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人和書 ( Men and Books)
Viewing all 6840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Japanese Pilgrimage. Oliver STATLER. ;The Shikoku Pilgrimage (四国遍路 Shikoku Henro) or Shikoku Junrei (四国巡礼)

$
0
0




Japanese Pilgrimage Oliver Statler

Japanese Pilgrimage

See larger image




  • Hardcover: 349 pages
  • Publisher: William Morrow & Co; 1st edition (September 1983)
  • Language: English
Japanese Pilgrimage. Oliver STATLER. This is the grandfather of all English language books written about the pilgrimage. He spent about three months walking the pilgrimage in 1971 and this is a thoughtful and insightful accounting of that trip and another partial trip in 1968, with enough history (although partly fictionalized) to help us understand the big picture. An absolute 100% must read for anyone contemplating walking the pilgrimage.
Pan Books, 1984



-----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Jump to navigationJump to search

Map all coordinates using: OpenStreetMap
Download coordinates as: KML· GPX


Map of the 88 temples along the Shikoku Pilgrimage

Pilgrims at Zentsū-ji, Temple 75 and the birthplace of Kūkai

An aruki-henro or walking pilgrim, marked out by his distinctive sedge hat, white shirt, and kongō-zue. The henro-michi route passes through the countryside and a number of cities.



The Shikoku Pilgrimage (四国遍路 Shikoku Henro) or Shikoku Junrei (四国巡礼) is a multi-site pilgrimage of 88 templesassociated with the Buddhist monkKūkai (Kōbō Daishi) on the island of Shikoku, Japan. A popular and distinctive feature of the island's cultural landscape, and with a long history, large numbers of pilgrims, known as henro (遍路), still undertake the journey for a variety of ascetic, pious, and tourism-related purposes.[1] The pilgrimage is traditionally completed on foot, but modern pilgrims use cars, taxis, buses, bicycles, or motorcycles. The standard walking course is approximately 1,200 kilometres (750 mi) long and can take anywhere from 30 to 60 days to complete.

In addition to the 88 "official" temples of the pilgrimage, there are over 20 bangai — temples not considered part of the official 88. To complete the pilgrimage, it is not necessary to visit the temples in order; in some cases it is even considered lucky[citation needed] to travel in reverse order. Henro(遍路) is the Japanese word for pilgrim,[2] and the inhabitants of Shikoku call the pilgrims o-henro-san (お遍路さん), the o (お) being an honorificand the san (さん) a title similar to "Mr." or "Mrs.". They are often recognizable by their white clothing, sedge hats, and kongō-zue or walking sticks. Alms or osettai are frequently given. Many pilgrims begin and complete the journey by visiting Mount Kōya in Wakayama Prefecture, which was settled by Kūkai and remains the headquarters of Shingon Buddhism. The 21 kilometres (13 mi) walking trail up to Koya-san still exists, but most pilgrims use the train.


Contents
1History
1.1Background
1.2Kōbō Daishi
1.3Development
2Practice
2.1Stages
2.2Equipment
2.3Rites
3Imitative versions
4Temples
5See also
6References
7Further reading
8External links





Japanese Pilgrimage [Hardcover]

Oliver Statler (Author)

杉浦康平 Sugiura Kohei《全宇宙誌》《造型的誕生》《亞洲之書.文字.設計》;臼田捷治《旋:杉浦康平的設計世界》

$
0
0



// 在講座中,其徒弟鈴木先生說,杉浦先生是生於「廢墟時代」的人。這些人在年少時,日本就戰敗了,他們沒有參與過戰爭,但就經歷戰爭所帶來的巨變,曾目擊國土變成一片廢墟。
這些年青人長大以後,不管是當建築師、設計師、音樂家或藝術家,因為他們有同樣的戰敗體驗、生活背景,因此,他們就築起「由我做起、由我重建」的意識,他們做事好像有永遠燃燒不盡的熱情,要重建國土上的一切… //
THESTANDNEWS.COM

【設計師傳奇】杉浦康平時代 | 曦成 | 立場新聞
「如果要以一句話來談七十年代的日本設計界,可說是『杉浦康平時代』。」 ——設計領域記者臼田捷治...


◉ 參考書目

杉浦康平(2006)《亞洲之書.文字.設計——杉浦康平與亞洲同人的對話》,臺北:網路與書。
杉浦康平(2006)《疾風迅雷:杉浦康平雜誌設計的半個世紀》,北京:三聯書店。
杉浦康平(2011)《杉浦康平.脈動之書:設計的手法與哲學》,東京:武藏野美術大學美術館.圖書館。
Works編輯部(2009)《書.設計》,臺北:積木文化。
講座情況

◉《全宇宙誌》書籍資料

編輯╱松岡正剛
企劃╱松岡正剛+高橋秀元+十川治江+松本淑子+田邊澄江
藝術指導╱杉浦康平
設計協力╱中垣信夫+海保透+市川英夫+森本常美+戶田ツトム+羽良多平吉+木村久美子+海野幸裕+中山銀土+松下正己
出版╱工作舍
製版.印刷.裝訂╱凸版印刷
封面╱1C+燙金
內文╱ 2C
發行年╱1979年10月
定價╱5000日圓
頁數╱384頁
版型╱B5變型




---2014.7
杉浦康平的書明之「之」與「的」: 原書名:, Books, Text, and Design in Asia著者 :. 譯者 :, 楊晶、 李建華
杉浦康平編著 {亞洲之書.文字.設計:杉浦康平與亞洲同人的對話 }台北:網路與書出版,2006 7 月,580
{ 亞洲的書籍、文字與設計──杉浦康平與亞洲同人的對話 },北京:三聯書店 , 2006 10月,63.00. 元
(杉浦康平 Sugiura Kohei   1932年出生於東京。平面設計師、神戶藝術工科大學名譽教授。透過對意識領域予以形象化的獨特手法,一直以來對眾多創意人產生影響。將亞洲傳統的、神話的圖像、紋樣、造型的本質形容成「萬物照應的世界」,見諸於多部著作。策畫、促成多起介紹亞洲的展覽會,並經手相關圖書造本,同時與亞洲各國的設計師建立了密切往來。主要著作《日本的造型.亞洲的造型》(三省堂)、《造型的誕生》、《生命之樹.花的宇宙》(以上 NHK出版)、《吞下宇宙》(講談社)、《扣響宇宙》(工作舍)。其他編著《視覺傳播》、《亞洲的宇宙觀》、《文字的宇宙》、《文字的祝祭》;作品集《疾風迅雷 雜誌設計的半個世紀》( TransArt)等。)--> 博客來書籍館>亞洲之書.文字.設計:杉浦康平與亞洲同人的對話



臼田捷治《旋:杉浦康平的設計》


旋:杉浦康平的設計世界

2013-08-07 16:55:49





亞洲之書.文字.設計:杉浦康平與亞洲同人的對話

  • 文/operatic2006年07月20日
    究竟一本書的裝禎,有多重要? 我第一次被書的外觀所迷惑,是《紙模子歐洲行》這本書。這本書從封面到內容的排版,都是一個勁兒的讓我迷惑不已——迷惑到我堅決的要把它帶回家,後來想想絕對翻不到五次。但我一直堅信,一定是有什麼,牢牢的抓住了我,進而對一本書,產生了執念,彷彿我對這 more

內容簡介

  杉浦康平是日本書籍裝幀、文字設計大師,他將東方式的思維融入書籍設計中,形成獨樹一幟的「杉浦設計」風潮,也是亞洲各國出版界、平面設計師慕名跨海習藝、求教的對象。他長期關注亞洲共同圈的文化,經常透過舉辦、參訪亞洲各國的博覽會與當地的設計師進行交流。 本書收錄杉浦康平分別與六位來自三個亞洲國家,在本國各領風範的設計師之精彩對話,包括台灣《漢聲雜誌》發行人黃永松、中國大陸的呂敬人、韓國的安尚秀、鄭丙圭,以及印度的R.K.喬希(R.K.Joshi)和柯蒂.特里維迪(Kirti Trivedi)。
  具有共同淵源的亞洲文化圈,在歐亞大陸上衍生出殊異而豐饒的文化果實。本書透過各國設計師的對話,激盪出設計思維的火花。對談內容觸及亞洲文化的內在涵養、融合古典與現代的創新設計思維、數位時代對傳統設計的衝擊與契機等,從對談中得以窺見亞洲設計文化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並附有各國設計師融入本國文化智慧,展現精彩創意的設計作品圖片。
作者簡介
杉浦康平 Sugiura Kohei
  一九三二年出生於東京。平面設計師、神戶藝術工科大學名譽教授。透過對意識領域予以形象化的獨特手法,一直以來對眾多創意人產生影響。將亞洲傳統的、神話的圖像、紋樣、造型的本質形容成「萬物照應的世界」,見諸於多部著作。策畫、促成多起介紹亞洲的展覽會,並經手相關圖書造本,同時與亞洲各國的設計師建立了密切往來。主要著作《日本的造型.亞洲的造型》(三省堂)、《造型的誕生》、《生命之樹.花的宇宙》(以上NHK出版)、《吞下宇宙》(講談社)、《扣響宇宙》(工作舍)。其他編著《視覺傳播》、《亞洲的宇宙觀》、《文字的宇宙》、《文字的祝祭》;作品集《疾風迅雷 雜誌設計的半個世紀》(TransArt)等。







杉浦康平

『かたち誕生』
《造型的誕生》


杉浦康平,平面設計大師、書籍設計家、教育家、神戶藝術工科大學教授。亞洲圖像研究學者第一人,並多次策劃構成有關亞洲文化的展覽會、音樂會和書籍設計,以其獨特的方法論將意識領域世界形象化,對新一代創作者影響甚大。被譽為日本設計界的巨人,是國際設計界公認的信息設計的建築師。
中文名
杉浦康平
國 籍
日本
出生地
日本東京
出生日期
1932年
職 業
建築師,設計師
畢業院校
東京藝術大學建築科
主要成就
日本國家紫綬帶勳章
日本總理大臣獎
代表作品
造型的誕生》,《亞洲之書·文字·設計》,《吞下宇宙

目錄

1主要經歷

2主要著作

3設計哲學

4思維方式

5傳播哲學

6自我信仰



1主要經歷編輯
日本設計師,神戶藝術工科大學教授。生於日本東京。1955年畢業於東京藝術大學美術系建築專業。1964年、1967年在德國新式建築造型學校——烏魯姆造型大學兩次任客座教授。其設計風格改變了以往東洋的神秘表現,因而被日本傳統設計師視為異端。在去德國講學以前,他所主張的信息理論、記號論、知覺心理學等,體現了西歐型激進的抽象思考模式,從而在1955年獲得日本宣傳美術獎,1961年榮獲每日報社設計獎。同時,還設計出了許多非視覺性的抽象化地圖。例如:“時間軸變形地圖”(1969)、“味覺地圖”、“民眾地圖”、“地下街地圖”、“犬地圖”、“政治事件地圖”等,至今還在設計製作中。其奇異的曲線形式,給觀者以強烈鮮明的印象。這一抽象化地圖設計形式在日本廣為流行,並於1972年開始向世界各地傳播。1970年開始書籍裝幀設計,創立以視覺傳達論、曼荼羅為中心展開亞洲圖像、知覺論和音樂論的研究。1971年獲第二屆野間出版文化獎。1979年他創作了“京劇”、“亞洲面具”、“亞洲的宇宙觀”展覽的大型宣傳廣告,1979年編輯出版的《傳真言院兩界曼茶羅》的裝幀設計,堪稱設計精品,它採用中國和日本傳統的古書裝訂和畫軸形式,並附有照片和圖畫,是西歐裝幀形式不能比擬的,在西方引起巨大反響,榮獲了獲總理大臣獎、生活裝幀、設計競技等許多金獎。另外,從“一張大型宣傳廣告畫疊成64頁的小冊子”的想法出發,在書籍設計方面引入許多具有創意的設想。例如:利用頁面的凸起,創作出具有電影、動畫意義的立體感圖書、與地球軸同樣傾斜的封面設計等。1980年在東京西武美術館舉辦的“曼陀羅的出現與消亡”展覽,也是現代綜合設計的傑作,榮獲1982年文化廳藝術選拔新人獎和其他多項獎勵。1983年-1985年為不丹王國設計郵票[1] 。1985年擔任印度IDC客座教授。1986年香港[杉浦康平的設計世界展]。
1987年[raga番弦花音樂會]。1989年起任教神戶藝術工科大學。年底赴北京參加中日書籍裝幀藝術展並作演講。1991年[音樂會]以[打開五感之音樂會]方式進行企劃、構成。1992年[花宇宙—亞洲之染、織、飾展]之企劃、構成。1997年獲每日藝術獎。1998年被授予日本國家紫綬帶勳章。1999年《造型的誕生》中文版在中國發行並舉辦學術講座。2000年(首爾)開幕式作主題紀念演講。2003年(名古屋)開幕式作主題紀念演講。2004年首屆北京國際書籍設計家論壇發表演講。2004年[疾風迅雷——杉浦康平雜誌設計半個世紀]日本全國巡展。2005年在上海擔任[中國最美的書]評審委員。2005年[疾風迅雷——杉浦康平雜誌設計半個世紀]韓國展。2006年《亞洲之書·文字·設計》、《疾風迅雷——杉浦康平雜誌設計半個世紀》中文版由北京三聯書店出版發行。

2主要著作編輯


衫浦康平作品主要著作有:《來自維加阿爾的報導》、《亞洲的宇宙觀》、《曼陀羅的世界》、《眼球中的曼陀羅》、《用立體看星星》、《日本形、亞洲形》 、《文字的宇宙》、《文字的節日》、《圓相的藝術工學》,1996年NHK電視台教育節目播放的《形狀誕生》是綜合了杉浦先生的創作原理而編成的,1997年出版發行。
視覺傳達》(講談社)
《亞洲的宇宙 +曼荼羅》( 講談社 )
《變幻的眾神=亞洲的假面具》(日本放送出版協會)
《文字的宇宙》(寫研)
《立體看星星》(福星館書店)
《亞洲的宇宙觀》(講談社
《花與壺、豐穰與再生的宇宙軸》(私家版)
《花宇宙 =生命樹》(NHK事業)
《文字的祝祭》(寫研)
《日本的造型.亞洲的造型》( 三省堂 )
《造型誕生》(NHK出版)等
《吞下宇宙》( 講談社 )
《叩響宇宙》(工作社)
《亞洲之書·文字·設計》(Trans Art)
《疾風迅雷——杉浦康平雜誌設計半個世紀》(Trans Art)

3設計哲學編輯


衫浦康平作品衫浦康平如是形容他的設計哲學“早年我在做建築師時,不只是關注建築的結構,甚至會設想房間牆紙的顏色。我體會到,音樂、建築、繪畫等等都只是設計的一個方面,只有把這些方面都掌握好,才能讓自己的手能夠握成一個拳頭,讓自己的設計具有力量。所以,我還在不斷學習。”
當被問及“你知道中國的茶杯上為什麼要繪上花嗎?”衫浦康平回答是“天上下雨,滋潤泥土,花草叢生,生命得以延續、成長。茶杯盛著水,我們喝下去,像花兒一樣,得到滋潤和灌溉,人類得以繁衍不息。”
這位視覺大師從年輕時就開始弱視,兩眼視力0.1以下,還帶有亂視和鈍視。而上天也給了他另一個天賦作為補償:他看天居然能虛瞇著瞧出十來個月亮,周圍的人感到很吃驚,為什麼他能比平常人看出多好幾倍東西來。更令人驚訝的是他書寫的精緻、密集、工整的文字均小於平常人視力以內能看清的4~5P小字。
就是這個有著奇特視力的少年很多年以後獲得德國萊比錫“世界最美的書”金獎,而這個帶有理想主義名字的獎項是平面設計界最權威的殊榮。

4思維方式編輯
實際上,杉浦康平在每一階段的創造性思維和理性思考均具有革命性的意義,引領著時代的設計語言,他“悠遊於混沌與秩序之間”,在東西文化交互中尋覓東方文化的精華並面向 ​​世界發揚光大。他是日本戰後設計的核心人物之一,是現代書籍實驗的創始人,在日本被譽為設計界的巨人,藝術設計領域的先行者。他提出的編輯設計理念改變了出版媒體的傳播方式,揭示了書籍設計的本質。他的名言“一本書不是停滯某一凝固時間的靜止生命,而應該是構造和指引周圍環境有生氣的元素。”讓書籍設計者和愛書人都一生回味。他獨創的視覺信息圖表提出嶄新的傳媒概念,更為今天的數碼載體信息傳播作了重要鋪墊。他的“自我增值”、“微塵與噪音”、“流動、滲透、循環的視線流”、“書之臉相”等設計理念和“ 宇宙萬物照應劇場”、“漢字的天圓地方說”等理論構成了杉浦設計學說和方法論,這也就是杉浦康平的設計世界。
“很多我表達的思想只有我自己才領會。”他一如既往地微笑著說。

5傳播哲學編輯


衫浦康平作品按說這位世界頂極設計師早該有他的作品集或個人展事為外人熟知,但恰恰行事低調的杉浦先生別有自己的思考,五十多年來他從未進行過一次個人作品的出版活動和展覽,哪怕是參加他人舉辦的綜合展,都未曾參加過。他認為設計活動在其作品經由讀者翻閱並傳達到內心,設計的功能就此完成;書刊設計與繪畫者的創作不同,後者經過閉門創作後需要向外公開作品,或辦展覽或出畫冊,而杉浦先生認為設計師以有效的行為,方法論告訴人們信息的誕生,這是設計的主要作用。設計師的作品,與社會行為密切相關,因此,這些作品發光是在它第一次在社會出現的瞬間,設計是需要與社會接觸的行為,一個以瞬間為媒介,傾注自己的全部力量,說服對方。珍視自己的作品與社會接觸的瞬間,把其時其地當作展覽會場。書籍設計以載體形態面對讀者,這就是它的使命。
人們為杉浦先生富有前瞻性的設計智慧和無與倫比的專業精神所震撼,人們發現其嚴謹的科學性與東方的哲學思維相融合的設計理念已影響了幾代日本設計師,並在東方諸國產生積極的影響和連鎖反應。近些年來他穿梭於東亞及南亞諸國,呼籲亞洲各國珍重自身的傳統文化,提倡二十一世紀亞洲文化走向世界的自強精神。由於他對中國文化的尊重和孜孜不倦的學習態度,使他對中國始終抱有一種親近感。

6自我信仰編輯
“你有沒有一生都篤信的哲學呢?”衫浦康平的回答是,“有,中國的道家學說。”


參考資料


1. 張乃仁 .《設計辭典》 :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2002-1-1 :第792頁 .








