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人和書 ( Men and Books)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844

《曲人鴻爪 》張充和曲人生涯 2010/2013 /《張充和詩書畫選》收集曲人墨跡/

$
0
0
曲人鴻爪張充和曲人生涯收集曲人墨跡
作者:張充和口述孫康宜撰寫
出版: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台北:聯經
定價:39元
ISBN:9787563393886
出版日期:2010-01/
版次:1
標簽:曲人張充和孫康宜墨跡曲藝
所屬分類:文化傳記藝術
想讀在讀讀過




  • Kang-i Sun Chang 的相片。
    12小時  ·   · 1
  • Hanching Chung 孫老師,我的廣西師範大學版似乎沒成先生?不過看到唐蘭先生.....我認為似乎漏了世界曲人的接力詩詞會.....
    12小時  ·  
  • Kang-i Sun Chang  But the enlarged edition (2013增訂版) of曲人鴻爪has an entry on成舍我(entry #34, pp. 205-208). This zengding ban (with additions and corrections) was published in celebration of Ch'ung-ho Chang's 100 year birthday. Recently there was a reprint of this zengding ban (2014)!
    12小時  ·   · 2
  • Hanching Chung 謝謝。等一下去聯經翻翻。2~3年前我跟朋友吳先生介紹這系列的書,朋友都開眼界。
    11小時  ·   · 1
  • Kang-i Sun Chang  Thank you!
    11小時  ·  
  • Hanching Chung 哈。新生南路的聯經說他們還沒訂增訂版呢。
    11小時  ·   · 1
  • Kang-i Sun Chang  Ask them to purchase the Zengding ban soon before it is sold out again!


Kang-i Sun Chang 新增了3張相片
13小時  · 
It has just occurred to me that perhaps Eileen Chow didn't realize that my book 曲人鴻爪本事(台灣聯經2010) contains a section on her grandfather 成舍我!
Kang-i Sun Chang 的相片。
Kang-i Sun Chang 的相片。
Kang-i Sun Chang 的相片。

本書簡介

一位文化曲人獨特的世紀回憶,穿越抗戰與內戰的烽火,浸潤她六十年來海外移居的生涯,記錄眾多曲人以曲會友的盛事,薈萃他們丹青墨韻的精華,這就是曲壇名家、書苑才女張充和珍藏至今的紀念冊《曲人鴻爪》(三大集):第一集存藏抗戰前後吳梅、杜岑、路朝鑾、龔聖俞、陶光、羅常培、楊蔭瀏、 唐蘭等作品;第二集存藏1949年至1966年間,身在美國的李方桂、胡適、呂振原、王季遷、項馨吾及身在台灣的蔣復璁、鄭騫、焦承允、汪經昌、夏煥新、 毓子山等作品;第三集存藏1966年以後姚莘農、林燾、趙榮琛、余英時、吳曉鈴、徐朔方、胡忌、洪惟助、王令聞等作品。今依據近百歲高齡的張充和本人口述,孫康宜筆錄曲人本事,鉤沉演藝傳承,再現當年沙龍諸多令人神往的情景,並對《曲人鴻爪》各家題詞和畫幅做出畫龍點睛的詮釋和導讀。此外,附錄張家舊影、張充和事略年表及其題字存目。全書文字書畫,相得益彰,冀能留住張充和曲人生涯中那些不可磨滅的良辰美景,賞心樂事,以及許許多多的誰家庭院。

目錄

第2部分抗戰前後的曲人活動

1937年春,充和二十四歲。有一天她捧著那本全新的《曲人鴻爪》冊頁,獨自前往吳梅先生(1884-1939)在蘇州的家。吳梅先生是充和最欽佩的曲人前輩;他不僅能作曲譜曲、唱曲、吹笛,而且還是著作等身的崑曲教育家。

第3部分1949-1966:曲人的懷舊與創新

1956年秋季,胡適先生(1891-1962)在伯克萊的加州大學客座一學期。在那段期間,他常到充和家中寫字。充和是每天都不忘習字的人,家中筆墨紙硯一應齊全,胡先生在她家寫字自然十分方便。

