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人和書 ( Men and Books)
Viewing all 6844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長襪子皮皮” (Pippi Langstrumpf)

$
0
0
 “長襪子皮皮” (Pippi Langstrumpf 1945)1950美國/1954英國。她的襪子兩腳顏色不同。有神力可"除惡",包括教育制度.....有2續集

  1. Pippi Longstocking -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en.wikipedia.org/wiki/Pippi_Longstocking
    Inger Nilsson as Pippi Longstocking in the 1969 TV series depicted in this ..... or "პეპი გრძელიწინდა" ("Pepi Grdzelitsinda"); In German "Pippi Langstrumpf"  ...
  2. Pippi Langstrumpf – Wikipedia

    de.wikipedia.org/wiki/Pippi_Langstrumpf
    Translate this page
    Pippi Langstrumpf (voller Name Pippilotta Viktualia Rollgardina Pfefferminz Efraimstochter Langstrumpf, schwedischer Originalname: Pippilotta Viktualia ...
  3. Pippi Langstrumpf | Intro song - YouTube

    www.youtube.com/watch?v=vS4DNnp8ZhM
    Jan 8, 2011 - Uploaded by 123nami
    Der Introsong zur Kinderserie "Pippi Langstrumpf" ... Hey Pippi Langstrumpf die macht Pipi in den ...
  4. Pippi Langstrumpf Song - YouTube

    www.youtube.com/watch?v=MWUJvTyl-m4
    May 21, 2011 - Uploaded by 40checker1
    "Hey, Pippi Langstrumpf (Titellied, Main Song)" by Chor & Orchester .... Der Focus bekommt den Pippi ...
  5. Pipi Langstrumpf - YouTube

    www.youtube.com/watch?v=YB_T4E9rato
    Aug 15, 2014 - Uploaded by Märchenwelt
    In der Villa Kunterbunt geht´s wieder rund, denn der berühmteste, sommersprossigste Rotschopf der Welt ...
  6. 02.-.Neue.Freunde.avi - YouTube

    www.youtube.com/watch?v=UO8aeq3V3lM
    Apr 10, 2012 - Uploaded by hansmann6003
    "Hey, Pippi Langstrumpf (Titellied, Main Song)" by Chor & Orchester FKM, Chor, Orchester FKM (Google Play • eMusic • iTunes • AmazonMP3)  ...

兒童最愛的英雄“長襪子皮皮”

兒童讀物“長襪子皮皮” (Pippi Langstrumpf)被翻譯成包括德語在內的世界70多種語言。1945年,這本兒童暢銷書在瑞典首次出版發行。
Pippi Langstrumpf
(德國之聲中文網)林格倫(Astrid Lindgren)在小女兒卡琳的病床邊創作了皮皮的故事。迄今,皮皮故事的總發行量超過6600萬冊。僅在瑞典,就被改編拍攝了40多部電影,有7人扮演過片中皮皮的角色。除此之外,還拍攝了多部電視連續劇。現在,書中的主人翁,那個滿頭紅發,小辮子翹向兩邊、臉上佈滿雀斑的小姑娘"長襪子皮皮"將滿70歲。
小姑娘"皮皮"穿著顏色不一樣的長襪子,自己縫製的連衣裙。她的母親是一個天使,父親是南海一個海島上的國王,工作極其繁忙。小姑娘皮皮獨自一人同猴子尼爾森先生和名叫"小老頭"的馬生活在一起。自從皮皮住進了"亂糟糟別墅",尼爾森和"小老頭"便不再感覺生活無聊。它們和皮皮盡情玩耍,一起捉迷藏。
"解放"型的主人翁
Schweden Astrid Lindgren mit Pippi Langstrumpf Buch
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林格倫
德國明斯特大學心理學教授格貝特(Alfred Gebert)分析說,"長襪子皮皮是一個真正的兒童英雄," "尤其是女孩子都願意以她為榜樣。"畢竟皮皮強大、放肆、也樂於助人。她獨居一棟大房子,不需要去上學,儘管如此,她想要什麼就有什麼。皮皮一人生活的很自在,至少她的朋友在她的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格貝特說,書中主人翁非常解放。他估計,"將長襪子皮皮視為兒童英雄者,在將來的職業生涯中可能比男人做的更好,可以為朋友做任何事情。"
自由柏林大學的發展心理學教授舍特豪爾(Herbert Scheithauer)也持類似看法。他認為兒童讀物對兒童心理髮展產生的作用不可低估。他說:"長襪子皮皮體現的是守規與違規、人性的強與弱和友誼。"
生活的模式
皮皮體現了兒童對自己生活的所有希望:自決,冒險和超人的力氣。法蘭克福的兒童心理學家呂特格(Svenja Lüthge)說:"兒童需要像長襪子皮皮這樣的英雄。"有點亂來的皮皮具有為不自信兒童鼓氣的能力。
他說:"皮皮提供了一個生活的模式。她與成人勢均力敵,甚至敢惡作劇捉弄老師,趕走警察。"同時,皮皮又有著很強的正義感,好替弱者打抱不平。對於孩子們來說,她是一個理想的偶像樣。"
BdT Deutschland Sonderbriefmarke Pippi Langstrumpf
德國發行的“長襪子皮皮”紀念郵票
皮皮是 林格倫筆下的一個最不切實際的人物之一,孩子們是否會對此感到困惑?漢諾威兒童心理學家貝格曼(Wolfgang Bergmann)認為不僅不會,而且恰恰相反。他說:"兒童喜歡他們的英雄的超自然性格。哈利·波特一書就體現了這一點。"書的作者通過夢幻般的故事激發其小讀者的自我理想,而不是小心翼翼地將他們引人現實世界。
皮皮是否有未來?
貝格曼是暢銷書"信息時代的教育"一書的作者。他知道,今天的城市兒童遠離皮皮故事中的生活。貝格曼說:"這就是為什麼我懷疑是否還會有皮皮的下一代讀者的原因。"貝格曼擔心,對皮皮的熱情將逐漸降溫。
但是他的同事呂特格則持樂觀態度。她認為,"林格倫描寫的是一個很少有人能夠經歷的非常特別的孩童時代,如今大多數兒童都不能再盡情地嚮往自由。因此,能將他們帶入這個美好的夢幻世界就太好了。"
呂特格希望10年、20年甚至30年之後,皮皮仍受兒童喜歡。她說:"當然,這要靠我們做父母的將我們對林格倫世界的愛一代代傳下去。"從兒童心理的角度來看,我們建議這是一定要做的。"長襪子皮皮代表親情,友情和勇氣,它表明你採取了行動,有勇氣克服困難。這就是我們應該教給孩子的東西......"。
林格倫1907年11月14日出生瑞典。她的兒童讀物獲得無數個獎項,其中包括諾貝爾可替代獎和德國書商和平獎。2002年1月28日在斯德哥爾摩逝世,享年94歲。

DW.DE


Joseph Brodsky畢業典禮演講1984;《布羅茨基談話錄》Smakov

$
0
0
There are worse crimes than burning books. One of them is not reading them.

知名詩人約瑟夫‧布羅茨基(Joseph Brodsky)曾在諾貝爾頒獎演說中談到:「一個人不論是作家或是讀者,都無關緊要,他主要的任務在於如何過自己的人生,而不是外力決定或指定的。我們每個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我們也都明白生命的結局是什麼。」
Conversations With Joseph Brodsky : A Poets Journey Through The Twentieth Century
  • Conversations With Joseph Brodsky
  • A Poets Journey Through The Twentieth Century
  • 作者︰Solomon Volkov



《布羅茨基談話錄》[美]約瑟夫·布羅茨基、所羅門·沃爾科夫,馬海甸、劉文飛、陳方編譯,北京:東方出版社,2008


「離開蘇聯前後,布羅茨基在異國出版了《長短詩集》、《荒野中的停留》等近十部詩集,多數是用俄文寫就,也有一部英文詩集《廿世紀的歷史》和一部英文散文集《少於一》。」[1]

作品的中譯[編輯]

  • 《我坐在窗前》等. 金重,王偉慶/譯. 世界文學. 1987年.
  • 《從彼得堡到斯德哥爾摩》. 王希蘇、常暉/譯. 灕江出版社. 1992年.
  • 《見證與愉悅》. 黃燦然/譯. 天津市: 百花文藝出版社. 1999年.
  • 《赫伯特/布羅茨基/赫伯特》. 李魁賢/譯. 台北市: 桂冠. 2002年.
  • 《文明的孩子:布羅茨基論詩和詩人》. 劉文飛、唐烈英/譯. 北京市: 中央編譯. 2007年.
  • 《布羅茨基談話錄》. 馬海甸等人/編譯. 北京: 東方. 2008年.
  • 《布羅茨基詩選》. 金重,譯. 世界文學. 2013年.



談詩 不懂俄文 沒法真正欣賞
何況這本幾乎不附任何原文的

不過對於"文化"之論述和見解 都很值得參 考
譬如說 為什麼 威尼斯是上選 為什麼要冬天去


幾天之後已讀完大半 精彩之處實在太多



Wikipedia article "Joseph Brodsky".

Joseph Brodsky: Conversations
作者 / Brodsky, Joseph/ Haven, Cynthia L.
出版社 / 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PI
出版日期 / 2003/11/13
Joseph Brodsky: Conversations (Literary Conversations Series) (Paperback) by Joseph Brodsky (Author), Cynthia L. Haven (Author), Richard Avedon (Author) "In 1970 Ms. Labinger was a brilliant student and utterly reliable researcher at Mount Holyoke College, where I continue to teach Russian history in the..." (more)




讀完末章 可知連紐約時報的訃文都有許多"錯"

Gennady Smakov, 48, Translator and Author




Published: August 25, 1988
LEAD: Gennady Smakov, a scholar, translator and author of two books on dance, died Sunday at his home in Manhattan. He was 48 years old. Mr. Smakov died of a brain tumor, according to a friend, Joseph Brodsky.這是為朋友諱
Gennady Smakov, a scholar, translator and author of two books on dance, died Sunday at his home in Manhattan. He was 48 years old. Mr. Smakov died of a brain tumor, according to a friend, Joseph Brodsky.
Born in Sverdlovsk, U.S.S.R., Mr. Smakov was educated at Leningrad State University and was a lecturer at the Institute of Theater, Music and Cinema in Leningrad. He wrote about the theater, opera and film and translated into Russian the works of ancient, Renaissance and modern European authors before emigrating to the United States in 1975. In addition to writing for emigre publications on the works of Russian poets of the 20th century, Mr. Smakov wrote articles about theater and dance for American periodicals.
Mr. Smakov was the author of ''Baryshnikov: From Russia to the West,''這書的故事更複雜 令人扼腕 published by Farrar, Straus & Giroux in 1981, and ''The Great Russian Dancers,'' published by Alfred A. Knopf in 1984. He also served as editor作者 for ''A Dance Autobiography'' by Natalia Makarova. He had recently been at work on a Russian translation of the collected poems of Constantine Cavafy and a biography of the choreographer Marius Petipa.
Mr. Smakov is survived by a son, Kyril.
A memorial service will be held at 6 P.M. on Sept. 14 at the Frank E. Campbell Funeral Home, 1076 Madison Avenue, at 81st Street.


******
Joseph Brodsky (1940–1996) was a Russian poet and essayist. Born in Leningrad, Brodsky moved to the United States when he was exiled from Russia in 1972. His poetry collections include A Part of Speech andTo Urania; his essay collections include Less Than One, which won the National Book Critics Circle Award, andWatermark. In 1987, he was awarded the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He served as US Poet Laureate from 1991 to 1992.


畢業典禮演講

Ladies and gentlemen of the class of 1984:
No matter how daring or cautious you may choose to be, in the course of your life you are bound to come into direct physical contact with what’s known as Evil. I mean here not a property of the gothic novel but, to say the least, a palpable social reality that you in no way can control. No amount of good nature or cunning calculations will prevent this encounter. In fact, the more calculating, the more cautious you are, the greater is the likelihood of this rendezvous, the harder its impact. Such is the structure of life that what we regard as Evil is capable of a fairly ubiquitous presence if only because it tends to appear in the guise of good. You never see it crossing your threshold announcing itself: “Hi, I’m Evil!” That, of course, indicates its secondary nature, but the comfort one may derive from this observation gets dulled by its frequency.
A prudent thing to do, therefore, would be to subject your notions of good to the closest possible scrutiny, to go, so to speak, through your entire wardrobe checking which of your clothes may fit a stranger. That, of course, may turn into a full-time occupation, and well it should. You’ll be surprised how many things you considered your own and good can easily fit, without much adjustment, your enemy. You may even start to wonder whether he is not your mirror image, for the most interesting thing about Evil is that it is wholly human. To put it mildly, nothing can be turned and worn inside out with greater ease than one’s notion of social justice, public conscience, a better future, etc. One of the surest signs of danger here is the number of those who share your views, not so much because unanimity has a knack of degenerating into uniformity as because of the probability—implicit in great numbers—that noble sentiment is being faked.
By the same token, the surest defense against Evil is extreme individualism, originality of thinking, whimsicality, even—if you will—eccentricity. That is, something that can’t be feigned, faked, imitated; something even a seasoned impostor couldn’t be happy with. Something, in other words, that can’t be shared, like your own skin—not even by a minority. Evil is a sucker for solidity. It always goes for big numbers, for confident granite, for ideological purity, for drilled armies and balanced sheets. Its proclivity for such things has to do presumably with its innate insecurity, but this realization, again, is of small comfort when Evil triumphs.
Which it does: in so many parts of the world and inside ourselves. Given its volume and intensity, given, especially, the fatigue of those who oppose it, Evil today may be regarded not as an ethical category but as a physical phenomenon no longer measured in particles but mapped geographically. Therefore the reason I am talking to you about all this has nothing to do with your being young, fresh, and facing a clean slate. No, the slate is dark with dirt and it’s hard to believe in either your ability or your will to clean it. The purpose of my talk is simply to suggest to you a mode of resistance which may come in handy to you one day; a mode that may help you to emerge from the encounter with Evil perhaps less soiled if not necessarily more triumphant than your precursors. What I have in mind, of course, is the famous business of turning the other cheek.
I assume that one way or another you have heard about the interpretations of this verse from the Sermon on the Mount by Leo Tolstoy, Mahatma Gandhi, Martin Luther King, and many others. In other words, I assume that you are familiar with the concept of nonviolent, or passive, resistance, whose main principle is returning good for evil, that is, not responding in kind. The fact that the world today is what it is suggests, to say the least, that this concept is far from being cherished universally. The reasons for its unpopularity are twofold. First, what is required for this concept to be put into effect is a margin of democracy. This is precisely what 86 percent of the globe lacks. Second, the common sense that tells a victim that his only gain in turning the other cheek and not responding in kind yields, at best, a moral victory, i.e., quite immaterial. The natural reluctance to expose yet another part of your body to a blow is justified by a suspicion that this sort of conduct only agitates and enhances Evil; that moral victory can be mistaken by the adversary for his impunity.
There are other, graver reasons to be suspicious. If the first blow hasn’t knocked all the wits out of the victim’s head, he may realize that turning the other cheek amounts to manipulation of the offender’s sense of guilt, not to speak of his karma. The moral victory itself may not be so moral after all, not only because suffering often has a narcissistic aspect to it, but also because it renders the victim superior, that is, better than his enemy. Yet no matter how evil your enemy is, the crucial thing is that he is human; and although incapable of loving another like ourselves, we nonetheless know that evil takes root when one man starts to think that he is better than another. (This is why you’ve been hit on your right cheek in the first place.) At best, therefore, what one can get from turning the other cheek to one’s enemy is the satisfaction of alerting the latter to the futility of his action. “Look,” the other cheek says, “what you are hitting is just flesh. It’s not me. You can’t crush my soul.” The trouble, of course, with this kind of attitude is that the enemy may just accept the challenge.
Twenty years ago the following scene took place in one of the numerous prison yards of northern Russia. At seven o’clock in the morning the door of a cell was flung open and on its threshold stood a prison guard who addressed its inmates: “Citizens! The collective of this prison’s guards challenges you, the inmates, to socialist competition in cutting the lumber amassed in our yard.” In those parts there is no central heating, and the local police, in a manner of speaking, tax all the nearby lumber companies for one tenth of their produce. By the time I am describing, the prison yard looked like a veritable lumber yard: the piles were two to three stories high, dwarfing the onestoried quadrangle of the prison itself. The need for cutting was evident, although socialist competitions of this sort had happened before. “And what if I refuse to take part in this?” inquired one of the inmates. “Well, in that case no meals for you,” replied the guard.
Then axes were issued to inmates, and the cutting started. Both prisoners and guards worked in earnest, and by noon all of them, especially the always underfed prisoners, were exhausted. A break was announced and people sat down to eat: except the fellow who asked the question. He kept swinging his axe. Both prisoners and guards exchanged jokes about him, something about Jews being normally regarded as smart people whereas this man…and so forth. After the break they resumed the work, although in a somewhat more flagging manner. By four o’clock the guards quit, since for them it was the end of their shift; a bit later the inmates stopped too. The man’s axe still kept swinging. Several times he was urged to stop, by both parties, but he paid no attention. It seemed as though he had acquired a certain rhythm he was unwilling to break; or was it a rhythm that possessed him?
To the others, he looked like an automaton. By five o’clock, by six o’clock, the axe was still going up and down. Both guards and inmates were now watching him keenly, and the sardonic expression on their faces gradually gave way first to one of bewilderment and then to one of terror. By seven-thirty the man stopped, staggered into his cell, and fell asleep. For the rest of his stay in that prison, no call for socialist competition between guards and inmates was issued again, although the wood kept piling up.
I suppose the fellow could do this—twelve hours of straight cutting—because at the time he was quite young. In fact, he was then twenty-four. Only a little older than you are. However, I think there could have been another reason for his behavior that day. It’s quite possible that the young man—precisely because he was young—remembered the text of the Sermon on the Mount better than Tolstoy and Gandhi did. Because the Son of Man was in the habit of speaking in triads, the young man could have recalled that the relevant verse doesn’t stop at
but whosoever shall smite thee on thy right cheek, turn to him the other also
but continues without either period or comma:
And if any man will sue thee at the law, and take away thy coat, let him have thycloak also.
And whosoever shall compel thee to go a mile, go with him twain.
Quoted in full, these verses have in fact very little to do with nonviolent or passive resistance, with the principles of not responding in kind and returning good for evil. The meaning of these lines is anything but passive for it suggests that evil can be made absurd through excess; it suggests rendering evil absurd through dwarfing its demands with the volume of your compliance, which devalues the harm. This sort of thing puts a victim into a very active position, into the position of a mental aggressor. The victory that is possible here is not a moral but an existential one. The other cheek here sets in motion not the enemy’s sense of guilt (which he is perfectly capable of quelling) but exposes his senses and faculties to the meaninglessness of the whole enterprise: the way every form of mass production does.
Let me remind you that we are not talking here about a situation involving a fair fight. We are talking about situations where one finds oneself in a hopelessly inferior position from the very outset, where one has no chance of fighting back, where the odds are overwhelmingly against one. In other words, we are talking about the very dark hours in one’s life, when one’s sense of moral superiority over the enemy offers no solace, when this enemy is too far gone to be shamed or made nostalgic for abandoned scruples, when one has at one’s disposal only one’s face, coat, cloak, and a pair of feet that are still capable of walking a mile or two.
In this situation there is very little room for tactical maneuver. So turning the other cheek should be your conscious, cold, deliberate decision. Your chances of winning, however dismal they are, all depend on whether or not you know what you are doing. Thrusting forward your face with the cheek toward the enemy, you should know that this is just the beginning of your ordeal as well as that of the verse—and you should be able to see yourself through the entire sequence, through all three verses from the Sermon on the Mount. Otherwise, a line taken out of context will leave you crippled.
To base ethics on a faultily quoted verse is to invite doom, or else to end up becoming a mental bourgeois enjoying the ultimate comfort: that of his convictions. In either case (of which the latter with its membership in well-intentioned movements and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is the least palatable) it results in yielding ground to Evil, in delaying the comprehension of its weaknesses. For Evil, may I remind you, is only human.
Ethics based on this faultily quoted verse have changed nothing in post-Gandhi India, save the color of its administration. From a hungry man’s point of view, though, it’s all the same who makes him hungry. I submit that he may even prefer a white man to be responsible for his sorry state if only because this way social evil may appear to come from elsewhere and may perhaps be less efficient than the suffering at the hand of his own kind. With an alien in charge, there is still room for hope, for fantasy.
Similarly in post-Tolstoy Russia, ethics based on this misquoted verse undermined a great deal of the nation’s resolve in confronting the police state. What has followed is known all too well: six decades of turning the other cheek transformed the face of the nation into one big bruise, so that the state today, weary of its violence, simply spits at that face. As well as at the face of the world. In other words, if you want to secularize Christianity, if you want to translate Christ’s teachings into political terms, you need something more than modern political mumbo-jumbo: you need to have the original—in your mind at least if it hasn’t found room in your heart. Since He was less a good man than divine spirit, it’s fatal to harp on His goodness at the expense of His metaphysics.
I must admit that I feel somewhat uneasy talking about these things: because turning or not turning that other cheek is, after all, an extremely intimate affair. The encounter always occurs on a one-to-one basis. It’s always your skin, your coat and cloak, and it is your limbs that will have to do the walking. To advise, let alone to urge, anyone about the use of these properties is, if not entirely wrong, indecent. All I aspire to do here is to erase from your minds a cliché that harmed so many and yielded so little. I also would like to instill in you the idea that as long as you have your skin, coat, cloak, and limbs, you are not yet defeated, whatever the odds are.
There is, however, a greater reason for one to feel uneasy about discussing these matters in public; and it’s not only your own natural reluctance to regard your young selves as potential victims. No, it’s rather mere sobriety, which makes one anticipate among you potential villains as well, and it is a bad strategy to divulge the secrets of resistance in front of the potential enemy. What perhaps relieves one from a charge of treason or, worse still, of projecting the tactical status quo into the future, is the hope that the victim will always be more inventive, more original in his thinking, more enterprising than the villain. Hence the chance that the victim may triumph.

