長城上的照片,令海外的    中國人心中很不平靜。











































蘇小小

  “我乘油壁車,郎乘青驄馬。
  何處結同心?西陵松柏下。” 
        ——蘇小小歌 我的眼角起霧了 因思念你而朦朧 推開青綠的石門 翩然立在松樹下 幽蘭眼望穿驛道 等你跨青驄馬歸來 你終究會趕到的 一下馬,就偎你懷中 看,湖上垂著層層薄紗 讓我們隱身湖心 你是風,我是煙 你我在白紗帳裡繾綣 我清歌一囀 癡狂了多少吳楚名士 我的纖纖舞腰 風靡了錢塘嘉興 可是唯有你眼中的瀲 令千鍾不醉的我沉醉 你的低語如轆轤 汲起我心井深處的真情 苔封的石門緊閉 驛道寂寂、不聞馬嘶 只聽見雨腳踏著輕塵 水波如佩叩著堤岸 隔壁的蚯蚓翻土鋪床 我剪下牆上新垂的樹根 再編一個同心結給你 箋注∶一、“吳地記”中說蘇小小是晉時妓,“樂府廣題”說她是錢塘名娼,      南齊人。因此如果蘇小小真有其人,不知是東晉時人(三一七~四      二○)或南齊時人(四八○~五三○)。也許有兩個蘇小小。“古      樂府”有“蘇小小歌”。    二、“吳地記”中說,蘇小小的墓在嘉興縣前。另有一說她的墓在西湖      畔。    三、歷代歌詠蘇小小的詩很多,白居易、李商隱、溫庭筠都為她寫過詩      。李賀的詩“蘇小小墓”如下∶幽蘭露、如啼眼,無物結同心,煙      花不堪剪。草如茵,松如蓋。風為裳,水為佩。油壁車,夕相待。      冷翠燭,勞光彩。西陵下,風吹雨。










































西施

夫差,自從你困在姑蘇山頭
我登姑蘇台望了三天三夜
山下我王勾踐的旌旗
浩浩蕩盪如潮水
夫差,二十年的自恃一旦崩潰
你只餘下沒頂的羞愧
我奉勾踐的密旨
迷惑你的心智
煽動你的狂妄
那年你臣服了魯和衛
我嬌轉於你鐵胃般的胸懷
“王啊,你降服了衛君和魯君
也降服了浣紗的美人。” 
“浣紗的小美人已名滿天下
所以我也要稱霸諸侯啊!” 
我緊貼你遼闊的胸膛
聆聽動地的戰鼓
當你揮劍進軍中原
勾踐壓兵吳境如暗雲
誰知道我心痛的原因?
你對我十年痴迷
夜深的呼喚纏繞我的精魂
我的心也系在你身上
那意氣風發的你
我再創的你啊!
怎麼捨得你步向滅亡?
我捧心的原因無人知悉 看,越軍洶湧上山頭 你命定的時辰到了 傲骨如你,不屑卑顏事人 夫差啊,今夜你將終結自己 啊,姑蘇台下一片火光 是何方兵馬攻陷大門? 我命定的時辰也到瞭 如果越軍先至 苧蘿山點一山花燈迎接我 如果吳國散兵登台 他們會斬我成碎塊 咬牙切齒咒我禍水 夫差啊,只有你不怨我 你在我眼中豐收過戀慕 你成就江南空前的霸業 我成就千秋萬世的艷名 今夜一樣的燦爛 姑蘇台和姑蘇山 後記∶春秋時代的西施,是典型的紅顏禍水,歷代的傳說中,吳王夫差的滅亡,    都歸罪於西施。我試由另一個角度來寫西施。她與吳王相處多年,吳王也   是雄霸一方的男子漢,唯獨鍾情於西施,西施對他能不生情嗎?她再精於    媚術,再忠心於越國,也是個女人。 箋注∶一、一般的傳說是西方與范蠡相戀,吳亡後,西施與范蠡同泛五湖而去。      此事見“吳地說”(“見學津討”叢書,頁八)。“吳地記”曰此條      引自“越絕書”(漢—袁康作),但“越絕書”中並無此條(見四部      備要本),“吳地記”又曰∶ “勾踐令范蠡取西施以獻夫差,西施於      路與范蠡潛通,三年始達於吳,遂生一子,至此亭其子一歲能言,因      名語兒亭。”此條可能附會“越絕書”上載勾踐夫人路上產女之事∶      “女陽亭者,勾踐入官於吳,夫人從道產女此亭,養於李鄉,勾踐勝      吳更名女陽,更就李為語兒鄉。”(四部備要本,卷八)況“吳地記      ”乃唐朝陸廣微作,去西施的時代已超過一千年。西施與范蠡相戀之      事,可能是杜撰的。    二、“史記”,卷三十一,“二十三年十一月丁卯(夫差二十三年,即西      曆四七三年)越敗吳。”    三、“史記”,卷四十一,“吳師敗,越遂復棲吳王於姑甦之山……勾踐      憐之,乃使人謂吳王曰∶'吾置王甬東,君百家。'吳王謝曰∶'吾      老矣,不能事君王。'遂自殺。”    四、“吳越春秋”,漢,趙曄作,見四部備要本,卷九∶“吳王(夫差)      ……起姑甦之台,三年聚材,五年乃成,高見二百里。”    五、“史記”,卷三十一,“十三年(西曆四八三年)吳召魯、衛之君會      於橐皋。”    六、“吳越春秋” ,卷九,“十二年(勾踐十二年,即西曆四八五年)…      …使相者國中,得苧蘿山下鬻薪之女日西施鄭旦,飾以羅谷,教以容      步,習於土城,臨於都巷,三年學服而獻於吳。”



















































