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人和書 ( Men and Books)
Viewing all 6854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錢定平《歐美琅嬛漫記》

$
0
0
昔日翻錢定平的《歐美琅嬛漫記》,覺得多賣弄。
不過,書是起點,可依此進一步去找您的東西。書中有些轉抄錄,還是值得一看。
譬如說,








File:Eva Mazzucco Platonisches Liebespaar.JPG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Eva_Mazzucco_Platonisches_Liebespaar.JPG
Description
Deutsch: Eva Mazzucco: Platonisches Liebespaar (1999), Strobl am Wolfgangsee





欧美琅嬛漫记


作者: 钱定平
出版社: 三联书店上海分店
出版年: 1999
页数: 236
定价: 16.00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42612854

作者简介  · · · · · ·

钱定平:原名钱锋。祖籍湖南常德,在重庆、上海就读小学和中学。上海大同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毕业后分配在上海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工作。后入复旦读研究生,方向是“一般语言学”和“数理语言学”。
掌握英、德、法、日、俄等国语言,略通意大利语。

 錢定平:
  北京大學數學系本科及復旦大學語言學研究生畢業,專長為電腦科學和語言學,通英、法、德、俄、日等語言。曾經長期在歐洲和美國作科學研究,並在大學任教。近年回國,投身文學創作和跨文化研究,已出版《海上畫夢錄》(譯自德文)、《愛情變奏曲》(譯自法文)、《歐美琅嬛漫記》、《破圍——破解錢鍾書小說的古今中外》、《美是一個混血女郎》、《春天去布拉格》(與余光中等合著)、《科學如此多嬌》等翻譯與創作,以及港台繁體字版《文化柔腸科學魂》、《美是一個混血女郎》、《餵飽你的眼睛》、《Logo 的文化史》等多部作品。長篇小說《花妖》即將出版。




譚恩美 (Amy Tan):Where the Past Begins; 堅信書的力量和沒有書的無助(:《喜福會》......Amy Tan’s Evolving Sense of China

$
0
0


譚恩美(英文名:Amy Tan,1952年2月19日),華裔美國作家,以暢銷小說《喜福會》(The Joy Luck Club)著名。1991年出版第二部小說《灶神之妻》(The Kitchen God's Wife),登上最佳暢銷書榜首,再次引起轟動。
出生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屋崙。後就讀於聖荷西州立大學,獲得英語語言學士和碩士學位。擅長描寫亞裔美國人的生活和他們所面臨的文化衝突,善於以細膩生動的手法描寫中國文化中最富代表性和特色的事物,向西方讀者展示東方世界的魅力和神奇。

作品[編輯]

譚恩美:堅信書的力量和沒有書的無助

枕邊書2014年06月25日
《歡樂谷》(The Valley of Amazement)、《喜福會》(The Joy Luck Club)的作者幻想着在監獄裡看書:「沒有電郵,沒有無用的授權書,沒有募捐邀請函。」
你今年讀過的最好的書是什麼?
理乍得﹒福特(Richard Ford)的《加拿大》(Canada)。他的書我都喜歡,從人物到括號里的句子。他的聲音聽來總是很隨便,彷彿敘述者是在邊想邊說。有一種安靜的張力,與人物之間有一種輕鬆的熟悉感。你知道人物的思考習慣,知道他可能考量的因素。敘述者更多地是在觀察而非評判,並以這種方式體現出寬容。這跟一種需要相關:做得多需要獎賞,遵守規則需要補償,工作努力需要承認。這不是單純的貪婪。這關乎一種前後迥異的自我意識——當你選擇了一條錯誤的道路,通往一個機會不斷減少的國度時。
請描述一下你理想的閱讀體驗(何時、何地、何書、何種體驗)。
我常常幻想,自己如果因犯了一宗小罪進了監獄,會寫出不少東西。三到六個月。禁閉也適合看書。沒有電郵,沒有需要為之上火的無用的授權書,沒有募捐邀請函。不過在犯小罪之前,我會選擇一次12小時的飛行。看一本好書,時間過得很快。好處有二。我必須得挑選篇幅合適的書,到達目的地正好看完。最糟的是,你還有20頁沒看完,卻被告知要降落了。我在看《永生的海拉》(The Immortal Life of Henrietta Lacks)的時候,就遇到了這種事。
譚恩美。
譚恩美。
Illustration by Jillian Tamaki
你最喜歡的小說家有哪些?
我最喜歡的東西總是跟目前的環境、地點與心情相關。如果我看完一本書,馬上還想找同一位作者而不是別的作者的另一本書,這位作者就已進入我最喜歡的名單了。迄今為止,我最喜歡的作者有:路易絲•厄德里克(Louise Erdrich)、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哈維爾·馬里亞斯(Javier Marías)、理乍得•福特(Richard Ford)、哈金(Ha Jin)、安妮•普魯(Annie Proulx)、阿瑟·柯南·道爾(Arthur Conan Doyle)、菲茲傑拉德(F. Scott Fitzgerald)、··勞倫斯(D. H. Lawrence)、雅麥嘉•金凱德(Jamaica Kincaid)——還有許許多多的作者。
中國文學中,你有最喜歡的經典作品嗎?
《金瓶梅》。作者佚名。我以為,對於那些沉湎酒色之徒,這是一部寶鑒。晚明的讀者可能是把這本書藏在床底下的,因為它是被禁的淫書。這本書有一種相當現代而自然主義的風格——「呈現而不告訴」——還有很多性愛場面描寫。有很多年,我一直不知道我手頭的是一個刪節本,從上床到精神振奮地醒來之間發生的事,只隱隱約約提到。全本才是教材。
當今最好的華人、美籍華人作家有哪些?
我看中文小說,讀的都是英譯本,這使我無從判斷誰是「最好的」。我讀過早期女性主義作家王安憶、張潔和程乃珊(最近過世了)的書。要知道她們的長篇和短篇小說在發表時屬於非常激進的作品。小說的主題包括苦難、苦戀、文革、傷逝,還有令人懷舊的上海。一部愛情小說可以視為是對文革的批判。我也喜歡嚴歌苓的小說。美與理想主義下面掩藏的是殘酷與惡意。我讀過莫言的幾本小說,那些小說對大躍進的描繪可以被認為是不太愛國的。他獲諾貝爾文學獎後,受到一陣猛烈的批評,說他拍中國共產黨的馬屁,不為另一位諾貝爾獎得主、正在坐牢的異見人士劉曉波說話。然後很多人開始抨擊莫言粗糙的文學風格與主題。 我注意到,很多獎項是根據作者的政治作為或不作為來評價他的文學價值的。
美籍華人作家中,我馬上想到的有兩位:李翊雲與哈金,各自將離開家園的人物、境遇與過往結合在一起。他們的小說往往有悲劇,但又超越了悲劇。他們的作品讓人不安與同情——這是使我發生變化的充分必要條件,這也是一切寫作所能做到的,使我置身於陌生的情景之中,或是將我忽視了的細節放大。
請為你喜歡而又受到忽視或低估的作家說幾句。
多年來,我一直在推薦美籍黎巴嫩裔作家拉比·阿拉米丁(Rabih Alameddine)的作品。他的散文美極了,他的寫作手法不恭,他小說中的理念有時滑稽、怪誕,但總是認真得要死——非常有助於理解當今各種聖戰背後複雜的歷史。在意大利和西班牙,他的作品是暢銷書。他的傳略介紹整版出現在各大報紙上,他獲得過多種獎項,是各文學節上的紅人,贏得國際上作家的讚譽。在美國,他幾乎不為人知。為何在文學欣賞方面存在地域差異?
什麼樣的故事吸引你?有什麼故事是你會刻意避開的嗎?
我是幾乎什麼都讀的—— 虛構或非虛構作品——只要我從開頭的一兩句知道這正是我想傾聽一段時間的聲音。這很大程度上跟意象、語言、特定的視角,以及作家創造的特定世界有關係。
我不刻意避開某些體裁。我也從未刻意只選某些體裁的來讀。自從當年丈夫跟我一起背包旅行,圍坐在篝火旁大聲朗讀H·P·洛夫克拉夫特(H. P. Lovecraft)的作品之後,我沒怎麼去找科幻小說看。在那些日子裡,我還會大聲朗讀《熊的襲擊》(Bear Attacks)中的恐怖段落。我們喜歡在荒野里把自己嚇得魂不附體,而荒野里真的有很多熊。現在我只看有關眾議院的新聞和恐怖故事。
你書架上什麼樣的書可能會令我們驚訝?
許多有關動物認知與行為的書,烏鴉、渡鴉、狗,甚至還有螞蟻。我還酷愛關於養狗的圖書。我還收藏生物學方面的古書。有一套是四卷本的《生命的科學》(The Science of Life),作者是科幻小說作家H.·G·威爾士(H. G. Wells)、他兒子G·P·威爾士(G. P. Wells),以及朱利安·赫胥黎(Julian Huxley),最後這位是生物學家,也是一位傑出的優生學家。
你收到的圖書禮物中,最好的是哪一本?
1999年12月7日,就在我的編輯菲絲·瑟爾(Faith Sale)被切斷生命支持前,我在床前跟她告別。我們曾經親如姐妹。兩小時後,斯蒂芬·金(Stephen King)打來電話,邀請我丈夫路易(Lou,譚恩美丈夫全名Louis DeMattei,Lou為昵稱——譯註)和我去他下榻的賓館見面。這是他六個月前差點被貨車撞死後,首次公開旅行。他給了我一本《寫作這回事》(On Writing)的樣書。一兩年前,我們曾談及在訪談中誰也沒有問過我們的問題:語言。他曾想寫一本論寫作的書,我對他說:「寫吧。」現在他讓我看一下獻詞。是獻給我的。然後,我們去看了《綠里奇蹟》(The Green Mile)的首映,講的是一個死囚能治病,包括那些得了癌症快要死的人。那個夜晚,既令人極為悲傷,又極其鼓舞人心。
哪一本書對你的影響最大?
那要算是《聖經》了。我父親是一名牧師,我每天都在聽聖經。我大段大段地背誦經文,以獲得進步徽章。《聖經》那種重複的節奏自從童年起便已刻在我寫作的腦海里了(這也可以解釋我為什麼喜歡句子以「and」開頭)。我小說中的許多故事也跟破壞代代相傳的信仰有關,不管這些信仰來自宗教、社會還是母親。我寫作的敏感也持續不斷地受到哥特式意象的歪曲,通常與宗教的罪與善有關:大衛(David)猛擊歌利亞(Goliath)的腦袋,參孫(Samson)失去一縷頭髮的血糊糊的腦袋,發臭的屍體坐起來讓親人們親吻。 
如果你可以要求總統看一本書,會是哪一本?
我從來不會要求任何人去看任何書。那似乎有違於我們讀書的初衷——我們選擇書籍都是出自個人的原因。每當有人告訴我,我的作品列在必讀書目上,我總是心裡一抖。
你童年時讀過很多書嗎?童年時聽大人給你讀書的記憶是什麼?
那個時候,書籍算是奢侈品了。我們有《世界圖書百科全書》(World Book Encyclopedia)、捐贈的《讀者文摘》濃縮版(Reader』s Digest Condensed Books)、比利·格雷厄姆(Billy Graham)的多本勵志書,不同外文版的《聖經》,而我最喜歡的一本書,放在高高的書架上,書名《性精神病態》(Psychopathia Sexualis)。有一年聖誕節,我收到一本意大利文版的中國童話。所有的聖人、神仙和凡人看起來都像意大利電影演員。這本書我最近剛找出來。
我的父母不看小說的,起碼是不看英文小說。但有一年,父親給我兄弟和我講睡前故事,每晚一頁,書名叫《365個故事》(365 Stories),講的是幸福的美國小孩碰到小麻煩之類的日常生活。我自己讀的小說書則是從圖書館借的。從六歲起,我每兩周精心挑選五六本,一路看下來,能夠到的書架也越來越高。我最喜歡的是童話故事。在看完《殺死一隻知更鳥》(To Kill a Mockingbird)後,我終於邁過了讀者自豪感的門檻。而我也決定要讀禁書,如《麥田裡的守望者》(The Catcher in the Rye),結果是青少年牧師做了幾次輔導,牧師告訴我,這類書會給我帶來罪惡感。這件事使我更加堅信書籍的力量和沒有書的無助感。
童年時期你有沒有最喜歡的文學人物或主人公?
《簡愛》(Jane Eyre)一直是我最喜歡的。她的真誠有時讓我發笑。而她的孤獨與獨立特行的需求則映照出我自己的情感。《小王子》(The Little Prince)是我十分依戀的另一個失落的靈魂。《長筒襪皮皮》(Pippi Longstocking)則有點太歡樂了。
哪些作家給你帶來靈感?
我剛開始寫短篇小說的時候,讀過下面這些作家的作品集:艾米·亨佩爾(Amy Hempel)、梅維斯·加倫特(Mavis Gallant)、愛麗絲·門羅(Alice Munro)、莫莉·賈爾斯 (Molly Giles)、弗蘭納里·奧康納(Flannery O』Connor)、尤多拉·韋爾蒂(Eudora Welty)、理乍得·福特(Richard Ford)、瑪麗·羅畢森(Mary Robison)和契科夫(Chekhov),還有其他許多作家的作品集。後來我讀了路易絲•厄德里克的《愛之葯》(Love Medicine),這本小說有好幾位講述者。這些故事由社區與共同的失去聯繫在一起。它後來成了《喜福會》(The Joy Luck Club)結構的樣板。
現在,任何使我驚奇的書都會給我帶來靈感或者讓我產生一種應該放棄寫作的感覺。庫切(Coetzee)的《恥辱》(Disgrace)就曾讓我有後一種感覺。
如果可以,在所有在世或過世的作家中,你最想見誰?你最想知道什麼?
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我願做她的女僕,靜靜地陪她在林中散步。我想,她看到的一切——羽毛、茶葉、籬笆上的一個洞——都會引發她就畢生期待的人類情感說出一番深刻的話來。
如果你可以見到文學作品的任何一個人物,你最想見誰?
我不想讓作品中的人物進入我的世界。那樣他們就會失去其特有的品質。我對他們的了解就應該僅限於書中的描述,那是完美的狀態。另一方面,我可以進入他們的世界,因為他們對我是誰沒有任何先入之見。我想跟咧嘴笑的柴郡貓出去溜達,學習如何隱身,如何說不合邏輯的俏皮話。他看起來就跟坦尼爾(Tenniel)的鋼筆畫插圖一模一樣。我也願意被人畫成鋼筆畫。要想進入鋼筆畫的世界,就必須如此,因為那個世界具有一種特定的維度陌生感。
你是否懷念與老樂隊「搖滾滯銷書」 (Rock Bottom Remainders)演奏的日子?
我深深地懷念我們樂隊的發起人卡迪·卡門·戈德馬克(Kathi Kamen Goldmark)。不過,我有一種感覺,樂隊會像小說的續集一樣繼續下去。我們已經決定在邁阿密書展上再次組隊,舉辦第一個年度聚會。
你閱讀書單上的下一部作品是什麼?
有兩部我已經開始在看了。一部是令人絕望的《度量衡》(Weights and Measures),作者是約瑟夫·羅特(Joseph Roth)。這本書很符合目前美國的氛圍——危險的變化,曾經的國家凝聚力的解體,以及政治家、放高利貸者和英雄的道德淪喪。
另一部則充滿了希望——索尼婭·索托馬約爾(Sonia Sotomayor)的《我摯愛的世界》(My Beloved World)。我對她在最高法院表現出來的智慧與憐憫充滿感激與敬佩。今年六月,索托馬約爾大法官邀請我們夫妻二人到她的法官辦公室與她一起共進私人午餐。當時法官們正在開始審議重大案件。我們談到母輩的恐懼、出版、譯本、浮潛、被領養的孩子、文化的自我認同——各種各樣的事情,就是不談案件。她的回憶錄我剛看了前十頁就知道它像是我們交談的繼續。
本文最初發表於2013年11月17日。
翻譯:王曉元

















Launch media viewer Amy Tan. Rick Smolan/Against All Odds Productions


In 1949, Amy Tan’s mother boarded one of the last ships heading from Shanghai to San Francisco before “China became Red China and the bamboo curtain descended.” There, her mother reunited with her husband and the couple relocated to Oakland, where a couple of years later she was born.
As a child, she knew little more about China than an “American pastiche of stereotypes,” and that some of her family had been lucky enough to make it out, while others had not. For years she organized her thinking around those divisions, until revelations about her family and the country her parents fled broke them down.
Below are excerpts from correspondence with Ms. Tan, 61, whose latest novel is “The Valley of Amazement,” about how her relationship with China changed over time.
Q. What were your earliest thoughts about China? 
A. Growing up in the 1950s and 1960s, I thought of China as a prison that everyone wanted to escape. My parents considered themselves lucky that they were able to leave before 1949. Other family members were not quite as lucky and wound up in Formosa — that’s what we called Taiwan in those days. They sent us letters that described hard work and lack of proper food, hygiene and clothing. In their photos, they looked shockingly weathered and shiny with sweat. We received no letters from China and prayed for those silent ones whose whereabouts were unknown. If America was heaven, Formosa would be limbo, and China would be hell.





Launch media viewer
Jindo, a half-sister of Amy Tan, has spent her life in China. 

Were you ever in contact with those family members before visiting? 
When I was 16, after my father died, my mother told me that she had been married to another man in Shanghai before she met my father. I could hardly comprehend this stunning news, when she added she also had three daughters in China. She did not explain why they were in China, whereas she was in California. Years later she would only say that her previous husband had been a bad man. If I pressed her she would have said that I did not understand because I was an American. That was her typical lament when I did not seem to appreciate the tragedies of her life, like the suicide of her mother, which left her alone — abandoned, really — at the age of 9.
She showed me their photos. The middle daughter, Jindo, was beautiful. She resembled my mother. She also fit the stereotype of peasants I had imagined in childhood. She wore a conical hat and farmer’s clothing, and she was standing next to a rice field. That could have been my life.
Afterward, China was no longer an invisible jail. I now imagined myself living there, wearing a conical hat and writing letters late at night to my mother, in beautiful Chinese calligraphy like that of my newfound sisters. “I dream every day you will return,” Jindo had written her. “When you do, my happiness will be restored.”
Did she return? 
Yes, in 1979, after a 30-year separation, my mother went to visit her three daughters. Jindo lived in a village of rice farmers. She had married a surgeon, and they and several comrades served my mother a modest feast in a shack whose walls were lined with newspaper to keep out the cold.
When was your first visit? 
In 1987, my mother, husband and I went together. We stepped out of the plane into an airport painted toothpaste green. I had assumed I would blend in with the masses. Instead, I was surrounded by locals who gawked at me and made open comments about my outlandish purple clothing.
These days, I go about once a year. The most gleamingly modern airports I’ve been to are in China. The coolest and most technologically challenging hotel I’ve ever stayed in is in China. The most tricked-out hair salon I’ve been to is in China. The worst pollution I’ve endured is in China. I keep going back for more of the most. Not everyone wants to escape anymore. In fact, it is more often the case that Chinese students go to the U.S. to study and return to start companies and make millions.
Has your attitude on China changed? 
I look at China not as a land of burdens and debt but the land of origin that gave our family its improbable history. I once traveled with Jindo on a long ferry ride to a mansion, the one on the island near Shanghai, where my mother grew up, where Jindo also grew up. I listened to her stories about working in the rice fields, where she wore the conical hat and danced and yelled as she pulled leeches off her calves. She eventually told me what happened to her after our mother left, about the abuse she suffered at the hands of her father’s concubine. As Jindo re-enacted the past, she flung her arms and beat her chest, and it must have appeared that we were having a violent argument.
“It was not right,” she said repeatedly, and she meant what her stepmother did to her, and also what her father did to our mother, and what my mother did in choosing to be with a lover rather than with her three daughters, and then in marrying that lover and having three children by him, one of them a daughter, who was sitting next to her, listening to her cry.
Correction: January 28, 2014 
An answer in an earlier version of this article referred incorrectly to Amy Tan’s brother-in-law. He was a surgeon, not a “barefoot doctor.”



2012-09-29 23:02 來源:新京報作者:譚恩美閱讀10655
華裔美國小說家譚恩美近作《接骨師之女》推出中文版,歌劇版2008年在美首演,接受越洋專訪
  1989年以《喜福會》奠定美國暢銷書作家地位的華裔小說家譚恩美(Amy Tan),其第四部小說《接骨師之女》(Bonesetter'sDaughter),已於今年2月由上​​海譯文出版社推出中文版。
  本報記者於3月底對在紐約的作家進行了電話專訪。譚恩美告知,自己正跟美國作曲家斯圖瓦德·華萊士(StewardWallace)、旅美中國歌劇導演陳世正合作,籌備歌劇版的《接骨師之女》,去年底她曾來京尋找北京的民樂家參演。譚恩美說,歌劇將於2008年在舊金山首演,記者在舊金山歌劇院的網頁上已經看到該歌劇的首演日程。譚恩美稱,估計2010年歌劇將搬上北京和上海的舞台。
  譚恩美的四部長篇小說,包括2001年出版的《接骨師之女》,一直離不開關於從中國移民到美國的家族史寫作,並延續以母女關係為敘述的主線。譚恩美說,自己寫作的動力來自自殺身亡的外婆,而這些有關移民家族史的作品,都多少與“自己家裡發生的事”有關。這種“私人性”在《接骨師之女》中也有體現:書中女主人公名為“露絲”(Ruth),而譚恩美的英文全名就叫“AmyRuth Tan”。作者在扉頁寫明,該小說題獻給母親與外婆,小說的中文版封面也是譚恩美外婆的真實照片。
《接骨師之女》譚恩美著張坤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06年3月版30.00元
不論對於中國還是西方,譚恩美都是神秘的,就像她今年給ELLE拍的這張照片一樣
譚恩美的形像如此東方,但其實她連漢語都講不好
《接骨師之女》英文版封面,封面用的是譚恩美外婆的照片
譚恩美去年的新作《救救溺水魚》,小說放棄了一貫的母女關係題材,卻受到諸多惡評
  譚恩美(Amy Tan),1952年出生於美國加州奧克蘭,曾就讀醫學院,後取得語言學碩士學位。1989以處女作《喜福會》一舉成名,該小說成為當年美國四大暢銷書之一,《華盛頓郵報》稱Amy為“講故事的高手”。《喜福會》後改編成同名電影,成為導演王穎打入好萊塢主流電影市場的代表作。Amy另著有長篇小說《灶神之妻》、《靈感女孩》和為兒童創作的《月亮夫人》、《中國暹羅貓》等,作品被譯成20多種文字。在完成於2001年的小說《接骨師之女》中,作者繼續圍繞從中國移民到美國的家族史寫作,並延續以母女關係為主線。但2005年9月推出的最新小說《救救溺水魚》,已不見了Amy之前每部小說必有的母女關係。
  「談改編」故事的基本情感不會變
  新京報:為什麼要把《接骨師之女》做成歌劇?
  譚恩美:作曲家斯圖瓦德·華萊士提出想跟我合作一部歌劇很久了,考慮過以後,我決定嘗試。我本身也愛好古典音樂,我學了15年鋼琴。
  新京報:小說本身的線索很複雜,歌劇是體裁完全不同的藝術形式,你要對故事做怎樣的改動?跟歌劇的導演陳世正、作曲家斯圖瓦德怎麼合作?
  譚恩美:其實跟當年把《喜福會》做成電影一樣,我把小說的主要內容剔出來保留好,然後在形式上做更新。
  為了適合在歌劇舞台上演出,改動肯定很多,角色省去了很多,但無論怎麼變,露絲和茹靈一對母女還是一樣,故事的基本情感也不會變。我不可能告訴作曲家該怎麼做,只能大概告訴他我想要的是能清晰烘托故事情節的,既能表現過去,也能讓人隱約聽出未來發生的事。
  新京報:你認為電影、電視或者舞台劇等形式會不會扭曲文學?
  譚恩美:要看是不是純粹的商業行為。如果是好作家,他/她也可以讓作品披上藝術外衣,文學的含量減少不是必然的,故事可以一樣有力。
  「談尋根」外婆是我開始寫作的動力
  新京報:你怎麼看自己?
  譚恩美:我從不覺得自己在當代美國文壇地位有多高。
  但有人告訴我:我是少數寫純文學,同時獲得商業成功的。
  很多人懷疑,既然小說那麼多人愛看,能讀懂,又那麼好賣,一定不是純文學。他們認為只有艱深的小眾的才是真的好。
  這是對文學的誤解。
  新京報:聽說你受邀去白宮吃飯要帶著你的狗去,因為你怕寂寞。可自古好作家多少都是隱居世外的,你同意嗎?
  譚恩美:我不怕寂寞。是的,幾乎所有的敘述者,都是疏離人群的,他們自覺與眾不同,或者不屬於大眾,或者不能被理解,他們在心態上保持孤獨的同時,以寫作與世界保持聯繫。我不再寫電影的原因就是因為我想多點時間獨處,為取悅別人而寫作很危險。我不要別人看我的作品,甚至連我丈夫都不行。
  新京報:那一般誰是你的第一個讀者?
  譚恩美:我自己,以前是我媽,如果外婆在世,也會是她。外婆正是我開始寫作的動力———她自殺是因為她不能開口表達自己。還有我的編輯,也是我的第一個老師,她會告訴我哪些部分該刪去,哪些地方怎麼修改。
  新京報:母女關係經常是你小說裡的主線,你願意中國或美國的讀者從你的敘述中得到什麼?你的小說中,隔代的女性角色不斷有相連的獨白與敘說,從而凝聚成集體記憶,這種重複使用的寫作手法是不是特別能表達你自己?
  譚恩美:很多母女之間並不能互相理解,儘管母親給女兒翻來覆去地講同一個故事。
  就像我媽,以前我只覺得她給我講的故事很沉悶,有時很嚇人,又悲慘。直到後來我才明白她真正的意思:別走你媽走過的路,要堅強,不能讓別人擺佈你的生活。我寫作完全就是為了自己,不管出來效果是什麼,讀者有什麼反應。比如我的新書《救救溺水魚》,有些人覺得是出喜劇,是關於美國人在別國的歷險記。可對我而言,小說涉及很多道德觀的問題,很多很難回答,我在寫作中嘗試回答了一部分。很多人認為我一直寫的是神話傳說,但那根本不是我的意圖。
  「談東方」我是一個美國作家
  新京報:有評論指出你的寫作是偽中國文化,說你其實是基督教底子的。
  譚恩美:我沒有單一的宗教信仰,我相信宗教都有共通之處。我最不喜歡信一個教就必須自始至終地虔誠,相信一切有關的都是真理。我愛給自己提問,從自身找到信仰。
  新京報:你的小說充滿很多只屬於東方的字眼,像“周口店”、“龍骨”,還經常出現舊時代中國家庭裡的迷信氣氛。
  你著筆時,會不會想到因為這些會吸引美國讀者,所以更刻意去經營?
  譚恩美:很多人看書都希望自己的想像力得以不斷延伸。中國的歷史精深博大又神秘,中國人在美國讀者眼中同樣很神秘,他們也許因為這樣拿起我的書,但他們讀的時候卻會有情感上的熟悉感,認同感。從來沒有人對我說,喜歡我的書是因為故事很有異國情調,他們都對我說,他們接收到了同樣的情感,母女間的關係也都很相似。
  新京報:你覺得華裔美國作家是否應有比一般作家更多的責任?
  譚恩美:關於責任,我可以這樣理解:以自我為中心,去走一條少人走的路,這時我的責任就是把這片地發掘出來並呈現到讀者面前。但我不是要去獵奇,比如有人指責我不該寫“妾”這些舊社會的事,可我並不是因為“妾”對讀者來說有異國情調才提到的,我的寫法不是像有些人想的那樣陳詞濫調;我寫,只因為這是發生在我家族裡的事。
  所以如果有人不願意讀出現“妾”的小說,大可以選擇別的去讀,但犯不著對我指手畫腳,告訴我該怎麼走,這對文學來說特別危險。我覺得正是有了作家對自己的責任,建立起自己的道德觀,小說才有血有肉​​,才能吸引有同樣感受力的讀者。不少亞裔作家在美國,他們是政治型的作家,他們說你寫華裔的母親,不能說她會講英語。如果角色的外觀已經由政治的角度設計好了,文學就沒意思了。
  新京報:《接骨師之女》中文版裡有一處的譯者按,提到你把“周/週”當作一位帝王的名字,而沒意識到“週”是一個朝代的名字,經歷很多帝王,並在腳註上指出“想必生長在美國的作者對中國歷史並非十分了解”。
  譚恩美:我是一個美國作家,我了解的中國文化是“二手信息”。我寫作是從美國人的角度,著筆以中國文化為基礎的家庭。我不可能有中國人的視角,我並非在中國成長。
  「談評論」不喜歡讀人家評我的文章
  新京報:你至今一直是美國主流文壇的熱門評論對象之一,像2000年,“耶魯學派”代表哈羅德·布魯姆給一本以你名字為題的書​​(“Amy Tan”)中寫序。你跟美國同行或學者們交往多嗎?
  譚恩美:我見過布魯姆一次,聊了一陣,他挺好的,但我不知道他寫了我什麼。我不喜歡讀人家評我的文章或書,那樣我會太清醒。我有不少美國同行的朋友。我有好些偏愛的小說家,像我正在讀庫切的《伊麗莎白·科斯特洛》,他的小說很好讀,沒有很複雜的層次,可意思很深。庫切歷史知識淵博,敘述起故事來機智、自然。哈金也是,他的小說老少咸宜,然而不同的人讀來有不同的感受,能引起讀者捫心自問,是很有力的文字。
  新京報:那大概你不欣賞作者在小說中添加自己觀點的寫法了?
  譚恩美:我倒不在乎作者是不是加入自己的觀點,問題是大多數這樣的觀點都是一面倒的,限制了讀者從不同的角度探入。作者應該以故事作為工具,引讀者思考。庫切他們從某一意義上來說,是政治型的作家,但同時他們的創作有給人提問的空間。
  新京報:在寫作和生活上,有沒有過堵在不同文化之間的尷尬?
  譚恩美:很多的。比如早年我在美國,在中國人聚居的地方,聽不懂他們講廣東話,他們會笑我蠢。後來大家覺得我不會說中文很正常,有時候我說一兩句普通話都會被人稱讚。一切都在變化。
  采寫/本報記者張璐詩
  攝影Isaac Hernandez
  ■文本解讀
入骨入血的字字糾結
  □書評人   於是
  作者照。譚恩美。眉眼從容,笑顏慈愛,那種異國情調的美,恐怕是東方人西方人都要認為的“異國情調”。翻開這本書的第一頁,我的心就揪緊了。
  譚恩美的《喜福會》曾因華裔導演王穎的電影而廣為人知。母女情愫是她最擅長的主題。事實上,這原本是任何一個女人都有深刻體悟的主題,也恰是因此,變成很難寫好的主題之一。譚恩美的母女故事總有中西方文化的對比式背景。說是“中西文化”,其實不過是細瑣如圓桌中餐、梳妝打扮、家族禮儀等細節,散落到生活每個瞬間。她的細膩,便已不言而喻。娓娓道來的文風提供了舒適的閱讀體驗,她不多評價、不多議論、不講什麼歷史文化的大主題,但擅長心事和細節的交糅,是極好、極經典的小說作者。並且,是無可辯駁的擁有女性氣質的文筆。
  而這本《接骨師之女》,比《喜福會》跌宕太多,完全跨越了“華裔”、“移民”等兩代人的文化衝突這個原命題。
  好的小說歷來需要“跌宕”的氣質,首先,譚恩美將故事延展到三代女人:外祖母寶姨、母親茹靈和女兒如意,這三者,完成了從北京到美國的遷移,也完成了堅強和隱忍個性的一脈相承。其次,跌宕的人物命運騰越於這本書的三個年代之中,一輪慘烈,一輪亂世,一輪隱忍。於是,在女主人公如意(露絲​​)的追尋中,三代女人各有令人唏噓之處,卻神秘地沿襲著某種相同點。從故事來看,反倒是露絲這一代最收斂,個性像是在現代生活中被掐滅了,或是,像根本沒有被研開、被潤透。露絲的形象讓人不得不慨嘆:平和的商業都市社會裡,人活得好無趣緻。也可能是可供對比的形象太鮮明了,茹靈的個性之張揚任性,絲毫不在寶姨的熾烈之下,她經歷著生活和身份的兩番巨變,一直固執了八十年。因而我個人最喜歡茹靈的形象,怪僻而又可愛,第一人稱的敘述為此增色不少。
  表面看來,這是個家族尋根故事。露絲從小生活在美國,但受到母親近乎偏執的中式教育,乃至不得不在相依為命的日子裡,擔任為母親“通靈者”的角色。所通之“靈”就是外祖母,一生慘烈,在最幸福的時刻失去了美貌、愛人和家,支撐她的惟一情感便是對女兒的愛。
  然而這些堪稱傳奇的故事,露絲原本竟然一無所知!以至於掩捲而思:我們對家族究竟能了解多少?
  又究竟會錯過多少和母親在精神、在回憶上的溝通機會?很多人生都是在對祖輩、對“根”的茫然中庸碌而逝了。露絲終於在母親患病前夕,抓緊了最後的機會。而這不僅僅是“過去”,了解血脈中的神秘個性,終究會改變露絲的生活。她看到了自己的自私、哪怕那是躲在博愛和寬容之下的。當母親的病情不再是露絲個人生活的困擾,逐漸轉變為情感催化劑後,露絲也明白了,該如何去愛。愛的主題,貫穿在這裡的母女、戀人、姐妹之情中。而露絲更學會瞭如何做自己,如何做女人。
  於是,作家又以舒緩哀傷的筆調讓露絲回憶了自己的童年、如同茹靈在字裡行間追憶和寶姨共度的童年,童年的淘氣、任性,與其說將反襯出母之愛,更不如說是映照出母愛的焦急。那焦急,讓寶姨自殺了;讓茹靈越來越神經質。寫得絲絲入扣,看得人如臨其境,最後,只是心疼。心疼這三個女人在世事紛擾中,那麼艱難地想要平安。甚至還不祈求幸福。只是,代代平安。
  跨度既然被拉開了,作家也就有了敘述的自由度。我們會被小說中充沛的容量所迷住:傳統制墨廠的傳奇工藝、北京人頭蓋骨的發掘、接骨師的龍骨迷信、母女兩代人對中國“字”的信仰、經年戰亂……緊接著,就是典型的現代美國的生活,快速、雜亂、無奈、可笑、以及適度而必要的奢侈、更有華裔移民家族的傳統風俗……
  加上露絲的個人感情生活的點點滴滴,是極具典型性的現代男女關係。這一切,都因為三代女人這條血脈關係,被圓融地串接起來。
  這是一本讓人有幻視衝動、乃至想把它拍成電影的書。讀者幾乎能“看到”那三個女人的模樣,她們的習慣動作,她們的痴迷和憤恨,她們各自的裝束……
  尤其想說的,還有作為情感延續載體的細節:書法。在表現華裔人士的作品中,書法是常見的載體。但這一次,譚恩美筆下的“中國字”和“中國墨”脫胎換骨,以某種前所未有的傳奇姿態打動人心。
  我驚訝於寶姨對每個字的靈動詮釋,更驚訝那基於“祖先之骨散落四方”的悲劇命運觀。我想,這是遠在大洋彼岸的中國女人對祖國的最離奇、最大膽、也最癡情的遐想。在這三代女性的悲涼故事背後,有那麼深厚的關懷和擔心,希望祖先的屍骨、民族的遺產能葉落歸根能永世安享,甚至將屍骨的安危和自己家族的命運緊緊密密糾纏起來。這便是這本小說最讓人心痛的地方。深入骨髓血脈的憂憤之情。
  骨。字。母。女。在墨跡和沙盤中糾結出某種近乎詭異的氛圍,這時我們不得不明白,和中國文化保持著一定距離的譚恩美恰恰是有了遐想的條件。跌宕的,還有她和整個氛圍之間的距離,既是入骨入血,又其實是遠在天邊,宏大廣漠。多麼奇妙的組合啊,於是,才有這麼奇妙的故事。
  ■西方視野
被定義的“古老”作家
  □書評人張璐詩
  耶魯大學教授哈羅德·布魯姆在分析譚恩美作品中寫道,以湯婷婷和譚恩美為代表的亞裔美國作家,在美國主流文壇已佔據一席之位,她們的讀者多為女權主義者。布魯姆以譚恩美與湯婷婷為參照,將現今美國的亞裔女作家之作分為兩大線索:“無名字的女性”和“兩類人”。由此他說亞裔女作家“故事敘述的技巧都很精湛……以苦心經營出中國移民的美國家庭中的母女關係”。當然,別的評論家就布魯姆這種局限的眼光提出異議,認為他對亞裔女作家多姿多彩的寫作風格視而不見,很成問題。
  複雜的中西混響旋律
  有華裔作家​​研究者指出,在美國土生土長的華人後裔,他們在美國文化的語境中長大,對中國文化較為隔膜,其於中國文化的聯繫基本都通過父輩甚至祖輩對往事的追憶和其他間接的渠道建立起來。從表面上看,他們的創作似乎迴盪著一個共同的主旋律,即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在矛盾和痛苦中的混響。但實際上問題要復雜得多。這些人為華人後裔,與生俱來的中國血統和父母潛移默化中傳授給他們的中國文化使他們不可能像普通的美國人那樣來看待東方和中國,同時也不可能像中國人或其父輩那樣去看待東方。這類作家以湯婷婷、譚恩美最有代表性。也有人指出,譚恩美的寫作深受湯婷婷的影響,尤其能看到前者的作品中,總有後者處女作《女勇士》的影子。
  在美國,研究譚恩美的有華裔學者,也有美國白人學者和其他族裔的研究者。這些研究大概有三個方面:種族研究———其所探討的問題最終指涉到美國社會的族群關係和生活狀況。比如曾有文章探討跨文化語境下譚恩美創作面臨的問題,作者認為在兩種環境之間轉換意識、意像是非常困難的。另有評論者認為,在文本中展現歷史與意識形態的聯繫是有限制性的,一個有效的解決辦法就是歷史化的閱讀,這樣有關歷史的小說才能呈現出歷史現象。第二個方面是社會性別研究———基於美國少數族裔女作家的不斷崛起,針對少數族類女作家的研究也隨之而起。女性研究、女性主義研究中都將少數族裔女作家作為一個群體來單獨分析。三是反抗文化誤讀和誤解———例如JennieWang在她的文章《華裔作家在美國文壇的地位及歸類》中寫道,在英語研究領域,對女作家作品的出版和研究往往牽扯到“性別和體裁”的市場規律。
  “偽中國”還是真小說?
  英美大眾媒體對譚恩美的暢銷作品普遍持接受態度,如英國的《觀察者報》稱,中國的迷信風俗一向是小說的熱門題材;也正是譚恩美用強烈的熱情去敘述她複雜的中國家族史,去重述中國於她的意義,她的小說才擁有如此深度和獨特之處。評論家奇姆·邦斯稱讚譚恩美的詞句清脆,其英文優美而不生僻。《今日美國》則稱“當代沒有哪一位作家像譚恩美這樣,如此深刻地挖掘母女間錯綜複雜近乎殘酷的感情。”但華裔作家中,卻有完全不同的聲音。
  如美籍華裔作家趙健秀在接受國內某媒體採訪時稱,譚恩美《喜福會》中的中國文化是偽造的,根本就不存在那樣的中國文化。“從第一頁起,她就開始偽造中國文化,沒人會喜歡那種中國文化,更談不到那樣做了。她在一個偽中國童話中,刻畫了一個偽華裔母親。譚是個偽作家,偽華人。她把中國文化和美國文化相對立是偽裝的,是她的基督教偏見造成的。”
  密歇根州立大學美國思潮與語言系教授Sheng MeiMa,引用瑪麗安娜·托高威內克在《逝去的原始風情》中,給當代世界把脈的一段,影射譚恩美在當今美國文壇的成功:“西方現在對原始風情的著迷與它自身的身份危機有關,與它需要明確區分主客體有關,即使它正在與體驗世界的其他方式調情。”
  ShengMeiMa認為,美國在科技高速發展的同時,耗失了所謂“西方式”自我,而需要“原始”的第三世界的精神資源幫助復原。譚恩美的寫作,比如在《百種神秘感覺》中,有作為原始風格的“譚恩美版本”:指出了惟理性是身心平衡的阻礙。為了進一步指出現代生活的混亂與損毀程度,譚恩美“一如既往地繞過理性,直接落到人的基本情感上,卻還是不免囉嗦的俗套”。
  一次失敗的轉型?
  與這種分析相對應,譚恩美在放棄“東方、母女”等主題之後的新小說《救救溺水魚》受到書評人的抵制。美國小說家和評論家克雷格·諾瓦(CraigNova)在《華盛頓郵報》上撰文,認為開卷前以為這是本生動有趣的諷刺小說,但讀後發覺書中主人公“比比”塑造得併不成功,“比比”的言行“令人不快”。諾瓦批評譚恩美這本新書中“口吻幼稚”,而且就這麼幾百頁翻過去了,都是“比比”頭腦不清醒的觀察,然後“引人入勝的故事才初現輪廓,但讀者已經沒了心思,想要打道回府了”。而《紐約時報》上安德魯·所羅門的文章則稱,譚恩美以前作品中娓娓道來的優雅,在新作裡被生硬的筆法所掩蓋,有些地方涉及性的描寫,可讀來並不令人感到精神一振,倒是有一種沮喪的自覺,“譚恩美還是最適合寫古老的土地上發生的古老的故事。”
******

譚恩美自傳,一本無意中寫就的回憶錄



......譚恩美意識到她無意中寫了一本回憶錄。
最後的成書《過去的起點》(Where the Past Begins)不是傳統的敘事自傳。章節之間不太連貫,斷斷續續的,具有試驗性,更像是拼貼畫或剪貼簿,而不是按照時間順序對過去的標準挖掘。
譚恩美在書中加入了一些思考自然、命運、衰老和死亡的日記片段——她把較短的稱為「花絮」,較長的稱為「插曲」。裡面有她14歲時寫的一篇頗為沉重的散文的片段,以及她12歲時畫的一個素描小貓。她從被放棄的小說中發掘出兩個虛構故事,其中一個是她20多年前寫的一個關於一位語言學家的故事。
譚恩美出版過七部小說,她也反思了自己的寫作生活,還提到她的處女作《喜福會》(The Joy Luck Club)出版那天她大哭的事——她不是喜極而泣,而是出於對批評的恐懼。
大部分書都是通過作家和編輯之間的神秘鍊金術塑造而成的,但哈爾彭是一位出版過作品的詩人,也是伊珂出版社(Ecco)的出版人,曾幫助塑造了喬伊斯·卡羅爾·歐茨(Joyce Carol Oates)、理查德·福特(Richard Ford)、羅伯特·史東(Robert Stone)、T·C·博伊爾(T.C. Boyle)和喬麗·格雷厄姆(Jorie Graham)等小說家的職業生涯。但他在自己塑造的任何一位作家的書中,都沒有像在這本書中這麼引人注目。
在譚恩美的回憶錄中,哈爾彭成為了一個反覆出現的中心人物。她把「我們的書」獻給了他。他的評語在引言中以插入語的形式出現。書的後面部分有一章名為「給編輯的信」,裡面有他倆的幾十封電子郵件往來。他給她發了自己寫的一首詩。她跟他談起參加了伍迪·艾倫(Woody Allen)的一部電影的試映會。在大部分交流中,哈爾彭扮演繆斯和啦啦隊員的角色,而譚恩美則在認真反思自己的作品和沮喪的自我懷疑之間搖擺。「我一直在問自己,我怎麼會寫出這麼一本冗長而臃腫的書,」她在給他的一封郵件中提起自己的最後一部小說時寫道。
在另一封郵件中,她在詢問哈爾彭對一個場景的觀點後寫道:「別管了。我把它刪了。它很糟。」
哈爾彭和譚恩美之間存在一種溫暖、調侃的關係,這從他們的電郵往來中能看出來,在他們的見面互動中更是明顯。兩個月前,他們在曼哈頓相聚——譚恩美和結婚43年的丈夫路易斯·德馬泰(Louis DeMattei)在曼哈頓Soho區有一個loft敞開式公寓,德馬泰是一名退休稅務律師。在公園大道南的一家餐廳裡,他們一邊品嘗葡萄酒,一邊談論這本回憶錄的孕育過程。

