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人和書 ( Men and Books)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844

梅原 猛(Umehara Takeshi )《日本的森林哲學》《學海覓途》《诸神流窜: 论日本《古事记》》《日本的森林哲學:宗教與文化》《地獄的思想 》;《地獄大圖鑑》木谷恭介

$
0
0
《學海覓途》:『学問のすすめ』(1979年、佼成出版社)(自伝を含む)のち角川文庫
地獄的思想

地獄の思想
叢書名 著作集 ; 第4卷


東京都 : 集英社 1981



  • 『〈森の思想〉が人類を救う』(1991年、小学館) のち小学館ライブラリー PHP研究所より新装版

日本當代哲學大師梅原猛
第一部在台出版繁體中文譯作《日本的森林哲學》
梅原猛簡介(簡介╱徐雪蓉)
一九二五年生於仙台、長於愛知的梅原猛已高齡九十。《日本的森林哲學:宗教與文化》是他等身著作中,第一部繁體中文譯本的問世。
梅原猛對於希臘文化和希伯來文化所建構的西洋哲學與進步主義,採取批判的態度;即批判根植於西洋哲學中的大人類中心主義。他指出笛卡兒、培根將人類與自然截然對立,以支配自然為正義的概念必須改變。這在以西洋哲學研究為主流的日本學界,實屬特異的存在。
梅原猛堪稱學界長青樹,三十五歲以後,轉向以日本為軸心的研究,從宗教、文學、歷史、藝術,到少數民族愛奴與沖繩文化,涉獵甚廣;八十歲之後開拓日本中世研究。
他也是積極的多神教優位論者,以及反一神教主義者;認為多神教在本質上「寛容且優秀」,宣揚以多神教為主流之日本文化的優越性。其廣博的知識與大膽的假設,以及眾多歷史研究書的發行,使其學說有「梅原日本學」之稱。
--------------------
.日本可貢獻給後現代社會的,就是這些古老的根本原則。第一條原則是水平的,即是「互助主義」(mutualism),也就是個人之間相互負責的倫理。第二條是垂直負責的原則,也就是一代人對另一代人負責。人類社會不是現代主義所定的那樣持續前進,也不是倒退的,而是同一個精神體在重複著連綿不斷的生、死、再生的循環。
.多神論者看見山川都是誰,一神論者只信一位超越的神,否認山川是神的事實,所以可以隨意去剝削自然界。我同時認為,一神信仰是一種鼓勵征服他人的強大驅策力。
.要向美洲印地安人、非洲部落,以及諸多被認為是「低度開發」的民族學習。他們的文化之中都含有深刻的智慧,人類若要與大自然共存,必須擁有這些智慧。
.我們快要走到人類不再可能與自然界對立而生存的時刻了。如果能多多像早期的文明學習,我們可以把利用科技征服自然的現代文明轉化成利用科計與自然共存。
——梅原猛訪談,收錄於《烏托邦之後》〈森林的文明:古代日本指引後現代主義之路〉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著作



    単著

    編著・監修

    共著

    対談集

    舞台作品






    梅原 猛Umehara Takeshi うめはら たけし、1925年3月20日 - )は、日本哲学者ものつくり大学総長(初代)、京都市立芸術大学名誉教授国際日本文化研究センター名誉教授。東日本大震災復興構想会議特別顧問(名誉議長)。
    立命館大学文学部教授、京都市立芸術大学学長 ( 當校長/遷校有成 讓他了解佛學在實踐 對十界的興去和領悟.....參考第四章: 佛教 實踐 人生)、国際日本文化研究センター所長(初代)、社団法人日本ペンクラブ会長(第13代)などを歴任した。
    日本語 了解 梅原猛 的著作 不要被嚇倒




    ----
    『学問のすすめ』(1979年、佼成出版社)(自伝を含む)のち角川文庫
    學海覓途



  • 【作 者】:(日)梅原猛著;張琳
  • 【叢編項】:日本文化叢書
  • 【裝幀項】:19cm / 201頁
  • 【出版項】:三聯書店 / 1989.
  • 作者讲述自己从一个厌学的顽童成长为日本著名学者的整个历程。书中不乏逸闻趣事。对知识、爱情、友谊、幸福、家庭亦有独到见地,充满人生哲理。作者还概括介绍了自己一生的研究成果。原书在日本很有影响,许多学者称道它教育了几代学人。


    【說書書評】「草木國土,悉皆成佛」,如何用哲學拯救我們所賴以生存的世界?──讀《日本的森林哲學:宗教與文化》:
    若我們不能從根本上反省農耕畜牧文明開始的人類中心思想,那麼,文明的再生就絕無可能。明明只是自然的成員之一,卻將自己視為特殊的存在,置身於世界的中心,並開始征服自然,破壞環境。最後,我們終將失去自己所賴以生存的世界。
    日本哲學大師梅原猛在本書《日本的森林哲學:宗教與文化》中留下了這句警示
    ……

