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943

許逖 1934-2017《許逖文集》:《文星!問題!人物》《百戰軍魂-- 孫立人將軍傳》《會意集》......等;晚蟬



017年4月26日 星期三


許逖 (1934-2016):《近代學人印象記 》《文星?·问题?人物? 》《百戰軍魂:孫立人將軍傳 》《 》



近代學人印象記
晚蟬書店出版/
許逖編-有胡適徐志摩59/1970年初版
《文星·问题·人物》(台湾双喜图书出版社,1983年1月)






1970年


www.cbs.polyu.edu.hk/ctdso/wu_sik//2y/2y1970.htm



 1970

大明編委會編著:《胡適思想與中國青年》,台北:大明王氏出版有限公司,1970年。 
徐高阮著:《胡適和一個思想的趨向》,台北:地平線出版社,1970年。 
許逖編:《近代學人印象記》,台北:晚蟬書店*,1970 
費海璣著:《胡適著作研究論文集》,台北:商務印書館,1970年。




季季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覺得懷舊──在台北市
陳星吟與金閣寺
陳星吟前天(3月15日)離台返夏威夷,3月16日路過京都,先去拜見“金閣寺”,了卻半世紀心願。
*
“金閣寺”於1950年遭實習僧人焚毀,1955年重建。三島由紀夫以此題材於1956年出版其第四本長篇“金閣寺”,彼時年僅32歲。
*
陳星吟輔大哲學系畢業即於1969年創立“晚蟬書店”。由鍾肇政、張良澤合譯的“金閣寺”是創業第四本書,於同年12月12日初版,是三島由紀夫作品首次在台出版。
*
三島由紀夫於1970年11月25日在東京切腹身亡,震驚全世界。
晚蟬書店的“金閣寺”,也因此意外,聲名大噪,暢銷一時。
星吟對此,始終念念不忘。
*
1976年我曾去京都拜見“金閣寺“,當時閣身較為素樸。
如今星吟所見,似更金壁輝煌了。



2017/0426
追蹤多年的評論作者許逖,雖然買過他的好幾本著作簽名本,卻一直搜尋不到他的個人資料(台灣作家作品目錄,找不到他任何資料)以及消息,生死不明。
今天在書堆中看到他的一疊著作,隨手取上書桌翻讀,再上網搜尋他的消息,結果意外搜尋到一則他已於去年九月病逝在萬芳醫院的消息。
2017年01月24日更生日報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孫立人將軍 (陳庭詩作,1989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圖像裡可能有2 個人、文字

《百戰軍魂-- 孫立人將軍傳》上下,1989




幾年前,想介紹許逖,不知何故,沒寫成。當時手頭上只有  《會意集》

會意集》│青年出版社│ 逖著│1969D01502 會意集許逖著
青年出版社民國85 
2019.1.20 晚,我接到台灣負責《許逖紀念文集》(暫定--妹妹 許敏等人編後、印出,回美國)的的朋友來電,說美國的楊誠先生說要寄幾本給我。楊學長在國家圖書館看到書,影印資料帶回美國.......




臺灣大學歷史系
我常自稱是杜維運老師「黃埔一期」的學生,但應該算是黃埔二期,許逖、張元、阮芝生等人才是真正的一期。





永遠的湖南騾子許逖 舒坦 - 更生日報宜蘭花蓮台東新聞

永遠的湖南騾子 許逖 ◎舒坦

2017-01-24


許逖走了,走得突然,親友們十分不舍。 
崛起五十年代的許逖,他的驟逝,充分說明,老年人健檢的重要,病應及時就醫的重要。 


許逖,字著先,民國二十三年生,胡南長沙人,自幼聰慧,悟性高,也有鄭觀應「越不可為越為」的騾子性格。早年隨海軍來台,先後參加鯁門海戰、南日島戰役,突擊東山島時受傷,退後考進台大,受業於方東美先生,唸完研究所後以筆耕為生,先後以海若、雁痕、弄潮兒等筆各撰寫不同時期篇章,五十年代,文壇舉筆輕重,以「士大夫之無恥,是為國恥」,「文藝界十大時症」等辟論,識見別裁,文風奇崛,卓立士林,望重兩岸,香港「新聞天地」發行人,卜少夫先生親自約稿,不為所動,時中央日報社長陳建中先生請餐敘,邀出任大溪檔案室研究員,亦以不任公職,不委身政黨工作婉拒;並書「龍性」二字自勉。為此,許逖特為「龍」註釋。
「『龍』有鱷魚的頭,鹿的角,鷹的眼睛、爪子,生就一身穿山甲般鱗殼,蛇般結實靈活的身體。一種動物(人),同時具有如鱷魚那樣在水中,能游、能潛,在地面跑得跟鹿一樣快,一年換一次角,年年年輕,在空中跟鷹一樣飛高望遠,眼神威猛,腳爪強而有力,能抓能爬,加上一身鱗甲,雖獸中之王雄獅猛虎都咬不動,還能像蛇一樣精壯,交配一次,動輒十二至二十四小時,人,誰能同時兼具這多能耐,那不祇是超人,是超超超人。因此,龍,只是無知人類神話虛擬幻象合成,非現實存在。

