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竟然不在身邊可惜
周作人與鮑耀明通信集
作者: 鮑耀明
出版社: 河南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 2004-4-1
頁數: 480
定價: 35.00元
裝幀: 平裝
叢書: 回望周作人叢書
ISBN: 9787810912020
內容簡介 · · · · · ·
鮑耀明
知堂老人曾在《日記與尺牘》一文中說:“日記與尺牘是文學中特別有趣味的東西,因為比別的文章更鮮明的表出作者的個性,詩文小說戲曲都是做給第三者看的,所以藝術雖然更加精煉,也就多有一點做作的痕跡。信劄只是寫給第二個人,日記則給自己看的,(寫了日記預備將來石印出書的算作例外,)自然是更真實更天然的了。”(《雨天的書》)
時光過得真快,《周作人晚年書信》自一九九七年十月上梓後,快將七年,為什麼要自編自費出版這本書?當時我已在該書《編者前言》中說得很清楚,目的不外紀念我與知堂老人之間的一場神交,進而提供資料給研究周作人的學者參考而已。出版後在社會上似乎也掀起了小小的波紋,不少朋友來信或發表文字給我批評與鼓勵,試舉其中一二:“這是一本好書”(劉以鬯);“您確實做了一件大善事,為中國現代文學史保留了很好的文獻史料”(裘士雄);“這是中國現代人文的珍貴史料,也是一段難得的情緣,都是不可不讀的”(王得後);“鮑先生從一九六O年三月到一九六六年五月跟周作人不斷通信,總共收集知堂老人的信四O二封。這部《晚年書信》當然是研究周作人的大好史料”(董橋);“周、鮑二人素無謀面,純粹依靠文字作為媒介,牽連著相隔兩地的忘年情誼……鮑先生花了許多功夫整理校正,不只是原件影印,其工序繁重,可以想像,如果不是個人信念支持,恐怕不易完成”(小思);“鮑耀明雖然始終
沒有見過周作人一面,卻有著這樣頻繁的通信,不但在周作人晚年是少有的,就在他一生中,也再沒有這樣的第二個朋友了”(羅孚);“觀人論世,如能以小見大,即於瑣碎微末之中,每每可以想像其為人……這是一個極新穎的整理,出版方法,編者是有心人,工作又做得極為仔細,從而令讀之者在脈絡分明的時與事推移之中,看到一個古稀老人生命的最後幾年,在‘物資’與‘精神’兩方面,有哪些‘試探’與‘考驗”’(戴天);“最近欣承郵友鮑耀明先生以他編著出版的《周作人晚年書信》一巨冊見贈,連日挑燈夜讀,一口氣把它讀完之後,還是愛不釋手,要再讀、三讀,細賞細析,深覺餘味無窮,認為確是一本難得的好書、奇書,值得推薦給有意於研究近代文藝和歷史的讀者”(潘安生);“知堂晚年書信,是極珍貴的材料,先生決心自費出書,實是一大功德”(舒蕪);“《書信》的史料,價值彌足珍貴,昨晚我已通讀了一遍,這是我多年想讀的一本書,獲益匪淺”(李勇);“頃接尊編《周作人晚年書信》,甚感欣慰,先生誠有心人也”(劉紹唐);“《晚年書信》收到了,這是極有價值的文獻,得之甚為
高興,感謝不盡”(鐘叔河);“談周作人,要提一本書,那是的耀明先生所編的《周作人晚年書信》……這部書為知堂老,人最後六年多的思想、心境,提供了最原始的資料可作研究”(岑逸飛)。……
周作人与鲍耀明通信集
作者: 鲍耀明出版社:河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04-4-1
页数: 480
定价: 35.00元
装帧:平装
丛书: 回望周作人丛书ISBN: 9787810912020
内容简介 · · · · · ·
鲍耀明
知堂老人曾在《日记与尺牍》一文中说:“日记与尺牍是文学中特别有趣味的东西,因为比别的文章更鲜明的表出作 者的个性,诗文小说戏曲都是做给第三者看的,所以艺术虽然更加精炼,也就多有一点做作的痕迹。信札只是写给第二个人,日记则给自己看的,(写了日记预备将 来石印出书的算作例外,)自然是更真实更天然的了。”(《雨天的书》)
时光过得真快,《周作人晚年书信》自一九九七年十月上梓后, 快将七年,为什么要自编自费出版这本书?当时我已在该书《编者前言》中说得很清楚,目的不外纪念我与知堂老人之间的一场神交,进而提供资料给研究周作人的 学者参考而已。出版后在社会上似乎也掀起了小小的波纹,不少朋友来信或发表文字给我批评与鼓励,试举其中一二:“这是一本好书”(刘以鬯);“您确实做了 一件大善事,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保留了很好的文献史料”(裘士雄);“这是中国现代人文的珍贵史料,也是一段难得的情缘,都是不可不读的”(王得后);“鲍 先生从一九六O年三月到一九六六年五月跟周作人不断通信,总共收集知堂老人的信四O二封。这部《晚年书信》当然是研究周作人的大好史料”(董桥);“周、 鲍二人素无谋面,纯粹依靠文字作为媒介,牵连着相隔两地的忘年情谊……鲍先生花了许多功夫整理校正,不只是原件影印,其工序繁重,可以想像,如果不是个人 信念支持,恐怕不易完成”(小思);“鲍耀明虽然始终
