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5.5
原田康子著《輓歌》鄭清茂譯,修訂本. 洪範書局. 2001
《輓歌》初版時,作者與譯者可能都是二十多歲。
原書有秋分節路上行人代各種帽子,日文採音譯,如現在Wikipedia說的,
----2011
今年很早就知道有鄭清茂老師譯的《奧之細道》
現在讀他的同學林文月先生寫的書評 就將2004年寫的一篇合在這兒
昨天作 范仲淹取吉川幸次郎的《宋詩概論》中選的一首 復習
2004/11/25
原田康子著《輓歌》鄭清茂譯,修訂本. 洪範書局. 2001
《輓歌》初版時,作者與譯者可能都是二十多歲。
原書有秋分節路上行人代各種帽子,日文採音譯,如現在Wikipedia說的,
貝雷帽(英語:Beret,UK英語發音:/ˈbɛreɪ/[1],或 US英語發音:/bəˈreɪ/[2] ),是一種平頂的圓形無沿軟帽,一般用呢絨製成,款式無分性別,源自巴斯克北部的農民服飾。鄭清茂譯為"蓓蕾".....
----2011
今年很早就知道有鄭清茂老師譯的《奧之細道》
現在讀他的同學林文月先生寫的書評 就將2004年寫的一篇合在這兒
昨天作 范仲淹取吉川幸次郎的《宋詩概論》中選的一首 復習
2004/11/25
紀念吉川幸次郎,感謝鄭清茂:嚼飯增味。平生知己
「……在山西海拔2000多米的霍山, 為尋訪梁思成夫婦當年考察過的一處古建築, 王軍驅車幾個小時才上了山頂, 而梁思成當年則花了12個小時步行上去的。
"在那個高度,我終於理解了梁思成。"王軍深有感觸地說," 他實際上被一種文化所化掉了,化到他的血液裏了。"……」(《 城記》——揭示北京古城的宿命 來源:中國青年報)
*****
近日得翻閱張哲俊著的《吉川幸次郎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2004),知道今年是吉川幸次郎(1904-1980) 百歲紀念,所以再取出鄭清茂先生翻譯的作品讀一下,真是受益。 關於吉川先生的書,多多益善。吉川先生的基本看法是: 中國的人類文學史傳統,即其精神史。
所以,凡能幫助我們了解這一學問的書,多多益善。
我以讀者的身分寫這種感言,來紀念過去美好時光: 在台灣讀吉川幸次郎先生著作的翻譯本, 以及在日本電車中讀先生的《新 唐詩選》《阮籍の「詠懐詩」》、《吉川幸次郎講演集》( 朝日選書,網路上customer review 為「この分野の日本における巨人、 吉川さんの講演をまとめたもの、 一般の人に対する講演を文章にしたものなので、 吉川さんの学問の入門書として一番良いと思います。……」)等。 【因為這些吉川幸次郎談的「文學與人生」等之題材,包羅萬象, 牽涉到的,可以用他說的岩波文庫之標榜:「古今東西之典籍….. 」(http://noz.hp.infoseek.co. jp/Yoshikawa/Kamisama.html), 所以當時看不太懂處,就發揮想像力……吉川幸次郎的文學觀( 尤其是中國文學),都可以從這些通俗演講中了解大要。】。
1990代初,在東海大學圖書館,看到吉川幸次郎晚年的心血( 杜詩研究),和他幾次訪問大陸去尋杜甫的故居等感懷……
吉川某些主要作品之漢譯:(這些作品都沒譯索引(可能日文本缺) 、參考資料,個別書如《宋詩概說 》之校對和排版差勁,錯誤不少……不過,或許限於條件, 我們只能說,讀者能有(優良)翻譯本,就感謝了。
《吉川幸次郎研究》只引/提有*者,它對於《元雜劇研究》 用篇幅最多。不過作者1954年<再版序> 已說明某些作品資料更廣。)
吉川幸次郎*《元雜劇研究》鄭清茂譯 台北:藝文印書館,1960
