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創業者的精神領袖?
英國《金融時報》專欄作家 盧克•約翰遜
誰是創業家的守護神?嚴格說來,12世紀的意大利商人森特•霍莫勃努斯(Saint Homobonus)是企業的守護神。但我在這里指的是那些來自人文和社會科學的知識分子,後者是創業生活最偉大的倡導者。
僅次於霍莫勃努斯的守護神將是約瑟夫•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熊彼特是一位奧地利裔美籍經濟學家,無論是之前還是之後,他或許比任何同行都更明白個體創始人的重要性。正如他在《經濟發展理論》(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一書中描述的那樣:“首先要有創建私人王國的夢想和意志……接下來要有徵服的意志:奮鬥和證明自己比別人優秀的沖動……最後是樂於創造,樂於做成事情,或者就是樂於運用自己的精力和創意……我們這一類人尋找困難,為了改變而改變,享受冒險的樂趣。”
熊彼特讓“創造性破壞”一詞廣為人知。“創造性破壞”描述了在現有經濟秩序被顛覆時,進步是如何發生的。它導致了浪費和混亂——新技術的出現導致某些企業破產,員工失業——也帶來創新和實質性的進步。正是那些創業家推動著這種永無止境的努力,他們永遠在挑戰現狀,試圖通過提供更好、更快、更新的東西來盈利。
另一名守護神候選人是創作了《地球顫慄》(Atlas Shrugged)等暢銷書的小說家艾恩•蘭德(Ayn Rand)。蘭德提出了堅韌的個人主義概念,集中體現在其小說主人公霍華德•羅克(Howard Roark)和約翰•高爾特(John Galt)身上。這兩人都艱難對抗著集體主義和社團主義。蘭德是一名俄羅斯移民,始終認為曼哈頓的外觀體現了人類企業的威力。她在《源頭》(The Fountainhead)一書中寫道:“我會願意放棄世界上最壯觀的日落場景,只為看一眼紐約的摩天大廈。那形狀和成就它們的思想。紐約的天空和人類意志力的體現。我們還需要什麽其它宗教?”我發現她的書可讀性較差,許多信念也相當古怪。但她在踐行資本主義的人士當中有許多擁躉,包括美聯儲(Fed)前主席艾倫•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
在政界人士中,我認為最偉大的創業促進者是本傑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他可能是最偉大的公開宣講新教職業道德的人士——這種職業道德幫助美國成為地球上最具創業精神的國家。富蘭克林除了是一位政治家以外,還是一名發明家、商人和多產的作家。他在20歲時列出的13條美德中,有一條是“勤勉。珍惜光陰,做有用的事,減少所有不必要的活動”。我所認識的所有創業家都在不自覺地遵照這種格言。
19世紀一位不那麽出名、但同樣影響力巨大的政界人士是理查德•科布登(Richard Cobden)。科布登是一位英國製造商,領導了反穀物法抗議活動。他是最初熱衷於推動自由貿易的人士之一,相信:“自由的進展在更大程度上依賴於維護和平、擴展商業和普及教育,而不是內閣和外交部的努力。”遺憾的是,當今這一代政界人士沒有在更大程度上贊同科布登對世界事務的看法。
在哲學家當中,弗里德里希•尼採(Friedrich Nietzsche)堅稱,人活著要充分發揮潛力,並在生活中冒險。他寫道:“要想在生活中碩果纍纍或得到最大享受,秘訣就是生活在危險中。”
另一個不容忽視的競爭者是亞當•斯密(Adam Smith)。盡管斯密作為經濟學家的名聲更響亮,但他其實是一名道德哲學教授。許多人將他視為自由市場思想之父,而他的著作《國富論》(The Wealth of Nations)是首批闡述工業資本主義的大作之一。他在書中介紹了勞動分工、壟斷威脅以及“看不見的手”等概念。
創業是一種古怪的職業,如果它可以被稱為一種職業的話。然而其支持者包括過去數百年最有智慧的一些人。所有的創業家都應該從他們睿智的話語中汲取力量。
本文作者是Centre for Entrepreneurs以及私人股本公司Risk Capital Partners的董事長
譯者/鄒策
*****
Remember by Christina Georgina Rossetti {願君常憶我}
吳宓(1894~1978)
中國學者。字雨僧 。陝西涇陽人 。 1911 年初考入北京清華留美預備學校(清華大學前身),1917年赴美國留學,先後在弗吉尼亞和哈佛大學比較文學系學習,獲碩士學位。 1921年回國,在南京東南大學任教,與梅光迪等人聯合創辦《學衡》雜誌,任總編輯。 1925 年應聘任清華國學院主任、教授。後又在西南聯大、武漢大學、西南師範大學執教。吳宓學貫中西,主張“中西貫通”,注意研究中西文化的異同,通過比較、綜合、創新,在廣博的基礎上融合新時代的理性秩序和道德理想。文化大革命中,吳宓剛正不阿,受到殘酷迫害,左腿殘廢,雙目失明。但他面對四人幫的“批孔”陰謀,仍堅持“寧肯殺頭,也不批孔”的學者風範。其主要譯著散見於《學衡》雜誌和他所主編的天津《大公報》文學副刊。著有《吳宓詩集》、《文學與人生》、《吳宓日記》等。
