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人和書 ( Men and Books)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854

殷惠敏著《誰怕吳國楨?:世襲專制在台緣起緣滅》;The Colonel;The Life and Legend of Robert R. McCormick, 1880-1955;殷惠敏著《誰怕吳國楨?:世襲專制在台緣起緣滅》

$
0
0

The Colonel (Robert R. McCormick )胡適的錢財管理;殷惠敏: 《誰怕吳國楨?:世襲專制在台緣起緣滅》

我是看了殷惠敏著《誰怕吳國楨?:世襲專制在台緣起緣滅》,才知道此大人物對西北大學的大力捐助。


The Colonel |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www.nupress.northwestern.edu/content/colonel



This is the acclaimed biography of a giant of American journalism. As editor-publisher of the Chicago Tribune, Robert R. McCormick came to personify his city.

Trade Paper – $29.95ISBN 978-0-8101-2039-6

ADD TO CART

Contributors

Richard Smith (Author)

Publication Date

February 2003


ISBN
0-8101-2039-9



The Colonel

The Life and Legend of Robert R. McCormick, 1880-1955

RICHARD NORTON SMITH


This is the acclaimed biography of a giant of American journalism. As editor-publisher of the Chicago Tribune, Robert R. McCormick came to personify his city. Drawing on McCormick's personal papers and years of research, Richard Norton Smith has written the definitive life of the towering figure known as The Colonel.


About the Author

Richard Norton Smith is director of the Robert J. Dole Institute of Politics at the University of Kansas. His other books include Thomas E. Dewey and His Times(Simon and Schuster, 1982), a finalist for the 1983 Pulitzer Prize; and Patriarch: George Washington and the New American Nation (Mariner, 1997). Smith is also a regular participant in the roundtable discussions on The News Hour with Jim Lehrer, so he has visibility on public television.

Reviews

"Richard Norton Smith is a delightful writer, and The Colonel sparkles from start to finish. This is a terrific book, full of insight and surprise, often funny, consistently fair, and as brimming with life as its Chicago setting. Readers are in for a grand time." --David McCullough, author of John Adams



"Richard Norton Smith is everything The Colonel wasn't--judicious, clear-headed, and historically accurate. For all these virtues he's still managed to produce a biography that wonderfully captures his eccentric, pigheaded, impossible (and sometimes even likeable) subject. The Colonel is as big as all Chicago--a fresh, informative, and hugely entertaining book." --Thomas Mallon


"The best book ever written about the press." --Hilton Kramer



殷惠敏著《誰怕吳國楨?:世襲專制在台緣起緣滅》


























































































































































































------


哲學家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曾說過,面對專制統治,「大多數人在恐懼中會屈服,可是有些人不會。」 吳國楨在上世紀五○年代,發表他批判蔣家政權的公開信之前,也曾徹夜長考,難下决心。結果是星期天在教堂聽了牧師Rev. Harold Bosley講道,「為上帝和國家」,指出在艱難困苦之時,一個人應該為所愛的國家,無懼地說出真相,不計後果。吳受他感召,終於做出决定。——殷惠敏


五○年代初,亞洲面臨風雲詭譎變局,台灣處於載浮載沉的燜局,台灣省府主席吳國楨被美國看成足以擔起革新保台大任的支柱,卻遭國府逼走他鄉。之後吳國楨在海外和蔣家父子公然隔海叫陣,轟動美台朝野……,八○年代江南為了寫他的傳慘遭橫禍,所幸青史不成灰,三十年後殷惠敏終於補足了這個空白已久的台灣近代史上重要篇章。——杜念中/《蘋果日報》前社長


吳國楨,曾經在美國獲得經濟學學士學位,在普林斯頓大學取得政治學博士,回到中國曾經擔任教授一年,隨即被延攬到國民政府工作,當過漢口市長,戰時重慶市市長,戰後1946年被任命為上海特別市市長。他是行政才能卓越的幹才,又是蔣介石身邊的紅人,1949年年底又就任為台灣省省主席,在那個時代巨變之中,扮演了一個歷史關鍵轉折的重大角色。
——李南雄/國立中正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榮休教授


作者以清澈流暢的文風,洗雪了吳國楨的冤屈。可悲的是六十多年前吳國楨上書蔣介石痛批反共救國團、黨產等不正義,至今仍未解決,不能不讓人掩卷嘆息。這本是所有從事轉型正義的人都要讀的書。——卜大中/《蘋果日報》總主筆



