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人和書 ( Men and Books)
Viewing all 6844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This I Believe: Thomas Mann on Time and the Soul of Existence

$
0
0

記得我和韓南時常坐在他的辦公室裏談話,談學問、談學生,談我們需要為 所上做些什麼。韓南走了,我感受到的不僅僅是失去一位摯友及好同事,也是失落 了一個世代,失落了一種在我認識的人裏幾乎只有他最能恰如其分地代表的處世之 道。在《伊利亞德》中有一個耳熟能詳的片段,葛勞可斯在戰場對上比他更為偉大 的戰士戴奧米迪斯,於是發表了一段演說,在其中將人生比喻為世代更迭的葉片。 可是我覺得不怎麼恰當,每一個世代似乎都有獨特的性質和美德,當這個世代結 束,這些美德也隨隨之永遠地遺失了。認識韓南的人就明白我的意思:他是個君子, 真正的君子。
韓南教授追思紀念文宇文所安 * 著  王 翎 ** 譯


比較
“Like the generations of leaves, the lives of mortal men. Now the wind scatters the old leaves across the earth, now the living timber bursts with the new buds and spring comes round again. And so with men: as one generation comes to life, another dies away.” 
― HomerThe Iliad

"Like the generations of leaves, the lives of mortal men. Now the wind scatters the old leaves across the earth, now the living timber bursts with the new buds and spring comes around again" - Hippolochus (6. 171-174)

Bk VI:119-211 Glaucus meets Diomedes and tells his lineage


Now Diomedes and Glaucus, son of Hippolochus, met in the space between the armies, eager for the fight. When they had come within range, the son of Tydeus, he of the loud war-cry, called: ‘What mighty man are you, among mortals? I have never seen you on the field of honour before today, yet facing my long-shadowed spear, you show greater daring than all the rest. Unhappy are those whose sons meet my fury. But if you be one of the gods from heaven, I will not fight with the immortals. Not even mighty Lycurgus, son of Dryas, survived his war with the gods for long. He chased the nymphs, who nursed frenzied Dionysus, through the sacred hills of Nysa, and struck by the murderous man’s ox-goad their holy wands fell from their hands. But Dionysus fleeing, plunged beneath the waves, trembling and terrified by the man’s loud cries, and Thetis took him to her breast. Then the gods who take their ease were angered by Lycurgus, and Zeus blinded him. So that, hated by the immortals, he soon died. No way then would I wish to oppose the blessed gods. But if you are mortal, and eat the food men grow, come on, and meet the toils of fate the sooner.’
          ‘Brave Diomedes’, Hippolochus’ son replied, ‘why ask my lineage? Like the generations of leaves are those of men. The wind blows and one year’s leaves are scattered on the ground, but the trees bud and fresh leaves open when spring comes again. So a generation of men is born as another passes away. Still if you wish to know my lineage, listen well to what others know already. 



中學時,讀過一些名人的"This I Believe",原來是美國NPR電台的文集。還有此節目:

http://www.npr.org/series/4538138/this-i-believe



This I Believe is a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engaging people in writing and sharing essays describing the core values that guide their daily lives. Over 125,000 of these essays, written by people from all walks of life, have been archived here on our website, heard on public radio, chronicled through our books, and featured in weekly podcasts. The project is based on the popular 1950s radio series of the same name hosted by Edward R. Murrow.


This I Believe: Thomas Mann on Time and the Soul of Existence  部分

by   
“The perishableness of life … imparts value, dignity, interest to life.”
“The best thing about time passing,” Sarah Manguso wrote in her magnificent meditation on ongoingness“is the privilege of running out of it, of watching the wave of mortality break over me and everyone I know.” More than half a century earlier, the great German writer, philanthropist, and Nobel laureate Thomas Mann (June 6, 1875–August 12, 1955) articulated this idea with enchanting elegance in NPR’s program-turned-book This I Believe: The Personal Philosophies of Remarkable Men and Women (public library) — a compendium of wisdom from eighty contributors ranging from a part-time hospital worker to a woman who sells Yellow Pages advertising to luminaries like Eleanor Roosevelt, John Updike, Errol Morris, Gloria Steinem, Eve Ensler, and Andrew Sullivan.
NPR’s invitation was simple yet enormously challenging: Each contributor was asked to capture his or her personal credo — that essential set of guiding principles by which life is lived — in just a few hundred words. In an era long before people were being asked to capture their convictions in 140 characters, this was a radical proposition — particularly for writers used to exploring such matters in several hundred pages.
Answering in the 1950s — decades after his touching correspondence with young Hermann Hesse and a few years before his death — Mann writes:
What I believe, what I value most, is transitoriness.
But is not transitoriness — the perishableness of life — something very sad? No! It is the very soul of existence. It imparts value, dignity, interest to life. Transitoriness createstime — and “time is the essence.” Potentially at least, time is the supreme, most useful gift.
Time is related to — yes, identical with — everything creative and active, with every progress toward a higher goal. Without transitoriness, without beginning or end, birth or death, there is no time, either. Timelessness — in the sense of time never ending, never beginning — is a stagnant nothing. It is absolutely uninteresting.
What is interesting, of course, is that Mann’s work — his words


Life is possessed by tremendous tenacity. Even so, its presence remains conditional, and as it had a beginning, so it will have an end. I believe that life, just for this reason, is exceedingly enhanced in value, in charm.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distinguishing man from all other forms of nature is his knowledge of transitoriness, of beginning and end, and therefore of the gift of time.
In man, transitory life attains its peak of animation, of soul power, so to speak. This does not mean man alone would have a soul. Soul quality pervades all beings. But man’s soul is most awake in his knowledge of the inter-changeability of the terms “existence” and “transitoriness.”
To man, time is given like a piece of land, as it were, entrusted to him for faithful tilling; a space in which to strive incessantly, achieve self-realization, move onward and upward. Yes, with the aid of time, man becomes capable of wresting the immortal from the mortal.

Ovid《變形記》Metamorphoses之變形記:I. Calvino《為什麼讀經典》

$
0
0
  • Columbia students believe that Ovid’s Metamorphoses should come with trigger warnings—the myths of Persephone and Daphne, after all, include rape. “But the core [curriculum] is not a form of therapy; it’s a form of exposure to diverse ideas, and it should not have the aim of making people feel ‘safe.’ In fact, that’s precisely the opposite of its aim.”

Ovid Is Not a Safe Space, and Other News

May 18, 2015 | by 
Virgil_Solis_-_Deucalion_Pyrrha
Deucalion and Pyrrha in an engraving by Virgil Solis for Ovid's Metamorphoses, Book I.





Born ‪#‎onthisday‬ in 43 BC: Roman poet Ovid. These works depict stories from his Metamorphoses http://ow.ly/KdpxT


British Museum 的相片。
British Museum 的相片。
British Museum 的相片。
British Museum 的相片。



(這本《變形記》2010,台北書林另有一翻譯本。 以後再說。)

I. Calvino《為什麼讀經典》中的『變形記』之變形記


I. Calvino《為什麼讀經典》中很少引所介紹之經典之內文,因此這些多為他們的文學傳統。所以引經典之文時,翻譯最好待之敬之如經典,翻譯儘量要保持原汁。我舉Ovid的『變形記』的翻譯為例,說明如下:


「高空中有一條路,天空無雲的時候,可以看到這條路。它被稱為銀河,因為它的白而聞名。眾神要前往偉大宙斯的王宮時,總會從這裡經過。路的兩旁是較尊貴的 神明的門廊,門是開著的,裡面總是門庭若市。地位較低的神祇則四散住在各地。有名有勢的神將祂們的家神安置在這裡,直接面向道路(……)。如果作比較不會 顯得不敬的話,那麼我會說這個地方是偉大天界中的貴族領地。」
(伊塔羅.卡爾維諾( Italo Calvino)《為什麼讀經典》( Why Read the Classics? 1991 ) 李桂蜜譯,台北:時報出版(網路「時報悅讀」有相關簡介),2005, p.25)


In the high heavens there is a roadway, which can be seen when the sky is clear. It is called the Milky Way, and it is famous for its whiteness. Here the gods pass by on their way to the palace of the great Thunderer. On the right and left side of the road, with their doors open. Stand the entrance halls of the nobler gods, always filled with crowds. The more plebeian deities live scattered about elsewhere. The more powerful and famous gods have settled their own household gods here, given directly onto the road(… a fronte potentes / caelicolae clarique suos posuere penates). If the comparison didn’t seem irreverent, I would say that this place is the Palatine area of the mighty heavens.

----
「天上有一條路,天空晴朗時可以看得很清楚,它的名字叫銀河*,以潔白著稱。天上諸神都是沿著這條大路來到偉大的雷君**的王宮大殿的。在王宮的左邊和右 邊是品位高的神的府邸,大門動開,賓客絡繹不絕。平民神則散居其他各處。而在這一邊,那些有權勢的天上居民和顯赫的神祇安了家宅,這一段,恕我斗膽說一 句,我可以毫不猶疑地叫做天堂裡的帕拉提亞區***。

* Via lacteal 或 orbis lacteus,意為”奶路”。

**指朱庇特

***帕拉提烏姆(Platium)為羅馬七山之一,奧古斯都在此造了宮殿,稱帕拉提亞。」(奧維德『變形記』楊周翰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4/2000,pp. 3-4)

楊周翰譯的『變形記』,根據Loeb 之拉丁- 英文對照本和幾本英文翻譯本(包括我有的企鵝版--這本有他的特色,如上文中之whiteness 為 brightness—這樣翻譯有得有失:更清楚,可不對應Milky Way) 。

楊周翰先生是著名的譯家,可供我們學習。李桂蜜譯本很不講究,包括將Thunderer直接用一希臘神取代之,殊不知道『變形記』的他處都用「朱庇特」。
我無意責某人翻譯能力,因為這是一本困難的書。不過,我指出或許專業翻譯者的標準要很高。


最重要的,一本談經典的書要想翻譯完善,必須依靠許多前輩在經典翻譯的貢獻。

各國圖書統一定價制現狀

$
0
0

圖書統一定價是毒藥還是解藥?下決定前得先知道的各國現狀

 0

編譯/陳慧敏

文化部近期欲推動圖書統一定價制(Fixed Book Price)來挽救出版業,實施該制度多年的法國、德國和日本等出版業界,都不斷在國際上鼓勵他國實施此制度,但值得注意的是,剛採取此制度的國家,操作不當,也可能衍生亂象,導致產業衰退,像是墨西哥、以色列等。
根據法蘭克福書展資料,在全球 23 個最大圖書市場中,有 11 個國家採取圖書統一價格制模式,其中,有 9 個國家為圖書統一價格制立法,2 個國家僅是交易協議,前者是德國、法國、義大利、西班牙、荷蘭、南韓、印度、墨西哥和澳洲等,後者是日本和挪威。
出版趨勢》報導,法國是實施圖書統一定價的模範生,最早是在 1924 年通過的朗恩法(Lang Law),定價權歸出版社所有,新書出版兩年內,書店通路折扣不能超過出版社定價的 5%。
報導指出,法國於 2011 年,把電子書納入此法管轄範圍,判定近年崛起的 Kindle Unlimited 和其他訂閱服務違法,而 2014 年 6 月還通過反亞馬遜法(Anti-Amazon Law),禁止網路零售商推出「九五折+免運費」的組合優惠,十分保護獨立書店的生存空間。
德國是以「Buchpresbindung」法案規定圖書統一定價,實施超過百年,德國出版業普遍認為該制度與德國目前書店經營百花齊放,擁有高達 4,900 間書店榮景息息相關;而日本則是以再販制度(Resale Price Maintenance System)規範。依照國情,各國法令在實施統一定價的期限、折扣限制和電子書是否納入等項目,各有不同規定。

圖書統一價格以法國為代表

法國出版商協會資深顧問布萊奇(Catherine Blache)就在國際出版協會(International Publisher Association),發文提倡圖書統一定價制度。她分析,英國在取消淨價圖書協議(Net Book Agreement)後,十年間關閉了三分之一的獨立書店,獨立書店已不到 1,000 家;而放任市場自然競爭的美國,也有半數獨立書店在過去二十年歇業。同時間,法國直至今日仍有 2,500 家獨立書店,布萊奇認為這也足證實施此法有效。
她分析,圖書統一定價可以讓獨立書店避免被連鎖超市和網路書店打垮,通路用地段、選書能力和服務一較高下。同時,獨立書店能深耕讀者,帶領讀者發現新作者,挖掘早期出版的好書,維持讀者的多元品味,進一步能讓出版社良性發展,不用急著搶短線,可保有出版多樣化,因此,法國書市沒有「超級暢銷書」現象,以 2005 年來說,暢銷書前 20 名,僅佔書市 1.7 %,而在英國則占 16%。

統一價格也曾傳出失敗案例

然而,圖書統一定價也絕非挽救出版業的萬靈丹。美國獨立出版商 Melville House 就曾研究墨西哥的案例指出,墨西哥在 2008 年通過圖書統一定價法案,原本希望可以挽救書店關門潮,避免通路的折扣戰,但是卻因法案缺乏強制執行的條款,亂下折扣的違法行為卻無映罰則,反而成為變相懲罰守法通路,立法初衷盡失。
以色列是另一個慘痛案例。以色列於 2014 年開實施圖書統一定價制,規定新書在出版 18 個月內不能打折,18 個月之後,書店必須跟出版商協商才能打折,而給作家的版稅,前 6,000 本是 8%,而 6,000 本之後為 10%。
實施一年以來,關注社會正義議題的以色列左派報紙《Haaretz》,批評此制度「與當初宣稱的效果背道而馳」,因為不但出版業新書銷售衰退四到六成,整體書市銷售也下降兩成。兩大通路在市場衰退同時,反而趁勢壓低進貨價,出版商更叫苦連天。

是否實施 不少國家也正在傷腦筋

除了臺灣目前正處在定價制的交叉路口之外,在圖書及書店的衰退情勢下,也有不少國家同樣正在思考應當何去何從。
《出版趨勢》報導,英國從十九世紀末就實施出版商和零售商的「淨價圖書協議」(Net Book Agreement),1995 年出版商和零售商退出此協議,並於1997 年正式廢除。然而,英國正醞釀討論是否恢復此制度,避免獨立書店在出版不景氣時先滅頂,造成出版產業鏈崩壞。
此外,瑞典和澳洲早先曾採取圖書統一定價模式,但都在 1970 年廢除;瑞士也在 2012 年,修法廢除。然而,波蘭則是在 2013 年末起草了圖書統一定價法案,迄今仍在立法中。
Photo from Pixabay

資料來源

  1. For What It’s Worth: Fixed Book Price in Foreign Book Markets
  2. Why Fixed Book Price is essential for real competition
  3. How have fixed book prices affected Mexican bookselling?
  4. Can a Fixed Book Price Law Stem Poland’s Sales Slump?
  5. New Israeli Law Mandates Price Controls for Books, Minimum Payments to Authors — Here’s What Happened to Sales After Just One Year
  6. Israel’s book-pricing law, one year out
  7. Fixed book prices to be abolished
  8. German book industry urges Greece to retain fixed book prices
  9. 文化部〈101年圖書出版產業調查〉臺灣圖書業者的產業觀察與建議

秦牧《尋夢者的足印》、《舒蕪晚年隨想錄》、《百年追憶:王國維之女王東明回憶錄》

$
0
0

秦牧《尋夢者的足印》人民文學出版,1992
回憶錄
分類敘述作品:散文、小說、兒童文學......

秦牧-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Wikipedia


秦牧(1919年8月19日-1992年10月14日),原名林阿書,又名林覺夫林角夫(覺和角在潮州話為同音),廣東省汕頭市澄海縣東裡鎮樟林人。現代著名作家。生於香港,童年和少年時曾僑居馬來西亞新加坡。1932年回國,在澄海汕頭香港求學。抗日戰爭時期,擔任過教師和編輯等工作。抗戰勝利後,在香港過了三年專業寫作生活。 1949年8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粵贛湘邊區縱隊。建國後,秦牧歷任廣東省文教廳科長,中華書局廣州編輯主任,《羊城晚報》副總編輯,196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62年發表散文集《藝海拾貝》。 1966年文革爆發,在《北京晚報》撰寫《燕山夜話》專欄雜文的前人民日報社長兼總編輯鄧拓被揪出來批判。廣東省委響應中央號召,也推出《羊城晚報》副總編輯秦牧作為相應鬥爭對象,在全省掀起批判大毒草《藝海拾貝》運動。參加批判的師生幾乎沒有人讀過《藝海拾貝》,也不知道何以是毒草。後來才知道秦牧寫了毛澤東回韶山文章,內有記述毛上山掃墓,在墓前念念有詞內容。此時運動已經深化為揪鬥黨內走資派,秦牧因為級別太低,就從報刊上消聲匿跡了。


*****
《百年追憶:王國維之女王東明回憶錄》台北:商務-新竹: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
這本談到八個兒女與孫輩,談到最聰明的二哥高明的不遇之故事,頁75-79。更詳細可參考《舒蕪晚年隨想錄》中的王國維的家學並非無傳(上)(下)。



---《舒蕪晚年隨想錄》  的家學並非無傳


-----
《舒蕪晚年隨想錄》北京:人民文學,2013 (這是舒蕪2個blogs 的文章摘要)

上海《文匯報》筆會主編劉緒源與舒蕪交往甚密,他認為在學術上舒蕪至少在三方面成績卓著。首先,解放後研究興趣主要在古典文學方面,人民文學出版社最早出版的一批古籍就是由舒蕪參與整理出版;其次,退休後更多的研究興趣轉向了對“五四”、魯迅以及周作人的研究;最後,作為一個書評家,舒蕪先生把一些評論和理論艱澀的文章寫得文筆優美,可以作為隨筆和散文來讀,他與老一輩學人季羨林金克木等使得自五四以來開創的文體得到延續,形成了一種優美的文風,這在年輕一代中非常少見。


舒蕪(原名方管,1922年7月2日-2009年8月18日),安徽桐城人,作家
1945年1月,胡風創辦的《希望》雜誌創刊號發表了舒蕪的《論主觀》,在左翼文學陣營裏掀起了軒然大波。舒蕪的《論主觀》從哲學的觀點系統闡釋了胡風集團的核心理念——「主觀戰鬥精神」。這些觀點引起何其芳喬冠華等人的批判。[1]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廣西省文聯研究部部長,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輯、編審,《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編審。因在1955年胡風事件中被指「主動告密」而廣受爭議。
2009年8月18日晚11點10分在北京復興醫院因心臟功能衰竭逝世,享年87歲[2]




目錄
第一輯
  不必擔心
  此名非彼名
  誰是「選學妖孽」?
  「歇腳盒」和「龍坡丈室」
  「康南海,號南海」嗎?
  關於陳寅恪詩的誤讀
  尷尬的「家父「家母」
  關於《晝錦堂記》的開頭及其他
  關於「隔牆人」
  四書五經=?
  一本十三經註疏之類
  「國學」質疑
  王國維的家學並非無傳(上)
  王國維的家學並非無傳(下)
  「半為蒼生半美人」是誰的詩?
  台靜農的書法不賴啟功的評價以為重
  高祖、曾祖
  不絕如縷
  又是一個「家母」
  關於阮大鋮的籍貫
  逼奸縊鬼
  壓寨夫人
  答洪放
  關於周作人晚年事跡的幾點小辨證
  關於莫桂新的點滴
  關於「借古諷今」
  答《金色池塘》問
  清俗紀聞
  陳邇冬詩詞
  揚之水博士的學術成就
  關於《陳邇冬詩詞》的通信
  紹良書話小識
  關於《紹良書話小識》的更正信
  誰笑得最後
  答來燕閣主人
  答寒柳齋
  馮自由不是馮玉祥
  郁風贊
  談「破」字當頭
  何時跳出淫心殺意圈子?
  「敬夫」的榜樣
  程木匠的林黛玉論
  關於袁克文
  男借女屍還魂
  什麼是「處女情結」?
  鳳仙和守宮
  忘卻的紀念
  也談看不懂
  君憲問題的反思

  周啟晉藏《域外小說集》《北平箋譜》跋
  元旦開筆
  人生實難
  難乎?易乎?
  送別杜敬
  昨天的小文
  庄生曉夢
  噩夢醒來
  人情物理
  常識
  生理上的病痛
  關於蔣經國
  知堂全集的編注
  初戀的失敗
  否定的美
  祈求上帝
  何用嫁英雄
  再談何用嫁英雄
  整天做計劃的生活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
  老和尚的孤寂
  人類滅絕罪
  開會的夢
  科技需要完整配套
  有若無
  蘇州人文之盛
  學習繆鉞、啟功
  可憐的人情
  南方的雪災
  中國特色
  「故鬼重來」之懼
  再談「故鬼重來」
  花下一低頭
  噩夢醒來
  閑人閑話
  打麻雀親歷記
  年夜飯
  《老殘遊記》
  談《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怎麼辦
  細讀元稹《行宮》
  隨想中的魯迅
  素心人語
  妓女執照
  偶然人生
  敵機不支,騰空逃去
  子愷漫畫
  別樣的戀情
  燕雙飛
  徹底悲觀的《人間詞》

  李清照的「扮演」
  又做噩夢
  「不懷好意」看張愛玲
  明亮爽朗下無邊寂寞的詩
  沈夫人的悲喜
  意外的夢
  羅生門
  難忘安慶
  中西女發梳理
  再談女發梳理
  「女兒聲口」為什麼不好?
  塔利班用亂石砸死一對「通姦」情侶
  漫談《再拜師》
  但開風氣不為師
  贊成新修(《三字經》
  說「國母」
  緊抓要害看新聞
  「一樣」不是「平等」
  循環小數——張三答記者問
  《紅樓夢》能超越嗎?
  《老殘遊記》中清官昏官的原型
  談富豪征婚
  愛聽談鬼
  平視古人——答《新周刊》記者王明鋒問
  故障與克服
  不可一概而論
  輿論導向問題
  送侄女方賓賓赴汶川救災
第二輯
  暗暗的死與他人的歌
  對張僖《隻言片語——作協前秘書長的回憶》一文的來信
  《中國文學批評》《中國散文概論》
  三聯本新版前記
  管勁丞先生的《博士十詠》
  也曾「坐擁書城」
  超前的識見開闊的胸襟——2005年12月23日在《文學史家譚丕模評傳》座談會上的書面發言
  現代硃批
  犧牲的享與供
  非關《紅樓夢》——《周紹良文集》代序
  《蘇州舊聞》
  敬悼王組人師
  《傾蓋集》
  不僅是封建的賬
  汪澤楷教授點滴
  陳方酬唱記事
  人海波濤共幾回——哭詩人陳邇冬
  悼念樓適夷先生
  憶「三同」張老
  戴段錢王之妙
  南通張謇管勁丞

  《周氏三兄弟》
  百姓耳目之實——劉緒源作《見山是山見水是水》代序
  怎能不戰慄?
  歌頌性暴力的最惡劣文本——《聊齋志異》
編後記

著作[編輯]

雜文集《掛劍集》、專著《說夢錄》、《周作人概觀》等。
《舒蕪集》(河北人民出版社)八卷。

3主要著作編輯

掛劍集(雜文集)1947,海燕
說夢錄(雜文集)1982,古籍
傾蓋集(舊體詩詞集)與王以鑄等9人合集了,1984,福建人民
掛劍新集(雜文集)1985,花城
毋忘草(雜文集)1986,湖南人民
周作人概觀(論文)1986,湖南人民
空白(散文集)1986,北岳
書與現實(書評、序跋、讀書隨筆合集)1986,三聯
從秋水兼葭到春蠶蠟炬(論文集)1987,人文
李白詩選編選,1954,人文
康有為詩文選主編,1958,人文
《紅樓夢》問題討論集主編,1959,人文
中國近代文論選主編,1959,人文
中國中古文學史·論文雜記劉師培著,校點,1959,人文
論文偶記·初月樓古文緒論·春覺劉大櫆吳德旋林紓著,校點,1959,人文
飲冰室詩話梁啟超著,校點,1959,人文
舒蕪集(共八卷),2001,河北人民
舒蕪口述自傳,許福蘆筆錄,2002,中國社會科學

沒有神的宗教 Religion without God By Ronald Dworkin

$
0
0


2015.5.19 梁先生贈,以後再讀。

沒有神的宗教

Religion without God

什麼是宗教,什麼是神之所在?
  什麼是死亡,而什麼又是不朽?
  究竟是神創造了宇宙?抑或,神就是宇宙?


