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音樂大師---江文也的生平與作品》( 等多人的文章集),台北:前衛,1988
江文也-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https://zh.wikipedia.org/zh-tw/江文也
江文也(1910年6月11日-1983年10月24日),作曲家、聲樂家、教師。
一說為臺灣(現:新北市)三芝區人;不過:
「台灣音樂教育學會」劉美蓮老師就讀師大音樂系二年級時在牯嶺街舊書攤買到一份鋼琴版樂譜,初識《台灣舞曲》還以為江文也是日本人,後見許常惠在《台灣音樂史》中有一兩行介紹江文也,說他是淡水人;師大吳玲宜碩士論文查出戶籍為三芝;確認之後所有的「江學」研究都以江文也為三芝人士定論。不料虞戡平導演為拍攝影片走訪江家大哥,得知江文也出生於大稻埕,在2003年的「中央研究院江文也研討會」上劉美蓮提出資料討論,掀起一番論辯。經周婉窈教授深入調查,又有日治時代完整建構的戶籍資料,加上三芝鄉公所人員的奔走求證,終於確認江文也出生於大稻埕,而江家戶籍的確設在三芝,兩地鄉親都引以為榮。江文也自小藝文環境優渥,從聲樂家知名,跨足作曲、寫詩、翻譯、作研究、寫評論,每一領域都有不凡的成就。一生足跡為台灣、日本、中國。影評人黃仁說:「才高命舛的江文也深陷台日中三國的夾縫中,他的生命傳奇最具電影張力。」
劉美蓮窮多年心力蒐集、檢視、研究、考證家族資訊及歷史資料,《江文也傳〜音樂與戰爭的迴旋》(台北:印刻,2016 )出版了。
21世紀學者新論文:
王德威《現代抒情傳統四論》,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011年第二章 史詩時代的抒情聲音──江文也的音樂與詩歌
一、前言
二、從「殖民的國際都會主義」到「想像的鄉愁」
三、孔樂的政治
四、史詩時代的抒情聲音
五、尾聲
周婉窈 《海洋與殖民地臺灣論集》
第九章 想像的民族風──試論江文也文字作品中的臺灣與中國
很感動,很滿意。
關於江文也先生,作者獲贈江先生最重要的一封年終總結的家書,非常寶貴。
2015.5.22
MUZIK古典樂刊【 生日快樂! | 史特勞斯 & 江文也 】
MUZIK古典樂刊【 生日快樂! | 史特勞斯 & 江文也 】
把時光推回八十年前的德國,那時是1936年8月1日,希特勒為柏林奧運揭開序幕,而理查.史特勞斯也在典禮現場指揮他為大會特別創作的《奧林匹克之歌》 (Olympische Hymne)。當年奧運同步舉行藝術競賽,賽事項目包括建築、文學、繪畫、雕刻與音樂等;來自台灣的作曲家江文也,以帶有台灣風情與現代色彩的《台灣舞 曲》,在這場國際競賽當中獲得了作曲類特別獎。
當時的江文也與理查.史特勞斯,一位是出身台灣淡水的年輕新銳,一位是德奧後期浪漫派的作曲大師。兩人的音樂作品,就在這樣的歷史場景中,產生了巧妙的關連。
當時的江文也與理查.史特勞斯,一位是出身台灣淡水的年輕新銳,一位是德奧後期浪漫派的作曲大師。兩人的音樂作品,就在這樣的歷史場景中,產生了巧妙的關連。
今天是6月11日,同時是兩位作曲家的生日。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讓我們一起欣賞這首具有特別意義的《台灣舞曲》,也祝他們兩位生日快樂!(更多關於《台灣舞曲》的故事請見:http://goo.gl/cjiC0s)
江文也:台灣舞曲
YouTube
江文也著、楊儒賓譯,《孔子的樂論》(台北市:喜馬拉雅基金會,2003/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上海華東師大出版社,2007
劉美蓮
希望今冬能讓大家讀到“江文也傳”,就知其為大時代的大師!
