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人和書 ( Men and Books)
Viewing all 6854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 畫語錄:王季遷教你看懂書畫》《南畫的形成:中國文人畫東傳日本初期研究》:收藏家王季遷遺產紛爭未決

$
0
0


南畫的形成:中國文人畫東傳日本初期研究



本書對1799年以前傳入日本的中國繪畫進行了初步的調查,從文人畫在中國的發展和在日本的接受與轉化,探討日本南畫的形成。書中把南畫的最初階段界定在1661年至1799年之間,在這一百多年中,很多新的中國藝術元素傳入日本,日本藝術家以獨特的立場進行拒絕和選取,巧妙轉化成日本的表現樣式,最終形成典型的南畫,從而融入了日本的文化范疇。中國文人畫以中斷、零碎的樣態呈現於日本,不僅影響了日本的收藏、對中國作品的品評與水墨畫后來的發展,還形塑了日本對中國文人畫之歷史與形式的獨特觀點。在探究南畫形成的同時,我們也有必要重新評估中國文人畫的內部發展。


徐小虎(Joan Stanley-Baker)生於南京,具有中德雙重血統,小學和初中學業分別完成於羅馬、重慶和上海。大學就讀於美國班寧頓學院,之后於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鑽研中國藝術史,五十歲前往英國牛津大學東方研究所學習,獲博士學位。1967—1971年,徐小虎以筆名Jennifer S. Byrd 每周為《日本時報》(The Japan Times)撰寫藝術評論專欄。1975年擔任加拿大維多利亞美術館首任東方藝術部部長,負責督導該館收藏日本文物為主的亞洲典藏,以及展覽的全盤空間設計,並進行中、日兩國的藏品研究。1987—1990年,她任教於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藝術系,講授中國與日本藝術史課程,榮任「Fellow of Trinity College」。2006年退休至今,徐小虎教授仍在開設書畫專題討論課程,持續深入研究、發掘、演講,以巨大的學術熱情呼吁一部完整的「中國繪畫真跡史」。主要著作有《被遺忘的真跡:吳鎮書畫重鑒》《畫語錄:聽王季遷談中國書畫中的筆墨》《南畫的形成》《日本美術史》(即出)。
****


徐小虎《 畫語錄:王季遷教你看懂書畫》(C. C. Wang Reflects on Painting), 台北:典藏2013



*****

A Family Battles Over a Disappearing Trove of Chinese Paintings

旅美收藏家王季遷去世十年,遺產紛爭未決
GRAHAM BOWLEY 2014年10月17日
宗遺產爭奪案,已成為紐約持續時間最久的這類案件之一。
十多年來,王己千(CC Wang)的家人一直在爭奪一批世界一流的中國古畫和捲軸。王己千是一名收藏家,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以他的名字命名了一間陳列室。
現在,宿怨進一步升級。王己千2003年過世,享年96歲,此後他的兩名子女一直在曼哈頓的遺囑檢驗法院(Surrogate's Court)爭奪遺產。過去一個月中,這兩名子女分別在州級法院和聯邦法院提起訴訟,指控對方存在劫掠和欺詐行為。
但是,在家庭紛爭之外,還有一個更大的問題令中國藝術領域的專家感到失望。一直以來,王己千藏品都是這些專家仰慕的對象。
法庭文件顯示,王己千遺產的價值超過6000萬美元(約合3.7億元人民幣)。然而,已有數十件,或許是數百件作品不知所踪,其中一幅11世紀的捲軸《朝元仙仗圖》,在中國被視為國寶。
“這事令人心碎,它就發生在這座城裡,”曾為蘇富比(Sotheby's)和佳士得(Christie's)工作的中國藝術類專家勞拉·B·惠特曼(Laura B. Whitman)說。王己千在世的時候,她會到他在紐約的公寓拜訪,觀看他的藏品。
誰理應擁有這批藏品?而這麼多藏品失踪究竟又是誰的錯?這些問題王家人已經爭執了十多年。
這宗案子已經變得如此復雜,費用如此高昂,以至於遺囑檢驗法院已暫停討論繼承問題,直到託管機構可以提供最初藏品的可靠清單,以便看看是否足夠支付律師費和欠其他債權人的債務。
目前,可以確定的事情寥寥無幾,其中之一是:王己千在收藏歷史名作上很有眼力。自他過世後,隨著中國藝術品市場的蓬勃發展,這些作品增值了很多倍。
1907年,王己千在中國蘇州附近出生。1949年,中國政局動盪期間,他移居美國,最終到曼哈頓定居,並在那裡教學、為蘇富比提供諮詢服務,以及買賣房地產和藝術品。紐約的中國藝術市場當時規模較小,而他成為了這個市場的領軍者,而他本人也是一位頗有建樹的藝術家。20世紀90年代末,大都會博物館從他的收藏中購買了大約60件作品,並以他名字為一間陳列室命名。
大都會從他那裡購得的作品之一,是一幅巨大的山水立軸《溪岸圖》,據稱為10世紀的畫家董源所作。不過,它後來引起了爭議,被一些學者宣稱是20世紀的偽作
大都會亞洲藝術部主任何慕文(Maxwell K. Hearn)表示,王己千的大部分重要收藏都是他一早購入的,當時中國藝術品市場尚未成形。
“這些作品一直都很重要,而他把它們視為藝術靈感的來源,”何慕文說。“現在,它們的價值已經變得非常高,因為人們開始認識到它們的文化意義,並認為他的收藏是對作品的一種認可。”
臨終前,王己千把藏品中的一部分留給女兒王嫻歌(Yien-Koo Wang King),另一部分則留給兒子王守昆(Shou-Kung Wang)。王嫻歌現年79歲,王守昆85歲,兩人均曾在不同時間段與父親關係親密,並擔任他的商業代理人。
但兩人為遺產,特別是兩份遺囑的真偽起了紛爭。其中一份立於2000年,指定王嫻歌為遺囑執行人;另一份則是在王己千過世前不久定立的,指定王守昆及其子王義強(Andrew Wang)為遺囑執行人,並剝奪了王嫻歌的繼承權。
在這場紛爭中,對於王己千身後留下的藏品中究竟有多少中國古畫,各方估計的數目存在很大的出入,從240至438幅不等。
加起來,自2003年以來,雙方一共交出了120多幅作品,供遺產託管機構出售。不過,他們還互相指責對方在美國、中國或其他地方藏匿了更多價值極高的畫作,規模遠超這一數字。
根據美國國稅局(Internal Revenue Service)掌握的一份清單,它要徵收逾2000萬美元的遺產稅。這張清單列出了王己千過世時的畫作、房地產和其他類型的財產,不過這筆稅涉及的一些畫作現在很可能已經失​​踪。
遺產稅和律師費,遠遠超出了遺產託管機構持有並存放在新澤西州一間倉庫裡的為數不多的剩餘藏品的價值。因此,遺囑檢驗法院決定該案不值得繼續審理,除非所涉財產進行了恰當清點。
雙方新近採取的法律行動,目的是打破這種僵局。王嫻歌和她的丈夫肯尼斯(Kenneth)上月聯名向駐曼哈頓的聯邦法院提起訴訟,稱王守昆及其子合謀偽造藝術品銷售記錄,從而劫掠遺產,並且謊報藏品下落。
王嫻歌在訴狀中稱,王守昆現年53歲的兒子王義強偽造買家地址,有一次甚至把價值140萬美元的藝術品運到他在上海的家中。王義強和遺囑檢驗法院的公共管理者共同對這筆遺產負有託管責任。
訴狀中還指責王守昆和王義強對13世紀畫家馬遠所作的《山水冊》的下落說法不一。十年前,王守昆告訴法院,這幅畫是父親給他的,屬於他的財產。
不過,王嫻歌的律師拿出了2011年在中國播放的一段電視採訪,其中顯示,有藏家說,在王己千過世後,自己從王家人手中買到了這幅畫。律師表示,這幅畫的價格逾550萬美元。
近期在庭上被問及此事時,王義強解釋,實際上是祖父在過世之前不久出售了這幅畫,但王守昆當年在作證的時候,認為自己仍然擁有這幅畫,因為王義強和王己千沒有把此畫已經出售的事情告訴他。
皇后區凱撒劉瑛律師樓(Liu & Shields)的卡羅琳·希爾茲(Carolyn Shields)是王守昆和王義強的律師團隊成員,她否認了王嫻歌的指控。
上週,王守昆父子這邊也向位於曼哈頓的州級最高法院提起訴訟,聲稱王嫻歌夫婦把作品藏匿在紐約一間倉庫中,並把它們的所有權轉移給外國企業或予以出售,通過這種方式轉移了資產。
雙方沒有異議的事情寥寥無幾,其中一件是:最重要的藏品之一、絹本墨筆捲軸《朝元仙仗圖》不知所踪。
這幅圖很可能是一幅壁畫稿本,以繁複的細節描繪了一群道教神仙。專家表示,它是北宋早期的道教題材作品,頗為罕見。
“它具有極為重大的意義,”洛杉磯城市藝術博物館(Los Angeles County Museum of Art)的中國藝術類策展人斯蒂芬·利特爾(Stephen Little)說。
該畫為武宗元所繪,專家估計它的價值數以千萬美元計。
2005年,雙方把《朝元仙仗圖》放入上海一家銀行的保險箱。這個箱子只能在雙方均在場的情況下才能再次打開。
聽說有人在銀行外面看到了《朝元仙仗圖》後,王嫻歌要求王義強和她一同前去打開保險箱進行核實。然而,根據她的說法,王義強對中國法院的判令置之不理,拒絕到場。
王嫻歌說,2009年保險箱打開時,結果令人失望。珍貴的原作不見了,箱內只有一個褪了色的廉價捲軸印刷品。曼哈頓律師薩姆·P·伊斯雷爾(Sam P. Israel)稱,她向上海警方報告了這起盜竊案,但警方說這是家務事,拒絕進行調查。王守昆和王義強則稱,沒有人告訴他們箱子將會被打開,暗示王嫻歌以某種方式偷走了捲軸。
五年後的今天,它仍然下落不明。
“這樣的畫作流落在外,沒人看,沒人愛惜,沒人欣賞,真是一想到就難過,”惠特曼說。
翻譯:土土
It has evolved into one of New York’s longest-running fights over an estate.
For more than a decade, the family of C. C. Wang, a collector whose name graces a gallery at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has been battling over a trove of classical Chinese paintings and scrolls that has been described as among the finest in the world.
Now, the feud has escalated. In the past month, two of Mr. Wang’s children, who have been fighting in Surrogate’s Court in Manhattan since his death in 2003at 96, filed lawsuits in state and federal courts accusing each other of looting and deceit.
But beyond the family strife, a broader issue is dismaying Chinese-art experts for whom the Wang collection has long been a source of wonder.
Dozens, perhaps hundreds, of works from an estate once valued in court papers at more than $60 million have gone missing, including an 11th-century scroll, “The Procession of Taoist Immortals,” that is viewed in China as a national treasure.
“This is heartbreaking, and it is happening right here in the city,” said Laura B. Whitman, a specialist in Chinese art formerly with Sotheby’s and Christie’s, who used to visit Mr. Wang at his apartment in New York to view his collection.
Divining who rightfully owns these works, and who is to blame for the disappearance of so many of them, has consumed the family for more than a decade.
The case has become so complex, and so expensive, that the Surrogate’s Court has suspended discussing matters of inheritance until it can come up with a reliable inventory of what was initially in the collection to see if the estate will be able to pay lawyers and other creditors.
Among the few certainties at this point is that Mr. Wang demonstrated the ability to acquire objects of historical importance, objects that since his death have increased many times in value as the Chinese art market has boomed.
Born near Suzhou, China, in 1907, he moved to the United States during China’s political upheavals in 1949, settling in Manhattan, where he built a career teaching, consulting at Sotheby’s, and dealing in real estate and in art. He became the dean of the rarefied market for Chinese art in New York and was an accomplished artist in his own right. By the end of the 1990s, the Met had bought some 60 works that were once part of his collection and named a gallery in his honor.
Among the Met acquisitions was a colossal hanging scroll titled “Riverbank,” attributed to the 10th-century painter Dong Yuan, but which attracted its own controversy after some scholars declared it a 20th-century forgery.
Maxwell K. Hearn, chairman of the Met’s Asian art department, said Mr. Wang acquired much of his important collection early on, when the market for Chinese art didn’t exist.
“He saw their continued relevance as sources of artistic inspiration,” Mr. Hearn said. “Now, they have become enormously valuable, because people are recognizing their cultural significance and acknowledge him as a source of validation.”
Before his death, Mr. Wang left some works to his daughter Yien-Koo Wang King, now 79, and some to his son, Shou-Kung Wang, now 85, both of whom served during different periods as confidant and business agent to their father.
But they have battled over the legacy, particularly the validity of a 2000 will that listed Mrs. King as executor and of a competing will, drawn up shortly before Mr. Wang’s death, that named Shou-Kung Wang’s son, Andrew, as executor, and disinherited Mrs. King.
Amid the fighting, estimates differ widely about how many classical Chinese paintings were in Mr. Wang’s collection when he died, from about 240 to 438.
Together, since 2003, the son and daughter have surrendered more than 120 artworks to the estate for sale, but have also accused each other of hiding many more of the most valuable paintings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China or elsewhere.
The Internal Revenue Service is seeking more than $20 million in estate taxes, based on its own inventory of paintings, real estate and other possessions at the time of death, though that fee is based on a valuation of some paintings that may well now be missing.
The tax bill and claims for lawyers’ fees so outweigh the value of the handful of remaining classical works held by the estate in a warehouse in New Jersey that the Surrogate’s Court decided it was not worth proceeding until a proper accounting can be made.
The latest legal actions are an effort to break the deadlock. In a filing in federal court in Manhattan last month, Mrs. King and her husband, Kenneth, said that her brother and his son had conspired to loot the estate through sham art sales and had lied about the whereabouts of works.
Mrs. King said in her filing that Shou-Kung Wang’s son, Andrew Wang, 53, who shares fiduciary duty for the estate with the public administrator of Surrogate’s Court, made up bogus addresses of buyers, and even, in one case, shipped $1.4 million worth of the art to his home in Shanghai.
The lawsuit also accuses the Wangs of giving conflicting accounts of the location of one work, “Album of Landscapes” by the 13th-century painter Ma Yuan. A decade ago, Shou-Kung Wang told the court that his father had given him the painting and it was in his possession.
But lawyers for Mrs. King have produced a 2011 television interview in China in which a collector there says he bought the painting from C. C. Wang’s family after his death, for what the lawyers say was more than $5.5 million.
Asked recently in court about the discrepancy, Andrew Wang said that his grandfather had in fact sold the painting shortly before he died. He said Shou-Kung Wang had believed that he still owned the painting at the time of his testimony because Andrew and C. C. Wang had concealed the sale.
A lawyer for Shou-Kung Wang and Andrew Wang, Carolyn Shields of Liu & Shields in Queens, denied Mrs. King’s allegations.
For their part, they argue in a lawsuit filed last week in State Supreme Court in Manhattan that it was the Kings who have diverted assets by hiding works in a warehouse in New York, transferring ownership of them to foreign corporations and selling them.
One of the few things the two sides agree on is that “The Procession of Taoist Immortals,” an ink-on-silk hand scroll that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works in the collection, is missing.
Probably a sketch for a mural painting, it depicts a group of Taoist gods in intricate detail. Experts say it is an early and rare example from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of a Taoist theme.
“It is of monumental significance,” said Stephen Little, a curator of Chinese art at the Los Angeles County Museum of Art.
Attributed to Wu Zongyuan, it is valued by experts at tens of millions of dollars.
In 2005, both sides put “Procession” in a Shanghai bank’s safe-deposit box. The box was to be opened again only in the presence of both sides.
Hearing reports that “Procession” had been seen outside the bank, Mrs. King demanded that Andrew Wang open the box to inspect the painting with her, but, according to her complaint, he defied a Chinese court order and refused to attend.
When the box was opened in 2009, the result was disappointing, she said. Instead of a treasure, the box contained a cheap, discolored print of the scroll. The theft was reported to the Shanghai police, who declined to investigate what they called a family matter, said a lawyer for the Kings, Sam P. Israel of Manhattan. Shou-Kung Wang and Andrew Wang said they were never told the box was going to be opened and suggest that Mrs. King somehow stole the scroll.
Five years later, its whereabouts remains unknown.
“To think that something like that is out there and is not being seen and preserved and appreciated by humanity is just sad,” Ms. Whitman said.




Jacques Le Goff ;The Medieval Imagination, 《試談另一個中世紀~~西方的時間、勞動和文化 》《聖路易》(Saint. Louis. 1214-70)《 中世紀的知識份子》《中世紀大學》新史學《钱袋与永生:中世纪的经济与宗教》/《中世紀大學 》Jacques Verger

$
0
0

《試談另一個中世紀~~西方的時間、勞動和文化 》
本書是雅克•勒高夫(法語:Jacques Le Goff,1924年1月1日-2014年4月1日)的歷史方面專著。本書以時間、勞動與文化為切入點為讀者重新描繪了一幅中世紀圖景。作者生於法國土倫,歷史學者,專長於12至13世紀歐洲中世紀史。他是年鑒學派第三代代表人物之一。

好書推薦:試談另一個中世紀:西方的時間、勞動和文化- 壹讀

****

Influential medieval historian Jacques Le Goff dies aged 90 ...

www.theguardian.com › NewsWorld newsFrance
Apr 1, 2014 - Jacques Le Goff in 1978. He was editor-in-chief of the journal Annales – the bible of historians who stress long-term social research.

Jacques le Goff - obituary - Telegraph

www.telegraph.co.uk › NewsObituaries
Apr 13, 2014 - Jacques le Goff was a French historian who believed the Middle Ages was a time of progress and purgatory.