王昭君

 “時呼韓邪來朝,帝敕以宮女五人賜之。昭君入宮數歲,不得見
 禦,積悲怨,乃請掖庭令求行。呼韓邪臨辭大會,帝召五女以示
 之。召君豐容靚飾,光明漢宮,顧景裴回,竦動左右,帝見大驚
 ……” 
             ——後書,卷七十九,南匈奴傳 承明殿的喧嘩霎時沉寂 幾百雙眼睛遙望殿外。 我們環佩琅琅, 登上白玉石階。 陛下,你就要見到王嬙了! 我就是你尋求的絕色。 殿前鏗然一響, 我的容光炫惑了禁衛, 他把不穩手中的長戈。 我曾是江城一首醉人的歌, 蓮步踏過多少失落的魂魄。 曳地的深衣裙裾, 託我升殿如綠雲。 落日剪出我的風柳腰, 直映入龍座上你的雙眸。 陛下,空等了你三年! 你只見過畫裡的王嬙, 他的畫筆化神奇為腐朽, 勾出空等十年的憔悴。 風華豈能用錢幣衡量? 我的傲骨觸犯他的權限; 因此花容在寂寂深院開放, 夜夜覆蓋清冷的月光, 遙想高台上的笙簫, 以及承露盤中的晶盈雨。 陛下,我不甘心老死宮中, 唯有離開你,遠離長安, 我們才有緣相見。 “寧胡君王嬙見駕, 萬歲,萬歲,萬萬歲!” 你的冕冠倏地一動, 白玉珠旒亂晃, 掩不住你眼中的驚愕—— 晚風掠開碎冰, 盪一池春波。 我裊裊俯身下拜; 呼韓邪拍案驚起, 風霜的臉滿佈歡喜。 以後的蠻荒歲月, 都交付 ​​黃沙、廬帳、 刺痛肌膚的毛氈、 以及異族男子拉弓的臂彎。 陛下、你的深情也刺痛我, 縱使你愛我,以無盡溫柔, 你的寵眷能多久? 倒不如你魂牽塞外, 因為得不到的, 屬於永恆。 後記∶當我讀後漢書,“南匈奴傳”,說到王昭君在宮中幾年都見不到皇帝,“    乃請掖庭令求行”,我忽然悟到她是個很有個性的女子。原來她是自動要    求嫁到塞外異族去的。這種決定平常人作不出來,對中原的漢族女人而言    ,塞外生活不但落後、習俗野蠻,而且嫁出去是否能得匈奴王的寵愛仍是    個未定之數。王昭君不僅只是果敢,對自己的美貌與機智,更是充滿了自    信心。 箋注∶一、承明殿是漢代宮殿名,在長安未央宮內。    二、漢白玉,美石的一種,質潤膩近玉,產河北。宮殿建築常用來砌階。      即大理石的一種。   三、《漢書》卷九,元帝紀∶“竟寧元年(公元前三十三年)春正月,匈      奴呼韓邪單于來朝……賜單于待詔掖庭王檣(《漢書》卷六十四下,      又作王牆,《後漢書》作王嬙)作閼作。”是年元帝四十三歲,單于      亦當在四十歲以上,因為他於公元前五十八年立為單于,到竟寧元年      已立二十五年。    四、江城是指湖北秭歸,王昭君的故鄉,漢代屬南郡。秭歸在長江北岸,      近西陵峽。    五、深衣是由春秋到漢流行的服裝,上下連身的長袍,通身緊窄,特別能      顯腰身,長可曳地,下擺呈喇叭狀,並以帶系腰。    六、《西京雜記》,卷二(四部叢刊本)∶“元帝后宮既多,不得常見,      乃使畫工圖形,案圖召幸之。諸宮人皆賂畫工,多者十萬,少者亦不      減五萬。獨王嬙不肯,遂不得見。”(這個畫工後世傳為毛延壽。)    七、漢代帝王所鑄之承露盤,高達十多丈,承接天上甘露,以求長生不老      。有關承露盤見曹植的承露盤銘。又,雨露也可指恩幸。    八、“君”字是封號。非皇族的異姓婦女,以恩澤封者,曰君,地位與長      公主(即皇帝之姊妹)同,見蔡邕,《獨斷》,卷上(抱經堂校本)      。但昭君不是封號,據《漢書》卷六十四下,昭君是她的字。王昭君      的封號是“寧胡閼氏”(閼氏即匈奴人的皇后),見漢書卷六十四下      。臨辭大會上,昭君尚未成婚,所以姑用“寧胡君”的封號。    九、皇帝冕冠用十二旒,串白玉珠,見《獨斷》,卷下。

風風風風風風風風風風風風吹沙

我去過南方的風吹沙
那裡不但狂風吹沙啊
還鞭策藍色的群馬
揚銀色的鬃踢透明的蹄
你推我擠沒命地投奔
永遠登不上的灘頭
狂風啊不但鞭馬
還抽打覓風的人
抽她蒼白的臉
扯她瘋瘋癲癲的亂發
把針一般的細沙
撒入她綻裂的傷口
唉,那不曾撫平的舊創 她搖搖晃晃地立著 任飛沙雕鑿她的玲瓏 雙臂左右張開 是要擁抱風的精靈罷 忽地素白長裙倒翻 網住她的十字身形 像一隻巨大的紙鳶 她升向昏蒙的高空 我匍匐在移走的地面 仰望的雙眼流出濁淚 唉,狂風又盪紙鳶的鞦韆了 沙的漩渦中央一條細絲上騰 這頭牽繫我掌上的生命線 那頭通向她的心結 那條細線啊,臍帶般的細線 仍然緊緊握在我的手中 後記∶秋偕範我存、蓉子、姚宜瑛、張橋橋、鄧佩瑜、徐君鶴同遊寶島南端,於    風吹沙海灘遇狂風,人吹得直不起身,浪吹得爭赴沙岸,我存(余光中夫    人)說∶“海,像不象藍色的馬群?”


大度山寫意

大度山的風
在平舖的斜坡潑墨
我穿越化開的濃黑
棲落在鐘塔頂上。
斜欹的相思樹,一排排
狂草般亂舞
軀幹折磨得削瘦
脖子抽得細長
承受多少場初戀的風暴呢?
飛霧渲染得一樣青濕
但陽台上吟風的女孩呢?
重樓的空曠,那留白呢?
引路的流螢以及夢谷呢?
再不能瀏覽野色的橫軸了。
城市的怪爪橫掃上山
伸出灰暗的鋼條
四面框住這片淨土。
只有長天高曠如故
紫色的夜雲揮灑而過
就是這高曠,這空靈
浸潤今日的你啊
昨日的我。 後記∶丙寅冬訪母校東海大學,偕光中先生夫人宿賓館,風撼長窗,一夜難寐。    後赴台北與摯友瑜論大度山今昔異同,因有是作。


著魔的時刻
  ——題王慶華攝墾丁石陣圖

當流光著了魔
紫色的蛟金色的龍
在波濤間穿梭。
水花在虛和實之間徬徨
不知道該扮演浪濤
還是化身迷霧。
回不了家的水手哭泣
在遙遠的水域。
夕陽捨不得歸去
震顫的手指攀住山頭。
風浪中打過滾的群石
頃刻列成陣勢
靜悄悄
等候夜神飛越小島
等候她月牙白的赤足
裹在烏紗裙裡的赤足
踏上他們裸露的胸膛
叮咚起舞。

鳳凰花

五月天,我的眼睛亮了
全城燃燒起來
鳳凰花,灼灼的鳳凰花
到處放火。
氣溫直線上升
我緊閉的窗門
一扇扇為你敞開。
烈焰一團團
點燃冷清清的院落
映紅了灰暗的水波
由山腳一路燒上坡
連我心中那口幽深的古井
都濺到火星。
我,也燃燒起來。
你用白熱的焰心
炙烤我寒涼的情懷
用橙紅的雲彩
把我每一寸都包裹
煉我成一隻再生的
火鳳凰。

《生正逢時:屠岸自述》2010

$
0
0


昨天五四。大家似乎只注意福建廳內的習朱相見。我讀人民文學出版主編的人事回憶錄:《生正逢時:屠岸自述》,寫了相當多知識份子的悲壯故事,作者常老淚縱橫會老友。這本我從總書記20元買的二手書,內容、文筆很精彩。


唯一遺憾的是屠岸先生(90多了)漢賊不兩立的那輩。他瞧不起的周作人,我則認為周先生是20世紀最優秀的散文家;他認為張先生跟漢奸胡蘭成,就不足道。他是愛詩如命的,我很想問問他,汪精衛的舊體詩詞如何?