關於這本書本來是要做成一本散文集還是電子郵件彙編,他們有不同的看法,但他們在其他問題上觀點一致。

世界電影史上必看的經典名片(共212部)

$
0
0
台灣電影人論壇 Taiwan Filmmakers Group


世界電影史上必看的經典名片(共212部)
9月 12, 2017







圖片來源:1959年楚浮的《四百擊》




世界電影史上必看的經典名片(共212部)




【早期電影】

1. 卡比利亞 (Cabiria, Giovanni Pastrone, Italy, 1914)義大利歷史主義




【美國早期電影】

2. 國家的旦生 (The Birth of a Nation, D.W. Griffith, USA, 1915) 美國早期經典電影

3. 黨同伐異 (Intolerance, D.W. Griffith, USA, 1916) 美國早期經典電影

4. 淘金記 (The Gold Rush, Charlie Chaplin, USA, 1925) 差利早期經典電影

5. 城市之光 (City Lights, Charlie Chaplin, USA, 1932) 差利經典電影

6. 摩登時代 (Modern Times, Charlie Chaplin, USA, 1936) 差利經典電影

7. 群眾 (The Crowd, King Vidor, USA, 1928) 金‧維多的經典作品

8. 小凱撤 (Little Caesar, Mervyn LeRoy, USA, 1930) 经典美國匪幫電影

9. 人民公敵 (Public Enemy, William Wellman, USA, 1931) 经典美國匪幫電影

10. 疤面人 (Scarface, Howard Hawks, USA, 1932) 经典美國匪幫電影

11. 西線無戰事 (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 Lewis Milestone, USA, 1930) 經典美國反戰及寫實主義電影

12. 蓬車西征 (The Big Trail, Raoul Walsh, USA, 1930) 經典美國年青西部片

13. 天涯逃亡人 (I am a Fugitive from a Chain Gang, Mervyn LeRoy, USA, 1932) 經典美國寫實主義及社會批判電影

14. 一九三三淘金客 (The Gold-Diggers of 1933, Mervyn LeRoy, USA, 1933) 經典美國歌舞片

15. 亂世佳人 (Gone with the Wind, Victor Fleming, USA, 1939)

16. 驛馬車 (Stagecoach, John Ford, USA, 1939) 經典美國年青西部片

17. 虎帳狼煙 (Drums Along the Mohawk, John Ford, USA, 1939) 經典美國開國歷史電影

18. 憤怒的葡萄 (The Grapes of Wrath, John Ford, USA, 1940) 經典美國寫實主義及社會批判電影

19. 約翰‧多伊(Meet John Doe, Frank Capra, USA, 1941) 卡普拉宣揚民粹主義的經典電影




【德國表現主義電影】

20. 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 (The Cabinet of Dr. Caligari, Robert Wiene, Germany, 1919) 影射及批判社會的經典電影

21. 吸血鬼 (Nosferatu – a Symphony of Horror, F.-W. Murnau, Germany 1922) 恐怖片始祖

22. 最後一笑 (The Last Laugh, F.-W. Murnau, Germany, 1924) 鏡頭運用的經典電影

23. 大都會 (Metropolis, Fritz Lang, Germany, 1927) 未來主義及社會批判的經典電影

24. M (兇手) (M, Fritz Lang, Germany, 1931) 經典表現主義劇情片

25. 不快樂的街頭 (The Joyless Street, G.W. Pabst, Germany, 1925) 即物主義經典電影

26. 戰友 (Comradeship, G.W. Pabst, Germany, 1931) 寫實主義的經典作

27. 三毛錢歌劇 (The Three Penny Opera, G.W. Pabst, Germany, 1931) 社會諷刺及批判電影

28. 吸血鬼 (Vampyr, Carl Theodor Dreyer, Germany, 1932) 經典表現主義電影




【蘇聯早期革命電影】

29. 波坦金戰艦 (Battleship Potemkin, Sergei Eisenstein, USSR, 1925) 創意及剪接的經典作

30. 十月 (October, Sergei Eisenstein, USSR, 1927) 創意及剪接的經典作

31. 母親 (Mother, Vsevolod Pudovkin, USSR, 1926) 電影意念及敍事經典作

32. 軍火庫 (Arsenal, A. Dovzhenko, USSR, 1929) 電影拍攝及意念的經典作

33. 大地 (Earth, A. Dovzhenko, USSR, 1930) 電影拍攝及意念的經典作




【三十年代法國詩寫實主義】

34. 巴黎的屋簷下 (Under the Rooftops of Paris, René Clair, France, 1930) 創意應用音響及表現手法的經典作

35. 一百萬法郎 (Le Million, René Clair, France, 1931) 創意應用音響及表現手法的經典作

36. 操行零分 (Zéro de conduite, Jean Vigo, France, 1933) 具創意及詩意的社會批判經典作

37. 亞特蘭大號 (L’Atalante, Jean Vigo, France, 1934) 具創意及詩意的經典作

38. 派培小子 (Pépé le Moko, Julien Duvivier, France, 1936) 營造陰沉悲觀詩意世界的經典作

39. 鄉村的一天 (Une Partie de campagne, Jean Renoir, France, 1936) 莫泊桑同名短篇小說的經典改編

40. 大幻滅 (The Great Illusion, Jean Renoir, France, 1938) 經典反戰電影

41. 遊戲規則 (Rule of the Game, Jean Renoir, France, 1939) 深刻批判法國三十年代末的經典作

42. 霧港 (Le Quai des brumes, Marcel Carné, France, 1938) 三十年代末法國詩寫實主義人物刻劃及氣氛營造的經典作品

43. 日出 (Daybreak, Marcel Carné, France, 1939) 三十年代末法國詩寫實主義人物刻劃及氣氛營造的經典作品

44. 天堂的小孩 (Children of Paradise, Marcel Carné, France, 1945) 法國淪陷時期的鉅制




【經典紀錄片】

45. 北方的南努克 (Nanook of the North, Robert Flaherty, USA, 1922) 經典民俗學紀錄片

46. 柏林--城市交響曲 (Berlin – Symphony of a Great City, Walter Ruttmann, Germany, 1927) 經典抽象紀錄片

47. 雨 (Rain, Joris Ivens, Holland, 1930) 經典抽象紀錄短片

48. 西班牙土地 (The Spanish Earth, Joris Ivens, USA, 1937) 經典西班牙內戰反法西斯戰爭紀錄片

49. 關於尼斯 (A Propos de Nice, Jean Vigo, France, 1929) 經典社會紀錄片

50. 持攝影機的人 (The Man with the Movie Camera, Dziga Vertov, USSR, 1929) 經典前衛主義社會紀錄片

51. 煤臉 (Coal Face, Alberto Cavalcanti, UK, 1935) 英國紀錄片學派的經典作品

52. 夜郵車 (Night Mail, Harry Watt & Basil Wright, UK, 1936) 英國紀錄片學派的經典作品

53. 意志的勝利 (Triumph of the Will, Leni Riefenstahl, Germany, 1936) 德國納粹經典政治宣傳片

54. 我們為何而戰--(I)戰爭前奏 (Why We Fight—(I)Prelude to War, Frank Capra, USA, 1942) 美國經典戰爭宣傳及發動片

55. 曼菲斯美女 (Memphis Belle, William Wyler, USA, 1944) 美國經典寫實主義戰爭紀錄片

56. 傾聽英國 (Listen to Britain, Humphrey Jennings & McAlister, UK, 1942) 英國經典寫實主義戰爭紀錄片

57. 提摩太的日記 (Diary for Timothy, Humphrey Jennings, UK, 1945) 英國經典寫實主義戰爭時期紀錄片

58. 聖佩卓之役 (The Battle of San Pietro, John Huston, USA, 1944) 美國經典寫實主義戰爭紀錄片

59. 希望之光 (Let There Be Light, John Huston, USA, 1946) 美國描寫治療受戰爭而精神創傷軍士的經典寫實主義紀錄片

60. 我們是蘭貝男孩(We are the LambethBoys, Karel Reisz, UK, 1959) 英國自由紀錄片

61. 豬年 (In the Year of the Pig, USA, 1969) 美國反越戰經典片

62. 科倫拜校園事件 (Bowling for Columbine, Mchael Moore, USA, 2002) 美國經典新晉社會批判及發動紀錄片




【前衛主義電影】

63. 幕間/間塲節目 (Entr’acte, René Clair, France, 1924) 經典前衛主義電影

64. 機械芭蕾 (Mechanical Ballet, Fernand Léger, France, 1924) 經典前衛主義電影

65. 拿破崙 (Napoleon, Abel Gance, France, 1927) 拍攝及意念上經典實驗電影

66. 聖女貞德蒙難記 (The Passion of Saint Joan of Arc, Carl Theodor Dreyer, France, 1928) 拍攝及意念上經典實驗電影

67. 安德魯犬 (Un Chien andalou/ An Andalusian Dog, Luis Bunuel & Salvador Dali, France, 1928) 經典前衛(達達)主義電影

68. 黄金時代 (L’Age d’or/ The Golden Age, Luis Bunuel & Salvador Dali, France, 1932) 經典前衛(達達)主義電影

69. 海星 (L’Etoile de mer, Man Ray, France, 1929) 經典前衛主義電影

70. 詩人之血 (Blood of a Poet, Jean Cocteau, France, 1930) 經典前衛主義電影




【義大利新寫實主義】

71. 沉淪 (Obsession/ Ossessione, Luchino Visconti, Italy, 1942) 義大利新寫實主義電影的先驅

72. 大地震動 (La Terra trema, Luchino Visconti, Italy, 1948) 義大利新寫實主義經典電影

73. 美麗之至 (Bellissima, Luchino Visconti, Italy, 1951) 義大利新寫實主義經典電影

74. 戰國妖姬 (Senso, Luchino Visconti, Italy, 1954) 義大利新寫實主義經典煽情歷史電影

75. 羅馬--開放城市 (Rome, Open City, Roberto Rossellini, Italy, 1945) 義大利新寫實主義經典電影戰爭三部曲之一

76. 游擊隊 (Paisan, Roberto Rossellini, Italy, 1946) 義大利新寫實主義經典電影戰爭三部曲之二

77. 德意志零年 (Germany, Year Zero, Roberto Rossellini, Italy, 1947) 義大利新寫實主義經典電影戰爭三部曲之三

78. 擦鞋童 (Shoeshine, Vittorio De Sica, Italy, 1946) 義大利新寫實主義經典電影

79. 單車竊賊 (Bicycle Thieves, Vittorio De Sica, Italy, 1948) 義大利新寫實主義經典電影

80. 米蘭奇蹟 (Miracle in Milan, Vittorio De Sica, Italy, 1950) 義大利新寫實主義經典電影

81. 風燭淚 (Umberto D., Vittorio De Sica, Italy, 1952) 義大利新寫實主義經典電影

82. 苦米 (Bitter Rice/ Riso Amaro, Giuseppe De Santis, Italy, 1949) 義大利新寫實主義經典煽情電影

83. 大路 (La Strada, F. Fellini, Italy, 1954) 帶義大利新寫實主義色彩而兼意念突破的經典煽情電影




【好萊塢類型電影】

(西部片)

84. 無法無天 (The Ox-Bow Incident, William Wellman, USA, 1943) 美國成熟期西部片經典

85. 太陽浴血記 (Duel in the Sun, King Vidor, USA, 1946) 美國成熟期西部煽情片經典

86. 紅河刼 (Red River, Howard Hawks, USA, 1948) 美國成熟期西部片經典

87. 日正當中 (High Noon, Fred Zinnemann, USA, 1952) 美國成熟期西部片經典

88. 搜索者 (The Searchers, John Ford, USA, 1956) 美國成熟期西部片經典兼約翰.福特的風格主義

89. 雙虎屠龍 (The Man Who Shot Liberty Valance, USA, 1962) 美國成熟期西部片經典兼約翰.福特的風格主義

90. 荒野大鏢客 (For a Fistful of Dollars, Sergio Leone, Italy/USA, 1964) 義大利粉西部片經典

91. 黄昏三鏢客 (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 Sergio Leone, Italy/USA, 1966) 義大利粉西部片經典

92. 狂沙十萬里(Once upon a Time in the West, Sergio Leone, Italy/USA, 1968) 義大利粉西部片經典

93. (Django, Sergio Corbucci, Italy/USA, 1966) 義大利粉西部片經典

94. 日落黄沙 (The Wild Bunch, Sam Peckinpah, USA, 1969) 美國晚期西部片經典

95. 虎豹小霸王 (Butch Cassidy and the Sundance Kid, George Roy Hill, USA, 1969) 美國晚期西部片經典

96. 天堂之門 (Heaven’s Gate, Michael Cimino, USA, 1980) 美國晚期西部片經典

97. 與狼共舞 (Dances with Wolves, Kevin Costner, USA, 1990) 美國晚期西部片經典

98. 殺無赦(Unforgiven, Clint Eastwood, USA, 1992) 美國晚期西部片經典




(寫實、喜劇及煽情劇)

99. 尼諾奇卡 (Ninotchka, Ernst Lubitsch, USA, 1939) 經典喜劇

100. 天堂可以等待(Heaven Can Wait, Ernst Lubitsch, USA, 1943) 經典喜劇

101. 北菲諜影 (Casablanca, Michael Curtiz, USA, 1942) 經典煽情劇

102. 黃金時代 (The Best Years of Our Lives, USA, 1946) 經典寫實主義反戰煽情劇

103.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 (Letter from an Unknown Woman, Max Ophuls, USA, 1948) 經典煽情劇

104. 郎心如鐵 (A Place in the Sun, George Stevens, USA, 1950) 經典煽情劇

105. 萬花嬉春 (Singin’ in the Rain, Stanley Donen & Gene Kelly, USA, 1952) 經典歌舞喜劇

106. 亂世忠魂 (From Here to Eternity, Fred Zinnemann, USA, 1953) 經典煽情劇

107. 岸上風雲 (On the Waterfront, Elia Kazan, USA, 1954) 經典寫實主義煽情劇

108. 養子不教誰之過 (Rebel without a Cause, Nicholas Ray, USA, 1954) 經典寫實主義煽情劇

109. 天倫夢覺 (East of Eden, Elia Kazan, USA, 1955) 經典寫實主義煽情劇

110. 深鎖舂光一院愁 (All that Heaven Allows, Douglas Sirk, USA, 1955) 經典寫實主義煽情劇

111. 苦雨戀春風 (Written on the Wind, Douglas Sirk, USA, 1956) 經典寫實主義煽情劇

112. 碧海青天夜夜深 (The Tarnished Angels, Douglas Sirk, USA, 1957) 經典寫實主義煽情劇

113. 春風秋雨 (Imitation of Life, USA, Douglas Sirk, USA, 1958) 經典寫實主義煽

情劇

114. 日落大道 (Sunset Boulevard, Billy Wilder, USA, 1950) 經典煽情劇

115. 熱情如火 (Some Like It Hot, Billy Wilder, USA, 1959) 經典喜劇

116. 桃色公寓 (The Apartment, Billy Wilder, USA, 1960) 經典寫實主義黑色喜劇

117. 西城故事 (West Side Story, Robert Wise, USA, 1960) 經典煽情歌舞劇

118. 畢業生 (The Graduate, Mike Nichols, USA, 1967) 經典煽情劇




(驚慄、暴力及黑色電影)

119. 梟巢喋血戰 (The Maltese Falcon, John Huston, USA, 1941) 黑色電影經典之作

120. 夜闌人未靜 (The Asphalt Jungle, John Huston, USA, 1950) 黑色電影經典之作

121. 雙重保險 (Double Indemnity, Billy Wilder, USA, 1943) 黑色電影經典之作

122. 大國民 (Citizen Kane, Orson Welles, USA, 1941) 黑色電影經典之作

123. 上海女郎 (The Lady from Shanghai, Orson Welles, USA, 1948) 黑色電影經典之作

124. 歷刼佳人 (Touch of Evil, Orson Welles, USA, 1958) 黑色電影經典之作

125. 殺手 (The Killing, Stanley Kubrick, USA, 1956) 刼馬塲的黑色電影經典之作

126. 我倆沒有明天 (Bonnie and Clyde, USA, 1967) 暴力電影經典之作

127. 霹靂神探 (The French Connection, William Friedkin, USA, 1971) 警匪暴力電影經典之作

128. 教父 (The Godfather I & II, Francis Ford Coppola, USA, 1972 & 1974) 黑幫暴力電影經典之作

129. 的士司機 (Taxi Driver, Martin Scorsese, USA, 1976) 暴力電影經典之作




【經典大師作品】

130. 憤怒之日(Day of Wrath, Carl Theodor Dreyer, Denmark, 1943) 北歐風格主義電影

131. 復活 (Ordet, Carl Theodor Dreyer, Denmark, 1954) 北歐風格主義電影

132. 葛楚 (Gertrude, Carl Theodor Dreyer, Denmark, 1964) 北歐風格主義電影

133. 輪舞 (La Ronde, Max Ophuls, France, 1950) 動鏡風格主義

134. 歡樂 (Le Plaisir, Max Ophuls, France, 1952) 動鏡風格主義

135. 貴婦的耳環 (The Earrings of Madame de …, France, Max Ophuls, 1953) 動鏡風格主義

136. 羅拉‧夢緹斯 Lola Montès, Max Ophuls, 1955) 動鏡風格主義

137. 洛可兄弟 (Rocco and his Brothers, Luchino Visconti, Italy, 1960) 經典史詩式寫實主義煽情劇

138. 浩氣蓋山河 (The Leopard, Luchino visconti, Italy, 1963) 經典史詩式歷史煽情劇

139. 魂斷威尼斯 (Death in Venice, Luchino Visconi, Italy, 1971) 經典名著改編煽情劇

140. 野草莓 (Wild Strawberry, Ingmar Bergman, Sweden, 1957) 北歐風格主義電影

141. 第七封印 (The Seventh Seal, Ingmar Bergman, Sweden, 1957) 北歐風格主義電影

142. 甜蜜生活 (La Dolce Vita, F. Fellini, Italy, 1960) 批判中產經典電影

143. 八又二分之一 (8 1/2, F. Fellini, Italy, 1963) 反省導演工作的風格主義電影

144. 吶喊 (Il Grido, Michelangelo Antonioni, Italy, 1959) 社會割離感的風格主義電影

145. 夜(La Notte, Michelangelo Antonioni, Italy, 1961) 社會割離感的風格主義電影

146. 慾海含羞花(L’Eclisse, Michelangelo Antonioni, Italy, 1962) 社會割離感的風格主義電影

147. 春光乍洩(Blow-Up, Michelangelo Antonioni, UK, 1967) 社會割離感的風格主義電影

148. 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 Stanley Kubrick, USA, 1968,) 經典風格主義電影

149. 發條橘子 (A Clockwork Orange, Stanley Kubrick, USA/GB, 1971) 經典風格主義電影

150. 亂世兒女 (Barry Lyndon, Stanley Kubrick, USA/GB, 1975,) 經典風格主義電影

151. 一九○○ (1900, B. Bertolucci, Italy, 1976) 義大利歷史回顧史詩片




【法國新浪潮】

152. 從電梯到絞刑架 (Ascenseur pour l’échafaud, Louis Malle, France, 1958) 新浪潮前驅

153. 四百擊 (400 Blows, F. Traufaut, France, 1959) 新浪潮經典作

154. 夏日之戀 (Jules and Jim, F. Traufaut, France, 1962) 新浪潮經典作

155. 廣島之戀 (Hiroshima, mon amour, Alain Resnais, France, 1959) 新浪潮經典作

156. 我的美國舅舅 (My American Uncle, Alain Resnais, France , 1980,) 新浪潮經典作

157. 斷了氣 (Breathless, J.-L. Godard, France, 1959) 新浪潮經典作

158. 小兵 (Le Petit soldat, J.-L. Godard, France, 1963) 新浪潮經典作

159. 阿爾伐城 (Alphaville, J.-L. Godard, France, 1965) 新浪潮經典作

160. 狂人皮埃洛 (Pieerot le fou, J.-L. Godard, France, 1965) 新浪潮經典作

161. 獅子的記號 (The Sign of the Lion, Eric Rohmer, France, 1962) 新浪潮經典作




【東歐電影】

162. 亞歷山大‧尼夫斯基 (Alexander Newsky, Sergei Eisenstein, USSR, 1938) 經典蘇聯風格主義反侵畧歷史片

163. 恐佈的伊凡 I 及II (Ivan the Terrible, Sergei Eisenstein, USSR, I (1944), II (1946)) 經典蘇聯風格主義歷史片

164. 飛鶴 (When the Cranes are Flying, M. Kalazotov, USSR, 1957) 經典蘇聯寫實主義電影

165. 兵士的歌謠 (Ballad of a Soldier, G. Chukrai, USSR, 1958) 經典蘇聯寫實主義電影

166. 伊凡的童年 (Ivan’s Childhood, Andrei Takovsky, USSR, 1962) 經典蘇聯風格主義電影

167. 安德瑞‧魯布列夫 (Adrei Rublev, Andrei Takovsky, USSR, 1965) 經典蘇聯風格主義電影

168. 飛向太空 (Solaris, Andrei Takovsky, USSR, 1972) 經典蘇聯風格主義科幻電影

169. 潛行者 (Stalker, Andrei Takovsky, USSR, 1979) 經典蘇聯風格主義電影

170. 懺悔 (Repentance, Tengiz Abuladze, USSR, 1984) 經典蘇聯超現實主義社會批判電影

171. 世代 (A Generation, Andzje Wajda, Poland, 1954) 波蘭戰爭三部曲之一

172. 地下水道 (Canal, Andzje Wajda, Poland, 1957) 波蘭戰爭三部曲之二

173. 灰燼與鑽石 (Ashes and Diamonds, Poland, 1958) 波蘭戰爭三部曲之三

174. 大理石人 (Man of Marble, Andzje Wajda, Poland, 1976) 經典波蘭風格主義社會批判的電影

175. 水中刀 (Knife in the Water, Roman Polanski, Poland, 1962) 經典波蘭風格主義社會批判的電影

176. 機率 (Blind Chance, K. Kieslowski, Poland, 1981) 經典波蘭風格主義社會批判的電影

177. 十誡 (Decalogue, K. Kieslowski, Poland, 1988) 經典波蘭風格主義社會批判的電影

178. 嚴密監视的火車 (Closely Watched Trains, Jiri Menzel, Czechoslovakia, 1966) 捷克新浪潮經典作

179. 父親 (Father, Istvan Szabo, Hungary, 1967) 匈牙利新浪潮經典作

180. 紅軍與白軍 (The Red and he White, Miklos Jancso, Hungary, 1967) 匈牙利風格主義經典作

181. 爸爸出差去 (When Father Was Away on Business, Emir, Kusturica, Yugoslavia, 1985) 南斯拉夫風格主義社會批判的電影




【第三世界電影】

182. 阿布三部曲 (Apu’s Trilogy, Pather Panchali (1955), Aparajito (1956), Apur Sansar (1959), Satyajit Ray, India)) 印度寫實主義電影

183. 低度發展的回憶 (Memories of Underdevelopment, Tomas Gutierrez Alea, Cuba, 1968) 古巴革命後社會發展反省片

184. 牧羊人 (The Herd, Yilmaz Gueney, Turkey, 1976) 土耳其經典社會批判的電影

185. 前途 (Yol, Yilmaz Gueney, Turkey, 1982) 土耳其經典社會批判的電影

186. 為我們的戰 (Fight For Us, Lino Brocka, Philippines, 1989) 菲律賓經典社會批判的電影




【其它經典片】

187. 勒索 (Blackmail, Alfred Hitchcock, UK, 1930) 創意有声及驚慄片

188. 相見恨晚 (Brief Encounter, David Lean, UK, 1946) 經典英國煽情劇

189. 人情紙風船 (Humanity and Paper Balloons, 山中貞雄, Japan, 1937) 經典日本社會批判電影

190. 晚春 (Late Spring, 小津安二郎, Japan, 1949) 日本風格主義經典片

191. 浮草 (Floating Weeds, 小津安二郎, Japan, 1959) 日本風格主義經典片

192. 西鶴一代女 (The Life of Oharu, 溝口健二, Japan, 1952) 日本社會批判及風格主義經典片

193. 雨月物語 (Ugetsu Monotagari, 溝口健二, Japan, 1953) 日本風格主義經典片

194. 羅生門 (Rashamon, 黑澤明, Japan, 1950) 日本風格主義經典片

195. 七武士 (The Seven Samurai, 黑澤明, Japan, 1954) 日本風格主義經典片

196. 炎上 (Conflagration, 1958, 市川崑, Japan, 1958) 日本風格主義經典片

197. 細雪 (The Makioka Sisters, 市川崑, Japan, 1983) 日本風格主義經典片

198. 浮雲 (Floating Clouds, 成瀨已喜男, Japan, 1955) 日本風格主義經典片

199. 感官世界 (The Empire of Senses, 大島渚, Japan, 1976) 日本社會批判及風格主義經典片

200. 馬路天使 (Street Angel, 袁牧之, 中國, 1937) 寫實主義經典片

201. 一江春水向東流 (蔡楚生/鄭君里, 中國, 1947) 寫實主義經典片

202. 我這一輩子 (My Life, 石揮, 中國, 1950) 寫實主義經典片

203. 祝福 (Spring Offering, 桑弧, 中國, 1956,) 寫實主義經典片

204. 黃土地 (Yellow Earth, 陳凱歌, 中國, 1982) 新中國第五代電影

205. 活著 (To Live, 張藝謀, 中國, 1992) 社會批判電影經典

206. 逍遙騎士 (Easy Rider, Dennis Hopper, USA, 1969) 美國新好萊塢公路電影經典

207. 外科醫生 (MASH, Robert Altman, USA, 1969) 借戰地醫院諷刺及反戰片

208. 魔鬼終結者 (II) (Terminator II, James Cameron, USA, 1990) 經典科幻驚慄片

209. 瑪麗布朗的婚姻 (The Marriage of Maria Braun, R.-W. Fassbinder, Germany, 1978) 新德國電影經典

210. 錫鼓 (Tin Drum, Volker Schloendorff, Germany, 1979) 新德國電影經典

211. 壞痞子 (Bad Blood/Mauvais sang, Leo Carax, France, 1986) 法國後新浪潮電影經典

212. 日出時讓悲傷終結 (Tous les matins du monde, Alain Corneau, France, 1991) 法國後新浪潮電影經典




資料來源

崑山科技大學視訊糸大學四年及碩士班應看的經典電影

http://eportfolio.lib.ksu.edu.tw/~T094000165/blog?date=2012-10&node=000000051


分享


標籤

S 認識電影語言


標籤: S 認識電影語言



分享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電影中各個職位是做什麼的?(中英文名詞解釋對照)


9月 17, 2017


電影中各個職位是做什麼的?(中英文名詞解釋對照)




A

Additional Camera 副攝影/ 副機攝影師

又被稱為B Camera,副攝影一般指一位攝影機操作員,操作一台副攝像機來完成拍攝。一般在好萊塢,電影拍攝並非由一台攝影機完成,或是需要多台攝影機從不同角度拍攝,這時,除了主攝影師外,其他攝影師(攝影機操作員)均可稱為AdditionalCamera。注,每一台機器除了副攝影外當然還需要副攝影助理。




Armorer 槍械師

槍械師主管影片拍攝中的所有槍械,武器及冷兵器。他們的職責有挑選槍械與彈藥,確保所有人安全,維護打理槍械,槍械顧問,保證所有槍械的合法性和安全。在美國,無論多大多小的電影片場(包括學生片場)都必須有槍械師在場監督。一般槍械師必須持有槍械師執照。




Art Director 藝術總監/ 藝術監督

核心職位之一,藝術總監監督和管理片場所有美術部門工作人員,包括設計,建築,製作的所有工種進行有效的工作。藝術總監聽命與“美術指導”(Production Designer),注意不要將二者混淆,以及不應翻譯成藝術導演。這裡Director是監督指導的意思。




Assistant Camera 攝影助理

核心職位,分為1st Assistant Camera,第一攝影助理,簡稱1st AC;和2nd Assistant Camera,第二攝影助理,簡稱2nd AC。




第一攝影助理是管理和維護他所負責的這台攝影機的所有狀況。他負責管理除他之外的所有其他攝影助理進行對攝影機的管理工作,並且負責攝影機的維護和保證攝影機的正常運行。在拍攝中,他除了要進行安置攝影機的工作外(包括組裝,換鏡頭,清理維護等等一系列工作)主要負責變焦的工作,所以在歐洲,他又被稱為變焦員(focus puller)。不過變焦員有可能是單獨的另外一個人,但第一攝影助理是一台攝影機的全權負責人,他是無論多大規模拍攝中決不可或缺的。




第二攝影助理是協助第一攝影助理打理攝影機的人。在拍攝中他主要負責進行“打板”(slating)即在拍攝前舉著場記板的人;填寫和整理攝影報告(camera report,在國內有時被稱為場記,大同小異,如果你想知道什麼是攝影報告,請看這篇文章)以及為演員的走位做記號。在拍攝前,第二攝影助理還需負責攝影機的安置,運輸,保證攝影機的安全。同時,他也是負責所有關於攝影…




分享


張貼留言


閱讀完整內容






宮崎駿訪談─《魔法公主》中的阿席達卡


10月 14, 2017


宮崎駿訪談─《魔法公主》中的阿席達卡




Q:請您談談故事中的英雄阿席達卡(Ashitaka)




A:阿席達卡並非一個樂觀的或者說無憂無慮的少年,由於命運多桀,可以說他一直都很憂鬱。我覺得我就是他這個樣子的人,雖然直到現在,我還從來沒有描寫過類似的角色。阿席達卡因為荒謬的理由而被詛咒--儘管他本來不應殺死Tatari神,但是站在人類的立場上看,已經足夠合理。不管怎樣,他被詛咒並且快死了;我想今天人們的生活其實類似,荒謬本身就是生命的一部份。




Q:亞克路(Yuckle)呢?




A:我想出它來,是因為我總覺得虛構的東西比較好畫。另外,如果我讓一個梳著髮髻拿著日本刀的少年騎著高頭大馬,那就怎麼看都像個武士了,接著大家就會聯想到無數時代劇里塑造起來的武士形象。我當然不想這樣。我的片子裡只需要一個普通的少年,而不是一個年輕的武士。在離開村子以後,阿席達卡還是有點困惑於外面的大千世界。他藏起臉,表示他並不算是一個人;實際上,從割斷頭髮的那刻起,他就不再被認為是活人。這是部族村子裡的習俗。大家看起來是阿席達卡自願離開村子,而事實上他被驅逐了。我覺得這樣的阿席達卡來到市集上自然不會討價還價。他的家鄉東北地區出產黃金,所以他把金粒當錢使,而不知道到底值多少。










Q:從服飾上看起來,黑帽大人(Eboshi)像是穿著男人服裝跳舞的妓女。




A:我也有這種印象。我想她走到這一步肯定經歷過無數痛苦磨難,因此,在她看來,阿席達卡的傷算不了什麼。




Q:所以她確實吃過不少苦。




A:是的。我想像出類似海盜或者走私犯妻子的故事。Eboshi做的事情是建立一個她構想中的天堂,因此,她更像20世紀的人,理想明確並且付諸實施。總之,我是這樣想的(笑)。




Q:如果有阻礙的話……




A:她會毫不猶豫的殺人或者被殺,不管是她的女人們還是她本人。我想她是這樣的人。與此可以比較對應的是,人類在20世紀所作的一些嘗試,像社會主義者那樣。




Q:您怎麼解釋軍隊和達達拉(Tatara)城之間的戰爭呢?




A:再平常不過了。Tatara城用來淘洗鐵砂的水腐蝕了山川峽谷。水流被溝渠引導,沉澱得到鐵砂。整個過程污染了水源,把泥漿衝到下游,下游的支流都會淤積。這對於種植莊稼的農民是莫大的災難。所以雙方的矛盾無法調解,雙方摩擦不斷。當地武士進攻Tatara,並不是使壞,而是為了他們自身的權利。那個年代武士和農民並沒有什麼明顯界限。Tatara變得…




分享


張貼留言


閱讀完整內容






繼《魔法阿嬤》後,台灣動畫電影奮起的一年,希望金馬獎不要再年年從缺了


10月 16, 2017


繼《魔法阿嬤》後,台灣動畫電影奮起的一年,希望金馬獎不要再年年從缺了




文章整理/Amos

2017年相信會是台灣原創動畫奮起的一年,以下整理是這些年來有在影展、創投會或市場展中露出,或接受一些文章專訪、發佈新聞消息等,目前即將上映或正在前期企劃、籌拍的動畫電影(共15部),有2D、3D或偶動畫的形式,題材、風格或類型還滿多元的,台灣動畫這三、四十年來第一次出現這麼熱絡,以前每年頂多一至兩部長篇作品完成或上映。

歡迎大家能持續多多關注、推廣與分享這些作品,到時候如果上大螢幕再一起進戲院支持,也期許今年的金馬獎最佳動畫長片,希望不要再年年從缺了喔,《魔法阿嬤》算是台灣動畫的經典代表,相信這些作品也都有機會和潛力奮起,使台灣的動畫產業能真正從代工走向原創,讓世界能有機會認識台灣優秀的動畫作品,一起努力~繼續加油!!!

期待台灣有一天能像這三大動畫論壇與提案大會:歐洲卡通電影論壇(Cartoon Movie)、法國安錫國際動畫影展Mifa創作提案、或是首爾國際動畫影展SPP提案會,這樣一個專屬於動畫創作媒合募資的交流平台,提供新生代導演或創作者有機會展示最新作品或籌備中的企劃,參加提案大會發表創作計劃、前製美術概念、前導預告Demo等,也藉此吸引並找尋適合的主創團隊、投資者、發行商或製片公司。

Cartoon Movie 官方網站 http://www.cartoon-media.eu/cartoon-movie-event/cartoon-movie-2017.htm巴哈姆特論壇報導 https://gnn.gamer.com.tw/7/144367.html




另外,今年的台中國際動畫影展也將於10/13~17日於台中站前秀泰影城舉行,有興趣的朋友們可以過去參與或看一些國內外優秀的作品喔。

TIAF 2017 臺中國際動畫影展官網 http://twtiaf.com/2017/

※ 如有其他動畫電影企劃、籌拍或上映消息,沒有寫到也歡迎提供訊息補上喔,謝謝大家^^




《Barkley 小貓巴克里》 Studio2工作室,導演 邱立偉




(預計12/29上映) https://www.facebook.com/BarkleytheCat/




魚嘟陰錯陽差誤入了一座動物城市,在這裡除了認識小猫巴克里與其他動物夥伴,也發現這座城市竟是被一個假裝擁有無邊法力並且號稱大師的人…




分享


張貼留言


閱讀完整內容






超過百間的台灣動畫相關公司或工作室列表


10月 11, 2017


【超過百間的台灣動畫相關公司或工作室列表,剛畢業的同學們可以準備作品集丟看看喔!】




※ 台灣當代動漫原創論壇 https://www.facebook.com/Tcacof/




(陸續整理更新最新資料中,也歡迎大家留言提供訊息補上,謝謝。)




【動畫編劇】(有些公司業務類型重疊,如需調整再請告知一下喔,感謝大家^^)

肥貓國際娛樂 https://www.facebook.com/fatcat.international/

傻呼嚕同盟 https://www.facebook.com/傻呼嚕同盟-155671611160733/




【動畫品牌】

九藏喵窩 https://www.facebook.com/dnaxcat/

卡米客動漫 http://comicxstudio.com/#home

墨色國際 http://www.jimmyspa.com/

TaiwanBar https://taiwanbar.cc/




【動畫製片、企劃】

光和影映像 http://www.lightshadowfilm.com/

彌賽亞創意 https://www.facebook.com/animationmovieamos/




【動畫行銷、發行】

牽猴子整合行銷 https://www.facebook.com/ActivatorMarketingCompany/

ifilm/傳影互動 https://www.facebook.com/ifilm.tw/

前景娛樂 https://www.facebook.com/ffe.tw/

穀得電影 https://www.facebook.com/gooddayfilms/

威視電影 https://www.facebook.com/VVPfans/




【動畫代理】

木棉花國際 http://www.e-muse.com.tw/

群英社 http://www.my-cartoon.com.tw/

曼迪傳播 http://www.mightymedia.com.tw/

普威爾 http://www.prowaremedia.com.tw/

台灣角川 https://www.kadokawa.com.tw/

昇龍數位科技 http://www.eznippon.com/about-us/







【概念藝術】 Lik Studios https://www.facebook.com/LikStudios/?pnref…




分享


7 則留言


閱讀完整內容






失落的古南島紀─福爾摩沙海洋神話史詩(預計2020年出第一卷書)


9月 30, 2017


這幾天有一個新的想法和計劃,希望將這些年經營南島觀史上分享的內容,和巴布薩與阿立昆平埔社團裡研究的資料,裡面曾被遺忘的史實、野史、神話、傳說、童話、詩歌、民謠等故事,整理收錄成一本海洋原生史詩《失落的古南島紀─福爾摩沙海洋神話史詩》(暫定),以下是目前先整理出的目次共七卷【開天卷】、【闢地卷】、【上古卷】、【中古卷】、【中世卷】、【近世卷】、【近代卷】四十九篇幅。

( 目次篇幅尚在調整歸類中,收編內容也將陸續更新中~歡迎大家提供相關資料、文獻內容、口傳故事或方向建議等,一起來討論共同撰寫完成這本創世神話古書。期待能保留下這些動人的故事,提供未來可能改篇成小說、繪本、漫畫、動畫、電影、遊戲或桌遊等創作。)




※ 預計2020年出第一卷書,之後規劃一年陸續出一本(共七卷書),正在尋找適合的出版社當中,也歡迎各位朋友們的推薦與介紹,謝謝大家!!







序言




世界上每個地方都有屬於自己的神話體系,從非洲的古埃及、中南美的瑪雅、印加與阿茲特克、北美的印第安、歐洲的盎格魯撒克遜、英國的凱爾特、東歐的斯拉夫、地中海的迦太基、中東的猶太與迦南、紐西蘭的毛利、澳洲、中國或日本等都有當地獨特文化的史詩故事。




有些藉由長篇敘事史詩傳唱為世人所知,例如美索不達米亞《吉爾伽美什》、《阿特拉哈西斯》,巴比倫《埃努瑪·埃利什》,古希臘《奧德賽》、《伊利亞特》,羅馬《埃涅阿斯紀》,北歐《貝奧武夫》、《詩體埃達》,印度《摩訶婆羅多》、《羅摩衍那》,日本《古事記》、《日本書紀》等。




此外,還有中古歐洲的三大英雄史詩日耳曼《尼伯龍根之歌》、法蘭西《羅蘭之歌》、西班牙《熙德之歌》,還有藏族的史詩《格薩爾王傳》、蒙古族的《江格爾》、吉爾吉斯族的《瑪納斯》、苗族的《亞魯王》,或波斯民族《王書》、以色列民族《約瑟紀》、芬蘭民族《卡勒瓦拉》等,這些傳唱了幾千年來的長篇古典史詩,反映了各個民族的傳統文化與生活方式,甚至影響了當代人們的精神思想和內心思維。




有些神話素材啟發了當代小說家重寫成經典的故事,例如《西遊記》的形象原型來自《羅摩衍那》神猴哈奴曼,托爾金寫《魔戒》時靈感來源獲取自《貝奧武夫》,勒瑰恩《地海》受老子《道德經》思想底蘊影響,路易斯《納尼亞傳奇》是一部充滿《聖經》符號的作品 ,這些民族都有自己的史詩和留下的傳說。




而身處太平洋島國的福爾摩沙─台灣,其實充滿著各式的神話、傳說與民間野史,例如曾經有過的大肚王…




分享


張貼留言


閱讀完整內容






宮崎駿《魔法公主》與庵野秀明《福音戰士》對談錄


1月 05, 2013


此篇譯稿原文出自1997年7月,《魔法公主》與《福音戰士》兩片同時首映對決當時,宮崎駿與庵野秀明接受雜誌邀約的對談記錄。




宮崎: 我想庵野應該不會簡單透露他下一步想要做什麼吧?




因為庵野的最大優點,就是會老老實實的埋頭苦幹。




庵野:是嗎......(笑)




宮崎:從你做了《THE END OF EVANGELION》這種直接的電影就能看出來了啊,




電影老老實實的証明了EVA裡原本就什麼都没有。




庵野:是啊,我就是傻老實人。




(譯者註:當聽到這句話時,庵野秀明的表情很耐人尋味)




宮崎:這個作品讓我知道了妄想的社會是什麼樣子的,真不想看到現在的年輕人都這個樣子。




總之,庵野能憑藉《EVA》成功還是件好事,這樣工作機會和曝光率都會大幅提升了。




以後就希望你能早點從《EVA》的光環裡走出來,




不然說不定10年,20年後,還會有人說你是“那個做了EVA的庵野先生”,那可就麻煩了啊。




(譯者註:不愧是宮崎駿,他的預言現在看來無比正確)




庵野:說的也是啊。




宮崎:所以我覺得,以後你還是不要再從《EVA》裡挖掘價值了,這樣對你不是好事。

(だから、今後一切、『エヴァンゲリオン』に手を出さない方がいいと思う。)










庵野:這點您就放心吧,這邊我已經都打理好了,




接下來我打算專心做少女漫畫題材《他和她的故事:彼氏彼女の事情》呢。(笑)




宮崎:那就是和我走一樣的路線了?




庵野:就是啊,後來我才發現,真是不爽啊。




宮崎:没啥搞頭啊。




庵野:就是啊。




宮崎:你那部真人電影《LOVE & POP》是專門為了擺脫《EVA》的晦氣才拍的嗎?




庵野:老實說其實就是這個意思。(笑)




宮崎:如果你再這樣圍著《EVA》不放,




那樣到以後你還是會被人當成“那個做《EVA》的庵野先生”,




所以要是能認識到這種危機,做點其他的作品確實是個符合你庵野秀明作風的調整方法。




對於你來說,本來出發點不是動畫,而是特攝片《超人力霸王》吧?