----

胡適的韻事之「文化研究」
張充和口述的《曲人鴻爪》,是一本很有意思的書,是中國20 世紀文人的一重要紀錄。譬如說,徐櫻的《方桂與我五十五年》(增訂本)北京:商務,2010 ,其中也有許多台灣相關的資料,也多次提到他們夫婦的崑曲表演,不過還是沒有李先生提留的「筆尖『荷』露珠花瓣題詩詞」的故事般美妙。
《曲人鴻爪》中最有意思的是,關於21 世紀初各方對於胡適的一偽作書法之考証。參考:「胡適」張充和口述孫康宜撰寫《曲人鴻爪》編號21 ,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 ,頁143-49
故事可以簡單地說,因為胡適原是在張充和家(傅漢思與張充和)大力書寫三十多張《清江引》的詞,他倆被許多人誤認是胡適與曹誠英女士之間的紅娘。傅漢思與張充撰文「胡適手跡辨誤」,說明「胡適情詩手跡新發現」的手跡是偽作,可是這無法說服童元方等人放棄他們的推想:「即使該曲原為元人所作,但胡適在美國抄寫《清江引》給漢思充和夫婦,並不能證明他心中不以曹誠英為愛情對象。」童元方女士後來還將她的力作「胡適與曹誠英間的傳書與信使」收入她散文集《水流花靜》(台北: 天下文化2003 ……

今年九十八歲高齡的旅美著名藝術家張充和女士,在中國傳統詩詞、書畫、崑曲、音樂等方面均有精湛的造詣,是中國文人文化在當代的傑出代表之一。本書收錄了其自選詩詞二十首、書法作品二十餘件、繪畫作品十餘件,是目前國內出版的一部最為全國地展示她的藝術成就的書籍。由白謙慎先生撰寫的作具體情境的一些細節, 對讀者了解張充和與她的藝術都甚有助益。


張充和,一九一三年生於上海,少年時在安徽合肥老家接受傳說教育。一九三四年考入北京大學國文系。一九三六年任《中央日報》副刊編輯。抗戰初期,在昆明為教育部編中學教科書。一九四○年轉往重慶,任職教育部音樂教育委員會。一九四七年,應北京大學之邀,教授書法和崑曲。一九四九年移居美國,先在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東亞圖書館工作。一九六二年受聘於耶魯大學美術學院,講授中國書法。一九八五年退休。擅長詩詞、書畫、崑曲,並長期擔任美國海外崑曲社顧問。

白謙慎,一九五五年生於天津,祖籍福建安溪,在上海長大。一九八二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國際政治系後,留校任教。一九九○年獲美國羅格斯大學比較政治碩士,一九九六年獲耶魯大學藝術史博士。一九九七年至今任教於波士頓大學藝術史系。主要著作有《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紀中國書法的嬗變》、《傅山的交往和應酬—— 藝術社會史的一項個案研究》、《與古為徒和娟娟發屋——關於書法經典問題的思考》。

詳細資料

  • 規格:平裝/ 223頁/ 18cmX24cm /普級/雙色/初版
  • 出版地:大陸

目錄


序余英時
張充和的生平與藝術白謙慎

題蔣風白《尋梅圖》、題蔣風白《雙魚圖》
尋幽
題陶光《獨往集》(三首選二)
結縭二十年贈漢思(二十首選五)
和嘉瑩女士
賀鄭泉伯九十誕辰
題鳳凰沈從文墓
和(ネ亢)烈先生《秋興》(八首選二)
題谷翁九曲屏杜鵑

小楷《白石詞》
小楷《淮海詞》
行書陳與義臨江仙詞“高詠楚辭”、行書陳與義臨江仙詞“夜登小閣,憶洛中舊遊”
臨虞貢志《破邪論》序
(目希)周集
雲龍佛堂即事
小園即事
隸書對聯
臨蘇軾《黃州寒食帖》
玉骨冰魂
耶魯大學梅花展圖錄參考書目
自書詩詞扇面
古色今香
崑曲工尺譜(節選)
小楷《白石詞》條幅
《沈從文別集》題簽
臨《書譜》第一百通(節選)
小楷《道德經》冊頁(節選)

仕女圖
青綠山水
蛇圖
五毒圖
沙漠小景
蘭花
墨竹
山水
梅花
山水
梅花
山水
山水、詩詞冊頁
張充和自用印選
附錄
從洗硯說起——紀念沈尹默師張充和
《仕女圖》始末張充和
編者後記


