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人和書 ( Men and Books)
Viewing all 6854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法鼓山年鑑》、《慈濟年鑑》;《天津南開中學年鑑》

$
0
0


2013.9.5
《法鼓山年鑑  2008》財團法人法鼓山文教基金會, 2009.9  ,彩色 662頁。大開眼界。


《法鼓山年鑑》是記錄法鼓山每年重要活動記事的文獻資料。透過文字與圖片的呈現,輯錄法鼓山在修行弘化、信眾關懷、慈善救濟、教育文化等領域耕耘的軌跡,讓讀者在最短的時間內,對法鼓山每一年度的事蹟有一全面的綜覽。
《法鼓山年鑑》自 2003年9月出版第一本《2002法鼓山年鑑》,之後每年定期出版一冊。而為回顧艱辛的開山歷程,特將法鼓山自1989年創立以來至2001年的發展歷史,統整為《1989~2001法鼓山年鑑》,分為「總論」、「記事報導」、「大事記」三大冊,並溯及開山老和尚東初老人自1949年來台的步履痕跡,讓讀者對法鼓山從無到有的開創史,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法鼓山年鑑》正文共分為三部:
第一部為綜觀篇,涵括法鼓山體系本年度運作的全面性、宏觀性介紹,包括:法鼓山方丈和尚、法鼓山僧團、法鼓山體系組織等單元。
第二部為實踐篇,以法鼓山所推動的「三大教育」為主軸,分為「大普化」、「大關懷」、「大學院」,再加上「國際弘化」,記錄法鼓山於國際弘法、推廣的事蹟,各單元先以「總論」扼要論述該年度主要事件的意義與影響,再依事件發生時序,以「記事報導」呈現內容,並針對特別重大的事件做「特別報導」,而方丈和尚在活動中發表的重要開示、文稿,則做為「方丈和尚語」。
第三部為全年度大事記,以編年史的方式,逐一條列法鼓山海內外各體系、單位的主要活動。
展閱法鼓山的歷史,是許多人奉獻與付出的成果。期待大眾透過年鑑,感受法鼓山實踐「人間佛教」的願力,共同見證法鼓人成長茁壯的每一個歷程。


法鼓山年鑑,至2007 年為止,已陸續完成2002、2003、2004、2005、2006 單年各一冊年鑑;1989. 年至2001 年,合編為《1989∼2001 法鼓山年鑑》,三冊一輯。
※歷年年鑑均有光碟版(包括1989~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若有參考之需,歡迎來函索取,敬請回傳申請表。E-mail:plan@ddmf.org.tw 感恩您!

http://www.ddm.org.tw/event/2008/ddm_history/


*****
法鼓山故事, 慈濟月刊,慈濟年鑑1993,天津南開中學年鑑2014


天津南開中學年鑑, 2014 ,天津南開中學年鑑編輯委員會,天津教育出版社


*****
慈濟月刊
http://www.newdaai.tv/culture/?mod=tc_monthly#

2010.8 慈濟年鑑 = Tzu-Chi almanac


NTU圖書館

書名慈濟年鑑 = Tzu-Chi almanac / 王端正總策劃; 林碧珠總編輯
出版項臺北市 : 慈濟文化, 民82-[1993-]
*****

聖嚴法師口述
法鼓山故事 〈人間淨土系列〉
作者:聖嚴法師口述 胡麗桂整理
ISBN:9789575983864
出版社:法鼓文化
版次:初版24刷,2007年2月
裝訂:12.6*18cm / 膠裝 / 單色印刷
定價:NT$180
本書是聖嚴法師口述法鼓山世界佛教園區建設的歷史,將法鼓山蓽路藍縷的創建過程,完整的呈現,是法鼓山開山史的第一手資料。內容中也包括對園區各建築、景 觀、佛像,從設計理念及製作的完整過程,如說故事般娓娓道來,並收錄聖嚴法師的攝影、書法等作品。實為瞭解法鼓山的第一手資料。

目次 楔子

土地篇 觀音菩薩道場
來法鼓山觀音道場,參北台灣第一聖地
現成的一塊地等著我們
補「天窗」煞費周章
走自己的路

建築篇 本來面目
法鼓山建築的一些想法
大好氣勢
忽然眼前一亮
建築師的承擔與挑戰
一個堅持

佛像篇 慈悲的海洋
選擇佛像先考慮材質
獨一無二的大殿三佛
慈悲觀音和藥師古佛

景觀篇 深心隨喜
無一處不是景觀
法華鐘鳴,靈山勝會
三個三門

步道篇 走進人間淨土
走觀音大道,溯法印與曹源
步道、溪流與公園
山神廟增修一二記事

修學篇 山居生活
菩薩上山來
我講的一堂課:「高僧行誼」
山的迴響

農禪篇 飲水思源
從一塊菜圃開始
農禪寺成為台北市歷史建築
法鼓落成,農禪增建,雲來不思議

附錄 法鼓歌曲輯
編輯後記

法鼓山-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zh.wikipedia.org/zh-tw/法鼓山Translate this page
法鼓山,為中華民國台灣的著名佛法教育團體。創建者為聖嚴法師,對台灣社會有巨大的影響力。現任方丈為果東法師。 法鼓山的前身是東初老人創建的「農禪寺」與「 ...

法鼓山建築之美- YouTube


www.youtube.com/watch?v=HUD011yBDp8
Dec 15, 2011 - Uploaded by 法 鼓山
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自然景觀與人文建築相互融合,每一處景觀、每一方建設,都是深度的人文與心靈環保的實踐。本片透過影像的導覽,分享 ...


Four Evangelists:Gospel of John

$
0
0
In Christian tradition, the Four Evangelists are Matthew, Mark, Luke, and John, the authors attributed with the creation of the four Gospel accounts in the New Testament that bear the following titles: Gospel according to MatthewGospel according to MarkGospel according to Luke and Gospel according to John.

Gospels[edit]

The four winged creatures that symbolise the Four Evangelists surroundChrist in Majesty on the Romanesquetympanum of the Church of St. Trophimein Arles
The lion symbol of St. Mark from theEchternach Gospels, here without wings.
The gospels of Matthew, Mark, and Luke are known as the Synoptic Gospels, because they include many of the same stories, often in the same sequence. Convention has traditionally held that the authors have been two of the Twelve Apostles of Jesus, John and Matthew, as well as two "apostolic men,"[1] Mark and Luke:
  • Matthew – a former tax collector who was called by Jesus to be one of the Twelve Apostles,
  • Mark – a follower of Peter and so an "apostolic man",
  • Luke – a doctor who wrote what is now the book of Luke to Theophilus. Also known to have written the book of Acts (or Acts of the Apostles) and a close friend of Paul of Tarsus,
  • John – a disciple of Jesus and possibly the youngest of his Twelve Apostles.
They are called evangelists, a word meaning 'people who proclaim good news,' because their books aim to tell the "good news" ("gospel") of Jesus.[2]

Evangelists' symbols[edit]

In iconography, the evangelists often appear in Evangelist portraits derived from classical tradition, and are also frequently represented by the symbols which originate from the four "living creatures" that draw the throne-chariot of God, the Merkabah, in the vision in the Book of Ezekiel (Chapter 1) reflected in theBook of Revelation (4.6-9ff), though neither source links the creatures to the Evangelists. Images normally, but not invariably, appear with wings like angels. The meanings accruing to the symbols grew over centuries, with an early formulation by Jerome,[3] and were fully expressed by Rabanus Maurus, who set out three layers of meaning for the beasts, as representing firstly the Evangelists, secondly the nature of Christ, and thirdly the virtues required of a Christian for salvation:[4] One might note that these animals may[original research?] have originally have been seen as representing the highest forms of the various types of animals, i.e., man, the king of creation as the image of the Creator; the lion as the king of beasts of prey (meat-eating); the ox as the king of domesticated animals (grass-eating) and the eagle as the king of the birds.
The symbols of the four Evangelists are here depicted in the Book of Kells. The four winged creatures symbolize, clockwise from top left, MatthewMark,John, and Luke.

Happy ‪#‎StPatricksDay‬. Our @BLMedieval blog looks at som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tems in our collection of Irish manuscripts.http://bit.ly/1DvMhXz
Image: Below the end of the prologue to John is a drawing of his evangelist symbol, the eagle. A later medieval reader has added John's name above the eagle's head: 'Ioh(ann)es'. Ireland, N. (Armagh?), 1st quarter of the 12th century.

「 Happy #StPatricksDay. Our @BLMedieval blog looks at som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tems in our collection of Irish manuscripts. http://bit.ly/1DvMhXz  Image: Below the end of the prologue to John is a drawing of his evangelist symbol, the eagle. A later medieval reader has added John's name above the eagle's head: 'Ioh(ann)es'. Ireland, N. (Armagh?), 1st quarter of the 12th century. 」

The Power of Myth by Joseph Campbell

$
0
0

Ep. 1: Joseph Campbell and the Power of Myth — ‘The Hero’s Adventure’

Elias Canetti 的一些主要作品《群眾與權力》《耳聞證人》

$
0
0

耳聞證人讓我驚豔的地方
在於一種全新的書寫風格和閱讀經驗
二十世紀的作品
二十一世紀的先行者
敬禮!
「插畫家Dog-Thief很年輕,才二十五歲,內心卻住著老靈魂。一次聚餐中我正好有緣獲贈他的兩張插畫原稿。他不跟人解釋自己的畫,擺出「你自己看吧!」的這種姿態。 一只耳朵的這張讓我想起1981年獲諾貝爾文學獎的德語系作家卡內提﹝Elias Canetti,1905-1994﹞,他的極短篇《耳聞證人》。我們都生活在被竊聽的狀態,我們是被竊聽者,同時也是竊聽者。做為一名耳聞證人,「一聽到什麼就永遠聽到,連上帝也無法改變」,所謂「耳聞為證、眼見為憑」,說穿了不過是人的執念。講監視監聽,如果與喬治‧歐威爾《一九八四》無所不在的老大哥相應,歐威爾精準掌握了未來世界的政治氛圍,卡內提訴說的是普遍的人性。當秘密解除,一旦沒有人竊聽,人會如此天真友善,實在叫人難以置信。這是《耳聞證人》的結語。 聽的動作,Dog-Thief的圖裡,一堆小小人物在耳朵裡施工,彷彿各種聲音雜陳,在「聆聽不同的聲音」才是王道的當下,每個人耳朵被釘得牢牢的,必須不斷豎耳傾聽,看起來也頗為諷刺。  照片中台灣版《耳聞證人》書影,由允晨文化出版,鄭樹森老師翻譯。」


插畫家Dog-Thief很年輕,才二十五歲,內心卻住著老靈魂。一次聚餐中我正好有緣獲贈他的兩張插畫原稿。他不跟人解釋自己的畫,擺出「你自己看吧!」的這種姿態。
一只耳朵的這張讓我想起1981年獲諾貝爾文學獎的德語系作家卡內提﹝Elias Canetti,1905-1994﹞,他的極短篇《耳聞證人》。我們都生活在被竊聽的狀態,我們是被竊聽者,同時也是竊聽者。做為一名耳聞證人,「一聽到什麼就永遠聽到,連上帝也無法改變」,所謂「耳聞為證、眼見為憑」,說穿了不過是人的執念。講監視監聽,如果與喬治‧歐威爾《一九八四》無所不在的老大哥相應,歐威爾精準掌握了未來世界的政治氛圍,卡內提訴說的是普遍的人性。當秘密解除,一旦沒有人竊聽,人會如此天真友善,實在叫人難以置信。這是《耳聞證人》的結語。
聽的動作,Dog-Thief的圖裡,一堆小小人物在耳朵裡施工,彷彿各種聲音雜陳,在「聆聽不同的聲音」才是王道的當下,每個人耳朵被釘得牢牢的,必須不斷豎耳傾聽,看起來也頗為諷刺。


照片中台灣版《耳聞證人》書影,由允晨文化出版,鄭樹森老師翻譯。

----
這本書很有意思
伊利亞斯‧卡內提/著,《耳聞證人》,鄭樹森/譯,  台北:允晨 2012

它是80年代的書 台北:遠流 諾貝爾文學獎全集
前幾年版權大概在台灣商務,現在似乎搶回來。


World Authors Series: Elias Canetti (Hardcover) ByThomas H Falk (Author)
  • World Authors Series: Elias Canetti

Synopsis

A study of Nobel laureate Canetti's (b.1905) life and works, setting forth the author's contribution to 20th-century thought and literature. The author of just one novel, Auto-da-FT , and several plays, Canetti is prized most for his nonfiction writings: three volumes of autobiography, several collections of essays and aphorisms, and above all the

遠景在1981年12月就搶先出版 耳聞證人
耳聞證人/Canetti ELIAS ; 鄭樹森譯. -- , -- 遠景, 80年代末出版 迷惘記 (詳後)
80年代台灣的諾貝爾文學獎之戰, 為台灣添兩本:
被拯救的舌頭 (遠景 1982 宋碧雲)
著述的良心等 (環華百科 簡大森)

90年代末起,台灣商務出版他的回憶錄三部曲: 被拯救的舌頭等

卡拉揚訪談錄中也會提到卡內提Elias Canetti (1905-1994) 關於「指揮與權力」---其實,我相信《群眾與權力》*是「power諸面向」的筆記,所以可以抽讀這篇。可 惜翻譯本無索引,否則可以很容易找到它有無關於Max Weber 提的charisma ( as a "gift of grace" that allowed people to captivate others.) 不過,《群眾與權力》 類似「綜合科學」的研究。所以,一般人認為「卡內提的power觀念,一般人(我為其中之一)不容易懂;然而,馬拉喀什之聲、天籟……或許可及。」** 有些道理,不過,我們真正懂得多少概念與現象。

*《群眾與權力》(Masse und Macht, 1960)黃漢青 陳衛平譯,臺北:成均,1982(大陸似乎前年才有翻譯本?)

2011 年讀生還者中猶太人的戰爭中的故事 真是不寒而慄

**《聆聽馬拉喀什:摩洛哥古都漫遊》林維傑譯,臺北:馬可波羅,2004

DIE STIMMEN VON MARRAKESCH, 1968 - The Voices of Marrakesh - Marrakesin ääniä
《聆聽馬拉喀什:摩洛哥古都漫遊》林維杰譯,台北:馬可波羅,2004
Marrakesh, Morocco

DIE STIMMEN VON MARRAKESCH, 1968 - The Voices of Marrakesh -
《聆聽喀什:摩洛哥古都漫遊》林維杰譯,台北:可波羅,
2004
卡內提Elias Canetti (1905-1994)

現在才知道這本二手書是今年出的。原有者從某家廉價書店七折買讀,畫一畫一些文句,把他的另外一道聲音,留給以五折買舊書的人。
聲音、諸聲、百音,那些圖片,比不上國家地理,不過,想想這是一位奇人的遊記,語言不同凡響(從德文翻譯而來,無法判斷優劣。不過,如果像上海譯文翻譯的《終究悲哀的外國語》,可以知道翻譯者的文筆很差,儘管也許忠實。)
這些整天迴蕩的「阿()--阿()--阿()…….」是從彩光城牆反射的天聲人語……那些駱駝(肉)、恩怨愛情……那麼遙遠,肯定一輩子是遠在天邊的一夢幻。
卡內提的power觀念,一般人(我為其中之一)不容易懂;然而,喀什之聲、天籟……或許可及。



揚訪談錄中也會提到卡內提Elias Canetti (1905-1994) 關於「指揮與權力」---其實,我相信《群眾與權力》*是「
power諸面向」的筆記,所以可以抽讀這篇。可 惜翻譯本無索引,否則可以很容易找到它有無關於Max Weber 提的charisma ( as a "gift of grace" that allowed people to captivate others.) 不過,《群眾與權力》 類似「綜合科學」的研究。所以,一般人認為「卡內提的power觀念,一般人(我為其中之一)不容易懂;然而,喀什之聲、天籟……或許可及。」** 有些道理,不過,我們真正懂得多少概念與現象。

*《群眾與權力》(Masse und Macht, 1960)黃漢青 陳衛平譯,臺北:成均,1982(大陸似乎前年才有翻譯本?)

**《聆聽喀什:摩洛哥古都漫遊》林維傑譯,臺北:可波羅,2004


-----
土布卡堡飯店(Kasbah du Toubkal)
◎年代:西元1940年建成
◎地點:摩洛哥高亞特拉斯山的馬拉喀什,海拔1800公尺
◎每晚雙人房價:4,000-8,000元台幣
◎聯絡電話:212-44-48-56-11
Marrakesh, Morocco


卡內提Elias Canetti (1905-1994)

現在才知道這本二手書是今年出的。原有者從某家廉價書店七折買讀,畫一畫一些文句,把他的另外一道聲音,留給以五折買舊書的人。
聲音、諸聲、百音,那些圖片,比不上國家地理,不過,想想這是一位奇人的遊記,語言不同凡響(從德文翻譯而來,無法判斷優劣。不過,如果像上海譯文翻譯的《終究悲哀的外國語》,可以知道翻譯者的文筆很差,儘管也許忠實。)
這些整天迴蕩的「阿(拉)--阿(拉)--阿(拉)…….」是從彩光城牆反射的天聲人語……那些駱駝(肉)、恩怨愛情……那麼遙遠,肯定一輩子是遠在天邊的一夢幻。
卡內提的power觀念,一般人(我為其中之一)不容易懂;然而,馬拉喀什之聲、天籟……或許可及。



迷惘記:Elias Canetti's Auto-da-Fe

--送小讀者:我們每天多在參加「神『先』」讀書會

讀2004年8月號的《文景》,原想看篇譯評,不過這是談上月一篇,我沒讀過,索然無味。不過,張隆溪的《"非我"的神話—東西方跨文化理解的問題》(pp.8-25)倒是篇很認真的文章—雖然我對「東西方跨文化理解的問題」等大題目沒興趣。

張隆溪在這篇正式定稿中,提出嚴厲控訴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的史景遷《文化類同與文化利用》,1990年,附錄非法收入他著的《非我的神話》— 由於史景遷 的東西都值得一讀,所以取出翻閱。

史景遷《文化類同與文化利用》(Culture Equivalence and Culture Use),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 --- 這回發現史景遷演講中讚不絕口的書,很驚訝:

卡內提Elias Canetti (1905-1994) 在1935年就寫不朽的
Die Blendung・Roman
「這是一部非同尋常的小說,值得我們一遍又一遍去讀。」 (史景遷《文化類同與文化利用》(Culture Equivalence and Culture Use),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p.156)

英文(著名)翻譯
Auto-da-Fe
by Elias Canetti, D. V. Wedgewood (Translator) Pan Books公司的Picador

Auto- da-Fe:葡萄牙文/西班牙文 :異端判(焚)死刑、《焚 書》(1. Public announcement of the sentences imposed by the Inquisition. 2. The public execution of those sentences by secular authorities, especially by burning at the stake. ETYMOLOGY: Portuguese auto da fé : auto, act + da, of the + fé, faith.)

(開始主角 Peter Kien就談 2250年前的孟子—聰明小朋友說中國有四萬)字母
法文《巴貝爾塔》/中譯至少兩版本《迷惘》/日文《眩暈》

此小說分三部:
A head without a world;Headless Word;THE WORLD IN THE HEAD
http://www.amazon.com/gp/reader/0374518793/ref=sib_dp_pt/104-8765438-1148768#reader-page

這本小說的出版翻譯史,日本網路有專文

已有專書討論。
Auto-da-Fe by Elias Canetti, D. V. Wedgewood (Translator)
The End of Modernism
Elias Canetti's Auto-da-Fe by William Collins Donahu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2001


 迷惘記》李舒  章譯台北:遠景,1989
 此書的翻譯當然可改進
 舉一例

Day by day her angers rose a degree higher. She weighted it up to see if it would suffice for the decisive act, and found it too light. The caution with which she went to work was only equalled by her persistence. She said to herself: to-day he's too wretched (to-day I am no match for him) and immediately snapped off her anger so that she would have a piece left to start with to-morrow. (p.150)

此段中文版在208頁,我不想打太多字,所以只舉(to-day I am no match for him)。這句話是說他今天夠可憐,我才不像他那樣慘。孝
 李舒  章譯文是"我今天饒了他吧"。意思對,可是不太忠於原文的力量...


Ovid《變形記》Metamorphoses之變形記:I. Calvino《為什麼讀經典》

$
0
0


Born ‪#‎onthisday‬ in 43 BC: Roman poet Ovid. These works depict stories from his Metamorphoses http://ow.ly/KdpxT

British Museum 的相片。
British Museum 的相片。
British Museum 的相片。
British Museum 的相片。



(這本《變形記》2010,台北書林另有一翻譯本。 以後再說。)

I. Calvino《為什麼讀經典》中的『變形記』之變形記


I. Calvino《為什麼讀經典》中很少引所介紹之經典之內文,因此這些多為他們的文學傳統。所以引經典之文時,翻譯最好待之敬之如經典,翻譯儘量要保持原汁。我舉Ovid的『變形記』的翻譯為例,說明如下:


「高空中有一條路,天空無雲的時候,可以看到這條路。它被稱為銀河,因為它的白而聞名。眾神要前往偉大宙斯的王宮時,總會從這裡經過。路的兩旁是較尊貴的 神明的門廊,門是開著的,裡面總是門庭若市。地位較低的神祇則四散住在各地。有名有勢的神將祂們的家神安置在這裡,直接面向道路(……)。如果作比較不會 顯得不敬的話,那麼我會說這個地方是偉大天界中的貴族領地。」
(伊塔羅.卡爾維諾( Italo Calvino)《為什麼讀經典》( Why Read the Classics? 1991 ) 李桂蜜譯,台北:時報出版(網路「時報悅讀」有相關簡介),2005, p.25)


In the high heavens there is a roadway, which can be seen when the sky is clear. It is called the Milky Way, and it is famous for its whiteness. Here the gods pass by on their way to the palace of the great Thunderer. On the right and left side of the road, with their doors open. Stand the entrance halls of the nobler gods, always filled with crowds. The more plebeian deities live scattered about elsewhere. The more powerful and famous gods have settled their own household gods here, given directly onto the road(… a fronte potentes / caelicolae clarique suos posuere penates). If the comparison didn’t seem irreverent, I would say that this place is the Palatine area of the mighty heavens.

----
「天上有一條路,天空晴朗時可以看得很清楚,它的名字叫銀河*,以潔白著稱。天上諸神都是沿著這條大路來到偉大的雷君**的王宮大殿的。在王宮的左邊和右 邊是品位高的神的府邸,大門動開,賓客絡繹不絕。平民神則散居其他各處。而在這一邊,那些有權勢的天上居民和顯赫的神祇安了家宅,這一段,恕我斗膽說一 句,我可以毫不猶疑地叫做天堂裡的帕拉提亞區***。

* Via lacteal 或 orbis lacteus,意為”奶路”。

**指朱庇特

***帕拉提烏姆(Platium)為羅馬七山之一,奧古斯都在此造了宮殿,稱帕拉提亞。」(奧維德『變形記』楊周翰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4/2000,pp. 3-4)

楊周翰譯的『變形記』,根據Loeb 之拉丁- 英文對照本和幾本英文翻譯本(包括我有的企鵝版--這本有他的特色,如上文中之whiteness 為 brightness—這樣翻譯有得有失:更清楚,可不對應Milky Way) 。

楊周翰先生是著名的譯家,可供我們學習。李桂蜜譯本很不講究,包括將Thunderer直接用一希臘神取代之,殊不知道『變形記』的他處都用「朱庇特」。
我無意責某人翻譯能力,因為這是一本困難的書。不過,我指出或許專業翻譯者的標準要很高。


最重要的,一本談經典的書要想翻譯完善,必須依靠許多前輩在經典翻譯的貢獻。

高克毅《恍如昨日》;喬志高《言猶在耳》、《聽其言也》、《總而言之》

$
0
0

言猶在耳-美語錄第一集-九歌出版社,2000
《聽其言也-美語錄第二集-九歌出版社,2001

總而言之-美語錄第三集-九歌出版社,2002 美語錄(三)總而言之(改版為:美語錄(三)自言自語(紀念版))自言自語-美語錄第4集-九歌出版社,2008
知名作家白先勇追憶與喬志高因《台北人》英譯本相識、合作的感人故事
夏志清教授稱喬志高為「多才多藝的美國通」,他在美語錄系列中,用機智、幽默的方式妙解日常生活、食衣住行各類英語的正確用法與由來


喬志高《言猶在耳》、《聽其言也》、《總而言之》是談美語的好作品,每書都有索引,很方便查閱。缺點是《言猶在耳》封面將喬志高誤寫為喬治高。另外,這三本書都提到美國紐約時報的專欄作者William SAFIRE,《言猶在耳》的索引卻未收錄。


ohn F. Kennedy

American University Commencement Address

delivered 10 June 1963

(Note: this is but a segment of President Kennedy's important address the whole of which can be found online athttp://www.americanrhetoric.com/speeches/jfkamericanuniversityaddress.html The President was speaking during the cold war about the conditions for peace between the (then) superpowers. In particular he announced discussions on a nuclear test ban treaty. Still, reading his words some 50 years later, we realize how they transcend the times, especially when he reminds us prophetically that "we all inhabit this small planet." Only later when men looked back at the earth from the moon did mankind truly realize it's isolation, fragility, and shared responsibility.)

"For we are both devoting massive sums of money to weapons that could be better d"evoted to combat ignorance, poverty, and disease. We are both caught up in a vicious and dangerous cycle, with suspicion on one side breeding suspicion on the other, and new weapons begetting counter-weapons. In short, both the United States and its allies, and the Soviet Union and its allies, have a mutually deep interest in a just and genuine peace and in halting the arms race. Agreements to this end are in the interests of the Soviet Union as well as ours. And even the most hostile nations can be relied upon to accept and keep those treaty obligations, and only those treaty obligations, which are in their own interest.

So let us not be blind to our differences, but let us also direct attention to our common interests and the means by which those differences can be resolved. And if we cannot end now our differences, at least we can help make the world safe for diversity. For in the final analysis, our most basic common link is that we all inhabit this small planet. We all breathe the same air. We all cherish our children's futures. And we are all mortal."
make the world safe for diversity (將整個世界弄得使不同的制度可以安全共存。)初讀之下有點冗餘的翻譯,不過這是考慮上下文的。



****
{2006年暑期的片段}

「(何況)片名的第一要素是招徠顧客。」(高克毅(筆名喬志高)《恍如昨日》(香港:天地圖書,2003,頁151)[這篇1979年記他高中生的”從影生涯”……]

這本《恍如昨日:喬志高自選集》內文計492頁,只收50年代兩篇Jack London之譯作:「亞陳別傳」(頁173-90)、「支那哥」(頁191-208)。

「亞陳別傳」(Chun Ah Chun by Jack London)收入高克毅(筆名喬志高)《恍如昨日:喬志高自選集》(香港:天地圖書,2003,頁173-90)。我們可以觀摩一下末段之部分翻譯:

In his palace, surrounded by all dear delights of the Orient, Ah Chun smokes his placid pipe and listens to the turmoil overseas. By each mail steamer, in faultless English, typewritten on an American machine, a letter goes from Macao to Honolulu, in which, by admirable texts and precepts, Ah Chun advises his family to live in unity and harmony. As for himself, he is out of it all, and well content. He has won to peace and repose. At times he chuckles and rubs his hands, and his slant little black eyes twinkle merrily at the thought of the funny world. For out of all his living and philosophizing, that remains to him--the conviction that it is a very funny world.


