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威的中文書多缺索引
寫實主義小說的虛構副標題: 茅盾,老舍,沈從文
作者: 王德威
出版社: 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年: 2011-5頁數: 338
內容簡介 · · · · · ·中國現代小說流派紛呈,但以內容的繁複和影響的深遠而言,首推寫實主義。本書對1930年代寫實主義小說全盛時期的三位作家茅盾、老舍和沈從文做出了精闢研究。茅盾和革命,對一代革命者的獻身和與政治的複雜關係有著深刻體驗;老合從庶民生活裡看出傳統和現代價值的劇烈交錯;沈從文則刻意藉著城邦與鄉村的對比投射烏托邦式的心靈圖景。
作者簡介 · · · · · · 王德威(David Der—wei Wang)台灣大學外文系畢業,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校區比較文學博士。曾任教於台灣大學、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系。現任哈佛大學東亞語言及文明系Edward c. Henderson講座教授。著有《從劉鶚到王禎和:中國現代寫實小說敞論》、《眾聲喧嘩:三O與八O年代的中國小說》、《閱讀當代小說:台灣·大陸·香港·海外》、《小說中圍:晚清到當代的中文小說》、《想像中國的方法:歷史·小說·敘事》、《如何現代,怎樣文學? :十九、二十世紀中文小說新論》、《眾聲喧嘩以後:點評當代中文小說》、《跨世紀風華:當代小說二十家》、《被壓抑的現代性:晚清小說新論》 、《現代中國小說十講》、《歷史與怪獸:歷史,暴力,敘事》、《如此繁華:王德威自選集》、《後遺民寫作》、《一九四九:傷痕書寫與國家文學》、《抒情傳統與中國現代性:在北大的八堂課》、
Fictional Realism in Twentieth Century China: Mao Dun, Lao She, Shen Congwe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2)
目 錄中文版序第一章 概論——魯迅之後第二章 歷史的建構與虛構——茅盾的歷史小說第三章 革命的情境與情節——茅盾的小說政治學第四章 沉鬱的笑聲——老舍小說中的鬧劇與煽情悲喜劇第五章“我愛咱們的國呀,可是誰愛我呢?”——老舍的民族主義與愛國小說第六章 批判的抒情——沈從文小說中現實的界域第七章 想像的鄉愁——沈從文與鄉土小說第八章 結論
王德威:《寫實主義小說的虛構》中文版序
中國現代小說流派紛呈,但以內容的繁複和影響的深遠而言,首推現實主義。顧名思義,現實主義——或其別稱寫實主義——以描摹人生,反映現實為目的。這一流派在清末「新小說」時已經是流行話題,五四以後更帶動出文學熱潮。到了三〇年代,現實主義沾染了政治色彩,成為批判當下,鑑照意識形態正確性的法門。現實主義歷來名目繁多,如人道現實主義,批判現實主義,革命現實主義,鄉土現實主義等,不一而足。即使到了二十世紀末,魔幻現實主義、新現實主義等依然是文學創作的焦點。
傳統中國小說從來不乏寫實模擬的意識和技巧,但是要到二十世紀之交,因為西方論述的引進,「寫實」才形成一種流派,佔取了話語權力。對彼時的知識分子和文人而言,「寫實」相對於蒙昧不義,充滿解放和啟蒙意義,儼然奉了「寫實」之名,真相得以顯現,真情得以流露,真理得以昭彰。而當「寫實」主義在左翼論述裡被正名為「現實」主義之際,一種迫切的時間感和意識形態召喚更呼之欲出。