    在日本,比寺廟更重視森林的,是神社。日本古世紀文化哲學家梅原猛說,寺廟不一定有森林,但神社一定有,這個傳統可以上溯到繩文時代,當時「特別把樹木視為一切生命的重心。日本信仰的基礎也是對樹木的崇拜,日本神道的基本就是生命的崇拜」,甚至日本人計算神明數量時,用的也是一柱、兩柱這種計算樹木的量詞呢。(那我們養蠶,不說一隻兩隻,卻說一仙兩仙,又出自什麼淵源?)
    梅原猛在一九九○年的演講中指出,能讓日本人引以自豪的,不是萬世一系的天皇體制,也非高度的經濟發展,而是百分之六十七的國土覆蓋著森林,其中逾半為天然林,這是因為遲至西元前兩百年,避秦的中國人帶來農耕技術前,日本人還過著遊牧漁獵的生活,而以稻作為主的農業並不時興養豬以外的畜牧業,加上泛靈思想盛行,有效避免了浮濫的砍伐。
    文明是藉著砍伐森林發展出來的,梅原猛再三強調,「農耕畜牧文明的成立,以及進而發展出來的都市文明,都讓整片蓊鬱的森林落入被砍伐的命運,轉變成農耕地與畜牧地。那些木材被用於建造大型宮殿與寺院,還進一步作為冶鍊銅鐵的燃料使用。」觀察出這個現象需要多久?學電視購物專家的口吻:一萬年?不必。一千年?不必。一百年?也不必。幾十年甚至十幾年就可以印證了……
    ——王盛弘,〈高尾山紀事〉http://goo.gl/Zp5yKe
    《日本的森林哲學》梅原猛著;徐雪蓉譯



    GUSHI.TW



    • 地獄大図鑑(編)立風書房, 1975 (ジャガーバックス)

    這是許多天龙国人的思維,然後年底的選舉過後,臺灣繼續六畜興旺......


    地獄的思想--宗教與世界叢書

    作者 : (日)梅原猛 著,劉瑞芝,卞立強 譯

    本 書第一部《地獄思想》,詳盡分析了作為貫穿于日本思想史和文化史中的地獄思想的譜係,論述了地獄思想的起源,及其從原始佛教到中國天臺大師智□再到日本的 源信、善導、法然及親鸞的歷史發展,探討了地獄與極樂的內在關係,東西方的地獄觀的差別,以及地獄思想在形成日本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本書第二部《地獄文學》,通過對《源氏物語》、《平家物語》、世阿彌的能、近松的戲劇、宮澤賢治的詩與童話以及太宰治的小說等日本著名的文學作品的分析,論述了佛教的地獄思想對日本文學的深刻影響。








     本書目錄

    序言
    第一部 地獄思想
    第一章 什麼是地獄
    地獄果真消失了嗎
    原始佛教的厭世觀
    大乘佛教中的生命讚歌
    地獄的思想加深了生命的思想
    第二章 對苦與慾望的哲學考察(釋迦)
    被遺忘的釋迦的真實
    獻給智與愛的一生
    存在產生的四種苦
    使心靈破碎的四種苦
    三種慾望與拯救的方法
    與西方文明相對立的東方智慧
    第三章 佛中有地獄(智□)
    地獄的思想起始於蘇美爾
    智□對佛教體系理解的方法
    精神的三千位相
    在空與假的人生中認真地生活下去
    第四章 地獄與極樂的結合(源信)
    《往生要集》宣說的六道
    祈念阿彌陀凈土
    智□的認識和善導的飛躍
    現世的苦惱培育烏托邦的幻想
    第五章 戰勝無明黑暗的光(法然與親鸞)
    知的否定與信仰的絕對化——法然的他力本願
    煩惱的愚暗與永恒的生命之光
    在現世看地獄和佛——親鸞的生命讚歌
    東方與西方的地獄——苦惱的文明與罪惡的文明
    第二部 地獄文學
    第六章 苦惱之鬼——《源氏物語》
    本居宣長的《源氏物語》論
    《源氏物語》的佛教性格
    六條禦息所的執念
    為心中之鬼苦惱的柏木
    浮舟與兩個男人——薰與□親王
    從愛欲世界走向清凈世界
    第七章 阿修羅的世界——《平家物語》
    圍繞六道的物語
    冷徹的作者之眼
    我執之人——清盛
    憂愁之人——重盛
    到來的地獄
    赤裸的人性
    命運的抵抗者
    無英雄的戰記文學
    第八章 妄執之靈——世阿彌的世界
    元曲與能
    能的超人的特質
    怨靈之舞
    被異化的人劇
    被逐出貴族社會的流放者——蟬丸
    反逆者——逆發女
    老人的邪戀
    出色的戲劇
    象徵美學的譜係
    兩齣邪淫之劇
    第九章 走向死亡之道——近松的世界
    讚美情死之劇
    近松戲劇的三種結構
    愛欲的純粹性
    女人的破滅
    男人的破滅(一)——《曾根崎情死》
    男人的破滅(二)——《情死天網島》
    血濺中的凈土
    第十章 超越修羅世界——宮澤賢治的世界
    與地獄對決的近代文學者
    宮澤賢治與佛教
    永恒的生命
    賢治為什麼要寫詩與童話
    凝視修羅
    修羅的悲哀
    菩薩行的精神
    從修羅世界到佛的世界
    第十一章 戲謔的地獄——太宰的世界
    強烈的地獄畫的印象
    死前的自我辯解
    對地主人物形象的反叛
    人生的戲謔師
    同馬克思主義相遇
    至死之道
    富土山與月見草般配
    從戰敗到自殺
    太宰為何寫小說
    太宰與我
    後記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