  面對這樣的大哉問,或許僅能以「只有上帝曉得」(God knows)一語回答,但是當人們這麼回答問題時,是指他們認為該問題無人能回答。意即:假設如果上帝存在(If a god existed),祂就會知道任何人都不知道的事情。這樣的用法並不是針對一個非人格神而發。正相反,這樣的修辭力量皆是仰仗一個虛擬的人格神。

  德沃金認為,對上帝的信仰是一種層次更深的世界觀之展現,但不是唯一的一個,我們熟悉的二分法——把人分為有宗教信仰和沒宗教信仰兩大類——太粗糙了。本書欲闡明的即是:宗教的層次比上帝更深。宗教是一種深入內部、輪廓分明和涵蓋全面的世界觀︰它主張有本具(inherent)而客觀的價值滲透萬物,相信宇宙及其造物引人敬畏,認定人生具有目的而宇宙秩序井然。

  本書靈感源自愛因斯坦對宗教所主張的「不可知論」(Agnostic theism):

  「知道某種我們所不能參透的東西確實存在,知道這種東西把自己展現為最高智慧和最璀燦的美(我們遲鈍的官能只能了解其皮相)——這種知識,這種感覺,位居於一切真正宗教情懷(religiousness)的核心。在這個意義下(也唯有在這個意義下),我屬於有虔誠宗教信仰者之列。」

  作者從哲學、物理學及神學等角度剖析上帝的本質,並透過愛因斯坦、田立克、史賓諾莎等人的宗教和科學觀點來闡釋並佐證,「沒有神的宗教」所為何來。期盼這本小書有助於有神論與無神論兩者進行理性對話,同時化解對宗教的恐懼與仇恨。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羅納德.德沃金Ronald Dworkin


  美國著名法理學家、公共知識份子代表,曾任教於耶魯大學、牛津大學、紐約大學和倫敦大學,為當代新自然法學派代表人物。二○一三年二月十四日因病逝世,英國《衛報》在訃聞中將其與十九世紀世界上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斯圖爾特.密爾相提並論。著作包括《認真對待權利》(Taking Rights Seriously)、《法律帝國》(Law`s Empire)、《生命的自主權》(Life’s Dominion)、《民主是可能的嗎?》(Is Democracy Possible Here?)、《刺蝟的正義》(Justice for Hedgehogs)等。

譯者簡介

梁永安


  台灣大學文化人類學學士、哲學碩士,東海大學哲學博士班肄業。目前為專業翻譯者,共完成約近百本譯著,包括《文化與抵抗》(Culture and Resistance / Edward W. Said)、《啟蒙運動》(The Enlightenment / Peter Gay)、《現代主義》(Modernism:The Lure of Heresy / Peter Gay)等。
 

目錄

出版者識
第一章  宗教性無神論?
緒言
何謂宗教?形而上核心
宗教性科學與宗教性價值
神祕莫測和可理解性
非人格化的上帝:田立克、史賓諾莎和泛神論

第二章  宇宙
物理學與輝煌
美如何能指引科學研究?
這種美可能是什麼樣的美?
對稱是美?
宇宙的存在有可能是毫無道理可言的嗎?
別無選擇性與宇宙
別無選擇性之美

第三章  宗教自由
憲法的挑戰
宗教自由只跟信哪個神或是否信神有關嗎?
失控的自由?
宗教自由的內部衝突
宗教自由的權利只有一種嗎?
新宗教戰爭

第四章    死亡與永生

Review: ‘ISIS: The State of Terror,’ and ‘ISIS: Inside the Army of Terror,’

$
0
0



關於ISIS的兩本新書

閱讀2015年04月16日
Alessandra Montalto/The New York Times
如今,我們每天都能在報紙頭條看到伊斯蘭國的名字及其暴行——斬首、大規模處決、奴役婦女兒童、摧毀文化古迹。這個恐怖集團不僅席捲中東,把勢力範圍從伊拉克與敘利亞擴展到利比亞和也門,也在埃及和尼日利亞發展危險的新機構,繼續嫻熟地運用社交媒體招募外國戰士。
基地組織伊斯蘭國(也稱ISIS或ISIL)的崛起如此之快,人們不禁會震驚地回想起,就在2014年1月,奧巴馬總統還將它稱為「低年級校隊」,說它的威脅完全不能和基地組織相提並論。
從那以後,用來記錄或研究這個組織的文字與圖片就有如車載斗量。如今,兩本新書把這些素材組織起來並進行闡釋。儘管對於關注這方面新聞的人來說,書中許多內容可能是他們所熟悉的(比如這個組織如何使用社交媒體、如何刺激宗派仇恨、如何把極端暴力與民事管理結合起來),但這兩位作者聰明地把大量研究工作和自己對恐怖主義的專業知識結合起來,成為條理分明、可讀性強的敘事,幫助我們理解伊斯蘭國的歷史與變遷,乃至它的特殊行事方式。
《ISIS: 恐怖軍隊內部》(ISIS: Inside the Army of Terror)是由記者邁克爾·韋斯(Michael Weiss)與哈桑·哈桑(Hassan Hassan)所著,該書建立在兩位記者範圍廣泛的新聞報道之上,其中包括對ISIS在伊拉克與敘利亞的幾十名合作者的訪談,這些人當中有宗教人士、戰士、安保官員和ISIS的同情者。這本書堪稱一幅邏輯嚴密的全景,令讀者看到這個組織是如何在各式各樣的前身(包括伊拉克基地組織、聖戰者協商委員會和伊拉克伊斯蘭國)基礎之上發展起來,以及它在今日如何運作。
左起依次為,邁克爾·韋斯,哈桑·哈桑,傑西卡·斯特恩,J·M·伯格。
左起依次為,邁克爾·韋斯,哈桑·哈桑,傑西卡·斯特恩,J·M·伯格。
Left to right: Sylvain Gaboury/Starpix; Dahlia Shami; Richard Howard; Janet Walsh
《ISIS:恐怖之國》(ISIS: The State of Terror)是由哈佛大學專門研究恐怖主義的學者傑西卡·斯特恩(Jessica Stern)與《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雜誌撰稿人J·M·伯格(J. M. Berger)合著,它與上一本書的基礎大致相同,但細節並不那麼豐富。對於西方世界的對策,這本書的兩位作者也給出了一些大致的建議:應當致力於「牽制與遏制」,而非投入壓倒性的軍事力量,並且要在數碼領域進行更有效的控制(「我們如果有了控制互聯網的力量,就等於有了在戰爭中控制天氣的力量」)。
斯特恩-伯格這本書最精彩的部分是把ISIS和基地組織做對比的章節。兩人把基地組織比作孤立的「先驅運動」,「一個自視為精英知識分子的陰謀小集團,領導全球意識形態革命,並對之進行援助和操縱」。他們寫道,整個20世紀90年代,基地組織「成了一個公司式的團體,有工資名單和福利部門,工作人員週遊世界,見縫插針,介入當地衝突」。
相反,ISIS更像是由民粹主義者啟動的行為。斯特恩和伯格寫道,在網上,「它們召集起『一群聰明的』支持者,並且給予他們力量,」他們還「對『選民』進行投票調查,精明地判斷何時應該傾聽,什麼樣的人可以完全無視。」
他們寫道,基地組織將恢復伊斯蘭王權視為「一項一板一眼的長期工程」——「是一個理想化的未來,基地組織的領導者們並不指望自己有生之年能夠親眼見到」。作者認為,通過使用「典型的極端主義修辭」(保衛一個人自身所屬的群體不受侵犯),奧薩馬·本·拉登(Osama bin Laden)的組織「用『做正確的事』之類與人們更加切身相關的詞語,為招募潛在新人奠定了基調」。
伯格和斯特恩寫道,伊斯蘭國擯棄了這種知性的思辨,強調恐怖暴力(這是為了刺激和吸引心懷不滿與憤怒的年輕男人),並且承諾建立「一個穆斯林社會,且具備其所有外部特徵」。這個烏托邦式的王國有「豐盛的食物、工業、銀行、學校、衛生保健、社會服務、道路維修——甚至還有療養院,四壁懸掛着叛亂者們鮮明的黑色旗幟」,他們寫道,這個王國「召喚着所有非戰鬥人員、男人與女人,來建立一個單一民族國家,除了戰士,也擔負起工程師、醫生、電影導演、系統管理員,甚至是交通警察的角色」。
韋斯與哈桑的書把伊斯蘭國不僅描述為一個恐怖主義組織,也描述為「一個精巧的宣傳機器,能夠有效地散布它的信息」、「一個黑幫組織,擅長利用擁有幾十年歷史的跨國灰色是由與武器交易市場」、「一個傳統軍事力量,擅長調度和組織步兵」,並且極具軍事頭腦,此外它還是「一群聰明老練的人集合起來組成的機構,能滲透到與之競爭的組織中去,從內部靜悄悄地招募新成員,直至將其徹底接管。」
韋斯和哈桑指出,許多勉強的伊斯蘭國支持者們都認為「過去十年里,遜尼派穆斯林處境凄涼,先是喪失了對伊拉克的控制,如今又在敘利亞忍受着全國性的暴行,很多都相當於種族滅絕,伊斯蘭國是他們唯一的選擇。他們視中東戰爭為遜尼派與一個伊朗領導下的聯盟之間的衝突,他們將極端暴力視為一種取得平衡,或遏制什葉派霸權的必要工具。」伊斯蘭國惡意利用這種宗派的不滿情緒,煽風點火,挑動內戰,刺激什葉派民兵採取暴力行動——然後就可以把這些暴力行為作為證據,讓遜尼派覺得「除了伊斯蘭王國之外別無希望」。
兩本書都指出,努里·卡邁勒·馬利基(Nuri Kamal al-Maliki)是個兩極化的人物,身為伊拉克總理,他日漸剝奪遜尼派的公民權利,從政府中清理著名的遜尼派領袖,他的宗派主義只能把更多遜尼派人士推向伊斯蘭國的懷抱。
兩本書也都清醒地評估了美國的錯誤與災難性的決策在促使伊斯蘭國、乃至其前身和旁系的崛起中扮演的角色。斯特恩與伯格寫道,2003年入侵伊拉克「加強了伊斯蘭聖戰的呼聲,要求推翻美國在中東的霸權,為恐怖主義者提供了豐富的信任資源,這正是他們最需要的。」他們還說,「有些政客在盟軍入侵期間將伊拉克視為廉價旅館,我們卻將其視為一個馬蜂窩——盟軍的炮彈與子彈只是讓馬蜂飛得更遠,遍及這一地區,乃至更多地方。」
盟軍的佔領與戰後計劃同樣是災難性的。兩本書都提醒我們,2003年,美國駐伊拉克最高民事長官L·保羅·布雷默三世(L. Paul Bremer III)所做的一系列決定——解散伊拉克軍隊,禁止阿拉伯社會復興党進入政府——導致憤怒、失業的伊拉克人迅速增長,他們特別容易被吸納到新興的叛亂組織中去,人心惶惶,缺乏安全感。事實上,韋斯和哈桑主張,大多數伊斯蘭國的「頂尖決策者都曾在薩達姆·侯賽因(Saddam Hussein)的軍隊或保安系統中服役,」因此,「『現世的』阿拉伯社會復興主義在伊斯蘭原教旨主義的偽裝下再度回到了伊拉克。」
最後,兩本書都指出,美國2011年從伊拉克撤軍,以及奧巴馬政府的政治脫離政策會產生持續性後果,會導致韋斯與哈桑所謂的「這個國家未來的不穩定狀態」。
伯格與斯特恩總結道,「ISIS的崛起,在某種程度上是西方介入伊拉克後,無意中所產生的後果。聯合武裝令一個殘忍的獨裁者倒台,但他們也破壞了伊拉克的國體。西方世界缺乏耐心、意志與智慧,無法去建立一個嶄新而包容的國家。那裡仍然是廢墟一片。」他們援引約旦國王阿卜杜拉二世的話——與ISIS的鬥爭將是「持續整整一代人的鬥爭」。
然而韋斯與哈桑的論調甚至更加悲觀。「恐怖的軍隊,」他們在書的末尾寫道,「將永遠與我們同在。」
《ISIS: 恐怖之國》
傑西卡·斯特恩與J·M·伯格著
385頁,Ecco/HarperCollins出版社,27.99美元。
《ISIS:恐怖軍隊內部》
邁克爾·韋斯與哈桑·哈桑著
270頁,Regan Arts出版社,14美元。
本文最初發表於2015年4月3日。
翻譯:董楠



Review: ‘ISIS: The State of Terror,’ by Jessica Stern and J. M. Berger, and ‘ISIS: Inside the Army of Terror,’ by Michael Weiss and Hassan Hassan
Books of The TimesApril 16, 2015
Alessandra Montalto/The New York Times
The Islamic State and its atrocities — beheadings, mass executions, the enslavement of women and children, and the destruction of cultural antiquities — are in the headlines every day now. The terror group not only continues to roll through the Middle East, expanding from Iraq and Syria into Libya and Yemen, but has also gained dangerous new affiliates in Egypt and Nigeria and continues to recruit foreign fighters through its sophisticated use of social media.
Given the ascendance of the Islamic State (also known as ISIS or ISIL), it’s startling to recall that in January 2014, President Obama referred to it as a “J.V. team,” suggesting that it did not pose anywhere near the sort of threat that Al Qaeda did.
Since then, yards of copy and scores of pixels have been devoted to trying to chronicle and comprehend the group. Two new books pull together and analyze a lot of material on it. Although much of their coverage (on matters like the organization’s use of social media, its fueling of sectarian hatred and its combination of ultraviolence with civil governance) will be familiar to those who follow the news, the authors do nimble jobs of turning their copious research and their own expertise on terrorism into coherent, accessible narratives that leave us with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Islamic State’s history and metastasis, and its modus operandi.
“ISIS: Inside the Army of Terror” by the journalists Michael Weiss and Hassan Hassan, draws upon the authors’ extensive reporting — including interviews with dozens of ISIS associates in Iraq and Syria, among them religious clerics, fighters, security officials and sympathizers — to give readers a fine-grained look at the organization’s evolution through assorted incarnations (Al Qaeda in Iraq, the Mujahidin Advisory Council and the Islamic State of Iraq) and its operations today.
From left, Michael Weiss, Hassan Hassan, Jessica Stern and J. M. Berger.
From left, Michael Weiss, Hassan Hassan, Jessica Stern and J. M. Berger.
Left to right: Sylvain Gaboury/Starpix; Dahlia Shami; Richard Howard; Janet Walsh
“ISIS: The State of Terror” by the Harvard terrorism scholar Jessica Stern and J. M. Berger, a contributor to Foreign Policy magazine, covers much of the same ground but with less granular detail. The authors also offer some vague recommendations on how they think the West should deal with the Islamic State: focus on “containment and constriction” rather than overwhelming military force, and exert more effective control of the digital battleground. (“Our power over the Internet is the equivalent of being able to control the weather in a ground war.”)
The most compelling sections of the Stern-Berger book are devoted to comparing ISIS and Al Qaeda. The authors describe Al Qaeda as an exclusive “vanguard movement,” a “cabal that saw itself as the elite intellectual leaders of a global ideological revolution that it would assist and manipulate.” Through the 1990s, they write, Al Qaeda “grew into a corporation, with a payroll and benefits department, and operatives who traveled around the world inserting themselves into local conflicts.”
ISIS, in contrast, is more of a populist start-up operation. Online, Ms. Stern and Mr. Berger note, “it amassed and empowered a ‘smart mob’ of supporters,” polling “its constituents and making shrewd calls about when to listen and who could safely be ignored.”
Al Qaeda’s vision for the restoration of the Islamic caliphate, they write, “is framed squarely in the long term” — “an idealized future that its leaders did not expect to see realized in their lifetimes.” Using “a classic extremist trope” (the defense of one’s own identity group against aggression), the authors assert, Osama bin Laden’s organization “framed its pitch to potential recruits in more relatable terms as ‘doing the right thing.’ ”
The Islamic State, Mr. Berger and Ms. Stern say, dispensed with such intellectual argumentation and instead emphasized horrific violence (which served to stimulate and attract disaffected, angry young men) combined with the promise of a building “a Muslim society with all the trappings.” This utopian vision of “food aplenty, industry, banks, schools, health care, social services, pothole repair — even a nursing home with the insurgents’ unmistakable black flag draped over the walls,” they write, served as “a call for noncombatants, men and women alike, to build a nation-state alongside the warriors, with a role for engineers, doctors, filmmakers, sysadmins, and even traffic cops.”
Mr. Weiss and Mr. Hassan describe the Islamic State not only as a terrorist organization but also as “a slick propaganda machine effective at disseminating its message,” “a mafia adept at exploiting decades-old transnational gray markets for oil and arms trafficking,” a “conventional military that mobilizes and deploys foot soldiers” with professional acumen, and a “sophisticated intelligence-gathering apparatus that infiltrates rival organizations and silently recruits within their ranks before taking them over.”
As Mr. Weiss and Mr. Hassan see it, many reluctant supporters regard the Islamic State as “the only option on offer for Sunni Muslims who have been dealt a dismal hand in the past decade — first losing control of Iraq and now suffering nationwide atrocities, which many equate to genocide, in Syria. They view the struggle in the Middle East as one between Sunnis and an Iranian-led coalition, and they justify ultraviolence as a necessary tool to counterbalance or deter Shia hegemony.” The Islamic State has viciously exploited this sense of sectarian grievance, trying to fan the flames of civil war and incite Shia militias to violence — which the group could then hold up as proof to Sunnis that they “have no hope but the caliphate.”
These books note that in Iraq the sectarianism of Nuri Kamal al-Maliki (a polarizing figure who as prime minister increasingly moved to disenfranchise Sunnis and purge prominent Sunni leaders from the government) served only to push more Sunnis into the embrace of the Islamic State.
Both books also provide lucid assessments of the role that missteps and disastrous decision-making on the part of the United States played in fueling the rise of the Islamic State and its antecedents and affiliates. Ms. Stern and Mr. Berger write that the 2003 invasion of Iraq “reinforced jihadi claims about America’s hegemonic designs on the Middle East, providing a recruiting bonanza at a time when the terrorists needed it most.” They add that “while some politicians wanted to see Iraq during the allied invasion as a roach motel, we see it more like a hornet’s nest — with allied bombs and bullets spreading the hornets ever further, throughout the region and beyond.”
The occupation and postwar planning would prove equally disastrous. Both books remind us that decisions announced by L. Paul Bremer III, the top American civilian administrator in Iraq, in 2003 — to dissolve the Iraqi Army and to ban Baath Party members from government — resulted in huge numbers of angry, unemployed Iraqis, easily recruited into a burgeoning insurgency and a dangerous lack of security. In fact, Mr. Weiss and Mr. Hassan contend that most of the Islamic State’s “top decision makers served in Saddam Hussein’s military or security services,” and in that sense, “ ‘secular’ Baathism has returned to Iraq under the guise of Islamic fundamentalism.”
Finally, both books point out that the United States’ withdrawal of troops from Iraq in 2011 and the Obama administration’s political disengagement have had lasting consequences for what Mr. Weiss and Mr. Hassan call “the country’s future instability.”
“The rise of ISIS,” Mr. Berger and Ms. Stern conclude, “is to some extent, the unintended consequence of Western intervention in Iraq. Coalition forces removed a brutal dictator from power, but they also broke the Iraqi state. The West lacked the patience, the will, and the wisdom to build a new, inclusive one. What remained were ruins.” They quote King Abdullah II of Jordan saying that the battle with ISIS will be a “generational fight.”
Mr. Weiss and Mr. Hassan sound an even more pessimistic note. “The army of terror,” they write at the end of their book, “will be with us indefinitely.”

ISIS: The State of Terror

By Jessica Stern and J. M. Berger
385 pages. Ecco/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27.99.

ISIS: Inside the Army of Terror

By Michael Weiss and Hassan Hassan
270 pages. Regan Arts. $14. 

但丁750歲了:Dante Turns Seven Hundred and Fifty

$
0
0

 George HOLMES 《但丁》彭淮棟譯,台北:聯經, 1984
DANTE   VITA NUOVA :A new Translation by Mark Musa, OUP, 1992

 《但丁精選集》呂同六編選,北京:燕山, 2004
 序.
 新生. 1
 神曲. 77
*論俗語 (節) 581
*嚮宴 (節)587
*帝制論 603
 抒情詩   679

 但丁生平及創作年表. 760


 * 北京商務都有全譯本











PAGE-TURNERMAY 20, 2015
Dante Turns Seven Hundred and Fifty
BY JOHN KLEINER
It’s hard to convey the importance of Dante’s place in Italian culture, but there are many possible explanations for the poet's enduring hold on the country.CREDITIMAGE VIA GETTY

On April 24th, Samantha Cristoforetti, Italy’s first female astronaut, took time off from her regular duties in the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to read from the Divine Comedy. She picked the opening canto of the Paradiso, in which Dante describes his ascent through the circle of fire and his approach toward God:


I was within the heaven that receives

more of His light; and I saw things that he

who from that height descends, forgets or can

not speak.



As Cristoforetti spun around the globe at the rate of seventeen thousand miles an hour, her reading was beamed back to earth and shown in a movie theater in Florence.

Ten days later, the actor Roberto Benigni recited the last canto of Paradiso in the Italian Senate. His selection included the poem’s famous closing lines:


Here force failed my high fantasy; but my

desire and will were moved already like

a wheel revolving uniformly by

the Love that moves the sun and the other stars.

The senators gave the comedian a standing ovation. That same day, Pope Francis made some brief remarks about the poet, officially joining what he called the “chorus of those who believe Dante Alighieri is an artist of the highest universal value.” He can, the Holy Father added, help us “get through the many dark woods we come across in our world.”

Dante’s seven-hundred-and-fiftieth birthday is sometime in the coming month—he was born, he tells us in Paradiso, under the sign of Gemini—and, to mark the occasion, well over a hundred events are planned. These include everything from the minting of a new two-euro coin, embossed with the poet’s profile, to a selfie-con-Dante campaign. (Cardboard cutouts of the poet are being set up in Florence, and visitors are encouraged to post pictures of themselves with them using the hashtag #dante750.) There’s talk of extending the celebrations to 2021, the seven-hundredth anniversary of the poet’s death.

I teach Dante to American undergraduates, and I struggle to convey to them his place in Italian culture. The obvious comparison is to Shakespeare, but this is like trying to make sense of Mozart by means of Coltrane: the number of centuries that divide Dante from Shakespeare is practically as large as the number that separates Shakespeare from us.

Italian kids first encounter Dante at school, when they’re in the equivalent of seventh grade. They return to him in the eleventh grade to study the Inferno in more depth. In twelfth grade, they work on the Purgatorio. Secondary school—liceo—lasts five years, and so in what might be considered the thirteenth grade, the text for the year is the Paradiso. I recently asked the high-school-aged son of an Italian friend of mine about the experience. “It’s annoying, boring, and it never ends,” he told me. “But then you get to like it.”

At the college level, the study of Dante ratchets up by slowing down. In the late nineteen-eighties, I spent a semester in Florence, where I sat in on a Dante course at the university. The entire term was devoted to the analysis of a single canto. As it happened, the canto was Inferno 19, which is devoted to simony. Dante reserves a special hole in the third sub-circle of the eighth circle of Hell for corrupt Popes; they are stuffed into it, one after another, headfirst. Their feet are then lit on fire. Among the issues the class discussed at length was how, exactly, new Popes could be accommodated. Had space been left open for all those that would come along? Or did each new arrival compress his predecessor into some kind of pontifical pesto?

Either because of or despite this pedagogical program, Italians, to a surprising degree, stick with Dante. Since 2006, Benigni has been staging hepped-up variations on the traditional lectura dantis, a form that goes back all the way to the fourteenth century, to Boccaccio, who lectured on the poem in Florence’s Santo Stefano church. A typical lectura opens with a detailed gloss of a particular canto, followed by a dramatic reading of it. Benigni’s performances in Rome, Florence, Verona, and other cities have been watched live by more than a million people. Millions more have tuned into them on TV.

Similar, if stodgier, lectures are delivered all over Italy at societies set up expressly to foster appreciation of the Divine Comedy. In Rome, for example, the Casa di Dante sponsors a lectura dantis every Sunday at 11 A.M. Owing to holidays and long summer breaks, six years of Sundays are required to get through the poem, at which point the whole process starts over again. It’s not unusual for two hundred Romans to attend. Some are liceo students, perhaps there under duress, but most are middle-aged and beyond. After one recent session at the Casa di Dante, I asked the white-haired gentleman sitting next to me what everyone was doing there. “I don’t know about the others,” he said. “I always come.”



There are, of course, many possible explanations for Dante’s hold on Italy, including, after seven hundred and fifty years, sheer momentum. Language, too, clearly plays a part. When Dante began work on the Comedy, none of the different dialects spoken in Italy’s many city-states had any particular claim to preëminence. Latin, meanwhile, was the language of the Church and of institutions such as the courts and universities. (Dante wrote “De Vulgari Eloquentia,” his defense of the vernacular, in Latin.) Such was the force and influence of the Comedy that the Tuscan dialect became Italy’s literary language and, eventually, its national one. The fact that people in Venice and Palermo could understand Cristoforetti as she read from the Paradiso in space was due, in a quite literal sense, to the poem that she was reading.

For the last nine months, I’ve been living in Rome, and the experience has helped me to appreciate another, more subversive side to Dante’s appeal. Though he may be force-fed to seventh graders, applauded in the Senate, and praised by the Holy See, Dante is, as a writer, unmistakably anti-authoritarian. He looks around and what he sees is hypocrisy, incompetence, and corruption. And so he strikes out, not just at the Popes, whom he turns upside down and stuffs in a hole, but also at Florence’s political leaders, whom he throws into a burning tomb, and his own teacher, whom he sets running naked across scorching sand.

In 2015, this sort of frustration still feels fresh. Earlier this month the latest World Expo opened in Milan, on the edifying theme of “feeding the planet.” All spring, the papers have been filled with stories of bid-rigging and extortion. Just the other day, the Expo’s procurement manager and six other officials were arrested for graft. “No one should be surprised,” Milan’s Corriere della Sera editorialized. To express their anger over the billions in public funds lavished on Expo, students went on strike and cars were burned in the streets of Milan. It’s hard to know what Dante would have made of flaming Fiats, but it seems likely that he would have sympathized with the protesters: for the abuse of public trust, he prescribed swimming in boiling pitch, and for avarice, an eternity spent rolling stones in circles.

我們都是食人族 (Claude Lévi-Strauss) We are all cannibals

$
0
0

我們都是食人族

Nous sommes tous des cannibals


  法國重要人類學家李維-史陀逝世後,十六篇中短篇幅論述首次集結出版
  結構主義大師書寫近代社會現象,在啟蒙哲學與相對主義之間,提供另一理解人類的視角。以報紙讀者為書寫對象的清晰簡潔隨筆,進入李維-史陀細膩思維的最佳路徑。


  所謂的先進社會與原始社會兩者之間的距離遠較人們所認為的小得多,過時的古老習俗隨時可能再度具有現代性,並可再回溯至時空距離遙遠的社會,遠方照耀了近處,近處也能照亮遠方。

  本書為法國結構主義大師李維-史陀於一九八九年至二〇〇〇年間,應義大利《共和報》(La Repubblica)之邀所寫的十六篇專文集結。相較《憂鬱的熱帶》、《野性的思維》、《結構人類學》、《神話學》等巨著,李維-史陀這次以社會時事為出發點,探討當代議題、語言、文明演變及社會結構。這些文章以報紙作為媒介,因此具備清晰簡潔的性質,使讀者更容易進入李維-史陀的細膩思維。

  十六世紀法國思想家蒙田(Montaigne)在其論文名篇《論食人部落》中寫下:「所有人都將不符合自己習慣的事稱為野蠻。」並提出兩種觀點,開啟了日後理解人類的矛盾兩端:一方是獨尊理性社會為烏托邦的啟蒙哲學,另一方則是認為所有文化皆有其不可評斷的生成脈絡的相對主義。在蒙田逝世四百多年後,李維-史陀重新在這兩者中尋找一條理解人類的出路,他認為,在被稱為複雜的社會與被認為「原始且落後」的社會之間,並不存在人們長久以來想像的鴻溝,而他透過一種日常生活中可理解的研究方式來實踐這個論點:「遠方照耀近處,近處也能照亮遠方」,也就是透過發生在「近處」的時事,去理解「遙遠」的古代社會,反之也透過一般認為屬於遠方社會的習性,來了解發生在我們眼下的社會現象。

  本書在編排上,特別收錄李維-史陀於一九五二年發表的〈被處決的耶誕老人〉為開篇,文中已出現上述的觀察方式,其透過文化轉移、歷史結構及形象融合,分析耶誕老人的意義遠非孩童的天真幻想,並陳述人類學家難以客觀剖析身處時代的困窘:「民族學家處在自己的社會中,鮮少有機會去觀察一個儀式、甚至是一種崇拜之中的微妙發展。」接下來的十六個篇章,我們看到李維-史陀透過狂牛病、戴妃喪禮上史賓塞伯爵的演說、癌症起源、普桑畫作分析、割禮與人權爭議等主題,藉其結構主義思維,闡述這些現象背後的底層結構,為讀者辨清當代社會。其中狂牛病及食人族同類相食的比照,更將視野拉至全球化之下,探討人類與食物、動物,甚至自然之間的關係。

  這十六篇隨筆集結是以時事為本的人類學論述,它們綜橫時空,銳利對照古代和現代社會,雖非刻意,但皆成為當代預言。

名人推薦

  作家 柯裕棻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克勞德‧李維史陀 Claude Levi-Strauss


  一九〇八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出生於布魯塞爾(Bruxelles),著名的法國人類學家。年出一九四八年出版博士論文《親屬關係的基本結構》,被認定為人類學親屬關係研究的重要著作,一九五五年出版成名作《憂鬱的熱帶》,成為法國知名人類學者。之後出版的著作如《結構人類學》、《神話學》四卷等巨著,不僅為結構學和神話學研究建立基礎,也深深影響了人類學、社會學、語言學等領域。於一九七三年膺選為法蘭西學術院院士。二〇〇九年十月三十日逝世於巴黎。

  主要著作有《南比夸拉族印第安人的社會與家庭生活》、《親屬關係的基本結構》、《種族與歷史》、《憂鬱的熱帶》(聯經)、《結構人類學》(聯經)、《今日的圖騰主義》、《神話學》四卷(《生食和熟食》、《從蜂蜜到煙灰》、《餐桌禮儀的起源》、《裸人》)(時報)、《結構人類學 II》、《面具之道》、《遠方的凝視》、《神話與意義》(麥田)、《嫉妒的製陶女》、《猞猁的故事》、《看,聽,讀》、《月的另一面》(行人)等。

譯者簡介

廖惠瑛


  一九六八年生,法國巴黎第五大學語言科學博士。專長為語言學理論及符號學研究,譯有《月的另一面:一位人類學家的日本觀察》、《路易威登:傳奇旅行箱100》。






有感於今日ISIS對人類古文明的摧毀。
讀Claude Levi-Strauss 的文集《我們都是食人族》中的《藝術家的畫像》 (pp.121~134,1992):
......隨意地消去十個或二十個世紀的歷史,也不影響我們對於人性的認識。唯一無法彌補的損失,是在這些世紀誕生的藝術品。人是因為他們的作品才有差異,甚至才存在。......只有藝術品才能証實,在時間洪流裡,人類當中確實發生過一些事。p.134

目錄

前言(Maurice Olender)

被處決的耶誕老人
「完全相反」
僅存在一種發展模式嗎?
社會問題:割禮和人工協助生殖
作者自敘
人類學家的首飾
藝術家的畫像

The destructive fervour of Islamic State rages on. The jihadists have entered Syria's UNESCO world heritage site of Palmyra, home to the monumental ruins of an ancient city. They are attacking more than the region’s people, part of a broader attack, perpetrated in the name of Islam, on the Middle East’s rich cultural and religious heritagehttp://econ.st/1R6yVoq ‪#‎econarchive‬

To the dustbin of history THE beheadings, this time, were performed with hammer and drill, not sword or knife—for the victims were made of stone, not flesh. The...
ECON.ST




蒙田與美洲
神話思維和科學思維
我們都是食人族
孔德與義大利
普桑畫作主題的變奏
女性與社會起源
狂牛症的訓誨
母舅復返
新神話的證據
維科的航跡

前言

  這本書裡的篇章,是克勞德.李維-史陀(Claude Lévi-Strauss)應義大利《共和報》(La Repubblica)之邀而寫,收錄了他未曾集結成書的十六篇文章,在一九八九年和二〇〇〇年之間以法文書寫而成。

  在這些文章中,李維-史陀都是由一則時事出發,進而闡釋某些當代重要議題。但無論是關於被稱為「狂牛症」的疾病疫情、或食人主義的種種形式(食物性質的或療癒性質的)、或與某些習俗儀式(女性割禮或加上男性割禮)有關的種族偏見,這位民族學家在引述西方現代化奠基者之一,蒙田(Montaigne)的文句:「每個人都將不符合自己習慣的事稱為野蠻」之際,總是嘗試去了解這些發生在我們眼下的社會現象。

  李維-史陀因此認為,所有「如此奇怪、令人驚異、甚至顯得令人作嘔」的習慣、信仰或習俗,只能夠在它們獨特的背景下去理解。一九九二年,蒙田逝世四百週年時,這位人類學家重新思考一個始終緊扣時代脈絡的哲學議題:「一方面,啟蒙時代的哲學批評了歷史上所有的社會型態,獨尊理性社會為烏托邦;另一方面,相對主義棄絕所有絕對性的準則,不認可某一文化能夠評斷與它不同的其他文化。自蒙田以來,效法他的作法,人們總是不斷尋找解決這個矛盾的出路。」

  和李維-史陀的其他作品一樣,這本書名來自其中一個章節的著作,強調了「神話思維和科學思維」之間不可分割的關連,卻未將後者化約到前者。他提醒我們,在被稱為複雜的社會與錯誤地被認定為「原始且落後」的社會之間,並不存在人們長久以來想像的鴻溝。這樣的看法來自一種研究步驟,也就是一種方法,一種能夠成為日常生活中可理解的研究方式:「遠方照耀近處,近處也能照亮遠方。」

  這本書的首篇文章,一九五二年為《現代》(Les Temps modernes)期刊所作的〈被處決的耶誕老人〉(Le Père Noël supplicié)一文中,已經出現這樣的觀察方式,這種遠方與近處互為明燈的看法的「實行」。在這篇文章中,關於一個近期才出現在西方社會的儀式,李維-史陀寫道:「民族學家並非總是能夠有此機會去觀察一個儀式、甚至是一種崇拜,在他自己的社會中如此微妙的發展。」然而他很謹慎地立即說明,要了解我們自己的社會同時是最簡單也最困難的:「最簡單,因為經驗的傳承無時無刻、鉅細靡遺;但也是最困難的,因為只有在這種極為罕見的機會下,我們才能察覺社會轉變的極端複雜性,即使是最受約束的轉變。」

  在這些帶著二十世紀末年標記的專欄寫作中,我們可以看見這位偉大人類學家的卓見與始終的悲觀主義。在被翻譯為三十多種語言之後,他的作品從此將標誌著我們二十一世紀的開端。

──莫里斯.歐隆岱爾(Maurice Olender)




tous cannibales

12 February - 15 May 2011
"We are all cannibals. The simplest way to identify with another is still to eat them." Claude Lévi-Strauss, La Repubblica, 1993.