然而在1974年諾哈與年鑑學派布勞岱的接班人勒果夫(Jacques Le Goff)共同主編出版的《歷史之製作》(Faire de l’histoire)三冊書中,不管是「新問題」、「新取徑」或「新對象」,都尚未見到相關的專題討論。


HC 的回覆 2006-11-15 11:31:14

無意中翻到幾年前買的名著: Jacques Le Goff 著《聖路易》(Saint. Louis. 1214-70) 【許明龍譯,北京:商務., 2002 】,製作翻譯都用心,附索引。就看看它。跌入中世紀之時空。
趁 機讀些相關之資訊。譬如說,The Oxford Dictionary of Saints 說保皇派都選「路易十四」(他的傳記,可參考北京商務翻譯的伏爾泰作品)當模範而非他。其中 "….it is perhaps a matter of regret that French royalists often looked for inspiration to the reign of Louis XIV rather than to his…."
2010.6.20
撿讀楊澤博士的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才知道這本書現在(2009?2010?)才有英文本。

----



這本書還沒買

不過 喜歡這"叢書"的"緣起 (下文缺) 希望輔仁大學歷史系加油

{本系「本篤會柯立德神父獎學金」獎助出版優良碩士論文已經出版。}

所以必須一記




鑑學派歷史學家勒高夫(Jacques Le Goff)--書和書,以及其他: 年鑑學派歷史學家勒高夫訪談 -

雅克.勒高夫的法式新史學

  • 作者:鄭智鴻
  • 出版社:唐山
  • 出版日期:2007年11月01日
  •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7021724
  • 裝訂:平裝
若想了解法式風格的新史學-「年鑑學派」-的整體內涵,便不可忽略雅克.勒高夫這號人物。通曉了勒高夫教授的新史學,也就大致掌握了20世紀年鑑學派發展的來龍與去脈。
勒 高夫教授是年鑑史學繼布勞岱爾(Fernand Braudel,1902-1985)之後的第三代主要傳人、發揚光大者與革新者,也是巴黎高等社會科學院的創立者。通曉歐美多種語言的他,對歷史滿懷熱 情,勇於實驗與提倡不同的跨學科研究方法,更以將近60年之久、博學又富創意的歐洲中世紀史研究成績享譽國際學界,甚至還倡導「漫長又另類的中世紀」,一 再刷新人們對中世紀的印象。不僅如此,他還培育出諸多優秀史家,同時也善於結合媒體來行銷與普及歷史知識,堪稱是位精力充沛的學者。
  本書將帶您了解這位歷史達人的法式新史學與他的時代經歷、個人生命經驗、以及年鑑史家之間到底有著什麼樣的牽連;而您也將發現,他又是如何繼承與重塑一份史學傳統。
作者簡介
鄭智鴻
生於1978年,輔仁大學法文學系,歷史學輔系,歷史學系碩士班畢業。

----

Jacques Le Goff 有中世紀的知識份子一書
中世紀的知識份子 北京:商務1996/1999


Jacques Le Goff - 1993 - 194 頁 -無預覽
Examines the creation of universities in the cities of Europe during the Middle Ages and discusses how medieval intellectuals ensured that the luxury of learning ceased to be limited to the Church and the Court
----

The Medieval Imagination - Google 圖書結果

Jacques Le Goff - 1992 - History - 302 頁
"--M. T. Clanchy, 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 The collection begins with an essay on 'the marvelous.


Max Weber 應有兩處不過 Google 書內搜索只出現第一處---不同意工作之"宗教"只與新教相關
而在宗教改革數百年前的托鉢修道士會

第二處是反對"禁欲"與資本主義的關係

****

中世紀大學.雅克韋爾熱- LES UNIVERSITES AU MOYEN AGE by JACQUES VERGER, 1973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本書譯文不很清楚...

Les universités au Moyen Age [Broché]

Jacques Verger
  • Broché: 226 pages
  • Editeur :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 PUF (18 avril 2007)








  • 【圖書簡介】
      本書從中世紀大學的“思想” 作用(思想的產 生)和“職業”作用(人的培養)出發,關注中世紀大學機構的運行,了解大學成員如何匯聚并生活于其中,考察這個智力活動的社會與機構的基礎,分析中世紀大 學同當時社會所建立的聯系,從而試圖構建中世紀文化的社會學。書中提出的主要思想,如關于中世紀大學誕生于12世紀初和13世紀初的機構的與精神的雙重變 革的思想;關于中世紀大學盡管脆弱卻催生了最初的人文環境的思想;關于對中世紀大學的控制很早便構成教會、君王和城市的政治賭注的思想;關于中世紀大學對 于文化整體面貌的變革,對于歐洲社會精英的構成與功能均有重大影響的思想,都有重要的學術意義。
  • 【作者簡介】
      雅克·韋爾熱,法國巴黎大學中世紀史教授,國際大學史委員會副主席,中世紀晚期文化和教育史的專家。
  • 【本書目錄】
    序言
    第一部分 大學的誕生與確認(12-13世紀)
    第一章 大學之源
    一、12世紀初西方的學校
    二、12世紀的文藝復興
    三、最早的大學
    四、“自發的”大學和“創建的”大學
    第二章 大學如行會
    一、機構與特許權
    二、教學組織
    三、大學歷史的社會層面
    第三章 13世紀的問題與沖突
    一、托缽會修士和世俗教師
    二、經院哲學的頂峰與危機
    第二部分 中世紀末(14-15):衰退乎?變革乎?
    第四章 大學與教會
    一、大學神學的失敗
    二、教會中的法學家
    第五章 大學與國家
    一、君主創辦大學
    二、供職于國家
    三、大學與政治
    四、大學自治的終結
    第六章 大學與社會
    一、富人與窮人
    二、科學與貴族
    三、科學與工作
    結語
    后記 未注明何年
    參考文獻
    譯名對照表




  • 钱袋与永生:中世纪的经济与宗教

    作  者:(法)勒高夫GoffJ.L.) 著,周嫄 译
    出 版 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4-1


    自 中西文明发生碰撞以来,百余年的中国现代文化 建设即无可避免地担负起双重使命。梳理和探究西方文明的根源及脉络,已成为我们理解并提升自身要义的借镜,整理和传承中国文明的传统,更是我们实现并弘扬 自身价值的根本。此二者的交汇,乃是塑造现代中国之精神品格的必由进路。世纪出版集团倾力编辑世纪人文系列丛书之宗旨亦在于此。
      世纪人文系列丛书包涵“世纪文库”、“世纪前沿”、“袖珍经典”、“大学经黄”及“开放人文”五个界面,各成系列,相得益彰。
       “厘清西方思想脉络,更新中国学术传统”,为“世纪文库”之编辑指针。文库分为中西两大系统。中学书系由清末民初开始,全面整理中国近现代以来的学术著 作,以期为今人反思现代中国的社会精神处境铺建思考的进阶;西学书系旨在从西方文明的整体进程出发,系统译介自古希腊罗马以降的经典文献,借此展现西方思 想传统的生发流变过程,从而我们返回现代中国之核心问题奠定坚实的文本基础。

    在金钱与地狱之间:高利贷与高利贷者
    钱袋:高利贷
    偷时间的人
    高利贷者与死亡
    钱袋与永生:炼狱
    “心也有泪”
    附录
    书目



    Intellectuals in the Middle Ages

    中世紀的知識份子 北京:商務1996/1999

    Jacques Le Goff 新史學

    The Medieval Imagination:Jacques Le Goff

    Jacques Le Goff 著《聖路易》(Saint. Louis. 1214-70)


    Jacques Le Goff (born 1 January 1924 in Toulon) is a prolific Frenchhistorian specializing in the Middle Ages, particularly the 12th and 13th centuries.
    Le Goff champions the Annales School movement, which emphasizes long-term trends over the topics of politics, diplomacy, and war that dominated 19th century historical research. From 1972 to 1977, he was the head of the École des hautes études en sciences sociales (EHESS). He was a leading figure of New History, related to cultural history. Le Goff argues that the Middle Ages formed a civilization of its own, distinct from both the Greco-Roman antiquity and the modern world.
    Contents[hide]

    Life and writings

    A prolific medievalist of international renown, Le Goff is sometimes considered the principal heir and continuator of the movement known as Annales School (École des Annales), founded by his intellectual mentor Marc Bloch. Le Goff succeeded Fernand Braudel in 1972 at the head of the École des hautes études en sciences sociales (EHESS) and was succeeded by François Furet in 1977. Along with Pierre Nora, he was one of the leading figure of New History (Nouvelle histoire) in the 1970s.
    Since then, he has dedicated himself to studies on the historical anthropology of Western Europe during medieval times. He is well-known for contesting the very name of "Middle Ages" and its chronology, highlighting achievements of this period and variations inside it, in particular by attracting attention to the Renaissance of the 12th century.
    In his 1984 book The Birth of Purgatory, he argued that the conception of purgatory as a physical place, rather than merely as a state, dates to the 12th century, the heyday of medieval otherworld-journey narratives such as the Irish Visio Tnugdali, and of pilgrims' tales about St Patrick's Purgatory, a cavelike entrance to purgatory on a remote island in Ireland.[1]
    An agnostic, Le Goff presents an equidistant position between the detractors and the apologists of the Middle Ages. His opinion is that the Middle Ages formed a civilization of its own, distinct of both the Greco-Roman antiquity and the modern world.
    Among his recent works are two widely accepted biographies, a genre his school did not usually favor: the life of Louis IX, the only King of France to be canonized, and the life of Saint Francis of Assisi, the Italian mendicant friar.
    In 2004 Le Goff received the Dr. A.H. Heineken Prize for History from the Royal Netherlands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2]

    Selected bibliography

    Works

    • Time, Work, & Culture in the Middle Ages, translated by Arthur Goldhammer. (Chicago & Lond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 Constructing the Past: Essays in Historical Methodology, edited by Jacques Le Goff and Pierre Nor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
    • The Medieval Imagination, translated by Arthur Goldhammer. (Chicago & Lond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8)
    • Your Money or Your Life: Economy and Religion in the Middle Ages, translated by Patricia Ranum. (New York : Zone Books, 1988)
    • Medieval Civilization, 400-1500, translated by Julia Barrow. (Oxford: Blackwell, 1988)
    • The Medieval World, edited by Jacques Le Goff, translated by Lydia G. Cochrane. (London: Parkgate, 1990)
    • The Birth of Purgatory, translated by Arthur Goldhammer. (Aldershot: Scolar Press, 1990)
    • History and Memory, translated by Steven Rendall and Elizabeth Clama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2)
    • Intellectuals in the Middle Ages, translated by Teresa Lavender Fagan. (Oxford: Blackwell, 1993)
    • Saint Louis (Paris: Gallimard, 1996)
    • Saint Francis of Assisi, trans. Christine Rhone (London: Routledge, 2003)
    • The Birth of Europe, translated by Janet Lloyd. (Oxford: Blackwell, 2005)

    Notes

    References

    • Miri Rubin, ed. The Work of Jacques Le Goff and the Challenges of Medieval History (Cambridge: Boydell, 1997).
    • Utz, Richard. "'Mes souvenirs sont peut-être reconstruits': Medieval Studies, Medievalism, and the Scholarly and Popular Memories of the 'Right of the Lord's First Night,'"Philologie im Netz 31 (2005), 49-59. (on Le Goff's autobiographical A la recherche du moyen age. Paris: Louis Audibert, 2003).

    External links


    往年紀事 (俄羅斯)拉夫連季

    $
    0
    0

    這本是中國翻譯界的奇書之一,團隊費時十多年 (正文25萬字,譯註40萬字),派人去莫斯科學古俄羅斯語.....。

    往年紀事








    本書是古羅斯國流傳下來的第一部編年史,是以東斯拉夫人為主體的東歐平原各族人民的一份重要文化遺產。本書基本上按照年代順序編寫,著重講述了9世紀中葉至12世紀初的東斯拉夫人和古羅斯國家的歷史。從中我們可以看到9世紀前後東斯拉夫人個部落在東歐平原上定居和分佈的情況、社會生產和風俗習慣,以及斯拉夫人之間及其與非斯拉夫人之間的關係;書中著重記述了古羅斯國是如何產生的,古羅斯建國後在國內外發生的一些重大事件,羅斯人個貸王公為建立統一國家所作出的努力和實行的政策;古羅斯國與鄰近國家,特別是拜占庭、波蘭之間的政治、經濟和文化聯繫;與草原遊牧民族的交往和衝突;書中還敘述了古羅斯皈依東正教的經過和基督教在俄國的傳播與發展,等等;這是一部研究9世紀至12世紀初古羅斯國家歷史、東歐國際關係史和俄國東正教的珍貴資料。







    風俗習慣,以及斯拉夫人之間及其與非斯拉夫人之間的關系;書中著重記述了古羅斯國是如何產生的,古羅斯建國後在國內外發生的一些重大事件,羅斯人個貸王公為建立統一國家所作出的努力和實行的政策;古羅斯國與鄰近國家,特別是拜佔庭、波蘭之間的政治、經濟和文化聯系;與草原游牧民族的交往和沖突;書中還敘述了古羅斯皈依東正教的經過和基督教在俄國的傳播與發展,等等;這是一部研究9世紀至12世紀初古羅斯國家歷史、東歐國際關系史和俄國東正教的珍貴資料。




    《往年紀事》提及的羅斯王公世系表
    一、羅斯國家的起源
    二、羅斯人與希臘人條約(一)
    三、伊戈爾執政時期
    四、羅斯人與希臘人條約(二)
    五、奧爾加攝政時期
    六、斯維亞托斯拉夫統治時期
    七、斯維亞托斯拉夫諸子內訌
    八、弗拉季米爾開始執政
    九、羅斯國皈依基督教
    十、弗拉季米爾諸子內訌
    十一、雅羅斯拉夫統治時期
    十二、雅羅斯拉夫諸子依次執政時期
    1 伊茲亞斯拉夫執政時期
    2 斯維亞托斯拉夫執政時期
    3 弗謝沃洛德執政時期
    十三、王權的衰落和內憂外患(一)
    十四、摩諾馬赫的訓誡書
    十五、摩諾馬赫致奧列格的信
    十六、摩諾馬赫的祈禱文
    十七、王權的衰落和內憂外患(二)
    十八、根據《伊帕季編年史》增補的續篇
    十九、弗拉季米爾摩諾馬赫開始執政
    注釋
    人名索引
    地名索引
    譯者後記

    Einmal. Bilder und Geschichten By Wim Wenders《一次》

    $
    0
    0



    翻讀Wim Wenders: Einmal. Bilder und Geschichten (1994年 Once. Pictures and stories.1994)的翻譯本《一次》知道是獻給小津的攝影師 Yuharu Atsuta (1904~92)的,嘆聲氣。翻莫斯科紅場旁的棚屋之 故事....... ,
    讀些《蘇軾文集》中的書信,東坡當時在杭州,「湖山之勝,恨不與老兄共之也。」想起K嗎?

    一次:影像和故事 溫德斯/著溫德斯的旅程 Kathe Geist/著因為導演所以電影~當代電影導演群像 曾柏仁/著守門員的焦慮 彼得‧漢克/著明信片旅行主義 顏忠賢/著日出時讓悲傷終結 巴斯卡‧季聶/著100個拍好照片的方法麥可‧布賽爾...
    BOOKS.COM.TW


    末篇繞Uluru的故事很適合"犬年":




     https://en.wikipedia.org/wiki/Uluru

    Uluru (Uluṟu)
    Ayers Rock
    Uluru (Helicopter view)-crop.jpg
    Aerial view of Uluru
    CountryAustralia
    StateNorthern Territory

    梁敬錞,(1893—1984) 《中美關係論文集》

    $
    0
    0
    梁敬錞《中美關係論文集》台北:聯經,1982

    百度百科
    梁敬錞,(1893—1984) 字和钧。梁守盘之父、林几的舅父。历史学家。福建闽侯人。北京大学法学学士、英国伦敦大学经济学院硕士,1968年获台湾中华学术院硕士。长期投身高等教育,曾任北京大学、北京朝阳大学、司法讲习所教授。对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卓有成就,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曾应聘为美国.哥倫比亞大學客座教授,紐約聖若望大學研究教授。



    人物生平

    編輯
    去台前曾涉足政界。任職於司法部,最高法院。後轉任寧夏、甘肅財政廳廳長,抗戰時任駐美戰時物資供應委員會秘書長。去台後致力史學,曾任“中央研究院”中國近代史研究所所長,“總統府”國策顧問、“國史館”顧問、“中央研究院”近代史通信研究員。
    馬福祥在安徽任省主席時,孔祥熙推薦梁敬鐓任安徽省財政廳長。馬福祥非常賞識梁敬鐓的才幹,他後來不當安徽省主席了,就將此人推薦給兒子馬鴻逵。馬鴻逵當了寧夏省主席,對財政廳長的任用自然是十分重視的。省政府班子成立初,又委梁敬鐓以財政廳長的重任。梁敬鐓這個“財孔”系統的人,對寧夏這個每年全省財政收入不到300萬元的財政廳長並不放在眼裡,感到做這樣的財政廳長味同嚼蠟,沒什麼值得留戀的,所以也就不去一味地巴結馬鴻逵,動輒還以財政部命令“如何如何”來對抗馬的旨意,常常把馬搞得很難堪。故不到一年,馬鴻逵便改任其堂兄馬繼德為財政廳長。[1] 

    著作

    編輯
    著有《歐戰全史》、《在華領事裁判權論》、《辛亥革命》、《九一八事變史述》、《史迪威事件》、《中美關係論文集》、《開羅會議》等。[2] 



    馬歇爾使華報告書箋註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Institute of Modern ...

    www.mh.sinica.edu.tw/PGPublication_Detail.aspx?...

    このページを訳す
    馬歇爾使華報告書箋註. 類型:史料叢刊. ISBN:957-671-190-8. ISBN:957-671-206-8. 作者:梁敬錞譯註. 出版年: 1994. 精裝本:缺書. 平裝本:350元. 定價: 未出版. 頁數:668. 冊數: 0. 開本: 25 開. 摘要:. 「馬歇爾使華報告書」即為呈送美總統杜魯門之報告,由梁敬錞譯成中文,並加箋註,約三十餘萬言,對馬氏報告書下了一番補缺糾繆的工夫。卷末另附梁氏〈馬歇爾奉使來華〉一文,以見譯註者對此段史實基本的認識。(梁敬錞譯註) ...

    九一八事變史述-梁敬錞- 三民網路書店 - 三民書局

    m.sanmin.com.tw › ... › 中國歷史 › 中國斷代史 › 現代/民國史

    このページを訳す
    本書作者 梁敬錞 教授廣集中外史料,鉅細求證,將九一八事變的始末,做最翔實的陳述,可為歷史鑑證。書中所述,如蔡公時之被害、順承王府之逼簽路約與張作霖之被炸,以及溥儀之劫取與傀儡政權之建立等等經過,無不明瞭靡遺,讀之令人深感日本軍閥之飛揚跋扈、陰險毒狠,與日本政府之軟弱無能,制變乏術,實是不可思議! 本書特色. 本書所引述的史料有三:一為日內瓦的國聯公報,二為東京裁判的訴訟記錄與證件,三為日本外務省1868至1945年的檔案。這些史料均是常人難以窺見,因而書中詳 ...

