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人和書 ( Men and Books)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840

Homer:The Iliad 《伊里亞德》(The Iliad)與《奧德賽》(The Odyssey)

$
0
0


Ulysses' return to Ithaca: his dog, Argos, recognizes him. From 17th century tapestry based on cartoon by Simon Vouet, manufacture of Amiens, from the series Stories of Ulysses.
©De Agostini/The British Library Board
The British Library 的相片。



British Museum
'Let me not then die ingloriously and without a struggle, but let me first do some great thing that shall be told among men hereafter.’
The whole of Homer's ‪#‎Iliad‬ is being performed in the Great Court today in association with Almeida Theatre. Watch a live stream of it here! http://ow.ly/QTqO1


British Museum 的相片。


之後巴利科Alessandro Baricco將發表在新聞報的文章,編輯成兩本書出版(1995年的《Barnum 》和1998年的《Barnum 2 》)。2004年他依據瑪利亞·格拉齊亞·雀尼(Maria Grazia Ciani)翻譯的荷馬史詩伊利亞德》,將其改編為劇場朗讀作品《荷馬,伊利亞德》。2005年11月小說「這個故事」問世。


史詩《奧德賽》是一整個文化的共同作品?
作家說,《伊里亞德》與《奧德賽》是一整個文化共同創作的,而非出自「荷馬」一人之手。
「把荷馬視為一個人物是錯的,」《Why Homer Matters》一書作者表示。
0107 homer odyssey-1
這尊胸像的年代大約在公元前750年左右,據說是希臘詩人荷馬(Homer)的肖像。他是《伊里亞德》與《奧德賽》的作者——這兩部史詩原是吟遊詩人口耳相傳已久的作品,後來才以文字寫下。攝影:HULTON ARCHIVE/GETTY
《伊里亞德》(The Iliad)與《奧德賽》(The Odyssey)是西方文明的兩部關鍵作品。但對於其作者、創作年代與創作方式,我們幾乎一無所知。歷史學者與得獎作家 Adam Nicolson 在《Why Homer Matters》一書中提出,我們應該把荷馬視為一個「傳統」而非一個「人」,且這兩部作品的年代比一般認為的還要早上千年。
你的書一開始就是一場海上風暴。
大概十年前,我跟一個朋友一起出海。我們想來趟大冒險,因此決定沿著英倫群島的西海岸往北航行,沿途造訪各個偏遠島嶼。我帶了一本 Robert Fagles 翻譯的《奧德賽》,那時我已經有大概 25 年沒認真讀過荷馬了。
我們遇上一堆慘事。我們的裝備壞了,而且從康瓦耳過來的那趟航程很遠。後來,當我們繫泊在愛爾蘭西南部的一座碼頭邊時,我躺在臥舖上,打開了這本書,結果發現自己讀的似乎是事實——彷彿有人以奧迪西斯的身分告訴我人活在世上是怎麼回事。
奧迪西斯就是我們人生的隱喻:跟大風大浪對抗、邂逅讓人難以抗拒的仙女、發現自己陷入無法抉擇的困境。我忽然覺得,這本書正以我從前怎麼也想不到的方式對我說話。
0107 homer odyssey-2
這幅公元3世紀的馬賽克描繪尤里西斯(Ulysses,又名奧迪西斯)被綁在船的桅杆上傾聽女海妖的歌聲然後存活下來的畫面。攝影:KPZFOTO, ALAMY
共有七個地點被指為荷馬的出生地。也有人說他是瞎子。19世紀的諷刺家 Samuel Butler 還寫過一整本書,企圖證明他其實是個「她」。我們究竟知不知道任何關於荷馬的事實?
我認為把荷馬想成一個「人」是錯的。荷馬是個「它」。是一個傳統。是一整個文化,愈來愈細膩、愈來愈懂得如何訴說它所重視的故事。荷馬的本質是共通的。
今日的我們有作者情結——我們老是想知道某人的生平故事。但荷馬沒有生平。《伊里亞德》和《奧德賽》就像維京人的長船,沒有人知道是誰造的,它們跟任何名字都沒有關連,也沒有文字形式的設計或草圖。它們只是在悠久而謹慎的傳統下演化出來的美麗產物。
甚至也有人懷疑它們的創作年代。一般認為是在公元前800年左右。你認為這個傳統比那還要早得多。請說明一下。
我認為這兩部史詩大約公元前2000年就已經開始流傳了——比大多數人認定的荷馬在世年代還早了1000到1200年。我這麼說有兩個理由。第一:在荷馬的故事裡,尤其是《伊里亞德》,有很多重要元素都是整個印歐世界共通的,從印度北部一路到希臘、德國和冰島的故事裡都找得到。荷馬的作品裡有一些深層的元素跟希臘或愛琴海根本沒關係。
第二:《伊里亞德》裡的情況很明顯不是兩個高度文明的國家在打仗。《伊里亞德》裡的文明國家只有特洛伊。那是個架構嚴明、組織完善的城市,女性也活得很有尊嚴。
出了特洛伊城,就是這票野蠻人——希臘人。希臘人是荷馬眼中的野蠻人。希臘人營地裡的氣氛就像現代工業化城市裡那些黑幫橫行的區域。秩序、法律、關愛都不算什麼。唯一有意義的就是復仇與自我。
而到了公元前1800到1700年之後,還把希臘人描繪成這個樣子就沒道理了。因為在那之後,希臘人就已經抵達地中海,並且開始創造出一個文明社會。在那之前,他們基本上是一些部族,來自黑海與裏海之間的乾草原——四處遊徙、男性至上、逞凶鬥狠。
這就是荷馬故事的本質:一座美麗的城市,試圖抵抗外頭那些愈來愈無法無天、愈來愈暴力的戰士。《伊里亞德》就是在寫這個。
研究荷馬的知名學者 Bernard Knox 說,人類的狀態 3000 年來都沒有改變。我們依然是暴力的愛好者與受害者,而只要這點沒變,荷馬就會被當成人性最真實的詮釋來閱讀。我們有可能喜歡荷馬但不喜歡暴力嗎?
我認為說到最後,荷馬其實也不喜歡暴力。荷馬以戲劇化的方式把暴力當作人性的一個面向來描繪,但他並不歌頌暴力。如果認為荷馬是在描寫暴力的戰士生活有多美麗,那誤會就大了。
關鍵出現在《伊里亞德》的尾聲。你已經讀過那些可怕的場景:偉大的希臘戰士阿基里斯(Achilles)殺了特洛伊王子赫克特(Hector),把他的遺體綁在馬車後面拖行,而赫克特的家人就站在城牆上看著這一幕。那可不是什麼優雅的出殯儀式。那是混亂凶殘的一刻,我們讀到時只會滿心驚駭。愛爾蘭大詩人Michael Longley 將《伊里亞德》形容為「一片悲傷的海洋」。我認為一點也沒錯。
你說荷馬能讓我們看清自己是誰。但女性就沒啥好說的了,對吧?你太太喜歡荷馬嗎?
[哈哈]。她受不了荷馬!至於我呢,要我花幾年時間寫一本關於荷馬的書也不容易,因為它基本上會讓你跟女性世界脫節。荷馬的作品裡是有一些很棒的女人,例如奧迪西斯的皇后潘妮洛普(Penelope),奧迪西斯不在的那20年間,國家都靠她治理。荷馬非常欣賞那樣的女性。
另一方面,在希臘軍營裡,馬車賽結束後就是頒獎時間。獎品不是一個女奴就是幾頭牛。所以不必懷疑,在荷馬的世界裡,女性整體而言是沒什麼權力的。
0107 homer odyssey-4
在羅浮宮的〈荷馬禮讚〉(1827年)中,這位吟遊詩人被神格化。他腳邊的人物分別代表《伊里亞德》(紅衣)與《奧德賽》(綠衣)。周圍向他致敬的是西洋藝術與文學界的一些偉大人物,包括希臘詩人平達(Pindar,身穿白衣、手拿里拉琴)與索福克勒斯(Sophocles,拿著手稿)。攝影:ART MEDIA, PRINT COLLECTOR/GETTY
撰寫這本書如何改變了你的人生?
就某種角度而言,它讓我長大了。荷馬檢視了人生最糟糕的層面,尤其是《伊里亞德》,這會讓人嚴肅起來。而且他不提供任何撫慰。戰士大部分都死得悽慘,而他們死後也沒有天堂。他們全都下了冥府。
但荷馬想表達的重點是:在這充滿困境與磨難的世界,真正美麗的東西是愛——儘管暴力很真實,人們還是有愛人的可能。
撰文:Simon Worrall, National Geographic
編譯:魏靖儀



