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詩人選集 28 許達然 集
作 者 | 許達然著
編 者 | 葉笛編
出版日期 | 2009年7月
出版單位 | 國立台灣文學館
「台 灣詩人選集」的編選宗旨,在於呈現台灣詩、自二次世界大戰後至二十一世紀初,多元而豐富的風貌。從台灣新文學運動萌發以來,台灣詩不斷受到包括西方現代主 義文學等外來文學思潮的影響,也呈現各個階段不同的變貌。受到外來文學思潮不斷衝擊、激發的台灣詩;一方面固然不停地尋求台灣詩的立足點,也就是自我定 位,不停地追求、探索自己的詩與台灣、台灣的人和台灣的土地的關係。另一方面也必然要不停地追求詩的文學美學,思索如何將台灣時空背景下產生的台灣詩,以 最完美、準確的形式,將詩思傳達出來。「台灣詩人選集」計收六十六家詩人,每集內容包括:序文、編輯體例說明、目錄、詩人小傳、詩人影像、詩選、解說、詩人重要生平、文學簡表、閱讀進階指引、詩人已出版詩集要目。
本/書/目/次
目錄
一、許達然影像
二、許達然小傳
三、詩選
字都稍少
違章建築
看陰陽圖
路
蕭條
季的悸動
三行三尾
握不住兩行
能
輾
用品
離鄉老兵
三行六尾
刑場
懷念
看櫥窗
阿義的家內
兩代牛
慶讚中元
沙娜的青春
看破
抗議兩行
拙
中庸
四行兩尾
西門町之夜
普通列車
之間
訊息
動靜
九行書
一九八八年台灣印像
焦灼
石油
難過
衷情
高速公路
舊書店
簡歷
金魚今生
秋深感情
兩行五尾
兩尾三行
海天
疤
行情
動物園
風波
奚落
失意
豐收
最後兩行八尾
失業
台灣新社會達爾文主義
台南十字路口驀然看見
在自然歷史博物館
句都略短
樹
屠宰場
麻袋歷史
香腸故事
像騙
磚
濁水溪畔
零拾
老打雜
看鄭成功像
咄
黑面媽祖
阿水的祈禱
阿土起火記
盲
旱
鐘
海埔新生地
啞
給影子
扁擔
問題
人行道上的垃圾箱
樺樹
不同的傷痕
孤兒的父母
過,去罷
瞄
鍛練
風雨抱
四、解說
五、許達然寫作生平簡表
六、閱讀進階指引
七、許達然已出版詩集要目
簡論許達然詩的通感-刊台灣《全國新書信息月刊》175期,2013.07
簡論許達然詩的通感◎林明理 詩人/曾任大學講師●貼進現實的底層關懷許達然〈1940-〉,本名許文雄,台南市人,是歷史學者、散文家。美國哈佛大學碩士、芝加哥大學博士、西北大學退休教授。 2005年冬天,他回到台灣東海大學擔任講座教授。從事台灣史研究,著有學術用書、散文、詩集等多種。獲青年文藝獎、金筆獎、府城文學特殊貢獻獎、吳三連文學獎等殊榮。
為了探索許達然詩的魅力所在,我們不妨先了解其詩的語言具有哪些共同特徵,以及哪些特有的素質?
