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09
周夢蝶的詩作〈晚安!小瑪麗〉,作品底附註:瑪麗,小狗名。
最近訪談中發現,還真有這隻小瑪麗,是某位女詩人家中養的小狗。
〈晚安!小瑪麗〉
晚安,小瑪麗
夜是你底搖籃。
你底心裏有很多禪,很多靦腆
很多即使啄木鳥也啄不醒的
仲夏夜之夢。
露珠已睡熟了
小瑪麗
憂鬱而冷的十字星也睡熟了
那邊矮墻上
蝸牛已爬了三尺高了。
是誰底纖手柔柔地
滑過你底脊背?
你底脊背,霧一般弓起
髣彿一首沒骨畫
畫在伊底柔柔的膝頭上。
自愛琴海忐忑的夢裏來
夢以一千種溫柔脈脈呼喚你
呼喚你底名字;
你底名字是水
你不叫瑪麗。
貝葉經關世界於門外
小瑪麗
世界在一顆露珠裏偷偷流淚
晚香玉也偷偷流淚
仙人掌,仙人掌在沙漠裏
也偷偷流淚。誰曉得
淚是誰底後裔?去年三月
我在尼采底瞳孔裏讀到他
他裝著不認識我
說我愚癡如一枚蝴蝶……
露珠已睡醒了
小瑪麗
在晨光熹微的深巷中
賣花女衝著風寒
已清脆地叫過第十聲了。
明天地球將朝著哪邊轉?
小瑪麗,夜是你底;
使夜成為夜的白晝也是你底。
讓不可說去探問風底來處與去處吧!
睡著是夢,坐著和走著又何嘗不是?
附註:瑪麗,小狗名。
【民歌,夢蝶,錄音帶】
民國六十六年(1977)
五十八歲的周夢蝶將生平第二本詩集《還魂草》交由領導出版社重版發行(最初為1965年文星書店出版)
由於當年鼓吹「唱自己的歌」思維而興起的校園「民歌運動」風潮正夯
因此出版社也順應此一時代潮流,請來民歌手吳楚楚、胡德夫、朱介英等人,結合周夢蝶的現代詩進行民歌創作,推出了《夢蝶之歌》錄音帶(每卷定價100元)
根據該社的出版廣告中說:凡預約《還魂草》一冊,或直接劃撥購買《夢蝶之歌》卡帶一卷者,附贈卡片一套。
若直接郵購單買卡帶者,可享七折優惠,並附送詞曲套譜
五十八歲的周夢蝶將生平第二本詩集《還魂草》交由領導出版社重版發行(最初為1965年文星書店出版)
由於當年鼓吹「唱自己的歌」思維而興起的校園「民歌運動」風潮正夯
因此出版社也順應此一時代潮流,請來民歌手吳楚楚、胡德夫、朱介英等人,結合周夢蝶的現代詩進行民歌創作,推出了《夢蝶之歌》錄音帶(每卷定價100元)
根據該社的出版廣告中說:凡預約《還魂草》一冊,或直接劃撥購買《夢蝶之歌》卡帶一卷者,附贈卡片一套。
若直接郵購單買卡帶者,可享七折優惠,並附送詞曲套譜
可惜的是,領導版《還魂草》詩集至今雖不太難找
卻未曾有緣能夠聽到此一錄音帶
卻未曾有緣能夠聽到此一錄音帶
應當發願願往生,客路溪山任彼戀
自是不歸歸便得,故鄉風月有誰爭
自是不歸歸便得,故鄉風月有誰爭
~~印光大師一九四0年生前最後一個中秋節勉同修而寫
摘自舊物中自己抄在某年年曆記事本扉頁的文字
摘自舊物中自己抄在某年年曆記事本扉頁的文字
2014.5.14
《百喻經選講》書背有釋印光書(全無標點分段等)
心好命又好富貴直到老;
命好心不好福變為禍兆;
心好命不好禍轉為福報;
心命俱不好遭殃且貧夭;
心可挽乎命最要存仁道
命實造於心吉凶惟人召
信命不修心陰陽恐虛矯
修心一聽命天地自相保
---此詩於心命兩義發揮周到。
果能依之行則命自我作福
自我求造化之權
不歸於天地鬼神矣
印光法師圓寂於靈岩山/寺,可參閱琦君 《心琴‧憶蘇州》,台北:爾雅,1980,頁53-9。
展覽會場有王曼文選周先生的詩句作書籤:『向萬里無寸草處行腳』、背面是印光法師的話:
《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台中蓮社印行,1994 (1/10000)
《印光集》黃夏年主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6
復信都沒有寫日期 .2013.7.12 讀他復弘一法師,談"刺血寫經"等事, 很感慨 86-90
第一篇 「印光法師開示」:
《百喻經選講》書背有釋印光書(全無標點分段等)
心好命又好富貴直到老;
命好心不好福變為禍兆;
心好命不好禍轉為福報;
心命俱不好遭殃且貧夭;
心可挽乎命最要存仁道
命實造於心吉凶惟人召
信命不修心陰陽恐虛矯
修心一聽命天地自相保
---此詩於心命兩義發揮周到。
