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人和書 ( Men and Books)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844

天生反骨 Born to Rebel-Birth Order; Family Dynamics, and Creative Lives

$
0
0

"Most innovations in science, especially radical ones, have been initiated and championed by laterborns. Firstborns tend to reject new ideas, especially when the innovation appears to upset long-accepted principles."
--from "Born to Rebel: Birth Order, Family Dynamics, and Creative Lives" By Frank Sulloway
Why do people raised in the same families often differ more dramatically in personality than those from different families? What made Charles Darwin, Benjamin Franklin, and Voltaire uniquely suited to challenge the conventional wisdom of their times? This pioneering inquiry into the significance of birth order answers both these questions with a conceptual boldness that has made critics compare it with the work of Freud and of Darwin himself. Frank J. Sulloway envisions families as ecosystems in which siblings compete for parental favor by occupying specialized niches. Combing through thousands of biographies in politics, science, and religion, he demonstrates that firstborn children are more likely to identify with authority whereas their younger siblings are predisposed to rise against it. Family dynamics, Sulloway concludes, is a primary engine of historical change. Elegantly written, masterfully researched, Born to Rebel is a grand achievement that has galvanized historians and social scientists and will fascinate anyone who has ever pondered the enigma of human character.


Vintage Books & Anchor Books 的相片。


天生反骨
Born to Rebel-Birth Order; Family Dynamics, and Creative Lives

作者: 法蘭克.薩洛威
原文作者:Fran J. Sulloway
譯者:張定綺
出版社:平安文化
出版日期:1998/02/01

內容簡介

  家庭裡一場場角逐資源和父母疼愛的戰爭中,「手足競爭」世人人面對的第一場人生硬仗,而「天生叛逆」則可能是你的武器。其實你不自覺的獨特性格正是來自家庭排行的塑造!
  你是個「承平老大」嗎?-認同體制、道德觀念強、具雄辯之才、討厭別人挑戰其權威。
  還是個「亂世老二」?-為爭取不同於老大的發展利基,所以總是勇於嘗試新經驗、富冒險性,擁有多元而靈活的思考。
  當然,不是每個思想反抗傳統的人都會成功,但敢於與眾不同的人,幾乎天生便具有那根反骨。

~名人推薦~
  • 「薩洛威完成了社會科學史上最權威、最重要的一本書。」-【普立茲獎得主】艾德華‧威爾森
  • 「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一本改變整個學術界,甚至所有人的思考方式的書。《天生反骨》就是這麼一本書!」-【哈佛大學動物學阿加西斯講座榮譽教授】厄斯特‧梅耶
  • 「薩洛威以家庭關係的演化觀點橫掃人類歷史!他的書會改變我們思考過去、未來和自我的方式。我相信他的書會留下跟佛洛伊德、達爾文同樣長遠的影響。」-《永不演化的女人》作者莎拉‧芭拉茀‧哈蒂
  • 「《天生反骨》是傑作中的傑作!它的寫作匠心獨具、引人入勝,像一本好小說。我相信這是應用演化論新角度看歷史的第一部成功之作!」-【哈佛大學科學使聖湯瑪士講座榮譽教授】伯納德‧柯亨
  • 「花了四分之一個世紀,這部精彩、深入、發人深省、可讀性高的著作,被傳誦的時間絕對不只廿五年。不論頭生子女或後生子女,每個人都會既驚且喜遞叢書中發現許多關於自己的細節。-【哥倫比亞大學榮譽教授】羅勃‧莫頓
  • 「《天生反骨》是無與倫比的知識成就,既震撼又切身!它提供一個觀察人類歷史與日常生活的嶄新觀點。」-《道德動物》作者羅勃‧賴特
 

