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人和書 ( Men and Books)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846

南方朔:《憤怒之愛:60年代美國學生運動》迎接第四次台灣青年民主運動 /百年追求:臺灣民主運動的故事(3冊套書 陳翠蓮 吳乃德 胡慧玲 )

$
0
0

 南方朔《憤怒之愛:六〇年代美國學生運動》台北:四季,1980

( 南方朔 (本名王杏慶):現年35歲。他是位比台灣人還台灣人的外省人。......他的理想是:幸福的台灣、光榮的中國、和平的世界。.....翻譯作品有十餘種。)


世界性學運

圖為《修倫港宣言》起草人湯姆‧海登老年時(Photo by KCET Departures
南方朔於序言說道:「60年代的學生運動,更精確的說法應該是以學生為基幹的知識份子運動,是個世界性的運動,它不但在自由世界普遍的展開,也同時在共產世界綿延不絕。」全書共11章,詳細敘述了當時學運的成因,並針對其日後對美國內政與國際局勢造成的影響有一番精闢的分析。
1960年代初期,許多黑人仍遭到不平等對待,也沒有投票權,許多白人學生志願為他們爭取權益,組成了「學生民主社會聯盟」(SDS),是當時最重要的學運組織。該組織的領袖,密執安大學研究生湯姆‧海登(Tom Hayden)於1962 年6月發表了《休倫港宣言:一個世代的議程》(Port Huron Statement: Agenda for a Generation)。
該宣言的開頭為:「我們是屬於這個世代的年輕人,我們是在舒適中成長,但是我們卻不安地凝視著這個環繞我們的世界。」除了提倡人權,更重視學生們對參與式民主的想像,強調民主不能只是政治場域中的選舉,而必須落實在社區、工作和學校場域,可謂世界學生運動史上最著名的宣言。
SDS聯盟成員在全美各校園演講,吸引上千名學子一同投入對戰爭、種族壓迫和官僚政治的抗爭,共同催生後來的「民權法案」和「投票法案」。

南方朔:迎接第四次台灣青年民主運動

十一月十五日,政大圖書館舉辦了有關「大學雜誌」和台灣民主化的論壇,承蒙政大的好意,請我去做了專題演講。

我 在演講中指出,台灣知識青年的民主運動大集結,以前有過三次,而亳無疑問的,現在已到了知識青年第四次大集結的時候。今年以來,年青的一代,無論是否在 學,都廣泛的參與各類公民運動,提出他們的訴求和期望,充份顯示了他們的民主認知超過了上一代。這是台灣深化民主的最大動力。台灣的當權者們卻只會在丟鞋 子這種問題上做文章、搞醜化,他們的程度真是差遠了。因此,台灣第四次知識青年的大集結是可實現以待的。

台灣以前有過三次青年民主大集結:

第一次是在日治的大正昭和交接的年間,殖民地的台灣進入了現代。當時的台灣青年首次啟蒙,形成了波瀾壯闊的民主運動,但被日本殖民政府強力的彈壓了下去。

第二次知識青年民主大集結是在一九五○至一九六○年代雷震的「自由中國生日刊」主導的組黨運動。這個民主運動的主導者是國民黨內的自由派官吏,台灣的本土力量只是配角。「自由中國生日刊」的民主運動和一九五七年開始的「文星」雜誌新文化運動,對台灣都有過正面作用。

但因為它都是國民黨內的自由派所主導,它也造成了一定的副作用,台灣有些人省籍歧視因而形成,他們認為台灣本地人是政治及文化水準較差的族群。

第三次知識青年和本土型民眾大集合,是在一九七○年代出現。戰後成長的一代開始覺醒,最初是朦朧曖昧的聯合,到了後來真有本土認同的青年和民眾崛起。台灣進入了民主抗爭階段,雖受到壓制,亦屢仆屢起,遂有了一九八六年的反對黨成立,並替台灣的政權轉換創造了條件。