Curator: Jeanette Zwingenberger

From February 12th to May 15th, la maison rouge is staging an exhibition on anthropophagy and its representations in contemporary visual art.
The exhibition’s curator has chosen pieces for the most part by young artists working independently of each other on the concept of incorporation. A body of contemporary works (photography, video, installation, sculpture, drawing and painting) finds echoes in a historic perspective (illustrations, illuminated texts,
engravings and ritual objects). Together, they show how the theme of anthropophagy has persisted and evolved through time and place.
Despite being largely ignored by art critics and theorists, anthropophagy is an underlying theme of current creation, as the presence in the show of major artists from the contemporary scene confirms.
Leaving aside images of gore, Jeanette Zwingenberger has chosen artists, almost half of whom are women, who address the cruelty of anthropophagy from a critical standpoint and with a certain delicacy. Dreamlike representations voice and develop the questions that surround this notion.
In an age of cloning, organ transplants and virtual worlds, when the integrity of the body has been thrown into doubt, these artists reveal how perceptions of the body have changed. They take the body apart, transforming and reconstructing it as a hybrid organism; one that both eats and is eaten.
Do we not absorb and devour our peers as we construct and share with them our individual self? As Claude Lévi-Strauss observes in a quotation which the curator highlights: "We are all cannibals. After all, the simplest way to identify with another is still to eat them." (La Repubblica, 1993).
Tous cannibales invites us to lift the veil on a disturbing, repressed, even taboo subject that has implications for ethnology, history, psychoanalysis, medicine and religion.
The exhibition will continue in Berlin, from May 28th to September 18th, at Me Collectors Room Berlin (www.me-berlin.com), recently opened by the collector Thomas Olbricht.
   



江文也

$
0
0

MUZIK古典樂刊【 生日快樂! | 史特勞斯 & 江文也 】
把時光推回八十年前的德國,那時是1936年8月1日,希特勒為柏林奧運揭開序幕,而理查.史特勞斯也在典禮現場指揮他為大會特別創作的《奧林匹克之歌》 (Olympische Hymne)。當年奧運同步舉行藝術競賽,賽事項目包括建築、文學、繪畫、雕刻與音樂等;來自台灣的作曲家江文也,以帶有台灣風情與現代色彩的《台灣舞 曲》,在這場國際競賽當中獲得了作曲類特別獎。
當時的江文也與理查.史特勞斯,一位是出身台灣淡水的年輕新銳,一位是德奧後期浪漫派的作曲大師。兩人的音樂作品,就在這樣的歷史場景中,產生了巧妙的關連。
今天是6月11日,同時是兩位作曲家的生日。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讓我們一起欣賞這首具有特別意義的《台灣舞曲》,也祝他們兩位生日快樂!(更多關於《台灣舞曲》的故事請見:http://goo.gl/cjiC0s
江文也:台灣舞曲
YouTube



江文也著、楊儒賓譯,《孔子的樂論》(台北市:喜馬拉雅基金會,2003/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上海華東師大出版社,2007


王德威《現代抒情傳統四論》,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011年第二章 史詩時代的抒情聲音──江文也的音樂與詩歌
一、前言
二、從「殖民的國際都會主義」到「想像的鄉愁」
三、孔樂的政治
四、史詩時代的抒情聲音
五、尾聲  



周婉窈 《海洋與殖民地臺灣論集》
第九章 想像的民族風──試論江文也文字作品中的臺灣與中國
很感動,很滿意。
關於江文也先生,作者獲贈江先生最重要的一封年終總結的家書,非常寶貴。



1941、雲岡石佛、通行證
1932.3.9.傀儡滿洲國成立,大量台灣人到滿洲國工作,首任外交總長謝介石就是新竹人。
1937.7.7.七七事變,日本佔領北京,台灣文青們,驚豔古帝都風華之大器!張我軍、張深切、洪炎秋、鍾理和、楊朝華(楊英風父親)、林煥文(林海音父親)、鍾會可(林肇政父親)、林少英(林雲父親)……都在北京,還有許多醫生,讓中國人以為台灣是「醫生島」。藝術家或許比例少一些,也有郭柏川(油畫)、柯政和(音樂)、王慶勳(口琴),但只要夠傑出,在戰區的【通行證】,可是一路無阻礙!
江文也,雖係奧林匹克得獎者,音樂界仍嘲諷其得獎的<台灣舞曲>只是歐洲評審不懂亞洲文化的……,反正就是瞧不起殖民地二等國民啦!但軍部比較開放,侵略電影(仿德國美其名為:文化映畫)及記錄片仍禮聘他作曲。故雖然正職在北京師大教書,寒暑假都能自由回到東京的家,兩岸船程有如基隆到高雄的夜間火車的時間。
除了宣揚戰爭的電影,東寶、日活等映畫公司,在戰爭與文化的夾縫中,仍然能夠拍攝兼具旅遊效益的「歷史遺產」影片。
1941年,東寶映畫的製片松崎啟次策劃,擬拍攝日後被聯合國認定「世界文化遺產」的山西大同【雲岡石窟】,他力邀江文也,請他務必寫出「歷史文化音符」。
企劃之時,小江迫不及待跟隨外景探勘隊抵達雲岡,用自己的萊卡相機猛拍,可卻遺憾,電影夭折!但小江卻完成《大同石佛頌》長篇敘事詩集,1942年8月20日由東京青梧堂出版。……整整50年之後,其中文版才由台北縣立文化中心的劉峰松主任出版中文翻譯本(廖興彰翻譯)。同年,東京也出版《北京銘》(以春夏秋冬描繪北京)、《古代中國雅樂考》(證明孔子是傑音樂家),可見江文也的地位。
台灣各大學的文學系所,教張我軍、張深切、鍾理和、龍瑛宗、吳濁流……,卻不教江文也(上述他們都很崇拜小江);音樂系所則還有人說小江是漢奸!天理何在!只好原諒我們的學生時代,歷史課本胡亂剪裁又造假!
PS.一年前剛上臉書,土土的,看到有人用雲岡石佛照做大頭貼,就說我也來PO,原來她是大才女耶!是我孤漏寡聞!

劉美蓮的相片。

雨果傳;Baudelaire dismissed Victor Hugo, 雨果傳, Victor Hugo: A Biography ( Graham Robb)

$
0
0


我買雨果傳,是希望有機會與Grahan Robb的傳記合讀:

莫洛亞 "雨果傳:奧林匹歐或雨果的一生",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4
Baudelaire dismissed Victor Hugo as 'an idiot' in unseen letter
In contrast to public praise of Les Misérables author, correspondence reveals private contempt
Charles Baudelaire
Poisonous pen … detail from portrait of Charles Baudelaire by Gustave Courbet (1847). Photograph: De Agostini/Getty Images
Victor Hugo, revered author of Les Misérables and towering French literary giant, was also something of a nuisance – at least according to his contemporary and fellow poet Charles Baudelaire.
In a January 1860 letter to an unknown correspondent, Baudelaire bemoans how Hugo "keeps on sending me stupid letters", adding that Hugo's continuing missives have inspired him "to write an essay showing that, by a fatal law, a genius is always an idiot". The letter is being auctioned by Christie's in New York, alongside a first edition of Baudelaire's celebrated poetry collection Les Fleurs du Mal, containing the six poems that were deleted from the second edition. The set is expected to fetch up to $100,000 (£60,000), according to the auction house.
Baudelaire letterDetail from Baudelaire's letter, containing his private opinion of the 'stupid' Les Misérables author. Photograph: Christie's
Publication of the first edition of Les Fleurs du Mal in 1857 was followed by Baudelaire's prosecution for "offending public morals", with the judge ordering his publisher to remove six poems from the collection. Hugo supported Baudelaire after the prosecution in August 1857, telling him that "your Fleurs du mal shine and dazzle like stars", and, in 1859, that "you give us a new kind of shudder".
Baudelaire had, in his turn, dedicated three poems in Les Fleurs du Mal to Hugo, but the Pulitzer prize-winning poet CK Williams has written of how despite this, "Baudelaire secretly despised Hugo". Rosemary Lloyd, meanwhile, writes of the "corrosive envy" of Hugo revealed by Baudelaire in his letters, in her Cambridge Companion to Baudelaire.The author, while praising Les Misérables in public in an 1862 review in Le Boulevard, described it as "immonde et inepte"– vile and inept – in a letter to his mother, adding, "I have shown, on this subject, that I possessed the art of lying".
Les Fleurs du MalThe first edition of Les Fleurs du Mal, tooled in gold and silver, colored inlays of flowers and symbols of death and evil, similiarly tooled. Photograph: Christie's
"Baudelaire, to his chagrin and perhaps as a factor in his ultimate self-destruction, had to contend with Victor Hugo: poet, novelist, essayist, polemicist of unreal energy and fluency … literally the most famous man in the world, with his own admirable social and political projects, his own vast ego, his domination of poetry and culture," writes Williams.
Williams has it that while Hugo praised Baudelaire, he "surely underestimated the significance" of his fellow poet's work, "and never in his dreams would have imagined that for the future Baudelaire would define the aesthetics of the century that followed him, and that he, Hugo, as an influence, as a genius, would become more an item of nostalgia than a symbol of artistic power and significance".
The 1860 letter is largely about Edgar Allan Poe, whose work Baudelaire translated. The mention of Hugo – "Hugo continue a m'envoyer des lettres stupides"– is in a postscript. Christie's is auctioning the book and letter in New York, alongside an edition of Walt Whitman's Leaves of Grass, valued at up to $150,000 and printed for the author, and a $120,000 notebook of Robert Louis Stevenson's poetry and prose.





















































































































































此文真能讓人了解15年的環境   Hugo's Guernsey
他花了六年裝置的屋子真的是法國味十足

 



Victor Hugo and His World台北:新潮文庫--=《休哥》法國著名記文學作家安德烈•莫洛亞(Andre Maurois,1885—1967)


{雨果傳Victor Hugo…l'homme et l'oeuvre} 這譯本有意思:譯者送大家他珍藏的十來張雨果相關的紀念明信片。就憑這,就夠本。中國近來翻譯不少法國文、藝家的傳記,份量級驚人。
「雨果傳」,台灣和中國大陸都翻譯過A MauroisVictor Hugo and His World,不過問題太多了。舉台灣新潮本的第 57頁末行,譯者其實要幫忙注解它舉的Rivoli Friedland,都是拿破崙戰爭的著名戰場/地。
這種史地問題對我們造成很大的障礙:這在{萊茵河 }等,更是困難太多啦!

---

約伯傳(思高聖經)

"Tomorrow, if all literature was to be destroyed and it was left to
me to retain one work only, I should save Job."
(Victor Hugo)
有一個人問一位文學家,我記得是雨果罷,「如果世界上的書全需要燒掉,而只許留一本,應留什麼?」雨果毫不猶豫的說:「只留〈約伯記〉。」約伯是《聖經》裏面的介之推,富亦謝天,貧亦謝天,病亦謝天,苦亦謝天。 (陳之籓 《在春風裏 謝天》1961



陳之藩先生引 Hugo 的話固然沒錯
然而Hugo 是通人 他在誤導人的書名 《莎士比亞》一書中談了許多了不起的 無法比較的傑作作家.........

Victor Hugo: A Biography, pp. 403-04

Graham Robb
(Author)

In VICTOR HUGO Graham Robb examines two major aspects of Hugo’s life: his amorous adventures and his gradual transformation from a political conservative who supported the monarchy into a social activist who defended democratic values. Robb’s stress on the adulterous affairs of both Victor Hugo and his wife Adele is perhaps misplaced, but it does demonstrate that the Hugo family was quite dysfunctional. Juliette Drouet was Victor Hugo’s mistress from 1833 until 1883, but Victor and his wife maintained for decades the public facade of a loving and happy couple. Near the end of his life, Victor Hugo even published a very sentimental book about being a grandfather. Robb shows that he was a devoted grandfather only in this work of personal mythmaking.
Robb’s analysis of Victor Hugo’s political evolution is fascinating. Victor Hugo’s father had been a general in the army of Napoleon I. Perhaps as a reaction to his father’s abdication of his paternal responsibilities, Hugo rejected the First Empire and became a fervent supporter of the monarchy. By the end of the 1840’s, however, he changed his political beliefs and became the most eloquent voice of opposition to the dictatorship of Napoleon III during the 1850’s and 1860’s. During the almost two decades of his political exile, Hugo became a profound social critic and composed his masterpiece LES MISERABLES (1862).
This superb biography also includes a thirty-page bibliography to help readers discover for themselves the rich complexity of Victor Hugo’s life and works.


****
"In His Nightmare City"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54/11 (28 June 2007) : 52-54 [reviews Mario Vargas Llosa, The Temptation of the Impossible: Victor Hugo and Les Misérables, translated from the Spanish by John King]

----
歷史上的今天:Victor Hugo est mort! 1885年5月22日維克多雨果撒手人寰
以下摘自拙作《長眠在巴黎》《巴黎文學地圖》(我這兩本書還真好用,我說真的啦,對法國人文,舉凡文學、電影、藝術,對巴黎人文地景有興趣者,卡緊去買!你們不買的話,我的第三本、第四本、第五本...第N本就沒著落了啦!嗚嗚嗚~)
雨果Hugo, Victor(1802.2.26~1885.5.22)
浪漫主義文學家代表。《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等作者,因肺栓塞而辭世。
C’est ici le combat du jour et de la nuit. Je vois de la lumière noire.
日與夜便是在此交戰。我看到黑色的光。 ~雨果
若是你問法國人「誰是法蘭西最偉大的文學家?」十個有九個都會說「維克多‧雨果!」
若是你問所有人「誰是法蘭西最偉大的文學家?」十個有九個都會說「維克多‧雨果」!
沒錯,雨果這位一代大文豪就是跟凡夫俗子不一樣。雨果就連死......都死得這麼文學。
遺囑的最後一段,雨果寫道:
我將閉上肉體的眼睛,但精神的眼睛會一直睜得比任何時候都大。
當他感到死神即將降臨時,雨果說:
歡迎她。
過世前晚,雨果說:
人活著,就是在奮鬥。最沉重的負擔就是雖然活著,卻行屍走肉。
雨果接著又說:
愛,就是行動。
就連彌留之際,留在人世的最後一句話也是那麼地富有詩意,雨果說:
日與夜在此戰鬥。我看到黑色的光。
雨果是法蘭西唯一一位生前便享有以其名命名街道殊榮的人物。紀念牌上寫道:「1881年2月26日,舉國歡慶雨果八十大壽,不久之後,雨果當時居住的avenue d'Eylau便改名為雨果大道,朋友寫信給他時紛紛寫道:『收件地址為維克多‧雨果先生大道』。
雨果於一八八五年五月二十二日下午一點二十七分過世(紅粉知己茱莉葉早雨果兩年過世),享年八十三歲。從雨果大道一二四號門前巴黎市政府所豎立的紀念牌上可以看到,「雨果逝世時風雨交加,雷電大作,草木同悲,天地共泣,法蘭西痛失偉人!」這令我們想起六十年後,當住在附近的詩人瓦雷里(Paul Valéry)於一九四五年過世時,也是風雲變色,狂風暴雨驟起,看樣子那一區的氣候不太好,大人物過世就狂飆暴風雨乃當地之傳統也。
六月一日盛大舉行國葬,超過兩百萬人走上街頭同聲哀悼,恭送雨果奉殮於先賢祠。而自一七八九年竣工以來,功能一直不明確(始終遊走於「教堂」和「埋葬法蘭西偉人」的陵墓之間)的先賢祠,正是因為雨果大殮於此,這才終於成為恭奉偉人靈柩的先賢祠,此後不再更動。
雨果病逝於雨果大道第124號(124, Avenue Victor Hugo, Victor Hugo)。
「 Il y a 130 ans, le 22 mai 1885, Victor Hugo était emporté par une congestion pulmonaire, à l’âge de 83 ans.  Ses funérailles nationales, le 1er juin 1885, furent suivies par près de 2 millions de personnes..... 」
「 Victor Hugo sur son lit de mort Photo de Nadar  En quelques heures, Paris commença à changer d’aspect.  On vit apparaître aux fenêtres des drapeaux tricolores portant un ruban de crêpe.  Le samedi 23, dix-sept journaux parisiens parurent avec un cadre noir à la première page.  Les députés et sénateurs se rassemblèrent pour discuter des modalités des obsèques.... 」
「 La foule sur les Champs-Elysées, le 1er juin 1885. Le Catafalque est sous l'arc de Triomphe Photo Hautecoeur  Le 26 mai, deux décrets sont publiés au journal officiel: -le premier restitue le Panthéon aux Grands Hommes comme il en avait été convenu en 1791 par l'Assemblée nationale, -le second décret décide que Victor Hugo aura des obsèques nationales et qu'il sera inhumé au Panthéon.    Victor Hugo est le premier écrivain français à recevoir cet hommage posthume. 」
「 Les funérailles de Victor Hugo, la foule place de l'Etoile (1er juin 1885)  Jean Béraud 1885 @[159737906547:274:Musée Carnavalet - Histoire de Paris] 」
Il y a 130 ans, le 22 mai 1885, Victor Hugo était emporté par une congestion pulmonaire, à l’âge de 83 ans.
Ses funérailles nationales, le 1er juin 1885, furent suivies par près de 2 millions de personnes.....

Peter Gay

$
0
0





德國老師教12、13歲孩子歷史的時候,是要孩子去找原始文獻。

比如說希特勒政壇崛起過程,1933年五月曾經發動焚書運動(Book Burnings),之前又發生「國會縱火案」(Reichstag fire),老師就要學生先看事件發生前某個重要演說內容,接著看當時的報紙報導、不同陣營政治領袖發言內容、某場會議記錄...

然後整班同學聚集討論。
Yale Daily News (blog)-May 15, 2015



“Tremendously influential, tremendously admired” historian Peter Gay dies at 91


Emeritus Sterling Professor of History Peter Gay — described as “the ultimate homme de lettres” — died Tuesday at his home in Manhattan. He was 91 years old.
The cause of death was “old age,” his stepdaughter Elizabeth Glazer told the Associated Press.
Born in Berlin in 1923, Gay, along with his family, escaped from Nazi Germany during his teenage years. Although he and his parents were identified by the Nazis as Jews — his father’s business was one of thousands of Jewish establishments attacked during Kristallnacht in 1938 — the family did not identify with the religion, the New York Times reported. The family fled first to Havana, Cuba, where Gay taught himself English by reading magazines and listening to broadcasts, before arriving to the United States in 1941.
He went on to study Jewish history and write about Nazi Germany, among many other topics, and he eventually became one of the English language’s most elegant writers. As history professor Jay Winter, who learned from Gay as an undergraduate, put it, he was “a man who writes like an angel.”
“The world of ideas was an elegant idea; [Gay] thought it should be expressed in elegant prose,” said Jon Butler, a former Yale history professor who overlapped with Gay in the department for nearly a decade. “There were very few historians who could or would equal his achievements.”
Gay, born Peter Joachim Fröhlich, wrote prolifically on topics as wide-ranging as Mozart, Freud and the Enlightenment. In his decades-long career, he published nearly 30 volumes, writing at a rate his colleagues agreed is astonishingly fast. His book “The Enlightenment: An Interpretation. The Rise of Modern Paganism,” considered the quintessential text on the period, won the National Book Award in 1967, and in 2003, Gay was honored with a 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 from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Association.
History professor David Sorkin, a scholar of Jewish history whose work departs from Gay’s, described him as “tremendously influential, tremendously admired.”
“He was a wonderful historian, an outstanding stylist,” Sorkin said. “Even if you disagree with him, you have to admire what he did.”
Focused largely on Western Europe, Gay also delved deep into the field of psychology, even completing all the coursework required for psychoanalyst training 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human psyche and its role in history. Gay also wrote a well-received biography of Sigmund Freud.
After over two decades of teaching at Yale, Gay retired in 1993, one of the final years during which Yale still mandated faculty retirement after the age of 70. Butler said the scholar would have much preferred to continue stay on.
Still, Gay’s departure from Yale hardly slowed his career. In 1999, he became the founding director of the Dorothy and Lewis B. Cullman Center for Scholars and Writers, a global fellowship program housed within the New York Public Library. He filled that role until 2003 while also continuing his own scholarship. Since 1993, Gay has continued to publish, including several volumes of his five-part series “The Bourgeois Experience: Victoria to Freud” and his autobiography, “My German Question: Growing Up in Nazi Berlin.”
Even in his later years, when his health began to decline, Gay’s mind remained sharp, friends said. His most recent book, “Why the Romantics Matter,” was published in January, and University of Illinois history professor Mark Micale, a former graduate student advisee of Gay’s who compiled the footnotes for the volume, said there was “no loss of literary grace at all.” According to Yale history professor John Merriman, a close personal friend, Gay had another book under contract when he died this week.
But beyond his intellectual contributions, those who knew Gay also described him as a person of sophistication, warmth and personal elegance. They also remembered him for his impressive art collection and personal library, his penchant for tuna salad sandwiches and his photographic memory. Several recalled the graduate student tutorials he hosted in his home in Hamden and the many meals eaten with him at Yorkside Pizza Restaurant.
“He just cared about people, not just vaguely in the abstract but on a day-to-day basis,” said Merriman, who asked Gay to be a groomsmen in his wedding. “He was one of my heroes and one of my best friends.”


*****

Emil Julius Gumbel (18 July 1891, Munich – 10 September 1966, New York City) was a German mathematician and political writer.
Born in Munich, he graduated from the University of Munich shortly before the outbreak of the First World War. He was Professor of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t the University of Heidelberg.
Following the murder of a friend, he attended the trial where he saw that the judge completely ignored evidence against the Brown Shirts Nazis. Horrified, he ardently investigated many similar political murders that had occurred and published his findings in Four Years of Political Murder in 1922. In 1928, he published Causes of Political Murder and also tried to create a political group to counter Nazism. Gumbel was also one of the 33 signers of the 1932 Dringender Appell.
Among the Nazi's most-hated public intellectuals, he was forced out of his position in Heidelberg in 1932. Gumbel then moved to France, where he taught in Paris and Lyon, and then to the United States in 1940. He taught at the New School, Columbia University, and the École Libre Des Hautes Études in New York City until his death in 1966.[1]
As a mathematician, Gumbel was instrumental in the development of extreme value theory, along with Leonard Tippett and Ronald Fisher. In 1958, Gumbel published a key book on the topic: Statistics of Extremes. He derived and analyzed the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that is now known as the Gumbel distribution in his honor.
When he died, Gumbel's papers were made a part of The Emil J. Gumbel Collection, Political Papers of an Anti-Nazi Scholar in Weimar and Exile. These papers include reels of microfilm that document his activities against the Nazis.[2]

Notes[edit]

  1. Jump up^ Much of this discussion is drawn from an account in The Lady Tasting Tea, a book about the history of Statistics and biographies of Statisticians.
  2. Jump up^ More biographical details of Gumbel's opposition to Nazism can be found in The Emil J. Gumbel Collection, Political Papers of an Anti-Nazi Scholar in Weimar and Exile

Further reading[edit]

  • Brenner, Arthur David. Emil J. Gumbel: Weimar German Pacifist and ProfessorISBN 0-391-04101-0.
  • Salsburg, David. The Lady Tasting Tea: How Statistics Revolutionized Science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ISBN 0-8050-7134-2.

External links[edit]


Works by Emil Julius Gumbel at Project Gutenberg
Works by or about Emil Julius Gumbel at Internet Archive
Emil Julius Gumbel Papers at University of Chicago Library
Emil J. Gumbel Collection at the Leo Baeck Institute, New York
Drawing depicting E. J. Gumbel
エミール・ユリウス・ガンベル(Emil Julius Gumbel, 1891年7月18日 - 1966年9月10日)は、ドイツ出身のユダヤ人数学者で政治ジャーナリストである。
ミュンヘンで生まれ、第一次世界大戦が始まる直前にミュンヘン大学を卒業した。その後、ハイデルベルク大学数理統計学の教授となったが、ナチ党によってその座を逐われた。ガンベルはフランスに逃れたが、第二次世界大戦の勃発でドイツがフランスに侵攻したため1940年にアメリカ合衆国へとさらに移った。戦後に一旦ドイツに帰国したが、ハイデルベルク大学に復帰することは叶わず、再びアメリカに戻りコロンビア大学などで教えた。レオナルド・ティペットロナルド・フィッシャーとともに、極値理論の数理分野を切り開いた。ガンベル分布は彼の名前にちなんでいる。
友人が暗殺された後、彼は過去の政治家の暗殺事件について調査し、その結果をまとめて1922年に Four Years of Political Murder として出版した。また1932年のUrgent Call for Unity には33人の署名者の1人として名を連ねている。
1966年にニューヨークで死去した。

伝記[編集]

  • Brenner, Arthur David. Emil J. Gumbel: Weimar German Pacifist and ProfessorISBN 0-391-04101-0.

