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人和書 ( Men and Books)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840

伊能嘉矩Ino Kanori 《臺灣文化志》台灣踏查日記 方豪糾正;伊能嘉矩:臺灣歷史民族誌的展開

$
0
0

在台大的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圖書館

看到'柳田國南本棚" (日本:大空社 1997)的1-3本為的伊能嘉矩《臺灣文化志》


台灣文化志[修訂版]上中下卷




內容簡介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館長序

《臺灣文化志》 原書全三冊,為日治時期學者伊能嘉矩研究臺灣歷史之名著。伊能氏於一八九五年十一月來臺,年方29歲,至一九二五年九月以59歲之齡在鄉里岩手縣遠野町辭 世,前後30年埋首臺灣歷史文化之研究,本書即為其心血結晶。據說他曾交代他的夫人,如果家中失火,唯一要做的事是將《臺灣文化志》手稿拖到屋外,其珍視 程度可見一斑。
原書以日本文言文書寫,非一般人所能解讀。在本館前身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時期,便採納各方意見進行原書之中文翻譯,由當時文獻會同仁 多人分段翻譯,分工合作完成中譯本,分上、中、下三冊,於一九八五年八月付梓出版。其分工係當時省文獻會江主任委員慶林、劉副主任委員寧顏、程委員大學、 陳委員壬癸、黃委員有興、王編纂世慶、黃組長耀東、黃組員連財、吳組員家憲等負責翻譯;郭編纂嘉雄、莫編纂光華、吳編纂政恒、陳編纂文達、簡秘書俊耀、呂 組長武烈、吳主任俊雄、林主任永根、何辦事員綉英等協助;謝委員浩、鄭委員喜夫檢尋書中徵引我國文獻舊籍之原文,並潤飾語句與加注校按再加審查;經逐字逐 句核校日文,有疑義者由有關人員再三參酌始予定稿。《臺灣文化志》一書內容豐富,堪稱為日治時期臺灣研究之代表作,亦為研究臺灣歷史之重要參考資料。
光 陰荏苒,距本書中譯本初版已倏歷二十餘載,近年來對於臺灣歷史之研究與考證已蔚為顯學。鑑於本書中譯本之庫存量所剩無多,又初版時迫於時限僅以一年時間完 成翻譯,付梓倉促,校誤疏失,在所難免,有重新校訂出版之必要。為方便各界取得及利用本書,於謝前館長任內遂有授權民間廠商合作出版校訂版之議,故於二 ○○八年八月即依據採購法公開徵得台灣書房出版有限公司,負責五年內校訂版之編輯、設計、印製、發行、銷售等,未來亦因應市場需求發行電子書版本,以利讀 者搜尋運用。校訂版基本的校正工作,分別由本館資深研究員陳文添、徐國章及許錫慶三位先生負責,他們均在其本身繁忙的工作之外,放棄休息,自行加班,如期 完成。惟限於時間,僅對中譯本初版之明顯疏漏處加以訂正,未能全部重新翻譯。本館為更求審慎,特商請曾參與初版校按的前省文獻會委員鄭喜夫先生擔任校訂版 之總校,而另一位資深研究員黃得峰先生配合其工作,共同比對日文原文與中文譯文,反復推敲而後加以修訂,並澈底增刪校改全書按註。相信這些工作對於讀者不 無助益。值得一提的是,四位資深研究員同仁和已退休的鄭先生都是完全義務幫忙,甚為可感。不過,在伊能氏這部全書150萬言煌煌巨著的中譯本校訂版,一定 難免仍有可再改進之處,敬請讀者們不吝惠予指正,無任欣幸,無任感禱!
「凡走過,必留下足跡」,身為日本人的伊能氏以30年的歲月從事臺灣歷史文 化研究,並為後人留下珍貴的《臺灣文化志》一書,誠屬難能可貴。而本館職司臺灣歷史文獻業務,希望能提供臺灣歷史研究者正確而便利之參考資料,此部《臺灣 文化志》中譯本校訂版自籌印、授權合作出版、譯稿校正、發行問世,乃至未來規劃推出電子書等,即是基於此一理念,並將持續不斷地推動臺灣歷史研究,以建構 一個完善的研究平臺,此即是出版本書的最大意義所在。爰於本書付梓之際,謹以為序。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館長 林金田 謹識

作者介紹

伊能嘉矩

原著 伊能嘉矩
生於日本岩手縣遠野,從小就在祖父的身邊學習漢學。
1886年,伊能進入岩手縣立師範學校,因鼓動學潮而遭校方退學;之後,他前往東京自修苦讀,並且開始接觸、從事新聞工作。
  臺灣被納入日本版圖後,伊能以陸軍雇員的名義來臺,展開長達十年的臺灣人類學調查研究。30歲時,開始進行臺灣全島的探查旅行,他走訪各地,留下豐富的田野筆記和研究資料。這不僅使他成為臺灣原住民研究的開創者,更為後人提供了研究臺灣文化不可或缺的原始資料。
  1906年,伊能辭去總督府的職務回到故鄉。回鄉之後被隔海委託擔任臺灣史料與蕃族調查編纂的工作,更埋首於清代臺灣史頂峰之作《臺灣文化志》的寫作。
  1925年,伊能在臺灣所感染的瘧疾復發,以59歲之齡逝世。一生著作與臺灣相關的有十餘種,論文更多達千篇,被譽為是「臺灣學的先驅」。


