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re'd be a riot every time." Elvis Presley was originally declared a flash in the pan who couldn't sing—one year, his songs accounted for over 50% of a record label's sales. The singer and actor died on August 16th 1977
Elvis Presley was born #onthisday in 1935. This print by David Oxtoby is titled ‘Boss Man’ http://ow.ly/GZ442
Here's an idea for a new Beatles trivia game--take the new biography, The Beatles, by Bob Spitz, and try to see how many factual errors you can find throughout the book. A group of Beatle fans have already started the game and as you can see below, our list is quite extensive.New Beatles bio is riddled with errors - BeatlesNews.com
披头士(上下册)
- I S B N :978-7-214-05844-7
- 作 者:[美]鲍勃.施皮茨
- 译 者:董楠
- 出版日期:2013年3月
丁 的年轻制作人把他们纳入自己庇护之下;仿佛亲眼看到艾德.沙利文秀如何令美国陷入快乐与疯狂;这是一场不断向上向前的旅程:排行榜上的节节攀升,他们从希 叶体育馆来到旧金山,经历伦敦的夜晚与印度,他们横贯果酱天空,穿越宇宙——走过了这所有的路途,他们终于来到“屋顶演唱会”,经历那音乐与欢笑的最后时 刻。
作者简介:
鲍 勃.施皮茨(Bob Spitz),曾担任布鲁斯.斯普林斯汀与埃尔顿.约翰的经纪人,著有《超级巨星的诞生》(The Making of Superstars)、《迪伦传》(Dylan: A Biography)《赤足步入巴比伦》(Barefoot in Babylon)、《光芒四射》(Shoot out the Lights)等书,文章常在《纽约时报杂志》、《先生》、《华盛顿邮报》、《康德纳斯旅行者》、《男士月刊》、GQ、In Style、Sky等报刊发表。目前居住在美国康涅狄格州。 |
用史學家的態度研究「披頭士」
書評2014年01月21日
1961年的洞穴俱樂部,左起:喬治·哈里森、皮特·貝斯特、保羅·麥卡特尼與約翰·列儂。
Geoff Williams
1961年10月12日或10月13日,保羅·麥卡特尼(Paul McCartney)與約翰·列儂(John Lennon)來到巴黎塞納河畔的伯恩酒店,讓一個朋友幫他們理髮。對於這樁影響深遠的流行文化事件,馬克·路易松(Mark Lewisohn)——在他的著作封套上,他被稱為「世界上唯一的專業披頭士史學家」——所知道的可能比這個星球上任何人都要多,包括麥卡特尼本人。在那 個時刻,這位當年還是嶄露頭角的披頭士可能過於心醉神迷,沒法記住準確的細節,路易松卻有50年的時間去研究、分析它們。
《調諧》(Tune In)是計劃中的「披頭士」(Beatles)三卷本歷史的第一部。這兩位披頭士時而以「怪胎雙生子」自稱,攝影師約根·沃爾默(Jürgen Vollmer)是他們的好友,路易松在書中描述了他這如何應兩位披頭士的要求,讓他們看上去不那麼像利物浦人,而是更像巴黎左岸的波西米亞藝術家。於是 沃爾默先是把麥卡特尼的頭髮剪成其所謂的凱撒式髮型,而剪刀下的麥卡特尼則說「有點像長發的希特拉」。等頭髮再長一點,看上去就好多了。
從兩位披頭士頭上剪下來的頭髮被儲存在床底下,如今它們在eBay上的價值難以估量。翌日,酒店門房看到屋裡亂七八糟,不禁大為光火。「她不是最後一個對着披頭士們的頭髮尖叫的人,」路易松寫道。