「給我水喝,我是吳宓教授!」「我要吃飯,我是吳宓教授!」(文革中吳宓臨死,第251頁)
文學與人生(清華文叢之三)
作者:吳宓 著,王岷源 譯
叢書名: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2012450
出版時間:2000-1-1
內容提要
吳宓先生是我國比較文學的開拓者、奠基者和著名學者,本書系他苦心經營十餘年寫成的講義,於湮沒五十年後首次面世。該書用中、英、法、拉丁等多種文學寫成, 代表了作者的哲學與文學藝術思想的核心與精神。作者才識淵博,匯通古今中外哲人與藝術家的智慧,對人生的意義、文人的道德、文學的本質和藝術創作的規律作出了獨特而新穎的闡釋。這些論述對於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學理論以及在現代化經濟浪潮衝擊下如何提高文人的品格極有啟迪意義。書後附有吳宓先生的弟子週輔成、李賦寧、王岷源先生撰寫的闡釋性論文;錢鍾書先生為自己的老師題寫了封面書名。
作者簡介
編輯推薦
本書是我國比較文學的開拓者、奠基者的著名學者吳宓先生的講義,用中、英、法、拉丁等多種文字寫成。闡釋人生的意義、文人的道德、文學的本質和藝術創作的規律。
目錄
1 《文學與人生》課程說明
2 《文學與人生》課程應讀書目
3 《文學與人生》課程之目標與目的
4 我們的討論與努力之基礎
5 《文學與人生》課程內容與方法進一步之說明
6 文學與人生之關係
7 我的工作和我的主要興趣:文學與人生我的成長與進步之方向:從詩歌到哲學(愛情與智慧)
——仁智合一;情理兼到
8 小說與實際人生
9 人生——道德——藝術(小說):小說與人生
10 閱讀薩克雷《英國18世紀幽默作家》札記
11 公民教育與文學:文學之功用
12 閱讀教育界人物誌之反思與說明
13 人與宇宙
14 人與宇宙關係圖
15 天人物三界
16 宇宙與人構成之基本公式
17 以上公式之推廣及應用
18 萬物品級圖
19 人性圖物像圖
20 人性之研究
21 自由意志與命運
22 兩種人——理想與現實
23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24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25 假冒為善之非是
26 中庸之道
27 論宗教
28 義利之辨
29 孟子不動心章臆解
30 文人相輕與不廢江河萬古流
31 我之根本信條
32 哲學重建的性質與方法
……
吳宓:《文學與人生》課程應讀書目
[ 原創 ] [2007-07-23 23:41:01 | 傻子哥哥 ]
此日記TrackBack地址: http://blog.people.com.cn/trackback.do?wlog_id=1185205261393599
.....吳宓的《文學與人生》一書,是清華大學出版社1993年8月出版(是書為1996年10月3印)的“清華文叢”系列叢書之三,書的封面原本淡雅,唯有“錢鍾書敬署”之“吳宓著文學與人生”黑色字樣奪人眼目,給人警醒之感覺。
遺憾的是,書的內容只是吳宓先生《文學與人生》課程的講授提綱。該課程的講義,吳宓先生在1948年就已經整理完成,分為上、下兩冊講義稿,不幸“文革”中被人侵占,當時是吳宓先生把此講義稿“交給西南師範學院中文系畢業的一位學生保管,沒想到這位學生後來竟不肯歸還”,故而,我們只有看這份上世紀三十年代吳宓先生所整理出來的講授提綱了。
《文學與人生》課程,最早是吳宓先生在1935年-1936年開始給清華大學高年級的本科生以及研究生所開設的一門選修課,同時在北平大學女子文理學院也兼授講過此課,後來一直到昆明西南聯大、成都燕京大學以及武漢大學都講過,直到1948年以後才停止開設此課程。依照吳宓先生的課程說明,“本學程研究人生與文學之精義,及二者間之關係。以詩與哲理二方面為主。然亦討論政治、道德、藝術、宗教中之重要問題。 ”確實遺憾,僅從此說明寥寥數語中,我們便可看出,這門課程所討論的問題一定會隨著時間的發展而有所擴展和深入,且“凡選修本課程之學生,皆應參加課堂中之討論……”,若是再結合吳宓先生編選的應讀書目,如此,課程到了1948年結束時,先生重新整理出來的講義稿應該存有多麼豐富的內容啊。於此,也只能嘆一聲,這可惡的“學生”。
