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曹永洋與金恆鑣先生來訪,暢談。
二十年前,讀金恆鑣導讀 E. O." Wilson 回憶錄《大自然的獵人:博物學家威爾森》,"獨具慧眼的田野生物學家",很欣賞金先生的功力。
今天他74歲了,恰巧又在寫Wilson的新著 Half-Earth: Our Planet's Fight for Life中譯本的"導讀"。原書首頁無副標題,所以請教他Half-Earth 是什麼意思?他說,這是"地球一半是人(我們)的,另一半是生物(他們)的。"
金恆鑣是(森林)生態學領域之專家、生態學學會理事長。我請教他台灣的森林事情 (相對於日本梅原猛的《森林的哲學》。他說,首先要了解日本的林地多是私有地,所以照顧得很好,反之,台灣的森林都是國有地,公務員不會珍惜的.....
二十年前,讀金恆鑣導讀 E. O." Wilson 回憶錄《大自然的獵人:博物學家威爾森》,"獨具慧眼的田野生物學家",很欣賞金先生的功力。
今天他74歲了,恰巧又在寫Wilson的新著 Half-Earth: Our Planet's Fight for Life中譯本的"導讀"。原書首頁無副標題,所以請教他Half-Earth 是什麼意思?他說,這是"地球一半是人(我們)的,另一半是生物(他們)的。"
金恆鑣是(森林)生態學領域之專家、生態學學會理事長。我請教他台灣的森林事情 (相對於日本梅原猛的《森林的哲學》。他說,首先要了解日本的林地多是私有地,所以照顧得很好,反之,台灣的森林都是國有地,公務員不會珍惜的.....
愛德華‧威爾森文集,Half-Earth及Naturalist By "E. O." Wilson 回憶錄《大自然的獵人:博物學家威爾森》
http://hcbooks.blogspot.tw/…/…/naturalist-by-e-o-wilson.html
http://hcbooks.blogspot.tw/…/…/naturalist-by-e-o-wilson.html
*****
--
「如果說達爾文是第一位綜論物種如何而生的科學家,那麼威爾森便是綜論物種如何而亡的第一人。」
──《野外》(Wild)雜誌
「為了防止物種(包括人類自己)大滅絕的發生,我們必須盡快採取行動,以保全這個行星的生物多樣性。」當今最偉大的生物學家──愛德華.威爾森語重心長的說道。他認為,我們所面對的問題實在太過巨大,因此他在本書《半個地球》中提議一個與問題程度相當的解決之道:把一半的地表面積還給大自然。
做為「人類世三部曲」的壓軸之作,威爾森在本書的主張更為激進、也更具衝擊性。他敘述我們人類這一物種是如何在一眨眼間成為此地質年代的掌權者;他敘述人類是如何逐步剪掉「生命家譜樹的若干枝椏,最終殃及整顆大樹,」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失。他以輓歌般的優美文字記錄正在發生的物種滅絕危機,包括他目睹被捕的兩頭蘇門答臘犀牛、在雨林深處尋訪滅絕已久的「上帝之鳥」,以及眾多無以名狀的生物。更難得的是,除了眾所周知的大型瀕危動植物,威爾森更關心不起眼的數百萬種無脊椎動物與微生物,只因這些生命才是構成地球生態系的基礎物種。
威爾森嚴厲地指出生命圈並非人類所有,更戮力駁斥那些好整以暇的「人類世主義」者之無稽謬論:他從來不認為人類能透過生物工程來拯救生態浩劫,批評人類竟一廂情願地認為物種的滅絕能用複製科技來彌補,或靠引進外來物種來遞補滅絕生物。
儘管地球正處存亡危急之秋,威爾森卻非只是個危言聳聽的災難預言人。他不願俯首於宿命論,不甘屈服於主流的既有想法,在87歲暮年之際仍毅然提出如此大膽的構想。他認為保留「半個地球」為時未晚,亦積極找出可重建生物多樣性的實際地區。我們還有時間做出正確的抉擇,讓大自然休養生息,修復地球的生物多樣性,並積極培養下一代的公民科學家。
「如果說達爾文是第一位綜論物種如何而生的科學家,那麼威爾森便是綜論物種如何而亡的第一人。」
──《野外》(Wild)雜誌
「為了防止物種(包括人類自己)大滅絕的發生,我們必須盡快採取行動,以保全這個行星的生物多樣性。」當今最偉大的生物學家──愛德華.威爾森語重心長的說道。他認為,我們所面對的問題實在太過巨大,因此他在本書《半個地球》中提議一個與問題程度相當的解決之道:把一半的地表面積還給大自然。