果能依之行則命自我作福
自我求造化之權
不歸於天地鬼神矣
印光法師圓寂於靈岩山/寺,可參閱琦君 《心琴‧憶蘇州》,台北:爾雅,1980,頁53-9。
展覽會場有王曼文選周先生的詩句作書籤:『向萬里無寸草處行腳』、背面是印光法師的話:
『欲真利人,當事事盡己之分,則日用行為,皆含化人之機,久而久之,人自見信而依從之,固有不期而然者也。』……
《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台中蓮社印行,1994 (1/10000)
《印光集》黃夏年主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6
復信都沒有寫日期 .2013.7.12 讀他復弘一法師,談"刺血寫經"等事, 很感慨 86-90
第一篇 「印光法師開示」:
…….念佛雖貴心念,亦不可廢口誦;以身、口、意三,互相資助。…….所以《大集經》云:「大念見大佛,小念見小佛。」古德謂大聲念,則所見之佛身大;小聲念,則所見之佛身小耳。……..
印光大師教給我們,要把“死”字貼在額頭上,他老人家自己的佛堂就掛了一個“死”字。 我們這個身體實實在在是脆弱,我們的這個身命實實在在是無常,所以印光老法師常常教誡我們,念佛人應當把“死”字貼在額頭上。
遇 見 周夢蝶先生
也許近3點40分鐘,仔細看完『周夢蝶手稿暨創作文物展』(背景聲音是周先生唸其作品,當時還可算鏗鏘有力。)
我剛走出門,看到幾位老師推著輪椅上的周先生 (92歲) 從印度黑檀樹蔭下逼進來。三位老師將其提起,越過二節石階,走上展覽場 (幾乎所有的人都瑣言在會場聽演講者大談諸如『論周夢蝶的死亡意識』等議題,而周先生炯炯有神地端視著我這陌生人。送進場,將周先生扶到座椅時,就開始許多同學照相。周先生很機伶,示意他要在簽名簿上簽名。然後,他一筆一畫地寫小字簽名,當然不是展覽會上的書法水準,不過字跡可辨。
然後他回去原位,又示意他想坐到另外一張垂直方向靠牆壁的椅子。接下來周先生很平靜地面對五六部相機,老師們也一一像某張「孫逸仙坐蔣介石站」(偽照片)的姿態照相。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周夢蝶(1921年12月29日-),籍貫河南省淅川縣,臺灣詩人、文學家,定居在新北市淡水區,本名周起述。筆名周夢蝶,起自莊周午夢蝴蝶,表示對自由的無限嚮往。目錄 |
簡述
童年失怙,沉默、內向。熟讀古典詩詞及四書五經,因戰亂,中途輟學。1948年加入青年軍,隨中華民國國軍部隊來台,家鄉遺有髮妻和二子一女。
1952年開始在《中央日報》、《青年戰士報副刊》上發表詩集。
1955年自軍中退伍,加入「藍星詩社」。
1959年起在臺北市武昌街明星咖啡廳門口擺書攤,專賣詩集和文哲圖書,並出版生平第一本詩集《孤獨國》。
1962年開始禮佛習禪,終日默坐繁華街頭,成為台北「風景」,文壇「傳奇」。
1980年美國Orientations雜誌記者來台專訪他,並以古希臘時期代神發布神諭的Oracle為喻,撰文者稱許他為「廈門街上的先知」(Oracle on Amoy Street)。同年因胃潰瘍開刀,以致書攤歇業。曾獲第一屆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桂冠文學類」獎章。
2011年文學大師系列電影發行,導演陳傳興拍攝的周夢蝶紀錄片。
作品
《孤獨國》、《還魂草》、《周夢蝶世紀詩選》、《約會》、《十三朵白菊花》特色
作品從自我靈魂為起點,引禪意入詩,感悟現實的真諦。相關連接
- 由本所與台大文學院102邁頂計畫群共同主辦座談會,3/25(一)19:00-21:00邀請德國波昂大學顧彬教授等四位教授,主講「現代詩翻譯與文化流動座」,歡迎踴躍參加。
- 21 Mar 2013由本所洪淑苓所長主持,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東亞語言與文化學系奚密教授主講「從楊牧榮獲紐曼華文文學獎談起」,將於2013年3月26日(二)15:00-17:00舉行,地點:臺大臺文所324教室(臺大國青大樓3樓),歡迎同學踴躍參加!
