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人和書 ( Men and Books)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846

紀弦(1913-2013),《晚景》《紀弦回憶錄》;寫反共詩,創「現代派」的紀弦

$
0
0
【回眸1950年代文學】 寫反共詩,創「現代派」的紀弦
談到1950年代詩壇,不可能避開紀弦的名字。若要說他是這十年間詩壇第一號風雲人物,大概沒多少人反對。來台第一個十年,他先主編報紙上的半版「新詩週刊」;那時是1951年,大家剛到台灣沒有派系之別,每週的詩版面成了戰後老中青詩人無分省籍一起耕耘的詩園地,各色花朵爭妍。隔年他卻自己跑去編一份「只出一期」便夭折的《詩誌》;且別笑它壽命短,各家詩史還非提起它不可,因為是戰後「第一本雜誌型詩刊」。按紀弦說法,刊名有雙重意義:一是「詩雜誌」;二是「詩言志」。
這還不夠看,1953年又獨資創辦《現代詩》季刊,這次他號稱一人身兼六職:「發行人、社長、編輯、校對、經理和工友」。根據他的回憶錄:
「那時候台北馬路上的汽車、巴士、摩托車沒有像現在這樣多,所以我騎著腳踏車滿街跑是暢通無阻的。《現代詩》的讀者多半是軍人和學生,也有一百多個訂戶」。
編過詩版面又創辦詩刊也還不夠看;1956年《現代詩》辦了三年出到第十三期,他忽然登高一呼號召百餘位詩人,大張旗鼓宣布成立「現代派」,公布「六大信條」,領導新詩「再革命」。大約此時詩壇已不只他一份詩刊,北部已有《藍星詩刊》,南部出現《創世紀詩刊》;只有這麼樣一號召,或這麼一招,才能一個箭步登上詩壇盟主的位置吧。



為什麼他要勞心勞力辦詩刊呢? 一種可能是:對於眼前詩藝的不滿意。《詩誌》編後言道:「我們的這個營養不良的詩壇,實在是太需要各種的維他命了,尤其技術方面」。早在1930年代上海他即編過詩刊也出過詩集,筆名「路易士」。另一原因:他要反共抗俄!這理由很重要,必須寫在臉上,不,寫在《現代詩》創刊詞上。也只有詩人才能寫出如此具感染能量,如歌詞般的創刊詞:
我們是自由中國寫新詩的一群。我們來了!站在反共抗俄的大旗下,我們團結一致,強有力地舉起了我們的鋼筆,向一切醜類,一切歹徒,瞄準,並且射擊。
1950年代的紀弦確是寫「反共詩」高手。他是國民黨「中華文藝獎金委員會」詩歌奨常勝軍。1950年以〈怒吼吧台灣〉,1952年以〈鄉愁〉1953年以〈革命!革命!〉,1954年以〈飲酒詩〉等幾乎年年囊括詩歌獎金。常有人問:大聲鼓吹現代派,強調「新詩乃橫的移植」的紀弦,真是一位「反共詩人」嗎?問話的另一面,意思是:他喊「反共」是喊假的吧,怕是表演的罷。這問題真不容易回答。如果要找答案,而進一步閱讀其作品,檢視其言行的話,你會發現:1950年代至少存在「三個不同的紀弦」──寫詩的紀弦、寫詩論的紀弦,以及詩壇活動家的紀弦。
寫詩論的紀弦說:「詩是詩,歌是歌,我們不說詩歌」、「抒情主義要不得」、「把熱情放到冰箱裡去吧」。這些話都是他的詩論題目,顯示他強烈主張「現代詩」是反抒情、反傳統、強調「知性」。然而「寫詩的紀弦」,詩作卻是極抒情浪漫的,一點也不「知性」。且看這首自喻詩〈狼之獨步〉:
我乃曠野裡獨來獨往的一匹狼。 /不是先知,沒有半個字的嘆息。/而恆以數聲悽厲已極之長嗥 /搖撼彼空無一物之天地,/使天地戰慄如同發了瘧疾;/並刮起涼風颯颯的,颯颯颯颯的:/這就是一種過癮。
紀弦出品新詩大多如此這般:自大、自戀或自我感覺良好的風格。再看這首作為書名的〈無人島〉: 我常聞一個聲音在喚我;/我常見一個影子飄過去。//…讓我擁抱她,並且吻她,/對於那個天使或撒旦的影子,/希望或記憶的影子。 //因為我很寂寞,很寂寞;/我是一座太寂寞的無人島。