外部リンク[編集]

Drawing depicting E. J. Gumbel

JOSEPH E. STIGLITZ:on Inequality, Bleakonomics情景慘淡的全球資本主義惡勢力

$
0
0



“We have to re-write the rules, the recognition that the rules that we put into place over the last third of the century have destroyed our economy and our society.”
Joseph Stiglitz on why the gap between rich and poor has grown so wide
BBC.IN



Joseph Stiglitz explains why he thinks the gap between rich and poor has grown so wide. The Nobel-prize-winning economist tells the BBC's Ed Butler why, in his view, precious little is being done about it. Also, we hear from Marie Keyworth in Haifa in northern Israel on how the local heavy industry - which is set to be expanded - is accused of causing air pollution and cancer among the residents of this coastal town.
2007 紐約時報的書評
所謂 Bleakonomics 是指 "bleak加 economics "。
作者(著名的民間組織運動家)對於全球資本主義的惡勢力看法:情景慘淡。
評者是經濟學家不認為此書是經濟作品,而是新聞記者的全球實地訪察觀。
評者只在文中說明:該書中介紹的經濟學大師MF的理論,缺點多多.....


Bleakonomics



Published: September 30, 2007

There are no accidents in the world as seen by Naomi Klein. The destruction of New Orleans by Hurricane Katrina expelled many poor black residents and allowed most of the city’s public schools to be replaced by privately run charter schools. The torture and killings under Gen. Augusto Pinochet in Chile and during Argentina’s military dictatorship were a way of breaking down resistance to the free market. The instability in Poland and Russia after the collapse of Communism and in Bolivia after the hyperinflation of the 1980s allowed the governments there to foist unpopular economic “shock therapy” on a resistant population. And then there is “Washington’s game plan for Iraq”: “Shock and terrorize the entire country, deliberately ruin its infrastructure, do nothing while its culture and history are ransacked, then make it all O.K. with an unlimited supply of cheap household appliances and imported junk food,” not to mention a strong stock market and private sector.
Skip to next paragraph

Photograph by Andrew Stern

THE SHOCK DOCTRINE

The Rise of Disaster Capitalism.
By Naomi Klein.
558 pp. Metropolitan Books. $28.

“The Shock Doctrine” is Klein’s ambitious look at the economic history of the last 50 years and the rise of free-market fundamentalism around the world. “Disaster capitalism,” as she calls it, is a violent system that sometimes requires terror to do its job. Like Pol Pot proclaiming that Cambodia under the Khmer Rouge was in Year Zero, extreme capitalism loves a blank slate, often finding its opening after crises or “shocks.” For example, Klein argues, the Asian crisis of 1997 paved the way for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to establish programs in the region and for a sell-off of many state-owned enterprises to Western banks and multinationals. The 2004 tsunami enabled the government of Sri Lanka to force the fishermen off beachfront property so it could be sold to hotel developers. The destruction of 9/11 allowed George W. Bush to launch a war aimed at producing a free-market Iraq.
In an early chapter, Klein compares radical capitalist economic policy to shock therapy administered by psychiatrists. She interviews Gail Kastner, a victim of covert C.I.A. experiments in interrogation techniques that were carried out by the scientist Ewen Cameron in the 1950s. His idea was to use electroshock therapy to break down patients. Once “complete depatterning” had been achieved, the patients could be reprogrammed. But after breaking down his “patients,” Cameron was never able to build them back up again. The connection with a rogue C.I.A. scientist is overdramatic and unconvincing, but for Klein the larger lessons are clear: “Countries are shocked — by wars, terror attacks, coups d’état and natural disasters.” Then “they are shocked again — by corporations and politicians who exploit the fear and disorientation of this first shock to push through economic shock therapy.” People who “dare to resist” are shocked for a third time, “by police, soldiers and prison interrogators.”
In another introductory chapter, Klein offers an account of Milton Friedman— she calls him “the other doctor shock” — and his battle for the hearts and minds of Latin American economists and economies. In the 1950s, as Cameron was conducting his experiments, the Chicago School was developing the ideas that would eclipse the theories of Raul Prebisch, an advocate of what today would be called the third way, and of other economists fashionable in Latin America at the time. She quotes the Chilean economist Orlando Letelier on the “inner harmony” between the terror of the Pinochet regime and its free-market policies. Letelier said that Milton Friedman shared responsibility for the regime’s crimes, rejecting his argument that he was only offering “technical” advice. Letelier was killed in 1976 by a car bomb planted in Washington by Pinochet’s secret police. For Klein, he was another victim of the “Chicago Boys” who wanted to impose free-market capitalism on the region. “In the Southern Cone, where contemporary capitalism was born, the ‘war on terror’ was a war against all obstacles to the new order,” she writes.
One of the world’s most famous antiglobalization activists and the author of the best seller “No Logo: Taking Aim at the Brand Bullies,” Klein provides a rich description of the political machinations required to force unsavory economic policies on resisting countries, and of the human toll. She paints a disturbing portrait of hubris, not only on the part of Friedman but also of those who adopted his doctrines, sometimes to pursue more corporatist objectives. It is striking to be reminded how many of the people involved in the Iraq war were involved earlier in other shameful episodes in United States foreign policy history. She draws a clear line from the torture in Latin America in the 1970s to that at Abu Ghraib and Guantánamo Bay.
Klein is not an academic and cannot be judged as one. There are many places in her book where she oversimplifies. But Friedman and the other shock therapists were also guilty of oversimplification, basing their belief in the perfection of market economies on models that assumed perfect information, perfect competition, perfect risk markets. Indeed, the case against these policies is even stronger than the one Klein makes. They were never based on solid empirical and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and even as many of these policies were being pushed, academic economists were explaining the limitations of markets — for instance, whenever information is imperfect, which is to say always.
Klein isn’t an economist but a journalist, and she travels the world to find out firsthand what really happened on the ground during the privatization of Iraq, the aftermath of the Asian tsunami, the continuing Polish transition to capitalism and the years after the African National Congress took power in South Africa, when it failed to pursue the redistributionist policies enshrined in the Freedom Charter, its statement of core principles. These chapters are the least exciting parts of the book, but they are also the most convincing. In the case of South Africa, she interviews activists and others, only to find there is no one answer. Busy trying to stave off civil war in the early years after the end of apartheid, the A.N.C. didn’t fully understand how important economic policy was. Afraid of scaring off foreign investors, it took the advice of the I.M.F. and the World Bank and instituted a policy of privatization, spending cutbacks, labor flexibility and so on. This didn’t stop two of South Africa’s own major companies, South African Breweries and Anglo-American, from relocating their global headquarters to London. The average growth rate has been a disappointing 5 percent (much lower than in countries in East Asia, which followed a different route); unemployment for the black majority is 48 percent; and the number of people living on less than $1 a day has doubled to four million from two million since 1994, the year the A.N.C. took over.
Some readers may see Klein’s findings as evidence of a giant conspiracy, a conclusion she explicitly disavows. It’s not the conspiracies that wreck the world but the series of wrong turns, failed policies, and little and big unfairnesses that add up. Still, those decisions are guided by larger mind-sets. Market fundamentalists never really appreciated the institutions required to make an economy function well, let alone the broader social fabric that civilizations require to prosper and flourish. Klein ends on a hopeful note, describing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and activists around the world who are trying to make a difference. After 500 pages of “The Shock Doctrine,” it’s clear they have their work cut out for them.

Joseph E. Stiglitz, a university professor at Columbia, was awarded the Nobel in economic science in 2001. His latest book is “Making Globalization Work.”

羅斯福夫人回憶錄 Franklin D. Roosevelt LOOKING FORWARD & ON OUR WAY

$
0
0
"The future belongs to those who believe in the beauty of their dreams."—Eleanor Roosevelt

羅斯福夫人回憶錄 / 伊莉納・羅斯福著

Uniform Title:
This I remember. Chinese
Author/Creator:
Roosevelt, Eleanor, 1884-1962.
Language:
Chinese
Imprint:
Xianggang : Jin ri shi jie she, [195-] 香港 : 今日世界社 [195-]
Format:
  • Book
  • 24 p. : ill. ; 28 cm.
Note:
Translation of This I remember.
Series:
今日世界叢書
Jin ri shi jie cong shu.
今日世界叢書
Subjects:
 現在讀這譯本, 覺得不順。不過可以了解羅斯福夫人的許多先見,譬如說,爭取女人的地位和機會.....由於此書無索引,所以我們必須努力,才可知道關於蔣宋美齡的部分是否已遭刪除.....





向前看‧在路上:羅斯福新政從綱領到實現

向前看‧在路上:羅斯福新政從綱領到實現 LOOKING FORWARD‧ON OUR WAY




  大債時代,世界又到了十字路口?
  誰是第二個羅斯福?

  歷史驚人輪迴,危機無處不在。
  共度大危機的韜光養晦,走出大蕭條的智慧引領
  這是一本關於羅斯福總統政治智慧和危機處理方略的經典暢銷書,為我們時下所面臨的各種困局提供了真知灼見。
作者簡介
富蘭克林.D.羅斯福(1882 ~ 1945)
   美國第32位總統。雖然是最受爭議的總統之一,但也是美國歷史上最優秀的總統之一,他不僅任期比其他任何總統都要長,而且以其大智大勇帶領全體美國人民 走出了20世紀兩次最大的危機——現代史上最嚴重的經濟危機和人類歷史上最慘烈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在一般美國人的心目中,他是與喬治.華盛頓和亞伯拉罕. 林肯齊名的三大偉人之一。他在就職演說中說過的話,有些已經成為廣泛流傳的名言,如「我們唯一的恐懼就是恐懼本身」,如「一個國家的壽命究竟有多長,要按 其生存的願望而決定」,等等。

名人推薦

  普立茲獎得主、暢銷書《無敵》作家Doris Kearns Goodwin鼎力推薦

詳細資料

  • 叢書系列:Win
  • 規格:平裝 / 480頁 / 25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目錄

上篇 向前看………………7開篇 羅斯福時代………………9
前 言………………14
第一章 再論價值觀問題………………20
第二章 經濟規劃的必要性………………34
第三章 紐約州土地使用規劃………………43
第四章 政府的重組………………52
第五章 開支與稅收………………64
第六章 我們的確進步了嗎?………………74
第七章 農業的問題在哪裡………………83
第八章 電力問題………………91
第九章 鐵路問題………………102
第十章 關稅問題………………114
第十一章 司法改革………………124
第十二章 犯罪和罪犯………………131
第十三章 銀行業和投機………………137
第十四章 控股公司………………145
第十五章 國家與國際團結………………150
附錄:羅斯福的部分重要演講………………161
我保證為美國人民實施新政………………162
首任就職演講………………176
第一次記者招待會………………183
談銀行危機………………193
致電倫敦會議,堅持應有比單純穩定貨幣更廣泛的目標………………201
簡述「新政」規劃………………203
美國人民未來的更大經濟保障………………214
總統就簽署社會保險法發表的聲明………………219
進步不僅意味著穩定的工商企業和農業,而且意味著美國生活的穩步改善…………221
全國性的思考、全國性的計劃和全國性的行動是防止全國性的危機的三大要素……230
我們正處於恢復機會均等的過程中………………237
連任就職演說………………243
四大自由………………251
第三次就職演說………………264
第四次就職演說………………271
下篇 在路上………………275開篇 走出大危機………………277
前  言………………281
第一章 上任伊始………………285
第二章 緊急狀態下的新政………………307
第三章 保護投資者………………314
第四章 城市建設和規劃………………320
第五章 銀行的職能………………324
第六章 交通運輸問題………………328
第七章 全國復興法………………342
第八章 積極救濟法………………349
第九章 我們的外交政策………………360
第十章 經濟復甦與重建的進程………………383
第十一章 第七十三屆國情諮文………………423
第十二章 論公共事業………………445
第十三章 政府就是公眾的信託………………455

前  言
  這本書是我1933年3月1日前所寫的眾多文章和發表的眾多講話的彙編。我所增加的部分是為了讓這些資料渾然一體。
  在下面的這些評論中,我所談論的不是政治而是政府,不是黨派問題而是普遍的原則。一位偉大的美國人曾經在很大程度上從這些評論中解讀出了政治的含義--政治科學是關於人類生活的各種事務的科學。除此之外,這些評論都是非政治性的。
   從能夠影響到普通美國男女生活狀況的改善這樣一門科學的角度講,國家政治的品質是國家領袖的問題,尤其當我們處於責無旁貸地要力挽狂瀾的年代,在這個年 代,所有的事物看來都處於循規蹈矩、墨守成規、一成不變的狀態而這個世界也變得老弱不堪、筋疲力盡、一盤散沙。這就是大蕭條的氛圍,淒淒慘慘戚戚,令人生 厭的大蕭條。如果我們的政治領袖的素質是過硬的,那麼他們就應該能夠使這種大蕭條陰影消失得無影無蹤,一去不返。
  所有事情都表明,這種無益哲學是錯誤的。美國是朝氣蓬勃的,正處於變革和發展的進程中。她有著巨大的青春潛力。但是青年人應當誓死推翻政治與政府不作為的銅牆鐵壁。
   誠然,我們的政府是由我們自己創建的,其所奉行的政策以及許多具體的行動都接受我們的指令。但同樣不可否認的是,雖然不能稱之為自私,但我們在政府的利 益的確是我們自己的利益,因為每當我們確保政府的某項行動對我們自己有利,那麼此行動也應當對全體人民有利。當我們環顧四周時,很可能已經忘卻了我們的人 民為爭取制度權利所付出的艱苦努力。
  良好的政府應在下列方面保持平衡:每個人都應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每個人在希望獲得安全感時就能找到這種安全感,每個人都能獲得人盡其才,各施所能,並同他們所承擔的責任相一致。
  所以說,良好政府所取得的成就是一項漫長的工作。沒有什麼事情比人類的天真無邪更令人感到震驚的了--他們堅持認為,一旦目標確定,就應當立即制定一項特殊計劃來保證目標的實現。
  人類的力量可不像想像的那麼簡單。政府包括制定政策的藝術;運用政治手法來使這些政策獲得大眾的普遍支持;以及說服、領導、犧牲以及不斷地進行教化,因為政治家最偉大的職責或許就是進行教育。
  我們必須朝著使得主要的經濟蕭條狀況不再重演的方向努力;如果這意味著要犧牲靠採取通貨膨脹政策實現繁榮獲得的利益,那麼就隨他們去吧。
   我們最近在投機方面的實踐已經使許多人的想法發生了混亂。整整一代人因為合作這個詞而發瘋,各個行業已經召開了多次會議,制定了一系列貿易規則、道德準 則,舉辦晚會並發表鼓舞士氣的講話--這一切的目的都在於提高銷售水準和產量。但我們所缺的是這種防止而非刺激生產過剩的規劃。自然而然地,曾經作為我們 的保障力量的工業乃至機構的頹廢狀況使得人們對於現在當採取何種行動感到迷惑不解;曾幾何時,他們還能夠從過去的歷史中尋找到可資借鑒的東西。當這樣的實 踐似乎不能帶來任何啟迪作用,大蕭條這種重大的社會現象很可能引發動盪。然而,放蕩不羈的激進主義者卻回天乏術,而我能夠給我們的同胞們最偉大的頌揚之詞 就是,在這物質極度匱乏的日子裡,我們的數百萬民眾雖然苦不堪言,但依然一直保持著一種井然有序、信心百倍的精神。如果不能給他們提供新的機遇,那就不但 是對他們所抱有希望的背叛,而且是對其耐心的誤讀。
  回應激進主義的危險就意味著災難的降臨。這是挑戰,是煽動。應對這種風險的方法就是制定出一項可行的重建計劃。一方面要防止採取盲目行動,另一方面又得提防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不負責任的機會主義做法,而這種計劃是,而且是唯一恰當的防護手段。
   我的政黨既非初出茅廬,也非缺乏經驗。在民主黨內,一直可以合法地追溯到--如果可以這樣說的話--該黨召開會議並提名我們為總統候選人之時,從這個意 義上講,我的國家領導能力是稚嫩的。但是,該領導層中的新面孔並不應當意味著在制定政策方面缺乏經驗。他們一定會根植於過往的政府實踐當中。伍德羅‧威爾 遜所明智地提出的聯邦主義是一個集團,該集團「團結一致,並對利益共同體有著清醒的認知。」傑弗遜的目的是要讓國民知道,聯邦主義的團結唯一一種局部性團 結,它只代表一小部分人的利益,如果要建立一個偉大的國家,就必須考慮全國各地所有集團的利益。他被稱為政治家,這是因為他花費數年之心血致力於一個政黨 的建設事業。但是,它的艱苦努力本身對於實現全國各地團結一致地支持共同原則做出了肯定性的、實際的貢獻。當人們漫不經心地,或假充內行地嘲笑政黨時,他 們忽略了這樣的事實:政府的政黨制度是實現團結,並教育人們從我們文明的共同利益出發來思考問題的最偉大的手段。
  在我們自己的歷史長河 中有這樣三位偉人--班傑明‧富蘭克林、湯瑪斯‧傑弗遜和希歐多爾‧羅斯福,他們主要因為其實現了利益的一致性和具有的學識而卓爾不群。這三位都能最先知 道國內和國際生活的每一個反對思潮。所有這三位偉人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又都能對人們的渴望和機會的缺乏--他們的數百萬同胞兄弟的希望和恐懼--予以 理解。
  我認為,在這三位當中,從各方面講,傑弗遜堪稱最深謀遠慮的學生。他的求知慾最為強烈,知識最為豐富,最重要的,他在任何時候都最具有遠見卓識,對當前行動給人類造成的最終影響明察秋毫。
  傑弗遜的方法通常表現在建立在共同利益的政府問題上。我能夠描繪出他連續數周騎馬深入我國的各個州,一點一滴、勤勤懇懇地積累著他對我國人民的瞭解的情景。他不但瞭解各個階層人們的需要,而且使他們對自治政府的基本原則有了理解。
   傑弗遜在心靈和精神方面如此之偉大,以至於他知道普通人都會理解他的這番話,「我經常會因為不完全明智的判斷而犯錯誤。而當我判斷正確時,那些缺乏全域 立場與眼光的人卻認為我錯了。我請求你們的支持,來反對其他人的錯誤,這些人會指責那些如果從全域角度出發就不會加以指責的事物。
  我不 會談論那種經過徹底規劃和整頓的經濟生活。這既不可能,也不現實。我要討論的是必要性問題--政府必須在何處進行干預,以使全國經濟結構各組成部分相互適 應;不但在我們整個偉大的國家的各個地區之間,而且在不同的經濟體以及這些經濟體的各個集團之間都存在著真正的利益共同體;所有人都應參與到各個階層共同 的生活為基礎進行規劃的補救工作當中來。就我們目前的大部分計劃而言,這裡存在著大量以偏概全、以點帶面、以局部替代整體的傾向。我不希望由某個階級來控 制局面,而是希望實現真正的利益一致。
  我們在目前的緊急形勢下所制定的計劃如果是明智的,並且將我們的結構置於一個足夠廣泛的基礎之 上,那麼,我們就到了一條使我們的社會與經濟生活更持久地得到保障的康莊大道,並最終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從繁榮到蕭條的惡性循環中去。從這個意義上說,我支 持不僅在當前時期,而且有必要再未來相當長時間內進行經濟規劃。
  如果傑弗遜能夠重新回到我們的議事機構當中來,他會發現,一個世紀的經 濟變革雖然已經使得政府行為的必要手段發生了變化,但是政府行為的原則依然完全是他自己所曾宣導的原則。他基於公平、公正的共同利益,實現了廣泛的思想一 致性與行動一致性。他努力使得分散的農民、個人和商人都參加到國家事務之中。這就是他的目標,這就是他所創建的政黨所堅持的原則。當前,這一點成為國家團 結的動力。
  對美利堅充滿信心,對我們的個人責任感這個傳統充滿信心,對我們的制度充滿信心,對我們自己充滿信心,這些要求我們接受古老 的社會契約所具有的嶄新含義。在這些評論中,我勾畫出了自己關於這些新概念的基本理解,並且相信你們將跟從你們的新一屆全國政府所採取的行動;理解新一屆 政府的目標就是你們大家的目標,我們的責任是相互的。
海德公園
1933年3月1日

 1923到1933年十年的時間中,羅斯福擔任了兩屆紐約州長,做了許多行政改革和積極的立法工作。1932年,羅斯福開始著手競選總統,他獲得了總統候選人提名並擊敗了時任總統的赫伯特•胡佛。在他的第一次國會演講中,羅斯福向美國人民宣佈要實行「新政」。

1933年3月4日,羅斯福臨危受命,宣誓就任總統。48小時後,他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來平息金融危機。在羅斯福的要求下,3月9日,國會通過《緊 急銀行法》,決定對銀行採取個別審查頒發許可證制度,對有償付能力的銀行,允許儘快複業。99天內(一般被稱為「百日新政」)制定了許多美國歷史上著名的 法律和改革方案。為了緩解經濟危機,政府削減聯邦工作人員的工資支出和退伍軍人的津貼;調整國家貨幣政策;改革財政和銀行體系;解決中產階級的問題;為生 活極端貧困的人們發放救濟和提供工作機會;採取一系列的農業和工業改革措施。在羅斯福的領導下,美國國會制定了大量適合美國的、至今仍被採用並影響深遠的 法令。其中比如田納西流域管理局(TVA)和水力發電站的建立,降低了發電成本,同時也帶動了周邊地區的發展。另外一個是《美國國家勞工關係法》,給了工 人和廣大勞動者們最廣泛的權利。美國證監會進一步規範股票市場,保護投資者的利益。也許大家最熟悉的就是專為老人提供養老金等職能的社會保障體系的建立。

羅斯福的反對者們指責他正在將美國帶入社會主義,甚至共產主義。但是幾乎後來所有的史學家都承認是他拯救了資本主義。同時,他也與世界各國建立了 更加良好的外交關係,甚至法西斯德國和社會主義國家蘇聯。羅斯福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實現了他在競選時的承諾,大量法令的頒佈實施使得美國從大蕭條中走了出 來,免於崩潰。

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歐洲爆發。美國人民對戰爭不感興趣。羅斯福卻巧妙地設法支持加入戰爭的英國,運送戰時物資、提供貸款、允許美國 艦隊炮擊德國艦隊為英軍護航。當日本突襲珍珠港時,羅斯福已經帶領美國為大規模的戰爭做好了準備。他生命中的52個月都是美國軍隊的絕對核心和支柱力量, 同時也鼓勵美國人民對同盟國提供支援。雖然羅斯福沒有親自參戰,但是他制定了許多重要的戰略決策。或許這些是由於他與英國首相溫斯頓•邱吉爾還有其他盟國 領袖們經常會晤的緣故。所以,在大蕭條時的美國,是羅斯福卓越的領導才能和非凡的個人魅力使得美國人民深深地懂得只有緊緊把握時代的脈搏,才能真正實現生 活的目標。

1940年,羅斯福開始了他的第三個總統任期,這是美國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因為似乎只有他才能讓美國渡過難關,走向復興。1944年,他又開始了 更是史無前例的第四個任期,因為戰時更換總統是不明智的。他的反對者們將他批判為一個獨裁者,但是他的親隨們都知道這將是羅斯福的最後一個任期。然而他們 卻也未曾料到,雅爾達會議結束後兩個月,身心疲憊的羅斯福在佐治亞溫泉休養時悄然逝去。1945年4月12日,一位現代歷史上的巨人與世長辭。羅斯福臨終 前便已斷定戰事即將結束。

羅斯福為美國做出了豐功偉績。他去世後的50年中,他的頭像都被印在美國的郵票上,人們對他的敬仰不僅僅是由於他保護了人民的利益(例如社會保障 體系),而且因為他解決了關係國家利益和民族發展的許多重大問題。當然,羅斯福也有其不足之處:他對歐洲猶太人的困境無動於衷;允許將美籍日本人送往隔離 營;低估了蘇聯的野心等等。但是如果要根據一個總統上任時到離任時的不同國情來判斷的話,羅斯福毫無疑問是美國歷史上最成功的總統之一。在一般美國人心目 中,他是與喬治•華盛頓和亞伯拉罕•林肯齊名的三大偉人之一。他在就職演說中說過的話,有些成了廣泛流傳的名言,如「我們唯一的恐懼就是恐懼本身」,如 「一個國家的壽命究竟有多長,則要按其生存的願望而決定」,等等。

 第一章 再論價值觀問題
政府問題一直以來就是個人是否要服務於某種政府和經濟體制,抑或某種政府和經濟體制之存在就是為了服務於個人。

多少代人以來,這個問題始終是政府問題討論的核心。在與這些事情有關的問題上,人們的觀點可能會有分歧,遠古以來,誠實可信的人們在這些問題上還將繼續存在不同觀點。

沒有人可以蓋棺定論,但我們依舊相信變革與進步的力量。梅雷迪斯•尼科爾森所稱謂的民主制度就是一種求索,一種永無休止地尋求這些事物並為此努力 拼搏的過程。有很多條道路可以走。如果我們對此進行梳理的話,就會發現這些事物只會朝著兩個基本方向發展。其一是向著為少數人利益服務的政府這個方向邁 進,其二是向著為多數人利益服務的政府這個方向邁進。

歐洲各國政府的發展道路是要努力建設一個中央集權的國家,使其強大到足以實現統治階級的和平。在很多情形下,中央政府所取得的順利,一個強大的中央政府的設立對個人而言都是一個避風港。人們寧願接受遠方的偉大的統治者的統治,也不願接受近在咫尺的較小統治者的剝削與壓迫。

都是國家政府的創立者們卻不可避免地是殘酷無情之人。他們採取的手段常常很殘忍,儘管他們不斷地努力爭取實現社會需要和緊缺的事物--一個強大的中央政府,能夠保持和平,根絕內戰,使那些桀驁不馴的貴族人士老實就範,並使大多數人可以安享地生活。

那些殘酷無情之人在建設先進國家方面發揮過作用,就像他們在國家的建設進程中使得中央政府的權威得以確立時發揮的作用一樣。社會對其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給予了充分認可。但是,當歐洲各國完全實現了發展之時,曾經發揮作用的雄心壯志與殘酷無情就會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目前存在著一種日益濃厚的感覺--政府的運作時以所有人的利益為代價而為少數人的利益服務的。人們在尋求一種平衡--一種限制性力量。逐漸地,出 現了城鎮議會、行會、全國性議會,通過憲法、公眾的參與與控制來對獨裁權力予以限制。對統治者的權力進行限制的另一個因素是道德觀念的興起--統治者有責 任為其臣民某福利。美洲殖民地就是在這種鬥爭過程中誕生的。美國革命則是其轉捩點。美國革命之後,這種鬥爭仍在繼續,並轉化為為國家的公共生活而進行鬥 爭。

有些人由於在美國獨立戰爭年代目睹了這種混亂局面,他們接受了這樣的思想--人民政府肯定是危險的、不可行的。總體來說,這些思想家是誠實的;我們不能否認他們的實踐已經證明存在某種恐懼是正常的。

漢密爾頓是持這種觀點的人當中最傑出、最誠實、最堅定的擁護者。他對漸進性方法完全失去了耐心。大體而言,他認為共和國的安全有賴於其政府的專制力量;個人的命運要服從於政府的命運;由一小部分出類拔萃的、有公益心的公民所主導的強大的中央機構能對所有政府實施最佳統治。

但是,在1776年夏天,傑弗遜在起草完獨立宣言之後就把精力轉移到同樣的問題中來,並提出了不同的觀點。他沒有使自己受到外在形式的蒙蔽。對他 來說,政府只是實現目的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政府或者是一個避難所,或者是一種危險、一種威脅,這有賴於不同的環境。我們發它認為這這些人具有兩套權利--「個人權利」以及與獲取並擁有財產的權利。他的「個人權利」指的是自由思考的自由、形成和表達想法的自由、以及個人生活的自由,每個人都具有各自的權利。

為了保障第一套權利,政府必須理順其職能,以便不去干涉個人之事務。但即使傑弗遜也意識到,財產權利之行使必然對個人權利形成干涉,而沒有政府的協助財產權利則無以維繫;政府的介入必然是對個人主義的保護,而非破壞之。

我們對接下來發生的偉大的政治鬥爭耳熟能詳。漢密爾頓和他的盟友們要建立一個專治的,中央集權的政府,但他們的嘗試在1800年總統大選中被傑弗遜的政黨徹底挫敗了。那次政治鬥爭之後出現了兩大政黨,也就是我們今天所熟知的共和黨和民主黨。

這樣,在美國政治史上開啟了一個新的時代,一個個人與政治體制相抗衡的時代;這這個時代,個人主義成為美國生活中偉大的標誌。經濟環境處於最佳時 期使得那個時代長盛不衰、波瀾壯闊。在西部邊疆地區,人們可以完全自由地獲得土地。任何一個想要承擔起維持生計的人都完全有機會做到這點。大蕭條能夠,也 確實發生過,但這些次蕭條不能改變下面的基本事實:大部分人部分地依靠出賣其勞動力為生,部分地依靠土地維持生計;因此,饑餓和無家可歸的情形實際上是不 可能出現的。最糟糕的情況就是,經常有可能爬進一輛帶篷子的四輪馬車向西部進發,在那裡,未開墾的大草原成為這些人的天堂;在東部,他們找不到這樣的地 方。