一、豐沛的學養與鄉土文學的特徵:許達然詩風質樸,語言不深隱曲折、意象繁複;重在言志,而言志又離不開對現實的關懷與價值認同的思索上,有詩人自覺的「入世」態度。他在自序裡說過:「在我想念的版圖裡,台灣佔據著很大的面積。」他的詩歌創作,並非直接敘事寫史,而是用歷史的眼光審視台灣的風土文化、庶民生活的變遷或生態環境更迭的細節,用歷史的責任承載情感;藉以體現出其深悲或感慨,成為「警醒」的特殊風格。他在成名作《含淚的微笑》中已初露端倪。他說:「悲哀的不是痛苦,而是表達不出痛苦」。如果說,許達然擅於用現實中一個不起眼的變化來寫民心、民情,常落筆於貼進現實的底層關懷,收筆於內在痛苦的回憶,且抒寫兼具哲理和人道精神;從這個特徵上來說,他對百姓簡苦生活的敘寫是最具社會現實性,也最有鄉土意識的歷史意義。
二、深受現代主義文學的影響與獨特的視域:許達然不主張用作品去再現生活,而是提倡從人的心理感受出發,表現「底層文學」的關照。他注重表現人物的意識活動本身,從作品中力求有所突破,確是事實。自1979年起,他相繼出版了《土》、《吐》、《遠方》、《水邊》、《人行道》、《防風林》、《同情的理解》等散文集,其新詩〈疊羅漢〉亦獲得吳濁流文學獎項。詩創作的特點是,強烈的時代意識與對鄉土變遷中的社會給予無聲的質疑。以通感、對比、烘託等藝術手法,在意象的營造中隱現著對底層社會的深刻描摹,從而形成獨特的鄉土現代性。主題則注重人生觀察和社會批評,這種把底層社會寫得真實而樸素,不是將醜惡本質化,而是介入自己的鄉土經歷和情感去體察民間,這種介入式的思索無疑提升了詩歌具理性與感性交融的品味,使得評論家南方朔以「碎片書寫」(Writing Fragmentarily)來形容他的文字具有很大的聯想性和跳躍度。同時,也顯示了身為一個詩人學者的思想高度以及「文學是社會事業」的寬廣視域。
●詩的通感表現
關於通感,德國著名美學家費歇爾曾說過:「人的各個感官本不是孤立的,它們是一個感官的分支,多少能夠互相代替,一個感覺覺響了,另一個感官作為回憶、作為和聲、作為看見的象徵,也就起了共鳴。」〈注〉簡言之,通感就是五官感覺的相通,把不同感官的感覺溝通起來,借聯想引起感覺轉移的心理現象。
也可以說,是一種物我兩忘的內心體驗。運用通感,可以使詩的意象更具體,此外,也可突破人的思維定勢,深化藝術。許達然常以詩記錄現實人生的種種真貌,情意貫徹,無需旁敲側擊,頗有哲人的意味。如1991年寫下的〈焦灼〉,著眼於通感意象之表現:
森林劈拍火了就燋熄啁啾
穿戴著火的鹿悚然發現樹
反了,都敢探成灰
撇下逃不走的天
滿臉塗抹著灰的
氣色
這是以聽覺寫視覺,彷彿使我們聽到了森林劈拍著火時傳來燋熄的啁啾聲。全詩洋溢著想像的筆調,有邏輯性的關連在心靈上再生或記憶的心靈影像。詩人以通感、擬人等手法,描摹出大自然留給我們的寶貴資源──森林遭殃的情景;而「滿臉塗抹著灰的氣色」,取譬俱美,也鮮明塑造出十分焦急的形象來。在義旨探究之間,如何維護生態環境的社會責任。歸根到底,這才是詩人的深情想望。
接著,在1994年詩人寫下的〈海天〉,是一個寓意深刻的比喻,感發而然:
天闊得好無聊
憑空潛入海聊天
一翻臉就把湛藍煮沸
爭吵的聲音濺起
花朵蕩漾
泱泱不平的情敘
此詩明顯的以「天闊」氣勢為貫穿,特別是輔以連海,以證台灣政黨分立、批鬥,也寓褒貶於詩語之中。結語作「泱泱不平的情敘」,沉默中寄託詩人的反諷之情;使讀者不僅了解當前政治的歷史真相,且能具體感受到詩人對社會歷史氣圍。這是以視覺寫聽覺,傳神地表現出「爭吵的聲音濺起」,彷彿是泱泱不平的浪花正蕩漾著;而其創造性的審美想像,就是通感生成的根本所在。其實,許達然風格穩重的文藝思維里,也有些穿插諧趣性的語言文字,比如在1995年寫下的〈動物園〉,可算中期詩歌創作過程中具有標誌意義的事件之一:
都是無端無期徒刑的居住
還有不被收養的鼠老是自助來吃
飽著不被收養的蚤活著咬
給應邀來觀賞的揉死
還動的物都拒絕活著相看絕種
