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橋先生的文章、文意都很有意思。偶爾發現英文排版問題,如 p.171 as it 打成asit,那是出版社的錯。
董橋:我的舊作
2011年12月04日
六十年代讀完書我到新加坡住了一年。玫瑰園一位隣居俞老師是教書先生,五十歲光景,清癯儒雅,說話抑揚頓挫,國語標準極了,老花眼鏡從早到晚掛在胸前晃來晃去,短袖襯衫漿洗得乾淨硬挺,天多熱風多大油亮一頭花白頭髮總也不亂。俞家客廳掛着俞平伯一幅小中堂,工楷抄錄杜工部〈秋興〉一首。俞老師說他和俞平伯同姓不同鄉,早年在北平上過俞先生的課,勝利後南來前夕求俞先生寫了這幅字。俞老師在一家中學教國文,平日談天愛談白話文言夾雜為文的竅門,愛談英文小說對話譯成中文的難處。交往熟了俞老師給我看過他的幾本筆記簿,密密麻麻記了許多中文英文的病句和佳譯,說是將來退休很想寫一本《書海沉浮錄》。
七十年代我去了幾趟新加坡每一趟都去看望俞老師,退了休他和俞太太都蒼老了許多,老說身體多病,精神不濟,想寫點文章都沒法寫了。八十年代我再去,玫瑰園俞家應門的是一對日本夫婦,說俞先生年前過世,俞太太回台灣跟女兒女婿住,房子賣給他們了。九十年代《明報》要我開專欄寫些讀中文讀英文的心得,我想起俞老師也想起他的《書海沉浮錄》,索性改「書海」為「英華」做了欄名念紀這位客地相逢的舊隣居。《英華沉浮錄》一寫好幾年,一九九五年十二月四日寫到一九九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先是老朋友潘耀明在明報出版社替我一本一本結集出版出了十卷小書。賣得似乎不錯,老潘索性出了十卷盒裝本,袖珍簡便,輕巧可喜,台灣遠流出版社看了喜歡,公元兩千年依內容重新編成六冊一套書,談閱讀談文物談文化談語文談人物分門類分得清楚,還挑選六個篇名做了書名:《天氣是文字的顏色》、《紅了文化,綠了文明》、《竹雕筆筒辯證法》、《鍛字練句是禮貌》、《給自己的筆進補》和《酒肉歲月太匆匆》。真是匆匆,明年二○一二年一月我滿七十歲,知交胡洪俠從我幾十年來寫的一千八百多篇文章選了七十篇編出一部《董橋七十》,香港版歸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大陸版歸北京海豚出版社出版。香港牛津一九九八年至今替我出版了十幾二十種文集,總編輯林道群說還要重出一些舊書為我慶旦,連遠流版《英華沉浮錄》也要重編重印,囑我寫一篇隨筆壓卷。七十「從心所欲,不踰矩」。從心所欲誰都樂意。不踰矩,不容易。賣文幾十年,愛怎麼寫就怎麼寫忽然都在情理之中,真好。
重印舊作我倒不放心也不情願,生怕那是踰矩了:舊作難滿意,再搬出來讓人指指點點未免可笑。前輩鮑耀明先生最近在北京拍賣周作人生前所藏墨迹為香港英華漁人協會籌款,裏頭一件沈尹默替周作人寫的「苦雨齋」匾額我一見傾倒,尺寸不大,大字小字沈先生寫得拙,寫得穩,寫得蒼秀,買是買不起了,剪下圖錄壓在書桌玻璃墊下看看過過癮。周作人一九六一年給鮑先生的信上說,沈尹默寫「苦雨齋」匾額原本寫了兩枚,一枚從前裱好掛在家裏,經亂已經散失,這一枚未曾裝裱,苦雨齋也改建給兒子住了,匾額用不上,不如送給鮑先生:「此係大約三十年前之物,其時沈君尚未成為海上書家,其字似亦更有其趣,請查閱,未知以為如何?」我的舊文能像沈先生的舊字寫得那麼好重印我不介意。