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讀孫康宜的《走出白色恐怖》(新版2012)第3次修增板
增益許多。這本書,因為作者的父親說,張光直的回憶錄是杰作, 妳那天或許也能寫…..為什麼寄讀在高雄中油子弟學校數月, 是改變她的命運? ……與她舅舅在台中公路局的最後一面的粽子(到美國, 可不要忘記我們……)
張光直最早收巫鴻到哈佛大學,評:巫的英文太差了。不過,他可是一位真學者。(你類似巫.....)
傳薪有斯人︰李濟、凌純聲、高去尋、夏鼐與 張光直通信集 作者: 李卉,陳星燦編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出版日期:2005 年 12 月 01 日
李濟、凌純聲、高去尋、夏鼐、 張光直五位先生是中國考古人類學界的代表人物, 在世界學術界享有盛名。 本書收入前四人與張光直之間的通信近二百件。 通信時間自20世紀50至80年代,正是在這一時期, 中國考古學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 書中的內容涉及許多鮮為人知的學界史事, 可以說是這一重要階段的寫照。
通信真實地反映了生活在祖國大陸和海外的第—、 第二代考古人類學家的思想情感、研究取向和生存狀態, 而張光直從負笈美國留學到成為最優秀的華裔學者活躍在世界學術舞 台上的成長之路,也可以從與這些師長的通信中顯現出來。 夏鼐與張光直自"文革"後期開始通信,兩人從生疏、隔閡到熟悉、 友好的交往過程,同時也是中國考古學一步步地走向世界, 世界逐步深入地認識中國文明的過、程。 書信集見證了這一段至今仍在進行中的歷史。
我是考古外行,不過張光直先生的書多會翻翻。 這本書我只看完李先生給張光直的部分,其他抽讀。
網站的說明很不理想(充滿民族主義似的)。
:「李濟、凌純聲、高去尋、夏鼐、 張光直五位先生是中國考古人類學界的代表人物, 在世界學術界享有盛名。 本書收入前四人與張光直之間的通信近二百件。 通信時間自20世紀50至80年代,正是在這一時期, 中國考古學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 書中的內容涉及許多鮮為人知的學界史事, 可以說是這一重要階段的寫照。
通信真實地反映了生活在祖國大陸和海外的第—、 第二代考古人類學家的思想情感、研究取向和生存狀態, 而張光直從負笈美國留學到成為最優秀的華裔學者活躍在世界學術舞 台上的成長之路,也可以從與這些師長的通信中顯現出來。 夏鼐與張光直自"文革"後期開始通信,兩人從生疏、隔閡到熟悉、 友好的交往過程,同時也是中國考古學一,步步地走向世界, 世界逐步深入地認識中國文明的過程。 書信集見證了這一段至今仍在進行中的歷史。」
除了夏鼐先生是從大陸通信,其他都為台灣。它沒有說, 本書包括張致夏鼐的許多信(只有張給他的信, 其他的都是給張的信), 我猜這其實要說明張的遺憾因為夏拒絕讓美國的資源介入、 協助中國發展考古(這是我從他處讀到的)。
本書編有人物索引,幫助不少(採取漢字漢文拼音序編列, 包括日本人;比較奇特的是洋人名採取依「名」排序法)。 小錯誤一些,如「梅原末治」應為第16頁;第.8頁之 Childe, Vere Gordon, 1892–1957為英國人(出生地為澳大利亞)等。
讀這本書可以了解:當時該專業圈的大小人物之瑣碎事或趣事( 包括組織內個人鬥、爭、臧、否),譬如說, 本欄去年寫過著名翻譯家賈士蘅譯的《西方思想史》(The Western Intellectual Tradition),本書兩處提到這「(聯考)狀元學生」。 我們甚至於可以了解趙元任說話的用詞(國語辭典找不到)……. 當然治學的眼力和功力【李濟還自鑄/譯些新詞】。 梅原末治旅台的勤奮和治學能力。 李濟和夏鼐對於國外出書都很得意:李濟(美國)和夏鼐(日本)。 夏鼐是倫敦大學之「埃及學博士」。
我有些地方不清楚,譬如說,說去orientalia 看書,注為紐約之一公共圖書館,不過查不到,會不會是「某圖書館某部」。(p.37)
: materials concerning, characteristic of, or from Asia
開學術會其中有business sessions and clan meetings,後者注為"分片會議",我 看不懂,這或許是相對為「公事」(business)之「私誼」(案:clan之一義為:A large group of relatives, friends, or associates.)(p.229 )。
書信體無法告訴我們信中所談的想法是否落實。