黃天橫:固園黃家-黃天橫先生訪談錄、司馬遼太郎と台湾、與張我軍《亂都之戀》出土

$
0
0



司馬遼太郎と台湾
黃天橫
台北市 : 福祿壽興業公司 1999
可在 總圖 (689 1773 1999 )獲得

固園黃家-黃天橫先生訪談錄
編/著/譯者 / 黃天橫,陳美蓉,何鳳嬌
出版機關 / 國史館
出版日期 / 2008-05
固園,是日治時代的名園。黃家,是台南望族,其姻親系譜足以串成台灣社會金字塔頂端。
位於台南市東門路一帶的固園,佔地四千多坪,原本有兩座台灣厝和一座舊式糖廍。固園主人黃欣(1885~1947)留日返台後,拆除糖廍,由他處購買一座日式建築,遷移至此重建。日式房屋以木造走廊相連,後方面積達百坪的水池,設有噴水、石橋、石燈籠,池中有錦鯉戲水,假山旁植梅樹四株,因此取名「四梅堂」,是當時詩人墨客、海內外政商名流聚集之處。
黃欣之弟黃溪泉(1891~1960)後來拆除台灣厝,蓋了三層樓的洋房。洋房藍圖採用當時日本〈朝日新聞社〉募集洋房新設計第一名的作品。採同一設計的建築,在台灣有高雄西子灣彭清靠(彭明敏之父)醫師的別墅;在日本則有皇太子妃美智子娘家,日清製粉會社社長正田英三郎的宅邸。
日治時代,黃欣曾任「總督府評議員」,和辜顯榮等人並列當時的「御用紳仕」,可謂趁勢而起的梟雄。他性格大開大闔,是商事和公益並進、有褒有貶的人物;黃溪泉則內向溫和,謹慎守成。兄弟倆個性互補,雖受新式教育,但漢學造詣頗深,固園黃家,文風鼎盛,引領風騷。
固園故事精彩,因姻親而連結的上層菁英網絡,也精彩。媳婦有來自台南高長家族的高雅美,女婿有汐止陳家的陳紹馨、桃園林家的林益謙、鹿港辜家的辜振甫、北門吳家的吳新英…開枝散葉,繁花似錦。
開到荼蘼花事了。二次戰後,國民政府來台施行三七五減租和耕者有其田,黃家在台南縣三百多甲農地全部被徵收;固園四千坪,無生產無收入,又要繳交稅金,撐了幾十年,終於無以繼之。
1978年固園拆除,改建成新社區。黃溪泉的兒子黃天橫說:「在自己的年代廢除自己的家園,心中的掙扎抗拒不知凡幾,甚至還要遭受他人非難,但這是時勢所迫,非個人力量可以抗拒。」
出身豪門,黃天橫沒有遺傳到商賈的基因,卻繼承了藝文的天份。他恬淡自持,博聞強記,在亂世中,安靜謹守讀書人的本份。從1951年擔任台南市文獻會委員至今,田野調查,民俗研究,蒐藏文物圖書,寫作編纂,舉辦文化交流活動,堪稱某些項目的百科全書,他活出自己獨特的樣式。
許多人讀陳柔縉的《宮前町90番地》之後,成了「張超英迷」。 張超英帥氣倜儻,魅力過人。這本《固園黃家─黃天橫先生訪談錄》,受訪者淡淡談來,上下百餘年的黃家風雲,有時代的潮起潮落,也有藝文界的奇人異事。讀者不妨和《宮前町90番地》參照比對。


追憶黃天橫先生與張我軍《亂都之戀》出土的舊事

藏家風範,泱泱足式 ──追憶黃天橫先生與張我軍《亂都之戀》出土的舊事向陽




與黃天橫先生出席在台北市長官邸舉辦的「思念的顏色──吳逸民先生紀念音樂沙龍」(2015年9月19日)。

4月7日,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的吳文慧用臉書私訊告訴我:黃天橫前輩在當天清晨點多過世了,聞訊相當不捨。我還記得,前年(2014)10月19日在雙連教會參加基金會秘書長張炎憲告別式當天,天橫先生由夫人陪同出席,當時他行動不便,我也在旁攙扶他進入告別式會場的一幕;再來就是2015年9月19日我們一起出席基金會在台北市長官邸舉辦的「思念的顏色──吳逸民先生紀念音樂沙龍」,想不到這竟是最後一見。
出生於1922年的天橫先生,是台灣文史學界都相當推崇的文史專家,以九五高齡離開,全壽而歸,應無遺憾了,我的不捨,是因為他從1991年11月基金會成立以來就擔任董事,對基金會的會務推動和史料藏諮詢貢獻甚大,總計他擔任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董事長達二十五年,每次董事會他都準時出席,會後餐敘,只要沒事,也都參加。為人謙和的他,有君子風,對於台灣文史瞭若指掌,可說是一部活字典。他的離世,當然是台灣文史界的損失。
與天橫先生初識,是在1986年5月初(算來是三十年前的事了),當時我擔任《自立晚報》副刊主編,有一天收到一篇稿子〈台灣新文學的鼓吹者──張我軍及其詩集「亂都之戀」〉,作者署名「黃天橫」,張我軍是台灣新文學的鼓吹者之一,也是台灣新文學初期的重要詩人,他的詩集《亂都之戀》是台灣新文學史第一本華文詩集,但久已絕版且在戰後的台灣絕跡,在這篇重要的文章中,作者很詳細地描繪了《亂都之戀》的版本、選詩內容。接著寫道,去年(1985)年7月,當時仍在世的小說家龍瑛宗(1911-1999)先生帶戴國煇(1931-2001)教授去拜訪他,詢及《亂都之戀》,於是他乃探問古亭書屋高賢治先生有無此書,終於找到這本逸本。


黃天橫是張我軍詩集《亂都之戀》的發現者,圖為1986年5月4日他發表於《自立晚報》副刊的重要文獻。

我欣喜若狂,於是前往拜望天橫先生,感謝他把這麼重要的文章投給自立,並告知不日後就會刊登。天橫先生從書櫃取出《亂都之戀》原版,讓我一睹文學史上重要詩集;我對絕版書素有狂熱,乃大膽向初識的天橫先生請求,可否借我帶回影印閱讀,天橫先生一點也不藏私,點頭答應。
就這樣,我帶回《亂都之戀》,選錄其中幾首詩作,搭配原書書影、張我軍先生照片,於5月4日副刊頭條刊登了天橫先生的大作。張我軍的《亂都之戀》出版於大正14年(1925)12月28日,到1986年5月終於因為天橫先生而重見天日了。我也因為這一個因緣,得以和天橫先生成了忘年交,常常向他請益台灣文史問題。
這個故事還沒結束。我商借了天橫先生持有的《亂都之戀》,回報館影印後,原書就送回給他。影印本則完全仿照原書尺寸(寬9.5cm、長17cm),做了三四本,其後我將其中一本影本送給林海音(1918-2001)女史,她也非常喜愛;她與張我軍次子張光直(1931— 2001)先生素有往來,就將影本送給光直先生。到了1987,這本我影印的影本輾轉交到人在中國大陸的張我軍長子張光正先生手上,終於1987年由中國遼寧大學出版。


台灣新文學史上第一本華文詩集《亂都之戀》的兩個版本。右是張我軍)於1926年自費出版的影印本。影印本仿原書複製,寬9.5公分,長17公分,計56頁,素白封面。左係1987年由中國遼寧大學出版的版本,較原版多了「出版說明」、武治純〈重版代序〉,以及「附錄[一]」、「附錄[二]」、「附錄[三]」等多篇相關文章。計80頁。

書出後次年,1988年7月13日,張光直先生自美回台,我接到海音女史來電,說想請我和天橫先生到她家晚餐,介紹光直先生與我們認識。那天晚上,光直先生帶來遼寧大學版的《亂都之戀》,送給天橫先生和我各一本。光直先生在贈書上題簽:「這本書是根據向陽先生的複印本重印的」,其實真正持有此書的是天橫先生,我也請他一併簽名,作為個人藏書的紀念;當晚天橫先生也帶來原版,親自持贈光直先生,張我軍的詩集終於回到家屬手中。


黃天橫先生在遼寧大學版上的簽名。

在這曲折的過程中,我看到了天橫先生對於台灣文史文獻的呵護之心:他先寫稿子介紹《亂都之戀》的原書內容,提供台灣文學史家重要參考資訊;對於我的影印要求,又大方同意,因此促成了我的影本為張我軍子嗣所看到,終於得以重印出版;最後是,他將原書持贈給光直先生,讓這本孤本因而更具傳承的意義。我還記得,當晚天橫先生跟我說,這孤本回到張我軍孩子的手中,就回到家了。
我在天橫先生過世之後,重新找出1986年5月4日的《自立晚報》副刊,追憶他促成張我軍遺著出土的這段過程,更加欽敬天橫先生的人格和風範。君子無藏私,如果沒有他,張我軍先生的詩集《亂都之戀》將永遠只存書名,台灣文學史家將無法據以評估張我軍先生對台灣的貢獻,張我軍的家人也將無法看到原書而抱憾。這就是一個藏家的泱泱風範,值得後輩效式。在我的人生路途中,也因為這樣的因緣,而能與他長期共事於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為台灣文史資料的保存盡點心力,耳濡目染於他的風範之下,說來真是福氣。敬以此文追思天橫先生。 ──《文訊》369期,2016年7月1日,頁37-39。


高行健 《朋友》

$
0
0


朋友

 在艱難的、困頓的、非理性的時刻,除了家人,就只有朋友是我們的依靠,友情的光輝,有照破各種黑暗的神奇力量!
  《朋友》內收高行健書寫「友情」這個主題的三篇小說,透過文學的情境而告訴我們,朋友是什麼樣的狀態和實在。
  名散文家鍾怡雯為這本書所呈現的「友情的深度」作了導讀,繪本作家可樂王則依據小說而創發了視覺呼應的情境。
  高行健的《朋友》非常適合青年讀者賞讀、體會,去尋找、建構自己和他人的友情。《朋友》也是一本為天下友情人和有情人編的書。
作者簡介
高行健
  一九四○年生於江西贛州,祖籍江蘇泰州。畢業於北京外語學院,專修法國文學。曾任多年翻譯。文化大革命期間下放農村。一九七九年開始發表作品,一九八一年成為專業作家。著有長篇小說《靈山》、《一個人的聖經》;中篇小說《有隻鴿子叫紅唇兒》、短篇小說《高行健短篇小說集》;劇本《高行健戲劇集》十餘種;文論《沒有主義》;作品集《週末四重奏》、畫集《另一種美學》等。一九九五年劇作《夜遊神》獲比利時法語共同體戲劇創作獎。二○○○年獲頒諾貝爾文學獎,成為華文世界第一位領有此殊榮之人。
  高行健在法定居十餘年,兼具作家、畫家、劇作家、導演等多重身分。繼二○○二年十二月《八月雪》在台首演後,新劇《叩問死亡》與《週末四重奏》也分別於二○○三年登上法國舞台。為了向這位傑出的華人作家致敬,法國古城馬賽已將二○○四年訂為「高行健年」


(Ray Chen) Mendelssohn Violin Concerto in E minor, Op. 6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03Hs6dwj7E


高行健  《朋友》

我以為再也見不到你了,沒想到十三年後,我們竟又重逢。十三是個不吉利的數字,然而十三年後,你依然是你,時不時開懷大笑,還是這樣健談,機智與俏皮不減當年,只不過你的笑聲帶上了沉厚的胸音。而我,也沒變?
「在大街上一眼就可以認出來,還是那樣,連一根白頭髮都沒有。」
「哪裡,哪裡,老啦,白白浪費了十多年光景,人生最珍貴的年代,青年時代,幹事業的時代。」
你又笑了,但立刻止住。是的,你已經有了白頭髮了,兩鬢和前額都分明夾雜著根根白髮。你只不過大我兩歲,人到中年萬事休,你我都已跨入了中年。
「不,不。」你猜到了我的思想。「領導班子裡六十多歲還算年輕,你我當然還可以算是小青年了。」你又哈哈大笑。「還可以幹。」
「對,還可以重頭幹,毛毛剛考上了研究生,當太學生。」你又哈哈大笑,我跟著你也開懷大笑。
我真服你,你有過這樣的經歷,居然還這樣樂天。「你先談談,真槍斃過你?我是聽毛毛說的。」我說。
「槍斃過,差點沒到馬克思老人家那裡報到去。」你說得很認真,沒一點開玩笑的意思。
「講講,講講,死是怎麼個滋味?」
你沉吟了片刻,才說:
「假槍斃。」
「你事先知道是假的。」
「那就沒意思了。我當時真以為這下就完了。死真不是滋味,不過,死並不可怕。問題是死得這麼年輕,什麼事也沒幹。」你又呵呵笑了。「其實,冤鬼多著呢,我算不了什麼。」
你沉默了。
「抽烟吧!」我把烟遞給你。十五年前,我們剛大學畢業,都沒抽過烟,如今我一天兩包,你原來也是杆老槍。
烟點著了,烟霧裊裊。你靠在我弟弟拿木料請人做的沙發上,我也靠著。
「我是半夜裡被他們從牛棚裡拖出來的。他們叫我滾出來!我就穿上衣服,滾出來了,跟他們去了,因為夜裡過堂不是第一回了。這是一種心理戰,有一嚇就招供的,也有連續幾天瞌睡得熬不住,也就認了。我沒有想到他們要槍斃我。挨打不稀奇,我有準備,特別穿上了毛衣毛褲,好減輕點皮肉痛苦。」你又咧嘴笑了。「他們把我帶到地質隊的『東方紅革命造反司令部』,就好比戰爭時期的前線指揮部,不過不在前線,而是在食堂隔壁,原先會計的房裡,審完了吃消夜方便。我們這批關進牛棚受審的人,野外津貼都叫他們消夜吃掉了。」
吹吹,你還像中學時代一樣,又講上故事了。什麼事經你一吹,就都滑稽可笑了。還是講你當時真實的感受吧。我這話還沒講出來,你就明白了我的意思,反問我:
「你不覺得這是很滑稽的嗎?」
「活過來的人用今天的眼光看是如此。」
「可我當時就覺得這是一場鬧劇。給我加別的罪名都不怪,就因為我的叔父在美國,我也就成特務了?就因為我有個三波段的熊貓牌收音機?就因為我聽過英語廣播?」你又咧嘴,但是沒笑。「進去了倒是沒挨打,可把我像死豬樣的倒吊起來了,這滋味當然不好受,金星直冒,我只好閉上眼睛。渾身淌虛汗。真後悔不該穿這身毛衣毛褲,這就是當時真實的感受。」
你等著我的反應。我聽你講下去。
「然後就審問,就宣布我的罪狀,判處死刑,立即執行。我還聽見槍栓子一拉。他們把我放下來,掰起我的頭,叫我看槍斃我的布告。問我認得我的名字嗎?我當然認識。一個紅點,一筆紅勾,畫在我的名字上,同法院門口槍斃犯人的布告一模一樣。可我真不相信就這樣可以把我處決。都是搞科學的人,幹出這種事來,你說是悲劇還是鬧劇?」
「那是個不合邏輯的時代。」

「生活就這樣不合邏輯,還就真實得很,真實到叫你自己都不能相信的地步。」

「沒真把你槍斃掉就算你命大。」

你我都沉默了。覺得房裡有些冷,我把煤爐的爐門打開。

「很可能把我槍斃掉的。有人就這樣槍斃掉了。幸虧我同誰也沒有私仇,平時我除了跑野外作業搞我的勘探,同隊裡的人從來也沒鬧過矛盾。他們也都是好人。不是怕火燒到自己身上,就是想立大功,動機也還是要革命。」你又咧嘴了。而這種無聲的笑是你過去沒有過的,是這些年來你變得深沉之處。不過,你倒楣就倒在你這俏皮上,俏皮在那個時代是一種罪過。

我想起十三年前你最後給我的那封信:「馬克思要是看到人們把賣菜的經驗當成他的哲學準會氣得發抖。」
我沒有立刻回你這封信,可我一直想婉轉地提醒你,書信也好,說話也好,不要帶這分俏皮,因為那時候政治氣氛已經十分緊張了,免得惹來麻煩。兩個月後,這場翻天覆地的文化大革命便爆發了,誰也不知道誰的命運如何,我也不敢再給你去信。然而,我預感到你的災難,爾後你果真音訊全無。「死並不可怕,只不過是一種遺憾。」你說,「他們把我雙手反捆起來,用毛巾紮上眼睛,我被拖上一輛卡車,開了一陣子,又押下來,問我招認不招認是特務,給我最後一分鐘考慮。 我聽見山風穿過樹林子,不遠的什麼地方溪流的水聲,拉槍栓的聲音。這回是真的了,我想,說真的,我並不感到害怕,只覺得脊背心冰涼,心疼。隨即叭地一聲,我倒下了。腦子裡轟地一響。 以為打中了腦袋。臉貼在潮濕的泥地上那一剎那,你猜我想到的是什麼?」你望著我。
要是我,面對死亡不會這樣平靜,我要喊叫,要抗議這種愚蠢荒謬的死亡,我會大喊大叫!你又笑了。
「你還記得嗎?考大學複習功課的那年夏天,你大概是看書累了,放了一會唱片。我在院牆那邊喊你,叫你把唱機搬出來,放在牆根前,我也正想聽。」你企圖喚醒我的記憶。「不記得了。」我懷著歉意,坦率地承認。「你不是有一套門德爾遜的『 E 小調小提琴協奏曲』 的唱片。」「怎麼不記得?那是我特喜歡的一個曲子!可惜破『四舊』 的時候,我們哥倆都在外地,家裡的人嚇得把唱片都砸了。」「我以為被打中了死了的那時候,我心想的是再也不能在你家放唱片的時候,隔著院牆叫你把唱機搬到院子裡來,再也聽不到門德爾遜的這個曲子了。」