目錄

第一部-排行與「造反」人格
  • 第一章:科學改革的原動力
  • 第二章:排行與科學人格
  • 第三章:龍生九子各不同
第二部-不只是家務事
  • 第四章:家庭利基與手足差異
  • 第五章:發展出了紕漏
  • 第六章:性別導致人格差異
  • 第七章:「先天」的害羞與外向
  • 第八章:在家庭排行影響之外
第三部-社會與政治思潮之間
  • 第九章:發動社會革命的人
  • 第十章:為什麼是達爾文
  • 第十一章:心靈鬥爭的宗教改革
  • 第十二章:天生的鐵石心腸
  • 第十三章:法國大革命的註腳
第四部-叛逆傾向的綜合
  • 第十四章:來自環境的力量
  • 第十五章:天生的反骨
附錄:統計上的「相關」觀念簡介
 

  本書的寫作受到一個令人困惑的問題的啟發。為什麼有些人的天才足以駁斥他們當時的傳統智慧,改革了我們思考的方式?哥白尼、牛頓、達爾文,不過是這群最大膽的夢想家中的三個例子,他們徹底改變了我們對這世界的了解。不論觀念多麼激進,也不論反對的勢力多麼強大,總有人很快就領悟到改革的重要性,挺身為它辯護。
  《天生反骨》一書由四個部分組成,每一部分都為我們的基本論證添加一個新的層次。第一部分提出一個核心議題:為什麼有的科學家能立刻接納激進觀念,有的科學家則否?達爾文轉而相信演化論的故事,說明了革命觀念的一個經常出現的特徵。包括科學家在內的大多數人,都反對激進的改革。說服達爾又相信演化論的同樣一批證據,卻不能使跟他私交甚篤的同行放棄創造論。達爾文之所以成為激進的革命家,決定因素不在證據充分與否。我研究西方歷史上六千多個人的傳記獲得的心得,可用達爾文的人生閱歷做為範例。有些人,生來就是會造反的。
  我的論證的關鍵在於一項不尋常的發現。一塊兒長大的手足間的人格差異之大,跟來自不同家庭沒什麼不同。人格心理學的研究已確認這一發現,從中又浮現一個疑問:為什麼每個小孩的家庭生活經驗會那麼不同?手足差異的形成是因為家庭內部偶發的影響與經驗,或這些影響跟分割家庭環境的變數有系統化的關係?性別當然應列入考慮,但它是唯一的影響嗎?甚至是最重要的嗎?
  排行又如何呢?它對每個手足都是不一樣的。雖然所有研究排行的文獻都大力強調這一變數的重要性,這方面的發現卻因經常自相矛盾而不受重視。不過事實上,這些矛盾大多是因為方法出了問題。更有甚者,缺乏適當的理論架構之下,卷秩浩繁的排行文獻導不出有意義的結論。給予排行文獻恰當的新闡釋,就能找到出人意表的邏輯,使我們向解答手足為何差異如此之大的問題,跨出重要的第一步。
  演化理論和廿世紀末方興未艾的演化心理學,提供了解家庭生活有用的綱領,手足為何那麼不同的問題亦可獲得解答。手足差異的一個特別重要的原因就是角逐家庭資源。因爭奪資源(尤以父母的疼愛為主)而造成敵對。本質上,任何一再出現的衝突,都會增加有助於獲勝的適應性調整。兄弟姊妹為了爭取競爭的優勢,會使用體格、力量等體能上的優勢。這些方面的差異主導手足相互競爭時的策略。排行是決定體能差異和家中地位的關鍵。隨著頭生子女把他們的策略發揮到淋漓盡致,後生子女也會發展出因應的策略。結果就是在家庭裡演出一場演化的武器競賽。甚至《聖經》裡對手足競爭的重視,也與演化理論聲氣相通:《聖經》的第一樁謀殺案—(創世紀)裡哥哥該隱殺了弟弟亞伯—就是兄弟相殺。