「龍性」,旨在闡明個人心志,特立獨行,不為流俗。
許逖為人剛正,敦品力學,誠己厚人,一生從不公務,以「橫眉冷對千夫指」立身;尊儒為本,而自奉儉簡,學養深厚,先後執教於淡江、東海、中國醫藥、勤益科技等知名私立院所,課餘仍筆耕不倦,除早年已出版「文星!問題!人物」、「奔流」、「激湍」、「烽火錄」等鉅著外,現存已發表中央、聯合、中時等報散章,仍多達數百萬字,輯為「文集」。 
一生不為公職、不事官場、不涉政事、不屑權貴。例外益善,民國七十六年,各界為俞大維先生慶賀九十大壽,許逖在中國時報寫一篇六千字的「一個老兵的故事」,祝賀老部長,大維先生看後甚為感動,特約餐敘。 
俞大維先生是誰,他是至今仍屬亞洲唯一一個,美國哈佛大學拿到博士學位後,再拿哈佛獎學金,轉赴德國聽愛因斯坦講「相對論」的洲際級學人,來台後一任國防部長十年,深受官兵愛戴。 
民國七十八年九訪孫立人將軍,成「『百戰軍魂』-- 孫立人將軍傳」(上、下冊),凡五十萬字,八十二年主編「孫立人將軍永思錄」後,從此退隱。 
許逖作息不常,長年案「讀」勞「神」,又從不做老人健檢,明知有心臟、腎臟方面疾病,亦拒不就醫,今(一○五)年八月中,因病情加劇,經鄰居亦是榮民李國勝先生,暨輔導會新北榮服處新店區潘名德組長,就近送院救治,他小妹許敏(著名電腦工程師,僅十個月不到,就為美國聯邦調查局,完成史政網路儲檔安裝,二十六天,為台中榮總設計安裝妥網路檔庫),專程回台照護,終因敗血症搶救無效,九月八日凌晨三時,病逝台北萬芳醫院,享年八十三歲。 
八年學院研習,許逖力學成器,卻一生以出身海軍為榮,有「生為海軍,死為忠魂」之句留言。骨灰依其遺願,一分樹葬南港國軍公墓;一分海葬,由胞妹許敏帶回美國,家祭後,灑入太平洋。以副海若、弄潮兒、雁痕。 
許逖的老戰友們,大都只知他隻身在台,其實,許逖姊弟妹有七人之多,除二弟(勝武)、三弟(國)早逝外,最小弟弟許凱、大姊(夫婿為早年U2飛行員)、二妹許莊、小妹許敏全居美,且都學、業有成。雖都年事亦高,而手足情深。病中,許敏返台擬送大哥赴美就醫(許敏兩個兒子、許莊長子,均為在美執業醫師),為許逖堅拒,認為台灣醫療水準,不比美國差,不得已,乃將病歷傳送美國,再從美國遞藥回台,無奈為時已晚。 



長年海上艦艇生活,養成許逖堅毅的責任心意志力,和簡樸的生活習慣,一生信守承諾,律己嚴,待人寬,對「人」和「仕」,亦本此要求,堅持「人」,可以窮,不可無品,「仕」,可不達,不可失格(德),準此,許逖這一生,俯仰無愧,他是「永遠的鬥士」,他的傳統文人風骨,將永誌人心。※

--


圖書
兼愛與博愛
許, 逖, 1934-
民58[1969]
新世紀叢書. 017.