江文也著、楊儒賓譯,《孔子的樂論》(台北市:喜馬拉雅基金會,2003/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上海華東師大出版社,2007
劉美蓮
希望今冬能讓大家讀到“江文也傳”,就知其為大時代的大師!
1941、雲岡石佛、通行證
1932.3.9.傀儡滿洲國成立,大量台灣人到滿洲國工作,首任外交總長謝介石就是新竹人。
1937.7.7.七七事變,日本佔領北京,台灣文青們,驚豔古帝都風華之大器!張我軍、張深切、洪炎秋、鍾理和、楊朝華(楊英風父親)、林煥文(林海音父親)、鍾會可(林肇政父親)、林少英(林雲父親)……都在北京,還有許多醫生,讓中國人以為台灣是「醫生島」。藝術家或許比例少一些,也有郭柏川(油畫)、柯政和(音樂)、王慶勳(口琴),但只要夠傑出,在戰區的【通行證】,可是一路無阻礙!
江文也,雖係奧林匹克得獎者,音樂界仍嘲諷其得獎的<台灣舞曲>只是歐洲評審不懂亞洲文化的……,反正就是瞧不起殖民地二等國民啦!但軍部比較開放,侵略電影(仿德國美其名為:文化映畫)及記錄片仍禮聘他作曲。故雖然正職在北京師大教書,寒暑假都能自由回到東京的家,兩岸船程有如基隆到高雄的夜間火車的時間。
除了宣揚戰爭的電影,東寶、日活等映畫公司,在戰爭與文化的夾縫中,仍然能夠拍攝兼具旅遊效益的「歷史遺產」影片。
1941年,東寶映畫的製片松崎啟次策劃,擬拍攝日後被聯合國認定「世界文化遺產」的山西大同【雲岡石窟】,他力邀江文也,請他務必寫出「歷史文化音符」。
企劃之時,小江迫不及待跟隨外景探勘隊抵達雲岡,用自己的萊卡相機猛拍,可卻遺憾,電影夭折!但小江卻完成《大同石佛頌》長篇敘事詩集,1942年8月20日由東京青梧堂出版。……整整50年之後,其中文版才由台北縣立文化中心的劉峰松主任出版中文翻譯本(廖興彰翻譯)。同年,東京也出版《北京銘》(以春夏秋冬描繪北京)、《古代中國雅樂考》(證明孔子是傑音樂家),可見江文也的地位。
台灣各大學的文學系所,教張我軍、張深切、鍾理和、龍瑛宗、吳濁流……,卻不教江文也(上述他們都很崇拜小江);音樂系所則還有人說小江是漢奸!天理何在!只好原諒我們的學生時代,歷史課本胡亂剪裁又造假!
PS.一年前剛上臉書,土土的,看到有人用雲岡石佛照做大頭貼,就說我也來PO,原來她是大才女耶!是我孤漏寡聞!