  頭生子女較認同權力與權威是很自然的。他們先出生到家庭裡,可以使用佔上風的體型與力量,保衛自己獨特的地位。相對於弟妹,頭生子女比較武斷、愛操縱、野心勃勃、深怕失去既有的地位、防禦心強。弟妹在家中備受壓抑,於是傾向於質疑現狀,有時甚至發展出所謂的「革命性人格」。後生子女打著革命的旗號,一再向當時認為經過時間考驗的假設挑戰。從他們之中產生了歷史上的大探險家、偶像破壞者、異端份子。 
  排行的影響跟性別一樣,有顯著而戲劇化的影響,在歷史上的痕跡斑斑可考。自有文字記錄以來,排行往往決定誰能活、誰該死,誰握有政治權力、誰沒有,誰能成功找到配偶、生養後代。過去無數世紀中,父母經常對頭生子女做較大投資,以確保至少有一名子女可以傳宗接代。歷史上,頭生子女往往有較多子 一女。早在長子繼承制度出現前,資源匱乏就不斷限制家庭的規模,導致排行在後的子女不斷面臨殺嬰、被父母忽視的威脅。後生子女為了活過童年期,把基因傳到後代,不得不跟兄姐從事永遠的鬥爭。
  行為的演化跟個體如何學習各種行為,是不同的問題。孩子生成頭生子女或後生子女,並未因而遺傳特殊的基因,他們只得到可用於角逐父母投資的基因。家庭環境決定這些競爭的傾向該如何表達。以人格而言,每名頭生子女都有可能成為後生子女,反之亦然。排行造成的心理影響充分證明了家庭環境的重要性。
  本書第二部分探討除排行以外,多種不同的影響力。手足會變得不一樣,理由與物種經過長時間而發生改變是一樣的:資源稀少時,趨異可使競爭縮至最小。舉個例子,子女若避免直接競爭,討好雙親中受拖累較少的那位,就能得到更多的照顧與關注。手足差異的故事,其實就是家庭結構和搭配的利基劃分的故事。它也關係到父母的投資和其中可察覺的偏見。父母雖力持公正,但還是不免對某一、兩名子女偏心。世上沒有一種委屈及得上在自己的家裡受到不公平的待遇。這種感覺若不加以彌補,就曾破壞對權威的尊敬,打下革命性人格的基礎。
  性別、氣質、親子衝突、喪親等特殊因素,更提昇我們預測革命性人格的能力。手足策略以得到最多父母投資為目標,而這些變數都是打造策略的材料。即使獨生子女也要運用手足策略。這種說法乍看矛盾,事實卻是對未出生的弟妹設防有其必要,後者從演化角度對家庭生活的影響,就跟可能孕育他們的卵子和 精子一樣真實存在。
   手足策略典型的會產生突生的性質。排行、性別、氣質互相作用,形成人格特徵的加成效應,絕非把這些影響力簡單的排比在一起就可預測。手足策略的理論有助於強調突生的人格特質,並釐清它們與家庭結構、家庭互動的關係。
  第三部分討論社會影響(尤其是社會立場與社會階級)的角色。在相當程度上,社會影響也涵蓋家庭之間的差異。雖然這種差異對人格的直接影響不大,但它們確實能塑造一個人的社會立場和價值觀,對行為模式也有相當程度的影響。了解人格與社會立場的關係並不像一般以為的那麼密切後,很多生活史上的矛盾就迎刃而解。一個「順從性高」的人,可能擁護地從父母或其他權威人物學到的自由主義。社會立場有時不僅反映子女的手足差異,也反映父母這一輩的手足差異。配偶的社會立場也有高度相關性。代代相傳,手足之間世界觀的差異,可能因志趣上門當戶對的婚配,更形擴大。不同家庭的世界觀,基本上也無非是一種經過偽裝的手足差異。解釋激進思考時,需要知道的大抵就是手足差異。