(誠如張光直先生所說的,欲理解任何民族的文化核心, 最有效便捷的途徑是通過肚子。古人用美食祭祀以祈幸福, 祈求的對象又往往以飲食為象徵,這是「禮」的本來含意; 象形文字的發明從飲食開始,進而發展出豐富的文字; 人類最早的藝術也跟飲食行為關係密切,路人皆知「美」 的觀念始於飲食。
伊努娜飯店在哈佛開研討會,擔任一場主席,四位講者, 有兩位是與哈佛淵源甚深的舊識,另外兩位哈佛出身,是學生輩。 有人提起,二十年前在同一場地開會,群賢畢至,老 少咸集。少的是我們自己,老的則有王浩、趙如蘭、張光直、 余英時、許倬雲、黃仁宇等前輩,濟濟一堂,頗有古代講會之風。 當年座下聽講者,今天卻登台上演 講,不勝今昔之感。不禁想到在哈佛期間,時常與張光直一道午餐, 有兩家飯店是經常光顧的。一是麻省大道上的「海豚」,吃魚; 另一家則是哈佛廣場的「伊努 娜」,吃西班牙土菜。這家西班牙飯店,蟄處在哈佛廣場南側,緊貼著學生宿舍, 有條窄巷通甘迺迪大道,巷口有塊招牌,是黑漆鑄鐵的, 上書Irua,十分不醒目。據說店主一家是古 巴的西班牙人後裔,卡斯特羅當政之後,流亡到波士頓。 菜式幾十年不變,總是熱蒜頭湯,冷蒜頭湯、紅泥瓦盅墨汁小卷、 胡蘿蔔燉牛肉(也裝在瓦罐中)、炸豬 排、炸魚排之類的大路貨,說不上美食,卻也可口。 飯店有一大好處,安靜平易,正好聊天。 有時我們就喝著沒什麼滋味的咖啡, 談考古學新發現如何重新詮釋古文 獻,也曾遐想殷商的祖先與瑪雅祖先是否「姑表兄弟」。
蕃薯人的故事
番薯 吳錫德
「番」字當頭,此物確實來自外邦。晉朝雖已有「甘薯」 之物,但屬木本科,而非草本。番薯(西班牙文稱之為「 patata dulce」),和玉米、 馬鈴薯一樣皆由殖民者西班牙人自中南美引入歐洲,再轉進台灣。 年代應在十七世紀初西班牙佔領北台灣之際。
因台灣本島酷似番薯,過去許多本土意識強烈的政治人物, 動輒以具有「番薯精神」自居,以標榜自身的奮鬥打拼。 但如果明白了此物來自「懶散」的中南美,不知又要作何詮釋? 反之,人們習稱那些台灣光復後才遷居台灣的大陸人為「芋頭」( 閩南語稱「芋仔」)。但據人類學家張光直考證,「芋頭」 才是道地台灣土產(亦包括華南地區)。那些被冠上「芋仔」 的外省人,是否也會覺得不明就裡!事實上,台灣因地理位居要衝, 不管物種、人種、不同政權皆不斷在此交會, 根本很難再找到基因純種的事物,譬如:原住民來自南海諸島、 漢人來自中國大陸、水牛來自印尼、蓮霧來自中南半島、 芭樂來自菲律賓,當初還是多虧候鳥不辭辛勞地到處播種!
張光直/著,聯經出版公司,出版日期:1998/01/17
考古人類學隨筆
作者 / 張光直
出版社 / 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 1995/09/01
簡介
本書收集作者近年隨筆40篇,或為考古人類學專著作序介紹這些專著之價值,或表達此專業見聞之感想,或關懷台灣考古人類學工作與發展,或論述對考古學界的 期望,另有作者自1993年夏季起為北京《中國文物報》撰寫的專欄,均有助於讀者了解考古人類學,對民族文化、歷史文物有更正確的認識和尊重。■作者簡介
張光直
台大考古人類學系及美國哈佛大學人類學系研究院畢業,著有專書十餘種,論文百餘篇,其中由聯經公司出版的有《中國青銅時代》、《中國青銅時代(第二 集)》、《中國考古學論文集》及《考古人類學隨筆》等四種。歷年選任為中央研究院、美國科學院及美國文理科學院院士,曾任中央研究院副院長......
考古人类学随笔
ISBN: 9787108012906
页数: 244
定价: 14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装帧:平装
出版年: 1999
这本小书所收的46篇文章,绝大部分已经发表过。其中很多篇原来发表在中国的报纸和杂志上,是以社会上一般人为对象的。有几篇学术味道比较浓厚些,但也是朝着深入浅出那个大目标努力撰写的,相信读这本书的人,不会遇到生涩难解的语言问题。
44篇分入5组,第一组我叫它作“狗尾‘序’貂”,是因为为了它作序的书,都是非常值得读的书,我写的序夹在书里,沾着原书的光,也许有人看一看。
第二 组文字我给它取了“大题小作”这个名衔,表示我不是不知道大题不宜小作,但我希望读者们能透过纸背看到这些简短结论有庞大的基础。第三和第五组文章的标题 不言自明。
第四组是我为北京《中国文物报》自1993年夏季开始写的一个专栏。因为《中国文物报》寄来给我常常脱期,我不知道是否寄去的稿件全都发表。在 题目后的星星下面如果没有注明年月日,那篇文章便是根据原稿排版的。如已发表,便依印出来的语句。另收入陈星灿先生、海基·菲里先生与我的访谈记录,作为 附录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