.http://140.112.154.154/conference/agenda.htm
The Coming of Tulku 這是很不錯的一部影片 雖然有點沉悶
不過所有重要的關係人/朋友等等都提到.
Tulku -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en.wikipedia.org/wiki/Tulku - Cached
In Tibetan Buddhism, a tulku (Tibetan: སྤྲུལ་སྐུ, Wylie: sprul sku, ZYPY: Zhügu《化城再來人The Coming of Tulku》預告- YouTube
Apr 20, 2011 - Uploaded by fisfisamedia
莊周夢蝶,無有虛實。詩人在紅塵中夢想脫俗,於露電裡捕捉永恆。《化城再來人》借用佛經典故,以周夢蝶的一天隱喻其一生中的風景,從日常中穿插 ...http://fisfisa.pixnet.net/blog/post/29473342-- 話說,原來「化城」一詞出自法華經「化城喻品」。導師帶領眾生前往成佛之地,但道途險惡,行人會疲倦會退卻,導師便於途中變出一幻化城郭,讓眾生休息,一旦眾生生養休憩,便又將城郭幻化,令眾生瞭解一切均為夢幻泡影、海市蜃樓。
而 「再來人」,則是可成佛卻不成佛,選擇重回到人世間來渡化眾生。此意象在周公早期詩集中也經常提到,「那再來之人」。因此,以「化城再來人」作為周公一片 的題目,意義多重繁複。周公一生有二十餘年時光身處武昌街,街頭書齋,那市聲喧囂對他而言,是否一如「化城」虛幻?是否一如金剛經所說「如露亦如電,如夢 幻泡影」?而半生潛心於佛經的周公,是否為再來之人?是否已渡到彼岸?聲光電影,坐在觀眾席的你,不也正欣賞一場化城的華麗演出?
「化城喻品」中還將三千大千世界比喻為墨條,而我們所處的土地,「如人以力磨」,再怎樣磨,也不過是一個墨點,大不過微塵,正好呼應了周公於此片中寫書法、磨墨、以及周公自己講人與人之間的相遇與緣份,就像兩顆微塵碰上,劇本與佛典關係的緊密扣合,更讓人敬佩不已。
陳傳興 導演【導演簡介】陳傳興-鄭愁予《如霧起時》、周夢蝶《化城再來人》導演
陳傳興 法 國高等社會科學學院語言學博士(1981~1986),師承電影符號學理論大師Christian Metz,博士論文為〈電影「場景」考古學〉。擅長藝術史、電影理論、符號學與精神分析理論,對於視覺/影像分析尤有關注與專精。拍攝紀錄片包括有《移 民》(Beta/45分鐘 ,1979)、《阿坤》(16mm/45分鐘 ,台語,1980)、《鄭在東》(SuperVHS/60分鐘 ,1992-93)、《姚一葦口述史》(60分鐘 ,1992-97)等。
1987年在阮義忠先生訪談所著的《攝影美學七問》中,負責 其中「五問」的回答者,訪談內容對海內外都產生深遠的影響。著作《憂鬱文件》(1992)中,關於《明室》一書的深度書評,也成為中文世界理解羅蘭‧巴特 的經典文獻。曾任教於國立藝術學院美術系。1998年創辦的行人出版社,以歐陸思想及前衛書寫為出版軸線。現任國立清華大學副教授,開設「電影」與「精神 分析」相關課程。
Tsun-Shing Cheng
Ph.D. in Linguistics, Ecole des Haute Etudes en Sciences Sociales, France.
Associate Professor in National Tsing-Hua University.
Research area includes art theory, psychoanalysis, film, and theater.