關於編譯
  《臺灣文化志》由日本人板澤武雄教授及小谷達吉等依據伊能嘉矩研究臺灣歷史文化的遺稿及資料編輯發行,實為日人治臺時期,臺灣研究之代表作。全書分上、中、下三卷刊行,約一百五十餘萬言,目前研究臺灣早期歷史的國人,仍以這本書當作重要的參考文獻。
   這本書最初以日本文言文體呈現,由當時省文獻會汲取各方建議,經多人通力合作分段翻譯,而成初版中譯本,距今已二十餘載。今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將本書重新 修訂,比對日文原文與初版譯文,反復推敲、潤色字句,澈底增刪、校改全書校按,並檢尋書中徵引我國舊文獻之原文,又經逐字逐句校日文,有疑義者由有關人員 再次參酌予以定稿,期待能減少原書及翻譯過程中的失誤至最低,並且提高《臺灣文化志》的參考價值。
伊能嘉矩傾注畢生心力,赴各地田野調查,訪問當地耆老、首長,蒐集舊籍中的相關記載補充比對,結合實地調查與文字資料撰寫完成,公認為清代臺灣史的鉅著。此版本經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將錯誤或缺漏處重新校正。
伊能嘉矩傾注畢生心力成臺灣史之巨著,此版本由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編譯、重新校正而成。
---
日期:1925/9/30
「台灣文化志」作者伊能嘉矩病逝,享年59歲
《台灣研究》在日據時期,雖然不少是統治階級為著「知己知彼」而整理、編集,但是從傳世的不少日本學者所著有關台灣的書籍觀之,可說成績豐碩,而且我們也必需承認這些嘔心瀝血之作的永恆價值;伊能嘉矩是其中可歌可頌的人物之一。
伊能嘉矩,字朋卿,又字梅陰,號蕉鹿夢,堂號為梅月堂;生於 1867 年(日慶應 3 年 5 月 9 日),日本盛岡市遠野町人。世代書香,小時候從祖父學習漢學;19 歲遊學東京,入斯文黌及二松學舍,後被推薦進入岩平縣立師範學校,因明治 22年 2 月 11 日,憲法公布之日,發生了宿舍騷動事件,他被指為是主謀人物,遭受退學。失學後,投身報界,開始記者生涯,曾擔任東京每日新聞社助理編輯及日本新聞編輯 長。
1895 年,日人佔據台灣,當年 11 月,他以陸軍省雇員名義來台,任職於台灣總督府;1900 年,「台灣慣習研究會」成立,共設委員 33 人,由兒玉總督、後藤新平民政長官分任正、副會頭(長),伊能嘉矩等人被指名為幹事,擔任調查工作,該會曾刊行《台灣慣習記事》;1922 年,第一任文官總督田健治郎設置「史料編篡委員會」,他與上直法郎、尾崎秀真被聘為囑託。
伊能嘉矩於1905 年,因祖父年邁而返日,留台計 10 年。他對台灣史的研究,成就非凡;他鑒於1626 年到1642 年之間,西班牙人佔據北台灣的事蹟,史料不多,隨從一位曾來台灣的西班牙傳教士研究:為了研究清廷治台的歷史,他更從劉銘傳的幕僚李少函研修清朝會典、律 例。伊能嘉矩更摹繪稀覯的圖書、文書作為大部分的台灣史料初稿。其重要的著作有:《台灣文化志》三卷、《台灣志》二卷、《台灣蕃政志》、《台灣城志,台灣 行政區志》、《領台始末》、《台灣巡撫劉銘傳》、《台灣新年表》、《大日本地名辭書》(台灣之部)、《理蕃志稿》……等等。
伊能嘉矩於 1925 年今日病逝,享年 59 歲。他的台灣研究著作,本本鉅構,難怪黃得時說:「從事台灣研究的學者專家之中,在本地人方面,我最尊敬而佩服的是連雅堂先生,在日本人方面,就是這位伊能嘉矩氏。」
◎歷史台灣內容節錄自莊永明先生著《台灣紀事(上)(下)》一書(時報出版社出版),著作權屬莊永明先生所有,非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日本語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伊能 嘉矩
假名いのう かのり
平文式羅馬字Inō Kanori
伊能嘉矩いのう かのり,1867年5月9日-1925年9月30日),日本人類學家,出生在今日本岩手縣遠野市東館町,從小就在祖父的嚴厲督促下熟讀四書五經1885年東京遊學,1886年1月結婚(1888年離婚),12月開始學習英語1887年岩手師範學校1889年2月11日與菊池房松、鵜飼悅彌、里見朝佑結盟鼓動(鬧學潮)而被退學。同年10月進入每日新聞社接任編輯。1893年加入「東京人類學會」,1894年12月與文學博士鳥居龍藏創辦「人類學講習會」。1895年4月加入「朝鮮支那語協會」學習國官話、朝鮮語文及北海道土人倭奴語,11月以陸軍省雇員身分來到台灣,任職於總督府民政局,並在其所設的「台灣土語講習所」學習台語,同時研究泰雅語、自修馬來語1897年11月至蘭嶼,與鳥居龍藏相遇。將台灣原住民分成8類(泰雅阿美布農賽夏排灣、漂馬(即卑南)、平埔),打破以往籠統的生熟番劃分,而其中平埔族再分成十族(馬卡道、西拉雅、魯羅阿、貓霧涑、阿里坤、巴布蘭、巴則海、道卡斯、凱達格蘭噶瑪蘭),堪稱是台灣原住民分類的第一人。1898年4月任「蕃政研究」調查員,發表《台灣土番開發狀況》。1900年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成立,任命伊能為幹事(兒玉源太郎為會長)。1901年9月再婚,1904年4月以《台灣蕃政志》向東京大學申請博士學位(1907年撤回)。1906年為照顧年邁的祖父並專心著述請辭一切職務。1925年因在所染瘧疾復發,9月30日,死於岩手縣盛岡

[編輯]伊能著作

  • 伊能嘉矩、粟野傳之丞,1900,台灣蕃人事情。台北:台灣總督府民政局文書課。
  • 伊能嘉矩,1902,台灣志,卷一、卷二。東京:文學社。
  • ______,1904a,台灣蕃政志。台北:台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
  • ______,1904b,領台始末。台北:台灣日日新報社。
  • ______,1909,大日本地名辭書續編第三:台灣。東京:富山房。
  • ______,1911,台灣總督府理蕃誌稿,第一編。台北:台灣總督府民政部蕃務本署。
  • ______,1928a,台灣文化誌,卷上。東京:刀江書院。
  • ______,1928b,台灣文化誌,卷中。東京:刀江書院。
  • ______,1928c,台灣文化誌,卷下。東京:刀江書院。
  • ______,1992,伊能嘉矩の臺灣踏查日記。台北:台灣風俗文物出版社(日文)

