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讀《何炳棣思想制度史論》
饒佳榮 2017-11-20
https://finance.sina.cn/2017-11-19/detail-ifynwxum4939982.d.html
何炳棣先生(1917—2012)在明清社會經濟史領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在1990年代“踏進先秦思想、制度、宗教、文化的古原野”。何先生自古稀之年開啟這一學術轉向,直至遽歸道山,完成了十二篇論文,連同另三篇論作,合編為《何炳棣思想制度史論》(簡體版由中華書局出版) 。何先生曾言:“任何卓然成'家'的學說都應該經得起嚴肅的批判。”有鑑於此,筆者不揣譾陋,草成此文,請方家批評。
《何炳棣思想制度史論》前十二章,除第四章《“夏商周斷代工程”基本思路質疑:古本<竹書紀年>史料價值的再認識》、第六章《“克己復禮”真詮:當代新儒家杜維明治學方法的初步檢討》所論主旨相對特殊外(跟先秦思想也有關聯),其餘十章大體可分成兩組,第一章《華夏人本主義文化:淵源、特徵及意義》、第二章《商周奴隸社會說糾謬:兼論“亞細亞生產方式”說》、第三章《“天”與“天命”探原:古代史料甄別運用方法示例》、第五章《原禮》、第十章《從<莊子·天下>篇首解析先秦思想中的基本關懷》和第十二章《儒家宗法模式的宇宙本體論:從張載的<西銘>談起》為一組,其論題或可歸納為“探索華夏文化的宗法基因”;第七至十一章為一組(第十章比較特別,兩邊兼顧),其論題或可概括為“何炳棣版先秦諸子系年”。
華夏文化的宗法基因
何炳棣終生感念早年在清華大學所受的學術訓練,他最欽佩的是雷海宗先生。“回憶清華和聯大的歲月,我最受益於雷師的是他想法之'大',了解傳統文化消極面之'深'。”前者指引何炳棣以大綜合、大詮釋為治史最高境界,後者促使他重視並反思中國歷史與傳統文化深處的弊病。
黃土高原與毗鄰平原的村落定居農業奠定了“華夏人本主義文化”的物質基礎,孕育出“人類史上最高度發展的家(氏、宗)族制度和祖先崇拜”。在這套體制與文化的形成過程中,周公、孔子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周公“把上古中國思想引進了人本理性的新天地”,而孔子建立了“全部人倫關係價值與理論體系”。簡言之,周公制“禮”,孔子造“仁”。東周時期,禮崩樂壞,“但是,作為周代宗法核心的天子名號及其理論意識卻全部延續而又演化於秦漢的皇帝制度之中”,因此“宗法基因”得以綿延兩千年而不衰,如絲如縷以迄於今。
書的第一章是何先生先秦思想史論的一篇綱領性文章。第二、三、五等章,可看作具體問題上的探研,分別涉及商周的社會性質、殷周天命論的涵義、禮的起源與發展。第十章圍繞“道術”這一關鍵詞,論述了先秦思想基本關懷的非形上性。第十二章則以《西銘》為考察對象,從宇宙本體論的角度解析中華文化的宗法模式,“從這種宇宙論得出'善皆歸於君,惡皆歸於臣'的政治概念逐漸就導致出'臣罪當誅,君王聖明'這類政治實踐……《西銘》宇宙本體論的目的正是賦予專制王朝以最高層次的理論根據。”此文在全書中篇幅最短,論述卻最為明快。
內容討論的是先秦思想,卻不難看出深切的現實關懷。除了學術淵源外,另有“世俗”因素刺激作者投身思想史研究。過去數十載新儒家忽視、避免討論儒家思想中種種“負面”作用。對此何先生直言,“宗法是民主的悖反”,“當代新儒家在傳統儒家哲學中尋索民主思想的源頭,豈不是緣木求魚嗎”?另一方面,他在《讀史閱世六十年》終篇“卷後語”寫道:“只有具安全感,並終身踐履其學術及道德原則的超特級人物朱熹才能私下坦誠招出: '千五百年之間……堯、舜、三王、周公、孔子所傳之道,未嚐一日得興於天地之間也。'這正是朱熹對聖賢理論與長期歷史實踐存在相當嚴重差距的銳敏而又深刻的體會……”單單從這些主張和判斷本身,讀者就能察覺作者思想內裡的緊張與糾結。