而現在正在進行中的第四次知識青年大集結。今天的馬政府乃是國民黨權貴子弟所講的「革新保台」的一代。它繼承了長期的歧視文化,又再加上新的學歷歧視,因而台灣人民以前都認為它們是優秀的,是有能力的。但舊政府演變到現在,已證明了:

(一)它對台灣缺乏了基本的認同,一個對台灣缺乏認同,對本地百姓缺乏了關心的政權,它當然不可能制訂出對的政策,不可能增加台灣人民的福祉。因此馬政府的無能主政,等於它是自動瓦解了國民黨權貴世代的「革新保台」的價值體系,台灣年青一代對本土的新認同因而出現並凝聚。

(二)馬政府繼承了台灣的「省籍歧視」和「學歷歧視」,這也是它敢於唬弄民眾,只靠文宣治國的原因。

當馬政府無能,影響台灣最大的這兩個歧視結構形同自然消失,普通人民的聲音開始抬頭。

台灣的民主進入了人民作主的階段。青年的一代已開始對民主的細部問題展開思考。

(三)由馬政府任內台灣的貪腐盛行,政商勾結共生,已使台灣青年的一代,對國民黨的統治結構有了更多的反省和覺悟,這對將來的民主深化將有極大的助益。

因此,我對馬政府的無能、貪腐及濫權,真實是很感謝的,它自己瓦解了它的統治神話,才給了人們重新思考覺醒的空間,台灣青年一代的大集結,一定可以開創一個新的時代!


*****
1.或許可算後見之明: 這套書應分成兩套-兩版本: 一種是合乎基本學術規格的書/另一套是普及本/故事本

2. 吳國精先生建議從黃仁宇的『大歷史』角度看台灣百年。

戴國煇《台湾―人間・歴史・心性》1988是可參考的小書228頁寫作有索引6頁台灣史年表8頁http://hcbooks.blogspot.tw/2013/10/blog-post_22.html



卡洛
謝謝贈書: 由於要將妳的贈書轉給玉燕看 我稍將每本翻翻.
這套書沒注(出處)和索引等的確很令人遺憾
你寫的不錯如聽眾在金華國中戴起面具掩護某翻牆回台的志士等等
很有戲劇性很感動 
 禁書時代

中卷我最不滿意吳兄的學問不夠紮實主見太深
書評:

吳乃德先生或許喜吊書袋﹑,在百年追求叢書自由的挫敗》中問題可能不少。
對胡適了解很有限(129認為胡適一生只有他說的兩貢獻,有點可笑)把胡頌平當成他兒子,真不可思議,p.275。對於他認為胡適在吳國禎事件是看了特務提供的資料,以及詳細列出50年代初蔣介石每次會給胡適5千美金的事,可以進一步研究。
由於本書採通俗寫法,沒注出處,所以我對作者多次引用王世憲,懷疑應是王世杰?