那一邊遠隔重洋,亞陳安然高坐宮殿式的別墅裏,周圍盡是他心愛的東方文物,抽著旱煙桿,富有閒情逸趣,隨時傾聽海外傳來一片片喧擾而靜觀其變。……
他一生掙扎,已經達到目標 – 老來享點清福。有時候他想想也忍俊不禁,兩手搓搓,一對小眼珠閃閃發光,想想這個世界也真好笑。不錯,在他畢生經驗所得的智慧中,他最終領悟到的一點 – 就是「造化弄人」。


《恍如昨日》收翻譯 Jack London 的 三和宵夜記 Midnight at the Three Harmony
文末交待:…..你食完粥,走下樓來,齒頰之間還留著雞肉、芫荽的餘香,肚子裡裝滿了滾熱而滋養的湯汁。那時候你才可以說是天時、地利、人和三者兼得……

.......
記憶小波浪
奇怪,想起舊金山……
想起大甲鎮的三和企業、小姑姑去打工……
鎮瀾宮前的炸芫荽…..。【說文解字:瀾,大波為瀾。如:力挽狂瀾、波瀾壯闊。孟子˙盡心上:觀水有術,必觀其瀾。趙岐˙注:瀾,水中大波也。】【大甲鎮瀾宮】 解釋 位於大甲鎮。是本省供祀媽祖的重要寺廟之一。




喬志高,真名高克毅 (1912年05月29日~2008年03月01日)。 祖籍江蘇省江寧縣,一九一二年生於美國密西根州安亞伯市,在南京、北京、上海三地成長。北平燕京大學畢業,美國米蘇里大學新聞學院碩士、紐約哥倫比亞大學 國際關係碩士。三十年代曾任上海幾家中英文報刊駐美特約通訊。歷任紐約中華新聞社編輯,主編《戰時中國》(China at War) 雜誌;舊今山《華美周報》(The Chinese Press) 主筆;華盛頓「美國之音」編輯;香港中文大學翻譯中心客座高級研究員,創編英文《譯叢》(Renditions)雜誌。 作品書目 昨日--喬志高自選集(精裝) --奇~怪~ 無法link

Alice in Wonderland – what does it all mean?

$
0
0

Lewis Carroll
Alice in Wonderland – what does it all mean?


After 150 years, the search for the meaning behind Alice’s fantastical excursions has provoked many elaborate theories. Here are five of the most popular
‘Sometimes a bottle is just a bottle,’ Alice didn’t say. Photograph: Bettmann/Corbis


Robert Douglas-Fairhurst

Friday 20 March 2015 11.00 GMT

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 is infinitely greater than its critics. Of the thousands of books and articles it has inspired over the past 150 years, very few treat it simply as a piece of joyful nonsense. More often it has been viewed as a mystery requiring a solution, with every detail being cross-examined in the hope that it will crack under pressure and reveal what Carroll is really up to. Here are some of the most popular theories.


Alice in Wonderland: the never-ending adventures


Sex

While the story invites us to step inside Alice’s head, some readers have wondered if it reveals more about her creator. Psychoanalytical interpreters have seized on it with particular relish. William Empson gleefully pointed out that Alice is “a father in getting down the hole, a foetus at the bottom, and can only be born by becoming a mother and producing her own amniotic fluid”. Alice’s attempts to move aside a curtain and squeeze through a little doorway have also attracted comment, particularly when viewed alongside Carroll’s history of child friendships. His defenders point out that such interpretations probably reveal more about our own fears than they do about Carroll.

Drugs

Even more popular is the theory that 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 is a thinly veiled allegory about drug use. Songs such as Jefferson Airplane’s “White Rabbit”(“Remember what the Dormouse said / Feed your head, feed your head”) have encouraged a whole generation of readers to think of Alice’s journey underground as another kind of trip. Actually there is no evidence that Carroll ever tried drugs beyond some alarming-sounding homeopathic remedies, which included dosing himself with “aconite and arsenic” to cure a stubborn cold. But for many people, the hookah-smoking Caterpillar and his magic mushroom remain far more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1960s than the 1860s.

Jokes
Some parts of Carroll’s story assume a degree of local knowledge. For example, the Duck, Dodo, Lory and Eaglet are walk-on parts for Duckworth, Dodgson and Alice’s sisters Ina and Edith, while the description of them emerging “dripping wet, cross and uncomfortable” from the pool of tears is a distorted echo of an earlier boating trip during which they were caught in a thunderstorm. There are many other local references: there is a real treacle healing well near Oxford in the village of Binsey, and Alice also plays a grotesque version of the croquet games she would have enjoyed in Christ Church. In fact many critics are convinced that the whole story is so full of references to the city that it should be viewed as an elaborate Oxford in-joke.

Food
Starting with a bottle (“DRINK ME”) that makes Alice shut up like a telescope, and a cake (“EAT ME”) that turns her into a giant, Carroll’s story often returns to the subject of food and drink. This isn’t always straightforward (the Hatter’s tea party turns out to be a party without any tea), but many of Wonderland’s creatures spend their time either eating or worrying about being eaten. Some critics have suggested that the story is partly about eating disorders, pointing out that Carroll himself was rake-thin and rarely ate more than biscuit for lunch. Others have seen it as an elaborate celebration of the picnic teas he provided for the Liddell children. What almost everyone agrees on is that Alice’s sudden physical changes comically reflect on an inevitable fact of life. Fictional children can stay the same age forever, but real children grow up.

Dreams

“The whole thing is a dream,” Carroll told the dramatist Tom Taylor, “but that I don’t want revealed till the end.” Beginning with a rabbit that disappears and reappears, like a magic trick that has infiltrated real life, Carroll’s story develops by generating a real dream’s characteristic mixture of vagueness and vividness. Nothing remains the same for long. Even words start to blur into each other. “Did you say ‘pig’ or ‘fig’?” asks the Cheshire Cat, who appears only after the Caterpillar has disappeared. (In real life a caterpillar becomes a butterfly; in dreams a caterpillar becomes a cat.) Usually it is an empty cliche to say that someone writes like a dream, but this is exactly what Carroll tried to do. His story pulled apart the world around him and reassembled it in a crazily jumbled form.
Robert Douglas-Fairhurst’s The Story of Alice is published by Harvill Secker.






《偶像的黃昏》《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悲劇的誕生》等 Thus Spoke Zarathustra: A Book for All and None

$
0
0

 前幾天找不到王國維引尼采說喜歡看"用血淚寫的書"之出處......



編注或譯注都可能是空炮彈
關於尼采的讀者的故事很多,聽說德國有位大學教授老實說過,您怎麼能讀懂《查拉圖斯特拉如事說》呢? 我都讀不懂。
中國商務印書館正在出版德語的15卷《尼采全集》,所以漢譯本既有原編註,又有漢譯者註。可惜,詩人尼采過於博學和簡略,譬如說他一整段將19世紀的歐洲學者各編出代表性論斷句,這時可能德文版和商務版,都無法讓讀者讀懂尼采的立論點。《偶像的黃昏一個不合時宜者的漫遊第一章(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頁53
又,『文化成熟和甜美』之甜美是否是英國的light and sweet等的說法?

“I am a forest, and a night of dark trees: but he who is not afraid of my darkness, will find banks full of roses under my cypresses.”
― Friedrich Nietzsche, Thus Spoke Zarathustra

「 “I am a forest, and a night of dark trees: but he who is not afraid of my darkness, will find banks full of roses under my cypresses.”  ― Friedrich Nietzsche, Thus Spoke Zarathustra 」

Wikipedia 只英文版將此書的副標題也翻譯出
Thus Spoke Zarathustra: A Book for All and None (German: Also sprach Zarathustra: Ein Buch für Alle und Keinen) (also translated as Thus Spake Zarathustra) is a philosophical novel by German philosopher Friedrich Nietzsche, composed in four parts between 1883 and 1885. Much of the work deals with ideas such as the "eternal recurrence of the same", the parable on the "death of God", and the "prophecy" of the Übermensch, which were first introduced in The Gay Science.[1]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德語Also sprach Zarathustra),徐梵澄譯本譯為《蘇魯支語錄》、魯迅最初翻譯為《察羅堵斯德羅緒言》,是德國哲學家尼采假託古波斯祆教創始人查拉圖斯特拉(又譯瑣羅亞斯德)之口於1885年寫作完成的書,是哲學史上最著名的哲學書籍之一,被譽為超人的聖經。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詳注本)

[[Thus Spoke Zarathustra: A Book for Everyone and No One (1961, trans. Hollingdale). Please note that Kaufmann is the translator of the slightly different titled Thus Spoke Zarathustra: A Book for All and None]]
Reginald John Hollingdale (October 201930 – September 282001) was best known as a biographer and a translator of German philosophy and literature, especially the works of Friedrich NietzscheGoetheE.T.A. HoffmannG. C. Lichtenberg, and Schopenhauer.

----
“Thus I spoke, more and more softly; for I was afraid of my own thoughts and the thoughts behind my thoughts.”
― Friedrich Nietzsche
「 “Thus I spoke, more and more softly; for I was afraid of my own thoughts and the thoughts behind my thoughts.”  ― Friedrich Nietzsche 」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詳注本)"
缺點
學者之導論
原文的斜體字等
有些地點翻譯可商榷
譬如說p. 25 "使脾臟發炎"不如 "讓人生氣 壞脾氣" EXCITE SPLEEN


容簡介



本書是尼采假借查拉圖斯特拉之名說出他自己的哲學思想,也可以說是一本查拉圖斯特拉的說教集或者說是查拉圖斯特拉的行藏錄,又有點像聖者傳一類的書,但這位聖者並不是宗教的聖者,而且本書並不像一般宗教書那樣枯燥乏味,卻具有極高文學價值的散文詩。

本書的主人公查拉圖斯特拉(約前七至前六世紀)為波斯瑣羅亞斯德教的創建人。在希臘語中稱Zoroaster,在《(矢曾)得亞吠陀》(《阿維斯陀注 釋》)中稱Zarathustra,意為“像老駱駝那樣的男子”或“駱駝的駕馭者”。我國宋姚寬《西溪叢語》卷上和宋僧志子磐《佛祖統記》中譯作蘇魯支。 他創立的教派主張善惡二元論,認為宇宙間有善與惡、光明與黑暗兩種力量在斗爭,即善神阿胡拉‧瑪茲達(Ahura Mazda,希臘語作奧爾穆茲德Ormuzd)和惡神安格拉‧曼紐(Angra Mainyu,希臘語作阿利曼Ahriman)。而火是善和光明的代表,故以禮拜“聖火”為主要儀式。公元前六世紀末大流士一世統治期間,該教被定為波斯 帝國國教。七世紀阿拉伯人征服波斯後,隨著伊斯蘭教的傳播,該教在波斯本土始逐漸衰落。六世紀南北朝時,該教傳入我國,北魏、北齊、北周的皇帝都曾帶頭奉 祀。隋唐時東西兩京都建立襖祠。北宋末南宋初在(ハ卞)梁、鎮江、揚州等地還有襖祠。宋以後,我國史籍不再提及。該教在我國稱為襖教、火襖教、火教、拜火 教或波斯教,其宗教經典為《亞吠陀》(Avesta,阿維斯陀)。

尼采偽托查拉圖斯特拉的大名寫成本書,未免有侵犯他人姓名權之嫌,其實本書應稱《尼采如是說》,因為他在本書中所說的大道理,跟查氏毫不搭界,乃是尼采一 家之言。他在《看這個人》中寫道︰《查拉圖斯特拉》“這部作品的基本構想是永遠回歸思想,是1881年8月誕生的,那一天作者在希爾瓦曾拉納湖畔的森林中 散步︰在距離蘇萊村不遠的一座像金字塔般聳立的巨大岩石旁邊,作者停了下來,那時作者萌起這個思想。如果作者從那一天往下推算,算到,突破進入分娩期的 1883年2月,那麼,《查拉圖斯特拉》的妊娠期算出是十八個月。”

目錄
譯者前言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第一部
查拉圖斯特拉的前言
查拉圖斯特拉的說教
三段變化
道德的講座
背後世界論者
輕視肉體者
快樂的熱情和痛苦的熱情
蒼白的犯罪者
讀和寫
山上的樹
死亡的說教者
戰斗與戰士
新的偶像
市場的蒼蠅
貞潔
朋友
一千個目標和一個目標
愛鄰
創造者的道路
年老的和年輕的女人
毒蛇的咬傷
孩子和結婚
自願的死
贈予的道德
第二部
拿著鏡子的小孩
在幸福的島嶼上
同情者
教士們
有道德的人
賤民
塔蘭圖拉毒蛛
著名的哲人
夜歌
舞蹈之歌
墳墓之歌
超越自己
崇高的人們
文化之國
無玷的認識
學者
詩人
重大的事件
預言者
拯救
處世之道
最寂靜的時刻
第三部
第四部
譯後記

 专访翻译家钱春绮:冷兵器时代的博学
   
  云也退  
  
  
  “查拉图斯特拉在长期孤独之后,精神充沛,想下山前往人世间,做个像太阳一样的施予者。”
  
  “《路加福音》3,23:‘耶稣开头传道,年纪约有三十岁。’”
  
  “鹰象征高傲,蛇象征智慧。”
  
  “智者抛弃他的智者意识,自觉自己的无知,而成为受教者,故能乐其愚。贫者的心感到有受教的必要而豁然开朗,这就是他的富有。换言之,即智者和贫者都乐于接受查拉图斯特拉的教言。”
  
  
  翔实的注解布满了三联书店去年12月版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内文。几乎每页都有注,几乎每注皆透出老到的点校笔法和扎实的考据功夫。《查 拉》在德国本土拥有不同的注释本积十累百,相关的解读著作更是不计其数,但进入中国以后,不管是徐梵澄译本还是尹溟译本俱失之无注,最新版的中国人民大学 杨恒达教授的译本下了大力气,惜乎也只有寥寥几个注释。
  
  钱春绮老先生用了多久加的这些注释,他自己也说不清。重要的是,这部在他83岁时接下的翻译任务终于顺利修成正果了,不到30万字的书,他加 了五六万字的注解,天晓得尼采的这部旷世天书是怎么被一位偏居上海市北一隅的老人给译到如此程度的。爱读文学译作尤其是外国诗歌的人没有几个不知道钱春绮 的大名,但是,有谁能够想象,这位不懂上网、不会电脑打字、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完全保留着“冷兵器时代”的工作方式的翻译大家,至今还保持着如此旺盛的思 想活力,还没有享尽竟日伏案笔耕之乐?
  
  钱老的房间乱作一团,百科全书、词典、各种原版诗集和译著五方杂处。老伴去世以后,他的生活节奏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乱的依然乱着,规整有序的依然规整有序——他的头脑,他一辈子不曾改变的心境。
  ▲钱老,您翻译的海涅当年能拿到8000元稿酬,这在五六十年代可是一个天文数字了吧?
  
  △呵,是啊,你要知道,我当时从医院辞职(钱老本行是学医的,毕业之后先后在医院的皮肤病科和耳鼻喉科工作过),在别人看来简直不可思议:国家医院,那是铁饭碗哪。但是我不担心,我喜欢翻译,相信我完全能靠稿费养活自己。
  
  
  ▲您选择做您热爱的工作……或者说,选择了自由,但是现在翻译稿费可少多了。
  
  △这是个普遍现象,不过,《查拉》的稿费还是不少的,一千字有一百元吧。所以也不要总责怪现在的译者不认真,不肯加注——加注多累啊,辛辛苦苦加了一堆注,字也没多算多少;再说出版社也要控制成本,你的字多了,他们的开支也大。   
  
  ▲所以我们才越发觉得您不容易啊。《查拉》好歹还是近几年翻译的,我读您的《恶之花 巴黎的忧郁》,那书的翻译年头在二三十年前,可是您几乎在《巴黎的忧郁》的每一条散文诗下面都加了注,有关于比较阅读的提示,有关于爱伦·坡等人对波德莱 尔的影响的提示,有关于波氏作品某个母题的提示,非常专业。您是查了很多资料呢,还是真的如此博学?
  
  △当然是要靠多读别人的书啊。其实我引的都是别人的观点,我读了许多国外的研究资料,法文的,英文的,日文的,德文的,很多很多。像《浮士德》这样的书,德文原版下面的注释比正文要多一倍以上,必须这样,我总是努力往那个方向靠拢。
  
  ▲您哪儿来的这么多参考资料呢?您可是从50年代就开始翻译的吧?有家学渊源吗?
  
  △倒也说不上。是这样,1949年以后,外国人在中国待不住,一批一批都回去了,留下大量的书没法带走,那时候我买了许多,都堆在家里。后来 文化大革命,工宣队想来抓我的把柄,到我家找了一通,什么都没找到,我本身又没工作,没有罪名可以罗织,怎么办呢,就把我满屋子的外国书抄走许多,那时候 损失了有一万多本吧。   
  
  ▲这么多,可是您搜集资料、利用资料的本事着实让人叹为观止,绝对可以给现在的译者树立楷模了。
  
  △翻译水平的高低,受制于许多因素。我喜欢诗歌,14岁起就写诗,我后来翻译的绝大多数也是诗歌。译诗,当然一定要准确理解原文的意思,要有 辞书,但是我们的辞典编纂水平比国外差得很远。我翻译《查拉》时大量利用了日语辞书,日本人的辞书水准是一流的,比如德日辞典,那里面的解释就是比很多德 汉辞典精确。
  
  我举个例子,一般“palme”这个德文词,大家都译成“棕榈”。我在翻译的时候觉得有问题,因为尼采把它形容为“会跳舞的女孩”,在你的印 象中,那种下粗上细、笔直笔直的棕榈树会有“跳舞”的感觉吗?我查日语的译本,这个单词译作“椰树”,我觉得这是正解:斜着伸向海边,随着海风摇曳,那才 是跳舞女孩的模样。但是,在中文辞典里是没有“椰树”这个意思的,“椰树”的德文叫“kokospalme”。我又参考了其他日语辞书,才知道这个词在使 用中经常是略掉前半部分,只取后半部分“palme”的,在这里,就体现出我们在研究上下的功夫大不如人家了。
  
  ▲是这样……但是求得这种精确的前提是您得懂许多语言,我们都很佩服您的语言天才。
  
  △我在中学里上过德文课——那是一个非常好的中学,风气极其自由开放,在三四十年代国民党统治时期,我能在图书馆里借到批判蒋介石的书。法语 我是听广播学的,当时维希政权在上海开有一个“法国呼声”电台,用一个法语音质极为纯正的中国播音员播音。日语也是跟着电台自学的——自学,日语叫“独习 ”。  
  
  ▲我只能说,太不可思议了。
  
  △翻译就需要掌握尽可能多的语言,因为西方丰富的文化都在它丰富的语言里蕴含着。我也主张诗人译诗,我自己译诗就受益于从小的写诗训练。但问 题就在于中国诗人往往外语能力不好。照我说,要译那些经典的外国诗,应该连拉丁文都得学会,那是进入西方文化真正的核心的钥匙。还有圣经,英文、法文、日 文、德文圣经我都收藏着,一遍一遍地读,还横向比较;即使同样是中文圣经,天主教圣经和新教圣经的译名都不一样。这些东西一定要钻研,钻得越深越好。   
  
  ▲您的博学完全是古典式的:古典式的培养造就,古典式的运用,古典式的巩固和提升。除了懂这么多外语,您的中文功底又是如何打下的呢?我读您 的译诗觉得一般都相当自由,似乎不拘于格律,不像有些翻译家那样讲究音节数量的严格对应,但在您的文字的背后又看得出有深厚的古文基础在支撑。
  
  △你对私塾有了解吗?我小时候上的是私塾——不读《三字经》《百家姓》什么的,我那时读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左传》,虽然也 是死记硬背,但是,背诵确实是很有益处的。我最喜欢《左传》,我觉得左丘明的笔法是最经典的,他不用虚词,但是文句的意思非常畅达。当我把《左传》里的篇 目背下来之后,在翻译中那些凝练的词句会自然而然地浮现到头脑里。   
  
  ▲中西兼修,感觉您这一辈子就在书堆里充实而快乐。我注意到,您挑战的诗都是经典中的经典,特别需要下大功夫去注释。
  
  △我在中学时候就仰慕波德莱尔的大名,后来才去翻译《恶之花 巴黎的忧郁》;《浮士德》也是在中学里就读过的。我翻译这些书,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大量阅读外国资料。西方人重视翻译,既讲效率又讲精确细致。比如我手头的 一个《巴黎圣母院》的英译本,每个地名、每个典故、每个历史事件都有注释。我翻译《查拉》也大量借鉴日语译本里的资料——日本人真的很有一套。   
  
  钱老的博学完全是古典式的。虽不大出门,却并非闭目塞听之人,他还知道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尼采笺注集系列里也即将要出版一个《查拉》的笺注 本——和那个一本正经的大工程相比,钱老简直就像一个手工作坊里的劬劳野叟,在满屋子发黄的书本和散乱的纸页中摸爬,寻找他想要的答案。他译著早已等身, 但从没想过要挑战什么权威或申请一个“钱氏出品”的译著专利,事实上,正是一生近乎固执的无争无求,才成就了“钱春绮”这面略显寂寂的金字招牌。
  
  钱老的下一个主攻方向依然是德国的文学大师——我们希望他能在今年、也是他的米寿之年完成荷尔德林诗选的翻译,或可作为一种纪念,尽管他说,他这辈子还从来没有过生日的习惯。



------
悲劇的誕生孫周興 北京:商務 2012
根據的版本最完整 也參考OUP的英譯本
不過 竟然缺索引
哥德的Faust 2-3處引文對話錄一處的翻譯 都自己翻譯 忘掉其前後文
有些字詞用得很古怪




孫周興:人何以承受悲苦人生?——尼采《悲劇的誕生》譯後記 [原創 2011-5-31 7:45:09]   