St Bede, 'History of the English Church and People',

$
0
0

Today is the feast day of St Bede, patron saint of scholars and historians. Most well-known for his 'History of the English Church and People', he wrote many bestsellers studied by theologians throughout the middle ages. Here's a page from his historical work ‘Life of St Cuthbert’. http://bit.ly/1HzwyZI

The British Library 的相片。

蒙古入侵時期的突厥斯坦 / 巴拖爾德 ; 張錫彤,張廣達译

$
0
0
蒙古入侵時期的突厥斯坦 (英譯 Turkestan down to the Mongol Invasion,似乎有pdf)
譯者父子檔
張錫彤 (1903-1988) 中亞史專家;張廣達  (1931~)中研院院士張廣達訪談張教授為臺大「我的學思歷程」系列所做的演講(臺大演講網:網站連結)。 

俄文作者
  1. Vasily Bartold -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en.wikipedia.org/wiki/Vasily_Bartold
    In the two volumes of his dissertation (Turkestan down to the Mongol Invasion, 1898-1900), he pointed out the many benefits the Muslim world derived from  ...
Barthold W. Turkestan: down to the Mongol invasion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28. — 514 p.

Barthold's epoch-making work appeared in 1900 under the Russian title of that is to say,Turkestan at the time of the Mongol invasion. In spite of being written in a language which is comparatively little known it has found its place in all libraries boasting completeness and in those of all scholars interested in Central Asian history, and consequently it has long been out of print. The present work is, however, no mere translation, for this English edition has been thoroughly revised and amplified by professor Barthold himself in the light of the vast new materials which have been made accessible in the last quarter of a century. That the actual alterations in the text of the work have, in spite of this, been relatively slight is the strongest tribute to the thoroughness and critical acumen of the author. Thus the history of Central Asia from the period of the first invasion by the arms of Islam down to the arrival on the scene of Chingiz-Khan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thirteenth century is now available to Western readers with a wealth of detail which perhaps professor Barthold is alone able to supply .


蒙古入侵时期的突厥斯坦 / 巴拖尔德 ; 张锡彤,张广达译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上下兩冊
639.4 7742-1 v.1/v.2




譯名問題還是有待釐清,譬如說 饑餓草原Hunger Steppe,索引處無界定,而Wikipedia 的英文和日文不太相同。


http://en.wikipedia.org/wiki/Mirzacho%27l
Mirzacho'l Steppe (UzbekMirzacho'lRussianГолодная степь, Hunger Steppe) is a loessplain of some 10,000 km2 on the left bank of Syr Darya in Uzbekistan, extending from the mouth of Ferghana Valley on the border with Tajikistan to the east across Syrdarya Provinceand the northern part of Jizzakh Province to the west. 

ゴロドナヤ・ステップ (英語Golodnaya Steppeウズベク語Mirzacho'lロシア語Голодная степь) はウズベキスタンシルダリヤ川左岸に広がる黄土の土地である。ゴロドナヤ・ステップとはロシア語で「飢餓のステップ」を意味する[1]。「ゴロドナヤ平原」と表記されることもある[2]

A Giacometti portrait By James Lord《未完成的肖像》;《賈珂梅悌》

$
0
0











未完成的肖像:在賈克梅第的巴黎畫室

A Giacometti portrait


未完成的肖像:在賈克梅第的巴黎畫室


文/博客來編輯2009年09月02日


未完成的肖像:在賈克梅第的巴黎畫室
 如果我先把賈克梅第(Alberto Giacometti)和傑米斯?路德(James Lord)兩人之間的關係點明出來,也許你會覺得這本書會比較有趣。一九○一年生於瑞士偏僻小村莊的的賈克梅第,在一九二二年來到法國巴黎之後,在藝術的創作風格上(主要是繪畫和雕塑),一路走過了立體主義和超現實主義,最後回到寫實主義,在二十世紀的藝術家殿堂裡占有一席之地。而路德則是在法國住了很長一段時間的美國作家,和賈克梅第私交甚篤,這本書就在描寫一九六四年的九月十二日到十月一日,這十八天期間,賈克梅第以路德為模特兒,為其畫一肖像的創作歷程。

表面上看是賈克梅第在畫路德,但從這本書的鉅細靡遺的描寫中,似乎賈克梅第才是路德的模特兒,以文字書寫的主要對象。「如果賈克梅第早就知道我想將他作畫過程以及我們的交談內容全部記下的話,這將會影響作品的自然發展,以及我們對話的隨性所至。除此之外,我也不希望讓他覺得自己處於被觀察者的地位。」(頁199)從這段路德的「後記」當中,我們很難清楚地分辨究竟誰在看誰,以及誰在畫╱寫誰,其間的主╱被動交互關係,霎時間變得非常有趣。

老實說,他們倆在那十八天其實是互為主動也相對被動的,賈克梅第在那十八天裡常常陷入一種創作的瓶頸之中,導致情緒大壞,甚至信心大失,路德總是扮演情緒輔導者的角色,有時甚至採取一種技巧性的激將法,讓賈克梅第可以繼續未完成的肖像。賈克梅第有撕毀或破壞劣作的習慣,幸虧當時路德徵得賈克梅第的同意,「每天下午他開始作畫之前,我會將畫擺在通道上,然後拍下那幅畫的照片」,因而我們可以在書中看到這十八幅畫作照片,被擺置在每一天的描寫之前,當做「章名頁」來處理,令人值得注意的是,這十八幅畫作照片還真是天天都有不同(不知道這是否就是賈克梅第所說的「進展」),在閱讀本書的過程當中,每遇到某一天的畫作照片,都會不自覺地和前面幾天的比較看看,更令人好奇肖像畫到最後一天會變成什麼樣子(你必須壓抑自己的好奇心,才會有一些發現的樂趣)。我們更可以對照某天的畫作照片與當天賈克梅第的心情,多半能看到其間的情緒反應與筆觸的關係,這些種種都透過路德的文字書寫而被保留在書裡頭,賈克梅第似乎仍是活著的(他逝於1966年)、畫家與模特兒之間的關係也是活的、肖像畫也因為模特兒的大量參與而活了起來。「假如沒有我,他就無法畫出這幅畫,同樣的道理,假如沒有他,這幅畫也不會存在。」(頁113)

最後,他們倆人其實都早就知道這幅「路德的肖像畫」永遠無法完成,賈克梅第寫信給路德:「真希望有一天我可以再畫一次你的頭。」而路德則寫下這本書來紀念他的老友亞柏多?賈克梅第(本書的題辭)。(文/于善祿)

內容簡介

不論在美術館,或是畫冊上欣賞一幅畫作的時候,我們只能看見畫家決定要呈現的部分,也就是完成的藝術品。創作過程本身--藝術品從開始到完成的各個面貌--是十分隱晦的,觀者無從得知。過程往往比結果更感人與寫實,《未完成的肖像》一書正勾勒了二十世紀最偉大的一位藝術家的創作過程與方式。
詹姆斯.洛德(James Lord)擔任他的朋友亞柏多.賈克梅第(Alberto Giacometti)的模特兒,讓賈克梅第在十八天當中,以油畫方式畫下他的畫像。藝術家作畫之時,模特兒則以文字記錄下整個過程,並且每天用相機拍下那幅畫作的進展。這讓讀者得以窺見何謂藝術家,以及何謂真正的賈克梅第。這幅畫像有如散文一般,忠實記錄這位偉人以及他的藝術。本書是不同凡響的文學作品,也是描繪一位偉大藝術家的精采紀實。

***** 
《賈珂梅悌》 黃琪著,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內容簡介
  阿爾貝托·賈珂梅悌,世界著名雕塑家和畫家。是20世紀西方現代藝術最主要的代表之一。晚期他開始致力于以“人和人的行爲”爲主題的雕塑創作。被認爲是“超現實主義運動”的傑出藝術家。看他的作品,會有種“比真實更真實、比痛苦更痛苦”的震撼。
  畢加索對賈珂梅悌的雕塑曾給予很高評價,而瑞士攝影家鮮伊代克從青年時就與賈珂梅悌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從1947年到賈珂梅悌去世的20年間,他是被允許可隨意對賈珂梅悌的生活起居和創作進行拍攝的兩三個攝影家之一。在20年間,他不間斷地積累了關于賈珂梅悌的鏡頭,爲世界留下了一筆珍貴的文化遺産。他的攝影作品完美地再現了雕塑家的生活、創造和作品,還爲人們認識這位大師提供了新的和獨特的視角。
  供職于瑞士蘇黎世渥地出版社的華人黃琪女士,曆時一年半,在中國京、滬、杭等16城市義務舉辦“雙藝合璧——鮮伊代克鏡頭中的賈珂梅悌”攝影作品展,並將其編輯出版的同名書籍無償贈送各地博物館。對于黃琪女士以及由她發起的這次真正純粹的文化交流活動,我們有理由奉上自己的敬意。
  著者以采訪、研讀、思考和獨特視覺體驗爲基礎,以圖並舉的方式析述西方現代重要藝術家賈柯梅悔和他的創作。賈珂梅悌的藝術與人生密不可分,“人及人的生存”是其主題,“真實”是其核心,“尋找”貫穿其始終。賈珂梅悌生長在瑞士,長期生活在巴黎,書中也講述了他的家鄉和親人,講述了他的朋友薩特、熱內、貝克特、畢加索、斯特拉文斯基、卡鐵爾-布勒松和鮮伊代克。
  作者簡介
  黃琪,女,雲南昆明人。“文化大革命”時因家庭出身問題而上學受阻。從名師習書法,繪畫。1979年入廣州中山大學考古專業就讀(獲學士學位)。其後在北京中國博物館學會和文物出版社任職。主要隨中國古代書畫鑒定組工作,參與編輯《中國古代書畫圖目》、《中國美術全集》等書。1991年到瑞士蘇黎世大學藝術史系深造(獲碩士學位)。繼而在蘇黎世從事編輯和文化工作,兼事寫作。
  媒體推薦
  書評
  是的,我繪畫和雕塑。自從我第一次拿起筆來,試圖完成一次速寫或一幅畫,就是爲了抓住並揭露一種真實。從那一刻起我就同樣爲了保護我自己,爲了養活我自己,爲了我的成長。同樣,我還爲了支撐,使我不放棄,使我盡可能去接近我自己的選擇。我還爲了抵禦,我要抵禦饑餓與寒冷,我要抵禦死亡。
  目錄
  猶在心目
  望盡天涯路
  賈珂梅悌在他朋友的眼中
  澗戶寂無人
  賈珂梅悌和他的故鄉貝蓋爾
  月出驚山鳥
  賈珂梅悌和他的巴黎角落
  天寒紅葉稀
  賈珂梅悌逝世的日子
  燈火闌珊處
  賈珂梅悌雕塑在原有的氛圍
  附錄五則
  賈珂梅悌生平大事記
  翻譯人名中外文檢索
  主要地名中外文檢索
  引用文獻及采訪索引
  圖版索引

布克哈特(Jacob Burckhardt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代的文化》花亦芬譯

$
0
0
我80年代讀翻譯自義大利文版的《義大利文藝復興時代的文化》。2014年花亦芬譯本已有修正二版。

101-2012年度國科會【人文藝術與社會環境】經典譯注成果系列講座
花亦芬老師:西方近現代思想與藝術文化的原鄉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代的文化》

 
  • 主講人:花亦芬 教授(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 時 間:2012年9月26日 19:00-21:00
  • 地 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博愛樓504演講廳
  • 討論人:陳弱水 教授(臺灣大學文學院院長)
  • 主持人:鄧育仁 處長(國科會人文處)
臺大歷史系
 
  • 演講簡介:
    101年度國科會【人文藝術與社會環境】經典譯注成果系列講座,本系花亦芬老師應邀主講:西方近現代思想與藝術文化的原鄉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代的文化》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代的文化》是歐洲文藝復興研究奠基之作,也是開啟現代文化史研究視野的重要史學名著。雖然華文世界已有譯本,但花老師的譯註是第一本真正從原文(德文)翻譯的中譯本,對原書文義掌握相當精準。本次講座,花老師首先說明經典的意義,及何謂「文藝復興」,源頭為何在義大利,讓大家認識本書作者布克哈特及其書寫背景,以理解面對劇烈變動的時代,作者如何不斷地與他所處的時代與社會對話。最後花老師與大家分享翻譯世界經典的意義和經驗傳承。花老師深入淺出的演講,以及討論人陳弱水院長提出的觀點,令在場人士對經典譯註有更深入的認識與了解。 
  • 活動照片:按此連結

    101年度國科會【人文藝術與社會環境】經典譯注成果系列講座
    ▲主講人花亦芬老師演講風采
    101年度國科會【人文藝術與社會環境】經典譯注成果系列講座
    ▲(左起)主講人花亦芬老師、主持人鄧育仁處長、討論人陳弱水院長
  • 延伸閱讀:
 
史學經典能寫得像詩嗎?
── 談布克哈特《義大利文藝復興時代的文化》
花亦芬老師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文‧圖片提供
本文原刊載於2012年9月25日聯合報副刊
瑞士史家布克哈特(Jacob Burckhardt, 1818-97)所寫的文化史名著《義大利文藝復興時代的文化》為西方近現代史學「經典」立下了可貴的典範。原因不在於其中詮釋文藝復興的論點始終屹立不搖,而在於創造了活潑多層次的立體觀視;同時也為後世開啟了多元詮釋文藝復興藝術文化的「戰場」,讓許多新的學術觀點──不論是衍伸、窄化、誤解、或反駁──都因受到這本書啟發,得以為西方文化史研究繼續開拓新的視野。從這一點來看,這本書作為西方文化史研究的奠基之作,不是憑空得名。
史學著作能在短時間內擁有龐大影響力,通常與政治或學術特定結構性因素有關;反之,最大的敵人也往往是在政治與學術結構物換星移後,產生的快速淘汰刷洗。成為經典,需要的是像不朽的詩篇與藝術所內藴的特質,可以超越時空,探問普遍的人性;也能對人類在不同時空環境裡反覆遭遇到的困境,提供歷久彌新的思考啟發。然而,歷史研究探討的是特定時空下的現象,因此,在建構歷史知識之餘,如何從研究對象出發,進而關注更普遍的人類存有問題,對歷史書寫者而言,這是心靈深度與見識廣度的一大挑戰。亞里斯多德對此早有所見,因此說,詩比歷史更哲學。這個困境是史學著作要成為不受時空限制的曠世經典最根本的挑戰。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代的文化》從來就非「權威」之作。它能歷久彌新的原因在於,當許多詮釋文藝復興的「權威意見」過時後,布克哈特當年思考的問題、以及他觀察問題的深度又會重新得到重視。布克哈特下筆著述此書時,沒有特殊的學術地位,但他心裡深知,自己並不想跟隨當時盛行的德意志國族思維從事歷史研究。他也想提醒當時所有說德語的人,德國文化不是只靠德國人自己創造出來的。因此,他默默待在自己的家鄉瑞士巴塞爾(Basel)爬梳各種史料,注意許多看起來不太顯眼、很容易就被忽略過去的細微變化;再以相當立體的省思體察,將歐洲近代文化如何經由義大利文藝復興的轉折,繼而開啟出多元發展風貌的過程,透過活潑生動的文筆,將之具象化為可以從不同視角細膩觀視的鮮活歷史圖像。
布克哈特像,1892年攝。
▲布克哈特像,1892年攝。
對他而言,研究文藝復興的意義在於,「文藝復興應被視為近現代人的母親與原鄉。在想法上、感知上,在典範創造上,我們深受文藝復興文化影響。」這本書第ㄧ版問世九年後,印製的七百五十本才售罄,布克哈特至此方有機會對初版進行修訂。一八六九年出版的第二版也因此成為我們認識這本書最重要的依據。這本書以遲緩的步伐得到歐洲學界的肯定,但自此不曾再消失於任何對文藝復興研究具有基本專業認知的討論中──不論是贊成、反對、或修正,迄今依然。而布克哈特從瑞士家鄉出發所開創出的活潑歷史觀視,也讓他不願認同的德意志主流史學界折服。一八七二年,普魯士文化部邀請布克哈特到柏林大學接任歷史主義大師蘭克(Leopold von Ranke)退休後留下來的教席,這可說是軍國主義鼎盛之際,德意志帝國首席歷史學家擁有的職位。然而布克哈特拒絕了。
▲布克哈特為《義大利文藝復興時代的文化》進行第二版修訂時住的公寓(最右邊二樓)。
▲布克哈特為《義大利文藝復興時代的文化》進行第二版修訂時住的公寓(最右邊二樓)。
St. Alban-Vorsdtadt, 64, Basel.
如何貼近生命質感去省視義大利文藝復興時代的推陳出新與惶惶不安,是布克哈特思考文藝復興究竟如何形成、該如何理解的核心提問。在他眼裡,近現代西方文化意義下的「個人」,是在教會與國家內在結構急遽變動的失序環境裡誕生的。布克哈特在本書開頭第一卷便從「國家」讓人民難以安居樂業的黑暗面談起。換言之,文藝復興文化不是政治黃金時代的產物,而是從無止盡政治動盪裡,奇蹟式煥發出來的似錦繁花。在舖陳文藝復興時代政治詭譎不安、宗教不振、傳統價值崩解的同時,布克哈特卻藉著文藝復興鼎盛的藝文發展,凸顯藝術文化的創造可以超越大時代環境限制,自成一格。但是,這樣的格局有賴知識份子與公民覺醒,不受惡劣環境左右,不隨一時利益搖擺,堅持自己的「文化主體性」作為共同的公民意識。換句話說,提倡不受政治干擾、不為政治服務的「文化主體性」是布克哈特書寫《義大利文藝復興時代的文化》真正的用心所在。這是他獻身文化史寫作的終極關懷,也是他畢生懷抱的理想。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代的文化》不是一本四平八穩的歷史教科書,卻洋溢著布克哈特思考歷史書寫如何在與自己鄉土對談時,同時也能與普世性問題對話的敏銳與洞識。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讀者會發現,自己經常與在紛亂龐雜歷史線索裡苦思、不斷與自己想法奮戰搏鬥的布克哈特相遇。他的思維在眾多詮釋的可能間躍動,有時他也坦率表示,對史事論斷的分寸該如何拿捏,心裡不是沒有掙扎猶疑。在字裡行間,布克哈特經常率直地留下一些混亂思想走過的痕跡,如同現代藝術家刻意保留創作過程中不經意留下的親筆手跡那般。
布克哈特不想透過書寫這本書講論一套固定的知識,建立一套別人難以攻克的歷史詮釋系統;反之,他想打破只知從固定觀點書寫歷史,甚至於以強權建立為宗旨,卻罔顧人性價值的史觀。當布克哈特帶領讀者去看義大利文藝復興文化輝煌燦爛的同時,他也帶領讀者去看這個文化在發展內涵裡可能潛藏的危機。他認為,歷史研究在某個程度上應是病理學的檢視。只有當我們審慎地面對承繼的文化傳統,且能以更清醒、更健康的理性來辨析其中良窳,寫史與讀史才真的有助於人類文明往更重視人性尊嚴的方向提昇。
米開朗基羅之墓Botticelli, 《春天》,約繪於1482年。
▲米開朗基羅之墓Santa Croce, Florence.(© 攝影:花亦芬)▲Botticelli, 《春天》,約繪於1482年。 Uffizi, Florence.
  