    南方熊楠(Minakata Kumagusu 1867~1941)

    $
    0
    0


    約30年前,我就在NHK看過介紹的 南方熊楠(みなかた くまぐす博物学者 )專輯。南方熊楠的著作,譬如關於十二生肖的,有漢譯本。



    據說昭和天皇最想見面的學者就是本文的南方熊楠。他到底是什麼樣的人?請看我們今天的報導。
    南方熊楠:突破日本人潛力極限之人
    (中澤新一 )|https://www.nippon.com/hk/column/g00415/
    今年是博物學家、生物學家、民俗學家南方熊楠誕辰150週年。日本各地舉辦了討論熊楠思想的論壇活動,並且出版了許多相關書籍,介紹他在知識領域獨樹一幟的背後故事。我們可以從中看到這位試圖超越以西歐為中心發展起來...
    NIPPON.COM




    南方熊楠:突破日本人潛力極限之人

    中澤新一 [作者簡介]
    文化[2018.01.03]其它語言:ENGLISH | 日本語 | FRANÇAIS | العربية | Русский |


    今年是博物學家、生物學家、民俗學家南方熊楠誕辰150週年。日本各地舉辦了討論熊楠思想的論壇活動,並且出版了許多相關書籍,介紹他在知識領域獨樹一幟的背後故事。我們可以從中看到這位試圖超越以西歐為中心發展起來的傳統學問的「知識巨人」的偉岸形象。






    ......就在這樣的時代,南方熊楠(1867~1941)出現了。這個生來就擁有驚人記憶力和強大思考能力的少年,將自己從枯燥的學院派秩序和常識中解放出來,面對當時許多知識份子沉迷的西方文明並沒有產生自卑感,而是扎扎實實地提升自身潛力,到了歐美國家以後,與當地學者們唇槍舌戰也毫不遜色。他可以自如運用英語、法語、義大利語、德語、拉丁語、西班牙語,甚至知曉希臘語、梵語和希伯來語。遊刃有餘地閱讀漢文典籍更是不在話下。他是一位研究黏菌和隱花植物的生物學家,同時又在人類學、民俗學等人文科學領域開展了許多具有獨創性的研究。我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無論在當時還是現代,沒有任何人能像熊楠那樣在如此眾多的領域突破日本人的極限。

    晚年的南方熊楠

    日本民俗學創始人柳田國男,雖然本身也是一位超越時代的英才,但與生活在同一時代的南方熊楠交流後,對其打破常規的非凡能力依然是讚歎不已。柳田曾評價熊楠突破了「日本人的潛力極限」。熊楠的確就是這樣一位將日本人的潛在能力發揮到了極限的曠世奇才。如果要在日本人中尋找萊布尼茲和洪保德那樣研究普遍科學的天才,那就非南方熊楠莫屬了。

    左側是熊楠寫給柳田國男的書信。右邊是曾用作反對神社合祀運動資料的大山神社的照片







    宗教與科學邂逅產生的獨特世界

    南方熊楠生於和歌山縣。該縣古時候被稱為紀州,地處伸向太平洋的半島,得益於溫暖洋流的滋養,層疊的群山之上覆蓋著茂密的亞熱帶植物。這裡自古就被稱為亡者靈魂聚集的「幽隱之地」,建有許多具有宗教色彩的靈場。居民們都是善男信女,對寄居在神社森林中的神明篤信彌深。

    熊楠記錄的菌類圖譜。採集的菌類配有色彩豔麗的精細寫生圖

    在和歌山市經營五金器具生意的南方家誕下一名男嬰,家人帶著這名男嬰前往位於海南市的藤白神社參拜,得到了神主賜名。這座神社裡有一個熊野神寄居的子守楠神社,生長著一棵巨大的楠木,據此取一個「楠」字,加上這個孩子身體孱弱,為了祈求森林之神賜予神力,又取一個「熊」字,由此命名為「熊楠」。熊楠從小就明白大人給自己取的名字具有深刻的神話意味。

    通過自己的名字,少年時代的南方直觀地感受到了動植物世界與自己的深厚淵源。動植物的生存模式和人類的生存模式沒有根本區別,兩者在生命的深層意義上是彼此相通的——他的心中似乎已經有了這種直觀感覺。這種直覺也可以稱作「萬物有靈泛神論」,雖然在傳統上是日本人世界觀中具有共性的思維模式,但熊楠通過學問和社會實踐將之昇華為了明確的學術思想。

    1901年在和歌山與相識於英國倫敦的孫文重逢。後排左起為熊楠、翻譯溫炳臣,前排左起為熊楠弟弟常楠、孫文、常楠長子常太郎、弟弟楠次郎

    19歲時,由於沒有通過東大預科學校(現在的東京大學教養系)的期中考試,熊楠懷著大志遠赴美國。進入密西根州立農業大學,但不久後退學,開始專注於採集和觀察動植物。他前往古巴採集地衣類植物,發現了新物種。1892年9月前往英國。次年向《自然》雜誌投去題為《遠東的星座》的論文,得到了認可,開始出入大英博物館,讀遍了考古學、人類學、宗教學等領域的藏書。結識東方學者狄肯斯後,獲得了一份在大英博物館負責編纂東方圖書目錄的工作。

    這一時期,南方熊楠不斷在《自然》等學術雜誌上發表內容新穎的論文,逐漸成為了在英國知識階層小有名氣的人物,而1898年在博物館內發生的一起打人事件改變了他的命運。儘管是被一個英國人對日本人的侮辱性歧視言論激怒而動手,但第2年還是受到了禁止出入博物館的處分。因為這一事件,他在時隔14年後回到了日本。此時,他的父母均已過世。

    右側是《自然》雜誌,中間是熊楠多次以英文論文投稿的《Notes & Queries》雜誌,左邊是配有精美插圖、篇幅長達52卷的《倫敦摘記》

    超越近代科學的思想

    在明治時代,海外留學通常是以拿到歐美大學學位為目的的,像南方熊楠那樣只是因為單純對學問感興趣而遠赴歐美,卻沒有拿到任何學位或榮譽就回國的人,社會總是冷眼相待。但熊楠對此毫不在意。回到和歌山後,他一頭前往熊野植被豐茂的山中,整日忙於採集和研究植物。

    外出採集植物的熊楠(右)

    當時,熊野的那智地區生長著一大片原始森林,是地衣類和黏菌類生物的寶庫。熊楠將那智神社旁邊一個名叫大阪屋的客棧作為活動據點,由此前往山中採集植物,大部分時間都是獨自一人進山。晚上就在燈下用顯微鏡進行觀察和製作標本資料。在帶進山裡的少量書籍中,他讀得最多的是華嚴經的研究專著(法藏著《華嚴五教章》),潛心鑽研佛教哲學。置身於完全孤獨的狀態,熊楠實現了精神上的通達透徹。他展現出超凡的智力,具有獨創性的奇思妙想如泉水般不斷噴湧。

    生前經常使用的顯微鏡和寫生用具

    熊楠在寫給京都高山寺住持、真言宗僧侶土宣法龍的信中表達了其具有獨創性的思想。這些書信都寫在巨大的卷紙上,長的甚至超過10m,為了寫這些信,熊楠連續幾天不眠不休也絲毫不覺得疲憊。書信內容涉及眾多領域,最重要的是我們可以從中看到,他通過佛教思想重新審視近代科學的根基,除了明確提出其局限性外,還試圖在突破局限性後勾勒出自己構想的未來科學的構造。

    他在追尋事物因果關係的過程中找到了西方近代科學的本質。但因果關係僅僅展現了世界的一個方面。正如佛教思想揭示的那樣,世界的實相存在於超越因果的「緣起」之中。「緣起」的基本思想是,世間萬事萬物皆因「緣起」而彼此關聯。如果立足於這種緣起世界觀,那麼科學的構造也就必須被拓展為更加複雜的狀態了。為了清晰地展示這種被拓展的「未來科學」的構造,熊楠在信中運用了比喻、圖例和高階邏輯等手段。尤其是信中描繪的曼達拉狀圖例令人印象深刻,現代研究人員將之稱為「南方曼達拉」,一直在致力於解讀其含義。

    寫給土宜法龍的信


    死守鎮守之林

    在植物學方面獲得大量新發現後,南方熊楠下山在田邊定居下來,與鬥雞神社宮司的女兒松枝結婚組建了家庭。兩人生育了一男一女,生活過得非常充實。他還在自家的院子裡發現了名為「南方長絲黏菌(Minakatella longifila)」的新品種黏菌。他曾應邀為各類雜誌撰寫了諸多有趣的民俗雜記,後來這些文章以《南方隨筆》等著作的形式出版。
    然而,投身「反對神社合祀」社會運動的決定打破了熊楠在田邊的平靜生活。當時,明治政府試圖將民眾的多神信仰統一成國家神道的單一信仰,發佈了「神社合祀令」,要廢除民間祠堂和不明歷史淵源的神社,將之併入一些具有核心地位的神社。而那些處於自然狀態的神社,主體並不是神社建築,而是環繞四周的森林。因此,隨著神社被廢,神社的森林也會遭到破壞。如果森林遭到砍伐,生息其中的動植物也會滅絕。對此感到憂慮的熊楠決心全力抵制這道神社合祀令。
    起初,理解他的人極少。但熊楠依然全身心地投入到了這場守護森林的運動之中。在柳田國男的幫助下,他製作並向各方面散發了名為《南方二書》的政治性科學宣傳冊,對他表示理解的人也逐漸多了起來。有一次他喝醉後闖入負責推進神社合祀事務的官員舉辦的宣講會,結果被逮捕入獄。後來他竟然在獄中發現了新品種的黏菌,這段軼事也確實符合他的作風。
    中間的島嶼是神島。背後可以看到田邊市區和紀伊山地
    數年後,在熊楠的奮力抗爭下,那場神社合祀運動日漸式微。和歌山的眾多森林由此得救。其中,位於田邊灣的神島得以倖存更是具有重大意義。這座孕育了大量珍貴植物的島嶼已被指定為天然紀念物。1929年,巡遊到紀南地區的昭和天皇讓長門戰艦停泊在田邊灣的神島海域內,邀請了熊楠在艦上為自己講課。昭和天皇本人就是一位優秀的黏菌學者,卻熱切期待與熊楠這樣的一介民間學者見面。當時,熊楠獻上了裝在奶糖盒裡的標本,昭和天皇欣然接受了這份禮物。這是熊楠人生中一個輝煌的瞬間。
    右邊是奶糖盒。中間是當時最先給昭和天皇介紹的藤壺尾海蛇標本。左邊是為天皇講課而新做的白衣服
    1941年,熊楠走完了自己的一生。他不僅是一位偉大的黏菌學家、生態學家、人類學家、民俗學家,還展現了一種自由奔放、簡單純粹的生活方式,時至今日,依然賦予著日本人遠大的夢想和希望。




    In May 1962, more than 30 years later, Their Majesties The Emperor and Empress visited southern Wakayama again. Inspired by a view of Kashima from a hotel room on the Shirahama Beach the Emperor composed a waka poem:
    The poem is inscribed on the monument erected in front of the Minakata Kumagusu Museum overlooking the Kashima island.

    康正果 《重審風月鑒--性與中國古典文學》《出中國記:我的反動自述》

    $
    0
    0
    讀康正果老師的【出中國記:我的反動自述】(台北:允晨文化,2005)。難免為歷史興嘆:本書末頭,下一代回上海打拼,康老師或以為,美國籍是"黨天下"下的護身符,......這可能也很難說。

    重審風月鑒--性與中國古典文學


    • 作者 / 康正果
    • 出版社 / 釀出版(秀威資訊)
    • 出版日期 / 2016-02
    簡介
    男色、豔情、春宮,從《紅樓夢》到《金瓶梅》與《肉蒲團》,真與假的困惑,夢想與恐懼的交織,娛樂與懲勸的互補,誡淫與誨淫的矛盾,全都像「風月鑑」的正反兩面,以不同程度的偏斜轉換在形形色色的古代文學作品中。作者由自慰而悅人,也由自危而嚇人,這便是風月筆墨的本質。
    本書探討《金瓶梅》和《肉蒲團》等中國古代廣泛的「性文本」,深入淺出地闡述了古典文學中的男色、同性戀、窺淫癖與性別論述,探討其文本構成和敘事妙趣,呈現中國古代多面相的性文化。

    本書特色
    首次針對古代文學中有關情色描寫、性愛問題探討,乃至被斥為淫書的各種文本進行系統討論的專著,以後現代解構主義反思情色文學傳統的種種意涵,敘述生動,剖析深入,頗富反諷意味。全書綜論文學,兼及中國政治、法律、醫藥、宗教等機構所建立的性及性別論述,對於貞與淫、同性戀與異性戀、房中術等話題均有洞察的探討。獵奇者可一窺其中的花絮,研究者可從中領會西方後現代批評理論在闡釋中國性文化諸問題。

    作者簡介
    康正果,退休教師。已出版的作品有《風騷與艷情》、《重審風月鑑》、《交織的邊緣》、《鹿夢》、《出中國記──我的反動自述》、《肉像與紙韻》、《百年中國的譜系敘述》、《平庸的惡──一位海外華人筆下的中國剪影》、《還原毛共:從寄生倖存到詭變成精》等著。

    目錄
    修訂版自序 情色書寫沉浮錄

    導言 從風月鑑說到性文學

    第一章 祕戲與文學
     一、從〈同聲歌〉談起
     二、房中書透視
     三、祕戲的寫照

    第二章 紅顏禍水
     一、尤物
     二、媚術
     三、妖后
     四、淫婦懺悔錄

    第三章 男色面面觀
     一、史書上的嬖臣
     二、南風和男子的女性化
     三、身為女人的經歷
     四、情癡與狎優

    第四章 仙趣與豔趣
     一、從遊仙到豔遇
     二、帝王豔史
     三、鬼妖美女

    第五章 話說偷情
     一、話本小說的消遣性
     二、婚配喜劇
     三、通姦的計謀及其報應
     四、淨土中的陷阱

    第六章 浮世風月債
     一、《金瓶梅》:財色與自我
     二、《肉蒲團》:誡淫與誨淫
     三、各種淫穢小說:退入狂歡的桃源

    第七章 淫書的命運
     一、說「淫」
     二、對淫書的禁毀
     三、對淫書的口誅筆伐
     四、對淫書的辯護與細讀
     五、餘波綺麗

    《孔子的樂論》論語今讀 論語研究史

    $
    0
    0
    江文也真是一位非常有才華卻被時代的動盪改變了其人生的臺灣音樂家。如今對他的研究已深入到他的內心世界。歡迎您來閱讀我們今天公開的這篇報導。
    曾經被譽為天才,後卻被貶為「漢奸」「共匪」「右派分子」的音樂家・江文也――試探《孔子的樂論》背後的故事(黑羽夏彥)|https://www.nippon.com/hk/column/g00480/

    曾經被譽為天才,後卻被貶為「漢奸」「共匪」「右派分子」的音樂家・江文也――試探《孔子的樂論》背後的故事
    東亞現代史中際遇浮沈的音樂家
    黑羽夏彥 [作者簡介]

    出身臺灣的音樂家・江文也

    音樂家江文也一生坎坷,他的命運宛如一部複雜的東亞現代史縮影。1910年,江文也出生於臺北鬧區大稻埕,因為父親的工作在廈門度過大半孩提時光,後前往日本留學。從信州上田的舊制中學畢業後,江文也來到東京,平時在武藏高等工科學校(今之東京都市大學)讀書,同時在東京音樂學校的夜間部跟隨山田耕筰等人學習。
    江文也(提供: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音樂群像資料庫)
    1932年3月,江文也從武藏高等工科學校畢業的當天,通過哥倫比亞唱片的徵選,成為男中音歌手出道,並灌錄了人生第一張唱片〈肉彈三勇士〉。這首歌是某間大報社舉辦的有獎徵選歌詞活動,以表彰當年爆發的第一次上海事變(128事變)中,3名為了突破敵軍包圍而自爆的士兵。得獎作品後來由山田耕筰譜曲,遂成為這首〈肉彈三勇士〉。
    不僅如此,他還入選第1屆與第2屆的日本全國音樂比賽(當時為時事新報社主辦,現由每日新聞社與NHK共同舉辦)聲樂獎。然而,他開始覺得光是唱別人寫的曲子還不夠,遂在創作慾望的驅使下轉型為作曲家,寫出的作品從第3屆起連續數度入選作曲獎。1936年,柏林奧運會上,他譜寫的〈臺灣舞曲〉獲選遺珠特別獎(實質上的第4名),在國際舞臺上獲得肯定(1912年到1948年奧運設有藝術競技獎項)。
    1937年,日中戰爭全面爆發,許多臺灣人來到北京,填補在日軍佔領後,知識分子接連出走所導致大學與政府機構空出的職缺。在這樣的環境下,北京師範大學向江文也招手,要聘請他當教授,即便他原本的希望是赴歐洲留學,後來仍在1938年前往北京接下職位。試想對一個來自殖民地,沒有顯赫學歷的28歲青年來說,能成為大學教授,是多麼千載難逢的機運啊。

    《孔子的樂論》

    江文也努力學習,希望更深入認識中國的音樂文化,甚至實際去孔廟參觀廟裡的儀式禮俗,並據此完成交響曲〈孔廟大成樂章〉。同時,他還將這段期間構思譜曲時,累積的研究成果寫成《孔子的樂論》(楊儒賓譯,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原書由三省堂於1942年出版,後由平凡社東洋文庫於2008年推出復刻版)一書。
    《孔子的樂論》
    書開頭的第一句話——「樂」和國家總是一體難分的。用音樂具有的神秘性與直接感受,來擁護靠倫理道德維繫的社會秩序「禮」,此即所謂「禮樂思想」。更進一步說,這樣的思想也能套用在,政治與音樂的關係該如何詮釋的問題。平凡社東洋文庫版中,由片山社秀撰寫的解說「江文也與其帶來的新脈絡」一文中,用1930~1940年間的新禮樂主義做對照,展開鋪陳分析。
    本書書名看起來很隆重,但內容其實接近散文而非論說文,讀起來並不費力。充滿活力的文風,讓讀者能從中窺見作者內心的詩人氣質與洋溢的才華。挖掘中國傳統文化並挪為音樂之用,固然是本書意圖之一,但全書的特色在於書中孔子並不帶嚴肅「儒者」形象,而是從江文也自己的視角出發,帶著幾分同理感受,試圖描繪出孔子身為音樂家的一面。
    「美這種東西是從人身上流出的,它不是出自死板板的日常道德律與規定。只有從人內心流出時,『美』才開始呈現。」江文也如此寫道,並指出一旦失去了做為人的個性,即便言行舉止再怎麼合乎禮節或道德,都與單調的機械沒有兩樣。「它無助於生命的發展。它太僵化了,無法融通,所以也不可能帶來進步。孔子輕視這樣的道德家,耶穌則罵他們為偽善者。就藝術家而言,這樣的道德行為毋寧意味著死亡。」
    當機械化與系統化風潮席捲整個社會時,個體的內在感受與藝術特性也愈來愈失去了歧異性,從江文也的文章中可以讀出,他在這波潮流底下的掙扎抵抗。以孔子為題材加以探討,重新發掘傳統文化固然是本書目的所在,但仔細思索作者在字裡行間處透出的氣息,不難看出他其實堪稱是位現代主義的體現者。

    對中國的興趣源自何處?