1936年-1937年,吳宓先生編選了《文學與人生》課程的應讀書目,書中從第3頁排到了第9頁,中英文皆有,可謂洋洋大觀。實際,該書目的缺陷也是一目了然的,原本,此書目所涉及面之廣讓人瞠目,從《四書》、《史記》到《中國文化史》、《中國哲學史》;從《水滸傳》、 《石頭記》到《長生殿傳奇》、《桃花扇傳奇》;從《杜詩鏡銓》、《顧亭林詩集》到《吳宓詩集》、《吳白屋先生遺書》;從《亞里斯多德》到《哈姆雷特》;從《大藏經》到《新舊約全書》……唯獨缺少“五四”以後的新文化運動中的代表人物與代表作品,這顯然是與吳宓先生一生所追求的道德信條及其文化信仰所分不開的……
將《文學與人生》課程應讀書目錄之於後,是為參考。
(1937—1938)吳宓編選
四書(論語,孟子,大學,中庸)
毛詩(國風)
禮記(禮運,學記,樂記,儒行)
春秋左記(長篇紀事)
史記(項羽本紀,孔子世家,伯夷列傳,屈原賈生列傳,刺客列傳,李廣列傳,公孫弘列傳,遊俠列傳,滑稽列傳,貨殖列傳)
前漢書(藝文志,張耳陳餘列傳,竇田灌韓列傳,司馬遷傳,佞幸傳,外戚列傳)
後漢書(黨錮傳,郭符許列傳,獨行傳,逸民傳,列女傳)
資治通鑑
柳詒徵:中國文化史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
楚辭王逸注(屈原:離騷,九歌,天問,九章,遠遊,卜居,漁父)
古詩源
十八家詩鈔
杜詩鏡銓
吳梅村詩集
顧亭林詩集 (吴宓有選注本)
黃節:蒹葭樓詩
吳芳吉:吳白屋先生遺書
吳宓詩集 (北京商務)
藝蘅館詞選
桃花扇傳奇
長生殿傳奇
世說新語
汪國垣編:唐人小說
張潮輯:虞初新志
水滸傳
石頭記(紅樓夢)
劉宗周:人譜
陳宏謀輯:五種遺規
吳宓編:Outlines of the History of Greek Literature
Dialogues of Plato—Translated by Jowett, Vol. I, II, III
柏拉圖五大對話集—郭斌和景昌極合譯(商務印書館發行)
The Republic of Plato—Translated by Lindsay (Everyman's Library)
柏拉圖之理想國—吳獻書譯(商務印書館發行)二冊
Nicomachean Ethics of Aristotle—Translated by Welldon (Macmillan) or by Chase (Everyman's Library)
亞里士多德倫理學—向達譯(商務印書館發行)
Aristotle's Politics—Translated by Jowett (Oxford)
Aristotle's Politics—Translated by Welldon ( Macmillan)
Butcher: Aristotle's Theory of Poetry and Fine Art
亞里士多德詩學—傅東華譯(商務印書館發行)
Stace: Critical History of Greek Philosophy
批評的希臘哲學史—慶澤彭譯
A.E. Taylor: Socrates
Paul E. More: Platonism
Paul E. More: Religion of Plato
Wallace: Outline s of the Philosophy of Aristotle
A. E. Taylor: Aristotle
B. de Wulf: Philosophy and Civilization in the Middle Ages
中古文化與士林哲學—趙爾謙譯述(傳信書局發行)
Hoernle: Studies in Contemporary Metaphysics
Hoernle: Matter, Life. Mind, and God
Hoernle: Idealism as a Philosophical Doctrine
馮友蘭: A comparative Study of Life Ideals
馮友蘭: 人生哲學(商務印書館新學制高中教科書)
景幼南:哲學新論(南京書店)
許思園:On the Nature and Destiny of Man
景昌極:道德哲學新論(鐘山書局)
黎錦熙編:佛教十宗概要
黎錦熙編:宋元明思想學術文選
Sacred Books of the East — Vol. XI (Buddhist Sutras)
頻迦精舍校刊大藏經,昃十卷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一卷
Holy Bible
新舊約全書(中文文言譯本)
AE Zucker : Western Literature—Vol. II : Bible & Middle Ages (聖經及中古文選----商務印書館發行)
趙紫宸著:耶穌傳
Paul E. More : Christ of the New Testament
Thoughts or Meditations of Marcus Aurelius; Discourses of Epictetus (合訂一冊)