做為「人類世三部曲」的壓軸之作,威爾森在本書的主張更為激進、也更具衝擊性。他敘述我們人類這一物種是如何在一眨眼間成為此地質年代的掌權者;他敘述人類是如何逐步剪掉「生命家譜樹的若干枝椏,最終殃及整顆大樹,」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失。他以輓歌般的優美文字記錄正在發生的物種滅絕危機,包括他目睹被捕的兩頭蘇門答臘犀牛、在雨林深處尋訪滅絕已久的「上帝之鳥」,以及眾多無以名狀的生物。更難得的是,除了眾所周知的大型瀕危動植物,威爾森更關心不起眼的數百萬種無脊椎動物與微生物,只因這些生命才是構成地球生態系的基礎物種。
威爾森嚴厲地指出生命圈並非人類所有,更戮力駁斥那些好整以暇的「人類世主義」者之無稽謬論:他從來不認為人類能透過生物工程來拯救生態浩劫,批評人類竟一廂情願地認為物種的滅絕能用複製科技來彌補,或靠引進外來物種來遞補滅絕生物。
儘管地球正處存亡危急之秋,威爾森卻非只是個危言聳聽的災難預言人。他不願俯首於宿命論,不甘屈服於主流的既有想法,在87歲暮年之際仍毅然提出如此大膽的構想。他認為保留「半個地球」為時未晚,亦積極找出可重建生物多樣性的實際地區。我們還有時間做出正確的抉擇,讓大自然休養生息,修復地球的生物多樣性,並積極培養下一代的公民科學家。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愛德華‧威爾森Edward O. Wilson
愛德華・威爾森│Edward O. Wilson
1929年出生於美國阿拉巴馬州伯明罕,1949年畢業於阿拉巴馬大學,1955年獲哈佛大學生物學博士學位,同年開始在哈佛大學執教。目前威爾森任教於佩萊格里諾大學(University of Pellegrino),亦為哈佛大學榮譽退職教授、哈佛大學比較動物學博物館的昆蟲館名譽館長。
威爾森堪稱是當今最重要的生物學家。1969年獲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曾榮獲全世界最高的環境生物學獎項,包括美國國家科學獎、瑞典皇家科學院為諾貝爾獎未能涵蓋的科學領域所頒發的克拉福德獎(Crafoord Prize)。1996年,威爾森獲選為《時代》雜誌二十五位影響美國當代最巨的美國人物,更在2000年再次被《時代》雜誌評選為「世紀英雄」,推崇他在環境保護上的卓越成就。
在阿拉巴馬和佛羅里達郊區成長的他,自幼便喜好探索當地森林、沼澤,收集蛇、蝴蝶和螞蟻等野生動物做為標本,螞蟻更成為他畢生專精的研究對象,因而有「螞蟻先生」之美譽。從鑽研螞蟻開始,他陸續提供許多創新與貢獻:他發展的社會生物學,大膽地以生物學角度解釋人類的社會行為,引發軒然大波;他是首次將「生命多樣性」一詞編入專著的學者,更影響了1992年「地球高峰會」中近一百八十個國家簽署的《生命多樣性公約》;近年來,他亦在世界各地巡迴演講,竭力推動「生物多樣性」理念,為地球永續奠定價值基礎。
威爾森的文筆優美、言之有物,無論是學術著作或大眾科普作品都極受歡迎。他至今已出版了三十多部著作,並以《螞蟻、螞蟻》(遠流,1999)與《論人性》(時報,2002)兩度獲得普立茲獎。2016年、高齡87歲的他更孜孜不倦,撰注了《半個地球》這本遠景宏大的著作,向科學界下戰帖。
作者在臺灣已出版的著作尚有:《繽紛的生命》(天下,1997)、《大自然的獵人:博物學家威爾森》(天下,1997)、《生物圈的未來》(時報,2002)、《蟻丘之歌》(允晨,2010)、《社會生物學1/2》(左岸,2012/13)等書。
譯者簡介
金恒鑣
金恒鑣
生態學學家。國立臺灣大學森林系學士,加拿大紐布朗瑞克(New Brunswick)大學森林土壤學碩士,加拿大卡爾登(Carleton)大學地球科學博士。曾任林業試驗所所長,亞熱帶生態學學會理事長、國際長期生態研究網指導委員會主席、臺北市生態藝術協會理事長、臺灣大學森林研究所兼任教授、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理事長。目前從事自然寫作,推廣生態保育、生態倫理及生態藝術等理念。
著有《救救雨林》(時報,1993)、《讓地球活下去》(天培,2000)等五本書。譯作有《作客雨林》(允晨,1995)、《種子的信仰》(大樹,1995)、《繽紛的生命》(天下,1997)、《種樹的男人》(時報,1997)、《馬來群島自然考察記》(馬可孛羅,2003/2017)、《傾聽自然》(張老師,2006)、《眾神的植物》(商周,2010)等十餘部。
王益真
王益真