因為你本來就是與其相信現實,更願意相信映像管中世界的那一種人嘛。

(このまま『エヴァンゲリオン』で追いまくられたら、




庵野は、「エヴァンゲリオンの庵野さん」になってしまうとかさ。)




庵野:從小學到中學那段時間確實是這樣 ......




宮崎:所以你看,那以後你就掙脫不出來了吧?




不是說你想掙脫還是不想掙脫的問題,而是你身上現在就體現著這個世界上最嚴重的心理問題。




庵野:就因為很難掙…




分享


張貼留言


閱讀完整內容






《夢見》台灣動畫電影這四十年..《魔法阿媽》網路上點閱率高達六百多萬看過!


10月 12, 2017


《夢見》台灣動畫電影這四十年..《魔法阿媽》網路上點閱率高達六百多萬看過!




文章整理/Amos




1975~2016年間,歷年台灣自製的原創動畫電影列表(共26部):




1975年《封神榜》導演張英,中華卡通、南海電影







1979年《三國演義》導演蔡明欽,中華卡通、日本東映










1980年《好小子─紅葉少棒》導演楊奇璋,中華卡通、台北樺樑電影







1981年《老夫子》導演胡樹儒、蔡志忠、謝金塗,遠東卡通







1982年《小叮噹大戰機器人》導演王亞泉,宏廣公司







1982年《牛伯伯牛小妹大破鑽石黨》導演余為政,宏廣公司







1982年《老夫子水滸傳》導演胡樹儒、王澤、謝金塗,遠東卡通







1983年《四神奇》導演笹川宏、手塚治虫,基甸救世傳播協會、泰威公司、手塚製作







1983年《烏龍院》導演蔡志忠,龍卡通、遠東卡通







1994年《禪說阿寬》導演游景源,遠東卡通、漢廣動畫







1998年《魔法阿媽》導演王小棣,稻田電影工作室 (台北票房355萬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iOzf_5s064 (630萬點閱率)







1999年《少年噶瑪蘭》導演康進和,公視、宏廣公司







2003年《阿貴槌你喔》導演張榮貴,春水堂科技娛樂







2003年《蝴蝶夢-梁山伯與祝英台》導演蔡明欽,中影公司 (台北票房177萬元)







2005年《紅孩兒:決戰火焰山》導演王童,宏廣公司 (台北票房553萬元)







2005年《印順導師傳》導演蕭毅君,大愛電視




分享


張貼留言


閱讀完整內容






押井守21大人生怨念:記押井君的腰斬/流產企畫


12月 07, 2011


押井守21大人生怨念:記押井君的腰斬/流產企畫




整理/ kaito




雖然並不比美劇腰斬的頻繁,但日本動畫界還是存在著這樣的現象的,企畫擱置、腰斬或中途換將俯拾即是,如高橋良輔之於《機甲界卡利安》、《蒼之流星》 ,長浜忠夫之於《未來機械人達特紐斯》、《凡爾賽玫瑰》,板垣伸之於《飛籃扣殺!》、山本寬之於《幸運星》等等,包括宮崎駿老爺子在內,不論名家還是無名小卒都曾因此敗過陣,而迄今為止推出了包括TVA、OVA、劇場在內共13部動畫作品(不包括再編集、重製、以及短片和寫實)的押井守,他在這方面更是有他人無法望及項背的成就,不算《福星小子》TV中途斬落馬,在他名下,包括動畫、寫實企畫在內,記錄在案的共計21部作品不幸遇難:

1、歇洛克·福爾摩斯(Sherlock Holmes/シャーロック·ホームズ)

原定押井守分鏡、以及試播集製作;眾所周知,最後出來的便是宮崎駿的《妙犬神探》名探偵ホームズ,1984)。

2、滿月傳說(THE FULLMOON TRADITION INDRA/フルムーン伝説インドラ)

原定押井守企畫·原案·分鏡·演出、人設高田明美、美術監督中村光毅、小說版執筆鳥海永行;在押井忘我的世界觀展開過程中被意大利投資方叫停(侃侃而談顯然很容易自掘墳墓、但是你絕對不能讓押井停下來要他切中要點),最後出來的也只有鳥海永行執筆的小說。

3、錨(Anchor/アンカー)

原定押井守監督、原作夢枕獏、企畫·監修·腳本宮崎駿、製片高畑勲;最終由於雙方(押井與宮崎)的創作理念分歧太大而流產,出來的只有夢枕獏的小說版。企畫會上當年還是高中生的宮崎吾郎也在場,據押井守說,宮崎駿的兒子更偏向於他的主意。

4、墨攻

酒見賢一原作、森秀樹作畫的同名漫畫動畫版企畫,也是後來張之亮執導、劉德華主演的同名電影來源。同樣是來自吉卜力未果的邀請。

5、多砲塔出擊(突撃!アイアンポーク)

原定押井守監督的OVA,原作·企畫·監修宮崎駿,《宮崎駿の雑想ノート》6“多砲塔出擊”(多砲塔の出番)的改編。未果。自此,押井和吉卜力的緣份也到了盡頭;押井守與宮崎駿自1980年代中期的諸多爭議之後,在迎來緊接著的最大矛盾衝突後,終於分道揚鑣——

6、魯邦三世完結篇(押井版ルパン三世/ルパン三世完結篇)

原定押井守監督、演出助手片山一良、腳本押井守·伊藤和典、藝術指導天野喜孝、畫面構成金田伊功、人設加藤茂、音樂…




分享


張貼留言


閱讀完整內容






關於影片類型(Film genre) 與電影分類


9月 25, 2017


圖片來源:1991年馬克·卡羅與尚-皮爾·桑里的《黑店狂想曲》

關於影片類型(Film genre) 與電影分類




電影類型(英語:Film Genre),也叫做「片種」,指的是基於電影的敘事元素和情感反應進行相似分類的電影類別。

GENRE 類型電影

在風格、主題、結構,甚至角色型態上,表現出類似趣味的影片。




WESTERN 西部片

美國特有的一種電影類型,大多以十九世紀後半斯的美國為背景。第一部西部片是1903年愛德溫波特根據1900年匪徒打動火車事件而拍攝的《火車大劫案》。

ACTION FILM 動作片

泛指以快節奏動作製造趣味的電影,如西部片、功夫**匪片,但某些強調動作的鬧劇也可包括在內。第一部廣受歡迎的動作片是1903年的《火車大劫案》。




GANGSTER FILM 盜匪片

一種電影類型,其故事、情節和成規,都圍繞著歹徒的行動而發展,尤其在描寫搶劫銀行者及在法律之外動作的黑社會。




WAR FILM 戰爭片

以描寫戰爭或以戰爭為主要故事背景的電影類型。




DISASTER FILM 災難片

一種敘述一群人如何同心協力逃避一場人為或自然災難的通俗劇電影類型。




DOCUDRAMA 紀錄劇情片

指採用演員演出歷史事件,而以紀錄片的手法來表現出的一種電影類型。




SCIENCE-FICTION FILM 科幻片

電影類型的一種,其特色的情節包含了科學奇想。喬治里葉的《月球之旅》是電影史上最早的一部科幻片。




FANTASY FILM 幻想片

以想像、夢幻或幻覺中的時空為創作題材的電影類型。




THRILLER 驚悚片

以偵探、神秘事件、罪行、錯綜複雜的心理變態、或精神分裂狀態為題材的一種電影類型。




HORROW FILM 恐怖片

一種電影類型,其情節集中在描寫主要角色受到怪異驚人的事件的威脅。




SUSPENSE FILM 懸疑片

情節使人對主要人物的命運引起關切,而造成高度焦慮和緊張感的一種電影類型。




MUSICAL FILM 歌舞片

把歌舞排場的成規併入影片故事中,且以樂曲為影片敘述既定要素的電影。




BLACK COMEDY 黑色喜劇

從悲觀、恐怖、失望和痛苦的世界觀顯現幽默趣味的電影類型。




FILM NOIR 黑色電影

具有共同的電影風格與處理腐化等相關主題的一類影片,一般為都市場景。常用來指40、50年代好萊塢拍攝的具低調燈光與陰鬱氣氛的偵探或驚嚇片。




AVAN…




分享


張貼留言


閱讀完整內容






吉卜力原點名作《風之谷》搬上大螢幕的製作之路


7月 05, 2016


吉卜力原點名作《風之谷》搬上大螢幕的製作之路

Animage編輯部編輯 /來自:《風之谷》美術集




以下的篇幅,Animage編輯部原本想把首次和宮崎駿先生接觸,進而到《風之谷》漫畫和製作成電影的逸事,以及後續發展到隨身採訪電影製作的筆記進行彙整刊登,卻在一開始的階段就遇到了障礙。




不過話說回來,本來想讓大家把以前採訪的筆記之類的提交出來,但編輯部還是跟往常一樣,沒有一個人能幫忙整理。說著“不知道放到哪裡去了?”在桌子裡面左翻右找,時間就這麼過去了。所以也就只能把記憶力比較新的——也就是將《風之谷》搬上大熒幕的經過在此做個敘述。連載時大受好評那是在昭和57(西元1982年)年11月的事情了。從《風之谷》連載開始,已經歷了將近整整一年的時間。




廣受各家報章雜誌的關注評論,在本月刊的問卷調查中,是經常在排行榜上名列前5名且備受注目的作品。順便一提,最早是刊登在《variety》(角川書店)昭和57年5月號上面,並大受漫畫家大友克洋先生的誇讚 。“總之,宮崎駿先生所描繪的畫真的很出色,不只是停留在展現了人物表情或素描的階段而已,他更知道要怎麼讓人欣賞。




本來我認為現在的漫畫已經失去原本的樂趣,沒想到在曾經製作過動畫者的作品上又再度出現這種感動,這到底該怎麼形容才恰當呢?作品中的小道具很有意思,漫畫裡出現的風箏或是一把步槍都能引人注目。我感受到宮崎先生投入於自己的興趣之中,同時真的是以很愉快的心態在創作。還有,雖然很難用語言來形容,但我想表達的是這部作品內含所謂的詩心(Poem),雖然目前才只連載了兩會而已,卻能讓感受得到呢。而且畫面也非常美,那是漫畫中早已被遺忘的地方吧!




” 竹宮惠子小姐也在“昭和57年最好看的漫畫是哪一部?”(小學館《Petit Flower》昭和57年12月號)的問卷調查中選擇了《風之谷》這部作品,在這裡刊登她做這個選擇的理由—— “我從連載第一回就開始看了,以同業者的直覺,我又預感'這部作品將會發展出把不同於以往的新世界'。漫畫家的使命就是要邀請讀者進入完全不同的異世界。以這樣的角度來看,我認為這真的是一部很棒的作品。




”(以下簡略)其他還有很多佳評如潮的報導,像是《月刊OUT》、《讀賣新聞》、《東京新聞》等都有刊載;而《Comic Box》(昭和57年11、12月號)漫畫雜誌更是以70頁的特輯,大篇幅報導了宮崎駿先生和《風之谷》…




分享


張貼留言


閱讀完整內容










關於自己



Messiah Creative Studio


彌賽亞創意工作室│Amos 阿墨斯

聯絡方式 hellomcsservice@gmail.com

瀏覽簡介




標籤





相關網頁

A 認識電影語言
B 動畫美學研究
C 經典電影長片
D 動畫短片精選
E 前期創作訪談
About Amos
Amos on Facebook
DNA3製片饗宴會
3DNA動畫原案大會

《發光的女孩》




動畫電影前期籌備

《失落的古南島紀》




預計2020年出第一卷書

《寶島來逗陣》DVD短篇作品合輯




2012/12/26 正式發行

《鯉魚祭》




2009年

《大頭仔的三塊厝》




2007年

《冬蟲夏草》




2005年




封存





Facebook




南島觀史-福爾摩沙 Formosa




Plurk 噗浪





Plurk.com

總瀏覽量


259,683






技術提供:Blogger


2008~2017 by Amos Hsiao © 阿墨斯





AMOS HSIAO【阿墨斯】

訂閱








搜尋

黃永玉「歷史家越寫越臉紅」、「世界長大了,我他媽也老了」/永玉六记/《沿著塞納河到翡冷翠》/《老婆呀! 不要哭》

$
0
0





黃永玉-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https://zh.wikipedia.org/zh-tw/黃永玉

黃永玉(1924年8月9日-),民国十三年七月初九(公历8月9日)生於湘西凤凰县,土家族,中國畫家,現為中央美术學院教授,曾任版画系主任 。 黃永玉在版画、 ...

「世界长大了,我他妈也老了。」
MP.WEIXIN.QQ.COM


李怡新增了1張相片2014.10.19

黃永玉先生賜贈墨寶,上寫:「歷史家越寫越臉紅/李怡仁弟一笑/黃永玉九十一揮」。


+++「黃永玉九十畫展」近日在北京低調開展,卻因為這幅頗有意思的書法作品,無法低調了。
「世界長大了,我他媽也老了」寫於2009年,此次展出引起網友熱烈爭論。



【背景連結】
黃永玉是著名畫家,享有「丹青聖手」、「不老頑童」的美譽。原籍湖南省鳳凰縣,1924年出生於常德縣。土家族,筆名黃杏檳、黃牛、牛夫子。因家境貧苦,12歲就外出謀生,流落到安徽、福建山區小瓷作坊做童工,後來輾轉到上海、臺灣和香港。14歲開始發表作品,以後一段時間主攻版畫,其獨具風格的版畫作品飲譽國內外。16歲開始以繪聲繪色畫畫及木刻謀生。代表作品包括版畫雷鋒像、生肖郵票1980年猴票等。
*****



《老婆呀! 不要哭》
作者 : 黃永玉
出版社:三聯書店
出版年: 1997

內容簡介· · · · · ·

  編輯推薦:本書是黃永玉先生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創作的一本詩集,詩集中包括抒情詩、寓言詩、諷刺詩……其抒情詩,深刻反映了詩人在特定歷史環境下的真情實感,其諷刺詩大多是對“四人幫”在“文革”時期道行逆施的鞭韃,其寓言詩, 以詩喻世,寓意深刻,本書充分錶現了作者的曲折的人生經歷和豐富的內心世界。

目錄· · · · · ·

目錄

老婆呀,不要哭
――寄白農場的情詩
餵雞謠
――三年農村勞動的紀念
平江懷人
一個人在院中散步
天安門即事
說是從丰台來的
老夫婦
老兵
哭泣的牆
邂逅
我思念那朵小花
啞不了,也瞎不了
這傢伙笑得那麼好
想起那句話就好笑
好呀!飛行的荷蘭人
――贈伊文思
不如一索子吊死算了
――D大調諧謔曲
不准!
幸好我們先動手
――仿彭斯體
寶石和公雞
獻給妻子們
曾經有過那種時候
我認識的少女已經死了
猶大新貌
希望之花
熱鬧的價值
不是童話而是拗口令
送張三
哪能這樣?只好這樣!
――致江青一夥
比味精鮮一百倍
――獻給首長
被剝了皮的勝利者
擦粉的老太婆笑了
――讀某詩作有感
混蛋已經成熟
――寫給小爬蟲
死,怎麼那麼容易?
難以忍受的歡欣
畢加索會怎麼想?
――西柏林畢加索雕塑展所見
三樓上有間小房
“豌豆”詩人自敘詩
遍插茱萸
――擬情詩
花衣吹笛人
――花衣吹笛人二百年祭(1784―1984年)
獻給“黃土地”和那幫小子
“蓮花說,我在水上漂蕩”
――悼念保羅・安格爾
墓誌銘


-----
這則說到的書,手頭上只有《沿著塞納河到翡冷翠》(香港:壹週刊,1992)。黃永玉先生的這本集子,是很High/高峰期(他說,還要去西班牙一路寫生,假如出版社不棄.....),也是"壹出版"的高峰期 ("開卷一族叢書")
黃永玉「歷史家越寫越臉紅」、「世界長大了,我他媽也老了」/永玉六记/《沿著塞納河到翡冷翠》/《老婆呀! 不要哭》

圖像裡可能有2 個人
圖像裡可能有1 人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沿著塞納河到翡冷翠》 香港:壹出版公司1992?

沿著塞納河到翡冷翠
作者 : 黃永玉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年: 2006-11

  一位67位歲的中國畫家,支起畫架,安頓好三腳凳,安然從在巴黎塞納河畔、翡冷翠(佛羅倫薩)優雅的街頭,專心畫他的畫。這是1991年的春天夏天的事情,畫家黃永玉完成了他兩次豐盛的藝術的旅程。
   黃永玉是一位傑出的畫家,他寫的散文等文學作品又有極高的藝術感染力。《沿著塞納河到翡冷翠》是他在國外小住時所寫的藝術遊記散文集,由三聯書店在1999年《黃永玉藝術展》前出版。每篇文章都配有黃永玉所作的油畫、水彩等,總計數十幅。讀這兩輯遊記,我們如同與畫家一起,沿著塞納河,踏著當年印象派畫家的腳步,來到處處入畫的梵高故鄉,又與畫家一起,崇敬地來到文藝復興大師達·芬奇生活的地方,呼吸著那仍然留下來的醉人空氣。

永玉六記—汗珠裡的沙漠

永玉六記—汗珠裡的沙漠

《汗珠裡的沙漠》。真正的藝術創作,猶如在浩瀚的沙漠中跋涉,為人掘一處水井,為人拓一片綠洲,是須付出汗水和心血的。這本藝術札記,便是黃永玉先生在長途跋涉中用汗水凝聚而成的,每滴汗珠裡都映現出他的追求、他的真知灼見。《汗珠裡的沙漠》仍按一九八六年北京三聯書店出版的“永玉三記”的體例,文圖並茂,細細品讀,受益匪淺。書中有這麼一則札記:“看一幅好畫,有如走進滿堂通亮的大廳。”讀這本藝術札記,我便有“滿堂通亮”的感覺。
永玉六記—往日故鄉的情話

永玉六記—往日故鄉的情話

117
作者:黃永玉著
出版社:江蘇人民出版社本社特價書
叢書標題:數:


ISBN :7214039060出版時間:2005-6-1
開本:
頁數:117




.....筍....開水潦一潦撕開倒點醬油....
往日故鄉的情話—永玉六記/《沿著塞納河到翡冷翠》
我記得胡適也說過他家鄉的此一用法待查



兩次用到"糞客"....


《永玉六記》叢書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許多年輕人的精神營養品,收編了黃永玉的水墨畫和鋼筆劃系列。分為《罐齋雜記》、《力求嚴肅認真思考的札記》、《芥末居雜記》、《往日,故鄉的情話》、《汗珠裡的沙漠》、《斗室的散步》六冊。“六記”語極精闢,畫極傳神,每一語都似格言,蘊含地極深刻的哲理。這六冊在上個世紀​​​​八十、九十年代就成為文化界的流行讀物,而今天江蘇人民出版社採取線裝的方式再次印製出來,於是流行在時間的考驗後可以作為經典一樣奉獻出來。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重定向自黃永玉

黃永玉(1924年8月24日-),原籍中國湖南省鳳凰縣,出生於常德縣土家族人,[1]中國畫家,現為中央美術學院教授,曾任版畫系主任。[2] [3]
黃永玉在版畫、中國畫雕塑文學建築郵票設計方面都產生過作品。他的畫有濃厚西方畫元素,但又不失中國畫氣韻著稱。黃永玉亦是一位非常出色的詩人,其詩作中的民間化、口語化風格與質樸的詩風,十分別緻動人。
他的著 ​​​​ 名作品包括生肖郵票猴票文學作品包括《永玉六記》、《吳世茫論壇》、《老婆呀,不要哭》、《這些憂鬱的碎屑》、《沿著塞納河到翡冷翠》、《太陽下的風景》、《無愁河的浪蕩漢子》等書[1]。他的建築設計作品有鳳凰縣的《玉氏山房》、《奪翠樓》,香港的《山之半居》,北京通州的《萬荷堂》和義大利佛羅倫斯的《無數山莊》 。[4]
黃永玉的作品,在2007年7月曾經於香港島時代廣場展出。[5]

[ 編輯 ] 參考文獻

王陽明及其詩; 王陽明成貴陽新「名片」

$
0
0

2017.6.17 漢清講堂:問何懷碩先生葉公超送他的法書。
何懷碩先生說是王陽明的詩。他唸一段,李元璋兄接下去念完它--他的博士論文的"主角",乃是王陽明。  
  我們談他的【王道領導學】ㄧ書應加上王陽明事例。李兄說,可以寫專書。
我說漢清講堂當辦王陽明的討論會。


2017.6.20 李博士回我信

鍾老師好 :

[ 險夷原不滯胸中,何異浮雲過太空。夜靜海濤三萬里,月明飛錫下天風。]
這是王陽明貶謫時所作之詩,以明心志。
葉公受貶,題此詩給一後生年輕人( 何懷碩 ),當有深意焉。
這是做葉公超傳記或心態史之絕佳題材,真希望有幸能得以瞻仰此墨寶。

祝好!

晚 李元璋 上
----

王陽明  『伝習録』松岡正剛の千夜千冊
-----
2015-08-17 儒風大家
心學大師王陽明被稱為 「明第一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絕頂」。正因如此,我們在談論王陽明的時候更多的是注重其思想和人格,而忽略他的詩歌和書法。明朝的徐渭說王陽明是「因人掩其書」,王陽明在詩歌和書法上不是沒有成就,而是被他「立德、立功、立言」的名聲掩蓋了。小編精心為大家選擇了陽明先生的詩歌,配上其書法,希望大家可以知道一個更全面的陽明先生。
春行
冬盡西歸滿山雪,春初復來花滿山。
白鷗亂浴清溪上,黃鳥雙飛綠樹間。
物色變遷隨轉眼,人生豈得長朱顏。
好將吾道從吾黨,歸把魚竿東海灣。
這是一首哲理韻味非常濃厚的田園詩。前兩句寫初春的景色,很有田園詩的風格。詩句和意境非常的美,即便放在唐朝,也可以算作一首描寫田園風光的好詩了。
蘭亭次秦行人韻
十里紅塵踏淺沙,蘭亭何處是吾家?
茂林有竹啼殘鳥,曲水無觴見落花。
野老逢人談往事,山僧留客薦新茶。
臨風無限斯文感,回首天章隔紫霞。
這兩首詩都與蘭亭有關,從中似能體會到陽明生前自尋墓地於蘭亭鮮蝦山的悠悠情思。
喜雨(南贛作)
吹角峰頭曉散軍,橫空萬騎下氤氳。
前旌已賀洗兵雨,飛鳥猶驚卷陣雲。
南畝漸欣農事動,東山休共凱歌聞。
正思鋒鏑堪揮淚,一戰功成未足雲。
王陽明曾任南贛巡撫,他在南贛崇義縣打敗以謝志山為首的農民起義軍。王陽明就地勒石紀功,於茶寮石崖絕壁上刻石,取名為「茶寮碑」。這首詩寫的是戰勝以後,返迴路上遇雨的情景。可以看出詩人得志後的豪情,以及軍旅中依然關心農事的細心。
游靖興寺
老樹千年惟鶴住,
深潭百尺有龍蟠。
僧居卻在雲深處,
別作人間境界看。
靖興寺在湖南醴陵西山,相傳為唐代大將李靖所建。這首詩寫靖興寺「鶴住龍蟠」,仙靈之氣十足。前三句都是襯托最後一句的。
憶諸弟
久別龍山雲,時夢龍山雨。
覺來枕簟涼,諸弟在何許。
終年走風塵,何似山中住。
百歲如轉蓬,拂衣從此去。
這首詩的主旨是懷念自己的兄弟,他想念自己曾經居住過的龍山舊居。由此聯想到自己的辛苦的征程,「終年走風塵」,他懷念在山中居住的生活。「轉蓬」是古代做官人常用的比喻,自己做官無定所,隨命遷流諸地,就像飛蓬一樣,被風吹來吹去。「拂衣從此去」,最後一句筆鋒一轉,寫出了自己建功立業的決心。
謫仙樓
攬衣登採石,明月滿磯頭。
天礙烏紗帽,寒生紫綺裘。
江流詞客恨,風景謫仙樓。
安得騎黃鶴,隨公八極游。
謫仙樓又稱太白樓或採石樓,是蕪湖八景之一,後被焚,清康熙元年由太守胡念齋重修,今不存。從詩意分析,本詩作於正德十五年陽明因忠、泰之陷而被拒之蕪湖期間的可能性較大。
《詠良知四首》之一
個個人心有仲尼,
自將聞見苦遮迷。
而今指與真頭面,
只是良知更莫疑。
王陽明認為,人人心裡都有「良知」,人人都有成為聖賢的潛質。不過,世間大多數人的「良知」被自己的偏見妄見所遮蔽,自己並不知道。
《詠良知四首》之二
問君何事日憧憧?
煩惱場中錯用功。
莫道聖門無口訣,
良知兩字是參同。
大本大源是道是至善,良知是認知道和至善的功能,其一直在我們心中,未曾遠離,只是我們日用不知,有時甚至違背之。錯用功就是丟下良知,卻向外找尋善惡之判別依據。
《詠良知四首》之三
人人自有定盤針,
萬化根源總在心。
卻笑從前顛倒見,
枝枝葉葉外頭尋。
「萬化根源總在心」這句意思是說,時間紛繁萬物乃至萬物之間的變化、關係都在人的心中。陽明先生自己笑自己,以前沒有領悟這個道理,卻「枝枝葉葉外頭尋。」,向心外去求,結果只能是緣木求魚。
《詠良知四首》之四
無聲無臭獨知時,
此是乾坤萬有基。
拋卻自家無盡藏,
沿門持缽效貧兒。
這首詩寫得非常的形象。「拋卻自家無盡藏,沿門持缽效貧兒」這兩句刻畫了一幅有趣又略帶諷刺意味的畫面:一個乞丐拿著缽挨家挨戶地去要飯,卻不知道原來自己家裡有個無盡寶藏。這個無盡寶藏就在人的心裡,就是「良知」。這首詩還是在告訴我們,不要外求,要反求諸己。
羅舊驛(居夷作)
客行日日萬峰頭,山水南來亦勝游。
布穀鳥啼村雨暗,刺桐花暝石溪幽。
蠻煙喜過青楊瘴,鄉思愁經芳杜洲。
身在夜郎家萬里,五雲天北是神州。
這首詩描寫了作者被貶貴州龍場驛時的悽苦之調,也流露出了自己的思鄉之情。「布穀鳥啼村雨暗,刺桐花暝石溪幽。」這兩句寫景,有聲音(啼)、有顏色,有花有雨,不輸唐人詩歌。
儒風大家原創,轉載需註明
儒風大家
中國傳統文化當代價值傳承者
歡迎關注儒風大家微信公眾帳號(rufengdajia)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4dxBz4.html


*****
在當下的中國,最當紅的哲學家是誰?在習近平的推崇下,這一頭銜非王陽明莫屬。
習近平一直致力於宣傳中國古老的思想。王陽明對道德行為的擁護、對於天性良知的遵從吸引了習近平。人們於是迅速行動起來,在王陽明曾被流放的貴陽修建起了主題公園和博物館。在那裡,一個王陽明樣子的機器人寫著他的書法,背誦著他1000多句名言。
由於受到習近平的推崇,曾一度被禁的哲學家王陽明在貴陽掀起一陣熱潮。這裡不僅打造了王陽明主題公園和博物館,還製造了一個可以模仿其書法的機械人。
CN.NYTIMES.COM

Sergei Eisenstein《愛森斯坦論文選集》sightseeing with Sergei Eisenstein。"Odessa Steps"上的拿破崙效應。效應寶典

$
0
0


Highly recommend reading this wonderful article from The Calvert Journal on Sergei Eisenstein and his graphics work
One of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film was also a visionary artist, as this new…
CALVERTJOURNAL.COM


Sergei Eisenstein 說拍Battleship Potemkin 的 the massacre on the "Odessa Steps" (此為電影之虛構) 時. 2000人在台階上亂竄. 第一次拍的時候大家很認真 接下來重拍幾次. 大家沒新鮮感疲了. 這時候 Sergei Eisenstein應用所謂拿破崙效應---拿擴音器對幾位演員 指名道姓請他們認真點----果然


Sergei Mikhailovich Eisenstein (Russian: Сергей Михайлович Эйзенштейн; IPA: [sʲɪrˈɡʲej mʲɪˈxajləvʲɪt͡ɕ ɪjzʲɪnˈʂtʲejn]; 23 January 1898 – 23 July 1948) was a pioneering SovietRussianfilm director and film theorist, often considered to be the "Father of Montage". He is noted in particular for his silent filmsStrike (1924), Battleship Potemkin (1925) and October (1927), as well as the historicalepicsAlexander Nevsky (1938) and Ivan the Terrible (1944, 1958).



1898年出生於俄羅斯帝國里加,曾在彼得堡建築工程學院學習。1923年,他在《左翼藝術戰線》雜誌上發表了《雜耍蒙太奇》,提出了「雜耍蒙太奇」的概念,引起理論界關注[3][2][4]。他執導的第一部影片是《罷工》(1925)。20世紀20~30年代為其創作高峰期,主要作品有《罷工》(Stachka,1925年)、《波坦金戰艦》(Bronenosets Potyomkin,Battleship Potemkin 1925年)、《十月:震撼世界的十天》(Oktyabr,1927年)、《墨西哥萬歲》(¡Que viva Mexico!,1932年)、《亞歷山大·涅夫斯基Alexander Nevsky 》(1938)、《伊凡雷帝》(Ivan Groznyy)等。其理論著作有《蒙太奇》、《蒙太奇1938》、《垂直蒙太奇》、《雜耍蒙太奇》、《電影中的第四維》、《鏡頭以外》。他是電影學蒙太奇理論奠基人之一。

史達林上台後,愛森斯坦因其理念與史達林路線不合,屢遭迫害,電影創作也多受干擾[5]。愛森斯坦1948年2月11日因中風卒於莫斯科[6]
List of writings
Selected articles in: Christie, Ian; Taylor, Richard, eds. (1994), The Film Factory: Russian and Soviet Cinema in Documents, 1896–1939, New York, New York: Routledge, ISBN0-415-05298-X.
Eisenstein, Sergei (1949), Film Form: Essays in Film Theory, New York: Hartcourt; translated by Jay Leyda.
Eisenstein, Sergei (1942) The Film Sense, New York: Hartcourt; translated by Jay Leyda.
Eisenstein, Sergei (1972), Que Viva Mexico!, New York: Arno, ISBN978-0-405-03916-4.
Eisenstein, Sergei (1994) Towards a Theory of Montage, British Film Institute. In Russian, and available online
Эйзенштейн, Сергей (1968), "Сергей Эйзенштейн" (избр. произв. в 6 тт), Москва: Искусство, Избранные статьи.

《愛森斯坦論文選集》中國電影出版社.1962/1985

瑪麗·西頓 著;史敏徒 譯. 《愛森斯坦評傳》. 中國電影出版社. 1983.


作者 謝爾蓋·愛森斯坦主編 尤列涅夫翻譯 魏邊實 武菡卿 黃定語隸屬叢書國家 中國語言 漢語出版社 中國電影出版社出版年代 1962年12月1日頁數 629規格 14X20.5cm(32開)ISBN 8061·1022

漢譯本《愛森斯坦論文選集》據蘇聯1956年俄文版譯出,中國電影出版社出版,1962年一版一印,1982年一版二印,1985年一版三印。



目錄*

原出版者的話* 尤列涅夫:謝爾蓋·米哈伊洛維奇·愛森斯坦*

作者的話*

政論

o 我們為人民服務

o 小閣樓休矣

o 蘇聯歷史片

o 熱忱是創作的基礎

o 國立電影技術學校——國立電影大學——蘇聯國立電影大學。過去——現在——未來(為電影大學校慶而作)

o 談談青年電影工作者

o 復興

o 作為創造者的觀眾*

關於蘇聯電影史

o 唯一的(關於蘇聯電影史的幾點看法)

o 必須由國家計劃委員會來領導

o 最重要的藝術

o 二十年

o 我們二十歲了

* 評述及創作肖像

o 談談電影長篇小說《我們,俄羅斯人民》

o 《解放了的法蘭西》

o 最偉大的創作真誠

o 一位大師的誕生

o 25與15o 普羅柯菲耶夫

o 一部電影的創作者們(洛莫夫夫婦和戈劉諾夫)

* 論外國電影

o 狄更斯、格里菲斯和我們

o Charlie the Kido 哈羅,查利!

o 《大獨裁者》,查利·卓別林的影片

* 導演問題

o 影片《戰艦波將金號》結構中的有機性和激情

o 蒙太奇在1938o [《美國的悲劇》]

o 布爾什維克在笑(關於蘇聯戲劇的一些想法)

o “狼與羊”(導演與演員)

o 我們能夠

o 不是有色的,而是彩色的

o 彩色電影

o 立體電影

o 結構問題

* 談談自己和自己的影片

o 我是怎樣成為導演的

o 通過革命到藝術,通過藝術到革命

o “十二使徒號”Battleship Potemkino

o為千百萬人所理解的實驗

o 《白靜草原》的錯誤

o 愛國主義——我們的主題

o 《亞歷山大·涅夫斯基》

o 真正的創作道路(《亞歷山大·涅夫斯基》)

o 永遠的前進(代跋)

* 附錄

o 註釋

o 愛森斯坦已發表而未收入本選集的論文索引

o 影片目錄

o 插圖索引
List of writings
Selected articles in: Christie, Ian; Taylor, Richard, eds. (1994), The Film Factory: Russian and Soviet Cinema in Documents, 1896–1939, New York, New York: Routledge, ISBN0-415-05298-X.
Eisenstein, Sergei (1949), Film Form: Essays in Film Theory, New York: Hartcourt; translated by Jay Leyda.
Eisenstein, Sergei (1942) The Film Sense, New York: Hartcourt; translated by Jay Leyda.
Eisenstein, Sergei (1972), Que Viva Mexico!, New York: Arno, ISBN978-0-405-03916-4.
Eisenstein, Sergei (1994) Towards a Theory of Montage, British Film Institute. In Russian, and available online
Эйзенштейн, Сергей (1968), "Сергей Эйзенштейн" (избр. произв. в 6 тт), Москва: Искусство, Избранные статьи.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62eaN9-TLY


October: Ten Days That Shook the World

(Russian: Октябрь (Десять дней, которые потрясли мир);

translit. Oktyabr': Desyat' dney kotorye potryasli mir) is a Soviet silent film made in 1927 by Sergei Eisenstein, sometimes referred to simply as October in English.


It is a celebratory dramatization of the 1917 October Revolution.


The title is taken from John Reed's book on the Revolution, "Ten Days That Shook The World".


October was one of two films commissioned by the Soviet government to honour the tenth anniversary of the October Revolution (the other was Vsevolod Pudovkin's The End of St. Petersburg).


Eisenstein was chosen to head the project due to the international success he had achieved with The Battleship Potemkin in 1925 .


Nikolai Podvoisky, one of the troika who led the storming of the Winter Palace was responsible for the commission.


The scene of the storming was based more on the 1920 re-enactment involving Lenin and thousands of Red Guards, witnessed by 100,000 spectators, than the original occasion, which was far less photogenic.

http://en.wikipedia.org/wiki/October:...


Dmitri Shostakovich wrote his Symphony No. 2 in B major, Opus 14 and subtitled To October, for the 10th anniversary of the October Revolution.

It was first performed by the Leningrad Philharmonic Orchestra and the Academy Capella Choir under Nikolai Malko, on 5 November 1927.


Shostakovich later revisited the events of the October Revolution in his Twelfth Symphony, subtitled The Year 1917.


Soviet montage theory is an approach to understanding and creating cinema that relies heavily upon editing (montage is French for "build, organize"). Although Soviet filmmakers in the 1920s disagreed about how exactly to view montage, Sergei Eisenstein marked a note of accord in "A Dialectic Approach to Film Form" when he noted that montage is "the nerve of cinema", and that "to determine the nature of montage is to solve the specific problem of cinema".


While several Soviet filmmakers, such as Lev Kuleshov, Dziga Vertov, and Vsevolod Pudovkin put forth explanations of what constitutes the montage effect, Eisenstein's view that "montage is an idea that arises from the collision of independent thoughts" wherein "each sequential element is perceived not next to the other, but on top of the other" has become most widely accepted.

http://en.wikipedia.org/wiki/Soviet_m...



Guardian cultureAt the height of his notoriety, the great Russian director came to Britain for a whistlestop tour of everything from Bloomsbury to Windsor and Hampton Court. As a new exhibition opens up his dazzling sketchbooks, we reveal a different side of Sergei Eisenstein



From Battleship Potemkin to Baker Street: sightseeing with Sergei Eisenstein
At the height of his notoriety, the great Russian director came to Britain for…
THEGUARDIAN.COM|由 IAN CHRISTIE 上傳



whistle stop or whistle-stop tour is a style of political campaigning where the politician makes a series of brief appearances or speeches at a number of small towns over a short period of time. Originally, whistle-stop appearances were made from the open platform of an observation car or a private railroad car.
Franklin and Eleanor Roosevelt on whistle stop tour in 1932



21世紀人類發展效應寶典

(蝴蝶效應) (煮青蛙理論) (鯰魚效應) (羊群效應)

(刺蝟法則) (手錶定律) (木桶理論) (破窗理論) (二八法則) (馬太效應) (路徑依賴理論)

(酒與污水定律)

(零和遊戲原理)(踢貓效應)
(墨菲法則)

配樂:Over the rainbow

製作 :DuanLC
修改 : Geo G.

參考網路http://tw.myblog.yahoo.com/hero-life/article?mid=10628等文章


蝴蝶效應
(The Butterfly Effect )
蝴蝶效應反映了混沌運動的一個重要特徵:系統的長期行為對初始條件的敏感依賴性。


初始條件十分微小的變化經過不斷放大,能帶動整個系統的長期的巨大的連鎖反應,對其未來狀態會造成極其巨大的差別而挑戰傳統觀點.社會學界用來說明:一個壞的微小的機制,如果加以及時地引導、調節,會給社會帶來非常大的危害,戲稱為“龍捲風”或“風暴”;一個好的微小的機制,祇要正確指引,經一段時間過程的努力,將會產生轟動效應。

蝴蝶效應: 上世紀70年代美國一名氣象學家洛倫茲在解釋空氣系統理論時說:亞馬遜雨林一隻蝴蝶翅膀偶爾振動,也許兩周後就會引起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其原因就是蝴蝶翅膀的運動,導致其身邊的空氣系統發生變化,並產生微弱的氣流,而微弱的氣流又會引起

四周空氣或其它系統產生相應的變化,由此引起一個連鎖反應,最終導致其它系統的極大變化。

 煮青蛙理論
(Boiled frog theory )
青蛙現象:把一隻青蛙直接放進熱水鍋裡,由於它對不良環境的反應十分敏感,就會迅速跳出鍋外,但如果把一個青蛙放進冷水鍋裡,慢慢地加溫,青蛙並不會立即跳出鍋外,水溫逐漸提高的最終結局是青蛙被煮死了,因為等水溫高到青蛙無法忍受時,它已經來不及、或者說是沒有能力跳出鍋外了。


煮青蛙理論告訴我們,一些突變事件,往往容易引起人們的警覺,而易致人於死地的卻是在自我感覺良好的情況下,對實際情況的逐漸惡化,沒有清醒的察覺。我們生存的主要威脅,並非來自突如其來的事件,而是由緩慢漸進而無法察覺的過程所形成挽就的命運。


就如人們目光短淺,祇看到局部,而無法整體縱觀全域,對於突如其來的變化,可以從容面對,但對於悄悄發生的大的變化,反而無法察覺,最終會帶給我們更加嚴重的危害!青蛙效應告訴我們:居安思危,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鱷魚法則
(Alligator Principle )

是美國投資界一個簡單的交易法則,該法則的原意是假定一隻鱷魚咬住你的腳,如果你用手去試圖掙脫你的腳,鱷魚便會同時咬住你的腳手。你愈掙扎,就被咬住得越多,最後整個人都會被鱷魚給吃掉 !
所以萬一鱷魚咬住你的腳,你唯一的辦法就是犧牲一支腳。譬如在股市中鱷魚法則就是:當你發現自己的交易背離了市場的方向,必須立即停損,不得有任何延誤,不得存有任何僥倖,否則全盤皆輸甚至傾家蕩產 。應

(Catfish Effect)

原來鯰魚在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後,就會“性情急躁”的四處亂竄,這對於大量好靜的沙丁魚來說,也產生刺激作用,因沙丁魚多了個“異已分子”,自然也很緊張,加速遊動。這樣沙丁魚缺氧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沙丁魚也就不會死了。


如:組織或公司,如果人員長期固定就缺乏活力與新鮮感,容易產生惰性,因此有必要找些外來的「鯰魚」進入公司,給員工壓迫感的讓他們知道: 該加快腳步了!


鯰魚效應: 系指透過引入強者,使弱者變強的一種效應。


過去沙丁魚在運輸過程中存活率很低,後來有人發現,若在沙丁魚中放一條鯰魚,情況卻有所改善,存活率會提高許多。這是何故呢?

sheep effect)


羊群效應:領頭羊往那裡走,後面的羊就跟著往那裡走 ! 羊群效應最早是股票投資中的一個術語,主要是指投資者在交易過程中存在學習與模仿現象,“有樣學樣的 “盲目”效仿別人,而引致在某段時期內買賣相同的股票。

事實上,羊群效應就是一種”跟風行為”,它表現了人們共有的一種隨鳴起舞的從眾心理,這種從眾心理很容易導致”自我盲從”,而盲從附應往往會陷入圈套,騙局或遭到失敗。當下透過電子媒體的許多股票名嘴或傳銷業者,就是針對人們的”盲從”心態的羊群效應,應孕而生的誘導宣傳途徑之一!


刺蝟法則
(Hedgehog Principle )

刺蝟法則:兩隻困倦的刺蝟,由於寒冷而擁在一起。


但卻因各自身上都長著刺,於是它們離開了一段距離,但又冷得受不了,於是湊到一起,幾經折騰,兩隻刺蝟終於找到一個合適的距離,既能互相獲得對方的溫暖,而又不至於被刺傷,刺蝟法則: 主要是指人際交往中的“心理距離效應”。

手錶定律
(Watch Law )

手錶定律:又稱為”矛盾選擇定律”。


手錶定律是指一個人祇有一支表時,他可以知


道現在是幾點鐘,而當他同時擁有兩支時卻無


法確定,因兩支錶並不能告訴一個人更準確的


時間,反而會使看錶的人失去對準確時間的信


心。手錶定律帶給我們一種非常直觀的啟發:


就是對同一個人或同一個組織不能同時採用兩
種不同的方法標準或制度,不能同時設置兩個
不同的目標,
因此,同一個人或同一組織,不能由兩個人來
同時指揮或兩套標準,否則將使這個人或企業
亂套而無所適從。




木桶理论
(Barrel Theory )

木桶理論: 係指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長短不齊,
那麼木桶的盛水量不是取決於最長的那一塊木板,
而是取決於”最短”的那一塊木板。
木桶原理,是由美國管理學家彼得提出的。
意指任何一組織或公司,可能面臨的一個共同問題,
即構成組織的各個部分,往往是優劣不齊的,而劣
勢部份,往往決定整個組織的整體實力和競爭力。
如果一個人的某些方面是自己短板(影響整體的缺點),那就要儘快把它補起來,若自己是集體中的一塊最短的木板,那就應該迎頭趕上,不要拉集體的後腿及影響整體的發展。


如將社會發展喻為一個大木桶,那麼經濟、科技、文化、環境、政治等就是構成這個木桶的大木板,任何一塊板的短缺,亂拼與延遲等,都會影響整個社會及國家的發展,其實,家庭與公司亦同。




破窗理論
(Broken Window Theory)






破窗理論:一個房子如果窗戶破了,沒有人去修補,別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縱容去打爛更多的窗戶玻璃,一面墻,如果出現一些塗鴉沒有被清洗掉,很快的墻上就佈滿了亂七八糟、不堪入目的東西; 亦如一個很乾凈的地方,人們會不好意思亂丟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現之後,人就會毫不猶疑地跟著拋,絲毫不覺羞愧。


結果在這種公眾麻木不仁的氛圍中,犯罪就會滋生、繁榮,家庭也一樣 !


