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本《陳省身文選》基本相同
聯經本後出版稍微改善/豐富
幾年前 陳先生在南開過世 他不會料到台灣海峽是"一邊一國"....當然 可能只有數學無國界....可以"獨自"做學問
《陳省身文選:傳記、通俗演講及其他》北京:科學出版社1989
序
前言
1傳記
2兩位老師的教學工作
3在國際數學大會的報告
4其他報告
5書序288
6展望304
附錄
人名索引
編後記
陳省身 1987年在新竹清華講我的若干數學生涯
講1930年代北京的學生的一個說法:
北大有胡適之 清華有體育館"
----《陳省身文選 》
聯經本後出版稍微改善/豐富
幾年前 陳先生在南開過世 他不會料到台灣海峽是"一邊一國"....當然 可能只有數學無國界....可以"獨自"做學問
南方周末:一生只做一件事 |
來源: 南開新聞網 發稿時間: 2011-09-28 17:12 |
□本報駐京記者南香紅 人生選擇只有一個方向 陳省身基本上是個少年天才。 他只上過一天小學。8歲那年,陳省身才去浙江秀水縣城今嘉興市裡的縣立小學上學。可那天下午放學時,不知什麼緣故,老師卻用戒尺挨個打學生的手心。陳省身雖然因為老實沒挨打,可這件事卻對他刺激太大,從此便不肯再邁進小學校門一步。第二年他考入中學,4年中學之後,於15歲考入南開大學理學院本科。 在南開,陳省身先生做出主修數學的第一次選擇。一方面是因為他的數學能力一向比較好,另一方面則是由於他上第一堂化學實驗課,在吹玻璃管時手足無措,而助教又是嚴厲著名、外號叫“趙老虎”的。從此他對理化充滿畏懼。看來每考數學“必是王牌”的他,是為數學而準備的。 陳省身19歲時考入清華大學讀碩士。在清華時的陳省身,對微分幾何充滿了嚮往,但未曾入門。“那時候的心情,是遠望著一座美麗的高山,還不知如何可以攀登。” 陳省身聽了德國漢堡大學數學家W.布拉施克的“微分幾何的拓樸問題”,決定去漢堡讀書。當時美國退還了庾子賠款的餘額,用此款資助的學子是要到美國讀書的,而且當時的許多留學生一般也都願意去美國,但陳省身認為,讀數學必須去德國。這是他又一次主動的選擇。在他的堅持和前輩的幫助下,最後終於如願以償。 漢堡道路的選擇使他有幸接觸了布拉施克、E.凱勒、E.嘉當等世界最偉大的數學家的思想和學術。 在漢堡大學開設嘉當-凱勒定理討論班時,一開始幾乎所有的人都來了,但因為艱澀難懂,最後只剩下陳省身一個人,就在那時他懂得了嘉當的魅力。 1936年,陳省身的公費期滿,接到清華的聘約,但他決定去巴黎跟嘉當先生工作一年。“這對於我在數學上的研究發展來說確是決定性的一年。” 決定性的一年 1937年陳省身回到國內,正值抗日戰爭爆發,戰爭幾乎會影響和改變每個人的命運,但是戰爭卻沒有影響陳省身的數學方向。 陳省身隨西南聯大南遷。“設備圖書什麼都沒有,條件差,也沒房子,記得我和華羅庚、王信忠先生擠在一個房間,因為地方小,連箱子裡的一點書都不願意打開。但就是在這樣的環境裡,也能做出成績來。” 陳省身在昆明的煤油燈下寫出的兩篇文章,發表在普林斯頓大學與高級研究所合辦的刊物《數學紀事》上,數學家H.外爾和A.韋伊認為陳省身的研究工作達到了“優異數學水準”。遂極力促成陳省身來普林斯頓。他們認為陳省身是“迄今所注意到的最有前途的中國數學家”。 雖然美國捲入戰爭,但普林斯頓卻因戰爭得福,愛因斯坦、馮.諾依曼、E.諾特等因猶太人或與猶太人有關的受迫害科學家的加盟,使普林斯頓取代歐洲而成為世界數學中心。 陳省身決定從昆明前往美國的普林斯頓。那時的整個世界都陷入大戰中,去美國的途徑是從昆明飛印度,然後再坐船經過大西洋到達,但是“想到德國潛水艇的活躍,這條路自然有相當危險,但我決心赴美,不顧一切困難”。這一次的離別,陳省身甚至無法先回上海和妻子幼兒告別。陳省身選擇了乘坐美國飛虎隊的軍用飛機走西線前往美國。就算是乘坐軍用飛機也是非常艱難的旅行。軍用飛機每到一個空軍基地,乘坐者就要在基地的房子住下,然後拿一個條子看佈告,有自己的名字,就繼續往前飛一段。