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美作家郭松棻、李渝先後離世,骨灰由兒子自紐約送回台灣,今天合葬於北投中和禪寺。兩人定居紐約半世紀,郭松棻生前立志返鄉,李渝遺囑則表示願與丈夫合葬於大樹下。合葬之地中和禪寺四周綠樹環繞,完成兩人心願。
郭松棻小說多描寫異鄉人的孤寂,台灣是他永恆的鄉愁。郭松棻妹妹郭珠美表示,郭松棻第一次中風時,便表示要返回台定居,可惜因身體欠佳未能如願。李渝過世後,兩人兒子郭志群、郭志虹遵循父母遺志,將兩人骨灰合葬、帶回台灣。今上午,經過簡單肅穆的佛教儀式,大兒子郭志群將父母骨灰罈安置於中和禪寺靈骨塔。
李渝(1944年1月23日-2014年5月5日)
- 《拾花入夢記:李渝讀紅樓夢》(台北:印刻文學,2011)
- 很難得的一本讀書、讀畫心得。
《延伸閱讀:請給我們海洋——簡˙奧斯婷的《勸導》 》——不只是李渝提到胡適認為《紅樓夢》是自然主義寫法,更因為她融會貫通中外名著的土地、人物與海洋的精神。
約十年前知道志文版《勸導》的中譯筆者,也精讀《法國中尉的女人》和其作者產業故事。
內容簡介
編輯手札
這真是一次纏綿的編輯經驗,因為圖片和版面與文字的尋找更改都花費了不少時間,一張圖一張圖一個字一個字的修整,還有顏色和版本等圖樣細節,李渝老師以極精準的文字說明紅樓造景與圖畫龐大複雜的來源流變,也不時說到紅樓人物心坎裡的愛憎情思轉化,並放到現代社會價值觀來看,更添趣味,才讓我看到個個紅樓人物如現代偶像劇明星的風采,有文字有畫面的;還有中國文化文學裡豐富充滿底蘊勝過《追憶似水年華》的時代;也不得不愛上賈寶玉或想要有賈寶玉「愛得很寬」的性格,他是那麼「花心」而「癡情」,並且獨一無二。
目錄
小說[編輯]
- 《溫州街的故事》(台北:洪範書店,1991)
- 《應答的鄉岸》(台北:洪範書店,1999)
- 《金絲猿的故事》(台北:聯合文學,2000)
- 《夏日踟躇》(台北:麥田出版,2002)
- 《賢明時代》(台北:麥田出版,2005)
- 《九重葛與美少年》(台北:印刻文學,2013)
藝術評論[編輯]
譯著[編輯]
- 高居翰(James Cahill):《中國繪畫史》(台北:雄獅圖書,1984)
- 巴爾(Alfred H. Barr, Jr.):《現代畫是什麼?》(台北:雄獅圖書,1984)
文學評論[編輯]
- 《拾花入夢記:李渝讀紅樓夢》(台北:印刻文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