此詩靠的是暗示、譬況和象徵。語言冷雋,形式新穎,也有批判性諧趣。最後一句「還動的物都拒絕活著相看絕種」這就表現了在特定情境中,詩人對那些瀕臨絕種的動物們失去自由或盜獵者把牠們製成標本的惡行與生存物資也簡陋不堪之痛的體驗。但許達然對情感的抒發、渲洩以及體驗過程都是此詩詩性存活的關鍵。許達然詩里通感哲學的基礎就是客觀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們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這或許,正因為詩人認真地想擔負起深入研究台灣社會人文的責任,也為詩的審美生成預留了想像空間。詩生於情,情生於境。可以說,「詩以緣情」的美學特徵也是許達然詩性的本來面目。比如他在2004年寫下的這首〈失業〉,是近些年失業者或邊緣人的痛苦寫真:
家是公家高架橋下
路踏著我走
地址是流浪
收集破爛的
飢餓聲音
第一句是視覺意象,大概是表現流浪者四處為家的窘境。接下去是用視像來表達聽象,有通感的手法在:「路踏著我走/地址是流浪」,給人痛感。這裡喻示著:面對當下全球不景氣的襲擊,許多失業的流浪漢族群,處於這樣一種無可逆轉的事實下,我們的社會是否該認真探詢,怎樣開始一種適合或安頓於他們的生活和生存意識。在某種精神上,這是詩人最最深沉動人的想法。這種隱藏於小市民故事,當中的理性思考的力度,似乎遠比寫出某些城市的萎靡面更為深刻和沈重。而最後「收集破爛的飢餓聲音」,表現了許達然潛意識對失業問題嚴重的複雜心情,一下子把讀者帶到無限美妙的通感世界。再如1996年寫下的〈豐收〉,許達然對於部落族民應具了解之同情,方可下筆,讓讀者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再破落都要守住閃鑠的碎片
還有菖蒲揮劍也挽不住鄉人
走不掉的菠菜臭了
茭白筍還老實長著斑點
想念牛,草都老了
鼠吃不慣素食紛紛私奔
眾蟲矜持繼續咬苦瓜
日頭吞不下,地瓜葉謝了
金針花在地都等乾了
菜頭在地還寧做脯也不爛的
德國哲學家黑格爾﹙Hegel﹐1770–1831﹚曾提出,顏色的和諧、聲音的和諧、形象的和諧具有同等意義。在這裡,許達然對於理解原住民生活艱苦的現實語境,應該是有一定意義的。就算菖蒲插於門戶上,夜夜祈求離鄉打拼的族人平安,也一樣是令人心酸的畫面。每當一遇天災,災區運不出外的蔬果,連老天都發愁的情景,與期待豐收的視覺造成情感上的反差;然而,在此表述中我們不難看到許達然的人道精神依然強烈存在。它不僅昭示了渴望改變底層生活的歷史性要求,也凸顯了這種要求難以實現的焦慮。接著,在詩人41歲時發表的〈黑面媽祖〉中,一樣是許達然極力為漁民爭取的自由,依然還是必須從政治的無形束縛中才得以解脫:
阿公去天后宮燒香保庇阿爸討海,
媽祖靜看海,看不到阿爸回來;
不是魚,木魚硬縮著頭。
阿姊去福安宮拜拜保庇姊夫行船,
媽祖靜聽海,聽不見姊夫叫喊;
不是魚,船躲不開風颱。
阿母去慈生宮跪求保庇我換頭路,
媽祖靜看海,看不到我傷發膿,痛:
我拒絕再抓魚後被抓,
不如無國籍的魚。
這些台語的語素應是蓄意的創作,他以詩積極地介入社會政治,以文學確立了自己的現代性追求,也正是這種追求使得許達然找到了自己的精神歸宿和生存支點。如同他曾說:「我相信文藝力,所以才也寫作,不然就專心做學者研究歷史與社會了。文學、歷史、社會應溶和在一起;文學在歷史與社會情況下產生,也可影響社會與歷史。」就是這種憂民的悲憫,使此詩裡的故事與人物共存於詩人的視覺凝視當中,其價值核心仍然是許達然詩歌所傳遞的「希望我寫的都與社會及人民關聯」的理想。在台灣,黑面媽祖是百姓所熟悉的神祇形象。詩裡引申的是,討海人生活的辛酸,且隱含著台灣因國家定位尚未被多數國家認同,間接道出了因無國籍而出海捕魚者,連魚都不如的悲哀。詩的語調是低沉的,且不斷震盪擴散。最後,介紹這首〈新村〉,在敘述效果上,再次確認了許達然對於「歷史是一種解釋,從這裡看,文學和歷史便可以連在一起。」這段自白的依附與追隨:
天。雲廢耕後,日頭蹲下來親視
無田的牛低頭咀嚼自己的影子