屠岸譯此詩給兒子當53歲生日賀詩,《生正逢時:屠岸自述》 pp.354-55
Edmund Clarence Stedman, ed. (1833–1908).  A Victorian Anthology, 1837–1895.  1895.
The Night Has a Thousand Eyes
Francis William Bourdillon (b. 1852)
THE NIGHT has a thousand eyes,
  And the day but one;
Yet the light of the bright world dies
  With the dying sun.
The mind has a thousand eyes,        5
  And the heart but one;
Yet the light of a whole life dies
  When love is done.


"靈山"是馮雪峰(1903年6月2日-1976年1月31日,浙江義烏人,中國詩人,文藝評論家。1946年選《真實之歌》中新詩17首,改題為《靈山歌》出版--作家書屋, 1947)詩中的重要意象,參考屠岸《我與人民文學出版社‧回顧在"人文"的歲月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頁270-75:
"一座不屈的山!我們這代人的姿影。一個悲哀和一個聖跡,然而一個號召,和一個標記!"
不知道這些是否跟高行健的《靈山》書名相關?




屠岸:詩歌是我的聖壇 
日期:2014-12-17作者:李揚來源:文匯報





  • 圖片說明:上圖:屠岸(右一)與卞之琳先生。(本報資料照片)






  • 圖片說明:左圖:屠岸先生。肖凱攝於2004年9月






  • 圖片說明:1948年,屠岸翻譯的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第十八首。(本報資料照片)

  • 屠岸:詩歌是我的聖壇
      本報駐京記者李揚
      對於91歲高齡的屠岸先生來說,這一年,生活始終繁忙而充實,滿是新鮮的喜悅。
      4月,屠岸先生在國家圖書館主持了一場“莎士比亞與十四行詩”的講座,與讀者共賞“光耀萬世而不朽”的莎翁作品的魅力,以此紀念莎士比亞誕辰450週年。他翻譯的我國第一部中文全譯單行本《莎士比亞十四行詩》,也歷經60餘年時光的積澱,成為譯詩藝術的經典。
      5月,中國現代文學館為他和另外5位老作家舉辦了“邊寫邊畫——六位作家速寫展”,展出了他筆調沉靜的風景速寫,這些上世紀40年代的畫作,展現出青年屠岸的詩意情懷。
      近期,他創作的全部400多首格律詩正計劃出版,屠先生借用柏遼茲四樂章交響曲的名字,將詩集命名為《幻想交響曲》。
      “我未曾受過牧師的洗禮,但詩歌是我的宗教,繆斯就是我的上帝。”他在詩集《晚歌如水》的序言裡寫道。
      是的,詩歌已融入他的生命。從《萱蔭閣詩抄》、《夜燈紅處課兒詩》裡的舊體詩,到《詩愛者的自白》、《深秋有如初春》中的散文和自由詩,從功力深厚的莎士比亞、濟慈等英詩翻譯,到得心應手的十四行詩創作,屠岸先生以對詩歌的虔誠探索來崇奉自己的“上帝”。
      先生一生寫詩、譯詩、編詩、論詩,至今仍未停歇。
      因為詩情,在屠岸先生身上,看不到耄耋之年的暮氣。謝冕先生曾用“雍容、儒雅、親和、中正”形容屠岸先生的氣度,相信每一個走近屠先生的人都會深有同感。
      
    傾心莎翁十四行詩
      屠岸先生的家位於北京和平里的一個普通小區,他1961年定居於此,至今已半個多世紀。先生的書房兼做臥室,空間不大,卻被書籍“侵占”了大半:書櫃裡裝滿古今中外的詩集和文學作品,床邊的地板上也堆立著一摞摞半人高的書籍。冬日的陽光透過樹枝和南窗,斜斜地落在深棕色的書桌上。
      天氣寒冷,屠岸先生在毛衣外面又套上保暖的棉衣,但依舊神色清朗,一身素淡益顯儒雅的長者之風。
      半個世紀來,他和這間書房幾經滄桑。“文革”結束後,屠岸先生將其命名為“萱蔭閣”,沿用了母親的畫室名,既是紀念母親,也是“用母親的勤奮、善良和堅韌激勵自己”。
      在“萱蔭閣”,他用3年時間完成了《濟慈詩選》的翻譯;將自己1940年代翻譯、1950年初版的《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精心修訂了數次,使之成為莎翁十四行詩最經典的譯作。
      與屠岸先生的談話,正是從《莎士比亞十四行詩》這部經典譯作展開。
      “40年代中期,我開始翻譯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翻譯之初,就被莎翁十四行詩的藝術所征服。”屠岸先生說道,“十四行詩音韻優美,形式整齊,每一行都是抑揚格五音步,整首詩的押韻也十分講究。”
      但是對於初版的《莎士比亞十四行詩》,屠岸先生謙遜地說:“40年代翻譯的版本,現在看,有的語言比較陳舊,有的比較幼稚。我一直在不斷地修改​​,使其能為今天的讀者所接受。”
      他早年翻譯的莎翁十四行詩,給很多人帶去了精神慰藉。在“文革”時期,他的譯本以手抄本形式在下鄉知青、部隊戰士間流傳。1979年第四次文代會期間,青年詩人高洪波對屠岸說,他在雲南當兵時曾與戰士們共讀莎翁十四行詩。他當即背誦了一首,屠岸發現果然是自己的譯文。
      初版60多年來,《莎士比亞十四行詩》不斷再版再印,累計印數達50萬冊以上。每新版一次,屠岸就要精心修訂一番,他感慨,“譯詩難,譯莎士比亞十四行詩更難”。但他又說:“以後如有機會,我還將再進行修訂,因為對文學翻譯,尤其是詩歌翻譯的琢磨、改進,是無止境的。”
      為什麼翻譯莎翁十四行詩如此之難?屠先生說,難點有兩個,一是形式,一是內容。“不僅要譯出原詩的韻律、節奏之美,還要譯出原詩的神韻與風格之美,達到形式和內容的合一。”
      在屠岸對莎翁十四行詩的幾次大的修訂中,卞之琳先生的翻譯理念對他產生了很大影響。“1962年,我首次登門拜訪卞之琳先生,把我翻譯的《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給卞先生看。卞先生對我的翻譯是肯定的,但認為還需要修訂加工,並親自為我譯了莎翁十四行詩第一首作為示範。卞之琳主張詩歌翻譯應神形兼備,在'形'上要遵從原詩的格律和韻式,用中文的五個頓代替英文每行五個步,同時原文如何押韻,中文也如何押韻。這種方式的首創者是孫大雨,卞之琳加以改造後完善,形成譯詩形式上的典範方法:以頓代步,韻式依原詩,亦步亦趨。我根據這一原則,進行了全面修訂加工。”
      屠岸譯的《莎士比亞十四行詩》有一個特點,每首詩譯文後都附有一篇“譯解”,對這首詩的內容和形式作了說明和解釋,以利於讀者對原詩的理解。這種加“譯解”的做法,受到馮至先生的肯定和讚賞。
      “文革”前夕,屠岸借用卞之琳先生的借書卡,從社科院外文所資料室借了英文版《莎士比亞全集集注本》中關於十四行詩的一卷。所謂“集注”就是外國許多註釋家的註釋集中收在其中,屠岸據此又把每首詩的“譯解”做了調整。
      修訂後的莎翁十四行詩於1981年出版,卞之琳在《譯詩藝術的成年》一文中,認為新版本更加“謹嚴、光潤”,並把屠岸譯作作為“譯詩藝術成年”的例子。
      “按照卞先生譯詩原則譯詩的,還有楊德豫、江楓、方平、黃杲炘等人。我認為把英文詩翻成當代白話,成就最高的是楊德豫,他翻譯的量不多,面不廣,但精益求精,他是中國詩歌翻譯的一個頂峰,很難超越。”屠岸說。
      卞之琳先生也翻譯過10首莎翁十四行詩,收錄在他的譯文集中,但沒有收錄他為屠岸示範翻譯的那一首,屠岸至今都頗為遺憾:“他的手稿給了我,自己沒有留底,而我在'文革'時兩次被抄家,丟失了,極為可惜。”
      