我哼起了這個曲子中那個苦苦探索,熱切地追求的主題,你連連點頭。那是個急速上升,又中斷了,又急速上升的旋律。那是對未來、對理想、對一種燦爛的生活的激情的呼喚。是的,是的,它點燃過我,點燃過你。這就是相隔了十三年,你我經歷了生離死別,我們之間卻依然息息相通的精神。

「我夢見過你兩次,」我說。「一次是在清理階級隊伍的時候,記不清是六七年還是六八年。在那種恐怖氣氛中,今天不知道明天將如何。只要在批鬥別人的會上,念稿子,或是念語錄的時候,緊張起來,念錯了一個字,就會從會場上立刻被揪出來打成反革命的那些日子裡,我夢見了你。吹吹,你正在指揮一個交響樂隊― ― 」

「有意思。」

「而且是背對著我,躺在一張靠背椅上,揮舞著手臂,搖頭晃腦。」

「妙極了!」你俯身衝著我笑道,大巴掌在扶手上一拍。「妙就妙在你指揮的那個曲子,那麼多層次,結構那樣複雜,在那麼多不和諧的音響的轟鳴中,一個半音階上升的難以捉摸的旋律,很艱難地,剛剛接近於形成,又失散了。可在轟鳴中又即刻出現了,剛要分明地,穩定地行進,又被迅猛的、排山倒海一般的不和諧的轟鳴沖散了。可這個旋律從紛雜中又爬了起來,頑強地努力要實現、展示、踏出一條堅實的出路。」「這是一首詩啊!」你感嘆著。「只能說是一首詩的情緒,可無法把它準確地寫出來。」「就像我們這一代人的經歷。」你說對了。

爐子上坐的壺水撲突撲突地滾沸了,冒著騰騰熱氣。我們又接上了一支烟。

「我已經十多年沒聽過交響樂了。」你說。

「你在下面怎麼不買個半導― ― 」我立刻想起收音機給你帶來的災難。

「經過了這場大誤會,恐怕不會有人再懷疑我是特務了。我準備再買個,學英語,今後工作上總有些外文資料可看。」你接過我的話題。「給我買本鄭易里編的《 英華大字典》吧,什麼樣的字典都行啊,我的書都丟了。我回去後給你寄五十塊錢去,你給我買些工具書。」

吹吹,死亡沒有嚇倒你,還是你戰勝了死亡。

「還有個夢呢?你不是說兩次夢到我?」

「頭一個夢我記得很清楚。醒來的時候,我睜眼反複追憶了夢中的印象,甚至找了個筆,企圖把旋律和節奏都大致記下來。可惜,沒法把這些音符捉摸住,倒是留下了鮮明的印象。

我一直想,如果能再見到你,一定要把這個夢境告訴你。後一個夢就雜亂得很,不知怎麼地到了你家,原先你們被攆走之前我家隔壁院子裡的你那個家,可到你家的那些彎彎曲曲的通道不知從哪裡冒出來的,又有點像我很小的時候我們家曾經住過的一個院子的前院。總歸到你家了,見到你真高興,有多少話要同你說,可你家房裡坐滿了人。我們什麼也沒談便出來了。後來又一起在後院,牆根下的瓦礫堆中捉蟋蟀。雨過之後,天陰沉沉的,院裡一灘灘的積水。我在牆縫裡掏著掏著,你卻不在了。我便再也無法找到你,已經記不起那屋檐下曲曲折折的通道怎麼走的了。」

「這是個悲哀不祥的夢。」你解嘲道。

「也是個陳舊的夢。」我說。「可心裡總感到這是種溫暖的懷念。」

房裡暖和起來了,窗玻璃蒙上了一層迷濛的水氣。屋外肯定挺冷。

「七三年秋天,我回來過一次,好幾回從你家門口經過,沒敢進來,一是怕你們家也搬了,再是怕有人認出我來,給你們家添麻煩。因為我那時候還沒解放,問題掛起來就是了,總算恩准可以回家探親了。」

「我那時候還下放在山溝溝裡呢。我是七五年才調回北京的。有次回來探親,聽我父親說,他見過你父親在城南掃大街,估計你的情況也好不了。當時不知道你們家受衝擊後趕到哪裡去了,也不便上街道革委會去打聽。」

「我父親大前年病死了。」

好比經歷了一場十多年的戰爭,這就是我們的青年時代。

「你記得阿‧托爾斯泰的《苦難的歷程》嗎?」我問。「考大學之前,我們不是爭論過究竟應該報考什麼專業?我企圖說服你同我一起學文學。你反駁我說:社會前進的道路已經不用我們來闖了。大革命的時代完成了,沒有巨大的社會變革就不會有深刻的文學,我們面前的路太平坦了,時代留給我們的只剩下創造性的勞動。你記得不?」「我們不爭論了。」你把手一揮。「談談你的情況。」「我沒什麼好談的,沒被槍斃過,也沒有被批鬥過,只因為一度捲進派性裡去,辦了我一個月的學習班,連上廁所都有尾巴跟著。怕我串聯,如此而已。」「對了,天安門事件的時候你在北京嗎?」

「在。」

「六九年槍斃我的時候,我倒沒什麼痛苦,只是後來,反反復復地政治變動,沒完沒了地等待,什麼事情也不能做,那才受不了,可我從廣播中聽到『天安門暴亂』的時候,我倒突然看到了希望。我當時想,要能見到你,我一定要問問當時的真實情況。」

「我倒是天天去,還拍了很多照片。」

「憑直覺,我就想到,你在北京的話,一定會去的!你這個搞文學的人,怎麼能放過這個場面?」

我笑了。我說:「有時為了選鏡頭,不得不登高,站到欄杆上,爬到燈柱子上去,被盯梢上了。」

「你怎麼發現的?」「我天天去,他們也天天在。再加上他們那身公家發的藍大衣,彼此都面熟了。」

「後來沒追查到你?」「我畢竟不是小孩子,我把自行車的牌照下掉了。」

你呵呵大笑。

「不過,事後一個月我沒騎過自行車上街。第二個月就請探親假回來,混了近兩個月才回北京的。」

「你那些照片還在?」

「底片都在,不過有些霉點。我當時包上錫紙,裝在塑料口袋裡,埋在花盆的泥土裡。」

你點點頭:這就是我們經歷的時代。我明白你的意思。

「那些年你還寫嗎?」

怎麼說呢?「寫,」我說。「我自願到山區去落戶就為的是不至於把生命白白耗費在幹校裡。我想找個安靜角落,寫下我們這一代的遭遇和感受。但是沒能寫下去,只是一堆連自己也很不滿意的廢紙。」

「你為什麼不堅持寫下去?」

「因為當時看不到我寫的東西的結局… … 」


「這我能體會,孤獨是最難忍受的,槍斃只是一剎那間的事,孤獨可是成年累月的。要戰勝孤獨不容易。我後來可管得鬆些了,一有機會,就溜到幾十里地外的小集鎮上去,泡泡澡堂子,聽人閒聊天,因為我沒有人可以講話啊。噢,你應該把這本書寫下去,這就是我們這一代人的經歷。」「天安門事件之後,我一個晚上全部燒掉了。」我說。「可惜了。你那稿子寫了多少?」「將近四十萬字。最後一章的結尾是:主人公在大山裡走了很久,疲倦極了,躺在看山人用巴茅草搭的窩棚裡。望著棚子外面,沒有鳥雀叫,也沒有昆蟲嘶鳴,四下十分寂靜,只有兩峰之間一片異常明潔的天空。頂峰之下,荊棘叢生,再也無路可循。可他想,應該再努一把力,爬到灰褐色的赤裸的懸岩上去,站在那上面去觀望,天一定更亮,更潔淨。」
「妙極了,想像得出來,這是很美的。你應該把它重新寫出來!」你激動得在屋裡走來走去,隨後在窗前站住,用手擦去玻璃窗上的水氣,凝望著窗外。
「要寫的,」我說。「現在這部小說的結局已經有了。」

「下雪了。」你彷彿並沒有聽見我的話,推開窗戶說。滿屋子的姻霧在窗口旋轉遺巡,不情願出去似的。

「出去走走吧!」你說。

街上沒有風。雪花無聲無息落在衣領子上。你那雙笨重的翻毛皮靴踏在剛鋪就的潔白的路面上,鞋後跟的印子立刻浸濕了。我趕上你,並肩走在這條我們一同上小學,隨後又一同上中學,幾乎是每天都要來回走過的路上。「還是活著快活,啊?」你突然站住,望著我說「那當然,你這條命可是撿來的。」我說。「真他― 」你沒有罵出口,我們就笑了,大聲地笑,笑得街上的行人都望著我們,莫名其妙。

一九八○ 年三月三十一日於北京

沈復《浮生六記》林語堂譯

$
0
0


青少年時代,有不少美好的讀書經驗。
10月1日的漢清學堂之"人文促進"和"譯藝"獎聚會,請老友張華先生做場關於雙關語 (puns)的專題演講---此一主題,張兄在心中已蘊釀多年,不國他週六演講之前,還想找【浮生六記】的"夫人"增益。
當天匆忙,竟然只找到第一章的文本,所以我們就讓它成漏網之魚。
隔天,我心想,如果網路上沒有【浮生六記】,那,漢字文明缺點多。再試一把,找到了。通知張兄:
"老兄,
謝謝昨天精彩演出。
找不到"夫人"雙關語
浮生六記/卷二閑情記趣-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張兄:"感謝。我要找的是這一段,因為有典故:
芸問曰:「今日之遊樂乎?」眾曰:「非夫人之力不及此。」大笑而散
 。
  「今日之遊樂乎?」是後赤壁賦之名句。
  「非夫人之力不及此。」[1]是左傳僖公三十年晉文公之言。
[1] 「非夫人之力不及此」出自《左傳》燭之武退秦師一段,秦、晉聯軍攻鄭,燭之武勸退了秦軍,晉文公的臣下請求繼續攻打鄭國,晉文公回答:「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亦去之。[子犯請晉侯截擊秦軍,晉侯說:「不可以,如果不是他,我沒有今天。受人幫助而回過頭來害他,這是不仁;失去秦國的親善,這是不智;以紛亂取代整齊,這是不武。我們回去吧。」晉侯也撤軍了。]"
我答:"謝。真有學問。
昔日讀沈復的書,是開明書店的中英對照本 (林語堂英譯),很甜美、幸福的經驗。"



http://www.linyutang.org.tw/big5/linbook1.asp?idno=105

《浮生六記》

作者:沈復 譯者:林語堂 出處:臺灣開明書店

本書塑造了一位真率純潔而浪漫的家庭婦女形象芸;她聰慧好學,熱愛生活,欣賞自然美藝術美,而又勤儉持家,恭敬知禮,卻因為不世故不設防而經歷種種坎坷的生活風波,最終英年早逝。 

《浮生六記》是林語堂先生的最見功力的譯作,他自稱前後易稿不下十餘(改過)次,在英國的雜志發表後頗受推許。《浮生六記》原為清朝“文學愛好者”沈復的一篇題材較為廣泛的自傳,作者以簡單生動的文筆描述了他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他的婚姻愛情生活、家庭變故、閑情異趣、山水游記等,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獨特的人生態度、價值觀念、性格氣質和美學趣味。

The Innocent Eye. The Meaning of Art Herbert Read

$
0
0

The Innocent Eye Paperback – April, 1996

  • Paperback: 116 pages
  • Publisher: Dalesman Publishing Co Ltd (April 1996)
  • Language: English

Read, Sir Herbert, 1893-1968

http://www.answers.com/topic/herbert-read



The Meaning of Art

(1930)
A non fiction book by

Herbert Read




The Meaning of Art (1931) 杜若洲 藝術的意義 台北:巨流 1972 藝術的真諦 瀋陽:遼寧人民 1987藝術的意義. The Meaning of Art. 作者:Herbert Read譯者:梁錦鋆 初版:95/02/01 . 出版:遠流出版開本:
Icon and Idea: The Function of Art in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Consciousness (1955)形象與觀念 杜若洲 自費譯印 台北 1976

登琨豔 《流浪的眼睛》台北:九歌,1991

$
0
0

Philippe Starck, S Hotel Juicy Salif ;《流浪的眼睛‧ 企業家的建築文化責任》"Asahi Beer Super Dry Hall · The Asahi Flame (Flamme d'Or)"

 

アサヒビールスーパードライホール(右)

1989 Tokyo, Asakusa "Asahi Beer Super Dry Hall · The Asahi Flame (Flamme d'Or)"

登琨豔 《流浪的眼睛‧ 企業家的建築文化責任》台北:九歌,1991,pp.104~08



2017.9.16

 Philippe Starck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hilippe_Starck
此Wikipedia項目,難得中文版比英文版詳細。
 ⋯⋯更多

http://hccart.blogspot.com/2017/09/philippe-starck-s-hotel.html




內容簡介

登琨艷以建築構圖之筆為文,結合了感性與理性,把在旅遊中的敏銳觀察與國內的建築、文化作透視式的深思,為讀者打開另一扇窗,在欣賞世界頂尖的建築與藝術時,便會感到美不勝收。他縱觀海峽兩岸的人文、景觀,關懷現代人的生活品質,有時看似叛逆,實則愛深責切。書中多篇文章曾為海外中文刊物轉載,深受矚目。是美的巡禮也是美的批判。

流浪的眼睛精彩目錄

第一輯--旅程的最愛
京都那款夜曲
希臘的天空真希臘
土耳其人留在西班牙的記憶宮殿
建築師是真實世界的主宰
德國式浪漫的麩肖見證
世界三大水鄉城都
法國小教堂的啟示
如果你一個人晚上在東京
威尼斯的名字叫浪漫,台北,你呢?
讓財富變成生生世世的文化資產
重返溫馨的都會戶外生活
企業家的建築文化責任
第二輯--台北風情畫
古蹟和水餃的故事
攤--聲音獨白處
我的心情,淡水的淤沙
上班路途紀事
北平烤鴨要飛了
阿◢的畫,心靈的原真
第三輯--臺灣租界在上海
我是不是被統戰了
奢華過盡風韻猶存
一九九一初晨在上海
那一夜我在上海尋夜央
吃喝玩樂反攻大陸去
台灣租界在上海
台灣,充滿慾望的符號
中元普渡讓我們放假好嗎?
平反電子花車女郎
是誰讓色情這麼靠近我們?
達官巨賈都說不可迷信風水,但是--
我們是個空間貪婪的民族
我在賣狗肉,為什麼要我掛羊頭?
郭為藩尋人啟事,救救他吧!
有誰要認養藝術家
附錄: 陳平給三毛演了一場好戲
三毛的葬禮 後記
 

詳細資料

  • ISBN:9575601645
  • 叢書系列:九歌文庫(301-350)
  • 規格:平裝 / 248頁 / 32k / 13 x 19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資中筠 《20世紀的美國(修訂版)》;A. Doak Barnett 《讀書人的出世與入世》2002《財富的責任與資本主義演變:美國百年公益發展的啟示》2015

$
0
0


資中筠《20世紀的美國(修訂版)》北京:商務,2018
這本書可以說是資中筠先生個人看美國的20世紀和2010年代。優點是有些洞識力。
缺點數據和資料有限,有時觀點會偏、侷限,譬如說,談亞洲移民,只談點華人在美國的成就。



資中筠《讀書人的出世與入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
本書為作者1996~2001的非學術文章。書名取自第一篇的副標題:《中國讀書人的出世與入世》。

我舉一篇《大可--中美之間一座特殊的橋樑》pp.178-94來說明奇怪的現象:

鲍大可英文名字:
A. Doak Barnett 1921-1999 ;此君有名,The Economist 都有訃聞。
  資中筠的文中說, A. Doak Barnett的最後大著 
  • China's Far West: Four Decades of Change (Boulder: Westview Press, 1993),1995年在台灣發行第2版。
  • 值得注意的是,《錢復回憶錄》只提一次,還寫錯成Doak A. Barnett

鲍大可_百度百科

----
《財富的責任與資本主義演變:美國百年公益發展的啟示》

作者 : 資中筠ㄩㄣˊ出版社:上海三聯書店

副標題:美國百年公益發展的啟示
出版年: 2015-9-1 頁數: 592 定價: CNY 88.00 裝幀:精裝ISBN: 9787542653017
內容簡介 · · · · · ·

◆茅于軾、吳敬璉、張維迎、任志強推薦

◆財富是人類不平等的起源,還是社會更合理、更公正的動力?這取決於我們如何認識財富、使用財富。

◆營利與非營利相結合的新公益,可能孕育著一種資本自覺的革新之道,其核心就是改變資本“唯利是圖”的本性,讓資本為每個人逐利。

◆社會力量中最大的是資本的力量,要利用資本的力量讓每個人可以平等的競爭。

◆由於“我”的緣故,要讓這個世界得到改變。

◆你們來到世上,是為了使這個世界更富有。如果忘記了這一使命,就是陷自己於貧窮。——伍德羅·威爾遜

================================================== ============

人們通常認為,資本主義經濟有利於財富的創造但不利於財富的公平分配。資中筠先生的這本書告訴我們,在自由、公正和法治的環境下,創造財富的人也更願意通過慈善公益事業與他人分享財富,使得財富的分配變得更為平等。本書還告訴我們,公益的新趨勢是從“授人以魚”到“授人以漁”到“改變漁業生態”,也就是以企業家精神從事“創投公益”,通過推動創業和就業的經濟社會環境的改善,提高低收入階層創造財富的能力。資先生不僅是公益事業的傑出研究者,也是新型公益事業的積極實踐者。她為這本書的付出讓我們所有人受益。——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金光經濟學講席教授張維迎