疏忽
春天那年攜雨來約我外出
我竟不領情躲起來讀柏拉圖
詩人用「日頭蹲下來親視」〈視覺〉、「無田的牛低頭咀嚼自己的影子」〈觸覺〉來描寫現代化的新村,「春天那年攜雨來約我外出」〈聽覺〉,最後一句,讓讀者的思維隨著種種感覺的轉換不斷跳躍,跟著進入詩人閱讀的審美世界。此詩藝術的手段,似乎是許達然為了表達「反農田廢耕」後各地農事普遍蕭條的感知;毋寧把關注的重心,轉移到詩本身所透露出來對農民的憂思情緒。
以上這些詩歌著力於許達然的思想傾向,詩的結構謹嚴,條理清晰;且透過通感技巧的運用,藉以突破語言的局限,也豐富了審美情趣。就選題而言,許達然向來喜歡有哲學深度的思想家。如能細讀其詩,較之其它散文作品,視野應更為開闊。他以探尋台灣文化史發展的基本走向,尤其是對歷史的研究時段、主題範圍,是很有學術意義的。許達然主張,「寫作,不能失去創造力和格調。」晚年的他,詩風更趨於內斂、反諷或抒寫寓言風格。他是位熟諳英、法、日語,曾獲美國傅爾博萊特等研究獎金的學者;在台灣社會史這一研究領域上也充分運用其學術資源,並以詩文予以拓展與深化文學中加以多重層面實踐應用。
● 崇高美的追求與台灣史研究的學者
許達然寫詩文時,能引出自覺批判的透射,以及對台灣社會本身的關注。他曾明確表示,忍耐孤獨,是必要的修養。以及「到底我們不是政客,只能用文章關心社會。文學能影響人的心靈,但要改變社會是不容易的」。然而,身為一個有覺悟的詩人學者,他要在文學作品中去追求罕見的崇高美;因此,在其深刻的思維下,透過樸拙的文字,在在說明許達然的詩在表現崇高美時正是從底層文學去表現生命的偉大、心靈的堅強與崇高的。
比如他寫東門城下的攤販、被綁赴刑場的豬隻、被強制拆屋的住戶、廢氣污染下的木麻黃、垃圾堆中的人生故事等等,均能展現出巧妙而準確的喻象,能把他生命的熱力與對文學寫作的堅持突顯出來。我認為對其文學的正確評價應涵括四個層面:第一是詩歌,第二是歷史,第三是散文,第四是文化史。這四個層面就像四個同心圓,光明清瑩;他靜觀萬象,萬像如在鏡中。其空明的覺心,映照許達然澹泊的一生,在台灣史研究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有評家甚至認為,他的散文含蓄蘊藉,似乎比詩更好。對此,我認為,許達然出身於台南一個貧困的家庭,勤學刻苦以致弱視重聽。他用生命書寫的詩歌,我們應可以感受得到其語言的情趣,而能給人以深刻的啟示的。注:轉引自《西方美學家論美和美感》,商務印書館,1980年版,第236頁。--2011.10.12作1983年夏天在芝加哥,左起:許達然,陳映真,杜國清,非馬
【紮根在泥土裏的硬竹-許達然散文風格】
歲月易逝,二十五年光陰彈指間就過去了。可是大度山上四年,對我影響實在太大。東海師友,一屋一瓦,一草一木常在夢魂中重疊浮現。套用電影學上的詞彙,弄不清那一景是蒙太奇,那一段是溶暗,淡出或淡入,有的線條輪廓漸漸模糊,有的又格外鮮明,甚至比我現在生存的空間還要真實。
我是東海第二屆,母校前幾屆學生真個是人才薈萃,我混跡其間,大有自慚形穢之感。四年間,我祇參加過一個「東風社」。社團中有已經頗有文名的許達然(第四屆)、楊牧(第五屆,當時筆名叫葉珊)我素來不擅主動去認識一個人,要認識一顆靈魂,談何容易!不住同一個宿舍,不在同一個班級,交往的機率也隨之大大減低。直到畢業,我們還是沒有打過照面。
畢業,服了預官役。一開始,在淡水教了三年書,其後回故鄉士林,粉筆生涯,殊不如意。很想去綠島教書,但不得其門而入(我很佩服余阿勳的氣魄)。有一年暑假,我隻身南下去臺南光華女中拜訪在那兒擔任訓導工作的李福登學長(現在臺南家專校長),看到在該校執教的畫家沈哲哉先生、音樂家陳茂煊先生、數學家林韶璋先生,跟這些初見面的朋友相談甚歡。沈早已是國內畫壇名家,陳、林也都在大學任教,卓然有成。我幾次動念想到臺南教書,未果,那次,福登帶我去街上找達然,不巧他出去了,沒有見到面。