    江文也為何開始對中國傳統音樂感興趣呢?其中一個可能的解釋,是他身為在殖民地臺灣出生的漢人,試圖以此認祖歸宗。然而,綜觀他在1930年代執筆的文章,不但找不到任何透露出中國認同的隻字片語,反倒是把中國當成異鄉看待,對異國充滿好奇心的文字隨處可見。換言之,是一種把中國當「他者」看待的視角。
    為何江文也對中國文化感興趣,這件事得從1930年代音樂史的脈絡中說起。特別是當時到東亞的俄國流亡貴族音樂家齊爾品(Alexander Tcherepnin),帶給他的影響甚大。
    齊爾品認為,西歐近代的音樂文法已經陷入一成不變的形式主義,試圖從具民族色彩與當地特色的事物中,尋找突破僵局的解藥。同時,齊爾品也深具危機意識,擔憂這波追求均值化的西歐近代文化浪潮,在席捲世界之餘,吞噬掉各個民族原有的音樂文化豐富性。齊爾品致力追尋與西歐近代不同調的音樂,他在中國結識賀綠汀、劉雪庵、老志誠等人,在日本則邂逅了伊福部昭、早坂文雄與清瀨保二等人,並鼓勵他們不要模仿西歐,要從自己的文化背景尋求獨樹一格的音樂。江文也亦屬於這些年輕音樂家的一員,當齊爾品得知江文也的背景後,便鼓勵他從中國文化尋找題材做音樂。
    1943年夏天前往東京留學的臺籍音樂家郭芝苑,曾回憶有一日赴江文也寓所拜訪的情景,江文也大談尼采、波特萊爾、馬拉美、瓦勒里、高更、夏卡爾等人,令他大為震服。江文也的學養奠基在西方文學與藝術之上,但另一方面他也曾如此談道:「西洋藝術文化已經碰壁了,他們已經離開西洋的合理主義而追求東方非合理性的世界,在音樂的世界,像史特拉汶斯基或巴托克的作品就能表現。」(《在野的紅薔薇》,大呂出版社,1998年)諸如此類的想法,不難看出齊爾品帶給他的影響。此外,筆者也想指出,這也和當時盛行於日本的思潮「近代超克」論,有著互相應和之處。
    不論如何,江文也開始對中國文化感興趣的契機,是想從東洋找出「超越」西方藝術文化的題材,而從種種東洋之中,選擇了與自己背景有關的中國。只不過,就筆者的看法,這份探索應僅止於藝術表現方面的追尋,跟他的身分認同仍有層次上的不同。當時,他把家人留在東京,過著往返於北京與東京兩地的雙重生活。對他來說,北京是他獲取藝術靈感之地,東京則是他發表作品的地方,兩者的區分相當明確。
    那時候,日本跟中國正處於交戰狀態,但另一方面,軍事佔領下成立的舊「滿洲國」,以及汪兆銘政權等傀儡政權,卻又和日方有著緊密的交流。也因為如此,日本當年對中國的仇視心與輕蔑態度雖然與日俱增,但一般民眾對中國又相當好奇,正如同李香蘭與「蘇州之歌」深受民眾喜愛,態度十分矛盾。另外,雖然殖民地臺灣當時正推行皇民化運動,但在中國大陸設立的傀儡政權,則因為需保持檯面上「獨立國」的體面而大肆宣揚中國文化,出現雙重標準的不一致立場。
    江文也擅用日本當地對中國文化的興趣,以及日本軍方在中國施行的保護政策這兩項條件,如願在北京繼續實踐他的藝術創作。《孔子的樂論》就在這樣的時局底下,於1942年戰火正熾時出版問世。

    戰後的江文也的境遇

    日本敗戰後,江文也因協助日方的經歷被視為「漢奸」而入獄,後來釋放出獄後選擇留在共產黨政權下的中國,成為中央音樂學院的教授。對當時已納入國民黨政權下的臺灣來說,此舉意味著江文也的名字,將從此在他的出生故土被視為「共匪」,成為一道禁忌。然而,對共產中國來說,他既是「臺灣人」又曾是「日本人」,身世背景觸及政治敏感之處,而音樂又被指為是「布爾喬雅階級嗜好」,足以讓他被看作「右派分子」打壓。接連襲來的反右派鬥爭與文化大革命,深深撕裂了他的身體與心靈。
    江文也的名字從此被世人淡忘,一直到1978年在中國恢復名譽後,才重新得見天日,只不過當時的江文也已是不離病榻之身。1983年,他提筆譜寫的最後一首管弦樂「阿里山的歌聲」尚未完成,便離開了人世。
    後來,中臺關係的焦點從國共對立,轉變為臺灣獨立問題,於是,江文也究竟是「中國人」還是「臺灣人」,這一道與政治身分認同相關的爭論也隨之浮出水面。只不過,江文也本就是個對政治不感興趣的人,「一個人該如何表達從內心深處滿溢出的藝術熱情?」這才是他長年來始終追尋不懈的課題。他一生跨越國境而活,就這一點看來,很難想像他真有認同過特定的「國籍」身分。從恩師齊爾品身上學到的多文化共生思想,想必長存在江文也心中。一股純粹的藝術熱情,在大時代底下,淪為政治角力的犧牲品——江文也行過臺灣、中國、日本,這些國家複雜交纏於他的一生,釀出這場悲劇。他的人生,足可作為一個解讀東亞現代史的視角。
    標題圖片:舊東京音樂學校「奏樂堂」,東京上野恩賜公園(skipinof / PIXTA)
    *****
    《孔子的樂論》台灣有兩出版單位,一是新北市文化局,另一是台大出版中心:

    孔子的樂論

    孔子的樂論

    江文也著、楊儒賓譯,《孔子的樂論》(台北市:喜馬拉雅基金會,2003/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上海華東師大出版社,2007



    本 書分為前編和後編。前編主要論述孔子以前的「樂」,自古史傳說的批判、黃土文化、龜甲、獸骨、祭祀、鐵器,乃至樂之確立、舞樂、夷樂之存在等,做脈 絡性的分析和介紹;後編主要論述孔子之「樂」,根據孔子思想中對音樂的研究、發展及批評,強調孔子「仁」與「樂」的接觸點。本書作者是近代台灣及日本最重 要的音樂家之,音樂理念自現代遊走至古典,孔子的樂論亦是其一生最深層的嚮往。

    譯者序
    序言
    凡例
    壹、總說
    一、「樂」文化的特殊性
    二、非天子、不議禮、不作樂
    貳、本論 前編 試論孔子以前的樂
    一、古史傳說的批判
    二、音樂之始
    三、黃河
    四、黃河(續)
    五、黃土與文化
    六、由古代樂器聯想到出土古物
    七、龜甲獸骨與祭祀
    八、笛與太鼓
    九、暴君與音樂
    十、插話
    十一、插話(續)
    十二、鐵 秩序
    十三、樂之確立
    十四、壯觀的樂制
    十五、舞樂
    十六、夷樂的存在
    參、本論 後編 孔子之「樂」
    一、孔子與音樂家
    二、與音樂之出發點
    三、孔子要人一歌在歌
    四、熱中於音樂之孔子
     省察(一)
     省察(二)
    五、意外的音樂發現
    六、精密與感性
     省察(一)
     省察(二)
     省察(三)
     省察(四)
    七、再論精密與感性
    八、關於琴
    九、孔子與琴的故事
     省察
    十、孔子作琴曲
    十一、孔子的音樂批評
    十二、孔子擊磐
    十三、困苦中的孔子與音樂
    十四、成與樂
    十五、樂與音樂
    十六、樂與仁的接觸點
    十七、學而不倦者
    十八、孔子的音樂業績
    十九、其時代
    二十、樂的治國價值
    二十一、《詩經》與其他
    二十二、孔子批判的發展精神
    二十三、尾聲
    附錄一:孔子與音樂資料選輯
    附錄二:江文也研究書目選輯
    人名索引
    名詞索引





     江文也著、楊儒賓譯,《孔子的樂論》(東京:三省堂 1942 台北:喜馬拉雅基金會,2003   臺大出版中心 2004據譯者言 1992年陳光輝另有翻譯本

     這是江文也的散論
    臺大的翻譯本多二附錄   其一是"孔子與音樂資料選輯"比較可觀 不過那些是可靠的資料 並沒說出

    我翻讀一遍 有二處問題 一是巴哈的原文似乎錯了  二是"樂者 樂也"的出處  注174 和176各不相同



    序言 1
    譯者序
    初識江文也,純是巧合。五六年前,偶爾從日本郵購了一本《上代支那正樂考──
    孔子 音樂論》,作者為江文也。江文也當時名氣漸響,報章雜誌上已有人介紹;但因
    當時興趣不在此,所以看過也就忘了。筆者除了籠統的知道他是日據時期台灣一位重要
    的音樂家之外,「江文也」三字就是讀起來令人神情愉快的人名而已。
    然而,筆者當時正在思索一個問題:禮樂和心性之學到底有什麼關係?除了籠統的
    說「仁是禮樂之本」這種意識哲學的進路,或「禮樂是教化的手段」這樣的外在關係之
    外,我們是否還有其他的談法呢?近世儒學對仁與樂(「樂」含「音樂」與「怡樂」二
    義)的關係非常重視,如果我們從程頤提出「顏子所好何學論」算起,至今已逾千年;
    如果我們從王陽明或王心齋提出「樂是心之本體」、「學是學此樂,樂是樂此學」的命題
    算起,至今也差不多將近半個千禧年。如果再拉到近代的思想史舞台,我們發現梁漱溟
    《東西文化與哲學》一書大力宣揚儒家大不同於西方及印度文化的地方,乃在儒門特重
    「樂之精神」,他的說法至今也將近百年。從程頤到王陽明到梁漱溟,筆者不認為這樣
    的跳島式選擇是獨斷的。恰好相反,筆者毋寧認為:這是一條重要的思想史線索,仁、
    禮樂與怡樂(或者再加上生機)的本質性關連應該是此時期儒者自覺到的、而且是極力
    突顯的概念。只因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表現方式,我們這時代與傳統的關係已是柔腸
    寸斷,聯不上線,傳統的每個重要觀念在現在幾乎都已失去了完整的網脈。身處在斷層
    的、影像的、虛擬的、薄膜文化時代的我們,到底該如何理解仁與樂的關係?甚至於,
    我們如何理解這個問題怎麼會被提出來?
    仁與禮樂的關係極為重要,這個命題從二程到馬一浮先生,一直都是被意識到的。
    但這個問題所以成為儒門的重要命題,其年代絕不能只上推至理學而已。無疑的,孔子
    是這個理論傳統的奠基者,同時,他也是這個理論傳統的體現者。在他身上,我們看到
    感性與理性的完美統一,孔子的「仁」永遠滲透著禮義的建構性社會向度,也滲透著詩
    樂的天人一體同春及形氣一體同和之精神。「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鼓瑟聲希,鏗
    爾,「吾與點也」:夫子之道,如是而已。
    議題如此重要,但令人意外的,處理此議題的文章竟如此之少!當筆者湊巧從神田
    古書店的目錄上看到儒門音樂理論的專書時,自然不能不喜出望外。尤其看到此書的作
    者竟是台灣史上最重要的音樂作曲者時,內心更不能不湧起特殊的鄉土親切之感。江文
    也為音樂家,他理解的孔子則是音樂家中的音樂家,以音樂家詮釋音樂家中的音樂家,
    其理解之親切有味,自然遠非一般學者所能望其項背。如果我們設身處地,想到在殖民
    帝國統治底下,作為文化輸出國的子民在政治上竟淪於二等國民之境地,他的精神要受
    到多少的折磨?他面對東亞文化最重要的奠基者、也是殖民統治者最重要的精神資產來
    源的哲人時,其內心當有何等複雜深刻的感受!
    江文也對孔子充滿了難以掩抑的孺慕之情,任何人只要讀《孔子的音樂論》一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age 2
    序言 2
    大概都可以感染到此書字裡行間所洋溢的充沛情感。但此書的價值不能只從江文也個人
    的心理傳記史判斷,事實上,此書雖然不是依現代嚴格的學術論文立論,但因為江文也
    本人對音樂有多方面的修養,以及他對孔子的生命具有特別相應的感受能力,所以即使
    是隨筆式的文風,我們依然可以看到他筆下不時流露出的深刻洞見。此書論音樂與仁、
    音樂與政治、音樂與天的部分,雖談不上嚴謹,但太羹玄酒,其味彌真。減筆三兩,神
    情已備。筆者相信學者只要對儒門音樂論感興趣,都可以從中汲取足夠的養分。
    江文也的音樂理論言簡意賅,很少作詳細的鋪陳。其中最易引起爭議也最難理解的
    部分,大概就是「法悅境」的概念。
    1
    孔廟大成樂平穩肅穆,行邁遲遲,對聽慣現代音
    樂的耳朵而言,這樣的樂風真是煩人。江文也卻獨具隻眼,他看出孔廟音樂呈現的是一
    種獨特的美感境界,他稱之為「法悅境」:
    沒有歡樂,沒有悲傷,只有像東方「法悅境」似的音樂。換句話說,這音樂好
    像不知在何處,也許是在宇宙的某一角落,蘊含著一股氣體。這氣體突然間凝
    結成了音樂,不久,又化為一道光,於是在以太中消失了。
    2
    既是「法悅」,此種音樂自然不再拘囿於一時一地的感官刺激之當下,但也不是落
    在超出一切形式之上的無何有之鄉。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它關注的焦點毋寧在天
    人邊界及理事接緣的靈魂深處。此時,大音希聲,但五音具備。它的構造雖然簡樸,卻
    蘊含最縝密的能量。江文也這種音樂美學不能僅從音樂的角度思量,它顯然與江文也本
    人的宗教情感與形上思維分不開,筆者認為此一美學的思想源頭當來自儒家(尤其是〈樂
    記〉)。「樂者,天地之和也」,「大樂與天地同和」,此之謂法悅境。
    法悅境是音樂美學的概念,但音樂的符碼不易掌握,它可以用耳感之,用身體之,
    卻很難用概念捕捉之。然而,詩樂同源,歷史的淵源如此,江文也本人也實踐了這個傳
    統,他恰好是音樂家兼詩人。我們如想了解《孔子的音樂論》以及「法悅境」的概念,
    閱讀江文也的詩作,也許是條最便捷的管道。「石!石!石!/雕刻在這裡的十三經/
    周遭鳥囀文字的香氣漂蕩/噢!於今來到 古典已成化石 森立如林」(〈在國子監〉)。
    「無須任何牧歌的靜謐,彷彿嚴肅重疊嚴肅的怠惰之一時/地球似乎停止迴轉/世界於
    今在太廟悠然地囓食日影」(〈太廟〉)。十三經雖然記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但它的意義
    此時也已溶入「香氣飄蕩」的氛圍中,而且具體化在森立如林的「化石」。太廟自然也
    是歷史與政治的縮影,但江文也卻強調它凝止在時光停滯的剎那,世界「於今在太廟悠
    然地囓食日影」。江文也的詩歌慣於描述「攝文化內涵於光、石、香、氣等原型象徵」
    之主題,在此種一多、有無的交界地帶,人們特別容易感受到宇宙的神秘,就像「站在
    祈年門時/深沈地/映照在穹窿底裡我的體肢/是像彫鑿一支/映曜在穹蒼裡。」(〈賦
    天壇〉)。人與天如何交會?這是江文也一生最關注的主題:「總帥了宇宙的最大公約數
    1
    梁茂春教授即批評江文也「太偏愛遠離時代的,早已走向僵化的祭孔音樂了。他在中國傳統音樂的廢墟
    中流連忘返,基本上失去了批判力。」〈江文也的鋼琴作品〉,此文收入台北縣立文化中心編,《江文也紀
    念研討會論文集》(板橋:台北縣立文化中心,1992)梁教授自是行家,但他看孔廟音樂竟同「廢墟」,
    業已過時,僵化無生意。他這種論點恐怕反映了許多人的想法。
    2
    〈孔廟的音樂──大成樂章〉,江小韻釋譯,此文收入《民族音樂研究》第 3 輯(香港:香港大學亞洲研
    究中心,1992),頁 301-30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age 3
    序言 3
    的是/『人 一人的上邊預載著一』/的確是這個數字。」
    讀了這些詩句,我們很容易聯想到歷史上一些偉大詩人的共同情懷,陳子昂「仲尼
    溺東魯,伯陽遁西冥,大運自古來,旅人胡歎哉。」(〈感遇〉);李白「大雅久不作,吾
    衰竟誰陳?王風委蔓草,戰國多荊榛。」(〈古風〉);陶淵明「義皇去我久,舉世少復真,
    汲汲魯中叟,彌縫使其淳。」(〈飲酒〉),所言皆具此味。陳子昂、李白、陶淵明都不是
    思想縝密型的學者或哲人,但他們和江文也一樣,感性特強,感觸遂真,他們都依照自
    己的方式,發現到生命淋漓的孔子。等到發為詩樂,他們的作品自然而然的就與孔子的
    生命同拍。
    由江文也聯想到陳子昂、李白、陶淵明,似是偶然,但亦不盡然,關鍵還是要回到
    「法悅境」的理念。初唐詩人中,陳子昂性格特別孤傲、嶒崚,〈登幽州臺歌〉一句「獨
    愴然而涕下」,道出孤峭的靈魂對於無窮的時空、歷史的悲劇、人的命運這些偉大的主
    題,具有特別敏銳的感受。這種感受在陶淵明吟咏「欲言無予和,揮杯勸孤影」、「遙遙
    望白雲,懷古一何深」的詩中,我們看到相同的基調再度響起。這樣的基調也反映在王
    陽明的〈大學問〉、王心齋的〈大成歌〉以及李卓吾一連串的犀利言辭與駭俗行為中。
    江文也的音樂作品與《孔子的音樂論》一書也是此一永恆基調的近代回聲。或許我們該
    說:因為樂是宇宙的韻律,是靈魂的節拍,因此只要學者的文化意識夠強,「通古今之
    變,究天人之際」的情感夠深,他的心靈深處總會不時浮起這樣的原型基調。國史上這
    些偉大的靈魂遭遇不同,但他們千差萬異的命運卻只是反復演出同一種不變的真理:只
    有不合時宜、擺脫悠悠之談,只有被困惑亙古英雄的宗教性主題抓住靈魂,換言之,也
    只有生命中具備「法悅境」情愫的人,他們才能進入孔子這位偉大哲人的心靈深處。
    江文也此書寫於戰時,書籍參考不易,故採用隨筆方式,信筆直抒,未加注解。且
    印象所及,不免有疏漏之處。筆者除對原文加上較詳細的注解外,偶有校正,也在注文
    中說明原委。附錄「孔子與音樂資料選輯」及「江文也研究書目選輯」,以便讀者檢索
    及供進一步研究之用。陳光輝先生先前已譯過此書,譯文收入台北縣立文化中心 1992
    年出版的《江文也文字作品集》內。筆者草譯此書時,尚不知此事,旅居東京白金台時,
    從御茶水大學楊桂香及劉麟玉小姐處,得知中日學界研究江文也的概況,並委託友人林
    朝成先生從國內購得相關研究成果。本書曾參考陳先生譯作,林朝成先生、劉麟玉、楊
    桂香兩位小姐提供筆者相關研究文獻,尤美琪、吳書綺兩位助理先後幫忙打字校稿,謹
    此一併致謝。
    譯者序
    庚辰年早春
    那是個天賜的圓融的年代,夏商周三代長期蘊釀的文化理念,經由皇極傳統的歷代
    聖王及文質彬彬的君子之手,終於在孔子身上開花結果。孔子開出的成德理想,經由歷
    代儒者的闡揚,以身體之,以行踐之,它成為推動中國及東亞歷史前進的大動脈。孔子
    是東亞大陸以往歷史的總結,也是他之後歷史的開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age 4
    序言 4
    那是個天地神人四象太和的年代,情意知沒有分家,經史子集仍為一體。清冷的星
    空有著羲和的擎劃與姮娥的悲怨,寂闃的曠野瀰漫了詩樂的氛圍。道德是理念的,但也
    是情感的;藝術是人文的,但也是神祉的;政治是權力的,但也是理想的。身為軸心時
    代的奠基者,孔子自然而然的成為歷史行程與社會性建構精神的交會,同時,他也自然
    而然的成為人的精神往各方向充分發展而又未絲毫異化的統一。
    江文也在《孔子 音樂論》一書對孔子的禮讚,就像司馬遷在〈孔子世家〉對孔子
    的禮讚:「高山仰之,景行行之,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的讚語一樣,這都是後世儒
    者情感最真摯的洩露,人心窮而天心見,徑路絕而風雲通。筆者在庚辰年的序文所加的
    案語,把孔子和後儒的距離拉得太近了,雖然近有近的道理,但歷史的孔子也是曼荼羅
    的孔子,他是原型人物。孔子之詩禮樂仁合一,乃是「聖人懷之」的體現;後儒之言「樂
    是心之本體」,這是「眾人辯之以相示也」的分析性闡釋。準此,這個距離應該拉得更
    遠才對。
    從丙子年草譯至壬午年出版,這本書跨邁了六個年頭,也跨邁了二十與二十一世
    紀,更跨邁了一個千禧年。世界「於今在太廟悠然地囓食日影」,對一本小書而言,這
    樣的年光未免太長了。筆者在此除了重申先前對兩位助理的謝意外,還要感謝黃淑芬小
    姐的幫忙。
    壬午年端午,譯者又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age 5
    序言 5
    序言
    本書探討的是中國古代的「樂」,並兼論孔子的音樂觀。我個人並非孔子的信徒,
    而且本書也無意大肆宣揚儒教的音樂思想,並求復興之。我個人僅是位音樂家,一位在
    音符中討生活的作曲家而已。
    筆者在北京,碰巧有機會聆聽到幾近失傳的孔廟音樂〈大成樂〉六章,當時痛感非
    將它改編成近代的交響樂加以復興不可。因此,才動手作此研究。爾後,我先發現孔子
    的人性。等我進一步翻閱各種古籍之後,才開始接觸到他的音樂思想,最後不得不由衷
    發出讚嘆。
    筆者發現到孔子其人竟然如此溫潤,真是令人驚訝。而且,他居然有如此豐富的思
    想,還有許多音樂業蹟留存下來,這也一樣令筆者驚訝不已。我個人以往的孔子形象完
    全改觀了。在音樂家眼中,孔子比音樂家更像音樂家,他現在顯現出來的就是這種形貌。
    筆者為了了解孔子的音樂觀,以及儒教音樂,所以必須參考相關材料。當筆者開始尋找
    時,才發現不管在日本或在中國,都找不到類似的東西。這實在很令我訝異,或者該說
    是大吃一驚。禮樂的本國竟然除了一、二零散的斷簡殘篇以外,其他一無所有。這正是
    筆者所以要撰寫此書的目的所在。換言之,筆者與其說是為了讀者發表此書,還不如說
    是因為自己編作樂曲有此需要,所以才試著撰寫此論。
    在中國,「禮」之於「樂」,猶如陰之於陽,兩者密不可分。而且,「禮」同時還是
    中國政治的核心因素。因此,透過本書的考察,我們或許可以憑藉「樂」的論點,以它
    為線索,觀察中國古代的文化。
    孔子本人和我們一樣,同樣是活生生的人物,他喜愛音樂,聽覺敏銳,熱心事物,
    是位極具音樂家風範的瀟洒人物。筆者想描繪這樣的孔子,更想將他的音樂事件與近代
    的音樂事件結合起來,並且一一論述它們的關係。這些論述都是依據古代典籍而來的(當
    然,其中不足相信的古代文獻為數也不少)。筆者對這些古典也批評了些。至於典籍中
    沒有載錄的部份,那純粹是我的推論與想像所致。
    然而,推論想像,繪聲繪影,這本來就是音樂家或作曲家的特性。因此,上述的內
    容恐怕免不了帶有音樂裡所謂的變形之成分。再加上我個人對餖飣訓詁為主的古典學,
    一向興趣缺缺。所以書中有些部份的解釋或與儒教原來的教義有些扞格,這也未可知。
    總而言之,筆者是從音樂家的立場看孔子,並且由此推論以及判斷「樂」的。希望
    我的說法沒有影響到孔子研究的權威,也願有識之士對我能稍加包涵。
    著者於北京西城
    二六0二年三月八日
    3
    3
    此書於西元 1941 年寫成,1942 年(昭和 17 年)由日本三省堂出版,「2602 年」乃用日本神武天皇即位紀元。