【關於作者】

殷惠敏,本名楊誠,號君實,台灣東海大學中文系1968畢業,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亞洲研究博士,專長現代化理論與國家發展策略,著有檢討中共從蘇聯模式到文革「唯意志論」發展策略的《現代化與中國共產主義》(楊君實,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編有《儒家倫理與經濟發展》(楊君實、杜念中,允晨文化),並出版評論集《錫雍的囚徒》(殷惠敏,允晨文化),以筆名漁父出版評論集《憤怒的雲》(當代)等,前香港《九十年代》「自由神下」專欄作者,評論文字散見港臺報刊,2005年自紐約聯合國總部退休。



目錄

序言
前言
第一章 動盪年代的友誼
第二章 從法幣到金圓券
第三章 從市長到省主席
第四章 芝加哥的盡職監護人
第五章 民主堡壘的建築工程
第六章 民主堡壘化為空中樓閣
第七章 離台前後波濤詭譎
第八章 終於丟出重磅炸彈
第九章 中國遊說團的焦慮
第十章 福爾摩沙的警察國家 (本章批評胡適,這牽涉到胡適的錢財管理,現在很難復原他滯留美國期間的收支情形。批評者都以俞國華的匯適美金清單  (1951年:1萬;1952年:5千;1953年:1萬;1954年:2萬;1955年5月前:5千,以後不知誰負責),暗示他是"使館的應變小組"的人,是蔣的人。.....同情胡先生的人,包括我,相信他的操守,這在他去美國當特使、大使的為國省錢,不去牛津大學教書.....等等都可表現出來。他在內戰危機中再去美國,也是蔣的意思 (參考其日記,他說過對蔣政權有道義的責任......)
第十一章 中國遊說團奮力反擊
第十二章 倔強的「叛國賊」
結語
附錄:
吳氏夫婦與麥考米克夫婦往來信件(選錄),吳國楨致胡適函(1954-8-12)(英文);吳國楨反駁胡適「福爾摩沙是多麼自由」,給《新領袖》雜誌的「投書」(英文)。
參考資料
圖片


序言
 
  筆者非常榮幸,承蒙本書作者的器重和誠摯邀請,為這部書寫一篇序言,搶在這部書出版面世之前,有一個先睹為快的機會。這部書稱為:《誰怕吳國楨——世襲專制在台灣緣起緣滅》,作者殷惠敏曾在美國西岸加州大學(伯克萊校區)跟隨大師級教授研究現代化理論與國家發展策略,獲得博士學位。多年以來,他在閒暇之餘,在海內外雜誌發表文章,以趣味、啟發和觀察深入細膩的分析見稱。他的文章往往篇幅頗長,但是讀者們讀後從不覺得乏味,只嫌太短。

  許多年輕一代的讀者們,難免要問這部書裡的主人翁是誰?吳國楨是上世紀二十年代的中國留學生,曾經在美國獲得經濟學學士學位,後來在普林斯頓大學取得政治學博士,回到中國曾經擔任教授一年,隨即被延攬到國民政府工作,一路扶搖直上,當過漢口市長,戰時重慶市市長,戰後1946年被任命為上海特別市市長。他是行政才能卓越的幹才,又是蔣介石身邊的紅人,1949年年底又就任為台灣省省主席,在那個時代巨變中,扮演了一個歷史關鍵轉折的重大角色。

  自從筆者在芝加哥大學當研究生的時代,每次從芝大校區沿著密西根湖邊向北驅車到城區,總要經過一個重要的路標—麥考米克廣場會議中心(McCormickPlace),麥考米克是誰?這問題一直盤旋在心中將近五十年,到拜讀此書,才開始認識這位對台灣政治起了巨大作用,並且頗為令人敬重的美國報人。麥考米克曾經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當過砲兵團上校,戰爭結束後回到芝加哥,繼續主持《芝加哥論壇報》,他是共和黨保守派舉足輕重又具有代表性的聞人,不時和民主黨的羅斯福,杜魯門對著幹,在政見上一別苗頭。二次大戰剛結束之際,他與夫人心血來潮,乘坐一架B-17轟炸機改裝的私人客機周遊列國,飛到上海之時正值中國多事之秋,巧遇吳國楨市長伉儷,成為一生知己摯友,因時際會捲入了美國和台灣的一段很特別的情緣。