事實不然:我遲疑是難免的,林道群年輕悟不出我這層顧慮。美國文評家埃德蒙.威爾遜七十歲那年印明信片列明他拒不從命的二十件事:拒絕審讀原稿;拒絕依題為文;拒絕寫序;拒絕作宣傳語句;拒絕做編輯工作;拒絕當文學評審;拒絕開課;拒絕講學;拒絕演說;拒絕廣播拒絕上電視;拒絕參加筆會;拒絕回答問卷;拒絕出席研討會;拒絕售賣原稿;拒絕送書給圖書館;拒絕為陌生人簽書;拒絕名字印上信箋;拒絕提供個人資料;拒絕送照片;拒絕發表文學或其他問題之意見。來信請他做裏頭任何一件事他祗消在相關項目上劃鈎回覆了事。這張卡片挨駡挨了好幾年,我原想訂一條「拒絕重印舊作」只好作罷。人老了怕熱鬧怕多事怕應酬不奇怪,高興了寫寫文章出出新書蠻好玩,回鍋翻炒老東西那是後人的事了。威爾遜七十高齡了還這麼孟浪實在過份,吳魯芹先生說不想從命可以回信婉拒,可以置之不理,犯不着這樣粗魯相待。現代人心急,我的舊信札舊原稿簽名本老早讓人扔出去拍賣了。也許是電腦普遍,人人打字,我這一代老人文稿還寫在原稿紙上,書迷看了好玩爭相收去。圖書館裏相識的一位書迷喬先生說過不了幾年書都存在網上,圖書館裏這堆書也許都成廢紙,勸我趕緊化身電腦人。
我不甘心,情願這輩子接着寫原稿紙製造古董,印紙本書製造情趣。老派人捨不得老派事,重印我的舊作正是抗拒電子書的壯舉,總比都往網上貼要好。昨天晚上老穆來我家談天,他說出版社還翻得出我的舊作去重印,可見穀倉豐盈,年年有餘,好兆頭,怨什麼!記得玫瑰園俞老師家裏藏着一幅吳青霞的《游魚圖》,說是五尾鯉魚五福臨門,年年春節都拿出來掛在廳堂上討吉利。俞老師說早年他的老師朱自清家裏也收着一幅明朝人畫的《游魚圖》扇頁,朱自清說畫得真討喜:「興許朱老師也在討個吉利!」這兩天北京泰和嘉成拍賣行在拍中國字畫,看圖錄我看中張大千一幅小小的《游魚圖》,是錢君匋先生舊藏。錢先生八十年代來香港我請他吃過飯,前輩和氣又有趣,畫畫、刻印、寫字樣樣了不起,還設計過許多老上海書籍封面。錢先生眼尖,張大千筆法這樣調皮的遣興小品最難得,技法比齊白石嫻熟多了。我打電話請譚然替我安排電話試拍,幾經競價竟然歸我了,不貴,是個好兆頭。游魚沉浮,從心所欲,十足老民國游戲筆墨的風情,我看了心中又靜又閑:《英華沉浮錄》重印不重印出版社定奪,我不管,省心。
英華沉浮錄(卷一)
作者: 董橋
出版社:牛津大學
出版日期:2012/06/21
語言:繁體中文
《英華沉浮錄》六卷是董橋1995至1997年在《明報》的專欄文字。這六卷本依內容分集,於每篇文末加上原來寫作的日期。
作者說他相信語言文字與時並進。新詞彙、新句法反映新事物、新情景,只要自成合理的新意,當可豐富語文的內涵;相信語言文字是文化的載體,承載文化之餘,往往也會傾覆文化。文化認識的深淺雅俗,決定語文境界之高下清濁。
這些文章曾引起香港朝野的注意,連上海的報紙也在陸續選刊。作者希望在安裝了空調設備的現代書房裡,依然會有一盞傳統的明燈照亮文稿。新和舊是可以同時存在的:多少前朝舊宅的深深庭院裡,處處是花葉掩映的古樹。
作者簡介
董橋
曾任《明報》總編輯,《讀者文摘》總編輯,《明報月刊》總編輯,香港美國新聞處「今日世界」叢書部編輯。現任《蘋果日報》社長。
目錄
目 錄
v 我的舊作
1 春寒說酴醾
3 瀏覽這樣的中英文
5 “假如人生是一缽櫻桃”
7 雜談英國名家文章
9 美女答曰:哪裡!哪裡!
12 小紅被門檻絆倒
15 他抱著朱紅的橘子回來
18 “列寧是唱什麼的?”
21 “隨便她唱吧!”