現實或現實主義因此不只意味單純的觀察生命百態、模擬世路人情而已。比起其它文學流派,現實主義更訴諸書寫形式與情境的自覺,也同時提醒我們所謂現實,其實包括了文學典律的轉換,文化場域的變遷,政治信念、道德信條、審美技巧的取捨,還有更重要的,認識論上對知識和權力,真實和虛構的持續思考辯難。
我以為一個世紀以來作家和讀者對這些問題的辯證和試驗,足以使現實主義小說成為我們探勘中國現代性的最佳途徑。這裡最大的弔詭正在於小說作為寫實的載體。小說原為虛構,是不必當真的文字書寫。但在現實主義的大纛下,小說赫然成為政教機構爭取發言權力的所在,或個人與社會相互定義、命名的場域。由此產生的文本內外的互動和抵牾,信仰和禁忌,為一個世紀的文學史鋪陳出一則又一則精心動魄的故事。
基於這樣的理念,我對現實主義小說全盛時期的三位作者——茅盾,老舍,沈從文——作出研究。這三位作者的背景極為不同,從事創作的動機也各有因由。茅盾是早期介紹西方寫實主義和自然主義進入中國的推手,而他同時廁身新文學編輯事業和左翼革命運動,堪稱五四以後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老舍出身北京下層旗人社會,因緣際會,赴英國任教期間接觸狄更斯等人作品,大受啟發,從而走上創作之路。沈從文來自湘西苗鄉,早年輟學從軍,卻因新文學的感召來到北京,矢志進入文壇。
這三位作家在一九二〇年代末期嶄露頭角。茅盾在一九二七年共產黨第一次革命失敗後匿居上海,百無出路之際執筆創作,卻為大革命前後的政治與激情作出最動人的見證。老舍憑藉嬉笑怒罵的風格,寫盡市井小民在新舊文化之間的笑聲和淚水。沈從文則白描故鄉山水人事,投注無限深情,終於成為中國鄉土文學寫作的第一人。
這三位作家基本承襲了十九世紀歐洲寫實敘事的基本文法——像是對時空環境的觀照,對生活細節的白描,對感官和心理世界的探索,對時間和事件交互影響的思考等。但他們筆下的中國出落得如此不同。茅盾暴露社會病態,對一代革命者獻身和陷身政治有深刻的體驗;老舍從庶民生活裡看出傳統和現代價值的劇烈交錯;沈從文則刻意藉城與鄉的對比投射烏托邦式的心靈圖景。而如前所述,這三位作者的不同不僅在於風格和題材的差異,更在於他們對「現實」和「小說」的意義和功能各有獨到的解釋。茅盾藉小說和官方「大敘事」抗衡,並且探索書寫和革命相輔相成的關係。老舍的作品儘管幽默動人,卻總也不能隱藏對生命深處最虛無的惶惑。而在沈從文的原鄉寫作盡頭,是對歷史暴力的感喟,和對「抒情」作為一種救贖形式的召喚。
合而觀之,我以為這三位作家示範了中國現代現實主義書寫的三個面向:
一,茅盾的作品凸現歷史,政治,敘事虛構三者間錯綜複雜的關係,而茅盾本人充滿矛盾的經歷尤其為他的創作添加出虛入實的意義。正因為作家理解現實/小說內蘊的高度不穩定性,乃能將歷史的先驗與後設、政治的權宜和變化,展露無遺。
二,老舍的作品引領我們思考現實主義的表演性(performativity)和感動性(affectivity)因素。從涕淚交零到嬉笑怒罵,現實的「效果」顯然不是「文學反映人生」這樣的口號所能體現於萬一,而有賴作者和讀者情緒和意向的調動。由此展開人與我,表與里, 疏離與參預的重重辯證,構成現實小說的倫理學界面。
三,沈從文的作品不但建構「原鄉」的空間,也同時顛覆這一空間。他更藉此叩問現實主義敘事的另一底線:在窮盡客體物像後,現實敘事是否仍有安頓主體想像——尤其是抒情主體想像——的餘地?