資中筠先生原來在中國社科院美國所的時候,她是我的領導。她的專長是國際關係和中外歷史。十幾年前偶然涉足到非政府組織,寫了一本書《散財之道》,介紹美國公益組織的發生、組織、籌資、運行。當時正值中國的公益組織蓬勃興起,這本書受到極大的歡迎。現在,資先生又根據近年來的研究和親身實踐,更新和擴大了內容,不但補充國外這類組織的新發展,更討論了中國的公益組織。資先生不僅著書立說,還親身參與到公益組織的活動中。中國各方面的進步得益於先進國家的經驗。這本書對國外經驗有充分的介紹。我們做公益事業的人不可不讀。——天則經濟研究所榮譽理事長、北京樂平公益基金會創會理事長茅于軾


早在十多年前,資中筠先生就開風氣之先,出版了《散財之道》,全面評述美國近代公益基金會的發展,為剛剛發軔的中國公益事業提供了難得的借鑒。現在,資先生又根據近年來親身踐行公益慈善事業和在國內外深入調查研究的心得體會,更新了內容,在本書中專門介紹目前正在西方世界勃然興起的新型公益事業。這種被稱作創投公益(Venture Philanthropy)的新公益形式用社會企業家精神做公益,不但更能針對近二三十年在許多國家凸顯出來的貧富分化等社會矛盾,而且更具有規模效益和提高了影響力,因此特別值得熱心中國公益事業的人們從中汲取經驗和教訓。——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教授吳敬璉


中國從貧窮跨入中產的過程中,出現了嚴重的貧富差別,正在思考的是如何實現“共同富裕”。資老師用大量財富的歸宿的案例告訴我們,只有在一個充分用法律保護公平、公正的競爭,並給人以充分自由的社會,“人人享有平等的權利”的觀念,才會引導不斷創造財富並富起來的人群,用社會公益的方式,幫助弱勢群體共同分享和擁有“富裕”的機會。——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副​​會長、阿拉善SEE生態協會會長任志強

================================================== =============

《財富的責任與資本主義演變》是第一本由中國學者撰寫的綜合介紹和分析美國公益事業發展的著作。作者探究美國一百多年來公益事業與公益基金會組織的起源與發展,深入本源,提出了一個引人深思的話題:如何把資本引向對社會有益的事業,為“唯利是圖”的資本找到有效的駕馭和引導之道。作者根據最新的考察和研究,發現一種新的公益模式正在興起,主要是利用資本的特性,寓公益於商機,不僅授人以漁,而且要掀起一場漁業革命;不再視窮人為單純的捐助對象,而是潛在的創業夥伴。毫無疑問,這種“致力於改變遊戲規則的革新”的成敗,不但是對美國以及資本主義制度自我糾錯的革新機制的考驗,而且將對全球產生深遠影響。

本書為《財富的歸宿》最新增訂版,除了美國最新公益趨勢之外,更增加了關於中國公益事業的起源與發展的內容,是中國讀者了解和研究美國與本土公益的極佳讀本。

作者簡介 · · · · · ·

資中筠ㄩㄣˊ,1951年清華大學西方語言文學系畢業。國際政治及美國研究專家,資深學者、翻譯家。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所長、《美國研究》主編、研究員。

參與創辦《美國研究》雜誌和中華美國學會,創立“中美關係史研究會”並任第一、第二屆會長。

主要著作:《追根溯源:戰後美國對華政策的緣起與發展,1945-1950》、《戰後美國外交史:從杜魯門到裡根》、《二十世紀的美國》(主編《冷眼向洋:百年風雲啟示錄》之一)、《資中筠集》(學術論文)。隨筆集:《斗室中的天下》、《錦瑟無端》、《讀書人的出世與入世》、《學海岸邊》(與陳樂民合集)、《資中筠自選集》(五卷),《美國十講》、《老生常談》等。

翻譯有巴爾扎克(法國)、薇拉•凱瑟(美國)、阿蘭•德波頓(英國)等人的著作。




目錄 · · · · · ·
第一部歷史與概況
第一章概論
第二章慈善公益事業源遠流長

一、美國獨立前的公益事業先驅及其思想011
二、獨立以後到南北戰爭的一百年017
三、南北戰爭期間及其善後工作021
四、現代基金會的早期雛形023第三章現代基金會的興起與發展

一、時代背景025
二、20世紀後半葉的特點029
三、社區基金會同時興起033
四、運作機制035
五、基金會行業組織和學科的出現043第四章基金會與政府的關係

一、補充和配合051
二、稅法的調控作用054
三、爭議與摩擦057
四、“公私合營”的運作模式066第二部各類基金會剪影
第五章20世紀初期三大先驅

一、拉塞爾·塞奇基金會077
二、卡耐基基金會087
三、洛克菲勒基金會104第六章20世紀中後期的後起之秀

一、福特基金會124
二、凱洛格基金會140
三、大衛與露西·帕卡德基金會144
四、索羅斯系列基金會147
五、麥克阿瑟基金會157MacArthur Foundation The John D. and Catherine T. MacArthur Foundation is the 12th-largest private found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Based in Chicago, the Foundation supports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in approximately 50 countries. Wikipedia

六、威廉·賓基金會161
七、比爾與梅琳達·蓋茨基金會164 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第七章社區基金會

一、發展歷史177
二、個案例證182第八章運作型基金會

一、塞奇基金會(後期)202
二、卡耐基國際和平基金206
三、查爾斯·凱特林基金會212第九章國際工作

一、概況231
二、美國國內的國際項目234
三、海外工作241
四、後冷戰時期250第十章與中國的關係

一、洛克菲勒基金會270
二、福特基金會284
三、魯斯基金會300
四、亞洲基金會312
五、凱特林基金會319
六、麥克與莫琳·曼斯菲爾德基金會322第三部思想動機與效果
第十一章捐贈的動機與哲學理念

一、志願精神330
二、“財富的福音”331
三、基督教傳統加平民主義壓力339
四、代表美國精英的理想342
五、具體捐贈領域所體現的思想347
六、來自各方面的批評353第十二章客觀效果評估

一、教育361
二、科學研究366
三、幫助弱勢群體375
四、緩解種族矛盾376
五、文化藝術379
六、可持續發展381
七、與美國政治氣候的互動382
八、國際影響384
九、爭議386第四部新公益
第十三章時代與創新

一、新公益的時代特點399
二、新公益新在哪裡?402
三、非營利捐贈者的重要作用412第十四章人物與組織舉要

一、DRK基金會420
二、阿育王社會創新者與比爾·德雷頓426
三、洞察力基金428
四、企業社區夥伴431
五、社會創投夥伴433
六、新利潤436
七、影響力工作坊438
八、勞拉與約翰·阿諾德基金會442
九、老樹新花—洛克菲勒基金會444
十、承前啟後—比爾與梅琳達·蓋茨基金會448第十五章政府·法律·前景