    翻譯詩歌帶有使命感
      “真正要譯好一首詩,只有通過譯者與作者心靈的溝通,靈魂的擁抱,兩者的合一。”這是屠岸在詩歌翻譯中遵從的最重要的原則,也是他的詩歌美學觀念的核心。
      這一原則是來自濟慈的詩歌理論概念Negative Capability,屠岸將它譯成“客體感受力”,在翻譯界獨樹一幟。“詩人自己是主體,主體的反面就是客體,因此negative是客體,是吟詠的對象。濟慈原意是寫詩的時候排除主觀精神狀態和主觀推理要求,把自己變成'太陽'、'月亮'等吟詠對象,然後進行創作。這和王國維先生的'意境兩忘,物我一體'是類似的意思,我非常贊同這個觀念。”
      屠岸把這一理念移用到詩歌翻譯上,“擁抱原詩是精神上的共振、融合,要把原作者的東西化為自己的,體會詩人的創作情緒。有時翻譯不成功,非常困惑,千方百計地找到表述方式,特別是用於押韻的字詞,最後就像追求愛人一樣,終於追到了,是一種精神狂歡。”
      譯好一首詩“就像追求愛人一樣”,這也印證了他為何耗時3年時間才譯成《濟慈詩選》。
      然而,有關詩的翻譯,歷來充滿爭議。美國詩人羅伯特·弗羅斯特說:“詩,就是經過翻譯失去的東西。”意大利有諺語:“翻譯即背叛。”翻譯是否會使詩歌受損?
      屠岸先生認為,這些話不是完全沒道理,但是“真理性只有百分之十”。
      “詩是可以翻譯的,可以把它的精神從某種程度上轉換成另一種語言,只是每個翻譯者實現的程度不同。雪萊《為詩辯護》認為詩是不可譯的,但是他自己翻譯了很多希臘羅馬的詩。中國戲劇界、詩歌界受莎士比亞影響很大,沒有翻譯不可能如此。”
      “翻譯是一種文化識別和遷移的過程,表面上是語言,實際上是穿越文化隔膜、觸摸靈魂、深入溝通的過程。詩歌有千差萬別的氣質和韻味,翻譯之難在於譯出其神韻。嚴復提出'信,達,雅',他所指的'雅'是桐城派文風,如果要使之適用於所有翻譯,對'雅'的理解要有些調整,也就是要忠實於原文風格,比如莎翁劇作中上層人物的語言就要翻得'雅',下層人物的語言就要翻得'俗',否則不合乎身份。”
      “當然,一些意義復雜的詩,翻譯時要從中文找到對應,不容易。特別是外國現代派的一些詩,有的地方不能用邏輯來解釋。所以,大部分詩是可以翻譯的,小部分有雙關意思的詩是不可以翻譯的。大部分可翻譯的詩,精神上也要打點折扣,而優秀的翻譯'折扣'很小。”
      但是,讓屠岸感到遺憾的是,很多人不了解翻譯,國內對翻譯的重視也遠不夠,“許多人不理解翻譯的精神、靈魂,好像翻譯是很簡單的事,認為'翻譯就是個技術問題','不認識的查字典就好了'。魯迅很偉大,他把翻譯者稱為'送給人類以火的普羅米修斯',是傳播文明火種的人。沒有翻譯,人類不可能向前發展。我翻譯英語詩歌,最初由於愛好,後來也帶有使命感。”
      