終其一生,布克哈特史學真正關注的焦點是「人類存有的狀況」,而非特定架構下歷史知識的建立,這是他對「文化史」研究抱持的基本認知。出於這樣的關懷,他也將自己一生的教學與研究奉獻給家鄉。在瑞士面臨德意志軍國主義強鄰壓境的艱難時刻,他以教育「人」為職志,期待整個社會文化朝向個人醒覺、思想獨立、文化自主的方向邁進。一九四五年遭遇納粹迫害的荷蘭文化史家賀伊清哈(Johan Huizinga)在過世前所寫的最後一本書《槍聲不再響的時候:對我們的文化重拾健康之期盼》,肯定布克哈特是「十九世紀最有智慧的心靈」。
不以龐大、難以撼動的論述體系取勝,布克哈特以熱愛「觀視」的眼光細膩體察人性在人與人、人與鄉土、人與文化、人與世界、人與信仰之間種種可能的形式、作用與境界。在他眼中,資源掠奪與強權掌控均非促進人類生活向上提升的要素,也非創造幸福的力量。他知道政治或多或少會影響文化,但在國族意識高漲的十九世紀下半葉,仍選擇重視文化史遠高於政治史。
1853-4年布克哈特為書寫《義大利藝術鑑賞導覽》在義大利旅行時做的素描與札記。
▲1853-4年布克哈特為書寫《義大利藝術鑑賞導覽》在義大利旅行時做的素描與札記。
對寧可選擇做「誠實的異端」的布克哈特而言,史學研究是他與鄉土、世界以及與自己生存的時代對話最主要的媒介。在《義大利文藝復興時代的文化》這本書裡,布克哈特帶領讀者尋訪近現代西方文化的故鄉。在其中,人們既喜歡以數字理性計算現實,又十分執著於自己的主觀感受;既鄙視教會教條,又經常尋求巫術與星座命盤指引;在肆意追求自我才性發展的同時,卻又不時陷入惶惶不安、不知所措的焦慮退縮。透過布克哈特對這趟歷史時空之旅的引領闡述,我們越來越清楚看到,他將歷史研究的特定時空現象轉化為如同不朽詩篇所詠嘆的,近現代人普遍生存的狀況。而隱藏在這些看似互相矛盾、卻又極為貼近真實的文字描述背後,布克哈特也一步一步向我們揭示,在他所處的亂世裡,屬於他想望深處、不可探知的信仰密契深處、自己終生思慕懷想的永恆心靈故鄉。

《馬偕日記》/ From far Formosa (1896) The Black-Bearded Barbarian

$
0
0

(~406 pg)Read Online(17.0 M)PDF(14.0 M)B/W PDF(~406 pg)EPUB(~406 pg)Kindle(~406 pg)Daisy(608.4 K)Full Text(8.6 M)DjVuAll Files: HTTPhttp://archive.org/details/fromfarformosais00mackrich




2014.6.29
楊燁 1895年,馬偕在台灣傳教時的日記經其好友麥唐納編為《From Far Formosa》一書,由紐約The Caxton Press初版,我這本為1896年二版。此書也於五○年代在台灣先後出版中譯版本《台灣遙寄》、《台灣六記》,為台灣基督教史之珍貴史料,但由於舊譯日久已絕版,2007年重新翻譯為《福爾摩沙紀事:馬偕台灣回憶錄》。
全書內文共計346頁。含編者前言和索引。及四張地圖:福爾摩沙島,福爾摩沙北部地形圖,福爾摩沙北部植物分布圖,福爾摩沙北部宣教點分布圖。並且附有珍貴的十五頁單面印刷的全頁照片插圖共十六禎。

----

From far Formosa : the island, its people and missions (1896)

 Author:Mackay, George Leslie, 1844-1901; MacDonald, James A. (James Alexander), 1862-1923
Subject:Presbyterian Church -- Missions; Missions -- Taiwan; Taiwan -- Description and travel
Publisher:Edinburgh : Oliphant Anderson and Ferrier

 1896馬偕博士著作 From Far Formosa 封面
「 1896馬偕博士著作 From Far Formosa 封面」



這本書台灣至少有三種譯本

台灣遙寄林耀南譯 ,台灣文獻會 ,1959 

台灣六記周學普譯; 台銀台灣研究叢刊, 1960

福爾摩沙紀事: 馬偕台灣回憶錄林晚生譯  ;台北:前衛  ,2007

 

當然 翻譯應該後來居上,林晚生的譯本很可讀 。不過, 問題還是相當多的,譬如說
"EDITORIAL PREFACE"中
 第一例 I knew how easy it was to be " worlds away " ; 
for, as Macaulay says about the writing of history, the details might
 all be true and the total impression inadequate and misleading.
 黑體字翻譯得極笨重 (這是在談歷史寫作的"見樹不見林"問題):"
 
 因為我知道,編寫這種東西很容易失去原味。誠如英國著名的歷史兼評論家
麥考萊(Macaulay)在談到歷史的編寫時所說的,即使你所寫的每個細節都真確無誤,
但可能讓人讀後卻對事件未能有完整的概念,或產生偏差的認知。
 
第二例"mob"是集體名詞不是"一個" (中文版   xvii)
 might be given to the public had been prepared, impressed 
upon him the duly of meeting tliis reasonable demand. To a
man of his ardent temperament and active habits prolonged
literary work is the most irksome drudgery. He would rather
face a heathen mob than write a chapter for a book. But con-
vinced of its importance, he undertook the task, receiving
valuable assistance from the Rev. W. S. McTavish, B.D. For
weeks together he did little else than ransack note-books and
journals, and explore the stores of his capacious memory.
 於是大家都催促他要盡早把他的工作與生活好好的記述下來,因為這事有它的迫切性。
但對於他這種慣於不停熱心工作的人,要他坐下來做長篇的記述,是一件厭煩的苦差事。
他寧願花時間去向一位凶暴的異教徒傳教,也不想坐下來為這本記述寫上一小篇。
 
 mob是集合名詞

第二例:中文本第281頁

It was during my first furlough in Canada, in 1880, that the people of my native county, Oxford, Ontario, at the sugges- tion of the " Sentinel- Revie w " newspaper of Woodstock, undertook to raise funds sufficient for erecting a college building in Formosa. Ministers and other Christian friends ap- proved of the proposal, and it was carried out with enthusiasm and vigor. At an immense farewell meeting held in the Methodist church, Woodstock, on the eve of my return to Formosa, the sum of $6215 was presented to me; and with that money the college building at Tamsui was erected, and, as was fitting, it w^as called Oxford College. It is with gratitude and pleasure that I recall this and other tokens of regard on the part of my home friends ; and when I think of that farewell meeting in 1881 there stand out against the back- ground of loving memory the form and features of Oxford's greatest son, the late Rev. John Ross, of Brucefield, whose life of faith was to me an inspiration, and whose labor of love the Canadian church ought not to forget. pp 291- 292 FROM FAR FORMOSA 


  form and features 性格與特徵


  labor of love Work done for one's satisfaction rather than monetary reward. For example, The research took three years but it was a labor of love. This expression appears twice in the New Testament (Hebrews 6:10, Thessalonians 1:3), referring to those who do God's work as a labor of love. [c. 1600]
 a labor oflove(報酬目当てでなく)楽しんでやる仕事

King James Bible (Cambridge Ed.)Remembering without ceasing your work of faith, and labour of love, and patience of hope in our Lord Jesus Christ, in the sight of God and our Father;在天主和我們的父前,記念你們因信德所作的工作,因愛德所受的勞苦,因盼望我們的主耶穌基督所有的堅忍。(思高本)

----

  .2. 牙疾:馬偕...的拔牙術,使它聲名卓著、「挽嘴齒免錢」是他每到一地方,招聚羣眾的口號,對如何開始拔牙以及醫療過程,馬偕在他的書上,有相當戲劇性的 記載:「本地人拔牙齒的方法是粗暴殘忍的;或用拉下,或用剪刀頭挖起病牙。江湖醫生用一個鉗子或小鋏子。這種外科手術當然人人害怕,因為往往因拔牙而引起 牙牀破壞、流血過多或昏厥得等現象,或且死亡。

第一次試行拔牙是1873年。某一天,...和學生們離開竹時,有12個兵在監視我們的行動。其中一人有齲齒疼痛甚劇。他說:『有一條蟲在裏面』。當時我沒有鉗子
, 給他檢查之後,找到了一塊硬木頭,適當地把它削尖,用以拔下它的牙齒。這當然是幼稚園的牙醫術,然而牙齒總是拔掉了。那可憐的兵高興得哭了起來,表示非常 感謝。數年之後,有一批兵正在謾罵『洋鬼子牧師』的時候,有個高大的軍官走來責備他們說:『他就是給我拔了蛀牙的先生』。

我最初所用的牙科器械是很粗陋的,是我指導一個本地鐵匠打成的。現在我卻有紐約製造最精巧的器械。刺針很少用,楔、勾、鑽孔器或螺旋從未用過。椅子是不需要的,因為有百來個病人等著依次治療,若要仔細準備,不浪費時間。中國人的神經很強,能泰然忍受手術的痛苦。

我們旅行各處時,通常去站在一個曠場中,或在一個廟前的石級上,先唱一兩首讚美歌,其次是拔牙齒,然後講道。拔牙時病人通常站著,牙齒拔下之後,放在他的 手上。若藏起牙齒,會使中國人懷疑我們。若干學生是用鉗子拔牙的專家;我往往在不到一小時的時間中拔了100個牙齒。從1873年起,我親自拔了 21,000個以上的牙齒,學生和牧師們拔了大約這個數目的一半。」馬偕博士所使用的一套拔牙用具,於1893年返國述職時,特贈送給他的學生陳榮輝使 用。...**

  ----

福爾摩沙紀事:馬偕台灣回憶錄 From Far Formosa

那遙遠的福爾摩沙,是我堅心摯愛的所在。
在那裡,我曾度過最精華的歲月;在那裡,是我生活關注的中心。
為了在福音裡服事那裡的人,即使賠上生命千百次,我也甘心樂意。
馬偕
這是一本描述台灣島嶼及子民的豐富記述,有別於一般宣教師的傳記或宣教實錄,也遠比當時前來福爾摩沙探險、考察旅行的報告書充實。
1872年他奉上帝旨意,鬼使神差地來到了台灣,全心融入、感愛著台灣,他當全部台灣島民都是上帝的兒女(雖然當時台灣漢人多當他是西洋異教「鬍鬚番」),開展了一段傳教佈道、醫療濟世、學識教育、台灣人心靈氣質改造的精華歲月。
本書由他親筆記錄一生的傳奇,著墨多在他於福爾摩沙生活與工作的感驗,生動、有趣而多元。1895年英文版《From Far Formosa》出版,使西方世界初認知了台灣印象。它詳實記載艱難苦澀而滿心喜樂的佈教生涯,又細膩描繪百年前滿清帝國統治下的台灣漢人社會、平埔族、 熟番、生番地界的風土民情、習俗、歷史、地理、自然與生態,作者具有科學精神,筆端富於感情,又深愛島上的土地與人民,真實細膩的刻畫出百年前複雜的台灣 與台灣人,是十九世紀下半葉台灣最重要而珍貴的史料,至今仍是一部熠熠生輝的不朽經典。
而台灣,因為有馬偕,大大改變了民間社會智慧、信仰、思想觀念、生活習性、天地人與自然生界的對待態度,論對台灣之功蹟,他當是扭轉改變台灣社會的第一人。

作者簡介
馬偕博士(George Leslie Mackay, 1844-1901)
台灣信徒稱他「偕牧師」,民眾暱稱「黑鬚蕃」,是加拿大長老教會派至海外的第一位宣教師,也是世界著名的宣教英雄,更是台灣家喻戶曉的人物,台灣移民史上熠耀千古的偉大心靈。
1844年生於加拿大東部偏遠小鎮,具有蘇格蘭人父祖堅忍、強韌與虔誠的性格,於多倫多、普林斯頓、愛丁堡三所大學完成神學教育。封立牧師後指派到中國 傳教,他卻選擇台灣的「凶暴異教徒」,於1872年初抵滬尾。第一天面對北台灣蒼莽群山,他說:「就是這個地方。」開始長達二十九年的宣教生涯。他以淡水 為家,娶本地女子為妻,走進漢人鄉鎮,踏上平埔族村落,深入生蕃地界,登高山,遊遠方,眺海洋,足跡遍及大半個島嶼。他目睹了日本統治前夕的台灣社會、生 活與習俗,也讚嘆於百餘年前台灣之美之奇之獨特。
馬偕終身從事傳道、醫療、教育的工作,創辦早期的西式醫院和學院,更創設北部台灣基督 長老教會,將西方文明引入尚未受現代化洗禮的台灣社會,影響極為深遠。1895年出版回憶錄From Far Formosa,成為英語國家的偶像,改變西方讀者的人生觀。他於1901年6月2日因喉癌在自家寓所過世,葬於淡水,安息於一生獻身與鍾愛的遙遠的福爾 摩沙。
譯者簡介
林晚生女士
1946年生於台中市。先後畢業於台灣大學護理系和台南神學院神學研究所。其間曾接受公共衛生護理訓練、美國Columbia大學附屬醫院交流護士訓練及加拿大MacMaster大學神學院課程各一年。
曾任前台灣省衛生處公共衛生護理督導、加拿大醫院護士、台灣教會公報社英文編輯及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傳道師。目前從事書籍翻譯,文筆優美、典雅而流暢。
校注者簡介
鄭仰恩
1957年生於汐止,成長於台北,中興大學歷史系及台灣神學院道學碩士班畢業後,於1994年獲得美國普林斯頓神學院哲學博士,現任台灣神學院教會歷史學教授、代理院長。

福爾摩沙的召喚(代序)/鄭仰恩 v
譯者序/林晚生      ix
編者序/麥唐納(J. A. Macdonald)  xvi
第一部 導言
第一章 作者的早年 3
第二章 在普林斯頓和愛丁堡 8
第三章 多倫多到淡水 16
第四章 初見台灣 24
第二部 島嶼
第五章 地理和歷史   31
第六章 地質     39
第七章 樹木、植物和花卉  45
第八章 動物     67
第九章 人種學大綱   87
第三部 漢人
第十章 住民     95
第十一章 政府和司法   97
第十二章 產業工人及社會的生活 105
第十三章 漢人的宗教生活  116
第十四章 宣教工作的開始  125
第十五章 第一位本地傳教師和他的教會 131
第十六章 建立教會    141
第十七章 艋舺信徒是怎樣贏得的 153
第十八章 在北部巡行宣教  161
第十九章 等候中的諸島   172
第二十章 法軍的入侵   179
第四部 被征服的原住民
第二十一章 平埔蕃的特性  195
第二十二章 台灣稻米的耕作  198
第二十三章 在平埔蕃的宣教工作 204
第二十四章 往東岸下去的巡行 215
第二十五章 對熟蕃的宣教  229
第二十六章 南勢蕃的生活  232
第五部 山上的生蕃
第二十七章 生蕃的生活和習俗  243
第二十八章 和獵人頭者在一起  258
第六部 淡水的宣教總部
第二十九章 淡水描繪   271
第三十章 培訓本地傳教者  274
第三十一章 牛津學院   279
第三十二章 由本地女傳教者傳教給本地婦女 286
第三十三章 醫療工作及醫院  297
第三十四章 外國人與宣教事業 307
第三十五章 我們和英國長老教會 313
第三十六章 回顧與前瞻   318
[深度閱讀]
台灣的「黑鬚蕃」:馬偕其人其事/鄭仰恩 329