二八法則
(Twenty-eight Law)

二八定律(巴萊多定律):19世紀末20世紀初義大利的經濟學家巴萊多認為,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約20%,其餘80%儘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


社會約80%的財富集中在20%的人手裡,而80%的人只擁有20%的社會財富。這種統計的不平衡性在社會、經濟及生活中無處不在。


上面这张图是统计学中很常见的一个图形,一般将它称为二八定律,在图形上看就是 20%的样本点占据了曲线下80%的面积,其余80%的样本点形成了一一个只占20%面积的长尾巴。


“二八法則” 告訴我們,不要平均地分析、處理和看待問題,要把主要精力花在解決主要問題、抓主要項目上。要善於掌握自己的優勢,尋求那些自己非常喜歡、非常擅長、競爭不太激烈的事情去做,你就一定能夠成功。生活不過是各種角色的無序組合,我們並不需要在每一個角色上花費同樣的時間才能取得平衡,而是要抓住關鍵的角色去完成最需要的事情。人生也是一樣,找到人生中最關鍵的事情去努力奮鬥,就一定會擁有一個成功輝煌的人生。


馬太效應
(Matthew Effect)

《聖經·馬太福音》中有一句名言「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社會學家從中引申出了“馬太效應”,指好的愈好,壞的愈壞,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種現象,用以描述貧者愈貧,富者愈富


贏家通吃的經濟學中收入分配的不公的,馬太效應反映社會生活領域中普遍存在的兩極分化。
任何個體、群體或地區,一旦在某一個方面(如金錢、名譽、地位等)獲得成功和進步,就會產生一種積累優勢,就會有更多的機會取得更大的成功和進步。



路徑依賴理論
(Path Dependence)

他成功地闡釋了經濟制度的演進規律,從而獲得了1993年的諾貝爾經

濟學獎。關於路徑依賴,有個有趣的小故事:現代鐵路兩條鐵軌之間


的標準距離是4呎又8.5吋,由建電車的人(以前是造馬車的)按馬車的


輪距標準(古羅馬軍隊一輛戰車的兩匹馬屁股的寬度)設計的。

有趣的是美國太空梭兩個火箭推進器造好之後要用火車運送,通過隧
道,因此火箭助推器的寬度由鐵軌的寬度所決定。所以,今天世界上
最先進的運輸系統的設計,在2千年前便由兩匹馬的屁股寬度決定了!
雖然我們並不滿意這個寬度,但是卻已經很難從慣性中抽身而出。

路徑依賴理論:

是美國經濟學家道格拉斯•諾思提出,他認為
路徑依賴類似於物理學中的“慣性”,一旦進入某一路徑(無論是“好”的還是“壞”的)就可能對這種路徑產生依賴,而這些選擇一旦進入鎖定狀態,想要脫身就會變得十分困難。

因人們過去做出的選擇,決定了他們現在及未來可能的路


人生生涯中,大部份的人們無法擺脫過去既定路徑依賴,一旦選擇了自己的“馬屁股”,人生軌道可能就祇有4呎又8.5吋寬,縱然所有人可能會對這個寬度不滿意,但大多數人卻很難去改變它了,我們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在開始時慎重選擇“馬屁股”的寬度,要想路徑依賴的負面效應不發生,那麼在最開始的時候就要”找對正確的方向”做好第一次選擇,再設定自己的人生。俗諺: 心有多大路有多寬 ,故人生舞台的設定大小,會影響你所扮演的角色及份量 !


酒與污水定律
The law of Wine and sewage

中國也有同理的諺語:一塊臭肉壞了滿鍋湯;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粥;一條臭魚壞了一鍋湯。無論是來自西方的定律還是中國的諺語,已經把負面影響的始作俑者做了準確的定性:污水、臭肉、老鼠屎、臭魚,這些已經定型的東西已經沒有改變和改造的可能。污水總不可以成為酒吧,臭肉總不可以成為好肉吧,老鼠屎總不可以成為調料吧,臭魚又怎麼可能成為好魚?既然如此,就要及時處置,對極壞的東西不需要再抱什麼幻想,農夫和蛇的故事也同樣在給我們啟發。像果箱裡的爛蘋果,如果你不及時處理,它會迅速傳染,把果箱裡其它蘋果也弄爛,"爛蘋果"的可怕之處在於它那驚人的破壞力。


酒與污水定律: 即是一匙酒倒進一桶污水,得到的是一桶污水;把一匙污水倒進一桶酒裡,得到的還是一桶污水。顯而易見,污水和酒的比例並不能決定這桶東西的性質,真正起決定作用的就是那一桶污水,祇要有它,再多的酒都成了污水。


零和遊戲原理
The theory of zero and game

總有一個贏,一個輸,如果把獲勝計算為得1分,而輸棋為-1分,那麼,這兩人得分之和就是:

1+(-1)=0。

一方所贏正是另一方所輸,遊戲總成績永遠是零。


“零和遊戲”之所以廣受關注,主要因為人們發現,在社會的方方面面都有與“零和遊戲”類似的局面,勝利者的光榮後面往往隱藏著失敗者的辛酸和苦澀。我們大肆開發利用煤炭石油資源,留給後人便越來越少;研究生產了大量的轉基因產品,一些新的病毒跟著冒了出來;修築了葛洲壩水利工程,白鰭豚就再也不能洄游到金沙江產卵--.

零和遊戲原理源於博弈論,兩人對弈在大多數情況下,


雙贏思維
Think Win-Win

人類在經歷了經濟高速增長、科技進步全球一體化及日益嚴重的生態破壞、環境污染之後,可持續發展理論才逐漸冒出水面。“零和遊戲”的原理正在逐漸為“雙贏”觀念所取代, 人們逐漸認識到“利己”而不“損人”才是最美好的結局。俗話說:“一個巴掌拍不響。”沒有雙贏,那可謂“孤掌難鳴”。還有一句,“眾人拾柴火焰高”。也就是說有了集體的努力,才能辦好大事。所以說,生活處處有“雙贏”的蹤跡,把雙贏思維當做一種思想,你會看的很遠,也將會讓你的格局變的更大。


踢貓效應
Kick the cat effect
踢貓效應程式是這樣的:經理闖紅燈被交警處罰導致心情不愉快,打字員因打錯一個字被經理訓斥,打字員的老婆因為打破一個碗而與打字員吵了一架,打字員的兒子因踢足球回家晚了一些被媽媽責駡,一隻可愛的小貓僅因“喵”的叫了一聲被兒子踢了一腳。


情緒是客觀事物作用於人的感官而引起的一種心理體驗。無論喜、怒、思、悲、驚,都有其原因和物件。環境幽靜、空氣清新、品德高尚、物質豐富、文化繁榮,都能引起人們愉快輕鬆的良好情緒,而環境髒亂、虛偽庸俗、文化枯萎等,則可能導致人們厭煩、壓抑、憂傷、憤怒的消極情緒。人們應該像重視環境污染一樣,重視情緒污染。我們要學會調適情緒的技巧,遇到壓力和挫折要合理發洩,別把不良情緒傳遞給別人。



踢貓效應: 描述的是一種典型的壞情緒的傳染過程。生活在社會中的人,會有形形色色的不滿情緒和糟糕心情。不良情緒和心情會隨著社會關係鏈條依次傳遞,由地位高的傳向地位低的,由強者傳向弱者,無處發洩的最弱小的便成了最終的犧牲品。

墨菲法則
(Murphy's Law)

墨菲法則: 凡事祇要有可能出錯,就一定會
出錯指的是任何一個事件,祇要具有大於零
的機率,就不能假設它不會發生。這並不是
因為墨菲法則有什麼神秘力量。事實上,墨
菲法則的合理性正是我們所賦予的。如果萬
事順心,很少有人會多想什麼。

畢竟,每個人都希望生活順風順水,心想事成。一旦遇到麻煩,我們刨根問底地找原因了。 您遇上了交通堵塞,八個車道被塞得滿滿當當。您恨不得馬上趕回家去,偏偏又沮喪地發現,除了你所在的車道其他車道汽車都在向前移動。您決定換個車道。可是剛換了車道,其它車道都在前進,惟有這條道上的汽車又變得紋絲不動。


墨菲法則的啟示(一)
墨菲法則 - 揭示了人類不可否認的愚蠢:
因人們類多半會將”犯錯”搞的越糟 ,
不過那是人們自己的選擇。墨菲法則也讓
我們看到自己根本無法掌控的事,就如塞車,總是會堵在
最慢的車道中的例子,就好像世上存在著某種普遍規律,
以戲弄人類為樂。

若你想讓某種”好現象”顯示出來,那麼你就需要認識及
相信你自身”潛意識”的力量,並積極的將意念灌輸到你
的潛意識中。因此,你必須讓自己內心,隨時的處於積極
的狀態。

墨菲法則的啟示(一)
墨菲法則的啟示(二)

墨菲法則亦告訴我們:

當你狂妄自大時,墨菲法則會讓你承受失敗之痛;
如果你承認自己的無知,墨菲法則會幫助你做更好
些。成功,並不像想像的那麼難,研究及檢討失敗,
是為了更快+ 更好的走向成功,在工作上要隨時準備
接受失敗 !


人們常說凡事無不可為,祇要一鼓作氣往前沖,便能
獲得成功,但人們卻也常忽略了一點,就是:
世上永無常勝將軍,人生難免有挫折失敗 !


墨菲法則的啟示(二)

21世紀世界”簡單規律”
The 21st century world " simple rule "
希望你 or 妳看得懂 及 讀得透 Hope you understand & read through it




    Pierre de Boisdeffre 今日法国作家;中文Antoine de Saint-Exupery 研究

    $
    0
    0
    兩位法語名家,讓我忙好幾小時。
    Agnès Varda
    YouTube看幾個訪問,很自然、樸實。
    -----
    今日法国作家. 布瓦代弗尔, Pierre De Boisdeffre. 商务印书馆, 1998 - 206 pages ... De Boisdeffre. Translated by, 鲍刚. Publisher, 商务印书馆, 1998. (此書除拉丁文外,無一字母,定價7.5 RMB,有法國外交部資助。)
    Les Écrivains français d'aujourd'hui, P.U.F., 1963
    (根據1985年第7版) 關於Antoine de Saint-Exupery 的說法,讓我花幾小時讀他的作品。
    左邊的這本1992年研究專書,520頁,定價9.6人民幣。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今日法国作家. 布瓦代弗尔, Pierre De Boisdeffre商务印书馆, 1998 - 206 pages ... De Boisdeffre. Translated by, 鲍刚. Publisher, 商务印书馆, 1998. 
    • Les Écrivains français d'aujourd'hui, P.U.F., 1963
    (根據1985年第7版)

    沒讀過
    1900年以来的法国小说. 作者:(法)皮埃尔·德·布瓦岱弗尔(Pierre de Boisdeffre)著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索书号:I565.074/24 出版时间:1998.




    https://www.theguardian.com/news/2002/jun/15/guardianobituaries.booksobituaries

    Pierre de Boisdeffre, who has died aged 75, epitomised the French tradition of combining diplomacy and authorship. A former top Paris civil servant and distinguished ambassador, he was most famous as a writer and literary critic, producing more than 30 books, including Métamphoses de la Littérature (1953), which won the Grand Prix de la critique, and Historie Vivante de la Littérature D'Aujourd Hui (1968).
    He frequently lectured on literary subjects - comparing the output of the 1950s and 1960s to that of the masterpieces of Proust, Claudel and Gide around the beginning of the 20th century. He compared Bonjour Tristesse by Françoise Sagan - calling her "notre gloire nationale"- with the works of Colette.
    Sometimes, de Boisdeffre had the advantage of personal links. His great-grandfather, Jean Naraud, taught botany to George Sand; indeed, his George Sand à Nohant (2000) benefitted from childhood trips to her house in Nohant.
    The son of a finance inspector, de Boisdeffre attended the École Libre de Sciences Politiques, the Sorbonne law faculty and Harvard University. In 1946, he was one of the first students to attend the new École Nationale d'Administration, after which he joined the French education ministry. From 1964 to 1968, he was in charge of French radio, before becoming cultural attaché in London.
    De Boisdeffre was already well known in England, where his lectures were greatly appreciated; it was a matter of regret that he was moved to Brussels in 1971. From 1978 to 1981, he represented France at Unesco, and was ambassador to Uruguay (1981-1984), to Colombia (1984-1988) and then to the Council of Europe, retiring in 1991.



    He liked to show how great men possessed contrasting characters. In his André Malraux: la mort et l'histoire (1996), he showed the French intellectual, whom he knew well, as a man with ideas of revolutionary action who accepted dull ministerial jobs, supervising the cleaning of buildings and the launch of cultural establishments.
    Charles De Gaulle was, for Boisdeffre, a courageous adventurer, but also a calculator, sometimes preaching "attente" and "entente." In Le Lion et Le Renard, where he compared de Gaulle and François Mitterrand, he surprised everyone by concluding with a certain affection for Mitterrand.
    De Boisdeffre never sought popularity. He made fun of the "new novel" with his parody, La Cafetière est sur le Table. Describing his reaction to liberal Catholicism, he said that he could not go into a church without covering his ears, for fear of hearing what the priest would say. He was a follower of the fundamentalism of Monseigneur Lefebvre.
    In 1957, he married Beatrice Wiedemann-Gostan, with whom he had three sons.
    · Pierre de Boisdeffre, diplomat and writer, born July 11 1926; died May 23 2002

    沉思錄 (By Marcus Aurelius,121—180) 梁實秋等人譯

    $
    0
    0

    「一日之始就對自己說:我將遇見好管閑事的人、忘恩負義的人、傲慢的人、欺詐的人、嫉妒的人和孤僻的人。他們染有這些品性是因為他們不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但是,我知道善是美的,惡是醜的;而且知道做了錯事的人們的本性與我相似——不是相似的血緣或出身,而是同樣的心智和同樣的一份神性。」——馬可·奧勒留(Marcus Aurelius)《沉思錄》



    “Dwell on the beauty of life. Watch the stars, and see yourself running with them.” 

    天上繁星與我們:或動或靜皆相宜、且舞且思變華年
    'Do not act as if you had ten thousand years to live...while you have life in you, while you still can, make yourself good.'

    Marcus Aurelius Antoninus Augustus was born in Rome, Roman Empire on this day in 121 AD. He was Roman Emperor from 161 to 180 AD.
    "Constantly regard the universe as one living being, having one substance and one soul; and observe how all things have reference to one perception, the perception of this one living being; and how all things act with one movement; and how all things are the cooperating causes of all things which exist; observe too the continuous spinning of the thread and the contexture of the web."
    --from MEDITATIONS by Marcus Aurelius
    The Roman emperor Marcus Aurelius Antoninus (a.d. 121—180) embodied in his person that deeply cherished, ideal figure of antiquity, the philosopher-king. His Meditations are not only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expressions of the Stoic philosophy of his time but also an enduringly inspiring guide to living a good and just life. Written in moments snatched from military campaigns and the rigors of politics, these ethical and spiritual reflections reveal a mind of exceptional clarity and originality, and a spirit attuned to both the particulars of human destiny and the vast patterns that underlie it.

    “Dwell on the beauty of life. Watch the stars, and see yourself running with them.” ― Marcus Aurelius(121—180 ): Meditations

    "Whatever is in any way beautiful hath its source of beauty in itself, and is complete in itself; praise forms no part of it. So it is none the worse nor the better for being praised."
    --from MEDITATIONS by Marcus Aurelius

    "When you wake up in the morning, tell yourself: The people I deal with today will be meddling, ungrateful, arrogant, dishonest, jealous, and surly. They are like this because they can't tell good from evil."
    --from "Meditations" (c. 161–180 CE) by Marcus Aurelius
    The Roman emperor Marcus Aurelius Antoninus (a.d. 121—180) embodied in his person that deeply cherished, ideal figure of antiquity, the philosopher-king. His Meditations are not only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expressions of the Stoic philosophy of his time but also an enduringly inspiring guide to living a good and just life. Written in moments snatched from military campaigns and the rigors of politics, these ethical and spiritual reflections reveal a mind of exceptional clarity and originality, and a spirit attuned to both the particulars of human destiny and the vast patterns that underlie it.

    Bach: 'Goldberg' Variations

    Goldberg’ Variations – a monumental work composed, according to its title-page, ‘for the refreshment of the spirits’. The resulting Aria and variations are a compositional wonder, a sequence of musical miniatures unequalled in all Bach’s output. Played by András Schiff.



    The Roman emperor Marcus Aurelius was born ‪#‎onthisday‬ in AD 121http://ow.ly/LBc33

    British Museum 的相片。

    馬庫斯•奧瑞里厄斯(121—180),羅馬皇帝。【他(瑪克斯.奧瑞利阿斯著)的名著『沉思錄』,梁實秋譯,台北:協志叢書 1959/1985 第18版】

    Marcus Aurelius Antoninus --Live with the gods.
    【Marcus Aurelius Antoninus A.D. 121–180.
    Philosopher and emperor of Rome (161–180). His philosophical autobiography Meditations is a classic work of stoicism.這本著作的中文譯本,可能超過10本。也許你可考慮和梁實秋先生一起思辨之。】

    羅馬帝國最興盛時期的奧里略皇帝(Marcus Aurelius)寫了《沉思錄》(Meditation),是他在跟蠻族打完仗後的夜霧瀰漫中,一個人在寂寞安靜的帳篷裡寫下的思維(Ta Eis Auton)。他認為靈魂也就是心智,是一個人唯一可以控制的東西。控制自己的心智就控制自己的思想進而控制自己的行動;良知就是知曉真理,口中說必真理,與人言必真理,一切生活都在真理中,要在生命的戰爭中為真理的戰役奮戰不懈。生命的意義就是要瞭解人生的責任是什麼,並竭盡所能去完成它,錯誤的知識和智慧是鏡花水月,它們會牽著你的鼻子走入歧途,我們必須在正邪之間清楚地抉擇,從而彰顯生命的真正意義。


    the RomanEmperorHadrian, who writes a long letter to Marcus Aurelius, his successor and adoptive son.
    Mémoires d'Hadrien is a novel by French writerMarguerite Yourcenar describing the life and death of the Romanemperor Hadrian, who meditates on his military triumphs, love of poetry and music and his philosophy and his passion for his lover Antinous, capturing what Gustave Flaubert calls "the melancholy of the antique world." The book was published in France in French in 1951 and was an immediate success, meeting with enormous critical acclaim.

    中國過去20年可能有幾本Marcus Aurelius《沉思錄》(Meditation)的新譯,其一:
    沉思錄─我與自己的對話


    聶華苓與安格爾:《鹿園情事》《現在,他是一顆星》Paul Engle Day

    $
    0
    0





    《鹿園情事》
    作者:聶華苓,安格爾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1996/5/30

    鹿園情事
     前不久我還對安格爾說:「我們的婚姻是我這輩子見過的最美滿的婚姻。」「華苓,有一天,你要記住我的話:你高興的時候,我覺得你很有趣。就是你對我生氣的時候,我也覺得你很有趣。還有,你也要記住。」安格爾調皮地望著我笑:「你的腦子很性感,你的身子很聰敏。」

     那時,正是清晨,我們坐在客廳的沙發上,喝著他用法國烘咖啡豆磨出的咖啡。長窗外,春雪飄飄,飄在柳條依的愛荷華河上。另一邊窗外,安格爾剛在園子裡撒了鹿食。鹿一隻一隻從清清爽爽無葉的林間走出來。

     「多好的生活。」安格爾說。
    作者簡介
    聶華苓

     湖北人。1925年出生,1948年在南京畢業於國立中央大學外文系。1949年至台灣,至1960年一直擔任《自由中國》編輯委員及文藝主編。1962年起任教於台灣大學與東海大學。1964年,受聘為愛荷華大學「作家工作坊」顧問。1967年,和安格爾「Paul Engle」創辦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劃」。1977年,與安格爾一同被推薦為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在美並曾獲頒三個榮譽博士學位。1981年,與安格爾一起獲得美國五十州州長所頒文學藝術貢獻獎「Award for Distinguished Service to the Arts」,1981至82年,擔任美國紐斯塔國際文學獎Neustadt Internatio


    目錄

    鹿園情事-目錄導覽說明

    .我的家在安格爾的家園
    .鹿園
    .情事
    .風雪話相逢
    .馬伕的兒子和壞女孩
    .愛,是個美麗的苦惱
    .安哥兒
    .紐約在黑暗中,1965
    .我的中國島
    .共飲長江水,1978
    .魂歸古城,1979
    .夕陽無限好
    .浮遊
    .事事歡歡行行
    .霧夜牛津
    .浮遊水城
    .箜—箜—,黑海邊,1987
    .軼事
    .我是賣報童
    .該死的猶太人
    .失去的聖誕
    .決鬥,1959
    .相逢——回想起







    現在,他是一顆星

    類別: 文學‧小說‧散文&散文雜論

    作者:高信疆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1992年04月15日

    開本:25開/平裝/398頁


    《三生三世 聶華苓》首映。陳明中攝

    林懷民領軍文壇群雄 挺《三生三世》台北首映 2012年12月07日

    楊景婷╱台北報導】陳安琪執導的文學紀錄片《三生三世 聶華苓》昨首映,林懷民、蔣勳和駱以軍等文壇巨擘都出席力挺。聶華苓1967年創辦「國際寫作計畫」,林懷民笑說:「我本來寫小說,從那個計劃走出來後,就變成了一個跳舞的人,所以今天會跳舞其實都是聶老師害的!」




    聶華苓(前排中)和文學界友人聚餐,林懷民(後排左)也在場。


    聶華苓文壇地位高

    高 齡87歲的聶華苓被稱作「華人文壇永遠的母親」,是20世紀華人文學界最重要推手,包括白先勇、蔣勳、林懷民以及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都曾是她家客廳的 座上賓。駱以軍昨首映會上打趣:「聶老師一直很照顧我,之前去愛荷華參加寫作計畫,看到很多老照片,包括17歲的林懷民美少年身影。」林懷民當場笑回: 「我覺得我看起來比你年輕!」

    蔣勳趕在開演前到場,回憶聶華苓:「她的笑讓我覺得了不起,因為一生所經歷的遭遇,她可以用笑聲讓它淡掉。」

    (來自美國的)


    毫無疑問,安格爾是位偉人。他為其他文學藝術家所作的工作比我可想到的任何人還多。——Kurt Vonnegut,美國小說家
    安格爾在作家工作坊對於美國文學的貢獻可和美國歷史上任何人相比。——Philip Roth,美國小說家



    安 格爾超過了他的時代。他的遠見是我們所沒有的。感謝他強烈而吸人的品格,他的理想得以實現。——James Michener,美國小說家,曾在安格爾生前(1990)捐獻五十萬美金給作家工作坊,指定用該款設立Paul Engle Writing Fellowship,資助有才華的年輕作家。
    安格爾絕對是作家工作坊的先驅。他為工作坊定型並定位。……愛荷華作家工作坊是其他工作坊的規範。安格爾是其起源和根基。——Donald Justice,美國詩人,普立茲獎得主
    我們許多作家都因為安格爾而開始創作生涯。沒有任何人和他一樣。他是那種人的最後一位了。——Mark Strand,美國桂冠詩人
    安格爾夫婦是我所認識的人之中,僅有的兩位在創作和實際行動兩個層次上都作出貢獻的人。——哈里曼(W. Averell Harriman),曾任美國駐蘇大使和巡迴大使
    安格爾不僅對文學與教育作出許多重要貢獻,並且發揮了國際大使的作用,促進國際了解與友善。——美國國會記錄,1977年5月24日


    (來自世界各地的)

    我在愛荷華沒有機關槍,只有一支筆。聯合國不能將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拉在一起,但是,國際寫作計畫可以。——Sahar Khelifei,巴勒斯坦小說家,婦女運動領袖
    國際寫作計畫和海明威所說的巴黎一樣:假若你有幸在這兒生活過,不論你這輩子到哪兒,它都伴隨著你,因為你隨時隨地可享受它的喜樂。——Anantha Murthy,印度小說家
    在國際寫作計畫中,你重新發現了你自己。——Primoz Kozak,南斯拉夫劇作家
    在愛荷華,世界失去了界限。——Peter Clark,南非黑人作家
    作家需要相聚。互相安撫。互相傾聽。互相感受。互通訊息。一塊兒悲哀。一塊兒胡說八道。一塊兒沉默。一塊兒掙扎。一塊兒活著。華苓,保羅,你們不僅是小說家和詩人,你們是烏托邦的創造者。——Nicolai Breban,羅馬尼亞小說家
    「看看愛荷華,再來生活。」我們所有的人都開始夢想這個小城,飛向愛荷華河。在那兒,年復一年,人類的統一不是口號,而是美妙的現實。——Patricio Esteve,阿根廷劇作家


    內 容 簡 介

    保羅.安格爾為美國著名詩人,一生獻身文學,熱愛中國,其夫人為中國著名小說家攝華苓。安格爾於美國愛荷華大學創辦「國際寫作計畫」,廣邀世界各國作家前往研習,對世界文壇貢獻至為深遠,對當代台灣文學的開展、對兩岸文學的溝通,影響亦遠。

    保羅.安格爾於1991年3月22日辭世,本書為「愛荷華國際作家寫作坊台聯誼會」的會員們合力撰文為安格爾出的一本紀念文集。

    目 錄
    傷逝
    .美國詩人保羅.安格爾辭世(中國時報)
    .美國著名詩人保羅.安格爾逝世
    .國內文壇研議出紀念文集(聯合報)
    .保羅.安格爾介紹 彥火
    家園
    .又回台灣 保羅.安格爾作、聶華苓譯
    .我的家在安格爾家園 聶華苓
    .安格爾的家園 李歐梵
    燈火
    .現在,他是一顆星 尉天驄
    .給保羅.安格爾最後的一封信 葉維廉
    .一首叫愛的詩已經刻好 管管
    .憶往 王文興
    .敬悼安格爾教授 戴天
    .詩國的損失 陳浩泉
    .悼保羅 柏楊
    .懷念和敬佩安格爾先生 七等生
    .保羅二三事 張錯
    .無限的追思 蕭素梅
    .重讀保羅.安格爾詩集《中國印象》 蕭乾
    .Paul: My dear Paul 白樺
    .紀念保羅.安格爾 袁則難
    .「我的藥呢﹖」 曉風
    .馳行 葉維廉
    .暖人的燈火 陳映真
    .懷保羅.安格爾先生 向陽
    .蒼鷺 商禽
    .作家的保母 姚一葦
    .安格爾的「中國家園」 古華
    .甜玉米的滋味 陳若曦
    .永遠記在心上的安哥兒 吳祖光
    .幾首詩的感受 李歐梵
    .「蓮花說,我在水上漂蕩」 黃永玉
    .山那邊的小鹿 劉再復
    .懷念篇 舒巷城
    .愛荷華葬禮 鄭愁予
    .衝擊 吳晟
    .言笑彥彥如昨彥火
    .庭鐘 楊牧
    .安格爾的跛腳鹿 李怡
    .艾城候鹿至藍菱
    .大地上的安格爾 蔣勳
    永遠
    1、追思 林耕吉整理
    .平生風義兼師友——1991年4月12日在台灣保羅.安格爾追思會側記
    2、告別 鍾雪萍譯
    .典範長存天地間--1991年4月14日在愛荷華保羅.安格爾追思會上的講話
    .他就是愛荷華 K.馮內果
    .感謝你,保羅 劉賓雁
    .懷念 陳映真
    .我的老爹 王曉藍
    .我的爺爺 安霞
    3、懷念 王志誠整理
    .在永遠的時光中--1991年12月31日在台北懷念安格爾並陪聶華苓守歲 履痕
    .訪安格爾談創作 瘂弦

    詩選
    .《美國的孩子》選譯 保羅.安格爾作、瘂弦試譯
    .台北郊外 保羅.安格爾作、梁實秋譯

    .《中國印象》選譯 保羅.安格爾作、荒蕪譯

    .台中、台灣 保羅.安格爾作、鄭愁予譯

    附錄:歷屆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畫」華文作家名錄

    後記 高信疆





    我是一棵樹,根在大陸,幹在台灣,枝葉在愛荷華。 ── 聶華苓

    什麼樣的國際交流計劃,能讓原本一見面就拳腳相向的以色列人與埃及人,變成莫逆之交?什麼樣的大學教授,會親自為每位來訪作家採買食物、當成摯友款待?

    創立於一九六七年、至今仍持續不輟的愛荷華國際作家工作坊,可能是學術味道最淡的寫作計劃。四十多年來,位於美國中部的愛荷華大學,接待了來自超過一四○個國家的一千四百多位作家。

    台灣讀者熟悉的作家,如楊逵、七等生、白先勇、蔣勳、王文興、鄭愁予、余光中、張大春、駱以軍等人,都曾受邀參加過工作坊。新科諾貝爾獎得主莫言,也曾是座上賓。

    許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愛荷華寫作計劃的共同創辦人、被譽為「世界文學組織之母」的聶華苓,和台灣有著密不可分的淵源。

    湖北出生的聶華苓,四九年帶著全家人到台灣,隨後擔任《自由中國》半月刊的編輯,在發行人雷震等人被捕後,六四年應在愛荷華大學任教的詩人安格爾(Paul Engle)之約,前往美國,兩人並在數年後結為連理。

    「我和他們家的緣分從小就開始,」香港導演陳安琪,不僅是紀錄片《三生三世聶華苓》的導演,更是聶家老友。








    陳安琪是聶華苓女兒的初中同學,安格爾與聶華苓結婚時,就讀愛荷華大學一年級的她,還在婚禮上彈吉他。

    在餐宴飲酒間暢談文學

    「我發覺很多人不知道聶老師對世界文學的貢獻,」陳安琪說,華語世界讀者比較熟知的,可能是於梨華、張愛玲等多產作家,但聶華苓促進世界作家交流的成就,似乎很少人知道。

    儘管小說《桑青與桃紅》被譽為現代華文小說代表作之一,聶華苓最大的成就並非個人的文學光環,而是透過主持國際寫作計劃,擴展了世界各國作家的視野。

    「這部片不是關於她本人的文學成就,而是她把不同文化的作家聚在一起,我認為是很不朽的,是一種無畏、追求思想自由的精神,」陳安琪歸納。

    聶華苓的命運,是二十世紀中國人命運的縮影。

    戰亂、顛沛流離、從大陸到台灣再到美國,這樣的生命歷程,是那一代人刻骨銘心的生命記憶。

    陳安琪在製作電影的三年間,走訪香港、美國、台灣等地,訪問許多曾參加工作坊的作家,談當時的體驗。每個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聶家永遠高朋滿座的客廳、夫婦倆熱情的款待,以及聶華苓幾乎能把屋頂掀開的爽朗笑聲。

    「每個來訪的作家,聶老師都親自接機,」八一年參加工作坊四個月的蔣勳回憶。「一抵達宿舍,發現冰箱塞了滿滿的食物,都是她每週自己開車去超市採買的,」他回想當年,難掩感動。








    蔣勳分析,這寫作計劃跟其他學術計劃最大的不同,在於完全沒限制參加的人要做什麼,每個人自由發揮。每個週末在聶華苓家的客廳都有聚會,所有作家有空就會到她家喝酒。

    世仇也能變朋友

    文學的交流,不是發生在大學講堂上,而是在餐宴和飲酒之間,有談笑風生、作品交流,當然也有機鋒的言詞辯論。

    但讓蔣勳印象更深刻的是,在聶家客廳,世仇也可以變成朋友。

    「當時有兩位來自以色列和埃及的作家,他們一見面就互看不順眼,往對方臉上扔杯子。但四個月後到了要離別時,卻在機場抱頭痛哭,」那一幕讓他無法忘懷。他們發現,不管仇敵再怎麼可恨,終究跟自己一樣是個人。

    甚至有作家相識相戀,一年的交流計劃結束後,兩人各自回國,卻生下了孩子,還要聶華苓幫忙找人撫養。

    「作家原本可能帶著自己狹窄的視野,到了這裡才發現世界上有這麼多不同的人,一年後回到自己原本的國家,世界觀都不一樣了,」陳安琪說。

    因為熟知世界觀的重要,聶華苓與安格爾積極邀請在極權或鐵幕國家的作家,如捷克、波蘭、伊朗、匈牙利,給他們在美國一年的時間,自由旅行、創作。

    邀請渴望自由書寫的靈魂

    為了讓當時被列入黑名單的台灣作家陳映真造訪愛荷華,聶華苓足足努力了十五年,到一九八三年才成行。








    也許是因為早年的顛沛流離,以及《自由中國》事件,讓聶華苓體認到自由民主的可貴,她對於不見容於當時政治氣氛的言論,特別願意擁抱、聆聽。

    「在 政治打壓下,還渴望自由書寫的靈魂,是聶華苓最希望邀請的對象,」蔣勳認為,這些國家的資訊流通經常也受限,國際交流計劃讓作家有機會走出自己的框框, 「再有侷限的人,只要願意走出去和別人對話,都會發現自己的狹窄。」談到聶華苓對寫作計劃的付出,蔣勳有無限的欽佩,「我在愛荷華四個月,看到的世界比我 在巴黎四年還要開闊,」他下了如此的註腳。

    現年八十七歲的聶華苓,在安格爾九一年過世之後,就獨自深居簡出在愛荷華的家中。如今國際寫作計劃早已換人主持,但她仍擔任工作坊的顧問。

    近半世紀後,因為經費減少,愛荷華寫作計劃規模,從一年期逐漸縮短為目前的三個月。但許多國家體認到交流對文學的重要性,政府或企業紛紛挺身而出,例如,香港政府與台灣的文建會,就每年贊助作家至愛荷華進行短期交流。

    聶華苓的自傳性文集《三生三世》一開頭就寫著:「我是一棵樹,根在大陸,幹在台灣,枝葉在愛荷華。」一個意象體現了她的漂泊命運,也彰顯愛荷華工作坊的時代意義。

    時代變遷,旅行與國際交流也許已不再困難重重,但仍有許多誤解與無知等待突破。透過愛荷華作家的交流,離世界大同的理想,似乎又更靠近了一點。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44540&page=5










    中情局資助愛荷華寫作計劃曝光



    陳之嶽

    2014年11月23日 第28卷 46期



    美國學者班尼特發表長文,揭露中情局當年資助愛荷華國際寫作計劃。作家聶華苓和安格爾經由寫作計劃,廣邀兩岸三地和全球作家交流寫作心得、民族感情與文化共識,意外地超越中情局的冷戰構想。





    聶華玲(左)與安格爾夫婦




    在冷戰時代,美國中央情報局在世界各地秘密進行「硬實力」與「軟實力」行動。「硬實力」行動包括在伊朗(一九五三年)、危地馬拉(一九五四)和越南(一九六三)製造兵變,以及發動古巴難民登陸豬灣(一九六一)。「軟實力」則是成立外圍組織,撥發經費,發行刊物或資助大學,宣揚美國文化,拉攏外國知識分子。新近披露的檔案顯示,聞名全球的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劃」(International Writ- ing Program)即是接受中情局所提供的經費而成立。


    羅德島州普羅維登斯(Providence,又譯天命)學院英文系助理教授艾力克.班尼特(Eric Bennett)曾於一九九八至二零零零年到愛荷華大學參加「愛荷華作家寫作坊」(Iowa Writer's Workshop);零七年七月,班尼特回到愛荷華大學校園,以一個月時間研讀愛荷華國際寫作計劃創辦人之一保羅.安格爾(Paul Engle)的生平。


    一九九一年以八十二歲高齡在芝加哥機場猝逝的安格爾,於一九六七年和來自台灣的湖北籍作家聶華苓(一九二五年生,六四年赴美)創辦愛荷華國際寫作計劃。愛荷華作家寫作坊和愛荷華國際寫作計劃並不一樣,愛荷華作家寫作坊創於上世紀三十年代,首任主任是韋伯.施拉姆(Wilbur Schramm),安格爾是第二任主任,從一九四一年做到六五年。聶華苓曾在台灣素負盛名的反對派雜誌《自由中國》做過文藝編輯,並在台灣大學外文系教過書,她於一九六四年到愛荷華大學,七一年和安格爾結婚,雙方都是第二次婚姻。六七年,安格爾與聶華苓另行創設愛荷華國際寫作計劃,專門招收海外作家到愛大進修,愛荷華作家寫作坊則專門吸收美國本地作家。


    班尼特於二零零七年盛夏,每天朝九晚五翻閱安格爾捐贈給愛大的四十箱檔案與資料,他找到一份資料,指出安格爾於一九六零年曾向洛克菲勒基金會(Rockfeller Foundation,sic又譯羅氏基金會HC: Rockefeller  Foundation)提議,他所主持的愛荷華作家寫作坊向海外招收作家,特別是左翼作家,讓他們到新大陸來看看美國、認識美國,讓他們知道美國文化並不只是可口可樂、米老鼠。洛克菲勒基金會給他一萬美元旅費,到亞洲及歐洲吸收作家(以左派知青為主)到愛荷華作家寫作坊深造。安格爾於一九六七年不再主持愛荷華作家寫作坊,但他是個工作狂,又好客、愛交朋友,更很喜歡和外國作家來往。於是,他和聶華苓一起創辦愛荷華國際寫作計劃。


    班尼特赫然發現,安格爾和聶華苓創辦愛荷華國際寫作計劃的經費,竟然是來自中情局的外圍組織法菲德基金會(Farfield Foundation)。除了法菲德基金會,中情局的另一外圍組織亞洲基金會(Asia Foundation)、洛克菲勒基金會和國務院亦都曾資助愛荷華國際寫作計劃,台灣的一些民間機構亦曾向國際寫作計劃捐款。台灣的一些反共政客與右翼文化打手曾對愛荷華國際寫作計劃邀請自由派作家赴美,表示不滿。台灣著名異議作家柏楊在安格爾於一九九一年去世時,撰寫《懷念中國人的朋友﹕悼保羅.安格爾》,文章裏提到﹕「國大代表鍾鼎文先生在報上把愛荷華的經費來源的國務院,誣指為花花公子雜誌,指控保羅夫婦對中國文化包藏禍心。」


    安格爾於一九零八年生於愛荷華州西達拉皮茲市(Cedar Rapids,又譯雪松急湍),曾就讀柯(Coc)學院、愛荷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因品學兼優獲羅氏學者(Rhodes Scholar,前美國總統克林頓亦為得主),負笈牛津大學。安氏以寫詩出名,班尼特說他像當時的許多理想型的知識分子,曾嚮往和相信共產主義,日後又拋棄共產主義。安氏做過奧亨利獎(O. Henry Prize)叢書主編。他主持愛荷華作家寫作坊的四分之一世紀裏,使寫作坊揚名天下,全球各地作家都想到被玉米田包圍的愛大進修,與世界各地作家促膝把晤、通宵暢飲,交換寫作心得。國際寫作計劃亦成為化敵為友的文化園地,最流行的傳奇是,一位以色列作家和一位巴勒斯坦作家初見面後,曾互擲酒杯對罵,幾個月後分手時,兩個人抱頭痛哭。


    中情局希望國際寫作計劃通過海外作家向全球推廣反共宣傳,並介紹美國文化。但安格爾和聶華苓則經由國際寫作計劃,廣邀兩岸三地作家進行寫作心得、民族感情、文化共識的交流與提升,其正面作用遠超過中情局的冷戰構想與原始創意。海峽兩岸當局都曾因懷疑或不滿愛荷華國際寫作計劃,而動用政治力量抵制或阻撓作家赴會,甚至不讓安格爾夫婦來訪。


    班尼特今年二月曾在《高等教育紀事》(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發表長篇文章,敍述中情局與愛荷華國際寫作計劃的關係,他亦準備出版《帝國的寫作坊》,以申論中情局如何介入包括寫作坊在內的各種文化機構。班尼特對中情局的做法持負面看法,深不以為然。但安格爾和聶華苓卻利用愛荷華國際計劃,為文學和文化打開一條新路與生路,使兩岸三地和其他各地的作家共聚一地暢述衷情,這也許是中情局特務沒有想到的。


    愛大惠及眾多兩岸作家


    從六十年代開始(包括愛荷華作家寫作坊),數不清的海外作家曾到愛荷華呼吸含有玉米味道的新鮮空氣與自由氣氛。從台灣的柏楊、陳映真、王禎和、林懷民、鄭愁予、殷允芃、瘂弦、高信疆到大陸的莫言、丁玲、徐遲、諶容等,多少文化人都在愛荷華找到了梁啟超所說的「煙士披里純」(inspiration,即靈感、鼓舞人心的事)和伙伴情誼(camaraderie)。


    中情局在冷戰時曾設立不少基金會和文化組織以對抗國際共產主義,並向海外宣傳美國文化,其中最大的一個外圍組織是以歐洲為戰場的「促進文化自由聯合會」(Congress for Cultural Freedom)。促進文化自由聯合會從一九五零年到六七年,在三十五個國家成立分會,出版二十種有水準的雜誌,並經常舉辦畫展、音樂會、文化交流和學術研討會,許多知名學者和作家都在不知聯合會底細的情況下,參與它的會議,如英國哲學家羅素。不少歐美主流媒體的著名記者亦曾自願被中情局外圍組織利用,如《紐約時報》外交專欄作家索茲伯格(A. L. Sulzberger)。


    中情局在海外所推動的秘密戰爭包羅萬象,應有盡有,現在最拿手的是利用無人飛機炸射恐怖分子。愛荷華國際寫作計劃也許是惡名昭彰的中情局所作的最有價值的文化投資,安格爾長留去思。一個不會聽亦不會說中國話(只會﹕「吃飯吧!」)的外國人,向兩岸三地作家展示了無國界的愛心與熱忱。舞蹈家兼作家林懷民說﹕「在柏林圍牆倒塌前,那道牆已在聶華苓家被拆除了。」


    安格爾夫婦獲提名諾獎


    班尼特稱安格爾是「冷戰鬥士」,但他和聶華苓對愛荷華國際寫作計劃的不朽貢獻卻超越冷戰,而受到國際文化界所認同。一九七六年,他們夫婦二人曾被共同提名諾貝爾和平獎。■

    -----
    2017


    《字花》編輯黃怡受明報世紀版委約,遠赴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劃參加多項活動,訪問各國作家,作直擊且深入的報導,敬請期待﹗
    圖像裡可能有2 個人
    黃怡在書寫
    16小時
    【在愛荷華】上星期是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劃(International Writing Program)五十週年,我特地前往愛荷華參加多項特別活動、訪問各國作家,期間有幸和創辦IWP的聶華苓老師見面,實在是非常難得的經驗。和聶老師及一眾華文作家(畢飛宇、董啟章、潘耀明、瘂弦、李笛安、劉偉成、顏忠賢)聚會的報導今天在《明報》世紀版刊出,同時收錄今年代表香港參加IWP的作家劉偉成的最新詩作;接下來其他作家的訪問稿也會陸續面世,大家不要錯過喔~
    //我們把花插好在墓碑兩側的花瓶裡,從中挑了一些紅色的花朵,把它們和從聶家的園子裡帶來的、帶有紅色果實的枝葉一起排在墓碑前面。「很好。」聶老師著我們用相機把佈置好的畫面拍下來,再三叫我們要把照片傳給她。瘂弦對聶老師說,這裡除了你以外,就我最大,我來喊三鞠躬。我們就在他的口令下,給IWP的創辦人和聶老師的亡夫鞠了躬。聶老師的女兒藍姨給她遞上裝了威士忌的玻璃罐、牽著她的手繞到墓碑後面,讓她把他最愛的威士忌灑在草地上:「我以前都不讓他喝酒,後來證明我是對的。他是心臟病發走的。」她說。墓碑的後面刻著Paul Engle的一句話:「I can’t move mountains, but I can make light.」這是我在愛荷華訪問眾多作家、問及文學在這亂世裡的作用時,大家異口同聲回覆的主題。後來問到聶老師,她也說,文學的意義是要保護寫作的自由、保守自己的觀點:「我們以前的自由是受到限制的,以前有些作家都不能出來(出國參加IWP)、我們一請再請,這個時代誰都可以出來,這是很大的變化。」創作和行動的自由的確不應被視作理所當然。//
    //Paul Engle的生日是10月12日,定為Paul Engle Day,我們聚會的當天晚上正好是Iowa City UNESCO city of Literature 的Paul Engle Award頒獎典禮。Paul Engle Award嘉許一位像Paul Engle般以寫作、編輯、出版或教育改善世界的文學先鋒,今年的得獎者是Writer’s Workshop舊生、小說家Alexander Chee。在頒獎典禮舉行時,Mrs. Engle正和我們一起在安寓裡分享潘耀明帶來的月餅和余市威士忌,劉偉成、李笛安和我在藍姨的指導下製作雞肉和吞拿魚沙律捲餅當大家的晚餐,畢飛宇打趣說,「這個點心可以得保羅.安格爾獎了」。客廳和飯廳裡共擺著五張沙發、八張餐椅、兩張搖椅和一張「大班椅」,儲備室裡還有十幾張隨時可用的摺椅,椅子的數量暗示了來這所房子裡的人數之多。我們的話題由當天早上美國打算退出UNESCO的突發新聞談到香港立法會的DQ風波,又從Paul Engle最喜歡坐的椅子一路談到各位作家以前的IWP經驗,回過神來已經到了深夜,一直都沒冷場。//








    夏多布里昂 從巴黎到耶路撒冷

    $
    0
    0









    TRAVELS IN GREECE, PALESTINE, EGYPT, -AND BARBARY, DURING THE YEAJRS 1806 AND 1807. BY P. A, DE CHATEAUBRIAND.
    https://archive.org/stream/travelsingreece00chatgoog/travelsingreece00chatgoog_djvu.txt



    從巴黎到耶路撒冷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譯者 : 曹德明 / 徐波 / 楊玉平
    出版年: 2002-05 頁數: 409 



    译者王亚君 

    作者從希臘出發回到法國,沿著作者游歷的路線將《從巴黎到耶路撒冷》全書分為七個部分,在參觀古跡遺址時,讀者仿佛和他一起瞻仰那已經沒落的文明,並了解到作者希望通過追溯歷史去尋覓現代文明之源的真實願望。這部作品的魅力就在于作者優美的語言、淵博的知識、深邃的思想和精準的描寫,相信會得到廣大讀者的認同和喜歡!