中興大學森林系學士,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林產工業碩士及博士。加拿大亞伯達大學副研究員、臺灣林業試驗所研究員,從事天然資源有效利用、造紙及紙業用水研究,獲有國際木材科學院(IAWS)院士,並擔任林試所英文編輯;喜愛自然科學、古典樂與翻譯。譯作有《馬來群島自然考察記》(馬可孛羅,2003/2017)。
愛德華‧威爾森Edward O. Wilson
愛德華・威爾森│Edward O. Wilson
1929年出生於美國阿拉巴馬州伯明罕,1949年畢業於阿拉巴馬大學,1955年獲哈佛大學生物學博士學位,同年開始在哈佛大學執教。目前威爾森任教於佩萊格里諾大學(University of Pellegrino),亦為哈佛大學榮譽退職教授、哈佛大學比較動物學博物館的昆蟲館名譽館長。
威爾森堪稱是當今最重要的生物學家。1969年獲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曾榮獲全世界最高的環境生物學獎項,包括美國國家科學獎、瑞典皇家科學院為諾貝爾獎未能涵蓋的科學領域所頒發的克拉福德獎(Crafoord Prize)。1996年,威爾森獲選為《時代》雜誌二十五位影響美國當代最巨的美國人物,更在2000年再次被《時代》雜誌評選為「世紀英雄」,推崇他在環境保護上的卓越成就。
在阿拉巴馬和佛羅里達郊區成長的他,自幼便喜好探索當地森林、沼澤,收集蛇、蝴蝶和螞蟻等野生動物做為標本,螞蟻更成為他畢生專精的研究對象,因而有「螞蟻先生」之美譽。從鑽研螞蟻開始,他陸續提供許多創新與貢獻:他發展的社會生物學,大膽地以生物學角度解釋人類的社會行為,引發軒然大波;他是首次將「生命多樣性」一詞編入專著的學者,更影響了1992年「地球高峰會」中近一百八十個國家簽署的《生命多樣性公約》;近年來,他亦在世界各地巡迴演講,竭力推動「生物多樣性」理念,為地球永續奠定價值基礎。
威爾森的文筆優美、言之有物,無論是學術著作或大眾科普作品都極受歡迎。他至今已出版了三十多部著作,並以《螞蟻、螞蟻》(遠流,1999)與《論人性》(時報,2002)兩度獲得普立茲獎。2016年、高齡87歲的他更孜孜不倦,撰注了《半個地球》這本遠景宏大的著作,向科學界下戰帖。
作者在臺灣已出版的著作尚有:《繽紛的生命》(天下,1997)、《大自然的獵人:博物學家威爾森》(天下,1997)、《生物圈的未來》(時報,2002)、《蟻丘之歌》(允晨,2010)、《社會生物學1/2》(左岸,2012/13)等書。
譯者簡介
金恒鑣
金恒鑣
生態學學家。國立臺灣大學森林系學士,加拿大紐布朗瑞克(New Brunswick)大學森林土壤學碩士,加拿大卡爾登(Carleton)大學地球科學博士。曾任林業試驗所所長,亞熱帶生態學學會理事長、國際長期生態研究網指導委員會主席、臺北市生態藝術協會理事長、臺灣大學森林研究所兼任教授、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理事長。目前從事自然寫作,推廣生態保育、生態倫理及生態藝術等理念。
著有《救救雨林》(時報,1993)、《讓地球活下去》(天培,2000)等五本書。譯作有《作客雨林》(允晨,1995)、《種子的信仰》(大樹,1995)、《繽紛的生命》(天下,1997)、《種樹的男人》(時報,1997)、《馬來群島自然考察記》(馬可孛羅,2003/2017)、《傾聽自然》(張老師,2006)、《眾神的植物》(商周,2010)等十餘部。
王益真
王益真
中興大學森林系學士,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林產工業碩士及博士。加拿大亞伯達大學副研究員、臺灣林業試驗所研究員,從事天然資源有效利用、造紙及紙業用水研究,獲有國際木材科學院(IAWS)院士,並擔任林試所英文編輯;喜愛自然科學、古典樂與翻譯。譯作有《馬來群島自然考察記》(馬可孛羅,2003/2017)。
目錄
【目錄】
推薦序/譯者序/原序
Part 1 人類問題的所在
1. 第六次大滅絕 2. 人類全靠生命圈 3. 生物多樣性還剩下多少? 4. 犀牛的輓歌 5. 現代啟示錄 6. 我們有如上帝嗎? 7. 滅絕怎會越演越烈呢? 8. 氣候變遷的衝擊 9. 危言聳聽的世界觀
Part 2 生氣勃勃的世界
10. 自然保育的科學 11. 神的物種 12. 未知的生命之網 13. 水的世界 14. 生命的祕境 15. 生命圈的首善之區 16. 歷史新詮釋
Part 3 錦囊妙計
17. 覺醒與頓悟 18. 修復與重建 19. 半個地球:拯救生命圈 20. 瓶頸與障礙 21. 停止傷害生命圈
延伸閱讀╱名詞釋義╱附件╱謝誌