與談人
日期及時間:
23/04/2012 - 29/04/2012
臺灣著名電影學者焦雄屏形容陳耀成是「華語電影真正的知識份子,他有詩人的情懷,敏銳的洞察力,原創性的創作形式,還有當代華語導演中難得有的歷史觀。」美國《後現代文化》學報形容他的作品「同時是香港與美國主流之外的另類聲音,但卻朝向一個嶄新的文化領域。」
過去廿年,在香港成長,旅居紐約的陳耀成,於紀錄與劇情片之間遊走——從香港維權運動的起點(《吳仲賢的故事》)到六四後掙扎求存的愛與愁(《浮世戀 曲》);從九一一前後港人眼中的另類紐約(《錯愛》、《紫荊》)到華人參與締造的另類當代古典音樂(《靈琴新韻》);從悲喜交雜的九七回歸(《北佂》)到 他最新的辛亥百年異議之作《大同:康有為在瑞典》——其結果是一系列以香港為本位,並且充滿創意的另類華人歷史電影。
這次香港藝術中心的陳耀成回顧展選映九部他的作品,包括世界首映的《康有為二三事》及參考性的重要經典《清宮秘史》,萬勿錯過。(所有放映將由陳耀成導演親身介紹。部分場次有特別嘉賓參與映後討論會。)
而 「再來人」,則是可成佛卻不成佛,選擇重回到人世間來渡化眾生。此意象在周公早期詩集中也經常提到,「那再來之人」。因此,以「化城再來人」作為周公一片 的題目,意義多重繁複。周公一生有二十餘年時光身處武昌街,街頭書齋,那市聲喧囂對他而言,是否一如「化城」虛幻?是否一如金剛經所說「如露亦如電,如夢 幻泡影」?而半生潛心於佛經的周公,是否為再來之人?是否已渡到彼岸?聲光電影,坐在觀眾席的你,不也正欣賞一場化城的華麗演出?
「化城喻品」中還將三千大千世界比喻為墨條,而我們所處的土地,「如人以力磨」,再怎樣磨,也不過是一個墨點,大不過微塵,正好呼應了周公於此片中寫書法、磨墨、以及周公自己講人與人之間的相遇與緣份,就像兩顆微塵碰上,劇本與佛典關係的緊密扣合,更讓人敬佩不已。
電影
我們還在用層層「污垢」包裹蕭紅
梁鴻為紐約時報中文網撰稿 2013年03月21日
3月8日,傳記電影《蕭紅》開始公映,中國文藝界又起了一股蕭紅熱。我們談論電影中人物 塑造的“民間范兒”,談畫面的“文藝”和“唯美”,談蕭紅和幾個男人的糾纏——蕭紅、蕭軍和端木蕻良同卧一張床的曖昧,蕭紅與魯迅的“緋聞”。這些成了電 影的噱頭,怎麼說呢,增加了一點色情的、解放的味道。至於蕭紅是誰?我們不想知道。
我們熱衷於談論蕭紅的情事和情史,雖有悲劇之感,卻也夾雜着些微的“輕侮”和“鄙夷”。這“輕侮”和“鄙夷”伴隨着蕭紅的一生,一直到現在。
蕭紅有中國1930年代“文學洛神”之稱。她1911年生於黑龍江呼蘭。1932年至1937年與作家蕭軍同居,合作出版作品合集《跋涉》。 1935年,在魯迅的支持下,發表了成名作《生死場》。1936年,為擺脫精神上的苦惱東渡日本,並寫下了散文《孤獨的生活》,長篇組詩《砂粒》等。 1938年與作家端木蕻良結婚,1940年二人同抵香港,之後發表了中篇小說《馬伯樂》和長篇小說《呼蘭河傳》。
蕭紅的人生是以“出走”為關鍵詞的。為了反對包辦婚姻,為了能夠上學,她抗婚,出走,流浪,被軟禁,最後,卻又與當初她反對的那個“未婚夫”同居。但是,“未婚夫”卻以在法庭上的公開背叛羞辱了蕭紅。
是的,會寫文章、會舞劍的蕭軍俠情萬丈,把蕭紅“營救”出去。她和蕭軍成為了著名的“革命情侶”。她時時為蕭軍的不忠、大男子主義所憤怒,卻又因為女性孱弱的存在和身體而委曲求全。在蕭紅面前,蕭軍是磊落的,但也是傲慢的。因傲慢而產生的“鄙夷”。
有一段時間,蕭紅幾乎天天到上海大陸新村9號的魯迅家裡。她寫的《回憶魯迅先生》,不是戰士的、革命的、思想的魯迅,而是人間的魯迅,充滿着溫暖和 人情。那文字如此自然、跳脫、溫柔,彷彿來自於最有愛的靈魂。於是,又有許多人肯定地說,蕭紅和魯迅怎樣怎樣。這是又一層“輕侮”。
根據季紅真撰寫的《呼蘭河的女兒:蕭紅全傳》,1937年10月間,在武漢水陸前街小金龍巷21號,她、蕭軍、端木蕻良、蔣錫金幾個年輕人同居兩 室,談文學,談理想,過着恣意的文藝生活。有那麼幾天,因為有朋友來,無法安置,他們甚至三人同床,端木在最裡面,蕭軍中間,蕭紅最外邊,當時他們就擔心 會有“閑話”傳出。