福爾摩沙的召喚(代序) 鄭仰恩
由馬偕(George Leslie Mackay)原著、麥唐納(J. A. MacDonald)編輯的《福爾摩沙紀事:馬偕台灣回憶錄》並不是第一次被翻譯成中文,之前已經有兩個譯本,分別是林耀南譯的《台灣遙寄》(台灣省文獻 委員會台灣叢書譯本第五種,1959年)以及周學普譯的《台灣六記》(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台灣研究叢刊第六十九種,1960年)。儘管這兩個譯本過去對 本地學者的研究有相當的助益,但也因一些翻譯上的疏失,讓人覺得不盡滿意。隨著近年來台灣史研究的熱潮,又有不少本土學者開始致力於馬偕的研究,加上舊譯 本早已絕版,因而有重譯的呼聲。
今年春天,前衛出版社的林文欽社長登門拜訪,除了贈送剛出版的《福爾摩莎素描:甘為霖牧師台灣筆記》一 書外,也邀請我重譯馬偕的這本重要著作,我當時隨即的反應就是「有更好的人選!」其實,早在2001年秋天,當台灣和加拿大各界剛忙完馬偕逝世一百週年的 紀念活動,而又有相關單位準備要在隔年慶祝馬偕來台一百三十週年之際,就有出版社邀請我和另兩位學者一起籌畫重譯這本書。當時,我推薦由林晚生女士來擔任 譯者。後來,該出版計畫因故未能實現,但晚生姐已完成該書一大半的翻譯。這回林社長再提重譯之事,我隨即聯絡晚生姐,並得其首肯擔任翻譯,我也答應協助校 譯和註釋的工作。如今,本書能夠順利出版,真是一件美事。
晚生姐過去隨夫婿郭忠吉博士在加拿大求學、工作,返台後曾擔任《台灣教會公 報》英文版的主編,也讀過神學,目前主要從事譯作。她的英文、中文、台語白話文(羅馬字)俱佳,譯筆忠實、簡潔、流暢,加上用心探查相關史籍文獻,實在是 不可多得的翻譯人才。我們若仔細閱讀全書最複雜難譯的第六章〈地質〉、第七章〈樹木、植物和花卉〉和第八章〈動物〉,就可以看出她的用心。當然,我相信服 務於亞洲蔬菜中心、具有蔬菜學和生物學專業的忠吉兄,以及她的兄長林心智副教授在此事上一定是鼎力相助。
筆者曾於2000年8月前往北 美洲進行一整年的進修假研究,上半年在加拿大的諾克斯學院(Knox College)擔任駐院學者,除授課外也在加拿大長老教會(PCC)和聯合教會(UCC)的歷史檔案室收集資料,下半年則在美國普林斯頓神學院擔任訪問 學者,並抽空到英格蘭和蘇格蘭進行一個月的研究訪問。有趣的是,那一年的旅程事實上正好是追隨著馬偕的腳蹤而行:馬偕於1866年9月進入諾克斯學院讀 書,一年後的1867年9月轉至普林斯頓神學院繼續深造,1870年4月底從該院畢業後於同年11月前往愛丁堡大學繼續研究宣教課程,1871年10月在 加拿大長老教會海外宣道會指派下啟程前往中國,結果在上帝「攝理」的引導下來到台灣,貢獻一生。循著同樣的軌跡,我也在短短的一年中,從諾克斯學院轉到普 林斯頓神學院,再往訪愛丁堡大學,最終回到台灣。在橫跨時空的歷史迴廊裡,和馬偕的腳蹤重疊交會的經驗對我個人深具歷史意義,我的學術心靈也不斷地被馬偕 所留下來的豐富遺產所深深滋潤著。
在那段旅程中,最特別的經驗就是在多倫多的皇家安大略博物館(ROM)參觀並檢視馬偕所收集的六百多 件台灣文物(其中兩百件曾運來台灣在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展出),印象極為深刻。這些文物最寶貴之處就是它們所代表的時代意義,因為是在日據殖民初期展開 人類學調查研究和田野收藏工作之前所收集的。我想,這種獨特的時代意義與價值也可以應用在馬偕這本描述十九世紀下半葉福爾摩沙處境的專書上。
有關本譯本的書名,需要一些說明。馬偕英文原著的書名是From Far Formosa: The Island, its People and Missions,直譯是《來自遙遠的福爾摩沙:島國、人民和宣教》。事實上,馬偕當初是在加拿大教會及友人的期盼和催促下,為要讓西方英語世界的讀者能 夠認識他在台灣的寶貴經驗,才會委託好友麥唐納編輯、出版此書。麥唐納在〈編者序〉中如此說明:
許多朋友都知道,他[馬偕]對台灣的認 識與了解比他同時代的任何一位都更深廣與可靠。這些朋友也都相信有關他的經驗與工作的記述,必將鼓舞教會的信仰與熱誠。但因他在台灣的工作隨時都處在危險 與不安中,這些朋友擔心,萬一有關他的服事工作尚未記載下來公諸於世,他就出了事故,那就很遺憾了。於是大家都催促他要盡早把他的工作與生活好好的記述下 來,因為這事有它的迫切性。
換句話說,本書的記述是以馬偕的福爾摩沙經驗和回憶為主軸。馬偕自己也在第一章的起首提到:「在我現在所寫 這本書尚未出版前,我會再次朝西往遠東去,在上帝的帶領下,必將平安到達太平洋彼端我心愛的福爾摩沙之家。我期望剩餘的生命都在那裡服事,當服事之日完結 時,願在那裡找到一處有海浪聲及搖曳的竹蔭下得到永遠的安息。」因此,在和晚生姐、林社長、廖國禎兄討論後,決定以《福爾摩沙紀事:馬偕台灣回憶錄》作為 書名。
確實,我們若詳細閱讀本書,就會發現書中論及台灣島嶼、土地和人民的部份佔了將近三分之二的篇幅,非常特別,加上馬偕對台灣的認 識深刻廣博,在西方人士中相當罕見,充分反映當時西方開明進步的思想(progressivism)。整體而言,這是一本有關台灣島嶼及其子民的豐富記 述,有別於一般宣教師的傳記或宣教實錄,也遠比許多當時前來福爾摩沙進行探險、考察旅行的報告書來得充實。本書完整紀錄馬偕一生在福爾摩沙生活與工作的經 驗,展現豐富而多元的面貌,可謂「書如其人」!
當馬偕在撰寫、收集、整理本書的各種資料時,人雖在加拿大,卻深深感受到福爾摩沙的召喚。作為讀者的你我,身在台灣島國,可曾感受到相同的召喚?但願閱讀本書能帶給你我一些新的啟發!
2006年12月31日 於草山嶺頭
譯者序 林晚生
約在二十年前我家得到了一本由馬偕所著的From Far Formosa。當時我把整本書約略翻讀一下,覺得這是一本很有趣又感人的書。有趣,是因為本書的主筆編者J. A. Macdonald的手筆極為生動;感人,是因為書中許多有關馬偕的記述令我非常感動與佩服。即時後來為了翻譯,得對本書一讀再讀,但每每再讀,有許多地 方仍是讓我感動不已。
在翻譯本書時,最困難的地方是許多專有的學名或人名。學名方面,像是書中詳細列出了一百多年前馬偕在台灣時所看到 的各種花草樹木,雖然書中有把各種花草樹木的普通名字和拉丁學名都列出來,但要確實翻譯出他所列的植物的現代中文名字,有不少得查字典。字典裡找不到的, 就上電腦網路去查。上網也找不到的,就去翻一些有關台灣植物的書,或問我學植物學的先生。而有些植物當時所使用的拉丁學名現在已經改了,我們就依照書中對 這個植物所做的描述,盡量去找出與它相似的品種,再來確定是哪一種。甚至這樣,有一、二個還是無法確知它的中文名字,就再去請教其他更專業的人。
至於人名,因漢字同音有很多不同的字,從英文的音要確定這個人的名字的正確漢字,若是那些較為教會界所熟知的人,就無困難。但若是較不為人熟知的,就得 去查考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百年史,或教會歷史年譜,或其它與馬偕有關的書。而有時查遍了我家十多本與教會史或馬偕有關的書,仍無法確定時,我就只有仰賴在台 灣算是教會史權威的鄭仰恩老師了。
這本《福爾摩沙記述》(From Far Formosa)的主筆編者麥唐納(J. A. Macdonald)在編者序的一開始,就稱馬偕是一位信仰如保羅並能自我犧牲的人。沒錯,馬偕和基督教第一位偉大的宣教師保羅一樣,對於自己一生要做的 事,目標都極為清楚,而且不論是在何時、何地、遇到何種情境,都一直望著標竿直跑。讀者從本書裡面,會讀到馬偕在台灣傳教時,事實上遇到了許多危險、威 脅、恥笑或辱罵,然而,對於這一切他都不放在心上。誠如他在第十八章談到他在北台灣各地巡行傳教的情形時所說的,「翻看我的日誌,……從所記載的許多事件 裡使我懷念到我的學生們的忠誠和親情。……日誌中雖然也記有遇到艱難、風吹雨打、危險、和失望,但當我翻看日誌時,所回憶的卻都不是這些。對於一個陌生人 來說,可能(對於台灣各地)沒有什麼特殊感覺,但對於我,每個地方的名字都喚起了我愉快的回憶。」
馬偕與他的學生之間,確實有著無法分 離的親情。學生們是他的至寶。1884年中法戰爭發生,十月,法國戰艦已在淡水海邊準備要砲轟淡水。當時為了保護外國人,有一艘英國軍艦停在港口,他們並 叫馬偕帶著家眷和貴重之物上船。但是馬偕告訴這些外國的朋友說:「啊!我在主裡的這些孩子們就是我的貴重之物。他們與我一同到各處去,在我病了時餵養我, 我們一同涉溪、登山、共同面對海中或陸地上的危險,從來不曾在任何敵人面前退縮而去,他們就是我的貴重之物!當他們在岸上時,我絕不上船,如果他們將會受 苦,那麼我們要一同受苦。」
馬偕來台灣傳教,不是自己過著比周圍的人更優渥的生活,然後來告訴人,信了主耶穌就能像他一樣過著更有福氣 的生活。不,這樣的福音只是一種低俗的福音。馬偕來台灣傳教,是把自己整個人融入台灣這個地方。他不僅把學生們看作至寶,更與台灣本地的女子結婚生子。他 喜愛台灣的山、台灣的海及台灣的每個地方。他也喜愛台灣島上的住民,包括漢人、平埔族及原住民。他說,「為了在福音裡服事他們,即使賠上生命千次,我也甘 心樂意。」在台灣服事二十三年之後,當馬偕回去加拿大休年與報告他在台灣的工作情形時,我們看到在From Far Formosa的第一章第一段裡他這樣說:「我期望剩餘的生命都在(台灣)那裡服事,當服事之日完結時,願在那裡找到一處有海浪聲及搖曳的竹蔭下得到永遠 的安息。」確實,馬偕在淡水的馬偕墓園得到了永遠的安息,直到今日。
馬偕來台灣傳教,為的是要把他心中所最敬愛的上帝介紹給沒有機會聽 聞到的人。他深知這位上帝不僅具有創造宇宙萬物的大能與智慧,也充滿著愛、公義、真實、善良與美好。他熱切的期盼讓別人也能像他一樣的認識到這位上帝並欣 賞到上帝一切偉大與美好的作為。所以,當他在台灣得到了第一位學生阿華(嚴清華)後,有一天,他就帶著阿華,一大早從淡水渡過淡水河,到一間廟裡拜會一位 佛教僧人,然後開始爬觀音山。他說:「路旁長滿了高草,並像刀子一樣會割人。當我們到達了海拔約一千七百呎的頂峰時,我們的手都流血而且很痛,但是從山頂 上看到的風景使我們的勞累和疼痛有所代價,實在是奇美無比。但是阿華卻感到很迷惑,想不通我們費了這麼一番工夫到這裡來是為了甚麼。他和其他的漢人一樣, 看不出自然界有甚麼美,而爬山上到了這裡來只為了看風景實在令他難以理解。……但他的感受雖是停頓,卻並不是死去。我們站在那裡一起唱詩篇一百篇,而在我 們還未唱完最後一節之前,那把地上、天空及海?都造得極美的偉大聖靈已經感動了阿華。他情感的最深處被激起,使他開始看到了美,而他新生的心靈也聽到及看 到上帝在自然萬物界中的信息。自那一刻開始,他就成為一個對自然界萬物都極感興趣與熱愛的學生。」
馬偕用這樣的方式來訓練他的第一位及 接續下來的每一位學生。在本書第三十章談到他如何培訓台灣的傳教者裡,記述說,在淡水的牛津學院(今淡水中學)尚未建立時,他們都是在戶外的大榕樹下上 課,有時也會到基隆海邊上課。他說:「我們會在沙石上研讀到下午五點,然後就沿著岸邊水淺處走走,看到了有貝殼、活珊瑚、海草、海膽等,就會潛入水中把它 撿來作研考。有時會讓大家用繩鉤釣個把鐘頭的魚,一方面為自己提供食物,同時也可用來做標本。」
後來,北台灣各地教堂陸續建成時,有時 他就帶著學生到各地實地教學。他說:「在旅途中,一切都可成為討論的事物,包括福音、人們、如何向人傳講真理、以及創造一切的上帝。而在旅途中,每個人每 天都會習慣性的去收集某種東西的標本,像是植物、花、種子、昆蟲、泥巴、黏土等,到了休息的地方時,就對所收集到的東西做研究。」誠如馬偕所說的:「我們 把每一刻都用來培育學生身、心、靈的發展。」而每位被訓練出來的學生都能唱歌、講道、辯論並向人傳福音。
馬偕在一百二、三十年前台灣的 社會情境下,能用那麼踏實、生動、有趣及高效率的方法教學,又豈是今日進步的台灣與世界許多地方的教學方法所能比擬的?而馬偕當時不僅重視教學方法,也把 校園建造整理得美輪美奐,讓每一位到學校的漢人和清朝官員都讚嘆不已。他認為這樣做,也是宣教的一部分。他說:因為「我個人來到異教徒之中,要努力提升他 們,來讓他們知道上帝的本質和目的。上帝是個秩序井然的、是喜愛美景的,而我們應該從花草樹木間來看見他神奇的造化,我們更應該從見到上帝所造宇宙萬物的 井然有序上來努力跟隨主的腳步,讓一切也井然有序與美好。」
馬偕有時雖然難免會有一些偏見,像是他對於當時歐美的天主教徒,覺得他們行 為不佳;或批評當時艋舺人低矮的房子是顯示他們性格的低落;或認為原住民不如漢人優越;或對於原住民在慶典時,半裸的身子跳前跳後同時又不停的有旋律似的 吆喝狂叫,覺得非常怪異。然而,馬偕更常以寬闊的心來欣賞他所接觸到的人、事、物。像本書二十一至二十八章裡在談原住民時,他對原住民有不少的稱讚。他稱 讚他們並沒有那些文明或非文明社會上所具有的各種道德敗壞行為,幾乎沒有賭博或吸食鴉片,也幾乎不曾聽說有謀殺、偷竊、縱火、多妻或多夫、及姦淫等。稱讚 他們是天生的獵手,稱讚他們有任何東西,都願意和別人分享。他也稱讚南勢番(排灣族人)對馬路及耕地的照料,使得整個村落看起來令人覺得「無拘無束,悠遊 自在」。該族人有完善的部落式政治、農人勤於工作、族人善於用金屬製造和修理各種工具、善於陶製,全村並設有功能極佳的公共浴場。
前衛 出版社囑咐我寫一篇約一千字的譯後記,但我拉拉雜雜已經寫了三千字。翻譯的工作有時雖然很辛苦,但在翻譯時,我的心思則是沉浸在本書中馬偕所做的各種記述 裡,而且每每受到極大的感動。我在這裡只是例舉出幾項讓我感動的事來先與大家分享,等讀者有機會來讀整本書時,必會與我一樣陶醉在書中的每樣記述裡,也與 我一樣,深受許多記述事件的感動。
最後,我要特別感謝鄭仰恩老師,不僅在漢字的人名、地名上讓我可以依靠,還有幸得到他對整本書從頭到 尾詳細的校稿。因為鄭老師精湛的中、英文造詣,使得我原本不怎麼完善的翻譯,得以變為更加完善。而本書因為有了鄭老師的專業注釋及精闢論述,也大大的提高 了它的內涵。在此同時,我也藉此一角謝謝我的哥哥林心智,在我忙不過來時,盡全力來幫忙我。
2006年12月15日 於台南善化
編者序
福爾摩沙(台灣)對西方世界曾是個遙遠陌生之地,如今,因處在中、日戰爭的暴風中心,乃引起大家的矚目,也因此與西方拉近了。不過,早在戰事發生前二十 多年,就有一些人在關心這個遠在海洋彼端的美麗島,因為有一位信仰如保羅,並能自我犧牲的人,奉獻自己來到這裡,期盼台灣這個島嶼能因而從過失與罪惡中得 到救贖。這位人士,就是加拿大長老教會長久以來視為宣教英雄的馬偕(George Leslie MacKay)。
馬偕第二次年休回 國敘職時,被選為加拿大長老教會的議長。因此直到他在一八九五年十月十六日結束年休從溫哥華啟航回台灣前,他訪問了加拿大、美國及蘇格蘭的許多地方,並在 地方教會或中會、總會的會議中對大家演說,大家都覺得他既高超又英勇。許多朋友都知道,他對台灣的認識與了解比他同時代的任何一位都更深廣與可靠。這些朋 友也都相信有關他的經驗與工作的記述,必將鼓舞教會的信仰與熱誠。但因他在台灣的工作隨時都處在危險與不安中,這些朋友擔心,萬一有關他的服事工作尚未記 載下來公諸於世,他就出了事故,那就很遺憾了。於是大家都催促他要盡早把他的工作與生活好好的記述下來,因為這事有它的迫切性。但對於他這種慣於不停熱心 工作的人,要他坐下來做長篇的記述,是一件厭煩的苦差事。他寧願花時間去向一位凶暴的異教徒傳教,也不想坐下來為這本記述寫上一小篇。不過他也認同這件事 的緊要性,乃在馬塔維斯牧師(Rev. W. S. McTavish)的大力協助下著手這件事。一連數個禮拜,他不停的翻箱倒櫃找出他過去所做的記錄及保留的報導,同時把一切記憶中有關的都挖出來。
幾個月前,馬偕博士把一大堆的資料交到我手中,包括他的簡短筆記、觀察心得、日記與報告的摘述、科學方面的研究、斷簡殘篇及人物的描述,並囑咐我得把這 些資料整編成書。雖然在編輯上他讓我做全權的決定,但我不僅沒有因而覺得輕鬆,反而倍感任重。因為我知道,編寫這種東西很容易失去原味。誠如英國著名的歷 史兼評論家麥考萊(Macaulay)在談到歷史的編寫時所說的,即使你所寫的每個細節都真確無誤,但可能讓人讀後卻對事件未能有完整的概念,或產生偏差 的認知。所以我把他交給我的每一份資料都和他重新又讀過並確定其真意,必要註解的地方,也都是由他來口授。而整本書要如何分類和編排也都先得到他熱誠地贊 同。當在編輯時,若發現有何處難以銜接時,他就會再補充一些資料。關於每篇的最後定稿,也幾乎都是由他做修訂的。我編寫此書,不僅力求保持作者馬偕博士的 原意,同時也力求保留他的原味,就是他那種充滿活力、勇氣及他的塞爾特人的(Celtic)熱情,就如同聽他在演講時所讓人感受到的滋味一樣。
相信讀者必會欣賞本書中的寶貴真確資訊及生動故事描述,馬偕博士希望對於一些平淡無奇但卻極具教導性的東西要特別給予重視。本書因為受限於整本的篇幅, 所以作者雖然提供了有關台灣島的資源及島民方面極豐富的資料,但在第二部「福爾摩沙美麗島」的章節中,我們只能做精簡的描述。本書中許多有關馬偕的故事與 個人經驗都是從我與他的對談中得到的,所以本書中有關馬偕博士的個人描述,都是編者自己寫的,馬偕勉強給予同意,為的是要讓讀者能從中了解到作為一位外國 宣教師的生活與工作會是甚麼樣。本書在進行編輯時,台灣的政治情勢起了變化(譯註,意指由滿清統治變為由日本統治),這個變化雖然對於宣教工作不致於造成 傷害,但對於實際的運作卻可能會有很大的影響,不過,漢人的觀點會繼續存在。
近數個月來,我一直不斷地和馬偕博士保持密切的聯繫,因而 對他有了如莫逆之交的認識。像他這樣充滿活力、勇氣與意志剛強的人,卻一點都不武斷,也不因別人的批評而惱怒,這對那些只知道他善於演講和行動的人是一種 多麼好的啟示。從他的謙虛、對信仰的確信及與上帝的親近,就窺知了他成功的秘訣。在教會的任何一個時代裡,都很少人能像他感受到與上帝如此的親近。他所服 事的上帝在他的心靈裡是極具尊儀又充滿力量的。這樣的一位先知是基督給他的教會最好的禮物。對他,不論一切事情會如何變遷,都不致於失敗。
在出版本書時,出版社認為一切都讓他們能很順手處理。所有地圖都經特別準備,其中三張有關北台灣的地圖,是從馬偕博士所繪製的地圖複製的,而台灣地圖是 依英國海軍部的台灣地圖翻印的。書中的照片都是用馬偕博士的學生柯玖所拍的照片。封面的設計代表著稻穗,有關稻米的收割在本書第二十二章有詳細的記述。本 書也極為小心,使書中內容不會像在介紹外國生活的書那般的平述無奇。
最後,要向加拿大長老教會海外宣道委員會的幹事馬偕牧師(Rev. R. P. MacKay, B. A. )致謝。因為我即使能在百忙中將本書編輯完成,但若沒有他的指教與協助,本書就必未能如此完善。
在編完這本《福爾摩沙記述》(From Far Formosa)把它寄出時,我祈願本書能成為上帝激發聰明才智者對世界宣道事工感到興趣的器皿。
麥唐納(J. A. Macdonald)
1895年11月於(加拿大)安大略省聖多馬市





---

《馬偕博士日記》(陳宏文譯,台南.人光出版社,1996年出版,197頁),是《馬偕博士略傳.日記》(1972年)的改版。除原有內容外,增加了「馬偕與台灣」一文(是滬尾文史工作室刊行的「馬偕博士在淡水史蹟名勝圖的說明文字」。請注意,日記譯文照舊,是根據偕叡廉牧師的白話字摘譯本,不是根據新出土的馬偕日記稿本(有12冊,參見《教會史話》602603)。

 馬偕日記稿本(有12冊) 中文(玉山社) 和英文市面上都有販售.
 《馬偕博士日記》有一注我弄不清楚 換句話說 譯注不詳細可添讀者困擾.
 1871年11月15日
 風浪較平靜 今晚的禱告會由Mr. Davies主理,他是美國的宣教師(後來在日本創設了同志社大學)

 我們查同大的歷史可知Mr. Davies與該校的創社毫無關係:
創立人新島襄為了實現接受西方教育的夢想,於21歲時偷渡到美國。在1864年的時候,日本人到海外是違法的,新島為了實現夢想不惜付出萬一被捕將喪命的代價。新島於Philips Academy and Amherst大學學習,是第一位在海外取得學位的日本人。回到日本時,已經堅信了基於西方理想及基督教的論理教義設立高等教育機構的必要性。因此,新島於1875年創辦了同志社英學校。

Canadians G. G. Cochran helped in founding Doshisha University in Kyoto, and Davidson McDonald helped in establishing Aoyama Gakuin University in Tokyo.[2]

--
http://www.laijohn.com/book7/602.htm
加拿大長老教會(當年稱Canadian Presbyterian Church)的總會,於1871614日,議決同意馬偕偕叡理,George Leslie Mackay)自願為海外宣教師之案,並指定中國為其服務地區。919日多倫多中會受總會委託設立馬偕為宣教師。
同年1019日馬偕離開故鄉佐拉(Zorra)上旅途,自武德斯得克(Woodstock)搭火車,首段到底特律(Detroit),次到芝加哥,再至鄂馬哈(Omaha),而於1027日抵舊金山(San Francisco)。111日上汽船亞美利加號(S.S. America)。
稿本馬偕日記,就是從1871111日寫起,一直到1801210日為止,但不知何故,缺少1883年全年的部分。
茲錄現存12本(第三本、第四本合訂)的起訖日期如下:
第一本自1871111日至18731123
第二本自18731124日至1875630
第三本自187571日至18811231
第四本自188211日至18841231日(但1883年全缺)
第五本自188511日至同年1231
第六本自188611日至18871231
第七本自188811日至1889630
第八本自188971日至18901130
第九本自1890121日至1892531
第十本自189261日至1894531
第十一本自189461日至1898630
第十二本自189871日至1901210
馬偕去世後,其日記(稿本)自然就由嗣子偕叡廉(Rev. George William MacKay, 18821963)保存。偕叡廉在世期間,曾摘譯父親的日記為白話字,分訂三冊。何時譯出,他並沒有註明。翻查北部中會議事錄,得知偕叡廉於19342月廿0日第卅八屆中會受派為教會歷史地理部員之一,他或許是為了部會之需要而譯出。
偕叡廉在譯本後記:偕叡理牧師的日記只寫到1901210日終止,之後他的病情日益嚴重,62日蒙主召回天家,我只將他的日記簡單翻譯一部分而已。讀了他的日記就知道,他每日為主奔勞,在各地方為主受苦,為主傳福音,直到他喉嚨不能再出聲時才停息。
坊間所見《馬偕博士日記》,就是陳宏文牧師從偕叡廉白話字摘譯本再譯為中文者。馬偕日記十二本稿本及其偕叡廉白話字摘譯本,現典藏於真理大學「馬偕紀念資料館」。
【附記】
馬偕次女偕以利(Bella MacKay, 18801970)的日記,記載自19004月父親患感冒起,一直至死、安葬後的190165日為止,在時間上恰好可以和馬偕日記最後的記錄接軌。偕以利的報導以“Dr. Mackay’s Illness and Death”(編按:馬偕博士的最後一段日子)為題,見於加拿大長老會會誌(Presbyterian Record, Dec. 1901)。

《台灣教會公報》2620 2002519 p.13
http://www.laijohn.com/book7/625.htm
 「黑鬚番」(The Black-Bearded Barbarian)是台灣島民給加拿大宣教師偕叡理牧師(Rev. George Leslie Mackay, 18441901)的綽號。信徒們叫他偕牧師,後人往往稱他馬偕,再加牧師或博士的銜號。
馬偕是加拿大長老教會(Canada Presbyterian Church, 1875年聯合成立Presbyterian Church in Canada)差派的首位國外宣教師。在北部台灣開拓並從事宣教共29年,成績卓著,被認為世界宣教英雄之一。
馬偕於187239日抵淡水,教會就將此日做為設教紀念日。1912年為紀念設教40週年,加拿大長老教會海外宣道委員會(Foreign Mission Committee)出版了一本通俗性讀物,介紹馬偕的事蹟,也來鼓舞各界對海外宣教的關心。是書由女作家瑪麗安.紀斯(Marian Keith)執筆,書名就用《黑鬚番》,用英文寫出。
紀斯,原名Mary Esther MacGregorMiller),18561961,夫婿Donald Campbell MacGregor是長老教會牧師,曾牧養安大略省倫敦(London, Ontario)的St. Andrew教會長達22年。紀斯一生共有23本文學作品。
《黑鬚番》初版,本文及索引,共307頁,附相片15張及地圖。除了加拿大長老教會海外宣教委員會在多倫多發行者外,由美加宣教教會運動(Missionary Education Movem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在紐約發行,也有紐約Eaton & Mains發行的版。因為需求旺,1930年再由McClelland & Stewart, Ltd出版了修正版。今由「谷騰堡計畫」(Project Gutenberg)的安排,在網路上也可閱讀及下載了,甚方便。
更可喜的,就是蔡岱安的中譯本,將由台北前衛出版社出版。蔡岱安譯本,照原著初版,分為13章。第1章劈開巨石(敘述馬偕的幼年──該是馬偕三哥Alexander所提供的)。第2章發現新大陸(自加拿大到台灣淡水)。第3章勘查教區。第4章開始進攻。第5章第二個戰士(嚴清華成為同工)。第6章偉大的偕牧師(一手拿鉗子,一手拿聖經,到處宣教)。第7章圍攻獵人頭族(進入山區的經驗)。第8章城鎮俘獲與堡壘建造(終於攻上艋舺)。第9章繼續前進(噶瑪蘭平原之行)。第10章生力軍(有學生、同工、妻子……)。第11章意外的轟炸(法軍侵台時的困境及再建)。第12章凱旋前進(足跡到東海岸)。第13章被佔之地(經過中日之役,馬偕的死、後續馬偕的……)。
蔡岱安,東海大學中文系畢業,文字散見於報刊,已出版的譯作就有《黑暗中的光──海倫凱勒的心靈世界》、《重見光明》及《過猶不及》。《黑鬚番》譯本的附錄有〈馬偕行〉一文,是她隨波士頓台灣基督教會有志20名於20025月組團訪問馬偕故鄉之旅的報告。
現居倫敦(London, Ontario, Canada)的陳俊宏長老,著有《重新發現馬偕傳》,就近擔任馬偕故鄉之旅的義務導遊,更策劃《黑鬚番》之翻譯及出版,書中又有他的詳細解題,感謝他的辛勞。

《台灣教會公報》2659  2003216 p.13 
---------------------------------------------------------------------------------------------------
*
黑鬚番 / Marian Keith蔡岱安譯陳俊宏編.-台北前衛, 2003. (台灣文史叢書 119)。參見賴永祥黑鬚番序內容大致和上文同陳俊宏《黑鬚番》編後語

The black bearded barbarian; the life of George Leslie Mackay of Formosa (1912)


[item image]
(~366 pg)Read Online
(14.7 M)PDF
(12.3 M)B/W PDF
(~366 pg)EPUB
(~366 pg)Kindle
(~366 pg)Daisy
(288.7 K)Full Text
(6.5 M)DjVu

All Files: HTTP


*****
日期:1912/12/26
馬偕傳教士於滬尾創醫院

北部第一所教會醫院

台灣北部的第一位宣教士馬偕博士,自 1872 年抵達滬尾(淡水)即開始以醫療施診來輔助傳道工作,他除了拔牙術聞名外,治療瘧疾和腿膿瘡(臭腳粘)也有一手,所以前來滬尾求治的病患,愈來愈多,他乃 於 1873 年租用民房為「醫館」,並商請一位英商侍醫林格醫師,擴大義診。「醫館」曾於 1878 年發現世界第一次由人類體內找出肺蛭蟲,那是林格醫師從一位死亡的葡萄牙人屍體解剖而發現,轟動當時醫學界。
this is pic
1880 年,馬偕博士在淡水建造了一所「滬尾偕醫館」,是由美國底特律一位夫人為紀念逝世不久的丈夫──馬偕船長,捐贈了美金 3,000 元給馬偕博士而創辦這所北部教會的第一所現代醫院。