達然畢業後,留校擔任助教,兩年後,赴美深造,先在哈佛讀完碩士,然後在芝加哥大學獲博士學位。多年後才從知友銘水處得知他和校友鄭夙娟小姐結褵,育有二子。達然在國內唸歷史,赴美後轉攻社會學,研究論題是探討台灣人口的遷徙,社會、文化、民俗的變革,這方面他傾注不少心力。
八年前,旅居美國的達然曾回國搜集論文資料。他在臺大研究圖書室見到治臺灣史很有成績的堂哥曹永和先生,要到我的住址,回淡水他岳父家棲宿時踅來士林看我,我們彼此談話的時間只有半個鐘頭,我看到坐在我面前的是一位樸質、淳厚的書生,戴著深度近視眼鏡,有點重聽、不矯飾、不做作、文質彬彬、言論溫煦而親切,他果然是一個謙沖、篤實的君子!和寫作「遠方」、「含淚的微笑」那個作者的的確確是名實相符。我在想:文如其人,在某些地方還是成立的。這兩本散文集去年經由遠景重新排印刊行。去國十多年,他的作品不斷被收入各種選集中,從這點足以證明他的文字是廣為讀者和評論家所熱愛、肯定的。
那年,他託遠景沈登恩兄寄給我一本新作「土」,收有他近年發表在國內報刊雜誌的散文二十五篇。他這幾年來創作的風格,徹底翻新,完全脫胎換骨,他揚棄素有基礎的優美行文,改用一種魯拙、嶄新、饒富泥土氣息的語言表現他觀點的世界。這世界包括置身的異國、歲月的烙印、人事的滄桑、還有他魂牽夢縈的臺灣......每篇文字都值得讀者深深咀嚼、反芻、體會。假如「行萬里路、讀萬卷書」稱得上是至理名言,那麼達然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浪漫、熱情的讀者或許仍然會偏愛他早期那兩本膾炙人口的散文集,一時甚至無法適應他冶鍊的新語言,可是只要好好品味欣賞,你會發現達然並非失根的蘭花.而是有根有節、有骨有眼的硬竹,任它東風西風,猛吹橫刮,這又乾又硬的竹子依然臨風屹立,除非你連根砍掉,那一叢一叢的竹子還是春風吹又生。
達然置身於異國迥然不同的布幕,不唱洋腔洋調,他的文字漫溢故土的芬芳,使人彷彿涉足未經污染的空氣,呼吸甘甜的空氣,嗅聞到陣陣撲鼻的稻草和新鮮的牛糞味兒,我們在他的字裡行間感受到臺灣的過去和未來,西方文明的鷹揚、富庶、疏離和荒涼。我們看到的不是垂釣的蓑竺翁,不是弱不禁風的仕女,不是有風味的孤舟,不是國畫中遙不可及的山水,透過他親切的肺腑,饒富哲理的文字呈現出來的是作者溫婉的控訴,生活的敲擊,人性的葛藤,陌生冰冷的異國和刻骨銘心的鄉土畫面,我們瞥見尖端工業文明所締造的畸形繁榮,也看到百層高樓下脆弱的生命,蒼白的倒影。達然運用的是精確而凝鍊的素描技法,溫煦而又愴痛的旋律,「土」這本散文集道道地地是一首鄉土的流浪之歌,他保有作者一以貫之的誠摯面貌。但比昔日的作品更具遼闊廣袤的視野。
有人寫了半輩子詩,一個勁兒還耽溺在唯美、浪漫、古典、鄉愁矯情的泥淖之中,有人寫了一輩子愛情小說,就是不肯走出窗外,睜眼去看街頭的眾生。如果歌德只寫「少年維特的煩惱」,不寫「浮士德」,如果托爾斯泰只寫「幼年、少年、青年」,不寫「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妮娜」,如果曹雪芹只在那兒吟詩填詞,不寫「紅樓夢」,蒲松齡只在那兒趕考科名,不寫他的「聊齋誌異」呢?試想:他們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和影響將有何等重大的改變!有道是牽出去是一條牛,牽回來也是一條牛,真叫人扼腕浩嘆。文學生命是不斷成長、邁進的,我們不能老是待在象牙塔裡,而應該勇敢地正視那些苦難但卻真實無比的生命,果能如此,作者刻畫謳歌的人生,就不再是無關痛癢的胡言夢語,病者的呻吟囈語了。
我為達然不肯重踏既有的轍跡喝采,盼望他繼續拿起筆,在詩和散文的泥土中不斷耕耘,甚至在小說、戲劇那浩瀚的文學天地縱馬馳騁,為我們苦難的民族,生生不息,流血流汗的大地做一番見證,文學萬歲,我對達然懷著虔誠的祝福和深切的期待!(本文著者為曹永洋,係母校第二屆中文系。)
From 東海校友月刊 1985-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