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dao Ando: Complete Works 1997/《安藤忠雄論建築》/《建築家安藤忠雄... en.wikipedia.org/wiki/Tadao _Ando - Cached Tadao Ando (安藤 忠雄, Andō Tadao, born September 13, 1941) is a Japanese autodidact architect whose approach to architecture was categorized by ... 《安藤忠雄 我的人生履歷書》是世界知名建築家安藤忠雄七十年人生奮鬥的履歷,是勵志故事,也是當頭棒喝,在惶惶不安的年代,可做為跨越難關的指南。 沒有學歷、沒有人脈、在大阪工廠區長大,自學、自立,走出日本在世界發光,成為知名建築家。
「我們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事,正因為如此,才想用盡全力把每一天都好好活下去。」
安藤忠雄從一個愛打架的小孩,到自認沒天分的拳擊手,想走建築之路,卻被質問「是不是一級建築師?」後,發憤考上執照,以及與各個困難重重的建築案奮鬥的歷程……
透過這本最新文集《安藤忠雄 我的人生履歷書》,坦然闡述不斷與現實對抗的建築家工作的真實面貌,娓娓述說人生中的良師益友和家庭故事,也殷殷期盼年輕人永遠保持不服輸的精神和學習的熱誠。
本書精采內容:安藤先生的良師益友與家庭故事:
‧用靈魂蓋出「光之教會」的一柳幸男先生說:只要具有挑戰性,就算條件苛刻,我都會想辦法完成。
‧U2 當家歌手波諾在「光之教會」,唱起〈奇異恩典〉,神聖的歌聲繚繞著整個空間,在場的每個人眼角不禁泛起淚光。
‧經營食品業的岩田宏三委託設計工廠。他要我以員工能在此安心作業為建造的大前提,所以我設置了托兒所,並且把光線最好的地方用來做為員工餐廳。
‧佐治敬三先生委託設計七千坪大的美術館,卻安慰我說:失敗了也不要緊,只要拚全力去做。
‧我們養的狗兒柯爾非常聰明,每當我斥責員工罵得太過頭的時候,牠便會汪汪叫,似乎在說:「可以停止了。」然後跑來我腳邊用前腳撥我。
‧我們夫婦共同創辦事務所,妻子協助事務所的營運。工作中我難免動怒,妻子則會冷靜判斷,照料、關切員工。因為有她的協助,才得以維持事務所的平衡。
「青春不是人生的一段時光,青春是一種心境……」,無論多大歲數,只要願意挑戰新事物,就會產生新可能。
www.tadao -ando .com/index_eng.html - Cached ......日本建築大師安藤忠雄最近(HC:2年前)受邀在台灣設計一座現代化的靈園,這是他首次進行的大規模靈園設計,也是他在台灣地區最戲劇性的建築作品。邀請建築大師來台設計靈園,自然有其商業考量,但是挾建築大師的名氣,也可以藉此推動台灣殯葬文化的革命。
尊重大自然的安藤先生並沒有令人失望,他提出了一座稱為「光之殿堂」的靈園建築,整座建築朝地底發展,等於是將靈骨塔地下化,避免了高聳靈骨塔破壞了整個自然山林景觀。整座靈園建築在地面上是一座巨大的圓形水盤,水盤中心有一圓形孔洞,讓光線從這圓孔中射入地下建築內部,塑造出有如羅馬萬神殿戲劇性的光影效果,也避免了地底建築陷入一種陰森的可怕境地;在建築內仰望天頂的柔和光線瀉入,讓整個空間充滿精神性的美感!