一、政府的角色459
二、法律與監督463
三、理想·理念·現實意義·前景468第五部中國公益
第十六章近代歷史沿革簡述

一、從晚清至民國的中國公益理念和實踐479
二、1949年至80年代483
三、90年代以後的蓬勃發展485第十七章企業公民公益的興起及新趨勢

一、企業界創建的基金會503
二、個人企業家典型504
三、新概念、新趨勢505
四、中國特色的困難曲折和展望517後記:對中國公益慈善事業的一些看法

一、中國公益慈善事業概況524
二、慈善事業的本質是民間的、自願的、自主的525
三、公眾習慣思維的誤區526
四、企業社會責任528
五、困難和問題530
六、加強監督,提高透明度532
七、卡耐基《財富的福音》的啟示533附錄一美國基金會百年大事記535
附錄二作者曾走訪過的基金會機構與採訪過的人物554
參考書目558
索引564




~~~~




資中筠:首先要感謝大家來參加這個活動。另外,也要感謝出版方和樂平基金會為組織這樣一場活動費心費力。恰好也是在這樣一個時期,又是閱兵前後,組織一個活動要經過很多曲折的過程,他們很辛苦。要謝謝所有為此出力的朋友們。

我希望可以跟大家有更多的互動時間,也請張維迎老師發表一些意見。我儘量簡單的跟大家交代一下我寫這本書的過程和想法。

正如剛剛劉蘇里先生給我概括的,十二年來,有了三個書名,確實是代表了我對這個領域認識的深入。美國的公益基金會最初不是從公益慈善的角度出發,也不是為了給我們國家引進一個經驗,希望我們國家也發展公益慈善事業。我當時完全沒有這個想法。當時的想法是研究20世紀的美國。我發現有一個領域是我們都不大注意的,就是美國的現代公益基金會,從20世紀初期開始發達起來,對這個社會的影響非常大。

另外一個角度,我本來是想研究美國對中國文化的影響。我去了洛克菲勒基金會的檔案館,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我發現中國部分多得不得了。中國20世紀上半葉所有教育文化事業都有洛克菲勒基金會的影子。我們的第一代的院士,在他研究工作的關鍵時期都得到過洛克菲勒基金會的資助,這使我大吃一驚。但是,中國部分只是一小部分,後來我就發現這個基金會非常了不起。再進一步發現,還遠不止這一個。

在這個過程中,我的思考成熟和收集資料是10年的過程,我最先注意的是從1992年,到2003年才出書。這10年里,我還幹了好多別的事,但這個過程是我對這個領域認識的過程。

2003年出的書叫《散財之道》,主要是說人能聚財,怎麼能最好地把錢花出去。美國的這些基金會給我們做出了榜樣。我沒想到這本書出版以後對國內的影響這麼大,正好是當時國內的公益基金會開始發展起來的時候。剛剛任志強先生講阿拉善基金會。阿拉善第一次開會就拿我這本書,我當時感覺很高興,居然能起到這樣的作用。後來我們國內這方面的事業就蓬勃發展起來。

後來到2005年出第二版,我又換了一個名字叫《財富的歸宿》,我的想法是取之於社會,還之於社會。財富的積累不管是通過什麼途徑,聚累了這麼大的財富,應該回歸社會。回歸社會的途徑是什麼?其中有一個非常有效的途徑,就是公益基金會。

在這之後,我就想擱筆了。因為做時政性的研究工作是非常累的。對於我這樣一個衰朽的人,我的精力和時間都夠不上了。我就想以待來者。因為我們國家已經注意到這個領域了,以後一定會有很多研究出現。後來我發現確實有些專家們在這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是,還沒有我能夠想像的對於最新的發展的系統著作。

去年,正好樂平基金會去美國考察,他們問我要不要一起去。我覺得很累,本來不想去。後來我想還是去看看吧,結果就去了。去了以後,確實非常累,一天四場座談會,走了四個城市。但是,對我來說是大開眼界,覺得啟發很大。對於現在的所謂新公益是怎麼回事,我開始有了認識,也是從社會發展的角度來認識的。

我發現我自己有這麼一種敏感性,我覺得現在實際上在發達的資本主義社會。當然,以美國為代表,但絕不是美國,包括歐洲很多國家,他們的社會正在發生深刻變化。上一個時期的變化是100年以前,歐洲實際上是在19世紀中葉開始,各種社會主義思潮、社會改良思潮開始發展的時候。在美國是在19世紀和20世紀之交,20世紀之初形成的進步主義運動。這是我在《20世紀的美國》這本書里提到的。沒有那種大的改革,美國不可能有20世紀的繁榮富強。這個大的改革,其中一部分是資本家拿出錢來做公益,大財團帶領了所謂捐贈文化的方向。當然,還有別的,其中一個就是反壟斷、政府出台一些可以規範經濟的法律。

我現在感覺到的資本主義又進入了新的階段,它又發生了很多矛盾。我們常常說美國興衰的問題,是不是美國衰落了。我過去曾經講過,美國是不是衰落,其中有一個指標,就是看世界的優秀人才的自然流向是不是還是到美國。如果還是這樣,不管它的經濟有多麼困難或者發生什麼曲折,它不會落。我是在80年代說的這句話。經過20多年來證明它又進入了資訊時代,並沒有衰落。我現在看過很多專家的文章,好像把美國一定要衰落作為不容置疑的前提,以後美國就是會衰落,中國就是會崛起了。我覺得現在優秀的人才還是在往美國流動。但是,我還想加一個指標,就是它的精英們能不能認識到社會的弊病,它的糾錯機制是不是還存在,能不能主動進行比較深刻的改良。我發現新公益的出現確實是很重要的改良途徑。

以前我還沒有注意,實際上這個新的思想是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經過二三十年的試錯,經過慢慢的淘汰,發展到今天,已經相當成熟,規模相當大。什麼叫做新公益?它是非常複雜的,概括起來講,過去的公益認為是純粹的無償的捐贈,有一些人把錢捐出來,完全是非盈利的,做一些對社會有利的事情,或者是扶貧,或者是做環保。但是,現在的新公益覺得這樣是不夠的,要用市場的機制把盈利和非盈利放在一起,以做企業的辦法做公益事業。而且是各種人聯合一起,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有智慧的出智慧,會管理的教給大家怎麼管理,這是非常大的聯合體。還有就是五花八門,每個人都可以做自己想到的,它的創新機制非常之強。

它的社會背景是什麼?在上一本書里管它叫現代公益基金會,在這一版里我把它叫做傳統的。原來的是工業化的產物,原來最最古老的慈善是農業社會的產物,工業社會的產物是現代基金會,是用企業的辦法來做的。現在是信息化社會的產物,是後工業社會產生的新的公益。具體的操作只有請大家看書,第十三章到第十五章是專門講這個內容的。

總而言之,我現在要講的是它對社會的意義。社會的意義就是對資本主義的改造。他們自己用的就是資本主義的演變。還有一個詞是包容性的資本主義,資本是非常強大的東西。在我們國家,如果你問什麼力量最強大,我們一定回答是黨和政府的力量最強大。但是,在他們的社會,什麼力量最強大?就是資本的力量最強大,資本可以做很多很多好事,促進社會的繁榮。但是,資本如果不能規範,你不能駕馭它,它也會肆虐,出現很多很大的問題,泡沫、危機。他們自己意識到必須用比較好的辦法駕馭資本。

在貧富懸殊如此擴大的情況之下,金字塔尖1%的人也沒好日子過,他的好日子是行之不遠的。因為沒有整體的社會購買力,不能靠少數富豪買奢侈品和豪宅來支撐市場。必須是大家都有購買力才能支撐起這個市場。所以要共富共榮。共富共榮並不是有錢人拿出錢來救濟窮人。第一是要把窮人變成消費者,他能夠消費得起,買得起東西。第二,要把他變成創業者。什麼叫包容性資本主義呢?就是把資本主義擴大。也就是把當資本家的門檻降低,很廣泛的人都能夠創業,都能夠變成企業家,小企業變成中企業,中企業變成大企業。當然,它有很多途徑和做法,創投公益、影響力投資等等。還有SAP,就是創業夥伴的觀念。我剛剛說的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的觀念。

這個深遠的意義就是資本主義將要面臨一次深刻的改造。改造的動力其實是全社會的動力。第一次美國進步主義的時期,最早是工會的勞工運動,從底層罷工開始。然後是知識分子提出各種各樣的理論。然後是開明政客被選進議會以後出台一些方案。還有像老羅斯福這樣的開明政治家。最重要的是揭露社會弊病的輿論。

現在的動力也是上下結合的。但是,更加體現在社會精英的覺悟上。前年的占領華爾街運動是底層的一些表現,就是表現我不滿,讓上層的人都知道現在底層有這麼多的不滿。這比以前的運動要弱得多,它沒有組織、沒有綱領、沒有領導,沒有真正的具體訴求,起不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它可以起到警示的作用,使得那些既得利益的人意識到社會有這麼多的不滿。他們自己再想辦法進行改良。

我們常常認為既得利益階層是不願改良的。其實他們是深刻的意識到社會危機,而急切的認為需要改良的。我看到他們在一起開會,提出各種各樣的方案,像英國的查爾斯王子、比爾蓋茨、巴非特、英格蘭銀行的總裁、國際貨幣基金的總裁拉加德夫人、羅斯查爾德,他們很深刻的批判這個社會,尖銳程度遠遠超過我們國家最左派對資本主義的批判。我們說到的,他們都知道,而且他們有數據,有很科學的分析,覺得這個社會如果這樣下去是不行的。給我最深的印象是他們自己覺悟到必須改革,他們知道可以運用資本的力量進行改革。

這種改革是非常細緻的,不是大而化之的,不是既賺錢又做慈善。它是非常艱苦的細緻的,要一點點的修改法律,比如英格蘭銀行的總裁提到英國現在正在修改《金融法》。對於一個銀行總裁的職責現在都有改變,它有兩個方向,一個方向是金融業不能離實體經濟太遠。2008年的金融危機有一個原因是金融衍生品跟實體經濟的距離越來越遠。另外一點,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不能再忽悠老百姓,要有一定的規矩,要對普通人負責。他們定出很具體的規定,現在正在改。《企業法》、《公司法》也有改革的內容。

他們的動力是成熟的公民社會。成熟的公民社會有一個特點,就是每個人都是社會的主人,除了問題,除了我自己想辦法以外,不能指望別人。不是說向華盛頓提出意見,讓歐巴馬出台一個法令。當然,不是說完全不必要的。但是,他們有很多事情都是自己在做。我們在研究外國、研究美國的時候,不能眼睛專門看著華盛頓和華爾街。它的每一個州、每一個市,他們自己都各自為政,正在進行各種各樣的五花八門的改革。但是,它的方向是向著平等、向著共融、共同發展,向著多一點人可以發財的方向來發展的。我覺得這是很重要的啟示。

這完全不是從道德方面來說大家大公無私。應該說他們這些人很有遠見,他們的生活都過得非常好,但以後要怎麼辦?他要想好幾代人。所以他們還提出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叫做代際公平。就是說你不能拼爹、拼媽。你是「富二代」,你也不能享受特權,一定要有一個機制使得每代人都有同樣的起點。他們提出在財富分配方面相對平等,機會方面絕對平等。財富的絕對平等會使社會失去活力,它一定是有差距的,但差距不能太大。但是,「富二代」的機會不能永遠都比「窮二代」的機會大很多,這會形成惡性循環。他們是他們想提出的社會改良機制。這些機制體現在他們發明的各種各樣的新公益中。這種新公益是要用企業和市場的辦法,不是用無償捐贈的辦法。公益事業可以賺錢,可以盈利,這是非常大的改革。但是,一定要有很多規矩,有很多認證,有很多標準。並不是一句話,既可以賺錢,又可以做慈善,絕對不能這樣理解。

我從美國回來以後又看了大量的材料,幸虧現在從網上查資料比較方便,不像以前得一家一家的檔案館、圖書館的查書。現在有很多材料可以從網上查得到,而且非常豐富。這本書里查到的案例也是掛一漏萬的。我特別希望有人用更加豐富的材料寫出更多的著作來。我這也僅僅是拋磚引玉。我自己知道精力確實不夠了。最早一本書的時候是用了10年的時間收集資料,這一版只用了不到1年的時間收集資料。另外,也不能否認無償捐贈的公益事業,這還是完全必要的。不能說從此以後就不要了。因為新的公益事業其中有一部分是靠無償捐贈的,比如比爾蓋茨的基金會,可以投資到一個社會企業,三年可以不讓這個企業還錢。這個被投資的企業應該去賺錢,應該自己造血,自己循環。最開始的無償捐贈還是必要的。卡耐基、洛克菲勒這些人的思想還是一以貫之的。

現在我們國家引進外國的東西是相當快的,我發現很多報刊中都提到創投公益、創客室,我在書中叫做工作坊,有人投資,讓一些願意創業的青年到這裡來創業。我的擔心是沒有按照嚴格的規範來做這個事情。這不是那麼容易的一件事情。美國非常成熟的公民社會,有非常嚴格的法律,法律是非常規範的,冒名頂替不是那麼容易的。在我們這個社會不是說做不成,也有人做成,比如樂平基金會也在做SVP。但是,這些都是挺艱難的,不是那麼容易的。

剛剛講到逼捐的問題。現在很多民營企業家是很願意做公益的,他也積累了很多財富。但是,我們要明白一點公益事業有幾個特點。第一是民間性,政府的不算。不能把錢拿出來,又歸回政府變成政府財政的一部分,這是倒過來的。我們常常說你捐錢捐給政府吧,那個完全是本末倒置的。第二是自願性,無論他賺了多少錢,他不想捐,你不應該逼他,他有權利不捐。一般說起來,假如你有很多財富,現在大多數人都願意捐出來。他要是有理由不願意捐,或者他就是一個吝嗇鬼不願意捐,或者他需要這些錢做其他的工作,我覺得不應該逼他。任何群眾和政府不應該是逼捐的。第三是自主性,他捐出來的錢,我想做成為,我要看到它的效果。不能像捐給好多官辦基金會,我不知道你拿著這些錢去幹什麼。那個時候李連杰掛靠在紅十字基金會,他要看捐款人的手印。後來人家告訴他手印也可以是假的,根本沒辦法核實。

這幾點在我們國家比較難以做到。可是,我們的公眾們有這樣習慣的思維。一個習慣思維就是剛剛說的逼捐,看到誰有錢,你必須捐出來。你捐給誰、怎麼做法、通過什麼途徑,他不管,反正你捐了就行了。他只注意什麼人捐出多少錢,不注意這些錢花到哪兒去了、它的效果是什麼。

另外,就是均貧富的觀念。公益事業是對社會的回饋和改良,使更多的人能夠自力更生。我們比較熟悉的小額貸款,在我們國家已經比較普遍了。你是窮人,在大銀行貸不了款,我可以貸給你很少的錢,讓你去創業,並不是說你去消費掉。

還有就是做這件事情的志願者。並不是大家餓著肚子,什麼都不要。社會組織是很複雜的,跟企業是一樣的,它的工作人員的素質應該是比較高的。因此,他應該是有報酬的,是全職的工作人員,不是說大家業餘時間貢獻幾個鐘頭。真正的公益組織是提供就業機會的。美國的NGO組織是很大一部分的就業場所。我們的基金會法規里提到只有10%的資金可以用於行政開支,這是行不通的。其結果就是很多人用別的方法來報帳,又是逼著做手腳。這個理念是不對的,不要以為公益組織是不要發工資的。我們國家對公益組織有很多誤區,以為大家應該大公無私,誰有錢了就拿出來給大家分分。

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給大家一點啟發,糾正一些誤區,並且認識到現在的外部社會正在發生非常深刻的有長遠意義的變化。雖然我們現在已經改革開放很多年,每年出去幾十萬的留學生,但我們的主流觀念還是非常封閉的,比如外國的基金會就是要和平演變我們。其實他們是和平演變自己。還有各種各樣陳腐的觀念還是很多。實際上外面正在發生著非常深刻的變化,希望能夠引起更多人注意。中國這麼大的國家,不能脫離整個世界潮流而單獨存在。不管有多少特色,必須匯到世界潮流的發展中。新的公益事業並不是慈善公益而已,它是代表著社會發展的趨向,而且是占領制高點的那些精英們的深刻覺悟。

我就先這裡,謝謝大家!

任志強:資老師通過自己的研究,對美國和國際上的公益活動和公益事業有了充分的認識,書里做了大量的解說。同時,我們參加國內的公益事業,也有自己的體會和看法。張維迎老師也是專門研究企業、社會和公益的專家,請張維迎老師談談自己的看法。

張維迎:首先非常高興有機會參加資老師的新書發布會。我和資老師在專業上沒有什麼交集,能走在一起就是因為公益。我們兩個人都是樂平基金會的常務理事。我們在開會的時候會經常討論慈善問題,不僅僅是怎麼做,還有對慈善的理論認識。最初的分歧比較大,慢慢的收斂,現在變得比較接近。在交流的過程中,我們都可以從別人身上學到好多。

現在中國人關於財富、資本主義的概念都是從馬克思主義的經典作家那裡來的。因為這些經典作家強調的是階級鬥爭,他們認為財富就是萬惡之源,資本主義一定會導致富的越富、窮的越窮。我們知道很大程度上是不符合實際情況的。資老師的書對我們正確認識財富、認識資本主義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她給我們講了100年來的美國富人怎麼花他們的錢,而且是與中國相關,像洛克菲勒基金會和協和醫院,我們的受益是非常大的。好多人看了這本書以後覺得資本家並不是原來想像的那麼可惡,還有很可愛的一面。

我和資老師在認識上還會有一些分歧,還要繼續交流。這個書名是《財富的責任與資本主義演變》,資老師特別想強調最近的包容性資本主義。在我看來,資本主義沒有一個固定的形態,資本主義本身就是一個不斷演變的過程。今天的資本主義不是富人越來越富、窮人越來越窮,而是原來的窮人變成富人,原來的富人變成窮人了。資本主義沒有階層的概念,階級這個概念本身就是固定的特權身份,好比封建的貴族。如果你的祖先不是貴族,你不可能變成貴族。當然,你可以用錢買。但是,整體上來說,階級是不變的。我覺得資本主義的最大特點就是不是由於你有特權而獲得財富,而是你有能力獲得財富,之後才有一定的特權。但是,你的特權沒有制度的保證。這是我理解的資本主義的變化。批評資本主義最多的人,好多都是資本家,恩格斯他本身就是資本家。

下面結合這本書,談談我自己的感受。

第一,我覺得慈善是人的本心。慈善是不求直接回報的對他人提供幫助。但是,不是不求間接匯報,好比說我幫了你,我養了個白眼狼,我心裡很不舒服,也不會再幫你的忙。我們人類都在追求幸福,幸福不過多的與物質財富,個人享受的吃穿住行聯繫起來,這就決定了人類有一部分是物質財富,另一部分是非物質的,這一點就是別人對你怎麼看,你在別人心目中的形象是什麼樣的,這是非常重要的。你吃得再好、穿得再好、開再好的車,人家見了你都瞪白眼,都鄙視你,你會幸福嗎?不會幸福。也可能你的行為不好,罵你一句,你一晚上都睡不著覺。決定一個人的幸福很大程度上是與其他方面相聯繫。

我們生活在社會中,怎麼得到別人的尊重?就是我們能為別人做什麼,而不是我們從別人那裡拿到什麼。人類自古以來就有慈善之心,我們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現在的富人做慈善也好,幫助別人也好,也是他追求自己幸福的一種方式。當然,也有很多守財奴。守財奴之所以守財不是因為他們自私,而是因為他們無知。真正有知的人,真正理性的人,他不會變成守財奴。因為你不可能把財富帶到棺材裡。你一定希望以最好的方式把財富花出去,現在很多人把財富留給孩子,孩子以後不幹活都可以活得很好,這是愚蠢的人。凡是把財富留給孩子,讓孩子不努力就可以活下去的人,有什麼好結果?而是把財富花出去,讓孩子靠自己的努力活得像個人,都活得比較好。我們經常誤解這個人自私,不願意跟別人分享。我覺得並不完全是這樣,而是因為他很無知。

第二,資本主義是可以使人類的慈善之心得到最大發揮的體制。人類自古以來就有慈善,到了資產階級以後,這個慈善發揮到了最大的程度。資老師說它還在演化,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就是建立一種生態。資本主義確立了私有財產制度,我們認為私有財產是萬惡之源,私有財產使人變得自私。其實亞里士多德在2000多年前就講到,一個社會沒有私有財產,人就不會有慈善之心。資本主義是人類創造財富,當人類的財富越來越多。人的偏好和需求是有層次的,如果社會財富只能滿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真的很難有慈善之心。我們在上高中的時候,打飯用勺下去攪一攪,如果我的飯稀了,我就很不舒服,這個時候就很難有慈善之心。他吃的有限、住的有限,怎麼能夠使他活得更有意思?更受人尊重呢?財富的增長擴大對慈善是非常重要的。

我還有一個觀點,財富取之於社會用之與社會。我認為真正的資產階級下,財富是人創造的,如果你做一個企業,你生產的東西別人不喜歡,你怎麼可能富有?你不可能富有,你一定破產。當一個人富有以後,他沒有什麼可害羞的,這是他靠努力而獲得的,而不是說太愧疚了,社會給我這麼多財富,我怎麼回報它。財富本身是人創造的。如果是偷來搶來的,他是為了漂白,也不是出於慈善之心。

心理學家和人類學家有一些研究實驗發現社會的市場化程度越高,人們越願意給陌生人提供幫助。在市場經濟發展不高的情況下,人們有部落慈善之心,就是一個家族,或者是在一個村裡面,大家互相幫助。只有在資產階級下,人們有跨部落的慈善之心。資產階級是和陌生人之間的合作,慈善是陌生人之間提供幫助。中國發生地震了,美國、日本、歐洲、英國都會給我們提供幫助。同樣的,日本發生海嘯,我們也給他們提供幫助。這在傳統的非市場經濟國家是真的不可能的。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恰恰是人的慈善之心發展到了最高的經濟。