    *****
    論語今讀. 作者:李澤厚; 出版社:允晨文化; 出版日期: 2000年

    论语今读 合肥安徽文藝 1998   Beijing: 三联书店2004-

    作者: 李泽厚


    内容简介   · · · · · · 

    《论语今读》完成于1989―1994年期间,为李泽厚先生的重要著作之一。先 后对二十篇《论语》逐一读解。其书的体例分为译、注、记。译章尽可能最大程度地保持原貌,采用直译,对于专有词汇如“君子”、“小人”则一律不译,而重要 的词汇如“仁”“礼”“义”则有专章说明;注则参考朱熹的《论语集注》、刘宝楠的《论语正义》、陈树德的《论语集释》等多家注,力求精简全面;记是作者的 评论、札记和解说。或讲本文,或谈哲学、或发议论,无一定之规,明白透彻,文体活泼。

    目录  · · · · · ·

    1 学而第一
    2 为政第二
    3 八佾第三
    4 里仁第四
    5 公治长第五
    6 雍也第六
    7 述而第七
    8 泰伯第八
    9 子罕第九
    10 乡党第十
    ……
    · · · · · · (收起
     論語研究史
     作  者:戴维 著
    出 版 社:岳麓书社
    出版时间:2011-12-1
     戴君所採用之研究方法,為傳統治經學之方法,所著論語研究史約三十六萬字,資料翔實,凡有關論語學之史料,細大不捐,靡不收錄, 是故歷史上凡於論語研究有所建樹之經學家,無論大小,皆予其應有之歷史地位,雖然作為專經之史,無論誰人所作,皆有改進之餘地

    目錄:
    第一章論語概說
    第二章先秦論語研究
    第三章秦漢論語研究
    第四章魏晉南北朝論語研究
    第五間隋唐論語研究
    第六章北宋論語研究
    ....
    後記

    劍橋插圖宗教史; 劍橋插圖中世紀史(350-950年)(950-1250年)(1250~1520)

    $
    0
    0
    劍橋插圖宗教史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







    劍橋插圖中世紀史(350-950年)

     作  者: (法)福西耶
     出版單位: 山東畫報

     出版日期: 2006.07




    內容簡介:
    本卷是近年來關於中世紀世界最準確的總體介紹的第一部分。 三卷本的每一卷都附有豐富的圖片、大量相關的地圖和表格,並提供了學術研究和分析的綜合成果。 本書譯自劍橋大學出版社出版的英文版,英文版譯自法語原文,英文版為英語讀者做了全面修改。
    第一卷涉及中世紀時代的開始階段,這個時期不僅以變革、瘟疫和世俗鬥爭為標誌,而且以教會迅速興起、拜占庭帝國日益重要和繁榮的加洛林文藝復興為 特點。 本卷對原羅馬帝國的東、西部進行了全景式考察,並通過大量彩色圖片展示了其藝術遺產。 書後附有參考書目,以便為普通讀者或對這個時代進行研究的教師和學生進一步深入探討提供幫助。
    另外兩卷涉及950 年至1250年和1250年至1520年的中世紀史。
    簡體中文版的《劍橋插圖中世紀史950~1250年》和《劍橋插圖中世紀史1250~1520年》也將陸續出版。

    圖書目錄:
    彩圖目錄
    鳴謝
    術語表
    前言(羅伯特·福西耶)
    第一編舊世界的斷裂:395年至700年
    第一章剖析西部帝國:5世紀初期[米切爾·魯謝(Michel Rouche)]
    第二章西羅馬的解體與蛻變:5世紀至7世紀(米切爾·魯謝)
    第三章東部歷史的開端:5世紀初期[埃弗蘭·帕特拉讓(Evelyne Patlagearl)]
    第四章帝國的繁榮時期:5世紀中期至7世紀中期(埃弗蘭·帕特拉讓)
    第二編東部新世界的建立:7世紀至10世紀
    第五章從徙志模式到阿拉伯王國:7世紀至8世紀中期[亨利·布雷斯克和比埃爾·吉夏爾(Henri Bresc and Pierre GLticklard)]
    第六章阿拔斯王朝的世界,伊斯蘭教的“鼎盛”(亨利·布雷斯克和比埃爾·吉夏爾)
    第七章正在形成一個新的拜占庭帝國嗎?7世紀中期至9世紀中期(埃弗蘭·帕特拉讓)
    第八章東方的複興:9世紀中期至10世紀中期(埃弗蘭·帕特拉讓)
    第三編歐洲的第一次繁榮:7世紀至10世紀中期
    第九章蠻族王國、基督教帝國還是獨立公國? (米切爾·魯謝)
    第十章加洛林“復興”(米切爾·魯謝)
    第十一章歐洲的早期積累與收益:6世紀至9世紀(米切爾·魯謝)
    主要參考書目
    索引
    譯後記




    書  名:劍橋插圖中世紀史(950-1250年)
    書  號:9787807135623出版社 :山東畫報
    作  者:(法)羅伯特·福西耶


    內容簡介
    近年來,概括性介紹中世紀社會的著作中,《插圖劍橋中世紀史》是最好的一套,法文版第一卷由阿爾芒‧科蘭出 版社(aRMaLL D COLIN)出版,這一卷是人們期待已久的這套書的第二卷。書中配有大量的插圖以及與之相配的許多地圖。本書譯自劍橋大學出版社 出版的英文版。這套書中的每一卷,都綜合了學者們的探求和詮釋、仔細的核對、翻譯和修改。
    第二卷始於千年之交,涵蓋了歐洲異乎尋常的重生時期, 如人口的增長、土地的調整與重組、城市和農村的確立、封建制度的鼎 盛、正式國家和王國的產生、令人矚目的西方教會控制力量的加強等。在東方,伊斯蘭教國家盡管有著莊嚴的外表,但是已處於四分五 裂、相互敵對的狀態。與此同時,由於政治和經濟上的衰退,拜占庭帝國也喪失了大面積的邊境地區。同第一卷(350~950年)和第三 卷(1250~1520年)一樣,第二卷的整體內容也包含了東方和西方,東西方的藝術遺產也都以彩色圖片的形式充分展現了出來。其中精 選的參考書目,無論是對於一般讀者,還是對於對這段曆史有興趣的學生,對他們的進一步研究都是很好的資料。
    簡體中文版的第一卷《劍橋插圖中世紀史350~950年》已經出版,第三卷《劍橋插圖中世紀史1250~1520年》也將隨後出版。
    總編羅伯特‧福西耶(ROBERT FOSSIER)是巴黎第一大學中世紀史教授。


    目錄
    彩圖目錄
    地圖目錄
    鳴謝
    術語表
    前言

    第一編 西方的黎明:約950年至1100年
    第一章 公元1000年的歐洲
    第二章 基督教歐洲的誕生:950年至1100年
    第三章 國家的建立
    第四章 伊斯蘭世界的繁榮發展:875年至1200年
    第五章 拜占庭帝國的最後輝煌:950年至1070年

    第二編 歐洲的崛起:約1100年至1250年
    第六章 歐洲擴張的開始
    第七章 歐洲經濟的躍進
    第八章 社會結構
    第九章 文化上的嚴格標准化

    第三編 東方的衰落:1100年至1250年
    第十章 伊斯蘭世界的衰落
    第十一章 拜占庭的垂死掙紮:1080年至1261年
    主要參考書目
    索引
    譯後記

    劍橋插圖中世紀史(1250~1520)THE CAMBRIDGE ILLUSTRATED HISTORY OF THE MIDDLE AGES


  • 【圖書簡介】
       本卷是近年來關于中世紀世界最準確的總體介紹的第三部分。書中配有豐富的插圖、大量相關的地圖和圖表,并提供了學術研究和分析的綜合成果。本書譯自劍橋 大學出版社的英文版,英文版譯自法語原文,英文版為英語讀者做了全面修改。第三卷涉及中世紀的結束、危機時代、瘟疫、饑荒、國內沖突,并且在最后幾個章節 論及歐洲強有力的經濟和殖民擴張、文化復興和宗教改革。本書不僅涉及西歐,也兼及拜占庭和伊斯蘭世界,而且配有彩圖來展示它們的藝術遺產。無論對于普通讀 者還是研究這段歷史的學生、教師和學者,書后附加的參考書目都有助于他們進一步的研究。另兩卷簡體中文版的《劍橋插圖中世紀史350~950年》和《劍橋 插圖中世紀史950~1250年》已經出版。至此,三卷本的《劍橋插圖中世紀史》已全部出版完畢。編者和主要撰稿人羅伯特·福西耶是巴黎第一大學中世紀史 教授。
  • 【本書目錄】
    彩圖目錄
    鳴謝
    術語表
    前言(羅伯特·福西耶)
    第一編 歐洲危機的發展:1250年至1430年
     第一章 陰云密布西方(羅伯特·福西耶)
     第二章 大審判(羅伯特·福西耶)
     第三章 不同的價值標準與權利機構[雅克·韋爾熱(Jacques Verger)]
    第二編 在東方和南方的新較量:1250年至1520年
     第四章 拜占庭帝國暫緩滅亡? [凱瑟林·阿斯德拉查&斯皮羅斯-阿斯德拉查(Catherine Asdracha with Spiros Asdrachs)]
     第五章 土耳其人或蒙古人的伊斯蘭教[羅伯特·曼特蘭(Robert Mantran)]
     第六章 土耳其人和歐洲人在東方的對抗(凱瑟林·阿斯德拉查‘&羅伯特·曼特蘭)
     第七章 非洲向舊世界敞開大門[羅伯特·曼特蘭&查理·德·拉·榮西耶爾(Charles de la Roncire)]
    第三編 西方走向近代:1430年至l520年
     第八章 歐洲的第二春(羅伯特·福西耶)
     第九章 從歐洲走向世界(羅伯特·福西耶)
     第十章 人類的再征服(羅伯特·福西耶)
    主要參考書目
    索引
  • 《象形文字》;“慶”流沙河:隐藏在古汉字里的文化密码

    $
    0
    0
    陳冠學《象形文字》台北:三民

    ***
    慶,麒麟!
    比如“庆”字。繁体字“慶”,原来一般的解说都是说送礼,上面是送鹿皮,中间是送心,下面是走着去。流沙河先生则有他独特的解读:慶即麒麟,是长颈鹿,是象形字。读得慢是“麒”“麟”二音,如果急读就是“慶”一音。古人视麒麟为瑞兽,见则可喜可贺,所以名字慶(麒麟)转字义为贺喜——这个确实是流沙河先生大胆而又新奇的解说。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隐藏在古汉字里的文化密码
    NEWS.SINA.CN

