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倫布大交換 : 1492年以後的生物影響和文化衝擊》 (三十週年紀念修訂版)
The Columbian Exchange: Biological and Cultural Consequences of 1492 (30 Anniv. Ed.)
/ 克羅斯比(Alfred W. Crosby)著 ; 鄭明萱譯臺北市 : 貓頭鷹出版 : 家庭傳媒城邦分公司發行, 2008[民97];臺北市 : 貓頭鷹, 2008;2013年2版,2015年3刷
◎ 本書譯自原著三十週年紀念修訂新版
◎ AMAZON讀者五顆星滿分好評
◎ 美國名史學家麥克尼爾(William H.McNeill)專文作序
◎ 台大歷史系副教授陳慧宏專文導讀
一九七二年,震動史界的《哥倫布大交換》原著在美國出版,不但讓「哥倫布大交換」一詞迅即成為經典術語,亦開啟了生態史此一全新研究領域。四十餘年來,「哥倫布大交換」已是近代史論述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
本書之前,世界史的主角永遠是歐洲,即便論及美洲,也往往依附在「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此歷史事件之下。直到本書,我們才終於意識到,植物、動物乃至細菌,才是推動人類歷史的真正力量;大交換的真正後果,則如作者克羅斯比所言:「這個星球上的生命,從此徹底並永遠地改變了。」
舉例而言,美洲的植物徹底改變了我們所有人的餐桌,並大大影響了全球人口的成長。我們習以為常的玉米、馬鈴薯、菸草、辣椒、可可,甚至是台灣「國食」地瓜,統統來自美洲,也全因大交換才得以散布到全世界。
另一方面,歐洲人帶到美洲的細菌殺害了無數的美洲印地安人,歐洲人帶過去的生物則掠奪了美洲原生物種的生存空間。自哥倫布登陸美洲大陸這五百年來所消滅的物種,可能比一百萬年演化而滅絕的物種都還要多。
本書是自大陸冰河融化以來人類的全本演義,述說各生態系統與社會在升高的海平面阻隔之下各自發展的分異,以及當它們乍然相逢時對彼此造成的激烈影響。這些影響如此浩大,甚至無法用我們慣常的分類如考古學、歷史學、人類學、植物學等等,單獨圈限涵蓋。
然而,正是這奇異的大交換主導了我們如今生存的世界,影響深、遠、全面,在此時此刻的地球村裡,交換也仍然不斷發生。
◎ AMAZON讀者五顆星滿分好評
◎ 美國名史學家麥克尼爾(William H.McNeill)專文作序
◎ 台大歷史系副教授陳慧宏專文導讀
一九七二年,震動史界的《哥倫布大交換》原著在美國出版,不但讓「哥倫布大交換」一詞迅即成為經典術語,亦開啟了生態史此一全新研究領域。四十餘年來,「哥倫布大交換」已是近代史論述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
本書之前,世界史的主角永遠是歐洲,即便論及美洲,也往往依附在「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此歷史事件之下。直到本書,我們才終於意識到,植物、動物乃至細菌,才是推動人類歷史的真正力量;大交換的真正後果,則如作者克羅斯比所言:「這個星球上的生命,從此徹底並永遠地改變了。」
舉例而言,美洲的植物徹底改變了我們所有人的餐桌,並大大影響了全球人口的成長。我們習以為常的玉米、馬鈴薯、菸草、辣椒、可可,甚至是台灣「國食」地瓜,統統來自美洲,也全因大交換才得以散布到全世界。
另一方面,歐洲人帶到美洲的細菌殺害了無數的美洲印地安人,歐洲人帶過去的生物則掠奪了美洲原生物種的生存空間。自哥倫布登陸美洲大陸這五百年來所消滅的物種,可能比一百萬年演化而滅絕的物種都還要多。
本書是自大陸冰河融化以來人類的全本演義,述說各生態系統與社會在升高的海平面阻隔之下各自發展的分異,以及當它們乍然相逢時對彼此造成的激烈影響。這些影響如此浩大,甚至無法用我們慣常的分類如考古學、歷史學、人類學、植物學等等,單獨圈限涵蓋。
然而,正是這奇異的大交換主導了我們如今生存的世界,影響深、遠、全面,在此時此刻的地球村裡,交換也仍然不斷發生。
****
這本書須要些美洲地圖,可從諸如中文版的《大美百科全書》的各國地圖,各次探險、征伐路線圖等來了解。
Today’s #Dailychart shows two-thirds of Latin American countries languish in the bottom half of 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s “corruption perceptions index”, and the region's long, rich history of corruption shows few signs of abating http://econ.st/1Bpu4UO