這樣,經印度、中非、南大西洋、巴西到達美國。前後用了一個星期,陳省身終於到達美國。 1943年,無疑是陳省身一鳴驚人的一年。這一年,32歲的陳省身在美國普林斯頓高級研究所完成了關於高斯-博內公式的簡單內蘊證明,這篇論文被譽為數學史上劃時代的論文,這是陳省身一生中最重要的數學工作,因此,他後來被國際數學界尊稱為“微分幾何之父”。 我得力於吾國兩名成語自勵,即'日新日日新'的精神和登峰造極的追求。”陳省身說。 一片安靜的天地 陳省身在一篇文章寫了一個故事:有一次他和夫人去參觀羅漢塔,看著看著突發感慨:“無論數學做得怎樣好,頂多是做個羅漢。菩薩大家都知道他的名字,羅漢誰也不知道那個是哪個人。所以不要把名利看得太重。”他認為數學的菩薩是黎曼和龐加萊。黎曼不斷地開拓了數學的空間,龐加萊把數學的平面和空間推廣到了N維,因為有了這兩位,其他人的工作只能是“羅漢”。 名利從來不是陳省身的追求。“我讀數學沒有什麼雄心,我只是想懂得數學,如果一個人的目的是名利,數學不是一條捷徑。”陳省身說自己做學問從來不趕最時髦,不搶熱門。他不喜歡奧斯卡獲獎影片《美麗心靈》講述的數學家納什的故事,他說他和納什很熟悉,但他和納什完全不一樣。“他是個怪人,他的數學是很好的,但他始終要做難題,想做難題出名,最後做得一塌糊塗。” “數學沒有諾貝爾獎是一件幸事。”陳省身說過,數學有很多簡單而困難的問題。這些問題使人廢寢忘食,多年或經年不決,一旦發現了光明,其快樂是不可形容的。“這是一片安靜的天地,沒有大獎,也是一個平等的世界。” 1984年陳省身出任了南開大學數學所所長。他在給南開大學副校長胡國華的信中描述他心中的數學殿堂:有一個供人隨意起坐的房間,人們在這可以隨意討論;研究室的三面牆都要是高品質的黑板,人們可在上面隨便地演算;要有圖書室。 “要在國內成立一個基地,培養第一流的數學人才。那基地需有一流的設備,友善的空氣。使人工作其中,覺得快樂。” 數學之美 陳省身說,自己一生只會做一件事,就是數學。天下美妙的事件不多,數學就是這樣美妙的事之一。 在陳省身92歲的時候,他自費製作了一些挂歷,向公眾普及數學知識,這本挂歷的名字就叫做“數學之美”。 1975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楊振寧讀懂了陳省身-韋伊定理,他感到“真的有觸電的感覺”。而且還不止於此,“還有更深的,更觸及心靈深處的地方:到頭來,忽然間領悟到,客觀的宇宙奧秘與純粹用優美這一價值觀念發展出來的數學觀念竟然完全吻合,那真是令人感到悚然。這種感受恐怕和最高的宗教感是相同的吧”。 讓楊振寧感到驚異的是他和陳省身在不同的領域裡研究了20多年,最終竟然“天下歸一”。楊馬上開著車到陳的寓所,“我們談了很久,談到朋友、親人及中國”並提出了一個迷惑他的問題:數學家為什麼會憑空夢想出這些概念? 陳省身回答:“不,不。這些概念不是夢想出來的,它們是自然的,也是實在的。” 他的數學和生活混在一起無法分開。“有人問我,每天工作多少小時?沒法子說,我一直在想。” 也許是因為深切體會到了數學之美,陳省身擁有一個幾乎完美的人生。從20多歲入數學之門直到93歲去世,他的腦子像一架機器一樣一直為數學運算了70多年。 本文打引號部分出自《陳省身文集》(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參考《陳省身傳》,張奠宙、王善平著特此致謝 |
《陳省身文選:傳記、通俗演講及其他》北京:科學出版社1989
序
前言
1傳記
2兩位老師的教學工作
3在國際數學大會的報告
4其他報告
5書序288
6展望304
附錄
人名索引
編後記
陳省身 1987年在新竹清華講我的若干數學生涯
講1930年代北京的學生的一個說法:
北大有胡適之 清華有體育館"
----《陳省身文選 》
這是一本數學家談數學的文選,是一本以通俗文字討論專業問題的文集。「傳記」部分評述作者學術生涯及師友交遊的情形,生動的刻劃一代數學大師從誕生到 圓熟的心路歷程;「通俗」演講則以微分幾何為中心,深入淺出的介紹二十世紀幾何學的研究趨勢與成果,並指出日後努力的方向。前輩學者期許中國成為數學大國 的心情,溢乎言表。全書兼具科學、人文、教育及史料價值,從事數學研究與教學者,固然受用匪淺;當作成功者的傳記來看,亦無不可。