    夏多布里昂(ChateauBrind,1768-1848),法國作家,法國浪漫主義文學的代表之一。出身貴族,法國大革命期間參加保皇軍,後逃亡英國。王政復闢期間曾任內政大臣、駐外使節、外交大臣等職。1797年發表《革命論》,對法國大革命進行反思。主要作品有《基督教真諦》,其中的中篇小說《阿達拉》、《勒內》曾風行一時。


    第一部分希臘之旅/ 1 
    第二部分基克拉迪群島、安納托利亞
    及君士坦丁堡之旅/ 162 
    第三部分羅陀斯島、雅法、伯利恆和死海之旅/ 198 
    第四部分耶路撒冷之旅/ 268 
    第五部分續耶路撒冷之旅/ 340 
    第六部分埃及之旅/ 359 
    第七部分突尼斯之旅及返回法蘭西/ 387 


    Map from Paris, France to Jerusalem, Israel


    《一代國士俞大維》《俞大維傳》俞大維故居

    $
    0
    0

    不是國民黨員,也不是黃埔軍校出身,俞大維卻擔任中華民國國防部長長達10年,是首位設有紀念館的國防部長。(中央社檔案照片)不是國民黨員,也不是黃埔軍校出身,俞大維卻擔任中華民國國防部長長達10年,是首位設有紀念館的國防部長。(中央社檔案照片)

    傳奇國防部長俞大維 金門人難忘的158公分巨人

    發稿時間:2017/10/21
    俞大維舊居專題1(中央社記者黃慧敏金門縣21日電)不是國民黨員,也不是黃埔軍校出身,俞大維卻擔任中華民國國防部長長達10年,是首位設有紀念館的國防部長。他在台北市溫州街的舊居已被定為文化資產,這位158公分的巨人與金門關係深厚,至今仍讓許多金門人難忘。

    回想民國77年八二三砲戰30週年紀念日俞大維重返金門的盛況,早年投身軍旅、現任烈嶼鄉文化館館長的林馬騰記憶猶新。他說,從司令官以下,整個小金門全體總動員,鋪紅地毯迎接他;男女老少都爭相再睹他的丰采,這個畫面令人難忘。
    前國防部長俞大維(坐輪椅者)民國52年巡視小金門時,與一名出生的女娃洪國珍結緣;民國77年八二三砲戰30週年,他重返舊地,在女娃青歧老家受到熱烈歡迎。(翻攝照片)中央社記者黃慧敏傳真 106年10月21日前國防部長俞大維(坐輪椅者)民國52年巡視小金門時,與一名出生的女娃洪國珍結緣;民國77年八二三砲戰30週年,他重返舊地,在女娃青歧老家受到熱烈歡迎。(翻攝照片)中央社記者黃慧敏傳真 106年10月21日
    此行,俞大維特別到青岐和西宅探望當年他命名的嬰孩蔡國光和洪國珍的老家,兩家人像辦喜事般地隆重接待他。洪國珍說:「那時我家風光得不得了,我開心極了。」

    俞大維民國51年為蔡國光命名的同時,也為軍方草棚電影院改建的戲院取名「國光」。蔡國光的父親蔡水杉感謝俞大維為兒子命名,還說,後來蔡國光到國光戲院看電影都是免費。蔡水杉6、70年代遷居台灣後,一年大概會到俞大維新生南路官邸拜會俞大維一兩次。

    高齡96歲的烈嶼鄉老鄉長洪福田,談到俞大維,不禁豎起雙手大拇指推崇。他說,俞大維來過小金門好多次,還記得有一次俞大維在市場買了一個大冬瓜。
    高齡96歲的烈嶼鄉老鄉長洪福田(圖)談到前國防部長俞大維,不禁豎起雙手大拇指推崇。中央社記者黃慧敏攝 106年10月21日
    俞大維一生充滿傳奇,一介文人卻總綰國家兵符,以過人的學識才智與氣節贏得長官器重與屬下尊敬。金門俞大維紀念館展示的資料說,俞大維的名言是「我不相信情資,我只相信我雙眼所見的」他曾乘搭乘空中偵察機130多次,深入大陸內部。部屬認為部長不必御駕親征,但他卻說:「我不能去的地方,我也不會讓我的部屬去。」

    也因為親自偵察兩岸情勢,他獨排眾議,堅持共軍一定會攻打金門,國軍也才能夠打贏八二三砲戰這一役,成功防禦台澎金馬,奠定了國家日後的繁榮基礎。

    俞大維紀念館的導覽資料指出,俞大維從高中到大學只花了5年,到哈佛大學留學時也是跳級,3年就讀完碩博士。之後,他再赴柏林大學深造,修習數理邏輯、哲學之餘,兼修彈道學,為日後以非軍職出任國防部長奠下厚實軍事基礎。

    他回國出任駐德採購,期間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就是政府給他12門大砲的經費,他卻帶回15門,笑說是廠商贈送的。真相是,他婉拒收取回扣,將回扣的錢再多買3枚大砲,清廉得連一毛錢也沒有放入自己口袋。

    俞大維歷任兵工署長、交通部長,一路做到國防部長。在他晚年貼身訪問他的資深記者沈靜透露,他擔任交通部長時,還親自去送信,體驗郵差的辛苦。身先士卒的典範,令人感佩。

    不像一般部會首長在辦公室裡辦公,俞大維在國防部長任內,有「前線部長」之稱,最常跑金門、馬祖和大陳。林馬騰形容俞大維是在飛機上辦公,3、5天就跑一趟金門。俞大維的乾孫女洪國珍也說,「公公沒有辦公室,他告訴我,他的辦公室就在金門。」
    zoom in民國45年,時任國防部長的俞大維(前)視察金門前線時留影。(中央社檔案照片)民國45年,時任國防部長的俞大維(前)視察金門前線時留影。(中央社檔案照片)
    雖然貴為國防部長、總統府資政,俞大維一生過著簡單、儉僕生活。晚年經常採訪他的中央社資深記者沈靜說,他到晚年還是睡著那一張單人床。82年7月,俞大維在證實罹患腎臟癌後2週過世,沈靜說,一般腎臟癌病患會非常疼痛,但俞大維很有福氣,不會感覺疼痛;而他過世時紅光滿面,也是沈靜從沒有見過的安詳。

    俞大維的遺願是死後要把骨灰灑在金門海域,永遠陪伴八二三陣亡弟兄。洪國珍在淮陽艦上全程見證了這一幕。

    俞大維紀念館裡有一個和本尊1:1比例的蠟像,他的身高不高,對國家的貢獻卻與身高成反比。他在民國43年到69年住了26年的台北市溫州街22巷4號,一度因都更面臨拆除命運。在建築師陳勤忠等人提報文資案後,台北市文資審議會通過提報為國定古蹟;後人將可在此緬懷這位前國防部長高風亮節的典範。1061021

    延伸閱讀》俞大維舊居成古蹟 提案建築師陳勤忠憂喜參半
    延伸閱讀》俞大維動員軍醫接生她 她送俞公公走完一生
    延伸閱讀》搬離俞大維故居 許文富家屬樂見老屋保住了
    延伸閱讀》俞大維晚年貼身採訪 沈靜引以為榮

    圖像裡可能有3 個人、文字

    俞大維故居
    圖像裡可能有3 個人、文字





    圖像裡可能有文字





    一代國士 俞大維


    作者: 李元平, 李吉安
    編者:哈用.勒巴克
    出版社:銘閎實業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5/11/12
    語言:繁體中文

      俞大維何許人也?對現代年輕一輩來說,恐怕鮮有印象!

      民國七十五年六月研究所畢業,分發到軍聞社服務。社長李元平是我新聞採訪寫作的啟蒙恩師,更是讓我有機會接觸、採訪這位一生不忮不求,清末名臣曾國藩的外曾孫,也是哈佛大學一九二一年班傑出校友,更是中華民國首位擁有雙博士學位、又是將軍、教授的前國防部長俞大維之推手。

      俞老部長不僅因「八二三」一戰成名,而且更因「八二三」讓外國戰略軍事家,認識中國兵學寶典《孫子兵法》的奧妙。至情至性的俞大維,始終以「參謀官沒有姓名」自居,認為「八二三」是由於蔣中正總統英明領導,以及那些蹲在戰壕隨時付出生命鮮血的官兵與美方協助所致,一片丹心可表。

      他總是喜歡贈書給有緣人,勸人多讀書。老人家常笑謂:「書中也許沒有黃金屋,但自有道理千萬般,至少不會讓人變成老骨董。」筆者在採訪俞部長的六年多時光裏,先後獲老先生《三字經》、《陳散原文集》、《曾文正公家書全集》、《馬歇爾第二次世界大戰報告書》、《國防論》、《十一家註孫子兵法》、《顧炎武日知錄》上下兩冊等寶貴贈書,分享知識的喜悅。

      但是每次拜訪時,記憶力奇佳的俞部長,總會語氣咄咄逼人,問你書看了沒有?或是峰迴路轉的巧妙談話,有無讀書立見真章。要是有涉獵,老先生總是開懷與人談個不停,並不時以有力的智慧之手,拍捶在人的肩膀上,雖然有時被他拍打會略感疼痛,但是能通過老先生的檢測,許多寶貴的人生哲理,源源的醍醐灌頂,讓人獲益無窮。如果,他洞悉獲書人或採訪者沒有充實準備,做足功課的話,不是耳朵聽不到,就是稱其身體不舒服,下次再約;或是顧左右而言其他,在不傷對方自尊使其知難而退。
      
      寬容幽默、瀟灑豁達,廣植福田正是俞老部長的本性,臨終前猶不忘叮囑家屬,勿為後事安排而擾人,遺體火化所燒出舍利子、舍利花,豈止是慈悲心懷的結晶。但,老先生最大的遺願,就是羽化後一定要由長子揚和駕機,將其骨灰灑在金門海上,行禮之前務必要先飛慈湖陵寢與泰山陵寢,向蔣中正總統與陳誠副總統致最後的敬禮。筆者有幸隨行採訪見證此一感人情景,迄今仍歷歷在目,永難忘懷。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徹悟生死大愛,與天地自然同在,永遠以身為蔣公手下一員打鐵匠為榮的「一代國士」俞大維,一生中不但沒有繳白卷,在人間更是瀟灑走一回。
      
      恩師李元平將老部長的傳奇一生,完成《俞大維傳》,於民國八十一年元月五日問世,立即成為坊間的暢銷書,隨即再版付梓,在短時間內寫下國內出版界發行十幾版的記錄,回響熱烈,由此可見一斑。
      
      就連對岸大陸「兩彈一星」科技之父錢學森、「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院哲學研究所學者高山杉等名人,都對俞部長的貢獻與風範,讚譽不絕。
      
      近年來,臺灣雖然歷經兩次政黨輪替,寫下「世界民主燈塔」的成就,但不管是在李登輝,或是陳水扁、馬英九執政,實難看到有像俞大維這種「敢言、敢行、敢當」,且品德高尚廉潔,為國家利益與人民福祉全力以赴的風骨官員,未嘗不是臺灣今日未能向上提升的關鍵。
      
      由於《俞大維傳》已絕版,為勾起大家對這位傳奇人物的懷念,並作為人生觀建立與奮鬥的借鏡,奉恩師之命, 除對《俞大維傳》原文部分疏漏與錯誤之處, 加以補強校正外,並添增如今日沸沸揚揚、隨時有爆發南海衝突的問題,早在民國四十五年六月,俞部長就與美軍第二任協防司令殷格索研討,並獲美軍支持,簽請蔣中正總統同意派兵進駐南沙太平島,鞏固我南海主權等先知灼見,以及救劉安祺免軍法問罪、保住郝柏村官位、俞氏家族對兩岸的深遠影響與一些鮮為人知的史料故事,鮮活地讓俞大維部長走進讀者眼前,期能有所反思與啟發。
      
      本書《一代國士俞大維》,堪稱是《俞大維傳》的2.0版,感謝恩師李元平的信任、羅順德將軍與莊威先生的資料提供、還有哈用‧勒巴克先生支持出版的決心,才能使本書能夠如期如質問世,實現筆者懷念與感激俞老部長的教誨心意。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李元平 前國防部軍聞社社長

     
      殊榮:《建設的火花》一書榮獲國家建設新聞報導特優獎
      著作:《平凡平淡平實的蔣經國》、《南海血淚》、《建設的火花》、《俞大維傳》

    ☉李吉安  前青年日報副社長
     
      殊榮:華視獎、金鐘獎入圍、獲新聞局評選為海外宣傳片、國軍33屆文藝金像獎軍聞報導項金像獎、大眾傳播教育攝影獎、全國青年創作美展攝影類優選、中華民國97、98年版國防報告書總主筆。

      著作:《軍聞一甲子》、《國之干城》、《十年寸草心-誰說久病床前無孝子》
      《追憶金門砲戰五十周年》作者之一、《允文允武—榮民學人實錄》作者之一、《築夢家園—新北巿低碳家園巡禮》作者之一、《文才武略繞指柔情-杜金榮上將》作者之一、《福利事業管理處五十年處慶專輯》作者之一、

    目錄

    壹 前傳
      

    第一章 滿門文武
    第一節 家世―代代書香
    第二節 家風—克勤克儉
    第三節 「公羊」啟蒙—幸與不幸

    第二章 治學心法
    第一節 偷看閒書—崇拜天下第一好漢
    第二節 求學—既吃虧又佔便宜的求學方法
    第三節 哈佛的心法—簡單清楚取勝
    第四節 兩次留德—由學文而學武
      
    第三章 初試啼聲
    第一節 徘徊人生十字路口
    第二節 柏林「中國三劍客」、「結拜抗日六兄弟」
    第三節 上「牯嶺」,初謁委員長
    第四節 「中國的雷聲」—俞大維廉儉
    第五節 父子英雄
    第六節 神射手俞大維
    第七節 長期抗戰確保彈藥無缺
    第八節 我在兵工廠實行福利社會
      
    第四章 風雲際會
    第一節 風雲際會的年代
    第二節 選派科學家,學造原子彈
    第三節 運兵東北與戰後接收
    第四節 參加「三人小組」始末
      
    第五章 交通部長(民國三十五年五月~三十八年元月)
    第一節 韓信登臺
    第二節 金元券罪言
    第三節 徐蚌戰場空中投糧
    第四節 重病辭卸交通部長
      
    第六章 顛沛流離(民國三十八年~四十年)
    第一節 張治中最傷害蔣公
    第二節 假如我是王耀武、鄭洞國……
    第三節 劉斐不可能是匪諜
    第四節 牆倒眾人推
    第五節 骨肉離散
    第六節 臺大校長宿舍的過客
    第七節 解救陳儀
    第八節 追訴毛邦初貪污案
      
    第七章 臺海風雲(民國四十三年~五十四年)
    第一節 聽到砲聲就趕回來
    第二節 大陳轉進
    第三節 建軍備戰
    一、殺包啟黃
    二、國民黨的漏網之魚
    三、調查孫立人案敬陪末座
    四、軍人待遇比照公教
    五、外島「補給官」
    六、親批的唯一公事
    七、公館機場興建記
    八、高登大維港
    九、爭取美援、策訂三個作戰計畫
    十、部長的辦公室在前線
    十一、偵察飛行:「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十二、敵前夜狩錄
    第四節 作戰篇
    一、戰爭前夕
    二、出生入死
    三、商洽緊急軍援—難纏的外交攻防戰
    四、取得臺海空優
    五、八吋巨砲~反砲擊~停火
    六、火線零縑
      
    第八章 兒女親家
    第一節 兒女篇
    第二節 親家情
      
    第九章 書生本色
    第一節 奉溪先生與我
    第二節 蔣經國叫宋美齡一聲媽
    第三節 遞辭呈;「我沒有繳白卷!」
    第四節 鶼鰈情深
    第五節 讀書人要收攤了!
    第六節 最後征程

    貳 增補  
    第一章 威遠計劃
    第二章 保住郝柏村、劉安祺
    第三章 成績單
    第四章 大師世紀對話錄
    第五章 近代中國國防科技始祖園丁
    第六章 知者不言
    第七章 談募兵
    第八章 俞氏家族
    第九章 史政要「實」
    第十章 行得通才是好政策
    第十一章 龍嫂
    第十二章 寶劍贈英雄
    第十三章 俞大維與高登
    第十四章 追隨二十四年

    參 附錄
    第一章 「八二三」美國援華兩大附件
    第二章 遺囑
    第三章 一片彈殼
    第四章 瑰奇之士、勳榮永駐
    第五章 俞大維家族表
    第六章 年表大事記
    第七章 《俞大維傳》作者的一封公開信


    這本書

    大陳島撤退時 俞大維部長多次去馬祖附近諸島空中巡視

    包括近來新聞中的
    平潭島 (台灣)
    平潭
    新竹

    福州
    平潭位置圖

    平潭島又稱海壇島,位於福建東部福州市,屬於平潭縣,是福建省的最大島,中國大陸第五大島,面積370.9平方公里。海域面積6064平方公里,海岸線長408公里。人口近40萬。

    海壇島是福建省的最大島,中國大陸第五大島,面積370.9平方公里。海域面積6064平方公里,海岸線長408公里。素有「千礁島縣」之稱。與福清市隔著海壇海峽。另外,平潭與臺灣新竹間為臺灣海峽最狹處(68),島上立有相關示意碑。







    對所謂孫立人案也有其"控訴"

    俞大維傳

    封面
    臺灣日報社, 1992 - 392 頁
    李元平《俞大维传》,台北:台湾日报社,1992年1月5日初版,同年1月22日增订2版。据作者说,这部传记主要是根据他对俞大维所做数次访谈的记录,


    我想 個人讀本書都會注意到自己想看的東西
    我注意到的是
    馬歇爾說四強中以蔣介石的周邊的人的品質最差
    台灣228的接收失敗 一如在中國的幾個城市般 很不得民心
    陳儀--
    俞大維的 "恩人"的正反面.....
    王雲五推行的金元券 讓中國的中產階級都破產 是失去中國的主因
    可是王雲五至死都認為他是對的....
    他在當交通部長的科學管理
    我還注意到1987年邏輯學家訪問俞大維先生 安慰他是"學以致用"型
    整篇認為蔣介石是恩人
    (他晚年也是在安全系統監視下的一員)

    他追訴對美採購大員的勝訴 連胡適等都要打電報慶賀


    網路上有些摘述

    俞大維傳-823砲戰節錄-戰爭前夕1

    俞大維傳-晚年節錄-

    這本傳記雖不全面 但可以參考的地方很多

    余大維傳李元平/台灣日報社1992

    譬如說 我今天 看一"演講" : 朝左的閱讀路線
    想起維先生剛拿到哈佛博士學位 拿獎學金到歐洲去 在船上有有人勸他讀點左派的書 如此知識才完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俞大維

    任期
    1954年5月27日1965年1月13日
    前任郭寄嶠
    繼任蔣經國

    任期
    1948年5月31日1949年2月8日
    前任首任
    繼任凌鴻勛(代理)
    端木傑(正任)

    第8任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交通部部長
    任期
    1946年5月16日1948年5月31日
    前任俞飛鵬
    繼任行憲

    性別
    出生1897年1月11日
    大清浙江省山陰縣
    逝世1993年7月8日 (96歲)
    中華民國臺北市
    籍貫浙江紹興
    國籍中華民國
    政黨Independent candidate icon (TW).svg無黨籍
    父母俞明頤(父)
    曾廣珊(母)
    配偶妻 陳新午(1929年起)
    同居者(德國鋼琴教師)(1924年前後)
    子女俞揚和俞方濟俞小濟
    軍事背景
    效忠中華民國
    服務Republic of China Army Flag.svg中華民國陸軍
    階級中將
    獲獎青天白日勳章
    俞大維(1897年1月11日-1993年7月8日),中華民國軍事、政治人物,浙江紹興人,美國哈佛大學哲學博士。曾任中華民國交通部部長、國防部部長等職,八二三砲戰即在其任國防部部長時發生。

    目錄

    [隐藏]

    [编辑]經歷

    1918年10月,俞大維赴美入哈佛大學哲學系,畢業後至德國柏林大學深造,專攻數理邏輯與哲學。留德期間,聆聽過愛因斯坦教授的相對論課程,1925年,俞大維寫了一篇論文,題為《數學邏輯問題之探討》,刊登在愛因斯坦主編的德國數學雜誌《數學現況》上,成為在這本著名刊物上發表論文的第一個中國人。而在該期刊發表論文的第二個中國人是華羅庚,二人日後成為好友。因興趣逐漸轉向彈道研究,嗣成為彈道學專家,對兵學也由此奠定深厚基礎。
    1928年,國民革命軍北伐成 功,全國統一,國民政府開始著手軍經建設,俞大維出任新設立「駐德使館商務調查部」主任。1929年6月返國,任軍政部參事。翌年5月,再度赴德,負責採 購軍備,並續習德國參謀教育。有一次政府命其採購大砲,按值計量,可買12門,但運回中國時,卻為15門,詢其緣故,僅輕描淡寫謂:「是送的」。實其將所 得傭金,另購砲3門,俞大維先生的熱血報國之心不言而喻。1932年派任參謀本部少將主任秘書,但俞大維婉拒而自願至中央訓練團任兵器總教官。次年1月,調軍政部兵工署長,並晉升陸軍中將,對當時的兵工現代化做出許多貢獻。
    1937年抗戰爆發,俞大維指揮將沿海30餘座兵工廠、鋼鐵廠、材料廠、及兵工技術單位以有限之人力、物力與獸力搬運,陸續西遷內陸繼續生產,為抗戰中國國防工業生產貢獻卓越,1944年12月,調軍政部常務次長,並兼中美聯合參謀部中國代表,負責與美方代表魏德邁將軍協商,爭取美國軍援,當時「阿爾發部隊裝備方案」,使國軍36個師換裝美式裝備,即為此達成之建議。1946年4月,參加國府、中共、美國代表之3人小組會議,協商戰後還都事宜;5月,獲國民政府頒授青天白日勳章
    1946年5月16日,繼俞飛鵬出任交通部部長,任內建立交通資料中心,全國鐵道狀況之自動化,以及郵政開辦24小時服務等事績尤為人稱道,1950年1月赴美養病。1954年出任國防部長,先後長達10年之久,任內積極整軍建設促使國軍成為一支現代化之部隊,1965年初,因病辭去部長一職由蔣經國接任,轉任總統府資政1993年病逝,享壽96高齡。

    [编辑]家庭

    俞大維的家世十分顯赫,不但名人眾多,還跟許多知名的家族結為姻親。

     好學不倦

    俞大維一生都非常喜歡讀書求知識。當他晚年,視力變差,已無法看書時,決定「讀了一輩子書,現在要收攤了!」收攤就是不再讀書了,但收攤可是有一套 嚇人的程序:他決定把以前唸過的書,溫習一遍,之後才不讀書。俞大維決定每個月溫習一學問,「邀請各類學問極有成就的老朋友,相互討論」,他計畫先溫習天主教神學,請羅光主教陪他溫課,接著還計畫請物理學家吳大猷溫課,之後還有音樂、美術、哲學、數學、美學……,他不溫習軍事,因為那不是高深學問。

     外部連結

    [编辑]參見


    書評 Melancholia’s Dog by Alice Kuzniar

    $
    0
    0

    Eva’s Ribs

    Elizabeth Marshall Thomas

    • Melancholia’s Dog by Alice Kuzniar
      Chicago, 215 pp, £16.50, October 2006, ISBN 0 226 46578 0
    The dog/human bond, for all its importance, is one of the least examined relationships in Western culture. To some, a dog is merely an object, there to perform a function such as pulling a sled or guarding a property, to be discarded when no longer useful. To others, a dog is a stand-in, for a child to cherish or an enemy to abuse. To still others, a dog is like a body part – scarcely deemed to have a separate identity, and essential to normal existence. In such cases, the loss of the dog is like the loss of a hand, for which there would be no funeral. The sole mourner must deal as efficiently as possible with a loss that is permanent and irreparable. But no matter what the relationship may be, it has so little social recognition that a person with ‘only’ a dog for company is considered to be ‘alone’.
    Dogs have never been considered an appropriate subject for serious scholarship, certainly not in the humanities. Alice Kuzniar tells us that when her colleagues learned of her project they assumed that her discussion of the dog/human relationship would be sentimental and anthropomorphic, qualities she felt they ‘despised’. Her lay acquaintances, meanwhile, could not imagine the discussion in any terms other than the sentimental and anthropomorphic. ‘Both parties,’ Kuzniar writes, ‘shared the inability to envisage the representation of the dog outside the confines of the lowbrow, popular media and arts.’ While it’s true that much has been written about dogs that isn’t lowbrow (but not much that isn’t popular), the stigma clearly exists, at least in academic circles.
    Melancholia’s Dog should go a long way towards erasing it. Kuzniar decided to ‘inquire into how the literary and visual arts explore shifting, unsure divisions and alliances between man and beast and how they do so based on the uniqueness of each animal life’. The approach is as rare as it is reasonable. We tend to believe that science is the only possible forum for a serious inquiry into animals, but who better than artists to interpret emotional divisions and alliances? Emotion, after all, does not lend itself to science, because it can’t easily be measured or quantified. But the artists whose work Kuzniar considers aren’t interested in measurement. They know only how dogs make them feel, and they express these feelings. Dogs are their companions, or their scapegoats, or vehicles for their fantasies, or translators of their experiences.
    Kuzniar came up with four subjects of discussion that can hardly be called sentimental, to each of which she devotes a section of the book. These are muteness, shame, intimacy and mourning. She begins with Freud’s contention that muteness is a multifaceted symptom of melancholia. Freud points out that if we experience an important loss, we may slip into depression without being able to understand or articulate what is wrong: the missing element renders us mute. Kuzniar suggests that dogs can personify the missing element. Her title derives from an engraving by Dürer, Melencholia [sic1, depicting a deeply preoccupied, winged woman and an elderly, skeletal dog which appears to be starving and lies tightly curled at her feet. The dog is very much with the woman, yet the two are isolates. ‘If Melencolia [sic] and her dog are indeed double, mirror portraits of each other,’ Kuzniar asks, ‘what would it mean to coalesce human and animal into the same being?’ Kafka experimented with a similar notion in ‘Metamorphosis’. Kuzniar recalls Kafka as she connects the hunger of the skeletal dog to the grim silence of the winged woman. Both hunger for something, and both are silent. The connection is the basis of this book.
    Dogs’ lack of language may be considered a form of muteness. But against the philosophical position that if the expression is absent, the concept is absent too – that if you can’t express an emotion such as, say, empathy or remorse, you can’t feel it – Kuzniar argues that far from indicating the absence of an emotion, muteness may flag its presence. She cites Emmanuel Levinas’s description of a dog who used to wander into the Nazi labour camp where he was imprisoned. The dog was always glad to see the prisoners, and thus was ‘the sole creature to treat them as humans’. Perhaps the dog’s empathy was not expressed, or not through language, but he knew perfectly well that his imprisoned friends were sentient beings and he treated them as such, while their own conspecifics, the Nazi prison guards, did not.
    The complexity of Kuzniar’s analysis is perhaps best reflected in the section on shame, in which she shows how it has been thought of as unique to human beings, and as signifying our humanity. She returns to Freud, who claims that if we feel ambivalent towards dogs, it is because the dog has certain human virtues but is also ‘repugnant to man because of its lack of shame’, as if the dog’s carefree attitude towards ‘excrement and sexual functions’ confirms its subhuman status. Kuzniar cites Kafka’s story ‘Researches of a Dog’, in which the narrator is a dog who watches circus dogs dancing on their hind legs, exposing their nakedness and also their incompetence, since they are not as adept as their masters at hind-leg walking. The circus dogs can’t sustain the position and briefly fall back on all fours; the dog-narrator empathises with their lapse, and whines. The circus dogs’ ‘eyes seem to ask for forgiveness as if nature had made a mistake in reverting them to their normal posture’. They are ashamed of failing to do something shameful, and their witness, the canine narrator, cringes on their behalf.
    ‘Is to experience shame, then,’ Kuzniar asks, ‘to feel improper or unnatural at doing something natural?’ Often enough, the answer is yes, and our relationship to dogs can confirm it. ‘If to sense shame, according to Freud and Lacan, is to be human, is Kafka’s narrator paradoxically more humanlike than the dogs mimicking humans?’ Furthermore, ‘observing the disgrace of another can cause shame in oneself: hence the narrator’s bodily affect of shame when confronted with the dancing dogs is to make himself smaller and to whine.’
    Derrida, in his essay ‘L’Animal que donc je suis’, admits to a flash of shame because his cat saw him naked. The cat stared ‘with the gaze of a seer, visionary or extra-lucid blind person’. His strange reaction embarrasses him, which Kuzniar finds significant. We stare at animals in zoos and at pet shows, yet we are shamed when animals glimpse us in compromised situations. The animals are close enough to us to be present when other people would be excluded, yet separate enough to cause embarrassment when they see us exposed. Kuzniar quotes Sartre. ‘I recognise that I am as the other sees me.’
    Sartre might have found confirmation in the paintings of Paula Rego. Rego paints women in snarling dog postures to symbolise, among other things, their readiness to break free from the shame of subservience. Women viewers can identify with these d0g-women, Kuzniar says, ‘which is to say can identify with dogs’. Two of the paintings are illustrated in her book. One shows a rather burly woman crouched on all fours, head low but looking up, eyeing the viewer and snarling. The other shows a serious woman squatting down to subdue a dog who is on his back. In the foreground is a large dead cockroach, also on its back. One thinks again of Kafka. The woman has metamorphosed into a powerful, dog-like being in an undignified dog-like position doing an undignified dog-like thing but with confidence, force and serenity. The women in these paintings are lowly and perhaps even disgraced. Shame is written all over them, but the viewer barely notices, as it is impossible not to admire these women.
    Early on, Kuzniar’s readers will realise that they are in for quite a ride; some may wish to escape. There are multiple references here to the humiliation and murder of dogs. Consider, for instance, the degrees of shame disclosed by Thomas Mann’s relationship with dogs. ‘Excruciating shame can lead to its denial through displacement on the abject dog,’ Kuzniar writes, a thesis perfectly illustrated in Mann’s ‘Tobias Mindernickel’, in which an insecure, often humiliated, somewhat masochistic protagonist acquires a ‘delicate young hound’. The protagonist dresses in his best and goes walking to show off the dog, but the dog escapes and runs away. The villagers laugh at his confusion, and when the dog comes back the protagonist takes him indoors and, in private, beats him as if to obliterate his humiliation. Mann’s account of his own dog, ‘Herr und Hund’, is even worse, because the dog starts to cry when he sees Mann take out the whip. In Mann’s opinion, to cry in anticipation of a whipping is shameful, as it reveals that the dog has ‘no honour and no self-discipline’. By this point, I was cringing at the images and feeling ashamed myself, unable to rescue the dog or punch Mann.
    A climax of dog-inspired shame is to be found in a documentary by Ulrich Seidel who, in the style of reality TV, filmed ‘lower-class specimens’ of Austrian humanity who have ‘no shame or self-consciousness’. The suggestion is that these Austrians resemble their overweight dogs: they kiss and fondle them, and also act in ways that Freud might call doggish – they masturbate and relieve themselves shamelessly in front of the camera and fornicate on hands and knees. These people have not displaced their shame onto their dogs: they have assumed the status of dogs and, as if they were dogs, have subordinated themselves to Seidel, who, in the ever unfolding layers of shame, ‘disassociates himself from the objects of his investigation and disavows his own wanton shamelessness in intruding into the privacy of their homes. He avoids shame by making the others look bad.’ Seidel is as shameless as his Austrian subjects, who are as shameless as their dogs. If shame is an indication of humanity, not even the artist is anthropomorphic in this situation.
    Kuzniar’s unblinking stare can be disquieting. One could wish, for instance, that she had condemned Mann for beating his dog, or at least done more to distance herself (and the reader) from German Pflicht and Mann’s personality. One could wish that she hadn’t even mentioned Seidel. But she has set herself the task of looking without flinching, and if this is what she sees, it’s because it’s there, and she hasn’t turned away from it. If nothing else, it ought to show her colleagues that she is not dispensing popular cuteness or despicable sentimentality.
    Melancholia’s Dog contains some remarkable, haunting illustrations, none more so than a photograph by Pentti Sammallahti of a middle-sized dog and a huge, discarded tyre on the tundra of sub-Arctic Karelia, an image in which ‘the human order, still in sight, is nevertheless no longer central and is slipping away.’ The photo is described as showing ‘a vastness of the world of the dog’ that the dog ‘can never capture’. The photo also conveys the lonely vastness of our own world, which we, too, can never understand. In the section on intimacy, a photo from a series taken in 1912 by E.J. Bellocq of Louisiana prostitutes with and without their pets shows a serenely composed woman wearing a mobcap, chemise and bloomers, and holding her little dog. The woman’s facial expression is soft, perhaps a bit sad, but is half hidden by the dog, who is pressed close against her and ‘seems to gain courage from his position on her lap’. In other photos from the series, which are not in the book, this woman and the other prostitutes expose themselves erotically. In these photos, Kuzniar writes, the women have become remote, and are stiffly resisting ‘the prying gaze that would demand intimate revelation from them, using their very bodies as shields from their inner nakedness’.
    The women in some of Bellocq’s erotic photos may radiate a chill of self-protection, but the woman photographed with her dog radiates a silent comfort, despite her lacy bloomers. Her profession means nothing to her dog, whose body partly shields her face from view. What means something to the dog is the photographer, who is pointing a camera at him and his owner. The dog eyes the camera with suspicion. It is the dog, not the woman, who deals with the world in this photograph. As with the Dürer engraving that gives the book its title, the woman and the dog are merged.
    In Kuzniar’s section on mourning there are some photographs by Sally Mann. Sometime after the death of her beloved greyhound, Eva, Mann mounted an exhibition that included a photo of a piece of Eva’s skin with ribs and other bones lined up on it. In the catalogue, Mann explains that she exhumed the dog ‘as an archaeologist might’. She doesn’t say why and doesn’t need to. The photo is entitled ‘What Remains, 2003’ and the image and the action that produced it resonate so strongly that those who have mourned for a dog will remember them for years to come.
    ‘Although Sally Mann might be accused of uncovering and publicly displaying what is intensely personal, namely the remains of a loved one,’ Kuzniar writes, ‘by representing finitude and loss she militates against how grief over a pet is socially foreclosed.’ One thinks of the fact that dogs don’t speak, that our communication with them is often silent, that the importance of our relationship is unrecognised in any formal manner, and that, often enough, their loss is irreplaceable.
    Melancholia’s Dog is not without difficulties. The prose is dense and weighty. Only a committed academic would write: ‘Such questions probe the ontological certainty of the divisions between mankind and the so-called brute.’ No inner ear warns the author against contorted phrases such as ‘surfeit of dearth’ or over-correct words such as ‘interspecial’. Not every fact is perfectly straight – the author identifies Kafka as Czech, for instance, but although he had Czechoslovak citizenship, he was German – and Kuzniar is not above an occasional show of intellectual snobbery. The word ‘popular’ is used pejoratively, and is often coupled with ‘sentimental’, ‘lowbrow’ and ‘trivial’, making one wonder who was supposed to read Melancholia’s Dog. The highbrows are warned and the lowbrows are snubbed.
    However, this is probably the first time that a scholar of Kuzniar’s ability has shown the courage to tackle the deeper aspects of our relationship with dogs. I once wrote an introduction to J.R. Ackerley’s My Dog Tulip, and purposely left out the author’s spiritual difficulties because to discuss them seemed trendy, and I wanted to honour Ackerley’s choice of subject-matter, which was Tulip. But if Melancholia’s Dog had been available to me, I would have included Ackerley’s sufferings because I would have seen that they were relevant. Even though Ackerley didn’t mention them, they would have helped to explain why Tulip was so much a part of him. Our dogs are metaphors for ourselves, something that many of us may have long suspected, but because the idea had never been articulated, or not fully, perhaps we did not appreciate the fact. Or perhaps we didn’t want to face it. Thanks to Alice Kuzniar, we know it now.

    卜少夫 《經過陣痛》等

    $
    0
    0

    卜少夫-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https://zh.wikipedia.org/zh-tw/卜少夫
    Translate this page
    卜少夫(1909年6月21日-2000年11月4日),江蘇江都縣人,名寶源,筆名邵芙、龐舞陽等。1937年畢業於日本明治大學新聞科,為已故名作家。解放軍控制中國大陸 ...

    卜少夫曾任職《真實報》、《新民報》、《扶輪日報》、《新京日報》、《申報》等。1938年到香港,1945年創辦《新聞天地》,當時曾創下了中國雜誌銷售量最高、壽命最長的紀錄,並為1945年至1949年留下了大量的政治史料與社會史料。另在卜88歲至91歲間,將近三年,日日於香港星島日報寫專欄,以如此高齡尚如此勤於筆耕,實為少見。

    李敖評論[編輯]

    李敖如是說:「傳記文學」三十八年來,本是劉紹唐個人特色的雜誌,他走了,「不見替人」的情況是明顯的,人存政舉人亡政息的情況也是明顯的。吳老師的憂慮,實非偶然也。日前陸鏗電話中向我商量,說卜少夫想把一手創辦半個世紀的「新聞天地」送給李敖,由李敖接手辦下去,卜少夫說全世界只有李敖最信得過。我說「新聞天地」是卜少夫個人特色的雜誌,理應與卜少夫「及身而絕」,但他活得太久了,結果該絕而不絕,弄得屍居餘氣。他的厚愛,我謝了。

    著作[編輯]

    卜少夫曾出版以下多本書籍: (以下列表未能盡錄)
    • 《經過陣痛》
    • 《無名氏生死下落》
    • 《人在江湖》
    • 《我見我思》
    • 《龍蛇走筆》
    • 《受想行識》
    • 《空手天涯》
    • 《無梯樓雜筆》
    • 《聖誕紅》
    • 《周榆瑞在人間》
    • 《人間躑躅》
    • 《二十世紀人》
    • 《風雨香港故人》
    • 《若有所思》
    • 《有語問蒼天》
    • 《卜少夫這個人》





    1972.6.26 卜少夫 黃昏倫敦: 已嗅不到它領導天下的氣質和氣派了。

    經過陣痛- 卜少夫- Google Books

    https://books.google.com/books/about/經過陣痛.html?id... - 
    Title, 經過陣痛. Author, 卜少夫. Publisher, 遠景出版社, 1976.