第三,在自由、公正和法制的環境下,創造財富的人更願意通過慈善公益事業與他人分享財富。一個人多大程度上願意跟人分享財富,財富是靠他的能力賺來的,像比爾蓋茨,他更願意跟別人分享財富。如果財富是在不公正的情況下得到的,或者是你不應該得到的財富,或者你沒有得到應該得到的財富,人們都不太容易有慈善之心。這也就是回答了第二個問題,真正的市場經濟下人們更有慈善之心。這個社會是公平的、公正的、法制的社會,就會有很多願意幫助別人的事情。凡是法制國家,慈善事業就比專制國家多得多。這一點對於我們思考中國的問題是非常有幫助的。我們中國怎麼建立真正的自由、法制、公正的社會。當我在做生意的時候,受了各種委屈,被各種人欺負。即使他賺錢了,心裡也是很不舒服的。我寧可把它糟蹋了,也不會給別人。這種憤恨不滿的情緒就會影響他做這些事情。

第四個觀點,資老師在書中沒有特彆強調,我想強調的是人的意識形態的認知對人的慈善行為有重要影響。在美國進行過調研,在意識形態概念當中,越是擁護大政府,越是希望政府通過稅收來解決收入分配的人越不願意給別人提供慈善幫助,包括捐款、志願服務。反倒是那些主張小政府、政府小干預,主張每個人靠自己的努力去發達的人,他給社會的捐獻和提供的志願服務更多。我覺得這是非常有意思的現象。

對於主張大政府的人來講,他們認為幫助別人是政府的責任,不是自己的責任。他自己有困難,也希望政府幫助他。對於主張小政府的人來講,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這是一種個人的責任,他就更願意幫助別人。

從對研究經費的捐款就可以看出來,美國的基金會有左中右,哪些基金會得到的支持最多,我們發現靠右的基金會得到的資助最多,靠左的基金會得到的最少。可能有一個原因,靠右的這些基金會,創辦基金會是出於理念,他認為社會就應該這樣運作,他願意為自己的理念提供資助。靠左的基金會都是希望別人出錢,不願意自己出錢。總體來說,美國的基金會有這樣的特點。

第五個問題,當我們強迫別人做慈善的時候,這可能是最大的不道德。基金、慈善一定是自願的,愛心是不能強迫的。只有法律的責任是可以強迫的。慈善是不完全的責任,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幫助別人。但是,不等於說我不幫助你,你就可以告我、你就可以批評我。慈善和商品交換、市場交換不太一樣。

需要強調一點,我們做慈善的目的是什麼?資老師在書里講的是建立慈善生態。我們怎麼使得每個人活得更有尊嚴,這才是最重要的。傳統的慈善做法,簡單的給別人施捨,我覺得不是真正的慈善。有些人天生好吃懶做,他願意當乞丐。但是,大部分人不是。人活得幸福就是要活得有尊嚴,活得有尊嚴就需要靠自己的努力,一個手腳不殘、腦袋不殘、精神不殘的人,他應該靠自己的努力活下來,而且還要活得像個人樣。這才是有尊嚴的。現在慈善使好多人覺得活得越來越沒有尊嚴了,我覺得這是問題。不要以為把錢給別人就是幫助他。中國人還有一句話「救急不救窮」,這句話應該是我們做慈善的指導思想。一個人遇到了特殊的災難,那需要我們救助,好比地震災難、家庭出現重大疾病。這個人老是讓我們養活他,除非他天生不具有自己工作的能力,否則是不應該的。看起來我們的慈善很發達,其實大家活得都沒尊嚴,應該自己養活自己的人,不自己養活。

我跟資老師進行過討論,市場的正常交換買賣,我借用亞當斯密的比喻,它類似於房子的柱子、牆。如果房子沒有柱子、沒有牆,那是不能住人的,糟糕頭頂了。慈善充其量是牆上掛的畫,沒有這個畫,我們可能覺得不太舒服,但仍然可以住人。我們不要過高的估計了慈善本身。我前面講慈善是依賴於財富的創造。如果你沒有創造產生比爾蓋茨的環境,不能批評人家不像比爾蓋茨一樣把財富捐出來。

最後一點是關於政府和慈善的關係。我們在這個問題上有太多的誤區。我自己曾經打一個比方,剛剛資老師說做慈善要自願。比爾蓋茨拿出幾百億美元,不是看誰窮就給誰,他是為了挽救人類,他發現花錢比賺錢還難。為什麼難呢?是因為他要找到值得資助的項目。並不是說像中國有的企業家拉著車去到處撒票子,真的不是慈善。我們的體制有這樣一個特點,就是我歡迎你做慈善,古代還有施粥。現在我們提出的是你要施粥不可以,你可以把米給我,我熬了以後施給他們。我們不願交出來,我把米給你以後,你自己喝了,我為什麼給你?所以應該是真正民間性的、自願性的,才是真正的慈善。

資本主義本身是不斷的自我調節、自我演化的機制,不是固定的狀態。但是,貫穿整個過程的,資本主義不僅是創造財富的機制,也是讓財富的所有者能夠更好的使用這些財富。我甚至願意用這樣的觀點,在真正的市場經濟當中,財富的所有者創造財富,其實也是整個社會財富的託管者,他是替別人託管財富。你可能有300億美元的財富,它是一個工廠,是一個運輸公司。為什麼是由你託管呢?因為這些才的真正受益人是普通大眾。比如我有一個工廠是300億美元,我自己把它用一把火燒了,我變成窮人了,是不是更道德、更高尚了?不是,因為你不僅用一把火把自己的財富燒了,也把很多人的飯碗燒了。資本主義的財富不是說我有多少財富就是多少財富的享受者,如果他的財富是真正靠能力和智慧創造出來的,我覺得他就是為社會管理財富而已。你能不能拿到錢,依賴於人家相信不相信你能把這個事情管好。我們的理念和管理體制都是非常重要的。

資中筠:張維迎老師是很有見解的,他的絕大部分觀點我都同意,只是想做一點補充。資本主義本身和自由市場是創造財富的,我絕對同意。過去認為富人就一定是罪惡起家,這些都是錯的。但是,有一點,在現實社會裡,自由市場這個規律本身並不是像理想的幾何的點面線一樣,線是絕對沒有面積的,面是絕對沒有體積的,沒有那麼純而又純的自由市場經濟。我剛剛說的代際的公平常常是會被打破的。因為在現實社會,在接力賽的起點是一樣的,第一棒的人跑得特別快,接第二棒的人就占便宜了。雖然第二棒的人跑得慢,但第一棒跑得快,他的起點就不一樣了。在現實社會裡,過了幾代以後出現了並不是由於公平競爭而產生的差距,這是需要補足的。

大部分人發財是由於他的努力,由於他的聰明,由於他的機遇。但是,並不是所有的財富和他的努力都是相稱的。我經常引用巴非特的一句話,我覺得非常精彩,他說模範教師培養了很多優秀的學生,他得到的報酬是家長的感謝信。一個在戰場上冒著生命危險救了戰友的士兵,他回來得到的報酬是一枚勳章。有一個人從不同的證券定價中看出了毛病,得到了好幾百億的財產,那就是他自己。他覺得這不公平。人家付出這麼多的代價就得到這麼點回報,可是他只是靈機一動,忽然就得到這麼多的財富。他感覺自己得到那麼多錢不是太公平。所以他把90%的錢都捐出來。他是從這個角度出發,他覺得自己並不是從非常公平的情況下應該得到的,相比模範教師和士兵,到底誰的貢獻大,這個很難說,可是他一下子得到那麼多的錢。我的意思是說,在一個自由市場,並不是所有收入都是公平的。

另外,我也同意不能培養懶漢。一個家族裡有一個人特別有出息,發家致富了,所有那些吃喝嫖賭的家族都要靠他,覺得他理所應當的應該幫助我,這是中國最大的陋習,我是很同意的。但是,並不是所有願意努力和非常優秀的青年人都能夠有機會找到合適的職業,特別是在失業率比較高的情況下。在這種情況下,公益事業給他提供幫助是必須的。在現實社會裡,並不是說只要有了市場經濟、只要有了資本主義,一切就都公平了,這是不可能的。

我比較反對社會達爾文主義,自然界的達爾文主義,條件是完全一樣的,一場暴風雨、水災過去之後還能生存下來的物種就是適者生存。但是,在人類社會,一場暴風雨來了,有的人已經蓋好房子了,有的人沒房子,後果有不一樣。生一場病,有人能看得起,有人看不起病,這又不一樣。在人類社會裡,社會達爾文主義是不太能夠站得住腳的。在這種情況下,外界的干預,政府適當的制定一些法律、規則還是必要的。也就是說,社會發達到這個程度,放任自流的經濟都沒有了。計劃時期的干預已經完全失敗了。

我知道張老師是完全反對福利國家,但我覺得開始還是起到一些作用的,在改良社會,而不是造成社會革命。那種暴力革命推翻原來的制度,建立計劃經濟,這已經證明完全失敗了。民主主義的福利社會在開始的時候還是起到好的作用的,但現在已經弊端叢生。只有像瑞典、北歐這些國家已經造成了一種文化,人的心態就跟別的國家不一樣,它就是非常安靜。法國工會的力量實在太大了,使得政府寸步難行。舉個例子,法國郵電工會就不允許快遞的出現。

新公益里就有這樣一條,過去有很多造成社會不公平的原因,治理方式有很多,現在都已經到了效率不高的地步,所以要出現新的公益。但是,它的前提是承認在資本主義社會之下是有不公平的,不是說自然而然就一定永遠公平下去。

任志強:張教授和資老師從兩個角度說明了一些問題。第一個是從人性的角度出發。孔子有句話「人性是相通的」。也就是你要做惡人,別人也會把你當做惡人,他也會從惡的角度看問題。你從善的角度出發,別人也會從善的角度出發。

我們的社會中出現一個很奇怪的事情,老太太摔倒以後沒有人敢扶。本來是很簡單的事情,現在已經變成非常複雜的問題。總要有人監督,或者是照相,於是出現新的行業叫「碰瓷」。說明什麼呢?本來孔子說人性是相通的,你如果這樣,社會也是這樣,變成兩部分了。一部分人的心態完全倒過來了,好吃懶做。另外一部分的心態是積極向上的。兩個部分出現了觀念上的衝突。公益在觀念的衝突中面臨很多問題,比如均貧富。你有財富,必須得分給我一部分。你不分給我,就說明你良心大大的壞了。這個概念是不對的。

為什麼不對呢?均貧富大部分是一種私享。這種私享的概念就是你的東西必須拿過來分給我,我自己私人來分享。實際上資老師說的更多的是共享。公益實際上就是把我的和你的用於共享。這就帶出來第二個問題,就是公益和社會制度的衝突。在什麼樣的社會制度下,公益可以發展,而且能夠共享。在什麼樣的社會制度下,公益不能發展,而且不能共享。

在我們的社會發展過程中,第一個最基本的慈善概念就是授人以魚。過去古老的粥棚,給窮人一碗吃。名義上把我的東西捐給你,實際上是誰在那兒,誰就分享。排隊在後面的人就沒,因為每天就施這麼多粥。第二個授人以漁,我教給你打漁的方法,變成知識的分享,你去勞動獲利。僅僅靠給你一條魚吃是不夠的,教會你打漁,讓社會發展更為重要。

洛克菲勒在中國進行的是大量的救濟和教育,不是把錢分了,而是一種共享。結果這種共享還仍然達不到社會的滿意度。也是剛剛兩位談到的,你會不等於你能去,因為有第一棒的問題。比如我跑馬拉松很棒,你得去申請報名。如果社會制度就是不讓跑得最棒的人參賽,跑得差的人在一起參賽,得到冠軍的並不是跑得最快的人。於是就出現一個新的問題,就是社會公益在推動社會制度的進步,這本書中也談到了。財富變成一種責任,它在進行公益活動過程中,更多的是創意的一些東西,讓社會進步,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共享。

共享是一個專有名詞,不是把它變成私人的一部分。推動社會進步的過程中,就是讓所有人都可以分享這樣的過程,比如樂平基金對保姆學校進行教育的時候,並不是你能來,而他不能來。沒錢怎麼辦?沒錢以後再付錢,先進行培訓。剛剛提到的小額信貸是所有人都可以共享的,並不是只能我享受,你不能享受。這種專享和共享跟均貧富是相對應的,不是用均貧富的概念把它變成私享,而是變成每個人都可以有共同的機會,可以共同分享一個概念。

於是,推動社會進步在現代社會裡越來越多的體現在公益活動中,比如資老師在書中講到的關於社會企業的問題。已經不僅僅是我給你捐一分錢,或者我已經有了財富給你捐一分錢。捐錢可能是輸血的過程。企業社會變成造血的過程。公益活動一定需要你自我造血。第一次給你輸血,比爾蓋茨給你捐第一筆錢,以後還需要你自己創造財富,變成造血的功能。有了造血功能,公益活動才能持續下去。這就面臨一個問題,社會是不是允許公益活動存在,是不是減免稅費,是不是給予公平發展的機會。

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之後,我們明顯看到美國社會發生了很多比較大的變化。1%的人在幫助80%的人。就像我們現在的企業家,馬雲說的我們要製造一個過程,讓沒有難做的生意,讓所有人都可以做生意,所以建立這樣一個網站。而不是說建立這個網站是為了從你們手裡拿錢,而是幫助大家從窮人變成富人。公益活動相當一部分就是讓已經有財富的人和在創造財富的人都變成讓所有的人可以共同分享的,不僅是慈善,而是公益過程。當然,這裡有各種各樣的爭論,至少在目前中國的現行法律中還沒有爭論清楚。所以我們的《慈善法》還遲遲沒有出台。

但是,我想在社會實踐中,它已經越來越多的表現在我們已經看到的內容上,比如政府在某些問題上沒有充分認識,或者沒有力量彌補,社會公益組織會可以彌補這些不足,讓社會更加美好。如果單靠政府,政府工作出現很多不到位的地方,大家就會覺得這個政府怎麼這麼壞,這也做不好,那也做不好。公益組織可以彌補這些社會漏洞的時候,社會就相對和諧。中國的問題恰恰是公益組織不夠發達,而美國很多都是以這種方式解決,比如社區的義工、各種基金會,基金會比我們多出幾十倍,捐的錢也比我們多出幾十倍。不管是社會不公平問題、教育不公平的問題、醫療不公平的問題,都可以用這種方式彌補。政府應該做的,社會也應該去做,兩方面共同做,這個社會就會變得更好。

我們早期看到的是資本主義是最壞的制度,它變成帝國主義,最後會自我腐朽。你不救它,它也會死。但是,現實生活中,我們發現它沒有死。因為它在自我的修復過程中出現了很多推動社會進步的制度變化和演變的過程。資本主義是演變的過程,並不是過去說的無惡不作。馬克思說的每一分錢都血淋淋的,資本家都是騙子。資本家在這個過程中發現如果要獲得市場,必須誠實,不誠實只能騙一時,不能騙永久,沒有辦法擴大產業,讓產品更受消費者歡迎。於是,競爭的過程反而讓欺騙的行為變成更誠實的行為,每個人都要用自己的企業精神和誠實給這個產品背書,才能讓產品迅速流轉到全世界。於是資本家的思維換了,社會制度也換了,公益也是這樣。我們沒有認識到這樣,以為只有捐了多少錢才是公益,其實不完全是這樣。

阿拉善主要是做環保為主,我們發現當你不遵守紅綠燈,迫使汽車踩一腳剎車的時候,大概要花1毛7分錢,它排出的尾氣相當於走10公里,你是不是也在破壞環境?你遵守了交通規則的紅綠燈,可能就對環境產生了巨大的保護作用。這跟錢沒有關係,而它實際上對公益和環保起到積極作用。

延續到現在網上的很多現象,比如在泰國,因為飛機晚點,大家唱國歌鬧事,我們覺得很恥辱。每一個生活環境都和我們的公益行為有關,這就回到了人性的問題上,它是一種制度的變化,也是因為制度而產生的人性變化。孔子有一種說法,魯國出了一個政策,在國外有一些奴隸,如果誰把國外的奴隸買回來,魯國會給你一些錢。資產階級有錢,他們把奴隸買回來以後,並沒有到政府那兒拿錢。有人說這是給國家節約了錢,是不是一種公益?孔子認為正是相反。如果這樣做,給社會造成的風氣就是沒有人敢把剩餘的奴隸買回來。因為我不敢領錢,我去領錢就會被人家批評。所有人就說我只好不去救。就像我們今天沒有人敢到大街上扶摔倒老太太是一個道理。如果公益的宣傳活動和理解正確的話,社會就會正常運轉。如果把公益理解為對社會的責任,而不是出於自願的責任,就會變成強迫行為,就是誰有錢必須得做公益,如果不做就是不道德。

行善源於本心,你自己心裡有善,才能做到善的初衷。這是我們今天面臨的問題,政治制度和社會制度,以及對慈善觀念的衝突。過去我們沒有理解好,今天也沒有理解好。所以需要通過社會各界和世界各國的經驗來清清我們的思路,比如中國為什麼到今天沒有《慈善法》,就是因為我們過去對慈善公益事業沒有充分理解。今年,在十八屆三中全會以後才明確提出要立法,對慈善問題要有正確的理解,以支持中國社會和民間NGO組織的蓬勃發展。確實,現在面臨巨大的問題。

之所以把社會財富公益的問題和社會制度問題聯繫在一起,恰恰是資老師從另外一個角度去看問題的引子。僅僅靠學雷鋒是變不成公益的。更多的社會公益向哪兒去呢?在2003年左右,大概是40億左右的社會捐助,到去年大概有1000億的社會捐助。恰恰是公益組織、公益活動、公益信念被社會普遍接受的過程中迅速發展起來的。

阿拉善2004年6月份成立的時候就是拿著資老師的書。很多人不知道應該怎麼做慈善。大多數企業家當初做慈善就是為了給公司做宣傳。現在慢慢發生變化了。阿拉善是企業家集群,是所有企業家都在共同做的一件公益環保事業。資老師的書給了我們很大的影響。今天這本書通過補充,再次出版,也對整個社會重新認識公益活動有了更新的概念。

資老師談到的主要是修改的這個部分,主要是因為2008年以後出現了新的變化。單純的公益已經和社會制度的進步、美國的經濟發展密切聯繫在一起。張老師特別提到社會制度、人心兩向都對公益發展起到極大的作用。

如果這本書可以在中國得到廣泛的推廣,對中國未來《慈善法》出台以後公益事業的發展會有巨大的幫助。

任志強:感謝各位的參加,今天的活動到此結束,再次對大家表示感謝!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b9jpm.html

Harper Lee, "To Kill a Mockingbird" (1960)

$
0
0


美國最常銷的書,有翻譯本和電影
Harper Lee, "To Kill a Mockingbird" (1960)
This 1960 Pulitzer Prize winner was an immediate critical and financial success for its author, with more than 30 million copies in print to date. Harper Lee created one of the most enduring and heroic characters in all of American literature in Atticus Finch, the small-town lawyer who defended a wrongly accused black man. The book’s importance was recognized by the 1961 Washington Post reviewer: "A hundred pounds of sermons on tolerance, or an equal measure of invective deploring the lack of it, will weigh far less in the scale of enlightenment than a mere 18 ounces of new fiction bearing the title ‘To Kill a Mockingbird.’"

Opinion: If you read Harper Lee's "To Kill a Mockingbird" in high school, you probably recall it as a parable of racial injustice in the Jim Crow South. It was more than that. The novel chronicles the persecution of an innocent man by a bigoted and bloody-minded town. Amid the left's crucible of Judge Brett Kavanaugh, Lee's enduring lessons about due process merit reflection, writes Allysia Finley.





WSJ.COM
Opinion | The Senate’s Job Isn’t to Kill a Mockingbird
Harper Lee’s tale shows how prejudice fuels the presumption of guilt.

曹又方《名家書信選》四卷 圓神出版社, 1989

$
0
0
曹又方《名家書信選》四卷  圓神出版社, 1989

親情篇 愛情篇 朋友篇 文情篇


****

烙印愛恨
作 者:曹又方
出版社:圓神出版社
系 列:圓神文叢
出版日期:2005
◎窺探曹又方最神祕的感情世界!
◎一生都在寫愛寫情的曹又方,罹患癌症後,面對生命的無常,第一次深刻反省這一生過往的感情事件,對於諸多人際關係有精采的剖析。
◎一本涵納各種情愛的情書!


有人說:「每個人一生中至少應當有五位好朋友。」本書除了公開披露知名女性曹又方對父親、母親、繼母、老師、兒子的情意之外,還進一步窺探了她內心深處最祕密的「感情世界」。她娓娓道來每一段人生階段所頃注的情感──初戀、先生、祕密情人、愛情長跑七年、成為外遇第三者以及與她過從甚密的幾位男、女朋友。生命中最轟轟烈烈的情事,這次,她都大大擾動了一番!是罹患重症後、重新獲得新生,多年來,對感情最深刻的一次總整理!
隱地說曹又方的一天是有些人的一生。
平鑫濤誇她青出於藍,是可敬的對手。
楚戈說她是一個有潔癖的女人,缺點是太誠實了!
陳鼓應說她叛逆、任性、率真,並且擁有高超的意志力。
何麗玲說她擁有自己完整的所有權,不被人擁有。
陳若曦說她無論是寫文章、編輯、甚至抗癌,能力都超強。
蔡詩萍早就風聞她是才女,又是美女,很難追求。
孫越說她是女人中的女人,美女中的美女。
陳武剛說她認真、執著,是一個稀有動物。
黃麗穗說她面對人生的態度,每一個過程都令人驚訝。
黃越綏說她不會做人,但朋友滿天下。
唐雅君說她毅力驚人,把困難都變成不困難了。
陳銘磻說從曹小姐身上學到了色彩的運用和美學。


作者介紹
曹又方

著有小說、散文、雜文、勵志、心靈、兩性、女性成長各類書籍六十餘種。