 ----
 王先生不知道啟明人物就是成功也要身退.
 "自由中國 VS 文星"對台灣的影響力待查

王健壯:未完成的遺囑


再過幾天的十一月二十三日,就是「雷震案」覆判定讞五十三周年紀念日。
半世紀來,研究《自由中國》或回憶雷震的文章很多,但吳乃德最近出版的〈台灣民主運動的故事卷二:自由的挫敗〉,卻是其中最值得一讀的著作。
吳乃德的書雖非以學術論文形式為之,但學術研究元素卻無一不具備。他雖非歷史學者,但寫史之才、學、識、德,卻也無一或缺。〈自由的挫敗〉敘述的雖是前代史,但卻與當代史有對話、對照的現實意義。
一 年多前,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其中有幾段文字談到《自由中國》那批知識分子:「去年因為教書需要,重新翻閱擺在書架上層但早已多年不曾碰觸的《自由中國》 半月刊,本來祇是想從其中尋找一些言論自由的歷史註腳,但結果卻被一篇又一篇六十年前那些早已變成古人所寫的文章突然震懾:以今視昔,那些言論雖然卑之無 甚高論,但在那個時代那樣的政治氛圍中,那些人不僅在字裡行間證明自己是一群有道德勇氣的知識分子,更向後代的人證明,他們也是一群有進步意識的知識分 子。」
「進步意識代表他們不同於流俗,不走政治正確路線,不博大眾的喝采,也不被成見所束縛,他們站在知識的高度上評人論政並且指點江山; 『即使是在最黑暗的年代,我們也有權去期待一種啟蒙,這個啟蒙或許並不來自理論和概念,而是更多地來自一種不確定的、閃爍而又經常很微弱的光亮』,漢娜鄂 蘭寫的這句話,好像就是在形容《自由中國》那些年那些人的那些文章,他們是黑暗年代中不間斷地在閃爍的那些光亮,燭照當年,也引領後世。」
像 這樣的知識分子,當然也讓我在字裡行間難免有這樣的感慨:「我在課堂上向坐在講台下那群才剛二十歲出頭的年輕學生,述說那段歷史也傾訴我的感觸,那堂課的 結論也想當然爾會發出這樣的感嘆:那樣的時代早已遠颺,那樣的傳統早已消失,那樣的知識分子更是上下求索而難得其一二;而且,當前學界中不知有多少人在感 慨『一管書生無用筆』,有多少人的書齋中不時隱約可聞『萬古書蟲有嘆聲』。」
「換另一種說法吧:在當前這個時代裡,知識分子是沒有位子、找不到位子或者被擺錯位子的一群人,其中即使有少數人心有所憂甚至心所謂危而不得不言,但其結果也無非祇是『縱使文章驚海內,紙上蒼生而已』,嘗盡了闌干拍遍無人問的滋味。」
「其 實,有很多非常簡單的石蕊試紙實驗,可以檢測台灣現今知識分子角色究竟是否已然日趨沒落的假設:有多少人仍然一以貫之『以道抗勢』?有哪些人已墮落成為媒 體統治文化中的聒噪階級?有多少人身在學界卻長期擺出倚附權勢的姿態?誰是public intellectual?誰又是partisan intellectual?其中任何一項實驗,都會證實假設的正確。」
「余英時先生曾經這樣描述過知識分子:『知識分子最不可愛的性格之 一,便是他們對於國家的基本政策或政策路線,往往不肯死心塌地接受,不但不肯接受,有時還要提出種種疑問和挑戰』,這段話淺白易懂卻知易行難,當今台灣能 有幾人敢當之無愧自期自許是余英時筆下那種類型的人?並且不是偶一為之,而是始終如一屬於那種類型的人?」
余英時對知識分子的定義,其實在雷震與《自由中國》那批知識分子身上,都可以找到註腳。
吳 乃德一向推崇赫緒曼(Albert Hirschman),赫緒曼在七0年代寫過一本書Exit, Voice, and Loyalty(叛離、異議與忠誠),這本書的書名,不但可以拿來形容雷震與《自由中國》那批知識分子,也是〈自由的挫敗〉那本書中時隱時現的一個主題。
雷震曾是蔣介石的親信,《自由中國》最早走的也是「擁蔣反共」的路線,這是雷震與《自由中國》的「忠誠」一面。
但 〈政府不可誘民入罪〉那篇文章,痛批保安司令部濫權,卻是《自由中國》的「異議」第一聲;也是《自由中國》由「擁蔣」走向「反蔣」,從「忠誠」轉為「異 議」再轉為「叛離」的序曲。雷震也從此變成了吳乃德所形容的「意外的反叛者」。蔣介石之所以親辦且嚴辦「雷震案」,正是因為雷震的意外反叛者角色,讓他恨 之忿之必欲去之而後快。
雷震坐牢十年,雖曾感嘆「十年歲月等閒度,一生事業盡消磨」,但他出獄後,仍然撰寫長篇〈救亡圖存獻議〉給蔣介石,仍然寄望曾經關過他的人能有所改革,這是他的天真,當然也是他的執著。
雷震的天真,釀成了他個人的悲劇;但他的執著,卻讓他與《自由中國》都變成了典範,就像吳乃德所說,「他們的言論卻成為我們政治社區的道德資產,在那樣的時代中,如果沒有人發出類似的言論,如今回顧歷史我們必然感到羞慚」。
但回顧歷史,另外應該感到羞慚的是:在我們這樣的時代中,哪裡還找得到另一個天真的「雷震」,以及另一個執著的「雷震」?
「民 主轉型其實祇是國家轉型的第一哩路,政體轉型後的政策轉型、治理轉型與政治文化轉型,才是接下來應該走卻很難走的下一哩路;而且,有了民主政體並不代表就 有了民主效能,有了民主效能也不表示就有了民主品質;更重要的是,在這條『路漫漫其修遠兮』的下一哩路途中,政治人物不能踽踽獨行,知識份子更不能缺席, 即使他們不願與政客結伴同行,但卻不能不像一盞閃爍而微弱的光亮,走在隊伍的前面指引方向。」
這是我在一年多前那篇文章中,對知識分子沒落的一些感慨,也可以算是我看完〈自由的挫敗〉的讀後感:雷震那一代知識分子的遺囑,雖然像吳乃德所說「在下一代人手中完成」,但我們這一代人呢?我們到底或者能夠留下什麼遺囑?