我們的自然資源非常豐富,因此我們不但可以給我們自己的人民,而且還可以全世界所有窮困潦倒的人們提供這種救濟。我們能夠張開雙臂歡迎歐洲移民的到來。

每當出現大蕭條時,在西部就會有一塊新的土地向人們開放。這成為了我們的傳統。因此,哪怕我們暫時遇到不幸也是為實現我們的天定命運服務的。

但是,在19世紀中葉,出現了一股新興的力量,並造就了一個嶄新的夢想。這股力量就是所謂的工業革命,蒸汽機和機械設備的出現,以及現代工廠之雛 形的興起。這個夢想是就是經濟機器的夢想,要提高所有人的生活水準;使最卑微的人也能夠享受奢侈;依靠蒸汽動力和後來的電力來消除距離;是所有人從單調乏 味的、最繁重的體力勞作中解脫出來。

人們期望這種力量和這個夢想必然會對政府產生影響。自那時候起,人們只是希望政府能夠創造一種人們可以在期間幸福地生活、和諧地勞作、安全地休息 的環境。現在,人們希望政府為實現這個新的夢想伸出援手。可是,前景並不光明。要想使這個夢想變成現實,需要人們有堅忍不拔的意志、豪情滿懷的遠大抱負, 並發揮其聰明才智,因為除此之外,沒有什麼辦法可以解決金融、工程技術以及新興開發問題。

因此,機器時代的優勢是與生俱來的;但是,合眾國還是無所畏懼地、興高采烈地,我認為還是正確地、甜蜜地接受了這種苦難。人們認為,為了能夠獲取完善的工業體制所帶來的優勢,付出再大的代價也是值得的。

19世紀後半期的歷史在很大程度上是一部金融大發展的歷史,其所使用的金融工具缺乏認真監管,只要取得預期的效果就會受到褒獎,而不論其手段為 何。譬如,將鐵路推進到太平洋的金融寡頭們通常殘酷無情、奢侈浪費、腐敗盛行,但是他們的確建造了鐵路,而且我們到今天還在使用這些鐵路。有人曾經估算, 在這個過程中,美國投資家為美國鐵路體系付出了三倍以上的資金;但是儘管事實如此,合眾國還是最大贏家。

只要我們還擁有自由的土地,只要人口數量還會突飛猛進地增長,只要我們的工廠還不能滿足我們自己的需要,那麼社會就可以讓那些野心勃勃的人們暢快淋漓地發揮其才智,不受限制地獲得回報,我們唯一需要的就是,他可以創造出人們所期望的經濟繁榮。

在大發展時期,所有人都是機會均等的,政府的事情不是去干涉,而是去扶持工業的發展。應商人們自己的要求才這麼做的。征繳關稅最初的目的是「使我們的處於繈褓中的工業發展壯大」。就在不久前,我的讀者當中一些上了年紀的人還記得這是個政治問題。
現,傑弗遜認真地分析過他 要為之組建一個政府的社會。

「我們沒有窮人--我國人口中的廣大群眾是勤勞的,沒有勞動--不論是體力的還是專業性的--就不會有我們的財富,哪怕是少許的、微不足道的財 富。勞動階級中的大多數人都擁有財產,可以公允他們自己的田地,擁有自己的家庭,他們的勞動需要使得他們有能力從富人那裡分得一杯羹,而合理的勞動價格也 使得他們能夠豐衣足食,可以靠勞動養家糊口。」

 鐵路有時候是贈與金錢的形式,但更多的時候是以贈與土地的形式得到了資助。合眾國某些最有價值的油田被饋贈,以扶持一直延伸到西南部的鐵路建設融資問題。一支新興的商業船隊得到金錢援助或郵政補貼,以便使我們的蒸汽船可以在七大洋遨遊……

我們不需要政府從事商業活動。但是我們必須認識到歷史的經驗所在。因為,雖然政府不得投身商業活動同私營企業進行競爭一直是美國的信條,但是,商業熱切地要求政府對私營企業提供各種形式的政府援助卻是美國的傳統。

他不想看到政府干涉商業活動--他就是這個想法,而且有很多合情合理的理由這樣去說--說同樣的話的人卻是第一個跑到華盛頓要求政府對其產品徵收 抑制性關稅的人。當事情變得非常糟糕時--就像在1930年時那樣--他會以同樣快捷的速度跑到合眾國政府要求貸款。復興金融公司就是此舉的產物。

每一個集團為了自己的特殊利益需求政府的保護,它們並沒有意識到,政府的職能不應當是以犧牲其保護所有公民的個人自由與私有財產權這項責任為代價來放棄對弱小集團的支持。

反思歷史,我們現在會發覺,跌宕起伏的大轉折的時期出現於世紀之交。那時,我們到達了我們最後的邊疆,再也沒有自由的土地了,我們的工業兼併變得非常強大,已經無法控制,並且在國家中形成了一個缺乏責任感的權力集團。

明察秋毫的人們恐懼地發現了機會將不再均等的危險;日益發展的公司就好像古代的封建貴族一樣將會威脅到個人謀生的經濟自由。就是在那個時期,我們的反托拉斯法誕生了。

反對大公司的呼聲此起彼伏。希歐多爾•羅斯福,首位偉大的共和黨進步派人士在「討伐托拉斯」問題上掀起了一場總統運動,可以自由地探討擁有巨額財 富的壞人。如果政府具有一項政策的話,它寧願讓時間倒流,以便去摧毀那些規模龐大的托拉斯公司,回歸到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小企業的年代去。這是不可能的。 希歐多爾•羅斯福放棄了自己的「討伐托拉斯」的想法,並被迫勾勒出「優秀」托拉斯同「糟糕」托拉斯之間的區別。最高法院提出了著名的「理性法則」,據此, 如果其用以獲取權力的手段和運用此種權力的方式是理性的,那麼,工業權力的集中似乎意味著就是可以接受的。

1912年當選美國總統的伍德羅•威爾遜對形勢的觀察更加清晰。傑弗遜曾經擔心政治權力對個人生活的侵害之處,威爾遜知道新興的權力是金融權。他 看到,在高度集中的經濟體制內,廣大群眾賴以維繫其安全和生計的20世紀的專制暴君,其缺乏責任感與貪婪的本性--如果得不到控制的話--將會使他們食不 果腹、貧苦不堪。

雖說金融權力在1912年的集中情形遠不如今天嚴重,但是,這種情形已經發展到很嚴重的程度,以至於威爾遜完全認識到其影響。現在來讀一讀他的講話很有意思。今天所謂「激進」的講話(我有理由知道我講話的出處)同威爾遜總統的講話相比是小巫見大巫。

他說,「沒有誰可以否認,努力拼搏的界線已經變得越來越狹窄而尖銳;任何人如果對我們國家工業發展的狀況一無所知,那麼你就不會注意到,如果你沒 有和那些已然控制了我國工業的人們攜手並肩,同仇敵愾地獲取更大額的貸款,那麼獲取此種貸款正變得越來越困難。所有人都能夠注意到,任何人試圖在同大型資 本聯合體的控制下從事的任何生產過程進行競爭,以建立自己的一番事業時,都會情不自禁地發現,他們或者被排擠出局,或者被迫出賣勞動力,並令自己沉溺下 去。」

如果不發生第一次世界大戰,如果威爾遜總統能夠花八年時間投身於國內事務而不是國際事務,那麼我們現在面臨的形勢可能截然不同。但是,遙遠的歐洲 的槍炮聲轟鳴作響,戰事愈演愈烈,這迫使威爾遜總統放棄了對這個問題的研究。他非常清晰地洞察到的問題成為遺留給我們的一份遺產,我們任何黨派的任何人都 不可否認,這是政府高度關注的問題。

對當前的形勢瞥一眼就能夠清晰地看到,我們曾經知道的機會均等已經不復存在了。我們的工廠得以建立。這幾乎是不言而喻的。但是,讓我們來看看我們的近代史以及簡單經濟學,也就是你、我以及普通男女都在談論的那種經濟學。
 我們知道,1929年前的歲月裡,我們國家已經完成了一輪大規模的建設和通貨膨脹週期;在10年時間裡,我們在醫治戰爭創傷的理論指導下進行擴張,但實際 上擴張的範圍遠超於此,並且我們自然的和正常的發展規模。在此期間,冷冰冰的經濟資料證明,消費者支付的價格降低的幅度微不足道,或者沒有降低,儘管同樣 的資料證明,生產成本大幅下降了;從這個時期獲取的公司利潤也是豐厚的;同時,幾乎沒有利潤用於降低價格。消費者被遺忘了。幾乎沒有錢用於增加工資;工人 們被遺忘了;不管怎麼說,還是有足夠的份額被用來支付利息--股東也被遺忘了。
附帶提一下,那個時期的慈善的政府也幾乎沒有征繳到任何稅收。

結果怎樣呢?大量的過剩資金堆積如山--這是有史以來最觸目驚心的場景。這些過剩資金主要流向兩個方向,一是流向新興的、不必要的工廠,現在這些工廠僵直地矗立在那裡,被閒置起來;二是直接由公司或者間接地通過銀行將它們送入到華爾街的金融市場。

之後就出現了崩盤。投資於不必要工廠的過剩資金被閒置。人們失去了工作;購買力乾涸了;銀行變得惶惶不可終日,並開始追討貸款。那些有錢人唯恐與其脫離干係而不及。信用喪失了。工業停頓了。商業下滑了,失業率上升了。

運用你們自己掌握的知識將此種形勢轉換為人類可以理解的概念。看一看過去三年所發生的事情是如何讓特定的人群感受到其影響的。首先是依賴工業的人 群,其次是依賴農業的人群,再次是主要由上述兩個人群的成員組成的人群--「小投資者和儲戶。」記住,前兩個人群,即工業人群和農業人群間可能存在的最強 大的聯繫紐帶是這樣一個事實:存款以及在某種程度上二者擁有的債券都與第三人群聯繫在一起--這就是國家的信貸結構。我們知道這個信貸結構發生了什麼事 情。

但是,我們回過頭來再次審視一下今天擺在我們面前的事實--我們曾經知道的機會均等不復存在了。再來談談下一個明顯悲劇性的經濟問題--機會在哪裡?我們必須那個迄今為止一直是我們的救世主的歷史概念。

我們早已抵達了我們最後的邊疆;事實上,再也沒有自由土地了。我們的人口中超過一半的人既不生活在農場,也不生活在田地裡,他們無法靠經營自己的 財產維持生計。,那些被經濟機器剝奪了工作機會的人們藉以重新開始新生活的、以西部大草原形式存在的安全閥不復存在了。我們不能再去邀請歐洲移民來分享我 們的無限繁榮。現在,我們正讓我們自己的人民過著一種單調乏味的生活。

我們的不斷發展的關稅制度最終迫使我們通過對這些國家徵收報復性關稅在北部關閉了我們的加拿大邊疆,在東部關閉了我們的歐洲市場,在南部關閉了我 們眾多的拉美市場,在西部關閉了我們的大部分太平洋市場。這已經迫使我們眾多大型工業機構在關稅壁壘之內到這些國家建立工廠。這些工業機構過去曾把其過剩 的產品出口到這些國家。這已經使得他們在美國的工廠產能下降,就業機會減少。

威爾遜時代以來,商業領域的機會進一步減少了,就好像再也不能自由地建立農場一樣。誠然,人們仍舊能夠依靠天生的精明和能力開辦小企業,以跟上競 爭者的步伐;但是,大公司將各個領域一個接一個地統統預先予以佔領,而且,即使在那些沒有引起重大關注的領域,小人物開辦企業也是舉步維艱。過去30年無 情的統計資料表明,獨立商人正在進行一場早已輸掉的賽跑。或許他被逼到牆角;或許他不能申請貸款;或許用威爾遜的話說,就好像街角的水果店老闆告訴你的那 樣,他是被高度組織化的共同競爭者強迫「出局」的。

最近,有人對美國商業集中問題進行了認真研究。該項研究表明,我們的經濟生活被大約600餘個公司掌控著,這些公司控制著美國工業三分之二的份額。1,000萬小商人則分享剩餘的三分之一。

更加令人震驚的是,該項研究表明,如果這種集中化進程按著同樣的速度繼續發展下去,那麼到21世紀末,整個美國工業將控制在12家公司手裡,可能僅有100人在管理著這些公司。簡單地說,就算我們現在還沒有成為經濟寡頭統治的國家,我們也正在穩步地朝著這個方向邁進了。
顯然,所有這一切都要求我們對價值觀問題進行重新評價。更多工廠的唯一建設者、更多鐵路體系的某個創立者、更多公司的每個組織者,這些人很可能既是救星也是威脅。只要這些偉大的工業先行者或金融寡頭肯於投資建廠或進行開發,我們就奉送所有的東西,這樣的時代結束了。

 我們現在的任務不是勘探或者開發自然資源,或者一定要生產更多的產品。頭腦更加冷靜、作風更加穩健的商業企業應當控制住自然資源和已然在握的工廠;謀求重 建我們的過剩產能的海外市場;應對消費能力低下問題,或者是產量與消費量相適應;更加公平地分配財富與產品;使目前的經濟組織為人民謀利益。

就好像在古代一樣,中央政府首先是一個避難所,其次才是一種威脅;現在,在一個經濟聯繫更加密切的體制內,這些主要的、野心勃勃的金融集團不再是 服務於國家意願的奴僕,而是一個威脅。我想做進一步的對比。因為在18世紀時,全國性政府就變成了一個威脅,但是,我認為我們不應因此就擯棄全國性政府的 原則。

同樣,我們今天也不能因為這些稱為公司的強大經濟體的權力容易遭到濫用就擯棄公司的原則。在其他時期,我們通過循序漸進地將過於雄心勃勃的中央政府轉變為一個憲政民主制政府來處理這個問題。因此,當前,我們正改變並控制著我們的經濟體。

如同我所看到的那樣,政府在處理其與商業的關係時所擔負的任務是協助發展一項經濟權利宣言,一種經濟憲政秩序。這是商人和政治家們的共同職責。這 是一個社會擁有更加持久,更加安定的秩序的最低要求。令人感到欣慰的是,這個時代表明,創建這樣一種秩序不僅是政府的合理政策,而且也是保障我們的經濟結 構唯一安全線。

我們現在知道,如果沒有始終如一的繁榮,也就是說,如果購買力不能在我國所有集團間進行恰當的分配,這些經濟體就沒法生存。這就是為什麼哪怕是那 些最自私自利的公司為了它們自己的利益也意願看到工資水準得以恢復、失業人士獲得救助、使農民回歸到自己習慣的繁榮水準、並確保工人和農民這兩個人群持久 安定的情形出現的原因所在。這就是為什麼某些明智的工業部門為了所有人的共同利益,費盡周折地在其工業部門內限制每一個人和每一個商業團體的行動自由的原 因所在。這就是為什麼各地的商人們正要求建立某種形式的使事務均衡發展的組織,即使從某種程度上講,該組織可能會在商業氛圍之內限制個人的行動自由的原因 所在。

我認為,每一個實實在在地進行經濟鬥爭的人--這意味著所有人都不是生來就擁有財富的--通過自身的實踐和自己的生活都懂得,我們現在不得不將美 國政府的早期觀念應用於當前的環境。獨立宣言從簽約的角度探討了政府問題。政府是一種公平交換的關係--如果我們循著其發展思想的軌跡考察的話,政府必然 是一種契約。根據這種契約,統治者被賦予權力,而人民則本著他們應當被賜予某些權利的想法認可了該項權力。政治家們的任務一直以來就是根據不斷變化和發展 著的社會秩序對這些權利進行重新定義。新的形勢對政府以及管理政府的人們提出新的要求。

契約這個詞和共和制一樣古老,同時它又同新的經濟秩序一樣鮮活。每個人都有生存的權利,這意味著他也有權過上舒服的生活。由於懶惰或犯罪,他可能 會拒絕行使該權利,但一定不要否認他擁有這樣的權利。我們的政府正式和非正式地從政治和經濟方面肩負著讓每個人都能夠通過自己的勞動過上豐衣足食的生活的 責任。每個人都有權擁有自己的財產,這意味著他有權最大限度地使其收入所得獲得安全保障。在人生的其他階段,如童年時期、患病期間、老年時期,從事物發展 的本質上講,這些階段的人們沒有勞動能力,而人們無論如何也要承擔起這種負擔來。在所有關於財產的思想中,這種權利是是至高無上的;所有其他財產權必須服 從於它。與這項原則相一致,如果我們一定要對投機家、操控經濟者乃至金融家們的活動進行限制,我認為我們就必須承認,這種限制是不可或缺的,這不是要打擊 而是要保護個人主義。

這項崇高契約的最後一條是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自由。在上個世紀,對這兩種自由我們已經瞭解很多了。我們知道,如果個人的自由與幸福沒能從和衷共 濟、唇亡齒寒的角度來加以保障的話,那麼這兩項自由就毫無意義。我們知道,古老的「私人能力權」--閱讀的權利、思考的權利、表達意見的權利以及選擇生活 方式的權利--必須全面地加以尊重。我們知道,肆意妄為的自由權剝奪了其他人的基本權利,這種自由權是不受任何契約保護的;從這個意義上講,政府就是要保 障所有人實現正義的均衡性。

就像我們履行傑弗遜於1776年為我們想像到、傑弗遜、希歐多爾•羅斯福和威爾遜謀求予以實現的、明顯烏托邦式的職責那樣,我們將履行當前政府的職責。我們必須這樣做,以防因我們的集體失敗而導致大蕭條的出現,將我們都吞噬進去。

章詒和談:儲安平衣冠歸故里往事仍不能如煙

$
0
0
2005年11月1日 HC的舊文

看到北京東方出版社將儲安平先生的『英國采風錄』再版,定價 55人民幣,真感慨(這樣貴!20155.23 當時應該是中國去英國遊學的人漸多,需要導引書)。這是七八十年前的好書,三十幾年,前台灣人人文庫重印過。雖然內容不錯,畢竟國情變化甚大。現在再版竟然無能力給它一長篇「新版導論」,可悲。


專訪:儲安平衣冠歸故里往事仍不能如煙

曾被中共列為“五大右派”之一的儲安平之衣冠塚日前在宜興落成。這一事件引起各種解讀,《環球時報》則發文呼籲“讓往事沉澱”。《往事並不如煙》一書作者章詒和參加了安葬儀式,她在接受德國之聲專訪時表示,官方對於右派的態度沒有也不會改變。
Anti-Rightist Movement in China 1957
德國之聲中文網:5月18日,儲安平衣冠塚落成儀式在江蘇宜興舉行。儲安平先生於1957年被列入絕對不予平反的"右派",文革期間離奇失踪下落不明。幾十年過去,修建衣冠塚的計劃卻能得到宜興當地政府的批准,令人頗感意外。您了解其中的背景嗎?
章詒和:這件事看起來很突然,5月18日那一天還正值中央統戰工作會議召開,所以有人可能就聯想了,是不是被中央保留的五個頂級"右派"有"改正"的可能?其實這是一個偶然,是巧合。儲氏在宜興是一個非常有名的大家族,包括宜興市有一個副市長就姓儲。儲家人從2005年就開始商量這個事情,他們認為既然找不到儲安平先生的屍骨,是不是可以用衣冠塚的形式予以像徵性的安葬。這個事情在儲家人那裡也是議論、擱置、再議論、再擱置,經歷了整整十年,如今才算是一塊石頭落了地,英靈終於歸故鄉。
所以這和中央統戰工作會議沒有關係。在這十年裡面,家族成員不斷在進行商討聯絡,今年終於得到了宜興市政府的批准,允許在當地的名人陵園裡建一座儲安平先生衣冠塚。可以說,儲氏家族籌備了很多年,"官府"也討論了很多年。宜興市政府也是有包袱的,原因就在於儲安平先生沒有"改正"--右派不叫平反,而叫改正。整個過程非常曲折艱難,沒有家族的堅持,沒有市政府的默許,這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
您作為嘉賓也見證了這個特別的日子,能不能簡單回憶介紹一下落成儀式的現場情況?
5月18日那天蒼天都在哭泣,下著很大的雨。儲氏家族成員中,儲安平的子孫凡是還在世的都去了。作為嘉賓參加落成儀式的只有三個人,我是其中一個,廈門大學教授謝泳是一個--他是最早研究儲安平的人,2009年在廈門大學中文系主持了"紀念儲安平先生誕辰一百週年"學術研討會;還有一位是《儲安平傳》作者韓戍(此書不久前在香港出版)。也就是說,現在雖然這件事情鬧的響動很大,但是安葬儀式本身是很低調的。除了家族成員之外,嘉賓只有我們三個。
Zhang Yihe
章詒和資料照片
市府沒有人出面。宜興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局長也去了,他只是在後面站著,沒有跟我們握手,更沒有講話,默默守著這個儀式開完之後離開。這個衣冠塚是宜興徐悲鴻藝術館的老闆私人出資五百萬元修建的,所以從陵墓落成到當天的會場,整個都是民間、私人性質的,但是獲得了宜興市政府的默許。我當天的心情也很平靜,因為我認為,宜興市政府能讓儲先生的英靈回歸故里,這已經很了不起了。哪怕他們不出面,我對市政府也已經很理解,很感激了。
您在著作《往事並不如煙》中也描述了儲安平被打入右派的遭遇,回首往事,您對儲先生人生的悲劇結局有什麼感觸呢?
儲先生跟子女的關係很疏離。現在看來,我認為如果那個時候子女能夠圍繞在他身邊,給他支持、關懷和溫暖,儲先生不會失踪。但我也很理解子女們的恐懼,父親是這麼一個大右派,能說出"黨天下"這樣的話,他們都生怕自己的飯碗和生路受到影響。還好,過去了五十年,這些孩子們又都回來了。我感覺他們也都像是驚弓之鳥,基本上都是移民在海外生活。生活在大陸的只有一個,已經近八十歲了。
《環球時報》日前發表評論"儲安平衣冠塚讓如煙往事沉澱",指出當下的人們"不應再消費儲安平"。這篇文章的標題明顯指向您《往事並不如煙》一書,您對此怎麼看?
《環球時報》代表了主流意識形態對儲安平衣冠塚的立場,我一點都不覺得奇怪。他們把今天的紀念說成"消費",還說"讓那一頁翻過去"。我想,懂中國當代史的人都知道,歷次中共政治運動,不光是反右,從土改到文革,這麼多次運動,官方對哪一次運動進行過梳理,總結過問題,承認過錯誤?沒有過。所以我要說,沒有一頁是翻過去的,還不要光提反右了。
這是主流意識形態的一貫做法。他們畏懼也顧慮,就是怕中國的知識分子有所覺醒。我們這個"官府",就是只要經濟發展,大家的日子過好了就行,其他的什麼也別講。當然現在中國的知識分子也令人失望,很多年輕一代滿足於"車子、票子、房子",至於中國的歷史,中國的政治制度如何,當下有什麼問題,根本就不想,人們變得很物質、很功利、很實用,這是最悲哀的事情。
除了官方媒體之外,民間輿論肯定對於儲安平立衣冠塚的事情有不同的解讀。您認為當局默許衣冠塚的態度是否意味著未來對於右派的態度會有所轉變呢?
不會。官方在任何政治運動問題上的立場有所鬆動,文革的問題有多大,三年困難時期死了多少人,官府正視過嗎?更何況反右?所以我覺得從儲先生衣冠塚的事情就解讀認為,當局對於誰誰誰的態度就會發生變化,這是不可能的,這一屆政府是不會在這方面有所作為的。這樣一種意識形態還會繼續下去。
《環球時報》的這篇評論中還寫道:"儲安平在舊中國的危難時刻曾有過熱血青年和愛國知識分子的表現,但他在1957年所扮演的角色是悲劇性的。令人欣慰的是,今天的中國社會成熟多了,國家之強大也正如當年知識分子們所企盼的。"那麼您認為今天的中國社會比1957年的時候更為成熟了嗎?
我想引用資中筠大姐的一句話:"100年了,沒有長進,上面還是慈禧,下面還是義和團。"我是讚同這個說法的,就不做過多解釋了,因為這句話已經很重了。
章詒和:1942年生於重慶,作家、戲曲研究學者、中國民主同盟成員。父親章伯鈞曾任《光明日報》社社長,在反右運動中被列為中國頭號大右派。代表作《往事並不如煙》在大陸遭禁。

白先勇 :回憶戰爭 是為防止戰爭《父親與民國——白崇禧將軍身影集》

$
0
0

白先勇:回憶戰爭 是為防止戰爭

字級:  
發稿時間:2015/05/22 16:48 最新更新:2015/05/22 16:48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22日電)作家白先勇今天出席抗戰勝利70週年系列講座時表示,回憶戰爭,是為了防止戰爭,講日本的殘酷,不是要搧起對日本的仇恨。

白先勇今天在講座上回憶起對日抗戰時期,從桂林逃難到重慶的童年記憶。火車擠滿了逃難的人,幾乎開不動,很多人爬上車廂,過山洞時頭就被削掉。他們家族中有兩個人,下車之後就再也上不了車了,「應該是死掉了。」

白先勇說,回憶戰爭,是為了防止戰爭,現在講日本殘酷,不是要搧起對日本的仇恨,因為那時侵略中國的人,很多都已經不存在了,不能因為父輩、祖輩的仇恨,去仇視現在的日本人。

白先勇說,現在年輕一輩該做的,就是不要遺忘這場戰爭。

英國學者米德(Rana Mitter)近期的著作「被遺忘的盟友」,為中國艱苦抗戰,事後卻被西方盟國遺忘抱不平,但白先勇認為,「是我們自己先遺忘自己,忝為戰勝國,卻輕忽自己的歷史,這麼慘重卻輕率地不讓它紀錄下來,這不可思議,整個民族要深刻檢討。」1040522


*****

某評論者對於  《父親與民國——白崇禧將軍身影集》很不以為然


認為應該由他人來寫
其實 這是白家的重要工作 因為書成他家再聚會一次
他發揮廣西人的蠻幹精神 以毅力完成他的觀點的父親
再次幫白崇禧下葬告別
此書還沒買讀



我是看TVBS "看板人物"訪問白先勇 看到這張照片
白先勇 (75歲)說他的父親在台灣17年受蔣介石監視 不得志的晚年 





 《父親與民國——白崇禧將軍身影集》一書,掀起民國史的討論熱 潮。大陸民眾對白崇禧將軍表示崇敬,緬懷他的輝煌文治武功,並認為白將軍拒絕信仰共產主義非常英明正確,不愧是諸葛孔明。
白崇禧(1893—1966),字健生,廣西桂林人,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畢業,國民黨桂系中心人物,一級上將,現代傑出軍事戰略家,抗日持久戰最高戰略制定者,國軍多場重大戰役策劃部署指揮者,中華民國首任國防部長。
白崇禧將軍膽識超人,用兵機巧百變,謀略深遠 ,記憶力驚人,善於捕捉戰場信息,在國軍中享有「小諸葛」、「今諸葛」、「當代張良」 、「近代第一龍韜虎略將軍」 、「常勝將軍」等美譽,其卓越的軍事才能為國共名家公認,甚至侵華日軍也尊稱他為「戰神」。

白崇禧白先勇

Abbot Suger and Saint-Denis

$
0
0


The opulent Chalice of the Abbot Suger of Saint-Denis is made of sardonyx stone set in a heavily gilded silver mounting, adorned with filigrees set with stones, pearls, glass insets, and opaque white glass pearls. The stones seen today are paste replacements of the original rubies and sapphires.
French 12th Century, Chalice of the Abbot Suger of Saint-Denis, 2nd/1st century B.C. (cup); 1137-1140 (mounting), sardonyx cup with heavily gilded silver mount⋯⋯
更多

National Gallery of Art 的相片。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開放近 50 年出版物供使用者免費下載、閱讀或檢索
例如,以前可能必須在 Amazon.com 支付 $117.75 美元才能購買到 The Art of Illumination: The Limbourg Brothers and the Belles Heures of Jean de France, Duc de Berry 這本出版品,現在你可以直接在 MetPublications 免費下載
如果這些內容正巧符合你的需求,那就準備花點時間好好瀏覽這些免費藝術類書籍和目錄吧!對了,使用 MetPublications 沒有任何限制,無須註冊帳號、也不用下載軟體,開啟網站即可搜尋、檢索內容或下載 PDF 格式的電子書。
網站名稱:MetPublications
網站鏈結:http://www.metmuseum.org/