推薦序/譯者序/原序
Part 1 人類問題的所在
1. 第六次大滅絕 2. 人類全靠生命圈 3. 生物多樣性還剩下多少? 4. 犀牛的輓歌 5. 現代啟示錄 6. 我們有如上帝嗎? 7. 滅絕怎會越演越烈呢? 8. 氣候變遷的衝擊 9. 危言聳聽的世界觀
Part 2 生氣勃勃的世界
10. 自然保育的科學 11. 神的物種 12. 未知的生命之網 13. 水的世界 14. 生命的祕境 15. 生命圈的首善之區 16. 歷史新詮釋
Part 3 錦囊妙計
17. 覺醒與頓悟 18. 修復與重建 19. 半個地球:拯救生命圈 20. 瓶頸與障礙 21. 停止傷害生命圈
延伸閱讀╱名詞釋義╱附件╱謝誌
推薦序
國立東華大學環境學院榮譽教授 夏禹九
「生物多樣性」這個詞開始在學術論文中被普遍使用,始於本書作者威爾森(E. O. Wilson, 1988) 的引領。這些年來經過很多人的推介、研究,生物多樣性的意義和重要性或多或少已經能夠被一般民眾認識了。維持地球上的生物多樣性已被列進國際組織及大多數國家的發展策略中,也是所有永續發展、氣候變遷等關係到人類未來發展的宣言、公約所必定會強調的議題。但說歸說,實際的情況是,受到全球化經濟發展(書中第七章人類活動最具破壞力的HIPPO)的影響,物種的滅絕、自然野地破壞的趨勢並未減緩。此外,由於近年來自然災害頻傳,一般大眾更加關注的焦點是氣候變遷。氣候變遷的趨勢若是無法減緩,物種滅絕危機更可能走上不歸路。
因為氣候變遷、生物多樣性喪失的資訊愈來愈明確,一個強調人類影響的「人類世」在二○一六年被提出,做為接續「全新世」的下一個年代。然而強調人類的主宰無所不在的認知,亦可能擦槍走火,導致我們認為物種的滅絕乃是演化歷程的常態,人類的科技文明終將可以維持現今的社會永續發展。本書先論述生物多樣性在人類發展中所處的困境,再引導我們探究近年來生物多樣性更多更廣的科學事實。書中舉了非常多的例子,一再強調:生態系中繁多的物種間的複雜(非線性)關係並非如一些抱持著「人類世」世界觀的人所輕率主張的,認為人類科技文明已經能夠掌握生態系功能的關鍵,從而輕忽地認為野境保育並非現今人類存活的急迫而重要的議題。書中強調以物種為生物多樣性層級系統的基礎層級單元,這個研究取向是我們理解、甚至能夠建構預測生態系模式的基本。關於生態學,一如所有的其他科學的研究方法,唯有知道更多物種的生活史、物種間的互動關係,才能了解生態系可永續的原理。然而我們迄今尚未能查明到底有多少的物種數量,更遑論生態系中生命之網路聯結關係。依著這樣的認知,保育尚未被人類摧毀的野境,維持野生的物種丶加強生物多樣性的研究,似乎是人類文明永續唯一的法門。威爾森亦很樂觀的期待,合成生物學、人工智慧、全腦仿真等等的科學新領域,可用來創建一個有效、具預測性的生態學。
認為人終究還是可能理解自然的想法是否過於樂觀?對此有些生態學家持保留的觀點。由系統的觀點來看,自然生態系和涵容於其中且互相作用(非缐性的)人類社會系統(或稱為社會-生態系統)具有複雜適應系統(complex adaptive system)自我組織和不確定的系統特性。系統中多重時間、空間尺度的組織成分與聯結關係,呈現出系統的湧顯特性(emergent property),很難藉解析到個別成分的特性來理解。因此,我們可能永遠無法完全理解和準確預測人類的活動對自然環境所造成的影響;任何自然資源的經營政策,均應視為我們對生態系的一個試驗,我們是在實踐中學習,且要預期有無法預測的意外,保持韌性(或是適應的能力)。在構成複雜適應系統之韌性的要件中,多樣性(包括生物多樣性)是重要的關鍵,可以讓系統中保持冗餘(redundancy)以應對突發的意外。生態學家列文(Simon A. Levin, 1999. Fragile Dominion: Complexity and the Commons)曾經以他書桌抽屜中丟棄的一堆各式各樣用過的油性原子筆筆套為例:目前看似無用的,難保有一天卻恰恰可以補救某一支丟失筆套的原子筆。生態系統甚至社會系統中,若是僅僅著眼於效率,去除冗餘(不知道其功能的物種、不循規範的異端),則餘存的系統其實很難說能在不可免的變局中仍能提供其原有的服務。這樣的觀點,或許亦可能提供那些抱持著「人類世」世界觀而認為科技發展終將能解決我們搞砸的自然環境的人的深思。