「偕醫館」於 1884 年中法戰爭,救治不少傷兵,曾得劉銘傳的嘉許。馬偕蒙主召歸後,「偕醫館」因此關門,使醫療工作停頓了 5 年之久。

1905 年,宋雅各醫師奉派來淡水,重新開設教會醫院,他首先在家裡為病人施診,並勤學台語,翌年(1906 年),重開「偕醫館」,宋醫師醫術高明,平均每天都有一百位病人求他「妙手回春」。

宋醫師鑑於工作負荷愈來愈重,而且為圖擴大服務,乃向母會要求增派工作人員。並建議將醫療中心由淡水小城遷到台北,蓋一所更具現代規模的綜合醫院,以紀念馬偕博士。
1912 年今日,位於台北市雙連的「馬偕紀念醫院」舉行落成典禮。誠如馬偕博士在「台灣遙寄」所說:「我並非強調所診治的病人都已痊癒,或已治癒者均成為信徒;但 這些年來,我們治癒了許多人,而且他們因此改奉基督教。同時由於我們對本地住民熱心服務,使他們更尊敬我們的傳道工作,許多人成為信徒後,都把自己的信仰 經驗轉告他人……。」馬偕醫院即是秉持著此種「馬偕精神」,為民眾服務。

1970 年,馬偕醫院在淡水竹圍增設分院,加強服務,同時又創辦了馬偕高級護理學校。座落在台北市中山北路的馬偕醫院,更於 1980 年峻工一座更具現代化醫療設備的高樓建築,以紀念馬偕創設北部教會第一所現代醫院──偕醫館的百年。
◎歷史台灣內容節錄自莊永明先生著《台灣紀事(上)(下)》一書(時報出版社出版),著作權屬莊永明先生所有,非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



從「黑鬚番」到「偕牧師」

/石芳瑜
作家,現經營「永樂座」二手書店
18711229日,一艘來自廈門的英式帆船「金陵號」在狂風巨浪中抵達打狗港外,一只舢舨旋即前來會合。當舢舨回到港口停泊後,兩名盎格魯薩克遜人便緩緩的走下來,傳教士馬偕(George. L. Mackay)在經歷過其生平未曾如此巔簸的旅程後,由萬醫生(Dr.Manson)的引領陪同下,首次踏上這個他將奉獻一生的美麗島嶼。
時值1871年,距離台灣成為清廷換取和平的代價而開港已然十多年,在這段期間,外國商人與宣教士蜂擁而至,看中的便是台灣豐富的自然資源以及,眾多而紛雜的人群。其中,最為洋商所矚目的正是號稱「台灣三寶」的茶、糖與樟腦,而由於茶與樟腦的主要生產地在北部,因此台灣的發展重心也逐漸北移,淡水、艋舺一帶也成為物流中心而聚集不少人口,同時也興建許多洋行、商館。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來自西歐國家的人們,一手拿著槍砲、一手拿著白銀,開始一場將台灣捲入國際貿易體系的現金流遊戲。面對這一套全新的遊戲規則,台灣的漢人們卻只能手無寸鐵的令人擺布,一種文化上的自卑與失落感油然而升,種下了日後馬偕傳教的旅程中,那令人不悅的苦果。
英國長老教會開始於南台灣設立據點,傳教伊始於1865年馬雅各醫師來台。當時,馬雅各醫師以一手藥籤一手聖經的方式傳教,並在英國政府強力交涉下順利發展,隨後,還有甘為霖醫師、巴克禮博士與余饒理等人陸續抵台宣教,也奠定了長老教會在南台灣的發展基礎。由於信仰與國族認同的相似,加拿大籍的馬偕來到台灣後也蒙受英國長老教會相當程度的照顧。
來到台灣不久,馬偕便必須決定其傳教地區,雖然基督教信仰在南台灣與中國沿岸早有所發展,對於一位甫自神學院畢業而經驗尚淺的傳教士而言較為容易,但當馬偕聽到台灣北部仍未有傳教士進行宣教工作時,他毅然決定前往北台灣,將他心目中的信仰帶給這群「未聽聞神名」的人們。

馬偕初抵淡水,在1872年3月9日的日記寫道:「……Beautiful Tamsui , I am so impressed!」當晚他借宿在著名的茶商約翰‧陶德(John Dodd)提供的房間。 圖片提供者:真理大學宗教學系。網站名稱: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成果入口網。
或許只要認識馬偕,對於他的抉擇都不會太感意外,因為打從在神學院時,向異邦人傳授福音的信念便深植馬偕腦海中。而選擇北台灣作為傳教地,與其說抉擇,不如說是他的信仰與無所畏懼的個性引領他來到這異邦世界。
在選定教區後,馬偕便與李庥牧師、德馬太醫生於乘船前往淡水,後兩人順道進行巡視教區的工作。馬偕在日記中記載道:「下午三點,船進入淡水港停泊,我看這個地方非常好……淡水實在是很美麗的一個城鎮。」這也是馬偕對於北台灣的第一印象,對於隱藏在迷霧中未來,他心中並未有任何的徬徨。此行沿淡水出發,南下桃園、新竹,最後來到埔里,此後,馬偕與另外兩人分道揚鑣,獨自與一位漢人嚮導回到淡水,並自此開啟了一段艱困的宣教旅程。
異文化的接觸往往迸發出激烈的火花,馬偕在北部的傳教過程可以說是相當艱苦。他主要的傳教對象有居住在平原丘陵,以農牧與工商維生的漢人,在受到相當程度歸化的平埔族以及山區內未受清朝政府重視的高山原住民。

1863年馬雅各奉英國長老教會之命來台灣宣教,創設台灣首座西式醫院,是第一位來台灣的宣教士。〈馬雅各醫師像〉。圖片提供者: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新樓醫療財團法人新樓醫院。網站名稱:台灣第一所西式醫院——新樓醫院數位典藏計畫。
當馬偕踏上北台灣時,漢人們對於外來者的恐懼與猜疑頓時一覽無遺,而馬偕不同於漢人的外型也得到了一個「黑鬚蕃」的稱號,這也在在顯示漢人對於馬偕不友善的態度。漢人對於外幫人通稱「蕃」,然而其中隱含著更是一種非我族類的區分,同時也是對於沒有受過傳統文化薰陶的「野人」的稱呼,黑鬚蕃是依照馬偕蓄著一把大鬍子而取的,而這也成為他的正字標記。而除了「黑鬚蕃」外,馬偕也曾被稱為「外國鬼子」、「番仔」。
整個傳教旅程都充滿著荊棘與危機,每當馬偕來到新的聚落時,迎接他的多半是辱罵與憤怒的眼神,有時甚至是石頭與官員的威嚇;即便如此,馬偕仍試圖以各種方式貼近人心,並試圖改變人們的信仰。譬如曾為儒士的嚴清華,馬偕在日記中都稱其為阿華,他曾經找來三五位儒士雅紳與馬偕對談、辯論,然而在馬偕高談闊論後,其不禁也深深拜倒於聖經之前,成為了第一位該區受洗的漢人教徒。並在往後成為該區第一位漢人宣教士,同時也是馬偕最得力的助手。

馬偕登陸淡水的第三天,途經中壢第一次投宿客棧,惡劣的環境讓他大為驚訝,後來走遍各地才知道這是臺灣最舒適的旅舍,因此暱稱它為「皇后客棧」(Queen,s Hotel)。中壢皇后客棧〈馬偕博士來臺第一次投宿的旅社〉。圖片提供者:真理大學校史館。網站名稱: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成果入口網。

嚴清華是台灣北部教會的第一位牧師,20歲起追隨馬偕宣教、行醫,並協助牛津學堂的教務,是馬偕身邊最得力的助手。 〈北部教會首次受封本地籍牧師嚴清華(1852~1909)〉,圖片提供者:真理大學宗教學系。網站名稱: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成果入口網。
阿華在追求信仰的同時,也遭遇許多阻礙,曾有一次,馬偕與阿華在基隆的某間廟宇前吟唱聖詩,當時聚集的漢人們莫不怒目相視,或者嗤之以鼻。其中也有一些阿華認識的人,他們對其極盡的訕笑。馬偕看到此情形,便唸了一段聖詩阿華頓時受到鼓勵,開口捍衛自己的信仰,這也是第一次本地人為自己的信仰開口。
第一次的受洗也是一場奇觀。在小小的禮拜堂內,阿華與其他四位信徒首次受洗為基督徒,在禮拜堂外則是憤怒的群眾,大聲吆喝要進入內阻止儀式、攻擊教士與信徒,而五位新科基督徒堅定地宣示自己的信仰,這也給與馬偕極大的鼓勵。
除了居住在平地的漢人之外,馬偕也徒步前往深山,向台灣最古老的住民宣講上帝的福音。馬偕一行人在途中除了要躲避危險的叢林走獸,也要保護同伴免於「出草」的危機。馬偕在日記中寫道,由於路況不熟,他們一行宣教團隊被迫在路上兵分兩路,隨著馬偕的人最後來到了部落的核心,但是另外一批人卻慘遭原住民們的屠殺。馬偕在日記上寫道:「感謝神的保守與帶領,也願神你的大能感動這些獵頭族人的心。」
在稍稍拓展了北部的教區後,馬偕面臨了來自艋舺的考驗。「一個牢不可破的異教重地」,這是馬偕在其自傳中對於艋舺的敘述。根據馬偕所言,艋舺彼時由三大氏族所治理,對於外來者能進行組織性的抵抗;初來至此,馬偕連租用房屋都受到很大的阻礙。雖然如此,他依然持續在當地講道,期待滴水得以穿石。對於這位「黑鬚番」的舉動感到不安的民眾向當地官府求助,宣教行動一度受到當地官員的嚴厲制止,滿清官方甚至帶來多位官兵包圍其住處,迫使其不得不暫停傳教。

每當巡迴佈教的時候,馬偕會先為民眾拔牙,他的日記提到,在臺灣至少拔了兩萬一千多顆牙齒。照片中黑鬍鬚者為馬偕,中戴帽者為嚴清華、右為小孩拔牙者為柯維思。 〈馬偕博士與學生露天為民眾拔牙〉。圖片提供者:真理大學校史館。網站名稱: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成果入口網。
面對如此處境,馬偕只好向外國勢力求援,在英國領事司史考特的幫助下,馬偕仍得以勉強在當地進行宣教工作。

〈馬偕博士(偕叡理〉,圖片提供者:真理大學宗教學系。網站名稱: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成果入口網。
宣教的工作從來都不容易,在艋舺尤為困難。馬偕靠著毅力和堅持,不厭其煩地在人們聚集的場所詠唱詩歌、講述聖經的道理;此外,馬偕也發現漢人們普遍都有蛀牙的毛病,因此沿用了西方的拔牙技術,以此拉近與人們的距離。艋舺地區的教會,就以這種緩慢的速度逐漸茁壯,立地深根。
不幸的是,1884年中法戰爭爆發,無情的戰火也延燒至台北的周圍。在法國海軍的砲艇轟炸之下,許多被馬偕建立的教會受到摧毀;馬偕也為了躲避戰亂,暫時與妻兒前往香港避難。當馬偕再度回到這塊與他生命緊密相繫的土地時,滿目瘡痍的都市景觀,在他眼裡煞是心疼。馬偕隨即展開教區的拜訪與教會的重建,遇到一切平安的弟兄姊妹們可以說是他心中最大的安慰,但也不乏被戰火波擊的無辜傷亡;戰爭馬偕他心中所烙下傷痕,始終難以平復。
1893年,馬偕即將回到久違的故鄉而來到艋舺道別,在紛亂不已的街頭,馬偕受到來自官員與民間團體熱烈的歡送,大地因爆竹與樂聲而震動,馬偕終於不再受到排拒,並且成功的為他心目中的神在艋舺插下一支旗幟。「偕牧師!」人們如此稱呼馬偕,象徵著接納與平等;這樣跨越族群與文化的博愛,看在馬偕的心目中,或許正是來自天國的美麗意象吧!




《美國人民的歷史》(A People’s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Howard Zinn

$
0
0

霍華德.津恩(Howard Zinn)──美國人民的歷史學家 (Habib Siddiqui著 張戥 譯)

美國著名的左翼歷史學家霍華德.津恩(Howard Zinn)於今年一月病逝。他所著的《美國人民的歷史》(A People’s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以生動有力的筆觸,從被壓迫人民的立場,敘述了美國人民反抗運動的歷史,廣受好評。自1980年問世後,被多所美國的高中與大學選為歷史教科書,重印數十版,銷售近兩百萬冊,在全球有240萬讀者的法國《世界報》《外交世界》月刊並於2003年授予該書的法文版好書獎,大陸的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也出版了中譯本。我們特選譯幾篇相關文章以紀念這位出色的左翼歷史學家。──編者
霍華德.津恩博士是一位歷史學家、老師和政治運動者,他在星期三死於心臟病發作,享年87歲,他早年反對美國介入越南事務。
他認為:「天下沒有一面國旗大到足以遮掩殺戮無辜的羞恥,只為了一個達不到的目的。」他也不相信布希和錢尼對投入回教國家戰事的辯解,他在2006年元月出刊的《前進》(Progressive)雜誌中寫道:「恐怖主義變成了戰爭的藉口,可是戰爭本身就是恐怖主義,它滋長了憤怒與仇恨,正如我們現在所看到的。」
911事件之後,當這一群「戰爭黨」(War Party)忙著說服並推銷戰爭毒藥丸時,津恩博士卻找不到任何入侵阿富汗的正當理由。他在2001年12月的文章中說:「怎麼可能這場戰爭會是正當的,它每天都涉及殺害平民,同時造成數十萬男人、女人及小孩為逃避轟炸而流離失所,可能還抓不到那些策畫911攻擊的人,反使痛恨美國自己變成恐怖份子的各階層倍增,這場戰爭已構成對人權的嚴重違反,而且將產生適得其反的結果:它將無法結束恐怖主義,它將繁殖恐怖主義。」如今津恩博士已證明他是對的。
津恩教授的那本暢銷書《美國人民的歷史》(A people’s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從1980年出版至今已賣出了將近兩百萬本,該書以呈現濫殺和肉刑的視角,名符其實地挑戰了有關美國歷史的傳統論述,它暴露了哥倫布種族滅絕的行為、羅斯福的嗜血、林肯種族政策的缺點以及日益貧窮的農民、工人和反奴者及反戰者的革命鬥爭,這是一本先進的書,啟發了全世界許多鄉民──年老的和年少的──以批判的方式重新思考美國的經驗。
看看反戰運動與和平運動在美國的成長,毫無疑問,津恩博士極具建設性地改變了美國的良心。如麻省理工學院喬姆斯基(Naom Chomsky) 教授所指出:「50年來,他的行動與著作發揮著強而有力的作用,幫助並多方啟發了民權運動及反戰運動。」
1967年津恩博士出版了《越南:撤軍的邏輯》,那是第一本呼籲立即無條件撤軍的反戰書刊,他在許多集會上、專題報告中,反對美國在越南作戰。當他1968年和另一位領導反戰的社運人士丹尼爾.貝理根(Daniel Berrigan)修士到河內去接北越釋放的三名囚犯時,引起了全國的注意。1971年,他在一次反戰的抗議集會上,遭波士頓警方毒打。
津恩博士的基本啟示仍是,戰爭無法解決任何根本的問題,且無形中造成各方的敵慨同仇:『它會毒害每一個參與者,把他們變成殺手與施虐者,無論他們在諸多方面有多麼不同,這就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假裝插手推翻暴君,而且可能真地在做,但是所殺害的人卻都是暴君的替死者,表面上為世界清除邪惡,卻維持不久,因為其真正本質會孕育更多的邪惡。我的結論是,戰爭就如一般的暴力,是一種毒品,它提供你即時的激昂,勝利的興奮,但那會消耗精神,而終至絕望。』
津恩博士在柯林頓時代反對制裁伊拉克,並呼籲美軍從沙烏地阿拉伯撤出及以色列從所佔領巴勒斯坦領土撤出。從他對以色列政策的批評,幾乎無人(尤其在回教世界裡)會想到,津恩博士是1922年8月24日出生於紐約的一個貧窮猶太人家庭。當喬.柯維歐(Joel Kovel)教授,一位猶太同胞,於巴德學院(Bard College)教書21年的最終一年,因為發表文章(例如:《猶太復國主義的壞心》(Zionism’s Bad Conscience)、《左翼反閃美種族主義及以色列的特殊地位》(Left-Anti-Semitism and the Special Status of Israel))和出版《克服猶太復國主義》(Overcoming Zionism )【普魯托新聞,英國倫敦】一書批判以色列政府,被校方偏執地革職時,津恩博士批駁該學院的決定,指責其阻礙公開討論爭議性的議題,如猶太復國主義。他也批評密西根大學的決定,該校在收到一連串抱怨郵電與恐嚇郵電,以及來自極端猶太復國主義團體「與我們並肩」(Stand With Us)的信件之後,撤回了柯維歐教授《克服猶太復國主義》一書的配銷。
津恩教授反對行銷「大屠殺」(Holocaust)的企業、商品和促銷者,因為他們患有選擇性的失憶症,忘了猶太復國主義流氓政府施加於土生土長的巴勒斯坦人身上的駭人罪行,還替以色列入侵巴勒斯坦家園的進一步擴張行為圓說。好幾年前,津恩博士被一個猶太團體邀請到波士頓大學校園講述「大屠殺」,他不談第二次世界大戰猶太人遭屠殺的事,而談發生於同時的其他大屠殺事件,用他的話說:「已經到80年代中期,美國政府卻還在支持中美洲的必殺政府(death squad governments),所以我才談到瓜地馬拉及薩爾瓦多數十萬貧農的死亡,他們都是美國政策的受害者。我的重點是,猶太人遭屠殺的記憶,不應該被侷限在集中營內,被敵慨同仇化,而不顧歷史上其他的滅族行為。」他認為:「假如猶太人遭屠殺該有意義的話,我想我們應該將憤怒轉移到現今的野蠻行為上,我們必須以拒絕讓殘暴行為現今再發生,來為當年放任猶太人遭屠殺贖罪──的確,要利用耶穌受難贖罪日,不為死者祈禱,而為生者行動,去解救那些即將被殺害者。」
身為真正的人道主義者,他是冒牌貨的照妖鏡,像艾禮.韋索(Elie Weisel),此人甚至不承認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有數百萬非猶太人遭屠殺的事,其理由是,這樣子貼標籤將「稀釋」、「謬解」或「竊取」我們所認知的「大屠殺」。
霍華德.津恩是在經濟大蕭條時期生於紐約布魯克林的貧民窟,他畢業於湯瑪斯.傑佛遜高中(Thomas Jefferson High School),當過海軍兵工廠水管焊接工人,並在那兒遇見他未來的妻子蘿絲琳.薛特,1943年他加入陸軍航空部隊,1944年10月第一次休假時與蘿絲琳結婚,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擔任B-17轟炸機的投彈員,並獲頒空軍勳章,升任二等上尉。
從他許多演講及寫作中明顯可知,他深深後悔曾在日本投擲炸彈,用他的話說:「只有在戰後,我才開始懷疑美國道德十字軍的純潔性。
從五英哩高空丟擲炸彈,我看不見人類,聽不見慘叫聲,更未見小孩身首異處,但現在我不得不想到廣島與長崎,想到東京及德勒斯登島(Dresden)的燃燒彈,想到日本60萬平民的死亡,以及德國同樣數字的死亡,我為我自己和其他戰士的心理狀態下結論:
一旦我們一開始決定我們這邊是好人,而對方那邊是壞人,一旦我們作了沒腦筋的、過度簡化的盤算,我們就不必再多想,接著就能犯下難以啟齒的罪行,還心安理得。」
戰爭結束後,霍華德.津恩做過一連串粗重的工作,直到依據美國士兵法案(GI Bill),進入紐約大學成了27歲的新鮮人,他晚上在倉庫裡裝卸貨,以支撐他的學費。他從NYU(紐約大學)得到學士學位,隨即從哥倫比亞大學得到碩士及博士學位。
津恩博士1964年在加入波士頓大學擔任助理教授之前,曾任瑞典烏普薩拉學院(Upsala College)的專任講師、布魯克林學院(Brooklyn college)的兼任講師以及亞特蘭大斯伯曼學院(Spellman College)【一所歷史悠久的黑人婦女學院】的歷史系系主任,兩年後在布魯克林學院被提名為正教授,1988年退休,早早結束最後一堂課,為了要加入罷工糾察隊,他邀約學生隨他加入,結果將近四分之一的學生參與。
霍華德.津恩認為戰爭是人類的敵人,並以教育家及政治運動者身份盡一切可能反戰,他說:「廢止戰爭已經不僅是可期待的,而且是絕對必要的,假如要拯救我們這顆行星的話,該時間已經到來。」我們這一代將從此消除戰爭的詛咒,共同拯救我們這星球,還是讓軍火業集團拖連我們趨臨未來戰爭,目睹前所未見的兇殘與滅絕?
隨著津恩博士的去逝,毫無疑問,美國的反戰運動與和平運動已失去一位最優秀的社運人士,以及眾所信任的誠實歷史學家。
- 亞洲論壇 -
原文載於http://www.asiantribune.com/news/2010/01/31/letter-america-howard-zinn-%E2%80%93-american-people%E2%80%99s-historian

René Girard, Walter Burkert

$
0
0
http://en.wikipedia.org/wiki/Ren%C3%A9_Girard

René Girard (born December 25, 1923, Avignon , France) is a French historian , literary critic , and philosopher of social science. His work belongs to the tradition of anthropological philosophy . He is the author of several books (see below ), in which he developed the following ideas:
  1. mimetic desire : imitation is an aspect of behaviour that not only affects learning but also desire, and imitated desire is a cause of conflict,
  2. the scapegoat mechanism is the origin of sacrifice and the foundation of human culture , and religion was necessary in human evolution to control the violence that can come from mimetic rivalry,
  3. the Bible reveals the two previous ideas and denounces the scapegoat mechanism.
René Girard's writings cover many areas. Although the reception of his work is different in each of these areas, there is a growing body of secondary literature that uses his hypotheses and ideas in the areas of literary criticism , critical theory , anthropology , theology , psychology , mythology , sociology , economics , cultural studies , and philosophy .

