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全集編年注釋 (上中下),成都 :巴蜀, 1990
****
《劍俠李白 第一卷》江南書生撰|時報出版公司|民67年 1978/10/10初版|
江南書生1992/828-29 聯合副刊 李白的抒情小品 山高水長
*****
《李白的客寓意識及其詩思:李白評傳》
本書介紹了李白的出生地與家世,李白的蜀中生活、李白家室考、李白在長安的體驗、李白在安史之亂時期、李白晚年考、關於李白“捉月”的傳說等。
作者簡介 · · · · · ·
松浦友久,1935年生。1963年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文學部國文學科博士課程。文學博士。現任早稻田大學文學部教授,主授中國古典文學。第30年的研究的第3本論著
副標題:李白評傳 作者 : (日)松浦友久出版社:中華書局1994
*****
劉為崇,《李白評傳》,(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0年)
劉為崇,《白居易評傳》,(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6年)
******
《李白与杜甫》是郭沫若晚年作品。1971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是一本“扬李抑杜”的翻案之作。
《李白與杜甫》 - 目錄 一、關於李白
李白出生於中亞碎葉
李白的家室索隱
李白在政治活動中的第一次大失敗
——待詔翰林與賜金還山
李白在政治活動中的第二次大失敗
— —安祿山叛變與永王璘東巡
李白在長流夜郎前後
李白的道教迷信及其覺醒
李 白與杜甫在詩歌上的交往
二、關於杜甫
杜甫的階級意識
杜甫的門閥觀念
杜甫的功名慾望
杜甫的地主生活
杜甫的宗教信仰
杜甫嗜酒終身
杜甫與嚴武
杜甫與岑參
杜甫與蘇渙
三、李白杜甫年表
郭沫若《李白與杜甫·李白的道教迷信及其覺醒》:“﹝受道的人﹞環繞壇坫,不斷地口中念念有詞,向神祇懺悔。
《李白與杜甫》 - 目錄 一、關於李白
李白出生於中亞碎葉
李白的家室索隱
李白在政治活動中的第一次大失敗
——待詔翰林與賜金還山
李白在政治活動中的第二次大失敗
— —安祿山叛變與永王璘東巡
李白在長流夜郎前後
李白的道教迷信及其覺醒
李 白與杜甫在詩歌上的交往
二、關於杜甫
杜甫的階級意識
杜甫的門閥觀念
杜甫的功名慾望
杜甫的地主生活
杜甫的宗教信仰
杜甫嗜酒終身
杜甫與嚴武
杜甫與岑參
杜甫與蘇渙
三、李白杜甫年表
郭沫若《李白與杜甫·李白的道教迷信及其覺醒》:“﹝受道的人﹞環繞壇坫,不斷地口中念念有詞,向神祇懺悔。
The Poetry and Career of Li Po By Arthur Waley (1950)
《李白》李白日譯本小川環樹等合譯,東京:岩波,1973
*****
《大唐李白》張大春
張大春寫《大唐李白》,共分四卷,分別是少年遊、鳳凰台、將進酒以及尚未完成的第四卷(書名未定)
張大春說李白來敲門,必定是很多冤屈要申,根據他掌握的一些資料,他寫出來的李白恐怕會顛覆許多人心中的固有形象。
「李白可能是被我們誤會的更多,知道的很少,但卻經常提到的人,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大唐就是一個虛榮的時代,非常看重『名』。」張大春解釋道,人們如果只記得李白的「名」,很可能就錯過了對李白和對大唐的真正認識。
寫《大唐李白》這本書,張大春考證了大量史料,既是寫小說,也像是寫傳記,他還加入許多古典詩歌並寫上自己的詩作,試圖為大眾描寫一個更「真實」的李白。
張大春首先透露,李白的「西域血統」是個誤會。公元705年,李白的家族從西域遷入,「上世紀30年代有這樣一個誤會。陳寅恪、郭沫若等很多人都認為李白是中亞人,還有某台灣作家說他是吉爾吉斯人,但實際上,李白是漢人。」
張大春說,李白是商人之子,在唐代不被允許參加科舉考試,「所以他25歲第二次出門遊歷以後,一去不回,再也沒有在詩歌裡提過他的父母,一直掩飾他行商家族的身份。他只能通過舉薦的方式來謀求身份,於是他寫了大量干謁詩,到處向貴族贈送,謀求出身。」
張大春還推測李白的姓氏可能不姓李,他說:「李白的父親叫李客,按理說李白要避諱『客』字,但他的詩歌裡大量有『客』的存在,表示他知道父親的名字是自己取的。所以,李白是不是姓李,也有疑問。李白有詩曰『指天枝以為姓』,這可能就是他敘述父親給自己取名號的來歷。」他說,李氏唐朝對姓氏非常重視,就連皇室為了拔高李姓的地位,以同當時山東的大族抗衡,把皇室李姓與西漢將軍李廣聯繫起來。
李白 / 華利(Waley, Arthur, 1889-)撰 ; 小川環樹,栗山稔同譯 |
東京 : 岩波, 昭和48[1973] |
*****
《大唐李白》張大春
張大春寫《大唐李白》,共分四卷,分別是少年遊、鳳凰台、將進酒以及尚未完成的第四卷(書名未定)
張大春說李白來敲門,必定是很多冤屈要申,根據他掌握的一些資料,他寫出來的李白恐怕會顛覆許多人心中的固有形象。
「李白可能是被我們誤會的更多,知道的很少,但卻經常提到的人,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大唐就是一個虛榮的時代,非常看重『名』。」張大春解釋道,人們如果只記得李白的「名」,很可能就錯過了對李白和對大唐的真正認識。
寫《大唐李白》這本書,張大春考證了大量史料,既是寫小說,也像是寫傳記,他還加入許多古典詩歌並寫上自己的詩作,試圖為大眾描寫一個更「真實」的李白。
張大春首先透露,李白的「西域血統」是個誤會。公元705年,李白的家族從西域遷入,「上世紀30年代有這樣一個誤會。陳寅恪、郭沫若等很多人都認為李白是中亞人,還有某台灣作家說他是吉爾吉斯人,但實際上,李白是漢人。」
張大春說,李白是商人之子,在唐代不被允許參加科舉考試,「所以他25歲第二次出門遊歷以後,一去不回,再也沒有在詩歌裡提過他的父母,一直掩飾他行商家族的身份。他只能通過舉薦的方式來謀求身份,於是他寫了大量干謁詩,到處向貴族贈送,謀求出身。」
張大春還推測李白的姓氏可能不姓李,他說:「李白的父親叫李客,按理說李白要避諱『客』字,但他的詩歌裡大量有『客』的存在,表示他知道父親的名字是自己取的。所以,李白是不是姓李,也有疑問。李白有詩曰『指天枝以為姓』,這可能就是他敘述父親給自己取名號的來歷。」他說,李氏唐朝對姓氏非常重視,就連皇室為了拔高李姓的地位,以同當時山東的大族抗衡,把皇室李姓與西漢將軍李廣聯繫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