没有见过周作人一面,却有着这样频繁的通信,不但在周作人晚年是少有的,就在 他一生中,也再没有这样的第二个朋友了”(罗孚);“观人论世,如能以小见大,即于琐碎微末之中,每每可以想像其为人……这是一个极新颖的整理,出版方 法,编者是有心人,工作又做得极为仔细,从而令读之者在脉络分明的时与事推移之中,看到一个古稀老人生命的最后几年,在‘物资’与‘精神’两方面,有哪些 ‘试探’与‘考验”’(戴天);“最近欣承邮友鲍耀明先生以他编著出版的《周作人晚年书信》一巨册见赠,连日挑灯夜读,一口气把它读完之后,还是爱不释 手,要再读、三读,细赏细析,深觉余味无穷,认为确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奇书,值得推荐给有意于研究近代文艺和历史的读者”(潘安生);“知堂晚年书信,是 极珍贵的材料,先生决心自费出书,实是一大功德”(舒芜);“《书信》的史料,价值弥足珍贵,昨晚我已通读了一遍,这是我多年想读的一本书,获益匪浅” (李勇);“顷接尊编《周作人晚年书信》,甚感欣慰,先生诚有心人也”(刘绍唐);“《晚年书信》收到了,这是极有价值的文献,得之甚为
高兴,感谢不尽”(钟叔河);“谈周作人,要提一本书,那是的耀明先生所编的《周作人晚年书信》……这部书为知堂老,人最后六年多的思想、心境,提供了最原始的资料可作研究”(岑逸飞)。……
知堂書信 作者:
周作人 著 /
黄开发 编黃開發編 (封面)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出版年: 1994年9月第一版,1995年1月第一次印刷
页数: 422
定价: 11.80
装帧:平
ISBN: 9787508005874
作者简介 · · · · · ·
周作人,现代散文家、诗人。文学翻译家。原名栅寿。字星杓,后改名奎缓,自号起孟、启明(又作岂明)、知堂等,笔名仲密、药堂、周遐寿等。浙江绍兴人。 鲁迅二弟。1901年入南京江南水师学堂。1906年东渡日本留学。1911年回国后在绍兴任中学英文教员。1917年任北京大学文科教授。“五四”时期 任新潮社主任编辑,参加《新青年》的编辑工作,参与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发表了《人的文学》、《平民文学》、《思想革命》等重要理论文章,并从事散文、新 诗创作和译介外国文学作品。他的理论主张和创作实践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五四”以后,周作人作为《语丝》周刊的 主编和主要撰稿人之一,写了大量散文,风格平和冲淡,清隽幽雅。在他的影响下, 20年代形成了包括俞平伯、废名等作家在内的散文创作流派,一个被阿英称作为“很有权威的流派”(《现代十六家小品・... (展开全部) 周作人,现代散文家、诗人。文学翻译家。原名栅寿。字星杓,后改名奎缓,自号起孟、启明(又作岂明)、知堂等,笔名仲密、药堂、周遐寿等。浙江绍兴人。 鲁迅二弟。1901年入南京江南水师学堂。1906年东渡日本留学。1911年回国后在绍兴任中学英文教员。1917年任北京大学文科教授。“五四”时期 任新潮社主任编辑,参加《新青年》的编辑工作,参与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发表了《人的文学》、《平民文学》、《思想革命》等重要理论文章,并从事散文、新 诗创作和译介外国文学作品。他的理论主张和创作实践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五四”以后,周作人作为《语丝》周刊的 主编和主要撰稿人之一,写了大量散文,风格平和冲淡,清隽幽雅。在他的影响下, 20年代形成了包括俞平伯、废名等作家在内的散文创作流派,一个被阿英称作为“很有权威的流派”(《现代十六家小品・〈俞平伯小品〉序》)。第一次国内革 命战争失败后,思想渐离时代主流,主张“闭户读书”。30年代提倡闲适幽默的小品文,沉溺于“草木虫鱼”的狭小天地。此时直至40年代所写的散文,格调 “一变而为枯涩苍老,炉火纯青,归入古雅遒劲的一途”(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影响日益缩小。 抗日战争爆发后,居留沦陷后的北平,出任南京国民政府委员、华北政务委员会常务委员兼教育总署督办等伪职。1945年以叛国罪被判刑入狱,1949年出 狱,后定居北京,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从事日本、希腊文学作品的翻译和写作有关回忆鲁迅的著述。主要著作有散文集《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泽泻集》、 《谈龙集》、《谈虎集》、《永日集》、《看云集》、《夜读抄》、《苦茶随笔》、《风雨谈》、《瓜豆集》、《秉烛谈》、《苦口甘口》、《过去的工作》、《知 堂文集》,诗集《过去的生命》,小说集《孤儿记》,论文集《艺术与生活》、《中国新文学的源流》,论著《欧洲文学史》,文学史料集《鲁迅的故家》、《鲁迅 小说里的人物》、《鲁迅的青年时代》,回忆录《知堂回想录》,另有多种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