這些寫滿「我」的詩,形式介於詩與歌之間,內容抒情浪漫,全不合乎他所主張的,強調知性的所謂「現代詩」。至於那個「詩壇活動家」紀弦,1956年轟轟烈烈「結派活動」確實引人注目,集合百位詩人而風光一時。然而這棵「檳榔樹」越高大越招風,名之所至謗亦隨之。所謂現代派百位詩人群其實程度不齊,大多數對「現代主義」精神本質沒多少概念。以後詩壇幾場「新詩論戰」開打,烽煙四起,紀弦一人武功再高、詩論再強,將軍沒有兵怎麼打仗?據說這是現代派「始盛終衰」的原因。想想看,狼都是獨來獨往的,哪裡是擅長組織、擅打群架的動物。 那麼三個看起來「互相矛盾」的紀弦,哪一個才是真正的他呢? 難有答案。可以確定的是:在白色恐怖年代,紀弦寫反共詩獲政府高額獎金,而後在詩壇高調「成立現代派」。在台灣戒嚴初期,你以為「集會結社」是容易的嗎?沒有「三個紀弦」怎麼辦得到。
(本文原刊[文訊]2016年8月號)


-----

  凡我愛過的人,有福了。凡我行過之生命,皆有詩為證。

               〈八十自壽〉──紀弦

由於紀弦的詩多有書寫年代,所以有的可以跟自己的生命對照,有點意思。2014.10.11讀完《晚景》(1974-1984作品*);《半島之歌》 1985-1992

*末首〈小城初履〉記的是這城市:.......怎麼會有那麼多夾道而植的參天的古木呢?想必都是百多年前那些有心人種了的吧?啊啊!多麼的可欣賞,可陶醉,.......
Burlingame is a city in San Mateo CountyCalifornia. It is located on the San Francisco Peninsula and has a significant shoreline on San Francisco Bay. An early suburb of San Francisco, the city is named after diplomat Anson Burlingame. Beginning in the 1960s its proximity to the San Francisco International Airport generated airline support services growth and an increase in population. As of the 2010 U.S. Census, Burlingame had a population of 28,806.
Howard-Ralston Eucalyptus Tree Rows
Howard-Ralston Eucalyptus Tree Rows.jpg
LocationEl Camino Real, Burlingame, CA
Built1873-1876
NRHP Reference #12000127
Added to NRHPMarch 15, 2012


劉正偉刊今日《中華日報副刊》(2013.08.01)〈率性的詩人──悼紀弦〉 (文:劉正偉)
 著名的現代詩人紀弦(路逾1913-2013),于美國加州舊金山當地時間2013年7月22日淩晨兩點逝世,享年101歲。

  紀弦,本名路逾,字越公,筆名有路易士、青空律等。祖籍陜西(身分證籍貫是上海市),1913年4月27日出生於河北省清苑縣,小時候家住北平。紀弦寫詩與初戀,都是從1929年開始的。1933年自蘇州美專畢業後,多在上海活動,寫詩辦詩刊,也因此認識施蟄存、穆時英、戴望舒、杜衡、徐遲等現代派作家。1948年赴台,任成功高中國文教師,1957年成立「現代派」,發動「新詩的再革命」、提倡「橫的移植」,而轟動一時,對台灣文學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1973年紀弦因病退休,兩年後赴美,從此長居舊金山。

  紀弦個性孤傲、自我,也具有十足的個人魅力,是個開創性的詩人,一生充滿傳奇色彩。著有詩集《易士詩集》、《摘星的少年》、《飲者詩抄》、《檳榔樹》(分甲乙丙丁戊5集)、《晚景》等;詩論、文集《紀弦詩論》、《紀弦論現代詩》、《紀弦自選集》、《紀弦回憶錄》等。曾獲第一屆中國現代詩獎、中國文藝協會文藝獎章、中華文藝獎金委員會五四獎金。

  紀弦在抗戰時期是以筆名路易士在香港、上海落腳與發表詩作等,因在上海時期曾在汪精衛與胡蘭成手下做過事,使其抗戰時的身分認同與作為,一直引起廣泛爭論,例如有人(劉心皇、陳青生、古遠清等)傳說路易士發表過所謂:〈炸吧,炸吧〉(也有傳說為〈轟炸吧!重慶〉),而使其長久以來招致罵名,幸台灣清華大學副教授劉正忠(詩人唐捐),2009年在《政大中文學報》第11期發表〈藝術自主與民族大義──「紀弦為文化漢奸說」新探〉一文,找出了原詩,一定程度還原了真相,也替路易士做了忠實的辯駁。