----
Homer的二史詩,我有一些版本。發現此blog還沒它們的網頁,所以慢慢建立。

今天買本OUP 的World Classics 版 The Iliad  ,是1974年Robert Fitzgerald 英譯,導言是G. S. Kirk, 1984
  • Homer. 1984. The Iliad. Translated by Fitzgerald, Robert.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這本最讓我訝異的是沒注解。有Glossary of index of names 以及Map of real places.

目次
Introduction                                                                            
Select bibliography
Note on references, spellings,and pronunciation
****
http://en.wikipedia.org/wiki/Iliad



伊利亞德的書皮(1572年・Rihel公司)

  • 陳中梅譯。《伊利亞德》。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9。

日本語訳書(原典全訳)[編集]

呉訳は七五調を基本とした擬古文で、原文の語法などを生かすことを主眼においている。三巻の翻訳のうち、上巻には、それまでの古典学の解釈の慣例を破り、あえて直訳した箇所などもあり、その苦闘が伺われる。土井訳は終始一貫して日本語の韻文調に訳しており、『イーリアス』の叙事詩としての美しさを伝えようと腐心している。松平訳はこれに対し、現代人にとっての読みやすさを念頭に、原文が韻文であることを敢えて無視し、散文に置き換えている。詳しくは平凡社版の沓掛解説を参照。他に以下がある。
  • 呉茂一訳 『世界古典文学全集 1 ホメーロス』 筑摩書房、初版1964年、復刊2005年ほか、各訳文は散文体
    • 『筑摩世界文学大系 2 ホメーロス』 筑摩書房、初版1971年、各後者は高津春繁訳「オデュッセイア
  • 高津春繁訳 『イーリアス 愛蔵版』 筑摩書房、1969年
  • 小野塚友吉訳 『完訳イリアス』 風濤社、2004年
The Iliad of Homer,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Blank Verse by William Cowper, edition c.1860. Online at Project Gutenberg.

Iliad, online version of the work by Homer (English). Pope translation.


Wenceslas Hollar’s engraved title page of a 1660 edition of the Iliad, translated by John Ogilby.
The Iliad

By Homer

Written 800 B.C.E

Translated by Samuel Butler
The Iliad has been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sections:

Book I  [47k]
Book II  [63k]
Book III  [36k]
Book IV  [42k]
Book V  [66k]
Book VI  [42k]
Book VII  [38k]
Book VIII  [44k] 
Book IX  [53k]
Book X  [45k]
Book XI  [65k]
Book XII  [40k]
Book XIII  [65k]
Book XIV  [43k]
Book XV  [57k]
Book XVI  [68k] 
Book XVII  [57k]
Book XVIII  [48k]
Book XIX  [35k]
Book XX  [42k]
Book XXI  [49k]
Book XXII  [44k]
Book XXIII  [68k]
Book XXIV [62k]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