[編輯]伊能著作中文譯本

  • 伊能嘉矩,1957,台灣番政志,溫吉編譯。台北:台灣省文獻會。
  • ______,1985,台灣文化誌,江慶林等譯。台中:台灣省文獻會。
  • ______,1996a,台灣踏查日記(上),楊南郡譯註。台北:遠流。
  • ______,1996b,台灣踏查日記(下),楊南郡譯註。台北:遠流。
  • ______,1996c,平埔族調查旅行:伊能嘉矩台灣通信選集,楊南郡譯註。遠流。

[編輯]外部連結

*****

伊 能嘉矩,一個以台灣研究為終身志業的名字。在台灣任職的十年期間,從繁華的府城到荒涼的山區,從漢人的歷史遺蹟到原住民的偏僻部落,處處看得到他的踏查足 跡。本書為伊能嘉矩歷次踏查途中所撰寫的私人日記,包括全島教育巡查期間的逐日見聞,以及歸國後舊地重遊的記事。書中披露跋山涉水的艱辛、險遭殺身之禍的 始末,病倒異鄉客棧的辛酸,乃至重遊台灣的喜悅──百年前台灣風土人情躍然紙上,歷歷在目。本書由譯註者楊南郡先生根據日記手稿原件,參照其它文獻譯註成 書。



作者介紹
日本岩手縣遠野市人。早年就讀岩手縣師範學校,因抗爭風波遭校方退學 後,即自修苦讀,卓然自立。一八九五年底自願前往甫收歸日本版圖的台灣,矢志從事原住民教育工作。在台期間,歷任總督府雇員、山地事務調查員、囑託等職, 利用公私之便,從事台灣研究,早期以台灣北部平埔族原住民為研究對象,一八九七年五月起開始一百九十二天的全島視察旅行,其後又多次進行局部的調查旅行, 在此期間跋山涉水,歷經種種艱難危險,獲得豐富翔實的田野資料,使得伊能 氏成為台灣族群研究的開創者。一九○六年,辭職返鄉後,仍孜孜於台灣及故鄉 遠野的鄉土研究。一九二五年,由於早年在台踏查所感染的瘧疾復發,不幸以五十九歲英年逝世。伊能氏一生著作等身,與台灣相關著作計有《台灣文化志》、《台 灣蕃政志》、《台灣蕃人事情復命書》、《台灣年表》、《領台十年史》等十餘種;其他相關論文粗估約有七百餘篇,散見於當時報刊、雜誌之中,被學界尊崇為開 展「台灣學」的先驅。
譯者介紹
台灣省台南縣人,一九五五年畢業於台大外文系。在工作之餘,從事登山、台灣南島諸語族文化、史蹟古道、遺址探勘研究,長達三十年之久。現專事譯述寫作,參與並指導大學登山社團從事區域踏勘與研究工作。本書榮獲順益原住民博物館一九九四年獎助譯作。著述:
(一)《合歡越嶺古道調查報告》(分東、西段兩本,一九八六及一九九○年出版)。
(二)《八通關古道調查研究報告》(分東、西段兩本,一九八七及一九八八年出版)。
(三)《雪霸國家公園登山步道系統調查研究報告》(一九九一年出版)。
(四)《與子偕行》(報導文學,與徐如林合著,一 九九三年出版)。
(五)《台灣百年前的足跡》(一九九六年出版)。
(六)《尋訪月亮的腳印》(一九九六年出版)。


目錄
總序 劉斌雄
序文一 張炎憲
序文二 洪敏麟
譯者序
凡例
第一篇 巡台日乘
〈巡台日乘〉解題
明治三十年(一八九七)五月
明治三十年(一八九七)六月
明治三十年(一八九七)七月
明治三十年(一八九七)八月
明治三十年(一八九七)九月
明治三十年(一八九七)十月
明治三十年(一八九七)十一月
明治三十年(一八九七)十二月
第二篇 東瀛遊記
〈東瀛遊記〉解題
小序
〈南遊日乘〉
一九○○年伊能嘉矩南台灣踏查路線示意圖
〈南遊日乘〉解題
明治三十三年(一九○○)七月
明治三十三年(一九○○)八月
明治三十三年(一九○○)九月
〈澎湖踏查〉
〈澎湖踏查〉解題
明治三十三年(一九○○)十二月
明治三十四年(一九○一)一月
第三篇 遊台日草
〈遊台日草〉解題
明治四十二年(一九○九)九月
明治四十二年(一九○九)十月
明治四十二年(一九○九)十一月
第四篇 南游日乘
〈南游日乘〉解題
明治四十五年(一九一二)五月
明治四十五年(一九一二)六月
附錄
附錄一 里程換算表
附錄二 伊能嘉矩年譜
附錄三 伊能嘉矩有關台灣著作目錄
附圖
一八九七年伊能嘉矩、 粟野傳之丞台灣巡察路線示意圖