24 夜行者的獨白
27 “趕緊掏出我的文化”
30 “周先生,新華社你管不管?”
33 性感的品味
36 銀行家的黨爸爸
39 潘金蓮孝服底下的紅裳
42 過一個文化的夏季
45 到外國去讀幾本書吧
48 不皺眉頭的哲學家
51 葉道人揮劍砍蕉
54 不可一日無此君
57 婉兒退到屏風外唸經
60 文學是這樣進步的
63 叫魯迅太沉重
66 飽讀詩書太好了
69 玫瑰香氣正濃
72 “你有沒有長的內衣?”
75 膚淺的文字優越感
78 零的故事
81 撕爛《通鑑》包脂麻
84 菊香書屋裡的昏燈
87 文字是肉做的
90 密密縫,早早歸
93 聽說錢氏故居要拆掉
96 嚼楊木,夢小山
99 “我看著舒服”
102 桂花巷裡桂花香
105 文章不長皺紋
108 臘月裡的玫瑰
111 “臨去秋波那一轉”
114 爐邊瑣談
117 日本首相挖苦清朝大臣
120 惦念不識字的汪大娘
123 “老同志,給我看一會兒!”
126 古書上小故事好玩
129 留住文字的綠意
132 流星紀事
135 “I only put down what I saw”
138 老翁帶幼孫闊步庭院
141 《大都》小識
144 你畫他寫我來讀
147 來鴻談文
150 不看芙蓉爭看她
153 赤裸的民族,赤裸的文化
156 妹妹跌進山藥窖
159 讀錢其琛兒子的文字
162 吃掉水滸裡的好漢
165 “卻道天涼好個秋”
169 苦雨齋蕭寂得像古寺 p.171 as it 打成asit
172 讀查先生在理大的講稿
175 木頭床主的睡蓮
178 秋日讀書筆記
182 一年沉浮的隨想
185 “是一是二,我佛無說”
188 雲對雨,雪對風
191 “一枝一葉都含秀”
194 查詞典讀小說
197 《辭源》插圖錯了等等
200 看那滿壁縹緗
203 手足勾引,言語調戲
206 才女這樣自負
209 豔婦急曰:藥渣、藥渣!
212 香草美人雜鈔
215 “閑人不得索鴨”
218 黃浦江畔的玉琢歲月
221 無燈無月也無妨
224 天氣是文字的顏色
227 假明清筆記四題
230 懷舊漫興
233 給《文人事》寫的序
236 寒夜聽雨亂讀書
239 “心思如水銀瀉地”
242 書房瑣掇
245 光著屁股求光碟
248 Kill Your Darlings
251 新聞是歷史的初稿
254 莫斯科的寒夜
(二)目 錄
1 “浪子和尚耳”
4 語言學家寫《勸菜》
7 溫庭筠得美人在做什麼?
10 “兩株棗樹的況味”
13 夜闌書房叢話
16 文字因”受眾”而變
19 掉唸沒有風景的書店
23 “國王死了,王妃也死了”
26 喝了飲料漫天艷陽
29 董先生,該讀幾本閑書了
33 “純呆的境界”
37 《宋家黃朝》隨讀隨抄
41 讀《知識份子的乳房》
45 無聊讀書雜錄
53 文章四忌似取
57 杏花春雨科學
60 托爾斯泰的淋病
64 小資產階級遊園遺夢
70 鬢雲終的學術
74 劉再復的赤腳蘭花
77 “為建華世兇厚免之”
80 毛孟靜在乎,我也在乎
83 “我怎麼能早說呢?”
86 讀書人的禮數
89 連周南也稱讚饒教授
92 一部新編的錢鍾書散文
96 Quotable Quotes
99 未能忘情說輩分
102 《陋室銘》是誰寫的?