  這部書作者殷惠敏在很湊巧的情況,到美國芝加哥市郊區為紀念美軍參加第一次大戰的「第一師博物館」,發現並複印取得了一個吳國楨/麥考米克的書信檔案。以這並不起眼的檔案為基礎,作者用深入淺出的文字,輕鬆流暢的筆調,敘述1948年到1955年之間,吳國楨先生和芝加哥麥考米克上校一段私人交往的情誼。令人驚訝的是,以這兩位之間純粹私人友誼關係為經緯,帶出鮮為人知的爾虞我詐、驚險刺激、錯綜複雜的政治故事,不僅涉及大國之間的合縱連橫,黑箱政治的隱秘議事日程表,還捲入東方黑色幫會色彩的交易,詹姆士‧龐德007式的偵探故事情節,赫然令人驚恐的政治謀殺。令人迴腸蕩氣,驚嘆不已。

  如果有讀者要將這部書當作秘辛八卦,小道新聞或演義式的野史來讀,飯後茶餘肯定會有說不完的話題。但是,這部書尚有嚴肅認真的一面。擇要言之,這書包括四個主軸:第一,1948 年國共戰爭結束期間,蔣介石到台之後,圍繞著「改革」,國民黨的改組和國民政府的重建;第二,戰後台灣威權統治的形成,「軟性列寧式「的政治,以及家族世襲體制的興起和隕落;第三,蔣介石統治台灣時期的歷史弔詭,包括選舉驅動的民主化運動的起動,還有「亞洲四小龍」美稱之一的台灣,如何創造經濟建設奇蹟的緣起;第四,美國對於蔣介石為首國民政府的政策一百八十度轉變,從相當保留,甚至於敵視和對抗,轉變成全力支持的盟友,還有在台灣海峽之間,兩個國際勢力板塊的對立局面的形成。

  在此書裡,作者盡量嘗試著不落學院派搬弄大理論大概念的窠臼,但是處處卻流露出他學術上的功力和底蘊,他在發掘歷史真相方面,努力地下很大功夫,作者希望將人物與事件原汁原味地展示在讀者們面前。全書就有關重大問題,皆一絲不苟認真地與相關資料比對,許多關鍵性的事實,也都經過不同來源的口述歷史資料再三查證,有關此書調查和研究的品質已經達到相當的水準,不在話下。

  這部書敘述,分析並評論一個時代重大變化的過程,不僅是有關個人精彩的小故事,也是戰後台灣整整三代人共同記憶的大歷史。從 1945 年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迄今已經走過七十多個年頭,戰後出生已有三代人,台灣一直站在自由民主這一邊。自 1996 年以來台灣經歷過三次政黨輪替,對於這一代的年輕選民而言,很難想像台灣走過那專制時代的蠻橫霸道,更是無法瞭解世襲政治的無理肆虐,幸好不少先輩長者們仍然健在,對於舊時威權統治和「白色恐怖」頗有體驗和深刻瞭解。這部書在這關鍵時刻出版,不僅是有益於人們反思和分享經驗,一起療治過去的創傷,同時保存台灣人民彌足珍貴的共同記憶,會更因此令台灣人民倍加珍惜自由民主的核心價值。

⊙李南雄


第一章 動盪年代的友誼

羅伯特‧麥考米克(Robert R.McCormick)從上世紀二十年代開始,長期擔任他的家族企業《芝加哥論壇報》的發行人兼總編輯。他一手把這家報紙從平庸帶向輝煌,在中西部獨樹一幟。全盛時期,《論壇報》每日行銷一百萬份報紙,一度被評選為美國最具影響力的三大報之一(其它兩個是《紐約時報》與《波士頓郵報》)。

麥考米克的報業王國,旗下控制《芝加哥論壇報》、《紐約每日新聞》和《華盛頓先驅時報》。為了保障印報紙張的供應,麥考米克很有眼光的到加拿大安大略湖邊的森林地帶,創建了規模龐大的造紙廠,成為利潤豐厚的事業。