-----

百年追求叢書自治的夢想》某些日文漢字可能要解釋,譬如說,頁251"台灣的公職追放令:

第一卷:
ついほう【追放】
1 〔追い払うこと〕banishment, expulsion; 〔自国・故郷からの〕exile ((from)); 〔不法入国者などの国外追放〕deportation追放する banish, ...
ついほうかいじょ【追放解除】
〔公職からの〕a depurge; restoration [rehabilitation] of the status of purged persons




百年追求:臺灣民主運動的故事(3冊套書)
作者:

陳翠蓮、吳乃德、胡慧玲

出版社:衛城出版
出版日期:2013

一八九五 到 一九八六
這是一份臺灣的民主履歷
三個世代追尋的民主之花

從一八九五年成為日本殖民地到一九八六年民進黨成立,臺灣用不到百年的時間,跨越了民主的門檻,擁有了合法反對黨的存在和公平競爭的選舉。這是民主轉型最核心的關鍵。
臺灣第一波民主運動發生於日本殖民統治之下。這一波民主運動是臺灣人追求現代性的起步,臺灣人透過殖民者,睜開了眼睛,認識了世界。隨著殖民者戰敗,臺灣第一波以啟蒙為主的民主運動也宣告結束,且在政權轉換的階段中,發生了二二八事件。
國府來臺後的獨裁統治,開啟了第二波民主運動。初期以外省籍自由主義知識份子為中心,透過《自由中國》雜誌,對蔣介石的威權獨裁提出言論挑戰。後來更與本土菁英合作企圖成立反對黨,可惜這次的匯流最後以遭整肅宣告失敗。
然而隨著戰後世代的成長,第三波民主運動很快到來,以「黨外」的身分繼續挑戰威權體制,黨外人士繼續辦雜誌,並開始參與選舉。不同於上一波民主運 動,全面性的整肅和處罰未能讓民主運動消逝,反而讓獨裁政權失去正當性。更多人的參與讓民主運動更為茁壯,而人民的支持也更熱烈。當強力壓制無效,獨裁政 權只有讓步。
和其他民族相較,臺灣的民主運動並不特別壯烈,不特別曲折,也不特別艱難。不過這卻是我們自己的故事。

