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明萱女士 (小讀者)
http://hcpeople.blogspot.tw/2014/03/blog-post_28.html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電子報第六十七期
Published Date: 2014-06-03 17:21:06
Published by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電子報
【圖書】哥倫布大交換 : 1492年以後的生物影響和文化衝擊Published by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電子報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書名:哥倫布大交換 : 1492年以後的生物影響和文化衝擊
(三十週年紀念修訂新版)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作者:克羅斯比 (Crosby, Alfred W.)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譯者:鄭明萱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出版項:臺北市:貓頭鷹,2013 二版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ISBN:9789862621806
館藏連結
Clik here to view.

Clik here to view.

(三十週年紀念修訂新版)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館藏連結
文/盧育嫺
[內容簡介]
當一本書一再再版,並且在三十年後,改以新姿重新出版,仍然大受讚譽,那麼這本書絕對可以稱得上是該領域的權威代表。如果作者起定的書名,成為了該領域知識的專有名詞,從意見領袖到普羅大眾皆能琅琅上口,那麼這本書就更是一本足以傳世的扛鼎之作了(例如以《世界是平的》指稱全球化);《哥倫布大交換—1492年以後的生物影響和文化衝擊》就是這樣的一本書。
《哥倫布大交換──1492年以後的生物影響和文化衝擊》是史學大師克羅斯比在1972年出版的作品。出版前,曾被多家出版社拒絕,好不容易出版了,也未受到學界重視,原因在於克羅斯比違背了當時歷史書寫主流,他提出「以生態觀點重新解讀歷史」,並指出史學書寫應突顯長期被冷落的生物和生態,不只聚光於個人或族群。雖然剛開始不被接受,但史學演化卻就此展開。克羅斯比的立論鮮明,文字清晰流暢,筆法風趣生動,隨著70年代環境意識的抬頭,史學界終於認真看待生態主題,本書開始不斷出現在全美大學書單上,賣出海外版權、譯成各種外語,並出現在書店排行榜、一般人家的書架上,許多人在本書中發現了新視野。到了90年代,「哥倫布大交換」已成為世界史教科書的基礎觀念。本書新版的導讀人,美國史學家麥克尼爾,這樣形容這個過程:「『哥倫布大交換』一詞本身,如同它的書一樣表現亮眼。歷史家並不是常常能有這種機會,可以新鑄一個簡單新詞,成為涵概某些複雜現象的標準用語……,克羅斯比提出的這些概念,三十年前飽受史學界漠視、出版界忽略,甚至評論界敵意對待,如今卻成為近代史標準論述的重要一環。」
[內容簡介]
當一本書一再再版,並且在三十年後,改以新姿重新出版,仍然大受讚譽,那麼這本書絕對可以稱得上是該領域的權威代表。如果作者起定的書名,成為了該領域知識的專有名詞,從意見領袖到普羅大眾皆能琅琅上口,那麼這本書就更是一本足以傳世的扛鼎之作了(例如以《世界是平的》指稱全球化);《哥倫布大交換—1492年以後的生物影響和文化衝擊》就是這樣的一本書。
《哥倫布大交換──1492年以後的生物影響和文化衝擊》是史學大師克羅斯比在1972年出版的作品。出版前,曾被多家出版社拒絕,好不容易出版了,也未受到學界重視,原因在於克羅斯比違背了當時歷史書寫主流,他提出「以生態觀點重新解讀歷史」,並指出史學書寫應突顯長期被冷落的生物和生態,不只聚光於個人或族群。雖然剛開始不被接受,但史學演化卻就此展開。克羅斯比的立論鮮明,文字清晰流暢,筆法風趣生動,隨著70年代環境意識的抬頭,史學界終於認真看待生態主題,本書開始不斷出現在全美大學書單上,賣出海外版權、譯成各種外語,並出現在書店排行榜、一般人家的書架上,許多人在本書中發現了新視野。到了90年代,「哥倫布大交換」已成為世界史教科書的基礎觀念。本書新版的導讀人,美國史學家麥克尼爾,這樣形容這個過程:「『哥倫布大交換』一詞本身,如同它的書一樣表現亮眼。歷史家並不是常常能有這種機會,可以新鑄一個簡單新詞,成為涵概某些複雜現象的標準用語……,克羅斯比提出的這些概念,三十年前飽受史學界漠視、出版界忽略,甚至評論界敵意對待,如今卻成為近代史標準論述的重要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