新中國成立後,現實主義一躍而為文藝正統,但「現實」的律令反而愈發嚴峻。在重重壓力下,茅盾、老舍、沈從文的創作事業都歸於沉寂,這毋寧是現代小說的巨大損失。然而只要仔細觀察,我們發現這三位作家的影響不絕如縷。楊沫《青春之歌》式的革命歷史小說,趙樹理充滿世故的民間敘事,甚至孫犁、劉紹棠的社會主義抒情隨想,都可以看出線索。八十年代後,大陸文學界再次活絡,而且與海外文壇互動頻繁。作家們的眼界既開,對「現實」的發現或發明自然不同以往。值得注意的是,當他們在顛覆歷史、政治大敘事,重組民間倫理關係,或召喚「有情」的主體時,他們似乎與當年的茅盾、老舍、沈從文展開又一輪的對話。從「尋根文學」到「新歷史」、「新現實」小說,從《現實一種》(余華)到《大說謊家》(張大春),現實主義小說的流變不變,可以如是觀。
必須要強調的是,本書的選樣和命題當然有其限制。在茅盾、老舍、沈從文以外,還有許多作家曾為我們示範不同的現實主義創作。而這正是本書的意旨:相對於一般論述對現實主義所設的公式化定義或一以貫之的流程,我認為如果中國現實主義經過一個世紀以後仍然生機蓬勃,那不是因為某一個宗派或教條的持久不衰,而是因為作家們早在世紀的另一端就曾以不同的眼光、信念、和技巧,試圖為中國的現實作出多彩多姿的造像,而這一工程在今天理應持續進行。果如此,現實的限制不必是現實主義的限制;現實主義的建構也總已暗藏對現實的虛構,甚至解構。
本書原在一九九〇年代以英文寫成,在材料和方法學的運用上難免顯出彼時的限制,如茅盾多項私人資料當時仍未出土,《沈從文全集》也尚未編纂完成。而書中行文立論也每每顯出刻意與當令西方批評理論唱和的痕跡。幾經斟酌,我決定對這些部分不做太多更動,而將其視為一個階段研究經驗的紀錄,靜待後之來者的批評。與此同時,我近年對茅盾、老舍、沈從文所作的研究,也許可以算是對此書不足之處的補強。
本書中譯是集體努力的成果。初稿第一至第五章由台灣中央研究院胡曉真博士翻譯;第六至第八章由美國威斯理學院宋明煒教授翻譯。各章譯稿又分別由高嘉謙(國立台灣大學)、蔡建鑫(美國德州州立大學奧斯汀校區)、張恩華(美國麻州州立大學安赫斯特校區)、宋偉傑(羅格斯大學)、宋明煒教授校改。他們都曾是我的學生,現在學有所成,分別在台灣和美國從事研究或任教。本書翻譯能夠得到他們的鼎力協助,是最令我快慰的事,必須在此向他們表示誠摯的謝意。本書的完稿由我個人作了全面修訂,當然也擔負所有文責。
本書中文版最早由浙江文藝出版社夏烈先生主催,因為種種原因擔擱至今,這是要特別要致歉之處。蘇州大學季進教授常年為此書聯絡協調,謹此敬致謝忱。我更要謝謝復旦大學出版社孫晶女士和其它編輯同仁的精心策劃。他們推動人文研究的熱情和專業的編輯經驗,永遠是對作者的最大鼓勵。
-------
----
《現代抒情傳統四論》
出版單位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第一章 「有情」的歷史──抒情傳統與中國文學現代性
一、前言
二、「有情」的歷史
三、「抒情」與「史詩」的辯證:比較文學的觀點
四、「情知所鍾,正在我輩」?