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說集《愛的變貌》《綿纏》《濕濕的春》《天使不做愛》;長篇小說《美國月亮》《愛情女子聯盟》;散文集《情懷》《笑拈》《出岫》《門前一道清流》《寫給永恆的戀人》;兩性方面有《愛情EQ》兩卷、《下個男人會更好》《男人真命苦》;勵志方面有《做一個有智慧的女人》《人生一定要精采》《越來越會愛》等。另有《曹又方精選集》一套共二十四卷。
編有文學類書籍《世界名家書信選》四卷、《世界名家極短篇》三卷、《月亮的距離》(卡爾維諾短篇小說選)、《波赫斯詩文集》、《女與男》(小說集);勵志類書籍有《改變一生的一句話》五卷、《一本女人寫給女人的書》三卷等四十餘種。
長期從事新時代運動及婦女運動,大力倡導心靈革命及環保運動。曾任「海外華文女作家協會」會長,以及「中國婦女寫作協會」理事長。

曹又方(1942年-2009年3月25日),知名女作家。本名曹履銘,字光虹。遼寧岫巖人,父母親皆為滿人。生於上海,1949年隨雙親赴台灣,就讀台南師範學校附屬公學校、台南女中及台灣世新大學。1998年發現罹患卵巢癌,抗癌10年。2009年因心肌梗死不治而逝世。




  • 59歲出版《曹又方精選集》二十四卷
  • 62歲出版散文集《愛上紐約》、《風華的印記》
  • 63歲出版自傳《靈慾刺青》與《烙印愛恨》上下兩卷
  • 67歲病逝於臺北,散文集遺作《瀟灑過情關》同月面世


****

《天風月刊》;WorldSmileDay! Here are a handful of grins

$
0
0

Tian Feng, 1980~2013
大陸三自教會機關刊物“天風”最近發表聲明抨擊台灣當局發布的“大陸地區宗教人士來台從事宗教活動許可辦法”草案,對大陸宗教人士訪台仍橫加限制。陸委會主管官員對此說法表示,


-----

書緣與人緣: 唐德剛作品集



胡適(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原名嗣穈,學名洪騂,字希疆,後改名胡適,字適之,筆名天風、藏暉等,其中,適與適之之名與字,乃取自當時盛行的 ... 1929年在《新月》雜誌上發表《人權與約法》一文,標誌著「人權運動」的開始,隨後發表《我們什麼時候才可有憲法—對於建國大綱的疑問》、《知難,行亦 ...




應鳳凰新增了 4 張相片
翻整昔日舊書信時,又翻到一本1953年1月在紐約出版,已經很破舊的[天風]雜誌(第10期); 完全不記得此刊怎麼來的,作者群包括:林語堂,熊式一,黎東方,陳寅恪,徐訏, 高克毅...等大名鼎鼎人物,前面兩頁的圖片,還是用手寫的說明;(其中一圖是英女皇伊莉莎白二世與夫婿合照,說明寫:她即將在1953年6月加冕,真巧,竟是我這兩天在看的CROWN 連續劇的真實版); 再仔細看一次封面, 天啊,有顧獻樑簽贈給友人的字跡,正是畫家手贈給誰的雜誌----原來雜誌第一篇"記一代畫史張大千"的作者:"舞齋"即是顧獻樑先生,收集舊書報的確收穫很多哪.




















*****
http://dhtlj.nmtl.gov.tw/opencms/journal/Journal072/




期刊名
天風
創刊時間 民國41年(西元1952年)4月1日
停刊時間 民國42年(西元1953年)
起迄卷期 1~10期
刊期 月刊,共10期
出版地 TIENFENG,INC.AT 153 CENTRE STREET,NEW YORK 13,N.Y‧分社:台北市重慶南路一段83號
發行單位 天風社‧林語堂(社長)



提要

《天風月刊》係1952年4月在美國紐約創刊的一份文藝雜誌,由名作家林語堂出資創辦,並自任社長,由天風社發行,天風月刊編輯委員會編輯。《天風月刊》1至2期,在紐約編印; 3期起,改在紐約編輯,台北印刷,紐約、台北兩地發行。已知的最後一期,即第10期,1953年1月改由香港創墾出版社印行。停刊的原因,推測係因1953年2月,林語堂接到新加坡陳六使信函,函請林語堂前往新加坡 擔任籌備創辦中的南洋大學首任校長,因而全副心力改要用在籌辦南洋大學,再無餘力編印《天風月刊》。



《天風月刊》創刊時,林語堂已58歲,除組稿外,雜誌從編輯、校對、發行到包裝,幾乎都落在次女林太乙身上。因為未見到《天風月刊》在紐約發行的1、2兩期,不知是否有〈發 刊辭〉。但由3至10期,可看出有意編成類似1930年代《宇宙風》、《西風》風格的刊物。



由本刊「特約撰稿人」看,除胡適、李煜瀛(石曾)、陳受頤、程其保、陳香梅等5人未見有作品外,其餘如徐訏、沈有乾、高克毅、簡又文等人,均是1930年代林語堂主辦的《論語 》、《人間世》、《宇宙風》3種刊物中經常撰稿者;林幽係語堂么弟,原名玉苑;李金髮曾是1927年大革命時代,林語堂在武漢任職外交部時之同事,時與語堂同住紐約長島;熊式一則與語堂一樣,擅長英文寫作, 在英語世界中的名氣反較國內為高;蔡岱梅女士即為其夫人;蕭瑜、陳世驤、黃文山、黎東方等均為旅居歐美的著名學人,凌孝隱女士即為蕭瑜之夫人。



不在「特約撰稿人」名單上,而有作品發表者,主要有張桂揚(女)、謝冰瑩(女)、蘇雪林(女)、熊化蓮(女)、蔣彝、洪煨蓮、楊聯陞、黃伯飛、劉厚醇、思蘊(唐德剛)等 。以上諸人,除謝冰瑩當時在台北,蘇雪林還在巴黎但不久即要赴台之外,熊化蓮在倫敦,蔣彝在牛津,其餘洪、楊、黃、劉、唐5人均在美國。其中,以唐德剛、劉厚醇年紀最小,二人均還在紐約的大學研究所深造 中。

《天風月刊》的作品,以小說(包括翻譯在內)、散文、傳記、遊記、詩詞及研究考證等為主。其中第3期有「女作家特輯」,作者為蘇雪林、謝冰瑩、蔡岱梅、熊化蓮等4人;6、8 、10等3期,有高克毅(喬志高)主持、翻譯的〈外國人眼裏的中國人〉專欄;1至7期止,有凌孝隱女士的長篇連載〈凌霄畫室有聲畫稿〉(署名:孝隱女士蕭凌卓)。



創辦人、社長林語堂在本刊中發表的作品,計有:〈蘇小妹無其人考〉(1期)、〈蘇東坡與其堂妹〉(2期)、〈文趣雜抄序〉(3期,未見於目錄,也未署名。)、〈玉觀音〉(3 、4期,英文原作,殊素中譯)、〈說Sn Fl〉(6期)、〈英譯重編傳奇小說弁言〉(7期)、〈白猿〉(7、8期,英文原作,殊素中譯。)



高克毅(1912-2008),筆名喬志高,江蘇江寧人。1933年6月,自燕京大學畢業,是著名的美國通,也是名翻譯家。30年代即在《宇宙風》、《西風》上寫稿。在《天風月刊》上也寫 有〈憶亡事〉3篇,之1為〈看閒書〉(1期)、之2為〈唱洋歌〉(4期)、之3為〈體育狂〉(7期)。



簡又文(1896-1978),字永真,號馭繁,筆名有工爻、大華烈士等,廣東新會人。簡又文,1917年自廣州嶺南學校畢業後,赴美求學,先後自歐柏林及芝加哥大學畢業。氏與林語堂 一樣,同為虔誠的基督教徒。1936年3月,簡又文在滬創辦《逸經》半月刊,其中第11期(1936.8.5)係《送林語堂先生赴美講學特輯》,氏寫有〈我的朋友林語堂〉一文,可見兩人的交情之深。簡又文為中國太平天 國研究之第一專家,應邀自香港投稿《天風月刊》,在第3期刊登〈太平天國天王懲戒娘娘記〉。



沈有乾(1900-1996),字公健,江蘇吳縣人。當其肄業清華學校時,林語堂曾在清華教3年英文。30年代,曾為《西風》寫過〈小亞歷山大西遊記〉,即已膾炙人口。在《天風月刊 》上,寫有〈永久運動的機器〉(3期),〈論語言不宜過於正確〉(5期)兩文。



蘇雪林在20年代時,即已是名作家,在《天風月刊》上寫有〈我的書〉(3期《女作家特輯》)、〈海日樓漫筆小序〉(3期,未見於目錄)、〈我悔沒有成為畫家〉(4期)等3文。



謝冰瑩的處女作《從軍日記》1927年在漢口《中央日報》副刊連載時,即由語堂譯成英文,亦連載於英文版《中央日報》上,引起英語世界文壇的注目,這也是謝冰瑩在文壇成名之 始,林語堂可說是謝冰瑩的伯樂。謝冰瑩在3期《女作家特輯》中寫的〈台灣素描〉一文,成為10期《天風月刊》中,僅有的一篇來自台灣的稿子。



蔡岱梅女士(1910-1987),江西新建人,1935年6月,自國立北平大學女子文理學院文史學系畢業,時院長為許壽裳,系主任為李季谷。岱梅女士後為熊式一夫人,在3期《女作家特 輯》中寫有〈紀念品〉一文。



熊化蓮女士,係四川石柱人,為熊丸醫師(1916-2000)之二姊,抗戰前自杭州之江大學文學系畢業。時在倫敦,為《天風月刊》寫有〈談老鼠〉(3期《女作家特輯》)、〈隨感錄 〉(4期)、〈隣居〉(5期)。



唐德剛(1920-2009),安徽合肥人,當時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修讀碩士。因為編輯林太乙及其夫婿黎明均出身哥大,因此,《天風月刊》實吸引一些哥大出身者來投稿,唐德剛即其 中佼佼者之一。唐德剛以“思蘊”筆名寫〈記梅蘭芳〉(5期);6-7期,即謙虛地改篇名為〈梅蘭芳傳稿〉,這是10期《天風月刊》中最長的一篇文章,29年後,再重登於台北《傳記文學》38卷4-5期。

蕭瑜(1894-1976),字子昇,湖南湘鄉人,30年代在歐洲曾以英文寫作《我與毛澤東行乞記》,風行歐美文壇。二戰後,曾代表政府出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在倫敦與巴黎 召開之籌備會及成立會,後任其巴黎辦公處亞洲新聞組組長,與語堂相識。蕭瑜寫有〈蔡孑民先生自述身家軼事〉(6期)及〈張靜江先生及李石曾先生〉(9期),均富史料價值。其夫人凌孝隱亦為著名畫家,係《 天風月刊》上寫作最勤的一位女作家,作品已見前述。



蔣彝(1903-1977),字仲雅,號重啞,筆名啞行者(英文為Silent Traveller),係著名的畫家、文學家。1926年6月自南京國立東南大學(中央大學前身)理科化學系畢業,擔任 五年縣長後,於1933年赴英留學,一生中,曾以「啞行者」之名出過12本《畫記》,馳譽文壇。蔣彝在《天風月刊》上發表的二篇文章,均為譯文,選自才剛要成書的《兒時瑣憶》(英文),一為〈麻煩的頭髮〉(6 期,許彌才譯),一為〈初戀〉(7期,未署譯者名)。



洪煨蓮(1893-1980),單名業,譜名正繼,字鹿岑,號煨蓮,英文名William,後以號行,福建閩侯人。1919年得哥倫比亞大學碩士;1923年起,曾任燕京大學文理科學長、歷史系 主任。其最得意作品為《杜甫傳》(英文),時任哈佛大學教授。在《天風月刊》上,寫有〈杜詩英譯〉(6期)一文,他也是當中年紀最大的一位作者。



楊聯陞(1914-1990),字蓮生,原籍浙江紹興,生於河北保定。1937年6月,國立清華大學經濟系畢業,1946年得哈佛大學博士,1959年,曾任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為世界漢學界 一流學人。時任哈佛大學遠東語文系副教授。在《天風月刊》上寫有〈玄奘二三事〉(7期)的考證文章。



陳世驤(1912-1971),初字子龍,後改石湘,河北安次人。1935年6月國立北京大學外文系畢業,與漢園三詩人中的李廣田(同系)、何其芳(哲學系)同屆畢業。他是中國第一位 介紹「存在主義」的學人,大作〈法國唯在主義運動的哲學背景〉一文刊登於1948年6月由朱光潛主編的《文學雜誌》3卷1期上。1941年赴美留學,曾在哥大攻讀西洋文學批評,也是著名的中國古典文學英譯者,曾將 《陸機論文學》(1953)、《桃花扇》(1957)譯成英文出版。時任教柏克萊加州大學中文系。陳世驤在《天風月刊》上登有〈小說汎論〉(8期)一文,此外署名「何為」者,筆者推測亦為陳世驤之筆名。何為寫有 〈漢學者繙譯中文的笑話〉(9期)、〈英譯中文詩與中國詩人評傳〉(10期)兩文,怕得罪西方漢學界,故用筆名。



徐訏(1908-1980),學名伯訏,筆名有迫迂、徐于、徐訏、東方既白等,浙江慈谿人。1931年6月,自北京大學哲學系畢業。1934年4月,林語堂在滬創刊《人間世》小品文半月刊時 ,徐訏與陶亢德兩人同任編輯;也是林系刊物《論語》、《宇宙風》、《西風》的主要撰稿人,與語堂關係密切。1952年冬,時在香港,任《星島週報》編委;翌年初,創辦「創墾出版社」,《天風月刊》第10期即 改由創墾排印發行。徐訏刊登《天風月刊》者,為新詩兩首,一為〈南國風光〉(8期);一為〈記取〉(10期)。均寫於1952年一、二月旅居新加坡時。



黃伯飛(1914-2008),廣東台山人。1937年6月,畢業於北平輔仁大學西語系;1947年赴美留學,入史丹佛大學深造新聞學;1952年起任教耶魯大學中文系,迄1985年退休止,是著 名的語言學家,也是新詩人。黃伯飛在《天風月刊》刊登的文章,名為〈羊肉食譜〉(8期),實為他的〈北平夢憶〉。



黃文山(1897-1982),學名天俊,字凌霜,後以號文山行,廣東台山人。1921年6月,自北京大學哲學系畢業;1928年,得美國哥大社會學碩士,後成為國內著名的「文化學」專家 學者。當時,正由國民政府派赴美國紐約,從事國民外交並爭取美援,同時也在紐約新社會研究院創設文化學講座,講授中國文化史、文化學等課程。黃文山刊登《天風月刊》的文章名〈何聯奎著民族文化研究序〉 (9期)。

舞齋,係張大千友人,登在《天風月刊》10期上的〈記一代畫史張大千〉,作於1952年冬,實是一篇好文章,惜未能查出本名。



熊式一(1902-1991),又名熊適逸,江西南昌人,1923年6月國立北京高等師範學校英語部畢業。1932年底,前往英國深造,1934年夏,出版英文話劇《王寶釧》,同年11月更由熊 式一親自導演搬上舞台,迄1936年12月,連演九百多場,轟動歐美。其間,又將《西廂記》譯成英文出版。1943年,再出版英文長篇小說《天橋》,與林語堂之《瞬息京華》媲美。熊式一寫有《家珍之二》,刊登《 天風月刊》10期上,想來〈家珍之一〉應該刊登於1或2期上。其夫人蔡岱梅,亦為《天風月刊》作者之一,已見前述。1954年10月,林語堂前往新加坡籌辦南洋大學時,熊式一應邀前往南大擔任文學院長,翌年4月, 與林語堂同進退,離去南大。



李金髮(1900-1976),廣東梅縣人,現代著名的新詩人及雕塑家,留法出身。1927年春,在武漢任外交部秘書時,與林語堂同事。1951年移居美國紐約,在《天風月刊》上寫有回憶 文章〈死得輕鴻毛〉,登於10期上。



黎東方(1907-1998),原名智廉,後以字行,河南正陽人,生於江蘇東台。清華大學肄業,後赴巴黎留學,為我國著名的歷史學家及演講家。1947年9月,來紐約任布魯克林學院客座教授,兼私立亞洲研究院指導教授。黎東方在《天風月刊》上寫〈我的美國學生〉一文,刊登10期上。後來,也應林語堂邀,任南洋大學首批教授之一,並與林語堂同進退。



劉厚醇(1921-),字友瑜,江蘇丹徒人。其叔祖為晚清四大小說家之一的江都百鍊生劉鶚;父親劉大鈞,1916年起曾與林語堂在清華學校同事,並且在林語堂宗教信仰動搖之時為其 解惑,指點迷津。當時,劉厚醇在紐約大學修企管碩士中,為《天風月刊》寫有〈一半居劄記〉一文,刊登10期,文長未登完,刊物已停。



陳寅恪(1890-1969),江西義寧人,為當代國學大師。1945年秋,赴英倫療治目疾。在倫敦時,遇同鄉熊式一,並獲贈英文長篇小說《天橋》。在聽護士朗讀後,賦詩二首。一為「 海外林熊各擅長,盧前王後費評量。北都舊俗非吾識,愛聽天橋話故鄉。」詩中將熊式一與林語堂在英語世界的影響比美並論。一為刊登於《天風月刊》10期上者:「沉沉夜漏絕塵華,聽讀伽盧百感加。故國華胥寧有夢,舊時王謝早無家。文章瀛海娛衰病,消息神州傳鼓笳。萬古乾坤迷去住,詞人終古泣天涯。」1953年初,陳寅恪已在大陸全國院系調整後的中山大學 歷史系任教,應無可能投稿《天風月刊》。我推測,該詩應係熊式一本人轉請語堂刊登者。


《天風月刊》泰半由林語堂組稿,但執行編輯的林太乙也居功甚偉。林太乙(1926-2003),係語堂次女,她與夫婿黎明均出身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因人和地利之便,《天風月刊》作 者,出身或任教哥大者,佔有相當大的比例。



林太乙譯作有〈李媽〉(Irwin Edman作)(3期)、〈司密司先生〉(Louis Bromfield作,5期)、〈她的藍腰帶〉(Warren Beck作)(6期)、〈天字第一號〉(司丹麗‧安林作) (10期);創作有小說〈小黃〉(5期)、〈小黃的教育〉(9期)等共6篇。



《天風月刊》在紐約創辦前後,對在美國的留學生及智識份子而言,在政治上正是苦悶不安的年代,市面上似乎看不到有任何文藝刊物的出版。《天風月刊》的出版,即時提供歐美 作家學人的寫作平台、發表園地,並聯絡感情、以文會友,給美國文壇帶來一線希望。



倒是,在《天風月刊》上發表的為數不多的新詩作品,如作於牛津、倫敦的劉君智〈無題〉(4期)、〈剎那與永恆〉(7期)等哲理詩,激起了紐約地區青年新詩作者的一絲雄心,促成 了以後新詩團體「白馬文藝社」的成立,帶來了美國新詩壇的繁榮景象。這可能是《天風月刊》意想不到的最大收穫。(秦賢次)

*****

Happy #WorldSmileDay! Here are a handful of grins from across our collection.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圖像裡可能有夜晚
圖像裡可能有1 人

吳增榮 新作全集《吳增榮 1971-1986》《與大地共舞:東勢鎮公所》

$
0
0








吳增榮《吳增榮 1971-1986》《與大地共舞:東勢鎮公所》
2014.9.13
 我9點到學校領錢,碰到吳增榮建築師 。與他牽一輛自行車來參加。他說不吃午飯,因為早上已喝過一罐Kirin啤酒。

我最喜歡這段:長濱鄉賣野菜的婦女,一早就喝小米酒加維士比,聽到洪震宇的疑問,她們回答,「怎麼會早,一大早就起來拔菜了,現在很晚了,喝喝酒才開心!」---蔡珠兒
談亞州3人,日本的安藤忠雄 ,台灣吳增榮,香港李小龍。他最欣賞Ando的Nakayama House:充份表現無與自由的精神;至於他的建築與人生精神,他說是天真:像小孩入睡時的姿態,達最適的境界。
吳增榮建築師 (他是台北市政府的主要設計人:到東海評圖2次:1次發現學生製圖桌恭奉一尊土地公。第2次是學生上台說今天的觀眾太少了。.....)

2014.9.10

吳增榮《吳增榮 1971-1986》1986,吳增榮發行
吳增榮《與大地共舞:東勢鎮公所》 1991,吳增榮發行

徐昌志《完成中的切片:試析吳增榮的繪畫創作》+ 徐明松《 從浪漫的粗獷到抒情的普普—— 吳增榮建築師作品初探

臺大校園照相:風、陽光、雨......

繪畫
虫鳴之 ——臺灣大學椰林大道,約 64 m(公尺) * 1.05 m。這可能是他的清明上河圖:200株男性氣概的大王椰樹....樹影中的虫,也可以解釋是精虫的傳承。
人物:李登輝、李遠澤家族.....

2014.9.9
我跟吳增榮說明天上午10:00。我們一起去他家看畫和攝影作品。中午請他到杏餐廳吃。

http://www.forgemind.net/phpbb/viewtopic.php?f=24&t=31781《完成中的切片:試析吳增榮的繪畫創作》文、攝影:徐昌志/淡江大學建築系講師

http://www.urstaipei.net/archives/2254
「定象‧台北」展覽開幕

吳增榮建築師(右)、林盛豐老師、楊梅江宅業主江正德先生,林盛豐老師是當時吳增榮建築師事務所負責楊梅江宅的設計師,而現在吳增榮建築師與江正德先生都已經是台灣著名的畫家。

2011/4/26
他打從有健保制起,就沒生過病。
《建築師》2010.5月號有吳建築師的畫作。
他說他的作品有三峰: 建築、  、照相。
建築畫屬手工畫的末代。 所有草圖等,已全送給台北新公園的博物館 (原土地銀行可能改成建築博物館)。
我跟他談他打算出讓李德老師的異鄉人(誠品畫展)。



2007/4/20
台大校園巧遇吳增榮先生【主要作品:台北市政府。65歲】。他跟我說最近完成三幅送給兒女的代表作。他希望精印一本作品集。回顧展要看能否租到畫框而定。
Quality Times No.106, Apr.22, 07;品質時報第106期:07年4月22日(週日).
2008/9/5
昨天就發現『品質月刊』的廣告中,林副將「光寶」寫成「光保」,今天接到他寄的一份。月刊的英文標題和參考資料,錯誤仍不少。
「日行一善」之不容易。我在台大校園碰到吳增榮建築師,知道他十幾年來在此拍攝不少照片,就帶他到台灣大學出版中心,找出版專案經理鄭惠文先生談出版專集的可能性。今年是臺大80周年慶,所以機會好。我請他們下周開始談。
去年寫給台灣大學出版中心的建議:「每本學術著作都必須附索引」,他們沒回信,不過知道是我提的,說…….



2010/7

吳增榮老師在1986年編過一本自己的作品集,臺大圖書館資料如下

書名吳增榮TSENG-JUNG WO 1971-1986 Wu Tseng-jung 1971-1986
主要作者吳 增榮

Wu, Tseng-jung
出版項台北市 : 吳增榮, 民75[1986]
評等No one has  rated this material說明

館藏地 索書號 條碼 狀態 說明
總圖2F藝 術資料區 921 2649 [鄰 近架位館藏] 1520053 可流通


稽核項228面 : 圖 ; 28公分