雙重束縛:文學、摹仿及人類學文集


作者:(法)勒內﹒ 基拉爾(Rene Girard)劉舒陳明珠
出版社:華夏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01


勒內·基拉爾是當代最才華橫溢、正強好勝、發人深省的思想家之一……他渴望論戰、充滿激情、堅定專一,他是一個偶像破壞者,毫不猶豫地同諸如弗洛伊德、列維繫-斯特勞斯、德勒茲和拉康等人交鋒……自嚴復譯泰西政法諸書至本世紀四十年代,漢語學界中的有識之士深感與西學相遇乃漢語思想史無前例​​ 的重大事變,孜孜以求西學堂奧,憑著個人的禀賦和志趣選譯西學經典,翻譯大家輩出。可以理解的是,其時學界對西方思想統緒的認識剛剛起步,選擇西學經典難免帶有相當的隨意性。五十年代後期,新中國政府規范西學經典譯業,整編四十年代遺稿,統一制訂新的選題計劃,幾十年來寸累銖積,至八十年代中期形成振裘挈領的"漢譯世界學術名著“體系。雖然開牖後學之功萬不容沒,這套名著體系的設計仍受當時學界的教條主義限制。”思想不外義理和製度兩端"(康有為語),涉及義理和製度的西方思想典籍未有譯成漢語的,實際未在少數。


圖書目錄

人類學的“慾望”與古典/中譯本前言劉小楓
引言
1.保羅和弗朗西斯卡的摹仿性慾望
2.重審加繆的局外人
3.地下評論
4.瘋癲之略——尼采、瓦格納和陀思妥耶夫斯基
5.成體系的精神錯亂
6.危險的平衡:一種喜劇理論
7.文學和神話中的瘟疫
8.列維一斯特勞斯和當代理論中的區分與互反性
9.神話文本中的暴力和表現
10.與勒內·基拉爾的訪談

*
主要作者基拉爾( Girard , René , 1923- )

Girard , René 1923-
書名/作者替罪羊/ 勒內.吉拉爾(René Girard)著; 馮壽農譯
出版項台北市: 臉譜出版: 城邦文化發行, 2004[民93]
版本項初版
**
稽核項313面; 24公分
叢書名新民主叢書; FH1002
主要叢書新民主叢書FH1002
附註作者改譯基拉爾

含參考書目
譯自Le bouc emissaire
ISBN/價格986-7896-90-4 平裝
標題lc Jesus Christ Passion

神學

lc Violence Religious aspects Christianity

lc Persecution

lc Scapegoat
其他作者馮壽農
















主要作者Girard , René , 1923-書名/作者Mimesis and theory : essays on literature and criticism, 1953-2005 / René Girard ; edited an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Robert Doran 出版項Stanford, Calif.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PN511 G48 2008


















德國古文獻學家Walter Burkert (1931-2015)日前逝世,對哲學和人類學有相當貢獻,最著名的著作可數1972年出版的《殺戮的人類——古希臘祭祠儀式和神話的詮釋》 (Homo necans: Interpretationen Altgriechischer Opferriten und Mythen),英譯本為Homo Necans: the Anthropology of Ancient Greek Sacrificial Ritual and Myth。本書的其中一個出發點為,古希臘的祭祀儀式犧牲牲口,是暴力行徑,同時也是限制社會暴力任意行使的方法。有趣的是,同一年,相近主題的《暴力與神聖》 (La Violence et le Sacré)在法國出版,由人類學家和哲學家René Girard所寫,把暴力視為一切社會和宗教的最基本現象。Burkert和Girard二人後來在一個會議上共同探討暴力作為社會基本的現象,並出版論文集,名為《暴力的起源——儀式殺戮和文化形成》(Violent Origins: Ritual Killing and Cultural Formation)。

歐洲哲學與跨文化研究European philosophy and transcultural studies 的相片。

不見“禁書”的香港(長平)

$
0
0

長平觀察:不見“禁書”的香港

"禁書櫃檯"已經從香港書店裡消失。時評人長平認為,當局軟硬兼施,逐漸控製香港人的靈魂。
Symbolbild Literatur Bücherstapel
(德國之聲中文網)幾年前,我主編的香港時政雜誌《陽光時務》被內地禁止傳播,於是我的同事考察了香港各書店裡的"禁書櫃檯",發現那是​​一個不錯的發行渠道。大量內地遊客從那些櫃檯購買禁書,偷窺不許他們了解的資訊和思想。據英國《衛報》報導,如今"禁書櫃檯"已經從香港書店裡消失。
"禁書櫃檯"曾是香港一景。不言而喻地,"禁書"專指內地的中共政權禁止發行的書籍和雜誌。有些是珍貴的歷史資料,如前中共總書記趙紫陽的回憶錄;有些是嚴肅的歷史研究,如歷史學者馮客的《毛澤東的大饑荒》;有些是涉及中共歷史的文學作品,如張戎的暢銷小說《鴻》;有些是當下時政報導和評論,如《開放》等雜誌;還有一些是關於中共權鬥內幕或私生活的政治八卦。
禁書銷售是香港言論自由的標誌,成為香港自身文化的一部分。長期以來,中共不能干預香港的出版,只能懲罰攜帶禁書的內地遊客。個人攜帶和閱讀禁書並不違法,但是海關總是粗暴搜查,強行沒收。有幾個較真的學者和律師,禁書被沒收之後,還和海關打起了官司,有的甚至還打贏了。但是對於大多數讀者來說,讀書如做賊,買書遭搜查,被沒收,已經足夠掃興;有時海關還要通知工作單位,要求對其進行思想教育。因此,很多人都不願惹此麻煩。
Chinesischer Journalist Chang Ping
《衛報》報導說,不只是閱讀禁書者個人遭到無理騷擾,旅行社甚至遭到荒唐的警告。導遊被威脅說,如果其旅客從香港帶了禁書入關,他們將受到罰款。由於當局從未公佈禁書名單,這實際上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是對於最該深究的"政治問題",中國人往往被嚇得不敢多問。可以想見,為了避免罰款,導遊們只能根據自己的理解,擴大禁書的範疇,連威脅帶求情,"禁書櫃檯"作為風景看看也不可以。
但是當局對此並不滿足​​。據報導,已經控製香港大多數媒體的中聯辦,以100%控制了香港三大書店三聯書店、商務印書館和中華書局的母公司聯合出版集團。在香港暢銷的趙紫陽回憶錄,已經不能銷售。有些書店只能將禁書藏起來,讀者需要時再偷偷拿出來。被判刑入獄的異議人士許志永的《堂堂正正做公民,我的自由中國》也不能堂堂正正地放在架上,購買時需要提前電話預定。
《衛報》談到中共對香港出版業精妙的軟控制。其實,在這些軟控制背後,是當局從來都不懼濫用的國家暴力。多次出版禁書的晨鍾書店出版人姚文田,竟然於去年被以走私罪的名義重判十年。
出版業是一個城市的靈魂。香港的年輕頑強抵制了為中共歷史塗脂抹粉的"國民教育",而成年人卻輕易放棄了書籍出版和發行。這些不願被洗腦的年輕人,還有什麼中文書可讀呢?如果只讀這些被中共嚴格控制和編輯的書籍,未來不用禁止恐怕也沒人讀那些書了。
長平是中國資深媒體人、時事評論作家,現居德國。

愛麗絲漫遊奇境 (海倫.奧森插圖),

$
0
0
這本書採趙元任譯本,可是除了 海倫.奧森的插圖頗美之外,內容編排不佳,以最著名的第3章的"尾巴韻"詩圖就沒用趙元任的手寫譯詩。差後來出版的,張華兄譯注的"挖開兔子洞"很多。


愛麗絲漫遊奇境愛麗絲漫遊奇境路易斯.凱洛海倫.奧森 經典傳訊 出版 2000/10/1出版
愛麗絲夢遊奇境  大人.孩子都愛看的童話,小讀者他的故事,所感受到的是一種「共鳴」,那是比道德教條、教育使命更能使心靈淨化的美好感覺。  海倫對奇境的闡釋既現代又親切,她創造了一個千禧年的『愛麗絲』,一個溫暖、幽默的現代孩子! 作者簡介  路易斯.凱洛(1832~1898)  本名查爾斯.路德威格.道奇森,曾在牛津的基督書院教授數學。  海倫.奧森貝里  一九七九年,奧森貝...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the Supreme Court of the United States/Reconsidering the Insular Cases: The Past and Future of the American Empire,

$
0
0


Supreme Court justices’ decisions have increasingly been regarded as falling along ideological lines. But since justices are not representatives of any political party, it confuses matters to identify them in nakedly partisan terms. As we await big decisions on gay marriage and the fate of Obamacare, it is encouraging to see signs that the justices are not always captive to their predilectionshttp://econ.st/1K8rZmz

IN THE 15 years since the nine members of the Supreme Court effectively picked the nation’s 43rd president in Bush v Gore, the justices’ decisions have...
ECON.ST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the Supreme Court of the United States (2 ed.)  

Edited by Kermit L. Hall


This online edition was reviewed and selectively updated by the original editor in 2011.
The highly‐acclaimed Oxford Companion to the Supreme Court was first published in 1992, since which time the Supreme Court has continued to write constitutional history. This new edition of the Companion has been fully updated and includes new entries on key cases and full treatment of crucial areas of constitutional law, such as abortion, freedom of religion, school desegregation, freedom of speech, voting rights, military tribunals, and the rights of the accused.
This is an accessible and authoritative guide, essential for judges, lawyers, academics, journalists, and anyone interested in the impact of the Supreme Court's decisions on American society.

****

13 May 2015


《陳世驤文存》1972;陳世驤著《中國文學的抒情傳統:陳世驤古典文學論集》2015

$
0
0

中國文學的抒情傳統:陳世驤古典文學論集



《中國文學的抒情傳統:陳世驤古典文學論集》是陳世驤相關論著的翻譯和結集,首次完整地呈現了抒情傳統論的全貌,將為中國文學、藝術研究提供新的方向和動力。本書介紹了中國的文學傳統從整體而言是一個抒情傳統,有別於西方的史詩和戲劇傳統。陳世驤率先提出的「抒情傳統」論,成為中國文學最重要的研究范式之一。

目錄

代序:「抒情傳統論」以前——陳世驤早期文學論初探
一 前言
二 陳世驤與現代文學
三 《文賦》英譯的意義
四 結語
輯一 抒情傳統與早期詩學
論中國抒情傳統
尋繹中國文學批評的起源
中國文學的文化要義
中國詩歌及其民間本源
中國「詩」字之原始觀念試論
原興:兼論中國文學特質
輯二 《楚辭》與《文賦》
論時:屈賦發微
前言中國傳統文學與本文
一 類同與差異
二 背景與線索
三 詩時之始:《離騷》析賞
四 總結
《楚辭·九歌》的結構分析
以光明對抗黑暗:《文賦》英譯敘文
關於《文賦》疑年的四封討論信
姿與Gesture
輯三 理解中國詩的諸角度
中國詩學與禪學
時間和律度在中國詩中之示意作用
中國詩之分析與鑒賞示例
附:《八陣圖》圜論提要
中國詩歌中的自然
中文意象之重塑
輯四 人物透視
顧愷之傳
對着鏡子觀看,歷歷可見
六松山庄——訪陳世驤教授問中國文學
柏克萊一環念陳世驤先生
桃李成蹊南山皓一悼陳世驤教授
斷竹·續竹·飛土·逐夫
編后記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陳世驤(1912年1971年),字子龍,號石湘。祖籍河北灤縣

生平

年青時於北京大學主修英國文學1932年獲文學士學位。後於1936年起任北京大學和湖南大學講師。直至1941年遠赴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深造中西文學理論,並於1947年起長期執教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東方語文學系,專研中國古典文學和中西文學兩者比較及協助籌建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比較文學系。直至1971年5月23日心臟病發猝死於加州柏克萊。
陳世驤逝世後,他的門生楊牧所編定的《陳世驤文存》於1972年7月由台灣志文出版社出版。

陳世驤文存



本書說明
序一(楊聯陞 )
序二(夏志清)
中國的抒情傳統
中國詩字之原始觀念試論
姿與GESTURE——中西文藝批評研究點滴
時間和律度在中國詩中之示意作用
中國詩歌中的自然
中國詩之分析與鑒賞示例——一九五八年六月七日在台大文學院第三次講演辭
關于傳統‧創作‧模仿——從《香港——一九五○》一詩說起
附︰《香港——一九五○》及後記(夏濟安)
法國唯在主義運動的哲學背景
“想爾”老子《道德經》敦煌殘卷論證
原興︰兼論中國文學特質
編輯報告(楊牧)
附錄︰中國詩學與禪學
《夏濟安選集》序
與金庸論武俠小說書(兩通)


今晚是七月廿三日的晚上,陳世驤兄患心髒病故世已兩足月,還沒有撰文追悼他,別人的文章也不多見,除了陳穎士登在《中央副刊》上的兩首挽聯並附記。一個月 來,我已戒了煙,因之文思暫時大為不暢,覺得寫文章是苦事,但先兄濟安和世驤兄多少年來一直抽煙斗,我自己香煙、煙斗並抽,有時還抽小雪茄,兩位兄長都猝 然故世了,我自己戒煙至少也表示一種警覺︰我想煙酒對身體都是不利的。世驤、濟安都比我愛喝酒,據說世驤去世前一月間,因為有些公事不好辦,關了書房門一 人喝悶酒喝得很凶。濟安給我的最後第二封信,為酒辯護,人類喝酒幾千年,害處總比新發明的鎮靜劑、催眠藥小。話很有道理,但濟安哥身體底子不堅,英年故 世,同煙酒總多少有些關系。

一個人患急病,當天去世,對自己來講,減少了不少無謂的痛苦和磨折,也算是一種福氣。但任何人未到衰老期而去世,帶給親友的痛苦特別大。紐門 (Cardinal Newman)說過,君子人不想帶給人任何痛苦的;為了這一點,我們也得活得長一點。世驤、濟安都是研究文學的人,讀了一肚子書,雖然發表了不少文章,但 這些文章和自己肚子里的學問見解相比起來,數量上實在是太微不足道了。英國文人間,最福氣的一位可說是約翰生博士,他不僅著述等身,有一位朋友把他的談話 (正經的和幽默的)都紀錄了下來,至今保留了他的智慧和偏見。很少學人有鮑士威(Boswell)在旁邊;我們希望于我們所欽佩的學人是他們壽命長一些, 把他們的讀書意見、心得紀錄下來,傳于世人。五六十歲的中國人中間,不論在台灣、在大陸、在美國,有世驤兄這樣的舊學根底、古詩文修養的人實在已經不多 了。這些人中,研究西洋詩學、文藝理論如世驤之專者,涉獵古今西洋文學如世驤之廣者,更是鳳毛麟角。即以我們兄弟而論,我們年輕時專治西洋文學,對中國的 經史子集讀得遠不如世驤兄多,只可能在新舊小說方面,所作的研究功夫比他深一點。所以世驤不到六十歲即去世,親人、朋友當然感受莫大的痛苦,即是不太熟的 同行也一定喟嘆不止,因為他的學問見解傳世的實在太少了。在先兄《選集》的序上,世驤引了清初烈士夏完淳的一句詩“千古文章未盡才”。同我哥哥一樣,世驤 也未能盡才,而撒手長逝,這真是國家的損失。

世驤兄的家世我不太清楚,只知道他是河北省灤縣人,一九一二年三月七日生,他那年大學畢業,那年到英國進修,我也沒有確實的報道,但他初抵美國那一年是一 九四一年,一九四六一四七年我在北大教書時,就听到他的名字,因為他那時已在柏克萊加州大學當助理教授,對我們那一班尚未留學的窮教員講,這是了不起的 事。據說胡適校長、文學院長湯用彤那時都希望他返北大執教,因為他是北大的優秀畢業生,當年也有詩人之名,可能比何其芳、卞之琳、李廣田這三位。漢園詩 人”低一班。(何其芳一九一一年生,比世驤大一歲。)濟安是卞之琳的好友,想在西南聯大教書時就心儀世驤此人了。

《中國抒情傳統的再發現》柯慶明、蕭馳 編

$
0
0
中國抒情傳統的再發現(上下冊不分售)
作者 : 柯慶明、蕭 馳 主編
出版時間 : 2009年12月
出版單位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裝訂 : 平裝
語言 : 中文
ISBN : 978-986-02-1169-6
定價:800元

本書介紹 
 
  如果《陳世驤文存》讓你重新認識中國古典詩歌的抒情詮釋;如果你曾經錯過了高友工的精闢演說所吹起的「高友工旋風」;如果你喜愛這一片學術天地的開闊, 邀請您來閱讀——《中國抒情傳統的再發現》陳世驤、高友工、鄭毓瑜、蕭馳、柯慶明、張淑香、顏崑陽、龔鵬程、蔡英俊、呂正惠,十位中國文學學者的論文選集,參與後續的思維。
    
  本書承陳世驤、高友工的學術思路而來,自中國思想文化的大歷史脈絡或比較文化的背景,去對以抒情詩為主體的中國文學藝術傳統進行的具理論意義的探討。本書編者以此標準,每位作者入選兩篇,意圖概括這個已綿延近四十年的學術探索的主要視野,將此一學術型態的視野劃為八個方面。
    
  原論篇的思想文化淵源部分以陳世驤的〈原興:兼論中國文學特質〉開篇,該文自古文字學去追溯作為詩三百「機樞」的「興」所暗藏的歷史民俗信息,以此詮釋抒情傳統的一些特質。鄭毓瑜的〈從病體到個體——「體氣」與早期抒情說〉和〈身體時氣與漢魏抒情詩——漢魏文學與《楚辭》、〈月令〉的關係〉,則分别自中國傳統思想的身體觀和氣論、互應論去探討抒情傳統的淵源。
    
  語文問題是作為抒情傳統主體的抒情詩的另一本原問題。蔡英俊的〈「詩」與「藝」:中西詩學議題析論〉,以西方詩學為對照以發現中國詩學關於詩之觀念的獨特性,指出中國傳統強調語言對於情感或心境的直接揭露。龔鵬程的〈說「文」解「字」——中國文學藝術發展的結構〉,跨越文學去探討中國文化的「主文」傳統。
    
  第三輯是抒情傳統文本之原的討論,堪為此一學術型態的一個特色,卻也可能最具爭議。高友工的〈《古詩十九首》與自省美典〉一文第一次譯成中文,他將《古詩十九首》界定為中國詩歌自公共表演轉向「內化」、「內省」的里程碑,是抒情傳統的真正開始。柯慶明的〈從「現實反應」到「抒情表現」——略論《古詩十九首》與中國詩歌的發展〉則提供了另一種詮釋。該文將「抒情表現」作為「現實反應」的對峙,進而提出消解惱人的「現實」性。
    
  本論篇分三輯討論抒情傳統展開後的自我、時間和形式三個主要問題。張淑香的〈抒情自我的原型——屈原與〈離騷〉〉和陳世驤的〈論時:屈賦發微〉分別討論自我和時間,卻皆追溯至屈原。蔡英俊的〈「抒情自我」的發現與情景要素的確立〉,從魏晉以後知識分子的生活型態與思維方式等方面,追溯了抒情自我如何擺落兩漢的「社會羣體共同意志」之拘限。呂正惠〈「内斂」的生命形態與「孤絕」的生命境界——從古典詩詞看傳統文士的内心世界〉,著意探討中國詩歌中抒情自我的一個特徵,是一個自「靜態人生觀」的自我觀照。
   
  特定時觀是抒情文類形成的另一要素。陳世驤的〈論時:屈賦發微〉提出屈原以〈離騷〉和〈天問〉「始創了詩的時間」。蕭馳的〈論阮籍《詠懷》對抒情傳統時觀之再造〉以阮籍為屈原之後,再一次深刻地創造了「詩的時間」的詩人。
    
  「抒情傳統與文學形式」一輯所選的兩篇文章,呂正惠的〈中國文學形式與抒情傳統——從比較的觀點看中國文學〉力圖純粹從文類研究的立場來探討中國每一種詩體所表現的特殊內涵。柯慶明的〈中國古典詩的美學性格——一些類型的探討〉在「言志詩」、「神韻詩」、「格律詩」和「格調詩」四個範疇下討論中國古典詩的美學性格。
   
  廣論篇的「抒情傳統的跨文類版圖」,高友工的〈中國抒情美學〉一開始即表示中國美學傳統儘管有其文類的多樣性和詮釋中的種種爭議,卻揭示出某些恆常不變的特徵,本人謂之抒情美學。蕭馳的〈從才子佳人到《紅樓夢》:文人小說與抒情傳統的一段情結〉則是基於對清代才子佳人小說和《紅樓夢》的比較分析,追尋抒情詩傳統在文人小說中的播散以及被哀輓和反諷。
    
  「抒情理論的建構與再構」一輯,龔鹏程的〈從呂氏春秋到文心雕龍——自然氣感與抒情自我〉,追溯了展開在《文心雕龍》和《詩品》的抒情傳統與漢代思想文本的三方面聯繫。張淑香的〈抒情傳統的本體意識——從理論的「演出」解讀〈蘭亭集序〉〉,從思辨中西文化的差異提出中國抒情傳統是源自本身文化中一種強固的集體共同存在的感通意識。
    
  顏崑陽的〈從反思中國文學「抒情傳統」之建構以論「詩美典」多面向變遷與叢聚狀結構〉,該文是對此學術思潮之一次嚴肅總結、反思和批判。
本書介紹 
 

柯慶明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畢業。曾任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副院長、臺灣文學研究所所長、出版中心主任,美國哈佛大學燕京學社協同研究員,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系訪問研究員,日本京都大學文學部招聘教授,《現代文學》雜誌主編,《文學評論》雜誌編輯委員兼執行編輯。現任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暨臺灣文學研究所教授。著有《一些文學觀點及其考察》、《萌芽的觸鬚》、《分析與同情──中國古典文學的批評與其理論》、《境界的再生》、《境界的探求》、《文學美綜論》、《現代中國文學批評述論》、《中國文學的美感》、《臺灣現代文學的視野》等文學評論專書,以及詩集《清唱》、散文集《出發》、《靜思手札》、《省思札記》、《昔往的輝光》。

