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人和書 ( Men and Books)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840

《錯過的時光:哈金詩選》

$
0
0
網路讀到的。

你貧乏的只剩下國家 @哈金

你貧乏得只剩下國家
張口閉口都是你回不去的中國
中國是一張巨大的盾牌
你用它來遮掩自己的懦弱
來阻擋襲來困難和責任


你不敢把溫暖的陽光
清潔的水和空氣,歡愉的心情
也當作自己的權利
你活著就要受罪
要實踐愛國主義的童話

你不敢把國家當作看門狗——
好狗對主人搖頭晃尾,抵擋外人
壞狗對外忍讓,專咬主人
你不敢揪住那狗的耳朵
告訴它「再胡來,就沒有飯吃」

其實,你只是一粒
從中國的齒縫間滑落的米
而你卻把它當作神
當作你的宇宙——
你苦難和幸福的依據



------
很久以前讀過英文的哈金小說書評--他的小說,在中國,幾乎都被禁.....

《錯過的時光:哈金詩選》中,"訪談哈金:關於詩歌創作"有許多關於"英詩"的慧見,譬如說它們重視聲音,這些無法從"閱讀"中了解或者培養,這也為何至今還沒有"母語非英語"的英詩大師。
要有名師親自指點才可能"入門"。
教寫作班很累人,因為大學生"幾乎無法完整寫一首詩,他們多過早就認為某首詩完成了。"
必須要讓學員自己能寫一篇小說......



哈金:......我認識一位母親是韓國人的男作家,他寫了一本回憶錄,但出版商逼他改成小說出版,因為沒有人對亞裔男人的自傳感興趣。.....  《錯過的時光:哈金詩選》,頁220

hc評:這,可能很難說,參考The Autobiography of an Unknown Indian By Nirad C....

The Autobiography of an Unknown Indian By Nirad C. Chaudhuri 1951


錯過的時光:哈金詩選
作者: 哈金
原文作者:Ha Jin
譯者:明迪
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1