228 p. : ill. ; 28 cm
ISBN/價格精裝

bound









吳增榮(1942- )

建築師,1942年生於台灣省台中縣東勢鎮,於1966年台北工專土木科畢業.1967年至1971年
任職於永立建築師事務所,1972年設立吳增榮建築師事務所.在設立事務所初期積極參加設
計競圖,總共參加了大大小小競圖48案,因設計競圖而取得設計權的最大案,是與王立甫、
李俊仁合作的《台北市政中心設計》。

重要的作品有:潭子鄉栗林國宅、楊梅江宅、台中縣東勢鎮公所、吳增榮自宅、台北市政中心(與王立甫、李俊仁合作)、林口三宅一生公寓.吳增榮的作品的特色在於:1.套裝的造形隱喻;2.鄉土材料與鄉土造形的運用;3.對經濟掛帥及功利主義的批判。

參考資料:
《台灣現今設計觀察》1994年 2月號
《雅砌》 1990 第9期 吳增榮和他的代表作

德國海德堡大學幾位教授終止與斯普林格·自然出版社Springer Science+Business Media的合作:專訪:中國官方要掌握解讀歷史的話語權

$
0
0

專訪:中國官方要掌握解讀歷史的話語權

以德國海德堡大學幾位教授為主的一套學術叢書編輯部宣布,終止與斯普林格·自然出版社的合作。原因是該出版社主動刪除在華網站上涉及敏感內容的文章,而且事先並未通知作者。
    
DW Sendung Check-in - Heidelberg (DW)
海德堡大學圖書館
(德國之聲中文網)2017年11月,斯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團宣布,為適應當地法規,已禁止少量學術文章在中國得到訪問。集團承認,涉及的文章有上千篇,但強調在中國被禁訪問的學術文章不到其出版文章總數的1%,這樣做是避免更多內容在中國被封閉的不得已之舉。
消息公佈後,引起了輿論和學術界的強烈批評,認為出版社這樣作是充當中國當局言論和出版審查的助手。主編的"跨文化研究"(Transcultural Research)叢書的海德堡大學幾位教授日前宣布,終止與斯普林格·自然集團的出版合作。叢書的資深編輯、海德堡大學漢學系教授瓦格納(Rodolf Wagner)就此接受了德國之聲的專訪。
德國之聲:瓦格納教授,斯普林格·自然在近一年前,就公佈了將部分出版物在中國下架的消息。你們為什麼現在做出決定,終止與該出版社的合作?
瓦格納:原因之一是,我們出版的是一套叢書,這是一項時間跨度很長的工作。即便我們說現在終止合同,並不是說一切就結束了,因為還有很多未完成的東西有待收尾,目前我們還有兩本書沒有出。我們今年1月開始同斯普林格交涉,先是同我們叢書的出版社負責人談,告訴他這是完全不能接受到做法,他表示理解但無法做主,要同他的上級主管談。另外我們幾個叢書編輯也是經常在世界各地跑,比方說現在,(五個人裡)一個在希臘、一個在尼泊爾參加考古挖掘,令一個剛從非洲回到巴黎。所以召集到一起討論、做決定需要一些時間。我們聯名給出版社寫了兩封信後,斯普林格的出版總監才給我們回了信。您說的對,這個過程走得很慢,但這也是由一些特殊的因素決定的。
德國之聲:出版社方面解釋了他們為什麼必須這樣做的理由,您對此並不滿意,哪些論據不能說服您?
瓦格納:最主要的是--這並不只針對中國--認為一個國家可以決定,在本國哪些學術信息是可以獲取的、哪些不行。這是完全違反學術自由的。中國在控制互聯網、信息的傳播和討論方面已經有嚴格的措施,如果斯普林格也開始這樣做,無異於把這種控制擴展到國際範圍。比如被刪除的文章裡有一篇是我寫的,其實就是一篇書評,關於一本文革的書,就因為文革是一個宣傳審查部門不願看到的題目。
出版社並不是看到了法律的明文規定說什麼內容不能出,這樣的法律並不存在,有的只是中宣部對網絡管理的內部規定,禁止一些話題出現,比如六四、文革等等。斯普林格的中方合作發行單位現在告訴他們,我估計這些內容過不了關,不能發。就是說,斯普林格並沒有接到哪個官方機構的正式通知,告訴他們按照哪條法律哪些內容必須刪掉,而是聽從了中國發行商的話。
德國之聲:您認為這種過分小心是沒有必要的?
瓦格納:斯普林格不是一個無名的小出版社,而是一個科學出版領域的國際大玩家,出版很多重要的學術刊物,它是有由經濟實力的。如果它(對中國方面)說,要不就照單全收,要不就什麼也別要了。中國方面肯定會考慮,如果是這樣,清華北大也上不了斯普林格·自然,是不是值得。對中國學術界來說,在國際知名刊物發表論文是極為重要的目標,是學術聲譽和地位的象徵。
出版社要對出版物的作者負責,也要對中國的讀者負責,他們讀到的不是斯普林格·自然完整的出版產品,而是經過按照中國標準篩選的作品,但他們並不知道這一點,沒有人會告訴他們。所以這不僅是對作者的欺騙,也是對中國讀者的欺騙,他們看到的並不是國際學術研究的全面現狀。
接受審查的這扇門一旦打開,不管人家有什麼要求都一概滿足,也就喪失的底線,中國或其它國家要求封禁的名單會越來越長。有人或許說,(被禁的)只是1%而已,並不多。可實際上從總數看已經相當可觀。中國現在的問題是,政府說,解讀中國歷史的話語權在我們手裡,什麼是正確的、什麼是錯誤的,什麼可以說、什麼不能說,都是我們說了算。我不能阻止他們在中國這樣做,但我可以阻止這成為一條國際規則。
德國之聲:對學術界的同行您有什麼具體的建議?
瓦格納:我們是些普通的學者,不是有大影響力的人物。我認為最明智的方法是,每位學者都應該找到自己的出版社,說明兩件事:一是不接受任何形式的審查;二是,為了把損失減少到最低,你們(出版商們)應該聯合起來。大的出版社是有共同利益的,斯普林格也不願意審查,他們為什麼不和劍橋大學等其它大的出版社一起協商,看應該怎樣應對這種情況,能不能達成一致的立場,告訴對方我們不能接受。我認為這是正確的做法。我確信,中國領導層是很務實的,他們會說,沒有的事,這都是誤會。這事就過去了。不要忘記,大部分出版物都是英文的,絕大部分中國人是不會去讀的,讀者圈是很小的。
在2017年斯普林格裁撤作品事情被《金融時報》曝光後,一些學者就決定,終止與該出版社作為論文同行評審(peer review)專家的合作。當時大概有1800名學者參與了聯署。目前的一個問題是,自然科學家採取了完全超然度外的立場,這對斯普林格是一個關鍵的因素。如果《自然》(Nature)雜誌的作者們也突然表示,我們也絕對不接受這樣的做法,那就太好了。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跳至搜尋
施普林格科學+商業媒體
Ssbm logo white.png
創始於1842年
創始人朱利葉斯·施普林格
創始地德國
總部柏林海德堡
非小說類主題科學、技術、醫學、商業、交通運輸和建築
持有人施普林格·自然
官方網站www.springer.com
施普林格科學+商業媒體Springer Science+Business Media)或施普林格Springer,寬式IPA/ˈʃpʁɪŋɐ/),在柏林成立,是一個總部位於德國的世界性出版公司,它出版教科書、學術參考書以及同行評論性雜誌,專注於科學、技術、數學以及醫學領域。在科學、技術與醫學領域中,施普林格是最大的書籍出版者,以及第二大世界性雜誌出版者(最大的是愛思唯爾)。施普林格擁有超過60個出版社,每年出版1,900種雜誌,5,500種新書,營業額為9.24億歐元(2006年),雇有超過5,000名員工[1] 。施普林格在柏林海德堡多德雷赫特(位於荷蘭)與紐約設有主辦事處。施普林格亞洲總部設在香港。2005年8月,施普林格在北京成立代表處。

西西《畫/話本》

$
0
0
 西西《畫/話本》台北:洪範,1995

很可看出西西的博學,可惜圖片印刷不佳!





羅馬 Rome; “Literature vs. Traffic.”

$
0
0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Institute for the Humanities has invited artists to 'pave' Liberty Street with 10,000 illuminated books, and they’re looking for U-M community members to help.
Sign up to volunteer at: myumi.ch/6pgyd #UmichArts



ANN ARBOR—The U-M Institute for the Humanities has invited Luzinterruptus, an anonymous art collective based in Spain, to work with university and community groups to create a large-scale, illuminated book installation titled “Literature vs. Traffic.”

剛果婦科醫生Denis Mukwege,與亞茲迪女孩Nadia Murad

$
0
0

24:08
Nadia Murad speaking to BBC HARDtalk in 2016
BBC HARDtalk
YouTube - 13 hours ago
【國際新聞快訊】今年的 #諾貝爾和平獎 得主有兩位,剛果婦科醫生Denis Mukwege,與亞茲迪女孩Nadia Murad。
Denis Mukwege用自己的專業,治療遭到強暴的女性,幫助他們走出傷痛。
 
娜迪雅在2014年遭伊斯蘭國綁架,被迫成為性奴,在逃出來後,她選擇勇敢地揭開自己與族人的不幸。
這是她的故事,希望終有一天,不再有類似的故事發生…

Goro Shimura (志村 五郎) The Map of My Life

$
0
0


Goro Shimura (志村 五郎 Shimura Gorō, born 23 February 1930) is a Japanese mathematician, and currently a professor emeritus of mathematics (former Michael Henry Strater Chair) at Princeton University.


志村 五郎
シムラ ゴロウ
1930年静岡生れ、東京育ち。1952年東京大学理学部数学科卒業。東京大学助教授、大阪大学教授。プリンストン高等研究所を経て、1964年プリンストン大学教授。現在同大学名誉教授。アーベル多様体の虚数乗法論の高次元化、アーベル多様体のモジュライ理論とモジュライに対応するCM体上のアーベル拡大を記述する保型関数を構成し、志村多様体論を展開。アメリカ数学会コール賞(数論部門)、アメリカ数学会スティール賞(生涯の業績部門)、朝日賞、藤原化学財団藤原賞他受賞。

趣味で中国説話文学を収集しており、中国文学に関しても何冊かの著作がある。

英語版[編集]


記憶の切繪図』 筑摩書房、2008年6月25日ISBN 978-4-480-86069-9

記憶の切繪図


  • シリーズ:単行本
  • 定価:本体2,200円+税
  • Cコード:0041
  • 整理番号:
  • 刊行日: 2008/06/25 

この本の内容

数学者Goro Shimuraの幼年時代、プリンストン、そして「あの予想」。

この本の目次

切繪図の世界
茶色のランドセル
宇宙の構造
子供の悩み
中学では
終戦前後
死について
いかに学んだか
邪念と〓(きょう)慢
大学の三年間
数学者としての出発
教える身になって
フランスでは
プリンストン研究所では
東京に帰って
大阪での一年
再びプリンストンに
なぜあの文章を書いたか
所かわれば
ユー・ウィル・ファインド・アウト
向う側
方程式を解くとは
知の継承が生む創造力
あの予想







中国古典文学私選 : 凡人と非凡人の物語

東京都 : 明徳出版社 2008

可在 總圖  (820.7 4041-1 )獲得

中囯說話文学とその背景
叢書名:ちくま學藝文庫. シ20 ; 1.

東京都 : 筑摩書房 2006

可在 總圖  (820.97 4041 )獲得

日本大數學家編選的中國古典文學
主要引用來自唐、宋的書籍。
真是非常特別的跨領域讀書興趣。
日本的讀者評論,把他的選集和湯川秀樹喜歡談《莊子》相提並論
《數學傳播》有翟敬立(中央研究院院士,數學所長)訪談宮岡洋一(曾經是日本數學學會理事長),其中提到過:
宮岡: 而志村 五郎完全是相反的例子。
翟: 我不大認識他, 只是曾經有機會跟他互動, 不過不是什麼深刻的互動。
宮岡: 順便提一下, 志村 五郎對於中國文學很熟稔, 包括一些長篇小說, 他讀了很多中文原著 小說。
翟: 你似乎也是屬於這一類的學者。
宮岡: 不, 我只能讀很經典的作品, 不讀小說。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John Levi Martin, author of "Thinking Through Statistics,"

$
0
0

Join us TODAY at 3pm at the Co-op for a discussion and signing with John Levi Martin, author of "Thinking Through Statistics," a lighthearted approach to maintaining rigorous data standards in social science work that ensures this field guide is anything but stodgy. He will be joined in conversation by Kenneth Frank.
圖像裡可能有1 人

John Levi Martin received a Ph.D. in Sociology from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 where he was recently a professor, after being a professor at the ...
John Levi Martin (born 1964) is an American sociologist and the Florence Borchert Bartling Professor of Sociology at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He is the author ...

許達然--台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 96

$
0
0
台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 96 許達然
應鳳凰編選,2017.12 照片不錯
https://www.nmtl.gov.tw/publicationmore_149_1024.html

2015年9月後,只看過他與陳耀昌醫師2017年的合照



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96‧許達然
編      者: 應鳳凰
出版日期: 2017年12月
出版單位: 國立臺灣文學館
定價: 390元
裝訂別: 平裝
特惠價:
優惠期限:
本 / 書 / 簡 / 介
本冊內容包含許達然相關圖片影像、生平及作品介紹、應鳳凰撰寫研究綜述〈臺灣散文原野的開拓──許達然研究綜述〉、重要評論文章選刊收錄許達然〈《含淚的微笑》後記〉等28篇文章及研究評論資料目錄。
本 / 書 / 目 / 次



Seeing Red: A Study in Consciousness By Nicholas Humphrey 看見紅色:憤怒

$
0
0
Cover: Seeing Red in PAPERBACK

Seeing Red

A Study in Consciousness









看見紅色:憤怒  梁永安譯,台北:立緒,2010
“Consciousness matters. Arguably it matters more than anything. The purpose of this book is to build towards an explanation of just what the matter is.” Nicholas Humphrey begins this compelling exploration of the biggest of big questions with a challenge to the reader, and himself. What’s involved in “seeing red”? What is it like for us to see someone else seeing something red?
Seeing a red screen tells us a fact about something in the world. But it also creates a new fact—a sensation in each of our minds, the feeling of redness. And that’s the mystery. Conventional science so far hasn’t told us what conscious sensations are made of, or how we get access to them, or why we have them at all. From an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 what’s the point of consciousness? Humphrey offers a daring and novel solution, arguing that sensations are not things that happen to us, they are things we do—originating in our primordial ancestors’ expressions of liking or disgust. Tracing the evolutionary trajectory through to human beings, he shows how this has led to sensations playing the key role in the human sense of Self.
The Self, as we now know it from within, seems to have fascinating other-worldly properties. It leads us to believe in mind-body duality and the existence of a soul. And such beliefs—even if mistaken—can be highly adaptive, because they increase the value we place on our own and others’ lives. “Consciousness matters,” Humphrey concludes with striking paradox, “because it is its function to matter. It has been designed to create in human beings a Self whose life is worth pursuing.”


Table of contents
  • [Chapters 1–7]
  • Notes
  • Acknowledgments
  • Index














In bullfightingthe matador beckons the bull with a red cape, which agitates the bull, and it charges for the cape.

Seeing red refers to when someone becomes so angered that it controls them, enraging the person.
As soon as he hit her, I was seeing red, and socked him in the nose.

Yeah, Twilight is mostly okay, but there are just a couple things about it that really get me seeing red.
Viewing all 6840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