最令人醉心的是,整個靈園建築被一整片的櫻花樹林包圍,三芝地區的天元宮春天時日本吉野櫻花盛開,總是吸引成千上萬的遊客前來,證明這個區域的確適合栽種日本櫻花。在靈園周邊遍植日本吉野櫻,當春天來臨之際,燦爛的粉紅櫻花花海包圍靈園建築,猶如置身天堂異境,比起傳統清明節掃墓,除草砍樹,放火焚燒的場景,更為環保與優美。.....李清志
「我們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事,正因為如此,才想用盡全力把每一天都好好活下去。」
安藤忠雄從一個愛打架的小孩,到自認沒天分的拳擊手,
想走建築之路,卻被質問「是不是一級建築師?」後,發憤考上執照,
以及與各個困難重重的建築案奮鬥的歷程……
透過這本最新文集《安藤忠雄 我的人生履歷書》,
坦然闡述不斷與現實對抗的建築家工作的真實面貌,
娓娓述說人生中的良師益友和家庭故事,
也殷殷期盼年輕人永遠保持不服輸的精神和學習的熱誠。
新書內容搶先看: 建築行腳/深受丹下作品感動 下定決心以自學走上建築之路的我,以讀書做為開端。同時,透過函授課程學習繪圖基礎、平面設計等。正如寫作者必須閱讀大量的書籍,建築家也必須以身體去體驗空間。
我從高中時期開始對建築世界產生興趣,便走訪了京都與奈良各地的建築物。出社會以後,逐漸有意識地抱持著目的,更加頻繁地前往。無論是京都的傳統建築,或 是書院與茶室等,都隨著時代與風格展現不同的面貌。此外,以法隆寺、東大寺等飛鳥時代建築為主的奈良,則開創出與京都完全不一樣的世界。我因為想理解日本 建築的精髓而頻頻走訪。
二十二歲那年(1963年),如果有讀大學,正好就是要畢業的那年,於是我計畫了自己一個人的畢業旅行。從大阪渡船到四國,再繞到九州、廣島,然後從岐阜往東北,是我嘗試性的建築巡禮。
其中最受到衝擊的體驗,是在走訪廣島和平紀念資料館的那個夜晚。晚上十一點,周圍極其寧靜,在幾乎一片漆黑當中,我走過挑高廣場,看見核爆圓頂那令人不舒 服的樣子,真切感受到戰爭的慘無人道。建築雜誌上令人過目難忘的和平紀念資料館,那種風格的典雅樣貌在這裡完全感覺不到。我感受到的是臨場空間的力量、建 築所擁有的力量等各種錯綜複雜的情緒。觀賞日本近代建築巨擘丹下健三的作品,本來就是這趟旅行的目的之一,我得到超乎預期的感動。
另一方面,分布在各地的傳統建築,尤其是白川鄉、飛驒高山這些世居民宅的空間,深深吸引著我。特別是在皎潔的月光下,佇立在民宅中彷彿要被黑暗吞噬的大黑柱,讓我體會到現代建築無法蘊含的感動。人們的生活與空間相互結合,並與大自然融為一體所創造的風景,真的很美麗。
像這樣可說是日本原生風景的村落風光,現在正在消逝。果然和我感覺到的一樣,經過將近五十年的時光,使用許多工業產品,表面不易弄髒的現代建築,破壞了田園的景色。
透過親自體驗、學習所得到的感動,是在書本與傳聞中絕對學不到的。
現在,我的事務所規畫了「暑期研習營」,讓有興趣的學生體驗學習。利用長假到事務所打工之餘,選定一個主題,利用週末到京都、奈良等地去研究古建築。停留 一個月的期間可以有八次探訪,每次花一整天時間徹底研究。如此一來,有時寺院等地會為了回應學生那份熱情,把平常見識不到的珍藏品特別展示出來,這對以為 求學就是在大學聽課與讀書的學生來說,是非常寶貴的經驗。熱誠是能夠影響他人的。
「暑期研習營」的最後,要把研究內容整理成報告,篇幅與題材完全由學生自行決定。憑自己的能力,彙整好一個月來的研究內容。起初看來靠不住的學生,頓時變得很可靠。
去年夏天,有位學生選擇了東大寺的南大門。應該是特別熱衷與投入吧,報告裡竟然附上縝密到令人吃驚、非常細緻的手繪圖。
南大門是東大寺的中興始祖俊乘坊重源建造的,這個被稱為大佛樣的建築,形式上的美感在日本建築史中,實在是簡潔有力,又充滿動感。我初次目睹時,便被它壯 大的規模與充滿魄力的空間所折服,那份感動至今仍銘刻在心中,成為我自身想像力的泉源之一。這讓我再度體認到,對於從事創作的人很重要的是,能與多少感動 相遇?而且盡量在年輕善感的階段去經歷與累積。
2011年夏天,兩名東京工業大學學生申請參加「暑期研習營」,而且打算騎自行車由東海道一路到大阪。我即刻便答應這兩位勇敢的學生到我事務所來。儘管在 途中遭逢一些意外,這兩名被烈日晒得黝黑的年輕人最終平安抵達。現今仍勇於嘗試與冒險的年輕人,我很感動也很欣賞。他們倆工作很勤快,週末則到京都研究古 寺,然後在秋天回到東京。我對他們的未來充滿期待。
我自己從旅行的經驗中學習到很多。無論如何,都一邊尋找著所謂的自我觀點,一邊思考並持續追尋。只是我們要關注的不是建築物的表層,而是建造者的人性與他 們的人生故事,以及蓋出那棟建築物的時代,都必須進行了解。切實地走訪建築,邊看邊走邊思考,這個經驗將成為個人寶貴的資產。
全文網址:
安藤忠雄:我的人生履歷書/安藤忠雄七十年的人生奮鬥 - 心理.勵志 - 漫遊書海 - udn閱讀藝文 http://mag.udn.com/mag/reading/storypage.jsp?f_ART_ID=426428#ixzz2DZQgafvP Power By udn.com
Tadao Ando: Complete Works [Paperback] Francesco Dal Co
Francesco Dal Co (Author)
Find all the books, read about the author, and more.
