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讀紐約時報科學版介紹近20年來,味覺的科學突飛猛進,許多新味道繼酸甜苦辣被"界定:
Today, savory, also called umami, is widely recognized as a basic taste, the fifth.
這umami是日語"甘"的意思,
它在精神結構研究和社會關係上,也有著名的說法:
甘えの構造 /The Anatomy of Dependence/日本式的愛 by 土居健郎Takeo Doi
Takeo Doi
土居健郎 - Wikipedia
ja.wikipedia.org/wiki/土居健郎Translate this page
土居 健郎(どい たけお、1920年3月17日 - 2009年7月5日)は日本の精神科医、精神分析家。東京大学名誉教授、聖路加国際病院診療顧問。東京生まれ。東京帝国大学 ...甘えの構造 - Wikipedia
ja.wikipedia.org/wiki/甘えの構造Translate this page
甘え」の構造』(土居健郎著、弘文堂、1971年出版 ISBN 4335651066)は、代表的な日本人論の一つである。英語版「The Anatomy of Dependence」は1973年 ...日本式的愛
作者:士居健郎
譯者:黃恆正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1993/
《日本式的愛》
「依愛」
「依愛」原指所有正常的嬰兒對母親所懷有的感情:依賴、撒嬌。嬰兒在精神上渴望依偎著母親,沉浸在縱容的母愛中,不願離開溫馨的母子生活圈子,而投入客觀的現實世界裡。這種感情後來漸漸發展延長,擴及成人的生活,形成了一個人對別人和現實世界的態度。
在本書中,「依愛」主要是指被動的愛情需求(希望被人喜歡,希望被人愛護,希望被人關愛)。這與西方社會中主動的愛情需求大相逕庭。在日本述會中,互相體認被動的愛,是一件極為重要的事。他們的社會中瀰漫著「依愛」的心理,這種心理似乎已經形成了他們人際關係上最重要的一個特質。
在他們最親密(如父母,至親好友)的生活圈裡,這種心理,總是被予以寬容的。他們行為上有時故意表現的孩子氣,藉此希望獲得別人的關愛。然而,當「依愛」的心理擴及社會關係上時,其過程不一定能進行得順利,有時會遭受到挫折和扭曲,而引起各種情緒反應如鬧彆扭、埋怨、操心等等。這些由同一基本心理--「依愛」--衍生出來的情緒,本身並不是不好的,它是一種重要的心理作用,少了它,精神無法茁壯﹔但如果沒有是到的處裡,也會在日後形成精神上的變態。
本書教你了解「依愛」的特質,並發現它在日本社會中扮演的重要性。
作者簡介
土居健郎
生於東京,東大醫學院畢業,曾任東大醫學院教授等職,日本國立精神衛生研究所所長。
日本式的愛-目錄導覽說明
- 第一章「依愛」的構想
第二章「依愛」的世界
第三章「依愛」的邏輯
第四章「依愛」的病理
第五章「依愛」與現代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