可在 辜振甫圖書館 徐州閉架書庫(點選下方「閉架書庫調閱服務」連結) (191.7 0839)獲得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圖書
百戰軍魂 : 孫立人將軍
許, 逖, 1934-
1989.
懋聯平凡書系. 2.
可在 總圖書館 Main Library 總圖2F人社資料區 (783.3886 1208 0839)獲得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許逖
【介紹】:
宋歙州祁門人,寓居宣州宣城,字景山。許規子。仕南唐為監察御史。入宋,授汲縣尉。數上書論北邊事,為時相趙普所知。歷知海陵、鼎州、興元府,所至有政績。除主客員外郎、京西轉運使,徙荊湖南路。秩滿來朝,真宗稱其能,以度支員外郎選知荊南府事。逾年擢司封員外郎、知揚州。卒年五十七。


***


此案,不少文人,包括

許逖,都寫文章......





溫紳和 Windson Chen 都分享了 1 則貼文



溫紳
溫紳 / 台灣史上大小事:
台灣首宗分屍案的「瑠公圳案」(1961年2月26日)
自謝長廷在參選台北市長時打出「回復瑠公圳原貌」的訴求,乃至於市長的郝龍斌團隊也跟進有重整瑠公圳成為「台北威尼斯」的聲音,可見這案興建於清乾隆5年,也就是迄今已有273年歷史的大圳,早在公元1740年時,便因郭錫瑠、郭元芬父子倆胼手胝足,將新店碧潭的溪水,自大坪林穿山入景美,公館而到大直之基隆河河的水利工程,耗時廿餘載而灌溉沿途1200甲田地之「金合川圳」,不僅對先民農作物及台北盆地防洪發揮功能,而且也是台灣人「人定勝天」之打拼精神見證,尤其是終戰後到七O年代被覆蓋上柏油路和高架橋之前,被後人改名為「瑠公圳」以紀念郭錫瑠的大圳兩旁,楊柳垂溪、景緻宜人的美好回憶讓人難忘。
不過,這條昔日有「小威尼斯」美譽之大圳,在1961年2月26日下午九點多,突被5位附近之工兵學校的學生發覺有一大包灰白色包裹擱淺圳內,適巧警員梁迪端巡視經過,於是合力撈起後打開一看,竟然是半具女屍及年約二十餘歲的頭部!死亡時間約已3天;於是再仔細搜索周邊,旋即在圳內另端也找到類似包裹,裡面是下半身及四肢屍塊,腹內還驗出懷有4個多月大的男嬰,於是乎,台灣近代史上第一宗分屍命案正式登場。
根據當時驗屍之法醫楊日松檢查,死者遺物上驗出有狗毛等15 種證據,於是警方鎖定棄屍現場週遭養狗人家,同時,也有一名三輪車夫林萬而出面證實:案發當晚在和平東路二段107巷口載到帶有重物包裹之客人,因此,循線在107巷內進行地毯式搜索,結果,馬止查到巷內35弄1號的柳哲生將軍宅內蓄犬,加上住在裡面之廚子劉子玉、司機陳世有、勤務兵李家禧三人言詞閃爍,遂在案發第9天,將軍官邸遂被檢警搜索,上述3位「關係人」還慘遭收押41天之久!使得「瑠公圳案分屍案」高潮迭起。
這位被強烈懷疑涉案的柳哲生將軍,是台灣空軍正式「官方認證」擊落過9架敵機之空戰英雄,在「筧橋風雲」等電影或中華民國戰史上都有詳加報導!結果,原本被視為空軍總司令人選的「明日之星」,竟因分屍案發生在官邸附近,而他家裡有養狗,以及廚房內的麵粉袋與包裹屍體之袋子極相似等8項證物「吻合」,因此慘遭外界懷疑涉案,不但報端前後有339篇未經詳實查證便披露影射之報導,連報上漫畫也公然畫出一幅有位穿軍裝的男人在女主人旁,看著手下進行「分屍」並在指揮的模樣,尤有甚者,連執鞭於東海大學中文系的「新儒學」教授徐復觀也投書批判軍紀敗壞,搞得柳哲生的二子四女不敢上學,連空軍總部的聯務也辭掉而經營「福樂乳品」。
何以媒體會如此圖文並茂,繪聲繪影迫蹤報導呢?主因是蔣介石總統非常「愛看」這宗分屍案新聞,不但要求黨營「中央日報」鉅細靡遺報導,連警備總部也奉令在每天下午3點由王超凡少將發佈「案情進展」;結果,在案發第52天偵破時,卻是跌破朝野眼鏡,主因是警方懸賞10萬元後,有人出面指認死者是住在柳家對面之和平東路二段36號的陳富妹,遭到前夫盧家祥毒手,卻讓莫名其妙柳哲生蒙冤丟官!!






逖 


解釋:
  1. 遙遠。
    【例】逖聽鴻名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