Essays of Montaigne (World Classics英譯本2 vols.)
Bacon’s Essay (Bohn’s library)
Pascal “Pensees” 英譯本(Everyman's library)
La Bruyere “Caracteres”
La Rochefoucauld “Maximes”
Burke : Reflections on the Revolution in France, etc.(Everyman's library)
Joubert “Pensees”
Stendhal “De l’Amour”
Sainte-Beuve's “Causeries du Lundi ”—English translation by EJ Trechmann. 7 vols.(Routledge)
Sainte-Beuve's Portraits of the 17th Century----English translation (2 vols. in I )
Matthew Arnold : Essays (Everyman’s library)
Paul E. More: Shelburne Essays—Vol. I-XI
Babbitt: Literature and the American College
Babbitt: The New Laokoon
Babbitt: Masters of Modern French Criticism
Babbitt: Rousseau and Romanticism
Babbitt: Democracy and Leadership
吳宓等譯;白璧德與人文主義(新月書店)
Stuart P. Sherman: On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Century Reading in English Literature
Oxford Book of English Verse
C. H. Page: British Poets of the 19th Century
The Works of William Shakespeare (全一冊)
Shakespeare’s Hamlet (edited by G.P. Baker)
邵挺譯:天仇記(商務印書館,小本小說)
田漢譯:哈孟雷特
梁實秋譯:漢姆來德
Moliere's Comedies—English translation (Everyman's library)2 vols.
趙少侯譯:恨世者(正中書局)
Castiglione's Book of the Courtier (Libro del Coregiano),in English translation (Everyman'slibrary)。
Chesterfield's letters to his son (1774)— (Everyman's library)
Boswell: Life of Dr. Johnson (1791)—(Everyman's library)2 vols.
The Confessions of Rousseau英譯本
張競生譯:盧梭懺悔錄(節本)
Newman : Apologia pro Vita Sua ( 1864 )—(Everyman's library)
梁濟:桂林梁先生遺書
熊十力:尊聞錄
徐志摩:愛眉小扎
朱湘:海外寄霓君
錢基博:現代中國文學史(世界書局1936年增訂本)
林語堂:My Country and My People
The Arabian Nights
奚若譯:天方夜談(商務印書館說部叢書初集五十四編)四冊
Cervantes: Don Quixote英譯本(Modern Library一冊全)
林紓陳家麟譯:魔俠傳(商務印書館萬有文庫)
蔣瑞青譯:吉訶德先生(世界書局世界少年文庫本)
楊絳譯本
Bunyan : Pilgrim's Progress (Everyman's Library)
譯者名佚:天路歷程
Swift : Gulliver's Travels ( 1726)—(Everyman's Library)
林紓譯:海外軒渠錄(商務印書館說部叢書)
韋叢蕪譯:格里佛遊記(未名社)
Voltaire’s Tales英譯本(Bohn’s library)
陳汝衡譯(吳宓校注):福祿特爾小說集(商務印書館世界文學名著)
徐志摩譯:贛第德(Candide)
Fielding : Joseph Andrews (1742)—(Everyman's Library)
Fielding : Tom Jones (1749)—(Everyman's Library 2 vols.)