(Author)
Francesco Dal Co. Tadao Ando: Complete Works. Phaidon Press, 1995.
Amazon.com Review Tadao Ando , one-time truck driver and boxer, is a self-taught Japanese architect whose winning of the 1995 Pritzker Prize has given him preeminence among his gifted generation. Ando reinvents Japan's architectural tradition in contemporary terms, using minimalist concrete structures of monumental scale, reminiscent of the Brutalist architecture of America's
Louis Kahn . Editor Francesco Dal Co, an Italian architectural historian, has produced an excellent survey of Ando's career to date, along with a critical assessment of his work.
--This text refers to an out of print or unavailable edition of this title.
Review the best book to appear thus far on this major artist --
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Martin Filler --This text refers to an out of print or unavailable edition of this title.
Product Details Paperback: 524 pagesPublisher: Phaidon Press (November 19, 1997)Language: EnglishTadao Ando -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建築家安藤忠雄 作者:安藤忠雄原文作者:Tadao Ando譯者:龍國英Edward Ryu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09年 本文摘自《建築家安藤忠雄》 作者:安藤忠雄 龍國英 譯 版本:中信出版社 2011年3月版 定價:88.00元
建築家寫自傳,當然會以闡釋自己的建築理念和設計生涯為主。《建築家安藤忠雄》便是這樣一本由傳主親自執筆的新書。安藤忠雄堅持幾何圖形極簡主 義,在堅毅和冷酷的外表下蘊含著力量與熱情,融傳統與現代、批判與反思為一體。安藤的建築同時被認為有“日本味”,“光與影”的黑白世界,“無”及“間” 的日本美學,暗藏在清水混凝土所刻畫出的簡樸空間中。
日本精神 安藤從小接觸奈良、京都古建築,耳濡目染日本傳統建築的美感。1992年參加西班牙萬國博覽會所蓋的“萬博日本政府館”,是當時“世界最大規模的木造建築物”。
挑戰傳統 安藤認為,宗教建築不應拘泥于傳統形式和繁文縟節,更重要的是能否成為心靈的寄托,成為永遠傳承下去的場所。佛教認為蓮花象徵悟道成佛的釋迦,“水禦堂” 位于圓形的蓮花池下方,從蓮池中央的階梯迂回進入蓮池底下的佛堂,用這種參拜佛堂的空間體驗,來表達佛教的精神世界。
居住的意義 處女作“住吉長屋”,將傳統狹小的長屋挖了一個佔據三分之一的中庭,為狹窄的住家創造出無限的小宇宙。
公共建築的使用 充分融入當地居民的生活,是安藤的公共建築設計理念。大阪府立近飛鳥博物館,屋頂做成了階梯式廣場,成為市民休閒的開放空間。
水韻空間 找回近代都市失落的水岸空間。1988年在北海道建造水面上浮著十字架的教堂———“水之教堂”,便是安藤“無中生有”創造出來的項目。
光與影 要在人生中追求“光”,首先要徹底凝視眼前叫做“影”的艱苦現實。織田廣喜美術館,隨著光影的變化,作品的欣賞方式也會跟著改變。
***
安藤忠雄論建築 東京大學演講
作者 :