在全球化浪潮下,現今的文明社會前景不明。不過,威爾森這位譽滿全球的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育的先驅者,用《半個地球:探尋生物多樣性及其保存之道》這本書(如原序所述,本書的書名「半個地球」的概念是作者推動托尼.希斯在二○一四年所提出的建議)努力推動這個雄心的規畫,可說是以非常樂觀的提案來面對生物多樣性的悲觀未來。在某種程度上,我覺得,威爾森在本書中所規劃的「生命圈首善之區」,甚至類似我們熟悉的孫中山先生當年規劃的實業計畫。你可以說這是夢想,也可以說是偉大的願景,端賴如書中所說的我們是否能夠改變自己的世界觀:經濟發展從以「量」的財富轉型到以「質」的財富。人類世是否真正的永續發展,和我們賴以為生的自然環境能否永續,乃是息息相關的。願景之能否實現,有賴於將我們的世界觀改變為「生態實在論」的世界觀。老子道德經曰:「知不知,上;不知知,病。(能夠知道自己哪裡不懂是好事;不懂卻還在裝懂那就危險了。)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唯有正視缺失並加以改進,才能免除缺失。)」如果讀者在閱讀中知曉一些自然的奧妙,領會到自然複雜之美,那麼或許就更能夠支持威爾森這個保育半個地球給自然的偉然而且仍然充滿樂觀信心的架構。
此外,威爾森以博物學家的背景,在書中還呼籲重視生物學研究上個體生物學與演化生物學知識的重要性。然而近年來生物科學的發展趨勢是經費、職缺偏重於微觀的分子生物學,生態學、自然史、分類學等和生物多樣性關係密切的領域的研究人員愈來愈少。威爾森提到的趨勢是世界上包括臺灣的現況。這樣的趨勢如果不能改變的話,威爾森所說的生物多樣性調查可以在二十三世紀完成的樂觀期待,恐怕會有悲觀的結局。
-----------------------------------------------------------------------------------------------------------------------------------------------------------------------------
譯者序 人類能全拿嗎?還是半個地球就好?
生態學學家 金恒鑣
美國波士頓近郊一個退休生活社區裡,餐廳的一角坐著一個精神矍鑠的清瘦老人,桌上堆滿了書籍與文件。餐廳裡的其他退休老人,或在玩牌,或在互誇孫子輩的事,似乎沒有侵擾到沈浸在書世界裡的那位老先生。在這個供應全天候休息、享受生活的空間,老先生每天從事閱讀、書寫,全神思考著地球的未來。他就是愛德華‧威爾森,一生從事生物學教學與研究的前哈佛大學教授。數十年來寫作不輟的他,在二○一六年三月出版了《半個地球:探尋生物多樣性及其保存之道》,這是他這輩子思索如何拯救命在旦夕之地球生命的結晶。
過去五十年來,威爾森所著的(包括與他人合著者)有關生命的科普類或教科書超過三十本,其中不乏暢銷(有的是長銷)的書,或榮膺美國書壇重要獎項者。他是深受全球學術界尊崇的昆蟲學科學家,尤其專精螞蟻學,經他命名的蟻類新種就有四百五十種左右,這個數字令人羨慕與敬佩,更教人好奇他是怎樣辦到的。從他的《博物學家自述》[即坊間出版的《大自然的獵人》]裡,我們可以推究其中若干原委:他從幼童時期起即對自然生命充滿好奇並勤於觀察,對動物行為的原由窮追究理。
這本《半個地球:探尋生物多樣性及其保存之道》是他成於八十七歲高齡的作品,距離他第一本書《島嶼生物地理學理論》有整整五十個年頭。以耆老之齡還苦口婆心的告訴我們地球生命多樣性正處於存亡的關鍵,可見他是多麼地憂心、多麼地迫切想為地球生命尋找活路。在這本書裡,威爾森主張,把地球的海陸面積各劃出一半為某種程度的保護區,可以保存八成當下倖存的物種。如此,也能保留物種所依賴的生態系與體內演化適應的基因,同時保障人類物種的生存。
在本書裡威爾森揭櫫自然需要半個地球的三大原由:一、棲地喪失或劣化造成生物多樣性淪喪;二丶目前的保護面積不足以遏止生物多樣性的喪失;三、人類滅絕其他生命是失德敗行的作為。然而,他樂觀地認為,人類亡羊補牢為時未晚;前題是讓出半個地球,讓天下的生靈有生存與繁衍的機會與空間。
威爾森是個學識淵博、知識廣泛丶經驗豐富丶樂觀博愛、擇善固執的學者。他的建議高瞻遠矚,充分顯示他有悲天憫人的生命倫理觀,與對人性能悔悟改過的信心。在《繽紛的生命》裡,他特別從中國的六千種藥用植物裡選出黃花蒿 (Artemisia annua)為例子,説明保護植物多樣性的重要性。從黃花蒿提取的青蒿素是治瘧疾的良藥。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指出:二○一五年裡,全球有二億多人罹患瘧疾,死亡人數接近四十三萬。同年,中國醫藥學家便因為從黃花蒿中提煉出「青蒿素」治療瘧疾的成就獲得了諾貝爾獎,而這距離威爾森的忠告已是二十三個年頭!