  紀弦1948年來台,任成功高中國文教師,著名的學生有金耀基、羅行、楊允達、黃荷生、薛柏谷,在當時號稱「路門五傑」。其中金耀基曾任中研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學校長。紀弦在50年代的台灣,一樣熱衷辦詩刊,推廣詩運,在詩壇一片豆腐乾體詩當道與反共戰鬥文藝氛圍下,於1957年成立「現代派」登高一呼:「新詩的再革命」、「橫的移植」、「主知」的提倡,不無矯枉過正、大破大立的豪情。詩人麥穗在《詩空的雲煙》書中回憶當時場景:「只見高高瘦瘦咬著煙斗的紀弦,鶴立雞群般在大家面前,當他以主席身份宣佈『現代派』正式成立的一刻,在我們初出道的年輕一輩心目中,儼然已經是一位詩壇『盟主』。當會議結束,接著是他個人的作品朗誦,當他以大家熟悉的誇張肢體動作,配合著激昂的聲調朗誦到一半時,突然跳上桌子,高舉手杖。將他那首名詩〈檳榔樹〉詮釋得更為傳神,而其意氣風發,趾高氣昂的演出時,才是他詩事業中的巔峰。」傳神的描繪了當時的現場,紀弦孤傲昂然的形象,歷歷在目。

  紀弦的詩風多變,各個時期的創作都有可觀之處。初到台灣的紀弦喜歡檳榔樹,也吟詠檳榔樹,而後他才有集結出了幾本《檳榔樹》甲乙丙丁戊等詩集,或許他高瘦的形象也像極了檳榔樹。他是率性、天真的詩人,1937年詩人24歲時,寫下了浪漫的名詩〈戀人之目〉

 戀人之目:
 黑而且美。
 十一月,
 獅子座的流星雨。

  〈戀人之目〉是直觀的、動人的浪漫情詩,戀人的眼睛,就像冬夜的獅子座流星雨,閃閃動人。紀弦的詩人特質,其孤傲、率性與自我,更在其詩作〈狼之獨步〉可見一斑:

  我乃曠野裡獨來獨往的一匹狼。
  不是先知,沒有半個字的嘆息。
  而恆以數聲淒厲已極之長嗥
  搖撼彼空無一物之天地,
  使天地戰慄如同發了瘧疾﹔
  並刮起涼風颯颯的,颯颯颯颯的:
  這就是一種過癮。

  紀弦在其詩集《摘星的少年》自序中說:「我的詩,就是我的自敍傳。」他把詩看的比生命重要,因為詩如其人,他的詩就是他的自傳,他的生活與生命。他詩風明快,善於嘲諷,樂於戲謔,往往在詩中刻畫或反映自我的形象,雖說身處於世俗的混沌中,詩人通過比喻,在〈狼之獨步〉詩中,他就是這心靈曠野上的一匹狼,他有著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不是先知,而是充滿著自信的,一匹孤寂、孤傲的狼。

 台灣的《中國當代十大詩人選集》編者曾評紀弦的詩說:「紀弦的詩,題材廣泛,表現手法獨特,有個性,風格富變化,在意象上時呈飛躍之姿,在語法上則常揭示一種喜劇的諧趣。他曾組織『現代派』,倡導詩的現代化,對中國現代詩運之推廣,影響至為深遠。」可說至為恰當的評語。

  台灣詩人陳千武對台灣現代詩發展所提出的「兩個球根說」:其一即是紀弦、覃子豪等人從大陸帶來的現代派詩人傳統;二是日治時期楊熾昌等風車詩社以及戰後的林亨泰、吳瀛濤與錦連等代表的本地根源。覃子豪、紀弦、鍾鼎文三位詩人,因他們在戰後對台灣現代詩壇的開創性貢獻,而被尊為詩壇三老。紀弦有一首詩〈火葬〉:

  如同一張寫滿了的信箋
  躺在一隻牛皮紙的信封裡
  人們把他釘入一具薄皮棺材
  復如一封信的投入郵筒
 人們把他塞進火葬場的爐門
 總之,像一封信
 貼了郵票
 蓋了郵戳
 寄到很遠很遠的國度去了