使用教學

STEP 1
開啟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MetPublications 頁面,可以找到許多類型出版物,例如藝術、文化、歷史等多種不同主題,當你點選任何一件出版物後,可以找到它的詳細資訊,包括主題、發行年份、簡介、目錄、作者介紹,以及其他的相關主題。
要下載這件出版物很簡單,點選右邊「Download PDF」按鈕即可取得 PDF 檔,有些檔案還蠻大的,如果你不想把整個檔案都下載下來,也可以點選「Read Online」線上閱讀。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開放近 50 年出版物供使用者免費閱讀、下載或檢索
STEP 2
其中有不少內容已經被掃描、上傳至 Google 圖書,利用線上閱讀方式可以直接從瀏覽器內找到這些篇幅,從網頁上閱讀或者取得你需要的部分內容。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開放近 50 年出版物供使用者免費閱讀、下載或檢索
資料來源:Open Culture

值得一試的三個理由:

  1. 由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提供,世界最大博物館之一
  2. 數位化出版物讓你可以隨時下載、檢視
  3. 可獲取 PDF 格式電子書全文

齊邦媛《巨流河》洄瀾:相逢巨流河 /《時與潮》雜誌(1959-1967)

$
0
0

「一個女孩最漂亮的時候」 她只剩恐懼

字級:  
發稿時間:2015/05/22 19:57 最新更新:2015/05/22 20:15
作家齊邦媛(右)22日出席世新大學「抗戰勝利70周年 系列講座」時表示,倒楣的人才真正精彩,希望更多學 歷史、學文學的人,能夠寫一寫撤退來台的人的故事。 圖左為作家白先勇。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攝 104年5月22日

作家齊邦媛(右)22日出席世新大學「抗戰勝利70周年 系列講座」時表示,倒楣的人才真正精彩,希望更多學 歷史、學文學的人,能夠寫一寫撤退來台的人的故事。 圖左為作家白先勇。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攝 104年5月22日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22日電)作家齊邦媛今天參與抗戰勝利70週年系列講座,回憶起自己的13歲到21歲,「一個女孩最漂亮的時候」,每天卻只有挨餓和恐懼。

今年是對日抗戰勝利70週年,世新大學舉辦一系列講座,今天邀請作家白先勇、齊邦媛等人分享,主題是「我們生命中的八年抗戰」。

年逾90的齊邦媛,今天在台上面對滿座的大學生,侃侃而談數十分鐘,言詞懇切時而激動高昂。她說,談到抗戰,無法像現在年輕人那麼平靜,「我心上刻滿彈痕」。

齊邦媛自述13歲到21歲,「一個女孩最漂亮的時候」,卻是在戰爭中不斷逃難,食衣住行樣樣短缺,只記得一天到晚都挨餓,只能吃少量的白飯,搭配豆芽菜、空心菜果腹。

餓之外還有恐懼,齊邦媛在南京時,就開始躲避空襲,日軍早晚疲勞轟炸,正值青春年華的她,卻最不喜歡滿月,反而希望天天下雨,「只求飛機來不了。」

齊邦媛說,在這樣躲轟炸的日子中度過好幾年,只要還有一點人類意識,就不可能忘記,「現在聽人說對那時代不客氣的話,我怎麼能接受。」

對於中華民國在艱苦的八年抗戰之中,終於取得勝利,卻又馬上捲入國共內戰之中,最後不得不撤退來台的歷史,齊邦媛充滿憤慨。尤其是戰後作為勝利國,中華民國被世界遺忘,日本反而迅速從廢墟中崛起,她更是難以理解,「莫非天下是真的沒有公義?我到今天還在問這個問題。」

齊邦媛提及國民政府撤退來台的慘狀,好不容易在戰爭中撐過來的國軍,被台灣本地人笑為「棉被兵」,衣衫襤褸的狀況,和台人習慣看到衣著筆挺的日本兵,形成強烈對比。而後這些人被視作流亡者、被稱呼為外省人,許多抗日名將在台抑鬱而終,至死前心裡仍有恨意。

英國學者米德(Rana Mitter)近期的著作「被遺忘的盟友」,為中國艱苦抗戰,事後卻被西方世界遺忘抱不平。齊邦媛認為,中國被忘記是因為自己內戰,國共互相捏死對方,互不承認對方在戰爭中的貢獻,失去了在國際間論述的機會,「我們先自己遺忘了,怎麼能怪世界遺忘我們。」

齊邦媛希望民眾正視抗戰的貢獻,別把他們當作逃難來台的失敗者。如果不是抗戰,台灣現在還是日本的殖民地,說日本話、取日本名,也就沒有今天的台灣。1040522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22日電)作家齊邦媛今天在「抗戰勝利70周年系列講座」上表示,倒楣的人才真正精彩,希望更多學歷史、學文學的人,能夠寫一寫撤退來台的人的故事。

齊邦媛今天在講座上侃侃而談數十分鐘,言詞既激動又感慨,她強調八年抗戰掙回了很多東西,包括東北和台灣。台灣被日本佔領50年,說日本話、改日本名,沒有抗戰,就不會有今天的台灣。

齊邦媛說,司馬遷寫「史記」寫的最好的部分,都是那些倒楣的人,寫項羽就寫的比劉邦好。為何倒楣的人最精彩?因為人生最高境界,往往是在倒楣失望之後才能達到,也才會被看到價值。

齊邦媛說,撤退來台的名將如李彌、白崇禧,在抗戰中作了莫大的貢獻和犧牲,打了無數的硬仗,身上傷痕累累,來台後卻是抑鬱含恨而終。這些人不該只是被人紀念的小盒子(指骨灰罈),他們的故事應該被紀錄下來,齊邦媛向學歷史、文學的人喊話,「寫一寫這些倒楣的人吧,他們才真正的精彩。」

講座問答時間,有提問者從齊邦媛的著作中,質疑齊邦媛對學潮多持負面看法。齊邦媛說,「什麼潮都好」,她覺得政治是專業的工作,不能客串,也不能用衝動的方式來解決。1040522





 洄瀾:相逢巨流河
《巨流河》是我從內心深處寫給世界的一封懇切的長信,至此心願已了,留下祝願一切歸於永恆的平靜。
但是旬日之內這平靜即被沖破。許許多多一樣真摯,一樣懇切的回信,如山洪暴發般沖進來……

《洄瀾──相逢巨流河》書影。
圖/天下文化提供
這是一本大家合寫的書,如千川注入江河,洄瀾激盪。 我曾躊躇多年,拿在手中既溫暖又沉重,不知是否應公開與大家分享。歲月催迫,終於決定將它作為一本紀念冊問世。
《巨流河》是我從內心深處寫給世界的一封懇切的長信,至此心願已了,留下祝願一切歸於永恆的平靜。
但是旬日之內這平靜即被沖破。許許多多一樣真摯,一樣懇切的回信,如山洪暴發般沖進來,這些以厚重情意和更深的智慧寫來的信,以信函評論訪問的方式,直扣 我心,讀了又讀,每篇都不忍釋手。有些評論文章是朋友寫的,有些是台灣知名人士,由讀此書談到我們共同走過的日子,許多報刊做了詳盡的訪問,問與答都是有 充分了解的坦率、親切的交流。
書出第二年,2010年10月,我收到北京三聯出版公司劉蓉林編輯寄來的兩本大陸簡體字版《巨流河》,收到的那一刻,我第一個想去分享這喜悅的人是長庚養 生文化村用專員電腦為我聯絡的廖婉竹小姐,在眾人看日落,看美麗的金烏西垂的大門口,我對正要開車回家的她,喊著,「妳看看妳在空氣中傳過來傳過去的(那 些郵件)已經印成了這本書啦!」

薇薇夫人畫作。
圖/天下文化提供
在 我構思和寫作的那些年,從不曾夢想過會有大陸的讀者,我的前半生,在大陸的經驗一直是他們的禁忌。萬萬想不到,在台灣出版後一年,《巨流河》竟能在大陸出 版!出版後的反應迅速強烈,更是在我意料之外。我不用電腦,最初收到的貼了郵票的信函,書中人物和記者的電話,然後是越洋的訪問,當選十大好書的紅色通 知,得獎的通知……有一段時期,我常常似由夢遊中醒來,問自己,這是真的嗎?這怎麼可能? 有一天接到一個電話說是北京打來的,──北京?那必須跨越台灣海峽、長江、黃河才能回去的北京?我竟然脫口問那端的記者,「你從北京打電話來的啊?這麼遠 啊!我記得小時候,風沙颳起來,我的姑姑們都用漂亮色彩的紗巾蒙在臉上……」──因為心理上長久的隔離感,我竟會如此語無倫次起來,人家只不過想對《巨流 河》作者做個採訪,問幾個問題。
我終身隔絕的故鄉啊,我怎麼能用幾個簡短的句子,在電話中向你說我的思念?我怎麼能告訴你,我忘不了童年跟父親坐火車過黃河鐵橋的情景;忘不了長江到岷江兩岸的叢樹;我怎麼告訴你,我父親坐在我母親墓前,癡望著太平洋東北方,眼中的悲傷!
在這本眾人合寫的文集裡,大陸訪談十篇裡有五篇是我手寫的回答,也許有一些重複的問題和回答,但是我今以書還鄉,悲喜之際總有些相似的情懷。
感謝王德威教授、黃英哲教授推動《巨流河》日文譯本,邀得池上貞子和神谷真理子,一年譯出毫無刪減的日譯本上下兩冊,以抗日戰爭為主軸的這本書,得以全貌在日本出版,令我們很感動。
讀者來信數量甚大,每封都真情感人,但我已無體力一一作答,而此冊篇幅有限,只能選刊一小部分,編選全由多年主編我書的項秋萍女士辛勤帶領黃微真、池思親 小姐工作,只要能聯絡得上的,她們都徵得原作者同意刪去了許多重複的資料,過獎的讚美,但這些信與我有更多個人的關聯,有許多是找回的舊誼,重敘生死契 闊,也在此書內做個永久的相逢紀念吧。

齊邦媛寫給大陸媒體的回信。
圖/天下文化提供
在 編者原歸為附錄欄內的一封我寫於1937年的信,和樂茞軍(按:薇薇夫人)的一幅畫我二十歲時的畫,在我書中或對我個人回憶都有重要意義,絕不是「附 錄」。直到一個不寐之夜,Anachronism一字來到心中。沒有別的字可以代替我心中這複雜的情緒了,所以我闢立此欄名為Anachronism。按 字典說,它是時間的錯置,把後世的事物與前代的事物相混淆,是不合時宜的。(是希臘詩人Anacreon浪漫〔酒色〕之風的。年月錯誤的,希臘拉丁詩中短 音節和長音節的突兀交換……)多年來,我看到這個字立刻會想到,像我這樣的人生,在時代與時代、居所與居所殘酷的斷裂之際,所有的失落與尋覓。 我以席慕蓉的詩總結此書,在詩中點出我鍾情的時候是山高月明的,鍾情焚燒之後留下的是玫瑰的灰燼。詩境雖是她的,心境卻是我的,是散文所達不到的精煉。
再讀此集中的來信、訪問和評論,我深感人間深情洄瀾沖激之美,我充滿感謝與你們在書裡書外有緣相逢!
在如此回首一生之時,重讀《聖經》(約伯記),似乎為自己多年質疑找到一個文學答案:在他盡失一切之後,因為他在絕境仍信主的旨意必有意義,──所以「此 後約伯又活了一百四十年,得見他的兒孫,直到四代。這樣,約伯老邁,日子滿足而死。」──這長長的一百四十年是給他了解痛苦與救贖,為超越人間生死寫下記 憶麼?
【2014/01/24 聯合報】@ http://udn.com/

全文網址: 洄瀾:相逢巨流河 | 聯副‧創作 



《时与潮》半月刊,1938年4月在汉口创刊,主编为齐世英,是一份政治性的综合刊物。1938年第一卷第5期起迁重庆出版,1946年出24卷第6期后曾停刊,1946年12月在上海复刊。1949年2月终刊。共出版33卷。

篇名:齊世英與逆勢而為的《時與潮》雜誌(1959-1967)
作者:邱家宜
中文摘要:本文專注於齊世英先生在1959年到1967年間在台灣所創辦的《時與潮》雜誌內容,以及創辦者齊世英先生在台灣的政治活動,並指出其表裡呼應的關係。一 方面有系統地整理《時與潮》雜誌在各個階段言論的主要重點,對照於當時台灣的政治社會狀況,凸顯《時與潮》鼓吹民主法治、言論自由的一貫調性;一方面則從 其生命史追溯,探討曾是國民黨中間幹部的齊世英,為什麼在當時會投入與國民黨對抗的組黨運動,並且成為後來的黨外運動最早期的一批外省籍支持者。做為報人 的齊世英,與其所辦的《時與潮》雜誌的內容,與創辦《自由中國》的雷震及這兩個刊物的讀者,共享一特定的「感知結構」,雖一度沉潛,卻即將在二十年後再度 浮現成為主流。
中文關鍵詞:時與潮、齊世英、感知結構、新黨、雷震案、黨外
發表日期:2013/7/14
授權狀況:已授權
全文下載:3-1D_邱家宜_齊世英與逆勢而為的《時與潮》雜誌(1959-1967).pdf



臺灣大學 慶祝創校83年校慶大會頒授齊邦媛名譽博士學位

11月15日(星期二)上午9時,在校總區綜合體育館舉行創校83年校慶慶祝大會,
李校長以提升格局、邁向頂尖,祝福臺大由追隨者躍昇為領航者;齊邦媛名譽
博士以「尋求永恆價值」為目標,慶祝臺大生日快樂。慶祝大會同時表揚6位傑
出校友。慶典除邀請本校歷任校長、各地校友及國內外各界貴賓與會,典禮後
隨即於國際會議廳舉行校慶茶會及晚間舉辦的1971年及1976年校友重聚會餐會
等多項慶祝活動。

今年獲頒名譽博士學位的學者是齊邦媛女士。齊女士對國內國語文與英語教學
之開創革新,引領一個世代的心智往活潑化、自由化發展,潛移默化之功甚
偉。尤其對臺灣文學的整理、研究與介紹,成功把臺灣文學推介至國際舞臺,
也開啟了國際對臺灣文學研究的興趣,終於蔚成一受重視之獨立學術領域,志
行崇高,影響深遠。其學問事功,足以表率群倫,為「敦品勵學,愛國愛人」
之最佳典範,本校授予博士學位,即在表彰渠卓越的成就與貢獻。
***

名譽博士齊邦媛述懷:尋求永恆價值


諸位貴賓,感謝你們來看我回到一生工作、居住的臺灣大學拿最高榮譽。今天
我白髮蒼蒼站在這裡接受一生最高榮譽,百感交集。回想1947年第一次看到臺
大校門跟椰林大道,當時我黑髮披肩,剛從大學畢業,不知道天高地厚,孤獨
寂寞,還是勇敢地來到臺灣。手裡拿著「毛筆寫在宣紙上的臺大助教臨時證
書」,以為此後自己就走上了學術之路,但這條路卻非常地漫長、崎嶇。

在臺64年,我在臺大擁有從基層做到退休的完整資歷。期間看到臺灣最大的改
變,是從一個文化到另一個文化到更多的文化。我所有的課都在教中西交流,
包括:英國文學史、高級英文、研究所英文、翻譯…。我覺得很幸運,在最好
的時候看見了臺灣的生機,看見了臺灣的可能,也幫忙創造了臺灣文學盛世,
從1970年到1999年。

1972年臺大中文系跟外文系合辦中華民國比較文學協會進軍國際。我代表參加
所有國際會議為臺灣發言。1949年政治大斷裂後,臺灣保持中國純正的文化,
我們有最好的學術環境、著作,所以我和外文系、中文系許多同事共創比較文
學會向國外發聲。從1960一直到1985年臺灣文學是國外漢學研究唯一的教材;
我所編的《臺灣中國文學選集》是唯一的教材。

為什麼我們要這樣做?我兩次參加Fulbright exchange program,我們能夠教
別人聽到,一定要有實際的東西。至今我仍鼓勵自己要有拿得出去的東西。所
以我們有《筆會季刊》,至今已發行40年未曾拖期。因為我們相信,文化在文
學上凝聚所有的心力應該持久不變。

1949年我為了婚姻第一次離開臺大,走入一個女子一生最困難的路:家庭與事
業兼顧的路。其中的困難,如果你未曾經歷很難瞭解,我的兒女也很難原諒。
剛才校長說我是齊邦媛女士。「女士」二字,可不容易,我寧可作老師、教
授,但女士就有很多複雜的身分、複雜的角色、複雜的快樂、複雜的痛苦。

1949年傅斯年校長在臺大校慶說:「我們現在要辦一所真正的大學。為什麼要
辦真正的大學?因為我們現在臺灣,退此一步便無死所。我們要貢獻這所大學
宇宙精神。」政治大斷裂時,幾百萬人回不了家,幾千萬人在尋求未來的目
標,這個宇宙精神是鼓勵也是自信,我們希望有這個能力。許多人渡海而來,
將1949以前所珍貴的、所學習的帶來,所以臺大自從1949以後日漸壯大,成就
今天的臺大。

我到臺大的時候只有1000多個學生。外文系僅有20個學生左右。我是唯一從大
陸受聘來臺的一個小小助教,心裡想的「宇宙精神」代表了很多的希望、很多
努力的目標,所以自從有機會以來,我就不斷地投入教育。希望把一代又一代
的年輕人帶出來看到我們必須要做的事。

我們能做什麼?我們能夠把臺 灣做成什麼樣子?這麼多年我們看到,今天臺灣
在世界上,以這麼小的地位,創造出的文化地位,實在不是我們自己在這裡誇
口。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社會,我們還有不變的東西。今天,似乎所有的人都在談論
科技的進步,都在談論那些優秀的人的成就。那些優秀的人都說:「我要改變
世界。」可是我們自從來到臺灣以後一直在改變世界,一直在改變臺灣,一直
使得臺灣進步;我們一直在做,沒有一天不做。我和那些朋友推動的,都是奠
定臺灣文化真正的基礎。

最近大家都在談論賈伯斯,而我因為想要真正了解一個時代,所以也看了他的
傳記,我看的非常有興趣。他跟他同時代的人一樣有夢想,可是他的夢想是從
中間出來的,而我們當年的夢想是從基層出來的,兩者相當的不同。他們追求
的是超越別人,超越一切的成功,這種超越的力量是一種熱狂,也是一種快
樂,能得到如此的成功是非常高的境界,但最後他也會覺得:這樣大的星空,
這樣大的宇宙,要如何才能夠得到最後的勝利?當他知道自己生病不久人世
時,堅持找可靠的人寫傳記。作者問他:「你不是一個很重視隱私的人嗎?為
什麼要把你的傳記寫得如此詳細?我會寫下你的許多優點和缺點,難道你不在
乎嗎?」他說:「這就是我,我奮鬥的經過、我的夢想,我希望我的孩子將來
能夠知道我為什麼常常不在家?我希望他們知道我做了什麼,希望他們了解我
是怎樣的人。」看到這裡,我已經把書看完了。

我想,原來他那輝煌的,21世紀的成功,跟20世紀我的父親、我的祖父那一代
的成功其實完全一樣。他想要告訴後代:我們做什麼,我們怎樣做;我們努力
地做,我們用所能做的方式做了。我從他的傳記裡看到世世代代開創世界,做
一個文化的成就時,就像賈伯斯所做的,將人文與科學結合,缺一不可;因此
你不可能再回到原始洪荒的世界。

我直到跟朋友討論時才了解,人生瞬息萬變只是表面,瞬息萬變之後得到的是
不變的東西,是永恆的價值。人間的情、愛、了解,實在是永遠、永恆不變的
關懷。我真的很感謝臺灣大學對我有整體的評估,知道我所做的在這個校園,
在牆裡牆外,都是為了尋求永恆的價值。我這一生用種種方式推行文學教育,
一直用文學教育和永恆的價值跟青年朋友、後代苦口婆心地說:「我們必須這
樣活下去,才有未來;無論臺灣多小,世界多大,我們有真正的宇宙精神。」
這個宇宙精神並不是空言。對於年輕的學生跟朋友,我希望你們在進步的科學
設備之下,能有時抬起頭,不要只專注在機器上;看看比你更小的學生、朋
友,跟他們講講文學之美。你們一定要看看大的、厚的、專注的、有焦點的
書;才夠思考大的、厚的、專注的、有焦點的問題;才能對世界做出大的、厚
重的、有貢獻的事情,這也是我對還在教書的朋友最大的期待。

我很感謝當年臺大給我機會,讓我們(外文系)跟中文系可以合辦文學教育,用
中文推銷西方文化,用西方文學來推銷臺灣的文化。我們變成了一個被人看
見、被人了解的地方。希望年輕的老師們、未來的老師們能夠多多了解:無論
機器有多進步、能做多流暢的溝通、擁有多新穎的形貌,人性的溝通還是最重
要的。現在人都活得太久了,賈伯斯56歲去世,大家都很驚訝:怎麼他會在56
歲就死去了?他還有30年的時間啊!但是當人能活得長久,我們要怎樣活著,
卻是一門大學問。我們應該要好好地利用這些時間,我也希望未來的人性能和
從前一樣,追尋更好的世界。

我一生所留戀的美好的事情已經過去了,譬如文學題材裡的等待。我們那時迷
路的感覺、悲傷的感覺已經不在,連郵票都已經沒有人用了,將來想看到郵票
可能只在郵票百年大展能看見。這些美好的東西,在形式上或抽象的看法漸漸
都要過去,可是一環接著一環,這世界有不同時代的美好串成整個人類永恆的
價值;瞬息萬變是必然,但永恆的價值也是必然。




感謝謝立沛老師贈書2010/2

忘不了的人和事
才是真生命
--- 齊邦媛《巨流河》p. 433
巨流河



巨流河

鍾玲詩選



方瑜提起鍾玲老師出題:『試擬一篇最短的情書』。她交卷:
『霧:你使我迷惑了。相思林』
---- 鍾玲《赤足在草地上》(台北:志文,1970  p.11) 


翻譯課這班是大三,每年有二十多個人,最早的學生有鍾玲、孫康宜、郭志超等。 鍾玲曾寫一首詩《聽雨》送我。----
齊邦媛《巨流河》 台北:天下文化出版社 ,2009, 頁370



東海大學外文系在當年是比今日風光、受重視多了,因為他們做了許多開風氣之先的事情,加上學校的建築、規劃具有前瞻性,校長也是當時具有社會地位的人士,所以頗受矚目。----齊邦媛《巨流河》 台北:天下文化出版社, 2009, 頁369
 -----

http://www.shigeku.org/xlib/xd/sgdq/zhongling.htm
鍾玲詩選

齊邦媛《巨流河》-媒體報導

祖父母漢滿結合、外祖父母漢蒙聯姻,族群融合造就了有「鐵漢」之稱的資深立委齊世英,
並在台大外文系名譽教授齊邦媛的血液中奔流。當年齊世英被國民黨開除黨籍求仁得 ...
www.books.com.tw/activity/2009/07/htm/page06_8.html - 頁庫存檔 -


***
此書精彩 譬如說 許多人物軼事 包括胡適之先生與作者談文學之深度和品味等
有一些 缺點
最大的是無索引


少數人物上的資訊小錯或小誤 例如
Hippolyte-Adolphe Taine

(born April 21, 1828, Vouziers, Ardennes, France — died March 5, 1893, Paris) French thinker,非德國人( p.450)

譬如說 Hayek 來台時還沒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p.358 ) CZ 列車 California Zephyr  


 
浮光掠影-珍藏記憶

萬字連載-第一章 歌聲中的故鄉

1.楔子、生命之初
2.鐵嶺齊家
3.牧草中的哭聲
4.辭鄉

5.九一八事變
6.城門樓上的頭顱
7.撒石灰的童年
8.母親和她的鄉親

9.流亡的大家庭
10.張大非,家破人亡的故事

 7.3創辦中興大學外文系

我有一個夢

   第一次交換教員進修回來,回到台中一中教書滿兩年後,一九五八年秋天,轉任台中的台灣省立農學院教大一英文。事實是學術研究生涯的開始。
   台灣省立農學院在一九六一年改為省立中興大學,而後才又改為國立中興大學。英文是共同科,除此之外還有國文、歷史、三民主義、體育等。在共同科的教員休息 室聽多了「雜拌」的言談,下定決心一定要推動中興大學外文系,可以有切磋琢磨的文學同道。
   一九六○年左右,學校開設兩班大二英文選課,請我教一班,教材自定。
   這一年正好是約翰‧甘迺迪當選美國總統,他的就職演說以及一九六二年去世的胡適先生最後的演講稿,加上美國黑人民權領袖金恩博士一九六三年的著名演說I have a dream,我在台中美國新聞處取得這三篇稿子,我大約讀遍了那裡的文學書。當時台中圖書館、學校圖書館的英文資料少得可憐。
我拿這些篇章再加上讀書時讀過的一些好散文,還有狄金蓀(Emily Dickinson)、惠特曼(Walt Whitman)與佛洛斯特(Robert Frost)的詩作教材,並且比較中西文化的差異。學生對我講的都覺得很新鮮。尤其在甘迺迪總統和金恩博士被暗殺後的國際氛圍中,大學畢業去美國的留學潮已經開始,有關美國文化的,較有深度的新文章非常受歡迎。
   這門課是選修的,約有七、八十個學生選,但上課時擠了一百多人。教室大約只有七、八十個位置,學生因為座位不夠,就把隔壁教室的椅子搬來坐,常起糾紛。
   那時的校長是林致平和後來的湯惠蓀,劉道元校長時期我開始向校長要求設立外文系。他們也常常在重要場合請我出席。
   一九六五年,諾貝爾經濟獎得主海耶克博士(Prof. Friedrich A. Hayek)到台中各校演講,我受命擔任現場翻譯。他對我說:「待會兒我講一段,你就幫我翻譯一段。」我心裡忐忑不安,因為我大一雖然修過經濟學概論,但並不懂,所以很緊張。到了會場,看到台北還有好多人陪他來,包括台大名教授施建生、華嚴等,整個會場都坐滿了人,我有些心慌。
   海耶克先生沒有給我演講稿,而且他講的英文帶有德國腔,不容易聽懂;他往往一說就是五、六分鐘才讓我翻譯,這真是很大的挑戰。還好,他偶爾會在黑板上寫幾個字。那是我第一次聽到「Closed Society」「Open Society」這兩個詞,我想「Closed」是封閉,「Open」是開放,所以就翻成「封閉的社會」與「開放的社會」,應該不會錯吧。後來大家果然繼續這麼用,這給我很大的鼓勵。
   台大法學院長施建生後來對我說:「我帶他們走了這麼一大圈,你是當中翻譯得最好的。」而且也對別人這麼說。
   後來,很多重要人士來台中,我曾為浸信會主教翻譯,這種翻譯我還能勝任。六○年代左右,蔣總統邀請《讀者文摘》總編輯來台,因為他曾寫過一篇關於台灣是個 新寶島的文章,到台中來也曾請我幫他翻譯,這些經驗給我很大的鼓勵。當然,緊張的心情是免不了的,每次站在台上,我都像是戰士披著盔甲上戰場,總想怎麼樣 能生還才好。文學作品的翻譯必須到達精深的層次,日後我推動中書外譯的一些計畫,因為那是更高的挑戰。
(詳見第七章)