五、現代性下的「抒情傳統」
六、結語
第二章 史詩時代的抒情聲音──江文也的音樂與詩歌
一、前言
二、從「殖民的國際都會主義」到「想像的鄉愁」
三、孔樂的政治
四、史詩時代的抒情聲音
五、尾聲
第三章 國家不幸書家幸──臺靜農的書法與文學
一、前言
二、史亡而後詩作
三、國家不幸書家幸
四、尾聲
第四章 抒情與背叛──胡蘭成戰爭和戰後的詩學政治
一、前言
二、〈給青年〉──不要「吶喊」
三、「興」的詩學與政治
四、詩與欺騙
五、情之「誠」,情之「正」,情之「變」
六、尾聲
引用書目
寫實主義小說的虛構副標題: 茅盾,老舍,沈從文
作者: 王德威
出版社: 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年: 2011-5頁數: 338
內容簡介 · · · · · ·中國現代小說流派紛呈,但以內容的繁複和影響的深遠而言,首推寫實主義。本書對1930年代寫實主義小說全盛時期的三位作家茅盾、老舍和沈從文做出了精闢研究。茅盾和革命,對一代革命者的獻身和與政治的複雜關係有著深刻體驗;老合從庶民生活裡看出傳統和現代價值的劇烈交錯;沈從文則刻意藉著城邦與鄉村的對比投射烏托邦式的心靈圖景。
作者簡介 · · · · · · 王德威(David Der—wei Wang)台灣大學外文系畢業,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校區比較文學博士。曾任教於台灣大學、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系。現任哈佛大學東亞語言及文明系Edward c. Henderson講座教授。著有《從劉鶚到王禎和:中國現代寫實小說敞論》、《眾聲喧嘩:三O與八O年代的中國小說》、《閱讀當代小說:台灣·大陸·香港·海外》、《小說中圍:晚清到當代的中文小說》、《想像中國的方法:歷史·小說·敘事》、《如何現代,怎樣文學? :十九、二十世紀中文小說新論》、《眾聲喧嘩以後:點評當代中文小說》、《跨世紀風華:當代小說二十家》、《被壓抑的現代性:晚清小說新論》 、《現代中國小說十講》、《歷史與怪獸:歷史,暴力,敘事》、《如此繁華:王德威自選集》、《後遺民寫作》、《一九四九:傷痕書寫與國家文學》、《抒情傳統與中國現代性:在北大的八堂課》、
Fictional Realism in Twentieth Century China: Mao Dun, Lao She, Shen Congwe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2)
目 錄中文版序第一章 概論——魯迅之後第二章 歷史的建構與虛構——茅盾的歷史小說第三章 革命的情境與情節——茅盾的小說政治學第四章 沉鬱的笑聲——老舍小說中的鬧劇與煽情悲喜劇第五章“我愛咱們的國呀,可是誰愛我呢?”——老舍的民族主義與愛國小說第六章 批判的抒情——沈從文小說中現實的界域第七章 想像的鄉愁——沈從文與鄉土小說第八章 結論
王德威:《寫實主義小說的虛構》中文版序
中國現代小說流派紛呈,但以內容的繁複和影響的深遠而言,首推現實主義。顧名思義,現實主義——或其別稱寫實主義——以描摹人生,反映現實為目的。這一流派在清末「新小說」時已經是流行話題,五四以後更帶動出文學熱潮。到了三〇年代,現實主義沾染了政治色彩,成為批判當下,鑑照意識形態正確性的法門。現實主義歷來名目繁多,如人道現實主義,批判現實主義,革命現實主義,鄉土現實主義等,不一而足。即使到了二十世紀末,魔幻現實主義、新現實主義等依然是文學創作的焦點。