但他們沒有想到,這“閑話”一直流傳至今,仍然津津有味。
很難想像,1938年的蕭紅和蕭軍分手,並決定和端木蕻良結婚時,她所遭遇的是怎樣的一種氛圍?那時,幾乎所有左翼作家,包括老朋友胡風都不理解 她,並多少有些排斥她,特別是端木又是那樣一個自由主義的和資產階級形象的人。那時,“抗日戰爭”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那個曾經寫出《莎菲女士的日記》的 感傷的、個性主義的丁玲正在蛻變為一個“不愛紅裝愛武裝”的女戰士,然而蕭紅卻還是“蒼白的臉,緊緊閉着的嘴唇,敏捷的動作和神經質的笑聲。”(丁玲語)
蕭紅與那個火熱的時代是越來越遠了。沒有人在意蕭紅究竟想要什麼,更沒有人發現蕭紅身上那股一定要掙脫的強大的“力”。封建家長的父親無從發現,大 男子的蕭軍無從發現,比較開明、溫柔的端木蕻良也意識不到,雖然蕭紅是以愛他之名而出走的。蕭紅要的不只是他這個男人,而是她的獨立,她的空間,她的個人 性——她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的生命所應該擁有的價值、尊嚴。還有,尊重。
蕭紅的一生都在抗爭,但她抗爭的方式只能是逃離。不斷地逃離。不斷地漂泊。1942年1月22日上午十點多鐘,蕭紅在香港去世。享年31歲。“女性 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而身邊的累贅又是笨重的,不錯,我要飛,但同時覺得……我會掉下來。”這句話成了讖言。最終,她還是沒有要到她想要的男人、 自由、尊重和一個“安靜的寫作空間”。
除卻她傳奇的人生,蕭紅究竟是怎樣一個作家?學者劉禾在她那篇著名的文章《文本、批評與民族國家文學》中認為,評論者所持有的“民族國家主義”視角 遮蔽了蕭紅作品中的複雜場域和多重意義空間。魯迅為蕭紅的《生死場》做序時認為它體現了“北方人民對於生的堅強,對於死的掙扎”,但是,根據劉禾的論述, 魯迅卻“未曾考慮這樣一種可能性,即《生死場》表現的也許還有女性的身體體驗,特別是與農村婦女生活密切相關的兩種體驗——生育以及由疾病、虐待和自殘導 致的死亡。”胡風在後記中認為《生死場》體現了抗日精神和中國農民愛國意識的覺醒,但是實際上,《生死場》前十章,足有全文三分之二的文字,寫的都是鄉村 婦女生活經驗,而剩餘那三分之一“愛國意識的覺醒”,與前面那切骨的疼與痛相比,顯得非常虛浮。
在左翼序列里,蕭紅也並非是一個合格的戰士。在武漢、臨汾、西安,抗日戰爭轟轟烈烈,每一個人都面臨著迫切選擇的時候,蕭紅的逆向選擇很讓人意外 (無論愛情的選擇,文章的風格,還是個人的去向)。她的文章雖然被作為“左翼文學”的旗幟和標本,卻也經常被認為太過晦暗、脆弱,缺乏蕭軍《八月的鄉村》 那種開朗和英雄主義情結。救亡的迫切要求淹沒了一切個人與自我的要求,並且,成為一種道德律令被大家自覺遵守。那逸出的人總是那麼怪異、不合時宜。
這些“缺點”、“弱點”和異質的選擇恰恰體現了蕭紅及其作品另外的重要空間和品質,即女性主義的和個人主義的特點。
小說《生死場》中女人的生育和窗下的豬一塊兒進行着,懷孕的女人,形象醜陋,肉體處於一種可怕和變形和撕裂之中,那意識流般的、跳躍的敘述,彷彿讓 我們感受到女性那恐慌的、無助的生命。對於被男人誘惑懷孕又被拋棄,進城做工卻被污辱的金枝而言,在日本人進來之前,她也沒有過家,“從前恨男人,現在恨 日本人。”女性飄零的命運,被寄存的第二性狀態,並不因為民族國家的被入侵而有更多的改變。這一意義空間完全逸出了“民族國家”的視角和“左翼”視野。
《生死場》充滿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它是“狠”的,把女性的身體撕裂給人看,也讓那看的人感受到那身體的疼與痛。但是小說《呼蘭河傳》卻是如 此的“輕”,輕盈,輕清,悠遠,夢幻,儘管這夢並不都是美好。它就像一條河,緩緩流淌而來,河邊的生活,那有着大泥坑的街道,那被折磨致死的小團圓媳婦, 那要上吊的、“站起來就被父親打倒下去,他再站起來,又被父親打倒下去”的有二伯,從大地上漫延而來,又消失在遠方,無窮無盡。