卷一 自治的夢想 陳翠蓮
一九二○年代日本大正時期,解放的思潮影響著亞洲各國青年,在那個臺灣識字率只有三.九%的年代,已有一批在日本留學的知識青年,喊出「臺灣是臺灣人的臺灣」,成立臺灣文化協會,發起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從日治到二戰後的二二八事件,是臺灣追尋自治之夢的時期。

卷二 自由的挫敗 吳乃德
這個運動的外省籍知識分子和政治人物,在自由主義於中國潰敗後,試圖在台灣新領域中做最後的嘗試。思想的敵人共產主義雖已阻隔於海峽對岸,可是卻 為蔣氏父子的法西斯主義所籠罩。本土政治人物則是日據時期反殖民運動的殘存。殘酷的二二八事件剛過不久,記憶猶新。他們一直努力在地方政治中維持最起碼 的、有尊嚴的存在。兩群人多已過生命中最熱情、進取的階段。這個運動或許可以視為,他們在生命晚期共同寫下的政治遺囑。

卷三 民主的浪潮 胡慧玲
一九三一年臺灣民眾黨遭總督府下禁止結社令,一九六○年中國民主黨尚在籌組階段,組黨人士就被國府逮捕,直到一九八六年九月,在一波波的黨外運動 中,臺灣第一個合法的反對黨終於成立了,組黨人士準備三梯次「待補名單」,表明前仆後繼的決心。當時的總統蔣經國發表談話,「世事在變,局勢在變,潮流也 在變」,要像美麗島事件一樣全面逮捕,確實已經不可能了。

作者簡介
陳翠蓮
臺灣大學政治學博士,臺灣大學歷史系教授。曾任自立晚報記者,主要研究領域為日治時期臺灣政治史、戰後臺灣政治史。已出版《派系鬥爭與權謀政治 ──二二八悲劇的另一面相》、《戰後臺灣人權史》(合著)、《二二八事件責任歸屬研究報告》(合著)、《臺灣人的抵抗與認同,1920~1950》等。
吳乃德
芝加哥大學政治學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曾任黨外雜誌《新潮流》 編輯,美國安娜堡密西根大學社會系訪問副教授,清華大學社會系、臺大社會系合聘教授,臺灣政治學會創會會長,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會長。
胡慧玲
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畢業。曾任職《自由時代》雜誌社 、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著有《我喜歡這樣想你》、《島嶼愛戀》、《十字架之路——高俊明牧師回憶錄》等書。曾從事基隆地區和臺北地區二二八口述歷史採 訪,合著《悲情車站二二八》等五書,以及合著《臺灣獨立運動的先聲─臺灣共和國》、《白色封印》、《在異鄉發現臺灣》。現任上尚講堂策畫人。