在本書的〈生命的首善之區〉裡,威爾森極力推薦保留波蘭與白俄羅斯的比亞沃維亞查森林。不料,本書問世才幾兩個月,波蘭當局即宣布要開始砍伐這片森林。該森林內有一萬二千種動物,也難怪作者大聲疾呼要保留這塊歐洲碩果僅存的大面積原生林。然而,言之者諄諄,利益薰心者聽之藐藐。
當代生態學界極具爭議性的熱門議題是「人類世」(anthropocene)之說法。人類世是指人類活動對地球環境造成巨大衝擊的這段時期,指其所造成的衝擊之大足以構成一個明顯的地質世代。支持這個說法的人認為,這個行星已經沒有稱得上是原始的野境。所有的自然是用來服務人類,把所有野生動植物圈養在地球上,供人類使用,為經濟效力;地球應該是完全為「人有、人享、人治」的樂園。
持人類世觀點的信徒又宣稱,已滅絕的物種可以用最新的基因學科技獲得重生,讓它們再度漫遊在這個世界上。他們不惜投入巨資,正在嘗試用基因組方法讓滅絕了一萬多年的長毛猛瑪象重新回到人間,再度漫遊在北極凍原帶。
威爾森對於這種人類中心主義的論調深不以為然。他在本書裡不但嚴厲駁斥這種不負責任的做法,認為這會招來生態災難,並且努力為倖存的野生生命辯護並爭取它們的生存權。這半個地球面積的芻議,便是為演化了數十億年的倖存生物請命。
筆者在翻譯這本書的過程中碰到若干翻譯上的困難。物種的中譯名字即是其中之一。書中提到的許多美國的原生種,所使用的是英文俗稱,即使查出這些物種的拉丁學名,也沒有標準的中譯名可遵循。當出現這種情形時,我會把原書裡所用的名字用括號括起來放在該試譯的中文名後面,有興趣的讀者可藉此追蹤。
另外,我用「生命圈」取代過去常用的「生物圈」;用「基因學」取代過去常用的的「遺傳學」。生命圈(biosphere)的簡單定義是:「指地球上有生命形式存在的空間,包括全球的所有生態系。」換言之,生態系是一類生命形式,不宜稱為一種生物,因為生態系包括非生命的環境。現代的基因學(genetics)是研究活生物體的基因、基因變異及遺傳的科學,而遺傳學(science of heredity)只是研究子代獲自親代基因信息的傳遞現象與過程。兩者應有所區別。
作者威爾森的每一部著作無不為讀者帶來豐富的知識與鼓勵,也總是給予行動指南,我們不能不感謝作者的苦心,同時感受到他愛生命的熱情與情操。
國立東華大學環境學院榮譽教授 夏禹九
「生物多樣性」這個詞開始在學術論文中被普遍使用,始於本書作者威爾森(E. O. Wilson, 1988) 的引領。這些年來經過很多人的推介、研究,生物多樣性的意義和重要性或多或少已經能夠被一般民眾認識了。維持地球上的生物多樣性已被列進國際組織及大多數國家的發展策略中,也是所有永續發展、氣候變遷等關係到人類未來發展的宣言、公約所必定會強調的議題。但說歸說,實際的情況是,受到全球化經濟發展(書中第七章人類活動最具破壞力的HIPPO)的影響,物種的滅絕、自然野地破壞的趨勢並未減緩。此外,由於近年來自然災害頻傳,一般大眾更加關注的焦點是氣候變遷。氣候變遷的趨勢若是無法減緩,物種滅絕危機更可能走上不歸路。
因為氣候變遷、生物多樣性喪失的資訊愈來愈明確,一個強調人類影響的「人類世」在二○一六年被提出,做為接續「全新世」的下一個年代。然而強調人類的主宰無所不在的認知,亦可能擦槍走火,導致我們認為物種的滅絕乃是演化歷程的常態,人類的科技文明終將可以維持現今的社會永續發展。本書先論述生物多樣性在人類發展中所處的困境,再引導我們探究近年來生物多樣性更多更廣的科學事實。書中舉了非常多的例子,一再強調:生態系中繁多的物種間的複雜(非線性)關係並非如一些抱持著「人類世」世界觀的人所輕率主張的,認為人類科技文明已經能夠掌握生態系功能的關鍵,從而輕忽地認為野境保育並非現今人類存活的急迫而重要的議題。書中強調以物種為生物多樣性層級系統的基礎層級單元,這個研究取向是我們理解、甚至能夠建構預測生態系模式的基本。關於生態學,一如所有的其他科學的研究方法,唯有知道更多物種的生活史、物種間的互動關係,才能了解生態系可永續的原理。然而我們迄今尚未能查明到底有多少的物種數量,更遑論生態系中生命之網路聯結關係。依著這樣的認知,保育尚未被人類摧毀的野境,維持野生的物種丶加強生物多樣性的研究,似乎是人類文明永續唯一的法門。威爾森亦很樂觀的期待,合成生物學、人工智慧、全腦仿真等等的科學新領域,可用來創建一個有效、具預測性的生態學。