安藤忠雄
译者: 白林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年: 2003
《安藤忠雄论建筑》是一本对处在人生最重要时期的年轻人具有启发意义的好书。我想凡是立志成为一名建筑师的青年都会从中受益。特别是对于没有机会进入大学学习的年轻人更具有参考价值。
目录 · · · · · · 序――构思的源泉
第1讲――现代主义与地域主义
第2讲――建筑与我的梦
第3讲――在抽象化与场所性之间
第4讲――走向有生命的建筑
第5讲――在过程中思考
· · · · · · (
更多 )
序――构思的源泉
第1讲――现代主义与地域主义
第2讲――建筑与我的梦
第3讲――在抽象化与场所性之间
第4讲――走向有生命的建筑
第5讲――在过程中思考
后记
安藤忠雄論建築
*****
文、圖節錄自聯經出版《安藤忠雄:我的人生履歷書》】
書名:安藤忠雄:我的人生履歷書 作者:安藤忠雄 原文作者:Ando Tadao 譯者:褚炫初、王筱玲 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2年11月29日
內容介紹: 「我們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事,正因為如此,才想用盡全力把每一天都好好活下去。」
安藤忠雄從一個愛打架的小孩,到自認沒天分的拳擊手,
想走建築之路,卻被質問「是不是一級建築師?」後,發憤考上執照,
以及與各個困難重重的建築案奮鬥的歷程……
透過這本最新文集《安藤忠雄 我的人生履歷書》,
坦然闡述不斷與現實對抗的建築家工作的真實面貌,
娓娓述說人生中的良師益友和家庭故事,
也殷殷期盼年輕人永遠保持不服輸的精神和學習的熱誠。
新書內容搶先看: 建築行腳/深受丹下作品感動 下定決心以自學走上建築之路的我,以讀書做為開端。同時,透過函授課程學習繪圖基礎、平面設計等。正如寫作者必須閱讀大量的書籍,建築家也必須以身體去體驗空間。
我從高中時期開始對建築世界產生興趣,便走訪了京都與奈良各地的建築物。出社會以後,逐漸有意識地抱持著目的,更加頻繁地前往。無論是京都的傳統建築,或 是書院與茶室等,都隨著時代與風格展現不同的面貌。此外,以法隆寺、東大寺等飛鳥時代建築為主的奈良,則開創出與京都完全不一樣的世界。我因為想理解日本 建築的精髓而頻頻走訪。
二十二歲那年(1963年),如果有讀大學,正好就是要畢業的那年,於是我計畫了自己一個人的畢業旅行。從大阪渡船到四國,再繞到九州、廣島,然後從岐阜往東北,是我嘗試性的建築巡禮。
其中最受到衝擊的體驗,是在走訪廣島和平紀念資料館的那個夜晚。晚上十一點,周圍極其寧靜,在幾乎一片漆黑當中,我走過挑高廣場,看見核爆圓頂那令人不舒 服的樣子,真切感受到戰爭的慘無人道。建築雜誌上令人過目難忘的和平紀念資料館,那種風格的典雅樣貌在這裡完全感覺不到。我感受到的是臨場空間的力量、建 築所擁有的力量等各種錯綜複雜的情緒。觀賞日本近代建築巨擘丹下健三的作品,本來就是這趟旅行的目的之一,我得到超乎預期的感動。
另一方面,分布在各地的傳統建築,尤其是白川鄉、飛驒高山這些世居民宅的空間,深深吸引著我。特別是在皎潔的月光下,佇立在民宅中彷彿要被黑暗吞噬的大黑柱,讓我體會到現代建築無法蘊含的感動。人們的生活與空間相互結合,並與大自然融為一體所創造的風景,真的很美麗。
像這樣可說是日本原生風景的村落風光,現在正在消逝。果然和我感覺到的一樣,經過將近五十年的時光,使用許多工業產品,表面不易弄髒的現代建築,破壞了田園的景色。
透過親自體驗、學習所得到的感動,是在書本與傳聞中絕對學不到的。
現在,我的事務所規畫了「暑期研習營」,讓有興趣的學生體驗學習。利用長假到事務所打工之餘,選定一個主題,利用週末到京都、奈良等地去研究古建築。停留 一個月的期間可以有八次探訪,每次花一整天時間徹底研究。如此一來,有時寺院等地會為了回應學生那份熱情,把平常見識不到的珍藏品特別展示出來,這對以為 求學就是在大學聽課與讀書的學生來說,是非常寶貴的經驗。熱誠是能夠影響他人的。
「暑期研習營」的最後,要把研究內容整理成報告,篇幅與題材完全由學生自行決定。憑自己的能力,彙整好一個月來的研究內容。起初看來靠不住的學生,頓時變得很可靠。
去年夏天,有位學生選擇了東大寺的南大門。應該是特別熱衷與投入吧,報告裡竟然附上縝密到令人吃驚、非常細緻的手繪圖。
