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獻太陽花革命的貢獻者
Their aim, indeed, was to reveal the infinite, to construct a synthesis which should surest the whole of man by the whole of art ; for them the fatal thing in creation was a sense of finality : the masterpiece should begin only where it appeared to end; it should not merely describe, it should suggest; it should leave behind it some unex- pressed vibration.
他們的目的,的確,在於啟示無窮,是在構造一個綜合法叫藝術的整體暗示人的整體;在他們看來,創造中不可救藥之事為終局之感:一首杰作應該到了表面上是結尾的地方才開頭;僅僅描寫還不夠,它得暗示;在它後面留下不曾表白出來的顫動。------Harold Nicolson的《魏爾倫》 (Paul Verlaine) ,卞之琳譯
文/黎漢傑
卞之琳初期喜歡英國浪漫派詩人,後期轉而傾心法國象徵派詩人,因爲後者「更深沉,更親切」。他在1932年更翻譯了英國人尼柯孫 (Harold Nicolson) 《魏爾倫》 (Paul Verlaine) 的最後一章,並加上題目:〈魏爾倫與象徵主義〉發表,該文特別點出法國象徵派愛用一般人看來是鎖碎事物的意象入詩,讓人有一種親切感:
它(筆者按:即親切感)底效力第一在於節用和善用形容辭,在於信手拈來, 卻又是栩栩如生地提起小東西,這種小東西呢,在他面前,情味深長,神彩煥發了。 並不是我們對這些小東西底本身有什麼興趣,並不是我們真為它們和魏爾倫底感情發生的關係感動了;只是我們這樣一提起,我們聯想底感覺觸動了;只是一想到和 我們很熟悉,在我們經驗裏的確有這種關係的別的東西,快慰的心弦撥動了。這個方法可以用得很有效力,只要有頂巧妙的精確筆致,只要有頂高明的音樂手腕。 [1]張曼儀老師說:「『小東西』,原文是『minor object』,也就是平常的物品,以至身邊瑣事,藉著聯想的作用,它們能夠叫讀者產生親切感。」[2].......
謝謝。在台灣政治激情3周之後,能夠看香港的朋友引卞之琳的翻譯,讀全文,翻譯《魏爾倫傳》, 找到Harold Nicolson的 《魏爾倫》 (Paul Verlaine) 原文https://archive.org/details/paulverlaine00nicogoog.......
Alain Buisine《魏爾倫傳》Verlaine, histoire d'un corps,由權、卲寶慶譯, 上海人民,2007
目錄
中譯本序
第一部 童年和少年住過的地方(1844年3月-1862年10月)
第一章 外省
第二章 巴黎
第三章 在阿圖瓦和阿登山區
第二部 進入文壇和建立家庭(1862年10月-1871年8月)
第四章 一家之子的兩種生活
第五章 在咖啡館一邊
第六章 真正初入詩壇
第七章 蜜月和戰爭
第三部 蘭波危機(1871年8月-1875年3月)
第八章 流星
第九章 在比利時
第十章 在英國
第十一章 慘劇
第十二章 監禁
第十三章 重逢無望
第四部 在學校和鄉間(1875年3月-1886年1月)
第十四章 在英國
第十五章 在勒泰勒和瑞尼維爾
第十六章 在糟谷
第十七章 在聖弗朗索瓦院里
第五部 一落千丈(1886年2月-1896年10月)
第十八章 輾轉醫院
第十九章 最後的艷遇
第二十章 最後的創作
第二十一章 最後旅行——尋求解脫
第二十二章 最後的面孔
第二十三章 死而復生的面孔
魏爾倫生平和創作年表
第一部 童年和少年住過的地方(1844年3月-1862年10月)
第一章 外省
第二章 巴黎