紅葉階前——憶錢穆先生

   世間之事,常有迴路轉的奇妙現象。我在武大時,沒能趕上錢穆先生講學的盛況。沒想到在編譯館這位置上,卻因「武聖岳飛事件」,讓我有機會與錢穆先生聯繫上。
   在我進館之前,「大學叢書」收到一份台大歷史系林瑞翰教授的書稿,尚在審查階段,是否出版未定,卻有報紙報導:林瑞翰教授所著《中國通史》是台大一年級必 修的中國通史課本,竟誣蔑岳飛跋扈,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要十二道金牌才召得他回朝。宋高宗為什麼殺他,並不是那麼單純的事。如此不敬之言,台大竟作 教材,而國立編譯館竟然接受林教授《宋史要略》書稿,將要出版,簡直是動搖國本!
   有一位自稱是岳飛小同鄉的李某,連續寫了數篇,說:「你們侮辱武聖,就是數典忘祖!」還有一位罵得最凶的立法委員吳延環,不但以筆名「誓還」在《中央日 報》專欄不停地討伐,並且在立法院正式提案,令教育部答詢。王天民館長雖在各報來訪時詳細說明:「館裡接受書稿,既尚未審查,更未有出版計畫。」但是各報 繼續登載責罵的文章,有一則報導竟然說:「據聞該館負責此事者,係一女流之輩,亦非文史出身。」王館長是歷史教授出身,知道當時各校學者無人願審,亦無人 能抵擋此政治意識的洶湧波濤,命我去拜見由香港來台灣定居的錢穆先生,請他作個仲裁,說幾句話,指引一下國立編譯館對此書處理的態度。
   我對於前往錢府的事感到萬分躊躇,不願再遭遇坐與不坐、茶與不茶的場面。待我一向非常客氣的王館長說:「沒別的辦法,委屈你也得去一趟。」
   錢先生來台灣居住的素書樓,位於台北士林外雙溪東吳大學後面一個小山坡上,有一條依坡而建的石階路。我去外雙溪的路上實在不知是何場面,深悔誤入宦途。車 到外雙溪,沿東吳大學山徑到山坡盡處,按了門鈴,心情忐忑地走上石階。錢先生出見時,尚未坐下便說,「我已在電話中說不能審查。」我困窘至極,囁嚅而言: 「我剛由學校來國立編譯館三個月,這份書稿是前任所留,如今輿論責難不止,請您看看,我們當如何解此僵局?」大約全出於同情心吧!錢先生接過書稿,放在几 上。我道謝後倉皇辭出,幾乎是奔下石階,心想大約再也不用來了。
   誰知三天後意外接到錢先生電話,說請林瑞翰教授去談一談。再過數日,林教授親自到館裡,他毛筆工整細密的手寫稿二十二頁,綜合加添了錢先生面談時給他的六 種新資料,補充他書中岳飛部分。資料非常充實穩妥,提供了多面的論述。
   但是仍救不了我們,教育部來了一道公函,轉來立法院的質詢提案,「國立編譯館擬靠錢穆先生的聲望,將詆毀武聖岳飛的作品,作大學用書出版,動搖國 本……。」命令館長隨教育部長羅雲平去立法院說明。質詢之前數日,我帶了許多資料去立法院圖書館謁見吳延環委員,詳細說明《宋史要略》一稿原是前任留下, 至今無人肯審,更不會近期出版。質詢日,我坐在備詢官員最後一排硬椅子上,王館長高高胖胖,厚墩墩地坐在官員席;他有多年教學經驗,對答時如在課堂,不慌 不忙,質詢者雖然來勢洶洶,但亦不知應控以何罪,一本未出版的學術著作如何「動搖國本」?我自大學時期在學潮中開始(直到今日台灣的選舉文宣)看盡了政治 意識控制學術思想之猙獰面貌,沒想到我「三更燈火五更雞」苦讀、進修,好不容易取得部定正教授資格,在大學教文學課程,竟到這裡來看著我的老師王館長被這 些人指手頓足地以政治意識型態指責,如此傷尊嚴,多麼不值得!我心中充滿憤慨和悔憾,回到館裡,即寫辭呈,館長問我:「你覺得在這種局勢下辭職是保持尊嚴 麼?你此時離開能說明什麼立場呢?」他從桌上拿給我一封剛收到的掛號信,是錢先生寄來的,退還我隨書稿送上的審查費兩千四百元,一紙便箋上寫:「無端捲入 貴館書稿輿論漩渦,甚感煩惱。茲退回審查費,今後請勿再牽涉本人意見……。」館長說,這本書我們短期內不能出版,但是你必須去對錢先生致歉,這才是負責任 的態度。
   就這樣,我開始了登上素書樓石階十八年的緣份。轟轟烈烈的岳飛事件之後,是國民中學國文教科書部編本,再接著是高中中國文化史的新編,每件事都是新聞的焦 點。在那一段時期,我身兼人文社會組和教科書組主任的雙重責任,隨時有去住保安大飯店(警備總部)的可能,幸好生長在我那樣的家庭,經歷過許多大風大浪, 父兄常常幽默地說,你當了這麼芝麻大的官,卻惹上了天天上報的麻煩,必須記住蔣總統文告裡指示的,應當時時「莊敬自強」、「處變不驚」。爸爸以前曾說: 「我這個女兒膽子小,經常『處變大驚』。」想不到,一九七○年代的國立編譯館竟是我的「壯膽研究所」。
   其實,輿論界也不是一面倒,民間希望學術中立的革新理想者人數並不少,那時仍健在的陶百川、黃季陸、陳立夫、王世杰等長輩,也贊成國中與高中的國文教科 書,以文學情操教育為主,少宣揚政治理念。至少,那時的教育部長羅雲平實際上是支持的。在陳述編書理想時,我終於有勇氣面對錢先生這個人,而不是他「國學 大師」的盛名。他面容溫和,傾聽人說話的時候,常常有一種沉思的寧靜,也是一種鼓勵。
   從那時起,我原是為公事去爬素書樓的石階,送稿,送書,請教,去得很勤。後來錢先生知道我是朱光潛老師的學生,談到他三十年前去四川樂山為武大講學之事。 我告訴他,我聽學長們談到,清晨持火把去禮堂上他的課的情景。因此,有時錢先生也留我坐談當年事。沒有公事時,逢年過節和他壽誕前我仍去看他,直到他被迫 離開素書樓。十八年間我在那石階上下近百次,階旁兩排楓樹長得很高了。一九八五年我車禍住院時,錢師母去看我,說老師很惦念。一年後我再去看他,慢慢爬上 石階時,才看到路旁小溝裡積滿了台灣少見的紅楓葉。
   那些年,錢先生的眼睛已漸漸不能看書了。和錢先生真正談得上話以後,雖然時時感到他自然具有的尊嚴,也感到一種寬容和溫熙,也許我沒有歷史學問的背景,也 就不知道什麼是不能越過的界限。當他問我坊間有什麼新書時,我有時會以外文系的知識,冒冒失失、糊里糊塗地帶給他館裡出版的書,也買些坊間話題論著,如柏 楊的書,送給他。
  我回台大之後,也常與他談到我用作教材的一些書,譬如最早先用《美麗新世界》、《一九八 四》和《黑暗之心》英文本時學生的反應,談得最多的是《寂寞的追尋》。對於追尋寂寞這種文化現象,錢先生感到相當「有趣」(他的無錫發音至今難忘)。其 實,一九八三年他親自贈我的《八十憶雙親與師友雜憶》書中,錢先生回憶他一生重要著作多在園林獨處的寂寞中構思完成,尤其詳述任教於抗戰初遷昆明之西南聯 大時,在雲南宜良北山岩泉下寺中,獨居小樓一年,在「寂寞不耐亦得耐」的情境下完成《國史大綱》,七十年來此書仍是許多人必讀之書。只是他那種中式文人之 寂寞和西方社會意義的孤獨,情境大不相同。
(詳見第八章)

在北溝的故宮博物院

   胡適先生常到故宮,在招待所住幾晚,遠離世俗塵囂,清淨地做點功課。他去世前一年,有一次院裡為他請了一桌客,大概因為我父親的關係,也請我去。
   那天他們談收藏古書的事,胡先生也和我談了些現代文學的話題,我記得他說:「最近一位女作家寄了一本書給我,請我給一點意見,同時我又接到姜貴的《旋 風》,兩本書看完之後覺得這位女士的作品沒辦法跟姜貴比,她寫不出姜貴那種大格局,有史詩氣魄的作品。」這些話對我很有一些影響,一九六八年我去美國,就 選了兩次史詩(Epic)的課,一定要搞清楚是怎麼回事。後來胡先生又說自己的工作是介乎文學與歷史兩者之間的研究,寫感想時用的就是文學手法,他說: 「感想不是只有喜、怒、哀、樂而已,還要有一些深度。深度這種東西沒辦法講,不過你自己可以找得到。如果你有,就有,沒有,就是沒有,但是可以培養。」這 些話對我來說都是啟發。胡先生對我父親的事很了解,也很尊重,所以會跟我說一些相關的話。後來我給學生上課或演講,都覺得文學上最重要的是格局、情趣與深 度,這是無法言詮的。
   我在故宮也有過一陣子矛盾,想跟隨這些學者做藝術史研究,也許可以另外多學一門學問。後來想想,我的背景並不夠,而且我一心一意想深談文學,所以又回去教書,再圖進修。
一九六五年,故宮遷到台北外雙溪,偶爾我去參觀,還有很多人彼此都認得,直到他們一一去世。
(詳見第七章)

 文學播種——國文教科書改革
   我到國立編譯館之前,對自己的工作已做了一些研 究。台中的教育界朋友很多,那才是真正的「民間」。國民中學的各科編審委員會全是新設,可聘請切合時代精神的專家學者,而不似過去只以聲望地位作考慮。在 這方面,王館長和我在大學校園多年,應已有足夠的認識和判斷能力。我的工作之一就是掌理人文社會各科的編寫計畫,既被迫兼掌教科書組,又須負責計畫的執 行,包括各科編審委員會的組成、編書內容的審訂。在一九七二年,那並不只是「學術判斷」的工作,也是「政治判斷」的工作。
   我第一件事是仔細研究,分析暫定本國文的內容編排。每學期一冊,各選二十篇課文。翻開暫定本第一冊篇目表,前面兩課是蔣中正〈國民中學聯合開學典禮訓詞〉 和孫文〈立志做大事〉,接續就是〈孔子與弟子言志〉、〈孔子與教師節〉、〈民元的雙十節〉、〈辛亥武昌起義的軼聞〉、〈示荷蘭守將書〉、〈慶祝台灣光復 節〉、〈國父的幼年時代〉、〈革命運動之開始〉。政治色彩之濃厚令我幾乎喘不過氣來,更何況十二、三歲的初一學生!
   是什麼樣的一群「學者」,用什麼樣「政治正確」的心理編出這樣的國文教科書?這時我明白,我所面臨的革新挑戰是多麼強烈巨大了。但是走到這一步,已無路可退,只有向前迎戰。
   第一件事是組成一個全新的編審委員會,最重要的是聘請一位資望深、有骨氣、有擔當的學者擔任主任委員。不僅要導正教科書的應有水準,還需擋得住舊勢力可能 的種種攻擊,編出符合義務教育理想的國文。我心目中的第一人選是台大中文系主任屈萬里先生。
   屈先生字翼鵬,是國際知名的漢學家,從普林斯頓大學講學返台,擔任中央圖書館長,其後轉任台大中文系系主任,不久又兼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所長,而後膺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學術聲望很高。
   柯慶明對我在國立編譯館要做的事很有興趣,也深深了解其重要性,所以他以接續編輯《現代文學》的心情,提供許多幫助,助我建立了第一批台灣文學作品的書 單,開始公正而不遺漏的選文作業。譬如他最早告訴我,司馬中原早期作品如《黎明列車》等,由高雄大業出版社印行,已近絕版,我寫信去才買到他們尚稱齊全的 存書。因他的協助,我們建立與作者的聯絡與認識,日後選稿能站住國家編書的立場。對於國民中學國文教科書的改進和定編,他有更真摯的關懷。他深感民間普及 教育的重要,願意幫我說動屈先生領導這艱巨的工作。終於有一天,屈先生同意我到中文系辦公室一談。
   在那次相當長的面談中,我詳談舊版的缺點和民間輿論的批評與期望,這原也是王館長和我在台中淳樸校園未曾深入了解的。現在,不僅是基於職責而編書,更是為 國家文化的前途,為陶冶年輕世代的性靈,必須用超越政治的態度。當然,這樣一套新書是與舊制為敵的,雖無關學術立場,但將來不免會為主持者引來一些政治立 場的敵人。但是 不論付出什麼代價,為了未來國民教育每年每冊三十萬本的教科書,是義不容辭的。我清晰地記得,屈先生坐在那間陳舊的辦公室,深深地吸他的煙斗,然後嘆了口 氣,說:「好罷!我答應你!這下子我也等於跳進了苦海,上了賊船。」他語氣中有一種不得不然的複雜情緒(resignation)。我覺得其中有種一諾不 悔的豪情和悲壯,從潔淨超然的學術天地,走進政治、文化立場的是非之地,應是也經過許多內心交戰的思量決定。
   屈先生主持「國民中學國文教科用書編審委員會」,由台大、師大、政大各三至五位教授和幾位中學老師組成。主編執筆者是台大中文系張亨教授、師大應裕康教 授、政大戴璉璋教授,他們都是中文系普受肯定四十歲左右的年輕學者。
   為了一年後即須使用正式部編本教科書,第一、二冊必須編出定稿,在次年八月前出版。國立編譯館所有會議室,日日排滿會程,有些委員會晚上也開會。國文科委 員開會經常延長至黃昏後,當時還沒有便當簡餐,編譯館就請屈先生、執編小組和編審委員到隔壁僑光堂吃很晚的晚飯。屈先生有時主動邀往會賓樓,杯酒在手,長 者妙語如珠。
   一九七三年以後,數代的國民中學學生至少是讀了真正的國文教科書,而不是政治的宣傳品。想來屈先生未必悔此一諾,他當年付出的心力和時間是值得的。可惜屈先生逝世後的追思文章,甚少言及他在這方面的貢獻。
   三位主編初擬國文課本第一、二冊目錄之後,我們的編審委員會才算真正開始運作,屈先生掌舵的船才開始它的苦海之旅。在那政治氛圍仍然幽暗的海上,他不禁要 掌穩方向,注意礁岩,還要顧及全船的平穩航行。開會第一件事是由主編就所選二十課的文體比例及各課內容、教育價值加以說明,然後逐課投票,未過半數者,討 論後再投票。如我們預料,這個過程是對屈先生最大的挑戰。有兩位委員嚴詞責問:為什麼原來課本中培育學生國家民族思想的十課課文全不見了,現擬的目錄中只 有兩篇,由二分之一變成十分之一,其他的都是些趣味多於教誨的文章。楊喚的新詩〈夜〉怎麼能和古典詩並列?《西遊記》〈美猴王〉、沈復〈兒時記趣〉和翻譯 的〈火箭發射記〉都沒有教學生敦品勵學……。解釋再解釋,投票再投票,冗長的討論,爭辯,說服,幾乎每次都令人精疲力竭。
   舊版大多選取含有政治歷史節慶、民族英雄色彩的文章,即使選了一些白話文,也都偏屬議論文;屬文學性質者,篇數略少。新版只保留孫文〈立志做大事〉,並將 舊版第二冊蔣中正〈我們的校訓〉挪移到第一課,其餘古典現代小說、散文、詩歌,全是新增;此外,更選入翻譯文章〈人類的祖先〉和〈火箭發射記〉,讓國中生 有人類文化史觀與尖端科技的世界觀。
   想不到我當初萬般委屈接下兼任教科書組,被屈先生稱為苦海「賊船」的挑戰,是我付出最多心力感情的工作,也是我在國立編譯館最有意義的工作成果之一。為達 到改編的理想,恢復國文課本應有的尊嚴,讓每一個正在成長學生的心靈得到陶冶與啟發,在那個年代,我的工作是沉重的,不僅要步步穩妥,還需要各階層的支 持。
   在政治高階層,我們必須尋求一些保護。我曾以晚輩的身份,拿著新舊國文課本目錄拜望早年教育部長陳立夫、黃季陸;也以學生身份去看望武漢大學第一任校長王 世杰,希望他們在輿論風暴之前,能對我們的改革具有同理心,因為他們自己是文人從政,對文學教育和學術尊嚴也有理想。我尤其記得黃季陸先生,對我侃侃而談 民國以來,國民教育的種種利弊得失,他很贊成政治退出語文教材,一談竟是兩小時,還說歡迎我以後再去談談我們編寫的進展。可惜不久他即病逝,我未能再聆聽 教益。老國民黨有不少被歷史定位為政治人物的文人,很希望在穩定社會中以書生報國之心從政,卻生不逢辰,生在政爭的中國。
   在編審委員會中,我最需要資深委員的支持,當時代表編譯館最資深的編審者是洪為溥先生。我初到館時,他對這個外文系的女子敢來作人文社會組主任頗感懷疑, 甚至反感。經過幾次懇談後,對我漸漸轉為支持。討論第三冊篇目時,我大力推薦黃春明〈魚〉。沒想到首次投票,未能通過,我和屈先生商量:「下次開會,能不 能讓這個案子復活,再討論一次?」屈先生說:「還討論什麼呢?投票也通不過。」我說:「我為它跑票。」我第一個去跑的就是反對最激烈的洪為溥先生。他的辦 公室和我的相隔一間,窗外都對著舟山路台大校牆外一棵高大豐茂的台灣欒樹,太陽照在它黃花落後初結的一簇簇粉紅色果子上,美麗中充滿自信。他說:「這篇文 章講小孩子騎腳踏車,在山路上將買給爺爺的魚掉了,回到家反反覆覆不斷地喊,我真的買魚回來了!相當無聊,怎麼講呢?」
   我想起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一本語文教學書,讀到一位中學老師寫他教初中課本選了莎士比亞《馬克白》(Shakespeare's  Macbeth一段:
Tomorrow, and tomorrow, and tomorrow, 
Creeps on its petty pace from day to day , 
To the last syllable of recorded time.       
(明天,又明天,又明天。
一天又一天在這碎步中爬行,
直到註定時刻的最後一秒。)(註1)
這位中學老師問學生:「為什麼連用三次『明天』?」學生的回答形形色色,但是多半抓住一點:活得很長,會有許多明天。老師聽完後說:「你們想著,那麼多明 天可以去騎馬、打獵、釣魚,馬克白因為今天和昨天做了太多惡事,所以他的許多『明天』是漫長難捱。」用一個簡單的字,一再重複,它所創造的意境,老師大有 可講之處。就像〈魚〉,小孩不斷重複「我真的買魚回來了」,也有令人玩味低迴之處。
   下一次開會時,屈先生果然將上次未通過的幾課提出再討論,洪先生突然站起來說:「我們的學生百分之八十在鄉鎮,對〈魚〉中祖父和孫子之間的感情應是很熟 悉,這樣樸實的情景會讓他們感到親切。」第二次投票通過,我記得自己感動得熱淚盈眶……。
註1:採用胡耀恆翻譯:《中央日報》「全民英語專刊」(91年4月15日)。
(詳見第八章)



 讓世界看見台灣文學 | 筆會時期

譯介台灣文學的橋樑——中華民國筆會

   我既是作學術交流的人,必須先站穩台灣文學的立足點。自一九八五年柏林經驗之後,我得以從美國以外的大框架歐洲,思索台灣文學已有的格局和未來的發展。對 我啟發最深的是一九八六年在德國漢堡舉行的筆會年會上,西德著名作家葛拉斯(Gunter Grass)對支持俄共威權的東德作家,咆哮責問:「文學良心何在」?一九九二年在巴塞隆那的筆會年會,幾乎是該城向西班牙爭取獨立的一個論壇,我們收到的文件一半是使用該城的加泰隆尼亞語(Catalan),以示他們古老語文的存在意義。而最強烈的啟發則是一九九四年,在捷克布拉格的筆會年會,主題是「國家、種族、宗教、社會的容忍與文學」,由捷克作家總統哈維爾(Havel)主持,其中有一場座談會題目是「小語言與偉大文學(Small Languages, Great Literature),小語言寫作者的難題」。另一場是「我們自知幾許?」(How Much do We Know about Ourselves?)第 一次看到語言有大小之分,第一次聽到蘇俄解體後,五十多位作家各自回到獨立的國家,不用俄語陳述,而是重用小語言的母語創作,陷入另一種困境。我曾根據他 們的話寫了一篇〈我的聲音只有寒風聽見〉,文中並未明言我的憂慮,世界的漢學界已將注意轉移至中國大陸,台灣重要的作家多已停筆,本土化的聲浪日益高漲, 當年大家用中文寫作的熱情不再,會不會有一天,我們也面臨小語言,小文學的處境?
   從此,我對台灣文學的關懷,就不再只是單純地鼓勵與評介,而是它在未來的發展和定位。一九九二年正式接任中華民國筆會英文季刊總編輯的工作,將近十年,得 以深耕台灣土地的文學創作,對這個大問題有切身的領悟。
   這本英文季刊自一九七二年創辦以來,我一直是個實質的顧問。主編選集後,我對台灣文學的發展,以不遺漏的閱讀,保持真正的了解。因為「台大哲學系事件」 (1973年)而離開的趙天儀被教育部安排到國立編譯館任人文組編審,以及接辦《現代文學》的柯慶明,都助我深入認識本土作家。當時台灣詩社如雨後春筍, 我一直是訂戶讀者,日後主編筆會英文季刊選稿來源仍是維持公平的態度,尤其沒有「政治正確」的立場。
   在自由世界,文學作者原不必有會,寫作是個單打獨鬥的行業,文壇原本無壇,只是有時文人相聚也有可談之事。一九二一年由英國和一些歐洲作家在倫敦成立了國際筆會(The International PEN),PEN是Poet, Essayist, Novelist的縮寫。一九二四年,中華民國筆會成立於上海加入總會,發起人有林語堂、胡適、徐志摩等人,第一任會長是蔡元培,開始做各種文化交流,作品互譯,作家互訪等拓荒工作。我自幼逢書便讀,讀後常有難忘之事,他們邀請印度詩人泰戈爾訪華的事,啟發我多年的想像。
   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筆會會員國參加戰爭,立場對立,文學交流停止,直到一九四六年,在中立的瑞典重開。中華民國筆會一九五三年在台灣復會,第一、二屆的會 長是張道藩和羅家倫。一九五九年首次回歸國際總會,參加每年一度的年會。一九七○年林語堂當選會長,在台北召開第三屆亞洲作家大會,邀請川端康成、張大千 等及韓國、泰國、菲律賓等國重要作家前來,台灣作家將近百人參加盛會。王藍、彭歌(姚朋)和殷張蘭熙三人負責辦事,在剛剛落成的圓山飯店將大會辦得有聲有 色,大大地提高了台灣的聲譽。林語堂說,台灣應該有一份發表作品的英文刊物,讓我們在東方與西方之間搭一座橋。
   一九七二年秋天,中華民國筆會季刊(The Chinese PEN)創 刊號出版,由母語是英文的殷張蘭熙擔任總編輯,王藍和彭歌是編輯顧問。從創刊到一九九二年,殷張蘭熙獨撐二十年,我繼編九年,彭鏡禧、張惠娟、高天恩和現 任的梁欣榮都是我台大外文系的年輕同事,以拔刀相助之情前來兼任總編輯,助理編輯兼秘書只有一人,前十五年是劉克端女士,近十五年是項人慧,大出版社很難 想像那種「孤寂」。發書時增一工讀學生。三十六年來,春、夏、秋、冬四季運行,和大地運行一樣,中華民國筆會季刊至今發行一百四十四期,從無一季脫期,是 國際筆會最穩定最持久的刊物。在一百多個會員國的文學界,台灣是個有信譽的地方。
   殷張蘭熙是最早作台灣文學英譯的人。一九六一年美國新聞處資助Heritage Press出版社英譯小說和新詩,殷張蘭熙就是《新聲》(New Voices)的主編,選入者白先勇、敻虹、王文興、陳若曦、葉珊(後改筆名為楊牧)等作品。因此執編筆會季刊之前,殷張蘭熙已有數年孤軍奮戰的經驗了。
   殷張蘭熙(Nancy Ing)的名字和季刊幾乎是不可分的,她選稿,翻譯每期的詩,尋找高水準譯者,讀譯稿、校對、發排。創刊後三年開始用台灣藝術作品作封面,刊內介紹,她又增加了另一個領域的挑戰,在這方面協助最多的是王藍,我接編後是林文月、丁貞婉等好友。
   殷張蘭熙金髮碧眼的美麗母親,一九一七年嫁給中國同學張承槱先生(來台後曾任審計長),由美國維吉尼亞州到中國湖北縣城成家,生兒育女。十多年後蘭熙長 大,畢業於成都華西大學外文系,一九四九年隨夫婿殷之浩先生來台灣,創立大陸工程公司,因為出國開會而冠夫姓,文壇好友都只稱Nancy。她愛文學,有時 也寫詩,一九七一年曾出版 One Leaf Falls 詩集。
   一九七二年我從台中搬到台北,恰巧與蘭熙住在鄰巷,街頭蹓狗又常遇到。各自主編筆會季刊和《中國現代文學選集》,總有說不完的話題。最基本的話題是值得譯 介的書稿,英譯的人才,字字句句斟酌譯文,整體的安排,呈現的效果,國際讀者的反應等等,好似長河流水,永不厭倦。
   蘭熙是個坦誠溫暖的人,忙碌中熱情洋溢。每年在各地召開的年會前,催集論文,安排演講和討論議題,準備禮物,到會場結交天下士,握住那麼多伸出的友誼之 手。大陸的「中國筆會」文革後參加總會,多次在會場排擠我們,蘭熙收起她自然溫婉的笑容,登台發言憤慨迎擊,保衛自由民主的台灣代表權。直到一九八九年天 安門事件後,他們不再出席年會。在今日政局情勢下,會籍立場仍會被提出,但是蘭熙與當年代表所建立的國際友誼,以及我們的季刊三十多年穩定的出刊,豐富的 專業形象,已讓中華民國筆會立於不易撼動的地位。中美斷交後,蘭熙受邀在美國十家地方電視台上「談台灣」(“Talk about Taiwan”)節 目,侃侃而談,以條理的分析,清晰的言辭,呈現台灣在文化、經濟、社會各方面的進步,英文的筆會季刊更幫助增加了解。那些年,在西方世界為台灣發聲的事, 蘭熙做了很多,但是在台灣反而少有人知。最可貴的是,這些奉獻和她主編筆會季刊二十年的投入都受到丈夫殷之浩先生全心全力的支持。季刊收入僅有外交部和新 聞局所付國際贈送的那數百冊書款,國內在誠品等地出售則不及百冊,主要的支出如稿費、印刷、發行及人事費用,皆由殷先生資助。筆會會址原也設在大陸公司所 在地,殷先生去世後,一九九六年開始租屋在溫州街,即將面臨斷炊時,殷氏「浩然基金會」開始資助,得以編印發行至今。
(詳見第十章)

Peter Gay/梁永安譯《 現代主義》 (Modernism)、 《啟蒙運動》

$
0
0



2015.4.22 籌備一場彭淮棟翻譯Thomas Mann《浮士德博士》討論會,發現Mann 在《極端的年代》只是一腳注:1914年已成名的作家-藝術家。Peter Gay 懂德語,所以這本《 現代主義》 (Modernism)(梁永安譯)索引中的6~7處引Mann ,稱之為反諷大師,社會史大家......


***
恭喜梁永安譯Peter Gay"現代主義" (Modernism)得了今年「開卷十大好書獎.
翻譯類」獎項。

Lectures and Meetings:新春讀書會: Peter Gay"現代主義" (Modernism ...

2010年1月17日... (受邀者)贈: 2010年1月17日(週日) 1200-
1400歡迎蒞臨華人戴明學院地址:台北市新生南路三段88號2樓...


2010年1月17日... (受邀者)贈:Peter Gay"現代主義" (Modernism)梁永安譯2010年1月17日(週日) 1200-
1400歡迎蒞臨華人戴明學院地址:台北市新生南路三段88號2樓...

2009年12月27日星期日


MODERNISM:The Lure of Heresy From Baudelaire to Beckett and Beyond.

