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0 牡丹是改變中國的花四大家(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 相簿才子出沒 百卉清供-瓶花與盆景畫特展 ‼️ 大名鼎鼎的 #唐寅 所繪的這幅 #倣唐人仕女,描寫的是唐代名妓訪揚州崔涯求詩的典故,畫中 李端端 手持白牡丹佇立屏前,崔涯 手持詩卷凝神構思,旁側侍女捧膽瓶等候插花。牡丹是富貴象徵,用為庭院壇栽賞玩,透露出明代文人世俗享樂意識。【明 唐寅 倣唐人仕女(軸)】Imitating a Tang Artist’s Lady Painting Tang Yin (1470-1524), Ming dynasty Tang Yin****************************改變世界的七種花:蓮花、百合、向日葵、罌粟、玫瑰、鬱金香、蘭花作者: (英)珍妮弗·波特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日期:2018/08/01語言:簡體中文作者將漫長曆史中花卉與文化、藝術以及宗教的複雜聯繫層層展開,揭示出七種花背後神秘而令人驚訝的故事。它們在何時又是如何獲得了自身的力量?它們在園林、文學和藝術作品,以及政治、經濟、宗教中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百合和玫瑰常常相隨,它們在基督教的花卉名單中競相奪取了至高地位;鬱金香有著不羈的魅力,但更讓人驚訝不已的是它激發人類最荒唐行為的能力;蘭花被中國的聖人孔子視為謙謙君子,但在古希臘人眼中它卻是性的象徵。每一種花兒都將我們帶至意想不到之處,彰顯出它們用隱喻的方式言說的力量。珍妮弗·波特(Jennifer Potter),作家,創作小說的同時也寫作與植物、園林相關的歷史文化書籍。她也是《泰晤士報文學增刊》的書評人。她出版的非小說類作品包括傳記《陌生的花》(Strange Blooms)和《玫瑰》(The rose)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