精采試閱
二十八日在鳳山調查台灣南部烏鬼蕃的事蹟,多半承盧德嘉氏幫忙。烏鬼 蕃是什麼蕃人呢?《續修台灣縣志》有如下記載:烏鬼,蕃國名,紅毛奴也。其人遍體純黑,入水不沈,走海面如平地。《鳳山縣采訪冊》則說:「烏鬼蕃,頷下生 鰓,如魚鰓然,能伏海中數日。」口碑中的遺跡有兩處,一個在舊鳳山縣東北方的烏鬼埔山,另一個在小琉球島。《鳳山縣采訪冊》又說:烏鬼埔山.在觀音里,縣 北三十八里,……相傳紅毛時,為烏鬼聚居於此,今遺址尚存。樵採者常掘地得瑪瑙珠、奇石諸寶。蓋荷蘭時所埋也。石洞,在天臺澳尾(小琉球)相傳舊時烏鬼番 聚族而居,….‥後泉州人乘夜放火盡燔斃之,今其洞尚存。東港人洪占春應我的查詢,提筆寫下答語:小琉球嶼,前有烏鬼蕃穴居於其地。今遺址在天台澳,現存 穴內有白螺盤,蓋烏鬼蕃所遺也。其他關於烏鬼蕃的記載,見於《重修台灣縣志》.烏鬼橋,在永康里,紅毛時烏鬼所築,後圯,里眾重建。.烏鬼井,在鎮北坊, 水源極盛,雖旱不竭。……先是,紅毛今烏鬼鑿井,砌以箖茶,亦名箖荼井。今改甃磚甓。舟人需水,咸取汲焉。烏鬼蕃是什麼樣的人類呢?這是有待今後研究的一 個課題。現在只從上面引用的地方志史料,作一個歸納, (一)烏鬼蕃皮膚黑而下巴有怪異的特徵 (無法知道下巴的突起物是身體的一部分,或是從體外加裝的飾物?)烏鬼蕃天生習慣於海中活動。(二)烏鬼蕃分布於南起小琉球島,北至台南的區域,以鳳山為 中心分布,相傳現在仍有遺跡。(三)相傳烏鬼蕃所留下的東西,是瑪腦珠、奇石、各種寶石及白螺盤。(四)烏鬼蕃曾經被荷蘭人當奴隸役使過。(五)烏鬼蕃曾 經被漢人焚殺。
有了上面的歸納事現在仍有以下的疑問,「烏鬼蕃是膚色呈黑的人類,曾經有意或無意間移住於小琉球島,其中,部 分的烏鬼蕃在三百年前被荷蘭人帶到台灣本烏來當奴隸役使;部分留在小琉球島的烏鬼蕃是在二百年前遭受漢人虐殺,終於滅族的嗎?」「從小琉球島向台灣島西南 部移動的平埔族「Siraiya小群」〔西拉族〕,是因為遭受烏鬼蕃驅逐的嗎?因為荷蘭人據台的時候,這些小琉球島上的平埔族才逐漸遷到台來,直到漢人占 據小琉球島的時候,這一批平埔族已經開始漸漸消失了。」文獻上查過了烏鬼蕃的事蹟後,雇用人力車從鳳山出發。剛從西門出城不到數町處,暴雨沛然,烈風愈 驟,行路上滿溢的泥水淹沒了車輪,再用力拖拉也無法移動,我在車上拼命勉勵車伕,強拉之下車體突然橫倒於泥漿中。幸而人員沒有淹死,但上半身全濕,雨勢更 加驟急,人車再次顛倒於泥水中。我對車伕連續大喊「細膩!」,車伕也連續哀叫「艱苦!」,無論是車上的人或拉車的人,衣服盡濕,行李也泡濕了.也來不及收 拾、整理,只是憂慮著不要再三重蹈覆轍而已。中午時分,好不容易抵達連雅寮〔漁村,今高堆市苓雅區〕,一到碼頭,但見激浪跳岸,舟伕都說沒有辦法操舟,不 得已跑到一所古廟避雨休息。不久雨變小了,風勢也稍微收斂了,雇用一隻舢板小舟到對岸的旗後〔高雄市旗津〕。小舟行駛時被巨浪所阻,操槳極難,幾乎花了半 小時才到對岸。剛才在人力車上泡濕了下半身,現在在小舟上又將上半身給海水打濕了,全身都泡在水裡。我費盡力氣上到一個客棧,忽然瘴氣發作,感覺全身倦 怠,終日倒臥在病床上養護,外面的風雨依舊未息。(參見本書第462-465頁)



附方豪先生的後記
 
  今年五月,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刊行胡適之先生的父親鐵花先生有關臺灣的兩種遺著:一種是臺灣日記,一種是臺灣稟啟存稿,彙刊為「臺灣紀錄兩 種」。在光緒二十年正月初二日、初五、初六日和三月初一日的日記中,我發現鐵花先生還寫過「臺東州採訪修志冊,」而這本採訪冊就列在當時纂修的臺灣通志 (稿本)卷十九和卷二十。於是我在八月十日公論報的臺灣風土第一四一期發表了一篇「胡鐵花先生與臺東州採訪修志冊」,並寄給胡先生一份。在那篇文中我糾正 了伊能嘉矩《臺灣文化志》中對這本採訪冊撰人推測的錯誤;我介紹了採訪冊的內容;我也列舉了冊中關於鐵花先生本人的事蹟;我又認定通志卷二十七臺東昭忠祠所附 「文武員弁勇丁名冊」也是鐵花先生所擬的;最後我說明在通志其他卷內,還有轉載臺東州採訪冊的地方。稍後,我又託學生鈔了一份「臺東州採訪修志冊」和「文 武員弁勇丁名冊」,一併寄給胡先生。胡先生讀到我的短文,收到採訪冊鈔本,非常高興,他寫信告訴我他身邊還有他父親的文集鈔本,不過不是自己編的,內有 「記臺灣臺東州疆域道里表地方情形並書後」一篇,共二千五百餘字,其中書後佔七百五十字,和採訪冊的建置沿革相同,更足證明採訪冊是他父親的遺稿。胡先生 把他父親的那篇遺文鈔了一份,用採訪冊仔細校了一遍,然後寄給我,要我作一序或跋,送大陸雜誌發表。可是我收到後,發現有些疑問,同時我又參考了光緒五年 夏獻綸的臺灣輿圖並說,於是我把鐵花先生的遺文和胡先生的校語,重鈔一份,再寄到紐約;胡先生又校改了幾處,再寄回給我。因著航空事業的進步,為這篇文 字,我們信件來回了六、七次,這篇文稿也在中美間飛行了幾次,然後才決定付印。付印前我又不放心臺大所藏的傳鈔本臺灣通志,再借省立臺北圖書館的鈔本來校 閱,結果又發現採訪冊原本有兩處和集本相同,而是臺大傳鈔本鈔錯了。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刊印「臺灣紀錄兩種」時,如把稟啟存稿依照日子,印在當天的日記後,豈不更便於稽考?我曾舉一例告訴胡先生。日記卷一、光緒十八年四 月初五日日記,有一句說:「城中及城外無安靶處」,羅爾綱先生在「及」字下註說:「綱按及字疑為云字」,大約羅先生以為城中不能安靶,所以有此註;但若一 查同年同月初九日的申報文件,記初五日巡閱鳳山軍營說:「因城內外無空地可作操場,是以點名而未校靶。」此處所說「城內外」和日記所說「城中及城外」完全 符合。胡先生第一次回信,對於把稟啟存稿依照日子印在當天的日記後,說:「此意我完全贊同。」又說:「先生所舉『及』字一例最確。」第二次回信說:「先人 臺灣紀錄,我依照先生指示,用印本剪貼,重編為臺灣日記與稟啟三卷。」因為鐵花先生自編年譜,到四十一歲為止,胡先生近來正在替他父親續編年譜,主要的步 驟,是先把他父親的詩文稟啟編入日記。所以在給我的信中說:「最近我校讀先父臺灣遺著兩種,即將日記所記稟啟各件的月日,注在稟啟無月日各件之下。」又 說:「可惜稟啟存稿不完全,詩文又多無月日,當先考訂詩文各件的年月日,然後儘可能選擇材料為年譜之用。」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出流寓海外的胡先生,是怎樣的 不忘他已故的父親、不忘臺灣和他一貫的治史方法;我們也可以看到他父親是怎樣的能在五、六十年前,便很詳細的注意到臺灣東部的地理情形和它的重要性。四十 年十一月二十二日方豪謹跋。