《張充和詩書畫選》即將問世,我承命寫序,既興奮,又惶悚。興奮,囚為這無疑是中國現代藝術史上丁件大事;惶悚,岡為我實在不配寫序。我說“不配”,並不是順手拈來的一旬客套話,我的理由是很充足的。中國傳統的“精英文化”(“e1iteculture”)是在“士”的手上創造和發展出來的,在藝術方面, 它集中地體現在詩、書、畫三種形式之中。這是藝壇的共識,至少唐代已然,所以“鄭虔三絕”的佳話流傳至今。我對這三種藝術的愛重雖不在人後,卻對其中任何一門都沒有下過切實的功夫。我偶然寫詩,但屬於胡釘鉸派;偶然弄墨,則只能稱之為塗鴉。從專業觀點說,我絕對沒有為本書寫序的資格,自不在話下。然則我為什麼竟知其不可而為之呢?是亦有說。

宇文諄《庾信集序》雲︰

餘與子山夙期款密,情均縞紓,契比僉蘭,欲餘制序,聊命翰札,幸元愧色。

余文(ヒ卣)雖貴為親王,且有文章行世,但以文學造詣言,自遠不足以望庾子山之項背。然以兩人交誼深厚之故,卒制序而元愧色。有此例在前,我才敢大膽地接受了寫序的任務。

我初晤充和在上世紀60年代初,但仰慕大名​​則遠在其前,因為我們之間的師友淵源是很深的。她考入北京大學在30年代中期,所從遊者都是一時名師,其中錢賓四(穆)先生在十幾年後便恰巧是我的業師。所以嚴格地說,充和是我的同門先輩。1960年賓四師訪美,曾與充和重聚於史丹福大學,後來回憶說︰

北大舊生張充和,擅長崑曲,其夫傅漢恩,為一德國漢學家,時在史丹福大學任教。傅漢思曾親駕車來舊金山邀餘夫婦赴史丹福參觀,在其家住一宿。(見《錢賓四先生全集》本《師友雜憶》,頁355)

賓四師寫回憶錄,惜墨如金,留此特筆,則對此聚之珍重可知。

充和與先岳陳翁雪屏也是北大舊識,復以同好書法之故,先後在北平和昆明頗有過從。有一次她給我看一本紀念冊,賓四師和雪翁的題字赫然同在。誇張一點說,我與充和可謂未見便已如故了。

機緣巧合,從1977到1987,我在耶魯整整任教十年,和汊思、充和成了同事。在這十年中,不但我們兩家之間的情誼越來越深厚,而且我對充和的藝術修養和藝術精神也獲得了親切的休認。

充和多年以來在耶魯的藝術學院傳授書法,很得師生的敬愛。大約在80年代初,她忽動倦勤之念,閑談之中屢扳談到退休的話。我當時寫了一肓詩勸阻︰

充老如何說退休,無窮歲月足優遊。
霜崖不見秋明遠,藝苑爭看第一流。

詩雖打油,意則甚誡。我用“充老”,取雙關意,是說她尚未真老,不必退休。“霜崖”、“秋明”則分指崑曲宗師吳梅和書法大家沈尹默。在一首短詩中,崑曲和書法不過示例而已,其實充和之於古典藝術,正如皮簧家所說,“文武昆亂不擋”。沈尹默先生題《仕女圖》,說充和“能者固無所不能”,這句評語一點也不誇張。.....


曲人鴻爪張充和曲人生涯收集曲人墨跡


今年九十八歲高齡的旅美著名藝術家張充和女士,在中國傳統詩詞、書畫、崑曲、音樂等方面均有精湛的造詣,是中國文人文化在當代的傑出代表之一。本書收錄了其自選詩詞二十首、書法作品二十餘件、繪畫作品十餘件,是目前國內出版的一部最為全國地展示她的藝術成就的書籍。由白謙慎先生撰寫的作具體情境的一些細節,對讀者了解張充和與她的藝術都甚有助益。


張充和,一九一三年生於上海,少年時在安徽合肥老家接受傳說教育。一九三四年考入北京大學國文系。一九三六年任《中央日報》副刊編輯。抗戰初期,在昆明為教育部編中學教科書。一九四○年轉往重慶,任職教育部音樂教育委員會。一九四七年,應北京大學之邀,教授書法和崑曲。一九四九年移居美國,先在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東亞圖書館工作。一九六二年受聘於耶魯大學美術學院,講授中國書法。一九八五年退休。擅長詩詞、書畫、崑曲,並長期擔任美國海外崑曲社顧問。