  原載《文景》雜誌2011年5月號 

  弗裏德裏希·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1844-1900年)二十六歲時當上了巴塞爾大學的古典語文學教授。德語區的教授位置不容易。尼采既當上了教授,就不免要顯示學問 本事。看得出來,少年得誌的尼采一開始還是蠻想做點正經學問的,花了不少硬功夫,寫下了他的第一本著作:《悲劇的誕生》(Die Geburt der Tragdie),初版於1872年。這卻是一本令專業同仁集體討厭和頭痛的書,甚至尼采自己後來也說過,這是一本“不可能的書”,寫得不夠好,但當時的 大人物理查德·瓦格納卻對它贊賞有加,在出版後一個多世紀裏,它也一直不乏閱讀者和研究者。到如今,我們若要數出尼采留給人類的少數幾本“名著”,是必定 要把這本《悲劇的誕生》算在裏面的。
  通常人們把尼采的《悲劇的誕生》視為一部美學或藝術哲學名著,這不成問題,它當然是、而且首先是一部美 學的著作,因為它主要就是討論“希臘悲劇”這個藝術樣式及其“生”與“死”的。但我想說,它更是一部一般思想史上的重要著作,而不只是美學的或文藝的。在 本書中,尼采借助於希臘悲劇來討論藝術文化的本質,推崇把“阿波羅元素”與“狄奧尼索斯元素”這兩種原始力量交集、融合起來的希臘悲劇藝術,從而建立了他 那以古典希臘為模範的宏大文化理想。也因為有了這個理想,尼采的《悲劇的誕生》表面上看來是一部“懷舊之作”,實際上卻是有直面現實和指向未來的力量。
   在十六年後寫成的“一種自我批評的嘗試”一文中,尼采說《悲劇的誕生》首次接近於他自己的一個“使命”,就是:“用藝術家的透鏡看科學,而用生命的透鏡 看藝術。”這話已經透露了尼采的思想姿態定位:審美的但不只是審美的,同時也是生命哲學的、甚至形而上學的。於是我們便可以理解,尼采在書中提出、並且多 次強調的一個最基本的命題是:“唯有作為審美現象,世界與此在(或世界之此在)才是有理由的”。(第47頁)
  同樣也在“嘗試”一文中,尼采 指明了《悲劇的誕生》的根本反對目標:古典學者對於希臘藝術和希臘人性的規定,即所謂“明朗”(Heiterkeit)(第11頁)。德語的 Heiterkeit一詞的基本含義為“明亮”和“喜悅”,英文譯本作serenity(寧靜、明朗);前有“樂天”、“達觀”之類的漢語譯名,我以為並 不妥當。尼采這裏所指,或與溫克爾曼在描述希臘古典時期雕塑作品時的著名說法“高貴的單純,靜穆的偉大”(edle Einfalt und stille Gr?e)相關,盡管後者並沒有使用Heiterkeit一詞。我們在譯本中試著把這個Heiterkeit譯為“明朗”,似未盡其“喜悅”之義,不過, 好歹中文的“朗”字也是附帶著一點歡快色彩的。另一個備選的中文譯名是“明快”,姑且放在這兒吧。
  尼采為何要反對“明朗”之說呢?“明朗” 有什麽不好嗎?尼采會認為,那是古典學者們對於希臘藝術和希臘文化的理性主義規定,是一個“科學樂觀主義”的規定,完全脫離了——歪曲了——希臘藝術文化 的真相,以及人生此在的本相。藝術理想決不是簡簡單單的“明朗”,而是二元緊張和衝突;人生此在也未必單純明快、其樂融融,而是悲喜交加的——充其量也就 是“苦中作樂”罷。怎麽能把希臘的藝術和人生看成一片喜洋洋呢?
  尼采要提出自己的藝術原理,來解決文化和人生的根本問題。眾所周知,尼采是 借助於日神阿波羅(Apollo)和酒神狄奧尼索斯(Dionysus)這兩個希臘神話形象來傳達自己的藝術觀和藝術理想的。阿波羅是造型之神、預言之 神、光明之神,表征著個體化的衝動、設立界限的衝動;狄奧尼索斯則是酒神,表征著融合和合一的衝動。展開來說,如果阿波羅標征著一種區分、揭示、開顯的力 量,那麽,狄奧尼索斯就是一種和解、消隱、歸閉的力量了,兩下構成一種對偶的關系。尼采也在生理意義上把阿波羅稱為“夢”之本能,把狄奧尼索斯稱為“醉” 之本能。
  尼采的阿波羅和狄奧尼索斯這兩個神固然來自古希臘神譜,但其思想淵源卻是被尼采稱為“哲學半神”的叔本華。有論者主張,在《悲劇的 誕生》中,叔本華是權威、隱含主題、榜樣和大師的混合。書中諸如“個體化原理”、“根據律”、“迷狂”、“摩耶之紗”之類的表述均出自叔本華。更有論者幹 脆說,“尼采的阿波羅和狄奧尼索斯……乃是直接穿著希臘外衣的表象和意誌”。這大概是比較極端的說法了,但確鑿無疑的是,《悲劇的誕生》的核心思想是由叔 本華的意誌形而上學來支撐的。
  這種學理上的姻緣和傳承關聯,我們在此可以不予深究。從情調上看,叔本華給予尼采的是一種陰冷色調,讓尼采看 到了藝術和人生的悲苦根基。在《悲劇的誕生》第三節中,尼采向我們介紹了古希臘神話中酒神狄奧尼索斯的老師和同伴西勒尼的一個格言。相傳佛吉裏亞的國王彌 達斯曾長久地四處追捕西勒尼,卻一直捉不到。終於把他捉住之後,國王便問西勒尼:對於人來說,什麽是最妙的東西呢?西勒尼默不吱聲,但最後在國王的強迫 下,只好道出了下面這番驚人之語:“可憐的短命鬼,無常憂苦之子呵,你為何要強迫我說些你最好不要聽到的話呢?那絕佳的東西是你壓根兒得不到的,那就是: 不要生下來,不要存在,要成為虛無。而對你來說次等美妙的事體便是——快快死掉。”(第35頁)對於短命的人——我們紹興鄉下人喜歡罵的“短命鬼”——來 說,“最好的”是不要出生,不要存在,“次好的”是快快死掉,那麽,“最不好的”——“最壞的”——是什麽呢?上述西勒尼的格言裏沒有明言,但言下之意當 然是:活著。
  人生哪有好事可言?人生來就是一副“苦相”——生老病死都是苦。對人來說,最糟、最壞的事就是活著。借著西勒尼的格言,尼采提 出了一個沈重無比的生命哲學的問題:活著是如此痛苦,人生是如此慘淡,我們何以承受此在?在《悲劇的誕生》中,尼采追問的是認識到了人生此在之恐怖和可怕 的希臘人,這個“如此獨一無二地能承受痛苦的民族,又怎麽能忍受人生此在呢?”(第36頁)尼采一直堅持著這個問題,只是後來進一步把它形而上學化了。在 大約十年後的《快樂的科學》第341節中,尼采首次公布了他後期的“相同者的永恒輪回”思想,其中的一個核心說法就是:“存在的永恒沙漏將不斷地反復轉 動,而你與它相比,只不過是一粒微不足道的灰塵罷了!”並且設問:“對你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有這樣一個問題:‘你還想要它,還要無數次嗎?’這個問題作為 最大的重負壓在你的行動上面!”尼采此時此刻的問題——所謂“最大的重負”——變成了如何面對倉促有限的人生的問題,彰顯的是生命有限性張力,然而從根本 上講,仍舊是與《悲劇的誕生》書中提出的生命哲學問題相貫通的,只不過,尼采這時候首次公開啟用了另一個形象,即“查拉圖斯特拉”,以之作為他後期哲思的 核心形象。
  問題已經提出,其實我們可以把它簡化為一句話:人何以承受悲苦人生?
  尼采大抵做了一個假定:不同的文化種類(形 式)都是為了解決這個人生難題,或者說是要為解決這個難題提供通道和辦法。在《悲劇的誕生》中,尼采為我們總結和分析了三種文化類型,即:“蘇格拉底文 化”、“藝術文化”和“悲劇文化”,又稱之為“理論的”、“藝術的”和“形而上學的”文化。對於這三個類型,尼采是這樣來解釋的:“有人受縛於蘇格拉底的 求知欲,以及那種以為通過知識可以救治永恒的此在創傷的妄想;也有人迷戀於在自己眼前飄動的誘人的藝術之美的面紗;又有人迷戀於那種形而上學的慰藉,認為 在現象旋渦下面永恒的生命堅不可摧,長流不息……”(第115頁)
  在上面的區分中,“蘇格拉底-理論文化”比較容易了解,尼采也把它稱為 “科學樂觀主義”,實即“知識文化”,或者我們今天了解的以歐洲-西方為主導的、已經通過技術-工業-商業席卷了全球各民族的哲學-科學文化;在現代哲學 批判意義上講,就是蘇格拉底-柏拉圖主義了。尼采說它是一種“科學精神”,是一種首先在蘇格拉底身上顯露出來的信仰,即“對自然之可探究性的信仰和對知識 之萬能功效的信仰”。(第111頁)簡言之,就是兩種相關的信仰:其一,自然是可知的;其二,知識是萬能的。不待說,這也是近代啟蒙理性精神的根本點。這 種“蘇格拉底-理論文化”類型的功效,用我們今天熟悉的語言來表達,就是要“通過知識獲得解放”了。而蘇格拉底的“知識即德性”原理,已經暴露了這種文化 類型的盲目、片面和虛妄本色。
  尼采所謂的“藝術文化”是什麽呢?難道尼采本人在《悲劇的誕生》中不是要弘揚藝術、提倡一種“藝術形而上學” 嗎?它如何區別於與“悲劇-形而上學文化”呢?我們認為,尼采這裏所說的“藝術文化”是泛指的,指他所推崇的“悲劇”之外的其他全部藝術樣式,也就是人們 通常所了解的藝術,而在尼采這裏,首先當然是“阿波羅藝術”了。這種“藝術文化”類型的功能,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就是“通過審美獲得解放”,或者以尼采 的講法,是“在假象中獲得解救”。拿希臘來說,尼采認為,以神話為內容的希臘藝術就是希臘人為了對付和抵抗悲苦人生而創造出來的一個“假象世界”。“假 象”(Schein)為何?“假象”意味著“閃耀、閃亮”,因而是光輝燦爛的;“假象”之所以“假”,是因為“美”,是美化的結果。希臘創造的“假象世 界”就是他們的諸神世界。尼采說:“希臘人認識和感受到了人生此在的恐怖和可怕:為了終究能夠生活下去,他們不得不在這種恐怖和可怕面前設立了光輝燦爛的 奧林匹斯諸神的夢之誕生”。(第35頁)我們知道,希臘神話具有“神人同形”的特征,諸神與人類無異,好事壞事都沾邊。於是,以尼采的想法,希臘人正是通 過夢一般的藝術文化,讓諸神自己過上了人類的生活,從而就為人類此在和人類生活做出了辯護——這在尼采看來才是唯一充分的“神正論”。(第36頁)顯而易 見,旨在“通過假象獲得解放”的藝術文化也不免虛假,可以說具有自欺的性質。
  在三種文化類型中,最難以了解的是尼采本人所主張和推崇的“悲 劇-形而上學文化”。首先我們要問:“悲劇文化”何以又被叫做“形而上學文化”呢?這自然要聯系到尼采對悲劇的理解。尼采對希臘悲劇下過一個定義,即: “總是一再地在一個阿波羅形象世界裏爆發出來的狄奧尼索斯合唱歌隊。”(第62頁)希臘悲劇是兩個分離和對立的元素——阿波羅元素與狄奧尼索斯元素——的 結合或交合。在此意義上,希臘悲劇已經超越了單純的阿波羅藝術(造型藝術)與狄奧尼索斯藝術(音樂藝術),已經是一種區別於上述“藝術文化”的特殊藝術類 型了。而希臘悲劇中發生的這種二元性交合,乃緣於希臘“意誌”的一種形而上學的神奇行為,就是說,是一種“生命意誌”在發揮作用。尼采明言:“所有真正的 悲劇都以一種形而上學的慰藉來釋放我們,即是說:盡管現象千變萬化,但在事物的根本處,生命卻是牢不可破、強大而快樂的。這種慰藉具體而清晰地顯現為薩蒂 爾合唱歌隊,顯現為自然生靈的合唱歌隊;這些自然生靈仿佛無可根除地生活在所有文明的隱秘深處,盡管世代變遷、民族更替,他們卻永遠如一。”(第56頁) 在這裏,尼采賦予悲劇以一種生命/意誌形而上學的意義。“悲劇文化”這條途徑,我們不妨稱之為“通過形而上學獲得解放”。
  在尼采眼裏,前面 兩種文化類型,無論是通過“知識/理論”還是通過“審美/假象”,其實都是對“人何以承受悲苦人生?”這道藝術難題的逃避,而只有“悲劇-形而上學文化” 能夠正視人世的痛苦,通過一種形而上學的慰藉來解放悲苦人生。那麽,為何悲劇具有形而上學的意義呢?根據上述尼采的規定,悲劇具有夢(阿波羅)與醉(狄奧 尼索斯)的二元交合的特性。悲劇一方面是夢的顯現,但另一方面又是狄奧尼索斯狀態的體現,所以並非“通過假象的解救”,而倒是個體的破碎,是“個體與原始 存在的融合為一”。(第62頁)這裏所謂的“原始存在”(Ursein),尼采在準備稿中也把它書作“原始痛苦”,在正文中則更多地使用了“太一” (das Ur-Eine)一詞,實質上就是指變幻不居的現象背後堅不可摧的、永恒的生命意誌。悲劇讓人回歸原始母體,回歸原始的存在(生命/意誌)統一性,“讓人 們在現象世界的背後、並且通過現象世界的毀滅,預感到太一懷抱中一種至高的、藝術的原始快樂”。(第141頁)在這種形而上學意義上,“原始痛苦”與“原 始快樂”根本是合一的。
  尼采的《悲劇的誕生》一書實際上只是要解決一個問題:悲劇之“生”和“死”,以及悲劇死後的文化出路。或者分述之, 尼采在本書中依次要解決如下三個問題:悲劇是如何誕生的?悲劇是如何衰亡的?悲劇有可能再生嗎?而與這三個問題相關的依次是三個核心形象:狄奧尼索斯、蘇 格拉底和瓦格納。關於狄奧尼索斯與悲劇的誕生,我們已經說了個大概。至於悲劇的死因,尼采從戲劇內部抓住了歐裏庇德斯,而更主要地是從外部深揭猛批哲學家 蘇格拉底,把後者看作希臘悲劇的殺手。於是我們可以想見,在上述尼采否定的二個文化類型——“蘇格拉底-理論文化”和“藝術文化”——中,尼采更願意把 “蘇格拉底-理論文化”樹為敵人,把它與他所推崇的“悲劇-形而上學文化”對立起來。
  最後還得來說說第三個問題和第三個形象。悲劇死後怎麽 辦?悲劇有可能再生嗎?怎麽再生?在哪兒再生?這是尼采在《悲劇的誕生》一書後半部分所討論的主要課題。尼采寄望於德國哲學和德國音樂。在德國哲學方面, 尼采痛快地表揚了哲學家康德、叔本華,說兩者認識到了知識的限度,戰勝了隱藏在邏輯之本質中的、構成我們文化之根基的“樂觀主義”,甚至於說他們開創了一 種用概念來表達的“狄奧尼索斯智慧”。(第128頁)而在德國音樂方面,尼采指出了從巴赫到貝多芬、從貝多芬到瓦格納的“強大而輝煌的歷程”。(第127 頁)尼采把悲劇的再生與德國神話的再生聯系起來,更讓我們看出瓦格納對他的決定性影響。我們知道,尼采把《悲劇的誕生》一書題獻給理查德·瓦格納,盡管在 該書正文中,瓦格納這個名字只出現了少數幾次,但瓦格納是作為一個隱而不顯的形象潛伏於尼采的論述中的。現在,尼采認為,瓦格納正在喚醒“德國精神”—— “有朝一日,德國精神會一覺醒來,酣睡之後朝氣勃發:然後它將斬蛟龍,滅小人,喚醒布倫希爾德——便是沃坦的長矛,也阻止不了它的前進之路!”(第154 頁)這話當然讓瓦格納喜歡,因為它差不多已經把瓦格納當作“德國精神”的領袖了。
  不過,這般大話卻讓後來的尼采深感羞愧。在“一種自我批判 的嘗試”中,尼采把他在《悲劇的誕生》一書中對“德國精神”的推崇和贊美引為一大憾事。好好的討論著希臘悲劇,竟講到“德國精神”那兒去了,看起來也算是 有了一種當下關懷和愛國情緒,但結果卻不妙,是敗壞了“偉大的希臘問題”。尼采此時坦承:“在無可指望的地方,在一切皆太過清晰地指向終結的地方,我卻生 出了希望!我根據近來的德國音樂開始編造‘德國精神’,仿佛它正好在發現自己、重新尋獲自己似的……”(第20頁)看得出來,尼采這番告白不光有自責,更 是話裏有話,有含沙射影地攻擊瓦格納的意味了。
  ——當然,這已經是十六年之後,是與瓦格納決裂後的尼采了。
  
  2010年11月18日記於香港道風山
  2011年3月22日再記於滬上新鳳城

*****

沒讀過:

悲劇的誕生 Die Geburt der Tragodie


 如果要舉出一本書,一方面可以靜態地代表尼釆思想的基本關懷,一方面又可以動態地貫穿尼釆各階段的思想發展,我們相信,這本書只能是《悲劇的誕 生》。 《悲劇的誕生》是尼釆第一本正式出版的哲學著作。他在此書中旗幟鮮明地自述立場,並對傳統哲學正式表達攻擊與不滿。此後,他便以《悲劇的誕生》一書中所呈 現的兩條思想脈絡--悲劇的藝術與悲劇的哲學--為基礎,進一步開拓出各種與生命態度息息相關的哲學議題。 誠如尼釆自己所說,他在面臨不同階段時,都會再一次回到《悲劇的誕生》中,重新反省審視自己所提的觀點與問題。在此意義下,悲劇的誕生》不僅是一本獨立的 著作,也是一本伴隨尼釆思想一同發展、變化、調整的,永遠尚待完成的書。因此,我們希望以《悲劇的誕生》為主脈絡,把之前的蘊釀階段,與之後尼釆的各階段 思想,聯繫成一體,呈現出以《悲劇的誕生》為主軸的尼釆思想之開展。這雖然不能代表尼釆思想的全貌,但卻是一種有意義且值得嘗試的尼釆理解方式。 本書的選目,把尼釆一生中與《悲劇的誕生》一書思路相關的大部份文獻都集合在一起,以《悲劇的誕生》為中心,向上溯及《酒神世界觀》、《希臘悲劇時代的哲 學》,向下則展開巴塞爾大學的就職演講、《作為教育家的叔本華》、《瓦格納在拜洛伊特》,乃至節錄其後各時期的相關著作文獻,如《善惡的彼岸》、《權力意 志》等,最終止於《看!那個人》中,論《悲劇的誕生》的部份。
得獎與推薦記錄
  尼采比其他任何生活過或似乎生活過的人更能深刻地認識自己。──佛洛伊德
  尼采是一個貨真價實的哲學家,因為他思考著從亞里斯多德以來一脈相承的形上學問題。更有甚者,他可以稱得上是西方形上學的完結者:既代表形上學的完成,也是形上學的終結。──海德格
   尼采一生的主要特色是他脫出常規的生存。他沒有現實生計,沒有職業,沒有生活圈子。他不結婚,不招門徒和弟子,在人世間不營建自己的事物領域。他離鄉背 井,到處流浪,似乎在尋找他一直未曾找到的什麼。然而,這種脫出常規的生存本身就是本質的東西,是尼采全部哲學活動的方式。──雅斯培
作者簡介
弗德里希.威廉.尼采 (Friedrich Whilhelm Nietzsche, 1844-1900)
   為19世紀末德國偉大哲學家。其提出「上帝已死」的理論,曾帶給20世紀的大思想家、文學家甚至藝術家極大的衝擊。尼采的隱喻式寫作風格,更影響了無數 法國思想家,20世紀的文學家,甚至將他比擬為天神,為後現代主義的思想源頭,如傅柯等人,在創作上,皆明白宣稱深受尼采的影響。1888年4月,因病纏 身,在他即將邁入瘋狂的一年,他創造了《偶像的黃昏》、《尼采對華格納》、《戴奧尼索思之歌》、《華格納事件》等數部作品。1889年,由於神智不清,創 作生涯從此劃上句點。1900年逝世,享年56歲。
譯者簡介
周國平
  現為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1999年被聘為德國海德堡大學客座教授。著有學術專著《尼采:在世紀的轉折點上》、《尼采與形而上學》等書。

books on love poetry

Milan Kundera米蘭‧昆德拉作品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小說的藝術》The Curtain : An Essay in Seven Parts /Shop Talk:行話

$
0
0


《無謂的盛宴》這本小說是句點,
是遺言,總結了昆德拉的寫作生涯,
也是一場終極的如釋重負。

而以下15部文壇大師米蘭‧昆德拉作品集當中,

玩笑
可笑的愛
生活在他方
賦別曲
雅克和他的主人
笑忘書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小說的藝術
不朽
被背叛的遺囑
緩慢
身分
無知
簾幕
相遇

相關作品連結:http://goo.gl/SuyrdP







一個小說家如果不把日
常生活俗務變作為某種無限探索的不可企及的對象,就難以用
實例表現他關於輕的觀念。這正是米蘭·昆德拉( Milan
Kundera)所做的。他做得十分明確,十分直截了當。他的小說
《生活中不可忍受之輕》( 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實
際上是對生活中無法躲避的沉重表示出來的一種苦澀的認可,
這不僅僅存在于他的祖國命定遭受的那種極度的、無所不及的
受壓迫的處境之中,也存在於我們大家所處的人類命運之中,盡
管我們可能要比他們幸運十倍、百倍。對於昆德拉來說,生活的
沉重主要存在於威迫,把我們裹得越來越緊的公共和私人事務
的小孔眼大網般的威迫。他的小說告訴我們,我們在生活中因
其輕快而選取、而珍重的一切,於須臾之間都要顯示出其令人無
法忍受的沉重的本來面目。大概只有憑藉智慧的靈活和機動性
我們才能夠逃避這種判決;而這種品質正是這本小說寫作的依
據,這種品質屬於與我們生活於其中的世界截然不同的世界。
只要人性受到沉重造成的奴役,我想我就應該像柏修斯那
樣飛入另外一種空間裏去。我指的不是逃進夢景或者非理性中
去。我指的是我必須改變我的方法,從一個不同的角度看待世
界,用一種不同的邏輯,用一種面目一新的認知和檢驗方式。我
所尋求的輕逸的形象,不應該被現在與未來的現實景象消溶,不
應該像夢一樣消失……


同情的理解的討論,或許還可以用..Milan Kundera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第9節(上海譯文本,pp.22-3)談compassion 拉丁語源Origin:: Middle English: via Old French from ecclesiastical Latin compassio(n-), from compati 'suffer with'

以及捷克語,波蘭語,德語,瑞典語中的同情---最高境界的情感想像力,指情感的心靈感應藝術。
****

Milan KUNDERA(米蘭‧昆德拉) 《小說的藝術》(L'Art du Roman)慰遲秀譯,台北:皇冠,2004,第6章「73個詞」的譯注:「……作者為譯本刪去十個詞,因為這些文字牽涉到法文字詞的詞源分析,作者認為只有用法文陳述才能理解。所以事實上這裡只收了63個詞條。」(p.147)


【hc評論:這,初讀之下,或許是「似之而非」之論述。就好像說我上述引的種種「罔兩」的引文和作文,只能用中文寫(當然,《林語堂 當代漢英詞典》用spirits或demons of the wild 或'the penumbra'和'fringe shadow'翻譯「罔兩」,對我們母與是漢文的人,多少有點掃興……)。不過,昆德拉先生對於翻譯質量的講究和奮鬥過程,他的大陸譯者汪湄作的《愛是最難的事》(原載《讀書1995第9期,》收入《對話的靈光:米蘭‧昆德拉研究資料輯要》北京:中國有誼出版公司,1999)

其實,KUNDERA雖用法文寫作,我從他給的63詞條中,嗅出很濃厚的捷克風土,譬如說,對於aphorisme(翻譯成「格言」或許是誤譯)、litanie(連禱)、Tchecoslovaquie….如果讀者稿得清楚為什麼「這eliteisme法文字,在1967年才入法語界 文化精英,漸為媒體或商業等領域所取代….」沒什麼理由不原文照給。「作者」太低估他可能的讀者群中的想像力了。)

最重要而值得研究的是舊版《小說的藝術》原有93個關鍵詞,經與譯者討論之後,刪去6條,因為「無法譯寧可不譯」。(《對話的靈光:米蘭‧昆德拉研究資料輯要》頁708)。或許,這種精簡作法,與《林語堂 當代漢英詞典》的重新修改時,後輩大力刪減的做法,道理相同:「質」優於「量」。】

 簡單對照讀兩本《小說的藝術》
Fiction (Henry James) v Roman(Milan Kundera) (in Chinese)

淩越在中國時報(20040426)簡介米蘭‧昆德拉的 《小說的藝術》,他提到:「我手頭有三本以《小說的藝術》
為名的書,作者分別是亨利.詹姆斯、大衛.洛奇和米蘭.昆德拉。……」

以校園小說小世界等知名的英國學者大衛.洛奇的翻譯本,我手頭上沒有,所以不打算含蓋他。不過有其中兩本,作者都是世界級的:

Milan Kundera(米蘭‧昆德拉) 《小說的藝術》(L'Art du Roman)慰遲秀譯,台北:皇冠,2004
Henry James(亨利.詹姆斯) 《小說的藝術》(The Art of Fiction)朱文等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01(原作主要論文發表於1880s年代)

讀者如果看過我談米蘭.昆德拉的這本著作的歷史,就可以知道這兩本書是不同兩世紀的人寫的東西,也許無法比較,不過對照起來讀應該很有趣、有收穫。

翻譯本都沒有索引。Henry James的作品,原先都為一般讀者的演說或撰寫;無版權,翻譯群為學界,嚴謹。Milan Kundera是翻譯之道上極有經驗和要求的人,關鍵辭中有「遺言」條目,規定那些作品想傳世。

這兩本書以不同的方式處理自己的作品集。不過Henry James的書應該是後人的編作而Milan Kundera的,則是自覺的、刻意的作品。Henry James的書,主要作品為英法俄;語言為英文,不過用了許多(十幾個)法文來表達某些法文優勢處。Milan Kundera的書以歐洲大陸為主(捷克、德語系、法文;當然他對英國的TRISTRAM SHANDY by Laurence Sterne(1703-68)五體投地)。

米蘭‧昆德拉他給的63詞條中對Roman相關的說法有五條以上,最簡單(簡短但不容易了解)為:「偉大的散文形式,作者穿越幾個經驗性的自我(人物),徹底檢視若干存在的主題。」(第177頁)

亨利.詹姆斯對於「虛構的」很重視(「虛構與真理」是文學理論的一子題)。他說:「一部小說之所以存在,其唯一的理由就是它確實試圖表現生活(does attempt to represent life)。」(編者說,他原先發表時的用語是「與生活媲美」(does compete with life)。第5頁。)

人類經過慘烈而輝煌的一百年,不只是見山非山,更有許多對於權力、生存等不同層次的表現和體會,所以後來者見證人類文明的興嘆。亨利.詹姆斯如胡適,用法文fouiller教人去發掘,尋找任何一種寫作的科學方法,或者結構、章法和布局……米蘭‧昆德拉對於翻譯者喜歡用「同義語」在「連禱辭」式段落謀殺原作,深惡痛絕,因為每個字眼都有它獨特的生命。其實,這正是所有藝術家尋尋覓的,努力以求的。「文心」或許沒變,不過世局或許催人老。

附舊文:
Milan KUNDERA(米蘭‧昆德拉) 《小說的藝術》(L'Art du Roman)慰遲秀譯,台北:皇冠,2004,第6章「73個詞」的譯注:「……作者為譯本刪去十個詞,因為這些文字牽涉到法文字詞的詞源分析,作者認為只有用法文陳述才能理解。所以事實上這裡只收了63個詞條。」(p.147)

【hc評論:這,初讀之下,或許是「似之而非」之論述。就好像說我上述引的種種「罔兩」的引文和作文,只能用中文寫(當然,《林語堂 當代漢英詞典》用spirits或demons of the wild 或'the penumbra'和'fringe shadow'翻譯「罔兩」,對我們母與是漢文的人,多少有點掃興……)。不過,昆德拉先生對於翻譯質量的講究和奮鬥過程,他的大陸譯者汪湄作的《愛是最難的事》(原載《讀書1995第9期,》收入《對話的靈光:米蘭‧昆德拉研究資料輯要》北京:中國有誼出版公司,1999)

其實,KUNDERA雖用法文寫作,我從他給的63詞條中,嗅出很濃厚的捷克風土,譬如說,對於aphorisme(翻譯成「格言」或許是誤譯)、litanie(連禱)、Tchecoslovaquie….如果讀者稿得清楚為什麼「這eliteisme法文字,在1967年才入法語界 文化精英,漸為媒體或商業等領域所取代….」沒什麼理由不原文照給。「作者」太低估他可能的讀者群中的想像力了。)

最重要而值得研究的是舊版《小說的藝術》原有93個關鍵詞,經與譯者討論之後,刪去6條,因為「無法譯寧可不譯」。(《對話的靈光:米蘭‧昆德拉研究資料輯要》頁708)。或許,這種精簡作法,與《林語堂 當代漢英詞典》的重新修改時,後輩大力刪減的做法,道理相同:「質」優於「量」。】

Sunday Book Review


'The Curtain: An Essay in Seven Parts'

By MILAN KUNDERA
Reviewed by RUSSELL BANKS
The novel, in Milan Kundera’s view, is a way of busting through the lies regarding human nature and our collective and individual fates.

補記前緣

> > The Curtain is a seven-part essay by Milan Kundera, along with The Art of
> the Novel and Testaments Betrayed composing a type of trilogy of book-length
> essays on the European novel.
> >
> > The Curtain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as "Le Rideau", in French in April
> 2005 by Gallimard. It is also available in Spanish as "El Telón", in German
> as "Der Vorhang", in Portuguese as "A Cortina" in Polish as "Zasłona", in
> Greek as "Ο πέπλος" (O peplos) and in Croatian as "Zavjesa". It was
> published in English on January 30, 2007 by HarperCollins [1].
> >
> > 歐巴桑 留言:「關於昆德拉的窗簾,從法國網站上找到的:
> > 『《帷幕》是對小說的禮讚,是某種對世界、對藝術、對生活與對文學的看法,是倫理與美學不可分割的表達。
> >
> >
> 昆德拉說:「第一個撕毀這條『以神話編織而成的神奇帷幕』的就是塞萬提斯,這條帷幕遮蓋了派唐吉訶德去旅行的所有情事。而「世界在此遊俠騎士赤裸裸的滑稽散文面前得以開展」。』


----

Shop Talk: A Writer and His Colleagues and Their Work

Philip Roth
(Author)


像俚語一樣,行話是從某一群體的成員對某事物的簡稱發展出來。雖然有些條目永遠不可能讓大多數人看得懂,但是大多數使用學術性或專業用詞的條目應為這些用詞提供比一般 ...

From Library Journal

Roth, a Pulitzer Prize winner who has also twice won National Book Critics Circle and National Book awards for his fiction, here presents conversations with and essays on contemporary writers (plus the artist Philip Guston). The interviews with Ivan Kl!ma and Milan Kundera give fascinating insight into the difficult history and political struggles of the former Czechoslovakia. The writers also discuss the dangers of the West's commercial and entertainment cultures, V clav Havel's place in political action, and the nature of totalitarianism. Roth's discussions on Isaac Bashevis Singer and Bruno Schulz illuminate the cultural history of Poland in the Thirties, while his essays on Bernard Malamud and Saul Bellow examine their art, religious heritage, and literary importance. Interviews with Primo Levi and Aharon Appelfeld give insight into different writers' attempts to come to grips with the destruction of the European Jews. Finally, an interview with Edna O'Brien focuses on the importance of place in the life of a writer. Especially interesting is the insight into Roth's own literary concerns of narration, authenticity, and politics. Recommended for all literature collections.
- Gene Shaw, NYPL
Copyright 2001 Reed Business Information, Inc.