傳統中國小說從來不乏寫實模擬的意識和技巧,但是要到二十世紀之交,因為西方論述的引進,「寫實」才形成一種流派,佔取了話語權力。對彼時的知識分子和文人而言,「寫實」相對於蒙昧不義,充滿解放和啟蒙意義,儼然奉了「寫實」之名,真相得以顯現,真情得以流露,真理得以昭彰。而當「寫實」主義在左翼論述裡被正名為「現實」主義之際,一種迫切的時間感和意識形態召喚更呼之欲出。
現實或現實主義因此不只意味單純的觀察生命百態、模擬世路人情而已。比起其它文學流派,現實主義更訴諸書寫形式與情境的自覺,也同時提醒我們所謂現實,其實包括了文學典律的轉換,文化場域的變遷,政治信念、道德信條、審美技巧的取捨,還有更重要的,認識論上對知識和權力,真實和虛構的持續思考辯難。
我以為一個世紀以來作家和讀者對這些問題的辯證和試驗,足以使現實主義小說成為我們探勘中國現代性的最佳途徑。這裡最大的弔詭正在於小說作為寫實的載體。小說原為虛構,是不必當真的文字書寫。但在現實主義的大纛下,小說赫然成為政教機構爭取發言權力的所在,或個人與社會相互定義、命名的場域。由此產生的文本內外的互動和抵牾,信仰和禁忌,為一個世紀的文學史鋪陳出一則又一則精心動魄的故事。
基於這樣的理念,我對現實主義小說全盛時期的三位作者——茅盾,老舍,沈從文——作出研究。這三位作者的背景極為不同,從事創作的動機也各有因由。茅盾是早期介紹西方寫實主義和自然主義進入中國的推手,而他同時廁身新文學編輯事業和左翼革命運動,堪稱五四以後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老舍出身北京下層旗人社會,因緣際會,赴英國任教期間接觸狄更斯等人作品,大受啟發,從而走上創作之路。沈從文來自湘西苗鄉,早年輟學從軍,卻因新文學的感召來到北京,矢志進入文壇。
這三位作家在一九二〇年代末期嶄露頭角。茅盾在一九二七年共產黨第一次革命失敗後匿居上海,百無出路之際執筆創作,卻為大革命前後的政治與激情作出最動人的見證。老舍憑藉嬉笑怒罵的風格,寫盡市井小民在新舊文化之間的笑聲和淚水。沈從文則白描故鄉山水人事,投注無限深情,終於成為中國鄉土文學寫作的第一人。
這三位作家基本承襲了十九世紀歐洲寫實敘事的基本文法——像是對時空環境的觀照,對生活細節的白描,對感官和心理世界的探索,對時間和事件交互影響的思考等。但他們筆下的中國出落得如此不同。茅盾暴露社會病態,對一代革命者獻身和陷身政治有深刻的體驗;老舍從庶民生活裡看出傳統和現代價值的劇烈交錯;沈從文則刻意藉城與鄉的對比投射烏托邦式的心靈圖景。而如前所述,這三位作者的不同不僅在於風格和題材的差異,更在於他們對「現實」和「小說」的意義和功能各有獨到的解釋。茅盾藉小說和官方「大敘事」抗衡,並且探索書寫和革命相輔相成的關係。老舍的作品儘管幽默動人,卻總也不能隱藏對生命深處最虛無的惶惑。而在沈從文的原鄉寫作盡頭,是對歷史暴力的感喟,和對「抒情」作為一種救贖形式的召喚。
合而觀之,我以為這三位作家示範了中國現代現實主義書寫的三個面向:
一,茅盾的作品凸現歷史,政治,敘事虛構三者間錯綜複雜的關係,而茅盾本人充滿矛盾的經歷尤其為他的創作添加出虛入實的意義。正因為作家理解現實/小說內蘊的高度不穩定性,乃能將歷史的先驗與後設、政治的權宜和變化,展露無遺。
二,老舍的作品引領我們思考現實主義的表演性(performativity)和感動性(affectivity)因素。從涕淚交零到嬉笑怒罵,現實的「效果」顯然不是「文學反映人生」這樣的口號所能體現於萬一,而有賴作者和讀者情緒和意向的調動。由此展開人與我,表與里, 疏離與參預的重重辯證,構成現實小說的倫理學界面。
三,沈從文的作品不但建構「原鄉」的空間,也同時顛覆這一空間。他更藉此叩問現實主義敘事的另一底線:在窮盡客體物像後,現實敘事是否仍有安頓主體想像——尤其是抒情主體想像——的餘地?