吉川幸次郎《元、明詩概說》鄭清茂譯,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1986
吉川幸次郎《宋詩概說 》鄭清茂譯 台北:聯經出版社,1988
吉川幸次郎《元雜劇研究》鄭清茂譯 台北:藝文印書館,1960
吉川幸次郎《元、明詩概說》鄭清茂譯,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1986
吉川幸次郎《宋詩概說 》鄭清茂譯 台北:聯經出版社,1988
吉川幸次郎著,鄭清茂譯:《推移的悲哀》、《古詩十九首的主題》 --
吉川幸次郎著,《陶潛》、《漢武帝》李君奭譯,彰化:「 專心文庫」【翻譯者不細心,書末的「解說」之作者都忘掉記…… 將《陶淵明》(1956年作品)改為《陶潛》,】
吉川幸次郎*《中國詩史》章培恒譯,安徽文藝,1986【未讀】
吉川幸次郎*《我的留學記 留學期間》錢婉約譯,北京:光明日報,1999【未讀】
----
對於名翻譯家鄭清茂先生的精彩說明,請參考林文月《 我的同學鄭清茂》(聯合報副刊)。我收些部分作品。
鄭清茂先生的部分著作和翻譯:
鄭清茂《中國文學在日本》純文學月刊社,1969,
原田康子著《輓歌》鄭清茂譯,修訂本. 洪範書局. 2001
中島敦《弟子》鄭清茂譯
鄭清茂、王彥泓 編《王次回詩集》聯經,1986 年
吉川幸次郎懂得當代漢文和普通話,英文通,法文也懂。 他的主要作品的翻譯,在漢文和英文各有一知己:英文為B. Watson,漢文當然是鄭清茂。他1976年為聯經出版社《 宋詩概說 》寫的『著者序(詩)』中說得很深情:「……雅馴通暢, 嚼飯增味。平生知己,感何窮已。…..」 我最近查網路才知道他倆合譯出全本的《水滸伝 全十冊》(吉川 幸次郎,清水茂 訳)【我們可以從《吉川幸次郎研究》p.219知道,他翻譯過《 京本通俗小說》】。
《元雜劇研究》為重要著作(博士論文— 彼時日本學制與現今大不同,提出論文表示學術地位之崇高。 翻譯者得胡適題;出版時還在服役中,真青年才俊。)
---
我(hc)的看法:要了解先生說的「中國的智慧之傳統」, 最好是翻譯,像他的指定漢文翻譯者鄭清茂先生的許多作品( 今天第一次知道他倆的合譯:東洋文学[赤]. 岩波ブックサーチャー, 完訳 《水滸伝 全十冊》. 吉川 幸次郎,清水茂 訳.),最令人受益。即使「過去」彰化「專心文庫」 的翻譯的吉川之《漢武帝》、陶淵明伝,也差強人意。這叫讀「( 次)原典」。
退而求其次,即下一層次的,是讀二手研究,如張哲俊著的《 吉川幸次郎研究》(原先以為此為博士論文,後來知道不是。我想, 根據既有的中文資料,大部分的讀者或許可以利用,寫出稍比《 吉川幸次郎研究》遜色點的東西。《吉川幸次郎研究 后記》中自己承認他知道「 吉川幸次郎幾部代表性的論著也有中文版」(不過著作中完全不提, (似乎)不引用….),更重要的,他知道「此書存在種種問題」( p.378)),多少可以對於總體著作有宏觀見解—不過, 北大外文博士訓練出的人,連諸如p.5都寫成P5, 你還有什麼苛求的。張先生的導師寫《吉川幸次郎研究 序》,把吉川幸次郎稱為日本漢學界的「梟雄」。讓我有點吃驚, 雖然日本人怕這位要求嚴格的教授為「教魔」。
許多大陸或台灣學界的「漢學家」, 似乎很自以為居世界漢學研究之「中心」,哈哈!這位自認為是「 中國人」的吉川幸次郎先生喜歡向日本人說:「『貴國』是那麼說, 但我們並不那麼說。」也許, 這句話適用於普天之下所有說普通話的人,三思:文化研究之層面, 只有實力(論文之品質和創見),沒有所謂的「大中國」……
「……在山西海拔2000多米的霍山,