105 胡同的名字叫百花深遠
108 想起《水滸》裡的粉子
111 “井裡,一直有水”
114 句句道著今日事
118《中國文學史》的風波
121 花瓣都睡著了
124 文章靠別人補遺
127 夏志清改張愛玲的英文
130 紅了文化,綠了文明
133 等待追憶
136 歷史原該是喜劇
139 還是藍襪子可愛
143 半中半西西齋雜記
146 白頭如新,傾蓋如故
152 讀陳布雷的聯想
155 信,是有緣的
158 和尚頭頂不燙香疤
161 一肚皮不合時宜
164 百花裡浮想
167 種豆得瓜
170 故園那株白玉蘭
173 姓董的
176 閱微志異
179 點亮案頭一盞明燈
182 二十八袋麵粉的惆悵
185 但願千家萬戶都養花
188 一捧雪
191 Regarding Henry的聯想
197 我們看電影去
200 讀金性堯史評漫興
203 杜德嬌這位英國教授
206 晴雯挽著頭髮闖進來
209 留住沙龍的落地長窗
212 狐媚偏能哄人
215 石頭裡的《燕山詩話》
218 竹林的精神面貌
221 博覽一夜書
224 “為古今美女開一奇局”
227 紙上美女與街上衛玠
231 追憶香(火因)繚繞的三保洞
234 “老先生高論極是!”
237 重訪萬竹樓
241 答憶園主人
245 額上大書:”招租”
249 “吳(日含)這個人怎麼樣?”
252 送孩子去上學深造
255 愛閑說
259 給《雅舍小品》增肥
262 《英華沉浮錄》跋語
(三)目 錄1 方招□求生拙之趣
3 書房階前的花影
5 匯豐那張黃花梨圈椅
7 竹雕筆筒辯證法
10 布政司老家的深深庭院
13 蕭美人蒸出來的文化
16 “江山如夢月如燈”
19 沒有故事的字
22 泛起歲月的風采
25 胭硯齋裡的劉旦宅
28 案頭清供老胡蘆
31 “佐我翰墨惟汝功”
34 玻璃廠裡的小玲瓏
37 好古譚薈
46 所羅門王的石榴園
49 舊時的月色
52 張秀那一年閨秀小楷
55 容顏不老的青山
58 從雍正的近視眼說起
62 兩般彩筆,一樣風情
66 張志魚害死舊版《辭海》
69 回歸石頭記
72 玩古董,玩學問
81 舊美術,新語言
84 假雪芹害苦了真專家
87 說秘戲圖
90 無言是上策
92 文字減價戰
94 還是一家兩制好
96 女法官的憂慮
98 ”我輩有主矣!”
100 甜蜜蜜叔叔
102 杜鵑花開在山坡上
104 Professionalism, Stupid!
106 聽聽那古老的聲音
108 紫桃硯的命運
220 “聲音與憤怒”
112 在那小山坡的焦土上
114 遙想當年《京報》
116 馬戲班端的是難混
119 不得教人養小叔子
122落日餘暉裡的老聽差
125 梁銘彥愛讀武俠小說
128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
134 但願翠翠平安無恙
137 中國可以發問
140 話裡的玄機
143 總書記與王丹談心
146 “祖國是愛你們的”
149 拆掉李鴻章的舊宅
152 The Purity of Chinses
155 永遠的鄧小平
161 閱讀三題
164 遺失了梁啟超之後
167 英國大選雜念
170 假洋鬼子與小紅衛兵
173 衙外瑣語
176 阿爾巴尼亞青年的琴聲
180 太平頂上有一塊蟾蜍石
183 讓年輕人犯一點錯
187 梁錦松的要求和挑戰
191 晦暗時代的民主信徒
195 六四:永不犯黃的新聞
199 “完全正確,大人!”
202 與司徒先生閒話偷閒
206 聽那波利尼西亞的海韻
210 董、陳的六朝煙水氣
213 過客達達的馬蹄
217 嚮往張信剛的文化中國
220 怪鵝回歸記
223 非常文學得的回歸
226 回歸十日談
229 亂吞唐三藏的人蔘果
232 老橡樹上的黃絲帶
235 毀掉她花樣的年華
238 “是對是錯,吾愛吾國”
241 步周德熙文化之態原韻
244 “讀書比殺豬容易”
247 “割禾青”得美麗景象
250 寧靜的噪音
(四)目 錄1 哪裡哪裡
3 As與”作為”
5 “機會”難逢
7 房屋署的應用文
9 “這次”的喜悅
11 中文大學的中文
13 研討會真了得
15 小處失調
17 “一向”與”同時”
19 “細水黃色水果”
21 先求達意
23 政治語言
25 是簡報不是簡布
27 帶點威嚴的文字
29 戴妃”並”不急
31 文字受洗
33 送上一塊梅子餅
35 “親愛的約翰”
37 不要經典要經讀
39 “進步語文”
41 “獲”得個混血兒
43 “故”與”也”
45 對白最難寫
47 討厭的第三者
49 退休漫說
51 哪一位不但美貌而且...