白謙慎,一九五五年生於天津,祖籍福建安溪,在上海長大。一九八二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國際政治系後,留校任教。一九九○年獲美國羅格斯大學比較政治碩士,一九九六年獲耶魯大學藝術史博士。一九九七年至今任教於波士頓大學藝術史系。主要著作有《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紀中國書法的嬗變》、《傅山的交往和應酬—— 藝術社會史的一項個案研究》、《與古為徒和娟娟發屋——關於書法經典問題的思考》。



序余英時
張充和的生平與藝術白謙慎

題蔣風白《尋梅圖》、題蔣風白《雙魚圖》
尋幽
題陶光《獨往集》(三首選二)
結縭二十年贈漢思(二十首選五)
和嘉瑩女士
賀鄭泉伯九十誕辰
題鳳凰沈從文墓
和(ネ亢)烈先生《秋興》(八首選二)
題谷翁九曲屏杜鵑

小楷《白石詞》
小楷《淮海詞》
行書陳與義臨江仙詞“高詠楚辭”、行書陳與義臨江仙詞“夜登小閣,憶洛中舊遊”
臨虞貢志《破邪論》序
(目希)周集
雲龍佛堂即事
小園即事
隸書對聯
臨蘇軾《黃州寒食帖》
玉骨冰魂
耶魯大學梅花展圖錄參考書目
自書詩詞扇面
古色今香
崑曲工尺譜(節選)
小楷《白石詞》條幅
《沈從文別集》題簽
臨《書譜》第一百通(節選)
小楷《道德經》冊頁(節選)

仕女圖
青綠山水
蛇圖
五毒圖
沙漠小景
蘭花
墨竹
山水
梅花
山水
梅花
山水
山水、詩詞冊頁
張充和自用印選
附錄
從洗硯說起——紀念沈尹默師張充和
《仕女圖》始末張充和
編者後記

《張充和詩書畫選》即將問世,我承命寫序,既興奮,又惶悚。興奮,囚為這無疑是中國現代藝術史上丁件大事;惶悚,岡為我實在不配寫序。我說“不配”,並不是順手拈來的一旬客套話,我的理由是很充足的。中國傳統的“精英文化”(“e1iteculture”)是在“士”的手上創造和發展出來的,在藝術方面, 它集中地體現在詩、書、畫三種形式之中。這是藝壇的共識,至少唐代已然,所以“鄭虔三絕”的佳話流傳至今。我對這三種藝術的愛重雖不在人後,卻對其中任何一門都沒有下過切實的功夫。我偶然寫詩,但屬於胡釘鉸派;偶然弄墨,則只能稱之為塗鴉。從專業觀點說,我絕對沒有為本書寫序的資格,自不在話下。然則我為什麼竟知其不可而為之呢?是亦有說。

宇文諄《庾信集序》雲︰

餘與子山夙期款密,情均縞紓,契比僉蘭,欲餘制序,聊命翰札,幸元愧色。

余文(ヒ卣)雖貴為親王,且有文章行世,但以文學造詣言,自遠不足以望庾子山之項背。然以兩人交誼深厚之故,卒制序而元愧色。有此例在前,我才敢大膽地接受了寫序的任務。

我初晤充和在上世紀60年代初,但仰慕大名​​則遠在其前,因為我們之間的師友淵源是很深的。她考入北京大學在30年代中期,所從遊者都是一時名師,其中錢賓四(穆)先生在十幾年後便恰巧是我的業師。所以嚴格地說,充和是我的同門先輩。1960年賓四師訪美,曾與充和重聚於史丹福大學,後來回憶說︰

北大舊生張充和,擅長崑曲,其夫傅漢恩,為一德國漢學家,時在史丹福大學任教。傅漢思曾親駕車來舊金山邀餘夫婦赴史丹福參觀,在其家住一宿。(見《錢賓四先生全集》本《師友雜憶》,頁355)

賓四師寫回憶錄,惜墨如金,留此特筆,則對此聚之珍重可知。

充和與先岳陳翁雪屏也是北大舊識,復以同好書法之故,先後在北平和昆明頗有過從。有一次她給我看一本紀念冊,賓四師和雪翁的題字赫然同在。誇張一點說,我與充和可謂未見便已如故了。