    王德威《現代抒情傳統四論》、史詩時代的抒情聲音、《寫實主義小說的虛構: 茅盾,老舍,沈從文》

    $
    0
    0
    王德威的中文書多缺索引

    寫實主義小說的虛構副標題: 茅盾,老舍,沈從文
    作者: 王德威
    出版社: 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年: 2011-5頁數: 338


    內容簡介 · · · · · ·中國現代小說流派紛呈,但以內容的繁複和影響的深遠而言,首推寫實主義。本書對1930年代寫實主義小說全盛時期的三位作家茅盾、老舍和沈從文做出了精闢研究。茅盾和革命,對一代革命者的獻身和與政治的複雜關係有著深刻體驗;老合從庶民生活裡看出傳統和現代價值的劇烈交錯;沈從文則刻意藉著城邦與鄉村的對比投射烏托邦式的心靈圖景。

    作者簡介 · · · · · ·  王德威(David Der—wei Wang)台灣大學外文系畢業,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校區比較文學博士。曾任教於台灣大學、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系。現任哈佛大學東亞語言及文明系Edward c. Henderson講座教授。著有《從劉鶚到王禎和:中國現代寫實小說敞論》、《眾聲喧嘩:三O與八O年代的中國小說》、《閱讀當代小說:台灣·大陸·香港·海外》、《小說中圍:晚清到當代的中文小說》、《想像中國的方法:歷史·小說·敘事》、《如何現代,怎樣文學? :十九、二十世紀中文小說新論》、《眾聲喧嘩以後:點評當代中文小說》、《跨世紀風華:當代小說二十家》、《被壓抑的現代性:晚清小說新論》 、《現代中國小說十講》、《歷史與怪獸:歷史,暴力,敘事》、《如此繁華:王德威自選集》、《後遺民寫作》、《一九四九:傷痕書寫與國家文學》、《抒情傳統與中國現代性:在北大的八堂課》、


    Fictional Realism in Twentieth Century China: Mao Dun, Lao She, Shen Congwe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2)

    Fictional Realism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 Mao Dun, Lao She, Shen Congwen (Modern Asian Literature)
     




    目 錄中文版序第一章 概論——魯迅之後第二章 歷史的建構與虛構——茅盾的歷史小說第三章 革命的情境與情節——茅盾的小說政治學第四章 沉鬱的笑聲——老舍小說中的鬧劇與煽情悲喜劇第五章“我愛咱們的國呀,可是誰愛我呢?”——老舍的民族主義與愛國小說第六章 批判的抒情——沈從文小說中現實的界域第七章 想像的鄉愁——沈從文與鄉土小說第八章 結論




    王德威:《寫實主義小說的虛構》中文版序
    中國現代小說流派紛呈,但以內容的繁複和影響的深遠而言,首推現實主義。顧名思義,現實主義——或其別稱寫實主義——以描摹人生,反映現實為目的。這一流派在清末「新小說」時已經是流行話題,五四以後更帶動出文學熱潮。到了三〇年代,現實主義沾染了政治色彩,成為批判當下,鑑照意識形態正確性的法門。現實主義歷來名目繁多,如人道現實主義,批判現實主義,革命現實主義,鄉土現實主義等,不一而足。即使到了二十世紀末,魔幻現實主義、新現實主義等依然是文學創作的焦點。
     
    傳統中國小說從來不乏寫實模擬的意識和技巧,但是要到二十世紀之交,因為西方論述的引進,「寫實」才形成一種流派,佔取了話語權力。對彼時的知識分子和文人而言,「寫實」相對於蒙昧不義,充滿解放和啟蒙意義,儼然奉了「寫實」之名,真相得以顯現,真情得以流露,真理得以昭彰。而當「寫實」主義在左翼論述裡被正名為「現實」主義之際,一種迫切的時間感和意識形態召喚更呼之欲出。
     
    現實或現實主義因此不只意味單純的觀察生命百態、模擬世路人情而已。比起其它文學流派,現實主義更訴諸書寫形式與情境的自覺,也同時提醒我們所謂現實,其實包括了文學典律的轉換,文化場域的變遷,政治信念、道德信條、審美技巧的取捨,還有更重要的,認識論上對知識和權力,真實和虛構的持續思考辯難。
     
    我以為一個世紀以來作家和讀者對這些問題的辯證和試驗,足以使現實主義小說成為我們探勘中國現代性的最佳途徑。這裡最大的弔詭正在於小說作為寫實的載體。小說原為虛構,是不必當真的文字書寫。但在現實主義的大纛下,小說赫然成為政教機構爭取發言權力的所在,或個人與社會相互定義、命名的場域。由此產生的文本內外的互動和抵牾,信仰和禁忌,為一個世紀的文學史鋪陳出一則又一則精心動魄的故事。
     
    基於這樣的理念,我對現實主義小說全盛時期的三位作者——茅盾,老舍,沈從文——作出研究。這三位作者的背景極為不同,從事創作的動機也各有因由。茅盾是早期介紹西方寫實主義和自然主義進入中國的推手,而他同時廁身新文學編輯事業和左翼革命運動,堪稱五四以後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老舍出身北京下層旗人社會,因緣際會,赴英國任教期間接觸狄更斯等人作品,大受啟發,從而走上創作之路。沈從文來自湘西苗鄉,早年輟學從軍,卻因新文學的感召來到北京,矢志進入文壇。
     
    這三位作家在一九二〇年代末期嶄露頭角。茅盾在一九二七年共產黨第一次革命失敗後匿居上海,百無出路之際執筆創作,卻為大革命前後的政治與激情作出最動人的見證。老舍憑藉嬉笑怒罵的風格,寫盡市井小民在新舊文化之間的笑聲和淚水。沈從文則白描故鄉山水人事,投注無限深情,終於成為中國鄉土文學寫作的第一人。
     
    這三位作家基本承襲了十九世紀歐洲寫實敘事的基本文法——像是對時空環境的觀照,對生活細節的白描,對感官和心理世界的探索,對時間和事件交互影響的思考等。但他們筆下的中國出落得如此不同。茅盾暴露社會病態,對一代革命者獻身和陷身政治有深刻的體驗;老舍從庶民生活裡看出傳統和現代價值的劇烈交錯;沈從文則刻意藉城與鄉的對比投射烏托邦式的心靈圖景。而如前所述,這三位作者的不同不僅在於風格和題材的差異,更在於他們對「現實」和「小說」的意義和功能各有獨到的解釋。茅盾藉小說和官方「大敘事」抗衡,並且探索書寫和革命相輔相成的關係。老舍的作品儘管幽默動人,卻總也不能隱藏對生命深處最虛無的惶惑。而在沈從文的原鄉寫作盡頭,是對歷史暴力的感喟,和對「抒情」作為一種救贖形式的召喚。
     
    合而觀之,我以為這三位作家示範了中國現代現實主義書寫的三個面向:
     
    一,茅盾的作品凸現歷史,政治,敘事虛構三者間錯綜複雜的關係,而茅盾本人充滿矛盾的經歷尤其為他的創作添加出虛入實的意義。正因為作家理解現實/小說內蘊的高度不穩定性,乃能將歷史的先驗與後設、政治的權宜和變化,展露無遺。
     
    二,老舍的作品引領我們思考現實主義的表演性(performativity)和感動性(affectivity)因素。從涕淚交零到嬉笑怒罵,現實的「效果」顯然不是「文學反映人生」這樣的口號所能體現於萬一,而有賴作者和讀者情緒和意向的調動。由此展開人與我,表與里, 疏離與參預的重重辯證,構成現實小說的倫理學界面。
     
    三,沈從文的作品不但建構「原鄉」的空間,也同時顛覆這一空間。他更藉此叩問現實主義敘事的另一底線:在窮盡客體物像後,現實敘事是否仍有安頓主體想像——尤其是抒情主體想像——的餘地?
     
    新中國成立後,現實主義一躍而為文藝正統,但「現實」的律令反而愈發嚴峻。在重重壓力下,茅盾、老舍、沈從文的創作事業都歸於沉寂,這毋寧是現代小說的巨大損失。然而只要仔細觀察,我們發現這三位作家的影響不絕如縷。楊沫《青春之歌》式的革命歷史小說,趙樹理充滿世故的民間敘事,甚至孫犁、劉紹棠的社會主義抒情隨想,都可以看出線索。八十年代後,大陸文學界再次活絡,而且與海外文壇互動頻繁。作家們的眼界既開,對「現實」的發現或發明自然不同以往。值得注意的是,當他們在顛覆歷史、政治大敘事,重組民間倫理關係,或召喚「有情」的主體時,他們似乎與當年的茅盾、老舍、沈從文展開又一輪的對話。從「尋根文學」到「新歷史」、「新現實」小說,從《現實一種》(余華)到《大說謊家》(張大春),現實主義小說的流變不變,可以如是觀。
     
    必須要強調的是,本書的選樣和命題當然有其限制。在茅盾、老舍、沈從文以外,還有許多作家曾為我們示範不同的現實主義創作。而這正是本書的意旨:相對於一般論述對現實主義所設的公式化定義或一以貫之的流程,我認為如果中國現實主義經過一個世紀以後仍然生機蓬勃,那不是因為某一個宗派或教條的持久不衰,而是因為作家們早在世紀的另一端就曾以不同的眼光、信念、和技巧,試圖為中國的現實作出多彩多姿的造像,而這一工程在今天理應持續進行。果如此,現實的限制不必是現實主義的限制;現實主義的建構也總已暗藏對現實的虛構,甚至解構。
     
    本書原在一九九〇年代以英文寫成,在材料和方法學的運用上難免顯出彼時的限制,如茅盾多項私人資料當時仍未出土,《沈從文全集》也尚未編纂完成。而書中行文立論也每每顯出刻意與當令西方批評理論唱和的痕跡。幾經斟酌,我決定對這些部分不做太多更動,而將其視為一個階段研究經驗的紀錄,靜待後之來者的批評。與此同時,我近年對茅盾、老舍、沈從文所作的研究,也許可以算是對此書不足之處的補強。
     
    本書中譯是集體努力的成果。初稿第一至第五章由台灣中央研究院胡曉真博士翻譯;第六至第八章由美國威斯理學院宋明煒教授翻譯。各章譯稿又分別由高嘉謙(國立台灣大學)、蔡建鑫(美國德州州立大學奧斯汀校區)、張恩華(美國麻州州立大學安赫斯特校區)、宋偉傑(羅格斯大學)、宋明煒教授校改。他們都曾是我的學生,現在學有所成,分別在台灣和美國從事研究或任教。本書翻譯能夠得到他們的鼎力協助,是最令我快慰的事,必須在此向他們表示誠摯的謝意。本書的完稿由我個人作了全面修訂,當然也擔負所有文責。
     
    本書中文版最早由浙江文藝出版社夏烈先生主催,因為種種原因擔擱至今,這是要特別要致歉之處。蘇州大學季進教授常年為此書聯絡協調,謹此敬致謝忱。我更要謝謝復旦大學出版社孫晶女士和其它編輯同仁的精心策劃。他們推動人文研究的熱情和專業的編輯經驗,永遠是對作者的最大鼓勵。


    -------

    The Lyrical in Epic Time: Modern Chinese Intellectuals and Artists Through the 1949 Crisis (Book by David Der-wei Wang)
    Originally published: 2015
    Author: David Der-wei Wang



    Contents


    Inventing the Lyrical Tradition
    1
    Part I
    39
    1 A History with Feeling
    41
    2 The Three Epiphanies of Shen Congwen
    79
    He Qifang Feng Zhi and BornAgain Lyricism
    113
    The Enigma of Hu Lancheng
    155
    Part II
    191
    The Music and Poetry of Jiang Wenye
    193
    Fei Mu Mei Lanfang and the Poetics of Screening China
    271

    Lin Fengmian and the Polemics of Realism in Modern Chinese Painting
    237
    Tai Jingnong and the Art of Writing
    311
    Toward a Critical Lyricism
    353
    Notes
    371
    Glossary of Chinese Characters
    453
    Bibliography
    459
    Index
    487
    Copyright
    黃永玉 木刻 沈從文邊城 p.86


    史詩時代的抒情聲音:二十世紀中期的中國知識分子與藝術家

    The Lyrical in Epic Time: Modern Chinese Intellectuals and Artists through the 1949 Crisis


    目錄

    致謝
    引言
    導論 「抒情傳統」之發明
    【第一部分】
    第一章 「有情的歷史」
    第二章 沈從文的三次啟悟
    第三章 夢與蛇──何其芳,馮至,與「重生的抒情」
    第四章 抒情與背叛──胡蘭成戰爭和戰後的詩學政治
    【第二部分】
    第五章 史詩時代的抒情聲音──江文也的音樂與詩歌
    第六章 斯芬克士之謎──林風眠與現代中國繪畫的寫實與抒情
    第七章 《小城之春》.《生死恨》──費穆、梅蘭芳與中國電影詩學
    第八章 國家不幸書家幸──臺靜農的書法與文學
    尾聲 批判的抒情
    參考書目

    ----

    《現代抒情傳統四論》

    出版單位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現代「抒情傳統」四論
    作者 : 王德威著
    臺灣文學與文化研究叢書 研究篇v.01
    出版時間 : 2011年8月
    出版單位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現代抒情傳統四論》目次

    臺灣大學出版中心寫於 2011年9月22日 1:49
    第一章 「有情」的歷史──抒情傳統與中國文學現代性
    一、前言
    二、「有情」的歷史
    三、「抒情」與「史詩」的辯證:比較文學的觀點
    四、「情知所鍾,正在我輩」?
    五、現代性下的「抒情傳統」
    六、結語     
    第二章 史詩時代的抒情聲音──江文也的音樂與詩歌
    一、前言
    二、從「殖民的國際都會主義」到「想像的鄉愁」
    三、孔樂的政治
    四、史詩時代的抒情聲音
    五、尾聲            
    第三章 國家不幸書家幸──臺靜農的書法與文學
    一、前言
    二、史亡而後詩作
    三、國家不幸書家幸
    四、尾聲   
    第四章 抒情與背叛──胡蘭成戰爭和戰後的詩學政治
    一、前言
    二、〈給青年〉──不要「吶喊」
    三、「興」的詩學與政治
    四、詩與欺騙
    五、情之「誠」,情之「正」,情之「變」
    六、尾聲  
    引用書目

    張光直作品集; 陳星燦:張光直先生訪談錄;余英時:悼張光直:一座沒有爆發的火山;陳星燦:張光直先生訪談錄 1994

    $
    0
    0
    張光直(1931年4月15日-2001年1月3日),臺灣臺北板橋人。考古學家人類學家,曾任中央研究院副院長、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亦曾任教於美國耶魯大學哈佛大學
    • Rethinking Archaeology (1967)
    • Settlement Archaeology (1968)
    • 《Fengpitou, Tapenkeng, and the Prehistory of Taiwan》, ISBN 978-0-913516-06-5 (1969)
    • Early Chinese Civilization: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s (1976)
    • Food in Chinese Culture: Anthropological and Historical Perspectives (1977)
    • Fong, Wen (ed.). The great bronze age of China: an exhibition from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New York: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1980. ISBN 0870992260.  (Chang has essay in)
    • The Formation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 an archaeological perspective (2002)
    • 《Souvenirs de la patate douce : une adolescence taiwanaise》 (2005)
    • 《商周青銅器與銘文的綜合研究》 (1973)
    • 《張我軍詩文集》 (編,1975)
    • 《臺灣省濁水溪與大肚溪流域考古調查報告》 (1977)
    • 《中國青銅時代》 (1983)
    • 《考古學專題六講》 (1988)
    • 《九洲學刊選編(一)》 (1988)
    • 《中國青銅時代第二集》 (1990)
    • 《美術.神話與祭祀》 (1992)
    • 《考古人類學隨筆》 (1995年),ISBN 978-957-08-1442-2
    • 《中國考古學論文集》 (1995)
    • 《蕃薯人的故事》 (1998),ISBN 978-957-08-1757-7
    • 《古代中國考古學》 (2002)
    • 《商文明》 (2002)
    • 《張光直文學作品集 : 考古學家張光直文學作品集粹》 (2005)


    余英時:悼張光直:一座沒有爆發的火山

    作者: 余英時


      歲暮懷亡友是情感上最承受不起的負擔,現在寫這篇紀念光直的短文,不禁觸緒萬端,不知從何說起。今年春間,哈佛大學正式舉行了一次規格很高的追悼會,我和許倬雲兄都曾應邀在會上發言,倬雲回憶光直的大學時代,我則追想和他同在哈佛讀研究院時期的一些往事。

       這篇文字仍然從這一時期開始,所述以我們的私交為限。光直和我同在一九五五年秋天到哈佛大學,他是人類學系的研究生,我則是哈佛燕京學社的訪問學人。這一年,我們的寓所相隔很近,在同一條街(Shepard Street)的斜對面。當時他和台灣大學的董同?先生、高友工兄同住一所公寓。光直也修過董先生中國語言學的課,所以他們是一師二徒的組合,相處極為融洽。光直不但聰慧過人,而且用功的程度更不是常人所能想像。因此我雖偶然在晚間到他們的住處相訪,但絕大部分時間都在董先生的房裡談話,不敢多打擾他。他也有時走過來湊湊熱鬧,但不到十分鐘便回房用功去了。他自律之嚴,即此可見。第一學期讀下來,聽說他的各門成績都是最優等。他在學術上必有輝煌的成就,我們從那時起便已沒有一絲一毫的懷疑了。

       一九五六年秋季我也從訪問的身份轉變為研究生,這才和光直在哈佛有先後六年(一九五五???一九六一)的交往。我和他從相識到相知大概經過了兩三年的時間。一九五八年以後他修完了博士課程,進入寫論文的階段,有了較多的自由支配的時間,他便不再像第一學年那樣緊張得使人透不過氣來。他和李卉結婚後,有一年(大概是一九五八???一九五九)住在研究生宿舍裡。他們兩人都熱情好客,常常在周末招待一些單身同學。他頗有烹飪功夫,所以偶然也下廚一顯身手。這一類的聚會主要是為了舒解學業的壓力和排遣旅居的愁悶,所以大家都盡量輕鬆,打麻將和談武俠小說是我們的基本消遣。這一年嚴耕望先生恰好在哈佛訪問,也偶然參加我們的聚會。嚴先生是一位最嚴肅的學者,從來不看閒書。但在我們的感染之下,竟然也對武俠小說發生了好奇心。臨行時,他特別向我借了一部武俠小說為途中的讀物。這件事十足反映出我們當時“少年狂”的情況。說起打麻將,也有一件趣聞。一九五九~一九六○年李濟之先生來哈佛講學,光直自然要好好招待業師一番。李先生夫婦也好玩牌,飯後我和光直陪他們打了幾圈。我們打牌從不賭錢,輸贏只計籌碼的多少。這一天光直大敗,散局時當然照例一走了之。幾天之後,我又碰見了李師母,閒談中提到了那次搓麻將的事。她老人家說,那天她是大贏家,但光直是窮學生,因此沒有算賬。我只好對她說明原委,她老人家也不禁為之失笑。我記這些故事是為了透出光直為人的另一面。他的事業心已強到無可再強,但他通情達理,而且富於幽默感。我們相處幾十年,見面或通電話時,開場白照例是一些謔而不虐的戲語。所以他有一次說:我們是“開玩笑的關係”(他說的是英文“joking relationship”)。“開玩笑的關係”這句話本身也是開玩笑,我們之間說正經話的時候當然比開玩笑多得多。所以下面我想談談他的治學精神。我們不同行,我沒有資格對他的學術成就做任何評論。我從他那裡撿到了不少關於考古學和人類學的知識。雖然大部分是耳食之學,但究竟有轉益多師的收穫。他的治學規模很大,對中國文明的起源與特徵(特別是與西方文明相對照)要求做整體的掌握,這可以說是他畢生追求的目標。這個目標大概他在台灣大學時期便已堅定地建立了起來,到美國之後68他便朝著這個方向努力。恰好五十年代美國考古學翻開了新的一頁,當時稱之為“新考古學”。其中最有影響的一支是聚落考古學(settlement archaeology)。經過韋利(Gordon Willey)擴大研究之後,“聚落形態(settlement  pattern)”成為考古學家注意的焦點。從聚落形態出發,考古學家可以系統地研究古代社會的經濟、政治及社會組織,並對考古學上的所謂“文化”提出功能性的解釋。更重要的,考古資料中所顯現的變遷,聚落形態的研究也可以找出長期內在轉化的原因,而不必一定訴諸以前流行的播散或移植的觀念。總之,聚落形態強調了文化的整體性和延續性,這正適合光直當年的需要。

       我記得他在研究生時期便已在美國人類學學報上發表了一篇關於美洲聚落考古學的論文。這是他為了熟悉方法和技術的一種準備工作,後來他寫《古代中國考古學》便運用自如了。正因為他想根據不斷出土的中國考古新資料,重新建構中國文明的起源與變遷,他平時和我討論的也都是關於掌握古史整體的大問題。在我的記憶中,王國維的《殷周制度論》、傅斯年的《夷夏東西說》、徐旭生的《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以及亞細亞生產方式,是他當年最愛談的幾個題目。由於他重視中國古代文明的延續性,夏、商、周三代的因革損益也是最吸引他的問題。他非常希望考古發掘可以證實夏代的歷史性,晚年扶病從事早商的發掘工作也是為了要把三代的歷史從考古方面推得更早。他雖然有許多持久不變的大見解, 但卻沒有讓這些見解變成阻礙知識進步的偏見。他真正做到了“實事求是”四個字。《古代中國考古學》一書隨著考古發掘的進展,先後修訂了三次,最後第四版是一九八六年刊布的。每一版幾乎都是重新撰寫的,他絕不讓抽象理論抹殺具體事實。光直還有組織與辦事的才能,無論在什麼地方,他都是一股動力,早年在哈佛時期已見端倪。一九六零~一九六一年他畢業後,在哈佛人類學系開始教書。像第一年一樣,我們又同寓距校園不遠的哈佛街,這次則“對門居”,過街便可相訪,過從自然很密。我的寓所有一間較大的客廳,週末晚間常常是學文史的中國同學聚談之地,光直有空也來參加。

       五十年代中期我們初到哈佛時,學文史方面的中國學生很少,但經過了四五年,從台灣和香港來的人逐漸增加,這時已有十餘人之多。光直覺得我們與其漫無界限的閒談,不如索性組織一下,變成一個定期討論會。每次輪流由一個人做專題報告,其餘的人聽後進行問難和討論。這個非正式的討論會先後舉行了一二十次,有時大家爭辯得面紅耳赤,但一點也沒有傷和氣。五十年代的美國社會是十分平靜的,大學校園更是名副其實的“象牙塔”。我們這一群中國學生當時既沒有意識形態的衝突,也沒有政治觀點的分歧。我們真的相信“象牙塔”裡藏著無限的智慧,正等著我們去發掘、吸收和消化。通過討論會,我們各自把學、思所得具體地呈現出來,確令人胸懷為之一暢。很多年後,我讀了英國思想史家伯林(I. Berlin)的感舊錄,其中有一篇描寫三十年代牛津大學一群青年哲學家定期討論會的情況。他說,他們那時少年氣盛,目無餘子,以為這幾個人便是哲學世界的中心。他接著又說,現在回想起來,雖深感不免過於輕狂,但年輕時期如果不經歷這一集體發狂的階段,將永遠嘗不到智性的樂趣。我們這一群受中國文化熏陶的青年人,直接間接,都知道莊子“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的寓言,絕不敢像伯林和他的朋友們那樣“狂” 。然而我們曾在忘情的爭論中嚐到過智性的樂趣,則並無二致。當時的講題多已不能複憶,只記得光直講的是從考古新發現中重建新石器時代的中國史前史。我則不務正業,第一次整理了關於《紅樓夢》的新看法,這是十幾年後我寫《紅樓夢的兩個世界》的遠源。討論會為此書種下了元胎,否則連胎死腹中也談不上,更不必說見之文字了。但光直是這個會的靈魂,若不是他的推動,討論會根本便不可能出現。


       他的推動力在我的生命史上留下了三個清楚的印跡,我必須藉這個機會說出來,作為我們相交四十五年的一個紀念。第一是他主編《中國文化中的飲食》(Food in Chinese Culture)這部書。他在研究生時期便一再提到要和我合作,結合考古學、人類學與史學,最早曾建議合寫中國的節日,如中秋、端午之類。但當時各自有更急迫的研究計劃在手,此事終無下文。

       一九七二年冬,他忽然從耶魯打電話給我,很鄭重地提議要集合人類學家和史學家,共寫一部中​​國飲食史。那時人類學家如李維斯陀(Claude Levi-Strauss)和道格拉斯70(Mary Douglas)都有著名的論著問世,尋求“食”的文化意義。恰好他一向研究的商、周禮器與飲食有極密切的關係,青銅器上的“饕餮”圖形更對他具有神秘的吸引力。所以這一飲食研究的計劃仍是他長期對中國文明起源做整體掌握的一部分。人類學的新潮流不過適逢其會,觸動了契機而已。我們經過多次交換意見之後,他堅邀我寫漢代一章。我對這個計劃十分欣賞,但要我蒐集文獻與考古資料,寫漢代的飲食,我的興致實在不大。最後我一口答應下來主要是為了和他的交情,同時也算實踐了以前關於學術合作的承諾。但那時我已決定了向哈佛告假,回到香港母校新亞書院去服務兩年;這也是踐十八年前的宿諾。我預計在港期間的行政工作必定十分忙碌,寫漢代飲食章大概只好等到一九七五年回美以後再說。一般合作寫書,拖上三兩年是常事,所以我一點也沒有緊迫感。誰知我的如意算盤完全打錯了。光直這位主編非常人可比,我在一九七三年七月中剛到香港,他八月間已追踪而至,提醒我不可忘了稿約。第二年春間他大概隔兩三個星期便有信來催稿。我有一封回信,其中一句是“食指尚未動”。這是順手拈來的雙關語,雖曾博得他一笑,卻未能激發他的慈悲心。我知道逃無可逃,只好在百忙中擠出時間來,還了這筆債。當時我的窘迫,至今記憶猶新。但這是我們惟一的合作成績,作為友誼的象徵,是很可珍惜的。


       第二件事 是我從哈佛轉到耶魯。我是一九六六年回到哈佛任教的,至一九七七年已十一年,早已定居下來,根本沒有想到還會移動,光直可以說是我到耶魯的最大原動力。一九七六年耶魯中國史教授​​萊特(Arthur F. Wright)突然去世,光直便想把我搬過去。他一方面向我重申合作之議,另一方面大概也努力說服了歷史系的史景遷(Jonathan Spence),由他出面和我正式接洽。詳情在此沒有細說的必要,總之,我最後之所以動念,和光直共事合作確是一個重大的誘因。但是我完全不曾想到,就在同時,哈佛人類學係也在積極進行把光直請回來。等到我知道這件事時,我和耶魯的商談差不多已至最後階段,不便出爾反爾了。我和耶魯歷史系、東亞系的同仁都無深交,光直是我惟一的熟朋友。如果早知道光直可能離開,我大概從頭便不會考慮耶魯的事了。最後我們兩人只好同意各自做抉擇,結果則是我去他來,移形換位。這是一個巧得不能再巧的陰錯陽差,大概只有佛教“緣”之一字可以解釋:我們沒有共事的緣分。

       最後一事則是他推動我訪問中國大陸。早在一九七三年他已參加過一個學術訪華團,在大陸訪問了一段時期。他們的團體回程經過香港時,光直還打電話要我用車子去九龍火車站接他們。他的專業是考古,平時對大陸考古學界的重大成就又深致推挹,他希望多和中國的同行做學術交流,這是天經地義的事。一九七八年夏天,“美中學術交流委員會”忽然要我擔任“漢代研究代表團”的領隊,去大陸做一個月的訪問,光直也是​​團員之一。這件事突如其來,我完全沒有心理上的準備。這個“交流委員會”事實上是美國官方的組織。我與這個組織素無來往,一個人也不認識。約我做一個普通團員也許還勉強說得過去,承擔領隊的重任,對我而言,簡直是天下奇談。當然我很快便明白了,這件事完全是光直在後面一手促成的。大概他覺得我對中國大陸太隔膜了,這是使我大開眼界的好機會。我們的代表團於一九七八年十月十六日從東京直飛北京,先後參觀了洛陽、西安、敦煌、蘭州、長沙、昆明、成都等地的漢代遺址和出土文物,最後於十一月十七日從北京啟程返美。除了北京之外,這些地方都是我一九四九年底離開中國以前所未到過的。我確實開了眼界。此行我又先後會見了俞平伯、錢鍾書、唐蘭、唐長孺、繆鉞諸先生,他們是我心儀已久的學術前輩。我個人的收穫是十分豐富的。今天回想起來,我還是對光直感念不已。但是最可懷念的則是在這一個月中,我和光直朝夕相處,無所不談。在相交四十五年間,我們從來沒有在一起說過這麼多的話。這次旅程中我還發現了光直內心深藏著另一個精神要素,令我十分驚異。有一次在火車上,他忽然說,他早年一直有一種嚮往,即如果能為人類、國家或民族做出一件大有貢獻的事,而自己炸得粉身碎骨,那才是最痛快不過的。這使我立刻想起聞一多的一番話: 我只覺得自己是座沒有爆發的火山,燒得我痛,卻始終沒有能力炸開禁錮我的地殼,放射出光和熱來。光直在表面是十分平靜安詳的,我完全沒有想到他竟有此“壯懷激烈”的一面。知人真是談何容易!光直這句“壯懷激烈”的話時時縈迴在我的心中,但並沒有深想下去。現在我似乎恍然若有所悟。他的話表示他內心存在著一座“火山”,像聞一多一樣,這是可以肯定的。但“火山”不過是一個比喻,實質上這是蘊藏在一個人內部的創造力。創造力特別大的人便會感到內在的火山時時要求爆發。光直早年的嚮往說明他的巨大創造力已在迫不及待地尋找突破的出口。後來的客觀環境使他走上了學術的道路,他的全部創造力便發揮在古代研究上面。火山也不必一定要採取一次總爆發的方式才能放射出光和熱。我們可以說:他是一座沒有爆發的火山,但是他的光和熱已永遠留在人間。讓我用最後這一段話作為懷念亡友的悼詞。

      
       二○○一年十二月三十日於普林斯頓

    *****

    訪談| 陳星燦:張光直先生訪談錄

    2017-09-26 藝術史與考古 

    我的朋友羅泰在把他的博士論文《懸掛起來的音樂:中國青銅時代的編鐘》(加州大學出版社,一九九三年)獻給張光直先生的時候,曾引用了《禮記·樂記》裡的一段話比喻先生:“善待問者如撞鐘,扣之以小者則小鳴,扣之以大者則大鳴,待其從容然後儘其聲,此皆進學之道也。”以我個人言之,國際著名的考古學家張光直先生對此應當說當之無愧。我受業張先生門下經年,學期結束後,有暇整理自己的思想,並就一些個人關心的問題,集中提出來請教。雖然討教的時間斷斷續續,問題蕪雜而沒有系統,但是事後發現我們始終都在圍繞著一個主題進行,那便是:中國考古向何處去?經張先生同意,我把討教的問題以訪談錄的形式整理成文,公開發表。這裡發表的是較少涉及考古專門問題而又可供其他學科的朋友們參考的部分。
       


    問:記得張先生曾經在一篇文章裡,建議把從舊石器時代到秦漢以降的中國考古學劃分為四個階段,因為各個階段的內容不同,所以對研究者的素質要求也不一樣。我由此想到,從中國考古學現狀出發,能否請您結合哈佛大學的情況談談在我們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方面存在的問題。
       
       答:中國的教育制度我不很熟悉,我不能談存在的問題。我只能拿哈佛大學和一般美國大學的教學和中國的比較一下。美國的本科教育是通識教育(general education),目的是訓練學生作為一個社會上有知識的人,即所謂educated person。所以他們雖然有專業,但專業不是職業性的,只是比較深入的研究。通識教育有核心課程(core currriculum),這是相信知識裡面有中心的、核心的東西,每個學生都應該掌握的。核心課程分成五組,包括歷史、科學、文學和藝術、社會分析和道德倫理以及外國文化。任何專業的學生都必須在五組裡選八門課才能畢業。在專業課裡一般選十二門。除了專業、通識以外,還有其他很多的選擇,四年大約共修三十二門功課。所以美國的大學生畢業以後,一般的常識比中國的大學畢業生要廣泛的多,但在專業方面的深度遠不如中國的學生。

       他們的專業教育是在研究生院學的。念考古的研究生一般是到人類學系,方向是非西方考古學。西方的考古學則在美術史系、古典研究系和近東系。研究生的教育也要先通再專,博士資格考試有專業(specia1)和一般(general)之分。五十年代我唸書的時候,人類學系研究生的一般考試,包括體質人類學、考古學、社會文化人類學和語言學。六十年代以後,資料增加,學科分化嚴重,考古學以外的課程不再包括進考古專業的一般考試,但必須修一到三門。在哈佛一般上三年課,三年內要念完必修課,包括考古學的理論和方法、考古學一般的、自己研究的區域的和外部區域的大約五、六門課。社會人類學二門,體質人類學二門,有骨骼學和統計學。一般考試在第二年初,專業考試在第二年之後。還要求學二門外國語,因研究的方向和地區選擇語種,一般是德、法,遠東地方則要求漢、日語或者法、俄語。研究生的專業取向伸縮性很大,一般是根據學生的興趣和長短,為他們設計訓練的計劃,導師也不固定。這是和中國很大的區別。中國的研究生是考某個先生的學生,美國的研究生則是系裡所有教授的學生。他也有一個主要的導師,具體視專業而定。假如說你的專業是中國地區的舊石器時代考古,那主要導師就不是我,而是巴爾約瑟夫(Bar-Yosef)。因為舊石器時代的研究沒有國界,沒有國家性和民族性。我不是說舊石器的文化不是我們的祖先,是說在研究上沒有辦法把舊石器時代的文化做文化和族群上的分類,它是世界性的。這包括人類的演化問題,舊石器時代的大部分時間,人類還沒有達到智人(Homo sapiens)階段;到了智人階段,舊石器文化達到高峰,然後很快農業就產生了。假如研究中國的新石器時代、青銅時代、國家的起源、社會的變化,一般是由我做主要導師。學生到系裡來,把所有先生的精華都學到肚裡,消化一番,成為他們學問的基礎,形成自己的見解,應該比老師強。所以,我有機會就在國內鼓吹推動這種帶學生的方法,我認為中國傳統的師徒相承的方法不是最好的方法。中國的方法當然也有優點,就是把一個老師學的比較徹底,就像學武術那樣。但是學武術的人,縱使把他的先生學的很精,也很難超過先生;除非他從別的學派,比如少林派的學點太極和武當,武當派的學點少林什麼的,與師承揉合在一起,才能進步,唸書也是一樣。
       
       問:就我在哈佛聽課的經驗,有些教授對中國的考古材料持懷疑態度,但是他們或者不搞中國考古或者根本看不懂中文材料,這種對中國考古材料的懷疑態度在國際上是否普遍存在?原因何在?日本的情況怎樣?第三世界國家的情況又如何?

       答:我覺得不是懷疑的態度,是不知道的態度。因為他們不知道,所以不敢信任。但是即使是他們看得懂的東西,他們往往也不信任,這是很遺憾的事情。我有一個很強的感受,中國考古學的材料很多,應該給外國人作介紹。主要是介紹給非專門研究中國的西方一般的學者,我們不希望這些人會看中文,所以最好我們給他們翻譯出來。但是現在某些中文期刊的英文介紹,英文水平很不夠。我不是批評翻譯的人,因為英文的確很難,要把英文寫得和以英語為母語的人一樣根本不可能。我在美國待了四十年,我的英文還是中國人的英文。翻譯很有必要,但是如果英文太差,翻譯反映不了中文原著的精華,其效果更差。翻譯好比一面窗戶,如果玻璃上塗抹的利害,根本看不見外面的風景,那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我現在說一句也許是很絕的話,假如你的英文不好,最好不要翻譯,因為翻出來沒有把握,有害無益。希望這些做考古和做一般社會科學的人,把好的東西給真正懂英文最好是以英文為母語的人翻,自己留著精力做研究。我說的是中譯英,英譯中那是另一回事。英文懂,中文基礎又好,把英文譯成中文就會有很大貢獻。我鼓勵翻譯,日本學界對國外重要的書一般都有翻譯,國民對世界的知識比我們要多。
       說到日本,日本現在的材料不會被西方人懷疑。因為他們現在的翻譯做的很好,他們的英語並非都很好,也有錯誤;但是,他們做事很徹底,一般是全翻,包括各種地圖、剖面和照片等,很具科學性。第三世界國家的情況差別很大。比如印度,有的考古學家的工作讓人信任,有的則不然。一般說來,第三世界國家的科學研究不夠標準,如果翻成外文的水平再降一格,給人的印象就是你的研究做的很壞。
       
       問:除了金石學傳統,中國考古學的理論和方法(包括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主義),大部分是從西方特別是英美學來的,應該說“根正苗紅”。經過半個多世紀的慘淡經營,中國考古學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在方法上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然而由於長時期地和西方學術界處於隔離狀態,我們對他們在理論、方法和技術的進步所知甚少,他們對我們的研究也不甚了了,從西方學術發展的背景,能否請您談談我國考古界在發掘技術、研究手段、課題選擇方面的長短?
       
       答:這個問題很難一概而論。我在中國考古現場的時間並不多,發掘技術、研究手段大都是從報告里間接得來的,所以只能談一點感受。就技術說,美國的技術固然也有應用的多少和好壞之分,但最好的技術比我們要多,也比較細,因此古代的信息遺漏的少。在過去,我們的發掘不篩土,不用浮選法,所以土壤中很多寶貴的資料都丟掉了。近幾年來,中國考古學者認識到篩土和浮選法的重要性,已經開始在做。研究的方法也很難一概而論,只能說我們還是使用四十年代以前的方法,就是類型學和地層學。中國考古學者對類型學和地層學的著重是完全合理的,但除此之外,國外還有許多方法。中國從五十年代起跟西方的科學基本隔絕,而六、七十年代西方在考古技術方法上的變化最大。因此研究方法上應該多向他們學習,還要注意棄其糟粕,取其精華。比如說用人類學的材料作考古學的比較研究,是很重要的方法。中國學者也用這個方法,但用起來比較原始。就是拿人類學的材料和在考古遺址裡發現的在現像上一致的材料做對比,如果相似,就說我們的古代民族也可作如此解釋。但是我們知道,同樣形式的東西,在社會中不一定扮演同樣的角度。所以要使用人類學的材料,必須先把它在現代民族的社會裡的角度了解清楚,換言之,要對它做一番功能性系統性的研究,這樣才能把它跟古代社會裡的各方面契合(articulate)起來。把所解釋的對象與它的社會環境和文化環境廣泛的聯繫起來,解釋的說服力就增強了。國內的很多研究是作一個陳述,即make a statement。就是說A就是B,而缺乏進一步的證明。研究的根據往往是馬、恩的唯物史觀的教條,這當然也是我們的考古和社會科學的研究不被信任的原因之一。作一個陳述容易,比如說某器物是做什麼用的,某個社會是母系社會等,但這還不夠,還要做進一步的證明。要把研究對象的特徵和文化社會的接觸點都找出來,接觸點越多,就越令人信服。

       課題選擇方面,改革開放以來,很多國外關心的題目也在國內開展起來,比如農業的起源、現代人種的起源、國家的形成以及文明的動力等等都在研究。中國人感興趣的文明起源問題,在國外反而不是熱點。因為文明起源的研究涉及到族群和文化的認位問題,這在西方是一個不大談的問題。西方的文明不大容易定位,不像中國那樣。比如美國是一個大熔爐,全世界的文化都是它的來源;歐洲也是這樣,它有所謂的“野蠻人”,有一重重文明從地中海到北歐的傳播,然而講到族群的定位,一般只能講到一個地區比如愛爾蘭、德國人等等。但是另一方面,西方文明是一個大的文明,講起源,不能講英國文明或德國文明的起源,因為他們只是西方文明的一部分。他們定位為西方文明,我們定位為中國文明。中國文明與西方文明的規模是可以相比的,都很大。
       問:中國文化有自己的發展規律,不能拿西方或任何一個地方的既有模式往我們自己的研究上套;但是從另一方面看,在研究的理論和方法上又有趨同的趨勢,那麼,中國考古學的研究是否有與西方考古學接軌的必要?中國的考古學家特別是新一代的考古學者如何承擔起與世界同行對話的責任?
       
       答:我想中國考古學者在今後幾十年的最大任務之一,就是去了解世界考古學家的工作。看我們能夠學些什麼,又能貢獻些什麼。中國學者的一個習慣,是研究中國不研究外國。中國過去所有的考古學家,都是研究中國歷史出名的,歷史學家也基本上是這樣。夏鼐先生在埃及做過發掘,但後來研究的還是中國的東西。不過因為他有外國的知識,做了許多中西交通的研究;其他人因為沒有受過西方的訓練,更是把視野局限在中國的某一區域。以我教書的體會,對其他不同類型文明的了解越多,對你所專門研究的文明的探討就越深入我對學生的要求是,你要學習中國考古學,很歡迎;但要對中國以外的至少一個地區有比較深入的研究我有一個學生,現在已經做教授了,他的第一篇文章是關於古代馬雅的建築,後來專門研究中國。還有一位,他的第一篇文章是研究美國東部考古學的一個學者的傳記。所以我盡量鼓勵同學在研究中國考古學之先,把世界考古的大綱了解一下。當然,這不能深入,是淺嚐,要到中國文明里去求深知。

    hc補充:2017.10.23
    Anthony Barbieri-Low | Paradisiacal Realms and Their Access in Ancient Egypt and Early China | Oct. 24 | 4:30 PM | Room 241, Rosenkranz Hall


       我還覺得應該有一部分中國的學者專門做世界考古學,比如法國、墨西哥、洪都拉斯、西伯利亞、大洋洲等的考古。因為要不參加進去,沒有第一手的經驗,就不可能有深入的了解。希望在大學裡有世界各地的考古學課程,不能用一門世界史前史來代替。中國沒人教,應該從世界上請,總之課程要世界化。我們將來的中國考古專家當然還是最多,同時要有一定數量的研究外國的考古學家,比如埃及考古的專家、中美考古的專家。希望外國人講到埃及、中美或其他地區的考古時,引用中國學者的文獻,而不是講中國考古學的時候,才提到中國的學者。我還沒有看到過在西方一般的史前史和考古學的理論和方法的著作中,引用過中國考古學家的著作。這不是中國沒有貢獻,而是他們不知道。所以我希望把研究局限在中國圈子裡面的習慣打破。這不是文化帝國主義,而是去學習。我相信中國人成為英國或中美的考古學家才是中國人的驕傲,中國人做中國的考古學家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還要建立外國文物的博物館。中國的文物全世界都有,外國文物在中國就沒有。我在國內走了那麼多的地方,沒有發現世界史或世界考古的博物館,外國文物很少有人有興趣收藏。一九七五年我第一次到殷墟的時候,就給考古所安陽隊的楊錫璋楊寶成先生建議,把地面上俯拾皆是的殷墟四期的陶片收集起來,同國外交換。但由於製度不允許,所以至今沒有成功。保護中國文物的主權是絕對必要的,現在大量的文物流到國外,國家沒有辦法,而把無用的地面上的陶片收集起來用作交換,又受到文物法的限制,這是很令人遺憾的事情。
       
       問:如此說來,我們的責任很重大。我們現在所處的時代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改革開放時代,這對我們了解國外的新動態,介紹我們的新成果都有好處。但是另一方面,市場經濟客觀上也對我們的考古研究造成了衝擊。大量的古遺址、墓葬被盜掘,發掘研究出版經費緊張,設備更新困難,雖然絕大多數考古學者出於高度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堅守崗位,但是人心不穩,要與世界考古的同行對話談何容易。張先生多次呼籲禁止文物盜掘,在這方面以及在解決經費緊張方面,國外是否有成功的例子?
       