導言:我們共同的故事

吳乃德

這是臺灣三個不同世代試圖創造民主的歷史。歷史不是他鄉,我們到此一遊只為了滿足好奇。歷史紀錄我們如何共同從過去走到現在;歷史也提供我們想像和啟發,如何共同從現在走向未來。這些故事是我們共同的記憶,也是社區認同的重要基礎。
民主運動是一齣道德劇。我們凝視前人的成就和限制,從中領悟我們具有的潛力,以及或可能超越的限制。我們也從中體認:我們之所以有今天,並非歷史 的必然。任何民族的黃金時代或災難,主要來自人在其中所發揮的作用;人的辛勤、或人的愚昧。這樣的體認讓我們不致對自己失去信心,也不敢對未來加以輕忽。
民主運動是人試圖成為自己的主宰,並依其理念重構社會的奮鬥。追求自主首先必須免於壓迫,不論壓迫是來自外來殖民者、本土獨裁者、或是自己內心。 臺灣第一波民主運動發生於日本殖民統治之下。這一波民主運動是臺灣人追求現代性的起步;它是一個全面性的啟蒙運動。臺灣人透過殖民者,睜開了眼睛,認識了 世界。正如大多數處於青春期的青少年,當時的臺灣人普遍熱烈地追求知識,渴望教育;試圖了解這個世界,也了解自己。第二次大戰開始的時候,六百萬的臺灣人 中已經有近五萬人畢業於日本的大學。
追求「現代性」成為當時臺灣人的熱潮。現代性的核心是「人的自覺和自主。包括對世界好奇,對自己的判斷自信,懷疑教條、反叛權威,對自己的信念和 行為負責,為過去的古典啟發、卻同時獻身於偉大的未來,對自己的人性感到驕傲,體認身為創造者所具有的藝術力量,確信自身對自然的理解力和控制力。」
以啟蒙為目標,第一波民主運動希望擺脫的不只是殖民者的壓迫體制,也是內心的偏見和無知。這一波的民主運動中,現代世界的知識,經濟、政治、法 律、宗教等被傳授,現代世界的藝術活動被學習,現代世界的愛情觀、女性地位被討論,各種不同的政治理念被爭辯。反殖民運動的參與者嘗試當代所有的思想藥 方,不過卻沒有機會完成其中任何一項。隨著殖民者戰敗、臺灣成為中國一部份,這一波的民主運動也結束。
殖民者離開臺灣之後,臺灣人面臨更嚴峻的挑戰。他們首先面對二二八的血腥屠殺。反殖民運動的領導人,部分人先前即已逝世,如蔣渭水、林幼春、楊吉 臣、王敏川、賴和、蔡惠如等。他們因此未能體驗祖國的真實面貌,也未能啟示後代此種艱難時刻應如何自處。部分人選擇依附新的政權。部分人則流亡海外,如林 獻堂、李應章、石煥長、王萬得、蔡阿信等。部分人選擇在故鄉中自我放逐,不再過問公共事務,如連溫卿、林呈祿、陳逢源、韓石泉、蔡式穀、葉榮鍾、邱德金 等。可是也有部分人繼續奮鬥,在第二波民主運動中重新站上歷史舞臺。
第二波民主運動初期以外省籍自由主義知識份子為中心,透過《自由中國》雜誌,對蔣介石的威權獨裁提出言論挑戰。和前一波的反殖民民主運動相較,這 一波民主運動的思想格局顯得侷限。先前熱烈討論的現代性諸面向,政治的、經濟的、階級的、思想的、宗教的、性別的,如今都不復可見。運動的唯一目標和思 想,是西方式的自由民主體制。然而也因此讓運動更統一,目標更聚焦。而且,更為直接面對強權,因此也需要更大的勇氣。
在這一波運動的後期,外省籍自由主義者開始超越以言論批判威權獨裁。他們和具有社會基礎的本土菁英結合,試圖成立反對黨。本省人和外省人結合,以 行動挑戰獨裁體制,試圖促成民主在臺灣出現。在二二八所造成的強烈族群敵意中,他們的結合為臺灣政治帶來新的想像,雖然他們心中仍有疑慮,雙方的認同也有 所差異。
運動中的外省籍知識份子,是中國近代歷史的延續。自由主義在中國失敗之後,他們試圖在新領域做最後的嘗試。運動中的本土菁英則多為反殖民運動的延 續。他們試圖在新政權、新殖民主義下,重新啟動追求平等和自主的抗爭。中國歷史和臺灣歷史,共同匯流成這個運動。可惜最後的嘗試、和最後的抗爭,都以失敗 告終。這個運動或許可以視為:兩羣人在生命後期共同寫下的政治遺囑。