南大門是東大寺的中興始祖俊乘坊重源建造的,這個被稱為大佛樣的建築,形式上的美感在日本建築史中,實在是簡潔有力,又充滿動感。我初次目睹時,便被它壯 大的規模與充滿魄力的空間所折服,那份感動至今仍銘刻在心中,成為我自身想像力的泉源之一。這讓我再度體認到,對於從事創作的人很重要的是,能與多少感動 相遇?而且盡量在年輕善感的階段去經歷與累積。
2011年夏天,兩名東京工業大學學生申請參加「暑期研習營」,而且打算騎自行車由東海道一路到大阪。我即刻便答應這兩位勇敢的學生到我事務所來。儘管在 途中遭逢一些意外,這兩名被烈日晒得黝黑的年輕人最終平安抵達。現今仍勇於嘗試與冒險的年輕人,我很感動也很欣賞。他們倆工作很勤快,週末則到京都研究古 寺,然後在秋天回到東京。我對他們的未來充滿期待。
我自己從旅行的經驗中學習到很多。無論如何,都一邊尋找著所謂的自我觀點,一邊思考並持續追尋。只是我們要關注的不是建築物的表層,而是建造者的人性與他 們的人生故事,以及蓋出那棟建築物的時代,都必須進行了解。切實地走訪建築,邊看邊走邊思考,這個經驗將成為個人寶貴的資產。
全文網址:
安藤忠雄:我的人生履歷書/安藤忠雄七十年的人生奮鬥 - 心理.勵志 - 漫遊書海 - udn閱讀藝文 http://mag.udn.com/mag/reading/storypage.jsp?f_ART_ID=426428#ixzz2DZQA9ldM Power By udn.com
「我們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事,正因為如此,才想用盡全力把每一天都好好活下去。」
安藤忠雄從一個愛打架的小孩,到自認沒天分的拳擊手,
想走建築之路,卻被質問「是不是一級建築師?」後,發憤考上執照,
以及與各個困難重重的建築案奮鬥的歷程……
透過這本最新文集《安藤忠雄 我的人生履歷書》,
坦然闡述不斷與現實對抗的建築家工作的真實面貌,
娓娓述說人生中的良師益友和家庭故事,
也殷殷期盼年輕人永遠保持不服輸的精神和學習的熱誠。
新書內容搶先看: 建築行腳/深受丹下作品感動 下定決心以自學走上建築之路的我,以讀書做為開端。同時,透過函授課程學習繪圖基礎、平面設計等。正如寫作者必須閱讀大量的書籍,建築家也必須以身體去體驗空間。
我從高中時期開始對建築世界產生興趣,便走訪了京都與奈良各地的建築物。出社會以後,逐漸有意識地抱持著目的,更加頻繁地前往。無論是京都的傳統建築,或 是書院與茶室等,都隨著時代與風格展現不同的面貌。此外,以法隆寺、東大寺等飛鳥時代建築為主的奈良,則開創出與京都完全不一樣的世界。我因為想理解日本 建築的精髓而頻頻走訪。
二十二歲那年(1963年),如果有讀大學,正好就是要畢業的那年,於是我計畫了自己一個人的畢業旅行。從大阪渡船到四國,再繞到九州、廣島,然後從岐阜往東北,是我嘗試性的建築巡禮。
其中最受到衝擊的體驗,是在走訪廣島和平紀念資料館的那個夜晚。晚上十一點,周圍極其寧靜,在幾乎一片漆黑當中,我走過挑高廣場,看見核爆圓頂那令人不舒 服的樣子,真切感受到戰爭的慘無人道。建築雜誌上令人過目難忘的和平紀念資料館,那種風格的典雅樣貌在這裡完全感覺不到。我感受到的是臨場空間的力量、建 築所擁有的力量等各種錯綜複雜的情緒。觀賞日本近代建築巨擘丹下健三的作品,本來就是這趟旅行的目的之一,我得到超乎預期的感動。
另一方面,分布在各地的傳統建築,尤其是白川鄉、飛驒高山這些世居民宅的空間,深深吸引著我。特別是在皎潔的月光下,佇立在民宅中彷彿要被黑暗吞噬的大黑柱,讓我體會到現代建築無法蘊含的感動。人們的生活與空間相互結合,並與大自然融為一體所創造的風景,真的很美麗。
像這樣可說是日本原生風景的村落風光,現在正在消逝。果然和我感覺到的一樣,經過將近五十年的時光,使用許多工業產品,表面不易弄髒的現代建築,破壞了田園的景色。
透過親自體驗、學習所得到的感動,是在書本與傳聞中絕對學不到的。
現在,我的事務所規畫了「暑期研習營」,讓有興趣的學生體驗學習。利用長假到事務所打工之餘,選定一個主題,利用週末到京都、奈良等地去研究古建築。停留 一個月的期間可以有八次探訪,每次花一整天時間徹底研究。如此一來,有時寺院等地會為了回應學生那份熱情,把平常見識不到的珍藏品特別展示出來,這對以為 求學就是在大學聽課與讀書的學生來說,是非常寶貴的經驗。熱誠是能夠影響他人的。
「暑期研習營」的最後,要把研究內容整理成報告,篇幅與題材完全由學生自行決定。憑自己的能力,彙整好一個月來的研究內容。起初看來靠不住的學生,頓時變得很可靠。