簡帛古書與諸子系年
第七至十一章與前一組文章相比,判斷更直觀,更具爭議性。“簡帛古書與諸子系年”,其實包含了兩部經典著作的名稱——李零的《簡帛古書與學術源流》和錢穆的《先秦諸子系年》。而何炳棣做了幾項基本性的翻案工作,與簡帛古書、諸子系年的關係頗為密切。
通常認為《論語》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私家著述,何炳棣則把這一桂冠戴到了《孫子兵法》的頭上。關於《孫子兵法》的成書時間,學界未能形成定論,而何炳棣斷為孫武親著,並以九牛二虎之力論證《孫子》的春秋屬性。不僅如此,還考證了《吳問》的成書年代,“得出連自己都夢想不到的結論——《孫子》十三篇和《吳問》都可確定是撰成於吳國闔廬三年……早於《論語》兩個世代”。
第八章《中國思想史上一項基本性的翻案:<老子>辯證思維源於<孫子兵法>的論證》,推翻了《老》為《孫》祖的傳統看法。對於聚訟紛紜的老子問題,在第九章另闢蹊徑,憑藉推理所得的“四個獨立拋錨點”,一舉查獲老子的世系和生卒年。在作者眼裡,老子生年定了,《老子》的成書年代自然水落石出。
何先生在第十章揭示了墨子在先秦思想中的地位和意義:面對《孫子》那樣不擇手段的“行為主義”,墨子將其“倫理化,甚至宗教化”,阻遏百家走上“邪路”。第十一章詳考墨者鉅子制的來龍去脈,探討墨家在政治、軍事和社會方面的貢獻與影響。史家歷來認為秦孝公重用商鞅變法,秦國方走上強國之路;作者則提出一個令人目眩的新觀點:秦獻公與墨者建立了密切的關係,大事改革,遂奠定秦國稱霸的基業。
同作者的個性一樣,這些論斷很鮮明,語不驚人死不休。可他的論述準確、可靠嗎?直截了當地說,作者給先秦諸子排次序,孫武在前,孔子次之,墨子再次之,老子殿後,難以讓人信服,把其人“等於”其書,是不明古書體例的後果。
漢魏以後的著述體例與先秦古書的體例有著巨大的差別。我們現在有明確的作者概念,有著作權的概念,先秦時期並不存在。關於古書的形成與流傳,李學勤、裘錫圭、李零等先生都曾撰文討論,其中李零在余嘉錫《古書通例》的基礎上有比較系統的總結,可參閱他的論文《出土發現與古書年代的再認識》(收入《李零自選集》)。以《孫子》為例,李零指出:“出土簡帛書籍不僅從未發現題寫撰人,而且像《孫子兵法》和《孫臏兵法》,簡文中出現的只是籠統的'孫子曰',從未見到'孫武'、'孫臏'之名(因此除有今本對照的十三篇和少數史事可考者,二者很難區分)。”
何炳棣認定孫武親著《孫子》,這是違反古書體例的。所以第七章謂《孫子兵法》是“中國現存最古的私家著述”,是沒有根基的。
“史”與“思”
首先申明,本節標題採自何卓恩與柳恆合作的《思想史的“史”與“思”:從何炳棣與新儒家關於“克己復禮”真詮之爭說起》,更進一步說,源自韋政通對何炳棣與杜維明學術論爭的評判:“史學與哲學是兩種性質不同層次不同的工作,哲學史或思想史則介於二者之間,既要實學的基礎,也要有推進轉化之能。追求真相的史學工作是向古人負責,哲學是向哲學家所處時代負責。”這就涉及思想史研究的方法問題。
通讀此書,不難發覺作者探究思想史問題的方式與傳統的思想史學者不太一樣。第八章堪稱最顯著的一例。該文力圖論證《老子》辯證思維源於《孫子兵法》,這個觀點其實源自李澤厚先生的《孫老韓合說》(收入《中國古代思想史論》)。李澤厚為中國古代思想找到了一條重要線索:“《老子》是由兵家的現實經驗加上對歷史的觀察、領悟概括而為政治——哲學理論的。”不過他也強調,“本文注意的只是表現在兵家思想裡的理性態度”,並“不是說《老子》一定是直接從孫子或兵家而來”。這是很有分寸的學術表達。對於《老子》“著者及其成書年代”,李氏將這一重任交給“偏重考證的歷史學家”。何炳棣治史,恰以考據見長,當仁不讓,接手這一難題,並立下“軍令狀”:“從繁瑣的考據以求證《孫》為《老》源,正是義不容辭的職責。”殊不知何先生是給自己“刨了一個大坑”——思想之流是靈動的、活泛的,無形而有形,有形而又無形,考據之網是實在的、固化的,怎能牢牢地把握古人的覃思妙想?所以就閱讀感受而言,何炳棣酷肖少林方丈,一招一式有板有眼,也能見招拆招,尚未臻於化境;李澤厚呢,猶如太極宗師,任憑風雲變幻,他總是順勢而為,隨勢而動,無招勝有招。