    寫詩的衝動始終存在
      1941年,18歲的屠岸第一次發表詩作《美麗的故園》,到現在,他的詩歌創作已跨越了70餘年。
      詩人成幼殊是屠岸的詩友故知。1945年,屠岸與成幼殊、盧世光、陳魯直、何溶、吳宗錫、章妙英等人成立“野火詩歌會”,以詩會友,友情長達60餘年。成幼殊說,當年的屠岸有著生動的形象,沉靜、純淨、清澈,很有風骨,可謂“詩如其人,人如其詩”,她從與屠岸的詩歌交往中讀出“一貫清亮的筆調”。
      1946年,參加地下黨外圍組織工作的屠岸在《夢幻曲》一詩中寫下:“……但是,不中用的土牢呵,/圈住了我,可也得圈住我的靈魂呀!/它只要伸一下腰,就會展開潔白的巨翼,/開始,翩翩地,飛往自由的土疆;/呵!彼方,一片朝霧熹微,/在嘶叫馬群的雜沓奔馳中,/猛然,躍起你矯壯的戎姿,/沖向寒栗的晨光……”可以看到年輕時代的屠岸鮮銳的革命激情與思想。
      後來,他逐漸“把情緒和思想溶解在冷卻的文字裡”。特別是他的十四行詩,體現了他對現代漢語詞彙、音節、韻律的細微考察。
      在《啞謎》(1990)中,他寫道:“……無知和悟性在寧靜和騷動中溶解;/宇宙萬物滲入朦朧的瞳仁。/千古啞謎在哲學家頭腦裡萌滅,/疑問如游絲潛入童心的裂痕。/為什麼我是我,不是別人?脆聲問。/上帝不言語,魔鬼睜大了眼睛。”
      屠岸先生說,他嘗試寫十四行詩是在1940年代翻譯《莎士比亞十四行詩》之後,同時受到了馮至的影響,他認為馮至的十四行詩集是中國新詩的經典。
      “不管是自由詩還是格律詩,詩歌還是要講究一點韻律形式感,否則就變成了散文。寫十四行詩,我想把思想天地放在一個藝術的規範裡加以表達。我有時也寫一些自由詩,但喜歡自由當中有嚴謹。我用'古典的抑制'風格,把自己充沛的感情凝縮、冷凍起來,成為一種精煉的現代語言。我很佩服的一位詩人是吳汶,他的詩,自由當中有嚴謹,他的詩集《菱塘岸》即'古典的抑制'的一個典範。”屠岸先生說。
      1986年,屠岸出版了詩集《屠岸十四行詩》,得到詩界稱譽。卞之琳評價他的十四行詩“得心應手,不落斧鑿痕跡。”詩人鄭敏認為他的詩是“在樸素而凝練的詞句和嚴謹的藝術形式上透出深刻的思想之光”,是讓“哲理穿上布衣裳”。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有人提出寫詩要“顛覆傳統”“顛覆崇高”“顛覆理性”,甚至“顛覆語言”,同時口水詩氾濫,這讓屠岸感到十分悲哀。“無論形式如何創新,但萬變不離其宗,宗就是真善美。不能為了創新而寫泡沫詩、偽詩、非詩。離開這個底線求變,必定走到詩的反面,詩也就死亡了。 ”屠岸先生說,“我一生在追求真詩,最討厭虛假。我喜歡莎翁十四行詩、喜歡濟慈,因為他們的詩真情流露,正像濟慈所說'真即是美,美即是真'。”
      在《濟慈墓畔的沉思》(2001)一詩中,屠岸寫下:“你所鑄造的、所有的不朽之詩/存留在'真'的心扉,'美'的靈府,/使人間有一座聖壇,一片淨土,/夜鶯的鳴囀在這里永不消逝。”這是屠岸對濟慈的評價,也可視為他對自己詩歌的期許。
      詩歌創作70餘載,他至今仍感到“寫詩的衝動始終存在,沒有退潮”。有時已經上床入睡,如果出現詩思,立即起床把靈感記下。屠岸說,自己的創作方法是拋開思維定勢,帶著新鮮的眼光看待、觀察熟悉的世界,從中發現新鮮的東西並用新鮮的語言加以表現。
      屠岸先生正是以此保持著長久的創造力,誠如洪子誠、劉登翰在《中國當代新詩史》中所寫:“屠岸是執著的'美'的不懈追求者,細心且有耐性地去發現事物中的美、聖潔、歡愉。直到晚年,屠岸的詩也仍保持著年輕的心態,一種不做作的誠摯的童心。”
      
    合著詩歌的節拍割高粱
      在《詩愛者的自白》一文中,屠岸寫道:“我是詩的戀者,無論是古典,浪漫,象徵,意象;無論是中國的,外國的,只要是詩的殿堂,我就是向那裡進香的朝聖者。”
      憶起自幼對詩歌的迷戀,屠岸說,這是受到母親的影響。那時家中有一幅對聯:“春酒熟時留客醉,夜燈紅處課兒書。”下半聯描述的就是母親教他古詩的情景。
      屠岸的母親屠時是常州的才女,擅詩、書、畫、音樂,尤其在詩詞丹青方面,造詣頗深。母親從他小​​學三年級開始,每晚教他吟誦古詩文。母親的吟誦是按照家鄉常州的吟誦調,抑揚有序,疾徐有致,像動人的音樂。14歲那年他生了一場大病,母親日夜守候,並吟誦詩詞給他聽,“當她吟頷聯和頸聯的時候,我感到她的嗓音中放射出一種特異的感情色彩。”從母親的吟誦中感到的心靈震顫,至今仍會在他心頭再現。
      稍長,他開始傾心於白話新詩和外國詩歌經典。高二時,他從表哥在光華大學英文系所學的英國文學作品選讀中,抄下了一百多首英詩,一首首研讀,用了兩年多時間研讀了一遍,有的詩篇爛熟於胸。
      出於對英詩的濃厚興趣,讀大學時他集中精力投入詩歌翻譯。1946年,他的譯詩稿開始投向《文匯報》副刊《筆會》,主編唐弢對這個23歲的大學生的譯作甚為重視。詩人里爾克的《寂靜的時候》、麥克里的《在弗蘭特的曠野》、斯蒂芬斯的《憎恨》……6個月中,他在《筆會》上發表了15篇作品,高密度的發表,給了年輕的屠岸以巨大鼓勵。
      詩歌,使他沉醉、痴迷、狂喜,也因為詩歌,使他在困苦歲月裡得到精神的慰藉。在“文革”最暗淡的時期,是詩歌使他獲得繼續面對生活的勇氣。
      他猶記得當年在幹校勞動,每當割高粱時心中總要默誦英文詩歌,把切割動作和詩行節奏結合,汗流浹背,但身心痛快。揮臂割完高粱,還要用手鐮把高粱穗從稈上“扦”下,他時常一面默誦濟慈的《秋頌》,一面“扦”穗,節奏舒緩,心態平和。“書被抄走了,但心中鐫刻的詩是抄不走的。”屠岸說。
      他還常以詩歌來恢復心靈的安寧。1980年代中期,他患了嚴重的憂鬱症,一度徹夜失眠。有一夜,他偶然睡著了,醒後回憶,睡前正在默吟白居易的《琵琶行》,沉浸在詩的氛圍裡,無意中進入了久違的夢鄉。從此,他時常通過默吟來召喚睡神,或杜甫、白居易,或莎翁、濟慈,默誦使他平靜安寧。
      屠岸愛詩,也希望自己的後輩懂得欣賞好詩。在他的建議下,曾有幾年,家中每週或每半月舉行一次詩會,以小外孫的名字命名為“晨笛家庭詩會”。全家聚集一堂,欣賞古詩和新詩。
      家庭詩會中,屠岸先生用祖傳的“常州吟誦調”吟誦古詩詞,必是最受歡迎的節目。常州方言的聲調體係與中古漢語聲調體系接近,能保留古詩文的音韻美。2008年,常州古詩詞吟誦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被認定的“常州吟誦調”代表性傳人有三位:趙元任,周有光,屠岸。從這年冬天起,他在首都師範大學和北京大學安排下,每週進行一次錄音,他的心願就是讓這寶貴的文化遺產得到傳承。
      