【雲岡石窟】與【九龍壁】(續前則)
跟據網路資訊,「雲岡石窟」乃北魏(西元386年至534年)國教/佛教的宗教藝術寶庫,在今山西大同城西16公里,1500年前倚山開鑿石窟,東西綿延一公里,佛雕有五萬餘座,大小窟龕百餘個,主要窟洞有45個。這麼龐大並有整體擘畫的大地工程,只因係皇家信仰,並在遷都洛陽(西元494)之前,已經完成了大部份的營造工程。
30歲的江文也熱切趕到雲岡,除了歷史遺產,更重要的原因乃是「樂器」,他讀到日本人的研究,知道石窟群各式各樣的樂器雕刻有530件,絲竹類別有28款,合奏的各種樂隊組合則有60餘組,這般規模證實了北魏皇家是多麼地熱愛音樂。
江文也還有一張與【九龍壁】合影之照,這九龍壁原是明朝初年王公貴族的宅邸建築裝飾,演變成大型的壁飾。在中國總共有三座,「大同九龍壁」是年代最早、面績最大又最富藝術氣質的一座。另兩座在北京,一在北海公園,一座在故宮皇極門前,均建於清乾隆時代,比「大同九龍壁」要晚350至400年。
圖片是1991年開放教科書時,我主編的版本,江文也首次登上教教科書之頁面。然因編輯時,顧忌審查能否得以通過,以迂迴的方式【第一位得到國際大獎的我國音樂家】來呈現,所選的照片就是「九龍壁」。
居住在北京的年代、文革之前,他還以中醫的「推拿術」為好友治病,如徐悲鴻的高血壓、老舍的坐骨神經痛、郭沫若的頭暈症、顧頡剛的失眠等等,都是有文字記載的事蹟。
~~~~~
讀劉美蓮《江文也傳》
1984年春某日,我在濟南路《自立晚報》的副刊編輯室收到一篇來稿,題目是〈江文也的悲劇一生〉,作者署名「劉美蓮」,稿子篇幅很長,附有相當珍貴的照片。在這之前,我已從藝術評論謝里法發表於《聯合報》副刊的〈故土的呼喚──臥病北平的台灣音樂家〉一文,以及《自立晚報》稍前(1983.12.12)刊登香港周凡夫所寫〈半生蒙塵的江文也〉,約略知道江文也的事蹟,知道他曾以《台灣舞曲》得到1936年柏林奧林匹克「藝文類作曲組」的獎項,是當時全亞洲第一位獲得國際大獎的音樂家;戰後滯留中國,文革期間遭受迫害。但對於江文也的一生則仍不清楚。
當時仍不滿三十歲的我在編輯檯上逐字細讀這篇〈江文也的悲劇一生〉,透過作者清晰的整理,方才對江文也的生平有了基本的認識。我仔細閱讀文章的脈絡,揣想一位出生於日治下的台灣,童年在福建廈門長大,中學之後赴日讀書,以聲樂揚名於日本,再以作曲揚聲於奧林匹克的音樂天才,如何在一個大動亂年代,不由自主地陷身於台灣、日本、中國三重夾縫中的煎熬,而最終又不為當年他出生的故鄉台灣所知的悲哀,心情為之激動,於是決定採用這篇根據江文也之侄江明德提供的資料整理出來的稿子,以頭條、兩天連載的方式於當年3月21、22兩日全文刊登。
這篇文章刊出後,迴響甚大,很多讀者打電話到報社來,表示他們首次知道「江文也」這個名字,讀了這篇文章,才知道江文也的音樂成就與悲鬱人生;也有讀者先前已讀過謝里法的介紹,詢問劉美蓮這位作者是否有出版江文也的相關傳記?那是一個研究匱乏、台灣(特別是日治時期)人物方才逐一出土的年代,政治戒嚴,資訊仍然遭到執政者掌控的年代,〈自立副刊〉成為了解台灣文化的小小窗口,這篇文章之引起讀者的重視,是因為透過窗口,讓讀者看到了被國家機器隱藏、扭曲與壓抑的台灣歷史與傑出人物。