雷諾茲【皇家美術學院十五講】Discourses on Art, by Joshua Reynolds

$
0
0
雷諾茲【皇家美術學院十五講(簡體書)】代亭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作者簡介 :
約書亞•雷諾茲爵士(1723-1793年),英國18世紀後期最富盛名且頗具影響力的歷史肖像畫家和藝術評 論家,英國皇家美術學院的創辦人。雷諾茲強調繪畫創作的理性一面,他的許多觀點是英國18世紀美學原理最典型的體現。代表作有《羅賓涅塔》、《撒母耳•瓊 森博士*》、《羅勃特•歐姆上尉》、《希斯菲爾德勳爵》等。
hc:這本可能是數十年前翻譯本的回鍋出版。本書很可惜:稍深入的作者介紹、索引和社會背景資料等,都從缺。

Seven Discourses on Art, by Joshua Reynolds

約書亞雷諾茲爵士于17691790 年間陸續在英國皇家美術學院發表了十五次演講。這些演講奠定了他整個宏偉風格理論的基礎,不僅為當時的英國畫家樹立了一個完美的典範,也是當今文化藝術研究者、愛好者學習的必經之路。本書為第一個完整收錄十五篇講稿的中文版本。
目錄 :
導讀

第一講
第二講
第三講
第四講
第五講
第六講
第七講
第八講
第九講
第十講
第十一講
第十二講
第十三講
第十四講
第十五講
附錄一 約書亞·雷諾茲相關著作
附錄二 譯名對照表

hc簡評:最重要的思想因為標點符號看錯或英文誤解而翻譯錯誤(中文本第49頁):
assumed that grand style of painting, which improves partial representation by the general and invariable ideas of nature. 宏偉的風格(中文本第12頁)
From what has been advanced, we must now be convinced that there are two distinct styles in history painting: the grand, and the splendid or ornamental.…….兩種不同的風格:宏偉壯麗的,裝飾性的。」(中文本第49頁):hc更正:「…….歷史畫的兩種不同的風格:宏偉的,華麗的或裝飾性的。」
(A DISCOURSE
Delivered to the Students of the RoyalAcademy on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Prizes, December 10, 1771, by the President.)

Seven Discourses on Art, by Joshua Reynolds

http://www.gutenberg.org/files/2176/2176-h/2176-h.htm
*2007年時事
UNITED KINGDOM
Man attacks painting
A homeless man pleaded guilty on Friday to attacking a £1.7 million (US$3.4 million) painting with a hammer in
London's 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 Mark Paton, 44, was arrested on Wednesday after repeatedly hitting Joshua Reynolds' portrait of 18th-century diarist and lexicographer Samuel Johnson. He admitted criminal damage and possession of a hammer with intent to cause criminal damage during a hearing at City of Westminster Magistrates Court. Defense lawyer Euan MacMillan said Paton had given no explanation for the attack. "He has nothing against Sir Joshua Reynolds or Samuel Johnson," MacMillan said.
Sunday, Aug 12, 2007,......

1774年,一場皇家美術學院頒獎儀式的演講,以「模仿」、「創造」探討藝術創作之路,是否存有某種指導原則可以依循。而向「大師」取經時,要捕捉什麼、掌握什麼,以期後續發揮一些作用──是喬書亞‧雷諾茲分享的重點。
倘若廣泛地放諸任何領域的學術活動,不僅限於藝術,我們可以怎麼思考模仿跟創造的關係?
4月2日,「人文三缺一」邀請了張一中老師,來跟大家一起想想這件事。
[參與者請務必先讀過讀本]

喬書亞‧雷諾茲〈第六講〉電子掃瞄檔:http://tinyurl.com/pk48v8m
(註:掃瞄檔為A5大小)
「 1774年,一場皇家美術學院頒獎儀式的演講,以「模仿」、「創造」探討藝術創作之路,是否存有某種指導原則可以依循。而向「大師」取經時,要捕捉什麼、掌握什麼,以期後續發揮一些作用──是喬書亞‧雷諾茲分享的重點。 倘若廣泛地放諸任何領域的學術活動,不僅限於藝術,我們可以怎麼思考模仿跟創造的關係? 4月2日,「人文三缺一」邀請了張一中老師,來跟大家一起想想這件事。   [參與者請務必先讀過讀本]     喬書亞‧雷諾茲〈第六講〉電子掃瞄檔:http://tinyurl.com/pk48v8m (註:掃瞄檔為A5大小) 」



饒宗頤:《梵學集》《畫(寧頁)》《澄心論萃》《文化之旅》《饒宗頤研究》《符號‧初文與字母---漢字樹》『中國宗教思想史新頁』《文化藝術之旅──池田大作、饒宗頤、孫立川鼎談集》

$
0
0


 饒宗頤《符號‧初文與字母---漢字樹》(上海書店 ,2000 ,頁186) 的一段英文的漢譯, 讓我懷疑: 是不是饒宗頤先生有點誤會? 翻譯的問題很嚴重:

Some Scholars(sic 按: 我加的,下述"sic"同。) have tried to prove that Chinese picture writing had a common origin with the picture-writing of the ancient Sumerians, that the two system (sic) followed independent lines of development, and that while the Babylonians soon abandoned, in large part, ideographic for phonetic writing, the Chinese stuck to the old System(sic).)

 有些學者試圖證明漢文的文字畫來自同一源頭:即古代蘇美爾人的圖形文字。從此源頭出現了兩條獨立發展的系統。其一為巴比倫,不久就消亡了,另一為勇敢使用文字畫為記音文字,但中國人卻在舊系統裏因循不前。
 


*****

我最近2007.5 無意中讀到饒宗頤在北大演講成書『中國宗教思想史新頁』(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其中一節「四方風新義—時空散點與樂律」 (pp.115-26),說明巴比侖『開闢史詩』中已有four winds 說法……。「華夏的四方風在殷代有非常具體的記載……..」


饒宗頤
固庵詩詞選
池田大作長詩 : 獻給饒宗頤 五洲之際會 協尋一位香 . . 峰的光彩  獻給尊敬的饒宗頤教授 池田大作 )
饒宗頤教授書畫近作觀後


剛剛成立的"饒宗頤學術館之友"旨在凝聚力量支援該館建設、推動學術館成為研究中國
傳統文化重要基地。

論饒宗頤
饒宗頤,字國庵,又字伯濂,伯子。號選堂。一九一七年生於廣東潮安。父親饒鍔,為潮州
大學者,著作甚富。幼承家學,未冠整理其父 ... 選堂文史論苑:饒宗頤先生任復旦大學
顧問教授紀念文集(復旦大學中文系編), 上海:上海古籍,1994, AC150
《楚辭地理考》開闢了楚辭
研究的新領域,此書在上海的出版使29歲的饒宗頤一舉成名,從此他便專攻文史而 ...
謹向一代國學大師饒宗頤教授致崇高敬意。先生道德文章,行足為世人模範、學足為天下人之師表,更於中國文化之發展,繼往開來,而光被四表,霑溉來葉;由是而稱頌於寰宇,不朽之業,漪歟盛哉﹗

先 生名宗頤,字選堂,號固庵,一九一七年八月降生於中國廣東省潮安縣;少承庭訓,篤意藝文,騂角有成,宿儒咸訝天授。現代學堂只足以培育中人,不足以範上 智如先生者;先生全無學府文憑之可恃,亦未嘗漂海鑲金於洋學堂以自重。然半世紀以來,主持學府學術;一九四六年任廣東華南大學文史系教授及系主任,一九五 二年至六八年任香港大學中文系講席至教授,一九六八至七三年任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首任講座教授兼系主任,一九七三年至七八年任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講座教 授兼系主任,一九八零至八八年任澳門東亞大學文學院講座教授兼研究院中國文史學部主任,至於客座及訪問之教席遍及中國、日本、北美、歐陸,舉凡研治中華文 史哲藝諸學術機構,無不被先生之霑潤與影響;未受現代學宮洗禮之學人,而具如此獨特之學術經歷,極為罕見。先生雖不曾留學,竟通英文、法文、日文,以至艱 深之古代梵文及契形文,視外語之掌握與運用為研究之媒介。至於與先生遊者,俱二十世紀中國學術研究之領袖人物,若季羡林、日本之吉川幸次郎、法國之戴密 微、英國之李約瑟。以一介原生中華大地之學人,能與學壇鉅子預流全球漢學,逍遙乎學圃,至今依然奮耕無已。治中華學術,精通漢文當為本份,先生於甲骨鐘鼎 簡帛之訓讀、於四部文獻之詮釋、於道藏佛典之解說,皆妥貼平正;先生固精訓詁通小學,文字障全然消煥;至於筆底風雲,墨現乾坤,古文、駢語、賦、詩、詞無 不精絕,以視今日輕詆中華文化者,真不啻畎畝之於喬嶽也。
先生為學,不囿一方,不名一家,縱橫左右、上下古今,洵足體現中華文化之博大精深、浩瀚 無涯。以是習於故常或狃於偏蔽之士,率悸訝曰奇。夫中華國學之精神,平正博大,奇仄之塗,非所尊尚。先生之學,深體華夏文化之精髓,返古開新而深究本源, 方法端正而立義精深;故先生之學,規模至大而立意至正。先生著書六十,撰文四百,所論皆學術文化之關節,未嘗分毫假借鈔綴,率動極神源之原創研究,就事相 類別之,先生之治學範圍,蘊傳統學術概念之全體,即經學、史學、子學、集學,而又匯近二百年中西學術之門類,如晚清之西北史地學、殷契學、敦煌學,近代歐 陸之比較語言學、中亞近東及南亞文化研究、比較宗教學,以至當代新生之簡帛學。先生於諸學,率深造有得;至其左右逢源、融匯貫通,窈契天人,洞達大道之 旨,迥非曲隅碎義之可及。
先生之學有本有原,修明道術,以道自恃。一生遠離依傍,不苛附團體、朋黨、學派與機構,趨運自然,動止遂心,出處進退, 隨順因緣,蒼穹碧宇,獨鶴與飛,不污一介之塵垢,莫致名利之矢弋,高風凌霄,岸然自守。此所謂大自在與大通貫。因蘊鴻洞,翰染乾坤,此華夏天人合一之旨。 學藝本原天地之道,治《經》,則《禮》、《易》相參,溯三代禮文之損益,披歷萬千骨甲而考訂貞人之身份;排比殘簡首揭《易》爻之變化,倡為新經學,莫囿 《五經》之目,并舉《莊》、《老》,以天道為則,重立華夏之"聖經",丕顯華夏文化深涵之宗教性。滿清入關以來,中夏學術之真脈,始因先生而再現。先生治 史,非徒逞博,亦不屑於翻史案,而必於史之關節處觀照;先生特抉《春秋》微旨為華夏史學之真髓,意在王道而非紀實,故成《中國史學上之正統論》,了斷近世 史學之卑瑣,俾治史者知史識之所存。先生之治子部之學,勝義紛陳,結合中亞、印度、南亞、東洋全域之文化考察與深究,於儒、釋、道以至近東宗教文化之瞰 照,然後知我華夏儒門尊德之可貴;深究域外所存典籍,成《老子想爾注》之研究,揭示華夏文化於外來思想挑戰之反應;周行印度南亞佛祖行跡,印證文獻,深體 緣起性空之環境因緣,治佛學如此,當世唯先生而已。於中東文明,深表敬慕,明示中東之不可侮,並首揭中東文明早已霑溉於華夏文明之事實,猶以文字為然,成 《漢字樹》之鉅著,一反陳腔濫調,陳明中夏文化擴散之事實,波震學壇。至於西方世界之學術,先生燦然胸中,知所審擇,不為炫惑;遍行美洲、歐陸大洋洲,盡 歷諸地學術機構,識見之廣,非徒竊取枝節以轉販者可比。至於生先之治集部藝文之學,識趣高遠而考核精確,版本、目錄、文獻,成就俱逾前人,《楚辭地理 考》、《楚辭書錄》、《詞籍考》、《敦煌曲》、《全明詞》皆傳世不朽之篇;先生之治古代文學理論,張揚言志而突顯主體文藝術感覺,深契二十世紀歐陸現象學 之宗旨。天人之際,先生之學實一以貫之;一言以蔽,曰聖學而己。
澳門四百年之文化交融,深蘊天人相與之道境;澳門大學處新世紀之始,體存濠江之精神特色,繼往開來,闢創新猷。先生文德之純正與乎學術之恢宏,皆足為澳門大學邁進之啟示。雖不能至,心嚮往之。《易》曰人文化成,此先生榮膺人文科學榮譽博士學位之要義,是為贊。

宗頤


----

澄心論萃》胡曉明編(上海文藝出版社,1996 ,178則/共435頁


第54則 頁132-35
討論syllogism的翻譯 指出嚴復將其格義為"連珠"是錯誤的


2000.7.17 我的網站 View(觀點)《入唐巡禮求法記》的一些故事>   近讀饒宗頤生先《澄心論萃》(上海文藝出版社,1996 ,他在某次會議主題講解中:記得若干年前在法京(按:,有某學者見到圓仁的《入唐求法巡禮記》的日文記錄,致函向日本學人詢問其中文原本,引起哄堂大笑(按:圓仁為日僧,為該書以中文為載體)。可見知彼知己,同樣重要」這事值得談,因為《中國大百科》的「歷史」及「宗教」等卷,都有關於圓仁的介紹。我多年前也為此,去中央圖書館查賴肖和(Edwin
O. Reischauer
)的博士文。賴肖和1935年留法/1935年留日,1937中國。他是中、日史專家,《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記》相關的英譯及說(如當時的民間佛教,日韓中的文化交流)為其博士文。我想中國一些學人如陳寅恪,向達等,都讀過這本書,向達引用過其中佛教「俗講」。可惜留傳不廣。日本人當然也有《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記》的知音,所以在鈴木基金會資助下1960年代小井出了四大部的注釋書,這套在八年代北京大學有收藏,後來他們出了以小井版的注釋本我也受益。我一向有願把這個故事作個俗講。


饒宗頤(著)《梵學集》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7月版
梵學集小引 1
卍(Swastika)考――青海陶文試釋 1
尼盧致論(Nirukta)與劉熙的釋名 17
天問文體的源流――“發問”文學之探討 27
不死(a-mrta)觀念與齊學――鄒衍書別考 51
安荼論(anda)與吳晉間之宇宙觀 61
印度波儞尼仙之圍陀三聲論略――四聲外來說平議 79
文心雕龍聲律篇與鳩摩羅什通韻――論四聲說與悉曇之關係兼談王斌、劉善經、沈約有關諸問題 93
鳩摩羅什通韻箋121)
論悉曇異譯作“肆曇”及其入華之年代 143
北方澤州慧遠所述之悉曇章 153
唐以前十四音遺說考159)
說扶南胡書 (175)
僧旻之四聲指歸177)
文心與阿毗曇心179)
梵文四流母音RRLL與其對中國文學之影響――論鳩摩羅什通韻(敦煌抄本斯坦因一三四四號) 187
慧琳論北涼曇無讖用龜茲語說十四音 199
禪門悉曇章作者辨 205
南戲戲神咒"囉哩嗹"之謎 209
蜀布與Cīnapatta――論早期中、印、緬之交通 223
華梵經疏體例同異析疑 261
吽字說 277
論釋氏之崑崙說 289
達嚫國考 303
馬鳴佛所行讚與韓愈南山詩 313
從“睒變”論變文與圖繪之關係 319
金趙城藏本法顯傳题記337)
談印度河谷圖形文字347)
中國典籍有關梵書與佉留書起源的記載 379
佛國集385)
梵學集小引
少日趨庭,從先君鈍盦先生問業.枕饋書史,獨喜涉獵釋氏書。又得王弘願師啓迪,於因明及密宗,初窺門徑。先君草《佛國記疏證》,小子無狀,偶為謄鈔,故於顯師文字片段.略能上口。變亂以來,楹書蕩然,先君遺著,亦不可蹤跡,思之哽咽。自居香港而後,嘗從印度蒲那白春暉(V.V. Paranjpe)君習梵文及婆羅門經典,前後三載。一九六三年,應班達伽東方研究所之聘,復從春暉尊人白老教授(Professor V.G. Paranjpe) 遊,研習《梨俱吠陀》因得漫遊天竺南北。歸途足跡,遍及錫蘭、緬甸、柬埔寨、泰國。余於梵土智識,薄有所知, 實植基於此。頻年讀書,偶有著論,輒喜取華、梵舊書此勘.覓其因緣,究其相涉之處。不賢識小,未敢自信;而季羡林先生頗稱許之,嘗語余曰:“不意吳晉間中 印關係隱晦之事,有待抉發者如是之夥;鑿險縋幽,仍有期諸來者。”近時治敦煌本什公《通韻》。尋究六朝間悉曇學之流變,因悟涅槃之學與悉曇相為表裹,唐以 前十四音之遺說,鈎稽内典,冥行採賾,所得有出於安然《悉曇藏》之外者,足為中古聲韻史提供嶄新資料。因不自量,勼集曩日之短書散札,合為一編,顏曰《梵 學集》。自慚學非顓門,事同票友,摭拾叢殘,徒供覆瓿。用竢方聞,理而董之。乙丑(一九八五年)荼月,饒宗頤。

 -----
《文化藝術之旅──池田大作、饒宗頤、孫立川鼎談集》一書近日在香港書展2009上推出。其中匯集了池田大作、饒宗頤兩位著名人物的人生感悟和文化心得。而孫立川博士則全面策劃並參與、纂輯了池、饒鼎談。

饒宗頤教授是中國著名的國學大師,今年1月16日又獲溫家寶總理聘任為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央文史研究館是地位崇高的文化研究機構,饒宗頤是首位獲聘館員的香港人。

日本池田大作是國際創價學會會長,兼佛教領袖、和平活動家、作家與及大學創辦人於一身。今年3月21日,池田大作榮獲丹麥南方大學頒授名譽博士學位,此為他獲頒授的第250個榮譽學術稱號。

這 兩位蜚聲國際的著名人物,在今年初同獲殊榮,可謂有著深厚的緣份。而事實上,池田大作與饒宗頤的首次會面,可追溯至1974年,當時饒宗頤作為香港中文大 學教授訪問團的成員,前往日本創價大學訪問。自此,兩人結下深厚的友誼。池田大作曾以長詩送贈,饒宗頤則常以書畫相答。

在香港書展推出的 《文化藝術之旅》一書,可說是兩位著名人物與香港文壇翹楚心靈溝通的結晶。據悉,在整個鼎談過程中,香港天地圖書副總編輯孫立川全面策劃和纂輯,一方面參 與鼎談,同時亦為讀者閱讀和理解的方便,旁徵博引了大量對話內容的背景資料,使本書在內容宏富之餘得以深入淺出。

池田大作與饒宗頤在本書 中,從回顧青春時代求道的步伐開始,追尋人生歷程中文化學藝進益之道,指出擁有藉得追隨的師匠,是人生勝利的重要因素。在人類文化藝術的宏觀視野上,從中 國文字的文化內涵開始,談到書籍對人類社會心智發展的重要,再進一步則是由對藝術之美的追求,揭示出人可以擁有無限創造的精神。

兩人的話題更從佛教經典《法華經》蘊藏和平與共生的啟示,以及對生命尊嚴的禮讚,引發至人類向上的精神能開啟文明的動力,並從而指望未來而建立不朽的事業,這不但是人類得以存續的方程式,更是任何世代的青年人所應懷有的人生使命。

此書的日文版已於今年2月付梓成書,獲得好評。而中文繁體字版由天地圖書公司精裝出版。
文化藝術之旅

文化藝術之旅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9
池田大作、饒宗頤、孫立川天地圖書(香港), 出版日期:2009/07/01

 *****
 
(http://dict.variants.moe.edu.tw/yitic/frc/frc16240.htm

著者: 饒,宗頤
出版地: 臺北市 出版者: 時報 出版日期: 1993[ 民82]


頂顛
端、最高處。如:「他站在山的顛,俯瞰這一片雲海。」

 *****
 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 2011/2012
 《饒宗頤研究 第一輯》
前言略論成立饒宗頤研究所之必要性和可行性
韓山師範學院隆重舉行饒宗頤研究所成立大會暨饒宗頤學術研討會
一主題演講
 在“饒宗頤研究所成立大會暨饒宗頤學術研討會”上的致辭
 “饒學”之根在潮州  
二專題研究
 饒宗頤先生辭賦與駢文初探
 論饒宗頤先生之王國維詞學批評
 饒宗頤“形上詞”論分析
 饒宗頤的文學創作
 越南、法國、中國香港:阮述《往津Et記》引發的學術因緣——以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藏戴密微、饒宗頤往來書信為中心

饒宗頤研究(第二輯)
《饒宗頤研究(第2輯)》由林倫倫主編,全書分為五個部分,分別是:主題演講、饒宗頤印像、饒宗頤學術研究、研究資料、簡訊。本書收入了《風雪夜行人:序<選堂詩詞論稿>》《從中國敦煌學史的視域看饒宗頤先生的敦煌學成就》《略論葉恭綽對饒宗頤治學道路的影響》等文。
目錄
一  主題演講
  《選堂清談錄》摘選
二  饒宗頤印象
  歲月悠悠說大師
    ——追憶我父子兩代與饒公交誼的往事
  風雪夜行人:序《選堂詩詞論稿》
  學藝雙修,德壽齊尊——我心目中的饒公
三  饒宗頤學術研究
  「古雅」:饒鍔先生的文化心態與審美境界
  簡述饒宗頤先生的經學思想與成就
    ——以《饒宗頤二十世紀學術文集》經術部分為例
  饒宗頤先生的目錄學成就
  從中國敦煌學史的視域看饒宗頤先生的敦煌學成就
  饒宗頤辭賦駢文分類舉隅
  以「和」相生:選堂和韻寫作研究
  饒宗頤《(慵石室詩鈔)序》評鑒
    ——兼論饒宗頤先生的詩學思想
  論饒宗頤古典藝術闡釋方式的當代意義
  饒宗頤教授與東南亞研究
  要確立饒宗頤方志實踐與理論在方志學和饒學研究中的應有地位
  饒宗頤教授與泰國緣分述略
  略論葉恭綽對饒宗頤治學道路的影響
四  研究資料
  饒學研究論著續編之一:饒宗頤先生相關紙媒報道目錄簡編
五  簡訊
  饒宗頤研究所啟動專項研究課題立項工作

 

98歲“國學泰斗”饒宗頤:中國將踏上文藝復興時代
時間:2013-01-10 08:33   來源:南方日報

  饒宗頤每天仍堅持國學研究。
  饒宗頤篤信,二十一世紀是中國文藝復興的時代。
  已是望百之年,饒宗頤仍筆耕不輟,他説二十一世紀是東學西漸的時代,東方的學術和藝術思想將對西方産生重大影響。這位國學大師的國學夢,從未放棄。
  日前,聞名國際的法蘭西學院確定饒宗頤教授為該學院外籍院士,聲動法國乃至歐洲藝術文化界。作為亞洲第一個獲頒該榮銜的漢學家,饒公老當益壯,“我已經是97歲的老人,很快就98歲,實際上我不認老。我記得劉海粟以90多歲高壽上黃山,我希望步他後塵,再去黃山!”
  “萬古不磨意,中流自在心”。不磨就是不朽,古人所追求的不朽,就是立德,立功,立名;中流猶言在水中央、大潮之中,自在則是指獨立的精神。饒宗頤常説,做學問、做藝術當先立德、立品,治學要求是、求真、求正,方能立足於世,實現中國文藝復興。
  少年退學求學
  文科不同於理科,過分強調專家、專門,可能就是不通的意思,我自己就“無家可歸”
  14歲那年,完成潮州城南小學的學業不久,剛上中學的饒宗頤作出一個頗具勇氣的決定退學。此時,學校教育已不能滿足他對知識的渴求。
  出身於廣東潮州一個儒商之家的他,自幼便開始誦讀經史、文賦、詩詞。名字饒宗頤,源於父親希望他能師法宋五子之首周敦頤。家中“天嘯樓”藏書數萬冊,天資聰穎的少年饒宗頤徜徉其間,盡享閱讀之樂趣。
  兩位伯父喜好收藏,存有眾多碑帖、拓本及畫作,更為他習書作畫創設了有利條件。學有所得的他盡顯少年老成,在與書界名流書信往來時絲毫不顯稚氣,許多人並不知曉,通信交流之人竟不足20歲。
  少年時期的廣泛涉獵,為他奠定了堅實的學養基礎。1932年,父親因病溘然長逝。饒宗頤開始繼承他父親遺志,續編其尚未完成的《潮州藝文志》。自此,潮學研究與饒宗頤結下不解之緣。
  抗日戰爭爆發後,年輕的饒宗頤在中山大學出版了《潮州藝文志》,填補了潮州藝文領域系統的著作實錄的空白,成為研究潮州歷代文獻的里程碑式著作。
  但正當研究剛有起色時,1938年廣州淪陷,中山大學內遷到雲南,作為中山大學一員,饒宗頤原本也要到雲南,但當他回家之後準備返校時,突然大病一場。結果,饒宗頤沒有去雲南,而是輾轉到了香港。
  不久,香港接著淪陷,他又回到潮州,後來到了廣西無錫國專。一直到抗戰勝利,饒宗頤才回到廣東擔任省文獻委員會委員,編廣東的地方誌,主要是編潮州志。
  對話
  記者:少年退學,在社會求學這段經歷,對您後來的學術研究有何影響?
  饒宗頤:雖然從學校退學,但我是為了在社會上更好地求學。我一直比較倡導潮學研究,因為國家的歷史研究應該從地區做起,假如不從地區做起,就沒有辦法寫成比較可靠而且可以傳之永久的全國性歷史。以外國的史學研究為例,很多大的題目研究完了,地區的、個別的,也很有研究價值,甚至一個建築物都可作為博士論文的研究題目。
  記者:除了潮學之外,您在眾多領域皆有建樹,研究範圍縱跨上古史、甲骨學、簡帛學、經學、禮樂學、宗教學、楚辭學、敦煌學、目錄學、古典文學及中國藝術史等十三大門類。有很多人都覺得您“神通廣大”。
  饒宗頤:因為我從小開始,就對中國文化産生濃厚的好奇心,希望尋根究底。我在研究的過程中深深感受到,研究人文的,就要通古今、通中外、通文化中的多個領域。文科不同於理科,過分強調專家、專門,可能就是不通的意思,我自己就“無家可歸”。

 