  
蕭 馳
  曾在中國大陸研修中國古代文學批評史,獲碩士學位。1987年負笈北美,先後在印第安那大學和華盛頓大學(聖路易斯)攻讀中西比較文學,1993年獲華盛頓大學比較文學博士學位。同年入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任教,歷任講師、高級講師、副教授。研究中國古典詩學凡三十年,主要著作有《中國抒情傳統》(1999),The Chinese Garden as Lyric Enclave: A Generic Study of The Story of the Stone(2001),  以及探討中國詩學與思想史關聯的三部著作:《抒情傳統與中國思想:王夫之詩學發微》(2003),《佛法與詩境》(2005),《玄智與詩興》(即出
)。


The Brilliant History of Color in Art

$
0
0

色彩的歷史

除了生活中熟知的紅橙黃綠,自然、藝術中的顏色數以萬計,我們無法在色譜上明確指出錳黑色(Manganese black)、赭黃色(Yellow ocher)或唇紅(Vermilion),這些顏色的名稱如此神秘,甚至使人感覺它們代表了比顏色更多的意義,我們可以品嘗胭脂紅(cochineal);觸到木乃伊棕色(mummy brown),不過這些稀奇古怪的顏色到底是從哪裡來的呢?最近出版的新書 The Brilliant History of Color in Art 提供了關於色彩的廣博研究,以下就介紹幾種冷門色彩的由來。
 
Lead White(鉛白)
 
18 世紀著名英國美女  Maria Gunning 以她白皙的妝容照耀了喬治二世統治時期的倫敦,當時將臉蛋塗白、呈現類似林黛玉的虛弱美感是女性的流行打扮,據說 Gunning 使用的化妝膏由鉛製成,含毒性,會造成身、心的不健康,後來也造成了這位絕世美女的死亡。
 
Chrome Yellow(鉻黃)
 
當鉻與強酸、強鹼作用時,會產生這種黃色,在20世紀廣被使用於校車、路標上色,梵谷在名畫「鳶尾花」當中使用這種顏色與前景中紫色鳶尾花作對比。在一次精神病發作中,梵谷甚至將用以作畫的鉻放進嘴裡。
 
Patent Blue
 
這種藍色從二十世紀起被廣為使用,當時開始的彩色照相技術有不顯色的問題,人們發現在其他顏色中加入Patent Blue可以保持這片顏色鮮艷,現在也發展成食用色素,用於藥丸染色。
 
Tyrian Purple(骨螺紫)
 
古羅馬占領希臘時從當地帶回很多染料,其中一種就是骨螺紫,骨螺的鰓下線所分泌的物質在光照下會變成紫色,這種顏色在古代也成為流行與權貴的象徵。
 
Cinnabar, Vermilion and Minium(硃砂、朱紅色與鉛丹)
 
硃砂是一種源於西班牙中部(有另一說法是產自中國)、有著金屬色澤的桔紅色礦物,提煉之後會變成俗稱「龍血」的朱紅色顏料,鉛丹則更接近桔色,被中國人、羅馬人所喜愛。
 
Rose(玫瑰色)
 
這個顏色的歷史可以追溯至古老的薩克遜人,直到後來歐洲對中國瓷器的狂熱。中國瓷器太難運送、取得,歐洲工匠就用其他方式仿制,其中一個款式運用黃金、玻璃與王水作用而成這種玫瑰般的顏色。
 
Madder Red(茜草紅)
 
18 世紀法國皇室所鍾愛的顏色,運用胭脂蟲、中東灌木植物「茜草」的根所製成,製成顏料必須加入牛血、牛糞。
 
Indian Yellow (印度黃)
 
Pan Paint 是一種溼畫,利用色素、阿拉伯膠與甘油所製成的顏料,不會在畫布上完全乾掉,造成某種朦朧的視覺效果,曾經有藝術家用芒果樹的葉子養牛,並採集他們的尿液製成 Indian Yellow 的色澤。
 
 
Sepia(烏賊黑)
 
在彩色照片出現以前,黑白色調的照片顯色就是依照這種從烏賊萃取的墨水,而費工的手繪肖像照片也廣為使用這種墨水。
 
Mauve(淡紫色)
 
19 世紀化學家 William Henry Perkins 在研發瘧疾相關藥物時,發現這種顏色在瓶中殘留,比紫色柔和,是之前沒有見過的顏色。在他之後化學家開始對自然中隱藏的色彩做各種研究。
 
 
文字:于念平
新聞出處:來源
圖片:來源

Hüzün, 「呼愁」土耳其語的「憂傷」

$
0
0



  1. Emotions, Language and Identity on the Margins of Europe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sbn=1137403497
    Kyra Giorgi - 2014 - ‎Psychology
    Hüzün, the Turkish word for melancholy, has an Arabic root; when it appears in the Koran (as 'huzn' in two verses and 'hazen' in three others) it means much the  ...




伊斯坦布爾:一座城市的記憶 正文 呼愁

「呼愁」一詞,土耳其語的「憂傷」,有個阿拉伯根源:它出現在《古蘭經》時(兩次寫作「huzn」,三次作「hazen」),詞義與當代土耳其詞彙並無不同。先知穆罕默德指他妻子哈蒂潔和伯父塔裡湧兩人過世的那年為「Senetulhuzn」,即「憂傷之年」,證明這詞是用來表達心靈深處的失落感。但如果說「呼愁」起先的詞義是指失落及伴隨而來的心痛與悲傷,我自己所讀的書卻指出,伊斯蘭歷史在接下來幾百年間有一小條哲學斷層線逐漸形成。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看見兩個迥然不同的「呼愁」出現,各自喚起某種獨特的哲學傳統。

根據第一個傳統,當我們對世俗享樂和物質利益投注過多時,便體驗到所謂「呼愁」:其含義是「你若未對這無常人世如此投入,你若是善良誠實的回教徒,便不會如此在意世間的失落」。第二個傳統出自蘇菲神秘主義思想,為「呼愁」一詞以及失落與悲傷的生命定位提供一種較積極、較悲憫的認識。對蘇菲派來說,「呼愁」是因為不夠靠近真主阿拉因為在這世上為阿拉做的事不夠而感受到的精神苦悶。真正的蘇菲信徒不關注死亡之類的凡俗之事,更不用說身外之物:由於與真主阿拉永遠不夠接近、對阿拉領悟得永遠不夠深刻,使他倍感哀痛、空虛、欠缺。此外,給他帶來痛苦的,不是「呼愁」的存在,而是它的不存在。他由於未能體驗「呼愁」而感知到它的存在;他受苦,是因為他受的苦不夠。遵照此一邏輯,得以斷定「呼愁」深受伊斯蘭文化推崇。假如過去兩百年來「呼愁」是伊斯坦布爾文化、詩歌和日常生活的核心所在,肯定部分是因為我們以它為榮。但若要瞭解「呼愁」過去一百年來的意義,若想傳達其經久不衰的力量,便不能只提蘇菲傳統帶給這詞的榮耀。若想表達近百年來「呼愁」對伊斯坦布爾音樂的精神影響,瞭解「呼愁」何以主宰土耳其現代詩歌的基調及其象徵意義,何以跟古典詩歌的偉大象徵一樣,遭人濫用甚至誤用,若想瞭解「呼愁」作為文化概念重要問題所表達的世俗失敗、疲沓懈怠和心靈煎熬,便不能只去理解這個詞的歷史以及我們附加的榮耀。若欲傳達伊斯坦布爾讓兒時的我感受到的強烈「呼愁」感,則必須描述奧斯曼帝國毀滅之後的城市歷史,以及——這點尤其重要——此一歷史如何反映在這城市的「美麗」風光及其人民身上。伊斯坦布爾的「呼愁」不僅是由音樂和詩歌喚起的情緒,也是一種看待我們共同生命的方式;不僅是一種精神境界,也是一種思想狀態,最後既肯定亦否定人生。

要探索這詞的多重含義,我們得回頭看一些思想家,他們不將「呼愁」視為一種詩學概念或獲得真主恩寵的狀態,而是視為一種疾病。根據金迪的說法,「呼愁」不僅是關於喪失或死去親人,亦是關於其他的精神磨難,像是憤怒、愛、怨恨和莫須有的恐懼。(醫師哲學家阿維森納也以同樣廣義的角度看待「呼愁」,他之所以建議為陷入無助戀情的年輕人診斷把脈時,應當向男孩詢問女孩的名字,正是出於這個原因。)這些古伊斯蘭思想家列舉的方式類似於17世紀初伯頓在其神秘而有趣的巨著《憂鬱的解剖》(其篇幅約一千五百頁,使阿維森納的大作《憂傷》看起來像本小冊子)中所提出的。和阿維森納一樣,伯頓對於此種「黑色痛苦」採取廣義的觀點,將怕死、愛、失敗、惡行以及各種各樣的飲料和食物列為可能原因,而他所列舉的療法,範圍亦同樣廣泛,他結合醫學與哲學,規勸讀者從理性、工作、聽從、美德、紀律和齋戒當中尋求慰藉——齋戒一項又是證明文化傳統截然不同的兩本著作體現共同點的一個有趣例子。

因此,「呼愁」起源於和憂傷一樣的「黑色激情」,其詞源歸因於亞里士多德時代最早提及的基本體液(黑膽質),並指通常與此種感覺聯繫在一起的顏色及其暗指的滯塞之苦。但我們在此看見兩個詞的本質區別:以病痛為榮的伯頓認為,憂傷通往愉快的孤獨;由於病者的想像力因之增強,有時憂傷是一種歡喜的確認;憂傷是孤獨的結果或原因皆無關緊要,在這兩種情況下,伯頓都將孤獨視為憂傷的核心和精髓所在。但對於把「呼愁」視為既是神秘狀態(因我們與阿拉合而為一的共同目標遭受挫折而引發)又是一種疾病的金迪而言,其關注的中心事物就和所有的古伊斯蘭思想家一樣,是「社瑪」,即信徒社群。他根據「社瑪」的處世準則判斷「呼愁」,提出回歸社群的方法。基本上,他把「呼愁」視為某種與社群目標相互

牴觸的體驗。

我的起始點是一個小孩透過佈滿水汽的窗戶看外面所感受的情緒。現在我們逐漸明白,「呼愁」不是某個孤獨之人的憂傷,而是數百萬人共有的陰暗情緒。我想說明的是伊斯坦布爾整座城市的「呼愁」。

在我描繪伊斯坦布爾所獨有的、將城內居民團結在一起的此種感覺之前,別忘了,風景畫家的首要目標,是在觀看者心中喚醒畫家內心激起的相同感受。這一觀念在19世紀中葉的浪漫主義者間尤為風行。當波德萊爾斷定德拉克洛瓦畫中對他最具影響的是其憂傷之氣,正如他們之後的浪漫派和頹廢派,他是以一種全然正面的方式道出這詞彙,作為讚譽。在波德萊爾闡述對德拉克洛瓦的看法(1846年)後六年,他的作家兼評論家朋友戈蒂耶訪問伊斯坦布爾。戈蒂耶關於這城市的著述給後來的雅哈亞和坦皮納等作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值得注意的是,戈蒂耶將城裡某些景色形容為「憂傷至極」,亦為讚譽之意。

但此刻我想描述的不是伊斯坦布爾的憂傷,而是那映照出我們自身的「呼愁」,我們自豪地承擔並作為一個社群所共有的「呼愁」。感受這種「呼愁」等於觀看一幕幕景象,喚起回憶,城市本身在回憶中成為「呼愁」的寫照、「呼愁」的本質。我所說的是太陽早早下山的傍晚,走在後街街燈下提著塑料袋回家的父親們。隆冬停泊在廢棄渡口的博斯普魯斯老渡船,船上的船員擦洗甲板,一隻手提水桶,一隻眼看著遠處的黑白電視;在一次次財務危機中踉蹌而行、整天惶恐地等顧客上門的老書商;抱怨經濟危機過後男人理發次數減少的理髮師;在鵝卵石路上的車子之間玩球的孩子們;手裡提著塑料購物袋站在偏遠車站等著永遠不來的汽車時不與任何人交談的蒙面婦女;博斯普魯斯老別墅的空船庫;擠滿失業者的茶館;夏夜在城裡最大的廣場耐心地走來走去找尋最後一名醉醺醺主顧的皮條客;冬夜趕搭渡輪的人群;還是帕夏官邸時木板便已嘎嘎作響、如今成為市政總部響得更厲害的木造建築;從窗簾間向外窺看等著丈夫半夜歸來的婦女;在清真寺中庭販賣宗教讀物、念珠和朝聖油的老人;數以萬計的一模一樣的公寓大門,其外觀因髒污、銹斑、煙灰、塵土而變色;霧中傳來的船笛聲;拜占庭帝國崩潰以來的城牆廢墟;傍晚空無一人的市場;已然崩垮的道堂「泰克」;棲息在生銹駁船上的海鷗,駁船船身裹覆著青苔與貽貝,挺立在傾盆大雨下;嚴寒季節從百年別墅的單煙囪冒出的絲絲煙帶;在加拉塔橋兩旁垂釣的人群;寒冷的圖書館閱覽室;街頭攝影人;戲院裡的呼吸氣味;曾因金漆頂棚而粲然閃耀的戲院如今已成害羞靦腆的男人光顧的色情電影院;日落後不見女子單獨出沒的街道;南風襲來的熱天裡聚集在國家管制的妓院門口的人群;在商店門口排隊購買減價肉的年輕女子;每逢假日清真寺的尖塔之間以燈光拼出的神聖訊息,燈泡燒壞之處缺了字母;貼滿髒破海報的牆壁;在任何一個西方城市早成古董的1950年代雪佛蘭、在此地成為共乘出租車的「巴姆」,喘著氣爬上城裡的窄巷和髒街;擠滿乘客的公

共汽車;清真寺不斷遭竊的鉛板和排雨槽;有如通往第二個世界的城市墓地,墓園裡的柏樹;傍晚搭乘卡迪廓伊往卡拉廓伊的船上看見的黯淡燈光;在街頭嘗試把同一包面紙賣給每個過路人的小孩;無人理睬的鍾塔;孩子們讀起奧斯曼帝國豐功偉業的歷史課本,以及這些孩子在家裡挨的打;人人得待在家中以便彙編選民名單的日子;人人得待在家中接受戶口普查的日子;突然宣佈宵禁以便搜找恐怖分子,於是人人誠惶誠恐地坐在家裡等候「官員」的日子;報上無人閱讀的一角刊載的讀者來信,說在附近矗立三百七十五年的清真寺,圓頂漸漸塌陷,問何以未見國家插手干涉;繁忙的十字路口設置的地下道;階梯破敗的天橋;在同一個地方賣了四十年明信片的男子;在最不可能的地方向你乞討、在同一個地方日復一日發出同樣乞求的乞丐;在摩肩接踵的街上、船上、通道和地下道裡陣陣撲鼻的尿騷味;閱讀土耳其大眾報《自由日報》上「古金大姐」專欄的女孩們;在夕陽照耀下窗戶橘光閃爍的於斯屈達爾;人人尚在睡夢中、漁夫正要出海捕魚的清晨時分;號稱「動物園」的古爾韓公園,園內僅有兩隻山羊和三隻百無聊賴的貓懶洋洋地待在籠子裡;在廉價的夜總會裡賣力模仿美國歌手、土耳其名歌星的三流歌手以及一流的歌手們;上了六年沒完沒了令人厭煩的英文課後仍只會說「yes」和「no」的中學生們;等在加拉塔碼頭的移民;散落在冬夜冷落的街頭市場上的蔬果、垃圾、塑料袋、紙屑、空布袋和空盒空箱;在街頭市場怯生生講價的美麗蒙面女子;帶著三個孩子艱難走路的年輕母親;十一月十日清晨九點零五分,整個城市停頓下來為紀念土耳其國父而致敬,船隻同時在海上鳴笛;鋪了許多瀝青而使台階消失的鵝卵石樓梯;大理石廢墟,幾百年來曾是壯觀的街頭噴泉,現已乾涸,噴頭遭竊;小街上的公寓,我童年時代的中產階級家庭——醫生、律師、老師和他們的妻子兒女們——傍晚坐在公寓裡聽收音機,如今同樣的公寓中擺滿了針織機和鈕扣機,擠滿拿最低工資徹夜工作以交付緊急訂單的年輕姑娘們;從加拉塔橋望向埃於普的金角灣風光;在碼頭上等顧客上門時凝望風景的「芝米」小販;所有損壞、破舊、風光不再的一切;近秋時節由巴爾幹半島和北歐、西歐飛往南方的鸛鳥,飛過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馬爾馬拉海上諸島時俯

瞰整個城市;國內足球賽後抽煙的人群,在我童年時代這些球賽始終以悲慘的失敗告終。我所說的正是這一切。

看見「呼愁」,並對表現在城市街頭、景色、人民身上的種種形態表達敬意,於是我們終於處處察覺到它:隆冬之晨,當陽光忽然照耀博斯普魯斯海,微微的水霧從海面升起時,你幾乎觸摸得到深沉的「呼愁」,幾乎看得見它像一層薄膜覆蓋著居民與景觀。

因此「呼愁」與伯頓所謂孤獨個體的憂傷之間有一大段形而上的距離;然而「呼愁」與列維—施特勞斯在《憂鬱的熱帶》裡所描述的另一種憂傷形式卻很相近。列維—施特勞斯的熱帶城市不太像位於北緯四十一度線、氣候較溫和、地勢較熟悉、生活較不艱苦的伊斯坦布爾。但伊斯坦布爾人民脆弱的生命,他們對待彼此的方式以及他們感受到的與西方各大重鎮之間的距離,都讓剛到的西方人不知如何瞭解伊斯坦布爾這一城市。由於不知如何是好,他們認為它具有「神秘感」,因而將「呼愁」等同於列維—施特勞斯的「憂鬱」。「憂鬱」不是某種牽動孤獨個體的痛苦;「呼愁」和「憂鬱」兩者皆表明某種集體的感覺、某種氛圍、某種數百萬人共有的文化。可是這兩個詞及其描述的感覺並不完全相同,而我們若要指出其差異,不能光是說伊斯坦布爾遠比德裡或聖保羅富有。(若去貧民區一窺,這些城市及其貧窮形態事實上相似得很。)差異在於伊斯坦布爾輝煌的歷史和文明遺跡處處可見。無論維護得多麼糟,無論多麼備受忽視或遭醜陋的水泥建築包圍,清真大寺與城內古跡以及帝國殘留在街頭巷尾的破磚碎瓦——小拱門、噴泉以及街坊的小清真寺——都使住在其中的人為之心痛。

這些東西可不像在西方城市看見的大帝國遺跡,像歷史博物館一樣妥善保存,驕傲地展示。伊斯坦布爾人只是在廢墟間繼續過他們的生活。許多西方作家和旅人感到這點妙不可言。但對於比較敏感的居民而言,這些廢墟提醒人們眼前貧窮雜亂的城市甭想再創相同的財富、權力和文化高峰。就像兒時眼見美麗古老的木造房屋一棟棟焚燬,這些與四周的塵土泥巴合而為一、無人照管的院落也同樣無法讓人引以為傲。

陀思妥耶夫斯基到瑞士旅行時,嘗試領會日內瓦人對自己城市的過度自豪。「他們甚至凝視最簡單的物件,像是路燈桿,彷彿這些燈桿是世界上最出色最美好的東西。」這位仇恨西方的愛國狂在一封信中寫道。日內瓦人相當以他們的歷史名城為榮,甚至在被問到哪條路最容易走時會這麼說:「順著這條街直走,先生,經過那座典雅華麗的青銅噴泉時……」假使伊斯坦布爾的居民也這麼做,他可能會跟著名作家拉西姆的故事《貝迪亞與美麗的艾麗尼》中那樣給人指路:「路過易卜拉欣帕夏的哈曼(公共澡堂),再往前走。在你右手邊,隔著你剛剛經過的舊址(哈曼)眺望過去,會看見一間破房子。」今天的伊斯坦布爾人對外地人在這些悲街慘巷看見的一切感到不安。

足夠自信的居民或許更喜歡用城裡的雜貨店和咖啡館做地標,如今已成慣例,因為這些東西被視為現代伊斯坦布爾的瑰寶。但若想快速逃開廢墟的「呼愁」,便得對一切歷史古跡視而不見,對建築物的名稱或其建築特徵不予理睬。對許多伊斯坦布爾居民而言,貧窮和無知在這方面很適合他們。歷史成為沒有意義的詞彙,他們把城牆的石塊拿來加到現代材料中,興建新的建築,或以水泥翻修老建築。但「呼愁」並不放過他們:由於忽略過去並與之斷絕關係,卑鄙而虛空的努力使他們的「呼愁」感更強烈。「呼愁」源自他們對失去的一切感受的痛苦,但也迫使他們創造新的不幸和新的方式以表達他們的貧困。

列維—施特勞斯所描述的「憂鬱」,是一個西方人在審視熱帶地區的貧困大城市,注視熙熙攘攘的人群及其悲慘的生活時可能的感受。但他不是通過他們的眼睛看城市:「憂鬱」意味著一個滿懷內疚的西方人,他不讓陳腔濫調和種種偏見歪曲他的印象,以此撫慰他的痛苦。但「呼愁」卻非旁觀者的感覺。奧斯曼古典音樂、土耳其流行音樂,尤其是1980年代廣受歡迎的「阿拉貝斯克」,都不同程度地表達了這一情緒,一種介於肉體痛苦與悲傷憂慮之間的感覺。來這座城市的西方人往往沒留意到,連奈瓦爾——他自己的憂傷終將逼他自殺——也說這城市的色彩、街頭百態、暴力和種種儀式使他倍感清新,他甚至敘述在墓地聽見女人的笑聲。或許因為他是在伊斯坦布爾尚未開始追悼過去的奧斯曼輝煌時期造訪此地,又或許他必須逃離自己的憂傷,促使他在《東方之旅》當中以大量筆墨書寫燦爛的東方幻想。