當時的劉美蓮應該也很年輕,我讀出身於音樂系的她的文字,儘管是一篇根據口述與相關文獻整理出的稿子,字裡行間還是流露出了她對江文也晚年受盡文革苦厄,不為國人所知的痛惜。我知道,那是一個音樂人對前輩音樂家的悲劇一生有所感觸,而自然流淌於行文筆下的敬惜之心。也因為這份敬惜,才讓〈自立副刊〉的讀者想更一步了解江文也、接觸江文也吧。
從1984年到今天,整整三十年過去,「江文也」這個名字,對台灣人來說已經不再陌生。特別是解除戒嚴之後,江文也的研究開始受到重視,1988年,前衛出版社出版了林衡哲編選的《音樂大師──江文也的生平與作品》一書;1992年6月,台北縣立文化中心舉辦過「江文也紀念週」;2003年10月台灣中央研究院舉辦了「江文也學術研討會」;國內的碩士論文已累積有八部之多,博論則有2004年通過學位考試的〈夾縫中的文化人──江文也及其時代研究〉(成大歷史系林瑛琪)……但儘管如此,三十年前讀者問詢的「江文也傳」,在台灣仍然付諸闕如。
當年在〈自立副刊〉發表〈江文也的悲劇一生〉,感動編者和無數讀者的劉美蓮,終於回應了讀者的詢問,完成了這部厚重的《江文也傳:音樂與戰爭的迴旋》;而我,三十年前的編者,居然有幸成為她這本著作的讀者。人生的因緣奇妙,我在閱讀本書篇章之前,找出當年編的副刊,重新閱讀,腦海裡浮出的是接到文稿、受到感動、決定刊登、編輯、落版、校對、出報,一直到接聽讀者來電的種種畫面。
用三十年的歲月,為一位被時代折磨、被政權扭曲、被故鄉遺忘的偉大音樂家立傳,就是這本《江文也傳:音樂與戰爭的迴旋》最動人的所在。透過本書一如樂章似的巧妙結構,音樂才子江文也的傳奇一生,逐一進入我們的眼中。
「序曲」先從江文也於1936年以《台灣舞曲》榮獲柏林奧林匹克「藝文類作曲組」第四名大獎寫起,敘述江文也如何以殖民地之子晉入日本國內初選,再經由國際知名音樂家讀譜,複賽時經由柏林愛樂管弦樂團現場演奏,一舉奪下第四名獎牌的過程。當時的江文也才二十六歲,收到得獎通知,禁不住高呼「台灣萬歲」,《東京日日新報》大幅報導這則新聞,讚譽他的處女作《台灣舞曲》「將古老台灣風貌和近代化形象交織呈現,猶如一幅華麗的畫軸」。劉美蓮在這一章中,輔以新聞報導、獎牌和江文也書信等一手資料,清楚再現了音樂才子江文也在國際舞台中為台灣人揚眉吐氣的勝景,生動感人。
接下來,本書以四個樂章鋪陳江文也奇特而又叫人驚心動魄的一生。第一、第二樂章寫他的台北童年、廈門時期就讀旭瀛書院的少年時期,那大概是江文也一生最無憂的時光了,歌謠、戲曲、音樂和詩詞,已經在他的兒少時期滋長出綠芽。進入第三樂章,從江文也於1923年赴日寫起,敘述他求學、與日本女子瀧澤乃ぶ戀愛與私奔的故事,以及邁向作曲家之路的歷程,最後結於1937年他和白光因為拍攝《東亞和平之路》而生的戀情。這一章,寫活了江文也的才氣洋溢、風流倜儻,宛如眾弦俱寂之下獨奏的高音,有血有肉,形象鮮明動人。
進入第四樂章,則以江文也的中國經驗和晚年遭遇為主題。透過這一樂章,前半段,我們看到了如日中天的江文也,在北平師範大學音樂系教授理論作曲,從事中國古代和民俗音樂研究的學者圖像,以及持續創作的作曲生涯,加上他和學生吳蕊真(後改名為「吳韻真」)的熱戀;我們也看到因為戰爭結束導致喪失日本國籍的江文也被視為「文化漢奸」,被捕入獄的生涯轉折。後半段,我們又看到,他在共產黨統治下,先後遭逢1957年反右批鬥、1966年文革批鬥的悲慘命運,被剝奪所有權利、打入牛棚、下放勞改,直到四人幫垮台後,才於1978年獲得平反,恢復教職,這時他已是六十八歲的老人,多年勞改,讓他百病纏身,但即使如此,他還是勉力完成最後遺作《阿里山的歌聲》。