新中國成立後,現實主義一躍而為文藝正統,但「現實」的律令反而愈發嚴峻。在重重壓力下,茅盾、老舍、沈從文的創作事業都歸於沉寂,這毋寧是現代小說的巨大損失。然而只要仔細觀察,我們發現這三位作家的影響不絕如縷。楊沫《青春之歌》式的革命歷史小說,趙樹理充滿世故的民間敘事,甚至孫犁、劉紹棠的社會主義抒情隨想,都可以看出線索。八十年代後,大陸文學界再次活絡,而且與海外文壇互動頻繁。作家們的眼界既開,對「現實」的發現或發明自然不同以往。值得注意的是,當他們在顛覆歷史、政治大敘事,重組民間倫理關係,或召喚「有情」的主體時,他們似乎與當年的茅盾、老舍、沈從文展開又一輪的對話。從「尋根文學」到「新歷史」、「新現實」小說,從《現實一種》(余華)到《大說謊家》(張大春),現實主義小說的流變不變,可以如是觀。
必須要強調的是,本書的選樣和命題當然有其限制。在茅盾、老舍、沈從文以外,還有許多作家曾為我們示範不同的現實主義創作。而這正是本書的意旨:相對於一般論述對現實主義所設的公式化定義或一以貫之的流程,我認為如果中國現實主義經過一個世紀以後仍然生機蓬勃,那不是因為某一個宗派或教條的持久不衰,而是因為作家們早在世紀的另一端就曾以不同的眼光、信念、和技巧,試圖為中國的現實作出多彩多姿的造像,而這一工程在今天理應持續進行。果如此,現實的限制不必是現實主義的限制;現實主義的建構也總已暗藏對現實的虛構,甚至解構。
本書原在一九九〇年代以英文寫成,在材料和方法學的運用上難免顯出彼時的限制,如茅盾多項私人資料當時仍未出土,《沈從文全集》也尚未編纂完成。而書中行文立論也每每顯出刻意與當令西方批評理論唱和的痕跡。幾經斟酌,我決定對這些部分不做太多更動,而將其視為一個階段研究經驗的紀錄,靜待後之來者的批評。與此同時,我近年對茅盾、老舍、沈從文所作的研究,也許可以算是對此書不足之處的補強。
本書中譯是集體努力的成果。初稿第一至第五章由台灣中央研究院胡曉真博士翻譯;第六至第八章由美國威斯理學院宋明煒教授翻譯。各章譯稿又分別由高嘉謙(國立台灣大學)、蔡建鑫(美國德州州立大學奧斯汀校區)、張恩華(美國麻州州立大學安赫斯特校區)、宋偉傑(羅格斯大學)、宋明煒教授校改。他們都曾是我的學生,現在學有所成,分別在台灣和美國從事研究或任教。本書翻譯能夠得到他們的鼎力協助,是最令我快慰的事,必須在此向他們表示誠摯的謝意。本書的完稿由我個人作了全面修訂,當然也擔負所有文責。
本書中文版最早由浙江文藝出版社夏烈先生主催,因為種種原因擔擱至今,這是要特別要致歉之處。蘇州大學季進教授常年為此書聯絡協調,謹此敬致謝忱。我更要謝謝復旦大學出版社孫晶女士和其它編輯同仁的精心策劃。他們推動人文研究的熱情和專業的編輯經驗,永遠是對作者的最大鼓勵。
-------
史詩時代的抒情聲音:二十世紀中期的中國知識分子與藝術家
The Lyrical in Epic Time: Modern Chinese Intellectuals and Artists through the 1949 Crisis
- 作者: 王德威 原文作者: David Der-wei Wang
目錄
----
《現代抒情傳統四論》
出版單位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現代「抒情傳統」四論 |
作者 : 王德威著 臺灣文學與文化研究叢書 研究篇v.01 |
出版時間 : 2011年8月 |
出版單位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
《現代抒情傳統四論》目次
一、前言
二、「有情」的歷史
三、「抒情」與「史詩」的辯證:比較文學的觀點
四、「情知所鍾,正在我輩」?
五、現代性下的「抒情傳統」
六、結語
第二章 史詩時代的抒情聲音──江文也的音樂與詩歌
一、前言
二、從「殖民的國際都會主義」到「想像的鄉愁」
三、孔樂的政治
四、史詩時代的抒情聲音
五、尾聲
第三章 國家不幸書家幸──臺靜農的書法與文學
一、前言
二、史亡而後詩作
三、國家不幸書家幸
四、尾聲
第四章 抒情與背叛──胡蘭成戰爭和戰後的詩學政治
一、前言
二、〈給青年〉──不要「吶喊」
三、「興」的詩學與政治
四、詩與欺騙
五、情之「誠」,情之「正」,情之「變」
六、尾聲
引用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