       答:由於經濟改革所帶來的人心不穩,我沒有辦法評論,因為我不知道中國將來的經濟問題怎樣解決。不過我覺得一般人民的生活水平在過去二十年裡不斷在提高,這是好的方面。但是經濟改革也伴隨著很多負面的東西,其中之一就是文物盜掘。文物的盜掘和走私無論從哪方面講都是不能接受的。我們固然不能因此停止改革,但一定要想法解決這個問題。我在《中國文物報》的一篇隨筆裡有一個建議,我說:要徹底解決這個問題,代表中國歷史的文物一定要在十億人民的價值系統裡佔有一個很高的地位,要掀起這種風氣,建議請國家領導人、人大政協和各級媒體,在這個問題上公開表態,大聲疾呼,造成不可抗拒的法律上道德上輿論上的壓力。文物工作者要以身作則,不買賣文物,不收藏文物。要與港、澳、台的文物考古工作者及司法單位在此事上達成協議。有人說古物如給港澳台博物館或收藏家收購,總比流到國外好。但有人買便創造供應的需要。要杜絕古物盜掘走私,釜底抽薪的辦法便是使買主消失,有供無求。還要與包括美國在內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文物公約各簽署國達成協定,阻止來歷不明文物出入各國海關;同時與各國博物館達成協議,以交換文物的方式換取各博物館不買來歷不明古物的承諾,盡量減少走私文物的國外市場,對不合作的外國博物館,在文物交流、合作研究一類項目上加以“杯葛”,以鼓勵他們合作。我知道文物走私是根絕不了的,但是我們一定要從國家的立場,對文物盜掘和走私宣戰。假如馬馬虎虎甚至慫恿勾結文物買賣與走私,中國無法在世界上站立起來。

       關於解決經費緊張問題,我很想推薦美國富豪捐款作慈善事業的製度。美國如果沒有這種制度,就不會有哈佛、耶魯、麻省理工學院這一類的大學,不會有斯密斯生研究院這一類的機構,當然就不會有今天美國在科學技術上的領導地位。這種行為,在中國也不是沒有,前清的武訓,民國的陳嘉庚,都是好例。十年來的中國經濟改革,成就了許多大富翁,希望他們捐款給中國的科學研究,向陳嘉庚和捐款建造北京大學賽克勒博物館的美國醫生賽克勒學習,也花錢換個不朽。
       
       問:我注意到您發表在一九九四年五月八日《中國文物報》上的文章,我相信絕大多數讀者包括俞偉超、張忠培兩位先生本人,都會體會到您對中國考古學的發展所寄予的真誠的希望。特別是您對我國考古學提出的“理論多元化、方法系統化、技術國際化”的三個目標,相信更能引起中國考古學家的共鳴。您在文中對美國新考古學的來源、理論、方法的優缺點都有精闢的分析。國內對新考古學的介紹和評價很多,我自己也寫過這方面的文章,但在我看來無論是反對者或者支持者,說句不客氣的話,都沒有機會讀多少新考古學的著作(包括我自己),更無緣直接觀察他們的發掘和研究活動。而您不僅身處那個時代,而且也是六、七十年代考古學理論探討的積極參與者,所以我相信您的評述是權威性的。但是我還是有一些疑問要請教您:一、為什麼很多西方考古著作包括威利和沙巴羅夫(Sabaloff)的《美洲考古學史》,把六十年代作為新考古學進而作為一個新時代的開始?二、在泰勒等四、五十年代的先驅者和賓弗(Binford)、克拉克(D.Clarke)之間到底有什麼不同?三、新考古學作為一個有影響的學派,正如您在文中所說,“必然有它引人之處”,但是除了您所講的“情緒上”的以外,近二、三十年美國在“技術上”的進步,是否與新考古學的身體力行相關?新考古學既強調系統分析,就必須注意收集盡可能多的考古資料;但是他們又倡導所謂“假設-演繹法”,用您的話說是“他們不相信考古材料本身有任何的價值,考古材料只是驗證先行假設的原理原則過程中偶然的產物”,這種矛盾是否當時就看的清楚?可能的話,能否給我們舉一個他們削足適履讓材料迎合假說的例子?
       
       答:關於第一個問題,我的看法是,歷史著作一般是作者離開他要寫的時代越遠,寫起來就越比較客觀。六十年代的考古學史,七、八十年代的寫法就和現在不一樣,也一定和二十一世紀的寫法大不一樣。史學著作都是一家之言,威利說是新的,我說不是新的,都有我們自己的根據。但我要說,六十年代的學術風氣確實與過去不一樣。至於和三、四十年代是質的不同或是量的不同,那要看你站的角度而定。從考古學的目標,真正的考古學的方法,理論對考古學作業的影響看,是一個量的變化;從概念的使用,人對考古學的印象,參與者的情緒,使用詞彙的系統上看,是一個質的變化。所以說六十年代是一個新時代的開始並不錯。第二個問題很好。也許每個人的結論都不會一樣,但是他們的著作俱在,我們可以比比看。克拉克有一本《分析考古學》,賓弗有《考古學的觀察》等幾本著作(包括他編輯的),泰勒有《考古學研究》,威利有《秘魯維魯河谷的史前聚落形態》 ,後者是一本研究報告,拿它做比較不合適,只有拿前三者來比較。你會發現,他們的基本目的和精神是一樣的;不過泰勒的想法比較粗,目的說出來了,是要做綴合的研究,但具體怎麼做,他沒有一個很整齊的系統,系統是由前二位說出來的。所以他們的不同不在大的方向和目標上,而在具體的做的方法上。關於第三個問題,我在你所提的那篇文章中其實已經談到一些。新考古學除了對人們情緒上的吸引之外,一是它對文化生態學的重視,影響了許多新技術的產生。考古學在這二十多年的進步,不是理論,而是技術。所謂技術,就是產生新資料的手段。從地底下挖出新資料的手段是技術,從舊資料中擠出新資料的手段也是技術。在新考古學的研究中,環境的研究很重要,所以他們千方百計地使用新技術去取得新資料。這二十多年的技術應用實在是太廣泛了,這當然不完全是新考古學刺激出來的;戰後的科技發展,客觀上使新技術在考古學上的應用成為可能。在某種程度上說,這種應用只是對其他科技的“剩餘價值”(peripheral value)的利用而已。第二點是它的求證方法說的很清楚。傳統的研究自以為它的方法不言而喻,其實往往比較含糊,前後也不一致(inconsistent),新考古學的研究,則強調方法的驗證,強調前後的一致性,是進了一步,我並不認為新考古學在方法上毫無貢獻。但是另一方面,因為他們的主要目的是求原理而不是資料,所以他們的資料只是求原理過程中的產物。你可以看他們在過去二十多年裡的報告,然後跟他們開初申請經費時的計劃進行比較,看看是否前後一致。我沒有時間做這個工作,我有一個印象,他們的考古報告或者遲遲出不來,或者出來了也和當初申請經費時的設計大不一樣,並不是那麼前後一致,還是滿傳統的。他們的申請報告我看過許多,因為當時儘管新考古學獨霸一時,他們的有些申請書還要送到我這裡評估。比較他們的申請報告和研究報告是一個很好的題目,你們有興趣做好了。
       
       問:我聽普里色教授(R.Preucel)的《考古學的理論和方法》課,他把傳統的、過程的、和後過程的各個考古學派甚至各學派內部的分歧劃的很清楚,某人屬於某派也說的很具體,但我體會他的劃分主要是依據某人所言(聲稱),而非所行(研究)。所以當我問他張先生屬於什麼學派時他便不好回答,因為您的著作似乎三者的因素都有,從您對古代美術在中國上古政治上的作用的強調看,把您劃入後過程考古學派大概也不為過。從這種意義上說,我們對西方考古學的學習應該是多方面的,不知我的理解對否?
       
       答:你說對西方考古學的學習應該是多方面的,我完全贊成。我們應該吸取每一個學派的精華。我個人屬於什麼學派,我也不清楚。我的很多思想和傳統考古學很像;我做的研究,很多又是後過程考古學喜歡做的。後過程考古學把新考古學說成是很單純的學派,也不很正確。新考古學其實不只講文化生態學,也可以講宗教和藝術,只是習慣上不做罷了,新考古學也可用來研究宗教、藝術和象徵(symbols),不能說研究宗教、藝術和象徵就是後新考古學的事情。這種分派我覺得不是很準確,所以多方法學習是最好的。
       
       問:最近幾年,南方的重要發現層出不窮。特別是四川廣漢三星堆和江西新淦大洋洲的商代時期的墓葬的發現,更有深刻的意義。要是張先生的大著《商文明》再版,料想一定會有新的闡釋。大洋洲還出土了一定數量的青銅農具,我很想听聽張先生對這些新發現的評價和意見。
       
       答:三星堆和大洋洲等南方的發現很重要,它們把中國上古的歷史又作了很大的修改。過去的上古史沒有大洋洲和三星堆的地位,因為傳統上認為那個地區是蠻夷之地。這兩處出土的器物都有比殷墟早的,與殷墟處在同等的發展水平上。說同等當然是主觀的判斷,不過我們可以想辦法建立客觀的標準,相信結論也不會差得太遠,它們大約還是勢均力敵。當然殷墟有文字,大洋洲和三星堆還沒有發現文字,不過我們目前不能因此就斷定它們沒有文字。巴蜀有文字,其祖先的文字將來也應該有發現。江西商代時期的陶器上已經發現不少文字,以後若有更重要的發現,也不足為奇。這兩處的發現,把我們對傳統歷史滿足的心情破滅了,意義非常重大。大洋洲的的青銅農具,對我對青銅時代的解釋,有很大影響。我認為中國青銅時代的產生,和青銅農具、農業技術的演進所導致的生產力的增加,關係較少;在此前提下,才提到政治的力量,政治作為財富積累和集中的工具在上古歷史上的作用。因此,新淦的青銅農具,對我的解釋有很不利的影響。但是在長江下游地區,農具的出現一直都比較早,不僅是青銅,石器比如石犁也出現很早。也許這個區域的動力與其他地區不完全一樣。這個地區還是巫術性的法器、美術的一個中心,這一點不能忽視。我還想看看新幹的青銅農具是不是儀式性的,是不是只是用金屬做的一種特殊法器,這要看實物上有無實用的痕跡。對此我將付以密切的關注。
       
       問:考古發現不斷地更正著人們對世界歷史的看法,中國考古學的發展也不斷地修正著人們對中國當然也是對世界歷史的理解。張先生一貫主張用中國的材料豐富人類一般進化的法則,依我的理解,人類的歷史從一開始就是一個多元的歷史,只有實事求是地讓中國的材料說話,而非死搬硬套成規,才是真正地為一般的人類法則做貢獻。中國近年來的發現比如舊石器時代早期的手斧、河北徐水南莊頭以及華南某些洞穴出土的距今萬年左右的陶片等,對所謂莫維斯線以及有關前陶新石器等問題的解決,是否有新的啟示?
       
       答:你說的不錯,是要讓中國的材料說話。莫維斯線和前陶新石器的概念都是根據當時的材料得出的結論,現在的材料把這些看法推翻了,很正常。比如我對中國文明起源的看法,從一九六三年到一九八六年有很大變化,我的《古代中國考古學》從第一版到第四版完全不一樣,這不是我的思想變了,而是材料變了,是材料改變了我的思想。現在有人批評我,用我過去的文章作靶子,這是不公平的。莫維斯是我的老師,他的亞洲東部無手斧的結論,建立在四、五十年代的發現上,當時的材料很少;他要是現在還活著,我相信他也許會根據新的材料得出不同的結論。前陶的問題也是這樣。有人說全世界的新石器時代都是先有農業再有陶器,這是因為有的地方有農業而無陶器的發現;但是,東亞的很多地方就是先有陶器,後有農業。比如日本的繩紋陶器,已經有一萬多年的歷史,但農業作為主要的生業,一直到繩紋時代的末期才萌芽。南莊頭有陶器,但有否農業還不清楚,不過陶器在中國出現很早這一點可以肯定。歷史上存在很多一般的法則,但最好現在不要下結論,等到材料夠了,再下結論比較穩妥。像陶器在什麼時代出現、南方早或是北方早的這些問題,每年都有新的材料發現,很多工作正在做,平心靜氣等幾年再下結論豈不更好。
       
       問:現在回頭看看,中國的考古學幾乎完全改變了幾十年前的上古史的面貌,甚至於連由《古史辨》派批評的先秦古籍,也正獲得新的生命。在此意義上說,無論怎樣地高度評價中國考古學的成就都不為過。張先生已經解答了我的許多疑問,最後能否請您談談對中國考古學在今後幾十年的展望?

       答:“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從中國考古學過去幾十年的變化,我們可以預料二○五○年的中國考古學會和今天有很大不同。至少有以下幾點可以相信:一,一定有很多新材料出來;二,新材料裡一定有許多現在根本想不到的東西;三,外國人對中國的考古學比較重視;中國學者對世界的考古學也應有更多的了解,會打破閉門不出的習慣;四,今後五十年要討論的很多問題,會集中到中國的新材料對世界歷史法則的貢獻上,並且已有初步的收。我們現在要做的事情,就是要敞開心胸(keep an openmind),不輕易下結論,還要給假說以足夠的彈性。給歷史搭架子,不要用鋼筋水泥,要用塑膠。這不是投機取巧,沒有原則,而是對史料的信任和信心;也是對我們解釋能力的客觀評價。我們的真理是相對真理,只能向著絕對真理的目標去,現在還不可能達到這個目標。我想假如老師有這個態度,同學有這個態度,一代代的學者都有這個態度,中國考古學的發展就會快一些。根據現在的材料,做一個硬梆梆的鋼筋水泥般的結論,就會成為進步的絆腳石。最後,我想對我這一輩的考古學家說,放鬆一點(relax);對年輕人要說,你的前途實在光明,學考古有福啦!
       
       問:謝謝張先生。

    來源|《讀書》1994年12月10日


    陳子善《從魯迅到張愛玲——文學史內外》

    $
    0
    0

    此書很可參考,詳其目錄。



    從魯迅到張愛玲:文學史內外


    《從魯迅到張愛玲——文學史內外》:在中國現代文學史研究界,陳子善先生以發掘、考證史料而知名。本書中所輯文章,多是近年來他在魯迅、胡適、郁達夫、張愛玲等作家研究領域的史料新發見。全書分五個部分,分別是「魯迅及其文壇友人」「胡適、新月與京派」「張愛玲及其同時代作家」「『舊派』作家二三」「序跋及其他」,作者從這幾位作家與同代人間的交往及書信往來等角度切入,從細節開始,考證史實,辨析文獻,描畫出一幅幅文學史內外的新現場。

      

    陳子善,1948年生,上海市人。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現代中文學刊》執行主編,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名譽理事。長期從事中國現代文學史尤其是文學史料的研究,著有《沉醉春風:追尋郁達夫及其他》《鉤沉新月:發現梁實秋及其他》《雙子星座:管窺魯迅與周作人》《張愛玲叢考》等。


    目錄  · · · · · ·

    魯迅及其文壇友人
    魯迅的《狂人日記》與錢玄同日記(3) 
    新見魯迅致鬱達夫佚簡考(12) 
    關於魯迅致陶亢德函及其他(19) 
    魯迅書贈清水安三字幅考略(25) 
    鬱達夫《她是一個弱女子》手稿本(35) 
    左聯·鬱達夫·《北斗》(47) 
    《京報副刊》的誕生及其他(63) 
    重說《論語》(78) 
    讀《蕭紅書簡》札記(89) 
    1936年12月2日(89) 
    蕭紅與鬱達夫(91) 
    巴金三題(93) 
    一篇談話錄(93) 
    說“巴”和“金”(95) 
    “現在我可以抬起頭來了”(97) 
    錢君匋與《錢君匋藝術隨筆》(100) 
    胡適、新月與京派
    《胡適留學日記手稿本》序(109) 
    重說《新月》(120) 
    沈從文書緣
    ——《買書記歷》代序(131) 
    蕭乾夫婦與丸山升的“君子之交”
    ——《君子之交:蕭乾、文潔若與丸山升往來書簡》序(140) 
    張愛玲及其同時代作家
    “女人圈”·《不變的腿》·張愛玲(151) 
    “滿濤化名寫文”(168) 
    張愛玲識小錄(175) 
    愛玲說丁玲(175) 
    “張愛玲看中小丁”(177) 
    《太太萬歲》手稿(179) 
    致“上秦先生”函(181) 
    《小團圓》手稿復刻(182) 
    沈葦窗說“傾城”(184) 
    其佩憶張愛玲(186) 
    關於《遙寄張愛玲》的一封信(188) 
    《怨女》初版本(190) 
    宋淇評《怨女》(192 ) 
    皇冠版《流言》的裝幀(194) 
    《宋家客廳:從錢鍾書到張愛玲》序(197) 
    李君維三章(206) 
    “週班侯時代的上海”(214) 
    “舊派”作家二三
    曾孟樸的譯著和日記(223) 
    《肉與死》(223) 
    《病夫日記》(225)
    《鄭逸梅友朋書札手跡》淺說(228) 
    陳定山的《春申舊聞》(241) 
    序跋及其他
    從《中國現代小說史》的一個註釋說起(251) 
    《練習曲》及其“陳序”( 259) 
    《撣塵錄:現代文壇史料考釋》序(264) 
    《故紙求真》序(272) 
    《浙江現代文壇點將錄》序(280) 
    《走向革命的浪漫主義》序(282) 
    關於“中國現代文學史參考資料”的往事(286) 
    為“張學”添磚加瓦(289) 
    現代文學之旅:從新市到莫干山(293) 
    附錄
    “重寫文學史”之我見
    ——答《深圳商報·文化廣場》記者問(299) 



    The William Morris Internet Archive : Works: The Ideal Book

    $
    0
    0
    National Gallery

    Look closer at William Morris's 'La Belle Iseult' in 'Reflections: Van Eyck and the Pre-Raphaelites'. Pre-book your tickets online and save: http://bit.ly/2xIgt4t
    The subject of Morris’s only known easel painting derives from Thomas Malory’s version of the legend of Tristram and Iseult. It shows Iseult – modelled by Jane Burden, whom Morris married in 1859 – alone in her chamber following her lover Tristram’s exile from court. The bed, carpet, oranges, dog, mirror and slipper are all derived from 'The Arnolfini Portrait'.
    圖像裡可能有1 人、站立




    The William Morris Internet Archive : Works

    https://www.marxists.org/archive/morris/works/

    Works

    Nicholas Salmon

    The William Morris Internet Archive is dedicated to Nick Salmon in appreciation for all the work he did in transcribing and providing all the documents marked with a *.
    There is an obituary for Nick, written by Peter Faulkner for the Independant.

    About this Archive

    The William Morris Internet Archive is a subarchive of the Marxist writers' Internet Archive
    The William Morris Internet Archive can be contacted via the archive administrator's page

    -----


    The Ideal Book: Essays and Lectures on the Arts of the Book

    Publisher: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2
    Long introduction followed by reprints of most of Morris's important essays on the book. Contains 33 illustrations. Printed in black and red. Slipcase faded. xlii,134 pages. 


    ----



    William Morris

    The Ideal Book

    By the ideal book, I suppose we are to understand a book not limited by commercial exigencies of price: we can do what we like with it, according to what its nature, as a book, demands of Art. But we may conclude, I think, that its maker will limit us somewhat; a work on differential calculus, a medical work, a dictionary, a collection of statesmen's speeches, of a treatise on manures, such books, though they might be handsomely and well printed, would scarcely receive ornament with the same exuberance as a volume of lyrical poems, or a standard classic, or such like. A work on Art, I think, bears less of ornament than any other kind of book (NON BIS IN IDEM is a good motto); again, a book that must have illustrations, more or less utilitarian, should, I think, have no actual ornament at all, because the ornament and the illustration must almost certainly fight. Still, whatever the subject-matter of the book may be, and however bare it may be of decoration, it can still be a work of art, if the type be good and attention be paid to its general arrangement. All here present, I should suppose, will agree in thinking an opening of Schoeffer's 1462 Bible beautiful, even when it has neither been illuminated nor rubricated; the same may be said of Schüssler, or Jenson, or, in short, of any of the good old printers; their works, without any further ornament than they derived from the design and arrangement of the letters were definite works of art. In fact a book, printed or written, has a tendency to be a beautiful object, and that we of this age should generally produce ugly books, shows, I fear, something like malice prepense - a determination to put our eyes in our pockets wherever we can.
    Well, I lay it down, first, that a book quite un-ornamented can look actually and positively beautiful, and not merely un-ugly, if it be, so to say, architecturally good, which by the by, need not add much to its price, since it costs no more to pick up pretty stamps than ugly ones, and the taste and forethought that goes to the proper setting, position, and so on, will soon grow into a habit, if cultivated, and will not take up much of the master-printer's time when taken with his other necessary business.
    Now, then, let us see what this architectural arrangement claims of us.
    First, the pages must be clear and easy to read; which they can hardly be unless.
    Secondly, the type is well designed; and
    Thirdly, whether the margins be small or big, they must be in due proportion to the page of letter.
    For clearness of reading, the things necessary to be heeded are, first, that the letters should be properly put on their bodies, and, I think, especially that there should be small whites between them. It is curious, but to me certain, that the irregularity of some early type, notably the roman letter of the early printers of Rome, which is, of all roman type, the rudest, does not tend towards illegibility: what does do so, is the lateral compression of the letter, which necessarily involves the over-thinning out of its shape. Of course I do not mean to say that the above-mentioned irregularity is other than a fault to be corrected. One thing should never be done in ideal printing, the spacing out of letters, that is, putting an extra white between them; except in such hurried and unimportant work as newspaper printing, it is inexcusable.
    This leads us to the second matter on this head, the lateral spacing of words (the whites between them). To make a beautiful page great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is, which, I fear, is not often done. No more white should be used between the words than just clearly cuts them of from one another; if the whites are bigger than this it both tends to illegibility and makes the page ugly. I remember once buying a handsome fifteenth-century Venetian book, and I could not tell at first why some of its pages were so worrying to read, and so commonplace and vulgar to look at, for there was no fault to find with the type. But presently it was accounted for by the spacing; for the said pages were spaced like a modern book, i.e., the black and white nearly equal. Next, if you want a legible book, the white should be white and the black black. When that excellent journal the Westminster Gazette, first came out, there was a discussion on the advantages of its green paper, in which a good deal of nonsense was talked. My friend, Mr. Jacobi, being a practical printer, set these wise men right, if they noticed his letter, which I fear they did not, by pointing out that what they had done was to lower the tone (not the moral tone) of the paper, and that, therefore, in order to make it legible as ordinary black and white, they should make their black blacker - which of course they do not do. You may depend upon it that a grey page is very trying to the eyes.
    As above said, legibility depends also much on the design of the letter; and again I take up the cudgels against compressed type, and that especially in Roman letters: the full-sized lower-case letters a, b, d, & c, should be designed on something like a square to get good results: otherwise one may fairly say that there is no room for the design. Furthermore, each letter should have its due characteristic drawing; e.g., the thickening out for a b, should not be of the same kind as that for a d; a u should not merely be an n turned upside down; the dot of the i should not be a circle drawn with compasses, but a delicately drawn diamond, and so on. To be short, the letters should be designed by an artist, and not an engineer. As to the forms of letters in England (I mean Great Britain), there has been much progress within the last forty years. The sweltering hideousness of the Bodoni letter, the most illegible type that was ever cut, with its preposterous thicks and thins, has been mostly relegated to works that do not profess anything but the baldest utilitarianism (though why even utilitarianism should use illegible types, I fail to see), and Caslon's letter, and the somewhat wiry, but in its way, elegant old-faced type cut in our own days, has largely taken its place. It is rather unlucky, however, that a somewhat low standard of excellence has been accepted for the design of modern roman type at its best, the comparatively poor and wiry letter of Plantin, and the Elzeviers, having served for the model, rather than the generous and logical designs of the fifteenth-century Venetian printers, at the head of whom stands Nicholas Jenson. When it is so obvious that this is the best and clearest roman type yet struck, it seems a pity that we should make our starting point for a possible new departure at any period worse than the best. If any of you doubt the superiority of this type over that of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the study of a specimen enlarged about five times will convince him, I should think. I must admit, however, that a commercial consideration comes in here, to wit, that the Jenson letters take up more room than the imitations of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and that touches on another commercial difficulty; to wit, that you cannot have a book either handsome or clear to read which is printed in small characters. For my part, except where books smaller than an ordinary octavo are wanted, I would fight against anything smaller than pica; but at any rate small pica seems to me the smallest type that should be used in the body of any book. I might suggest to printers that if they want to get more in they can reduce the size of the leads, or leave them out altogether. Of course this is more desirable in some types than others; e.g., Caslon's letter, which has long ascenders and descenders, never needs leading, except for special purposes.
    I have hitherto had a fine and generous roman type in my mind, but after all, a certain amount of variety is desirable, and when you have once got your roman letter as good as the best that has been, I do not think you will find much scope for development of it. I would, therefore, put in a word for some form of gothic letter for use in our improved printed book. This may startle some of you, but you must remember that except for a very remarkable type used very seldom by Berthelette (I have only seen two books in this type, Bartholomew the Englishman, and the Gower of 1532), English black-letter, since the days of Wynkyn de Worde, has been always the letter which was introduced from Holland about that time (I except again, of course, the modern imitations of Caxton). Now this, though a handsome and stately letter, is not very easy reading, it is too much compressed, too spiky, and, so too say, too prepensely Gothic. But there are many types which are of a transitional character and of all degrees of transition; from those which do little more than take in just a little of the crisp floweriness of the gothic, like some of the Mentelin or quasi-Mentelin ones (which, indeed, are models of beautiful simplicity), or, say, like the letter of the Ulm Ptolemy, of which it is difficult to say whether it is gothic or roman, to the splendid Mainz type, of which, I suppose, the finest example is the Schoeffer Bible of 1462, and which is almost wholly gothic. This gives us a wide field for variety, I think, so I make the suggestion to you, and leave this part of the subject with two remarks: first, that a good deal of the difficulty of reading gothic books is caused by the numerous contractions in them, which were a survival of the practice of the scribes; and in a lesser degree by the over abundance of tied letters, both of which drawbacks I take if for granted would be absent in modern types founded on these semi-gothic letters. And, secondly, that in my opinion the capitals are the strong side of roman, and the lower-case of gothic letter, which is but natural, since the roman was originally an alphabet of capitals, and the lower-case a deduction from them.
    We now come to the position of the page of print on the paper, which is a most important point, and one that till quite lately has been wholly misunderstood by modern, and seldom done wrong by ancient printers, or indeed by producers of books of any kind. On this head, I must begin by reminding you that we only occasionally see one page of a book at a time; the two pages making an opening are really the unit of the book, and this was thoroughly understood by the old book producers. I think you will seldom find a book, produced before the eighteenth century, and which has not been cut down by that enemy of books (and of the human race), the binder, in which this rule is not adhered to: that the hinder edge (that which is bound in) must be the smallest member of the margins, the head margin must be larger than this, the fore larger still, and the tail largest of all. I assert that, to the eye of any man who knows what proportion is, this looks satisfactory, and that no other does so look. But the modern printer, as a rule, dumps down his page in what he calls the middle of the paper, which is often not even really the middle, as he measures his page from the headline, if he has one, though it is not really part of the page, but a spray of type only faintly staining the head of the paper. Now I go so far as to say that any book in which the page is properly put on the paper, is tolerable to look at, however poor the type may be - always so long as there is no `ornament' which may spoil the whole thing. Whereas any book in which the page is wrongly set on the paper is intolerable to look at, however good the type and ornaments may be. I have got on my shelves now a Jenson's Latin Pliny, which, in spite of its beautiful type and handsome painted ornaments, I dare scarcely look at, because the binder (adjectives fail me here) has chopped off two-thirds of the tail margin. Such stupidities are like a man with his coat buttoned up behind, or a lady with her bonnet put on hindside foremost.
    Before I finish this section I should like to say a word concerning large paper copies. I am clean against them, though I have sinned a good deal in that way myself, but that was in the days of ignorance, and I petition for pardon on that ground only. If you want to publish a handsome edition of a book as well as a cheap one, do so; but let them be two books, and if you (or the public) cannot afford this, spend your ingenuity and your money in making the cheap book as sightly as you can. Your making a large paper copy out of the small one lands you in a dilemma even if you reimpose the pages for the larger paper, which is not often done I think. If the margins are right for the smaller book, they must be wrong for the larger, and you have to offer the public the worse book at the bigger price. If they are right for the large paper they are wrong for the small, and thus spoil it, as we have seen above that they must do; and that seems scarcely fair to the general public -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artistic morality - who might have had a book that was sightly, though not high priced.
    As to the paper of our ideal book we are at a great disadvantage compared with past times. Up to the end of the fifteenth, or, indeed, the first quarter of the sixteenth centuries, no bad paper was made, and the greater part was very good indeed. At present there is very little good paper made, and most of it is very bad. Our ideal book must, I think, be printed on hand-made paper as good as it can be made; penury here will make a poor book of it. Yet if machine-made paper must be used, it should not profess fineness or luxury; but should show itself for what it is. For my part I decidedly prefer the cheaper papers that are used for the journals, so far as appearance is concerned, to the thick, smooth, sham-fine papers on which respectable books are printed, and the worst of these are those which imitate the structure of hand-made papers.
    But granted your hand-made paper, there is something to be said about its substance. A small book should not be printed on thick paper, however good it may be. You want a book to turn over easily, and to lie quiet while you are reading it, which is impossible, unless you keep heavy paper for big books.
    And, by the way, I wish to make a protest against the superstition that only small books are comfortable to read. Some small books are tolerably comfortable, but the best of them are not so comfortable as a fairly big folio, the size, say, of an uncut Polyphilus, or somewhat bigger. The fact is, a small book seldom does lie quiet, and you have either to cramp you hand by holding it, or else to put it on the table with a paraphernalia of matters to keep it down, a table-spoon on one side, a knife on another, and so on, which things always tumble off at a critical moment, and fidget you out of the repose which is absolutely necessary to reading. Whereas, a big folio lies quiet and majestic on the table, waiting kindly till you please to come to it, with its leaves flat and peaceful, giving you no trouble of body, so that your mind is free to enjoy the literature which its beauty enshrines.
    So far, then, I have been speaking of books whose only ornament is the necessary and essential beauty which arises out of the fitness of a piece of craftsmanship for the use which it is made. But if we get as far as that, no doubt from such craftsmanship definite ornament will arise, and will be used, sometimes with wise forbearance, sometimes with prodigality equally wise. Meantime, if we really feel impelled to ornament our books, no doubt we ought to try what we can do; but in this attempt we must remember one thing, that if we think the ornament is ornamentally a part of the book merely because it is printed with it, and bound up with it, we shall be much mistaken. The ornament must form as much a part of the page as the type itself, or it will miss its mark, and in order to succeed, and to be ornament, it must submit to certain limitations, and become architectural; a mere black and white picture, however interesting it may be as a picture, may be far from an ornament in a book; while on the other hand, a book ornamented with pictures that are suitable for that, and that only, may become a work of art second to none, save a fine building duly decorated, or a fine piece of literature.
    These two latter things are, indeed, the only absolutely necessary gift that we should claim of art. The picture-book is not, perhaps, absolutely necessary to man's life, but it gives us such endless pleasure, and is so intimately connected with the other absolutely necessary art of imaginative literature that it must remain one of the very worthiest things towards the production of which reasonable men should strive.

    Bibliographical Note

    Title

    The Ideal Book

    Delivery

    1. 19th June 1893, at the Bibliographical Society, London

    Publication

    1. Transactions of the Bibliographical Society, 1893

    《芥川龍之介全集》Akutagawa Ryunosuke《海市蜃樓、橘子》

    $
    0
    0

    Nose jobbed.



    In January 1916, the father of the Japanese short story published his debut: a satirical story in a student magazine.
    THEPARISREVIEW.ORG|由 DAN PIEPENBRING 上傳



    1924年的夏天,廣子在長野縣輕井澤的日式旅館與芥川進一步深交。回到東京後,兩人透過文學等話題持續通信,廣子更向比她小14歲、有家室的芥川告白:「我們倆難道無法在一起嗎?」




    2011/1/18
     (芥川龍之介全集(全5冊)., 山東文藝出版社,2005 --《全集》共五大卷,近300万字,包括小说148篇、诗歌 14篇、小品55篇、随笔66篇、游记9篇、评论43 篇及日记、书信等,由林少华等15位日本文学研究界的专家集5年之力翻译而成。
     -----由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會資助出版.  這種集體翻譯水準不一  可能只能了解大意. 林少華先生的中文都沒法表達村上春樹的作品 所以現在選賴明珠的......




    第三卷遊記和第五卷書簡---此卷末的簡略年譜說介川離中國時間有誤----當年他才29歲
    然而胡頌平先生的《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篇》記他們吃過一晚餐 胡適記下芥川先生對中國戲劇問題幾點




    讀 『河童旅行 素描本』之「令人懷念的書」(送邱振瑞先生)


    好一陣子沒看到邱振瑞先生,特別寫一文送他。
    約一年前,我們談一陣子"芥川竜之介 全集",他寫過這樣的信給我:

    我想引我的朋友王晃三格言(2000/02):「先求其對,再求其快;先求其有,再求其好。 漢清共勉之。王晃三89.1.28」
    大陸的作法正是如此,希望未來數十年我們另有一套忠實而美輪美奐的《芥川龍之介全集》。
    書,可以是藝術品,譬如說,Henri Matisse 為 Jazz 所作的插畫。這種體會,日本也早就有成。
    譬如說,我們讀 『河童旅行 素描本』之「令人懷念的書」(pp.187-90),知道『三つの宝』正是這樣的(童話書)藝術品。它的中文翻譯只有漢字:『三件珍寶』《芥川龍之介
    全集 第2卷 pp.280-92》。

    不過,我們的下一代可能可以進入新的出版和體會之書境。

    《肉骨茶》是隨筆集 極短篇 很有意思: 《芥川龍之介全集》Akutagawa Ryunosuke
    芥川龍之介
    誕生於(壬)辰年辰月辰日辰時 1992/3/1
    取名龍之助
    改為 芥川龍之介

    -----
    精彩書介'芥川龍之介『侏儒の言葉』1978 近代文学館・ほるぷ
    曾引澄江堂芥川龍之介の俳句:「原稿はまだかまだかと笹鳴くや」。「時雨るるや堀江の茶屋に客一人」。

    讀他書信,知某人要裝潢,想用他的漢詩。他深感不安,選司馬光兩首和徐璣一首給友人。(第五卷,第514頁)

     2013.7.6 重讀此卷的書信. 以大學時代寫的信最為豐富. 他起碼可以讀簡單德語和法語著作.另外很特殊的是日本當時對西方藝術的認識有全面和一定的水準.應該記住他不到40歲就死啦.....




    邱振瑞:「五大冊的《芥川龍之介全集》,封面設計和裝幀都很雅致,依份量來看應該是「全集」沒錯。
    可惜主編者未寫明譯自哪個版本,少了文學全集應有的嚴謹與格局。
    我隨意瀏覽了幾篇發現,譯文中有部分因大意造成的錯譯。
    另外,<南京的基督>一文,剛好可看出譯者面對歷史的真實與尷尬時,所採取的立場頗值得探討。」
    ---
    HC:「這,另一可能(很小)是:為避免版權上糾紛,因為有編輯權甚至有版本權。」
    芥川龍之介(Akutagawa, Ryunosuke)作品名 .; 蜘蛛の糸 ; 蜜柑 ; 地獄変. 1892–1927, Japanese author. One of Japan's finest short-story writers, he derived many of his tales from historical Japanese sources, but told them with psychological insights in an individualistic style. "Rashomon"(1915 這「羅生門」收入英文字眼) and "In a Grove" (1921) were made into the classic 1950 film Rashomon, directed by Akira Kurosawa . His later writings, largely autobiographical fiction, were not successful, and this lack of popular response may have contributed to his suicide.

    ------

    看『NHK俳句』(每周)、越南語教學。
    其中引芥川竜之介*あくたがわ-りゅうのすけAkutagawa
    , Ryunosuke。明日為其冥誕*之一俳。
    查對中文《芥川龍之介 全集》之翻譯【顏色傳暖意 蕊上塗著一層蠟 美哉人造花】。了解詩歌幾乎無法翻譯,雖然原詩漢字頗多。「全集」編排不恰當。

    *(1892-1927) 小説家。東京生まれ。号、澄江堂主人・我鬼など。東大卒。第三次・第四次「新思潮」同人。「鼻」で夏目漱石に激賞され、才気あふれるさまざまな作風の短編小説を書きつぐ。「何か僕の将来に対する唯ぼんやりした不安」を抱いて服毒自殺。作品「羅生門」「芋粥」「地獄変」「河童」「歯車」など。
    找到其一些作品。傳邱振瑞先生等。
    http://www.aozora.gr.jp/index_pages/person879.html







    2.   部首 士 部首外筆畫 1 總筆畫 4
    注音一式 ㄖㄣˊ
    漢語拼音 r注音二式 r

    天干的第九位。

    姓。如明代有士亨。

    奸佞。書經˙皋陶謨:「何畏乎巧言令色孔。」

    盛大。詩經˙小雅˙賓之初筵:「百禮既至,有有林。」毛亨˙傳:「,大;林,君也。」



    しん【×辰】

    1 十二支の第五。たつ。2 とき。①時刻。②日。日がら。③朝。早朝。3 天体。日と月と星。4 二十八宿の一。蠍座(さそりざ)。



    31.   部首 辰 部首外筆畫 0 總筆畫 7
    注音一式 ㄔㄣˊ
    漢語拼音 ch注音二式 ch

    地支的第五位。

    名。約當上午七點到九點。

    時運。詩經˙大雅˙桑柔:「我生不,逢天僤怒。」鄭玄˙箋:「,時也。」

    時光、日子。如:「誕」、「忌」。漢˙揚雄˙法言˙問明:「,曷來之遲,去之速也!」明˙湯顯祖˙牡丹亭˙第十齣:「良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

    日月星球的統稱。見「星」條。

    姓。如清代有泰。

    二一四部首之一。

    しん【×辰】

      十二支の第五。たつ。
      とき。
      ①時刻。
      ②日。日がら。
      ③朝。早朝。
      天体。日と月と星。
      二十八宿の一。蠍座(さそりざ)






    2009/3/19
    寂寞道人殊一
    翻譯的 〈捉迷藏〉:

    在街後,他和比他年幼的女孩玩著捉迷藏的遊戲。四周雖仍透著光亮,但街角的路燈都點亮了。

    「我在這邊。」

    他一面從容奔跑,一面回過頭去看做鬼的她。她盯著他,死命地追趕。當他看到她的臉時,覺得表情既奇特又認真。

    這個表情,烙印在他心底很久很久。然而,隨著時光的流逝,卻也不復記憶了。

    二十年後,他在雪國的火車裡偶然和她相逢。窗外天色漸漸暗了下來,已是濕鞋子和外套的氣味倏然襲上全身的時候。

    「好久不見。」

    他叼著煙(那是他和同志出獄的第三天),目光不經意停在她的臉上。不久前喪夫的她,懇切地聊起她的雙親和兄弟。他看著她,覺得她的表情奇特又認真。不知不覺間,他回到了十二歲少年的心情。

    現在,他倆結婚了,在郊外有了屬於他們的家。但是,從那時起,他就再也沒見過她那奇特又認真的表情。

    (大正十五年十二月一日)


    譯自:芥川竜之介,〈鬼ごつこ〉,收入紅野敏郎等編,《芥川竜之介全集》第十四卷(東京:岩波書店,1996),頁79、80。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yoshino/3/1301755126/20080112231555/


    *****

    向世界展翼的芥川文學
    生活在台灣的我們,電視、報紙,甚至你我口中常出現的「羅生門」乙詞,可知出自何處?
    其實,不只是羅生門,有時也會看到「人生不如一行波特萊爾」、「人生像火花」,這些都來自芥川龍之介的作品。
    黑澤明導演的《羅生門》主要取材自芥川的〈竹籔中〉,部分來自〈羅生門〉;當然電影與原著之間存在著若干差異,自不待言。
    芥川從1892年到1927年,短短的三十五個歲月,卻留下十餘冊作品集,充分散發出文學的光與熱。吞下過量的安眠藥自殺,連同其他自殺身亡的日本作家如太宰治、川端康成,甚至切腹自殺的三島由紀夫,都是文學愛好者、研究者之間常談論的話題──為何日本作家喜歡自殺?
    芥川生母在生下芥川九個月後發狂而亡。狂人之子的這陰影一輩子落在芥川內心深處。芥川自幼體弱多病,感覺敏銳,早就對超現實的東西表現出特別癖好。自幼接 觸漢書籍,親近南畫、骨董。從一高畢業後進入東京帝大英文系,1916年以〈鼻子〉獲夏目漱石讚賞,正式踏入文壇。初期作品以歷史小說居多,但不以再現歷 史為目的,只借用歷史背景(大都止於時間、人名),有其獨特之主題。也因此後來森鷗外論歷史小說時,將它分為「歷史其儘」(歷史原貌)及「歷史離」(偏離 歷史)兩大類,而以芥川為後者之代表。
    其中,又以取材自《今昔物語集》者居多。如〈羅生門〉、〈鼻子〉、〈竹籔中〉、〈芋粥〉等。芥川之前,《今昔物語集》不被重視,可說被埋沒在眾多書堆中,芥川認為具有「野性之美」,此後《今昔》重要性大增,研究者眾,成為平安朝末期代表性說話物語。
    芥川作品如〈奉教人之死〉、〈報恩記〉、〈系女備忘錄〉等屬於與天主教相關之作品,至於〈某日的大石內藏助〉、〈戲作三昧〉(以曲亭馬琴為主角)、〈祐野 抄〉(以描寫芭蕉臨終時眾門人之情狀)等則以江戶時代人物、事件撰寫之作品。第四類作品以明治文明開化期為背景,如〈阿富之貞操〉、〈舞會〉、〈雛〉等。
    另有取材自惲恪的〈記秋山圖始末〉撰成〈秋山圖〉,鄭還古的〈杜子春傳〉寫成〈杜子春〉。
    芥川嗜讀書,日本、歐美、中國三大類涉獵甚廣,作品形式有小說體、書信體、備忘錄體、獨白體、傳記體、考證體、對話體等約二十餘種。
    日本高中教科書《國語綜合》,以2007年為例,二十六種版本全部收錄〈羅生門〉。芥川龍之介、羅生門、芥川賞幾乎是日本國民的常識用語。
    菲麗絲大學校長宮坂覺教授,鑽研芥川龍之介、遠藤周作等近代日本文學數十年,自2002年起每年舉辦日本文學國際會議,我曾於第一屆應邀發表論文談遠藤周 作《深河》。其自稱有感於日本古典文學在國際化方面的成就,日本近代文學亦應「急起直追」,十餘年前即有創立國際學會的念頭;而直接的「誘因」是企鵝經典 系列出版Rashomon and Seventeen Other Stories(由 翻譯村上春樹作品的哈佛大學羅賓教授翻譯,並有村上長約二萬字的序文)及中國出版《芥川龍之介全集》,於2006年創立「國際芥川龍之介學會」,希望結合 世界各國的芥川研究者從跨文化、跨學科的角度「多層」深入探究芥川文學,與外國學者之間採取「同等地位」,第一屆於韓國延世,仁川大學,第二屆於中國寧 波,明年第四屆預訂於羅馬,而今年第三屆於興國管理學院舉行,除論文發表外,座談會主題為「杜子春」。
    ●由國際芥川龍之介學會與興國管理學院共同主辦之「第三屆國際芥川龍之介學術會議」,8月27、28日將於興國管理學院舉行。除本國學者外,另有日韓大陸學者約五十人與會。聽講免費,詢問電話:06-2870396。



    ****
    作品名: 三つの宝
    作品名読み: みっつのたから
    著者名: 芥川竜之介  1892-1927
    作家名読み: あくたがわ りゅうのすけ
    ローマ字表記: Akutagawa, Ryunosuke
    初出: 「良婦之友」1922(大正11)年2月
    仮名遣い種別: 新字新仮名
    備考: この作品には、今日からみれば、不適切と受け取られる可能性のある表現がみられます。その旨をここに記載した上で、そのままの形で作品を公開します。(青空文庫)





    式亭三馬『浮世理髮館』(『浮世床』)周作人譯注 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社 2001

    戯作三昧
    芥川龍之介





    天保(てんぽう)二年九月のある午前である。神田同朋町
    (かんだどうぼうちょう)の銭湯松の湯では、朝から相変らず客が多かった。式亭三馬(しきていさんば)が何年か前に出版した滑稽本(こっけいぼん)の中で、「神祇(しんぎ)、釈教(しゃっきょう)、恋(こい)、無常(むじょう)、みないりごみの浮世風呂(うきよぶろ)」といった光景は、今もそのころと変りはない。風呂の中で歌祭文(うたざいもん)を唄(うた)っている嚊(かかあ)たばね、上がり場で手拭(てぬぐい)をしぼっているちょん髷本多(まげほんだ)、文身(ほりもの)の背中を流させている丸額(まるびたい)の大銀杏(おおいちょう)、さっきから顔ばかり洗っている由兵衛奴(よしべえやっこ)、水槽(みずぶね)の前に腰を据(す)えて、しきりに水をかぶっている坊主頭、竹の手桶(ておけ)と焼き物の金魚とで、余念なく遊んでいる虻蜂蜻蛉(あぶはちとんぼ)、――狭い流しにはそういう種々雑多な人間がいずれも濡れた体を滑(なめ)らかに光らせながら、濛々(もうもう)と立ち上がる湯煙(ゆげむり)と窓からさす朝日の光との中に、糢糊(もこ)として動いている。そのまた騒ぎが、一通りではない。第一に湯を使う音や桶を動かす音がする。それから話し声や唄の声がする。最後に時々番台で鳴らす拍子木の音がする。だから柘榴口(ざくろぐち)の内外(うちそと)は、すべてがまるで戦場のように騒々しい。そこへ暖簾(のれん)をくぐって、商人(あきうど)が来る。物貰(ものもら)いが来る。客の出入りはもちろんあった。その混雑の中に――


    ******

    芥川龍之介14個短篇傑作選,文潔若(譯),《海市蜃樓橘子》,志文,1991/1993
    年再版.
    文潔若-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文潔若(1927年-),漢族,在北京出生,祖籍貴州貴陽,中國文字工作者。 從小在日本接受日語教育,后回 ...《尤利西斯》、《海市蜃樓·橘子》已在台灣出版繁體字版。 ...