*****
http://ja.wikipedia.org/wiki/%E9%81%A0%E9%87%8E%E5%B8%82
遠野物語(とおのものがたり)是柳田國男1910年明治43年)發表的傳說集。日本民俗學的名著。柳田國男整理岩手縣遠野町(現・遠野市)出身的佐佐木喜善所說的遠野民話。內容描述天狗河童座敷童子山人神隱、死者等相關的傳說,全119話。之後又發表續編『遠野物語拾遺』,全299話。
此書周作人先生介紹過
遠野物語研究(創刊平成八年度) 是的遠野物語研究所 出版的 第3號 特集 伊能嘉矩の世界 (1999年3月)


伊能嘉矩:臺灣歷史民族誌的展開

Ino Kanori and the Emergence of Historical Ethnography in Taiwan


  「學者、文人、著作家、奇才」,這是日本統治臺灣初期,在臺日人對伊能嘉矩的稱讚;歷來臺灣學者稱他是臺灣歷史研究的「金字塔」、「巨峰」、「奠基者」。別號「臺史公」的伊能嘉矩,來自日本東北鄉村遠野,隨著近代日本帝國的擴張,來到臺灣,一步步展開其臺灣研究的踏查足跡。

  伊能嘉矩集官員、人類學家、民俗學家、歷史學家與記者的身分於一身,本書即為其代表性傳記,是在帝國研究、概念史、人類學、以及東亞史等各領域之中極受矚目的新作。

  本書透過對伊能嘉矩作品的分析,呈現他的一生及其所屬時代。更透過伊能嘉矩,追蹤當代臺灣歷史文化建構的殖民印跡。誠如作者所言,「回到伊能嘉矩的時代,是為了重新在當下透過伊能嘉矩看到我們這個時代」。

  全書內容主要為伊能嘉矩的生平傳記,以及針對其作品及其學術思想研究的評論。書中附上百幅珍貴圖片,及表格、年譜、著作目錄等資料。

  在生平傳記方面,作者陳偉智以其多年來對伊能嘉矩的研究,根據許多一手史料及《伊能嘉矩先生小傳》、「伊能嘉矩與臺灣研究」展覽資料等豐富資源,介紹伊能嘉矩的人生經歷。在明治維新前一年誕生的伊能,其人生軌跡也隨著近代日本的展開與擴張,而有不同階段的發展。隨著近代日本發展,伊能嘉矩從遠野到東京,再到臺灣,然後再回到遠野;在帝國中心的東京、內國鄉村遠野,以及海外擴張所獲的殖民地臺灣,展開其人生與知識探索的旅程。馬關條約之後,伊能嘉矩於1895年動身來臺。在臺灣,伊能以臺灣總督府下層官員的身分,展開其「臺灣人類學」的研究計畫。他從事全島原住民調查,並出版臺灣歷史研究專著,成為臺灣研究的知識權威。

  在研究評論方面,作者藉由伊能的手稿、臺灣原住民歷史民族誌《臺灣蕃人事情》、臺灣歷史書寫作品《臺灣志》、《臺灣文化志》等,分析伊能的臺灣人類學構想、歷史文化理論以及各種學術思想。

  歷史學家楊雲萍曾言:「臺灣研究的都市」的任一曲巷小路,沒有一處沒有伊能嘉矩的「日影」的映照,這句話充分說明了伊能嘉矩在臺灣研究領域的重要地位。在殖民地時代曾經是臺灣通的伊能嘉矩,是臺灣研究近代知識生產的先行者。在戰後,伊能仍然繼續以或顯或隱的形式出現。換言之,雖然伊能嘉矩在來臺十年後離開臺灣返回日本,並於1925年去世,但就其影響而言,伊能嘉矩其實從未離開臺灣。

名家推薦

  吳密察(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兼任教授)
  胡家瑜(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教授)
  張隆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主任)
  費德廉(Douglas L. Fix,美國里德學院歷史系教授)
  Paul D. Barclay(美國拉法葉學院歷史系副教授)
  松田京子(日本南山大學人文學部日本文化學科教授)
  聯合推薦                                                     