53 律師追救護車
55 “安能雌伏!”
57 “給百合花上色……“
59 借來的中文
61 清流中的俗流
63 跟誰分享呢?
65 茶與風情
67 誠誠樸朴的讀書人
69 有物、有理、有方
71 林肯風骨何在?
73 在黑暗中拋媚眼
75 我們的他們,前頭的將來
77 還要勒什麼令?
79 晚香玉和提燈
81 一說便俗!
83 文化氣息與專業意識
85 “林青霞表示...“
87 懷念邱吉爾
89 用學養去認字解詞
91 “神明在上,我不敢“
93 想起跛腳鴨
95 施祖祥說普通話
97 關注溫碧霞的姿色
99 話說八字不可改動
101 紅了電腦,黑了詩人
103 人怕老,文怕嫩
105 寶玉打攪,黛玉勞神
107 “當喜心翻倒也!”
109 剪掉劉雪湖的墨梅
111 搭地鐵,聽英語
113 不必優雅,但求體面
115 孔夫子視福貴如浮雲
117 “早也瀟瀟,晚也瀟瀟”
119 “孩子,我也愛你”?
121 “此乃重要文件”
123 社交派對語言
125 評論女人騎馬的軍官
127 是陳年老酒浸出來的
129 豬小姐叫巧克力蛋糕
131 如果沒有你...
133 香港中文不是葡萄酒
135 淺嘗那杯女兒紅
137 莎朗.史東寫小說
139 “來人啊,拉下去殺了!”
141 第一隻鳳凰的啼聲
144 鴇母高呼:見客啦!
146 偶學八大玄虛之筆
148 還是瑪麗和約翰的九七!
151 趕走寢宮裡的衛兵
153 第四頁有三十七個錯字
156 鳴鳳款步走出月亮們
159 太懶.太笨.太俗
161 張佛老遊園戲字
164 “這是錢教授的風去了!”
167 錯把異鄉當故鄉
170 撫想當年鬢香釵影
173 會講英語的人被強姦
176 語文神遊太虛幻境
179 請魯主任多多講英文
182 董建華的辭職信
185 港督回董建華的信
188 生命不是一盒巧克力糖
191 “雪還沒有話哩”
194 孟浪的男生,孟浪的椽筆
197 心口上那顆朱砂痣
200 說文解字日誌四帖
203 善待母語,維繫尊嚴
206 蕩漾著優越感的語文
209 在中國情懷下親一親臉
212 陳若曦論方言寫作
218 鍛句煉字是禮貌
221 太假的假洋鬼字
224 填金等等五帖
227 施老先生的概嘆
230 寫點體面的公函
233 “有事請走後門”
236 想入非非的小婦人
239 聽聽張老先生的話
242 夏濟安的譯筆還是好的
245 辨別金石聲
248 文字不可俗氣
251 投資環境語漢字規範
254 眉園家塾裡的背書聲
(五)目 錄1 毛澤東會寫信
4 語文竟是那麼希臘
7 赫胥黎怕堂皇空洞的字
10 親愛的稅務局長...
13 王混妻子調皮
16 “批改作文,不要多改”
19 文字美食家
22 秋雨、心香等三段
25 夜讀瑣疑
29 小聲曰:”是鄧拓!”
32 高明的指點
35 儲大泓先生的來信
38 貂蟬可畏外五段
41 文人譯筆清賞
44 淺淺的歌詞,深深的感動
50 財政司的智商真那麼低嗎?
53 搞什麼文字推理!
56 是Dong Jianhua 才對
60 一封回信
63 聖誕政治食譜
67 點起正月半的花燈
70 “你的不來使我斷電”
73 公務員事務司的中文信
82 等待更多知名的真學人
85 把法治精神譯成中文
88 張五常論文章清楚
91 霍英東先生的春天
94 開封的槐樹,茅頓的霜葉
97 老教授那本小策子
100 文謅謅的廣東話
103 告訴他們:上圖書館去!