 〈火葬〉一詩善用比喻,將人一生的奮鬥,比喻成「一張寫滿了的信箋」,像信箋裝入信封,「塞進火葬場的爐門」像投郵一般,卻是要寄往天國的,描寫火葬的場景,充滿著理趣與諧趣。

 巨星殞落,紀弦一生充滿豐富而傳奇的色彩。如今,詩人即將遠行,要到很遠很遠的天國去了。我會永遠記得一位詩人天真孤傲的形象,曾經奮鬥過的痕跡,與詩。

........................................................................................
‧詩人已遠,有多少人記得他呢?
三大報幾乎已遺忘他.......往日對待文人的態度呢?
.
‧我不認識紀弦,但是我喜歡他的一些詩,
以及率性、天真的態度。
.
‧近日有許多人批評聯副的一些詩水準低落,
我今年以來深有同感,我訂了幾十年的聯合報,
主要就是為讀副刊,從瘂弦、陳義芝都還有一定的水準,
今年以來,我數度想停訂,但還有何報可讀?
.
‧編輯,是刊物的守門員........
.......................................................................................
對岸似乎比我們更重視這個訊息。第一天就來邀稿了,令人意外的是,稿費比台灣的高幾乎一倍,有3000台幣@@。
另刊: 〈天真孤傲的诗人〉悼紀弦(文:劉正偉)(2013.7.26刊深圳晶報)
http://www.sznews.com/rollnews/jb/2013-07/26/content_3197197966.html


 *****

紀弦,本名路逾,一九一三年生於河北清苑縣,蘇州美專畢業,曾任中國文協理事、中國新詩學會理事、現代詩社社長、《現代詩》季刊主編、北美中華新文藝學會監事長,並曾任教於台北市立成功高中。著有詩集紀弦自選集十一部,散文集《小園小品》、《終南山下》、《園丁之歌》,論著《新詩論集》、《紀弦論現代詩》等多種。曾獲馬可仕總統大綬金牌獎、第一屆中國現代詩獎特別獎。
---

我的無情

生活叉著手,逼近我
瞪起一雙突出的銅鈴眼
叱我,鞭我,還想吞噬我
我無言,卻橫了心--
先把數年來形影相隨的
苗苗條條的夢想活埋了
--我不心酸
再把希望的朵子摘下
扔在泥土裡,看著她腐爛
--一點也不顧惜的
人們說我太無情
是的,我將挺直了胸膛
衝上前去,抓住生活的頸子
吼一聲,拼他個死活存亡
文章出處:
現代詩復刊03期



時候

我將飲煩憂之泉
以持續這個生命嗎
沒有光輝和暖氣的
把血來施捨吧
留著給誰呢
花底命運難說了
其與魔鬼搏鬥
或是鑿地穴而居
該是取擇的時候了
文章出處:
現代詩復刊03期


秋之禮讚

我在秋林中細覓
現找一片紅葉
那紅似火的
又殷如血
可是踏遍了秋林
沒有一片稱心
倒被荊棘刺傷了足踝
蛛絲迷住了眼睛
我頹然倚著一株松幹
看一林秋色絢爛
不知名的山鳥
在我頭頂上輕喚
「哦!美麗的小東西
你在唱些什麼道理」
「我笑一番徒勞
你要找的,不會美麗
須知單獨的一片
縱火似的血一般
也難免有些蟲咬
和那美中不足的鏽斑
慧心的詩人呵
可笑你是個癡人」
我便抬起了倦眼
向著大自然凝神
看金天紅霞秋山秋水
看秋林秋葉紛飛
「哦!偉大的秋呵
你才是無上的美」
文章出處:
現代詩復刊03期
 