    “深秋有如初春”的心境
      《生正逢時》一書是屠岸先生在耄耋之年對過往歲月的潛心回顧。他一生中,親歷了諸多風雲變幻的歲月,抗日戰爭時期顛沛流離,解放戰爭期間參加共產黨、進行秘密的地下活動,“反右”運動中下放勞動,“大饑荒”中肺病復發不得已切掉一側肺葉,“文革”時被抄家、蹲牛棚、下乾校,改革開放百廢待興時受命擔任人民文學出版社黨委書記、總編輯……
      坎坷、動盪與苦難,似乎遠遠超過了平靜順遂的時光,但他卻說自己“生正逢時”。
      在回憶錄中,屠岸先生寫道:​​“回顧自己的一生,我想起吳祖光寫的四個字。有人說吳祖光一生坎坷,生不逢時。吳祖光拿起筆來寫下'生正逢時'。試想:一個人能經歷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新中國成立、歷次政治運動、大躍進、大饑荒、文化大革命、改革開放,生活經歷如此豐富,豈不是生正逢時?不是指我個人,是這一代知識分子,是一代人。古代詩人恐怕沒有經歷這麼多、這麼長期的坎坷。當然,兩者沒有可比性。但可以肯定,這一代知識分子所遭受的苦難和感到的困惑,是空前的。 ”
      雖遭受種種苦難和困惑,可晚年的屠岸絲毫沒有暮年頹唐的心緒。他引用嚴文井先生晚年所寫的文章《我仍在路上》:“我要在達到我的終點前多懂得一點真相,多聽見一些真誠的聲音。”屠岸對這番話深有共鳴。
      “我每天想的是趕快做,每天做的是趕快寫。我還要向前行,不能放下我的筆,我不能停下我的步。”如今,91歲的屠岸先生每天仍堅持工作、閱讀。
      屠岸沒有停止翻譯,小女兒章燕是北京師範大學外語學院教授,父女倆合作出版了莎士比亞長篇敘事詩《魯克麗絲失貞記》、狄金森詩歌選《我知道他存在》等,有的是共同翻譯,有的是女兒翻譯後,屠岸修訂。
      他還一直想翻譯彌爾頓和濟慈更多的詩,“國內目前還沒有彌爾頓、濟慈的中文版全集,是一件很遺憾的事。”但是翻譯工作需耗費腦力體力,以及大量時間。“彌爾頓《失樂園》翻譯了一部分,不知道能不能翻完。我想要是能活到我的表哥周有光先生那麼久,今年他109歲了,我大概能把彌爾頓翻譯出來。 ”屠先生笑容溫藹地說。
      其實,與周有光先生一樣,屠岸始終喜歡接受新事物,像年輕人一樣投入地工作。他推崇常州話裡的“老合小”,希望自己如晚年的劉海粟先生那樣,“雖然肉體老化,但如果還天真爛漫,就不會感覺到老”。
      他將濟慈的“客體感受力”運用到生活中。“沒有新鮮感就沒有詩,我每天看到東西都是新鮮的,太陽存在億萬年,但是每天看它都是新的。我完全可以做一個嬰兒,去擁抱生活。把每一天看做新的生命的開始,就不會萎頓、不會沉淪。”
      在耄耋之年依然保有豐沛的詩情,屠岸先生比喻自己的心境“深秋有如初春”,那是紅樹黃花浸透了的豐盈,如同他在《樹的哲學》一詩中所寫:“我——/愈是深深地紮下/愈是高高地伸展/愈是同泥土為伍/愈是有云彩作伴…我於是有了粗壯的樹幹/美麗的樹冠/我於是長出了/累累果實/具有泥土的芳香/像雲霞一樣/彩色斑斕”。
      
    屠岸小傳
      屠岸,1923年生於江蘇常州。詩人、翻譯家、出版家。曾任中國戲劇家協會《戲劇報》常務編委兼編輯部主任,人民文學出版社總編輯。他翻譯的《莎士比亞十四行詩》是我國第一部中文全譯單行本。2001年,因《濟慈詩選》譯本獲第二屆魯迅文學獎翻譯獎。2010年,獲中國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

    The Blue Bird: A Fairy Play in Six Acts by Maurice Maeterlinck

    $
    0
    0

     The Blue Bird: A Fairy Play in Six Acts by Maurice Maeterlinck

    莫里斯·梅特林克(Maurice Maeterlinck,1862—1949),比利時象徵派戲劇家。出生於公證人家庭,早年學習法律,畢業後隨即到巴黎小住,結識了一些崇尚象徵派詩歌的朋友,從此決定了他的文學生涯和創作傾向。 
    他的第一部作品《溫室》(1889)是像徵派詩歌集。同年發表的劇本《瑪萊娜公主》得到了法國評論界的重視,這個劇本第一次把象徵主義手法運用到戲劇創作中。此後,梅特林克接二連三地發表劇作。 
    九十年代是他創作的第一個時期,這時期最有名的作品《佩萊亞斯和梅麗桑德》(1892)是根據中世紀騎士故事改寫的一個愛情悲劇。從二十世紀初到他最後一個劇本(寫於1929),梅特林克進入一個創作新階段,除代表作《青鳥》(1908)外,較優秀的作品還有《莫娜·瓦娜》( 1902)、《聖安東的顯靈》(1919)等。《莫娜·瓦娜》描寫同名女主人公為避免生靈塗炭,毅然作出自我犧牲,《聖安東的顯靈》抨擊爭奪遺產的種種醜態。梅特林克寫過二十多個劇本,在二十世紀初已成為最重要的象徵派劇作家,1911年獲諾貝爾文學獎金。   

    《青鳥》通過兩個小孩尋找青鳥的故事反映了作者對窮人生活的同情、對現實和未來的樂觀態度和幢憬。劇中運用了意味雋永的各種各樣的象徵手法。青鳥包含著幾層象徵意義,它是獨一無二的人類幸福的體現者,它又包含著大自然的奧秘,因此它既體現著人類精神上的幸福,同時又體現著人類物質上的幸福,既關係到現實生活,又關係到未來生活。作者用青鳥這樣具體的事物來表示抽象的觀念,他要說明,人類幸福是存在的,雖然我們總不能發現,以為離我們很遠,但經過千難萬險最終是可以找到的,即使會得而復失,也能再次找到。這種象徵手法似乎比正面的述說具有更強烈的藝術效果。在劇中各種有形和無形的物質、各種動植物、各種思想情感、各種社會現象、甚至抽象的概念和未來的事物都擬人化了,給人的啟發具體而形象。它具有童話劇的優美詩意,而一般的童話劇卻沒有它深邃的哲理意味。這些都是《青鳥》一劇成功的所在。

     梅特林克兒童劇《青鳥》,這個故事教給我們,幸福就在我們所在的地方,就在我們的家鄉。
     英文譯本
     http://www.gutenberg.org/cache/epub/8606/pg8606.html






    梅特林克:青鳥
     
    目錄




    鑑古觀今/溫紳專欄

    1949年5月6日

    文章不是寫給自己看!



