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人和書 ( Men and Books)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854

王德威《現代抒情傳統四論》、史詩時代的抒情聲音、《寫實主義小說的虛構: 茅盾,老舍,沈從文》

$
0
0
王德威的中文書多缺索引

寫實主義小說的虛構副標題: 茅盾,老舍,沈從文
作者: 王德威
出版社: 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年: 2011-5頁數: 338


內容簡介 · · · · · ·中國現代小說流派紛呈,但以內容的繁複和影響的深遠而言,首推寫實主義。本書對1930年代寫實主義小說全盛時期的三位作家茅盾、老舍和沈從文做出了精闢研究。茅盾和革命,對一代革命者的獻身和與政治的複雜關係有著深刻體驗;老合從庶民生活裡看出傳統和現代價值的劇烈交錯;沈從文則刻意藉著城邦與鄉村的對比投射烏托邦式的心靈圖景。

作者簡介 · · · · · ·  王德威(David Der—wei Wang)台灣大學外文系畢業,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校區比較文學博士。曾任教於台灣大學、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系。現任哈佛大學東亞語言及文明系Edward c. Henderson講座教授。著有《從劉鶚到王禎和:中國現代寫實小說敞論》、《眾聲喧嘩:三O與八O年代的中國小說》、《閱讀當代小說:台灣·大陸·香港·海外》、《小說中圍:晚清到當代的中文小說》、《想像中國的方法:歷史·小說·敘事》、《如何現代,怎樣文學? :十九、二十世紀中文小說新論》、《眾聲喧嘩以後:點評當代中文小說》、《跨世紀風華:當代小說二十家》、《被壓抑的現代性:晚清小說新論》 、《現代中國小說十講》、《歷史與怪獸:歷史,暴力,敘事》、《如此繁華:王德威自選集》、《後遺民寫作》、《一九四九:傷痕書寫與國家文學》、《抒情傳統與中國現代性:在北大的八堂課》、


Fictional Realism in Twentieth Century China: Mao Dun, Lao She, Shen Congwe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2)

Fictional Realism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 Mao Dun, Lao She, Shen Congwen (Modern Asian Literature)
 




目 錄中文版序第一章 概論——魯迅之後第二章 歷史的建構與虛構——茅盾的歷史小說第三章 革命的情境與情節——茅盾的小說政治學第四章 沉鬱的笑聲——老舍小說中的鬧劇與煽情悲喜劇第五章“我愛咱們的國呀,可是誰愛我呢?”——老舍的民族主義與愛國小說第六章 批判的抒情——沈從文小說中現實的界域第七章 想像的鄉愁——沈從文與鄉土小說第八章 結論




王德威:《寫實主義小說的虛構》中文版序
中國現代小說流派紛呈,但以內容的繁複和影響的深遠而言,首推現實主義。顧名思義,現實主義——或其別稱寫實主義——以描摹人生,反映現實為目的。這一流派在清末「新小說」時已經是流行話題,五四以後更帶動出文學熱潮。到了三〇年代,現實主義沾染了政治色彩,成為批判當下,鑑照意識形態正確性的法門。現實主義歷來名目繁多,如人道現實主義,批判現實主義,革命現實主義,鄉土現實主義等,不一而足。即使到了二十世紀末,魔幻現實主義、新現實主義等依然是文學創作的焦點。
 
傳統中國小說從來不乏寫實模擬的意識和技巧,但是要到二十世紀之交,因為西方論述的引進,「寫實」才形成一種流派,佔取了話語權力。對彼時的知識分子和文人而言,「寫實」相對於蒙昧不義,充滿解放和啟蒙意義,儼然奉了「寫實」之名,真相得以顯現,真情得以流露,真理得以昭彰。而當「寫實」主義在左翼論述裡被正名為「現實」主義之際,一種迫切的時間感和意識形態召喚更呼之欲出。
 
現實或現實主義因此不只意味單純的觀察生命百態、模擬世路人情而已。比起其它文學流派,現實主義更訴諸書寫形式與情境的自覺,也同時提醒我們所謂現實,其實包括了文學典律的轉換,文化場域的變遷,政治信念、道德信條、審美技巧的取捨,還有更重要的,認識論上對知識和權力,真實和虛構的持續思考辯難。
 
我以為一個世紀以來作家和讀者對這些問題的辯證和試驗,足以使現實主義小說成為我們探勘中國現代性的最佳途徑。這裡最大的弔詭正在於小說作為寫實的載體。小說原為虛構,是不必當真的文字書寫。但在現實主義的大纛下,小說赫然成為政教機構爭取發言權力的所在,或個人與社會相互定義、命名的場域。由此產生的文本內外的互動和抵牾,信仰和禁忌,為一個世紀的文學史鋪陳出一則又一則精心動魄的故事。
 