  第三部分大部分都在討論一般歷史。不用科學標準,歷史學家的預感正確與否就很難區分。截至目前為止,歷史學家用的方法很適合製造假設,卻不適合測試假設。為了本書的研究,我從數萬種傳記中,選取五十多萬條傳記資料輸入電腦。我利用電腦科技和假設測試,整合與分析這批龐大的資料。大多數人把科學當作跟物理或化學一樣的科目。科學其實不是科目,而是方法。大部分的歷史都可以用科學方法加以研究(原作者註:歷史假設可以免除測試這一關,一個主要原因是從來沒有人死於劣質歷史。醫學上,新藥未經測試,提前用在病人身上,就構成業務過失。不過不需要斷送一條人命就可知道,在測試假設時,客觀程序優於陳述式的評估)。
  社會生活中叛逆行為的主要來源,跟科學中是否相同?做為表現手足差異的競技場,政壇又添加了大量暴力而更形複雜。左翼的恐怖主義與平等主義,是南轅北轍的政治取向。歷史上,這類運動顯示手足間不同的對應人格。
  為說明政治生活中家庭互動的角色,我深入探討宗教改革和法國人革命。這兩種激進的社會革命,既檢驗我的論點,也提供進一步的闡釋。預測這兩次激進事件中,特定人物對社會改變的態度,最好的指標就是手足差異。法國人革命是該隱與亞伯的故事的放大。它說明了為什麼家庭背景相同的兄弟,政治觀點會如此不同。
  夫妻間的衝突規則與手足衝突類似。配偶成長期間大多也有兄弟姊妹,所以在建立自己的家庭利基時,也學會了適應的策略。社會革命彰顯了這些手足差異。宗教改革時代,不是每個人都有跟相同排行的人成婚的好運氣。於是這時代的夫妻往往因宗教或政治歧見反目。亨利八世不是唯一權威受到心懷不滿的妻子考驗的丈夫。若干認同新教的異端邪說的王室婦女,遭丈夫囚禁,命喪劊子手刀下的也大有人在。排行是預測這類型婚姻衝突的絕佳指標,亨利八世和他的六名妻子果然不出所料。
  本書第四部分,也是最後一部分,綜合了我研究叛逆傾向的心得。這麼做必須克服歷史偶發的本質。歷史獨一無二的特質就是發生的狀況千變萬化。人類行為可以預測,但首先必須對背景有完整的了解。我們必須賦予歷史背景跟來自個人生活史的影響相當的份量,才能找出一再。歷史學家強調歷史背景的重要性固然不錯,但他們卻沒有以科學方法探討這問題。由於個人氣質與行為背景的互動實在太多、太雜,這一問題太過複雜,不能以敘述的方式解決。
  改革可以用獨立的標準分析和分類。改革一旦經適當的分類,在吸引的支持者的類型上,就展現出全盤適用的一致性。在科學上,頭生子女同情保守改革,而後生子女人多反對。生物學的「活力論」(Vitalism)一再提供頭生子女此一傾向的佐證。相對於保守的改革,激進革命典型的會跟廣被接納的社會信念(尤其是普及的宗教教條)發生衝突。哥白尼原理和演化論都是激進革命,由後生子女領導,遭到頭生子女全力反對。
  因為每個人對不同類型的革命都有不同的反應,以致沒有一種歷史改變足以解釋,為什麼某個人會在歷史上扮演領袖角色。必須研究很多歷史事件,把這些事件根據各自最強烈的特質分門別類。只要歷史事件分類妥當,往往就能看出人類行為上前後一致之處。
  本書一開始,我的目標是說明人類行為的一個方面—造反的傾向。我的發現完全出乎意料。藉特定行為來解決家庭生活的困境,使人特別能適應改變。接納或反對現狀是每個人都不時要面對的基本決定。我們最先學會在家庭裡做這種決定。家庭鍛造個人擁護或抗拒革命的傾向,也是歷史改變最重要的推動器。造反的理由以我一開始全然沒有料到的方式,存在每個家庭之中。這是每個人的故事。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