"在那個高度,我終於理解了梁思成。"王軍深有感觸地說,"
*****
近日得翻閱張哲俊著的《吉川幸次郎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所以,凡能幫助我們了解這一學問的書,多多益善。
我以讀者的身分寫這種感言,來紀念過去美好時光:
1990代初,在東海大學圖書館,看到吉川幸次郎晚年的心血(
吉川某些主要作品之漢譯:(這些作品都沒譯索引(可能日文本缺)
《吉川幸次郎研究》只引/提有*者,它對於《元雜劇研究》
吉川幸次郎*《元雜劇研究》鄭清茂譯 台北:藝文印書館,1960
吉川幸次郎《元、明詩概說》鄭清茂譯,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吉川幸次郎《宋詩概說 》鄭清茂譯 台北:聯經出版社,1988
吉川幸次郎《元雜劇研究》鄭清茂譯 台北:藝文印書館,1960
吉川幸次郎《元、明詩概說》鄭清茂譯,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吉川幸次郎《宋詩概說 》鄭清茂譯 台北:聯經出版社,1988
吉川幸次郎著,鄭清茂譯:《推移的悲哀》、《古詩十九首的主題》
吉川幸次郎著,《陶潛》、《漢武帝》李君奭譯,彰化:「
吉川幸次郎*《中國詩史》章培恒譯,安徽文藝,1986【未讀】
吉川幸次郎*《我的留學記 留學期間》錢婉約譯,北京:光明日報,1999【未讀】
----
對於名翻譯家鄭清茂先生的精彩說明,請參考林文月《
鄭清茂先生的部分著作和翻譯:
鄭清茂《中國文學在日本》純文學月刊社,1969,
原田康子著《輓歌》鄭清茂譯,修訂本. 洪範書局. 2001
中島敦《弟子》鄭清茂譯
鄭清茂、王彥泓 編《王次回詩集》聯經,1986 年
吉川幸次郎懂得當代漢文和普通話,英文通,法文也懂。
《元雜劇研究》為重要著作(博士論文—
---
我(hc)的看法:要了解先生說的「中國的智慧之傳統」,
退而求其次,即下一層次的,是讀二手研究,如張哲俊著的《
許多大陸或台灣學界的「漢學家」,
細道慢行——讀鄭清茂譯《奧之細道》 | |
林文月/聯合報 | |
這本《奧之細道》中譯本,除了譯者的功力, 春節前數日,收到聯經出版社贈閱的《奧之細道》。此書盼之已久, 《奧の細道》是日本古典文學的重要著作之一。作者松尾芭蕉( 當年合作翻譯少年讀物 譯者鄭清茂教授,嘉義縣牛斗山人,是我的同學。 當時的大學生頗流行於課外任家教,以賺取學雜費或零用錢。 相約翻譯日本古典文學 清茂於服完兵役、回台大一年後,赴美留學, 那次會議中我提出的日文論題是〈桐壺と長恨歌〉。〈桐壺〉 歲月流逝,各自忙碌。 鄭清茂第一次退休返回台灣後,並不比在美國時候悠閒;他被授課、 桃園的書齋,我去過。比他在麻州教書時候的書房小很多,而中、 而今年春節之前,我終於收到老同學鄭清茂費時二年餘, 旅行詩人芭蕉 原作者松尾芭蕉,本名忠右衛門,以俳號芭蕉著稱。在日本只要稱「 現在,鄭清茂為我們仔仔細細譯註出《奧之細道── 掌握芭蕉俳文精簡古雅之風 我想起許多年前在日本東京訪問《源氏物語》 此書版面設計分為上下兩部分:上為譯文,以大字排印;下為註釋, 文學作品的翻譯,除了要譯出原文「說什麼」, 往山中溫泉途中,背顧白根嶽前行。左側山邊有觀音堂。 石山濯濯 岩石白潔如洗 秋風更白 「石山の石より白し秋の風」,這句俳句,直譯應為「 不過,以註文解釋譯文,究竟是以文解文,古代人的生活習俗( 這本《奧之細道》中譯本,除了譯者的功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