Fielding : Amelia (1751)—(Everyman's Library 2 vols.)
Goldsmith: Vicar of Wakefield (1776)—(Everyman's Library)
商務印書館編譯所譯述:雙鴦侶(商務印書館說部叢書)
伍光建譯:維克斐牧師傳(商務印書館1935)
Jane Austen: Pride and Prejudice (1813)
楊繽譯:傲慢與偏見(商務印書館,二冊)
Thackeray: Vanity Fair (1847—48)—(Everyman's Library)
伍光建譯:浮華世界(Max J. Hergbrig節本)
Thackeray: Pendennis (1849-50)
Thackeray: English Humourists (1851, 1853)—(Everyman's Library)
Thackeray: Henry Esmond (1852)
Thackeray: The Newcomes (1854—55)
George Eliot : Middlemarch (1871—1872) ---- (Everyman's Library 2 vols.)
George Eliot : Richard Feverel (1859) ---- (Everyman's Library)
Flaubert: Madame Bovary (1857) ---- (Everyman's Library)
李青崖譯:波華荔夫人傳(商務印書館)
Tolstoy: Anna Karenina (1875—1877)—(Everyman's Library 2 vols.)
陳家麟陳大鐙譯:珂娜小傳(中華書局)
Thomas Hardy: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1891)
呂天石譯:苔絲姑娘(中華書局)
張谷若譯:德伯家的苔絲(商務印書館1936)
Arnold Bennett : Old Wives' Tales (1908)—(Everyman's Library)
王友竹譯:老婦譚
Sinclair Lewis : Main Street (1920)
楊歷樵(白華)譯:大街(二冊,大公報)
潘式(鳧公):人海微瀾(二冊)
潘式(鳧公):隱刑
中国学者。字雨僧 。陕西泾阳人 。1911 年初考入北京清华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大学前身),1917年赴美国留学,先后在弗吉尼亚 和哈 佛 大学比较文学系学习 ,获 硕 士学位。1921年回国,在南京东南大学任教,与梅光迪等人联合创办《学衡》杂志,任总编辑。1925 年应 聘 任清华国学院主任、教授。后又在西南联大、武汉大学、西南师范大学执教。吴宓学贯中西,主张“中西贯通”,注意研究中西文化的异同,通过比较、综合、创 新,在广博的基础上融合新时代的理性秩序和道德理想。文化大革命中,吴宓刚正不阿,受到残酷迫害,左腿残废,双目失明。但他面对四人帮的“批孔”阴谋,仍 坚持“宁肯杀头,也不批孔”的学者风范。其主要译着散见于《学衡》杂志和他所主编的天津《大公报》文学副刊。着有《吴宓诗集》、《文学与人生》、《吴宓日 记》等。
「給我水喝,我是吴宓教授!」「我要吃飯,我是吴宓教授!」(文革中吴宓臨死 第251頁)
内容提要
吴 宓先生是我国比较文学的开拓者、奠基者和著名学者,本书系他苦心经营十余年写成的讲义,于湮没五十年后首次面世。该书用中、英、法、拉丁等多种文学写成, 代表了作者的哲学与文学艺术思想的核心与精神。作者才识渊博,汇通古今中外哲人与艺术家的智慧,对人生的意义、文人的道德、文学的本质和艺术创作的规律作 出了独特而新颖的阐释。这些论述对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理论以及在现代化经济浪潮冲击下如何提高文人的品格极有启迪意义。书后附有吴宓先生的弟子周辅 成、李赋宁、王岷源先生撰写的阐释性论文;钱钟书先生为自己的老师题写了封面书名。
作者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是我国比较文学的开拓者、奠基者的著名学者吴宓先生的讲义,用中、英、法、拉丁等多种文字写成。阐释人生的意义、文人的道德、文学的本质和艺术创作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