一九九三新作一輯並序

我的新書集集??「半島之歌」,所收入的作品, 其實作之年代,始自一九八五,迄於一九九二。因此,今年春天所寫的詩,可稱之為「新作」。今天是四月三十日。請問,在這三分之一年內,我已經寫了幾首詩? 回答是:共九首。計開:一月二首(「八十自壽」、「我之投影」);二月三首(「如果我的詩」、「寂寞的相對論」、「春日懷友」);三月
二首(「你說我說」、「小草的話」);四月二首(「說不」、「上帝說」)。以上九首,只有「八十自壽」一首,已發表於「中副」;「我之投影」和「春日懷友」在亞弦手中,「如果我的詩」已寄給梅新,可能已見報了;其餘五首草稿,尚在推敲之中。
  日前鴻鴻來信,有云:「在六月號的『現代詩』四十年紀念專輯上,我想選刊一些您的新作。」我回信,說可以。因此,今天一早起來,我就把這件事情辦好 了。但請注意,以下四首新作,雖說業已修改完成,但這只是「初稿」,日後可能還要再改。而凡是發表在報刊上的東西,在我的嚴格規定下,皆非「定稿」,唯有 編入詩集中的才算。坊間有些詩選,還有一所大學的教科書,選入我的名作「狼之獨步」,這當然是一件好事。但很遺憾,他們所
選入的乃是我的初稿而非定稿。為什麼,那些編者,不在事前向我請教一下呢?好啦,到此為止,我不想罵人了。
  那麼,就請你們大家嘗嘗這些新出籠的小籠包吧。(一九九三年四月三十日,紀弦記於美西堂半島居,時年八十歲零三天。)
寂寞的相對論
 ──呈邦楨、方思、秀陶三兄
我們是寂寞的一群,東西各二。
可是我們,一點兒也不寂寞。
讓我們大家一齊躺下來,
躺在草地上,擺成一個「大」字,
就像當年秀陶所扮演的那樣,
教女生們瞧著怪不好意思的。
讓我們大家一齊哈哈大笑,
就像當年方思所誇張的那樣,
分明是個道道地地的南方書生,
卻偏要模擬一番「燕趙風」。
讓我們大家一齊把右手舉起來,
就像當年邦楨所亮相的那樣,
朗誦時,那姿態,多麼的上鏡頭,有特色,
而其土裡土氣的湖北腔,亦頗令人感動。
至於我呢,我當然也會躺,會笑,會舉。
而此外,我比誰都更會嘲弄嘲弄我自己:
既無一勳章之足以耀武揚威的,
復無一紗帽之足以光完耀祖的,
然則,你算個什麼東西呢?
曰:詩人而已。唉唉!而已,而已。
你說我說
我是上帝造的;
你是猴子變的。
凡猴子變的
都絕對不可能
成為一個詩人,
像我一樣。
我讚美上帝;
我詛咒撒但。
而撒但和猴子
以及其他存在
不也是上帝造的嗎?
──你說。
小草的話
你是一棵千年大樹;
而我只是幾個月的小草。
你多偉大;
而我的存在等於不存在。
但我確實聽見了,
有一位詩人說:
不都是上帝造的嗎?
從一粒原子到全宇宙;
就連他的那些情詩和讚美詩
也在其內。
所以我就抬起頭來,
不再有所自卑感了。
上帝說
不是不可以生一批
混血兒的,你們。上帝說:
無所謂什麼純種或雜種的,
都是我創造的,你們。
都愛,都給以祝福,
只要你們行善;
但是,如果你們作惡,
那就要被毀滅了。
文章出處:
現代詩復刊第20期



