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談教改之路前教育部長杜正勝當主角-民視新聞-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AKoD1XFkqY
Mar 11, 2016 - Uploaded by 民視新聞頻道 FTVNEWS
【民視即時新聞】前教育部長杜正勝,出席新書分享會,書名叫《走在風尖浪頭上:杜主體教育、意識形態與文化思維 │ 杜正勝
http://goo.gl/RAfPCH
--
李登輝民主協會的〈民主視野〉季刊的網路與數位化工作完成,方便手機在內的各種平台瀏覽,內容保證精彩,歡迎大家指教!
民主視野網頁版:http://www.lthsociety.org/visions.html
民主視野電子書版(冬季刊):http://www.pubu.com.tw/ebook/62483/embed
民主視野電子書版(冬季刊):http://www.pubu.com.tw/ebook/62483/embed
【臺灣學系列講座】78 臺灣歷史圖像的表層和內裡
文/杜正勝(中研院院士)
歷史之構成,是在時間長河中某地之人或某些人在某地所呈現之具體事物和抽象思想,概言之,包含人、地、事。如果臺灣史研究採取「屬地主義」,即是在臺灣這塊土地上曾有過的種種人所發生的事,那麼1603年陳第寫的《東番記》當是外人對臺灣平埔族最早直接觀察所作的紀錄。20多年後,荷蘭傳教士甘治士(Rev. George Candidius)也對同一主題作了記載。早期臺灣這塊土地主人的圖像,在這兩份原始紀錄所呈現的異同透露什麼歷史信息,是值得考察的課題。
臺灣的統治者站在統治的立場觀察臺灣而形成的一套論述,應當推始於(可能是)荷蘭東印度公司任臺灣長官揆一(C.E.S.,Frederick Coyett)為洗刷自己清白而作的《被遺誤之臺灣》。統治者所看到或關注的臺灣歷史世界,應當符合一部分事實,然而在部分事實中仍難免有相當成分偏頗。過去官方的主體論述大概都脫離不了這個窠臼,明鄭、清帝國、日本及民國皆然,加以比較,可發現臺灣的歷史圖像有若敦煌壁畫,隨著時代變化,一層蓋過一層。
前近代臺灣史的論述以地方誌的形式呈現為大宗。清帝國官修方誌有既定的規範,其體例往往透露統治者對臺灣的興趣所在和看法,不同時期所修的方誌綜合起來便構成對臺灣的歷史認識。近代以前臺灣方誌以清修為大宗,但荷蘭Francois Valentijn的《新舊東印度誌》(Oud en Nieuw Oost-Indien)已有關於福爾摩沙的地誌記載,可見方誌呈現的統治觀點有其根本共同性。
歷史是什麼(What)固然重要,誰人(Who)的歷史同樣重要。這個「誰人」可以包含「寫誰」和「誰寫」,二者往往頗有關聯。被寫入臺灣史的「誰人」,應包含先住的南島民族及後來移入的漢人,這兩大民族的互動消長構成四百年臺灣史之前面三百年,伊能嘉矩的《臺灣文化志》和《臺灣蕃政志》交織成這部曲折的史詩。相對於連橫的《臺灣通史》,伊能視野遠為寬廣,能夠看到臺灣歷史較全的面貌。而當像連氏以墾拓作為臺灣歷史的重要主軸,並賦予崇高意義時,這反映什麼樣的歷史判斷呢?
歷史的書寫雖然沒人敢說絕對的公正客觀,但相對性是絕對存在的,至少像耶穌會士馮秉正(Father de Mailla)18世紀初期對臺灣的記述,應該是比較客觀的吧。19世紀西方旅行者或探險家所觀察的臺灣,雖被中國民族主義貼上帝國主義標籤,他們筆下的臺灣會比統治者遠離事實嗎?這些來臺久暫不一的觀察拼湊成的歷史圖像,是否如Lambert van der Aalsvoort的資料彙編《福爾摩沙見聞錄》,用「風中之葉」體現臺灣不能自主的命運?
76期通訊【臺灣學系列講座】杜正勝(中研院院士)講述<臺灣歷史圖像的表層和內裡>,網址:
http://www.ntl.edu.tw/ct.asp?xItem=13636&ctNode=457&
圖為臺灣歷史圖像的表層和內裡附圖風中之葉。
http://www.ntl.edu.tw/ct.asp?xItem=13636&ctNode=457&
圖為臺灣歷史圖像的表層和內裡附圖風中之葉。
杜正勝《藝術殿堂內外》台北:三民書局出版 :2004年
第五部分「文化播種者」11章可以一讀.
還不錯的選集 言之有物 寫老師也有情
網路上竟然找不到目錄
《古典與現實之間》
作者:杜正勝
台北:三民書局出版 :1996年
《古典與現實之間》(1996年)《台灣心台灣魂》(1998年)《藝術殿堂內外》(2004年)《從眉壽到長生》(2005年)即是代表杜正勝數十年來的人生經歷與 ...
| |||||||
經歷: 本所副研究員 (1980.9-1984.7),研究員 (1984.8-2004.5),兼任研究員(2004.6-) 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所長 (1986-1987) 本所人類學組代主任 (1986.8-1987.8) 本所人類學組主任 (1987.9-1993.6) 中央研究院院士 (1992-) 本所所長 (1995.4-2000.5) 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 (2000.5-2004.5) 教育部長 (2004.5-2008.5) 長榮大學講座教授 (2009.9-) | |||||||
我的學術生涯從中國古代史入門,尤其注重政治與社會的層面,早年大部分的精神都投注在這個領域。主要的學術著作也都集中在此,出版了《周代城邦》、《編戶齊民》和《古代社會與國家》,構成我對中國古代社會、國家和文明起源與發展的一系列看法。 近年我開始思考新方向,提倡新史學,研究課題轉而偏重於文化或精神的層次,大抵集中 在生活和生命的領域,同時也注意中外民族文化的交流,已撰寫一些論文,但尚未結集成書。這些研究的特色,一方面比先前更注意「人」,同時也想踏出中國疆域 之外,把中國歷史放在亞洲更大的歷史舞台來看。我同時在這兩個領域進行研究。 今後除繼續以上兩個領域的研究,同時也展開兩個新課題,一是「漢民族」或「漢文化」的形成,尤其注意中國南方與印度支那半島、西太平洋的關係;一是二十世紀的中國新史學。 另外我也思考歷史教育,近來提出同心圓史觀的理論,做為規劃歷史教育的基礎。今後我還會在這個問題上繼續努力,並且研讀臺灣史。 | |||||||
專書
論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