    除了收錄的《煙草與魔鬼》在 《芥川龍之介全集》Akutagawa Ryunosuke他處還討論日本煙草的來源


    黃苗子(1913-2012 ) 《藝林一枝︰古美術文編 》《苗子雜書 繪畫》《黃苗子畫壇師友錄》《無夢盦流水帳》《 說真話:人文藝術漫談》《人文瑣屑》《世說新篇》《茶酒閒聊》《雪泥爪印》

    $
    0
    0



    黄苗子-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https://zh.wikipedia.org/zh-tw/黄苗子
    黃苗子(1913年9月30日-2012年1月8日)中国漫画家、美术史家、书法家。 簡歷[编辑]. 1913年,黃苗子出生于广东省中山市的的书香世家,5歲來香港接受教育。

    藝林一枝︰古美術文編(增訂版)


    為黃苗子先生數十年間在古典美術的芳林中辛勤采擷的結晶之作,含唐代以後著名畫家的評傳,古代傳世作品的研究心得,古壁畫、版畫、傳神等畫種和畫家生活的札記,繪畫的傳統技法,以及題畫、古代書法中的裝飾美等問題的探討;深入淺出地介紹古美術知識,文采奕奕,時涉風趣,和作者的另一部“逸話”體美術論著《畫壇師友錄》應是姊妹篇。今借修訂重版之機,增入《伊秉綬的書法》和《吳道子事輯》兩篇。 
    華夏神州,一片廣袤的藝術芳林,《藝林一枝︰古美術文編(增訂版) 》采擷的雖只一枝,但喜愛中國文化美術的讀者閑中披覽,或可窺見整片芳林的偉麗。


    目錄
    自序
    古美術文編
    讀倪雲林傳札記
    擔當詩畫
    板橋與濰縣一略談《鄭板橋判牘》
    伊秉綬的書法
    趙之謙
    .....
    題畫
    打拓‧鉤摹‧版印
    胡桃油‧漆畫‧密陀僧
    董展‧封膜
    古畫書蕪亂
    古代美術字

    黃苗子 - 許禮平專訪

    《墨想》雜誌
    2012年4月号


    香港翰墨軒出版有限公司負責人許禮平先生與苗公相交數十年,於苗公作品收藏豐富,對苗公生平軼事知之甚詳,本刊非常感謝許先生借出藏品予我們拍照,並暢談苗公香港因緣和書畫作品。


    許禮平
    許禮平

    許:苗公曾就讀中華中學及華仁書院,老人家頭腦轉得很快,有一次郁風的相機有問題,怎樣都弄不好,他就指著我的兒子說:「找我同學吧!」我們一時都反應不來,過了一會才恍然大悟他們都同是華仁書院學生。

    苗子小時候是個「頑皮仔」,常在中環砵甸乍街近海傍一帶玩耍,父親黃冷觀當時主編《大光報》,為免他周圍亂走,於是經常命他送稿,所以苗公早歲已與許多文化人接觸。

    墨:苗公早歲曾隨鄧爾雅先生學書法,他平時有否談到鄧先生的影響?

    許:主要談到鄧先生講書佷有趣。本來打算在北京辦一次鄧爾雅的展覽,由苗公推動,但苗公後來患病,就作罷了。之後翰墨軒做了一次展覽,然後分別在廣東省美術館和澳門藝術博物館又做了一次,共三次。

    苗公早期的藝術創作側重在漫畫方面,有關書法創作,重要的時刻是五十年代,那時他在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當編輯。那兒有許多搞美術的志同道合朋友,當時透過 朋友介紹,買了幾車有關美術史的線裝書,於是就開始著力研究美術史。他又與王世襄、傅抱石、葉公綽等同輩前輩經常聚在一起,互相切磋,除專注於美術史外, 並開始寫字。

    許:五十年代,苗公寫了〈《墨緣彙觀》著者安儀周(歧)〉一文,請葉譽老(恭綽)改定,葉公大筆一揮,改得體無完膚,幾乎重寫,等於葉、黃二人合作。可見上一代學人治學之認真和對晚輩的照拂。苗公與葉公交往頻繁,藏其手跡也多,但劫後蕩然,僅存此一刪改稿。款是2007年題的。

    墨:葉公綽主張「書法應以篆、隸為根本」,對黃苗子有很深遠的影響)

    墨:有記敘說苗公在文革後才專注寫字,是否如此呢?

    許:是的。大家見到他的書法創作主要都是在文革之後,而且主要以書法家的身分活躍於藝壇。如香港大學「饒宗頤藝術館」的牌匾是苗公寫的。

    墨:你在報紙上談到,苗公的去世是近代史的損失。為何這樣說呢?

    許:是的。黃永玉二月一日在上海文匯報有一篇文章,說到「對於苗子兄的一生,覺得他有一件大事沒有做。……那就是寫一本厚厚的、細細的『回憶錄』。」說得 很中肯。後來《蘋果日報》有轉載。我也奇怪為何他不肯寫呢?後來看到黃大德在《明報月刊》有篇文章,透露了一句,說「中央未公報」,他依足指示,沒有寫出 來,只是偶然在他的雜文透露少少,但點到即止。

    隸書扇面 (許禮平先生藏)
    隸書扇面 (許禮平先生藏)

    許:這是苗公1989年六四之後在澳洲送我的作品。六四前夕,郁風捐了幾千元去買學生的作品,六月九日政協派車送他們到機場,經香港,再到澳洲。

    在民國時期,可以說他是生活在國共兩黨的狹縫之間,有時閒談中會透露一些祕聞。如苗公談到「西安事變」,說張學良第一封電報是發給吳鐵城,吳鐵城上班較遲,苗公是第一個看到電報的,譯出來後,趕忙通知他,吳鐵城於是立即上南京開會處理。我最初也不覺是什麼,後跟一位研究西安事變多年的朋友談起,才知這些 資料的可貴。

    墨:苗公知道許多政治的秘聞,理應是一個很複雜的人,但剛好相反,在他的作品中卻充滿童真童趣,跟現實有很大的出入,你如何看這現象呢?

    許:苗公是一個很平和的人,這是他的修養,他對許多事情都能容忍、包容和接納。從「六四」之後到澳洲生活,到再回到北京,他都是以平常心待之的。

    苗公的字跟鄧爾雅和一些廣東書壇前輩都受伊秉綬影響,在趣味取向上都有些相似。後來葉淺予就買了一對伊秉綬的對聯送給苗公,他很喜歡伊秉綬,他的隸書學伊秉綬。另外,他的書法又受張正宇影響,他寫的是草篆。後來苗公到外國遊歷了許多地方,吸收了不同的文化,如他用一些不懂的金文和青銅器的文字放到書法創作 中,有些模仿圖騰性質,將圖案和書法融而為一。

    許:這是2001年的作品,他2009年送我的。這是放大了的製品,原作是四尺全張大。

    墨︰人、山二字刻意用了象形的處理手法。

    黃苗子篆書版畫作品 釋文:空山無人,水流花開
    黃苗子篆書版畫作品
    釋文:空山無人,水流花開

    鄧爾雅篆刻作品 釋文:正心
    鄧爾雅篆刻作品 釋文:正心
        
    鄧爾雅篆刻作品 釋文:一日三秋
    鄧爾雅篆刻作品 釋文:一日三秋

    墨:鄧爾雅在書法篆刻主張書印一體,並以幾何安排確定點畫分布。這與黃苗子的作品有一脈相通之處。

    黃苗子與郁風
    黃苗子與郁風

    黃苗子(1913—2012年),中國著名書法家、本港前律政司司長梁愛詩舅父。原名,黃祖耀,廣東中山人。5歲移居香港,曾就讀中華中學及華仁書院。 12歲從名師鄧爾雅先生學書。民國時期曾任上海市政府機要室科員、廣東省政府秘書、國民黨中央海外部部長室總幹事、中央信托局秘書處處長等。解放後,曾任 人民美術出版社編輯、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常務理事、全國文聯委員和全國政協委員等。作品曾在內地、本港、台灣、日本、英國、德國、南韓及 澳洲展出,並為大英博物館收藏。

    黃苗子書聶紺弩贈羅孚七律詩(羅孚先生藏)
    黃苗子書聶紺弩贈羅孚七律詩(羅孚先生藏)
        
    黃苗子 行草五言聯(羅孚先生藏)
    黃苗子 行草五言聯(羅孚先生藏)
    黃苗子香江之戀與書畫人生
    黃苗子先生雖然不是在香港出世,但他在香港長大及受教育,是個地道「香港仔」。他的一生與香港關係密切,一九八八年他寫了〈香江之戀〉一文,抒發其對香港 念茲愛茲之情。晚年雖然長居海外及內地,但仍不時往來香港與內地之間。2007年90多歲高齡,還回香港換香港身分證。
    捐贈廣東書畫、拓片給中文大學
    他知道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收藏簡又文舊藏廣東書畫,其中有許多蘇仁山作品,於是將其所藏的蘇仁山等一大批廣東書畫、拓片、著錄書等,一併捐贈中文大學文物館。藏品前年在該館展覽,甚獲好評。

    隸書五言聯(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藏) 釋文:「珠還香海, 筆會沙田」 此聯為黃苗子1997年在中大舉行藝術研討會休息期間,即席揮毫作品。
    隸書五言聯(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藏) 釋文:「珠還香海, 筆會沙田」
    此聯為黃苗子1997年在中大舉行藝術研討會休息期間,即席揮毫作品。

    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助理館長李志綱博士:

    1997年下半年,苗公決定為多項收藏,找個地方妥善地永久保存。當時我奉命去北京幫忙整理收藏,入箱運來香港。記得是97年六月端午節期間,我帶了稯去拜會他。

    墨:中港以至海外有眾多博物館和大學,,為何捐給中大?

    據我了解,黃苗子曾經捐贈收藏給內地的博物館,怎料收藏最終沒有「下文」,令他難過,二來他與當時中大文物館館長高美慶有交情,所以捐給我們較放心。不過,因文物館有人事變動,結果過了一段頗長時間,文物館才為這批藏品舉行展覽。

    清 蘇仁山 〈溫門一樂圖軸〉 (選自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迴風舊夢:黃苗子郁風伉儷捐贈書畫墨拓圖籍》)
    清 蘇仁山 〈溫門一樂圖軸〉
    (選自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迴風舊夢:黃苗子郁風伉儷捐贈書畫墨拓圖籍》)

    受畫家黃般若影響,黃苗子開始特留意和收藏蘇仁山的書畫作品。

    齊白石為黃苗子題「仁山神妙」四字。 (選自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迴風舊夢:黃苗子郁風伉儷捐贈書畫墨拓圖籍》)
    齊白石為黃苗子題「仁山神妙」四字。
    (選自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迴風舊夢:黃苗子郁風伉儷捐贈書畫墨拓圖籍》)

    原载于《墨想》雜誌, 2012年4月号











     《黃苗子畫壇師友錄》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8,第204頁。)
    要善待自己,可也不是簡單的事,因為人生真能夠「不假他求」的,

    極少。我們每個人都像「幽蘭懷馨,荊玉含寶」般,但是能成「正果」的不多。黃苗子引《世說新語》中「桓公(溫)與殷侯(浩)齊名,常有競心。桓問殷:『卿何如我?』殷云:『我與我周旋久,寧作我。』」
    「周旋」是絕妙好辭之一。這是大神秘之一。不過像司馬賀等將自己當成最要好的摯友,談其人生的種種機緣和模式,倒是了不起的事。
    就知道參加者「不但鴛鴦繡出憑君看,並且是『願』把金針度與人的。」
    黃 苗子說啟功先生:「《論衡》說:『通書千篇以上,萬言以下,弘揚雅言,審定文牘,而以教授為人者,通人也。』,這還不過,還應加上,記覽宏博,門類紛披, 而又融會貫通,互相為用才算真正通人。現在『家』太多,『通人』太少,啟老其應為『文通先生』乎!」(《畫壇師友錄》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8,第 232頁。)





    無夢盦流水帳香港三聯 1992

    遺囑等很有趣



    作者是詩人、畫家、書法家、美術評論家。本書由作者自編,集存了五十年代以來記遊、記人、記自己的文字38題。其中有造訪神州勝跡及日本、澳洲的遊蹤,有與眾多文學藝術界名人交遊的印痕,有作者童年往事的追憶及歷盡滄桑之後的人生體悟。氣韻生動,文采斐然。




    說真話:人文藝術漫談  叢書名稱: 公眾學術話題  作  者: 黃苗子  出版單位: 北京大學  出版日期: 2011有個寓言說驢子問伊索:你為什麼老是把我說得那麼蠢。伊索笑著回答:“我不把你說得蠢,人家就把我當驢子了。”伊索被千古認為聰明人,就因為他說了真話。只有肝膽相照的好朋友,才肯對自己的朋友的缺點說真話,只有真正為人民利益的領導者,才肯認真聽取來自各方面的真話。

    內容簡介:
    作者是著名藝術家,文筆簡潔凝煉、幽默詼諧,既有濃郁的藝術氣息,又有極強的可讀性,是難得的小品文佳作。 作者以濃郁的人文情懷,把人生和人生作為話題,品評各類人文藝術和文化人掌故。 本書筆觸極為輕鬆,文字凝煉而有感染力,讓讀者在歷史文化中感受人文情懷,在開心的暢讀中領略藝術的神韻,給人們的帶來學問的智慧、生活的情趣、藝術的修 養,是一本很好的談文說藝的文化休閒讀物。

    圖書目錄:
    《說真話:人文藝術漫談》:酒故
    碧蘿春夢
    放翁
    烏台詩案
    東坡之獄
    煮王羲之
    鬼故事
    寂寞
    七賢
    齊白石小記
    徐悲鴻小記
    章太炎
    弘一
    梁思成
    從文先生
    一個造夢的土家人
    藝術永遠青春
    说真话
    烽火断忆
    学书随想
    藏书和藏书印
    黄菜叶
    酒故
    说“曲折”
    蚁堂清梦
    碧萝春梦
    春波桥
    放翁
    乌台诗案
    东坡之狱
    煮王羲之
    鬼故事
    风雨茅庐
    钓台的春昼
    贯休
    玄同打油
    老舍自传
    枫庐
    未央宫
    过云楼

    扇子
    茶事
    书法
    伪拓本
    联妙
    门联
    语石
    盆景
    宜兴壶
    鸽哨
    牡丹
    寂寞
    怀乡
    澹生堂
    笠翁
    桃花扇
    七贤
    选堂书画
    秦岭云画记
    齐白石小记


    1940年初夏,那时我已在重庆,因为一个人没有地方住,就在中一路名摄影家——那时是中央通讯社摄影部主任的罗寄梅家借了一间房子。那时几乎天天“跑警 报”,但文艺活动还是没有停顿。有一次,名画家赵望云要在重庆办展览会,已商定了在中三路中苏文化协会举行。望云住在璧山县,到重庆要坐四小时长途车,他 和我商量好,先把一百多幅画运进城,寄放在我家里一天,星期一就搬到会场去布置。我答应了,第二天是星期天,我把门锁好,一早同特伟(漫画家,解放后长期 任上海美术制片厂厂长)、宣文杰出门到赖家桥去。

    当天下午回到中一路,远处看到烟焰,房子已经被燃烧弹化为灰烬——当然连同赵望云的一百多幅精心 作品。那天晚上,特伟带着我到中苏文化协会在会议桌上睡了一夜。当时我给香港的文艺界朋友写信说:“……但一转念,此仇此恨,原属于整个民族仇恨之一根纤 维,总有一天,整个的仇恨得到解决,则一辈子可以无憾。……上海我失去一批书,广州失去书画不少,这是第三次了。早6点钟,从桌子上爬起来,和特伟分手 了,拖着唯一的浅予送的皮夹克和一条面巾,袋里挂一个牙刷,经过满是颓垣断瓦的枣子岚垭,想到不知今晚住到哪里去时,才真有点‘难民’的感觉……”这封信 曾被发表在香港郁风主编的刊物《耕耘》上,所以现在还留下痕迹。赵望云已经在70年代中病逝,每想起他这一次烟消云散的“展览会”,我总感到有些歉然。

    在一定的时间和环境下,人也会和狗有大同小异的遭遇。其差别是较少的:人捕狗是两条腿的动物对付四条腿的动物;而人捕人,则是两条腿的动物对付两条腿的动物而已,其间并没有残酷些和仁慈些的区别。

    我荣幸地承认《创世纪》中所述的,“上帝”创造人,是为了让人去统治其他一切“上帝”创造的物,例如狗、马、谷物、山川等等。

    当然,《创世纪》是人写的,不是狮子、牛或狗写的。因此,当我也像狗那样被绳索套上脖子时,我颇为怀疑我这个被“上帝”创造的人,是否真的赋予了可以统治一切造物的威权。可惜我不懂“狗文”,不能翻阅狗写的《创世纪》。
    于是我觉得宋儒张横渠的“民胞物与”说,似乎更切合我的胃口。可是,“民胞”——所有人都视作同胞兄弟,这个还做得到,“物与”则有个难点,你同花、月、山、川相与是很自然而且很愉适的,但你要同狮子“与”,它张着血口不同你“与”,你怎么办?你是要命呢,还是要“与”?

    怪 来怪去还得怪我们的始祖亚当和夏娃(不!还得先怪夏娃,因为那果子是她拿给亚当吃的),他们受了蛇的诱惑去偷吃什么智慧果,如果人蠢一点,狮子要吃人你就 甘心情愿地给他当点心有什么不可以呢?中国就有12亿多的人,1万头狮子10年都吃不完,数以亿计的猪,不也是生出来就给人吃的吗?以这一个道理去想,那 就凡物都可以“与”了,只是智慧果却在作祟,使人生出来就带着自私、贪欲、怕死等劣根性,于是不但人与人存在戒心,人与物也存在戒心。如果说,智慧果还会 给人类一点好处的话,那就是他还赋予人类一种恐惧感,使犯罪的人终日精神紧张,他杀了许多人,因而他自己也怕死。他害怕神给他的惩罚,即使他不相信神,他 也恐惧引起文明人类的怒火,他也会害怕得发疯!

    台湾一位作家柏杨写过一本《丑陋的中国人》,这本书海峡两岸的中国人都看过,都同样脸红。其实,中 华民族和全世界其他民族一样,他们的共同祖先住在伊甸园的时候,光着身子也不觉得脸红。只是吃了智慧果以后,才发现自己的“丑陋”(即使是世界名画,在画 “伊甸园”时,那“丑陋”还是用树叶掩盖着),作家之所以特别指出中国人的丑陋,正因为自己是中国人,要使中国人在世界上更加美好,美好才是人的本质。

    由于人类绝大部分是好的,公平和具有爱心的人与人之间才能往来无间,人类社会才能发展到今天,并且将会有更美好的前景。 ...



    ----

    廁上解"九九消寒圖"迷 1932/1/21


    手頭沒書 想看看它記的老艾青
    ----

    圖書名稱:世說新篇(NEW)
    出版社: 生活新知讀書 三聯書店 2006
    作者: 黃苗子


    目錄:

    “苗老漢聊天”總序
    《世說新篇》小記
    廖公
    葉譽老
    再記譽老
    苦樂翁
    沈尹默先生二三事
    鄧爾雅
    丐和丐
    寅恪先生
    經商最妙
    馮友蘭
    張伯駒像
    平復堂小記
    夏承燾
    梁思成
    從文先生【「天安門歷史博物館下的廁所,
    沈先生每天認認真真地去打掃(后人如寫”天安門史”,似不應漏掉這一筆),他像摩挲擦一件銅器那樣摩挲每一座便池…..」 [中國服裝史30]萬字丟失過重寫。】
    童教授【我讀過童書業先生的美術論文集。讀這篇才知道他大近視;從來不知道怎麼打開傘。】
    懷鄉
    學習
    千老
    去國憂思
    錢鍾書
    錢鍾書“風貌”
    三不願
    王爺的後裔
    頰上添毫
    頸椎病
    擠車詞
    史筆
    王世襄
    選堂搞笑
    臺灣舊話
    徐平羽
    郭詩鬱畫
    安息吧!郭老
    語堂佚事
    風雨茅廬
    郁達夫的逃亡
    老舍
    老舍自傳
    老舍的詩
    老舍夫人家的晚會
    話說阿英
    聶紺弩
    散宜生
    “你也配”
    林沖詩
    起解
    聶詩

    推磨詩
    北大荒
    窮而後工
    人與牛
    姚莘農
    葉靈鳳
    徐訐
    酒笑話

    《傘》
    其芳的詩
    怕鬼的故事
    掉了槍
    吳祖光近記
    生龍活虎黃宗江
    驢債

    張賢亮
    大馮
    白石風骨
    白石詩
    癡老人
    白石兒時
    陳半丁
    悲鴻自述
    滑竿
    畫豬
    真西遊記
    畫魂
    海翁豪語
    苦禪先生
    大千狡獪
    林風眠
    林風眠(二)
    彩筆千秋
    黃般若
    葉因泉
    張正宇
    憶正宇
    何老大
    西天目度夏【記葉淺予84歲寫回憶錄:「日記二千字,月得三萬六。追憶創業日,尋思費一月。」】
    荒唐夢
    鍾馗圖
    王己千
    錢君訇的無聲詩
    大獨唱
    貓國冰兄
    小丁編
    靜者
    石魯

    老沃查
    電燈失靈
    黃永玉
    永玉畫荷
    永玉畫展
    訪黃胄
    韓羽贊
    韓羽文畫
    官衣
    阿蟲的畫
    韓美林的心願
    梅先生
    於伶
    悼念袁牧之
    阮玲玉與唐季珊
    愛吃辣椒的女人
    石揮
    憶石揮
    瘋子
    英茵
    滔天罪行
    侯寶林金陵秋夢記
    戴愛蓮
    安息吧!張權
    劉詩昆
    寄梅
    仙翁
    丁惠康
    西園寺公—
    幼吾幼
    戰時漫畫
    妙聯
    特別臭
    玉爺
    兒時往事


    黃苗子的【苗老漢聊天 系列】,現在似乎出了四本:《世說新篇》論人,《茶酒閒聊》
    品物,《雪泥爪印》記遊,【以上2006年6月;8月在出版一本:《人文瑣屑》】。




    起先我認為《雪泥爪印》等都沒附寫作日期,是要不得的。不過《世說新篇》寫林風眠,說他90歲深居香港,「卻提起憤怒之筆,給歷史留下了正義。」最近在讀三聯的“苗老漢聊天”, 這是套黃苗子的選集,依類而編,書的裝楨亦可喜,
    屬於淡雅閑靜的那類,編者似乎要提煉一個更加“純粹”的黃 ...


    我想明眼人可以諒解他在中國出版書必須以如此方式來說/記六四革命。



    □ 人文瑣屑

    【作者/編者】【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 三聯書店
    【總頁數】310 【版次】北京第1版
    【印張】9.875 【ISBN】7-108-02514-0
    【字數】100千 【裝幀】平裝
    【用紙】 【開本】32開
    【印刷日期】2006.8定價:19.8元


    【內容提要】
    這本小冊子把歲時節令、京城舊貌、近代人物、風土民俗……都拉雜閒扯在一起,名之日:《人文瑣屑》。

    “人文”這兩個字寫起來只一共六筆,可是真不簡單,它的範疇大至於人類社會、政治、經濟、道德、風習、歷史、文化,小至於穿衣吃飯、噴嚏吐痰、大小二便,無不包含著人文的內涵。 近二三十年,中國經濟的起飛,帶動了自然科學(科技)的飛躍,中國人雄心勃勃地要與世界先進國家拼比科技以促進經濟的發展,這確實是當務之急,但因此社會心態有些偏向,忽略了對人文科學的注重。這原因之一是“ 文革”後遺症,其二是從表面上大家還沒有感到人文科學對社會、國家、個人的作用極其重大,有時甚至於超過自然科學一人類文明絕不可能單純依靠自然科學來推進,因此,“人文”與人類社會的關係,是個大題目。本書所謂“人文”,與這大題目無甚直接關係。

    “人文”既然包括宇宙之大,也包括蒼蠅之微。老漢我只是個閭巷庸鄙之輩,能唱的只是“下里巴人”,所見所聞,無非些陳芝麻爛穀子,因此,此書的內容是只有蒼蠅之微的小文章,賣的是小攤販的豆腐青菜,所以名之日:《人文瑣屑》。

    幾十年前在歐美,說起上中國餐館,洋人就只知道“雜拌”這一種中國菜,其實這有點糊弄,因為“雜拌”雖則聞名全球,其實它並不能代表中國菜,現在中菜在全世界流行,洋人進了中餐館,粵菜、川菜、淮揚菜……品種名目繁多,已經把“雜拌”這個“代表中國菜”的名詞抹掉了。“炒雜拌 ”只是北方小飯館裏一種極其普通的小菜,廚房裏揀些葷的素的,鍋裏一炒就得,是—般老百姓生活中的家常菜。本篇拉雜地把那些瑣碎的文字湊成一冊,比之為一盤“雜拌”,應是較切題的。 從前有一位窮秀才,平日節衣縮食,十分慳吝。有一天雅興大發,關照家人買了些豆腐、茄子、酸菜之類,把老婆、兒女、小孫孫一塌刮子都叫來吃飯,並在飯廳裏大書一聯日: 大烹豆腐瓜茄菜 高會荊妻兒女孫口氣甚大,卻仍掩蓋不了寒酸相。《人文瑣屑》小言,與此同焉。 二00五年十二月


    【目錄】
    “苗老漢聊天”總序
    《人文瑣屑》小記

    送灶
    春節
    財神
    財神廟
    北地新年
    賀年卡上的稱呼
    春茗
    開場鑼鼓
    塵夢京華
    京居往事
    舊日北京
    舊北京
    京華重
    北京藥店
    柳泉居志異
    仿膳的名點
    天橋舊話
    琉璃廠人物
    再談琉璃廠
    三談琉璃廠
    榮寶齋
    北京路名
    北京之忙
    雙橋老太婆
    雨水與氣候
    九九消
    炒木須肉
    太極拳
    香港滄桑
    怡和
    大嶼山
    香港革命史跡
    四姑
    香江女傑
    失眠的故事
    失落了的土諺
    翻譯師爺
    法庭之上
    學士台
    今昔感
    粵人
    廣州王陵
    除夕花市
    盜古墓
    王保和
    西湖賞梅
    杭州年節
    駕崩
    戰時重慶
    官苦
    抗戰秘辛
    宮闈秘史
    金銀價
    真正的人
    噴帝
    怯盧
    種羊
    特務
    洗澡
    混堂
    擇婿
    性與神
    高媒
    野合
    芝麻芫荽
    火宅僧
    貞節牌坊
    唐美人
    光腳丫
    占鬼卦
    黥面
    刺青
    剃頭
    測字
    蛙蛇謎

    吉羊
    說炮
    方言
    戲臺上
    孔明戲
    金陵聽鼓
    捏像
    吃素
    僑史
    中外異俗
    多見不怪
    數字取名
    別號、筆名
    名、號
    取名
    姓名誤
    稱謂
    夫妻稱謂
    姓社,姓資
    葉麻子
    吳稚暉
    再說吳稚暉
    趙堯生
    章太炎
    觀人
    梁任公
    科學
    朱啟鈐
    嬉笑集
    六君子
    怕妻經
    弘一 【它的不俗處:記傳主出家前分送諸有之身外物,某人還將它們畫成一張畫留念】
    蘇曼殊
    岑伸勉
    陳調元
    玄同詩
    馬坤
    少帥
    陳老總
    易代王孫
    阿婆三五少年時
    小鳳仙黎明暉
    文人落水

    澹生堂
    過雲樓
    《紅樓》文物
    蘇三
    收藏
    特權大盜
    文物劫掠
    藏書和藏書印
    講史
    人犯失蹤
    一個人的遭遇
    “文革”美術



    墨池飛出北溟魚
    ──記苗子郁風先生


        張昌華

      我認識苗子夫婦始于10年前,仰仗于吳祖光、馮亦代先生。他們都是四十年代重慶"二流堂"的堂友。

    是年,我應某出版社之約,選編一本《中國近現代名人手跡》,出版者要求有若干比例當代名家的新作,苗子便成了圈點的對象。當時,他遠在布里斯班,我鞭長莫及,請吳、馮兩先生出面為我搭橋,雙管齊下。苗子先生在藝朮圈內是尊笑口常開的彌勒佛。"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馬到成功。

    不久,苗子便寄來他的書法佳作,我淨手焚香虔誠展讀。先生書的是"墨池飛出北溟魚"7個大字。亦隸亦篆,似文似圖,古色古香,一種"不俗文章淡似仙"的典型的苗子風格。題字的內容與書名又雅貼。十分遺憾,上款沒按我的要求行事,寫的是"應某某出版社之命而作",將書名易為社名。

    我不知是他年邁健忘還是忙中出錯。在拆讀他附信時始知,苗子是有意而為之。"承囑落上款貴書《中國近現代名人手跡》,因涉及個人標榜(冒充名人),所以寫了社名作上款,請諒。"人有不欲斯為品。苗子,這個瘦小的廣東小老頭形象,剎那間在我眼前變得高大起來。令人尷尬的是這部書稿折騰了4年,出版社怕賠本,終以流產告終。1997年我與先生晤面時,特說及此事,懇請寬諒。苗子摸了摸后腦勺,笑了笑,說他已記不得這件事了,一言帶過。我明白,他這是給我鋪台階呢。"經霜更知秋月明",這是苗子給我的第一印象。

        1994年我策划一套"雙葉叢書"(夫婦作家散文合集),誠邀苗子夫婦加盟,與他的好友蕭乾、吳祖光、馮亦代伉儷組成一輯。他欣然首肯。苗子十分推崇蘇東坡,序內引蘇詞"陌上花開蝴蝶飛,江山猶是昔人非"句,故冠他與郁風的散文合集名《陌上花》。

    集內,設若干欄目,有"蟻堂清夢"一欄,收其游記及有關人物札記。當初,我不知"蟻堂"典出何處,又乏不恥下問精神請教,照抄了事。3年后,我讀先生的《苗子說林》一書的序言時頓有所悟。臆測"蟻堂"是苗子的書齋名,但我又無從知苗子以此為齋名的典故,是堂如蟻穴之窄小,還是人如蟻螻之卑微?或是先生自謙之詞,也許兼而有之,我想。細品他的序,耐人尋味,大寫特寫"斗蟻",精彩之至。

    10年浩劫時,苗子被人"幽"于一隅,他沒有負隅頑抗,在每日一小時"放風"時間內盡情找樂。他發現潮濕的圍牆內常有螞蟻出沒,便"陰謀陽謀盡出",先置一小塊窩窩頭于甲蟻穴側,等它們傾巢領受恩惠時,經他大手一撥弄,又把這塊窩窩頭連同螞蟻挪到乙蟻穴……蟻們即文攻武衛"萬馬戰猶酣"。他蹲下欣賞,陶醉于"其樂無窮"中。畫家的丰富想象的天性,令他由彼及此而及己。想到自己與蟻竟屬同類,想到足下的土地就如大羅馬的斗獸場……在先前的"其樂無窮"背后藏著不盡的悲哀。我想這個細節,對考証"蟻堂"抑或是一把鑰匙吶。


        人云彌勒"笑口常開,笑天下可笑之人"。苗子似乎略勝一籌,笑人亦笑自己。此為印象二也。
        苗子給我的第三印象是哲思和幽默。
        "墨池飛出北溟魚"一句,本來自唐代大詩人李白的詩句,是詠懷素和尚草書的。我要說的是苗子愛讀書,博覽古今中外。書中乾坤大,筆下天地寬。鑒此,苗子的墨池,才"養"出了一個書家、畫家、作家和美朮理論家的苗子。他也許稱不上北溟魚,但確是一條非同凡響的魚。他們夫婦的書畫展早飛出京華這方墨池,形跡已在港台乃至澳洲、德國、法國、韓國和美國的藝朮大海中游弋,備受推崇。苗子曾賜我一畫冊,他的有些作品最初我讀不懂。后來讀了他的有關自述性文字,洞天豁開:他的某幅別致的畫作必定是他某段人生特定時期心路歷程的結晶。
        他是畫漫畫出身的,幽默是他的拿手好戲。他的一些畫作有"橫看成嶺側成峰"之妙,他的文章有"無機性自閑"的幽境。《陌上花》是他與夫人散文合集,他在文末寫道:"從前有人說過'文章是自己的好,老婆是人家的好'。"他將其點化為"文章是老婆的好,老婆是自己的好───除了吵架的時候",故瀟洒地一揮手說,讀者"還是先看郁風的文章吧"。一派紳士風度。平時在家他無大無小,與兒孫講民主、平等。一次在布里斯班寓所廚房里,他頭扎大花巾,鼻孔下粘著假胡子,扮著意大利廚師,讓小孫女妍妍裝作顧客,出演一出含飴弄孫的喜劇。他的散文名篇《遺囑》令讀者捧腹、噴飯。他與生前友好相約,趁活著的時候,約定某日,各人帶上為朋友做的挽聯或漫畫,大家掏出來,互相欣賞一番,以此為樂。大概活著時被住房困擾過,《遺囑》中令家人"用空玻璃瓶作'寐宮'",又突發奇想,說告別儀式是"主張約几位親友,由一位長者主持,肅立馬桶邊,默哀畢,把骨灰倒進馬桶,長者扳動水箱把手,禮畢而散。"此《遺囑》已成絕唱。他似言猶未盡,又立《后遺囑》,囑"六不":不發訃聞,不念悼詞,不買灰盒,不留骨灰,不開追悼會,不在家里挂遺像。并警告后人,如不認真執行"必為厲鬼以擊其腦!"他還自幽一默:說他生前個子矮,死后只挂半身像,"讓人看不出他是個矬子!"
        苗子九十在望,黃苗子不"黃",正"綠"呢!
        "九十曾留千載筆,十年更進百齡篇"。
        上文寫了須眉,下面再談巾幗。
        在編《陌上花》散文集時,苗子一度想把書名擬為《夫妻老婆店》,煞是有趣。我看苗子郁風是天生一對。"人生歲月閑難得,天下皆知老更親"。他們度過了五十年金婚,令多少人羨慕、眼紅。我對郁風的印象跟苗子差不多,這很合乎國情: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郁風書、畫、文俱精到,與苗子不相仲伯。50多年一口鍋里攪勺子(夸大了,應扣除被"幽"的7年)攪得他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就說那字跡,也酷似。每每來信,兩人共同署名,我就分不清是誰執筆的。時下,郁風八十有五,垂垂老矣。但一手字流利、雋秀,比芳齡女性的要有魅力得多,談吐輕慢,有吳儂軟語粘糯之韻。郁風自己不這么看,她說自己老了,脾氣較躁,她與苗子現在是"一人一把號,各吹各的調",時而"吵架",我看這"吵"是為寂寞的兩人世界生活的一種調劑,是在找樂。夫婦之間,見到對方像迎賓先生(小姐)一樣,信手一抹就是一把含"金"的笑容,哪還有真情?我看郁風在苗子面前有點要強、撒嬌。苗子有怪癖,喜歡在寫作時吃瓜子,越寫得深入,吃得越帶勁,"几乎是一個字一顆瓜子"。郁風在他案頭備一小籮,讓他存放雜物。苗子寫作進入角色后,哪會管得了這些,便少不了天女散花。桌上地下,硯台里,抽屜中,星羅棋布,有潔癖的郁風難以忍受,少不了叨嘮、提醒和警告。苗子就嫌其□(口索)。這就免不了"戰爭"。□(口索)也是愛。郁風的"□(口索)",我領教過,煩而不膩,她婆婆媽媽卻總在為他人作想:記得選編《陌上花》書稿時,她分二三批寄出,每批均有目錄清單。最后一批列有一張偌大的多項目的表格:篇名、原發刊物、日期、字數等,為我編書時提供方便。表格上還用4種不同顏色的彩筆,一一標明A、B、C、D,某圖片插某處,甚而連該用異體字的地方,都作了備忘。漢字、阿拉伯字及拉丁文全用上了,目的是怕我混淆,凡有筆誤處均用涂改液更正,清清爽爽,一如其人簡潔、端庄。因此,我編起來很省心,合作得十分愉快。一位八十多歲的老太太,思維如此清晰,做事如此認真,真罕見。
        郁風者,郁郁蔥蔥也。
        郁風給我的另一印象是對故土的眷戀,對師友的緬懷,人情味濃得化不開。特別是對她三叔郁達夫先生的情結似勝過對其父。近年來,她精心搜集郁達夫的佚文,編輯出版了《郁達夫海外文集》,寫了許多懷念三叔郁達夫的文字。在新作《時間的切片》一書中,寫懷念三叔的文字竟占一個單元之多。從三十年代至今,人們對郁達夫的"頹廢、感傷、耽于醇酒和婦人"形成了"公論"﹔而郁風堅定認為達夫是"一個真正的文人",是一個愛國的烈士。隨著歲月的更替,一些歷史資料日益浮出水面,她很關注這些。她認為對郁達夫的一些不實之詞應予推翻,還其本來面目。這絕非是為"親者諱",而是對歷史的尊重。
        郁達夫不僅是她的三叔,是她的文學啟蒙人,也是她的月老───三十年代是郁達夫在上海把她帶到亭子間畫家們的聚居處而結識苗子的。多重感情的累疊她怎能忘懷三叔達夫呢。
        苗子郁風這對中國美朮界的耀眼的"雙子星座",現下已在北京定居,華屋寬敞、明亮,典雅、舒適,可謂安居樂業了。苗子說他對北京最有感情,北京的老朋友多,有文化內涵,作為國際大都市已和世界接軌,加上網絡,信息一體化了,看書、寫作十分方便。他不想再"飛來飛去"了。苗子一生愛讀書,嗜藏書。他竟毅然把1000多本線裝書全捐給香港大學圖書館,瀟洒地說:"走后一身輕,干干淨淨。"
        郁風前些日子病了,一位馬大哈醫生同她開了場不大不小的玩笑,白挨了一刀。害得她連滬上為她與苗子辦的書畫展開幕式都未能出席。幸現已痊愈,又忙于筆耕。她說,他們夫婦現在什么都不缺,唯缺的是時間。
        "老牛明知夕陽晚,不用揚鞭自奮蹄",他們夫婦希望在有限的時間里,為社會多作點貢獻。
        "八秩康弦春不老,四時健旺福無窮!"謹借此句作為對他們夫婦的頌祝。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01年08月29日第九版) 


    The Argumentative Indian : writings on Indian history, culture, and identity / Amartya Sen

    $
    0
    0



    The argumentative Indian : writings on Indian history, culture, and identity / Amartya Sen
    New York :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2005

    The Argumentative Indian is a book written by Nobel Prize winning Indian economist Amartya Sen. It is a collection of essays that discuss India's history and identity, focusing on the traditions of public debate and intellectual pluralism. Martha Nussbaum says the book "demonstrates the importance of public debate in Indian traditions generally."[1](pp47–48)
    The Argumentative Indian has brought together a selection of writings from Sen that outline the need to understand contemporary India in the light of its long argumentative tradition. The understanding and use of this argumentative tradition are critically important, Sen argues, for the success of India's democracy, the defence of its secular politics, the removal of inequalities related to class, caste, gender and community, and the pursuit of sub-continental peace.

    Contents[edit]

    The book takes the form of four sections containing linked essays: "Voice and Heterodoxy",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Politics and Protest", "Reason and Identity". The first section looks at the general culture of pluralistic debate within India, dating back to Buddha and kings such as Ashoka. The second section seeks to restore the reputation of Rabindranath Tagore as an intellectual polymath, combining spiritual and political ideas, and explores India's relationship to other cultures, including the West and China, especially the peaceful and intellectually rewarding cross-fertilis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great Asian cultures. The third section looks at conflicts of class and criticises inequalities in Indian society and arguments that have been used to justify them. Finally, the book explores modern cultures of secularism and liberalism in an Indian context.[2]


    圖像裡可能有一或多人和文字

    Viewing all 6854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