行動雖然失敗,他們的言論卻成為我們政治社區的道德資產。在那樣的時代中,如果沒有人發出類似的言論,如今回顧歷史我們必然感到羞慚。
他們的遺囑終在新一代人手中完成。戰後出生和成長的一代,成為第三波民主運動的主力和支持者。相同於前一波民主運動,他們創辦雜誌,以言論批判威 權體制。他們也透過選舉擴充社會基礎,建立號召人民的反抗中心。也相同於前一波民主運動,他們遭受獨裁者的壓迫。壓迫上一波民主運動的獨裁者,其兒子如今 以更嚴厲的方式、更大的規模,壓制這一波民主運動。所有運動領導人和積極參與者,都遭受逮捕和嚴峻的處罰;大多數的民主運動者失去自由,有人則失去母親和 女兒。
然而,不同於上一波民主運動,全面性的鎮壓並未能讓民主運動消逝,反而讓獨裁政權失去正當性。更多人的參與讓民主運動更為茁壯,人民的支持也更熱 烈。當強力壓制無效,獨裁政權為了避免更大的災難,只能讓步。結局是,臺灣人終於獲得將近一百年的追求:民主、平等、自主、和尊嚴。
這正是臺灣民主化最重要的啟示:人民對民主的堅持、前仆後繼,終於逼迫獨裁者做出民主妥協。認為臺灣民主由蔣經國所推動,長達三十年白色恐怖期間實際負責情治系統的獨裁者,曾經嚴厲鎮壓民主運動的獨裁者,這是對臺灣歷史的最大誤解、最大扭曲。
和其他民族相較,臺灣的民主運動並不特別壯烈,不特別曲折,也不特別艱難。不過這卻是我們自己的故事。這些故事不是抽象的理念,而是上一代的我們、曾經在同一土地上生存、工作的先人,他們的憧憬、無畏、侷限、和困頓,至今都仍然和我們有著各式各樣的牽連。
牛津大學一位政治哲學家曾經用《小王子》的故事,討論我們情感所認同的對象是否必須具備獨特性。小王子有一盆玫瑰花,他非常得意,也非常喜歡。有 一天小王子經過一個花園,看到滿園的千朵玫瑰;和它們相較,他的玫瑰並不特別突出,於是小王子傷心流淚。狐狸要他回家去,好好仔細端詳他的玫瑰。小王子依 照狐狸的建議,也終於領悟,向滿園的玫瑰說:
你們很漂亮,可是你們卻是空虛的。沒有人願意為你犧牲生命。我的花看起來和你們一模一樣,可是她是我灌溉的,她是我放在花盆中保護的,她身上的蟲也是我除的。我聽過她的哀怨,我也聽過她的驕傲;有時候我甚至聆聽她的沈默。因為她是我的玫瑰。
臺灣之所以獨特,是因為眾多和我們有所連結的先人,他們在其上的工作,如今成為我們共同的故事、共享的記憶。臺灣之所以獨特,也因為我們今天對它的灌溉。

目錄
導言 我們共同的故事
卷一 自治的夢想
第一章 帝都的洗禮
第二章 抵抗的策略
第三章 在團結的旗幟下
第四章 想像文明臺灣
第五章 統治者的對策
第六章 走向階級運動
第七章 一網打盡
第八章 戰爭陰影下
第九章 迎接新時代
第十章 祖國來的殖民者
第十一章 全島起義
第十二章 夢碎
卷二 自由的挫敗
第一章 意外反叛者
第二章 衝撞黨國言論
第三章 燃燒的民主思潮
第四章 獨裁正面總攻擊
第五章 組黨之夢
第六章 啟動組黨
第七章 民主星火彈滅
第八章 明天過後
第九章 文化禁錮
第十章 青春火燄
第十一章 預告民主運動
卷三 民主的浪潮
第一章 苦悶的臺灣
第二章 蔣氏父子
第三章 回歸本土
第四章 選舉萬歲
第五章 講沒完的政見
第六章 沒有黨名的黨
第七章 大逮捕
第八章 大審判
第九章 血雨腥風
第十章 黨外再起
第十一章 狂飆年代
第十二章 我思故你在
第十三章 組黨
故事的結尾:人的意志、人的價值
主要參考書目
臺灣民主百年大事記
Top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