第三章 在阿圖瓦和阿登山區
第二部 進入文壇和建立家庭(1862年10月-1871年8月)
第四章 一家之子的兩種生活
第五章 在咖啡館一邊
第六章 真正初入詩壇
第七章 蜜月和戰爭
第三部 蘭波危機(1871年8月-1875年3月)
第八章 流星
第九章 在比利時
第十章 在英國
第十一章 慘劇
第十二章 監禁
第十三章 重逢無望
第四部 在學校和鄉間(1875年3月-1886年1月)
第十四章 在英國
第十五章 在勒泰勒和瑞尼維爾
第十六章 在糟谷
第十七章 在聖弗朗索瓦院里
第五部 一落千丈(1886年2月-1896年10月)
第十八章 輾轉醫院
第十九章 最後的艷遇
第二十章 最後的創作
第二十一章 最後旅行——尋求解脫
第二十二章 最後的面孔
第二十三章 死而復生的面孔
魏爾倫生平和創作年表
序
魏爾倫這個名字也許不為廣大中國讀者所知,對于熱愛法國文學,尤其是研究法國文學的人來說,卻絲毫也不陌生。作為象征派詩人的代表,人們習慣把他與馬拉 美、蘭波相提並論。他的一些著名詩篇很早便被翻譯成中文。從老一輩的詩人梁宗岱、戴望舒到當代的名家,都有他的詩篇的出色譯作。譯介過來的詩篇,如《秋之 歌》、《月光》、《白色的月》、《被遺忘的小詠嘆調》、《屋頂的天空》等,都是最能體現魏爾倫獨特詩歌風格的作品,也是確立他在法國詩歌史上不可替代的地 位的作品。這些詩,或如夢如幻,或如泣如訴,采用象征與暗示的手法,以回旋往復的旋律,表達詩人感傷、苦悶的情調,幻化出想像的真實,塑造出心靈的風景 畫。可以用“動人心弦”來形容魏爾倫的一些詩歌。然而,我們對詩人作品的介紹尚嫌有限,對魏爾倫其人及其作品的研究也有待深入。因此,這部傳記在中國的出 版,無疑不僅有助于詩人為更廣大的讀者所知,也會推動對詩人及其作品的深入研究。有如此厚的一部傳記,我本無須在此重述詩人的一生,但我禁不住想回顧一下他的經歷。這是怎樣的生命?明知危險卻禁不住眩暈的誘惑,止不住也在遲疑的腳步, 被一股無法抵御的力量拉向深淵,直至徹底沉淪。他本來有非常幸福的童年,有“和藹的父親,可愛的母親”,是一個受到百般溺愛的獨生子。他本來有足夠的天 資,可以成為優秀的學生。即使法學與他無緣,他也可以在市政府安穩地得到基本的生活來源。但詩人的放蕩不羈、生性的疏懶、放任自流、嗜飲成癖,加上同性戀 的傾向,使他不滿足于這種循規蹈矩的平庸的資產階級生活。可他又不是一個想要脫離社會、無視法度的人。意識到自己面臨的深淵,他求助于婚姻,娶了一個食利 者的女兒,年輕迷人的瑪蒂爾德,過上了舒適、體面的有產者的生活。一切似乎都在納入正軌。這時一場平民革命爆發了,他雖然骨子里不關心政治,卻也為這種美 好的幻想歡欣鼓舞。很快,革命被鎮壓,他和妻子躲到外省。市政府的職位丟掉了。他還有機會重新得到這個職位,只要他想得到,因為他在公社期問扮演的角色並 不至于使他受到迫害,可就在這時,一個人的出現徹底改變了他的生活。此人不是別人,正是少年天才詩人蘭波。開始,魏爾倫還想腳踩兩只船,一邊是小資產階級 異性戀的舒適享樂,一邊是同性戀的放縱與詩歌的實驗。可這只是他的一廂情願。他必須作出選擇。他最後選擇了拋妻棄子,與蘭波踏上流浪的征途。然而他始終處 于矛盾之中,懾于傳統觀念與勢力,又念念不忘嬌妻幼子,拋不下對安穩的家庭生活的留戀,這些都促成了他和蘭波最後的悲劇。他打傷了蘭波,鋃鐺入獄,獄中又 獲悉妻子分居訴訟的判決結果︰他失去了妻兒,還要承擔兒子的撫養費。這真是雪上加霜。這時天主向他敞開胸襟,他心甘情願地投向宗教信仰。為此他還贏得了減 刑。出獄後,他又要選擇自己的生活。在瑪蒂爾德和蘭波兩邊踫壁後,他離開了法國。他要向母親、向人們證明自己真的改邪歸正、自己謀生了。他先後在英國的斯 蒂克尼、伯恩茅斯、法國阿登省勒泰勒教書。可惜他耐不住教書匠寂寞單調的生活,酗酒的習慣重新抬頭。這是他一生逃不脫的悲劇。反復地犯罪,反復地悔罪,又 重新犯罪。命運又讓他在一個不馴服的學生呂西安.雷蒂努瓦身上看到了蘭波的影子,他將復雜的感情傾注到這個少年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