內容簡介

  在成為小說家之前,他其實是位詩人
  在成為一位詩人前,沒有人可以說他足以駕馭文字──
  另一個人,另一個更富有潛力的自己。
  美國國家書卷獎得主哈金詩選集首度中譯
  精選自《沉默之間》《面對陰影》《殘骸》三部詩集
  特別收錄長篇小說《自由生活》「武男的詩」27首詩作
  ╳ 本書收錄哈金三部重量級詩作
  《沉默之間》為中國弱勢群體發聲
  《面對陰影》是哈金個人在美國的奮鬥經歷、對生活的感恩、對舊友的情誼,以及對童年的記憶。
  《殘骸》從各種不同的個體角度看中國歷史,既有縱向的磅?氣勢,又有橫向的細緻深刻,從大禹治水一直寫到清末中國第一批留學生出洋,以抒情筆調寫華夏歷史。
  《自由生活》被美國桂冠詩人、文學評論家羅伯特.平斯基(Robert Pinsky)譽為「史詩」:「(《自由生活》)改變了文學體裁,?述在親切的家常話基調上展開,之後才意識到這是一部史詩。」
  ╳ 哈金的誕生
  1986年秋季,我的導師法蘭克.畢達教詩歌寫作,我當時是二年級文學研究生,還不允許正式修這門課,所以我就旁聽,但必須交作業。〈死兵的獨白〉是我交的第一篇作業,法蘭克很喜歡,就興沖沖地給他的朋友在電話上讀了。他那位朋友當時是《巴黎評論》的詩歌編輯,就錄用了。但那是在電話上接受的,得署上個名字,法蘭克問我要用什麼名字。我不願意讓別人知道我在寫東西,就問「哈金」怎麼樣,他說聽起來很好,很簡潔。從那時起我就開始用這個筆名。後來法蘭克和我的另一位也是詩人的導師──艾倫.葛羅斯曼──鼓勵我繼續寫詩。1988年夏季,我在工廠裡做看守,有時間,就寫了《沉默之間》。那年秋季,有幾家出版社拒絕了這本詩集,最後被芝加哥大學出版社接受了。詩集出版時,我並沒有很在意,覺得這只是一個「插曲」,因為我打算將來回國,用中文寫作。
  ╳ 哈金與他的詩
  天安門事件後,我漸漸意識到得用英語長期寫下去,但我也覺得自己太天真,以前沒意識到代言人的角色有多麼沉重。所以第二本詩集《面對陰影》就變得比較個人化,更有抒情的強度,詩也更簡練些。第三本詩集《殘骸》,斷斷續續寫了大約三年;則像一部史詩,從各種不同的個體角度看中國的歷史。《面對陰影》裡面的詩最像我自己,跟自己個人的經歷比較密切。對詩人來說,最難的是──怎樣找到自己獨特的音樂。你看英語中的大詩人,只要拿出一行詩,讀者一般就知道是誰的。所以不是流暢與否的問題,而是詩人怎樣獲得自己特性的問題,一個終極性的問題。我在英文詩裡其實沒走多遠,但深知這個問題。這些年來我大部分精力都用到小說上了。英語中沒有非母語的大詩人,這也是非母語作家寫作的極限,但願將來有人衝破這個極限。
作者簡介
哈金(Ha Jin)
  本名金雪飛,1956年出生於中國遼寧省。曾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服役五年。在校主攻英美文學,1982年畢業於黑龍江大學英語系,1984年獲山東大學英美文學碩士。1985年,赴美留學,並於1992年獲布蘭戴斯大學(Brandeis University)博士學位。現任教於美國波士頓大學。
  著有三本詩集:《沉默之間》(Between Silences: A Voice from China)、《面對陰影》(Facing Shadows)和《殘骸》(Wreckage);另外有短篇小說集《光天化日》(Under the Red Flag)、《好兵》(Ocean of Words: Army Stories)和《新郎》(The Bridegroom);長篇小說《池塘》(In the Pond)、《等待》(Waiting)、《戰廢品》(War Trash)、《瘋狂》(The Crazed)、《自由生活》(A Free Life)。
  短篇小說集《好兵》獲得一九九七年「美國筆會∕海明威獎」。《新郎》一書獲得兩獎項:亞裔美國文學獎,及The Townsend Prize小說獎。長篇小說《等待》獲得一九九九年美國﹁國家書卷獎﹂和二○○○年「美國筆會∕福克納小說獎」,為第一位同時獲此兩項美國文學獎的中國作家,該書迄今已譯成二十多國語言出版。《戰廢品》則入選二○○四年《紐約時報》十大好書、「美國筆會∕福克納小說獎」,入圍二○○五年普立茲文學獎。
譯者簡介
明迪
  美籍華裔女詩人,英美語言文學學士,語言學碩士,波士頓大學博士生ABD。譯有《在他鄉寫作》、《自由生活》(詩歌部分),以及英美現當代詩人的作品。著有《D小調練習曲》、《柏林故事》、《日子在膠片中流過》等詩文集。

目錄

作者序
輯一.1990 沉默之間
輯二.1996 面對陰影
輯三.2001 殘骸
輯四.2007 自由生活
附錄
訪談哈金:關於詩歌創作/明迪
敘事與獨白:譯後記兼哈金詩歌述評/明迪
哈金簡介及創作年表


父親

我在好幾個人那裡尋找父親。
其中一個曾經是水手,
隨船去過很多地方,
現在寫小說。
另一個是僧侶般的詩人,
他的嗓音剛毅又柔和,
震盪出我的眼淚和歌聲。
還有一個是思想家,被迫流浪,
他的思想太尖銳了,
像剪刀清理我的腦筋……

我給他們寫了很多信,
一封回信也沒收到。
我仍然在想
是否該把他們的名字放進簡歷。

這些日子我聽見一個聲音在嘀咕,
「他們都喜歡女兒,
你最好做自己的父親吧。」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