蕭紅為現代小說開創了另外一個空間。很少有一個作家能如此完美把“輕”與“重”、“美”與“悲”結合在一起。呼蘭河的生活充滿悲哀、黑暗和痛苦,但 是,呈現給我們卻是難以言盡的美。僅僅是那文字的兒童化和句式的散文化嗎?僅僅是那隨性的、靈活的結構嗎?僅僅是那種追憶的情感嗎?都不盡然。讓《呼蘭河 傳》浸潤着“美”的東西是作者的一種情感:純真。它是人類的最高情感。純真是赤子之心,是永不放棄的童年最初的記憶,永不放棄的兒童的世界和追求。純真是 一種寬闊的平等,能夠給任何人生和生命以同樣的關注和認同。純真是一種悲憫,它具有過濾的特質,讓我們意識到那污濁生活背後最值得珍惜的東西。
在生活中,“純真”是蕭紅生命性格的自然流露。所有人都注意到生活中的蕭紅的“孩子氣”(魯迅語),她“不諳世故”,“容易抱有純潔和幻想”,也注 意到《呼蘭河傳》的散文化風格和無情節特點。但是,幾乎所有人都把這些看作蕭紅的缺點。因此,人們對待作家蕭紅,也都帶着點遺憾,帶着點縱容,甚至,帶着 點輕視。
蕭紅甚至也並非是一個女性主義者。我們總是喜歡用一個巢窠來代替另一個巢窠。如果一定要給蕭紅冠上什麼“主義”的話,那麼,蕭紅就是一個經驗主義 者,個人主義者,是一個天然的自由主義者(與理論的“自由主義”完全不相干)。她還是一個另類的啟蒙主義者,讓我們這個習慣於集體主義話語的民族看到“生 命”本身存在的意義,個體的存在、生命的光華和疼痛要超越於任何的理想和主義。
在泥淖里輾轉,被這泥淖所污、所累、所傷,最終,卻從這泥淖中掙脫起來,閃出光輝。這光是純凈的,同時又帶着重量和質感,帶着掙脫之時的血與淚,黑 暗與陰影,包容着世界萬千的色彩和光輝。世間的事往往都是這樣。經過時間的沖刷,那恆久的美一點點放射出光輝,人們才驚覺自己的遲鈍。然而,這“驚覺”, 在電影《蕭紅》中並沒有出現,甚至說,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都沒有能力意識到這種“驚覺”。我們還在用那層層污垢包裹蕭紅。
我們熱衷於談論蕭紅的情事和情史,雖有悲劇之感,卻也夾雜着些微的“輕侮”和“鄙夷”。這“輕侮”和“鄙夷”伴隨着蕭紅的一生,一直到現在。
蕭紅的人生是以“出走”為關鍵詞的。為了反對包辦婚姻,為了能夠上學,她抗婚,出走,流浪,被軟禁,最後,卻又與當初她反對的那個“未婚夫”同居。但是,“未婚夫”卻以在法庭上的公開背叛羞辱了蕭紅。
是的,會寫文章、會舞劍的蕭軍俠情萬丈,把蕭紅“營救”出去。她和蕭軍成為了著名的“革命情侶”。她時時為蕭軍的不忠、大男子主義所憤怒,卻又因為女性孱弱的存在和身體而委曲求全。在蕭紅面前,蕭軍是磊落的,但也是傲慢的。因傲慢而產生的“鄙夷”。
有一段時間,蕭紅幾乎天天到上海大陸新村9號的魯迅家裡。她寫的《回憶魯迅先生》,不是戰士的、革命的、思想的魯迅,而是人間的魯迅,充滿着溫暖和 人情。那文字如此自然、跳脫、溫柔,彷彿來自於最有愛的靈魂。於是,又有許多人肯定地說,蕭紅和魯迅怎樣怎樣。這是又一層“輕侮”。
根據季紅真撰寫的《呼蘭河的女兒:蕭紅全傳》,1937年10月間,在武漢水陸前街小金龍巷21號,她、蕭軍、端木蕻良、蔣錫金幾個年輕人同居兩 室,談文學,談理想,過着恣意的文藝生活。有那麼幾天,因為有朋友來,無法安置,他們甚至三人同床,端木在最裡面,蕭軍中間,蕭紅最外邊,當時他們就擔心 會有“閑話”傳出。
但他們沒有想到,這“閑話”一直流傳至今,仍然津津有味。
很難想像,1938年的蕭紅和蕭軍分手,並決定和端木蕻良結婚時,她所遭遇的是怎樣的一種氛圍?那時,幾乎所有左翼作家,包括老朋友胡風都不理解 她,並多少有些排斥她,特別是端木又是那樣一個自由主義的和資產階級形象的人。那時,“抗日戰爭”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那個曾經寫出《莎菲女士的日記》的 感傷的、個性主義的丁玲正在蛻變為一個“不愛紅裝愛武裝”的女戰士,然而蕭紅卻還是“蒼白的臉,緊緊閉着的嘴唇,敏捷的動作和神經質的笑聲。”(丁玲語)