認為人終究還是可能理解自然的想法是否過於樂觀?對此有些生態學家持保留的觀點。由系統的觀點來看,自然生態系和涵容於其中且互相作用(非缐性的)人類社會系統(或稱為社會-生態系統)具有複雜適應系統(complex adaptive system)自我組織和不確定的系統特性。系統中多重時間、空間尺度的組織成分與聯結關係,呈現出系統的湧顯特性(emergent property),很難藉解析到個別成分的特性來理解。因此,我們可能永遠無法完全理解和準確預測人類的活動對自然環境所造成的影響;任何自然資源的經營政策,均應視為我們對生態系的一個試驗,我們是在實踐中學習,且要預期有無法預測的意外,保持韌性(或是適應的能力)。在構成複雜適應系統之韌性的要件中,多樣性(包括生物多樣性)是重要的關鍵,可以讓系統中保持冗餘(redundancy)以應對突發的意外。生態學家列文(Simon A. Levin, 1999. Fragile Dominion: Complexity and the Commons)曾經以他書桌抽屜中丟棄的一堆各式各樣用過的油性原子筆筆套為例:目前看似無用的,難保有一天卻恰恰可以補救某一支丟失筆套的原子筆。生態系統甚至社會系統中,若是僅僅著眼於效率,去除冗餘(不知道其功能的物種、不循規範的異端),則餘存的系統其實很難說能在不可免的變局中仍能提供其原有的服務。這樣的觀點,或許亦可能提供那些抱持著「人類世」世界觀而認為科技發展終將能解決我們搞砸的自然環境的人的深思。
在全球化浪潮下,現今的文明社會前景不明。不過,威爾森這位譽滿全球的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育的先驅者,用《半個地球:探尋生物多樣性及其保存之道》這本書(如原序所述,本書的書名「半個地球」的概念是作者推動托尼.希斯在二○一四年所提出的建議)努力推動這個雄心的規畫,可說是以非常樂觀的提案來面對生物多樣性的悲觀未來。在某種程度上,我覺得,威爾森在本書中所規劃的「生命圈首善之區」,甚至類似我們熟悉的孫中山先生當年規劃的實業計畫。你可以說這是夢想,也可以說是偉大的願景,端賴如書中所說的我們是否能夠改變自己的世界觀:經濟發展從以「量」的財富轉型到以「質」的財富。人類世是否真正的永續發展,和我們賴以為生的自然環境能否永續,乃是息息相關的。願景之能否實現,有賴於將我們的世界觀改變為「生態實在論」的世界觀。老子道德經曰:「知不知,上;不知知,病。(能夠知道自己哪裡不懂是好事;不懂卻還在裝懂那就危險了。)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唯有正視缺失並加以改進,才能免除缺失。)」如果讀者在閱讀中知曉一些自然的奧妙,領會到自然複雜之美,那麼或許就更能夠支持威爾森這個保育半個地球給自然的偉然而且仍然充滿樂觀信心的架構。
此外,威爾森以博物學家的背景,在書中還呼籲重視生物學研究上個體生物學與演化生物學知識的重要性。然而近年來生物科學的發展趨勢是經費、職缺偏重於微觀的分子生物學,生態學、自然史、分類學等和生物多樣性關係密切的領域的研究人員愈來愈少。威爾森提到的趨勢是世界上包括臺灣的現況。這樣的趨勢如果不能改變的話,威爾森所說的生物多樣性調查可以在二十三世紀完成的樂觀期待,恐怕會有悲觀的結局。
-----------------------------------------------------------------------------------------------------------------------------------------------------------------------------
譯者序 人類能全拿嗎?還是半個地球就好?