去年夏天,有位學生選擇了東大寺的南大門。應該是特別熱衷與投入吧,報告裡竟然附上縝密到令人吃驚、非常細緻的手繪圖。
南大門是東大寺的中興始祖俊乘坊重源建造的,這個被稱為大佛樣的建築,形式上的美感在日本建築史中,實在是簡潔有力,又充滿動感。我初次目睹時,便被它壯 大的規模與充滿魄力的空間所折服,那份感動至今仍銘刻在心中,成為我自身想像力的泉源之一。這讓我再度體認到,對於從事創作的人很重要的是,能與多少感動 相遇?而且盡量在年輕善感的階段去經歷與累積。
2011年夏天,兩名東京工業大學學生申請參加「暑期研習營」,而且打算騎自行車由東海道一路到大阪。我即刻便答應這兩位勇敢的學生到我事務所來。儘管在 途中遭逢一些意外,這兩名被烈日晒得黝黑的年輕人最終平安抵達。現今仍勇於嘗試與冒險的年輕人,我很感動也很欣賞。他們倆工作很勤快,週末則到京都研究古 寺,然後在秋天回到東京。我對他們的未來充滿期待。
我自己從旅行的經驗中學習到很多。無論如何,都一邊尋找著所謂的自我觀點,一邊思考並持續追尋。只是我們要關注的不是建築物的表層,而是建造者的人性與他 們的人生故事,以及蓋出那棟建築物的時代,都必須進行了解。切實地走訪建築,邊看邊走邊思考,這個經驗將成為個人寶貴的資產。
全文網址:
安藤忠雄:我的人生履歷書/安藤忠雄七十年的人生奮鬥 - 心理.勵志 - 漫遊書海 - udn閱讀藝文 http://mag.udn.com/mag/reading/storypage.jsp?f_ART_ID=426428#ixzz2DZQgafvP Power By udn.com
***
The Tadao touch Ando’s complete works to date 1975-2012 Philippe Starck describes him as a “mystic in a country which is no longer mystic.” Philip Drew calls his buildings “land art” as they “struggle to emerge from the earth.” He is the only architect to have won the discipline’s four most prestigious prizes: the Pritzker, Carlsberg, Praemium Imperiale, and Kyoto Prize. His name is Tadao Ando , and he is one of the greatest living architects. Combining influences from Japanese tradition with the best of Modernism, Ando has developed a completely unique building aesthetic that makes use of concrete, wood, water, light, space, and nature in a way that has never been witnessed in architecture. His designs include award-winning private homes, churches, museums, apartment complexes, and cultural spaces throughout Japan, as well as in France, Italy, Spain, and the USA. This book, created at the height of Ando’s illustrious career, and thoroughly updated for this new 2012 edition, presents his complete works to date. Shiba Ryotaro Memorial Museum, Higashiosaka, Osaka, Japan © Shinkenchiku-Sha
Church of the Light, Ibaraki, Osaka, Japan © Mitsuo Matsuo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