蕭紅與那個火熱的時代是越來越遠了。沒有人在意蕭紅究竟想要什麼,更沒有人發現蕭紅身上那股一定要掙脫的強大的“力”。封建家長的父親無從發現,大 男子的蕭軍無從發現,比較開明、溫柔的端木蕻良也意識不到,雖然蕭紅是以愛他之名而出走的。蕭紅要的不只是他這個男人,而是她的獨立,她的空間,她的個人 性——她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的生命所應該擁有的價值、尊嚴。還有,尊重。
蕭紅的一生都在抗爭,但她抗爭的方式只能是逃離。不斷地逃離。不斷地漂泊。1942年1月22日上午十點多鐘,蕭紅在香港去世。享年31歲。“女性 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而身邊的累贅又是笨重的,不錯,我要飛,但同時覺得……我會掉下來。”這句話成了讖言。最終,她還是沒有要到她想要的男人、 自由、尊重和一個“安靜的寫作空間”。
除卻她傳奇的人生,蕭紅究竟是怎樣一個作家?學者劉禾在她那篇著名的文章《文本、批評與民族國家文學》中認為,評論者所持有的“民族國家主義”視角 遮蔽了蕭紅作品中的複雜場域和多重意義空間。魯迅為蕭紅的《生死場》做序時認為它體現了“北方人民對於生的堅強,對於死的掙扎”,但是,根據劉禾的論述, 魯迅卻“未曾考慮這樣一種可能性,即《生死場》表現的也許還有女性的身體體驗,特別是與農村婦女生活密切相關的兩種體驗——生育以及由疾病、虐待和自殘導 致的死亡。”胡風在後記中認為《生死場》體現了抗日精神和中國農民愛國意識的覺醒,但是實際上,《生死場》前十章,足有全文三分之二的文字,寫的都是鄉村 婦女生活經驗,而剩餘那三分之一“愛國意識的覺醒”,與前面那切骨的疼與痛相比,顯得非常虛浮。
在左翼序列里,蕭紅也並非是一個合格的戰士。在武漢、臨汾、西安,抗日戰爭轟轟烈烈,每一個人都面臨著迫切選擇的時候,蕭紅的逆向選擇很讓人意外 (無論愛情的選擇,文章的風格,還是個人的去向)。她的文章雖然被作為“左翼文學”的旗幟和標本,卻也經常被認為太過晦暗、脆弱,缺乏蕭軍《八月的鄉村》 那種開朗和英雄主義情結。救亡的迫切要求淹沒了一切個人與自我的要求,並且,成為一種道德律令被大家自覺遵守。那逸出的人總是那麼怪異、不合時宜。
這些“缺點”、“弱點”和異質的選擇恰恰體現了蕭紅及其作品另外的重要空間和品質,即女性主義的和個人主義的特點。
小說《生死場》中女人的生育和窗下的豬一塊兒進行着,懷孕的女人,形象醜陋,肉體處於一種可怕和變形和撕裂之中,那意識流般的、跳躍的敘述,彷彿讓 我們感受到女性那恐慌的、無助的生命。對於被男人誘惑懷孕又被拋棄,進城做工卻被污辱的金枝而言,在日本人進來之前,她也沒有過家,“從前恨男人,現在恨 日本人。”女性飄零的命運,被寄存的第二性狀態,並不因為民族國家的被入侵而有更多的改變。這一意義空間完全逸出了“民族國家”的視角和“左翼”視野。
《生死場》充滿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它是“狠”的,把女性的身體撕裂給人看,也讓那看的人感受到那身體的疼與痛。但是小說《呼蘭河傳》卻是如 此的“輕”,輕盈,輕清,悠遠,夢幻,儘管這夢並不都是美好。它就像一條河,緩緩流淌而來,河邊的生活,那有着大泥坑的街道,那被折磨致死的小團圓媳婦, 那要上吊的、“站起來就被父親打倒下去,他再站起來,又被父親打倒下去”的有二伯,從大地上漫延而來,又消失在遠方,無窮無盡。
蕭紅為現代小說開創了另外一個空間。很少有一個作家能如此完美把“輕”與“重”、“美”與“悲”結合在一起。呼蘭河的生活充滿悲哀、黑暗和痛苦,但 是,呈現給我們卻是難以言盡的美。僅僅是那文字的兒童化和句式的散文化嗎?僅僅是那隨性的、靈活的結構嗎?僅僅是那種追憶的情感嗎?都不盡然。讓《呼蘭河 傳》浸潤着“美”的東西是作者的一種情感:純真。它是人類的最高情感。純真是赤子之心,是永不放棄的童年最初的記憶,永不放棄的兒童的世界和追求。純真是 一種寬闊的平等,能夠給任何人生和生命以同樣的關注和認同。純真是一種悲憫,它具有過濾的特質,讓我們意識到那污濁生活背後最值得珍惜的東西。