香港潛心治學
  做學術研究,有個安定的環境很重要,香港是個避風港,為學術發展創造了相對安寧的條件
  香港是饒宗頤的福地。
  1949年初,為了編寫《潮州志》,饒宗頤赴香港搜尋資料。其間,因儒商方繼仁先生挽留,饒宗頤留居香港,潛心學術研究,直至1979年9月。
  在此期間,饒宗頤的研究視角得以進一步拓寬,亦有更多的機會與世界各地的學者開展交流。前往日本考證甲骨文,赴印度研究梵文,遠渡重洋去法國研究敦煌學……每到一處,饒宗頤都致力於開拓學術研究的新天地。
  1956年,饒宗頤發表了《敦煌本老子想爾注校箋》,將藏于倫敦的這部反映早期天師道思想的典籍全文錄出,兼作箋證,闡明原始道教思想的源頭活水,引發了歐洲人對於道教研究的熱潮。法國巴黎大學的中國宗教學權威康得謨教授認識到了這本書的重要,將此書定為教材。“東學西漸”的歷程中,饒宗頤開風氣之先。
  1962年,饒宗頤獲得被譽為西方漢學諾貝爾獎的法國儒蓮漢學獎。1993年,中學輟學的他獲法國索邦高等研究院榮譽人文科學博士學位,這是建院125年來索邦高等研究院首次將此榮譽授予華人。
  “香港為饒先生的學術研究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中山大學教授曾憲通接受記者採訪時説,饒宗頤無疑是幸運的,安定而寬鬆的環境,使他的學術研究達到了新的高度。
  香港成就了饒宗頤,在這裡,他逐漸成為一名“百科全書式”學者,蜚聲國際。而同時期的國內許多學者,有些被迫離開了熟悉的工作崗位,有些則正在“五七幹校”中勞作。饒宗頤也成就了香港,有學者説:“香港有了饒宗頤,就不能説是文化沙漠。”
  對話
  記者:為什麼在香港的30年間,您取得的學術研究成就最高?
  饒宗頤:1949年前,因為戰亂,社會環境不穩定,我曾顛沛流離,很艱苦。所以,做學術研究,有個安定的環境很重要。新中國成立後,香港與歷史上建安時代的“荊州”相似,都為學術發展創造了相對安寧的條件,香港是個避風港,有這麼幾年的安定,很重要。
  而且香港是個開放而自由的港口城市,對學術研究者非常包容,當年香港大學中文系主任林仰山,不拘一格邀請我赴港大任教,港大給了我一份薪水,讓我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我的研究平臺變得非常開闊,我有很多機會與各地學者交流,還可以到世界各地考察學習。
  記者:您曾輾轉海內外多地任教,這些地區在學術研究上,有無給您留下印象特別深刻的?為什麼?
  饒宗頤:我在海外各地任教及研究,感受最深的是在法國,他們對我國敦煌文物的保存及珍重,可以説是非常有系統及精密。在日本,對於古代及近代文物的珍視,更是值得我們傚法。在日本,就算是古代傳下來的一張紙,他們都有系統地記錄及保存起來。這是對事物一個“敬”的觀念。日本人在做事上“敬”的觀念,是來自我們中國。但是,他們發展得更為盡致。
  記者:現在很多年輕人感覺做學問很枯燥。從潮州到香港,再到世界各地,這個求學圓夢的過程,您有感覺過辛苦麼?您又是怎樣克服困難的?
  饒宗頤:做學問同做藝術,都是一個苦心,要在苦中求樂。我在香港曾寫了一本名為《長洲集》的詩詞集,其中有82首“和阮籍咏懷詩”。當時創作這些僅用了5天時間。為什麼能這麼快?因為那時我帶了一把古琴,在長洲島上的一位朋友家小住,邊彈古琴邊寫作,感覺詩心和琴心相通,這樣創作就感覺有樂趣了。
  文藝復興時代
  我們不要辜負地下的寶物和考古學家的恩惠,二十一世紀將是中國踏上“文藝復興”的時代
  1978年,饒宗頤在香港退休。此時,改革開放之風開始吹拂中國大地。
  闊別內地30年後,1979年9月,饒宗頤應中山大學之邀,赴廣州參加中國古文字研究會第二屆學術年會,此後與內地學者交流漸頻。
  翌年,在曾憲通教授等人的陪同下,歷時3個月踏訪了14個省市,參觀了33座博物館,接觸到了大量的考古文物資料。每行一處,皆有著述。
  此後,饒宗頤的身影開始頻繁出現在內地學術活動之中。“世界五洲已歷其四,華夏九州已歷其七”。
  饒宗頤的研究不斷深入。期間,大陸出土了很多新的歷史文物,為饒宗頤的研究提供了豐富的基礎。
  饒宗頤精習法語、日語、德語、英語、印度語、伊拉克語6國語言文字。通諳外語,為他提供了打開異域文化之門的鑰匙,他自如穿行于不同文化之間,博採眾長。
  統計饒宗頤的創作時間可發現,他退休後發表的文章遠超于退休之前。
  近年來,隨著年事漸長,饒宗頤較少外出,社會活動亦隨之減少。但他亦並非埋首故紙堆中不聞窗外之事。新的學術動態、文物出土等資訊他依舊十分關注。
  望百之年,饒公老當益壯,仍然筆耕不輟。不久前,他被聞名國際的法蘭西學院確定為該學院外籍院士,聲動法國乃至歐洲藝術文化界。
  饒宗頤説,在他心裏,始終常存著一個關於中國的“新經學”之夢。“我們不要辜負地下的寶物和考古學家的恩惠。”他堅信,二十一世紀將是中國踏上“文藝復興”的時代。

對話
  記者:很多人退休後都尋求享受清凈的生活,您卻將學術研究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峰。
  饒宗頤:很多人跟我説,我退休的時間正是一個好時機,天時地利人和。這個時候,中國大陸開始改革開放,拋棄了過去那種“左”的東西,思想解放了,學術禁區也掃除了。
  還有是“文革”期間所有的學科都受到衝擊,但考古還保留著,或者是恢復得比較早,我可以接觸到這個階段新出土的東西。
  當時我離開內地那麼多年,廣東好多人都邀請我回內地。那時改革開放方興未艾,可以説是一片百廢待興,我返回內地時,感覺充滿了勁頭,研究可以很好地深入,因此,我當時用幾個月的時間,走訪了大陸30多個博物館。
  記者:您曾經提到,二十一世紀將是中國踏上一個“文藝復興”的時代,我們要重新塑造中華民族新時代的聖經,建立新經學。
  饒宗頤:我在北京大學建校100週年紀念會上提出這個觀點。因為每個國家都有“經”,中國其實早就有“經”,中國的“經”源遠流長,一些國家還在倡導我們的“經”。可是我們自己卻不讀經,我覺得這是中國人應該反省的問題。
  經書是中華民族文化精華的寶庫,是國民思維模式、知識涵蘊的基礎,也是先哲道德關懷與睿智的核心精義、不廢江河的論著。重新認識經書的價值,對現代人有極大的啟發作用。
  記者:如何理解中國的“文藝復興”時代?
  饒宗頤:我為什麼説二十一世紀將是我們國家踏上一個“文藝復興”的時代?因為100多年來,我們國家出土的東西非常多,很多是漢代的竹簡、帛書等,我們可以接觸到中華文明的精髓。
  歐洲的文藝復興,就是因為很多古希臘的思想精華,都在阿拉伯的寫本上保留下來。通過這些寫本,歐洲找回了很多古希臘的思想精華。可以説,歐洲的文藝復興就起源於這些老的寫本。也就是説,歐洲的文藝復興運動是對古典的新發掘與認識。
  我們現在的情況也一樣,我們要趁機把“經”做一個新的整理。當然,我們要推陳出新,與現代接軌,前人的寶貴經歷好不容易通過歷史文物保留下來,我們要珍惜,給以新的詮釋。
  另外,至於經學研究的新方向,有不少學者正在努力。因此,我肯定二十一世紀將是中國一個文藝復興的年代。
  記者:這個“文藝復興”的時代會産生怎樣的影響?
  饒宗頤:我認為二十一世紀應該是一個東學西漸的年代。作為現代東方的學人,應該意識到這個世紀不單只是一個東方文藝復興的年代,更應該是東方的學術與藝術思想,會對西方産生巨大的影響。因為尤其是在中國,不少新的資料及文物出土,使得我們更知道東方文化悠久的傳統,及它的世界性及普及性。
  治學精益求精
  學術研究,一定要做到“求是,求真,求正”。尤其是“正”,“正”就是要秉持正直、堅持正義、弘揚正氣
  對待治學,饒宗頤始終精益求精。
  饒宗頤的諸多研究成果,並不急於在完成後立即發表,而是細加論證、反覆推敲。年方20時,他便追根溯源寫出《郭子奇年譜》,因認為文中疑點尚存,不斷修正之後,時隔50年才發表。
  饒宗頤治學十分強調“用哲學的心態深入考察,而從上向下來看問題”。他説今天一些做學問的人有個缺點,往往抓到一點,就把它放大,卻忽視了很多值得注意的地方,容易誤導大家。“應該冷靜,應該全面地看,從上到下,從左到右,許多領域都是有聯繫的。”
  饒宗頤還認為,國學是國人的文化精華和寶庫,蘊含著先哲道德關懷與睿智的核心精義。他擔心在外來文化的衝擊之下,許多知識分子過多地向外追逐馳騖,甚至不惜放棄本位文化。
  “近年來,國內出現各式各樣的大師,而我季羨林心目中的大師就是饒宗頤。”季羨林曾盛讚饒宗頤,“涉及範圍廣,使人往往有汪洋無涯涘之感,這在並世學人中並無第二人”。
  但平日裏,饒宗頤卻對大師的稱謂敬辭不受。他笑言:“大師是佛教裏的稱謂,我又不是佛教徒。”

與季羨林並稱“北季南饒”的饒宗頤,2011年被推舉為西泠印社第七任社長。
  創立於1904年的西泠印社,是海內外研究金石篆刻歷史最悠久、影響最大的專業學術團體,有著“天下第一名社”的美譽。吳昌碩、馬衡、張宗祥、沙孟海、趙樸初、啟功等文藝翹楚先後擔任社長。百餘年間,西泠印社名家輩出。
  2012年炎夏,他踏訪孤山社址,興之所至,欣然握筆題字。
  踱步方桌前,滿頭銀發的饒宗頤揮毫潑墨,行雲流水間,四個蒼勁而又飄逸的大字“播芳六合”寫就。
  “六合即為天地、世界。”饒宗頤收筆,位於杭州西湖畔的西泠印社柏堂中掌聲雷動。
  對話
  記者:您踏訪位於杭州的西泠印社社址時,曾題字“播芳六合”。您覺得,這個“播芳六合”應當如何實現?
  饒宗頤:我覺得西泠印社在推展中國金石學,尤其在篆刻、書法幾方面,已經做了很多。我在西泠題上“播芳六合”幾個字,是希望中國的金石學,更能進一步地推向世界,使得西方能夠知曉及更了解中國這一門獨特的學問。
  記者:國學大師季羨林去世時,您曾寫過一首輓詩,最後兩句“南北齊名真忝竊,乍聞乘化重悲憂”。這句詩寄予了您怎樣的深意?
  饒宗頤:我沒有表達在中國國學研究上有缺乏後繼者這個想法。反之,我覺得現今是國學研究一個興盛的時代。因為不少新的資料像楚簡、青銅器出土,而不少專家都在研究。另外,在傳統經籍的整理及修葺上,國家也作出大量的支援。所以,我認為現在對中國國學的研究,正走向一個很正面的路向。
  記者:您在諸多專業領域,都有開創之功。而當下,學術研究中開創者愈少,追隨者愈多。甚至出現了學術剽竊等不端行為,您認為,學術風氣的凈化,需要哪些方面的努力?
  饒宗頤:學術研究,一定要做到“求是,求真,求正”。尤其是“正”,“正”就是要秉持正直、堅持正義、弘揚正氣。中國人自古就是最講正氣的,《易經》中是講求“正”的,佛家也講求“正”。只有求“正”,才能永遠立足於世。

文化之旅
作者: 饒宗頤
漢學大師饒宗頤說他平生喜歡寫札記,零葉寸箋,塗鴉滿紙,這本「文化之旅」的小品,就是這類不修篇幅的短文,作者本人未必很重親,但讀者喜之愛之。
記得元代文家吳萊說過:「史文如畫筆,經文如化工。惟其隨事而變化,則史外傳心之要典,聖人時中之大權也」。饒公十分欣賞這幾句話,因為吳萊指出史和經不同的地方,聖者折衷群言。史家如畫筆,只能鈎勒大略,經文則精義入神,賦予新的微旨,奧妙難測。
這些短文,「隨事而變化」,抓問題反而搔到癢處。作者一向觀世如史,保持着「超於象外」的心態,從高處向下看,不跼促於一草一木,四維空間,還有上下,「小中見大」。
「文化之旅  作者: 饒宗頤  漢學大師饒宗頤說他平生喜歡寫札記,零葉寸箋,塗鴉滿紙,這本「文化之旅」的小品,就是這類不修篇幅的短文,作者本人未必很重親,但讀者喜之愛之。  記得元代文家吳萊說過:「史文如畫筆,經文如化工。惟其隨事而變化,則史外傳心之要典,聖人時中之大權也」。饒公十分欣賞這幾句話,因為吳萊指出史和經不同的地方,聖者折衷群言。史家如畫筆,只能鈎勒大略,經文則精義入神,賦予新的微旨,奧妙難測。  這些短文,「隨事而變化」,抓問題反而搔到癢處。作者一向觀世如史,保持着「超於象外」的心態,從高處向下看,不跼促於一草一木,四維空間,還有上下,「小中見大」。」


托瑪斯.曼《浮士德博士》Doktor Faustus 彭淮棟譯 2015

$
0
0
      • Image result for dr. faustus mann
  1. 托瑪斯.曼《浮士德博士:一位朋友敘述的德國作曲家阿德里安.雷維庫恩的生平(Doktor Faustus)彭淮棟譯,台北:漫步文化,2015

    蘇珊•桑塔格談到《浮士德博士》的論文,除了本書附錄的《朝聖――記托瑪斯.曼》之外,我認為還應該參考其論文西貝爾貝格的希特勒》,收入《在土星的標志下》,姚君偉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06,頁135-63

    參考英文版:
    Susan Sontag on Hitler
    https://youtu.be/w8sfBoid8_Y

    Video essay on HITLER: A FILM FROM GERMANY (1977, dir. Hans-Jurgen Syberberg). Text taken from Susan Sontag,"Syberberg's HITLER" (1979西貝爾貝格的希特勒). Film available on Facets DVD and on Hans-Jurgen Syberberg's website: www.syberberg.de. For more information visit alsolikelife.com/shooting



  2. Doctor Faustus
    Novel by Thomas Mann
  3. Doctor Faustus is a German novel written by Thomas Mann, begun in 1943 and published in 1947 as Doktor Faustus: Das Leben des deutschen Tonsetzers Adrian Leverkühn, erzählt von einem FreundeWikipedia
  4. Published1947
  5. GenreFiction

浮士德博士:一位朋友敘述的德國作曲家阿德里安.雷維庫恩的生平(德文直譯+導讀譯注本)

Doktor Faustus: Das Leben des deutschen Tonsetzers Adrian Leverkühn erzählt von einem Freunde.


內容簡介

藝術.啟蒙.黑暗.愛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托瑪斯.曼一生最鍾愛作品
遲到近七十年的經典,台灣首度翻譯出版!

  附蘇珊.桑塔格回憶十四歲拜見托瑪斯.曼之〈朝聖〉
  翻譯家彭淮棟「夢魘」之譯作,譯者導論兩萬字,譯注三萬五千字


  有人說世界上只有一個人可以獲得兩次諾貝爾文學獎,此人便是托瑪斯.曼;第一次可以憑《魔山》得獎,第二次則可憑《浮士德博士》。

  「這本書於我十分珍貴。它是我一生的總結,是我所親歷的這個時代之總結,同時也是我有生以來所能給出的最為個人的東西,其坦率近乎瘋狂。」――托瑪斯.曼

  德國大文豪托瑪斯.曼最後一部偉大小說,首次發表於1947年,是德國浮士德傳說的現代版,即出賣靈魂與魔鬼交易的故事。本書為托瑪斯.曼晚年最令人揪心和震撼的鴻篇巨著,作者本人也對其異常重視,視其為「一生的懺悔」、「最大膽和最陰森的作品」。在生前最後一次接受採訪中,托瑪斯.曼非常明確地表示這本藝術家小說是他的最愛:「這部浮士德小說於我珍貴之極……它花費了我最多的心血……沒有哪一部作品像它那樣令我依戀。誰不喜歡它,我立刻就不喜歡誰。誰對它承受的精神高壓有所理解,誰就贏得我的由衷感謝。」

  小說主角為作曲家阿德里安,其原型為德國哲學家尼采。少年時即顯露出天資聰穎、才華橫溢、孤傲自賞、野心勃勃的姿態,是一位有音樂天賦,前程似錦的年輕人,但他不滿足於現狀並追求「真正偉大的成功」,因此與魔鬼交易,換取24年音樂靈感與創造力。他激進的新音樂,如同危險的遊戲,在不可能的邊緣地帶操弄。作為對24年無與倫比的音樂成就之回報,他交換他的靈魂與他愛人的能力,在此期間,他的靈魂歸魔鬼所有,而且不可以愛人。

  就在他的藝術不斷提升時,周圍環境卻不斷出現道德墮落的危機現象,他本人也開始違背不許愛人的禁令;他身邊開始不斷有人死亡,熟人自殺,他的同性戀男友被有夫之婦槍殺,阿德里安悲憤欲絕,猛然覺醒,他要對他的一生懺悔……

  本書不但是是托瑪斯.曼最深沉的藝術表達,阿德里安的生平也是個輝煌的寓言,暗喻納粹德國的崛起,以及德國人民摒棄人性、擁抱野心與虛無主義。這也是托瑪斯.曼對德國天才與真正偉大的藝術家,對他們可怕的責任最深刻的沉思。

本書特色

  1.    托瑪斯.曼晚年最重要作品,有書評認為他憑此書可以再得一次諾貝爾文學獎。

  2.    本書翻譯難度甚高,知識淵博、文筆優美、技巧高超,更勝托瑪斯.曼另一代表作《魔山》,但小說情節仍然具有吸引力與可讀性。

  3.    1947年出版以來,台灣從未有中文翻譯,翻譯家彭淮棟學養深厚,尤其熟悉古典音樂知識,卻仍需費時兩年半嘔心瀝血,翻譯過程稱之為「夢魘」。

  4.    隨書附導讀譯注本,收錄蘇珊.桑塔格回憶十四歲時與朋友拜訪托瑪斯.曼之散文〈朝聖〉,文長一萬五千字。

  5.    譯者導論兩萬字,翔實譯注三萬五千字,幫助讀者全盤理解本書。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托瑪斯.曼 Thomas Mann


  1929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德國著名作家,1875年生於德國北部小鎮呂貝克,父親經商,家境小康,童年時光「幸福且受關注」。十六歲那年父親去世,一家人靠變賣父親的公司生活,他對學校課業毫無興趣,提早輟學進入火災保險公司上班,工作之餘從事寫作。後來進入慕尼黑應用技術大學選修歷史、文學等課程,當時的目標是成為記者,成年後繼承父親的遺產,成為一名自由作家。

  第一次大戰爆發後,托瑪斯.曼起初支持帝國主義發動戰爭,認為戰爭原則上是必要的;之後遭到希特勒迫害,1933年流亡瑞士,1940年移居美國加州,發表了「我所在之處,就是德國文化」的名言。逃亡中一再宣揚反戰思想,晚年致力於創作長篇小說《浮士德博士》,作為一生的懺悔。1952年托瑪斯.曼一家人回到瑞士,1955年因動脈硬化症在蘇黎世的醫院逝世,享年80歲。

  托瑪斯.曼26歲時出版第一部長篇小說《布頓柏魯克世家》,小說一經發行就在讀者和文學評論界引起積極的反響和共鳴,因為書中人物並非完全虛構而是真有其人其事。28年後,於1929年以此書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內容描述兩個家族橫跨四代人物的興衰,反映出資產階級的醜惡、壟斷與激烈競爭,有如德國當時的縮影。長篇重要著作包括《魔山》、《浮士德博士》,另有《魂斷威尼斯》、《馬里奧和魔術師》和《崔斯坦》等中篇小說。

譯者簡介

彭淮棟


  歷任出版公司編輯與報社編譯,譯品包括《西方政治思想史》、《鄉關何處》、《音樂的極境:薩依德音樂評論集》、《論晚期風格:反常合道的音樂與文學》、《貝多芬:阿多諾的音樂哲學》。

目錄

浮士德博士

附錄
朝聖――記托瑪斯.曼   蘇珊.桑塔格
譯者導論   彭淮棟
譯注



朝聖――記托瑪斯.曼(摘錄)


  他說話不用人提詞。我至今記得他的威重,他的口音,他言語的徐緩:我從沒聽過人說話那麼慢。

  我說我多麼喜愛《魔山》。

  他說那是一本非常歐洲的書,說那本書刻畫歐洲文明心靈裡的衝突。

  我說我懂。

  他正在寫什麼作品呢,梅里爾問。

  「我新近完成一部小說,部分以尼采生平為底,」他說,每個字之間留巨大令人不安的停頓。「不過,我的主角不是哲學家。他是個偉大的作曲家。」

  「我知道音樂對你多重要,」我斗膽進言,希望搧風點火把對談好好拉長一點。

  「德國靈魂的高峰與深淵都反映於其音樂之中,」他說。

  「華格納,」我說,一邊擔心這下要壞事了,因為我沒聽過華格納歌劇,雖然我讀過托瑪斯.曼談他的文章。

  「沒錯,」他說,拿起,掂一掂,闔上(一根大拇指在某處做個記號),復又擱下,這回攤開著,他工作桌上一本書。「你們看見了吧,此刻我正在參閱恩斯特.紐曼(Ernest Newman)卓越的華格納傳記。」我鶴長了脖子,讓書名的字眼和作者的姓名確實撞到我的眼珠。我在匹克維克見過紐曼此傳。

  「但是我這位作曲家的音樂不像華格納的音樂。和它有關連的是荀白克的十二音系統,或音列。」

  梅里爾說我們對荀白克都非常有興趣。他對此不事回應。我攔截到梅里爾臉上一抹困惑之色,於是大張眼睛以示鼓勵。

  「這部小說會很快出版嗎?」梅里爾問。

  「我那位忠實的譯者目前正在努力,」他說。

  「H.T.羅-波特(H.T. Lowe-Porter),」我小聲說道――那真是我第一次說這個令人著迷的名字,兩個字頭簡寫晦澀,而連接符號惹眼。

  「對這位譯者而言,這或許是我最難的一本書,」他說。「我想,羅-波特女士從來不曾面對這麼挑戰的工作。」

  「哦,」我說,我對H.T.L.-P本來沒有什麼特別的想像,只是驚訝得知這是一個女人的名字。

  「需要深刻的德文知識,和相當獨具匠心,因為我有些角色用方言對話。而且那個魔鬼――因為,沒錯,魔鬼本人是我書中一個角色――操十六世紀德語,」托瑪斯.曼說,慢而又慢。一絲似笑非笑。「我恐怕這對我的美國讀者沒什麼意義。」

  我渴望說些要他放心的話,但是不敢。

  他吐語這麼慢,我納悶,因為他就是這麼說話嗎?或者因為他認為他必須慢慢說來――假定(因為我們是美國人?因為我們是小孩子?)不這樣我們就無法了解他在說什麼?

  「我視此為我所寫過最大膽的書。」他對我們點點頭。「我最狂野的一本書。」

  「我們非常盼望讀到,」我說。我仍然希望他談《魔山》。

  「但這也是我老年的書,」他繼續。一陣長而又長的停頓。「我的《帕西法爾》,」他說。「而且,當然,是我的《浮士德》。」

  他似乎分心片刻,彷彿回想什麼。他又點一根菸,在椅子裡微轉身子。然後他將菸擱在菸灰缸裡,用食指摩挲他的髭;我還記得我心想他的髭(我沒認識過留髭的人)看起來像他嘴巴戴了帽子。我納悶那是不是表示談話結束了。

  結果,不是,他繼續說話。我記得「德國的命運」和「深淵」……及「浮士德與魔鬼訂約」。希特勒提了好幾次。(他有沒有提到華格納―希特勒問題?我想沒有。)我們盡力表現他的話沒有白耗在我們身上。

  起初我只看見他,敬畏於他的具體臨在使我盲然不覺房間的內容。現在我才開始另有所見。例如,相當擁擠的桌筆、墨水瓶、書、紙,以及一批銀框小照片,我看到的是框背。牆上許多照片之中,我只認得一幅簽名照,是羅斯福和一個人――我記得好像是個穿制服的男人――合影。還有書,書,書,在四壁之中兩壁從地板排列到天花板的架子裡。與托瑪斯.曼同在一室,悸動、巨重、驚心。但我也聽見我生平首見的私人圖書館有如金嗓海妖那樣對優里西士發出的魅歌。

蘇珊.桑塔格

Katharine Graham《個人歷史 》(Personal History ) /《華盛頓郵報》新史.

$
0
0

"Nothing in God’s creation is ever as good as it once was, but TheWashington Post is coming pretty close." Read David Carr's take on the "once-embattled newspaper" that is in the middle of a great run.

Jeff Bezos’s willingness to finance hiring new employees — over 100 so far this year — has created an atmosphere of confidence and financial stability supported by strong journalistic leadership.
NYTIMES.COM|由 DAVID CARR 上傳

她賣掉了四代相傳的《華盛頓郵報》

http://cn.nytimes.com/style/20130831/c31washington/zh-hant/


 Katharine Graham 過世12年2013年《華盛頓郵報》易主
 亞馬遜CEO 2.5億美元收購華盛頓郵報
華盛頓郵報公司已同意將包括《華盛頓郵報》在內的報紙業務出售給亞馬遜公司首席執行長貝佐斯。華盛頓郵報公司的名稱將因此次交易而更改,新名稱尚未宣佈。
華盛頓郵報第一財季淨利潤驟減84%


Katharine Graham (1917-2001) 訪問台灣(1986年秋 由新聞局長張京育安排)並沒有寫入回憶錄《個人歷史 》(Personal History 1998)
溫紳先生說法: 華郵發行人凱薩琳‧葛蘭姆(Katharine Graham)執掌公司時,台灣解嚴的大新聞,便是她來台訪問小蔣時獲得的獨家消息,不過,當時國安局還在其下榻的亞都飯店監聽,導致嚴長壽總經理緊張不已向宋楚瑜反應而喊停! 至於當時居間翻譯的馬英九~ 則在乍聞解嚴新聞時表示: 彷彿一股電流觸及他全身!


Personal History
Paperback: 642 pages
Publisher: Vintage (February 24, 1998)


Winner of the 1998 Pulitzer Prize for Biography

An extraordinarily frank, honest, and generous book by one of America's most famous and admired women, Personal History is, as its title suggests, a book composed of both personal memoir and history.

It is the story of Graham's parents: the multimillionaire father who left private business and government service to buy and restore the down-and-out Washington Post, and the formidable, self-absorbed mother who was more interested in her political and charity work, and her passionate friendships with men like Thomas Mann and Adlai Stevenson, than in her children.






It is the story of how The Washington Post struggled to succeed -- a fascinating and instructive business history as told from the inside (the paper has been run by Graham herself, her father, her husband, and now her son).




It is the story of Phil Graham -- Kay's brilliant, charismatic husband (he clerked for two Supreme Court justices) -- whose plunge into manic-depression, betrayal, and eventual suicide is movingly and charitably recounted.




Best of all, it is the story of Kay Graham herself. She was brought up in a family of great wealth, yet she learned and understood nothing about money. She is half-Jewish, yet -- incredibly -- remained unaware of it for many years.She describes herself as having been naive and awkward, yet intelligent and energetic. She married a man she worshipped, and he fascinated and educated her, and then, in his illness, turned from her and abused her. This destruction of her confidence and happiness is a drama in itself, followed by the even more intense drama of her new life as the head of a great newspaper and a great company, a famous (and even feared) woman in her own right. Hers is a life that came into its own with a vengeance -- a success story on every level.




Graham's book is populated with a cast of fascinating characters, from fifty years of presidents (and their wives), to Steichen, Brancusi, Felix Frankfurter, Warren Buffett (her great advisor and protector), Robert McNamara, George Schultz (her regular tennis partner), and, of course, the great names from the Post: Woodward, Bernstein, and Graham's editorpartner, Ben Bradlee. She writes of them, and of the most dramatic moments of her stewardship of the Post (including the Pentagon Papers, Watergate, and the pressmen's strike), with acuity, humor, and good judgment. Her book is about learning by doing, about growing and growing up, about Washington, and about a woman liberated by both circumstance and her own great strengths.


