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人和書 ( Men and Books)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844

談歷史小說:《福爾摩沙三族記》《傀儡花》The blue flower By Penelope Fitzgerald

$
0
0

『青い花』/{憂傷藍花} The blue flower By Penelope Fitzgerald的漢譯

http://hctranslations.blogspot.tw/2015/12/blue-flower-by-penelope-fitzgerald.html
*****

Tan Jackson新頭殼newtalk 報導有幾點不正確處:(1)卓杞篤早在《東瀛識略》(1848)即有記載;(2)卓杞篤與李仙得第一次會晤(1867)時,據李仙得之記載,只訂下口頭之約;第二次會晤(1869),依李仙得云,係卓杞篤甚通漢語的弟弟之建議,應以書面擬妥約定,以便遵循,李仙得乃以英文寫好兩份盟約,他與卓杞篤各得保留一份。(3)李仙得(當時叫李讓禮)曾參與美國內戰,屬北軍,1867年已是美駐廈門領事;(4)內文提到,沈葆楨的「開山撫番」及取消海禁,引來大量客家移民,應該不限客家移民,也包括福佬、潮州等地區移民。至於吳密察教授所說,「歷史學家常常因為學術的矜持,着作只能敝帚自珍,而歷史小說家的創作,卻每每成為暢銷書,真正影響國民的歷史認知。」這就見仁見智,個人認為非事實。大眾偏好少花腦力的小說,自古皆然,至少比學術著作暢銷,那是自然;但假使歷史小說亂掰,也馬上會遭受匡正,經不起考驗。而真正夠水準的歷史小說,都是大量參考學術著作而成,司馬遼太郎《宛如飛翔》;陳舜臣的《太平天國》、《琉球之風》;井上靖《敦煌》;高陽《慈禧全傳》等作品,無不如此。


傀儡花:陳耀昌又一部台灣史小說力作
新頭殼newtalk |  台北報導
陳耀昌是國內最知名的跨界作家之一。   圖:鄭惠君/攝
西元1867年(清同治六年),對現代台灣人來說,是很陌生的一年,台灣歷史教科書幾乎都不會提到這一年。可是對台灣史小說家陳耀昌而言,1867這年發生在昔日瑯嶠(即今日恆春地區)的故事,不僅讓台灣登上國際舞台,也改變了台灣歷史,甚至還改變了台灣人的族群結構。

1867年,台灣南角的偶發船難與美國船長夫人之死,引來將近二百名美國「海軍陸戰隊」在台灣展開軍事行動,戰場則是現在國際級的墾丁國家公園。這次軍事行動,老美被台灣原住民搞得灰頭土臉。

1867年,台灣人第一次和外國簽訂了國際條約。簽約的雙方,台灣這邊不是當時佔領台灣的滿清官員,而是西方列強熟悉東方事務者頗為尊敬的一位傀儡山生番頭目Tou-ke-tok (卓杞篤是後來才出現的中文名字),他們稱他為「下瑯嶠十八社聯盟大頭目」。代表美方簽約的,則是參與美軍的法國人李仙得(或叫李讓禮Charles W. Le Gendre)。

李仙得可說是十九世紀對台灣最瞭解、影響台灣命運最長遠的洋人。他在1867年首次來台,此後五年,他八次造訪台灣,走遍全台,還繪製了台灣地圖。後來更為了台灣而跳船日本。他的這個決定,讓台灣終於走向被日本佔領的命運。

1867年在墾丁發生的事件,促成沈葆楨後來的「開山撫番」及取消海禁,引來大量客家移民,進而打破原來的漢番界線,混血加速,台灣平埔族迅速消失,高山原住民也無法再維持過去千年的部落自治,形成台灣新的族群結構。

和他的前一本台灣史小說《福爾摩沙三族記》相同,陳耀昌都是以統治者故意忽略的史實作為敘事的基底,然後在歷史空白之處適度發揮想像空間,並且讓小說人物「有情、有愛、有憾」,讓讀者感動,以增加小說的可讀性。

出席《傀儡花》的前文建會副主委吳密察,固然強調研究歷史不能欠缺想像力,但也不免概歎 (sic),歷史學家常常因為學術的矜持,着作只能敝帚自珍,而歷史小說家的創作,卻每每成為暢銷書,真正影響國民的歷史認知。。

陳耀昌是國內最知名的跨界作家之一。他本身是台大名醫,因宗族爭論究竟是陳澤,還是陳永華才是台南陳氏祖先,一頭鑽進台灣史研究。他所寫的第一部台灣史小說《福爾摩沙三族記》,即入圍文化部「2012台灣文學獎」,同時也入圍2013台北國際書展「書展大獎」,2015年之《島嶼DNA》發行後即成暢銷書,目前並擔任東華大學原住民學院駐校作家。
傀儡花是陳耀昌又一部台灣史小說力作。   圖:鄭惠君/攝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