在生活中,“純真”是蕭紅生命性格的自然流露。所有人都注意到生活中的蕭紅的“孩子氣”(魯迅語),她“不諳世故”,“容易抱有純潔和幻想”,也注 意到《呼蘭河傳》的散文化風格和無情節特點。但是,幾乎所有人都把這些看作蕭紅的缺點。因此,人們對待作家蕭紅,也都帶着點遺憾,帶着點縱容,甚至,帶着 點輕視。
蕭紅甚至也並非是一個女性主義者。我們總是喜歡用一個巢窠來代替另一個巢窠。如果一定要給蕭紅冠上什麼“主義”的話,那麼,蕭紅就是一個經驗主義 者,個人主義者,是一個天然的自由主義者(與理論的“自由主義”完全不相干)。她還是一個另類的啟蒙主義者,讓我們這個習慣於集體主義話語的民族看到“生 命”本身存在的意義,個體的存在、生命的光華和疼痛要超越於任何的理想和主義。
在泥淖里輾轉,被這泥淖所污、所累、所傷,最終,卻從這泥淖中掙脫起來,閃出光輝。這光是純凈的,同時又帶着重量和質感,帶着掙脫之時的血與淚,黑 暗與陰影,包容着世界萬千的色彩和光輝。世間的事往往都是這樣。經過時間的沖刷,那恆久的美一點點放射出光輝,人們才驚覺自己的遲鈍。然而,這“驚覺”, 在電影《蕭紅》中並沒有出現,甚至說,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都沒有能力意識到這種“驚覺”。我們還在用那層層污垢包裹蕭紅。
陳傳興 導演【導演簡介】陳傳興-鄭愁予《如霧起時》、周夢蝶《化城再來人》導演
陳傳興 法 國高等社會科學學院語言學博士(1981~1986),師承電影符號學理論大師Christian Metz,博士論文為〈電影「場景」考古學〉。擅長藝術史、電影理論、符號學與精神分析理論,對於視覺/影像分析尤有關注與專精。拍攝紀錄片包括有《移 民》(Beta/45分鐘 ,1979)、《阿坤》(16mm/45分鐘 ,台語,1980)、《鄭在東》(SuperVHS/60分鐘 ,1992-93)、《姚一葦口述史》(60分鐘 ,1992-97)等。
1987年在阮義忠先生訪談所著的《攝影美學七問》中,負責 其中「五問」的回答者,訪談內容對海內外都產生深遠的影響。著作《憂鬱文件》(1992)中,關於《明室》一書的深度書評,也成為中文世界理解羅蘭‧巴特 的經典文獻。曾任教於國立藝術學院美術系。1998年創辦的行人出版社,以歐陸思想及前衛書寫為出版軸線。現任國立清華大學副教授,開設「電影」與「精神 分析」相關課程。
Tsun-Shing Cheng
Ph.D. in Linguistics, Ecole des Haute Etudes en Sciences Sociales, France.
Associate Professor in National Tsing-Hua University.
Research area includes art theory, psychoanalysis, film, and theater.
與談人
日期及時間:
23/04/2012 - 29/04/2012
臺灣著名電影學者焦雄屏形容陳耀成是「華語電影真正的知識份子,他有詩人的情懷,敏銳的洞察力,原創性的創作形式,還有當代華語導演中難得有的歷史觀。」美國《後現代文化》學報形容他的作品「同時是香港與美國主流之外的另類聲音,但卻朝向一個嶄新的文化領域。」
過去廿年,在香港成長,旅居紐約的陳耀成,於紀錄與劇情片之間遊走——從香港維權運動的起點(《吳仲賢的故事》)到六四後掙扎求存的愛與愁(《浮世戀 曲》);從九一一前後港人眼中的另類紐約(《錯愛》、《紫荊》)到華人參與締造的另類當代古典音樂(《靈琴新韻》);從悲喜交雜的九七回歸(《北佂》)到 他最新的辛亥百年異議之作《大同:康有為在瑞典》——其結果是一系列以香港為本位,並且充滿創意的另類華人歷史電影。
這次香港藝術中心的陳耀成回顧展選映九部他的作品,包括世界首映的《康有為二三事》及參考性的重要經典《清宮秘史》,萬勿錯過。(所有放映將由陳耀成導演親身介紹。部分場次有特別嘉賓參與映後討論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