作者/譯者/編者.簡介: |
中國最著名的大數學家陳省身教授,1911年10月26日誕生於浙江省嘉興縣。 15歲入天津南開大學數學系,23歲留德,25歲得博士,即從法國大數學家嘉當(Cartan)遊。陳先生才高八斗,文旌所至,世界數壇為之震動。陳先生 傳世文章百餘篇,美國博士弟子41人,國人如楊振寧、王浩、吳文俊、丘成桐等皆受教。先生流風廣被,當今中國數學家可謂人人受惠。先生復有長才,各方殷望 借重,因此先後創始了中研究數學所、柏克萊數學所、南開大學數學所。 陳先生性格淡泊,也以此教人,平生得獎無數,如沃爾夫國際大獎等,也不以為意。一 代大數學家,高山仰止,不僅是經師而且是人師。 陳省身教授的講話 諸位朋友們: 今天很高興來參加薑先生一百週年紀念會。 到此地對於我來講有非常多的感慨,因為我頭一次上姜先生的課是1927年,那時候我在讀南開大學二年級,姜先生剛巧到廈門大學請假一年回到南開,我想我上的課是高等微積分。 我們今天看見這麼多的人參加這個紀念會,中國有這樣大的數學隊伍,而我當時在南開的時候,我和吳先生是同班,我們班上學數學的學生只有五個人。 我今天看見了王端馴女士,她比我高一年,她也是南開數學系的,我想她這班念數學的人大概只有一兩個。 所以我完全同意吳先生所說的話,中國在六十多年以來有非常大的進步。 姜先生一向對於我的學業很注意,並且待我很好,我上了他一年課之後,就做了南開大學數學系的助手,替姜先生改卷子。 他那時一個星期三堂課,每堂課都有習題,每堂課都要改卷子。 我一個月拿十塊錢,工資是十塊錢,非常快活。 剛才講姜先生的業績,他是中國近代數學非常重要的創始人。 因此,南開數學系在中國近代數學發展中起了一個很大的作用,大部分都是姜先生的功勞。 他的業績吳先生剛才已經講得很詳細了。 我特別願意講一講吳先生所提的第五點。 我想我們紀念姜先生,對於姜先生最可以敬愛佩服的,是他的為人和他的道德。 在我做學生的時候,一九二九年,胡適先生曾有篇文章。 我是十分敬仰胡適先生的。 他的話我大多都同意(不過這個就不提了),至少這篇文章,他講中國有兩位現代聖人,一位是張元濟先生,他當時是上海商務印書館的總編輯,是戊戌維新的參加者。 因此他丟了官,後來對於中國的教育文化做了很重要的工作,尤其是商務印書館的工作。 第二位是姜立夫先生。 他所提的現代兩位聖人中,姜立夫先生是其中的一位。 姜先生最大的好處,剛才吳先生已經提過了,是他的公正、無私,對於許多事情他邪正分別得很清楚,但是他不大表示。 有時候他是比較內向的一個人,但對於是與不是,他的界限看得非常分明。 因為這個原因,國內科學界、教育界信任他。 所以在很多年的時間裡,姜先生是中國數學界最主要的領袖,國家關於數學的許多大政方針都是姜先生在領頭。 姜先生是一個很儉樸的人,我們當時上課,我不大注意人的衣著,不過姜立夫先生西服褲的底腳離地面很遠,就是說完全是件不時髦的老西服。 在這點上我更同情他,因為我那時的同學,像吳大任他們都穿西服褲。 我是唯一的男學生不穿西服褲的。 你們知道我那時候的褲子是媽媽做的,一摺拿帶子一捆。 我也不抗議,從小起就這麼一捆,沒有理由要改,所以這一點我很同情他。 我覺得姜先生處事哲學是要做一個平凡的人,他就是要平平凡凡守住他的崗位,在南大做這個數學“舞台”,教了學生把戲唱起來,所以他所做的就是在他的崗上,把事情踏踏實實做好。 我想在當今這個時代,這點是很要緊的。 對於現代的中國是很有眼光的思想。 我個人總想,如果我們現在每個人都守住這個信條,自己就是個平凡的人,把本份的事情做好,中國就有希望了。 我想每個人把本分的事情做好了,中國就有希望了。 我也沒什麼別的話講。 今天大家都很高興,謝謝大家! (根據錄音整理) 1989.1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