〈文獻重刊〉現代派信條釋義

前言:既非一個政治的黨派,亦非一個宗教的教會,沒有什麼嚴密的組織,亦無何等具體的形式,只是基於對新詩的看法相同,文學上的傾向一 致,我們這一群人,有了一個精神上的結合,於是順乎自然的趨勢,而宣告現代派的成立。這是必須說明的第一點。現代派是一個詩派,不是一個會社。現代派詩人 群,除了忠於現代派的信條之外,享有參加或不參加任何一個文學團體──比方說:中國文藝協會──之充分的自由。文協是一個團體,而現代派只是一個詩派而 已。這是必須說明的第二點。又,「現代詩社」是一個雜誌社,而「現代派」並不等於「現代詩社」。不過,作為「現代派」詩人群共同雜誌,「現代詩社」。編輯 發行的「現代詩」,今後,當然是愈更旗幟鮮明的了。這是必須說明的第三點。
  釋義:我們現代派的信條凡六,條條簡單明瞭。為了達到新詩的現代化這一目的,完成新詩的再革命這一任務,我們必須爭取文藝界人士乃至一般讀者廣泛的了解與同情,給我們以精神上的支持。所以,我們的信條,有加以進一步解釋的必要。
  第一條:我們是有所揚棄並發揚光大地包容了自波特萊爾以降一切新興詩派之精神與要素的現代派之一群。正如新興繪畫之以塞尚為鼻祖,世界新詩之出發點乃 是法國的波特萊爾。象徵派導源於波氏。其後一切新興詩派無不直接間接蒙受象徵派的影響。這些新興詩派,包括十九世紀的象徵派、二十世紀的後期象徵派、立體 派、達達派、超現實派、新感覺派、美國的意象派、以及今日歐美各國的純粹詩運動。總稱為「現代主義」。我們有所揚棄的是它那病的、世紀末的傾向;而其健康 的、進步的、向上的部分則為我們所企圖發揚光大的。
  第二條:我們認為新詩乃是橫的移植,而非縱的繼承。這是一個總的看法,一個基本的出發點,無論是理論
的建立或創作的實踐。在中國或日本,新詩,總之是「移植之花」。我們的新詩,決非唐、宋詞之類的「國粹」。同樣,日本的新詩亦決非俳句、和歌之類的他們的 「國粹」。在今天,照道理,中國和日本的新詩,以其成就而言,都應該是世界文學的一部分了。寄語那些國粹主義者們:既然科學方面我們已在急起直追,迎頭趕 上,那麼文學和藝術方面,難道反而要它停止在閉關自守,自我陶醉的階段嗎?須知文學藝術無國界,也跟科學一樣。一且我們的新詩作者獲得了國際的聲譽,則那 些老頑固們恐怕也要讚我們一聲「為國爭光」的吧?
  第三條:詩的新大陸之探險,詩的處女地之開拓。新的內容之表現,新的形式之創作,新的工具之發見,新的手法之發明。我們認為新詩,必須名符其實,日新 又新。詩而不新,便沒有資格稱之為新詩。所以我們講究一個「新」字。但是我們決不標新立異。凡對我們欠了解的,萬勿盲目地誣陷我們!
  第四條:知性之強調。這一點關係重大。現代主義之一大特色是:反浪漫主義的。重知性,而排斥情緒之告白。單是憑著熱情奔放有什麼用呢?讀第二篇就索然 無味了。所以巴爾那斯派一抬頭,雨果的權威就失去作用啦。一首新詩必須是一座堅實完美的建築物,一個新詩作者必須是一位出類拔萃的工程師。而這就是這一條 的精義之所在。
  第五條:追求詩的純粹性。國際純粹詩運動對於我們的這個詩壇,似乎還沒有激起過一點點的漣漪。我們這是很重要的:排斥一切「非詩的」雜質,使之淨化, 醇化;提煉復提煉,加工復加工,好比把一條大牛熬成一小瓶的牛肉汁一樣。天地雖小,密度極大。每一詩行,甚至每一個字,都必須是純粹「詩的」而非「散文 的」。
  第六條:愛國。反共。擁護自由與民主。用不著解釋了。
       (原載民國42年2月《現代詩》第13期)
文章出處:
現代詩復刊第20期



天有兩顆心
在白晝裡是金的
到夜晚又換了銀的
而人卻祇有
一顆肉故的
血紅的心
大地底心是一團火
--那很好
讓他去燃燒
文章出處:
現代詩復刊03期


脫襪吟

何其臭的襪子呵
何其臭的腳
這是流浪人的襪子
流浪人的腳
沒有家的
也沒有親人
親人--
何其生疏的字啊
文章出處:



手拈一束鮮花
如獲得小美人一群
粉紅色的桃花
有黛玉之弱姿
不知名的紫色小奔
便是襲人金釧兒之流
所謂愛即是佔有
鮮花乃最美的少女
雖則這些少女們
多半是肺病的患者
然蹲在詩人案頭的
土瓶常不寂寞
文章出處:
現代詩復刊03期


禪之什

《禪》
世人多半喜愛對稱;
我,寧取均衡。
讓阿姆斯壯的腳印永遠留在月球上吧。
然後是火星,木星和土量……
然後是銀河外星雲鎮力宇宙外宇宙……
無盡,無窮。
在這兒,半島如畫,四季常春,
我朝暮吟哦著「酒德日以高」,
而左邊的一聯或剩下的行行
就再也不高興去有所完成了。
唔,此之語「禪」。