90年代末,就可知道"兩岸"出版界成不了氣候。舉一例
《個人歷史 : 全美最有影響力的女報人葛蘭姆 》 = Personal history / 葛蘭姆(Katharine Graham1917- 2001 )著 ; 尹萍譯.   葛理翰 (Graham, Katharine),

個人歷史:《華盛頓郵報》女總裁格雷厄姆自傳:Personal histry:Katharine Graham
出版社:臺北市 : 天下遠見出版公司,1998  江蘇人民出版社,1999年

HC:Katharine Graham《個人歷史 》(Personal History ) 天下文化中文版(1998,售價比原文平裝本貴)是大縮短的版本----可能近半而已,書末的"索引",乃對照非索引。真是笑話。精裝和平裝的照片/說明有差別 (英文版索引可知Thoman Mann對傳主母親的影響---她可以直接讀四種西歐語的名著。整本書多次提到Mann:頁72, 81, 88-9, 99-101, 231,對傳主母女影響很大的文化名人,譯本全刪。)人名翻譯,有些很離譜:如Robin 翻譯成羅冰 (待比較許多微妙處)。

目錄

  • 出版者的話 為歷史留下紀錄-出版葛蘭姆的個人傳記 高希均
  • 導讀 永遠的報人-凱瑟琳‧葛蘭姆和華盛頓郵報
  • 第一章 父母初相逢
  • 第二章 家庭生活
  • 第三章 父親買下華盛頓郵報
  • 第四章 芝大求學歲月
  • 第五章 哈克萊屋的浪漫情事
  • 第六章 婚姻大事
  • 第七章 甘苦共嘗
  • 第八章 菲爾的軍旅生涯
  • 第九章 繼承郵報
  • 第十章 購併時代先鋒報
  • 第十一章 菲爾初次精神崩潰
  • 第十二章 將詹森推上副總統寶座
  • 第十三章 購併新聞週刊
  • 第十四章 身陷外遇風暴
  • 第十五章 菲爾舉槍自盡
  • 第十六章 接掌郵報大業
  • 第十七章 人事更新
  • 第十八章 越戰風雲
  • 第十九章 親歷女權運動
  • 第二十章 國防部文件案
  • 第二十一章 水門事件I
  • 第二十二章 水門事件II
  • 第二十三章 活在當下
  • 謝辭
  • 附錄一 家譜
  • 附錄二  凱瑟琳‧葛蘭姆大事年表
  • 附錄三 二十世紀美國歷屆總統簡表
  • 附錄四 索引??---對照
  • 重要人物中譯名索引-??--
  • 重要報紙、雜誌、電子媒體英文原名索引??


  1. Katharine Graham -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en.wikipedia.org/wiki/Katharine_Graham
    Katharine Meyer Graham (June 16, 1917 – July 17, 2001) was an American publisher. She led her family's newspaper, The Washington Post, for more than two ...

  2. Amazon.com: Katharine Graham: Books, Biography, Blog ...

    www.amazon.com/Katharine-Graham/e/B000AQ487K
    Visit Amazon.com's Katharine Graham Page and shop for all Katharine Graham books and other Katharine Graham related products (DVD, CDs, Apparel).

  3. Katharine Graham: 1917-2001 - TIME

    www.time.com/time/nation/article/0,8599,167941,00.html
    Jul 17, 2001 – The woman who led Woodward, Bernstein and Bradlee through Watergate is dead at 84.

  4. NPR News: Katherine Graham Obituary

    www.npr.org/news/specials/kgraham/010717.kgraham.html
    Katharine Graham: A Life Remembered. July 17, 2001 -- She guided The Washington Post through its historic coverage of the toppling of a president, won a ...

  5. Katharine Graham - The Washington Post Company

    www.washpostco.com/phoenix.zhtml?c=62487&p...historykgraham
    Kay Graham's Management Career. By Warren E. Buffett. Katharine Graham told her story far better than I can: Personal History is simply the best autobiography ...

  6. The Washington Post Company - Katharine Graham Dies at 84

    www.washpostco.com/phoenix.zhtml?c...p...historykgrahamobituary
    Wednesday, July 18, 2001 - Katharine Graham, 84, who led The Washington Post Co. to prominence in the worlds of journalism and business and became one ...

  7. Remembering Katharine Graham - Newsweek and The Daily Beast

    www.thedailybeast.com/newsweek/.../remembering-katharine-graham.ht...
    Jul 16, 2001 – Katharine Graham, who died today at 84, was, for many years, arguably the most powerful woman in America.

  8. Obituary: Katharine Graham | Media | The Guardian

    www.guardian.co.uk › Media
    Jul 18, 2001 – Washington Post publisher who took over the family business after he


The Media Equation

Washington Post’s Chief falters Anew


At 11:45 a.m. last Tuesday, the editorial staff of The Washington Post was summoned on short notice to an announcement on the fifth floor of its building to hear something they already knew — that Marcus Brauchli would be leaving after four years as executive editor. After Mr. Brauchli spoke, Katharine Weymouth, the newspaper’s publisher, told employees that he would be replaced by Marty Baron, the editor of The Boston Globe.

As the meeting was concluding, Valerie Strauss, a longtime reporter, asked Ms. Weymouth why she was making the change. Ms. Weymouth, perhaps because of employment agreements that limited what could be said, spent a few sentences not answering that question and finished by saying, “Go back to your desks.”
It was less a command than a signal that the meeting was over, but it marked an awkward finish to a leadership change that was mishandled from the start.

It is an inopportune time for The Post to stumble. Ms. Weymouth’s move is akin to switching drivers just as the car is sputtering to a stop. Print, and more ominously, digital advertising revenue is in decline, circulation is in a dive and the newspaper’s “for and about Washington” editorial strategy has left employees underwhelmed. Now Ms. Weymouth seems to be upending the loyalty and accountability that has been a hallmark of her family’s ownership of the newspaper.

After the meeting, people returned to their desks wondering whether Ms. Weymouth was capable of leading the organization. In Mr. Baron, she may have selected a talented and independent editorial leader. But four years into her tenure at the top, she still seems to be struggling to get a grasp on a huge job at a company whose journalism has at times altered the course of a nation.

It is no coincidence that the vast majority of the most important newspapers in the country are controlled by families, not conglomerates, and that comes with advantages and drawbacks. While Ms. Weymouth got her job because of who she is, a Graham, people expect her to find a way to make it work, against tall odds, for the same reason.

Ms. Weymouth declined to comment for this column, but I spoke with many people at The Post about why she can’t seem to find her footing. These people say they like her personally, and she continues to have the ferocious support of Donald Graham, her uncle and the chief executive of The Washington Post Company, as well as the rest of the family. But many staff members worry that she is overseeing the decline of one of journalism’s crown jewels.

Fumbling an editorial change may seem like small beer when viewed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an industry in which bankruptcies are legion and rich business interests are buying newspapers as playthings. And it’s not as if The New York Times has been a model of seamless transitions in the executive suite — the departure of the previous chief executive, Janet Robinson, was not handled forthrightly, and her replacement, Mark Thompson, has come under scrutiny for serious problems he failed to notice in his previous job.

But with around 600 journalists, The Post is still an important player. It is not what it once was, but it isn’t nothing either. Ms. Weymouth’s continued misfires, along with the lack of success in generating new revenue, however, have left the newspaper staring down the gun barrel of deep cuts and a business model in free fall.

Ms. Weymouth, who became publisher in 2008, got off to a rough start, making clumsy work of moving out the longtime editor, Leonard Downie Jr., and bringing in Mr. Brauchli, who left The Wall Street Journal’s top job that year. By reaching outside her own company, she set aside almost 40 years of editorial continuity and put the newsroom on edge.

New to her role, she wanted an editor who would be her wingman and confidante the way Ben Bradlee had been for Katharine Graham, a partnership that produced both business and journalistic success. But the relationship faltered in 2009 after it was revealed that there was a plan to charge various Washington power brokers to attend off-the-record dinners, featuring Post editors and writers, at Ms. Weymouth’s home.

In the ensuing imbroglio, Ms. Weymouth felt that her handpicked editor had left her holding the bag and began doubting his loyalty. The rift never healed. She pushed Mr. Brauchli to cut costs, and he continually asked why the business side was underperforming.

Last summer, Ms. Weymouth began discussing with people outside the paper her desire to replace Mr. Brauchli, less an attempt to undercut him than a rookie mistake of indiscretion. But the ensuing four months of speculation and paralysis further damaged the newspaper.
Once the change was made official, Ms. Weymouth made another mistake; she insisted in interviews that the decision was Mr. Brauchli’s, when most people knew better. Mr. Brauchli declined to comment, but his wife, Maggie Farley, left a large breadcrumb to follow when she asked in a now deleted Facebook post how had “the Washington Post of Watergate fame become the place where you can’t speak truth to power?”

That lack of forthrightness clanked at a news media organization where the chief asset is credibility.

I covered The Post at the end of the 1990s, and while the Grahams could be stodgy and parochial, the company was always known as a stand-up institution built on loyalty. Mr. Brauchli may not have been the perfect person to lead the newsroom in entropic times, but the way the switch was made raised questions about Ms. Weymouth’s maturity and steadfastness as an operational leader.

In terms of strategic plans, The Post remains where it was when she took over, only smaller. The major business thrust has been to lust after the sexy economics of aggregators like The Huffington Post and hope to re-engineer the newspaper into something similar. But The Washington Post is not in that business and never will be.

In the meantime, it has allowed its franchise on political coverage to disperse to other news outlets, many online, like Politico. The newspaper remains free on the Web, and its wait-and-see attitude on online subscriptions has left it on the sidelines. And by hewing to a strategy of local dominance rather than entering the national competitive fray, The Post now finds itself sharing a destiny with struggling regional newspapers.

The Post retains a toehold on its former greatness by virtue of its family ownership — its election coverage showed significant muscle — but those dynamics are now hard against an age that requires decisive, confident leadership. The cushion of profits from other endeavors like the Kaplan education division are all but gone, and if The Post is going to endure, the motor of the enterprise will be the people who occupy what is still one of the most talented newsrooms in the business.

It brings to mind another transition at The Post back in the 1960s, when an inexperienced executive also named Katharine went through a number of pratfalls, personnel miscalculations and a personal crisis of confidence. Katharine Graham eventually figured it out, but she had the luxury of time that Ms. Weymouth does not.

Now that she has an editor she trusts and a rough patch behind her, perhaps this Katharine will find a way as her grandmother did before her.

《華盛頓郵報》更換主編引發震蕩


上周二(指11月13日,本文最初發表於11月18日——注)上午11:45,《華盛頓 郵報》的編輯人員被臨時召集到報社大樓五層,去聽一個通知。通知的內容他們早就知道——馬庫斯·鮑偉傑(Marcus Brauchli)將在擔任執行主編四年後離職。在鮑偉傑講完話後,該報刊的發行人凱瑟琳·韋茅斯(Katharine Weymouth)告訴員工,《波士頓環球報》的主編馬丁·巴倫(Martin Baron) 將取代鮑偉傑擔任執行主編。

在會議即將結束時,資深記者瓦萊麗·斯特勞斯(Valerie Strauss)詢問韋茅斯為何做出這一變動。可能由於僱傭協議限制透露信息,韋茅斯講了幾句答非所問的話,最後說,“回到你們的座位上去吧。”
這與其說是個命令,還不如說是會議結束的信號,但也標誌着這次從一開始就處理不當的領導人變更的尷尬收尾。

《華盛頓郵報》在這時候犯錯誤,十分不合適。韋茅斯的舉措相當於在汽車眼看就要拋錨的時候更換司機。紙媒的廣告收入在下降,更可怕的是數字媒體的廣 告收入也在下跌,報紙發行量急劇下降,而該報紙“為了華盛頓而報道華盛頓”的編輯方針也讓員工們提不起興緻。如今,韋茅斯似乎又在葬送一直以來作為其家族 報業標誌的忠誠與責任。

會議之後,人們紛紛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懷疑韋茅斯是否有能力領導報社。她可能選擇了巴倫這個有才而獨立的主編,但在擔任高層領導四年以來,她似乎還沒有掌握公司的管理之道。畢竟這是一份曾經改變過國家方向的報紙。

大部分美國最重要報紙都由家族控制,而不是聯合大企業,這並不是巧合。這有好處也有問題。韋茅斯因生為格雷厄姆家族一員而擔任了要職,出於同樣的原因,人們也希望她能夠設法排除萬難、做好工作。

韋茅斯拒絕就此事向本欄目發表評論,但我和《華盛頓郵報》的很多人有過談話,談到為什麼她好像始終找不到方向。這些人表示,他們喜歡韋茅斯這個人,而她也繼續得到她舅舅、華盛頓郵報公司(The Washington Post Company)首席執行官唐納德·格雷厄姆(Donald Graham)以及格雷厄姆全家族的鼎力支持。但很多公司員工擔心,就是在她擔任高管期間,新聞業的一顆明珠正漸漸隕落。

在當今的新聞行業,破產案例不計其數,財大氣粗的企業收購報紙不過是當做玩物。在這樣的行業背景下,試圖對編輯部門作出調整可能是一個小的舉措。 《紐約時報》也不是管理層無縫過渡的模範——前首席執行官珍妮特·羅賓遜(Janet Robinson)的離職處理得並非無懈可擊,而他的替代者馬克·湯普森(Mark Thompson)也因為在前一份工作中忽視了嚴重問題而受到審查。
但擁有600名左右記者的《華盛頓郵報》仍然是新聞界重要的一家報紙。它已不比當年,但也不是一無是處。然而韋茅斯一再失策,再加上未能成功創造新收入,已經讓報紙面臨著嚴重裁減支出的局面,其經營模式也一落千丈。

韋茅斯在2008年成為該報發行人,一開始便不順利。當年,她作出生硬的人事調整,換下資深主編小倫納德·唐尼(Leonard Downie Jr.),換上辭去了《華爾街日報》主編的鮑偉傑。通過物色公司以外的人才,她拋棄了將近40年的編輯持續性,也讓報紙的編輯部門緊張不安。

上任伊始,她想要一名能做她副手的主編,當她的心腹,就像本·布拉德利(Ben Bradlee)和凱瑟琳·格雷厄姆(Katharine Graham)一樣,他們兩人的合作實現了商業和新聞的雙重成功。 2009年,韋茅斯在自家舉辦報社編輯和記者參加的私宴,請華盛頓的遊說團體付費參加。此事曝光之後,韋茅斯和主編的關係動搖了。

在接下來的紛爭中,韋茅斯感到她親自挑選的主編讓她一個人背黑鍋,並開始質疑他的忠心。這一裂痕再也沒有得到彌合。她要求鮑偉傑削減成本,而鮑偉傑則不斷質問為何經營部門的表現不佳。

夏季,韋茅斯開始和報社外的人談論起自己想更換鮑偉傑的想法,與其說這樣做是為了削弱鮑偉傑,還不如說這是新手常犯的輕率錯誤。但接下來四個月的猜測和工作上的癱瘓進一步損害了這份報紙。

在人事變動正式宣布之後,韋茅斯又犯了一個錯誤。她在採訪中堅稱,是鮑偉傑自己決定離職,但大多數人都更清楚實情。鮑偉傑拒絕對此事發表評論,但他 的妻子發佈在Facebook上的帖子引起了很大關注。她寫道,“為何曝光了水門事件的《華盛頓郵報》如今成了不能在權力面前說真話的地方?”該帖已被刪 除。

如此缺乏坦誠和公開,這在一家以信譽為主要資產的新聞媒體機構是極不協調的。

我在20世紀90年代末期曾報道過《華盛頓郵報》。儘管格雷厄姆家族僵化保守、目光狹隘,但該公司一直以來都被認為是一家建立在忠誠之上的堂堂正正 的機構。鮑偉傑可能不是在混亂時期指導新聞編輯的最佳人選,但韋茅斯的換人方式不得不讓人質疑韋茅斯作為經營領導人的成熟度和堅定度。
 
同時,很多像Politico這樣的網絡新聞媒體還分散了它在政治新聞報道方面的優勢。該報紙的網站仍不收費,但公司對在線訂閱的觀望態度使其落後於形勢。此外,由於堅持本地主導政策,而不是加入全國競爭行列,該報現在發現自己面臨著與很多艱難求生的地方報紙相同的命運。
《華盛頓郵報》憑藉家族力量,依然保留住了一小部分過去的光輝——其有關選舉的報道仍相當有力——但在一個需要果斷自信的領導能力的時代,這些優勢 已經不足以應對新形勢。來自其他業務利潤的緩衝已基本不復存在,如卡普蘭(Kaplan)教育機構。如果《華盛頓郵報》要堅持下去,動力應該是那些新聞從 業人員,他們所在的報紙依然擁有行業內最有才華的新聞團隊。

這又讓我們想起了《華盛頓郵報》在20世紀60年代的那次過渡。當時,缺乏經驗的決策人也叫凱瑟琳,她經歷了一系列失誤、人事上的失策和個人信任危機。凱瑟琳·格雷哈姆最終找到了答案,但韋茅斯卻不像前者那樣有充裕的時間。

如今,她走過了這一段艱難路程,也有了自己信任的主編,或許這個凱瑟琳會像她的外祖母那樣,找到自己的路。



*****

The Brontës: Jane Eyre, Emily Bronte's Wuthering Heights/Charlotte Brontë's Jane Eyre

$
0
0


 英國的維多利亞時代,通常是指西元1837年至1901年,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在位的時期,這是英國從農業社會轉變為工業社會的轉型時期。就在這個 年代,勃朗特(Charlotte Brontë)出版了她的《簡愛》(Jane Eyre)(1847),狄更斯完成《雙城記》(A Tale of Two Cities)(1859),柯南.道爾創作出了福爾摩斯(Sherlock Holmes),彌爾寫下了《論自由》(On Liberty)。
 

'Becoming Jane Eyre'

By SHEILA KOHLER
Reviewed by CHRISTOPHER BENFEY
In this muted and gently probing novel, Charlotte Brontë finds liberation through her dauntless, self-reliant heroine and fictional alter ego, Jane Eyre.

夏綠蒂出生牧師家庭,因為母親早逝,家境貧困兄弟姐妹又多,8歲的夏綠蒂和姊妹們一起被送入柯文橋女子寄宿學校(Cowan Bridge)。學校惡劣的環境,讓夏綠蒂的兩個姐姐染上肺病去世,造成夏綠蒂的童年陰影。之後夏綠蒂到米菲爾德(Mirfield)繼續就學,多年後以家庭教師的身分到貴族家庭工作,但因為無法忍受貴族人家的歧視與刻薄,2年後放棄家庭教師的工作,打算和妹妹艾蜜莉自辦學校。為了辦學,夏綠蒂和艾蜜莉到義大利進修法文和德文,雖然之後辦學未果,但這段進修的經驗激發夏綠蒂的創作欲望,催生女作家夏綠蒂‧勃朗特的誕生。
夏綠蒂在1954年6月結婚,懷孕後身體極速惡化,逝世於1855年3月31日。

「夏綠蒂出生牧師家庭,因為母親早逝,家境貧困兄弟姐妹又多,8歲的夏綠蒂和姊妹們一起被送入柯文橋女子寄宿學校(Cowan Bridge)。學校惡劣的環境,讓夏綠蒂的兩個姐姐染上肺病去世,造成夏綠蒂的童年陰影。之後夏綠蒂到米菲爾德(Mirfield)繼續就學,多年後以家庭教師的身分到貴族家庭工作,但因為無法忍受貴族人家的歧視與刻薄,2年後放棄家庭教師的工作,打算和妹妹艾蜜莉自辦學校。為了辦學,夏綠蒂和艾蜜莉到義大利進修法文和德文,雖然之後辦學未果,但這段進修的經驗激發夏綠蒂的創作欲望,催生女作家夏綠蒂‧勃朗特的誕生。 夏綠蒂在1954年6月結婚,懷孕後身體極速惡化,逝世於1855年3月31日。  圖片來源: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4%8F%E7%B6%A0%E8%92%82%C2%B7%E5%8B%83%E6%9C%97%E7%89%B9 」


Charlotte Brontë died ‪#‎onthisday‬ in 1855. In Jane Eyre, she challenged the notion of the ideal woman in Victorian times with a fictional heroine who demands equality and respect. Adopt this book, a great gift for Brontë fans. http://bit.ly/1EvqTSR
「 Charlotte Brontë died #onthisday in 1855. In Jane Eyre, she challenged the notion of the ideal woman in Victorian times with a fictional heroine who demands equality and respect. Adopt this book, a great gift for Brontë fans. http://bit.ly/1EvqTSR 」
總是一聲嘆息的咆哮山莊 ( 此書譯本可能超過20種 包括梁實秋的)
那種強烈無比的愛
豈只是那一代的故事
美中不足的是語言無腔調....

HBO
2011/3/11


Emily Bronte''s Wuthering Heights

Ralph Fiennes | Juliette Binoche 主角

Emily Bronte''s Wuthering Heights
1992


Heathcliff is Cathy Earnshaw's foster brother; more than that, he is her other half. When forces within and without tear them apart, Heathcliff wreaks vengeance on those he holds responsible, even into a second generation. Written by Cleo


*****她們家的生活介紹/書信等都已有漢譯
 

Anne, Emily, and Charlotte Brontë, by their brother Branwell (c. 1834). He painted himself among his sisters, but later removed the image so as not to clutter the picture.
The Brontës/ˈbrɒntiz/[1][2] were a nineteenth-century literary family associated with the village of Haworth in the West Riding of Yorkshire, England. The sisters, Charlotte (born 21 April 1816, in Thornton near Bradford), Emily (born 30 July 1818 in Thornton), and Anne (born 17 January 1820 in Thornton), are well known as poets and novelists. They originally published their poems and novels under masculine pseudonyms, following the custom of the times practised by female writers. Their stories immediately attracted attention, although not always the best, for their passion and originality. Charlotte's Jane Eyre was the first to know success, while Emily's Wuthering Heights, Anne's The Tenant of Wildfell Hall and other works were later to be accepted as masterpieces of literature.
The three sisters and their brother, Branwell, were very close and they developed their childhood imaginations through the collaborative writing of increasingly complex stories. The confrontation with the deaths first of their mother then of their two older sisters marked them profoundly and influenced their writing.
Their fame was due as much to their own tragic destinies as to their precociousness. Since their early deaths, and then the death of their father in 1861, they were subject to a following that did not cease to grow. Their home, the parsonage at Haworth in Yorkshire, now the Brontë Parsonage Museum, has become a place of pilgrimage for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visitors each year.

Contents


Works of Octavio Paz / In Light of India 印度札记/

$
0
0



1991
http://www.theparisreview.org/interviews/2192/the-art-of-poetry-no-42-octavio-paz
Though small in stature and well into his seventies, Octavio Paz, with his piercing eyes, gives the impression of being a much younger man. In his poetry and his prose works, which are both erudite and intensely political, he recurrently takes up such themes as the experience of Mexican history, especially as seen through its Indian past, and the overcoming of profound human loneliness through erotic love. Paz has long been considered, along with César Vallejo and Pablo Neruda, to be one of the great South American poet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three days after this interview, which was conducted on Columbus Day 1990, he joined Neruda among the ranks of Nobel laureates in literature.
Paz was born in 1914 in Mexico City, the son of a lawyer and the grandson of a novelist. Both figures were important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young poet: he learned the value of social causes from his father, who served as counsel for the Mexican revolutionary Emiliano Zapata, and was introduced to the world of letters by his grandfather. As a boy, Paz was allowed to roam freely through his grandfather’s expansive library, an experience that afforded him invaluable exposure to Spanish and Latin American literature. He studied literature at the University of Mexico, but moved on before earning a degree.
At the outbreak of the Spanish Civil War, Paz sided immediately with the Republican cause and, in 1937, left for Spain. After his return to Mexicao, he helped found the literary reviews Taller (“Workshop”) and El Hijo Pródigo (“The Child Prodigy”) out of which a new generation of Mexican writers emerged. In 1943 Paz traveled extensively in the United States on a Guggenheim Fellowship before entering into the Mexican diplomatic service in 1945. From 1946 until 1951, Paz lived in Paris. The writings of Sartre, Breton, Camus, and other French thinkers whom he met at that same time were to be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his own work. In the early 1950s Paz’s diplomatic duties took him to Japan and India, where he first came into contact with the Buddhist and Taoist classics. He has said, “More than two thousand years away, Western poetry is essential to Buddhist teaching: that the self is an illusion, a sum of sensations, thoughts, and desire. In October 1968 Paz resigned his diplomatic post to protest the bloody repression of student demonstrations in Mexico City by the government.
His first book of poems, Savage Moon, appeared in 1933 when Paz was nineteen years old. Among his most highly acclaimed works are The Labyrinth of Solitude (1950), a prose study of the Mexican national character, and the book-length poem Sun Stone(1957), called by J. M. Cohen “one of the last important poems to be published in the Western world.” The poem has five hundred and eighty-four lines, representing the five hundred and eighty-four day cycle of the planet Venus. Other works include Eagle or Sun? (1950), Alternating Current (1956), The Bow and the Lyre (1956), Blanco (1967),The Monkey Grammarian (1971), A Draft of Shadows (1975), and A Tree Within(1957).
Paz lives in Mexico City with his wife Marie-José, who is an artist. He has been he recipient of numerous international prizes for poetry, including the International Grand Prix, the Jerusalem Prize (1977), the Neustadt Prize (1982), the Cervantes Prize (1981), and the Novel Prize.
During this interview, which took place in front of an overflow audience at the 92nd Street YM-YWHA in New York, under the auspices of the Poetry Center, Paz displayed the energy and power typical of him and of his poetry, which draws upon an eclectic sexual mysticism to bridge the gap between the individual and society. Appropriately, Paz seemed to welcome this opportunity to communicate with his audience.