    THE MAGIC MOUNTAIN (1924) by Thomas Mann

    $
    0
    0
    “Tolerance becomes a crime when applied to evil.”
    ―from THE MAGIC MOUNTAIN (1924) by Nobel Laureate Thomas Mann
    In this dizzyingly rich novel of ideas, Mann uses a sanatorium in the Swiss Alps–a community devoted exclusively to sickness–as a microcosm for Europe, which in the years before 1914 was already exhibiting the first symptoms of its own terminal irrationality. The Magic Mountain is a monumental work of erudition and irony, sexual tension and intellectual ferment, a book that pulses with life in the midst of death.
    圖像裡可能有文字

    掉進兔子洞:插圖「紙上電影」效果:幸佳慧帶路,跟著經典童書遊英國;張華紐約相會

    $
    0
    0


    Alice Down the Rabbit Hole(1965)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drian_Piper



    2016 此售後服務 Better late than never.
    《挖開兔子洞》的優點
    無可諱言,《挖開兔子洞》和後續的《愛麗絲鏡中棋緣》的基本資料得自於Martin Gardner的Annotated Alice (1999版),但加進了許多個人的研究心得,一方面呼應中文讀者的需要(純翻譯依然只照顧到英文讀者的需要),另一方面是補足Martin Gardner某些缺失。例如第6章愛麗絲和柴郡貓對話一段的插圖(中譯本《愛麗絲夢遊仙境‧鏡中奇緣》142頁),Martin Gardner只提醒讀者注意地上的毛地黃(fox glove),卻沒注意到卡洛爾在《幼童版》中說明兩個插圖的關係(見第一圖)。所以我在《挖開兔子洞》第143頁說:
    『(第143頁插圖) 在原屬排版中,這幅插圖和前面的插畫在同一位置。卡洛爾在《幼兒愛麗絲》第9章中說:「要是你把這頁揭開一角,便可看到愛麗絲正在看著這貓的笑嘴,而且和原來看到貓兒一樣,一點都不害怕。」顯然有意製造「紙上電影」的效果。』
    也因為Gardner原版沒注意到這個蚊問題,導致在2015年豪華版中把兩幅應在前後對照的插圖,放在不對應的位置上,中譯本的編輯顯然見到這一點,已經改了過來。
    在許多方面,《挖開兔子洞》和《愛麗絲鏡中棋緣》的資料,比Martin Garner的版本豐富。

    挖開兔子洞 Well into the Rabbit Hole 的相片。
    挖開兔子洞 Well into the Rabbit Hole 的相片。
    挖開兔子洞 Well into the Rabbit Hole 的相片。


    ~~~~
    2015

    幸佳慧的相片。
    幸佳慧

    愛麗絲150週年研討會,紐約熱鬧展開
    最開心相隔十幾年再次見到遠流版兩本愛麗絲的譯者張華
    張華大哥老遠帶著我的《掉進兔子洞》來給我簽名
    我手拿的是他的《愛麗絲鏡中棋緣》
    背後是他為主辦單位做的愛麗絲尺寸變化表


    台灣最資深最專業的愛麗絲迷,非張大哥莫屬,一生執著,連女兒也取名愛麗絲。喜歡愛麗絲的朋友記得去「挖開兔子洞」,是張大哥分享愛麗絲相關資訊的臉書頁 https://goo.gl/TMPPgc

    ‪#‎150Week‬‪#‎Alice150‬



    掉進兔子洞:幸佳慧帶路,跟著經典童書遊英國
    Traveling with Books in Britai

    作者: 幸佳慧
    出版社:親子天下
    出版日期:2012/08/14
    語言:繁體中文

    內容簡介

      第一本結合經典童書介紹與英國旅遊的朝聖指南
      本書曾獲金鼎獎「最佳文學語文類圖書獎」
      第一本結合經典童書與英國旅遊的絕妙好書,是童書迷的朝聖指南。
      兒童文學創作者、閱讀推手、英國新堡大學兒童文學博士幸佳慧帶你遊英國
    你知道嗎?夢遊仙境的愛麗絲其實真有其人,還差點嫁入英國王室;英國肯特郡梅森大廈中的庭園,正是柏娜女士寫下《祕密花園》的靈感來源;《快樂王子》是一向離經叛道的王爾德曾經說給稚子聽的床邊故事;可愛的小熊維尼竟然曾差點讓作者父子反目,甚至讓英國首相和紐約市長心生嫌隙;派丁頓熊的作者龐德原本是電視台的攝影師,就住在倫敦的派丁頓火車站附近……
      兒童文學創作者、閱讀推廣推手、英國新堡大學兒童文學博士幸佳慧一一走訪這些英國兒童文學作家們的故居、童書中的場景,並介紹作家創作當時的背景及生前死後的軼聞趣事。從《愛麗絲夢遊仙境》、《祕密花園》、《快樂王子》,到《彼得潘》、《泰山王子》、《巧克力工廠的祕密》,以及「小兔彼得」、「小熊維尼」和「派丁頓熊」,除了讓讀者更進一步認識英國兒童文學外,還可以跟著書中的照片地圖,來一趟英國經典童書朝聖之旅!
    作者簡介
    幸佳慧
      為兒童文學翻譯、創作、評論、研究者。她分別在台灣與英國、藝術與文學領域有兩個關於繪本的碩士研究,2001 年創設灣童書社群網站「童書榨汁機」,2011 年取得英國新堡大學兒童文學博士學位。歸國後,她立即在家鄉台南成立「台南葫蘆巷讀冊協會」,擔任首屆理事長推廣閱讀活動,並取得全國第一所公共圖書館委外的台南市立圖書館兒童閱覽室的經營權,進一步推動閱讀環境的革命。
      其作品類別有兒童繪本、少年小說、文學導讀、傳記,如《親愛的》、《大鬼小鬼圖書館》、《走進長襪皮皮的世界》、《金賢與寧兒》、《希望小提琴》等,曾獲得「金鼎獎」、「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等獎項。

    目錄

    推薦序 童書朝聖之旅   劉鳳芯
    前言
    01牛津的愛麗絲--路易斯.卡羅(Lewis Carroll,1832-1898)
    02肯特郡的祕密花園--F. H. 柏娜(Frances Hodgson Burnett,1849-1924)
    03都柏林的快樂王子--王爾德(Oscar Wilde,1854-1900)
    04肯辛頓公園的彼得潘--J. M. 巴里(James Matthew Barrie,1860-1937)
    05薩西克斯郡的理想家園--吉卜林(Rudyard Kipling,1865-1936)
    06湖區的小兔彼得--畢翠.波特(Beatrix Potter,1866-1943)
    07哈特牧村的小熊維尼--A. A. 米恩(A. A. Milne,1882-1956)
    08白金漢郡的造反巨人--羅.達爾(Roald Dahl,1916-1990)
    09倫敦車站的派丁頓熊--麥克.龐德(Michael Bond,1926- )
    10童書變奏曲

    丁學良:提議大學生研讀的中國文革書目(上)

    $
    0
    0

    提議大學生研讀的中國文革書目(上)
    丁學良:過去28年裡筆者給海外的大學本科生和碩士生提議文革研讀書目,這些書包括起步性質的和進一步深究的。


    收藏
    更新於2018年1月10日06:54 香港科技大學教授丁學良為FT中文網撰稿


    過去28年裡筆者給海外的大學本科生和碩士生提議的文革研讀書目,包括起步性質的和進一步深究的。“起步”是指本科生在半學年課程內(在我任教的大學通常是13週)應該閱讀的;“進一步”是指本科生課程通過以後,若立志成為聚焦中國文革的研究生應該閱讀的資料。凡是以歷史事實為主的出版物,在品質不相上下的情況下,我首選中文作品;以分析、綜合評論和比較研究為主的,我首選英文作品。若是有雙語的出版物,則是最佳。

    A

    首先列出的是關於“文革前奏曲”階段的作品,涵蓋了1966年之前幾個與文革發起有著直接因果關係的國際國內重大事件(次要事件太多,只能忽略不提):1950年代中期蘇聯發生的“非斯大林化”及其對全球共產黨領導的國家體制的嚴峻衝擊、1957年的“反右派運動”、1958-1962年的大躍進政策引發的經濟社會總危機和中共高層領導圈內的爭議衝撞。

    (A-1) Roderick MacFarquhar, The Origins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Vols.1 and 3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4 and 1997), Vol. 2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3).


    中文全譯本,馬若德:《文化大革命的起源》三卷本(香港:新世紀出版社,2012年)。

    這套書是西方學術界公認的研究中國文革背景的奠基之作。馬若德最早的研究領域其實是國際關係,成名作包括蘇聯和中國的磨擦衝突,以及1949年以後中國和美國的麻煩關係。中國文革一啟動,他就感覺到此一事件非同尋常,於是從1968年起就把研究文革作為自己的首要課題。1974年,他發表了“文革前奏曲”三部曲的首卷《文化大革命的起源:人民內部矛盾,1956-1957年》;1983 年,他發表了第二卷,聚焦在1958-1960 年的大躍進;1997 年,第三捲髮行,剖析中共領導層在1961-1966年期間的嚴重分歧。三部“文革前奏曲”的英文版獲得了“亞洲研究學會”1999 年度倍受尊敬的Joseph R. Levenson Prize 獎。中國內地對於馬若德的文革研究一直予以高度重視,北京的求實出版社於1989-1990 年間,出版了《文化大革命的起源》第一捲和第二卷的中文譯本,首印發行量共11萬冊,盜版則難以計數。可惜1989年之後,中國內地的言論空間急速壓窄,中譯本的第三卷(副標題是《浩劫的來臨:1961-1966年》)多年裡難以問世。直至2012年,香港版三卷中譯本一齊出版發行,而且香港版修訂了內地第一卷、第二卷的譯本,並把被砍掉的部分補足。
    中國政治
    哈佛校長的建議:中國文革有世界含義
    丁學良:文革涉及的諸多元素是現代社會普遍面對的問題。從盡可能超越性的視野講授文革課,是我始終追求的目標。

    (A-2)楊繼繩:《墓碑——中國六十年代大饑荒紀實》上下冊(香港:天地圖書公司,2009年修訂版)。

    英譯本:Tombstone. The Great Chinese Famine 1958 - 1962 (New York: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2012), 次年獲得紐約“曼哈頓政策研究所(Manhattan Institute for Policy Research)”的哈耶克圖書獎(The Hayek Prize)。

    英譯本並不是中文原書的全譯,經過編輯壓縮,以符合西方讀者的閱讀習慣。

    (A-3)牛漢、鄧九平主編:《六月雪》(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1998年)。

    本書裡收集的1957年那些著名的“右派分子”的言論和回憶,有助於學生了解為什麼“反右運動”這個意識形態的政治事件,與隨後發動起來的“大躍進”經濟社會超級狂風有著內在聯繫;並且顯示出1966年文革初期確實和1957年春季“大鳴大放”有太多的類似之處,從而導致黨內無數高級幹部誤以為文革是“反右運動”的重演。這本資料集啟迪年輕一代的研究者和實踐者們:意識形態領域的風波儘管有時候很嚇人,但最可怕的,是一旦它們演化成經濟社會政策的巨變,因為這會撼動國民的生存基礎。如果把這本書和蘇聯核物理學家薩哈洛夫的回憶錄對照閱讀(Andrei Sakharov, Memoirs 1921-1967, New York: Alfred Knopf, 1990;中譯本:《沙卡洛夫回憶錄》上下冊,台北:天下文化出版公司,1991年),就清楚地凸顯:對受過高等教育的群體進行全面打壓是一回事,對這個群體內的知識分子打壓是另一回事。蘇聯常發生後類事件,卻基本上沒有前類大規模事件,因為不像他們的某些中國同志,緊挨著西歐的蘇聯領導者們從1917年起就知道什麼是工業化和現代化。

    B

    接下來列出關於“文革通史”的閱讀書目。在筆者多年的研究和教學過程中,深感“文革通史”處於原本就難關重重的文革研究領域裡最難的層次,因為它涉關如何描述和解釋文革的全過程,首尾要邏輯上貫通,要有經驗材料的足夠支撐。西方學術界有關中國文革的研究著述雖然汗牛充棟,而文革通史卻寥寥可數,原因就在於信息來源既“太多”亦“太少”。“太多”是那十年的翻天覆地大動盪以異乎尋常的方式,席捲了數億中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將所有這些重要的方面綜攬於一書,難度異乎尋常,惟有在這個專題及其周邊領域裡深耕細作經年、且視野廣闊的研究者,才能取捨得當、駕馭自如。而“太少”,則是文革的官方檔案關鍵部分拒不開放,迫使作文革通史的研究者只能在浩如煙海般的零散資料和“切片分析”(即有關文革某一細部的考察和著述)中搜索鑑別,才能夠提煉出相對而言更為可信的素材,把文革的全貌勉為其難地描繪出來。



    (B-1)Roderick MacFarquhar and Michael Schoenhals, Mao's Last Revoluti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中譯本:麥克法誇爾(馬若德)、沈邁克《毛澤東最後的革命》(香港:星克爾出版公司,2009年)。

    如前所述,本書基於作者幾十年的相關研究,仍然是西方學術界迄今為止有關中國文革的最重要的一部通史。它所依據的中英文原始資料及其他學者的研究成果之多,可以從其英文版近200頁的註釋和文獻索引中看出。它首先是一部編年史,力求把文革最重要的事件整理出頭緒;它同時也是一部詮釋史,力求對文革這部政治劇中最重要的演員(agents)——不論他們是得勝者還是失敗者——行動的動機,給出合乎事實和邏輯的解釋。接受了眾多同事和學生的建議,作者把這部通史的巨量原稿壓縮成一卷,所以它很“釅”。缺乏文革經歷的人讀它時感到吃力,所以我列出兩本中國作者的文革通史,以充實文革的全景過程。

    (B-2) 高皋、嚴家其:《文化大革命十年史》(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年)。此書也有海外繁體字版。

    遺憾的是兩位作者此後幾十年裡,沒有更新這部早期的簡明作品。

    (B-3) 王年一:《大動亂的年代》 (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

    在中國內地作者的好幾部文革通史裡面,本書是最為詳細的。作者曾經被邀請赴美國作半年的學術訪問,以加深他的文革系列的探究,可能並未成行(作者當時是軍事院校的教員)。他的文革通史最欠缺的,就是對海外紮實研究成果的了解和適當吸納;即便他的有些原同事的史料考證成果,也是送到海外出版的,他沒能用上。

    (B-4) 李遜:《革命造反年代:上海文革運動史稿》上下卷(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15年)。

    此書雖然不是全中國范圍的文革通史,卻是文革的發源地和第一實驗地上海市的文革通史,細節繁多,而且處處連接到中央核心的重大決策,彌補了以上三本通史缺少的一大板塊。本書的缺點是沒有交叉參照,也就是把此前已經出版過的上海文革研究成果作為參照點,壓縮人們此前熟知的一些內容,加重那些獨特貢獻的部分。

    (B-5) 編者綜述:“最新版本文革死亡人數”(香港:《開放雜誌》,2012年10號),第48–50頁。

    依據多種來源,估計十年文革中的死亡人數總和。這類估計差別極大,有的高達一千萬左右,有的只有一兩百萬。這不能責怪研究者不靠譜,根子在於文革的官方檔案資料遲遲未對公眾開放。考證1966-1976年文革期間的死亡人數,比考證1959-1962年大饑荒中的死亡人數更困難,因為大饑荒時期中國各級行政部門基本上是在正常作業。

    (注: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責編郵箱bo.liu@ftchinese.com)



    林義正教授

    $
    0
    0

    2018.1.12
    林義正老師帶我參訪奉元書院
    圖像裡可能有1 人、坐下

    公羊傳等的詮釋學新書快出版了...

    2016.4.23
    林義正教授論文,"張深切的孔子哲學研究"
    http://homepage.ntu.edu.tw/~philo/Taiwan/member/003.pdf

    結論最後有推測1954:《孔子哲學評論》,遭查禁的原因。

    2015.9.7

     林義正老師來訪,我送他一本轉危為安 By W. Edwards Deming 2015版

    我們互相介紹"淵博知識系統"與中國文化中的"易":道、學、術、技.....
    1. 2012年退休,開放課程開設:《易經》解讀,約20萬5千造訪:
    http://ocw.aca.ntu.edu.tw/ntu-ocw/index.php/ocw/cou/100S204

     《易經》解讀課程是以現存經、傳合篇挨的通行本《易經》為解讀的依據,目的在幫助選修此課的同學認識中國傳統文化思維的根本形式與內容,從中了解《易經》所含諸如存在、認識、價值、功夫、語言等觀念,及其可能的作用...

    2. 奉元書院 周五晚 開"公羊春秋"。

    特別是夫妻和在紐約大學NYU之經驗 (與Deming同事)。


    2015.5.2

    林義正


    林義正〈和風談茶〉

    無心論啥茶,有心品究茶;

    茶物千千種,唯心一味茶。

    HC:
    想起曾在老師臺大辦公室喝濃茶.....

    〈答漢清思喝濃茶〉

    味依舊,思何久;學放下,莫深究。

    hc:"自把紅窗開一扇,放他明月枕邊看。" --胡適日記1946.5.28 錄納蘭容若小詩之部分


    給漢卿〈 如此績貂意如何〉
    自把紅窗開一扇,放他明月枕邊看;
    一片春園寂無聲,望月思情久迴盪。

    ****
     2012.6.18 立讀林義老師《春秋公羊傳倫理思維與特質》(2003)的結語
     (此書的日文參考資料真令人開眼界)空言。不如見之於行事之深切著明。託之空言


     2012.4.21 晚上碰到林義正老師。在餐廳與他台灣的主體性的淪喪、 台電的五鬼搬運法......
    才知道他服務台大三十七年之後,已於今年二月退休, 因為必須在三個月之內將宿舍交還大學。
    最近將一半的書捐給台大圖書館和文化大學哲學系。
    我建議他的退休演講拷貝給大家留念 (台大某老師的最後一課 ,有賣,每片二百元the taiwan university press)

    我慫恿他到我家隔壁的舊香居 Rare Books開開眼界 (這回注意李建復翻譯的Flaubert 情感教育

     1948年版(三聯前身) 定價4000元
    他也到我處參觀  我希望他除了寫最後的數本書 還應該寫回憶錄和年譜 (他的一些老師活到九八歲 或一百零六歲  所以退休之後 真的來日方長  等於是還有殷海光老師的一輩子......)