     以劇作「青鳥」而獲得一九一一年諾貝爾文學獎的比裔詩人、小說家兼劇作家梅特林,一九四九年的今天逝世於法國尼斯,享年八十七 歲。 

     這位近代象徵派戲劇代表的文豪,早年是一位律師,直到二十七 歲時才轉向文壇發展,並且全身投入創作生涯,使得當時親朋好友都為他的轉變深感詫異;但他並不以為忤,因為梅特林認為寫文章能為更廣大的民眾服務,所以不惜毅然中止令人羨慕的律師職業。 

     影響這位律師執著於文學創作的人,說來可真傳奇,竟是帶養他十二載的保母。梅特林說:這位保母向他說了十二 年情節曲折的故事,每一則故事竟然都沒有雷同的地方。也許因為受到保母的影響太大了,以致梅特林在作品中甚且出現很多女性才有的細膩技巧,譬如:「年老的人,有時需要親吻女性的前額或小孩的臉頰,這才會使他重新感到生命的躍動!」 

     諸如此類細緻有加的詞句,恁誰也難以相信是出自一位大男人的手中,因而有部分人士抨擊他的作品「專以情節誘人而全無價值」。為此,梅特林寫了一本比普通書都厚的答辯狀,特別強調說:「文章是寫給人欣賞的,並非寫給自己看!」正因為如此,難怪他的作品會到處叫座! 

    李歐梵《中國現代作家的浪漫一代 》《我的哈佛歲月》與李玉瑩合著《過平常日子》

    $
    0
    0


    李歐梵最近來台在多校演講:

    抱著病軀,跑去清大,只因為老師李歐梵來學院演講。做弟子的,好歹也要來請個安,而且,李老師要講全球化下文學的發展,這個題目還蠻吸引我的。
    結果一進教室,就被老師一把抓住,安排了任務,是陪師母去喝咖啡。做弟子的,怎敢有二話呢?就改為陪師母大聊文壇八卦,師母也沒虧待我,親自傳授了我一套平甩功。
    只見教師內李老師大談全球化,教室外師母和我練甩手功功練得不亦樂乎。
    沒辦法,這就叫「有事弟子服其勞」啊---希望我的學生好好向我學習的說。




    李歐梵的著作翻過很多而多沒記下來。21世紀起,他的書幾乎都有中港台三種版本 (很難想像《我的哈佛歲月》中的一些發言中共可以不刪而出版)。
    現在決定碰到舊書就補上來。他與李玉瑩合著的《過平常日子》(台北:一方2002)是本奇緣奇書,這一本21世紀比《浮生六記》更精彩的故事就請讀者自己去參讀,起碼要讀完白先勇寫的序。


    我的哈佛歲月


    您準備要繼承這世界嗎?
    前進哈佛寶典
    從研究生到名教授,李歐梵院士在哈佛度過半生歲月,珍貴的求學經驗,深刻的學術生涯,邀請有抱負者一起開墾智慧。
      哈佛是全球最著名的高等學府,錄取率卻一年比一年低,競爭一年比一年無情……。名校不會主動來找您,進入國際頂尖名校,是成為菁英最準確的方程式,本書提供最專業的哈佛求學心得,和前進名校的要訣。
    作者簡介
    李歐梵
      哈佛大學中國文學教授退休。 1939年生於河南,後隨家遷臺灣,臺大外文系畢業。1970年獲哈佛大學博士學位,專攻中國現代文學及思想史。
      曾任教於香港中文大學、普林斯頓、芝加哥、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作品有《上海摩登》等學術著作,隨筆集《狐狸洞話語》、《世紀末囈語》等;並與妻子李玉瑩合著《一起看海的日子》等。

    詳細資料

    • 叢書系列:文學花園系列
    • 規格:平裝 / 256頁 / 15*21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目錄

    第一部 在哈佛求學的日子
    一、序曲:申請到哈佛
    二、芝加哥經驗
    三、初抵哈佛
    四、費正清教授
    五、史華慈教授
    六、在哈佛聽課之一
    七、在哈佛聽課之二
    八、讀書生活
    九、語言和考試
    十、論文和遊學
    十一、六十年代哈佛的學生生活——從反越戰到嬉度
    第二部 在哈佛教學的日子
    一、教學的經驗
    二、在哈佛作訪問教授
    三、在哈佛教中國現代文學
    四、核心課程與「文化中國」
    五、東亞研究和文化研究
    六、我的哈佛學生
    七、哈佛的典禮和儀式
    八、揭開「名牌」的面紗
    九、申請哈佛的秘訣
    十、退休記事
    十一、結語
    附錄
    一、普實克
    二、韓南教授的治學和為人
    三、狐狸說詩(陳建華)
    四、歐梵在哈佛教育的日子(李玉瑩)