  本書以綿密的文獻檔案史料與民族誌資料解讀為基礎,全面檢視「臺史公」伊能嘉矩在田野文獻、族群分類及歷史研究上的先驅性貢獻及時代脈絡。作者結合學術史及後殖民研究的雙重視角,詳細剖析伊能臺灣研究的跨國網絡與知識系譜,進而解明日本殖民地學術的文化政治意涵。並從公共歷史的觀點,深入觀察解嚴以來關於伊能的各種紀念出版與展示活動,從而對其臺灣研究業績提出嶄新的解釋和評價。
  從遠野到臺灣、從文獻到田野、從歷史到當代,本書不但是提供讀者迄今關於伊能最完整而深刻的學術傳記,更為臺灣史學史及後殖民史學,提供了細緻而動人的研究範例。──張隆志(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主任)

  《伊能嘉矩:臺灣歷史民族誌的展開》的出版讓我們看到年輕學者陳偉智近年來所下的功夫與努力。與前人的研究相較,作者在本書不但介紹這位早期「臺灣通」──伊能嘉矩的人生經歷和學術旅程,也運用其對後殖民理論之深厚理解來批判伊能歷史文化理論內涵的政治性。若想了解伊能嘉矩之雙重知識脈絡、時代背景或研究方法,本書是必讀的好作品。
  作者另外的貢獻乃是讓讀者更了解自己的歷史想像(包括臺灣或原住民主體、現今的族群分類範疇、基本空間單元等)有多少還依賴著伊能嘉矩百年前所建構的殖民論述。正如作者在書尾所言,「回到伊能嘉矩的時代,是為了重新在當下透過伊能嘉矩看到我們這個時代」。──費德廉(Douglas L. Fix,美國里德學院歷史系教授)

  本書是討論兼具官員、人類學家、民俗學家、歷史學家以及記者身分的伊能嘉矩之代表性傳記,是帝國研究、概念史、人類學、以及東亞史等各領域之中受到歡迎的一本新作。這本傑出的研究著作是基於仔細的、領域廣泛的第一手史料研究,而且它提出了更大的問題:包括制度化的知識以及社會界線的本質、民族以及種族間的關係。在這本書的許多優點之中,作者廣泛性的研究平衡了同情的以及批判的觀點,描繪出伊能的制度性、文學的、以及組織的臺灣原住民研究,揭示了其複雜以及重層的計畫。本書也說明了伊能如何成功扮演原住民文化報導者、日本官員、田野探查者,以及學者的多重角色,以發展其種族分類與歷史論述,至今仍影響臺灣與日本的政治與學術。伊能嘉矩模糊了官僚與學界、學術與新聞學、以及理論與實務的界線,不僅在他所屬的時代取得了成就,並且持續地影響了後來。簡單來說,伊能嘉矩的故事闡述了在帝國的年代中,現代社會學知識的政治基礎。──Paul D. Barclay(美國拉法葉學院歷史系副教授)

  伊能嘉矩於日本殖民統治初期渡臺,主要以人類學以及文獻史學的方法詳細地調查有關臺灣的「文化」,並遺留下相當多的研究成果。在思考殖民地支配與學術的關連性,以及有關臺灣「文化」在20世紀前半的論述空間之方面,考察伊能臺灣研究的方法,是特別重要的課題。關於這樣的主題,本書作者陳偉智長年來以銳利的問題意識、並陸續發表了優秀的研究。這本書為其集大成的研究成果,全書貫穿了審慎的方法論、細心的資料分析,以及簡單易懂的敘述。擁有這些特色的本書,在逼近伊能嘉矩臺灣研究的全貌的同時,也見到了其影響的廣袤,本書的出版很令人期待。──松田京子(日本南山大學人文學部日本文化學科教授)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陳偉智


  美國紐約大學(NYU)歷史系博士候選人,臺大國際學程兼任講師,曾任宜蘭文獻委員會委員、國立宜蘭大學講師、紐約大學講師。專攻臺灣近代史、歷史與社會理論、歷史人類學以及人類學史。曾發表〈知識與權力:伊能嘉矩與臺灣原住民研究〉、〈田代安定與《臺東殖民地預查報文》〉、〈自然史、人類學與臺灣近代「種族」知識的建構〉、〈「患ったのは時代の病」――鶏籠生とその周辺〉、〈顏智在臺灣:1920年代臺灣反殖民運動的國際主義契機〉、〈戰爭、文化與世界史:從吳新榮〈獻給決戰〉一詩探討新時間空間化的論述系譜〉等論文。共編著《伊能嘉矩與臺灣研究特展專刊》、《田代安定宜蘭調查史料研究》。
 

目錄

圖輯
「臺灣研究先行者」序言
前言

第一章遠野與臺灣:從鄉村到殖民地
  一、從遠野到東京
  二、從東京到臺灣
  三、從臺灣回到遠野
  四、位處帝國邊緣,以及再生

第二章重層的知識網絡:「臺灣人類學」的構想
  一、殖民遭逢的再現:平野秋夫與伊能嘉矩
  二、人類學家的登臺:田代安定、伊能嘉矩與鳥居龍藏
  三、東京人類學會與臺灣人類學會
  四、臺灣人類學會的「人類的理學研究」
  五、臺灣原住民研究的展開
  六、臺灣漢人的調查構想與展開

第三章族群分類知識的形成:殖民地人類學與《臺灣蕃人事情》
 一、人群分類知識的建構
(一)生與熟
(二)平埔蕃的課題
(三)全島蕃人調查的登場
(四)修正與再現
 二、族群分類知識的科學性宣稱
 三、伊能人類學的延續

