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人和書 ( Men and Books)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844

游珮芸《日治時期台灣的兒童文化》日治時期臺灣的兒童文學概覽

$
0
0
日治時期台灣的兒童文化

日治時期台灣的兒童文化


游珮芸《日治時期台灣的兒童文化》台北:玉山社,2007
 
雖然不同意作者的一些論點,然而這畢竟是本日本的博士論文翻譯,還是有許多東西可參考呢,譬如說日本在40年代之前就有小學的作文運動,我的母校大甲學校還出版過這方面的書,大甲當時還有日文半年刊《榕蔭下》,這我也完成無知。




任何一個時代都有孩童,以及接觸影響孩童的大人們。特別是現代,大人們在學校制度之外,參與兒童文化的方式,值得重視與討論。而過去,台灣的兒童文化是如何被耕耘開拓的?殖民統治複雜的政治結構下,在那今後我們應該都不會經歷的局勢中,前輩們是如何思考、行動的呢?
  1987年戒嚴令解除後,在日本統治下被〈日本文化〉壓迫的〈台灣色彩〉,以及戰後獨裁統治下被〈中華文化〉排擠的〈台灣文化〉,正以欣欣向榮的姿態開展出一番新貌,然而,真正有〈台灣色彩〉的兒童文化到底是什麼?
  本書藉由考察日本本土與台灣的互動關係,來掌握日治時期 ( 1895-1945 ) 台灣兒童文化的狀況,進一步探討殖民地兒童文化中所含蘊的民族與語言的問題。書中提及的日治時期兒童文化工作者的言動,足以當作我們的負面教師。
  唯有真摯地回溯歷史的軌跡,接受台灣多元的原貌,才能踏出創造〈台灣色彩〉的第一步。汲取過去的經驗或許無法解決現在的問題,但是至少可以從中得到一些啟發,或是釐清問題的線索,成為台灣兒童文化開創與拓展的力量。


作者簡介
游珮芸
1967年出生於台北。
畢業於台灣大學外文系,獲日本交流協會獎學金,於1990年赴東京留學。
日本國立御茶水女子大學兒童學碩士、人文科學博士(1996)。
曾任京都大學博士後研究員4年,現任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致力於兒童文學、兒童文化的研究與教學,並從事兒童文學的翻譯與評論。
   曾以鄭小芸之筆名譯有謝爾?希爾弗斯坦的《閣樓上的光》、《一隻向後開槍的獅子》、《愛心樹》等書。於玉山社星月書房策劃主編Mini&Max 系列,譯有系列中的《大海的朋友》、《孟納生的夢》、《草原的朋友》、《我的漫畫人生》,以及禮物書《好想遇見你》、《明天你還愛我嗎》。
  另譯有《愛思考的青蛙》(上誼)、《鶴妻》(信誼)、《變成麵包的夢》(遠流) 、《好朋友出租》(尖端) 、《我是大力士》(大采文化) 、《1隻小豬與100匹狼》(三之三文化) 、《蠟筆小黑》(經典傳訊) 、《亮晶晶妖怪》(小魯)等30餘本圖畫書。

詳細資料

  • 叢書系列:典藏台灣
  • 規格:精裝 / 356頁 / 15*21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目錄

前言
第一篇 前期武官總督
第一章 樺山資紀
1.征台急先鋒 
2.與台灣淵源深厚的大久保家族 
3.教育先鋒伊澤修二
第二章 桂太郎
1.陪同伊藤博文到台灣 
2.設立台灣協會
第三章 乃木希典
1.備受考驗的台灣總督任期 
2.與森鷗外的交往 
3.軍神的形象與實像
第四章 兒玉源太郎
1.治台智略 
2.新渡戶稻造見證武士道的雙刃 
3.矢內原忠雄是日本帝國主義的
見證學人
4.後藤新平的鴉片人脈 
5.「玄洋社」在台灣
第五章 佐久間左馬太
1.討蕃墜崖 
2.吳鳳神話的形塑
第六章 安東貞美
第七章 明石元二郎
1.華銀的守護神 
2.日月潭電廠的興建背景 
3.嘉南大圳的傳說 
4.下村宏與淡水球場
第二篇 中期文官總督
第一章 田健治郎
1.首任文官總督 
2.民族運動興起 
3.台灣地名的命名
第二章 內田嘉吉
1.首位擔任過民政長官的總督 
2.治警事件
第三章 伊澤多喜男
第四章 上山滿之進
1.鈴木商店的牽絆 
2.台北帝國大學的創校
第五章 川村竹治
第六章 石塚英藏
1.霧社事件 
2.下村虎六郎與學潮
第七章 太田政弘
第八章 南弘
第九章 中川健藏
第三篇 後期武官總督
第一章 小林躋造
1.首位海軍總督 
2.台拓與福大的創立始末
第二章 長谷川清
1.壽命最長的總督 
2.本間雅晴征菲改寫台灣命運
第三章 安藤利吉
結語
後記
本書大事年表