106 別忘了中文有個”了”字
110 語文的情網
113 飄著淡淡的麝香和琥珀
116 教育署《強力指引》小議
119 王永平先生的來信
122 “常老師早!”
126 與文字的鬥爭
130 戴卓爾把球踢給北京
133 倫敦公園清談
137 搞好語文不必花大錢
141 “學問存放在東京”
144 明鏡高懸下的中文
147 榆樹溝裡的新聞記者\
150 文字輪迴六道中
153 Your ’un-obedient’ servant…
157 “我們偏偏不肯認命”
161 人文教育的博雅品味
164 “胴體”原是”屠體”
167 元帝豈可戴綠頭巾
170 “沒有我你冷不冷”
177 莊嚴的演詞,莊嚴的中文
180 李國能那一株玫瑰
183 再看那”神聖的胴體”
186 是跟國語接軌的時候了
189 人道是傷春悲秋不長進
192 媚香樓裡的捉刀人
195 別了,教人臉紅的文章
198 告訴我翡翠有多綠
201 陳正方的中文進化論
204 “言而至此,再無言矣”
207 給自己的筆進補
210 有”你”就該有”娥
213 別再妨礙創作了
216 說文,解字
219 解讀鶴窠
222 尊敬通曉中文的外國人
225 調皮的語言
228 教育不是革命戰鬥
231 文字下酒,吃的風流
234 宮文就命
238 連胡先生都要請人過目
241 “母病速歸”的存在價值
244 他們就這樣長大了
247 譯是漫議
250 說得體
254 大鬍子林肯的傳世演詞
258 一種解釋,一個看法
262 順治皇帝苦讀中文吐血
(六)目 錄1 會批命的布政司
3 《沉思錄》的結集小感
5 貝聿銘鄉愁變奏曲
7 “我對這土地愛的深沉”
10 聽那槳聲,看那燈影
12 古道西風鞭瘦馬
15 畫完最後一筆文人畫
18 胡風兩顆碩大的淚珠
21 “That’s too good!”
24 “各苦生民數十年”
27 黃色藏書資本家
30 啖幾顆西園掛綠
33 像她這樣的知識份子
39 陳沖也讀Kundera
42 訪煙波縹緲之樓
45 吳靄儀的信箋
51 毛澤東燒香拜菩薩
54 信如心細
57 哭吧,王蒙!
60 進士第裡的幾聲呢喃
63 文化在靜心齋裡傳燈
66 援庵先生給兒子的信
69 酒肉歲月太匆匆
72 誰願意作螺絲釘?
75 張愛玲不聽電話
78 “這燈兒,不亮了!”
81 野火那麼猛的文字
84 劉旦宅畫裡見文采
87 懷念梁醫生的叔公
90 鄭振鐸炒焦了股票
93 悼”文學良心”之逝
96 文潔若寫林徽因
99 吳(日含)迷失在矌野中
102 老佛爺聽戲看病
105 花花草草都傷心
108 送別全銓
111 杜南發筆下書畫因緣
114 迎席揚
117 萃錦園中滿地相思
120 “這些人都是有用的”
130 幻境中的名士
133 在陽臺看靄靄紅塵
136 羅素的不平之鳴
139 海棠花下的革命情人
142 陸古孫的生死戀
145 讀《林家次女》浮想
149 “弄顏色玩玩的人”
152 敬愛的老師
155 我跟梁愛詩的舅舅吃飯
158 罵”共匪”長大的一代
162 忽然又懷念徐訏先生
168 運氣不濟的翻譯家
171 老《大公報》的錚錚風骨
174 李鴻章這傢伙!
180 院子裡那顆苦楝樹
183 傅斯年是母雞
186 胡適之到哪裡去了?
199 許家屯筆底禪悟
192 “為天龍八部所見”
195 “蘇雪林是誰?”
198 孫中山在大學堂的演講
202 因為吳建雄是女性...
206 現代文學筆記兩則
209 章太炎是”章瘋子”?
212 我請啟功先生寫字
215 講真話的人
218 小東西的上帝
221 “學辜先生的英文”
224 《辭海》的三位主編
227 冬安
230 送別書店巡閱史
233吳宓開燈尋找高岡的祖國
236 于右任家書八葉
239 金耀基站在歷史上的樓臺上
243 黨裡有這樣懂學問的人
246 海棠落花時節
249 多尋幾個明白人
252 附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