這就是劉美蓮筆下江文也傳奇而悲鬱的一生,本書各個樂章,讓我們看到一個天才型的台灣作曲家,在一個由不得自己的亂世之中,遭逢的奇詭命運!他生下來是殖民地的二等國民,憑著自己的才氣和努力,終於得以音樂創作揚名國際;卻又因為出身殖民地的烙印,使他在國民黨統治時期的中國被打為「文化漢奸」,在共產黨統治的中國被打為「右派」,而無法回到自己最摯愛的故鄉台灣,終至客死北京;而過世之後,又因為台灣長久的戒嚴,不為台灣所知;解嚴之後,雖然終於見知於台灣,仍有評論指他生長在台灣時間不長,著述多與中國有關(如詩集《北京銘》、《大同石佛頌》,論著《古代中國正樂考》,曲作現代管弦樂〈孔廟大成樂章〉)而被誣為「統派」音樂家……
因此,這本《江文也傳:音樂與戰爭的迴旋》刻繪的,不僅是江文也的悲哀人生、奇詭命運,也呈現了20世紀台灣人的集體記憶和認同問題。整個20世紀,台灣人的命運,就像江文也的一生,從日本殖民時期的被歧視,到戰後陷身於中國國民黨和共產黨的內戰漩渦,乃至於1949年之後遭受的二二八、白色恐怖統治經驗,台灣人與江文也一樣,儘管擁有高人的才氣、精湛的技藝、卓越的識見,卻在不斷爬起、不斷仆倒的泥濘路上顛簸前行,至今依然無法決定自己的命運,開創嶄新的台灣文化。這本《江文也傳:音樂與戰爭的迴旋》,字裡行間浮出的盡是「生做台灣人的悲哀」。
感謝劉美蓮,費時三十年為江文也立傳,為台灣的音樂和文化留存典範。三十年來,她念茲在茲、不斷訪談、蒐集文獻與資料,又復花費金錢、體力和寶貴時間,專注於江文也生命史的重建;三十年來,她為江文也的不為人知而尋求助力,力促各方重視江文也的音樂成就;為各種因為求證不足而出現的研究「歧聲」義憤填膺,進行更多調查以還原江文也。這本傳記,是在這樣不斷往返、不斷查證,挖掘事實、還原真實的過程中完成。這是一本具有信度,且足以顯映江文也音樂人生的傳記。
我很高興能在三十年前以副刊主編的身分刊登劉美蓮的〈江文也的悲劇一生〉,三十年後又有機會以台灣文學研究者的身分拜讀她的《江文也傳:音樂與戰爭的迴旋》。時間流轉,如涓滴之水,最後匯為大河。三十春秋立一傳,這本巨著,寫活了江文也在台灣、日本與中國三重夾縫中,遭受苦難的悲劇人生;也彌補了江文也生命史的缺憾,填補了台灣音樂史和文化史的縫隙,讓江文也對台灣的貢獻得以全面展現,值得所有關心台灣文化的朋友細讀。
──《自由時報‧自由副刊》,2016.10.12。
感恩 井田敏先生(上)
1999年,日本知名人文出版公司/白水社發行新書(如圖),作者井田敏先生是福岡人(Ida Bin,1930.12.5--2004.1.30),熊本大學德文系畢業,放送作家協會理事。他1996年在美國、首次聽聞台灣人張漢卿(加拿大公務員)告知江文也之名,非常驚訝!
他返日後,從福岡到東京採訪江文也夫人與次女,歷經四年,於「白水社」出版《夢幻的五線譜/一位名叫江文也的日本人》。後因家屬抗議「誣蔑先父名聲」,初版售罄即須絕版,井田心血崩潰,四年後病逝。日後網路上有諸多揣測與討論,用心的讀者也指出數項疑問與錯誤,遺孀伸子女史表示,此書除了數項失誤之外,又欠缺台北、廈門、北京之種種。故繼承夫婿遺志,盡全力幫助劉美蓮調查與寫作。
(下則:井田夫人昨日來函)
(下則:井田夫人昨日來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