----




高苦茶Hanching Chung連結這篇,序的部分錯了,接到另一本書去了
21分鐘·

謝啦。記得這是本博士論文。 2年來數十人翻過它,沒人指正。



前言
  台灣從一八九五年五月清日甲午戰爭結束後,雙方簽訂講和條約,即歸日本領有統治。
  從第一任總督樺山資紀於同年六月在台北舉行始〈施〉政式開始,直到一九四五年十月,末代總督安藤利吉簽訂投降書,整整超過半世紀,是為日治時代。
  日治時代,日本中央政府前後派遣十九位總督前來治理台灣,換算下來,平均每位總督僅在位二年半,可見「更動頻繁」是一大特色。如以總督出身分類,則可概分為前期武官總督、中期文官總督,以及後期武官總督等三個階段。
  其中,任期最久的是第五任的佐久間左馬太,任職整整滿九年。諷刺的是,他任內以理蕃為最大「治績」,最後卻在討伐過程中墜崖受傷致死。
  任期最特殊者,莫過於第二任總督桂太郎,他在首相伊藤博文陪同下,來台參加施政一週年紀念,再陪同伊藤南下視察,即打道回府,前後不過十天,從此未再踏上台灣一步,但他的「總督」職銜則掛了四個月之久。
  任期最短者,是文官總督末期的南弘,實際在台時間不到二個月,即隨中央新內閣改組而入閣,是典型的「人在台灣,心在日本」的獵官主義者。
  對日本而言,台灣是明治維新後第一個殖民地,因此前來擔任總督者,當然都是一時之選,從早期七位武官總督大都擁有爵位,即可看出梗概。
  日本在明治二年〈一八六九〉廢除封建身分制度時,將原來朝廷公卿、諸侯等稱為華族。公卿五家當中,最高格的近衛家日後有組閣的近衛文;僅次於五家者,則是清華家,其中西園寺,即是九家之一,日後有西園寺公望的組閣紀錄。這是新時代的貴族。
  到了一八八四年,日本制定劃分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的「華族令」,翌年國會成立時,上院即由這些具有爵位身分者選任之,以控制下院;另置樞密院,為天皇的最高諮詢機關,主要功能在調停國會與內閣之間的紛爭。
  以首任台灣總督樺山資紀而言,他上任時即已具有子爵身分,後於同年八月升授伯爵。
  第二任台灣總督桂太郎,來台前由於參與甲午戰爭有功,獲封子爵,此後隨著他在中央的飛黃騰達,一九○二年升授伯爵,一九○七年升授侯爵,一九一一年升授公爵,這一年他六十五歲。
  第三任的乃木希典也是因甲午戰爭而獲封男爵。
  第四任兒玉源太郎與乃木希典相同,日俄戰爭後升授子爵,過世後由長子兒玉秀雄世襲。
  第五位佐久間左馬太同樣由於甲午戰爭而獲封子爵。
  第六任安東貞美由於日俄戰爭時參加奉天會戰,戰後獲封為男爵,之後再來台。〈註一〉
  第七任明石元二郎來台就任年餘即告發病,臨終前獲封男爵。
  第八任田健治郎是首位文官總督,他來台前,於一九○七年獲封為男爵,十二年後始來台擔任總督。
  比較特殊的是伊澤多喜男,由於名字中帶有「男」字,曾被人誤為具有男爵身分,實際上並非如此。
  以上可以看出初期來台擔任總督,擁有爵位,以便在中央主管官署簽報奏薦人選時當作「有力」的背書,是不可或缺的條件之一。
  其次,總督府高官,如與兒玉總督搭檔而享有盛名的後藤新平,則在兒玉下台的同時獲得男爵封號。
  比較特殊而最能看出「華族」身分運用之妙者,則莫過於治台初即來台的大久保利武,他是明治元勳大久保利通的三子。其父在一八七八年遭不平士族暗殺,當時還未發布「華族令」,六年後,隨著該令的施行,他的長兄利和獲封侯爵,位極尊榮。
  到了一九二八年,利和退隱,因無子嗣而由利武繼承為侯爵;到了一九四三年,再傳給其子、歷史學家利謙。〈註二〉
  華族制度在戰後,一九四七年五月廢止。由於其實施期間貫穿整個日治史,因此也是解讀統治階層身分、背景的題材。
  以歷任總督的壽命論,平均享壽幾達七十四歲,在當時而言算是長壽了。
  其中最長壽的是長谷川清,在過完日本人「米壽」〈八十八大壽〉後辭世。
  最短壽者是兒玉源太郎,日俄戰爭結束翌年他即猝逝,得年五十五。
  本書主旨在於將歷任總督的施政方針、建設台灣的背景、留下的治績……等,做完整的回顧,並輔以襄助角色的事蹟,或留下的重大文獻,以解讀總督的成敗利鈍,好讓台人認清日治時代統治的本質,盡可能回歸史實的全貌,而不是後人片面解讀所可能帶來的誤導。
  其次,日治時代台人在異族統治下,應對進退之道,各有巧妙,本書盡可能每一章都列舉相關知名人物的崛起、對應,以及命運改變的過程。這些人士的動向,具有指標作用與意義,也是時代的見證。
  統治者對地名的更改,幾乎古今皆同,難有例外,本書對台灣一般熟知的地名,在日治時代的「定名」過程,也盡可能羅列進來,有如了解個人的身世、背景一樣,藉以激發「台灣情」,也可體會日本人對「漢字」的運用之妙。
註釋
  註一:《台灣文獻》第五十五卷第四期別冊,〈淺談日本戰前特殊的「華族」制度〉,提到「第六任總督安東貞美在台灣總督任內並未擁有爵位,但離職後,因日俄戰爭而受封男爵」。
  實際上,安東來台就任總督是在一九一五年,而日俄戰爭早於十年前,即一九○五年就結束,因此安東其實在出任台灣總督之前即已因參戰而獲封爵位。
  註二:同註一,該文又提到大久保利武「在總督府任職期間,襲父蔭受封侯爵的是長兄大久保利和」,實際上利和封爵是在一八八四年,而非利武在台的一八九五年到一八九六年間。