特立獨行的報業怪傑

麥考米克的祖父曾幫林肯助選,把林肯送上白宮大位。但麥考米克對白宮的主人並不買帳。二戰期間,羅斯福總統特別痛恨他,因為他批評起政府的政策尖酸刻薄,而且隨時爆料。1942年,《論壇報》忽然刊出一條機密消息,說是美軍在太平洋的中途島(Midway)戰役大勝,是因為海軍部成功破解了日軍的通訊密碼。這個新聞立刻造成軒然大波。羅斯福氣得要派海軍陸戰隊去搗毀報館。聯邦政以洩密叛國罪提告,《論壇報》卻高舉新聞自由的大旗,結果法庭審查時,由於海軍部拒絕證實「機密」的真假,這件訟案只好不了了之。另一個民主黨的杜魯門總統,不用說,對麥考米克同樣很頭大,認為他這號人物是應該推到行刑隊面前去斃掉的。

羅伯特‧麥考米克曾參加一次大戰,在法國戰區擔任美軍炮兵團團長,在一個被德軍佔領的名叫康提尼(Cantigny)的小村莊打過慘烈戰役,後來他把自己在芝加哥市郊的莊園命名為康提尼。他的親友和報館的僚屬也都習慣以他當時的軍銜稱呼他為「上校」。

《論壇報》有自己的無線電臺 WGN (後來又辦了同名的電視臺,延續至今。WGN 是 World’s Greatest Newspaper(世界最偉大的報紙)的縮寫)。麥考米克在電臺發表評論,也同樣是口無遮攔。有一次他說,英國既然一直都要求美國援助軍需物資,也許應該考慮申請成為美國第四十九州。他在《論壇報》的一篇社論中指出,英國加入美國聯邦的好處很明顯,正好可以卸載一個寄生的貴族階層(皇室)的負擔。(Smith,1997:443)美國在日本投下原子彈後,麥考米克又頗有所感地表示,在核戰發生時,像美國這樣幅員廣大的國家還有存活的餘地,英國這種狹小的島國恐怕就沒有存活的機會了。


~~~~


圖像裡可能有1 人
台灣回憶探險團
4小時
回顧蔣經國,怎麼又冒出一個課本沒教的「吳國楨」,還曾任「臺灣省主席」兼「保安司令部司令」。吳國楨到底是誰?
吳國楨二戰後曾任上海市長。1949年,中華民國政權逃來臺灣十萬火急的要務就是要付得出「軍費」「軍費」「軍費」,因美國對貪腐的國民黨頗有疑慮,故蔣介石同意讓美方可以接受的吳國楨接替陳誠擔任臺灣省主席爭取美援。
「蔣介石告訴我們,從1月份起,他每月要4200萬新台幣發餉給他的軍隊,而不是以前向陳誠要的1500萬。他說得很好聽,"我將給你全權當台灣省主席,不干預你省政府的任何事務,但我們撤到台灣的軍隊60萬人,每月得有4200萬元的餉,是我唯一要你做的事,是唯一的命令。"」
– 《吳國楨口述回憶》(引述林炳炎 https://goo.gl/LqMWdB)
1950年6月,在韓戰爆發的局勢變化下,美方決定支持中華民國政權,美援源源不絕而來,吳國楨的利用價值也隨之愈來愈低,特務系統蔣經國等人多次違法亂紀遭吳所阻懷恨在心,雙方衝突愈演愈烈。1952、1953年吳連續多次險些遭遇不測,趕緊辭職藉故前往美國,兒子還被當做人質留在臺灣一年多。之後吳在美公開批判「美國人每年提供了30-40億美元,給國民黨用來創造一個極權國家」、蔣介石「自私之心較愛國之心為重,且又固步自封,不予任何人以批評建議之機會」、應將蔣經國送進「美國大學或研究院讀書」否則會阻礙臺灣進步。中華民國政權則將其撤職查辦並冠上一堆罪名。最後有意寫作「吳國楨傳」的美籍作家江南,甚至遭中華民國政權派黑道至美國暗殺。
每次要拆解黨國神話,總是有信徒會說「要不是蔣,你們早就完了」,並以此作為合理化威權統治者種種惡行的藉口。
吳國楨事件明白告訴你,要不是有臺灣和美援,中華民國早就完了。也讓你了解「勤政愛民」的蔣經國是怎麼一回事。
圖:1950年8月 TIME封面,被巨龍吞噬的臺灣與吳國楨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