機緣巧合,從1977到1987,我在耶魯整整任教十年,和汊思、充和成了同事。在這十年中,不但我們兩家之間的情誼越來越深厚,而且我對充和的藝術修養和藝術精神也獲得了親切的休認。

充和多年以來在耶魯的藝術學院傳授書法,很得師生的敬愛。大約在80年代初,她忽動倦勤之念,閑談之中屢扳談到退休的話。我當時寫了一肓詩勸阻︰

充老如何說退休,無窮歲月足優遊。
霜崖不見秋明遠,藝苑爭看第一流。

詩雖打油,意則甚誡。我用“充老”,取雙關意,是說她尚未真老,不必退休。“霜崖”、“秋明”則分指崑曲宗師吳梅和書法大家沈尹默。在一首短詩中,崑曲和書法不過示例而已,其實充和之於古典藝術,正如皮簧家所說,“文武昆亂不擋”。沈尹默先生題《仕女圖》,說充和“能者固無所不能”,這句評語一點也不誇張。


最後的閨秀古色今香

舒瑜
從上至右依次為: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出版的《曲人鴻爪》(張充和口述、孫康宜撰寫)、《古色今香》(張充和書、孫康宜編註)及2013年出版的《曲人鴻爪》、《古色今香》增訂版和《天涯晚笛:聽張充和講故事》(蘇煒著)。









《最後的閨秀》 張允和著三聯書店2012年11月

1999年版《最後的閨秀》封面、封底。



舒瑜
在新鮮出爐的第14屆深圳讀書月推薦的30種閱讀藏書書目中,張允和《最後的閨秀》的入選格外引人注目。
葉聖陶曾說:“九如巷張家的四個才女,誰娶了她們都會幸福一輩子。”這四個才貌雙全的女子便是張元和、張允和、張兆和、張充和,著名的“合肥四姊妹”。最後娶了四姊妹的四位更是大名鼎鼎——顧傳玠、周有光、沈從文、傅漢思。
在蘇州園林中長大的四姊妹經歷著從傳統到現代的歷史蛻變,詩情畫意的生活與錯綜複雜的命運不亞於宋氏三姐妹……
2013年恰逢兩位“世紀佳人”的百歲誕辰,一位是楊絳先生,一位就是“合肥四姊妹”中唯一在世的四妹張充和先生。
張充和先生與胡適、沈尹默、章士釗、張大千、卞之琳等名家皆師友相從,書法、崑曲、詩詞造詣亦秀逸超凡。廣西師大出版社2013年新出的《天涯晚笛》以及增訂的《古色今香》和《曲人鴻爪》三本形成“百歲張充和作品系列”。
《天涯晚笛:聽張充和講故事》的作者蘇煒是與張先生同在耶魯的晚輩和鄰居,自本世紀以來向蘇煒斷斷續續口述的百年人生故事,其中主要篇什均經張充和先生親自審閱修改,書名亦由張先生親自題寫。
《古色今香:張充和題字選集》匯集張充和先生百餘幅書法佳作、封面題字,由耶魯大學孫康宜教授精選編註,輯入張充和自選的手書詩詞、工尺譜和條幅作品,獨具創意,別開生面,每一字都像一幅面孔,或眉清目秀,或啟唇欲語,在紙面上呈現出各自的神容。
《曲人鴻爪:張充和曲友本事》是張充和先生回憶當年她以曲會友的盛事,薈萃丹青墨韻的精華,再現這位曲壇名家、書苑才女獨特的傳奇本事,全書文字書畫,相得益彰,亦能留住張充和曲人生涯中那些不可磨滅的良辰美景、賞心樂事,以及許許多多的誰家庭院。
二姐張允和是四姐妹中最靈秀、最風趣的一位,《最後的閨秀》是她的處女作,也是她唯一一本完整的個人自傳體隨筆。《最後的閨秀》裡記錄的是逝去的歲月、歷史的傷痕所無法遮掩的暖暖的愛意——父母恩寵、伉儷情深、姐妹情誼、兒孫之福、崑曲之愛……其中無論是傳記軼聞還是稚子童言,莫不​​生動有趣又句句入心。其實,她本人就是一部“由特殊時代、特殊環境、特殊經歷、優秀的先天基因和後天造化而成的完美作品”。在喧囂的現代都市,她的生活意境遠遠高於車海人流,雅於庭院深深,讓人沉靜,在沉靜中慢慢體味,心馳神往。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