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漢清講堂將邀請羅時瑋等專家來紀念漢先生:我所知道的漢寶德先生 。
《境與象 雜誌》《境與象 叢書》(境與象出版社)等,內容的部分。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漢寶德

個人資料
性別 男
出生 1934年8月19日

逝世 2014年11月20日(80歲)

籍貫 山東日照
國籍

獲獎 第34屆行政院文化獎
漢寶德(1934年8月19日-2014年11月20日),生於山東省日照市,臺灣知名建築教育學者。1960年至1970年 (sic 應該為1961~1977)曾任台灣東海大學建築系系主任。
民國77年(1988年)漢寶德舉辦了中華民國第一次關於議立《博物館法》的座談會,並於民國79年(1990年)成立「博物館法研擬委員會」,漢寶德和張譽騰等人起草的《博物館法》草案於民國82年(1993年)初定案[1][2]但始終未能完成立法,《博物館法》至民國104年(2015年)6月15日三讀通過[3]。
漢寶德的設計作品有中橫洛韶山莊、溪頭活動中心、天祥青年活動中心,以及為聯合報創辦人王惕吾為紀念其父王芾南設計的南園等[4]。
2014年11月20日病逝於臺大醫院[5]。
《境與象》雜誌
這26張相片(封面),有許多昔日師長(莊喆、趙建中......)和學長的文章


























讚· 留言

Hanching Chung外行之見。這套有不少文章不成熟,可也有很有趣的介紹,譬如說,化外建築等等。我認為老漢的許多學生應可考慮作些「接著講」的工作。
翻譯:化外的藝術,登載於境與象 1976.2,16~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