    他多談為國科會審論文以及教育部學位和升等論文的費用的制度變遷。

    我因為讀毛子水先生論語今注今譯 (臺北商務印書館國學經典文叢) ,買了本戴維的論語研究史(長沙岳麓) 跟他請教一些問題。

    用顧炎武日知錄卷十九著書之難》作為今天與林老師的一段談話之緣。
      子書自《孟》《荀》之外,如《老》 《莊》《管》《商》《申》《韓》皆自成一書,至《呂氏春秋》《淮南子》,則不能自成,故取諸子之言,彙而為書。此子書之一變也。今人書集,一一盡出其手, 必不能多,大抵如《呂覽》《淮南》之類耳。其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後世之所不可無,而後為之,庶乎其傳也與?  
      宋人書如司馬溫公《資治通鑑》,馬貴與《文獻通考》,皆以一生精力成之,遂為後世不可無之書,而其中小有舛漏,尚亦不免。若後人之書,愈多而愈舛漏,愈多而愈不傳。所以然者,其視成書太易,而急於求名故也。  
    伊川先生程頤晚年作《易傳》成,門人請授。先生曰:更俟學有所進。子不云乎?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數之不足也。俛焉日有孳孳,斃而後已。

    ---

     接到林義正老師的書訊,我與他有數面之緣。
    他請我到辦公室喝過幾次茶,2010/11與他談他退休和新書的索引;2010/3 :張深切


    這次才知道 他與巴壶天_百度百科-2010年7月12日 ...巴壶天(1904~1987)安徽滁县人。名东瀛,字壶天,号玄庐。


    *****

    《周易》《春秋》的詮釋原理與應用 作者 : 林義正 中國思想史叢書v.04 出版時間 : 2010年12月初版 出版單位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裝訂 : 平裝 語言 : 中文 ISBN : 978-986-02-6775-4 定價 : 400元
    《《周易》《春秋》的詮釋原理與應用》一書是林義正近十二年來致力於中國經典詮釋的薈萃之作,全書以《周易》、《春秋》為焦點,透過九篇論文來呈現中國經典詮釋的原理與應用。前三章指出自孔子以來的詮釋傳統本身自有其基型、目的與方法,乃至詮釋背後思維範疇之原理,後六章則可視為原理之應用。作者長年研究先秦哲學,對先秦典籍極為熟稔,在西方詮釋學的強力激化下,反省傳統經學的詮釋活動,企圖找出其規律與原理,為中國詮釋學的成立,奠定堅實的基礎。本書立論謹嚴,勝義紛出,誠為精思之作。  



    林義正,臺灣彰化人,1946年生。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曾任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副教授、教授兼系主任、研究所所長(2000-2003),現任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曾任教邏輯、哲學概論、倫理學、先秦儒家哲學、法家哲學、公羊春秋學、宋明理學、中國近現代哲學。目前講授中國哲學史、東方哲學問題討論、周易哲學等課程。著有《校補增集人天眼目》(與巴壺天先生合勘1982)、《孔子學說探微》(1987)、《巴壺天先生追思錄》(1988編)、《虛懷若谷》(1991)、《春秋公羊傳倫理思維與特質》(2003)、《孔學鈎沈》(2007)等書及論文四十餘篇。其中《孔子學說探微》獲教育部頒「教學資料作品七十六年度講義類甲等獎」,《春秋公羊傳倫理思維與特質》榮獲「2007年國科會人文學研究中心出版補助」,論文曾獲國科會研究獎勵乙種4次、甲種14次。

    《錢君匋論藝》《錢君匋的藝術世界》錢君匋《 藝術與我》

    $
    0
    0





    我說一則:
    2016.1.12 我與健邦兄在網路重新認識
    hc:很高興看到你引陳樂民先生。我的"書海微波"BLOG還有他們夫婦更多的著作。請參考。

    啟蒙札記:陳樂民
    一脈文心《學海岸邊》 (陳樂民,資中筠) 《感時憂世》等資中筠自選集/ 沒有法治的反腐難言樂觀

    Ben Chen: 這字,是2008年初,請陳樂民先生寫的

    Hanching Chung: 原來如此,您最近才讓它亮相,您可以寫些交往故事呀!



    Ben Chen: 當時陳樂民先生另寫了一幅“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這是他本人想寫的,資中筠在電話中對我說:“這是他的品味所好。”這原本是鄭板橋自題書齋的對聯,可以說是鄭板橋的藝術心法。大意是,藝術創作,就技巧而論,要用心於以少勝多,以簡潔的筆法表現出豐富的內容,下筆宜刪繁就簡,有如晚秋之樹,沒有密葉礙眼,主幹秀出,一目瞭然;就風格而言,不依循舊規,能別出心裁,領先潮流時尚。.......

    -----


























    《錢君匋論藝》《錢君匋的藝術世界》錢君匋《 藝術與我》


    錢君匋(1907~1998)







    《錢君匋的藝術世界》上海書店,1992,543頁 (加16頁彩色版),約百人寫錢君匋的藝術世界。




    扉頁似乎有錢君匋先生的簽字。


    1992 年版

















    ****









    藝術與我(簡體書)


    ISBN13:9787539930220
    出版社: 江蘇文藝出版社
    作者:錢君匋
    裝訂:平裝
    出版日:2009/


    本書收錄了錢君匋先生的文章、詞曲、演講錄、書信等,意在通過錢先生不同風格的文章,展現他的超乎常人的智慧和清舒高逸的人格精神,整部書的風格雖然寧靜莊嚴,但無處不疏散著精妙趣味,既讓讀者領略到大師的風范又留給讀者很多的思考。


    輯一 水晶座談

     陶元慶論

     略論吳昌碩

     趙之謙的藝術成就

     我所知道的黃士陵

     裝幀瑣談

     中國璽印演變史略

    輯二 素描散記

     憶魯迅先生

     想起魯迅一件往事

     弘一法師在我心中

     追念夏丐尊先生

     憶章錫琛先生

     憶郁達夫先生

     訪豐子愷于西湖

     從“加飯”到料酒

     悼茅盾同志

    輯三 春夢痕跡

     記幼年的藝術生活

     學畫、買畫、失畫、還畫、獻畫

     我愛刻印

     我和張閬聲先生

     我和書法的因緣

     于右任和我及其書法

     我在開明的七年

     略談萬葉書店

     書籍裝幀生活五十年

    輯四 藝林行腳

     “孤島”文藝鉤沉

     “真像你母親”

     丹青不知老將至

     江南第一大字 “翠”

     瑞金賓館的美食

     懷念我同歲的友人

     新加坡紀行

    輯五 冰壺韻墨

     讀趙之謙的《白蓮》

     齊白石的《蟋蟀扇》

     楊柳岸曉風殘月

     《張大壯畫集》序言

     成“家”必須讀書

     《魯迅遺印》序

     篆刻家的自刻印

     文三橋的自刻印

     鄧石如印譜及自刻印

    編後記

    ****




    《錢君匋論藝》




    钱君匋论艺 【作 者】:钱君匋著 【丛编项】:无 【装帧项】:20cm / 344页 【出版项】:西泠印社 / 1990




    本书收入作者论艺文章88篇,其中有《装帧琐谈》、《略谈浙版书籍装帧》、《漫谈篆刻》、《略论吴昌硕》等。










    錢君匋(1907~1998)
    現代裝幀藝術家、書畫家、篆刻家、音樂出版家。原名玉棠,更名涵,亦作安,又更名瑭,亦作唐,學名錦堂,以字行,筆名白蕊先、程朔青等,別署午齋、豫堂等。

    丙午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生,公曆為1907年2月11日。浙江桐鄉人,世居上海。早年攻讀於上海藝術專科師範學校,學習美術、音樂,1925年畢業後入開明書店任音樂美術編輯,並從事裝幀設計,自學書法、篆刻、中國畫。

    後創辦萬葉書店,出版文藝類書籍,側重音樂類。抗日戰爭上海“孤島”時期主編《文藝新潮》雜誌。

    新中國成立後,歷任人民音樂出版社副總編輯、上海音樂出版社副總編輯、上海文藝出版社編審兼華東師範大學教授,為上海市政協第三、四、五、六屆委員,上海市文聯委員,中國書法家協會上海分會名譽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上海分會常務理事,上海出版工作者協會理事,西泠印社副社長及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

    畢生裝幀設計書籍期刊千餘件,代表作有《白雪遺音選》、《新生》、《獻給孩子們》、《曲藝論集》、《聶耳冼星海獨唱曲選》、《中國民歌》 、《新女性》雜誌、《文藝月報》等。裝幀風格渾厚莊重,富書卷氣,有“錢封面”之稱。

    出版有《君匋裝幀藝術選》。長於書畫篆刻。畫以寫意花卉為主,出自徐渭、趙之謙、吳昌碩,筆墨酣暢重氣勢。書精諸體,以漢簡書體流暢灑脫為世所重。篆刻爽利雄勁,並擅作巨印長跋。出版有《錢君匋印存》、《錢刻魯迅筆名印集》、《長征印譜》、《海月庵印剩》等。富收藏,有趙之謙印石105方、黃士陵印石156方、吳昌碩印石200方等,相應編拓藏印集《豫堂藏印甲集》、《豫堂藏印乙集》、《叢翠堂藏印》等。亦致力於藝術理論著述,出版有《西洋古代美術史》、《西洋近代美術史》,論文集《錢君匋論藝》、書籍裝幀藝術論集《書衣集》,古璽印研究專著《中國璽印源流》(與葉潞淵合著,並在日本有日文版)等。

    另出版有散文集《春日》、《戰地行腳》,詩詞集《水晶座》、《君匋詩集》、《冰壺韻墨》,歌曲集《摘花》、《金夢》、《夜曲》等。曾在上海、杭州、長沙、濟南等地舉行個人書畫篆刻作品展覽,1988年應邀赴日本大阪、新加坡等地舉行個人作品展,1986年和1988年兩度應邀赴美國講學。 1986年將其收藏的明清、近代、現代等書畫、印章、陶瓷、銅石等文物共四千餘件,捐獻給浙江桐鄉故里,當地為此專門建造了君匋藝術院。




    *****




    愛上刻印的一生|「鐵筆紛華」錢君匋


    2018/01/03 來源:美術報


    新年伊始,萬象更新。1月3日,由海寧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錢君匋藝術研究館承辦的「鐵筆紛華——錢君匋篆刻藝術」展覽在錢君匋藝術研究館開幕,拉開了「紀念錢君匋藝術研究館建館二十周年系列活動」的序幕。





    別致的展廳


    本次展覽共展出錢君匋篆刻原石40餘方,錢君匋手拓印譜10餘冊,錢君匋篆刻作品寫真板50餘件。展覽將於1月17日結束。





    錢君匋篆刻原石


    建館二十周年


    1996年,錢君匋先生將自己創作的部分藝術珍品及收藏的明、清、近現代書畫、文物千餘件捐贈給故鄉海寧,海寧市人民政府決定建造以錢君匋先生命名的藝術研究館,1998年5月9日正式建成對外開放,目前是國家AA級旅遊景點單位、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省級衛生先進單位,以及「浙江美術館流動美術館」合作單位,20年來共舉辦了400餘次藝術展覽、文化交流活動,接待參觀近百萬人次。





    展廳內琴聲優雅


    今年,恰逢建館二十周年,藝術館將著力策劃舉辦「紀念錢君匋藝術研究館建館二十周年系列活動」。由「鐵筆紛華——錢君匋篆刻藝術」拉開帷幕,本年度將繼續圍繞「筆墨凝華——錢君匋的書法和中國畫藝術」、「書衣燦華——錢君匋的書籍裝幀藝術」、「樂音頌華——錢君匋的音樂創作和編輯出版事業」、「萃精藏華——錢君匋的藝術品收藏」等篇章持續展開,對錢君匋先生的藝術成就做一次全面的梳理與展示,進一步宣傳和弘揚君匋先生的藝術成就和愛國主義精神。





    錢君匋再傳弟子彭大慶刻錢君匋各時期肖像印並贈送錢君匋藝術研究館


    此外,還將舉辦」春華秋實——錢君匋藝術研究館建館二十周年捐贈精品展」,「西山雅集——錢君匋書法作品品鑑、研討活動」等。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O32K3O6.html







    弘一法師贊并序;臨爨寶子碑

    $
    0
    0


    爨寶子碑

    編輯

    概況

    爨(cuàn)寶子碑,全稱為“ 晉故振威將軍建寧太守爨府君墓碑 ”。乾隆戊戌(公元1778年)出土於曲靖縣城南70裡的揚旗田。咸豐初年,因重修縣志,首錄碑文,有關人士認為有價值,才移至城內的武侯祠。今存曲靖第一中學,建碑亭保護。滇人袁嘉穀為碑亭撰書一聯:
    奉東晉大亨,寶子增輝三百字。
    稱南滇小爨,石碑永壽二千年。
    爨寶子碑立碑至今,已1 570餘年。這裡的“三百”、“二千”,是為了語言對仗,取其約數。實際碑文共388字,立於東晉“大亨四年歲在乙已四月上旬”。爨氏是南中大姓、豪族。早在三國時代,諸葛亮親征雲南,平定南中大姓叛亂後,就“收其俊傑”為地方官吏,其中“建寧爨習 ”,“官至領軍”;諸葛亮又“移南中勁卒”,充實蜀漢軍隊,“分其羸弱,配大姓焦、雍、婁、爨、孟、量、毛、李為部曲”。(《南中志》)至魏晉南北朝,爨氏已稱雄南中。1971年陸良縣曾出土石刻一方,上書“泰(太)和五年歲在親(辛)未正月八日戊寅立爨龍驤之墓”。這“龍驤”是晉將軍名,地位略低於三公,魏晉南北朝在南中的統治者,多加封“龍驤”。這碑石雖僅寥寥數語,但證明早在爨寶子之前80餘年,爨氏就有人做龍驤將軍其家族早已赫一時,稱霸一方了。碑文看,這位23歲就已夭亡的太守,振威將軍是襲職。碑末署名的,有主簿錄事西曹都督省事書佐、千吏、小吏、威儀等大小官吏13人,這,可看出官吏權勢者的阿諛、依附,也可考查當時地方官吏的設置情況,以補史誌之缺。
    爨寶子碑俗稱“小爨”碑,立於東晉大亨四年(404年),碑身長方形,通高1.83米,寬0.68米,厚0.21米。碑首半圓形,碑額題“晉故振威將軍建寧太守爨府君之墓”,5行15字。碑文400字,13行,每行7~30字。碑尾有題名13行,每行4字,均為正書除最後一字缺損外,其餘都清晰可辨。碑的主要內容是敘述爨寶子的生平、家世及其政績,爨寶子是釁部族首領,世襲建寧郡太守。爨氏是漢末至唐代中期著名的“南中大姓”之一。建寧(今曲靖地區)、晉寧(今滇池地區)兩郡,是爨氏管轄的中心地區。碑末的職官題名,記載了當時建寧太守的屬官名稱,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碑的左下方刻有清咸豐二年(1852年)七月南寧府鄧爾恆題跋,記載了此碑的出土和流傳情況。
    碑文字體雄勁古樸,用筆方折,反映了漢字由隸書向楷書過渡的跡象,是研究中國書體演變的重要實物例證為漢字的演變和書法研究提供了寶貴資料,有著極高的書法的地位,書法史上常將此碑稱為“小爨”,與南朝爨龍顏碑並稱為“二爨”。
    爨寶子碑,字多別體。後人多有考釋。書體在隸楷之間,結構古樸,方毛有勁,拙中帶巧,古氣盎然。前人多所稱道:李根源說該碑“下毛鋼健如鐵,姿媚如神女”;康有為稱其書法“樸厚古茂,奇姿百出”。
    爨龍顏碑相較,此碑字數較少,石碑較小(高1.83米,寬0.86米),故後人稱爨寶子碑為“小爨”。大亨是晉安帝壬寅年(公元402年)改的年號,次年又改稱元興,至乙已(公元405年)又改號義熙雲南遠在邊陲,不知內地年號的更迭,故仍沿用。
    碑質為沙石,清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出土於曲靖揚旗田村,1852年移置曲靖城內,現存於曲靖一中爨軒內爨碑亭。碑首為半圓形,整碑呈長方形,高1.83米,宙0.68米,厚0.21米。碑文計13行,每行30字。碑尾有題名13行,每行4字,額15字,均正書。碑文記述爨寶子生平,系爨部族首領,世襲建寧郡太守
    1961年3月,國務院正式批准為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撥款重新修理工建碑亭,加固碑座。

    內容

    晉故振威將軍建寧太守爨府君之墓
    君諱寶子字寶子,建寧同樂人也。君少禀瑰偉之質,長挺高邈之操。通曠清恪,發自天然;冰潔簡靜,道兼行葦。淳粹之德,戎晉歸仁。九皋唱於名響,束帛集於閨庭。抽簪俟駕,朝野詠歌。州主薄治中別駕,舉秀才本郡太守。寧撫氓庶,物物得所。春秋廿三,寢疾喪官。莫不嗟痛,人百其躬。情慟發中,相與銘誄。休揚令終,永顯勿剪。其詞曰:
    山岳吐精,海誕陼光。穆穆君侯,震響鏘鏘。弱冠稱仁,詠歌朝鄉。在陰嘉和,處淵流芳。宮宇數仞,循得其牆。馨隨風烈,耀與雲颺。鴻漸羽儀龍騰鳳翔矯翮凌霄,將賓乎王。鳴鸞紫闥,濯纓滄浪。庶民子來,摯維同響。週遵絆馬,曷能赦放。位才之緒,遂居本邦。志業方熙,道隆黃裳當保南嶽,不騫不崩。享年不永,一匱始倡。如何不弔,殲我貞良。回抱聖姿,影命不長。自非金石,榮枯有常。幽潛玄穹,攜手顏張。至人無想,江湖相忘。於穆不已,肅雍顯相。永惟平素,感慟愾慷。林宗沒矣,令名遐彰。爰銘斯誄,庶存甘裳。嗚呼哀哉![2] 

    爨碑_百度百科












    The Fountainhead, Frank Lloyd Wright (1867–1959) ,Walter Gropius

    $
    0
    0
    小說The Fountainhead (重慶有中譯本)究竟採用Frank Lloyd Wright (1867–1959) 或者Walter Gropius (18 May 1883 – 5 July 1969) 當原型



    Asked for his occupation in a court of law, Frank Lloyd Wright (1867–1959) replied ‘The world’s greatest architect’. His wife remonstrated with him. ‘I had no choice, Olgivanna’, he told her, ‘I was under oath.’