In Light of India 印度札记/ Selected Works of Octavio Paz


http://211.89.225.4:82/gate/big5/www.cnr.cn/wyzs/csdd/200902/t20090220_505242064.html
帕斯選集
作 家社版《帕斯選集》分上下兩卷,大致以時間為序,收錄了帕斯具有代表性的詩集、隨筆 集、訪談錄和雜文集共19部,包括《在你清晰的影子下》《災難與奇跡》、《狂暴的季節》、《太陽石》、《弓與琴》等,約116萬字。既標出了詩人一生創作 歷程的變化,又隱約襯出了求新求變的二十世紀文學創作的底色。
奧 克塔維奧·帕斯(Octavio Paz,1914-1998),二十世紀具有世界性影響的墨西哥偉大詩人、作家。生於墨西哥城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早年就讀于墨西哥大學哲學和法律專業; 三十年代初開始文學創作並創辦文學刊物,1938年在巴黎參加了超現實主義文學運動;1943年獲美國古根海姆獎學金,去舊金山和紐約學習美術,1944 年獲古本江獎學金,在美國研究拉美詩歌;1945年進入外交界,曾作為外交官出使、日本和印度等國;1968年為抗議墨西哥政府鎮壓學生運動憤而辭去駐印 度大使職務,去美國和英國的大學從事研究工作;1971年回國繼續從事文學活動直至去世;1972年被任命為美國文學藝術研究院院士;自1973年起,先 後被美國波士頓大學、哈佛大學、紐約大學授予名譽博士稱號。1990年獲諾貝爾文學獎,或獎理由為:“他的作品充滿激情,視野開闊,滲透著感悟的智慧並體 現了完美的人道主義。”
帕 斯一生著述甚豐。重要的詩集包括《在你清晰的影子下》、《預言下的自由》、《鷹還是 太陽》(散文詩)、《太陽石》、《狂暴的季節》、《東山坡》、《回歸》、《向內生長的樹》等;散文和詩論集包括《孤獨的迷宮》、《弓與琴》、《交流電》、 《仁慈的魔王》、《詩與世紀末》、《另一種聲音》等。帕斯的創作成功地將拉美大陸的史前文化、西班牙文化和現代西方文化融為一體。在他的詩歌世界裏,強烈 的瞬間經驗和複雜的歷史意識、個體的生命直覺和人類的文化傳統達成了高度統一,其後期作品更自覺地將東西方文化融于一爐。他還曾向西班牙與世界翻譯、介紹 國王維、李白、杜甫等中國古代詩歌大師的作品。
對 於帕斯文學創作的影響和價值,另兩位拉丁美洲作家在他1998年逝世時所作出的評語 可以參考。加西亞·馬爾克斯說:“對帕斯的榮譽來說,任何表彰都是膚淺的。他的死是一個美、思考和分析的涌流的無法修補的斷路。這一涌流貫穿了整個二十世 紀,而且會波及到今後很長的時間。”巴爾加斯·略薩說:“我認為當代文化一個最高大的形象和帕斯一起消失了。作為詩人、散文家、思想家和正義的覺悟,他留 下了一條很深的痕跡,它使得自己的崇敬者和反對者都深深為他的思想、他的美學意象以及他用智慧和激情捍衛的價值觀念所折服。”
(墨西哥)奧克塔維奧·帕斯 著 趙振江 等 譯 小16開 1160千字 ISBN 7-5063-3526-3 2006年7月第1版 98.00元



*****


譯人故事(二十):Octavio Paz (奧克塔維奧‧帕斯,1914-98)2004/10/2

緣起:九月就像嘆息無聲別去。開始有秋的感覺。慢慢發現,十月到黃山,似乎也不是最佳時候。

台 北有家新出版社,精美地編集繁體字《雙重火燄──愛情與欲望的幾何學》(LA LLAMA DOBLE, AMOR Y EROTISMO, 1993 - The Double Flame: Love and Eroticism)台北,2004;《雙重火燄:──愛與欲》蔣顯璟等譯,北京:東方出版社,1998

【標題常騙人,這本提到的現代經 典很不少,包括人工智能學的《心智的社會》,由於中文書都不肯作索引,一般人不了解這些知識份子--詩人的博學…….『它 燃起了情欲(eroticism)的紅色火焰, 而情欲繼之又燃起另一個搖曳不定的藍色火焰:愛情(love)的火焰。情欲與愛情:生命的雙重火焰。」「就像同心圓一樣,性欲就是這種情欲幾何的中心和樞 紐。」』】
***
鄭樹森在他得諾貝爾獎之前訪問他(《國際文壇十二家》(其中第一篇Octavio Paz, Juan Carlos Onetti),鄭樹森編,台北: 聯合文學,1992)。我們從中知道,Paz的世界和他的西班牙譯介漢詩,頗為拉丁文壇歡迎。Paz透過英文和法文的翻譯和介紹(包括程抱一的《中國詩 學》、《紅樓夢》、《史記》等等),轉譯中國古典詩(按:1993出版《莊子》)
「在《翻譯與消遣》(1973 Traduccion :literatura y literaridad, Tusquets, 1990)中,他翻譯了唐宋一些詩人的作品。帕斯的詩歌與散文具有融合歐美,貫通東西,博採眾長、獨樹一幟的特點。」(diversión f 1. (entretenimiento) entertainment 2. (pasatiempo) pastime 3. MIL diversion
(from Diccionario Cambridge Klett Compact) )
hc案:《東山坡》(1969)應是錯誤的翻譯,這是獻給蘇東坡、李後主等的詩集。
***
生平簡介:
http://www.nobel.se/literature/laureates
http://www.kirjasto.sci.fi/opaz.htm
---
從甜蜜的辛苦: 譯詩雜記 http://www.hgjh.hlc.edu.tw/~chenli/ontranslation.htm進入
帕斯詩選 陳黎‧張芬齡 譯
http://www.hgjh.hlc.edu.tw/~chenli/Paz.htm
本文之附文有英文選介
---
感覺一下Paz之英文翻譯
Octavio Paz Translations by Eliot Weinberger
http://www.geocities.com/poesiamsigloxx/paz/paz2.html<帕斯/博普羅夫斯基><在印度的微光中> (Vislumbres de la India 1995)﹐蔡憫生譯, 馬可孛羅, 城邦文化, 2000。

太陽石 (Piedra del sol)﹐朱景冬等譯﹐桂冠圖書﹐1993。 【這是三百來頁的選集】;《太陽石》 趙振江譯,廣州:花城出版社,1992(小本多的選集)。

帕斯詩選 陳黎譯,書林,1991。【帕斯詩選 陳黎‧張芬齡 譯】

研究-介紹:
王軍的<詩與思的激情對話:論奧克塔維奧‧帕斯的詩歌藝術>(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帕斯/

研究-介紹:
王軍的<詩與思的激情對話:論奧克塔維奧‧帕斯的詩歌藝術>(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Paz 主要詩作有《太陽石》(1957)、《假釋的自由》(1958)、 《火種》(1962)、《東山坡》(1969)、《清晰的過去》(1974)、《轉折》(1976)、《向下生長的樹》(1987)等。其中《太陽石》是 他的代表作,曾轟動國際詩壇。散文作品有《孤獨的迷官》(1950)、《EL ARCO Y LA LIRA, 1956 - The Bow and the Lyre;弓與琴;弓と竪琴》(1956)、《榆樹上的梨》(1957)、《交流》(1967)、《連接與分解》(1969)、《仁慈的妖 魔》(1974)、《索爾 •胡安娜•伊內斯或信仰的陷附》(1982)、《人在他的世紀中》(1984)、《印度紀行》(1995)等。在《翻譯與消遣》(1973)中,他翻譯了 唐宋一些詩人的作品。
****
Octavio Paz日文詩之翻譯:
RENGA, 1972 (with others)
 ペルーのカトリカ大学の出版局から芭蕉の『奥の細道』のスペイン語訳が送られてきた。
*****
In the countryside one night, years ago, as I contemplated the stars in the cloudless sky, I heard the metallic sound of the elytra of a cricket. There was a strang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he reverberation of the firmament at night and the music of the tiny insect. I wrote these lines:

The sky's big.
Up there, worlds scatter.
Persistent,
unfazed by so much night,
a cricket: brace and bit.

Stars, hills, clouds, trees, birds, crickets, men: each has its world, each is a world, and yet all of these worlds correspond. We can only defend life if we experience a revival of this feeling of solidarity with nature. It is not impossible: fraternity is a word that belongs to the traditions of Liberalism and Socialism, of science and religion.
-- Octavio Paz – Banquet Speech


Paz draws strength from the original Indian poetry of his country in his striving for the "sensuous intelligence" indicated by the prize citation. "Reason is incarnated at last," as he says in a poem from 1948. By welding together thinking and sensuousness Paz can give an immediate palpability to his continuous reflection on poetry, both when he participates in the mission of "spelling" the world, giving it a name and thereby a visibility, and when, as a reader, he finds himself watched from the whispering "foliage of the letters" (Pasado en claro清晰的過去). With such a method he can depict time in all its obtrusive ominousness, and give love power to surmount it.

*****
The Columbia Encyclopedia, Sixth Edition. 2001.

Paz, Octavio (oktä´vy päs´) (KEY) , 1914–98, Mexican poet and critic. A diplomat, he lived abroad many years. Paz’s books—revealing depth of insight, elegance, and erudition—place him among his generation’s ablest writers. His works include the poetry collections La estación violenta (1956), Piedra de sol (1957), Alternating Current (tr. 1973), Configurations (tr. 1971), Early Poems: 1935–1955 (tr. 1974), and Collected Poems, 1957–1987 (1987); the volumes of essays The Labyrinth of Solitude (tr. 1963), The Other Mexico (tr. 1972); and El arco y la lira (1956; tr. The Bow and the Lyre, 1973); criticism; and studies of Claude Lévi-Strauss and Marcel Duchamp (both, tr. 1970). In 1971–72 Paz delivered the Charles Eliot Norton lectures at Harvard; they are collected in Children of the Mire: Modern Poetry from Romanticism to the Avant-Garde (1974). In 1990 he was awarded 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1
See I. Ivask, ed., The Perpetual Present (1974).
***
Octavio Paz 嘉言

Art is an invention of aesthetics, which in turn is an invention of philosophers... What we call art is a game.

If we are a metaphor of the universe, the human couple is the metaphor par excellence, the point of intersection of all forces and the seed of all forms. The couple is time recaptured, the return to the time before time.

Literature is the expression of a feeling of deprivation, a recourse against a sense of something missing. But the contrary is also true: language is what makes us human. It is a recourse against the meaningless noise and silence of nature and history.

Man does not speak because he thinks; he thinks because he speaks. Or rather, speaking is no different than thinking: to speak is to think.

Social criticism begins with grammar and the re-establishing of meanings.

Solitude is the profoundest fact of the human condition. Man is the only being who knows he is alone.

What distinguishes modern art from the art of other ages is criticism.

Wisdom lies neither in fixity nor in change, but in the dialectic between the two.


In Light of India~ Octavio Paz
(Author) "In 1951 I was living in Paris..." (more)

印度札记


印度札记

译者: 蔡悯生
作者: (墨)奥克塔维奥·帕斯
ISBN: 9787305061523
页数: 240
定价: 20.00元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装帧:平装
出版年: 2009年5月


简介 · · · · · ·

   奥克塔维奥·帕斯做过六年墨西哥驻印度大使。他在那里的经历改变了他的生活。现在,在帕斯迄今最具个人性的这部散文作品中,他把诗意的洞察力与丰富的知 识瞄准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巨大主题:印度的文化、风景与本质,一个已经回响了数千年的大陆与文化。帕斯以令人叹服的明晰性,唤起了孟买的声与光;呈现了对于 印度光彩夺目的历史与多语种社会的一种令人信服的观察与诊断;并探究了印度的艺术、音乐与社会。其结果必定会把读者深深地拽进一个充满了令人惊奇的美与力 量的世界。
  一切语言中最富才气、最富独创性的随笔作家之一。
  ——Washington Post Book World
  帕斯是一位令人沉醉的诗人;而作为思想者的帕斯却又确保这种沉醉不以理性和公正为代价。他用理性让人沉醉。
  ——Agha Ali,《洛杉矶时报》
  这部颇富雄心的书中的篇章当然不是众多的“一瞥”;它们是长期的体验与研究的...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 · · · · ·

   奥克塔维奥·帕斯(Octavio Paz,1914—1998),二十世纪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墨西哥伟大诗人、作家、文学艺术批评家、社会活动家和外交家,一生博览群书,常识渊博,天赋超 群,才华横溢,在当代拉美和世界文坛享有盛誉。以杰出的文学成就获诺贝尔文学奖、塞万提斯文学将、国家文学奖和法国文学艺术最高勋章等国内外二十多个重要 奖项。

1 意見:

Sandra Gilbert, Susan Gubar《閣樓上的瘋女人》The Madwoman in the Attic

$
0
0
  1. The Madwoman in the Attic
    Book by Sandra Gilbert and Susan Gubar
  2. The Madwoman in the Attic: The Woman Writer and the Nineteenth-Century Literary Imagination, published in 1979, examines Victorian literature from a feminist perspective. Wikipedia
  3. Published1979


  • The Madwoman in the Attic -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en.wikipedia.org/wiki/The_Madwoman_in_the_Attic
    The Madwoman in the Attic: The Woman Writer and the Nineteenth-Century Literary Imagination, published in 1979, examines Victorian literature from a feminist ...
  • The Madwoman In The Attic - Internet Archive

    https://archive.org/details/TheMadwomanInTheAttic
    May 20, 2013 - This pathbreaking book of feminist criticism is now reissued with a substantial new introduction by Sandra Gilbert and Susan Gubar that reveals ...
  • 閣樓上的瘋女人
    作者 : [美] SM吉爾伯特 / [美]蘇珊·古芭
    出版社:世紀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副標題:女性作家與19世紀文學想像
    原作名: The Madwoman in the Attic
    譯者 : 楊莉馨
    出版年: 2015-2
    RMB定價: 99.00元
    ISBN: 9787208125537
    當簡•愛和羅切斯特跨越身份地位的差異,終於站在神父面前要宣誓結合時,一個瘋女人的出現粉碎了簡•愛的一切夢想,這個瘋女人就是羅切斯特的妻子——伯莎。這個瘋女人毀掉了莊園,弄瞎了羅切斯特,自己也葬身火海,但也因此成全了簡•愛與羅切斯特的姻緣。
    本書問世前,大多數讀者對伯莎這個瘋女人並不太重視,自從有了本書,人們忽而重新發現了一個類別。這些瘋女人公然無視“婦道”,花枝招展、野心勃勃、作惡多端、自取滅亡……但本書作者桑德拉•吉爾伯特和蘇珊•古芭告訴我們,每個溫順善良的女人背後,都或多或少拖著一個癲狂的影子。她們將這個瘋女人從閣樓上請下來,就是為了抨擊父權主義文化對女性的精神束縛。
    《閣樓上的瘋女人》被譽為20世紀女性主義文學批評的《聖經》,也是當代美國文論中的經典。在這部著作中,作者重讀了19世紀著名女作家如簡•奧斯汀、瑪麗•雪萊、勃朗特姐妹、艾米莉•狄金森等人的作品,打破了民族、地域與時間等多方面限制的疆界,將19世紀的英美女性文學視為一個整體進行了綜合研究,梳理並歸納了構成19世紀英美女性文學傳統中一系列重要的意象、象徵與隱喻,如天使、魔鬼、月光、水、面紗、蛛網等等。
    此書自問世以來,以其激進的批評姿態和對19世紀英美女性文學的全新闡釋,對西方文學與文化研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閣樓上的瘋女人  作者 : [美] SM吉爾伯特 / [美]蘇珊·古芭  出版社:世紀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副標題:女性作家與19世紀文學想像 原作名: The Madwoman in the Attic  譯者 : 楊莉馨 出版年: 2015-2  RMB定價: 99.00元 ISBN: 9787208125537  當簡•愛和羅切斯特跨越身份地位的差異,終於站在神父面前要宣誓結合時,一個瘋女人的出現粉碎了簡•愛的一切夢想,這個瘋女人就是羅切斯特的妻子——伯莎。這個瘋女人毀掉了莊園,弄瞎了羅切斯特,自己也葬身火海,但也因此成全了簡•愛與羅切斯特的姻緣。 本書問世前,大多數讀者對伯莎這個瘋女人並不太重視,自從有了本書,人們忽而重新發現了一個類別。這些瘋女人公然無視“婦道”,花枝招展、野心勃勃、作惡多端、自取滅亡……但本書作者桑德拉•吉爾伯特和蘇珊•古芭告訴我們,每個溫順善良的女人背後,都或多或少拖著一個癲狂的影子。她們將這個瘋女人從閣樓上請下來,就是為了抨擊父權主義文化對女性的精神束縛。 《閣樓上的瘋女人》被譽為20世紀女性主義文學批評的《聖經》,也是當代美國文論中的經典。在這部著作中,作者重讀了19世紀著名女作家如簡•奧斯汀、瑪麗•雪萊、勃朗特姐妹、艾米莉•狄金森等人的作品,打破了民族、地域與時間等多方面限制的疆界,將19世紀的英美女性文學視為一個整體進行了綜合研究,梳理並歸納了構成19世紀英美女性文學傳統中一系列重要的意象、象徵與隱喻,如天使、魔鬼、月光、水、面紗、蛛網等等。 此書自問世以來,以其激進的批評姿態和對19世紀英美女性文學的全新闡釋,對西方文學與文化研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Martin Kitchen《劍橋插圖德國史》 The Cambridge Illustrated History of Germany

    $
    0
    0
    Martin Kitchen《劍橋插圖德國史》( The Cambridge Illustrated History of Germany )有索引及《浮士德博士》條,所以可以摘述此書的評介:

    宣布:資產階段時代已經完結,傳統藝術、哲學、人道主義、自由主義及資本主義也隨之化為歷史陳跡,德國文化已經被它自身所包含的邪惡的臣服主義內核所毀滅。(p.293)
    《浮士德博士》構思雖然巧妙,但它未能對"德國病"和納粹夢魘進行應有的分析。......太過於專注作品的精美構思了,反而聽任納粹主義的現實從眼皮底下一晃而過。(p.283)

    讀過彭淮棟翻譯的《浮士德博士》(2015)第46章,可知上述第293頁的話,可能出自譯本頁558-59。說法很不確實,《浮士德博士》該章取巴頓將軍強迫威瑪居民參觀附近的Buchenwald集中營(pp.558-59;譯注753),應可作為Mann對納粹的控訴之代表。


    《劍橋插圖德國史》

    The Cambridge Illustrated History of Germany - Amazon.com




    作者 : [加拿大]馬丁·基欽Martin Kitchen
    出版社:世界知識出版社譯者 : 趙輝 / 徐芳 / 陳敘校出版年: 2005-05 頁數: 349 定價: 48.00

    劍橋插圖德國史

      · · · · · ·

    作者簡介  · · · · · ·

    馬丁·基欽,加拿大西蒙·弗雷澤大學歷史系教授,著名德國史專家,德國史研究領域的學術帶頭人。著有多部研究19世紀、20世紀德國歷史問題的書籍,《戰時納粹德國》、《1815-1914年的德國政治經濟》、《悄無聲息的專制1916-1918年的德國最高統帥部》 、《1890-1914年的德國軍官團》等,都被列為研究德國史的必讀節目。

    目錄  · · · · · ·

    導論
    第一章德國史的起源
    第二章從奧托王朝到薩利安王朝
    第三章霍亨斯陶芬王朝與中世紀後期
    第四章宗教改革運動
    第五章反宗教改變與三十年戰爭
    第六章十八世紀
    第七章改革、復興與復闢
    第八章德國的統一
    第九章德意志帝國
    第十章魏瑪共和國
    第十一章納粹德國
    第十二章1945年後的德國
    第十三章德國的重新統一
    尾章
    索引

    《哥德對話錄》 (周學普/朱光潜/楊武能/洪天富/.....) Conversations Of Goethe

    $
    0
    0


    German literary giant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was born‪#‎onthisday‬ in 1749 http://ow.ly/ANtMg

    German literary giant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was born #onthisday in 1749 http://ow.ly/ANtMg

     highlights
    Bronze medal of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by Johann Gottfried Schadow















    Bronze medal of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by Johann Gottfried Schadow
    Berlin / Weimar, Germany, AD 1816
    Portrait of a scholar
    Johann Goethe (1749-1832), the famous poet, novelist, playwright and philosopher, was extremely wide-ranging in his scholarly and literary pursuits. He had a large collection of drawings, ceramics, bronzes and medals, of ancient and Renaissance craftsmanship. Johann Gottfried Schadow (1764-1850), a neo-classical sculptor, was asked to make a portrait medal by Goethe's son on a visit to Weimar in 1816, where Goethe offered Schadow advice on a monument to Field Marshal von Blücher, a hero of the Battle of Waterloo (18 June 1815)
    The medal is very large, with a portrait bust of the writer on one side and an image of Pegasus on the reverse. The size and design are inspired by Italian Renaissance medals, which were of particular interest to Goethe. Pegasus, surrounded by an inscription in Greek meaning 'Go on thou wing of Pegasus, dear to me', is used on a sixteenth-century medal of Pietro Bembo by an anonymous Paduan medallist, which is the direct model for this piece. Goethe and Schadow must have taken some pleasure from the work, as the sculptor later produced an uncommissioned marble portrait of the author (1822-23, Berlin Alte Nationalgalerie). For his 80th birthday celebrations in 1829, copies of the portrait side were given away to guests invited to the party. By showing him in the same way as a Renaissance figure, the medal encapsulates Goethe's taste for and sympathy with the art and literature of the period.
    E. Gans, Goethes Italian medals (San Diego, California, Malter-Westerfield Publishing Company, 1969)
    G. Förschner, Goethe in der Medaillenkunst (Historiches Museum, Frankfurt-am-Main, 1982)
    N. Boyle, Goethe, the poet and the age:, vol. 1 (Oxford, 1991)





    歌德談話錄
    http://www.hxa.name/books/ecog/Eckermann-ConversationsOfGoethe-1827.html
    1827.1.31 談到中國小說中之文明人;詩人之心的普世;以希臘人、作品為榜樣;莎士比亞筆下的羅馬人,是否英國化?--- Alan Bloom等人的書中,對於哥德的說法並不同意....

    在限制中,大師方顯示自己。」(哥德:In der Beschrankung zeigt sich erst der Meister.
    --- 「比較文學之道:艾田博文論選集」北京:三聯,2006pp.108-09

     漢文中,歌德哥德並用, 對話談話並用....   

    2012年7月16日,我選哥德1829年4月10日的談話,作為對照:
    1850年的英譯本: http://www.hxa.name/books/ecog/Eckermann-ConversationsOfGoethe-1829.html
    以及周學普和朱光潜/先生的選譯本和洪天富的

    尼采說過,《哥德談話錄》是德文之第一書”。

    漢譯先有德文教授周學普先生的選譯本:  《哥德對話錄》商務1936臺灣商務1963,上海教育2001........相當好: 內文上頭有小字摘要 又有索引(含注解)   詳下文。
     朱光潜的最任意/錯誤,其他的版本是注解等,有待加強。


    在1978年有朱光潛先生的選本《哥德談話錄》(台北蒲公英出版社將此書轉為繁體字的書 1983  歌德對話集》。  可惜錯字連篇。 )我們讀它的譯注,可以知道朱先生參考過英文法文和俄文本,是可能比較可靠的翻譯本。不過,其選文和個別地方的翻譯和字眼,還有些問題。 
    譬如說,將GLANT 翻成絕情” ;側面雕象翻譯成象徵等。外,是選擇的問題:許多不篇日常小事也可透露出不少的作者或哥德的性情,如憂鬱症等討論。再者,朱先生的譯著的意識形態很強…….


    2008年楊武能  德談話錄選譯本(北京光明日報),我未過目......

    艾克曼的著作,最少還要補一本 全譯本:

    德談話錄(洪天富全译本),南京:译林, 2002
    參考過朱譯的全譯本” ,文采當然不及朱譯本,不過更信實。美中不足的是,它缺()朱本中的一日……..其實這本書前後的序文、索引和摘要等等,都沒翻譯出。

    沒譯原書的題詞:" as wine and oil are imported to us from abroad, so might ripe understanding , and many civil virtuals be imported into our minds for foreign wrightings; ...we shall else miscarry still, and come short in the attemp of any great enterprise. 取自 Book III, The history of Britain: that part especially now called England, ... - Google 圖書結果John Milton,Edward Phillips - 1818 - Great Britain - 400 頁
    For Britain, to speak a truth not often " spoken, as it is a land fruitful ... ripens wits as well as (t fruits ; and,

    ----

    歌德對話集

    周學普譯序

    愛克爾曼所著的《哥德對話錄》三卷是自從發表以來被視為研究哥德的珍貴的名著,與哥德的自傳《詩與真實》(Dichtung und Wahrheit)同為研究哥德者必讀之書。著者愛克爾曼是一八二三年以後哥德的親信的隨從者,哥德是具有強盛的創作慾和活動力的偉人,而愛克爾曼是敏感溫閒精細的文士。所以愛克爾曼所記的哥德晚年的談話,不是學者或文藝批評家所寫的客觀的評論,而是仰慕師長的門人謙虛誠敬地記述的言行錄;但他在這書中並不是和中國的許多理學家的語錄那樣專述師長的論仁義王道格物致知等等的迂闊枯燥的理論,而是以優美輕清的文字描述哥德的日常的生活的動靜神態,以及應事接物,隨意發揮的談話的。所以此書除了作為哥德的內面的和外面的生活的寫照有特殊的意義以外,也是一種極富有情趣風韻的德國的優美的散文。愛克爾曼的這種不朽的浩瀚的傑作,世界的各文明國都有譯本,我以為我們無論從什麼立場上批評哥德,這書的翻譯,對於我國的讀書界總之是必要的罷。我不揣簡陋,於譯成了哥德的《浮士德》和《鐵手騎士葛茲》之後,因興味上的關聯,在前一個寒假的一個月內完成了這種翻譯。

    現在作為簡單的介紹,將著者的生涯,本書的成立和內容略述如下:

    約翰·彼得·愛克爾曼(Johann Peter Eckermann)在本書的緒言裡載有詳細的自傳。他於一七九二年生於漢堡東南的留納堡(Lueneburg)的小邑文森(Winsen)。父親是貧窮的小販,母親是個織工。他小時為人牧牛,連受小學教育的機會都沒有。十四歲時為鄉里的有力者所賞識,得與上流社會的子弟同習法文,拉丁文,音樂等;十六歲受堅信禮後,做某司法官的書記生,其後四年間輾轉服務於兩三個官廳;一八一三年做志願兵而參加自由戰爭,翌年歸鄉。從軍中得欣賞荷蘭的名畫的機會,打算做個畫家,而為才能和境遇所不許;乃入漢諾威邦的陸軍部任事,生活得以安定。但好學心切,二十五歲進漢諾威高級中學,學習古語;又得二三保護者的援助,一八二○年進格丁根大學,學法律。

    他以前從軍中讀了愛國詩人德沃陀爾·克爾納爾(Theodor Koerner)的詩集《琴與劍》,被喚起了作詩的興味,因更博覽德國種種的文學的傑作,尤耽讀哥德的作品。在格丁根求學數年之後,對於法律的研究漸漸生厭,乃決心以文筆立身。一八二二年三十歲時離開格丁根,僑居漢諾威郊外,著《文學論,尤其是關於哥德》。他以前曾經以處女詩集贈與他素所欽敬的哥德;此次為了這種新著的出版,希望由哥德介紹於有名的出版家科達(Cotta​​印行,因此於一八二三年五月末冒暑徒步到魏瑪爾訪問哥德。哥德非常歡迎他,留他住在魏瑪爾。他以後就成為哥德的門人和秘書,直至一八三二年哥德逝世為止,幾乎常在哥德的身邊。
    哥德曾經說過:“他是個溫雅,敏感,明達的人。”又說:“精神極其純潔正直的他,天天在增廣知識和眼界,對於我的事情都很感興味而鼓勵我,無論何時,我總覺得是個難得的人。”老耄的哥德能夠完成了《詩和真實》以及《浮士德》,也多賴愛克爾曼贊助鼓勵的。

    愛克爾曼,如同前面已經說過,不是富於創作力的怎麼偉大的天才,而是較為被動的謙虛溫和的文士。他勤勉好學,而有玩弓箭和養小鳥等等多方面的嗜好。我們在《與哥德的談話》裡可以看出:他有瞭如何善於領會體味別人的無論什麼高深的言論的特異的才能。

    他在哥德死後,還在魏瑪爾住了二十餘年,一八五四年逝世,享年六十二。

    如同他自己在兩篇序文裡說明,他把和哥德親近的九年之間的哥德的言行隨時精細地記述,雖然其中--尤其是第三卷,有些是依不甚確實的記憶而補充,或把好幾次聽過的話湊合而成的,但無不是虛心忠實的敘述。哥德自己也閱讀了一部分的稿子,說是“很好”,並且囑他於他死後發表此書。

    又他的序文裡也有說明:第三卷之中有一部分是用以後的一位大公爵卡爾·亞歷山大的師傅桫萊的記錄補充的。

    一八三六年由萊比錫的勃洛克蒿斯(Blockhaus)書店刊行《一八二三至一八三二年之間與哥德的談話》上下兩卷,一八四三年出了補遺一卷。

    愛克爾曼說:“我想,這種對話之中不但有關於人生,藝術和科學的許多說明和許多貴重的教訓,而且這樣的日常生活的素描對於人們已經從哥德的種種作品而想像著的面容的調整上會特別有所貢獻罷。”

    “又在另一方面,我並不以為內面的哥德就此被充分地表現著。有人把這個偉人比做隨不同的方向而放不同的色彩的多方面的金剛石,是極妥當的。所以如同他因處境的不同和相對的人的不同而顯得不同那樣,我在我的場合,不妨極謙遜地說這是我的哥德罷……”

    這些話裡流露著著者的寫作的主意和純情。

    哥德是莎士比亞般多方面的活動的偉人,他精敏地觀察,深刻地思想,剛毅地行動,黽勉地進取,將修養所得的非常豐富的經驗雄渾地表現為具有完美高雅的形式的詩文;因此他的作品,彷彿大自然一般宏遠深廣繁複,讀者與之相接,只驚歎其如萬彙在其中生息爭競而演行著無窮的變化那樣光華絢爛,而不能窺測其被如何運心締造而成的經歷。此書以圓熟期的晚年的哥德的閒適的日常生活為背景,敘述他的過去和現在的動靜,思想,感情,應事接物的態度,關於人生,科學,藝術,政治,宗教等的見解,以及許多作品的成立和內容,使吾人明白他的時代的情形,他從各方面受瞭如何的影響,形成了怎樣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他的思想如何演變,他如何始終不懈地刻苦進取,他有瞭如何的優點或缺點,精神上有瞭如何的矛盾和煩悶,他的作品是由如何的快樂和辛酸的經驗而寫成的。因此此書不僅使讀者由哥德受到知識和思想上的教益。而且彷彿和哥德晤談,直接與其感情相接觸,而察知其內面的生活。所以此書在內容和形式上都有引人入勝的魔力。

    但原書是數十萬言的巨著,其中含有現今已被忘卻的人物,書籍的批評,色彩學等的過於詳細的說明,或太偏於專門的乏味的冗長的談話等等,對於一般的讀者,不免過於煩累;一九一二年柏林的弗利茲·海特爾(Fritz Heidel)書店的《書友叢書》之第三種格爾哈爾特·梅列安(Gergardt Merian)氏所編成的選本,簡單而扼要,本譯文便是依據這種選本譯成的。
                                      譯者識
                                           一九三六年三月五日於青島。





    2012年元月台北捷運新莊線通車免費試乘一月終點為輔仁大學
    台灣輔仁大學的創設為主教會聖言會耶穌會
    讀《哥德談話錄》智慧老人哥德向年輕的艾克曼說
    要珍惜每一刻每一分鐘它們都是永恆的代表
    哥德強調他的晚年生活只是行事曆/年表式的不是生活

    1824123(但丁像;勸愛克曼專心研究英國文學)
    「你現在應該做的是累積取之不盡的資本…….你現在應該在像英國文學那樣卓越的文學中抓住一個牢靠的據點。此外,我們德國文學就是從英國文學來的!我們從那裏得到了我們的小說和悲劇,還不是從哥爾斯密、菲爾丁和莎士比亞那些英國作家得來的?就目前來說,德國那裏去找出三個文學泰斗可以和拜侖、穆爾和瓦爾特‧司各特並駕齊驅呢?…….