第四章歷史知識的建構:臺灣史研究的展開
一、渡南觀光:來臺初期的臺灣史筆記
二、臺灣在世界之中
三、地理歷史教科書編纂
四、臺灣全志的登場

第五章方法、田野、理論:伊能嘉矩的歷史文化理論
一、伊能的田野現場
(一)媒介:伊能的語言能力
(二)田野中的社會關係
二、殖民地人類學的田野、理論與權力
(一)分析方法與知識建構
(二)伊能的文化理論
(三)描述的與比較的民族誌
(四)從「人的人類」到「國的人類」
(五)公共歷史
(六)國族主義、進化主義與「異己」研究

第六章影響與再生:殖民閱讀與後殖民挪用
一、影響
二、正典化
三、挪用與再生
四、公共歷史中的伊能嘉矩

結論
一、殖民地歷史民族誌的展開
二、「我們要前進」:伊能再踏查

後記
註解
附錄一  伊能嘉矩臺灣研究書籍著作目錄
附錄二  戰後伊能嘉矩臺灣研究書籍與論文:翻譯與復刻 1945-2013
附錄三  伊能嘉矩年譜
參考書目

前言(摘錄)
  
  記得有人說:在「小說都市」的任一曲巷小路,沒有一處沒有LeoTolstoy的「日影」的映照。假使我們學了某氏的口吻,可以說:「臺灣研究的都市」的任一曲巷小路,沒有一處沒有伊能嘉矩的「日影」的映照。――楊雲萍1949
  
  在臺灣研究的領域中,不論是否從事歷史研究或是人類學研究,大概沒有不知道伊能嘉矩(1867-1925)的人吧。甚至,在學院的專門知識或是學術論文專著之外,屬於公共歷史學或是大眾歷史學的一般社會文化知識場域,在電視媒體的紀錄片中、在教科書或通俗歷史讀物裡,乃至博物館展覽或是較有規劃的觀光旅遊中心,最近十幾年以來,也常常可以看到伊能嘉矩出現在這些媒介上。
  
  如同歷史學家楊雲萍於1949年所寫的評論所預示的,「『臺灣研究的都市』的任一曲巷小路,沒有一處沒有伊能嘉矩的『日影』的映照」。不只戰前的殖民地時代、戰後初期乃至今日;不論是學院裡的臺灣研究,或是社會中的公共歷史,來自日本東北岩手縣丘陵群山中鄉村遠野的伊能嘉矩,在百年前曾經是日本帝國南方殖民地的臺灣,留下了顯著的印跡。
  
  透過重新閱讀伊能嘉矩,探索伊能嘉矩的臺灣研究的知識建構層位,追蹤這些印跡形成的線索,能有助於我們了解這位影響了日後臺灣研究發展的伊能嘉矩其人其學之外,更希望透過對籠罩臺灣研究伊能嘉矩日影折射的解析,進一步了解其反景顯影當時的歷史脈絡與知識生成條件,以及後來持續映照著不同時期的知識生產狀況。
  
  伊能嘉矩一方面是作為學者的歷史人物,其人生的足跡,交織著重層的知識與制度的網絡,更與近代日本的展開,特別是帝國的擴張息息相關。其臺灣研究的知識生產,既是時代的產物,同時也參與了其所身處的時代。另方面,伊能嘉矩一生事業之所關注,其足跡與人生履歷,使得在近代日本內國的與帝國範圍內的兩個周緣地域,亦即遠野與臺灣,重疊在一起。透過他的經歷,我們看到了近代日本在帝國邊界內外空間上的展開與疊合,使得伊能嘉矩本人變成一個饒富象徵與實質意義生產場所,其生前與死後,皆在這兩個帝國的周緣地帶,產生了各種漣漪。
  
  遠野在戰前因日本民俗學大家柳田國男的《遠野物語》而著名,戰後更因此成為日本的「民間傳說的故鄉」(民話の里),被戰後日本文化民族主義形塑成在民間傳說與日常生活中保存了日本文化本真性(culturalauthenticity)的場所。伊能在遠野──不論是否透過柳田國男的襯托──以鄉土史研究先行者的身分被記得,成為遠野的歷史代表人物之一。在臺灣,在殖民地時代曾經是臺灣通的伊能嘉矩,其作品成為近代知識生產中劃定「臺灣研究」範圍與定義研究議題的先行者。在戰後,伊能仍然繼續以或顯或隱的形式被閱讀、被引用、被翻譯、被展示,甚至被抄襲。換言之,雖然伊能嘉矩在來臺十年之後離開臺灣返回日本,並於1925年去世,但就其影響而言,伊能嘉矩或許從未離開臺灣。
  
  1980年代臺灣民主化之後,臺灣研究獲得了市民權,成為臺灣社會重建歷史意識的資源。重新回顧近代史,殖民地時期的歷史,既成為歷史記憶重建的資源,也成為當時臺灣社會再出發的起點。1990年代,伊能嘉矩的許多作品在臺灣翻譯出版,而其戰前已出版的作品,也陸續再版刊行。一百年之後,伊能再度在臺灣登場,不再是百年前近代日本帝國擴張浪潮上的一波紋,而是臺灣民主化之後,重新追尋自己身分時的挪用資源。「臺灣研究」在伊能嘉矩手中,曾經作為客觀化的研究對象而被定義,百年之後,則是主客對調,不管是透過伊能追尋曾經失落的歷史,或是以批判的眼光檢討伊能的文化理論建構基礎概念,伊能嘉矩成為臺灣自我定義的主體化過程中,所挪用或者轉化的資源。從客體到主體,在伊能嘉矩與臺灣研究之間,從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末,一世紀之間,主客交換。如果百年前曾經踏查臺灣的伊能嘉矩,如歷史學家楊雲萍所言的,影響了臺灣研究的每一個角落。百年後我們對伊能的再踏查,更是一種隨著臺灣的歷史發展民主化之後,臺灣歷史知識本身也同樣經歷了民主化之後的一種再重構。在伊能嘉矩作為臺灣研究的先行者消逝之後,臺灣研究仍站在伊能嘉矩的肩膀上,或繼承、或批判,不斷地繼續前進。
  