    The cocksure Wright was a master of the one-line quip. He told a client who phoned to complain of rain leaking from the roof of her new house onto the dining table where she was sitting to ‘move the chair’. Thinking of Mies, he said, ‘Less is only more where more is no good’. On seeing his tall assistant, William Wesley Peters, inside one of his latest and rather low-ceilinged houses, he barked, ‘Sit down, Wes, you’re ruining the scale of my architecture’. Of himself, this very original American architect bragged, ‘Early in life I had to choose between honest arrogance and hypocritical humility. I chose the former and have seen no reason to change.’ 
    Wright lived a roller-coaster life. He abandoned his first wife, Kitty, and five children and fled to Europe with his mistress and client, Mamah Cheney. On their return to the US, Mamah and her children were murdered at his home, Taliesin, which burned down (and Wright rebuilt) twice. His autobiography, a best seller, was the inspiration for Ayn Rand’s novel The Fountainhead, made into a dramatic film with Gary Cooper in the lead role.
    Wright’s architecture could be something of a fairground ride, too. When questioned over the heights of the galleries in his sensational Solomon R. Guggenheim Museum on Fifth Avenue, he said, ‘Cut the paintings in half ’. ‘A doctor’, he joked, more than half-seriously, ‘can bury his mistakes, but an architect can only advise his clients to plant vines.’
    Designed as a weekend retreat for the wealthy Pittsburgh store-owners Edgar and Liliane Kaufmann, Fallingwater (1939) was built on an outcrop of rock over a waterfall at Bear Run, Pennsylvania. Its three floors took the form of ambitious 19-metre (62-foot) concrete cantilevers, thrust 5 metres (16 1⁄2 feet) over the fast-falling water from a rock where the Kaufmanns had long enjoyed picnics. This was a dramatic and costly move, yet Fallingwater was a truly beautiful design and the Kaufmanns could well afford the $155,000—a huge sum at the time; the budget had been $30,000—they paid for the house of their dreams. 

    In 1997, scaffolding was put in place to stop Fallingwater falling down. Four years later, a repair programme was announced. It would cost $11.5 million to right the wrongs of those daring cantilevers. Robert Silman, a structural engineer from New York who had already worked on seven Wright houses, planned the work. ‘This doesn’t diminish the architectural brilliance of his buildings’, he said. ‘One after the other, they are absolutely breathtaking.’ And this is why, Fallingwater – expensive to build and maintain – will never be short of funds. Wright’s architecture could indeed be a liability, yet those who choose to live in Wright homes love them, and, as experience tells us, the price of true love can be very costly indeed.

    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標誌時代意義的巍然巨著 (廖振富)

    $
    0
    0
    標誌時代意義的巍然巨著
    《文訊》第387期,2018年1月號。
    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是國立臺灣文學館設立14年以來最大型的出版計畫,從李瑞騰教授擔任館長之初的2010年3月正式啟動,到2017年12月為止,前後七個階段,共完成一百冊的豐碩成果,耗費相當龐大的經費。這段期間,主管機關由文建會正式擴編為文化部,國立臺灣文學館則歷經李瑞騰、翁誌聰、陳益源、廖振富等館長的人事更迭,但在文建會、文化部的長期支持下,由本館與臺灣文學基金會封德屏董事長展開密切合作,籌組堅強的研究團隊組成顧問群,以穩健的步伐,高效率的執行力,交出粲然可觀的成績單。就當代文學研究而言,這套叢書無論出版冊數、投入人力、動用預算,都堪稱空前,其意義自是不容小覷。
    我粗略估算(以下統計若有錯誤,敬請包涵),參與主編本出版計畫的的學者、作家,大約在54人左右,其中主編冊數最多的是許俊雅、須文蔚、應鳳凰3人,各7冊;其次是陳信元、林淇漾(向陽)2人,各6冊;再其次,彭瑞金5冊,張恆豪4冊,至於陳芳明、張瑞芬,也各有3冊。以上9人共主編48冊,佔了總數將近一半,可說是這套叢書的編輯主力。其他主編2冊者有:周芬伶、陳建忠、陳義芝、李進益、鄭明娳、阮美慧、洪淑苓、王鈺婷、莫渝等人。而主編(或兩人合編)1冊者,則多達37人左右。以上主編大多是學院內的文學研究者,從資深學者到青年世代,隱然有台灣文學研究薪火相傳的深刻意義。而參與最深的陳信元老師,不幸於2016年因病去世,青年世代的傑出學者陳建忠,目前仍臥病在床,則是令人格外遺憾的。但是所有參與學者曾共同付出的努力,已為臺灣文學研究,留下紮實厚重的史料與見證,必然可傳諸後世而不朽。
    這套叢書策畫執行之前,臺灣文學館已有「《2007臺灣作家作品目錄》暨資料庫系統建置」、「臺灣現當代作家評論資料目錄」兩大專案,並以此為基礎陸續出版《2007臺灣作家作品目錄》3大冊,及《臺灣現當代作家評論資料目錄》8大冊。本叢書則是從上述收錄作家名單中,精選百位作家逐一蒐羅研究資料,希望藉由文學活動影像、作家小傳、文學年表及研究評述之選刊,完整呈現作家生平、創作、歷史地位與影響,並協助研究者便於掌握當前作家研究的現況,取得研究視野的高度,厚實臺灣文學研究基礎。
    觀察這套叢書收錄的百位作家名單,可以有多方面的學術意義,若有學者願意針對這套叢書的收錄作家、主編學者、編輯體例、編選內容等,進行細部研究,相信將可以提出不少學術發現或針砭的意見。因為就臺灣現當代文學研究而言,這是前所未有的浩大學術工程,而編選過程、名單確認,乃至收錄文章,雖經過再三討論,仍有諸多條件的限制,且各界必有仁智互見的不同看法,不可能滿足各方期待。然而從中仍大致可看出百年來臺灣文學的發展脈絡與演變,並充分彰顯臺灣文學香火的生生不息,其學術價值不容忽視。以下僅就個人粗略觀察,提出幾點淺見。
    本叢書收錄作家,生年最早的是1894年出生的賴和,其次是1897年出生的蘇雪林,恰好顯示臺灣現當代文學涵蓋的兩大源頭,前者是萌芽於1920年代的日治時期臺灣新文學,後者是孕育自1919年五四運動的中國現代文學。
    日治時期臺灣新文學除賴和、張我軍以中文創作之外,其他包括吳濁流(1900~1976)、楊逵(1905~1985)、吳新榮(1907~1967)、郭水潭(1908~1995)、楊熾昌(1908~1994)、張文環(1909~1978)、翁鬧(1910~1940)、龍瑛宗(1911~1999)、巫永福(1913~2008)、呂赫若(1914~1951)、王昶雄(1916~2001)等人,受限於時代環境,不論是新詩、小說,他們幾乎都是以日文創作,翁鬧壯年早逝,其他人戰後或停筆噤聲、或苦學中文重新出發,也有如張文環仍以日文沉潛寫作者。
    而脫胎自中國現代文學,戰後跟隨國府來臺,輸入這座島嶼的文學火種,諸如蘇雪林(1897~1999)、梁實秋(1902~1987)、謝冰瑩(1906~2000)、陳紀瀅(1908~1997)、姜貴(1908~1980)、覃子豪(1912~1963)、紀弦(1913~2013)、吳魯芹(1918~1983)、鹿橋(1919~2002)、羅蘭(1919~2015)等人,或多或少都從五四新文學運動吸取奶水,在戰後臺灣文壇各領風騷。兩種不同出身的作家,經歷不同政治環境下的戰亂與社會動盪,呈現的是迥然異趣的文學風景,也構成臺灣現代文學多重轉折的複雜面貌。
    以出生地觀察本叢書收錄作家,臺灣籍者47人,外省籍53人,反映兩者力求平衡的考量。臺灣出身的作家,出生於1920年代的詹冰(1921~2004)、陳千武(1922~2012)、葉石濤(1925~2008)、鍾肇政(1925~)、錦連(1928~2013)等所謂「跨越語言的一代」,都經歷了戰後重新學習中文的艱苦歷程,始能在長期摸索之後重新出發。只有少數更早出生的臺籍作家,如張深切(1904~1965)因為有長期旅居中國的經歷,戰後並無語言的障礙。至於更大批嫻熟於中文創作的臺籍作家,多半出生在1930年代以後日治中晚期,他們有機會在戰後接受完整中文教育,如鄭清文(1932~2017)、陳冠學(1934~2011)、李喬(1935~)、黃春明(1935~)、白萩(1937~)、陳若曦(1938~)、郭松棻(1938~2005)、七等生(1939~)等人,分別在小說、新詩、散文領域各成名家。
    以性別分,本叢書收錄作家男性78人,女性僅22人,比例嚴重失衡,顯然與時代環境息息相關,其中1920年代以前出生的臺灣籍女作家,僅有陳秀喜(1921~1991)、杜潘芳格(1927~2016)2人,至於林海音(1918~2001)則出生、成長於北京,應屬例外。而出生年代更早的葉陶(1905~1970)、楊千鶴(1921~2011)、黃鳳姿(1928~)則因作品過少,並未收入。相反的,1920年代以前出生的外省籍女作家,除蘇雪林之外,另有琦君(1917~2006)、張秀亞(1919~2001)、潘人木(1919~2005)、羅蘭(1919~2015)、孟瑤(1919~2000)等多人,這或許與1949遷徙來臺者,多屬中上階層的知識菁英有關。
    若從作家創作的文類區分,本叢書收入者以詩人、小說家最多,散文次之,相對稀少的是劇作家、兒童文學作家。當然,其中也不少作家擅長兩種以上的文類,如臺灣新文學的開創者賴和,作品有古典漢詩、新詩、散文、小說,林鍾隆的兒童文學與小說創作,都有可觀成果。而楊牧、余光中兩人的詩作與散文,也都各享令譽。
    這套叢書以已去世(67人)及仍在世之資深作家(33人)為主,經本館及執行團隊共同研商,考慮到 1945年是臺灣結束日本殖民統治、轉變為國府統治的關鍵年代,目前收錄作家以1945年之前出生者為下限,唯一例外是李潼(1953~2004),因其在兒童文學領域成就甚高,且英年早逝而被收入。
    而有鑑於文學界對此一學術工程的高度肯定與殷切期盼,在完成百冊的壯舉之後,為免遺珠之憾,本館積極向文化部爭取經費,並獲得鄭麗君部長承諾,將再進行後續20冊的編輯出版,預期兩年後累積成果將達到120冊之多。至於兩年之後是否持續進行出版計畫,由於1945年以後出生的作家多半仍持續創作,似乎無須急於編輯研究資料,本館也希望在適當停頓之後,進行盤點再行評估。同時,我們更深切期待各界能善用這套巍然巨著,將臺灣現代文學研究推向全新的里程,以發揮其學術價值。
    我個人深信,將來若重新啟動後續出版計畫,除了必然收入更大量的女作家之外,隨著族群文學、母語文學、同志文學等各種新興發展趨勢的崛起,未來這套叢書也可考慮收入在本叢書中缺席、而目前正活躍於臺灣文壇的原住民作家、母語文學作家、同志作家等,如此勢必將為臺灣文學研究,開展出前所未有的嶄新風貌。

    The Guardian's 100 best novels

    $
    0
    0

    Best books lists[edit]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The Guardian's 100 best novels is a list of the best English-language novels as selected by Robert McCrum for The Guardian.

    Reception[edit]

    Robert McCrum has received both praise and criticism for his 2015 list. Owing to this, he created a brief epilogue to the series, in which he explained many of his choices, such as his choice of Emma of the Jane Austen novels. He also explained regrettable exclusions, such as All That Is, Gravity's RainbowCrashA Confederacy of DuncesSlaughterhouse FiveAll the Pretty HorsesWise BloodThe Pursuit of LoveRebecca and Tinker, Tailor, Soldier, Spy. He also commented on purposeful exclusions owing to his personal preference, such as books by Elizabeth GaskellNorman MailerKingsley AmisJohn FowlesWalter Scott and Iris Murdoch, the latter of which had caused a surge of controversy in the disclusion of The Black Prince. He aroused controversy again, however, in, at the end of this article, including a list of his opinion of the ten greatest novels of all: EmmaWuthering HeightsMoby-DickMiddlemarch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Heart of DarknessThe RainbowUlyssesMrs DallowayThe Great Gatsby3.
    One of the most frequent complaints was that, of the 100, only 21 were by women. One reviewer desired Elizabeth Gaskell's Mary BartonHarriett Beecher Stowe's Uncle Tom's CabinErica Jong's Fear of FlyingMargaret Atwood's A Handmaid's Tale, books by Eudora WeltyCarson McCullersWilla Cather and Margaret Kennedy. She was also frustrated by the disclusion of Angela Carter, saying, 'Carter’s influence cannot be overstated: her allegorical, taboo-breaking narratives have been genuinely influential.' She favoured taking out The Thirty-Nine Steps, and replacing it with The Talented Mr. Ripley, and taking out Joy in the Morning, preferring either Nancy Mitford's The Pursuit of Love, or E. M. Delafield's Diary of a Provincial Lady. 4.
    Another criticism was a lack of Irish authors. Many complained of there being only nine books- Gulliver’s Travelsby Jonathan Swift (1726), The Life and Opinions of Tristram Shandy, Gentleman by Laurence Sterne (1759),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 by Oscar Wilde (1891); Dracula by Bram Stoker (1897), Ulysses by James Joyce (1922), Murphy by Samuel Beckett (1938), At Swim-Two-Birds by Flann O’Brien (1939), The Heat of the Day by Elizabeth Bowen (1948) and Amongst Women by John McGahern (1990). Claire Armistead compiled complaints of no works by these authors: Edna O'BrienWilliam TrevorJohn BanvilleColm TóibínDavid LodgeMaria EdgeworthJ. G. Farrell and Sheridan le Fanu. The first mentioned exclusion caused perhaps the most controversy. 5. 6.
    The Guardian asked readers a fortnight after the conclusion of McCrum's list to name the novels that they wish had been on the list. The book with the highest amount of votes was Chinua Achebe's Things Fall Apart, the second Arundhati Roy's The God of Small Things, and the third Toni Morrison's Beloved. The fourth was Margaret Atwood's The Handmaid's Tale, fifth, Cormac McCarthy's Blood Meridian, then Rohinton Mistry's A Fine Balance, followed by David Foster Wallace's Infinite Jest, then Kurt Vonnegut's Slaughterhouse Five, nine with J.R.R Tolkien's The Lord of the Rings, concluding the top ten with Glen Duncan's I, Lucifer, eleventh being J.K Rowling's Harry Potter and the Philosopher's Stone, twelfth, Alasdair Gray's Lanark: A Life in Four Books, thirteenth, Stranger in a Strange Land by Robert A Heinlein, penultimately Alice Walker's The Colour Purple, and finally, Woman on the Edge of Time by Marge Piercy7.

    SILENT BUT SIGNIFICANT《無聲的要角:蔣介石的侍從室與戰時中國》《山河動:抗戰時期國民政府的軍隊戰力》

    $
    0
    0
    光明日報對張瑞德《山河動》的評論:
    另作者在《無聲的要角》的序文,有如是說:
    「長久以來,我始終相信,好的歷史著作不應該只能幫助我們瞭解過去,而是應該也能幫助我們瞭解現在;不應該只能幫助我們瞭解古人,同時也應該能幫助我們瞭解自己。我過去的作品一直以此作為目標要求自己。大陸的幾場新書發表會,則讓我反省到自己過去在寫作時,居然從未考慮過學界以外讀者的需求。在慚愧之餘,我在寫這本書的最後階段,作了一次這輩子從未有過的嘗試——在維持「無一字無來處」的原則下,試圖打破實證史學的冰冷框架,儘量把這本書寫成一部傳記,而不是一本博士論文。雖然自己的才氣有限,無法擺脫所受「專業訓練」的束縛,讓這本書難免會招來「小腳放大」之譏,不過至少在我再次面對那些非學界的讀者大眾時,可以無愧於心。」
    圖像裡可能有一或多人
    Jui-shan Chang──和張瑞軍其他 3 人
    A great news:
    After having published, "Shaking the Nation: Fighting Power of the Nationalist Army during the Sino-Japanese War" (reviewed as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and best books in 2015/2016 in China), my brother Professor Jui-te Chang has recently published another important book about the Era of the Sino-Japan War.
    “Silent but Significant: The Role of Chiang Kai-shek’s Personal Secretariat in Wartime China”, Chang Jui-te, December 2017, Taipei: Shangwu Publishing House, 504 pages.
    我的二哥,歷史學者張瑞德教授,继出版一本在中國大陸被誉为2015/2016年度最有影嚮力暨最佳著作之一,《山河動:抗戰時期國民政府的軍隊戰力》之後,最近在台灣又出版了一本有關蒋介石與抗戰時期的重要著作 :《無聲的要角:蔣介石的侍從室與戰時中國》,張瑞德著,台灣商務出版社,2017年12月,504頁。此著作根據近年公開的檔案史料,探究:
    。中國抗日戰爭與國共內戰時期,國民政府軍政史上的重要一頁
    。揭露蔣介石「侍從室」的神祕面紗,還原歷史真相
    。國府權力最高核心組織,如何影響現代中國歷史




    博客來
    蔣介石
     SILENT BUT SIGNIFICANT


    這本書,國民黨的黨史專家可能不會想看。
    「你这本书最有价值的地方,就是从军队的组织、人员的素质、武器的配给到国民党军队在凝聚力和向心力上遇到的困难,都做了比较完整的呈现。也就是说,把抗战的困难写出来了。战力是一个核心要素,从这本书里,读者大概能够看出,国军为什么打不过日本人,他们为什么在战场上节节败退。因为这里面的要素可能基本上都突出来了,首先,国军在人员的素质和训练上,国军不如日本人,在军事的战术和军事纪律上也不如日本人,在武器装备上也和日军差得很远,在后勤供给上又让国军忍饥挨饿。抗战为什么会那么难,而且为什么日军打到哪里,国军退到哪里、败到哪里?这个确实是情有可原。」
    “張瑞德:国军的这种战力,能够拖了八年,拖到日军无条件投降也非常不简单,付出的代价很大。”
    抗日战争期间蒋介石越级指挥是怕泄密?
    BOOK.IFENG.COM



    Viewing all 6854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