      寫這本小書的緣起,全是得自一句不經心說出來的自嘲。
      半年前在台北開會,閒暇時與友人焦桐夫婦小聚,酒足飯飽之餘,不禁談到他們的新文化事業——二魚出版社,和海峽兩岸三地的出版業。
       謝秀麗剛從大陸回來,說到大陸的出版業仍然蓬勃,正方興未艾,暢銷書不少,竟然也有幾本以哈佛為名的書,銷路不錯,而最暢銷的就是那本《哈佛女孩劉婷 婷》,作者是她的母親,而且最近還出版了一本續集。我說這位女孩曾是我班上的一個學生,禁不住又加了一句話:「既然連哈佛女孩的媽媽都能寫書,我這個老男 人也是貨真價實的哈佛教授,為什麼不能?」坐在旁邊的我妻玉瑩於是當即立斷,慫恿我也寫一本自己的哈佛經驗。我仍猶豫不決,考慮到自己夫子自道似乎有自吹 自捧之嫌,多年來,我寫雜文公私分明,甚少提到我在哈佛的學術生活的一面,就是為了避嫌,也許還是再考慮一下吧。
      不料第二天秀麗——焦桐的夫人,也是一位極有經驗的編輯——就把出版合約交給我了,我只好簽字,生米瞬間煮成熟飯,我只好先為自己找幾個藉口:
      其一當然是我現已退休,在名義上已經不隸屬哈佛,所以更自由了,可以暢所欲言,不受拘束(其實,哈佛校方從來不管教授在外邊的言論)。
       其二是有鑑於台灣大學生出國的人數愈來愈少(中國大陸和香港似乎無此問題),由此可以影響到知識視野愈來愈偏狹,所以目前各有關當局正在謀求解決之道, 想盡快想辦法鼓勵留學。因此我這本小書或可有所助益,至少可以引起少數大學生出國留學的興趣?倒過來說,對大陸一窩蜂式的旅美渡金風氣也有所警惕作用。
       其三則是個人的理由。人過六十歲以後開始懷舊,留學經驗當然是個人回憶中的「高潮」,特別是在哈佛求學的那段「八年抗戰」的歲月,更難忘懷,也常同我妻 津津樂道,甚至有時在學生面前也曾自誇過:「想當年我作學生的時候,每天從早到晚聽課讀書,哪像你們如此懶惰?我那個年代還沒有電腦,影印費用又貴,不忍 心破費,於是自己邊看邊作筆記。聽課當然從不缺席,每學期除了選修四門正課外,還要旁聽五六門其他學科的課,每天在校園裏從這個課室趕到那個課室,為的就 是不想漏過堂上大師們講的一字一句……」說著說著,就不免自鳴得意起來。
      「英雄不提當年勇」——看來我還是作不了英雄,但仍自信當年 的讀書經驗可以為年輕一代的學子提供少許啟發。這本書的第一部的份量也似乎比第二部重,可見我對自己的求學經驗的心得遠超過我的教學經驗。關於我在哈佛的 這段「前半生」,曾在我與陳建華合著的《徘徊在現代與後現代之間》一書中談過,那本書是現已故世的傳偉勳先生約寫的,指明要我談談個人的求學經驗,遂與建 華一問一答以「對話式」的文體寫出來,我因教學事忙,由他執筆,他的文采和學識也為那本書增光不少。
      這本書則是我自己執筆,但仍以口 語體平鋪直敘道來,「對話」卻成了「獨白」,而且因寫作的速度太快,文字未免有「粗製濫造」之嫌。但自認這種敘述方式至少可以存真,不作雕飾的好處也就是 不為自己的過去多添色彩,從平淡樸實中達到我的回憶目的。然而,當我寫到第二部——我的教學經驗時,卻開始感到不耐煩起來,非但覺得內容乏善可陳,而且發 現自己的心情也很矛盾。在哈佛教授群中我算不了什麼名人,甚至覺得自己多年來受「名牌」之累,終於擺脫之後,實在不願再為這家名牌大學作廣告,因此寫來往 往力不從心,對哈佛的學術地位既沒有作深層的剖析也沒有作全面的批判。所幸這不是一本學術著作,而是一本知識性的回憶錄,從個人的經驗來勾畫出哈佛生活的 面貌和情趣。對於這家知識名學府——它既是我曾任教十年的地方,又是我的母校——我當然心存感激,也不可能把它批評得體無完膚。然而我由於身在其中,自然 不受其惑,多年下來,對母校早已沒有什麼神秘感。也許,這一種「解惑」(disenchantment)的工作,未嘗不是一件好事,至少它不再把「名牌效 應」視為必然,也不鼓勵年輕學子對哈佛產生盲目的崇拜心理,這種心態在中國大陸和香港風行尤甚。說不定這本書會對哈佛的名聲產生一種反效果,我也在所不計 了。
      不論如何,我這兩段「哈佛經驗」彌足珍貴,可惜在回憶自己的心路歷程時,我無法用普魯斯特的那種婉轉而精緻的文筆,把事無巨細反 覆敘述得生動異常,只好退而求其次,最後加寫一篇略帶自省的結語,為我這一代哈佛的學生作一個小小的見證。又覺全書份量仍然不足,所以在附錄中加上兩篇已 經發表過的雜文,一是寫我在哈佛任教時的同事韓南教授,一是我在哈佛讀書時代有幸拜他為師的捷克漢學家普實克教授。除此之外,又徵得以前的學生陳建華同 意,把他的一篇描寫我講書(但也對我過譽)的文章也一併放在附錄裏。
      我的妻子李玉瑩其實也是這本書的始作俑者,當然義不容辭,特別為此書寫了一篇文章,用她的感性的文筆來描述我在芝加哥和哈佛的教授生活。這本書,和我們婚後我寫的所有作品一樣,要獻給她。有人說我不愛「江山」「哈佛」愛「美人」,恐是過譽了,但也說對了一半。
      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的林道群先生(也是我不少文集的出版者)聽到我寫這本書的消息,捷足先登,搶先在台灣和大陸版出書之前先出一個香港版,在玆一併致謝。
                                         
    二○○四年十二月十八日於香港

     *****
    李歐梵先生的博士論文(號稱千頁)之摘要
    現在說 請當故事書讀
    中國現代作家的浪漫一代

    • 作者:李歐梵|譯者:王宏志
    • 出版社:新星
    • ISBN:9787802258204
    • 出版日期:2010/04/01
    • 裝幀:
    • 頁數:309


    內容大鋼
    新文化運動還沒有火熱展開的時候,林紓、蘇曼殊已經為中國現代文學播撒下浪漫的種子。做普羅米修斯似的英雄,還是做維特似的多愁善感的才子,這樣 的情感始終糾結在中國現代作家的浪漫派身上,無論是郁達夫、徐志摩,還是郭沫若、蔣光慈、蕭軍都沒有擺脫這種心結。李歐梵先生出文入史,複原了一幅中國現 代文學史的文化地圖,樹立了幾個顯著的地標,作家本人私生活之零珠碎玉也串綴其間,于杳然逝去的浪漫風聲中泠泠作響。

    作者介紹
    李歐梵|譯者:王宏志
    李歐梵,一九三九年生於河南,台灣大學外文系畢業,哈佛大學博士。曾任教於芝加哥大學、印第安納大學、普林斯頓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哈佛大學等, 現為哈佛大學東亞系榮休教授、香港中文大學講座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著有《鐵屋中的吶喊》、《上海摩登》、《西潮的彼岸》、《狐狸洞話語》等。

    目錄中譯本自序
    第一部分 背景
     第一章 文學界的出現
     第二節 文壇和文人現象
     第三章 林紓
     第四 章 蘇曼殊
    第二部分 兩位倡導者
     第五章 郁達夫:孤寂者的漂泊
     第六章 郁達夫:自我的幻象
     第七章 徐志摩:感情的 一生
     第八章 徐志摩:伊卡洛斯的歡愉
    第三部分 浪漫的左派
     第九章 郭沫若
     第十章 蔣光慈
     第十一章 蕭軍
    第 四部分 浪漫的一代:同一主題的變奏
     第十二章 現代文人與中國社會
     第十三章 情感的旅程
     第十四章 浪漫主義傳統
    譯 後記
    Viewing all 6854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