生態學學家 金恒鑣
美國波士頓近郊一個退休生活社區裡,餐廳的一角坐著一個精神矍鑠的清瘦老人,桌上堆滿了書籍與文件。餐廳裡的其他退休老人,或在玩牌,或在互誇孫子輩的事,似乎沒有侵擾到沈浸在書世界裡的那位老先生。在這個供應全天候休息、享受生活的空間,老先生每天從事閱讀、書寫,全神思考著地球的未來。他就是愛德華‧威爾森,一生從事生物學教學與研究的前哈佛大學教授。數十年來寫作不輟的他,在二○一六年三月出版了《半個地球:探尋生物多樣性及其保存之道》,這是他這輩子思索如何拯救命在旦夕之地球生命的結晶。
過去五十年來,威爾森所著的(包括與他人合著者)有關生命的科普類或教科書超過三十本,其中不乏暢銷(有的是長銷)的書,或榮膺美國書壇重要獎項者。他是深受全球學術界尊崇的昆蟲學科學家,尤其專精螞蟻學,經他命名的蟻類新種就有四百五十種左右,這個數字令人羨慕與敬佩,更教人好奇他是怎樣辦到的。從他的《博物學家自述》[即坊間出版的《大自然的獵人》]裡,我們可以推究其中若干原委:他從幼童時期起即對自然生命充滿好奇並勤於觀察,對動物行為的原由窮追究理。
這本《半個地球:探尋生物多樣性及其保存之道》是他成於八十七歲高齡的作品,距離他第一本書《島嶼生物地理學理論》有整整五十個年頭。以耆老之齡還苦口婆心的告訴我們地球生命多樣性正處於存亡的關鍵,可見他是多麼地憂心、多麼地迫切想為地球生命尋找活路。在這本書裡,威爾森主張,把地球的海陸面積各劃出一半為某種程度的保護區,可以保存八成當下倖存的物種。如此,也能保留物種所依賴的生態系與體內演化適應的基因,同時保障人類物種的生存。
在本書裡威爾森揭櫫自然需要半個地球的三大原由:一、棲地喪失或劣化造成生物多樣性淪喪;二丶目前的保護面積不足以遏止生物多樣性的喪失;三、人類滅絕其他生命是失德敗行的作為。然而,他樂觀地認為,人類亡羊補牢為時未晚;前題是讓出半個地球,讓天下的生靈有生存與繁衍的機會與空間。
威爾森是個學識淵博、知識廣泛丶經驗豐富丶樂觀博愛、擇善固執的學者。他的建議高瞻遠矚,充分顯示他有悲天憫人的生命倫理觀,與對人性能悔悟改過的信心。在《繽紛的生命》裡,他特別從中國的六千種藥用植物裡選出黃花蒿 (Artemisia annua)為例子,説明保護植物多樣性的重要性。從黃花蒿提取的青蒿素是治瘧疾的良藥。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指出:二○一五年裡,全球有二億多人罹患瘧疾,死亡人數接近四十三萬。同年,中國醫藥學家便因為從黃花蒿中提煉出「青蒿素」治療瘧疾的成就獲得了諾貝爾獎,而這距離威爾森的忠告已是二十三個年頭!
在本書的〈生命的首善之區〉裡,威爾森極力推薦保留波蘭與白俄羅斯的比亞沃維亞查森林。不料,本書問世才幾兩個月,波蘭當局即宣布要開始砍伐這片森林。該森林內有一萬二千種動物,也難怪作者大聲疾呼要保留這塊歐洲碩果僅存的大面積原生林。然而,言之者諄諄,利益薰心者聽之藐藐。
當代生態學界極具爭議性的熱門議題是「人類世」(anthropocene)之說法。人類世是指人類活動對地球環境造成巨大衝擊的這段時期,指其所造成的衝擊之大足以構成一個明顯的地質世代。支持這個說法的人認為,這個行星已經沒有稱得上是原始的野境。所有的自然是用來服務人類,把所有野生動植物圈養在地球上,供人類使用,為經濟效力;地球應該是完全為「人有、人享、人治」的樂園。
持人類世觀點的信徒又宣稱,已滅絕的物種可以用最新的基因學科技獲得重生,讓它們再度漫遊在這個世界上。他們不惜投入巨資,正在嘗試用基因組方法讓滅絕了一萬多年的長毛猛瑪象重新回到人間,再度漫遊在北極凍原帶。
威爾森對於這種人類中心主義的論調深不以為然。他在本書裡不但嚴厲駁斥這種不負責任的做法,認為這會招來生態災難,並且努力為倖存的野生生命辯護並爭取它們的生存權。這半個地球面積的芻議,便是為演化了數十億年的倖存生物請命。
筆者在翻譯這本書的過程中碰到若干翻譯上的困難。物種的中譯名字即是其中之一。書中提到的許多美國的原生種,所使用的是英文俗稱,即使查出這些物種的拉丁學名,也沒有標準的中譯名可遵循。當出現這種情形時,我會把原書裡所用的名字用括號括起來放在該試譯的中文名後面,有興趣的讀者可藉此追蹤。
另外,我用「生命圈」取代過去常用的「生物圈」;用「基因學」取代過去常用的的「遺傳學」。生命圈(biosphere)的簡單定義是:「指地球上有生命形式存在的空間,包括全球的所有生態系。」換言之,生態系是一類生命形式,不宜稱為一種生物,因為生態系包括非生命的環境。現代的基因學(genetics)是研究活生物體的基因、基因變異及遺傳的科學,而遺傳學(science of heredity)只是研究子代獲自親代基因信息的傳遞現象與過程。兩者應有所區別。
作者威爾森的每一部著作無不為讀者帶來豐富的知識與鼓勵,也總是給予行動指南,我們不能不感謝作者的苦心,同時感受到他愛生命的熱情與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