伊斯坦布爾所承載的「呼愁」不是「有治癒之法的疾病」,也不是「我們得從中解脫的自來之苦」,而是自願承載的「呼愁」。於是走回伯頓斷言「快樂皆空/甜蜜惟憂傷」的憂傷;它呼應其自貶的智慧,敢於誇耀它在伊斯坦布爾生活中佔有的重要地位。同樣地,共和國創立後的土耳其詩歌,當中的「呼愁」也表達了無人能夠或願意逃離的同一種悲傷,最終拯救我們的靈魂並賦予深度的某種疼痛。對詩人而言,「呼愁」是霧濛濛的窗戶,介於他與世界之間。他投映在窗扇上的生活是痛苦的,因為生活本身是痛苦的。對於逆來順受的伊斯坦布爾居民而言亦是如此。依然受到它在蘇菲文學中獲取的榮譽的影響,「呼愁」為他們的聽天由命賦予某種尊嚴,卻也說明了他們何以樂觀而驕傲地選擇擁抱失敗、猶豫、挫折和貧窮,顯示「呼愁」不是生命中種種辛酸與失落導致的結果,而是其主要原因。這也適用於我小時候土耳其電影裡的主角們,以及同時期我心目中的許多英雄:他們都給人一種印象,那就是,由於生來便把這「呼愁」掛在心上,他們在面對金錢、成功或所愛的女人時不能顯出渴望。「呼愁」不僅麻痺伊斯坦布爾的居民,也提供他們麻痺的誇張手法。此種感覺不會出現在巴爾扎克筆下的拉斯蒂涅身上,拉斯蒂涅雄心勃勃地傳達並頌揚的是現代都市的精神。伊斯坦布爾的「呼愁」不是主張個人反抗社會,反倒是表明無意反抗社會價值與習俗,鼓舞我們樂天知命,尊重和諧、一致、謙卑等美德。「呼愁」在貧困之時教人忍耐,也鼓勵我們逆向閱讀城市的生活與歷史,它讓伊斯坦布爾人不把挫敗與貧窮看作歷史終點,而是早在他們出生前便已選定的光榮起點。因此,我們從中獲取的光榮有可能引起誤解。但它確實表明伊斯坦布爾承擔的「呼愁」不是瀰漫全城的絕症,不是像悲傷一樣得去忍受的永恆貧窮,也不是黑白分明的失敗難題:它是倍感榮幸地承擔其「呼愁」。

早在1580年,蒙田即認為他所謂「憂鬱」的情緒毫無光榮可言。(儘管知道自己是憂鬱患者,他仍用這個詞;多年後,同樣被診斷有憂鬱症的福樓拜也這麼做。)蒙田認為「憂鬱」是獨立自主的理性主義和個人主義的敵人。按照他的觀點,「憂鬱」不配跟智慧、美德、道德等高尚品德並列在一起,他還贊成意大利人把「憂鬱」跟萬惡之源的各種瘋狂和傷害聯繫在一起。

蒙田本身的憂愁如服喪般孤單,咬噬著這個與書獨處的男人的內心。但伊斯坦布爾的「呼愁」卻是全城共同感受且一致肯定的東西。正如坦皮納描述伊斯坦布爾的長篇巨著《和平》當中的主人公們:源於城市歷史的「呼愁」使他們一文不名,注定失敗。「呼愁」注定使愛情沒有和平的結局。就像黑白老片中,即便最感人最真實的愛情故事,若以伊斯坦布爾為背景,一開始便能看出男孩生來背負的「呼愁」將把故事導入通俗劇。

在這些黑白片中,就像在《和平》這類「精緻藝術」當中,認同的時刻始終相同。當主人公退避到自己的世界,當他未能表現出足夠的決心或膽識,而是屈服於歷史及社會加在他身上的環境時,我們才擁抱他們,同時整個城市也擁抱他們。展現在劇中的黑白大街風光無論多麼美麗、多麼馳名,依然閃耀著「呼愁」。有時我轉換著電視頻道,偶然發現已播放一半的片子,腦海裡便閃現某種不尋常的想法。當我看見主人公走在某貧民區的鵝卵石路上,仰望某間木屋窗內的燈光,想著他那理所當然快嫁給別人的心上人,或者當主人公帶著謙卑的驕傲回答一位有錢有勢的廠主,決定接受生活的原貌,而後轉身注視黑白影像的博斯普魯斯,我便覺得「呼愁」並非來自主人公殘破的痛苦經歷,亦非來自他未能娶到他心愛的女子,反倒像是,充塞於風光、街道與勝景的「呼愁」已滲入主人公心中,擊垮了他的意志。於是,若想知道主人公的故事並分擔他的憂傷,似乎只需看那風景。對這些電影主人公來說,就像對坦皮納的「精緻藝術」小說《和平》當中的主人翁而言,面對絕境只有兩種方式:沿著博斯普魯斯海岸行走,或者去城裡的後街凝望廢墟。主人公惟一的辦法是求諸群體。但對於受西方文化刺激並希望接觸當代世界的伊斯坦布爾作家和詩人而言,問題更為複雜。除了「呼愁」帶來的群體感之外,他們也渴望蒙田的理性主義和梭羅的心靈孤寂。在20世紀的前幾年當中,一些人參考這些影響所創造出的伊斯坦布爾形象,我們必須承認,與伊斯坦布爾不可分割,因此也與我的故事不可分割。寫這本書時,我不停地——時而激烈地——與四位孤獨作家對話(在經過貪婪的閱讀、遲疑的長久討論以及充滿巧合的漫遊之後),這四位作家將憂傷賦予現代的伊斯坦布爾。

‎2015下半年台片檔期‬

$
0
0

The Raining City相片


The Raining City


‪#‎國片相關‬‪#‎2015下半年台片檔期‬

2015年可說是國片爆發年,光上半年就已有16部電影在院線上映,而從去年到今年上半年攝製好的台灣電影,即將在下半年起一舉爆發,不管是已經定檔的,或是還沒排上的,都將陷入互相廝殺的殘酷挑戰;今年下半年究竟能有多少國片從中脫穎而出呢?讓我們拭目以待(當然也是需要大家的支持啦)!


06/05 愛琳娜Elena (陳怡蓉、莊凱勛主演) (林靖傑)
06/12 舞鬥 (郭書瑤主演) (華映)
06/12 長情的告白 What Makes Love Last (失智症紀錄片) (穀得)

07/09 角頭 GATAO (王陽明、黃鴻升主演) (福斯)
07/24 風中家族 Where the Wind Settles (楊祐寧、胡宇威主演) (威視)

08/07 醉‧生夢死 (張作驥導演) (海鵬)
08/07 Open!open! 電影粉絲團 (簡嫚書導演) (威視)
08/14 我的少女時代 Our Times(Official) (宋芸樺、王大陸、李玉璽)(華聯)
08/14 屍憶 (吳慷仁、謝欣穎、田中千繪主演) (甲上) 
08/14 蘆葦之歌 慰安婦阿嬤的光影紀實 (慰安婦紀錄片)
08/20 青田街一號 The Laundryman (張孝全、隋棠主演) (華納)
08/28 聶隱娘 (侯孝賢導演、坎城最佳導演、舒淇、張震主演) (中影)

09/04 落跑吧愛情(原:我的澎湖灣)(舒淇、任賢齊主演) (華聯)
09/18 夢想海洋 (紀錄片) (華聯)
09/25 他媽的藏寶圖(原:元寶C計劃)(華映)
09/25 太陽的孩子 Wawa No Cidal (鄭有傑&勒嘎舒米導演) (牽猴子)

10/08 六弄咖啡館 At Cafe 6 (藤井樹導演,原作小說改編) (海鵬)
10月預定 我們一家不太熟 (原:三個遜爸一個媽)(張榕容主演) (得藝)

11/27 紅衣小女孩 The Tag-Along (黃河、許瑋甯主演) (威視)

12/11 只要我長大 (華映)

夏預定 報告班長7 勇往直前
秋預定 百日告別 (石頭、林嘉欣主演) (原子)
秋預定 灣生回家 (日本灣生紀錄片)
秋預定 台北愛情捷運 系列電影 (海鵬)
  大橋頭的戀愛夢 (林君陽)
  愉悅愉悅地奔向未來吧 (高炳權)
  奉子不成婚 (北村豐晴)
  紅酒燉牛肉 (葉天倫)
  歡迎光臨今日溫泉 (林孝謙)
冬預定 時間差 (郭采潔主演)

未定 獨一無二 Love in Vain (楊順清導演)
未定 菜鳥 (鄭文堂導演,台北電影節開幕片)
未定 衝組 (鄭文堂導演,閃靈參演)
未定 真愛像阿飄 (簡嫚書、林柏宏主演)
未定 打噴嚏 A Choo (柯震東、林依晨主演)
未定 十七歲 (翁滋蔓主演)

Love Letter from Franz Kafka to Felice Bauer/ Franz Kafka (1883 - 1924) 給 Felice Bauer 的情書

$
0
0

夫卡喜歡漫步在布拉格的公園。快過世前,有次他正在散步,看到一個小女孩因為洋娃娃掉了在哭。卡夫卡對她說:「我知道妳的洋娃娃在旅行,因為她剛剛寫信給我了。」小女孩半信半疑的,所以他跟她約好第二天同一地點再見。他回到住的地方,連夜寫了封長信,第二天早晨又到了公園。他唸給那個迫不及待的小女孩聽,那個洋娃娃在這幾頁信紙上敘述了她的冒險、她的遠航、她的新生活。卡夫卡最後以那個洋娃娃找到對象去結束了這個為期三週的遊戲,因為他知道,女人有一個很奇怪的死亡方式,那就是--結婚。 

歐巴桑曰:

結婚是女人奇怪的死亡方式,也是男人尋找重回子宮的方式.

在維基百科 袁枚 有一則描述
逸事
德語文學大師卡夫卡在1912年11月24日寫信給當時的未婚妻菲莉斯.鮑威爾,引用了袁枚的《寒夜》[9]:
寒夜讀書忘卻眠,錦衾香盡爐無煙。美人含怒奪燈去,問郎知是幾更天。
很懷疑他的詩真的如此享譽海外嗎 卡夫卡如何能讀到袁枚的《寒夜》詩


(11 November 1912)

Excerpt:
Fräulein Felice!
I am now going to ask you a favor which sounds quite crazy, and which I should regard as such, were I the one to receive the letter. It is also the very greatest test that even the kindest person could be put to. Well, this is it:

Write to me only once a week, so that your letter arrives on Sunday—for I cannot endure your daily letters, I am incapable of enduring them. For instance, I answer one of your letters, then lie in bed in apparent calm, but my heart beats through my entire body and is conscious only of you. I belong to you; there is really no other way of expressing it, and that is not strong enough. But for this very reason I don’t want to know what you are wearing; it confuses me so much that I cannot deal with life; and that’s why I don’t want to know that you are fond of me. If I did, how could I, fool that I am, go on sitting in my office, or here at home, instead of leaping onto a train with my eyes shut and opening them only when I am with you?...



Franz Kafka (1883 - 1924) He came from a middle class family, his father ran a dry goods story; his mother came from a well-to-do family.  Franz started working for an insurance company in 1907 and worked for much of his life as an insurance official. Franz had been trying his hand at writing since 1898. His extraordinary fictional literary works were written largely in his spare time and many of his novels were not published until after his death from tuberculosis in 1924.

He first met Felice Bauer (1887 - 1960) on August 13, 1912 and proposed to her in 1913.  In July 1914 he called off their engagement but kept writing to her. Three years later, in July 1917, he proposed to Felice again.  As it happened, Franz was diagnosed with tuberculosis one month later, which spelled the end of their relationship. Felice went on to marry another man in 1919, but kept Franz’s letters.

Despite his failing health, Kafka continued to have numerous affairs over the next seven years. By 1924, however, his health had severely plummeted and he died on June 3, 1924.

****

Read Franz Kafka’s Kafkaesque Love Letters via Open Culture...
"I am constantly trying to communicate something incommunicable, to explain something inexplicable, to tell about something I only feel in my bones and which can only be experienced in those bones."
It’s easy to think of Franz Kafka as a celibate, even asexual, writer. There is the notable lack of eroticism of any recognizable sort in so much of his work.
OPENCULTURE.COM


Peter Hessler 中國三書《》

$
0
0

Peter Hessler (b. June 14, 1969) is an American writer and journalist. He is the author of three acclaimed[1] books about China and has contributed numerous articles to The New Yorker and National Geographic, among other publications. In 2011, Hessler received a MacArthur Foundation"genius grant" in recognition and encouragement of his "keenly observed accounts of ordinary people responding to the complexities of life in such rapidly changing societies as Reform Era China."[2]

Books

  • Country Driving: A Journey Through China from Farm to Factory, Harper, New York, 2010.
  • Oracle Bones: A Journey Between China's Past and Present, HarperCollins, New York, 2006.
  • River Town: Two Years on the Yangtze, Harper, New York, 2001. Awarded the Kiriyama Prize.

出版作品 中國三部曲

  • 2001年 River Town: Two Years on the Yangtze, Perennial. 2006年此書譯成中文。《消失中的江城: 一位西方作家在長江古城探索中國》,吳美真譯,台北久周文化。此書寫個人經驗[1]
  • 2006年 Oracle Bones: A Journey Between China's Past and Present, HarperCollins.2007年此書譯成中文。《甲骨文:流離時空里的新生中國》,盧秋瑩譯,台北久周文化。此書寫今昔對比[1]
  • 2010年 Country Driving: A Journey Through China from Farm to Factory, HarperCollins. 此書企圖捕攫社會劇變中的浮光掠影,地理與生命景觀的荒蕪[1]2011年此書譯成中文,《尋路中國:從鄉村到工廠的自駕之旅》,李雪順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12。
尋路中國:長城、鄉村、工廠,一段見證與觀察的紀程賴芳譯,台北:八旗,2013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10630

表紙画像著者:ピーター・ヘスラー、栗原泉  出版社:白水社 価格:¥ 2,730
(1)《疾走中国 変わりゆく都市と農村》(ピーター・ヘスラー著、栗原泉訳、白水社,2012・2730円)
(2)上海近代のホワイトカラー 揺れる新中間層の形成(岩間一弘著、研文出版・7350円)
(3)ふたつの故宮博物院(野嶋剛著、新潮選書・1260円)
    ◇
 辛亥革命が百周年を迎えた今年、中国関係の書物は一際(ひときわ)目立っていた。近代化への道を歩んできたこの百年、中国に何が起き、どんな変化をもたらしたかについて、中国人に限らず、関心を持つ方が多くいるようだ。それをキーワードに選んだ3点である。
 (1)はフリージャーナリストのアメリカ人が、社会の最底辺にもがく中国人と生活を共にし、中国の「骨身にしみた」現実を活写した一冊。経済発展の影に潜む様々な問題を切実に訴えている。
  (2)は戦前の上海に見られた新中間層の形成を通して中国近代化を検証する。中産階級の割合が社会安定を左右すると言われつつ、貧富の格差が開く一方。こ の現象はもはや中国に留(とど)まっていない。(3)は文物から中国政治の「特異」体質を辿(たど)る。文化的な価値の高い文物が持つ別の意義を鋭く分析 している。
    ◇
 楊逸(作家)

《西藏歷史文化辭典》Tibetan civilization [by] R. A. Stein 《西藏的文明》/大西藏环境遭破坏

$
0
0
“Sacred Traditions of the Himalayas," on view through June 14, features elaborate mandalas, embroidered tangkas, devotional sculpture, and jewelry for the gods. All the objects on display served as visually pleasing tools that allowed individuals to reach toward the elusive idea of transcendence. http://met.org/1evLuvw
Leaf-Shaped Box | 17th–19th century | Top decoration: Newari; box: Tibet, Lhasa area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New York 的相片。


法國學者石泰安教授的博士論文『西藏史詩與說唱藝人』(七十萬字);西藏史詩『格薩爾王傳』是有史以來最長的史詩,精彩絕倫,迄今傳誦不已.

格薩爾王傳藏文གེ་སར་རྒྱལ་པོ་威利Ge-sar rgal-po蒙古語Гэсэр Хаан),流行在中國西藏中亞地區的著名史詩,是世界上目前尚被傳唱的最後一部史詩,目前在西藏蒙古土族中間尚有140位演唱藝人在說唱這部史詩。English
《西藏歷史文化辭典》

西藏歷史文化辭典

本書地域以西藏自治區為主,適當收入青海、甘肅、四川、雲南藏族地區及北京、山西、河北、浙江等地與西藏歷史文化有關的內容。共收詞目790條,配以珍貴歷史圖片144幅。

《西藏的文明》(Tibetan Civilization) [by] R. A. Stein, translated [from the French] by J. E. Stapleton Driver, with original drawings by Lobsang Tendzin.1972, 336 pp.


Tibetan Civilization (72 ? Edition)by R. A. Stein
Tibetan Civilization (72 Edition) Cover

中文版印製劣
作  者:(法)R. A. Stein (石泰安) 著,耿昇 译
出 版 社:中国藏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1962 /2005 第2版

作者石泰安是當代法國最有權威的藏學家。《西藏的文明》是法國藏學家泰斗石泰安先生的藏學傳世名著,作者以西藏文明史的宏觀視角,以大手筆的文 化通史手法向我們展示了整個西藏的魅力。全書對西藏的地域、居民、社會、宗教、文學和藝術以及西藏的歷史形成與沿革做了充分、翔實、行動的論述,是我們今 天瞭解西藏、領悟西藏魅力和揭開西藏神秘面紗的最佳文本。本書是世界眾多藏學著作中的名著,是作者的精心之作。
簡體書作者簡介
  石泰安(R. A. Stein),1911年6月生於德國施韋茨。1933年遷居法國,是當代法國最有權威的藏學家,也是法國少有的幾個能同 時熟練地動用漢藏兩種文字史料的藏學家。石泰安教授非常注重於研究漢藏走廊地區的文化、民族、歷史、地理、宗教、習俗與文化諸領域,並長期從事西藏文化史 的研究。其代表作《西藏的文明》,並發表了很多西藏歷史的、西藏宗教的、西藏語言書目學的著作等。該書涉及的知識面很廣,表達了很多令人關注的藏學觀點、 方法和結論;描繪了西藏社會的宗教和習俗、文學和藝術,是一部世界眾多藏學書中的名著。
簡體書目錄
譯者的話
1962年第一版序言
1981年第二版序言
《西藏的文明》漢譯第三版贅言
第一章 地域與居民
一、地區與風土
二、居民
三、西藏人自己的地域觀
第二章 西藏歷史概況
一、西藏人的歷史觀
二、古代王朝
三、教權的形成
四、近代
第三章 西藏社會
一、家族
二、生活方式
三、權力和財權
四、教派
第四章 西藏的宗教和習俗
一、喇嘛教
教理要素
宗教的修持
信仰和祖師
觀想靜修持和儀軌
出神入化和假面具
二、「無名宗教」和傳說
「人間宗教」、歌曲和傳說
誓詞和墓葬
居住區
一年的節日
個人的地位
靈魂和生命
二、苯教
吐蕃苯教徒與外來苯教徒
古代儀軌
已被同化的苯教
第五章 文學和藝術
一、文學
表現方式
文學體裁
古代詩歌
新的道路
同化作用
幻覺見神者、詩、詩人
啞劇、戲曲和史詩
二、藝術
儀軌方面的要求
風格和形式
古老的回憶

註釋
參考書目
第2版參考書目



*****

新闻报道 | 2011.03.25

西藏环境遭破坏受损的是亿万亚洲人

为了引起世人对西藏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视,德国西藏倡议组织(Tibet Initiative Deutschland)在柏林召开题为"地球第三极正遭遇危险-中国在西藏的环境政策"的研讨会。

西藏有"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之称,那里有流经中国、东南亚和南亚多个国家的江河的河源,也是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生态源。但特别是近些年中国为了发展经济而不断大量地甚至是掠夺性地在西藏以及云南、青海、甘肃等多个地区开采资源,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在 柏林举行的研讨会与会者之一、西藏精神领袖达赖喇嘛驻欧盟特使格桑坚赞表示,1951年中国军队进藏之前,西藏是一片人迹鲜至的净土。但是如今中国在藏区 大肆砍伐树林和掠夺性开采矿产和油气资源已经到了相当危急的程度。他说:"西藏由于海拔非常高,如果那里的自然环境一旦遭到破坏,相对于其它地区,西藏的 生态平衡恢复起来十分困难,环境恢复所需花费的时间也要长得多。"
格 桑坚赞说,1951年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因为西藏以及邻近省份基础设施缺乏,特别是在西藏自治区境内的资源开发数量当时还很少。但是随着青藏铁路的通车 以及大藏区公路交通的改善,各种资源开采项目也随之而来。在西部大开发的旗帜下,成千上万祖祖辈辈以农牧业为生的藏人被迫迁移,他们对当地的资源开采没有 任何发言权。"从藏人的角度来看,中国官员没有把西藏看作是自己的家乡,而是将西藏单纯地看作是拥有巨大资源财富的土地,看作是可以为其经济迅速增长提供 能源的聚宝盆。他们在开采之前没有做详细的研究调查,没有考察究竟怎样在合理的范围内开采,也没有采取任何应对资源开采有可能对环境构成负面影响的保护性 措施。"
格 桑坚赞说,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具备环境意识,关心环保参与环保。另外中国官方也意识到对西藏的环境进行保护是非常必要的,但是由于地方官员同经济界的勾 结,很多时候上一级的保护环境政策到了地方却无法执行。他说,召开国际性保护西藏环境会议的意义就在于不断提醒北京政府必须在西藏实施新的环保政策,防止 当地的环境继续遭到毁灭性的破坏。
与 此同时,现在国际社会对西藏人权遭到践踏,文化、宗教受到压制的情况比较了解,但是很多人都不清楚,西藏自然资源正在遭到毁灭性的破坏,而对西藏环境的保 护实际上对亿万亚洲人的生活极其重要。格桑坚赞还表示,从这个角度来说,召开参与讨论有关西藏环境问题的会议也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洪沙
Viewing all 6844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