  《十點半》
而總之,十點半就是十點半,
這不就是一切了麼?
請別問我那是上午的十點半
還是下午的十點半。
請別問我那是何年何月何日
是在那一個經度和緯度上的十點半。
也別問我那究竟是什麼樣的一種,
一種什麼味道,什麼感覺的十點半。
而總之,這倒是一點兒也不假的:
我讓我的停在十點半上不走了的手錶
躺在書桌上檯燈的旁邊沒去管它
已有幾十天了。不!幾十年了。
瞬間的十點半。
永恆的十點半。
是的,我有個「十點半」。


   《形象論》
無論多快,多好玩,
多麼的夠時髦,不守交通規則,
一名騎黑色摩托車的teenager,
吹著口哨,嚼著口香糖的,
總之,絕對的不可能,
在舞臺上,扮演
那歌劇中
騎白馬的王子。
文章出處:
現代詩復刊07,08期
 ----

與楊喚論生死  

─「給朋友們的信」之一號外
  楊喚,你已作古三十年了。時間過得真快!不久前,羅行同梅新給我打了個越洋電話來,要我寫一點東西紀念你,而且限我在本月底以前交卷。所以今天晚上我就開始動筆寫一封信和你談談。
  說實在的,要是你還活著,時常可以和我們大家在一起玩玩,那多好啊。可是你已被火葬了。你再也不能跑到西門町去看一場勞軍電影了!唉唉。但是憑 了你的作品,你是永遠活在人們的心中的。尤其是當你在世時,和你最要好的幾個朋友,葉泥、李莎和我,更是永遠不會忘記你的;而我還時常在夢中和你乾杯哩。 我總覺得,在這個世界上,到處都是行屍走肉,大多數人,渾渾噩噩,活著也等於死了的一樣。而只有極少數人,雖死猶生。如你,便是這極少數人之中的一個。我 的意思,並不是說,每個寫詩的人都能永遠活著,而主要的是看他的作品經不經得起時間的考驗。你留下來的作品並不太多,但幾乎收入詩集「風景」中的每一首都 是很出色很有味道的,而且給年輕的一代以正面良好的影響。至於你的那些童話詩,對於今天的兒童詩,也是大大地頭有啟發性與前導之作用的。你不但依然活在我 們的這個詩壇上,活在讀者們和寫兒童詩的小朋友們的心中,而且也活在我的身邊,活在李莎的客廳裡,活在葉泥的書房裡,就像當初一樣,你真的沒有死。(三月 二十日)
  有人說,從前在大陸上,當你還很年少時,曾受過一位筆名叫綠原的詩人影響,甚至有些詩句還很像他。我一向不知道綠原其人,也沒有看過他的詩。所 以無法把你們兩位的作品拿來作一比較。但我深信你絕對不會抄襲他人之詩作。因我非常了解你的性格,你的自尊心很強烈,怎麼肯去模仿別人,步他人之後塵,拾 他人之餘唾?當然,你很喜歡這位詩人,有意無意之間,多少受他一點影響,總是免不了的。正如我年青時,也曾受過大我好幾歲的戴望舒和李金髮的影響;這一事 實,我從來不否認。但我的的確確沒有抄襲模仿過他們。我有我獨自的風格,我有我獨到的境界。而你,不也是一樣嗎?所以我說,前人影響後人,或同時代人互相 影響,這都是很自然的,並非什麼壞事,根本就用不著那些論客們跳出來大驚小怪的。在臺灣,和你年齡差不多的詩人們,我概稱之為「中年的一代」,連你在內, 請問有誰沒受過我的影響呢?反過來說,你們這些小老弟,不也時常給我以影響嗎?正因為除古人與洋人,我也樂於接受晚輩們的影響,我的詩心才會不老,我才年 年有詩。但是這些影響,一到我的筆下就溶化了,一點痕跡也看不出來。這一點,你是知道的。真的,要是李白、杜甫、陶淵明、蘇東坡他們活在今天和我們同時代 的話,相信他們也都會得受到你我之影響的。古人如此,洋人亦然。然則,你曾多少受過點綠原的影響,那又有什麼關係呢?憑了你作品上的成就,誰能動搖你在詩 壇上的地位呢?叫那些根本拿不出證據來的刻薄且善妒的傢伙們快給我閉嘴吧!(三月二十三日)