基於這樣的理念,我對現實主義小說全盛時期的三位作者——茅盾,老舍,沈從文——作出研究。這三位作者的背景極為不同,從事創作的動機也各有因由。茅盾是早期介紹西方寫實主義和自然主義進入中國的推手,而他同時廁身新文學編輯事業和左翼革命運動,堪稱五四以後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老舍出身北京下層旗人社會,因緣際會,赴英國任教期間接觸狄更斯等人作品,大受啟發,從而走上創作之路。沈從文來自湘西苗鄉,早年輟學從軍,卻因新文學的感召來到北京,矢志進入文壇。
 
這三位作家在一九二〇年代末期嶄露頭角。茅盾在一九二七年共產黨第一次革命失敗後匿居上海,百無出路之際執筆創作,卻為大革命前後的政治與激情作出最動人的見證。老舍憑藉嬉笑怒罵的風格,寫盡市井小民在新舊文化之間的笑聲和淚水。沈從文則白描故鄉山水人事,投注無限深情,終於成為中國鄉土文學寫作的第一人。
 
這三位作家基本承襲了十九世紀歐洲寫實敘事的基本文法——像是對時空環境的觀照,對生活細節的白描,對感官和心理世界的探索,對時間和事件交互影響的思考等。但他們筆下的中國出落得如此不同。茅盾暴露社會病態,對一代革命者獻身和陷身政治有深刻的體驗;老舍從庶民生活裡看出傳統和現代價值的劇烈交錯;沈從文則刻意藉城與鄉的對比投射烏托邦式的心靈圖景。而如前所述,這三位作者的不同不僅在於風格和題材的差異,更在於他們對「現實」和「小說」的意義和功能各有獨到的解釋。茅盾藉小說和官方「大敘事」抗衡,並且探索書寫和革命相輔相成的關係。老舍的作品儘管幽默動人,卻總也不能隱藏對生命深處最虛無的惶惑。而在沈從文的原鄉寫作盡頭,是對歷史暴力的感喟,和對「抒情」作為一種救贖形式的召喚。
 
合而觀之,我以為這三位作家示範了中國現代現實主義書寫的三個面向:
 
一,茅盾的作品凸現歷史,政治,敘事虛構三者間錯綜複雜的關係,而茅盾本人充滿矛盾的經歷尤其為他的創作添加出虛入實的意義。正因為作家理解現實/小說內蘊的高度不穩定性,乃能將歷史的先驗與後設、政治的權宜和變化,展露無遺。
 
二,老舍的作品引領我們思考現實主義的表演性(performativity)和感動性(affectivity)因素。從涕淚交零到嬉笑怒罵,現實的「效果」顯然不是「文學反映人生」這樣的口號所能體現於萬一,而有賴作者和讀者情緒和意向的調動。由此展開人與我,表與里, 疏離與參預的重重辯證,構成現實小說的倫理學界面。
 
三,沈從文的作品不但建構「原鄉」的空間,也同時顛覆這一空間。他更藉此叩問現實主義敘事的另一底線:在窮盡客體物像後,現實敘事是否仍有安頓主體想像——尤其是抒情主體想像——的餘地?
 
新中國成立後,現實主義一躍而為文藝正統,但「現實」的律令反而愈發嚴峻。在重重壓力下,茅盾、老舍、沈從文的創作事業都歸於沉寂,這毋寧是現代小說的巨大損失。然而只要仔細觀察,我們發現這三位作家的影響不絕如縷。楊沫《青春之歌》式的革命歷史小說,趙樹理充滿世故的民間敘事,甚至孫犁、劉紹棠的社會主義抒情隨想,都可以看出線索。八十年代後,大陸文學界再次活絡,而且與海外文壇互動頻繁。作家們的眼界既開,對「現實」的發現或發明自然不同以往。值得注意的是,當他們在顛覆歷史、政治大敘事,重組民間倫理關係,或召喚「有情」的主體時,他們似乎與當年的茅盾、老舍、沈從文展開又一輪的對話。從「尋根文學」到「新歷史」、「新現實」小說,從《現實一種》(余華)到《大說謊家》(張大春),現實主義小說的流變不變,可以如是觀。
 
必須要強調的是,本書的選樣和命題當然有其限制。在茅盾、老舍、沈從文以外,還有許多作家曾為我們示範不同的現實主義創作。而這正是本書的意旨:相對於一般論述對現實主義所設的公式化定義或一以貫之的流程,我認為如果中國現實主義經過一個世紀以後仍然生機蓬勃,那不是因為某一個宗派或教條的持久不衰,而是因為作家們早在世紀的另一端就曾以不同的眼光、信念、和技巧,試圖為中國的現實作出多彩多姿的造像,而這一工程在今天理應持續進行。果如此,現實的限制不必是現實主義的限制;現實主義的建構也總已暗藏對現實的虛構,甚至解構。
 