  本書介紹並討論伊能嘉矩的臺灣研究,並檢討其知識生產的方法、建構的理論,以及分析其作品在不同時期的傳播與挪用。在介紹本書各章內容大要之前,先回顧歷來的伊能嘉矩研究史。
  
  以下分為兩個部分:生平傳記以及研究評論。在生平傳記的部分,從1928年《臺灣文化志》上卷書前,伊能嘉矩弟子板澤武雄的〈伊能先生小傳〉開始,1939年板澤於伊能逝世十五週年祭時編輯出版《伊能嘉矩先生小傳》,板澤的傳記就成為認識伊能行誼的重要資料。1990年代遠野鄉土史家荻野馨根據伊能的日記、作品以及手稿,整理了詳細的傳記以及年譜資料。伊能的傳記研究,主要由其門生與遠野的地方史研究者、社會教育機構出版推廣,從1920年代以來,實際上是與遠野的愛鄉心之鄉土認同建構息息相關。而這些資料,也為後來臺灣在介紹或是研究伊能嘉矩時提供了重要的生平資訊。從日治末期、戰後初期直到1990年代臺灣史獲得市民權的時代,主要是透過板澤武雄或是荻野馨的傳記資料來介紹或是重新認識伊能嘉矩。本文在探討伊能嘉矩的學術旅程時,主要也仰賴這些傳記資料。在伊能的傳記中,我們認識了其生平與成就,而進一步了解其所身處的時代與其所建構的知識,其內容與性質,則有賴於歷來的各種對伊能的研究評論。
  
  對伊能的研究評論,大概可以分為三類:屬於作品內部評論的(1)內容的評價;(2)研究成果性質的討論,以及屬於外部的(3)伊能及其研究的歷史環境與政治脈絡。
  
  (1)內容的評價方面。伊能生前,東京人類學會長坪井正五郎教授即曾讚揚伊能對東京人類學會的貢獻,東京人類學會在五十週年紀念時也將伊能列為有功者之一。柳田國男則指出伊能的臺灣民族誌給當時逐漸以自然科學為主(體質與考古)的東京人類學會,增補了民族學領域(廣義人類學)。不過伊能在日本統治初期的田野調查,在1910年代遭到有長期臺灣原住民田野經驗的森丑之助猛烈而率直的批評,並徹底修正伊能建立的原住民族群分類範圍。只不過,森批評了田野與知識內容,卻也同意伊能對「分類」的基礎概念以及普遍的演化人類學的比較架構。伊能也同時在「人類學」與「歷史學」的臺灣研究學術領域中,建立了其先行者的角色。之後不論是日治中末期,或是戰後日本人類學界的評價,大致上也都以「先行者」來定位伊能嘉矩。至於「歷史學」,則從日治時期楊雲萍開始至今,伊能嘉矩一直被視為是近代歷史學的臺灣研究的開端。
  
  (2)研究成果性質的討論。伊能的臺灣研究在日治時期似乎是從整體的臺灣研究來評價的,人類學被認為是伊能的方法。伊能自己似乎並沒有很強烈的學科界線認同,或許這也內含了某種後來稱之為「區域研究」的跨學科方法。伊能自己甚至認為「民族誌」(伊能用語為「土俗學」[ethnography])與「歷史」之間的界線只是現在與過去之間不同研究對象的任意畫分而已。戰後則逐漸發展成作為人類學家的伊能嘉矩以及作為歷史學家的伊能嘉矩的兩種形象,而這大概也與伊能的作品在戰後臺灣的接受史,以及不同學科知識對其前史的繼承與發展的不同有關。作為歷史學者的伊能嘉矩,在戰後的討論中,除了有針對其史料運用問題的討論外,其臺灣歷史像的建構,也有一些針對具體研究子題的批評。作為人類學者的伊能嘉矩,則是以臺灣原住民民族誌研究的先行者,在學術史的回顧上被討論,到晚近才有將伊能的「科學」還原回當時演化人類學普遍性的比較民族誌理論加以討論。
  
  (3)伊能及其研究的歷史環境與政治脈絡。雖然戰後臺灣對伊能嘉矩的評價中,有從民族觀點立場發出的批評,但似乎更映照出類似批評所在的時代氛圍,以及戰後臺灣籠罩在中國民族主義文化政治的知識生產環境。真正將伊能嘉矩放在其所身處的歷史環境,討論伊能的學知與十九世紀末日本帝國擴張、社會思想,以及文化政治的時空條件之間互涉關係的研究,直到1990年代隨著一波全球後殖民思潮的影響,才逐漸在日本與臺灣出現。伊能嘉矩除了作為重新討論帝國與知識生產之間關係的實證個案之外,透過對伊能的人類學與歷史學知識建構,及其後續的影響的分析,也可以進一步作為討論殖民主義的文化政治與歷史主體建構之間的共構關係與挪用現象。
  
  本書希望能在上述所整理三個歷來的伊能嘉矩研究史基礎上,介紹伊能嘉矩其人其學的歷史,以及透過伊能嘉矩,不論其是否在場,所呈現的時代歷史。最後是關於本書的副標題「臺灣殖民地歷史民族誌的展開」,希望能充分表達伊能臺灣研究的知識形式。伊能曾經對於「土俗」與「歷史」,寫下這樣的話語:
  
  土俗解明現在,歷史則訴說過去。現在與過去,是一條連續線的兩極,歷史是以前的土俗,而土俗則是未來的歷史。現在與過去的限界,只是意味著時間的經過而已。而現用與非現用之間的區別,除了僅僅橫亙其間的事情之外,完全沒有一定的境界線。
  
  對伊能嘉矩而言,民族誌與歷史本來就沒有一定的分界線,而其問題意識與作品更可以看成是用歷史的眼光來看現在的民族誌現象,同時以人類學的比較民族誌精神來研究過去的歷史。伊能的「歷史」概念與「民族誌」想像,是實證歷史學的客觀歷史與演化論人類學理論的比較民族誌的結合,其知識形式是一種歷史民族誌。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