  現在讓我來向你報告一點關於我的近況。退休後,我於一九七六年底偕老伴來舊金山,和我女兒女婿住在一起。除我大兒在洛杉機經商外,二兒、三兒、 四兒也都住在三藩市和灣區。兒女們都很孝順,都已成家立業,二老算是過得很不錯的。可是我是退而不休的,閑著不動就要生病了。我每天早晨六時起身,六時五 十分出門,步行到離家不遠的市立大學去念英文一小時,七點到八點。下課回家略事休息,就送我七歲的外孫女小珊去上小學一年級。她的學校比我的還要近一點。 然後,我又去市立大學上一堂課,九點到十點的。回家後,便在花園裡消磨一番。十一點半開始午餐,十一點五十分,送我六歲的外孫小泉去上幼稚園,和他姊姊在 同一所學校裡。這兩個姓李的孩子,我都很寵愛和我的十四個姓路的孫男孫女同樣的寶貝。午後我要小睡片刻,三點,把兩個小人接回家,洗個澡,就開始做我的功 課了。到晚上六點,女兒和女婿下班回來,一家六口子吃晚飯,這便是一天裡最熱鬧也最愉快的時刻了。你一定會覺得奇怪──都那麼大一把的年紀了,還念個什麼 英文呢?讓我來告訴你,第一, 我要在美國生活下去,克服語文上的困難是有其必要的;第二,我對英文頗感興,相信我會把它搞通了的;第三,我是移民身份,念書不花錢的。我小時候念過點日 文和法文,而英文是從來沒有好好地學習過。現在我要用到它了,不去上學怎麼行呢?而一個早已退了休的老師,又從頭來起去當學生,這說來似乎有點可笑吧。但 只要你能了解上述的原因,相信就不會笑我了。唔,是的,不但不會笑我,而且還會肅然起敬,對於我的這種學習精神。
  我來美已七年多了,可是一向還沒有離開過西海岸,到東北部去看看朋友哩。我已給林泠一信,到今年暑假期間,一定要到她們那邊去觀光一番。我將分 別訪問林泠、鄭愁予、方思、彭邦楨等,在每一家都住一兩天。而他們這幾個,不也都是你的老友嗎?相信你的靈魂,有時也會飄到他們那邊去玩玩的。而在我回到 了加州之後,我打算寫一篇「東遊記」,寄到臺北去發表。然則,你就等著欣賞我的好文章吧。哦,楊喚,要是有空的話,請你就在今夜,再度來到我的夢中和我聊 聊好不好?(一九八四年三月二十四日,寫完於美西堂。)
文章出處:
現代詩復刊06期
----
紀弦晚景台北:爾雅,1985)1974~1984
----紀弦回憶錄
本書為名詩人紀弦先生之回憶錄,全書五十萬言,共分三冊出版。
  第一部「二分明月下」寫詩人「大陸時期」(一九一三─一九四八)在揚州生長與求學之生活,本書前半作者著力敘寫其出生與求學生涯,後半則主要寫他進入文壇,以現代詩聞名於世,並在時政波動與文藝浪潮衝擊下,如何不受政局與意識形態左右,堅持其文學志業,強調詩質與詩藝,並積極創辦藝文刊物,發表藝文創作,鼓吹新文藝思潮,儼然一代新文學之弄潮兒。作者並對當時大陸文壇狀況有深入解說,是了解三十年代大陸文學發展的重要史料。
  第二部「在頂點與高潮」寫詩人「台灣時期」(一九四九─一九七六)在台灣創辦《現代詩》季刊,對現代詩造成深遠影響的經過。人稱現代詩點火人的作者,創辦《現代詩》季刊並努力維持出刊,全書著力釐清作者對現代詩的理念與看法,並透過說明與覃子豪之間的現代詩論戰,進一步闡發其詩學與詩觀。
  第三部「半島春秋」則寫詩人移居美國,進入「美西時期」(一九七七─二○○○)之恬靜生活。作者從激越歸於平淡,在美國適宜幽居的閑散氛圍中,含飴弄孫,安享天倫之樂,與妻子感情深篤,與家人更是互賴互依,並不忘時時充實自我,保持創作力驚人不輟,實為以一生寫詩的終生詩人。作者閱歷豐富,信筆拈來,時代的風雲,傳奇的人物,均躍然紙上。其意氣之風發,顧盼自雄的神氣,讓人不禁對詩人老當益壯的神采心生景仰嘆服之情。
紀弦回憶錄 (1-3)(不分售)

紀弦回憶錄 (1-3)(不分售)

  • 作者:紀弦/著
  • 出版社:聯合文學
  • 出版日期:2002
  •  
  •  
    2013年7月22日凌晨2時紀弦去世,享壽101歲。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