---

內容簡介· · · · · ·

  以獨一無二的寬廣度和精彩度,呈現一場異端者的盛會。
  在近年出版的文化史作品中出類拔萃,是當代一個大歷史家的至高成就。
  本書集合了彼得.蓋伊(Peter Gay)一生學問之精華,是他繼《弗洛依德傳》之後最雄心勃勃的力作,探索的是讓人目瞪口呆的現代主義大起義。
  這場起源於一八四○年代的文化運動,是個高度顛覆性的運動,致力於推翻繪畫、小說、詩歌、戲劇、音樂、舞蹈、建築、設計和電影各藝術領域的既有成規窠臼。透過攻擊傳統形式,給藝術、文學、音樂和電影帶來了深邃轉化。
  現代主義產生於布爾喬亞文化環境,雖然兩者互相看不上對方。布爾喬亞文化正是蓋伊畢生所用力之處,對他來說簡直是信手捻來,他出神入化地描述了現代主義者對布爾喬亞的揶揄所表現的幽默風趣,是一部具有高度原創性與可讀性的著作。
  蓋伊以惡名昭彰的法國抒情詩人波特萊爾為他這一波瀾壯闊的研究揭開序幕,追溯了現代主義... (展開全部)
  

作者簡介· · · · · ·

彼得.蓋伊(Peter Gay)
  一九二三年出生於柏林,一九三八年移民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博士,曾任教於哥倫比亞大學,目前為耶魯大學史特林(Sterling)史學教授、古根漢與洛克菲勒基金會學者、劍橋邱吉爾學院海外學者。歷獲各種研究獎如海尼根(Heineken)史學獎等,寫過超過二十五部作品,包括得過「美國圖書獎」的《啟蒙運動》、暢銷的《威瑪文化》,以及被譯為多種語言的《弗洛依德傳》。(以上三書中譯本皆立緒出版)

-----
《啟蒙運動:一種解讀:現代異教精神的掘起》The Enlightenment: An Interpretation: The Rise of Modern Paganism , 1966 《啟蒙運動:一種解讀:自由之科學》The Enlightenment: An Interpretation: The Science of Freedom , 1969 .
梁永安譯,台北:立編譯館,2008

從17世紀的法國藝文沙龍、18世紀德國因應啟蒙運動組成的閱讀社團,到19世紀美國婦女在女性主義運動熱潮中,以讀書會和文學社的形式增加婦女知識交流和社交機會。
習慣一個人享受閱讀時光,還是組讀書會聽聽別人的觀點?


【閱讀的方式】關於讀書會,留言分享週週抽獎參加過讀書會嗎? 在不同文化裡,讀書會都發揮重要的公共交流功能。 從17世紀的法國藝文沙龍、18世紀德國因應啟蒙運動組成的閱讀社團,到19世紀美國婦女在女性主義運動熱潮中,以讀書會和文學社的形式增加婦女知識交流和社交機會。 習慣一個人享受閱讀時光,還是組讀書會聽聽別人的觀點? 參加過讀書會的感想如何? 理想中的讀書會有哪些條件? 最近想針對什麼主題開讀書會嗎? 分享貼文或留言,就有機會抽到禮物! 另外,共和國每週都會抽填回函的讀者送禮物喔~ 圖片來源:http://en.wikipedia.org/wiki/Age_of_Enlightenment#mediaviewer/File:Salon_de_Madame_Geoffrin.jpg

班雅明 《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啟迪:本雅明文選》

$
0
0

 《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收入的3篇論文,論波特萊爾的幾個主題很可參考。





《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修訂譯本》
 《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王才勇譯,江蘇人民,2004

 《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
Charles Baudelaire, Ein Lyriker im Zeitalter des Hochkapitalismus




內容簡介

  這部《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班雅明面向巴黎和波特萊爾,寫於一九三七、三八年他思想最成熟的高原之時,是他最綿密最詩意也最言志的作品,更是人類思維長河中一個獨特無倫的奇蹟。──唐諾
  為了在我們通常的參考框架中精確描述班雅明的作品和他本人,人們也許會使用一連串的否定性陳述,諸如:他的學識是淵博的,但他不是學者;他研究的主題包括文本及其解釋,但他不是語言學家;他曾被神學和宗教文本釋義的神學原型而不是宗教深深吸引,但他不是神學家,而且對《聖經》沒什麼興趣;他天生是個作家,但他最大的野心是寫一本完全由引文組成的著作;他是第一個翻譯普魯斯特(和佛朗茲.黑塞一道)和聖.瓊.珀斯的德國人,而且在他翻譯波特萊爾的《惡之華》之前,但他不是翻譯家;他寫書評,還寫了大量關於在世或不在世作家的文章,但他不是文學批評家;他寫過一本關於德國巴洛克的書,並留下數量龐大的關於十九世紀法國的未完成研究,但他不是歷史學者,也不是文學家或其他的什麼家,我們也許可以試著展示他那詩意的思考,但他既不是詩人,也不是思想家。──漢娜.鄂蘭
  班雅明的思想源於她的時代,但又無法歸之於同時代任何一種思想主潮;他的思想具有某種獨特的色彩,這種顏色又不存在於當代思想的光譜之中。──阿多諾
作者簡介
原著作者:班雅明(Walter Benjamin)
  班雅明(Walter Benjamin, 1892-1940)
  德國籍猶太人,生於柏林。1912年進入弗萊堡大學哲學係就讀,此後兩年全心投入德國的「青年運動」。1914年班雅明逐漸脫離政治社會運動, 專心於文學與哲學研究,1919年完成博士論文。1925年他的教授資格論文《德國悲劇的起源》被法蘭克福大學拒絕,直到1928年才出版。1925年起他開始定期為《法蘭克福日報》和《文學雜誌》撰寫評論,他曾在書信中向朋友表示希望能晉升為德國數一數二的評論家。1933年希特勒上台後,班雅明離開德國,流亡到法國,1940年德軍攻陷巴黎,在納粹追捕下,他於法、西邊界服毒自殺,時年四十八歲。
  班雅明在世時鮮為人知,他的文字在當年也因政治立場與行文風格而被阿多諾與霍克海默大量刪改、要求重寫,甚至不容許出版。他與法蘭克福學派走得很近,可是他從來不願意加入共產黨。阿多諾等人從1950年代中期起編纂出版班雅明的文集與書信集,使他聲名大噪,甚至在西方形成所謂的「班雅明復興」。
  1990年班雅明逝世五十週年時,以及1992年的百歲冥誕,都舉行過大型的國際學術研討會,以彰顯其學術地位。他被人譽為「歐洲真正的知識分子」、「二十世紀最後的精神貴族」以及「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文學心靈之一」。
  班雅明時常被稱為「左翼馬克思主義文人」,其實他的複雜性絕非他早期馬克思思想濃厚時代的文字可以涵蓋。再加上他複雜的文體風格與思想脈絡,以及他的猶太神祕主義色彩,以致他很難輕易被系統化歸類。
  其重要作品有〈論語言自身與人類的語言〉、〈德國浪漫派的藝術批評概念〉、〈論歌德的《親和力》〉、〈翻譯者的任務〉、《德國悲劇的起源》、 《莫斯科日記》、《單向道》、〈攝影小史〉、〈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說故事的人〉、《德國人民》、《瞭解布萊希特》、〈波特萊爾筆下第二帝國的巴黎〉、〈論波特萊爾的幾個主題〉、〈歷史哲學命題〉等,譯作有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與波特萊爾的《巴黎風光》等。
譯者簡介
張旭東
  1965年生於北京。1986年北京大學中文系畢業。美國杜克大學文學博士。1995-1999任美國新澤西州立羅格斯大學東亞系助理教授。1997-1998年度任羅格斯大學當代文化批評分析中心研究員。1998-1999年度獲美國洛克菲勒人文獎金,在紐約大學國際高等研究所訪問研究。現為紐約大學比較文學系和東亞研究系教授。
  著有︰《幻想的秩序:批評理論與現代中國文學話語》《批評的蹤跡︰文化理論與文化批評》、《全球化時代的文化認同︰西方普通主義話語的歷史批判》等。譯有︰《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論波特萊爾》、《啟迪:班雅明文選》等。
魏文生
  大陸學者。
 

目錄

選書說明3
【伴讀】唯物者班雅明──唐諾7
【譯者序】班雅明的意義──張旭東29
第一部波特萊爾筆下第二帝國的巴黎63
一波希米亞人64
二遊手好閒者96
三現代主義139
第二部論波特萊爾的幾個主題191
第三部巴黎,十九世紀的都城257
一傅立葉或拱廊街258
二達蓋爾或西洋景263
三格蘭維爾或世界博覽會266
四路易︱菲力普或內在世界270
五波特萊爾或巴黎街道273
六豪斯曼或街壘277
人名索引282




啟迪:本雅明文選(修訂版)
作者:本雅明
原文作者:Walter Benjamin
譯者:張旭東、王斑
出版社:牛津大學 :2012/北京:三聯,2012

本書選編了本雅明對他最親密的「同類」卡夫卡、普魯斯特、波德萊爾的研究和評論, 還包括了他著名的論文〈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
作者簡介
本雅明(Walter Benjamin)
  堪稱現代西方最著名的「文人」,1892年出生於德國,1940年9月27日自殺身亡,他憑風格獨特的著述贏取了巨大的身後之名,在西方思想界的地位和影響,自六十年代以來,一直蒸蒸日上,目前已毫無疑問地躋身於二十世紀最偉大作者的行列。而在這一小群傑出人物之中,本雅明又屬於更稀有、更卓爾不群的一類。
譯者簡介
張旭東
  現為美國紐約大學比較文學系和東亞研究系教授。1986年北京大學中文系畢業。美國杜克大學文學博士。曾任教於美國新澤西州立羅格斯大學東亞系。著有Chinese Modernism in the Era of Reforms: Cultural Fever, Avant-garde Fiction, and New Chinese Cinema, Postsocialism and Cultural Politics: The Last Decade of China's Twentieth Century,《幻想的秩序:批評理論與現代中國文學話語》、 《批評的蹤跡︰文化理論與文化批評》、《全球化時代的文化認同︰西方普通主義話語的歷史批判》等。譯有《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論波特萊爾》等。
王斑
  美國斯坦福大學東亞系William Haas講座教​​授。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比較文學博士,先後任教於紐約州立大學、新澤西羅格斯大學。學術寫作涉及文學、美學、歷史、國際政治、電影及大眾文化。主要著作有The Sublime Figure of History: Aesthetics and Politics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 Narrative Perspective and Irony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Fiction, Illuminations from the Past,《歷史與記憶——全球現代性的質疑》(香港:牛津) 。1997與2001年兩次獲美國人文基金學術研究獎勵。

 

目錄

中譯本代序從「資產階級世紀」中蘇醒(張旭東)
導言瓦爾特.本雅明1892-1940(漢娜.阿倫特)
打開我的藏書─談談收藏書籍
譯作者的任務─波德萊爾《巴黎風光》譯者導言
講故事的人─論尼古拉.列斯克夫
弗蘭茨.卡夫卡─逝世十週年紀念
論卡夫卡
什麼是史詩劇?
論波德萊爾的幾個母題
普魯斯特的形象
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
歷史哲學論綱
附錄本雅明作品年表(選目)

Freud: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Paul Ricoeur Freud and Philosophy: An Essay on Interpretation / Greatness and Limitations of Freud's Thought解構批評論集/ 廖炳惠

$
0
0
Freud: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By Anthony Storr


Greatness and Limitations of Freud's Thought

by Erich Fromm (Author) 1980
 Renowned social psychologist Erich Fromm's classic study of Freud's most important—and controversial—ideasBestselling philosopher and psychoanalyst Erich Fromm contends that the principle behind Freud's work—the wellspring from which ...



 Freud and Philosophy: An Essay on Interpretation,1970年由美國耶魯大學出版社,Terry演講叢書第38本。演講是1961-62年:
The  Dwight H. Terry Lectureship , also known as the  Terry Lectures , was established at  Yale University  in 1905 [1]  by a gift from Dwight H. Terry of  Bridgeport, Connecticut . Its purpose is to engage both scholars and the public in a consideration of religion from a humanitarian   point of view, in the light of modern science and philosophy. The subject matter has historically been similar to that of the Gifford Lectures  in Scotland, and several lecturers have participated in both series.


  1. Dwight  H. Terry Lectureship -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en.wikipedia.org/wiki/ Dwight _H._ Terry _Lectureship

    The Dwight H. Terry Lectureship, also known as the Terry Lectures, was ... The object of this foundation is not the promotion of scientific investigation and ...        

解構批評論集

近年來,解構批評使得文學、思想界對傳統的作品理論、分析架構起了懷疑,舉凡符號、語言、脈絡、結構、中心、作者、歷史、詮釋均屬「加深反省、思索」的範圍,不斷以所謂的「雙重讀法」析出個中遭到壓抑、控制的要素,在此一讀法下,看似完整、統一的,往往顯露出修辭或邏輯上的矛盾、失誤、紕漏,令人不能無睹於作者的盲點,進而質疑一般所認定的概念。不管接不接受它,解構批評已儼然是當代文學研究的主要動力。本書的立場即在倡導吸收、擴充解構思想,教它和不同的批評論述(尤其中國詩論、文學的某些概念)產生巴克定式的對話。第一章先敘述歐美當代文評的梗概,以下各章則分別以詩、劇作、散文、小說、擬話本等演繹批評理論,同時也為作品進一解。



廖炳惠個人資料(2002



廖炳惠,1954年出生於臺灣雲林
ball.gif (905 bytes)學歷:
起-迄學位
1972-1976東海大學外文系學士
1979-1982國立臺灣大學外文研究所碩士
1983-1987美國加洲大學文學研究所博士

ball.gif (905 bytes)曾任:國立台灣大學外文系助教(1982-1983)
    美國加洲大學文學系助教(1983-1987)
    國立清華大學外語系副教授(1987-1991)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系訪問研究員(1991-1992)
   中華民國比較文學學會理事長(1994-1996)
    哈佛大學哈燕社外國語文學系訪問研究員(1996-1995 )
ball.gif (905 bytes)現任:國立清華大學外國語文系教授(1991-)
ball.gif (905 bytes)專長:
  (1)音樂與文化
  (2)後殖民理論

ball.gif (905 bytes)學術期刊論文
  1. Liao,Ping-hui, "Is There Society in the Text? Reviewing Fiction and Society. Taiwan Racial Social Review 3.1988。
  2. Liao,Ping-hui, 〈文學理論與社會實踐,《中美文學與思想論文集》,台北:中中研院美研所。"Literary Theory and Social Practice"Essays in Sino-American Literature and Philosophy ( Taipei: Academia Sinica,).1991
  3. Liao,Ping-hui,〈兩種「體」現〉,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與身體觀》,台北:巨流,215-26. "Two Modern of Embodiment", Theories of Chi and Body in Chinese Antiquity, ed. Rubing Yang (Taipei: Chu- liu).1993
  4. Liao,Ping-hui,"Words and Pictures: On Lyric Inscriptions in Chinese Painting", Tsing Hua 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 No.8:441-66.收入(rpt. in)East-West comparative Literature, ed. Tak- wai Wang (U of Hong Kong, 1993) 75-203.1988
  5. Liao,Ping-hui,"Taking a Part in that Utopian Space", Asian Culture 15: 35-53.1987
  6. Liao,Ping-hui,"Program Asian-Pacific Cultural Studies", Culture and Policy ( forthcoming).
  7. Liao,Ping-hui,"Intersection and Juxtaposition of Wor(1)DS", TAMKANG REVIEW 14:395-441.1983
  8. 1993Liao,Ping-hui, "Hope, Recollection, Repetition: Revisited", Musical Quarterly 77,1:67-80.
  9. Liao,Ping-hui,"Reading the Other Reading", Proceedings of Concepts of Literary Theory East and West , ICLA.1991
  10. Liao,Ping-hui,"Reading the Other Reading", Concept of Literary Theory East & West , (Taipei: CLA, ROC,1993)89-101.1993
  11. Liao,Ping-hui,〈里柯的三度擬仿論及其問題〉,《新文學史》 1 :69-86。" Ricoeur on Three Mimeses", New Literary History 1.1993
  12. Liao,Ping-hui,"The M other in the Hall: Figures and Discourses of Mastery and Control", Tamkang Review 238-63.1990
  13. Liao,Ping-hui,〈泰勒論現代性與多元文化〉,《當代》100:10-29。"Charles Taylor on Modernity and Multiculturalism", Contemporary .1994
  14. Liao,Ping-hui,"Rewriting Taiwan's National History: the February 28 Incident as Spectacle", Public Culture 5,1:281-96.1993
  15. Liao,Ping-hui,〈後殖民時代的歷史研究〉,《新史學》 3,2:123-49。" Historical Studies for the Postcolonial Era", New Historiography .1992
  16. Liao,Ping-hui,"Constant Renewal of the Archaic: Problems of Bakhtin's Genre Theory", Studies i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4:89-101.1990
  17. Liao,Ping-hui,"Of Writing Words for Music Which is Already Made: Madame Butterfly, Turandot, Orientalism", Cultural Critique 16:31-59.1990
  18. Liao,Ping-hui,〈新歷史主義與後殖民論述〉,《中外史學》20,21: 25- 38。"New Historicism and Postcolonial Theory", Chungwai Literary Monthly 20.1992
  19. Liao,Ping-hui, "Disrupting the Single Voice Narrative: Sexuality vs. Textual Economy in Wuthering Heights", Studies i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3:37-55.1988
  20. 1994Liao,Ping-hui,〈族群與民族主義〉,《台灣民族主義》101-16,(台北:前衛)。" Ethnicity and Nationalism", The Development Nationalism in Taiwan(Taipei: Chienwei).
  21. 1993.09Liao,Ping-hui,〈母語運動與國家文藝體制〉,《中外文學》 22, 4, (國家文學專號: 9-17):6-14, "Mother Tongue and National Literature", Chung-wai Literary Monthly .
  22. Liao,Ping-hui,"Opera and the Postmodern Cultural Politics", A Night in at he Opera: Media Representations of Opera , ed. Jeremy Tambling London: John Libbey),297-305.1994
  23. Liao,Ping-hui,〈空與性別的錯亂:論霸王別姬時〉,《中外文學》 22, 1:6-18。"Chronotopic and Gender Disorder: ON Farewell to My Concubine", Chung-wai Literary Monthly .1993.06
  24. Liao,Ping-hui,〈馬克吐溫《哈克歷險記》與多元及公共場域〉,《當代》93 (1994):48-65。"Multiculturalism and the Public Sphere Issues in Adventure of Huckleberry Finn", Contemporary .1994.
  25. Liao,Ping-hui,〈創新與蛻變〉,收入《中國文學史的省思》,陳國沈主編(香港:三聯) 186-212 。"Innov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Reflections on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Hong- Kong:Shanlien).1993.
  26. Liao,Ping-hui, "Image, Power, Zen Discourse", Tamkang Review 18: 371-378.1989.
  27. 1994. Liao,Ping-hui,〈噪音或造音〉,《《噪音》導讀》,(台北:時報文化)。"Noise or Music?", Foreword to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of Jacques Attali's Bruits(Taipei: Shih-pao).
  28. Liao,Ping-hui,〈文化研究與文學教育〉,《中外文學》23,8: 21-28。" Cultural Studies and Literary Education", Chung-wai Literary Monthly .1995.
  29. Liao,Ping-hui,〈比較文學與現代詩篇〉,《中外文學》24,2:67-84。"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Modem Poetics", Chungwai Literary Monthly .1995.
  30. Liao,Ping-hui,〈導讀:媒體、消費大眾、國際公共領域〉,《文化批評與華語電影》,鄭樹森主編,(台北:麥田)。Foreword to Cultural Criticism and Chinese Films,ed. William Tay,Taipei:Maitien. 9-34.1995.
  31. Liao,Ping-hui,〈帝國、性別、階級與敘事體〉,《英美文學評論》 2:33- 54。"Empire, Gender, Class, and Narrative Studies", Engl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2.1995.
  32. Liao,Ping-hui,〈近五十年的台灣小說〉,《 聯合文學》132:127-37。1995.
  33. Liao,Ping-hui,〈從蝴蝶到洋紫荊:管窺施叔青的《香港三部曲》〉,《中外文學》, 24,12: 91-104。1996.
  34. Liao,Ping-hui,〈官檢體制下的書寫倫理與政治:科特吉在布雷滕巴哈與葛蒂瑪之間的抉擇〉,《中外文學》25, 3: 190-204。1996.
  35. Liao,Ping-hui, "The Case of the Emergent Cultural Criticism Columns in Taiwan's Newspaper Litera ry Supplements",G lobal/Local : Cultural Production and the Transnational Imaginary , eds. Rob Wilson and Wimal Dissanayake, Durham:Duke Up: 337- 347.1996.
  36. 1996.Liao,Ping-hui, "Chinese Nationalism or Taiwanese Localism", Culture and Policy 7.2: 75-92.
  37. Liao,Ping-hui, "Postmodern Literary Discourse and Contemporary Public Culture in Taiwan", Boundary 2.1997,

ball.gif (905 bytes)研討會論文
  1. Liao,Ping-hui, 〈遊旅族群與文化認同〉,「華美作家文化屬性研討會」, 中研院歐美所。1993.02.15-16
  2. Liao,Ping-hui「當代台灣公共文化的回顧與展望百年來的台灣研討會」, 1995/01/7-8. (台大法學院) 。1995.
  3. Liao,Ping-hui,〈霸王別姬的由戲入影〉,「梅蘭芳百年誕辰學術研討會」,台北, 1994/06/25-26. (後刊於中外禮學23卷6期, 1994/11,124-34.)。1994.
  4. Liao,Ping-hui,〈文學理論與社會實踐:論薩伊德、美國文學與思想〉, 中研院美研所10月28-29日.(收入論文集)。1990.
  5. Liao,Ping-hui,〈從巴別塔談建築性的思索〉,「從現代到後現代研討會」,清華大學,台北,(修訂稿刊於《當代》43期,後收入《形式與意識形態》) 。1988.12.22-24.
  6. Liao,Ping-hui,〈作品中有個文字共和國嗎?試論「哈克貝利芬歷險記」對多元文化與公共領域研究的啟示〉,《美國文學與思想》, 中研院歐美所。1993.10.29-30
  7. Liao,Ping-hui,"The Case of the Emergent Cultural Criticism Column,in Taiwan's Newspaper Literary Supplements", Internationalizing Cultural Studies , Eastwest Center, Dec. 12-14,(Tobe included in Global Local: Cultural Production and the TransnationalImag ). 1994.
  8. Liao,Ping-hui,〈王文興的現代與傳統情結,從40到90年代〉,「兩岸三邊華文小說研討會」,中國時報,1994/01/8-9. 縮艇誑Z於人間副刊1997 /01/07 39 版)1994
  9. Liao,Ping-hui, "Commentary as Literature", Comparative Approaches to Civil Society and the Public Sphere, Bellagio Center, Italy.1993.08.23-27
  10. Liao,Ping-hui"The Ideology of Reading: On Rose,Rose, I Love You" Chinese Literature and the Politics of Reading, Duke University, Oct. 4-6.1990.
  11. Liao,Ping-hui, "Reproducing Histories: On Farewell to My Concubine and the Master Puppeteer", Anticipating the 21th Century, Univ. of Colorado, Mar. 4-7.1994
  12. Liao,Ping-hui, "The Ideology of Reading: On Rose, Rose, I Love You", Chinese Literature and the Politics of Reading,Duke University.1990.10.4-6
  13. Liao,Ping-hui, "Reading the Other Reading" ,Concepts of Literary Theory, East and West, ICLA,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Apr.27-30, (論文中譯刊於中外文學)1990
  14. Liao,Ping-hui, "Reading the Other Reading", Concepts of Literary Theory,East and West, ICLA,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March 23- 25. (論文中譯刊於中外文學)1991
  15. Liao,Ping-hui, "The Sexual and Racial Politics of Incorporation and Distanciation in Ching-hua Yua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ritical Theory, UCLA.1992.03.21-24.
  16. Liao,Ping-hui, "Hope, Recollection, Repetitio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ultural Criticism,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論文刊於Musical Quarterly 71期)1992.12.27-1993.01.10.
  17. Liao,Ping-hui,"Rewriting Taiwan's National History", The Internaliz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 Center for Psychosocial Studies, Chicago, (論文刊於Public Studies 5, 1期)1992.07.21-08.03.
  18. Liao,Ping-hui, "Of Writing Words for Music Which is Already Made" ,Chinese Western Comparative Literature for the 90s. Chinese University, Hong Kong, (論文刊於Culture Critique 16 期)1989/12/11-14.
  19. Liao,Ping-hui,"The Sexual and Racial Politics of Incorporation and Distanciation in Ching-hua Yua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ritical Theory, UCLA, 1992, March 21-24.1992.
  20. Liao,Ping-hui,"Rethinking Japanese Colonialism, Modernity and Colonialism in East Asia", Humanities Research Institute, Univ. of California at Irvine, April 20, 1995. (invited guest speaker).1995.
  21. Liao,Ping-hui, "Identity Politics and Cultural Fundamentalism in M​​odern East sia", IFK Workshop on Cultural Identity, Vienna, May 27-28, 1995.1995.
  22. Liao,Ping-hui "The Receptions of Hong Kong Kung-fu Films in the Pan-Chinese Communities, Media, Culture, and Society in Contemporary Hong Kong", Workshop, Fairbank Center, Harvard Univ. June17-22, 1995.1995.
  23. Liao,Ping-hui ,"Chinese Nationalism or Taiwanese Localism", Cultural Policy: State of the Art Conference, Brisbane, June 28-30, 1995.
  24. Liao,Ping-hui, "Hyphen-Nations, Rewriting the Pacific Workshops", Univ of California, Davis-Berkeley, Oct. 19-22, 1996. (Key-note speech).
  25. Liao,Ping-hui, "Taiwan and the Inter-Chinese Public Sphere, Cultural Politics of Cosmopolitanism Conference", Chinese Univ. of Hong Kong, Jan.2-8, 1996.
  26. Liao,Ping-hui,〈由幾幅景物畫看五○至七○年代台灣的城鄉關係〉,「何謂台灣?近代台灣美術與文化認同研討會」,1996年9月13-14日,台北, (論文刊於研討會論文集,文建會出版,1997,頁38-55)。1996.
  27. Liao,Ping-hui,",Hermeneutic Tradition in Chinese Culture, Rutgers University, Sept.11-14,1996, (invited speaker).1996
  28. Liao,Ping-hui, "Modernity and Identity in Taiwan", Contemporary Chinese Culture Studies Workshop, Harvard Univ., Oct.17,1996, (invited speaker).1996.
  29. Liao,Ping-hui,"Contemporary Taiwan Studies and Internet Possibilities", Rethinking Asian Studies, Rice Univ., Nov. 16-17. (invited speaker). <>1996.
  30. Liao,Ping-hui,"Art and Identity in M​​odern Taiwan" and "Music and Travel in the Postcolonial Era", April17-18, 1997, Braudel Center, Binghamton University, New York."Thinking Beyond the Postcolonial" series. (invited speaker)(論文之一將刊登於Modern China).1997.
  31. Liao,Ping-hui,"Pan-Asianism and Archive Research", Rice Univ. May8-10, 1997, (invited speaker).1997.
  32. Liao,Ping-hui,"Journalism, Popular Culture, and Literary Studies", North America Taiwan Studies Conference, commentary on panel papers, UC Berkeley May 28-June 1,1997.(invited speaker & chair).1997.
  33. Liao,Ping-hui, "History as a Sign of the Modern:Gendered Memories of the February 28 Incident", XVth Congress of the ICLA, Leiden, The Netherlands, August 16-22, 1997.1997.


ball.gif (905 bytes)專書及專書研討會論文
  1. 廖炳惠,〈中西女性與公共領域:導讀〉,《北縣文化》38:13-18,(本文為清華大學兩性與社會研究室為亞洲協會編輯之性別研究讀本系列之導讀)。1993.
  2. 廖炳惠,《解構批評論集》,(台北:東大)。On Deconstruction . Taipei: Tungta.1985.
  3. 廖炳惠,〈寫實文學觀的洞見與不見:簡評「戰後台灣文學經驗」〉,《台灣文學》7:33-38。1993.
  4. 廖炳惠,《形式與意識形態》,(台北:聯經). Forms and Ideology, Taipei: Lienching.1990.
  5. 廖炳惠,《里柯》,西洋文學與文化意識叢書,(台北:東大). Paul Ricoeur (Studies in Western Literary and Cultural Consciousness Series) Taipei: Tungta. 1993.
  6. 廖炳惠,《回顧現代:後現代與後殖民論集》,台北:麥田, Modernity in
    Revision: Reading Postmodern/Postcolonial Theories. Taipei: Maitien.
    1994.

 

ball.gif (905 bytes)Works in Progress
  1. 1997. Co-editing (wntith Stephen Chan, and Ben Lee)A Contemporary China-Hong Kong-Taiwan Studies Reader , Durham: Duke,1997.
  2. Exotic Melodies: Music and Travel in the 19th Century(book project for Princeton Culture Power/History Series).
  3. Alternative Modernity and Post-identity Politics in Taiwan, Modern China(forthcoming).

ball.gif (905 bytes)專書

E-Mail:phliao@mx.nthu.edu.t
Viewing all 6844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