本書原在一九九〇年代以英文寫成,在材料和方法學的運用上難免顯出彼時的限制,如茅盾多項私人資料當時仍未出土,《沈從文全集》也尚未編纂完成。而書中行文立論也每每顯出刻意與當令西方批評理論唱和的痕跡。幾經斟酌,我決定對這些部分不做太多更動,而將其視為一個階段研究經驗的紀錄,靜待後之來者的批評。與此同時,我近年對茅盾、老舍、沈從文所作的研究,也許可以算是對此書不足之處的補強。
 
本書中譯是集體努力的成果。初稿第一至第五章由台灣中央研究院胡曉真博士翻譯;第六至第八章由美國威斯理學院宋明煒教授翻譯。各章譯稿又分別由高嘉謙(國立台灣大學)、蔡建鑫(美國德州州立大學奧斯汀校區)、張恩華(美國麻州州立大學安赫斯特校區)、宋偉傑(羅格斯大學)、宋明煒教授校改。他們都曾是我的學生,現在學有所成,分別在台灣和美國從事研究或任教。本書翻譯能夠得到他們的鼎力協助,是最令我快慰的事,必須在此向他們表示誠摯的謝意。本書的完稿由我個人作了全面修訂,當然也擔負所有文責。
 
本書中文版最早由浙江文藝出版社夏烈先生主催,因為種種原因擔擱至今,這是要特別要致歉之處。蘇州大學季進教授常年為此書聯絡協調,謹此敬致謝忱。我更要謝謝復旦大學出版社孫晶女士和其它編輯同仁的精心策劃。他們推動人文研究的熱情和專業的編輯經驗,永遠是對作者的最大鼓勵。


-------

The Lyrical in Epic Time: Modern Chinese Intellectuals and Artists Through the 1949 Crisis (Book by David Der-wei Wang)
Originally published: 2015
Author: David Der-wei Wang



Contents


Inventing the Lyrical Tradition
1
Part I
39
1 A History with Feeling
41
2 The Three Epiphanies of Shen Congwen
79
He Qifang Feng Zhi and BornAgain Lyricism
113
The Enigma of Hu Lancheng
155
Part II
191
The Music and Poetry of Jiang Wenye
193
Fei Mu Mei Lanfang and the Poetics of Screening China
271

Lin Fengmian and the Polemics of Realism in Modern Chinese Painting
237
Tai Jingnong and the Art of Writing
311
Toward a Critical Lyricism
353
Notes
371
Glossary of Chinese Characters
453
Bibliography
459
Index
487
Copyright
黃永玉 木刻 沈從文邊城 p.86


史詩時代的抒情聲音:二十世紀中期的中國知識分子與藝術家

The Lyrical in Epic Time: Modern Chinese Intellectuals and Artists through the 1949 Crisis


目錄

致謝
引言
導論 「抒情傳統」之發明
【第一部分】
第一章 「有情的歷史」
第二章 沈從文的三次啟悟
第三章 夢與蛇──何其芳,馮至,與「重生的抒情」
第四章 抒情與背叛──胡蘭成戰爭和戰後的詩學政治
【第二部分】
第五章 史詩時代的抒情聲音──江文也的音樂與詩歌
第六章 斯芬克士之謎──林風眠與現代中國繪畫的寫實與抒情
第七章 《小城之春》.《生死恨》──費穆、梅蘭芳與中國電影詩學
第八章 國家不幸書家幸──臺靜農的書法與文學
尾聲 批判的抒情
參考書目

----

《現代抒情傳統四論》

出版單位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現代「抒情傳統」四論
作者 : 王德威著
臺灣文學與文化研究叢書 研究篇v.01
出版時間 : 2011年8月
出版單位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現代抒情傳統四論》目次

臺灣大學出版中心寫於 2011年9月22日 1:49
第一章 「有情」的歷史──抒情傳統與中國文學現代性
一、前言
二、「有情」的歷史
三、「抒情」與「史詩」的辯證:比較文學的觀點
四、「情知所鍾,正在我輩」?
五、現代性下的「抒情傳統」
六、結語     
第二章 史詩時代的抒情聲音──江文也的音樂與詩歌
一、前言
二、從「殖民的國際都會主義」到「想像的鄉愁」
三、孔樂的政治
四、史詩時代的抒情聲音
五、尾聲            
第三章 國家不幸書家幸──臺靜農的書法與文學
一、前言
二、史亡而後詩作
三、國家不幸書家幸
四、尾聲   
第四章 抒情與背叛──胡蘭成戰爭和戰後的詩學政治
一、前言
二、〈給青年〉──不要「吶喊」
三、「興」的詩學與政治
四、詩與欺騙
五、情之「誠」,情之「正」,情之「變」
六、尾聲  
引用書目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