    朱光潛注
    哥爾斯密(Goldsmith 1730-1774)英國作家。他的小說《威克菲爾牧師傳》早已介紹到我國,他的《荒村》寫工業革命時代英國農村衰敗情況,在當時傳誦很廣。
    穆爾(T. Moore 1779-1852),愛爾蘭優秀詩人。

    hc讀後感想
    我們讀瓦爾特‧司各特給哥德的回信,可以知道哥德讀不懂以英文書寫花體字的原信,必須請人謄寫。換句話說,字母雖然相同可是「書法」有別
    穆爾(T. Moore 1779-1852) 現在竟然沒什名氣了
    哥爾斯密(Goldsmith 1730-1774)的《荒村》原題為The deserted Village,原詩共430行,其實在談英國圈地之後的懷舊景象
    《英國詩選》An Anthology of English Verse 王佐良主編金立群注釋,上海譯文1993
    此書選約《荒村》的三分之一。不過注解有錯而且比不上下一本文選)的齊全(《荒村》全文都選。
    Poetry in English : An Anthology, M. L. Rosenthal (General Editor), OxfordUniversity, 1987
    aught“everything at all”
    terms and tides the four quarter days on which rents, interest, wages and the like were due, and the ecclessiastical feast days or seasons, which changed every year
    House of Stuart(史都亞特王室)兩國王的誤解
    twelve good rules :James I (在位1603-25)制定的行為準則,旅店等常貼在牆上
    twelve good rules those appearing beneath a woodcut of Charles I (在位1625-49) ececution, and including “Pick no quarrells” and “Maintain no ill opinions”
    royal game of goose 從前的一種遊戲,根據所擲的骰子的點數移動位置
    goose a game played on board, the aim of which was to reach the sixty-third and final space by advancing through the throw of dice. Landing on the goose depicted in different spaces doubled the number on the dice.

    Gespräche mit Goethe (Translation: Conversations with Goethe, Conversations with Eckermann) is a book by Johann Peter Eckermann recording his conversations with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during the last nine years of the latter's life, while Eckermann served as Goethe's personal secretary. It was first released in 1836 and substantially augmented in 1848.
    Margaret Fuller translated (and abridged) the first volume into English in 1838 to great acclaim. Subsequent translators, however, have taken great liberty with Eckermann's work, greatly reducing the autobiographical material and substantially altering his prose, rather than offering faithful renderings in English. Some editions go so far as to publish the book as Conversations with Eckermann, with Goethe listed as the author. This practice mistakenly implies Eckermann played a role of editor rather than author; on the contrary, the book is very frank about its point of view. Eckermann includes much autobiographical material and clearly states that his "conversations" are not word-for-word transcriptions, but reconstructions based on memory.
    Eckermann published the book at a time when Goethe's popularity was diminishing in Germany, and the book initially sold poorly there. It rapidly became very popular among international readers and subsequently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reviving interest in and appreciation of Goethe's work both in Germany and around the world.
    Nietzsche called it "the best German book there is [dem besten deutschen Buche, das es gibt]." It is frequently compared to Boswell's Life of Johnson.

    External links


    Conversations Of Goethe - Google 圖書結果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 2005 - Biography Autobiography - 612 頁


    ***

    wanting, handy

    composition[com・po・si・tion]此字朱光潜譯為"寫作"全譯本為"布局"

    • レベル:大学入試程度
    • 発音記号[kɑ`mpəzíʃən | kɔ`m-]
    [名]
    1 [U]組み立て, 合成, 構成;合成[構成]された状態.
    2 [U][C]組織, 構造
    The town is mainly middle-class in composition.
    その町の住民は中流階級が中心だ.
    3
    (1) [U]作曲(法);(写真・絵画の)構成法, 構図;(文法・修辞法に従った)文章構成法;(文学作品の)創作(法);((古風))(学校の教科の)作文(法).
    (2) [C](音楽・美術・詩などの)作品;(一つの)曲, 詩
    a musical composition
    音楽作品.
    4 [U]《印刷》植字, 組み版;まとめ組み.
    5 [U]気質;性質, 性分
    There was a streak of stubbornness in his composition.
    彼の気質にはどこかがんこなところがあった.
    6混合物, 合成品, 構成物, 合金.
    7《文法》(語の)合成:airとcraftを結合してaircraftをつくるなど.
    8妥協, 和解, 和議;一部返済, 一部支払い, 示談金, 内済金
    come to a composition with ...
    …と妥協[和解]する
    make a composition with one's creditors
    (一部返金して)債権者たちと示談にする
    a composition by creditors
    債権者による和議.
    com・po・si・tion・al
    [形]
    want(LACK)Show phonetics
    noun[U]
    a lack of something:
    For want of anything better to do I watched television for a while.
    If we fail it won't be for want of trying(= We have tried even if we fail).

    wantingShow phonetics
    adjectiveFORMAL
    lacking:
    I think she's perhaps a little wanting in charm.handy(SKILFUL)Show phonetics
    adjective[after verb]
    able to use something skilfully:
    Jonathan's good at wallpapering but he's not so handy with a paintbrush.
    Susannah's very handy (= good at doing things which need skilled use of the hands)about the house.


    Deming 轉引 浮士德

    2006前幾天重讀『轉危為安』(台北:天下文化, 1997),被第十四章 兩則個案( Two Reports to Management)中,轉引的哥德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的話:When an idea is wanting, a word can always be found to take its place.弄得迷糊。

    書上說 我十幾年前是這樣翻譯的:「缺乏好理念之處,總是不乏空言之瓜代者。」(頁461 )

    我 想 這 idea會不會是古希臘文的 "理想 "……is wanting又是什麼意思,後來再查日本辭典,才放心我沒譯錯 (: want・ing ━━ a., prep. 欠けている, 足りない ((in)); 達しない; 〔婉曲〕 頭が弱い ; …のない.)

    上網發現這句話經常被英文界引用,另外一翻譯版本為: When ideas fail, words come in very handy ...

    我知道瑞麟兄有比較完整的引言辭典,就請教他。他說:「 所引 quotation(s)未能從手上三本 Dictionary of Quotations中查得。…… 」

    我 不死心,一定可以地毯式搜索 …… 不過 我我因讀某本文化史之作,其中提到 (德) 艾克曼[Johann Peter Eckermann] 辑录的『歌德谈话录』,我發現它是大陸的中學指定課外書,所以大陸有近十本的翻譯,不過我有一全譯本,卻是著名的朱先生翻譯的大異其趣……
    ---


    再怎樣差的全譯本一定有優點,我從一首引 Faust的詩中發現它在談語言,可能相關 …..所以我去找綠原翻譯的『浮士德』(北京:人民文學版),發現

    「因為正是在沒有意義的地方,塞進一個詞兒總來得及。」( p.57)
    好像有希望…… 。
    再找 周學普翻譯的 "浮士德"(台北:志文),得啦!

    因為就在概念缺乏的地方,在適當的時機也會有言語出來。」(1995-96 行,頁132)。

    綠原翻譯的『浮士德』有注解"哥德對於語言是否信任"之問題,不過他翻譯得比較怪。周學普的翻譯無注,似乎比較正確。


    pr 看法
    "哥德這句是負面的意思吧?
    思之不足, 言以代之..."


    我為什麼這樣大費周章作此番考古?
    因為 Deming 著作的每章章首之引言都有深意。所以他認為
    W. A. Shewhart在1938 年的著作或「統計的品管」(SQC),
    就是所謂的 Total Quality Control,日本人不必再引入新名詞 ……(約1962 )....


    歌德谈话录(增订版)


    作  者:(德)爱克曼辑录,朱光潜
    出 版 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时间:1978-9-1
    导读


    1823年
     1823年6月10日(初次会见)
     1823年6月19日(给爱克曼写介绍信到耶拿)
     1823年9月18日(对青年诗人的忠告)
     1823年10月29日(论艺术难关在掌握个别具体事物及其特征)
     1823年11月3日(关于歌德的游记;论题材对文艺的重要性)
     1823年11月14日(论席勒醉心于抽象哲学的理念使他的诗受到损害)
     1823年11月15日(《华伦斯坦》上演)
    1824年
     1824年1月2日(莎士比亚的伟大;《维特》与时代无关)
     1824年1月27日(谈自传续编)
     1824年2月4日(歌德的宗教观点和政治观点)
     1824年2月22日(谈摹仿普尚的近代画)


    1823年
      1823年9月18日(对青年诗人的忠告)


    昨天在歌德回到魏玛之前,我很幸运又和他晤谈了一个钟头。这次他说的话非常重要,对我简直是无价之宝,使我终生受益不尽。凡是德国青年诗人都应该知道这番对他们也会有益的忠告。
    歌德一开始就问我今年夏天写过诗没有。我回答说,写了一些,但是总的说来,我对做诗还缺乏兴致或乐趣。歌德就劝我说,“你得当心,不要写大部头作品。许多 既有才智而又认真努力的作家正是在贪图写大部头作品上吃亏受苦,我在这一点上也吃过苦头,认识到它对我有多大害处。我扔到流水里去的做诗计划不知有多少 哩!如果我把可写的都写了,写上一百卷也写不完。
    “现实生活应该有表现的权利。诗人由日常现实生活触动起来的思想情感都要求表现,而且也应该得到表现。可是如果你脑子里老在想着写一部大部头的作品,此外 一切都得靠边站,一切思虑都得推开,这样就要丧失掉生活本身的乐趣。为着把各部分安排成为融贯完美的巨大整体,就得使用和消耗巨大精力:为着把作品表达于 妥当的流利语言,又要费大力而且还要有安静的生活环境。倘若你在整体上安排不妥当,你的精力就白费了。还不仅此,倘若你在处理那样庞大的题材时没有完全掌 握住细节,整体也就会有瑕疵,会受到指责。这样,作者尽管付出了辛勤的劳力和牺牲,结果所获得的也不过是困倦和精力的瘫痪。反之,如果作者每天都抓住现实 生活,经常以新鲜的心情来处理眼前事物,他就总可以写出一点好作品,即使偶尔不成功,也不会有多大损失。
    “姑且举柯尼斯堡的奥古斯特·哈根为例。他本是一位很有才能的作家,你读过他的《奥尔弗里特和李辛娜》那部诗没有?那里有些片段是写得很出色的,例如波罗 的海风光以及当地的一些具体细节。但这都是些漂亮的片段,作为整体来看,这部诗却不能使任何人满意。可是他费了多大气力,简直弄得精疲力竭了。现在他还在 写一部悲剧哩!”





    ****
    譯文名著文庫138:
    哥德對話錄》是一部世所公認的名著,它不是學者或批評家所寫的研究著作,而是哥德的秘書愛克爾曼輯錄的關于哥德的言論和活動的集 子。書中作者以優美清新的文字,向我們描述了哥德日常生活的動靜狀态,以及應事接物、随意發揮的談話。它不僅提供了哥德晚年生活的第一手材料,而且也是德 語文學的一部傑作。《譯文名著文庫138:哥德對話錄》雖有幾個譯本(都譯作《歌德談話錄》),所涉及到的内容都很豐富,從自然科學到社會科學,但周學普 先生編選的這個譯本注重人文學科,主要涉及文學、藝術、戲劇、美學、哲學、宗教、政治、社會等領域,向讀者呈現的是平民化了的哥德,使人們在閱讀時仿佛有 和哥德晤談,直接與其感情世界接觸,察知其内在生活之感覺。

    2001-10-31 15:25:19 来源:易文网
     

















    按:爱克尔曼的《哥德对话录》(现多译为《歌德谈话录》)是一部世所公认的名著,这部书不是学者或批评家所写的研究著作,而是以优美轻清的文字,向我们描述了哥德日常生活的动静神态,以及应事接物、随意发挥的谈话。此书不仅提供了哥德晚年生活的第一手材料,而且也是德语文学的一部杰作。

    这 部书长达四十万字,国内至今尚无全译本,目前大陆通行的译本是朱光潜先生选译的《歌德谈话录》,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七八年八月出版。据朱先生的“译后记” 所言,他当时“选的标准是内容比较健康,易为我国一般读者所理解,足资参考与借鉴。原书有许多关于应酬、游览和个人恋爱之类家常琐事,也有些涉及连译者自 己也不甚了然的专门知识,例如关于颜色、植物变形、地质、气象之类自然科学方面的争论以及一般人不常读的歌德自己作品和旁人作品的评论。凡此种种,都只略 选少数样品,其余就只得割爱了。译者个人的知识和见解在选择中也起了作用,所以涉及哲学、美学、文艺创作实践和文艺理论及至当时欧洲一般文化动态的就选得 比较多些。”因此,朱译本是作为“外国文艺理论丛书”之一种刊布的。



    早在一九三七年,周学普先生就翻译出版了《哥德对话录》 一书,这是根据一九一二年德国柏林的弗列兹·海特尔(Fritz Heidel)书店的“书友丛书”之第三种格哈尔特·梅列安 (Gerhardt Merian)氏所编选熬译出,这个选本注重呈现日常生活化了的哥德,使读者仿佛和哥德晤谈,直接与其感情思想接触,察知其内在的生 活。周译本很好地保留了这一特色,因而显示出别样的趣味与眼光。读者在阅读时不妨将之与朱光潜先生所译的《歌德谈话录》参证比照,以窥全书之貌。该书出版 后,由于接踵而来的战争,当时的影响就不大,今天更是难以再见。为了方便广大读者,上海教育出版社决定重新出版此书。为保持原书风格,书中的语言表达与译 名一仍其旧,书后保留原文对照索引,“哥德年表”则采用了现在通行的译名,并附有原文,有心的读者可以参照。


    本书译者周学普先生一九○○ 年出生于浙江省嵊县,日本京都大学外文系毕业,先后任教于浙江大学、山东大学、台湾大学。译作以哥德作品为主,译有《铁手骑士葛兹》、《浮士德》、《赫尔 曼与陀罗特亚》、《少年维特的烦恼》等十余种。周学普先生对哥德的文学世界有着相当深入的了解,他是因为“兴味上的关联”才来翻译这本对话录的,他在翻译 的过程中更愿意强调“哥德是莎士比亚般多方面的活动的伟人”。



    ****

    歌德談話錄

    《歌德談話錄》極富思想意義和學術價值,更加顯示出歌德關于文藝、美學、哲學、自然科學等方面的思想。其中闡述了許多有關宇宙人生、文學藝術的重大問題,深入 淺出,緊密結合實際。例如談文學,歌德常以自己以及莎上比亞、莫里哀、席勒、拜倫、雨果等大家為例︰談繪畫和雕塑,他喜歡拿魯本斯和大衛等的作品進行分 析;談戲劇,他結合自己和席勒的戲劇創作,深入總結。值得注意的是,《歌德談話錄》所體現出的關于美學和文藝理論方面的重要概念︰浪漫與古典、藝術與自 然、世界文學等等,是歌德在生命的最後階段對自己創作經驗的總結和對古典文藝作品更深入的思考,閃爍著智慧的光芒。在這里,我們見到的是一個在日常生活中 平易近人,平凡又偉大,風趣又可愛的歌德。

    《歌德談話錄》共分三部分,第一和第二部分于1836年出版,第一部分于1848年出版。書中涉及到的內容非常豐富,比如他的宗教觀點和政治觀點、談關于 藝術鑒賞和自己創作經驗等。這時值得注意的是談話錄所示的時間,差不多與《浮士德》第二部的創作重合,所以,研究《歌德談話錄》還有助于我們更好的理解 《浮士德》。

    詳細資料



    目錄


    1823年
    1824年
    1825年
    1826年
    1827年
    1828年
    1829年
    1830年
    1831年
    1832年


    1823年6月10日,大詩人歌德在自己魏瑪的家中,像無數次地接待他的仰慕者一樣,接待了一位來自北方的青年。此人給了他一個好學、樸實、誠懇的印象,已屆高齡、正好在物色幫他編輯遺作的助手的歌德,便將年輕人留了下來。這個年輕人就是愛克曼。

    在隨後與歌德日夕相處的9年多時間里,愛克曼不但出色地完成了老詩人的囑托,還捧出來一件副產品——而今已成為世界文學經典的《歌德談話錄》。這部連尼采 也認為是“空前優秀的德語作品”,因為它給了世界一尊栩栩如生的歌德“全身塑像”。誠如愛克曼在談話錄的出版前言中所說︰“我認為歌德這些有關人生、藝術 和科學的談話、不僅僅包含詹不少的啟示,不少無比珍貴的教益,而且作為對他這個人的直接寫生,尤其有助于使我們心目中從他豐富多彩的作品里得來的歌德形 象,變得更加豐滿完整。”

    學者們大都強調這是一部智者之書,因為它凝聚著大詩人和大思想家歌德的思想和精神。的確,在這里可以听見歌德以高度凝練、概括和富萑個性的語言,有聲有色 地談論宇宙 自然、社會、人生、文學、藝術、Ξ學、政治、軍事乃至為人處事、劇院經營管理等等,也就是如先前的譯家朱光潛先生和洪天富先生都著重指出的,這部書相當全 面 具體地反映丁宇宙觀、世界觀、人生觀以及政治思想和文藝思想。因此號愛克曼的《哥德談話錄》不但給予廣大讀者以智慧的營養和思想的啟迪,也為研究大思想家 和大文豪歌德的學者,提供了可稱第一手的、權威的依據c歌德首先是一位文學家,談論文學 藝術和美學的時候自然特別多,許多重要終觀點已為我們熟悉和接受。他也經常有機會分析自己的一些作品,特別璁當時正在寫作的《浮士德》第二部,為其中一些 難解的問題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因此有學者說《歌德談話錄》是一座“歌德思想和智慧的寶庫”,是“打開歌德創作之門的一把鑰匙”,盡管都略微有些夸張卻基本 土符合實際。

    愚以為《歌德談話錄》的思想意義和學術價值,先賢們強調得夠多了,而且可以講自朱光潛先生的選本在1978年問世以來,已經相當地深入人心。這當然不是說 無須繼續對此書進行思想和學術研究;寶庫中待發掘的珠玉珍玩確實還相當不少,可堪玩味的慧語雋言、哲理智慧還比比皆是。這里只是想提醒一下,此書其實也極 富可讀性,其實也好看得很。

    是的,富有思想意義和學術價值的《歌德談話錄》的確非常好讀、耐讀,非常好看、耐看!它雖說講了許多有關宇宙人生、文學藝術的重大問題,但卻深入淺出,因 為都緊密地結合了實際。例如談文學問題,歌德就常常舉他自己以及莎士比亞、莫里哀、席勒、拜倫、雨果等等世界級的作家為例子。談繪畫和雕塑,就喜歡拿魯本 斯和大衛等的作品來一點一點進行分析。談戲劇問題,就結合自己和席勒的戲劇創作,以及他長期管理劇院的經驗。在這中間,有趣的軼聞趣事真是不少。在這里我 們見到的,是一個與自己信賴的助手和忘年之交促膝談心的歌德,一個走下了神壇的有血有肉、談笑風生、親切和藹的歌德,一個既有人的優秀品質又有人的毛病, 既理性、睿智又怪僻、迷信的歌德。總而言之,在歌德的這部“自傳”或者更準確地講“自述”中,我們會發現一些他身上常常被忽略了的品質,會看見一個在日常 生活中平易近人,既平凡又偉大,既風趣又可愛的歌德。因為名為《歌德談話錄》,實則所記並非純粹是對話,也有老年歌德生活狀況和情態的不少描寫。

    這里僅舉凡個讓我們對歌德刮目相看的例子︰

    在人們的心目中,歌德這樣的大詩人和大思想家一般都不擅長行政和經濟事務,其實不然。不說他做過魏瑪管轄甚多的大臣,就講他長期擔任魏瑪劇院的總監,就顯 示出了豐富的經驗和非凡的經濟頭腦。1825年3月至5月以劇院為話題的很多,不少都對我們極有啟發意義。例如他講︰一個劇院要站住腳,必須要排練出一套 反復上演、常演常新的保留劇目;劇院絕不能為省錢而讓二三流演員挑大梁;劇院要想成功,光有好的演員班子不夠,還必須致力于提高觀眾的修養,擁有一批屬于 自己的高水平觀眾;特別是強調必須重視票房收入,認為票房了壞也反映演出的質量。




    -----



    鍾肇政譯,《歌德自傳》〈傳記〉,志文出版社,197512月。沒找到鍾肇政編的《關於人生:歌德》,純文學出版社,1988年。
    歌德人生箴言》ISBN:9575570944│大展1991│沈永嘉編譯

    安徒生文集; 'Snow Queen' ; Tales for the Young

    $
    0
    0
    Born ‪#‎onthisday‬ in 1805: author Hans Christian Andersen. Here’s an illustration of his 'Snow Queen' http://ow.ly/L10tf

    「 Born #onthisday in 1805: author Hans Christian Andersen. Here’s an illustration of his 'Snow Queen' http://ow.ly/L10tf 」
    Hans Christian Andersen was born ‪#‎onthisday‬ in 1805.‪#‎DiscoverLiterature‬ with Tales for the Young. The illustration shown here is for ‘The Wild Swans’ and forms the book’s frontispiece. The engraving is by Edward Dalziel, a well-known wood engraver of this period. It shows Elfrida, a princess, attempting to hide from a king who is out hunting.http://bit.ly/1GOpA11

    「 Hans Christian Andersen was born #onthisday in 1805. #DiscoverLiterature with Tales for the Young. The illustration shown here is for ‘The Wild Swans’ and forms the book’s frontispiece. The engraving is by Edward Dalziel, a well-known wood engraver of this period. It shows Elfrida, a princess, attempting to hide from a king who is out hunting. http://bit.ly/1GOpA11 」




    http://www.hca2005.com/

    HERE & NOW
    http://www.hca2005.cn/
    “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2005”基金会的目标是使人们对安徒生的人生经历和著述有更加细致入微的了解,并激励艺术家们籍此而创作出更高品质的作品。
    安徒生作品译著
    我们都读到过很多中文版本的安徒生作品。在这个网页中,罗列了很多安徒生作品的中文版本及发行单位的信息。可是你知道安徒生决不仅仅是一个伟大的童话作家,他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诗人,游记作家吗?非常幸运地,在这次庆祝活动中,他的这些方面的作品也会由专业人士翻译成中文,以飨读者…
    Hans Christian Andersen, (April 21805 - August 41875) was a Danishauthor and poet famous for his fairy tales.
    In June 1847, he paid his first visit to England and enjoyed a triumphal social success. When he left, Charles Dickens saw him off from Ramsgate pier (Shortly thereafter Dickens published David Copperfield, in which the character Uriah Heep is said to have been modelled on Andersen—a left-handed compliment, to say the least).
    left-handed complimentUSnoun[C] (UKback-handed compliment)a remark that seems to say something pleasant about a person but could also be an insult
    (from Cambridge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
    ----
    H. C. Anderson『安徒生文集(全四卷)』林樺譯,北京:人民文學,2005
    安徒生『安徒生童話故事全集(全四冊) 林樺譯,中國少年出版。;台灣:聯經,2005
    簡說在天下文化
    http://www.bookzone.com.tw/Publish/preface.asp?bookno=MS1141
    第一卷《我的生活童話》
    第二卷《我的生活童話》
    第三卷《童話》*、《詩選》、《游記》
    第四卷
    小說《只不過是個拉小提琴的Only a Fiddler (1837).》、《幸運兒皮爾》
    戲劇《國王在做夢》
    附錄《年表》《主要著作》
    *
    醜小鴨
    野天鵝
    小(美)人魚
    皇帝的新裝
    夜鶯
    幸運女神的套鞋
    賣火柴的小姑娘
    身影
    再過十個世紀
    易蔔(卜)和小克裡斯汀妮
    光棍漢的睡帽
    新世紀的繆斯
    老爹做的事總是對的
    狂風吹跑了招牌
    好運氣可能在一根籤子裏
    園丁和主人
    牙痛姨媽
    安徒生童話故事全集(全四冊) 目錄
    http://www.bookzone.com.tw/Publish/catalog.asp?bookno=MS1141
    林樺先生(中國「安徒生大使」林樺先生譯註。 林樺先生曾獲「丹麥國旗騎士勳章」、「安徒生特別獎」
    ------
    四年每天五小時
    4×300×56000小時
    1100000字,每小時約200
    安徒生2005基金會- 漢斯·克裡斯蒂安·安徒生2005[ 簡體 ]
    Viewing all 6854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