而路易松也不是第一個描寫這種尖叫的人,但他是最學術、最辛勤的一 個,他也是研究「披頭士」生活與工作的最嚴肅的史學家。當各種細枝末節太過詳細具體,或者當他斷定自己沒有發現的事實已經不可能得知的時候,這些研究成果 也會令人起疑。比如說有關浪漫糾葛的那些事吧,路易松寫道,列儂在這次巴黎之旅中「他與保羅有沒有風流韻事,如今已不可能知道」。然而麥卡特尼或許是知道 的,他曾經參與過路易松其他很多關於「披頭士」的作品。不過保羅爵士在這件事上卻一直保持緘默。
《調諧》可能會讓讀者心懷疑慮,很慢才進入狀態。它是一篇序章,只 寫到1962年。這裡的簡寫本正文有803頁(後面還附有冗長的注釋和索引),在英國出版的完全本有上下兩卷,長度近乎它的一倍。價格也更加昂貴(這個版 本尚未在美國出版,可以從英國郵購)。最熱心的讀者別無選擇,只能把兩個版本都攻克下來,這可是一場讓人發瘋的大戰役。這個簡寫本來應該短到足夠好讀。但 卻並非如此。路易松有時候傲慢地強調研究工作,這戰勝了他讓《調諧》好讀一點的願望。
披頭士研究專家馬克·路易松。
Piet Schreuders
然而,勇敢地走進《調諧》大門的讀者或許可以看到一幅緩慢展開的宏 偉畫卷。最終完成的史書有望享有不朽的聲譽,而這部熱身的序篇或許會成為其中最有啟示性的部分。路易松使用複雜困難的技巧,推出書中的五個重要角色——約 翰、保羅、喬治、林戈與利物浦——並在他們的人生道路彼此交匯之前,耐心地為每個角色做了鋪墊。以獨立個體的角度出發去看待每個樂隊成員,這一點十分難能 可貴——特別是在全書3/4處才進入《調諧》的里奇·斯塔基(Richy Starkey),也就是林戈·斯塔(Ringo Starr),在成為「披頭士」之前,他是四人當中最大膽、最性感,也是最體弱多病的一個。而讀到路易松如何修正關於樂隊成員早年生活中那些最為廣泛傳播 的神話,也令人大開眼界,特別是列儂對母親的浪漫化那部分。
《調諧》極其重視那些對年輕的未來披頭士們產生影響的美國源頭(列 儂早期的樂隊名叫「Quarry Men」還是「Quarrymen」?對此路易松自然做出了說明)。他們步入青春期時,正趕上搖滾樂唱片到處可以買到的時代,《調諧》敏銳地記錄了他們可 能會利用,或是重複利用的心愛元素,甚至他們的名字「披頭士」也是對巴迪·霍利(Buddy Holly)的蟋蟀樂隊(Crickets)的戲仿,就是這麼簡單。他還明智地指出,他們也經歷過自己的追星時期,才能引發後來的「披頭士狂熱」:霍利和 埃爾維斯·普萊斯利(Elvis Presley)曾令他們瘋狂。
喬治·哈里森(George Harrison)永遠不能忘記在現場看到艾迪·科克倫(Eddie Cochran)把頭髮向後一拂,對一個崇拜他的歌迷說:「嘿,親愛的」時的樣子。斯塔看到約翰尼·雷(Johnny Ray)把印有自己照片的明信片從酒店窗口拋撒下來,就明白這正是他想要的生活。如果說《調諧》有一個總體主旨的話,那就是「披頭士」的出現並非魔法。他 們展望到一個極為獨特的目標,然後就一步一個腳印地向著這個目標奮鬥。
讀者一旦克服難關,適應了《調諧》,開始以從容不迫的節奏閱讀這本 書,就可以充分欣賞路易松的細微獨特之處。他捕捉到樂隊成功過程中那些兩敗俱傷的鬥爭以及重要的聯繫。書中有大量富於啟發性的素材取自布萊恩·愛潑斯坦 (Brian Epstein)和喬治·馬丁(George Martin)的傳記,敏銳地揭示出他們何以在「披頭士」的成功中不可或缺。
還有「披頭士」的編外成員們,關於他們,此前也有大量錯誤的信息存 在。他們畢竟都只是十幾歲的男孩子,他們之間既有友誼也有競爭。路易松深刻地闡釋了貝斯手斯圖·薩克利夫(Stu Sutcliffe)如何激發了麥卡特尼對列儂的佔有慾,儘管薩克利夫的女友阿斯特麗德·科爾什赫(Astrid Kirchherr)強烈影響了樂隊的早期造型。至於皮特·貝斯特(Pete Best),這位鼓手也是「第五披頭士」這一稱號的諸多競爭者之一,路易松對他非常嚴厲。這本書給出了詳細的證據,說明樂隊為去德國迫切需要鼓手,所以他 才被招募進來;此外開除他也有兩個很好的理由:第一,他打不好節奏,第二,斯塔更加出色。
《調諧》一開始如同一塊橫在門前的門擋,但那些有耐心讀下去的人會 感覺它漸漸發展為豐饒的寶藏,最後,全書在1962年的最後一個夜晚戛然而止,當時的「披頭士」正處在邊緣。正文的最後一句話來自列儂:「其他人會明白 的,這只是時間問題。」還有就是最後一頁上那句令人愉快的話:「幕間休息」。
本文最初發表於2013年12月12日。翻譯:董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