還是李零先生風姿瀟灑,舉重若輕,筆底有波瀾:
在他(指李澤厚)看來,中國智慧是孫子的遺產。近來,何炳棣先生再申此說,也強調了《孫子》的重要性。
李(澤厚)先生說,《老子》受《孫子》影響,《易傳》受《老子》影響,只是假說,未必被普遍接受,也很難被證明,但在以往的研究中,這是最高屋建瓴、洞察隱微,啟發我們做深入思考的卓見,難怪屢被引用。(《兵以詐立——我讀<孫子>》)
無論如何,我們可以感受到兩種不同的思維和論學方式。扎硬寨打死戰,固然能夠解決一些問題,甚至是關鍵性的問題,但任何方法都有其局限性。作者常以“攻關”形容自己的研究,緊張有餘,活潑不足,導致其思想史論述存在兩大弊病:一是論證邏輯不夠嚴密,這在第二組文章中表現得尤為突出,有時不免感嘆恐怕只有何氏自己才能從所引材料中得出那樣的推論,比如他討論《孫子兵法》中的“黃帝”與“四帝”,採取的就是他所批評的“專找'歧出之義'作為突破口而任意大轉其彎的論證方式”——當然,這也反映出何先生思維敏捷,目光銳利,直到晚年仍葆有豐沛的歷史聯想和想像力。二是在線性思維的巨大牽引力下,往往強材料以就我,比如認為“道術”只能指“君人南面之術”,“絲毫沒有玄虛縹緲的形上意味”;比如認為先秦諸子只能A影響B,B影響C,並未切實意識到“思想傳承散播的道路往往是曲折的”,“戰國百家本有互相吸收、融合、改造”的現實與可能,嚴重低估了思想生態參差、豐富而復雜的內涵。
天不假年,何先生未能全部完成其心目中的“軸心時代”中國思想史論著。如果以“軸心時代”為論述中心,視野可再放寬一些,而他的探研仍然不出“中國”的範疇。
拙文雖對何著的部分觀點作了一些未必確當的批評,但承認他的探索是相當有啟發的,希望能引起更多關注和討論。今年適逢何炳棣先生百年誕辰,對學者最好的紀念,就是認真閱讀他的著作,仔細研討他所思考的問題。
(文章有刪改)
++++++
何炳棣思想制度史論
内容简介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目录 · · · · · ·
第一章 華夏人本主義文化:淵源、特徵及意義
第二章 商周奴隸社會說糾謬:兼論「亞細亞生產方式」說
第三章 「天」與「天命」探原:古代史料甄別運用方法示例
第四章 夏商周斷代工程基本思路質疑
第五章 原禮
第六章 「克己復禮」真詮
第七章 中國現存最古的私家著述:《孫子兵法》
第八章 中國思想史上一項基本性的翻案:《老子》變證思維源於《孫子兵法》的論證
第九章 司馬談、遷與老子年代
第十章 從《莊子‧天下》篇首解析先秦思想中的基本關懷
第十一章 國史上的「大事因緣」解謎――從重建秦墨史實入手
第十二章 儒家宗法模式的宇宙本體論
第十三章 北魏洛陽城郭規劃
第十四章 從愛的起源和性質初測《紅樓夢》在世界文學史上應有的地位
附錄 美洲作物的引進、傳播及其對中國糧食生產的影響
後記(何漢威)
第二章 商周奴隸社會說糾謬:兼論「亞細亞生產方式」說
第三章 「天」與「天命」探原:古代史料甄別運用方法示例
第四章 夏商周斷代工程基本思路質疑
第五章 原禮
第六章 「克己復禮」真詮
第七章 中國現存最古的私家著述:《孫子兵法》
第八章 中國思想史上一項基本性的翻案:《老子》變證思維源於《孫子兵法》的論證
第九章 司馬談、遷與老子年代
第十章 從《莊子‧天下》篇首解析先秦思想中的基本關懷
第十一章 國史上的「大事因緣」解謎――從重建秦墨史實入手
第十二章 儒家宗法模式的宇宙本體論
第十三章 北魏洛陽城郭規劃
第十四章 從愛的起源和性質初測《紅樓夢》在世界文學史上應有的地位
附錄 美洲作物的引進、傳播及其對中國糧食生產的影響
後記(何漢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