日治時期臺灣的兒童文學概覽
文.圖片提供/游珮芸(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1895年5月清廷和日本簽訂馬關條約,臺灣被當成戰敗的賠償,割讓給日本,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終了的1945年,五十年間受到日本的統治。臺灣現代兒童文學的萌芽,正是在這段時期之中,因篇幅限制,在此僅以概覽的方式,回顧這一段歷史。
一、教育制度、語言政策與兒童文學
兒童文學是與識字人口的普及、學校制度的確立、出版文化的成熟等互相連動的現代產物。在臺灣,現代化學校的設立與普及始於日治時期,報紙雜誌等大量的印刷出版也肇始於這個時代,因此我們不難在這個時期找到在臺灣出版的兒童文學讀物及其作家。
然而,日本殖民統治的特徵之一,就是實施將被殖民者「同化」為日本人的政策;而同化最主要的手段就是強迫使用日文。因此,這個時期的兒童文學幾乎全是以日文出刊,推廣兒童文學、出版兒童書籍與刊物者也多是在臺灣的內地人(日本人)。檢視這個時期的兒童文學發展時,我們必須先釐清這樣的時代背景。
二、日本內地兒童文學工作者訪臺活動
日治時期臺灣兒童文學的發展,其實和日本內地的兒童文學潮流息息相關。
因為殖民地教育政策與媒體的限制,當時兒童文學工作者主要是在臺灣生活的日本人,他們時而會邀請日本的知名人士來臺推廣兒童文學的相關活動。
日本明治時期,確立「少年文學」文類的作家嚴谷小波(1870~1933),就曾經在1916年、1925年和1931年三次受邀訪臺,每次停留二至三星期,期間到臺灣各地演出「口演童話」(演說童話,類似說故事),足跡甚至到過臺東和澎湖。嚴谷的訪臺,直接刺激了口演童話在臺灣的發展,和各地童話會組織成立(1916年「臺灣御伽會」即是在嚴谷的見證下成立)。
除了引進故事演說活動,知名的童謠詩人如北原白秋(1885~1942)和野口雨情(1882~1945)也都曾經訪臺。北原白秋於1934年受臺灣總督府文教局的邀請,為了寫兩首歌詞〈臺灣少年之歌〉、〈長臺灣青年之歌〉,而到臺灣環島巡迴演講。野口雨情則是在1927年組團到臺灣開童謠/民謠演唱會,1939年又到臺灣旅行找寫童謠/民謠的靈感。
這些兒童文學界知名人物的訪臺,對當時臺灣兒童文學的發展,都有相當正面的效應。
28期通訊主題【兒童文學】,游珮芸(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副教授)詳細介紹<日治時期臺灣的兒童文學概覽>,網址:http://www.ntl.edu.tw/ct.asp?xItem=2385&ctNode=457&mp=5
圖為日治時期出版的兒童雜誌《學友》。
臺灣學通訊的相片。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